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方经济

地方经济

时间:2022-03-16 02:18:08

地方经济

地方经济范文1

一、产业化引领,推动生产制造与创新

支撑双加强培育园区式的产业集群。要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与建材企业的互动融合,进一步推动以龙信、中南、南通三建等建筑加快转型升级打造海门建筑经济升级版海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姜龙企业与宝钢、中建材、海螺水泥等优势建材企业为主体的紧密型、合作型、互补型产业联盟建设,加快形成建筑工业化生产与应用的产业链,以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为主导、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工业化生产施工为手段的产业集群。同时依托水运交通不断改善的现实条件,加快培育“项目施工在外地,部件生产在海门”建筑经济新业态。突破关键性的产业技术。要注重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和技术创新联合体,促进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的开发应用,牢牢占据行业最前沿,形成企业的核心资本。集聚高层次的产业人才。要着眼于推动“劳力经济”向“智力经济”转变,更加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全方位揽才、宽领域育才、大力度用才。既要积极引进国家“”等专家学者,又要充分发挥海门建校、中南学院、龙信学院以及各企业职工业余学校等作用,把建筑施工工人转变为建筑产业技工,加快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业多元、实践能力强,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现代化追求推动经营管理和绿色低碳双转型,企业要在管理创新上出实招。在经营运作上求突破。要通过强化银企合作,创造条件加快上市等途径,促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互动,生产经营与资产经营互补,推动更多的建筑企业由单一的工程建造者转变为集投融资与项目建设和运营为一体的跨行业复合式经营者。积极探索完善管理、技术、资本等要素参与的多种收益分配方式,切实加强资金链安全管理,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努力实现健康稳健发展。在绿色建筑上树品牌。依托新型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积极开发低碳建筑工艺、技术和材料,推广各类高性能、低材耗、可再生利用建材,降低建筑产品能源消耗。

二、结语

在企业发展上重战略。建筑企业要进一步明晰定位,确立路径,引领发展。与此同时,要更加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筑好企业之根,塑好企业之魂,激发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生命力,致力打造百年企业、长青基业。

作者:姜龙 单位:海门市委书记

地方经济范文2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日益繁荣的商帮经济及其反哺现象,分析了商帮经济对地方经济的反哺机理,指出地方政府应以开放的思维发展商帮经济,并就如何发展商帮经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新时期商帮经济的发展繁荣

我国商帮历史悠久,曾经出现过一些著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甬商、鲁商、潮商等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商帮经济又开始出现并日益繁荣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新型商帮文化。如浙商著名的“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勤奋吃苦精神;徽商多儒商,诚信仁义;晋商俭约自律、诚信不欺;上海商人精明、谨慎;苏商主张实业为主,商贸为副,强调信誉为本,精细作业;温州商人喜欢外出经营找市场,做生意先从小处入手,善于推销;鲁商务实、精明、忠心、谨慎;豫商出自商业发源地,热情、忠厚、诚信;闽商眼界开阔,富于冒险进取;粤商市场敏感性强、接纳和包容性强、讲求实效和稳健、注重实干和苦干等等。

2006年5月,首届中国商帮峰会在浙江杭州举行。浙商大会、徽商大会、闽商大会、潮商大会、豫商大会等各大商会组织的大会接连召开,逐渐赢得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从而获得显著的社会影响力及社会地位。学者们也开始探索各自地域人文因素对于商人品格的形成和企业发展的影响。当今商帮呈现出一个新特点,即不局限于原有的地域而遍布天下,其发展对于其发源的地域经济所产生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在学术领域也日益受到重视。

商帮经济的反哺现象

当今,许多商人在异地发展起来后,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回报家乡。据调查显示,浙江省在外从事商贸流通业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的产品70%以上产自浙江,估计年营业额在2500-3000亿元,约占省内相关产业产出的30%,而原料、货源出自浙江或产品返销浙江的比例也相当高。同时,浙商“反哺”浙江的形式也日趋多样化。

在中原,也树起了豫商的大旗,河南省有关政府部门专门成立了豫商联合会,与海内外各地豫商联系紧密,每年定期在河南各地市轮流召开豫商大会,加强各地市和省内外豫商的联系,以各种优惠政策和高效的办事作风吸引海内外豫商集聚中原,参会人数逐届增多,签约项目数量大幅增加。

商帮经济对地方经济的反哺机理分析

伴随外地商帮反哺现象的增多,反映出纯粹地域概念的“经济”正在向基于网络的“人经济”转化,这种变化反映出新的商业价值观对狭隘的地域概念的突破,营造出新的开放动力机制。地域概念是静态的、稳定的,而“人”是动态的、发展的,众多的本土籍商人走出去参与外部经济循环,其流动性带来了本地商业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异地复制,获得了成功后又通过反哺而创造更为广泛的商业网络,促进本土经济的发展。

从古至今,“乡情”都是永远割舍不掉的情结。首先,本土商人走出家门,艰苦创业,在思想上带着文化的烙印,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其聪明才智,展示家乡的形象,并可带出去一批创业者,为更多的家乡人就业提供机会。根据浙江省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的调查统计,目前浙江在外省(区、市)创业人员约400万人,创办各类企业9万余家,累计投资额5320多亿元,年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即浙商每年在省外创造的财富,已经相当于浙江省2005年全年的GDP。其次,本土商人走出去,一方面可以促进本土产品的输出,一方面可以把外地的信息、技术、管理经验传递回家乡,促进本地企业的进步与升级,甚至直接成为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最后,本土商人走出去可以作为重要的联系平台,为本土政府进行招商引资和更多本土企业到外地投资发展牵线搭桥。因此,“人经济”的发展,对于本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政府发展商帮经济的对策建议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合作共赢已成为竞争的新趋势,联盟成为新的战略价值取向。由上述分析可知,“经济”的立足点在地域,而“人经济”的立足点在“人”,“人经济”突破了传统地域经济所依靠的个人关系网络资本的封闭性,这会实现商帮经济与本土经济的双赢。因此,政府应本着发展“人经济”的开放新思维,鼓励资金、技术、人才大胆“走出去”,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更要“引进来”,引入更多的资本、项目和合作的商机,以人的发展促进地域的发展。

政府发展商帮经济的主要方式是一方面鼓励省内的企业走出去,创造效益,塑造品牌。一方面通过政府有关政策的引导及优良投资环境的构建,促使已经外迁的企业通过回迁、开办子公司、项目输入等方式回报家乡,具体对策如下:

第一,建立企业家数据库。政府应搜集省内外本籍商界人士的具体情况,包括企业的产品和市场情况、所属行业类别、企业家的创业历程等,分析其所属产业结构及特点,建立数据库,为资金、项目、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奠定信息基础。

第二,促进省内的企业走出去。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省外乃至国外进行投资、贸易和其他经济合作,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创造效益。帮助其解决融资、人才、技术、信息、管理等发展障碍,加大推介和宣传力度,强力塑造商业品牌。尤其是对具有本省特色的产业集群进行品牌塑造,树立形象。

参考文献:

1.向荣.浙商反哺浙江:现状、理性认识与引导政策建议[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1

地方经济范文3

作者:王一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发展迅速,越来越具有活力,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层次。区域经济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之一。最近,国务院主持召开了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规划座谈会,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如何按照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要求,搞好区域经济规划,使之既有利于全国经济发展的统一性.体现全国生力合理布局的要求,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省区经济的特色,形成具有内在经济联系与以资源、区位优势互补为纽带的区域经济格局,并据此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是加快计划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

(一)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新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发展格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发展和变化,直接作用于区域经济组织和运行方式,促成区域经济新格局的形成。“六五”计划以来,区域经济逐步形成了东、中、西三大地带的梯级开发格局。由于东部地区具有较为雄厚的经济技术基础,较高的投入产出效益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国家投资重心向东部地区转移,“六五”、“七五”期间,东部基建和更改投资占全国投资的比例超过中西部所占比例之和,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布局在东部,加上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增加,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显著加快。“七五”期间,中央又制定和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加大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力度,沿海地区逐步形成了与内陆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取向,即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资源、技术和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沿海地区不仅对内陆地区的资源依赖度减小,而且因其部分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而减少了对内陆地区市场的压力。内陆地区则主要依托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同时占有沿海地区外向发展后腾出的部分发展空间,经济发展速度相应加快。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来看,东部或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上先行一步,率先发展起来是正确的。对推动全国经济发展,加快开放进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中西部与东部、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上的差距不断扩大的势头不能民期持续下去。进人九十年代,我们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力争经济更好更快地上一个新台阶,就必须在保持东部或沿海地区发展势头的基础上.加快中西部或内陆地区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加快内陆发展,完全依靠中央集中投入是难以为继的,必须打破束缚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封闭性经济循环.大力发展与沿海地区的横向联合和协作,利用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已经形成的机制优势、市场优势和外间型经济优势,带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促使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向内陆地区延伸和拓展,把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机制引入内陆地区这祥,我们就可以打破沿海与内陆、东部与中西部的界限,甚至打破行政省区界限,按照内在经济联系和优势互补、拓展对外开放的思路,组织跨东、中、西三大地带,跨省区、连接沿海与内陆的大经济区域,从更大范围上、更高层次上考虑地区经济布局以及各省区之间的联合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实力更强,能够参与国际竟争的经济区域。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很平衡,资源优势极不统一,组织国民经济运行,单靠中央政府一个主体,其效力必定是有限的;加之我国商品经济还很不发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需要从区域市场开始起步。因此,在宏观经济运行体系中.设置区域经济这一层次,有助于弥补国家宏观管理上某些缺陷,有利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有利于打破行政封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发展。开展区域经济规划,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计划体制改革和计委职能转换的需要,也是适应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这项工作做好了.对落实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协调条块关系,改善国民经济的区域结构,加快内陆地区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新时期区域经济规划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树立面向市场.依托市场的指导思想。传统的区域规划往往以自然资源秉赋为起点,哪种资源有优势,就开发哪种资源,按照资源条件规划生产和发展规模。因此,一搞规划,就要上项目和扩大生产规模。由于对市场变化缺乏研究,没有以市场为导向,规划的实施往往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在我们搞区域规划,就要以市场为起点,面向市场,开拓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和开拓市场的需要,确定发展哪些产业,哪些项目,哪些基础设施。只有市场有需求,产品有销路,生产、流通、销售、资金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经济不断发展。我们所说的市场,有仅指商品物资等有形贸易市场.还有资金、技术、劳务等无形的要素市场,既包括国内市场,还包括国际市场。“四小龙”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大力开拓国际市场,1965一1985年二十年间.它们的出口总额增长了“倍,年均增长率达24%以上,显然没有国际市场作依托,“四小龙”经济的高速发展是难以实现的。我国华南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与开拓国际市场分不开。一省一市的市场容量总是有限的,按大区域组织市场,再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起来,各省市的经济发展潜力就会大大增强,如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共有1.7亿人,整个长江流域有3.8亿人,比整个欧洲大市场的人口还要多,将沿江各省市纳入一个大经济区域考虑,市场就拓宽了,经济发展潜力就会更充分地发挥出来。2.规划方法是开放型的,在宏观经济和区际关联中确立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传统的区域规划带有极强的地域封闭性.它强调地区自求平衡,自给自足,这种规划模式是建立在产品经济基础上的。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已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是对外交往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二是市场交换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区域经济要在与国民经济和国际经济的交互作用中寻求发展,区域经济规划不仅要考虑区域内资源和经济技术条件,各种生产要素的余缺,区域内各省市相互调剂的可能性,还要考虑到利用国内外资金、技术和资源的可能性;既要考虑区域如何加强联合.加快发展,又要考虑宏观经济变动对本区域的各种有利和不利影响,把握其它区域尤其是周围区域的经济变动趋向和政策导向对本区域可能产生的直接和间接作用。3.根据区域比较优势组织区域经济。区域经济优势有直接经济优势和间接经济优势,静态经济优势和动态经济优势,显在经济优势和潜在经济优势等,传统的区域规划通常重视直接经济优势,静态经济优势和显在经济优势,新时期区域经济规划更注重间接经济优势,开发潜在经济优势,把握功态经济优势。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优势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实现,有优势的产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领和开拓市场,从而带动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如果不按照比较优势组织区域经济,硬去发展一些热门产业,就没有竞争力,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4.以联合协作为主要形式发展区域经济。在传统体制下,由于建设资金由中央统收统支,投资主体单一,区域规划往往变相成为地方争资金、要项目的一种渠道。现行体制下.投资主体多元化.中央预算内资金大大缩减,地方政府、企业已成为重要的投资主体。因此,区域经济规划要统筹考虑联合开发建设项目,并提出具体的联合协作方式和相关政策,鼓励发展地方政府和各类经济实体入股联合的法人股份公司,鼓励多种资本联姻,发展跨省市、跨行:1纪、多功能的集团公司.大力发展以企业联合为基础和以项目为纽带的地区合作。在市场发育还不成熟的条件下,可以进一步发展省区之间多种形式的物资协作和资金协作。要抓紧制定保护联合协作的法律、法规,以深证投资各方的经济利益。

(三)区域经济规划的重点新时期的区域经济规划,主要应侧重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骨干线路、通洁网络等基础设施的规划.侧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设计,侧重重点开发建设地区布局和合理确定发展方向,以及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侧重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及培育区域市场的规划等。1.统筹规划区域的交通运输通道和通信网络交通通信设施是一个区域开发建设和对外开放最基础的环节,也是投资环境优劣的主要标志之一。交通通信设施要求在区域统一,全国联网,因此必然要打破一省一市的界限,而且.基础投资规模大、周期长、资金回收慢.加之还有价格扭曲和盈利率低的间题,筹资比较困难,一省一市独自无力承担,就要求把地方资金集中起来,统筹规划,共同建设。如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都以长江这一“黄金水道”为依托,但由于长期以来资金分散,中央又无力大量投入,致使交通建设水平低,技术装备落后,布局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综合运输建设。长江航运潜力很大,但目前缺乏东西贯通的沿江铁路干线和高等级公路配套,港口间陆上交通不畅,很难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这一区域东临西太平洋,西接广阔的内陆腹地,是建设我国东西向综合运输通道最理想的区域,这一区域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推动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以及进一步发展能源、钢铁、石化、工业装备等重化工业,都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就需要集中各方面力量,加强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形成以上海为枢纽,联接沿海宁波、舟山等海港,连接沿江南京、芜湖、铜陵、九江、黄石、武汉、岳阳、重庆等河港.包括水运、铁路、公路等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运输通道。2.统筹规划区域的基础工业建设。能源、原材料工业建设投资额大,产品供给范围广,不需要也不可能在一省一市都建设规模庞大的能源、原材料工业,而要尽可能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寻找最佳区位点,集中建设能源、原材料工业项目。以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江地区为例,区内各省市普遍缺乏一次能源.发展原材料工业所需的矿石也不丰裕,只能依靠区外大量调入或进口。长江三角洲地区通江达海,利用进口铁矿、石油、发展原材料工业就比较有利;而中上游沿江地区则主要依托国内区内资源,在资源条件优越的区段,开发丰富的水能资源,发展钢铁、有色金属等原料工业项目。这就要求各省市以联合开发为重点,通过资金、技术、资源、人才、设备等的合理流动,联合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在现行体制下,实行按投入分配产出的办法,有利于集资,可以采用“三分”或“五分”的办法,即分税收、分利润、分产品、分产值和分就业指标等,引导各省市联合投资建设基础工业大中型项目。4.统筹规划重点建设开发地区和对外开放格局。一个大区域的开发不可能同时起步,只能选择一部分地区重点开发建设,率先突破。对外开放也要突出重点,分层推进。同样以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为例,上海浦东是长江的龙头,是第一层次,必须重点搞好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这关系到长江沿江地区开发开放的全局。只有龙头活起来,龙身和龙尾才能动起来。长江三角洲条件比较优越,经济技术基础好,对外开放起步早,是第二层次。长江中上游地区要抓住扩大开放沿江城市和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发丰富的资源,加快经济的发展,是第三层次。在各个区域内部.也要突出重点。

(四)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地区都在制订规划,采取措施,抓庄时机,加快发展,力争经济更好更快地上一个新台阶。经过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我国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两个战略取向不同,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即东部沿海开放地区和中西部内陆地区。在未来一个时期里,这种区域经济格局还不勺能有恨本的改变,我们制定新时期的区域发展政策必须以此为基本出发点。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内陆地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及与沿海地区各种形式的横向经济联合和经济技术协作的发展,还会出现若干跨东、中、西三大地带,连接沿海与内陆,以区域共同市场为基础和纽带的大经济区域.如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西南和华南地区,沿陇海—兰新线地区等。我们要通过区域规划和政策推动,促进区域经济新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1.沿海开放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沿海开放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起步最早的地区,在未来十至二十年时期内仍将是我国对外耳放和发展外[nJ型经济的重点地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仍将发挥先导作用。沿海开放地区就其经济发展的外向化程度,可以分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三大层次。这些不同类型的地区,开放时序不一地区特点与条件、政策优惠程度有别,要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并结合本地的优势,合理确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已基本形成外向型经济为主体的格局,今后应当以“技工贸”一体化为发展方向,即以科技进步,特别是高科技投入为重点,以先进工业为主体,大力发展贸易金融等第三产业,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水平。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然而是起步最晚的经济特区,重点应是继续搞好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高现有工农业生产的经营水平,集中力量建设好洋浦经济开发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重点应是抓好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把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扩大出口比重,促进产品与市场结合,工业与外贸结合,产品开发和企业技术改造结合。这些城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应普遍进入提高和收益阶段,继续引进技术和知识密集型项目,多办高新技术产业,并逐步扩大开发面积和拓展功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等五个经济开发区,重点应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变主要出口原材料产品、粗加工产品、轻纺产品为主要出口制成品、深加工产品和机电产品。\其中,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是我国石油、钢铁、化工、重型机械、造船和煤炭等的生产基地,与日本、南朝鲜经济联系较多,今后要以重型加工工业,包括重型机械、船舶、石油化工、冶金等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投资类产品和部分成套设备出口,打入国际市场:长江三角洲是全国最重要的以加工工业为主体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今后要以技术含量较高的加工工业,包括汽车、电子和通讯设备、机电一体化产品、飞机、合成材料、中高档轻纺工业为主导产业,利用科技优势,开发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毗邻港澳台,开放度最大.要积极发展与港澳台的经济合作.并向与港澳企业集团化,经济一体化方向发展,同时要发挥轻型加工工业的优势,推进产业结构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发展,由加工工业等下游产业为主向原材料、基础工业等中上游与下游产业相配套发展。就整个沿海开放地区而言,经济发展政策主要应有:(l)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加经济外向发展中技术要素对劳动力要素的替代,将“引进来”与“打出去”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加沿海开放地区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份额。沿海开放地区在经过十二年的对外开放后,今后有可能也有必要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对外贸易方面,要在保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势头和传统产品市场的基础上,利用现有工业技术基础,大力提高机电产品的出口能力;在利用外资方面,要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转间着力塑造整体投资环境和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从“三来一补”等利用外资的初级形式为主,推进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上利用外资;在引进技术方面,应当由过去引进消费品加工技术为主,转问重点引进中间品和投资品制造技术,提高引进起点,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龙开放形式上.要从以建立特区与开发区为主转向推进更多地区、更多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今后私月外资,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国家批准的重大投资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不分地区都可以享受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同时要积极推进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对外合作,积极开辟第三产业利用外资的新领域,如金融、贸易、交通、旅游、房地产等部门都要积极开辟利用外资的渠道。(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重点培育若干优势土导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适应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大力发展商贸、金融、房地产、保险等现代化第三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沿海开放地区应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水乎的提高,不断更新产业部门,提高产业高度,将一些高耗能、高耗原材料和一些低度加工的产业、产品适时转移出去,集中力量,重点培育若干优势主导产业,如汽车、电子、石化和合成材料等、以加快技术进步和提高规模效益为核心,提高这些产业的效率,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要有选择地发展微电子、生物工程、光纤通信、新型材料、激光、机器人和海洋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化第三产业,是发挥沿海开放地区区位优势,增强其辐射和枢纽功能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重要措施,要保证第三产业以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率的速度发展。要加快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基础设施超前于其他产业而发展,以适应加快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步伐的需要。(3)加大改革力度,建立与外向型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管理体制。沿海开放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不断扩大对国际市场的参与度,就必然要按国际上通行的市场经济法则来组织经济,因此要逐步加大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力度。要加快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精简机构,大量减少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将宏观调控的重点放在抓好总量,强化综合平衡、制定产业政策、做好协调服务上;要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真正由市场来规范、约束企业行为,使之成为承担投资与经营风险的主体,要扩大国有企业股份制试点工作,一些效益好、创汇多、发展潜力大的国营企业,应逐步改造成为股份制企业,其中有条件的可以向外商出售股权,并允许利用所获外汇向海外投资设厂,建立原材料基地和销售网点,开展跨国经营;要进一步加快价格改革,中下游产品主要由市场调节,上游产品基本并轨的,也要逐步放开价格,在此基础上,全面培育各类市场,特别要重视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市场。(4)在继续加快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步伐的同时,将工作重点转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集中力量搞好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增强上海的经济辐射能力,带动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从全局而言,加大经济技术基础较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开放度,加大这个全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推动长江流域的经济振兴,有利于我国生产力布局沿长江由东向西转移,也有利于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标志着我国最大的核心区将以全新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也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将进一步得到发展。这一发展对我国九十年代出口产品结构由初加工制成品出口为主向深加工制成品出口为主的转换,对加强进口替代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提高国内的产业技术水平,实现出口声品的升级换代,都将产生直接的作用,也将推动一批实力雄厚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进入国际市场,大大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高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2.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加快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除了在一定程度上依靠中央增加投资,在区内安排和加快一些重点建设项目之外,主要应依靠内陆地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1)加快改革,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内陆地区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已经有了多方面的突破,但相对于沿海地区而言,在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还比较落后。今后要大力推进扩大市场机制的改革,逐步放开价格,实施价格体系市场化,发展商品市场、资金市场和劳务市场;要以完善经济机制为重点,按照自负盈亏原则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面向市场,自主经营;在完善各种形式经营承包制的同时,加快股份制试点步伐,发展包括承包制、股份制在内的社会主义公有企业多种经营形式;在保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要发展集体和个体各种所有制经营形式;宏观管理要转向间接管理为主,进一步改革各种行政控制和审批手段,运用产业政策、以价格、税收、利率、汇率等间接手段调控经济的运行。各省区还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推行相应的改革措施。(2)发展资源密集型加工工业.提高资源加工能力和深度,并配套建设加工工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工业是内陆省区的支柱产业,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并有推动地区工业化和承担全国地域分工的双重任务内陆省区发展原材料工业,核心是将一次能源、原材料初级产品为主的生产结构模式,过渡到二次能源和高耗能产品为主的生产结构模式;由单纯输出能源、初级原料产品过渡到混合输出高质能源、载能体和部分高技术产品,以高耗原材料的上游产品为起点,发展下游产品,形成若干优势产业群体。(3)促进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相互渗透,大力加强再生产过程的区内循环。加强区内再生产要素的循环,主要是要加强全国性产业与地方性产业的联系。圣国性产业包括能源、原材料工业和机电、国防工业,是由中央集中投资和建设形成的,主要保证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无论是在生产规模还是在技术装备水平方面都居领先地位;地方性产业.主要是农副产品加工业,小型能矿采掘工业,长期以来是全国性产业的补充,投资不足,技术落后,没有形成与全国性产业综合配套和技术关联。因此,要促进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的相互渗透,利用中央企业下放和“民”的有利时机,促使中央企业将零部件、配套件、简易加工件、适用技术和闲置设备转移给地方企业,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4)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内陆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内陆地区的工业化必须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推进。农村经济薄弱是内陆地区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农村经济的差距上,又主要差在乡镇企业上。1991年沿海n省市的乡镇工业产值占全国乡镇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内陆地区仅占三分之一。内陆地区农村经济落后,就难以形成有效而广泛的市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是促进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劝大力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促进区域市场发育。内陆省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总的来讲,就单个省区而言,经济实力都比较单薄。只有通过联合协作,才能把各省区的某些或单个产业优势转化为区域整体优势。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相互参股、实行集团化、组织生产联合体系,推进以企业为基础和以项目为纽带的地区合作等,把能源、原材料、及机电、轻纺、化工等部门的某些行业,发展成为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竟争力的优势产业,还可通过联合,合作建设基础设施,以增强区域整体的竞争实力.在此基础上,要按对内互相开放,对外联合协调,既发挥经营功能,又发挥服务功能的要求,逐步建立区域共同市场。首先可从建立区域生产资料市场、消费资料市场、资金和劳务市场入手,并把区域市场与全国统一市场、国际市场有机地联系起来,推动区域更好地参与国内外经济循环。考虑到内陆地区开发建设中,资金是最紧要的问题,应抓紧建立资金市场,采取融资、发行债券、股票和吸引国内外资金等方式筹措建设资金。(6)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积极利用国际资源发展经济。内陆地区要继续扩大沿边开放,同时积极推进主要经济中心城市的对外开放。沿边省区与相邻国家相比,在日用工业品、纺织服装、食品、机械、电子等部门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同时,周边国家富集的森林、矿产、原材料等产品则为我所需。这种产业结构互补性有利于沿边省区与周边国家发展经济关系。在开放东北的黑河、绥芬河、浑春、满洲里等四个城市基础上,要加快西南、西北边境城市和口岸的开放,发展与独联体、东欧、中亚、中东、南亚和东南各国的经贸关系。内陆地区资源丰富,已有相当的工业基础,但技术水平低,急需改造。运用优惠政策,吸收外部资金,开发资源,进行技术改造,是扩大对外开放的主要任务。可先选择各省区的省会城市,在吸收外商投资项目上给予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同时将一些地理位置优越,距离海岸和边境比较近的城市辟为开放城市。

地方经济范文4

关键词:工科院校;地方经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035-02

地方工科院校只有融入到地区社会经济建设中,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才能实现地方工科院校与地方经济的同步发展。李岚清曾指出:“高校要努力做好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任何一所大学首先要立足于为地方服务,每个地区的经济不完全一样,只有立足于为地方服务才能避免千校一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经济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跨越的阶段,而占据高等院校半壁江山的地方工科院校,在地方经济建设和实现创新驱动过程中更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方工科院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地方发展生产力,地方经济发展又如何与工科院校进行双向互动,充分引导院校的各种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已变成两者共同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地方工科院校发展现状

地方工科院校是一个特定的高校群体,是指由省级及省级以下地方政府行政拨付经费,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的工科高等院校。

1.地方工科院校自身发展不足。随着1998年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地方工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发展中蓬勃发展。统计结果表明,地方工科院校在学生的数量和质量上,以及师资力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师资力量比例仍然偏小。一是工科院校中研究生的数量虽然增长较快但所占比例不大;二是本科生招生数和在校生数规模趋于稳定,在各省本科生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三是虽然师资队伍在持续扩大,但总体来说高级职称比例还相对较小。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增加,地方工科院校的师资力量强于以前,但多数集中在中级和初级职称,高级职称的人数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但大部分地方工科院校还较薄弱,领军人物、拔尖人才和高层次的创新团队较缺乏。

2.地方工科院校区域分布不平衡。地方工科院校区域分布受其城市经济、历史和发展定位等因素影响,呈现区域不平衡性。具体表现为:一是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关。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其发展规模和层次也相对较高,反之较低,展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我国东南地区的地方工科高校,在数量、规模和层次上都比我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质量要高。这证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当地高等教育的质量起决定作用,同时那些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方工科高校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特别是当今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更需人才支撑。二是区域高校布局的需要。如各省份的省会和大城市,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得其高校数量名列前茅;因此,地方工科院校应理性分析自身区域现状,明确使命,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求大、求高,要办出特色。

3.地方工科院校办学定位不清晰。部分地方工科院校办学定位左右摇摆,一方面迫于自身发展的需要,既想走学术型的发展之路,又想走实践性、应用型的发展之路。办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办学思路不清晰、办学定位趋同的毛病,导致很多专业设置没有地方特色,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学生普遍“重理论,轻实践”,教师普遍“重科学研究,轻技术服务”,削弱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地方工科院校发展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地方工科院校发展迅速,学校招生数量持续加大,毕业生比例持续走高。在办学教育等方面,打破了传统的由政府完全掌控的局面,已逐渐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不同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满足市场需要的多方位办学体制,特别是我国的民办地方工科院校的良好的发展,为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生教育打了一针强心剂。地方工科院校教育已然成了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直接关联的教育类型,为地方工科院校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起到了推动作用。虽然国内地方工科院校的教育有了一定成效,但目前还不能完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出现了一些与经济发展所不相适应的现象。

1.地方工科院校培养的人才胜任力不足。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人才作为后盾,首先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纵向人才作为后盾,地方产业发展需要“金字塔”型人才结构,而这里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处在金字塔塔端,使得这部分人成为了所需人才总量的大部分。第二是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横向人才做后盾。即工科院校所培养人才的学科及专业要和地方产业结构一致。源于高校之间的相互竞争,很多地方工科院校都将“厚基础,宽口径”、“一专多能”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但在实际培养中缺乏针对性,很容易出现“同质化”倾向,难以凸显自身特色。地方经济发展常要求上手快,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可因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实践教学硬件条件不足,实践课时有限,缺乏实践经验较强的指导老师,办学客观条件也难以满足实践教学需求,导致其培养的人才在素质和动手能力上都很难满足企业需求。在专业设置上,过于追求学科设置的多样性,缺乏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统筹把握,对地方产业变化缺乏有效应变力。

2.地方工科院校的科研服务力亟待提升。工科院校教育一个关键目的就是,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可当前我国很多地方工科院校推广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科研机构,或科研推广机构无法胜任任务,还不能积极参与地方科技研发与推广,导致很多院校在地方建设的一些前沿课题上没有话语权,其实践服务能力无法有效发挥。

3.教师无法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教师到企事业挂职、企事业专家到学校讲学还没有形成有效机制和顺畅通道;很多高校教师多是从校门到校门,从学生变身老师,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只能将知识从书本搬到课堂,从网站复制到课件,无从谈起有效解决企业发展问题,服务企业和社会。

三、地方工科院校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策略

1.地方工科院校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工科院校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中可以有很多方式,最有效果的当属学校与社会、企业携手共建实训基地方式。同样,院校与地方经济融合所建立的实训基地也屡见不鲜,院校教育的发展不能没有地方和社会支持;另外,地方社会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必然带动地方工科院校自身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学校通过与社会和企业成立实训基地的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真实的生产实训环境,在实践中学习技能。最近几年,不少地方工科院校和企业已在校企合作上尝到了甜头,工科院校根据地方需要开设经济建设急需的专门课程和热门专业,培养了很多应用型工科院校高级技能人才。

2.地方工科院校与地方经济发展要产学研全方位结合。产学研合作,是指产业、学校、科研机构三者之间的紧密合作与配合,为同一个目标,通过充分利用资源进行多方面合作交流,建立一个强大的集研究、开发、生产为一体的先进系统,同时体现出综合性优势。如今地方工科院校已慢慢从传统的教书育人机构,升级为与地方经济高度融合,持续共同发展的高等科研院所;同时,地方工科院校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与地方经济融合,与地方、企业、社会进行全方位产学研结合。

3.地方工科院校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地方工科院校要融入地方需求,订单培养模式,就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好办法。但该模式仅在当前部分企业自办高职院校开展,对于普通地方工科院校通常开展此类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并不多见。随着经济发展,应用类工科院校无学生在就业中越来越吃香,开展订单式工科学校学生教育,对学生和院校,都是双赢的行为。

4.地方工科院校教学要针对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类型实施相关职业技能教育。地方工科院校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技能教育有所欠缺。近年来,积极转变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已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法。院校可选择通过对在校学生开设职业技能教育使在校学生得到国家承认的不同类型的职业技能认定证书,有助于毕业生找工作,也有助于企业选择合适的人才。这样的学生,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同时,能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综上所述,地方工科院校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前景美好,这需要以地方工科院校有效发展、契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前提。同时也需地方政府在校地合作前期给予更多支持,从而发挥地方工科院校与地方经济各地的优势,提高合作效率,培养优秀人才,最终提升地方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潜力。

参考文献:

[1]王旭东.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8):16-17.

[2]李海莲,洪林.地方工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高校教育管理,2014,(1):10-16.

地方经济范文5

毫无疑问,高铁除了使旅行更加高速外,也给沿线的各个城市带来商机,高铁通车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经济活力。本刊编辑部从区域经济和居民生活这两个方面来阐述高铁对区域与区域之间发展的影响,从而体现高铁的价值。

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高速城际铁路——京津城铁正式开通运营,运行时速达350公里。从天津北京单程仅30分钟、发车间隔仅为5分钟,京津城际正用速度影响着两大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

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种资源丰富,服务业也很发达,特别是以中关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而国家对天津的定位是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这里的制造业优势明显,沿海资源独特。京津城铁的通车,将极大地拉近两地经济和生活空间,使两地资源互补成为可能。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思全表示,京津两地优势高度互补,与世界很多国家的城市群十分相似,如日本的东京、大阪和神户地区,法国的大巴黎地区等。他指出,高铁以城市间的资源互补合作方式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无疑可以给这个国家带来巨大的影响力。

谢思全分析,从两大城市的互补性来看,双方都可以从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等方面获得互助。如北京的中关村,已经是中国最大的高新技术区域创新体系,有清华、北大等知名的高等学府,有联想、紫光等具有高度知识产权的大型企业集团,还有众多正在创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京津半小时都市圈”内,沿途的各大高校和企业都可以为中关村的溢出和扩散创造良好的拓展环境,从而把积聚多年的京津城市资源整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

在高铁修建之初,沿线各地热衷于四处活动寻求高铁停靠点,希望搭乘高铁吸收别人产业、人才等资源或“卖出”自身的优势资源,更多地想加入到比较成熟的城市经济圈,希望借此融入到“高铁经济带”的发展蓝图中。

城市的梦想

6月30日,京沪高铁开通,沿线城市“搭车”发展方面已做好迎接高铁到来地准备。6月21日,北京、上海、天津、济南、南京、沧州和蚌埠等京沪高铁沿线的七个城市,共同签订城市旅游联盟,推出多项旅游优惠。如果您想从北京出发去泰山旅游,现在只需要早上乘坐京沪高铁,花215元坐2个小时的车程到达泰山,从泰山出来还可以顺便去曲阜转转,晚上乘高铁回到北京。

京沪高铁不仅是纵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更是一条连接首都经济圈、环渤海和长三角的黄金旅游“大通道”,沿线涵盖9处世界遗产、16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像泰安、曲阜、南京、镇江、无锡都是我国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高度聚集的地区。专家预计,京沪高铁开通后,仅天津市每年增加的入境游客就将达到800万人次。

天津市旅游局副局长何智能指出,天津将利用好京沪高铁这么一个契机,把旅游合作范围扩展到京沪高铁沿线的3市、4省。

正是看中这些商机,沿线城市都争相推出旅游产品。天津市旅游部门承诺,京沪高铁开通初期,游客持高铁车票可免费游览天津数十家a级景区。北京一些旅行社推出了高铁华东旅游团,游客将搭乘时速300公里的高速列车从北京出发到上海,随后可自由行,也可参加小华东水乡旅游团到上海周边游览生态山水。山东旅游业也在第一时间推出了“蒙山沂水”、“游学孔府”等几十条特色线路。

原来跨省游大多数都是长线,现在很多旅行社推出跨省周末游、短途游、自由行,这都将带热高铁沿途旅游市场。山东省旅游局副局长王元生认为,共同推出连接北京、天津、山东的更具吸引力的一些旅游产品,这对海内外的游客都是具有吸引力的。

济南既是京沪高铁沿线停靠城市,也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辐射城市。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铁岗认为,京沪高铁带来的经济效应就像“偷菜游戏”,你不赶快“偷”,就很可能被别人抢先一步摘走果实。

“凡是有高速铁路的地方,必然会形成沿线经济带,这是毫无疑问的。”李铁岗分析,京沪高铁沿线经济带的形成是未来京沪高铁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远途交通都将改变沿线城市的人力资源、物流以及城市业态,“京沪高铁必然把北京和上海的印记带到济南来。”

枣庄西站是京沪高铁的一个停靠站点,这大大缩短枣庄与北京、上海及沿线城市的时空距离,取长补短,相互融通,使枣庄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在大大改善枣庄交通运输体系的同时,还将为枣庄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枣庄日报》指出这将有利于枣庄的城市转型,助推枣庄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从理论上讲,主要交通沿线的经济发展模式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平衡式,沿线各地发展相对平衡;第二种是橄榄式,即始发和终点相对弱势,中间城市发展相对强势;第三种是哑铃式,即始发和终点城市发展强势,中间沿线城市发展较弱。李铁岗认为,京沪高铁沿线城市在北京、上海两极的带动下必然呈现哑铃式发展。

高铁的影响

几年前还无人问津的陆家嘴天津服务业项目,因为京沪高铁彻底改变了命运,从一块无人问津的冷馒头变成了香饽饽。

2008年,投资120亿的陆家嘴服务业项目在天津红桥区落地,尽管此项目被列入天津市100个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之一,但投资商上海陆家嘴集团内部还有一些担忧,不仅因为这里经济发展较慢,而且津沪之间往来不便,交通和时间成本都成了项目开发的障碍。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小可说:“我们需要很频繁地同上海总部之间联络。飞机有时因天气原因,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还没飞走,这个是非常惨的。”

交通不畅,区位优势十分不明显,陆家嘴服务业项目开通几年来,一直处于不冷不热的局面。随着2007年京沪高铁正式启建,位于红桥区的天津西站成为重要枢纽站,红桥区随之也被规划为天津城市的副中心。在天津西站启动建设后的三年间,红桥区吸引投资超过150亿元,相当于过去十年投资总额的一半。现在身处天津西站经济圈的陆家嘴项目,现在已经吸引了十几家跨国公司的关注。专家认为,陆家嘴天津项目只是一个缩影,京沪高铁的开通,将加速这两大经济圈之间要素的流动和资源重新配置,也将带动沿线7个省市间的产业承接和优势互补,形成一条联动发展的“高铁经济带”。

京沪高铁所经的四省三市,可将京津唐、环渤海及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紧密连接起来,根据各自资源优势,优化生产力布局,增强对东部地区乃至全国的辐射与带动效应。因此,京沪高铁的开通,对促进东部地区保持快速的经济增长势头,创造新优势,实现新突破,率先实现现代化,从而带动全国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专家认为,京沪高铁的建成将产生五个主要方面的影响:1、促进京津唐、环渤海、胶东半岛、长江三角、长江中下游经济区域的快速发展,形成一条以北京为政治文化中心,上海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经济带,加速沿线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提前实现城市化。2、加强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辐射与带动效应,带动铁路及其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进而促进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乃至全国经济的全面快速增长。3、从根本上缓解京沪沿线地区交通运输的紧张局面,大幅度缩短沿线城市之间的旅行时间,激发人们的出行频次,提高人们的旅行质量。4、由于沿线地区时空距离的变化,有利于改善沿线的投资环境,促进沿线土地升值,加速经济增长。5、据初步研究预测,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可使沿线地区gdp增长率提高19%—21%左右。

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研究认为,高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1.从单条线路对沿线经济的拉动看,高铁的建设有利于加快沿线城市城镇化进程,优化沿线各地的资源配置,带动沿线城市产业发展。高铁的开通将引导人力、技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在沿线城市间合理流动。高速铁路会引导地区产业向土地和劳动力相对廉价的沿线城市进行投资布局。

2.从多条线路构建的高铁网络对区域经济的拉动看,高速铁路的建设有利于建立跨区域的城市圈,引导地区间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高铁缩短了城市之间的通行时间,并消除了物流障碍,使中、西部地区与沿海省份的联系更为紧密,促进制造业等向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较低的内陆地区扩张。主要工业产业、以及消费能力从东部向西部转移是长期趋势,跨区域的经济合作日益增多,高铁的建设顺应了这种转移趋势。

3.高铁还将带动沿线城市旅游、餐饮、购物等相关服务业及住房需求的快速增长。高铁可以大大缩短区域间和城乡间的时空距离,促进区域间、城乡间劳动力、信息等要素的快速流动。带动沿线城市旅游、餐饮、购物等相关服务业及住房需求的快速增长。

高速铁路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并有利于打造新的消费中心。便利的交通带来新的消费人群,加上本地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档次提高,国际品牌将积极向二、三线市场扩张。在现已开通高铁的城市中,长沙、南昌有望成为受经济拉动最大的中部城市。南京、杭州、石家庄与上海、北京的同城效应愈发明显。综合城市现有的经济实力考虑,二线城市中重庆、成都、天津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消费市场方面,重庆和深圳有很大的潜力,长沙等城市正在大力建设商业基础设施,也有望成为区域消费中心。

谨防“虹吸效应”

目前,高铁沿线各城市之间缺乏整体发展规划,涉及的跨区域经济合作更是困难。高铁沿线城市发展水平发展悬殊,中小城市可能因高铁开通而使优势资源向中心城市流失。城市间生产要素流动性加快的同时,也会促使资金、人才、信息向发展环境优越、行政效能高的局域聚集,从而形成“虹吸效应”。

高铁建设使得大城市对偏远城市的吸引力迅速提高。高铁开通将导致包括人才、投资等优质资源快速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聚集,如果不能反过来吸引资源向中小城市靠拢,反而不利于中小城市的发展。投资环境不佳的地区会因为消费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文化氛围不浓,城市环境不佳等原因,面临人才、企业等流失的困境。高铁使得跨国企业、大型企业能更快进入地方市场,对地方中小企业和具有区域优势的企业发展形成挑战。

高铁沿线有些地方政府对“虹吸效应”给予高度认识避免其现象的发生。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避免同质化发展是防范“虹吸效应”发生的有效途径,应该错位发展,优势互补。

江苏省社科院有关专家指出,“同城化”将促使不同城市之间的比较优势“交换”更为便捷,资源配置效率大大提高。去年5月公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把“沪宁发展带”定位为“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创新能力,建成高技术产业带和现代服务业密集带”。沪宁高铁必将促进“沪宁发展带”的整体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沿线各个城市都将“长大变壮”。据了解,苏南各市在制订对接《长三角规划》中各施新招,但有一条是共同的,就是加快与上海的同城化进程。

在研究长三角区域经济的专家看来,产业错位发展,沪宁高铁沿线每一座城市都将找到城市发展的新蓝图。上海集聚的以国际资源为主;南京集聚的,则以城际之间的资源为主。眼下,南京正大力发展服务外包、软件、高新技术、金融、商贸等产业,并已具备了突出优势。“同城化”以后,周边城市到南京来寻求互补,能降低成本,节约时间。

地方经济范文6

1.计划生产意识比较浓厚

新中国成立以前,陕西农民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表现为单一的“小而全”,专业程度比较低,并且排斥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分工和相互协作,基本上是单干。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几乎完全由某个部门根据人民和社会的需求来进行安排,产品生产完以后,产品的分配也是按照国家的计划来统一进行分配的。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陕西农民的农业生产都是单一的自然资源的种植和采伐,例如关中农民基本种植地小麦,陕南农民基本种植水稻,陕北农民基本种谷子,虽然生产过程表现出了较强的社会分工和互相协作,但是农作物种植种类很单一,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农作物的多样化需求种植和资源的加工,在生产方式上仍表现出了浓厚的计划生产意识。

2.平均主义的观念较明显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是历来统治者的法则。自古以来,农民追求的是“有田共耕、有食同吃、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这当中包含着浓厚的平均主义思想。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下的分配方式更是表现出了明显的平均主义。陕西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中往往把平均和名分联在一起,如果在经济利益分配上不均,在心理上就觉得失了名分,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些观念长期以来导致陕西农民缺乏进取精神和经济效益观念。

3.鄙视商人

商人古时候就被称作“奸商”,而农耕文化的主导价值取向是“重农轻商”、“重本抑末”、“重义贱利”,这和商人的价值取向正好相反。农耕文化的价值观念使农民羞于言商经商更不善于经商。新中国成立后,农民更是把经商看作谋取私人利益,甚至把从商问题上升为政治路线问题,认为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所以经商的农民很少。受到农耕文化影响的陕西农民在“利”和“义”的取舍上,看重的是“义”,这与商人牟“利”是不同的,因此陕西农民也看不起商人。然而正是这种看不起商人、不善于经商的心理,长期使陕西农民处于贫困之中。

4.轻视生产投入的消费心理

在风俗和礼节文化影响下,陕西农民有了剩余的钱以后往往不用来扩大再生产,而是将剩余的钱为了名分举办红白喜事、修庙敬神等。同时,受传中国统文化中小富即安思想的影响,陕西农民的目标就是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这种思想严重阻碍了农民再生产性和扩大再生产投入的积极性。直到改革开放前这种轻视生产投入的消费心理仍然影响着陕西农民。

5.经济依赖思想很重

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思想影响,中国农民依赖思想很重,常常在经济上依赖于土地,并把希望寄托于皇帝和社会的伦理道德上。新中国成立后,又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农民在经济上更加依赖于国家,他们总希望通过救济、补助、扶贫等手段来解决贫困问题。新中国成立后,陕西农民虽然得到了土地,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分配原则,又严重挫败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农民更是表现出了严重的依赖思想。

二、改革开放以后当代陕西农民经济意识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经济意识加强,从保守开始走向开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会化大生产意识不断增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开始逐渐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承包土地以后,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原来受计划经济影响,单一生产的经济模式开始变化,农作物的种植种类和范围不断扩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陕西农民农作物的种植开始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地位置和气温不同程度地种植了各种各样的农作物,农民的社会化大生产意识不断增强。

2.带头致富

改革开放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者带动后富者,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致富积极性。陕西农民开始竞相带头致富,争当致富能手,出现了许多专业养殖的农民,如很多农民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始办起了养殖场、水果加工厂、食品厂等等,形成了多种经济产业链条,一部分农民迅速富裕起来。现在“,带头致富”的观念已经深入到农民心里。

3.主动经商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利益的不断驱动,原来仅仅依靠农业生产作为收入的许多农民纷纷走向了从事其他行业而增加收入,经商就是其中之一。曾鄙视商人的农民,不再鄙视商人,而是学习商人的经商之道,把经商看作是致富的有力途径。陕西农民也逐渐改变了“不愿走出去”的思想观念,也主动经商,有很多农民也加入去外地打工的行列,现在陕西多元化的农村经济逐渐形成。农民走上经商的道路,农民就具有了“双重身份”既是农民,又是商人。走上经商的农民多方增收,多方生财,并且很多农民成了名副其实的企业家。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理念已经扎根于陕西农民的理念中。

4.投入型的生产消费理念开始形成

改革开放后,陕西农民在有了多余的钱之后,无论是在农业上还是在商业上,首先考虑到的是扩大再生产、再投入,许多农民的农业生产不断扩大,甚至有的走上了合并、强强联合的道路。

5.经济独立意识增强

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让农民感觉到了生存的危机意识,农民深深感觉到曾经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等、靠、要”永远解决不了的贫穷的面貌,只有经济独立才能彻底摘掉贫穷的“帽子”。于是农民们在农闲时候,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学习各种技能,开始走上了独立自主、自主创业的道路。然而,陕西农民也打破了曾经“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抛弃了其他地方农民更加难以割舍的乡土观念,开始独立自主、勤劳致富。

三、研究当代陕西农民经济意识的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中最难解决和最难把握的问题是中国的“农民问题”。这是任何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农民经济意识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具有重大的当代意义。

(一)研究当代陕西农民经济意识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思想思路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直到今天还未从根本上解决。“以人为本”在农村就是以农民为根本,所以三农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在农民中,农民意识的转变是农民转变的一个前提,而农民的经济意识是农民意识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当前,中国农民的经济意识已经觉醒,农民通过各种渠道现已开始明白“二元结构”、“剪刀差”等概念,他们在为中国发展做出贡献的时候,他们也要求公平、公正和改革带来的成果,所以真正了解和把握了农民经济意识的发展变化,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并且符合历史潮流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来指导农民的行为。

(二)研究当代陕西农民经济意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是三农问题深化的结果,是“科学发展观”的产物,也是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重要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是统领三农工作的总纲。当然我们新农村建设和资本主义的新农村是不同的。虽然20世纪很多国家已经建成了新农村,但毕竟和中国的国情实际不同,性质不同,很大程度上这些新农村的建设对我们只有参考作用,因此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之中我们也只能是在不断地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农民经济意识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确定着探索的方向。

地方经济范文7

农村循环经济可以定义为:在农业生产经营、农村工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在资源开发、生产活动、产品消费和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通过相关技术推广、财税政策鼓励、市场机制推动、优化产业组织,使资源得到节约使用和循环利用、生态建设得以持续推进、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农村自然景观得到保护、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村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得到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农村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一)系统论循环是指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其中生态环境是基础,经济发展是条件,社会进步是目的。

(二)协同论从循环经济协同论来看,一个具有内在发展机制的经济系统必须是一个有差异、非均匀、非平衡态的经济系统,它要求改革僵化的经济体制,扩大系统内的势能差,加强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补,从而使系统具有自组织作用和内在动力。

(三)生态经济学理论循环经济最主要的指导原理就是生态系统原理。生态系统就是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动态系统。

三、农村循环经济的层次与结构

农村循环经济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农业循环经济、农村生活循环经济和农村工业循环经济。农村循环经济三个组成部分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各自独立运行,相互之间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农村循环经济的层次与结构如图1。

四、云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及现状分析

云南省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是一个以“边疆、民族、山区、农业”为基本特征的省份云南是资源大省,长期以来,实施的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经济发展模式,云南农业是全省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一)云南省农村基本资源利用现状耕地资源:云南农业人口多而耕地资源相对不足,国土面积中的94%是山区,基本农田面积较少。全省总耕地面积为9632.36万亩(详查数),人均2.33亩。高度适宜耕地、中度适宜耕地分别为892.05万亩、1625.31万亩,占9.2%,占16.87%;勉强适宜耕地3969.08万亩,占41.21%;不适宜耕作的3145.91万亩,占32.66%。另外地块分散,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耕地后备资源少。农用水资源:云南省水资源净流量位居全国第三,云南省雨量充沛。但云南省地处世界屋脊喜马拉雅上东南面的云贵高原上,有效水资源相对短缺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大气资源:云南省地处高原,空气稀薄、清新,大气层密度小,阳光透过率高,经年太阳高角度大,日照时数长,太阳能资源仅次于、内蒙、青海等省区,为中国最丰富省份之一。森林资源:云南是全国四大林区省份之一,森林资源丰富。据云南森林资源第三次复查结果:全省林业用地面积2380.79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2.2%。生物资源:云南省是我国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享有“生物资源王国”和“生物基因宝库”之称。

(二)农业环境状况分析农业生态环境较差:云南省是一个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的农业大省,长期实行资源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生态环境还是比较脆弱。近年来,云南省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损失,造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污染。环境污染严重:云南省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化学工业的发展,加之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低,造成废弃物排放量大幅增加;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增加,使得全省的大气环境面临环境容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巨大压力;云南省农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化肥、农膜,农产品质量堪忧。生态环境的退化和污染,不仅导致了耕地资源严重污染和破坏、地下和地表水资源严重污染和大量减少、滇池等众多湖泊的严重污染和鱼类资源锐减、草场退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使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而且还在不断强夺着宝贵的生存资源,导致农产品的不安全隐患日益突出。

五、云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推广工程以旱作农业示范项目为窗口,以农技推广站为媒体,以经营网点为农业推广载体,积极构建节水、节肥、节种、节能灯综合循环农业经济,推动旱作农业技术创新。同时改革耕作制度,推广抗旱耕作。

(二)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工程云南省气候条件和沼气资源十分丰富,农村沼气工程是云南省一项很有基础的工作,要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工业化气化站建设。

(三)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充分开发秸秆的用途,提升秸秆的利用价值,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四)建设示范园区云南省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必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当地具体情况,引进或创新适合自己的具体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建立农村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来促进农村广大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

地方经济范文8

今年,中央银行的工作方针是:继续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引导商业银行把握贷款进度和节奏,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据此,全市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理解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整的关系,紧紧围绕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兴工富市”战略目标,把改善经营、提高效益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在支持经济发展中寻找业务增长点。要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合理控制基本建设等中长期贷款,严格限制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中劣质企业的贷款,加大对农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节能环保以及薄弱环节的贷款支持力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年,计划全市信贷净投入总量达到8亿元,其中贷款净增5亿元,票据融资3亿元,基本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二、强化货币信贷政策窗口指导,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全力支持工业经济发展

各金融机构要准确把握地方经济增长中的资金供求状况,提高对经济、金融运行趋势判断的前瞻性,确保新增贷款与全市经济发展的有效需求相适应。要围绕市委、市政府“兴工富市”战略,改进信贷政策窗口指导方式,积极向上级行争取信贷资金投放权限和投放量,将信贷资金向工业经济倾斜,全力助推工业经济增长。

1、全力支持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各金融机构要灵活运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力度,支持工业结构调整,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支持产业配套,加速产业升级。要着力培植壮大磷化、食品、纺织、机电、能源五大产业板块,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大力支持120万吨选矿、高塔造粒复合肥等项目建设,支持企业深度开发磷化产品。扩产达标,深度开发,加快食品产业的发展;支持企业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装备水平,配套延伸纺织产业链。支持企业实施中低压电器、安美达电动车、内燃机活塞等项目建设,拓展机电产业规模。二是支持培植骨干,做优做强企业。各行社要把培植骨干企业、新增规模企业作为振兴工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大事来抓,加大支持力度,梯次推进亿元企业、重点骨干企业和规模企业的发展。引导和支持亿元企业、重点骨干企业通过增量扩张、产品延伸,加速发展。力争新增亿元企业3家以上,新增规模企业35家以上。三是支持加快园区建设,打造优势平台。各行社要把支持工业园区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以经济开发区、胡双磷磷化产业带和金汉江科技园为重点,进一步推进综合园区、特色园区和企业园区建设,全力支持园区发展壮大。四是支持技术创新,培育精品名牌。要积极支持企业引进和消化吸收新技术,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大力发展新材料、生物技术、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支持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大力实施“精品名牌”工程,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占有率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

2、密切银企关系,全面落实银企项目合作。要积极落实银企项目协议,对签订的银企协议,有关银行要落实责任领导,落实工作措施,一抓到底。要定期召开货币信贷工作季度例会,分析辖区内经济、金融运行及支持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研究制定相关的金融措施。配合有关职能部门推进企业信用建设,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增加全市A级以上信用企业数量,培育壮大A级信用企业群体,使我市A级企业总数达到150家以上,改变我市信用企业占比较低的现状,促进银企关系进一步改善。

3、认真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努力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中小企业是我市工业经济的生力军,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年在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上,各行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争取上级行的信贷政策和支持,对资信良好、确有还款能力的优质中小企业可根据企业财产状况、信誉度等情况发放非全额担保抵押贷款,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4、大力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大对出口创汇企业扶持力度。一是综合运用外汇政策。要简化手续,做好企业进、出口核销及结、售汇工作,方便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按照规定及时为外商投资企业办理外汇登记、外汇帐户等手续,支持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二是积极支持发展对外贸易。通过落实国家出口鼓励政策,建立出口贸易激励机制。积极支持立业、永祥、兴利、祥泽、钟宁、金汉江等企业的出口,促使有实力企业扩大出口规模,加大对出口创汇企业信贷扶持力度,大力支持企业出口创汇,扩大我市对外贸易总量。

三、稳步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资金支持监测、兑付工作,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各农村金融机构要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支持发展农村经济,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助力加油。

1、稳步支持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资金支持监测、兑付工作。人民银行要灵活运用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壮大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能力,监督农村信用社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全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2、支持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农村金融机构要围绕农民增收目标,增加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投入,保障农业生产资金供应,基本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继续实行小额农贷,推动大额农贷全面开展。要支持发展以肉牛养殖为重点的畜牧水产业,加快优质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建设。重点扶持培育无公害稻米、优质畜牧、名特优水产、观赏花卉苗木、优质蔬菜、优质水果等特色农业品牌,切实满足资金需求。

3、支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项目建设,引导、扶持多层次、多成份、多元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支持农产品购销加工企业发展,加大龙头企业信贷扶持力度,实现银农企“三赢”。

4、积极支持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大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对乡村公路、节水增效、农业机械化、高产农田建设等重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提高农业抗灾能力的贷款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四、以旅游经济为龙头,支持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支持发展旅游业。对市里确定的大口森林公园、栎树湾大酒店、陈湾温泉、黄仙洞五星级大酒店、莫愁湖四星级大酒店等重点旅游设施项目以及盘石岭至大口、洋梓至温峡、黄仙洞至京山绿林景区等旅游线路建设项目,各金融机构要给予大力支持。

支持发展物流业。重点扶持物流中心及七里街水产品、桥西综合农产品、柴湖花生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支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仓储销售等新型商业。

扶持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引导发展养老、托管、文化、医疗、保健、物业管理等社区服务业,扶持发展信息、科技服务业,规范发展会计、咨询、法律等中介服务组织。

大力推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及生源地助学贷款,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贫困家庭学生上学资金困难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五、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切实维护金融稳定

要进一步做好我市商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工作。密切关注农行、农发行改革,引导其发展成为农村金融组织中的骨干力量。

支持乡村银行设立的试点工作。根据成立乡村银行的要求,积极搞好协调落实工作,确保我市乡村银行试办成功。

认真做好金融风险处置和金融稳定资产保全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处置和保全力度,采取存量贷款增贷转化、增量贷款淡化、核呆消化、清收减化、捆绑处化、依法强化等方式大力清收、处置不良贷款,千方百计降低不良贷款占比。

进一步探索开展区域金融稳定评估,完善金融稳定监测评估指标体系,逐步加强对法人金融机构、高风险金融机构和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机构动态监测和预警,保持全市金融稳定。

六、加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进一步推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要制定科学可行的区域性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健全配套正向激励机制和惩戒约束机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保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

协调配合有关部门抓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金融、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等部门参加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着力建设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构建覆盖相关部门的信用信息交流平台。

地方经济范文9

1.1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结构

2001-2008年株洲市的总能值投入逐年递减,环境资源能(包括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和不可更新环境资源能)保持稳定,工业辅助能呈现波动中减少的趋势,可更新有机能的投入也逐年减少,工业辅助能和有机能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总投入能值的变化.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投入占整个工业辅助能投入的90.81%以上.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破坏土壤结构,不利于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机能投入占总投入67%以上.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有机能投入主要来源于农业从业人员、役畜劳动和种子的施用.2001-2008年间,虽然有机能投入减少,但占总能值投入的比例较大.人力在有机能投入中占据绝对比重,5年来都在99%以上,说明该地区的农业模式属于劳动密集型,机械化程度较低,还没有成功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科技密集型.

1.2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产出结构

农业总能值产出逐年增加.其中,林业占绝对优势,而且比率增加很快,从2001年的5.55E+20sej/a增加到2008年的1.17E+21sej/a.种植业、畜牧业也在逐步发展.渔业产出能值的份额较小,发展缓慢,是整个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薄弱环节.种植业中,稻谷的主导优势地位仍不可动摇,几乎都在70%以上.蔬菜和水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值产出不高,但经济价值高,可获得较多交换能值.畜牧业中猪和羊的养殖数量和出栏数最大,但是羊对林草的破坏性也大,滥牧是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2能值指标的比较分析

2.1净能值产出率净能值产出率(NEYR)为系统产出能值与经济反馈能值的比值,与经济分析中的产投比类似,是用来衡量系统生产效率的一种标准[8],值越大,表明系统的生产效率越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越强.从表3可知,2001-2008年株洲的NEYR逐步上升,表明株洲向外界输出的能值量有所提高.2007、2008年分别为1.45和1.64,超过了全国农业平均NEYR(1.42)[9],说明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转效率较好,回报率较大.

2.2能值投资率能值投资率(EIR)等于是用来衡量经济活动的竞争力程度和环境资源负载程度的指标,值越大,说明系统经济的发展程度越高.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EIR在8年间变化不大,除2001年为12.55以外,2002-2008年均在15.00附近徘徊,远高于黄淮海地区、甘肃、新疆、江西、广东等地[10].表明每单位无偿环境资源的利用相应投入了较多的购买能值,环境压力较大.能值投入率高,会加大农产品的成本投入,影响其竞争优势.

2.3环境负载率环境负载率(ELR)等于购买的能值和不可更新的能值之和与可更新资源能值的比值,是衡量一定经济状况下环境系统所承受压力的指标.它具有环境预警作用,若系统长期处于较高状态,系统将产生不可逆转的功能退化或丧失.反之,表明农业生态系统有发展潜力,应进一步加大其购买能值的投入.研究期间株洲市ELR增加,说明农业环境压力上升.ELR在0.37~0.44之间,低于全国平均值5.89,表明株洲市环境资源未达到高效利用,未达到高投入高产出的运行状态,农业发展环境压力小,具有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说明的是,ELR的大小并不与该系统的环境保护效果的好坏成正比[11].

2.4可持续发展指数可持续发展指数(ESI)即EYR与ELR之比,值在1和10之间,表明经济系统有活力和发展潜力;>10时经济不发达,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1时为消费型,本区域内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很大,系统的进口资源和劳务能值量在总能值使用量中所占比重很大,对本地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也较大,ELR较高[12-13].受EYR和ELR变化趋势的影响,株洲市2001-2008年ESI上升(1.53~3.73),处于1和10之间,说明具有较大可持续发展空间.

3结论与对策

地方经济范文10

子长县地方税务局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油煤产业持续下滑,“营改增”试点扩围等叠加减收因素的影响,该局党组领导班子紧紧围绕延安市局党组和县委、政府的工作要求,先后多次召开组织收入专题会议,专题研究组织收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多次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税收大检查,全力保障各项收入应收尽收。

2014年,子长县地方税务局采取了多项措施,克服种种困难,取得辉煌成效,五星级办税厅通过验收,行风评议取得第一名,荣获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深化税务改革 提升征管水平

二是清理漏征漏管户,夯实征管基础。为确保专项清理工作有效开展,局领导班子精心筹备、制定清理方案并全面安排部署。在比对工作中,从县国税局、公安局、药监局调取征管底册,通过信息比对、深入实地清查核实等方式,对辖区内的漏征漏管户开展“拉网式”清理检查工作,对清理出来的漏征漏管户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及时办理税务登记。共补录漏征漏管户1014户(其中个体户841户,工贸企业173户),所有补录纳税人均已开始申报纳税,纳入正常管理。

三是强化征管考核,落实数据管税要求。坚持每月定期召开税收分析推进会,做到月分析、月考核,并不断完善税收分析预测机制,从事后分析向事前预测、事中监控转移,分层级对不同类型的纳税人进行分析监控。为进一步提高征管质效,从年初对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以来的征管范围进行了重新划分,根据岗位设置要求,推行了AB岗工作制度,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衔接。同时实行征管质量考核办法,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对市局下发的数据逐一进行分析比对,查找在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风险点,及时分析解决,按月通报征管质量,确保了征管质量从2014年3月份以来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

四是强化稽查力度,稽查工作成效显著。针对煤矿股权转让、全县范围租赁行业进行了专项检查。建立税警联合办案机制,采取分别立案、共同取证、分别处理的方式,形成执法合力,有效提高办案效率,检查出涉及股权转让的煤炭企业4户,共计入库税款3028万元。不断扩展房屋租赁税收专项整治范围,在原有村委、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上,今年新增加大型超市、商场以及县城周边村委。

五是创建评估模型,提升纳税评估质量。子长县地方税务局纳税评估中心与中介机构共同研究探索煤炭企业和房地产企业评估模型,利用煤炭企业、房地产企业各自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税收征管特点,结合会计制度和税收政策,制作符合实际的评估模型,在市局组织的两评比赛中,子长县地方税务局煤炭企业评估模型荣获优秀奖。同时充分利用征管系统,按月采集纳税人信息,对发现的疑点问题,认真分析,及时核实确认,对存在疑点的纳税人逐户开展纳税评估,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纳税评估质量。

六是全力推行全县财政供养人员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工作。明确县财政的代扣代缴义务,派专人安装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软件,并为财政局各预算单位进行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培训,并对其每月申报予以辅导,现已征收入库财政供养人员个人所得税53.15万元,实现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后财政供养人员扣缴工作的新突破。

创新服务机制 提升服务水平

2014年,子长县地方税务局以建设五星级办税服务厅为契机,全面改善纳税服务环境。

一是丰富办税服务方式。通过开展国地税联合办税、开辟绿色通道、推行集中审批制度和无假日办税制度等途径,方便纳税人办理各项涉税事宜。

二是规范纳税服务内部管理。通过整合现有窗口资源,在全市率先推行“一窗多能”办税模式;建立“服务明星”评选机制,设置心理调节休息室及员工风采展示墙,激发干部工作活力;聘用10名纳税服务义务廉政监督员并公布政风行风监督举报电话,同时设置局长信箱、意见箱、举报箱等,有效地畅通了纳税人谏言献策的渠道。

三是拓展服务手段,筑牢电子办税服务平台。在大厅设立纳税人自助办税区,方便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宜;通过“12366短信平台”,每月月初向纳税人发送本人涉税的相关信息;开通 “子长地税”官方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方便纳税人了解地税工作动态。

丰富廉政文化 提升队伍素质

一是重新修订了《岗位量化管理考核管理办法》和《税收信息员巡查制度》。力争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果,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地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加强干部培训教育。认真研究当前干部业务水平状况,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了春季业务大练兵活动,利用一周的时间对干部在当前税收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集中培训,收到良好的效果;出台奖励办法,鼓励干部参加“三师”考试、省局组织的人才库考试和参与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利用省局廉政平台、市局学习教育平台,组织学习廉政知识、业务知识和信息化知识,积极组织干部到山西太原参加煤炭税收业务培训班,全面提高干部的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

三是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为进一步提高创建水平,子长县地方税务局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于2014年6月份申报了部级文明单位,先后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举办道德讲堂、太极拳培训班等活动,丰富了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关注困难群体,为石家湾中心小学捐赠计算机两台,校服和学习用具各17套,使该校学生第一次穿上了校服;和马家砭中心小学结成对子支教帮困,送去价值两万多元的物资,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资助6名困难学生并送去慰问金。关心职工生活,在重大节日,慰问困难职工和复转军人,让干部感受组织的温暖。清明节前到子长无名革命烈士陵园扫墓,端午节组织职工集体包粽子,中秋节开展助学活动,冬至一起包饺子聚餐等。举办各类志愿者活动,先后开展了义务献血活动,交通志愿者活动,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包扶村群众,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等,提高了职工的精神素养。

地方经济范文11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鲁”。这是党的十六大和山东省委工作会议分别对我国和山东发展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可以讲,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发展需要教育,长期发展需要长期教育,这既是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随着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深人,地勘单位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推进地勘经济快速、持久地发展,就需要不断走创建“学习型企业”的路子。 一、创建学习型企业,必须深刻把握“学习型企业”的内涵 创建学习型企业,必须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学习型企业”。从深层次上理解,“学习型企业”是一个需要全体员工全身心投人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是一个让全体员工体会到工作中生命意义的组织,也是一个通过学习创造自我,扩大创造未来能量的组织。也就是说,“学习型组织”追求的是企业全体员工不断学习的能力,体现的是企业员工在工作中的生命意义,强调的是通过学习,企业和员工要创造应用社会发展的能量。从这一点上来看,“学习型企业”所讲的学习与一般意义上讲的学习,其根本区别就在于:“学习型企业”强调的“学习”是在员工和企业相互作用、相互需要中产生的,它是一个持续性过程,是一种战略性应用,它始终统一于工作,并与工作并进发展。这就是地勘单位在创建“学习型企业”过程中需掌握的基本要求。 二、创建“学习型企业”是时展的需要 了解了“学习型企业”的深刻内涵后,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必要性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我们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变化迅速,知识老化速度加快也就成为我们所面临这个时代的特点。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每个人在一生工作中必须随时接受新的教育,必须坚持不断地增强学习的能力,以适应时展的需要。这是“学无止境”在这个时代的真实体现。也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六大把“终身教育”写人了报告,这意味着我国已把建立“学习型社会”纳人了我国持续性战略。“学习型企业”作为“学习型社会”的一分子,同样体现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企业管理需要“学习型企业”式的管理。这是因为,一般性企业的管理,它要求下级服从上级,强调“制度十控制”,领导者集中绝对的权利,被领导者处于被动、服从和等待状态,其结果是低效。而“学习型企业”则要求以共同愿望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强调“学习+激励”,领导者的权利体现于集体的智慧和意志,被领导者处于积极、主动和创造状态。 结果是高效的。从管理重心讲,前者重心上移,侵蚀了员工的学习力、创造力;后者管理重心下移,增强了员工的学习力、创造力。当代企业追求最大发展,不仅仅需要企业家,更需要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依靠团队的力量。只有这样,员工和企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走向成功。 从以上分析来看,创建“学习型企业”是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和推动企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企业的队伍建设、作风建设等得到提高,有利于培养员工系统思考、团队学习、不断创新、自我超越的能力,从而在企业工作中形成“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浓厚氛围。 三、要努力为创建“学习型企业”创造条件 创建“学习型企业”必须有一个学习、认识、努力和运行的过程。首先,企业和员工要有超越意识,要不断提高层次。做到这一点,企业必须开展理想境界教育,把工具性工作观转变成创造性工作观,使员工建立个人愿望,树立远大目标,并努力使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得到最大实现。只有这样,员工才能发挥最大能量,企业才能获得最大发展。第二,员工与企业要建立共同愿望。员工要善于改变自己的固有心智,不断修正自己,学会有效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容纳别人的方法,与企业达成共同愿望。只有这样,员工自身才能得到提高,企业才能获得共同能量,进而达到其所追求的目标。第三,要加强团队学习,提高团队智商。企业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要追求最佳配合。因为不好的配合是一种相互制约。这种制约直接影响到每一个人能量的发挥,其达到的结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如果企业运行中各种关系搭配合理、协调默契,企业成员之间必能相互弥补,相互带动,超能量发挥,达到的结果必然是事半功倍。 当代企业的取胜,更多依靠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整个团队的合力。企业强调团队学习,一是要通过学习让每一位员工对企业需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不对的或者只是一种设想。通过讨论、交流和相互启发,在提高每一位员工认识能力的同时,达到共识。二是通过学习达到高层次的共识。员工的共识是初层次的,但这种初层次共识中往往有它的经典之处,这就要求企业决策层在员工初层次共识的基础上取其精华,集思广益,建立更高层次的共识并作出最终决策。只有这样,企业与企业的每一位员工的水平才能得到不断提高。三是系统思考、全面把握。企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人、财、物、能量、信息等诸多因素的相互协调和相互配合。这就要求企业要对自身的发展有整体观念,防止分割思考,注意整体思考;防止静止思考,注意动态思考;防止表面思考,注意本质思考—对企业的每一件事情的处理都要进行全面系统的考虑。 “学习型企业”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它要求企业在发展中始终考虑终身学习这一过程;它是企业寻求最大发展并通过实践证明是一种成功的方法。 #p#分页标题#e# 在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文明与时代同进的今天,地勘单位要寻求最大发展和成功,同样需要创建“学习型企业”,并应与发展摆在同样的位置,这是由地勘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所决定的。

地方经济范文12

关键词:长春;土地储备;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030-1

2001年,在加大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力度的大环境下,长春市建立并实施了土地储备制度,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土地市场建设,创建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然而,随着这项工作强有力地开展,土地储备制度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却日益凸显。

1 土地储备是大幅提升政府土地出让收益水平的坚实平台

长春市委十届全会以来,长春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在体制和机制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的实施、从毛地出让到净地出让的转变、净地水平向“五通一平”、“七通一平”的逐步提高,为长春市土地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克服长春市可出让土地供应量日益紧张,可出让地块区位逐年恶化的不利条件下,在保持供地总量基本平稳的基础上,坚持“先造园后卖地”的做法,努力加大净地出让力度,大幅提升政府土地收益水平。通过土地及地上物拆迁补偿、场地平整和配套设施建设等工作,努力提升土地“净地”出让水平,一方面使土地收益达到了最大化;另一方面,促进和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标志着长春市的土地市场化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推动长春市的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土地储备是保障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储备库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为保障长春市经济的稳步持续发展,为城市建设储备后续力量和经济保障,通过土地储备,逐步加大对南部新城等重点地块的收储力度,逐步加大对收储地块的开发投入,加强储备地块的综合整治,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周边生态环境治理先行,努力提高土地价值,为实现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储备。

过去几年,长春市的土地收购储备资金较为紧张,为降低风险,长春市采取“以销定储”的原则,在信息储备的基础上,慎重选择实物储备,储备一块,供应一块,按照“滚动开发、滚动投入”的思路进行运作。但近年来,随着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发展壮大,土地收储信誉不断提高,国家开发银行以及各商业银行等给予了大力的资金支持,银行借贷资金充足,具备了延长储备期的资金条件。在土地市场建设方面,长春市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平稳,土地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客观上具备了延长土地储备周期的条件,所以长春市改变以往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土地收储为主,以土地出让为辅,改变随来随走的做法,适当延长储备周期。这是保障长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笔土地形式的长期存款,已成为长春市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和有力支撑,对提高经济运行的远期前景,夯实风险平台,防范金融风险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3 土地储备是实现地方经济宏观调控的能动杠杆

土地收储制度的核心在于土地市场的垄断经营。在土地垄断经营制度下,政府倾向于减少土地供给,以获得更多的土地收益。政府减少土地供给对城市经济会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会影响房地产市场对将来价格的预期,从而进一步推动房价的过速上涨;另一方面更易于出现房地产泡沫。土地储备是平抑房价上涨,抑制房地产泡沫,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能动杠杆,是地方经济发展的蓄水库,通过调节供地量这个闸门,实现对地方经济的能动性地有效宏观调控。根据经济运行状况,当经济过热出现洪涝时,关闸蓄水,紧缩地根,减少供地量,或提高地价,减少需求,迟滞投资实现,从而减缓经济增长速度;经济过冷出现旱情时,与财政、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开闸放水,增大供地量,拉动投资,扩大需求,加快经济发展。

通过土地储备的手段进行宏观经济调节,既可以在宏观上调节宏观经济总量,又可以在微观上落实到具体的土地项目,达到一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控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能够降低宏观调控成本,提高调控效率,推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4 土地储备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