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地方课程论文

地方课程论文

时间:2022-04-24 03:00:04

地方课程论文

地方课程论文:基于地方课程教学旅游文化论文

一、旅游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文化教学受传统专业渊源影响较大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涉及到众多学科,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基本上都起源于地理、历史、管理或者经济等专业。因此,旅游文化教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专业的影响。如地理科学专业下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学课程,更多地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内容的讲授,对旅游文化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过程具有独到的见解;历史专业下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课程偏向中华文化史、民俗文化和考古文化等,对旅游文化的自然演进规律和时空演变等问题关注较少;经济学专业下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学教学过程中,旅游文化产业的形成机理、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可能融入其中,在旅游文化现象的地域分布、传承意义等方面可能略显不足。因此,由于旅游文化教学受到各自渊源学科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材选择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学生对旅游文化认知偏差,社会适应能力减弱,就业空间减少,直接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二)旅游文化教学理念不明确

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历史、建筑、宗教、艺术等。但由于内容过于庞杂,教师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只能简单地介绍各地山水人情、历史古迹和民俗风情,很少深入分析某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空间演变规律等。一些泛泛而谈的旅游文化知识,学生在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其他课程中都已经学过,严重影响了旅游文化学的教学质量,也重挫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现象的产生归根到底还是旅游文化教学理念不明确,课程定位出现偏差,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旅游文化课程设置与地方性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才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主要是针对地方旅游市场需求,需要对地方旅游文化资源有深入的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旅游文化服务实践能力,可将课程定位为专业综合课程,在理论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应特别注重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实践能力。

(三)旅游文化教学内容中地域文化缺失

目前有关旅游文化学的教材众多,可选择性较大,但都存在一个显著性的问题,即旅游文化学教材无法融入地方性旅游文化。如旅游文化学中关于建筑、宗教和民俗的内容,仅仅是介绍了我国典型的区域文化特征,很难全面覆盖各地地域文化特色,当地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南岳衡山是我国五岳之一,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在湖南省旅游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旅游文化资源种类较多,特色分明,有悠久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庙会文化、寿文化和书院文化。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对本土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和足够的重视,旅游文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地域性文化资源融入太少,课堂教学与学生就业市场需求脱节,与衡阳市旅游发展不相适应,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二、地方旅游文化资源融入旅游文化学的意义

(一)拓展旅游文化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文化审美修养

旅游文化教学过程中融入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可促使教师深刻领悟本土旅游文化,拓展教师知识层面的深度和广度。将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内容,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大大促进了学生对本土旅游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会自觉对本土旅游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比如在讲授佛教文化时,除了一般介绍性讲解以外,可以重点分析南岳本土佛教文化。南岳佛教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可以讲解的内容很多,如南岳是禅宗的发源地,可以分为五个支系,可以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分析南岳佛教文化流传的空间路径,也可以分析南岳寺庙的景观特点和空间分布状况等。通过对寺庙文化的学习研究,学生还可从寺庙的古朴美、色彩形态美、情操美、风格美等美学活教材中领域其美学思想,提高文化审美修养。

(二)融入旅游文化教学内容的地域性,实现教学的隐形教育目标

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分布广泛,区域特征明显,旅游文化只有根植于地方,才能彰显特色。因此,旅游文化教学应表现出高度的地域性。比如,人们常用“寿比南山”祝福老人高寿,这里的南山指的就是衡山,自古以来南岳就有主寿之山、中华寿岳的美誉。寿文化是南岳衡山旅游文化中极具地方性的文化,完全可以引入课程教学。南岳旅游文化的课程教学可以通过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修订,强化其优秀地位。地方文化的显性教育是了解和认知地方旅游文化的特点和旅游价值,但旅游文化课程的隐性教育也不容忽视,通过地方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道德情操。

(三)利用旅游文化教学的社会实践性,对接旅游市场的现实需求

长期以来,主流观点一直认为旅游文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际上旅游文化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旅游文化知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很多旅游文化需要旅游从业者不断传播或者展示。对于地方性旅游人才培养机构,我们应注重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对接旅游市场需求。如导游方向的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不仅要理解,更要深入分析缘由,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如南岳衡山建筑文化就需要学生对历朝历代的建筑营造风格、建筑隐喻、材料选取等等知识有全面了解。只有这样,学生在讲解南岳建筑文化时,才能得心应手、信手捏来,旅游服务效果才好。

三、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教学大纲:瞄准旅游市场现实需求

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教学计划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尺度和依据。旅游文化教学大纲应顺应地方高校的本土化教育目标,面向市场需求,有秩序地修改和制定教学大纲,设定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目标。因此,扩大和提升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教学深度和广度就变得尤为重要,也是地方性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改革需要密切关注的焦点。就本校而言,旅游文化学教学大纲应加大南岳旅游文化资源的渗透,首先将南岳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融入到旅游文化课程的各个章节,对每一个旅游文化主题进行重难点分解,特别是要对南岳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分级定位,对极具本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要深入分析,强化理解。

(二)教学内容:根植南岳独特地域文化

地方文化是旅游文化教学中的优秀内容之一,也是旅游者直接能够感知的本土文化,因此,地域文化的展示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手段之一。学生在旅游文化学习过程中,如能熟练地掌握本土旅游文化资源,并适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很容易获得旅游者的认同感。作为地方旅游从业者,要发扬本土文化,提升旅游吸引力,就需要旅游从业者熟练掌握本土旅游文化资源,能够承载和传承本土丰富的极具特色的优秀旅游文化。笔者在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旅游文化学的每一个章节都可以穿插湖南特色旅游文化素材。在课时量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市场需求和湖南旅游发展现状,适当地在教学内容上做一些删减,增加一部分湖湘特色的旅游文化知识。

(三)教学过程:强化地方社会服务能力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将旅游文化学定位为专业基础课,并且是纯课堂教学。这与地方性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和旅游市场实际需求相脱节,应结合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市场发展的实际,将旅游文化课程定位为专业综合课程,即除了理论教学外,强化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认知,注重实用性、实践性和市场需求性。这就要求从整体上调整教学大纲,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训课时量,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换能力。如旅游文化学原来总课时为51课时,现在可以压缩课堂教学课时,将实训课时由原来的6课时增加为27课时。针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和实训项目的目标定位,可以增加本土旅游文化项目的实训课时量。如在讲解建筑文化专题的时候,本地南岳大庙建筑文化就可以作为重点实训项目,需要学生掌握南岳大庙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历史渊源、文化价值、建筑特征和文化内涵等。

四、结语

旅游文化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优秀课程,其课程建设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是教学理念定位不明确,受传统专业渊源影响较大,教学内容中地域文化缺失。因此,应该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和旅游市场需求规律,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为地方性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可供借鉴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作者:窦银娣 单位:衡阳师范学院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高校课程建设实验心理学论文

一、实验心理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背景

目前地方高校实验心理学课程设置与教学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教材选择上种类繁多,内容体系庞杂;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讲授多、学生操作少;在实践教学上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多、课外拓展少,传统实验仪器多而新近仪器少;在教学评价上过分强调评价的总结性功能,把考试作为学生成绩考核的唯一形式,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的过程的评价,在学习情感上学生畏难心理较为突出,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我们定位的实验心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强调三个结合,一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体现实际应用能力和增强学习兴趣;二是本课程和其它课程(主要是普通心理学和心理统计学)的结合,体现综合性;三是基础知识与新近研究的结合,体现前沿性。

二、实验心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课程内容的优化

优化课程结构的关键是要吸取各版本教材的优点,以教学大纲为蓝本,重新建立一个适合学生特点、体现教学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素质的课程新体系。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以夯实基本理论、凸显考研重点,强化实践教学理念为基础,构建了实验心理学的课程教学新体系。1.夯实基本理论,凸显考研重点。我们根据“实验心理学”发展的动态、课时的变化和全国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要求,及时增加、补充新内容,适当删减一些旧内容,为学生进入其他高等院校接受进一步专业学习服务。教学中,教师应在对本学科有着深刻的理解基础上将本学科的原理及理论深入浅出地讲授清楚,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内容。为了使教学直观形象,在教学中提倡多媒体教学,通过讲解和演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深化理性认识。2.强化实践教学,因地制宜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第一,精选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通过课堂精讲,重点围绕演示性、验证性实验的操作程序和原理解释,选做一些必要的经典实验项目,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学会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来训练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和品质。第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要求学生根据学过实验心理学原理,结合在生活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操作实验而得出结论。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依托大学生科研立项等课外科研活动,也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而进行实验,还可以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验的原则,由学生自愿成立项目研究小组,自主设计实验和完成实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目前,地方高校实验心理学师资力量薄弱、心理学实验室投资小、实验教学内容陈旧、实验仪器设备等条件有限、尖端技术含量低,没有充分体现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在实验内容上,综合型、设计型实验偏少,能够反映学科前沿领域研究成果的实验几乎没有。实验程序和材料都是现成的,学生只要能够按照要求操作就可以完成实验任务,由于这些限制,学生认为心理学实验非常简单,而不会进行创造性思维,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地方高校心理学实验室应定位于挖掘内部潜力,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文献资源以及实验室设备与技术资源,为学生最大限度地提供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条件。同时心理学实验室建设应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量力而行,避免不切实际地盲目追求高目标。

(二)范例教学法在实验心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1.范例的选择和范例教学法的实施。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首创的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一组特定的知识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基础的、本质的实例(或范例),通过这些实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举一反三,获得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范例”的基本性强调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基础性强调教学应以学生的实际经验为基础,使之建立新的认知结构;范例性要求教学内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使学生能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地掌握知识。实验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范例”的基本特点。我们通过在《心理科学》、《心理学探新》、《心理学》(人大复印资料)、《心理与行为研究》杂志精心选取范例,这些期刊应用实验法进行的研究较多,内容涵盖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各学科领域。具体包括变量选取、被试分配、实验控制等,教师可就不同类型的实验设计进行原理的详细讲解,使用范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组织指导的实施模式有两种,新授课:范例呈现剖析“个”“个”的特征类的特性规律认识。复习课:创设情境类的特征范例呈现、分析学科知识结构学科知识运用。在此过程中注意新授课和复习课的模式差异。在进行范例教学前,教师要进行教学分析,根据教学目标选择设计适合的范例,对范例的代表性、启发性等综合进行考虑。2.范例教学法的延伸。在课外充分利用教育信息资源,指导学生阅读专业期刊上心理实验报告,讨论分析实验设计,从中学习较高水平实验设计的思路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具体要求学生各种实验设计的特点、分配被试的方法、实验控制模式,我们围绕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6-8项实验报告研读和1项实验设计的作业。学生在完成研究报告研读和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除了图书馆期刊外,主要通过各种文献数据库资源获取)查阅文献,并对文献进行研读和综述。同时,我们在实验设计中要求学生按规范制作实验材料、控制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研究)报告,使学生使用实验法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能力得到较好的训练和提升。3.范例的评价与改进。使用课后效果调查表对学生进行调查,结合学生考试成绩和学生评教,对范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进一步改进、精选各部分范例,对范例的契合性进行评价,总结得失,寻找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能力的方法。4.范例教学法的实施困难。如何把掌握知识的基础性与系统性较好地结合起来,是范例教学法面临的一大问题。范例教学法要求教师既要能分析教材,又要能掌握教法;既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又要成为他们的好助手。实际上,这一切对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需要付出精力和努力的。比如怎样选择代表学科本质因素和基础因素的“范例”,如何保证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自然形成,教学方法的改革如果没有考虑到教师现有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势必不能取得成功。因此教师因素也是教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三)课程评价的改革目标

结合本课程的特点,通过课堂回答问题、作业、期末考试、课外读书笔记、实验操作评价及实验报告撰写等多种方式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增强学生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真正实现发展性课程评价。借鉴朱俊卿提出的“三结合”的方法评定学生成绩。即老师评定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验操作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期末考试的内容主要以实验理论为主,占学生总成绩的50%,另外50%为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基本的科研素质,这样既评价了学习的过程,又检验了学习效果把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实验技能、理论考核和自我评价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增强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和约束力,确保了实验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用多元化的评定方法来考核学生成绩,也使得评价更加合理、科学、人性。

总之,地方高校实验心理学课程建设上应注重夯实基础,凸显考研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以及各领域的实验研究成果;教学改革上强调通过范例入门,强化实践教学,使学习者学会分析实验并能够初步进行实验设计,掌握实验结果处理方法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规范;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这门课的畏难心理,为培养学习者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心理学学术素养奠定基础。

作者:王大涛雒焕国单位: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高校国际结算课程改革论文

一、国际结算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国际结算是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涉及金融、法律、保险、英语、国际贸易、会计等多个领域。国际结算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优秀课程,既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延伸,也是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基础,国际结算课程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涉外性、操作性、实用性、时效性(与国际惯例紧密相连)、多学科交叉等特点。“学校应该从社会情况的分析中获取课程概念;通过对社会的详细研究才能决定什么知识有意义,什么知识最具持续力。”。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为特点,以专业能力素质培养为优秀;在课程设置上坚持“有用、够用、适用”的原则,精选课程和教学内容。为了解国际结算的实际应用情况,2013年11-12月,“地方高校《国际结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对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问卷分基础信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意见与建议五部分,涉及在生活或工作中用到过哪些方面的国际结算课程知识、遇到过什么票据、用到哪些结算方式、用到最多的结算方式是什么、《国际结算》课程是否有必要双语教学、课程实训应怎样安排、期末闭卷考试的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实训的计分方法、实训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等20个问题。调查对象涉及我校09届、10届、11届、12届、13届毕业生及刚学过《国际结算》的10级在校生。问卷采用QQ邮件方式发出,发出问卷150份,回收134份,有效问卷126份。深度访谈的对象为三个09届毕业生,内容为她们毕业后的实际工作情况,访谈方式为电话、QQ聊天、索取年终总结等。调查发现:1.学生毕业后刚开始拿到的外贸单大多是一些小单,遇到的是小客户(一个国家或许就那么几个大的分销商),发货很多是跟国内的快递合作,发小包的多;2.这些订单大多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国外客户很多是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发询盘进行采购的);3.结算方式大多是在线西联汇款、Paypal、T/T、ebay、SecurePayment(原Escrow),信用证、保函等只适合金额很大的;4.在实训室不开放的情况下,纯电子模拟实训的效果不及纸质与电子混合模拟实训(因为电子实训不能课后重温实训过程)。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国际结算的教学内容应增加第三方支付的内容、增加汇付的教学课时,减少信用证和托收的教学课时。因为设有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课程,我们认为除汇票、本票、支票之外的单据就不再在国际结算课程中专门讲述。国际结算课程的知识目标可以表述为:学生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原理,掌握汇票、本票、支票等金融工具和汇付、托收、信用证、第三方支付等结算方式的概念、国际规则惯例和应用方法,知晓银行保函、备用证、福费廷、国际保理等新型结算方式。国际结算课程的能力目标可以表述为:学生增强国际结算有关国际规则惯例的学习能力,掌握汇票、本票、支票等金融工具的运用能力和汇付、托收、信用证、第三方支付等结算方式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合理选择和组合结算方式、防范结算风险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国际结算课程实训体系的改革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但长期以来,高等院校普遍存在“重书本知识、轻实际操作”的现象,对类似于国际结算这样的实务性很强的课程的实践性重视不够。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偏重理论的讲授而相对忽视学生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也对习惯于“死记硬背”,动手能力弱,应用能力差,考核时得分最低的往往是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这类的大题,求职时往往因动手能力差而影响竞争力。“地方高校《国际结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在实训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增加了实训课时和实训项目

过去我校国际结算的实训分配10课时,最多只能安排5次实训。我们现在分配了21课时,可以排10次实训,实训占总课时(51课时)的比重大幅提高,从过去的约20%到现在的约40%。

(二)精心设计实训项目

过去我校实训项目往往是在购买的软件上进行,项目或脱离实际,或陈旧过时,或过于简单。为此,我们在调查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项目,项目资料主要来源于实际工作:在解答实习学生和已毕业学生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过程中收集大量案例,经合理改造设计成国际结算实训项目,把实际工作中的例子经过改造变成我们的项目,所用的单据也多是实际使用的单据扫描而来,比如真实的中国农业银行西联汇款收汇单、发汇单、境外汇款申请书,招商银行的本票和本票申请书,中国工商银行的支票等。

(三)同步安排理论与实训

过去我校的实训课集中安排在学期期末,即理论讲授完成之后,这样项目实训与理论讲授相隔时间过长,不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为克服学期末集中上机实训所带来的信息遗忘,合理安排实训时间,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和应变能力,我们认为理论课与实训课应同步进行。为此,我们把实训课与理论课穿插安排,一般在讲授某种金融工具或结算方式后立即安排相应的实训。

(四)合理构建实训体系

实训体系要在体现实际工作需要的基础上,既应包含单个金融工具、单个重要结算方式的项目,又应包含综合性项目以体现不同情境下结算方式的选择与使用。为此,我们根据前述调查结果,增加了Paypal、西联汇款等项目;我们的实训体系包括汇票填制、本票与支票填制、T/T汇款、西联汇款、PAY-PAL开户、托收申请、开证申请、为信用证准备汇票和单据清单、审单、结算方式比较与选择等十个项目。其中前九个为单项实训,个人独立完成;最后一个项目为“结算方式比较与选择”,形式以寝室为单位进行演讲比赛,演讲时其他寝室学生当场提问,讲师点评,优胜者加分。

三、国际结算课程考试考核的改革

考试考核不仅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也是引导学生的指挥棒。传统的国际结算课程考核采取一次性期末考试的方式“,一张试卷定乾坤”,教师往往在临近考试时划出书中重点,让学生背诵;学生不管平时理解与否,只要考试前刻苦背读,一样可得高分。这种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引导学生重视实践的过程,造成学生平时不注意积累,只靠期末突击,使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更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水平。“地方高校《国际结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在考试考核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不仅在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而能力的形成在于过程,很难仅体现在一次考试上。基于“一考定成绩”的传统终结性评价模式的缺陷,我们认为应实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全过程评价,实施多元化的考评体系--平时成绩、模拟实训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相结合,变一次性考试为“激励性”考试,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我们适当降低期末卷面考核的权重,加强平时的评价记录,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减少期末考试的分量,占总评的比重从70%降为40%;增加平时成绩的分量,占总评的比重从10%增为30%。平时分来源为考勤、作业、回答问题奖励等。

(二)加大实训考核的分量

过去,实训考核是包含平时成绩之中的,为加强实训,单独考核实训,实训占总评的比重为30%。在期末闭卷考试中,安排一30分的应用大题来自实训项目(经过改造)。

(三)构建以能力考核为导向的考核内容

能力考核,除了体现在前面提到的实训考核外,还体现在期末试卷上减少识记层次的考核分量,增加应用和综合层次的考核。比如体现审单能力的改错题,体现应用能力的应用题;即便是填空题,也往往是各种结算方式或工具的比较。我们的学生成绩考核表使用EXCEL2010编制,内含表达式(如VLOOKUP函数),可以自动计算结果,工作量主要为平时的评价记录。

四、结束语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社会实际工作需要调整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重点、建立合理的实训体系、改进考试考核方式和内容。“地方高校《国际结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对国际结算课程的改革探索,是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务性强的课程教学的有效改革创新,可以为全国同类院校的同性质课程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常立华 徐艳 郭艳 付五平 单位:湖南怀化学院

地方课程论文:国外地方课程透视分析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比较,从管理、设置、实施及课程标准等方面对国外地方课程的开发作了全方位透视;进而提出了对我国地方课程开发的建议。

【摘要题】比较教育

【关键词】国外/地方课程/开发……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国家课程占主导地位。近年来,课程模式和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也应运而生。在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中,地方课程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地方课程是沟通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最好桥梁:一方面,地方课程既是国家课程目标在特定社区条件下的具体化,又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另一方面,地方课程是研制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校本课程不能完全脱离地方课程资源和社区发展实际来体现学校特色,它需要将地方课程具体化。国外对地方课程的开发起步较早,积累了许多宝贵而成熟的经验。因此,探讨国外地方课程开发,或许会对我国的地方课程开发乃至三级课程的管理都有所裨益。

一、课程管理多极化

从课程的管理来看,国外地方课程在多级管理模式中充分发挥各级的管理权,各级管理都具有一定的弹性。

一般说来,课程管理体制主要有两大类型:中央集权课程管理体制和地方分权课程管理体制。在前一体制条件下,国家课程在宏观课程结构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没有相应的地位。而在后一管理体制下,国家课程门类较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居于主导地位,其中,地方课程是校本课程的基本依据。美国是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国家,它是地方课程开发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6世纪,从欧洲殖民者踏上美洲大陆的那天起,美国就有了移民自办教育的传统,各个宗主国的办学模式和教育思想就在这块新大陆上扎了根。它决定了美国学校课程从一开始就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即课程管理和实施两方面的高度分散和多样性。随后1789年颁布的宪法“保留条款”,承认和维护了各州各地区自主办学的传统。可以说,美国学校课程多元化的特点与这一保留条款有关,而地方课程也可以被视为这一条款的“产物”。根据保留条款,美国各州拥有州内教育全权,但各州的规定都比较笼统并有弹性,给下属地区和学校以相当大的灵活余地。

像没有全国统一学制一样,目前在美国也不存在联邦政府规定的统一课程。各州各学区各学校一般根据自己认同的观点,确定课程标准,编制具体课程。其中,联邦政府只是通过调查,对有关课程问题起间接指导作用。具体地说,州政府行政机构依据州宪法和州教育法对学校教育内容提出大致要求,规定州内务学区学校的课程基准及毕业的起码要求。而地方教育委员会则可以在不违反州规定的课程基准下,确定区内各学校的课程标准及教学计划,再由地方教育委员会组织由课程管理人员、指导主任、校长、教师及家长代表组成的“课程委员会”决定学校各科教学大纲及其细目内容。各校根据地方教委规定的课程标准及“课程委员会”明示的课程标准,分别编制具体课程。一般说来,州的规定是最低要求,市、学区和学校要以它为依据,不能降低,但可以提高。所以不但州与州不同,而且市与市不同,学校与学校不同。

前苏联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并没有沿袭过去的教育模式,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对旧教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其中,课程改革尤为突出。1992年7月,叶利钦总统签署了《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该法令规定,地方教育行政当局和学校在设置课程时,既要有统一的符合世界潮流的标准,又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1993年,俄罗斯制定了基础教学计划,给地方和学校以较大的课程决策权;推出了《普通教育学校基础教学计划》,规定地方和学校管理课程的时间占总课时量的25%-30%,其中照顾地区、民族文化特点、儿童兴趣等的地方和学校课程部分,在高中阶段更是达到了47%之多。同时,在1993年俄罗斯联邦公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方案中,在小学课程方面,新的课程方案的最大变革之一在于增强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给地方以较大的自主权。

参照国外的情况,再看看我国的课程管理体制,我们不难发现自己的不足。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实行大一统的管理,从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进度到教学评价考核都强调了全国的整齐划一,课程管理权基本集中在国家,而地方几乎没权。近年来,在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推动下,我国也进行了一系列课改,逐渐加强了课程的地方管理权。1992年我国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该计划自建国以来第一次规定了地方管理课程的时间,其占总课时的7%-9%。2000年我国教育部又在当年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把地方和学校管理课程的时间提高到17%,但与俄罗斯的47%相比,这之间的差距可想而知。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要刻意追求国外的某一比例,因为由于历史、现实各个方面的原因,每个国家地方课程开发的空间是不一样的,可这一比例的对比也足以说明我国地方课程开发的空间还是不够的,这一点是我们无法否认而且必须承认的。所以,我国地方课程的开发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然后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经验,充分发挥地方的自主权。至于我国地方课程开发的空间究竟有多大,这是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很值得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问题。

二、课程设置地方化

从课程设置来看,国外地方课程巧妙地渗透于国家课程中,课程的地方性加强。

在中央集权型国家中,国家课程占主导地位,这有利于统一要求、统一内容,可以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但不利于联系地方和学生的实际,不能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易造成“千人一面”、“万人一孔”的局面。俄罗斯是典型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前苏联在教学内容方面实行“三统一”:统一课程计划、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科书。这种整齐划一的课程管理,虽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有利于小学与中学、中学与大学的衔接;但由于前苏联不同民族之间,不同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办学条件相差甚远,执行统一的课程方案困难重重。俄罗斯联邦政府于1993年解决了这一问题。1993年,俄罗斯联邦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方案,该方案只是一种基础性、规范性的课程方案,它只体现国家最基本的教育标准,因而它不但允许而且要求各地和各校发挥在课程设置方面的自主权。该方案中,课程由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两部分组成,而占课时总数75%的俄语、语言和文学、艺术、社会、数学、体育、工艺学等全国统一的必修课程,其教学内容并非全部是全国统一的:其中的“语言和文学”,内容主要包括本族语、民族文学、文学、外语等,具有很强的地方性。因此,联邦基础性课程的不变部分,所占比重实际上在70%以内,而地方性必修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选修课、针对学生个别差异开设的个别课或小组课等组成的可变部分,其比重实际上在30%以上。而在前苏联,课程的可变部分只占总量的10%左右,有时甚至更少。

加拿大的《地方课程开发指南》指出,学校教育局可以开发两种地方课程:必修学分课程和选修学分课程。必修学分课程由学校教育局可以在英语、数学或科学这三种课程中各开发一门地方学分课程,以满足该学科必修学分的要求,这些课程的学分不能用其它课程的学分来代替。但是,这必修学分课程也由不变和可变两部分组成。例如,某校除开设规定的数学必修学分课程外,还开发一门地方学分课程《实用数学》,它是一门必修学分课程,但具有一定的可变性。这就属于地方课程的可变部分。而选修学分课程由学校教育局可以在任何学科领域开发地方全学分或部分学分的选修学分课程。无庸置疑,选修课给地方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而必修课程的可变部分更是巧妙地使课程的地方性又一次得到了加强。

国外地方课程的巧妙设置不能不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有某些方面的触动。可以说,我国地方课程的设置曾很长时期走入误区,而这一误区至今仍未能完全消除。我们也曾为了开发地方课程而设置了一些我们无法不能称之为地方课程的乡土教材,可那几乎就是地方课程的全部,而在必修课程当中,全国从上到下,不论城乡,不分东西,全国定的是一个课程标准,人人修的是一样的内容,几乎没有留给地方和学校设置课程的空间。就以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为例,它的设置存在着极大的不合理性。通过与国外高中数学课程的比较,我国高中数学课程的难度大大高于英美等国,而这一高难度的数学课程又是每一个高中生的必修课程,并且全国就一个课程标准,不管是发达的沿海地区,还是老少边穷地区,学生们使用的都是同一套教材,要达到的都是同一个标准。这高难度的同一性使不少学生对学习数学真有“赶着鸭子上架”之感,厌恨学习数学。对于这一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固然应该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可是把必修课程完全定位于不变,这就走进了一个严重的误区。走出这样一个误区,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加拿大的地方课程开发经验:国家规定一个最低的课程标准(必修课程中的不变部分),然后,各地在此基准上,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标准,供不同的学生选择,这就是必修课程的可变部分。这样,课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就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因此,设计具有可变性的必修课是我国课程改革中很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三、课程实施个性化

从课程的实施来看,国外地方课程的探究性和实践性得到加强。

地方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个性,提高自我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适应地方或社区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因而,在地方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不应是接受式的,而应是探究式的、实践式的。日本的地方课程开发对这一点尤为重视。日本在1998年公布的新中小学课程方案中,增设了一门新课程——综合学习。所谓“综合学习”,不是一门课程的名称,也没有既定的课程内容,它只是让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一门让学生进行“综台学习”的课程。根据新的课程方案,学校在设置这门课程时,要发挥自己的自主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等,主动选择学习内容。所选课程内容的名称,由学校自己确定。具体内容,可以是自然、社会方面的体验学习,也可以是观察、实验、调查、情报收集等,还可以是自愿者性质的活动。这一新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扭转日本现行小学教育中过分偏重于文化科学知识的倾向,是为了使学校能够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培养能自主、会创造的人。具体说,开设这一新课程,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其一,为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所处地域的实际情况开创特色教育提供时间保证;其二,为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发现,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活动提供时间保证;其三,使学生能够主动灵活地适应急剧变化的国际化、信息化的社会,学到一般教科书里学不到的东西。地方课程的探究性和实践性在这一课程方案中得到了真正地体现和落实,而这一探究性和实践性的落实使学生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并提高了自我创造能力。不仅日本如此,目前俄联邦也正通过教学计划的多种方案给学校带来更多的教学自主性,并开发个性课程,增加高中阶段自我选择课程的比例,以求达到教育个性化的目的。

我国地方课程的探究性和实践性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我国地方课程大部分仍以学科的形式来设计课程内容体系,而在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仍以接受式为主。很难想象,这种缺乏探究和实践性的地方课程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因而,在地方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应是探究式的、实践式的。学生在学习关于地方和社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研究社区现实问题,探究每个社会成员适应社区发展需要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同时,通过参与社区生活、社区服务等各项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四、课程标准多样化

从课程标准来看,国外地方课程标准繁多,全国的教育质量难以保证。这是国外地方课程开发中存在的严重不足。

这一现象在实行地方分权的联邦制国家更是突出。由于地方分权,各地政府除外交、军事权归属联邦政府外,其他方面的权限都独揽在手。因而,各州政府和学校对教育都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全国没有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要求,各个州都有自己独立的课程体系。在过去,澳大利亚实行地方分权制,中小学课程设置各州不尽相同,课程标准五花八门,各级教育顾此失彼,课程庞杂缺乏中心,规格难以统一,课程内容缺乏统一性和没有明确的、一致的评价标准,于是引发出了严重的教育质量问题,极大地削弱了许多学校基础学科的教学,致使不少学生学习水平下降,从而影响了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虽说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很多,但课程设置不当难辞其咎。由于地方分权,美国长期以来也不设国家统一课程,没有制定国家统一标准,而且同一地区的学校课程也极有弹性,这导致了美国中小学学生读、写、算等基本技能的下降以及基础知识的贫乏。根据美国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调查的结果表明,美国学生的学业成绩,在19种国际学业成绩的测验中,与其它工业化国家学生相比,有七次排名倒数第一。17岁的美国人中约有13%为半文盲,少数民族青年中的半文盲则高达40%。美国中学生在大多数标准化测验中的平均成绩,低于26年前苏联发射人造卫星时的水平。地方多样性的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教育质量固然受挫。

地方多样性课程的设置影响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是我国在地方课程开发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因而,我们必须认识到:调整国家标准,开发地方课程,并不完全意味着将国家课程标准地方化;而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地方教材,也不是地方课程开发的优秀,“一纲多本”甚至“多纲多本”不是地方课程的实质。但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又无法不去开发地方课程,因此,如何使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实现最完美的结合,使我国的教育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有待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专业审核评价促使高校办学由注重办学规模到注重办学质量的方式转变。通过专业审核评价从专业角度对地方院校的专业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为了加强地方院校的专业特色和提高办学质量,以评促建,探索了一套针对性的面向专业审核评价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该方案立足实际,对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建设给出了具体的实施和指导,适合推广到其他地方高校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专业审核评估;地方院校

一、引言

为了更细更好地反映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校进行精准的专业建设,高等教育的评估体系已由以校为单位的评价方式转变为以专业为单位的评价方式,如湖南省将在2020年前完成所属高校所有专业的第一轮审核评价。专业审核评价能更细地展示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能力,也加大了专业的竞争和淘汰的态势,有利于专业的优化,对高等教育由注重数量发展转为注重质量发展有着重大的推进作用。对地方院校而言,专业审核评价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是一些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将脱颖而出;挑战是需加强特色不足的专业,以评促建,提高专业的整体水平。对于计算机应用课程而言,因为它是地方院校各专业的一门通识课程,所以将影响到多个专业的审核评价。可见,对它从专业审核评价的视野下进行充分的教学改革非常必要。通过对专业审核评价的研读和教学实践的总结,我们探索出了针对性的面向专业审核评价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具体如下。希望通过该方案推进各地方高校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改革。

二、专业审核评估视野下的地方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改革

在专业审核评估视野下,我们对地方院校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改革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究。1.加强校内协同育人。作为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而言,计算机应用课程以服务美术类专业课程提供支撑作用,如电脑美术、动画设计、CorelDraw、Photoshop等课程;而湖南城市学院按专业不同有支持城市建设等专业的AutoCAD、有支撑制造类等专业的3DMax。因此教师在教授不同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时,需与对应专业课程教师协同教学内容,以形成课程良好的衔接和针对性教学,达到协同育人,目标化教学。这样不仅使计算机应用课程能提前介入专业课程部分,又具有特色,也发挥了课程的定向支撑作用,实现了协同育人的目标。2.组织教师教学竞赛。地方院校的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师由于受地域和师资的限制,需要通过竞赛的方式同外部进行交流提升。教学竞赛先在校内进行,与本校的教师就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等不同形式组织竞赛,先达到校内交流、选拔的目的,以赛促教。然后将校级竞赛选拔出来的优秀教师,派到省里参加课堂教学竞赛、信息化教学竞赛等,以达到与省内高校特别是省会高校交流、学习的目的。然后参赛或获奖教师回校后,向其他教师传授经验,达到共同进步提高的目的。3.组织学生学科竞赛。为了提高和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地方院校的学生也需要同省内其他高校的学生以竞赛的形式相互学习交流。计算机应用课程已有的赛事包括计算机作品赛、大学生“挑战杯”等赛事。学生竞赛的方式是由教师指导,学生成立团队,经学校初赛后选拔出优秀的计算机应用作品,然后参加省里的大学生“挑战杯”或者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4.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计算机应用课程适合组织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因为计算机应用在社会各单位和部门应用广泛。创新创业项目可以采取与地方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行。由指导老师牵头接洽地方企业,从地方企业的现实需求中找出适合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项目。5.申报专利。计算机应用也适合学生申报实用新型专利。围绕着计算机各个组件再加上美术类专业学生的设计素养,可以在计算机显示屏、键盘、机箱等各方面设计出特色的实用新型专利。由于学生缺乏专利申报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这部分可以由教师主导,学生提出创意和设计方案,教师加以指导和申报。6.开展特色教育。为了使计算机应用课程具有地方性特色,体现出为地方经济和社会服务的培养目标。计算机应用课程可以开展世界大学城的特色教育。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设时,要求学生建立世界大学城的个人学习空间,一方面便于师生交互,另一方面能展示学生的个性和特色。

三、结语

专业审核评价能更细地展示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能力,也加大了专业的竞争和淘汰的态势,有利于专业的优化。地方院校面临着激烈的挑战。为此,从专业审核评价的视野下对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研究。从加强校内协同育人、组织教师教学竞赛、组织学生学科竞赛、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报专利、开展特色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研究。这套面向专业审核评价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也能给其他地方院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李瑛 费雄伟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文化在幼儿园课程的实践途径

摘要: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幼儿园课程应该重视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中丰富的教育资源,使幼儿在参与课程中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文章分析了地方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必要性,基于对河南省8所幼儿园的实地调研,对地方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进行反思,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地方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地方文化;幼儿园课程;融入课程;实践反思;途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秉承这一指导精神,幼儿教师应主动挖掘本地区、本幼儿园的资源优势,并将其有效融入幼儿园课程中,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地方文化作为本地区的资源之一,指的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是一个地区广大人民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它蕴含着重要的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实现文化传承与课程创生,将地方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是一条重要途径,幼儿教师对此应予以重视并展开深入的实践研究。

一、地方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必要性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当前幼儿园普遍对地方文化不重视、地方文化的开发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幼儿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较弱等。因此,幼教工作者应认识到在园本课程中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重要性,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以改变现状。

(一)地方文化影响着幼儿个性的形成

幼儿赖以生存的文化世界影响并决定着其发展方向。地方文化渗透着当地独有的生活方式,对幼儿知识的获取、性格的形成、情感的陶冶等产生着潜在和不可忽视的影响。幼儿处于身心发展初期,地方文化对幼儿发展具有一定的暗示性和导向性。因此,幼儿园教育中若能科学融入地方文化,将发挥其对幼儿能力、情感等方面的正面导向功能。

(二)地方文化蕴含着独特的课程资源

研究显示,地方文化不仅是课程产生与发展的源泉之一,也影响并决定着课程的价值。“课程教学总是发生于一定地方、社区或校区环境,这些环境业已形成的历史文化传统、民俗风尚、流传故事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经验或本土知识,可以作为教学内容重组的资源。”〔2〕我国各地人文风俗和地理环境的差异,造就了风格各异的地方文化。如,河南省地处中原,不仅有蕴含历史文化因素的人文景观———殷墟、龙门石窟、少林寺;还有多彩的民间工艺———内黄农民画、南阳玉雕和烙画、朱仙镇木版年画、汤阴剪纸、罗山县皮影……要传承河南地方文化、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应将上述资源有效融入幼儿园课程。同时,传承优秀文化、提高幼儿的文化自觉已成为幼儿园课程改革领域的优秀话题之一。国家关于幼儿教育的相关文件也倡导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地方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反思

为全面了解地方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现状,2015年5-10月,笔者从河南省的郑州、周口、安阳、平顶山等地选取8所幼儿园作为调研对象,进行实地观察和实物收集,并对每所幼儿园参与本课题的幼儿教师进行访谈,基于调研资料梳理与分析,对当前幼儿园课程对地方文化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反思。

(一)课程构建中地方文化的缺失

有些幼儿园的园本课程缺失地方文化。具体表现在:设计课程、选编内容时对地方文化的价值不够重视,缺乏系统的挖掘和科学的选择。幼儿园对于“地方文化融入园本课程”这个问题缺乏正确认识,过于追求教育目标的工具性,同时,缺乏文化选择的依据和标准,也缺乏来自外部的政策、经费等必要支持。调研中,对于“你在组织活动时会有意识地融入地方文化吗?”和“你依据什么标准来选择地方文化?”这两个问题的访谈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不会主动在课程内容中融入地方文化,对地方文化缺乏深入了解。

(二)课程构建中地方文化融入的表面化

1.课程目标设置过于偏狭关于课程目标,施良方指出:“确定课程目标,不仅有助于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的衔接关系,从而明确课程编制工作的方向,而且还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3〕地方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幼儿对当地优秀文化的认识与接纳,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提升其文化自觉意识和能力;同时,提高幼儿教师开发和创新地方文化的能力,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这些需要体现在课程目标中。但是调研发现,一些融入地方文化的园本课程,目标设置偏离了上述宗旨,只重视地方文化知识的传承,而在培养幼儿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及对地方文化接纳等情感态度方面重视不足,在提升幼儿文化自觉能力和尊重异文化方面更是完全未加涉及。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地区的幼儿园过于重视地方文化开发的经济利益,忽视其传承文化的教育价值,使得园本课程目标中涉及地方文化的部分,体现出较强的功利色彩。2.课程实施中地方文化体现形式单一通过查阅教学活动设计可以发现:教师在各项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频率偏低且实施形式存在表面化、形式化的弊端。具体表现在三方面:(1)有些教师自述教学活动实施时曾经用过源自地方文化的一些素材,但是并没有对此进行深入思考,不知是否运用得科学合理。在对教师的访谈中得知:教师自身对当地文化缺乏了解,所以能运用到课程中的文化资源非常有限。(2)有些环境创设中利用了地方文化资源,比如专门设置了地方文化活动室,但活动室的利用率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开放频次偏低,幼儿的活动过程缺乏教师的科学指导。(3)有些教师围绕地方文化创设了各式各样的活动区角,但是区角游戏主题更新慢、材料没有及时增补,环境创设静态化,幼儿参与兴趣不高,致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3.课程评价对地方文化的重视不足课程评价不仅反映课程目标的达成效果,也是对课程实施质量进行监控的重要依据。随着课程评价理论的发展,园本课程评价越来越主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及评价结果的过程化,但是,对于当前地方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情况,尚缺乏完善的相关评价内容与机制。目前的课程评价中缺乏有关地方文化的内容。有些幼儿园虽然有一定的评价意识,也制定了一些有关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发、传承地方文化的评价标准,但在实施中并未明确具体的操作程序或要求,加上教师对地方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目的、途径、效果等不够明确,尤其在工作任务繁重时,更是无暇顾及课程评价中是否融入了地方文化。

三、地方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有效途径

(一)提升幼儿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文化素养

幼儿教师的文化素养与课程开发意识,是地方文化融入园本课程的前提条件。本课题组就“您知道或了解园本课程开发吗?请解释一下您理解的‘园本课程开发’”这一问题的调查发现:幼儿教师对园本课程开发的了解程度虽远高于家长和社区人士,但多处于“了解一些”的状态,而且对此认识也比较浅显;50%以上的幼儿教师对地方文化缺乏深入了解且自身的文化素养偏低。因此,提高幼儿教师的园本课程开发意识和文化素养,是保障地方文化有效融入园本课程的重要前提。在提高幼儿教师的园本课程开发能力方面:第一,可面向幼儿教师举办相关的观摩活动及研讨、专题讲座等,帮助幼儿教师熟悉园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知识。第二,可以通过开展“名园影子教师”活动、在职短期培训、参与课题研究等途径,增强幼儿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在提升幼儿教师文化素养方面:第一,丰富幼儿教师关于地方文化的相关知识,鼓励教师阅读相关书籍、查阅网络资源、到当地博物馆、文化局、艺术团体等机构收集资料等。第二,幼儿园可以实施“传帮带”的学习机制,鼓励新教师与熟手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共同建构园本课程中的地方文化资源库。第三,深入地方文化传承较好的乡镇、老街采风,通过与当地民间艺人交流、学习,及时整理相关的信息。第四,邀请对地方文化有一定研究的专家或家长到幼儿园举行专题讲座,提高幼儿教师对地方文化的理性认识。

(二)营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园所环境

2016年颁布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五条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幼儿园应创设富含地方文化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给幼儿多方面的信息暗示和影响。其一,幼儿园可以利用有关地方文化的工艺品或风景图片精心布置主题墙,如创设“信阳毛尖主题墙”“河南豫剧主题墙”等。其二,创设特色工艺品区角。如开封汴绣区角、朱仙镇木版年画区角、洛阳唐三彩区角、嵩山木雕区角等,美化幼儿园和班级环境,组织幼儿开展欣赏和简单的仿制活动。其三,创设特色工艺品制作坊,如汝瓷器制作坊、浚县泥咕咕制作坊、濮阳麦秆画制作坊等,结合这些制作坊组织系列教学活动。其四,将地方文化内容创编成一日活动中供幼儿自由念唱的儿歌和童谣。通过上述途径,让幼儿在欣赏、学习过程中了解本地特色工艺或剧种,在制作中内化相关知识,在多领域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对地方文化的探索兴趣和热爱的情感。

(三)开展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

王春燕认为:“主题活动由于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性以及对儿童发展需要的切实关注,故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程模式。”〔4〕幼儿园应在有效筛选和深刻理解地方文化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知识经验和接收能力,开展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地方文化的熏陶。如,河南省的幼儿园可以选取地方文化中的“豫剧”“汝瓷”“饮茶”“泥狗狗”等内容,设计“家乡茶”“魅力汝瓷”“豫剧大家唱”“有趣的泥塑”等主题活动。其中,大班“家乡的茶”主题活动被分成三个二级主题,一是“各种各样的家乡茶”,让幼儿了解家乡的茶;二是“我爱家乡茶”,通过健康活动茶叶妙用、美术活动采茶娃娃、饮事活动品茶吃点心等,让幼儿了解茶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是“快乐茶社”,通过班级区域活动茶屋、亲子活动茶餐厅、园内创设茶博览厅等活动,让幼儿成为“茶”系列游戏的小主人。

(四)争取园本课程中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的外部支持

地方文化有效融入幼儿园课程需要多方支持———不但需要园内管理层的重视,而且需要园外的多方支持。但是课题组在调研中,就“开发地方文化园本课程中遇到的困难”这一问题的调查发现,51.7%的教师认为缺乏足够的人力、物力和经费;进一步的调查表明,幼儿园进行园本课程中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自筹,很少获得专项拨款。因此,要提高地方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效,当地政府应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支持。此外,家庭和社区不仅是幼儿生活和成长的主要环境,也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教育资源。课题组在访谈中发现,一些家长对地方文化比较熟悉,比如,有的擅长传统技艺,有的收藏了较为丰富的民间工艺品。因此,幼儿园应该创造条件,为家长提供多种参与渠道,让他们灵活参与到园本课程的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中来。如,可以围绕地方文化开展“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文艺活动”等,让家长讲一讲当地民间故事和习俗、展示一下自己的艺术特长;也可以让家长提供地方文化资源,如特色小吃、工艺品、民俗服饰等。同时,幼儿园还要为传承地方文化的手艺人、研究地方文化的学者参与园本课程而创设多种机会,主动与社区文化团体、艺术馆等合作,建立园内外结合的教育合力,以更科学地开发地方文化资源,使之更迅速、有效地融入园本课程。

作者:王淑宁 单位:平顶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初中地理教学研究

摘要: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促进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宁德地区自然地理课程资源、人文地理课程资源和社会地理课程资源都蕴含有极为丰富的历史和现实素材;从户外教学考察、网络资源的开发、探究激励性学习等方面积极开发建设宁德地方地理课程资源,是促进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地方课程资源;宁德;初中教学改革

在当前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形式下,应进一步研究如何促进初中地理教学改革,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差异巨大,因此全国各地,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课程资源丰富程度大不相同。因此,笔者以为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在初中地理新课改形势下占据主要作用,是建立地理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不仅促进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结合,还可以多方面促进教学观念和模式、学习方法的根本转变,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模式转换问题。

一、宁德地域可供初中地理教学开发与建设的课程资源分析

地方地理课程资源就是地方存在的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总和。进一步分析,地方课程资源可以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社会地理三个主要部分。自然环境资源包括当地气候、地形、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条件;各地历史文化、民族构成、风俗习惯、人口素质等人文差异和特色构筑了各自的人文地理资源;社会地理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各地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高等院校地理学院、研究所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地方地理课程资源即标志着当地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的有机统一体,是考察地理教学课程资源的基本视角。从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三个基本方面来看,宁德有自身独特的地方课程资源。宁德俗称闽东,是福建省东北翼中心海滨城市。宁德也是中国东南沿海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的胜地,境内共有1个世界地质公园、2个5A级景区、3个部级名胜风景区、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宁德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少严寒,夏少酷暑;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夏季最长,秋季最短;气候资源丰富;境内水系发达,河流密布,较大的河流有24条,流域总面积为1.19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8.46%。地下水资源约占水资源总量的14%左右,分布于全市各地,特别是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全市的水资源总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闽东海阔港深,有著名的天然良港三都澳,海岸线长度878公里,居福建省设区市之首;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浅海滩涂面积9.34万公顷,可供作业的海域面积是境内陆地面积的3.3倍。区域内有大小港湾29个,其中三都澳深水岸线长度居全省港口之首;从人文地理资源来看,宁德市是属于多民族地区,有汉族、畲族、回族、壮族等35个民族,在少数民族中,畲族人口最多,宁德市是福建省畲族人口的聚居地,畲族人口占全省畲族人口的42.4%。畲族是一个能歌善舞而又尚武的民族。盘歌活动是畲族民间普遍流行的娱乐活动项目。如霞浦县崇儒古龙岩“五年日”歌会,福安坂中后门坪、福鼎双华、西冷“二月二”会亲节歌会等均为大型的闽东畲族群众盘歌会;闽东剪纸、刺绣、编织花带、竹编、雕刻等工艺美术都很有特色。[2]这些都展示出闽东地区民俗文化和艺术丰富多彩的地域面貌;闽东历史宗教文化和名胜古迹也非常丰富,境内有太姥山、白水洋、支提山华严寺等自然风景和文化古迹;在近现代革命史上,宁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留下了光辉的一页,闽东革命根据地遗址是地理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可见,宁德地理课程可用素材极为丰富,如果加以充分重视和开发,闽东潜在的课程资源完全可以成为地方地理教学的丰富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地域环境、文化以及教育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初中地理教学开发本地资源利用程度不足,致使教学效益不高、学生地理素养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未能得以有效提升,这与新课程改革要求存在极大距离。探索宁德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推进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进展步伐,具备积极的时代意义。

二、宁德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对促进初中地理教学的现实意义

1.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地理教学内容地方化、生活化和实践化策略的具体体现实现地理教学内容地方化不仅有助于缩短学生认知水平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地理,为学生将来运用所学地理知识与技能为家乡的建设与发展奠定基础;地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是将抽象地理原理转化为学生最熟悉的生活中去,从直接的感性认识出发,从学生的经验和亲身经历的事情入手,将实际问题再抽象为地理问题进行思考探索,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发展思维能力,又可以为塑造情感世界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积极作用;初中地理教学内容中包含着丰富的实践性材料,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对于增加实践性活动,缩小学生与自然、社会的距离,对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宁德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具体作用分析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地理学奠基人竺可桢发表《地理教学法》中就提出:“凡教学地理,必须自已知到未知,自儿童日常所惯于见闻之物,而推至未知未闻,自个人所受之环境影响,而推广及于社会条件,故教学地理开始必自本土地理入手。”[3]我们认为,促进宁德地区初中地理教学改革,需要多个层面的努力,而其中关键处应该结合地域特点和实际条件,促进开发和建设地方地理课程资源的力度,对于地理教学改革具备全局性和根本性的积极意义。由前面所述可知,宁德地方课程资源素材极为丰富,并具备鲜明的地域特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果增加亲近闽东自然风景、名胜古迹、革命圣地,进行社会调查等内容,从学生对家乡最熟悉的景物、人文、地理环境出发,在实践性活动中获得直接感性认识,然后结合教材抽象的地理思维进行思考,取得的教学效果必然不同于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比如,组织学生参观福安市溪潭镇廉村古代福建第一名进士薛令之的故乡,了解一门五进士的刻苦学习和高尚品质,对于培养学生的家乡自豪感,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宁德太姥山、白水洋、三都澳等天然自然风景,是进行地理教学的亲近自然,亲近家乡的良好素材,让学生从小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热爱家乡美丽的情感;我们也可以带领学生浏览闽东畲族的剪纸、编织工艺、体育民俗风情,让学生亲近本土极有民族特色和创造力的生活智慧,塑造基本的审美价值观和人生观;闽东不少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展现了不少感人的烈士的光荣事迹和可歌可泣的斗争历史,也是地理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化石。3.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宁德地方课程开发的积极价值教育心理学认为,初中生处于人生的早期阶段,对世界的认识处于点、线式的初级感性阶段,这个时期的认识为以后成熟时期的人生价值观、世界观奠定了重要的原始素材,是塑造人生理想的重要时期。而初中地理教学在这个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教育作用。从分析可知,宁德在自然、人文、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地方课程资源,如果合理开发利用,积极引导初中生在幼小的心灵中移植家乡的基本影像,从小了解家乡风景、资源、地理和人文状况等,必然会塑造和影响日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开发宁德地理课程资源的现实策略和途径探索

1.开发宁德地方课程资源应该因地制宜当前我国东部与西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中学基层教学设施建设差距比较大,就宁德地区实际发展来看,汉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和城区、中心市区和县级中学之间差距明显,实施宁德地理教学课程的开发利用,必须考虑到现实的不平衡因素,因地制宜地实施具体策略。2.开发宁德地方地理课程资源的具体方式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采取课外调查方式进行,但又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为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地里课外教学活动可采用风富的内容和多种活动形式,如地理兴趣小组、地理野外考察、地理社会调查、地理旅行、地理参观、地理讲座和办地理黑板报、地理园地的设置等等。翁秀兰老师认为:“结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乡土资源之丰富是城市中学所不能比的,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亲身经历有些是城市学生所不及的,初中地理教学中自然地理知识抽象,学生学习时不感兴趣,难度大,而乡村丰富的乡土自然环境为地理教学提供的课程资源。”[4]在实践中我们应该看到,宁德市区和乡村区域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的内容、方式和目标应该有所不同。农村教学硬件设备、经济条件相对薄弱,主要采用因地制宜地户外亲近自然方式进行地理教学;城市经济基础、教学设施较好的学校,可以适当增加活动经费投入,采取户外田野调查、图书资料配套、网络资源等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城区地理教学的转变。另外也要考虑到城市和农村学生因为生活环境不同而形成的种种差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城乡互相交流的方式进行地方地理课程资源的合作教学。宁德畲族地区的乡土地理教学可以选取本土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符合当地实际的教学。3.开发宁德地方地理课程资源的具体途径从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的具体途径来看,宁德城区中学可采用城市居住地的物流调查实践、城市交通观光调查、名胜风景、博物馆参观等;农村中学可采用农村住宅与环境关系调查、农村绿色生态功能考察、农田开垦与可持续发展、耕地与水土流失调研等适合当地的教学方法;而城郊型中学可以进行城市边缘区垃圾状况、乡镇企业布局调查等;畲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中学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采用参观民间剪纸作坊、民俗歌会表演、民族工艺品展览等方式。因地制宜,显然符合宁德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状况。综上所述,宁德地域不仅有城乡差别,还有汉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差别,各地中学地理教学状况必然显示出极大不同。宁德地域的复杂性、多层次性,决定着开发和利用地方现实资源的一定困难,宁德地区课程资源开发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改善。从宁德地理课程资源的相关开发和建设策略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初中地理教学改革方式存在着地域间的差异,应该采用多元立体化的教改策略,这种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是当下我国初中学校地域分布不平衡的现状决定的。因此,在新课程要求下,各地学校的地理教学改革必须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基本方法,才能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

作者:陈林杰 单位:宁德市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文化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开发与传承

一、地方文化及其独特性

(一)地方文化的含义

“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辞海中,文化被界定为“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的意识形态: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2]。不同地域由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和气候的差异,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地方文化是指“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是一个地区广大人民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既有民间文化的影子,也有各地区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等,其中地方性是地方文化最根本的特征。主要包括物质生活方面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物质层面主要指器物,精神层面主要指语言、文学、艺术、民俗和信仰等。”[3]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理环境差异大,使我国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地方文化。

(二)地方文化的独特性

由于地方文化成长、生存的土壤不同,与中华文化相比,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特点。

1.地方文化具有地方性。地方文化是隶属于一定的区域,一定的地理范围的文化,通俗地讲就是“当地的文化”。地方文化可以指一个省所具有的独特文化,也可以是一个城市、一个乡镇、一个村落所创造的文化。地方文化生长于当地、哺育于当地人们。强调文化的地方性在于唤起人们对地方文化的重视,利用并保护地方文化资源。

2.地方文化具有民间性。地方文化是当地人们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亲身接触并参与其中的文化。地方文化根植于民间土壤,是当地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创造的结晶,是当地人民风俗习惯、饮食习惯、建筑习惯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所以地方文化又具有民间性。因此。对于当地人来说,他与当地文化之间具有“血缘性”,他们既是地方文化的欣赏者,更是地方文化的创作者和实践者,他们的生活过程就是当地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3.地方文化具有边缘性。地方文化相对于中华文化的主流文化,缺乏社会对其足够的重视,具有边缘性。由于历史原因,使得某些习俗、民族、地域不够重视,使其文化没有取得与主流文化平等的地位。同时,随着城市化、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原有的生活模式,离开了自己的家园。致使许多植根于我们既有生存方式的文化,缺乏传承人、保护人,致使一些地方文化离我们渐行渐远。

二、地方文化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开发与传承的必要性

人类发展过程中,由于政治经济的因素,形成了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地区,每个民族和地区的风俗、信仰、饮食、自然环境等不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由于地方文化成长、生存的土壤不同,有其独特的价值。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因地制宜地开发与传承地方文化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1.地方文化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价值。“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他周围文化的影响,这种文化既有当地文化,也有外来文化。儿童在接受外来文化适应社会的同时,也会受到本土文化的影响。地方文化的精髓可以渗透到儿童的血液里,对其进行早期的文化启蒙。”[4]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在其《文化模式》一书中也指出:“个体生活的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到他能说话时,他就成了自己文化的小小创造者,而当他长大成人并能参与这种文化活动时,其文化的习惯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性亦是他的不可能性。”[5]可见,儿童身边的文化,影响并决定着儿童的发展方向,对儿童的一生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儿童可以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来了解当地文化,进而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因此,要实现这一重任,基础教育应承担开发和传承地方文化的重任,借助基础教育课程,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儿童文化的感知、理解和自觉能力。

2.地方文化的课程价值。地方文化是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创生的营养胚,因为“课程教学总是发生于一定的地方、社区或校区环境,这些环境业已形成的历史文化传统、民俗风尚、流传故事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经验或本土知识,可以作为教学内容重组的资源……。”[6]所以,各个基础教育需要有效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具有自身特色、适宜儿童发展的课程。不同地方的学生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对课程内容的需求也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和个体差异性。当地文化对学生而言,亲切而熟悉,密切联系生活。将地方文化融入基础教育课程,不仅可以拉近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内容得以活化,教学手段多样化;还有利于调节学生学习的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延续其学习动力,使学生保持愉快而轻松的学习状态。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地方文化的诉求。为了推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中指出:“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1]因此,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学校要结合本地区、本校的资源优势,寻求开发和利用各类资源的途径,以丰富校本课程和地方文化课程。但是,通过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的调研,发现地方文化在开发与传承方面存在以下不足:基础教育课程以传承主流文化为主,缺乏对特色地方文化的开发与传承;基础教育机构缺乏对地方文化挖掘和传承的重视和师资力量;部分教师缺乏文化开发的素养和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等。因此,教师应该根据《纲要》的精神,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开发并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地方文化是一种蕴含丰富教育意义的课程资源,有必要将其切当地融入基础教育课程。

三、地方文化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开发与传承的理论依据

任何实践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地方文化在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开发与传承同样离不开理论指导。在分析文化教育学理论、文化自觉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后现代课程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上,探寻地方文化在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开发与传承的理论根基。

1.文化教育学理论。文化教育学(或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李特等。文化教育学将“教育、文化、人三者连接起来,融为一体,把教育看作一个人生完成、文化变迁的永恒过程。”[7]狄尔泰的学生斯普朗格认为“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教育的本质是文化传递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人的心灵的‘唤醒’。”[8]由上述可知,个人的发展即是文化与个人相关作用的过程,教育的过程也即文化传递的过程。课程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载体,必然与文化有着紧密联系。课程缘起于文化传承的需要,没有文化便没有课程,文化直接决定着课程的文化角色、品质和功能,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文化教育学理论对于探讨地方文化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开发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文化自觉理论。文化自觉理论是由我国著名的人类学、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9]费先生把“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也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要深刻认识并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承担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和繁荣的历史使命。而一定时期的课程体现着人类或者是特定群体的文化积淀,也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形式。因此,将地方文化有效地融入基础教育课程,不仅能实现认识文化、传承文化的目的,还能有利于儿童了解本地区文化的发展历史,唤醒儿童的地方文化意识,自觉承担文化传承的使命。

3.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创立的“文化一历史发展理论”,该理论特别强调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对人心理发展所起的作用。确切地说,“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心理从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过程,而这一发展过程的实现是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和调节、知识的内化、社会活动的参与和最近发展区的跨越为条件的。”[10]即人的心理发展,特别是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以社会文化的产物———语言符号为中介,通过调节的作用而实现的,是受人类的文化-历史因素所制约的。这一理论揭示任何个体的发展都不可能摆脱其所在地域的文化—历史的烙印。而地方文化是当地文化—历史的重要反映,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文化性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将地方文化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资源,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

四、地方文化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开发与传承的内容选择

(一)地方文化资源的内容选择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理环境差异大,使我国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地方文化。为了将地方文化有效融入基础教育课程,并且能够在鲜活的活动中接受检验,从而促进儿童及教师在接触地方文化过程中成长与发展。又考虑到学校老师资料收集的便利、儿童生活经验,因此本研究将选取本地区的特色文化———伏牛山文化作为融入基础教育课程的探索。伏牛山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东西绵延八百余里,属秦岭山脉东段,西北-东南走向,长约400公里,为淮河与汉江的分水岭,海拔1 000公尺左右,主峰老君山海拔2 192公尺。伏牛山地区处于豫西山区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有利于推进民间艺术的产生、繁荣和发展,成为中原地区民间艺术的主要源流之一。伏牛山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主要有庙会文化,如平顶山马街书会、洛阳关林庙会、登封中岳庙会、内乡关爷庙会等;民间游艺文化,如提线木偶、赵庄魔术、踩高跷、舞狮子、扭秧歌、捏泥巴、推铁环、放风筝等;岁时节日文化,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三月三、端午节、中秋节等;生活文化,如服饰(汉服)、饮食(面食、鲁山揽锅菜、郑州糖醋鲤鱼、南阳红烧肉、洛阳水席腌菜、宝丰酒、信阳毛尖)和建筑(瓦房院落);戏曲文化,如越调、豫剧、三弦书、河南曲剧、河南坠子、大调曲子等。

(二)地方文化资源内容选择的原则

地方文化有效地融入基础教育课程,要综合考虑地方文化的特点、基础教育课程的实际情况、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围绕对这些因素的考虑,提出地方文化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内容选择的原则。

1.兴趣主导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儿童学习的直接动力。宋朝大教育家朱熹精辟地论述道:“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11]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当学习是被迫的、不是从学习者真正的兴趣出发时,有效的学习相对来讲是无效的。”[12]因此,地方文化在基础教育课程中融入,要秉承兴趣主导性原则,根据儿童的兴趣选择并组织课程内容。

2.生活情境性原则。儿童既是地方文化的实践者,又是地方文化的受用者,儿童生活过程就是儿童创造并接受地方文化的过程。所以,地方文化和儿童的日常生活是融为一体的,相互影响。所以,从儿童的生活情境中发现地方文化,并在儿童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地方文化,可以充分激发其强烈的学习动机。地方文化融入基础教育课程时坚持生活情境性原则,意味着要综合考虑儿童的校内和校外生活,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实施、评价要遵循儿童的生活。

3.发展适宜性原则。由于家庭环境、教育背景、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儿童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地方文化融入基础教育课程时,应坚持发展适宜性原则。“发展适宜性”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个体适宜性。”[13]地方文化融入基础教育课程的适宜性原则就是强调地方文化资源的选择原则及开展形式,既要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又要考虑个别儿童的个体差异,把最适宜儿童发展的内容,用最适宜儿童接受的方式,有效地传递给他们。

4.多方整合性原则。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遗传、环境、教育、儿童的主观能动性等。要使融入地方文化的基础教育课程实现促进儿童发展的目标,需要坚持多方整合性原则。首先是目标的整合,即融入地方文化的基础教育课程要尽可能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再次是内容的整合,即所选择的地方文化资源能融入到基础教育的各科教学之中;最后是方法的整合,即地方文化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能将学校、社区和家庭紧密结合,发挥各自优势,互补互助。

五、地方文化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开发与传承的路径

随着城市化和全球化推进,许多人离开家园,放弃了原有的生活方式,致使许多植根于当地的特色文化渐渐消失。在教育中实现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非常迫切。地方文化资源有效的融入基础教育课程,需要在确立课程的目标、选择课程的内容、组织课程的实施及课程的评价过程等方面思考并构建。

(一)目标取向:文化传承和儿童文化自觉养成的统一

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活动的课程本身是人们基于一定的社会观、知识观、学生观等进行的价值选择,因此,课程必定会体现出一定的目标取向。地方文化融入基础教育课程不仅是为了传承文化、理解文化,使文化不断发展而推动课程的变革;更在于培养受教育者的文化自觉能力、使受教育者在文化的交流中真正走向体验、理解、接纳文化,成为适应主流文化的人。地方文化是一个地区历经漫长时期发展而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承载着当地人民的精神需求、承载着当地的环境、生活、历史、风貌等因素。因此,不同的地方文化都具有自身的价值性和不可替代性。正是多种多样的地方文化,文化之间能够相互影响、取长补短、维护文化生态的平衡。因此,传承地方文化不仅是文化发展本身的要求,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要求。所以,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整理,以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基础教育课程中,让儿童认识自己当地的文化,尊重并接纳地方文化,陶冶儿童的性情,并鼓励儿童以多种方式感知地方文化、创造发展地方文化。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儿童对文化认同感的统一。

(二)内容选择;是儿童文化和儿童生活的统一

地方文化蕴涵着当地人民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不仅流淌在当地人民的血液里,还跳动在现实生活的脉搏里。儿童不仅受当地文化的影响和熏陶,还创造、推动着当地文化的发展。儿童的发展不仅是身心各方面的成熟成长,还是儿童文化的形成过程。因此,课程的内容选择应立足于儿童文化的土壤、儿童的文化品性,认可并尊重儿童自身文化的存在。儿童生活的世界是与成人的世界完全不同,杜威指出:“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个人世界,而不是一个事实和规律的世界。儿童世界的主要特征,不是什么与外界事物相符合这个意义上的真理,而是感情和同情。”[14]所以,地方文化在基础教育课程开发与传承应符合儿童的心理逻辑,而不是纯粹的知识逻辑。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选取,应符合儿童的生活要求、兴趣和爱好,与儿童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贴近儿童的真实生活与现实世界。

(三)组织实施:是情境性和活动性的统一

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儿童经验的改组,做中学、做中教”。也即儿童的生活过程就是儿童的教育过程,儿童的学习方式应是: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求进步。因此,地方文化融入基础教育课程的组织实施时,首先要为儿童教育创设一种与教学活动相适应的生活环境,使活动的开展具有情境性。这其中不仅包括硬环境的创设,如墙饰的设计、橱窗的布置、风雨长廊或楼梯墙面的装饰等,还应包括各种软环境的创设,如儿童生活常规、早操的编排、教师对儿童不同文化理解与表达的态度等。这样,可以让儿童对地方文化“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深入文化环境本身去思考,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儿童的学习方式应是: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求进步。所以,融入地方文化的基础教育课程在组织实施时,应注重幼儿在教育活动中选择、生成与构建的过程体验,关注幼儿在学习中关键经验的主动建构,应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让儿童与活动融为一体。

(四)评价体系:是多元和发展的统一

课程评价是通过课程的价值判断,旨在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师的自我成长与课程的自身发展的过程。多元化评价体系的运用,能更全面、更合理地分析地方文化融入基础教育课程的效果及适宜性。首先是评价内容的多元,评价内容包括参与人员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本身的发展。其中参与人员包括儿童、教师、家长、研究者、教育行政人员及专家等;基础教育课程本身发展的评价,课程方案的价值性、方案的可推广性、适切性等方面的评价。其次是评价主体的多元,课程的所有参与人员从多层面、多角度出发,对融入地方文化的基础教育课程在促进儿童、教师、课程发展的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最后是评价方式多元,为避免评价的片面和主观化,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作者:党志平 单位:平顶山学院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文化资源与美术课程整合

一、地方文化资源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渗透

将地方文化资源渗透在日常教育中能够使课程“活”起来,可以有效拓展、补充课本上的知识,例如,在《喜气洋洋》《窗花花》《塔》《线描风景》《各式各样的亭子》《中国古代建筑欣赏》的教学中,在上课前,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地方文化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丰富学习内容。以《中国古代建筑欣赏》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当地的著名建筑物,让学生欣赏这些建筑的艺术特色,并选取一些例子,用文字与图片的形式为学生介绍,引导学生观察与讨论,这既能扩展的教材内容,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地方文化资源在单元式开课中的应用

与传统教学内容相比,虽然单元课与地方文化资源的联系不是非常紧密,但是往往能够自成一体。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要意识到单元式开课的重要性,将其安排在教学内容后,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课时。在第一堂课时中,为学生讲解基础的美术知识,接着让学生感受到相关的地方人文气息,让学生大胆地进行创作与创新,积极表现自己,关注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自身生活的环境为出发点,关注环境,注意到周围的生存环境,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三、地方文化资源在专题讲座中的应用

部分地方课程资源有着非常突出的特点,可以与课程单元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改造,结合教学目标将专题讲座与单元教学融合起来。例如,在为学生介绍罗浮宫的相关知识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此,可以将其设计到具有家乡特色的作品讲解中,应用专题讲座模式,让学生深刻地理解罗浮宫的设计理念与愿景规划。此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美术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出去体验自己生活城市中的风土人情,并安排好相关的讲座,每次讲座只需要花费一个课时即可,讲座时间安排在相关单元教学完成后,在开展讲座前,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与人文历史相关的传说、民间故事、史料佳话等,这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家乡文化的魅力,又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四、地方文化资源在活动式教学中的应用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不同类型的艺术实践活动,开展与地方特色相关的美术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内容主要针对文化艺术资源、自然景色、固定空间建筑等等,鼓励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感知,这可以让美术教学活动更加具有活力。从艺术表现形式上进行分析,地方文化资源与儿童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些资源概括、平面、夸张、简洁,具有时空性,能够将各类属性的东西有机联系起来,有着极强的灵活性。在鼓励学生进行欣赏、感知、体验、述评的过程中很容易营造出亲近感,同时,教师可以多带领学生参观地方文化资源,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让学生理解到观察对象的特点。一旦学生能够抓住特点,就可以点燃他们的创作激情,此时,再鼓励学生用版画、国画、泥塑、线描的形式将主题表现出来。这些地方文化资源既有着丰富的内涵特征,又承载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产生情感的体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总而言之,将地方文化资源与小学美术课程整合起来对于提升小学美术的教学效果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因此,教师需要主动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将其与美术课程整合起来。此外,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鼓励学生进行探索与创新,带领学生外出采风,让学生感受自己生活中的美,将美术素质教育工作深刻的落实到实处,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美术的教学成效。

作者:田永芳 单位:福建省建瓯市第二小学

地方课程论文:幼儿园课程与地方文化融合探究

1.幼儿园课程与东北地方文化融合的重要影响

每一个地方文化都有值得传承的方面,尤其是那些融合先人大智慧的文化,幼儿园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全体,地方文化的传承其也有一定的责任,只是这种责任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去引导。东北地方文化有很多值得研究的方面,如果能够将其与幼儿园课程有效的融合起来,这对东北地方文化的传承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实际上,就东北地区来说,幼儿园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与地方文化融合进行教学意识的并不高,因此错失了很多对东北地方文化传承的机会。现代幼儿园教育应该更多的体现出人性化、现代化以及地方化,这样才能全面的培养儿童,以此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能力,与此同时,传承东北地区的文化。有些地区幼儿园课程与地方文化融合的情况比较好,东北地区可以借鉴其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地区特点进行融合。幼儿园儿童生活的周围丰富而广泛的人、事、物和活动,都蕴含着民俗文化内容,均可视为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时机,幼儿园儿童在这些生活情境中,通过交往、参与、探究,获得知识、锻炼动作和技能、发展情感、形成个性。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领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幼儿园教育中,合理利用民俗文化元素,传递民俗文化,塑造民族精神气质,文化意蕴,让民俗发挥其深厚的文化价值,对促进幼儿教育、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利用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和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其成为随处可见、可用的活教材。从上述的阐释中,我们能够非常知道幼儿园课程与东北地方文化融合有着意义重大。

2.幼儿园与东北地方文化有效融合的措施

幼儿园是文化启蒙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对当地的文化的启蒙更重要,这是幼儿园孩子熟知自己所在的生活环境的重要方法,进而激发出孩子对家乡的热爱。东北地方文化作为独具特色的地区文化,如果能够与幼儿园的教学有效融合,这对东北文化的传承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将两者有效融合的措施如下:

2.1民俗文化的有效融入

东北地方文化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民俗文化非常丰富,而且民俗文化使其东北地方文化传承的重点,因此在幼儿园课程中应该融入民俗文化。但是在融入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点,比如小班孩子,年龄比较小,对所有的事物的认知都比较模糊,有些孩子刚刚学会说话,针对小班孩子,主要交给他们一些朗朗上口的民间文化歌谣,比如《拉大锯》,朗朗上口的歌谣既能锻炼小班孩子说话的能力,也能够传统出东北文化的地域特色,而如果是大班孩子,其基本的认识已经基本形成,可以排练一些简单的剧目,或者幼儿园教师自行安排一些居民,将东北地方文化融入其中。

2.2合理利用东北地区的本土资源

幼儿园孩子的对事物的认知并不高,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还更多的偏向于感性,积极的调动幼儿园儿童的感官。本土资源就最能够体现出东北地方文化特色的一项内容,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机会,积极的利用本土资源来向幼儿园孩子传达东北地方文化信息。因为东北地区特殊的地域特色,有很多特殊的资源其他的地域并没有或者不常见。比如东北有些地区每年都要开展冰雪节,幼儿园教师可以带领儿童去赏冰雪,在观赏的过程中,可以讲解一些有关冰雪的历史文化传说,这样更生动,儿童更容易接受。在观赏结束之后,幼儿园教师也可以编排一些关于冰雪的剧目,以此帮助幼儿园儿童加深印象。

2.3幼儿园课程与东北民间游戏有效结合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孩子更容易获得新的知识,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交给儿童一些体现出东北地方文化的游戏。游戏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再加之,游戏具有竞争性的特征,因此也能够锻炼幼儿园儿童心理素质,所以选择适当的优势,将其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是非常值得实践的方法。比如打雪仗,编花篮等游戏。这些游戏能够与东北文化有效的结合起来,教师在其中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公平的竞争关系,不会出现教师偏袒某一方的现象,而影响儿童的情绪,其教学将会儿童反效果,尤其是对还处于输赢意识比较强烈的幼儿园阶段的儿童。这是需要格外注意的事情。

2.4举办讲述东北地区历史传说大赛

这是教师布置给儿童的任务,这一项任务既能锻炼幼儿儿童的语言组织能力,也能够充分的发挥其想象能力,并且对传承东北地方文化有积极的作用。幼儿园儿童的表现欲望比较强烈,教师在布置这项内容,要事先与家长沟通,以此保证儿童完全能够理解教师布置的任务的要求。比如东北地区各个地方地名的由来或者是某一条河流名字的由来等。幼儿园儿童在讲述的过程中,可以合理的想象,教师要给以适当的引导。因为是重要的比赛,因此教师要提高重视程度,这样才能带动儿童的热情,也可以请家长一起参与,这也是家长与儿童有效沟通的主要方式。

3.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对幼儿园课程与东北地方文化融合进行研究非常必要,其融合的方式有很多,但是需要考虑到幼儿园儿童特殊的年龄以及心理特点,主要以游戏以及感官教育为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更多的以幼儿园儿童为主体,而教师主要起到辅助的作用,给儿童更多表现的机会,这样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杨红 单位:齐齐哈尔第一幼儿园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性高校文化产业专业课程设置

一知识体系完整可控

创办初期,由于定位有误、外界期待过高,不少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多是块块相拼,条条相并,主线不突出,条、块不融合,没有也很难做到各种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在该时期,“拼盘式”的课程体系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不少地方性院校将管理类、经济类、法律类、文化类、艺术类等课程直接照搬组合,甚至连应有的整合改进工作也没有进行。[2]这就必然导致从社会期待和自我设想出发,而不是从真正的市场需求和知识组合的内在规律出发而设计相应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盲目性,也很难实现既定目标。这种多方混杂的课程拼合,除了脱离现实条件与违反内在规律之外,更是超出师生的传授和接受能力范围。它在本质上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可控可传的知识体系,而是杂合的几个不同的课程的知识体系。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这种知识体系完全超出了院系师资的能力范围。即使是教师想融会贯通,也可能无法驾驭和控制这些不同的知识架构;对学生而言,更是过于庞杂、庞大,难以达成创办者的设想。近几年来,各校尤其是地方性院校开始反思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弊端,认真分析分层、真实、有效的市场需求,“熔炉式”的课程体系设计遂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追求。这就要求专业创办者真切明了每一门课程的地位和应有功能,按照“有主线、成体系、分方向,可操作”的内在专业要求,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实现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如石家庄学院就结合自身实际,在2009年之后连续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和相应的课程设置,逐渐扬弃了原来大而全的课程安排,重新设定了发展方向。①即使是“211”层次的华中师范大学,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也进行了相应的更动,日渐聚焦于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②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的“主线”应是文化的“产业化”。该专业人才培养的优秀能力,首先应是如何将文化做成“产业”,或做好、做大“产业”。因而,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地方性高校一定要紧紧围绕“产业化”的主线,以市场细分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指针,遵循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和规律,科学配置人才培养所需的知识体系。创办者一定要清楚勾勒出专业人才发展所需的“知识树”与“能量棒”,深入研究知识、能力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绘制出专业课程的拓扑关系图,并以之为准,恰当安排每一课程的开设时间与学时。课程安排依序而行,依(地)位而定(学时),决不倒叙、插序,更要坚决摒弃因人设课。课程之间要相互紧凑,有内在必然联系,而不能是松松垮垮,联系或然,多有疏离。在既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下,对课程开设与否以“必须”为原则进行衡量:有用即开,无用或用处不大即可删减。这样课程相互之间才能做到有主有次;有源有流;上承下接;左右互补;相互支撑;融为一体。同时,凸显专业发展主线,知识体系可以传授、可接受、可控制。

二出口明确可寻

文化产业涵括丰富,专业建设也是多种多样。在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后,各校对于培养“什么都懂”的复合型人才的定位与期望已经逐渐下降。“万金油”式的复合型人才虽然依然吃香,但在市场愈加细分与专业建设日渐分化的情况下,认同度似乎也有所变化。有一技之长在身、有明确专业方向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也越来越多的得到各方认可。因而,地方性院校在发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同时,尤应专、通兼顾,尤其不能有“通”无“专”——因为地方性高校“什么都懂”的“通”虽不一定能够培养出来,但“什么都不精”的“虚泛”的确还是有极大可能制造出来的。“通”指培养学生对于文化产业的宏观认知、自我学习的能力和相应的产业背景知识。“专”则要求有明确的具体行业领域知识背景和相应实践操作能力。有通无专,无以入职,对接市场,适应需求;有专无通,无以发展,类同技工,自我降低。要始终围绕“可以从事什么行业?”的课程指向——专业人才“出口”来设置发展方向和课程体系,做到通、专结合,虚(理论思维能力)、实(实际操作能力)兼顾。只有这样才能使专业建设获得多方认可,长远发展。若课程整体指向模糊不明,则培养的学生只能泛泛奢谈而空无所依(没有一技在身、没有填补市场人才需求的针对性,独立性差,可替代性强),人才“出口”自然不畅,无疑会造成师生怨声载道,丧失发展信心,社会质疑批评,破坏发展氛围。因而,在现阶段地方性高校无法培养,也不宜培养的“万金油”式复合型专业人才的情况下,不妨摒弃贪大求全的既有取向,从培养专门用途的“清凉油”式人才做起,圆满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以便专业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可度。在这一实践过程中,默默为培育“复合型”人才的理想积累经验,持续向之迈进。“万金油”固然霸气多用,但是却非人人可成,也很难完全解决今日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清凉油”固然小气单纯,但却始终知道有什么用、如何用,以及用在什么地方,有自己的独立性且替代性不高。在高端院校学生凭学校品牌就可以吃饭而低端地方院校学生只有真正的本事才能吃到饭的残酷现实下,地方高校只有苦练内功,明确课程指向,找准人才出口,才能圆满实现预设的专业建设目标。在这一方面,艺术类院校的专业建设尤其应当引起关注和学习。整体来看,现阶段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艺术类院校相对较为成功。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多是驾轻就熟,顺势而为,课程指向明确科学,人才出口精准顺畅。其他类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则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三方向细化可行

地方性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方向的设置除了要符合学校自身的层阶、类型,考虑所在区位等因素的限制性外,还要能够通过制定与实际开设相应的课程群而加以实现(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作为研究方向虽可行,但是现阶段若作为专业发展方向则在课程设置上却无法落实,很难开设出成熟、足够的课程来支撑这一方向),要“课”有所设、“向”有所定,“力”有能达。最重要的是,要慎重选择并能够开设出最切合专业发展方向的优秀课程、特色课程,并能够围绕方向课程开设出一组或多组相应的支撑课程(专业方向选修或者必修)。将这一发展方向的具体要求加以切实实现,这样地方性高效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才可以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适应需要。方向课程选择与设置的关键在于“真实”、“有效”、“精当”。一般而言,一个专业的课程由全校公共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以及其他专业选修和实践课程组成。在这其中,专业方向课程是一个专业发展的特色所在与精髓所在。它直接承担着凸显特色、掌控方向、区分他者、定位自我的重要功能,是一个专业的自信与个性所在,是专业的DNA密码,也是最能体现专业方向发展设想的载体。因而,方向课程的设置一定要“真实、有效、精当”,不可过多。所谓“真实”、“有教”,即是指课程名目和授课内容要名实相符且有实际效用,而不是像专业开设初期普遍存在的“挂羊头卖狗肉”——如课程名称是《文化产业项目管理》,实际讲授的却可能是《项目管理》,名实不一,理论、实践相隔,夸夸而谈,迂回曲折,答非所问,没有直接针对性,缺乏有效性,让人大失所望。所谓“精当”,即首先要求课程要直接贴合与紧扣发展方向,而不是用其他沾边的相关课程滥竽充数。课程内容要在发展方向的范围内直接出真知、出特色、出个性,而不是普泛性的侃侃而谈。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做到虚、实相应,理论和实践融为一炉,与其他理论性或专门的实践性课程相区分。在学时设置上,要有一定程度的倾斜,以凸显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地位和特殊性质。其次,课程数量不求多,2—3门课程即可。但在这2—3门课程中每一课程的周围都要有主题、范围相近的诸多支撑课程保驾护航,而不能以往一样因人设课,课、课分离,随便拼凑。一定要切实以发展方向引领课程设置,创设一种周边课程呼应相援,前有基础课程(专业基础和学科基础)相接,后有专业选修课程相续、相连的金字塔课程体系,彻底摒弃因人设课的陋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专业发展方向设置的初衷和目标。

四能力确实可育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因其与市场需求密切相依的特殊性质,故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始终突出能力建设——以能力本位思想为指导,进行相应培养方案和具体教学体系的设置。按照“必须,足够,留余”的基本原则,对能力目标进行相应区分、辨识和实践培养,尤其应当特别强调围绕文化产业相应领域的经营管理能力与商业运作能力而展开,重点打造学生“知源(明了文化资源,即拥有相关行业知识背景),能化(能使之产业化,即商业运作),会管(懂行业与项目管理)”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专业建设的最终成果表现为学生所具备的各种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解读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切身的动手操作能力与能够自我发展提升的学习能力等等。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最优秀和最重要的能力则应该是能调动、召唤已有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并将之进行“产业化”的经营操作和事务管理能力,而主要不是类如艺术专业学生经过培训后所具备的那种直接创作能力。能力要素的设置首先要“科学”。即学生日后从事工作所需要的能力要素设置要准确、齐备,不能偏颇或者残缺。有关人员应该仔细分析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从业过程和从业行为,从中找出从业人员应该必备与可以选择具备的能力要素,以从业过程中必需程度和重要程度进行取舍安排,以确定何种能力要素需要在、必须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进行相应安排,而有些甚至在学校教育中都不需要安排。其次,能力要素的设置要“可育可达”。能力要素设定标准既不能太高——超出地方高校所可能提供的资源、设施条件和师资的能力范围,又不能自我矮化,设置的能力目标过于简单可达。相关院校只有准确评估自身条件和专业、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可能前景,遵之行事,制定恰当的能力培养目标和具体实现途径——能力可以培养而且能够培养的时候,设定的能力目标才可以实现。因而,能力目标的设定不仅要和人才培养的类型要相匹配,不能脱标(超标、低标),更重要的是不能纸上谈兵——“说得天花乱坠,做得一塌糊涂”,而是要通过制定合理、具体的课程体系和实践途径能够达标。

虽不脱标,但若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实践设计去“达标”,仍是一种不可宽恕的失败。笔者认为,部分院校“文化创意”方向的设置及其能力培养就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实际上,文化产业未必都需要创意,有创意的文化也未必可以变成产业,因而地方性院校实在不必跟风换名。文创的需求实际上也多是理论上的估算而不是多数地区文化市场的现实吸纳能力。实际上,今天冠名创意的专业设置很大程度上仍旧是艺术类院校传统专业的新瓶旧酒与传媒专业的攀附扯旗。如果说艺术类或传媒类院校开设此种专业,尚有情可原,那么非艺术传媒类院校或者非艺术传媒院系开设此种专业,实在是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创意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实际上是触类旁通式的发散性思维所致,依靠更多的是从业者长期的积淀、熏陶和实践,而主要不是即时的培养。一个好的成功的“创意”,从意念变成现实依靠的更多是从业者拥有的宽厚专业背景知识,对于市场需求的准确认知和敏锐感受,以及对于商业运作过程和手段的透彻了解和熟练运用。这种能力培养显然是传统的(非艺术传媒类)文科院教学实践(课程安排、技能培养)很难甚至无法培育出来。这种新兴的“时髦”专业在尚未探索出一条比较成功的人才培养途径之前,非艺术类院系尤需谨慎上马、冷静观察,而不应随波逐流,别树新帜。近几年,由于国家的大力提倡和学界一些学者拼命吆喝,创意产业遂成为一个媒体热议、社会公众熟知且涵括众多领域的概念,大有取代文化产业概念及创意的春天即将到来之势。这种再次响起的“狼来了”式的话语制造和自我赋权,颇类如前些年催生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呼喊。虽其心可谅,然其果却涩——在一定程度上等于制造又一次专业发展虚热现象。真正的产业人才需求并不是通过学术界的呼唤和造势而形成的。学术研究虽然可以如此造势,市场亦可通过相应的政策制度去刺激,但它终究需要的是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利用较长的时间去逐步发展,成长成熟,产生需求。若此时大干快上,则不免又出现学术研究红红火火,就业却冷冷清清,“学术研究与专业教学基本脱节”的情况。[4]那种具备“全球化、系统化”理念,能通晓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纵贯古今,驰骋中外”的国际性、复合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设想与能力目标,固然高妙美好,令人垂涎侧目,但对于地方高校来讲,显然是过于高远,更“力”不可达。

五一知识体系完整可控

创办初期,由于定位有误、外界期待过高,不少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多是块块相拼,条条相并,主线不突出,条、块不融合,没有也很难做到各种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在该时期,“拼盘式”的课程体系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不少地方性院校将管理类、经济类、法律类、文化类、艺术类等课程直接照搬组合,甚至连应有的整合改进工作也没有进行。[2]这就必然导致从社会期待和自我设想出发,而不是从真正的市场需求和知识组合的内在规律出发而设计相应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盲目性,也很难实现既定目标。这种多方混杂的课程拼合,除了脱离现实条件与违反内在规律之外,更是超出师生的传授和接受能力范围。它在本质上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可控可传的知识体系,而是杂合的几个不同的课程的知识体系。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这种知识体系完全超出了院系师资的能力范围。即使是教师想融会贯通,也可能无法驾驭和控制这些不同的知识架构;对学生而言,更是过于庞杂、庞大,难以达成创办者的设想。近几年来,各校尤其是地方性院校开始反思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弊端,认真分析分层、真实、有效的市场需求,“熔炉式”的课程体系设计遂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追求。这就要求专业创办者真切明了每一门课程的地位和应有功能,按照“有主线、成体系、分方向,可操作”的内在专业要求,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实现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如石家庄学院就结合自身实际,在2009年之后连续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和相应的课程设置,逐渐扬弃了原来大而全的课程安排,重新设定了发展方向。①即使是“211”层次的华中师范大学,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也进行了相应的更动,日渐聚焦于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②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的“主线”应是文化的“产业化”。该专业人才培养的优秀能力,首先应是如何将文化做成“产业”,或做好、做大“产业”。因而,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地方性高校一定要紧紧围绕“产业化”的主线,以市场细分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指针,遵循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和规律,科学配置人才培养所需的知识体系。创办者一定要清楚勾勒出专业人才发展所需的“知识树”与“能量棒”,深入研究知识、能力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绘制出专业课程的拓扑关系图,并以之为准,恰当安排每一课程的开设时间与学时。课程安排依序而行,依(地)位而定(学时),决不倒叙、插序,更要坚决摒弃因人设课。课程之间要相互紧凑,有内在必然联系,而不能是松松垮垮,联系或然,多有疏离。在既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下,对课程开设与否以“必须”为原则进行衡量:有用即开,无用或用处不大即可删减。这样课程相互之间才能做到有主有次;有源有流;上承下接;左右互补;相互支撑;融为一体。同时,凸显专业发展主线,知识体系可以传授、可接受、可控制。

作者:崔家田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课程动态可调

地方课程论文:小议地方特色画校本课程开发

一、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统一原则

我国最早关于岩画记载的文献是5世纪郦道元的《水经注》。截至目前,据报道全球已有150多个国家发现了岩画,其在历史和文化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统一原则

贺兰山岩画以其古拙而优美的造型,值得现代艺术设计学习.不仅充实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而且贺兰山岩画特色文化资源可以依据其突出的地方特色,深厚的文化内涵,开发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旅游商品。贺兰山岩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经济开发价值,为人们提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去处。

三、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原则

贺兰山是岩刻分布最丰富、集中的地区之一,为我们研究古代贺兰山一带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宗教以及民族关系史,提供了大量直观翔实的资料,对历史学、民族学、美学、绘画等学科都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校本课程作为中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化,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活动、表述课程内容的载体,是学生在院校接受知识传播、技能培训的工具。贺兰山岩画校本课程内容形成过程中,重点展现了贺兰山岩画历史价值内涵、专业学科知识应用以及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性。以“挖掘贺兰山岩画历史价值、拓展贺兰山岩画文化内涵”作为课程开发建设的主要内容,在课程内容的编排方面,要注重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贺兰山岩画的概述、价值,延伸至贺兰山岩画分布、特点和内容,最后讲解贺兰山岩画的制作,并依据学生的程度,适当的进行素质拓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应当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参与、探究、向学习目标前进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地方特色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具有一定的个人意义,可逐渐构筑一套完整的评价系统,该评价方法主要评价的内容应包括精神、态度以及情感等。(1)评价维度的变化要引起特别关注,如精神、情感以及态度等.在评价时,学生的学习态度应该受到重视,评价的重心要有所侧重,包括学生的合作、学习、动手等能力。(2)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会将他们的思想、情感、行为等表现出来,这些都是评价的重点,为了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成果,还可从其他方面进行评价,例如学生的作业、访问以及其他信息记录。为避免评价的主体过于单一,可由管理者、老师、学生以及家长一同评价,这样可确保评价机制的多样化,使评价主体加强互动。(3)学生个性以及差异是评价的重点,激励法是评价的主要方式,老师应该采用这种方式让学生们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也是考查的内容之一。学校可以创造一些机会,如征集稿件、文艺汇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各显其能,还可提出意见及建议。地方特色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这一课题,虽然有众多学者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进行了各自的分析,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由于笔者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有限,对贺兰山岩画地方特色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仅进行了粗浅分析,对很多问题并没有展开深入探讨,希望通过本文对贺兰山岩画地方特色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可以对地方特色中职校本课程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杨磊 单位:宁夏艺术职业学院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思考

1.政策环境与制度保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的课程三级管理制度,为幼儿园开发或遴选适宜本园的园本课程指出了方向。《纲要》中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3]。《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招收少数民族幼儿为主的幼儿园,可使用当地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4]。以上为幼儿园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课程资源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上强有力的保障。

2.课程资源

(1)素材性课程资源。一是,民族生活文化。服饰、饮食和建筑等是民族生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饰方面,通道男子芦笙装是侗族服装艺术经典之作;饮食方面,苗家喜食酸汤菜、糯米饭,侗家的腌肉鱼、腌碎骨、腌菜、油茶、苦酒等也都别具风味。建筑方面,侗乡鼓楼、风雨桥、寨门,苗族吊脚楼都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如能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把这些资源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对幼儿增进对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民族礼仪文化。丰富的传统伦理思想通过大量的道德习俗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出来,在村寨间、家族中及家庭生活里的道德习俗里形成了长幼有序、尊老爱幼、相互扶助等道德风尚。如侗家就有“敬老”“、祭萨讲款”“、为也”等习俗和一些很强的约束力的各种禁忌。如能将这些民族礼仪文化的大部分优良的传统纳入幼儿园课程内容,将对幼儿的道德发展、礼仪规范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三是民间传统文化。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及民间体育是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典型代表。适于课程资源开发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青蛙南海取稻种》一类的传说故事,《小小岩头滚下坡》这样的儿歌等。民间艺术在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代表性的有靖州苗族歌鼟、通道侗族大歌、侗戏、琵琶歌、芦笙舞、麻阳花灯等。传统文化体育活动项目也相当丰富,如苗族的舞狮子、舞龙灯、赛龙舟、侗族的草球游戏、摔跤、玩山走寨、三三棋游戏等。将这些内容和活动纳入幼儿园课程,定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四是民族技艺文化。技艺文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生产技术、民间医药、工艺制作等方面。其中,通道的传统侗锦,技艺精绝,文化艺术蕴义博大精深,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如果将侗锦制造工艺纳入幼儿园课程,将有利于幼儿手工制作及艺术鉴赏能力的发展,并从中了解侗民族的文化内涵,传承该民族文化。五是民族信仰文化。民族信仰文化,包括宗教、崇拜、祭祀、巫术、吉祥崇尚等。侗族萨岁神崇拜神秘古朴,麻阳有世界仅存的盘瓠图腾,新晃侗族傩戏(也叫“咚咚推”)积淀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文化。当然,少数民族的信仰,必须经过一定的筛选,可将部分反映朴素自然观及生命观的文化内涵作为课程资源。六是民族节日文化。怀化各少数民族自治县的民族节日众多。如苗族的“苗年”(饱冬节)、侗家的“侗年”(过冬)、土地会、三月三、六月六、做禾花会,涉及祭祀、纪念、社交等多方面。传统节日对培养幼儿的民族认同具有巨大的潜在教育价值。

(2)条件性课程资源。一是人力。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教师、幼儿、家长、社区人士、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学前教育课程专家等都是主体,应“各司其职、各出其力”。其中,教师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5]。因此,有针对地进行园本课程开发培训、民族文化培训很有必要。二是物力。幼儿园内外的环境、设施、媒介等都是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就园内而言,只要涉及教材的开发。同时,活动室、多功能厅、展览室、舞蹈室、走廊、楼道等实体环境和多媒体、互联网等虚拟平台都可以用于展示民族文化。就园外来看,各种表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建筑物(芷江侗文化城、麻阳苗族文化长廊)、场馆(新晃夜郎古乐城)、服饰、饮食、文物(如芷江龙津风雨桥、通道坪坦风雨桥群)等亦可作为潜在的课程资源。三是财力。目前,各级政府都纷纷加大了学前教育的投入,在财政预算中单列学前教育经费,在新增教育经费中也有一定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占合理比例,并逐年提高。湖南省也已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经费,实施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工程,支持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多渠道筹措经费,有效利用社会力量和民间团体的资金支持。

作者:王志成 单位:怀化学院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俄语课程设置初探

第二课堂作用发挥不明显,实践实习环节形同虚设第二课堂和实践实习环节是课程设置的辅助环节,这些环节的设置不可缺失,俄语专业建设的负责人十分清楚这一点。但调查表明,第二课堂(俄语角、各种俄语竞赛活动,各种俄语文艺演出活动等)组织得并不到位,主要表现在缺少教师的有效指导和积极参与,这导致了学生放散羊,制约了第二课堂活动效果的发挥。实践实习环节一般放在四年级进行,基本分为集中实践实习和分散实践实习。结合找工作的需要,俄语专业的学生大多选择分散实践实习,有的学生把实践实习当作了找工作,他们往往随意地选择一个单位,有些实习单位与俄语竟然毫无关联,更有甚者不去实习、弄虚作假、应付了事,这是管理不到位的后果,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实习的质量。毕业论文写作环节问题频出大学生是否有必要写毕业论文的问题在教育界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就俄语专业学生而言,毕业论文写作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最后一个学期正是学生找工作的黄金时段,学生往往是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就业或是应聘单位的岗位锻炼之中,他们无暇顾及毕业论文写作,与导师见面的时间微乎其微,学生难以得到导师的当面指导,导师同样因找不到学生而感到苦恼,毕业论文写作上出现的问题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因地制宜、合理选择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选择和课程设置均应从实际出发,作到因地制宜,绝不能盲目照搬。如文科类高校和综合性大学应选择俄语专业课程+二外的课程体系,课程上要侧重设置俄语语言知识技能课及二外语言知识技能课,除此之外还应加大语言实习与实践课程的设置力度。如是理工类高校则应选择俄语课程+二外+某一专业课程的体系,招生上应选择具有俄语基础的生员,课程上要侧重设置较高水平和深度的某一专业方向上的俄语课程,设置的顺序应先为某一专业方向上的专业课(中方教师汉语讲),然后是某一专业方向上的专业课(外籍教师俄语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鲜明的办学特色,毕业生才能更具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增设相关专业选修课程为了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俄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除重视专业基础课外,还应结合专业需求设置一定量的选修课程。如对单纯俄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学生就业后主要从事涉外工作,这就要求他们了解与俄罗斯人交往的礼仪,会谈判的艺术,懂俄罗斯的法律法规,知晓会计核算业务等知识。因此应开设《外交礼仪》《谈判艺术》《俄罗斯法律法规》《会计核算基础》等相关选修课程。对某一专业方向上的俄语专业学生来说,学生就业后主要从事某一专业工作,这就要求他们了解相应专业所必备的知识。如对俄语专业“土木工程”方向的学生来说《力学基础》《物理基础》《俄罗斯建筑历史》《俄罗斯建筑市场》等选修课程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选修课的开设也要把握是“选”的原则,不要以修学分的形式强加给学生,但必须在“选”前给学生讲明学习选修课的重要意义。只有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作出选择,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主动学习的能力,选修课才会发挥应有的价值。

大学学习三四年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就业、就好业,那么学生一入学就应首先对所学专业的方向、内容、目标等有所了解和认知,就应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所规划与设计,这种清晰的专业认识与正确的学习思路来自于《专业导读》课程。而初步的职业思想和计划来自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生进入高年级以后就应对“就业”有明确的认识,就应明了就业形势,就应掌握找工作的基本技能,如:就业简历的书写与投放;面试的方法与技巧;应聘的礼仪等。这些知识的习得与掌握来自于《就业指导》课程。通过增设《专业导读》《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这三门必修课,学生就能更好地把握就业方向,进而顺利实现就业目标。

部分专业课调整为低年级开设为了使学生能够较早接触到专业知识、有效缓解高年级学习压力,进而保证专业课学习质量,就应秉承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将部分专业课从低年级开始设置,对单纯俄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从大一下学期开设《新时代俄语通论》《俄罗斯国情》和《前苏联概况》,从大二上学期起可开设《俄苏文学史》。对某一专业方向上的俄语专业学生而言,例如“商务方向”俄语专业可从第二学期起开设《商务翻译》和《商务俄语公文写作》,从第三学期可开设《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和《市场营销学基础》。科学管理第二课堂、实践实习环节,发挥其应有效能“上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而第二课堂却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宽阔的舞台从而尽情学习和发挥。”这充分说明了第二课堂设置的重要性,因此广大俄语教师要充分提高认识,把第二课堂当作一门课对待,并付出时间和精力管理好第二课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效能。对于实践实习环节,各高校的俄语专业应广泛联系实习单位、多设实习基地,取消学生分散实习,派专门的指导教师到实习基地认真负责地管理好学生的集中实践实习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学生更强的动手能力,为就业、就好业夯实基础。

变毕业论文写作为《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指导》课,并于低年级开设,为学生就业预留充足时间各高校俄语专业应取消毕业论文写作,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对于一名大学本专科学生而言,经过三至四年的学习,专业知识已经初步形成体系,但距离开展科学研究和进行论文创作在能力保障上仍存有较大差距,对其而言困难巨大,可谓为时太早。第二方面,学生一边写毕业论文、一边心想就业,这导致一心二用、适得其反。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不应放在让学生具体创作出成果上,而应放在凝练学生一定的学术方向、教会他们一定的科研方法、练就其一定的写作功底上,因此可将毕业论文写作变为一门课程(《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指导》)并将其安排在低年级开设,将整个大四下学期的时间留为学生找工作的时间。这样一来,既达到了教会学生科研及论文写作方法的目的,又为学生留足了找工作的时间,可谓一举两得。

作者:于长春 刘扬 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学位课程中的市场失灵与角色

香港教育的经济回报

关于教育的经济收益评估,一种常见并且最有力的方法是估计教育的收益率(rate。freturn)。雅各布•明瑟建立并推广了一个估计生命周期收人函数的经济模型。〔.〕在该模型中,用工作经验、工作经验的平方和受教育年限对收人的自然对数进行回归:Ln(y)二f(Exp,ExpZ,seh,z‘,)(l)其中,ExP代表工作经验,ExP,代表工作经验的平方,sch表示受教育年限。z’:表示控制变量。香港的人口普查包含了个人的受教育水平信息,可以很容易地转换成同等的受教育年限。但是,人口普查数据中并未包含关于工作经验(年限)的信息,这是利用普查数据进行研究经常遇到的困难之一。在一些研究中,年龄被当作一个变量。明瑟提出用下面的等式来估计工作经验,这已经被绝大多数类似的研究所采用:Exp=Age一6一Seh(2)在方程(l)中,从一个半对数的多元回归分析中得到Sch的系数,该系数被解释为多接受一年学校教育对收人的自然对数所产生的影响。这是对教育内部收益率的一个近似估计。本文基于明瑟的生命周期收人方程,利用19%年、2001年和2006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估计了香港教育的收益率(在第二系列的回归分析中引人了一个控制变量“人均家庭收人”,来“消除”家庭背景对收人的影响。考察结果是,在控制住家庭背景之后,学校教育对收人的影响作用在降低)。研究发现,香港教育的收益率从1999年的9.8%增加到2001年的12.2%,再到2006年的12.4%。教育收益率的持续增长说明,在香港回归后的多年内,教育在香港的经济中受到了高度重视。在香港经济迈向以知识为基础的高科技发展阶段的背景下,高级技能和更高水平的知识要求得到更高的报酬。(一)专上副学位教育的收入优势为估计专上副学位教育的收人优势,本文对明瑟收人方程进行了修改,用虚拟变量来代表不同的教育群体,即专上证书/文凭类、专上副学位/高级文凭类和专上专业领域类。参照组是高中证书(中五或11年级)或者更低的教育水平。在收人方程中,还有其他分别代表预科和学士学位的虚拟变量。虚拟变量的系数表示,不同教育群体比参照组多获得或少获得百分之几的收人,即不同教育群体的收人优势。分析后报告的所有系数均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在这里,各级受教育程度之前的回归系数代表受该级教育人群相对于高中及以下学历人群的收人优势。本文以最高受教育程度为预科教育的人群为参照,估计了专上副学位教育的收人优势。根据明瑟模型调整工作年限后,完成某些类型的专上副学位教育的人群与只接受过预科教育(中学毕业后“不继续升学”)的人群相比,有着显著的收人优势(每月主要职业收人)。受教育程度为副学位/高级文凭的人群与预科教育人群相比,其收人优势在19%年为19.9%一29.9%,2001年是16.1%一59.3%,2006年是24.2%一52.9%。分离出教育和护理等专业性学科做进一步分析。以2006年的样本为例,证书/文凭类教育的收入优势(以预科教育为参照,下同)是24%,副学位/高级文凭类教育的收人优势是38%,专业性学科(教育和护理)教育的收人优势是53%。不考虑专业性学科教育,专上副学位教育的收入优势1996年为20%-22%,2002年为16%一46%,2006年为24%一38%不等。(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一项全面的关于教育经济回报的研究,除了评估已就业毕业生的收人优势以外,还应当评估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此类评估通常采用两项指标。第一项是就业率或失业率,第二项是毕业生的工作领域与所学专业“匹配’,的比例仁’H’。〕。由于数据不可得①,目前的研究仅能采用第一项指标检验专上副学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与预期相同,专业领域类的毕业生失业率最低。这些专业领域的教育供给和工资安排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尽管如此,比较1996年、2001年和2006年三个年度不同教育阶段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读其他类别专上副学位教育的毕业生仍然具有优势。事实上,在2001年和2006年,证书/文凭类和高级文凭/副学士类毕业生的失业率均比预科类的失业率更低。在不同的年份中,专上副学位不同类别的毕业生的失业率分布在1.4%-4.4%之间;与相同年份的国际水平对比,同样具有优势。例如,1996年OECD国家的总体失业率是7.3%,2001年是6.3%,2006年是6.1%[川[”〕。检验“新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也很重要。他们是几年内最容易受到当前劳动力市场环境影响的群体。本文利用明瑟模型,将工作年限不超过3年的职员定义为“新毕业生”,检验了该群体的就业状况。结果表明,虽然“新毕业生”群体的失业率总体较高,但其模式与毕业生群体相似。

谁就读于专上副学位课程

在专上副学位教育的发展中,出现了有关谁会就读此类教育以及对教育平第2期香港专上副学位课程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角色103等的关注。这一级高等教育较之学士学位教育在许多方面都缺乏优势。一些报告提出,该类教育是低效率的,并且对于在社交和学业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而言是一项不利的选择〔‘,H‘4〕。本文利用逻辑斯特回归分析[’5〕,比较了就读于文凭/副学位课程的学生和那些没有进人该类教育的学生的家庭背景。为了确定比较的群体,对数据的使用需要做出一些限制和假设。首先,本研究仅选用2006年的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分析,因为该数据是在副学位课程全面推广以后的时间点上采集的。其次,只分析年龄在17一24岁的青年。因为这一群体囊括了2000年施政报告瞄准的绝大多数年轻人。再次,分析对象限制在那些完成了预科及以上教育的人群中,因为只有这一群体才有可能“选择”是不继续升学还是学习专上副学位课程,又或者学习研究型大学学位课程。人口普查数据包括三方面的个人家庭背景信息:(1)性别;(2)是否属于迁人少于15年的新移民;(3)人均家庭收人(即家庭总收人除以一般家庭规模)。比较的结果表明,相比于女性,男性更有可能接受专上副学位教育(相比于不继续升学的人而言,男性接受专上副学位教育的概率比女性多出约33个百分点;相比于受过研究大学学位教育的人而言,男性接受副学位教育的概率比女性多出约22个百分点);相比于非新移民,新移民接受专上教育的可能性更低(与不继续升学的人相比,新移民接受副学位教育的概率比非新移民低约38个百分点;与受过研究大学学位教育的人相比,新移民比非移民接受副学位教育的概率低13个百分点)。与不继续升学和接受研究型大学学位教育的人群相比,接受副学位教育的群体更倾向于来自贫困家庭,但这一结果在统计上并不显著。综上,可以得出一个一般性结论,即副学位课程更多地为男性提供了教育机会,较少为新移民提供教育机会。此外,副学位课程的学生更多地来自较低或处于平均收人水平的家庭。

学生的主修学科有哪些

最后,一个有关专上副学位课程中私营自资教育部门发展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争论是,在给予学生充足的信息和有效的反馈情形下,不同学习领域的学生分布和劳动力市场需要之间的自动匹配问题。本研究利用2006年的人口普查数据,考察了就读于不同学科的专上副学位学生的分布以及这些学科毕业生在相对应行业的平均收人情况。人口普查数据编码包括20多个不同的教育学科。在本研究中,它们被分为6大类主修学科。B列表明全日制学生的分布,C列表明兼读制(Part一t油e)学生的分布,D列表明平均每月从主要职业获得收入。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就读于商业和金融服务学科。这可能是因为市场对该学科的工人有很强的需求。但是,商业和金融服务学科毕业生的平均主要职业收人并不能与其他学科毕业生的收人相媲美,包括专业性学科类、一般/通用类和技术/科技类的毕业生。一种解释是,在这些学生选择所学学科时可能受到了自身“错误预期”的误导而非准确的市场信息的引导。此外,在多数情形下,与技术性学科相比,开设商业及相关学科的课程成本相对较低。私立的教育机构或者收取较低的费用,以吸引更多的学生进人该学科,或者宣传并推广低成本的课程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专上副学位教育融资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这个间题。然而,在不同学科的招生模式和就业收人的市场现实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匹配。

作者:钟宇平 单位:香港中文大学

地方课程论文:新课程下地方高师美术教育见习创新

美术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职业性课程,是培养未来美术教师、实现学生将所学的技能知识与实际教学活动相联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另外,美术教育实习也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知识、能力、经验的职业性教育课程。随着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需要能在教学实践中适应改革要求的大批优秀美术教师,因此,美术教育实习引起了很多高校的关注,同时也引发了教育界对当前美术教师培养问题的思考。

一、新课程对美术教育实习的新要求

以前的美术教学大都注重对美术知识的传授,强调对学生美术技能的培养,课程内容相对繁琐、复杂,教师一般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现阶段,由于新课程改革的开展,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态度,从单纯的传授者转变为实施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将呆板的讲授转变为新颖的探讨,将固定的教学模式转变为独特的教学风格。美术课程改革要求新一代的美术教师坚持以美术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从学美术到理解、感悟美术,通过创设浓厚的美术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美术实践中体会教师的整体教学思路。同时,教师也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美术潜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从本质上实现美育的作用。

二、现阶段地方高师院校美术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

在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地方师范院校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师范教育在办学体制、招生制度以及就业制度改革方面的深化,地方高师院校在生源素质、人力资源、办学资金等方面,与部属师范大学和开办师范专业的综合大学相比已经明显处于劣势。作为培养基层美术教育骨干和新生力量的地方高师院校,其美术教育实习也出现了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与现行的中小学新课程标准不相适应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高师院校美术教育理论课程设置不足目前地方高师院校开设的理论课以教育学和中学美术教法为主,课程评价主要是通过笔试检验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美术教育理论在美术师范教育中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师范生在课程教案和课件的制作上没有融入对课程的整体设计,只是一些相关概念和图片的简单导入。

2.地方高师院校美术教育实习缺乏专业指导教师

在美术教育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所发挥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实习效果。指导教师应该以学科特点和教育理论为基础,指导整个实习教学过程。但是,目前大多数学院缺乏专业的美术实习指导教师,这导致教师在美术教育实习的指导过程中出现实习指导过于简单化、形式化,指导内容不够全面,实习成绩的评定不够规范等问题。另外,现阶段中小学对美术教育实习生的接纳能力有限,造成实习学校分布过于分散,实习生很难在实习期间得到少数指导教师的充分指导,反馈的问题也不能得到指导教师的及时解决等现象。

3.美术教育实习缺乏完善的实习评价体系

目前,在地方高师院校美术教育实习评价过程中,实习分数大多是由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和学生所在学院的指导教师按比例进行综合评定。这种实习评价模式往往缺乏真实性和客观性,参杂了过多的主观色彩,实习生的实际课堂教学情况很少被考虑在内。同时,实习工作的总结方式较为单一,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后只需要上交一份书面实结,指导教师做好评定后往往只是作存档处理。这种实习评价和总结模式无法调动师范生教育实习的积极性,使得实习课程收获甚微。

三、构建新型地方高师院校美术教育实习模式

1.优化课程设置,完善美术师范教育

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是进行师范教育、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重要环节。一方面,院校要从课程设置上实现学术性与师范性的整合。地方高师院校在强化学科建设,重视研究性与学术性的同时,更要加强实践教学训练和教育基础理论教学,进一步强调师范性。另一方面,院校要积极拓展适合自身特色的选修课程,并开设与美术教育实习相关的指导课程。师范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重点选择相关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形成自己的特长领域。此外,院校可以在原有的美术教育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美术教育学、美术教育心理学和美术教学论三门选修课,并将其设置为在校二年级以上师范生的必选课程。

2.全程化、多样化的美术教育实习地方高师院校通过分解实习期,使师范生在低年级就进入美术教育实践训练,并通过让学生参与实习基地课堂教学一线的相关教学活动,使其感受新课程改革给中小学美术教育带来的转变。具体方法是:第一学年,安排学生观摩中小学课堂教学和相关优质课比赛,并协同实习基地的美术教师开展课外美术兴趣活动;第二学年,安排学生到中小学实习,通过参与美术学科的教科研工作,加强实习生和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对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反思和总结;第三学年,由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学校,并协助实习学校独立完成相关教学计划,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这样的实习过程能使师范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使其通过对专业知识的主动探究,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为其今后走上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岗位树立了信心。

3.建立以互惠原则为基础的实习基地

地方高师院校要依托自身的办学优势,加强与实习基地和基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联系,积极为地方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提供新信息、新知识的指导,同时,开放公共教学资源,定期展开相关师资培训工作。例如,校属美术馆可以向实习基地师生免费开放,共同承担相关实践教学成果的展示活动;关于基础美术教育方面的课题研究可以与实习基地教师合作承担、共享成果;邀请实习基地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师范生交流教学经验;地方高师应派遣美术学院其他专业的学生到实习基地,帮助开展一些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课外活动,通过辅导、义教,指导中小学生开展对当代艺术、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性学习。

4.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实习评价体系

评价本身具有导向和监督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促进地方高师各学科的教学改革,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美术师范专业学生的技能训练。评价体系在注重学生整体实践教学过程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认识。院、系两级单位在评价体系中要起到督导作用,通过个人或集体的座谈、问卷调查、教学抽查、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实习生在不同实践教学阶段的表现。利用师范生教育实习手册量化实习生出勤、备课、说课、讲课、微格使用、课程辅导、作业批改等方面的考核指标,最后让学生以一篇有关本专业中小学教育研究的论文作为实结,在进行综合评价后获得该门课程的成绩并核计学分。这样的评定结果才具有说服力、竞争性和鼓励性。

结语

地方高师院校的美术教育实践课程为师范生提供了直接参与中小学美术教育实践的机会,通过开展美术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使学生明确了基础美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方向,锻炼了学生的基础美术课堂教学技能和研究性教学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美术教师,促进了地方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基础美术教育的改革。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特色的药剂学课程教学

近年来,许多新建本科高校都在转型,定位应用型,强调地方性。为此,部分高校师范、教育类专业进行限制招生或停止招生,新增建筑、机械类应用性强的专业,并努力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对接,加强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可如何更好的融入当地,服务地方经济,还是一个需要广大教学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随着安全合理用药意识的不断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关心身心健康,更注重医疗保健和药品质量,高质量的药品、保健品等还有较高需求,医药企业还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所以不少高校还在增设药学、中药、制药类专业。药剂学是此类专业的一门优秀课程,是研究将药物制成剂型的制备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课程。对于药学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加强药学实践教学来促进,是被大家认可和接受;可对于地方性人才的培养,就需要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地方医药学特色,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地方医药,不仅可以促进地方医药文化的宣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医药氛围;还促进学生对当地药企以及医药经济的认识,有利于学生留下就业,服务地方经济。本文参考其他兄弟院校的教学方法,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药剂学课程的教学如何结合地方特色进行探讨。

1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

我校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教学内容,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药剂学》(第七版,崔福德主编)为基础,参考《药剂学》(第六版)、《中药药剂学》等教材,并参考兄弟院校的教学内容,结合本地新安医药学特色。经过多次调整,现理论课共安排48学时,其中绪论2学时,表面活性剂2学时,液体制剂8学时,无菌制剂8学时,固体制剂12学时,半固体制剂2学时,药物制剂稳定性2学时,新技术和新剂型10学时。实验课程共24学时,其中验证性实验5个,综合性实验1个,设计性实验1个。

1.1理论课程在理论课程中,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讲授方式,强调理论联系实践,运用日常生活的应用和身边的实例,加深同学们对各种药物剂型的认识和理解。如在绪论中介绍药剂学的发展历程的同时,简单介绍新安医药文化的形成过程;介绍药物制剂中原料药可以是中药或西药,就可以导入黄山地区的当地药材以及应用情况;介绍各种剂型时,结合本地药企的产品,如剖析黄山天目药业的养阴清肺糖浆、河车大造胶囊、六味地黄丸、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等,黄山中皇制药的吲达帕胺缓释片,南京同仁堂黄山精制药业的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复方丹参片、黄连上清片、板蓝根颗粒等品种,以促进同学们认识和掌握各种剂型的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

1.2实验课程药剂学实验的教学,在实验内容上尽量多融入地方特色。我们开设实验学时共24个,验证性6个实验共18个学时:⑴液体制剂的制备(含有养阴清肺糖浆的制备);⑵片剂的制备(含有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的制备);⑶硬胶囊的制备(含有河车大造胶囊的制备);⑷注射剂的制备(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的制备);⑸栓剂的制备;⑹软膏剂的制备。其中4个实验中都包含本地企业上市的品种,沿用“课前预习—课上讲解、提问—课中引导—课后总结”的教学模式。当实验结束后,学生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所用到的原理进行总结,写出实验报告,教师进行评阅。综合性实验开设1个:吲达帕胺缓释片的制备及质量评价,其中包含处方组成的筛选,制备方法、崩解度、脆碎度、溶出度研究、紫外检测等内容,此实验能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将分散的知识点很好的串联起来,促进同学们加深对黄山中皇制药的吲达帕胺缓释片的认识以及对缓释制剂知识的理解。

2优化实践教学环节

2.1搭建GMP实训仿真平台GMP仿真系统涵盖了国内药品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药物制剂生产过程中九条不同的生产流程:胶囊制剂线、颗粒制剂线、摇摆制粒流程、一步制粒流程、空气净化系统、快速搅拌制粒、片剂生产流程、水针剂制剂线、制药用水系统生产流程等的交互式仿真教学。通过仿真实训,能促进学生掌握现代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MP)、药物制剂设备、岗位标准化操作(SOP)、药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以及车间管理等内容,效果不错。

2.2创建生产实践教学基地生产实践教学环节,可以让同学们近距离的接触药品生产、检验等环节,了解理论课程或实验课程与实际生产的真实差距,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制药车间布局、洁净度等方面的要求,药物制剂的生产流程。为满足实验实践教学需求,已经购置多功能提取罐、喷雾干燥设备、摇摆式颗粒剂、小型旋转式压片机、挤出滚圆微丸机等设备,中药提取、制剂实训平台已基本搭建完成,可以初步满足学生的校内实训需要。另外,在周边浙江、江苏等地区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同时,特别注重联系本地医药企,分别在黄山盛基药业、黄山天目药业、黄山中皇制药等生产企业建立了生产实习实训基地。

2.3创建销售、监管实践教学基地在新安医药连锁药房、黄山华氏大药房、福美大药房、花园大药房、黄山人大药房等企业建立销售实习基地。通过药房实践环节,可以让同学们融入药品流通环节,更直接的接触药品知识,学习指导用药,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剂型的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还有利于对药物制剂中各种常规辅料的认识。在黄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屯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建立药品监管实习基地。通过药品监督、检验实践环节,不仅可以让同学们掌握各种剂型常规的质量评价指标,还对药物制剂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原因加深认识,促进对各种剂型的制备工艺流程的理解。

3开设时间

前几年,我们和兄弟院校一样,药剂学是在第5学期开设,而药剂学实验是包含在制药工程专业实验中开设的,时间在第7学期。这样安排是希望能够通过集中实验来训练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一是在第7学期,学生开始着手找工作和考研,学习上有所分心,大部分学生都是疲于应付实验,不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深入的思考与解决,就没有好的教学效果,达不到逾期的技能强化效果。所以将药剂实验调整到在第5学期开设,与理论课程同步,并融入地方医药,学生普遍反应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的都不错,也对本地区医药相关知识有了深层次的了解,使药剂学课程尽早融入地方特色。

4结语

我国的医药工业发展迅速,急需要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强的实用型人才,黄山地区也不例外。地方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以上只是从药剂学课程出发调整理论和实践环节。制药工程学科在本教研室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以“强调应用,突出特色,服务地方”为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将对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力争更好宣传新安医药文化和为黄山医药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

作者:柯仲成 程子洋 单位:黄山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音乐课程的教学与实践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二期

一、“徽州地方音乐”特色课程的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

教育为文化发展服务是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一个方面。精神文明的需要是推动高校课程改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2](P137)从2007年开始,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首次招收本科学生,专业课程设置需要重新制定。考虑到体现本校徽州文化的地域特色,传承徽州本土音乐文化,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科教学计划中首次增加了“徽州地方音乐”系列课程。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7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3人,助教13人。所有教师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现今开设的“地方和学校课程”统称为“徽州地方音乐”特色课程(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开设的“徽州地方音乐”课程有8门,共计20学分。主要涉及的课程内容有徽州地方音乐知识普及课程和徽州地方音乐实践课程两类。其中的专业优秀课程是所有在校学生必修的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选修的课程。学科实践课程是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方向必修的课程。另外,在大学第6学期还安排了为期2周的田野采风和专业见习的时间。主要安排学生到徽州各地探访民间音乐艺人,聆听徽州民间音乐的原汁原味。以上所列出的“徽州地方音乐”课程虽然都具有浓郁的徽州地方性的特点,但是它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不同的。比如:“徽州音乐的历史与现状”这一课程,它被安排在第6学期开设。原因在于该课程需要学习中国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与作品赏析两门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徽州地方历史、地理、人文特点,分析徽州地方音乐形成、发展的过程,了解各个时期徽州地方音乐的艺术特征,从而使学生对徽州地方自然、人文、艺术有综合性的认识。又如“‘徽韵’合唱团排练”这一课程。作曲专业的教师通过民间采风获得徽州民间音乐的元素,创作具有徽州地方特色或者反映徽州地方音乐文化的合唱曲。合唱与指挥专业的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排练。在排练中,尤其强调徽州地方音乐温文尔雅的音乐风格,和徽州地方方言咬字特殊化的情况,即声音位置靠前,韵母变化较多,讲话语速较慢,语句句尾衬词较多的特点。需要演唱者有较好的气息保持和清晰咬字吐字,才能更好地表情达意。因而,在平时的合唱排练前,多做长句型的音阶发声练习是必要的。徽州地区地域广阔,以多山的地形为主,交通不便。而徽州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里不仅具有各类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还有许多不易被人发现的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民间音乐采风方法课程主要教授学生如何依据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的方法开展田野工作,探访和收集徽州地方音乐。徽州音乐采集与编辑制作、徽州民间舞蹈采编课程的开设给学生提供了去发现身边的音乐文化,感受徽州地方音乐的艺术魅力,开拓眼界,进而引导学生对民间音乐进行独立研究和思考。在开展“徽州地方音乐”课程的教学中,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始终与地方文化部门保持较好的合作关系。许多专业教师被黄山市文化委员会聘请为徽州地方音乐系列比赛评委。经常随黄山市文化委音乐、舞蹈创作研究室到徽州各地调研、采风和下乡演出。同样,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也会通过黄山市文化委邀请徽州民间音乐“非遗”传承人操明花、凌志远、吴媛媛等人进课堂做传承活动,增进学生对徽州地方音乐的了解。

二、“徽州地方音乐”特色课程的科学和教学研究实践

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通过参与科学研究,可以加深自身的理论基础,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同时,科学研究的成果也可以为教学服务,为发展地方经济文化服务。教学研究通常与教学改革联系在一起。教学研究的目的是做好专业领域的教学革新,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研究的进行对教学改革的开展起到推动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地方性的高校在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时候总是离不开地域特色。黄山学院作为徽州地区唯一的高校,以徽州和徽州文化为背景的研究是黄山学院各专业开展研究的基础。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为了开设每一门“徽州地方音乐”特色课程,全体教师进行了许多相关的科学和教学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首先,积极、全面地开展徽州地方音乐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梳理工作。为了做好有关“徽州地方音乐”的科学和教学研究工作,音乐学专业的教师在安徽大学徽州研究中心、中国徽州博物馆、黄山市图书馆、黄山市档案馆、黄山市地方志办公室、黄山学院徽州古籍资料中心、黄山学院图书馆等部门搜集、整理以“徽州地方音乐”为主题的文献资料。主要内容涉及徽州民歌、徽州戏曲、徽州民间器乐曲、徽州民间舞蹈等。所涉及的资料还包括最近十年内出版发行的书籍和传承人自己编撰的资料。比如《歙县民间艺术》《徽州民歌100首》《古歙音韵》《徽州民歌乡土教材》(凌志远自编、内部资料)《龙池湾民歌集》(凌志远选编、内部资料)等多部徽州地方音乐的资料。其次,开展田野工作。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几乎都是非徽州籍的教师,对徽州地方音乐缺乏了解。为了能更好完成“徽州地方音乐”课程的教学,广大教师从自己所学的专业出发,联系徽州各区县的“非遗”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由他们派人带路,走访徽州各地健在的徽州民间艺人和传承人。通过运用录音、录像等现代多媒体技术,留存第一手资料,并做细致的整理。作为理论研究和创作的原始材料。第三,有关“徽州地方音乐”课题的申报和论文的发表。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的搜集梳理的基础上,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的教师通过申报各级各类课题,通过课题立项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并撰写学术论文。近五年,本专业教师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文化部艺术学研究项目1项,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3项,黄山学院科学研究项目4项,黄山学院教学研究项目4项,大学生科研项目5项,科研和教研经费累计达25万元以上。共计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要代表性的课题有:“徽州仪式音乐研究”、“徽州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徽州民间吹打乐研究”、“齐云山道教音乐研究”、“黎阳仗鼓音乐研究”、“徽州地方音乐与黄山旅游业发展的结合研究”、“徽州本土音乐文化与高校特色音乐课程建设的结合研究”等。这些课题内容都涉及了徽州地方音乐的不同种类,有对各个音乐形式进行的研究,有将徽州地方音乐与地方旅游产业结合进行交叉研究,有关注徽州地方音乐的传承和保护的研究,也有探讨徽州地方音乐与课程建设结合的研究等等。在学术方面,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的教师在《人民音乐》《艺术百家》《民族艺术研究》《中国戏剧》等学术期刊以及其它各高校学报发表文章60余篇。这些文章主要是针对徽州地方音乐及其文化功能、审美内涵、传承意义和课程教学等方面。为“徽州地方音乐”特色课程与高校传统音乐课程建设的结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三、“徽州地方音乐”的艺术创作和表演实践

高校课程中的实践环节是学生理论运用与实践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之一,能锻炼学生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专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对于音乐学专业来讲,艺术创作与舞台表演都是专业实践的主要内容。为了加强对徽州地方音乐的学习,加深了解,我们的作曲专业教师在作曲理论课程中穿插介绍徽州地方音乐的特点,分析音乐的特征,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徽州地方音乐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并带领部分爱好作曲的学生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的创作技法,写作现代风格的歌曲、器乐曲、合唱曲等。比如合唱曲《木坑竹海》、弦乐曲《徽之韵》、歌曲《看过黄山忆黄山》等。舞蹈专业的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以西洋舞蹈技巧为基础,结合徽州地方传统舞蹈的元素,编排具有徽州浓郁乡土气息的舞蹈节目,比如《秀美黄山》《采茶舞新编》等。在舞台表演实践方面,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在开设相关课程的基础上成立了“徽韵”合唱团和民族管弦乐团等教学实践团体,排练具有徽州地方音乐特色的乐曲、歌曲,并参加了国家、省、市各类音乐比赛和大型文艺演出。2009年,在安徽省教育工委、教育厅主办的“可爱的安徽———地方音乐赏析会”比赛中,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的合唱节目《木坑竹海》获得合唱类作品金奖,器乐三重奏《徽之韵》获得器乐类节目二等奖,歌曲独唱《看过黄山忆黄山》获得声乐类演唱三等奖,并获创作二等奖。2012年,在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演唱的合唱《小石桥》(徽州民歌)获得全国专业组三等奖。2013年,在教育部主办的“留动中国———在华大学生文化之旅”黄山站的活动中,我校的舞蹈表演《秀美黄山》赢得国内外嘉宾的一致好评。在日常的教学音乐会、演奏会中,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还专门举办多场徽州地方音乐演唱会或演奏音乐会,每年不少于4场次。

“徽州地方音乐”特色课程的开设和相关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得徽州地方音乐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推动了徽州地方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也为黄山学院在徽州文化研究领域增添了丰硕的成果。结语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的“徽州地方音乐”特色课程建设从提出到实施已有七年时间。从最初的摸索阶段到目前已有一套规范的、有效的教学方案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又获得了一大批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成果,成绩是可喜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现行的教学和实践中也有不足且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徽州地方音乐”涉及的课程范围有待拓展;田野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入,民间音乐的搜集和采录要提高数量和质量;结合“徽州地方音乐”的创作需要加强,要多出新品等。高校课程建设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教学研究和教学革新是地方性、应用型高校现阶段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也是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重要举措。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需要不断地总结教学和实践经验,努力做好徽州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课程中的建设与实践。

作者:史一丰单位:黄山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