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时间:2023-07-14 17:36:10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范文1

一、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的现代影响力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亲和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社会主流思想文化在人身上由内在接受认同到外在自觉践行的转化过程。要实现这一过程,就要选择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教育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2]。地方优 秀传统文化作为该地区人们耳熟能详的长期积淀下来的历史文明成果,其影响无处不在,同时,给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打上了深刻的地方烙印,塑造了人们的经验和行为。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容易被认可、接受,特别是在精神认同上具有天然的亲和力。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感召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取决于教育内容的感召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长期扎根于当地人们的思想观念,不仅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还具有生动性、直观性,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提供丰富有效的教育内容以及互动性强的教育载体。同时,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既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又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有助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渗透。因此,地方传统文化也应当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凝聚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社会或群体意识与精神的塑造,将教育对象的理想信念、精神信仰、道德规范统一到主流思想意识上来,实现社会发展的目标[3]。中华文明历经千年而不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自觉认同是其根源。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为当地人民提供了区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是其地区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来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激发人们的认同感,容易形成共识,使得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价值需求、奋斗目标趋向一致,进而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凝聚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滨州特色传统文化概述

滨州地处山东北部,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悠久,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以孙武武圣文化、范仲淹忧乐文化、董永孝悌文化和杜受田勤廉文化为特色的地方傳统文化。

孙武,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被后世尊为武圣,滨州惠民县据考证为孙武故里。武圣文化,起源于其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思想,即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看待战争发展和敌我力量。

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其青少年时期曾在今滨州邹平生活过。忧乐文化,源于其名作《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先有国家和百姓的幸福安康,才有自己的乐可言,体现了爱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董永,汉朝千乘人(今山东博兴)。孝悌文化,源自汉朝《二十四孝》记载的董永孝行,即孝敬父母、爱护兄弟、友善邻里,知感恩、懂回报。

杜受田,清朝滨县人(现滨州滨城),道光进士,咸丰帝师。勤廉文化,是以杜受田为代表的杜氏家族文化,即做人要正直谦逊、做官要勤政清廉、做事要公正求实。

以孙武武圣文化、范仲淹忧乐文化、董永孝悌文化和杜受田勤廉文化为特色的滨州传统文化,不仅在滨州当地广为流传,也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相容,具有统一性。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宗同源,如孝悌文化与和谐、友善、诚信不谋而合,勤廉文化教育我们要敬业,忧乐文化更是深深的爱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相辅相成。二者从根源上看,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动性欠缺。我国上下历史五千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经过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并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的思想力量源泉。但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并没有足够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地方传统文化教育,以致于在当前的德育工作实践中,开展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动性欠缺,缺乏系统化的整体设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的针对性不强。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共同追求,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但是,据笔者调查,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专门接受过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生所占比重很少,接受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的就更少了。在目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以理论授课为主,缺乏有关传统文化的元素。

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转变思想认识,着力打造具有浓厚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是系统工程,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有效的助推器,对个人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十八大以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凝聚全民族的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像滨州特色传统文化这样的地方文化,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其爱国精神和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滨州市已将武圣文化、孝悌文化、忧乐文化和勤廉文化的弘扬和发展纳入十三五规划。由此可见,地方政府应当将其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整体规划当中,贯穿于学校教育、社会道德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全过程,以此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传统文化的整体氛围,进一步强化地方传统文化的心理认同,夯实文化育人的社会思想基础。

加大高校的重视,主动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而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有效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层次。高校应主动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工作中,在课程设置和教师素养上主动开展工作。首先,在课程设计方面,虽然目前各高校都开设大学语文课,但在师资配备、教材水平上参差不齐,而且并未有列為必修课。因此,要开设系统化的传统文化课程,增加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同时,要鼓励教师开设相关选修课、讲座,让大学生多渠道、系统化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激发大学生对理想境界和自身修养的追求,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提高高校教师的思想认识和自身文化素养。引导高校教师转变思想认识,积极挖掘所授课程的优秀文化内涵,加强传统文化与学科间的有机融合,将传统文化精髓贯穿其中;同时,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素养,深入了解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教师队伍的文化素养水平,这样在开展授课、德育工作时,能够提高教育内容的针对性、现实性和生动性,避免大而空的泛泛之谈,切实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

建设高雅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校园文化是高校大学生身边的人文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对大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等人文素养有熏陶作用。因此,高校要结合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地理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如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文化周教育活动;邀请传统文化教育专家学者,举办传统文化讲座;组织当地历史文化名人故居游览,并鼓励学生撰写有关论文;鼓励学生开展相关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实践基地。在此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建设传统文化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形成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范文2

郝民:济宁素以“孔孟之乡”“运河之都”著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孔、孟、颜、曾、子思五大圣人的故乡和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课程资源。

2013年11月,视察山东济宁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济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推动儒学研究与传播寄予了殷切希望;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近年来,济宁市深入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立足济宁作为儒家文化发祥地独特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围绕“打造首善之区,教育先行”的工作目标,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工程。我们希望通过文化经典的熏陶和教育,促使中小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确立道德行为规范,提高文明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此来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大海航行靠舵手。”请问,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育局是如何进行顶层设计的?

郝民:在市委市政府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我局全面部署、稳步推进,以“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俗风情、科学技术”为重点进行多层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各县市区结合各自实际制订教学、活动计划,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纵向我们主要围绕“传承、挖掘、发展”这6个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精神。自2007年开始,我们首先从小课题入手,找准工作的突破口,提高针对性;然后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稳步推进,有效拓展。横向我们主要围绕“机制建设、课堂教育、活动载体、校园文化”等方面全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市教育局成立了济宁市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起草了《济宁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指导纲要》,为全市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参考和指导。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引导学生加深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实现学生在学习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传统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在弘扬中进一步整合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任何一项举措,落地是关键。也就是说,蓝图规划得再美好,须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方可实现。不知道贵市各学校都采取了哪些k法,来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郝民:在工作布局上,我们坚持做到“四个纳入”: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学科融合;将传统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实现环境育人;将文化素养纳入教师基本技能训练和业务考核,提升教师能力;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育督导项目,确保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学科渗透,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学科课程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内容,挖掘传统文化因素,渗透中华文明美德,使学生感受、认同、接受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如:在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时间的许可,适当拓展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引导。

二是开设“传统文化”地方课程。按照山东省课程开设方案,在1―8年级按照每周1课时的要求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各学校也会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三是活动拓展。分学段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组织多种形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团活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霍家街小学以“经典文化塑造民族精神”为德育命题,开展系列的文化教育活动,让国学经典“诵进课堂”“书进课堂”“唱进课堂”“舞进课堂”。学校开展的“晨诵、午写、暮读”活动,已成为霍小国学经典教育的每日“文化三餐”。

四是环境熏陶。通过学校宣传栏、黑板报、校报校刊、校园网站等多种形式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曲阜市形成了“校校孔子像、班班论语章、处处经典句、园园溢书香”的校园文化建设格局。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顶层设计的思想必须通过课程来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和熏陶。那么,在推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中,济宁是如何将抽象的价值观念渗透到课程之中的?

郝民: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将教育内容融入到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各学科课程中;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包括课前备课、课中讲课、课后辅导、设置评价;三是教育人群全覆盖,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经典中萃取学习素材,达到“人人学经典,人人修美德”的效果。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国家课程整合。结合区域实际,我们重点探索了国家课程(语文、音乐、美术、体育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适度融合,在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实施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提高两者横纵两方面的融合度,增强课程的弹性。

地方课程渗透。我们还注重挖掘地方教育资源,加强课程建设。我局前后共编写了多本地方课程读本,如《传统文化》《济宁传统文化教育读本――走进孔孟系列丛书》《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读本》(共6本)等,供全市中小学生选用。

校本课程强化。为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推广优秀校本课程,我市各中小学校挖掘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2013年,我市开展了全市优秀校本课程评选活动,评选出儒家国学经典50余部。如曲阜的《走近孔子――家乡卷》、邹城的《走近孟子――故事卷》、嘉祥的《曾子小故事集锦》、泗水的《中华诗文经典诵读读本》、梁山的《水泊名声》等优秀作品,都充分体现了本地特色。

教育是无处不在的,单靠学校的力量,显然效果不能最大化。学校、家庭、社区三者合作,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叠加的影响。在济宁市,除了学校积极实施,家庭和社区是否也参与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来了呢?

郝民: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影响人的活动,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区的配合。若只有学校而]有家庭和社区,或只有家庭和社区而没有学校,都不能承担起培养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

我市充分发挥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的作用,利用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传统文化知识培训,开展家长与学生共读国学经典活动,倡导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形成遵守公德、珍视亲情、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的良好家风,共同创设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如:和平街小学开展了“家长课堂”活动,开设了班级特色课程,融合了折纸、书法、象棋、中华诗词等多种特色,以班级为单位,每周一次,发挥家长的特长,打通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又一个渠道。

与社区合作方面,我们主要利用博物馆、纪念馆、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等校外活动场所,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带领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从蓝图规划到落地实践,从课程整合到人才培养,从学校主导到各方合力,济宁市的传统文化教育工程能有序顺利地进行,一定有一些机制和措施来进行保障。您能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吗?

郝民:我们首先积极争取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充分发动社会热心人士进行捐资助学,落实资金,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其次是建立机制。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基础教育年度工作中来,分学段、分步骤、有针对性地逐步推进。引导学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课程开发、师资安排上立足长远,不断完善,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

再次是优化师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在工作实施上,我们打破文化经典难学难懂的困境,强调传统文化融入师生日常生活中;打破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就要配备专任教师的困境,倡导热爱国学的中小学教师人人可做国学导师,要求做到边学边教,以教促学;打破没有时间学习经典的困境,倡导“班前课后、晨诵暮读、午写路背”的学习模式;打破为考试而学的困境,树立以文化人、经典育人的学习理念。

具体来讲,我们组织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外出学习,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应用于我市的教学中。此外,我们还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题培训、骨干教师专题研修、国学导师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建立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加强教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能力。

最后是完善评价考核。我们把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情况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考核之中,加强督导检查,以考核带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程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还是一个长线工程。贵市在推进该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是否面临着一些挑战?又将如何解决呢?

郝民:近几年,我们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整体推进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是家庭层面。当前,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家长人际交往的重心由生活社区转为工作单位,交流方式的重点由面对面沟通转为网络虚拟交流。特别是现代家长对网络的迷恋和依赖,导致家庭成员之间交流锐减,如此,孩子与父母交往的机会也大大减少。此外,家长的教育目的具有单一性、片面性,关注点集中在学生的智力因素方面,部分家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缺乏正确的认识,忽视孩子的人文实践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范文3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等学校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大学校园为主要区域,以学生、教师为主要群体,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为主要内容,以多学科、多领域的文化交流及其特有的生活内涵为基本形式,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文化形式,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基本形态。[1(]P3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大学校园文化只有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才能蓬勃发展。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此,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和创新基地,应当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作用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她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许多辉映万古的优秀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思想、文字、语言、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如在思想教育方面,以公正无私、诚实笃信、孝顺父母、尊师重道、精忠报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见义勇为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能为高校校园文化在思想教育方面的建设提供指引并提供大量的教育素材;在文学教育方面,楚词汉赋、魏晋文学、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能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浓厚的文化气息,滋养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开阔学生视野;在美学教育方面,传统绘画、中国刺绣、剪纸等文化艺术,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活力与美感,提升师生审美的能力,为师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导向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最深层次的目标是确定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即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这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正义、仁爱、守信、求大同、厚德载物等思想,是炎黄子孙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大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并对其进行合理吸收、发展和创新。[2]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群体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力军。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内的大学生和教师为主要群体,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他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力军,而广大的大学生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都将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持续力和未来前进的方向。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文化传承的自觉性,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和宣传。

高校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挖掘和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利于增强学校的文化底蕴,也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和宣传。如很多高校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古为鉴,推崇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环境设计、基础设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合,以物言志;校园人际关系建设推崇仁爱精神、和谐原则,致力建设和谐人际关系;高校主导组建的学生社团、开展的校园活动等等,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积极作用。

3.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序传播。

环境是无声而又时时显效的特殊课堂,是一种影响人、塑造人的综合教育力量。校园环境作为高校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师生在校园中体验、感受着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又在不知不觉中熏陶、感化着师生,使他们逐渐形成特有的思维模式、心理定式、生活哲学和处事方法。这都十分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1.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环境体系。

校园环境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校园环境提升工程,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环境,具有重大意义。一要构建和完善师生具有优秀传统文化色彩的校园空间环境,在尊重校园现有空间环境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如利用教室、学生公寓、实验室、运动场等相关区域以及校内楼房、道路、广场等地的布置装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二要构建和完善师生学习交流的空间,方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探讨。

2.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管理服务体系。

高校管理服务体系是高校校园文化工作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它体现了高校管理者的价值趋向和信仰追求,对高校整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育人的管理服务体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得以传承的有利保障。应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理念融入到高校的管理服务体系中,并通过学校管理服务工作进行充分展现,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有效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目标。

3.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平台体系。

文化的传播与继承离不开特定的传播平台。首先,高校要充分发挥传统传播平台的作用。如可以在校广播电台开设宣传传统文化的节目,如传统艺术赏析、美文诵读等等,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在校内刊物开辟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专栏,通过学生征文、摄影等活动,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参与度;在宣传栏定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宣传,增强师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其次,高校要大力运用网络交流平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学生重要的交流和学习平台。因此,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探索利用网站、微信、微博、QQ等网络手段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利用多媒体平台,拓宽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渠道,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网络氛围。

4.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高校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结合起来;二要积极开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使之成为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三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学科专业建设和研究,为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其次,校园活动的开展应积极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一是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与中华传统活动相关的表演、展览、推广等校园活动,如中华传统文学艺术、中华传统美术艺术、中华传统体育等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二是鼓励学生组建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学生社团,如武术协会、书法协会、绘画协会、舞蹈社等等,并在政策、经费上给予学生社团大力的支持,依托学生社团,多渠道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真正乐于参与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中来。再次,要构建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体系。如开展校史教育,系统展现并反映学校的历史传统,加深学生对学校的了解,也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挥当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学生定期参观学习,并开展当地重大历史事件、文化名人的纪念活动、研讨活动;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知礼、明礼、行礼的文明习惯;开展“亲情校园”建设,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等开展“感恩行、献爱心”活动等,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更深入地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促使他们主动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参考文献:

[1]姚海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范文4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课堂教学 实践活动 校园网络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4-0070-03

高校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忧民、仁爱宽厚、诚实守信、积极进取和理想人格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价值,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当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国社会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形成并支配着大多数中国人的具有积极影响的价值体系、观念形态、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等的总体表征。[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永恒的魅力,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

人的素质,起源于先天,在后天的教育、环境影响下不断丰富、发展。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个人修身思想,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博怀,“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的处事原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浩然正气,“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的优良品德,这些优秀的思想历经数千年传承,已渗透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促使大学生以圣贤作为自身理想人格的典范和人生追求的目标,加强道德修养,完善人格操守,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并外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促进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此外,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有利于扩展人文知识面,增强人文素质。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量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不断涌入,影响着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和价值取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作为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切入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内容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有利于丰富和拓展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教育更具感染力。例如,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引入中华传统文化中耳熟能详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典范,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内容融入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中,贴近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现实生活,促使他们在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洗礼、熏陶的同时,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人格品质教育和理想情操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

(三)有利于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内容,以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处事准则,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以“言必诚信,行必中正”的人格修养,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仁爱、诚信、友善等思想品格和道德规范,从而推动当代大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一旦成为大学生普遍接受且广泛认同的主流价值观,就有利于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困境

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育主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

作为具有主体意识的个体,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为活跃的要素,二者共同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然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一是教育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教育者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控者与引导者,担负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效果。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一般都受过专门的培训,具备相对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但也有部分教育者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学科文化知识不完整,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二是教育对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群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化,有的大学生推崇西方文化,而对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却一知半解、知之甚少;有的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缺乏主体性,不能从自身思想道德实际出发,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主动从中汲取营养并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二)教育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够

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治观教育和道德观教育。[3]然而,这些教育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够。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够广泛。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教育内容中,少量地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朴素辩证思维、爱国主义精神和优良道德传统;而在政治观、法治观等教育内容中鲜少提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法治观念。第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够深入。在将抽象的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转化为教育内容的过程中,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以教育部统一颁发的教材、学校统一备课的课件资源和几本教师参考书为资料,而没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三)教育方法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形式单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传递教育内容,所采用的手段、方法以及运用这些手段和方法的技巧、技能的总和。[4]大W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要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通过恰当的教育方法才能起作用。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常而普遍使用的教育方法是理论灌输法,教育者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灌输式”或“注入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理论性强、说教味浓,往往会出现“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睡觉、玩手机、看电脑、聊天”的现象,无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艺术性与感染力;部分高校虽然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实践活动,如参观历史名胜、组织社会服务、开展公益劳动等,但缺乏系统化和经常化,不能对大学生思想品德产生持续而稳定的影响,且很多实践活动未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没有与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不能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从而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教育环境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欠缺

学校作为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和场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影响作用更加直接和具体。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比较欠缺。一是在校园物质环境建设上,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随着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不断提升,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日益加强,校园物质环境建设的投入逐渐增多,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不少高校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忽略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二是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良好氛围。一些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比较偏重学科专业的建设,重点突出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全方位保证教学和科研需要,却忽视了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有的高校虽然也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但在大学精神、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建设中,未充分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途径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5]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观念与道德准则,既可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一)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并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一方面,要加强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培训,除了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外,还要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培训,使教师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为他们专业理论的讲解提供丰厚的知识背景;另一方面,教师要自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知识外化为道德行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以深厚的学识修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务实的工作态度、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

2.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如在世界观教育中,融入老子、道家学说的朴素辩证思维,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政治观教育中,融入我国古代不同派别,特别是儒家的政治思想,有利于大学生了解我国政治文化,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时,要有效地运用影视、音乐、动画等多媒体手段,使课堂教学变得声色俱全,图文并茂,激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要创新教学方式,运用讨论式、案例式、问题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实践活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在大学生课堂教学中展开,而且要在其日常生活中展开;不仅要在大学生的学校生活中展开,而且要在大学生的校外生活中展开。[6]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还要拓展课外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

1.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校园实践活动

以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在大学群体中开展缅怀先烈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以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开展尊师敬老、弘扬传统美德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深入认识并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还可以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2.以文化基地为依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本地区现有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基地,组织大学生参观遗址遗迹、特色建筑,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为社会服务的热情;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角色体验、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与大学生实际相结合,加强感性认识,促进理性思考,增长才干,培养品质,锻炼毅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

(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网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日益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因此,高校要加强网络阵地的建设,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校园网络。

1.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题专栏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建立了官方网站,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如“裳б蛔觥毖习教育、学习系列讲话精神等专栏,但较少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和宣传教育,依托高校官网、官微、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创造性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校园网络,占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如,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论坛,将社会热点事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促使学生在讨论中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题网站,建立传统文化学习园地,使学生更多地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制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不仅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于一体,还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缓慢、容量受限、受众面窄的缺点,给大学生带来更丰富的内容展示和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应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制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网络课程,以实现高校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与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成效。

(四)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马克思指出:“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7]。良好的大学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而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关键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校园文化,优化校园环境,积极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

1.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建设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建筑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承载着大学精神,传达着教育理念,是校园里无声的教师,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提升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高校物质文化建设中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提高校园物质环境的文化格调,以调动学生思维,起到怡情励志的作用。如在校园雕塑、长廊、展示厅、陈列室、教学楼、图书馆、校训标牌中,加入中国古代优秀人物典范、励志格言等,有利于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因子的育人作用。

2.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建设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高校应该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让大学生时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在他们身边。一方面,利用校园媒体积极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加强包括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在内的校园风气建设,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练教学理念、打造大学精神,形成教师为人师表、学生自强不息的教风和学风,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国胜.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王为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融入思政教育全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4(8).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6.

[4]张红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以文化多样化视角[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106.

[5].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7.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范文5

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所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与劳动过程中、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秀的思想、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等观念与生活方式的综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校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它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形成给予影响,使他们成为思想品德合格的大学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历史沉淀的精髓。其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地万物,人之为贵”的人本主义精神等,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深深挖掘的教育资源,可以为其提供教育内容上的有力支撑;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继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精华,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作用。

1、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修养

大学时期是人们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是大学生提升自身修养的有效途径。《论语》中的“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尚书》中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思想,都是关于修身的宝贵文化遗产。也多次引经据典,提出要培养和树立六种意识,其中一种便是自省意识,就是要经常自我约束,经常自我反省,“检身若不及”。[1]这是中华民族重视克己修身的原则,有益于大学生提高自身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此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情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忧患意识、强化其责任感、养成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等,对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深远意义。

2、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文化修养与自身涵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丰富,对高校教师自身文化修养、专业技能的提高及教育方法的完善都有积极作用。韩愈的《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明教师并不是只需教授完教材中的知识,还要传授学生做人的道理,这就需要教师自身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品德,才能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论语》中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方法都是很具实效性并可以被教师借鉴吸收的教育方法。高校教师可以结合当代科学技术,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运用到教学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结合,坚定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3、有利于建设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既可以使学生树立品德意识;又可以使教师提高自身素养,言传身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在修身立德还是笃行劝学等方面都有丰富的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体现了其时代价值,迸发着时代光辉,有利于活跃思想政治理论课气氛、建设良好的校园风气。

4、有利于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要建设以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的先进思想文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至关重要。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基地,若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可以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带来的问题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现象严重

首先,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许多高校只有部分专业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课程,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理念也使此?课程较计算机、外语等课程少,不能使大学生深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其次,很多高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素质与能力不平衡,有些教师甚至是刚毕业的学生,其自身对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不深,无法给学生深刻的指导。最后,很多高校的宣传栏等成为广告免费地。加之校园流行元素多样化的冲击,致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

2、外来文化的冲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挑战

当前,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外来文化,其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渠道就是新媒体。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新旧观念交替、冲突。学生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很容易受到外来文化影响,从而一味认可西方文化,忽视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造成“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外来文化中丑化我国民族英雄等不良因子,容易腐蚀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思想境界、动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使得优秀传统文化无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

3、腐朽文化的影响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加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腐朽文化层出不穷。无论是杂志书籍还是网络环境都存在许多腐朽文化,混淆视听,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冲击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的阻碍。

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的实现路径

要想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把二者紧密结合。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张耀灿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沃壤之中,并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激荡中获得发展的文化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发展创新,必须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首先,加强高校优秀传统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利用报纸、宣传栏等有利资源,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修养。其次,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在日常娱乐中也可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再次,高校多开设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使学生系统学习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自觉遵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他们自身也成为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力军。最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通过具体实践活动,加深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身体力行,提升其思想境界,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

2、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获得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主要渠道,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有重要意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看待、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相结合,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方面得到提高,减小思想政治教育难度。

3、高校教师加强自身文化素质培养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着关键作用,所以高校教师一定要注重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尤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培养。

首先,教师要高度重视自身薄弱环节,在专业技能必不可少的条件下,自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以身作则。其次,教师要自觉改进教授方法,借鉴吸收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经验,将其中包含的高尚道德情操运用到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最后,教师多与学生进行关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方面的交流,对其感兴趣或者存在疑问的内容,要及时沟通,争取能在沟通过程中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4、发挥高校社团活动的优秀文化渗透

高校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社团活动是最容易聚集大学生的一种方式。社团建设是加强学生民族精神和文化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发挥高校社团活动的优秀文化渗透,既能建设社团文化,又能有效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在锻炼大学生组织能力、社交能力的同时,可以使优秀传统思想更快、更有效地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范文6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文化的定义,目前通常使用的文化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所谓传统,不外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思想要素的、前后相继的、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风尚等深层文化的社会心理的行为习惯。”[1]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成为推动国家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从总体上看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脉的伦理本位文化,包括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心怀天下的忧患意识,求真务实的治学品行,止于至善的崇高追求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从世界的大局看,21世纪世界各国激烈竞争,将不仅体现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较量上,也体现在国民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和精神文明水准的较量上。……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有深厚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底蕴……”[2]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国家软实力,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追求。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则明确指出以推进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为重点,强调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教育中既非常重要又十分必要,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高职院校学生普遍传统文化素养较低。一方面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决定了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文言功底差,人文知识相对缺乏,他们课余时间又大多被网络占据,阅读功利性强,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少,这使得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隔膜;另一方面他们热衷于时尚文化、消费文化,生活离传统文化太远,他们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洋快餐,看的是日剧、韩剧、美剧、英剧,过的是西方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追的是世界潮流。二是长期以来高职教育过分强调其职业属性,过分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对人文素质不够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比较薄弱,在课程开设方面也存在“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很多职业院校除国家规定的政治类课程外,人文素质类课程开设偏少,专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更是少之又少,这也导致学生系统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就非常少。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仅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及职业素养,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信仰和智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下,高职教育正步入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在高职教育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在不增加课程、课时,不给学生增加负担的情况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而语文作为高职院校为数不多的人文素质类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具有天然的优势。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语文教学的相关性

现代文学大师王蒙先生曾发表过《学好中国语文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前提》的文章,呼吁重视语文教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张雪辉在《重视传统文化传承的理念与语文教学转向》一文中指出:“倡导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当今语文教学的重要取向。” [3]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决定了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三个层面的主要内容:一是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二是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三是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这也正是高职语文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所在。[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以从明朝末年著名儒者顾炎武身上感受;仁爱共济、立己达人、崇德弘毅可以从《论语》里学习; 正心笃志可以从《大学》里汲取。高职语文教材可以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因为无论哪个版本的高职语文教材,都离不了中国古代经典作品,从先秦诸子散文到诗、词、曲、赋、小说等,无一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知识,蕴含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

(一)课程定位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尽管语文课程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但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却面临较为尴尬的境地,该课程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有些高职院校根本不开设语文课程,有些高职院校虽然部分专业开设语文课程,但课时数量少,课程定位也不是非常明确,仅仅把语文课程当作点缀,一旦课时紧张,随时面临被砍的命运。有鉴于此,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定位应进一步明确,应把该课程纳入人文素养类课程体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既明确了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又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功能,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二)课堂教学贯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营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善于营造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如可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语英雄”等电视节目的东风,组织一些相关的课内外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汉字,发现汉字之美;可在每次课前安排学生分享传统文化小故事,推荐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经典作品时,教师可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利用丰富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还可通过多媒体手段,从视听的角度营造学习中华优秀传统的氛围,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灿烂和美好,从而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进而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2.专题教学,构建知识体系

目前,高职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传统文化或显或隐于各篇课文之中,呈散点分布,不成体系,为更好地贯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对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散点进行梳理,使其更系统,更有条理,然后再进行重点讲解,如可把体现儒家思想的篇章集中起来进行专题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更系统地,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其人文素养。条件成熟的高职院校可自编教材,根据专题自选篇目,更好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功能,也更适合本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和思想实际。

3.重视诵读,体悟母语之美

诵读是传统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手段,诵读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诵读的形式也不必拘泥,读、诵、吟、唱均可,诵读的素材主要是古诗文,语文教材中古诗文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古诗文兼具音韵美,语言美,意境美,最能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诵读这些作品能够让学生亲近母语,体悟母语之美,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第二课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的基础上,也要通过第二课堂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1.建立“语文与传统文化”微信公众号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机不离手”的特点及阅读习惯,申请一个“语文与传统文化”微信公众号,吸引学生关注,通过该公众号与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方面的互动。该公众号可由语文教研室负责日常运作,由教师选择和推荐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或者推荐一些优秀的视频材料;或者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影视剧,娱乐节目中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内涵进行讲解或者进行批判,还原历史原貌,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还可推送校内外与传统文化相关活动的信息等等,消除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隔膜,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身边。

2.复兴传统节日活动

传统节日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节日众多,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优良的文化传统,传统节日文化是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许多诗词歌赋中均有提及。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复兴传统节日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必然要去研究与节日有关的古诗文,探究古人在节日中进行哪些活动,从中可以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当时的民风民俗,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便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复兴传统节日活动从召集到举办全程都可通过“语文与传统文化”平台进行推送,形成二次传播效应。

3.成立传统文化社团

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社团活动较为热心,教师应鼓励热爱传统文化的学生成立相应的社团,如“国学社”“汉服社”“曲艺社”“书画协会”等,学校对这些社团应重点扶持,积极鼓励其开展活动,通常学生对自己同学办的活动或演的节目会更感兴趣,关注度会更高,但指导老师也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把好质量关,这样才真正达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如上述传统节日活动的复兴也可由社团承办。

4.开展“寻根”实践活动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范文7

处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传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民族文化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少数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具有不同的宗教和语言文化,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地了解不够深入,而且传统文化教育中很容易忽视民族文化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民族文化认同感降低。本文结合普洱市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文化教育状况,主要阐述了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融入大学生继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归纳总结了边疆民族地区普洱市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从而更好地指导高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优秀民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近年来非常重视中华民族文化的建设工作,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以期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然而就当前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现状来看,其同优秀民族文化的整合度较差,致使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不够全面,不利于大学生和谐价值观念的形成。以普洱市为例,研究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显著地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使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得到弘扬和进一步发展。

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融入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1.提高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质量

就当前普洱市边疆地区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状况来看,整体教学质量相对良好,然而在良好的教育形势下也隐藏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注重边疆优秀民族文化的教育和推广。在当前社会中,各种思潮和文化相互掺杂,再加上一些国外文化的入侵,对普洱市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阻力,甚至导致大学生思想扭曲,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产生质疑,摒弃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这将会严重影响边疆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健康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改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质量,而对于普洱市大学生来说,中华传统文化如果能够同边疆地区的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融合起来,会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对学生正确思想理念的塑造大有裨益。①将传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可以有效地改善普洱市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质量,为边疆地区大学生三观的树立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大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将边疆民族文化精神发扬光大。

2.使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感得到提升

根据国家党中央的会议决策,边疆民族地区要积极开展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不断推进我国文化建设进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保障。然而针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还要考虑到普洱市地区的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不能抛弃珍贵的边疆民族文化,否则会影响大学生正确文化观念的形成。从整体角度来看,中华传统文化涵盖了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传统文化教育下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普洱市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融入优秀民族文化能够使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得到大幅度提升。②大学生在充分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优秀民族文化的精髓也体现出来,为不同文化的融合提供有利的条件,便于大学生将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并对民族文化进行创新,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贡献。

3.激发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我国是由不同民族共同组成的,中华传统文化也汇聚了多个民族的文化精髓,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文化的过程中,还需要不同民族共同努力。在对普洱市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合理地融入边疆优秀民族文化,这不仅能够体现出民族和谐的本质,而且还可以发挥促进民族团结的功效。③精神文化在提高民族团结性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经济手段、政策体制等方式存在本质的区别。精神文化能够从本质上拉近不同民族间的距离,消除不同民族间的歧视,从而正确地看待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差异。然而在普洱市大学在民族文化教育方面,普遍将关注点放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上,对边疆民族地区优秀民族文化地宣传和推广力度欠缺,大学生在不了解边疆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很难融入到中华民族文化教育中。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边疆优秀民族文化进行整合,能够激发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消除大学生内心的文化矛盾,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处理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高效地解决文化冲突问题,为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奠定可靠的基础。

4.提升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

对普洱市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文化素质,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④但是仅仅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普洱市大学生来说远远不够,还需要将边疆地区的优秀民族文化融入到教育过程中,这样才能够完善和丰富传统文化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职责,努力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任务。普洱市大学生在认真学习边疆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以身作则,根据道德标准严格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效率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促进效果。在中华传统文化和边疆优秀传统文化的联合教育模式下,使普洱市大学生能够摒弃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坚守自身的道德品质,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普洱市大学生在深刻意识到边疆优秀民族文化的宝贵之处后,才会积极弘扬和发展边疆优秀民族文化,使边疆民族精神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二、边疆民族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边疆民族大学同汉族院校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普洱市高校在针对大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要进行区别性的对待,对边疆地区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进行整体性的分析和研究,采取融合中华传统文化、边疆优秀民族的途径。在全新的、融合性的文化教育模式下,有目的、有目标的开展大学生文化教育工作,使普洱市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质量得到改善,培养出道德文化修养较高的人才。

1.基于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平台大力开展优秀民族文化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各个民族均具有其特殊的民族文化,对于边疆民族地区来说,传统文化在割裂边疆民族文化后,并不是完整的整体。所以普洱市大学生一方面要接受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另一方面更要将传统文化教育与边疆地区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进行有机融合。⑤在尊重民族文化差异的前期下,肯定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借助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平台,开展一系列融合性文化教育活动,以此来激发普洱市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并形成较强的民族凝聚力,提高普洱市高校文化教育工作的质量。普洱市大学生在认同中华民族文化与边疆优秀民族文化的不同后,会更加尊重和肯定边疆民族文化,端正自身的民族价值取向,更加主动地传承边疆优秀民族文化,这对边疆地区和整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渠道的效用得到充分发挥

在普洱市大学生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联合边疆优秀民族文化教育工作时,可以通过已经构成的文化教育渠道,逐步渗透边疆优秀民族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教育课程中,应从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状况出发,结合实际的社会热点话题,潜移默化地将边疆优秀民族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整合起来,让大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和边疆民族文化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和塑造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⑥此外,普洱市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中,要合理、恰当地穿插一些边疆地区民族文化,使二者有效地衔接起来。教师可以结合文化教学课程的内容,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手段和措施,便于普洱市大学生更好地理解边疆民族文化,将中华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并将此作为思考和行为的准则,提高自己的道德文化水平,树立良好的民族使命感。

3.利用先进网络技术实施中华传统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的融合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在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中华传统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的融合教育工作也必然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和作用。高校网络普及程度逐渐提升,这就为传统文化和边疆民族文化的融合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普洱市高校可以为大学生构建一个开放性的文化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和全面化的传统文化融合边疆民族文化教育的知识信息。⑦考虑到普洱市大学生的特殊性,高校文化教育平台的打造要尽量迎合大学生的需求,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来开展文化思想教育工作,使边疆地区民族文化能够实现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提高大学生的文化教育质量和效率,激发大学生学习边疆民族文化的主观能动性。依靠优秀传统文化网站,普洱市大学生能够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深刻地理解边疆优秀民族文化所占的比重,体会优秀民族文化散发的魅力,进一步致力于创新传统文化与边疆民族文化融合网络教育模式,保护好边疆优秀民族文化,使大学生为边疆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不断奋斗。

4.依托传统节日进行中华传统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的融合教育

普洱市大学生的生长环境导致其对边疆文化有着充分的了解,在把边疆地区优秀民族文化融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过程中,大学生一定要利用好传统节日这一机会,有效地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普洱市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可以选取边疆地区的几个典型传统节日,以此为契机来分析节日中所体现的中华优秀文化,并向大学生普及边疆传统节日的发展、意义,让大学生更加尊重优秀民族文化。⑧还可以将汉族传统节日与边疆民族地区的节日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中华传统文化与边疆民族地区文化的相同点,研究节日寄托的思想和情怀,消除民族间的距离,提高大学生对边疆民族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经过不断发展和积累形成的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而且还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在推进国家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同边疆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融合。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民族文化教育进行融合,是当前时展的必然趋势,是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要求,也是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从传统文化教育渠道、先进网络文化教育技术、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平台和边疆民族地区传统节日等角度入手,让大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魅力,提高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使边疆优秀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作者:杨维杰 李昳华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引文注释

①杨晓婉.普通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培养与教育机制研究——以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为例[J].商,2015(07).

②卫军帅.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③于静,刘世强.活化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资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7(02).

④蔡英谦.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资源[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⑤周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08).

⑥黄昕,姚婕.文化多元背景下构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体系的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08).

⑦马菊霞.关于在大学生中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0(34)丁群安.

⑧陈俊.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6).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范文8

当今时代,科技的进步、网络的普及,带来了多元化思想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正面与负面、积极与消极思潮相互交织,引发了当代大学生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也使其感到困惑与迷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总括来说有三大特点。其一,当代大学生个人本位思想较重,价值目标现实化,责任意识淡薄化。某些具有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大学生,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加强,张扬个性,并追求实现自我价值;但他们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同时,又对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从而割断了自我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纽带,使得社会责任感缺乏。其二,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差,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当代大学生独立性、自主性不断提高,具有挑战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他们又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耐挫力差,有较强的依赖性。大学校园内的暴力事件、自杀事件或休学、退学现象更是表明了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情绪掌控、学业就业等方面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与疾病。其三,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复杂化,道德行为和道德认知不一致。大学生正是处于人生各个方面的形成、成熟时期,因而受多元化的道德观影响最大。在认知、情感上,他们认同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的观念,但在行动上,他们的践行能力差,就使得自己的行为又偏离了认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重新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使90后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可以对事物进行辨别批判,借助深湛的文化素养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

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授课模式与处于信息化时代下大学生所渴望的教学方式不尽一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尽人意,多数大学生对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并不认同,他们需要的是灵活、可以发挥自己所想的教育。而我们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蕴含了对人生和宇宙的关怀、对人和生命的理解,也就是说它在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因此,我们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较其他媒介有较强的渗透力、广泛的影响力,且其生动形象的诗词曲赋等文化资源能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其感染影响之时,启发学生睿智,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时代性。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多元文化交互撞击,生活方式复杂多变的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乃至精神境界都在悄然变化,民族精神面临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孔子的“杀身以成仁”、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都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实例。通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营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起崇高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意识,将感性的爱国情感转化为理性的爱国行动,从而培育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关爱意识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比较自我,关爱他人意识不足。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国家。孟子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就是教育人们要懂得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道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关爱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培养学生做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关爱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关爱意识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追求一种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消费观,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求知欲。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格道德修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于人文,即人的品格的培养、精神的塑造。儒家的“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切关怀、理解尊重、忠人之事、宽恕为怀等;礼是行为规范,以“仁”为最高追求目标。“仁”与“礼”互补互用,人的行为应具有“仁爱之心”和“博爱情怀”,此在价值观上的反映就是“人格平等”“重义轻利”和“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在当代科技与人文严重对立的形势下,儒家的人文情怀将有助于消融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冲突与矛盾,培养现代社会健康的人格价值观。高校大学生在学习、接受教育的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人文精神能够使学生扩展视野,拓宽思路,使学生在犹豫迷惑之时得到更多的理性启迪、情感慰藉与正能量的教育,从而使青年学生人格更加健康。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在当今社会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确实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努力探索二者相互交融的途径。

(一)课堂教学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建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目前,高校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结构单一,且由于学时数少和大课堂教学的原因,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但是,课堂教学是广大学生能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这就需要高校建立健全教育机制,要以专业教育为核心,但更要以人文精神的塑造为目的,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展的优秀大学生。因此,一是要结合各学科专业的学习内容有选择性地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修、选修课;二是要有更多的时间、更高的频率为在校大学生举办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素质报告会等。这样通过改善教学内容、方法的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真切实地走进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观念来剖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让大学生确实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杨叔子院士曾要求他的学生在论文答辩前,必须熟背《论语》和《老子》。杨院士是希望大学生能从中学习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会如何做人做学问,以受益终生。

(二)社会实践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增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自主性与广泛性

社会实践不仅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更作为一个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学生可生动感知的具体活动。因此,高校学生会、大学生社团等均可以引导大学生自主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活动。其一,举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国学课堂、诗词背诵等可以让学生从活动内容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二,邀请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及本校教师举办专题报告和讲座,可以让学生通过感受文化大师的风采,进而领悟传统文化的意蕴。其三,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遗迹、文化资源开展“探索发现”“文化挖掘”等活动,让学生从视觉上领略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最后,举办诸如“汉字大赛”“成语大赛”之类的带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的活动。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内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文化行为,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将起到重要作用。

(三)网络媒体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提升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这就要求高校要开发利用网络媒体新平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升其吸引力。其一,高校可以建立QQ群和飞信群,及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既可以保证信息的实效性,又可以让大家切实地参与到学习中。其二,微信客户端的普及则是另一个有效的途径,高校可以建立自己的平台,并用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大家对高校微信平台进行长期关注。其三,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90后大学生传承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我们首先得唤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高校可以在本校选拔合适的学生,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亲自来当主角,拍一些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宣传片或者微电影,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这样做不但会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因为有乐趣才会有兴趣,有兴趣才会镌刻于心。

(四)校园文化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打造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软硬环境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范文9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得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要“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使广大大学生继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深化中国梦思想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梦”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更深入、更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思想文化积淀,深入理解和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时代价值,有利于坚定大学生“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现在世界日益开放,各种思想和文化的交流、交融和交锋广泛而激烈,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成一定的冲击。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灿烂辉煌,传统文化是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因,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中,凝聚着民族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是人们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客观环境和重要力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重要根基。传统文化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渊源,尤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如中国传统文化中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精神,对于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操,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视道德修养、道德感化,强调道德践履,注重“知行合一”的行为准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

二、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会处在转型之中,经济利益、社会组织、管理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日益多样化、多元化和复杂化,我国传统文化及其教育面临一些新问题。

(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当前,一些大学生信仰迷茫、理想模糊、价值扭曲、诚信淡薄,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学习根本不重视。一些大学生在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存在疑惑、偏差甚至错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往高校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所忽略,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以致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不完整、整体性不连贯,教师队伍自身传统文化素质也不高。

(二)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贫乏

现在不少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的知识素养很差,对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哲学思想知识了解掌握得更少。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教授在美国访问交流时曾感叹,我们去留学的一些学生对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说不出个道道,不知《论语》《中庸》[2]。随着各国交往交流影响的扩大,不少大学生只重视外语的功利性,轻视母语。用人单位也反映现在的大学生对中国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语言能力很差。当代大学生大多难以直接进入传统文化的语境,不能亲密接触到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能正确理解文化精髓,难以直接阅读古文和传统经典,更不用说能写作古体诗词、对联了。

(三)一些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精神淡然漠然

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德思想是巨大而宝贵的历史遗产和财富。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提倡德为先,而现在有的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与我国传统美德格格不入,如只顾自己享受乱花钱,不顾父母艰辛,无节制地向父母要钱甚至骗取父母血汗钱等。现代化的发展与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可以统一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和腾飞的历史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著名史学家张岂之教授说,作为中国的学生,“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唯其如此,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3]

(四)传统文化教育受到西方文化的渗透、干扰和破坏

当今时代,全球力量对比正在深度化调整,世界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文化呈现多元化。中国社会在加速变革,各社会群体的分化,各种西方文化思潮涌入我国,网络媒体上各种不良和有害信息的大量传播,大学生很易受到影响,一些大学生容易对西方价值观和文化产生盲目地崇拜。西方国家一直在竭力向世界各国特别是社会主义中国兜售他们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进行文化渗透和侵略。现在西方的文化产品充斥中国大学校园,大学生很容易受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影响,进而怀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如美剧《纸牌屋》,2014年在中国播出,一些大学生看后即对爱情与权利等产生“新”的认识,冲击和冲淡着中华传统文化。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重视和加强高校教师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是关键,起主导作用。一是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习和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只有教师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充分解读传统文化及其时代意义价值并且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二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水平。高校具有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与优势。三是加强对相关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四门必修课是高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和要求,找到切入点、共鸣点,使大学生能够更深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教育,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教材和读物,开设相关选修课。课堂理论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最主要和最有效的途径。贵州大学为了加强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以及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7月贵州大学成立了阳明学院,以“以生为本,古今贯通,中西融会,文理渗透,知行合一”为价值观,开展本科通识教育,充分重视对大学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纳入正规教学计划,这也是一种教学与实践改革。

(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各种文化资源特别是利用好网络媒体资源,加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呈现。建设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建设传统文化特色网站,校园网站开设传统文化专栏,拓宽适合大学生认识、学习传统文化的线上教育平台。学校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等重要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要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育人功能。还可以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使大学生更好更充分接触、感知中国传统文化。

(四)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深化学习和认识

我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充分利用。如可以有组织、有目的地让大学生对学校及其周边的纪念馆、博物馆、伟人、名人故居以及具有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特色的名胜古迹等生动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参观考察,并建立相关教学与管理机制,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7月贵州省教育厅与贵阳孔学堂联合制定了《贵州省贵安新区大学城花溪片区高校大学生到贵阳孔学堂听讲座学分认定工作方案》(试行)。方案规定,贵安新区大学城、花溪片区高校的大学生,到贵阳孔学堂听满6次讲座,可以获得1学分。贵阳孔学堂是以“学研”为主的传播、交流、分享中华传统文化的机构。这是贵州高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孔学堂合作,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新举措。

在科技和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不断完善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新课题,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2013-12-23).[2016-07-0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_118674689.htm.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范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传统文化 认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115-0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髓,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历经磨难、涅重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历史奇迹,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倒的不竭动力。十以来,党和国家再次提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文化的传承依靠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的重要途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对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就是要对传统文化中凝聚民族精神与人文内涵的经典内容予以挖掘、提炼、再现与传承,激发、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骄傲感与认同感,并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

1.1物质层面

主要包括了文化典籍、科技艺术、民风民俗与人文自然景观。文化典籍方面主要有儒家经书、史书、诸子百家、《诗经》、唐诗宋词、汉赋元曲、明清小说等经典篇目。科技艺术方面主要有四大发明、中医麻醉、天文气象、建筑、书法、国画、京剧、茶艺、宗教等。民风民俗主要指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生礼仪和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人文自然景观主要指祖国的大好山河与历史文化古迹。

1.2精神层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主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人本精神,“修身、齐家、平天下”和“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礼仪之邦的礼治精神,“依法治国”的法治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不息精神,“言出必行”的诚信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扬弃、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精神等。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文化艺术欣赏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全面、系统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素养,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学会欣赏中华传统文化,培养自身的文化艺术欣赏能力。

2.2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形成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

“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可见,新疆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只有实现了民族团结,才能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髓,文化在民族团结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民族团结,关键在于促进各民族的文化及价值认同,虽然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但又都根植于中华文化,都凝结着民族精神。因此,在新疆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研究,可以使大家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各民族在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中共同缔造了中华文化,从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自觉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

2.3有利于培育正确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精髓,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拓展学生人文视野、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育学生独立人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中华传统文化倡导仁、义、礼、智、信,主张克己、内省、修身、养性、践履、躬行,这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丰富素材与借鉴范例,对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当下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本身就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此外,中华传统文化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与血脉,是需要中华儿女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的,这本身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匮乏

新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度不高,传统文化知识匮乏单薄,绝大多数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涵盖的内容知之甚少,不能准确、全面、系统表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自然也就谈不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偏差

受网络媒体与各种文化思潮的不断冲击和影响,新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缺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很少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被充斥文化市场的各类通俗文学、快餐文化和“肥皂剧”等消费现象所绑架,人心浮躁,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细嚼慢咽,用心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阅读取向更多地倾向于低俗性、娱乐性与游戏性。

2.原因分析

2.1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迫于就业压力的严峻形势,职业院校办学理念趋于功利化,课程设置过于实用化,最大限度地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大学语文作为公共类人文通识课程,职业院校往往只注重了它的基础性与工具性,而忽视了它的人文性,因而没有很好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深刻内涵,使之更好为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文化艺术欣赏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2.2现代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网络媒体和各种文化思潮不断冲击和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行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导致当今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发生偏差,阅读取向倾向低俗性,很少有学生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策略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过不断传播、发展、融合、壮大,已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同,成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引领着我国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在多元文化共存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碰撞,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甄别不同文化的优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丰富已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是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必须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

2.遵循“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要尊重多元一体的事实,遵循“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原则,即要教育学生不仅要珍视、保护、弘扬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充分尊重、理解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与特色,在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同时学校也要有包容开放的精神,能容纳不同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展示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与差异。

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

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必须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既要深刻挖掘与全面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层蕴含的精神品质与价值追求,又要结合社会实践赋予“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价值理念全新的现代意义与时代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孕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要盘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与范例素材,并将这些资源与素材用好、用活,结合现代社会实践与时代精神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用好、用活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这些丰富的思想素材,才能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4.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关键在于入心入脑,要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外化为学生的日常言行,而不是流于形式。这就要求我们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具体实践,首先要充分发挥好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一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大学语文与思政理论课教材建设与课程教学,结合职业教育特色与地域文化特色,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篇目,分层次、分内容、分项目组织教学,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化;二是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在高职院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必修课程,使大学语文课程与文化艺术选修课程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与主要渠道,让学生像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样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三是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科建设和研究平台建设,为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传播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其次要组织开展好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的社会大课堂,因此职业院校要积极拓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多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等革命教育基地,通过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与民族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也可以组织学生多参观历史文化古迹,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育,自觉追求真善美。

5.大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与践行活动

在开展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大力推行中华经典诵读与践行活动。通过反复诵读与践行,不仅可以弥补高职院校偏重理工科和技能培养的弊端,构建诗意和谐的校园,将文化熏陶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还可以使学生在与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对话中,不断强化自身的历史责任感、社会使命感与正义感,净化思想,提升境界,培养情商,完善人格;更是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同化与塑造每一个学生。

新疆高职院校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既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文化艺术欣赏能力、传承民族精神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需要,更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只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洗礼,大学生才能正确认识民族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才能积极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只有认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疆的大学生才能主动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高度认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洪涛.在青少年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1(6)

[2]刘和鸣.对新疆强化“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思考[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3]秦宣.关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几点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6)

[4]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网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范文11

关键词:十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很长一段时期,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价值定位,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关键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难点问题。党的十以来,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新高度,将传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结合,特别是同志通过主动阐释、积极运用、率先垂范等方式,就其历史定位、主要内容、根本价值、传承途径等作出深刻论断,推动了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挖掘与探讨,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论的新发展。

一、批驳各种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错误论断

清末以降,国人在坚船利炮的威逼下,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了救亡图存,其先后向西方学习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文化。西方文明的传播、推广,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怀疑否定的情绪逐渐上升。直至五四新文化时期,提出“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胡适语)。这种“百事不如人”的价值判断决定了“全盘西化论”者要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的基本立场。被称为“最后的儒家”的梁漱溟举起文化保守主义的旗帜,提出东西方文化不存在先进与落后的问题,而是不同文化类型的区别。他认为世界的未来要走“中国的路,孔家的路”,“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之复兴”,由此确立了现代新儒家捍卫传统文化价值的思维定势。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则认为,中国未来的新文化应该是超越东西方文化的“第三种文明”,既坚持唯物史观所揭示的文化具有的时代性、普遍性,又坚持文化具有的民族性、特殊性,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之先河。近现代以来,自由主义文化派、保守主义文化派、马克思主义文化派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立场上,相互冲突与融合,共同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发展景观。改革开放近40年,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变革与社会转型,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环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海外新儒家及大陆新儒家为了抵制西方文化的入侵,坚持保守主义文化派立场,鼓吹文化复古主义,主张恢复儒教功能,回归儒家道统等。同时,伴随着中西文化日益广泛的交流、交融、交锋,出现了与之针锋相对的,它们是自由主义文化派在新历史时期的反映。面对文化领域如此纷繁复杂的局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何去何从?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及理论界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批驳了各种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错误论断,重新定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坐标,为其传承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怀疑否定论干春松教授的著作《制度儒学》,直观地向人们展示了儒学、儒家对古代社会的深刻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儒学的制度化和制度的儒家化。彼时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泱泱大国,巍巍华夏,文运昌隆,虽历经朝代更迭但文脉延续不绝。所谓“国可亡,中华文脉不能断!”这样的民族心理衍生出文化上的盲目自信与夜郎自大。直至西方列强叩关索地,清政府割地赔款,一些士大夫开始“睁眼看世界”,一改对传统文化的迷信,开始怀疑和反省。怀疑中国之器物可否堪用,怀疑制度和文化是否足恃?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层面走向制度层面;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从制度层面走向精神文化层面。这一路向西的学习经历了从“西学之用”深入到“西学之体”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被怀疑否定的过程。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之后,在鞭挞封建专制的同时矛头对准了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儒学,在激进批判的过程中难免将孩子与脏水一起泼掉,未能做到辩证地“扬弃”,一时间否定和破坏中华传统文化几乎成为潮流。新中国成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中,虽然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推陈出新”的文化建设方针,实际落实中重批判轻继承,强调传统文化属于封建文化的时代性,忽视传统文化超越时代具有永恒价值的继承性,中破四旧也存在将工商老字号、古籍、字画、瓷器、古建筑等文化遗产混同四旧一起破坏,更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今天,我们在对文化发展的曲折历程进行反思的同时,必须正视怀疑否定论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当前,西方在经济科技信息上仍占优势,在国际体系中仍处于主导地位,而且这一格局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

在此历史和现实条件下,百事不如人的崇洋心理、怀疑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惯性,依然顽固地存在着。他们习惯将中华传统文化视为糟粕、封建残余和落后过时的象征。在其看来,中国在经济崛起后所面临的诸如官本位、、奢靡浪费、法制缺失等诸多社会问题,根源即在于受腐朽落后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受新自由主义、西方民主主义等思潮的影响,部分社会精英与所谓公知激烈地抨击中国的传统与过去。他们将民主不健全、贪腐屡禁不止及社会不公正、不平等,完全归咎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并将其视作历史包袱。他们片面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亲亲、尊尊、三纲五常划等号,认为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负面的,甚至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优秀传统文化。部分人即使承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也对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和文化能否在当今社会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意义心存疑问。这种反传统的传统,使国人沦为精神浪子,丧失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作立根铸魂的战略资源。特别是同志高度重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源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此外,学术界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内政外交等命题展开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讨,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真实的社会存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意义。这些论断和成果,有力地驳斥了怀疑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视为沉重负担的错误思想,驳斥了认为只有将其彻底废弃,中国才能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全盘西化论,为在21世纪中华文化的复兴扫清了障碍。

(二)文化复古论20世纪中期,唐君毅、张君劢、牟宗三等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昭告中国历史文化所以长久之理由,肯定历史文化之精神生命,强调与西方文化不同之东方智慧及其世界意义,并号召人们研究中华文化,现代新儒家的发展进入鼎盛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东亚文化圈的经济崛起及诸如生态破坏、功利主义盛行等世界问题的产生,各国学者开始强调对中华传统哲学智慧的汲取。中国学界在反思重建价值秩序的过程中,也日益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但一些学者在经历的激烈动荡后,激进地走向怀疑否定传统文化的反面,积极鼓吹文化复古论。他们坚持夷夏之辨的陈腐偏见,认为马克思非我族类,马克思主义并不适合中国国情,主张复古更化,恢复中华道统。一部分人还在海外新儒家已产生较大影响的情况下,主动借用该旗帜,自封为大陆新儒家,并利用这一极富使命感的身份,刻意制造非马即儒的紧张对立,意在通过崇儒反马的宣传鼓动,攻陷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阵地。譬如蒋庆指出,应将孔孟之道作为根本统治思想写进宪法,替代马列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依靠儒家义理实行王道政治[1]。实际上,其早在21世纪初就在贵阳修筑阳明精舍宣传其所谓政治儒学、儒家等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政治主张。陈明则高调宣扬文化民族主义,在其看来,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是鸠占雀巢。因此,应去马归儒、改旗易帜。他创办《原道》等刊物,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积极推广文化民族主义,抵制和抨击一切外来思想、文化与宗教。

康晓光明确提出,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儒化共产党,儒化社会,儒化中国[1]。党的十以来,针对党中央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陆新儒家错误地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放弃马克思主义,重回中华正统的开始。这种错误认知明显是对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误读。强调:“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一定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2]即是明证。这种刻意误读,势所必然地遭到学界同仁的广泛批评。譬如方克立先生指出:“他们(大陆新儒家)写了不少有意曲解思想的文章,主要是一厢情愿地表扬他‘去马归儒’,复归中华道统,让他们看到了‘儒化共产党’‘儒化中国’,将中国和平演变为一个‘儒士共同体’国家的希望。我认为要澄清上述误解、误读和有意歪曲……”[3]黄明哲讲:“一些‘儒学’学者认为,儒家文化重新成为正统的日子正在到来……这类观点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传统文化观显然存有误解。”[4]还有部分大陆新儒家刻意混淆优秀传统与传统的内涵,片面地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范围,将传统政治思想、宗教意识、家庭伦理等,统统不加扬弃地视为优秀传统文化。但无数实践证明,这种全盘复古思想,忽视中国社会形态发生根本变革的事实,实际上只是一厢情愿毫无结果的闹剧。总之,文化复古论与怀疑否定论异曲同工,前者是全面肯定,后者是怀疑否定,二者都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究其原因,一是复古论者没有看到孕育传统文化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已不复存在。这种对待传统文化只强调继承性无视时代性的态度,绝无成功的可能。二是复古论者尚未认识到十以来党中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弃马归儒、改旗易帜,而是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文化支撑。

(三)文化虚无论文化虚无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层面的主要表现是抹黑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为反面人物正名,歪曲与传统器物、节日、技艺、医药、习俗等相关的历史事实。譬如蔑视传统道德观念,抹黑孔子、魏征、关羽等正面历史人物,为秦桧等负面人物申冤叫屈,无视中医的重要作用等。较之怀疑否定论不信任传统,文化虚无论直接无视其存在或否认其价值意义,对中华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负面影响更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最丰富、最全面、最真实的历史。几千年以来,其逐渐成为风俗、伦理、制度、器物、艺术等内涵深刻、形式多样的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凝聚着几千年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基础和实践基础,还维系着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中华文化连续性,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更是大国崛起的优势资源。所谓“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历史文化体现的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不仅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共同文化、共同社会心理的载体。文化虚无论者通过歪曲或篡改整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旨在破坏我们对民族国家的基本认知、基本信仰。实践证明,文化碎片化、历史观模糊化,势必造成价值观体系混乱,继而导致思想教育荒废、政治纪律松懈、社会风气败坏和民族认同式微,并最终动摇民族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础。综上所述,较之怀疑否定论、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论,文化虚无论更是釜底抽薪、自掘坟墓的邪路。党的十以来,多次强调:“如果我们的人民不能坚持在我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价值,而不加区分、盲目地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那就真正要提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会不会失去精神独立性的问题了。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5]“中国共产党人不是者,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①学术界也对文化虚无论展开了批评,并肯定了传承中华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譬如左鹏明确指出其错误:“文化虚无主义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对中国的现代化只起负面的阻碍作用,是‘沉重的包袱’‘历史的惰力’,主张把西方的理论、观点生搬硬套地挪到中国。”[6]王伟光则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治国理政、安邦济世的思想资源,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源泉,发展和平外交战略的文化基石等[7]。这些论断,有力地驳斥了无视中国长久以来形成的道德标准、技艺传承及风俗习惯,将中华文化虚无化、空心化的错误观点,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二、揭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的思想和实践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来破解当今我国面临的难题,通过自觉地传承、弘扬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赋予时代特色的同时也赋予了民族特色。从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立场态度,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丰富发展,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沃土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而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固有根本。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是当前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如前所述,怀疑否定论者不信任传统,主张摒弃传统或全盘西化;文化复古论者全面肯定传统,要求回向儒学、回归中华道统;文化虚无论者曲解、虚无中华文化,企图瓦解国人的价值信仰。由此可知,这些论调虽各有侧重,却都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途命运与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此类问题虽错综复杂,但其症结在于如何解决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党的十以来,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相关文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我们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时代实践特点,科学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历史文化虚无主义,抵制复古主义[8]。这既是对复古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的直接回应,也反映了大部分学界同仁的心声。如方克立先生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是主导意识与支援意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主导地位越明确、越巩固,就越能以开放的胸襟吸收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9]“文化思想的宗纲是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三流合一,综合创新。”[3]高长武认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维度,是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思想基础和根本前提[10]。作为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展与实践,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无数历史和实践证明:其必须与相关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相结合,才能引导人们走上正确的、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一脉相承的实践探索中,自觉地传承、发展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吸收借鉴、批判继承、创新转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生了密切关系,即“马克思主义要在思想和情感上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以农民为主的中国人民所接受,就必须植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11]。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21世纪焕发新活力,就必须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扬弃和改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发挥其作用。概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非非此即彼、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借鉴、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是指导思想与血脉根基的关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任何民族或国家的文化都有器物、制度与价值层面的分别。价值层面的内容较之器物或制度层面更深刻也更具本质意义。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永恒的东方智慧和人文精神。譬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修齐治平”的人生观,中庸、“忠恕”的处世观等。这些人文理念,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选择。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13]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各民族文化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固有泉源、固有根本。就我国而言,民族之根本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之根本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以来,党中央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渊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一项培根固本的工程。从辩证唯物主义出发,过去、现在和将来是线性发展的过程,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传统和现代紧密相连,我们要更好地解决现代化难题,必须回首过去,从传统中汲取经验和智慧[14]。2017年1月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15]其充分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延续中华血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集中表达了党中央及社会各界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自觉认同和坚定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最古老的传统,是民族认同的文化基因,蕴涵国家复兴的基本价值。这些文化和价值,是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的根本依据,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基本出发点。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诚信缺失、、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盛行、生态环境破坏及国家文化软实力不足等一系列社会、政治问题。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这些问题越发成为中国崛起的瓶颈,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从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中寻找现代化困境的解决途径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譬如欧洲国家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中找到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资源;现代化进程完成后,又在启蒙思想的基础上,发现后现代社会的生存智慧。雅斯贝尔斯这样描述传统的重要性:“公元前500年左右,古希腊、以色列、印度、中国及古波斯等都出现了伟大思想家,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从那以后,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一直依赖‘轴心时代’文化复兴所提供的精神力量。”[16]作为轴心时代的核心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无限希望[17]。对于新时期的执政者自身建设、治国理政、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对外交往等方面均具有启示意义,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改革开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等,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治国理政的实践,使其以社会主义政治伦理、话语体系、价值观、经济思想、生态理念等崭新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具体表现在:一是借鉴传统政治伦理加强党的建设;二是传承传统富民思想促进经济发展;三是以传统文化为渊源培育核心价值观;四是借鉴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五是弘扬传统“和”文化助力对外交往等。这些理论与实践,见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概而言之,十以来,从共同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共同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共同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和精神融入其中,给国人以禀赋、依归、自信与勇气。就像同志所说的:“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21世纪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

三、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文化概念内涵丰富,外延宽泛,多年来人们一直努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作出理论概括。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如张岱年先生提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以和为贵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但其核心应是关于人的自觉的思想[18]。李宗桂先生认为:“所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19]综观学术界相关研究,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界定可大致分为列举式、内涵概括式,或二者兼而有之。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界定同样采用了列举与内涵概括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进一步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首次明确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即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跨越时空、超越国度、拥有永恒魅力的中华文化成果,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15]。除此之外,是否仍有其他内容呢?我们可以看到,在《意见》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点任务的论述覆盖了更多的传承项目,事实上已为我们勾勒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轮廓,即中华传统古籍、戏曲、书法、语言、文字、医药、烹饪、武术、园林、节日、文物、制度甚至包括历史文化街区与名人故居等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列举式与内涵概括式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具体地表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何物,但也存在界定相对模糊、概括不够简洁的弊端,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挖掘、划分、总结和概括。学术界习惯上是将中华传统文化分为体、用两个层面加以概括,这主要源于理学家对体用关系的探讨。譬如程颐就有“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说法。这种划分方法,由学术变为常识,获得较大影响,始于近代以来国人对西方器物、制度、风俗习惯、价值观等逐步深入地学习和借鉴。学界往往以此为依据,由浅入深地对文化实体展开层次划分。这种划分,反映了文化传播的难易、快慢,且能直观体现文化的作用及影响,具有良好的表达效果和一定的科学性,因而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和接受。以此划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可大致分为体、用两个层次。但众所周知,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儒家从封建正统到地位一落千丈,之所以没有断绝,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文字与典籍的完整留存,使我们有机会重新学习古人的思想、失落的国粹。所谓文以载道,语言文字和经典都是工具,是确保文化传播及文化传承赓续不断的载体。倘若其缺失,恐怕我们便只能在日用不知的梦魇中保留对中华文化的最后眷恋了。因此,中华文化之文同样不容忽视,亦不宜与其体用混为一谈。因为无论体用,其作用或影响的发挥,其延续与传承,都离不开语言文字、典籍等基本传播载体的运用和发展。概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有体、用、文三个层面。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体,主要涉及精神、价值观层面,如中华民族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用,关乎器物、制度层面,如园林、文物、历史文化街区与名人故居等;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文,主要是传播载体,如语言文字及经史子籍。

四、开创体系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径

近代以来,不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还是传承项目、传承平台、传承组织及传承环境等,都随着时代变迁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如何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甚至通过实施传承发展工程统一部署、协调各方、保障落实,开创了体系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径。具体表现在,传承主体向立体化发展,传承项目、平台、组织向生活化延伸,传承环境的塑造更加制度化等方面。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向立体化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蕴含其中的儒学,在古代社会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其传承发展是有保障的。古代中国,形成了包括官府、官学及家庭、家族、私塾、同乡会、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在内的多主体、多层次、宽领域的传统文化传承机构。但伴随封建统治的终结,这些机构或解体或被取缔,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失去了原来的土壤。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相关政策的改变,人们越发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由此,涌现出一大批国学、中国哲学、汉语言文学及考古学的研究者。他们不断挖掘中华文化的价值意义,倡导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时和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在其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决自身及社会面临的问题,引发了强大的国学热、传统文化热。特别是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回应时代问题,并通过治国理政的实践发挥其价值效用,推动形成了传承主体由单一向立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具体而言,一是党是领导责任主体。《意见》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15]二是各级政府是主导责任主体。各级政府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城乡基层。各类文化单位、各级文化阵地,都要担负起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三是全体教育科研工作者是教育责任主体。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要深入阐发传统文化精髓,积极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其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四是所有家长都是家庭教育责任主体。广大家长要恢复和确保良好的家风家教,把所有的家庭打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阵地。五是人民是实践创造主体。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主体地位,“发挥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发挥青少年的生力军作用,发挥先进模范的表率作用,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积极作用,发挥文化志愿者、文化辅导员、文艺骨干、文化经营者的重要作用,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15]。六是各类经济组织、从业人员是经济引导责任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各行各业经济体及其从业人员的积极作用,引导人们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将相关产业做大做强,充分挖掘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概而言之,就是要坚持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协同推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向立体化方向发展,形成政府推广、大众推广、群体推广、人际推广、国际推广相结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新格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平台、组织向生活化延伸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学热”“传统文化热”持续升温,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仍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传承项目、平台、组织单一,传承方式僵化,缺少与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因而社会效益难以显现。《意见》指出:“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15]因此,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共建共享,注重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必须充分利用传统语言、文字、经典、习俗、节庆、教育、节目、娱乐、美食、工艺等文化元素及现代教育传播技术,打造更具生活化的传承项目、平台和组织;必须通过生活化的传承项目、平台和组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人们的日常用度、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党的十以来,学界自觉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意见》以来,相关研究获得了更大进展。譬如李明泉指出:《意见》表明,以语言文字为中心、以文化经典为依托、以习俗节庆为纽带、以化育知行为关键、以文化传播为平台、以生活方式为目的、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对外宣传为渠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主要路径[20]。通过研究系列重要讲话、相关文件及广大学者的相关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党的十以来推动传承项目、平台、组织向生活化延伸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创新。具体而言,一是项目生活化,如中华老字号保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城镇化建设、振兴中华传统节日、积极推广中医药、民族服饰及中华武术、发展民族体育项目等。二是平台生活化,除了研究院、实验基地、设计院外,还应充分发挥诸如微信、微博、主题网站等互联网、新媒体及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影院等传播平台及寺庙、道观、园林及各类文化旅游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三是组织生活化,如发挥中医药协会、中华武术协会、红学会、商会、收藏协会等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宣传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环境的塑造更加制度化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的扬弃观,而且从战略高度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联系起来,视其为突出优势,并实施传承发展工程,积极继承、弘扬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过程中,通过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完善各项保护制度、加强法制建设等,打造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使其传承发展环境的塑造更加制度化。具体表现在,其一,各级党委和政府将传承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对有关工作作出制度性安排。如加强宏观指导,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考核评价体系及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内容等。其二,加强传承发展相关扶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如制定和完善惠及相关工程项目的金融支持政策,建立合作共建机制,制定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完善相关奖励、补贴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捐赠或共建相关文化项目,建立健全传承发展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制度等。其三,制定或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如完善文物保护法、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通过法制化建设增强全社会依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形成礼敬守护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法治环境等。

参考文献:

[1]方克立,张世保,林存光,张小平,刘东超,等.大陆新儒家思潮评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7-30.

[2].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3]方克立.“马魂、中体、西用”是文化思想的宗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5).

[4]黄明哲.从传统文化观看当代传统文化研究创新[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8.

[6]左鹏.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3).

[7]王伟光.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求是,2016(24).

[8]新华社.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就《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答记者问[EB/OL].人民网,2017-02-07.

[9]方克立.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三点看法[J].高校理论战线,2008(11).

[10]高长武.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三个维度[J].党的文献,2015(1).

[11]陈先达.摆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位置[N].吉林日报,2017-02-27.

[12].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13].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J].党建,2014(3).

[14]李小杰,何静.十以来党的建设对传统哲学思想的传承与借鉴[J].思想研究,2016(3).

[15]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7.

[16]卡尔?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4.

[17]冯友兰选集(通论道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380.

[18]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七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471-474.

[19]李宗桂.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2013(11).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范文12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043-02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儒家政治伦理文化为核心的,体现在观念形态的哲学体系中的多元动态的文化系统,是各朝各代各种文化思想碰撞同化的产物,更是在中国人民经济文化政治生活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归纳出来的一种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加强传统文化精髓的学习,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现在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在工作中学习和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智慧,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实践的结合点,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价值,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民族意识。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问题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足。现在我国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更没有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现代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通过思想政治课进行的,教育方式也多为理论教学,如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等,并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此外,在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没有明确统一的教育目标和行为规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要求非常空泛,而且也没有针对大学生中出现的一些思想政治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普遍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开展。

2.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身上体现不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各国文化也随之有了融合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一些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令人担心,平日只浏览动漫卡通、时尚杂志、通俗小说的他们,可能连我国四大名著都没有阅读过,传统人文经典阅读得少,从中获取的文化内涵自然更少。此外,由于缺少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一些大学生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自私自利心较重,严重缺乏民族使命感和荣誉感,不可否认这是由于社会上后现代主义以及功利主义盛行的影响,但客观上来说也是没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

3.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载体不够。由于思想政治课是当今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自然缺少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载体,比如,举办一些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等,即使开展也多处于重大节日或是活动时,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也没有形成常态化。此外,现代网络媒体对大学生的行为、思想影响较重,但很多高校并没有在互联网这方面媒体进行开拓,使网络媒体成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已有的工作也较为零散,没有系统性,难以发挥出网络媒体的巨大优势。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1.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以及吸引力。由于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思想较为活跃跳脱,对古板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有抵触情绪,大学生在这个阶段正处于人生的重要时期,但也容易受到观念的冲击和西方文化的影响,这就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学生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若能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来吸引和影响学生,更容易被接受。

2.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统文化中蕴藏的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以及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的公德心等,这些内容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政治品德思想。传统的文化涵盖了人格修养、爱国主义等各方面的精神元素,其各种各样的文化作品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宝贵的精神资源。

3.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具有丰富的道德哲理,影响甚至遍及全球,因此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道德文化能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培养大学生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及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也是现代大学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4.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我国传统的文化中包含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果大学生能认可这些文化,那么将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只有当大学生认同了传统文化的整合力,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大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和内容,时刻用传统文化规范自身的行为,在大学校园中营造尊重传统文化的和谐校园氛围。

5.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与我国现代化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优秀传统思想不光影响着年轻的学生们,也同样影响着社会各行各业中的职业人士,因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使大学生更快地形成与社会相适应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他们更快地成长为我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6.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充分发挥文化渗透性强、影响持久以及形象、生动等特点,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活泼,更能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更易为青年学生所接受,使学生在受到传统文化熏染的同时,更能接受到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理想情操教育,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7.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可以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极为丰富的资源。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常言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道出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有不计其数的仁人志士一心为国甚至为国捐躯。其二,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当代大学生需要树立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在近代史上,中国人民表现出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指引着我们为实现个人以及祖国的伟大梦想而时刻奋斗。其三,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儒家思想中体现出“慎独”,大学生应该时刻注意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修身养性。

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应用

1.组织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大学生是祖国发展的人才,故高校教育不应只局限于理论教育和书本教育,还应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等。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中也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高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如:社会群体应宣传我国传统文化的来源背景,在传统的节日中可组织相关的传统表演。

2.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网络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网络平台获得知识和信息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这就要求高校应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建立学校的网络管理部门,并认真负责地建立、管理和监督维护网络平台,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氛围,为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供主流的文化背景。高校也了建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网站,但应注意突出本校的特色,“中国大学生在线”这一网站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案例,全国各地的高校都可以学习借鉴。例如,通过网站开展旨在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的活动,以及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的活动。或在网站提供名师讲座等学习传统文化的资源,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强大号召力。

3.加强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在高校的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但现阶段,部分高校并没有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对传统文化知识没有系统和科学地讲解,有的甚至根本就不涉及传统文化知识的相关内容,这些都将导致传统文化在学生中不能很好地弘扬和继承。这就要求高校应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课堂教学,可开设独立的课程,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可包括偶我国古典的音乐、诗词和书法作品等欣赏课。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是我国优秀思想家智慧的结晶。对于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做好其传承和保护工作,要不断地结合实际发展创新我国传统的文化,不断地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元素。在新时期下,应充分地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其运用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充分地发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能够更好地帮助各大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莉萍,王芳,张莹莹,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11):61-67.

[2]刘红旗,王秀丽,李斗争,等.传统文化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28(6):87-89.

[3]魏媛媛,杜瑞平,张晓峰,等.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及期价值体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5):75-77.

[4]李赛钰,张雅丽,李晶晶,等.新时期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疏离与回归[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新论),2012,14(1):34-36.

[5]马其南.传统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220-222.

[6]路飞飞,杜瑞平.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5):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