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字钟实训总结

数字钟实训总结

时间:2022-04-14 16:54:37

数字钟实训总结

数字钟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对口单招 计算机 技能训练 效果

江苏省自实行对口单招计划以来,针对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制定了一系列的技能大纲,对计算机专业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及考核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也明确提出学生计算机技能是进入高校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分析2010~2011年江苏省针对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制定的技能大纲,并结合考生反馈情况,对如何提升江苏省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技能训练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依据考试大纲,制定训练计划

江苏省最新的考试大纲中有明确的各项技能的得分,80分的C语言、60分的网页设计、40分的电子表格、40分的图文排版、40分的文字录入、30分的图像处理及10分的网络应用,共300分,考试时长为120分钟。依据最新考试大纲各项得分比例来看,C语言及网页设计占的分数较大,所以这两项成为训练的重点,而其他几项的分数比例都基本相同,可遵循从简到难的原则,先将简单部分掌握,后针对较难的部分加强练习,保证学生在考试中能稳中求胜。再者,考试大纲中并没有对结构体变量及指针进行明确的规定,但是考试中出现的很多字符或者函数都是属于指针类型的,所以老师在进行计算机技能训练的时候,要记住简单概述指针这一部分。结构体变量也一样,会在计算机造作部分出现,所以老师们也不可忽视。对考试大纲进行分析和总结后,笔者认为技能训练考试要掌握考试大纲的重点,制定有效的训练计划,合理地分配各项技能考试时间,以提高学生计算技能考试成绩。

二、依据项目要求,合理分配时间

依据江苏全省2009~2011年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技能考试情况及学生反映情况来看,学生考试时间不够是影响技能考试成绩的原因之一。很多学生用于电子表格、Word文件等操作题目的时间较长,当到程序题的时候,已经没有充足的时间了。主要原因还是学生在日常的技能训练中未建立起时间观念,没有考试带来的紧迫感,导致做题的速度相对较慢。所以老师在进行计算机技能训练的时候,要根据各项技能考试要求,合理分配各项做题时间。例如Excel、Photoshop及Word文档这三部分所用的时间大约在40分钟左右,程序设计与阅读也在40分钟左右,Frontpage做题时间在20分钟,而打字和网络应用相对简单,在5~10分钟左右。为了提高学生考试的紧迫感,可在训练技术后,马上进行模拟考试,以提高学生时间观念和紧迫感。

三、加强技能训练,保证基础得分

在计算机技能考试中,文字录入是比较简单的,也是最容易得分的,对文字录入的训练也有以下几个要求。一是计算机考试中,文字录入部分大多属于记叙文或者散文,不会存在很多的特殊符号或者生僻字,所以不用加强训练的难度,这样会浪费时间。二是提高学生打字的速度,在保证文字录入完全正确的情况下,文字录入的速度应尽量保持在50字/分钟。三是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文字输入法,所以学生要掌握自己比较熟悉的输入法,才能保证打字的速度。四是在进行文字录入的时候,千万不可打错字,也不可以按错键,因为如果错一个字,可能会连错几个字,甚至一段字,导致考试失分严重。

四、注重程序算法,提高考试成绩

江苏省2008~2009年计算机技能考试大纲中,程序项目考试主要由编程题及程序改错题组成,而2010年计算机技能考试大纲出现了一些变化,程序项目考试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入程序填空图,这个项目的分数比例也由原来的60分增加到80分,同时将程序设计语言改为C语言。C语言是计算机技能考试项目难点,也是技能训练的重点,分数比例也最大,所以程序项目训练十分重要。

在所有的程序题目中,其重点都在于程序编程的思想,即程序算法。在程序填空及程序改错题中,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程序编程阅读机调试技能,了解编程者的思维,而在编程题中则要求学生掌握程序的设计算法。要保证C语言考试项目得分,必须掌握好程序算法。所以老师要加强学生程序算法的训练,使学生真正掌握程序算法,并切实运用到计算机技能考试中,保证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技能考试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爱均.提高对口单招计算机技能训练效果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0(4).

[2]丁火群.关于如何提高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技能考试成绩的几点思考[J].文理导航(下旬),2012(11).

数字钟实训总结范文2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146-02

传票翻打主要是通过计算机、计算器等现代化工具对传票中的账号、金融、代码等各种数字进行输入,以便于进行金额、数量的统计或进行账务处理。在当今数字信息化时代,这一技能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商场收银、会计记账、银行柜台业务等凡是和数字有关的行业几乎都会用到这一技能,是财经工作者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并被列入全国会计技能比赛的正式项目,也是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然而,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在进行传票翻打训练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很多学生手指往往随意在键盘上乱敲,“东一榔头、西一棒”,指法极不规范,更谈不上应有的速度,学生训练的积极性不高,技能水平没有达到专业要求的水平,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教师的重视和反思。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传票翻打技能水平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明确目标,细化任务,达到“有的放矢”的要求

翻打传票是一项长期训练的技能,需要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每天坚持练习,才能不生疏并能够运用到工作当中,因此确立的学习目标最好富有吸引力,让学生都能心向往之。例如,在课程教学前期,在制定目标之前,首先给学生观看历年全国翻打传票项目比赛和笔者历届带出的优秀学生以及行业工作人员的传票翻打的录像,让学生了解该技能的基本要求,明确该技能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然后在学生羡慕的眼神中适时提出目标:翻打传票 10 分钟达到 250-300 分。学生很容易就能接受清晰明了的目标,明确了传票翻打的具体要求,为后续的努力学习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

然而,学习总目标可能距学生的当前能力还是比较遥远,一时半会难以实现。因此,在明确学习总目标的基础上,紧跟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细化目标,制订分阶段、分课时的学习计划,并且在训练过程中要适时依据总目标及学生的训练情况,及时调整学习任务和要求,做到每个目标都成为学生跳起来能够得着的“苹果”。例如,根据翻打传票特点及课时安排,将计划分为数字小键盘盲打、找页翻页练习、传票翻打三个阶段,其中数字小键盘盲打阶段主要以训练指法的规范化为主,强调手指的正确分工,五指并用,各司其职,之后着重提高录入的速度和准确率,当在小键盘盲打阶段达到技能要求后,才开始进行下一阶段的教学―― 传票翻页练习。传票翻页练习阶段主要以训练左手翻页的准确率,找页翻页主要训练左手连贯、快速、准确翻页。这个分阶段技能也给出细化的小目标,要求学生必须在指定时间、规定动作下完成找页和翻页。传票翻打阶段,要求学生的左右手必须协调配合,左手翻页的同时要快速记下数据,右手迅速找到相应数字录入,左右手的配合基本要求就是不能出现右手停顿等待左手翻页的动作。通过这三个阶段的细化目标,学生明确了整个技能要求,做到了心中有数。

二、创新方法,丰富形式,收获“热情高涨”的奇效

传票翻打的练习与提高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更是一个枯燥和艰苦的过程。在这个长期的训练过程中,从学生的心理学角度来看,往往会经历三个时期:初始阶段的兴奋期、中期阶段的回落及后期阶段的厌倦期。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针对学生身心特点,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不断丰富练习形式显得尤为重要,如此才能长久地维持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一)数字小键盘盲打阶段。这是入门阶段,学生往往比较兴奋,练习起来很认真,指法基本能达到要求,但当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基础训练后,积极性明显不如当初,经常不能按照计划坚持练完 10 分钟就放弃了。此时,学生进入中期的回落阶段,可采用多种的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加百子,借助翰林提计算器功能进行打百子练习,即输入 1+2+3+…+99+100=5050,或者减百子,即先输入数字 5050,然后依次 -1-2-3-…-99-l00=0,以及连加连减练习、竖式练习、横排练习等形式。当学生在盲打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播放一些轻快激昂的音乐,或者由学生点歌播放,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避免学生产生匮乏、疲惫、厌倦等情绪。

(二)找页翻页练习阶段。快速翻页和找页训练,让学生熟悉传票,翻出手感,同时准确录入,减少退格使用率。找页的动作快慢、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传票翻打的准确与速度。找页翻页训练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比如:单页翻找训练,由教师报起始页数或者由学生相互之间报起始页数,进行翻找训练;多页翻找训练,教师给出一组起始页数,要求学生连续进行翻打。每组数量由少至多(5 题、10 题、20 题……),循序渐进。

(三)传票翻打阶段。传票翻打要求眼、手、脑并用,协调性强,首先在行数上,可以先练习第五行数字,因第五数字在传票的最下方,便于看数、记数,不易出错,待第五行数字的练习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训练行次再逐步上移。其次在时间上,可以先 10 组 20 页翻打(限时 5 分钟)、30 组 20 页翻打(限时 20 分钟)、5 组 100 页翻打(限时 25 分钟)等方式逐渐延长。

当学生进入厌倦期时,可开展一些阶段性的评比活动,调动学生的练习热情与积极性,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如每周每班评出“传票之星”和“进步之星”,每月每个年级评出“传票之星”和“进步之星”,期中和期末进行传票翻打高手擂台赛等活动,对获得荣誉的学生给予口头和物质的奖励。同时,还可以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让二年级的优秀学生到一年级进行交流和技能展示,充分激发两方学生的训练热情。

三、多元评价,肯定成绩,体会“脱颖而出”的喜悦

肯定是对学生付出的最大奖励。因此,在学生传票翻打的培养和训练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元评价途径,积极开展“横向相互比、纵向前后比”的各种评比活动,让学生在获得成功的时候及时得到肯定和鼓励,不断体会到“脱颖而出”的成功喜悦。

(一)做到练中评、评中练,实现评练促动。评价的内容可以多元化,评价的实际可以全程化。比如,在训练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夸夸学生的速度、准确率、指法的规范性以及学习的态度等;在训练的阶段小结时,可以表扬少部分训练效果比较好、成绩提高比较快的学生,为其他学生树立目标。对于没有达到每次训练标准的学生,也可以从态度、纪律等方面进行表扬和激励。同时,评价的方式样做到多样化,如口头表扬、文本表扬以及个性化的激励等。

数字钟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 单片机 定时器 计数器 汇编语言

在家用电器、工业自动控制、智能仪表、航空航天及通信技术等领域,处处可以见过到它的身影,可以说已离不开我们的生活。因此单片机控制技术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

一、硬件电路探讨

硬件电路是用的AT89c51,采用的是P3口,P3。0连接的发光二极管用于模拟秒闪信号,与P2口连接的BCD数码管显示个位,与P1口连接的BCD数码管显示十位,BCD数码管为共阴极。当然也可以采用共阳极,这是根据实训室里的硬件来设计电路的,从电路图来分析电路并不复杂。现在主要是来分析如何来对它进行程序设计,硬件电路如图所示:

这里须要用到定时器,我们采用定时器T0方式2产生标准秒信号,并实现“00,01到59计结果通过P1、P2口外接的BCD数码管显示。本任务中要求精确定时,必须采用定时方式2实现。假设系统振荡频率为6MHZ,以T0为例,首先设置方式字:TMOD=00000010B,由于方式2的最大定时为512us,要产生1秒的定时用1次溢出肯定是不够的,因此需要多次溢出才能实现1秒的定时。采用多少次溢出呢?我们进过51单片机的数据是没有小数的,因此必须使用整数来表示计数次数和溢出次数。若N代表溢出次数,X代表计数初值,T代表系统的机器周期,则有以下等式:

(256-X)×T×N=t式中,T=2us,t=1s。如果取X=6,则N=2000,溢出次数2000超过了255,因此要用至少两个计数器作为溢出次数计数器。即:N=n1×n2其中,n1和n2必须为小于255的整数,可以取n1=50,n2=40

n1=100,n2=20,n1=200,n2=10,n1=250,n2=8由于任务中要求有一个秒闪信号,因此我们采用三个计数器作为溢出次数计数器,即N=n1×n2×n3=2×20×50。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到查询方式下1秒信号发生器的程序流程图,如图所示

二、程序设计

这里用到的是六十制BCD码加法计数器设计:任务中要求使用BCD码加法,因此虽然是加1,但有些人在编程过程中总是用“INC”在这里必须提醒的是要用“ADD”,“DA A”指令才能加1计数。从结果上看INC A和ADD A,#1差不多,但INC A是单字节单周期指令,而ADD A,#1则是双字节双周期指令,而且INC A不会影响PSW位,如(A)=0FFH,INC A后(A)=00H,而CY依然保持不变;如果是ADD A,#1,则(A)=00H,而CY一定是“1”。因此加1指令并不适合做加法,事实上它主要是用来做计数、地址增加等用途。还有要请学生们注意;当加到60时必须清零,不要在计数器加到59的时候再清零。

我们下面还要把BCD码计数结果送出显示出来。数码管有共阴极和共阳极之分,在这里根据实训室的情况来定,我们用的是共阴极的,计数结果以压缩BCD码的形式存放在30H单元中,显示的时候必须将压缩BCD码拆开,并且转换成BCD显示段码,才能按照低位在前高位在后的顺序依次通过P2口和P1口送显。在我让学生们做实训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好多学生都显示反了,原因就在这里,所以一定要注意。BCD显示译码表,在这里也说一下共阴极的表格,如图所示:(共阴极)

三、编程

上面是用汇编语言编程,Keil uV2软件对它进行仿真,进行编译,通过硬件对它进行运行,我们很明显地看到显示60秒计数器,在编程过程中有的数字交替在一起,这时特别要注意输入的伪指令不能出错,这样才能达到要求。

这电路设计在数字钟已被广泛使用,当然如果设计数字钟,还要通过数字集成电路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结合,另外再加上译码驱动电路,才能将计数器输出的8421BCD码转换数数码管需要的逻辑状态,并且保证数码管正常工作提供足够的工作电流。这些设计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远远超过老式钟。

四、结语

本文从实际电路出发,阐述BCD码显示60秒,这些例子在数字钟尤为使用,还可结合其他的电路部分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使同学们在娱乐中掌握了计数器。

参考文献:

[1]罗建,李艳梅.《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版),2003,(1).

[2]彭勇.单片机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数字钟实训总结范文4

现在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里,知识经济更加迅猛地发展,信息传递异常快疾一切生活、工作、学习的节奏都在加快。我们生活再这个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工作需要效率,都讲求速效,赢得了时间就赢得了胜利。时代需要我们控制最优化时量快速作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7-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也要求"45分钟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原来《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语文大纲》要求作文要有"一定的速度"。然而,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现状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指导与能力培养缺乏完整体系,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更处于疲软状态,学生常常"谈作色变"。而快速作文具体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写作兴趣与能力。

快速作文与学生的思维息息相关,那种混乱的、拖沓的思维已不能适应社会、紧张、快节奏的严峻现实要求必须清晰、流畅地表达。而快速作文开发了学生地内在潜能,优化了学生的思维。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因此为适应学习、工作、生活、社交,需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提高作文质量,除了要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外,还要控制最优化时量,培养学生最优作文方法。

二、第四学段(7--9年级)快速作文目标

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行为志趣,要求学生在四十分钟内完成六百到八百左右的作文。做到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三、作文过程最优化的时量控制--六环节

快速作文要求对作文过程有时间观念,必须严密控制时量,要做到"胸中有丘壑"。下面时量控制表是教改老师和学生的实验经验。具体操作时因人而宜,灵活掌握。大致安排如下:

形式

字数总时量

作文过程

命题作文

600

800字左右

40分钟

审题

(拟题)

构思

行文

修改

半命题作文

3--5

分钟

左右

5

分钟

左右

起笔

重点

结尾

3

5

分钟

3

分钟25

分钟2

分钟

材料作文

30分钟左右

话题作文

最优写作程序:

快速作文实行了最优化时量控制,要在短短的四十分钟之内写出高质量的作文,还要有最优的写作程序。根据写作的程序,将作文全过程确定为六个环节:1、细审题(快拟题);2、速运思;3、妙起笔;4、攻重点;5、巧结尾;6、快修改。

学生快速理清思路,立定格局后,立即行文。在行文过程中要求按三个环节一挥而就,中途不停、不改、不念。文学大师鲁迅在《给叶紫》中曾说:"先前那样十步九回头的作文法是很不对的,这就是在不断地不相信自己--结果一定做不成。应该定格局之后,一直写下去,不管修辞,也不要回头看。"成文后,再集中精力,手脑并用,对文章做准确、有效地增、删、改,完成整个作文过程。

四、作文课堂教学:最优化时量控制--七步双课时

在课堂操作中,加快节奏,增大作文教学密度,实行最优化时量控制,缩短训练周期,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课堂教学过程大体这样控制:

总时量口头作文理论指导出示题目组织教学写作过程教师浏览下座讨论

分组研讨学生评改教师指导学生范读师生评议总结

90

分钟4分钟1分钟40分钟5--10

分钟15-20分钟10分钟5分钟

快速作文课堂教学七步骤:

1、口头作文,理论指导

此步骤主要进行快速作文的准备工作。上课学生起立后进行2分钟左右的命题作文。所命题目要精心确定,尽可能与本次作文相关相连,然后针对学生的作文,有的放失地进行写作方法指导。

2、出示题目,组织教学

即命题,所命题目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作文训练计划。

3、写作过程,教师浏览

出示题目后,学生写作,技术巡视、检查,当堂备课(亦可下水作文),交卷后,迅速对试卷浏览,做到胸中有数。

4、下座讨论,分组研讨

交卷后,要求学生谈自己的作文过程,然后讨论,教师做一定的"终判",使学生明确该写些什么和怎样写。

5、学生评改,教师指导

《课程标准》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合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这一步骤由学生互改或自批,要求学生按评改的方法和层次不同的量化标准分项评估(附快速作文评改反馈卡),最后对所评改的作文做150字左右的总评语。这样就把讨论研讨时获得的理论和自己写作中的体验反馈出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鉴赏能力。

6、学生范读,师生评议

选出较为典型的作文,由学生自读,师生进行评议。

7、师生总结

由教师或学生分析本次作文的优劣点与得失,教师可对文章各个环节的处理在方法上作翔实的指导,指示指导学生尚未挖掘到的方面,解答学生作文、讨论、评议、修改中发现的问题,教给学生正确的快速作文法。

当然,这种"七步双课时"的教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型,亦可据此上成指导课、评改课、讲评课等。根据计划和实际情况,具体操作。以上具体讲的是写作实践课型,常用的还有理论指导课型,其基本结构是:一、实例导向;二、方法指导;三、写作实践;四、检查小结。这种课型理论联系实际,讲理论不空洞说教,讲实例不就事论事,把典型范例、理论指导和写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讲授快速写作方法技巧及训练适应用这种课型,

五、培养最优作文法

快速作文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神奇之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无米之炊"是不可能进行快速作文的。要逐步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最优作文法。

(一)培养写作兴趣,建立材料库

"情动而辞法"(刘勰《文心雕龙》)。提高写作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有感而作,有情而发。

"快速作文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我们要指导学生通过体验、观察、调查、访问等途径从生活中直接获取材料,建立起丰富的直接材料库;通过上网,阅读书籍、报刊等,积累典型、新颖、准确的间接材料库;语言是写作的媒体,所以必须学习群众语言,积累丰富词汇,掌握语法、修辞技能、丰富写作语言,建立语言材料库。

数字钟实训总结范文5

一、读写结合,让思路更清晰

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要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通过写作实践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分析和综合等基本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平时,不管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学生往往是想得多写得少,而人们在想事情的时候思维是零碎的,缺少逻辑性,如果要形成文字就会不自觉地进行推敲,在锤字炼句的同时,自己的观点也会随之更加清晰明了,脑海中的几个词语可以整合起来,寻找到线索串联,有时甚至会在原有思路的基础上翻出新意。

例如在讲到小说《边城》的结尾时,笔者就提出了“热爱着这个世界、热爱着边城的人民的沈从文为什么会写下这样温馨又悲凉的结局”这个问题,首先在课堂上给学生时间去分小组讨论,然后让他们课下形成文字。可以结合上课时教师介绍的沈从文生平经历去分析,要有理有据。笔者发现这样学生会自主地去查阅一些相关资料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而且有部分学生的观点很有新意深度。如“沈从文曾经说过他想要表现的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虽然是美好的,但不是完美的,边城的人民会和城市的人们一样面临各种挫折、坎坷,但是他们却依然保持着这样美好的人生形式,这是难得的,也是沈从文怀念的”。

这样的方式比简单地给他们几分钟时间思考就在课上匆忙地总结答案效果要好得多,学生的观点得到了贯通,思路就清晰起来了,行诸笔端,语言组织也自然流畅了。

二、读写结合,让语言更凝练

“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这是新课程标准中对写作的另一要求,学生在平时练习或作文中,语言或是唆,或是表达不准,这就表明学生在语言的描述和概括方面需要多练习,而现在对于语文学习常是说多过写,上课提问多是口头回答,学生有时答案意思正确,但语言口语化,掺杂一些网络用语、口头禅;有时则是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都是动笔少的原因。因为写文章时我们会自觉地提炼语言,用更书面的文字表达。

在阅读教学中,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对学生来说一直是比较困难的。在试卷上许多同学答案要点模糊或是在作文引例、论述时语言唆,就是语言概括能力欠缺的表现。

练习概括能力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例如在讲新课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长恨歌》这首长篇叙事诗时,笔者先提出“尝试着用一两句话概括每层诗的主要内容”的要求,给他们两三分钟去写,这时只要求学生概括准确。笔者发现在形成文字后,学生们会刻意地调整句子使它们变得更整齐明了。如第一层概括为“贵妃专宠,君王轻国”,第二层概括为“美人离世,玄宗苦痛”。于是在这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将所概括的段意改写成两句诗”的要求。给学生五分钟时间前后四人一小组,一小组概括一层诗。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大家边讨论边抒写。有几个学生在短短的五分钟里写出了一首律诗,十分精彩,班上掌声不断,本来就是概括段意,但通过写诗,他们不仅更了解了诗的内容,而且对锤句炼字有了更多体悟。

这样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在课堂上应多留给学生写的时间,只在练习、考试中才动笔,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不可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三、读写结合,让语言更精彩

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应“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可是常见的情况是学生在写作时努力地凑字数,没东西写,原因是平时所见所思所感少,还有就是不会描述事物。虽说有些时候需要用简明的语言表意,但还有需要展开描述、论述的时候,比如在新课改的试卷中现代文阅读部分增加的探究题,一共8分,学生不仅要从文本里面提炼出所表观点,而且要联系现实、自身展开论述。

在试卷中除了作文之外,运用描述最多的就是诗歌鉴赏题,所以在讲诗歌的时候笔者常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诗歌进行再创作。要求学生描述时要先把握原诗的内容,例如诗歌中的意象,表情词语,然后力求以优美的语言将诗中的画面、意境用文字描绘出来。

教师也可以将写作中可能用到的表达方式穿插在平时的课堂训练中。例如讲到《记梁任公一次演讲》时,在分析了梁任公先生的形象特点,总结了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后,让学生写一个片断,描写班上的一位同学,要表现他的特征,写好后读出来让其他同学猜猜写的是谁。学生们写得惟妙惟肖,多能够抓住其他同学的鲜明特征,最后再让学生自己总结怎样写人会更生动形象,得出细节是关键的结论。这不仅让刚入校不久的同学间增进了了解,而且锻炼了学生们描写人物形象的能力。

数字钟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英语;小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05-0040-03

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研究表明,年龄在10岁左右的小学生,由于其身体、心理的特点,2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更适合他们。这不仅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还可提高学习效率,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为此,我们进行了20分钟英语小课的尝试,将40分钟一堂课变为两堂课,由一周三节英语变为一周六节。实践证明,20分钟的授课具有时间短、内容少、重点突出、节奏快、学生兴趣浓的特点,经过两年的实践,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

一、20分钟小课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

(一)20分钟小课具有科学性,符合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力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10岁左右的儿童对事物、对学习集中的注意力,保持在20分钟左右。”正像人们在晚间7:00~8:30之间收看电视的时间,被称为“黄金时段”,这20分钟也正是课堂教学的“黄金时段”。因此,一堂课安排20分钟是科学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在这20分钟的教学里,学生思想集中,思维积极,感觉新鲜,兴趣盎然,学习热情高涨,加之新教材具有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直观形象、接近生活等特点,因此,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更浓,全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集中注意力听课。虽然20分钟小课时间短,但是内容充实,教学效果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40分钟的课堂,每堂课教学内容相对较多,学生很难自始至终保持较高的注意力,特别是学生的有意注意到了后半节课已进入“饱和状态”,产生了疲倦、不耐烦的心理,这不利于完成教学任务,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20分钟小课增加接触英语的次数,有利于学生抑制遗忘

冀教版《小学英语》强调语言的学习以多输入、多接触为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学呈现了“学习活动化,活动交际化”的新局面,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好外语的信心。20分钟的英语小课恰好为实现这一目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为,目前尽管电视、广播等媒体上英语的出现率较高,营造了一定的英语氛围,但讲英语并没有普及到百姓的生活中,学生平时耳濡目染的还是汉语,说英语和用英语的机会少。再者,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环境各不相同,他们接触英语的机会和次数也不同。将40分钟的教学时间分为两个20分钟的小课,可以将一周三次授课变成六次授课,学生每天能够上英语课,有更多的机会在创设的英语环境中学习英语,使所学的知识不断重现。这样增加了学生接触英语的次数,有利于抑制遗忘。

美国心理学家L.R.彼得森和M.J.彼得森实验证明:“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若不经过复述,每隔3秒钟就会有遗忘,仅18秒以后几乎遗忘90%,如果加以重复,信息会长期储存。”因此,天天上英语课,增加接触英语次数,使学生所学的英语单词、句子、对话反复记忆,有利于抑制遗忘,学习效果就会更好。如学习介绍用语:I am Jenny.How are you?I’m fine,thank you. I live in China.这些教学内容不多,可以通过说、唱等各种游戏形式训练学生的听和说。由于学生都是初学者,学习热情很高,模仿能力强,表现欲望强,在20分钟内,每人都有机会说,当再上第二课时,学生还有机会练这些内容,并能与新授内容结合起来一起训练。在一次次的训练中,反复记忆,一周下来,学生能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而如果一周仅安排两三个课时,间隔时间长,学生容易遗忘,经常是学后忘前,学前忘后,导致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学习效果差。

(三)20分钟小课可分散难点,降低学生学习难度,调动学习积极性

20分钟小课可将40分钟的教学内容的重点分解,各个突破,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研究指出:“遗忘与人的兴趣有密切的关系,凡是对人没有重要意义的,不能引起人的兴趣的,不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都比较容易遗忘。”对于初学英语的学生,如果一开始就没有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感到学习英语是件很难的事情,就容易产生害怕英语的想法,对今后的学习不利。而20分钟的小课可以降低学习难度,把难点分解。将40分钟的课时分为两个20分钟的小课,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合理分配,最好是一个20分钟的小课掌握一个重点内容。例如:教冀教版《小学英语》第1册第9课时,将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重点学习E,F,G,J,friend,eraser,fish;另一部分重点学习对话和使用she,her,he,his。这样两个课时都能围绕教学重点扎实有效地进行,使学生既能“吃饱”又能“吃好”,感到有味道又兴趣盎然,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从而避免了基础没打好,到五、六年级产生厌学情绪的情况。

二、实施20分钟小课,要合理安排课表,强化教师和教学设计的服务功能

(一)合理安排课表,保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教导处的全力配合,合理安排课表,与各学科教师的协调是确保20分钟的小课顺利实施的关键。

根据教育部规定的课时安排,每周英语课为两个40分钟的长课和一个20分钟的短课,共计100分钟。为了更加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在低年级开设20分钟的小课(高年级不变,按40分钟授课),把100分钟分为了5个20分钟的小课,并将英语课与健康教育、音乐、美术、写字等课程统筹调整,前20分钟上英语,后20分钟上其他学科课。我校三、四年级的英语课如下安排:

每周上5次英语课,增加了与学生见面的次数,创设了更多的语言环境。

实施20分钟的英语小课,对教师的素质及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能胜任英语,还要有其他特长,能教音乐、美术、写字等等,如果有条件,学校可以安排另一位教师上其他的课,一般两轨制的小学,一名英语教师可担任三、四年级的课,而三轨制以上的小学,一个年级由一位教师担任较好。

(二)20分钟英语小课的教学设计

由于三、四年级课的内容不同,课型就有所不同。但是无论如何变换授课形式,三步骤是不变的,一是复习,二是新授,三是巩固训练。最主要的是教师要认真研究如何开课,吸引学生的兴趣;如何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点;如何围绕新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训练,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并且顾及到每一位学生。这三个环节的设计要紧密,要体现出趣味性、实效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冀教版《小学英语》第一册第5课,第一部分知识重点是让学生听、读、写数字1~5,能听懂会说How many…?并有名词复数的概念。由于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年龄是八岁,开学后仅学了4课,英语学习刚刚起步,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这样设计教学:

1.营造学英语的氛围。每节课上课之前,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英语歌曲或歌谣,如播放歌曲How are you,学生可以跟着欢快的乐曲边唱边学。

2.研究开课的艺术性,吸引学生的兴趣。本课以歌曲对唱的形式开课,教师先唱并用手示意:How are you? How are you? How are you today?学生唱着回答: I’m find, thanks, I’m find, thanks. Have a lovely day.实际上,开课的形式很多,有看卡通片的,有说笑话的,有做猜谜语游戏的等,应根据课的内容而设计。

3.形式多样的复习。本节课采用3分钟的时间进行师生对话,对话内容多是以前学过的句子,也可以是生生对话,都是在课下学生结对子练过的,全班同学给出评价。同时复习单词book,desk, chair,为这节课的新授做准备。

巧妙地过渡到新授知识。本课采用直观法学习数字单词,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桌子上拿起一本书,让他们看,问是什么?学生回答:书,教师说:Yes, It’s one book.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齐读,单独读,教师板书这个单词;学two bookes 方法相同,但要让学生知道名词复数的概念,不需要深讲。学完数字单词1~5需要7分钟,学生基本都能说出来后,开始巩固训练。在新授知识中,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胆小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分层次巩固训练。本节课设计以下三个训练(需要9~10分钟):

一是四人一组训练数字单词1~5,可以用实物或图片训练。这样可以让学生互相帮助,使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也有机会训练,教师还可以下组帮助和指导。

二是用多媒体出示一些号码:3245, 5213, 2513, 4531, 15324, 24351……以四人为一组比赛,在100秒内比一比哪个组说的号码多,赢者得一面红旗。(激发兴趣,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

三是用多媒体出示一些题让学生做,把学生分成四组,一个学生一道题,接力比赛,最后将答案写到黑板上,又快又准确的一组可获得红旗一面。这可以训练学生写的能力,发现学生的书写错误,及时纠正。

One+two=? One+four=? One+three=?

Three+one=? Three+two=? Five-two=?

Four-two=? Three-one=? Five-three=?

数字钟实训总结范文7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中学信息技术教材七年级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掌握“WPS文字”基本操作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利用“插入”选项卡插入指定行数和列数的表格,通过模仿任务驱动完成制作任务,为“WPS文字”高层次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在“WPS文字”中插入表格的方法,了解表格的行列单元格;会区别行与列、会合并单元格、会制作斜线表头和插入内容。

过程c方法:通过模仿制作表格,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师示范、任务驱动,让学生快乐学习新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生活中表格的应用;培养学生对表格信息的处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体会表格给信息带来的便捷作用。

教学重难点

学生掌握在“WPS文字”中插入表格并会模仿制作表格,制作斜线表头。

本课设计理念

七年级学生有意注意力时间大概30分钟,活泼好动,对新事物有好奇心探知欲。通过PPT展示,生活与学习密切结合中,激发学生更多的求知欲,从问题“桑蚕的观察记录表”出发,让学生亲历真实任务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设计思路

教师利用网络收集一些现实中表格应用的实例,为学生提供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通过模仿制作和任务驱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通过给予学生有效的学法指导,使学生乐学爱学会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3分钟

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表格(超市里的物品价格表、课程表、班级座位表、值日表、桑蚕的观察记录表、凤仙花的观察记录表)。你们想学习制作表格吗?想。你们想制作哪一种表格,1,2,3等等,那今天我们就从基础的表格做起,同学们愿意跟老师一起制作表格吗?愿意。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生活联系学习,学习为生活服务;以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通过观察分析表格,插入表格,合并单元格,制作斜线表头,插入内容

1、观察分析表格,了解行列的一些简单概念。 3分钟

我们今天先来看看,高年级同学小刚做的“桑蚕的观察记录表”(PPT展示)。

这张表详细而客观的记录桑蚕一生的经历,如果你想制作这张表格,你会先怎么做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能说出,行和列。

设计意图:观察思考分析,是学习的源泉。只有学会观察思考分析,才能真正的学会学习。重在引导学生,说出行和列。

2、利用“WPS文字”制作表格。

教师网络广播教学,示范讲解。 4分钟

a、启动WPS,建立一个新文档。

b、插入表格。

①写入表格的题目:桑蚕的观察记录表。

②将光标移动到需要插入表格的位置。

③单击“插入”选项卡“表格”下拉菜单中的“插入表格”命令,弹出“插入表格”对话框。

④在列数框中输入5,在行数框中输入6,然后单击确定。

(师:再次讲解列和行,并引入单元格。师用教学工具,划线解说)

c、合并单元格

看PPT最下面一行,原本的4个单元格,变成了一个长的单元格。

选定需要合并的4个单元格,单击表格工具选项卡中的“合并单元格”按钮。

(师:讲解单元格,并用术语表达)

同学们你们也来试一试,制作这张桑蚕的观察记录表。

生动手操作:打开wps插入题目,制作表格并合并单元格。

6分钟

(师:训查并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3、制作斜线表头。

PPT展示小刚制作好的“桑蚕的观察记录表”,大家观察。提问:表格中除了文字,还有一个重要的细节没有完成?答:表头中的斜线。

这个斜线如何插入呢,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的示范。

教师网络广播教学,示范讲解。 2分钟

①单击第1行第1个单元格将光标移到此处。

②单击“表格样式”选项卡的“绘制斜线表头”按钮。

③在弹出的“斜线单元格类型”框中,选择第1行第2个样式,单击“确定”。

生继续动手操作:制作斜线表头。 2分钟

(师:训查并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醒注意第1步必须先单击第1个单元格)

4、插入内容。

还有最后一步,我们就可以完成表格了。即:输入内容。

教师网络广播教学,示范讲解。 1分钟

将光标移到要输入文字的单元格,然后输入。 5分钟

设计意图:教师广播讲解,示范操作;学生观察学习,动手操作,轻松掌握学所内容。

三、任务驱动伙伴互助分层练习(完成实践园) 8分钟

1、任务主题:两个同学一组分别完成“凤仙花的观察记录表”并保存。

2、伙伴合作练习完成任务。

3、教师给与个别指导。

4、教师检查学生完成任务情况。

四、任务评价表扬 3分钟

1、小组间相互欣赏,评选做的好而快的组。

2、教师网络广播优秀作品,师生共同欣赏。

3、优秀作品,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任务驱动法,在任务中完成巩固练习培养能力;小组合作,互助互学,掌握巩固新知;作品评价表扬肯定学法做法。

数字钟实训总结范文8

我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最大秘诀就是乐于重复、善于重复和勤于重复。我在第1个10天里,非常认真地阅读了课本,发现了不少自己已经忘记的细小知识点,有种终于将千藏万躲的猎物揪出来的痛。到了最后1个10天,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巩固,我对课本已经烂熟于心,于是就采取了“复述法”:翻到课本的某一页,浏览其大致内容,然后合上书本自己复述一遍,遇到不记得的地方,再打开书本阅读相对应的内容,然后继续复述。

讲述人:林柏成/香港科技大学

高考的每一科都很重要,如何进行系统的复习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以下是我在高考前的30天列的周复习表,希望能为还没有做计划的“懒人”们提供一个借鉴。

语文 ①常规积累:每天必做字音题、成语题

②早读:用15分钟背文言文、古诗词,用5分钟熟读字音

③晚读:用15分钟背文言文、古诗词,用5分钟熟读成语

④课前三分钟:快速浏览字音、成语

⑤语文自习课:总结作文“套路”,背经典范文及例子;每周主攻某一类题型,进行总结,反复翻看

数学 ①数学自习课:每天做3道与某个薄弱知识点相关的}目,注意在笔记本总结题型(一定要整理好典型题目)

②每两天练习一套数学真题,整理出解题技巧,保持解题效率,并及时翻看、复习做过的题目,做好总结分析

英语 ①零星时间:练习单选题和改错题

②英语自习课:每周用1―2节课研究不同类型的作文,背诵范文2篇以上,并熟记好的句式

③晚自习前:做2篇完形填空,将得分稳定在25.5分以上

④每两天练习一套英语真题,培养语感,复习语法、短语等基础知识

政治 ①建立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知识网络体系并熟记,争取做到不看课本也能画出知识网络体系图

②政治自习课:整理试卷的大题答案,总结答题思路,并根据专题联想政治与历史、地理学科的联系

③每天练习一套选择题,提高准确率,小心陷阱

历史 ①梳理古代史、近代史和世界史的脉络体系,用专题归纳的形式来巩固知识点

②每天做一套选择题,提高准确率和做题速度

③利用上课前5分钟、晚上睡觉前30分钟背诵课本,熟记书本内容,小字内容也要兼顾

数字钟实训总结范文9

钟祖荣1984年7月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入职北京教育学院,从事教育学、人才学、学习科学的教学与研究。早在大学时期,他就对教育专业产生浓厚兴趣,而长期的教学和研究,经常到中小学与一线教师接触的经历,也使他对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深刻的理解和热切的关注。

“北京教育学院要成为校长教师培训的人才高地、知识和创新基地,培训要实现科学化、专业化、人文化、信息化”。从教师到校长培训部门主管,再到分管学历教育和教师教育培训的副院长兼任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术评议委员会副主任,钟祖荣恪守学院的办学宗旨,他以一种朴素的、扎实的风格进行着不懈的追求。

紧跟国际教师教育标准化的趋势,教育部正式启动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机构资质标准”等的研究项目,着手构建教师教育标准体系。钟祖荣很兴奋,这与他在几年前的思考和探索相一致,那时,在学院的支持下,钟祖荣牵头“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建设,确定了“研制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课题,这在全国具有前瞻性意义。

2009年,在钟祖荣的带领下,课题组以北京市教师专业发展情况为基本依据,开展优秀教师素质形成过程研究和教师成长阶段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历时一年半,完成了78万字的优秀教师访谈分析报告,提出了优秀教师素质特征、教师发展六个阶段理论。

钟祖荣强调:我们的研究必须体现独特性。他提出“力求在两种形式之间互补,分为专业基础和专业实践两大部分”“注重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分学科、分阶段、重指导”的思路。百余人的团队,一年多的再次研究,终于拿出了9本初稿。经过相关领域专家的多次论证审核,获得了通过。据此,钟祖荣和学院李晶教授一道起草标准研究制定说明,成稿过程中,他又一本一本审读、一字一字推敲、一问一问沟通,终于在2012年推出了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等9个学科领域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面世,受到上海、广东等省市教师培训机构特别是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广泛好评。以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为首的评审专家们指出,该书在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培训指导方面,有着很强的应用意义。

如何使教育学院在首都乃至全国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钟祖荣认为,唯有加强研究、加强开发、创新驱动。因此,他对教育学院的重点学科建设、培训的研究开发等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全情的投入。

2008年,他受命研制学院的重点学科建设规划。针对校长教师培训的需要,他从学院学科建设的特点出发,提出继续教育的学科分为教师培训和校长培训两个系列,从培训、人才、实践、基础理论四个层面构成学院的重点学科结构布局,设计了20个重点学科,形成了以校长培训学、教师培训学、校长学、教师学、学科教育学、学校管理学等为重点的有特色的学科群。

抓住难点热点,集中团队智慧,深度思考,敢于创新,这是钟祖荣的研究和实践的特点。2008年,钟祖荣受北京市教委委托,开展了对教师培训模式研究。他借鉴有关理论,提出了教师培训评估的五层次模型,即即时反应、学习效果、工作表现、组织绩效、社会效益,教师培训的评估及质量保障进一步深化,起到了质的促进作用。2011年,钟祖荣提出的教师发展分为“适应期、熟练期、成熟期、骨干期、专家期”的“五阶段”理论以及分岗位、分学科、分学段、分层次的培训体系建议得到采纳,有关观点写进北京市教委《关于“十二五”时期中小学部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2012年,钟祖荣承担北京市教委委托的课改项目《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系统对策研究》,他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改进,通过大量数据,建立了负担数据模型,其对于学生过重负担来自哪里的解释是独一无二的,据此提出了“系统减负”以及基于对“负担”进行差异性分析的“差异减负”等观点。目前课题成果正在北京市4所小学进行实验研究。

十余年间,由钟祖荣主持的部委、省市级科研项目达10多项。其中7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最为重要的是,绝大多数科研项目对基础教育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如“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系统对策研究”“特级教师的现状、评选及管理完善的研究”“教育家成长规律研究”“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研究”“中小学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等。

民盟中央从2007年开始农村教育烛光行动。2008年,民盟中央通过钟祖荣的沟通协调,委托北京教育学院对中西部10个省份的50位培训者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优质的培训教育资源得到更大范围的辐射。同年,作为民盟中央“烛光行动”专家顾问组成员,他受邀在民盟中央“民盟烛光教育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钟祖荣还多次随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等到甘肃定西、江西新余、湖北恩施等偏僻农村,围绕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及教师培养机构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撰写的报告转化为全国政协的提案。

数字钟实训总结范文10

【活动目的】

1.通过有针对性的游戏帮助学生领悟记忆的规律及方法。

2.引导学生自己归纳记忆规律并制定自己的记忆招数,增强记忆的信心。

3.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总结出的招数运用于自己平时的学科学习之中。

【活动准备】制作课件,布置教室,制作记忆测试卡片

【活动形式】活动体验、分组讨论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记忆力小测试,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的记忆力情况)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了解自己的记忆力如何?上课之前,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一个小测试。(教师课件出示材料,上有两行数字,每行8个。要求在一分钟内读完,然后把两行中记住的数字写出来。)

(1)出示数字材料。

63、56、34、27、59、52、92、85

59、52、92、85、63、56、34、27

(2)教师和学生同时读一分钟。

(3)隐藏数字后,教师和学生一同默写,要求把自己记住的数字写在测试卡上,顺序不可颠倒。

(4)记忆自测结果检查。再次出示数字材料,教师和学生对照材料检查各自的记忆成绩。(学生中没有人可以把每一行中的8个数字正确地写下来,最多就是能写下4~5个,并且次序颠倒。更多的学生则是只能记住1~2字。教师则把每一行中的8个数字都正确地写下来。)

在学生的一片惊呼声中教师说道:同学们不必惊讶,其实记住这几组数字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你也可以做到的。

我们每个同学,经过训练后都可以大大增强记忆力,变得聪明起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增强记忆力”。

二、记忆术解密

(一)在找出规律的基础上记忆,效果会更好

1.教师随机抽取几个记忆成绩较好和记忆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采访:你对你的记忆成绩满意吗?为什么不满意?这组数字你是怎么记忆的?

2.教师再次出示数字材料,让学生仔细观察看有什么发现?(第一行:排在1、3、5、7位的数字比排在其后的数字都大7,我们只要记住排在1、3、5、7位的数字,然后再各自减去7就可以记住整排数字)

(第二行:前四个数字,依次是第一排的后四个数字;后四个数字依次是第一排的前四个数字。我们只要按顺序记住第一排的数字,然后再颠倒位置即可)

教师总结:记忆是指对信息的识记、保持、提取的心理过程,并且记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如果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记忆效果必然会很差。但是如果我们能抓住其规律的话,我们是可以做到过目不忘的。

(课件出示)记忆术之一:在找出规律的基础上记忆,效果会更好。

3.方法验证

教师:现在给你一分钟的时间,让我们再次来记这一组数字,看你能记住多少。测试结束后同桌交换卡片,进行检查核对。(结果是99%的学生都能正确记住)

(二)分割记忆

1.活动:词语记忆

教师课件出示下列词语:说话、早上、青山、阳光、良好、陆地、手掌、看书、劳累、愉快、美丽、榜样、同意

(1)让全班学生自己默写,请4~6位学生在黑板上默写。

(2)默写结束后,让学生找出自己记住的这些词语在材料中的位置。(记住的词语大多处于开头或者结尾的位置)

教师引导总结规律:记忆一段材料,两头的材料比较容易记住,中间部分较难。

2.方法对策

(1)把长材料分割成短材料记,最后串起来一起记。即在记忆大篇幅的材料时,我们可以对材料进行分批分段的记忆。这样,每一个段落都会有相应的开头和结尾,从而人为地制造了增进记忆的条件。

(2)把重要的材料放在最前面或最后面记,加强中间材料的记忆。

(教师总结出示)记忆术之二:分割记忆法

(三)学习过的东西要及时复习

1.活动:数字再现

教师:下面我们再次来做一个小测试,请同学们再次默写一下上课之初要求大家记忆的两组数字,看哪位同学记得最准确。

教师再次课件出示数字材料,同桌二人交互检查默写结果。(没有一人能够全部写对)

教师: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背诵的内容,经常是前面刚记了,后面马上就开始忘。等到了第二天基本就会全部忘光。这是怎么回事,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避免这一问题呢?

教师:这是遗忘现象(出示曲线图)

(1)请学生讲解遗忘现象

曲线表明了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缓慢,到了一定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了。(教师补充)

(2)请学生举出实际的例子,验证遗忘现象。

(3)教师总结记忆规律:遗忘在学习后立刻开始,遗忘进程先快后慢。后来逐渐缓慢,到了一定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

(4)教师: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一位教育家提出了记忆的这一规律,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位教育家是谁,他提出的记忆策略又是什么?(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教师: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大脑有四个记忆高峰期,分别是:早晨起床后,上午8点到10点,下午6点到8点,晚上临睡前一小时。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些时段记忆效果是最佳的。知道这个规律后我们大家应该怎样去做?

教师引导总结对策:学习的东西要及时复习。中午12点以前――思维力、精力、体力等都达到最佳水平(聚精会神上课);中午1~2点――脑力和体力的活动水平都比较低(午休);下午3~6点――脑力又活跃起来(聚精会神上课);只有早晨和晚上时间相对空闲。所以可在晚上进行学习,第二天早晨复习,这样效果较好。

(四)记忆方法训练

教师:通过学习我们大家已经总结出了记忆的一些规律,大家再想想还有什么规律?看看大家这次能否再用很短的时间找到心理学家长时间研究的结论呢?

教师:既然刚才大家自己已经总结了这么多规律出来,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练习看看。

(1)背诵圆周率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

5028841971…

(将学生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自己自由背诵,另一组尝试采用教师给出的记忆方法背诵)

(2)两组学生各派代表进行背诵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相互介绍经验、介绍方法,然后由其他学生进行比较、评价。

(3)教师介绍谐音法:“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尔乐。”

(4)学生练习

班超出使西域:73年(带着旗和伞)

马克思生于1818,逝于1883(一爬一爬就爬上山了)

三、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掌握记忆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记忆训练,是可以增强记忆力的,老师这里简单总结了一个十二字诀,供同学们参考。

整理――于混乱复杂中寻找规律。

重复――学过的东西及时复习,防止遗忘。

趣味――把所记内容与趣味性的内容联系起来,在玩味中记忆。

简化、重组――记忆大篇幅的材料时,对材料进行分割、组块记忆,人为地制造增进记忆的条件。

背诵――记忆的根本,所有记忆方法最后都要靠背诵来实现记忆的目的。

【点评】

学生传统的记忆方法“死记硬背”, 往往是“记得慢,忘得快”,在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的记忆负担的同时也严重挫伤其自信心,因而引导学生掌握几种增强记忆的方法和技巧促进记忆发展,已刻不容缓。

本课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感悟。逐步认识到识记和保持是有规律可循的,遵循其规律就可增强记忆力。随后在实践中逐一验证,既能在活动中体会成功之乐,又能在玩味中加深理解和学会应用。

点评人:孙奎泽,中学高级教师 ,山东省海阳市辛安镇第一初级中学

数字钟实训总结范文11

【关键字】:中职;文字录入;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字录入与排版是中职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学好、学精的一门操作技能课。然而,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文字录入学习现状不容乐观,学生文字录入的速度、准确度均呈逐年下滑趋势,学生对文字录入技能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小,教师教学的难度也随之加大。如何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提高和保持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要有效地培养出技术全面、技艺娴熟的录入员,需要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笔者根据几年的教学探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体会。

一、正确的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态度

动机是引发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是做好一切工作,学习任何技巧的出发点,也是学生在学习中克服重重困难的力量源泉。一般来说,任何一种技能训练都是枯燥的、乏味的,计算机文字录入更是如此。在训练过程中,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倦感和疲劳感,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不断地减弱。所以在教学开始时,就应强调技能训练的意义,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并保持一定的意志、恒心和毅力。

我国从小学阶段就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学生对电脑的使用也是从文字录入开始,考入中职的学生基本都能用拼音打字,个个都认为"这些我都会了,一点都不难,再学没有用了,浪费时间,没有兴趣。"与此同时,绝大多数的学生指法不正确,甚至根本就不会指法;只会拼音输入法,对其它输入法一点不会或不屑去学;学过五笔字型输入法的学生对字根记忆错误,拆字法掌握不牢,末笔字型识别码根本不会,从没进行过大量的强化训练,一知半解的情况比比皆是,而学生们对此并没有意识到,反而认为自己上网聊天都已经不成问题了,汉字录入就没有学的必要了。对汉字录入这项技能轻视、放任甚至根本就不去学习和练习。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就要举实例给学生介绍文字录入技能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转变学生的看法,让他们端正态度、从零开始,认真扎实地训练。

二、巧妙指导,注重基本功的训练

基本功训练是专业技术训练的入门,同时也是训练水平能否提高的关键。在授课中使老师最头疼的就是姿式、指法的教授。虽然每次学生上机练习时老师都反复强调这一点,但是仍不能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由此看来,光是强调是不够的,必须巧妙指导学生,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打字姿势,文字录入首先要解决的是正确的操作姿势和指法的形成。正确的操作姿势是指法形成的关键,同时也是高水平技能的关键。对初学者来说,刚开始训练,就应掌握好键盘指法,否则一旦养成习惯,改正过来就需要有一段时间。只有掌握正确的输入姿势,才能提高文字录入的技能水平。

2、培养击键时的节奏感和弹力感。文字录入时间稍长很容易产生厌倦感和疲劳感,操作姿势、手形和指法也会不自觉地产生"走形"。怎样延缓厌倦感和疲劳感?有效的方法是训练中应注意强调训练者在打字击键时的节奏感和弹力感。在训练过程中适当放一些节奏感的音乐,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跟着音乐的节奏击键。实践证明,这样做一方面能消除学生训练过程中出现厌倦和疲劳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音乐节奏的"惯性"作用下学生们能较长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和动作,不易发生初学者的"通病"。这对以后学生的击键速度和录入正确率的提高以及协调性的形成都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3、合理控制击键的速度和力度。欲达指法娴熟,手指必须灵活,逐渐掌握指尖击键,用力适度,击键指和其他指配合等要领。在训练过程中,一开始就应该强调用力应适度,击键应富有弹性。若击键用力过大,则易造成疲劳,使训练水平难以得到较大的提高。

三、制定目标、科学合理的加以训练

1、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促进教师教学。

教学有目标,教师才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学期初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学期结束,即可按照目标完成的情况来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2、训练计划应具有科学性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安排,分阶段有计划地实施技能训练。在教学开始时,制定先英文后中文,先单字后词组,先简单后生僻的训练计划,并在每一个训练阶段制定相应的要求。第一个月以英文为主,一个月以后达到指法准确,并训练中文输入,要求拆码准确;半学期后,要求中文20个/分钟,英文100个/分钟;一学期后,要求中文30个/分钟以上,英文120个/分钟以上。另外,要求每个学生在训练时,根据以上训练计划制定自己的训练计划。在训练过程中,严格按计划执行,督促学生抓紧练习,完成既定目标。同时,根据训练中的具体情况,对教学计划及时地做适当调整。

3、为学生举办相关竞赛活动。

只有竞争才能激发人的斗志,才能激起学生们在学习上的攀比心理,使先进更先进,后进更努力前进。学校每半个学期都有一次全校的文字录入比赛,不同班级之间也会组织小型的文字录入比赛,班级内部更是经常有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全校的文字录入比赛还给优秀的学生颁发奖学金与奖状,以赛促学,让学生感到一定的成就感。

4、在游戏中乐学。

文字录入的训练是单一乏味的,教学中使用一些打字游戏来提高训练的趣味性。金山打字通游戏版中的《警察抓小偷》,学生扮演小偷,打字速度稍慢就被警察追上,必然加快录入的速度。这个游戏还有一个优点是可以设置警察的追赶速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由1~100来自由调节警察的追赶速度。学生具有盲打能力后,使用该软件进行训练进步神速。《生死时速》是《警察抓小偷》的升级版,遗憾的是没有自由调节警察追赶速度的功能,但增加了双人参加比赛功能,适合两个学生同时进行比赛。

总之,文字录入是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只有加以正确的引导、巧妙的指导、合理的训练才能提高学生文字录入速度与排版水平。并且这些练习方法也同样可以推广应用到其它应用型课程教学中,如网页制作、动画制作、图形图像处理等课程,学生的操作技能一定能达到未来工作岗位要求的能力。

参看文献:

数字钟实训总结范文12

[作者]  薛根生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1996年,我省小学语文教学在教改方面最突出的成绩,就是“语文教学一定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观念已成为全省绝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尤为难得的是,广大教师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创造了许多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方法、好经验。但是,在每一堂课的40分钟里,如果要真正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还需要在时间、精力、群体研究上付出更大的代价。实际教学存在的问题表明如何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因此,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应该继续在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上下功夫,动脑筋,想办法,出经验,真正使语言文字的训练可操作,有模式,落实处,见效果。

课堂教学是学科课程的主渠道,也是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主阵地。首先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和基本摸式。我们认为,在教师指导下的读书、思考、交流、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里,读书是基础,思考是关键;交流能让学生在童心童语的氛围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发挥班级授课的忧势;练习则使知识得到巩固和积累,并转化为能力,让学生开始初步的运用。很明显,这些环节都是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因此,如果教师的指导基本得法,就能大致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步入语言文字训练的轨道而不致陷入“发胖式分析”的歧途或重蹈“满堂灌”的覆辙。当然,“教师指导”是至关重要且需精心设计的,否则,训练的效果就会不佳。这里,首要解决的又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问题。从我省许多老师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课堂教学经验来看,先扫除障碍(生字、难词、有关背景、知识等),重点抓好识字写字;接着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结构;继而精读课文(或片断),侧重语言训练;之后勤读背诵,加强语言积累;最后迁移练习,促进语言运用,应该是我们语言文字训练课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当然,模式的把握和运用也有高下智愚之分。但只要牢牢把握这一摸式中的后三个重要程序,做到语言训练(包括分析比较)有重点,勘读背诵(全文或片断)有积累,迁移练习有运用,那么,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不难达到。

其次,要真正落实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在具体操作上应提出一些根本要求和硬性规定。比如,40分钟的课时目标要明确单一,除了思想感情教育方面的教学目标外,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目标要非常具体且数量不能过多,最多也不应超过三项。因此像作文训练课“教会学生按人物动作的先后顺序说。写,语句通顺连贯”的课时目标是订得具体且切实可行的,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课时目标却订得高而空洞、大而抽象。再如,“以读为本”、多读课文是一节成功的小学语文课所不可缺少的。在小语课堂的40分钟内,如果听不到琅琅的书声,那就很不好了。因此,每一节课,学生至少应该有10分钟以上的时间用来读书,包括朗读和默读。这样,到课文教完时,我们期盼“低年级学生对全篇课文,中高年级学生对重点句段能背诵”的要求,不仅可以达到,而且不增加学生的课外负担。又如课堂练习,包括书面练习,每节课也都应有具体安排。现在有一种把书面练习都放在课外的不良习惯,这实际上增加了学生的课外负担。从语文的角度来说,小学课外的语文学习应是阅读课外读物和自由练笔,所以我们认为书面练习,包括作文一般都应在课内完成。还有,指导学习方法,这既是完成中小学语文教学要使学生最后能做到“自能读书”广自能作文”的目标所必需,也是提高语言文字训练效丞所不可缺少的。最理想的学法指导应该是全盘考虑、分项设计,做到有序、有机的渗透。即使眼下一时达不到,我想也应该增强学法指导的意识,做到对单元、课文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学法指导,力求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基本掌握一般的学习方法、学习语文的方法和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在指导学法的随机渗透和专课讲授两种方法中,我们更加提倡前者,它更便于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在参与领悟、体会、总结中,更加深刻、更加具体地把握祝。

为了保证以上这些根本要求和硬性指标的达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注意一些问题。第一,应精当讲解。每节课不论是思想内容的理解,还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训练,教师的讲解都应当十分精要和恰当。当前在这方面的一个通病,是凡事均搞“联想”、搞“发散”。“联想”、“广发散”是思维训练的极好形式,但运用必须适度,以教材允许和学生能做到为宜。第二,要精简提问。提问力求具有启发性、导向性和示范性。有的地方为了克服以“提问式”代替“启发式”、以多提问来酿成“课堂活跃”的弊病,硬性规定一节课中老师提出的关于内容理解上的问题一般不超过五个,但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有一定道理的。第三,必及时反溃教师对学生的朗读、答问、提问、交流,要及时进行评价,组织学生讨论,对的肯定,错的纠正,并简述原因和方法。这是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率的最好契机,最能给学生──不止于答间的个人,而是全体──以深刻的印象。高明的教师是从来不放过这一时机的。书面作业完成后,应要求学生自我检查或互相检查,然后尽可能地有重点地在课内评价和反溃第四,有自学时间。这里的自学是指预习,朗读前的准备,回答问题前的思考,查阅资料、草拟提纲、质疑问难等学生个别的学习。这种学习是不可缺少的。它是训练过程中知识和能力内化的必经途径,也是课堂教学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体现。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巡视指导,矫正反溃。

此外,在训练中值得我们注意的还有:一是必须面向全体。这是社会主义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特征。在课堂训练中要尽量设计、创造全体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活动的时机,要避免课堂训练是少数几个尖子学生轮流表演的毛玻有人提出一名优等生在一节课内的发言不得超过三次是有道理的。这在确定教学目标和进行具体训练过程中,都应引起我们高度注意。与此有关的,二是勿忘辅导后进生。除了在教学全程中必须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热情地而不是歧视地对待后进生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后进生以适当的训练机会,并在学生自学或回答问题时,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三是加强课外指导。在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控制学生的家庭作业量的前提下,要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特点,搞好课外阅读和自由练笔的指导,这是课内训练十分必要的补充和延伸。实践经验表明,一些语文成绩好的学生,特别是后来在语文上有所建树的学生,大多得益于这一方面。因此,可以说它也是提高训练效率的一种手段。与其让学生用课余时间去做一些机械的、枯燥的练习,还不如让他们去丰富多彩的语文园地倘徉(当然也需要引导),后者的效果肯定比前者的效果好,我们的教师应懂得这个辩证法。

愿新的一年里,我拾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有长足的进步,获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