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字乡村信息化建设

数字乡村信息化建设

时间:2023-08-15 17:24:01

数字乡村信息化建设

数字乡村信息化建设范文1

【关键词】互联网+;数字乡村;乡村振兴;数字鸿沟;发展路径

数字乡村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1]。山东省在《数字山东发展规划(2018-2022年)》和《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互联网在乡村的快速普及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城市和乡村联系越来越紧密,城乡联动、融合发展在技术上成为可能,但数字乡村建设才刚刚起步,城乡数字鸿沟仍然存在,还有加大的趋势,鉴于此,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路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现状

近年来,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1数字基础设施全面提升。随着“宽带山东”战略的深入实施,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得到稳步增强,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运算速度和综合技术水平位于国内前列,全省所有城区、行政村实现了光纤全覆盖,城乡家庭互联网接入能力基本达到100Mbps,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也不断的得到完善,但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亟需增强,农村尤其是偏远山村,因其居住分散且基础设施差,导致网络建设成本很高,运营商无法收回成本,不愿意建设农村网络,设备商提供商也不愿意花费精力进行农村网络创新方案的研究,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还不广泛。1.2电子政务建设深入推进。全省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实现互联互通,各服务平台的核心业务信息化应用加速,“一次办好”改革全面推进,基本实现了公众和企业网上办事“一号登录、一站受理、一网通办”[2],全省政务信息系统集成整合共享工程明显提升了政府数字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但在农村,电子政务治理还比较薄弱,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建设还需稳步加强。1.3信息惠民水平大幅提升。在数字山东的带动下,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宽带建设已普及,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成效初显。在教育、医疗、养老和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惠民政策宣传和普及、信息服务平台的使用及惠民水平都得到了大大提高,形成了城乡共享的优质教育文化资源,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1.4农村数字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互联网+”和市县级大数据服务平台的建设,使农村数字化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农业信息技术成果越来越多的得到转化和推广应用,但是不同地区之间差距明显。鲁西南是淘宝村集聚区,菏泽市淘宝村、淘宝镇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从地区分布来看,开展跨境电商的村主要位于沿海地区,特别是拥有外贸传统的城市,如青岛市等。同时电子政务标准及规范体系不断完善,网络空间法治化取得积极进展,显著提升了网络安全防护和处置能力[3]。

2山东省数字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城乡数字化鸿沟进一步拉大。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下,城乡“数字鸿沟”是山东省数字乡村战略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4]。传统意义上的城乡“数字鸿沟”集中体现在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管理措施上。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缺乏网络设备与上网条件、缺乏文化知识与上网技能两者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构成了制约数字乡村建设的瓶颈[4]。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存在很明显的较大差异,城乡居民的互联网理念和对信息知识的应用就存在着较大差异,城乡“数字鸿沟”不断以新的形式呈现,其更多的是体现在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理解和使用上,阻碍了农村培养数字化生产力的进程。还有一些地区在引导搬迁、撤并村庄时忽略网络设施和信息服务完善,促使了新的城乡“数字鸿沟”的形成。2.2农村信息失联、情感失联、财富流失及空心化严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青年农民都选择进城务工,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也逐渐增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留守儿童、老人和妇女对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的应用很少,导致了乡村的信息失联以及情感失联。大量中青年农民的进城,使得农村土地也被大量闲置起来,无人耕种,加剧了乡村财富的流失,乡村空心化严重。这是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必然产物。2.3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各地区不平衡。目前,我省农村数字化发展各地区很不均衡,发达地区与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农业信息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比例差距也比较明显。淘宝村的出现,破解了农村信息化的难题,缩小了城乡数字鸿沟,如:滨州博兴县、菏泽曹县和郓城县等、青岛市即墨等淘宝村数量都位居全国前列。2.4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我省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我省移动宽带用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等指标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种植养殖、加工、集配、运输、仓储、营销、支付、消费等整个流程的数字化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产地仓、冷链物流、信息网络、购销网点等方面的建设还需加强,智能电网、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农业建设任重道远。另外农村的互联网理念淡薄,缺乏网络设备与上网条件、缺乏文化知识与上网技能也是影响数字乡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2.5缺乏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平台。在农村数字化建设中缺乏专业的科学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没有完善的培训机制和管理机制。虽然在农村开启了社区教育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有些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构建还不完整,学习资源不丰富,根本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另一方面部分村民没有电脑和智能手机,不会上网也限制了数字化学习平台的使用,而且绝大部分人上网只是娱乐,对学习农业新技术不感兴趣。2.6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比较低。“互联网+党建”工作开展不到位,村干部老龄化严重,党务、村务、财务不能实现网上公开,乡村现代化治理能力进程缓慢,“互联网+政务服务”不能实现乡村覆盖,缺乏“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乡村治理能力和体系亟待加强。数字技术和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在线诊疗和在线教育等公共服务发展缓慢。因此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乡村综合治理能力,提高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水平,使村民真正获得数字化带来的便利,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3山东省数字乡村建设的发展路径

3.1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乡村首先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各级政府部门应响应《数字山东2020行动方案》,积极推动“百兆乡村”建设,统筹推进移动和固定宽带网络的IPv6发展,推动智慧广电网络建设,支持培育和引进开放的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和农业农村观测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体系[5]。继续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推广和应用,大力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推动农业领域的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进程,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实现传统农业向数字化农业的转型。3.2加快建设数字政府。在基础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快建设数字型政府,加强各行政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办理,力推政务服务“一次办好”,并进行机制和体制改革,推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一体化。地方政府做好促进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供给工作,建立或者健全一套适合当地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政策,特别是要制定出一套适合当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优惠举措,补足数字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制度体系,营造适合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制度氛围。同时,协调各级政府部门,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主体提供必需的物质和资金支持,以此来引导和激励当地的数字经济发展。3.3消除城乡“数字鸿沟”,建设幸福乡村。首先,加强乡村信息化教育,培养信息化技术人才,把握好“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机遇,利用现代科技建设数字乡村,使农民得到更大的收益,愿意留下来,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数字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利用数字化、现代化设备来实现智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鼓励农民积极接触和参与到农村电商中去,彻底打破农民信息贫困锁定的藩篱,为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不断丰富乡村网络内容,构建数字乡村新系统,不断完善乡村信息化建设和农村数字产业,让更多的农民就地就业,使农民获得幸福感,改善农村信息失联、情感失联及财富流失等问题,建设幸福乡村,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真正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助力农村数字化建设的全面开展。3.4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专业化信息人才的紧缺是数字乡村建设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已成为制约数字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本土农民是建设数字乡村的内生动力。首先,以本土农民为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目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农村中种地的人大量减少,大量的土地进行了流转,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形成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在发展农村数字经济的同时应提升农民的信息化素养,积极培育实现智慧化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其次,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利用好各种培训平台,让农民成为懂信息、懂数据、懂技术的新时代农民,提升乡村信息化水平,进而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再次,建立健全人才培育、引进及激励机制,为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发展环境。3.5构建乡村大数据平台。山东省大多数农村地区的数字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平台的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传输、服务不健全,涉农电商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规划发展乡村大数据平台,整合数据信息资源,加强乡村信息资源的共享、兼容和公开,利用“互联网+”模式建设具有乡村特色优势的大数据系统,借助大数据促进数字乡村的快速发展。3.6数字乡村文化建设。在加强数字化基础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强数字文化建设,提升村民的信息化素养,尤其是乡村传统文化是农村数字化建设的灵魂,以无形之力推进着乡村数字化的进程。首先,改变文化宣传方式,除了采用传统的公告栏外,还可采用微博、微信、网站等各种形式实现农村各项政策和事务的线上宣传,在乡村营造起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其次,在培育新型农民的各种培训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元素,使农民在接受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理念同时,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逐渐提高村民的数字化素养。最后,利用新闻网站、学习强国及各种媒体平台,宣传数字农村的建设,讲好数字乡村故事,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数字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3.7建立健全数字化乡村治理体系。在乡村政务工作和乡村治理中深化数字化建设。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农村领导班子应改变传统思维,改变意识,从思想上树立农村信息化的观念,不断学习国家以及山东省关于农村数字化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文件,并积极落实到位。其次:将农村的各类资源纳入到乡村大数据平台,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和数字化管理,建立“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再次:积极开展“互联网+党建”工作,定期开展党员信息化学习和培训,鼓励党员带领群众一起发家致富,探索农民在线交流议事模式,激发农民参与决策的积极性。最后: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真正实现党务、村务、财务的网上公开,推动形成积极互动的农村基层自治体系,建立健全数字化乡村治理体系。

4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在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将数据和信息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统筹推动城乡信息化融合,加快推动山东数字乡村建设,使网络信息化在全省农村社会的影响不断扩大。论文在分析了山东省农村数字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度挖掘乡村数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农村数字化发展的路径,以期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静.分四阶段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建设[R].经济日报,2019-5-18.

[2]丛楷力.从“碎片化”到“整体性”: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治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2019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J].新疆农业科技,2018(6).

[4]毕耕.”软硬兼顾”解决数字乡村发展难题[N].光明日报,2019-09-25(11).

数字乡村信息化建设范文2

【关键词】社交媒体;乡村青少年;媒介与信息素养

新技术日日新的当下,5G时代来临,互联网愈发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媒介化社会成为新语境。以微信、微博、今日头条、抖音等为代表的社交应用勃兴,信息工具、媒介使用渗透入公众的日常生活。在这些新背景下,用户对信息与媒介的关注、使用、管理等都超过以往,人人都已是“数字公民”。同时间,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工作也在日益完善中,未成年网民规模持续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97亿,19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占比为15.6%[1]。另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我国农村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4.7%,98.35%的中小学已拥有多媒体教室,初中、高中学生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98.1%、98.3%,小学生互联网普及率也达92.1%[2]。在数字乡村振兴与社交媒体浪潮的共同主导下,农村青少年的媒介接触与使用呈高频化、高密化趋势,与此同时,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教育不够完善,网络操作技能、网络防沉迷知识、网上自护意识和能力等都需要加强。基于此,乡村青少年的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变得不可忽视,并尤为突出。

一、社交媒体时代媒介与信息素养的整合内涵

媒介与信息素养是取媒介素养、信息素养并列、并包的整合概念。媒介素养(MediaLteracyi)概念,最早于1933年由英国学者F.R.利维斯(FrankRymondLvisae)和丹尼斯·桑普森(DenysTompsonh)在《文化环境:培养批判意识》(CultureandEvironment:TheTainingofCiti-nrrcalAwareness)中提出,随后,美国、俄国、加拿大等国家以及联合国也都关注到媒介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出媒介素养概念[3]。综合看,媒介素养意指公众的媒介接触、分析、评估、制作及利用媒介信息的能力,包括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作和生产能力[4]。媒介素养根本上是一种能力,也同时具有教育意涵。信息素养(InformationLteracyi)概念,于1974年由美国人保罗·泽考斯基(PaulZrkowskiu)在《信息服务环境:关系与优势》(InformationSrvicesEvironment:Rela-entionshipsandAdvantages)中提出,指涉人们捕捉、筛选、评估、交流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素质[5]。互联网时代,新媒介覆盖社会方方面面,传统媒体也从新闻转向信息传递与社会交往并重,这也即是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讯息”。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并合实践呼之欲出。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成为媒介与信息素养整合概念的提出者、推广者,媒介与信息素养(MediaandI-nformationLteracyi,MIL),即公众接近、获取、理解、评估、利用、创造和分享各种信息与各种媒介内容的能力,这能够使之参与、从事个人的、职业的、专业的、社会的活动[6]。此定义也特别说明,媒介与信息素养是一组相互交叉的概念群,包括计算机素养、数字素养、信息素养、媒介素养、新闻素养、图书馆素养、网络素养、影视素养等。媒介素养偏重于媒介使用维度,信息素养偏重于图书馆工具维度,媒介与信息素养的整合概念,更契合媒介社会化情境中的用户行为特征。

二、社交媒体时代乡村青少年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的凸显

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媒介教育浪潮以及我国对媒介素养的重视,是促发乡村青少年媒介与素养教育问题凸显的大背景。在大众媒介影响力不断扩大、扩散的实践中,媒介素养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向来受到世界上诸多国家的关注,我国也从20世纪后期开始发现、倡导并积极践行。世界范围内的媒介与信息素养的教育实践,历经90年的发展,横向上可以分为欧美国家模式、发展中国家模式等,纵向上可分为防御免疫模式、分析理解模式、破译建构模式。英国于1930年代将之纳入学校教育范畴。1990年代末,美国也将媒介教育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中。我国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也有自己独特的模式——防御、进取、建设相结合,最早始于1980年代,多由高校图书馆开展相关文献检索课程。2000年,我国正式将信息化纳入基础课程目标中。2013年,教育部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近两年,我国开始把影视教育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步骤试推行并逐步实施。2018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了信息素养的重要性。2020年的新冠疫情中,线上教学、公众互联网使用与参与等大大凸显,五部委联合文件,再度强调全面提升教育中的师生信息素养。在技术不断迭代中,媒介日益渗透入公众的现实生活与交往实践,相较于其他人群,乡村青少年群体囿于地理因素的羁绊与未成年人交往不完善的双重情境,其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显得尤为重要。伴随媒介化社会的到来,移动互联网成为包裹每个人存在的“气候”环境。万物互联、万物为媒,我们都处于媒介化、信息化的社会中。其中,受新媒体影响最大的是青年学生群体,伴随网络的逐步大覆盖,农村网民尤其是农村青少年网民日益增多。就农村青少年媒介使用来看,在互联网带来学习、生活等诸多便利与积极作用的同时,因媒介与信息素养缺失所促发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宏观上,乡村与城市间的媒介信息接触、使用与管理存在一定的“数字鸿沟”;中微观上,大量留守儿童的媒介依赖显著,网络安全与自我防护知识较为欠缺等。面对这些问题,针对农村青少年学生特点的网络素养教育成为应时之课。上网技能之外,信息甄别管理、防止网络沉迷、互联网自我保护等媒介素养知识应成为必修内容。基于此,农村青少年的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变得迫切。

三、社交媒体时代乡村青少年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的效用

乡村教育优先发展、乡村现代化教育振兴和数字乡村建设是时代声音。与此同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扮演了环境围绕、基础底座的角色。因而,对于乡村青少年进行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既具有应时意义,又具有应用意义。

(一)宏观维度:助力数字乡村与乡村教育现代化建设

农村青少年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贴合乡村教育优先发展、乡村信息化深入推进等政策思想。近年来,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同时,新时代以来,我国教育部门不断强调并加大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青少年是觉醒力量、破解力量,更是振兴力量,作为新农人的主要培育对象,乡村青少年是建设新型农村的关键力量。因此,乡村青少年媒介与信息素养的培育,不仅有利于乡村数字化建设,更是实现乡村教育信息化、数字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二)中观层面:延展乡村青少年的社会交往

社交媒体的勃兴,让人类社会进入媒介化时代。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既包括媒介与信息获取、媒介与信息使用、媒介与信息管理等外在层面,还包括媒介化社会交往维度。这缘于,媒介作为人类交往的前台,已是人们社会交往的展示窗口和重要工具。因此,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不仅仅是获取、使用、评价、管理等外层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隐藏在背后的媒介与社会交往、媒介与社会互动、媒介与社会公共生活等连接知识的传递。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作为整合概念,自一开始使用,都将媒介作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连接点,在媒介与信息专业技术知识之外,重视媒介社会学视角,以此指导乡村青少年的社会交往与社会互动,这将对他们未来工作、生活的长远发展具有指导和关键意义。

(三)微观视角:优化乡村青少年的数字能力

社交媒体时代,人人日常使用媒介与信息,形塑自身对世界、社会的认知,并构建与他人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介与信息素养是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媒介与信息素养包括媒介知识、媒介使用、媒介评价、信息意识、信息道德、数字化学习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对于农村学子来说,家庭引导管理相对不如城市,学校和老师成为他们可依赖的中坚平台与力量。某种意义上,乡村学校、乡村教师扮演了核心角色,具有关键作用。乡村学校的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将直接在课堂内外引导、启发、影响乡村青少年。学校在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开展中,会将新技术环境、新媒介知识、新媒介交往等输入到学生知识体系中,这不仅会向学生传送全面的互联网接触与使用知识,同时还帮助学生进行信息管理与延展。如此而来,丰富媒介教育内容、拓宽信息教育视野,不仅将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获取、评估、创建并利用媒介与信息技术参与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能促进青少年其他核心素养的塑形。

四、社交媒体时代乡村青少年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的提升路径

乡村政府管理机构、乡村中小学校、乡村教师是青少年媒介与信息培育的中坚力量,地区、学校、老师,作为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的三维,分别扮演着顶层设计、中层管理、微层执行的不同角色。

(一)做好顶层设计,夯实“超越数字鸿沟、兼具未来关照”的教育目标

宏观政策引领下的顶层设计,是贯通乡村青少年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全局的关键因子。在进行政策设计时,在地管理者应考虑到乡村青少年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的独特面向:一方面,首先乡村青少年也是未成年人中的一员,相较于成年人而言,未成年人的网络屏障能力与防御抵抗能力弱势明显,因此,培育他们需要更多补充新技术催发的数字素养与融合媒介素养等知识。另一方面,乡村青少年具有地缘特色,与城市相异,他们的培育更需要考虑农村特点:既重视网络与外面世界连接、打开交往新纬度等开放性意义,也要传递网络失范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等风险知识。为此,追寻新技术发展,跨越城乡媒体鸿沟、蕴涵农村青少年未来的教育观,是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的重中之重。面对于此,从关键处、高处发力,事半功倍。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要贯穿到当地乡村信息化行动的目标定位、具体执行等方案设计中。在地方乡村教育振兴和数字发展中,管理者要重视乡村青少年媒介信息与素养培育,关照高等学校、农村中小学校等各个教育环节,为他们铺设政策性、理念性路途,并通过互动沟通、试点示范、城乡对接帮扶活动等可实践形式开拓乡村媒介教育的新土壤。

(二)转变中层管理,开拓全学科融入模式

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校的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较为滞后,形式单一,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现有媒介素养课程缺失,媒介素养多被等同于多媒体上课技术使用能力;信息知识和实践运用脱节;照搬城市模式,同质化突出,缺乏贴合农村现状与乡土特点的针对性教育;教学偏重资源的获取,信息使用与管理,人文性、道德性、素质性欠缺;学生的参与式与主动性不足。对于学校而言,要适时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媒介与信息素养的全学科融合特征。现有中小学媒介与信息课程主要是两种形式:一是在信息技术课中侧重计算机知识;二是在日常课程中利用新媒体形式。这都是侧重信息检索技术的传统设置,虽也有学校尝试媒介素养教育,但他们更多是将媒介、信息知识作为拓展元素,加入到日常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环节中,独立性不突出。移动互联的社交媒体时代,南方地区的部分中小学已经开始尝试将媒介相关课程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如:浙江省中学开展了传媒艺术特色课程教育,开展传媒艺术特色班,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艺术审美情趣和鉴赏创造能力。由此而言,一方面,乡村学校需要转变媒介与信息素养只等同于技术训练的单向度观念,意识到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的独立性、与其他学科的可融入性及交叉性。另一方面,学校要有条件、有能力保证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活动的多形式开展,逐步践行从融合课程到独立课程的发展目标。

(三)创新微层教学,延展乡村教师自身素养与课程建设能力

乡村教师既是信息时代巨潮的感受者、体验者,也是农村学生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引领者。教师作为中坚力量,应以立体、融合视野,不仅善用新媒体,会用新媒体,还能将媒介与信息素养视为重要能力,让学生既会利用新媒体,又能在生活中抵抗新媒体所带来的风险与危机。相较于城市,乡村教师的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活动更显短缺。媒介与信息素养知识融入日常课程体系严重不足。为此,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乡村教师需要凝练、提高自身的媒介与信息素养能力,通过职后培训,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从意识、认识上发现媒介与信息素养对深度学习、未来发展的效用价值,加强数字素养知识,获得媒介专业知识、系统知识。另一方面,乡村教师要紧跟社交媒体最新特征,“进阶”信息课程设计观念,课程设置既加大、加深媒介与信息素养的重量、质量,又明确、结合学生需求,同时还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最终促进培育实践的完成。

结语

数字乡村信息化建设范文3

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整合资源,更新完善县、乡网站信息运行维护所需硬件设施,即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大力推进农村互联网建设,确保信息网络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加快乡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县、乡、村、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批发市场、生产经营大户的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二)建立和完善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数据库。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围绕 四通五有三达到 目标,科学规划,统一标准,规范栏目,加快建立和完善以自然村为基础的农村基础情况、乡风民俗、政策法规、政策补贴、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科技、农村财务管理、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标准、名优产品、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招商引资、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资源环境管理、农村规划建设、农村疫情监测防治、林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防汛抗旱、饮水安全、水土保持、气象、扶贫开发、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农村经济社会信息数据库。实现图、表、文、声、像等多种形式并用,力求画面生动,一目了然,真实有用。

(三)建设农业农村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网站协调和配合,建立和完善以云南新农村建设信息综合网站、各涉农部门门户网站、涉农专业信息服务网站等为主体,省、州、县、乡、村五级协同合作、上下联动的农业和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切实建设好县级数字乡村信息网络中心,总平台设在县农业局农经站,由县农业局统一进行维护,各乡镇要认真配合收集资料,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逐步实现一站、全网共享的目标,为各级各部门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有重点、有步骤地推广先进的农业智能生产管理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农田作业、良种工程、农作物栽培管理、造林绿化、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畜禽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建立完善农作物栽培管理、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畜禽饲养管理等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疫病监测预警、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管理等服务系统,加快农业机械和装备的信息化,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和农资配送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产品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以及农资物流配送与连锁经营等环节中的应用。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以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

积极探索农村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工作的新思路,建立完善法律政策咨询、政策补贴、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乡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管理、农村卫生防疫、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等信息系统,加快普及信息技术在农村教育、科技、建设、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公共事业中的应用,促进农村管理服务的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五)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进村入户。依托各涉农网站、新农村综合信息网络平台等信息网络资源,搞好面向农民的各种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营销经纪人、专业大户的带头作用。创新信息服务模式,探索网上办事和一站式服务,大力推广电脑、广播、电视、电话、信息接收机与科技服务相结合的信息服务模式,以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和网络提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加快信息进村入户步伐,全方位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的信息需求。

数字乡村信息化建设范文4

宁波市把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作为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进展的重要抓手,要求在2011年底全面完成宁波市2512个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使农村居民能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对农业生产各种要素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控制,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及时了解掌握生产、销售、用工信息,对农村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农业生产转型;接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学习机会,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实现农村居民素质提升;建立城乡之间信息传递、互动、交换和沟通的平台,实现城乡信息共享,为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管理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供一个综合性的信息服务场所。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建服务站

为推进宁波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的建设,宁波市充分利用了宁波市行政村现有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点、宁波市农经网服务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农民信箱服务点、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现有的场地设施和人员,实现了资源共享,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成本资源,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的迅速启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通过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的推进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市远教站点原有的设备设施,提升了市远程教育站点的川正务水平,取得了站点共享共用互惠互赢的效果。同时,为了方便农村居民上网,解决农村居民上网难等问题,有效整合政府部门各类为农服务网站,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市农业局、市文广新闻出版局等单位,在市信息化服务中心的配合下,完成宁波市涉农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软件开发工作,实现了宁波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浙江农民信箱、宁波农信通、宁波农技110语音系统、宁波文化共享工程网、阿拉新宁波网、宁波农业专家系统等有效对接,并为全市各行政村开发网站系统、村务管理系统。通过数字乡村――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管理平台,让各级各有关部门实时地了解宁波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的硬件建设情况、服务内容和服务开展情况以及大学生村官和衣村信息服务员的工作情况,便于随时了解各服务站的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指导和激励考核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

来自服务站的成效

宁波农村人多地少,随着大量农村人口的就业转移和现代农业的推进,信息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成效包括: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培训活动以及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的实际应用,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扩展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行业,扩展到了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信息社会是社会的必然阶段,每一个人、每一个阶层都必须与信息打交道。信息技术对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起作至关重要的作用。

宁波的信息化已全面进入农村农业的方方面面,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都离不开信息化的影子。慈溪市海通公司的订单式、基地化农业,产品及生产过程全面接轨国际化要求,产品安全监管全面信息化。慈溪市浒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庄园、大棚管理信息化,监控中心可随时了解田园情况,成熟的果实随时都可上网直播,极大地方便了农产品入市销售。象山县蓄牧兽医站生猪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了疫情预警、屠宰等全程信息化管理。鄞州区第二医院已对所属乡村医院的数码影片联网诊断、专家会诊,大大提高了乡村医院的诊断水平,改善了乡村医疗条件。奉化市、慈溪市等县市区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出租车调度呼叫中心,有效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解决了出行难的问题。

三年来,通过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的宣传教育培训以及“数字乡村”――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平台的投入使用,有效地整合了宁波市各种涉农信息服务资源,极大地促进了宁波市广大农村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宁波市农经网”、“宁波市农民信箱”、“宁波市农技110”、“宁波市农信通”、“宁波市文化共享工程网”、“宁波市网络图书馆”等各涉农信息服务平台的应用,提高了“阿拉新农村网”、“中国花木网”、“象山水产网”等农村电子商务网站的使用效率。

大学生进村是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对大学生信息员的培养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考核机制,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在农村创业,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

宁波“数字乡村”农村综合信息平台有效整合了农业、科技、劳动、民政、计生、残联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涉农信息,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易学便懂,操作便捷的上网平台,有效地解决了农民朋友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接受能力相对较弱,上网查询、交流难等实际问题,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的推广使用和提高使用效率奠定了基础。

用技术赢得未来

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内容。做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作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信息引导,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竞争力的增强,促进农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把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积极开展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让农民充分利用得到的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和法律政策信息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善农民生产、农产品销售和转移就业环境,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文明建设。把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借助于网络技术,建立城乡之间信息传递、互动、交换的平等关系,缩短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使城乡居民直接分享各种技术知识与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享受现代社会文明成果,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实现农业经营、农村管理的高效化,促进农村社区组织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发展条件,构建政府、企业、农户之间互动、和谐的发展环境。把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作为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的起点。建设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关键是发挥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的作用,要根据《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服务指南》的要求,根据宁波市农村特点,积极探索农村信息服务方式和模式,拓展服务内容,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丰富和改善农村文化生活提供信息服务,提高农村整体信息化水平。

充分调动各部门积极性,将各部门涉农方面的相关工作,与开展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服务工作相结合,共同推进涉农信息资源建设,进一步整合宁波市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市农经网、农民信箱和文化共享工程、社会综合治理等系统平台,探索开展农村基层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合力推进宁波市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创建文明城市,为创建平安城市,为创建智慧城市作贡献。

数字乡村信息化建设范文5

关键词:城乡数字鸿沟;表现;成因;陕西

作者简介:薛伟贤(1967-),男,陕西西安人,管理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刘骏(1983-),男,贵州息烽人,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11.0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11-04-02

一、 引言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引起学者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NTIA了“Falling Through the Net”系列报告,开启了数字鸿沟研究领域的先河。其中,1995年的“Falling Through the Net: A Survey of the ‘Have Nots’ in Rural and Urban America”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问题[1]。此后,在媒体、学界的推动下,城乡数字鸿沟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以及其他社会力量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在中国,城乡数字鸿沟拉大了城乡经济差距,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

对于城乡数字鸿沟的形成原因,不少学者都进行了探讨[2-4],研究结论可概括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两类。其中,直接原因主要有教育水平和信息技能的差距,间接原因主要有经济发展状况和政策制度的差异。本文从陕西省的实际出发,首先分析了陕西城乡数字鸿沟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来探讨陕西城乡数字鸿沟的成因,以期为弥合陕西城乡数字鸿沟、加快陕西信息化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二、 陕西城乡数字鸿沟的表现

城乡数字鸿沟是指工业社会以来,特别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过程中,在当前全球数字化背景下城乡间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普及与应用程度的差距。由于工业社会期间陕西城乡间在传统信息技术(如彩色电视机和固定电话)普及与应用程度方面已经存在差距,所以进入信息社会以后陕西城乡间在新兴信息技术(如移动电话和家用电脑)方面的差距也日益凸显。下面从传统信息工具和新兴信息工具两方面来分析陕西城乡数字鸿沟的表现。

1、传统信息工具

陕西城乡在传统信息工具拥有上存在着差距,主要反映为城乡彩色电视机拥有差距以及固定电话拥有差距。

(1)城乡彩色电视机拥有差距。2002年陕西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为122台,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为58.6台,城镇是农村的2.08倍;2009年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为125.41台,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为104.37台,差距已经逐步缩小,但是仍然存在。

(2)城乡固定电话拥有差距。2002年陕西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年底固定电话拥有量为89.29部,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年底固定电话拥有量为35.9部,城镇是农村的2.48倍。2009年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年底固定电话拥有量为67.12部,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年底固定电话拥有量为57.52部,差距依然较大。

2、新兴信息工具

从新兴信息工具拥有上来看,陕西城乡依然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移动电话拥有差距和家用电脑拥有差距。

(1)城乡移动电话拥有差距。2002年陕西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年底移动电话拥有量为43.19部,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年底移动电话拥有量为7.3部,前者是后者的6倍;2009年底,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为193.76部,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为140.81部,前者是后者的1倍多。

(2)城乡家用电脑拥有差距。2002年陕西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年底拥有家用电脑13.28台,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年底拥有家用电脑0.3台,前者是后者的44倍;2009年底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数量上升到62.3台,而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数量上升到4.6台,城镇是农村的14倍,差距仍然存在。

三、 陕西城乡数字鸿沟的成因

陕西城乡数字鸿沟的形成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原因:农村居民信息技术使用技能低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其中,前者是直接原因,后者是间接原因。

1.从城乡居民群体角度来说,陕西农村居民信息技术使用技能低直接导致了城乡数字鸿沟,它是陕西城乡数字鸿沟形成的直接原因。居民的信息技术使用技能将决定其应用技术的效率。与陕西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应用技术的效率较低。自2002年以来,陕西省大力实施“村村通网络”工程,使得陕西农村网民人数越来越多,但是陕西农村居民的信息技术使用技能明显偏低,许多农村居民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比较困难,只是懂得进行简单的开关机、玩游戏、看电影,而不能像城市居民那样通过网络搜寻信息、购物或进行交易。此外,许多农村居民不知道相关信息来自何方、如何精选所需信息和剔除冗余信息,并生产出有价值的信息。他们往往无可奈何地迷失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只将大量宝贵的时间花费在低级的信息里。这样一来,就直接导致陕西城乡居民之间数字鸿沟的形成。

2.从城乡地区角度来说,陕西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间接导致了城乡数字鸿沟,它是陕西城乡数字鸿沟形成的间接原因。普及信息技术需要光缆、移动电话基站、无线网络站点等基础设施,而建设和完善这些基础设施需要巨额投资,因此这些基础设施的健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陕西省地处我国西部,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2000-2009年陕西工业与农业产值比、服务业与农业产值比逐年扩大,2000年农业产值为306.33亿元,工业产值约是其2倍,服务业产值约是其1.5倍;2009年,陕西农业产值为789.64亿元,工业产值约是其5.4倍,服务业产值约是其4倍。由于陕西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薄弱,所以农村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间接影响了农村地区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农村地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发展缓慢。目前在陕西南部的很多偏远农村地区还没有铺设光缆,根本无法连入互联网,更不用说参与信息社会的活动了。陕西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会对城乡数字鸿沟产生作用,它虽然不会直接导致城乡数字鸿沟,但是其间接造成了城乡数字鸿沟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A Survey of the“have nots” in Rural and Urban America[R]. Washington D.C. , U.S.A. : NTIA,1995.

[2] Douglas Blanks Hindman. The rural-urban digital divide [J].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2000, 77(3): 549-560.

数字乡村信息化建设范文6

关键词:全国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基层公共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8-0171-02

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情况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的乡村基层服务点是指建立在乡镇综合文化中心(文化站)、行政村文化活动室的服务点,是文化共享工程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已初步建立了层次分明、互联互通、多种方式并用的国家、省、地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等6级数字文化服务网络。截至2011年底,建成1个国家中心,33个省级分中心(覆盖率达100%),2 840个县级支中心(覆盖率达99%),28 595个乡镇基层服务点(覆盖率达83%),60.2万个村基层服务点(覆盖率达99%),拥有全国专兼职人员已达68万人,累计服务超过11.2亿人次。通过广泛整合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院团及广电、教育、科技、农业等部门的优秀数字资源,文化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建设总量达到136.4TB,整合制作优秀特色专题资源库207个。初步满足了基层群众“求知识、求富裕、求健康、求快乐”的需求,受到广泛欢迎。

二、乡村基层服务点建设的意义

(一)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近年来,在国家文化建设的大力推动下,农村的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总体上仍然相对落后,一方面是农村的文化娱乐生活比较贫乏,广大农民“求知、求富、求美”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是优秀的文化信息资源不能及时传输到农民的手中。封建文化、迷信色彩、一些势力乘虚而入,西方的不良文化加紧渗透,给偏远地区农村的治安治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文化共享工程以方便快捷的方式,为农民送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适应了农民渴望文化生活的期盼,共享工程信息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俗易懂,涵盖了农民群众迫切需要了解的有关“三农”问题政策法规,农业种植、养殖、务工技能信息,生活常识,医疗知识等,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与农村生产紧密相关,弥补了农村文化信息的不足,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获取信息难的问题,丰富了农村农民的文化生活。

(二)培养新型农民,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需求以及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新时期要想建设好新农村,必须要有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会经营,知法懂法的新型农民,通过文化资源信息共建共享工程的实施,培养农民学会学习和获取最新相关信息知识的能力,如何进行科学种田和养殖加工,具有市场经营和管理、抗击市场风险能力的新型农民。

(三)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文化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沿海与内地、城市与农村之间文化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民群众面临着“信息贫困”,无法获取和利用丰富的数字资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开辟了一条不受地域、时间限制的先进文化传播渠道,将丰富的文化教育科技信息,以先进的方式传输到广大基层群众,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手中,打破了落后地区信息闭塞的状况,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乡村基层服务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国家财政虽然加大了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但是这与教育、广电等事业部门相比,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还是明显偏少,而且就在这较少的投入中,城乡的差距也很大。以2007年为例,文化事业费是198.96亿元,而对农村文化的投入仅56.13亿元,占总量的28.2%。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许多农村的文化单位无法正常运转。

(二)基层领导重视不够

在乡镇的各项工作中,文化工作往往得不到领导的足够重视,在人员的配备、设备的购置方面存在欠缺,甚至一些乡镇的文化专项经费都被挪用,导致许多乡镇普遍存在图书陈旧、无钱订阅报纸杂志,由于没有必要的设备,先进的科技致富信息和文化信息根本无法获得。

(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虽然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但是许多乡镇文化站的境况很不理想,房屋大多年久失修,设施简陋,有的文化站的房屋常年被挤占,没有开展活动的经费,虽然上面给配备了一些活动设施,还是无法正常开展工作,部分乡镇的文化站图书室改作他用。

(四)农村文化工作队伍素质偏低

在乡镇,与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员相比,从事文化工作比较清苦,优秀的人才留不住,年轻有专业技术的人,不愿意从事文化工作,人员编制常常被挤占,有的文化站工作人员常常身兼数职,领导安排什么工作就去做什么工作。再加上现有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观念陈旧落后,缺乏创新意识,难以适应新时期文化工作的需要。

四、基层公共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乡村基层服务点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的几点思考(以我馆为例)

基层公共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中的主要功能有:文化信息资源的承接、整合与配送:用现代通信手段进行资源接收、整理后,通过多种传播途径将大量的文化信息资源传递给基层群众。基层服务点的管理与技术指导:负责当地乡镇、村级基层服务点的管理与业务指导,监督农村基层站点的设备维护与资源更新。针对广大基层群众对现代信息传播方式还比较陌生,对利用共享工程资源的意义和方法还不甚了解的现状,县级图书馆应对其进行文化共享工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并对基本操作技能进行指导,及时地向基层服务点在共享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技术支持。由此可见,县级图书馆作为文化共享工程的最佳交流平台,发挥着极其的关键作用。下面就以我县图书馆近几年在为乡镇基层服务点服务中总结的几点经验为例,探讨基层公共图书馆如何能够更好地为乡村基层点建设服务。

(一)多样建点的模式

县级公共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程中起着信号中转站的重要作用,要把从上级文化部门收到的信息资源及时地传输到各个基层服务点,这中间存在一定的困难,有的乡镇村级服务点还没有网络的覆盖。我们县15个乡镇基本上信号畅通,但是在村级服务点中,只有离县城较近的18个乡村能够接收到信号,其余176个乡村目前无法接收网络信号。为了能把资源共建共享信息及时传出,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建点模式,一是利用互联网,目前全县15个乡镇互联网畅通,都建立了电子阅览室,统一建立健全了电子阅览室规则、管理人员职责和读者须知等制度,并有县图书馆专门人员定期进行技术指导,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提供了方便的平台。二是共享机制模式,全县各乡村与党员远程教育网共享开展服务,与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共享开展服务。三是有线电视模式,利用全县有线电视节目平台设置文化共享专栏,每星期定时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传输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自从2013年实施以来我们一共通过有线电视网络播出节目20多期,其中大多是介绍春耕农播的,也有两期是介绍当地文化河南坠子和三弦书的,节目播出后,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四是移动硬盘、光盘模式。我们根据各个村镇的需求,通过硬盘、光盘存储专题农业技术信息,到农村直接为农民朋友播放,只要一台手提电脑、一台投影仪、一张投影屏幕,就可以把“移动图书馆”带到农村,还可以根据农民朋友的需要免费赠送光盘,共享工程就是要我们通过先进的设备把最新的信息带到农村、带进农民群众的生活。

(二)整合资源的模式

充分发挥图书馆对信息资源组织的优势,加工、整合自建数字资源,建设一批贴近大众日常生活的社会文化资源,围绕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内容包括农业技术、科普知识、医药保健、生活百科等内容,通过数字资源库信息传播给农民,2013年我馆与文化馆联合制作了两期介绍我们当地文化的河南坠子和三弦书的节目,播出以后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对宣传我们悠久的文化遗产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三)技术支持的模式

我馆先后采取了“加强本馆职工的继续教育”与“新增编制,引进人才”相结合的方法,在提高原有人才队伍的基础上,通过县劳动人事部门公开招聘了两名刚刚大学毕业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用于加强支中心建设,同时负责对农村基层点的技术指导。通过集中授课、实践操作和现场操作等多种形式,对村镇基层点的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在设备安装、如何使用及维护方面,他们都是亲自下乡镇,现场指导,在设备的日常运营中,遇到什么问题乡镇管理员解决不了的,我们就马上派专业技术人员去现场解决。在技术上大力支持,解决了乡镇管理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工作,服务群众。

(四)人员培训的模式

要在各个乡镇尽快建立起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人员队伍,加快对农村乡镇文化业务骨干的培训,在各个服务点上尽快培养起一批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多媒体播放等技术和能从事资源采集、整理、加工的专业技术员,提高共享工程基层点的管理水平。为此我们图书馆聘请市里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县图书馆举办讲座,组织各个乡镇和村级共享工程文化专干来县里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以便更好地为基层农民服务。

(五)制度管理的模式

根据全国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要求,我们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县、乡(镇)、村统一制定了工作人员职责、管理人员岗位规范、设备操作维护规范、安全制度等规章制度。同时要求每个基层服务点的管理人员建立工作台账,对查阅人数、活动情况、群众反馈意见等做详细记载,使农村基层服务点的日常管理工作进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数字乡村信息化建设范文7

1、系统定位

(1)实现日常情况下对农广播节目定时播出。日常情况下,系统可面向全县数字智能大喇叭终端和模拟大喇叭终端提供对农广播节目。

(2)实现应急情况下的应急广播信息播发。应急情况下,系统能够根据应急信息需求实现全县控制、分乡镇控制、按村控制等区域控制,甚至可以控制到某一只喇叭紧急播出应急广播信息。

(3)实现三级联网。大喇叭终端能够接收到县、乡镇、村各级应急广播平台播发的应急广播信息,同时县平台能够监控乡镇、村平台播发的应急广播信息。

(4)充分利用地面数字电视传输覆盖资源。系统能够利用地面数字电视传输覆盖通道,播发应急广播信息。

2、总体技术思路

基于地面数字电视传输覆盖网的应急广播农村大喇叭系统采用三级应急广播平台—传输覆盖网络—大喇叭终端的分层架构体系,通过地面数字电视传输覆盖网应急广播信息。

(1)应急广播平台:应急广播平台根据应急信息需求将控制指令、文本信息和音频广播流封装成标准格式的应急广播消息后,打包成TS流,传送至地面数字电视前端。同时,县、乡镇、村三级平台,能够通过地面网络,实现三级平台互连互通,实现三级平台的指令交互与传递。部分网络尚不通达的乡或村,也可以通过电话通信网,将应急语音信息送至县平台,由县平台进行应急广播播发。

(2)传输系统:地面数字电视前端接收到应急广播平台传来的TS流格式的应急广播消息后,将该数据流与原播出的地面数字电视节目流进行复用,再通过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将应急广播消息通过地面数字电视传输覆盖网进行分发。

(3)大喇叭终端:大喇叭终端接收到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后,能够解析和识别应急广播消息,当区域码匹配时,能够根据控制指令播发应急广播音频节目。

二、总体技术框架和业务流程

2.1总体技术框架

根据系统设计思路,应急广播农村大喇叭系统采用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该系统包括三级应急广播平台、两条传输通道以及三类终端。三级平台,分别为县应急广播平台、乡镇应急广播平台和村应急广播平台。三条传输通道分别为地面数字电视网所承载的应急广播信息传输覆盖网,平台间互连的有线IP数据网或通信运营商网络,和承载应急电话的电话通信网。三类终端,分别为户外数字智能终端和模拟大喇叭终端和家用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终端。

2.2业务流程

(1)日常对农广播节目播发流程。

日常情况下,县级应急广播平台将按时段定制的广播节目,以TS方式发送至地面数字电视前端。地面数字电视前端将该节目流与原地面数字电视节目流进行复用后,传送至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通过地面数字电视传输覆盖网播出日常广播节目。所有大喇叭终端能够响应定时开关机、音量控制等指令,定时播出对农广播节目。

(2)紧急预警信息流程。

县应急广播平台接收到县预警信息平台或乡镇应急广播平台、村应急广播平台通过有线IP数据网、通信运营商网络或电话通信网络向县前端传送的应急广播指令或播发请求后,县前端对应急广播指令进行接收解析适配处理,将应急广播信息以TS流方式传送至地面数字电视前端。该前端将该数据流与原地面数字电视节目流进行复用后,传送至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通过地面数字电视传输覆盖网向应急广播指令所限定的区域应急广播信息。大喇叭终端接收到该指令后,中断日常对农广播节目,播出应急广播信息。

三、技术实现

3.1县应急广播平台

县级应急广播平台在该类型应急广播农村大喇叭示范网络技术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既是应急广播信息接收处理播发的核心,日常对农广播节目播出处理的总节目源,也是系统设备运行管控的总前端。县级应急广播平台包含了应急广播管理、应急电话适配、节目播出管理、安全保障、系统运行监管、传输等6个业务子系统,具体功能如下:

(1)应急广播管理子系统

应急广播管理子系统能够接收的信息来源有三个,一是来自国家应急广播系统的应急广播信息,二是来自本地预警信息平台的应急广播信息,三是来自应急电话适配子系统的应急广播信息。该子系统接收到应急广播信息后,能够对应急广播指令进行解析处理、优先级判别、大喇叭资源调用,并完成指令格式封装,以及文本信息的文语转换功能,形成包含应急广播指令、应急广播音频的信息流,送入传输子系统。当该子系统接收到应急广播并发请求时,能够对应急指令的优先级进行判断、识别,并基于优先机制进行。

(2)应急电话适配子系统

应急电话适配子系统能够接收到系统授权的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语音信息,根据该授权号码的权限,自动形成相应区域的大喇叭调用指令,将应急指令和应急语音传送至应急广播管理子系统。

(3)广播节目播出管理子系统

该系统能够接收中一、省一、本市和本县对农广播节目,按照预定的运行图和播出计划,形成本县对农广播节目流,送至节目传输系统。

(4)安全保障子系统

该子系统能够实现对应急广播指令、应急广播音频节目、日常对农广播节目的传输安全管理,确保应急广播信息的安全传输。

(5)系统运行监管子系统

运行监管子系统能够实现对各级应急广播平台、大喇叭终端以及应急信息的传输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控管理,对系统关键设备和传输网络关键节点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收集和分析日常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排除系统和网络故障,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预警信息的顺畅传输。

(6)传输子系统

传输子系统能够对应急广播指令、应急广播音频以及日常对农广播节目信息的应急广播信息进行TS流封装,并传送给地面数字电视前端的复用设备。

3.2乡镇应急广播平台

乡镇应急广播平台包括音源设备和数字音编码控制设备。乡镇领导通过话筒等音源设备播发应急语音时,数字音频编码控制设备对应急语音进行编码,并进行IP封装,通过有线电视IP数据网或通信运营商网传输到县应急广播平台。同时,乡镇领导可以使用授权固定移动电话,呼叫县级应急广播平台指定应急广播接入号码,面向本地大喇叭终端播出应急语音信息。

3.3村应急广播平台

3.3.1新建村应急广播平台

新建村应急广播平台基本架构如图4所示,包括话筒等音源设备、数字音编码控制设备等设备。村领导使用话筒等应急音源设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播发应急广播信息,其技术实现方式与乡镇应急广播平台基本一致。

3.3.2原村应急广播设施与系统的互联方式

部分已具备独立应急广播设施的村,可以在原有定压功放的输入端增加地面数字电视接收设备,用于接收地面数字电视应急广播信息。通过这种方式改造后,原有的村应急广播平台也能够接收到地面数字电视传输覆盖网传送的应急广播信号。同时,在该种技术实现方式下,当村-县的网络中断或者县前端瘫痪,村平台仍然可以通过功放定压传输到达室外高音喇叭的方式,播发应急广播信息。

3.4传输链路

该系统有三条传输通道,分别为地面数字电视网所承载的应急广播信息传输覆盖网,该网络用于应急广播信息的分发;平台间互连的有线IP数据网或通信运营商网络,在有线网络通达的乡镇、村,可以使用有线IP网络与县平台进行互联,在有线网络未通达的乡镇、村,可以使用通信运营商网络与县平台进行互联;电话通信网,用于承载应急固定或移动电话,传送应急语音信息。

3.5应急广播终端

该系统有三类应急广播终端设备,分别为户外数字智能终端和模拟大喇叭终端和家用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终端,兼顾了户内与户外用户、数字和模拟终端,确保不管是在户内还是户外,不管通过模拟喇叭还是数字喇叭,均能接收到应急广播信息。

四、相关传输协议

4.1应急广播信息源接口协议

县级应急广播平台接收的来自本地应急广播部门或上级应急广播平台的应急广播信息,包括应急广播指令、文本、图片和音频等辅助数据以及应急广播节目等内容,其数据格式应符合国家应急广播系统的调度控制与传输覆盖标准体系框架下的《应急广播消息生成格式规范》。

4.2地面数字电视应急广播规范

县平台在完成应急广播信息的接收处理后,能够将所有应急广播消息的消息标识符、开始时间、持续时间、类型、级别、覆盖区域等信息封装为应急广播索引表,将应急事件的文本内容、机构名称和辅助数据封装为应急广播内容表,由复用设备按GB/T17975.1-2010规定的传输流格式复用到播出节目传输流中。封装数据格式应符合国家应急广播系统的调度控制与传输覆盖标准体系框架下的《地面数字电视应急广播规范》。

五、基于地面数字电视系统实现应急广播农村大喇叭系统的优势分析

1、充分利用地面传输覆盖资源实现应急广播信息传送。

在有线传输网络欠发达、地面数字电视发展较好的地区,基于地面数字电视网传输覆盖网开展农村应急广播的技术实现方式,与通过新建众多小功率调频发射系统以调频副载波方式传输应急广播的方式相比,即充分利用了现有的传输覆盖资源,又避免了因新建众多的小功率发射机造成的频率资源的滥用。

2、加强了应急广播统一管理,并降低了系统运行维护难度。

县平台在系统设计上更为健壮,而乡镇平台和村平台则相对简单。这种设计,即能够实现三级联网以及对各级平台播发应急广播信息的统一管理,同时又降低了乡镇平台和村平台的运行维护成本,更符合我国现有乡镇和村技术维护力量较为薄弱的现状。

3、具备较强的容灾能力。

该系统在容灾设计上更为简单易行:当乡镇应急广播平台、村应急广播平台与县应急广播平台间传输链路中断,乡或村的应急广播信息,可通过固定或移动通信网,将应急语音信息传送至县平台,并控制本地终端播发应急广播信息;当县平台系统瘫痪或地面数字电视系统瘫痪情况下,村领导仍然可以使用本地的应急广播系统,通过本地定压传输方式向模拟大喇叭终端应急广播信息。

六、结束语

数字乡村信息化建设范文8

市广播电视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绿色腹地的发展战略,结合我市广播电视发展实际,在“十一五”期间以建设广播电视网络为主线,抓住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的突破口,努力扩大广播电视覆盖,为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绿色腹地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

二、发展目标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设想及全省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我市广播电视部门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做好宣传。同时,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跨跃式发展。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应用数字化技术,推进我市广播电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为“数字福建”闽北工程建设提供网络基础;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现广播电视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采用有线数字电视、卫星直播、光缆联网等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传输质量,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到“十一五”未实现广播电视基本覆盖全市人口,使全市的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7%,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

三、发展重点与布局在“十一五”期间,我市广播电视建设要抓住广播电视数字化这个重点,进一步完善全市的广播电视光缆网络建设,加快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步伐,努力建成以南平市为中心,上连省上,下接县市、区,通达乡村的广播电视光缆网络。通过实施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及广播电视设备数字化改造,全面提升广播电视节目播出质量,促进广播电视网络多功能业务的开展,推动我市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

四、重点支撑项目1、加快广播电视建设,努力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通过广播电视的技术改造、新业务开发及县乡村广播电视联网和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等建设,实现“光缆进村、电缆入户”,确保在“十一五”末使我市的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和98%,使县乡及90%的行政村能收听到8套以上的广播节目,收看到100套以上的电视节目。2、认真落实“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任务。按照国家和省上的统一安排,在巩固发展行政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的基础上,全面完成我市50户以上自然村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并通过采取光缆联网、数字卫星电视直播等先进技术手段,继续向20户以上自然村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和户户通的最终目标推进。3、积极推进我市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要按照国家广电总局及省广播电视局对有线电视从模拟到数字的整体转换工作安排,我市计划于2008年完成市县城区及部分乡、村的有线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工作,到2012年停止有线模拟电视播出。全面提升有线电视节目的传输和用户收看质量。同时,要以有线电视数字化为突破口,促进全市广播电视的数字化进程。要在“十五”期间启动我市广播电视数字化改造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广播电视采编播设备的更新改造,市县两级电视采编设备及有线电视播出系统全部实现数字化,市县广播采编播全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开播市级电台的网上广播节目。并按省上统一部署,对市县的电视发射差转台进行数字化改造,形成全省地面数字电视网。实现在长途客车上安装数字电视终端设备。使旅客能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节目和信息。4、继续实施县乡村广播电视光缆联网建设工程。积极拓展思路,加强与电信、联通、移动等网络运营商的协作,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继续推进我市广播电视的县乡村光缆联网建设。结合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提升农村广播电视网络质量,扩大农村有线电视联网用户。在“十五”期间实现所有乡镇光缆联网的基础上,完成90%行政村的光缆联网建设。5、努力建成闽北广播电视传输专用网,推进广播电视的产业发展。要进一步整合市县广播电视网络资源,完成市与县市、区、县市、区与县市、区之间广播电视光缆互联互通,改变各县市、区光缆网络各自为营的局面,形成环绕整个闽北互联互通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从而实现各县市、区广播电视节目网内交流,节目资源共享。与此同时,继续进行城区网及部分乡镇网络的双向改造,力争在“十一五”期间使有线电视双向用户达15万户以上,为我市有线电视的产业发展及数字闽北提供有力的网络支持,进一步拓展广播电视增值业务,推进我市广播电视产业发展。6、加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在完成省至市有线前端设置安全预警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将该系统延伸到县级广电部门,提高安全播出应急响应能力。

五、主要政策措施1、坚持正确导向,突出地方特色,加快广电事业发展。要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服务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前提下,办出闽北地域特色鲜明的广播电视节目。在“十一五”期间,积极应用有线数字电视、卫星电视直播接收、光缆联网等高新技术,结合闽北实际,通过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大幅度增加有线数字电视节目套数,实现有线电视的频道专业化服务。同时,进一步扩大广播节目影响,在南武路及南平境内205、316国道上实现南平广播电台的无缝隙覆盖,并增办一套以宣传闽北“北山南水”特色为重点的“交通旅游”广播节目,提高节目质量和收听率,进一步扩大广播影响,为促进南平中心城市发展提供经济信息平台。2、通过资源共享,加快广播电视光缆联网建设。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加强与各网络运营部门的合作,通过自建、合建、租用光缆等方式,共享现有网络资源,多快好省地建设我市广播电视光缆网。3、加大机制改革力度,创新用人机制。加大市县两级的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力度,重新整合市、县两级有线电视网络资源。围绕南平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南平市广播电视中心的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加快市本级广播电视建设。与此同时,上收延平区广播电视网络,通过有效整合,壮大市级广播电视力量,发挥中心城市广播电视的带头引导作用。坚持改革与发展的思路,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按岗付酬,合约管理”的原则,在市直属单位和乡镇广电站实行和完善人员聘任、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促进人力、物力、资源的优化组合和科学使用,充分发挥行业的整体优势和专业特长,推进我市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4、盘活广电资产,推进产业发展。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抓住有线电视从模拟到数字整体转换这个契机,深化广电内部管理机制和运营机制改革,重组资产,划分出广播电视的可经营与不可经营部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的资源优势,开发广播电视增值业务,推进我市广播电视的产业发展。5、加强管理,促进广电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广播电视宣传管理、技术管理和行业管理,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要根据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特点,建立确保安全优质播出、传输和符合信息市场需求的技术维护管理体系,确保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市广播电视规划飞雪

数字乡村信息化建设范文9

关键词:农业信息服务;农村信息化;延边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049-03

从全球性信息化大趋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出发,党中央国务院对信息化工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推进面向三农信息服务”,“把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推进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农业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中国的信息化尤其是农业信息服务业发展开始进入重要的发展时期。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地区”)应抓住机遇,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广大农村地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延边地区位于吉林省东部的中朝边境,是中国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的东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近年来地区信息服务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因多种因素的制约,其城乡差距较大。信息化发展的城乡差距不仅加重了两者的信息、文化流程的鸿沟,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本地区农业信息服务质量,有利于发展本地区农业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一定的贡献。

一、国内外农业信息发展现状

1.国内农业信息发展状况

中国农村受地理位置、人文和自然环境等条件的制约,经济状况差别大,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偏远地区的农民获取信息渠道贫乏,缺乏农业技术指导,增产难;区域性小市与大市场信息沟通不畅,农民增收难;农业教育、生产、流通、服务体系不协调,提高产品质量难。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越来越受到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的现阶段,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无论是组织生产经营,还是外出务工,都必须有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只有进一步强化信息服务,才能努力把农业和农村内部增收的文章做足,使农产品结构更趋合理,农产品适销对路。

2.国外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发展状况

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农业科学计算;70年代的工作重心是农业数据处理和农业数据库开发;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研究重点转向知识的处理、自动控制的开发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目前美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该系统覆盖了美国国内的46个州,欧美国家的农业信息化技术已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日本早在1994年底就已开发农业网络400多个,计算机在农业生产部门的普及率已达93%。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大致有以下方面: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业信息获取及处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系统模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业计算机网络等。

二、农业信息服务相关的理论基础

1.基础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结构

农业信息是以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科学为表征对象的,以有意义的形式加以排列和处理的数据,并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反应出来。它包括农业资源信息、农业政策信息、农业生产信息、农业教育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经济信息、农业人才信息、农业推广管理信息等诸多方面。

农业信息服务是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和传播媒体,为农业信息需求者主要是广大农户,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方式,提供及时、准确和安全的农业信息来引导农民,增进其知识,提高其技能,改变其态度,增强其自我决策能力,促使其自愿改变行为,从而使农业科技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延边州农业信息服务,应具有延边州“特色”,符合当地农村实际情况,能为当地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的新型农业信息服务。

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信息服务主题通过计算机网络和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等渠道,收集、加工、处理、传输、与农业相关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向信息用户及时、准确、快速地传播各种农业信息,帮助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特别是农民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管理、营销的信息化和规范化。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涉及到:信息服务主体、信息服务客体、信息服务内容、渠道、利益分配机制以及信息服务的支撑保障体系。

2.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结构和运行机制

完整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信息服务的运作模式、信息服务的利息分配机制以及信息服务的支撑与保障体系,这三个部分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信息服务的运作模式是信息流通的表现形式,合理的运作模式是能够使农业信息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从提供方到接收方实现顺畅流动的保障;利益分配机制是信息服务体系能够实现持续稳定运行的动力保障;信息服务支撑、保障体系是从政策、制度、法规、信用风险等方面为信息服务体系的运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延边地区农业信息服务的基本概况

1.延边地区采用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

现阶段中国农村信息服务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型服务模式和社会参与型服务模式。其中政府主导型服务模式还要分“政府农业部门+科技示范点+农户”型;“政府农业部门+信息服务点+农户”型;“政府农业部门+科技特派员+农户”型;“政府农业部门+农村信息员”型四个模式。延边地区目前主要采用第二个模式。

服务站模式是指,依托县农业部门成立了县级信息服务中心;依托乡镇农村经济管理站、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乡镇文化站等成立了乡镇级信息服务站;在某一种或某一类农产品生产有一定规模、切对信息有较强需求的村,依托村委会、种养加销经营大户成立了村级信息服务点,同时,也依托一些农民专业协会及农民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能为农民提供服务的中介组织或企业单位建立了信息服务点,即建成较完善的县、乡镇、村三级信息服务组织。

该模式的主要组织模式是设立县、乡镇、村三级服务站,每一级服务站都有只记得人才资源、基础设施、工作制度等,县级、乡镇级服务站都组建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咨询组,村级服务站则是聘请当地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加工大户、贩销大户作为村信息员,负责村级信息服务点的工作。而且通过专家现场解答,热线电话咨询,编发刊物、简报、黑板报、宣传栏、广播宣传农业信息,网络收集、信息提供响应的服务。

2.近期延边地区在农业信息服务工作中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延边地区政府机构一直特别关注农业信息方面的若干问题,经过多年的发展,延边州农业农村信息化取得了显著成绩。2012年3月28日,在长春召开的吉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延边州农委、敦化市农业局获得全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同时延边州农网、敦化市农网、和龙市农网分别获得全省农业系统优秀网站称号。延边州、县(市)、乡(镇)、村四级信息网络基本形成。州农委成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县市成立了信息科、乡镇有信息服务站、村级有信息服务点,全州信息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建有标准化村级服务店500个,信息员1 200人,其中珲春农村信息服务站曾获全国优秀信息服务站,在信息服务上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延边农委以“延边州农网”为核心,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年信息10 000余条,网站日访问量20 000余次,年回答农民咨询问题1 000余次。网站开设了农业技术、政策法规。农业市场动态、致富信息、农民在线咨询、视频在线、专业农场专栏、政策法规,了解市场动态,获得致富信息,观看技术影响信息等等。尤其农业专家专栏,农民有问题可以直接打电话咨询专家,既方便又快又有效。

多渠道的服务为农民提供了方便。通过“12316新农村热线”、“12582农信通短信平台”、“零公里信息报”等途径开展信息服务。全州建立“12316专家热线”专家56人,“12582农信通短信平台”专家33人,并组织专家参加省级培训,获得省级专家证。发展“12582农信通短信”用户2 600多人,年信息15 000多条,建立“零公里信息报”发送点 1 000多个,年发送报纸1 000多份。以此为载体把农业信息传到了千家万户,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

3.开设独立的农业信息服务中心

近期,为了更加有效的发展农业信息服务,延边州农委开设独立的农业信息服务中心,相应的增加了一些服务业务。利用报纸、广播和电视机等覆盖面广、普及率高的特点,州农委农业信息服务中心与报纸、广播和电视台等合作,开辟信息服务专栏,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利用市县的农业推广体系,在市县和乡镇建立了农村信息服务站,形成了信息服务网络,通过信息搜集和直接服务于农民。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州农委将进一步探索适应于农村地区的信息服务模拟式和渠道,将传统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现有的信息传播技术和服务方法进行整合和集成,并进行优化设计,促进农村信息的传播,以信息服务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技术支撑。

四、延边地区农村信息服务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短缺,与提供农业信息服务质量不相适应

高素质的人才是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质量的关键。因为农业信息服务涉及农业生物技术、气候、地理环境、农产品销售等多个领域及其相关信息的采集。存储、分析、计算、传输等多个环节,这要求服务人员即要懂得农业科学技术,又要懂得信息技术。但是目前本地区这样的服务人才还很少,极大地制约着农业信息服务质量的提高。

2.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够完善

如今,轻视农业的现象依然很严重,而且大部分人对农业信息服务的涉及面了解的不够多,认为简单的提供农产品流通信息和有关土地的相关政策就等于农业信息服务的全部内容,目前本地区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利益分配机制和保障体系还未完善,最终导致了本地区从事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报酬一般低于其他产业的严重后果。

3.农业信息数字化程度比较低

现阶段,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信息服务日益走向数字农业模式。但是目前,延边地区广大农村由于收集、处理、传播信息的软件设施不够健全,当前传统农业基础数据还比较缺乏,而且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和编码体系,致使大量数据信息处于分散和各自为政的状态,很难满足数字农业对数据共享的要求,造成了人力财力的浪费。

4.农村信息化服务缺乏统一内容服务的提供方式

由于地形、民族特色、发展不均衡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延边地区各个小村之间的差异较大,各自对农业信息服务项目的需求也不一样,这些要求我们因急需建设农业信息服务内容统一完善的提供方式。因而确保其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明确发展思路,对那些原则性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有力地促进农村信息服务来实现城镇化发展历程。

五、延边地区今后农业信息服务建设的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对学术人员和基层政府人员的培训职能

通过高等院校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来培养农业信息服务的专门人才。而且大力开展农村基层政府官员的技术培训。目前本地区农村基层干部大部分出身于农村,很少有下派的大学生村官。他们对自己村里的现状了解的比较深刻,熟知农民对农业信息的需求,也是农业信息的重要提供者,但由于知识的老化,缺乏现代信息服务的基本技能。因此,对他们的培训可以发挥更好的整合效应。

2.尽快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利益分配机制

资金投入是农业信息服务工作开展的基础,是各种要素投入的先导媒介。州政府尽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资为主题的多元化投入融资机制来保障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利益分配。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农村信息员制度及相关政策来确保县、乡镇、村三级农村信息人员的工资发放。

3.加大投入,努力推进数字农村建设

数字农业发展应该立足于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以技术应用为主体,以信息资源建设为重点,以协调发展为基础,以农业信息服务为突破口,形成具有专业、人才、资源、技术特色的体系。州政府要加大农业信息方面的投入,更加完善农业信息系统、网点、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实现涉农公共数据的兼容与共享,是政府、农户和企业获得从分、有效地农业信息,为建设数字农村而努力。

4.农村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系统

建立农村社区政府信息网路,提高农村地区政府信息化程度,建成覆盖机关各处室、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集成系统,建立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管理网络,实现农村机关的办公现代化、信息共享化、决策科学化,可以有效地提高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和政府部门与民众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更加及时、准确、全面的农业信息服务。

六、结语

农民靠信息引导市场、组织生产,政府靠信息进行宏观调控、控制农业决策,这是国外成功的经验,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延边地区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农业信息服务领域中积极引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才、技术、资本、先进管理方法等因素,促进对农业信息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安全管理,维护农业信息服务的健康发展。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对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可持续、低碳的角度出发,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和资源。

今后,延边地区农业信息服务领域中,应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信息服务人才、尽快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快推进数字农村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推进农村信息服务建设,为进一步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赵春江.新农村建设技术丛书——农村信息化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丘永萍.发展数字农业 推进农业信息化[J].农村金融研究,2011,(9).

[3] 李靓.吉林省农业信息化与农业发展实证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24).

数字乡村信息化建设范文10

1、调频广播概述

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传播工具。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无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有线广播。调频广播是通过把音频信号搭载到高频载波,用载波频率的变化描述音频信号的变化,以使音频信号得以广泛传输的一种方式。从应用层面来讲,调频广播分为有线调频广播和无线调频广播,有线调频广播利用的传输介质是同轴电缆,能够通过已有闭路电视线路,把不同的音频调制到不同的调频载波上,多路音频、电视信号、控制信号共用CATV(有线电视)网络传输,具有节省成本、施工方便、稳定性高、资源利用充分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农村、校园、企业、旅游景区等智能广播系统的搭建与改造;无线调频广播是将音频信号通过调制、放大和发射等,转换成电磁波利用空气无线传输的方式,其不受地域限制、不受环境影响、不用繁琐布线等优势被广大用户所喜爱,更具有施工简单、收听灵活、扩展方便、性价比高等特点,成为建设城市、乡镇、校园广播的主流方案。

2、现有乡镇广播概况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农民获得了空前的生产自和生活自由度,农村基层组织影响和服务农民的手段、渠道越来越少。特别是行政村撤并后,村子大了,地域广了,人口多了,事务杂了,要求高了,村民大会开不了,上门工作不方便,农村广播成了基层组织管理事务,农民群众了解村务的重要渠道,对发展农村民主政治、应对农村突发事件、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作用。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相应配套设施跟进,广播是农村乡镇信息宣传的重要阵地,在农村的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功能的完善与改良直接影响着乡镇职能的发挥与农村信息的传送。乡镇广播现状是,每个村拥有独立的广播系统,其广播主要由话筒、扩音机和高音喇叭构成,基本是各自广播、互不联系,大多只起到收发信件、寻找丢失物品的作用,根本无法适应农民奔小康对农业、养殖等信息迅速获取的需求。

3、乡镇建设无线广播必要性

由此看来,现有农村广播“个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这种独立为政的简单广播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日益发展的需要了,客观上要求乡镇作为农村基层主管实体,能够及时快速地将党政方针、致富信息、病虫防治等,有利于农村经济繁荣的信息进行统一的传达,以全面响应党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和谐发展的号召。而,乡镇建设广播系统具有范围大、面积广、路面复杂等不易布线的因素,应用其他广播传输方式具有施工量大、施工难度大、耗资规模大等难点。无线调频广播,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在我国已经有着几十年的应用历史,设备逐步产业化、规模化使得设备相当成熟、稳定,更具有传输不受地域、面积、环境、路面等影响的优点,是现有技术条件下建设乡镇广播系统的最佳解决方案。

二、设计依据

乡镇无线智能广播系统设计严格依据国家关于广播系统及 国标《GB-43111-84调频广播发射机校准》 广电部标《GY15-84调频接收机标准》《大楼通讯综合布线标准》(YD/T926-199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J/T16-1992。 国际电联ITU-T有关标准。建筑、通信有关行业标准。《专业录播结构标准》

三、设计原则 a

进行系统设计时,本着"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经济性"相统一的原则进行设计。 先进性:系统采用国内最先进PLL微电脑锁相环技术,架构全固态发射机,确保无频率漂移现象,遥控音箱开关机准确可靠,保证技术先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发射机无线指标严格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颁布的相关要求标准。 科学性:系统设计科学,系统将保证无线频率的独立性,不会与其他乡镇内外的无线电波源发生相互干扰现象,信号频点遥控灵活可调,同时保证音箱不会发生干扰现象。此外,系统可维护性强,具有充分的可扩展性。 稳定性:由于系统采用无线调频广播方式,省去了大量的布线系统,所以也就消除了作为广播系统中最可能发生的线路故障;再者,PLL微电脑锁相环控制技术使得发射频率无漂移现象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经济性:无线广播系统的经济性有目共睹,在建设期可省去大量的传输线材和线路铺设费用,在使用过程中则可省去大量的线路检修工作,节省了大量的施工和维护费用。

数字乡村信息化建设范文11

关键词 涉农期刊 数字化传播 新农民 发行模式

科技更新换代频率的加快,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视听体验、阅读方式。数字化交互方式的运用使信息传播的方式和载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颠覆了传统的期刊发行模式。而这种数字化发行模式的出现,对出版者、读者及其相关者来说,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

一、期刊数字化发行模式的迅速崛起

数字化发行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而产生的新方式,是借助二进制数字的方式把期刊所要传达的信息包括文字、照片、视频、语音等,存放在特定的服务器中,通过网页、通讯运营商、手机类APP 运用、电子阅读器等媒介传播的出版发行形式。

涉农期刊数字化以易得性、及时性、全面性、低成本等优点,填补了农户与市场、农户与技术资源之间的交流空白,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形式,加速了信息传播的进程,给农业期刊的制作与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我国目前尚处于期刊数字化的初级阶段,传统期刊纷纷组建以现有品牌为中心的数字化信息平台,实现传统平台与数字化平台的相互推进、相互补充。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2013 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数字出版业实现营业总收入2540.4 亿元,而其中,期刊数字化销售与数字报纸收入增长仅为7%,远低于数字出版整体增速,这说明期刊出版物的数字化平台尚需进一步加强,①同时也表明当下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业的抗衡、甚至是取代传统出版依旧有巨大的困难。

纵观国内市场,传统期刊数字化的崛起只是迫于市场和科技的压力,将传统期刊文本数字化成网络信息,用管理期刊编辑发行的方法来打造数字化平台;而少有期刊能够大刀阔斧的改革,按照互联网思维建设期刊的数字化平台,从崛起的“百度”、“新浪”、“网易”等国内互联网巨头的手中夺取市场份额。

二、涉农期刊数字化发行的必然性

1、国家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2013 年8 月,国务院印发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宽带首次成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方案》指出:到2015 年,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0%,行政村通宽带(有线或无线接入方式)比例达到95%。②

2、农村信息化对涉农期刊的冲击

宽带农村是宽带中国的重要组成,也是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在以宽带为载体的数字化信息进入农村后,传统涉农期刊的功能逐渐式微,期刊已不是农村农业生产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昔日,期刊、电台、电视“三足鼎立”的农村信息的大众传媒时代以被集三者于一身的互联网所打破。互联网以自身的独特性造就了其他大众传媒不可匹及的影响力。

同时,涉农期刊读者群发生了变化,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网民的数量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急剧增长。尤其是随着全国免费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现今农村的20—40 岁的主力人群,都能很好的从网络上获取信息。与此同时,互联网的便捷性也使农村居民更倾向于接受这种无纸化的阅读和获取信息的方式。

3、涉农期刊的传统发行模式面临的问题

邮政发行系统的矛盾日益突出。国有邮政系统独揽天下,邮递成本也不断提高,涉农期刊的发行成本已经高达40%。我国农村有6 亿多人口,有阅读杂志能力的人群至少有3.6 亿。但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偏低,真正有阅读期刊习惯的连2%都不到。此外,进城务工人口的快速增加,农村常住人口减少,涉农期刊面向的受众群不断缩小。2013 年,乡村常住人口62961 万人,比上年减少1261 万人。况且,进城务工人口中95%以上初中以上学历。③农村常住人口要么是儿童、要么是老人,均不是涉农期刊可拓展的受众群体。近年来,城市最低保障工资不断上涨,就业岗位的不断增加,进城务工人员的收入也在不断提升。按照2014 年深圳市最低保障工资计算,个人年内最低收入在20000 元,而现今粗放型的农业生产,农村收入的相对减少,导致了大量的用户放弃了涉农期刊的阅读。

涉农期刊的内外困境,将其数字化、信息化改革推上了日程。如何借助数字化,使期刊重新赢回受众,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成为所有涉农期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涉农期刊数字化发行模式的着力点

从信息化发展的历程看,未来农村信息化将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网络化,以互联网为主的网络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农村,用于传递文本、图片、音频、动画和视频等信息。二是专业化,专业化服务将进一步突出“, 小而精”将成为农业活动中的重要表征,将农业活动分解为无数的细节、过程和阶段,每个单元都要形成专业化服务。三是傻瓜化,即农村用户使用信息简单方便,实用性、模仿性强。④根据未来农村社会的特点及其要求,涉农期刊应与时俱进,平步于甚至是超前于农村的发展,为健康农业的建设保驾护航。

1、涉农期刊内容的转变,由综合性向专业化或情感化方向分散

传统期刊大都是综合性期刊,既有专业性的科普知识,也有怀乡念故的诗歌散文。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加快了信息的传播与接收速度,人们获取信息的目的性也日益增强。

首先,增强专业性的科普知识,打造专业的数字化期刊。《农村百事通》从创刊以来,坚持以“为农民生产生活当参谋,为读者经营致富当顾问”的办刊宗旨,以“服务大农业”为己任,以“传科技,授知识、教方法”为内容特色。开门见山地引导农村群众“做什么、怎么做”。

其次,贴近“新农民”,挖掘乡土特色,拓展潜在读者。2006 年1 月,《读者·乡村版》作了重大调整,更名为《读者·乡土人文版》。该期刊,进一步明确了自身内容的定位,主要传播情感类要素,获得了城乡读者的欢迎。

2、涉农期刊宣传方式应主动、积极,由之前单靠邮政代为推广的方式转变为全方位推广方式

基于互联网、移动通信的推广方式,一是涉农期刊数字化应依托互联网,要想期刊进入人们视野、走进农村并得到可观的经济效益,利于互联网自身的宣传是不可缺少的;二是手机平台的运用,运营商短信、WAP 网页及APP 客户端运用。相对于互联网的普及来讲,手机的便利性、易学性使其在农村得到了很好的普及。目前移动通信运营商已经开通农村服务平台,为农村群众提供技术服务。

利用杂志自身的准确定位和参考价值,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家书屋工程”、“送书下乡工程”、“科技下乡活动”等政府服务项目,有选择性地免费向农民赠送期刊杂志,并推广数字化杂志。参加各类农业展览会,改变“靠天吃饭”的观念,宣扬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由单纯的技术支持拓展为农业生产全过程支持,延伸服务广度与深度,打造生产预测、疾病控制及产品市场的拓展等一体化信息提供服务,赢得受众的信赖。《农村百事通》自1992 年成立读者服务部以来,每年都为读者邮购农产品,培训实用技术,这也受到了全国广大读者的广泛欢迎,从而实现杂志的口碑效应,打造了自身的品牌。

3、涉农期刊数字化合作对象的多样化选择

高等院校、农业企业、政府农业部门,独立在各自领域为农民服务,服务虽然专业化但并没有为农民带来全面效益。各类农业机构单位一直经由涉农期刊,向农村提供生产生活的重要信息。涉农期刊应借助自身在农村的优势和地位,打造信息的数据库体系,减少搜索和应用的难度。

不能把期刊的销售作为期刊寿命的终结,而应以期刊的销售为开端,带动农业市场、农业科研机构的一体化;经由期刊提供更多的咨询渠道,读者可与技术人员、产品厂家咨询与反馈,建立农业虚拟产业链。而借助于互联网数字化的优势,虚拟产业链的建设也更为简单和迫切。农业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发展方式都迫切需要进行转变。期刊的数字化发行可借助网络自己检索功能,形成不同的板块和体系,不应仅仅局限于传统期刊的关注点,而应更多的关注“生态农业”、“幸福农村”的时代要求。

近年来,“三农”服务的力度不断增大,农村生产资料的集中,高层次农业从业群体的出现,为农业期刊及其数字化的发行模式提供了更为专业和广阔的市场。农业逐渐摒弃以往的“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像工业和第三产业一样,需要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的指导;而且,我国农产品市场需求量的庞大,决定着农村杂志市场的广阔,也决定着农业信息的数字化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城乡一体化传播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4B140】

参考文献

①《2013 年新闻产业分析报告》,2014-09-17

②《宽带中国战略及其实施方案》,2013-08-17

③《2013 国民经济发展稳中向好》,2014-01-20

④张向红,《顺应信息化趋势发展农村科技期刊》[]]《.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18):9-11

数字乡村信息化建设范文12

关键词:农村电商;农民增收;数字化

1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发展农村电商的题中之义

农村电商的重点在于解决小农户与市场的对接难题,如何更好地将农产品销售出去,实现农村收入增加是其中的关键。在陕西省商洛县考察调研时指出,“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随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农村电商将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已达1.79万亿元,同比增长8.9%。随着一系列适应电商市场的农产品持续热销,农村电商不仅有力促进农业产业化、数字化发展,而且将有力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2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 131元,比1949年实际增长超过40倍,比2012年翻了两番[1]。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未来农村电商应该起到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确保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致富。

2农村电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面临的深层挑战

2.1农业品牌建设的挑战。品牌强则农业强[2]。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打造农业品牌已经是当务之急。一方面,品牌农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作出重要部署,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考察调研时强调,“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价格好、效益好”;另一方面,社会消费进入“品牌时代”。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产品的质量、安全、营养、绿色有机等要求越来越突出,农业品牌的整合重塑迎来了新的机遇。另外,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正在被用于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流通等农业生态链的全过程,“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但相比工业品品牌,农业品牌建设仍然处于探索初期,发展并不完善,没有形成完整的品牌,大多数品牌都是各自为政,行业内部缺乏相互合作,也不注重线上线下的互动发展。现有的农业品牌,由于品牌保护力较弱,部分商家“以次充好”的现象严重影响农业品牌的口碑,进而影响品牌的长远发展。简言之,实施农产品的品牌战略,已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必由之路。2.2农村场景条件的挑战。我国农村地区地域广阔,各地区地理地貌差别较大。从贫困地区的区位因素来看,更是呈现出“山大沟深”的特点。从农村电商发展进程看,农村电商发展状况好的地区有着以下两方面特征:其一是本地已经有着发展基础较好的优势传统产业和区域产品,传统产业依托数字化转型得到了新的飞跃。例如,吉林省通榆县依托当地优势农产品,通过统一品牌授权面向全国销售的原产地直供农村电商发展模式。通榆县对于地处世界公认的“黄金粮食产业带”,是有名的“杂粮杂豆之乡”“绿豆之乡”“葵花之乡”。通榆县利用所处的地理区位优势,对本地优势农副产品的资源进行高度整合,不仅实现农产品利益最大化,而且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其二是地区地理位置优越,道路交通设施的完善,当地农产品运输、配送方便快捷。例如,被誉为“买西北卖全国”的陕西省武功县是有名的“西北电商第一县”。武功县虽然是陕西省面积最小的县,但凭借距离西安市80公里的优秀地理位置,经短短五年发展,形成了专属的农村电商销售模式,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但是,更多的贫困地区既没有特色农产品,也没有良好的地理条件,极大地影响了地区农产品的销量和销路,制约农民持续增收。2.3培育农民网商的挑战。由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地方政府虽然将培训农民技能摆在人才培养体系的突出位置,但农村电商发展是长期工程,当农民短期看不到收益回报,就会立刻选择放弃,回归到原来的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或者继续交由第三方交易平台代为销售,导致虽然地方政府开办的网商培训项目不少,但是农民网商转化率低、培育难的问题依然存在。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外出务工获得工资收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农村地区常住人口55 162万人,相比2015年,减少了8.6%。现代农业建设离不开农业数字化发展[3],农村电商则是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先导和基础,不仅可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而且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数字技能和数字思维。相比起城市地区,农村地区各方面基础较为薄弱,对数字技能人才的吸引力不足,而基础网络的维护、农产品网店的运营、农村电商园区的建设等都离不开数字技能人才的参与,技术人才流失严重、数字技能人才短缺和农民网商培育难度大仍然是当前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难题。

3数字化建设下农村电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路径

3.1提升农业产业链数字化水平,着力打造品牌农业。推动农产品从原产地生产到加工包装再到仓储、物流、配送全程信息化、数据化,提升农业产业链上下游数字化水平。根据生鲜农产品分布的区域化、产品种类的差异化以及消费者群体分布广、产品需求的个性化等特点,建立区域性生鲜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数据信息交换、共享,打造农产品物流监控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信息基础。加强在农业产业链的上下游推广市场信息、产品售后服务、产品仓储配送运输管理等数字软件的应用,建立健全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以及“从餐桌到田间”的全程信息收集、处理、系统,确保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效率和质量安全。打造品牌农业是农村电商发展中,尤其是推动农产品上行的重要一环,不仅提升农产品价值,而且能够推进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首先,打造品牌农业有赖于生产与经营的规模化。摒弃原有的小农意识,集合各方力量,形成规模效应,通过农村合作社等集体组织,促进农业品牌化。其次,打造品牌农业需要摆脱农业的局限性。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完整的农业生态产业链,为农产品上行打造完善可靠的供应链。最后,标准化生产是品牌农业的支撑。以农业的自然生态属性为主抓手,通过引进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手段,设计系统的种植标准、行业标准、流通标准等,为优质、合格的农产品设立准入门槛与流通规范,形成打造品牌农业的有力支撑。3.2打破场景条件的桎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拓宽渠道。对于既没有本地特色农产品,也没有便捷的交通条件的贫困地区来说,可以通过借鉴其他发展较好的农村电商模式,并结合自身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从农产品角度出发,农村电商带给贫困地区对接广阔市场的机会,地方政府和电商平台可以通力合作,深度挖掘本地优质产品,做好产品设计,讲好产品故事,增加产品附加值,帮助农产品网货化。例如,2019年,在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八科村有一种叫“黄豆荚”的豆类植物在盒马鲜生上市后,仅仅三周时间,便从无人问津到供不应求,一跃成为盒马生鲜的明星蔬菜。据调查,八科村种植黄金荚的农户,已经达到了53户,每亩地农户普遍增收7 000至8 000元,八科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盒马村”。从物流成本出发,贫困地区建立物流服务中心成本太高,可以通过共建共享县域物流服务中心,以及“自建+共建”构建村级物流服务站,与其他服务场所共建共享办公场地、公用办公设备,办公人员也可身兼多职,例如,依靠农村的小卖部建设村级物流服务站,不仅方便村民寄递快递,而且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3培养本地化农民网商,提高农民数字技能。农村电商发展起步阶段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解决短期内的人才问题,但是,“走出去”成本高,覆盖面不广,“请进来”难以形成常态化,最终人才还是流失。因此,只有本地化培养才是最终解决之道。农村电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构建各类人才支撑体系,所以农民网商的本地化培养需要体系化推进。首先,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做好农村电商发展各类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制定系统化、长效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其次,培训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要重视农村电商实战性要求,注重农民网商的“转化率”和“实效性”;最后,农民数字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村电商发展的水平,开展农民数字技能培训是数字技术普及、农民生产技能水平提高的重要措施。当前,各地都在探索各种有效的网商培育模式,不光要教农民怎么开办网店、直播卖货,更要提升农民网商数字技能,学习互联网基础知识,以及包括从网店设计、营销推广和运营策划等网络销售全过程,通过提高农民数字技能,促进农民群体整体素质提高,为乡村振兴夯实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天成,王大树.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路径研究[J].新视野,2019(6):41-46.

[2]林广毅,王昕天,李敏,等.农村电商100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3]胡青.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农业”发展趋势与实践策略[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5):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