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字乡村建设成果

数字乡村建设成果

时间:2023-06-19 16:15:04

数字乡村建设成果

数字乡村建设成果范文1

县委、政府决定召开这次“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我县“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全县“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任务,全面提升我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水平,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业信息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推动力和突破口。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对推动农业信息化,促进农民增收和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是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的一项战略举措

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是省委、省政府根据新时期“三农”工作新形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全省信息化、数字化、电子政务和“数字云南”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针对新时期“三农”工作作出的一项战略举措。我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与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信息设施落后、服务体系不健全、实际应用水平低、涉农信息资源分散、信息队伍建设不适应发展需要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对此,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决定以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为契机,将“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和标志性工程,列入当前的工作重点加以推动实施。

(二)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

开展“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系统性工程。农业农村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社会中的运用日趋重要,对它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我县的农业还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阶段,在总体上还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进程,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力带动科、教、文、卫等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发展,最终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近年来,国家在信息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推动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但是,从实际的应用效果来看,受益人群主要是城市居民。由于缺乏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支撑,农村居民很难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与高效。特别是我县的那些边远、贫困、偏僻、分散的乡村,更是难上加难。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必将促进沟通,加强联系,有效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居民也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与高效。必将有力促进城乡信息传播和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开展“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是促进我县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具体体现,是关心“三农”、关注民生的一项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四)开展“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是党委政府了解社情民意、实现科学决策的客观需要

“数字乡村”工程是一项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通过文字、数据、图片、视频音像四种表现形式,全面、真实、直观地展现乡村风貌、基础设施、自然资源、农村经济、特色产业、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政务公开、存在问题和发展重点等内容,有利于各级各部门及时了解掌握农村基层最基本的情况,为实施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全面实施好“数字乡村”工程,对于进一步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和规范乡村公共事务管理,促进农民增收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围绕目标任务,着力构建“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平台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小康、文明、生态、和谐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强化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建立、完善农业和农村综合信息数据库,提高信息服务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社会管理服务中的应用,全面提高我县农村社会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努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目标

根据省、市要求,我县“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目标是:紧紧围绕我县“五村三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8月下旬全面开展建设,到今年10月底前基本建立起覆盖全县,连接县、乡、村的“数字乡村”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为各级人民政府决策和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图文并茂的网络信息服务。

(三)工作重点

“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涵盖的工作内容多,包括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综合数据库建设,农村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信息化等,不可一蹴而就。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抓好信息采集和信息网络平台建设。

1.抓紧建立和完善综合信息数据库。抓好信息采集是推进“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各乡镇要严格按照要求,抓紧组织开展好自然村包括文字、报表、图片、声像等基础信息的采编工作,建立和完善以自然村为基础的数据库。对基础信息的采编,各乡镇要实行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制,做到每个行政村、每个自然村都有乡镇领导、机关干部、村委会干部和技术人员负责,做到责任到人、任务落实到人。技术力量不足的,各乡镇和挂钩部门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要搞好协调、整合。设备不够的,要通过租借、调节等方式解决。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统计资料和农业普查成果,确保采集资料的完整和准确。

2.抓好“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我县“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平台以全省统一的“数字乡村”工程信息网为依托,项目建设与“金农工程”等项目有机结合,利用电脑、电视、电话、广播、手机短信等方式,构建“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平台,重点对乡镇、村委会、自然村三级子网进行建设,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信息网络体系。结合实际,我县目前的村级网络终端建设首期安排在白鹤滩镇的莲塘、库着、黎明、七里、北门、可福、迤博7个村委会和其它15个乡镇政府所在地的15个村委会,其余村委会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建设。网络建成后,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和整合信息资源,推动涉农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共享,防止各自为政,避免重复建设。

3.搞好信息。建立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其目的在于通过信息的有效运用,快捷、高效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各乡镇必须在10月底前,完成包括乡镇、行政村、自然村等三级网页的制作,全面实现自然村基础信息上网。各项数据的收集、整理、报送和,既要符合实际、真实有用,又要体现创新、突出特色,做到图、文、声、像、表等综合并用、形式多样、一目了然,全面、真实地展示和反映全县以自然村为起点和建设重点的农村基本情况。在网页栏目的设计上,原则上要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要有可读性、可看性,既要符合上级要求,又要简便易行,方便各级干部和基层群众使用。在信息上,要适应各级各部门领导及时了解掌握农村基层最基本的情况,实施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需要,更要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在生产发展、增收致富上对信息的需求,要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增加服务“三农”的新栏目,增强网站服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要提高信息的权威性、实用性、实效性,提供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要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建立健全信息服务规章,搞好网页的更新和维护。

(四)实施步骤

按照省、市“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会议精神和市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实际,我县的“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是成立县级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开展县级试点,制定县级方案,召开动员培训会,为“数字乡村”工程的开展奠定基础。本阶段的工作任务,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完成。

第二阶段:信息采集阶段。本阶段从8月21日开始,用40天的时间,分四个步骤完成信息采集工作。第一,制定乡级方案。各乡镇从8月21日到25日结束,完成本乡镇方案的制定,并召开动员培训会;第二,试点村信息采集,从8月26日开始到31日结束,各乡镇要完成试点村的信息采集工作,并报县领导组办公室审核;第三,信息采集,从9月1日开始到20日结束,各乡镇要完成所有村的信息采集工作;第四,审核工作,从9月21日开始到30日结束,县直各有关部门要完成对所有信息的审核工作。

第三阶段:信息平台建设阶段。从10月1日开始到31日结束,用1个月的时间,完成所需文字、数据、图片、视频图像的整理、编录、处理及基本网页的制作并上网运行。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阶段。从11月1日开始到15日结束,由县领导组办公室采取网上检查验收或组成检查组分赴各乡镇进行实地检查验收的方式,对各乡镇“数字乡村”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并写出书面检查验收报告报县领导组,同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完善相关材料,迎接省、市检查验收。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工程建设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把“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作为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纳入中心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切实加强领导,有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县政府已成立了“数字乡村”工程建设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负责组织、协调、抓好全县“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实行了县“四家班子”领导和领导组成员单位挂钩联系制度。各乡镇也要成立“数字乡村”工作领导组和办事机构,切实加强领导,建立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强化督促检查,做到领导、措施、责任“三到位”,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确保建设任务按时完成。县直各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协作,紧密配合,认真组织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

(二)拟定方案,细化工作措施

“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从现在开始,只有2个月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既要按时完成,又要保证质量。会议结束后,各乡镇要及时以自然村为单元,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抓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通知》要求,学习借鉴金塘乡的经验和办法,结合乡镇实际,精心组织编制实施方案,于8月25日前报县领导组审核并备案。在方案的制定上,既要统一标准,注重实效,又要明确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建设内容、建设时间,细化工作措施,为“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有计划、按步骤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三)严格把关,确保建设质量

1.坚持部门负责制,严把数据质量关。数据质量是“数字乡村”工程的生命。“数字乡村”工程的采集内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事业等方方面面,要把好众多领域、众多数据的质量关是任何一家部门都难以做到的。因此,为确保采集数据的质量,县直各有关部门都要从自身职能出发,对乡镇采集的数据进行严格把关。未经把关的数据不能输入信息网络平台;已经把关但把关不严致使“数字乡村”工程在接受省、市验收中出现问题的,要按照谁把关、谁签字的原则,追究谁的责任。各乡镇在数据采集中要坚持客观真实、实事求是的原则,提供的数据绝对不能想当然和凭空捏造,一定要据实填报和客观采集。若弄虚作假,一经发现,要按照《统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严肃处理。

2.严把信息整理录入关。各乡镇要根据所建网站栏目设置对文字、数据、图片的要求,在收集、处理、编辑、录入数据资料和图片资料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三统一、一集中”(统一“数字乡村”建设情况调查表、统一照片收集标准、统一文字处理模板;文字、图片编辑录入集中)的要求开展信息整理录入工作。县直挂钩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指导,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及时解决,确保信息整理录入工作按质按时完成。

3.坚持转段验收制,严把阶段质量关。为把好各阶段的工作质量,确保“数字乡村”工程的整体实施效果,各阶段的工作必须实行转段验收制。即,本阶段的工作完成后,各乡镇必须向县领导组办公室写出自查报告和验收申请,经县领导组办公室审核验收后,方能转入下一阶段的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在审核中必须尽职尽责,坚持即到即审,绝不允许推诿扯皮和拖沓延误,在接到乡镇的验收申请后,务必在3天内做出答复。

(四)明确职责,强化职能作用

我县“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实行“政府领导、部门指导、乡镇实施”的工作机制。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和乡镇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抓好“数字乡村”工程的实施。农业局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并处理领导组的日常事务工作,将“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纳入信息化发展规划,搞好工作指导,提供技术支撑;通信管理部门负责牵头各通信企业,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改部门负责将“数字乡村”工程纳入重大投资计划,并审定相关投资项目;财政部门负责落实“数字乡村”工程建设补助资金,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统计局、交通局、公安局、城管局、规划局、水利局、林业局、民政局、民宗局、扶贫办、教育局、卫生局、经贸局、气象局、人力办、文体局、供电公司、合管办、党史办、交警大队等部门要负责相关信息的核实、整理、交换,以及相关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服务;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农村地理、农村地籍等信息系统的建设、推广和服务;宣传、通信、广电等部门负责广播、电视、电话、手机短信平台等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宣传工作。各乡镇负责数据采集、照片拍摄、图片收集处理、文字编辑录入等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逐级细化工作目标,层层明确工作责任,确保按时完成“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任务。

(五)强化培训,加快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业务骨干人员的培训。要从相关部门抽调熟悉农业农村工作、懂信息技术的人员,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重点进行信息统计、信息采集、文字编辑、图片处理、数据录入等技术知识培训。县农业局必须对县直部门抽调参加“数字乡村”工程的业务人员和各乡镇的业务骨干进行培训,通过测试合格后方能上岗。乡镇的业务骨干接受培训合格后,要对本乡镇所有参加“数字乡村”工程的业务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尽快培养出一批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农村信息员队伍。二是加强农民信息员队伍建设。要注意从农村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农民经纪人、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以及村组干部中选拔事业心强、有经营头脑、掌握一定农业技术、乐于为民办事的同志作为农民信息员。通过这些农民信息员,上传民情民意,下播致富信息,进一步活跃农村市场,促进商品流通,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六)拓宽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为切实抓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县政府根据各乡镇的工作量,决定下拨给各乡镇一定数额的“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专项经费,并配备一台电脑和一台数码相机。所配设备必须用于“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绝不能挪作它用,并落实专人管理,如发生人为损坏,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涉及到的文本材料、图表等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印制后下发各乡镇。各乡镇也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多形式充实设备,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同时,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大投入,不断拓宽建设筹资渠道。

(七)政府主导,部门齐抓共管

“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化、集约化工程,不是一个或几个部门就能做起来的,必须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按照目标任务,共同努力完成。县四家班子领导要实行联系责任制度,负责指导、检查、督促所联系乡镇的“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县领导组成员单位要建立挂钩负责制度,尽全力帮助挂钩乡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与乡镇共同推进“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全面实施;各乡镇也要实行乡镇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制,把责任落实到人、任务分解到人,从而形成上下左右互联互动的运行机制和工作合力。

(八)先行试点,稳步扎实推进

前一段时间,县政府已在金塘乡进行了试点,县农业局要认真总结金塘乡的试点经验,供各乡镇学习借鉴。各乡镇也要选择具有一定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就信息采集先行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后全面推开,达到少走弯路、稳步推进的目的,确保整个“数字乡村”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九)加强宣传,营造工作氛围

各级各部门要强化对“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宣传,要采取标语、专刊,广播和召开专题培训会、机关干部职工会、村民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建设内容和目标,积极展示建设成果,推广成功经验,普及信息技术知识,增强广大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者的信息意识,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关心和支持“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良好氛围。

(十)及时更新,确保永续利用

数字乡村建设成果范文2

1、全面开展光纤联网工程建设。今年县、乡、村共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完成了华桥乡的增坊村、古林村、牛田村、园岱村、铁关村、官屯村、大禾山村、邓家边村,李坊乡长源村,止马镇虎塘村、鸾凤乡大羊村、高源村、崇瑞村,司前乡的新甸村、长庭村、岱坪村、清溪村、举安村、庭燎村、西口村等20个村的光纤联网建设,新增用户4500余户,现以实现全县85个村中的81个村的有线电视光纤联网。

2、全力推进“村村通”工程建设。为了做好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工作,我局周密安排,精心组织,采取非常措施,全力推进“村村通”工程建设。截止____年11月20日,已经全面完成下达发放任务100%。通过“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提高了____县约2万农村群众的广播电视收听收看质量。

3、加强“村村响”工程的管理。为了保证我县“村村响”广播的正常运行,我局积极向县财政争取了17万元作为“村村响”运维经费。同时,我局相应的详细规定农村广播室的管理、系统维护要求、播放要求。规范了广播播放记录,强化了对广播系统的维护管理和使用,并按照统一的格式张贴上墙。通过加强“村村响”的管理,确保“村村响”天天响,长期响。

4、继续完善九里峰电视转播台的建设及管理。拟定设施改造规划,做好项目建设立项和可行性调研报告的申报。确保(农村)中央、省台广播电视信号的无线覆盖,进一步强化手机电视的管理,做到满功率、高质量、无干扰、无事故圆满转播发射。

5、改善演播厅的硬件设施。为了提高广播电视宣传质量,我局投入180多万元,租用青少年活动中心,建成了总面积430多平方米的广播电视制作中心,新购置了数字摄录像机4台,非线性编辑机3台,硬盘播出系统2 套,媒体资料管理系统1套,大大的改善了广播电视新闻制作的水平和提高了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

6、扎实推进数字影院建设工作。____年确定了____数字影院的建设地点和项目资金。目前,数字影院的正在由设计院规划设计中,有望在年底完成数字影院的规划设计,明年上半年破土动工。

7、认真开展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我局组织4个放映队,分别到全县各乡镇各行政村所在地,保证一村一月一场。全年共放映电影1024场次,所到之处,都深受城乡群众的欢迎,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____年工作思路

1、继续巩固“村村通”工程建设成果,在已完成全县81个行政村有线电视光纤联网的基础上,继续促成余下的4个村实现有线电视光纤联网,实现100%行政村有线电视光纤联网。继续组织人员安装20户以上及20户以下极其偏远的自然村电视卫星直播设备,____年基本实现已通电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

2、加强广电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我县文化广电现有规模和长远发展的需求,拟开工新建____县数字影院。该数字影院集演出、会展、会议、数字3D电影放映等多功能文化广播影视业务于一体。同时加强乡镇广电站的所、站建设。

数字乡村建设成果范文3

一、发展现状

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是由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地方政府、大型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聚焦发展“三农”、产业、绿色、数字以及普惠等金融领域,发挥各自优势,创新服务体系,创新有效模式、创新场景平台、创新发展范例、创新金融环境,共同打造的金融创新示范区。国家大力构建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金融业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尽快探索出一条可推广复制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径。通过大型金融机构的引领示范,可以充分发挥金融的行业优势和融通功能,进一步集聚金融要素资源,对于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强。目前,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无法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金融需求,还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建设。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目前面临以下困难:一是农村金融体系有待完善。缺乏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缺乏科学有效的信贷风险防控、补偿等制度体系。在涉农贷款的政策支持方面,贷款贴息、补助的鼓励措施较少,影响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农村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较弱。如农信社、农商行等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存在大量的不良贷款,经营发展能力和资本实力较弱,管理水平落后,资产质量较差,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抗风险能力严重不足。三是农村金融资源供需严重失衡。在传统农村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对农业、农村投入的资金较少,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资金外流明显,导致农村资本结构性短缺。另外,受农村经济体制制约,涉农企业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抵押担保条件差,导致涉农企业融资规模小、利率高、以抵押担保方式为主,具体表现为融资难、融资贵,且长期得不到解决,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四是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性不足。农村金融机构缺乏创新动力,金融产品供给不足,主要集中于存款、贷款、取款、转账、汇兑等传统金融产品和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加的金融需求。农业保险也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缺乏特色的农业保险产品,并且保险品种少、覆盖范围小、保障额度低,已经无法满足广大农户、农村经营主体的保险保障需求。五是农村金融科技创新乏力。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现象明显,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对金融科技和产品认知程度低。此外,在农村地区,公安、医保、工商等政务系统建设滞后,政务大数据共享系统尚未搭建,政务数据无法实现共享。

二、创新内容

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主要围绕“三农”领域中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短板进行创新,提升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一是开发更多为农民创收的金融产品。围绕农村中的低收入群体和脱贫户,加大农村金融服务方面的支持力度,开发更多利率较高、风险较低的特色化金融理财产品,由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入户推广,不断提升农村贫困人员的财产性收入。二是扩大农村资产抵押、质押物品范围。逐步将农业生产设施、农民自住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活体畜禽、圈舍、养殖设施、特色农作物等纳入抵押、质押物品范围,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切实帮助农民提高融资能力。三是建设数字人民币惠农场景。加快推动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数字化服务水平。围绕农村的金融服务、日常消费、教育医疗等具体场景,搭建数字人民币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设立数字化支付钱包,在日常经营、消费中使用,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的金融支付环境。四是鼓励金融机构加强研发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围绕我国农村地区的各类资源条件,加大农村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治理合同收益权以及基于碳汇数据的金融产品,设立农村碳交易服务平台,加大碳产品的交易力度,支持农村地区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三、实施路径

(一)做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建设的顶层设计。进入“十四五”期间,随着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成立以及《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和法治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建设进入新阶段。站在国家监管层面,当前如何做好金融服务政策衔接、为金融机构提供明确的工作指引至关重要。在保持主要金融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分层次、有梯度地优化调整,以市场化、可持续的方式,从金融集中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财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政策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政策体系的综合效能,运用政策支持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大胆突破、积极创新,打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样板和典范。构建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是一项长期任务,各地在建设布局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状况,制定适合本地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政策,保证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二)搭建科学的农村金融创新体系。创新服务方面,创新渠道便捷通畅、产品精准有效、群众普遍受益的服务体系,建成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创新模式方面,创新贯通全产业链、覆盖全生产要素、服务全生命周期的有效模式,建成产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创新平台方面,创新集成信息技术、运行智能规范、适应农业农村特点的场景平台,建成数字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创新示范方面,创新立足地方资源禀赋、生产生活低碳转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范例,建成绿色金融创新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创新环境方面,创新建立信用环境良好、金融基础设施完善、农民金融意识强的金融环境,建成“三农”金融创新示范区。(三)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围绕乡村振兴发展的金融需求,聚焦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户种植生产等“三农”领域,积极创新引进产业基金、金融租赁、投贷联动、绿色债券等新型金融工具,开发更具针对性的农村金融产品。完善绿色信贷体系,加快创新“三农”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支持污染防治、清洁能源、节水、生态保护、绿色农业等绿色领域,不断扩大农村金融产品的服务覆盖面,切实提升农村金融综合服务能力。(四)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体系是维护金融生态环境稳定的根基,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基础。国家应在农村地区大力完善信用制度、建设信用体系,搭建健全的农村信用评级体系、信用担保机制,不断推动广大的中小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创新,提供更多优质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降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化技术推动建立更加完善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创新的生态环境,打造农业大数据信用平台,提升网点服务“上云”,收集涉农的相关数据,为金融机构提供底层服务,提升客户体验的效果,加快推进普惠金融服务标准化、批量化,不断降低运营成本。(五)健全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应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创新投融资模式,更多提供中长期信贷资金。完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专业化金融供给机制,发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涉农金融业务的作用,发挥好网点网络优势、资金优势和丰富的小额贷款专营经验,做好普惠领域的金融服务。发挥中小金融机构主力军作用,完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规范化水平,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增加金融产品供给,培育新的金融发展模式,完善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将服务中心下移至农村地区,形成多样化农村金融服务主体。政府部门应支持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等金融机构拓展农村地区金融业务,聚焦金融资产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培育优质的农业企业加快上市,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不断拓宽乡村振兴建设的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经济补偿“稳定器”作用,创新发展农业保险产品,扩大保险覆盖面,不断强化农业保险的保障功能。(六)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农信社、农商行等广大中小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应加速深化,科技创新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金融科技手段与银行业务体系的融合创新,不断健全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服务模式,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数字金融银行。在技术创新方面,加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打造灵活、高效、易拓展、安全、节能环保的新型IT基础设施,赋能业务创新发展,满足海量多样化客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在应用创新方面,顺应金融数字化、移动互联网化的发展方向,构建统一架构、统一规范、统一数据的服务,快速满足小微、普惠等业务需求;在服务创新方面,加速布局线上服务平台,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用户体验,不断推进场景化建设,主动迎合嵌入式金融服务,识别、感知、引导、创造和满足客户需求;在大数据方面,扩大信息数据收集范围、丰富数据分析纬度和颗粒度,应用多种手段持续构建并优化数据模式,凸显数据价值创造功能。

作者:娄永飞 单位: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数字乡村建设成果范文4

关键词:文化共享工程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基本文化权益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255-02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新形势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的一项公共文化基础工程,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对于改变落后地区文化信息闭塞的状况,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兴义市文化共享工程已经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体系,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向广大基层群众传播优秀的文化信息资源,从城乡共建进入到全面共享的发展阶段。

1 基本情况

贵州省兴义市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国土面积2915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聚居着汉、布依、苗、彝等27个民族。辖22个乡镇、8个街道办、37个社区,184个行政村。截至2012年12月,兴义市文化共享工程已建成县级支中心1个和22个乡镇、4个街道办、188个行政村、16个社区、5个机关企业等共235个基层服务点,初步形成了市(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企业)三级网络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村村通、全覆盖”,全市各级基层服务点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年均接待各类读者20万余人次,扩大了共享工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兴义市文化共享工程发展状况

2004年以来,兴义市文化共享工程在网点建设、经费投入、资源建设、技术合作、合作共建、惠民服务、宣传推广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1)在网点建设、经费投入及资源建设方面,兴义市2004年建成兴义市图书馆、马岭镇平寨村两个基层服务点,分别安装了共享工程服务器1台、卫星接收系统1套、投影播放设备1套和500G数字资源,为读者提供文化信息阅览查询服务。2007年10月,组建兴义市文化共享网络图书馆,采取以图书馆为主体,单位职工和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等方式,筹资36万元配置电脑85台/套等设施设备,开放了公共电子阅览室、多媒体网络室、多功能视听室等服务窗口,依托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平台资源,开展电子图书/音像资料借阅、网上资料查询、参考咨询辅导、举办专题讲座、免费播放优秀影视片、提供网络服务活动,年均接待各类读者10万余人次,为传统服务模式下的公共图书馆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2008年兴义市文化共享工程争取国家和地方财政投资221.6万元,建成兴义市支中心1个,乡镇(街道办)、行政村(社区)基层服务点213个。2008年10月建成兴义市县级支中心,新增公共电子阅览室1个,配置读者端计算机36台(套),卫星接收系统1套,投影播放设备1套,资源服务器4台等设备。2008年12月在兴义市图书馆内挂牌成立兴义市县级支中心,贵州省分中心授牌并配送了约1.0 TB的数字资源。

2011年6月起,兴义市县级支中心及各乡镇村基层服务点全部实现免费开放,2011年至2012年获得国家和地方财政补助免费开放经费共256万元,获中央财政补助村级文化事业经费共134万元,主要用于村级文化共享工程、农家书屋、文艺演出、体育活动等文化服务项目。全市2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获得国家财政统筹配套价值约210万元的设施设备。2012年建成全市22个乡镇、4个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每个点配备了6台读者端计算机,并安装了1.0 TB数字图书馆资源。目前,通过资源配送、卫星接收、网络下载、自建购买等途径,兴义市支中心已整理存储数字资源约4.5 TB,初步形成图书期刊、影视曲艺、知识讲座、法律常识、农业科技、卫生保健等数字资源库,为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数字文化服务,满足城乡群众学习需求提供了资源保障。

(2)在技术支持、合作共建、惠民服务等方面,兴义市县级支中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与中国电信黔西南分公司、贵州网恒科技服务公司等单位进行技术合作,根据《兴义市文化共享工程与农村党员远教工程整合建设实施方案》等安排部署,推进共享工程与远程教育工程等合作共建,整合建成223个乡镇、社区、行政村基层服务点。同时,协助建成中国电信黔西南分公司、中国建设银行黔西南分行、兴义市饮食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兴义市总工会等单位“职工书屋”服务点,由企业和建设单位投资60余万元,组建开放4个公共电子阅览室,受到了企业职工和基层群众的普遍欢迎。

(3)在宣传推广、培训工作、工程管理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兴义市支中心不断加强与新闻媒体进行合作,借助地方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宣传栏等平台优势,通过电视专题片、宣传资料、宣传展览、网页平面等途径,抓好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工作,让广大基层群众逐步认识、了解并参与共享工程建设与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了工程设备及资源的积极作用。同时,结合国家中心、省分中心工作安排部署,通过专题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加强对全市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使之较系统地学习了共享工程硬件安装与操作,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投影机的使用和上机操作,基层服务经验等方面内容,达到了培训预期效果,为推进兴义市共享工程建设、管理与服务工作奠定了基础。

3 兴义市文化共享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兴义市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完善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增强了图书馆的服务活力,推动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亟需解决。

一是基层领导对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重要性、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大部分乡镇没有落实工程运行保障经费,影响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管理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是共享工程专业人才匮乏和不稳定性,影响了工程的顺利开展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文化共享工程是一项公共数字文化创新工程,特别需要熟悉计算机应用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推动开展工作。由于兴义市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发展滞后,导致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匮乏,加之农村基层文化工作没有严格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绩效考核范围,使得基层文化队伍几乎没有从事群众文化工作,乡镇文化站(室)有岗无人或人员被借用到其他部门工作等现象非常普遍,基层文化队伍的不稳定性导致部分基层服务点无法正常利用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设备为广大群众开展公共文化服务。

三是共享工程运行管理机制有待完善,长效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目前贵州省文化共享工程管理办法尚未正式颁布实施,其运行管理机制尚未完善、长效的运行管理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全省大部分地区还未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为对地方党委政府目标考核范围,从而影响了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服务功能正常发挥作用。

四是共享工程宣传力度还不够,基层服务点工作自觉性不够,服务内容和方式有待加强,广大城乡群众对该工程的认知度不高。虽然兴义市在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和服务过程中也注重了宣传工作,但总体来说宣传的力度和效果不佳,宣传的方法和途径单一,深入农村基层服务点开展宣传与服务工作的力度不够,导致城乡群众对文化共享工程的认知度不足,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共享工程对农村群众的服务程度和服务面。

4 关于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正确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建”与“管”的关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确保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二要正确处理“建”与“用”的关系,坚持以服务为导向,大力开展公共文化惠民服务。三要正确处理“供”与“需”的关系,坚持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努力提高数字资源内容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吸引力。四要正确处理“有”与“用”的关系,坚持共建共享原则,全面推进文化共享工程管理服务工作。

(2)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将共享工程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共享工程纳入巩固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文化先进乡镇等相关评比标准,把共享工程建设管理与服务工作纳入地方公共文化建设规划,以及创建文明乡镇、文明村寨、文明社区的工作要求,将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管理与服务情况作为衡量地方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抓好落实。

(3)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工程运转经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资金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投入和省级财政配套,地方财政需配套落实各基层服务点运行管理基本费用。地方政府应逐步加大基本费用的投入力度,确保工程建设管理各项经费落实到位。

(4)加强协作共建、促进资源共享,扩大工程服务范围。借助国家“三网融合”工程发展机遇,加强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工程等合作共建,完善构建内容安全、服务规范、环境良好、覆盖广泛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工厂企业、政府机关、部队军营等开展合作,拓展工程服务渠道,扩大共享工程惠民服务覆盖面。

(5)坚持建设、管理与服务并重,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工作形式。通过完善工程技术支撑平台,健全管理制度,丰富公共电子阅览室的资源内容,推进免费开放惠民服务。利用工程资源和设施设备,搭建科技助农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文化信息资源服务;推出文化共享工程便民服务卡、为群众提供方便、免费的数字信息资源服务;播放优秀电影讲座,开展科技、法律、文化与政策等讲座培训,为农村敬老院、留守儿童、农民群众、特殊群体等提供文化信息资源服务。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工作简报、宣传展览、宣传标语、定点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强对共享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等进行广泛宣传,使广大群众对共享工程有所了解和认识,积极参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6)加强督促检查,完善考核制度。制订完善共享工程管理、评估和考核办法,加强县(市)级分中心对各乡镇(办)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等基层服务点的指导管理工作。加强对基层服务点管理服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提升工程管理服务运行效益,将共享工程建设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每年底对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综合考评,确保工程建设真正收到实效、长期发挥作用。

数字乡村建设成果范文5

“信息化示范村”的农民能做到“政策文件网上看、科技知识网上学、农业产品网上卖”。真正“把干部请到家里,把市场带到家里,把文明留到家里”

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和谐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网络村村通,电脑村村会,2005年宽带网络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2006年宽带网络覆盖全市共14150个所有自然村,全市34%的行政村建成“信息化示范村”,已建成30多个村级网站,农村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搭建农民获利增收的新平台

嘉兴市先后出台了《“数字嘉兴”建设纲要》,提出了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的战略目标,编制了《电子政务“十一五”建设规划》,把“金农工程”列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号工程”,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积极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形成了“各地政府搭台,通信公司支撑,涉农组织唱戏,广大农民受益”的农村信息化建设良好局面。

嘉兴市委市政府鼓励各基础网络运营商完善农村基础网络,搭建“信息高速公路”,形成多网进村、有序竞争格局。同时,整合农村信息化资源,把农村数字家园、爱农信息驿站、远程教育站点等构建成农民网上行政办事、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农村科技信息等一系列综合服务。

煅造农民获利增收的助推器

已建立的“信息示范村”主要探索农村科技知识普及、农业市场信息应用、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村务管理方面的新农村信息化应用。

目前,“信息化示范村”的农民能做到“政策文件网上看、科技知识网上学、农业产品网上卖”。真正“把干部请到家里,把市场带到家里,把文明留到家里。”2006年12月,嘉兴所辖的桐乡市在全省首次命名50户农业信息应用示范户,他们都是乡亲眼中的“大能人”,其中桐乡市濮院镇新东村农业信息应用示范户李其芳,在今春蚕种紧缺时,运用农民信箱向省领导求援,很快为乡亲们解决300张蚕种。

近几年,全市通过农业信息网络销售的农产品交易额年均达到5000余万元,通过农民信箱达成交易400多笔,节约营销成本150多万元。农民卖猪、求购饲料、卖鱼卖虾、卖水果蔬菜等等都可在网上寻求交易。我市还把信息化技术与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有机结合,每个网点配备了电脑、数字电视,接通互联网、有线电视,党员干部和农民通过网络都可以看到“党员教育、科技培训、保健知识”等内容。信息化使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创新了农村管理方式,给乡镇站所与村委会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培育农民获利增收的增长极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培育农民获利增收的新的增长极,是一项前景广宽,惠及农民的“民心工程”,是富民强市的好事情。不仅能带动农民发家致富,也能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是农村传播先进文化的新阵地,能满足农村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广大农民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有了新的改变,克服过去农闲或茶余饭后个别农民爱好、闲聊的不好习惯,现在大多数农民喜欢上信息化平台看新闻、了解农村科技生产信息。下一步,嘉兴市将按照“金农工程”的目标任务,在2―3年内消除农村宽带盲点,继续铺好“金农工程”信息高速公路,完善市、县、镇、村四级信息网络,通过建立公共农村远程宣教中心、完善农业生产服务系统、延伸公共服务系统、建立村级事务管理系统,加速信息化体系向农业、农村、农民的辐射和延伸,逐步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的“数字嘉兴”框架,努力消除城乡“数字鸿沟”,进一步普及农村信息化建设。

数字乡村建设成果范文6

[关键词]数字村镇 农村信息化 动力机制

[分类号]TP3 G25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提升到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的高度。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全面部署。目前,一些中央政府部门,如农业部、科技部、信产部、文化部,已逐步形成了农村信息化主流工程签约合作、共建共享的良性机制。数字村镇是农村信息化的结果,也是其成果落实到基层的体现。现阶段,我国村镇数字化建设已进入试点探索的发展阶段。

1 相关概念

1.1 数字村镇的概念

数字村镇依托于3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采用统一的信息规范与标准,将村镇的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等要素数字化,实现村镇各种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显示和高度集成共享,构建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村镇信息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与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村民生产生活等有关的应用系统,向村镇基层单位和村民提供村镇管理、农业生产、公共事业、特色产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增值或专门化信息服务。数字村镇建设的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

数字村镇的服务对象有三个层次:一是为“现实村镇”的管理决策服务,实现党务、村务管理数字化;二是为村镇特色产业的宣传和市场化运营服务;三是引导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的转变。

数字村镇的服务内容渗透到村镇生活各个层面,而管理和服务都统一到一个数字化的平台上。数字村镇的建设主体包括发挥主导作用的政府各相关部门、在信息基础建设和信息服务方面不可或缺的电信运营商以及各种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

1.2 数字村镇建设动力机制的演进

将“作用”抽象为一种“力”,是自然科学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本文借助经典力学的理论,探讨推动数字村镇的动力。数字村镇建设动力机制是指数字村镇建设赖以展开、深化和发展的不同层级的推动力量,以及它们在有序运行中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原理的综合体现。

村镇数字化是一个渐进过程,其动力机制因发展阶段而表现形式有异。初期,推动力量主要源自国家的宏观政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政府行为,即“自上而下”的一元化动力机制;随着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民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提高,推动村镇数字化建设的内生性力量成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存的二元化动力机制将得以形成;之后,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和逐步完善,企业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政府的作用则相对弱化,数字村镇建设动力机制逐步转向多元化。

世界各国农村信息化进程的历史表明:一切信息化发达国家,在其农村信息化开始和深化过程中,都大致经历过动力机制由一元转向二元并存,并最终走向多元化的历程。只是各国由于历史条件、社会经济背景不同,其农村信息化动力机制在不同阶段大相径庭。我国的村镇数字化建设是在农村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启动的,遵循多元化建设道路是必然;此外,数字村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思维变迁过程,服务对象的层次性和服务内容的庞杂性也有赖于多力形成的合力。对推动其变迁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寻求正确的建设方案。

根据建设主体和服务对象在数字村镇建设中的作用性质(见图2),本文构建了引力模型、压力模型和推力模型,通过这三种模型来探讨数字村镇建设的动力机制。

2 引力机制

宏观方面,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构成了数字村镇建设的根本动力;微观方面,农民信息诉求是直接动力。两者凝聚形成了数字村镇建设的强大内生动力,如图3所示:

2.1 宏观

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农民的基本物质生活已得到保障。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目前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重视。在这个阶段农民对信息的需求是迫切的,也是现实的。

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农民思想日益活泛,信息意识逐渐觉醒;基层村镇实现了自治,农民广泛参与村镇的管理活动,生活更加丰富,活动空间空前扩大,所需信息的内容和质量也不断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使国家和地方政府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支持农村基层的信息化建设。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村镇企业的成长壮大,村镇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扩展生存空间和竞争力。

2.2 微观

农民有强烈的信息需求。而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并未完善,尤其是信息服务处于起步阶段,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生活的需要。数字村镇深入农民千家万户能够为农民带来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满足,为农村信息服务的供需矛盾提供了直接的解决方案。

农民的信息活动活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06年底,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在通讯和信息方面的支出比重明显提高;《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农村网民达8460万人,网民中乡村人口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披露,“上网找工作”的农民工由2006年的7.9%增加至2007年的9.9%,而通过“职业中介机构”找工作的农民工从18.7%降至10.1%。

这一系列数字还让人感到农村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同时也说明农民对于信息的需求是遵循由低到高的层级递进的:在最基本的通讯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对于获取信息的内容范围、数量和质量的要求,直到对信息的、利用的需求,如图4所示:

乡村精英是重要引擎。按农民的话说,乡村精英也就是农村中的能人一类,是农村中说得起话、办得成事的人。他们大多具有较好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能赢得村民更多的尊重、关注与信任,其行为模式、价值观念以及与村民的互动等等都会影响到村民的行动,对村民具有较强的示范号召效应。而乡村精英本身也具有信息化的利益诉求,往往成为村镇数字化建设的发起者、凝结点和推动力。

3 压力机制

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广大农村比较落后,缩小“数字鸿 沟”的压力很大,需要借助数字村镇的建设实践来探索农村信息化模发展模式,如图5所示:

3.1 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无模式可循

在渐进式改革的中国,没有什么是旦夕生成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信息化建设做出了整体性的系统规划,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延续性发展。但是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仍要在实践中探索。

发达国家一般是先有一个部级的基础建设,再有个人、企业等民间终端的发展,这样整个国家可以很

顺利地进入信息社会。我国农村信息化进程的第一阶段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进村入户并举,积极解决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瓶颈。作为“后发型”国家,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三种社会结构并存,不仅阻碍了信息化进程,而且迫使中国的信息化首先要解决“城乡二元社会”的问题,增添了中国信息化建设的难度。

特殊的国情压力既是困扰信息化的因素,亦可转化为信息化发展的动力。就政府而言,加大对部级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的同时,要把信息化的推动重点转向农村,聚焦于占总人口57.01%的农村人口,借助于民间终端的发展,通过数字村镇建设的示范作用,实现“星星之火燎原”的信息化态势。

3.2 中国农村基层信息化形势严峻

我国农村信息化经10多年发展,已初具基础,但形势仍严峻:总体规模小,地域分布不均衡,信息资源缺乏多样性,信息开放性和共享程度低、时效性差,缺乏宏观调控,资金支持不足,网络管理薄弱,现代信息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具体到农村村镇基层,则存在信息服务效率不高、效果不好、信息服务各行为主体利益无法保障、体系运作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此外,有很多从事农村信息化研究和推进工作的人员,还没有真正了解农村的现状,提出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办法也不完全切合实际。

4 推力机制

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信息化投融资机制,建立与电信运营商、IT企业、民间组织、农民之间的密切协作机制,为村镇数字化建设不断注入了新的活力(见图6)。这也是《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2007~2015)》特别指出的。

4.1 低成本信息化技术魅力凸显

低成本信息化技术,是指那些在信息化初级阶段,需求相对简单、价格便宜、易于掌握、易于升级的信息技术。走低成本建设之路是我国数字村镇的关键,也是现阶段村镇数字化最为适用的方案。

“三网合一”建设方案优势体现。各大电信运营商虽日渐重视农村市场,但出于成本考虑以及企业自身固有的逐利性,一直以来仍把主要的市场精力放在城市。目前来看,信息技术进步为网络融合和建设一体化的综合网络提供了有利条件。山西和宁夏“三网融合”的实现,开启了村镇数字化建设的低成本模式。

低成本信息终端设备纷纷涌现。秉承“使广大农民用得起、乐于用”的宗旨,政府层面对低成本信息终端给予了足够的支持,鼓励科研机构开发低成本且宜于在农村推广的信息终端与软件系统,如“面向农业、农村信息化的低成本、易操作计算机”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优先发展技术领域(2007年)。从企业层面看,面向低成本数字终端的技术研发逐渐受到重视,如北京信息管理科学研究所“面向农村信息化服务的低成本软硬件一体化终端”成功研制。目前,电脑下乡已经覆盖到全国,13%的政府补贴也让更多的农民能够买得起电脑。

村镇信息服务手段继续向低成本、多样化方向发展。如2008年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了“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试点工作,同时开通“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热线;宁夏提出平台上移、服务下移,信息化服务渗透到田间地头。

4.2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以电信业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已参与到村镇数字化进程中。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企业和IT企业等纷纷看好农村信息化事业,采取多种模式多种形式参与其中。据了解,农业部将与三大电信运营商在全国层面上开展战略合作。目前,中国移动正在积极与农业部信息中心洽谈手机短信服务方面的合作。前一时期,中国移动与浙江农业厅合作共建了“农民信箱”,与重庆市供销合作社一起搭建了“农信通”信息服务平台,其省、地、县域公司与所在地涉农部门也实现了合作;中国网通吉林公司与吉林省农委有关单位合作,开通了“12316”农村信息服务热线;中国电信也在积极采取行动。电信运营商是中国信息产业的主导力量,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队”,在进一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适用的信息普遍服务等方面将继续发挥巨大作用。2009年2月“电脑下乡”正式实施,各大IT企业踊跃参与。

4.3 市场机制的引入

从世界各国实践看,政府在数字村镇建设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政府不可能包打天下,必须重视发挥市场作用。我国数字村镇建设伊始,就确立了走公益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路子。前者起主导和引导,后者承担大量具体信息服务业务的作用。各类相关政策的出台,引导和扶植企业参与数字村镇建设,实现社会、农民、企业“共赢”。

4.4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壮大

“第三部门”非政府社会组织的作用非常引人注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类非政府社会组织发展迅速,截至2005年3月底,全国共登记社会团体15.3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3.7万个。在一些农村,也出现了类似的社会专业经济组织。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为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非政府组织由于其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特征,在数字村镇建设中能弥补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在政府、企业、农民间搭建桥梁并起到影响社会关注和社会监督等独特作用。

5 结语

数字乡村建设成果范文7

[关键词]村落学校;乡土中国;离土中国;农村学校布局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离土中国”逐渐替代“乡土中国”成为中国农村当下最显著的事实。伴随而来的是中国农村自然村落的迅速消减和村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由此,村落学校也“被”置于这种新的历史处境的挑战中,因为文字下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而迅速诞生,又因为离土中国而被迅速撤并。这浓缩了村落学校的多舛命运和农村教育发展的艰难。这种局面需要从教育体制外寻求支持,同时也需要教育体制通过内部适时改革担当起应有的社会文化责任。

一、从乡土中国到离土中国:村落学校历史处境的变迁

这里所谓村落学校,就是指那些坐落在村落中的学校,本文所指主要是小学(村级小学),也包括部分初级中学。而所谓的“村落”,是指在农业社会里,由于地缘的关系,把许多个家庭、家族组合到一起,形成一个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生活群体。它主要指的是一个社区概念,强调的是一定社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这里所说的“村落”不包括高度工商业化的某些农村社区,如沿海小企业发达的农村新镇。村落学校的命运与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紧密相连。

(一)乡土中国:“文字下乡”与村落学校的兴盛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中指出:“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上去是乡土性。在这基层上,有语言而无文字。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生活中的需要。”在他看来,乡土社会是一个用不着文字、面对面的甚至连语言有时候都显得多余的社群。由此,“乡土中国”经费先生提出和界定,得到越来越多社会学者的认同,并成为村落学校兴起的最初背景。

乡土中国的传统乡村社会在自身结构的调试过程中酝酿一套自给的意义系统和价值体系,借以维系村民生活和村落运转。“世代继替”“差序格局”“礼俗秩序”便是村落意义系统的行动逻辑。乡土中国田园式悠闲的村落生活与文字的疏离,不利于整个民族现代化素质的提高,而现代化则是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乡土中国的改造就成为时代使命,“文字下乡”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化主题,村落学校由此开始大量诞生。

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字下乡”始于清末新学的创设。这种学校教育以前所未有的普遍性姿态试图渗透到包括村落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当中。这被费孝通概括为“文字下乡”的渗透过程在中国始自19世纪晚期的新学运动,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政府的“双基”工程,历经一百余年的时间,虽然期间经历种种艰辛和磨难,但现代性教育往下渗透的客观总趋势没变。大体上说,这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合流的“文字下乡”进程,是外来殖民宗教势力、国家政府力量以及民间社会力量磨合、博弈互动下的产物。1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掀起了新的兴学热潮,“普九”运动规模可谓史无前例。无论是20世纪初的“新学运动”,还是20世纪末的“普九”运动,都是主要以政府行为改造乡村社会的教育行动,特别在1949年以后,教育在村落的扩充表现得更纯粹。历经百余年,村落学校终于坐落在乡土社会那并不富裕的土地上。

(二)离土中国:村落学校不得不应对的事实

20世纪80年代开启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经济改革,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工业的快速崛起促使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地从村落向小城镇和城市流动。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流动表现出三个特点,即规模大,务工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举家且长期脱离农业生产。这致使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1978年的82.08%下降到55.1%。

如今,工业化的成果迅速转换成为生产力,日益改变着传统乡土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城市文化的诸多要素正以突飞猛进之势冲击着乡村生活,同时,农村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变迁,促使“离土又离乡”的农民工总量不断上升。中国社会国民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转型,社会结构从“乡土”到“离土”演变。因此,“乡土中国”逐渐被“现代化”吸引,

“离土”成为这个时代乡村社会转型的主旋律。

“离土中国”之下,村落学校遭遇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建设发展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也许只是过程性的,在笔者看来,更可能是中国农村教育质量提升的一次新的历史机遇。

二、“离土”的连锁后果:村落学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离土:村落学校不得不由“校”变“点”。但学校整体转型困难

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适龄儿童数量不断减少,加上农村劳动力的大量举家流动,使得适龄儿童数量减少幅度更大,而且导致村落学校的在学儿童数量极不稳定,学生“流失”(包括辍学、转学、退学、弃学等)严重,在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尤甚。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村落学校在按学生人数拨款办学的制度下已经无法正常按“校”办学。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一般都变“校”为“教学点”,缩减教师规模,减少教育经费投入。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原来的学校管理方式、教育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适应困难但又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培训,加上资源的有限性,又无法留住高水平的教师坚守村落“教学点”,教学质量呈直线下滑之势。如此,“教学点”就日渐失去了对家长及其孩子的吸引力,继续“流失”也就在所难免。如此的不良循环,村落学校只能面临“撤点”的唯一结果,也就意味着它在一个自然村落里的终结。

为应对儿童数量锐减、部分学校资源浪费、教育投入效率不高等问题,我国农村教育应集中资源办学,实施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其主要的措施就是采取撤点并校,建立中心校或寄宿制学校。

(二)撤点并校:学校离村、“文字上移”,导致与乡土文化相隔离

如果说百年来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以往下渗透普及或者“文字下乡”为特征,基本上达到了其顶点,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和青壮年非文盲率均已接近100%的绝对限度,那么乡村教育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关口。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家实行了大规模撤点并校布局调整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导致大量村庄学校急剧消失。中国改变了原来“村村有小学”的格局,众多农村小学被逐渐撤并或升级,不少地方已达到一个乡镇只有一所中心校的程度。这一次农村中小学布局大调整无疑体现出一个相反的“文字上移”趋向——学校离村,这一趋向成为当前中国乡村教育的显著事实。而且,这一进程与村落的终结相同步,并比村落终结的速度更快。这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新阶段的客观反映,也是现代化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新拐点。

学者李书磊以历史人类文化学的视野对处在这个拐点上的村落学校予以了深入的剖析。他认为,村落学校是村落中唯一的国家机构,它在乡村背景与乡村气氛中就更显出一种不可替代的身份,几十年间它在村落中的功能变迁具有了独特的文化史意义。村小是村落中的“国家”,它以自己的方式作用于乡土。从1949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乡村学校除了在学校内行使职能之外,还走到社会上去发挥作用:它是各种政治的宣传队,也是各种生产工程的突击队。不过,今天的情况已经发生根本变化,此时的学校将力量专注于学生本身,它作为国家文化机器的功能在校园围墙之内实现。学校有它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围墙,它只是通过农民的子弟才同乡村社区发生关系。村小在成片的农舍与田野中间显得既特别又孤单,它居于乡村、为乡村而设,却又不属于乡村。

可见,今天的村落学校已经不再直接对乡村文化做贡献,而仅仅依靠对学生实施现代文化素质的培养来作用于社区,这形成了它的“飞地”色彩。它只是一种外来存在的嵌入,少了与乡土社会的和谐融合。李书磊还真切地感到,学校作为一个机构不仅在组织上与它所处的村落相分离,而且在教育内容上也同乡村生活相脱离。在学校的围墙之外,村落的生活按自己的节奏与逻辑进行着。现行国民教育的课程设计也不是为农村生活准备的。现行学校课程对乡村生活的某种满足也只是一种附带产生的结果,如识字、算账、文化消费能力。

学校离村所带来的问题就是以“文字上移”为特征,村落学校从社区文化的抽离成为“寄宿制学校”,其“飞地”色彩更加突出,社区及家庭教育模式世代相传、繁衍成习的一套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内部体系就与学校教育现代性传播相隔离。村落没有了学校,也就失去了村民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农村社区文化的传承就失去了应有的土壤。

(三)学校离村:儿童离家寄宿“圈养”后身心健康问题突出

村落学校离开了大多数的村落,所以大多数的适龄儿童不得不离开依恋的家,到寄宿制学校过集体生活。而这种在低龄期所承受的缺乏足够关爱的“圈养式”的集体生活对儿童的身心影响很大。与非寄宿制生相比,寄宿学生更倾向于出现自卑、无法安心学习、怀疑自己能力、易为一些小事烦恼、焦虑时易失眠、易对日常食物怀有恐惧心理以及冲动和控制力差等问题。可见,离家过集体生活使低龄儿童的正常发展受阻,这需要予以极大的关注。

同时,家长离土,所产生大量的“留守儿童”一般交由父母的长辈隔代抚育。这些儿童由于缺少至亲的呵护和关爱,心理健康问题也很突出,个性存在较多缺陷。由此带来村落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负荷增大,学校的教学管理难度也加大,但大部分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个体无助感较为普遍。

(四)儿童离家:教育成本部分转嫁农村家庭,村落学校学生辍学率升高

学校离村后,大多数儿童只能离家,而寄宿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不止于儿童身心、教师工作负荷、教学管理等,还体现在基础教育的公共成本被转嫁到家长身上。这使经济收入来源本来就匮乏的农村家庭负担更加沉重。有学者研究显示,一个寄宿生,中部地区农民家庭每年就平均增加657.3元钱的支出,西部地区农民家庭平均增加了787.8元钱的支出,增加的部分主要是学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这组数字还表明,越是家庭收入低的地区,家庭增加的支出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权衡上学路远、安全风险、身心健康隐患、家庭劳动分担等因素,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选择让孩子辍学,以此规避上学所产生的沉重经济负担和劳动负担。因此,在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今天,村落学校辍学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村落学校建设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与离土中国之下政府抉择的农村学校调整政策的初衷相去甚远。可见,

“控辍保学”并不是一个过气的词汇,仍然是当下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应对的关键词。

三、凸显乡村教育的公益性:化解村落学校建设问题的策略建议

村落学校建设中出现的“离土—离村—离家—离校”的问题链,并非单单因为乡村社会的“弱、老、少、边、穷”等原因,还因为中国农村居民的生存样态越来越不依赖于土地或以土地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的教育也就必然不再留恋乡土和村落。所以,村落学校建设存在的问题就需要针对乡村社会新的生存样态,从公共型教育财政体制建构到教师培训机制等诸方面来逐步解决。

(一)建构公共型教育财政体制:缓解基层政府教育财政压力

虽然离土是村落学校被大规模撤并的直接背景,但更主要的是基层政府在此情形下没有足够的财力保障做其他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政策选择。基层政府只能追求规模效益,撤点并校,并在此过程中,政策执行主体产生逆向选择、应声虫现象和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行为。这些行为无疑会放大村落学校所面临诸多问题的后果。所以,就有必要改革原有的地方教育财政体制,提升农村基础教育经费负担的财政层级,建构公共型教育财政体制,解放基层政府财政压力。

而且,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供给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而它的充分供给需要重新划分各级政府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财政责任,“以法律规范的形式,明确界定各级政府在地方教育上的财权范围,明确中央和省级政府应是地方教育的投资主体,实现地方教育产品的分层次供给。在中西部地区,中央政府承担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支出,省级政府负责公用经费支出和助学经费,县级政府分担基建支出。在东部地区,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共同负责农村教师工资,省级政府负责公用经费支出和助学经费,县级政府负责基建支出。”这样就能避免地方小政府要办大教育的两难处境,撤点并校等政策选择就更有可能因地制宜,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二)调整农村学校布局结构:因地制宜,配套建设校车系统与送教上门相结合

村落学校撤并或新建寄宿制学校,对经济较为发达、人口相对集中、交通发达的地区而言。是一种较好的政策选择。但在广大的经济欠发达、人口相对分散、交通滞后的地区而言,则是一种欠妥的选择。前者因为学校离村、孩子离家所产生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相应校车系统解决孩子离家、上学远等潜在的安全风险问题。而对于后者,则可以采取送教上门、变“校”为“点”、一校两“点”的办法,切实体现义务教育的公共性,避免低龄儿童上门求学难的局面。贵州基层政府采取与公益机构合作的方式,成功地“找回”教学点,力控辍学率反弹。无论是校车系统还是送教上门,都能够彰显政府的公共责任,又不会大幅度增加农村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成本,也能避免因儿童离家寄宿所产生的诸多身心健康问题,真正体现基础教育的公益性价值。

(三)赋予村落学校综合性职能:促进与乡村社区文化的有机融合

离土中国之下乡村社会的巨大变化,使得“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被提上政事日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同时,农村基层政府可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尽量保留村落学校,赋予其多种职能,资源共建共享,形成农村社区综合文化教育活动场所,分季节、分时段发挥不同社区功能。有了场地和活动载体,村落学校与乡土文化的融合,传承传统文化就有了更加肥沃的土壤。:

(四)理顺村落学校的管理关系:“以县为主”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和教育水平

数字乡村建设成果范文8

一、“群体建强”活动是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途径,是激励农村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办法。

“群体建强”活动是乾安县委在贯彻落实省委“三级联创”活动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提出的一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动。即: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农民党员三个群体联动,建设“六强”(领导核心强、干部队伍强、经济实力强、民主管理强、工作作风强、工作格局强)乡镇党委、“五强”(核心强、队伍强、实力强、服务强、管理强)村党支部、“五强”(政治意识强、党性意识强、发展意识强、守法意识强、带头意识强)农民党员。自去年8月份在全县范围内实施以来,全县上下齐抓共管,合力推进,进一步提高了乡村两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健全落实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保证了领导力度和工作质量。

全县各级党组织都能充分认识开展“群体建强”活动的重要性,把“群体建强”活动放在整个农村工作牵头抓总的突出位置,明确建强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制订具体督查计划和奖惩措施;各级党组织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的职责,对“群体建强”活动亲自部署,细致指导,与经济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评、同奖惩;坚持党建联系点制度,确定了县委常委、政府党员副县长、县直包保部门和乡镇党委委员党建联系点,把各级领导的党建联系点建设成为“群体建强”活动的示范点,推动了面上工作的稳步开展。到今年9月末,全县“六强”乡镇党委达到3个,“五强”村党支部达到24个,“五强”农民党员比例达到34%。

二是健全落实了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工作机制,实现了“群体建强”活动整体推进的发展目标。实际工作中,各级领导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全面掌握乡情、村情、民情的基础上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对于先进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引导他们不断创造新的特色,努力向更高目标迈进;对于中间状态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指导他们围绕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尽快跨入先进行列;对于后进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从整顿班子、整顿思想入手,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导他们尽快改变面貌。所字镇前入村长期受思想观念、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在包保部门和领导的具体指导帮助下,村党支部从转变观念入手,面向市场大胆实践,依托传统农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这个村生产的“泥林”牌小米已经投放市场,全村经济发展也呈现出良好的势头。

三是健全落实了“群体建强”活动载体创新机制,推进活动不断深化。具体工作中,各地围绕“群体建强”活动,积极探索,大胆尝试,突出地方特点,不断创新载体,赋予了“群体建强”活动新的内涵。严字乡党委开展了支部争“五好”、党员创“五高”活动,到去年末,已有3个村党支部实现“五好”目标,30%的农民党员达到“五高”标准,他们的经验在中央、省、市级刊物上予以广泛推广;让字镇党委在镇村党员干部中开展了“树三思、当三家、练三功、发三财”活动,千方百计为农民开辟富路;道字乡党委开展了以支部包党员、党员包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三级联网”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部分乡村还结合各自的产业特点,由党员干部牵头,成立了不同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脱贫致富铺路搭桥。暑字乡党委成立了“金星”瓜业协会,有效地解决了种瓜农户销售难的问题。在总结各类典型的基础上,县委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无职党员上岗理事活动,为广大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开展了“联动建强”活动,打破了乡与乡、村与村、党员与党员之间的地域界限,鼓励党员跨乡镇、跨村屯组成联动对子,实现了资金、信息、技术的充分流动,形成了先进帮后进、富裕帮贫困,协手共进的生动局面。

四是健全落实了“群体建强”与经济建设协调动作的良性循环机制,使党建与经济相得益彰,互促发展。“群体建强”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全县各级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一种抓好党建、促进发展的良好氛围已经在全县范围内形成。赞字乡赞字村党支部建起了畜牧小区,共吸引127户农民入股,现在小区固定资产达到600万元,饲养品种牛200头,羊2400只,奶牛120头,成为全县畜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让字镇号字村在各级干部的支持和帮助下,形成了养殖黄牛的热潮,现在全村养牛4000余头,初步实现了户均一头牛的发展目标,仅此一项户均增收500余元。此外,后鸣村的香瓜、余字乡的林果、才字乡的芝麻等都已初具规模,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成为加快本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二、开展好“群体建强”活动,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实际效果,必须在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群体建强”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通过调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一些基层党组织工作思路不明确,工作抓的不实。通过调查感到,虽然乡村两级都制定了“群体建强”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但大多数规划质量不高,目标任务不明确,工作措施不具体,针对性、操作性不强,没有指导价值。具体落实过程中也存在消极推诿、应付检查、时紧时松等问题,影响了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

2、农民党员结构不合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效果不理想。集中表现在年龄严重老化、文化偏低,相当一部分党员致富能力弱等问题上。全县5156名农民党员中,60岁以上的961人,占18.6%,35岁以下的1055人,仅占20.4%;初中文化以下的党员2936人,占59.6%,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845人,占16.4%;人均年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党员户只有619个,702个党员户人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还有少数党员党性观念、宗旨意识淡化,丧失了先进性。

3、经济基础薄弱制约工作开展。由于受自然条件恶劣、信息闭塞、农民科技素质低、收入来源单一、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弱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全县大部分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有的村债台高筑,有的村甚至连村部都没有,村党组织缺少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的物质基础,制约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影响了为群众办好事、办大事的能力。

4、联动机制不完善。“群体建强”活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广泛参与和密切配合。但就调查的情况看,绝大多数乡镇站所和部分涉农部门还没有真正行动起来,没能主动参与到“群体建强”活动中来,上下联动、左右联合的工作机制还很不完善,影响了整体效果。

三、深化“群体建强”活动,必须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抓法上做到求实创新、与时俱进,实现新突破

在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回顾总结乾安县“群体建强”活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要实现“群体建强”目标,必须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措施上求实,在要求上求严,确保活动常抓常新、长期管用。

(一)抓核心,强化主体功能。乡村领导班子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群体建强”活动的主体。在乡镇领导班子建设上,要注意放宽选人视野,拓宽用人渠道,不拘一格地把政治素质高、思想观念新、驾驭全局能力强,特别是熟悉农村经济工作的优秀干部充实进乡镇领导班子,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使乡镇党委的龙头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在村党支部的建设上,要进一步完善村党支部成员的选配机制,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配强班子,让一批政策、法制观念强、工作有能力、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走上村支部书记岗位,筑强村级堡垒。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上,进一步实行“两推一考”制度,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结构优良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抓队伍,强化群体功能。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群体建强”活动的实施进程和综合成效。要采取教育与培训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实践锤炼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对农村基层干部、党员的培训教育。建立县级培训村“两委”负责人、乡镇培训“两委”其他成员和农民党员的两级教育培训机制,坚持每年对乡村党员干部轮训一遍,“实现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提高他们的素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较好地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三)抓发展,强化保障功能。乡村两级“群体建强”活动能否取得真正的实效,主要取决于能否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在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到优化结构、提高素质、提高效益的新阶段后,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必须放在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上,帮助农民确定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引进技术信息,组织科技培训,提供信息咨询,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此外,要紧紧围绕实施农业产业化科学立项,选好发展路子,大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多渠道增加村级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为民办事的能力,提高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数字乡村建设成果范文9

“五不清”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目前村级会计基础工作差,具体表现在:一是帐簿设置不规范。“糊涂帐”、“流水帐”、“包包帐”较多,核算乱;二是原始凭证不规范。白条抵库现象严重,签字手续不全,自批自报、自买自报等现象时常存在;三是报表不齐。有相当部分乡镇企业有年报无季报或有月报无年报;有的报表数字是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和任务倒算出来的,采取“统计加估计”的方式上报的,结果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四是会计档案不全,有些凭证、帐簿、报表没有及时分类归档保留,一两年就遗失了。

2、管理体制不明。目前在村级财务管理权问题上一直意见不一致,客观上存在着乡村两级财务由乡级农经站,乡级财政所或乡镇企业局两线管理,造成了机构重叠,人员冗多,管理职权、范围不明确。

3、财会人员素质不高。据调查,目前村乡财会人员普遍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培训。

4、对管理者制约不严。不少乡村领导不熟悉财会知识,“外行”管“内行”现象履见不鲜;而且有的乡村领导财经法纪观念淡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个人说了算,长官意识严重。

5、财务监督不力。不少乡镇很少对村级财务进行定期审计,没有监督机制,没有审计组织机构,缺乏民主理财和群众监督意识。

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思想、政权建设的需要。由于目前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五不清”问题,造成了目前村级经济的重大损失,影响了村里工作的正常运转,使得村党支部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各种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所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财务审计、民主理财制度在当前是刻不容缓。为此笔者建议:

1、围绕“统”字,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首先要统一思想,规范监督程序;二是统一帐、表、册、据,规范会计操作程序;三是统一审批手续,规范支出管理;四是统一业务培训,规范交接手续;五是统一档案专柜,规范财务资料。为此,乡镇领导必须提高对村级财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使之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2、强化“责”字,加强会计资料管理。村级财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村级业务的重要证据,是村级财会的信息载体,因而必须要管理好财务档案。首先是对会计凭证、帐簿、报表以及其它会计资料进行全面清理,逐月逐年装订成册,立卷归档;二是要专人保管,专柜专地存放;三是对会计档案存档、移交、查阅,要建立存、交、查登记簿,完善手续,明确责任,避免资料的丢失。

3、明确“章”字,建立健全约束机制。建章立制是村级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要解决村级财务混乱状况,最迫切的任务是在一定区域内制定一套统一的,切实可行的财务规章制度。为此,首先要建立村级财务跟踪审计制度,尤其是不相容职务控制制度,设立主办与出纳会计,实行帐款分开;三是建立“一支笔”审批制度,控制多头批款,多头报销现象。

4、着力“训”字,努力提高业务素质。财会人员是村乡里的“内当家”,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要有较高政治觉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此,各级领导应重视对村级财会人员的培养,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争取尽快地把国家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新的财税制度,贯彻落实到乡村一级;同时乡村也要建立会计人员认证上岗制度,即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上岗,按照其资格证的级次,持证应聘相应岗位之职。

5、注重“稳”字,保持财会队伍稳定。多年来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问题一直困绕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会计队伍。因此,首先应健全财会人员任免制度。凡经群众推荐,村委会上报,乡镇考核合格,应由乡镇会计管理站审批并统一颁发聘书;二是建立财务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对村级财会人员的配备、考核、聘任以及劳动报酬、岗位责任制等均作出明确规定,不经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调换和聘任财会人员;三是对乡村财会人员进行全面清查,建立会计人员档案管理网络,以便储备和统一调配整个乡镇的会计人员。

6、突出“严”字,定期开展财务审计。针对一些乡镇存在的财务不民主,帐目不分开等问题必须建立一整套监督机制,强化内部约束和外部监控制度。因此,首先县、乡两级应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审计组织,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审计人员,对村级财务实行定期审计、专项重点审计和不定期抽样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制度,努力做到“民主评议,逐月定审,季度复审”,及时发现问题,就地解决;二是逐步建立乡村会计报表必须经会计师审签有效制度。由社会专业机制根据“两法”、“两则”等法规,配合政府财税的工作来行使社会监督职能,从而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良好社会氛围。

7、坚持“明”字,真正做到民主理财。农村财务能否如实向群众分开公布,能否接受群众的监督,事关重大,它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整个农村的稳定,因而农村必须要实行财务分开,进行民主理财。对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地点,管理及效益要进行逐一规范。时间上要定期公开;地点应设在住户集中,位置显眼,群众易看到的地方;公布时,所有的帐目必须都是上级审计部门审计合格的;公布后,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的建议。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要本着实事求是,对党和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对财务公开中揭发出来的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要在群众进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该纠正的纠正,该查处的一查到底。

数字乡村建设成果范文10

一、充分认识建设无线数字广播电视传输项目的重要意义

建设市无线数字广播电视传输覆盖工程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建设无线数字广播电视传输项目,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解决好农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问题,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发展和维护群众的文化利益,是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近年来,我市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已建设1287个村村通网点,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已分别达到了93.91%、96.07%。但从高质量收视收听效果看,目前通广电光缆的乡镇190个、行政村1042个,农村用户14.2万户,仅占农村总用户数的16.4%,其余均用村村通小前端和传统模拟MMDS信号覆盖,不仅节目套数少、效果差,而且还看不到市、县地方新闻节目,影响党委、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及时宣传到绝大多数农村。加快建设无线数字广播电视传输项目,提高农村用户高质量节目的覆盖非常紧迫,各地要认真抓好这项工作。

2、建设无线数字广播电视传输项目,是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力手段。建设无线数字广播电视传输项目,对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实现“三新”目标,建设“三个”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建设该项目,可大面积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面,解决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干部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一方面,使广大农村群众能借助广播电视宣传媒体优势,学习掌握生产、生活的新知识,了解市场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带动群众致富。另一方面,优质清晰、丰富多彩的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广大农村,传进千家万户,能有力地促进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共同发展。

3、加快建设无线数字广播电视传输项目,也是不断壮大宣传文化产业的需要。无线数字广播电视,与有线电视相比,有建设成本低,故障率低,运营维护成本低的优势;与模拟MMDS相比,具有图像清晰度高、传输质量好、节目套数多等特点,特别适应远离有线电视网络、住户较分散的农村区域。该项目的实施,将为拓展广播电视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一条新路,为下一步发展无线数字多项增值业务打下扎实基础,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能有效解决提高城乡广电覆盖率的问题,且是高品质、数字化一步到位;二是为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的巩固和发展开创了一条新路,也为在乡村普及数字广播电视找到了突破口;三是为宣传文化产业带来了美好的前景,为将来开展多项增殖数据业务以及信息化建设奠定的基础。目前我市城乡能看到、看好28套以上节目的用户20万户,尚有100万户左右的用户有看高质量电视的需求。按照该建设方案,两年内将直接覆盖50万户以上的用户,若按1/10的入网比例计算可发展5万户以上的用户,第三年以后的用户发展空间将更加突显。

二、建设无线数字广播电视传输项目的技术及运作方案

根据建设无线数字MMDS传送网技术标准及行业规范,给合我市实际,确定以下方案:

1、建设原则:我市无线数字广播电视覆盖网以巩固“村村通”成果、服务群众、扩大覆盖为目标,按照盘活广电资源同引进技术与资金相结合、实现行政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建设原则,将同时播出36套数字电视节目,并逐步发展多项数据业务。第一期工程拟先建设干线覆盖网,开通36套广播电视节目。

2、运作方式:按照国家广电总局《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在广播影视系统拥有优先投资权、保证控股和拥有经营管理的实际控制权的前提下,可吸收国内社会资本”的有关规定,我市无线数字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按照“四个统一”的原则进行:即由市广电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同时,按照广播电视产业现有政策,在确保资产所有权的前提下,采取招商引资、公开竞争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按一定的经营期限,实行产权与经营权分开,通过招商引资、引技术、引设备等方式合作运营,以解决缺资金、缺管理人才的困扰。

3、技术方案:拟采用数字编码压缩、多路复用、数字调制、数字加解扰等一系列新技术,每8-12套节目为一个数据包,通过数字功放和天馈系统经主发射站发送至各级中继,再传送到下级中继或村组,以面的形式覆盖周围的片区,各用户通过接收天线和数字机顶盒接入电视机,可收看到DVD档次的电视节目。

第一期工程在(706台)主发射站先上4个数据包,传输36套节目,分步在有关县市高山台站建设联通一级和二级中继站,不断发展用户,然后根据“村村通”工程建设进度和实际覆盖情况,再确定增加中继,实现全境覆盖。

4、收费标准: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并做好安装调试服务,从而使广大农民群众以较实惠的支出便能享受到同市县城区居民同样丰富的广播电视文化生活。

三、建设无线数字电视传输项目的保障措施

建设无线数字电视传输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配合,落实措施。

1、落实规划。各级政府要将建设无线数字广播电视传输项目列入“十一五”规划,明确每年无线数字电视的发展目标,按照目标分解任务,并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考核,积极推动当地无线数字广播电视的发展。

2、加强领导。要建立健全无线数字广播电视工作领导机构和运行机制,可与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办公,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协调工作,将其与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相结合,与“五通一气”工程相结合,做到有领导负责、有年度目标、有工作考核。

3、加强合作。政府各部门要共同协调,从资金调度、频率使用、项目批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各单位的帮村扶贫点上,积极推动无线数字广播电视项目的建设。

数字乡村建设成果范文11

作者:李益民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一、中国农村电影传播和发展的现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建设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文化建设是平衡城乡文化差异、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改善农村业务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我国有8亿人民在农村,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关系到我国农村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关系到我国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水平和向农村文化建设倾斜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农村电影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电影事业新时期的重要发展方向。农村电影市场广阔,门槛较低,群众欢迎;农村题材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因此,中国农村电影大有可为。农村电影播放渠道建设和农村题材电影创作是中国农村电影传播和发展的两条腿。这两条腿是中国农村电影传播和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石。目前,这两条都存在问题。尽管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但是农村文化依然处于弱势群体地位,农村电影渠道建设依然处于摸索阶段,农村题材电影基本没有投资者愿意拍摄。

(一)农村文化处于次文化地位学者通过文化理论的划分,把农村文化属性归为次文化,次文化的界定主要依据文化霸权理论和市场经验。根据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文化是一处斗争的场所,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为取得文化领导权进行着持续不断的谈判、斗争和调停,这些谈判和斗争不仅不同程度地牵涉到真理与谬误,正确再现与错误再现的问题,而且暗示给我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某些阶级、社会集团和个人可能做出比另一些阶级、社会集团和个人更正确、更公正、更直接的再现。”基于市场原则和城乡二元结构的扩大化趋势,城市阶层和主流文化传播者都选择以城市为载体的文化传播模式。从市场的成本和收益角度来讲,城市文化投资更具有吸引力。以电影为例,城市院线基本占据了全部院线的90%以上,处于绝对的霸主地位,农村题材的电影不到拍摄全部的10%,而我国有8亿农民,形成了不对称的文化资源分配现状。布尔迪厄在他的新作《世界的贫困》中认为,穷人的窘迫往往源于他们没有选择;而没有选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穷人在市场竞争中缺乏必要的文化资本。权力一旦决定着教育、投入等,也就决定着文化资本的分配和再生产。在这个分配过程中农村由于在市场体制中贫困地位而失去了获得文化资源分配的话语权。这成为中国农村电影事业发展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也是次文化地位形成的关键因素。

(二)城乡二元结构制约农村电影发展8亿农民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充足的粮食,而他们的精神食粮却面临严重的短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在新时期有着不断扩大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既是市场化过程中被逐渐边缘化的表征,失去了参与市场分配和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权力。首先,中国农村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回避的旋律,其中不乏优秀的农村题材电影。“时期”的《五朵金花》(1959)、《我们村里的年轻人》(1959);“时期”的《李双双》(1962)、《枯木逢春》(1961);“改革开放时期”的《人生》(1954)、《喜盈门》(1951)、《野山》(1955)、《老井》(1987)、《乡音》(1983)、《我的父亲母亲》(1999)、《云上学堂》(2009)。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影中的“农村故事”,就是一部中国农村发展和改革的历史。这些优秀影片是中国农村丰富生活的写照,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农村传统文化的平台;同时,这类影片也是农民朋友们最为喜欢、最贴近生活的影片。以《我的父亲母亲》为例,这部影片中那种深厚的跨越时代的爱以及农民对知识的渴望,刻画出了中国农民纯朴、善良和坚忍,农民需要这样的影片。但是城市化、市场化对影片创作的影响让我们看到大部分影片都向城市题材转向,这种城市化题材倾向是市场趋利和市场预期的表现,因为只有城市才有院线,才有丰厚的回报。其次,农村电影的放映渠道非常简陋和无法承担电影的放映工作。目前,农村电影放映渠道基本还保持在计划经济模式,政府出资来承担农村电影放映费用,而且由于经费关系,农村电影的放映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虽然国家已经开始数字化放映市场化改革,但还停留在试点阶段。最后,城乡二元文化差异是城乡二元结构深层次矛盾的体现。改革开放后,农村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但是农村的土地政策、户籍政策、城市管理政策,都无形地割裂了城市与农村的联系,农村在享受改革开放成果上处于不利地位,也造成了从地域到情感上的差异。中国农村电影要发展,就要城乡二元结构深层次矛盾着手改进。

(三)农民迫切需要农村题材电影和优秀电影走进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电影下乡就已经成为农村文化建设重要的环节,也是开始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农村公益性文化活动。电影下乡在那个电视还没有普及的年代是村子里最重大的娱乐活动,那个时候放映的多是战争题材影片和农村题材电影。改革开放30年来,电视早已经成为村民生活的必备品,但是电影下乡依然具有它独有的魅力。电影曾在人类历史上多次有着被电视替代的说法,但是直到今天电影依然具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农民也同样期盼着优秀的农村电影走进村庄。

二、加快中国农村电影的传播及发展

中国农村电影的发展需要国家正确引导、政策扶持、多方参与,要结合当前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开展农村电影工作。

(一)国家主导下的农村电影发展思路是农村电影振兴的关键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农村文化的整体发展规划,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广电总局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电影工作意见的通知》(〔2007〕38号)精神,在经历了4年的艰苦奋战后,基本实现了每个村每个月放映一次电影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完成是我国农村电影传播和发展的阶段性胜利,国家主导下的农村电影改革正在收到成效。国家通过体制和机制的改革逐步放弃了计划经济时期对电影放映模式的控制,这也造成了电影发展的不均衡,城市控制90%以上的电影资源,农村不足10%。农村题材电影也由过去的占半壁江山,变成了不足10%。新时期,国家通过资源调配,重新扩大电影下乡的力度和农村题材电影的拍摄。广电总局会同、文化部联合制定下发了《农村电影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在浙江、广东、河南、江西、陕西、湖南、吉林、宁夏8个省(区)的16个市进行试点。各试点地区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的要求,抓紧组建以省或市级电影公司为龙头、县电影公司和民营企业参股的农村电影院线公司与乡镇布点组建的放映队,初步形成了农村数字电影经营新格局。2007年,16个试点市已组建 个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2100多支新型数字放映队,可覆盖157个县、2100多个乡(镇)、39000多个村。试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覆盖面正在逐渐扩大,国家从政策到资金都给予了相当的支持,各级政府用于数字设备资助和场次补贴等项目的试点经费也达到了1•268亿元。在国家的大力推广下,农村电影播放的场次和质量都有所提高,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变得充实和丰富。渠道建设上,国家通过政策和资金的帮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农村题材的创作和拍摄较过去相比还处在不断下滑的趋势。农村题材电影由于受到露天放映收益效果的影响,并且很难进入一线城市院线,一些电影公司都不愿意拍摄农村题材的电影。如果单纯从行政角度来讲,强迫影院放映农村题材电影,这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中国进入WTO以后,好莱坞等西方影片占据了院线的半壁江山,更是压缩了国产电影投资公司投资农村题材电影的热情。基于农村题材电影拍摄的困境,广电总局对国产优秀故事片、科教片的生产给予了适当补贴,每年将资助20部农村题材故事片、30部农村实用科教片的生产。同时,大力加强农村公益性放映影片的发行工作。广电总局将加大对农村放映影片公益版权的收购力度,每年选定不低于60部的农村题材故事片和不低于30部的科教片,委托指定单位集中购买公益放映版权后,向全国农村发行。同时,国家通过专项资金帮助长影集团打造农村题材电影拍摄基地,“农村题材电影憋了许多年,现在终于找到了突破口。”王延志在《新文化报》采访时说。按照2009年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创作计划,长影2010预计生产30至35部农村题材影片,按照长影集团的进度,2009年至少能够完成50部。这个数量,大约占中国农村题材电影的90%。这种模式的创新改善了农村题材电影发展的模式,由影片补助转向电影制造商和投资商补助,提升了影片的质量,加快了农村题材电影的问世。如:《云上学堂》这部影片,就是长影集团通过农村题材电影拍摄基地拍摄成功的优秀农村题材电影,得到了很好的市场和社会反响。#p#分页标题#e#

(二)社会参与的农村电影发展模式国家实施“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的市场化电影下乡政策措施,就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到农村公益事业中来,利用民间资本加快我国农村电影事业的发展。如:鼓励有条件的镇、乡、村成立数字化放映组织。其次,家电下乡补贴应该涵盖数字化放映设备和拷贝的内容,对于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国家也给予了相应的补贴,这部分补贴可以帮助有条件的组织参与到电影下乡等公益性的农村文化建设中来。最后,国家通过项目资助和年底奖励的办法刺激民间资本向这一领域流动。农村电影题材的创作需要社会多方参与。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受到市场经济过程中成本收益和收益时间的影响,一些影视公司不愿意参与到这一领域的创作。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农村题材电影的创作并不是没有利润,更不是没有市场,只是电影从业者把关注的焦点全部都集中到院线,忽视了露天电影的收益,忽视了农村题材电影拍摄成本的低廉。一些小的影视公司可以尝试拍摄农村题材的电影,甚至可以考虑组建一些从拍摄到发行的农村电影创作、发行、拷贝一体化的集团。

(三)改变中国农村电影的习惯性思维农村题材电影是我国电影的主流,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发生地,时隔几十年,农村题材成为中国电影的诟病,原因就是没有好的农村题材剧本,没有好的创作人。农村题材电影创作需要从创作到拍摄上多吸取电影艺术中的精华,多借鉴电影领域新的技术,不能单纯地把农村题材电影看成是中国落后的外衣;不能一提到农村就是灰头土脸的人物形象,我们也有华西村,华西村也有摩天大楼。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对农村题材电影的认识。三、结 语中国农村电影事业任重而道远,尤其是农村题材电影的下滑局面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改善农村电影现状是农村体制改革中重要的一环,是我国电影事业不可回避的重要一笔。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的文化生活,关注他们的娱乐。

数字乡村建设成果范文12

论文摘要:阐述了安徽省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的现状,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促进安徽省城乡信息化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2006一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信息资源的普遍应用、信息网络的广泛普及,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资源也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安徽省委、省政府一直对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在信息基础设施、电子信息产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农业农村信息化和区域信息化方面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信息化工作。2009年,安徽各县(市、区)政府也全面建设信息服务站。然而,安徽省的总体发展水平同国内其他省市相比还比较落后,加上安徽省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加快安徽省的信息化发展更是当务之急,也是促进安徽省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1安徽省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的现状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信息化的差距也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在拥有和使用信息技术方面也存在差异即所谓的城乡数字鸿沟,而这种差异是多方面的,包括信息基础设施的差异、信息资源利用水平和信息交流的差异、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产品结构的差异以及信息消费水平的差异等。

1.1城乡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差异由于我国实行城乡二元体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一般是:在城乡之间优先保证城市。结果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能优先得到保证,而农村的却很难得到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中国统计年鉴2009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3月,安徽省城市人口2485万人,固定电话达到658. 5万户,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26. 5 %。但是安徽省农村通信发展却相对滞后,安徽省农村人口3650万人,固定电话为694. 7万户,农村固定电话的普及率为19. 0%,只是城市水平的71. 7%。

根据表1可以看出,安徽省2005一2008年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台数农村居民拥有数相对较少,分别是城镇水平的3. 0% ,3. 4% ,4. 9% ,6. 4%。虽然城乡居民对家用电脑拥有比例的差距有所缩小,但总体来说城乡居民对家用电脑的拥有量还是相差悬殊。可知,城市居民相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拥有更充足的信息基础设施,城乡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 2城乡信息资源利用水平和信息产生与传播的差异由于城乡居民文化水平和信息素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农村居民对网络信息资源、教育信息资源、科技信息资源等的利用远不如城市居民利用的充分和有效。根据安徽财经大学2009年暑期“三下乡”对农村家庭的抽样调查,农村的电视覆盖率为75. 96%,有线电视覆盖率仅为8. 31 %,农村居民通过广播获取信息资源也只有10. 79% , 可见农村的信息资源相对贫乏,而农村居民又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信息资源,更扩大了城乡信息化差距。城市是经济发展和信息交流的中心,能产生大量的信息,而且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都十分便捷。农村地区生活较为稳定,产生的信息较少,采集和传播信息也相对困难,使得多数媒体把注意力较多地集中在城市而不是农村。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的信息交流越来越便捷,而农村由于信息基础设施落后导致信息交流不方便,城乡之间的信息交流差异也日益显著。

1. 3城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信息产品结构的差异城市经济较为发展,把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医疗、交通运输以及能源利用等多个领域,而农村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不高,没有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潜能,各个方面多运用传统的方式而没能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城乡居民拥有信息产品的结构也存在差异。安徽财经大学2009年暑期“三下乡”对农村居民的调查显示,居民对普通彩电、vcd机和dvd机等信息产品拥有率较高,拥有率分别为92.1 % ,70. 7%和63.2%,而对照相机、录像机和电脑等信息产品的拥有率较低。相比而言,城市居民减少了对vcd,dvd等逐渐被市场淘汰产品的使用,他们更多的拥有和使用现代更先进、更时尚、科技含量更高的信息产品。

1. 4城乡的信息消费水平差异在信息消费方面,比如农村百户拥有的电视机数、移动电话数、计算机数以及书籍报刊和杂志的购买量都远比城市少。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在精神文化和教育方面的消费支出也远小于城市。国家统计局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安徽省城镇人口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消费指数为1. 0733,而农村人口的消费指数为0. 9568,城镇与农村的消费指数之比为1. 1218,可见城乡己经形成深深的数字鸿沟。

2安徽省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形成的原因

当城市居民接触并拥有大量的信息不知如何选择的时候,农村居民却面对着信息h乏的状况。造成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的原因有哪些呢?笔者就城乡居民在收人、文化以及信息产品的需求和供给方面来分析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形成的原因。

2.1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差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尽管各行各业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城乡差异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仍在日益扩大(见表2)。

根据表2的数据可知,1980年、1990年、2000年以及2005 - 2008年,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年收人占城市居民人均年收人的百分比分别是53.7%,39.8%,36.5%,31.2% ,30.4% ,31.0% ,32.4% 0 1980年到2008年比例从53. 7%降到了32.4%,可见城乡居民的收人差距不仅很大而且日益显著。收人差距大,进而导致了城乡居民对信息产品消费的差异,最终导致了城乡信息化水平的差异。

2. 2城乡居民的文化水平差异安徽省居民受教育的程度较低。据统计,2004年安徽省在全国总人口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重为12.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 8个百分点;文盲和半文盲率所占比重为11.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 6百分点。安徽省居民受教育普遍较低,而相对来说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更低。据调查,城市居民利用图书、报刊杂志、网络资源接受信息的比例远高于农村居民。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和信息素质要远低于城市居民,因此对于图书、报刊杂志、网络资源的利用率较城市居民低。在农村信息资源相对匾乏的情况下,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较低而使得信息资源的利用更少,久而久之,城乡居民的文化差异最终导致城乡的信息化水平的差异。

2. 3城乡信息产品的需求与供给方面的差异城市信息产品的供需相对充足,而农村信息产品的供需相对不足,是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农村居民的收人水平较低,不论是电话的初装费、电话费与互联网上网费用,还是文化教育的费用,都占农村居民收入的比重过高。

由表3数据计算可知,人均文教方面的消费额占人均年收人的比例,城镇为3. 3 %,而农村为9. 8%,相对来说农村居民的文教消费占收人的比重较高。因此,农村居民就会减少对信息产品的消费。另外,农村居民相对于城市居民对信息的需求和依赖程度较低,对信息产品的需求也较少。在信息产品的供给方面,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地广人稀、人口密度较小,而且各小村镇离城市较远,电信和通讯网络的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都较高。在市场驱动下电信和网络公司会向利益最大化方向发展,会相应的减少对农村地区信息产品的供给量,最终加剧了城乡的信息化水平差异。

3促进城乡信息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已经渗透到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中,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水平差异现象将成为新的社会问题,它会对安徽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而缩小安徽省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实现城乡信息化协调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也是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工程。

3. 1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在当今信息经济社会下,信息被作为重要的经济要素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资源和财富,贫富的差距也将取决于对于信息的拥有和利用水平。城乡的信息化水平差异使城市居民接触并拥有大量的信息,成为信息富有者;而农村居民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而且运用信息的能力较弱,成为信息的匾乏者。这种信息的富有和匾乏,最终会导致资源和财富的富有和匾乏。如果不对农村的信息化工作进行改进、不加强农村的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城乡的数字鸿沟将加大,贫富差距也会扩大,很有可能导致城乡居民财富的两极分化现象。所以政府应统筹规划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缩小城乡居民的收人差距,从而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