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足球培训总结

足球培训总结

时间:2022-01-31 16:46:11

足球培训总结

足球培训总结范文1

论文摘要: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中国足球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给中国足球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几年来,全国各省市正在以青少年足球学校、业余足球队、足球俱乐部等形式,加强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工作,以推动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沈阳市和大连市,是辽宁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主要对这两个城市的足球学校、足球俱乐部和业余足球训练队进行了调查,以此来审视辽宁省以及我国大城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情况。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的对象

沈阳和大连市13—17岁足球运动员。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先后在国家体育总局信息所、北京图书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等收集、查阅国内外有关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报刊、杂志100余篇,对其归纳整理,确定本研究的依据和起点。

1.2.2调查法

1.2.2.1访问法

关于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走访了体育界专家、学者10余人次;走访了辽宁省体育训练局主管领导、沈阳和大连市足球学校、业余足球训练队领导,获取有关青少年足球队训练方面的有关问题。

1.2.2.2问卷调查法

对沈阳和大连市足球学校、足球俱乐部、业余足球训练队及教练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03.8.15—2003.9.1,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见表1。

1.2.3逻辑分析法

在本文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归纳、综合等逻辑学方法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与探讨。

1.2.4比较分析法

本研究主要对沈阳市和大连市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训练中的一些因素,与北京市中国足球学校进行比较,以获得全面分析的依据。

1.2.5数理统计法(平均数、百分数、相关分析)

本调查问卷的所有原始数据在计算机上采用Ecel电子表格进行录入,并借助Excel软件提供的函数计算功能进行百分数、平均数等分析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辽宁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l3~l7岁足球运动员中,沈阳市共有4888人,注册1663人;大连市6335人,注册177人。这两个城市拥有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总数是辽宁省其余l2个城市的9.35倍。从注册运动员的比例来看,沈阳市34.02%,大连市28.04%,两个城市运动员注册总比例30.64%,注册人数比例偏低。说明在实际训练中,能成为真正足球运动员的人数少,这种注册人数少的现象会影响我国足球职业化发展的进程。在这些运动员中,女子足球运动员总数仅仅占运动员总数的15.59%,注册女子运动员仅仅占1.68%。以上调查数据说明,辽宁省在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2训练情况分析

2.2.1训练内容分析

青少年时期是足球运动员成材过程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也是他们学习足球运动技术、技能的黄金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训练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本课题主要针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训练过程中,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进行了专门调查。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两城市的训练内容集中在身

体素质、技战术以及心理素质、培养个性发展和主观能动性方面的训练,这3项内容在足球队运动训练中基本上超过了60%的比例。传统的训练方法是重视足球技战术训练、身体素质训练,没有或很少有心理素质、培养个性发展和主观能动性方面的训练。在本次调查中,由于调查对象存在年龄的跨度,笔者针对训练内容的年龄差异进行了专访,在访问中发现,教练员对年龄小的足球运动员多采用身体素质、足球技术、主观能动性训练,重点培养他们掌握足球运动技术,提高整体身体素质和培养他们对足球的兴趣。对年龄较大一些的运动员多采用足球战术、专项身体素质、心理和主观能动训练,重点培养他们足球战术运用能力,提高专项身体素质和一tL,理素质水平。以上数据表明,对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内容已经完全抛弃了传统的训练模式,正在向先进、科学的训练体系靠近和发展。

关于训练方法,笔者没有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而是走访和观察了一些足校、足球俱乐部和业余足球训练队的训练情况。两城市整体上训练方法以传统灌输式为主,有时结合启发诱导进行训练。启发诱导式是青少年足球训练的重要方法。据资料显示,巴西足球教练员在训练孩子时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把足球技术和比赛中的规律性东西告诉孩子,让他们自我琢磨,自我发挥、自我创造,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启发孩子们对足球的悟性。由于足球训练对象是青少年,在训练方法上不能绝对抛弃传统灌输式,也不能完全采用启发式训练。因此,要求教练员要把握两种模式训练度,同时结合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合理安~~tJlI练内容和训练方法。

2.2.3训练时数分析

青少年足球训练是一个连续、深化、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训练时数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训练包括很多方面,我们主要调查正式足球训练时间(早操时间不在本调查中)。调查中发现,两城市周l~5每天4小时训练时间占调查总数的26.92%,训练3小时占61.54%,训练时间2小时11.53%。训练时间段集中在下午或放学后。训练4小时的运动队是在下午进行,而训练2~3小时的运动队是在放学后进行。训练时间长的是足球学校和足球俱乐部的运动队,训练时间短的是业余足球训练队。

双休日tJlI练情况,两城市约有42.3l%的运动队在双休日训练,有57.69%的运动队双休日不训练。对于这种训练时数安排,目前笔者还无法判断其是否科学,也无法规定什么样的训练时数安排最合理。但是,我们的训练对象是青少年,在训练时间安排方面一定要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和成长的特殊时期,要给他们留有一定的uCf~q进行文化课学习和自由活动时间,以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

2.3比赛情况

比赛是训练工作最好的检验方式,同时也是指导

教练员训练的有力依据。国外足球强国的实践经验表明,青少年球员要经常参加比赛,他们的经验是注重参加比赛的场次,比赛结果次之。

对沈阳市、大连市共52个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机构

进行了调查得到:国际间的比赛仅仅大连市有3场,全国比赛两城市共有20场,省际之间共有40场,校际之间共有107场。从比赛场次分析,各种层次的比赛年平均3.3场,也就是说每4个月才能有一场比赛,可见这种比赛频度太低。如果计算省际间的比赛,年平均0.77场,校际间的比赛年平均2.06场。这与中国足校青少年队的年平均比赛45场相差太多。如果与巴西青少年球员年比赛8O一90场,更是无法比拟。从查阅资料了解到,青少年足球队比赛少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专家指出,青少年足球队每年参加各种层次比赛不少于20场较为合适。相对比较,辽宁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比赛场次和层次要快速提高,有关部门要创造机会让青少年球员多参加比赛。

2.4教练员情况分析

2.4.1教练员的基本情况

2.4.1.1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段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表中所示各年龄段教练员的比例,与中国足校教练员

年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这两城市3O岁以下的教练员比例偏高,这些教练员在训练方面可能经验不足,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提高年轻教练的训练水平和训练经验。

2.4.1.2学历结构

学历是教练员自身整体训练水平的直观反映,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他们总体能力的初始认可程度。表中所示教练员的学历结构情况,说明足球教练员高学历比例低。与北京市青少年足球俱乐部、足球学校教练员的学历和中国足校教练员的学历比较,也存在高学历教练员比例低的现象。可见,足球教练员学历低的现象普遍存在,需要有关管理部门引起高度重视。

2.4.1.3执教级别结构

教练员的执教级别是教练员自身专业训练水平和训练能力最直观的反映。足球教练员的执教级别在国外,尤其在德国受到非常重视。它从主观方面体现了人们对教练员个体的认可程度。表中所示这两个城市初级比例较高46.49%,高级相对较少18.42%,还有一些无级别的教练员在执教。从两城市足球教练员配置来看,就已经存在足球教练员配置少的现象,如果教练员的执教级别低和无级别教练员存在,会严重影响青少年足球训练质量。

2.4.2教练员的配置

从图1中看到,沈阳和大连市专、兼职教练员

的数量和教练员与运动员的配置情况。这种比例与北京市少年足球俱乐部教练配置比例相差很多,说明辽宁省青少年足球队的教练配置比例偏低。从提高青少年足球训练水平方面来说,这种比例需要改变。

2.4.3知识结构分析

知识结构是足球教练员从事训练、比赛和管理工作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在调查中,两城市有58.77%的教练员认为在心理学、教育学方面需要学习,有51.75%的教练员认为在足球专项理论方面需要提高,还有50%的教练员认为在管理学、体育社会学方面需要提高,说明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严重不足。在体育理论、保健学、运动医学和生理学方面需要提高的教练员人数没有达到半数以上。总体上分析,辽宁省足球教练员知识结构是不完善的。我们还调查到,两城市有96.49%的教练员认为参加教练员培训是非常重要的,说明教练员也认识到了需要通过培训来提高自己。然而,有机会参加培训的教练员只占本次调查总数的67.54%,有30.70%的教练员没有机会参加培训。这种现象与教练员知识结构不完善需要培训之间的矛盾要尽快解决,多给教练员一些参加培训的机会。

2.4.4工作能力情况分析

工作能力是教练员在实际工作中自身综合素质的外在行为表现,是教练员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必备的职业素质。调查得到,有57.02%的教练员认为在培养足球运动员个性的工作能力方面需要提高,其次是制定科学训练计划能力需要提高,足球专项训练实践能力的提高排在第3位,比赛指挥能力排在第4位,组织管理能力排在第5位,社会交往能力排在最后一位。说明教练员开始注重对足球运动员个性方面的培养,注重身t~,tJl练;也说明传统的训练模式正在逐渐的被科学的训练方法取代。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两城市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训练时数不等,训练内容、方法已经抛弃了传统的训练模式,正在向先进、科学的训练体系靠近和发展。

3.1.2两城市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年均参加各种比赛场次少,级别低,使训练和比赛不能紧密的衔接,因而不能产生互补和互益的效果,不利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发展和快速成长。

3.1.3两城市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大多来自国家队和省市体校的退役运动员,学历水平低。而且,教练员配置不足,年龄结构不尽合理,执教级别低,年轻教练员占多数。但是,他们已经开始注重对自己在培养足球运动员个性工作能力和制定科学训练计划能力方面的培养。

3.2建议

3.2.1要加大培养女子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力度,积

极宣传和引导参加训练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参加注册。

足球培训总结范文2

SHANGGUAN Yi-qin, WANG bin

(P.E College of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450002, China)

Abstract: After the research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etition training system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football team in China, using experimental method, the paper propo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hree-level” college football league system and the “two-level” “race education” training system and other measures, builds “a foundation, four-level, three goals"”“race education” training target system and two actual combat training model, and cracks down the two bottlenecks of the development in “Grade-two players” and “Team backbones”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football team and department football team, which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cultivation of excellent sports talents, optimization of student football team-building, enrichment of campus sports and cultural life and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competitive level of the school.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and personnel training of public PE and special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otball team; system construction

足球是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普通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已经普及,[1]但专项教学竞赛培养体系还不完善:缺乏“校代表队”建制和“竞赛教育”培训体制。根据22所高校的调查,校内虽有“选项课”和“校联赛”的设置,但参加“校联赛”的院代表队员主要是高年级学生;普及的“选项班”教学与“校联赛”不能很好地结合,两者在参与人数比例和竞技水平需求上差距较大,“选项课”教学效能与“校联赛”竞技技能之间缺少合理过渡、有效转换,中间缺少一个“年级联赛”环节的过渡;在专项顶层设置上,没有“校代表队”建制的高校比例约占70%,“竞赛教育”培训仅限于少数学生裁判方面、缺乏参赛学生运动训练和竞赛方面的指导。现实中,有“选项课”普及而无“校代表队”提高,有“校联赛”组织而无“竞赛教育”培训,这种重视课堂、忽视课外、忽视竞赛教学培训的思想倾向和部分教师对体育专项教育培养目标层次的模糊认识,以及教学与赛制不能系统衔接的现状,直接影响了高校体育教育功能的整体发挥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未来10年,“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因此,本文提出学生足球专项团队“竞赛教育”培训目标,完善高校足球教学竞赛制度,建立“竞赛教育”培训以及校院团委管理体制,在探索高校体育专项教育整体改革、培养学生体育优秀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目前,在全国中文期刊文献资料中,对此方面的研究非常少。为此,将我们多年专项教学、竞赛教育培?实验的结果总结出来,供参考。

1研究方法

根据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目的和课程目标、任务以及学校体育竞赛工作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专项发展的潜能和需求,我们将构建学生足球团队教学竞赛培训目标体系作为研究对象。

1.1访谈法

课题组通过河南农业大学毕业的校院代表队员,正在北京、南京、广州、西安、湖北、四川等农业院校和上海交大、西南财大、重庆工学院、天津商大、河南大学等22所国家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攻读农工、财经等学科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对河南省10所高校的调查,了解该校体育教学和足球竞赛培训情况。

1.2实验法

2000年3月至2010年11月,通过河南农业大学举办“大二教学联赛”、“校联赛”和校代表队参加“高校联赛”,赛前采用技战术训练方法指导、专题理论讲座、分析比赛和准备比赛、执法比赛、联赛总结等方法,对河南农业大学的99--09级足球项目的二年级院队、学院代表队“组织者”、“裁判员”和校代表队员进行“裁判员”和“教练员”的培训。

1.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的各项数据和实验所得的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处理。

1.4逻辑分析法

根据足球教学竞赛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专项发展的需求,从建立校园“三级联赛”制度和二级“竞赛教育”培训体制出发,探讨竞赛培训体制建立和实施培训教育对学生体育人才成长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揭示其内在的成长规律和各个层次之间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的逻辑发展关系。

2 结果与分析

学生足球基础不同则发展目标各异。在我校,大学一年级参加足球选项课学习的人数达780人占年级总人数的16.6%;大二时学生足球技能提高则参加比赛的需求增加。通过建立“大二教学联赛”、“校联赛”和校代表队参加“高校联赛”的“竞赛教育”培训体制,培养学生裁判员833人,其中主裁判323人、助理裁判510人,获得国家二级裁判员53人,自1999年实施“双裁制”以来,学生独立执法比赛600多场,成效显著,开创了大学生自我管理“校联赛”的新局面。其次,培养学生教练员438人,其中院队教练306人,校代表队员132人,“校联赛”评选最佳射手8人、最佳阵容运动员88人。在上述1270余名体育骨干中,有83人考上本专业硕士研究生、12人考上博士研究生,还有毕业留校、高校任教等10多人。在2000-2006年期间,校代表队在参加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河南赛区中,连续三届获得名次奖和连续五届获评“体育道德风尚奖”。

2.1建立高校“三级联赛”竞赛制度和二级“竞赛教育”培训体制,培训学生裁判员、教练员,拓展参赛运动员实战技能

根据多年竞赛实践,在体院支持和专项教师指导下,逐步完善“大二选项班教学联赛、校联赛和校代表队参加高校联赛”的“三级联赛”竞赛制度,建立专项教师指导、院团委管理“大二联赛”、“校联赛”以学生工作为主培训“裁判员”制度以及院代表队参加“校联赛”和校代表队参加“高校联赛”专家指导院队组织者、校代表队员培训“教练员”的二级“竞赛教育”培训体制。如图1所示:

第一、培训学生裁判员:主要采用师生组合、学生以老带新的“双裁制”培训方法[2-3]。

(1)低年级学生裁判员培训,组织“大二选项班教学联赛”,由专项任课教师指导、足球教研室管理培养低年级学生裁判员,15个学院可培训校内“助理裁判员”60人。

(2)高年级学生裁判员培训,组织“校联赛”,由专家指导、院团委管理培养高年级学生裁判员,可培训校内“裁判员”60人。

第二、培训学生教练员:主要采用专题讲座、技战术训练、竞赛指导与总结等方法。

(1)院队助理教练员培训,在“校联赛”中,由专家指导、院团委管理组织院代表队组织者培训学生“教练员”30人。

(2)院队主教练员培训,在“高校联赛”中,由专家指导、校团委管理组织校代表队训练、指导校代表队员(部分院队组织者)培训“院队主教练”25人。

第三、提高学生运动员比赛技能:举办“大二选项班联赛、校联赛”,组织校代表队参加“高校联赛”,发展参赛运动员技能,形成“二年级队、院代表队和校代表队”的运动员层次。

2.1.1创办“大二选项班教学联赛”,建立学生裁判员培训制度,发展大二年级团队协作配合意识、拓展参赛学生实战技能

根据22所高校的调查,各个高校足球竞赛体系还不完备,校内仅有一个“校联赛”, 而参加“校联赛”的院代表队员主要是高年级学生。普及的“选项班”教学与“校联赛”不能很好地结合,两者在参赛人数比例和竞技水平上差距较大、中间缺少一个“基础”环节的衔接。

在我校,通过对大二足球选项课的调查,有89%的学生希望参加正式比赛,以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专项训练、备战与指挥比赛的知识和技能,其中12%的学生希望学习裁判知识、掌握执法比赛技能。因此,我们在大一足球选项课基础上,创办“大二教学联赛”,将足球选项班教学与校联赛衔接起来;普及的专项选项班教学为“大二教学联赛”的开展奠定了基础。10多年的教学竞赛实践证明,“大二教学联赛”在选项班与校联赛之间架起一个桥梁,为选项班学生提供一个发展平台,可以弥补足球课中竞赛学时的不足,也为学生裁判知识技能“实践”提供机会,拓展了体育专项教学的空间和时间,补充了教学内容和方法[4]。

2.1.2建立“校联赛”以培训学生裁判员、院代表队教练员为主的培训制度,发展院级团队协作配合意识、拓展院队运动员实战技能

普及的专项选项班教学和大二教学联赛为“校联赛”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技能基础和“骨干”人才储备。“校联赛”为“大二教学联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校级竞争的舞台。

根据22所高校的调查,“校联赛”安排已成制度,各个院系都非常重视并提前予以准备,学生足球干部已经成为各个院系代表队训练和比赛的“教练”。但是,“学生教练”处在专项选项课教学和校代表队培训之间,学校没有安排专门的培训。因此,我们以“校联赛”的准备期为主,建立院代表队备战“校联赛”培训“学生教练员”制度和“校联赛”由学生裁判员工作、实行“双裁制”方法培训“学生裁判员”制度[5-6],提高院队骨干训练竞赛的组织管理和指导能力,以弥补高校体育专项竞赛院代表队“教练员”、“裁判员”知识技能培训的不足;建立“校联赛”团体名次奖、学生最佳裁判员、最佳射手和最佳阵容运动员评选奖励制度,逐步形成“校联赛”学生工作、教师指导和院团委协调一致的“绩能效”管理模式,促使校园足球运动健康发展。

2.1.3 建立参加“高校联赛”以培训校代表队运动员、院代表队教练员为主的培训制度,发展校级团队协作配合意识、拓展校队运动员实战技能

根据22所高校的调查,平时能够坚持“校代表队”培训的学校不多,有7所高校能够赛前组建“校代表队”、参加本省市的高校联赛,另外,还有70%的学校存在日常没有“校代表队”、而不参加高校联赛的情况。在我校,自2000年以来,在举办“校联赛”之后,我们注重选拔各院核心队员和表现突出、有发展潜能的运动员,组建学生校足球团队包括最佳射手、最佳阵容运动员和最佳裁判员,安排“校代表队”训练和对外比赛,建立专家指导、校体委与院团委管理、参加“高校联赛”制度[6-7] ,见图一,我校共6次参加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河南赛区比赛,连续三届获得名次奖和连续五届被评为“体育道德风尚奖”。实践证明,“高校联赛”后,校代表队员回到各个院系组织院队参加来年的“校联赛”,带领学生进行的课余训练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明显增强,促进了院队整体竞技水平的提高,逐步形成以校队员促院、以院队发展促校队良性循环发展模式,提高了学校整体竞技水平。

2.1.4建立二级“竞赛教育”培训体制,制定完整培训计划,确保竞赛教育培训成效

根据大二教学联赛、校联赛和参加高校联赛“三级联赛”制度的安排,我们以教练技能和裁判技能培训为主,主要采用专题讲座、技战术训练、热身赛、联赛实战与自修、联赛总结与指导等方法,建立实战培训模式,确保二级“竞赛教育”培训成效。在培训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学生教练、裁判“竞赛教育”培训内容安排如下:

(1)在训练指导方面,必修内容是比赛位置技能与战术训练、体能与技战术训练,必修补充内容是比赛取胜规律与整体攻守方法,自修内容是基本技术训练;

(2)在竞赛指导方面,必修内容是赛前对手技战术分析、布置本队比赛阵型与打法,必修补充内容是比赛观察分析、比赛阵容调整与指挥,自修内容是局部战术训练;

(3)在保健指导方面,必修内容是比赛的自我保护与损伤预防处置方法,必修补充内容是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体能疲劳、恢复与营养,自修内容是体能、身体机能评价;

(4)在裁判指导方面,必修内容是专项竞赛规则与裁判法,裁判员哨声、手势、旗示技能和选位跑位原则与方法,必修补充内容是双主裁判与助理裁判的配合,自修内容是裁判执法分析与总结[10]。如表1所示:

在培训的课时安排上,

(1)在培训教练员方面:学生“助理教练”即“校联赛”院队组织者的培训课应达到13次,每次60分钟。其中专题理论讲座、技战术训练方法指导4次应占总数的31%,余下的69%为指导球队比赛、总结比赛的实战锻炼;学生“主教练”即“高校联赛”校队队员的培训课应达到41次,其中专题理论讲座、技战术训练22次占总数的54%,其余46%是在专家指导下准备比赛、执行比赛方案、参与比赛、总结比赛的实战锻炼。

(2)在培训裁判员方面:学生大二联赛“助理裁判员”培训应达到42次,其中,比赛执法场次和赛后小结37次应占总数的88%,余下的12%为专题理论讲座和裁判基本功训练;学生校联赛“裁判员”培训应达到42次,其培训方法和次数与“助理裁判员”培训相同。

经过多年培训和比赛统计,学生裁判员比赛执法场次两届联赛相加在8次以上、助理裁判执法场次在6次以上,均能胜任校联赛的裁判工作[8];学生教练员由于他们自身专项技能发展、主持院代表队工作实践和参加校代表队的培训经历,使他们由低一级层次逐渐向高一级层次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个人特点兼有院队特色的教练指导技能。

2.2建立“一基础、四层次、三目标”教学竞赛培训目标体系,破解“二年级院队”、“院队骨干”层次向上发展的瓶颈

根据竞赛培训实验的结果,我们提出建立“一基础、四层次、三目标”教学竞赛培训目标体系,即以选项班(爱好者)为基础、“二年级院队(助理裁判员)、学院代表队、院队骨干(裁判员、助理教练员)和校代表队(院队教练)”为四个层次、学生“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为三个目标。如表2所示:

在构建“三级联赛”塔式“竞赛教育”培训体制中,我们以“选项班”为基础、以校代表队为最高层次,以“大二联赛”培训年级骨干和“校联赛”培训院队骨干为突破口,破解“大二院队”、“院队骨干”层次向上发展的两个瓶颈,弥补足球选项课中竞赛学时不足和院队骨干缺乏培训的不足,优化“院代表队”建设、促进“校代表队”发展,形成学生“教练员裁判员二级、参赛运动员三级”培养模式,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足球发展的特殊需求,将选项课教学效能持续发展成为联赛实战技能,巩固足球选项课教学效果、提高足球竞赛培训成效和体育人才培养质量,为高校实施健康教育、专项技能培养和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服务。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提出建立普通高校学生足球团队“以足球选项班为基础,以二年级院队、学院代表队、院队骨干和校代表队为四个层次,以学生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为目标”的教学竞赛培训目标体系,强化课内与课外、普及与提高结合,巩固体育教学效果和提高竞赛培训质量。

3.1.2通过采取创建“大二联赛”、“校联赛”制度和参加“高校联赛”等措施,建立专项教师指导“裁判员”和校队运动员、院代表队“教练员”的“竞赛教育”培训体制,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提高校联赛执法管理水平和院代表队整体竞技水平。

3.1.3确定“竞赛教育”培训内容和二级实战培训模式,拓展体育教学的空间和时间,补充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专项选项课教学与竞赛培训的协调发展,提高实战技能,培养高等教育兼有一技之长全面发展的体育骨干人才。

3.1.4专项选项课教学、院队骨干培训和校代表队建设是高校体育发展的“三驾马车”,采用以“大二联赛”培训年级骨干和“校联赛”培训院队骨干的方法,破解“大二院队”、“院队骨干”层次向上发展的瓶颈,完善高校体育专项教学竞赛培训体制,培训校院级优秀体育人才和体育骨干。

3.2 建议

3.2.1高校体育应进一步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密切课内与课外之间的联系,增加实战教学内容和竞赛培训方法,以实现健康教育、专项技能培养和终身体育为目标。

足球培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 青少年 校园足球 开展对策 发展对策

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在国人的心中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和我们的邻居日本与韩国的足球事业相比,我国的足球事业用岌岌可危形容并不夸张。校园足球就是在这样残酷的现实面前被提上日程的,旨在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加入足球运动,成为中国足球界未来的希望。

一、校园足球开展现状

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及其相关实施建议》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定位为长期工程:2009-2011年为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启动小学和初中的工作,特别是三级学校联赛,再衔接高中和大学联赛;2011-2013年是第二阶段,任务是总结经验,科学推进,深化发展;第三阶段是2013-2018年,任务是逐步扩大校园足球的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国家体育总局每年会从体育公益金中抽取4千万元人民币,作为校园足球的专项经费,为其开展与实施保驾护航。

目前,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全国近百座城市,上千所学校,全赛季完成比赛上万场,全国专业参加校园足球运动的代表队500余支。

二、校园足球开展中的问题

1.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国家每年拨出4千万的专项资金实施校园足球,虽然这对于体育总局来说是一笔相当庞大的资金,但是相对于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学校来说,这些资金在使用上僧多粥少。所以要把这些资金都用到学校,那得到这些资金的学校只能把其发挥在引导、资助等基础性作用上。将过去几年的资金平分到千余所学校看,每人每年得到的资助不足50元,而这一数字还在随着参与校园足球的学校的增多连年减少,截止到2014年,每人每年得到的资助已经不足三十元。不要说足球场地的基础建设或是校际之间的联赛开展,就是买一双足球专用袜也非常勉强。一面是大力提倡,一面是捉襟见肘,资金引发的矛盾愈加深入与显现。

2.活动场地严重缺乏

我国足球场地的严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最严重的瓶颈。这一方面与我国商业用地、农耕用地的基础性现状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是用地成本的高昂将校园足球拒之门外。现在国内比较正规的足球场地大多在高校,仅以北京一处为例,对外开放的50余个足球场(群)中,只有10个在中小学,其余都集中在高校,还有一些城市,在足球场地的租用上平时在200元/小时,在高峰时段可以达到800元/小时。这对于青少年来说无异于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相关部门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如果是新建场地的话,就一线城市来说,仅地价一项,就要花费千万元以上,这样的天价实在是有心无力的。

3.政策保障滞后无力

就目前校园足球发展所呈现出来的问题看,当前既存在政策未落实的情况,又有缺少政策规定的情况,比如从事校园足球的教学、训练与比赛的时数应该怎么转换成标准的工作量,配发工资或奖金补助;还有不同年龄段的足球运动员们如何设置比赛门槛;更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好教学与训练之间的关系,并形成长效运转机制始终是困扰足球发展的老问题。学校认为教学与成绩是第一要务,即使学校的足球队取得冠军,校级领导也认为是体育部门的成绩,不认为是学校的成绩,这种无奈的现状就和政策的主导有很大的关系,各部门之间的分工、整合与联动没有明确的规定与有效的保障。

4.基层教练员的数量与质素整体偏低

中国对于足球教练员的培训力度始终不大,更不要说身处基层的足球教练员了。而且教练员们的待遇普遍偏低,也就直接造成了数量的萎缩。尤其是在校园足球轰轰烈烈的开展后,教练员与学生之间的师生比缺陷愈加明显。以上海为例,2000年初,还有两百余名基层教练员,2010年之后,由于待遇的原因,很多训练员都转行了,留下的教练在物质保障和教学辅助双重不足的情况下,带领学生摸索前行,如履薄冰。

三、校园足球未来的发展对策

1.做好教学与训练的结合

所谓教训结合,首先要把足球课作为一项专修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将校园足球工程中的教学内容与体育教学进行结合,足球运动的发展有群众基础就成功一半;其次,在课时量和考核结果上学校要把其纳入正规的管理工作中,无论是取得成绩还是一时失利,都不要视而不见或是推诿责任,学校只有重视,教训工作才能实效开展。

2.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建设足球场地

仅仅依靠体育总局安排专项费用来进行校园足球建设,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各级各地的政府和教育部门要给予财政上的支持,从多方面解决财政问题。学校在进行校舍等基础设施的改造时,要把体育场地的改造纳入计划中,按照通知的要求与规定配置运动器材,改善运动设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3.积极组织和开展教练员的培训

校园足球的开展,必须有大量专业的教练员在基层从事教学与训练。所以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足球训练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如果需要的话,甚至可以开展资格考试工作,设置相应的学时数,培训合格的教师予以资格证书的颁发。另外,还要积极发挥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练员的特长优势,聘请他们到校指导教学、辅导培训教师训练,从理论到实践都予以培训的保障。

4.有计划地培养足球特长生

对于有足球天赋的学生要进行重点的培养,可以为他们制订单独的训练计划,使他们在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和运动技能上全面发展,当其学业成绩和专业成绩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时,破格升学或是设立教练员推荐机制,让孩子们的天赋有更多可发展的空间与动力。

四、结语

笔者通过对足球校园在学校的实际实施情况的研究,既看到这项运动的发展态势和发展趋势,又看到现阶段存在的一些“硬伤”。有一些“硬伤”是年深日久的,有一些则是因时而变的,因此,笔者从教学的实际情况、资金与基建、教师培训与学生发展等几个方面对我国校园足球能朝更好地方向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希望我国的校园足球有效地推进体教结合的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体系,使我国的足球事业成为一项朝阳事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王鹏飞,李吉慧.浅谈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S2).

足球培训总结范文4

论文摘要: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与发展决定了国家队的综合素质和水平。把体育教育与体育竞技结合起来,把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纳入一个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本文进一步分析扭转轻视文化学习的倾向;文化教育的培养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首要目标:文化素质对提高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足球;文化教育;

足球青少年后备人才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足球发展的基础和希望,青少年足球的梯队培养也是足球竞技人才发展的关键层面,世界足球强国均以战略的眼光,采用不同的方式培养青少年后备人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明就曾说过“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问题,只有重视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才有后劲”。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的政治和历史原因,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事业始终只停留在口号上,付诸实施的力度远远不够。从根本上分析我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体制,学习足球先进国家的培养模式.结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加快我国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青少年足球运动普及程度与国家足球运动竞技水平直接相关,这一点已被现代足球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足球强国的成功经验所证明。一个国家青少年足球的普及、竞赛、训练体系的完善程度.与国家足球竞技水平有直接的关系。中国足球发展要从本国的现状出发,最主要的问题是做好青少年的培根教育,充分重视青少年运动员在足球兴趣和文化学习上的培养,使球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很强的领悟能力,进而逐步提高足球水平。

1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问卷调查及结果

通过对重庆力帆和重庆几所足球传统项目学校l5——l7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问卷式调查,反映出他们存在的问题。

1.1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从事足球运动的经历(踢球时间、球龄、每天训练时问等);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追求目标(国家队、球星、兴趣和爱好、金钱等);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文学常识、自然常识、历史知识、时事新闻、电脑知识等)。

调查结果显示,追求国家队和明星占85%,而兴趣和爱好只占12%,其它占3%;球龄在7、8年占87%,参加过全国U15、U17比赛、城市青少年比赛的占83.6%.而文化素质方面电脑游戏知识得分最高。通过调查反映出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训体系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文化素质过低,成人化训练过早,足球普及度过窄,足球学校过滥;其中文化素质过低是影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调查中大多数球员是从小学直接进入足球学校或俱乐部预备队的.连9年制义务教育都没完成。

2扭转轻视文化学习的倾向

在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中较为普遍存在着忽视文化学习的倾向,这一方面与过早参加专业训练的体制有关(有待商榷),另一方面也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受社会影响自身重视不够有关。其实参加各年龄组足球训练的少年儿童都有较重的文化学习的任务.平时还要参加各阶段和期末考试,即使l6岁以上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也还有进一步学习文化知识的任务。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水平不仅是胜任未来工作的条件,而且是发展运动员智力水平的重要基础。如果运动员不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准,势必会影响其理解力,也就不易踢好球,特别是踢到一定水平就较难有所突破,训练中较难提高攻防意识水平,比赛中不易准确理解教练员的战术意图及其灵活运用,最终较难培养出高层次的后备人材。文化教育的培养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首要目标长期以来.足球界一直在争论一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文化学习好就一定能帮助球员把球踢好吗?在世界足球发达国家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发展是培养的首要内容。在德国13——l5岁的青少年培训中,学习是首位,其次才是训练:在法国的培训体制中,青少年足球主要对象是13——l5岁的适龄儿童,他们不得离开自己的学校、家庭和俱乐部,必须随自己学校的课程完成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学习;对15—17岁青少年培训分别在35个培训俱乐部进行,受训者加入俱乐部必须签订合同。保证在自己原来的学校继续学习。法国足协每年对俱乐部进行一次检查。监督他们完成规定的学业。

3文化教育的培养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首要目标

3.1文化学习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基本条件

一支没有文化素质的青少年足球队是无法在培养和发展的道路上有较大的上升空问的。无论是健力宝青年队还是“超白金一代”的国青队、国奥队,在青少年时期由于身体素质和早期成人化训练,尽管成绩暂时领先,但在未来发展中由于受到机制和文化素质的限制而随之湮灭。2000年世青赛.中韩两个同样才华横溢的人才,经过3年时间的不同命运坎坷,朴智星已经在曼联队踢球,而曲波则在青岛队期待着能进入每场首发的阵容。在我们的近邻韩国和日本,青少年球员必须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义务.国家青年队直至国家队基本是从高中生和大学生中选拔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技、战术素养,尽管在青少年的比赛中与中国队不占上风,但到成年队比赛中以心理素质和技、战术素养每每在重大比赛中取胜,文化素质起重要作用。

3.2文化教育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成长中的必须教育过程

9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律要求每名公民必须完的教育过程,是青少年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接受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法律意识。在调查中发现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法律意识和文化知识匮乏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只顾个人利益,包括对出国集训有抵触情绪,在国家队出工不出力等现象;沈阳青少年球员在街市中失手打死对方触犯法律以及个别青年球员参与假球、等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代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因此,体教结合将是中国足球乃至今后中国竞技体育的补充,是培养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的主要渠道;学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目前过于泛滥的足球学校培养体系,无益于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在韩国的职业俱乐部不设预备队.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在于学校,由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他们不仅要完成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在20岁时还要按国家的法律服兵役,这对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是一个完备的过程,而职业俱乐部每年从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比赛中发现和选拔队员,提高了国家足球的整体素质.这是中国青少年足球管理机制必须改革的关键。"

4文化素质对提高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世界足球运动具有高度社会化、职业化和商业化的特点,其在所有运动项目中的显著地位和世界上的影响很大,并成为世界各国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目前还是一个“足球人口小国”.面对世界足球运动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要求,根据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运用政策、行政和经济的管理手段,加大对青少年足球的宏观调控,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蓬勃有序地健康发展,为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4.1文化素质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提高技战术素养的基础

中国足协青少年部主任冯剑明在总结青少年足球过去一年的工作时指出:“国少队和国青队之所以取得去年的成绩主要是由:于他们的体能、身高和作风上的优势。而真正足球的精髓所在——技战术素养,却在他们身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与文化修养程度是成正比的,道理很简单.读书太少的队员领悟能力低,在训练场上连教练很简单的意图都领会不了,当然不可能踢好球。当我们的年轻球员面对无论是米卢的“快乐足球”还是霍顿的先进足球理论都无法理解并在训练和比赛中贯彻。表现出中国足球运动员在文化素质方面的欠债。欧洲足球运动员的成功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会教育基础上的,他们所有的年轻球员在l5——l6岁前都是在业余俱乐部踢球,但没有错过基础教育;所在欧洲球员绝大部分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在经过青少年时期的基础培训后,升到成年队时,在先进足球理念的指导下迅速成长,在比赛中表现出较高的足球技战术素养。而中国球员缺乏良好的基础教育,因此,加强他们的文化素质是提高球员技战术素养的必修课。

4.2提高文化素质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我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于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培养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涉及到一个更加敏感的问题,就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未来发展的多向性。?方面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对于提高球员的足球运动水平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无论在职业俱乐部乃至在国家队的比赛中将发挥出较高的技战术水平:球员退役后由于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以到相应的高等学校进修学习,成为一名高水平的教练员或高素质的足球从业人员。另一方而,在众多的足球人才竞争中被淘汰下来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自我发展方向成很大的问题。在国外,没有被俱乐部吸纳的年轻球员由于自身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以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解决就业问题。

5提高基层教练员的素质

足球培训总结范文5

足球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项目,现代足球运动对队员的体能、技术、意识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少儿足球运动员的训练是各国足球训练的重点和焦点,而我国的少儿训练与足球发达国家的训练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经验型的程式化训练以及缺乏全面素质的培养,是我国少儿足球训练中普遍存在却又容易被教练员忽略的问题。

1、在训练中培养少儿运动员坚强的意志品质,确保其更好的投入到运动训练和比赛中

意志品质是足球运动员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之一,在足球比赛中,意志品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再好的技、战术也难以发挥,因此对于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训练,应在青少年时期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发展。足球运动员的良好意志品质的主要表现,在于意志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等方面。培养这些良好的意志品质应采用正确的方法贯穿到运动训练过程中,比如提高运动员对训练和比赛的认识、增强运动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训练中采用逐步增大训练难度的方法、应用恰当的奖惩手段及采用积极的心理暗示等等。

2、培养少儿良好的训练动机和稳定的训练兴趣,使其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始终保持主动性

儿童、少年接触训练初期一旦意识到自己喜欢足球运动,需要足球训练时,就会产生各种参加足球训练活动的动机,从而引发稳定的训练兴趣。兴趣不仅能吸引少儿去从事足球训练活动,而且能在活动中激发少儿自觉、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训练的效果。教练员在运动训练中可利用少儿萌生的低水平阶段的兴趣,在训练内容和手段上保持鲜明、变化、新异,以满足这种对足球运动的直接兴趣,让他们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促使其不断地形成和发展间接兴趣。同时可安排观看一些高水平的足球比赛,与稍高水平的足球队比赛等内容来开拓少儿的足球信息空间。在这一过程中可注意启发少儿的兴趣与个体的理想、目标相一致,使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二者有机结合,形成浓厚、持久、稳定的训练兴趣。

3、在训练中要注重对少儿运动员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其在比赛中产生良好的预见性和灵活的创造性

足球运动员的思维活动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能否预见局势、审时度势,是灵活地执行战术配合,在“动态”中对问题做出及时、迅速的判断并采取行动的前提。因此在足球训练中教练员不仅要传授技术、战术,而且要善于启发诱导,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精彩的示范来引导少儿运动员建立正确的足球思维方式和良好的预见能力。同时在训练中要适当的给运动员一些自主的练习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尝试,通过不断的练习,培养运动员动作的灵活创新能力。

4、良好的足球意识是运动员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足球训练进行到一定阶段后足球意识的重要性会在比赛中明显地体现出来,我们通常在评价运动员时也经常应用这样的评价标准:三流队员凭身体、二流队员凭技术、一流队员凭意识。意识好的队员在比赛中对于纷乱复杂场上的情况处理得得心应手、善于把握比赛节奏,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意识较差的运动员,在比赛中会体现出顾此失彼、疲于奔命,并且在训练质量和发展潜力上明显停滞甚至倒退。由此可见,足球意识的好坏,是运动员成长和成材的重要决定因素,在少儿训练中,要特别注意帮助运动员树立良好的足球意识,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意识的培养是广泛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观看比赛(现场、录像等),进行教学比赛,参加各种级别的比赛,学习有关足球运动的资料(文字、图片等),对一场比赛进行分析总结,探讨一个技术动作应用是否合理,这些都是培养提高意识的手段。

总之,培养少儿运动员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作为教练员应充分理解现代足球运动的特征,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不仅在身体和技战术训练上做文章,更要坚持全面、科学、系统的训练原则,为少儿足球运动员的成长和成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足球培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海口市 中学校园足球 现状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a)-0157-02

2009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开始推广校园足球,2015年2月印发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我国校园足球推广工作全面铺开。近两年来海口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现状如何?中学校园足球活动是否有了明显的进步?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难题和瓶颈?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海口市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给出自己的建议。

1 研究对象

该文选取部分海口市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选取学校包括海南中学、海南省国兴中学、海口一中、海口市灵山中学、海口四中、海口市海港学校、海口市长流中学、海口二中。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为了研究海口市当前中学校园足球的发展现状,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通过图书、报刊、网络等途径,搜集并梳理中学校园足球相关资料,为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 实地考察法

到各个中学实地调查了解校园足球开展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2.3 问卷调查法

对海南中学、海南省国兴中学、海口一中、海口市灵山中学、海口四中、海口市海港学校、海口市长流中学、海口二中8所中学的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每所学校随机发放调查问卷3份,共发放问卷24份,回收24份,有效问卷19份,有效率79.1%。

3 结果与分析

3.1 海口市特色足球中学足球场地情况分析

踢足球是要有足球场的,设备齐全、器材充分的足球活动场地,是足球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重要保证,更是培养学生体育活动兴趣的必要条件。在调查的海口市8所足球特色中学里,都有不同规模的足球场地,足球场地与材质也各不相同,其中以300 m天然草的居多,标准400 m天然草的有海南中学和灵山中学,有人工草条件的学校有灵山中学、海港学校、海口四中。器材方面较充足,足球数量能够满足教学需要,足球门比较新,绝大多数学校都有标志竿、标志旗、障碍物等。

综上所述,从8所特色学校调查中得知,绝大多数学校的场地和器材较为充足,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学校能够成为足球特色学校的一大原因。通过调查足球器材数量、质量情况得出,大部分教师认为学校提供的足球器材比较充足,其比例高达83.2%,有16.8%的教师认为学校提供的足球器材勉强够用,没有教师说器材不够用;但从调查中发现足球器材的质量不尽如人意,35%的体育教师认为器材优良,45%的认为学校提供的足球器材质量中等,20%教师认为足球器材质量较差。这说明学校提供的器材数量上虽然充足,但质量一般,也可能有的器材本身质量就不过关,许多器材可能需要更新换代。

3.2 海口市特色足球中学足球教师情况分析

足球教练员的综合能力直接影响着校园足球开展的效果。该研究对19位足球教练员的年龄、工作年限、学历、专业、教练等级和参与培训与进修的次数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足球教师的年龄都在35岁以下,精力旺盛,工作积极性高。工作年限在5年以内的占70%,6~10年的占20%,11年以上的占10%。从工作时间上看,大部分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反映他们工作热情,积极性高,但也存在经验不足的短板。从调查中得知本科有13人,占总人数的68.4%,研究生1人,从学历上来看这些教师是可以胜任足球教学这份工作的。从毕业专业的角度看,这些教师都是体院或者师范类院校毕业的,足球专业毕业的占到15人,占总人数的78.9%,也就是说在执教的教练队伍中绝大多数都是足球专业的。正因为如此,他们所代表的学校长年占据着海南省各大类型足球比赛的前几名,像灵山中学、海南省国兴中学和海口四中。因此,校园足球想开展得好,专业的足球教师至关重要。据海口市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目前整个海南省足球老师社会需求量特别大,而专业的足球教师数量又特别少,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现象。

目前足球教练资格级别从高到低为职业级、A级、B级、C级和D级等5个级别。从被调查的19人中得知,目前没有B级及以上级别的足球教练员,C级的有5人,占26.3%;D级的有10人,占52.6%;没有资格级别的有4人,占到21.1%。这说明海口市中学足球教师的教练资格级别整体上较好,具备较强的带队能力和丰富的执教经验,像灵山中学的教练团队具有很强的专业执教能力,该校获得多次海南省青少年足球比赛的冠军,就在2016年省中学生运动会足球赛暨校园足球联赛初中组男子比赛中,获得冠军。在被调查的19名教练员是否参加过足球培训和进修的情况上看,绝大多数都参加过,并且不只一次,参加两次以上的教练员占33.7%。但从总体上看,教练员参与培训次数还是较少。海口市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足球教练员的培训和进修力度,提高足球教练员整体水平,只有这样海南的校园足球才会更上一层楼。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绝大多数学校的场地和器材较为充足,大部分教师认为学校提供的足球器材比较充足,其比例高达83.2%。

(2)教练的年龄结构中以中青年为主,W历层次较好,本科有13人,占总人数的68.4%,研究生1人;足球专业出身的教练较多,但高级别的教练少;多数教练参加过培训与进修,但培训次数仍需加强。

4.2 建议

(1)增加和改善足球场地设施,对陈旧的设备器材要更新换代。

(2)加强足球教师队伍的建设,开展经常性的教师进修、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

参考文献

[1] 吴良.上海市闵行区初级中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与分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足球培训总结范文7

关键词:足球;后备人才;培养

一、我国传统青少年足球训练管理体系分析

1992年以后,中国足球走上市场化和产业化道路,后备人才培养发生了重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研究大的变化:政府投资比例减少,社会投资比例增加,改变了过去仅靠国家拨款的单一渠道,调动了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后备人才培养越来越依靠市场,实行经济核算,讲求投资效益,各级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和足球协会的管理方式越来越趋向于组织、协调和业务上的指导;我国传统的三级网络训练管理体制:基层学校―业余体校―省市专业队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管理体系分析

足球管理体制的改革,推动各地组建了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和实体化的足球协会,打破了原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体委系统省市足球代表队的竞赛、训练管理体制,实行了以俱乐部为主体的竞赛、训练管理体制;原体委系统以各级青少年业余体校为主体的足球后备力量培养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目前在青少年足球训练管理体制方面,主要有以下4种体制:(1)职业俱乐部(甲级俱乐部)系统的U一21岁、U一19岁和U一17岁三级后备梯队和由俱乐部主办的少儿足球学校训练体制。(2)省级、和行业体协全运会代表队和市级城运会代表队训练体制。(3)各类业余俱乐部青少年训练体制。(4)各类足球学校青少年训练体制。在新旧体制交替的过渡时期,以行政层次为依托的培养体系转变为以市场为依托的培养体系。除了原有的国家办的青少年业余训练外,出现了企业办、个人办及集体办的业余训练形式。其中主要的形式有:足球学校、业余体育运动学校、足球传统项目学校、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梯队和青少年业余足球俱乐部。在1999年中国足球协会注册会员总表上就有足球学校、业余足球俱乐部和业余队。

三、现阶段我国青少年足球队伍建设状况分析

在青少年队伍建设方面,现阶段,我国足球后备人才的选拔主要依靠“伯乐相马制”。即通过区、县一级的比赛选拔出在比赛中表现突出的运动员进入省、市一级集训队,而后再通过参加省、市一级的比赛进入部级选拔人的视野,从而使得我国的足球后备人才组成各个年龄组梯队。我国的国少队、国青队都是如此组建的。

四、职业化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职业俱乐部后备队伍是伴随着足球职业俱乐部形成而成立,是国家足球协会规定各职业俱乐部必须要建立二、三线队伍而出现的后备人才训练形式。国家足协做出这个决定,是参照了国外足球运动水平较高的国家的经验,以各职业俱乐部为主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然而,我国职业俱乐部在后备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五、传统类学校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分析

但是在现阶段,我国此方面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面临着如下几个问题:

(1)足球职业化改革对学校足球业余训练的运行机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国足球实行职业化以后,体育行政部门和足球队不再是上下级关系。体育行政部门和所属的各级青少年业余体校,己经没有担负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行政要求。也就是说培养足球后备人才不再是政府行为而变成了市场行为,原先训练体制的中层不再有向上输送人才的明确要求和指标。在财政方面,体育行政部门的拨款具有不确定性。我国各级青少年业余体校的经费显得捉襟见肘。我国体委系统业余体校的财政拨款具有不确定性,并不是根据业余体校发展的实际需要,而是以奥运会为基点周期性地增减。此外,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各种办学方式的足球学校、足球业余俱乐部应运而生,与业余体校竞争生源,使得国家办的业余体校开始逐步萎缩,从而导致了基层中小学训练单位失去了人才输送的方向,中小学足球业余训练的规模和数量开始逐步减少。

(2)现阶段“体教结合”的模式难以担负起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重任。

“体教结合”模式是集中体育系统的训练和教学力量,立足于学校,依托于体育部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训练手段。现阶段,这种模式尚无法担负起我国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重担。一方面,“体教结合”模式的主要负责单位是教8一16岁平均为58人,17一20岁为28人,大多数俱乐部没有三线队伍。随着职业俱乐部逐步走上正轨,后备人才培养也有所进步。通过2000年对我国部分足球重点地区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力量数量统计显示,俱乐部大多有了三线队伍,三线队伍的平均人数由1995年的28人上升为40人。

六、足球学校和业余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足球学校隶属于中国足球协会及各地会员协会,“中国足球学校以及中国足球学校分校原则上各省市只能办一所,必须具备相应的办学条件,经中国足球学校和所辖省市教委及会员协会等有关部门审批:中国足球学校分校,经中国足球学校和所辖省市教委及会员协会和有关部门审批”。而业余足球俱乐部,主要由企业或原优秀运动队教练员、退役运动员开办规模不一,条件也有较大差异。业余俱乐部从名称就决定了其业余的性质。像此类俱乐部是很难培养出有潜力的足球后备人才的。1998年,我国共有足球学校60所,业余俱乐部360个;1999年,我国共有业余足球俱乐部293个,足球学校80所,业余队2213支,表4是我国部分足球重点地区近两年来足球学校和足球业余俱乐部的数量。总体来说,从1994年开始,我国足球后备人才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参考文献:

[1]郁静.李协荣等.韩国、日本、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的比较研究[l].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4

[2]马樟生.朱国华.对我国1994一2000年中文体育类部分期刊足球运动科研论文的统计分析明.中国体育科技,2002.1

[3]樊莲香.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历史回顾与探讨闭.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2

足球培训总结范文8

校园足球课堂改革与创新发展专题研讨会

2017年3月14日,在全国校足办的统一安排下,我来到北京市延庆区进行了为期六天的校园足球教练员的培训。此次培训让我收获颇多:

首先,全国校足办各级领导对本次培训作重要讲话;承担本次培训任务的北京市康庄小学校长张校长就本次培训提出了一些要求。开班仪式结束后紧接着就开始学习。我抓住这次机会,认真学习,从足球的基础训练做起,了解校园足球发展状况;青少年足球身体训练的特点;知道了足球训练与比赛的相关知识;学到了荷兰青少年足球训练的理念以及草根训练的内容方法等等。

其次,感受最大是康庄小学的张校长和北京体育大学的耿教授一动、一静;一位侧重理论,一位侧重实践的绝佳配合,本身就体现出足球的默契配合的精神。耿教授用贴合中小学足球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在寒冷空旷的足球场上,他们通过足球练习和游戏,把我们这些成年人带动得兴致勃勃地进行足球运动。一会儿是足球球性练习,一会儿是足球技术训练,一会儿又是足球战术配合,另一会儿还进行足球教学方法指导和足球训练预防运动损伤的要求。使我们在运动中以及和耿教授和李指导的身传言教下,掌握了足球基本技术和战术以及草根足球的教练法,也对我今后的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三,耿教授和张校长的敬业精神值得我学习。耿教授教学一丝不苟,言传身教,主动询问我们学习和掌握技术和教学的情况。耿教授每教一项技术都能亲自示范,让我们看清每一个动作,讲清每一个动作要领,让在场的每一位学员都清楚的知道动作的细节,这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足球教练的职业操守,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希望。张校长更是亲自上场踢球为我们展示足球风采和战术配合意识。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天时间,但耿教授和张校长恨不得把毕生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

另外,耿教授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足球教学方法也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此次培训让我知道了足球训练一要“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从自身做起,学好足球基本技术,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教练员,要持之以恒。二要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训练,三要了解运动员的心理,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提高他们的集体感和意志力,这样才能提高球队的战斗力,才能更好提高中小学足球运动的水平。

总之,这次培训不仅注重理论上的学习和提高,而且重视足球教学实践,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了起来,为我们基层足球指导员搭建了一个进步交流的平台。最后感谢庐江县教育局提供了这次绝好的学习机会,让我学到了许多的货真价实的足球知识和理论!

足球培训总结范文9

Abstract: Teen-agers football athletes always are the focus of our training.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main way of football training and the key training content in each link. Through cooperation and analysis of various training, this paper expressed the active role of corresponding exercise in football training and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in training of teen-agers football athletes.

关键词: 足球训练;训练目的;主要内容;意识培养

Key words: football training; training goal; main content; cultivation of awareness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251-02

作者简介:李志伟(1966-),男,广东梅县人,大学,中级职称,从事业余体校足球教练工作。

0 引言

培养出优秀的足球运动员是我们全国人民几代人的心愿,好多优秀的教练和运动员为此奋斗终身。做为运动员培养的坚实力量青少年被越来越多的人去重视。我们大多数人都记得第十七届世界杯亚洲预选赛中国队表现优秀,十强赛中仅以一负战绩提前两轮直接出线,完成了几代人的夙愿,圆了中国足球44年的世界杯梦想。这与严格的训练方式和训练内容是分不开的,下面就对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训练做以简单的介绍。

1 足球训练中的身体训练

足球是以相对运动员体能要求极为严格的运动,体能的好坏是其在比赛场的源泉所在,没有好的体能技术再强的运动员也发挥不出来,为此我们在整个训练过程中首要重视的就是体能的训练。

1.1 身体训练的主要目的 身体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热爱足球,培养学生反应灵敏,并提高身体素质,通过节奏操训练,促进学生的四肢灵敏、协调能力,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节奏感,在跑动中提高跑动作的正确性。

1.2 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 在身体训练环节中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做体操和以跑为主的身体训练。慢跑5米 X2,关键是要指导学生跑的动作。快跑10米X2、15米 X2,要求跑的动作正确。曲线跑培养学生的灵敏。还有就是自由跳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后蹬方法。折回跑15米X2、15米X4直线跑训练和曲线跑训,对于耐力跑练习每周一次,每次跑200米―400米,下肢韧带练习和训练结束后恢复身体的放松练习。

2 足球技术的训练

一个运动员即使有好的身体素质没有过硬的技术本领,在比赛场上也好比一头发了疯的公牛一样,被对手耍的团团转。体能是一个运动员的基本功,那么技术就是他显露身手的精妙招式,运动员良好的体能加上过硬的技术本领一定会让他在比赛上大放光彩。

2.1 足球技术训练的主要目的 足球技术训练的目的在于第一可以训练学生熟悉球性,通过带球和带球变化,提高带球和运球的节奏。第二让学生准确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在传接球训练中加强一脚出球、二脚出球的准确性和分量,同时培养学生在运球时开阔视野。

2.2 足球技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这个训练的主要内容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第一以带球为主,有节奏地快速带球,在带球中学习基本技术动作和带球方法,练习快速带球时的球向变化和继续带球。第二让学生接受和学习传球、接球方法,开展人球传接球活动。第三单一的射门训练和接球后的射门训练,对墙踢球和射门训练,重点练习摆动脚的摆腿和触球的脚型及出球的力量,掌握一人一球的自控球动作,学习接自抛球的七个动作,即:脚的内侧踢球、外侧踢球、底部踢球和背球、头球、胸球、腿球。而对于足球场上守门员的训练主要为手型训练和自由训练。包括下手球和上手球接法练习和踢手抛球训练。

3 足球战术的训练

足球不是一个野蛮人的运动,它是一项有技巧有战术的体育运动项目。需要球队每个人的配合才能达到足球运动的巅峰,所以,足球战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3.1 足球战术训练的目的 足球战术训练的目的是培养接球和进攻意识,学会阻击和防守方法,使学生树立战术意识,掌握传接球和各项战术训练的基本技能。

3.2 足球战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足球战术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人一组和三人一组的传接球和接球后即快速推进,接球后带球过人注重个人突破战术的培养,学习基本的护球和盯人战术,在小型对抗中体会什么叫“二过一”,在训练中练习“二过一”的战术,二人一组传切射门战术的训练,练习沉底传中和包抄及掷界外球战术。

4 足球游戏和比赛对足球训练的作用

4.1 足球游戏训练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在足球训练过程中,引入游戏这一训练主要是为了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参加足球训练的兴趣,通过小型比赛,领会足球比赛方法,培养学生的对抗意识。通过小型对抗性游戏,增强学生参加比赛的欲望,通过自行练习比赛,认识位置职责和加强配合的重要性,提高战斗力。通过校间教学比赛,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全面地掌握和运用好技术战术才能使比赛取胜。我们常用的游戏比三方法有一对一、二对二的传接球比赛,三对三、五对五的有门踢球比赛,“五人制”训练比赛。

4.2 足球游戏在比赛训练中的作用 其实足球运动是一项十分充满激情的运动,引发很多的人热血沸腾,我们人类的很多感情,包括爱与恨,悲与喜都可以在这一项运动中得到很好的释放。然而,足球是一个集体的运动项目,所以队员的情感都在里面融合碰撞,要想取得最终的胜利必须将我们所有人的力量凝结在一起,这样才会最终取得胜利。这种大家情感的交流与培养不仅仅要在比赛场上发挥出来,在平时的训练中更是我们应该注重的。足球游戏作为一种足球的训练方式,不仅可以增进队友之间的感情,还可以增进教练员与我们运动员的感情。是的每个成员在训练中变的更为默契,融洽。我们回首一下足球的发展史,世界上这些优秀的球队的运动员在我们上面所提到的身体素质、足球技术还有足球战术上都是十分出色的,另外一方面就是他们都有一个团结的战术思想意识。整个球队的团结凝聚力的力量将是无穷无尽的。

5 青少年运动员足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我们都知道意识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他也可以衡量出一名运动员的水平高低程度。在足球比三场上的足球意识不是朝夕就可以培养出来的,这个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经验的长期积累。在很多的对青少年足球员动员的训练中,过多的注重了技术,体能还有战术上的训练,而忽略了对足球意识这一领域的培养。

在足球训练中的足球意识主要是说,我们的运动员能够在比赛当中运用各种技巧和战术,不仅行动上有体现,在他的头脑中也要有反应,是运动员在进行技术、战术活动时自觉的心理活动。其实这也是一个运动员最为宝贵的经验财富。纵观世界上的足球明星大腕在这一点上表现极为突出,能力越强的足球运动员他的足球意识就越强。可是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现状可并非如此,很多都已是比较薄弱,在比赛场上出现的不合足球发展和不合理配合多如牛毛。经常地漏人,传球也不到位,对比赛场上的位置感表现的不明确等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平时的青少年足球运动训练中必须加强其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大体方法总结为以下几点。

5.1 加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培养 我们所讲的足球战术意识训练大致包括以下八项:技术的目的性、行动的预见性、判断的准确性、进攻的主动性、防守的积极性、战术的灵活性、动作的隐蔽性、配合的整体性。这八个方面即使相互分割又紧密联系的,缺一不可,并非等量齐观。

5.2 用足球比赛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的意识 经常地参加足球比赛是培养和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意识的最好手段。我们都知道实战的经验胜于一切。基本的运动意识我们可以在平时的训练中积少成多,点点滴滴的进行,但是特殊战术意识的培养只有在比赛场才能完成。因为训练毕竟不同于比赛,这刚包括队员所处的环境、对手的特点、对抗的激烈程度等都不相同。这就要求教练员应当弄清所进行的模拟比赛与大型正式比赛对队员心理影响的差距,如场外噪声的干扰和对抗的激烈程度,队员对模拟比赛在思想上的重视程度等等,采取各种手段,以弥补和尽量缩小这些差距,以便使自己的队员的意识水平能够胜任任何大型的正式比赛。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训练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针对我们国家足球运动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强调加强对运动员特别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各方面培养,只有在训练和比赛中不断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水平,才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并富有创造性。

参考文献:

[1]王羽凡.足球训练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足球培训总结范文10

题目:

北理工模式”的足球梯队建设的研究与分析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以现阶段的“北理工模式”为例,对比分析其与日韩两国足球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北理工模式”,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鉴于日韩两国足球的迅速崛起,我们不难发现日韩两国足球人才培养体系中足球人才的流动、更新速度都相对较快,其培养是主要依托学校体育,各年龄段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足球俱乐部与比赛,训练中心扮演的的角色也只是起辅助作用。这样的培养模式使足球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时刻处于流动状态,不断更新。在日韩两国的足球培养体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小学与中学在培养中的比重是相当大的,这更增加了后备人才的选拔范围。

我国足球人才培养基本是单一的职业化梯队,而现阶段我们看到的“北理工模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北理工模式”,还有很大的差距,仅停留在“高中—大学—职业队”,缺乏了小学、中学这一普及面,而这也是造成我国后备人才日趋不足的一个原因。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我国与日韩两国足球人才培养模式,为健全“北理工模式”提出合理化建议,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并列出10篇以上所查阅的国内外参考文献,要求3000字以上):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内研究现状

伴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接轨,为解决竞技体育中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国家提出了“体教结合”的方针政策。国内已有很多学者对如何提高我国运动员后备人才储备提出建议与方法,其中体教相结合的训练培养模式日益被广泛学者及教练所接受,“北理工模式”、“北航排球”以及“清华模式”都有学者进行深入探讨,而其中的共同点是体教相结合,体育回归教育,注重运动员的素质与文化修养的教育。

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说:“失去体育的教育不完整,失去教育的体育将走向歧途。而体教结合能使双方互补,何乐而不为?”其实,早在十多年前中国就在尝试体教结合的路子。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从1994年起开始探索“体教结合”、高校办竞技体育的道路,并且逐步建立了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培养模式。

在新型体制的形式上,专家们提出“学校办竞技体育”、“完善学校体育”和“教体结合”等观点,也有学者认为,体教结合的发展方向是学校体育,学校竞技体育是体教结合发展过程中的中间阶段等。

1.2国外研究现状

各个国家因其地域特点等原因均有采用不同形式的体教结合模式。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采用校体联合培养模式,表面上看,校体联合培养模式完美无缺,然而,进一步的考察发现,由于青少年每次从学校到达培养中心都必须花费一定时间,这势必减少了青少年纯粹的学习与训练时间,专门的培养机构与普通学校之间的距离是制约校体联合培养模式存在与推广的最重要因素。美国、韩国的培养形式是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都在学校内进行。

2研究方向

现阶段我们看到的“北理工模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北理工模式”,还有很大的差距,仅停留在“高中—大学—职业队”,缺乏了小学这一普及面,而这也是造成我国后备人才日趋不足的一个原因。“北理工模式”的实施会遇到诸多阻力,如缺乏资金政策支持、教练员运动员培养体系不完善、试点覆盖面狭窄等等原因。

借鉴日本韩国足球人才培养体系不难发现,他们足球人才的流动、更新速度都相对较快,其培养是主要依托学校体育,各年龄段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足球俱乐部与比赛,训练中心扮演的的角色也只是起辅助作用。

以现阶段的“北理工模式”为例,对比分析其与日韩两国足球人才培养模式,为健全“北理工模式”提出合理建议,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3进展情况

3.1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中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包括:(1)对青少年足球运动缺乏战略性认识。(2)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适应现代足球职业运动发展规律,培养途径不完善,代价昂贵。(3)青少年训练指导思想不明确,忽视青少年人才成长培养规律、优秀运动员成材规律。(4)竞赛、训练体系仍未摆脱注重比赛结果、注重比赛成绩的循环中,有些地方的队伍为了追求成绩甚至弄虚作假,虚报年龄。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导致青少年足球训练早期专业化、成人化、基础薄弱、技术落后。(5)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九年义务制教育未能落实到实处。(6)经费不足是困扰青少年足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7)由于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青少年足球培养的地区差异性很大,不利于我们足球运动的发展。(8)教练员整体水平不高,教练员队伍建设滞后。

3.2体教结合的三种模式

由国内、外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实践可知,历史上体教结合的实现途径或模式有3种:其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全部在专门的培训机构内进行,如我国的体校、足球学校、职业俱乐部等,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粗放型、非人本化的培养模式,后备人才的文化学习事实上流于形式;其二,文化学习在学校内进行,而运动训练在专门的培训中心进行,如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的校体联合培养模式,表面上看,校体联合培养模式完美无缺,然而,进一步的考察发现,由于青少年每次从学校到达培养中心都必须花费一定时间,这势必减少了青少年纯粹的学习与训练时间,专门的培养机构与普通学校之间的距离是制约校体联合培养模式存在与推广的最重要因素;其三,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都在学校内进行,如美国、韩国的培养形式。

有鉴于此国家教委于1979年在中、小学内选拔成立了传统体育项目学校。1988年,又在传统项目学校基础上选拔成立了后备人才试点学校虽然学校训练体系对竞技体育的贡献率较小,但是这种状况相对容易改变,因为训练对象(少年儿童)的主体存在于教育系统,训练的实施者(教练员)大多存在于体育系统内,教练员的跨系统转移总比运动员的跨系统转移更易于操作。至于场(馆)设施方面,目前,在我国教育系统内,已有相当数量的学校具备较高质量的运动场(馆),将来有必要完全有可能筹集资金再建设更多的场(馆)。这种体育资源的调配一旦成为现实,以学校为依托的培养模式必将具备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性。

综上所述,后备人才试点学校是我国推行体教结合的最佳载体,只有舍弃旧有的体校培养模式,在原有传统项目学校与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的基础上,重新选拔成立一定数量的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以此为依托,成立各个项目、各个年龄段的训练队,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后备人才试点学校之中,改善教育系统内的训练环境与训练条件,体教结合才能够真正实现。

3.3日本韩国足球人才培养

3.3.1日本足球人才培养

其中包括:(1)培养渠道:对运动员培养的主要渠道是通过学校和企业俱乐部及足球训练中心三大部分来进行的,又以学校为中心,对小学生到高中生的培养非常重视,并始终贯彻日本足协对教学训练的连贯性、系统性的指导方针。俱乐部从小学到高中设置有各年龄层的队伍。训练中心不是长期的,大部分是短期的。目的是对少年足球运动的普及、充实、使更多的优秀青少年队员的素

质能力得以提高。形式:从都、道、府或小地区集中条件较好的小队员选拔后集中训练。(2)学校:日本足协在足球发展战略中,极其重视学校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从小学到大学的学校教育中,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足球队,也有许多学生自发组织的足球俱乐部;日本足协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参加全国足球比赛和地区性的比赛机会。

3.3.2韩国足球人才培养

韩国采用的是体教结合模式的第二种,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都在学校内进行,这保证了足球运动员的身心和谐发展,实现了人才的顺流培养。

3.4“北理工模式”

3.4.1体教结合实施起点

足球培训总结范文11

[关键词]延边 校园足球 文化 现状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134-01

校园足球活动是由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推广,旨在推动我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让青少年在快乐的运动中锻炼身体,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兴趣,为中国足球振兴打下一个坚实基础。活动自2009年启动开展以来,全国上下各学校的足球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已经在全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一、中国发展校园足球文化的基本环境

随着1994年中国职业联赛的开幕,很多的孩子与家长参与到足球运动当中,职业联赛越来越火爆,参与足球的孩子逐年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延边地区也8个县市都有专门的足球培养学校(市体校),每个县市的小学校、中学校、高中基本上都有足球队,每个县市都有市体育运动学校。随着中国足球的影响力的增强,职业足球联赛给职业运动员所带来了更多诱惑,越来越多从事足球运动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开始忽视学业,转而更加重视足球训练本身,这也渐渐背离了学业。接受足球训练的孩子们进行全天候的专业足球训练,小学毕业以后直接进市体校,在体校里接受全天训练,荒废了学业。在市体校磨练两到三年以后,优秀的队员被选拔到州体育运动学校(即中专),被淘汰的队员被送到高中边学习边踢球。但从职业联赛开赛初期的情况来看,几乎所有足球运动员的家长要让自己的孩子被职业足球队所选拔,很少有家长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学校,在学校边学习边踢球。

二、延边地区发展校园足球文化的基本现状

自从2002年韩日世界杯足球赛以后,中国足坛出现的“假赌黑”现象给中国足球蒙上了一层阴影,随之而来的是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大量锐减,延边地区也如是这样。2000年,当时的吉林敖东队降级到甲B联赛以后,随即被卖到浙江绿城。受此影响,延边地区青少年足球人口不断减少,足球所受到关注的程度已不如前。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支持孩子踢球的家长都渐渐远离足球,导致延边地区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严重匮乏。而且以前的足球人才培养模式没有适应时代的步伐,没有做出合理的改变,使得这种培养体系模式慢慢脱离了正常轨道。青少年足球人口的减少和不合理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使得延边地区青少年足球后备力量无法向职业队输送大量的高水平足球人才,这也是延边足球队2000年以后长期徘徊在中国低级别联赛而无法迈出更大一步的重要原因。

自从2009年我州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在积极响应国家开展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模式的大方针下,探索新的培养模式。这几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因为没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关注,无法在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模式和老有的培养模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没有清晰的培养思路,出现种种矛盾,所以发展得很缓慢。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寻找合理的培养模式,发现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是所有关心和热爱这项运动的人们所面临的一道难题。

对延边学校足球方面的相关调查表明:1.学生家长方面的文化程度较低;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比例也超过了一半,学生家长中,母亲参加体育运动的比例要略高于父亲;调查中有近一半的家长对足球运动持态度不乐观,认为子女参加足球运动完全没有必要;家长对孩子参加足球运动方面的投资主要是集中在购买运动服装和足球相关的装备方面。2.学校方面。学校管理人员(校长)对校园足球的支持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开展足球运动方面存在的困难主要时包括开展足球训练、比赛经费不足、场地及训练设施较为匮乏、缺乏优秀的足球教练员等;足球运动方面的课程很难持续开展,能够开设足球专修课程的学校相当之少;足球竞赛的组织和开展较少。3.教练员队伍方面。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较为不合理,科研能力(论文)水平偏低。4.学生个人方面。学生每周进行足球运动的频率和每次的活动持续时间基本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参加动机方面,大多数学生是为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培养一项体育兴趣。学生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媒体和网络获取足球方面的相关信息。

【参考文献】

[1]樊莲香.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历史回顾与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报,2001(12).

[2]中国足球协会注册工作管理暂行规定.中国体育年鉴[J],2001.

足球培训总结范文12

[关键词]中学生 培养 战术意识 战术思维

一、前言

足球运动是中学生最为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中学体育必修课的主要内容之一, 有着广泛的基础。但在足球教学和比赛中发现学生技术、战术运用生硬,不合理的跑位接应多,防守时不知如何选位等问题。问题的产生在于学生对足球运动竞赛规律的认知不足,用专业术语说,即足球战术意识差。培养中学生的足球战术意识,对提高中学生的足球运动水平将产生质的变化。中学生处于基础学习训练阶段,应把战术意识的培养放在与基本技术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二、足球战术意识的概念

意识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独有的最完善的反映形式,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自觉能动的放映。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战术目的,正确合理地运用技战术的自觉心理活动。足球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对足球运动的规律合理认知的运用过程。

三、培养足球战术意识在中学日常教学和训练中的重要性

我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对培养中学生足球战术意识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从足球比赛中来看,中学生学会简单的战术意识是有必要的

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智慧和智力的完美体现。战术意识的强弱,是衡量一个球员和一个球队水平高低的标志。认知战术意识对中学生有很大的影响,重点是要学生摆脱固有的思想束缚,运用科学的规律去指导训练,借鉴世界先进的训练方式,如:“足球科化训练”当中的训练方式,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讲解战术意识的概念、特点及其作用,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简单的战术意识。

2.从足球运动的特点来看,培养中学生的战术意识也是必要的

足球运动多变、激烈、对抗的特点决定了比赛是瞬息万变的。同时,足球运动作为集体运动项目,不仅要使队员融入到整个队伍当中,而且要使自己成为有个性的个体。因此,要求队员有一定的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较短时间内有较多的思维活动。思维是战术意识的主要成分。从意识到行动的过程,要靠战术思维的敏捷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等。因此,要培养中学生战术意识的形成,这与思维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加强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战术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高的促进作用。

3.根据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培养战术意识是可行的

中学生对事物认识有了自我方式,其认知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对训练中出现的一些情况,既好奇又困惑,这一阶段正是思维能力提高的最佳时期。由于这个时期技战术都属于基础性的,对他们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因此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所以,教练应该抓住时机,因势利导,通过重复训练,不仅让学生学会多种战术,更能深入领会战术意识,加以会用。要加强中学生球感和无球跑位意识的培养,要锻炼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以适应比赛时的紧张气氛,能沉着应战,正常发挥。

4.根据中学生足球训练内容看,培养战术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战术只有在技战术的运用中才有意义。所以,在技战术训练中培养意识,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运动技术的动力定型过程,是长期技术训练形成的技术表象,所以,技术的形成既是强化动力定型的过程,也是技战术意识形成的过程。因此,要在技术动作练习的同时,反复地进行讲解、强化,使中学生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同样,在战术训练中,无论是双人还是多人的配合,要学生明确各自的职责、行动线路、配合形式,通过分析,加深对战术内部规律的理解,提高战术思维能力;要不断地提高训练的要求与难度;要根据训练内容的不同,逐步培养战术意识,如在快攻中位置的跑位意识,进攻区域有球队员与无球队员的跑位意识等,只有强化练习战术意识才能不断增强。

四、如何培养提高中学生运动员的足球战术意识

在教学与训练中我通过以下措施与方法进行。

1.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掌握理解足球专业理论知识,并注重经验的传授。

2.加强技战术的规范训练。要求每个队员都要掌握全面、有效扎实的基本技术。战术意识只有通过熟练过硬的基本技术才能得到有效的体现,所以在训练中要把基本技术提到一个高度达到动力定型的程度,以提高技战术的运用能力。

3.把战术思维训练提到日程上来。要求学生在训练中学会用脑,在练的过程中要积极思考,这样就会使战术思维与战术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培养战术意识的目的。因此,教练要积极引导学生围绕战术目的而练,使技战术得到协调统一。

五、小结与建议

战术意识在实践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用战术意识贯穿整个训练过程;二是尽量的在比赛中多用技战术。在中学生足球教学与训练中,加强战术意识的培养不仅可行还会提高中学生对足球的理解程度。因此,培养中学生的观察、战术思维能力等对足球比赛有深远的影响意义。在比赛中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提高足球战术意识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鲜昭永,杨国智.学校体育心理学.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

[2]吴兆祥.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