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村小学发展现状

乡村小学发展现状

时间:2023-07-17 17:22:41

乡村小学发展现状

乡村小学发展现状范文1

摘要:党的十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和分析,本文阐述了城乡差异的现状,结合实际分析出导致差异的原因,并为解决差异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城乡差异;经济;教育;统筹

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对比城乡,基础设施、人们生活水平、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条件及教育水平的差异等等日益突出,且呈现差异扩大化趋势。通过对城乡差异现状的判断,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对于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重大。

一、城乡差异的现状

城乡差异表现在多方面,在此,我们将从经济、文化教育两个方面来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聚焦民生》显示,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比为3.23:1,成为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教育上城市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13年,而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还不足7年,相差足足近一倍。

二、城乡差异的原因分析

(一)历史原因。历史上,城市便是商品交易繁荣的地方,商旅往来,带动了贸易和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早期工业也是由城市首先发展起来的。伴随各大产业的发展而来的是住宅区的背向发展,城市人口比重上升。不断扩大的城市人口对各大产业的需求增加,由此是城市进入循环发展状态。而在农村,一直以来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加之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对人们生活影响深远,因而农村对其他物品的需求很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农业发展大体沿袭传统方式,对于现在科技的要求不是十分热切,由此农村的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和科技发展程度不及城市。

(二)政策环境因素。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统筹发展模式下,城市往往更受关注。国家重点支持的各大项目,各项优惠政策偏向城市,虽然对农村也有关注,但其力度和速度远不及于城市。城市的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着更多的投资,继而使投资为城市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城市优越的就业环境让大量人员流入其中。人员从农村流出,一方面带走了大量人才,让农村失去了蓬勃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使农村更加广大的地区得不到发展,致使其维持着早时的状态。

(三)教育环境因素。教育环境的差异使得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有着区别。城市集中的更多的是科学文化水平高的人员,他们为城市注入无限的的生机。而农村受传统观念影响深入,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并且师资力量和教育装备远远不足,如此令农村教育陷入恶性循环。在城乡不同发展状态和步伐的作用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是大不相同的。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强大的竞争环境使人们形成了强烈的竞争意识,为了谋求更好的职业与生活,他们选择不断磨练能和提高自己,如此不仅为自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推动着城市发展。在农村地区,竞争力远远小于城市,人们不会为了失业等问题忧心,安分于自己的生活,缺乏竞争意识,因而对于如何提高自身实力不做过多留意。

三、解决城乡差异的对策

根据以上对城乡差异现状和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城乡差异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历史基础、政策导向、教育投资等方面。为此,要解决城乡差异,切实做到统筹城乡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政策引导,调整产业结构。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要适当增大,开放优惠政策吸引资金投入农村。同时农村人民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兴办乡镇企业,开发旅游,推动二、三产业发展。其次,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农村过多的依靠第一产业,而第一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水平是比较低的。广大农村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特色农业,使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引入市场机制,合理调节资源配置。在转变过程中,城乡应该互动,城市为农村发展提供所需的人员、技术,农村为城市提供所需的资源、劳动力,二者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二)强调教育公平。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使广大农村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应该增加高素质教职人员,采用先进的教育方式,完善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同时在竞争越发激烈的环境下,农村人口应意识到这一趋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小波,周学.个人收入城乡差异的现状、成因及解决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7):45.

乡村小学发展现状范文2

关键词:乡村教师;逃离;回归

中图分类号:G5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240-02

在现代化的中国,城市已经成为优先发展的主力,农村则还处于被动的追逐状态,并且逐渐呈现出乡村经济与文化被逐步边缘化的现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之间的二元割离及价值对立越发明显。尽管为缓解这种对立,国家实行了“三农”(农村、农业、农民)政策,但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并逐渐有扩大的趋势。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导致了城乡儿童在享受义务教育资源、入学机会、学习内容、教学与评价等方面的差异与不公平。面对乡村教育的现实性差距,师资成为了决定乡村教育绝地重生的关键所在。“缺少好的教师,感受不到有意义的教育,这才是乡村孩子失学的关键内因。”为什么大部分乡村教师置身于乡土却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最终选择逃离乡土文化与乡土社会呢?

一、迫于无奈,选择逃离

在我国,乡村教师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从古代的“塾师”到近代的乡村教师,他们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注入了各自的一份贡献。但是,伴随着现代社会城市进程步伐的加快,乡村经济与乡村文化逐渐走向边缘化,乡村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乡村教师的处境更加艰难。在一份关于97位村小、教学点骨干教师的调查中发现,乡村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与职业怠倦感呈现出三方面的典型特征:工作和生活满意度低、纠结的职业成就感以及教育教学中存在明显的倦怠感。

面对现实的乡村教育处境,乡村教师在职业态度上隐隐发生着变化:是选择放弃还是坚持?选择逃离还是回归?对于年长的乡村教师而言,面对外界的挑战,被迫选择了“混日子”的工作状态,因为文化生存状况告诉他们,在学校之中,尽管是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前辈”,回到家里,就只是一个庄稼汉,最终只能将自己视为“有知识的农民”,教师的身份只是附加在一个有文化的优秀农民身上的“光环”。当突如其来的城市文化冲击他们的乡村生活时,年长的乡村教师常常表现出一种不自信,一种迫于无奈的“混日子”心理。常常表现出疲于应对新课改,疲于追逐城市步伐的存在危机感,就只能选择维持现状,却始终找不到自己工作的生命意义。对于年轻的教师而言,大部分都是从农村走出去接受城市教育之后又回到农村的个体。在骨子里常常认为上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走出去”、“跳出农门”,融入城市。这种心理自然影了成为乡村教师之后的工作状态,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刚到农村任教的年轻教师表现出对于城市生活的难以割舍以及对于乡村生活的被迫接受,就是我们常说的“身在曹营心在汉”。习惯了城市生活中的灯红酒绿,无法接受乡村生活的恬静淡雅;习惯了城市文化之中的快节奏,无法忍受乡村文化的慢意蕴。对于这样的改变与不适,唯一能做的只有“逃避”,从言语与表情中自然会透漏着对城市的“向往”,从行为中展现着对农村的“回避”。置身乡土,却很少走出乡村学校,融入乡村,融进农民家里,了解“乡土文化”的可爱之处。

乡村教师这种逃离的职业态度,是否真的是迫于无奈呢?是否是他们真正的出路呢?这些问题产生的关键与核心点是乡村教师对保持乡土并作为生命存在的“根”――乡土文化的基本态度。如何面对城市化进程之中的“乡土文化”,如何重建乡村教育之中的“乡土文化”是由逃离转向回归的唯一出境。

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之中提到:“身体精神都染了病的人,快去做五六年农夫吧。人生的堕落与物的腐败一样,物虽腐败,只要置诸土中,就能分解成清洁的植物养料。人亦然,虽已堕落,只要与土亲近,就能成为清洁健全的人。”面对社会转型,城市进程不断加快,乡村文化逐渐边缘化的当下,乡村教师最好的坚持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真正的亲近离自己最近的乡土,置身于乡土文化,摆脱“乡村中的异乡人”的头衔。

尽管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统一进程,它代表着人类从农业文明或游牧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程度。当下中国农村不断的加快自身城镇化的进程,使得“乡土文化”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挑战中并非无能为力,而是在做着一些适应性的调整。“乡土文化”开始敞开心扉,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更加深刻的体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深层含义,并且在城市文化的猛烈撞击下并未遗失自己。

三、保持乡土,回归本真

费孝通先生早在1974年出版的《乡土中国》中就开宗明义地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其原因在于要从基层上增长出一层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殊性暂不提及,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的基层。”可以说,中国的基层还要看“乡土社会”,在中国它不仅仅被视为现代社会的基础,还应作为个体精神存在的“根”。离开了乡土气息的乡村教师就好比离开了水的鱼儿,要让他们如何生存和保持活力!离开了乡村教师的乡土就好比一个人的心脏失去了动力,尽管他(她)的四肢十分强健,但也只能是一个摆设。乡土文化、乡土社会、乡土教育离不开乡村教师,乡村教师更离不开乡土文化,保持乡土气息,回归教育的本真,做“最美的乡村教师”。

“最美的乡村教师”能够在遭遇文化困境的状态下,保持那份自信。一方面,对现代文化有全新认识,将好的东西教给学生;另一方面,不忘本且记得生他(她)养他(她)的那方水土,回归本真去理解乡村社会与乡村文化,了解农村孩子及其家长的期盼与渴求,真正与他们心连心。“最美的乡村教师”会尝试“走出去”与“请进来”。选择扎根乡土,寻找乡村文化的真谛,走进村落,走进田间与地头;选择活在学生中,也活在乡土与村落中。注重将学生与家长也作为乡村教育的主体,作为学校教育的活教材与学校建设的参与者。

四、结语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的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直接受惠者和成功者,作为优质乡村教育的代言人,作为曾经借助乡村教育实现自我身份转化的人,有义务回归乡土,担负起从多元文化视角下营造共同文化圈的重任,自由的、乐于奉献的、相互促进的成为乡村文化圈中的“局内人”而非“局外人”。

参考文献:

[1]朱小曼.对策与建议――2006-2007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1-157.

[2]张莉莉,林玲.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教师的境遇:倦怠与坚守――对97位村小、教学点很骨干教师的调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1):16-20.

乡村小学发展现状范文3

【关键词】中小学生 身体指数 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4-0201-01

一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按照2012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实施方案要求,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营口市城乡4所小学、4所初中、4所高中7~18岁学生,男女生各年龄组样本量120人,其中城男、乡男、城女、乡女各1440人,总样本量为5760人。数据源自营口市2012年参加全国中小学生体质测试统计数据。

2.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的检测方法与要求进行检测。

二 身体指数的现状水平分析

1.体型

体型是身体各部位大小比例的形态特征,也是评定人的体格和身材大小的重要指标。

胸围指数:通过体型指数说明体格、体型及胸部发达程度。其均值曲线在生长突增高峰前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突增高峰后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成年后趋于稳定。

城市男生从8~10岁、13~14岁,乡村男生从7~10岁呈下降趋势,城市男生12~13岁,乡村男生12~13岁发展比较平稳,而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城市女生从7~8岁,乡村女生从8~10岁指数呈下降趋势,而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城乡比较,14岁以后乡村男生均大于城市男生,14岁以后乡村女生均大于城市女生。营口市城乡男女生该指数在生长突增高峰前下降缓慢且趋于平稳,说明我市青少年在生长突增前胸围与身高增长速度基本相同。

营口市城乡男女生胸围指数均值,数值范围男生在48.3~50.0,女生在47.3~51.2。表明营口市城乡男女生其均值都在正常范围内。

2.身高体重指数

一般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营口市城乡男女生该指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城市大于乡村,男生大于女生。女生16岁、男生17岁以后趋于平稳。

营口市城乡男女生身高体重指数均值范围:男生在217.2~385.7,女生在205.7~337.5。其均值在正常区间内。16岁以后均值逐渐加大。

3.肺活量指数

测试数据统计可以看出:营口市城市男生10~12岁、14~18岁呈上升趋势,城乡男生比较差别不明显;城市女生11~13岁、15~17岁呈上升趋势。乡村女生12~14岁、16~18岁上升显著,乡村女生13~18岁年龄段高于城市女生。

营口市城乡男女生肺活量指数均值,男生在43.5~61.8,女生在43.1~50.8。显示多个年龄段数值不在正常范围内,说明肺活量指数有所下降。

4.握力指数

学生肌肉力量的发展与体重有一定关系,用单位体重的握力作为指数来评价肌肉力量,该值越大越好。数据表明:营口市城乡男生7~15岁握力指数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10~15岁增长速度比较快,15岁以后该指数趋于平稳。城市女生7~14岁、乡村女生7~13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之后该指数稳定在一定范围内。结果显示:乡村男生7~12岁均大于城市男生,13~15岁城市男生大于乡村男生;乡村女生均大于城市女生。

三 结论

从营口市7~18岁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机能指数的现状来看,发育水平良好,但城市乡村之间差别显著,发育不够平衡。胸围指数乡村女生好于城市女生,14~18岁年龄段乡村男生好于城市男生;身高体重指数城市男女生好于乡村男女生;肺活量指数城市男生略好于乡村男生,乡村女生多个年龄段好于城市女生;握力指数城市男生均高于乡村男生,乡村女生显著高于城市女生;握力指数男生显著好于女生,乡村显著好于城市。

营口市中小学生胸围指数、身高体重指数高于辽宁省平均值,各项汇总数据表明营口市多个年龄段均值显著好于全省平均水平。

肺活量指数多个年龄段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种身体机能水平下降和身体形态水平提高的矛盾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营口市中小学生握力水平显著高于全省平均值。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决策引导,改变现状,增加耐力跑内容,尤其增加班集体长跑,进而改善中小学生的呼吸功能。

乡村小学发展现状范文4

关键词:广西;乡村旅游;经营者;分析

作者简介:文军,广西大学生态与旅游科学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博士;李星群,广西大学商学院讲师,硕士,广西南宁 530005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3―0038―04

近10年来,广西的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主要以桂北区域的龙胜和阳朔的乡村旅游为代表。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在广西农民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对广西乡村旅游的研究非常少,也不系统,多数研究是基于广西某处乡村旅游的个案研究,从宏观层面的研究多从大区域大概念人手,缺乏具体数据支持。对于广西广大乡村旅游经营者信息的状况目前研究不多,其具体的存在状态尚不为人所知,这极大地阻碍了政府部门对广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开发与有效管理。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基于对广西乡村旅游开发尚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广西乡村旅游经营者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是空白,在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的支持下,课题组于2006年5月至2006年12月,分批对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的村屯进行了系统调研。旨在揭示广西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乡村旅游开发对广西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以期揭示乡村小型民营旅游经济发展机制等问题。调查范围为整个广西区域,主要涉及县市包括龙胜、阳朔、恭城、临桂、灵川、资源、桂林市近郊、乐业、田东、田阳、南宁市近郊、武鸣、靖西、东兴、北海市近郊等县市,调查村屯或乡村旅游景点共32个,调查对象为乡村旅游经营实体及对照样本(未进行乡村旅游经营的村民)。为保证本次调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次调查通过实地调查、问卷法与深度访谈获得第一手调查资料。采用面对面的调查方法,调查完即回收问卷,未能完成调查的样本不列入统计分析中,共完成调查样本250份,其中有效样本213份。深度访谈在征得被采访人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录音后整理,每次时间为2―3小时,共完成12份样本调查。本论文的内容取自调研中广西乡村旅游经营者基本信息采集模块和一些实地调查内容总结。

二、乡村旅游经营者基本特征分析

乡村旅游经营者基本信息分析表主要由性别、婚姻、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籍贯、工作经历、普通话水平、英文水平、个性与家庭收入水平共10个方面组成,依据调查样本统计生成如下表格。

(一)乡村旅游经营者年龄、性别与婚姻状况分析

广西的乡村旅游经营者在性别上基本没有差异,男性占52.6%,女性占47.4%,说明在广西乡村从事旅游经营的人员中,男女比例是基本一致的,这可能与目前广西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经营项目相关,多数乡村旅游经营项目以“农家乐”为主,而且一般都是夫妻店。当然可能也与从事乡村旅游经营与管理中男女性别优劣势不明显的原因相关。从婚姻状态来看,未婚的占9.39%,经营者的年龄结构也有类似反映,调查显示经营者中24岁以下所占比例为8.92%,与未婚的比例大致相当,说明在广西乡村旅游经营者中年轻人创业的比例不高。事实上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未婚年轻人多与父母一起创业,这可能与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相关,经济上没有完全独立,创业资金多源于或受制于父母。从经营者的年龄结构来看,25―34岁这个年龄段的经营者与35―44岁年龄段的比例基本一致,分别为30%和32.9%,两者之和为62.9%,在整个年龄段中的比例占绝对优势。45―54岁这个年龄段比例也比较高,为17.8%。由此可看出,在广西乡村旅游经营者中,年龄在25―54这个年龄段的经营者比例最高,超过总数的80%,其他年龄段的总和占的比例不到20%,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广西的乡村旅游经营者以已婚的壮年夫妻为主。

(二)乡村旅游经营者受教育程度与语言水平分析

广西乡村旅游经营者总体受教育水平比较低,没有上过学的文盲占的比例达4.23%,小学文化的占25.4%,初中文化占多数,接近50%,为46.5%,高中(中专)学历的只占20.2%,大专及以上学历层次仅占3.76%。从数据来看,广西乡村旅游经营者学历分布呈典型的抛物线状,没有经过学历教育的文盲与经过高等学历教育的经营者仅占比率的7.99%,小学、初中与高中学历的经营者占总人数比例超过92%,尤其以初中学历为主。这说明广西乡村旅游经营者总体学历水平偏低,这可能会在将来影响他们的市场竞争力,是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从语言水平调研结果来看,懂英文的经营者比例极低,能听懂简单英文的比例仅占5.63%,能说、读和写的比例分别只有4.23%、3.29和2.82%,完全不会的占94.4%。与之相对应的普通话水平表现良好,能说和听普通话的乡村旅游经营者都是100%,能读和写的比例也分别高达94.8%和93.4%。从调查的区域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区域是以方言为主,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经营者是在旅游开发后开始学习普通话,主要是为了经营方便,这说明乡村旅游开发对广西乡村的文化影响也是深刻的。由于在乡村旅游发达的龙胜、阳朔等区域,外国游客比较多,尤其是目前国外自助游客如背包游客的增多,对广西乡村旅游经营者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调查中发现,懂得一些英文交流的经营者在竞争中更具有优势,不懂英文的经营者也迫切希望学习英语,希望能学会用简单的英语进行日常对话,只是没有就近培训学习的机会。由此看来广西政府管理部门对此现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乡村旅游经营者籍贯分析

广西乡村旅游经营者以本村人为主,本村人占73.7%,本乡(镇)的占17.4%,本县和本市人只占8.92%,没有本县市以外区域的经营者。这说明在广西村级的乡村旅游开发中,外来的资金投入很少,除可进人性外,最大的原因可能是投资效益问题。一些乡村旅游经营者虽然籍贯不是本村或本乡镇,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他们大多与本村人有各种关系,如是本村的女婿或媳妇,或是其他亲属关系,真正外来投资也只有在龙胜平安一家。由于其经营是会员制的,不接待一般客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从事乡村旅游经营的实体,在本次调查中也未能正面接触。从人口籍贯的分布区域来看,广西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户基本是本村人或本村人的

亲属,可见广西的乡村旅游所得利益还是普遍为当地村民所得,当地社区是乡村旅游开发的直接受益者。外来投资户比例很低,也说明了广西目前的乡村旅游在整体上还处于开发初期,乡村旅游开发收益不大,前景不明朗,影响了外来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同时也可能是广西广大乡村社区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外来投资者难以进入或是担心进入后的保障性不高等原因,造成当前广西乡村旅游经营者中外来人员的比例很低,这也说明广西乡村旅游集约化经营水平不高,大多是以村为单位,各自为政进行开发。

(四)乡村旅游经营者工作经历分析

从广西乡村旅游者的工作经历来看,从未外出做过生意的经营者比例为52.1%,这说明相当一部分乡村旅游经营者做生意的经验与阅历还比较薄弱,这将会影响他们在未来的市场竞争力。外出做过生意1次和2次及以上的分别占18.8%和占29.1%,合计占47.9%,说明相当一部分乡村旅游经营者有过外出做生意的经历,这是他们创造乡村旅游项目的前期基础,这也为其后期的市场竞争提供了积累和保障。有35.2%的乡村旅游经营者曾做过与旅游相关的工作,另有52.6%的乡村旅游经营者有外出工作或生活过1年以上的经历,有24.4%的乡村旅游经营者从事过领导或管理工作。从以上数据来看,广西乡村旅游经营者多有过一定的前期积累,或经历或阅历或管理的积累,有过前期积累的经营者(可复选)累计达160.1%,这说明平均每个乡村旅游经营者有平均高达1.6次的相关工作经历。从这一点看,广西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具备一定的开办乡村旅游的阅历素质。

(五)乡村旅游经营者个性分析

广西乡村旅游的经营者的个性调研我们设置了5个类型,分别是“敢闯爱拼型”、“中间型偏敢闯型”、“中间型”、“中间型偏保守型”和“保守稳重型”,其分布比例分别为14.6%、7.98%、28.6%、31.5%和7.4%。具有敢闯爱拼精神的经营者比较少,不到总数的15%,与“保守稳重型”的比例相当,68.1%即绝大多数经营者都是“中间型”的,其中“中间型及其偏保守型”所占的比例高达60.1%,加上“保守稳重型”的经营群体,从理论上可以认为广西乡村旅游经营者以“中间型一保守型”群体为主,占总体比例的77.5%,这充分说明了目前广西乡村旅游经营者或投资者开办乡村旅游项目是慎重的,这可能与广西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偏低有关。因为开办乡村旅游项目可能是投资者一生的积蓄,部分经营者还要加上借贷,另外加上总体文化水平与阅历有限,因此多数开办者的投资是十分谨慎的。广西乡村旅游经营者不乏具有一定冒险爱拼精神的群体,这个近15%的比例说明了广西乡村旅游投资与经营者中有一部分具有相当的拼搏精神。调查中我们发现这部分经营者多数阅历比较丰富,文化层次相对较高,对本村的旅游发展前景比较乐观,这个经营群体的创业除依靠自己积蓄外,多数还有不少的借贷,其投资也相对较高,经营档次多属于中上,虽然风险性比较高,但其多数对当地的乡村旅游开发前景乐观,加上定位比较正确,投资的回报率也比较高。中间及保守型群体多数年龄偏大与文化偏低,投资以自身积蓄和自有财产为主,投资经营多为中低档项目,投资风险相对较低,但收益也明显低于中高档的投资项目。

(六)乡村旅游经营者家庭收入分析

从乡村旅游家庭收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从事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经营者收入水平在本村来看中等以上的群体比例较高,家庭收入在当地处于中等偏上的经营户占总比例的82.7%,处于收入状况比较差的只有17.3%,其中属于下等的只有3.29%。虽然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广西乡村旅游经营者关于收人这个问题的回答往往比较保守,但即使如此,我们纯粹从数字分析也可以得出广西从事乡村旅游经营者的收入水平总体比较高,说明乡村旅游为当地居民,尤其是为乡村旅游经营者带来了切实的利益。由于家庭收入调查涉及个人隐私,在中国家庭收入还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此项的调查数据是相当保守的。

三、结论

通过对广西乡村旅游经营者的基本信息采集,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广西乡村旅游经营者与其性别没有明显的关系,男性与女性在广西乡村旅游开发中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

(2)在广西乡村旅游经营中,已婚的占绝大多数,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广西乡村旅游经营者多为已婚家庭,这与当前广西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以夫妻店式的“农家乐”为主的状况是一致的,这也折射出广西目前的乡村旅游开发项目普遍比较单一,规模不大的现状。

(3)广西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年龄偏低和偏高的比例均较少,这暗示了在开发了乡村旅游的乡村,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少了,有相当一部分壮劳力在家乡创业,这与目前广西多数农村外出务工人数过多,平时只有“儿童村”和“老人村”的状况有很大的差别。广西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过多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乡村旅游开发对促进广西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4)广西乡村旅游经营者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以小学、初高中学历为主,英文水平普遍低下,这说明从学历文化层次上看,广西乡村旅游可持续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隐忧,可能会造成将来发展的后劲不足。

(5)广西乡村旅游经营者基本上由本地居民构成,外来投资经营者比例极低,这说明广西乡村旅游开发目前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和比较原始的状态,乡村旅游开发与投资以本地居民原始自发形成为主,整个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6)广西乡村旅游开办者的工作经历比较丰富,有一定的相关工作经历与阅历,这从另一层面说明了广西开办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是比较慎重和保守的,开办乡村旅游者多是在自己的能力与经历许可的范围内,其经营风险相对较低。

(7)广西乡村旅游经营者个性多是中间型偏保守型的,暗示广西乡村旅游的投资者经济基础较薄弱,投资者经受投资失败的承受能力非常有限,对多数经营者来说,投资乡村旅游开发项目是非常慎重与重大的事件。

(8)广西乡村旅游经营者收入状况总体良好,乡村旅游开发为投资经营者带来了切实的利益,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说明广西的乡村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的脱贫致富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兵,罗振鹏,郝四平,对北京郊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的调查研究[J].旅游学刊,2006,(10).

乡村小学发展现状范文5

[关键词]教育公平;城乡叉务教育;师资配置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1-0005-03

社会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而教育平等作为社会平等在教育上的体现,是人们不受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和民族、种族、信仰及性别差异的限制,在法律上都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但教育平等是相对的,教育不平等是绝对的。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是城乡教育平等的基础和保障。但目前山东省城乡师资力量差距明显。基于研究需要,本文探讨在微观领域即同一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校际师资配置不合理现象。

一、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不合理的表现

(一)农村教师学历层次偏低,中高级教师比例小

教师学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教师具有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能力。2008年山东教育绿皮书统计数据显示,山东省城乡教师学历层次差距很大。如:2005年具有本科学历的农村初中教师只占26.02%,而城市是64.36%;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农村小学教师只占43.88%,但城市是79.20%。职称水平可以反映教师的执教水平和从业能力,农村教师职称水平也低于城市教师。2007年,城市初中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是19.25%,而农村初中仅为8.14%;城市小学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是2.07%,农村小学仅为1.25%。

(二)农村教师年龄结构老化,专任教师结构性缺编

农村教师年龄结构呈老龄化趋向。2007年,城市初中教师中50岁以上的占5.45%;农村初中教师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7.91%。城市小学教师中50岁以上的占9.85%;农村小学教师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25.94%,是城市教师的3倍。农村专任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见表1),外语、音乐、美术等教师拥有量低,教师工作量大,而且为保证开课需要,许多教师存在“教非所学”的情况,导致农村学生综合素质较低。

(三)农村教师数量不足,代课教师问题突出

从教师数量看,2007年山东省农村小学的生师比约为15.5:1,城市小学的生师比约为14.87:1;农村初中的生师比约为11.9:1,而城市初中的生师比约为10.69:1。因此尽管近几年农村教师数量有所增加,但是城市学校在教师数量上仍然占有优势。为弥补义务教育教师数量的不足,各地招聘大量的代课教师,近几年山东省代课教师数量大约在一万两千人左右,而且大部分存在于农村地区,尤其是农村小学代课教师占到农村学校的半数以上,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四)农村教师职后培训层次低,流失现象严重

据2008年山东省教育厅对参加省级培训的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随机抽样调查表明,农村教师培训主要集中于县、市两级,各占总数的37%,参加省级培训的教师只有12%,而8%的教师未参加任何培训。山东省当前教师流动失范,呈单向上位流动趋势。2007年农村初中专任教师减少10848人,增加6906人,比去年减少3942人;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减少25152,增加25214,与去年基本持平。因此,教师流失主要集中在农村学校。农村教师的过度流失进一步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不平等的现状。

二、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不合理的诱因

“教育的城乡差距是教育差距的核心,缩小教育差距的关键在于缩小教育的城乡差距。”为改变城乡义务教育不平等状况,“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因此,目前山东省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不合理主要由政府政策失衡引起。

(一)城乡二元制社会结构的反映

城乡义务教育不平等源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二元社会结构在教育上的必然反映,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了国家宏观政策的偏差。在城乡二元结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形成了一种忽视地区和城乡差异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国家的公共政策优先满足甚至只是反映和体现城市人的利益。尽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这一取向有所改变,但是作为一种思维的惯性,对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仍然存在明显向城市倾斜而忽视农村的倾向,这造成城乡师资结构的不合理。

(二)教师分配政策中的城市本位

由于城市学校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政府部门在安排教师时会优先考虑城市学校的需要,导致城市学校占有更多高学历教师,并且拥有更多挑选高素质教师的机会。尽管近几年山东省在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效果并不显著,新分配的教师不甘于农村教育岗位,想方设法调入城市学校。目前普遍实行的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的政策,由于城市教师到农村任教的短暂性、临时性和某种程度的被动性,加之对农村的教育状况不熟悉,这一政策发挥的作用有限。因此,城乡师资力量差距日增。

(三)有效监督管理机制的缺乏

良好政策的实施要依靠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但在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监督监察机制并不健全,这导致很多教育政策的实施没有落到实处。政府部门违反教育政策抽调优秀教师建设重点学校等行为无法得到有效遏制,造成教育资源在城市学校的不合理集中。农村教师缺乏培训机会,且培训经费具体支出情况难以核实和监督,造成其从业观念和能力落后。而在教师工资发放过程中,存在城乡双重标准现象,加之地方政府及学校克扣、拖欠、挪用教师工资,向教师摊派、集资等现象时有发生,打击了农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四)城乡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

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而农村教育作为农村发展的子系统之一。其发展必然会受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在“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下,城市学校的义务教育一般由县、市政府提供,而农村学校则基本由乡、镇提供。因此,城乡学校间教育经费差额明显,造成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落后,教师职后培训经费缺乏。而且,相比农村地区,城市具有优越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意识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的文化服务产品性质多样、形式灵活。所以城乡经济文化的差距造成农村学校教育投入、支出不足,这反过来又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不平等。

三、合理配置城乡义务教育师资的政策性建议

“任何善意的、较为文明的政府都可以认为自己具有比其所统治的普通人高的教化水平,因而同大多数人的自发需要相比,应该能够向人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所以原则上说,就应该由政府向人民提供教育。”因此,教育不平等主要是由于存在阻碍农村教育自我生长的政策性因素,要有效解决城乡师资配置不合理问题,关键要靠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

第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藩篱,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合理配置义务教育师资力量,政府关键要消除二元制社会结构的影响,采取积极措施改变城乡教育分割和城乡教育分治及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真正把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放在同等的位置。为有效改变教育资源在城市学校不合理集中的现象,我们需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统一配置县内教育资源,通过建立完善的政府问责制度,保障县域教育资源尤其是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平等。

第二,增加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统一城乡学校办学标准。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同等机会,社会必须要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为此,政府要优先保障农村教育发展,在资源配置上适当向农村地区倾斜,要增加对农村教育投入,统筹城乡教育经费,形成规范的教育财政拨款制度。为保证城乡学校办学条件一致,台湾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用一张图纸建造所有学校”的政策。因此,政府要统一城乡学校办学标准。缩小义务教育学校硬件建设差距,把县域内农村学校建设纳入城乡一体化综合发展规划,按照省制定的中小学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加快农村学校的现代化、标准化建设,力求办学条件平等,为城乡教师提供相同的工作环境。

第三,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稳定现有农村教师队伍。在菲律宾,农村教师除享有基本工资外,还享有艰苦工作津贴;而俄罗斯一直实行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比城市教师高25%的政策。因此,为稳定目前农村教师队伍,我国必须提高农村教师工资水平,落实主管教育的县长责任制,缩小城乡教师工资差距。县财政要设立专项资金,建立并全面落实农村中小学教师津贴制度,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生活待遇。对长期扎根农村教育的教师,除每月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补贴外,还可在职称评聘和职务晋升方面予以照顾,使其优先晋升高一级教师职称,以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在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表彰奖励中的比例。

乡村小学发展现状范文6

关键词:统筹城乡;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151-0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乡文化建设的环境、条件、基础都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虽然这几年来有很大的改观,不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城乡文化建设发展并不平衡。统筹城乡文化建成发展是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是实现十二五计划的重要条件,是促进我国城乡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国学者对统筹城乡文化、农村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党在十六大以后,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不少学者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学术论文,学术著作,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整理和分析对今后改善我国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基本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并且从现有的资料整理分析来看,虽然很多学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观点不同、主题不同、研究的成果也各异。但是大部分的研究内容都是关于在统筹城乡视域下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目前在统筹城乡视域下农村文化建设的存在问题、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基本的途径这几个方面。

(一)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2011年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强调“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可见加强统筹城乡文化建设的重要,为什么要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者从城乡一体化、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加强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提出了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发展战略目标,其中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内容,这点也得到了唐金培的认同。他认为发展战略目标中的“生产发展”不仅仅只是农业建设的发展,还有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生活宽裕”不仅仅是要农民生活变得好起来,也包括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丰富多彩。“乡风文明”就是通过提高新农村文化建设,提高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拉近城乡距离。“村容整洁”其实就是说要保持整洁干净,这也是一种文化建设。“管理民主”就是利用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缩小城乡差距[1]。

此外,2012年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不少的学者也持有相同的观点。王娟把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看成是构建城乡一体化经济建设的有效措施,她认为没有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农村文化的建设发展,是无法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同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能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加快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实现[2]。余友斌认为加快新农村文化发展,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3],徐学庆认为,加强统筹城乡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部分内容,是培养有能力、有智慧、有素养农民的基本手段[4]。

2.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党的十六大中首次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而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和农村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学者普遍认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统筹城乡文化建设。朱光喜认为农村和谐社会主要是表现在农村的经济、文化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5]。王娟认为加强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会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思想,有利于农村环境的道德建设,促进农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局面。唐金培则认为,强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能化解各种心理矛盾,起到一个沟通的作用,形成一个“家和万事兴”的和谐局面,进一步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

3.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

加强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其实是农民融入到城镇生活中的一个过程。而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和乡镇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地涌向城市,农村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市看齐,因此就有不少学者认为,农民在进城后,逐渐从一个农村农民转变为一个城市居民,由于教育方面的原因,文化等方面的反差会给农民带来非常大的落差以及不适应。加强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其实是城市与农村两者之间文化交流沟通的过程,这样会使城市更加了解农村,农村也更加了解城市,而通过这样的方式农民可以对城市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认识,这对全面加快小康社会的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不少研究学者认为,在统筹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经费缺乏

刘文俭[6]等人认为由于国家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比较少。据权威数据的统计,在1998年到2002年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不足教育事业经费的七十分之一,不足科技研究事业的十分之一。虽然这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但是依然没办法解决农村文化建设中经费不足的问题,郭国祥[7]等人认为,从国家到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都不够重视,文化建设的经费只占整个国家财政总支出的百分之几,远远低于城市文化建设经费投入。王娟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国家财政有限,加上农村地区较多,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成本高,因此也一直得不到过多的重视。

2.农村文化建设主体地位缺失

郑风田[8]等人指出,我国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由于受到多种发展因素的影响,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慢慢走向缺失,城乡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一直都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同时她认为,在统筹城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农民群众的需求为指导对象,利用传统文化,采取多种交流方式,把农村文化建设融入到城市文化建设中,此外,刘璐琳还提出加快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是当前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非常重要的任务。朱正刚也认为在进行农村文化建设时,要多听取农民的建议,处理好相互友好的关系,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要积极调动农民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早日得以实现。

3.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差

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成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相差甚远,在很多的农村地方没有图书馆,没有电影院。就连体育运动场也少得可怜。有学者认为,虽然国家一直在强调要统筹城乡文化建设,但是实施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根据朱明燕[9]等人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国11.3%的农村没有书馆没有书库,15.1%的农村有书馆没有阅览室,全国21%的文化馆无业务用房,难以开展业务活动。

(三)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对于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不少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各级党政机关要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

刘文俭等人认为,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如果不想方设法改变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现状,农村文化生活缺乏,那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会非常被动,水平也难以得到提高。城乡经济也难以得到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明确作出指示各级党政机关要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希望通过统筹城乡文化基础建设,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2.改革统筹城乡文化管理体制

王娟认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管理在体制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管理错位,管理也不得力,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实现,也将难以实现统筹城乡文化建设的实现。吕全国[10]认为,要深化基层文化体制改革,以此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整体水平的稳步提高。此外,他还认为,要把之前落后的以农村为主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并且要适当整合各种有利资源,把分散的资源合理利用,同时,还要督促政府发挥其应起到的作用,制定相关政策,规范农村文化市场,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水平的显著提升。

3.加大经费投资力度,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不少的研究者认为,要加大经费的投资力度,筹借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在这点上应该注意让政府发挥作用,利用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改善目前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面貌,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采取多种可以实现的模式得到社会和政府的支持,以此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二、研究的不足

很多的学者在研究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时,都能结合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但是不足之处在于我国的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重视理论方面的研究,而且深入地、比较系统化地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到研究中,这方面还是不够,有些研究脱离了原本的理论基础,也是不行的。研究的内容没有能够很好地把握住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此外与国外农村文化建设比较研究的文章也比较少,

三、总结

虽然,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也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努力成果,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是依靠一个人或是一个单位就能实现的,它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唐金培.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着力点[J].求实,2008,(6).

[2]王娟.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基本途径研究——以山东诸城市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3]余友斌.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加快农村文化发展[J].学习月刊,2012,(4).

[4]徐学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5]汪前元.朱光育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文化困境与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5,(7).

[6]刘文俭,张传翔,刘效敬.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战略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

[7]郭国祥,刘建芳.近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学术论坛,2009,(7).

[8]郑风田.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南民族人学学报,2005,(1).

乡村小学发展现状范文7

摘要 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同时乡村人口持续性地向城市迁移导致区域人口分布不均衡、空心村的数量逐渐增多、城乡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等诸多问题。由此看来,乡村人口持续向城市迁移不利于乡村的稳定和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从现实问题来看,对区域人口的空间分布进行调控,减少空心村的数量和防止城市人口过渡集中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时期,通过分区整治规划,把乡村分散的和规模较小的村庄首先向重点村和中心村整合,其次向乡镇集中,分散城市人口,集中乡村人口,使区域的人口空间分布适度集中而有机分散,是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集中与分散;城乡一体化;村庄布局;乡村发展;区域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04-0147-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4.024

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和城市偏向发展战略是导致我国城乡差距拉大的根源之一。在长期的城市偏向制度下,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始终滞后不前,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使乡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导致城市人口膨胀及其人地矛盾激化,同时也使乡村人口萎缩及其人力资源薄弱成为制约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从而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出现恶性循环的现象[1-3]。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乡村人口从分散和偏远的地区向城镇和居民点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集聚与整合[4-6],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较大提高,城乡差距拉大的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逆转,这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前国内有关乡村发展的相关研究表明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时期村庄整治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对村庄的整治和乡村的发展都予以密切关注,但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总体而言,研究农村空心化的问题与对策、农村土地整理的方法与模式的文献居多[7-8],而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乡村人口迁移的特征和村庄布局规划的技术要求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时代背景出发,基于适度集中与相对分散的视角对新时期乡村人口迁移特征和村庄布局规划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实证研究。

1 新时期乡村人口迁移的时代特征

1.1 城乡一体化发展对乡村人口迁移的影响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乡村人口的迁移主要有集聚与整合两种不同的状态,集聚是人们为了改善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使乡村偏远地区的人口向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环境条件优越的城镇和居民点集中,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乡村人口迁移的主动状态;整合是政府以及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根据政策调整的需要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对乡村的人口分布做出的战略性调整,主要通过对乡村偏远地区的人口和分散的居民点进行调整与合并的方式来实现乡村人口的有序集中,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乡村人口迁移的被动状态。在此把乡村人口向主要居民点和城镇集聚与整合的过程称为乡村人口的聚合过程,则根据“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得知,当系统的反馈为正反馈时,乡村到城市的移民增加,因而城市空间结构走向集中,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伴随着人口的“迁移—集聚”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的发展,产生规模效应[9]。事实上乡村人口向主要居民点和城镇聚合也会起到节约社会资本和产生规模效益的作用,同时乡村人口和居民点的适度集中和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并使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可能,并最终实现城乡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区域整体发展目标[10]。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居民意愿、区域人口发展共同影响着区域整体发展战略的实施与顺利完成。在区域整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需要在尊重居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解决以城乡人地矛盾为主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为了解决区域人地矛盾,可以通过城乡一体化的实施引导乡村人口迁移的规模与方向,使乡村分散的和规模较小的居民点的人口向区域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完善的居民点迁移,实现乡村人口集聚与整合,促进大中型居民点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区域整体发展的战略目标。

乡村小学发展现状范文8

[关键词]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河南省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087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2

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政府机构,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农村方针政策的基层单位。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影响着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其经济发展状况将直接体现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落实情况,因此,对河南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 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乡镇是我国行政区域划分中的基层政权单位,是介于城市和乡村的重点过渡空间,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副中心,直接面向基层农村,是农村经济、政治与文化教育中心,是物资、人流的集散地。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反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效。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乡镇经济在农村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农业、农民是乡镇经济的主要发展主体,只有乡镇经济发展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才会有保障,农业经济在我国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和提升。我国乡镇人口所占比例超过了50%,在全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乡镇是小康社会的建设重点,乡镇人民的小康生活得到实现,全民的生活质量才会提高,我国的小康目标才会达到。其次,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在农村经济社会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协调作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2 河南省乡镇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4年,河南省共有乡镇1 839个,其中1 107个建制镇,732个乡。全省乡镇行政区域面积是1 565.12万公顷。乡镇常住人口为7 787.06万人,常住户数为2 127.35万户,户籍人口8 630.05万人,其中农业户籍人口达到7 629.06万人。整体来看,河南省乡镇农村土地流转加快,2014年,全省乡镇耕地流转面积达127.3万公顷,比2013年增长了10.25%。乡镇企业稳步发展,2014年,全省乡镇共有工业企业25.03万个,实现工业总产值4 5105.64亿元,比2013年增长9.7%。基础设施逐步增加,2014年全省乡镇已有75.7%的村通了公共交通,有89%的村通了有线电视,有97.7%的村通了宽带,有45.1%的村实现了垃圾集中处理。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南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对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来看,河南省乡镇经济社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财政实力较弱、社会保障体系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欠发达乡镇发展滞后等问题。

2.1 乡镇自身经济实力依然较弱,地方财政压力较大

一方面,随着乡镇经济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不断增加,企业发展和工业项目配套对资金的需求也在逐步加大;另一方面,在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态势,导致乡镇自身经济实力还依然较弱。因此乡镇地方财政面临较大压力。2014年,全省有1 487个乡镇公共财政收入不足2 000万元,占全省乡镇总数的72.8%,其中755个乡镇公共财政收入还不足800万元,占全省乡镇的41.1%。从财政收支看,全省有409个乡镇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占全省乡镇的22.2%。总体而言,乡镇财力相对薄弱,缺乏足够的资金推动乡镇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2.2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落后,农村居民参保比例低

乡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是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因素。在河南省乡镇人口中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口数量所占乡镇总人口总数量的百分比不到40%,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乡镇人口数量更少。与我国城市社会较为健全的保障体系比较,乡镇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为制度不规范、体系不完善、保障标准较低、各地差别大以及保障范围较为狭窄,尤其有些农民没有能够在各类企业中就业与工作,这些农民加入医保、养老保险和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还没能得到更为妥善的解决,显得更为困难。

2.3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综合承载能力较弱

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程度,一方面决定乡镇聚集效应的程度,另一方面还影响着着乡镇经济社会在建设和推进中的运行质量及持续发展动力,也是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内在素质和现代化水平的体现。截至2014年底,河南省统计网官方数据显示,河南省省只有893个乡镇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有1 076个乡镇实现了村村通公共交通,有1 448个乡镇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也就是说全省仍有51.4%、41.5%、21.3%的乡镇没有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公共交通和有线电视。同时,全省还有1 359个乡镇燃气普及率不足50%,占乡镇总数的73.9%,有1 018个乡镇所有村没有一个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占乡镇总数的55.4%。总体来看,河南省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仍然相对较低,从而严重制约了其综合承载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

2.4 欠发达乡镇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多

多数河南省经济发展较好的乡镇位于经济社会条件较好的城市区域附近,这些地区生产力水平高、工业基础雄厚、区位优势明显、市场发展较为完善。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乡镇,以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小型乡镇企业经营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占有相当的比例,受此影响制约了该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从而影响全省乡镇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乡镇的企业普遍存在规模比较小、技术水平显得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及领导方式不够科学等问题,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乡镇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3 对河南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3.1 做好乡镇财源建设,增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

推动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搞好财源建设工作,财政和经济就会相互促进。乡镇财源建设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河南是农业大省,乡镇经济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做好基础农业发展的前提下,定位发展乡镇特色农业,对农村产品找准市场定位、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使农村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改善,培植绿色生态型、特色型乡镇财源。积极提倡和鼓励农民开发绿色天然产品,逐步打造出农产品品牌效应,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第二,调整乡镇工业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尤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要优先扶持,使工业经济运行效率不断提高,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提升,保证支柱财源,开拓新的效益财源。第三,发展个体经济,繁荣第三产业,培植新的财源,加快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扩大个体私营经济的规模,使个体私营经济在发展提高的同时,为乡镇财政提供更多的收入,从而成为乡镇财政新的财源增长点,促进乡镇经济社会实力的逐步增强。

3.2 加快乡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改善乡镇社会保障滞后状况

乡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河南省乡镇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是确保河南省农村社会长期稳定的有效机制,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措施,在国家投入的同时,河南省地方政府也要利用公共资源,切实解决农村医疗、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等方面的问题。要在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大胆探索,要着眼于河南省乡镇农村实际情况,以确保农民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学习我国城市和国外社会保障的经验和教训,加强农民自我保障,与社会互济为辅相结合,与社会基本保障、家庭保障、集体保障、企业保障相互融合,逐步改善河南省农村乡镇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相对滞后的状况,使农民能逐步享受与城市居民差距不大的公共服务,全面提升河南省农民的综合素质。

3.3 加大乡镇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打造优质投资环境

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是乡镇农业、工业、商品流通以及居民生活的基本物质基础,是吸引资本和人口向乡镇集中的重要因素。打造良好投资环境,多渠道对资金进行筹集,使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状况得以不断改善。项目根据其本身的性质来采用相应的投资方式,纯公益性项目则由乡镇政府集中财力进行投资,例如道路、环境治理等;准公益性项目、一般收费项目等,则可以采取以民间资本投资为主,政府投资为辅的投资方式,由于它的收益与社会平均投资收益会有差额,差额的弥补可以有政府直接进行财政补贴,也可以由建设项目自身衍生效益来进行弥补;盈利性项目要走市场化投资方式,进行公开招标,使各经济成分平等参与,实行由政府规划,企业建设,投资人对项目受益和损失进行负责的真正的市场化投资机制。

3.4 坚持统筹区域发展,走共同富裕之路

木桶原理让人们明白,桶中水的多少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而不是最长的木板。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来讲,欠发达地区就是木桶原理中的短板所在。多年来,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有目共睹,很多重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各省市已经位居前列,但若按人均指标来计算,名次仍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就是河南省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数量大、落后地区量大面广,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更是如此,根据目前河南省乡镇经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区域分布上不均衡现象,各地乡镇政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发展,清晰定位,合理布局,处理好区域发展中的各种关系,针对乡镇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做好发展定位,明确发展重点,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壮大自己的产业优势,使欠发达地区的乡镇经济发展壮大起来,走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共同富裕之路。

4 结 语

河南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搞好了,对推进河南省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进程,提高全省总体经济实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目前河南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依然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这就需要在不断实践过程中,找到更适合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用实事求是的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来解决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乡镇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河南省地调队区域经济调查处.2015年河南省乡镇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报告[R],2015.

[2]赵保海.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2015(7).

[3]蔡其旭.探讨乡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农资,2014(4).

[4]王国华.加强乡镇财政预算收入管理[J].海峡科学,2014(4).

乡村小学发展现状范文9

关键词:教育公平;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282-03

一、研究目的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发展程度对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兴衰存亡都至关重要。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差距,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体育工作的实施情况和发展前景。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具体的分析讨论,提出相应的政策,为河南省城市中小学的体育改革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有关专家的建议并结合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方法,以河南省内选取的城区中小学135所,农村中小学120所的体育教育资源配置现状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数理统计法等。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河南省城乡中、小学教育体育资源现状

1、人力资源配置状况

人力资源是中小学体育资源的第一要素,是实施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队伍和具体成员。表1表明:在学历结构上,城区中、小学校本科及以上者占87.4%,而农村中、小学校本科及以上占8.4%。检验结果表明,城乡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且农村教师的初始学历普遍不高,最后学历大都是通过函授、自考方式取得。在职称结构方面,高级职称在城区中、小学校占25.5%,而在农村中、小学校中占11.4%。检验结果表明,城乡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年龄结构方面,河南省城乡中、小学校体育教师在40岁以下的占80%以上,呈现年轻化趋势,城区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总体上看优于农村。从教师专兼职情况看,河南省农村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人数过多。在所调查的255名中小学体育教师中,专职体育教师仅有67名,而兼职教师达到188名,占教师总数的73.7%,比例显然过大,所占比例超过总数的2/3。因此,一些农村中小学校为了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不得不聘用代课人员。

河南省城乡中小学校人力资源配置比例失调,尤其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层次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体育兼职和代课教师比例过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农村学校各项功能的发挥。

2、体育物资资源配置状况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目前,在物资资源配置状况方面,从表2和表3不难看出,城区中小学校舍场地紧张,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生在校内的运动场地4m2/人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基础设施配备较好。农村场地相对城市来说稍好,但也不能满足现状,而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相对薄弱。考察发现,城市中小学校总体状况较为理想,这与城市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关,同时城市中小学与相关的监督部门距离近,容易受到检查、监督,而以城市教育发展为基点的体育教育政策的制定也往往忽视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

(二)影响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因素

1、城乡差异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双重困境

一方面,相对于城市,农村交通闭塞,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村教育作为农村社会发展的子系统之一,其发展必然受环境和发展水平制约。而且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一种忽视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一些教育决策权、教育话语权均以城市为导向,而忽视农村教育境况,因而在客观上拉大了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化,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携子女进城,农村学校出现了大面积校舍空置。一些地方甚至学校刚建好,就没有了学生。同时,导致城区学校班额大增、人满为患。此外,2000多万“留守儿童”的存在,产生了对寄宿校的极大需求,现实状况要求我们进行新一轮的学校布局调整。

2、学校体育地位导致城乡小学体育教育机会和权利失衡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任务,是发现、培养体育人才,为国家输送运动员后备力量的重要源泉,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生的个体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体育课体育场地被占用,体育器材不达标的情况较为普遍。中小学体育活动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然而在一些学校领导的眼中,体育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学科,在经费紧张、监督机制不完全的情况下,公用经费往往用不到体育中来,学校体育的理论地位与现实地位的差距,直接削弱了学生的受教育机会与权利。

3、教育投入失衡

当前,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提高教育经费的主渠道。但政府及有关部门没有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优先予以保障,在安排议事日程、调配资金时,首先和重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项目、大工程,因教育投入总量不够,教育行政部门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方面统筹能力明显不足。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和城乡投入不平衡,造成优质的教育资源短缺且集中在城市,体育课程资源也不例外同时许多学校采取优先保证“主科”的政策,使体育课程资源特别是农村严重匮乏。

4、待遇不公导致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人力资源失衡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相对于城市体育教师,工作、生活环境更为艰苦,教学任务更为繁重,但是工资却偏低,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目前,我国教师的工资水平是以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为参照标准的.事实上,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明显低于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生活的清苦、拮据,加之体育长期处于边缘学科地位,他们为自己的劳动价值与社会地位而忧心忡忡,直接影响农村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当他们对职业前途失去信心时,将会大失所望,以致心灰意冷,最终导致了教师的调离和流失。教师出走的直接后果是教育质量的下滑,因而使得体育教育过程的公平难以实现。

5、“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工程”存在进一步完善问题

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的配备受经济条件、办学思想、领导重视、上级要求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要求,河南省许多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的配备是达不到要求的,很多学校不是缺乏必备的器材设施就是数量不足,仍存在进一步完善问题。经过2008年、2009年的资金安排,我省部分农村小学数量少的地区完成配备的学校数均已超过其总数的一半且有些地区已达到70%以上;而大部分农村小学数量多的地区,其已配备农村小学数不到总数的三分之一。

四、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制度,加强督导,保障城乡中小学生体育教育的权益

建立促进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的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各种政策法规来规范体育教学行为,设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协调机构,构建支持农村体育教育发展的工作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以专项内容为重点的督察、公示、举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对挤占、挪用城乡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等现象,要严格追究责任,确定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框架,切实保障城乡中小学接受体育教育的权益。

(二)改变观念,促进体育在学科之间的公平地位

体育是人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重要方法;是与德育、智育有机结合的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不够重视,学校体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冲击,这在中小学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因此,“应试教育”的观念无疑是制约城乡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的桎梏。再者,由于体育课不受重视,不少体育教师也产生了消极对待的态度,体育课流于形式,没有科学完整的课堂教学。而学生迫于升学压力,减少甚至放弃了体育锻炼,以至于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应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从转化观念入手,以当前学校体育的加试和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为契机,积极争取学校体育在学科之间的地位,促进学校体育的公平发展。

(三)积极促进中小学校体育硬件资源设置,加大投资,扶持弱势

资源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础,没有“资源公平”就谈不上“教育公平”。硬件资源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体育教育硬件资源的均衡发展离不开充足的经费支持。目前,城乡中小学在体育硬件资源配置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城市中小学缺场地,农村中小学缺器材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城乡不同情况有侧重地加大对体育硬件资源的投入,严格执行中小学办学标准把人均体育场地、体育器材配备标准作为办学和招生的一项重要指标,着力提高学校体育场地与体育器材等硬件资源。

(四)调整教师劳动力价格是促进城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均衡分布的前提条件

师资均衡是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城乡中小学体育师资师资差距相当悬殊,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对教师资源进行配置,实行大面积教师队伍有序流动,才能真正促进教师资源在城乡中小学校之间的均衡配置。但目前的教师流动主要是人往高处走的单向上位流动,即优质师资单向地从农村流到城市,从小城市流到大城市,从普通学校流到重点学校,使合格的教师人才分布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严重失衡。要均衡配置师资力量就要有效遏制这种单向上位流动趋势,使师资出现双向流动甚至“倒流”才能真正实现城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的均衡分布。为此,应用行政手段,重新调整城乡教师劳动力价格,让劳动力价格即教师待遇来调控教师资源的供需平衡。通过制定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生活条件、工资待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缩小各地、各校这间的收入差距,吸引更多的教师回流以及更多的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就业。

(五)做好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工程前期准备、招标采购、验收及后续管理三个阶段的工作

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器材配备工程是河南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7号文件”精神,结合本省实际情况而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工程可分为前期准备、招标采购、验收及后续管理三个阶段的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结合本省实际,根据不同地区的学校发展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工程实施方案;科学合法地做好体育器材招标、采购工作;认真做好器材接收验收工作,严格把关,确保品种、数量和质量,确保及时分发到校、安装到位,按期圆满完成“工程”任务,并做好设备的日常保养和使用工作,防止丢失或损坏。

参考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R].2007,(3).

[2].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Z].2007,(8).

[3]王晏,郭瑞,魏涛.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现状分析与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9):88-90.

[4]戴维红,许红峰.教育公平视野下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J].体育学刊,2008,15(8):76-79.

[5]林筱文.城乡教育公平的分析、案例及政策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24-29.

乡村小学发展现状范文10

关键词:江苏农村; 基层体育组织; 运行现状;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5-0060-04

Abstract:Its resultsShow that the Jiangsu rural grassrootsSports organization is better, theStaff in these organization have higher education qualification but their professional guidance is weak,Sports venues and facilities is better but the utilization rate is not high, on the other hand these town face aSeriousShortage of funding forSports in the northern of Jiangsu.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author presentSome countermeasures andSuggestions related the development of Jiangsu Province ruralSports: To improve the town leaders' mind, andStrengthen theStaff training of ruralSport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crease grass-roots organization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Strengthening guide of ruralSpontaneous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organization, while improving utilization of existingSports venues and facilities, and to take various measures to broaden theSources of funding for ruralSports.

Key words: Jiangsu rural areas; grassrootsSports organizations; theStatus quo;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议之后,加快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心之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部署,强调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对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振奋农民精神、增进农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发展农村体育是农村公共事业的重点工作之一。党和国家历来十分关心农村体育运动,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2001―2010年体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龙头,村民委员会为基础,农民体协为纽带,形成有辐射力的组织网络”。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在国家层面上受到了政府的高度关注,但相对于城市社区体育而言,农村基层体育组织建设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乡镇体育组织是农村体育基层组织的管理部门,在一定意义上讲,乡镇体育组织的职能和作用发挥如何,将直接影响江苏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农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因此,有必要对江苏省乡镇体育组织机构进行全面系统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江苏农村基层体育组织运行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为发展江苏农村体育、提高农民身心健康水平、加快江苏农村体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

以苏南、苏中和苏北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3个区域,每个区域随机选取2至3个县(苏南地区的张家港市和吴江市,苏中地区的海安县和海门县,苏北盐城市的盐都区、阜宁县和亭湖区),选取7个市、县的69个乡镇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

1.2 研究内容

以江苏农村基层体育组织运行现状为研究内容,主要考察农村基层体育组织的机构设置、乡镇基层体育机构的专兼职人员情况、体育经费来源、乡镇体育场地设施现状、乡镇基层体育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情况、群众自发组织开展的体育活动情况。

1.3 研究方法

以乡、镇政府体育组织为调查对象,设计《江苏省农村体育组织机构状况以及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问卷》。发放问卷82份,实际回收69份,总有效回收率为84.1%。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对问卷发放的7个市、县的体育局和部分乡镇进行现场访谈和实地调查。另外,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搜索工具,查阅大量有关农村体育方面的论文和资料,共检索相关论文120篇,并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检索与本文相关的政府文件和资料160篇。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的69个乡镇在江苏省分布状况(见表1)。所调查的乡镇中,苏南地区有15个乡镇,占21.7%,苏中地区有26个乡镇,占37.7%,苏北有28个乡镇,占40.6%。

2.2 江苏农村基层体育组织机构现状

按照地方政府的职能分工安排,江苏省农村体育主要由各市、县体育局负责管理,具体事务由各乡镇的文体干事牵头操作。市、县体育局是管理农村体育的领导部门,它的主要职能是领导、协调、监督包括农村体育在内的全县体育工作。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乡镇体育活动主要由乡镇文体站、乡镇体育协会、乡镇老年体协、乡镇所在学校、乡镇体育辅导站等部门组织。从组织机构看,乡镇文体办发挥重要作用,在被调查的乡镇中,有78.3%的乡镇文体办承担着农村基层体育的组织工作。在苏北地区,老年体协、乡镇体育协会、学校也在体育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见表2)。

由上表可以看出,江苏省农村体育管理的主要组织机构是乡镇文体办,此外还有少量的乡镇老年体协、乡镇体育协会以及学校等部门参与农村体育活动的管理。

2.3 江苏农村基层体育组织人员构成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在调查的69个乡镇中,乡镇的体育组织人员共有257人,平均每个乡镇为3.7人,专职人员227人,占88.3%,兼职人员30人,占11.7%。说明江苏农村基层的体育组织管理人员,以专职人员为主。但调查发现,某些体育组织管理人员的绩效意识并不明显,组织开展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并不强,只是满足于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任务。因而不能简单地认为,乡镇体育组织管理人员中专职人员比例较高,该乡镇的体育活动就开展较好。

从被调查的乡镇体育组织管理人员的学历状况看,本科以上学历86人,占33.5%,专科学历101人,占39.3%,初中以上学历70人,占27.2%。总体上看,江苏农村基层体育组织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较高,具备了科学有效地组织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的可能性。

从乡镇体育组织管理人员的年龄结构上看,30岁以下占18.7%,30-45岁占46.3%,45岁以上占35%。这些数据表明,江苏农村体育组织管理人员的年龄结构较合理,乡镇及农村体育工作有一批年富力强的生力军存在。

2.4 江苏农村基层体育组织开展体育活动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近三年来有89.93%的乡镇定期开展体育活动,有10.1%的乡镇没有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开展体育活动的乡镇,平均每年开展活动17次,其中开展田径活动的有49个乡镇,占71.1%,开展球类活动的有62个乡镇,占89.9%,开展综合体育活动的有62个乡镇,占89.9%,开展传统体育项目活动的有41个乡镇占59.4%。从活动开展情况来看,大部分乡镇都开展了一定数量的体育活动,从活动的项目来看,以球类及综合性活动为主。

2.5 江苏农村基层体育组织体育经费来源情况

在被调查的各乡镇中,体育活动经费来源主要由上级政府拨款、乡镇政府财政资金补贴等,此外,还有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赞助、群众集资、社会体育组织创收等渠道(见表5)。调查显示,江苏农村乡镇每年平均体育经费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苏南地区年平均体育经费达到了令人羡慕的211.7万元,既有上级政府充足的财政拨款保障,又有各类企业大量的捐款赞助支持,体育活动经费充裕;而相比较而言,苏中及苏北地区年平均体育经费则要少得多,特别是苏北的盐城市,年平均体育经费仅有8.1万元,与苏南地区差距较大。

在被调查的乡镇中,靠上级政府拨款进行体育活动的乡镇有61个,占88.4%,依靠企事业单位或个人赞助的乡镇有53个,占76.8%,通过社会体育组织自主创收的乡镇有41个,占59.4%。总体来看,江苏农村乡镇体育组织自主创收、自我造血的能力并不强,机制也不尽完善,大部分农村基层组织体育活动主要还是依赖上级部门拨款。

2.6 江苏农村乡镇体育场地设施现状

在调查的69个乡镇中,具有“公益性、供农民开展体育活动的场所”,只有3个乡镇,绝大部分乡镇利用附近学校所属的运动场所开展相关农村体育活动。这表明江苏农村“三通”工程建设较为完善,但体育活动场地状况及配套设施建设并没有得到相应发展,这一点应该引起各乡镇在建设新农村时加以重视。另外对于经济状况较差地区而言,由于体育建设经费所限,应充分利用周边学校体育场所,以节约资金,提高现有体育场地的利用率。

2.7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情况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是指农民在依法、自愿基础上形成的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谋发展、自我维权为目的的民间体育组织,是真正意义的农民自己的体育组织。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农村乡镇中,每个乡镇平均有9.3个体育协会,包括老年体协、农民体协、武协、传统体育协会、各种球类协会等。自发群众体育组织常年不断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平均每年各乡镇开展活动11.5次,开展田径项目、球类项目、综合项目、传统项目的分别有12个乡、18个乡、16个乡、19个乡。调查表明,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较完善,但开展的活动数量不多,平均每协会组织每年仅开展活动1.24次,这表明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有待于培育发展,见表6。

3 结 论

3.1 基层体育组织机构较为完善,开展活动数量较少

江苏农村乡镇中多数设有体育组织,其中78.3%的乡镇建立了较为正规的体育组织――乡镇文体站,在苏北地区21.7%乡镇的基层体育组织挂靠在乡镇的各种体育协会中。从数量上看江苏农村基层体育组织机构是较为完善的。在工作开展上,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随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和体育健身需求的不断增长,大部分乡、镇政府把体育工作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了工作范畴,农村基层体育组织得到较好发展。在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虽然基层体育组织机构较为完善,但开展体育活动的内容不丰富,数量不足,活动质量不是很好,农民参加的积极性不高。在调查的南通市的26个和盐城市的28个乡镇中,共有7个乡镇没有开展活动,占全部调查的69个乡镇的10.1%,农村体育存在“沙漠化”情况。部分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也存在不足:开展的活动数量较少,平均每个协会每年仅开展12次活动,组织也较为松散、不够稳定,缺乏组织性、连续性,长期以往影响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持续稳定开展工作。

3.2 基层体育组织人员学历与年龄结构较合理,但组织和指导体育活动的专业能力较弱

乡镇社会体育组织队伍中,88.3%是专职人员,兼职仅占11.7%。从学历层次看,60.7%的人员是专科以上学历,学历层次较高,但体育专业仅39人,占15.1%,专业性较差。从年龄结构看,45岁以下的占65%,45岁以上的占35%,体育组织队伍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体育活动专业性较强,组织者不仅要有很高的工作热情,还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虽然基层体育组织人员学历层次较高,但是经过正规培训或体育专业出的体育骨干较少,这样的队伍要很好完成农村基层体育工作,还有一定的难度。

3.3 不同区域农村体育经费差异大,苏北乡镇经费相对不足

体育活动需要有经费投入,没有经费要开展农村体育活动,是十分困难的。江苏省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苏南、苏中地区经济发展好,对农村体育投入较多:苏州市每年每乡镇平均体育经费是211.7万元,南通市每年每乡镇平均体育经费是37.2万元,经费来源的渠道多:上级拨款、赞助捐款、社会体社育组织创收,而苏北地区经济较落后,政府经费较少,需要投入的方面太多,分摊到体育方面的投入更显不足,加之社会筹资渠道不畅,市场经济不发达,效益良好的企业较少,社会体育组织机构自造血功能匮乏,导致经费严重不足,盐城市被调查乡镇平均年体育经费为8.1万元,且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可见苏北地区农村体育经费的来源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开展农村群众体育活动的需求。经费严重不足,缺乏造血功能的组织机构,均对苏北农村体育活动开展构成了不利影响。

3.4 农村体育场馆设施相对短缺,现有场地利用率不高

在建设新农村的口号引领下,江苏农村体育场地比以往有较大程度的改善,但和农村人口广泛的需求相比,体育场地设施仍显得相对不足。江苏省为了加强新农村建设,在“十一五”期间为缩小城乡体育公共设施的差距,完善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颁发了《2007江苏省“万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方案》,“万村体育健身工程”的乡(镇)体育健身活动中心的基本标准是:室外1套健身路径、2张乒乓球台、3片运动场地(水泥篮球场及门球场、羽毛球场等);室内1个健身房(80平方米左右)、1个乒乓球室(40平方米左右)、1个棋类活动室(40平方米左右)等。各地可根据实际,增加建设数量及其他类型体育场地,如健身广场(体育公园)、网球场等。调查结果显示,部分乡镇场馆设施较完善,能达到省体育局规定基本标准,大部分乡镇仍存在体育场地相对短缺的状况。调查也发现场馆设施存在利用率不高的情况:在走访的乡镇中有6个乡镇存在体育场地保管不善,维修不及时,利用率低,健身器材破旧废弃,无人过问的现象。

4 建 议

4.1 提高乡、镇领导的思想认识

农村体育的组织管理是为了实现农村体育工作的目标,是开展农村体育的主要因素。农民是农村体育活动的主体,场地设施、经费是农村体育的物质保证,管理者、指导者是联系农村体育各要素间的纽带,体育活动是农村体育的具体表现和直接目标。在所有这些因素中,乡镇领导对农村体育活动的认识与重视程度是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但通过和乡镇领导交流与调查访谈发现,部分乡镇领导对农村体育重视不足;部分的乡镇领导认为应该重视农村体育,但在农村开展体育运动有多方面的困难,如农民群众居住分散,作息时间各不相同,乡镇青年人大部分外出务工,留守人员主要是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其次农村专用体育场地的缺乏,也是开展农村体育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难。还有政府经费较少,需要投入的方面太多,分摊到体育方面的投入更显不足,经费的严重不足,对农村体育活动带来严重的影响。部分乡镇领导只注重抓经济方面的工作,忽视了体育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乡镇政府领导应该将农民的健康与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充分认识到农村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系八亿农民身心健康的大事,把农村体育工作放在工作日程的重要位置,改变以往存在的“先抓农村经济建设,再抓农村体育”的落后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4.2 加强对乡镇体育基层组织工作的检查和考核力度

各级人民政府应将体育工作纳入双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内容,纳入乡镇主管干部政绩的考察内容,建立完善目标责任制。经常深人乡镇检查督促工作,举办乡镇领导体育法规和体育知识培训班,增强体育法制意识,经常举办以乡镇为参赛单位的体育比赛和体育活动,为乡镇之间、乡镇与企事业单位之间进行体育活动牵线搭桥,促进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促使江苏农村体育也能实现两个率先。

4.3 多渠道拓宽农村体育经费来源

乡镇应大力支持农民健身运动的开展,给予一定的经费投入,在此基础上通过体育发行、企业赞助、个人投资等多种渠道,建立农村体育基金,扩大农村体育经费来源,以保证乡镇的体育活动正常开展。

此外,乡镇体育组织可以结合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适度发展农村体育产业,不断推动农村体育工作更加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要培育农民的体育消费意识与行为,拓展农村体育市场。利用农村学校的体育资源,面向农民举办各种产业经营培训或创办体育产业活动,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发展农村体育相关产业。

4.4 适时对农村体育组织管理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培训

尽管目前江苏农村基层体育组织管理人员学历相对较高,然而专业能力却相对单薄,鉴于此,应注重加强对专、兼职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提高管理与指导农村体育的整体素质,增长业务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在招考大学生“村官”的基础上,优先录用具有体育工作经验或具备一定体育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大学毕业生,特别是召聘部分体育专业的毕业生,从事“村官”工作,会对农村体育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农村体育活动离不开人力资源,需要大批体育“热心人”的支持和参与,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培训班,为农村培养体育骨干,逐步扩大农村体育人口。

4.5 将工作重点放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上

农村体育活动是农村体育组织管理工作最直观的体现,热闹而精彩的体育活动,能够凝聚人心、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乡镇可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农民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健身活动,举办的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应立足现实,增强服务意识,面向农村留守人员,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对于乡镇的各种体育协会,每年至少开展2次以上活动,要少搞大而全的综合性活动,要多搞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健身项目设置上尊重民俗、民风、民情,以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在活动的内容上,不仅要开展传统体育项目,也要开展跳健身舞、打乒乓球、篮球和羽毛球等简单易行、设施投入比较小的现代体育项目,使农民群众真正既得到体育锻炼,又能休闲娱乐,以此推进农村体育各项活动的开展与普及,使体育健身意识不断深入农村、深入民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M]北京:中国农村出版社,2006.

[2]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Z],2006.

[3] 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Z](体群字[2002]53号2002年4月12日)

[4] 张发强.在全国农民体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C].北京:全国农民体育工作会议, 1999.

[5] 省体育局关于实施“江苏省万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Z],2006.

[6] 樊炳有 社区体育论[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7.10

[7] 唐永干、王正伦,从他组织到自组织:农村体育的历史抉择[J].体育文化导刊2004.11:3-6.

乡村小学发展现状范文11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启示

[作者简介]崔越,许昌学院法政学院讲师,河南许昌461000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2-0014-03

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发展为主线,研究了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其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正视资本主义条件下城乡关系的尖锐对立及矛盾现实,分析了城乡分离和对立的必然性,提出消灭城乡对立是一个历史过程,城乡关系最终将由分离和对立演变为重新融合与统一的状态等相关理论。今天,回顾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对我们正确处理城乡关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启示意义。

一、统筹城乡发展:走向城乡融合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城乡关系一般要经历由“一体”到“分离”到“联系”最终到“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社会分工高度发展和人类走向完全自由与解放的过程。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城乡分离、对立的根源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即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不够高、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另一方面是生产关系即私有制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城乡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并且,资本主义社会不仅不能消除这种对立,反而不得不使它日益尖锐化。

马克思、恩格斯还进一步分析了城乡对立的弊端,认为城乡的对立造成了乡村衰落、城市病态、农村可持续发展遭破坏、城乡利益冲突尖锐等。为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城市人口过度集中表现为城市人口拥挤、住房严重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流行病蔓延等问题。在这种社会里,工人大批地拥塞在大城市里,而且拥塞的速度比在当时条件下给他们修造住房的速度更快;所以,在这种社会中,最污浊的猪圈也经常能找到租赁者。而且,现代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挤满了工人的所谓的“恶劣的街区”,是周期性光顾我们城市的一切流行病的发源地,这些疾病在那里几乎从未绝迹,而在适当的条件下就发展成为普遍蔓延的流行病,于是越出它们的发源地传播到资本家先生们居住的空气较好的比较卫生的城区去。另外,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这种对立鲜明地反映出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这种屈从现象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不断地产生他们利益之间的对立。显然,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集中只是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表现,它是进一步发展的阻碍。

从马克思、恩格斯对城乡关系发展演变的趋势规律、城乡对立的根源以及城乡对立的弊端分析可以看出,城乡对立是一个历史范畴,城乡融合才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消灭城乡对立并不是空想,正如消除资本家与雇佣工人间的对立不是空想一样。消灭这种对立日益成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

当前,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城市的发展不仅没有带动农村的相应发展,还导致城乡差别越来越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有新的发展思路。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谈到国家发展战略问题上,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可见,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对立,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城乡融合,已是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到,电气化将把城乡连接起来,在电气化这种现代最高技术的基础上组织工业生产,就能消灭城乡间的悬殊现象,提高农村的文化水平,甚至消除穷乡僻壤那种落后、愚昧、粗野、贫困、疾病丛生的状态。

可见,在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坚持的仍然是生产力标准。因为,在他们看来,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人们的观念形态。一切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的产生、发展、变革和消灭,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引起的。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表现突出的特殊国情下,大力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农村生产力,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意义尤为重大。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村社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但严重滞后于城市,其后果直接造成城乡差距逐步拉大。

当前,处理城乡关系,保护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关键。为此,一是要加快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组织制度及经营体制,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二是在确保农村原有优质生产力要素不外流的前提下,加大对农村生产力要素的投入,使农村社会生产力更好更快地发展;三是发展高新农业技术,使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的推动力不断加强。

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走向城乡融合 要求的基础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的分离、对立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表现,要消除城乡的分离与对立,必须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存在为前提,同时需要有计划的协调和安排生产力。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阶段,这种状态会在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后得到改变。为此,马克思、恩格斯同时指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这个条件又取决于许多物质条件,而且一看就知道,这个条件单靠意志是无法实现的(这些条件还需详加探讨)。同时指出,如果把每个人的生产力提高到能生产出够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或六个人消费的产品;那时,城市工业就能腾出足够的人员,给农业提供此前完全不同的力量;科学终于也将大规模地像在工业中一样彻底地应用于农业。后来列宁深化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认识,提出,随着科学进步,我们必须让农民看

三、产业结合:走向城乡融合的客观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分离、对立的形成是社会分工发展造成的,但是这种分工本身发展水平并不高,主要表现为乡村农业分工落后,农业中的分工由于土地的小块经营而受到阻碍,传统农业与城市大工业形成了明显对比,也正是这种城乡产业分工成为二元结构深化的基础。因此,实现城乡融合,必须首先打破这种旧的分工格局,发展新型的城乡分工,使社会分工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看到,新的城乡分工应当有利于消除城市工业与乡村农业的界限、有利于城乡经济和产业上的广泛联系和融合发展。所以,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写道:在最先进的国家里采取的方法是: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进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渐消灭。

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建立新的城乡分工,实行产业结合,首先要打破工业只能布局于城市的观点和现实。要使这些被排挤出农业的工人不致没有工作,或不会被迫集结城市,必须使他们就在农村中从事工业劳动。其次要加强城乡及其产业间的联系。只有使人口尽可能地平均分布于全国,只有使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发生密切的内部联系,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栖息在里面的那种孤立和愚昧的状态中挣脱出来。

长期以来,由于特殊的体制原因及事实上的城市产业倾斜政策导致了我国城乡产业分割的状况。此种城乡相脱节的产业发展格局,不仅不利于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还将会妨碍城市产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努力推进城乡产业融合,逐步形成工农业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是适应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当前,实现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应做到:一是统筹制定城乡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调整工业布局,实现城乡产业空间上的融合;二是积极探索城乡产业紧密结合的产业组织形式,实现城乡经济的优势互补及直接联合;三是大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吸引城市和农村生产要素流向农村产业领域;四是加快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培植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城市带动:走向城乡融合的重要途径

乡村小学发展现状范文12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不公平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098-03

一、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村义务教育问题

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由于个人出身的不同,我国的国民被人为地划分为城市户口居民和农村户口居民。一般而言,城市居民享有更好的教育服务、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当然,这种二元结构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遗产密不可分,这种影响也一直影响到今天。改革开放30多年以后的今天,我国的城乡差距随着市场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却越来越大。近几年是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几年,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据2008年8月29号《中国青年报》数据,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 646元(农村居民收入4 140元,城市居民收入13 786元),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在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大部分的情况下,这种城乡差距毫无疑问非常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当然,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本文试图从基础教育的角度对这种状况进行探讨。根据阿马蒂亚・森[1]的观点,社会的弱势群体的利益并不能完全如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所主张的那样仅仅通过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单方面补偿得以实现,而应该让弱势群体掌握一种参与竞争的能力,用森的话来说,这是一种“自由”。他认为,人类社会最高的价值标准是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自由。这种自由不仅意味着人们具有选择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机会,而且还涉及这种选择的过程。而这种选择过程又必然与人们的能力相关联。用中国的话来说,政府不仅要对弱势群体“授之以鱼”,可能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而在这其中,基础教育就被认为是使得弱势群体获得发展的自由的基本途径之一。通过政府的再分配,弱势群体就能够获得一种起点的公平,这种起点的公平能够保证弱势群体基本的参与竞争的能力。

基于教育社会学的观点,教育公平是指一定社会给予全体社会成员自由、平等的选择和分享当时、当地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包括教育权利的平等和教育机会的均等,其实质是教育机会均等。义务教育是指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实施义务教育,既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也是适龄儿童、少年及其家长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具有义务性和强制性,免费是其应有之义。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看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农村义务教育所面临的问题非常严重。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但从根本上来说,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远没有达到教育公平理念所要求的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均等的状态。众所周知,教育起点的公平是一个社会实现有序和正常发展的基础。在市场化浪潮使各种优质资源进一步朝城市聚集的情况下,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在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整体的竞争力方面所起的作用就日益突出。

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性的表现

(一)城乡教育起点不公平

虽然2007年以来我国已经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但是农村中小学生上学困难和辍学问题仍然比较严重。首先是教学网点的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近年来不少农村地区为了缓解教育投入对地方财政的压力,将过去村办小学或乡办中学进行集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中小学学生的上学距离。在边远的山区这可能是造成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的重要因素。二是读书无用论的沉渣泛起,随着我国大学扩招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吸收的能力,一部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使得一些农村地区的家长们对于读书的价值产生了怀疑。在家庭的农业生产急需劳动力或者家庭经济不好的时候,一些家庭选择了让孩子辍学,特别是初中阶段的辍学现象更为严重。

(二)城乡教育过程不公平

教育过程公平是指教育制度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社会成员,让每个社会成员有机会享受同样的教育。由于历史、政策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方面原因,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巨大差距,导致了城乡教育过程不公平。

1.教育投入的差距

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投入城乡分配极不平衡。这种不均衡的状况可以见下表:

依上文数据,普通初中阶段的生均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比全国平均水平在2002―2006这五年中大约少400―500元,普通小学阶段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大约少200―300元。考虑到农村的初中生和小学生比城市人数要多,农村义务教育这两个阶段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将比城市义务教育这两个阶段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大于上述两个数字。

2.办学条件的差距

办学条件包括许多项目,如校舍、办公用品、图书和计算机等。以计算机为例,以2005年为例,我国城市初中的计算机拥有量为719 486台,平均14.4人拥有一台电脑,农村初中的拥有量为1 135 357台,平均24.5人拥有一台电脑。同年,城市普通小学电脑拥有量为118 164台,平均14.7人拥有一台电脑,农村普通小学电脑拥有量为1 533 132台,平均45.3人才拥有一台电脑[2]。从以上数字可以反映出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

3.师资力量的差距

师资力量的差距可以用教师的学历结构两个指标来衡量。以2005为例,城市小学教师中本科学历的比重为19.2%,具专科学历的教师的比重为58.7%,高中阶段毕业及其以下的教师的比重为22.0%,相应地在农村这三个比重分别为3.2%、44.2%和52.5%[3]。城市普通初中教师中本科学历的教师比重为61.8%,农村普通初中教师中本科学历教师比重只有24.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城市小学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比重大大超过农村的相应比重,具有专科学历的教师的比重也大大超过农村的相应比重,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的教师占总的教师的比重农村小学的则大大超过城市小学。城市教师学历中本科占多数,而农村教师中本科学历拥有者的比重相当低。使得这一结果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城市在文化、商业和其他方面的天然优越性,一些具有较好的文化素质和教学能力的老师也越来越多地流入城市小学,这进一步恶化了城乡义务教育不平等的状况。

(三)城乡教育结果不公平

教育结果公平是指每个学生在接受教育后,都能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并得到均衡发展机会。教育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是结果公平的前提与基础。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必然导致或决定结果不公平。每一层次的毕业生在学识和能力方面的参差不齐除了与他们的先天素质有关外,还与他们在各个层次享有的教育资源有关。义务教育的城乡差异深刻影响到城乡不同出身的人的发展前景。以大学阶段为例,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争取更高层次的大学入学机会竞争力相对不足。梁晨和李中清[4]等利用北京大学和苏州大学1952―2002年的学籍资料进行分析之后表明,1990年代以后,农民家庭出身的学生要比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家庭出身的学生进入北大和苏大这类精英型大学的几率要小得多,而前者在全国人口所占的比例要比后二者占比大得多。这决定了他们在毕业后,获得更高起点的工作机会的几率也更小。

三、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原因浅析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与我国的财政投入体制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后,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地方为主,分级管理的体制,在地方财政特别是县乡财政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20多年的农村义务教育的欠账使得这一问题非短期内可以解决,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也不可能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从公共产品投入原则来看,地区性的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负责,全国性的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负责。义务教育是一个国家提高其国民文化和思想道德各方面的素质的基本途径,是一个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条件,其所惠及的范围不仅仅是公民个人本身,也非公民所属地区本身,而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大计。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央政府应该将义务教育定性为一种全国性公共产品,应负担起全国范围内的义务教育拨款和发展等方面的责任。但这只是一种规范视角下的应然状态,种种原因使得中央政府在那个时代选择了这样一种以地方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原因在于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对免费的表述为:“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生就学”,在90年代初的实施细则中,则为“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杂费”,从那时到现在,杂费以各种名目在学生的缴费单上出现,并且在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城市教育国家办,农村教育农民办”的二元格局也逐渐形成[5]。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我国的财政收入不断向中央集中,乡镇财政成为最弱的一级财政。在本级财政负担本级教育支出的原则下,地方政府在教育分配上偏向高等教育和城市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得到省市政府的财政投入很少。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基本上是由乡镇财政和农民承担,这造成了乡镇财政负担过重,乡镇进而向农民征收教育附加补充教育经费的不足。2001年以来的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向农民征收的农村教育集资和教育费附加的权力,这减轻了农民负担的同时却使得教育筹资渠道更加单一,使本已严重不足的教育经费更加短缺。为了扭转教育投入重心过低造成的教育投入不足问题,2001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我国开始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基础教育的重心上移到县级政府。这对于缓解乡镇财政压力有效果,但对中西部省份的贫困地区而言,义务教育支出对县级政府来说仍然难以负担。在部分地区,乡镇所征收入经过县财政周转,再下发到各乡镇,与乡镇负责义务教育投入没有实质区别。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本应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负责的义务教育拨款就成为了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政府的沉重负担,保工资和保运转就成为了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义务教育的发展和壮大也无从谈起。于是,农村义务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如教师待遇不高、基础设施长期欠账、教育质量不高,就成为了横亘在消除城乡义务教育差距面前的一个天堑。

分税制实施的初期中央政府汲取了大部分收入的同时却没有承担相应的事权,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财政收入不断提高,这为我国义务教育事权重新收归中央创造了条件。继2006年我国在西部地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并取得显著成效后,2007年起,国家又对中、东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1.5亿农村学生享受到了免费义务教育,我国农村地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这是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在中国教育史上,免费农村义务教育的实现书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但这仅是第一步,离彻底改变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还很远。

国家实现免费的义务教育并不意味着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就完全得以解决。实际上,长期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累积导致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弱势地位,农村教育质量严重滑坡。本文所分析的农村义务教育问题也并没有因为国家在农村地区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就得以完全解决。随着农民家庭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他们也完全意识到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教育质量可能深刻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这对国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会倒逼国家在城乡义务教育不平等问题上采取更切实的措施。

四、解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现状的对策分析

如上所述,我国义务教育分级管理体制是造成目前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现状的根本原因。因而根本解决方案在于确立以中央、省级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但是,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中央有将义务教育事权完全收归中央的动向,所以,我们只能够立足于现实,寻求一种在现有体制下的政策创新。

第一,政府应当提高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拨款力度,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争取达到4%。目前我国的教育拨款额逐年上升,但在GDP中的比例依然不高,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教育拨款的努力程度尚有不足。教育拨款占GDP的比重,每增加0.1个百分点,就会增加400亿元以上的教育投入,这对于支持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影响极为深远。

第二,合理配置财政拨款在各地区、各级教育中的比例,适当向贫困地区和义务教育倾斜。大部分农村地区在经济条件落后、办学资源十分不足的情况下,需要政府在政策和财力上予以强有力的扶持,才能切实保障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义务教育是国民素质提高的基础,国家对其负有绝对责任。我国应将义务教育作为重点予以倾斜,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在国家财政教育经费中承担的责任,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三,应该采取措施吸引大学毕业生进入农村地区从事义务教育。现今的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不争事实。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就会自动进入农村地区从事义务教育。只有在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政府提供合理的机会和岗位让新毕业大学生能安心工作并扎根,才能实现国家、社会和大学生的“三赢”。

参考文献:

[1]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3―2007[K].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局社会和科技统计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7[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