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时间:2023-05-30 09:05:01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范文1

我有一次过生日,妈妈正好值班,但她没有错过我的生日,让别人替班给我过生日,让我开心,哄我高兴,请全家到饭店吃饭,还送我生日礼物,我在这一晚上玩的开开心心;我还给大家讲笑话让他们哈哈大笑,吃饱喝足了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去,不过如果有下次我一定给他们讲更多的笑话,逗他们开心,想着想着车缓缓的离去了。妈妈看着我那么开心,她心里也有一股说不上来的高兴。

很遗憾,妈妈还要去值班,不过,我很开心,因为妈妈来参加我的生日,我才会高兴!我要说一声;“妈妈我爱你”!

石家庄市维明路小学四年级:白雨璇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范文2

【关键词】仁爱 和谐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学、心理学范畴,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具体产物,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化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据调查,近年来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表现为许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感到不适,有的还产生了强烈的受挫感。有调查表明,在我国压抑、人际关系和谐度和人际关系压力是导致自杀的三大因素。对我国高校的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而言,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学会人际关系的适应与和谐?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要依赖人际关系、处世技巧。”另有调查表明,在人的一生中,只有青年时期才有强烈的渴望被理解的愿望。从这个角度来说,如何才能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必须要学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孔子的“仁爱”思想入手探析大学生应如何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

解析孔子的“仁爱”思想

“仁爱”是由中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所提出的。“仁”即仁爱,是孔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思想精华。从结构上看,“仁”由“人”和“二”组成,其本意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亲爱之情。孔子的“仁爱”思想有两层非常重要的内容:一是爱人。“爱人”是仁爱的本质内涵,它也包括两层含义:“爱亲”和“爱众”。“爱亲”指的是要爱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爱众”是对“爱亲”的提升,意为要把爱亲之情推广到周围的朋友和更多的人。“爱人”由“爱亲”而推至“爱众”体现了一种差等的爱由近及远,由亲到疏的变化。这是“仁”由“爱亲”而推及“泛爱众”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升华。[1]二是忠恕之道。“忠”是对自己的要求,表现为一种认真虔诚的态度;“恕”是对他人的要求,表现为对他人的尊重宽容。“忠恕”合在一起,强调的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即要学会宽容,能容忍别人的缺点,能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能尊重和体谅他人。可以看出,在孔子的“仁爱”思想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应该具有同情、爱护和相互包容、相互尊重,这种提倡爱人的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具体的方法论指导作用。

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人际和谐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信、融洽友好、文明有序、团结互助。十报告中指出:必须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2]人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和希望,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助于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也是非常有益的。

人际和谐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交往。”[3]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与人交往,受他人影响。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是人们丰富和扩展自身的主要途径。英国剧作家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相互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人际交往的过程其实就是信息交流的过程,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使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扩大,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开拓思维,开发智力。此外,每个人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中,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以及与别人的比较中获得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周围的环境,增强自信心,塑造完美人格。

人际和谐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心理学家丁瓒教授说:“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造成的。”很多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是由于认识、情感及行为的偏差引起的,这种偏差给他们带来忧愁、孤独、苦恼等消极的情绪体验,甚至造成心理障碍。科学研究也证明,调整心情的最好方法就是找自己知心的朋友倾述和沟通,在交流中两个人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会慢慢达到一致,不良情绪得以化解,生理和心理获得满足。因此,人际关系越和谐,情绪就会越积极、生活态度也就会越乐观,精神生活就越丰富,身心也就越健康。

人际和谐有助于大学生学业和未来事业的成功。雷锋曾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不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积极的人际交往可以为自己构建深厚的友谊基础,获得周围广泛的支持和理解。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都要经历“社会化”的过程,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如果缺少了与他人的交往,就不能摆正自己和他人及社会的关系,不能明确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个人潜能的发挥和目标的实现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只有积极的人际交往才能让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在充分施展自己学业和未来事业才能的同时,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

以孔子的“仁爱”思想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仁爱”与人际和谐都是涉及人际关系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人际和谐是人际关系的目标和理想境界,而“仁爱”是人际关系走向和谐的必然选择。也就是说,人际和谐的达成必须以讲求“仁爱”为前提;而讲求“仁爱”,又能保证具有不同爱好和利益的人们,按照一定的原则规范和谐相处。具体而言,二者的关系如下:

1.“仁爱”思想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

“仁爱”思想中的“爱人”所体现的“宽以待人、与人为善”其实就是中国传统道德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总的精神。[4]它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学会宽容,互相关爱,这种爱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的亲朋好友之间,而且要推广到周围的其他人,即要做到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且多为独生子女,性格上属于“自我中心型”,凡事都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并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缺乏包容心,且对别人的反应过于敏感,也不懂真正的交友原则,缺少和周围人真诚的沟通与交流,因此总觉得难以和其他同学成为朋友,对友谊失去信任。如果大学生能将“仁爱”思想中的“爱人”原则运用到人际交往中,学会宽容,理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能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自然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真正的友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学校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愉快顺利地完成学业。

2.“仁爱”思想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有效方法

“仁爱”思想中的“忠恕”之道强调的“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正是协调人际关系的根本方法,是人际关系顺利进行的桥梁。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产生矛盾和纠纷呢?墨子认为是由于“亏人而自利”的利己思想造成的,即大家都过于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而忽略了对方的感受。那么,如何解决呢?孔子提出两种方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这些思想都是仁爱思想的精华,也是儒家道德修养中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把它们概括为“忠恕”,即要求在人与人交往时做到以己之心,度人之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及量人,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5]因为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能包容一切,宽恕待人。虽然生活中每个人在气质、性格、能力、知识、性别、身份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但每个人的人格是生而平等的,学会将“仁爱”思想中的“忠恕”之道运用于人际交往中,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懂得心理换位,才能在与不同的人交往中产生心灵的共鸣,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3.人际和谐其实就是“仁爱”思想的具体体现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和文化”历史的传统国家,“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也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现拥有和谐人际关系的人有这样的特征:个性成熟,能较好地理解别人,包容别人的不足和缺陷,具有给人温暖、关怀、亲密和爱的能力,同周围的人有良好融洽的关系。这些特征与“仁爱”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人际和谐表现于外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包容、理解和关爱的融洽关系,其实就是“仁爱”思想的具体体现。而“仁爱”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就是要求人与人之间能做到以仁爱之心相互对待,从而建立起人们相亲相爱的和谐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处理中唯有以“仁爱”思想作为理论和行动的指导,人际和谐才能真正实现。

当前,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矛盾的复杂性,人际关系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孔子的“仁爱”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仁爱”强调以爱人之心作为人际关系的基础,包容人与人的差异,在尊重和体谅中积极寻求人与人的和谐。对大学生而言,只要能将“仁爱”思想贯穿在人际交往中,活学活用,人际和谐将不再是难事,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必将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1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5.

[4]卢黎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85.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范文3

有人说:“爱情”是男人们发明的伎俩,这话不无道理,男人们发明了“爱情”这个概念,不劳而获取了女人芳心,“爱情”成了恋爱之中法定的流通“货币”。“爱情”只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也能当“钱”用?美国华尔街那些金融家们玩“概念”已经玩到很多人倾家荡产了,如果你还不承认“概念”可以充当货币,只能证明你OUT了。

经过几个世纪对“爱情”的痴痴追寻,女人们终于发现上了男人们的当。“爱情”这东西不靠谱,当男人移情别恋的时候,山盟海誓原来只是表演。怎么办?女人们也很聪明,发明了另一个概念——“安全感”。爱我就得给我“安全感”,虽然“安全感”是要靠房子、车子、票子支撑起来,但同为概念的“安全感”堵住了男人的嘴,咱都别拿钱说事儿,俗,人家要的只是一种感觉。

晋朝陆机的《塘上行》这样写:“男欢智倾愚,女爱衰避妍。”意思是男人因求欢而变得愚蠢,女人因要爱而失去美丽。现代人也讲:“谈恋爱的人都是精神病,爱得越深,病情越重。”看来“爱情”确实会让人智商下降,甚至有专家还找到了爱情让人变笨的生物学依据:荷尔蒙分泌过多会导致脑部充血引发智力下降。

那些恋爱中的男女自为爱痴狂,本不碍法律什么事儿,然而,并不是每一对有情人都成了眷属,“中国式”分手往往搞得惊天动地,甚至闹上法庭也是常有的事儿。虽然许多怨男恨女悲悲切切地说“把我的爱还给我”,怎么可能?在恋爱中那些“赊销”的爱情被一些当事人核算成了“青春损失费”,然而法律并不保护恋爱当事人之间的人身关系,于是,所谓的“青春损失”与“爱情”货币,统统成了恋爱关系解体之后的坏账。

为了满足对方“安全感”而付出的财物呢?许多身陷爱情之中智商下降的男人,并不能很好地“守住口袋”。财产关系是恋爱中男女之间必然存在的另一种关系,并且,这种财产关系往往很难用法律来进行定性,借贷、赠与或者说白了是某种交易?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过去,法律对于恋爱当事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并不予保护,恋爱关系被界定为一种法律不予干涉的社交关系,财产互赠是男女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以达到交往目的的社会活动。然而一些恋爱当事人之间动辄数万的财产往来,似乎很难再用一般的社交关系涵盖,于是法学专家又把恋人之间大额的经济关系视为是一种“以结婚为目的”的附条件赠与,如果双方的恋爱关系解体,缔结婚姻的目的无法实现,也即赠与所附的条件已经不能成就,受赠与方应当返还赠与财产。

其实这些观点都有不妥之处,如果按数额确定恋爱中的赠与关系,那么量变引起质变的界点在哪里呢?并且因为当事人经济条件的不同,穷人相濡以沫已经倍加珍贵,而富人赠与豪宅未必伤其九牛之一毛,如何把这种经济因素考量进去?如果把恋爱之间的财产关系视为是附条件赠与,恋爱解体都可以按照不当得利请求返还,那么恋爱之时出手阔绰,分手之时借法律讨钱,法律岂不成了花花公子们移情别恋的帮凶?

这还真是一道难解的法律难题。

最要命的是,豪宅、名车、钻戒的“价值”还在不断植入爱情之中,其昂贵和稀有的属性使爱情被等级化,这实际上暗示着人们爱情理念的蜕变,对抽象化的“爱情”崇尚与痴迷已经逐步回归到对物质证明“永恒”的执迷。这注定了这道难题非但难以消解,还将继续下去。

即便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也要“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不能智商下降到法律上“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地步。如果非得送点什么,建议你学学影星李晨,送一颗“心形石头”,然后告诉她这是你“偶然在一个地方捡回来的一颗天然的石头心,经历了风沙和碰撞,变成了这个形状。但愿爱情像这颗心一样,坚固而经得住一切考验。”

这不是骗人吗?没办法,爱情向左,法律向右。如果你非要用物质来证明爱情,分手了就别来求助于法律。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范文4

1、正因为爱,所以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老师对我们有关爱,她的爱是无私的!父母给予了我们关爱,他们的爱是伟大的!我们自己也要学会关爱,关爱别人,关爱自己!

2、我们需要别人的关爱,别人同样需要我们的关爱。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你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都需要你去关爱。

3、嘘寒问暖:嘘,缓缓吹气。形容对人的生活十分关切,问冷问热。问及温饱。

4、羊为什么会跟着牧羊人,寸步不离的走呢?因为牧羊人爱羊,呵护羊。它不像其他牡羊人那样鞭打他,虐待他,而是用她的关照和怜爱小心地呵护它。这种关爱没有母爱那么无私,没有父爱那么伟大,但这种爱却是羊的内心深处感到温暖。

5、爸爸给我的爱,给我的温暖,都只是来源于爸爸对女人爱的源头那伟大的父爱,让我感受到了温暖与快乐。那伟大的父爱,让我幼小的心灵得到了安抚,那伟大的父爱,让我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鼓励,我会记住爸爸给我的这份爱。这种爱,是会让人刻骨铭心的。

6、不管是人类对大自然,还是人类对人类,都需要关爱。万物皆如此。人类爱护、关爱大自然,就可以和谐生活。反之,如果我们破坏大自然,那么在还会使我们失去美好的家园。在生活中,朋友之间、同学之间、家人之间等等都需要关爱。总之,人人都需要关爱。

8、因为有爱,生活才会丰富多彩,享受关爱是一种心灵的愉悦,关心别人是一种高尚的品德。

9、精心呵护:非常用心的呵护、关心某人。

10、呵护备至:十分关心爱护,面面俱到。

11、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帮助。爱是每个人都要拥有的东西,当我们受到别人的关爱与帮助时,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用感恩的心,去面对帮助我们的人。

12、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把遮雨的伞盖;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碗清香的汤面……都是爱!多么简单!

13、正如歌中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的家园才会更加温馨美好。

14、精心照料: 非常用心的照料、照顾某人。

15、生活中,有许多关心我们的好心人,他们都给了我们不同的爱,有慈祥的爱;温柔的爱;严厉的爱;无私的爱,等等,他们都是给予了我们一种:关爱。我也在两种不同的关爱中成长。()

16、关爱他人,首先是一种自我情趣,修养的提高;其次是接近他人,拉近距离,心心相通的必要条件;再次,关爱他人,更是一个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条件。

17、关爱他人,有时很简单。在我生活的周围,充满了好多简简单单的爱。当我在病床上呻吟时,父母的爱是精心照顾、彻夜不眠;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老师的爱是谆谆教诲、不知疲倦;当我遭受挫折时,朋友的爱是耐心倾听、鼓励帮助;当我在陌生的环境里,大家的爱是无私奉献、鼎立相助……

18、一朵瘦小的荷花,一张无私荷叶,一位受挫的女儿,一个慈祥的母亲,在一场夏天的大雨来到之时,将关爱,演绎得无可挑剔。

19、问寒问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很关心。

20、关爱,有时是一双搀扶的手。遇到步履蹒跚的残疾人,我们可以伸出我们爱的双手来扶着他过马路,这对于我们不过是很小的事,可是却能给残疾人带来很大的方便。

21、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关心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么关心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如果被人关心是一种美好的享受,那关心他人则是一种高尚美好的品德。

22、爱是永恒的主题,因为有了爱,我们才会有了信心去面对坎坷的人生。爱就像一颗颗美丽的星星,缀满整个星空,黑夜因此而光亮。爱是多么的伟大,我们要互相关爱,互相帮助,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氛围里吧!

23、关爱他人,有时很简单。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里,爱赋予我们太多,我们就要奉献自己的爱。帮父母做家务、帮老师收发作业、帮朋友排忧解难、帮问路人指明方向……哪怕是忙碌时的一杯清水,都是你所奉献的爱。

25、含辛茹苦:辛,辣;茹,吃。形容受尽辛苦和吃尽苦头。

26、舐犊之爱:舐,舔;舐犊,老牛舔小牛的毛以示爱抚。比喻对子女的慈爱之情。

27、关怀备至: 关心得无微不至。备,表示完全。

28、我认为如果想要得到幸福,那就应该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得到他人的关心是一种幸福,关心他人更是一种幸福。 让我们一起去关心他人,并因此得到幸福。

29、在我们的生活中,关爱就像一盏明灯,能照亮你前进的方向;关爱就像一团火焰,能融化你心中的冰霜;关爱就像火红的太阳,能给予你奋进的力量。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0、大爱无言:最高的爱是不需要挂在嘴边表达的,而是表现在点点滴滴的行动上。

31、无微不至: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32、体贴入微: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范文5

丰富指数 深刻指数文采指数 创新指数

“如果我能帮助一颗心免于哀伤,平息一种酸楚,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巢中,那么我就不虚此生。”这是美国女诗人狄金森的一首诗,诗中无不表现了她对人、对动物的爱,这种爱虽不那么轰轰烈烈,不曾那么惊天动地,但足以使人温暖感动!

大爱无言,我这里所说的爱并不是强调它的范围有多广,影响有多大——有时小小的关怀,也是一种爱。只要给他人带来阳光,带去温馨,就是大爱!(阐述自己对“爱”的理解,紧扣题意)

在青海玉树地震中,有一只叫科拉多的狗,在他主人所在的一片废墟中,死死守候了整整一个多月。这份人与动物之间的爱,是无与伦比的美丽。试问,如果没有主人平时对它的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主人又怎能收获小狗的爱?大爱无言!

人与动物的爱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更是如此。一个肉类加工厂中的一名工人,对保安天天问候,结果保安救了工人的性命。人与人之间本身就应互相关爱、互相赠与温暖,让温暖的阳光洒满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但这儿有一个反例,佛山市的“小悦悦”事件,令人震惊。如此小的一个生命,人们怎能熟视无睹啊?或许是自私的环境,让他们失去了人性的本质;或许是那一颗颗冷漠的心,被物欲迷失了本质,侵蚀了内心。幸好,还有陈贤妹这样的好心人在,才让人性的光芒得以发挥,大爱无言啊!(材料丰富、可见考生平时积累颇多)

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互相给予的温暖,正在消融那一块块厚实的冰层。人在社会中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认为,只要对社会有所贡献,对社会有关爱,有爱心,有价值,都应该称得上是大爱的一种。大爱无言,让你我一起去承担自己的责任。乔布斯,创办了苹果公司,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当他用疯狂的心、富有创造力的行动改变“苹果”时,也在改造你我,这是一种对人类的关怀,更彰显出人性的美好,大爱无言!

爱是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肯开拓;爱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爱是水潭孕育着深邃,只要你肯积累。让爱的种子撒向各地,光明普照万家。(三个排比性的比喻,新颖、充满力量)

感动理由

这篇文章最令人感动之处是考生对爱的独特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互相给予的温暖,正在消融那一块块厚实的冰层。人在社会中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认为,只要对社会有所贡献,对社会有关爱,有爱心,有价值,都应该称得上是大爱的一种。”

考生对题目中的材料把握很深刻,诠释到位。在材料的运用上很有层次:先引用美国女诗人狄金森的一首诗入题,从对动物的关爱再到对人的关爱,由浅入深,层层展开,深刻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范文6

摘 要:关爱他人,珍惜友谊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关键词:爱心;友谊;美德

关爱他人是一种传统美德。在我们身边,爱无处不在,在工作中有同事真诚的爱,在生活中有朋友真挚的爱,走向社会也无处不被各种爱包围着。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爱,生活上也少不了关爱,别人给予我们关爱,那我们更应该多去关心、爱护他人,同时被人关心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对于“关爱、友情”几个字,大家并不陌生,能说出的人不计其数,而真正能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现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友情日益淡薄,在别人有困难时却不闻不问,要想改良这种社会风气,这就需要全世界的每一个人,都要从自我做起,学会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现实生活常常会给人带来喜悦或烦恼,带来幸福或悲伤,带来顺利或困难,带来成功或失败,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别人给予相应的理解和关爱。帮助别人,也就是快乐自己。只要细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都需要去关爱。如果想要得到幸福,那就应该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得到他人的关心是一种幸福,关心他人更是一种幸福。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的家园才会更加温馨、美好、和谐。

友情是朋友间相互交流的情感,是一种心灵的交流,是经过岁月洗礼后的真金,是精神世界里富贵的财富。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友情,在你成功的时候,有人与你共同欢乐;在你失败的时候,有人与你共担忧愁。生活在友情中,你会像一滴水融入大海,像一棵禾苗生长在沃土。我们的生活中需要友情,是我们必不可缺的精神营养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朋友,友情给了我们幸福。我们还要让友谊天长地久,让友情天天环绕在身边。为了让友谊天长地久,我们要学会与朋友互相尊重,平等待人、真诚待人。我们不要因为他人的家境、身体、智能等不如自己而看不起别人,不说伤害朋友的话,不做伤害朋友的事情。对朋友要言而有信,不能轻率地许诺,要做到“一诺千金”。友情需要真诚,需要无私,需要奉献,需要用心灵的泉水去浇灌!

在此,我真诚地呼唤全世界的朋友们,关爱别人、关爱自己!让自己和身边所有的人都充满爱!让人间充满爱!让世界充满爱!让“爱心”长出翅膀,让人与人之间连得更近!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爱、互相关心,这是一种美德,这种关爱、友情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时间的轮回而改变。

(作者单位 四川省达县平滩乡中心小学)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范文7

关健词:和谐 忠恕 仁义

“和谐社会”的主体因素是人,因此“人的和谐”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孔子恰恰提出了处理一切人际及社会关系的总则和根本要求――仁。孔子以仁作为人道之本、之魂,以此构建起一系列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范畴。仁,有着多方面的规范和要求,仁的要求体现在对于一切人的一切行为的规范中。孔子的“仁”学充分讨论了“仁”和“人”(人道)的关系。从字源学的角度分析,“仁”字与“人”和“二”相关,表示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和谐发展。可见,仁源自人本身,是由人本身所引申出的行为原则。他要求人要以人为本,相亲相爱,反映了人对自身的理解,这种对人类本质的觉醒,体现了深厚的人道精神色彩。

一、孔子强调要尊重人与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此语虽短,孔子却一语道破了他主张的仁的实质与真谛。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敬与互尊。因此,仁就是孔子所主张的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而对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又做了明确的阐释。孔子强调“孝”是“仁”之本。仁,最重要的就是应做到孝与悌,这是血缘最近的人伦之爱。《学而》中,孔子的学生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因此,仁者爱人最深厚的根源就是家庭血缘间的亲情之爱。另一方面,对于仁,孔子在重视并强调孝的基础上要求推及到他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这是孔子对弟子做人的要求,要求尊敬长者和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将仁推及到他人,也包括邻里。“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孔子认为邻里间要有仁厚的风气、风俗才好。由上可见,一个人只有首先爱自己的亲人,才会去爱别人,亲情之爱孕育了对他人的爱心,爱人是爱亲之心的延展与扩大化,即所谓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所以不仅要做到父慈子孝,还要做到理解人、关怀人,也就是“济人于危难之间、助人于困苦之时”。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够相亲相爱,和谐发展。

二、孔子提倡“忠恕”,主张宽以待人,成人之美。

从仁爱伦理原则出发,孔子还提出了“忠恕”的道德要求。孔子说自己的思想和学问可以用一个基本原则来贯穿,“吾道一以贯之”。(《里仁》)他的弟子曾子解释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孔子将忠恕之道作为成就仁德的重要方法。孔子多次讲到“忠”,如强调要“与人忠”,(《子路》)对人“忠告”、“忠诲”,对工作“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为人“言忠信、行笃敬”。(《卫灵公》)可见这种“忠”并非指臣下对君主“效忠”之意,而是对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相处提出了具体的道德规范和准则。为人“忠”,则要“尽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成人之美。对于“恕”,孔子更是做了明确的解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还进一步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公冶长》)要求将己心比他心,从而尽可能地了解他人的处境。这是孔子将“仁爱”推己及人的具体方法,体现了一种人与人的对待关系。孔子还更加积极地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自己所力图成就的,也帮助别人去成就。这样,“忠恕”从其推己及人的含义中,渗透出宽容、豁达的为人处事之心态。人与人交往要将心比心,善于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既使受到误解,也能释然,才能做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公冶长》)

三、孔子十分重视和推崇君子人格,强调仁是人格的价值与意义的内涵,用仁的人道精神彰显理想的人格世界。

孔子十分注重人在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与完善,一生致力于君子的理想人格的培养与塑造 。首先,孔子认为君子品格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仁,这与他自己的伦理思想是一致的。他认为,重仁,才能产生爱心和良知,才能崇义遵礼,成为具备恭、宽、信、敏、惠之品格的人。对此,孔子提出了一系列的论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卫灵公十五》)其次,孔子认为“孝”是君子的第一道德,孝顺父母是为人的起点,也是最重要的家庭道德。君子是孔子赋予了完美人格的形象,他在“礼崩乐坏”、社会秩序混乱的时代,为了建设理想的社会,希望通过这种最理想的人去改造现实。事实上,在一个社会中,若绝大多数人或全部都具有君子的品格,那么这个社会就一定是文明的。

四、孔子仁学的人道精神在政治实践中,致力于使仁爱精神通过统治者推行到全社会。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仁政德治”,具体化为重教化、省刑罚、薄税赋;重民重农;足食、足兵;举贤才等等内容。“民之于仁,基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卫灵公》)“民兴于仁。”(《泰伯》)“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以“仁”为价值尺度来评价政治、改善政治,充分体现了孔子政治理念中的人道精神。在天下无道、役民、虐民、贼民、残民现象十分普遍的年代,孔子大声疾呼“爱民”、“养民”、“富民”、“利民”、“惠民”、“安民”、“教民”,致力于实现“老安、少怀、友信”的大同社会, 使仁爱精神通过统治者推行到全社会。

可见, 从人的真实性情出发, 以爱自己、爱家人为起点, 由近向远推及爱他人、爱国家、爱人类(“泛爱众”), 是孔子仁学的要义,仁爱之精神与人道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范文8

关键词 志愿精神 大爱之城 人文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1志愿精神与“大爱之城”

1.1志愿精神

志愿精神是指个体在愿为他人提供无偿服务的心理愿景之下产生的为他人服务的精神内驱力。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 2001 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这句话指出了志愿精神的本质,表达了人们对志愿服务的由衷赞美。

1.2“大爱”之城

何谓“大爱”?大爱是爱人之爱,人类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自觉发生的对人类自身价值、前途和命运的持续的情感关爱与行为关怀,以及由此展开的一切活动及其活动方式、活动范围的总括。大爱精神是社会和谐、生活幸福的精神愿望和寄托。而儒家的爱人之爱,正是指明了大爱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这种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道德精神和高尚情操,表明了 “人”在人类自身的道德生活中的优先地位。大爱之城则是一座人文环境和谐、人与人之间充满善意与关怀的城市。

2“大爱之城”需要志愿精神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社会转型、信息高效传播的背景之下,由于身处多元化的社会现实之中,现阶段大众普遍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与较高的自我预期,具有实用主义特点,知识结构立体,信息捕捉能力强,思越来越维具有创造性。但于此同时又匮乏将自身所具备的的优势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缺乏吃苦耐劳的韧性与在逆境中坚守的毅力与勇气。理想的美好与实践的艰难之间所形成的落差总会引发一系列当代的人文情操缺位。于是层出不穷的道德困境事件开始涌现,每一次的争议都在坚定而有力地摧毁着公众的同情心与善念。这无疑昭示着物质饱和维度下人性关怀的缺失。重塑公共人文环境使其呈现出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和谐相处的局面需要从凝聚点滴爱心,自愿为他人付出,弘扬志愿精神开始。

3“大爱之城”中志愿精神的弘扬路径

大爱使我们常常会想起一个个爱心志愿者。因为他们是传递大爱精神的主力军。不过,也正因为他们常常是以个体形象出现,人们很容易将他们视为自发行为,就像至今依旧鼓励做好事不留名一样,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认为,他们只有这样才是更好。这其实是认识误区。事实上,每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只有将一颗颗爱心汇聚到一起才能成为大爱的海洋。而做到这些,最终不仅仅是靠个体的自觉,还得靠制度的保障。对志愿者与志愿行为提供制度支持是建设“大爱之城”的必修课。

3.1建立志愿精神宣传机制

志愿者在社会上具有示范意义。一直以来,全社会通过对志愿者志愿行动的大力赞扬,渐渐形成了“尊重志愿者,不让志愿者吃亏”的氛围。但不难看出,经常存在的“好人流血又流泪”的现象使得公众对于志愿行为敬而远之,不仅自身不愿进行志愿活动,更导致其对志愿者的志愿行为心存猜忌。这种现象极不利于形成一个“人人友爱,充满关怀”的社会氛围。

为消除大众对志愿行为的疑惑,在“大爱之城”的建设过程中,应大力弘扬、展示、宣传志愿者及志愿行为的意义与作用。政府或组织可划定区域时间段,在该段时间中选举出最具代表性的志愿行为和志愿者,以新闻、图片、宣讲等各项措施将志愿者的积极形象与志愿行为的良性结果全方位展现给社会,形成精神正能量播撒到社会大众之中。同时鼓励、组织群众参与最佳志愿者与志愿行为的评选中来,优胜者得到表彰、授予荣誉或实物奖金,鼓励志愿者行为的同时更能带动群众志愿行为的参与与实施,从而形成一个志愿者与志愿行为在得到嘉奖之后带动更多人成为志愿者,志愿者越多志愿行为就越多的良性循环。志愿者因志愿行为受到社会的尊重而得到鼓励,又会激发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者行列中来,这无疑是今后志愿行为不断涌现出来的重要精神基础。

3.2建立困难志愿者长效帮扶机制

志愿行为的产生是基于志愿精神的驱使和一定的物质条件。在“大爱之城”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建立困难志愿者长效帮扶机制。努力降低志愿行为的后续隐患和不明风险,为发生事故的志愿者提供长期帮扶,彻底杜绝志愿行为产生之后的后顾之忧,从而促进志愿行为发生时的义无反顾。政府或社会组织可建立相关“志愿”风险基金,为因志愿行为受到损害的志愿者提供必要帮助;组织“志愿者关怀协会”,定期对因志愿行为受到损害的志愿者进行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并对志愿行为怀有疑惑的群众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其对志愿者与志愿行为的质疑。

3.3形成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建设“大爱之城”,弘扬志愿精神须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根本出发点与归宿,这不仅是因为儒家“仁爱”思想中的“爱人”、“亲亲”符合大爱精神中对于“爱”广度与深度要求,更是源于“仁爱”思想中“爱有差等”观点中的推己及人更符合当代社会施爱的个性化及人性化需求。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教化使得“人之老”、“人之幼”虽然能及,但与“老吾老”、“幼吾幼”在投入程度上不会一样。如果只简单片面地要求两者一致,必然无法实现。故儒家“仁爱”思想即是志愿精神的思想理论基础。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范文9

知己与情人之间有一条禁界线,一旦你跨越过去就是情人关系,也突破了道德伦理的底线。

朋友在微信中有一条言论,现代人不做情人,不做小三,要做就做小四。小四的感情观是:互不伤害的原则;顺其自然的原则;简单的原则与开心的原则。

其实所谓的小四也就是知己。在知己与情人之间谁又能把握好一个尺度,与知己的相处过程中不去爱上对方,没有爱情,只有友情?要知道同性排斥,异性相吸。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用理智驾驭自己的情感,一旦爱上对方只能把爱埋藏在心底,不要破坏双方的家庭。当一个人与对方很聊得来,达到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对他人有一种欣赏与敬仰之情,甚至有所牵挂与惦记,这说明你已经有意无意地爱上了对方。

朋友对我说:"知己与情人的尺度很好把握,如果你把握不了就别玩这场游戏,若对方也把握不了,那么你也别与他玩这场游戏。"

说得容易做得难。古今中外多少达官贵人,王侯将相由知己发展到情人甚至夫妻的关系。擅长写爱情诗的花花公子徐志摩,用一首首委婉动人的情诗打动了陆小曼的芳心,他们就是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在与陆小曼结为夫妻前,徐志摩已抛弃了自己的结发妻子;爱国将领张学良与赵一荻可谓是知己,他们从知己发展到情人直至夫妻关系,在此之前张学良是有婚史的男人。因为成了知己而爱上对方,最终顺理成章地结为伉俪,这是顺其自然的事。

王侯将相的爱情与婚姻受当时的环境影响,而我们凡夫俗子也是七情六欲之人,受身份地位与环境的影响,也会由知己发展到情人的关系。但是在道德良知与责任义务上,我们不应该毁掉自己的家庭,把知己发展到情人的关系,就是爱也应是一种埋藏在心底里的爱,大家心知肚明,无须表白,永远做心中的知己,生活的知音。

知已还得知彼,才可百爱不厌,百战不殆。所以知己是一位只能心中有爱,不可露出真情,是一位理解你,懂得你,心灵沟通的知心朋友,而情人是表露真情,让你享受情爱与性爱之人。知己可谈"情"不谈"性"而情人是既谈"情"又谈"性"。

爱有许多种,有心灵沟通,不露真情的心底之爱,也有光天化日之下情意缠绵的爱,更有不能享受阳光只在黑暗中行走的情性之爱。爱不是占有而是拥有,你霸占了别人的爱情,别人只能弃你而去,双方间拥有心心相映的爱是最难能可贵的。爱情享受的是他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走向结果的爱也失去了爱的真正价值。爱情应象水中的浮萍,享受着漂流的过程,一旦漂到终点,无处可漂的时候,也等于到了人生的最后一站。

对知己与情人的爱不是自私地独有,而应无私地共有。有人说爱只能爱一个人,如果同时爱两个人 ,那就不是爱,只是一种喜欢,在爱情的道路上还在选择。这句话完全混淆了爱情与婚姻的概念,婚姻只能选一个,是单项选择题,而爱情是多项选择题,我可以与老公走进婚姻,更有这责任与义务深深地爱着自己的老公,但大千世界比老公优秀的男人多得是,别人愿意暗送秋波,我又何不投怀送抱?爱情没有对与错,只有是与非,婚姻也只有输和赢。伦理道德是针对婚姻,不针对爱情。法律意义上一夫一妻制,那是对婚姻而言,对于爱情不是一夫一妻,而是可以一夫多情,一妻多爱。但我们走在爱情与婚姻的双重轨道上,不要行尸走肉般地生活着,用"智"与"谋"处理好爱情与婚姻的关系,把握好知己与情人的尺度,不要玩火自焚,爱一个人要懂得珍惜,更要能够放手,那种留在心灵深处的爱虽不能走进现实生活,但它却是一份至纯至真的爱。

女人容忍得了自己爱着老公,心里面又爱着别的男人,却容忍不了老公爱着自己又爱着别的女人。这不是自私,这是"零容忍",但我们也不应反对老公有自己的初恋情怀与红颜知己,这就需要男人有一定的智商与情商处理好相互间的关系。一个真正有智商懂得爱的男人,他一定能做得天衣无缝,若是明目张胆地在老婆面前与知己滔滔不绝,与情人缠绵悱恻,"是可忍,孰不可忍!"有了知己甚至情人就应做好保密工作,在家里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妻子,在外面爱着再多的女人,应留在心灵深处,真得异性接触也应让妻子一辈子生活在幸福的谎言与欺骗中。夫妻双方同床共枕却同床异梦,这也是一种隐形的爱情,因为夫妻同床享受激情,两人异梦异想天开,梦中寻觅另类爱情,牵挂知己,惦记情人,这也是一种幸福。未必写在脸上的微笑就是快乐,心中的愉悦才是真正的微笑。

有人坚信自己能把握好知己与情人的尺度,就算你把握得很有分寸,你能抵制得了外界的闲言碎语吗?别人能相信双方间只是知己关系吗?所以说人的行为还得受他人的控制。

情人易寻,知己难觅,虽然与知己之间不牵扯情感,但每个人心里还是想找一位能让自己欣赏并有共同语言的知己,并非每个人都可以做你的知己。所以许多人的一生有老公有情人,她却始终无法寻觅到真正的知音。因此哀叹"人生难得一知己,千里知音最难觅。"所以真正幸福美满的婚姻就是老公既是你生活的知音又是你爱的情人,这种集情人与知己的二合一老公更是难觅,这也就难怪我们女人以婚姻嫁老公,在围城里还得闯荡大千世界寻觅心中更优秀的男人为知己或情人。

不管男女都不要替自己套上沉重的枷锁 ,因为你不是为别人而活,而是为自己而活,更不要戴上"忠诚""清纯"与"道德"的帽子,感情单一的人未必就比情感丰富的人懂得爱,懂得珍惜。一个女人真正爱得是忠诚于婚姻,背叛于爱情,忠心于老婆,花心于情人的男人,这样的男人才是最可靠与最可爱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范文10

1、无限芬芳落尽,惟有绿树依然。因为它扎根在人格的土壤里,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也渐渐地壮大着自己。

2、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把遮雨的伞盖;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碗清香的汤面……都是爱!多么简单!

3、一些人想获取更多的关爱,而一些人则对关爱敬而远之。他们觉得关爱就是同情,而自己却不需要别人的同情。每每见到这些人,心里应该是对他们的无知而感到可悲。

4、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一定得到过许许多多人的帮助和关心,大家互相帮助才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社会。

5、关爱是一句问候,给人春天的温暖;关爱是一场春雨,给人心田的滋润;爱是一个微笑,给人亲切的关怀;关爱是一湾清泉,给人心灵的洗涤;关爱是一封书信,给人无限的思念; 关爱是一种思念,给人无尽的惆怅;关爱是一束鲜花,给人无限的芬芳,关爱是一片草地,给人莫名的舒爽。

6、在我们的生活中,关爱就像一盏明灯,能照亮你前进的方向;关爱就像一团火焰,能融化你心中的冰霜;关爱就像火红的太阳,能给予你奋进的力量。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7、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祝福;关爱是一缕春风,给人身心的舒畅;关爱是一句问候,给人春天的温暖;关爱是一场春雨,给人心田的滋润;关爱是一个微笑,给人亲切的关怀;关爱是一湾清泉,给人心灵的洗涤。

8、“爱人”是帆,“爱己”是船,只有彼此的推动和支撑,才能使爱心常存,爱意永驻。

9、真正的助人者,是通过帮助别人,来提升自我人格境界的真英雄。他们不思回报,人格的完善就是最高的境界。

10、朋友,是你播下的友爱、温情的种子,就会发芽、成长;是你帮助过的人、温暖过的人,最终也会令你受益无穷。

11、关心是一种付出,关心是一种奉献,关心是一种美德,让我们从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做起,学会理解,学会关心,学会做人。

12、微笑,对自己并没有减少什么,对别人却拥有很多很多。关爱,对生活并不会损失什么,对生命却增添很多很多。()

13、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它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爱,生活上也少不了关爱,别人给予我们关爱,那我们更应该去关心爱护他人,这样世界上才会充满——爱!

14、这个世界需要互相关爱,去爱身边的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国与国之间要互相关爱,人与自然之间也要互相关爱,这样才会变成一个温暖的世界。

15、往事在我心底犹如潮水一般起起落落,变得遥远模糊了,可是每当我看到母亲那忧虑、湿润和浑浊的眼睛,就会想起那个难忘的夜晚,因为就在那个夜晚,我知道了母亲对我的关爱是心头那永不退却的潮水。

16、文明是靠大家共同维护的,不是靠个人完成的。不是有一首歌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亲爱的朋友们,不要吝啬你的爱。献出你的一份关爱,让我们共同手拉手走向美好的明天,我相信,在爱心的世界里,有你、有我、有她(他)。

17、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爱,如果每个人都懂得关爱他人的话,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18、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因为只有你关爱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才会回报你。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范文11

生,是为了证明爱存在的痕迹。家人与家人之间需要爱,亲戚朋友之间需要爱,甚至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也需要爱,这种爱就是亲情。

关爱,它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爱,生活上也少不了关爱,别人给予我们关爱,那我们更应该去关心爱护他人,这样世界上才会充满爱

记得上周的某一天,我在小摊上买瓜子,老奶奶给了足够的分量之后,还往上加,我就不停地说够了够了,她说:“回头客么?多给点!”她还是笑着又填了一些。为她的热诚而感动,就道了声“谢谢”。没想到的是,他抬起眼睛,充满感情地望着我,轻轻的念叨着:“谢谢?还说谢谢?”也许是他听惯了“再给点儿”的催促,也许是看久了人们盯住秤盘的眼神,他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脸惊喜地望向我。自从那次以后,她每次都多加很多,我也总去她那买瓜子。

有句话说得好:“幸福并不取决于财富、权利和容貌,而是取决于你和周围人的相处。”你想做个幸福的人吗?那么就从与人为善开始吧!

关爱,是一盏路灯;关爱,是黎明的太阳。当关爱是银河中一颗渺小的星星时,也能给人带来温暖。

是啊!我们活着,就是为了证明爱存在的痕迹。我们只要付出了爱,才有可能趋于别人产生亲情。所以,让我们去珍惜亲情让亲情永远留在人间!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范文12

关键词:论语 爱情 大爱 仁爱

爱,《说文》曰:“行皃也。”即行走的样子。《尔雅》释曰:“惠也。”被引申为用心去接受、感受。爱是一个不朽的话题,关于爱之种种,孔子早有论述。夫子之爱,乃谓之“大爱”,是治国安邦、教化世人的大道,亦谓之“小爱”,是为人处世、修身齐家的标准与行为准则。

一.大爱之道:“仁爱”——爱的根本

子曰:“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因而攀迟问仁。子对曰:“爱人。”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论语》中爱的最高境界,也是爱的本源,是最大的爱,因而,“仁爱”无量、无边。仁爱就是施政者对人民的爱,是慈悲之心,是怜悯之心;也是百姓对国家、对社会、对领导者的一种回报与爱戴。这种爱重在一个“仁”字,因为没有标准,全靠民心为度,所以很难把握,民心所归则为仁,就是爱。

“大爱”可能与普通人有些遥远,过于高尚,过于缥缈,有些虚幻,难以实现。那么是否就不能达到呢?子游借孔子之语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可见,君子与小人都有所“爱”,但爱却大不相同,关键还是在于自身的德性。这种“德”,还是来源于小爱,有了小爱,才有所谓的大爱。

二.小爱之一:“忠爱”——尽心于人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忠”就是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忠爱之心是维系社会基本关系的伦理纲常,如果君臣之间尔虞我诈、互相猜忌,那统治集团就乱了,社会就乱了。忠爱之心关乎社会稳定,不能不放在重要的地位。今天的社会里,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同事之间的合作、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都可以用两个“忠爱”来概括。我想,忠爱应该是今天搞好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指导标准吧。

三.小爱之二:亲情之爱——爱的血脉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现代社会里,亲情、友情、爱情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感情圈子,亲情是血浓于水的人间真爱,谁也无法逃避。孔子懂爱,故而厩焚,不问马,只问:“伤人乎?”

亲情之爱,对父母的爱,就是孝;兄妹之间的爱,就是悌;还要注意和人相处言行谨慎,诚实守信;亲近那些德行高的人,不遗余力去实践。所谓的万善孝为先,如果对父母都不孝顺,其他的仁爱就免谈了,爱就变得虚情假意。除了父母,兄弟姐妹和睦相处、融洽相处也是亲情之间不可缺少的。孔子认为,孝就要关心父母的疾病和痛苦,就要为父母守孝年。

那么,对子女的爱,又是怎么样的呢?孔子教诲孔鲤,“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不用说,大家也能够清楚,对子女应该循循善诱,严格要求,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不闻不问。孔夫子不愧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今天,我们教育学生、子女也应如此。既要循序渐地进去培养孩子,更要严格要求,做到有松有驰。

四.小爱之三:师徒之爱——一种尊重,一种敬意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关于师徒长幼之间的爱,《论语》里讲述这种情况的故事很多。从上面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师徒之间相处,首先是徒弟对师傅的一种尊敬和孝敬,其次应该有所表示,不能只讲白话,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重视这种师徒之礼。

五.小爱之四:朋友之爱——用心去交换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朋友之间,首先应该相识,然后才能相知,最后可以达到相敬。对待朋友应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朋友之间的交往,是非常复杂的。首先是在朋友的取向上,应该交正直、诚信、博闻之人,不和那些邪道、阿谀、巧言之人交往;其次,正如曾子所悟:“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还是应该以诚信为本,相互信任是朋友交往的根本;还有,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可见,与朋友交往,就应该言而有信,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不是朋友之道。

六.小爱之五:男欢女爱,儿女情长——值的追逐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还是尊重那种朴素的真挚爱情,要不然他也不会推崇《诗经》了。爱情是一种思念,是一种牵肠挂肚,是一种夜枕难眠。“生死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中爱情至爱至纯的爱,是一种古老而坚定的承诺,是浪漫而美丽的传说。执手千山万水骤然缩短,执手恩怨情仇悠然消散,执手泪眼不忍相看,执手相思,相思难眠。那种爱是多么地真切,感人,相濡以沫。

爱情既是一种原始的生存需要,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然而,爱情应该远不如此。若把《论语》里的爱情观点上升为爱情哲学,也是未尝不可的。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试想:男女出现了误会,有总是抱怨他方不理解自己者,这时,应该省察一下自我的这种埋怨。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我想:男女恋爱应该做君子,应该有礼有信,应该先了解别人,懂别人。其所谓相知相爱,才能相守。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很明显,男女相处,如果只是巧言令色,花言巧语,估计也只能是讨得一时的喜欢,爱情不能长久。真爱不会仅仅只是建立在溢美之辞的言语之上。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原来,所谓的爱情,就是应该踏踏实实地过日子。“爱之,能勿劳乎?”爱情,妙不可言。爱到深处,也就有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一说,试想,若不是用心爱过,怎能把女子与小人并列。可见,爱之深,恨之切,爱恨就在一念之间。

七.小爱之六:错爱——虚伪的施舍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爱,其实应该是一颗平常心,应该不拘泥于形式。别人遇到苦难,不管是不是朋友、熟人都可以尽其所能,帮别人一把。君子救急不救穷,别人在危难的时候拉他一下,比天天佯装帮助穷人要好的多。子曰:“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就是一种自然情感的流露。相反,对于不需要爱的人,我们不必施舍,农夫与蛇的故事就是这个道理。

八.小爱之七:知识的爱——学习的态度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对知识的渴求,应该和爱人一样,取之有道,寻之有据才对。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的学习之道相当丰富,学习首先应该对知识产生兴趣,主动学习,主动感悟。其次在学习中应该认真勤奋,敏而好求,持之以恒方有所成。

九.小爱之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对财富的喜爱,所有人都是无法抗拒的。升官发财,富贵显达有谁不追求?但是,君子取财,应该取之有道,再低贱的工作,只要是自己付出了劳动,都可以去做;再高贵的工作,如果是蝇营狗苟,权钱交易,贪污受贿,取之无道之财,我们应该舍弃这种爱。爱财,应该爱在取财的光荣上。大家都知道,索罗斯是金融大亨,个人财富远远超过盖茨,但是为什么世人都对其财富避而不谈,归其原因,他的财富大多来得不光彩,取之无道,世人不会引以为荣。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知道了吧,取财无道,会遭人讨伐的。

十.小爱之九:爱自己——不能忘记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子曰:“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子曰:“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因而孔子说“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爱有千万种,但是归根到底,到了最后,还是要爱惜自己。爱自己,就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把他当成给自己的朋友一样来爱护,好好地对待他;爱自己,就要洁身自好,言语谨慎,不献媚屈膝,不阿谀奉承,不诽谤他人,做好自己,才是真的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