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与人关爱作文

人与人关爱作文

时间:2023-05-29 17:59:22

人与人关爱作文

人与人关爱作文范文1

在星期六的早晨,我打算去长寿路探望年过七十的外公。

这一天我早早的来到车站好不容易等到公共汽车,我上了车想从背包里拿钱,才发现自己没带钱,我假装在找钱,时不时向司机害羞笑笑。司机等得不耐烦了,他说:找到钱了没有?后面的乘客也不约而同的说:没钱就下车吧!就在这个时候,一位穿金戴银的中年妇女走上来,手握着四元的人民币,对我说:女儿啊,你别跑那么快!她把钱放在投币箱。温暖的手紧握着我。

这位素不相识,从未谋面的中年妇女,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她对我的关心,我铭记于心,我从心里感谢她。

华怡小学六年级:陈小莉

人与人关爱作文范文2

关键词:护理;仁爱行为;人文关怀;综述

延绵千年的中国传统儒家仁爱理念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伦理念,蕴生于此文化土壤上的中国传统医学、古代医家乃至古人的思想和行为都受其规范作用。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本质,关怀可改善、维护、促进病人身心健康。目前,国内非常重视护理关怀行为的研究,特别是当代护理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仁爱理念、践行仁爱行为等方面尤为突出,因此本研究借古论今梳理中国传统儒家仁爱理念传承下发展而来的护理仁爱行为进行综述。

1定义

1.1仁爱行为的定义

孔子曰“仁者爱人”,以“爱”释“仁”;子路曰“仁者,使人爱己”;子贡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可见,古人对“仁”的认识、理解、诠释都围绕着“爱”展开[1-2]。孔子指出实现“仁”的前提即以“礼”规范人的言行举止,强调“克己复礼为仁”;认为“仁”是“礼”的根本,“礼”是“仁”的外在表现,此为孔子实施“仁”的具体方法。因此,古人推崇的仁爱行为即针对当时社会礼制下形成的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以“爱亲”推及“爱众”的行为体现,其核心为“仁”。

1.2护理仁爱行为的定义

“仁”由“人”和“二”构成,“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卫灵公》)深刻寓意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国际化理念认为:“仁爱”即仁爱仁慈,同情关怀。护理是最具人文关怀和温暖的特殊职业,是当代护理展现“医乃仁术”的具体表现,强调对病人的关爱、同情和照顾。因此,心中有“仁”是护理仁爱行为展现的前提,故定义:护理人员在工作实践环境中内化“仁爱”思想将“仁义”和“道德”贯穿于护理始终,以“仁爱”之心照顾病人健康,并与病人建立相互信任的服务过程[3-4]。

2国内外对“爱”的理解

2.1国内“爱”的印证

2.1.1国内“爱”产生的背景《周易·贲辞》中的“刚柔交镨,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最早从“天文与人文”进行了探讨;孔子在春秋晚期开创了“仁爱”思想的先河并提出实行“仁”的外在行为准则,构建了基本精神价值向导[5-6]。《孟子·公孙丑》中的“人皆有不忍之心,皆有恻隐之心”,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提出人性的本善论。宋、元、明时期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民胞物与”思想,为儒家“泛爱众”思想成为现实提供了可能。程灏《识仁篇》中“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强调了“天人和一”孝悌仁爱。因此,自古不论时间的倒退与推移“仁爱”思想都一直根植于炎黄子孙的血液中,并以“爱”为核心、以亲缘为纽带向周围人施予关爱[7]。2.1.2国内医学中“仁爱行为”的历史印证2.1.2.1“仁心”为源的行医准则“医乃仁术,活人为务”是我国古代医者的道德根基和行医准则。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要求医者“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瞻前顾后,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要以“至仁致善”之心全力救治。晋杨泉在《论医》中提出“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宋代医家张杲提出“病人人身疾苦,与我无异”;明代医家龚延贤在《医家十要》中将“存仁心”至于之首提出“医存人心,乃是良箴”。历代医家无不重视医者“仁心”,且不分昼夜寒暑,不避道路险阻,也存仁心赴救。中国传统医家仁爱强调“先知儒理,方知医理;先读儒书,再学医道”,“仁心”不仅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结晶,更是我国医学伦理的核心所在,因此拥有一颗仁爱之心是医务工作者的行医前提与动力源泉。2.1.2.2“精深”为基的行医行为“艺也者,德之精华也”自古强调技艺示人的医术承载着医德的价值评判,蕴含着医德要求[5]。东汉张仲景提出“玄冥幽微,变化难极,非才高识妙者,无法明了其中之理”。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医术乃“至精至微”的学问,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明代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庸医速报》中指出“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浅”。清代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自序》中强调“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古代要求医者需领悟医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因此,作为当代医者不仅要有“操术之工”,更要有“处心之慈”,拥有“医术专精”的行医行为才是当代医务工作者必须坚守的基础[7]。2.1.2.3“等心”为本的行医标准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告诫医者“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宋代的《小儿卫生总微方论》要求行医要“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明代缪希雍在《祝医四则》中提出“等心施救,勿轻贫贱”。古代医家论断强调医务人员要怀有高度责任感,对生命存有敬畏之心,平等之情,才能具备由内而外的“行仁趋向”,形成良好的医德风范和人格魅力,是当代医务工作者的行医标准和根本。

2.2国外“爱”的印证

2.2.1国外“爱”产生的背景自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起“博爱”思想经过《旧约》到《新约》的逐渐丰富,成为代表西方文明的精髓和思想内核。从犹太民族的信仰、博爱、上帝,转化、扩展、转变为全体人民的信仰[8],从此“博爱”成为基督教思想发展的灵魂和最高阶段。基督教认为人与上帝之间的情感是一种由上而下的垂直过程,“爱上帝是一切爱的根源也是一切爱的基础”,从神爱、爱上帝、爱邻人、爱仇敌逐渐演变[8-9]。西方重视人的独立存在性和主体性,将人文与神相对应,体现“人文、责任、生命、德育”等。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逐渐融合,人文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2.2国外医学中“关怀行为”的历史印证医学蕴含着多元的价值尺度和传统文化载体,西方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强调应时刻谨记医者父母也,己不正无以正人,授人以术离于德,无以行远。随着对人类生理结构的不断深入了解,对外部世界灾难及复杂社会关系的认识,引发了国外医学教育的重视,揭开了医学人文的面纱;为了恢复医学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人文社会医学信仰成为核心,强调对“个性”的尊重和“生命”的敬畏。20世纪60~7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国外学者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进行融合,从人文课程设置、内容、方法进行了革新,重点培育具备“博爱”精神的医务工作者。

3护理仁爱行为的继承

3.1护理教育对仁爱行为的继承

国外人文价值教育被认为是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核心价值[10];国外学者指出人文关怀行为是可观察到的行为与人文价值的集中体现[11];行为与人文价值表现为尊重、和谐人际关系、应对情感表达与沟通在实践人文关怀中的自我意识展现[12];关怀教育注重显性与隐性培育的结合,并证实其与关怀行为的维持至关重要[13];使护生快速调整、转换自我角色,养成一种固有关怀习惯和应用行为,帮助护生实践人文行为低风险设置[14];学者调查发现影响学生人文品质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是进校前的真实经历和处理这些经历的经验[14-15];并提出12条人文教育切实可行策略,包含强化人文课程、同理心、慎独精神等的培育[10];最终,通过实践行为记录、评审、模拟、考核、360度评价后给予学生关怀行为反馈性意见。中国儒家“仁爱”理念与护理倡导的关爱一脉相承,是我国护理人文教育深厚的道德文化内涵所在,是护理人文教育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观[16-17]。护理关怀行为指护士对护理关怀知-信-行的结合,通过提高关怀水平为病人及家属提供关怀[18];而在校护生人文关怀素养是护理人才培育的难点和重点[19-22];为达成其目的,部分学者从不同时期人文环境养成教育促进护生关爱互动[23-26];从关怀行为认知和影响关怀行为因素进行研究及探讨[27-30];部分学者通过改变护理教学模式、构建“设境—激情—践行—导语”程序框架等从不同层面进行人文教育实践系列研究[31-33]。

3.2护士工作对仁爱行为的继承

国外学者认为关怀行为是医学教育的产物,是为病人提供照护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利他主义、人文主义体现诚信、尊重和同情[15];Watson指出博爱行为是护士在“哲学-伦理-认知领域的学习,再将伦理-道德-精神”二元论世界观进行统一[34];护理人文关怀包含护理照顾行为、态度与情感表达、谨言慎行的责任心,并通过护理伦理理论探讨现代西方关怀责任[35];指出护士关怀行为具体为眼神交流、触摸、音调整合等,需密切观察病人的情感、情绪、精神[10];从病人、护理人员不同个体需求层面证实其对关怀行为感知存在差异[36];Watson强调关怀是主动关怀人的意愿、意识和责任,并在具体行动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和态度,又将人际关怀行为分为工具和表达,目的为满足病人各种需求[37-38]。国内学者重视以人为本的精神,指出关怀可改善和促进人类健康,建立信任关系、减少隔阂,是直接协助、支持及促进个人或团体的一种护理行为[39];强调儒家思想与护理文化的精髓即“关怀”与“仁爱”,对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患和谐等起非常重要的作用[40-41];分别从临床不同科室、疾病、角色、需求为出发点进行了探讨[42-43];证实技能、经验、演示、告知是病人易感的关怀行为;部分护理管理者运用我国儒家仁爱理念以“仁”为本的内延外伸进行护理人文管理、群体关怀行为的探讨[44-45];不难发现,国内学者无论在何种角度的研究及探讨,其最终目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依然是实现对生命的关怀。

4护理仁爱行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人与人关爱作文范文3

8月25日下午?熏国家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与吕特尔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

说,爱沙尼亚独立后,中国是最早承认并与爱建交的国家之一。建交以来,中爱关系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经贸合作发展迅速,各领域互利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中国重视发展中爱友好合作关系,始终将爱沙尼亚视为中国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好朋友、好伙伴。我们尊重爱沙尼亚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支持爱沙尼亚为维护国家和领土完整所做的努力,赞赏爱沙尼亚一贯奉行对华友好政策,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立场。

就进一步发展中爱友好合作关系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保持两国高层交往,扩大政府、议会及政党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进一步增强政治互信。二是扩大两国经贸合作,不断提高互利合作水平。中方支持中国企业赴爱投资办厂,与爱方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也欢迎爱沙尼亚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参与中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三是丰富两国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落实好双边文化交流计划,采用多种方式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四是加强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与配合。中方重视爱沙尼亚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愿与爱方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看法、协调立场,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指出,明年是中爱建交15周年,希望双方继续努力,推动中爱友好与互利合作取得新成果,共同庆祝这一喜庆的日子。

吕特尔赞同对两国关系的评价和建议。他说,爱中关系发展良好,经贸合作进展顺利,在通信、信息、电子领域合作富有成效,教育和文化交流加深了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吕特尔表示,在爱沙尼亚,人们对同中国深化经贸合作,扩大文化、教育、科技交流抱有强烈兴趣。爱方希望双方加强在生物技术、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爱方愿意在欧盟与中国合作中发挥桥梁作用,也期待与中方在诸如联合国改革等国际事务中加强沟通与协调。

会谈前,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吕特尔总统访华举行欢迎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国务委员唐家璇、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农工党中央副主席陈宗兴、中国驻爱沙尼亚大使宏九印等出席了欢迎仪式。

当天?熏国务院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爱沙尼亚总统吕特尔。

表示,中方愿与爱方一道进一步加强政治交往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与配合,通过采取更加务实的合作形式,提高两国的经贸合作水平。相信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中爱关系一定会取得更快和更大的发展。

吕特尔说,在双方共同努力下,爱中关系不断深化和加强,双方在经济、文化和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成效显著。爱中合作潜力大,前景良好,希望双方加强在电子、通信、生物技术和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

8月26日?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爱沙尼亚总统吕特尔。吴邦国说,中方尊重爱沙尼亚人民所选择的发展道路,感谢爱沙尼亚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立场。中方愿与爱方一道努力,推动两国友好合作取得新进展。

吴邦国说,中国全国人大与爱沙尼亚议会的交流与合作进展顺利,各专门委员会间的互访增多。中方重视两国立法机构间的交往,欢迎更多的爱沙尼亚议员来华访问。

人与人关爱作文范文4

   这一周读弗洛姆《爱的艺术》,这是一本教人怎样学会爱的书,我想我们不应该仅仅是把这种“爱”理解为爱情,它是包涵更广博的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亦是一门艺术。在这里爱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么简单。正如作者在序言中说的那样,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的不到满足。在弗洛姆眼中,爱是一种能力,然后是一门艺术,并不是人人都懂的并不是人人都拥有。

   我们先来看一下本书开篇引的巴拉塞尔士的诗:“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但是懂的很多的人,却能爱,有见识,有眼光……对一件事了解的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我们应该去认识爱,懂的爱,了解爱,之后我们才能真正拥有爱的能力,享有爱的艺术,而不是在爱之外,却以为自己深谙此道。无知总使我们欺骗自己却并不知道被自己欺骗了。

   第一章内容很少,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做序言之后的序言来看,这里弗洛姆先谈了世俗人理解的爱,他告诉我们这些根本算不上是爱,只是一种交易。无疑现实中到处充斥着这种爱,让人感到绝望,人们就这样毫无知觉的生活在这种虚假和欺骗中,把这种虚假的爱当做此生的追求,那是可悲的,自以为是的人是可悲的,了解了这种可悲却无法挣脱的人亦是可悲的。下面让我们跟着弗洛姆一起看看存在于世俗人中的爱吧。

   弗洛姆说,“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确实如此在生活中我们大多人都持有这种观点,所以我们努力取悦对方甚至是迎合世俗以求的被爱,什么样的人是值的被爱的,我们便努力的成为什么的人来赢的人心,显然在今天物质上的优越是一种,外表的美丽帅气是一种,当然相比之下绝对是前一种更实用。人们不再考虑自己有没有爱的能力,而是考虑自己是否拥有被爱的条件,这些无关紧要的条件成了核心,不能不说这是人的爱的能力的一种丧失。

   第二中情况是,弗洛姆说,人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他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找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同这一因素紧密相关的是当代文化的特点。我们的全部文化是以购买以及互利互换的观念为基础。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基本原则。

   对于弗洛姆所揭示的世俗中的爱的形式及虚假,我们一眼便能看出来确实如此,我们眼中的爱就在以这种形式而存在,正在被如此左右着,它就如同一种实实在在的交易,这种交易讲究等价值即所谓的门当户对,这一思想深入人心,继而是各种世俗的约定,世俗的价值亦是爱中用来交换的本钱。爱被如此层层包围着,完全被遮蔽了它的本质,在这样的背景下是无法谈论爱的。

   弗洛姆说,产生在爱情这件事上一无可学这一看法的第三个错误是人们不了解“堕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人们往往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式多么寂寞。

   弗洛姆的这段话是很值的品味的,如此三则错误,他把世俗的爱几乎全部否定了,就连我们看似稍微入行一点的第三中爱也一并在内,那只是堕入情网与持久的爱根本不是一回事。如此为我们清零,那么学习爱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了。懂的很多的人是能爱的,对一件事了解的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这便是学习爱的准则。如果你选择无知,那么你离爱永远都会是那么的远。

   最后弗洛姆从整体上对本书所要阐述的内容做了一个说明,这也是我们学会爱这门艺术必然要经过的两步骤:一是掌握理论,二是掌握实践,如果还有三的话就是把成为大师看的高于一切,这就涉及到追求卓越的心了。这似乎也是学习任何一门艺术必要经过的步骤。

   爱的艺术读后感2

   刚刚才将费洛姆的《爱的艺术》这本书读完,它不仅让我进一步的理解爱的含义,同时也给了我深刻的启示。《爱的艺术》从人类最关注打的爱情话题着手,探讨了爱的本质,爱的历史以及爱在现今时代所遇到的价值和精神危机。

   在未读这本书前,我和大多数的人一样片面的认为爱就是一种令人心神荡漾的情感,爱本身十分简单,没什么可学的,困难在于找不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粗浅的。但在费洛姆《爱的艺术》里我找到了那个指引着我前进的灯塔。

   确实爱就是一门艺术,正如生活是一门艺术一样。我们要学会如何去爱,就得像学习其他的艺术——如音乐、绘画、木工等一样去开展行动。人们往往通过外在因素来赢得别人的爱。如男子所采取的方法是在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获得成功,尽可能地攫取权力或获取财富。而女人通过塑造形体和服饰打扮等手段使自己富有吸引力。虽然在现今社会里,这种行动很吃香,但是他们往往忽视了内在因素。

   爱应该是一种主动性的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性的情感。爱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得到发挥而且用不是强制的产物。爱包括了给予、责任、尊重、关心、了解等,在爱别人之前必先自爱,如果一个人能创造性地去爱,那他必然也爱自己;但他只爱别人,那他根本就没有能力去爱。

   爱是给予,只有你付出,给予后才会有收获,俗话说的好“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千万别认为给予就是在吃亏,其实他是爱的另一种诠释。

   爱是责任,因为爱,一个幸福的家庭诞生了,从此作为家里的支柱就有了所承担的责任,这是一个完全自愿的行为。

   爱是尊重,我们应该关注对方应该按照自身的本性成长和表现,不能利用对方,给对方自己的空间与自由。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应该先了解对方,如果你不了解对方,那么想尊重对方就不怎么可能。

   爱是关心,这一点母亲对孩子的爱中表现得最为显著,我同很多人一样认为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爱,因为母亲不仅孕育了我们的生命,还在我们的成长中占据主导地位。

   爱有恨多种,如父母之爱、兄弟之爱、性爱、上帝之爱等等。它是无形的无处不在的,所以细心的去观察与感受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读完《爱的艺术》这本书,我还有一个很大的感叹就是我隐约的感觉到作者对于东方文化智慧的推崇,所以,现在对于本国文化也很感兴趣,当然,在这一点上我比较赞成罗素对于中国文化的辩证看法:他觉得中国文化是一种很和谐的文化,中国人对于生活中采取的一种幽默,泰然的态度是十分可取的,但是有时候,中国文化太过于和谐,从而有一种迂腐,愚昧的倾向,我觉得在本国文化的基础上,我们是应该适当融入西方文化一种积极进取的特征。

   爱的艺术读后感3

   弗罗姆(Erich·Fromm)是人们所熟悉的现代心理学家。最近看了他那本流传已久的经典之作《爱的艺术》,弗罗姆作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之一,其在心理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而《爱的艺术》作为他集心理、人类、伦理、宗教、社会学等学术菁华和几十年理论研究于一身,被列为当今心理学的必读之作。

   《爱的艺术》(《The art of love》)从人类最关注的爱情话题着手,探讨了爱的本质、爱的历史以及爱在现今时代所遇到的价值和精神危机。爱,是人类社会最普遍而恒久的话题,千百年来无数智者和哲学家都希望拔开它罩在世人头上的谜雾,但至今仍无人能全面地阐述爱的真谛。但人们仍孜孜不倦地探索,如果歌德的那句名言“永恒的女性引导我们向上”,那么,在对爱的不懈探索中:“爱领导人类进步”则表明了爱在关乎人类自身发展与文明创造方面的不可动摇的作用。爱所以被这样郑重其事的提出来是因为“爱”关乎人生的最主要命题,不仅涉及到每一个人,也维系着每一家庭,并最终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演进和发展。爱是每一个人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人类社会正是有了爱才能存在、进步和发展,爱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与整个社会的日常活动密不可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爱就在我们心中。而另一方面,人类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也就是一部爱的历史,如果说是种族和语言的不同和差异让世界充满纷争,那么正是爱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结成团结和友谊,所以说爱是联结国家、种族、民族和人人的桥梁和纽带。现今的事实是,对爱的问题的解答不但从来没有获得过圆满的成果,在21世纪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对爱的困惑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强烈地困挠着每一个人。而弗罗姆正是先知先觉的领会到现代人的这一迷惑,这篇发表于上世纪50年代的经典佳作,是作者洞悉现代人精神危局后凭借自己的专业成就而精心烹调的心灵鸡汤。

   在书中,弗罗姆不仅考察了“爱情”这两个字通常所指的两性的爱。更多地考察了人类所有的其它意义上的爱,包括母爱、博爱、性爱、自爱和神爱。这些对不同类别爱的意义和在人类日常社会生活中的现实作用的阐述,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在具体论述时,弗罗姆则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和引用等多样化的写作手法,对爱的性质、表现、现实意义、生理学心理学价值等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清晰的思路、晓畅干练的文字、扎实的学术和理论功力、循循善诱的解说,整部书读来让人感觉轻松自如,为了进一步帮助读者理解各类爱在人类精神世界中的作用,作者对一些与自爱相近或相关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比如自爱和利己、自爱与忘我的关系,通过对自爱的辨证和说明,为在现代心理学中有积极意义的“自爱”正名,指明爱自己与爱他人并行不悖而不是此消彼长。在性爱一节里,则重点地批判了弗洛伊德情爱的性本能决定论,指出了爱情与性爱的地位和关系,这也是后弗洛伊德时代,精神分析学派对弗洛伊德性学理论的最主要修正和扬弃。

   从心理学上对爱的心理需求的分析,让我受益良多,这是弗罗姆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想通过书本宣传精神分析学派主要学术思想的重要领域。爱这个虚幻的神来之物,原来始终寄宿在人们生物需求的底层,不再是那么虚幻和不可捉摸,而是与人的整个生物特性密不可分。将爱的生物学肇始与个体的人与生俱来的身份认同感联系起来,从而引证出爱的朴素来源,如果西方人说“上帝与我同在”,那么爱也是始终与我同在。通过阅读,进而联系到平时切身的人生感悟和思考,这部分的阐述无疑让自己平时对爱的理解更深入和接近客观实际。其实,爱就是世界的灵魂,爱让这个世界充满和谐和幸福。爱其实就是埋藏在每一个人心中的种子,与我们与身俱来,可以说爱就是人类的基因和图腾。现代人吝啬于爱的给予,其实是爱的缺位和衰弱。一切人间悲剧莫不与爱的缺失和漠视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没有爱的地方,战争、杀戮、仇恨和敌对就肆无忌惮的横行、恣意妄为,人类的痛苦的灾难也和文明一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所以解释爱的问题,也就是来进一步思考人类文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进一步寻求解决之道开了一个必要的好头。

   对爱情的要素分析,爱情中几个不可或缺的基础因素(或者说是感情):关心、责任心、尊重、了解。在每一份爱心中,回味一下都有四者的存在,正是这四种爱的元素,缔造了人类爱的基调,使社会生活呈现出多姿多彩;爱的这四个元素也是每个人在内心衡量自身爱的能力、感受爱的能力的无形标尺,人性的圆满、爱情的获得和维持都必须始终有各元素的参与和结合。这四者其实是一个理想的人本主义学者在对人文精神的一次综合诉求。

   在书中,作者不仅从自己专属的心理学来分析爱情,而进一步阐明了社会意识形态对个人爱情具有渗透、影响和调节的作用。人类社会发端以来,人从本质意义上来讲都是社会中的一分子,所以爱情作为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形态,就不再是简单的心理学范畴,故而作者在分析爱的时候需要引入当时的社会发展形态、社会意识形态。这种思想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式的、纯粹的分析学派最大的区别。

   在行文基调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全书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浓厚的古典主义元素。对爱的原始渊源的考察让我置身于古典主义的神奇海洋,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西方美学的洗礼和熏陶,比如伦理学范畴中爱情与个人羞耻的那一段论述就把西方宗教学观念引入进来,从伊甸园寓言中的亚当和夏娃因初尝智慧之果而萌生的疏离感和羞辱感,讲到上帝对人类父权式的不容置疑和置否的爱,讲到上帝让约拿去尼尼微为其宣示神谕的故事……。所以阅读本书收获的不仅是心理学知识,还能得到大量的古典文艺方面的滋养。作者能综合诸人文学科的功力,特别是作者深厚的理论实力和人文素养更是让我从心底里钦佩这位心理学大师的风范和广博学识。沉浸在字里行间,作者就仿佛是与一个智者作了一次精彩的美学对话,醉心于每一行甚至每一个文字的同时。给人持久的回味和灵魂的净化,阅读的愉悦莫过于此吧!

   最可贵之处,不在于书本能为每个读者切实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而是通过对爱的阐发矫正现代人心底对爱的误认,让人们重新拾起爱的关怀,重建对于爱的信心,这一点是我读过本书后最大的收获。

   当然,任何书都有局限性,本书的美中不足之处是作者对现代爱情困局的解说只是引出了一个头,在阐释问题的更深层次原因方面分析得不够透彻和详尽。囿于社会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当代爱的缺失。可能比较武断,弗罗姆只指出资本主义中人的异化以及爱与性的分离是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中爱面临全面危机的主要原因,但我个人认为爱并不是一个意识形态差别或种族差别的而特有的问题,有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存在、有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冲突存在,就会有爱的问题的发生。爱是人类始终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将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各个脚步。同时,在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时,本书显得特别单薄,没有提出有创见性的、前瞻性的措施和手段。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批判。

   爱的艺术读后感4

   没看这本书之前一直认为爱是人的一种本能,从无条件的母爱中知道付出与奉献,从父亲的严厉与宠爱中学到坚强与责任,这都是我们潜意识中爱的本质。在读完《爱的艺术》之后才知道原来爱也是一门学问也有理论也需要实践。虽然艾里希——弗洛姆生活的时代和背景已经跟我们大相径庭,但是他对爱的理解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变迁而产生很大的分歧。书中引用了一些心理学的术语但是都不是很艰涩难懂,虽然不是完全赞同他的见解,但是他不同于一般人的对爱的诠释也使我感觉对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爱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知识和努力。弗洛姆认为造成“爱不用学习的态度”的原因是:大多数人把爱只是简单地看成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去爱,所以他们使用各种途径赢得人心、具有吸引力;还有人认为爱的问题就是爱的对象的问题,而不是爱的能力的问题,人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但是要得到一个合适的爱的对象则难的多;人们不了解“坠入情网”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在人类社会中几乎没有哪一种活动、哪一项事业像爱那样,开始时充满期待和希望,而结果又常常以失败而告终。因此,他主张爱也需要学习。在他论述的过程中我觉得有一段话说的特别好,至少我觉得很真实,“两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当他们突然拆掉使他们俩分隔的那堵高墙时,他们感觉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近,最后融为一体。但是这种类型的爱情就其本质来说是不可能持久的,它只是昙花一现。这两个人渐渐熟悉,而亲密体验的奇妙光环却日渐消退,直到最后他们的冲突、失望及彼此之间的厌烦,把当初仅存的美好感觉完全破坏掉。然而,在一开始他们根本不会想到将是这样的结果,实际上,他们并不懂什么是爱,他们只是把彼此之间如痴如醉的迷恋与疯狂当成了双方强烈爱情的表现,但其实,最初那种彼此之间的迷恋也许只说明了他们以前是多么的孤单。”确实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爱情就如昙花般稍纵即逝,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什么是爱,而只知道自己很孤单。为了逃避这种孤单的感觉而选择暂时的麻痹。

   爱的对象。“爱并不是某个具体人的一种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性格上的倾向。这种态度决定的是一个人与整个世界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决定与自己爱的对象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只爱自己的对象,而对其它人漠不关心,那么他的爱就不是真正的爱,只不过是一种共生体的依恋,或者是一种更高的意义上的自私。然而,绝大多数的人相信爱的问题就是爱的对象的问题,而不是爱的能力的问题。他们甚至认为只爱一个人不顾其他恰恰是自己强烈的爱的证明。其实这种想法十分荒谬。就像一个人想画画但又不想学习绘画这门艺术,他只关心能不能发现可以激发创作灵感的模特,自认为一旦找到就会画出美丽的作品来,这自然是荒谬可笑的。”其实我并不赞同他这种说法,对于恋爱中的人来说彼此眼中只有对方,这在我们看来在正常不过的了。他们只顾及到自己爱的人而忽略了其他人,是因为爱情本身就具有排它性。他们忽略其他人也并不能说明对其他人就没有爱,而是不同性质的爱。这在他看来是荒谬可笑的让我感觉十分不解。

人与人关爱作文范文5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语言风格;分析

张爱玲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女作家,她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讲述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她的作品受到了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广泛喜爱,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她的作品无论从选材、立意、内容、叙事、塑造人物、语言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地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彰显个人特色。张爱玲把前人的特点与自身的情感结合起来,使两者的思想产生融合,形成张爱玲体的语言风格和艺术。这种独特语言风格的形成与她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也与她苍凉的生活环境分不开,语言反应了一个人的文化底蕴,映射张爱玲生活、情感的境况。张爱玲热热度不减的原因之一,与她不同凡响的语言风格密切相关,她的语言风格有以下几点。

一、比喻手法的应用

首先,张爱玲的作品中运用了一些比喻,这些比喻生动深刻不落俗套,让人耳目一新,是别人不可能写出来的。张爱玲有着高贵的气质,这与她从小受到严格的家教与高等教育是分不开的,这就影响了她的文学作品,使其作品华丽,尖锐,对世界看的过于透彻,她运用的比喻尤其突出,常令人拍案叫绝。她的比喻对故事情节的深刻阐述,塑造人物形象起了重要作用。比如她把生命与圣经结合起来,“生命像圣,从希伯来文译成希腊文,从希腊文译成拉丁文,从拉丁文译成英文,从英文译成国语。”她把生命比作圣经,这是空前绝后的,这是她的独创,为她的小说增添了不一样的风格和亮色。再比如:“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轮满月,万里无云,像是漆黑的天上的一个白太阳。”张爱玲运用了不一样的比喻把天上的月亮竟然比作了太阳,不同凡响,与众不同

二、古典小说意味的应用

张爱玲的语言具有古典小说的意味,她的外婆是李鸿章的女儿,李鸿章是一个特别重视教育的人,他的这一观点也影响了张爱玲的父母,张爱玲从小就爱好古典文学,熟读《红楼梦》、《金瓶梅》、《海上花》等文学作品,所以在她创作的作品中深受古典文学的影响,《红楼梦》对她的影响尤为突出。例如作品《金锁记》中两个奴婢的对话与《红楼梦》的语言风格非常相似,“小双道:告诉你你可别告诉你们小姐去,咱们二奶奶家里是开麻油店的。凤箫道:开麻油店,打哪儿想起的,像你们大奶奶也是公候人家的小姐,我们那一位虽比不上大奶奶,也还不是低三下四的人。”这样的对话与红楼梦里的语言风格很是相近,容易让人想起大观园。张爱玲的古典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她的文化素养密不可分,在她的其它作品中也体现的比较明显。

三、西方现代小说的缩影

张爱玲的作品还具有西方现代小说的影子。在她的作品中,不仅仅是古典小说的翻版,还融入了外国小说的元素,加上她自己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张爱玲进行了作品的创新,写出了经久不衰的作品。

张爱玲的母亲是一位生活在旧时代的新潮女性,她曾经多次出国留学,接受外国文化的熏陶,张爱玲出生后母亲非常重视对她的教育,从张爱玲小时候母亲就亲自教她文学艺术、绘画、音乐、写作、英语,使得张爱玲受到西方和东方教育文化的双重影响,这使她眼界大开,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例如在《连环套》中人物有中国的、印度的、英国的,故事发生的地点有中国、日本、英国,人物的生活习惯中西各占一半,即有西方的文化韵味,又有中国的传统风俗。张爱玲的好多小说都是用英文写的,她对英语的运用非常流畅。

四、通俗易懂的表达手法

张爱玲小说的另一大特点是通俗易懂,具有市井小说的特点。这与她的生活经历也有关系,张爱玲成年后生活在上海沦陷区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接触到的人大部分是社会的底层,对于她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苍凉残酷的语言

张爱玲的语言特点具有苍凉残酷性。从小她的父亲就对她异常严格,比较冷漠,曾经把她关在家中险些丧命,给她的心灵造成巨大的伤害。生活在沦陷区的经历让她冷眼面对世界,艺术风格苍凉残酷。例如“无缘无故的毛骨悚然”,“一级一级没有光的存在”,“她趴在李妈背上像一个冷而白的大白蜘蛛”等,无不透露出苍凉残酷性。

张爱玲的作品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她吸取了市井小说、古典小说、外国文学、现代文学的优良风格,在加上自己对生活的深刻解读,大胆创新,创立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

参考文献:

[1]鹿义霞.一种故事的两种讲法--丁玲与张爱玲小说对比性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2]韩晶.试论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特征[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4(02).

人与人关爱作文范文6

关键词:徐坤 爱情 质询

人的一生不能没有爱情,《易经》里说“天地絪媪,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可见爱情的重要,古往今来,几乎人间的悲欢离合大都与它有关。爱情,这个被人们誉为“永恒的题材”,吸引、鼓舞着众多文人骚客、名家著者为之殚思竭虑、呕心沥血。在我国源远流长的爱情文学长河中,闪现着无数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牡丹亭》中的柳梦梅与杜丽娘等等,他们的爱情可以超越生死、门第,可以天上人间,不知有多少读者为之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劳伦斯说:“对人类来说,最伟大的关系不外乎就是男女间的关系了。”[1]每个人都希望拥有“琴瑟相和”“忠贞不二”“始终不渝”的爱情。但是人类的文明发展到了今天,徐坤发现了爱情的脆弱不堪,在她的文本中对爱情神话进行了解构,宣告了在市场化、现代化的语境中爱情的破产。正如徐坤的小说《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题记中所说,“总有一个酒吧里汇聚着人/总有一个单身女人家里半敞着门/我们的爱情哪里去了?”人类创造着文明,可是文明背后的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却让人感到了彻骨的悲凉。

一、“性”的游戏,欲望的释放,商品的交换

人作为一个具有社会性与自然性双重特征的动物,在追求爱情方面总要力求达到精神和肉体的合一。“食色性也”,在爱情中对于“性”的追求当然具有极大的合理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追求“性”时要放弃精神,或把“性”作为一种资源或商品去交易。原苏联著名作家马卡连柯说:“爱情不能单纯地从动物的性的吸引力中培养出来。爱情中爱的力量只能在人类的非的爱情培养中存在。”黑格尔也强调:“爱情里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只是停留在上,而是显出一种本身的丰富的高尚优美的心灵……”可是,在一个物化的时代里,在徐坤的小说里,笔者发现男人与女人之间所谓的“爱情”只不过是一场游戏,一个交易,严肃性、纯洁性已不复存在。

小说《遭遇爱情》从题目来看,好像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其实不然,岛村与梅只是生意上的往来,他们所营造出的诗意的、看似爱情的氛围只不过是觉得可以更能给彼此带来利益。岛村的感情神经已经麻木,“他始终不敢肯定,那些争相以身相许,或者稍微给一点暗示就能牵引着上床,并且趁他耳聋眼瞎就要进入极致时却还在趁火打劫谈生意条件的女人还算不算是女人,同时,他也不知道自己这般视上床如入厕的人心中是否还会有什么真正的爱情萌生。金钱早已严重破坏了岛村对女人的兴趣,连同他对美的鉴赏也一道给毁掉了。没有谁能够拯救得了他,也没有一颗心灵能够向他逼近”。这就是岛村的爱情感言。当岛村对梅产生感觉想获取性时,梅却利用岛村的心理争取获得极低的价格,最大的利益。两人机关算尽,最后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一场爱情的游戏之后,一个欲哭无泪,一个坠入无边的虚妄。《热狗》中,中年知识分子、评论家陈维高利用自己的“学术文章”获得了小鹅儿的肉体抚慰,当小鹅儿出名之后,陈维高也不得不又被某某家代替了。说穿了,陈维高与小鹅儿之间只不过是一场交易。另外像《爱你两周半》中顾跃进与于珊珊、《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中的汪新荃与毛榛莫不如此。花前月下的浪漫情怀,两情依依的迷人意境,海誓山盟的高尚承诺等富有“诗情画意”的爱情,留下的也不过是的宣泄罢了。从中笔者发现了徐坤对世俗人生的一份警醒,也是对读者的一份提醒。

二、时间性:不再相信永恒

在汉代乐府诗鼓吹曲辞收录的《上邪》系铙歌18篇之一,写道:“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2]这是女子的自誓之词,汉女子表达了自己对意中人真挚、热烈的爱。可是在现代,“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爱情,已经被“爱你两周半”和“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代替,爱情的时间明显缩短了。现代人的感官早已麻木,怎容得下千年的爱恋。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快速的生活节奏,沉重的生活压力已使长相厮守成为一种奢望。《厨房》中男人送女人回家,作者感叹说:“短短一程中的呵护和温暖,也足够她凭吊一生。”《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中毛榛与陈米松的爱情无疑是对爱情不会永恒的宣告。在这个充满“时代病”的现实里,结婚十年,相亲相爱的一对以一封“诀别书”而告终。如此牢靠的爱情没有任何缘由地突然坍塌。爱情真的太脆弱了。我们的现实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每个人的内心都伤痕累累,彼此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不敢交给对方,如《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中的庞大固埃,《一个老外在中国》中的尼尔斯。

《爱之路》中的赵理惠离婚后两次“爱情”受挫。《相聚梁山泊》中柳芭在结婚、离婚、结婚、离婚不停地折腾后决定终生不再嫁人,并称“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站着一个全力支持他的女人,而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必定站着无数个伤透了她心的男人”。《离爱远点》中的漂亮女作家对爱情远远避开,过着潇洒的单身生活。《爱你两周半》中梁丽茹和董强的爱情也不过是云南旅游的一点儿浪漫而已。徐坤用笔写下了她对现代人的思考,对文明的思考,对人的存在的思考。也许美丽的爱情不适合城市这块土壤,爱情在都市中找不到其生长所需的土壤、空气、温度与养料。都市里只有权利、金钱与狡诈。韩春燕认为,“美丽的爱情总是该与农业文明相伴,而在大工业社会中崛起的都市已经成为一头怪兽,一只妖鸟,它在使人类不断发生异化的同时,也吞噬了他们美丽的爱情”[3]。

虽然爱情如此短暂与脆弱,但是我们发现徐坤仍然发出了真诚地呼唤,在《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结尾处,“旋转餐厅的景物又一次在她眼前旋转起来,旋转、旋转……她满含泪水,在心里低低呼唤:爱人啊,不要不告别就走啊!衷心祝福你有个好的前程……”在这温暖的呼唤背后是女性的理解、宽容,也是徐坤对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的渴望。这正是徐坤的小说与一般意义上的女性写作的不同之处,如马相武所说的“徐坤小说的触角伸向男女共存的文化空间,再现并关怀包含两性的人类特别是中国人的生存处境”[4]。徐坤是以一个女性文化人的视角观察人生、审察现实的,表现出的是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文化”品性,她对爱情神话的质询体现了她对理想的两性关系的深切思考。

注释:

[1]劳伦斯:《灵与肉的剖白》,转引自李复威:《新时期以来爱情文学的遭遇》,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4期。

[2]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28页。

[3]韩春燕:《徐坤长篇新作〈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的悲剧意蕴》,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人与人关爱作文范文7

关键词: 女性本位 张爱玲 王安忆 相似 差异

前言

张爱玲与王安忆是两位非常有个性的女作家。两人在各自所处的时代文坛上大放异彩,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文学地位。“日本与谢野晶子夫人这样说过:‘实在说:妇人描写妇人自己的心理,最能够使人有感动的地方,因为这是妇人描写自身的心理缘故。所以妇人若能在男人的短处方面努力,比较容易收到效果’。”这恐怕就是这两位出色的女作家成功的法宝了。近年来,把两人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在王安忆的《长恨歌》问世以后。不过,王安忆本人却不认为自己和张爱玲有相似之处,甚至不承认张爱玲对她有多大影响。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两个人的比较研究,因为作品在面世以后往往会超越作者的本来意图生出连作者也浑然不觉的言外之意。

一、女性意识视角下张爱玲与王安忆的创作相似之处

两人在作品创作中是有着契合点的,尤其在对上海这座大都市以及上海女性的描写刻画方面。张爱玲《传奇》中的故事大都发生在上海,仅有几篇发生在香港,不过也是上海人在香港,“芯子”仍然是上海的。王安忆都市题材的小说也无一例外把上海作为书写大环境,塑造出了一个个具有鲜明特点的女性人物形象,如富萍、妹头、王琦瑶等等。因此,评论界普遍认为,王安忆是传承了张爱玲的衣钵的。著名学者王德威更是认为她是张爱玲之后海派小说的传人,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一)琐碎人生

张、王两人都写上海,但却不是写上海这座大都市的喧嚣和繁华,而是去关注平凡人物的平凡故事,即小人物的“琐碎人生”。另外,在关注普通人物时,他们更多着眼于人物日常生活的刻画,而忽视整个大时代背景下政局的动荡,社会的混乱以及战争的频发,仅以人物自身的家族与人际关系为写作环境。

相对于人生的飞扬,张爱玲更喜欢人生的安稳与朴素。张爱玲却认为“人生的所谓‘生趣’全在那些不相干的事”,“人生安稳的一面则有着永恒的意味”。她说:“我甚至只写一些男女之间的小事情……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朴素,也更放恣的。”因此,她常津津乐道于室内家具的摆设、人物的发式、服装的质地面料等微不足道却对人物的刻画极有帮助的细节。这其中不无作者的人生观。她写《倾城之恋》白流苏与范柳原两个精刮之人相互算计最终却修成正果的情爱故事,小到蚊香的青烟,白柳两人婚后的一餐牦汤,但却对大到影响众人生死的战争不着重墨,战争只是让香港沦陷,成全了他们姻缘的外在契机罢了。张爱玲的小说往往忽视宏大的场景,而从小处着眼,关注一些男女之间的小事情。在这些凡人凡事中,她努力实现“传奇”与“平凡”的辩证统一,通过“传奇”来表现“平凡”。

和张爱玲一样,王安忆也将目光集中在更稳定更真实的日常生活场景上。在谈到小说的创作中,她说:“我想是从冗长的日复一日的生计中提炼出的精华,于是这家常才可成为审美对象。”她孜孜不倦地从冗长的日复一日的生计中提炼出美的内涵,营造出具有小市民气息的氛围。在她笔下,女性人物多是些“弄堂的女儿”。这是因为她认为“里弄是这个城市的象征和中流砥柱…….是这个城市的规则和传统的承继者”。在《长恨歌》和《妹头》中,这样的细节描写很多很多:悠长狭窄的弄堂,盘旋于城市上空的白鸽,弥漫于弄堂的油烟,灯光柔和咖啡飘香的咖啡厅等。只有通过细节的描绘,日常生活的叙写,女性的心路历程才能更好地展现。因为女性的心思细腻,对细节的注意要比男性多得多,女性意识也常在小处体现。

(二)女性意识的觉醒

作为以女性为主要写作对象的女作家,无论她们承认与否,读者都能毫不费力地看出她们是带着女性意识来创作的。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命运那么悲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天道阳尊阴卑,人事男尊女卑”,女性常常处于社会的边缘地位。封建宗法道德以及有着中心话语权的男性的自私,虚伪,阴险,不负责任,把女性一步步推上了不归之路,使女性在男权的支配下“本能的发展出一套求生的策略,女性夷然的活下去”。

张爱玲不仅描写了女性悲剧命运,她的深刻之处在于探究了女性悲剧的内在原因,即女性生生世世因袭的生来就是男性附庸的“原罪意识”。她在散文《谈女人》中说:“女人之所以被征服,成为父系宗法社会的奴隶,是因为体力比不上男子。但是男子的体力也比不上豺狼虎豹,何以在物竞天择的过程中不曾为禽兽所屈服呢?可见得单怪别人是不行的。”这就说明了女性的被奴役是与她们自身的软弱以及对金钱、的渴求是分不开的。葛薇龙原本是一个多么纯真的女学生,却因为内心对乔琪无法抑制的让自己堕落到“自愿”卖身求钱让乔琪挥霍的地步。

对上海和上海女性有着深厚情感的王安忆在四十年之后从张爱玲手中接下了女性关怀传统的接力棒。她对女性心理的刻画多少有点张爱玲的影子。她写王琦瑶这个昔日的上海小姐,在五六十年代风韵犹存时精刮算计和几个男子发生情爱关系,这俨然又是白流苏的翻版。到八九十年代和女儿的男同学发生畸恋时,王安忆把王琦瑶那种想要逃脱时光束缚以及想要抓住老克腊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她真是得到了张爱玲海派传统的精髓。小说《米尼》中的米尼在偶然的机会下与阿康相识并相爱,阿康偷窃被捕后,她竟靠偷窃养活着他们的孩子,后来又在阿康的引诱下堕落成了一个。欲望的大网把她层层包裹起来,挣扎无望。人类最大的悲剧往往是由自身的招致的。王安忆写这些女性的不幸,意在于教后来的女性引以为鉴,敢于反抗,抛弃旧习,追求新的幸福生活。

二、女性意识视角下张爱玲与王安忆的创作不同之处

虽然两人在小说创作上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两者之间的差异。张爱玲的人生观是虚无的,王安忆的作品中更多的是种写实主义的手法。

(一)现实与虚无

两人的人世观还有着虚无与现实之分。张爱玲常说:“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她对人生对社会有着太多的无奈与无从把握,这种无奈与无从把握构成了她人生观中苍凉的虚无之感。满眼的繁华又能怎样呢,只不过是一季匆匆的幻象,什么都将成为过去。这种虚无之感折射到她的作品中便是意象化的手法和“参差对照”的审美原则的应用。夏志清评价她的小说“意象丰富,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在《传奇》中出现了大量的“月亮”和“镜子”意象,这些“月亮”和“镜子”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作者有意为之,或者说是意有所指。这种无所依归的虚无之感使她急切地想抓住一切现实的世俗的东西。这在音乐方面最有体现,她常采用“参差对照”的手法,摒弃斩钉截铁的古典写法。这种“不要彻底”的原则,也缘于虚无之感,人生那么虚无,何苦还要把它写得那么彻底呢?

对于张爱玲写作“不要彻底”的原则王安忆则有自己的看法。当问到张爱玲的世界观人生观与她自己的异处时,她说:“我和她有许多不一样,事实上我和她世界观不一样。张爱玲是非常虚无的……我不一样,我还是往前走,即使前面是虚无我也要走过去看一看。”这一下就点出了她的不同之处,即她是尊崇现实主义的。即使人生是虚无缥缈的,她也能用直观写实的笔触把人生梳理清楚再展现在读者面前。她很少运用意象手法,但却能从现实的存在中探析人物特定的心态,向着人性的深处开拓。她不认为张爱玲是这一时期最优秀的作家,对鲁迅先生却推崇至极。她说:“我更敬重现实主义的鲁迅,因他是从现实的步骤上结结实实地走来。”这可以看作是王安忆自身的创作追求了。《纪实与虚构》中作者虽天马行空地虚构了自己母系家族的历史,但是单数章节仍然一步一印地描写了这个上海女作家的生活场景。可见,王安忆是能“以写实精神,经营最虚无的人生情境”的。

(二)感性与理性

张爱玲出生于上海,虽然在香港呆过,后又定居美国,但她从来都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而王安忆却始终把自己看作是迁居到上海的外来人。这一点的差别就使她们对上海及上海女人有着深度不同的情感。在这方面,王安忆比张爱玲能更理性客观地观察上海和上海女人。对于上海这个城市,王安忆有她独特的理解和发现。而张爱玲则陷入了自己的上海情结,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张爱玲没有跳出时代的圈子和自己的感性体验,她的作品融入了大量自己的感性体验,虽然能对女性悲剧进行描摹,发出声声唏嘘,但是却不能与她们同悲喜,她是个人生戏剧的鉴赏者。张爱玲的童年生活是不幸的,生在上海长在上海又在上海的她深深地体会到这个城市人与人之间的泠漠、仇视和隔阂。没落的贵族家族出身,让她身上又多了层苍凉之感。“童年失落与家庭,又和家庭一起失落于时代”的特殊情绪,在她的作品中多有体现。

和张爱玲不同,王安忆创作中更注重以理性的精神审视并创造人物,她对女性的书写更多的是一种雕刻。她说“我敢肯定,一部长篇必须是一部哲学,长篇从总体上讲,应该是理性的,不能靠感性去完成一部长篇小说。”理性地审视社会,审视女性命运,成为王安忆创作的基点,也构成了她与张爱玲注重感性体验的迥异之处。王安忆也会从生活中得到许多感性体验,但由于她的外来人身份促使她在塑造分析人物时常常在自己感性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概括归纳,使之有哲学的意味。她的小说作品中常常有一种超越于故事之上的理性哲学精神和人文关怀。《荒山之恋》中对爱情的宿命表达,爱情导致悲剧很正常,并不一定与社会有关,更重要的是由他们性格决定。较之于张爱玲的贵族气,王安忆作品表现的是市民气。这种市民气使她不再像个贵族一样傲视众人,而是与众人同在,寻找平凡女性生活的本质。

三、女性意识视角下张爱玲与王安忆的文学价值

张爱玲与王安忆从女性的婚恋生活出发,对女性的生存状态和感情层面表达了深刻的女性关怀。陈芳明在《乱世文章与乱世佳人》中指出:“当许多作家在关心整个民族命运时,张爱玲选择了对个人命运的探索。当其他作家都轰轰烈烈在凸现国家意识时,张爱玲揭示了什么是女性意识。”她真实的掀开了黑夜里女性生活的残酷画面,把冷酷无情的笔触深入到女性的内心之中,在探讨女性悲剧命运的过程中,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女性本体内部,体察女性自身的人格缺陷,以警示处于麻木状态中的女性,并使她们突破自我,寻求一条自我救赎之路。张爱玲的作品是研究女性文学特质的丰富宝藏。

女性文本技巧,在于“攻击、修订、解构和重建从男人文学中继承下来的那些女性形象,尤其是那种天使和妖妇的两极典型形象。”王安忆的作品解构和重建了男性文学中典型的天使和妖妇形象,塑造了一些既有些小奸小滑又有着生命韧性的女性,赞扬了他们蓬勃的生命力,以热切亲近的目光倾心关注女性思想和精神的成熟,对女性主义文学传统进行了传承与拓新。在她的笔下,新的女性时代正在开始,女性对自己的审视有了更清醒的认识。王安忆是位多产而且风格多变的作家,每次文学思潮都能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但是变化中有着恒定的一面,即对女性命运永远的关注与思考。

结论

张爱玲与王安忆都摆脱了“五四”以来的宏大叙事视角,而从个人立场来剖析女性心狱世界,为处在欲望中挣扎堕落的女性找到了见到光明的机会。张爱玲以自己的体验出发,描摹在三四十年代十里洋场的上海平凡女性的悲剧生活,她又以女性自身缺陷出发,批判了女性的软弱和被欲望所困。王安忆从自己的体验中得到感悟,以直观写实的笔触叙述女性日常生活场景。她更以全方位多层次的角度分析女性心理,对女性既有批判又有赏识,肯定她们顽强的生命力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对张爱玲的海派女性主义文学是一种拓新。异中求同,在上海和上海女性这两方面,两人的创作有着共同的契合点,都对她们的琐碎人生和细腻心理进行探究。她们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作品中寄予了深刻的女性关怀,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参考文献:

[1]谭正璧.论苏青与张爱玲[A].金宏达,华丽影沉[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2]张爱玲.烬余录[A].金宏达,于青.张爱玲文集:卷4[C].合肥:安徽文艺出社,1992.

[3]张爱玲.自己的文章[A].金宏达,于青.张爱玲文集:卷4[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4]王安忆.我看96、97上海小说[J].小说界,2001,(1).

[5]陈芳明.毁灭与永恒[A].华丽与苍凉[M].台湾:皇冠出版社,199

[6]张爱玲.谈女人[A].金宏达.华丽影沉[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7]祈建文.王安忆要与张爱玲划清界限[J],文艺报,2001,(5).

[8]王安忆.世俗的张爱玲[A].金宏达.华丽影沉[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9]王安忆.当前文学创作中的轻与重——文学对话录[J].当代作家评论,1993.

人与人关爱作文范文8

我总在思考:残忍是否是人性中固有的?是否我们的教育缺少关于爱的教育?缺少关于爱他人、爱动物、爱自然的教育?丢掉了对他人对世界的真正的关爱,我们容易变得狭隘、自私;只知道人类的生命宝贵,不知道动物,特别是弱小的生命也同样宝贵。我觉得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关善待生命的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因为“语文代表一个国家的精神、思想、人文底蕴”,唯其如此,语文教师应更多地注重在学习中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情感的交流,注重以真情感染学生,以形象唤起美感,叩击学生的心弦,点燃智慧的火花,使其产生求知的欲望。语文教学应以“以人文教育为本位”,这是当前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强音。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人文教育,孔子将人文教育摆在教育的显要位置,他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他对不重视人文教育的教育深表忧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是吾忧也。”(《论语》)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给语文教学提供了博大精深的人文教育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一、利用教材相关内容讲述生命的各具特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爱心。

鲁迅先生的《百草园》中五彩缤纷的动植物,组成了一幅幅百读不厌的美丽图画,那些小动物们,轻捷的叫天子,肥胖的黄峰,弹琴的蟋蟀,低唱的油蛉,能发出“啪”的一声的斑蝥,断砖下的蜈蚣,更令人神往的是雪地里觅食的稻鸡、角鸡、鹁鸪、蓝背等,无不为百草园增添无穷的乐趣。鲁迅写百草园中的自然之美,自在之趣,自由之态,引起我们对大自然神奇世界的热爱和向往,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关注自然、探索自然的愿望。

再看冯骥才笔下的小珍珠鸟,浑身毛茸茸的,像一只蓬松的球儿。它在“我”的茶杯中喝茶,在“我”面前的稿纸上走来绕去,并啄啄“我”的笔尖,甚至在“我”的肩上睡着了,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人鸟共处图,这令人羡慕的互相依赖的美好境界,就来自作者对弱小生命的热爱与百倍的呵护。人与鸟尚且如此,人与人之间更应如此。我们需要信任,我们呼唤爱,首先我们得付出爱,让人信任。

二、给学生多介绍并朗读一些能震撼心灵引起共鸣的关于善待生命的文章。

给学生介绍有关人和动物、人和自然应该和谐共处为主题的文章,是语文教师应该做的。利用这些文章,教育学生关爱身边的每一种生物,与它们做朋友,与大自然做朋友,弘扬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师的应尽职责。

俄国屠格涅夫的《麻雀》一文,讲述一只老麻雀为了保护幼子而不顾自己的弱小,敢于在强大的对手面前挺身而出,你看它“突然从身边的树上落下”,“势如飞石一般,正投到狗的鼻前来。它惊惶万状,倒竖了全身的羽毛,发出绝望而哀求的叫声,两次投向那牙齿发光的张大的口边”。因为爱,它变得悲壮,也全靠这爱,物类的生命才得以维持和发展。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写斑羚群被逼走投无路奔向伤心崖,面对生死抉择,雨后突然出现的一道彩虹,促使镰刀头羊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想出那么一个挽救种群生存的“飞渡”绝招,使整个斑羚群体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群体,为了生存共渡难关。那种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飞渡壮举,真是震慑人心,任何有良知的人看了都绝对不会再去伤害这些高傲睿智的生命。唐敏的《心中的鹰》一文中,鹰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热爱生命、珍视生命、敬畏生命的象征。“没有鹰的天空”是多么遗憾,“人们啊,放下手中的枪,抛弃愚昧无知,回到人性、理性上来吧!”这呼唤怎能不让学生震撼呢?

这些文章,通过对动物行为的认识,能提高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并对人类自身的存在进行反思,使学生学会用一种“人文关怀”的心态对待这个世界。我们阅读的报纸杂志中,随时能发现有关珍爱生命、善待弱小生命的引起人共鸣的文章,借课前几分钟向学生做介绍,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关注大自然,思索生命的意义,会爱心永驻。另外,电视《动物世界》中的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画面,一个个生命的奥秘,同样是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好材料。

三、在作文练笔中增强善待小动物的意识。

很多学生的家中都养有小鸟、小狗、小猫、小兔及小龟小鱼等小动物,他们对这些小动物关怀备至,悉心饲养,与小动物有着很深的感情。每次回家,都会给小动物换水喂食,并诉说一些学校里发生的事,仿佛面对的是自己的一位小伙伴。他们介绍起所养的小动物的形体特点、生活习性,自己喜爱的原因及对小动物的厚爱等真是头头是道,如数家珍。因此引导学生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想象成具有人的思想感情的生命,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好朋友,用童话手法写作文“我最喜爱的小动物”,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所喜爱所呵护的小动物身上,思考它们的生活、它们的内心感受和它们的命运遭遇,培养学生热爱每个生命、热爱生活的纯洁美好的思想感情。人文情感对人的影响都是终身的,不可低估。人文情感的教育应该作为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并有效地在教学中予以实施。问题的关键是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能否充分挖掘出教学内容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师生间和谐的“情感交流场”,并在情感的流程中达到知识输出与接纳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用多情的心去感悟、用多情的嘴去抒发、用动情的话语去感染学生。《祭十二郎文》中催心动骨的叔侄情,《孔雀东南飞》中催人泪下的夫妻情,“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的别离情,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极好材料。我让学生反复吟诵,使学生入情入境,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还通过字、词、句及文章有关内容的赏析,把人文教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分析中。如讲授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悲愤”这一厚重而又深广情感的外在形象意义,烈士们在弹雨中殒身不恤的“事实”等;引导学生联想历史上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仁人志士。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头脑审视作品中的善恶美丑,形素养。将人文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地融合,构建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思路。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日本著名心理学教授佑泽武元说:“在促进学生的学习方面,不能无视情感的作用。情感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或者成为刺激,或者成为障碍。”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情感”教育的作用,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通过定时的写作和自由的随笔训练,实现师生间情感的互通。现在的中学生除上网外,大多喜欢用笔来宣泄他们内心的情感。这种宣泄,其实是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自我情感的内省教育。我利用写作这块独特的“情感自留地”,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内省。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对日常生活的体验,对同学教师的看法,对社会世事的思考,对男女之间的情感,无不出现在他们的“情感自留地”中。他们有了一个跟老师交流的场所,而且不用顾忌什么。这样,他们的主体情感得到强化与提升,从而消除各种消极颓废的情绪,形成积极明朗的心境,树立坚定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人与人关爱作文范文9

初三的孩子,十四五岁,正是少男多情少女怀春的年纪。巧的是,我们语文课本的文言文单元中偏又编选了《诗经》中的两首爱情名篇《关雎》和《蒹葭》,从学生们躲闪又兴奋的眼神中,我看出了他们的期待。让躁动的心灵平静下来的最好办法是疏导,给情感一个合理的宣泄口。也罢,爱情既然来了,就先别让它走开,就让我们在语文课上,潇潇洒洒地谈一谈“爱情”吧!

一、大大方方谈“爱情”

由于青春期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十四五岁的青少年开始对两性关系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开始对爱情进行探索,部分学生甚至尝试着去模仿成人谈情说爱而陷入早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并不奇怪。中国有悠久的禁忌文化,在性教育方面有浓厚的愚民传统,其实越是讳莫如深越容易激发好奇心。与其让这些纯洁的心灵从不健康的书籍杂志、网络资源中寻找变了质的答案,不如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对“爱情”这一话题加以开诚布公的正面讨论。

于是,在教学《关雎》时,我开门见山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这首诗歌从内容而言,属于哪一类题材?”一向热闹踊跃的课堂忽然冷了场,有的学生低下头,有的学生脸上浮现出暧昧的微笑。沉默良久,角落里传来一位调皮男生的回答:“耐情诗呗!”学生们“轰”的一声笑了,我也笑了,“耐情”――“爱情”,故意吐字不清的发音里既包含着勇气,又有掩饰不住的羞涩。我微笑着加重语气:“恭喜你,答对了!这是《诗经》中非常著名的一首爱情诗!”我的微笑,加上坦荡的眼神,大方自然的肢体语言,都在向学生传达着一个明白无误的信息:爱情是一种纯洁而崇高的情感,谈论作品中的爱情话题是学习研究的一部分,不必扭捏,无须讳言。

为了尽量消除学生的心理顾忌,我甚至搬出了自己学生时代的读书笔记,向他们展示我在这个年龄时读爱情文学的心得体会。教师的态度健康阳光,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渐渐地,“爱情”不再是一个别扭、拗口的字眼,他们终于能够大大方方说出自己对作品中爱情主题的认识了。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文学是爱情最美丽的载体。初中语文课本中涉及爱情的篇章虽然不多,却也足以勾起人的无限想象。另外,我们要求学生课外阅读的名著作品中,对于爱情的描写也比比皆是。让学生直面经典作品中美好的爱情,就像面对亲情、友谊那样,大胆公开地利用健康美好的爱情精品来熏陶学生,净化他们的心灵,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与人生观。这不仅是一个解疑的过程,更昭示着一种襟怀坦荡的为学态度,它对于解放学生的思想,培养他们从容大气的气质,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二、明明白白谈“爱情”

既然已经开始谈了,那就干脆谈个明白,谈个透彻吧!其实,爱情的教育早于我们的课本,小时候背过的唐诗名作《相思》,听过的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民间传说,读过的灰姑娘、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无不贯穿着“爱情”这一主线。进入青春期,躁动不安的心对这一题材的作品尤为敏感。学校的课本中有相关的选文,课外有经典的名著,也有形形的青春言情小说,文学作品中的爱情随处可见。可是,爱情究竟是什么?

《关雎》中的那个男子为思恋的人“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李清照由于思念远行的丈夫而“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泰坦尼克》中男主人公杰克因为爱罗斯而放弃求生的最后一根浮木葬身海底,罗斯同样因为爱杰克而坚守着一份生命的承诺最终顽强地活下来……爱情是爱人之间的生死相依,相濡以沫,是心灵的交融与契合。然而,爱情仅仅如此吗?

青春期的孩子,敏感、脆弱,他们对爱情的解读往往是偏执、狭隘的。他们容易为文学作品中的爱情片断所打动,往往沉迷其中柔肠百转;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有时因“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无病,有时则会因对爱情的好奇而跃跃欲试。对爱情文学的指导阅读稍有不慎便会沦为“早恋”的“教科书”,所以,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白:爱情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情感,它必须有道德感、理智感制约,才不至于误入歧途。

仅凭几篇课本选文畅谈“爱情”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我让学生搜集了他们曾经读过的爱情作品,并推荐了诸如舒婷《致橡树》、裴多菲《自由与爱情》等多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并加以分析。

林觉民把对妻子的爱扩充到对天下人的爱,为天下人谋福利,牺牲生命在所不惜(《与妻书》);水生嫂将对水生的爱融为对国家的爱,对敌人的恨,体现在行动上就是对丈夫打鬼子这一英雄行为的默默支持(《荷花淀》);舒婷决心与爱人同样以树的形象共担风霜雨露,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实现人生价值(《致橡树》);矮小、卑微的简爱面对身份高贵的罗切斯特大胆表露爱意,并说出“我们的灵魂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这样充满独立意识和女性尊严的话语(《简爱》);匈牙利诗人裴多菲面对屠刀吟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不朽誓言……在这里,爱情不仅破除了门第观念,超越年龄、容貌、财产、时空,甚至于死亡,而且体现着一种人格的尊严和献身的快乐,散发着耀眼的人性光辉。可见,爱情的价值只有融入到事业之中,融入到人生之中,才会充分显示出其崇高圣洁的意义。别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我们生活的全部目的仅在于我们个人的幸福,而我们个人的幸福又仅仅在于一个爱情,那么,生活就会变成一片遍布荒茔枯冢的真正阴暗的荒原,变成一座可怕的地狱。”

爱情在文学作品中流光溢彩,而对于中学生来说,这种爱只可感受了解,不可效仿。中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蒹葭》一诗,抒发了一位男子不畏艰难执着追求意中人的情愫,诗的情感和意境都带有一种朦胧的美。诗中的男女主人公也许并没有真正见过面,更没有深层交往,这一点恰与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相似。教学这首诗时我抓住了“朦胧”二字引导学生分析体会,让学生了解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少男少女的爱也是如此。超过了这个“度”,美的事物就会向其反面发展。肯定地说,爱是美好的,追求爱是成熟的标志,无可厚非,但人生的任务是阶段性的,爱情之果如果在没有成熟时就过早地强行采摘,那只能品尝到它的苦涩。引导学生先把美好的感情藏在心里,到有了成熟的爱情观和判断力时再理智地释放,爱会更甜蜜。通过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以一种人文关怀的态度给学生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学生便乐于回应,乐于接受。

明明白白谈“爱情”,就是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什么是爱情,从道德上认识爱情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这样,学生消除了对爱情的神秘感,也从老师那得到了真正想得到的“金玉良言”,其教育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三、漂漂亮亮谈“爱情”

语文课毕竟不是思想品德课,不是青春期教育课,因此,不能把涉及爱情的语文课上成单纯的爱情启蒙课,就像不能把《赤壁之战》作为军事战役案例,不能把《故宫博物院》当作景点介绍一样。附着于“爱情”主题上漂亮的写作形式也应该是语文课的重点突破目标。换言之,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爱情类文学的品读过程中应该是融合在一起的。

学习《蒹葭》,理解爱情的“朦胧美”不能脱离其比兴手法的运用及重章迭句式的民歌风格;学习《泰坦尼克》,理解爱情的无私与伟大不能忽视剧本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及运用对话、心理刻画人物的手段。在指导学生阅读课外文学作品时,当然更要注重对其写作技巧的分析和学习。

学生手中的言情作品,多属于流行文学,某些作品甚至格调低俗,文笔粗糙,不仅无益于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而且直接破坏了文学应该具有的美感,极大影响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和审美能力。我曾经选出了几本颇具代表性的所谓“青春小说”拿到课堂上与学生共同讨论,从思想意义、写作技法、语言感染力等方面与名著进行对比阅读。因为这是学生平时感兴趣的作品,所以他们参与评论的积极性很高,评论产生的结果也出乎意料的好。在批评性阅读的氛围中,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无形中提高了。

此外,我还设计了几个具体操作环节,以提高学生相应的语文学习能力。

首先,说一说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故事。言简意赅地概括故事内容,或者朗读经典的爱情片断,谈谈为之感动的理由。要求可以侧重于对故事意义内涵、情感张力的评价,也可以侧重于对写作技巧或语言文字的分析。

其次,描一描心中的爱情。可以对爱情进行诗化的描写,也可以对爱情进行理性而凝练的陈述。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再次,抄一抄爱的箴言。让学生搜集名著作品中有关爱情的经典语句,并为自己搜集整理的内容拟一个小标题。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阅读、积累的习惯进一步养成,朗读、口语表达、概括归纳、分析综合、创新思维、写作等语文综合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漂漂亮亮谈爱情”的结果是大部分学生把阅读的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名篇佳作中,学习从经典作品中获取更多的文学营养。在阅读流行文学时也多了一道“鉴别”的程序,对庸俗作品有了一点“警惕心”、“免疫力”。

人与人关爱作文范文10

〔关键词〕心理学;普爱;人格;社会心理;人际关系;利他;亲社会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3-0018-03

一、“普爱人格”的心理学内涵

在我国,“普爱人格”的明确提出,是近几年的事。但是,人们对“普爱人格”的思考自古就有,主要是墨子“兼爱”思想和孔孟“仁爱”学说,到了近代则主要是孙中山的“博爱”主张。所有这些思想无不与政治哲学交融在一起,抽象色彩极为浓重。学者中真正从人格角度思考“普爱”的寥寥无几。在笔者查阅的相关论述中,只发现三国时期刘劭的主张,似乎直接体现了对“普爱人格”的微妙洞察。刘劭受《尚书》中“九德”的启示,在《人物志》中把人格划分为12种不同类型,包括强毅之人、柔顺之人、雄悍之人、惧慎之人、凌楷之人、辨博之人、弘普之人、狷介之人、休动之人、沉静之人、朴露之人、韬谲之人。其中,弘普之人的人格是“意爱周洽”,认为这样的人“普博周洽,弘在覆裕,失在溷浊”,笔者认为这是对“普爱人格”的懵懂描绘。严格讲来,刘劭的主张也只是“主张”,他只述及弘普之人的行为表现,没有也不可能有心理学依据。至今,心理学界还没有形成对“普爱人格”的准确定义。

笔者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定义“普爱人格”:在普爱心理认知下自觉践行爱人、助人、利他等亲社会行为的人格特质。所谓“普爱”,顾名思义就是广泛意义上的爱,泛指爱自己、爱他人、爱国家、爱自然、爱社会,其核心是行为利他性。所谓“人格”,是指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与行为呈式,它内在地包含着个体心理倾向与个体行为倾向两方面。具体地说,从心理倾向上看,“普爱人格”表现为共情、善良、宽容与悲悯之心。从行为倾向上看,“普爱人格”表现为助人、利他等亲社会行为。“普爱人格”是对冷漠人格的根本否定,意味着人们要学会普爱生命,爱人惜物,要用真爱普撒人文的光辉。“普爱人格”的塑造,有利于人们在生命历程中将仁爱传播到普天之下,实现人与自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二、塑造“普爱人格”的心理学依据

笔者提出把塑造“普爱人格”作为当下中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其核心是把“爱”作为人格的重要元素予以培育,这在心理学上有着广泛的依据,主要包括: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依据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心理,爱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前提,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抑制人的成长,“爱的需要受到挫折,是心理失调的主要原因。”[1]可见,受教育者的“普爱人格”是他们寻求自我发展、实现“高峰体验”的内驱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位代表罗杰斯是杰出的心理治疗大师,他主张在治疗中对问题儿童实施“积极关注”,强调协调与坦诚,为患者创造和谐安全的氛围,并无条件给予患者关怀,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笔者认为罗杰斯所说的“积极关注”,目的在于让儿童减少或避免迷茫,修复爱心人格,其实质是“以爱育爱”。

(二)精神分析心理学依据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鼻祖弗洛伊德认为,爱的力量是人固有的生本能,他指出:“一个成熟的人,应该能够创造性地工作和爱。”[2] 弗洛伊德的追随者阿德勒认为,人有博爱、合作与利他的精神,“忽视”儿童会使他们产生“错误的生活风格”,长大以后就会冷漠、猜疑他人,人际关系不和谐,从而失去爱心人格。德国心理学家霍妮提出了基本焦虑理论,认为家庭关系中父母的冷漠、偏爱会导致儿童的安全需求得不到满足,产生神经症。当代精神分析的权威弗罗姆认为,健康人格是有“生产倾向性的人”,这类人与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的人”相似,都能够发挥潜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培养这种人格需要重视爱的力量,他指出,“成熟的爱是人类的一种积极力量”, 使自我得到充分发展。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依据

“普爱人格”的行为特征是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尽管已经有一些心理学家证明了利他行为是人类天生的倾向,但是,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则证明了一切人格都是行为的总和,是各种行为与习惯的产物,强调早期教养和环境对于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按照华生的理论,“普爱人格”是人类在教养下习得的行为,需要恰当的环境濡染。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学习新行为的基本前提是强化,可以通过强化来学习利他行为。霍曼斯认为社会人之间的互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交换”过程,“人们不仅交换物质性的商品和金钱,而且还交换非物质性的知识、友情、信息、爱、满足等。”[3]用霍曼斯的理论来解释,利他行为是“交换”使然,这切合“爱人者,人恒爱之”的中国式理解。其实,形成任何人格都需要人际互动。

三、塑造“普爱人格”的心理学价值

人格问题是一直是心理学的重要课题。它体现着教育者对学生成长环境的判断,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认知,对培养目标的理解。“普爱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拉近社会心理价值:塑造“普爱人格”是由目前社会的人际现状所决定的,有利于拉近社会人际心理的距离

社会人际现状最能反映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2011年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以后,很多媒体进行了深度的报道与尖锐的批评,从而给受众造成这样的印象:18个路人的素质很低,千错万错都错在路人。笔者却不以为然,反倒认为一些媒体记者缺乏起码的社会学认知,忽视了对现实社会关系的深度剖析。早在19世纪中叶,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斯宾塞就提出了“社会有机论”,强调要从整体的有机性来研究社会行为。研究社会事实时,必须纵观全局,放开视野,对任何社会现象、社会问题都不能孤立看待,而应该从这些现象与其他现象的相互关联中去把握。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社会性是人的本质,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的冷漠,是社会冷漠的反映。18个路人中的每个人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个体,而是多种社会关系综合作用的结果。18个路人缺乏爱心与德行,原因在于他们所生活其中的社会关系出了问题。正是冷漠的社会关系铸就了他们缺乏爱心与德行的生活范式。2011年9月22日,《人民日报》一则醒目标题令人深思:中国已进入“陌生人社会”,人性冷漠随处可见。文章列举了各地频频出现的“老人摔倒没人扶”现象,痛斥了“我们早已习惯用戒备的眼神、怀疑的心态来对待陌生人”。如何消除社会关系的冷漠?作为教育者,笔者的反思是:践行爱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普爱”精神,即塑造学生的“普爱人格”。

(二)完善人格心理价值:塑造“普爱人格”是由目前学生的人格现状所决定的,有利于促使学校与教育者的觉醒

人格对人生发展作用巨大,一种人格,一种人生。爱心人格的缺失,将会给孩子的一生埋下多灾多难的种子。然而,目前学生人格的心理学评估实在堪忧。长期以来,一线教育者总是不断发现,爱心缺失已经是较为普遍的校园现象,有的学生已经因为人格缺陷,给自己、家庭或社会造成了严重后果。痛定思痛,我们不难发现:青少年爱心缺失的原因是多层面的,同样是诸多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爱的教育的缺失和教育爱的失真,是学生人格趋向冷漠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处于急剧的转型中,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转向市场,分配格局由一种变为多种,社会思潮也由一元变为多元,这些变化严重地侵蚀着教育机体,使学校教育逐渐表现出“异化”倾向:师生关系不平等的现象,一些教师对部分优生的偏爱倾向,无不压制着弱势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个别教师淡漠了对学生的关爱,对学生冷嘲热讽,态度生硬甚至体罚;在高考指挥棒下,学校教育越来越趋于急功近利,对学生达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学生被淹没在书山题海中,厌恶学习甚至痛恨教师的现象常有发生……所有这些情况,表明学校教育早已游离于教育原点,异化为非教育性质的活动,剥夺了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心理的诸多时空条件,这是导致学生失去爱心人格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与教育者必须尽快觉醒,努力塑造学生“普爱人格”。

(三)纠偏目标认知价值:塑造“普爱人格”是促进个性人健康、快乐成长的要求,也是促进国家发展的必然取向

目标是行为的方向。培养目标是教育的依据和归属。确定培养目标,要受政治思想与环境的影响。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任何人都无法摆脱一定政治思想的纠缠,更无法走出政治环境的笼罩。在政治统帅之下的教育活动,也自然地涂抹着政治色彩,影响着人们对培养目标的认知。多年来,占主导地位的是国家本位论,就是从国家本位出发,认为培养目标应当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需要。与国家本位论相对应的是个人本位论,认为培养目标是使学生人格得到完善与发展。其实,培养目标具有二重性,既是为了让受教育者人格得到完善和发展,也是为了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两者之间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正如一首校园歌曲所咏唱的:“人格需高尚,身体需健康,学问需丰富,精神需欢畅!努力建设,读书向上,发扬我国光”,就是强调受教育者个体人格的高尚、精神的欢畅,都应以国家与社会责任的担当为目标,反之,社会责任的担当,必须以个性人完美的社会人格作为前提。著名特级教师李宏伟倡导培养“具有民族根意识的世界公民”,认为每一位学子拥有完善的爱心人格,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快乐成长,实现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其实是把“爱”元素作为民族人格的核心,作为世界公民的基本素养,从而为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公民素养的差距找准了突破口,把培养目标具有的二重性真正统一起来。在全球化与民本的时代,塑造“普爱人格”,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是教育家办学的应然追求。这意味着教育者不再只为国家培养人,也为世界培养人,为人自身培养人。

四、塑造“普爱人格”的心理学路径

社会心理学启发我们,人格是通过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形成的。社会人格的塑造,既是个性化的过程,又是社会化的过程。塑造“普爱人格”,包括执政党、政府、社会各行各业在内的一切公民、组织与团体,都得付出努力,营造“普爱”社会心理。古语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为此,执政党要坚持科学执政,运用从众、暗示等心理学机制引领社会成员的爱心品质,中国的事情要办好,“关键在于党”。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在依法行政中打造有爱心的政府。这样,党和政府的温暖就容易辐射全体社会成员,形成人人自觉参与的爱心行动。作为教育者,要努力学习心理学,自觉运用心理学,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一)普及爱的认知

人格认知是培养人格的重要条件,是形成人格的先导,起着理智地选择心理信息的作用。因此,塑造“普爱人格”,需要教育者以爱为魂,通过真的追求、善的弘扬、美的熏陶,在学生中普及爱的认知。现实可行的途径有:1.利用校园传媒。校刊、板报、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班主任博客等,是普及人格认知的重要渠道,发挥着宣传、教育、引导和活跃文化的作用,依托这些校园传媒而形成的信息传播方式,把“爱”打造为校园里人所共知的文化符号。2.进行移情训练。具体方法有:利用校园文学、歌剧展演、艺术体操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某些情境下角色的心理感受,挖掘其中蕴藏的丰富的“爱”元素,把“爱”打造为 “人”的标识,成为引领人发展的“精神火炬”。3.实施价值引导。发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教学中的导向作用,用共同价值观领导个体价值观,将共同价值观念付诸实践,体现于班级管理、制度规范、师生行为中,把“爱”打造为人际关系的基本规范。

(二)普撒爱的温暖

师爱是教师的自觉的爱,是感性与理融的爱,是把科学精神用于职业岗位的爱,对学生有示范作用。因此,塑造“普爱人格”,需要教育者普撒爱的温暖,以爱育爱:1.理解包容学生的差异性。爱是理解,情是包容。教育者的博怀,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包容差异体现的。学生的差异性就是学生的个性、独特性。差异性作为学生的存在方式,要求教育者必须理解包容,既遵循“众生平等”,又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牢固树立个性化教学观。2.真诚坦荡与学生交往。教育者要不戴职业面具,不用例行公事的态度,而以“真正的我”投身于日常工作。这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安全的氛围,从而坦白表露自己的过错、失败与软弱,甚至隐私。教育者的真诚坦荡体现于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之中。3.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教育者要用学生的眼睛看世界,具有体验学生内心世界的能力。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被爱”的需求。教师要重视借助学生的言谈举止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学生。4.积极关注学生闪光点。教育者对学生言行的积极面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学生树立正向的价值观,形成“爱”的社会情感。为此,教育者应立足于客观实际,应立足于给人以希望,与学生一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弘普爱的行为

健康人格是个体参与社会行为的结果,“普爱人格”是爱人、助人、利他等亲社会行为反复强化的结果。因此,塑造“普爱人格”,除了需要教育者自身参与爱心行动做榜样以外,还需要教育者大力弘普爱的行为,可行的途径有:1.提供参与机会。比如,利用每年12月4日普法宣传日,引导学生走向社区,开展普法宣传,培养学生亲社会的能力;利用学雷锋活动月,组织学生走进福利院,给鳏寡孤独者送去爱心。2.搞活社团活动。教师要利用一切学生社团,引导学生在社团中表现合作、谦让、共享等利他行为,帮助他们减少人际冲突,改善人际关系。通过社团活动让学生反复练习、反复实践,让他们逐步形成自觉、稳固的亲社会行为。3.建立利他机制。在教育管理中实施以优带劣,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实施救助,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从机制上对学生中的利他行为进行考核,作为期末评优的必要条件。一旦学生出现自发的利他行为,教育者要及时表扬鼓励,使他们获得积极的反馈,达到逐渐强化的目的。在实践中,教育者可以通过先进人物评选、表彰爱心人士等外部激励措施来有效强化学生的利他行为。

主要参考文献:

[1]叶奕乾.人格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2]崔美娟,尹亭亭.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人与人关爱作文范文11

关键词:《家》 爱情模式 文化原型 意义

一、引言

长篇小说《家》是巴金于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为一部典型的家族小说充满了青春色彩和激情,传达出在新旧文化转型期“父”与“子”、“传统”与“现代”的种种矛盾和纠结,体现出强烈的反叛意识和抗争精神。在对家族悲欢离合的历史叙述中,高家三兄弟的爱情叙事显得分外动人,它们代表不同爱情模式,呈现不同的爱情景观,也承载特殊的文本意义,隐含着深层创作动机和叙事意图。

二、爱情模式之一:古典爱情婚姻悲剧的再现

在古典爱情婚姻故事中,模式结局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式爱情婚姻喜剧,另一种是“有情人不成眷属”的“好梦难圆”式爱情婚姻悲剧,它们透露出人类社会对美好爱情和幸福婚姻普遍的美好期待与渴望。古典的爱情婚姻悲剧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与《牛郎织女》等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悲剧经典而流传不绝,成为民族对美好圆满爱情婚姻渴望的一种集体无意识。东汉的长篇爱情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也是典型的婚姻悲剧,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妻为捍卫自身婚姻爱情而坚贞殉情的故事强烈地控诉家长专制的罪恶。在历史长河中,类似的婚姻悲剧如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与表妹唐琬,也因母亲的专断干涉而使唐琬被迫改嫁并最终抑郁致死,却无意间成就了他们的千古绝唱《钗头凤》。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更因宝玉、黛玉、宝钗三人间的爱情婚姻悲剧使中国古典文学中爱情悲剧传统和悲剧精神发展到顶峰,发出耀眼光华。

觉新与梅、瑞珏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因浓厚的传统爱情婚姻悲剧色彩而显得刻骨铭心、哀怨缠绵与愁肠百结。觉新和表妹钱梅芬本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一对,他们本可以拥有幸福美满的爱情婚姻,却因双方家长一时赌气和嫌隙而“棒打鸳鸯散”。他们的命运也由此改写,梅嫁与他人后很快守寡,因不能忘情于觉新最终抑郁而死。觉新屈从家长意志,凭着家长偶然性的拈阄与素未谋面的瑞珏结婚。幸而这位女子善良忍耐、温柔贤淑,给觉新减轻了精神苦痛,补偿了一些心理缺憾。然而,这位贤惠端庄的女子最终未能逃脱传统迷信的阴影,为避“血光之灾”被迫到城外分娩并难产而亡。

觉新与梅、瑞珏之间的三角婚恋关系从文化原型看是古典爱情悲剧和婚姻悲剧的复合交织,也有着《红楼梦》的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三角婚恋关系的痕迹。他们的爱情婚姻毁灭既来自家长们独断的权力意志,也和自身悲剧性格密不可分,是主观因素和外在家长专制横加干涉的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觉新是位既受新思潮影响又背负传统文化重压的典型形象,因长子长孙的特殊地位,这位代父行职的年轻人在处世中奉行“作揖主义”、不抵抗哲学。这种消极被动的人生理念表现为对家族内部明枪暗箭伤害的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缺乏自我的人格意识和抗争精神,呈现出精神人格的多重性分裂,这使他深爱的两个女子成为无辜牺牲品。钱梅芬和瑞珏形象具有古典女性特征,她们也是传统文化的背负者。梅的忧郁气质像极了唐琬和林黛玉,她们为爱而死的结局也惊人相似。瑞珏的温柔贤淑、善良大度和薛宝钗有几分神似,但瑞珏的结局要比宝钗更加悲惨,她是以死亡为代价成为传统迷信的无辜牺牲者。因此,觉新与梅、瑞珏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是古代家长专制“棒打鸳鸯”的再现,他与瑞珏婚姻悲剧是古典婚姻悲剧的重演,二者皆反映了古典才子佳人式的爱情婚姻理想在新旧文化转型期的幻灭和悲哀。

觉新的现实原型来自巴金大哥李尧枚,现实中的他没有觉新那样幸运,而是选择了自杀,这使巴金的情感更加愤激和痛苦,更坚定创作信念以拯救受压迫的无数年轻生命。觉新形象因具有他大哥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倾向而显得格外复杂。梅的现实原型来自巴金的一位表姐,与他大哥感情很好,全家年轻一代都希望她成为他们嫂嫂,但因姑母不喜欢“亲上加亲”而未与大哥结合。据巴金回忆,这位表姐做了富家的填房少奶奶,十几年内生了一大群儿女,成为爱钱如命的可笑胖女人。通过文本内外对比,钱梅芬这一人物形象反差具有天壤之别,不像觉新那样性格里有许多现实原型影子,那么,在对这一女性形象塑造时,作家精神意识深处不自觉地倾向了传统文化中温婉女性的类型,成为传统文化中天使类型女性在文本中的重现。另一传统女性形象李瑞珏的性格和现实原型的性格和经历不同,虽然她也有祖父死后被迫搬到城外茅舍生产的经历,但并未因此而难产身亡。通过文本内外比较可以看出,作者正是借助古典才子佳人爱情婚姻幻灭的悲剧模式,达到批判传统道德和家族罪恶的意识形态目的,“加工证明了意识形态完满性对作家的控制,意识形态的交战杀死了小说中的人物。”[1]

三、爱情模式之二:古典爱情喜剧的异变

古典爱情故事中与爱情婚姻悲剧相对照的是古典爱情婚姻喜剧传统,举案齐眉、琴瑟和鸣是这类大团圆爱情婚姻的共同图景。一些历史人物的美满爱情婚姻往往也为后世人们津津乐道,范蠡与西施的泛舟西湖传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当垆卖酒的佳话,梁鸿与孟光的举案齐眉,赵明诚与李清照的志趣相投等等,给后人留下美好的想象空间。元代王实甫的戏剧《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和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柳梦梅与杜丽娘是古典爱情喜剧的经典,反映特定时期怀才文人精神与意识深处“金榜题名”的前程事业与爱情婚姻双重圆满的浪漫主义梦想和幻想。

在小说《家》的第二种爱情模式中,作家承继了这种古典文学的爱情表现传统,对觉民和张蕴华(琴)的爱情结局设计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类型,是对觉新与钱梅芬和瑞珏的第一种悲剧爱情模式的调和平衡。这种爱情模式的设置和觉民与琴二人的自身性格分不开,二人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他们都是新人,接受过新思想洗礼,都有叛逆精神和共同理想追求,在精神方面能达成默契,可谓“心有灵犀”,并且他们有过较长时间的亲密接触,对彼此性情有更多了解,这是他们产生爱情和成功结合的内在基础。觉民作为高家二少爷,他沉稳冷静、平和谦逊,具有中庸内敛的精神气质,其接受新思想的程度要比觉新高,同时又没有觉慧的激进激愤。琴作为新女性形象,主张男女平等、男女同校,并主动带头剪发,具有追求自由光明和个性解放的意识。

其实,细读文本还会发现,他们二人之所以能成功还有相似家族背景的天然优势。二人社会地位、身份门第相当,并有亲戚关系,可谓门当户对,才子佳人,因此,他们最终获得琴思想开明的母亲的同意与支持。觉慧曾羡慕这一优势,总幻想鸣凤有琴那样的身份地位和学识见识,这样鸣凤在自己眼中就完美无缺了。门当户对是传统婚恋文化的一种重要观念,在古典爱情喜剧中,这往往是考验男方的“门槛”。《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爱情圆满的实现,需要在张生取得同等社会身份和地位之后。一介贫寒书生最终金榜题名,有了功名仕途,才有与崔莺莺喜结连理的政治资格,方能获得崔夫人的点头应允,成就美满幸福姻缘。《牡丹亭》中柳梦梅与杜丽娘的爱情婚恋可谓超越时空生死,却无法超越门第身份的藩篱。柳梦梅终究要考取功名,成为新科状元之后奉旨赐婚,方能成为岳父大人的乘龙快婿。“落难公子中状元”往往是古典爱情喜剧的一个重要甚至关键的条件。

觉民与琴逐渐发生心灵共鸣并互生情愫是自然而然的。当高老太爷答应好友冯乐山把自己的侄孙女嫁给觉民时,他坚决拒绝,表示要作自己爱情婚姻的主人,绝不重复大哥的爱情悲剧。在觉慧帮助下,觉民成功逃婚并和琴一起勇敢地捍卫他们的爱情,最终取得了爱情保卫战的胜利。这是新爱情思想对传统婚恋观的胜利,“对奔向新前程的孩子们来说,它是信念,旗帜,屏障,是射入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是社会和政治进化乌托邦的情感对应物……”[2]他们不会重蹈大哥的覆辙。文本外琴的现实原型并非像琴这般快乐如意,健康地奔向光明和希望,而是被家庭的牢笼所囚禁,最终成为一个性情古怪的老处女。文本内,作家则给她安排了理想的人生方向和爱的归宿。

觉民和琴的爱情模式显然是古典爱情喜剧的变异,只是转换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将爱情双方换成一对具有现代叛逆精神和革命性的新人而已。从某种程度意义上说,这也是古典才子佳人爱情理想的现代实现,为的是突出新旧文化转型期一代新人的反叛精神和抗争意识的严肃意义。

四、爱情模式之三:新型爱情悲剧的建构

与前两种爱情模式不同,觉慧与鸣凤的爱情叙事是一种新型爱情叙事,它的新型就在于爱情的双方有着天差地别的社会地位,是一场少爷与婢女间镜花水月的爱情幻梦,对于鸣凤来说也是一场无法超越的命运悲剧。

觉慧在高公馆中一直以一种叛逆的姿态出现,他的人道主义和泛爱思想即是叛逆精神的初始动力。由于五四新思想的启蒙和特殊的童年经历,这位高家三少爷对于底层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产生同情和怜悯,这是一种包含有美好人性精神的闪光,特别是年轻婢女的温柔美丽和纯洁善良以及她不幸的双重弱者地位更容易引起这位具有泛爱思想少爷的怜香惜玉之感,激发起他对于弱者的同情心和保护欲。在同鸣凤不断交往中,他的人道同情和泛爱思想复杂地与男女间的爱情混同纠结在一起。凭着一时的青春期冲动,这位叛逆者在高家梅林未经深思熟虑就许下要娶鸣凤作三少奶奶的爱情盟誓,这给了一个在底层挣扎渴望被拯救的少女一线命运转机的希望和生存动力,同时也给了她一个美妙虚妄的幻梦。另一方面,觉慧又伴随着两人之间社会等级和身份差异的矛盾焦虑,遗憾于他们之间无法跨越的身份地位的鸿沟。他不自觉将作为丫鬟的鸣凤与作为小姐的琴表姐反复比较,幻想鸣凤有琴的社会地位和门第身份,这正是叛逆者深层精神中现代思想与传统观念碰撞冲突纠结的无意识流露,其内心深处渴望的仍是传统范畴的才子佳人完美结合的理想爱情模型。正因如此,在鸣凤死后,觉慧才有那个将鸣凤的婢女身份置换为小姐身份的雨夜之梦,它正是门当户对情结的潜意识表达和愿望的象征性满足。

就鸣凤而言,这位底层少女有对自身不幸命运和处境的顾影自怜,也有像小姐少爷般衣食无忧的物质生活梦想与渴望,更幻想有位英俊少爷能够将她从生活与命运的泥潭中拯救出来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这位底层女孩的愿望和意识正是灰姑娘情结的体现。当然,她也是矛盾纠结的,当她回到自身现实处境时又不禁心灰意冷。在这样的心态下,她和觉慧开始了鲜为人知的秘密爱情冒险。在她眼中,这位少爷是她逃离底层命运的“诺亚方舟”和全部希望。鉴于不平等的身份等级,她将改变自身处境的梦想降至最低,卑微地希望成为他一个人终生的专职女奴。因此,鸣凤对觉慧的爱情是混杂了被拯救的成分在其中的,并不是两人精神世界的“心有灵犀”和默契共鸣。

这个女孩子尽管跟觉慧姐姐认识过一些字,但毕竟不是系统完整地接受文化熏陶和教育,更没有机会像琴一样接受新思想的启蒙洗礼。尽管她有善良温柔、单纯刚烈的本性,其内在心灵空间在文化方面的确是狭窄的,她无法想象和理解觉慧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甚至矛盾性,也无法理解觉慧在家中所时常体验到的“狭的笼”的窒息感和孤独感。这也是觉慧时常矛盾焦虑和游移不定的根源和烦恼所在。他甚至对这种情感关系产生厌倦和离弃的念头,“那青年底女儿一对眼睛和那广大的世界比起来,算得什么呢?那是太渺小了。他不能够单为它们而放弃一切的。”“所以在他底脑里的战斗,鸣凤是决然地失败了。他是准备着到了某个时候便放弃她。”此时的鸣凤对这种微妙心理变化一无所知,仍做着被他拯救的玫瑰色幻梦。

在他们外部条件和内部精神有着如此巨大差异的情况下,因两人之间缺乏共同语言无法进行更宽广的精神灵魂的交流沟通,这场所谓的爱情注定是一悲剧。即使冯乐山不讨鸣凤作姨太太,一旦觉慧为所谓的社会责任和事业放弃她,那么,对鸣凤的打击同样是致命的,她的选择也许同样是死亡。在鸣凤最后欲求救于觉慧的短暂日子里,觉慧各种各样的繁忙情形让人预感到,这是他准备放弃鸣凤的不祥前兆和牵强借口。他曾听说冯乐山要在鸣凤和婉儿间挑选姨太太的传言,在鸣凤欲言又止的哀伤凄苦和痛苦不安的表情中怎会觉察不出蛛丝马迹?其实在他得知鸣凤要被冯乐山纳为小妾前一天,就已经产生毅然放弃鸣凤的念头。在鸣凤死后,他所谓的忏悔自责也不能说没有真情因素,但同时让人感觉这是一位人道主义者的自我表演和情感宣泄,显得苍白而空洞。在鸣凤死后的日子里,他不久便将鸣凤遗忘,将空虚情感逐渐转移到琴表姐身上,并因此与伦理道德发生冲突纠结,透露了他们爱情关系的脆弱与虚妄。

鸣凤的现实原型是一个叫翠凤的寄饭丫头,她严词拒绝做巴金远方亲戚的姨太太,甘心嫁给一位贫家丈夫,可见作家深层创作目的和叙事意图显然是以女性的死亡成就叛逆之子的成长突围,成为其走向社会寻求新生和光明的动力源泉之一,“她们圣洁的幻影并不表现女性生存的真相和女性愿望的真实,只不过是男性青年反叛父权专制、反抗社会压迫、进行自我拯救时忠心忘我的助手兼随手可抛的工具。”[3]可以辩证思考的是,这种新型爱情悲剧叙事的背后也许透露出作家如觉慧般的矛盾游移与表达焦虑。

五、结语

从以上三种爱情模式可以发现作家创作的深层心理动机与叙事意图。第一类爱情模式意义在于,它是作家对大哥深沉纪念的有效方式,有着以此控诉抽象制度罪恶的心理动机。第二类爱情模式意义在于是对第一种模式的对冲、调和和平衡,是对反抗家长意志的叛逆者们的精神奖赏。这两种爱情模式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关系,互为印证,共同传达出作家深层的意识形态旨归。第三类爱情模式作为新型爱情悲剧是一个近似拯救与被拯救的爱情叙事,虽然它同样是作家用来批判“敌人”的道具,同时也是作家试图构建的一种爱情关系的可能性,包含了作家对这种爱情言说的矛盾焦虑,使得它成为可拓展阐释关于门第地位、社会身份、家世背景、教养性格、精神层次、忠诚与背叛等很具张力的想象空间。

注释:

[1][2]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392页。

[3]李玲:《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

参考文献:

人与人关爱作文范文12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大爱精神 生命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6.003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整个社会最富朝气、最富活力、最富创造力的青年主力军。但近年来,大学生漠视生命、否定生命现象屡屡发生,究其根本原因是对生命关怀意识的缺失,生命关怀教育薄弱所导致,生命关怀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日渐显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构建大爱精神视阈下的大学生生命关怀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思维进路,也是加强和改进当前大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一种理论探索。

1 大学生生命关怀缺失的表现

近年来,大学生轻视生命、伤害生命及浪费生命的现象已屡见不鲜,这些现象的发生方式尽管不同,但极其相似的一点是:对生命的关怀意识薄弱,其现实表现要分为三类:

一是,对自身生命缺乏关怀意识,出现了“漠视生命”、“否定生命”的现象。据大规模自杀调查结果公布,自杀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在15~34岁人群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是第一原因。二是,部分大学生不仅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珍惜他人的生命,更不会去关怀发生在他人身上的痛苦,出现了暴虐生命、游戏生命的现象。“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高校学生违法犯罪的,占在校生总数的1.26%”,如2011年3月23日,西安音乐学院钢琴系大三学生药家鑫交通肇事后行凶杀人案件;2013年4月,年仅25岁的复旦研究生黄洋遭室友投毒身亡等,像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大学校园中各种生命暴力行为,其背后都昭示着当事人个性心理的扭曲畸变及关爱生命的法制意识缺乏。三是,部分女大学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识薄弱,进而出现多起女大学生失联、囚禁、遇害案件。例如:2014年8月9日,20岁的女大学生高渝在重庆“搭错车”不幸遇害。大学校园外的种种大学生遇害案件表明,部分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判断能力、防范意识、自救能力过于薄弱,大学生生命安全防范教育亟待加强。

2 大学生生命关怀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是,西方文化思潮影响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确立。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一些大学生不加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思潮中的观点,媒体网络报道对漠视生命和暴虐生命的猎奇性、夸张性报道遮蔽生命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加之社会上盲目求财、金钱至上的人越来越多,富二代、官二代等炫富攀比现象日益突显,导致部分大学生三观颠覆,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失去了对生命最基本的敬畏和关爱。

二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生命关怀教育薄弱,部分高校的教育目的过分功利化。大学教育过分注重功利目的,把人的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发展,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什么,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就讲什么,道德教育就是为市场经济服务,忽视了“关怀”与“爱”的精神追求与人本价值。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祖父母,往往对其过分溺爱,养成其自以为是的性格。加之多数家长只注重物质上透支付出,精神上忽视关爱,没有意识到自身的真正想法与需求,没有平等的对话与关爱家庭教育,压迫式、命令式、批评式、包办式的教育与成长环境,造成性格孤僻,不善交往,缺乏社会安全防范意识和是非判断能力,甚至人格扭曲,厌世厌学情绪严重,没有良好的心理调解方式和疏通渠道,导致部分大学生漠视生命、否定生命。

三是,大学生自身践履能力不足。大学生心理正处于特定的心理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有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心理逆反作用导致大学生对待领导、老师、父母长辈的劝导漠视和抵触,思想上容易走极端,行为上自我放纵,情感往往大于理智,对那些没有很好适应心理转变、没有明确进入社会角色的大学生来说,生命责任意识也就成了虚无飘渺的抽象概念与说教,他们无法正确认识到社会赋予自身的历史使命,缺乏对自身和他人生命关怀的强大动力。

3 大爱精神视阈下大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理论内涵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①十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从“爱”和“文化”两个方面理解,“人文关怀”也包含了“爱”,这种“爱”是人所具有的一种主动力量,是对他人主动的渗透,它包括给予、关怀、责任感、尊重和理解等,立足于平等的人文关怀,把满足社会的需要与个人的需要统一起来,这与社会主义“大爱精神”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因为一切大爱都是自觉自愿的发自内心的爱,完全是依靠爱人者的内心信念和主动精神转化为行动。”②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③大爱精神视阈下的大学生生命关怀教育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爱心、责任培育为核心,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生命状况和生命意义,珍爱生命,关心自我和他人,关心自然与社会,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人文关怀方式。

4 大爱精神视阈下大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实践路径

4.1 渗透与单一课程相结合,将大爱生命关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

以大爱生命关怀为切入点,将单一课程和渗透课程相结合,把大爱生命关怀融入思想政治课,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主渠道作用,让“大爱生命关怀”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一方面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增加大爱生命关怀的内容,从大爱生命关怀的真实事例入手,让受教育者了解如何去发现生活世界中的“真”、“善”、“美”,教育者要避免单纯地去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要从教条灌输到生命叙事的转变,要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使受教育者了解生命的诞生、发展、衰老、死亡等自然规律,逐渐让他们学会在内心中树立生命神圣的信念,尊重、理解、关爱一切生命,并且充分发挥主体内在的大爱关怀意识,对自我生命和他者生命保持敬畏。

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三门课程的完备理论课程系统等课程的学习中融入大爱生命关怀,教育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理解人的生命,深化对生命的理解,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侧重于从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渗透课程开展教育,开设大爱生命教育选修课,将生命科学、生理科学、神经科学、社会学、哲学相关知识相结合,从而传授给受教育者实用的心理知识、正确的伦理规范、日常生活的交往技巧、灵活应变的挫折策略等,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树立自信、自强、自爱的精神,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观,加强生命关爱教育,学会调动大爱生命关怀去克服生命中的消极因素,最终使受教育者自觉提升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认识。

4.2 设立大爱生命关怀核心机构

以大爱生命关怀为引导,设立大爱生命关怀的核心机构,营造大学生关爱生命的氛围。大爱生命关怀的核心机构主要包括大爱精神理论研究中心和大爱关怀工作室。

第一,在高校设立大爱精神理论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大爱精神中生命关怀的课题研究,中心开展大爱生命教育应以研究理论成果指导教学实践,不断创新探索生命教育的理论方法,狠抓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各高校以大爱精神理论研究中心为依托,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定期举办研讨会、交流会,以便各校之间互通情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第二,在高校内二级学院设立大爱关怀工作室。一方面,大爱关怀工作室的服务对象应为各个学院全体大学生,转变以往心理咨询室被动地接受咨询的方式,采取主动的对话关爱、个案商谈、电话和网络访谈、微博互动等方式与大学生进行沟通。沟通内容应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适应、人生发展规划、人际困难疏导、情感冲突调适、贫困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指导、人生顺境与逆境的应对、人生价值的科学选择、大学生道德选择问题等,把灌输与渗透结合起来,把课后的隐性教育与课堂上的显性教育结合起来,以大爱师友般的爱心和责任感帮助学生进行理性引导,以细致入微的思想与心理疏导方式走进学生的心灵,以润物细无声的大爱精神实现社会主义主流思想道德的渗透与内化。

另一方面,在学生思想工作中筛选出的确存在心理困惑和精神压力的大学生,建立个别关爱档案,进行长期持续的关怀和引导,并与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相结合,循序渐进地疏导和化解大学生的“问题”,既能充分发挥大爱工作室的校园“缓冲器”和“减压阀”的作用,又能促进大学生从内心自觉认识到自身的心理问题,更加易于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与指导,从而扭转大学生谈“心理问题”色变的现实窘境。

4.3 构建“三位一体”大爱生命关怀

以教师大爱生命关怀为切入点,设立大爱素质导师制度,构建“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素质拓展师”三位一体生命关怀模式,加强心理关怀,思想关怀,身体关怀,帮助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思想自我调节、身体自我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