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劝学的诗句

劝学的诗句

时间:2023-05-30 09:05:00

劝学的诗句

劝学的诗句范文1

猴年破五,央视一套在黄金时段开播“中国诗词大会”。实在难以想象,金鼓初动,在一个“更”字的阵中,“中国诗词大会”便全军覆没了。

过程是这样的:“大会”主持人(名嘴)两次吟诵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嘉宾(学者)一次吟诵诗句“更上一层楼”。三现“更”字,都被读成了现代汉语第四声即古仄声。而从全国挑选出来的整整一百名诗词精英、大会赛手,也清一色都予以认同了,竟然全错啦!

“劝君更尽一杯酒”句,出自唐代诗人王维之《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处的“更”,如果读第四声即仄声的话,是表示程度的,和很、最一类,词性属(程度)副词。程度副词可以和形容词链接,修饰形容词,如更美丽、很丑陋、最鲜艳,但不能和名词、动词链接来修饰名词、动词。“劝君更尽一杯酒”中的“尽”,词性已经成为动词,喝、饮一类的意思。“更”读第四声仄声及作为程度副词的时候,是不能和动词“尽”链接,用来修饰动词“尽”的。“劝君更尽一杯酒”中的“更”,正确的读音应该是现代汉语的第一声即古平声。读第一声即平声时,“更”的词性属动词,即更换、更替、变更义。“更尽一杯酒”,就是用小盅喝酒不过瘾、不够豪爽而更换大杯来开怀畅饮。动词可以和动词链接来修饰动词,“更尽”亦即前一个动词修饰后一个动词,意思是更换了酒杯接着再喝。

“更上一层楼”句,出自唐王之涣之手。“更上一层楼”句就出自其名作《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上一层楼”中的“更”,和“劝君更尽一杯酒”中的“更”情况一样,也是不能读第四声即仄声作程度副词,应该读第一声即平声作动词、来修饰下一个动词“上”的。“上”在此处不作上、下、前、后之类的方位词,而是上、登、爬之类的动词。“更上一层楼”就是更换上了一层楼,“更上一层楼”中的“更”应该读第一声即平声。

古诗词文赋,很讲究辩证法,学习古诗词文赋首先要抓住这个纲,首先要完整、全面地理解,之后才可能达到准确地理解。除此之外,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需要独立思考,追求真谛。如今学诗者也应有这种精神,所得主要不在于能背诵多少首诗,而在于对诗之真谛能探知多么深刻。

劝学的诗句范文2

(上课伊始,老师诗性的导入为新课创造了一种古韵十足的意境。去了解诗人。)古诗是中华民族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

(让学生说说王维,了解什么就说什么。) 为让学生了解得更清楚,大屏幕出示王维的画像及资料,相机告诉学生这就是王维。让学生自由地读王维的资料,遇到不会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师板书课题:《送元二使安西》。看课题让学生结合预习回答: 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出乎意料的是学生能先从每个字词去理解,再整体解说。

(元二:姓元,排行老二,所以叫元二。使:出使。安西:是地名,现在在新疆库车县内,唐朝时是边疆军事重镇,是都护府。题目的意思是: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紧接着师追问:“王维是怎样送元二的呢?”用此问题引领学生以多种形式来朗读诗,理解诗。同时用音响渲染、情景再现等方法去寻找当时的意境及朋友间的离别情。(具体操作:自由读诗,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先指生读。师再指导读:一、二句中的“朝雨”“轻尘”“青青”读时要声韵轻柔。第三句中“酒”要读得字正腔圆。读古诗要读出韵味、节奏。

(出示有节奏的诗)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 朝雨/ 轻尘,

客舍/ 青青/ 柳色新。

劝君/ 更尽/ 一杯酒,

西出/ 阳关/ 无故人。

1. 听老师范读。

2. 学生练读。

3. 个别读。

4. 自由读,评读,再练读,齐读。

通过不同形式的读,生生、师生、诗人与编者间产生了共鸣。为更好地理解诗,让绘画好的学生到黑板前给诗配画。(苏轼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果你是画家,打算给这首诗配上怎样的画面呢?)

为了节省时间,叫四名学生到黑板前画四幅画。

下面的同学此时在老师的追问下回答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画家,打算给这首诗配上什么样的景色,才能渲染离别的气氛呢?

(朝雨、客舍、柳树)这都是写景的词。接着怎样理解这些词?“朝雨”,早晨下的小雨。为把诗理解得更深更透,我不止一次追问:“朋友要走,老天下雨又怎样理解?”(老天舍不得朋友走哭了)还有不同的说法吗?(老天为元二洗尘送行)“客舍”呢?(就是旅店,相当于现在的宾馆)“青青”是什么颜色?结合图说一说。(出示图片,黑灰色或黑色。)看到这样的颜色有什么感觉?(凄凉、寒冷)对,所以读前两句要读出伤感、悲哀的基调。

“”和“轻尘”结合你们查的资料来汇报。

(“”是润湿。“轻尘”是路上的浮尘。)

“柳”和“留”是谐音,有留住的意思。所以古人送别有折柳相送的习俗。送朋友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送的?请结合诗说一说。(时间是春天的早晨。“朝”是早晨。柳色新:春天柳树刚发芽是新绿色。地点是谓城的客舍。)诗的前两句请结合黑板上的两幅图说其意。

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呢?(写他俩深深的情、舍不得离开的情)板书:景――情。

总结: 有伤感的景,就有伤心的请;有伤心的情,就配伤感的景。这叫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深深的情是通过什么表达出来的?(劝酒、

喝酒。)

这是什么样的酒?(担心的酒;希望的酒;幸福的酒……)后两句如果让你当小老师,你会提哪些问题呢?小老师指名提问:“君”指什么?(您,

这里指元二。)更:再。是两次吗?不是三次吗?这么一杯接一杯喝酒干什么?以后再喝呗!(不行,古代交通不便,一旦离别出远门,恐怕一辈子都见不到面了。所以“更尽一杯酒”。)这么难相见就别去了?(不行,题目中的 “使”是“出使”。是皇帝派他去保卫边疆 的,不去会杀头,甚至会灭九族的。)

故人,老朋友,再近一点知心朋

友。从哪看出来的?(“更尽”是多次

喝光。)酒逢知己千杯少,所以是――

(知己)比知己再近一点?(亲如兄弟一样的朋友。)是怎么知道的?(题目中的 “元二”是小名。只有亲人才能称呼小名。)理由很充分。继续提问。后两句是什么意思?结合黑板上的两幅图说一说。看着黑板上的四幅图,让我们想起了:“渭城朝雨轻尘,《语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教师指着一幅图,

每个小组背一句。)――阳关是什么地方?为什么?出了阳关就见不到老朋友了?出示地图:

阳关是渭城到安西的必经关口。

出了阳关就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满眼的戈壁,再往前走到处是沟壑、丘陵。路途遥远,从渭城(在长安西 北) 到安西横跨大半个中国。环境险恶,能到边疆戍边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壮举,令人钦佩。(渲染离别之苦,为相见之难作了铺垫。) 所以王维举起杯敬佩地对元二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时渭城和安西的天气、景色、主人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用对比、以点带面的方法衬托路途的艰辛与边疆的艰苦。)出图:

(看图进行语言训练)以同桌为单位,选择一组对比图先说一说,再汇报。

此时渭城春雨绵绵,而安西却是满眼黄沙。

此时渭城满眼春色,而安西却是无边的凄凉。

此时渭城的两位朋友正举杯劝酒,如果到了安西再也见不到朋友了,听不到乡音了。

……

(师声情并茂的语言仿佛把学生带到了盛唐时期,与诗人共享读诗、咏诗、释诗、畅诗的快乐。)

劝酒的场面一定很感人,他们会说些什么呢?以小组为单位,(二人分别扮演王维和元二,一人说旁白,最后一人为场外指导。)完成下列空白。(这又是一次语言训练的好时机)

以小组为智囊团,填写下列空白。

这是一杯回忆的酒。

王维:“ ―――――――――。”

元二:“ ―――――――――。”

这是一杯忧愁的酒。

王维:“ ―――――――――。”

元二:“ ――――――――― 。”

这是一杯希望的酒。

王维:“ ――――――――― 。”

元二:“ ―――――――――。”

这是一杯安慰的酒。

我:“ ―――――――――― 。”

元二:“ ――――――――― 。”

学生汇报,老师矫正整理为:

1.旁白:这是一杯回忆的酒。(王维:“想起以前我们一起作诗、绘画、吟唱、作曲可真爽啊!”元二:“是啊,至今想起来我还是胸前挂钥匙――开心啊!”)千金易得,友情难觅,这深深的情谊怎能不让王维脱口而出――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旁白:这是一杯忧愁的酒。(王维:“听说到了沙漠,中午热如火烤,晚上冷如水浇。”元二:“是啊,我也觉得凶多吉少, 真愁人啊!”)举杯消愁愁更愁,王维举起杯忧愁地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旁白:这是一杯希望的酒。(王维:“希望您早日凯旋,我在长安城为您设宴接风洗尘。”元二:“我也盼望这一天早日到来。”)不是兄弟胜似兄弟的亲情让王维再次举起杯兴奋地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如果你是元二的朋友,此时用什么话来安慰他?(“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送你一个酒壶,当你喝酒时就会想起我。”)元二听了你们的安慰一定连声道谢。让我们共同举杯对元二大声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出发吧!(两名学生出来表演。元二:“王兄,后会有期。”)二人挥泪告别。只见元二三步一回头,两步一招手,渐渐地消失在去往阳关的大道上。而王维看着朋友远去的背影,高声吟诵:“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朋友走了,可这首离别诗却被当时的人们谱成了一首乐曲,叫《阳关曲》,也叫《阳关三叠》。(播放《阳关三叠》录像边听老师说边欣赏。)从此有朋友或亲人西行来到阳关口就会吟唱起“阳关三叠”。“阳关三叠”就是站在阳关口把这首诗唱三遍。阳关现在已成了废墟,我们看到的关口是古代的玉门关,也就是现在的嘉

峪关。多年后他们如果相见,场面一

定很感人;如果不见面,那么会发生

什么事呢?选择一个方面续编故事。(课堂读思结合,画想交织,说练交融,快乐的训练贯穿始终。一节课下来,正能量让学生受益匪浅。真应了那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附:学生习作

劝学的诗句范文3

剥体诗就是后人通过更改前人诗歌的词语或句序从而创造出新的立意的一种诗歌。如宋代诗人林逋的两句咏梅名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源于江为的两句诗:“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改换仅两个字,却点化神奇,赋予了诗作新的主题。庾信《华林园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被王勃在《滕王阁序》里剥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出了水天相接,浩渺空阔的美景,意境全新!

妙用剥体耳目新。北宋“神童”汪洙,曾写过一首《劝学》诗:“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明代人有个御史冯徽,因直言劝谏被罢官,充军辽东,和许多有此遭际的人在一起服苦役,他内心气愤,感慨万端,于是改《劝学》诗发泄不满:“少时休勤学,文章误了身。辽东三万里,尽是读书人。”汪洙的《劝学》诗是勉励学童从小要立下远大的志向,勤奋读书,争取做官为宦,这一点在现在看来,虽有些消极,但在封建社会,通过科举考取功名,得个一官半职,是年轻人施展抱负的唯一途经。而冯徽的诗恰是反其原义以抒发心中的不平。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抒写了久客的伤老情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清代有一个人年近半百,还在考童子试,担心面试通不过,便剃去胡须,假充年轻人,他的朋友看到了,随口吟道:“老大离乡少小回,乡音未改嘴毛摧。老妻相见不相识,笑问儿从何处来?”这首诗诙谐中包含着读书人的心酸。改革开放之初,漫画家华君武,针对国内某公司用20万美元的高价从香港买回国产设备一事,作漫画一幅,并题诗一首:“少小出口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经理相见知相识,笑说客从香港来。”这首诗也是从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脱胎而来,诗配画,相得益彰,饶有兴味。

还有的“剥体诗”,通过诗人的趣改巧剥,能形成戏剧效果。“鄂东怪杰”陈细怪与好友千忍和尚一日过江,突遇江风大起,把千忍的和尚帽则吹落江中,陈细怪即兴剥崔颢的《黄鹤楼诗》,前四名为:“帽子已乘江风去,此地空余和尚头。帽子随波不复返,此头忽然光悠悠。”全船人笑得前俯后仰,群心欢悦。

剥体诗运用得好,还具有一定的讽刺效果。唐宣宗年间魏扶考中进士当了主考官,曾在考馆的墙上题诗一首,表明自己要当个正派考官:“梧桐叶落满庭阴,缫闭朱门试院深。曾是昔日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前心。”可他的实际行为并没有像诗中说的那样,而是谁行贿他优先录取谁。于是有士子将其诗的每句前面两个字去掉,变成了意义相反的一首诗:“叶落满庭阴,朱门试院深。昔日辛苦地,今日负前心。”

宋代诗人莫子山有一次游寺庙,想起一首唐人的绝句:“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可他在与寺庙主持僧的交谈中发现主持僧庸俗浅薄,不学无术,与昏醉者无异。临别时主持僧还让他作诗留念。莫子山便将那首唐诗颠倒了一下顺序:“又得浮生半日闲,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终日昏昏醉梦间。”这样,由原诗是抒发作者忙中偷闲,好不容易在春尽时游寺庙的闲情逸趣,变成了讽刺庸僧的诗。

唐代的崔护写过一首《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据说,宋代王安石在鄞县为县令,刚正廉洁,被誉为“铁面”。后有个昏庸贪酒之徒接任,把鄞县搞得一塌糊涂,人们讥他为“糟团”。某书生戏作一首《题县署南墙》诗:“去年今日此门中,‘铁面’‘糟团’两不同。‘铁面’不知何处去,‘糟团’日日醉春风。”此诗由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脱胎而来,趣改巧剥,颇为辛辣。还有童年君的《再过桥头斋铺诗》:“去年今日此门过,人面麻花相对搓。人面不知何处去,麻花依旧下油锅。”这也是崔护《题都城南庄》的剥体诗。

在刺杀摄政王载沣而被捕时曾口占一首五言绝句:“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后来叛变了,于是有个叫陈剑魂的人在报纸上发表一首《改诗》的诗:“当时慷慨歌燕市,曾羡从容作楚囚。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这首剥体诗剥去了的画皮,使之丑态毕露。这是一首反意剥体诗。

现代剥体诗读来也颇有趣。北伐战争中期,叶挺将军领导的独立团在汀泗桥、贺胜桥战役中,把北洋军阀打得丢盔弃甲,大军阀吴佩孚只身逃往洛阳,整天以喝酒解闷。叶挺将军得知后,仿拟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挥毫作诗一首:“白日晴天竟倒吴,炮声送客火车孤。闷至解愁去烦恼,唯有雄心在酒壶。”此诗无情地嘲弄了吴佩孚的惨败,热情讴歌了北伐的胜利,堪称脍炙人口的佳作。

鲁迅也多次巧用“剥体诗”讽刺反动政府的卖国丑态和反动派的卑劣行径,在《华盖集·咬文嚼字》中,他剥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对杨荫榆等一邦学阀摧残迫害青年,独霸教育的丑行,表示了强烈的讥议和愤慨,语含讥讽,令人叫绝。郭沫若则对曹植《七步诗》“反其意而剥体”,作了一首《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将原诗的贬义翻了个儿,变为褒意。

可见,剥体诗运用得好真是妙趣横生。

劝学的诗句范文4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本堂古诗的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自觉引领下,勇于求索。力求以丰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课程视野、高超的教育智慧、创新的专业人格,去实现古诗教学的三大突破。

一、主题凝聚、资源整合,古诗教学模式的突破

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课程导入开始,以“杨柳依依”典故,引出系列杨柳送别的诗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2.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4.刘禹锡就有《杨柳枝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5.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以杨柳依依离别愁绪主题引诗入文,将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为一体。这样整合,同中求异,奠定了古诗的情感基调;异中求同,索解出古诗一致的精神本质。为后文的学习铺垫情感和意象的基础。

二、深挖素材、介绍背景,古诗解读模式的突破

前面说到,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所以在教学这首诗的时候,我着重抓住诗中提到的几个地名:阳关、渭城、安西,这个是唐朝时候的命名,年代久远,学生不好理解,所以在这里我不仅增加了注释,还用课件展示了大唐时期的地图,从地图上感受,渭城、安西、阳关实际的距离其实有3千多公里,然后直接介绍这首诗写作的背景故事,再课件出示“西出阳关”之后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从中学生就能深切体会王维此时的心情,这样的情景渲染,大大减缩时空的距离,学生置身其间,情如泉涌,大大拓展了古诗解读的文化背景、丰厚了古诗解读的文化底蕴。

劝学的诗句范文5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前言】

《喜迁莺·花不尽》是北宋词人晏殊的一首赠别词。作者将离情写得深挚却不凄楚,有温柔蕴藉之美。此词不假外物,不事雕琢,直抒胸臆,给人以明快俊爽之感。但表面的豁达洒脱掩饰不了词人身在尔虞我诈的官场内心的无奈与痛苦,抚今追昔感叹今古一梦,反映了晏殊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注释】

(1)《喜迁莺》:词牌名,双调,此牌有小令和长调两体。小令起于唐人,双调,四十七字,以平仄换韵较为常见,也有全用平韵的。长调起自宋人,《词谱》以康与之词为正体,双调,103字,仄韵。又名《鹤冲天》、《燕归来》、《喜迁莺令》。此词为小令。

(2)觥船:大酒杯。出自唐杜牧《题禅院》:“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

(3)一棹:划桨一次,指大杯饮酒一次。

(4)天若:出自唐代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翻译】

花落花又开,柳叶绿又衰,花开盛衰无穷尽,与我此时情相近。离别美酒情谊深,画船起航全成空。离别不必太伤情,人生何处不相逢。自今以后少知音,瑶琴朱弦不再吟。天若与我同悲凄,苍天也会霜染鬓。劝君此去多保重,名利场上风浪急,宦海茫茫沉与浮,古今看来梦一回。

【赏析】

本篇乃赠别之作,却一反那种惜别依依、愁绪满肠的作风,呈现了一种旷达洒脱的风格,而“何处不相逢”“今古梦茫茫”等句也蕴涵有予人启迪的生活哲理。

上片起笔“花不尽,柳无穷”借花柳以衬离情。花、柳是常见之物,它们遍布海角天涯,其数无尽,其广无边;同时花、柳又与人一样同是生命之物,它们的生长、繁茂、衰谢同人之生死、盛衰极其相似,离合聚散之际,也同样显露出明显的苦乐悲欢。“应与我情同”是以花柳作比,衬写自己离情的“不尽”和“无穷”,宛转地表露了离别的痛苦之深。“觥船一棹百分空”,一句出自杜牧的《题禅院》诗。作者这里强作旷达,故示洒脱,以一醉可以消百愁作为劝解之辞,而“何处不相逢”,则是以未来可能重聚相慰。对友人的温言抚慰之中,也反映了作者尽量挣脱离别痛苦的复杂心态,他既无可奈何,又故示旷达。

劝学的诗句范文6

内容摘要:课文朗读要能读出其中的气、意、态、味,可以通过名家范读、教师导读、学生品读的方式把握,这样对于课文朗读有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豪气 酒意 狂态 愁味

诗言志,因此平常读诗歌时多强调读出情感,新教材又提出了吟咏诗韵,那么我们在朗读时,如何把握其中的要诀呢,结合《将进酒》一课的具体教学,我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读出豪气。作为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被誉为诗仙的李白,其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飘逸豪迈,《将进酒》也不例外:那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那人生得意把酒言欢一饮三百杯的豪行,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气,视富贵豪华为浮云的达观,千金买一醉的豪言,无不透漏出一种“豪气”。所以纵观全诗,虽然作者的情绪起起落落,但“豪气”的光焰不减,形成一种虽愤懑不平却不低沉感伤的独特韵味。因此,朗读本诗,首先要读出“豪气”。

二.读出酒意。杜甫说:“逸心应是酒,潜兴莫过诗。”诗与酒与李白的一生结下了解不开的情缘。本诗更是一首名副其实的酒歌:“(1)喝酒的强烈意愿贯穿全诗情志之中:人生得意之时,要在月下喝酒来尽欢;人生失意之时要靠喝酒来寻欢(天生我材必有用,其实潜台词是没有被重用);像古来圣贤一样寂寞之际,要饮酒来留其名声;人生忧愁难以排遣的时候要靠美酒来解其千古之愁。(2)喝酒要斗酒十千,一饮三百杯,只愿喝醉不愿醒。(3)‘将进酒’的诗题,就是一首劝酒歌,但是劝别人喝酒哪有自己不喝酒的呢?劝别人喝酒之时,其实更多的是劝自己喝酒,而真正描绘自己已经喝了多少酒的诗句却一句也没有,但是却已经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因此读出本诗的“酒意”乃至“醉意”是吟咏诗韵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读出狂态。(1)情感之狂:情感的丰富性是很多诗人诗歌的重要特点。但是却没有一个能够像李白在本诗表现的那样淋漓尽致,那样的跌宕起伏。一会儿,为人生易逝而悲;一会儿,又为人生得意、材必有用而乐;一会儿,又为圣贤寂寞而愁。如此情感的大开大合大起大落,不用“狂”,又怎能一个“仙”字了得?(2)举止之狂:一会儿吟,一会儿歌,一会儿呼,似疯若狂。(3)思想之狂:看人生如朝菌蟪蛄稍纵即逝,视富贵豪华如草芥不值珍贵,愿人生长醉不愿醒,待钱财一掷千金而不顾,喝酒销的是万古之愁。如此的思想实在是惊世骇俗,似傻实狂。因此在吟诵此诗时,不能不读出狂态。

四.读出愁味。本诗的情感虽有悲――乐――愁的变化,但是细品此诗,那种心灵深处的无尽的愤懑和表露出来的浓重的忧愁却是本诗的灵魂。时光易逝、青春易老之悲自不必细说,即使是那得意尽欢、失意寻欢时的把酒言欢之乐也是强颜欢笑,所以作者虽一向有飘逸豪迈的情怀,但是面对圣贤寂寞、饮者留名的现实,再也压抑不住激越激荡的情怀,于是一腔不平之气冲天喷薄而出,才有了销万古之愁的呐喊。这愁不仅是诗人个人的,更是千百年来无数得不到重用的仁人志士共同的心声,岂是美酒所能销尽的,最多也不过是举杯消愁愁更愁而已。读出“愁味”是全诗朗读的关键所在。

通观这四个方面,愁味是内涵,豪气是本色,酒意和狂态是表象,因此在朗读时把握好这四个方面才能把本诗的韵味读得丰满通透,原汁原味。当然要把握好这四个方面难度之大非一般人所能做到,我们可以通过名家范读、教师导读、学生品读的方式来体会其中的一些味道也不全是雾里看花。

所以,诗歌的味、气、意、态是我们吟咏诗歌的重要方面,在这方面多加体会对于我们以后的课文朗读大有裨益。唯有此我们才会读出李易安《声声慢》那感伤中的寂寞,柳屯田《雨霖林》那伤心时的失落。

魏开云,河南信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教师。

劝学的诗句范文7

安徽  鲍亚民

剥体诗就是后人通过更改前人诗歌的词语或句序从而创造出新的立意的一种诗歌。如宋代诗人林逋的两句咏梅名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源于江为的两句诗:“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改换仅两个字,却点化神奇,赋予了诗作新的主题。庾信《华林园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被王勃在《滕王阁序》里剥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出了水天相接,浩渺空阔的美景,意境全新!

妙用剥体耳目新。北宋“神童”汪洙,曾写过一首《劝学》诗:“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明代人有个御史冯徽,因直言劝谏被罢官,充军辽东,和许多有此遭际的人在一起服苦役,他内心气愤,感慨万端,于是改《劝学》诗发泄不满:“少时休勤学,文章误了身。辽东三万里,尽是读书人。”汪洙的《劝学》诗是勉励学童从小要立下远大的志向,勤奋读书,争取做官为宦,这一点在现在看来,虽有些消极,但在封建社会,通过科举考取功名,得个一官半职,是年轻人施展抱负的唯一途经。而冯徽的诗恰是反其原义以抒发心中的不平。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抒写了久客的伤老情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清代有一个人年近半百,还在考童子试,担心面试通不过,便剃去胡须,假充年轻人,他的朋友看到了,随口吟道:“老大离乡少小回,乡音未改嘴毛摧。老妻相见不相识,笑问儿从何处来?”这首诗诙谐中包含着读书人的心酸。改革开放之初,漫画家华君武,针对国内某公司用20万美元的高价从香港买回国产设备一事,作漫画一幅,并题诗一首:“少小出口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经理相见知相识,笑说客从香港来。”这首诗也是从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脱胎而来,诗配画,相得益彰,饶有兴味。

还有的“剥体诗”,通过诗人的趣改巧剥,能形成戏剧效果。“鄂东怪杰”陈细怪与好友千忍和尚一日过江,突遇江风大起,把千忍的和尚帽则吹落江中,陈细怪即兴剥崔颢的《黄鹤楼诗》,前四名为:“帽子已乘江风去,此地空余和尚头。帽子随波不复返,此头忽然光悠悠。”全船人笑得前俯后仰,群心欢悦。

剥体诗运用得好,还具有一定的讽刺效果。唐宣宗年间魏扶考中进士当了主考官,曾在考馆的墙上题诗一首,表明自己要当个正派考官:“梧桐叶落满庭阴,缫闭朱门试院深。曾是昔日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前心。”可他的实际行为并没有像诗中说的那样,而是谁行贿他优先录取谁。于是有士子将其诗的每句前面两个字去掉,变成了意义相反的一首诗:“叶落满庭阴,朱门试院深。昔日辛苦地,今日负前心。”

宋代诗人莫子山有一次游寺庙,想起一首唐人的绝句:“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可他在与寺庙主持僧的交谈中发现主持僧庸俗浅薄,不学无术,与昏醉者无异。临别时主持僧还让他作诗留念。莫子山便将那首唐诗颠倒了一下顺序:“又得浮生半日闲,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终日昏昏醉梦间。”这样,由原诗是抒发作者忙中偷闲,好不容易在春尽时游寺庙的闲情逸趣,变成了讽刺庸僧的诗。

唐代的崔护写过一首《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据说,宋代王安石在鄞县为县令,刚正廉洁,被誉为“铁面”。后有个昏庸贪酒之徒接任,把鄞县搞得一塌糊涂,人们讥他为“糟团”。某书生戏作一首《题县署南墙》诗:“去年今日此门中,‘铁面’‘糟团’两不同。‘铁面’不知何处去,‘糟团’日日醉春风。”此诗由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脱胎而来,趣改巧剥,颇为辛辣。还有童年君的《再过桥头斋铺诗》:“去年今日此门过,人面麻花相对搓。人面不知何处去,麻花依旧下油锅。”这也是崔护《题都城南庄》的剥体诗。

汪精卫在刺杀摄政王载沣而被捕时曾口占一首五言绝句:“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后来汪精卫叛变了,于是有个叫陈剑魂的人在报纸上发表一首《改汪精卫诗》的诗:“当时慷慨歌燕市,曾羡从容作楚囚。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这首剥体诗剥去了汪精卫的画皮,使之丑态毕露。这是一首反意剥体诗。

现代剥体诗读来也颇有趣。北伐战争中期,叶挺将军领导的独立团在汀泗桥、贺胜桥战役中,把北洋军阀打得丢盔弃甲,大军阀吴佩孚只身逃往洛阳,整天以喝酒解闷。叶挺将军得知后,仿拟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挥毫作诗一首:“白日晴天竟倒吴,炮声送客火车孤。闷至解愁去烦恼,唯有雄心在酒壶。”此诗无情地嘲弄了吴佩孚的惨败,热情讴歌了北伐的胜利,堪称脍炙人口的佳作。

鲁迅也多次巧用“剥体诗”讽刺反动政府的卖国丑态和反动派的卑劣行径,在《华盖集·咬文嚼字》中,他剥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对杨荫榆等一邦学阀摧残迫害青年,独霸教育的丑行,表示了强烈的讥议和愤慨,语含讥讽,令人叫绝。郭沫若则对曹植《七步诗》“反其意而剥体”,作了一首《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将原诗的贬义翻了个儿,变为褒意。

劝学的诗句范文8

又设置老人击鼓劝农,每村置鼓一面,凡遇农种时月,五更擂鼓,众人闻鼓下田,该管老人点闸(名)。若有懒惰不下田的,许老人责决,务要严切督并,见丁著业(每人都得干活),毋容惰夫游食。若是老人不肯劝督,农民穷窘,为非犯法到官,本乡老人有罪。平时老人每月六次手持木铎,游行宣讲劝农务本的道理。朱元璋还颁发教民榜文说:

今天下太平,百姓除粮差之外,别无差遣。各宜用心生理,以足衣食,如法栽种桑、麻、枣、柿、棉花,每岁养蚕,所得丝绵,可供衣服,枣、柿丰年可以卖钞,俭年可当粮食。里老尝督,违者治罪。

这里提到两件事,一是“里老劝农”,二是明太祖颁教民榜文。吴晗先生剪裁得法,上述文字我初读的时候就有些感动,20多年过去了,依然印象深刻。

曹操也曾属文劝农。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颁布《置屯田令》:“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曹操选派合适的官员主持屯田,制度上也筹划得宜,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当年就取得了大丰收。据裴松之注引《魏书》载:“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有人换算了一下,“百万斛”折合1.5亿斤。

我很欣赏曹操的《置屯田令》,风格鲜明,堪称劝农文学之翘楚。篇制虽短,内容却丰富,驰骋秦汉,信息量很大,遣词造句也讲究。通读全文,给人一种峭拔矫健、游刃有余的感觉。意思斩截,文字上却追求规范,气势劲健,表达上又挥洒自如。把这则令文跟历代的《劝农诏书》放在一起看,以雅洁晓畅论,明显是鹤立鸡群。有学者把曹操的散文风格总结为清峻,鲁迅先生曾赞誉曹操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由《置屯田令》可一窥曹操的文风。文中“急农”二字用得甚好,强调了农业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地位。这两个字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劝导、教化、督促百姓从事农业生产的做法,在中国由来已久。劝农官员的设置,秦汉时期就有。嗣后,迭经损益,尤以北宋所行劝农使制度为得力。

有文献表明,北宋时期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都曾担任劝农使。比如,范仲淹“知邠州军州事及管内劝农使兼陕西四路沿边安抚使”,欧阳修“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文彦博“判河南府事西京留守司公事兼畿内劝农使”,苏轼“知杭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

范仲淹屡有重农之举。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第六条就是“厚农桑”。庆历年间,朝廷讨论是否放开茶盐禁令并减轻商人的赋税,范仲淹表示反对。他说,现在国家正急着用钱,如果不向盐池、茶山和商贩收税,就必然要从农民那里获得,“与其害农,孰若取之于商贾 ”这项议案于是被否决。这件事见于《梦溪笔谈-官政二》。

北宋劝耕重农的成效是空前的。北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期。有材料说,北宋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的60%,是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占据世界比重的最高峰,鼎盛时期东京(开封)的人口高达150万,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这些都与农业经济的高度发达是分不开的。

湖南省郴州市西南有一处摩崖石刻,篆额曰:“坦山岩劝农记”。碑文中有“建炎天子即位之十九年”及“左朝奉郎权知郴州军州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事提点坑冶事务借紫金鱼袋赵不退”等句,说明南宋时期劝农使还是有的。

金承宋制,置劝农使如故。1991年,黑龙江省海林市出土一枚古代官印,印文为篆书“北京劝农使印”,印背左面刻有楷书“天泰二年六月”款。“天泰”是金朝末年(1215年),金国辽东统帅蒲鲜万奴叛金自立后所设的年号。这枚官印为金朝时期劝农使制度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元朝分设劝农司、司农司,主管全国农业。按《元史-食货一》记载:“(中统)二年(1261年),立劝农司,以陈邃、崔斌等八人为使。至元七年(1270年), 立司农司, 以左丞张文谦为卿。司农司之设,专掌农桑水利。”

这让我不禁生出一些感慨,想不到北方渔猎、游牧民族的统治者也如此重视农业。当然,评价劝农使制度宜深入分析,不能以制度存废论高下,那属于刻舟求剑。

明朝建立后不再设置劝农使,可劝农精神和劝农事业被很好地继承了下来,明太祖挂帅,各级官员直至里老都在做劝农工作。因此,明初的农业生产恢复发展得很快。据统计,洪武元年全国耕地面积(登记在册的)约180万顷,至洪武二十六年为850万顷,增长近4倍,增速惊人。

反观金、元,虽设有劝农使,但成效乏善可陈。事实上,由于土地兼并造成大批农民破产,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最终导致元朝覆亡。金、元统治阶级死死抓住劝农使不放,大概是因为被宋朝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所震撼,并把其原因归结为实行劝农使制度的缘故。而其效果不彰,说明仅靠组建一套班子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做具体细致的工作。

农业生产不仅关乎衣食,还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

陶渊明有《劝农》诗六首传世。这些诗四言为体,古朴庄重。“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就是宣讲重农务本的道理。“舜既躬耕,禹亦稼穑”,是通过歌颂圣贤,称扬躬耕力田的美德。

苏东坡谪居儋州,有感于当地农事不修、民生艰苦,乃效仿陶渊明作诗劝励。同一时期,苏辙被贬到雷州,遇到相同的情况——“予居海康,农亦甚惰”,读了兄长寄来的诗,亦次韵以酬。

《劝农六首》虽为苏氏昆仲所激赏,可算不上有太大的影响。陶渊明在劝农方面所作的贡献,更多的是从精神的层面对人们看待农事的态度进行启迪与引导。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对农事是熟悉的,也是热爱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在他眼里,春种秋收的田园生活充满了乐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己忘言。”陶渊明认为,人在田野里劳作、休息,就如同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他把亲近农桑的生活方式视为人生理想、精神追求。

陶渊明“亲近农桑”的理念,对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我以为,陶渊明的诗才是最好的劝农读本。陶诗鲜有什么大道理,也不讲农业技术,可是拉近了读者与农业生产的心理距离。辛弃疾词云:“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陶渊明所倡导的精神理念,不仅影响了后代诗人,也哺育了我们这个民族。

劝农文化的本质,就是提醒人们必须时时保持与农业生产的血脉联系。从政治角度看,重农务本是中国人的治国之道;从道德角度看,躬耕力田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从精神角度看,亲近农桑是中国人的生活乐趣。劝农文化的成果,就是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树立了“重农事乐种作”的精神理念。这种理念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塑造了中国人坚定、平和的精神气质。

目下,农村青壮年大都出门打工去了,在家种地的多是老弱妇孺。年轻人与农事隔膜了,对土地的感情淡薄了,体验耕作、亲近农桑的文化传统被搁置了,这种状况令人担忧。

劝学的诗句范文9

1998年12月19日,88岁的著名学者、作家钱锺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

钱锺书博学多才,性格内敛,然而,青少年时期的他却是恃才傲世的狂人,奇闻逸事鲜为人知。

钱锺书的父亲是晚清小有名气的诗人,自费刊印了一本诗集,少年钱锺书公然轻视父亲,对此评曰:“全本诗集,只有一句诗说得通。”令亲友们瞠目结舌。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钱锺书即闻名于清华大学,他当时正在读大四时就被著名的英国汉学家、翻译家李高洁邀请为自己选译的《坡诗集》作序。当时清华学生有“三杰”的传说。钱锺书、曹禺和颜毓蘅三位清华才子,被人们戏称雅谑为“龙、虎、狗”。

钱锺书当年曾立志“横扫清华图书馆”,凡老师讲课时提到的书目,他全读,而且认真研究阅读直至背诵。钱锺书的清华同学饶馀威曾经回忆,“他的中英文造诣很深,又精于哲学及心理学,终日博览中西新旧书籍。最怪的是上课时从不记笔记,只带一本和课堂无关的闲书,一面听讲一面看自己的书,但是考试时总是第一。”许多同学乐于向钱锺书请教学问,而他总是张嘴就来,被称为“照相机式的记忆能力”。

钱锺书后海外留学归来,母校聘请他当老师。校长问他可以教哪几门课,他满怀傲气地回答:“凡是别人教不了的课,都由我来教。”当时有人问:“以前你是这儿的学生,现在是这儿的先生,有何感想?”钱答:“以前我在这儿读书,我受益不多;现在我在这儿教书,学校受益不浅。”

闲暇无事,他还有一个特殊嗜好,就是突然溜进教室后排,听其他老师讲课。台上的先生正在讲课时,安静的教室突然传出他一阵又一阵的冷笑声,怪笑声,令全班学生惊回首,更令台上的先生心惊肉跳,方寸大乱。各位先生终于无法忍受,集体找校长摊牌“要么立即辞退钱锺书,要么我们集体辞职。”校长无奈,只得请钱锺书:“另谋高就,大展宏图。”

钱锺书并不在意,“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果然另一所名牌大学的校长慕名来聘请他。钱提出应聘的“三不”条件;第一,刮大风不去上课。第二,下雨不去上课。第三,心情不好不去上课。校长咬牙答应了,但也提出一个条件:“不要擅自去听课。”钱锺书也答应了。钱锺书讲课确实大受学生欢迎。

抗战时期,清华,北大,复旦三所名校组成西南联大,各校的先生早闻钱锺书的怪名,都对他敬而远之。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也逐渐成熟内敛,不再锋芒毕露,咄咄逼人。

OB 天津劝业场开业80周年

1928年12月21日,天津梨栈大街人群熙攘,楼高7层,场地宽阔的劝业场开幕,轰动了整个津门。“劝吾胞与,业精于勤,商务发达,场益增新”4言联句高悬,各取其第一字,刚好组成“劝业商场”。

天津劝业场是中德合办的井陉煤矿的买办高星桥在梨栈大街以银10.4万两从英商先农公司手里购得一块5亩2分地皮,仿照上海大世界规模,建造这座7层楼的津门最大的娱乐商场。劝业场是天津商业的标志性代表,当时被人誉为:城中之城,市中之市,可以说天津形成现代格局的繁华是从劝业场开始的。

劝业场开业后进驻卖货的店铺多达300多家。开业之日火爆场面可谓盛况空前,上至中外官员,下至平民百姓,人人前往。1931年至1939年是劝业场的鼎盛时期,战乱后“劝业场”已经处于半停业状态。这种局面,直到解放后才得到了改变。

劝业场位于现天津最著名商业街一金街与滨江道交汇处。1991年,历经风风雨雨的劝业场再度扩建,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营业面积达3.43万平方米,成为天津市最大的集购物、娱乐、消闲,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高档次的新型商厦。

OC 《永乐大典》成书600周年

《永乐大典》开始编纂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那时,明成祖朱棣刚刚从他侄子建文帝手里夺取政权,为了表示讲修文治以笼络人心,遂命解缙等人编辑这部书。1404年编完,命名为《文献大成》。不久明成祖朱棣认为该书不尽完满,又增派太子少师姚广孝等参与,重新编修。这次参加编校,抄写的达2100多人,历时5年,于永乐六年即1408年1 2月14日完工,总计近22900卷以上,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万字,赐名《永乐大典》,是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

劝学的诗句范文10

关键词: 韩愈;石鼓歌;诗词;文字;秦代

《石鼓歌》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题解:本诗词作于元和六年(811),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物的珍视与保护之情。诗中所写的石鼓文,为我国珍贵的古代文字文物。诗人以他特有的文学家、史学家的敏感,看到它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学和历史学的重要意义,也表示了不满。此诗主要针对朝廷不能爱护这样极为珍贵的文物,从而发出的或许还有更为深一层的感慨。诗人在描绘石鼓文书法的妙处时,运用了多种比喻,进行淋漓尽致的渲染,颇有感染力。

评析:诗人诗词感慨石鼓文物的废弃,力谏当局保护石鼓而不得采纳,因而大发牢骚。诗词开头前四句是总起,自谦没有李杜之才,不敢作歌。“周纲”十二句是追叙石鼓来历久远。“公从”十句是叙石鼓文的文字和字体及其保留的价值。“陋儒”六句是叙怀疑《诗 经》不收石鼓文,乃是孔子的粗心。“忆昔”十八句,是叙发现石鼓的经过和建议留 置太学。“中朝”十句是叙当局不纳诗人建议,叹惜石鼓文物的废除。“方今”六 句,希望在尊崇儒学的时代,能把石鼓移置太学。章法整齐、辞严义密,音韵铿訇。

鉴赏:本诗词开头前几句说明白如话,深刻点出了诗人所写作的缘由:张籍拿着石鼓文拓片来劝我试写一首题咏诗,李杜大手笔已不在世上,写这么高难的诗,绝不是一般的事情叫才疏学浅的我多么难堪啊!这几诗句中,“石鼓歌”看似乎平淡拖沓,其实则不然。韩愈以文字为诗词的创立“石鼓文”石鼓歌的先河,不避同字且不避同式,正是古文的惯习。应予注意的是,“劝”字下得十分精当,它省去了诗人几多犹豫的潜台词与推诿的闲笔墨,具有一字九鼎之效。诗词的前十句是诗人韩愈想象周宣王中兴王室、临御海内以及驰逐围猎、勒石铭功的图景。用了“沸”、“愤”、“骋”、“万里”、等词,以及状观的场面同波澜壮阔和气派的雄伟一样。韩愈之所以承袭韦应物系年的说法,是有较深刻的历史原因的。《石鼓歌》的这段描写正面传达出了诗人的迫切希望重振颓纲以臻于尊王攘夷的郅治局面的高度提示。“雨淋日炙野火燎”二句,是承上启下的关连作用。把“石鼓文”千年流传而历尽沧桑的劫难浓缩在七字之中,这是略写。诗人认为石鼓文得以完好保存,如果没有鬼神呵护是不可想象的,仅此而言,石鼓文本身就已是稀世珍宝,又遑论其他无比的文物价值呢。寥寥两笔便为下文的切入点阐述作了更好的铺垫。接下来的十四句是专对“石鼓文”作具体描述的。文辞的深奥,字体的朴茂,都使“好古”的博士先生心荡神怡美不胜收,在那些古拙的字迹间,诗人韩愈任凭审美意识纵情驰骋:夭娇流美的线条,多么象鸾凤翔舞,云君来下;交互牵掣的点画,又使人仿佛置身于珊瑚丛生的龙宫水府。笔力的雄健,使他想到金绳铁索的劲挺;笔势的飞动,似乎只有用禹鼎出水龙梭离壁才能传其神韵原本静止的书迹都化成了活泼的形象,他不禁沉浸在美的超然享受之中了。美感的获得与否,取决于审美体验的深浅程度,尽管韩愈断未见过“鸾翔凤翥众仙下”,但现实生活中的百鸟和鸣和万舞翩跹却并不常见。普通人或许只能以平常的语言说出,而诗人却善于用浪漫的想象把常景编织成一幅云诡波谲的图画。

【赏析】一 石鼓文系我国最早的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秦代刻石,是秦代能工巧匠文化人所雕刻的。内容记叙狩猎情况,此文书体为大篆。其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诗人十分感慨石鼓文物的废弃,力谏当局保护石鼓而不被采纳,因而大发玩世不恭打法牢骚。此诗是韩愈的七古名篇之一,以文字为诗词,以抒情议论为诗词,诗词章法整齐,辞严义密,音韵铿锵,气势浑雄。

诗中所写的周宣王狩猎之记,当时诗人是弄错了。全诗从石鼓的起源到论述它的价值,曾建议运至太学保存而遭到否决,不禁感慨系之。写这首长诗记述了石鼓文的起源、经历和价值的目的,仍然是在呼呈应该引起重视。诗人为保护文物而大声疾呼,没有人读后不为之所动,对官场陋习的讽刺也是很深刻的。

【赏析】二 石鼓文是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秦代刻石,书体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石鼓起勇气原在天兴三峙原,唐初方被发现。杜甫、韦应物、苏轼等名家均有诗作咏赞。并非诗中所写的周宣王狩猎之记,当时诗人是弄错了。全诗从石鼓的起源到论述它的价值,曾建议运至太学保存而遭到否决,不禁感慨系之。

本诗词采用游记的写法,按照行程的顺序,描写了游览途中的所见所闻与所感,游踪写得详尽,颇像游记,却又诗意盎然,不似流水帐的呆板,表现出了山野的自然美,这也是韩愈“以文为诗”的倾向。全诗读来酣畅淋漓,气势雄尽,自由舒畅。

韩愈的这首诗词力作问世,才使石鼓之“光价”在后人心目中大大地增强和提高了。今天所见韩愈作“石鼓文”诗歌又过去一千多年,十面石鼓尽管已无完字,但仍作为一级文物陈列在故宫博物院里,这不得不归功于韩愈的石鼓歌高度宣传。 这首石鼓文歌长诗一韵到底,就像大海的水一样绵绵长流,波澜老成。

参考文献:

[1]韩愈《石鼓歌》原文译文.

劝学的诗句范文11

一、品味

“品味”是指在学习古诗词时,紧扣关键词或关键句,引导学生细细地咀嚼、品味,从而把学生对于诗句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次。方式有:

1.在比较中欣赏

语言运用的好坏在比较中能得到最直观的展现。比较是一种教法,也是一种学法。在古诗词的教学中,采用比较的方式咀嚼、品味,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的绝美之境。

《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本是一个表示颜色的形容词,诗人王安石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再加上“春风”“江南岸”的配合和王安石炼字改字的故事,使得这个“绿”生动传神,放出异彩。在教学中,我采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品味“绿”的精彩。我先引导学生阅读课后资料袋的内容,明白诗人对“绿”的千锤百炼。然后让学生把“到”“过”、“入”一个一个地放到诗句中读读,体会这些字和“绿”字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一样。学生通过比较,认为使用“到”字只是说明春风来了而已,体现不出春风吹来的动感以及春天来了时大地上颜色的变化。使用“过”字,只是让人觉得春风一吹而过,什么痕迹也没留下,而“绿”字则让人联想到江南春天到来时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有花红柳绿的缤纷色彩,有鸟儿虫儿的悦耳声音,还有小朋友放风筝的愉快身影等等,到处欣欣向荣,给人特别强烈的美的感受。这样的比较,学生充分欣赏到“绿”字所蕴含的画面和意境,也提高了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2.在表演中体会

“从本质上,儿童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小学生不仅具有潜在的表演天赋,而且还有着爱表演的个性特征。许多古诗词所描写的叙事场面,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通过表演再现当时情景,更好地感受诗词的意境,加深理解,留下深刻印象。

《送元二使安西》(人教版语文第九册)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王维别具匠心地选取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劝酒,表达了对朋友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诗中的“劝”“更”使人情不自禁地想到这对好朋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在教学中,我把表演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朋友间的真挚的爱。我先是让学生读王维的临别赠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接着提问“都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这两行诗的‘画’在哪里呢?”学生有的抓住关键词“更”,“劝”,有的联系课文插图,有的从整句诗入手,想象王维和元二离别的画面。然后,我把自己装扮成元二,对一个学生说:“现在,我就是那即将远行的元二,你是特意从长安赶来送别的王维,我们在渭城的客舍里依依惜别,我们已经喝了很多酒,说了很多话了,你又一次举杯,对我说:――”学生进入角色,这样接话:“元二啊,请你再喝一杯酒吧,你这一去可不知什么时候再回来,我会想你的。”我学着元二的口吻感激地说:“谢谢你,王维!你不远千里从长安赶来为我送行,我真的很感动。你放心吧,我会照顾自己的,你也要照顾好自己。”最后,我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一个扮演王维,另一个扮演元二,再现他们依依惜别的场景。在角色表演的过程中,学生把文字符号化成情感符号,将叙述转化成有生命体验的联想或想象,对诗境的理解更加丰富了,更身临其境地体会朋友间真挚的感情。

二、整合

古诗词的教学往往忽略了文本之间必要的或可能的纵横联系,以及与语文学科以外的学科资源的联系。我在教学中注意了对文本的整合,同时加强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增大课堂容量,力求通过集约化的方式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

1.同主题作品的整合

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在教学时,可以改变传统的“逐首教学”的模式,凝聚主题,使学生在整体中学习。

比如,人教版语文第十册选取《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这三首不同时代不同作者不同题材的诗词表现同一个主题――多彩的童年生活。在教学时,我是这样整合的:首先,在导入新课时,出示一组古诗让学生口头填空:儿童急走追黄碟,

。牧童骑黄牛, 。儿童散学归来早,_____________。蓬头稚子学垂纶,__________。这个填空有意识地将部分表现儿童生活的古诗整合在一起,让学生管中窥豹,明白许多诗人都以“童年”为主题写诗,意在唤醒学生对童年生活的遐想,让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其次,把《牧童》《舟过安仁》这两首都是表现儿童生活的古诗整合在一个课时教学,抓住“卧月”“张伞”这两个含有丰富童趣的意象,通过“比一比”(课文的两幅插图分别画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想一想”(晚归的牧童静静地躺在洒满月光的青草地上,他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还会想到什么呢?江平岸阔,船随水流,两个调皮的张伞孩子会说些什么?);“读一读”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和情趣。最后以白居易的《池上》,拓展文本,让学生自主体会《池上》的童趣并背诵,课后还可以积累更多的同主题的诗词。这样的整合既是对《牧童》《舟过安仁》这两首古诗作相同主题的补充,也是传统文化的小小展示,使得这两首古诗的教学成为一座桥梁,连接着同主题的诗词,也成为一扇打开的大门,引领着学生进入古诗词的无边知识。

2.不同学科间的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古诗词的课堂可与音乐学科整合,比如,名师王崧舟在教学《长相思》的时候,整节课至少有15分钟是有音乐相伴的,当学生朗读的时候,背景音乐是《琵琶行》,当学生写片断的时候背景音乐是《一个陌生男人的来信》。我喜欢将古诗教学和美术学科整合,因为,古诗词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情感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古诗词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古诗词和美术的整合,能将诗词中的“形象”化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这样的教学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比如,我在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就在板书的设计上和“青青草”的品味上与美术进行整合。这首词的第一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就勾勒出一幅清新淡雅的田园风景图,学生在品读诗句时,一下子被这句话吸引了,我顺势引导“你们在这句话中看到了哪些景物呢?”结合学生的理解,我用简笔画在黑板上勾出了长长的溪流、盛开的荷花、低矮的茅草屋、葱绿的小草等。在画小草的时候,我特意把“青草”画得很少很淡,然后让学生结合词中语句对简笔画进行评价,学生利用图画,具体而形象地品味了“青草”和“青青草”的不同。接下来,我一边引导学生品读诗词,一边把关键词“锄豆”“织鸡笼”“卧剥莲蓬”“相媚好”散落在这田园山水画的相应角落,最后一个大大的“醉”字叠加在这幅美丽的山水画上。将诗和画巧妙融合,能使学生如临其境,既品味了语言,又强化了词的意境,还留给学生美的享受,真是一举多得。

三、练写

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语言,练习表达,古诗词教学中这一教学目标同样不容忽视。古诗词语言精炼,而且言语空间极大,我们要善于寻找合适的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学会表达。

1.练于相同的句式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让学生模仿古诗词中那些具有形式感的句子,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十分有益。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为了表现孩童们的勤劳、孝顺、可爱,作者选取了“大儿锄豆”、“中儿织鸡笼”、“小儿卧剥莲蓬”这几个场景,这三句话意思很浅显,学生一读就懂,但是这三句话的句式十分相似,这正是学生学习表达的好机会。于是,我从“大儿锄豆溪东”,抽离出句式“大儿 ;”从“中儿正织鸡笼”,抽离出句式“中儿正 ;”让学生模仿填词。学生兴趣很浓,他们以句式为依托,联系文本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无拘无束的想象中放飞思维,许多生活场景纷纷涌现,“大儿种瓜溪东,中儿正喂鸡食”“大儿插秧稻田,中儿欢扫院子”“大儿浇水果园,中儿勤读诗书”等童言稚语更是生动有趣。

2.练于诗句的留白处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很多诗词都讲究“留白”的艺术,这些留白处正是训练学生练笔的好机会。

劝学的诗句范文12

一、清平乐其一

上阳春晚。宫女愁蛾浅。新岁清平思同辇,争奈长安路远。凤帐鸳被徒熏,寂寞花锁千门。竞把黄金买赋,为妾将上明君。

此首以具有特定内涵的地点――上阳开篇,点出宫怨的主题。其中,上阳,《新唐书・地理志二》:“上阳宫在禁苑之东,东接皇城之西南隅,上元中置,高宗之季常居以听政。”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序:“天宝五载以后,杨贵妃专宠,后宫人无复进幸矣。六宫有美色者,上阳是其一也。贞观中尚存焉。”唐王建《行宫词》“上阳宫到蓬莱殿,行宫岩岩遥相见。”由此可见,上阳宫埋葬了多少宫女的青春岁月,她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期盼中跌入失望的深渊。

“新岁清平思同辇”,政治清净,上阳宫的宫女们希望能得到皇帝的恩宠。此处反用典故。《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婕妤》:“成帝尝欲与婕妤同辇载,婕妤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乎?’”班婕妤从国家兴衰、礼仪规范的角度出发,拒绝了成帝同辇的要求,其识见不同流俗。此词中的宫女形象,则反其道而行之,强烈希冀得到天子的眷顾。但长安路远,已为皇帝所疏远,故同辇化为惘然。

“寂寞花锁千门”,宫殿虽花枝摇曳,但因皇帝久未问津,故显冷寂。这里运用了丽景写哀情的手法,化用了杜甫《哀江头》“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竞把黄金买赋,为妾将上明君”,意为宫女们希冀生命中出现贵人,凭借他的穿针引线,改变命运,此句化用典故: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上,陈皇后复得亲幸。”李白《白头吟》“闻道阿娇失恩宠,千金买赋要君王。”

二、清平乐其二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

开篇重笔抒写,“愁绝”将离别的情绪推向高峰,极具表现力,化用了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沉饮聊自遣,放歌颇愁绝。”为整首词奠定了情感的基调。下面着力铺叙离愁别绪:

杨柳花如雪般漫天飞舞,向离人迎面飞来,拨弄着离人的心弦。把杨柳比作雪,在南朝范云《别诗》如是描述:“洛阳城东西,常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诗只是简单地将花比作雪,而温词则将二者融为一体,更具有动态美,杨柳花飘飘洒洒,白茫茫的一片,恍恍惚惚中好似幻化为晶莹剔透的雪花,丝丝凉意沁人心脾。

杨柳,经常与离别之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接下来自然而然地点到折柳送别。离人之情,感人心魄,连桥下流水也呜呜咽咽。水流呜咽,这一表达方式,在《乐府诗集・陇头歌辞》“陇头流水,鸣声呜咽。”温词将之改编,以词的形式表达出来,更为深情绵邈。

词的上篇奠定了愁绝的感情基调。离别时的每一种动作、听到的每一种声音,都足以使人肝肠寸断。下片铺叙了送别双方以酒饯别,即将出发,但感到意犹未尽,故“上马争劝离觞”,与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之处在于王诗将劝酒之动因解释得非常通彻,而温词则只是客观地描述了劝酒,其深层动因未点出来,但如此处理,更加含蓄,容易引发读者深层的思考,万千感慨尽在杯酒中。离觞,为送别场合重要的意象之一:唐王昌龄《送十五舅》“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此时此刻,婉转动听的莺声徒增缭乱的离愁。此处,温庭筠将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意象――南浦,纳入词中,增加了词的表现力。南浦,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凝练成送别之地的代称:战国时期楚国屈原《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南朝梁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唐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愁杀平原年少”,熔铸了汉乐府、《史记正义》、曹植《名都篇》等典籍。汉乐府《古歌》“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将秋风极具情感杀伤力的这一特性凸显出来,正如欧阳修《秋声赋》中所叙:“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又如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风所到之处,万物凋零,一片萧飒的景象。离别之际的人们,更是难以设防。尤其是慷慨悲歌的“年少”,在秋风萧瑟之际,泪如雨下。此句点出了“平原”“年少”这两个意象。其中“平原”,《史记正义》征引《括地志》“平原故城在德州平原县东南十里。”杨景龙先生云:或云指平原侯曹植。并以曹植《名都篇》印证:“曹植《名都篇》:‘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是其所本。”

“回首挥泪千行”,“挥泪千行”为古慷慨悲歌之燕赵之士在饯别时的动作描写。后来在唐诗中亦得以挪移,唐韩愈《湘中酬张十一功曹》“休垂绝邀千行泪,共泛清湘一叶舟。”

此词虽然熔铸了古代典籍,但浑然一体。陈廷焯《云韶集》卷一:上半阙最见风骨,下半阙微逊。上三句说杨柳,下忽接“桥下水流呜咽”六字,正以衬出折柳之悲,水亦为此呜咽。如此着墨,有一片神光,自离自合。

三、遐方怨其一

凭绣槛,解罗帷。未得君书,断肠潇湘春雁飞。不知征马几时归?海棠花谢也,雨霏霏。

此词为思妇怀远之作。熔铸了汉乐府、山海经、谢I诗、唐诗、江淹赋、诗经中的意象及诗句,融情入景,景语作结,意蕴悠远。

其中,“罗帷”作为室内的重要物件,凝结着主人公对家庭温馨生活的期待,但其愿难遂,凄凉浸淫着主人公。化用了汉乐府《伤歌行》“微风吹闱闼,罗帷自飘扬。”该词将动作定格在“解”上,更富深情。

女主人中盼望着,盼望着,潇湘春雁一次又一次的飞来,但却未携带远人的书信。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断肠潇湘春雁飞”,将表示离别之处的意象――潇湘,与给人希望的春雁组接在一起,结局无疑是惘然,故生“断肠”之感。其中“潇湘”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屡屡出现:《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谢I《新亭渚别范零陵》“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李白《远离别》“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杜甫《去蜀》“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主人公原本寄希望于春雁传书,但所望落空。“不知征马几时归?”远人的归来,注定成为未知。因一旦跨上“征马”,则四海为家,居无定所。该句化用南朝江淹《别赋》“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

无限的失望,化入片片飘飞的落花中,融入鞯南赣曛小B浠ㄓ胗甑慕岷希给人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无奈之感。“雨霏霏”化用《诗经・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