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

时间:2023-05-24 14:34:50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范文1

据调查发现,由生活方式引发的疾病正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脂肪肝、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白内障、青光眼、帕金森、癌症等各种疾病正越来越多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种种迹象表明,我们的健康需要管理,也必须管理。

人们往往是在疾病恶化或症状凸显的时候才发现疾病的。尽早发现生命规律至关重要,健康管理正是要在亚健康状态下发现潜在疾病。健康管理具体包括发现潜在疾病,定期得到健康与疾病危险性评价及健康改善指导,记录健康状态,监控、预防、干预疾病的发生,监控疾病危险因素,降低风险水平,延缓疾病进程等。

人体生命探秘系列讲座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激发和优化生命健康潜能的规律和方法,由中国医促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华健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建立的“全息生命健康体验基地”特开设了人体生命探秘系列讲座,旨在整合国内最优秀的有关全息生命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并把它系统化。该系列讲座容纳多种名家流派。讲课人包括国内国际知名生命科学专家、医学专家、抗衰老专家、生命健康产品研发专家、全息健康专家和心理专家等。

流派1――河床深井经络新论

主要研究如何用艾灸法防病治病、冬病夏治;如何针对不同病症采用艾天下清香粉和药膳汤有效发挥防病治病的效果。

流派2――子午流注养生文化

主要是利用二十四节气养生防“未病”治“已病”。

流派3――如何健康活到一百岁

主要研究与人类衰老关系密切的问题,尤其是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主要问题,包括癌症、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脂肪肝、动脉硬化等)、老化退行性疾病 (老年性痴呆症、白内障、青光眼、帕金森氏等)。

流派4――体验自我成长与优化的慧心活动

相关链接

“全息生命健康体验基地”是由中国医促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华健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健康文化宣传基地和健康管理机构,旨在用多元多维的生命科学、生命艺术和全息生命健康体验法来优化有关生命健康潜能激发的自我能力、真我智慧,提高情商与灵商,开拓人性的深广层次,激发生命能力和实行力,帮助精英人士平衡生命健康、心灵智慧、婚姻家庭、事业发展的生命理想。

该基地以专家项目确立品牌,集中各门派整体推广中医,弘扬中医文化,博采众家之长,努力打造一个中医广泛交流、百家争鸣的平台。

基地功能

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引进有关“全息生命健康”的理论和方法;

用讲座、论坛的方式介绍各名家流派有关生命健康的体系和方法;

通过媒体向全社会推广“全息生命健康基地”生命健康理论体系的精华;

针对精英人士个性化的生命健康潜能开发解决方案;

针对精英人士个性化的健康管理个性化解决方案;

针对高端人士的疑难杂证个性化解决方案;

针对高端人士的健康维护、亚健康条理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日常经络调整维护。

基地对象

有兴趣参与“全息生命健康”项目的会员;

有兴趣参与“全息生命健康”管理的高层与企业家;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范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209-0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在200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2011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高校日常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是完全必要的。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生命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命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社会的阶级、政党或社会群体用其思想理念、政治观念、道德标准为主导,遵循人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发展规律,对其社会成员实施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并使其教育内容内化成为人们自身观念的一种教育,使他们最终形成符合其社会需要的思想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

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的在于使人们懂得敬畏生命,领悟生命的真谛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从而学会积极、乐观、向上、健康的生活,并通过对生命的记录、感恩和分享,由此获得身体和心灵的和谐,进而成就事业和幸福生活,使自我生命价值得以实现。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作心理素质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相应方法,对受教育对象的心理的各个层面施予积极的影响,使受教育者不断认识自我,增强其自我调控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从而促使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发展、素质全面提高、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生命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十以来系列重要讲话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理论基础的,它主要从思想层面为培养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课程的具体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即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使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具备鲜明的政治立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首先,要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即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尤其是在校的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栋梁之材,他们的身心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所以要把作为主体的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放在第一位,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教育的本质是塑造健全的人格,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帮助生命得以正常发展”,因此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从受教育者的个体出发,关注受教育者的生活状况、思想状况以及身心健康状况,使受教育者不仅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更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进行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必要的。其次,由于当前的大学生群体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竞争的加剧给大学生带来诸如心理、学业、交往、就业等方方面面的多重压力,而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从小到大一直受到父母及祖父母的呵护,性格上难免会比较任性,面对困难时不免会表现出脆弱的一面,因此很多大学生无法排解诸多压力带来的困惑。又由于多数大学生都离家在外求学,父母不在身边无处倾诉,最终导致一些大学生精神抑郁,甚至产生了生命的困惑,更有甚者轻视生命选择了自杀。有调查显示,近年来大学生轻视生命、自杀和伤害他人的现象屡见不鲜,并且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与重要性,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理应肩负起这个重任。再次,现如今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把培养学生具有符合社会所需要的政治思想放在了首位,教材的内容中政治教育部分占据了重要位置,政治教育所占比例过大,就忽视了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主体的个体生命以及实现生命价值的需要,尤其是忽视了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进而忽略了提高受教育者生命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生命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上的创新,树立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了满足社会的政治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却很少考虑作为个体的学生的实际感受和需要,而教育的真正职责是从受教育者学生的主体出发,考虑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的思想活动。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应该清楚地认R到,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也是大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积极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并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过硬的政治素质的基础,对于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具备健康的个性心理,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而生命教育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乃至大学生全部教育的根本价值目标,它应该渗透到学校教育所有阶段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中,是一项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并且要注重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密切结合,进而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将生命教育贯穿于始终。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实现教育思想上的创新,把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紧密地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方面面,及时了解和随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力求做到从现象中发现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进而走进学生的心里,让学生理解、接受,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成为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钥匙,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他们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课。

(二)相关章节有意识地增加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可以把“适应人生新阶段”“驾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这两章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抓住大学生刚入学时的心理变化,即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人际关系、教学方式,很多学生对此缺乏足够的认知和了解,因而产生了孤独、迷茫、不知所措的心理,通过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疏导学生的消极情绪,增强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在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这一章,可以结合生命教育中关爱生命、珍视生命的内容,让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以及实现生命价值的途径,教育学生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无限的价值,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与生命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懂得人的一生只是无限的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短暂的瞬间。如何让有限的生命绽放无限的价值,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还可以把质量互变原理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理性的引导,教导学生正确地面对挫折、面对成功,让学生懂得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有重要的意义。

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中,把科学发展观与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核心。这个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就是注重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尊重与敬畏,体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健康发展态势,把思想政治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整合起来。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适当地根据大学生当前的生活实际,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可以让大一的新生写一封给父母的信,说说自己上大学以来的感受。大学生离开了父母的庇护,孤身一人在外求W,生活由原来一切都是父母照顾变为生活完全自理,这种变化让大多数学生开始想家,想家里的父母,想以前父母照顾自己的各种辛苦,学生们开始变得懂事了。在完成实践教学活动的同时,学生们更懂得了体恤父母的不易,懂得了感恩,感恩父母,感恩生命,这对学生们形成健康的心理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带学生去监狱听在押犯人的自白,亲身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教育学生要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不能虚度光阴,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通过这种反面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及健康的心理。

综上所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也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渗透了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思政课的教育目标,即培养真正德才兼备、政治素质过硬的新时代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卢琰.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5).

[2]肖杏烟.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4).

[3]陈绍俊,谭海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J].理论纵横,2012(12).

[4]张悦,刘亚军.生命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研究[J].教研探索,2012(6).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范文3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生命教育

近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各级各类学校纷纷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宣传工作。通过开设各种形式的心理素质课和各种专题讲座,进行个别和团体心理辅导、危机干预、拓展训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在大学生中逐渐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矫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的人生态度。从全社会来看,生活质量、快乐与发展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讨论,心理学开始成为一个热门词汇。在这种思潮之下,有关生命的哲学思考也日益开展,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被郑重提出,在物质逐渐发达的今天,生命、人生的意义,精神的富足也正在被重视,成为人生成长不能越过的重要主题,也成为教育部门日益关注的重点。

较早研究生命教育的江西师范大学教授郑晓江指出,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人生与人生问题的教育,他认为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让青少年懂得如何处理“生命与生活的紧张”。可见生命教育是与生命有关的教育,对生命的珍惜、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潜能发挥等都在这个概念范围之内,有研究者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四个核心概念“悦纳自我、珍爱生活、探询意义、走向卓越”。这些主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同样被提出和重视,但在思想脉络和内涵上,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显然也有很多不同,而生命教育探讨得更深、更远。

《生命教育大学生读本》主编,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教授提出了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的脉络,这样的思想正好解决了心理健康教育者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前,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阵地,在工作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发现说教和其他一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已不能满足新形式下学生的思想需要,于是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发挥作用。利用心理学这一学科的优势,从心理治疗与心理辅导的若干理论出发,从与思想政治工作完全不同的个人发展的角度开展工作,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当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或多或少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和困惑,心理健康教育既受到学科背景的滋养,同时也受到学科背景的限制,当心理学方法遇到思想问题,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郑晓江教授也谈到“青少年自杀不能简单归因于心理问题”,在他的论述中,他认为,“青少年对生命、生活的态度是自杀现象的又一个原因,要降低自杀率,必须从人生观的建构上着手,改变青少年对生命与生活的一些不健康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心理健康教育没做到的部分正好是生命教育所重视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实践工作中,通过与青少年的密切接触,心理健康教育者感受和理解着当今的青少年。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思想和观念慢慢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被敏锐的青少年所感知。大多数情况下,适当和正确的引导的缺乏会导致青少年不健康的一元价值取向以及消极的人生观,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引发生命危机。在这种状况中,我们发现,实际上很多心理问题的出现就是对生命问题的拷问,而这里面又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学业和能力、贫穷和疾病等问题都会引发生命尊严以及生命价值的问题,而生命尊严和价值的问题又会引起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人生意义的消极思考必然带来诸如吸毒、网瘾、自杀等严重的心理社会问题。心理问题和生命哲学思考息息相关,在实践操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能适当地缓解和调整这些问题,但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必须立足于人生观、价值观或生命思考的哲学层面上。

预防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但当面对强大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偏差等问题的时候,心理健康教育开始显得无奈,心理治疗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思考。卡尔·r·罗杰斯(1902—1987)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创立的当事人中心疗法主张相信当事人的自我成长力量(他这一观点认为是当事人中心疗法的基本假设),治疗师在真诚和谐关系中启发当事人运用自我发展潜力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罗杰斯认为这一原理也适用于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子女以及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他的晚年,他甚至运用这种方法参与国家首脑的会晤,调解国家之间的争端。对于以上问题,罗杰斯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治疗观点,在他的治疗实践中,他发现尊重了当事人死的选择,当事人会选择生,尊重了当事人神经症的选择,当事人会选择健康。也就是说,对当事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你需要首先用人本的方法去理解、接受,然后这种态度自然会引发当事人的思考,从而导致他自发地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接受这种观点,在治疗实践中也发现确实会有相当的效果,但落实到心理健康教育确实又会出现问题。因为心理治疗不可能针对广大人群,我们需要一种更强大的思想力量,需要一种更高的视角来看待整个问题,这种思想力量应该来源于哲学,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这种思想力量应该也来源于社会相关学科和心理学。罗杰斯的观点完全可以运用到教育中,至于这些思想力量如何在教育中产生作用,生命教育给出了一些回答,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这种强有力的趋势和力量。

超个人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流派,同样也是这样一种社会文化经济背景下人们关注生命、关注精神领域的写照。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超个人心理学的先驱马斯洛指出人们在基本的五种人生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之外,还有超越性的需要,这是一种精神性的需要,人必须在一个更高的人类整体或人类与宇宙的关系的角度来反观人生,最终才能获得一种心灵和生命的解放,这与生命教育的内涵确有异曲同工之效。生命教育除了关注心理学一贯关注的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之外,开始更多地关注个人与环境以及个人与人类的和谐关系,这才是每个人最终获得解放和人生发展的必经途径。

超个人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中与生命教育有更多相似之处,它认为只有面对精神存在的时候,心理问题才能充分解决,只有将精神能量灌注到人的心理世界,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同样,超个人心理学的出现也是要帮助人们追求一种宁静、和谐的精神生活样式,来对抗浮躁、喧嚣的物质生存状态。

在关注的主题上,生命教育比心理健康教育有更深的内涵和外延,生命教育关注的很多主题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关注的主题,如“贫困压力、就业压力、厌世悲观、逃避责任、自卑感、死胡同、得过且过、对生命的漠视、四面楚歌”。显然,这些问题就是心理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但运用的大多是心理学的方法,如共情、渲泄,认知、理情分析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出口和若干可能的解决。但生命教育显然不是着眼于此,对于每一种问题,它更重要这些问题所产生的生命问题,如贫困压力的引起、有关贫困和生命价值的问题等等。因此,生命教育要比心理健康教育内涵更深、延伸更远。再如自杀和吸毒的问题,同样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问题,但生命教育对于其涉及到的生命问题的哲学和世界观的讨论更深刻。

此外,生命教育还涉及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充分关注的内容,比如死亡教育(对死亡的理解)、女性的家庭教育(家庭是生命的摇篮)、生命与社会及环境的关系教育、休闲及养生教育等等。生命教育同时包括了很多生命伦理的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对心理健康教育来说似乎很远,仔细分析又似乎很近,在一个融汇贯通的人文教育的大背景下,这些问题都是应该剖析的问题。

心理学起源于哲学,在思想上有一脉相承的优势,在以后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向生命教育方面的引申应该是目前实践中可以做的工作。面对这种生命学问题的教育,学校教育多了一份责任,应在以后的实验及教学实践中发掘若干适用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与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结合,借鉴其理论及方法的优势。

生命教育是一种很好的突破,但生命教育也必然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逐渐呈现一些问题,又逐渐解决一些问题,这是历史规律,作为教育者,顺应规律,作出努力,就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态度和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积极的生命态度。

【参考文献】

[1] 郑晓江:生命教育的概念、内容和原则[j].中国德育,2007(3).

[2] 郑晓江:青少年自杀及暴力现象的生死哲学透视[j].中国德育,2007(1).

[3] 顾海良主编:生命教育大学生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7.

[4] 罗杰斯等著,李孟潮、李迎潮译: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 罗杰斯著,张宝蕊译:卡尔·罗杰斯论会心团体[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范文4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8-0086-04

数据显示,2012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生规模已超过2200万,占到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在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时代背景下,肯定中职教育“成才”教育功能的同时,更应该从“成人”的视角关注职校学生生命的全面和谐发展。从这一视角出发,作为中职教育不可或缺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哪些不足,可以有哪些作为,何种模式更有利于职校生的生命发展,这些问题都是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生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与载体,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依据与目标追求。探讨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首先要厘清心理健康与生命的逻辑关系。

(一)心理健康与生命的内在关系

人的生命有自然生命和超自然生命两个层次,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个系统,它们之间不是分离和对立的,而是充满着“二律背反”式的矛盾,在冲突中实现生命的否定性统一,构成了完整不可分割的统一体[1]。这种完整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人的个体生命既是独立完整的,又与周围事物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与周遭生命、所处环境的共在。人的自然生命与超自然生命(超自然生命又包括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的两重性决定了这种共在,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生命的完整性和共在性共同构成了人的基本属性。心理健康作为人对自身的一种生命认知,从属于生命,内在于生命,是人的精神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和实现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内在动力。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美好和存在的意义,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真正实现生命整体的和谐与人生的价值。所以,心理健康植根于人的生命性,是生命成长本身所具有的内涵。

(二)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涵

基于上述心理健康与生命的内在关系,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是立足于生命的视野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新理解与反思建构。其模式是以职校生生命为基点,遵循职校生生命的特性,用合乎职校生生命本体的方式,对职校生进行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的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来说,该模式具有三层涵义:第一,作为“教育取向”的模式,更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命性,强调要回归生命,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关注生命的完整性、共在性,关注每一个职校生的生命,注重引导职校生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生命价值的追求,以成全生命为旨归,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心理危机的干预、心理问题的解决、心理机能的训练等消极层面上。第二,作为“教育内容”的模式,强调将生命的核心议题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并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为向度,围绕职校生生命发展和日常生活中遭遇的生命问题和生命现象,进行“知人”、“知己”、“知物”等多层次的教育。不仅要教育学生认识自身的心理特点、情绪情感,掌握人际交往的方式方法,学会心理调适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还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体悟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和谐,进行人之为“人”的深层次教育。第三,作为“教育方式”的模式,强调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更多的用“属人”的方式,如体验、反思、对话等,以增进对生命的理解,丰富生命的情感,而不是单一地借助科学的手段、对象化的方式来认知生命。

二、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

自2004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以来,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空前高涨。然而,从生命的视野来看,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无论在教育取向还是内容、方式上,都与职校生生命成长诉求存在不同程度的背离。

(一)教育取向:过多凸显工具价值

职业教育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方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这使得职业学校几乎把全部注意力放在技能训练和就业准备上,只教给学生“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本领,却忽视了“为何而生”的思考,不能让学生从生命的意义、生存的价值等根本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生活在这种教育背景下的当代职校生,年龄大都在16~18岁,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与初中生、普高生相比,他们更早地开始思索生活的目标、未来的发展,内心极其渴望找到生活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而职业学校在这方面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职校生这种内心的生命困顿,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则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心理冲突,进而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目前,作为直面学生心灵世界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受职业教育功利化观念的影响,被赋予了更多的工具性意义,不是被作为单纯解决职校生心理问题,加强职校管理的“灭火器”,就是被作为职校德育改革创新的“兴奋剂”,抑或是充当了职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助推器”,而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价值与人性意义被遮蔽、被忽视[2]。

(二)教育内容:过于强调学科知识

现行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脱胎于普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其学科视野和理论基础几乎完全心理学化,在内容的组织上则以心理学学科知识为逻辑,对职校生心理特征、生命特性的关注远远不够。有些职业学校更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学科教育,简单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传授给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就是让学生掌握教材上的心理学概念、方法和技巧。无论是通过课堂教学,还是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或是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其强调的都是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这其实是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异化。心理健康不单纯是心理学概念“心理”的健康,心理问题也不是纯粹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问题,而是作为生命整体表现出的状态与问题。因而,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强调学科知识的倾向是背离学生完整生命的,是不完整、不合理、不科学的。

(三)教育方式:过分依赖技术手段

工具价值取向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着眼于心理问题的发现和矫正。现代心理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剧了技术对人的“控制”。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有些职校过分迷恋心理学技术,无条件地使用心理学的方法手段。在职校生踏入职校大门的那一刻起,职校管理者就企图运用心理健康量表侦查、鉴别哪个学生心理有问题,哪个学生是“重点保护”对象;有的职校购置心理学专业设备,聘请心理专业人员,开辟专门的咨询室,试图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彻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消除隐患。殊不知,心理学的技术和方法是有适用范围和条件的,退一步讲,即使再先进的心理学仪器也不能百分之百准确地检测学生的心理。因为人不是机器,不是纯粹的物质,而是活生生的生命存在,人还有那些无法用科技量化的思想和精神,而这些恰恰是人之为“人”最本质的东西。对心理学技术的过分推崇直接导致对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性、主动性、能动性的忽视。因而,认识生命、认识心理、认识自我应该更多地用“人”的方式,而不是仅靠技术。

三、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策略

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困境呼唤着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出现,而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内涵的揭示又为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实践的模本。

(一)关怀精神生命的成长

当代职校生生活在一个社会双重转型、价值多元、科技至上的时代,他们有一种严重的无方向感,不确定什么值得做,什么不值得做,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无意义的,这种茫然感和无助感恰恰反映了职校生生命意义的缺失。因此,给职校生存在以理由或意义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生命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仅要在初级层面上帮助职校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还要在更高层面上促进职校生生命的成长,引导职校生追寻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二)重视生命议题的探究

生命的完整性和共在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教会职校生调适心理,被动地适应职业学校的学习、生活、就业、交往等浅层次上,必须以积极的眼光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拓展到生命的层面上,引导职校生探究生命的最核心议题,如生命的本质、特性、意义、价值等。具体来说应包括三个层面:珍爱生命教育,通过生命特性、生命关系、生命死亡等教育内容,加深职校生对生命的认识,端正对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命的情感与责任,从而形成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生涯发展教育,通过自我认知、社会适应、人际关系、生命挫折等教育内容,提高职校生对社会与环境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应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以及生涯规划的能力;生命价值教育,通过对职校生进行生命意义的教育,使职校生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和“应该怎样活着”,在不断追求生命意义和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

(三)关注生命体验的获得

体验是一种生命活动形态,是个体在当下的一种觉悟、领会、关照与慎思状态,是由身体活动与直接经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是一种内化了的经验体验。“只有体验的东西,才能内在于人的生命之中,融化为生命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体验是进入生命的唯一通道。”[3]生命本身是一本无字的“天书”,其蕴含的智慧、意义、价值不会自然显现,也不可能由别人代劳发现,它只能通过个体生命的体验而获得。体验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人的生命领域,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因此,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除了运用共情、宣泄、疏导、倾听等心理学方法之外,更注重通过积极的生命体验,消除职校生学业压力、经济压力、择业压力、情感困惑、人际关系紧张带来的不良情绪,避免心理失衡和行为失范,进而体悟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四)注重生命潜能的开发

人的未完成性和未特定化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潜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有多种智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力组合[4]。人的生命不但有“智商”、“情商”,而且有“灵商”,即心灵智慧[5]。个体生命怎样实现这些生命的潜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生命潜能,取决于后天外界环境和个人的努力。因此,生命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帮助职校生深刻认识生命潜能,在生命体验中去发现自己的优势潜能。

(五)强调生命主体的对话

“对话”体现的是一种“我与你”的关系,强调生命主体的平等,强调生命的在场性和生成性。从根本上讲,对话是生命存在、发展完善的一种方式。个体的生命存在投入在对话中,并通过对话而展现出来,个体获得了对自身生命存在以及生命存在的世界的重新发现、认识。对话之于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而言,强调的是师生生命间的平等交流与视界融合,强调把生命当作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唤醒生命,用生命去润泽生命。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官能的训练,更不是“价值中立”式的倾听,而是用对话的方式与职校生平等地进行交流,共同探讨生命的议题,发现生命的美好,寻找生命的意义。如是,学生才可能作为独立而完整的人投入到对话过程之中,敞开个体的内在世界,与教师积极交流,并从内心深处认可教师,自觉建构自己的生命观、价值观。

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现实的一面,也有理想的维度。现实的一面是,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缺陷与不足,理想的维度则让人心生期待,期待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别样的形态。正如康德说,“对一种教育理论加以筹划是一种庄严的理想,即使我们尚无法马上将其实现,也无损于它的崇高[6]。从这个意义上说,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也不是为了建构而“建构”,而是基于职校生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为了职校生生命的成长与人性的提升,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回家”之路的一种深切关照。

(江苏理工学院社科基金青年重点项目《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研究》,编号:KYY12061,主持人:郝永贞)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教育与生命统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8):8-11.

[2]崔景贵,等.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23.

[3]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86.

[4]施凤江,郑俊乾.多元智力理论的教育价值[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2):43-45.

[5][英]达纳・佐哈,伊恩・马歇尔.灵商:人的终极智力[M].,兆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4.

[6][英]伊曼努尔・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

Reflection on the Life-emphasize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od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the Model Construction

HAO Yong-zhen1,CHEN Li-na2

(1.Jiangsu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213001;

2.Changzhou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China)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范文5

关键词:传统文化 道家 儒家 佛家 健康观 心理学

至乐活身――道家的健康观

重人贵生――人文精神的核心。中国自古就有万物以人为贵的思想,因为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失之不可再得,所以将重人贵生思想落到实处的做法之一,就是让人珍惜生命。道家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庄子提出过“至乐活身”(《庄子•至乐》)的思想,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健康地活着,这其中首先指的是身体健康。“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壹死,终古不得复见天地日月也,脉骨成涂土。死命,重事也。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①“死者不复生……故圣人重之。”②这样,中国文化一向爱惜人的生命,养护人的生命。后代道家都是提倡并发展这样的观点,如“死王乃不如生鼠”、“死王乐为生鼠”③是说生命的宝贵。再如“人命最重”,“寿最为善”,④以及“天地之性,惟人为贵,人之所贵,莫贵于生。唐荒无始,劫运无穷,人生其间,忽如闪电,每一思此,罔然心热,生不再来,逝不可追,何不抑性养情以自保”⑤。

可以说,“道门中人为了身心健康,注意探索人与天地的关系,他们从长期的生活经验中悟出,人的生存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天地相应的。违背天道,这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此,他们总结出顺应天地法则而生活的原则。基于天人相应的思想原则,道门中人创造了大量的养生法门,诸如道引、行气、啸法、存想,等等”⑥。可以说,道家重人贵生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核心表现。具体来说,道家养生重视“形动神静”,也就是身体的健康在于经常运动锻炼,而心理健康的训练则以清心寡欲为主。

养身以重外――以动为主。西方人常说“生命在于运动”,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提出过此种思想:“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吕氏春秋•尽数》)庄子更是早就讲过:“吹吁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人,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是说养生重视调整呼吸和模仿动物“形动”的重要性。“养身莫善于动”以及“养气以保神,气清则神爽;运体以去病,体活则病离”⑦。孙思邈也说:“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都是说养生在于运动,但不能太过于劳累。“体常动摇,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疾则不生。卿见户枢,虽用易朽之木,朝暮开闭动摇,遂最晚朽。是以古之仙者赤松、彭祖之为导引,盖取于此也。”⑧都是强调“动”对身心健康的重要。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道家对“禹步”相当赞赏,称之为万术之根本。从形态看,禹步实际上是一种动功,后来的确成为道教养生的重要手段。此外,像彭祖模拟老熊的引导法也是历史上一种相当有名的动功。还有华佗的“五禽戏”动功养生法,指的是模拟虎、熊、鹿、猿、鸟这五种动物的运动套路来达到养生的目的。道教在继承古代各种动态养生法门的同时,积极开发,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动功文化。

养心以重内――以静为常。道家养生重视“清心寡欲”、“以静养心”。老子提倡:“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十六章》)是说坚守清净空灵的状态是养生之道。庄子也提出“‘静默可以补病’,认为清净的修养功夫足以使人保持身心的健康和心情的淳朴,使人受益无穷。它不只可以去病,还可以免灾,所谓‘其魄不崇,其魂不疲’,也都是持静的结果”⑨。《黄帝内经》说:“静则神藏,噪则消亡。”⑩《淮南子》也说:“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陶弘景直截了当地说:“静者寿,躁者夭。”宋代养生学家陈直总结了有益身心的十件乐事:“述齐斋十乐云:读义理书,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这其中不难看出,道家认为内心能否经常保持清净的状态对于养生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道家的静修主要是修“内丹”的一种方法;认为丹田内精气修炼成功之后就可以得道成仙,当然就是本文所强调的身心健康之状态了。

君子坦荡荡――儒家的健康观

心为身之本――以德促体的健康观。儒家思想认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一定是内心光明磊落,言行一致,内外兼修,身心和谐的人。孔子说“仁者不忧”(《论语•宪问》),还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子路》),都是说良好的道德修养对促进和保持身心健康是有好处的。反之,一个人如果缺乏一定的道德修养,势必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内心也就难以保持恬淡的状态。因为“常戚戚”的状态极易造成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失调,进而降低其自身免疫力;进一步说,道德败坏之人,其内心长期处于紧张、恐惧、内疚或不安等状态,此种状态极易使人生病。因为“正常的人本身都有一个功能完善的免疫系统,它确保人不生病;不过,人的免疫系统受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而这两种调节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又深受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其中,道德因素又是最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因为道德感是人的社会性高级情感。这样,一个人若能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就有利于自己保持心情安宁,减少心理冲突,这对维护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转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进而提高自身免疫系统的功能,结果,自然不容易生病。”所以说,道德高尚的“君子”易长寿,而道德修养差的“小人”则难长寿。

从“人生三戒”到健康节欲论。孔子讲身心理健康的人要结合其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主动调节,促进健康。他把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即少年、中年和老年。认为这三个时期有特别的状态,处理好此时期的冲突和矛盾就易心理健康,否则就容易出现问题。“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中之时,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老之时,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荀子也说过:“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荀子•正名》)这都是说明可以通过节制而达到保健的目的。

礼之用,和为贵――从心理和谐到心理健康。儒家文化特别重视“中庸”、“和谐”等思想,认为做人做事不能“不及”和“过分”,要“恰到好处”才是中庸,才是和谐,才是健康。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都是说明人和的重要性。既然“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人际关系之良否就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

境由心造,魔由心生――佛家的健康观

小乘佛教重视循序渐进,大乘佛教重视启发顿悟,其目的都是达到涅或成佛。“涅者‘圆融清净之谓’”(季羡林语)。在这里,涅或成佛者的身心状态当然是非常健康的。

健康层次论。佛教所谓的“罗汉”、“菩萨”和“佛”的境界是谓参佛修道的三个层次。罗汉是证悟到能够认识自己及控制自己的状态;菩萨是证悟到能够控制自己的同时也能够影响别人,即普度众生的水平;而佛的境界则是证悟到能够控制自己、教化他人的同时也参透了“天地之道”。三种健康的境界和层次是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

健康因果论。佛家认为身心健康的状态是有因果规律的。你现在的健康水平是以前所作所为的直接结果,而你现在的所作所为则成为以后健康状况的重要原因。这就是所谓的“因果报应论”。慧远认为人有“三业”:身(动)、口(说话)、意(思想),进而认定“业有三报:一曰见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见报者,善恶适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弘明集•三报论》),这都是说明健康的因果关系是必然的。

健康认知论。佛教重视通过提升内心修养来应对外在的压力和障碍,认为要想提高健康水平就要学会改变认知。《四十二章经》里记载:一个人听到佛祖在修行,并行大仁慈,心里就起了嗔念,用很难听的话来骂佛祖,佛祖默不应对,那个人骂了半天觉得奇怪,就问道:“为什么我怎么骂你,你都无动于衷呢?”佛祖说:“你办了很丰盛的礼物要送给别人,那人并不接受,请问这礼物会到哪里呢?”那人说:“当然又回到我手上。”佛祖说:“今天你骂我,我并不接受,这就像你自己拿着祸事,又回到你的身上。”

佛教讲“境由心造,魔由心生”,认为如果心中有佛,观万事万物都有佛性。这也正是说明心灵的感悟和理解能力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道家、儒家、佛家健康观的现代心理学意义

道家与儒家在心理和谐思想的表达上是“一阴一阳,互为表里”,这与当代心理学提倡的身心健康理论是一致的。“道家强调无为和顺应自然,而儒家强调有为和积极进取。但是两者互为补充,共同构建了中国古想的人格。两种思想中都包含了和谐的观念,在道家,重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儒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重点。”在此过程中,人们往往将儒道两家的思想综合起来,对外(他人和社会)提倡儒家思想,对内(自己的内心世界)强调道家思想。在道家,心理健康的人是自然人;在儒家,心理健康的人是社会人。道家的健康观重视怎样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而儒家的健康观则重视怎样融入社会与他人和集体和谐相处以培养健全人格。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提倡“外示儒家,内用黄老”的辩证统一的和谐思想。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是说心理健康的人是人格独立和社会适应良好的人。这就像在中国历史上,凡是盛世大多都标榜儒家学说,而在乱世则提倡道家思想。盛世类似于一个人正常的生长和发展需要――儒家思想可以提供理论帮助,而乱世则像一个人生病了――需要道家作为精神食粮。

“我国是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经史子集,汗牛充栋;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在这些历史文献的宝库中,蕴藏有非常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自汉代以后,一直以儒家、道家和佛家为“主流思想”,三家思想从各自的视角为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儒道互补为主体、儒释道三位一体的文化,既然儒道释三家均强调要尊重生命的价值,这样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重人贵生的文化。……一言以蔽之,由于中国文化本身是一种重人贵生的文化,养生就成为将中国文化重人贵生思想落到实处的一个切实可行的做法”。

总的来说,道家是缺失需要,儒家是发展需要,佛家是超脱需要。道家重视身体健康,儒家重视心理健康,而佛家则重视更高层次的健康境界――灵魂的提升与净化。可以说,整合道、儒、佛三家思想中的健康观念,正是“身、心、灵”和谐发展之整体健康观的典型表现。反映在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目的上,就是要培养“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健康人格。

注 释:

①王明:《太平经合校•卷七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②《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③姜生:《道教论理论稿》,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

④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4、222页。

⑤施杞:《实用中国养生全书》,学林出版社,1990年版,第121,97,116页。

⑥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⑦张奇文:《实用中医保健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年版,第156,8页。

⑧⑩吕兵:《颐养天年》,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195~197,180页。

⑨周慧、陈萍:《试论道家文化缓解心理压力的作用》,《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10月,第25卷第5期,第2页。

陈正平:《腐败损健康,贪官难长寿》,《家庭医生》,1997(2)。

郑雪等:《健康与人格》,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燕国材:《中国心理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车文博:《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第一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588页。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范文6

关键词:运动;营养;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061-02

一、运动与营养的关系

运动与营养都是维持人体健康和提高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运动促进健康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而合理的营养又是维持健康和持续运动的物质保障。人体大约共有60万亿个细胞,每天约有1/100的细胞需要更新,使人体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也就是说人体是由化学物质构成的,归根结底是由化学元素结合而成的。而且促使生理机能运行的许多物质也都是由化学元素结合而成的产物。不言而喻,这些产物的原料都来着食物。因此,要使身体结构得道充分的发育,要使生理机能得道充分运行,就必须由食物供给充足、合理比例的营养。

所谓营养,就是指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养料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生物学过程。营养是构成机体组织的物质基础,体育运动则可促进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并增强人体机能的作用。合理营养与科学运动相结合,可有效地促进身体健康发育,明显提高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所以,要想使体育运动获得良好发展,必须有适当的营养保证。近年来,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运动与营养素有了深入的研究。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将运动员营养与运动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提高运动成绩。运动与营养素的关系在体育科学中的地位将日益重要。在群众体育中,体育运动与合理营养的结合在增强人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合理营养和适量运动对防治一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如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等都是有效的。同时,也只有在合理营养的前提下,体育锻炼才能达到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的目的。同时,营养手段也是运动后恢复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合理的营养可以显著提高运动员的机能状况;营养不合理,将会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运动能力下降,甚至产生疾病和创伤。

二、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自从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这句响彻世纪的运动格言之后,关于运动是否有利于生命健康问题,一直是人们热衷讨论的问题之一。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也说过:“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这说明运动对于生命健康来说如同空气、阳光、水一样重要。规律的体育活动加合理的营养是获得健康的最重要的保证,因为人的健康10%~15%取决于医疗保健;15%~20%来自于遗传;20%~25%依赖于环境,而生活方式和条件则占了50%~55%。因此,我们要运动,更要强调“生命在于科学的运动”,如果运动不科学,将会对人体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运动也是自然界一切动物的生存之道、健康长寿之道,同样,人也是如此,经常参加体

育运动锻炼的人,寿命可能会更长久,更健康。古人也有“动则不衰”之说,只有活动起来,才能很好地保养生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合理运动对于健康有很好的促进功能:如运动可以增强脾胃功能;运动能提高心脏健康功能;运动能增强肾功能;运动使人精神愉快等,特别是运动能增强肺通气功能,有研究表明,经常锻炼的人,胸围呼吸差能达到9-16厘米,而很少锻炼的人,胸围呼吸差只有5-8厘米;一般成年男子的肺活量是3500毫升左右,常锻炼的人,由于肺脏弹性大大增加,呼吸肌力量也增大,故肺活量比常人大1000毫升左右。此外,运动又可使呼吸加深,提高呼吸效率,经常锻炼的人每分钟可减为8-12次,而一般人为12-16次,呼吸变慢的好处在于能使呼吸肌有较多的休息时间。一般人由于呼吸浅,每次呼吸量只有300毫升左右,而运动员则可达600毫升。还有,经常运动锻炼,又可增强卫外功能,适应气候变化,从而有助于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总之,适量运动对健康是有益的,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尤其是到大自然中去活动,可以改善大脑供血和供氧情况,促使大脑皮质兴奋性增强,使人的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同时也通过人体的运动,促使肌肉不停地做出收缩和放松反应,从而实现对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机能的锻炼,促使人的反应灵敏度、灵活性得到改善,同时也改善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运动系统等器官系统的调节功能,有效地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防治疾病和增进健康。

三、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健康是一个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综合概念。人们对健康的认识随着历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从神灵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WHO从1947年开始,先后5次对健康概念进行修正,直到1985年WHO提出健康的新概念:健康是指除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外,还要加上道德健康,只有这四个方面的健康才算是完全的健康。这是最新的最具有权威性的关于健康的概念,因此,健康是一个动态的适应性过程,意味着不断适应变动不止的生物和社会环境。

在自然界里边,也同样存在合理营养与健康的问题。就拿植物来说,风调雨顺的自然环境,就是它们的合理营养素,在那样的环境中,植物才能健康成长;否则,植物要是生长在盐碱地、水分胁迫等环境中,则植物的健康成长就受到威胁;同样对于动物界来说,衣食无忧的安逸环境就是顺境,是有利于动物生长的有利环境,而大运动量训练,导致动物内环境的改变等状况就属于逆境,不利于它们的生长,此时就需要改变这种逆境,配合合理的营养,来保证健康成长。

有研究表明,几乎一切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以及肿瘤等,都可以从营养学上找到病因并采取预防措施。以肥胖为例,近年来我国18~45岁的人群中肥胖者占20%左右,肥胖在中国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危害之一。近年来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邀请了8个国家16位著名肿瘤学、营养学、流行病学专家,综合研究了世界4500项有关饮食与癌症预防的最新领先科研成果,在广泛科学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癌症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通过科学饮食能减少300~400万癌症病人。这些疾病的防治也是我们在21世纪将要面临的巨大挑战,合理营养更是人们获得并维护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四、结论

总之,我运动、我营养都是为了我的健康服务的,适量运动加上合理营养是维护身体良好发育、维护健康重要因素,任何层次的人的健康来自于良好的营养加有规律运动的生活方式。只要坚持这一准则,生命才更完美,身心更健康。拥有健康,人生才有意义,拥有健康才能合理运动,才能更好地选择营养素,更自信地面对生活。因此,“我运动、我营养、我健康”应该成为我们新时代健康的响亮口号。

参考文献:

[1] 王瑞.重视体育运动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J].学苑教育,2011(6):59-61.

[2] 王旭瑞.浅谈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13):114-115.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范文7

【关键词】中医;养生;伦理

中医养生思想源远流长,自古有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养生思想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1中医养生的伦理意蕴

1.1中医养生的内涵所谓“生”,是指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养生一词,源出自《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讲求天人之和,注重四时之变,保持阴阳平衡,实现培养生机、健康精神、延年益寿的目的,从而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治未病”的境界。

养生是为了个人的健康和长寿,但健康和长寿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每天摄入多少蛋白质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就是说养生不能仅仅囿于人体生物模式之下,其与外在客观条件密不可分。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养生理论就认识到了自然环境与健康长寿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吕氏春秋》中论述了水质与健康的关系:“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与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与伛人。”[1]《黄帝内经》则提出了地理环境与健康长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认为优美的环境、适宜的水土有利于人的健康和长寿。中国先哲还认识到了健康长寿与先天遗传有着密切的关联:“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2]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养生学作为极具生命活力的古老学科,注重客观因素在健康长寿中的作用并不是它的最大特点。事实上,中国养生学所关注的重点完全是如何在已然的客观条件中去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节约、慎用生命的能量,以达到祛病延年的养生目的。明代张景岳认为“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斫削者夭者更夭”,“后天之弱者常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也就是说一方面先天遗传与健康的关系固然重要,另一方面更为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养”。

1.2中医养生的特征与现代西方医学不同的是,西医强调“与疾病做斗争”,即用化学方法对人体的干预、对疾病的斗争和除恶务尽的态度,其前提是疾病出现器质性病变。而事实上,人体在出现器质性病变之前,在能量层面已经表现出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功能性失调。现代医学对器质性病变之前的问题却无能为力,而中医养生着眼于“知未病”和“治未病”,其特征是它对生命和健康秉承着顺应自然的信念、阴阳调和的态度以及过犹不及的中庸观。

1.2.1顺应自然的信念道家认为顺天者寿。违背自然和生命的天性是人健康长寿的第一大敌人。《吕氏春秋・重己》闪耀着顺应自然的思想光辉,大凡生命长久都是顺应它的天性的缘故。使生命不顺的东西是人的欲望,所以圣人一定首先节制欲望,使之适度。房屋大了,阴气就多了;台子高了,阳气就盛了。阴气多就会得腿脚行走不便的毛病。阳气盛就会得肌肉萎缩活动困难的疾患。这是阴阳不适度带来的疾病。因此,古代帝王不住大房,不筑高台,饮食不求丰盛珍异,衣服不求过厚过暖。衣服过厚过暖脉理就会闭结,脉理闭结气血就会不通畅。饮食丰盛珍异胃就会过满,胃过满胸腹就会闷胀,胸腹闷胀气就会不通畅。可见,实现健康长寿的路径只能是“道法自然”,而不是“我行我素”,这是已经证实了的人类生存之道的千年智慧和唯一正确的道路。

1.2.2阴阳调和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阴阳是宇宙中两个最基本的关系。阴阳和谐是万事万物和谐的根本,若根本不和谐,则什么都谈不上和谐了。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3],说明万物、人事皆以阴阳和谐为存在的条件。所以说阴阳和谐是根本之道,是客观规律。阴阳和谐论影响了中医对健康的看法,如果人体是阴阳和谐的,那就是健康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4]判断人体健康与否的首要条件,就是看阴阳是否处于一种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阴阳平衡便是阴阳双方在消长和转化的过程中,双方谁都既不太过也不太衰,呈现出的一种和谐的状态。这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正常状态。在中医看来,所有的疾病都可以看作阴阳关系出现了不协调,所以对待疾病的态度应该是调和阴阳而非“与疾病做斗争”。

1.2.3过犹不及的中庸观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完整和最完美的体现,它的生命观、健康观、治疗观等,都是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具体化。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最精彩表述。

中庸观反对“过”和“不及”,认为“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因为物极必反也。司马迁在《史记・田叔列传》中指出物极必反是宇宙之道,“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乃天地之常也。《吕氏春秋・重己》曾论述到:从前,先辈圣王修建庭廊园池,只要能够游目眺望、活动身体就可以了了;兴造宫室台榭,只要能够避免干燥和潮湿就可以了;制做车马衣裘,只要能够安身暖体就可以了;备置饭菜酒浆,只要能够适口充饥就可以了;创作音乐歌舞,只要能够娱情养性就可以了。……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并不是喜好节俭,厌恶奢靡,而是要使身心得到适当的调节。不一味地放纵,无过无不及是养生的一个最高境界,也是养生的基本理念。

2中医养生的伦理定位

2.1贵生养生思想根植于道家的贵生思想,只有贵生,才能养生。养生亦即贵生贱物、重生轻物。也就是说生命本身是最可宝贵的,贵于生命之外的东西,即一个人不可以用生命去博取身外之物,诸如功名、利禄、道义和理想等。因为生命高于一切,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故“死王乐为生鼠”也。一个人如果贵生轻物,那么即使失去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得到的却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健康和长寿。如果一个人贵物轻身,那么即使他得到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却可能失去生命。会有谁愿意杀身以易衣,断首以易冠呢?

《吕氏春秋・重己》有云:“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所以,“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5]

隋唐时期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撰写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起因就是他认为“人命至重,贵比千金”。在贵生的基础上,人们才会去学习养生。养生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生命的量,也就是如何延长寿命。其次就是追求生命的质,也就是身心健康,要活得好,活得精彩。

2.2重养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舒适和方便毋庸赘言,但同时也带来了疾病的施虐。也就是说经济和技术并不必然带来健康和长寿,“夫道者年皆百岁。”意思是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才能健康长寿。一个“养”字,既是生活方式,也是生存之道,更是获得健康长寿最基本与最巧妙的关键技术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伦理文化,强调修身养性,甚至把“学道”和“养生”看作“一串事”。

首先,重视养德。在中国,不论儒家、佛家还是道家,自古就非常强调道德修养对人的健康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在《庄子》中有“德全而神不亏”的思想;《黄帝内经》继承了道家的思想,认为人的健康长寿和道德相关。孙思邈更是发扬了这个观点,认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不能延寿” 。

仁者指博爱济众,乐善好施的美好人格形象。“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宁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6]。儒家甚至把“养德”看作“养生之根”。“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

其次,重视养心。中医认为,心乃“君主之官”,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中医养生强调“重在养心”,养心的核心,就是让心态平和,清心寡欲,减少各种欲望,让气血按正常的规律运行。如果杂念重生,心神动荡不安,就会消耗大量能量;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五脏调顺,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心理安宁,身体才能健康,才能长寿。

当今世界,利益至上,当思太白先生的“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的境界,才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7]

参考文献

[1]《吕氏春秋・尽数》。

[2]《景岳全书・先天后天论》。

[3]《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4]《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5]《吕氏春秋・贵生》。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范文8

关键词:健身理念;古代中国;古代希腊;比较

生命的物质是什么,生命的存在方式是什么,正常生命状态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保持健康、追求长寿所必须解决的认识问题。围绕这些问题的认知与讨论,形成了古代人类的生命观。就体育的研究而言,它主要指人们对人类“自身自然”的理解或认识,即人的“自身自然”是可变的还是不可变的,人的健康是可控还是不可控的,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古代中国人和古代希腊人有着不同的认识视角,因此提出的问题并不完全一样。中国提出的问题是:在保持健康与追求长寿的体育实践中如何处理好人的主观努力与自然规律的关系;希腊提出的问题则是:在追求幸福生活的体育实践中能不能对人的“自身自然”进行改造或控制。尽管视角与提出的问题不同,但中国与希腊的落脚点都在一个问题上:积极的身体锻炼或后天对身体的养护,对人的生命运动和人的生活有无的意义。正是在这样的一个问题层面上,我们来看看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各自关于健身的不同理念。

1 中希关于“身心关系”的认识

1.1 中国关子“身心关系”的认识

1.1.1 是形体决定精神,还是精神决定形体,一直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 就体育的研究领域而言,早在先秦时期,先哲们就提出了“形体保神”(《庄子・天地》)和“形具而神生”(《荀子・天论》)的命题。充分肯定了身体在生命运动中的决定意义。《淮南子・原道训》。

指出:“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二失位则三者伤矣。”有形的身体,是生命的“房舍”(载

体);无形的“元气”,是生命的动力(生命的始基物质);精神;引,是生命的主宰(生理和心理功能的总和);三位一体,各有各的职责,一损俱损,而最终导致生命的瓦解。认为生命现象是形体与精神一体二用的统一运动状态。所谓“一体二用”,范缜有过一个解释。他在《神灭论》中说:“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也。”“形”是生命的物质表现形式或生理的物质形态,“神”是生命的活力表现形式或心理的物质形态,它们都是万物的始基物质“气”的衍生物,只有二者的结合才会有生命运动,才能成为“人”。有形,神才有所附丽得以体现,即“神须形以存”之谓;有神,形才有别于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即“形恃神以立”之谓;这二者是不可偏废的,这就是范缜的“名殊而体一也”(尽管名字不同,实际上是指同一个东西)。生命是形神(或身心)不可分离的存在方式(一体)。

1.1.2 正是在“一体二用”的基础上,中国古人探讨了身心与健康的关系 《灵枢・五变》曾指出,“肉不坚”者、“五脏皆柔弱者”、“小骨弱肉者”、“皮肤薄而不泽”者等肌体处于不良状态的人群,易于感染疾病。王充也讲“五脏不伤,则人智慧,五脏有病,则人恍惚,恍惚则感痴矣。人死五脏腐朽,腐朽则五常无所托矣。”强调了机体的状况是确定生命状态健康与否和存在与否的基础。中国古人在强调身体是生命运动的基础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精神”在决定生命运动状态中的特殊作用。嵇康指出:“精神之于形骸,尤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尤君昏于上,而国乱于下也。”强调了精神对形体的控制与调节作用,认为在防治病患与维护肌体健康方面,精神起着主导作用。也就是说,生理(形)健康是心理(神)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则影响着生理健康。这种身心健康观念对中国古代人们选择体育保健行为具有重大影响。

1.2 西方关于“身心关系”的认知 西方有关本体论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是“思维与存在”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精神)先于存在(物质),还是存在先于思维”,是西方提出问题的方式或讨论该问题的着眼点和起点。在古代希腊,关于“灵魂”就已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原子论、理念论和功能论。

1.2.1 “原子论”肇始于德谟克里特,他认为不可再分的“原子”是构成宇宙和万物的始基物质,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的“灵魂是由最根本的、不可分的物体形成的,它由于它的精致和它的形状,是能动的。”伊壁鸠鲁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在“致希罗多德的信”中作了阐述。主要观点是:躯体和灵魂都是由原子按不同结构组成的,灵魂是由精微的原子构成;灵魂与所“居住”的“容器”(形体)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灵魂在躯体中分为理性与非理性两部分,是生命存在的决定因素。

1.2.2 “理念论”是以柏拉图为代表 柏拉图认为“理念”(或理性)是世界的根源,不是万物产生了理念,而是理念产生了万物。当神在创造世界的时候,神“便把理性放到灵魂里边去,把灵魂放到身体里边去”,于是便有了人的生命活动。因此,“灵魂是最初的东西,是先于一切形体的,是形体变化和移动的主要发动者。”他还强调地指出:“神并不是在身体之后再创造灵魂的。……实际上,神使灵魂先于身体而生成,比身体年长,比身体优越,因而它是统治者,而躯体则是臣民。”同时,灵魂是不朽的,当它离开一个人的躯体之后,需经过3000年左右的轮回,方才可以重新进入另一躯体中,成为一个新人的生命运动的“统治者”。

1.2.3 依据亚里士多德有关“灵魂”的论述,我们可以将他的观点命名为“功能论” 综合亚里士多德《论灵魂》的有关论述,其主要观点如下:首先,任何生命体都是“质料”(形体)与“形式”的统一体(他称为“实体”)。其次,灵魂的功能是一个递进的功能链,大致可分为“滋养能力、感觉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运动能力”,“有些动物拥有全部的能力,有些动物则只有部分能力,有的甚至仅有某一种能力,正是这个造成了动物的区别”。植物、动物与人的区别,主要在于灵魂的不同功能与不同“质料”(形体)的结合。第三,“灵魂是存在和生命的原因与本原……所有的自然物体都是灵魂的工具,动物的躯体就是为灵魂而存在,植物的躯体也是这样。”自然,人的躯体也是一样。第四,作为现实生命体(实体),灵魂是不能脱离躯体的,“但灵魂自身绝对不是躯体,因为它不是躯体,而只是依存于躯体,因此,灵魂寓于躯体之中”。第五,灵魂中用来

思维与判断的能力被称之为“理智”,它是人与其他生命体相区别的根本能力,又被称之为“心灵”。灵魂的滋养、感觉等较为低级的能力是与某种具体“质料”结合在一起的,是不可分离的。但“心灵”则是可以与躯体分离的,因为“灵魂的这一部分唯有在思维时才现实存在着。所以认为它和躯体混合在一起是不合理的。因为如果是那样就会变成某种性质,如热或冷,或者具有某种器官,就像感觉一样,而心灵并不具有自己的器官”。由是,就人的现实生命运动而言,心灵和躯体又是可以分开的。

1.2.4 综上所述,希腊古代先贤对“身心关系”的理解,尽管存在认识上的差距,有的甚至相对立(如原子论与理念论),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的基本模式都是“二元并存”不管是原子论的躯体“容器”说,还是理念论的灵魂“注入”说,功能论的灵魂“寄寓”说,都把人分为身与心两部分,而不同于中国的“一体二元”。

2 中希关于“人天关系”的认识

2.1,中国关子“人天关系”的认识

2.1.1 “人天关系”在中国古代体育方面的反映,主要集中在对人的主观努力的可行性与遵循客观规律的必要性的认识方面 荀子早就指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使之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认为一个人生命的长短与健康状况,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行为特征,人对“自身自然”的养护所做出的主观努力,将决定一个人的健康与否和长寿与否。这就是嵇康提出的“寿夭之来,在于善求”的命题。他明确指出,决定一个人的长寿与否的主要因素是一个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而不是所谓的“天命”。善求者,可以健康长寿;不善求者,则可能多病早夭。肯定了一个人的主观努力对自身身心健康的积极意义。

2.1.2 我国古人肯定人的主观努力对身心健康的积极意义,并不是否认身心发育的客观规律,更不主张违背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而是在认识和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强调一个人的主观努力。庄子曾通过“庖丁解牛”的寓言阐明了养生要“依乎天理”(遵循自然规律)的道理。

《吕氏春秋》中则更进一步地阐明了一个人保持身心健康的主观努力与客观自然规律的关系。《尽数》云:“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比,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长也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

这里提出了四点值得肯定的思想:第一,生存环境的变化与变迁,是不以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法则;第二,生存环境变化对一个人造成的影响,取决于这个人对这些变化的认识和采取的对策;第三,万物的变化是必然的,在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面前,一个人只能在客观规律允许的条件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做出一定的努力;第四,人的主观努力,不是使有限的生命得以无限的延续,而是在于通过自身的努力,保持身心的健康,不但自己早死(毕其数)。

中国人在保持身心健康和追求长寿的实践中,中国古代哲人一方面阐明了一个人生来死去的必然性,同时也充分认识到一个人主观努力的可行性,在处理客观规律(天命)与主观努力(人为)的关系上,既强调了遵循客观规律的必要性,也指出了个人努力的重要意义。

2.2 西方关于“天人关系”认识

2.2.1 西方对“天人关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对身心后天锻炼的主张方面 首先,我们看一看苏格拉底与他学生艾毕凯奈斯关于身体健康的对话:

看到和他在一起的艾毕凯奈斯年轻而身体很不好时,苏格拉底说道:“艾毕凯奈斯,你的身体多么缺乏锻炼啊!”

“我本来就不是一个运动员啊”,艾毕凯奈斯回答。

苏格拉底反驳道,“那些参加奥林比亚锦标争夺赛的人,也不见得比你更是运动员啊!难道你以为雅典人随时可能决定向敌人进行的生死存亡的斗争是一件小事吗?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身体健全的人的成就和身体不好的人的成就都是相反的;身体健全的人健康而强有力,许多人由于这个缘故在战争中光荣地保全了自己,避免了各种危险;许多人救援了朋友,对祖国做出了贡献,并因此而得到了人们应有的感激,获得了极大的荣誉和无比的尊重。因此,他们能够在余下的一生中愉快地光荣地生活,并把美好的产业遗留给自己的子孙。”

“不要因为城邦没有正式规定军事训练,就自己也疏忽起来,而是应该更加注意锻炼才是。尽可能使身体保持最良好的状态,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何况,使得本来可以通过锻炼而变得极其美好和矫健的身体竟因自己的疏忽而致孱弱衰老;这也是非常可耻的。但一个疏忽怠惰的人是不会看到这一点的,因为健康的身体通常是不会自发地产生的。”

在这段谈话里,苏格拉底批评了参加体育竞赛才锻炼身体的思想,指出了不管是否是运动员,保持健康强壮的体魄对人生的重要意义,身心健康必须伴以适宜的体育锻炼。苏格拉底还曾指出:“那些天生体质脆弱的人,只要锻炼身体,就会在他所锻炼的方面强壮起来,比那些忽略锻炼的人更能够轻而易举地经受疲劳。”认为后天的努力,可以改变先天身心的缺陷。

德谟克里特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说:“如果身体能够拿他一生中所遭到的痛苦和苦难来对灵魂提出控告,而由我来判决这案件的话,我将很愿意惩罚灵魂由于疏忽而使身体毁坏。”“人们比留意身体更多地留意他们的灵魂,是适宜的。因为完善的灵魂可以改善坏的身体,至于身强力壮而不伴随着理性,则丝毫不能改善灵魂。”强调身心的健康状况与人的主观努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2.2.2 亚里士多德则从身体锻炼的原则发表自己的意见“一切技艺和学术[实用之学]要是不仅以片断的陈述为满足,而有志于研究整个问题,则每一种专门的技艺和学术就应该把擅长的那一门内所有各方面的事情全部加以考虑。例如体育这一门就得考虑,适合于不同体质的各种不同教练方法;何者才是最合乎理想的教练方法――所谓理想方法就是适宜于具有最良好的体质而又具备最优越的生活条件的人们的最好教练方法;以及何者才是普遍相宜于大多数人体质的教练方法――在这方面,体育教练也得一并给予考虑。此外,还得计及有些人们愿意接受教练,却不想造诣到可以参加体育竞赛的那样高度的技艺,[成人]体育教练和少年竞技教练又得为这些人们设置某些对他们相宜的较低课程。”这段话提出了要研究体育锻炼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要求,并指出体育锻炼要依据不同的对象与不同的目标选择或设计不同的练习方法和练习内容,强调了体育锻炼必须遵循身体锻炼的规律,依据不同任务区别对待。

在以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体育思想里面,重点强调了身心健康状况的可变性与可控性,突出人的后天主观努力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并十分重视选择合理的身体锻炼方法。

3 中希关于体育锻炼与生命运动关系认识的异同

3.1 强调身体的基础地位相同,但对生命结构的理解不同

3.1.1 中国与古代希腊对人的身体在生命运动中的基础地

位的认识是一致的 中国提出的“形具而神生”与西方依据古希腊思想总结的“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或亚里士多德“自当先重体育,培养灵魂所寓的身体”,在强调身体在生命运动中的基础地位没有本质的区别。

因此,在体育锻炼与健康维护活动中,不能忽视对身体的锻炼或养护。在这个问题上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是相同的。

3.1.2 但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则有着很大的区别 中国主张“人天合一”的学说。这一学说“主张主体融入客体,或者客体融入主体,坚持根本同一,从而达到个人与宇宙不二的状态。”在中国人看来,人的身与心(精神与形体)都是“气”(物质本原)的衍生物,是一体的,不可分的,只是在功能上存在区别,形成了“一体二用”的生命结构观念。而古代希腊主流思想则认为世界是可分的,应当分成人的世界与自然的世界。在对生命结构的问题上,认为是由躯体与灵魂(精神)两部分合成的。灵魂有灵魂的来源和功能,躯体有躯体的来源和功能,它们是可分的,在维护生命运动中二者是不可偏废的。由此形成了“二元并存”的生命结构观念。应当指出,尽管在古代希腊大多数都主张灵魂与躯体是可以分离的,但这都是从一般意义上讲的,而不是指个体生命现象。因此,它们虽然承认灵魂不灭,躯体与灵魂可以分离,但没有主张个人是可以不死的,躯体是可以不朽的,而是更看重保持健康的身体与练就健壮的体格。

3.2 强调主观努力的重要性相同,但主观干预的性质不同

3.2.1 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在维护人的正常生命运动和保持身心健康方面,都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重视后天的努力:都认为后天的努力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改善生命存在的现实状态,有助于健康、长寿目标的实现。因此,对生命运动施加一定的影响是维护健康生活、实现长寿愿望的必要措施,这在中希大体是一致的。

3.2.2 由于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在生命结构方面的认识差异,中希“施加一定的影响”性质则有着明显区别 “一体二用”的身心观,“施加一定的影响”的前提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在中国人看来,在一个人的现实生活中,总存在许许多多的影响身心健康的不良因素。这些不良因素往往会破坏正常的生命运动,给身心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为了维护身心健康或正常的生命运动,就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克服形形的不良因素造成的危害。这些措施不是要改变生命运动的自然轨迹或规律,而是使生命运动回复到自然轨迹。这就是庄子提出的“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的去人任天的养生实践原则。而古代希腊的“元并存”的身心观,建立在人的世界与自然的世界相分离的“二元”观念的基础上,其“施加一定的影响”的立足点,在征服、支配自然的强烈愿望上。因此,古代希腊施加的影响在于改造人的“自身自然”,按照社会的需要塑造人的体魄。这决不是说古代希腊不注重生命自然规律的探索,恰恰相反,古代希腊对生命运动的自然规律探索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是,他们探索生命运动规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征服与支配人的“自身自然”。

中国干预措施的目标是:回归自然、顺其自然;西方干预措施的目标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其主观于预的性质完全不同。

3.3 强调精神(灵魂)的主导作用相同,但关注和解决问题的重点不同

3.3.1 中国与古代希腊对精神(灵魂)与形体(躯体)在保持健康的生活的关系方面,都一致地认识到精神(灵魂)的主导作用 在中国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的命题,在古代希腊则有“用灵魂的善,改造身体的善”的主张。但是,中国与古希腊关注和解决问题的重点不一样。中国主要是在“与健康”层面,探讨其机理;古希腊则主要是在“感性与理性”层面,主张其取舍。

3.3.2 在中国,人们认识到感官对人的生活的巨大影响,特别是对身心和谐的破坏作用 因此,在养生领域,无论何家何派,都把“养神”作为养护的重点。所谓“养神”,是通过心理调节和行为规范来杜绝因变态心理产生的有害行为和导致的生理功能紊乱,防治疾病,维护身心健康的养生方法。其基本要点是:适情志、和喜怒、节欲望、调刚柔。一方面要遵循和满足自然的生理需求;一方面要节制或转移由感观和经验引起的情绪波动;只有处理好二者的不同需求,才能够保持一个性和的身心状态,从而获得一个健康的体魄与实现长寿的目标。在古希腊,大多数哲学家认为感觉是不可靠的,只有理性才值得信赖。所以,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在“灵魂”的掌控下。身体只有在灵魂的控制之下,才能真正得到改善。这就是苏格拉底所说:“在你身体中的心灵,是随它高兴地指挥着你的身体的。”中国强调的是:精神在影响人的正常生命运动中所起到的主导作用。古希腊强调的是:选择灵魂(理性)的需要而不是躯体(感觉)的需要(即按照一般社会需要来塑造自己的体魄)。

4 结 论

由于古代中国与希腊对身心关系认识的差异,由于古代中国与希腊对生命运动干预的出发点和侧重点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健身理念。

1)古代中国“一体二用”身心观,在肯定生理(形)健康是心理(神)健康基础的前提下,突出强调了精神对形体的控制与调节作用,认为在防治病患与维护肌体健康方面,精神起着主导作用。中国人在保持身心健康和追求长寿的实践中,中国古代哲人一方面阐明了一个人生来死去的必然性,同时也充分认识到一个人主观努力的可行性,在处理客观规律(天命)与主观努力(人为)的关系上,既强调了遵循客观规律的必要性,也指出了主观努力的重要意义。中国认为,人的主观努力,不是去改变生命运动的正常轨迹,而是纠正或调整现实生命运动所面临的问题与偏离正常轨迹的失误,使其回归自然、顺其自然。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范文9

一、儒家视角下的生存标准

“生存标准立足于个人生命存在,目标是最有利于保存与延长生物学寿命,故强调无条件适应环境,绝对顺从社会世态(主流文化)”。由此可知,生存标准认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能够保存和延续生命,并将其视为首要的目标,而实现目标的手段是无条件适应环境,以获取尽可能多的资源。很显然,生存标准是将人视为普通生物中的一员,一个心理健康的个体其心理机能应该是最有利于满足生物学需要的,而这种健康追求无疑主要是源于生物本能。

孔子肯定人的生物需要的合理性,《礼记・礼运篇》记载“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男女是人生的基本需求,是人的生命的起始,也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类似的论述还有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贫而无怨难”(《论语・宪问》)。孔子同时提出对于民众“既富之”,则“教之”,这是指满足人们的生物需要是人的发展需要产生的重要前提。宋明儒家则似乎否认人的生物需要的合理性,提出“存天理,去人欲”,被后世解读为“天理”与“人欲”是相对立的,要求每个人都超脱于个人欲望而追求成为无私寡欲的“圣人”,这是否定了心理健康的生存标准。

孔子有云:“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这句话通常被解读为要因材施教。笔者认为,关于中人上下的划分也可以解读为:世界是多样化的,对于人们的评价也应该是差异化的。由于个人先天条件的限制,每个人可资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是不同的;同时“社会是人现实的生活世界,是人与人的关系及结果,是每一个生命个体存息、发展的空间,体现人的意义与价值、丰富性与创造性的舞台。没有社会就没有人。”而在大多数历史时期,由于现实社会状况的限制,很多人要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都很困难,更无从去奢想发展。因此在现实社会中,依据“众数原则” ,确立心理健康的生存标准是合理的与必要的。

二、儒家视角下的发展标准

“发展标准着眼于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冀求最有价值地创造生活,强调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通过开掘个人最大身心潜力求得身心的满足,成为崇高、尊严、自康的人。”发展标准源于人本主义的阐发,其中马斯洛的理论影响最广泛。马斯洛提出,自我实现的人是其内在本性充分发展的人,而自我实现的人才是心理真正健康的人,因此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依据自我实现者的共同心理特点来确定。

儒家倡导君子之道,据统计,“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107次,在《孟子》中82次,《易传》中84次。君子作为理想人格为古代儒士不懈追求,君子可以被视作最健康的人,因此君子具备的特征便可以视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标准。依据这一标准,一个健康的个体不仅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而且更善于将个人的需要与大的群体的需要结合起来,即承担起社会责任,由个人而家庭,由家庭而社会,由民族而世界,其个人价值的实现端在于促进了整个大环境的和谐发展、提升了人类的精神境界。由此可知,君子这一标准更强调责任而不是个人的权益,相对而言,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如马斯洛强调个人潜能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而君子首先要求能够“行仁”。《中庸》云:“仁者人也”,即修己以实现仁乃是完善自我之道。仁的起点是每个人自身,然后由己及人,逐步向外推,父母、兄弟、朋友,再及至国家、天下和世间万物。这是将源于满足生存需要的动力扩充而至发展需要,将二者联结起来,认为顺序发展的状况是合理的。这一点不同于源于基督教传统的近代西方文化,将灵与肉对立起来,充满不可调和的紧张感。《论语・雍也》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可以理解为本性的流露,而“文”可以理解为后天教化的结果,人的本性中生存动机占主导地位,而后天的教化使人们生出发展动机,二者在人的心理结构中比例合理,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都得到恰当的满足,方是心理健康的人。

儒家认为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君子,这一点与人本主义认为每个人都具备自我完善的潜质的观点类似。但不同的是,儒家认为成仁需要持续的修炼,既离不开本性,同时也要不断地学习与实践,需要“克己”,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而马斯洛则将自我实现视为充分地发挥本性和潜能,“自我实现也许可以大致描述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能等等”, “自我实现者是一些已经走到,或者正在走到自己力所能及高度的人” 。

另外,与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观相对照,仁的实现并不要求特定的客观标准,“子曰: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泰伯》)“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论语・里仁》)一个人只要有主观意愿,只要肯努力,就可以实现仁。并不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没有取得显赫的成就或修养没有达到一定高度便不可称之为“仁”。根据马斯洛的观点,现实中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做到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只有在为数很少的人那里才是相对完成的‘事态’。在大多数人那里,自我实现只是希望、向往和追求。”【7】这两种发展标准显然有很大区别。

不论如何确定心理健康的标准,认同哪一类标准,其实都离不开一些内在的假定,即:人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人们对心理健康标准的不同解释。因此心理健康标准的确定绝不是心理学一个学科的事情,并且需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同时,大众心理健康的维护还与有赖于健康的社会,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能充分满足大众的生存需要,并为满足大众的发展需要提供较多的机会。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范文10

一、初中生生命成长现状分析

1.学校各项体育活动的规训不利于学生心灵成长

初中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无论是体育课、课间操或课外活动,似乎是为了学生的生命“安全”,用成人的“眼光”去规定学生的行动;为了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经常进行半军事化的枯燥的重复操练,如齐步走或跑步;对不遵守规训的学生常常进行“惩罚”。在这种规训下,学生似乎变得更听话、更顺从、更安全、更好管了,而一旦离开了这种压力,没有了这种规训,就像弹簧一样,学生又恢复原来的不良状态,甚至更恶劣。在这过程中教师不知不觉中伤害了学生的心灵,阻碍了他们的发展,导致学生在学校各种体育运动中逃避责任、不敢勇于承认错误的现象常有发生。

2.家长缺乏子女的生命成长意识

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再加上不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在家长的眼里,孩子的任务就是文化知识的学习,因为成绩好能使孩子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为防止出现意外和避免体育活动影响文化课学习,就尽量少让孩子参加体育运动。一旦发现孩子成绩不好,升学渺茫,又把目光转向体育,试图通过体育特长生进入重点高中,体育成了升学的“跳板”。由于这些家长缺乏生命成长的意识,所以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学习生活乐趣。学生中许多身心问题纷纷出现,且日趋严重,如体质下降、叛逆、厌学等。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与生命成长的关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健康第一”,包含着身体、心理以及对社会的适应力的发展,身体健康是基础,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谈不上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反之,心理的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可以更好地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生命成长强调的“生命第一”包含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没有自然生命,也就谈不上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反之,健康的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促进自然生命的成长。体育是为学生的健康,健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生命更好成长,无论从纵向和横向相比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体育与健康课程促进学生生命成长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促进初中生生命成长的策略

1.体育教师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保证

在体育教师队伍中,我们不难看到,有的人安于现状,成长状态一直停留在过去的某一阶段;有的人为了评职称在短时间可能“发奋”一下,一旦评上之后,他们的职业生涯也就宣告结束;有的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得失,缺乏创造性形成职业生命发展的远景意识。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体育运动在人们生命生活中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党的十八三中全会中更强调了体育教育及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体育教师越来越成为富有挑战性、创造性的职业。所以,体育教师要拓宽职业成长视野,从生命的整体发展的角度构建自己,使自己活得更有意义。虽然清贫,被人不理解,但要活出自己的自尊和自信,享受与学生相处愉悦之情、童心的萌发和生命活力的焕发。除各级别的体育教师培训要融入生命成长的内涵外,其本身要重新构建好生命成长理想新角色,使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呈现出生命成长的正能量,带动学生一起成长。

2.创建校园体育文化滋养学生生命成长

文化是一种传承和精神的塑造,体育文化同样也是一种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体育精神的塑造。人是通过各种活动成长的各种活动需要文化的支撑和滋养,且学生是一具鲜活的、完整的、极具发展潜质生命。在一次次活动中身体内部需要与外部资源重新构建,形成新的更好的生命成长状态,而且在这一次次活动中一个生命会影响另一个生命,像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那样,形成生生不息积极向上的生命灵动。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范文11

【关键词】营利性敬老院;老人;南充市;生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101-02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4-2-1”式家庭逐渐增多,中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伴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当前,老人养老有从家庭养老到社会机构养老过渡的趋势,营利性养老机构分担着解决养老这一民生问题的重任,但在西部内陆地区还处于雏形阶段,因此,营利性养老机构内老人的生存质量备受关注。2012年8月26日到10月31日,笔者完成了对南充市营利性敬老院老人生命质量的调查,本文旨在报告南充市营利性敬老院老人生理健康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本地区老龄社会福利机构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参考和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人员由经过统一培训并有专业老师指导的在校大三学生组成。调查组随机选取了南充市高坪、顺庆两区共11家营利性敬老院,对院内神志清醒且能清楚回答问题的60岁以上共204位老人进行了面对面交谈。本次共调查到南充市营利性敬老院内204位老人,年龄范围60~96岁,平均年龄77.88±8.04岁。其中,男性99名,占48.5%,女性105名,占51.5%,男女性别比为0.94。

1.2 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分两部分:sf-36量表中相关生理健康领域的条目、老人基本情况项目。生理健康条目包括: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生理健康计分严格按照参考文献[1]所述方法,将原始数据转换后的分数在0~100之间,0分最差,100分最好。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营利性敬老院老年人生理健康各个维度的得分情况

按常理,老人随年龄的增长生理健康状况会有所下降,但此次调查所得老人的生理健康领域生命质量与年龄的无显著相关,这一结论与何长久等人[4]的研究结论一致,可能与同属于南充地区有关,但是否是区域性造成,还需进一步调查。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老人在生理健康领域,生命质量与性别和年龄无显著相关,这与魏咏兰等人[5]的研究结果不同,可能是本次调查仅局限于南充市两区营利性敬老院60岁以上老人有关。

除了生理、安全等比较低层次的需求,人还需要满足归属和爱、自尊以及自我实现三大心理需要,进入耄耋之年的老人也不例外。此次调查得出,文化程度、收入状况和入住原因也是影响生理领域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敬老院因依据老人的不同精神文化需求、情趣爱好及支付能力,添置一些可供选择的文化娱乐设施,引导老人多参加集体活动,满足老人的归属感,实现自我价值,忘却情感烦闷。尤其是对于文化程度偏低、每月无固定收入、非自愿入住敬老院的老人,院方应给予更多的积极引导。

本次调查还显示,南充营利性敬老院老人生理职能在各维度中最低,且身体状况普遍较差,或多或少存在着各种慢性疾病,其中以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为甚,未患呼吸道病在一般健康状况(GH)上得分高于患呼吸道病(t=-2.298,P=0.023)。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南充市营利性敬老院多为小规模庭院式,老人活动空间小,甚至部分营利性敬老院大门长期锁闭。活动范围的不足很有可能是造成老人生理职能偏低的原因。因此,营利性敬老院应根据老人健康状况和精神情况有区别地设定老人的活动范围,敦促老人改掉长期呆坐不活动等不良习惯,提高老人生理领域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白若冰,李 娜,郭海强,等.SF一36量表在中国老年人群生命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Statisti,2008,25(4):437-439

[2] 尤佳恺,汤军克,丁锦春,等.上海市某区敬老院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9):1694-1699

[3] Ferguson R J ,Robinson AB ,Splaine M. Use of the Reliable Change Index to evaluate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SF-36 outcomes[J].Qual Life Res ,2002 ;11( 6 ): 509-6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范文12

顾医学”的任务与使命;三是承担重朔医生形象,推进卫生改革的任务与使命。全科医师的服务对象是社区中的全体居民,包括既病者和健康者,与专科医生只关注来就诊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古老的中医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与需要专业训练才能掌握的现代医学不同,中医在防病、治病、养生等人文文化方面,更易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普及和为民众所接受,其作用在中国颇具先天优势,应加以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中医 全科医师 社区卫生服务 作用

中国分类号:R2文献标识号: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331-02

1在承担个体与群体的预防服务与使命中的作用

个体与群体的预防服务,是指在关注个体健康的同时也关注社区人群(含家庭成员)整体的健康。社区卫生服务是基层医疗,它面向社区,关注既病者也关注未病者、关注就诊者也关注未就诊者,由于贴切居民,被称为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代言人和管理者,因此运用中医理论提高社区居民预防思想,实现预防服务非常有利。

1.1认识健康

即帮助居民认识健康是一种“状态”。

在社区,“没病就是健康”等是百姓普遍的健康观,常常导致他们在生活习性、求医行为、遵医性等方面的偏歧,缘由于对人往往波动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的认识不清,特别是对许多病理基础不明的疾患或功能问题、心理欠衡问题等这些在生物医学领域中仍不能定义或称作疾病的状态无法甄别,却与生活习性、求医行为、遵医性等方面长期不良密切相关。因此帮助居民正确理解“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的健康概念,是个体与群体的预防服务思想的重要策略。中医“治未病”、春“发陈”夏“蕃秀”秋“容平”冬“闭藏”之“四气调神”、“整体观念”等理论,可帮助社区居民加深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观的理解和认识,改善不良生活习性、求医行为、遵医性等,并自觉承担自我保健的责任具有积极意义,而且这些理论简朴、贴切生活、哲理丰富,易于理解和强化。

1.2结合中医理论开展疾病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是依据疾病周期进行的综合性预防措施,社区卫生工作的重点是慢病管理,

需提供长期、综合、持续、协调的照顾,其中改善不良生活习性至关重要。中医思想在日常生活习惯中有很好的指导教育意义。王蕊芳等[2]从精神防御、运动防御、饮食防御、卫生防御及药物防御总结概括了民俗文化中的中医预防思想,五大防御思想归纳出生活常见良好和不良的风俗习惯,并援引了诸如“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怒则气上……思则气结”、“五谷为养……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等中医经文,颇具说服力;梁承志[3]引用了复方丹参滴丸对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的防治作用,对“治未病”包含未病预防和已病防变进行了说明,尤其对心血管疾病不同发展阶段,从微观药理到临床实践结论,充分阐述了中医药毒副作用少,便于长期运用的优势地位;赵贵军等[4]阐明亚健康与治未病的关系等,均论述了中医对“无病防病”、“有病早查防变”和“限制残障、减少后遗症,改善生活质量”的现代三级预防措施的作用。

2在承担发展“照顾医学”的任务与使命中的作用

“照顾医学”[5]源于对“医学目的”的讨论,通过“审查医学目的”,敦促从对“治愈

和高科技”医学的优先选择转移到重点为公共卫生和预防的“照顾医学”上来,提出“预防疾病损伤,促进维持健康、解除疾病引起的痛苦、治疗照顾患病与无法治愈者、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为此需要在医院以外的广大社区发展“照顾医学”,用主流医学和替代医学为手段,实现为慢病患者解除痛苦和改善生命质量。在国外,“世界各地很多病人转向选择医学,原因就在于正统医学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2002年为了回应日益高涨的使用选择医学的浪潮,WHO创立了第一个全球战略规划,分析传统和选择医学治疗,力图推进其成为卫生保健服务的一个部分”[6]。“照顾医学”的提出,说明了当现代医学对治愈无望时,以其他替代(选择)医学的手段加以补充是极为必要的,我国中医学有着几千年临床实践形成的完善理论体系,是社区“照顾医学”中不可或缺的医学手段,针灸、中药、推拿、太极、气功等疗法多样,经济实用,广受欢迎,况且中医乃我国主流医学之一,应在社区卫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3在承担重朔医生形象、推进卫生改革任务与使命中的作用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医改的重要部分,由于全科医师是接受立足于社区的全科医学

的专门训练,在服务模式、重点、对象、内容、主动性、连续性、服务单位、处理问题特点、诊疗手段与目的和医患关系层面上与专科医生有着很大区别。回顾全科医学马鞍式的发展历程;当“治愈和高科技”等弊端使社会的负担过重、民众对医疗的不满、医者疲于应付时,就无不怀念通科“郎中”在民中的和谐互惠时代。要重朔过去郎中下社区的服务形象,而不要冰冷的“高科技”来替代一直以来的温馨言语和肢体触摸的温暖,全科医师任重而道远。中医的诊疗技术是望闻问切,体系的独特性,要求在诊疗中收集大量的信息,使得医患交流更充分,了解更深入,体念更深刻,因而拉近了医患距离,成为长久以来患者对中医颇具好感的原因之一,这为中医在促进改革、缓解医患矛盾,重树“白衣天使”形象中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我国提出发展中医药的根本原因之一是要缓解看病难和看病贵的矛盾,中医药历来以其经济实惠等广受民众的欢迎,为此全科医师应当注重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地位并加以探索运用。

参考文献

[1] 梁万年, 郭爱民主编.全科医学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9-20.

[2] 王蕊芳, 于恒, 曹瑛.论中国民俗文化的中医预防思想[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9):20-21.

[3] 梁承志.从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看中医治未病的理论[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643-644.

[4] 赵贵军, 李品明, 韩如刚.以中医“治未病”思想防治亚健康[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9):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