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旅游专题研究

旅游专题研究

时间:2023-05-05 09:50:52

旅游专题研究

旅游专题研究范文1

关键词:旅游管理;主要问题;校企合作

一、贵港旅游业发展的背景

近几年来,贵港市旅游工作紧紧围绕广西旅游业的发展的总体规划关于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把广西建设成为全国性的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战略目标,旅游产业获得较快发展。2008年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50.1万人次,同比增长12.5%;实现旅游总收入16.82亿元,同比增长30%。旅游业已成为贵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和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我院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人才的培养与行业的要求仍有一段较大的差距,专业建设仍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仍没有突破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程设置主体结构,多门课程有机结构改革较少,课程重级优化少,用行业的话来说,就是课程“多、全、散”没有形成和突现专业职业教育特色。

(二)实践教学的缺陷:关键是实践教学设施不完善

现没有建立好专业课程的实训室,只有一个模拟教学教室,空间小、设施大大的不齐全、功能不健全,不能满足实训的需要,也达不到实训的效果。作为专业的教师,建议建立的实训室和教室连为一体,教室既像客房和餐厅,客房和餐厅也像教室。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实践操作的指导者,学生在这里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融为一体,“教、学、做”在这里得到高度的统一,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教与学的真正结合。

三、推进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一)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指导思想

依托贵港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突出贵港旅游文化特色,服务于地方经济。首先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积极探索适合现代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和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学生诚信品质、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意识等5种职业素质以及人际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5种职业能力的培养。

2.以生产性实训为载体,探索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进一步完善我院对本专业新设置的“1.5+1+0.5”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特色。第一个“1.5”是指学生第一、二、三学期在学校用1年半的时间学习课本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第二个“1”是学生第四、五学期安排到企业用1年时间进行基础及岗位技能训练;第三个“0.5”是学生第六学期和企业之间有一个双向选择的权利,愿意留在企业的,可以签订企业的正式合同;也可以选择自由自主的选择服务其他企业。如此的专业设置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充分开展授课、实训、顶岗实习的实地演练,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1.教学方法的改革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打破传统的课堂上说教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其一,在进行酒店方面学习时将学生带入酒店工作岗位现场参观、讲授;导游知识方面的学习时,带领学生进入到景点景区,进行实地的讲解,从方法到技巧的运用进行实地的演练,从使学生获得一定感性认识;其二,聘请行业专业人士来院讲课,以弥补专业教师实际经验不足的缺陷,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的改革

(1)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一是讲授的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 ,贯穿到讲课内容之中,使学生在学校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真正能与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要求接轨。二是在开展实践教学时, 校内实践环节强调仿真性,从场所布置、设施设备、实操着装、职业语言、操作流程、时间控制等方面都要尽量模仿行业和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受到职业气氛的熏陶和感染,增强其职业适应性。

(2)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采用从课堂到实训室、从校内到校外、从模拟到仿真到顶岗实战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形式,达到既培养操作技能,又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职业适应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专业建设与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课程体系与结构的构建,还涉及到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在专业改革中,我们要始终围绕“社会需求是办学方向,企业满意是教学质量”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叶智美.工学结合:高职教育的新模式[j].《江西教育》,2005(17).

旅游专题研究范文2

[关键词]高校 旅游管理 应用型 问题 对策

[作者简介]彭凤(1978- ),女,云南大理人,大理学院政法与经管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区域旅游开发及影响研究。(云南 大理 67100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120-02

一、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一个繁荣发展的新阶段。据统计2012年上半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22.5亿,同比增长17.3%。国内旅游收入达1.7万亿元,同比增长18.6%。我国旅游大国的市场地位已经基本确立。现阶段我国面临着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规范旅游管理,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任,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就是旅游人才的支撑。

我国高校旅游教育近几年无论是在办学数量还是在教师队伍上都保持增长态势,办学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旅游教育的发展为旅游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人才支持。但是,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也对旅游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只有不断调整自己的步伐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旅游教育虽然蓬勃发展,但旅游专业毕业生实际就业率却不足20%。很多旅游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从事的并不是旅游行业工作,而旅游业又存在着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巨大缺口。这种矛盾现象提醒我们,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二、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办学层次定位模糊。目前很多高校出于扩大办学规模和招生数量的考虑,纷纷开设热门的旅游管理专业,但是在这种目标指导下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只能服务于高校招生,而对于旅游教育自身的建设和发展还没有清晰的定位和认识。一些高校虽然设置了旅游管理专业,但是在教学的软环境和硬环境上尚不足以支撑旅游教育。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没有清晰明确的定位,对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不敏感,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不强,教师理论素质绰绰有余,而实践经验和能力不足,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动手能力,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只有口号没有行动。此外,有些高校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只重视技能培养,缺乏一定的理论教育。这种培养模式也偏离了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升级,对于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也不同于以往简单的旅游服务,而是需要大量的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充实进来。当前高校旅游专业培养目标正是缺乏这种清晰的目标定位和敏锐的市场把握能力。

2.课程设置不合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是旅游与管理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专业,综合性较强,因此一名合格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要具有宽泛的知识面和综合的技能。在设置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时候,要考虑将这些旅游知识以外的相关学科内容结合旅游专业的特点进行课程设置,课程的具体特点应当体现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和融合性。但是目前高校该专业的学科设置却很难符合这种要求,主要表现为相关课程的设置只是简单地将其他专业中的课程生搬硬套到旅游专业中来。例如,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旅游与地理是两门联系比较密切的学科,从事旅游管理专业必须有一定的地理知识作为补充和基础,但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需要旅游专业学生掌握,像地球内部构造和洋流季风等地理知识是可以忽略不学的。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设置的地理课仅是将地理系的课程和教材生搬硬套到旅游管理专业的课堂上,教师也是地理系原班教师,造成地理教师不懂旅游、旅游教师不管其他专业进展的局面。很显然,这种课程设置难以对旅游管理专业进行系统化教学和人才培养。

3.“双师型”教师队伍薄弱。旅游管理专业在我国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专业设置、教学设施、教材编写、办学经验等都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进的,尤其是教师队伍的建设。最早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抽调而来,缺乏对旅游管理这门学科的系统学习和研究,在从事旅游管理教学以后也很少有机会进修和培训,造成教师理论研究与创新能力不足。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年轻教师走上教学岗位,但是这些教师大都是非师范毕业生,没有教育理论知识背景,在教学中难以把握学生心理,做不到因材施教,这一点给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造成障碍。同时,这些教师也缺乏在旅游业中的实践锻炼,对旅游业的了解不够深刻,在教学中也很难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现阶段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急需大批既有较高理论修养,又有过硬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实习基地的强化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实习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它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锻炼,而且还能使学生较早地接触工作岗位,增加学生的就业优势,缩短上岗以后的磨合期。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校企合作中的实习基地建设在效率和质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大多被选派到国内国际一些旅行社和酒店实习,这种合作模式之所以存在完全是因为学校和企业之间存在各有所需的利益共同点,遗憾的是这个利益共同点不是为了培养人才。学校向企业派送实习生仅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中的实践环节,因为这样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有利于下一步的扩大招生。而企业也能因此得到大批的廉价劳动力,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岗位设置和具体工作安排完全由企业负责,企业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将这些实习生安排到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中去,这样实习基地便成为一种摆设,对于学生提高与专业相关的实践能力不起主要作用。

三、完善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1.明确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指向标。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否适应市场需要,能否为推动旅游业持续不断发展贡献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养目标是否有针对性,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是否有共通之处。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旅游业作为“无烟工业”也具有工业的一般特征,即粗放型发展和集约型发展两种发展方式。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旅游业经历了起点低、增速高的粗放式发展阶段,那么现在的中国旅游业正在向求质量、求效益的集约型阶段转型。这种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也导致对人才需求的转变,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结合这种宏观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粗放式发展阶段,我们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即简单的旅游服务人员,向游客提供基本的服务,在相关行业从事基础的劳动经营。而现阶段我们需要的是既懂理论又具有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高校应当以此为目标,在加强学生理论修养的同时还强化他们的实践能力。

2.优化课程设置。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是将教学目标具体体现在教学课程中的一种总体规划,它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设置学生应该学习的课程和知识。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有着较强的交叉性和融合性,学生不但应当具备旅游专业知识,还应当具备管理知识、社会知识、历史知识、文化知识等,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应当涉及这些相关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不是将纯粹的社会学、历史学、管理学等生搬硬套到旅游管理专业中来,而是对这些课程经过教学人员的研究增删之后,编写成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专门教材。所谓有针对性的专门教材,就是与旅游有关的知识保留,与旅游无关或关系不密切的知识删除。例如,删除管理学中的行政管理、地理学中的季风洋流等知识点。这样使得旅游管理专业中的课程设置更加优化,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模式。后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教学的过程主要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学校都应当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和服务。尤其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当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我们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首先在工作中应当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即当环境中出现了一些不利于个人发展的因素时,能够积极地破解这些难题,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4.在校企合作中完善实习制度。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措施。进行校企合作不仅有利于在企业中检验学生所学的所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锻炼对真实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加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来说意义重大。目前校企合作已经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发挥作用,但是合作尚浅,仅停留在表面,对于如何评价合作成果,如何衡量学生综合能力在校企合作中得到提高还没有具体标准。这样使得学校将学生交给企业便不再过问,企业接受实习生之后也没有将他们安排在与专业相关的岗位上,而只是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为此,应当尽快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具体措施为在校企合作框架中,校方教学人员和企业经营人员应当在合作前商定企业所提供的实习岗位的具体信息。这些实习岗位应当能够体现学生在校学习的成果,并且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之后,校方安排教师定期巡视学生实习状况,解答学生疑问。只有如此深入具体的校企合作机制才能培养出应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

学校除了派出学生到企业内部实习锻炼,还应当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应当体现与真实环境相似的工作岗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借助校企合作的框架还应适当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应体现在对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在职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和能力培养,使他们不但具备深厚的理论修养,而且还建立起与理论知识相称的实践能力。其次还应通过引进的方式壮大“双师”型人才队伍。引进企业中能力较强、经验较丰富的旅游管理人才指导学生学习,与这些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确立工资酬劳,通过他们的带动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承担着为我国旅游业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重任。高校应当及时调整培养目标,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等机制,既加强学生的理论修养,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大批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程华宁,庞力萍.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意识养成教育之新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0(5).

[2]刘启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改革[J].中国―东盟博览,2011(3) .

[3]李伟丽.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南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9).

[4]倪荣彪,牛文经.“拟剧理论”之于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2).

旅游专题研究范文3

关键词: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实践能力

1实践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1.1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价值体现旅游行业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行业,它要求从业人员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又要有实际操作和实施科学管理的能力。而实践教学是将学生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转化为综合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手段,也是检验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及提高理论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

1.2实践教学是培养现代旅游人才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技能、重实践的复合型人才成为社会需求中的佼佼者。有些学生在校期间理论知识学得很好,但到工作岗位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不能独立完成相应的实际工作,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性教育太少,一旦进入工作角色,相当一段时间适应不了工作要求。

1.3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需要作为旅游业从业者,职业素质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而职业素质的基础就是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应该给学生创造条件,通过各种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亲身理解本专业的含义,认识自身职业的意义,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为自己制定更切合实际的人生目标。

2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实践教学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在教育观念、理论研究及投入等方面与社会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目前的实践教学已经跟不上旅游业的发展步伐,所使用的教材多年不变,某些已经随着科技的发展失去原有价值的内容,仍然在我们旅游实践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而某些正在转化为新的知识体系的科学前沿的知识,却不能进入实践课堂。规划型、探索型课程设计比例较低,综合型、应用型训练偏少,知识应用的功效比较差。在实践教学条件方面,由于经费投入不足,造成实践设备陈旧、落后,功能单一,有些学校甚至根本不具备实践基地,这种情况远不能满足当今飞速发展的旅游业的需求。

2.2实践层次较低,学生能力培养受限实践内容不能紧跟社会发展,创新动力不足。学生按教师给出的题目和布置的任务去完成没有任何创意的实践课程,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异,阻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2.3实践教学内容缺少细化目标学生在短期实习过程中,有许多东西要学,在主导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应把具体内容细化,使学生实习更有针对性。如在饭店实习,由于实习饭店不希望学生常换岗,学生在一个岗位上往往一干就是4~5个

月,缺少对其它部门、其它岗位的了解,实习效果就大打折扣。

3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对策

3.1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旅游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现代旅游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步骤。要改变实践教学过分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现状,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要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而且要重新制定各实践环节的教学要求、内容和方式方法,还要严格要求、强化管理、保证质量、真正发挥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当前我们提倡的多元化、开放式教育要求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技术素养,成为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通过实践教学去解决、提高和实现。

3.2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高校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第一,创建与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的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服务,建立校内实践基地,包括中西餐厅实训室、酒吧实训室、客房实训室、导游实训室、旅游企业信息管理实训室等等。通过它们配合主干课程的教学,提前接受正规的旅游企业操作训练,并感受到旅游企业的氛围,为形成良好的行业素质打下基础。第二,依托校外的高星级酒店和旅行社建立校外专业实践基地。促进教育资源重组,为学生提供与旅游企业交流的平台。

3.3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

旅游专业实践教学要求本专业教师不光具备广博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加强旅游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是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由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普遍开设时间较短,教师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应通过各种途径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如:有计划地派教师外出进修,到全国知名的酒店、旅行社或风景名胜管理区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服务规程和服务标准,实现融教师和技师为一体的“双师型”素质的目的。

3.4增加并强化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指在学生学习完相关的理论知识后,通过案例的分析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进行简单的单项案例分析,待学生有了一定基础后再进行综合分析。进行案例分析,既可以采用书面分析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案例分析报告不要求一定得出标准的答案,但在案例分析报告中必须有表述所得结论的思考过程。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3.5加强实践教学评价,确保实践质量实践教学评价作为一种新型的鉴别学生实践优劣的方法体系,通过科学的评价技术、严密的测评过程和客观的评分标准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判。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形成过程中,要运用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评价、带队教师评价、实习单位同行评价、实习单位顾客评价、实习单位上级评价等方法构建全方位评价机制,通过实习报告的评价、事后实践能力的考核、全角式的跟踪调查、实践专项答辩等方法对学生在实习时的工作态度、钻研精神、实践效果、操作水平等一系列表现进行横向考核与纵向评价。

参考文献

[1]张日新.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中国新教育,2003,(4).

[2]王键根.构建相对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远程教育杂志,2004,(3).

[3]申荣卫.我国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模式[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4]陈欣,郑海涛.论高职专业的实践性教学[J].职教论坛,2003,(16).

[5]李翔翔.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2003,(2).

[6]温卫宁,林增学,黄国良.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素质观的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

旅游专题研究范文4

[论文摘要]经营性实训基地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一种,对其内涵的界定、特征的探索和现存问题的研究,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建立、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旅游管理专业校内经营性实训的内涵

经营性实训基地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一种。目前,对经营性实训还没有进行统一的界定,笔者试图在生产性实训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尝试性界定。刘家枢认为:校内生产性实训是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独自或与政府、行业及企业联合,在校内建设具有生产功能的实训基地,通过生产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社会等生产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并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模式。很显然,生产性实训的重点是在生产性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对于经营性实训而言,则重点强调的是“全真的经营性”。因此,校内经营性实训是在全真的经营性实训基地中,通过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等全真的经营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并在经营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实现学习与就业无障碍对接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旅游管理专业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的特点

(一)多样化的建设模式

现如今,旅游管理专业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是多样化的,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

1.学校自主建设

这是较为传统的建设模式,实训基地所需的场地、设施设备、人员等均由学校提供和配备,建设完成后对外营业。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学校对其有绝对的管理和控制权,方便安排学生的实习实训,在盈利后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很显然,这种模式的主要缺点便是如何解决人员的配备问题。经营性实训场所和普通的生产性实训场所不同,普通的生产性实训场所可以在需要时“开工生产”,而全真的经营性实训场所则需要遵守企业经营的时间,按时、按要求营业,完全由学校自主建设的实训基地,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常见的处理方法有两种:第一,由学校老师兼职管理,学校老师,大多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缺乏经验且精力有限,若仅由学校老师对实训基地进行教育和管理,往往由于管理不当,导致惨淡经营甚至亏损;第二,外聘有经验的专职的人员对其进行经营和管理,这种方式在经营效果好时,是不错的选择,但若经营效果不理想,便容易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

2.校企合作建设

(1)筑巢引凤型

学校和企业双方协商,学校提供场地和设备,由企业派遣管理人员,对实训基地进行管理,组织学生开展经营和实训,这类似于酒店行业聘请专业的饭店管理公司对其进行管理,在利益分配上,双方协商拟定。这种方式既能实现实训基地的正常经营,又能完成实习实训,同时,还能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资金,但缺乏对企业的约束。

(2)合作互补型

学校和企业根据自身的条件,共同出资建设,实训基地建成后共同管理,组织组织学生开展经营和实训,并共同分享利润和承担风险。这种模式较好的解决了“筑巢引凤型”存在的问题。

(3)赠送、赞助型

企业和机构赞助部分设备,学校配套完成实训基地建设,基地建成后由学校自主经营和安排实习,企业在方便的情况下提供一定人员支持。这种模式企业对学校是无偿的赞助和赠送,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转仍然主要由学校负责,显然,虽然学校所付出建设费用相对较低,但没能解决“学校自主建设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二)仿照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在全真的经营环境中完成实习实训

将旅游企业真实的管理模式引入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建立完整的企业组织机构,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参与产品的采购、生产、销售推广、对客服务、投诉处理等,让学生体验真实的旅游企业管理模式,在熟练掌握服务技能的同时,了解感受企业的真实环境,实现学习和就业的有效对接。

(三)实训基地功能多样

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与传统校内实训室相比,功能能更加多样化,更能满足培养学生和服务社会的需求,具体如下:

1.教学实训功能

在真实的经营性环境中培养和锻炼学生,使得学生掌握的职业技能更为实用,另外,为保证实训基地的正常和顺利经营并取得相关经济效益,学生会接触到包括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营业推广、服务质量、投诉处理等多个方面,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除基本服务技能之外的沟通协调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全方位锻炼学生。同时,在指导学生的实训中,教师的相关技能和知识也会随之提高和完善。

2.培训功能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培训功能体现在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校内培训主要可以通过在真实的经营环境中,对老师和学生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校外培训则是利用实训基地,对社会企业职工、下岗职工、农民工等进行技能培训、岗前培训等,最大化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

3.职业鉴定功能

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利用先进的设备和培训模块,依托学校现有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通过与相关行业、部门和培训机构合作,可实现对学生和社会人员的技能鉴定,如:咖啡师、调酒师、导游资格认证、西点师、会展策划师等。提高毕业生的持证率,并对社会做出相应的贡献。

4.经济功能

经营性实训基地与普通实训基地的最大区别便是可以通过全真的经营环境来锻炼和培养学生,显然,在经营正常的前提下,实训基地是可以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这可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和实训基地的后续建设获取资金,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5.助学功能

在经营性实训基地中,同学们既是学生又是员工,因此,对于员工,学校可以根据其业绩和岗位发给工资,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发挥其助学功能。

(五)按照市场规律建立保障性机制

校内经营实训基地建设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建设的,追求学校、学生、企业、教师多赢的目标,因此需按照市场规律建立协调、持续的保障性机制。这种生产要素与教育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实现了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效益的原则和目标,减少物资、资金及其他要素的浪费。

(六)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传统的校内实训基地是“消耗型”,即仅通过实训设备、实训材料的投入来进行模拟实训,是一味的消耗,这种实训方式受资金和学校导向的影响很重,经常会出现“断粮”的情况;而经营性实训基地则是循环的可持续的实训,学生实训中的产品可以在实训室中售卖,在回收成本的同时还能实现盈利,这不仅解决了资金的问题,同时还能会实训室的后续建设进行储备,因此,经营性实训基地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三、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育教学的稳定性和经营任务变动性之间的矛盾

高职教育是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计划组织实施的,具有相对稳定的模式和计划。但是,企业的经营任务是围绕市场需求来制定的,众所周知,市场需求是千变万化的,为了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企业的经营任务势必会随之而调整。因此,经营性实训室的经营任务和教育教学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2.教学安排与经营时间的冲突

教学安排常规情况下是由学校统筹安排,虽然遵循个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但在时间上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尤其对于非实训类课程的安排更是如此,而经营性的实训场所既是按照全真的企业来经营和运行,就需要有稳定的、不间断的营业时间,这势必会和教学安排产生冲突。

3.实训功能能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

经营性实训基地兼具了经营和实训的双重功能,是在满足实训的前提下经营,通过经营来完善实训,很显然,实训是其存在的基础。但是,为了实现在真实的经营环境中实训,并实现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求其能通过节约原材料、节能等方法来控制支出,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这与大规模实训中对原材料等资源的消耗产生矛盾。

4.师生积极性难以调动

虽然经营性实训基地能产生一定经济效益,并用其给学生和指导教师发放一定补贴,但“僧多粥少”的现实决定了补贴不会太多,师生积极性的调动变成为实训基地正常运转的一个难题。

5.教学目的与人员选拔之间的冲突

高职院校建立实训室的目的是为了在校期间更好的锻炼学生,从而提高其职业技能,因此,对所有在校生而言,都应该安排其到实训室中学习和实践。但由于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于在经营性实训基地中工作,这便造成了教学目的与人员选拔之间的冲突。

[参考文献]

旅游专题研究范文5

1.基于Web of Science的旅游管理研究信息可视化分析

2.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认同:量表开发与维度测量

3.我国旅游管理学科研究热点、主题及方法演化

4.旅游管理本科生就业倾向与本行业关联性分析及对策

5.基于管理与环境视角的中国旅游效率研究

6.关于旅游学科发展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7.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基于CBE模式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9.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以中国海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10.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若干问题思考

11.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2.旅游管理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的规律探讨——以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13.2009年旅游管理理论研究现状及热点问题窥探——基于2009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旅游管理》的统计分析

14.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反思与创新

15.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16.旅游管理教育与学科建设的国际经验与我国问题及发展设想——以上海财经大学发展目标与特色为例

17.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搭建与管理研究——基于物联网模式下的分析

18.建设旅游管理一级学科,加快旅游人才培养

19.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优化策略研究——基于澳门科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英语学习行为特征的分析

20.酒店实习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倾向的影响

21.基于职业经理人目标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2.现代治理体系下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研究

23.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4.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

25.建立“双体系”教育体系 突出“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特色

26.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结构的系统分析与优化设计

27.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28.中美旅游管理本科教学的比较研究

29.外国旅游管理体制比较研究及对我国旅游业改制的启示

30.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的逻辑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群为例

31.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32.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形式

33.知识论视角审视下的旅游管理研究命题

34.面向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调整与课程体系的变革

35.校企互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36.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的系统分析——基于重点大学高年级本科学生的问卷调查

37.国家公园旅游管理制度变迁实证研究——以云南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为例

38.论酒店实习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择业倾向的影响

39.瑞士酒店与旅游管理教育概述:引证于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教育经验

40.ESP教学理念在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41.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及其实践

42.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43.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

44.国外遗产旅游资源管理研究进展

45.“十二五”背景下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46.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47.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酒店实习满意度及留职意愿调查研究

48.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调查及创新研究——以桂林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49.从旅游业发展趋势谈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50.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探讨——基于地方服务型教育体系  

51.基于“工学结合”理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52.人格特质对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留职意愿影响研究——组织社会化的中介作用

53.网络时代“90后”特点及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实践谈起

54.欧美MBA案例教学法对我国旅游管理教学的启示

55.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的智慧旅游概念探讨

56.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管理研究

57.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探讨

58.旅游管理类专业“四位一体”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研究

59.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60.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61.PBL教学法在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62.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旅游管理职能研究

63.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创新性教学体系

64.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65.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66.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的创新研究

67.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对81家旅游企业调查结果分析

68.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实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以通化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个案

69.旅游管理3M教学法的创新与实践

70.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与创新

71.创意培养: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未来的提升空间与发展重点

72.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73.关于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74.日本的生态旅游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75.关于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再思考

76.论我国旅游行业管理中的政府行为与旅游管理体制

77.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协同创新研究

78.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计的结构与挑战——基于教学大纲的内容分析

79.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方法改革之思考

80.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81.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的管理探讨

82.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探析——以长沙学院旅游管理系为例

83.基于迁移理论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

84.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段)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

85.旅游管理专业全日制本科课程设置研究

86.浅谈智慧旅游感知体系和管理平台的构建

87.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效果评估

88.智慧旅游管理与智能推荐技术

89.论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基于深度访谈与调研的视角

90.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会展管理》为例

91.旅游管理应用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92.当前旅游管理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93.草原旅游发展中旅游管理部门环境意识的调查研究

94.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基于首都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

95.基于产学合作教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来自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微观案例

96.论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97.基于智慧旅游的目的地旅游管理体系研究

98.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探讨

旅游专题研究范文6

【摘要】随着各地旅游的发展,游客群体已经是文化演出市场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文化演出市场就如何与旅游相结合问题一直未有一个清晰的方向。本研究围绕“北京文化演出市场与旅游相结合”相关问题开展研究,通过实地调研访谈收集相关问题,借助头脑风暴法以学术沙龙的形式现场收集专家关于相关问题的宝贵意见,又围绕该主题通过回顾文献资料结合国内外各位学者的相关观点进行评述,以反映出北京文化演出与旅游结合的核心问题,并就具体如何结合提出建议。

【关键词】北京;文化演出;市场;旅游;结合

一、引言

2014年北京全市130家营业性演出场所共计演出票房总收入达14.96亿元,比去年同期(14.42亿元)上升3.7%。然而以旅游观众为主,节目相对固定的旅游演出场所只有13家,其中包括天桥杂技剧场、湖广会馆、梨园剧场、梨园大戏楼、天地剧场、红剧场、北京市工人俱乐部、朝阳剧场、华侨城大剧院、老舍茶馆、刘老根大舞台、北京剧院、龙潭公园中心剧场,约占剧场总数的10%,其演出收入共为1.56亿元,占全年总收入的10.4%,2014年的收入比去年还减少1700万元[1]。从上面罗列的数据上看,北京针对游客的旅游演出场所所占比例较小,相应地其占北京演艺总收益也较少,2014年收入较去年还同比减少。如何使北京的文化演出市场进一步与旅游结合在一起,提高旅游演艺对北京演艺市场的贡献率是该科研希望解决的问题。

就该研究项目的完成步骤而言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设计调查问卷,在北京人流聚集区进行初步的北京市文化演出摸底调研,以了解目前北京市民和来京旅游者对北京文化演出市场的基本认知情况。第二阶段,数据汇总与问题提炼。课题组以早前的调研数据为基础,汇总小组通过调研提炼的重点问题,而后由项目负责人权衡四个摸底调研的问题,并确定一个关键性问题以便作为日后学术沙龙专家讨论的重点议题。第三阶段,通过文演沙龙研讨的形式邀请专家组成员就调研提炼的关键问题进行集中交流研讨,随后将专家组的录音资料翻录成文字稿进行专家观点的提炼与总结。沙龙研讨采用管理学上的头脑风暴法让与会专家就关键性问题自由发表各自的观点,鼓励专家对自己提出的观点进行补充、解释和拓展,以期充分发掘各位专家的想法。会后总结部分提炼各位专家的观点,以绘制观点图的形式将提炼出来的观点集合在在一起,就关键问题分别完成旅游文化演出市场的结合议题的观点脉络图。

文章结构如下,引言部分交代研究背景及研究概况,文献综述部分综述国内外学者研究“文化演出市场与旅游文化演出市场的结合”这个问题的观点见解。研究设计部分具体说明该研究完成步骤和研究方法。“研究发现”是本文核心部分,采取头脑风暴法三个基本步骤(问题阐述、专家意见、总结与评价)就专家组对关键问题研讨的结果进行层层分析、提炼与总结,并绘制观点脉络图。最后,对本研究的发现进行归纳和总结,补充相关文献使结论更加完整。结束语部分指出该研究的不足和借鉴意义,指明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文献回顾

国内关于文化演出市场与旅游文化演出市场的结合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学术成果主要集中在近七年。通过阅读和研究国内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研究发现文化演出市场得以进一步与旅游结合受惠于文化体制改革等外部因素。研究者徐世丕(2008)指出“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民营资本进入市场、旅游市场深度融入”等有利环境因素使得旅游演艺获得了较好的接受度和市场占有率。从山水实景演出型、民族风情展示型、文化遗产演绎型三种类型阐述了旅游演出对我国传统演出市场的冲击和拓展[2]。

研究者最初从实现旅游业与演艺业的互动来研究该类问题。如李幼常(2007)对旅游业与演艺业互动产生的旅游演艺进行了研究[3]。再如袁俊(2011)就深圳市旅游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他认为深圳市加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具有必要性;两者互动发展基本模式主要有3种:产业融合的旅游新产品模式、产业链延伸的文化产业景点化模式、产业联动的新型旅游营销模式[4]。

进而有些研究者更进一步从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角度进行研究工作。如研究者董鸣(2011)就《宋城千古情》这一经典案例对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启示,以促进某区域的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5]。李蕾蕾、张晗等人(2005)通过对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个案研究提出旅游表演的文化产业生产模式,即“福特―后福特”双重机制的文化产业生产模式[6]。

研究者现在已经不再将研究的对象局限在某个景区内,而是将研究的视角扩大到某个地区,通过个案模式对某地区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形成启示。如杨洋(2013)借鉴西安曲江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地产”模式和桂林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模式,得出促进昆明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一些启示并形成思路[7]。

本研究就是诞生于这样的研究背景下,选取北京演艺市场作为研究对象从市场与旅游深度融合的角度进行研究,丰富目前旅游目的地文化演出市场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北京方面的研究成果又可以作为指导其他区域文化演出与旅游结合的实际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设计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或称智力激励,脑力激荡)是由美国的创造学家奥斯本(A.F.Osborn)在 1939 年提出,1953 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众多参与者的思维“共振”和相互间的情绪感染,引起连锁反应,产生联想,诱发出众多新的设想或方案。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头脑风暴法不仅在商业领域获得认可,其中蕴含的集体思考、激励创新、多向性思维的原则对学术研究也有深刻的启迪。陈勇,浅析(2009)这两位研究者总结了“头脑风暴”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应用中的几种重要形式,其中谈到该方法在“学术沙龙”的实际运用问题是,他们认为学术沙龙在形式上组织灵活性大,可供发挥的空间广阔;在内容表现上也十分多样,既可以是专题讨论,也可以是学科之间不同学者思想的碰撞,还可以是某个科研领域成果的互相交流切磋。学术沙龙的目的就是希望在交流中产生一些跨学科、跨领域合作研究的灵感,参与者不论专家或者一般听众所言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触发思维的源泉。同时学术沙龙的范围宽广,会吸引更多有兴趣的人参与讨论[8]。

本研究小组于2014年10月中旬组织了一场以北京文化演出为主题的学术沙龙,本次沙龙的专家组共由五名来自旅游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业界领袖构成,与会参与学习和讨论还有30余名研究生。本研究试图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关键问题进行现场研讨,以期通过在短时间内各位专家学者思想上的碰撞对相关问题有清晰的认识以及更加开阔的思路。

四、观点阐述与汇总

该文演沙龙采用头脑风暴法,现场讨论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主持人阐述本次学术沙龙研讨的关键问题,专家组若对问题感到困惑,主持人会针对问题利用实地调研的感受进行说明解释。第二阶段,一方面指定一人记录专家所有见解,并对现场录音以便翻录成文字供会后总结使用。另一方面由主持人引导鼓励专家组员及其他参与者自由提出见解;第三阶段为会后评价及总结阶段,将现场录音翻录成文字,课题组成员对专家组的意见进行评价并且归纳总结,最后汇总成“文化演出市场与旅游相结合图”。本研究第四部分研究发现的“问题阐述―专家意见―总结与评价”三个部分正是按照头脑风暴法的逻辑框架进行编写和分析的。

(一)问题的阐述

调研组于2013年10月份计划去采访北京某剧场,但是当对方得知调研组想要了解该剧场观众的游客比例情况并是否愿意在该方面付出努力时,剧场方面以这方面目前是空缺为由婉拒了调研组的采访。该剧场拥有全国知名著名演员,想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表演,但剧场方面并没有注意到这一块市场的培育,可以预见目前北京那些不以外地游客作为目标客源的剧场可能对如何将剧场的演艺与旅游相结合问题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游客群体长期得不到重视。

(二)专家论两者结合的意见

结合点的核心在于扩大受众。D专家观点:文化演出与旅游演艺相结合点的核心在于扩大受众(如图1的B区部分)“文化演出与旅游演艺的一个巨大的结合点就在于扩大受众,这是一种特别好的方式。很多演出活动的排演需要很长时间,演员们需要吃喝,不管是在大小城市都存在,演出排练需要成本,所以就需要巡演这样一种方式,就如同《印象・刘三姐》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外地游客,外出巡演也是一样,面向游客意味着扩大受众。面向游客的《印象・刘三姐》和《宋城千古情》都吸引了超过三千万游客。如果不是面向旅游者,而是面向桂林市民的话,那这一文化演出,早已演不下去,因而也无法支撑其高额投入的产品。如果我们能够以此种方式扩大受众,我们能够以更大的投入做更好的节目。因此说,文化演出与旅游演艺的重大结合在于扩大受众。”

1.是借鉴国内外成果经验和模式寻找结合点。国内外文演与旅游相结合方式具有多样性。结合国内外文演与旅游相结合的实例,B专家在旅游和演艺如何结合的问题上总结出九种方式,如图1的C区部分。(1)营销作为结合点,认为演艺产品和旅游营销应加强结合。“目前北京的演艺行业与旅游营销结合不够,比如北京人艺,其更加注重作品是否高档次而忽略游客市场,要让游客知道北京有哪些剧场、有哪些演艺很好值得一看,这方面要与旅行社合作,要不就开发大众性的旅游演艺产品,要不就量身定做,面向大的旅行社。加强对旅游客源国客源地的推广,正如美国纽约的百老汇演出世界闻名,说明其推广得好,声名远播,剧场和旅游文化演出都可以成为旅游吸引物进行宣传。”(2)三个结合的经典模式。借鉴美国拉斯维加斯,采取“住酒店看演出”的模式;再者就是小剧场,集聚区的模式;最后是休闲综合体模式。“借鉴拉斯维加斯的‘住酒店,看演出’的模式,一层是,二层以上是客房。借鉴小剧场集聚区的模式,比如伦敦西区,北京还未形成成熟的小剧场集聚区,北京的小剧场虽然呈现一定的集聚特点,但是还是相对比较分散。休闲综合体模式就是把旅游+演艺+艺术+娱乐业+美食+运动+会展+……做成休闲综合体,从设施到活动内容进行组合,空间项目上进行组合,在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空间中进行组合,如澳门威尼斯人(目前也还不成熟)文化产业的旅游休闲综合体模式,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休闲产业进行融合,构建一个综合体的模式,这个非常重要,不能仅仅看到旅游,还可以看到演艺行业,这样使得产业链价值更大。”

此外还有,“旅游节庆”通过音乐节、艺术节等把演出产品推出去让大家知道,让游客乐于参加;“实景演出”景区内建剧场比如迪斯尼,北京欢乐谷;“景区内巡游演出” 如迪士尼花车巡游表演等。

2.是从实际演艺组织工作中寻找结合点。文艺演出与旅游的结合落实问题如图1的D区部分。C专家从具体运作的角度谈了文艺演出与旅游的结合如何落实的问题,他认为策划之初选址很重要,再者就是演出的内容。(1)选址方面问题,他提到:“要测算游客量有多少。如果是北京人艺,其可以依靠北京常住居民。如果策划是奔着游客客源去的,就需要知道有多少客人来,要知道这些客人是下来一个小时就走还是会在这里过夜。”(2)演出内容问题,他提到:“演出演什么,要与当地文化特别相关。《印象・刘三姐》描写的是漓江渔民的生活。少林寺的演出表现了禅宗的音乐。《天门狐仙》由当地的《刘海砍樵》改编。承德演出一开始就是八旗马队,其之前作为皇帝狩猎的场所。都江堰《拜水大典》将以前的历史融合其中,挖掘当地文化。”

3.从产业和空间两个维度来寻找结合点,文化与旅游在空间和产业两个层面的结合,如图1的A区部分。(1)空间上的结合,E专家认为结合点有三:文演与景区结合、文演与文化旅游地产项目结合、文演与目的地结合,范围更广阔。到目的地并观看演出而不只是为演出到目的地。(2)产业上的结合,E专家给出了四个结合点,①文化上的结合,她表示:“文化是文演与旅游是否能结合关键的一个内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演出要与地域文化结合,地域文化是第一位的。”②品牌上的结合,她认为“一个产品是否与旅游结合得好,能否走向市场,专注于内容和质量,包括高科技的应用和言之有物。” ③市场上的结合,她提到“正如王衍用教授所说‘中国上下五千年,都是不卖钱’。上下五千年就是一个看头就是一个说头。市场是作为源头,让它既叫好又卖座。文化演艺不一定要阳春白雪不一定要高大上,老百姓也有欣赏低端大众化的演出的权力。我们不能纯意义上的反三俗,市场要叫好又卖座。”④创新上的结合,她表示“我们要用老产品来开发新市场,要用新产品来开发老市场。要让老市场不断的来的办法只有让产品不断地更新,但是老产品是完全可以吸引新市场的。所以很多的文化演艺,如《长恨歌》,虽然题目不变,但是每一年或者每两年都有很大的调整,无论是场景或者声光电,其就是在吸引老的市场,让游客不断来看表演。”

4.结合休闲与发展旅游。再提及文化演出市场与旅游相结合的问题时很容易与休闲的概念联系起来。其实尽管旅游和休闲区别度很大,但不论是在文化演出与旅游相结合还是文化演出与休闲市场相结合的问题上,两者的结合点很多是共同的。(1)关于休闲与旅游的区别问题,E专家认为:“休闲和旅游的市场受众群体有很大区别。休闲主要是面对当地居民,纯粹是对居民的文化演艺的一种付出,与游客的需求尤其是设置是完全不一样的。旅游是完全针对游客的。”(2)就多重身份问题,A专家补充道:“一个人在北京生活,但是其出去就是一个消费者、旅游者,其都可能有旅游者的身份。一个结合点:如果是休闲身份,其外出旅游的消费是否与休闲状态下的消费行为有相似之处。一个人的传播效应对旅游的拉动效应。还有一种可能性,剧场做得好,别人来参观剧场,这就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如纽约百老汇和大剧院。”

(三)总结与评价

本研究发现演艺市场与旅游核心的结合点就在于扩大受众方面,即旅游发展需要借助当地演艺市场作为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的要素,而演艺市场的发展和经营同样需要通过旅游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源,提高其演出的上座率。两者需要对方的支持,这正是它们能结合的关键。演艺市场具体如何与旅游进行结合,专家提供了三个方面具体结合的方式。

1.借鉴国内外旅游与演艺市场结合的经验寻找结合点。结合点可以来自于景区的巡游演出形式;以广西桂林《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实景演出;西班牙奔牛节为代表的旅游节庆活动;如澳门威尼斯酒店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休闲综合体模式;如美国百老汇、伦敦西区的世界知名小剧场聚集区模式;以美国拉斯维加斯的住酒店看世界顶级表演模式;以及营销上选择与旅游中间商的结合,尤其是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营销。

上面提到了美国百老汇、伦敦西区的世界知名小剧场聚集区模式的结合方式,其实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有类似的小剧场聚集区形式发展起来了。关于集聚与综合问题,笔者查找相关文献后发现研究者于春美(2012)对于北京建设文化演艺区的综合体模式进行情况介绍,就资源优势、规划和运营模式进行阐述[9]。李治邦(2014)通过对天津小剧场的历史整理,对当下的剧场现状、演员团队、经营方式、周边环境、演出氛围、资源等问题进行剖析[10]。

2.从旅游演艺实操的角度,两者的结合必须考虑好选址,如印象系列大型实景演出的两个典型案例《印象・刘三姐》的成功与《印象・海南岛》的失败与选址不无关系,《印象・刘三姐》所依托的桂林是传统的旅游城市常年旅游客源充足,而《印象・海南岛》选址的海口只作为海南省的省会城市,是游客前往三亚的中转站,因此观看演出的旅游客源有限在所难免。再者就是演出内容,旅游演艺的内容和一般的演出内容要有所区别,同样是大制作、大场面的《印象・刘三姐》与《印象・海南岛》,两者的成败均与表演内容的有无精神内涵息息相关,哗众取宠的表演得不到游客好的社会口碑。

3.我们还可以从空间和产业等较为宏观的角度来具体谈旅游与文演市场的结合问题。小到景区,再到文化旅游地,最后大到整个目的地去寻找具体结合的契机,从产业上看旅游演出可以在文化、品牌、市场、创新这条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上寻找结合点,找到结合点发展返回去又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关于剧院、公司和市场与旅游相结合的研究,笔者查找文献发现外国研究者Howard L Hughes(1998)就伦敦的剧场和与旅游的关系展开探讨[11]。韩梅、陈元欣(2013)从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管理、坚持公益定位、注重内容建设和积极培育市场五方面分析了剧院管理保利模式[12]。张弛(2000)分析了中演公司在国内演出市场上的营销策略[13]。而王竞雄(2010)通过对京沪两地具有代表性的演艺公司营销策划分析,在制定总体营销战略、营销策划模式选择、营销组合设计、人力资源保障等方面对两地演艺公司营销策划未来发展进行展望[14]。以上文献回顾后发现的结合手段有许多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五、结束语

本论文总结分析了相关专家在文化演出与旅游结合主题方面研讨会的主要观点,这种形式在国外有的学术期刊上常见,本研究在国内期刊进行初步尝试。

本研究分析汇总了专家在北京文化演出与旅游结合路径方面的思考,专家研究有旅游演艺行业特点方面的分析,有国内旅游实践的深刻洞悉,有观众人群的旅游休闲市场的界定,也有演出空间布局以及管理思考方面建议。这种在北京文化演出与旅游结合的全方位综合性梳理分析与系统探讨在国内尚属首次,并且尽管本研究是围绕北京文化演出市场与旅游相结合问题展开,但实际上本研究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同样对全国其他地区解决本地文化演出与旅游相结合问题具有参考和借鉴的意义。本研究在北京文化演出与旅游结合路径方面的综合性理论与实践的归纳与思考具有开拓性,是本文的亮点,该探讨对于深化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的不足从方法上看是基于对相关专家观点的归纳分析,这在该主题研究方面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在北京文化演出市场与旅游结合方面今后会有后续基于定量分析的实证研究出现。(作者感谢吴承忠、熊焰、王欣、吕宁、马爱萍等专家提供观点。)

参考文献:

[1]北京演出行业协会网,2014年北京市演出市场统计与分析[EB/OL], http:///c61791.jsp ,2015-01.

[2]徐世丕.旅游演艺对我国传统演出市场的冲击和拓展[J].中国戏剧,2008,(09):14-17

[3]李幼常.国内旅游演艺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07.

[4]袁俊.深圳市旅游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模式研究[J].热带地理,2011,(01):82-99.

[5]董鸣.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经典案例――《宋城千古情》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J].当代贵州,2011,(13):29-30.

[6]李蕾蕾、张晗、卢嘉杰、文俊、王玺瑞.旅游表演的文化产业生产模式: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个案研究[J].旅游科学,2005,(06):45-51.

[7]杨洋.昆明市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2013,(06):134-137.

[8]陈勇.浅析“头脑风暴”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2009,06:249-250.

[9]于春美.北京文化演艺区的综合体模式[N].中国房地产报,2012-09-06(B05).

[10]李治邦.天津小剧场演出市场的前前后后[J].上海文化,2014,(08):59-62.

[11]Howard L Hughes. Theatre in London and the interrelationship with 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1998,(5):445-452.

[12]韩梅、陈元欣.剧院管理保利模式解析[J].电影评介,2013,(20):106-109.

旅游专题研究范文7

关键词:高等旅游教育;旅游学科发展;学科体系构建

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旅游教育伴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而发展。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1207所,其中高等院校494所,中等职业学校713所;2003年旅游院校在校生总计为459004人 [2]。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1733所,其中高等院校852所,中等职业学校881所;全国旅游院校在校生共计952438人 [3]。在短短6年间,旅游院校尤其是高等旅游院校和在校生人数出现了迅速增长趋势。

一.高等旅游教育的发展

为了适应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第一所旅游中等专业学校——南京旅游学校诞生,次年建立了第一所旅游高等专业学校——上海旅游专科学校。后来,国家旅游局相继与南开大学等八所高等院校联合开办旅游系或旅游专业。这一阶段,旅游高等教育出现,教育管理初步形成体系。

1989~1995年,一些院校纷纷开设旅游专业或在已有学科下设旅游方向,一时间全国兴起了一股“兴办旅游专业”热潮。本阶段旅游高等教育也迅速发展,其突出特点表现:培养层次多样化。旅游高等教育专科和本科层次得到规模化发展的同时,研究生层次有了新的突破。

以1996年(武汉)和1997年(昆明)举办的两次旅游教育会议为标志和起点,我国旅游教育体系进入了一个规范化和不断完善的发展阶段。1996年,教育部在工商管理类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增设“旅游组”,并于次年将原来属于经济学科下的“旅游经济”专业调整至管理学科,定名为“旅游管理”,隶属于工商管理,为旅游教育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通过首批云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的旅游管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申请,标志着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建立起了专科—本科—研究生(硕士、博士)完整的教育体系。2006年东北师范大学和辽宁师范大学在全国率先招收旅游教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高层次、专业化、高质量的旅游教育师资,以满足旅游教育对高素质教师人才的需求。2012年,国家教育部最新本科专业目录,在管理学一级学科下,新增旅游管理类,将旅游管理专业从工商管理类分离出来。

二.旅游学科的发展

一般认为,学科是一种学术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分类一般是依据研究对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学科的派生来源、研究目的和目标等五个方面来综合考量的,因此,旅游学的学科构建能否符合上述这些条件和要求,是旅游成“学”的前提,也是关系到旅游学学科地位的关键。下面分别从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研究方法的发展来探讨旅游学科的建设阶段。

(一)研究对象

目前我国旅游学概论教科书中对于旅游学研究对象的较有代表性的表述有10 多种,归纳来看,对旅游研究对象的描述可分为矛盾说、关系-现象说、三要素说等三大类[4]。矛盾说的代表人物有谢彦君(2011)、马勇(2008)、何丽芳(2006)、张立军(2003)等。其中谢彦君(2011)认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及其表现,通过研究来认识这种矛盾的性质及其发生原因、形态结构、运动规律和它所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关系-现象说”的代表人物有申葆嘉(2010),李冠瑶、刘海鸿(2005),杨时进、沈受君(1996)。申葆嘉(2010)认为: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运行规律,研究动态旅游现象的一门学科,系统地解释旅游现象各种关系和现象之间的互动关系。“三要素”说代表人物有李天元(2009),李肇荣、曹华盛(2006),王兆明等(2007),董观志(2007),周武忠等(2009)。其中李天元(2009)认为: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者、旅游业以及双方活动对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

(二)学科属性与归属

90年代初期,虽然兴办旅游专业的热潮高涨,但是学界却缺乏对旅游基础理论研究的热情。学者对研究旅游是所采用的方法和途径不尽相同,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边缘学科等等[5]。1996年的浙江萧山会议上,旅游学者们呼吁加强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才使得旅游学管理学学科地位的确立。文献检索表明,关于旅游学的学科属性问题,国内外旅游学术界已经进行了若干探讨。学者们主要使用“交叉学科”(Jarari,2001)、“边缘学科(王德刚,1998)”、“跨学科(谢彦君,1999)、“交叉边缘学科(张立明、敖荣军,2003)””等概念来描述旅游学的性质。

2000年之后,关于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呈现“诸家学说,百花齐放”的局面。谢彦君(2003)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比较了中外旅游与接待业研究,指出,中国旅游研究患有“趋热症”和“应用导向”的问题[6]。他还从学科的角度,用组织机构,研究方法,概念体系,学术规范四个指标,分析了我国旅游学科的成熟度。陈才(2004)在假设旅游学是一门独立学科这一前提下,借用社会学关于学科属性定位的分析框架,对旅游学的学科属性进行定位分析[7],确立了旅游学的社会学科地位。学者们从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阐述了“体验”作为旅游本质的说法,代表学者有谢彦君,龙江智,张凌云,曹诗图等。

(三)研究范式

范式是一切学科探讨基础思想、技术和方法论的模子,也就是学科的方法论问题。谢彦君(2003)认为旅游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所应具有的特殊的研究方法体系还没有成型,理论范式单一,研究方法不够系统。王健(2008)认为,旅游学科的方法论只能在旅游学研究过程中形成,在研究完成之后才能做出系统的、完整的解释,在此之前只能暂时借用其他学科的方法论。在旅游学研究中首先必须掌握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论,它们是方法论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孔德的实证论、休谟的“铡刀”命题、因果关系和逻辑思维[8]。陈才(2007)从社会学视角探讨了旅游研究方法论体系的建构问题[9]。

通常,学界将研究分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前者应用人文方法论,采取定性研究之方法;后者应用科学方法论,采取定量研究之方法。而近些年走进学界视野的“质的研究”介于二者之间。学界关于旅游研究方法论的探讨起步还比较晚,大致开始于旅游社会学科地位的确立,学者们才开始转向重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体系来探讨旅游方法论体系的建构。目前,在研究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少数研究形式化:实证主义和唯科学研究大行其道[10]。实证主义本是旅游学科走向科学道路的正确之途,然而将这么“先进”的方法生搬硬套在目前尚不完全成熟的旅游学科上,势必会给人高度形式化和技术化的感觉。

总的看来,研究者们开始注意从总体的角度,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观察视角来研究旅游现象,研究者开始注意了各门类旅游学科的研究体系的建立和研究范式的讨论,如果这种努力能以持续,不难想象,旅游学科的理论创新的春天即将来临[11]。

三.高等旅游教育发展与旅游学科体系构建展望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旅游学术界对旅游学科体系、基本理论框架、学科建设方面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旅游学科理论体系。这不仅严重地制约了旅游学的研究,而且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因缺乏科学的支撑体系而不能很好地支持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严重后果[12]。

纵观旅游学科发展与高等旅游教育发展可见,旅游学科的发展几乎是伴随着高等旅游教育的出现而缓慢发展的。起初,高等旅游教育是因改革开放拉动外汇收入而迅速发展的,这一时期的高等旅游教育带有显著的经济色彩,旅游学科被认为是一门没有学问可言的技术性学科。旅游教育属于职业技术性质的教育[13];之后,应旅游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高标准的管理型人才,旅游学科又被纳入管理学科;而今,旅游学的社会学科地位得以确立,但关于旅游学科自身的独立问题仍在发展之中。

旅游科学发展成熟的标志是旅游学科体系的出现,旅游管理教育则根据旅游研究所得到的成熟学科体系来设置旅游专业与课程,进而培养、训练旅游专业人才[14]。目前,我国的旅游学者一直在努力尝试建立旅游学和旅游学科体系。谢彦君对于体验是旅游本质和旅游学“硬核”的研究;申葆嘉以“假设-命题-结论”的规范研究来探究旅游运行规律;曹诗图等提出旅游的本质应是“体验”;张凌云对于“非惯常环境”下的体验是旅游本质的研究等,并借鉴现象学理论的一个核心方法——“现象学悬置”来剥离旅游所涉及的纷繁复杂的现象[15]。龙江智(2005)认为,以体验为视角,旅游学研究领域可以划分为三部分:其一,研究旅游体验本身;其二,研究旅游场的管理问题;其三,研究旅游体验对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每一部分又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个体(微观)层次和群体(宏观)层次[16]。

总之,对于旅游本质的深入讨论,或许能为我们建构旅游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学术研究框架提供一种新的方向,进而通过高等旅游教育为旅游业培养更多人才。

参考文献:

[1]申葆嘉.我的旅游观[J].旅游学刊,2008(2):12-15

[2]吴国清,叶欣梁. 旅游人才培养与高等旅游教育的职业化发展[J].旅游学刊,2004(s1)

[3]谢春山.孙洪波.旅游学概论[M],2011(9).

[4]张凌云.我国旅游学研究现状与学科体系建构 [J].旅游科学,2012(2).

旅游专题研究范文8

[关键词] 旅游系统 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 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国内旅游高等教育从起步至今仅有二十多年,却经历了数量规模跨越式扩张的发展历程, 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初旅游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及旅游高度的学科关联特征引起了各级各类高校的注意和兴趣,但往往是学校内哪个学科捷足先登,旅游的后续发展就打上该学科的烙印,有人文的、历史、英语、地理、地质、经济、管理等,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是专业归属不同。至2004年,我国本科层次的旅游专业院校已增加到了210所,不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处在不同学院,有的在经济或管理学院,有的在人文或外语学院,有的在地理环境科学学院。

其二是课程体系的偏重不同,即便是在98年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把旅游专业设置在旅游管理专业是管理学科中的二级学科,并对主要开设课程进行了规定,全国范围内同为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核心课程也不统一,不同系列的旅游教材涉猎的内容体系和侧重不同。

其三是课程内容不同。由于“出身”不同,对旅游的本质的认识存在分歧,使各校同一课程名称下的内容体系相差很大,造成按照课程大纲定的教材往往是内容差异很大,给学生学习造成困难;许多重要概念和基本原理还未形成一个可被普遍接受的定义。

第四是旅游研究的高度分散与相对独立。各学科对旅游的研究大多是从本学科的延伸应用而非旅游本身出发,导致旅游管理专业各课程很多是对其他相关课程移植后的再拼盘;同一层次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没有一个清晰系统的知识体系贯穿于四年的学习中,有些内容在各课程中或重复、或漏缺、或顺序凌乱、或轻重颠倒。例如“旅游”、“旅游资源”“旅游者”等概念在不同课程中相继重复出现,但不仅表述不同,甚至定义大相径庭。因此,旅游专业急需建立一套相对规范的课程知识体系。

二、构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知识体系的意义

在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学科划分中,学科门是最高级别的学科,如理学、工学、农学等,比学科门低一级的学科称为学科类,比学科类再低一级的学科(即二级学科)称为专业,是一级学科设置的基础。学科体系概念指的是某一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根据一定指导思想将多个分支学科组织在一起的研究框架,其学科内容方面是一个完整的具有严格逻辑同一性的知识体系。专业是培养人的基本单元,与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是密切相关的[1]但又有所区别。目前在旅游高等教育研究中关于构建旅游学科体系的内容较多,实际上是要将现实的二级学科升格为一级学科体系的研究。但是这种研究或呼吁自1997年国家教委颁布新的学科目录(征求意见稿)开始一直持续不断,10年过去了,唯一与旅游有关的专业仍然是置于管理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旅游管理》专业。

实际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专业的地位和作用对学科建设来说是决定性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高校毕业生实施“双项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以后,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都把解决原来设置过细偏窄问题放在首位,都是朝着不断拓宽专业的方向努力。就专业特点而言.旅游管理应用性、操作性较为突出,与市场联系紧密,涉及领域广泛,要建立一级学科体系制约的因素很多,任重而道远。当务之急是理顺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在现有学科归属状况下,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高校旅游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者脑海里应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体系结构图,在不违反旅游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层,中间层和边缘层,制定课程大纲,由大纲编撰或选用教材。旅游专业知识体系构建是一个战略性问题,它决定着《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向着成熟的路上迈进,旅游教育通过专业建设工作推动着旅游学科的完善和发展。

三、构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知识体系的视角

1.有关高等旅游教育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将学科目录中原隶属少经济学门类的旅游经济改为旅游管理并将旅游管理与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一起列为管理学科中工商管理类的一级学科。有关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也应运而生,出现了“系列型”、“模块型”等多种类型的课程结构形式。林刚从旅游管理专业作为管理类学科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包括管理专业的共同基础课程系列、旅游专业基础课程系列、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系列和现代管理人才素质教育系列等四个系列的“系列型”课程设置形式。许春晓从课程内容与旅游管理活动的内在联系出发,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应用课程和专业活动课程四大模块;田喜洲从课程体系的框架应体现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考虑,构建了由素质教育课程群、专业基础教育课程群和专业发展教育课程群三大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吴必虎,邢珏珏根据《旅游研究纪事》3年发表的旅游研究文章中的某类主题词总数最多和某一主题词出现的频次最高划分出了旅游管理学(337个词)、旅游资源(旅游地)开发与管理(311个7)、旅游人类学与旅游社会学(201个词)、旅游经济学(163个词)和旅游心理学(118个词)五大类型,表明其旅游分支学科中研究较深入,也由此来判断其知识较之其他更具深度和广度。龙江智认为旅游研究应该以体验作为基本视角来构建旅游的学科体系,即从旅游者的个体旅游行为体验作为脉络进入,衍生至地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其他学科支脉出来。将旅游学研究领域划分为三部分:其一,研究旅游体验本身(个体和群体);其二,研究旅游场的管理问题(微观和宏观);其三,研究旅游体验对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无论从什么角度或什么方法去构建学科体系或专业课程体系,都离不开旅游所涉及的几大块内容的不同组合。某种程度上说,广泛存在的既有一定的合理性。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主要问题是从一年级到四年级课程体系不明确,知识脉络不清晰,课程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不仅是不同课程教材内容重复严重,甚至同一本教材的前后章节都有重复。导致学生对旅游专业的科学性、严谨性产生质疑。因此旅游教育研究是否可以换一个视角,即从研究建立学科体系的热潮中转向对加强专业课程内容体系的研究入手呢?

2.基于98专业目录中主干课程的不同层次院校的课程体系建立

1998年国家将旅游调整至的工商管理下的子专业,使得旅游发展成为独立学科受到限制,专业也受制于管理的圈子内而不符合旅游自身的特点,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除了专业目录中规定的13门专业主干课程[7]以外,没有做其他硬性限制,本身就是为了给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院校以可以拓展的空间,办出特色的余地。因此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在共同遵循专业目录规定的基本课程的前提下,根据培养目标和就业取向分层次地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例如沿海地区大城市或重点院校的旅游专业与西部地区或地方性院校在课程体系的侧重上就应该不同。综合前人研究的结果,总结从事旅游高等教育多年的体会、结合旅游本科教育的根本目的以及构成旅游的主客体要素等,笔者将旅游课程在内容上分为三个体系,即旅游需求系统、旅游共给和旅游价值系统;在结构上分为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两大块(图)。

(1)旅游本科专业知识的内容体系划分。笔者根据较多教材所采用的“旅游”的定义:旅游,包括旅游需求系统和旅游共给系统以及这两个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经济影响、社会文化影响以及环境影响,即旅游价值系统。这种划分充分体现了旅游是一个由旅游者(需求)、旅游对象及其服务媒介(供给)共同“引起的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一直以来,旅游教育界对于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模糊不清,具体表现在整个专业的课程内容没有做很好的梳理,因人设课、因书设课、根据书名定教材、根据某一本教材编写课程大纲等现象依然比较多见,在教才上似乎每一本教材都致力于把所关联的内容涉及到并讲清楚,这也是导致内容重复,主线不清、前后跳越。笔者所探讨的就是针对这些现象将主要知识点进行系统分类:

横向上将知识点按照旅游大系统的几个子系统归类,并对应于相应的课程。

纵向上可划分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知识三个层次。

(2)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构建的支撑条件

①要制定一套结构严禁、层次清晰、各课衔接有序的课程教学大纲。目前高校旅游专业的课程大纲往往是专业在开课之前或由系主任、或由某任科老师根据某一本教材的目录内容格式化编写的,而国内同一课程名称教材的内容和侧重相差甚远,一旦更换教材就造成课程大纲作废或修改。因此要使旅游管理专业有一个相对系统和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而非教材建立一套系统的课程大纲使非常必要的。

②要按照总体框架和课程大纲要求编撰或选用一套较为的体系的旅游教材。因为国家没有专业课程大纲的规范要求,因此现阶段旅游管理教材编写非常混乱,经常出现根据教材目录上之构的教材结果是货不对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编写教材,或根据大纲要求严格选用。

③专业教师上课要清晰自己学校旅游专业课程大纲体系,以便在同一问题的众多概念混杂中合理取舍,避免前后课程阐述不同或不同的老师阐述不同给学生造成混乱。

参考文献

[1]纪宝成主编: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设置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9~50

[2]林刚:管理类学科中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初探[J].旅游学刊,1998(S1):66~69

[3]许春晓: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探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S2):143~145

[4]田喜洲: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4(S1):186~189

[5]吴必虎邢珏珏:旅游学学科构建及旅游学研究的时空特征分析——《旅游研究纪事》30年.旅游学刊. 2005(4):73~79

旅游专题研究范文9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对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师的大幅需求,师资队伍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针对高校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做了探讨,旨在对高校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有所启示,以期逐步提高国内高校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学的质量。  

 

随着国际旅游的迅猛发展,社会对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师的需求大幅提升。高校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学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师资匮乏成为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1 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师资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具体说来,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师资队伍在数量、年龄、学历、素质、学术地位等方面与学科发展和学科专业建设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 

(1)数量问题。由于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是公共英语的后续课程,专业教师相对较少,一般不过1-2名教师,形不成学术团队,知识结构也不尽合理。笔者访谈了某些高校,学生反映就读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时,一般只在高年级开设,而且往往实行大班教学,只有 1 位教师授课。师资的缺乏导致部分学院不开或不开全专业英语课程,而且,一般学院很难找到既通旅游类学科专业又通英语的“全科教师”。 

(2)年龄问题。据调查发现,45%的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师在45岁以下,55%的超过45岁。年轻教师一般学历较高,大部分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但相对缺乏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实践和教学经验。也就是说,中青年教师偏少,年龄分布不够合理,或者年龄偏大,或者年龄偏轻。 

(3)学历问题。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师多有海外留学经历,而大陆的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师在这方面存在一定局限。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学历相对较低,而且受年龄、精力等制约,他们对学术发展、学术规范、学术创新等的把握尚需一定时间。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在教学经验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且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大。部分高学历年轻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师接受访谈时提到,目前科研、工作、生活等压力较大,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备课。购房、买车等经济压力较大,在外兼职兼课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教学精力,影响到专业英语教学效果。而且,即便是高学历的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学术能力,进行学历和非学历教师教育和培训,从而真正适应教师终身教育的需求。 

(4)素质问题。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师一直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忙于备课、改作业、教学实践等,没有时间和机会进一步学习、提高,相应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等不能适应专业英语学科发展的需要。绝大多数的教师从未参加过专业英语教学培训,还缺乏严格的职业训练和学术训练,相应理论水平和专业英语教学实践能力都需要提高。与此同时,大部分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师还缺乏专业英语和旅游类学科课程的开发能力。据调查,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学目前主要由英语比较好的专业课教师或英语教师担任。普通英语教师不懂学科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教学理论,上课吃力,不知道该讲语言还是讲知识; 旅游类学科专业课教师英语水平低,且不熟悉外语教学理论。这种状况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更别说开发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课程了。 

(5)学术地位问题。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师被认为是“专家”,又是“杂家”,其译作、译介、译评等在评定职称时不受重视,其价值被认为低于原创性学术著作或论文,甚至不计入科研成果。随着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的发展,虽然这一看法有所改变,但不可否认,目前仍然存在轻视专业外语教学研究的倾向。所以,提升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师的地位,正确认识专业英语教学研究的重要性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以上简要分析了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师资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由此可见,我国高校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师资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教师是教育的核心,提高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师资队伍水平对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学至关重要,而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也必然会促进高素质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学研究队伍的培养。 

2 加强高校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师资队伍建设 

2.1 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需要了解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教学艺术,具备课堂管理、课外辅导能力。作为高校旅游专业英语教师,除了具备以上知识和能力外,还需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母语和目的语语言、文学、文化等知识,一定的现代语言理论、外语习得理论和外语教育教学知识,以及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应用能力。旅游英语这门学科,本质上属于交叉学科课程, 注重的是应用英语与旅游学科的有机结合, 培养的人才既有旅游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又能熟练运用英语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旅游服务。考虑到旅游英语专业教师涉及不同文化的各个层面,具有学科融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而一位合格的旅游学科专业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以上的知识和能力,还要夯实专业英语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旅游学知识和英语基本功,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独立的旅游学科专业英语研究能力。同时,优秀的旅游专业英语教师还要具备丰富的国内外旅游阅历和实训实践能力,既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又能在实践中升华理论,在旅游学科专业英语教学中也将更好地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旅游学科专业英语教师要注重用新思维、新方法、新观点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使他们既打好基础,又拓宽思路,增进理解,今后走上工作单位时具有创新能力和独到见解。 

为了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学科的发展,应该在提高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师素质的基础上,建立一支学历、职称、专业特长结构合理、教研方向明晰、教研能力强的学术梯队,尤其重要的是要有几位学科带头人,有一定数量的学术骨干和大量的青年后备力量。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的引导作用,学术骨干的表率作用,以及青年后备力量的参与作用。 

结合专业英语教学研究的实际情况,笔者尝试把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师粗略地分为三类:一类为精通专业英语本体理论但不太了解专业英语教学、外语教学、教育学理论的教师,他们著作颇丰却不善于操控课堂;另一类为专业英语实战经验较丰富,但整日里忙于兼职兼课,不善于、不注重、几乎不从事任何科研工作的教师;第三类是理想的专业英语教师,能较好地把握科研与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平衡,他们一方面熟悉专业英语理论和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另一方面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强,并且有相当的译作出版或发表,还善于运用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勤于专业英语实践,为学生做出表率,同时还了解专业英语研究动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国内外同行分享。教师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可能要求每位旅游学专业英语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都兼备,但就师资队伍的整体建设而言,应该呈正态分布,也就是说理想的专业英语教师所占比率应最高,而另外两类应该占较少的份额,这样才有助于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 

2.2 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师资培养的有效途径: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师资培养任重而道远。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对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在学历、学术研究、梯队建设等方面,我国高校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师资存在一定不足。因此,加大力度培养高质量的专业英语教师队伍势在必行,具体说来,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师资培养有以下一些途径: 

(1)学历学位教育:如前所述,高校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师主要由英语教师或英语较好的旅游学专业教师担任。为了提高专业英语师资质量,建设高素质的专业英语师资队伍,各院系一方面应招聘英语拔尖的旅游学专业研究生或专业英语研究生(包括外教和海外留学人员)、招聘学术能力强的在旅游学和专业英语教学颇有造诣的人才担当专业英语教师;另一方面,应鼓励在职旅游类教师或英语教师报考旅游类专业方向的硕士、博士,使他们通过系统的教育进一步夯实专业基础,培养独立进行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学与研究的能力。 

(2)在职或短期培训:针对在职教师的非学历学位类培训,重点应该采取“校本培训”模式,以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师所在的高校、院系为基地成立教研小组,以突出学科特色、建构教研梯队、提高整体教研能力为目的,以学术沙龙、专题报告会、学术研讨、公开课等为主要形式,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和资深教授的“传、帮、带”作用,注重学科之间、教师之间的合作,以及学术交流的广泛性和学术发展的全面性。 

教研小组可以一方面共同申报,参与专业英语教改项目,组织各种教学、学术研讨活动;另一方面定期聘请国内外、校内外、院内外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使教师了解学术发展动态,从而切实培养教师的教研意识、合作意识和研究能力。当然,专业英语教研活动的开展有赖于高校、院系和科研处的大力支持,(包括提供政策、资金、人力、物力、与国内外相关高校或研究所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定期组织短期国内外访学、研讨等),只要认识到位,措施得当,教师全力参与,必然能够取得好的成效。 

对于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师而言,要培养终身学习和自我反思的理念,即“经验+反思=成长”。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在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成为科研题目,借助相关理论对其进行研究,然后将成果应用到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实效;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对这些理论进行检验,补充或修正。同时教师还要认识到自身专业发展是一个“反思+学习+探究”的循环渐进的过程,应采取具体可行的计划或措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首先,要根据自身的学术兴趣结合教学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研究计划,一方面积极申报学术研究项目,参与到具体的材料搜集、调查研究、论文写作等活动中去;另一方面可以运用教学日志、访谈、座谈、电子邮件等不同形式与专家、同事、学生等交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并针对实际情况进一步学习探究,尝试寻求提高教学实效的不同途径。其次,对于年轻教师,应不断在反思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驾驭管理课堂的能力;而对于一些中年资深教师而言,也应该尝试了解最新的专业英语教学理论,拓展研究领域,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变化,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的学生而言,也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其专业知识的拓展和研究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对教师是一种启发和鼓励;另一方面也是督促和推进,因为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通过积极思考产生的问题往往是激发教师就此进一步研究的动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3)专业英语教学教师资格认证:笔者建议,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师资培养可实行资格认证制,即除了必需的专业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考核和教师资格证外,还可以推行各种语言教学能力证书和旅游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凡从事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必须获旅游学和英语语言学(或英语教学)双学位,或考一些国际认证的语言教学能力证书,如tkt、esol、tesol、国际双语教学资格证书等,或考旅游业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如剑桥大学工商、旅游管理、国际培训师等系列职业资格证书;伦敦工商会考试局企业行政管理系列证书、伦敦城市行业协会商贸零售等系列证书。 

通过考证、教学实践、对专业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综合研究,就可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业英语教育人才。但是如何保证专业英语师资的培养质量,如何提高各种证书的可信度,提升其含金量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学界应尽量尝试在公共英语教学、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学、旅游类学科双语教学之间寻求师资培养的契机,以切实解决目前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师资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高校旅游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主要涉及学习和研究两个方面,主要靠自我发展,其次是合作发展,还需要阶段性外来帮助发展和理性反思性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永恒的主题。要达到可持续性发展,教师要学无止境,学而有道,多途径发展。 

 

参考文献 

[1] jack c. richards, david nuan.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ed.) [m]. cambridge: cup,1990 

旅游专题研究范文10

关键词 旅游文化 教材内容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旅游文化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无论是中国的旅游本科教育,还是旅游专科教育,其教学计划中均有旅游文化的设置;到目前为止,有关旅游文化课教材体系建构的研究非常薄弱。课程体系的建构仍处于混乱状态,拼凑现象突出。因此,有必要对旅游文化课教材体系的建构进行一番理性的反思。

1旅游文化教材编写重要性

中国的旅游业目前正在处于一个发展的转型期,转型期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中国的旅游事业由单一的经济目标向融摄了文化、休闲等综合目标的转变,这个转变必然在本质上改变中国旅游业的面貌,而引发旅游业转型的关键环节就是旅游文化的不断发展,这就使旅游文化教材编写成为旅游文化学科自身发展的自觉行动。旅游业文化属性的日益突出是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必然结果和内在规律。旅游文化应尽快从总结性研究、概念性研究等理论抽象的研究阶段进入到理论具体的研究阶段,使旅游文化研究尽快进入一个崭新的层次。如果没有旅游课程的设置,旅游文化的研究就只能成为无本之木。伴随着旅游者的日益成熟和自身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旅游目的地文化内涵的丰富程度如何,将对本地区的旅游经济产生决定的影响。而旅游者旅游方式的改变,必然引发旅游业一系列的适应性调整,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旅游文化,市场对旅游文化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必然最终指向旅游文化的教学成果和教材体系的完善上。旅游文化对旅游景区的文化开发有指导作用;对旅游酒店、旅游商品、旅游娱乐业和旅游餐饮业的设计和开发有基础作用。可以说,旅游文化对旅游产业的各个要素均有强大的指导作用,旅游业界迫切需要来自于旅游文化的理论指导。可以说,旅游教材编写是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和丰富内涵的现象,旅游文化研究的学术动向,旅游文化课程的前途和命运,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

2旅游文化课教材体系的主要问题

2.1未能确立统一的旅游文化本体论

近二十年来,伴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许多学者对旅游文化研究包括旅游文化的概念、特征、研究对象、功能和意义等方面内容。但是,不同的教材对以上本体论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有时差别还很大。例如,有关旅游文化概念的表述有几十种之多;有关旅游文化特征的论说各有不同;研究对象的差别更是突出。对旅游文化基础本体论存在较大的差别,导致旅游文化教材也千差万别、良莠不齐。不少研究者都基于自身的学术背景展开对旅游文化教材的编写,有的偏重于社会学,有的偏重于历史学,有的则是各种具体文化的拼凑,缺乏具体而科学的体例。

2.2缺乏旅游文化的方法论研究

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研究旅游文化,这是旅游文化教材编写的重要理论问题,可是,在所有的旅游文化教材中,笔者均没有发现有旅游文化方法论的研究,从目前已出版的有关旅游文化的著作中就可以窥豹一斑。不少教材中最有理论意义的部分基本上集中在前两章和结尾一章,仿佛戴着一顶旅游文化的帽子,而主干实际上并非基于旅游文化的本体开展研究,大部分是旅游学其它分支研究成果的移植,没有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应有的完整体系。

2.3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和取向

旅游文化课教材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取向。不少研究者都是就一种具体的旅游文化现象进行探讨,比如研究旅游文学、旅游文化史、某一地区的民俗、某一风景名胜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某种影响,很少把具体的旅游文化现象和旅游文化整体联系起来,并不能使人明了旅游文化的整体面貌。还有学者把旅游文化的研究对象泛而化之,强行纳入了一些本不属于旅游文化教材体系的内容,比如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法律、旅游心理、旅游管理等,使得旅游文化有“越位”之嫌。而这些实际上都不是旅游文化教材的特殊要求,这种盲目和凌乱的状况,说明我们对旅游文化教材的目标和任务还缺乏明确的自觉意识和研究取向。

2.4旅游文化课教材指向性狭窄

绝大多数旅游文化教材的内容体系主要集中在对导游讲解提供基础知识方面,把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姓氏文化、旅游文学等作为旅游文化教材体系的主体内容,实际上,这缩小了旅游文化教材的现实意义,导致旅游文化课程指向性狭窄的问题。大多旅游文化课教材体系没有根据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专业特点进行构建,如本科、专科均突出了旅游文化知识的介绍,忽略了旅游文化开发、旅游文化载体和旅游文化结构的相关内容,使得旅游文化课程实际上变成了导游基础知识,忽略了景区文化、商品文化、旅游策划和开发方面的东西,不足以满足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3新旅游文化教材体系构建思路

3.1要有二级体系的建构

旅游文化课程可以分为基础理论课和基础知识课,仅仅有一级课程的讲授,很难使学生对旅游文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完全可以在旅游文化基础理论课的基础上,针对区域旅游文化的实际,编写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二级课程体系,对特定区域的旅游文化进行定向性研究,从而使旅游文化成为一门系列课程。目前旅游文化的定向性研究还处在较低的水平,对旅游文化的整体把握还是笼统的和不切合实际的。其实旅游文化有很多组成部分,比如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历史文化、博物馆文化、民俗文化、姓氏文化等等,这些文化本身都有非常完备的文化形态,都有方方面面的组成部分,如果不对其开展定向性研究,就很难把握其中可以异化为旅游文化的部分,使导游讲解和其它旅游文化开发难以从旅游文化课程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3.2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

旅游文化的教材体系必须紧扣旅游经济的脉搏,其确立的研究对象必须能够匹配于旅游经济的实践。因此,旅游文化课教材确立的研究对象应该是非常明确的,它的研究任务应该具备强大的应用价值,始终代表先进旅游文化的发展方向。对此,旅游文化教材体系应研究旅游文化作为一种具体的和整体的文化现象及其发展和变迁规律;应研究旅游文化系统内部各有机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应研究旅游文化的设计与开发;应研究旅游文化在整体旅游业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3.3要有深入的专项研究

专项研究主要包括旅游文化的经济性研究、旅游文化开发问题研究、旅游文化与一般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旅游文化载体研究、旅游文化结构研究、旅游文化的定向性研究、旅游文化的参与性研究等等。例如,参与性旅游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旅游业的主流,相对而言,中国整体旅游文化的开掘远远没有达到一种理想的层次和高度,旅游文化参与性研究的相关理论还没有成形。参与性文化旅游项目在实践上已经走出了第一步,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却还没有出现,这就对旅游文化教材内容的提升提出了要求。又如,什么样的文化才是能够转化为经济收益的旅游文化,其有无标准和模式。而旅游文化的固化、失传文化的复原、传统文化的异化、高雅文化的通俗化等方面的专项研究更是长时间付之阙如。因此,旅游文化教材体系中应有深入的专项研究,提升课程的整体理论水平。

3.4旅游文化课新的教材结构

旅游文化新教材结构的确立,将使旅游文化不再只是旅游经济的附属物,不再只是现有旅游资源的一种诠释和注脚,而是把旅游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开发和再开发的前瞻性纲领。笔者设计的旅游文化教材体系分为以下十一章:

第一章,旅游文化的概念。主要介绍旅游文化概念研究状况;对旅游文化概念研究成果的看法;和旅游文化概念的重新界定。

第二章,旅游文化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主要介绍有关旅游文化研究对象的不同意见;对旅游文化对象研究状况的评价;旅游文化研究对象的新选择;旅游文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重点强调旅游文化是旅游业文化属性的鲜明代表,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旅游从业者的必备素质,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三章,旅游文化的特性和任务。主要有旅游文化特性研究成果的述评;旅游文化研究与旅游研究的关系;旅游文化区别于一般文化的特性;旅游文化研究的任务。

第四章,旅游文化与一般文化的关系。主要有旅游文化与传统文化;旅游文化与宗教文化;旅游文化与民俗文化;旅游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

第五章,旅游文化开发中的问题和认识误区。主要谈旅游文化开发中形形的问题和认识误区。

第六章,旅游文化的设计与开发。主要结合案例谈旅游景区文化设计;旅游商品文化设计;旅游娱乐文化设计;旅游餐饮文化设计;旅游酒店文化设计等。

第七章,旅游文化的定向性研究。主要内容是介绍旅游文化定向性研究的必要性;旅游文化定向性研究的方法;旅游文化定向性研究的成果形式等。

第八章,旅游文化的参与性研究,主要内容是参与度、参与形式、参与规模、参与方法等。

第九章,旅游文化载体研究。主要介绍旅游文化载体的各类;当前旅游文化载体存在的问题;旅游文化形体的创新思路等。

第十章,旅游文化结构研究。主要介绍有关旅游文化结构的研究成果及述评;旅游文化结构的分类标准;科学的旅游文化结构等。

第十一章,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阶段。主要介绍中国旅游文化的三个阶段,静态观光产品为主的阶段;印象产品为主的阶段;体验产品为主的阶段。

4结语

旅游文化教材体系的构建,必须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1)建构科学的旅游文化本体论和方法论体系,确立科学的研究对象;(2)要针对不同的层次,编写不同内容的旅游文化教材,由单一为导游讲解服务转变为旅游产业整体提供理论指导。只有科学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旅游文化才能确立较为合理的教材体系。

需要强调的是,笔者建构的旅游文化教材体系主要针对本科教育阶段,而且也只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得出的一点体会,难免挂一漏万,提出来供方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张红.以素质与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旅游文化课教学改革[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78-80.

[2] 陈红玲,陈文捷,潘兆光.旅游文化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高教论坛,2007(5):95-97.

旅游专题研究范文11

关键词 旅游管理 专业基础 理论研究 存在问题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0001-02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学开始受到重视。理论界人士从各个侧面对旅游这一社会现象的本质属性,旅游的社会、经济、文化功能以及旅游活动的客观规律进行探讨和研究。我国旅游理论研究在吸收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逐步形成自己特色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研究现状

旅游理论研究与其他理论研究一样,一般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两部分。理论研究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为实践服务,所以基础理论研究上不去,必然会制约应用理论研究的水平,甚至会乱开药方,造成决策上的失误。由于我国旅游理论研究还处于开创阶段,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理论研究,水平都比较低,但相较之下,前者更是一个薄弱环节。

学科体系不清。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研究一直是旅游学科中最为薄弱的领域。对于旅游的基础概念及旅游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框架,学术界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旅游学科体系也有待于构建和完善。从最基本的“旅游”概念到旅游活动的性质、旅游业的构成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部门分类等许多问题上,众说纷纭。2009年,张凌云对旅游核心概念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试图构建一种新的旅游学研究框架。他认为旅游就是人们在非惯常环境的体验和在此环境下的一种短暂的生活方式,他把旅游者的环境划分为惯常环境和非惯常环境两类,并试图以“非惯常环境”作为旅游核心概念来重构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等分支学科,甚至旅游学的学科体系框架。王晓华、马耀峰等对旅游学科的核心体系进行了研究,认为旅游的核心是旅游活动,并尝试建立了旅游经济学、旅游环境学和旅游社会学三足鼎立的旅游学科体系。李良玉则从史学的角度来探讨旅游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并提出自己关于旅游和旅游学的定义。

理论研究滞后于形势发展。当今的世界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旅游研究只有及时了解国内外信息,才能对形势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真正起到决策部门得力的参谋作用。然而,缺乏系统完整的资料信息,信息量少、传递速度慢及渠道不畅的现象在我国还比较突出。较长一段时期我国没有一份系统报道国内外旅游最新动态、及时有关统计资料的刊物,人们只能从有关报纸、杂志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讲话中获得时效性已不是很强的零星资料。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理论研究滞后于形势的结果。

二、当前高校基础理论培养存在的问题

受研究现状和教育改革现状的制约,当前高校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不仅限制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忽视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

(一)使用教材混乱,教师教材把握不到位

由于当前还未形成统一的旅游学学科体系,各方学者对旅游的基本概念在理解上还存在分歧,各旅游出版物各说一词,导致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教材选取上达不到统一。且由于许多高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时间不长,很多专业教师都是从历史、地理、中文等专业半路转行而来,未能将教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仅是作为教材作者的传话筒。

(二)名词术语使用混乱,教学内容含糊不清

名词术语是理论研究中进行信息交流的工具。使用统一、规范的名词术语对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由于旅游管理研究本身年轻,有些名词术语尚属首创,有些则是从国外引进的,因此,在理论研究中,使用不同名词表示同一概念的现象相当普遍,如:旅游商品和旅游产品,旅游商品和旅游购物品等。同时由于教师仅是强调书本的理论,自己对教材缺少深入探讨,导致教学内容混乱不清,不能很好地解答学生的疑惑。

(三)教师观念传统,重应用研究轻理论研究

我国旅游学科属于新型学科,在发展上处于不成熟阶段,因此旅游管理教学在教学方式上应区别于传统学科的教学方式: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专业基础理论人才的培养。在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重视实践教学,忽视理论研究,教学内容市场化。导致旅游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理论研究人才缺乏的现象。

(四)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

旅游学科综合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决定了旅游学科知识的传播必须多渠道地进行,才能保证最终的教学效果。但在课堂上,很多时候忽视了学科的特点,依然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一对多”“满堂灌”等现象较为普遍。这种忽视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弱化了教学效果。

三、提高学生理论研究能力的途径

针对上述高校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高校要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研究能力,必须做好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改进:

(一)改革教师教学

1.加强教材建设,构建教材体系

随着旅游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的旅游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层出不穷,旅游管理学已经成为当今内容更新最快的学科之一。理论研究的快速发展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给教材的更新增添了压力。当前我国旅游管理教育的内容更新的呼声日益高涨,并已成为制约我国旅游管理创新的一个“瓶颈”。因此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加大教材投入,加快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构建旅游管理专业系统的教材体系。

2.提高教材整合能力,全方位充实课堂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教材首先应该有个总体认识,进而分解教材、仔细研磨,最后是系统整合形成自己的知识,将别人的教材变成自己的教材。教师充分理解教材,才能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

旅游行业的前瞻性决定了教材内容的相对滞后性。课堂仅仅依靠教材会造成教、学分离的结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介获取行业信息,通过实践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挂职锻炼等方式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全方位充实教材和课堂内容,让课堂变得生动起来。

3.转变教学观念

转变传统观念是培养创造性理论性人才的关键。旅游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旅游从业者技能上的与时俱进,教学过程中,教师强调的也是实践能力的加强,从不重视学生理论学习的成果。现在的考试制度也有意无意地提倡死记硬背,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不可能具备抓住新问题、运用新方法、提出新见解的能力,也不可能具备良好的判断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更不具备打破旧框框而独辟蹊径、标新立异的勇气。这与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改变这种局面,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启发学生怎么去创新。

4.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满堂灌”教学方法缺少课堂互动,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因此,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结合,才能给课堂以活力,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问答式、讨论式、现场式、案例式等,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性质进行选择或将这些方法优化组合。

(二)改进学生自学能力

1.建立“问题―反思―重建―成果”学习步骤

把“问题”作为研究的起点,让学生思考现阶段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把“反思”作为常用的方法,学生应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回顾和反思,主动找教师交谈自己的心得与体会,促成“教”与“学”的统一; 把“重建”作为改进的途径,针对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选择合理、有效的学习途径对学习内容进行分解重建,化为自己的东西;把“成果”作为前进的动力,广泛征集研究成果,在学校乃至省市给予鼓励。

2.建构提升学生研究能力的学习模式

高校学生的学习模式有很多种,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问题探索学习模式、学术研讨与交流模式和课题研究模式等等,不同的学识模式适合不同的学习环境,但随着学习环境的负责化,单一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不再科学有效,有效的可以提升学生研究能力的学习应该摆脱单一化、固定化的模式,具有针对性、灵活性、融合性的优点。为此,可把传统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有机地融合起来,建立复合的、动态的学习模式。如图

学生学习模式的动态融合

加强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研究是理清旅游管理相关基本概念,构建科学、合理的理论体系的根本途径。高校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认清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的地位,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培养理论概括与研究人才,是当前旅游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引导旅游业长久可持续发展的正确之举。

参考文献:

[1] 张凌云,冉亚楠.2009年旅游管理理论研究现状及热点问题窥探――基于2009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旅游管理》的统计分析[J].旅游科学,2010,24(2).

[2] 杨森林.关于我国旅游理论研究现状的评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杭州商学院学报),1992(3):73-75.

旅游专题研究范文12

[摘 要]通过系统分析世界旅游业与我国旅游业的 发展 趋势及其对旅游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全面剖析了我国高等旅游 教育 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和具体措世纪之交世界旅游业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均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和趋势,这些特征和趋势对于未来旅游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在此情况下,有关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及其对未来旅游专业人才素质要求的研究无疑成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一、世纪之交世界旅游业与

(三) 旅游 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确立

    培养目标是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而课程体系则是培养目标全面和具体的体系。目前许多旅游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把握不准。这和 教育 者,尤其是旅游院系领导人对旅游的理解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倘若将旅游简单地理解为“民间外交”、资源开发或旅游 企业 经营,而非将其看成综合性的社会活动,那么他们在设定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时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片面性,其培养行为的结果很可能使学生成为某一个具体方面的工作者而非能适应旅游 发展 要求的管理者。有的旅游院校在制定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时又显得过于空泛,很难找到适应旅游业特殊需要的实质条件。这也说明目标制定者未必真正清楚管理专业人才究竟需要哪些专业性素质。课程体系的设计缺乏 科学 性也是目前我国旅游院校存在的通病。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是一个以旅游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由各相关课程组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整体。体系内课程给予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应能使他们用来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中的各种问题。体系内的课程应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几个层次。如果以必修课和选修课为标准划分,前者大多属于作为旅游管理人才必备的通用性基本理论和知识,后者则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专业方向有不同的选择。目前各校在课程体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开设的各课程与旅游管理业务的需要未必有很强的逻辑联系,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受开课单位教师专业范围的限制,即所谓因人设课。另一问题是在各课程的开设时间上违反了先修课和后继课的逻辑顺序。这样不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也使教学体系本身丧失了应有的科学性、合理性。 

(四)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在教学内容方面,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内容与旅游管理的实际需要差距较大。其中一种偏差是有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与旅游专业教育和旅游教育可以视为同义语,所以在本研究报告中没有严格界定和区分它们之间的异同。院系教学内容脱离旅游业实际,学生毕业后用所学知识无法解决旅游管理中的问题。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一是教育者并未真正理解和掌握旅游学的基本理论,而是将普通的 经济 学、地 理学 等一般理论简单地套用于旅专业。二是教学内容陈旧过时,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科研工作开展不力,科研未能成为教学之先导。另一种偏差是课程内容缺乏理论指导,就事论事,使学生只知是什么,不知为什么,不免会使未来的旅游管理者在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面前束手无策。形成上述状况的原因与教师水平和教师对理论认识有关。例如,某些操作性课程在部分教师看来没有理论可言,做法都是约定俗成的,只需照此办理即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也就不会注意探索操作性内容的 规律 ,以这样低标准的课程讲给学生很难使他们胜任旅游管理工作。第三种偏差是课程内容过分偏重于经济方面,旅游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方面和旅游的其他非经济因素方面没有安排足够的课程。然而,随着世界旅游的发展,非经济因素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做为未来旅游管理人才的本专业学生需要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造成这种偏差的两个可能的原因一是学科带头人或院系领导人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师资队伍中缺少能够胜任这方面课程的人员。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对教学方式和手段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应当紧密地结合实际,将理论的教学与实际应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避免那种简单地照着书本讲实际的传统做法。为了做到这一点,旅游专业教学应当建立自己的教学实践基地,将课堂理论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作为旅游业教学的两种基本的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为了避免课堂教学与应用实践教学的脱节,在教学手段上应当加强直观性教学和案例性教学。只有这样,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才与旅游专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相一致。

(五)旅游管理专业教材与 参考 书的编写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材的建设基本上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空白阶段,这一阶段也是我国旅游教育

的开创时期,许多从其他专业转到旅游专业从事教学研究的人员克服缺乏教材的困难,努力完成了旅游专业的

教学任务。第二阶段是引进阶段,从事旅游专业教育的开创者们在教材缺乏的情况下,一方面把其他学科当中

可以应用的理论与知识引进到旅游专业教育中来,另一方面从国外的出版物当中翻译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作

品。这一阶段所取得的成果为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内在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第三阶段是自我发展阶段,国内成立较早的旅游院校,以南开大学旅游学系为代表,自1995年起在原有自编教材的基础上开始编写和出版自成体系的教材系列,所编教材已陆续出版并被国内许多旅游院校广泛使用。但是,必须指出的是,目前国内许多旅游院校无视自己的办学条件和力量积蓄,盲目热衷于编写和出版自己的教材,致使许多专业教材存在严重的雷同甚至抄袭现象,既没有理论方面的创新和发展,又没有充分反映管理实践的创新。与此同时,通过研究旅游管理实践所 总结 出来的专业理论相对匮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缺乏适用的参考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中,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的缺乏更是严重制约了教育水平的提高。

(六)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质量

    根据对实业界用人单位的调查,旅游企业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反映突出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充分肯定了专业教育的作用,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比较高;二是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普遍较差;三是学生所学理

论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四是学生对实际情况了解太少,进入社会后心理调适时间较长。这从教育

的结果上对教育给予了一个非常权威性的评估,也是上述问题的集中体现。

(七)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存在问题成因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之所以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上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一些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

学模式、学校缺乏 现代 化教学设备等,另外有些具体的原因在以上的分析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论述,但其中深层

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性原因

    旅游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是有其 历史 原因的,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旅游教育发展的时间较短,人们对旅游教

育规律的认识时间也较短。我国旅游教育要缩短与世界旅游教育的差距需要更长的时间,旅游教育专业人才的成长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与技能的专业化也不是在这样一个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强调时间性的原因,而应该努力探讨如何利用发达国家在旅游教育发展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合理的借鉴,从而缩短我国旅游教育与世界旅游教育的差距。

2.教育思想方面的原因

    自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思想几经波折,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本来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在文化大革命当中被推向了极端,从而使人们在文革结束后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直没有找到一个更为合适的方法和渠道。在应用型学科中,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一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在高等旅游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依然是比较严重的,理论研究脱离实际的倾向也较严重。在这一问题上,虽然还存在着其它方面的一些原因,但是教育思想方面的观念性原因不容忽视,而观念性的问题不解决,其它方面的问题也就难于解决。

3.办学方法方面的原因

    在办学方法方面,旅游院校与实业界的联合只是偶然性的而不是长期和经常的。这一现状决定了从事旅游教学的人员对实际情况较少了解,在教学与理论研究方面所获得的成果也仅仅是在学校范围内的一种成果,这些成果很难真正得到实业界的认可,因而也难于获得实业界的支持。结果,在这一种情况下形成了学校与实业界各干各的局面,但是在总体效益方面,这种分隔降低了学校教育与实业界发展两个方面的效益。

4.办学经费方面的原因

    在旅游业发展初期,我国对于旅游教育的政策性支持与相应的投入都是比较大的。但是,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教育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经费却严重不足,国家对旅游研究方面的支持更是微乎其微,国家旅游局至今也没有正式地承担起旅游科研立项和旅游科研评奖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因此,在旅游教育办学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无论是在师资培养和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还是在与国际接轨等方面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旅游教育要在未来旅游业的发展中继续发挥指导和促进作用的话,如何筹措旅游教育和旅游研究所需经费是一项容

回避的任务,这也是旅游教育与旅游理论研究发展的一个必备的条件。

5.旅游教育的基础问题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旅游教育在规模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规模不等于质量,旅游教育的质量和基础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还显得十分薄弱,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教育与教学人才大部分是从其他学科转行而来的,这些人员的学科背景差异较大,不少人并不具备旅游学科所需要的人文、社会、经济、管理等方面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