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

时间:2022-07-19 14:58:02

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范文1

双语教学目前在教育界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在上海、辽宁、山东、广东、江苏等许多省市的许多地区和学校,双语教学实验大有由“星星之火”转为“燎原之势”的趋势。辽宁、上海、广东均是教育行政部门整体推进,都选择了100所学校进行实验。苏州市于2001年选择了31所中小学启动了双语教学实验,江西省教育厅也要求所属地市各建立4至5所双语实验学校,另外还有许多省市的具备相应条件的学校也在进行实验。与此相适应,一些双语研究机构开始建立,如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就成立了“双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成立了“双语教育研究中心”,山东省成立了省级的“双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前不久,“苏州市双语教学研究中心”也挂牌成立。有关双语教学的交流和研讨活动也不断开展,2003年就分别在上海、广州、苏州等地举办了以双语教学为主题的研讨会。以双语教学为主的科研课题也已列入了国家“十五”规划的重点课题。全国性的双语教学研究机构也呼之欲出。短短的几年时间,双语教学已成为一个实验的领域,一个争论的焦点。 如何认识双语教学 目前,除了那些认真进行双语实验的学校,在一些地方,以“双语”冠名的学校和班级很多,其中有一些学校将“双语”作为尖子班的代名词和学校争取生源的招牌,这也引起了人们对双语的怀疑和误解。双语教学在我国原本指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为了使少数民族学生既能学好我国的主流语言汉语,又保留少数民族语言,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但是,现在备受关注的双语教学则已经不是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而主要是指汉语与国际通用的英语教学。如今,对于双语教学的理解和认识还存在着许多误区,有的认为双语就是强化英语教学,也有的认为是强化汉语和英语两门学科的教学,有的认为是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达成英语学习的目的等。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双语教学呢?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本华给出了比较简明的答案,她认为双语就是将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各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在双语教学中,学科知识的获得是主要目的,同时也是给学习者创造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的空间,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需要他们掌握的第二语言。终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同时使用母语和第二语言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切换,使他们具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树立跨文化的意识。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学科都适用双语教学呢?专家认为应该是语言学科以外的学科,如语文课就不适用双语教学。另外,从各地开展双语教学的情况看,一般都是从理科课程开始做起,如小学的科学、数学,高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 两种声音论双语 可以说,双语教学的实验是在赞成与否定的争论声中展开的。赞成者认为双语教学的开展可以大大改进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耗时低效”的现状,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更多的实践空间,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时效性,也为学生使用第二语言的思维打下基础。反对者认为用第二种语言进行双语教学会冲淡学生对母语的掌握,影响学生用母语思维的能力,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另外,实行双语教学的现实条件也不具备,比如师资、教材、政策等,会导致双语教学走入误区。所以当前最实际的还是要加强英语学科的教学。赞成与否定的分歧点在于对双语教学概念的理解不同和双语教学是否具有可行性上。目前,经过争论与研究对双语教学概念已经趋于认同,即用第二语言教授语言学科以外的学科知识。师资、教材与双语教学的外部环境也开始了一些新的尝试。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开展双语教学呢?最浅层的答案是改善我国长期以来英语教学“耗时低效”状况,实际上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一次双语教学研讨会上,来自上海的老教育家吕型伟先生谈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召开的一次面向21世纪的教育论坛。那次论坛的一个议题就是必须让各国学生学习一门比较通用的外语,而且尽可能多学几门。与会的人员认为在交通与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国际交流将十分便捷,唯一的障碍就是语言文字。当时就有语言学家建议联合国要推行世界语,但多数人都不赞成。又有人建议在世界上现存的5651种语言中选择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文字要求世界各国来学习。统计的结果,汉语有16亿人在用,但是在会上多数人也不赞成用中国的文字,理由是汉字太难学了。吕型伟先生的讲述无非说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各国要鼓励学生尽可能除了本国文字以外,再学习一门或几门外语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有学者提出了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认为学习一种语言,主要是看接触这种语言的时间量和使用的多少。那种只在英语学科课堂上学习英语的做法与真正掌握有相当大的差距,双语教学可以弥补由此带来的不足。另外一个方面,双语教学的兴起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对人才外语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以上海为例,随着中国加入WTO,上海提出了建设国际性大都市的目标,大力加强外语教学,培养具备外语能力人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所以他们提出了“强化英语,试验双语,探索多语”的外语教学方针,双语教学实验被明确提出来了。 选择适当的模式进行双语教学 我国双语教学刚刚起步,受教材、师资和学生现有水平的限制,

双语教学开展的程度并不相同,也存在着不同的教学模式。据了解,现有的主要模式有:一是渗透型,即在正常的学科教学中适当穿插使用英语——有的是使用一些常规的课堂用语,有的是将一些名词术语讲给学生,并适当辅以汉语解说;二是穿插型,即交替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或以中文为主,在理解中文的基础上适当用英文补充;或以英文为主,在教学的同时,适当辅以汉语解释和说明;三是示范型,即某个学科中,大部分时间是用中文教学,选择一定的内容,用一定的时间用纯英语进行教学;四是选修课型,即开设某个学科的选修课,用纯英语进行教学,或将相关学科整合在一起,设置新的课程,用纯英语进行教学。王本华副研究员认为,为了使语言的学习和学科知识的获取更有效,进行双语教学的学校或教师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模式。 前沿观察 赞成还是反对都不重要 小雅 可以说,双语教学从开始实验的那天起就是在人们的赞成与反对声中开展的。两年过去了,赞成的依然赞成,但双语教学的实验仍然面临着许多不能逾越的问题;反对的依然反对,但双语教学的实验却仍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并不断被寄予希望。 赞成也好,反对也罢,反正双语教学的实验已经在一点一点推进,教师、教材、环境的问题也在一点一点解决。在一些地方,双语教学实验已经初见成效。但这也不意味着,双语教学就成功了,不过至少在一些双语教育先行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证明为这是一种有效的外语教学策略。而且,在开展双语实验的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变化也已经非常明显,学生的外语能力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在提升。 一位力主双语教学的研究人员说,双语需要研究的问题远远多于答案,这也许就是一种科学和正确的态度。当我们在评说双语教学的时候,也许我们更应该先去了解一下双语教学在学校开展的实际状况,了解一下那些实验者在付出努力以后有没有收获,了解一下实验的目的达到了多少。这样,当我们在表示赞成或是反对态度的时候,就会多一些现实依据。说到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雅) 《中国教育报》2004年1月5日第3版

双语教学范文2

“双语教育在”活动成功开展后,双语教学正在受到各所学校越来越多的重视。我们学校进行双语教学实验以来,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几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获得了一些经验。如今,我们正在以踏实、勤恳的工作态度,创新、独特的工作思路,在双语教学的道路上一步步迈进。本学期双语教研组将对双语教学实验的进一步深化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小学双语教学自身的特点,结合几年来的双语教学经验,特制订本学期双语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研时间及要求

本学期,将继续实行教研组长考勤制度,如果教师有特殊事情不能参加教研活动,应在前一天通知教研组,由教研组长记好出勤记录。

二、本学期双语教学要求

1.教案。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每位双语老师坚持写双语教案,可以逐年段的增加双语读本的使用量。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采取渗透的方式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进行双语实验。关于双语的使用量,针对组内教师的水平和所教授学年段、学科的特点,初定为每学期完成两篇比较有质量的教案设计。

2.上课。我们研究的课题是双语教学的课堂有效性问题。因此,在本学期,我们应该贯彻双语教学课堂有效性,将双语教学落到实处。影响双语教学有效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学生有多少机会进行双语学习。丰富的学习机会,增加学生的“积极学习时间”,提高双语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鼓励他们说英语,最大限度地进行口语锻炼。双语教学不同于英语教学,它只是在课堂上作为一种工具去使用,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口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无论哪一个学科的双语教学,都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真正做到有所收获。同时,真实的学生生活用语对小学生来说,是最宝贵的教学素材,有利于学生将所学最快的应用到生活中去。双语教学的实施,主要还是由各任课教师渗透到每一天的日常教学中。

3。听评课。本学期希望各位教师按照教研活动安排,提前做好上课、听课准备,同时,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对示范课进行讲评。

以上是双语教研组本学期的教研计划,我们将力保完成教研内容的前提下,加强计划的实效性,以便更好的推动双语教学改革的实验步伐……

双语教学范文3

    从本质上说,双语教学源于沉浸式教学法,该教学法于20世纪60年代于加拿大兴起,之后在美国受到重视并迅猛发展。英国着名的《朗曼现代英语词典》中双语教学的定义是: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对双语教学内涵的理解因国家、地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我国,双语教学一般是指使用除汉语以外的一门外语作为主要语言进行教学活动,语言的具体定位主要是汉语和英语。在我国现行的双语教学中,英语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通过英语教材、多媒体课件等在传递本学科知识的同时间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而不是通过双语教学来实现语言教学的目的。

双语教学范文4

一、数学学科的双语教学

1.什么是双语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直接的意思就是Twolanguages,译成汉语即为:一个能运用两种语言的人,在他日常生活中能将一门外语和本族语基本等同地运用于听、说、读、写当中。当然,他的母语知识和能力通常强于第二语言。

2.什么是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就是指能在学校里使用本民族语言及第二种语言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换言之,使学生习得的第二语言,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能代替或接近母语水平。笔者在本文中所提到的双语教学指的是用维语和汉语作为媒介语进行的教学。

3.什么是数学学科的双语教学

数学学科的双语教学,就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数学教学媒介语的教学。笔者这里所指的是维语(第一语言)和汉语。数学学科的双语教学既是一般意义上的双语教学的一个学科分支,又是一般意义上数学教学的一个特例。它具有双语教学的一般功能,即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的是,它应该依附于数学教学的框架开展,应该完全地遵循数学教学的各个基本原则。

二、数学学科双语教学的实际意义

1.民族的发展需要数学学科的双语教学

新疆的民族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近十年的改革,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教育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影响民族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是语言问题。“民汉兼通,汉语授课”是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关键之一。在新疆的民族教育中,传统的民族语文教育占主导地位,其不足是忽视了理科学科的教育。中小学的理科教学全部是用本民族语言进行的,由于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限制、本民族语言的局限性等问题,理科教学质量一直无法提高,严重影响了民族教育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做到理科各课程全部使用汉语教材,用汉语授课,是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迫切之需。

2.汉语学习需要数学学科的双语教学

学科的双语教学是汉语教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对于数学学科的双语教学,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1)数学学科的双语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汉语的时间和空间。众所周知,环境因素对学好汉语很重要,而汉语课堂上的短短几十分钟时间显然满足不了学生学好汉语的需要。双语数学课为学生打开了另一个接触汉语的空间。

(2)数学学科的双语教学可以作为汉语教学的一种应用层面的延伸。学生在汉语课堂上接触的汉语大都是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很少能见到学科性很强的语言材料。这样的材料中包含了大量的专用词汇、很多的学科特有的表达方式,学生如果没有经过一些训练是很难读懂的。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文字、应用这些表达,既能复习一般意义上的汉语,又能学会在数学这个特定学科范围内应用汉语。

(3)数学学科的双语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数学思维。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学习的高级阶段是能够在使用英语的时候直接用英语在头脑中进行思维,而不是先有中文句子然后翻译成英语。汉语的学习也是这样。当然,要达到这样的层次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数学学科的双语教学恰恰能为学生提供这样一种实践的机会。教师要求学生用汉语记忆那些数学上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是一种较好的训练办法。

三、在数学学科中实施双语教学的途径

1.强化数学学科中的汉语教学

在少数民族学校,汉语教学是一项具有独特学科性质的工作,是推进双语教学、实现“民汉兼通”目标的基础。因此,加强汉语教学对推进数学双语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加强汉语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环境对语言学习的影响是毋庸质疑的。新的语言教学体系应该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框框,由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交际活动两个层面组成。首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加强交际性的教学活动。其次,把用作语言实践的各种课外活动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来,进行精心的设计安排。最后,充分利用汉语的社会大环境。这是课外活动范围以外学员在社会里的日常交际活动,常常不为一般的教学计划所注意,但恰恰是学员自然习得汉语、提高其应用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2)加强对小学数学双语教师的专业汉语使用能力的培训和考核。这就要求在对小学数学双语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考核及评价标准。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应该正确反映汉语学习的本质和过程,满足发展的需要。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唯有重视形成性评价,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新的评价体系的形成。形成性评价是对参加培训的学员的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他们的潜力,改进和发展他们的学习,帮助他们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3)文化障碍的消除。语言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汉语口语教学是否成功,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指能否帮助学员消除文化障碍。在教学中,教师除了使学员掌握和提高语言的基本功外,更要使他们了解汉语特定的语言环境,特定的文化母体,以及特有的文化观念,努力扩大知识视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弥合文化沟壑,才能在应用中随机应变,达到预期的目的。

双语教学范文5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双语教学 衔接问题 策略

目前,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与理想的双语教学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教学模式以及学生水平等方面,为了缩小差距需要我们教师付出不懈的努力,正确地处理好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衔接问题,找到行之有效的策略来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一、建立专门的教学管理机构,有效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衔接

几十年来,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果,各高校都设有专门负责管理和协调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机构,如大学英语教学部。然而在我国双语教学发展较晚,对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进行管理的是各个院系的专业教师或者是学校的教务处,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在管理方面没有严格的规范和制度,比较自由,这种管理状态对双语教学工作的实施以及双语教学水平的提高非常不利。

高校若想实现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目标,需要建立专门的双语教学教研管理机构。这个机构的职责主要有:1.结合本校学科、课程建设情况以及专业的发展情况制定出双语教学的整体规划,为高校双语教学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提供正确的指导;协调和加强双语教师和大学英语教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以教学研讨会的形式将他们召集在一起,使他们能够相互的交流自己的教学经验,使双语教学中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同时,还能够使大学生英语教学为双语教学提供宝贵的经验。2.为双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后盾,提高双语教学任课教师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双语课程提供健全的评估体系。

二、增强师资力量,更新师资知识结构

双语教学的工作大都由高校各院系中的专业教师担任。通常来讲,虽然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还不错,但是他们并没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较高的英语语言教学理论知识水平,对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就是造成他们不能灵活地运用专业英语知识进行教学的原因所在。虽然在部分高校有少数的双语教师是英语专业出身,并且也取得了学科的硕士或博士学位,他们既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同时也拥有很高的专业素养,但是这类教师的数量是非常少的,根本不能适应双语教学的发展。

双语教学的成功有赖于学科教师和语言教师的密切配合。因此,在增强双语师资力量时,要加大对专业教师的英语培训力度,比如送专业教师出国进行短期的培训,或是让专业教师参加外语英语培训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素养。还要加强双语教师和大学英语教师的交流和沟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大学英语教师要同双语教师进行密切的沟通和联系,从双语教师的反馈信息中了解到双语学生的学习需求,然后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一些英语句式结构和英语专业词汇等,为双语教师英语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2.双语教师要同大学生英语教学部门的教师进行及时地沟通和交流,培养自己的语言意识,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需求以及学习习惯等,使双语教学变得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同时还能够为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具有一定促进作用。3.双语教师和大学英语教师要相互配合,以教学小组的形式开展深度合作,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和双语教学水平。如大学英语教师和双语教师两两合作,共同备课,并进行教案的修改,教案中的英语表达的修改由英语教师负责,其还负责提高双语教师的英语水平,双语教师还能在合作中学到专业英语术语知识等。通过以上方法,既可以提高双语英语的教学水平,还能实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目的,使大学生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实现有效的衔接。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改变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程度较高,在英语教学课堂上,大部分教师都是实施全英教学,并且课堂活动也丰富多样。而双语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中英文交替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互动效果不好,和理想的双语教学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学者认为,当学生在两种语言交替使用的课堂上,学生对自己较难理解语言的内容关注度较低;还有学者认为当两种语言传递相同或类似的信息时,二语信息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双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尽量使用英语组织教学活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得到不断的丰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教师在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学英语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革,可以将学科的内容和语言学习进行有效的结合,利用学习英语的方法来学习专业知识,学习的内容要与学生的专业有密切的联系性,尽量使语言变得生动活泼,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相关学科内容的知识,为成功进行双语教学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双语教学范文6

【关键词】双语教学 英语改革 现状 认识

一、前言

在各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措施中,双语教育一直是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的一类形式,由于师生的参与度较高,双语教学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展起来。另一方面,双语教育在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师资力量也就成为全面实施双语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

二、双语教育的背景和高校英语教育改革任务

1.开展双语教育的背景。很显然,双语教学是相对于单语教育提出的,从单语教育向双语教育的转变除了教育领域规律的作用外,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是促使这一转变的关键外因。对我国而言,双语其实就是指的是汉语与英语,从全程化汉语教育慢慢过渡到中英双语教学,这本身是一个重要的尝试。随着开放的中国更加融入世界格局当中,越来越多的国人逐渐走向世界,同时也有着相当数量的外国朋友来到中国工作与学习,这就使得传统的单语教育已经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2.高校英语教育改革任务。在中国,英语的普及率已经很高,甚至已经有了仅次于汉语的第二语言的美誉,特别是在年轻人当中,对英美国家文化的熟悉通过对影视体育的追捧已经达到较高的程度,所以对于中国目前的年轻群体而言,他们较早的接触了英语,已经在潜意识里对用语作为日常交际用语形成了一种固有的习惯,甚至可以这样认为,高校通过双语教育进行的英语教学改革的大环境是具备的。

另外,英语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对传统的英语学习进行一次创新,摒弃以往中国式的英语学习模式,在过去,英语学习的主体在于教师,并且在教学的全过程都是用的是汉语,这使得英语学习的环境是缺失的,这就导致了中国学生学习英语都会带有纯正的中式发音,并且缺乏英语沟通的能力,这也是非英语国家学习英语的先天性不足。所以高校进行英语教育的改革,就是要从教育逻辑、形式、评价等各个方面对英语教育进行改革,让教学成为一种良性的学习生态环境,真正推动素质教育的实现。

三、双语教育改革的现状

1.双语教育在部分师生中推广难度较大。双语教育的开展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教师的教育意识以及学生的接受水平,在目前的教育现状下,实行普遍的双语教育难度是非常大的,这对于教育水平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很重大关系,同时,一些传统的教育思维仍然在高校英语教育中存在,比如用英语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掌握程度,这本身就与素质教育就是背道而驰的。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来自于学生,高校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这在于日常英语教育当中已经体现了出来,那么在进行双语教育,这种差距就会更加明显,不利于整个英语教育改革的进行。

2.双语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双语教育已经提倡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真正能拿得出科学全面的培养目标的高校并不多,一些高校虽然设置了双语教育的课程,但是最终衡量教育水平的测评标准仍然是传统的书面考试,相比之下,对英语交际能力与文化的考察很少涉及,学生面临是的仍是各种考试带来的心理负担。所以在这种目标和测评机制不合理的背景下,实现双语教育是非常有难度的。

四、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实行双语教育,应该体制先行。应试教育在中国盛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面对新的教育形势,主管教育机构应该结合当下教育实际情况,对双语教育进行体制化的支持。无论是人才培养、交流和测评机制,让更多高校更加主动的进行双语教育的尝试,体制先行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优化双语教育师资力量的合理部署,双语教育对于师资要求更高,在以下发达地区,有条件的高校考试尝试了美式教学方式,外籍教师能够得到充足的教育资源,同时其评价教育的制度并不只是以分数为主,所以这种方式就能够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能够形成良性的互动。而在一些教育欠发达地区,这种教育模式下投入的资是非常少的,所以实行双语教育,就需要首先对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

2.减少课堂学习,增加互动性学习。双语教学作为英语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其实质在于让学生主动学习,所以在双语教育中,口语交际应该在学习中需要重点突破,教学过程中,讲学习的主动权交回给学生,教师的角色应该是辅助学生,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双语学习的实战性。

3.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学习能力。双语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具备专业英语素质的沟通性人才,那么英美国家文化的学习是非常必须的,在传统英语学习中,这个环节是缺失的,而在双语教育中,交际能力是最重要的一项能力,而跨文化学习则是锻炼交际能力的基础,所以要多加重视。

参考文献:

双语教学范文7

关键词:双语教学;影响因素;对策

双语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通过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专业能力。中国加入WTO之后,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与世界各国保持密切的联系,国际商业行为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行为。为了适应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商业行为,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

一、双语教学对于教学改革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意义

双语教学是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完美结合,它既向学生教授专业的外语知志和外国文化,又向学生传达了先进的外国研究现状。双语教学由于结合了两种教学目的和内容,因此对于加快教学改革和培养国际化人才都有着巨大的优势。

(一)双语教学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尤其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空间的距离。个人、企业和国家的行为很可能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知志,因此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旺盛。学校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地。复合型人才精通外语,熟练使用电脑,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而双语教学由于将外语教学和专业教学相结合,在课堂中,学生不仅仅能够掌握语言知志和专业知志,更重要的是,熟悉了外国的思维、文化和社会。在这种教学中,学生会掌握新的研究视角、建构新的知志体系,利于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利于营造英语学习的互动环境,提高英语水平

中国的孩子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直到大学,学习英语的时间近十年,而最终实际效果大多数收效甚微,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英语互动环境。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重英语知志的讲授,轻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英语考试的成绩,轻学生交际表达的需求。由于缺乏英语环境,学生基本不会使用英语,英语难以脱口而出,英语的口语水平提高较慢。中国学生的英语笔试能力强,而实际应用能力差,而双语教学恰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英语、练英语的环境。在这种互动的环境中,学生可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提高英语水平,双语教学是当前英语教改实验中凸现的一个新亮点。

(三)利于与国际先进理论和实践接轨

双语教学不单纯是英语教学和语言教学,语言是知志的承载体,在双语教学课堂中,外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志库。学生通过外语这个媒介,可以了解国外原版的书籍、论文和研究报告,掌握国外先进的实践和理论。这种优势在金融课程、广告心理学等,起源于国外的学科更加突出。双语教学促进我国教学与国际接轨,成为国际文化和研究交流的媒介。

二、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由于双语教学在我国起步晚,发展时间短,所以双语教学必定比母语教学给教师和学生的压力更多,其内容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局限。

(一)双语教学的效果受到学生外语水平的限制

学生是双语教学的主体和接受者,学生的接受能力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因此,可以说学生的外语水平是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虽然一直重视外语教学,但是外语教学一直是以考试为指挥棒,仅仅注重读写能力,从而忽视了听说能力。学生的外语水平因为各地区外语教学水平不同而参差不齐。在我国大学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首先使得双语教学课程设计异常艰难。学生由于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很难整齐划一。专业课程的教授通常是以系、班为单位,教师不可能根据学生的英语能力分班教学。这就使得教师教授同样的内容,学生却因英语能力的不同而接受的不同,课程设计变得相当困难。

其次,双语教学很可能打击外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增加授课难度。学生听说能力不高对双语教学产生语言障碍,加之双语教学一般都应用国外原版教材,这些教材内容丰富、新颖,阅读量大,能提供该领域最新的专业知志,但对于外语水平较差的学生,这些大量涌现而又完全陌生的信息恰恰成为他们阅读和理解的障碍,甚至进而产生厌学心理,增加了双语授课难度,极大地影响了双语授课目标的实现。

(二)双语教学的质量受到师资短缺的制约

在推广双语教学中,师资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实施。双语课程教学要求双语教师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志,还要拥有良好外语能力和扎实的教学能力。师资的能力和水平是影响双语教学的质量。外语专业教师欠缺的是专业知志;专业课教师欠缺的是外语口语表达和思维。双语教学的教师一般都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专业基础比较扎实,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但这些双语教师绝大多数没有一年以上的国外学习或工作经历,他们的英语能力并不全面,通常在词汇和阅读方面能力较强,但听力、口语方面却相对薄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也仅来自媒体或有限的阅读。师资对于外语和专业知志的难以两全影响双语教学的质量。目前,高校双语教学师资可分为五类: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专业老师;有外语专业背景的专业教师;经过双语教学培训的专业老师;外籍专业教师;网络课程中的双语教师。面对如此苛刻的双语教师标准,师资短缺成为意料之中的事情。2006年在苏州大学召开的高校双语教学研讨会上,全国70多所高校的150位教师、学者和教育部有关专家一起就推进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进行了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师资短缺是高校推进双语教学的最大瓶颈。我国双语教学的师资存在很多缺口,师资数量上的缺口严重阻碍双语教学的实施和推广。

(三)双语教学的设计受到教学模式的约束

建立完整的双语课程框架指导双语教学朝向规范、统一、明晰的体系方面发展,这是双语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虽然部分高校在改革开放初期己有一些课程采用双语授课,即“双语教学”。少数重点院校由于教师和学生的知志层次都较高,“双语教学”起步较早,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有不少专业课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外文授课,成功培养了不少双语人才,该校学生毕业时英语已达到八级水平,口语流利,能很好的与外国人进行交流。而清华、北大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但是这些早期的双语教学都局限在某些特殊专业上,一般是对外贸易、国际商务、国际管理等,而真正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化教育的全面覆盖各学科的“双语教学”是在近几年才开展起来的,现在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我国教育部在2001年开始提倡高校开展双语教学,鼓励引进外文原版教材,双语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但由于起步晚,经验不足,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教育部门也没有明确的要求,各校进行双语教学的课程性质、授课形式、采用教材和考核方式等各不相同,各校在双语教学的课程内容设计、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双语教学的评价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四)双语教学的内容受到外文资料的制约

双语教材是双语课程资源的核心外文资源,是实施双语教学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制约高校双语教学开展的重要因素。大学课程种类繁多,有些课程在一个学校仅有一名教师教授,编写双语教材是一个团队的工作,除了专业教师,语言方而还要邀请英语专业的教师。因此,自己编写教材的能力非常有限。

大多数老师愿意采用影印教材,相对原版教材便宜,学生愿意支付相应的费用。但影印教材基本是滞后国外最新版本四、五年,对于时效性比较强的课程而言,减弱了直接读原版教材能获得新知志的优势。不过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的科研,查找相应的英文文献作为补充。

对英语能力较差的学生,阅读英语教材是个障碍。是否给予中文材料补充,一直是双语教学中的争议。一方认为双语教学的魅力就在于读原汁原味的专业知志,辅以中文材料,无疑是让学生继续用中文学习,在双语教学中没有获得成长。另一方而认为,学生对语言理解都存在困难,又如何能掌握专业知识。二者的发出点都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知志的效率,因此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本着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规律,对于不同能力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鼓励他们在自己的能力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五)双语教学的发展受到目标定位的阻碍

双语教学涵盖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其中掌握与应用外语以及专业知志是双语教学最重要的目标。然而在教学实践当中,经常有顾此失彼的现象,有的时候,双语教学变成了语言教学,教师花费大量时间讲解词汇和语法,而忽视了对于专业知志的传授和专业理论的讲解;另一方面,有的时候双语教学变成了专业课程,教师使用大量中文教授外国的研究和理论,而忽视了第二语言及其思维方式差异的传授,忽视对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双语教学目标的认志与定位狭窄还表现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的培养。与国外双语教学相比较,我们的出发点是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知志与培养双语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但是利用两种语言以掌握先进科技文化知志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对两种社会文化及其语言、思维习惯差异的熟悉与了解。忽视了对非本土社会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是导致双语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一切文明的发展都离不开其所由产生的文化与社会的背景。因而,培养多元文化与对非本土文化的理解能力有利于对语言与学科知志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双语教学的效率。

三、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对策分析

(一)因人制宜,循序渐进

外语在专业知志上的学习和应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通过一两门课程的双语教学就达到理想的程度。因此双语教学在课程安排上,应注意它的延续性,使其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阶段;双语课程的数量也应随着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加。语言的学习贵在坚持,重在应用,因此创建一个好的应用环境并坚持下去,是提高英语水平的关键。双语教学的方法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的过程中,从最初的部分英文板书,到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和双语授课,循序渐进,应反映在大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使双语教学具有连贯性和继承性。学生在课堂上运用英语从不适应、逐步适应,最后形成一个习惯,养成这样一个习惯,对学生后续的发展,看专业文献、听讲座以及口语交流,都有很好的作用。这种良性的循环对提高学生学习双语课程的自我效能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不同学生的外语水平差异、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文化蕴涵等,可采用分班的教学方式,即根据学生的自愿和英语程度来进行分班,并在分班后,通过科学的调查问卷,分析学生的外语水平及教学需求,以此来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如国外经过长期的摸索和不断的改进总结出了几种较为成功的模式,即沉浸型双语教学,维持型双语教学和过渡型双语教学。

(二)增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引导与激励

师资问题是双语教学的重要问题,是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要制定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培养计划,选择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教师,可以采取赴国外短期语言培训或聘请外教集中培训的方法,培养一批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并能在课堂上流利自如地使用外语进行学科教学的教师队伍。其次,要注重引导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使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主动转变自己的角色,从单纯的讲授者转向指导者,把单向信息输出的课堂变成双向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以提供一个轻松、和谐的授课氛围,使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和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自己见解。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增强和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基础知志的认志和理解,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为实现双语教学的目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第三,双语教学的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所以为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也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

(三)正确处理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关系

双语教育并非通过语言课程来实现语言教育的目标,而是通过学校教育中其他的科目来达到帮助学习者掌握两种语言的目的。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既有专业知志,又有双语表达能力的各行各业高级专门人才,而不是单纯的翻译,正确处理好双语教学课程中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清楚地意志到,双语教学目的在于外语与专业知志的全面提高,即使学生真正领会与世界同步的现代科学知志,又为学生提供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和学习专业外语词汇的机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侧重英语或由于担心学生不能理解,全盘中文讲授专业知志都是错误的。应理解二者之间应该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学科之间的交叉和依托,也是外语教学对专业教学的支撑;其次,借鉴英语教学的方法,以双语教学课程为突破口,加快对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教育国际化的今天,通过双语教学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四)原版教材,互动学习

双语教学范文8

中药药剂学为中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开展双语教学的同时,不能降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前期通过课堂调研发现学生对开展双语教学积极性较高,但是多数学生也存在畏惧心理,担心由于听不懂,无法完成实验。基于此,课程组教师经讨论后,采用渗入式教学,第一学期从大纲要求的14个实验中选出8个实验开展双语教学,避免同时开展,学生接受不了,学生在英语能力方面参差不齐,为了能使学生尽快适应,从陌生到熟悉双语教学,我们以循序渐进为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用英文讲解时,应根据学生反应,注意把握好语速和重复次数。语速适当放慢,如果学生仍然听不懂,用再慢的语速重复一两遍,必要的时候结合实验装置,示意实验操作过程来提示和辅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对预留的问题进行提问,鼓励学生积极回答,激发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

2重视实验报告及学生反馈环节

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用英文撰写实验报告,强调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与讨论的英文表述[6]。在ResultandDiscussion环节鼓励学生对制剂产品进行讨论,比如thepreparationoftablets,结果中应包括appearance,weightvariation,hardnessanddisintegration,并对这些结果进行讨论。从实验报告批改结果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采用双语教学模式,能主动思考,查找相关资料并将其用英文表述。多数学生反映通过8次中药药剂学实验的双语教学及实验报告的撰写,对中药药剂学专业词汇和一些特定的研究用语的表达习惯都有所熟悉,大大提高了他们阅读中药药剂学相关专业英文文献的能力。

3加强教师的外语培训,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说,双语教学是个巨大挑战,承担双语教学的老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外语水平,而且需要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并且需要进行充分的备课。学校高度重视双语课程的开展,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措施来调动教师进行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专门开展了“中医药双语教学培训班”,课程组教师通过培训,双语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

4《中药药剂学》实验双语教学的总结与思考

4.1正确认识《中药药剂学》实验双语教学的目的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对高等学校的部分课程采用国外具有代表性和先进的原版教材,并采用外语(主要是英语)与母语进行混合授课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7]。《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常用剂型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运用双语教学是在实现根本目的的同时,提升专业词汇,专业文献阅读能力,它要求用正确的流利的英语进行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的讲解,但是绝对不能排除汉语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避免由于语言滞后而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导致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或实验动手能力的降低。正确认识双语教学是为了学习英语还是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避免使实验双语课程变成英语课,导致教学效果的降低。

4.2加强适合本校《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双语教材的建设

[8]我校《中药药剂学》实验课程开展了14个实验,其中包括1个综合设计性实验,编写了配套的实验讲义,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详细规定了每个实验课程的知识点,掌握程度。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们已经积累的一些《中药药剂学》实验双语教学的素材,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如果英语讲义包括知识背景、实验过程、处方解析、注意事项等部分比只含有实验过程的讲义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课堂问题回答,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报告撰写三个方面。说明高质量的实验教材对于提高实验双语效果有很大帮助,课程组正在参考国内外同类教材及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的基础上,编写适合我校《中药药剂学》实验双语教材。

双语教学范文9

1.临床医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法陈旧教师授课时仅仅是以英译汉的方式来讲解部分医学科普性文章,余下一些篇章留作学生自学,文章内容要么抽象难懂,要么不具实用性,学生词汇量远无法满足临床医学的要求,尽管多数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测试可获得高分,却缺乏基本的表达与交流能力。1.2缺乏合适的教材现阶段我国仍无权威的医学院校双语教材,多数院校仍沿用中文教材,仅在关键处标准英文注释,以便于学生了解中英文表达法,另外,应用于临床医学教学的教材内容均来源于各类学术期刊或专著,在取材及翻译时具有删减情况,无法忠实地还原原著,而选用全英文的教材又远远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可操作性不强。

2.临床医学双语教学改进策略

2.1加强医学双语授课师资的能力建设各大高校建立双语教师培训机制,准予双语教师通过进修及参加培训等形式来取得学位,实施进修晋级加薪制度,对参加培训的双语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定期为双语教师提供形式多样的在职培训,如此既可以促进双语教师间的经验交流,也可激发其工作热情;在培训内容方面,应时刻树立现代教育观,强化双语、双文化能力与素养、现代化教育手段应用能力的培训,涵盖英语授课教学方法、英文病例的采集评估、英文查房技巧、模拟医院课程设置、双语标准化病人培训等方面的培训。2.2双语教材的选择医学教材忠于原版为基本要求,条件允许者可采用深受国内外医学院校好评的原版英语教材,此类教材的英文表达更为规范且具权威性,采用原版教材的另一优势在于可便于教师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使学生与其他学生始终处于同一起点,有利于学生日后的沟通与交流。2.3改革教学模式医学双语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尽量贴合学科教学需求,注意学科知识间的交叉,及时将学科内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教学中,在临床见习实践教学中,由带教老师预先根据大纲要求挑选与所学疾病相关症状、体征较为典型的病例资料,并准备好影像学及活检组织报告等有关资料。使学生掌握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检查方法、阳性体征、解剖知识、病史采集及病历书写等规范[1],在教学中,教师在板书、演示、提问、留置课后作业时均应使用中英文对照法,课堂小结后,可开展单词、短语的记忆测试,以巩固双语教学效果。2.4提高学生英语技能医学院校应在加强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之余强化专业英语教学,如调整教学安排,增加医学基础知识课程外专业英语学习的课时,每次双语课前,应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由授课教师整理并自编涵盖重点词汇、医学概念的讲义发放给学生,以保障双语教学的效果,根据学生的水平来编制课堂用语,使用较学生实际水平略高的外语语言来进行教学。综上所述,临产医学的双语教学为顺应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及科技革命全球化的必然之举,各大医学院校必须基于自身双语教学实际,不断总结并汲取医学双语教学的经验,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不断完善双语教学,才能培养出真正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医学人才。

作者:熊志云 单位: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双语教学范文10

1.金融学科本身需要双语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金融学科与日常生活、工作密切相关,金融学专业的教学应该是活生生的、充满各种色彩的教学活动,金融学科适用案例教学。其一,国内金融学专业教材多为引进内容或者其理论流派、脉络及渊源多为外文阐述,双语教学有助于教师原汁原味地讲解本学科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从本源理解本学科的内容;其二,金融实践的发展日新月异,创新性金融产品和金融理论往往用英文阐述,甚至有些创新性金融工具直接以英文或者英文缩写进行交流,例如CDO(债务担保证券)、CDS(信用违约掉期)等,双语教学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紧跟金融发展态势、掌握前沿知识;其三,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国际眼光、增加交流能力、树立跨文化合作意识。

2.案例教学是实现双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金融学专业双语教学过程中课堂讲授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问题时的辅助手段,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一,案例教学创造了语言习得环境和问题展示环境,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增加其对实际情境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案例教学增强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有更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其三,案例教学加深学生对专业金融英语资料的深层次理解,引入案例教学学生不仅在双语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和识记专业英语的中文含义,而且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分析可以探究和分析相关的金融理论与实践问题。

二、案例教学定位、方法与模式

1.案例教学的目标定位。

将案例教学引入双语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改善单纯知识描述、规范分析或演绎推理的枯燥过程,强化双语教学的情境性,提高学生学习参与性和互动性。因此,案例教学不是原有双语教学任务的大量增加而是使双语教学更加生动、便于理解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是双语教学的有效补充。在课时分配方面,不应大量增加案例教学的课时,从而导致原本紧张的双语教学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而应该根据整个课程的设计、理论的特点以及案例内容的多少、深浅科学、合理地进行课时分配。

2.案例教学的引入方式与教学设计。

第一,在双语教学和案例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课前准备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必要的。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的基础上,教师选择合适的章节进行案例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双语案例,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允许学生自行提出问题,甚至准备双语案例。第二,在案例讨论环节充分发挥师生间的互动作用。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在提出讨论的主题和注意事项后,应该选择多种讨论方式,既可以选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询问型也可以选择教学对学生的问题引入型;既可以选择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小组辩论型也可以选择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角色扮演型。另外,为了避免英语水平差异性对学生案例教学参与的影响,可以采取小组讨论与发言,并由小组代表在课堂上进行广泛交流。第三,利用案例反思缓解对案例讨论成果的巩固。一方面,教师在案例总结时进一步提出相关问题,供学生课下思考和讨论,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思考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对本次案例教学进行反思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否存在缺陷?如何进一步完善?教师应该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改进。

3.教学案例的选择和设计。

丰富的案例资源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在案例选择和设计过程中,应该坚持针对性、问题性、适合性、规范性和系统性原则。案例的针对性是指教学案例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某一金融理论而配置的,案例应该能够包含大量的相关理论的信息[4];案例的问题性是指案例应当包含能够引起学生探求动机的疑问性内容,从问题的发展到问题的解决能够引起学生的情趣;案例的适合性是指案例不仅能够与理论相契合也能反应金融发展最新动态,不仅能结合中国国情也能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理解能力;案例的规范性是指案例应当具备完备的情节,如果是故事型案例那么人物、时间、地点、案情起因、发展、结果都应当是案例的必备要素,如果是材料型案例应当具备人物及冲突的观点等要素[5];案例的系统性是指案例应该根据金融学课程各部分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将不同的案例结合在一起。

三、结语

双语教学范文11

【关键词】免疫学 双语教学 实践 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131-02

免疫学不仅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同时也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学科。随着对免疫学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免疫学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免疫学已在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双语教学是指同时用母语和另一种外国语(通常指英语)作为课堂教学语言授课的教学活动[1]。由于免疫学涉及内容广泛,且发展迅速,新的理论和词汇不断涌现,一些词汇用英语更能展示其本义,使用双语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是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我们通过对生物学专业学生进行免疫学双语教学的实践,发掘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1.英语和口语的学习贯穿于免疫学教学的整个过程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都具备较强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但是在听力和英语交际方面并未达到应有的水平[2]。当我们在课堂上采用英语进行授课时,学生直呼听不懂。此外,免疫学专业词汇丰富,知识体系抽象,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3]。因此,要实施免疫学双语教学,必须与高校英语教学相关老师一起合作,共同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尤其加强学生听力和口语的教学。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和英汉搭配的原则。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通过先采用英文PPT和英语的讲解使学生们对免疫学概念和知识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在辅以中文的解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更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该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以中文学习和理解知识为主、英文为辅转变成为以英文学习和理解为主、中文为辅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的转变也为将免疫学等其它生物专业学科的教学转化成为全方位的英语教学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2. 联合使用英文和中文备课

免疫学双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真正的主角,而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师在进行授课前必须认真备课,双语教学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同时准备英文和中文两方面的备课内容。在免疫学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运用熟练及正确的英语进行授课的能力,同时能辅以中文的解释准确传授免疫学理论知识,使学生既能同时运用英文理解授课内容,又能通过中文解释深化对免疫学知识的理解。因此,对教师来说,课堂双语教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充满挑战。免疫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前后学习的内容存在紧密的联系,富含丰富的专业词汇。在课前备课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免疫学课程自身的特点,按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制定课时和授课计划。对于教学内容的准备工作,教师应在认真阅读和领会英文教材的基础上,尽量使用简明正确的英文表达知识点,使学生容易消化吸收。对于复杂难懂的概念或理论,教师在英文讲解的过程中辅以中文解释,使学生较易理解相应的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再用英文进行总结归纳,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3. 发挥网络、多媒体和案例在免疫学教学中的作用

免疫学的知识体系复杂而抽象,许多知识的理解需借助于先进的教学措施和方法。其中,将网络、多媒体和案例教学很好的应用于免疫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原本难懂或用语言文字表述很难理解的内容更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更好的吸收并理解免疫学知识[4]。目前,关于免疫学教学的网站相对较多,其中"免疫学信息网"及国内优秀大学的教学视频和教学课件多数能够在网络上搜索获得,同时,国外各大学的免疫学教学的相关材料也比较丰富,包括众多的教学图片和视频。免疫学双语教学离不开多媒体,集合教材、网络材料等各方面信息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多媒体课件中,联合应用英文和中文描述及各种图片和视频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并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用英文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能力。对于某些较难用以上方法讲解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列举案例来阐述相关的知识点,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解析,更加深入领会免疫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4、循序渐进的授课方式

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教师应采取坚持循序渐进授课的原则[5]。首先:针对学生初次接触免疫学的知识,采取举例、对比的方式让学生们对新知识有初步的印象。其次,教师应把握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多采用动画、图片、线路图和举例等多样化的方式解读这些内容。同时,教师应具备采用精辟语言总结免疫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将丰富的内容总结成几个关键的知识点,并使学生在掌握关键知识点的基础上,运用发散性思维丰富所学内容。再次,教师应能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并辅以研究性教学让学生亲自体验作为教师如何准备授课内容及采用双语教学进行讲课,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而该方法的实施可以减轻教师的授课压力,提高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在免疫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积极温习所学内容,而温习需要学生和教师同时来完成。教师应提醒学生在课后积极复习所学内容,并在下一次课时抽取一定时间和学生一起回顾以前所学的内容,使学生更有效的接受新知识和新内容。

总之,双语教学依赖于教师、学生和学校三者的共同协作,教师的英文水平和教学水平、学生的整体素质及学校的支持和辅助决定了双语教学的发展程度。我们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都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但是在听力和口语上仍然存在明显的欠缺,因此,学校应鼓励学生多听、多说,提高他们的英语整体水平。教师作为双语教学的引导者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应该在英语和中文两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应加强自身训练和学习,因为最终的教学成果是通过学生的掌握程度反映出来。免疫学双语教学是大学教学发展趋势所向,同时,越来越多的课程需要双语教学的加入,这是提高我国大学教育水平及和世界大学教育接轨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阳雨君. 试论医学双语教学[J].高教论坛, 2006, 2(1): 79~81

[2] 张同利. 加强高校双语教学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 (5): 90~92

[3] 韩德平, 田野苹. 提高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效果的探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8, 10(1): 88~90

[4] 席俊, 免疫学双语教学中的专业英语整合模式的探讨[J]. 中国西部科技. 2011, 10(12): 70~71

双语教学范文12

台州市双语学校

周晓微

一.小学英语课程设置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改革开放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外语的重要作用性。在“从小学一点外语”的呼声中,国家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开设小学英语课,并指出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是突出培养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重视语言整体功能,突出培养学习的语言交际能力,强调语音基础,为以后的进一步语言学习打基础。

我校是一所双语学校,那么对小学英语课的日常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没有兄弟学校的双语模式参与下,它要求任教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学生的第二种语言能力?如何能有效地将传统教学中“死”记的语言点让学生能自然地“活”用到双语这个大环境中?并如何使两者互动起来,使学生做到学有所成,学能致用?

二.双语学校在小学英语课程设置中的几个特点。

1) 小班化教学。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我们往往看到一个大教室里坐满了学生,少则三四十个学生,多则六十多个,尽管老师教得是多么的尽职,但我们不难看到,在这样的一个语言学习环境中,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被关注到,有的学生甚至一连好几堂课都得不到表达的机会,应该说这样的语言学习环境是非常不利的。在双语,每个班的学生总数不超过三十六个,并且在上英语课的时候再分成两组,进行小小班语言授课,为师生之间实现高频率的语言互动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

2) 课时。一位语言学家说过,语言的学习其实学骑自行车是一样的,只要有心每天不断地练习,你很快就能成功。我校在设置小学英语课时,就充分考虑了这一点。在其它兄弟学校,英语周课时为二到三节,而在我校,英语周课时为五节,并且每周都有一天英语早读课。这样一来,小学生就能和英语“天天见”,使英语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不可缺的一部分。

3) 师资。在过去,如果我们让一个学习英语已经六年的高中毕业生去跟外国人交流,由于心理紧张因素和缺少与老外的“实战”经验,这种交流往往是很困难的。而在我们双语,我们安排了中教与外教共同执教,每个学生每天轮换着与中外教“亲密接触”。中教能够很好地从中国学生学习的语言的发展规律来组织教学,落实教学目标,同时外教的地道表达和亲近的教学方式又极大地鼓励了学生去大胆地用语言,使学生走出了语言学习的误区,促进了语言学习地良性循环。

4) 教材。由于小学英语课在全国范围内还不是必修课,所以目前每个学校的使用教材也各不相同。我校选用了上海版<牛津英语>,在完成四个学期的教学内容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了此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具有以“圈点式”的特点,每学期的内容都以原有知识为基础点,并由此拓展语言点,学习新内容。这样一来,就降低每册内容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加了用语言的能力和表达流利性。

三.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上好小学英语课。

新课程就如一股春风,给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概而言之,在体现新课程理念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我们不但要做到对学生的语言发展状况和认识规律“心中有数”,而且要改变以往老师教,学生跟读的语言学习模式。老师要细心研究教材,精心设计各种活动,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充分发展。如在学习了有关胖、瘦、高、矮之后,第一步老师可以设计一个猜一猜他是谁的活动。老师用英语表达一个小朋友的高、矮、胖、瘦以后,让大家猜一猜。接下来,老师可以要求小学生用胖、瘦、高、矮等词相互介绍一下自己。最后,老师还可以安排一项课外拓展活动,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爸爸和妈妈。

2) 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说,努力做,大声唱。小学生刚开始接触学习语言,就像回到了婴儿怯生生学走路的时候,每迈出每一步,他们最需要的是我们的鼓励和积极引导,而不是一味指错。特别是在在初学的时候,小学生对语言的整体概念还没有形成,却被老师指出读错了,那么势必会影响学生去努力去参与模仿学习,这对语言的学习是很不利的。在课堂中我们应该对学生多给一些正面积极的引导语。

3) 综合实践,人文熏陶。无数事实表明,学生的发展是整体的,每一门课程都只有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运用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在双语学校,我们积极地将英语课程延伸到课堂外。学生每年在圣诞节、新年、教师节都会自己动手做一张贺卡,配上中英文,把自己的祝福送给爸爸、妈妈、老师或者是自己的好朋友。在双语英语月的活动中,小朋友举行了一场英语圣诞晚会,在外教的主持下,每班的小朋友都积极地参与到了活动中,跨越了不同的语言,跨越了国界。

三.评价机制。

一个完整由质变到量变的教学过程离不开一套合理的评价体制,以及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在教学中,我们建立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使两者相得益彰,使学生语言得到更好的发展。

1) 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兴趣、课堂参与活动程和参与各项语言综合实践能力。该评价的形式有多、活、有趣的特点,对上课纪律表现好,上课发言积极、英语书写整齐或者是儿歌背得流利都可以及时配合学校的阳光卡活动进行。

2) 终结性评价:终性评价兼顾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作业能力,采用笔试、口试相结合的方式,测试结果以等级制记录成绩,以淡化分数的意义,使评价既有利于老师检查学生的发展情况,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的积极性。

例:小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考核内容:牛津英语1A

考核方式:口试和笔试

类别

口试(测试学生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

笔试(测听力、识字能力,有一定的趣味性)

测试的方式、题型

1) 口语对答

2) 课文朗读

3)英语歌曲

1.听录音选图片

2.看图片选单词

3.图片单词配对

4.看图找句子

5.听录音画图画

学生的表现与分析

在一对一的测试中,由于测试的内容、方式、难度都接时的课堂教学,所以大部分学生的测试成绩良好。并且这种口试的方式也给小学生一个练练胆的机会,增强了他们应用语言的能力。

考前大部分小朋友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着去记、辨认单词,有的小朋友还给自己找来小伙伴相互出小试卷。这是学生第一次英语的书面考试,由于有一定的难度,考试的成绩优秀率并不是很高,但它能够补充口试的不足,使老师了解学生对书面英语的掌握能力,也让平时胆子小、内向点的学生展示了自己的另一面。

四.我的几点体会:

1. 首先要感谢双语学校所建立的一个这么每天说英语,每用英语的语言环境,为学生和老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避免了小学英语课教学走入一个热热闹闹,华而不实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