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双语教学法论文

双语教学法论文

时间:2022-05-02 04:58:55

双语教学法论文

双语教学法论文范文1

一、课堂教学实施

1.课前预习。实验课前一周告知学生将要讲授的实验课内容并发放讲授提纲,建议学生阅读英文版实验教材的授课内容,记忆专业词汇及惯用语,明确实验目的,熟悉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等内容。

2.课上讲解。(1)教学手段。课上讲解时,采用黑板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教师课前用英文将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方法写在黑板上,讲解到实验仪器及操作步骤时,放映PPT,显示相关仪器设备的图片及操作的影像,便于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实验。(2)教学形式。受学生的英语水平及教师资源的限制,药剂学实验不宜采取全英文授课形式,英文讲授一定要结合汉语讲解。如课前导入(上一个实验的总结或简单的话题引出实验)涉及面较广,内容不固定,有一定难度,用中文讲解;实验目的一般比较简单,用全英语讲授;实验原理、步骤比较难理解,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在讲授时采用半英语、半中文的形式,同时以英文提问,并鼓励学生用英文回答;最后用全英语进行重复,归纳总结重点内容,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实验的掌握。(3)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破传统的“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观念,而构建一种“以学为主”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尝试采用TBL(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学生在团队基础上,围绕各教学单元中包含的核心概念及其应用展开主动学习,经过“个人独立预习概念预习确认测验掌握概念团队练习运用概念”的过程获取知识,并掌握知识的运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各叙己见,同时学生们之间可以互相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集思广益,也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得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3.实验考核。首先,我们对实验成绩考核方法进行改革,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加大平时成绩比例,降低期末成绩比例。其次,为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严格执行仪器设备的SOP,将实验室教师的打分计入总成绩。最后,我们改革了期末考试,从原来单一的理论试卷形式改变成为理论内容提问及实验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实事求是地给每个学生一个公正的成绩。

二、教学效果分析及体会

在药剂学实验课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课上的表现,结合实验成绩及调查问卷结果,对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双语教学中,学生逐渐能够正确读、写相关专业词汇,独立阅读实验原理,听懂实验制备工艺流程。在实验报告书写及期末考试题目全部用英文表达的情况下,班级的实验考核通过率为100%。药剂学实验双语教学结束后,对班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9份,收回49份,全部有效,调查结果见表2。由此可见,双语教学法基本上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在使学生掌握药剂学实验的相关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也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提高了专业英语水平。虽然《药剂学》实验课双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

:1.专业教师资源限制。采用双语教学的教师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求有较强的英文驾驭能力,才能保证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目前,教师资源中能满足上述要求的教师队伍还很薄弱。因此,要保证教学效果,加强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个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一是与国外大学合作,积极引入外籍教师或有国外教育和工作经历的专业人才;二是对现有专业课教师进行英语培训,尽可能提供出国学习英语的机会。

2.提高学生对双语教学必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双语教学必要性的认识,是保证教学顺利实施的前提。目前,很多学生对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认同度还不够,尤其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更是不喜欢这种教学方式,这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的掌握。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教师在开课前,要与学生进行座谈,向其讲解开展实验双语教学的意义和优势,使学生真正认同这种教学方式;其次,将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与英语较好的同学分为一组,结成对子,同时教学过程中通过适时减慢语速、多重复、调整英语在教学语言中所占的比例等方法,让学生逐渐适应这种教学方式。最后,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尝试引入“TBL”、“研讨式”及“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手段上,可采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探索一套有效的适合于地方本科院校的《药剂学》实验双语教学模式。

作者:马晓星韩翠艳刘畅潘虹陈阳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

双语教学法论文范文2

关键词:汽车理论;双语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196-02

一、汽车理论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双语教学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育,其中第一语言多为学生的母语。在中国,双语教学通常是指由汉语和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教育,它以帮助学生理解现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全球意识和双语能力等为目的;英语多为双语教学的第二语言,它是教学的手段和工具,不是教学的内容。如果教学过程中使用英文原版教材,采用中英文课堂授课、英文作业和考试,则属于双语教学的范畴。

1.汽车理论双语教学是车辆工程专业发展的需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加入WTO并推行更加灵活务实的开放政策,已经把中国的各行各业暴露在国际化视野中。我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响应这种形势的要求,培养胸怀世界、能够理解和接受多元文化、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毕业生。实现这个目标,仅仅学学英语或者商务英语是不够的,必须增加汽车理论双语教学。

2.双语教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经之路。汽车理论双语教学可使学生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世界的汽车发展的趋势,也对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及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更有助于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汽车理论双语教学中要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方针、教学计划及实施、教材引进和师资培养的大幅度改革,使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以点带面,以双语教学的这种教育方式带动整体的教学从理论到实践的革新,更好地推动我校的车辆工程专业向前进一步发展。

3.双语教学是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在全球化经济浪潮的推动下,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高等教育还未完全脱离原有的旧框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还较落后,教学内容较陈旧,教学手段还有待进一步改革。汽车理论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对原有汽车理论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推动教学管理、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材等方面的改革带来了新契机。

4.汽车理论双语教学是提高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传统的英语教学比较注重学生的读写能力而不太注重学生的听说能力,重语法轻应用。汽车理论双语教学有助于改善学生学英语时间少、用英语时更少的状况,使学生在汽车理论听课、复习、讨论、作业、实验、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中大量接触英语,在持续全面的英语环境中有效地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二、汽车理论双语教学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

1.缺乏权威教材,理论教学不够深入,国内的教材由于翻译的原因,通常落后于技术的发展,很少有持续跟踪现代汽车理论的最新动态、不断更新版本的好教材。因为长期缺乏较为权威深入的教材,所以造成该课程的教师难以将最新和最实用的技术传授给学生。

2.由于汽车理论大部分教材都是由国外文献翻译成中文的。基于这些原因,汽车理论双语教学在车辆工程专业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而在日常的学习和实践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应试能力较强而英语应用能力较弱的问题。很多学生,可以通过英语四、六级的考试,但是在阅读汽车英语文献、汽车英语技术文档的时候却仍吃力。因此,通过一个合适的途径,在汽车理论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既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学生又对车辆工程专业学习有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三、汽车理论双语教学的内容

汽车理论双语教学的内容有:汽车理论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手段的创新。汽车理论课程教学死板,学生不理解问题提出的原因,只会记住结果应付考试的现象;同时,改革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汽车理论课程产生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转变学生的地位,由以前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转变为课前自主预习、课上积极讨论、课后积极动手实验的自主式学习方式。选择权威原版教材。选用原版教材的原则:(1)内容新,要反映当前汽车工业的最新发展;(2)在国外优秀大学有较宽的使用面;(3)国内能买到合法的影印版教材,价格要合理,能为学生所承受。通过汽车理论双语教学,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为他们以后更快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英语能力,为其以后的科研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四、实施汽车理论双语教学的过程

第一阶段,调查学生,了解本系学生对这门课学习的感受情况。查阅资料,了解历史上各国汽车理论教学的优点和缺点。

第二阶段,结合自身汽车理论的教学,与第一阶段的积累,提出汽车理论课程改革的具体方式方法。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实践阶段。在本系中,对个别班级用第二阶段的成果做实验,总结起来。

五、结语

汽车理论双语教学有助于培养既精通车辆工程专业又能够熟练应用外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更有助于提高我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使学生感觉到听汽车理论课是一种享受。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如何从前人的思考方式中得到启迪,掌握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正确方式和方法。探索符合汽车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并应用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来建构多样化、最优化的课堂教学体系,以取得最佳的双语教学效果,是双语教师必须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也是积极而稳健地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晴.高校创建双语教学课程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0,(26).

[2] 雷经国.双语教育目的定位与实施路径[J].中国民族教育,2010,(10).

[3] 邵军花.“信息论与编码”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与实践[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0,(5).

[4] 柏莹.高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双语教学实践[J].职业时空,2010,(9).

双语教学法论文范文3

【关键词】双语教学 高职课程 问题驱动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038-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的教育国际化水平”。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国际化,不断提高高职办学水平和学生的能力。双语教学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实施双语教学,是提高高职生就业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教学改革措施。良好的双语职业能力是高职学生迎接信息时代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应具备的能力。随着我国与国际社会交流合作日益扩大和深入,进一步要求高职课程的双语教学以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导向,构建双语教学模式,开展双语教学活动。

高职开展双语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的“注入式”或“讲授式”教学法不能满足高职双语教学的需要,也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问题驱动式双语教学法作为一种集参与式教学法、案例分析式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优点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在高职课程中高效地开展双语教学,而且又能培养高职生的创新和合作能力。

一 高职课程教学的现状

由于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教师在开展双语教学的授课过程中常需把大量时间花在语言教学上,对英文教材中的重要单词、词汇和语法进行讲解,以达到让学生充分理解专业知识要点的目的。对于学生而言,在双语教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英语专业词汇常常力不从心,顾此失彼,很难跟上课程的进度,造成部分学生刚开始时对双语教学充满热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往往产生了畏惧甚至厌学。因此,当前高职双语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专业教学(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和语言教学(以提升语言能力为主)如何统一协调、两者兼顾。高职课程双语教学的开展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在同一个授课行政班级中,学生的英语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有的学生已通过大学英语六级,有的则还没通过英语三级,这就造成在开展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英语基础好的学生比较感兴趣,而英语基础差的则具有一定的抵触情绪,甚至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对专业课程进行双语教学。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主导的教学方法,问题驱动式双语教学法是一种较新的双语教学方法,特别是在高职课程中的应用。对于问题在什么时候提出、解决什么双语教学的问题、在何种地点提出等,目前都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高职课程进行问题驱动教学,问题设置过难和过深,并不会起到预想中启发学生思考的兴趣的作用;然而有时简单的问题又不利于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际应用中,问题驱动式教学法也往往仅是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由于课堂容量的现实,也难以在课堂上形成一个合作讨论的氛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 问题驱动双语教学法的实施方案

本专业同一年级有3个平行班,可参与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双语课程)教学的授课教师为3人,可同时提供双语教学班和中文平行班教学。学校具有完善的课程选修制度和程序,学生进行课程选修方便可行。本课程已开发中文教材和自编双语教材,满足本专业的高职学生顺利学习双语课程,完善自编双语教材的工作正在开展当中。本课程设有网络课堂,学生很容易在课前思考问题并开展小组讨论,教学场所为多媒体教室,方便学生在课堂上对问题进行PPT解答,授课班级人数控制在45人以下,也方便开展课堂讨论。学校教务系统设有形成性考核成绩输入功能,极易对问题驱动式双语教学的多样化形成性考核进行客观评价。

1.提供双语教学和中文教学的平行班选修

授课前对学生的外语基础进行充分了解,以选修的形式让外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参加双语教学学习,中途可给双语学习较为吃力的少部分同学提供退出双语教学并参加中文教学平行班的机会。此外,教师本人要认真备课并开展双语教学,以达到本项目双语教学课堂改革的目的。

2.开展循序渐进式的问题驱动双语课堂教学

提出教学问题前,教师本人先对问题进行认真思考,从易到难,从浅到深,根据授课计划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并考虑双语问题能否涵盖课堂双语教学授课的主要内容,能否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和课前合作完成问题的动力。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完成的时间,充分引导学生利用自编教材资料、图书馆、互联网和在生产实践中寻找答案,鼓励学生以学习组为单位团队完成问题。问题驱动式双语教学法在双语课堂中的应用过程中,鼓励学生分组分批次针对问题在课堂上进行简明扼要的双语PPT讲解,教师参与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讨论不偏离问题本身。在此基础上,整个授课学期长期坚持并重复运用问题驱动双语教学,使学生养成思考和合作解决双语教学问题的习惯,达到双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3.实施双语课程的多元化形成性考核方案

双语教学形成性考核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在考核学生课堂到课率和上课参与度的同时,考核学生的课堂笔记和课堂问题讨论。根据学生课堂PPT问题讲解的好坏给予作业考核得分,激发学生课外解决双语问题的动力和热情。双语教学作业鼓励学生以研究综述、研究报告或实践报告的双语小论文形式完成课程的期中考核。

三 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引导满足条件的学生选修双语课程,并在双语教学中设置难易适中的问题,创造机会让他们独立思考,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考虑问题,既调动学生深入思考课程问题的热情,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问题,并以组别的形式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营造学生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的氛围,利用问题驱动双语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提高学生参与双语教学的兴趣

利用问题驱动解决高职开展双语教学学生普遍兴趣不浓的问题,激励学生参与问题的解决,利用多元考核方案,提高学生双语课堂教学的热情。

4.提高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循序渐进地设置双语教学问题,利用团队合作解决双语课堂问题,引导学生以双语报告完成期中考核,促进学生认真掌握双语教学专业内容,提高双语教学课堂效果。

双语教学法论文范文4

纵观时局,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双语教学在国内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在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缺乏足够积淀的情形下,学术界有关双语教学的争论也随之而来。对双语教学的质疑自始存在,尖锐的批评直指三大方面:

第一,双语教学与职业精神。有人提出,一个社会的良性循环需要公民具备敬业的职业精神。而要求非英语专业的老师进行双语教学,从本质上看则是违背敬业的基本内核,即:以恭敬、敬畏、尊敬的心忠实于自己的职业。

第二,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按照这部分批评者的观点,实行双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他们的质疑是:更重要的应该是学科知识的传授,如果外语使用的比例过大,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能力,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势必会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指向语言的学习,一部分指向学科知识的学习。一心二用,效果可想而知。

第三,双语教学的具体方式。双语教学在个别学校的实践确实差强人意。调查发现,有的课程明明学生的外语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但教师却只是在教学过程中穿插那么一两个外语单词,或是在无关紧要的地方加那么一句简单的外语句子,谓之为“双语教学”。或者有的教师干脆把专业课完全上成了外语课。批评者认为,上述两种方式都不能再叫双语教学,而应该称为“单语教学”或“外语教学”更为妥帖。

2 国际法与双语教学

目前国内有关中小学阶段的双语教学研究及实践的举措较多,并开始形成以上海等国际化大城市为代表的若干试点。而关于高等教育阶段的双语教学研究则显得零散或失于宽泛,专门有关国际法学教育的双语教学方式更是难觅系统深入的探讨。姑不论双语教学整体的利弊得失,仅就国际法学科本身而言,引入双语教学有着其天然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1)双语教学的基本内涵。到底怎样的教学模式才为双语教学?把握双语教学在我国的定位,将直接影响着双语教学在我国的切入模式与步骤。大致而言,双语教学即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地缘环境及国家利益需要而存在差异。我国及不少亚洲国家和地区正在探索试验的双语教学,一般是指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体系。

(2)国际法课程是学校开展双语教学实践的较好切入点。国际法学科的知识体系的构建,本就超越了单纯一国的法域,而以更为宏观的视角来看待和思考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间的法律关系。无论是国际法学中哪一专业方向,无论其着眼点更侧重于国家或私人,国际法学科的理论与实践都与国际交往的发展、国际关系的变幻紧密相联。而双语教学的教学运用恰与国际法学科的国际视角与思维相契合,也因此也能够在学校的双语教学实践中成为较顺利的先行者。

(3)提升国际法课程教学品质需要双语教学。发端于国际交往,并与国际关系的发展水融的国际法体系,于其本质就呼唤着更为开放更为国际化的教育模式。而双语教育方式的引入,无疑是题中应有之义。国际法学的教学内容较多的是国际交往的积累,比如国际公法,更是集中(下转第150页)(上接第99页)以国家的交往实践为依托,这些特性难免使学生感觉较为遥远,难以在其熟悉日常生活中找到印证。各种相关理论的讲解,实践的比较,案例的探讨,如能直接运用原文的第一手资料,应能让学生更容易融入学习情境,通过接触那些原始的语言,熟悉相应的表达方式,从而体会背后导向的思维方式。这种学习切入方式,无论是对当前课堂内容的把握,还是在课后进一步的深入学习都大有裨益。尽管立足于本国国情与利益也是国际法学的研究宗旨,但国际法的源起与未来的发展无一不与各国历史传统、法律文化的沿袭息息相关。因而通过文化的载体――语言来直接感觉、认知国际法律知识,进而以熟悉他族法律思维来深化学习,于国际法是提升其学习品质、优化其学习效果之内在需要。

3 关于国际法双语教学课程设计的一些思考

3.1 关于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这部分内容应该有两方面的着眼点。其一为教师的“授”课水平,其二为学生的“受”课程度。就学生方面而言,我校作为国内重点院校,本科学生素质基础已经达到一定层次。在本科学习整个阶段,在保证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的同时,也都极为重视英语课的教学。应该说,学生的英语水平已经奠定了开设双语课的基础。但同时要认识到的是,学生英语整体水平还是参差不齐,因此,没有必要在所有的课程中实行双语教学,也无法实现某门课程在所有的任课班级均实行双语教学。国际法学的双语课程设置也就是在这样的思路下进行专业分布和课时安排。就教师方面而言,很多专业教师都在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目前我校也与国内外有着定期或不定期的学术交流,或与国外院校合作办学,这都为教师提供了进修或考察的机会,既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英语和专业水平,也为双语教学引进原版教材提供了有利条件。

3.2 关于国际法双语教学的基本形式和课程设计

这也是国际法双语教学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基本形式必然影响课程设计和内容安排。要支持和充实项目内容,达到研究的基本目的,以下几方面是必须讨论的:

(1)双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双语教学目标是双重性的,其一是获取学科知识,其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此外,教学中应注意正确处理好外语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关系。学生应重点掌握专业知识,切忌将双语课变为普通英语课的翻版。在双语教学这种新教学模式中,如何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是双语教学的又一个重点和难点。根据双语教学的特点,国际法学教授的手段、作业的方式、实践的方式以及考核的方式都应该有所更新。

双语教学法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双语实例 传播学教学 教学组织

一、双语教学的概念

所谓“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是指在专业学科课程的教学中,采用国外原版教材(通常是英文教材),而在授课中采用中(汉语)、外(英语)两种语言交叉进行,作业、实验、考试均采用外文(英语)的一种教学方法。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高(2001)4号文件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双语教学,各高等院校纷纷加紧双语教学的进程。目前国内的双语模式主要有双语教学模式主要有“沉浸型”模式(Immersion Model)、“维持母语”(Maintenance Model)模式和“双语过渡”模式(Transitional Bilingual Model)这三种目前,在我国,双语教学只是在试行阶段,各院校对双语教学都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专业主要集中在理、工、农、医及经济等学科,文科涉及较少。在社会学科的部分学科,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自欧美发达国家传入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科推行双语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传播学概论课程采用《传播学教程》作为教材,在本文中,主要探讨如何在传播学教学改革的摸索中,尝试添加双语案例,逐步将其构建为双语课程。

二、传播学教学中双语教学的定位

沉浸型模式要求有很好的外语交流环境,从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语言环境和语言能力状况来看,“维持母语”模式和“双语过渡”模式是比较现实的双语教学模式。在此前提下,对较浅显的内容及专业术语,可用外语教授;对于较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则可用中文详细讲解,不盲目追求外语使用量。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课后阅读原版教材和使用外语完成作业等环节实现。

随着我国与国际的逐步接轨,国际交流日趋增多,这就对新闻传播学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精通汉语和汉语文化又能利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双语人才成为必需。因此,实施双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适应新时期新闻传播业工作中实际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实施双语教学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双语教学方法和模式还未形成系统化和理论化,在什么层次上实施双语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应该从培养人才和具体的客观实际出发,使学生在掌握汉语的同时,较好地掌握英语,能够自如地进行资料查阅、理解,并在工作中熟练地使用英语解决现实问题。

三、双语教学的组织

1.教学方案的撰写

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文字部分,主要是传播学理论的概述、传播学主要观点、传播现象的解读;还有学生所做的优秀作品(优秀论文、读书报告、调研报告等)。二是与文字相关的影像、图片、图表,将教师的教学搜集与学生实践所得结合起来,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延伸课堂和扩展教学领域,在直观、互动、动态的层面上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教学语言的编排

对上一节内容的回顾,一般使用如“In previous chapter,we focused on (or looked at)...”等结构简单、通俗易懂的英语语句开始。而对于本节要学习的内容,则通过如“In this chapter,we will explore (or examine)...”来引入。对于已经讲完的部分的概括,则使用“So far,we have seen(can conclude)...”,当衔接到下一部分内容时,可以使用“We are ready to look at (or move to,take up) sth.”等引导句。

3.教学案例的组织

传播学属于专业基础课,主要以讲授为主,并辅以案例教学、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对理论框架进行系统梳理。首先采用文献法对传播学的学科历史和发展进行归纳和介绍,接下来以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为基本框架。该框架符合所采用教材的结构和讲解顺序,从控制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传播效果研究等五个方面对传播学展开具体讲授。在此部分,主要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其间多有双语的教学案例,使得学生对传播理论和传播现象有更清晰透彻的理解,达到触类旁通、以点带面、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如:在传播类型部分,结合电影《画皮》的主题曲《画心》MV,讲解群体传播中的集合行为,其出现原因、呈现形态等传播机制;结合好莱坞动画电影《花木兰》的主题曲MV “Reflection”(双语)解读库利的“镜中我”和米德的“主我客我”概念。在媒介控制研究部分,采用二战时期罗斯福对日宣战演讲音频(双语)、罗斯福“炉边谈话”(双语)进行解读,涉及国家和政府对传播内容的政治控制,考查了学生搜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在此环节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在传播效果研究部分,涉及使用与满足理论,结合电影《勇敢者的游戏》片段(双语)和迈克尔杰克逊MV “Black or White”(双语)对该理论的合理部分进行求证,同时调查了解了学生对于各种媒介的使用情况,以及如何满足每个学生的特定需求。

4.案例资料库的建立

建立双语研究案例资料库,使教学中的讨论与交流更为便捷。现有的案例资料库已经初具雏形,共含教学音频视频100余个,教学图片数百张、教学文字资料3种(论文、书籍、新闻),共计100余个。建立传播学案例资料库,有相当一部分案例是历久弥新,而其中一些时效性强的案例则需要定时定期进行调整、更换甚至删减。如1998年世界十大传媒集团的相关数据就显陈旧,需要添加新世纪以来传媒业的变化情况和最新的排名情况,因此,资料库的建立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效工程。

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双语教学资源的匮乏

基于现有的网络资源、图书馆馆藏等信息渠道,学习资源已然相当丰富,但有效资源,尤其是适合用于双语的教学资源十分匮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图书馆、互联网、业界学界同行搜集到英文原版图书、英文书籍、英文论文及其它英文资料,但真正将之梳理、分析与归纳成为系统化、科学化、实用化的知识体系尚需时日。通观全国的传播学双语教学,仅有武汉大学形成了一定的教学体系,尚无十分成熟的先期经验供直接借鉴,因此,建立适合本校、本院系、本专业的双语教学体系主要靠授课教师及其它相关科研力量的协助和长期不懈的建设。

2.专业教师英语水平有待提高

进行传播学的双语教学,教师需要接触大量英文原版书籍和文字资料,不仅需要熟练使用常规英语,还需要对其中的专业术语提前进行学习、记忆,避免在理解时出现不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存在表达不够流畅和用英语解析专业知识不够准确透彻的问题,亟待教师做大量细致入微的备课工作,不然,双语教学只能停留在形式,难以达到既定目标。因此,教师的课外再学习、再进修、再培训成为了建设合理、可操作性强双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双语教学为传播学教学体系服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旭东.关于“双语教学”的思考[EB/OL].双语教学/关于“双语教学”的思考,2007.3

双语教学法论文范文6

教学模式系指Appreciation(欣赏)、Asso-ciation(联想)和Application(应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2006年,陈静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式上着手,以美学、学习心理、语言学及语言学习的特点为理论依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为目的,构建了该模式,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3]。该模式重在建立一套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激活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表达思想的能力。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虽然涉及到文化教学的问题,但其关注的重点却不在文化传输。它关注的是以何种方式组织开展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主张通过任务教学法来组织教学,探讨了如下几个问题:形成性评价体系、师生关系的加强、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以写促学。任务教学法是目前被各学科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最重要的作用在于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能力。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该模式在课堂教学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方面为大学英语跨文化双向传输教学提供了借鉴。

二、文化图式建构教学模式

2007年,祝嫦鹤等基于图式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提出该模式。 该模式认为文化学习应该是教师、学习者和同学在课上及课下的互动过程。处于中心位置的是学生,相互间在文化图式建构过程中商讨和合作。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和评估者。模式提出了图式建构的三种方法:文化知识习得法、语言蕴含法、深层剖析对比法,并结合研究者的教学实践对该教学模式的应用做了案例分析[4]。相关的研究还有后来汪碧颖、欧阳俊林等提出的文化图式建构的4个原则(阶段性原则、针对性和适度性原则、相互融合原则、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与文化图式建构3途径(讲解、情景设置、异同对比)[5]。客观地讲,上述文化图式建构教学模式摆脱了大学英语教学重工具性的局限,对促进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从上述研究者的理论分析和教学实践看,该教学模式关注建构的文化图式是目的语文化,试图实现的文化传输是单向度的。祝嫦鹤等研究者提出的文化图式建构三方法中,文化知识习得法关注的是如何习得英美文化;语言蕴含法挖掘的是英语语言形式中的文化意蕴,辅以英汉对比;深层剖析对比法强调的是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透过文化现象,进一步理解目的语文化。汪碧颖、欧阳俊林等的文化图式建构的4个原则也都是以目的语文化为旨归展开的。

三、研究型英语文化教学模式

2008年,姜莉依据建构主义代表人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斯基的中介理论等构建该教学模式。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出的学习过程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四大要素,将教学模式设计为四个主要步骤:(1)设置任务,假设交际情景(2)师生协作,对问题进行研究性探究(3)课堂互动探讨(4)总结并提出新的研究问题;该模式注重学生自主构建,认为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中介作用”,学生在实际的研究体验中会逐步成为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研究者,使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创新能力逐步得到提高,为将来的学习与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6]。该模式以认知发展理论和中介理论为理论基础,企图在学生习得文化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学术研究能力。这种以教学内容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教学模式,无疑能给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们以极大的帮助,同时也为大学英语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日常交际和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新路径。但从作者的论述看,整个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的设定到对问题的探究,再到任务的完成,其核心都是围绕目的语文化的传输来展开的。

四、双向文化导入教学模式

2009年,基于对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认识,陈化宇提出大学英语双向文化导入教学模式:“双向文化导入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以培养语言学习者双向文化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以母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为内容,以文化输入与输出相结合方式的一种新型语言教学模式。”该模式包括大学英语教学中双向文化导入的四个原则:双向性原则、实际性原则、适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以及三个策略:对比分析中西方词汇文化意义、客观认识东西方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差异、领悟非语言文化差异[7]。该教学模式首次涉及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双向传输和克服母语文化的负迁移问题。研究者在界定大学英语双向文化导入教学模式时,突出了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平等性,摆脱了通常情况下大学英语文化教学要么是英美文化,要么是英美文化为主中国文化为辅的束缚,可以说在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学模式研究上迈进了一大步,但该模式仅仅提出了构建的原则和双向文化导入的策略,对具体教学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均未涉及,因之缺乏完整性和操作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五、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

2009年,王献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学生的认知心理为基础并结合探究式学习的特点和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特点,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意在把探究式学习方式应用于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习探究英语国家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跨文 化交际能力和文化敏感度。模式从认知角度的教学程序和具体教学的教学程序两个层面,教师、学生和教学活动三个维度进行构建,针对不同的教学程序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研究者认为其构建的模式具有在强调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强调探究环境的开放性和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讨论等三个特点。研究者还以自己的教学实验对该模式予以了印证,认为该模式优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受式教学,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知识的兴趣,有利于英语文化教学的展开[8]。模式构建以英语文化教学为旨归,有理论支撑、有教学实践印证,细致周全,在一定程度上它为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研究提供了研究范式。可惜的是其着力点仍然是单向的目的语文化传输,因此构建的模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需求。

双语教学法论文范文7

关键词:通信专业,双语教学,方法

 

二十一世纪大学教育的一个必然趋势是国际化,双语教学是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是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通信专业。双语教学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对非语言学科进行教学活动,以达到该学科的教学目的。我国双语教学的主流是采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即学科知识的英汉双语教学。双语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在教育过程中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使学生在整体学识、两种语言的使用能力上均能达到顺利而自然的发展,在这里,第二种语言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或科目。目前在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教学中采用的较多,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但在普通本科教学中还不多。随着我国加入WTO,各行各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逐步加快,我国迫切需要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1]。在这样的一个大气候下,我们提出对通信专业课进行双语教学的探讨。

1通信专业采用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通信专业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前沿专业,技术更新速度在各门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各种新术语层出不穷,学生如果要掌握好专业知识则必须有过硬的专业外语水平。通信专业英语课,基本上是阅读一些英文专业文献的片断,老师将原文翻译成汉语,再讲句式或篇章结构和专业词汇,学生关键词汇都难以解读,既然听不懂,就更张不开嘴,不能现场提问,对新技术报告的接受层面也停留在很低的水平,因此造成很多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缺乏学习热情,课程结束后也很少有人再重温。

在通信工程专业的一些主干专业课程直接使用最新的 ,时效性极强的英文教材,实施 双语教学改革 ,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以及满足企业对优秀人才的渴求,有效提高毕业 生的专业水平、英语水平、专业素养 、国际化的视野,培养出满足国内通信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跨国通信公司在华拓展需要的既精通通信工程技术又精通英语的高素质通信工程人才。另外,双语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 ,使他们在阅读来自国外的英语论文或访问相关的英语网站的时候能够从容应对语言障碍[2]。

2 通信专业采用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在开设双语教学前夕对2002级通信专业106人进行光纤通信双语课程教学问卷调查。,通信专业。通过这次调查和我们平时的了解,主要存在一下问题:

从学生方面来分析,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发现在教学过程中,约有60%的同学上课比较认真,在课上和课下与教师的交流较积极,对该课程的掌握得较好;而约有10%的学生不仅英文底子较差,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得也不好,因此在思想上对外文教材授课有抵触情绪,有的甚至公开地表示反对使用外文教材,这一类学生即使用中文教材也同样会存在很大的问题;还有30%的学生英文基础和相关的专业知识两者缺其一,学习起来不是英文看不懂,就是基础知识缺乏,而导致理解困难。即使在较积极的60%的学生中,仍有许多同学感觉学习较困难,这跟通信专业的课程本身有关,通信理论本来就比较抽象,内容牵涉的面较广,学习起来本身有一定的难度,加上英语不是母语,阅读起来速度较慢。

从老师方面来分析,教师的外文教学水平虽然较高,但存在诸如中英文板书是否太慢,教学速度把握是否适中,专业词汇的处理是否得当,抽象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的是否紧密等。

从外文教材的选用问题上来看,在调查中,有49%的学生认为教材比较合适,57%的学生认为本门课程采用外文教材比较困难,对教材的评价有超过半数的同学认为不够合适,普遍的看法是教材内容太多,不利于初学者掌握。

3通信专业采用双语教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1)教学课程和教学时间的选择

对于比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目前不适合采用双语教学。主要原因:一是国外教材内容相对较少;二是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变化不大,技术更新问题不太突出;三是低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偏低,课堂接受能力和课外复习能力较差,如果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少又学得不好,势必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所以选择专业选修课程作为双语教学课程比较合适,目前发展较快的光纤通信系列课程和移动通信系列课程是可以考虑采用双语教学首选课程。

从教学时间的选择看,最好不要在大学一年级采用双语教学,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只略高于高中的英语水平,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均较差,而且词汇量也少,如果这时候实行双语教学,会感到困难重重,教学效果比较差。,通信专业。最好在大学三年级开始安排进行双语教学,此时学生已经完成大学英语的教学与训练,有了较好的英语基础,另外已经学过专业英语,掌握了大量的专业词汇和科技文献的外文表述手法,这时采用双语教学对学生来说困难相对要小些,可避免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畏难情绪,并可引导学生逐渐把兴趣转向专业方面[3]。

(2)双语教学的模式

双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双重性的,其一是获取学科知识,其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4]。从这两个目的出发,双语教学应该逐步采用如下模式:

培养对英语认知感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对英语阅读的第一感觉总是要翻译成中文,然后理解其意思,在接触通信专业的新技术词汇的时候应尽量避免这样的过程。理由很简单,很多通信专业的新技术词汇还没有确切的中文翻译,因此给学生培养第一英文印象很重要,也就是看到英文可以直接用英文解释其意思,而不再翻译到中文理解。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双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师和知识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及学生与知识的关系,在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此,学习过程就成为了教学过程的重点,教师在课上提出课题,学生课下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下次课上用外语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方法,最后再由老师给出正确答案,同时布置下节课的讨论内容……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用外语来思考、陈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时自然地学习英语。

此外教学中应注意正确处理好外语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关系,必须明确双语教学不是单纯地学外语,而是应重点掌握专业知识,切忌将双语课变为普通英语课的翻版。开展双语教学时,由于口授课程时以英语为主,汉语为辅,在授课前必须吃透整本英语原版教材的内容和语言难点,充分做好备课工作,一是传授专业知识:二是解释难以理解的语言表达方式。

采用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程必须小班开课,以此保证学生与教师的充分交流,特别在通信专业的专业课程中,由于很多新技术词汇的出现,必须要发动学生展开讨论,以确定新词汇的确切意义,单纯依赖老师的理解很可能出现偏差和误导。因此双语教学对师生互动性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课程,必须保证师生间交流,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英语能力。另外学生的英语能力要尽可能的一致来保证授课的可操作性。

(3)双语教学的教材选取

双语教学非常强调教学资源的保障,外文原版教材是双语教学的一个必要条件,它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但国外教材内容选编思路和编写形式与国内教材的风格完全不同,国外教材既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5]。国外教材知识较新,反映了学科前沿,内容层次分明,概念叙述详细。但国外教材在一些内容上说明得过于详细,反而觉得累赘,与国内同类教材相比,看起来厚厚的国外教材不仅内容少,而且缺乏深度。由于国外教学模式更加侧重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在课外阅读大量的资料,以此充实学习内容,因此在采用双语教学的时候,必须注意到原版教材的局限性,必须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现有能力的课外阅读材料,或者编写适合目前学生水平的双语教材,使学生能够按照原版教材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又能增加学习热情及学习效果。

(4) 考核方法的改进

根据教学大纲制定考核标准,学生的最终成绩包括三部分:平时成绩、笔试成绩、实验成绩。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率、上课纪律、作业、平时测验以及课堂讨论。,通信专业。笔试考核题目可以采用英文命题,但对普通院校的本科生要求用英文答题显然有些不切合实际,因此回答不要求用英文或英文只占小部分比例,也可采用开卷的考核形式,但题目应该比较灵活。实验考核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设计能力,可从实践应用抽象出题目,每个人题目互不相同,每次由若干人参加考试。,通信专业。制定详细的评分办法,包括操作时间长短、考题难易程度、考场应变能力。,通信专业。

(5)授课师资的培养与改进

当然要真正上好一门双语课程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其中最困难的就是主讲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水平。首先推荐双语教学师资的条件应该是除了具备一般教师应有的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知识之外,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专业)外语水平,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于目前许多高校双语教学师资紧张的情况,可对现有教师进行不同方式的相关培训,如在职教师国内培训、在职教师出国深造等,主要针对他们的英语口语和专业英语进行提高培训。还可考虑从国外引进双语教学专家,另外学校的教务部门还应该采取相应的辅助策略,如经常地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多种规模和形式的双语教学研讨会、观摩会、比赛等活动;建立双语教学的激励机制,提高双语教学教师的待遇,例如可在评职称时对双语教师给予倾斜政策;可将双语课程的教学工作量提高到其他课程的2-3倍,对编写双语课程教学大纲、多媒体教学课件等也可适当记入相应的教学工作量。

4 结束语

总之,我们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阻力,但是只要大方向没有错,需要做的仅仅是实事求是地改进方式方法,循序渐进地推进双语教学。我们相信,只要统一思想,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实现与国际教育接轨的目标,培养出高素质的开放型、开拓型、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世纪优秀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旭东.关于双语教学的再思考[EB/OL].http://www.being.org.cn/unique/dw2.htm, 2004-05-20.

[2]杨玲,成运,刘建闽.关于在通信工程专业进行双语教学课程改革的探讨[J]. 电脑知识 与技术,2009, 5(12): 3179-3180.

[3]刘井利.多媒体技术双语教学初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4):77-79.

[4]王莉颖.双语教育的本质与目的探析[J],教育科学,2002,(6):33-35.

[5]张慧,杨同忠.将双语教学运用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改初探[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9):60-61.

双语教学法论文范文8

一、研究概述

为响应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开展双语教学的号召,笔者选择会计专业的《财务管理》作为双语教学课程。所谓双语教学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用语,其中第二语言(在我国通常指英语)不仅是作为学习对象,而且是作为教学媒介部分或全部地运用到非语言学科的一种教学形式。1928年在卢森堡召开的第一次双语教育会议上国际教育局(IBE)最先提出双语教学的概念。虽然当时绝大多数人都反对双语教学,但是到了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受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双语教学开始在许多国家受到重视。

开展双语教学首先需要明确实施双语教学的课程。双语教学中学科知识学习和英语学习并行开展,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双语教学,容易形成思维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差距,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选择合适的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是很重要的。《财务管理》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20世纪50年代我国引进“财务管理”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与结构同西方Corporate Finance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选择《财务管理》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是可行的。其次,选择双语教学的学生。近些年来学生的外语素质不断提高,会计专业的大部分学生英语达到了四级,有些还达到了六级,选择会计专业的学生开展双语教学既有英语基础,又能满足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再次,挑选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双语教学的教材应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书籍,但双语教材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双语教学的初期,建议教师采用外文原版引进教材。《财务管理基础》(Eugene F. Brigham编著)是教育部引进的教材之一,为了适应我国本科教育,中国学者沈洪涛对其进行了改编。《财务管理基础》以财务目标为起点,根据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基本规律,讨论研究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资产定价。在此基础上,分别讨论企业的资本预算、资本结构、红利分配和营运资本的决策问题。对照中文教材,本教材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结构合理,适合学生的学习过程。教材前半部分以资产定价理论为主线,深入浅出地阐述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教材后半部分围绕企业财务管理的四个主要问题,提出财务分析和财务决策的方法,理论清晰,问题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二是内容更新、更实用。书中列举了美国学者的许多最新研究成果,对于学生理解财务理论及其发展趋势很有帮助。特别是一些研究方法,也值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具有启发性。每一章节对相关财务理论与方法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都进行了描述,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思考。

总之,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大纲要求,并根据双语教学的特点和需要,适当调整课程设置,选用合适的教材,选择合适的学生开展双语教学。

二、采用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教与学理论的集中体现。在双语教学中,通常有三种教学模式,分别是浸入型双语教学(immersion program)、过渡型双语教学(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和保留型双语教学(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所谓浸入型双语教学是指只使用一种非学生母语的语言进行教学;所谓过渡型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初期先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成只使用第二种语言进行教学;所谓保留型双语教学是指先用母语授课,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种语言进行部分内容的教学,其他教学内容仍然使用母语教学。浸入型双语教学成功的典型例子是加拿大魁北克省法语沉浸课程。加拿大本身是一个移民国家,魁北克是一个法语区,学生有大量机会接触法语,采用浸入型双语教学有良好的环境支持。所以,加拿大魁北克省法语课程采用浸入型双语教学是适宜的。中国不是一个移民国家,没有良好的外语环境,所以,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双语教学的初期采用浸入型双语教学是不合适的。保留型双语教学虽然能够满足当前双语教学的需要,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难度较小,但是不能满足教育的长远发展。所以,在双语教学中,建议采用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也就是说,在教学模式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

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双语教学应该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为此应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能力进行摸底,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采用分阶段分层次的教育策略。即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根据学生的能力、特长、性格、原有基础等具体情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教育。如果学生的英语水平尚未达到一定程度就实施双语教学,那无异于拔苗助长,对于这类学生可先采取保留型双语教学模式;对那些英语基础好,有能力的学生采用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首先要具有科学性。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因此,双语教学应优化课程内容、加强运用、反映学科发展动态。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一是要敏锐地将财务理论的精华及时补充到本科教学之中。比如汤谷良提出用“自由现金流量”概念整合财务理论,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财务决策在实际中是“怎么做”的问题。二是由于财务管理涉及多学科的内容,在学科上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在教学中应注意处理好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交叉与重复问题。这需要合理规定各课程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注意课程的相互衔接与影响。三是教学内容既要阐述理论,又要强调实践。财务管理课程的难点较多,比如最优资本结构,定价问题等。对于本科生而言,最难的是“怎么做”的问题,也就是在不同的理财环境下,通过哪些有效的财务活动达到最佳的财务效果。通常在讲解决策分析时,只讲理论基础,也就是“是什么”的问题,而在不同财务环境下“怎么做”才能达到最优化?教师要么简单地一提而过,要么干脆省略。事实上,理财环境分析是研习企业财务活动“怎么做”的关键问题。它涉及经济学、金融学及企业管理等多学科知识,距离实际财务管理工作最近。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就是把握理财环境分析。通常在筹资、投资与利润分配之前讲解环境因素对各种财务活动的影响。因为没有相应的理论基础,理财环境的有些内容学生是很难理解的。笔者建议将环境分析后置讲解或在投资、筹资和利润分配中重复讲解,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

其次,教学内容要具有适应性。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做到三个适应,即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适应人才就业的需要。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意将狭窄的知识面,拓展为复合的知识体;从知识量的增加,转变为知识结构的优化;从书本知识的灌输,转变为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精讲多练。《财务管理》的中文教材逻辑性强,但受篇幅的限制,在内容上有很大的浓缩。因此,在非双语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补充大量的内容。英文教材对某一具体财务问题的论述很详细,但内容之间条块分割,逻辑性不如中文教材。因此,在双语教学时,应该扬长避短,在课堂教学中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主线加强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对于那些易于理解的内容,安排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的方式来自学。因为大量的阅读不可能在时间极有限的课堂完成,这就要求任课教师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课外自学,鼓励他们开展课外活动,突破课堂时间较短的局限,通过自我发展来巩固、深化所学知识,拓宽知识应用面。

再次,教学内容除考虑科学性和适应性外,还要注意个性化,毕竟每门课程是有差别的。由于财务管理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管理难度大,因而《财务管理》实践要求比较高。财务管理的模拟训练是增加课程实践性的有效方法。假设问题,模拟现实,学生要想获得一个满意的方案,就必须到实际中去收集资料,这样决策就越贴近实际,从而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综合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当然,模拟训练可大可小,国际企业挑战赛就是一个规模较大,较为复杂的模拟练习。无论模拟案例的大小,对于教师而言,资料的收集与备课量都加大了。当然教师如果具有相应的实践工作经验,教学活动是不难展开的。另外,案例教学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法。《财务管理基础》这本教材给出了许多美国公司的案例分析,虽然这些案例与实际联系很紧,但是由于中外理财环境的差异,本科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收集中国企业的财务案例补充教学。

(三)教学方式

双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具备获取知识或传授知识的能力以及良好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因此,双语教学不仅需要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必须强调能力的培养和外文的利用与再学习。如果教师仍然按照传统教学方式来授课,显然既不能保证完成教学内容,又不能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改革教学方式就显得十分迫切而必要了。首先,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双向思维是教学中必须强调和培养的。所谓双向思维就是讲英文时,用英语思考,说汉语时用汉语思考。教师在撰写教案时,语言表述应尽量采用英文习惯句型,课堂习语应符合英文的惯例。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大量的词汇和英文句型。教案的编写应尽量的详细和具体以适应未来全英文授课口语表达的要求。其次,应避免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精讲、少讲,学生要多说、多练;教师应讲清重点和难点,学生要练习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练习英文或中文的表达。因此,学生要有所准备的来上课,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备课时应区分哪些内容适合学生自学,哪些内容应该重点讲解。对于自学内容,课前提出阅读要求,在下次课堂上以讨论或提问的形式来检查。案例的讨论应与教学内容相协调,每一个概念或原理讲解后,通过案例讨论和发言,不断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课后作业是熟悉和掌握决策方法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练习外语写作的好时机。再次,运用多媒体教学,扩大知识容量。利用Power Point 制作多媒体课件,不但可以节约英文板书的时间,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比如,通过网上股票信息,分析上市公司项目投资、筹资和分红配股等财务活动,课堂教学贴近实际,更容易拓展学生的思维,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进行自我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是为了客观地判定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以提供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目前我国还没有具体的双语教学评估体系与措施,但又不宜套用现有的课程考评标准,这对于开展双语教学非常不利。因此,明确双语教学的考评原则与措施是双语教学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

双语教学法论文范文9

高职院校实行双语教学是促进国际贸易专业发展之必需。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时间都比较短,目前高职院校双语教学中学生的接受程度、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有效性评价中均存在不足。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为例,以双语教学现状和相关调查为依据,提出提高高职院校双语教学水平的应对策略:重视学生的语言文化教育;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教学方法、改革双语教学评价模式。

关键词:

高职教育;双语教学;国际贸易

引言

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随着职业技术人才国际化交流的发展以及外资企业的增加,擅长其他国家语言、能够适应外企语言和文化环境的职业技术人才成为目前人才市场急缺的类型。双语教学的开展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表现在学生的英语能力水平提升以及对外事务处理能力提升两个方面。因此,高职院校开始从双语教学入手着力培养此类人才,其中以国际贸易专业最为突出。如何发挥双语教学在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教育中的作用,值得教师们进行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一、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国际贸易专业是高职院校应现代商业发展的需要,以经济学理论为依托、综合宏观和微观经济学、国际及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理论建立起的学科,目的是培养出能够明确并应用国际经济贸易规律、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管理、熟悉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和法规,能够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以及政府机构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才。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相关的沟通、处理事务的能力,双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基础。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时间都比较短、双语教学开展的经验不足,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积极的应对策略,是促进国际贸易专业发展、提高高职院校双语教学水平之必需。

二、高职院校双语教学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高职院校双语教学开展的情况

双语教学是在某一门课程中使用与这门课程相关的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其最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更好地掌握除母语外的另一门语言。在高职院校中,双语教学应用的另一门语言为英语,大多数的双语教学,也是针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的。高职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始发于英语专业的教学中[1]169-171,商务英语专业多选择某一门或几门课程实施双语教学,以使学生获得与商务洽谈相关的语言能力。双语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作用非常明显,因此,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都重视分析某一专业学生其职业发展的需要,开设相关的双语课程,国际贸易专业也包括在其中。随着高职双语教学的开展,教师们以及教育教学研究者对双语教学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相关的探讨,认为高职院校双语教学问题的要点在于学生的语言基础以及教学的师资不足等方面[2]128-129,这些问题分析以及相应对策的讨论都基于双语教学的某一门科目,研究对象的针对性强,虽然能够为国际贸易双语教学的开展提供帮助,但研究结果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二)高职院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接受程度问题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中的首要问题是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接受能力问题,这是影响双语教学有效性的第一个因素。已经有研究者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英语的词汇量不足是听力的最大障碍,部分学生容易在双语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重重,因而容易倦怠,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跟不上学习进度,最终影响教师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3]118-120。然而,学生英语基础差是可以通过事前准备以及长期的英语学习积累得以提高的,在国际贸易教学中,由于学生自身的因素造成的教学问题,不单纯是英语基础方面,还包括了学生对双语教学本身的接受度以及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接受度和国际贸易的认知。笔者选取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共100人参与开放式调查,问题包括:是否喜欢双语课、认为最影响双语课兴趣的是什么、双语课教学对自身学习的价值怎样判定等。实际调查结果显示,除了学生从自身的英语基础水平角度出发,将“英语基础不好,听不懂双语课中的英语部分内容因此失去学习信心”之外,有30%的学生怀疑双语教学对自身职业发展的有用性,认为与其上双语课,还不如去多背点单词;有50%的学生对就业之后应用外语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自己“很可能没有机会去真正和外国人打交道,双语教学的用处不大”。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本身对双语教学的作用理解并不深刻,对国际贸易学习以及未来就业规划也并不完全符合实际,这是造成他们对双语教学接受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也是未来双语教学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

2.教学方法问题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也是以往研究中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有研究者认为教师在进行双语教学时使用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不符合双语教学的特征,那么教学效果也很会大打折扣;也有研究者认为教学方法的使用过于松散、凌乱会导致教学效果出现偏差[4]110-111。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对本校国际贸易专业中负责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访谈,请他们就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接受访谈的教师有5名,5名教师均表示双语教学需要一套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突出双语教学的优势。但具体使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教师们的建议是要根据个人的教学特征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教学目标来综合选择。也就是说,目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双语教学,并不存在一套完全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效性受教学方法的制约,这是双语教学发展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3.教学条件问题

一种教学活动的展开需要有相关的教学条件作为支撑,而对于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来说,教学条件显得尤为必要。在教学条件之中,师资力量是以往研究者们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研究得到的普遍结论认为:实施双语教学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双语教师,而中国的专业教师大部分是在国内学习外语知识的,对外语的运用还没有达到驾轻就熟的程度。师资的匮乏使双语教学工作很难大范围地开展,是制约高职院校双语教学发展的重要“瓶颈”[5]116-116,[6]130-131。但是,现代教育已经对教学的主体进行了重新定义,对于高职双语教学来说,教学有效性的达成要素除了师资力量之外,还包括合适的教学内容、必要的语言环境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高职院校国际贸易的双语课,无论是商务谈判方面的双语教学,还是市场营销方面的双语教学,其根本内容大多数是教师使用英语授课,而并不是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去学习怎样处理相关的问题。这是由于高职院校的相关教学条件不充足造成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拥有相关教学能力的教师以及合适的教材、可以作为教学场所的模拟工作室等,都是进行双语教学所必需的,只有教学条件充足,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4.教学有效性评价问题

在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中实施双语教学,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有关于国际贸易工作的相关能力,不仅包括语言应用的能力,还包括一些与他国进行商务谈判、沟通以及进行相关的事务处理时所必需的职业能力,包括理解他国的国际贸易局势以及外国企业的贸易惯例、在商务洽谈中合理运用不同国家的文化元素等[7]54-55。这些职业能力是隐形的,是软实力,只能在实际的工作细节中表现出来,而不能在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科目考试中得以展示,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双语教学,却将双语教学的效果表现拘泥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实际上是由于教学有效性评价不完善造成的。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有效性评价,应该包含学生能力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不是仅仅体现在考试成绩中,只有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去讨论双语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够使教师们真正发现教学提高的关键点,双语教学才能够不断发展进步下去,因此,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有必要对教学有效性的评价结构进行一系列的改进。

三、应对高职院校双语教学问题的策略

(一)重视学生的语言文化教育

高职双语教学中由于学生原因造成的教学有效性不佳的问题,实际上主要因素在于学生对双语教学的作用以及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认知不到位。究其根本原因,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单纯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而忽视了语言文化教育,学生无法理解双语教学在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上的积极作用,因此学习需要仅限于语言能力的提高。因此,建议高职院校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语言文化教育[8]27。语言文化教育是能够渗透在日常教育之中的,例如,在国际市场营销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中的案例设计为国内贸易、国际贸易和国外的国家内部贸易三个类型,请学生对三个类型的市场营销活动进行对比,说明其中市场分析、营销策略选择以及营销活动安排的异同,并从语言文化和影响市场规律的政治因素角度去讨论这三个市场环境中的营销活动,预测营销活动的结果。这样的教学可能较少地应用英语,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作用不高,但是,学生确实能够从语言差异以及文化差异角度去分析和理解商务活动,这实际上培养学生语言文化意识的过程,是为更好地推进双语教学打下基础的过程。

(二)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并没有非常清晰的教学模式,也没有统一的教学方法,但是,要提高双语教学有效性,要解决由于教学方法刻板或者与课堂教学不匹配带来的问题,还是需要教师们对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地探索。通过日常教学经验总结以及双语教学的进程发展,将教学方法的应用归为以下三类[9]64-67:第一,在双语教学开始阶段,学生可能无法立即明了书中的概念和内容信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将教学内容具体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脉络。在课堂上,可以穿插采用对话、分组讨论等教学方式,调动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二,在学生拥有一定的双语学习基础、明确双语教学的目的以及教学规律之后,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或者任务教学法,例如,在商务谈判教学中,将商务谈判的背景环境以及主要的事项作为学案发给学生,请学生自行准备,在课堂中进行模拟谈判并签署相关的合同协议,模拟谈判要求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即可以练习口语和听力,也可以直接营造双语教学环境,让学生进行讨论并预测与谈判相关的后续贸易情况并进行讨论;第三,在学生熟悉双语教学的规则并且对教学内容有自己的见解之后,可以尝试由学生自主组织课堂,选择教学方法,教师作为指导者和协助者,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使自主学习法成为双语教学的主要方法。

(三)改善双语教学条件

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发展需要完善的教学条件作为支撑,除了大力培养双语教学教师、聘任外教、重视教师本身作为“商贸人才”的职业能力发展之外,还应该重视教学环境的建设以及其他教学条件的补充。高职院校可以在校企联合办学的过程中单独为双语教学开辟实训基地,例如,进行市场营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阅合作企业与其他国家商务贸易的档案资料,进行修改,作为双语教学的真实案例之用[10]84-85;也可以请合作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进入课堂,作为助教,和教师共同开展双语教学;高职院校还可以在校内建立专门的“国际贸易模拟工作室”,搜集相关的案例并准备仿真的道具,使该工作室成为双语教学中随时可用的环境,还原国际贸易工作场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应该联合学生社团,将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等专业的双语教学联合起来,在学校定期举办相关的商贸竞赛等活动,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改革双语教学评价模式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的有效性判定需要靠一系列相关的教学评估方法来完成,传统的考试并不能作为有效的教学评价模式。建议高职院校对双语教学的评价方式进行修正或者重新构建评价模型。双语教学的评价模式如何构建,应根据各学校双语教学的发展状况进行,但是双语教学的评价模式应包含基本的几种评价方法:学生自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评、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客观评价。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双语教学是能够促进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但是双语教学在其进行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对双语教学进行调查和分析,寻找问题的根源,从学生、教学方法、教学条件以及教学评价模式等角度入手进行改进,才能够使双语教学真正发挥其教育价值。

作者:祝道才 单位: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国际贸易系

参考文献:

[1]严辉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2]堵楠楠.高职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南昌高专学报,2010(12).

[3]郝英丽.高职院校双语教学存在的主要误区及对策探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4]黄昊.高职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的误区及对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08).

[5]董海英.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为例[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6]江文.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研究[J].职教通讯,2014(07).

[7]姜桂娟,赵树敏,许继英.高职院校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5).

[8]许贻斌,谭玉兰,季丹,等.高职院校双语教学与学生素质提高的研究与实践———以《应用写作》等文秘专业课为例[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

双语教学法论文范文10

论文关键词:双语教学,价值

 

为了培养具有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人才,双语教学已经成为高校的热点话题,关于双语教学的理论也在不同深度的探讨中不断科学与完善,实践层面更是愈演愈烈。双语教学实践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是天津南开中学“双语、双文、双能”的教学模式。“双语教学势必有利于学生掌握两种语言;有利于学生理解、吸纳除本民族文化之外的其他发展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学生形成可用两种语言、文字进行思维,增加适应不同民族、国家要求的能力。因而 双语教学有利于使受教育者形成‘双语、双文、双能’的素养。”(康岫岩:2002)不仅提出了明确的教育教学目的,同时也为双语教学描绘了美好蓝图。可对于各地开设“双语实验小学”、“双语幼儿园”的热情不减,英语教育投入已高占教育经费的40%,各类英语等级考试 大行其道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英文论文翻译,普通话水平测试 却低调施行于部分院校或特殊领域,这些现象能否算做正常,再强化下去,双语教学究竟是培养人才,还是在扭曲人才。当我们的脚步越走越快,行程越走越远时,是否应该停下来想想,我们的目的地到底在哪,我们的行为是否已经偏离了我们的初衷免费论文中国学术期刊网。

一、国家法律法规体现了双语教学的地位和使命

首先,“双语教学”简单理解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我国目前主要是指汉语和英语)作为媒介的教学。其主要特征是,第二语言或外语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一般同时用母语和第二语言两种语言进行教学,也有完全用第二语言教学。2001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英文论文翻译,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

《意见》指出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可是除了个别领域有硬性指标外,基本是一种提倡鼓励的态度。同样的,“200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国家的通用语言是普通话,‘国家推广普通话’”,‘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用‘普通话’作为‘ 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这就明确了汉语普通话在教育教学的基础性位置,是最应该也是最有必要得到推广和重视的。虽然在2005年1月、2007年1月、2007年2月 和2007年8月,教育部多次发文鼓励和推动双语教学的开展,但汉语普通话的主体性地位是始终保持的,我们应该在推动双语教学的同时应该清醒认识到汉语普通话的第一位。双语教学的目的不是推广英语,挤压普通话。

二、双语教学要“以人为本”

双语教学确实能造就学贯中西、双语双能的复合型人才,他们的优势将在学习外语文献,吸纳外国文化中明显体现,同时在职场上也颇受青睐,表现得游刃有余。可是个人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沉重的,对于并不具备英语语言环境的中国人来学习英语,往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英文论文翻译,学生必须学好甚至是学精英语,才能踏实地走入“双语”课堂。为了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又必然会引入大量英文原著,那本土的优秀教材及其优秀著作的学习机会就会受到排挤。学生们每天说的,听的,看的都是英文。当一个人的语言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时,他 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也将随之发生改变免费论文中国学术期刊网。汉语的语音、文字、语法 传递的是汉民族认识世界的方式和价值判断。一个人对本民族文化一知半解,对于外国文化又是停留表层的人(大多数的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并非出于对英语文化的热爱),如何立根于世界。我们的教育强调“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那就应该在双语中充分开发本民族的个体潜能,绝不能暗淡了本色,要知识的增长,更要完整健全的人格。

三、国家、民族的兴盛需要保证汉语在社会生活的主导地位

语言是综合国力的要素,科学规划国家语言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汉语战略”已有构架,不只向国内还向世界推行汉语。“双语教学”的过热势头不是跟“国家汉语战略”背道而驰吗?马庆株教授提到的“汉语在产品上的使用”问题,恰是汉语在为民族品牌做贡献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英文论文翻译,同时产生经济价值,这对于民族自信心的提高 也具有重大意义。相反忽视本国语言的学习,减少本国语言的使用,不积极扩大本国语言的影响力,势必造成民族文化传承的断裂和综合 国力的下降。

总之,双语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尊重汉语教学的主体地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做到实现民族的振兴,并克服自身在师资、教材等方面的不足,走向更健康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康岫岩.双语教学的价值与实践模式[J].天津: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5):30-31.

[2]刘翌楠,宋柳.初探双语教学效果的提高——以微观经济学教学为例[J].成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6):87-90.

[3]彭泽润.制止英汉“双语教学”,从语言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J].济南:现代语文,2005,(1).

[4]张谦.中小学双语与双语教学:理念与模式[J].天津:教育科学,2002,(5):42-44.

双语教学法论文范文11

双语教学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与研究型教学有着较好的契合性,依托双语教学开展研究型教学是一种较新的尝试。文章以行政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课程为例,提出了以双语教学带动研究型教学的实践策略,并指出以双语教学带动研究型教学的对策。

关键字:

研究型教学;双语教学;行政管理

培养高素质研究型人才是现阶段我国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近年来,突破传统讲授型教学模式,开展研究型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要课题。而双语教学模式在引入新思维、新方法、新资料等方面具有优势,天然地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质,因而对研究型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本文旨在总结行政管理专业以双语教学推动研究型教学的实践经验,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研究型教学及其与双语教学的适应性

(一)研究型教学及其双语需求研究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授课过程中,它融合科研与教学于一体,教师凭借其自身的科学研究经验,在教学中以问题启发、专题研究、实证分析等多种方法,培养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研究型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它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型思维,帮助学生树立自主研究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研究型、创新型人才。我国教育部在2001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和2005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均强调,要开展研究型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研究必须是面向国际、面向前沿的,这就要求以双语为教学媒介,广泛涉猎外文资料,广泛接触学术前沿。因而,以双语教学作为研究型教学的基础和依托,是现代大学教学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对于需要与国际接轨的管理类专业、自然科学专业来说。

(二)双语教学及其研究本质双语教学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研究能力培养为目标。在大学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以两种语言、两种思维方式、两种文化背景之间的交叉、融合,使学生具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具创新的思维、更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能力。近年来,双语教学已成为我国高校中普遍应用的新型教学模式。由于它采用两种语言开展教学,授课内容也紧贴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因此在教学理念、方式和方法上都对研究型教学有益,表现在:教学内容以国外实践和学术新发展为主,跟踪前沿动态,培养学生前沿意识;外文教学资料丰富,特别是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有助于更新学生的研究方法;教学方法上,多采用教师辅助、学生主导的开放式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提升研究的主动性。可见,双语教学的本质就在于研究和探索,它与研究型教学模式有着内在联系。

(三)研究型教学与双语教学的结合目前,国内外有关研究型教学模式和方法的研究多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的专业培养中,人文学科的研究型教学研究相对较少。一般的研究性教学研究大多讨论研究型教学的内涵、模式分类、研究型教学方法及其应用等。而有关如何在双语课程中开展研究型教学的研究极为稀少,有关如何应用双语课程的优势对学生的研究能力进行培养的研究更为少见。这可能是由于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语言能力要求较高,而研究型教学对教师的科研能力要求较高,二者相加则难上加难。至今,我国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成果中,或者以研究型教学成果见长,或者以双语教学示范课为优,而专门的研究型双语课程建设的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尚未出现。行政管理相关专业是我国为适应公共管理的专业化、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培养现代化公共管理人才而设。要想在21世纪全球化进程中提高我国政府及公共部门的管理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实力,必须实现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也必须专注于培养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新型研究型管理人才。因此,在行政管理相关专业的双语课程建设中,加强研究型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应用意义重大。本文将以行政管理专业双语教学课程为例,总结多年来以双语教学推动研究型教学的实践经验,并提出一些设想。

二、以双语教学带动研究型教学的实践探索———以行政管理专业双语教学课程为例

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各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公共组织培养掌握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了解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从事组织规划与决策、人事开发与管理、公共政策分析与制定等活动,具备组织协调、公文写作、电子政务处理等多方面技能的专业人才”。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及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需求的推动下,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使学生掌握国际前沿的行政管理理论、实践和方法。为此,课程组所在的行政管理专业已成熟地开设了“管理实务”双语课程,同时在“社会保障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课程上也开展了双语教学实践。这些课程已成为研究型教学的良好载体,授课中研究型教学模式已成为教学的主导模式。

(一)以双语教学引导学生的前沿研究意识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必须与当前世界各国的公共管理实践动态紧密相连。在双语课程中,课程组紧跟各国公共管理发展趋势,介绍各国公共管理改革新问题、新挑战、新动向,并及时引导学生自主选取分析视角进行主题讨论,比如对欧元债务危机与福利制度改革的讨论等,其他问题如环境治理、养老金改革、医疗体制改革、政治选举等。这些实践问题不仅具有时效性,也具有持续性,有力地促使学生跟踪国际公共管理实践发展,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

(二)以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前沿研究能力在以上主题研究的基础上,主讲教师还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公共管理规律性知识。比如通过对美国政府债务上限调整的讨论,分析政府债务的合理规模和民主制度运行框架等;通过对欧元债务危机与福利制度改革之间的关联,分析政府与市场关系;通过对各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实践的分析,讨论养老金模式的经济效应及其背后隐藏的“公平”与“效率”价值取向等。这些讨论都紧紧围绕当前公共管理学术发展前沿,实现了由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同时,教学中,主讲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外文学术文献,通过对前沿文献的查找、阅读、跟踪、研究,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理论基础,为研究型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以双语教学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双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均以开放式教学为主。教学中,通过双语的主题讨论或情景模拟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发讨论、主动实践。学生可以从任何角度进行分析,主讲教师并不加以约束,也不给出具有倾向性的结论,而是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观点辩论,形成思想交锋。主要目的在于,形成头脑风暴式的课堂氛围,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比如,对养老金改革实践的分析,学生可以从经济学视角比较各养老金模式的优劣、分析人口老龄化与基金平衡的关系,也可以从分配正义、代际正义等伦理学视角进行分析。此外,思维与语言是不可分割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对思维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双语教学对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十分有益,实践中也增进了研究型教学的效果。

(四)以双语教学训练学生的研究方法双语教学中所使用的大量外文文献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前沿问题领域,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实例,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研究方法使用技能,比如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经济学与伦理学方法相结合、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结合等。这些方法的应用与实践问题紧密相连,相比传统的研究方法课程更生动、更具体,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

三、以双语教学带动研究型教学的展望

(一)注重双语教学与科研创新的有机结合以双语教学带动研究型教学,最终取决于科研创新的程度。从本质上说,双语教学仅是研究型教学的一个媒介,其最终目的是促进研究型教学水平提高,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因此,双语教学必须与科研创新有机结合,可以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将科研课题贯穿于日常教学,以问题带动教学,从而实现教学与科研相长。

(二)提升双语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一方面,应加强双语教师的研究型教学能力和方法培训,可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培训课程或研讨会,加强研究型教学方法交流。另一方面,应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以科研项目、论文和著作的绩效评价与经验交流促进科研创新。

(三)加强学生的外文应用能力学生的外文水平也影响着双语课程中研究型教学效果。因此应通过课程设计、学分制激励等多种方式,强化学生的外文应用能力,为研究型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卢德馨.关于研究型教学的进一步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4,(21).

双语教学法论文范文12

论文摘要:双语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触摸到相关专业学科的核心与前沿信息,还是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国际型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但对广大普通高等学校而言,双语教学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以“系统工程”双语课程为例,就专业课双语教学中存在的约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在语言课以外的所有课程中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双语教学对于学生与教师双方在语言上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开展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世纪挑战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重点。2001年教育部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我国本科教育应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尤其是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2005年教育部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又提出“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教育部近年来组织引进了大量国外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优秀原版教材,鼓励在有条件的学校开展英语授课或双语教学。各高校在此背景下对双语教学都提出了要求,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

双语教学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用语,其中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对象,而且是教学媒介部分或全部地运用到非语言学科的一种教学形式。近十年来,虽然在教育部颁布的系列政策的鼓励和推动下,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还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

一、现状与约束

1.教材的约束

教材选取的恰当与否是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目前国内普通高等学校双语课程的教材普遍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原版教材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触到纯正的英语。甚至在某些高校中,是否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已成为该课程能否被认定为双语课程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由于原版教材在版权、引进经费等方面的限制,使有些课程无法找到原版教材,或者已有的原版教材不适合学生进行双语学习。不同于国内教材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且逻辑性较强的编写思路,国外教材在编写中通常强调知识的全面性,内容具有较强的发散性。这对于习惯国内教材的中国学生而言,存在不小的思维障碍。同时,与国内教材相比,国外教材与国内高校的教学大纲不配套,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主讲教师如果忠于原版教材进行讲解就会与教学大纲产生背离,甚至无法完成教学内容。反之,如果忠于教学大纲,则会破坏国外教材的理论体系。再加上引进教材的配套辅导资料的开发滞后等原因,使双语教材成为限制双语教学开展的一大约束。

2.教师自身能力的约束

目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通常有三种模式:第一种为全英文型,即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师运用英文讲义,在授课时全部使用英语;第二种为混合型,即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师在上课时交错运用英语与汉语进行讲授;第三种为半英文型,即虽然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但教师在授课时采用汉语讲授。严格来说,只有第一种教学模式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但在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后两种模式,尤其是第三种模式反而成了使用最广泛的双语教学模式。

师资是决定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和广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娴熟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能熟练使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此外双语教师还应结合双语教学的规律和特点,采用合适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这都对双语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和挑战。目前大多数专业教师专业知识和英语基础都不错,但因为我国学生的英语大多数是重语法轻应用的“哑巴英语”,如果口语中汉语比例过重,就会减弱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而且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灵活方式就会无法使用,甚至连“简单的提问”都会变得十分困难。能熟练地在课堂上运用英语上专业课的教师还是很少,其口语表达能力往往无法达到教育部对双语教学的要求。双语师资匮乏成为制约高校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的一大瓶颈。

3.学生素质的约束

双语教学开展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最新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语言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双语教学不仅对师资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双语课程学习能力。也就是说,学生不仅应具备较强的外语语言使用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即具有使用外语学习较高层次专业知识的综合能力。然而,对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而言,其英语能力一般都十分有限,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一般都不高。在这种情形下,双语教学中就经常会出现虽然前期部分教师还是尽量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来传授专业知识,但是慢慢地就变成了去教学生英语,先教词汇、语法,然后再学习专业知识。虽然最后也学到了专业知识,但是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教英语,对专业知识无法深入讲解。总之,采用双语教学会使一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面临很大的困难,甚至影响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样就违背了教育部开设双语教学的良好初衷。

二、思路与对策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从2006年开始将“系统工程”作为双语课程,选择英文原版教材,对工业工程、物流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双语授课。笔者作为该课程的授课教师进行了4年的双语教学工作。系统工程是20世纪中叶才开始兴起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是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某些思想、理论和方法等,根据系统总体协调的需要,有机地联系到一起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管理工程技术。“系统工程”作为我院工业工程专业一门采用双语教学的核心专业课程,对提高学生素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触摸到系统工程学科的核心与前沿信息,而且还是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国际型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分析了目前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后,笔者结合自身的授课经验提出一些建议。

1.对引进的教材进行本土化修订

国内教材的系统性和强逻辑性与国外教材的全面性都是十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在选取双语教材时应当在两者之间进行平衡,即对引进的国外教材进行修订。最可行的办法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改编或选编国外原版教材和辅导材料。同时以国内著名学者和权威的教材作为参考,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有益补充。在进行“系统工程”双语教学时,我们采用的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影印版《系统与工业工程概论》英文原版教材。同时,考虑到国内外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差别与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还专门配备了由我院教师编写的《系统工程概论》中文教材做参考。

学生在掌握英语术语的同时也应该知道相应的中文术语。而且,国内外课程设置不同,某些内容需从中文教材中得到补充。例如国外“系统工程”的课程注重系统思想的培养,因此教材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但是对于一些具体的方法论,如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讲解不深,为此我们用中文教材予以补充。

2.提高双语教师的英语水平和授课技巧

为了使双语教学顺利进行,教师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尤其是英语口语水平。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授课的方式方法上多想办法,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我们在进行“系统工程”双语教学时,采用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方法。

在课程的前1/3阶段,中文讲授占较大的比例。这样可以减轻学生进行双语学习的难度,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以及用英语进行学习和交流的兴趣。此阶段英语大约只占30%左右,教师授课时要将重点、难点等学生难懂和困惑的东西用英语讲解后再用汉语重复一遍。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在课堂上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在课程的中间1/3阶段,英语授课的比例提高到50%~60%,同时,在课堂上增加了学生用英语讲解的环节,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程的最后1/3阶段,学生对于相关的专业英文术语已十分熟悉。同时,经过前两个阶段的练习,大部分学生都已经适应双语教学的形式同时能较好地自主运用英语,此时以英语讲授为主,占80%左右。如果学生程度较好,不妨采用全英语授课。

3.采用综合方法提高学生英语素质

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学院在教学计划的编排上就保证学生每一学期都有相关的英语课程或双语课程,从而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持续性和连贯性。此外,根据这几年双语教学的经验和问题,尝试按四、六级英语成绩将英语基础不同的学生区分开,对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将通过英语六级的学生分到双语1班,将未通过英语四级的学生分到双语2班,通过四级但未通过六级的学生自愿选择加入1班或2班。对双语1班,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上课英语比例不少于70%,在课下辅导时以中文教材进行辅导。对双语2班则以中文教材为主,辅以英文原版教材,教师上课英语使用比例为50%左右。采取了这一分班措施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极大的提高,对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已不明显,期末考试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可见,该方法在保证学生提高外语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本学科知识的接受能力。

三、结束语

双语教学在我国高等学校中起步较晚,由于我国特殊的教育环境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还存在误区。尤其对普通高校而言,要想成功实施双语教学还要走很长的路。总之,双语教学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在进行双语教学时,应立足于普通高等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态度,构建多层次、有差别、渐进的双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蔺丰奇.高校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03,(2).

[2]华正宏,钟锐锋.地方性普通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

[3]成晓毅.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模式初探[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

[4]韦红桦.高校推进双语教学的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