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副科长转正工作总结

副科长转正工作总结

时间:2022-02-05 02:27:21

副科长转正工作总结

副科长转正工作总结范文1

3月15日,步正发会长、陶小年副会长出席了中国自行车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届一次理事(常务理事)会,步会长代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对中自协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步会长指出,多年来自行车行业为国计民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特别是近几年,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中,以低碳环保为主要特征的自行车产业,在行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成为我国轻工产品增加出口、扩大内需的主力军。

与此同时,中自协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做好双向服务,引导行业科学发展,弘扬行业文化,助推转型升级,搞好自身建设,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因此,他希望,中国自行车协会新一届理事会能带领全行业深入学习十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强协会自身建设,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提高服务行业的能力,进一步健全完善民主科学决策制度,规范内部管理,继续建设好“学习型、创新型、奋发有为型”协会。

马中超同志在大会上作了中自协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回顾了四年来行业发展的成就,总结了七届理事会的主要工作,明确了中自协2013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思路。

随即,在第八次会员大会后召开的八届一次理事(常务理事)会上,马中超同志当选为新一届理事会理事长,郭文玉同志为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中国自行车协会)

王世成副会长会见陕西科技大学副校长曹巨江一行

3月11日上午,王成成副会长会见了陕西科技大学副校长曹巨江、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董继先和发展规划处处长陈福生一行。双方就进一步贯彻陕西省人民政府、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轻工集团三方共建陕西科技大学协议,促进轻工行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深入交换了意见。王副会长向陕科大成功进入到教育部中西部100所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小211)项目表示祝贺,并简要介绍了轻工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表示中轻联要发挥对院校科研单位的智力和科技支撑作用,为轻工行业培训大批高层次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提高轻工行业整体创新能力,构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轻工企业的持续发展。曹副校长表示陕科大愿意以此为契机,推动轻工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为轻工行业管理干部及技术骨干的在职培训和业务进修提供全面的智力支撑。

徐祥楠、于学军、孟琪同志陪同参加会见。

杜同和副会长出席第六次轻工专业市场建设座谈会

3月4日至6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第六次轻工专业市场建设座谈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杜同和副会长出席会议。会议主要议题是商讨中国哈尔滨国际轻工产业园的发展规划。

杜同和副会长在报告中阐述了国务院于2013年1月23日《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中关于构建循环型产业园的政策要求,根据《轻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中国哈尔滨国际轻工产业园发展规划制定提出了政策建议并对有关行业协会和地方轻工机构支持产业园建设提出工作要求。

近年来,随着哈尔滨市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到2010年,全市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首次超过重工业达到52%,到2011年,轻工业总产值占比达到54.4%。因此,加快发展轻工业是促进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是哈尔滨市经济转型的重中之重。

中国哈尔滨国际轻工产业园是以哈东地区商贸物流产业为依托,以辐射东北亚开拓俄罗斯市场为重点展开建设。中国哈尔滨国际轻工产业园的开发建设,将充分发挥特色工业示范基地在哈尔滨市经济发展中的载体和平台作用,努力把潜在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实现哈尔滨市改革创新、开放升级、综合开发、强市富民的战略目标。

副科长转正工作总结范文2

两组专家共对28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含计划项目)进行了集中复审,复审结论为: 12项推荐性国家标准继续有效,15项推荐性国家标准修订,1项推荐性国家标准转化。此评审意见需要中纤局批准后最后确定。

标准化改革怎么走?

杜树莹在主持会议的同时对标准化改革进行了通报:2015年我国启动了标准化改革工作,这次标准化改革按部门进行,中国纤维检验局是纤维标准国家改革的主管部门。标准化改革走到今天是必然。未来标准化改革应该是:政府主导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政府主导的标准力度和数量相对削弱,其余交给市场,制定一些更适合市场发展的标准,同时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

杜树莹指出,本次评审会是麻类纤维和茧丝的标准评审会,它是中国纤维检验局按照《国家标准委关于印发的通知》的部署和要求,组织全国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纤标委)负责对现行纤维推荐性国家标准和制修订计划项目开展集中复审工作,重点解决现有纤维推荐性国家标准中存在的交叉、矛盾和滞后老化等突出问题,为推动纤维推荐性国家标准向政府职责范围的公益类标准过渡奠定基础。

她强调,纤维推荐性国家标准集中复审工作,是标准化改革的第一步,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契机,可借此把现有标准重做梳理,把技术委员会归口的所有标准,按照国家要求,进行评估。形成废止一批、转化一批、修订一批的标准项目,同时要考虑与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协调性。

哪些标准修订、废止、转化、继续有效?

评审会主要从以下几点评估标准适用性:一是对于采标标准,有更新且适用我国情况的,应给出“修订”的结论;二是对于标准的内容与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情况相适应的,给出“继续有效”的结论,不适应的,应给出“修订”的结论。此外,本次评审会还有“转化”的结论。虽然方案中要求这次集中复审不要过多提出“转化”结论,但纤标委建议如若有技术委员会在标准体系中存在不顺的地方,可以提出“转化”结论进行梳理。

(一)麻类纤维

继续有效。GB/T 20793―2015《苎麻精干麻》等10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因技术内容指标设置合理,符合苎麻、大麻产业发展需要;试验方法先进合理,可操作性强,建议继续有效;20120661-T-424《精细亚麻》正处于报批审查中,技术内容合理,符合亚麻产业发展需要;20120663-T-424《苎麻纤维细度的测定 气流法》正处于报批审查中,测试方法设置合理,符合苎麻产业发展需要。

修订。GB/T 7699―1999《苎麻》等9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因编写格式不符合GB/T 1.1―2009规定和要求需要修订。其中苎麻品种经改良后纤维品质指标提高,原标准长度和细度指标需要进行修改;苎麻的剥制加工方法增加了机械剥麻,原麻外观质量发生变化,相应文字描述需进行修改;由于研发出新强力测试仪器,强力试验方法也需改变;加工工艺改变,建议调整为“黄麻”“红麻”;范围增加雨露麻,其技术内容需增加雨露麻的技术要求;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 2370;取样方法中样本量需要增加;根据生产加工的需要,亚麻棉易引起混淆,名称调整为“亚麻短纤维”;因相关技术内容如细度、产品分类需调整等方面的原因,建议修订。

GB/T 13833―2002《纤维用亚麻原茎》和GB/T 13834―2008《纤维用亚麻雨露干茎》两项标准编写格式不符合GB/T 1.1―2009规定,建议合并为一个标准,技术内容上包含原茎和雨露干茎,技术要求需对应调整,建议修订;GB/T 17345―2008《亚麻打成麻》,该标准已经修订,GB/T 17345―2016将于2017年1月1日实施,建议修订。

转化。GB/T 18146.1―2000《大麻纤维 第1部分:大麻精麻》,因大麻精干麻为企业过程产品,可制定团体标准进行调整,建议转化。

(二)茧丝

继续有效。GB/T 9176―2016《桑蚕干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丝绸产品的重要原材料,该标准规定了桑蚕干茧的分级分型、质量标志、检验规则等基础内容,是茧丝绸行业的重要标准,该标准已完成修订,于2017年1月1日实施;GB/T 9111―2015《桑蚕干茧试验方法》,该标准为GB/T 9176―2016《桑蚕干茧》的配套方法标准,标准中描述的选茧试验、切剖试验、解舒试验、公量试验、洁净试验等试验方法适应目前丝绸行业的生产经营与测试技术现状,可操作性强,建议继续有效。

修订。GB/T 10115―2008《柞蚕鲜茧》,该标准中的定等分级过于繁琐,修订中需重新设定梯度分明、可操作性强的分级指标,并且与GB/T 15268―2008《桑蚕鲜茧》中的分级指标协调一致,建议修订;GB/T 15268―2008《桑蚕鲜茧》,该标准中分级指标与试验方法需修改,现有分级过于繁琐,修订中需重新设定梯度分明、可操作性强的分级指标,将该标准中的试验方法整合入标准GB/T 19113《桑蚕鲜茧分级(干壳量法)》,建议修订;GB/T 19113―2003《桑蚕鲜茧分级(干壳量法)》,该标准需要修订,在修订中增加茧层率法、全茧量法与缫丝法,进一步提高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建议修订。

专家云集,研讨热烈

此次参与麻类纤维评审工作的专家有:成雄伟,中国麻纺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郁崇文,东华大学教授;郝新敏,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总工;杨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主任;田玉杰,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副所长;伍润辉,湖南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主任;赵庆典,武汉汉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工;沈丕华,湖南华升集团有限公司高工;冷鹃,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研究员;付成彦,黑龙江省纺织品检测中心总工;梁宁,云南省纤维检验局副局长;蒋敏,湖南省纤维检验局副总工;韩丽,黑龙江省纤维检验局科长;夏兆鹏,山东省纤维检验局高工。

副科长转正工作总结范文3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副会长陈大鹏、副会长杨兆华、顾问张莉,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信委副主任谢青,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质量处主任冯冠霖,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副秘书长卢丽丽,黑龙江省服装鞋帽行业协会会长、红博商业总经理王丽梅等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陈大鹏主持。

立足新方位 塑造新架构

2016年1~11月,规模以上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005.1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利润总额3454.7亿元,同比增长4.8%。具体而言,缓中趋稳、稳中有进体现为:一是重点领域运行质量稳中趋好,服装、家纺行业品质提升与品牌建设取得成效,1~11月销售利润率分别达5.6%和6%,好于全行业水平;二是行业发展动力加速转换,行业中等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应用率已超过70%,以红领集团、红豆集团为代表的行业大规模定制模式已有近200家企业应用。体验经济、共享经济、娱乐经济等行业“新经济”蓬勃发展,融合演变;行业竞争新优势正在形成,通过构建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全球化生产体系、以产业集群为载体的区域化生产体系、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的分布式生产体系,借助市场、资本、网络、品牌、文化、责任,将优势资源进行有效组织和高度协同,中国纺织工业正在构建体系化的竞争新优势。

“2016年,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一年,是中国纺织工业创新调整的一年,也是品牌建设不断接受考验,重构竞争优势的一年。过去的一年,纺织行业总体保持了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表示:“在新的历史机遇期,纺织工业应把握新契机、培育新动能,加快实现由传统产业向科技产业、时尚产业、绿色产业的转变,着力构筑夯实制造产业、时尚产业、科技产业三大板块,立足新方位,塑造新架构,发展新经济。”

他强调,品牌建设作为纺织强国建设的四大战略之一,作为“三品”战略的核心内容,对于新时期、新常态下的行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作用愈加重要。品牌与科技创新的联结更加紧密,对时尚消费的引领愈加重要,对中国文化的承载日渐增强,对行业上下游融合发展、产业链附加值提升的成效逐步显现。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对中国纺织纺织工业联合会以及纺织服装行业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表示:“品牌是纺织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关于加强纺织服装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行业协会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形成了推进行业品牌建设的新动力,通过召开品牌会议、开展品牌新标准以及品牌价值评价,为企业品牌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本次会议的召开,必将对总结纺织服装品牌建设,探讨研究新常态下品牌发展的新思路,推进供给侧改革、‘三品’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这对品牌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但是,品牌建设与l达国家相比,还面临着整体增长速度不强,缺乏知名品牌等众多短板,其实质是商业模式、品牌生态、设计能力等软实力的差异。未来一段时间,我们要把握新常态和新变化,培育新动能,特别需要在创意设计、质量管理等方面补短板,主动打造吸收增量,消费升级的总趋势,利用好变革的战略机遇,才能实现行业中高速发展,促进产业迈向新高度。

构建品牌体系 打造品牌强国

会上,2016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发展报告对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兆华从中国纺织行业品牌建设取得的成绩、中国纺织行业品牌建设现存的挑战和问题、中国纺织行业品牌建设未来方向三个方面对报告进行了解读。

“2016年,主动调整、创新突破、寻求转型升级成为行业品牌发展的主基调,品牌建设的内核更加清晰,品牌与科技、模式、渠道、资本、文化、时尚等要素的联结更加紧密。其中,转型升级的成效逐步显现;与科技创新的联结更加紧密;对模式创新的探索层出不穷;在资本市场的运作风生水起;对文化时尚的承载愈加浓厚。”杨兆华表示:“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必须要认清不足和存在的问题,目前自主品牌集中度低造成品牌认可度的不足;渠道成本与模式特索带来运营压力;综合人才匮乏成为品牌发展的掣肘;国际快时尚品牌的快速扩张挤压市场空间。”

面对未来发展,他指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品牌建设要落实《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的品牌工作目标任务,推动“三品”战略实施,以提高品牌竞争力、培育知名品牌、完善品牌服务体系、推进品牌国际化为着力点,推动制造品牌、终端品牌、区域品牌三大领域协同发展,不断提升品牌软实力,加强联合。

会上,为了进一步探讨和交流品牌建设经验,构建品牌强国,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股份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袁红星,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徐波,杰克缝纫机股份公司董事、总经理郭卫星,红博商业总经理王丽梅分别围绕“融、合、智、汇”进行了“融合纺织产业链 创领家纺新格局”、“产品与服务创造价值”、“‘智’动未来―智能设备助推服装智造”和“汇・双轮驱动零售创新”主题发言。

副科长转正工作总结范文4

第一条中层以下国家公务员(工作人员),是指市机关实施(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部门和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中,已过渡并确认为国家公务员(工作人员)的科(股)长及其以下职务人员。

第二条中层科(股)长及其以下职务的具体名称,按各部门(单位)“三定”方案确定的名称执行。

第三条中层以下国家公务员(工作人员)任职,必须坚持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符合国家公务员(工作人员)回避制度和一人一职的规定。

中层以下国家公务员(工作人员)不得在企业和营利性事业单位兼任职务。

第四条中层以下国家公务员(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任命职务:

1、新录用人员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

2、转换职位的:

3、晋升或降低职务的:

4、免职后需要恢复工作的;

5、其他原因需要任职的:

任职条件

第五条中层以下国家公务员(工作人员)晋升职务,须同时具备任职基本条件和资格条件。任职的基本条件是:

1、能坚定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2、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勤奋、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团结同志;

3、业务水平、知识学历、工作能力达到本职位《职位说明书》规定的条件、标准;

4、近两年年度考核定为优秀或近三年年度考核定为称职以上;

5、身体能坚持正常工作。

任职的资格条件是:

1、科(股)长应具备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任副科(股)长二年以上。

2、副科(股)长应具备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任科员职务二年以上。

3、科员职务应具备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具备中专、高中文化程度的,须任办事员职务三年以上;具备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须在机关工作满一年以上。

第六条新录用中层以下国家公务员(工作人员),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应办理任职定级,一般定为办事员,其中,大学专科以上文化、德才表现突出的,可任科员职务;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可根据其文化程度和原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时间确定相应职务。

第七条军队转业干部按安置部门确定的职务予以任职。其后晋升职务按上述第五条规定办理。

中层职务转任

第八条担任正、副科(股)长的国家公务员(工作人员),闲工作需要,可转任为科员,相应明确正、副股级。

第九条担任正、副科(股)长的国家公务员(工作人员),达到市机关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副职退二线年龄的,原则上应转任科员,相应明确正、副股级。接近科(股)长转任年龄的科员、办事员,一般不再提拔担任正、副科(股)长职务。

任职方法和程序

第十条冈职位空缺晋升正、副科(股)长职务,或按规定进行正、副科(股)长职位轮换,除国家规定的特殊职位外,均应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确定人选,然后再任命职务。确因条件特殊形不成竞争的职位,也可直接任命职务。

第十一条公开竞争选拔正、副科(股)长应根据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转发的《江苏省党政机关内部中层领导职位竞争上岗暂行办法》(吴人发[2000]字第5号)规定的程序及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制定竞争上岗实施方案,并附《职务任免(职数平衡)审核备案表》(一式二份),分别报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审核备案后组织实施,其中中层正职、组织人事科(股)副职和参照管理单位的中层副职报市委组织部审核,其他中层副职报市人事局备案。

第十二条直接任命正、副科(股)长职务,按下列基本程序进行:

1、结合年度考核,所在部门(单位)择优提出拟任职人选;

2、对拟任职人选进行考察,形成书面意见;

3、部门(单位)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确定人选;

4、填写《职务任免(职数平衡)审核备案表》(一式二份),按第十一条规定的分工,分别报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备案,经同意后,由单位发文任命。

第十三条科员、办事员职务的任命,由部门(单位)根据任职条件,在考核基础上,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确定所任职务,填写《职务任免(职数平衡)审核备案表》(一式二份),报市人事局备案后,再由单位发文任命。

第十四条中层以下国家公务员(工作人员)不再担任现职的,应办理免职手续,填写《职务任免(职数平衡)审核备案表》(—式二份),按任职管理权限,分别报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备案。

第十五条中层以下国家公务员(工作人员)任免职务,所在单位应填写《国家公务员(工作人员)任免呈报表》,其中新录用国家公务员(工作人员)任职定级的,填写《新录用国家公务员(工作人员)任职定级审批表》,经单位盖章后,归入个人档案。

第十六条晋升中层正、副科(股)长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工作人员),应进行任职培训。

任职工作纪律

第十七条中层以下国家公务员(上作人员)的职务任命,必须在各部门(单位)“三定”方案核定职数限额内进行,按照规定的任职条件和丁作程序,坚持标准,规范操作。注重优化国家公务员(工作人员)的队伍结构,有计划地进行补缺、轮换、晋升。

副科长转正工作总结范文5

高尚全 黎子流 乌 杰 柯茂盛 孟立正 辛树森

苏文川 熊建平 江绵康 李京文 王振中 钱达仁

等出席开幕式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顾秀莲为中国城市

经济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题词

周道炯会长致开幕词 韩正市长致欢迎词

王茂林第一副会长作主旨报告:以科学发展观统领

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刊讯 记者李翔报道: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与上海市城市经济学会主办的“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暨中国城市持续、协调、科学发展高层论坛”2006年9月8日上午在上海隆重召开。韩正、周道炯、王茂林、龙永枢、罗海藩、万良适、高尚全、黎子流、乌杰、柯茂盛、孟立正、辛树森、苏文川、熊建平、江绵康、李京文、王振中、钱达仁在主席台就座。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官员、各省市城市经济学会代表、学会理事、企业领导、专家学者及来宾共二百三十余人参加会议。杨重光、林凌、梅俊林、宁黎明、吴建行、张巨功、朱铁臻等领导同志和专家也参加了开幕式活动。庆典开幕式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龙永枢主持。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周道炯致开幕词。周道炯会长说,在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这一历史的重要时刻,共同探讨研究城市持续、协调、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和谐,是非常适时的,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国城市的发展战略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城市的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国家的经济繁荣服务,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服务,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服务。

(全文另发)

上海市人民政府韩正市长在欢迎词中首先对庆典活动在上海举行表示了衷心的祝贺,对学会二十年来在探索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新理论,积极推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促进中国城市合作,提高中国城市的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做出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努力和贡献表示了肯定。韩正市长说,这二十年是上海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上海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特大型城市发展之路。展望未来,上海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上海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自主创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把社会和谐发展放在更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从改革和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全文另发)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二十周年庆典之际,学会收到国家领导人、各地政府、各界领导和友好单位为大会发来的题词与贺信,大会主持人龙永枢副会长宣读了部分题词与贺词,他们分别是: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名誉会长李铁映的题词:“走中国城市化道路”。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名誉顾问顾秀莲的题词:“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推进城市经济发展”。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储波的贺信:“祝贺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成立20周年!城市是人类发展的载体,是现代文明的象征。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越办越好,为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做出新的贡献。”

另外向大会发来贺信的还有:丽江市人民政府、衡水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生产力学会、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海尔集团等。

中国建设银行辛树森副行长在致辞中向本次庆典和论坛的举办表达了良好的祝愿。她说,中国建设银行一向以支持国家基本建设为特色,坚持把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现代生活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和服务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今后,建设银行将进一步加强与学会以及社会各界的密切合作,积极探索新的机制、模式与途径来支持学会的发展,共同为快速科学地推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作出新的贡献,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不懈努力。

(全文另发)

为了迎接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成立20周年庆典,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开展了“实践科学发展观优秀论文”征集评奖活动,2006 中国“城市发展”摄影大赛和城市经济“优秀学术著作”评选活动。学会副会长王振中向大会宣读了“实践科学发展观优秀论文”、“城市发展摄影大赛”和“优秀学术著作”奖项及获奖名单。

万良适副会长主持了缅怀汪道涵会长的纪念座谈会。

在播放汪道涵老会长纪念录像结束之后,上海市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江绵康说,在诸多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课题中,汪老特别强调城市经济的重要性,他指出,城市的持续发展,城市经济是最重要的问题。他在专心研究的同时,还十分注意发现和培养研究人才,并与一些高层领导和著名专家经常切磋联系,促成了1986年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的诞生。他利用中国城市经济学会这个大平台,邀请众多的专家学者共商城市建设的大事、国事,研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前瞻性课题,从此掀开了我国城市经济研究的崭新一页。今天的庆典,正是对学会20年成就的一个全面总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国城市经济学会能有今天的发展进步,汪老的学术风范和人格魅力功不可没!

(全文另发)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第一副会长王茂林作了大会主旨报告: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王茂林副会长非常感慨的说,“20年前,为了适应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在王任重、汪道涵、马洪等一批德高望重的领导同志呼吁倡导下,在全国一些重要城市领导人的积极参与下,在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支持帮助下,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于1986年5月在上海宣告成立。今天,我们重聚上海这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正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美丽城市,隆重纪念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建会20周年,是一件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事。”

王茂林进一步围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些主要问题谈了以下几点意见:一、在城市发展方面,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研究提出一整套科学的中国城市发展战略体系,对中国的城市发展进行科学的战略指导;二、在城市化发展方面,必须适应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和世界城市变化的新趋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三、在城市发展政策方面,必须对城市发展的主要政策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快中国市制改革和创新的步伐;四、在城市经济发展方面,必须着力调整城市产业结构,继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创新带动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搞好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合作;五、在城市建设方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为先的指导理念,突出和保持城市的特色,真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六、在城市管理和城市社会建设方面,必须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善治”型的和谐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提高城市的和谐幸福程度。

王茂林说,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我们将团结全国的研究工作者、城市领导者和城市管理者以及各种研究团体,团结所有关心中国城市发展的志士仁人,努力探索中国城市发展的规律和理论,就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重点问题进行研究,拿出研究成果,为城市发展和城市领导决策服务,为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服务,为实现中国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全文另发)

罗海藩副会长和黎子流副会长分别主持了“中国城市持续、协调、科学发展高层论坛”。

高尚全副会长在《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改革》的演讲中指出,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起点。与过去相比,改革的环境有了很大的不同:我国改革初期采取的是先易后难、自上而下的方式,浅层次的、容易改的改革任务基本上已经完成,目前改革进入更深层次的攻坚阶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型国有企业改革、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等,都是下一步改革面临的重点和难点。改革依然任重道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继续加快推进改革。他特别强调说,为了确保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确保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必须加强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和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因此,加强改革的科学决策和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是改革开放顺利实施的保证。要防止某些权力主体或垄断利益集团假“改革”之名行“牟利”之实,直接对“困难群体”进行剥夺;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领域,要防止权力“寻租”的现象。对于在实践中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改革开放措施,要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这是对改革成功经验的肯定和巩固,也是少走弯路,降低改革成本的必要措施。

中国工程院院士、学会副会长李京文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演变趋势与城市群的建设及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为例》的专题报告。他在发言中谈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是21世纪中国城市群科学发展的领导力量。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实力最强大,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地区,是引领中国经济前进的巨大引擎。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是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产业,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其特殊的优越性,其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全国新型工业化的引擎,成为中国其他城市群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先导力量。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培育出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城市群,作为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空间依托,这是实现中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是贯彻区域统筹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克服和解决未来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的主要举措。

站在城市管理实践第一线的城市领导,就中国城市持续、协调、科学发展的具体模式吐露了自己的心声,太原市市长张兵生说,城市绿色转型,不仅仅是指传统工业化进程中资源型经济向加工型经济的转型,而是指传统工业经济向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即绿色经济的整体转型,也就是从自然资源依赖型经济向各类要素资源综合开发型经济转变、从传统工业经济向新型绿色经济转变、从传统城市化向绿色城市化转变。在题目为“创新发展模式,推进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演讲中,张兵生市长结合太原的实际,介绍了一些经验:第一个问题,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势在必行,亟需整体推进;第二个问题,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要以发展绿色经济为基本途径,以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为战略突破口;第三个问题,加快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绿色治理的主导作用,积极构建强有力的新型推进机制。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丁健在《城市发展的创新之路》的演讲中,围绕城市有限经营的创新要点,明确突出了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经营思想。城市有限经营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它是通过把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和人工生成资本及其相关的延伸资本逐步推向市场,进行集聚布局、结构重组和价值运营,由市场来调节资源的供需,从而实现城市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现代政府应该是“有限政府”,其主要职能是实行公共行政,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创造公共产品,因此在城市有限经营中,政府必须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即至少应该将经营性资产和部分准经营性资产推向市场,让市场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而市场无法实现资源配置的领域正是政府展现其资源配置能力的空间。城市有限经营是追求社会、经济、生态综合利益的最大化。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政府不仅要增加公共物品的供给,满足社会需求;并且通过制度来约束私人主体的经营行为,削弱其在经营中产生的负面影响,保证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平衡与社会的稳定。

副科长转正工作总结范文6

6月14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主任步正发,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副主任陶小年一行到山东省轻工联社调研。

在调研座谈会上,联社直属行业协会、科研院所负责人汇报了本单位、本行业基本情况和开展的主要工作。步正发会长和陶小年副会长对山东联社近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下一步联社和行业协会如何适应新形势、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提出了要求。

步正发会长指出,山东轻工集体行业一直走在全国轻工行业的前列,无论是家电、塑料等新兴行业,还是家具、皮革、工艺美术、五金等传统行业都在全国同行业名列前茅。山东联社面临新情况,克服了诸多困难,工作很有成效,走在了全国轻工行业的前列。努力为行业企业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认真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品牌和产业集群建设、展会、培训等工作,积累了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步正发会长强调,目前轻工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廉价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资源环保约束强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品升级换代。随着新一届政府职能的转变,将有更多职能转移到社会组织。联社和行业协会要适应新的变化,认真履行双向服务职能,创新工作思路,争取政策支持,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

陶小年副会长在讲话中对山东联社的职业技能培训、检测、展会、信息服务等工作给予肯定,要求联社和行业协会加强与轻工业人才交流培训中心的沟通合作,进一步做好行业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拔,为行业和企业培养输送更多高技能人才。

钟苏华主任对步正发会长一行到山东联社调研并看望大家表示衷心感谢,要求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好步正发会长、陶小年副会长讲话精神,加强与国家行业协会的沟通联系,保持优势,不断创新,练好内功,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搞好行业企业服务,努力完成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省联社监事会主任柴本成、省联社副主任周新瑞、机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了调研座谈会。

副科长转正工作总结范文7

江西抚州临川,是王安石的家乡,也是曾巩、书法家舒同的故乡,素有“临川出才子”的美誉。至今,江西每年考取清华、北大的生员中有30%来自临川。临川,又分古临川和新临川,王安石当年的故乡正是抚州东乡县。

这里不仅出文化名人,也出推崇文化的商人。新赣商,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国龙就是位很有故事的企业家。新世纪之初,谢国龙放弃了副县长的职务,由仕而商,投身商海,转眼十年,其所在公司是当地的纳税大户。谢国龙成功地完成了由仕而商的身份转换,这其中,王安石给了他很多思想资源。

由仕而商 勇于改变

在谢国龙的眼中,王安石是一个锐意革新的法家人物,他把王安石的思想核心总结为一个“变”字。王安石身处的时代,内忧外患,没有大丈夫情怀不足以谈革新,成败另当别论。谢国龙自幼受到王安石文化熏陶,他的家距离王安石故里只有10华里,常去瞻仰古迹,流连诗文,是他的人生快事。

当初,谢国龙弃官从商,也有很多朋友不理解。回看过往,1976年江西抚州师范学校毕业后,1976年9月到2002年2月之间,谢国龙先后在江西省东乡县任乡干部、党委委员、镇长、镇党委书记、副县长,本来已经是位人情练达的基层官员,为何要投入到一个自己陌生的医药行业呢?

谢国龙笑着说,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都需要这时代的人有变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古今一理,他推崇王安石的经世致用精神,为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决定拼搏一把。因此,才有了2002年3月至2005年4月,他在江西泰丰制药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的尝试。2005年5月至今,他在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

王安石的现实意义

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谢国龙所在的科伦药业,有“科学求真、伦理求善”的价值诉求,但是,作为江西分公司的副总,谢国龙要让这个中西合璧的理念落地生根,王安石文化就成了近水楼台。谢国龙把王安石看成是企业文化构建的大宝藏。

要求员工阅读王安石的原著,显然不现实,谢国龙需要从王安石的思想中抽离出简单易懂的概念,传递给公司的员工。比如,王安石变法的基本诉求是“富国强民”,那么,这就可以和产业报国的理念相结合,塑造员工高远的视野和情怀。

副科长转正工作总结范文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给我这次难得的参与竞争、接受挑战的机会,感谢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帮助和支持。

今天,在竞争上岗这个庄严而神圣的时刻,我认真、诚恳地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自己的基本情况,让大家对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叫xx,今年35岁,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副主任。1996年我通过参加全国高考,进入济南陆军学院学习步兵分队指挥专业,XX年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任战术教研室教官、训练部参谋,XX年10月,转业至街道办事处,先后任党工委秘书、政法科副科长、政工科副科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副主任。

自XX年1月4日到街道工作以来,已整整6年了。6年来,在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下,我较快地实现了由一名军人向一名公务员的转变,较好地完成了所负责的各项工作,6年来,在街道办事处这个大家庭里,我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得到了锻炼,不断的成长。在任党工委秘书期间,我注重发挥自己的特长,注重向领导和身边的同事学习,注重业务知识的积累,很快适应了地方工作,文字表达能力有了长足进步;在任政法科副科长、政工科副科长期间,我积极配合科长的工作,结合自己所担负的任务,大胆管理,勇于创新,扎实工作,组织协调能力进一步提升;在担任人社中心副主任期间,我积极学习业务知识,注重加强与辖区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不断提高服务驻区单位、服务社区居委会、服务辖区居民的能力和水平,带领所属人员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XX年,按照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部署,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十年耕耘·东风正劲”办事处成立十周年庆典、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全区第五届全民运动会、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和街道武装部正规化达标建设等相关工作,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较好地完成了所担负的工作任务。XX-XX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机关工作者”,年度考核均为优秀等次,XX年被评为“创先争优先进个人”,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军区司令部、省军区政治部联合表彰为“山东省基层武装部达标建设标兵个人”,XX年被评为“优秀科室负责人”。

我个性比较沉稳,不善张扬,为人本分,随和大度,时时处处以“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工作中,尊重领导,团结同志,真诚待人,顾全大局,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我曾经在部队带过兵、在军校当过教官、在机关任过参谋,十多年的军旅生涯坚定了理想信念,磨练了意志品质,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雷厉风行的作风、服从大局的意识和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对待工作从不讲条件,从不计得失,总是尽心尽责做好领导交办的每一件事,总是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完成好所担负的每一项工作。

我始终认为,科室负责人不仅仅是一个工作职位,更是责任和义务的代名词,它既体现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信任和重托,也凝聚了同志们的希望和厚爱。几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感到,机遇和挑战并存,付出与回报同在。作为一名科室负责人,就是要以共同的目标团结人,以有效的管理激励人,以自身的行为带动人,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共事讲团结,办事讲效率,用真情和爱心去善待每一位同事,给他们一个宽松的发展和创造空间,力争在服务中显示实力,在工作中形成动力,在创新中增强压力,在与人交往中凝聚合力,把自己所负责的单项工作创造出一流的业绩。

如承蒙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让我走上责任更大的工作岗位,我将迅速进入工作角色,努力用一颗火热的心,勤学、苦干、自律、创新,迅速完成由独立工作向组织协调,由“领导交办,办就办好”向“怎么去办,怎么办好”的转变,用在部队养成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培养自己观全局、想全局、顾全局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服务驻区单位、服务社区居委会、服务辖区居民的质量和水平,从所担负的工作实际出发,当好参谋,搞好协调,做好服务,履好职责。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我到街道工作已6年零1个月,我热爱这个心齐劲足、干事创业、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的集体,热爱我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热爱我所经历的每一个岗位,热爱与我朝夕相处的每一位同事。我会为我们的每一次成功而欢呼,也会为我们的每一点失利而叹息,我已深深地融入了这个集体,我为能够在这样的集体工作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为街道各项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是我的理想和愿望,不管这次竞职能否成功,我都将服从组织安排,继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努力为街道整体工作再上新水平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副科长转正工作总结范文9

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发表和平通电,“请各方即日罢兵,以纾民困”。9月19日,东北军开入关内,开始武装调停中原大战。随着晋、冯两大集团军事失败,东北军逐步控制了华北。兑现承诺,随即将冀、晋、察、绥四省,北平、天津、青岛三市的军政交由张学良统辖。但是,对于铁路的管理权,国、奉双方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争夺的主要目标是贯通南北的两条铁路交通干线。

其一是津浦铁路。津浦铁路起自天津,终至浦口。由于长江的对岸就是南京,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南京政府很快就拼力争夺过去。另一条是平汉铁路的北段。

张学良部顺利接收

平汉铁路“自北京之卢沟桥,直达汉口,绵亘直豫鄂三省,计一千二百余公里,约合二千一百零八华里,为我国中原贯通南北唯一之大干线,实腹地交通之要道也。”平汉铁路沿线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平汉铁路的北段尤为重要,特别是山西、河北大量的煤炭和河南的大宗农产品都是经由该路运输,客货运业务十分发达。这对于南京政府和东北军都是一项大有可图的财源,更不要说军事意义上的重要。因此,建路以来即是兵家必争之地。

当时,平汉铁路北段的管理权为平汉铁路北局。此时东北军已经接收到新乡地界,平汉铁路黄河以北的部分也在其掌控之内。所以,9月23日,张学良就任命葛光庭为平汉北局局长,随即任命郭恩海为副局长,并于10月初正式接收了平汉铁路北局。

葛光庭(1880—1962年),字静岑,安徽省蒙城县城关北大街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考入安徽武备学堂。毕业后选为公费留学生,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回国后任保定军官学校炮科教官。民国初年,任陆建章部参谋长,第四混成旅旅长。民国12年11月,一度任孙中山陆海军大元帅府高级参谋。民国19年初,任内蒙古土默特旗公署总办。

郭恩海,字惠舟,1885年生,辽宁省义县人。他曾在东三省讲武堂就读,后转陆军二十九师军官团学习。1920年7月任黑龙江省骑兵第一旅第一团第一营营长,后历任东北军团长、旅长等职。1925年冬,郭恩海任兴隆店(三方面军团大本营)警备司令,后又任三、四方面军团守备司令,兼任京汉北段铁路局长。奉鲁军设立“奉直鲁交通副司令部”时,郭恩海兼任副司令,三、四方面联合军团司令部副官处长。1927年8月30日任京奉路护路司令,1928年6月22日,任东北陆军警备总司令,还任东北军交通司令。后又在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任运输方面的负责人。1929年,东北军正式缩编后,郭恩海任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公署少将参事,后又任司令等职。

葛光庭和郭恩海接收平汉铁路北局后,“所有职员令其照常工作”,铁路运输逐渐恢复。

南京政府同样觊觎

此时,南京政府铁道部的目光也盯住了平汉铁路北段这一重要的运输干线。

时任铁道部长孙科,是孙中山长子。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7年任第一任广州市长。1923年、1926年两次再任广州市长。1927年3月任常务委员与国民政府常务委员。1928年10月任铁道部长。

孙科任部长后,宣布以“管理统一”、“会计独立”两大原则为“铁道施行方针”。而统一路权就是“管理统一”的重中之重。东北军接收华北后,他就急急切切地要“拟派员分别接受各路”,并拟定了南京方面的接收人员名单,去征求吴铁城的意见。

吴铁城(1888-1953),政要。1921年任孙中山大本营参军。1924年任参军长。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第十七师师长。1927年后追随,历任第三届中央执委,国民政府立法委员,南京总理陵管理委员会委员。吴铁城是当时南京政府的重要人物,游说张学良率东北军出关援蒋,他是南京方面的代表。同时他也是张学良与南京方面的联系人。

接到孙科的电报后,吴铁城去找张学良商量。张学良不同意孙科的主张。张认为既然已经承诺,入关后的“平绥铁路局长、平汉铁路局长、正太铁路局长、沧石铁路局长”可由自己“先派人后保荐”,所以,孙科应对张安排的铁路局长“加委任之处”。吴铁城复电孙科后,孙科只同意张委任的曾广勷为平绥路局长,但平汉北局等其他三局的铁路局长仍要派南京方面的人员接任。

张学良没有理会孙科的意见,仍按自己的既定方针办,平汉铁路北局依旧在葛、郭的主持下照常运转。

9月24日,平汉铁路南局的局长何竞武按照孙科的旨意,准备派员来北平接收平汉铁路北局,以合并南北两局,统一平汉铁路。

9月25日,孙科致电吴铁城,说南京方面接收人员“前赴平津,计期约需旬日”。吴铁城复电孙科告知,张学良早已派人接收了平汉铁路北局等华北的铁路。并认为这只是“为应付大局起见”,“暂时通融办法也”。

没有办法,孙科以“路政不可一日无人”,“并已电张长官,仍恳协助指导,及通饬平津各部知照。”勉强同意张学良暂时派人接管平汉铁路北局。9月29日,孙科又电告吴铁城说,“则军事稍定,于行政统一”,“一路两局一局两长之情形,固万不可有此意,务请兄转陈汉兄,求其谅解,是所盼祷。”

国奉之争拉开帷幕

从表面上看,平汉铁路北局的各项工作一切依旧,暂无风波。然而,铁道部对合并平汉铁路的计划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事情很快就有了发展。孙科计划用调走葛光庭局长,取消平汉铁路北局的办法,从而将整个平汉铁路完全掌握在南京政府手中。

10月22日,吴铁城致电张学良,“铁道部拟调平汉路(北段)铁路局长葛光庭任陇海局长”。葛光庭自任北局局长后成绩斐然,正处于雄心勃勃之际,对于铁道部的突然拟调,他大为不悦,拒绝调转。葛立即回电吴铁城:“弟任平汉尚未一月,即拟调长正太,在部长意见,仍属厚我。在弟之地位,实等左。况正太现仅管理数站,将来中央预谋统一难免又为牺牲,此弟所未敢轻于尝试也。弟自接事后,收回车辆,疏通货运,路线虽仅半途,日入已达三万,功不敢居,过亦幸免……”请求继任北局局长。

张学良当然也不肯轻易放手,他于本日复电吴铁城,请吴向铁道部孙科“尽力说项,俾缓更改”。

10月28日,吴铁城电告孙科:“查东北军进占平津之际,平津中央机关接收事宜,业奉主座电,准由张副司令先行派员办理,以一事权,而利军事。兹承主座命商汉卿兄将前委接收平津中央各机关人员,分别呈咨请中央正式任命,以重职守,而符政制。兹汉卿兄电荐”“葛光庭为平汉铁路管理局长、郭恩海为副局长……并希察照办理…”吴铁城告诉孙科,这是有言在先,早就答应张学良的。

孙科见此,也只能后退一步,在10月29日电告吴铁城,“昨接汉卿兄电,请委各局长,当复电云”华北平绥等,“均如命照派。惟平汉一路,因受军事影响,南北尚未通车。俟全线贯通,再行办理。”

张学良初战告捷,他委派的四个铁路局局长中有三个局得到了南京政府的正式任命,葛光庭的拟调一事也暂时作罢,待全线通车后再议。

中原大战时,平汉北路的黄河铁路桥屡被炸毀,全路交通发生阻碍。自张学良派员接收北局后,立即积极恢复全路交通,並加工赶修黄河铁路桥。至10月30日,该桥已完全修复。北局当即派车一列,开至该桥修复试车,结果安全通过。于是电告湖北省主席何成濬,磋商平汉全路通车。新乡驻防军石友三总指挥原来曾扣用车辆,约有货车三百辆,机车十辆。后经派员接洽,商妥即刻放还。与此同时,平汉北局准备加编车次,增进收入。至此,平汉路由郑州北上车辆,凡属于军用者均可直达新乡。平汉路形式上虽未全线通车,但事实上也可以算是通车了。

按照10月29日孙科在电报里的允诺,既然平汉铁路具备了全线通车的能力,铁道部就应该对葛、郭正式任命了。然而,孙科却食言了。事情的发展陡然逆转。

11月1日,东北司令长官公署秘书长吴家象致电张学良:“顷接葛光庭郭恩海等阳电一件……查津浦平汉交换局长消息传来,我方已将津浦北段迁就先交与铁部管辖,而本路南段何局长竞武,江日过河至新乡带有职员多名,接二方面军车辆,并驱逐段长,更换站员……强硬态度……”何竞武以粗暴的行动,来试探东北军对铁道部合并平汉铁路的反应。

葛光庭、郭恩海并没有受到干扰,他们采取免收加价、扩充客货军运输车等措施,继续搞好北局,筹划全路通车,因此,也深得北平民众之好评。

再行拟调故伎重演

博弈的又一个回合开始了,孙科还是用调离葛光庭的办法,来达到将平汉路北局划归南京方面的目的。

11月9日,吴家象又致电张学良:“部中突欲将葛局长仍移长正太,此事关乎个人者小,关于军运及南北大局者实大,孙部长受人蛊惑,置津浦平汉迁就原意于不顾,更调靡常,乃多年之故技……”

铁道部执意合并平汉铁路,并决定把总局局址设在汉口。平汉北局前途渺茫。于是,11月9日早八时二十五分,平汉北路副局长郭恩海乘车赴天津面见张学良,请示应对孙科、保住平汉北局的办法。

11月10日上午十时,郭恩海由津返平,在车站与记者谈起有关平汉路北局路权问题,说前允诺将平汉路让与东北军方面整顿,近日铁道部又更前议,张学良殊为诧异等,言语之中透露出张学良并非愿意移交北局之意。

11月17日,北平总商会就铁道部计划将平汉北局并入南局,局址设在汉口一事,致电“南京中央党部、国民政府蒋主席、张副司令、行政院钧鉴;铁道部勋鉴”,认为“平汉铁路成立卅余年,为全国交通之枢纽,亦南北转毅之孔道,其形势冲要,实以北平为中心。路局驻在地点,亦以北平为最宜”。如果“南迁汉口,去繁就简,舍本逐末,未有不旷日费事者也……伏乞昭鉴愚诚,收回成命,恒山漯河,同沐恩光。”北平总商会的致电,对于巩固东北军在平汉铁路北局的既得利益是非常有利的。

出于对平汉铁路军事意义、经济价值的考虑以及民众呼声的压力,迫使铁道部又设计出一个折中的方法,就是把平汉铁路局改为委员制。委员制即“委员会设委员长一人,委员四人”。“此种制度实为政治的产物,籍以调和各方政治势力。”委员制能够使铁道部达到接收平汉铁路北局的目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东北军的参与权力。

对于铁道部做出的妥协与让步,张学良不得不部分接受。但是,就总局局址是设在汉口还是仍设在北平,争斗双方又出现了分歧。

11月22日,郭恩海致电张学良:“闻铁部拟该平汉局为委员制,志在统一全路。惟总局仍须设在北平,委员长一职事关统筹全局,于将来我方军事饷糈,均有密切关系。拟恳钧座力为主持……”

对于铁道部要接收平汉北局,并把总局设在汉口的决定,在北平各界必然会产生很大的震动和影响,特别是平汉铁路北局职员的情绪。这不能不使北局首长特别的重视。为了稳定职员队伍,搞好铁路运输,力争将总局局址设在北平,12月1日,平汉北路副局长郭恩海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说:“本路局长葛光庭,日内将随张副司令自南京返平。关于葛局长调任消息,外间传说纷纭。葛局长在京亦有电来,铁道部初拟调葛为正太路局长,继又拟调平绥路局长,后来又拟调胶济路委员,又拟调铁道部次长,最后复有平汉局改委员制,北平汉口两局合并之拟意,皆未成事实。本日中央要员吴铁城来电,亦云所传调任各处之说,悉不足信,大家应安心任事云云,本人及葛局长皆奉张副司令命令而来,调任与否,张副司令与蒋主席间自有一定之商议……

恩威并受同意移交

1930年11月12日,张学良就华北善后等问题去南京与磋商,受到空前热烈的欢迎、极为隆重的礼遇和接待。他到下关时,有文武官员(文官简任、武官少将以上)数百人迎接,江中布满军舰,鸣礼炮19响;入城时,沿街布满欢迎标语;在国民政府纪念周上,主持人介绍张学良对助蒋统一的贡献,蒋又亲自作欢迎词等等。最让张学良受宠若惊的是,竟以对等的身份,而不是以对待下属的方式迎接他。此次南京之行让张学良感到春风得意,无尚荣光。所以,12月6日张学良返回天津以后,对移交平汉北局也就不在利益上多思了。

12月9日,张学良出面致电北平总商会,“前为平汉路局南移事,经电行政院铁路部,代请从缓”,“转知各界查照为盼。”藉以安慰北平总商会及全体市民。

12月11日正午十二时,先前随同张学良去南京的北局局长葛光庭由天津返回北平。12日晚,葛光庭在北局会见记者。据葛讲,此次赴京,与铁道部接洽较为圆满,铁道部委葛为胶济路局长,拟定日內交接结束,即赴青岛就职。至平汉路局是否南迁,尚不详细。

葛光庭还谈到,在天津时,北平总商会曾派代表晋谒张副司令,请求中央勿将北局南迁,藉以繁荣市面。张学良副司令答应一定转达。

至此,平汉铁路北局的移交工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12月12日,平汉路南局发表局令,凡前任局长谢宗周所委任的员司一律停职,停职者计达二百余人。前任局长谢宗周,就是葛、郭接收平汉铁路北局之前阎锡山的局长。现在平汉路南局不通过北局现任局长就下令将“凡前任局长谢宗周所委任的员司一律停职”,也就等同于北局已归南局领导了。这种强硬的态度、急切的心情、无视北局局长的傲慢,已经可见一斑了。

12月13日上午七时,铁道部新任命的平汉路局驻平办事处长郭沣抵平。下车后,他即赶往北局拜访局长葛光庭,二人面谈多时。正午十分,葛光庭在东兴楼设宴招待。郭沣向记者透露,他此行系代表何競武前来视察平汉路通车情形,並无其他任务。

12月14日,张学良致电“南京行政院院长,铁道部孙部长……日来北平各业纷推代表来津,陈请谓,年来平市十室九空,若再将数十年来常设之机关迁移他去,盖令人心惶惑,务恳饬令平汉路局暂缓南移等语,环察各方,情词确系,十分迫切,可否令缓移汉,以维平市现况……”

然而,南京方面无视东北军的意愿和北平民众的呼声,15日,何竞武仍按计划北上。

何竞武,曾任陆海空军总司令副官长。1930年中原大战期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官处处长。后任铁道部平汉铁路管理局局长。

其实,从1929年3月的蒋桂战争爆发,到1930年的中原大战结束,新军阀混战不已,兵连祸结,国无宁日。的“一统天下”并没有真正统一,铁路管理也就没法统一起来。“铁道部名为管理全国铁道的机关,可是能完全管理的,全国中不知有几条铁道?”“中央和民国政府的行政令仅在‘中央军’辖区生效,其他”地方实力派“控制的地盘处于独立半独立状态,对中央‘集中’铁路管理权”“的‘行政令’不买账”。

面对这样的现实,铁道部长孙科深感自己的话语威力甚微,对能否顺利接收北局心里没有十足的把握,于是他抬出。12月16日,孙致电张学良;

“平汉局移汉,以该局接近首都,便于指挥监督,且系奉主席令办理,敝部未便擅更,请即晓谕各界以免误会。”

的命令使张学良态度开始发生了改变。

12月18日下午,张学良复电孙科:“奉悉已令葛委员长光庭,即日将平汉北段移交,并遄赴胶济局”。

为了敦促平汉北局尽快移交,12月19日,亲自打电报给张学良:

“牯岭

中正皓,已兹为整理平汉路政,已饬该局何局长竞武趋见,希详赐指导,并希转知葛静岑兄即日交卸,速赴胶济路新任为荷

国急

中正皓已印”

同天,孙科也致电张学良:“调葛君光庭充胶济路委员长令已发表,请饬该员将平汉北段早日移交,并速赴胶济路任事”。再次垂促葛光庭赴任。

12月20日,孙科又复电张学良:“令葛光庭将平汉北段移交,维护路政统一,交通至深纫感……特电复谢。”南京方面的一再催促,使得已取得华北军政最大利益的张学良终于彻底答应交出北局。

12月21日,张学良致电:

“急 牯岭

蒋主席钧鉴,密、皓电敬志,关于平汉交替一事,遵已转令葛局长光庭知照,谨电陈复

张00叩(马)行秘印”

张学良明确复电,答应移交平汉北局。同日,何竞武北上,赴郑州清理车辆后,即至北平接收北局,统一后的平汉铁路总局设在汉口。

12月23日,得知北局南迁决定的北平总商会再次致电张学良,恳请“保留平汉北局,不要南迁……请转中央收回成命”等,然而大局已定,移交北局、局址南迁都已不可更改。

结束拉锯正式移交

12月25日,平汉路南局局长何竞武奉铁道部命令来北平接收北局,凌晨一时十分搭特別快车到达北平,随员十余人。葛光庭郭恩海及平汉局总务处长等人到站欢迎。何竞武在站內对记者讲,他此来系奉铁道部命令接收平汉北局等等。早晨八时二十五分,何竞武赴天津拜谒张学良,就北局移交问题请示张副司令。

12月30日,张学良致电住在国民饭店的葛光庭:“……胶济路萨委员长经返部任司长职,该路事务乏人主持,请饬葛委员长早日将平汉北段移交,即遄赴胶济局任……”张学良同时电告孙科:“已令葛委员长光庭即日将平汉北段移交,并遄赴胶济局”。孙科立即回电:“……请饬葛委员长早日将平汉北段移交即离,赴胶济局任,互为盼祷”。孙科接收北局的心情真是急之又急,唯恐夜长梦多,东北军变卦。

1月5日,就北局移交的具体时间和程序,葛光庭复电张学良:“……光庭本定于徽日交卸,因元日至五日恰值新年假期,员司均不到班,故未能如期办理,兹拟蒸日移交,庶可将一切手续从容整理……”

1月6日,北平总商会又一次致电张学良,以“北平民生亟待救济,市面亟待繁荣……平市百万人民之呼吁”为由,恳请平汉路北局勿移汉口,以慰民情。并指责铁道部“罔恤民意,坚主迁移,是诚何心”,“世人尚知移局之议,无益于汉,有损于平”,然而铁道部“置萧条臻极之北平于度外,摈百万人民请愿之不理……”,此时此刻,这呼吁已显得非常的微弱无力。北局移交已是板上钉钉,无任何回旋余地。

在正式移交前夕,还有一个小插曲值得一提。何竞武1月7日致电张学良说:“平汉接交职,亲谕后,即准,葛局长函称徽日移交,嗣又改期蒸日方能移交,兹又与郭副局长恩海晤谈,面称本人未亲钧座诏令,到时不能移交等,请究应如何办理……

1月9日,张学良只好电告“北平平汉路郭副局长”,移交北局,“以令员局长交代,该副局长切自自应随同交代。”

1月10日,郭恩海复电张学良:“天津张副总司令钧鉴汉密,平汉何局长竞武,到平表示北段军运紧急,本人每不接洽,拟留恩海在平办理,且出我方友人函件,并派员屡次挽留,不许离局,就表面上观察,欲表示好感,但如此办法是否相宜,恩海去就两难,尤恐招恋职之嫌。优思恩海叨受钧命为副局长,应与葛局长同其进退,现拟本月十日议与葛局长同时交代后,并拟剋日赴津。”

1月10日,经过几番拉锯,北局终于移交。《盛京时报》以“平汉铁路北局接收——员司照常工作以待后命”为题目,描述了移交时的情形:

“北平讯云,平汉路局业于十日上午由平汉局长何竞武接收,俟各处卷宗完全接收后,即实行返汉,全路员司照常工作,听候命令,驻平办事处即由新任处长葛沣着手组织……

接收印信平汉卷宗何竞武于十日上午十一时偕同平汉路局驻平办事处长葛沣以及路局秘书萧林各处处长等十余人,分乘汽车赴平汉路局,”“前任局长葛光庭副局长郭恩海则于十一时前到局,旋何等到来,当由葛郭等迎入局长室休息。葛郭两氏即将正副局长印绶亲自交付何氏收执,至十一半,即召集路局员司在礼堂训话,全体员司千余皆参加,礼堂狭隘,以至拥挤不堪。

召集训话开会后,首由葛光庭氏致辞介绍云,平汉路局铁道部近令南迁汉口,并令何局长来此接收,”“何氏当致训词……”“至此何葛郭等相继外出,在大门前与全体员司合摄一影,以示纪念,摄毕何氏复此立致辞云,葛局长已经铁道部调任胶济路委员长,郭副局长亦经调为包宁路局长,此后系在铁路上服务,同仁等特借此机会,表示欢送之意云云。言罢全体鼓掌,葛郭两氏亦起立向大众答谢,并与何氏等握手为别,当分乘汽车离局。

平汉局接收后,何竞武氏特于下午三时在局内召集局务会议,葛沣以及在平各处长皆出席,由何竞武主席,关于整顿路务,以及北平办事处组织等项事宜,决议甚多,迄六时始行散会云。”

经过一番争斗后的移交,场面还是十分融洽的。

移交仪式结束了,原北局的首长也各赴前程。1月11日下午八时十分,胶济铁路管理局委员长葛光廷,包宁工程局长郭恩海同车赴天津,晋谒张学良,报告平汉路局交接经过。葛光廷在天津稍事休息,旋即赴青島就职;郭恩海亦着手筹备组建包宁铁路工程局的工作。

副科长转正工作总结范文10

为进一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推动我省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今年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继续选派8名同志分别挂任我市除四会市外的7个县(市)区和高新区科技副职。经市委主要领导同意,今天上午我们召开科技副职第六批工作总结暨第七批科技副职欢迎会,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组织部,对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7名第六批科技副职致以衷心的感谢,对即将赴任的第七批8名科技副职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派出单位领导莅临指导,派出骨干大力支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讲两方面内容。

一、第六批科技副职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12月,省委组织部和省科技厅选派了7名干部来我市的6个县(市、区)和高新区挂任科技副职。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派出单位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来我市挂职的第六批科技副职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务实敬业,甘于奉献,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得到了挂职地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

(一)推动了当地科技工作的进步。第六批科技副职结合当地的实际,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建立科技示范基地,抓好科技项目立项申报,参与制定完善科技管理政策,增强了我市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提升了科技水平和科技竞争力。据不完全统计,在短短的两年间,第六批科技副职共组织了100多场科技活动,参加活动的专家近800人次,接受培训或咨询的群众达近4万人次;协助申请专利500多项,获授权专利342项;申报科技项目554项;实施科技项目387项。同时,组织制定和完善科技发展规划、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专利申请费用资助实施细则等科技管理政策23项,通过建章立制的方式,推动了当地科技体制创新和科技管理工作的长效发展;培养了一批当地急需的科技人才,改善了我市人才比较匮乏的状况。

(二)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第六批科技副职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以振兴当地经济发展为己任,依托上级和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整合各方资源,紧紧围绕当地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拓宽科技为经济服务的渠道,推动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了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第六批科技副职深入调研,积极引导整体素质好、科技含量高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建立科技研发中心,并积极做好专业镇的申报和建设工作。两年来,共帮助我市新增高新企业25家;新增民营科技企业35家;引导企业新建科技研发中心6个;新增专业镇8个,新增技术创新示范镇3个。这些成果有效地促进了当地重点区域和支柱产业的发展,优化了当地产业结构。端州区科技副职薛洪积极争取派出单位、省经贸委和当地党委的支持,在市率先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化创新成果展示平台,推进两个平台的互动发展,得到了市委覃卫东书记的充分肯定。二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两年来,第六批科技副职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通过各种途径共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28个、新技术18项,提升了我市的农业科技水平,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经济;抓住我省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契机,新增、改进农村科技信息直通车网点30个,解决了农村信息不畅的问题。德庆县科技副职刘光大同志两年来牵头举办科技培训班180多期,印发资料0多份,为农民解决技术难题128宗,实现了科技引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生产增效,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三是积极为当地发展争取各方支持。第六批科技副职依靠上级政府部门、派出单位和有关企业的支持,积极牵线搭桥,加强交流合作,为当地争取建设项目资金,帮助招商引资。两年来,共为当地争取项目资金和其他物资支持共计3亿多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9000多万元,新建一批卫生、文化体育设施。如怀集县科技副职谭晓联同志多方面筹集资金,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申报工作,修缮了邓拔奇故居和文昌书院,并争取了派出单位省航运集团 公司80万元,为挂点联系的连麦镇建设了文化大楼。封开县科技副职古飞燕同志在做好分管的科技信息工作同时,积极与派出单位联系,为封开县的矿产资源开发穿针引线。四是促进其他各项社会工作的发展。如高新区科技副职蔡祖顺同志分管教育工作,使高新区中小学教育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广宁县科技副职李国章协管农业,积极开展科技兴农工作,大力推广生物肥料和生物防治柑橘病虫害综合配套技术,为当地农民节约开支近150万元。四会市科技副职刘运通同志还分管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工作,指导园区挖潜创税,实现了园区创税1.5亿元,完成招商引资6.93亿元,实现了园区创税两年翻一番的目标。

(三)锻炼提升了自身素质。来我市挂职的第六批科技副职都是从省直单位和我省知名大学里挑选出来的年轻干部,素质好,有朝气,有知识,有专长。长期从事机关职能部门工作或教学科研工作。在挂职期间,把科技副职作为锻炼人生的平台,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加强学习调研,迅速了解掌握当地情况,深入基层群众,与干部群众建立深厚感情,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在实践中磨练了意志,增长了才干,树立了形象,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的信任和赞誉。7位科技副职中有3人被派出单位提拔使用。

二、高度重视,各方配合,推动科技副职工作再上新台阶

这次省委组织部派了8名科技副职来我市挂职。这些同志有省政府工作部门的同志,有高等院校和省属大型企业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将为我们有关县(市)区领导班子注入新血液,带来新思路,增添新活力。

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的中游。土地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400万,现辖2区2市4县,设立了省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岭南文化的发祥地,拥有梅庵、宋城墙、七星岩摩崖石刻等数十处部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外历史名人包拯、汤显祖、利玛窦、孙中山、叶挺等均在留下足迹。

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七星岩素有“岭南第一奇观”的美誉,鼎湖山是部级自然保护区。以星湖风景区为中心,沿西江、绥江溯江面上,盘龙峡、千层峰、贞山、广宁竹海大观,怀集燕岩等景点次递展开,构成了千里旅游走廊的绚丽画卷。自然资源丰富,有“中国砚都”,广东的“黄金之乡”的美誉。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市已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贯彻落实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全力招商引资,大力推进“双转移”战略,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规划建设力度加大,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推进。据快报统计,去年我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55.92亿元,同比增长28.37%,增幅位居全省第四、珠三角九市的第二,市直和县(市、区)的财政收入增幅都超过了20%,其中高要成为全省首个财政超10亿的山区县,封开的财政综合增长率跃居全省第一。

相比而言,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与兄弟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还需要我们作出更多的努力。这次省委组织部和省科技厅派8名科技副职来工作,这是省委组织部对我市发展的大力支持。我们要充分认识做好科技副职工作的重要性。在这里,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重视,大胆使用,为科技副职施展才华打造平台。作为接收地的各县(市)区党委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服务工作。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办公室作为科技副职的服务部门,要督促有关县(市、区)抓紧按法定程序办理任职手续。严格按照粤组通66号文的规定,在报到后2个月内明确工作分工,要分管或协管科技工作,同时尽量安排分管或协管与派出单位相近的业务。要按照省委组织部的要求与第六批科技副职做好工作上交接,使第七批科技副职开展工作有一个扎实的基础。这次欢迎会后,第七批8位科技副职将奔赴各县(市)区履职,希望派出单位尽快将科技副职的组织关系转移当地县(市)区组织部,并将科技副职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和个人简历送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办公室。

(二)切实履行管理服务职能,为科技副职安心、顺利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我市各级党委要从对党的事业忠诚和对年轻干部关心培养出发,高度重视科技副职工作,真正做到政治上爱护、工作上信任、生活上关心。要结合各地实际和科技副职的特长优势,明确职责,放心、放手、放权地使用,使科技副职有职、有责、有权,为他们尽快转变角色、做好工作、发挥作用、经受锻炼提供良好环境。在日常生活方面,要千方百计为科技副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科技副职完成工作任务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各派出单位要配合地方组织部门,做好科技副职的考核工作,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今后使用的重要依据。

(三)牢记宗旨,扎实工作,出色完成挂职锻炼任务。科技副职主要职责就是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推进地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期望8位同志能在建功立业,进一步提升自我。与发达地区相比,的条件相对比较艰苦,但是也有自身的优势,最主要是全市干部群众上下一心,全力推进跨越发展,努力建设“繁荣活力、文明法治、和谐安康、生态环保新”,营造了一个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希望大家:一要安下心、沉住气、提起劲,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立足岗位实际,选准任期目标,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勇于开拓创新,履行自己的使命,投入地方的建设;二要多调研、多学习、多思考、多总结,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增长管理经验;三要尽快转变角色,融入地方,大胆工作,开拓创新,充 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学科优势和信息优势,在这一片热土上大施拳脚、锻炼成才,为推动地方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成绩;四要严于律已、转变作风、树好形象,做到谦虚谨慎,求真务实,心系群众,艰苦奋斗,以好作风、好成绩打造科技副职的好形象。

副科长转正工作总结范文11

出席七大的正式代表有547人,候补代表有208人,合计755人,代表着当时全国121万党员。七大代表中,除个别人后来有变化外,都对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精英,是中华民族的楷模。

在755名中共七大代表和候补代表中,江西籍代表有102人,几乎占了七分之一。未出席会议的饶漱石、曾山,在大会上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七届中共中央委员共44名)。这一数字表明:自古以来人杰地灵的江西,在抗日烽火中依然英才辈出,江西人民对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建国后,他们都成为了党、政、军和各条战线的领导骨干,有的还成为了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为保卫和建设新中国建立了卓越功勋。

据统计,赣籍七大代表中,有开国将军35位。

其中上将1位:陈奇涵。

中将11位:王宗槐、王辉球、朱辉照、余秋里、杜平、邱会作、贺庆积、钟汉华、袁升平、黄志勇、温玉成。

少将23位:丁盛、王力生、王英高、龙飞虎、刘玉堂、严庆堤、何运洪、吴保山、吴烈、张开荆、汪东兴、邱先通、陈力、金如柏、胡云生、钟人仿、钟元辉、钟生溢、钟辉、徐光华、黄有风、黄作珍、黄振棠。

在这些将军中,有23人先后担任过大军区领导职务。

历任中共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23位:

丁盛,孔原,何克全,刘俊秀,余秋里,李井泉,杜平,杨尚奎,汪东兴,邱会作,邵式平,陈正人,陈奇涵,周兴,罗贵波,饶漱石,袁升平,康克清,黄志勇,黄欧东,曾山,温玉成,高自立。

曾任中央部委和地方省级领导职务的有36位:

孔原,王卓超,王萱春,邓飞,刘三源,刘俊秀、刘海滨,刘寅,刘惠农,朱开铨,何克全,余秋里,吴继周,李井泉,杨尚奎,汪东兴,汪金祥,肖贤法,邵式平,陈正人,卓雄,周兴,易秀湘,罗志敏,罗孟文,罗贵波,胡嘉宾,赵林,钟平、饶漱石,钱益民,高自立,康克清,黄欧东,曾山,曾宪辉。

在解放战争中牺牲或在建国后病故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有9位:

刘玉堂、刘海明、刘德彪、匡唐伟、江天辉、李辉、杨保生、贺怡、钟民。

出席中共七大的江西人还有21位:

毛彪、古德勤、刘咏柏、何祖福、张阜民、张捷勋、李建华、李珊、李贻树、肖家桢、杨希祥、昌炳桂、段德彰、洪涛、胡廷、夏德胜、聂显书、曹光清、程祥元、蔡明、潘开文。

为了系统、深入地研究江西的地方党史和党史人物,宣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发挥党史工作资政育人的作用,特对与江西党史关系密切的部分江西籍的七大代表简介如下(以姓氏笔画为序):

邓飞(1912―)兴国县人。1927年参加农民协会,1928年加入共青团,1931年转为中共党员。曾任红二十一军第六十一师一八一团政治委员、红三军团第三师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七大前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直属政治部主任、联防军后勤部政治委员,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成员参加七大。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吉林省委委员、四野第四十三军政治部主任。建国后为第一任南昌市市长,历任南昌市委副书记、江西省委委员、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粮食部副部长。

刘俊秀(1904―1985)永新县人。1926年10月参加农民运动,任乡农会主席。192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永新县苏维埃政府巡视员。出席了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长征时任红六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中共晋西北省委委员、组织部部长。七大结束后任随军南下的第九干部队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吉林省委委员、民运部部长、延边地委书记等职。建国后曾任江西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第一副书记、省委副书记、省委书记处书记、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中顾委委员。系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危秀英(女,1910―2005)瑞金县人。1930年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兴国县妇委主任、江西省委妇女部干事。曾出席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从江西出发的30位长征女红军之一。到陕北后任陕北省委妇女部部长。1937年12月派回江西,任赣粤边特委委员、赣南特委常委兼妇女部长。七大后赴东北,曾任吉林省委委员、妇女工作委员会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共江西省委委员、省委妇委书记、省妇联主任、华南农垦总局副局长、江西省政协常委、全国妇联执行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等职。

朱开铨(1901―1993)瑞金县人。1926年秋参加农民协会,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瑞金县云集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区委书记,中央土地委员会委员,在云集区开展查田运动试点。后任长胜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粤赣省土地部部长,会昌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央政府主席团巡视员。长征到陕北后,任陕甘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党团书记,陕甘宁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党团书记,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副厅长、陇东专员公署副专员、专员。建国后曾任宁都专员公署专员兼法院院长,赣西南区党委委员,中共江西省委委员,省民政厅长、党组书记,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余秋里(1914―1992)吉安县人。1929年加入共青团,1931年转为中共党员。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工农检查委员会委员、红六军团第十八师五十团政治委员。参加湘赣苏区反“围剿”和创建湘鄂川革命根据地的斗争。长征后曾任八路军三五八旅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第一军政治委员等职。建国后曾任西南军区后勤部部长、党委书记,总财务部部长、党委书记,石油部部长、国家计委主任、国务委员、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处书记、中顾委常委。中将。

李井泉(1909―1989)临川县人。1927年春加入共青团。八一起义军南下时入伍。1930年转为中共党员。曾任红三十五军政委、二十一军政委等职,参加了多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三五八旅副旅长、旅政委、抗大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绥分局书记兼晋绥军区政委、西北局常委。建国后曾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西南局第一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系中共第八、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八届政治局委员,中顾委常委。

杨尚奎(1905―1986)兴国县人。1928年参加农会和游击队,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兴国县委宣传部长,胜利县委书记,石城县委书记,江西省委委员、宣传部部长,赣南省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红军长征后,任赣粤边特委副书记、书记,协助项英指挥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赣南特委书记、中央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参与七大代表的资格审查工作。七大结束后任南下广赣大队副政治委员。后赴东北,任吉林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秘书长。建国后曾任江西省委副书记兼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赣西南区党委书记、赣西南军区政治委员、赣西南行政公署主任。1952年11月后历任江西省委书记(后称第一书记),江西军区政委、党委书记,中南局委员,华东局书记处书记,福州军区政委,第一届至第四届省政协主席,省人大主任,中顾委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

汪东兴(1916―)弋阳县人。1930年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共青团,1932年转为中共党员,同时参加工农红军,曾任总政直属队政治指导员。长征到陕北后任红军第一后方医院政治委员、中央军委卫生部政治部副主任、陕甘宁边区医院副院长、政治委员。1942年后在中央社会部工作,历任三室副主任、二室主任、党总支书记。1947年跟随、转战陕北,任中央纵队副参谋长。后任中央办公厅警卫处处长。建国后曾任政务院秘书厅副主任兼警卫处处长、公安部副部长兼中央警卫局局长、江西省副省长兼农垦厅厅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1965年11月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兼总参谋部警卫局局长。是中共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九届政治局候补委员、十届政治局委员、十一届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常委,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中顾委委员。少将。1976年10月在、领导下参与粉碎“”。

邵式平(1900―1965)弋阳县人。1925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大革命时期曾任北师大党支部书记、学生会主席。1926年任中共弋阳特别支部书记、1927年任浮梁县委书记。大革命失败后,和、黄道一起领导弋横暴动,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先后任横峰县委书记、江西红军独立第五团政治委员、信江特委军委书记、信江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军前委书记、红十军政治委员、赣东北特区党委常委兼军委主席、闽浙赣省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闽赣省委书记、闽赣省革命委员会主席、闽赣省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参加长征后,任军委第二纵队参谋长、红五军团地方工作部部长、大金省委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联邦政府代表。抗日战争时期,任陕北公学教务部部长、抗大二分校副校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吉江省委副书记、吉江军区副政委、东北行政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建国后曾任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席、省长、中共江西省委第二书记、书记处书记、中南局委员、华东局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陈正人(1097―1979)遂川县人。1925年加入共青团,并于同年转为中共党员。1926年任遂川县特别支部书记。大革命失败后任万安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参与组织万安暴动。1928年5月上井冈山,任湘赣边界特委委员,参与了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工作。后任江西省委书记、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兼党团书记等职。因病未能参加长征。1937年到延安,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西北局委员兼组织部部长。抗战结束后,任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主任、吉林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建国后曾任江西省委书记、江西军区政治委员、省政协主席。1952年调任国家建筑工程部首任部长,后任国务院第七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农业机械部部长。系中共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

陈奇涵(1897―1981)兴国县人。1925年入黄埔军校任教,历任队长、政治大队长。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北伐和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及滇桂军阀杨刘叛乱。1926年年夏奉命返赣,在赣州、抚州开展工农群众运动,建立党的组织。1927年春任军官教育团参谋长、党支部书记。八一起义后任赣南特委委员兼军事部长、兴国县委常委、兴国县革命委员会党团书记,参加创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1930年后,任红军军官学校三分校教育长、红三军参谋长、红四军参谋长、红一军团参谋长、江西军区参谋长等职。参加了历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到陕北后任十五军团参谋长、绥德警备区司令员、中央军委总参谋部部长兼延安卫戍司令、抗大三分校校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冀察热辽军区副司令员、吉林军区副司令员、辽宁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参谋长。建国后曾任江西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军事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上将。是中共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罗孟文(1905―1988)赣县人。1926年秋加入农民协会,次年参加农民暴动。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江西省委候补委员、白区工作部部长。赣南省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并短期省委书记。红军长征后,任杨赣特委书记兼红十三团政委,在杨赣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赣西南特委民运部部长。七大后任中央南下广赣大队支部书记、吉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建国后曾任赣州专区专员、赣西南区党委副书记,江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省监察委员会书记、统战部长,省政协第一、二、三、四届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

贺怡(女,1911―1949)永新县人。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转为中共党员。曾任赣西南特委候补委员兼妇女部长、瑞金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等职。红军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驻吉安办事处副主任兼统战部副部长、赣东北特委委员兼妇女部部长。建国后曾任吉安地委组织部副部长。1949年11月因车祸殉职。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钟平(1907―1987)兴国县人。1926年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共青团,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兴国县崇贤中心区委书记、杨殷县委书记。长征时任红五军团地方工作科科长、红三十一军地方工作部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奉派回赣南,任赣粤边特委组织部长、赣西南特委组织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辽北省西安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松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建国后曾任重工业部部长助理、化工部部长助理、江西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江西省委候补委员、省政协副主席。

钟民(1911―1954)瑞金县人。1930年加入共青团,次年转为中共党员。历任红军排长、连长、营长、少共瑞金县委宣传部长、少共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红军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任汀(州)瑞(金)特委委员、瑞金游击队负责人。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营长、团政治处主任、苏中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委员、第一师第三旅副政治委员。七大后赴东北,任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二军第一五五师政治委员。建国后曾任赣西南行署副主任、赣南行署主任、赣南区党委第二书记、中共江西省委委员。1954年12月因病逝世。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副科长转正工作总结范文12

9月22日上午,位于昆明市阳宗海畔的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里,红旗招展、锣鼓喧天。远处,碧波荡漾,绿树成荫;近处,写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大红标语,高大醒目地迎风竖立。云南省2008―2009年度职工技术技能大赛启动仪式暨云南省职工铝电解多功能天车操作工决赛开幕式,正在这里隆重而热烈地举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叶燎原,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卢正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李兴旺,省总工会副主席、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领导小组成员杨建军,省交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长生等领导同志出席了本次启动仪式。

云南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卢正国代表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领导小组、代表大赛组委会作重要讲话。他说:高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科技创新的探索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在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要牢固树立技术工人就是人才,高技能人才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提高技术技能素质是最现实的节能减排的观念,把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抓实。

卢正国强调:我省自2001年启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以来,已连续开展了四轮全省性技术技能大赛,涉及40多个行业92个工种,百万职工积极参与了竞赛活动,产生了省级技术状元88人,技术能手585人,一大批技术工人晋升了职业等级资格。培养了以“云南省兴滇人才”获得者高级技师耿家盛同志为典型代表的中青年技术带头人,一大批默默无闻的职工通过技能大赛已经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省级劳模、全国劳模。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为协助党政建设一支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发挥了积极作用。仅2005年至2007年,全省被授予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职工多达114027人,现在高技能职工人数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一定程度缓解了我省高技能人才匮乏的现状。

他指出:今天,我们在这里启动新一轮全省性的技术技能大赛,参与竞赛活动的有省交通、建材、轻纺、电子、乡镇企业局、昆钢、云铜、云锡、冶金、煤化工、机场、铁路、中烟、铁通、电网等15家单位,这是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高职工技术技能素质的又一次大练兵。本轮大赛涉及食糖制造工、评茶员、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电石炉操作工、选煤工等30个竞赛工种,将产生省级技术状元30人,省级技术能手近270名,和上轮相比多了9个工种,竞赛领域和参赛对象涵盖面也更加广泛,既有传统产业,也有新兴优势产业,既涉及企业职工,也涵括自由职业者。希望各主办单位为职工搭建好展示技能、交流技艺的舞台,把在竞赛活动中发现的先进操作法和先进典型事迹加以认真总结、广泛宣传,真正实现通过大赛发现人才、整体提升职工技术技能素质,促进企业降耗增效的目的。同时也希望各位参赛选手赛出水平、赛出成绩,充分展示当代职工的风采采和精湛技艺。

本次大赛的裁判员代表、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电解二厂工会主席李俊,参赛职工代表、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铝电解多功能天车操作工刘应忠也在启动仪式上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

在热烈的掌声和五彩飞舞的礼花中,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叶燎原,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本轮大赛组委会主任卢正国,共同走上前来,按下了红色的启动器,一个金色的、镶嵌有“云南省2008―2009年度职工技术技能大赛”的圆球,立刻在会场前方旋转起来。

参加启动仪式的还有:本次大赛组委会各单位成员、以及30个竞赛工种的职工代表共4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