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流行文化论文

流行文化论文

时间:2022-10-12 14:14:11

流行文化论文

流行文化论文范文1

一、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网络语言系统非常庞杂,而作为其中传播速度快、影响广和认可度高的网络流行语除了具有网络语言的共性之外,还体现出自身的一些特点。一是短期内影响范围广。流行是指新事物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被较多人自觉接受,并且在较大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之后逐渐转衰或者事物形态、样式因为成为常态而停止扩张式传播。网络具有海量资源的特点,网络语言也是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只有当在特定时期内影响广泛的词汇、语句才会成为网络流行语。例如,当网络流行语“圣女”(剩女)逐渐被人们淡忘的时候而变成常态词语,“女汉子”却在近期迅速传播起来,并且影响范围广。“女汉子”是指带有“纯爷们性格”的女性,在网络上流传起符合“女汉子”各种标准的定义等等。其实,不管“剩女”还是“女汉子”,都是女性群体定形象的表述,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社会文化基础,并在现实社会中产生较大影响。又如“剩宴”,从构词特点如同“剩女”,从语音上谐同“盛宴”,这个词随着“光盘”一起行动传播起来,很快又成为网络流行语,可以说,影响到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思想和行为,又成为“节约粮食”的代名词。二是有时尚个性和多元包容性。流行的特质决定了网络流行语具有了时尚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等特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地区之间交流日益密切,不同语言之间的高频互译也加速了网络语言中带有不同语言元素、文化元素的时尚性。“大V”构词就是既有汉字同时加上一个大写英文字母,指的是在网络新媒体微博上活跃并拥有众多“粉丝”的公众人物,通常把“粉丝”数超过50万人的微博用户称为网络大V。他们成为网络上的意见领袖,有着不容小觑的网络舆情上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同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大V”也容易变成“大谣”,具有双重影响。类似这种流行语在早期网络上经常出现,现在并不见怪。如很多通过汉语拼音生成的流行语就是对英语形式的模仿“TMD、TNND”是骂人之语,“BT”是变态的意思,“MM”是妹妹全拼的缩写,“GG”是哥哥全拼的缩写,“JJ”是姐姐全拼的缩写,“DD”是弟弟全拼的缩写,“PLMM”是漂亮美眉全拼的缩写,“PPMM”是漂漂美眉的拼音缩写,“3Q”是THANKYOU的意思,“PF”是佩服的意思。当然,这些网络流行语在网络虚拟交流环境中具有普遍认同性和包容性,可以畅通无阻,但是在现实人际交流使用中还是具有很大局限性,被主流语言和文化所不认同,尤其是其中低俗的词汇,这反映了网络语言的个性化、口语性和随意性等特点,在现实中这些低俗词汇是不值得提倡使用的。三是具有文学性美感的特点。中国传统语言的魅力有其工整性和对仗性,这种形式语言容易传播,在网络上也很能凸显个性色彩元素,很快成为网络流行语。例如: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这句话本身就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文学美感,很快发展到用于形容个人形象、建筑气派等各种描述当中;又如“待我长发及腰,少年你娶我可好”,当“众鑫丝”(中国品牌的汽车脚垫)被欧盟提出反倾销调查时,在英国剑桥大学两位中国留学生为中国企业义务提供法律援助,并在网上的当地华人论坛中贴出各自的靓男俊女的照片,因其行为美与形象美,网友为此照片配诗并评论,立即得到国内外华人网友的热捧。这句流行语本身具有文学性,同时这两位留学生的行为也是具有积极意义。四是具有充分的认可性,符合民众的情绪诉求。语言是需要不断地发展与完善的表达系统,而处于转型期的民众社会心理也在不断地变化。正如“野百合也有春天,一个草根也要发言,也想把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出来,把内心的感受发泄出来”。现实社会中,人们已经形成了某种社会心理和某种表达诉求,但在语言系统中暂时未找到合适的语言形式,而网络自由的环境中很容易表达出来。一段讲述端午节由来的小学作文内容截图在微博网友中热传,其中的一句话“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被作为网络流行语迅速传播,短时间内成为了热门话题,后有歌手创作同名歌曲。流行的原因就是处在现代化转型期,人们往往不再满足默默无闻的生活方式,敢于在现代社会中充分彰显自我、个性,回归童真,这是真实自我的一种语言体现。

二、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意蕴

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与流行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蕴含着社会和文化因素,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这就好比把社会文化看做树,流行语文化特质是叶和花,各种流行语文化集丛是树枝,相互交错、强大的文化集丛形成文化模式,即树的主干,叶、花、枝、干构成树的整体,即社会文化系统。”网络流行语言反映出语言演化过程,更体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文化特点。下面以近年的具体网络流行语为例分析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意蕴。网络流行语反映主流价值观取向。例如“中国梦”“正能量”“光盘”等网络流行语,这些词语本身是由主流媒体在民众中传播的,但是进入网络媒介后,也很快成为网络热词,这充分说明广大网民是有理性选择的,一旦认可了,就会给予广泛传播,这反映出现实社会文化的主流影响与民众的草根需求的切实结合。我们知道,“中国梦”提出之后,很快就与现实个人的“梦”结合起来,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凝聚力量。关于网络流行语的不少研究论述中,对这一方面的叙述和肯定的很少,片面认为在网络上流行出来的词语大多是带有被迫和讽喻性色彩的词语,是民众的被压制话语权的畸形反映,对此需要重视和研究的前提是要进行监督和引导。这些观点是不全面的。诚然,有部分的网络流行语具有一定消极影响,是需要引导的。但正是因为受到某些特定环境的限制,网民的质疑不能得到充分而直接的表达,必须做出某些语言上的掩饰和遮盖,才能表达出自己的质疑,因此,借代、隐喻和反讽的修辞手法,成了网民表达质疑的有效形式,并由此而能够实现话语的表达权力。我们要给公众以权力,创造出良好的舆论空间,建设出制度化的网络公共领域,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而非被屏蔽和反抗建构出来的“河蟹”。

网络流行语反映民众的心理情绪和现实需求。对前者,比较好理解,很多网络流行语是在反映广大网民的心声,是他们对某种事物和现象的反映,进行心理、情感和情绪的抒发。同时,其实也是民众对现实需求或认可的一种反映。如“逆袭”一词,从日语引进,意思是在逆境中反击成功,意义和用法不断拓展,新事物冲击旧事物、后浪推前浪等等,都可称逆袭。保安考研“逆袭”引发网友对积极改变命运行为的大加赞赏,不仅广泛宣传,还汲取正能量观照自身,说明民众对此认可,并且需要这种励志精神。又如“土豪”或“土豪金”一词在网络上流行,土豪本是汉语中固有词语,在20世纪上半叶,特指有财有势横行乡里的地主恶霸,当今网络热词“土豪”用来泛指现实社会中富而不贵的群体,这个词的流行折射出民众的复杂心态,原先是“打土豪、分田地”,现在流行“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可能人人想做他们的朋友,但没人喜欢他们。他们挥金如土成为全球奢侈品行业的消费主力,同时也因品味低而遭到嘲笑,这实际体现了民众对目前国内“土豪”的复杂心态和对自身生活品质的一种期待,是现阶段社会发展与文化观念的具体反映。

在2013年的网络流行语“雾霾”中,同样深刻反映出社会现状和文化现象,我国现在进行现代化建设,并且大规模推进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由于环保意识、思想的宣传和城市基础设计等工作不到位,导致环境危机,空气恶劣,这警醒我们要抓紧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雾霾,这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再如由电视媒体渠道导入,成为网络流行语的“爸爸去哪儿”,反映出当前对亲子教育的重视,以往成人都过多关注自己事业发展,忽视对孩子尤其是孩子小时候的培养、陪伴,这组由电视台组织录制的明星爸爸陪着自己孩子去游玩探险的节目,由于对应当今“80后”父母的心理和社会现实境况,在网络上也迅速传播,一句“爸爸去哪儿”道出了当今孩子需父母多陪伴的需要,呼唤着关注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问题,乃至上延到关爱“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具有正面的社会文化导向作用,这些网络流行语都极具代表性地体现出了当前的社会文化意蕴。四、结束语总之,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不仅仅局限在语言学与社会学的交叉领域,更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层面上的意义。这项工作仍处于初创阶段,分析网络流行语能够充实人们语言表达方式多样式,丰富语言类型多样化,同时从中更能反映出本时期的社会文化状况,反映出民众对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需求情况。关注网络流行语,发现社会文化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民众需求,引导民众情绪,促使网络流行语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作者:齐迹单位: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流行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校园文化;正能量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205-02

网络流行语作为互联网发展的一种产物,已经渗入到人们工作、学习和生中,已经影响到人们的言行,甚至是思想。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它也反映了社会现实,体现了人们的生活状态,随着人们的自发传播,更是走进了校园生活,已然成为现代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网络流行语的概念及特征

(一)概念

网络语言有很多,但只有能够引起网民共鸣和让网民产生“”并用于情绪宣泄的网络语言才能脱颖而出成为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是在迎合颠覆传统、求新、求奇、减压宣泄、彰显个性的心理诉求中得以产生和盛行的[1]。

目前对于网络流行语的定义非常广泛。从使用和传播主体来定义,杨萍认为,网络流行语是由网民创造或由网民积极传播的,进而被多数网民认可、接受并使用的语言[2]。这个定义明确指出了网络流行语的主体,但忽视了网络流行语影响现实生活的客观事实;从表现形式来定义,高峰认为网络流行语就是网民自己创造,在互联网上广为流行和使用,并可以从虚拟走向现实的各种符号、词汇、短语及句子等等[3]。这个定义虽然指出了网络流行语的表现形式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但是,却对网络流行语的创造主体认识不清,并不是所有网络流行语都是由网民自己创造。这些定义都只侧重于网络流行语的部分特征和性质,存在被定义项内涵和外延不一致的问题,导致人们不能更为准确地、客观地辨认出网络流行语。本文结合传播学对网络流行语做出如下定义:网络流行语就是网民进行社会信息交流所运用的,一段时间内广为流传的,且对非网民也能产生影响的词汇、句子、短语等语言符号。

(二)网络流行语的特征

1.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网络流行语主要以文字、数字、字母和符号为载体,通过借助微博、论坛、微信等媒介和通信工具进行传播,因而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同时,网络流行语内容简洁,内涵丰富,容易记忆,在现实生活中也方便转化为语言进行传播。网络流行词凭借本身具有的独特魅力,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克服了地域上限制,并极大程度地缩短了获取信息的时间,从虚拟走向现实,巧妙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中。综上,网络流行词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征。

2.传播内容新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词语不仅处于一种与物的关系之中,而且词语本身就‘是’那个保持物之为物并且与物之为物发生关系的东西;作为这样一个发生关系的东西,词语就是关系本身。”[4]网络流行语大多贴近时事,可以理解为是社会现象的缩影和社会关系的体现。而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变化,鉴此,与之密切相关的网络流行语也会随之改变。比如说:2013年的网络流行语“土豪,我们做朋友吧”与2014年的网络流行语“有钱就是任性”。由此可见,网络流行语会随着新现象的出现而不断更新。

3.网民自发传播

网络流行语由于来源于对一些社会现象或是社会事件映射和凝练,且语言简洁、明晰、精炼甚至是有趣,所以广为普通网民所接受,且想让更多的人知晓,分享其中寓意,因而促成其流行,此流行并不仅限于在网上传播,也走进了现实生活,进入了校园,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网络流行语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体现全体师生共同理念的统一的价值观念、精神支柱、学校传统等各方面的总和[5]。作为具有较高文化层次、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大学生成为网络时代创造、传播网络文化的主力军,是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的一个群体[6]。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文化中传播快、影响广、内容新、不乏趣味和调侃的“文化产品”,与学生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心理特征相符合,自然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并且逐渐地去接受它,认同它,甚至吸收它,这样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积极的,也包括消极的,对于这些影响我们要辩证地去认识和分析它,只有客观地认识他们,才能更好地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一)积极方面

1.提高学生公民意识,增强学生政治觉悟

带有时政意味的网络流行语在校园内出现,客观上可以提高学生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度,并且大学生以国家主人公的身份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例如,国家领导人同志,网上大家热情地称呼他为“”,这个词来源于2014年9月9日上午,到北京师范大学和全国教师代表座谈时,来自遵义的教师刘轶问道:“我叫您‘’可以吗?”得到了肯定地回答:“YES”。这条新闻在网上一,就得到了网民的认同,并在网络世界里广为流传。现在不仅网民这样称呼他,甚至一些官方媒体都会这么称呼他,这让学生们觉得更亲近,拉近了学生与政治的距离,使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兴趣更加浓厚。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政治倡导不仅使学生充满了“实干”精神,也对“中国梦”的实现坚定了信心。这些都说明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政治意识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在校园中形成和谐的文化氛围。

2.融入社会生活,认识社会现实

校园就是一座象牙塔,网络流行词在校园内的传播,使学生对社会现实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避免了与社会脱节,从而将自己封闭起来。随着2014年“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你家里人知道吗?”“且行且珍惜”“有钱就是任性”等网络流行词的出现,并在校园里也被学生们所津津乐道,作为议论的焦点,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体现了学生对社会现象的高度关注,愿意融入社会生活的积极心态。

(二)消极方面

1.导致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畸形

学生作为校园文化的主体,且正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成型的关键期,判断和辨别新事物还缺少客观性和辩证思维。“有钱就是任性”“宁愿在宝马车上哭泣,也不愿在自行车上微笑”这些网络流行词所透露出来的焦虑、烦躁的消极情绪,拜金、暴力的错误观念,容易使这个时期的学生产生错误和畸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对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2.“不良语言”腐蚀校园文化

一些不文明的、充满负面情绪的网络流行语在校园内的广泛传播,使得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遭到破坏。由于学生对于这些词语的甄别能力较差,不能客观全面地认知这些网络流行语,导致不加辨别地吸收,使学生下意识地被这词语里面所蕴含的负面能量所同化,失去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做出不当行为。同时,因为它的简洁性、蕴含情绪的隐蔽性、一定的趣味性使得它在校园里广为使用,不少学生更是将这些词语作为情感宣泄的方式,使整个校园都充满了浮躁的文化氛围。

三、正确运用网络流行语建设校园文化

无论是喜不喜欢或是愿不愿意,网络流行语已经渗入我们的校园生活,并对校园文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然而,采用“堵”的方式对待网络流行语,显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不能吻合当代大学生的文化期待,也不能满足其文化需求。我们建议采用“疏”、“引”、“限”这些方法对待网络流行语,在正确对待网络流行语的同时,运用好它,让它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

(一)“疏”――树立客观的认知态度

网络流行语的形成背景繁杂,有的网络流行语表达了公众的利益诉求,有的网络流行语则是表达了个人的价值追求,还有些网络流行语只是单纯的情绪宣泄。帮学生分析这些网络流行语的形成背景及价值诉求,使学生树立一种客观的认知态度,掌握好对网络流行语的甄别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网络流行语中蕴含的“正能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引”――引入积极的语言“正能量”

对于“入侵”校园文化的网络流行语不能只是被动应战,要掌握主动权,主动吸收充满“正能量”的网络流行语。通过借助校园广播、校园论坛、校园文艺晚会等平台,对这部分网络流行语(如“中国梦”、“群众路线”、“正能量”等)进行阐述和演绎,使同学深刻地理解其内涵,吸收其价值养分,摆脱低级趣味的干扰,以形成更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限”――限制隐性的“语言暴力”

对于充斥着消极思想的网络流行语则需要限制在校园内的“流通”,不能使校园变成“毒气”的集散地。以“你妹”为例,该词来源于网络论坛,多用于情感宣泄。很多人喜欢不假思索地跟风使用,但事实上这个词中含有极其浓重的性别歧视含义。这类网络流行语极易腐蚀同学们的思想,影响他们的价值判断,进而腐化他们的行为。不仅如此,这类流行语化为日常用语进行传播则很容易在生活中成为一种“语言暴力”。若是任由其进入校园,那么学生将可能成为这类“语言暴力”的被害者。最糟的是,若不加控制,“语言暴力”的被害者又可能变成“语言暴力”的实施者,从而影响更多的人。所以,一定要控制这些充斥着消极思想的网络流行语,限制这类隐性的“语言暴力”,为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创造条件。

总之,我们认为,网络流行语不仅是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时,要客观公正地评价网络流行语,且认真考量网络流行语对学生的影响机理,通过“疏”“引”“限”等方式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引导和控制,使其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清杰.网络流行语的文化生态与社会心理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43-45.

[2]杨萍.网络流行语:网民自主话语生产的文化景观[J].新闻前哨,2010(4):87-89.

[3]高峰,邱秀聪.网络流行语及其民意表达[J].中国地市报人,2011(7):29-31.

[4][德]海德格尔.通向语言的途中[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56.

流行文化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重点分析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周期的前期设备管理、控制风量、负荷以及锅炉防磨等运行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一、前言

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新型锅炉,采用流态化循环燃烧,燃料适应性好,可燃用烟煤、无烟煤、贫煤,也可燃用褐煤、煤泥、煤矸石等低热值燃料,且燃烧效率高,达94%。由于采用低温燃烧,大幅降低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另一显著特点是可燃用高硫煤,通过向炉内添加石灰石,显著地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以达到良好的环保效果。另外,灰渣活性较好,可以用做水泥等材料的掺合料。纵观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情况,磨损严重和运行周期短的问题已成为普遍现象,主要表现在炉膛水冷壁、省煤器、过热器的磨损,耐火材料的脱落损坏等。下面结合我公司2台哈锅产260t/h和两台东锅产41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情况,分析一下循环流化床锅炉延长运行周期,稳定生产方法。

二、注重设备前期管理

(一)搞好设备的进厂检验

目前,由于国家加强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政策上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倾斜,循环流化床锅炉纷纷上马,很大程度上拉动了锅炉市场。特别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行情紧俏,供不应求。许多锅炉厂超出生产能力,为此,各锅炉用户应严把进厂检验这一关。尤其是易磨损部件、承压部件的检验,详查随机资料,特别是出厂检验报告,以确保整体质量,为以后的长周期运行做好基础保障。

(二)严格建设安装标准

在锅炉的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安装规程。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尺寸,膨胀缝,一定要严格控制。因为电站锅炉的蒸汽初参数较高,钢材的热膨胀值较大。稍有偏差,很容易造成局部应力集中,变形损坏。这主要集中在让管道的弯头部位或焊接部位。另外,要注意施工的工序,要有先有后。

(三)筑炉工作及耐火材料

由于近些年循环流化床锅炉行业的兴旺发达,耐火材料市场表现活跃,各商家纷纷抢占市场,热闹异常。在短短十余年中,耐火材料的生产厂家,从产量到质量,从品种到规模,都有了迅猛的发展。市场上有时出现鱼目混珠、以假乱真的现象,为此用户要谨慎招标采购。建议在选择耐火材料时,应当详细而广泛的进行考察论证,确保用上货真价实、性能优良的耐火材料,确保锅炉不至于因耐火材料而影响长周期运行。在选择好耐火材料供方的基础上,还要注重耐火材料的施工工艺,因为这也直接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基于以上两点,要重点作好耐火材料的养护工作,人们习惯上在筑炉结束,将外护板全部焊接完成后,按部就班地进行烘炉。殊不知,水蒸气在护板内侧反复蒸发与冷凝,影响耐火材料的烘干与烧结。为此,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在烘炉结束后再做外护板。或者在护板上预留排气孔,保障水汽的及时排除。根据耐火材料的固有特性及施工工艺,制定适宜的烘炉曲线,并严格按烘炉曲线进行。特别是在投煤初期,一定要限制升温速度。往往有些厂家,在启炉的过程中,迫不及待的过早投煤,没有达到煤的燃点,由于反应滞后。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一旦达到着火点,则发生爆燃现象.炉膛突然严重正压,床层温度急剧上升,温升高达100℃/min。对耐火材料和锅炉受热面产生强烈的热冲击,对炉体产生损伤性的破坏。

三、运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控制适宜的床温

在运行过程中要加强对料层温度监视,一般将料层温度控制在850℃-950℃之间,温度过高,容易使流化床体结焦造成停炉事故;温度太低易发生低温结焦及灭火。必须严格控制料层温度最高不能超过970℃,最低不应低于800℃。在锅炉运行中,当料层温度发生变化时,可通过调节给煤量、一次风量及送回燃烧室的返料量,调整料层温度在控制范围之内。如料层温度超过970℃时,应适当减少给煤量、相应增加一次风量并减少返料量,使料层温度降低;如料层温度低于800℃时,应首先检查是否有断煤现象,并适当增加给煤量,减少一次风量,加大返料量,使料层温度升高。一旦料层温度低于700℃,应做压火处理,需待查明温度降低原因并排除后再启动。

(二)控制适宜的负荷

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负荷最好不要超过额定负荷,以控制在80~95%为理想。在此负荷下,操作稳定,效率较高,磨损较轻,运行周期较长。因为,在超负荷情况下,循环倍率增加,流化风量加大,存在后燃现象,造成后部高温,甚者造成返料器结焦,危及锅炉的安全运行。

(三)运行过程中的参数调整

基于循环流化床的燃烧机理,需要合理的控制炉膛差压、料层差压、流化风量、循环倍率、蒸发量。如果炉膛差压过低,有可能是返料量不够,分离效率低造成的。这将同时造成尾部受热面的加速磨损,过热器、省煤器的磨损泄漏。料层差压偏低,则炉膛蓄热量少,一旦给煤出现问题,容易灭火。如果料层差压偏高,则需较大的流化风量,又增加动力消耗和磨损。事实证明,超负荷运行,得不偿失,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四)控制好入炉煤的颗粒度

由于一些厂家为了节省投资将给煤由两级破碎改为一级破碎,造成给煤颗粒度太大,有的颗粒度竟达30~50mm,严重影响了床料的流化,易造成结焦现象的发生,堵塞落渣管,甚至造成大面积结焦而停炉。所以控制好入炉煤的颗粒度是至关重要的。有的电厂在原煤破碎前上了筛分设备进行破碎前预筛分,这不仅减少了破碎机的磨损而且减少了厂用电的消耗。(五)杜绝野蛮开停炉

强行降温、急剧升温、快速升压都危及到锅炉的安全运行。锅炉故障停炉后,急于检修,强制通风降温,由于各部位的膨胀系数不一致、温度不一致,很容易造成炉墙,炉管的损坏。另外,在锅炉启动时,急于求成,快速升压、升温,膨胀不到位,损坏锅炉。特别是点火初期,过早投煤造成煤炭爆燃,床温骤然升高。强大的热冲击,造成耐火材料快速膨胀,产生皲裂或金属焊缝拉伤。

四、关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防磨问题

(一)水冷壁的防磨

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机理,炉膛内是典型的气固两相流,高强度的物料反混,对膜式水冷壁产生冲刷磨蚀。通常的处理办法是在卫燃带覆盖耐火材料,结果造成磨损区域上移,只好再次覆盖耐火材料,如此反复,最终以传热面积减少更换水冷壁管而告终。另一种办法是进行喷涂耐磨材料,但喷涂材料的上部区域磨损较严重。目前,尚没有发现经济实用的解决办法。

(二)分离器的防磨

在炉膛出口处,为了达到较高的气固分离效率,对高温烟气进行节流加速,对中心筒和分离器产生磨损。使中心筒变形穿孔和旋风分离器耐火材料的损坏。为此,在旋风分离器耐火材料的施工中,选择耐磨性能强的材料,同时要严格控制烟气进口和中心筒的安装尺寸。

(三)过热器的防磨

分离后的烟气,经扩压以5~10m/s的速度冲向过热器,在通过第一排过热器管后,流通截面减小,烟气节流加速,冲刷磨损第二排管;同时伴随着局部小面积的急剧磨损。可以在第二排过热器管前加装防磨罩,同时调整运行风量,避免烟气流通偏流,形成烟气走廊。

(四)省煤器的磨损

与过热器相类似,一般采取加防磨罩的办法进行处理。比较好一点的办法是采用热管式省煤器。

流行文化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数字资源;整体建设;推广使用

数字资源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信息资源不断更新增加的产物,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数字资源作为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基本信息物资储备,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体现为易存取性、易检索性、易管理性、易更新性。海南省图书馆作为全国最年轻的公共省级图书馆,在建馆之初就较为重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并将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作为本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点工作。本文就如何建设好海南省图书馆数字资源这一个课题加以分析、探讨。

一、海南省图书馆数字资源概况

(一)海南省图书馆数字资源现状

海南省图书馆现有数据库15个,年平均访问总量达70万次,可在馆内上检索、下载所需文献,其中部分数字资源还开通了馆外登录使用功能。本馆数字资源从资源功能上可将其分为学术型数据库、经济型数据库、多媒体型数据库、教育考试型数据库、电子图书型数据库等几大类别,其中电子图书型数据库与学术型数据库的读者年访问量为最高。读者可通过馆内的数字阅览室及其它阅览室的检索机免费使用本馆数字资源。

(二)海南省图书馆数据库存在的问题

1、年购置经费不足

与国内其他省级公共图书馆相比,海南省图书馆数字资源购置经费相对较少,购置数据库数量较少,读者数字资源多样化需求未能得到满足。本馆数字资源年度采购经费预算中,已购置数据库的年度更新费用占据绝大比例,甚至是占用全部采购经费,而用于新增数据库的采购经费较少,甚至是没有经费预算比例。

2、数字资源使用率不高

与国内知名的省级公共图书馆相比,海南省图书馆建馆时间较晚,读者人数还没有达到一定规模,加上读者对数字资源的了解和使用有一定的局限,造成读者对本馆数字资源使用率不高。oclc于2005年出版的《对图书馆和信息资源的看法,致oclc成员的报告》结论部分指出:“自从互联网的出现,信息用户越来越少去图书馆;绝大多数信息用户没有意识到图书馆拥有大量的电子资源,也没有去使用这些资源”,与此同时,网上信息资源更丰富更便捷,相对本馆的数字资源更具有自身优势,也是造成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3、数字资源宣传力度不足

本馆数字资源对外宣传方式单一,手段不灵活,让社会公众对本馆数字资源的自身独有的专业性认识不足。另外,数字资源宣传周期过于短暂,未能达到应有社会影响力。

二、海南省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整体建设建议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图书馆事业,使之开始了一场最为重大的变革。100年前基本成型的传统图书馆形态已经面目全非,代之而起的是一种与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技术相适应的新的工作方式与服务方式”。而作为图书馆馆藏资源媒介形式,也将由传统纸质馆藏文献为主过渡到传统纸质馆藏文献与数字信息文献并驾齐驱的阶段,更甚转变为以数字信息文献为主的媒介形式。为适应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与读者使用图书馆需要,需从海南省图书馆的实际出发,整体规划设计建设自身独具特色的数字资源馆藏,按对内整体建设与对外整体建设两种建设方式,对本馆数字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

(一)图书馆数字资源对内建设

对内建设主要是针对图书馆自身数字资源建设的方式,主要包括有对数据库产品的采购与构建本馆特色数据库。数据库产品的采购是本馆数字资源量化建设的主要方式,可快速增加本馆数字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而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本馆数字资源建设质变的有效方式,可使本馆数字资源整体质量得到改观。

1、数据库产品的采购

本馆数据库产品的采购需遵循的原则:(1)读者需求至上的原则,满足读者的数字资源需求是本馆数字采购配置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本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立足点;(2)科学规划原则,目前国内有众多数据库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本馆应制定数字资源馆藏发展目标和体系结构标准,科学合理地挑选既能丰富本馆数字资源种类,又不超出本馆财政购置支出能力范围的数据库产品;(3)合理配置原则,在已开通数据库中存在部分数据库的子库重复采购的问题,需对现有的数据库的子库进行重新挑选,合理采购配置,避免重复建设,节约购置经费。

数据库购置的方式,目前数据库提供远程访问与镜像访问、个人用户访问等使用方式,其价格相差较大,为了更好的建立建全本馆外购数据库资源种类,可针对数据库产品分别采用不同购置方式,一些价格较高而利用率不高的数据库及外文文献数据库可采用个人用户访问方式予以采购,并通过图书馆的参考咨询为读者提供库内数字文献;一些价格不高而利用率较高的数据库,则可通过采购远程访问与镜像访问两种方式相互补充;一些价格不高而体系严密的数据库,则可通过购置镜像访问方式。

2、特色数据库的构建

特色数据库是图书馆特色馆藏之一,省内各家图书馆建立特色数据库的数量不多,为充分发挥省馆的作用,一方面可以联合其它省内图书馆建立起具有海南特色的地方文献数字资源,另一方面可以与数据库公司进行多种方式联合建库,

(二)图书馆数字资源对外建设

互联网信息资源规模日趋增大,图书馆在保持信息同步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为此需通过与外部合作建设数字资源。主要包括联合采购与信息资源导航建设两个方面。联合采购可以避免采购经费不足与数字资源重复建设的问题,通过联合采购,资源共享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文献资源;信息资源导航建设,主要是通过图书馆馆员利用互联网上权威信息,构建网上信息分类整理与导航。

三、海南省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推广使用

(一)加强图书馆数字资源宣传途径

利用互联网及多种媒介宣传报道本馆数字资源,并在一定的周期有计划的强化宣传频率,提升本馆数字资源的知名度,并在图书馆首页内添加各数据库的简介和使用指南,方便读者使用。

(二)提高读者数字资源检索技能

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数据库检索技能培训班及各种数据库的检索讲座,方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各个数据库的功能与使用方法,进一步提高读者使用数据库的能力。

(三)定期举办检索技能大赛

与省内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赞助商或者与数据库公司合作,定期举办本馆检索技能大赛,这样不仅提高本馆数据库的知名度,也有利于读者更好的使用本馆数字资源。

(四)主动提供数字资源信息服务

图书馆馆员要转变传统信息咨询服务方式,由被动提供数字资源信息服务转变为主动出击,主动创新提供多种数字资源信息服务,抢占数字资源信息服务高地,使更多读者接受图书馆专业数字资源的服务。

流行文化论文范文5

2009年6月19日,来自上海市十所化学化工类专业的部分老师、优秀论文的作者从四面八方来到风景优美的闵行。宽敞的校门、显眼的指示牌、清凉的数学楼报告厅驱散了由于交通拥挤所带来的烦恼和焦急心理。

优秀论文报告会由华东师大化学系副主任王清江老师主持。教务处领导陈灵犀代表学校向与会代表表示欢迎,感谢兄弟院校多年来对华东师大的关心和支持并祝交流会圆满成功。化学系主任何品刚教授简要介绍化学系历史和现状。1951年由沪江、大同、光华、同济、大夏、圣约翰等六校教师组成。现有教职工113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名、教授34名,博士生导师36名。一级学科博士点十几个。各类科研项目120多项、每年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在CA杂志上收集论文一百几十篇,除实验楼外,另有上海市绿色化学重点实验室,教师培训中心、中学生科普实验站等几十部分。2年后集中迁往闵行校区。目前因正值建设阶段、所以接待工作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希望与会代表谅解。

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教育委员会主任范杰教授代表与会的化学化工学会负责人和各校师生感谢东道主华东师大校系领导和老师们为会议提供的周到安排。同时介绍了上海市市长韩正同志今年1月下旬视察化工企业时对本市化学工业提出跨市发展,辐射全国;加大研发力度,实施创新技术;一伴化规划,整合资源,做大做强等要求。为广大化学工作者展示了上海市21世纪化学工业继续发展的宏伟蓝图,倍受鼓舞。我们要用化学在追求美好生活,促进高新技术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消除人们对化学的误解,吸引更多的年青人投身化学专业学习,应对未来能源、资源不足的挑战、环境污染加剧和温室效应增大带来负面影响作出努力和贡献。

交流会上20位同学的精彩报告和师生间热烈融洽的互动式讨论,为会议营造了极为和谐的氛围。

优秀论文涉及有关催化反应的机理探讨、多种纳米材料的合成、食品安全中监测方法研究、抗癌药物的活性研究、皮肤抗衰老的机理、环境水体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和仪器的开发等与高新技术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多个领域。

经过评委讨论,有10位同学获得壹等奖。他们是:刘嘉、黎朝、陆颖音、李永玺、戴逸婧、丁支、王荔祖、马丽君、张若男和王欢。

有十位获得二等奖,他们是:徐阳、刘媛媛、徐慧婷、应佚伦、、张蕾、沈明月、虞珊、蒋迪发和徐浩。

会议在颁发获奖证书、获奖者与华东师大和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部分负责老师合影后圆满结束。

(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流行文化论文范文6

文化与传播学者DAVID MORLEYZ 在研究当今社会中的电视、观众和文化现象时认为,由于电视运作经费越来越依附于广告,其间所涉及的已经不仅仅是电视收视过程中的商品化问题,而是同时改变了交换过程中的“价值机制”的动态关系,也涉及不同团体(如广告客户与观众的对立)决定生产机制的权力以及彼此消长的演变;于是商业媒介本身就其内在机制而言,原本就已经包含了一种促使其自身与流行文化的品味和结构产生某种程度契合的内驱力。[2] 这一现象完全可以通过对于商业音乐电台的研究而得到进一步证实。更何况,在现代社会,作为媒介文化产品消费者的“大众”(MASS)通常被认为在整个媒介运作体系中是相当被动无依的,而不象传统上作为媒介使用者的“公众“(PUBLIC)那样深具批判态度。[3]

美国的商业音乐电台正是其作为社会系统的庞大的大众传播媒介产业中的一部分,并且以其特殊的类型电台的运作策略,展示出媒介机构、媒介产品、广告主和受众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对流行文化和社会价值的控制。我们不妨借用媒介和文化学者JOSEPH TUROW在其《社会中的媒介系统》一书中使用的两个基本概念:一、大众媒介工业的互动关系正在增加;二,为了理解大众媒介的现状和未来,就必须对媒介组织、策略以及大众媒介的创造性产物的力量有比较广泛的认识。[4] 我们的整个研究都将在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展开。尽管,JOSEPH TUROW认为,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媒介产业从社会环境中取得达到自身目标的资源支持,而各种社会力量也从不同层面和向度对媒介产业施加影响,但通过对美国商业音乐类型电台的下述研究,我们还可以从中清楚地看到媒介产业作为社会动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又是如何作用于社会其他部分的。

一位资深电台主管认为,在美国,有两个绝对赚钱的行业,一是玩具,二是音乐。[5] 这部分地解释了美国商业音乐电台存在的基础。音乐电台占整个美国广播电台市场份额的绝大部分(参见表1)。

音乐电台是和录音工业、广告业及以青少年为消费主体的流行文化密切相关的。同时也是大媒介联合企业运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电台所播放的音乐往往取决于音像商店的热卖品,由于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多地购买音像制品,间接地,青少年的流行趣味决定了音乐电台的播放内容。70年代后期音乐类型电台TOP 40的出现和以摇滚乐和节奏与布鲁斯为代表的流行音乐革命,便是这种关系契合的结果,这也是青少年文化第一次成为电台——听众——广告商——录音工业相互关系中重要的市场动力。[6]

对于大众传播活动而言,“受众”这个概念会深深地影响媒介从业者看社会的方式,也同样意味着对社会成员来说,他们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和如何看待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方式,也会受到深深的影响。而且,受众永远是一个群体概念,是可以被建构的,这种建构就是媒介产业系统中的各个环节根据各自的需要对某类具有相同消费特征的受众的选择。[7]

一些媒介学者们对于媒介与流行文化工业的批判,通常着眼于对于媒介的控制所造成的文化的同质化,但如果我们对音乐电台的策略和运作进行政治经济学和文化批判的深入考察,就会发现,除了媒介的控制权以外,媒介工业的具体运作同样在为各种消费文化建构起巨大的市场,并且,在媒介产品、市场、消费与流行文化的系统中,不仅听众从来就不单纯是媒介产品的消费者,而且,媒介出售给广告商以获取利润的特殊商品,也已经不再简单地是“大数法则”所追求的尽量多的听众的共同兴趣和注意力,而是细化到通过细分的音乐类型电台所创造和推动不同趣味的流行文化,把具有相同人口学特征的听众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同时,在与广告商的关系上,也不再是按照传统的媒介产业运作流程,媒介先是尽可能多地吸引受众,然后再去寻找相应的广告主,这种运作策略,几乎是被动地用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媒介上的听众群体来吸引广告客户;而类型音乐电台的运作方式,所体现出来的变化是这样的一种转变,即媒介先主动瞄准大广告商在不同阶段的销售目标和产品诉求定位,通过市场调查和研究来明确界定其目标消费者的人口学特征,然后再通过恰当的音乐类型来为其聚合和培养起其最感兴趣的这一人群,有的放矢地出售给广告商以获取利润——前一种运作方式的关键在于听众群的大小,后一种运作方式的策略和技巧则在于听众群的人口学特征和广告主的诉求目标的契合程度,相当于媒介按照广告商的销售需要为其“度身定做”尽可能多的消费者——在这里,电台播放音乐并不是目的,而是为广告商吸引目标消费者的手段。从文化效果看,经由音乐类型电台创造和推动的流行文化进而到生活方式,则都是广告商一手操纵和控制的。因为,文化批判学者认为,文化的商品化不仅在于文化产品经市场流通,而且还在于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市场导向。因为人的需求可分为源于生物本能的需要和源于心理层面的欲求,后者与前者相比,其特点在于不确定和无参照,而且永无止境;现代广告在人的需要大部分满足的前提下,不再推销具体的商品,而是推销某种形象,某种生活方式,通过流行并利用大众的从众心理来制造出新的欲求,也就是说,消费者购买形象是为了心理满足,而广告主因此渔利。在这个过程中,媒介通过传播内容和广告及其所包容的大众文化,左右社会价值、社会风尚、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进而影响、控制、制造着大众的欲求。[8] 商业音乐类型电台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音乐电台的“类型”(FORMAT)概念产生于媒介运作与市场调查的逐步结合。尽管早在1930年代,美国全国广告主协会(ASSOCIATION OF NATIONAL ADVERTISERS)下属的一个机构COOPERATIVE ANALYSIS OF BROADCASTING就开始进行基于电话访问的电台收听率调查,但那不过是广告主了解其广告投放媒介的受众状况的方式之一。直到1970年代末由于TOP40类型电台的出现,才从根本上把广告主通过收听率了解媒体的做法改变为媒体通过受众调查来寻求符合广告主需要的听众群体。而且,受众调查越成熟,类型电台也变得越专业。[9] 尤其,在电视时代,广播变得越来越地方化,在90年代的今天,广播电台仍然继续巧妙地发挥着其类型化的节目策略,这一趋势带来的变化是随着人口增长广播电台的新听众也不断增加,于是为适应年轻人新的文化需要,新的电台类型不断被创造出来,并引导着流行文化。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不同类型电台听众的人口学特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致,这使得电台能够更明确地将这些目标听众作为预售商品出售给广告主。[10]

类型电台的这种良性循环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为新听众创造新的电台类型,二是不断对已经流行的类型进一步明确界定其风格。如摇滚电台继续通过细分为专门播放校园非商业电台艺术家的作品的“新摇滚”(NEW ROCK)、貌似60年代FM 电台节目再度风行的ADULT ALBUM ALTERNATIVE、或者专播70年代老歌来寻找被过去其他类型电台所忽略的那部分听众。

伴随着电台类型增多的另一变化是地方电台的崛起。无论是老牌的ABC、CBS还是其他众多的小联播网,它们提供的类型音乐节目,似乎越来越不能满足地方电台的需要。与此相对应的是通过卫星和电脑提供的类型音乐“套餐式”(PACKAGE)节目构成开始取而代之。

由于联邦通讯委员会对于一家公司在一个广播电视市场所拥有的电台数量开始放宽,一个市场上可能会有三家以上的电台由相同的一个部门来提供音乐节目,卫星和电脑驱动的节目构成方式稍微地增加了节目成本,虽然一般节目成本相对保持不变,但电台运作的总成本仍然因此而增加了。于是电台更倾向于如何重新定位其运作策略如何更有效地将目标听众推销给广告主以更多地赢利——广告与收听率的关系越紧密,音乐类型电台就越自觉地将出售某类具有相同人口学特征的听众给需要的广告主作为将电台和整个广播电视与流行文化产业生产流程相互作用的节目运作策略。这种将类型音乐电台通过市场运作使之成为地方化、专业性广告媒介,并培养、创造出具有相近年龄、文化程度、收入、个人兴趣、消费习惯的忠实听众以预售给广告商来获得利润的战略转变,是90年代中期以来广播业主和广告主在广播电视产业结构重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要侧面。[11] 而且,类型音乐电台把众多的歌手塑造成青少年追逐和崇拜的偶像,进而通过他们所代表的时尚潮流,来引导青少年的不断变化消费观念和生活态度---这,正是广告商得以源源不断地推销商品的“虚假”欲求的基础。

以几种不同的音乐类型为例,“动感摇滚/摇滚”的听众中百分之六十三为25到44岁的成年人;“当代热门摇滚”则有百分之五十七的听众年龄在24岁以下;超过一半的爵士音乐听众的年龄在35到54岁之间;而百分之五十七的古典音乐听众年龄在55岁以上,24岁以下的青少年只占百分之三(参见表3、表4、表5)。显而易见,他们的人口学特征必然决定了他们生活观念、消费倾向等等的区别,他们不同的心理欲求和对不同流行文化的追随,也必然需要通过对不同的广告形象的认同来满足,反过来,也只有不同的广告诉求才能打动他们,并唤起其不同的心理欲求。于是,在商业电台的利益动机驱使下,广告主在细分的市场上不断制造出新的大众文化流行风潮,影响、引导和控制着大众的欲求。

这种状况导致了音乐电台市场的变化无常和“碎片化”——FRAGMENTATION这个词儿被大量用来解释今天音乐电台从三大网的消沉到某种特别的音乐形式的突然走红等一系列现象,TOP 40已经不再独霸听众市场和获得高额利润,音乐的类型被一个又一个的电台越分越细,在这种情形下,几乎很少有听众会指望在一个电台同时听到热门说唱和动感摇滚,或是爵士和60年代乡村老歌的奇特组合,无论是电台的经理还是DJ们,都坚信90年代的音乐节目策略,不再是满足大多数人口味的不同风格的40首热门流行歌曲的大循环(尽管ROCK’ROLL占TOP 40的大多数),而是需要精确到适合正在上高中的孩子们的跳舞趣味和流行风潮的音乐类型这样细化的程度——而这些孩子正是可口可乐或LEVI’S牛仔裤这样的大广告主所寻求和力图培养的新一代消费者。[12] 当然,其节目构成策略仍然是TOP 40式的。

音乐电台市场的“碎片化”使得许多稍有实力的广播业主都利用政府“放宽规则”(DEREGUALATION)的一系列政策来增加其在市场上拥有电台的数量——尽管一个FM电台在其覆盖范围内的市场占有率往往只在10%左右,但如果在一个或几个广播电视市场上拥有多个相同音乐类型的电台,则可以把其分散在各处的目标听众作为一个总数出售给广告商。钱塞勒和CLEAR CHANNEL的成功,拥有电台数量之众也是其中重要原因。(参见表8)

这种状况也和FM电台数量的增加互为因果。从1970年代到现在,几乎每十年间,商业FM电台就会增加一千个左右,甚至更多。(参见表6)FM良好的信号传输效果非常适合播放音乐,而多数FM电台的发射功率都不大,因此可以有许多中小功率FM电台来分区域共同覆盖一个广播电视市场;况且,相对于报纸和电视,运作一个电台不需要太多的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本投入,尽管总体上1998年广播广告只占美国广告市场份额的10.3%(参见表7),但这个行业仍然不失为一个有较高利润回报的产业。

对于这些新FM电台来说,并没有其音乐类型细分的所谓法则或一定之规,关健还是在于其如何去“开发”传统的所谓“黄金受众”以外的听众,即以往广告商最为感兴趣的年龄25至44岁的人群,以及通过音乐测试对进一步细分听众,寻找具有基本相同人口学特征和生活趣味以及消费习惯的听众群体,以便出售给不同的广告主作为其诉求对象——不同类型的电台音乐,最终是经由广告商的生活方式的促销,其主要针对年轻的消费者——这便是成功的音乐电台得以持续发展的原因。

一般来说,类型音乐电台的节目运作策略和运作结果可以用“3M=M”来概括——MUSIC+MARKETING+MORNING SHOW=MONEY,[13] 即准确的音乐类型定位、完善的市场调查和成功的早晨节目是决定电台能够赚大钱的关键因素;具体的操作则是牢牢把握住根据每周的听众调查和音乐测试、每周音像商店的销售业绩、听众点播的情况,以及通过音乐商店、电脑和卫星传送音乐公司提供的新“套餐”来共同决定的流行风潮。其中听众调查和音乐测试是电台一笔巨大的支出,听众调查通常的做法是电话抽样调查和听众专题座谈会,或被称作“焦点群体访谈”(FOCUS GROUP),这不仅调查听众的基本构成、其对不同音乐类型的选择和喜爱程度,而且还涉及听众的其他媒介消费行为、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音乐测试则是在不同的样本群内对新歌的喜爱程度打分,以认定什么是大多数目标听众喜欢的歌和某一首歌大约会在多大范围内流行。通常在一个中等大小的广播电视市场,运作一个音乐电台,每年至少需要五百万美元,但一个好的音乐电台,每年投入听众研究和音乐测试的经费至少需要二十七万美元,其中十五万用于每周的听众调查,三万五千美元用于年度的听众调查,七万美元用于一年两次的音乐测试,一万五千美元用于听众专题座谈会。[14] 当然每个广播电视市场的情况不一样,如明尼阿波利斯只有12个电台,几乎所有播放的音乐类型都有听众,而迈阿密有60到70个电台,听众调查和音乐测试就是节目推广策略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前提。

当然,电台音乐人往往会认为音乐类型的定位和音乐节目构成既是艺术也是科学,因为市场变幻莫测,无论是对于一首新歌还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没有任何一个专业人员可以通过分析听众调查和音乐测试结果来绝对认定其是否会流行和在什么时候流行——只有变化和循环对于音乐电台来说是恒久不变的,就象迪斯科音乐在1978年风行,而在1980年突然消失,又在1986年复活;因为MTV在1983年的出现而走红的ALTERATIVE ROCK在一度沉寂之后,如今又卷土重来;而一些十年前无人问津的音乐类型今天却炙手可热,就像1980年代几乎从商业FM频率上绝迹的爵士乐和“软摇滚”(MELLOW ROCK),今天被“改造”成“新AC”(ADULT CONTEMPORARY)和“摇滚AC”再度风行。[15] 遗憾的是,那些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电台已经失去了市场机会。

近年来,大媒介联合企业更为灵活的合作式运作方式使得作为其媒介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系统中一个重要环节的音乐电台,越来越具有更强的引导流行风潮和塑造流行文化的能力,并将这种流行文化扩展到全球的各个角落。一方面,媒介的兼并风潮造就了象钱塞勒这样的电台巨无霸(参见表8),另一方面,在媒介产业结构重组的过程中,大媒介集团“成功的秘诀不再是所有权的集中控制,不再是高度一体化的媒介帝国,而是围绕不同受众和不同对象所形成的公司多样化结构的管理。”[16] 如果一个媒介公司同时拥有几家类型音乐电台、几个音乐工作室和唱片发行公司,再加上若干家音像连锁商店,以及一两个卫星或有线电视服务商,那么,媒介企业中任何一个微小的市场事件,比如一首新的原创歌曲,或者一个关于70年代城市民谣的重新包装,都会通过上述众多流通样式的重复再现和潜在的文化价值开发,摇身一变,成为主流的流行文化现象,就象1993年位居美国流行音乐排行榜首位的西班牙风格的歌曲“MACARENA”的走红和风靡全球一样。无论是媒介公司还是广告主,自然都在拥有BMG音乐集团和RCA音像商店的媒介联合企业BERTERSMANN把生产、流通和交换系统紧密控制起来的价值链上,从这首歌“细密筹划的流行性里”,竭尽所能地赚取每一分利润。[17]

应该看到,“类型“的概念早已不是局限在商业音乐电台的运作策略的范畴,作为流行文化产品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消费者的吸引,“类型”概念被广泛运用在流行文化的生产和推广领域,詹姆斯·邦德的“007”是一种“类型”电影,“纽约客”是一种“类型”杂志,DISCOVERY则可被视作一种“类型”频道,如此等等。“类型”不仅仅通过这样系列性的文化消费产品使不同的受众可能在茫茫人海中使自己在社会群体中有所归宿,而且还可以因为对不同类型流行文化产品的消费活动,建构起自己的所谓“个性化”时尚品味,最终,成为某类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而完全忽略这背后的商业动机。

事实上,尽管媒介产业的运作策略是我们在探讨商业媒介问题时始终需要关注的焦点,媒介构造的具有强大消费特征的流行文化及其强烈的渗透性,也始终是我们在分析现代社会文化结构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但是,我们在这里研究美国商业音乐类型电台与广告和流行文化的关系时,并无意于其“类型化”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原则,也并非为了对流行文化的社会影响进行批评。本文的目的,仅在于通过描述这一关系及其变化,力图对当前世界范围内媒介与文化工业结构的重组,提供一个较有弹性的观察空间,并期望最终丰富我们对媒介产业的认识。

流行文化论文范文7

关键词:流行文化;小组讨论;课堂展示;教师点评

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广告等形态。大众文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大众文化的不同形态,包括流行服饰、流行音乐、流行文学等,进一步通过表面形态认识到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娱乐性、流行性等特征,能让学生理解每一种流行的文化背后深刻的社会和时代的印记,能够用各种文化学和社会学的理论观点分析文化现象。在大众文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使用参与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基础

参与式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打破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倡导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过程和主要环节,是一种合作、互动式的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受到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予以尝试,但并非所有的课程都适合使用参与式教学法。理论性太强的课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难以调动,自学起来比较困难,这给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带来了很大困难。大众文化课在这方面则具有很大的优势。大众文化课程本身内容通俗,贴近生活,涉及日常吃穿住行所流行的各种元素,如流行服饰等。青年学生追逐和热爱的时尚潮流,如流行音乐、电影电视等。这些内容本身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可以说,学生是带着较高的热情来上这门课的。如果发现上课只是教师枯燥的讲授,将会对学生的积极性带来较大的打击。在流行和时尚方面,学生通过媒体接触和了解的很多,很有可能比教师积累得更多,了解得更深入。例如,当下大热的明星、时下流行的发型服饰等,很多学生把课余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流行时尚上,聊起来也是如数家珍,因此学生有参与课堂教学的能力,愿意将自己喜爱的流行文化与同学分享,无须费力调动就能有较高的参与热情。因此,出于大众文化课程本身内容的亲近性,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基础。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具体开展方式

参与式教学模式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观察、辩论、小讲座、练习、座谈、访谈等。在大众文化课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灵活使用不同的方法。从整个课程的设置上,教师可以先通过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课外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自学课程内容,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所得进行展示和讨论,辅以教师的点评和引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点评是点睛之笔,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文化表象提升到理论内涵。

1.课程知识以小组课后学习为主

大众文化的课程知识内容大多浅显易懂,是学生课余喜爱的,如各种文化形式及其流行演变,这些学生自学起来没有太大难度,学生感兴趣。部分较难的内容,如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的辨析,大众文化的几种主要研究范式,这些内容可以侧重于教师的讲授,或教师在课堂上讨论时引导学生思考。

2.课堂以学生展示和讨论为主

课程知识在学生课外自学之后,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上台,将小组对某部分内容的学习成果和理解进行展示,从而带动全体同学进行相关知识的讨论。这一方面是对学生课外学习的督促和检查,一方面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锻炼。课堂由讨论引入做基础,以免出现讨论难以打开的局面。

3.教师点评是关键

学生虽然在流行文化现象和事件上的积累会相当丰富,甚至比教师还要在行,但毕竟年轻,对文化的理解还比较浅显,甚至出现盲目追星等极端行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点评尤为重要。教师要帮助学生深层次思考这些文化流行背后的社会和时代的印记,透过现象分析其流行的原因。例如,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欧美流行服饰奉行节俭主义,这和当时二战期间物资缺乏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只关注于服饰的样式,对社会和文化背景不作了解。这方面教师要及时予以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流行背后的原因。

参考文献:

[1]莫林虎,等.大众文化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流行文化论文范文8

论文关键词:文化合流;阐释学;交往行为理论

第二语言学习理论主要研究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与学习规律,是一门跨学科的理论。在语言获得的研究中,经历了从“教”到“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重心的转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把“教”放在主导地位,重视语言教学理论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才开始受到应有的关注,第二语言的学习理论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理论和假说。其中舒曼(Schu—mann)的“文化合流理论”是最具影响力的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理论之一,它享有与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假说、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假说、塞林格的“中介语”理论等著名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模式同等重要的地位。但与这些第二语言学习理论不同,舒曼把“文化认同”作为第二语言获得的着力点,认为这一因素对第二语言的获得极其重要。文化合流的第二语言获得理论顺应了当前全球化的趋势,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为此,非常有必要在更深的层次上探讨这一理论。此外,由于文化合流是在心理语言学背景下诞生的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以往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环境和个人的心理因素的心理学实证研究出发来研究文化合流理论。本文从阐释学这一角度论述这一获得理论的合理性,并且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出发论述良好的交往环境能促进第二语言获得的研究。

一、对文化合流理论的争议与反思

舒曼在1978年提出了文化合流理论。文化合流是指一种逐渐适应新的文化的过程。这一模式的中心命题是:第二语言的获得是文化合流的一个方面,一个人能将自己的文化与第二文化合流多少决定了一个人获得第二语言的成败,也就是说,文化合流理论强调的是第二语言获得是由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的社会及心理距离所决定的——距离越近,学习者的学习愈成功,反之亦然。文化合流理论力图说明在第二语言获得过程中,对第二文化的认同感对于语言获得的关键作用。第二语言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如果学习者对于第二文化有崇拜感、亲近感和认同感,他就越容易获得第二语言。

自文化合流语言获得理论提出以来,尽管其实践效果和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但争议也是颇多的。例如,有的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驳斥了这一理论,认为其并没有说明第二语言规则是如何在大脑内部建立的,学习者综合各种语言信息的机制是如何运作的,也就是说,该理论未能进一步解释第二语言知识是怎样在“黑箱”中被内化和吸收的,即输入是怎样变成摄入的,然后又是怎样进入学习者现存的中介语系统而改变中介语知识结构的。诚然,文化合流理论缺乏对大脑的语言学习规则的深入的实证研究,但文化合流理论避开这一复杂心理现象的说明是有客观理由的。

心理学是植根于经验和假设的实证研究,尽管实证研究极其重要,但实证研究往往是带着某种先人为主的理论指导的研究,或以验证某种假设为目的的研究,不仅如此,其结果常常与理论并不相符或与假设并不相关,使研究陷入困境。例如,关于双语者的语言是如何在大脑中表征的探讨,就遇到类似的困难。问题就在于实证研究是基于一些自以为是“不言自明的理论和假设”而操作的,而这些理论恰恰最值得反思。也许舒曼正是意识到用实证的方式来研究大脑的运行规则会有诸多的“未知”,毕竟这些关于人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规则是不可感的,即使是可感的,你也无法确认你的可感是否与他人相同。所以,对于文化合流是如何通过大脑的规则运行影响第二语言学习及学习者如何综合语言信息,舒曼并未作出任何阐述。他的这一做法给予人们的启示是某些研究,尤其是关于大脑的心理学问题也许是无法从实证科学研究中得到确切的结果的,或许某些人文科学的问题如文化合流的问题,可以应用人文科学的方法即寻求元理论性的问题得到深刻的揭示。

除此之外,与第二语言学习更为密切相关的是,有些学者指出它不适于课堂学习模式,因为这种模式是一种强调学习者深入到第二国自然习得第二语言的模式,而非本国的课堂教学.不可否认,对于与第二语言文化的心理距离,当然是深入到第二语言学习的国家而能够更加的接近。但这种学习语言的条件并非所有第二语言的学习者都能够实现,所以只能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尽量创设这一条件。许多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文化的导入无疑比拒绝渗入任何第二语言文化去学习语言要有效的多,尽管没有深入第二语言国家学习语言有效。正像舒曼所指出的那样,心理距离决定了第二语言学习的成功与否,只要是能够让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距离趋近,就能够有效地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并非只能通过深入第二语言国家才能实现文化合流。为此,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课堂要尽量导入相关的文化因素,建构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让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第二语言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合流,更好地取得第二语言学习的效果。

可以看出,对于文化合流理论的争议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其一,是针对文化合流的理论问题:如果不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模式进行论证,人文科学的方法是否能够迎难而上?其二,文化合流理论的适用范围问题:如果没有条件深入到第二语言国家内学习语言,文化合流是否可能?其三,如果文化合流可能,如何才能加强文化合流,从而能更好地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以下就这3个相互关联的方面进行论述。

二、文化合流的元理论建构:阐释学视角

对于第一个争议的问题,从人文科学的角度来研究文化合流理论的深层次问题似乎要轻松得多。因为语言和人文学科关系密切,语言对于人文学科来说具有本源性的意义,一切人文学科的问题都要到语言里去寻求答案,反过来,人文学科又为研究语言提供方法。阐释学就是一门与语言联系紧密的学科。很多人认为阐释学与语言的联系是在语言学转向之后的事,然而阐释学从来都是与语言联系在一起的。阐释学的演变尽管历史久远并数易其貌,但始终与语言相伴而行。施莱尔马赫曾指出,在阐释学中所预设的一切问题都是语言的问题。第二语言获得与语言,或者更确切地说,与语言的理解是分不开的,研究它当然离不开阐释学。阐释学为研究文化合流理论的合理性提供了极强的元理论支撑。

首先,第二语言的获得离不开理解,因为理解的可能性为第二语言的获得提供了信心。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认为,语言是思想符号,虽然语言存在差异,但是所有思想是一致的,理解还是可能的。到了中世纪,人们认为具有一种普遍的,独立于任何语言外壳的思维内核“精神语言”。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为了反驳怀疑论者皮罗的“一切都可以怀疑”的观点,提出至少“我活着,我存在,我理解”还是不能怀疑的。即使是现今,也不乏持这种观点的人,最为典型的就是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这些观点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世界文化合流及人类的相互理解提供了理论上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阐释学是一种理解世界(把世界作为一个篇章进行理解)的理论。阐释学提出理解不是一种认识模式,也不是一种行动模式,而是此在的原始性的实在形式和根本活动,人的一生就是以理解这一方式生活的。所以说它是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说,阐释学的原则对于人类的各个方面普遍适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阐释学原则也适合于研究在第二语言获得中有什么样的理解活动发生以及如何促进这种理解活动。

阐释学认为,人是理解的动物,只要活着,就会拥有一定的自我理解和理解世界的能力,缩小间距,即人具有去远、定位、去陌生化、把世界周围化的,从而把自己融入一个更大的世界中去的能力。所谓“间距”,其本质是指理解者与对象之间的差异。如果没有差异,理解就成为不必要——差异产生理解。间距是一切理解的前提,因为间距的存在,理解才成为需要。在第二语言获得过程当中,间距主要表现为心理间距、语言间距、文化间距。从根本上说,这些间距的存在使第二语言的获得成为必要,但是同时也成为第二语言获得的障碍。从这一意义上说,第二语言获得也属于“在世之在”——人的理解活动的一种形式,为此,理解中所发生的一切基本活动,必然也发生在第二语言获得当中。

那么在第二语言的获得中,发生了什么样的理解活动,间距是如何被缩小的呢?正像海德格尔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常常是已经归属于特定的“传统”,因而被抛入到一定的成见之中。无论怎样的理解都总是以成见为立足点,都以成见开始。但是面向未来,我们一面筹划自己存在的可能性,一面以过去为现在的媒介,自觉地跨越间距,将过去的“真理要求”适用于现在的修正。这就是伽达默尔提出的“视域融合”——即将过去的视野和现在的视野相融合,结合事件的真理会在更高的层次实现。视域融合对于经验是开放的,也说明理解是具有创造性的。通过这种视域融合,并不一定最终能够到达“绝对真理”。根据每一次的历史状况,自我理性的完结性会不断地被打破,这是理解的不尽源泉。

由此可见,正是因为视域融合,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接触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文化合流与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相伴相随,即使没有深入到第二语言国家,文化合流同样也是可能的。理解作为此在的根本存在方式,不管学习者是否意识到,理解活动确实在发生;而第二语言初学者又必然是带着本国文化“成见”的人,所以在第二语言获得过程中即理解过程中,本族文化是敞开的,第二语言文化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本国文化成见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形成新的“成见”,在新一轮的交流学习中充当理解的立脚点。此时的状况又会成为新一轮学习的源泉,即语言的基础。如此这般,视域融合不断发生,理解不断循环,即第二语言学习者以及所在国成员的成见都发生了改变。经过这样的视域融合,第二语言学习者实现了本族文化和第二语言文化的合流。这是第二语言学习和获得的必然趋势,即使在课堂教学上,文化合流也不可避免。

可见,从阐释学的角度出发,文化合流理论的元理论问题得到深刻的剖析:第二语言学习同时是理解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第一语言文化与第二语言文化不断发生视域融合,文化合流必然发生,为此,即使是非第二语言国家,文化合流也是可能的,这是第二语言学习的起点也是归宿。

三、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的建构:交往行为理论视角

如前所述,文化合流贯穿了整个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舒曼提出,文化合流程度的大小有赖于第二语言学习者自身对第二语言文化归附动机的强弱,更详细地说,第二语言获得是由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的社会及心理距离所决定的,距离越近,第二语言越易获得。可见,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社会距离以及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决定社会距离的各种社会因素可以影响学习者的动机、对目的语及其社团的态度、目的语输入的品质和数量以及总体学习环境的优劣。能带来“优质的”学习环境以及质和量均合乎要求的目的语输入的社会因素应具有以下特征“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互视社会平等,并均希望前者被后者同化;两社团自我封闭性小;学习者社团规模不大且缺乏凝聚性;两社团的文化冲突不大;两社团对彼此有好感;学习者社团打算在目的语地区长期居留。若上述各社会变量呈现出相反的特征,如当学习者社团自视社会地位优越或低贱时,“劣质的”学习环境便会产生,从而对文化适应和语言获得构成障碍。

同时,舒曼特别提出,在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要强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主要是在社会距离难以确定,即社会因素对文化适应不构成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时才发挥作用。所以,在外语教育环境下,学习者不能与目的语社团直接接触,反映两社团关系的社会因素对文化适应的作用变得模糊,学习者个人对目的语及其文化的心理感受,即心理距离的作用可能变得更加突出。这时,如何帮助学习者克服语言和文化震惊,选择合适的学习动机,跨越语言自我的心理屏障便成为外语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从以上的论述中不难看出,自然习得第二语言也好,课堂学习第二语言也好,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的建构是可以缩短社会距离和改变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不良的心理因素的关键,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主观和客观上的优越条件,增进了文化合流,对第二语言的获得起着关键作用。

当代西方著名思想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提出,交往是以言语为媒介,通过对话即“话语民主”达到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与“一致”的行为。从这一表述中可以看到,他把交往的最终目的归结为“理解”,他所说的“话语民主”的含义就是指人们展开自由、平等的辩论、对话、商讨并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同时,哈贝马斯认为,真理由共识构成,而共识是人们在没有内外压力和制约下的理想情境中通过交往达成的。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会追求一种平等而真诚的人际关系,对这种道德理想的追求先验地存在于语言使用的过程中。所以,他进一步指出,对话必须是基于对话双方的平等、真诚,参与愿望和切合情境的意向性,表达清晰的基础上。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构建良好的第二语言学习环境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争辩(对话)双方必须具有沟通的真诚愿望,这是进一步争辩的立足点。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第二语言学习者与所在国成员对相互文化的认同,希望互相借鉴交流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心理准备。参与对话双方必须是平等、自由的,这样的对话才是民主的,才能真正进行下去。参与对话的双方必须能够相互抗衡,因此第二语言学习者应该团结一致,统一起来,让所在国成员与之对话成为需要。对话双方的表达必须是清晰的,如果第二语言学习者与所在国成员的文化相差太远,表达无法清晰顺畅进行,将为平等顺利对话带来障碍。

可以看出,哈贝马斯的语言交往行为理论为如何促进文化合流提供了理论指导:建构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能有效缩短第二语言学习的社会距离和改变学习者的不良心理因素,促进文化合流,进而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

四、结语

文化合流理论是一种顺应世界文化大合流时代的第二语言学习模式,它提出,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关键。它有着诸多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合理性,对第二语言获得的动力机制以及获得过程中的洋泾浜化现象作出了独到的解释,为习得理论的深入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尽管如此,文化合流理论也不乏值得商榷的地方。

流行文化论文范文9

【关键词】西方翻译流派 西方译论 现状

由于西方翻译流派活动的历史十分悠久绵长,时间空间的跨度比较大,若是想直观上客观评价这一系列内容是十分困难的。为此,部分专家将西方翻译的发展历程逐渐细化成为了三个阶段,即为:过去、现代及当下等。自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有关于经济、文明、政治、文化、科技、文学等方面的翻译内容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翻译流派不断发展的作用,促使整个世界在语言翻译这一文化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交流,并科学有效的丰富着当代人们的文明形态与物质常态。

一、翻译理论

所谓翻译理论,主要是指相对于翻译的实际成果、盘根错节的翻译流程以及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大量重复出现的内容、语言之间存在的潜在关系及语言特点等,对其进行科学恰当的解析与归纳总结在全面解析西方翻译流派之前,我们必须要充分进行认知并解析西方翻译理论的实际发展现状及日后的发展趋势。将当前翻译研究成果与语言文化进行紧密的结合,其文化研究也会因此而逐渐出现翻译逆转的现象,进而使更多的翻译理论与其它语言学科建立联系。

二、五大翻译流派

著名的翻译学专家根茨勒先生在自我撰写的《当代翻译理论》中一再提及到,我们在进行实际研究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时代背景,并将其作为一个基准,将其现有的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趋向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势具体研究手法,进行充分的论述,并将当代翻译译论科学有效的划分成为五种流派。

1.美国形式的翻译流派。美国形式的翻译流派,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主要是由当时著名的策德内斯第一次提出,由威尔教授进行第一次尝试。威尔教授首先从语言文学的编著、语言翻译的技巧与人们的认知规律等方面进行实践了美国形式翻译流派,并及时的提出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美国形式翻译流派过于注重翻译艺术性的内容,需要从美学的角度全面提升翻译作品的文学性与价值性。

2.科学形式的翻译流派。科学形式的翻译流派,主要是指翻译一种语言形式的学派。它更加侧重于翻译这一活动,侧重强调需要将其翻译作品的语言价值与文学品味全面进行展示,但是当时译论发展只是停留于美学艺术与强制性的翻译规律。德国的翻译流派,主要是由德育精英学者的赖斯与她一手带出来的学生弗米尔,以及当时红极一时的诺德先生为实际代表,在具体语言翻译过程中,将其功能全部建立于语言翻译专业知识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深刻的翻译概念解析,并对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初期研究形式的翻译流派。针对初期研究形式的翻译流派,笔者发现其更加侧重于对翻译整个过程的研究,其翻译需要更加协调语言与时代文明之间的共享性与历史性的衔接关系。初期研究形式的翻译流派侧重讲述,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需要将其全面建立于科学有序的发展方向上。当时最为著名的一个代表人物即为巴斯奈特。他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文化逆向的现实概念,侧重强调在语言与文化进行相互交流过程中,需要将其两者之间的互动情境与当时的交流语境、历史文明与社会的约束全面进行归纳,以此来更加深入的进行解析语言文化对翻译理论的影响力与约束力。

4.形式多样的体系派。形式多样的体系派,主要起源于初期研究形式的翻译流派,将其翻译理论及翻译的具体流程结合当前语言文明的发展背景,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此来全面深化其研究成果的现实性。在引入形式多样的体系派这一内容时,涉及到了相关的文学文明以外的诸多素材。当时著名的佐哈尔先生,经过自我的不懈努力,终于为语言文学翻译系统创设出了一个相互对应的定义概念,主要包括:代表性与非代表性;核心与边缘的对立;侧重于一般活动中两者的对立。形式多样的体系派理论可以十分有效的将其内容翻译成为人们熟悉并常见的社会语言。

5.结构剖析形式的流派。结构剖析形式的流派,主要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随着全球文学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艺术批判形式的不断发展,结构剖析形式的流派在法国逐渐兴起并发展。结构剖析形式的流派极大地批评了当时翻译主义主张的理论内容,其核心寓意就是指对形式的一种二次重复。此时期具有诸多的代表人物,文中主要以德里达为例进行分析,其认定结构剖析形式的流派中的物质基础便是外部的发展结构。他认定语言具有全面、笼统、有声的优势,同时还具备黑暗、残酷、无声的一面。为此,我们在对翻译语言进行定义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的不足和局限性,此时则需要结构剖析形式的语言概念。翻译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意识,同时也在深刻的解析自我。

三、当前阶段西方译论现状

站在宏观的角度深入赏析其内容,当前现有的西方翻译理论内容,他们正在逐渐摆脱过去传统的语言发展思维的束缚,同时也有效的推动了译论的科研与发展。眼下,西方译论正在朝着多元化的角度进行个性化发展,更加重视语言文化对翻译理论的冲击作用,将其翻译研究放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语言情境中,逐渐优化和完善了翻译学派作为一个独立独行的学科存活的物质基础。

综上所述,翻译与文化研究不论是其研究内容、研究手法还是发展目标等多个方面,都有相同之处。西方翻译流派与西方译论文化两者之间相互融合,深入渗透,以此来全面拓展翻译流派研究的发展渠道与空间范围,进而不断促进翻译理论的健康发展。

流行文化论文范文10

方法论既包括心理学具体的方法和技术的采用,同时也包括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立场。具体方法和技术包括被试的选择、条件的控制、材料的分析和数据的统计等。而方法论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关于对象的基本立场和理论预设。方法论是建立在关于对象的理解基础上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这里的逻辑根源在于,任何方法、技术的选择和使用,都无法离开研究对象而单独考察,方法和技术是为研究的问题和对象服务的。方法的正确性有赖于其关于对象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前提的正确性,孤立分离地考察方法和技术没有实际意义。

文化心理学思想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发展,近几十年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视角。文化心理学的基本立场在于,文化做为一种价值和意义系统,应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视角,文化与心理的相互生成关系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不仅仅是对主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扩大,更预示着心理学理论思维的变革而这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文化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的创新。因此,文化心理学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心理学的方法论主张,是心理学研究方式的一种改变。可以说,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演变关系到整个心理学的方法论变革,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是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学研究中关于文化内涵的理解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也使得“文化心理学”这一术语具有不同的含义。广义的文化心理学经历了从跨文化心理学,狭义的文化心理学到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三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方法论有很大区别。“文化心理学”在这里主要指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强调文化与心理相互的建构性与共生性,这是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的最基本内涵,学者们也大多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文化心理学”这一术语的。

2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特征

2.1主流心理学中的文化地位及其演变

文化进入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并逐渐成为理论构建的重要成分,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文化在这个历史发展中,也被加以不同的说明和处理,在研究中有过不同的角色和地位。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初,实证主义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支配思想,普遍性、客观性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追求。主流心理学研究基本是一种无文化或超文化的研究,或者说,在研究中文化是以隐身的方式存在的。尽管文化对研究发挥着实际上的影响,但文化因素并未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实际成为“存在着的无”。西方主流心理学的研究凭借其强势力量主宰世界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也就成为了标准的方法论。

跨文化心理学表现出主流心理学在文化问题上的退让。跨文化心理学出现以后,研究主要是以文化比较的观点,把两种或多种文化下的心理现象加以比较,从而确定文化对心理行为的影响。虽然发现了很多不同文化条件下心理行为差异的存在,但在对这些差异的解释上,跨文化心理学的结论有很多不足甚至悖论。文化或者作为标签,用来标定何种心理差异出现在何种文化之中;或者作为一种自变量或文化背景,诱发或是抑制某种心理现象的出现。总的来说,仍然是延续早期人类学中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研究思路,用文化作为变量来解释不同文化条件下的心理行为差异,持有的是文化决定论的主张。跨文化心理学实质是主流心理学的变式,在方法论上并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

2.2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主张

对于文化与心理关系的探讨,构成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文化心理学的基本主张在于,文化与心理是相互建构,相互生成的。文化是一种价值和意义系统,既是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结果,也是人类心理行为的资源,文化与心理是一体之两面,无法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文化心理学的这些主张,对实证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根本的挑战。从关于对象的立场看,文化心理学反对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认为不能假设固有的先天统一的心理现象的存在,人类的心理行为是在人与文化的互动中创造生成的。而从研究方法和技术看,文化心理学强调现场研究、话语分析等,从对象的日常生活世界开始,对其心理行为的意义建构过程进行解读。

总之,文化心理学研究以主流心理学方法论作为批判对象,强调文化与心理的创生关系和互动关系,力图改变传统文化与心理学领域研究中的文化决定论模式。具体来看,文化心理学从文化与心理二者的互动关系入手,考察二者以象征符号形式和主体实践过程相联结的互动过程;突出作为对象的人的主体性,赋予研究对象以主体实践能力,强调研究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研究者与对象的互动关系,不是对对象进行单纯的描述和解释(expla¬nation),而是强调关于对象的同情和理解(understanding)力图恢复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双重主体性,从而达到突出学术实践主体性的目的。

3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

从文化心理学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它始终无法逃避的矛盾是究竟如何处理其与至今仍具影响力的实证方法论的关系。这种矛盾体现在文化心理学与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分歧之中,同时也体现于文化心理学自身的演化历史之中。首先,文化心理学在关于文化与心理关系上与传统主流心理学存在着对立观点,这些对立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进化论与文化相对论。文化进化论假定,人类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类似基因进化的过程,不同的文化模式产生不同的心理行为特点,而这些文化模式和心理行为特征是一个发展序列,处于人类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文化相对论认为,各种文化心理和文化行为都有其存在价值,相互不具有可比性,应当平等对待各种文化中的心理行为。

第二,文化比较与文化解释。文化比较强调不同文化间横向的比较研究,注重不同文化和心理的差异,并力图以不同的文化模式的差异做为解释这些心理行为差异的根据。当前的跨文化研究基本遵循这一模式。文化解释侧重在社会历史的纵向发展中理解文化与心理的关系,寻找其历史的演化脉络,注重文化意义的获得、运用及演变的过程。如关于传统心理学思想史的研究即属于此类。

第三,客位研究与主位研究。所谓客位与主位实际是关于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问题。主流心理学的研究采用客位研究方式,强调研究者与对象的分离,从而把对象作为客体进行价值中立的说明和控制。主位研究强调研究者与对象在互动中进行理解,研究者应该深入对象的文化生活空间,感受文化的意义和日常实践活动。

第四,量化方法与质化方法。量化方法侧重数量化的描述和说明,通过统计推论确定心理行为的差异,这种差异是数量上的而非本质上的差异。质化方法侧重历史社会脉络的考察,重视研究者与对象间的共同体验和相互理解。量化方法是主流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式,而质化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兴趋向。

其次,文化心理学自身的演化历史也显露出,它在面对主流心理学方法论的时候进退维谷,难以摆脱或者依附或者背离主流心理学的二元对立窘境。

文化心理学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早期的文化心理学强调研究应该具有文化敏感性,在研究设计和理论建构上力图加入文化因素,关注文化背景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影响。这种研究方式虽然较主流心理学的实证主义研究方式有所进步,但仍然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具体表现为:一是文化实体论,把文化当成个体现实生活之外不变的实体个体的心理行为是在静态封闭的文化模式中得以发展;二是文化决定论,把文化与心理的双向建构关系简化为单向决定关系,成为文化决定心理行为的研究模式;三是文化差异论,只关注描述和说明不同文化下的心理行为差异,而不注重对文化与心理关系这一根本问题的建构和理解。总之,文化成为没有时间向度的不变实在,独立于个体的理解和实践之外,人与文化成为分立的两个实体。“当前的文化心理学研究在实践探索中主要表现为研究领域的扩大和研究兴趣的转移,而并没有形成研究体系的转变,没有形成方法论的革新。

新近的文化心理学主要体现为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关于文化与心理对立的争论。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没有固定先在的心理事实,所谓的心理乃是通过社会互动过程获得意义并得以体现的。同样,也没有外在控制心理行为的客观文化事实,社会文化的意义有赖于人的认识和解释。这样,心理学的研究就成为对于文化与心理的建构生成过程的考察。然而,这样的研究预设又容易陷入相对主义的境地。因为由个体的主观性决定,每个人、每种文化都会对社会文化做出不同的解释和说0月,也就建构了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建构主义心理学主张理解的多元化,支持各种意见的合法性和平等地位。但是,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在主张多元文化共存的同时,却无力对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说明。不同的文化中存在不同的心理行为,而这些文化、心理、行为却是不可通约的。实际上,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在批判主流心理学的同时,不自觉地以其对立面塑造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在否认一切本质主义、基础主义、普遍主义的同时,自身却陷入了相对主义的境地。

总的来说,文化心理学在处理文化与心理关系的问题上并不成功,具体体现为批判改造实证主义心理学方法论时,仍然受制于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执行着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这使得文化心理学无意中把实证论作为批判的对象,而不自觉地以实证论的反面建立了自身的方法论。这样做的结果是文化心理学失去了存在的现实根基,成为了比照主流心理学而存在的“他者”,从而使得研究缺乏历史性和现实性。换句话说,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仍然是以批判主流心理学及其方法论为依据,而不是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活动出发建立自己的方法论,因而未能真正实现方法论的创新,依旧局限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这就是文化心理学方法论内在困境的根源。

4文化心理学方法论困境的出路

文化心理学的核心任务,是如何把当前对人们心理行为的探讨,与其文化资源联结起来,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处于广大的社会历史文化脉络中,成为变化的、活动的、发展的过程,而不是把文化视为固定的、僵化的、静止的客体即把对文化的认识从实体论转为系统论[7。这里应该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是:第一,文化与心理的关系是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最根本的问题,当前研究存在的缺失是如何把文化间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转化为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的研究;第二,如何解决文化与心理行为的二元对立,把二者视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而实际上,这也就是文化心理学如何处理与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关系的问题。

应当指出,不同文化间心理行为的对立以及文化与心理的对立,本质上都源于西方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是在其漫长的学术实践中形成的理性主义思维传统。显然,若要在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就必须有其他可供选择、参考、借鉴、利用的文化资源和学术传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从此可以漠视甚至舍弃西方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否则,就必然依旧陷入二元对立的窠臼之中,成为研究者想象之中的学术改造。

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及其方法论的困境,实质在于这是一种文化补偿(culturalredemption)。文化补偿或称文化救济是指,在我们的历史实践中,由实践的结果产生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回头寻找失去了什么,再加以补偿和救济。[8]从研究本质和特征来看,文化心理学,也包括本土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都是一种具有文化补偿性质的研究,即在心理学的历史实践之后,试图重新加入文化和重新解释文化,补充这个本来应该却没有进入心理学研究视野的因素。这是文化心理学发展所应正视的前提。

同时,文化心理学研究也面临着文化并置(cul¬turaljuxtaposition)9,也就是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这当然也包括以主流心理学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传统。心理学的发展一方面要面对不同文化样态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多种文化传统作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如今的心理学越来越趋向全球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的发展更是要正视这种多元文化的现实。这种文化并置决定着研究者不可能也决不必要抛弃任何可利用的文化传统。

从文化补偿和文化并置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就容易理解。关于人类心理的文化特征的认识是一个逐渐展开的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10。文化心理学研究也是认识人类心理的文化性质的一个阶段。文化心理学是对于心理学历史实践中文化缺失的补充与重建,这需要反思主流心理学方法论的历史实践;同时,关于人类心理的文化特征的认识也是一个文化传统整合的过程,以多元文化传统并存作为背景。文化心理学要面对多元文化传统冲突的局面,也需要整合多元文化传统资源,西方的文化传统也当然是可以利用的资源。从文化补偿和文化并置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也就有了解决的途径,即反思历史实践,面向现实问题,把各种立场与方法视为可供选择的资源加以采用。这不是抛弃现有研究,也不是恢复和回归传统,而是在过去实践的基础上,运用批判思维加以整合。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突破,不是在过去意义上的修补,也不是另立门户的发明,而是在反思原有方法论历史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和转化。

4.1 反思历史实践

现代心理学主要是在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么对这种心理学的历史实践过程的系统反思和脉络解读,就是掌握这种心理学形态局限与价值的重要手段。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是以西方哲学自笛卡儿以来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为基础的,把身与心、我与他划分出明显的界限。在文化心理学的探索中,关于本文化与他文化、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等问题的考察,也明显受这种对立思维方式的影响。那么,要打破这种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就要从根本上反思研究的前提预设,把主流心理学看作西方文化和理智发展的历史产物加以利用。而研究者具备丰富多元的文化素养,当是对单一文化传统进行有效反思的一个首要前提。研究者只有具备了丰富而多元的文化传统的滋养,才有可能在多元视角中做出比较和选择进行各种文化传统资源的沟通融合;才能够在对比中深入检视当下的社会文化历史线索,并自觉运用这些线索去理解植根于历史文化中人的心理生活状态。因此,文化心理学的首要前提是研究者的自省,摆脱单一西方理论思维和文化模式的羁绊,建立自身的学术实践主体性。

4.2 面向现实生活

通过反思心理学的历史实践过程,我们可以理解并掌握主流心理学的理论预设。而要在这种反思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则需整合多元理论思维,打破单一文化实践的限制。这就涉及了文化资源和理论思维的判断、选择、筛选、利用的过程。这个价值选择过程应该以人们的现实生活、日常实践作为根本标准。文化作为一种意义和价值系统,并不是抽象的符号操作,而是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存在于人们日常的心理行为之中。那么,文化心理学的探索,也应该是立足心理生活,对生活实践的考察。无论研究者的理性概括与逻辑推理,还是实验模拟与统计推论都应该是以现实生活中人的现实活动为基础的,而且也必须以是否能够增进人的幸福和自我认识为最终判断标准。简单地说就是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扭转学术研究中作为主宰的研究者的理性独白,增加主流心理学中“沉默的大多数”参与、衡量、评价学术研究过程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心理学学术实践与现实生活的巨大裂隙,恢复学术研究的主体性和可理解性。

流行文化论文范文11

关键词:模因;模因论;网络流行语;翻译

一、模因论及网络流行语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状况

道金斯首先提出“模因”这个概念来描述人类文化的进化,在他看来,模因是文化传播的单位,或者说是一种模仿单位。他在《自私的基因》一书里写到模因包括“曲调、概念、妙句、时装”等,在《自私的基因》出版后的短期内,并没有人在这个领域再做研究。直到19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出版了《意识的解释》和《达尔文的危险观念》,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这个领域。还有一个为模因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是苏珊-布莱克摩尔,她在1999年出版了《谜米机器》一书,从模因的角度来解释人类文化的进化。电脑和网络最先出现于美国,所以,网络语言和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在美国先行发起。1997年,美国哈特福德大学世界语言问题研究和资料中心主持召开了一次“网络和语言”研讨会,探讨了英语作为网络通用语的地位及基于网络的语言教学问题。2003年9月,第一届国际网络语言研究大会在西班牙召开,这是一次真正意义的网络和语言国际研讨会。这两次会议标志着网络语言研究开始引起世界语言学界的关注。

(二)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的模因研究要比国外晚一些。在模因研究上做出巨大贡献的是何自然教授,他发表了很多关于模因论和语用学的文章,探讨了模因论在汉语教学中的意义,分析了语言中的模因现象。其他学者还从不同角度来研究模因论,包括从模因论的角度来研究广告的翻译,分析切斯特曼认知模因的贡献与局限等等,这些研究大大推进了模因论在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国内的网络语研究也要比国外晚一些,但发展很迅速。这些研究也引起了语言学家、教育家以及社会学家的注意,国内学者从各个方面来研究网络流行语,其中包括传播语言学层面的网络流行语研究,网络流行语及其广告传播价值研究,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现象研究,等等。网络流行语的翻译研究要更晚一些,吕奇将翻译目的论引入网络流行语的汉英翻译,对其翻译策略进行探析,有效地传递了网络流行语的语义特征和文化内涵,从而传播汉语语言和中国文化。

二、模因论及汉语网络流行语的分析

(一)翻译模因论

切斯特曼在《翻译模因论:翻译理论中的思想传播》一书中提出翻译规范,用来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规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各种行为。他将翻译规范分为四类:期待规范、责任规范、交际规范、关系规范。将网络流行语打造成强势模因也需要遵守这些规范。

期待规范是由读者建立的,他们对翻译文本有一定的期待,包括文本的风格、语法的准确性、词汇的选择和搭配、文本的体裁等等。这些期待会受到当时文化、经济、政治和翻译传统的影响,所以,我们才会选择更加“合适”的翻译,虽然有时它并非是“最好”的翻译。责任规范是道德规范,即翻译者接受委托人赋予他的翻译工作的责任。翻译者需要对原作者忠实,并且要对委托人、译者自己、可能的读者忠实。交际规范是一种社会规范,指译者应致力于使参与交际的各方获得最大程度的成功交际。因此,译者不仅是源语言和目标语的中介,而且也是交际专家。在翻译过程中并非要逐字逐句翻译,这种交际更像是一种共享的语言游戏和美学体验。关系规范是一种语言规范,主要涉及两种语言之间的关系。此规范要求源语言和目标语之问有一定的关联性或者相似性,而何种关系更加合适则由译者来决定。有的文本可能要求文体相近,而有的文本则需要语义相近,还有的文本可能要求功能相近,等等。

(二)网络流行语的分析

从模因论的角度来看,网络流行语符合“强势模因论”,它就像病毒一样感染人的大脑。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有基因型的“内容相同形式各异”和表现型的“形式相同内容各异”。

1.基因型的网络流行语。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相同信息直接传递和用相同的信息表达不同内容。相同的信息直接传递是指网络流行语通过直接引用的方式,通过使用人们熟悉的汉语词语让大家有种亲切的感觉。例如“小伙伴”“孤独寂寞冷”,它们表现的词义均为表面意义。相同的信息表达不同的内容是指网络流行语已经不再是原来词语的意思,而是有其特定的意义。例如“醉了”并非指喝酒过度之后的身体反应,而是表达一种无奈的感觉。

2.表现型的网络流行语。分为两种:(1)同音近音异义传播:如“支付婊”,因其音像“支付宝”而大肆流传,但其意义已经完全不同。“支付婊”指的是不公平对待用户,完全忽略用户的感受。(2)同构异义传播:指在原来固有模式下,把新词加入其中。这类流行语不限于单个词语,有时是语句,甚至是整段篇章。如2014年很流行的“马上体”,如“马上有房”“马上有钱”“马上有对象”。

三、汉语网络流行语的翻译

切斯特曼将翻译策略分为三个层次,包括句法/语法策略,语义策略和语用策略,这些策略对网络流行语模因翻译具有指导意义。

(一)句法/语法策略

该层面的翻译策略主要包括直译、借词、改变词组结构等。这些翻译策略可以用来指导部分基因型网络流行语(相同信息直接传递)的翻译,使其充分达意,有利于其传播。

例1:我只想安静地做个美男子。

I just wanna be a 1ady-killer quietly.

这句话出自一部网络搞笑剧《万万没想到》,“叫兽易小星”扮演的唐僧经常把这句口头禅挂在嘴边,全句为“我想我还是安静地当一个美男子算了”,后来这句话便在网络上大量流传。网民用其表达的意思是“不想受到外界干扰,只想安安静静做自己的事情,而且自身已经长得非常帅,别无他求”,与其字面意思没有什么差别。译文采用直译的方式,不仅传达原文的内容,还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文的修辞风格及组句形式,把解读留给读者,避免越权。

例2: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The scene is too beautiful tO bear witness.

这句话出自蔡依林的《布拉格广场》一曲,本义是说“景色太美,怕自己之后会因为再也看不到如此美景而难过”。但是后来该句歌词被网民广泛运用来表达自己无奈的心情。译文采用改变词组结构的策略――汉语中的主语是“我”,而译文的主语改成了“scene”。汉语趋向于主观视角,重人称,而英语趋向于客观视角,重物称。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做相应的调整来使译文更加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更加有利于其传播。

(二)语义策略

该层面的翻译策略主要包括使用同义词、反译和抽象化以及具体化等等。这些策略可以用来指导部分基因型网络流行语(用相同的信息表达不同的内容)的翻译,将其打造成强势模因。

例3:你那么牛你家人知道吗?

Does your family know that you are so awesome?

该网络语来自一个在网吧里看新闻联播的网友,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便流行了起来。句子里的“拧辈⒎且表达其原意(dick),而是想表达一种强大、牛人的意思,所以,在翻译时要想表达出原句的意思,将其抽象化是比较好的选择。抽象化是指将其一般化和概括化,更能表达出句子的本质意思,使读者了解得更加清晰。

例4:整个人都不好了。

I have goose flesh.

这句话原出处为《红楼梦》,意思是说“某人突然重病,情况很不好”,后来被网民恶搞引申,成为了网络流行语。现在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某人在看到或者听到什么事情之后产生比较郁闷或者无奈的心情”。在此句中,“不好了”三个字表达的感觉比较模糊,而译文选择将“不好了”三字具体化,译为“goose flesh”,更加生动形象,便于读者理解与接受。

(三)语用策略

该层面的翻译策略主要包括文化过滤、改变信息和人际关系等。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强调译文应再现原文的语用潜力,使译文与原文达到语用等效。这些策略可以用来指导某些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网络流行语,使读者准确理解其隐含意义,促进文化交流。

例5:人生为棋,我愿为卒。

Life is complex and keeps changing.but I am not going to move back.

上述句子被广大网民用来做励志的座右铭。人生就像是下一盘象棋,变幻不定。而我们要像象棋里的“卒”,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中国象棋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人生如棋,是一种竞争,也是一种调和,漫漫人生,变换不定。而象棋里的“卒”只能按着棋盘的纹路向前走,不能后退,就像我们自己,虽然渺小,但在人生路上只能向前。译文采用了文化过滤的策略,将“棋”和“卒”这两个词翻译出在中文里特有的含义,使读者更加明了句子的意思。原作者和读者处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中,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考虑文化因素是很有必要的。

流行文化论文范文12

[关键词]模因论;网络;流行语;强势模因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097 ― 02

语言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网络语言迅速发展。在网络语言中,以网络流行语的影响最为深远。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时尚符号,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它折射出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并通过网络流行语表现最真实的自我。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发展以及变化为社会语用的发展提供了素材。模因论为分析语言的复制、变化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工具。①带有强势模因性质的网络流行语,其传播能力会格外引人注意,延长记忆中保持的时间,从而顺利复制,得以传递。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模因论为我们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学者从多个角度研究网络流行语,本文将尝试用文化进化规律的模因论(memetics)来进行研究。

一、模因论概述

(一)模因论及模因概念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阐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对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于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及传播提供了鲜明的理论基础。模因论从历时与共时的角度来诠释文化传承的本质特征。模因论的核心术语是模因(meme)。该术语由牛津大学理查德・道金斯教授于1976年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出。Meme与gene 发音相近,词根相似,表示“出自相同基因而导致相似”;“但是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而模因是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②新达尔文主义者认为被称为模因的条件是,当某种思想或信息模式被别人复制,重复传播。该词经被收录进《牛津英语字典》以及《韦氏词典》中。《牛津英语字典》中模因的定义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方式,尤其是模仿的方式得到传播。”部分学者认为模因是存在于人脑记忆中的信息单位,从此人的记忆中被复制到彼人的记忆中去。网络流行语作为语言发展的新形式,其传播就是信息得以复制传播的方式,也是语言进化发展的新方式。

二、网络流行语与模因论

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不仅仅成为一种技术,而且成为一种以信息为标志的崭新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崭新的文化。作为这种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网络语言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一)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因素

网络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它具有开放、自由等特点,这些特点为网络语言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网络流行语”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③网络流行语是特定人群使用的表达符号,例如年轻人以及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人等。“网络流行语”是网民们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使用的不同于真实生活世界里语言的一种独特的语言符号,它源于真实世界,又对真实世界产生影响。网络流行语简洁、生动,彰显个性,内涵独特,而又能与时俱进,体现了网民们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网络流行语形式多样,包括缩写、谐音、符号、数字、单词、语句等各种形式。网络的普及、网民群体的扩大极大地推动了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和传播。

(二)网络流行语与模因论

Francis Heylighen 把模因的成功复制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作为模因复制的前提,同化阶段是指模因通过感染新宿主以进入其记忆之中。记忆则是指模因在新宿主头脑中保持的时间,保持的时间越长,模因被表达和传播的几率就越大,但保持的时间长短还要看模因的强弱度;强势模因具有三个特征,即复制精确-高保真度,散布广泛-多产性,复制长久-生命力强。表达是指模因必须要从宿主的记忆中释放出来,通过语言,非言语,声音,文本或图像等方式表达出来,即模因的产出阶段。模因复制的最后阶段-传播是指模因需要借助一定的有形载体,包括生物载体,如人和非生物载体,如书籍,网络等,但语言是较有效的传播载体。

网络流行语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同样具有遵循着周期理论。网络流行语模因成功的基础就是引起网民宿主的注意,进人他们的记忆之中,使其受到感染、并最终获得他们的接受和认同。网络流行语的自我复制的能力各不相同。模因具有选择性,是因为模因的传播能力是不同的,某些信息更易于引起人们的注意,更易于被人们记住,更易于被传递给别人,成为模因;而另一些则从来得不到传播,成不了模因。网络流行语之间具有激烈的相互竞争性,以争取被宿主采纳、接受,得到表达和传输。怎样的语言模因才能成为成功的网络流行语即强势模因?正如前文所述,Dawkins指出强势模因的特性,即保真度、多产性和生命力。有很多模因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广为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易于被记忆。

三、网络流行语模因的种类

如前文所述,根据模因变异结果,分为“相同信息异型传递”的基因型和“不同信息同型传递”的表现型。

(一)在网络流行语中,相同信息异型传递的基因型有如下一些变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