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时间:2022-02-20 02:32:37

流行病学范文1

成都地区慢性肝病患者庚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 吴佳玉,唐荣珍,邱火享功

山东省1993~1996年临床脊髓灰质炎病例分析 雷杰,李黎,徐爱强

1995~1997年中国部分地区麻疹病毒流行株基因型分析 孙英杰,Li Jin,葛力

庚型肝炎病毒在肝炎及肝癌患者中感染情况 窦亚玲,芮静安,李正谦

一株新轮状病毒引起河北省石家庄市成人腹泻爆发流行 杨红彦,陈淑芬,纪绍忠

细菌L型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 管剑龙,孙玉安,全

山西省慢性病死亡监测分析 梁之斌

北京市东城区慢性病防治研究结果与策略 陈立泉,马立宪,崔玲玲

矿区人群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文绢,施侣元,董福霞

类白血病反应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王瑞喜,智春玲,黄华

妊高征孕妇血清钙、磷代谢的观察和分析 高淑云,刘桂霞,李隆敏

献血者骨矿含量降低的调查与分析 李金星,公衍文,李金花

农村敬老院老人跌倒的危险因素探讨 林中珉,杨保江,刘永谊

国外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刘秀芬,黄悦勤,李立明

普乐林致一过性血红蛋白尿一例 常景梅

中国糖尿病现状及初步分析 田凤华

加强急救中心建设 保障全市人民健康 陆琴芬

因特网在流行病学研究和教学中的应用 任爱国

肿瘤流行病学研究资料的统计分析 项永兵

用彩超和心电图检测在校或幼儿园儿童心脏异常的发生率 杜忠东,李竞,吴进

流行病学知识问答 宋文虎,吴尊友,曾光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1、S2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何浩明,姜秀云,孙贵

肺炎患儿肺炎衣原体感染及流行特征分析 高峻岭,陈吉祥,栾佐

妇科门诊病人生殖支原体感染状况的调查 袁晓璞,丁雁,李璐

浙江省1997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龚震宇,赵芝雅,翁景清

贵州省1997年局部地区百日咳爆发流行给人们的启示 陶沁,陈圣俊,王华刚

计划生育门诊病人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樊庆华,黄石全,李雅珍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机制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徐德忠,闫永平,徐剑秋

沈阳地区不同人群HCV感染及HCV基因型分布研究 黄芬,董亚珞,王占英

山东省丁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研究 陈宪锐,玄梅香,尹燕明

保守治疗异位妊娠49例 陈婉

高危行为人群5型病毒性肝炎感染因素研究 逄增昌,储全胜,徐玉珍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慢性转化率的流行病学研究 倪进发,阚晓宏,毕鹏

孕妇沙眼衣原体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 张桂宁,王全意,戴笙

牙周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潘卫红,郑望苟,陈穗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危险因素探讨 周跃平,樊乃驹,闫冀

急性菌痢治疗方案的卫生经济学研究 黄亚玲,李建新,向幼华

浙江省会城市儿童碘营养状况研究分析 王玉琴,屠兴国,黄学敏

北京城乡几种常见老年病流行病学调查 高芳坤,于普林,郑宏

北京市部分地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患病率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张玫,汤哲,张泰昌

江西省医院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监测 唐音,程慧健

沈阳地区重型肝炎血清中庚型肝炎病毒核酸的检测 舒波,窦晓光,李颖

北京地区不同人群TT病毒感染研究 杜绍财,王奉水,季颖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周吉坤,于竞进,程峰,张荣珍,王若涛,王钊

云南省1989~1998年艾滋病流行与控制的研究 张家鹏,程何荷,贾曼红,张勇

胆石病环境病因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谈永飞,杨松,喻荣彬,彭俊,周家仪,沈靖,姚才良

医院感染与控制 张艳红

流行病学知识问答 张经坤,吕繁,曾光

中药"软肝丹"治疗肝硬化、腹水121例临床效果观察 朱文,段凤瑞,金水高

湖北省宜昌市医疗机构使用中消毒剂监测分析 蒋宁,刘立屏,高文静

强氧化离子水进行复用透析器消毒的临床观察 缪洁萍,陈贵民,李丽霞,蔡红梅

远红外线消毒柜温度差异与消毒效果的观察 江永忠,岳木生,喻允华,陈顺兰

酸化电位水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 李景芹,丁津华,沈破

云南省大理州麻疹发病回升因素分析 陈白云,王素丹,黄黔云,杨雨强,李鸿钧

新生儿室护士手的污染和消毒方法探讨 罗晓黎,谭薇,李春林

快速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抗体 陈双峰,金红,刘桂莲

CYJ-1型臭氧消毒机消毒效果观察 黄新宇,孙利群,姜晓春

苯酚器械消毒液消毒效果的评价 赖燕菲,吴瑶,盛吉芳

医护人员手带菌情况的监测分析 田实,付军,姜小春

二氧化氯发生器对微生物杀灭效果的观察 康顺爱,林立鹤,孙利群

广州地区医院医护人员手的细菌污染与消毒 李秀珍,李锦光,张健,黄愈玲

医院使用中的消毒液细菌污染检测分析 王月云,龚仁珍,张方兰

市售一次性卫生用品卫生学评价 艾国学

中国免疫预防事业的成就与展望 王克安

广州地区医院空气细菌污染与控制 李锦光,李秀珍,徐义炳,黄愈玲

中国丝虫病防治成就 孙德建

中国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王建华

短小芽胞杆菌E601抗电离辐射性的研究 耿彦生,袁洽劻,李涛,张杏红

医院消毒剂使用中的污染调查 刘秀岩,宛悦,吴宪中

季铵盐消毒剂中检出一株洋葱假单胞菌 魏兰芬,林军明,申屠金胜,许激

过碳酸钠消毒性能的观察 杨云海,周艳霞,赵生友,姜晓春

氧化电位水对胃镜消毒效果的临床观察 高哲平,秦俊玲,张京,尹炜玲,杨雪梅

洁康手术消毒剂杀菌性能和毒性观察 胡国庆,赖燕菲,魏兰芬,林军明,张峰

对吉林省18所省管医院高压灭菌器灭菌效果调查 王雅鹃,孙利群,杨云海

不同厂家的生成机制备的酸化电位水对微生物杀灭效果的研究 李新武,孙守红,李涛,张流波,刘秀岩,袁洽劻

综合医院院内感染危险因素调查 付大仁

血浆置换患者TT病毒感染的观察 江元森,黄仰苏,姚集鲁,凌小强,李学俊,彭晓谋

一起猩红热暴发流行的调查 姜波,何伟,康殿财

国产与进口头孢哌酮的药物经济学研究 张信红,钟光林,裴保香,刘屏

Ⅱ型糖尿病家族聚集性的流行病学研究 郝超,姜维平,王亚龙,陈文宇,沈洪兵,徐耀初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生产区内紫外线灯使用现状及对策 李晓伟,刘泽远,王雪峰,于秀艳

关于混杂概念的讨论 胡永华,耿直

中国TORCH研究进展 崔君兆

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调查 高淑碧,湛美东,谭学筠

广西服务妇女有关健康风险干预效果研究 刘伟,周月姣,梁绍伶,何波,梁凤琴,农丽萍,闭素章,梁红,廖苏苏

安徽省O157∶H7大肠杆菌病原学调查的实验分析 陶涛,陆美娟,虞勇,郭仁荣,贾嘉,王建军,李群,岳伟

宁夏地区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 张永平,徐锦华,张晓春,李长玉,卞广波,梁丽俊

环境因素和谷胱甘肽转硫酶基因型与胃癌易患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鞠振宇,姜又红,肖峰

河南省0~14岁儿童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调查 彭义利,汤兵祥,刘俊刚,甄新安,王翠花,王国斌

贵州省1996~1999年淋病流行特征 姚光海,何平,陶沁,潘家秀,聂伟

山西省1990~1999年疾病监测点老年人群死亡特征 黄清霄,梁之斌,马麟

天津市1989~1998年伤害死亡状况分析 董雪,杨文秀

山东省1990~1998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康殿民,阮玉华,傅继华,张遵宝,张兴录,王克安

流行性感冒疫苗在小学生中临床效果及经济效益评估 王君,戴富强,刘敏

浙江省200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与防制 傅桂明,赵芝雅,朱智勇

山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保偿情况分析 王志强,王宇露,赵玲

结肠癌和直肠癌危险因素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陈坤,蔡剑,刘希永,马新源,姚开颜,郑树

怀念钱宇平教授 不断开拓进取 詹思延

流行性感昌及其预防策略 张云,舒俭德

流行病学进展回顾 李立明

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俞顺章,郑锡文

传染病防治中的新问题及其对策 段广才

生物恐怖流行病学 曹务春

我国西部地区传染病流行状况与防制对策 王敦志,许军红,吴先萍,宋扬

广西壮族自治区传染病流行特征及防制策略 董柏青

关于肠道病毒感染的几个问题探讨 汪华

中国莱姆病的研究进展 万康林

云南省鼠疫现状及防治对策 董兴齐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姜庆五,林涛

现场流行病学及其特征 张顺祥

管理流行病学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梁万年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 王滨有

临床研究的类型和现状 王倩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新方法 詹思延

遗传流行病学 边建超

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 赵冬

中国人群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研究:潜在危险和防治现状 武阳丰

我国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研究及干预工作的现况与挑战 吴尊友

大力开展行为监测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 吕繁

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行为干预研究 刘民

流行性感冒疫苗组分的确定及其免疫预防策略 舒俭德,张云

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评价 于普林

21世纪老年医学发展趋势 何耀

进一步发展和丰富我国的伤害流行病学 王声湧

新世纪我国伤害流行病学的形势与任务 谭红专

道路交通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 庄勋

流行病学实验设计的延伸:单一被试实验研究 曲成毅

基于因果网络图控制混杂的条件 耿直,王学丽,何洋波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机遇与挑战 袁鸿昌,姜庆五,赵根明,何纳

我国华东地区恙虫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吴光华

弓形虫病研究简史及我国弓形虫流行病学调查 崔君兆

临床流行病学及教学实践 鲍勇

流行病学范文2

案例 某县C村共有64户,351人。某年6月1日至7月5日共发生腹泻病人252例,罹患率高达71.79%,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为2个月,15岁以上的罹患率为68.12%,15岁以下为78.69%。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病程短暂,一般3~4天即恢复健康。经调查全村351人均饮用井水,全村有7口井,多数人饮用1号与2号井水,饮用者罹患率为77.81%;而饮用其他井水者为2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48.8、P<0.01 )。病前有饮冷水习惯者罹患率为81.45%;无此习惯者仅为39.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50.9、P<0.01)。于发病后10天采水样,从水源中分离到1株大肠杆菌。

你认为这次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流行面貌呈现什么型?它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进行病因学调查?怎样控制及消灭这类腹泻病?(摘自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1,12(5):319)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在人群中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染途径和对传染病易感人群。这三个条件统称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个环节,当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时就造成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有助于制订正确的防制措施,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一、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传染源泉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患传染病的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等均为传染源。

(一)人作为传染源

1.病人(patient) 病人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因病人体内存在着大量有毒力的病原体且病人的某些症状亦有利于病原体从体内排出。例如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咳嗽,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患者的腹泻。病原体污染外界环境,增加易感者感染机会。

各种传染病的病程长短不一,按病程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各期病人作为传染意义的不同,主要取决于他是否排出病原体,排出数量与频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

(1)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间称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因病而异,短的仅有2~4小时(如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长的可达数月、甚至数年(如麻风病)。同一种疾病不同病例潜伏期亦有长短,但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有些传染病在潜伏期末可排出病原体,此时病人已有传染性,例如麻疹、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①潜伏期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过程,潜伏期短的疾病流行趋势往往十分迅猛,很快即达高峰;而潜伏期长的疾病其流行波持续较久。②根据潜伏期可判断有受感染的时间,从而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③根据潜伏期,确定对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期限。一般按常见潜伏期加1~2天(附表6-1)。④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例如在麻疹潜伏期最初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其效果最佳。⑤根据潜伏期可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2)临床症状期(clinical stage):为出现该病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在该时间内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最多,有些症状又有利于并于病原体排出,故传染性最强。有些疾病在此期可有多种途径排出病原体。例如乙型病毒性肝炎除血液外,唾液、汗腺、乳汁等均可排出病原体,增加污染外界环境的机会而使易感者获得感染。

轻型或非典型病人往往未进行隔离与治疗,作为传染原的意义较大。个别病例如从事饮食工作则可导致该疾病的爆发或流行。慢性临床过程的病人,由于排出病原体的时间长,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不可忽视。

(3)恢复期(convalescent stage):在此期病人因病而引起的功能紊乱开始恢复,临床症状消失,机体产生免疫力,体内的病原体被消除,不再起传染源的作用,例如麻疹。但有些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在恢复期内仍能排出病原体,可继续作为传染源。有些疾病排出病原体的时间更长,甚至可终身作为传染源,例如伤寒慢性带菌者。

传染期(infection period)指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间。传染期的长短因病而异,传染期短的疾病其续发病例呈簇状出现,每簇病例之间的间隔相当于该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长的疾病,续发病例常陆续出现,持续时间较长。传染期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2.病原携带者(carrier)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人。病原携带者是一个统称,因其所带的病原体不同而相应的称带菌(细菌)者、带(病毒)者、带虫(原由开蠕虫)者。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数量比病人少,但携带者因缺乏症状而不易被发现,且能自由活动,有时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甚至引起疾病的爆发,一般可分为潜伏期、恢复期及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种。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incubative carrier):指感染后至临床症状出现前已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有人认为是传染病的前驱期。例如白喉、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convalescent carrier):指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人。例如白喉、伤寒、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多数传染病人在恢复期病原携带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但少数传染病的病人持续时间较长,个别病例可终身携带。凡病原携带者持续三个月以内,称暂时病原携带者(transitory carrier)。超过三个月称慢性病原携带者(chronic carrier)。

(3)健康病原携带者(healthy carrier):指过去从未患过某种传染病而能排出某病病原体的人,多为隐性感染的结果,一般只能用实验方法证实,但隐性感染不一定均能成为健康病原携带者。此型携带者一般排出病原体量较少,持续时间短。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排出病原体的多少,持续时间的长短,个人职业及个人卫生习惯等。

(二)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

人感染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称人畜共患病,目前已证实约有200余种,对人有得要意义的约90种。

1.人畜共患疾病按病原储存宿主性质可分四类:

(1)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主要在动物中保持延续,在一定条件下能传给人,人与人之间一般不引起传播,例如钩端螺旋体病、森林脑炎等。

(2)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疾病一般在人群中传播,动物感染是偶然的,例如人型结核。

(3)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人畜均可作业传染源,例如血吸虫病。

(4)真正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必须以人和动物分别作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例如牛、猪肉绦虫病等。

2.作为传染源的动物 家畜、野生哺乳动物、家禽及野禽均可传播一些疾病

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人与动物的接触机会与密切程度,且与动物的种类和密度有关。

二、传播途径(mode of transmission)

病原体为了维持其生物种的存在,需不断地更换宿主。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另一个易感机体,它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途径称传播途径。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必须依附于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媒介,例如空气、水、食物、手、蝇及日常生活用品等,参与病原体传播的媒介物称传播因素。

(一)经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

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存在于呼吸道粘膜的粘液或纤毛上皮细胞的碎片中,当病人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其粘液或渗出物随气流经口、鼻喷出至传染源周围一定范围的空气中。根据颗粒的大小又可分类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三种形式传播。较小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被易感者直接吸入而引起感染,例如麻疹。在空气中悬浮的飞沫,当外层水分被蒸发时形成有传染性的飞沫核,它在空气中能飘浮一定时间,即使传染源已离开,易感者亦可因吸入飞沫核而感染,例如白喉、结核病等。含有病原体的较大飞沫干燥后落在衣服、床单或地面上,当人们在整理衣服或清扫地面时,带有病原体尘埃又飞扬,可造成呼吸道传播,例如结核杆菌、炭疽芽胞等。

空气传播的发生取决于多种条件,其中人口密度、卫生条件、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起决定性作用。

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患者多为儿童,且多为传染源周围的易感人群。

2.多呈周期性并伴有季节性高峰,以冬春季多见。

3.流行强度与人口密度、居住条件及易感人口的比重有关。

(二)经水传播(water-borne transmission)

许多肠道传染病,若干人畜共患疾病以及某些寄生虫病均可经水传播。

1.经饮水传播 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疾病的水型流行早年十分猖獗,随着城市公共供水系统建立及水质的卫生管理,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爆发在城市已很少见,但在广大农村仍是一个重要问题。经饮水传播疾病历史上已有多次记载,如1854年英国伦敦发生霍乱流行。流行强度取决于污染水源类型、供水范围、水受污染的强度和频度、病原体在水中的抵抗力、饮水卫生管理等。

经饮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分布一致。

(2)除婴儿外,各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均可发病。

(3)停用被污染的水或水经净化后,爆发即可平息。

2.经疫水传播 当人们接触疫水时可经皮肤或粘膜感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其危险性取决于人体接触疫水的面积大小、次数及接触时间的长短。

经接触疫水传播传染病的流物特征:

(1)病人有接触疫水史。

(2)呈现地方性或季节性。

(3)接触方式以游泳、洗澡、捕鱼及收割等多见。

(三)经食物传播(food-borne transmission)

所有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个别呼吸道传染病(白喉、结核病)及少数人畜共患病(炭疽病)均可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可分两类:

1.食物本身含有病原体 感染绦虫的牛、猪、患炭疽的牛、羊,其肉类含有病原体。患结核病的乳牛所分泌的乳汁可含有结核杆菌。感染沙门菌家畜的肉及家禽的蛋可含有沙门菌。当人们食用后可被感染。

2.食物在各种条件下被病原体污染 食物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与销售的各个环节均可被污染。水果、蔬菜等只是机械地携带病原体,其数量不再增多。在另一些食品,如牛奶、肉馅等在适宜的温度下病原体可大量繁殖,人们食用后可感染而发病。

经食物传播传染病病的流行特征:

(1)病人有食用某种污染食品史,不食者不发病。

(2)易形成爆发,累及为数与食用污染食品的人数有关。

(3)多发生于夏秋季,一般不形成慢性流行。

(4)停止供应污染食品爆发即平息。

(四)接触传播(contact transmission)

接触传播包括两类传播方式:

1.直接接触传播(direct contact transmission)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而引起疾病的传播,例如性病、狂犬病等。

2.间接接触传播(indirect contact transmission)易感者因接触被传染源排泄物或分泌物所污染的某些无生命的物体而引起感染造成疾病传播,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某些呼吸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皮肤传染病等均可经此途径传播。被污染的手在间接传播中起特别重要的作用。

间接传播的流行病学意义,与病原体在外环境中的抵抗力、日常消毒制度是否完善、人们的卫生知识水平及卫生习惯等有关。

经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病例多呈散发,可形成家庭或同室内成员间的传播。

(2)无明显的季节性。

(3)流行过程缓慢。

(4)卫生条件差、卫生习惯不良的情况下病例较多。

(五)媒介节肢动物传播(arthropod-borne transmission)

作为传染病传播媒介的节肢动物甚多,有昆虫纲的蚊、蝇、蚤、虱等。蜘蛛纲的蜱和螨。由于传播疾病的种类和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两大类:

1.机械性传播 节肢动物接触或吞食病原体后,病原体在它的体表或体内均不繁殖,一般能存活2~5天。当它们再次觅食时,通过接触、反吐或随同它们的粪便将病原体排出体外而污染食品等,当人们食用这类食品后被感染。例如苍蝇能通过这种方式传播伤寒、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

2.生物性传播 吸血节肢动物呆咬处于菌血症、立克次体血症或病毒血症时的宿主,使病原体随着宿主的血液进入节肢动物的肠腔,使肠细胞或其他器官造成感染,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进行繁殖,然后再通过节肢动物的唾液、呕吐物或粪便进入易感机体。病原体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增殖或完成生活周期中某些阶段后始具有传染性,其所需要时间称外潜伏期(extrinsic incubation period)。外潜伏期长短常受气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为数极多,例如鼠疫、斑疹伤寒、疟疾、绦虫病等。还包括大约200种以上的虫媒病毒性疾病。

吸血节肢动物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有一定地区性,病例分布与媒介昆虫的分布一致。

(2)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季节性升高与媒介昆虫繁殖活动的季节一致或稍后。

(3)某些传染病具有职业特点,如森林脑炎多见于伐木工人及野外作业的工人。

(4)发病有年龄特点,老疫区病例多见于儿童,新疫区病例无年龄差异。

(5)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播。

(六)经土壤传播(soil-borne transmission)

土壤可因种种原因而被污染,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使土壤污染。因传染病死亡的人、畜尸体,由于埋葬不妥而污染土壤。有些肠道寄生虫病的生活史中有一段时间必须在土壤中发育至一定阶段才能感染人,例如蛔虫卵、钩虫卵等。某些细菌的芽胞可在土壤中长期生存,例如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等。这些被污染的土壤经过破损的皮肤使人们获得感染。

经土壤传播病原体的意义,取决于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力,人与土壤接触的机会与频度、个人卫生习惯等。

(七)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

孕妇在产前将其体内的病原体传给好的胎儿垂直传播,亦称母婴传播。从广义来看,可分为下列几种:

1.经胎盘传播 受感染孕妇体内的病原体可经胎盘血液使胎儿遭受感染,但并非所有感染的孕妇均可引起胎儿感染。可使胎儿感染的病毒有:风疹病毒、水痘病毒、麻疹病毒、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B族病毒、腮腺炎及巨细胞病毒等。

2.上行性传播 病原体经孕妇阴道通过宫颈口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感染,例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

3.分娩引起传播 胎儿从无菌的羊膜腔内产出而暴露于母亲严重污染的产道内,胎儿的皮肤、粘膜、呼吸道、肠道均可遭受病原体感染,例如淋球菌、疱疹病毒等。

(八)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 transmission)

医源性传播指在医疗及预防工作中人为地引起某种传染病传播,一般分两类:

1.易感者在接受治疗、预防及各种检测试验时,由污染的器械、针筒、针头、导尿管等而感染某些传染病。

2.生物制品单位或药厂生产的生物制品或药品受污染而引起疾病传播。

各种传染病流行时其传播途径是十分复杂的,一种传染病可同时通过几种途径传播。例如细菌性痢疾可经水、食物、媒介节肢动物及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因此当某种传染病在人群中蔓延时,必须进行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才能了解其真正的传播途径,从而采取有针对性防制措施。

三、人群易感性(herd susceptibility)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的程度称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以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表示。判断某一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水平的高低,可从该病以往在人群中流行情况,该病的预防接种情况及对人群进行该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而定。

(一)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

1.新生儿的增加 出生后6个月以上未经人工免疫的婴儿,对许多传染病都易感,由于他们体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

2.易感人口的迁入 某些地方病或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区,当地居民病后或隐性感染而获得对该病的免疫力。当非流行区居民迁入使流行区的人群易感性增高。

3.免疫人口的死亡使人群易感性相对升高。

4.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 有些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等病后有长期免疫力,有的能维持终身。一般传染病病后或人工免疫后,其免疫力逐渐下降,最后又成为易感者,使人群易感性增高。

(二)影响人群易感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1.预防接种 对易感人群施行人工免疫是降低人群易感性最积极的方法。人工免疫所获得免疫力不能维持终身,故对易感人群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

2.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 经过一次流行后,大部分易感者因感染而获得免疫,但不能依靠这种方式来降低发病率,因流行后传染源数量增多,有时反而可促进该病传播。

3.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隐性感染者虽无症状但也是传染源,不可能期望它的增加来制止疾病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与疾病流行关系

易感者大量减少能抑制疾病的流行,甚至使流行终止。但也不能认为易感者上升至某种水平就一定能发生疾病流行,因疾病的发生必须有传染源的输入。

四、疫源地与流行过程(infectious focus and epidemic process)

(一)疫源地

指传染源向周围排出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每个传染源可单独构成一个疫源地,但一个疫源地内可同时存在一个以上的传染源。一般把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疫点。范围较大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一片称疫区。

1.疫源地范围

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传染源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例如疟疾的疫源地范围,一般以传染源为核心、以按蚊飞行距离为半径的范围。麻疹的疫源地则为传染源周围较小的范围。不同传染病的疫源地大小不一,同一种传染病有不同条件下,其疫源地范围也不相同。

2.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1)传染源已被迁走(住院、治愈或死亡)。

(2)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传染源排至外环境中的病原体。

(3)所有易感的接触已度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而未发病或感染。

(二)流行过程(epidemic process)

每个疫源地均由它前一个疫源地引起的,而它又是发生新疫源地的基础。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疫源地被消灭,流行过程也就中断。

1.流行强度(epidemic process)

(1)散发(sporadic):某病在一定地区或国家其发病率维持在历年水平。一般多用于区、县以上的范围。各个病例在时间和空间上常无联系。

(2)流行(epidemic):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发病率的水平。

(3)大流行(pandemic):某病发病率远远超过流行时的发病率水平。它的特点是传播迅速,大流行可超越国界而波及许多国家。

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既是生物学现象又是社会现象。流行过程又受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

(1)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通过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起作用。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理、土壤、动植物等因素。其中以气候与地理因素尤为重要。自然因素可直接作用于传染源,对以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影响更大。例如疟疾、乙型脑炎的流行常受气温、雨量和湿度等影响。疟疾病例多在春夏季复发,其时如按蚊密度高,复发病例作为传染源的作用就大。自然因素对传播途径的作用亦大,夏、秋季因暴雨可引起洪水泛滥,如当地猪或鼠类中流行钩端螺旋体病,它们的尿可污染水体,当人们接触污染的水体后可导致钩端螺旋体病爆发。自然因素对易感人群亦有一定作用,寒冷季节,人群室内活动多,接触密切,常出现呼吸道疾病的季节性高峰。

(2)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生产劳动及居住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卫生设施、医疗条件、文化水平、防疫工作、经济、宗教等人类活动所形成的一切条件。社会因素作用于三个环节而影响流行过程。社会因素对流行过程既有促进作用亦有阻碍作用。

流行病学范文3

食源性疾病的定义

食源性疾病是由于食用或饮用了被致病因素污染的食品或饮品引起的疾病。

食源性疾病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食品中的生物或化学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另一类是由于食品中的生物因素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状况

在食源性疾病报告系统较为完备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过去20余年中,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都呈上升趋势。在美国,每年有7600万病例,导致32.5万人住院,5000人死亡。发展中国家食源性疾病发生的情况更加严重,但由于报告体系不健全,尚缺少详细的数据。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据卫生部历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自1985年~2003年,食物中毒共发生26894起,发病人数722322人,但据WHO计,实际发生的数字可能是这一数字的300~350倍。英国每年有237万食源性疾病病人,占英国总人口的1/3。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报告,发达国家死于食物中毒的儿童中有70%是由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所致,我国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统计数据表明,2000~2002年,我国每年食源性疾病的平均发病人数为70.29万人,在1992~2001年间发生的食物中毒病例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所占的比例高达50.9%,而化学性食物中毒仅占29.6%,原因不明的占10.9%,其他占9.6%。其实,各国报道的食源性疾病发病数只是总病数的冰山一角,这是因为各国食源性疾病的漏报率都很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发达国家食源性疾病的漏报率在90%以上,发展中国家的漏报率在95%以上。

食源性疾病的危害

食品污染对人体造成危害的主要结果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目前的资料显示,食源性疾病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发达国家,每年约有30%的人深受其害,主要为微生物性,如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其他微生物。美国每年有7600万人患食源性疾病,32.5万人住院,造成5000人死亡。英国1996年估算每年因食源性疾病损失3~7亿英镑。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每年有207亿人患食源性疾病,造成24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1979年首次发病的大肠杆菌0157:H7已通过牛肉、牛奶、生菜、饮水及其他食物传播,造成食源性疾病的爆发流行,食物中毒报告是反映食品安全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目前的统计数字来看,中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例数约为2万~4万例,但专家估计这个数字远不至实际发生数的1/10,也就是说,中国每年食物中毒例数至少在20万~40万例。按照卫生部提供的统计数字,中国最近几年的仪器安全问题呈现上升趋势。2003年卫生部共收到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379起,12876人中毒,323人死亡。与2002年比较,重大食物中毒的报告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分别增加了196.1%、80.7%、134.1%。卫生部近年的监测结果表明,从食品种类来看,动物性食品是中国主要的食物中毒原因食品,其中以肉及肉制品引起的食物中毒最多,为21.88%,其次为水产品占27.1%和饮食服务单位占23.6%,家庭和食品摊贩各约占10%。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使用中的意外事故也偶有发生,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1999年,我国江西赣南地区发生的有毒猪油事件(有机锡污染猪油)造成百余人中毒,2人死亡。比利时、法国等地发生的动物饲料中二恶英污染事件使全世界为之震惊,各国均对这些国家进口的畜禽类产品及其制品进行了查处,该事件对这些国家的农产品生产和出口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联合国粮农组织(FH0)、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断言,由污染食品引起的疾病是对人类健康构成的最为广泛的威胁之一,也是导致社会生产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一些国家的食物问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是英国爆发疯牛病和口蹄疫,并迅速席卷欧洲,传入拉美、海湾地区和亚洲,后有比利时二恶英污染奶制品、肉制品和家禽。21世纪初,英国、泰国、越南等国又爆发了口蹄疫、禽流感。农药、兽药残留及化学污染物造成的广泛污染,对人体健康具有长期和潜在的健康危害。由于食物污染,日本人不敢吃生鱼片,比利时人不敢吃鸡、鸭、鹅,英国人不敢吃牛肉,每年,发展中国家因仪器安全问题有300万人死亡,发达国家有30%的人口受到食源性疾病困扰。另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全球转基因作物已达4 000万吨,由于转基因食物是反映一种外源的基因转移到生物体中,可能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性威胁。

食品安全问题给世界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美国每年约有7200万人(占总人口的30%左右)发生食源性疾病,造成3500亿美元的损失。英国自1987年~1999年间证实的疯牛病病牛达17万头之多,英国的养牛业、饲料业、屠宰业、牛肉加工业、奶制品工业、肉类零售业无不受到严重打击,仅禁止进出口一项,英国每年就损失52亿美元,再加上为彻底杜绝疯牛病而采取的宰杀行动,损失高达300亿美元。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不仅影响到消费者对政府的信任,甚至威胁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如比利时的二恶英污染事件使执政长达40年之久的社会党政府内阁。2001年的德国疯牛病,卫生部长和农业部长被迫引咎辞职,欧洲消费者激烈反对转基因食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映了对政府的不信任。

流行病学范文4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防控措施

2011年孝义市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发病数比2010年有明显增多,发病率比上年增加447.32%,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所以防控腮腺炎的流行是以后我市疾控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掌握我市腮腺炎的流行病学规律和特点,降低发病率,根据本地实际情形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给我市居民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现将孝义市2011年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疫情信息。人口资料来源于市统计局。

1.2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流行性腮腺炎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2结果

2.1孝义市2005年-2011年腮腺炎发病情况根据《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疫情信息统计,2011年孝义市共报告腮腺炎病例327例,发病率为69.76/10万,发病数比2010年增加261例,发病率增加447.32%,位居我市丙类传染病第二位,占到了丙类传染病的16.57%。全部为散发病例,无爆发疫情和死亡病例。从2005年-2011年发病率来看,各年发病率依次为2.81/10万、8.64/10万、7.66/10万、4.15/10万、12.60/10万、12.75/10万、69.76/10万,年均发病率为16.91/10万,仅2011年发病率显著超过了历年平均水平。总体看,七年来,除2008年出现一个低谷外,腮腺炎在我市发病率基本处于上升趋势。

2.22011年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2.2.1地区分布全市18个乡镇均有腮腺炎病例发生,以城区及城郊分布较多。病例数最多的为新义街办,共发病55例,占总病例的16.80%;其次是振兴街办,共发病49例,占总病例的14.98%;再次是崇文街办,共发病43例,占总病例的13.15%,第四位是大孝堡乡,共发病31例,占总病例的9.48%;第五位是梧桐镇,共发病29例,占总病例的8.87%;第六位是中阳楼街道办事处,共发病28例,占总病例的8.56%,其余病例散在分布于其他12个乡镇。

2.2.2时间分布2011年全年均有腮腺炎病例报告,有两次发病高峰,分别是5-7月份和10-12月份,各占发病总数的57.80%和34.25%;以6月份发病最多,共发病58例,占发病总数的17.73%;7月份居第二位,共发病45例,占发病总数的13.76%;11月份、12月份发病数一样多,均发病44例,各占发病总数的13.46%;2月份发病最少仅2例,占发病总数的0.61%,见下图。

2.3人群分布

2.3.1性别分布全年报告病例中,男性217例,女性110例,性别比为2.1:1。

2.3.2年龄分布发病主要集中在儿童和青少年。最小的年龄0岁组有两例,分别是6月龄和7月龄婴儿,年龄最大的40岁。3-15岁发病人数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5岁儿童发病数最多,占到了总数的19.27%;15-40岁之间发病数随年龄增高而逐渐减少。

2.3.3职业分布散居儿童发病最多共138例,占总病例数的42.20%;学生105例,占总病例数的32.11%;幼托儿童58例,占总病例数的17.74%,农民、工人、干部职员、医务人员及教师等均有散在病例分布。

3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丙类传染病。是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为临床特征。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还可侵犯神经系统及各种腺体组织,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并发症,严重危害感染者的身体健康。人感染后一般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由以上分析结果表明,我市腮腺炎发病特点为: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季节为主,并延伸到了夏季;发病人群以儿童和学生为主;城区及城郊由于居住人口相对密集,人口流动性大,成为了腮腺炎高发区。根据这些流行特征,建议在以后的防控工作中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3.1利用各种媒体电视、报刊、宣传栏在全市繁华地带、城乡结合部、托幼机构及学校门口进行宣传。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应经常保持联系,加强信息沟通,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3.2散居儿童发病最多,应提高适龄儿童基础疫苗接种的及时率,消除免疫空白人群。流行期间尽量让孩子少去人群聚集地,避免接触潜在的传染源。因为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患者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约2周时间内,唾液中可检出病毒,这时的传染性是最强的,孩子一旦接触这样的传染源,就极有可能发病。

3.3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的防控,做好宣传,开展腮腺炎及学校常见病、多发病知识讲座,扩大知晓率,将重点人群的发病率降到最低。要注重腮腺炎疫情监测,在流行期间开启晨检,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一旦发现病例,要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督促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实施家庭隔离,严重者需住院隔离治疗。学校要严密监测,尽快与疾控中心联系,及早制定应急预案,必要时采取应急接种,将疫情控制到最低水平。

3.4尽可能通过宣传,引导鼓励广大市民给身体健康的孩子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流行病学范文5

1职业流行病学发展史

职业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与劳动卫生学、职业医学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学科。作为一门学科,其确切起源尚无记载,系统的运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职业因素对职业人群的危害是近半世纪才兴起的;国内采用职业流行病学技术开展调查研究在50年代就已开始;70年代后期,才开始比较系统的运用职业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查研究[1]。近年来,国内外运用职业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的研究逐渐增多。

2职业流行病学的研究设计类型

横断面研究,即通过对特定时间的职业人群内有关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关系的描述,掌握职业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提供病因线索[2]。Www.133229.cOM在职业医学历史中,用横断面调查进行过大规模研究,能做出实际价值的科学结论,而且也对职业病的防治管理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横断面研究只能得出病因线索,做出病因推断,但不能得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结论。

病例对照研究是从是否患病入手,研究引起疾病的可能暴露因素。病例对照研究是职业流行病学评价和筛选职业性病因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病例对照研究通常局限于一种疾病或状态的研究,难以满足实际工作中对职业因素危害进行全面评价的要求。

队列研究从人群的暴露有无入手,研究该人群发病或死亡率的差别,从而评价暴露引起疾病的情况;队列研究更符合职业流行病学的目的要求,适用于对某职业人群健康状况的评价。队列研究中,较多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尽管回顾性队列研究存在一定的偏倚,但仍是目前国内外研究职业危害因素致病作用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3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

①明确调查目的,根据调查目的决定研究内容;

②对照人群的选择,职业人群存在健康工人效应,即职业人群本身是经过体检筛选,不患有重大疾病的人群,他们的健康状况要好于一般人群,因此在对照的选择上也应注意这一点;

③确定接触和疾病的含义,接触暴露的剂量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定量标准,对疾病也应有明确的疾病定义;

④表格的设计,要根据调查目的设计调查表,调查表应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4职业流行病学方法相对其他一般流行病学方法存在的优势

①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人群一般为有组织的人群,有统一的管理,其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较为一致;

②管理规范的工作场所一般都有较为完整可靠的历史资料,这些资料都可以直接利用。另外,进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样本量容易取得,调查人群容易集中,节省人力物力,前瞻性研究的随访相对一般人群容易;

③职业流行病调查可以与职业卫生日常检测工作结合起来,节省时间;

④开展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主要是在厂矿、机关团体,也可在社区一般人群中把职业作为一项独立变量来分析研究。

5职业流行病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①职业流行病学调查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应答者偏倚,工人在得知调查目的后,会放大职业危害对自身的影响。

②无论是取得职业环境检测资质的环境评估公司和职业病防治所,目前对职业场所的检测都是盈利性质的,都会收取一定费用,这就不可避免的在出台检测报告的时候会照顾到被检测企业的利益。

6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①多种职业危害因素联合作用。

②新化学物质对职工的损害。

③化学反应的中间产物对机体的影响。

④职业流行病学的研究达到分子水平的仍然较少。

⑤在职业流行病学的研究中,职业人群也不能仅仅被理解为厂矿工人。

总之,在2003年非典之后卫生系统重新改组后,职业病防治所并入到疾控中心改名为职业病防治科之后,职防所“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局面被打破,不再承担监督的职能,只承担出台职业环境检测和评估报告的任务。这样检测机构和监督机构就可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对于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职业病防治法的修订,将要求用人单位自己举证质证,这就促使用人单位自己主动检测,主动发现职业危害因素从而改进职业环境,预防职业危害的产生。这些都为职业流行病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私营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出现,劳动用工制度的变化、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引进,职业卫生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种新职业病危害因素大量出现。经济活动越频繁、经济增长越快速,职业病危害的分布就越来越广;传统的职业病危害尚未完全消除,新的职业病危害又不断产生。这些对于职业流行病学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参考文献

流行病学范文6

一、表观遗传学和表观遗传流行病学

近年研究表明,高等生命遗传信息的复杂性不仅在于基因组有更多的结构蛋白基因编码,还在于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复杂性。因此基因表达调控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核心。其主要探讨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条件下改变基因的表达,这种改变不仅可以影响个体的发育,还可以遗传,因此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应运而生。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未发生改变,而基因表达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1]。表观遗传改变从3个层面上调控基因的表达[2],

1.DNA修饰:DNA共价结合一个修饰基团,例如甲基基团(CH3),使具有相同序列的等位基因处于不同的修饰状态;

2.蛋白修饰:通过对蛋白进行修饰或者改变蛋白的空间构象来调控基因的表达,例如组蛋白乙酰化等;

3. 非编码RNA的调控:由非编码的RNA通过某些机制对基因转录或转录后进行调控,例如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

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染色质重塑、DNA甲基化、X染色体失活和非编码RNA调控等[2],目前研究最充分的表观遗传改变是DNA甲基化。

表观遗传学被Feinberg[3]认为是现代医学的中心,这是因为其有助于解释个人的遗传背景、环境因素、老龄化和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表观遗传学可以完成这样的工作是因为虽然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但是表观遗传状态在人的一生中和不同的组织中是不同的,并且随着细胞逐渐适应人体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改变,表观遗传机制将会通过对基因表达的编程和再次编程过程将这些改变记录下来[3]。

对于人类疾病,表观遗传学认为那是由于正常表型可塑性被破坏的结果。表型可塑性是指同一基因型受环境的不同影响而产生的不同表型,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表型的改变包括行为、生理、形态等[4]。第一个由表观遗传学机制引起的人类疾病的例子就是癌症。1983年,研究发现与同一个患者正常的粘膜组织相比,结肠癌细胞DNA存在全面的去甲基化改变[5]。去甲基化被认为可以导致癌症基因的异常活跃,同时引起遗传不稳定性和染色体重组[6]。接着在癌症抑癌基因的启动子上发现存在高度甲基化[7~9]。

流行病学是关于人群疾病的研究,而疾病表观遗传学的进步只能来源于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即表观遗传流行病学[3]。目前对表观遗传流行病学还没有公认的定义,Waterland and Michels[10]认为表观遗传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危险与表观遗传变异之间关联的科学,而Jablonka[11]认为暂时的,表观遗传流行病学可以被定义为“研究可遗传的表观改变对疾病发生和分布的流行病学分支”。表观遗传流行病学在传统的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暴露测量和风险评估上做了一些改进。其所增加的表观遗传测量和统计学上的革新,主要是为了解决某些表观遗传方式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问题。例如,某些印迹基因,其等位基因表达与否与其是来自于父亲还是母亲有关,这需要新的模型分析技术。

在表观遗传流行病学领域进行的第一项研究,是由De Baun等[12]建立的一个以人群为基础的脐疝巨舌巨人症综合征,beckwithwiedemann syndrome,BWS)登记系统。BWS临床表现为胚胎和胎盘过度增长、正中腹壁缺陷、耳垂皱纹或耳轮小凹、新生儿低血糖症、Wilms瘤和其他胚胎肿瘤的发生危险增加,例如肾上腺皮质癌、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和肝母细胞瘤等。BWS是了解肿瘤表观遗传学的经典范例,因为它是由少数几个基因发生表观遗传改变而导致的罕见家族性疾病。DeBaun等[12]设计了一个BWS登记系统,由一组专家通过对临床症状、家族史资料和医院病历进行严格调查,最终获得了数百个BWS家庭。研究将BWS每个临床体征发生的危险与每个遗传缺陷联系起来,第一个遗传缺陷就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I, IGF2)基因发生印迹丢失(loss of imprinting,LOI)的改变。IGF2是一个印迹的生长因子基因,正常情况下只有遗传自父亲的等位基因才会表达,但是在BWS中,来自父亲和母亲的等位基因都表达了。这项研究最重要的结果是,虽然只有大约15 %的BWS患者出现IGF2基因的LOI改变,但是该研究将癌症的发生与表观遗传改变特异的联系在一起[12]。这是第一个以人群为基础将表观遗传暴露与肿瘤的发生特异的结合起来的范例,从流行病学角度探讨表观遗传学改变导致人类肿瘤发生机制的实例[12]。同时研究还将其他的表观遗传改变与BWS其他表型联系起来,将长QT内含子转录子1基因(long QT intronic transcript1,LIT1)基因的印迹丢失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P57KIP2)基因突变与过度增长和正中腹壁缺陷联系起来,将单亲二倍体本身与低血糖症联系起来[12]。

二、表观遗传流行病学假说

由于表观遗传流行病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学科定义、发展方向和基本理论受到其前身学科流行病学和表观遗传学的影响。流行病学的发展方向虽然不断扩展,但其根本的学科定义和基本理论已经相当成熟。而表观遗传学这个学科名称虽然已经沿用了大约60年,但是学科领域正在不断扩展,其学科定义的内涵比较大而外延还在不断延伸中。因此作为下游学科的表观遗传流行病学的理论也在不断更新。目前表观遗传流行病学有若干假说,但是这些假说之间关系究竟是何种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本文仅提出两个相对成熟的假说。

1.年龄相关性疾病和常见疾病遗传和表观遗传学假说:现代医学更多关注的是减缓或减轻衰老造成的结果,而不是逆转和消灭疾病,因为对人类所有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退。有人将衰老定义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的表型可塑性的缺失[2]。这种可塑性的缺失会使得一些与潜在的与遗传变异相关的疾病的作用被加强,表现为部分与年龄相关常见疾病的发生,例如心脏病、糖尿病等。但是什么导致了这种表型可塑性缺失?这种缺失与疾病易感性位点的DNA甲基化水平是否存在相互关联?

Bjornsson等[13]提出了一个模型,可以从表观遗传学角度回答上述问题,这就是常见疾病遗传和表观遗传学模型(common disease genetic and epigenetic model,CDGE)。这是一个疾病遗传易感性模型,同时包括一个表观遗传因素与其相互作用。环境因素作用改变了DNA和染色质上的表观遗传学标志,例如DNA甲基化依赖于从膳食摄入的蛋氨酸和叶酸,后二者都受到个体营养水平的影响。对小鼠的研究发现,降低膳食中蛋氨酸的水平,可以通过改变agouti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而改变其毛发的颜色[14]。给大鼠简单地摄入低蛋氨酸水平的膳食,可以通过导致其DNA发生去甲基化的方式,诱导其更容易发生肝癌[15]。

在CDGE模型中,表观遗传学组还可以间接地与基因组相互作用。一些因素如DNA甲基化转移酶I和MeCP2蛋白是由基因表达产生,如果基因存在变异,可以通过影响DNA甲基化机器的保真度来影响疾病的易感性。这一机制来自新杆状线虫蠕虫实验。研究发现,遗传变异可以影响很多信号途径,这些途径似乎与编码染色质重塑的基因有关[16]。反过来,一些常见的DNA变异所编码的突变蛋白,如果由于表观遗传学原因没有被表达,也不会产生生物学作用。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是Rutherford和Lindquist[17]进行的果蝇实验,通过热休克。这一种外界刺激,可以提高果蝇表观遗传学的筛选能力,从而允许一些潜在突变基因表达的频率更高,但是对生物体本身不会产生严重影响。

对一组不同年龄的同卵双生子同胞的研究发现,提示与年轻的同胞对相比,年龄较大的同胞对个体之间表观遗传学标志物,例如DNA甲基化水平的不一致性更大[18]。但是,这项研究没有探讨同一个个体不同时期的表观遗传改变情况,所以我们不知道这是由于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还是他们本身就有差异。后来的一项研究没有发现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异与年龄之间存在相关,但是这项研究同样的也没有分析单个个体的甲基化水平是否随时间发生变化[19]。

CDGE提供了一个流行病学框架,通过这个框架将表观遗传学引入到疾病年龄相关易感性的遗传研究。在CDGE模型中,表观遗传学编码可以修正有害基因的效应或者受到异常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将表观遗传学引入到人类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中,有助于解释基因组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线索。

2.疾病和健康的发育源性假说:在近40年内,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提示胎儿宫内生长环境对其一生健康和疾病状况有着重要的作用。Forsdahl[20]首先通过队列研究发现,挪威40~69岁人群年龄调整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死亡率与同一人群婴儿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提示宫内环境因素决定了个体今后发生CVD的风险。随后Barker和Osmond[21]发现,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新生儿死亡率高的地区,成年人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死亡率也比较高,提示宫内环境是一个重要的中间变量。

在英国赫特福郡进行的一次回顾性研究发现,新生儿出生体重与CHD病死率之间存在负相关[22]。随后大量的研究结果都提示,新生儿低出生体重与心脏病[23]、高血压[24]、II型糖尿病[25]的发病危险增加有关,此外新生儿低出生体重还与异常的血糖胰岛素代谢[25]和血清胆固醇浓度[26]变化有关。

宫内环境除了与上述成年期慢性疾病发病危险增加有关,还有假说认为与成年期癌症的发生有关。1990年Trichopoulos[27]认为,乳腺癌的发生可能与个体胎儿时期宫内因素暴露有关。新生儿高出生体重与其今后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高有关[28,29]。此外,儿童白血病和睾丸癌也与新生儿高出生体重有关[30]。因此,有学者提出,胎儿在宫内暴露于较高的生长激素水平,可能会启动一些潜在的生物学机制,使得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和细胞增殖增加,为成人期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其他慢性病设定了相应的风险[29]。

不同的研究采用不同的观察终点都提示了胎儿早期宫内环境暴露与其今后的疾病状况存在关联。Lucas[31]用“编程”一词来描述在胎婴儿发育的关键或敏感时期,外界的刺激或伤害将对个体出生后造成永久的或长期的影响。Waterland和Garze[32]采用“代谢性印迹”来描述在生命的早期,胎婴儿在特定的敏感时期,对特定的营养水平的适应性反应,这种反应将会在该个体的成年期长期存在。此外代谢性印迹还提出宫内暴露和结局之间的关系是特异的和可测量的,并且可以用剂量反应关系或阈值关系来表示。

2004年,Lucas和Gluckman等[31~34]提出了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发育源性假说(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health and disease,DOHaD),即在哺乳动物出生前和出生后发育的关键时期,营养和其他环境刺激将对哺乳动物的发育进程产生影响并且在代谢和慢性疾病易感性上引起永久的改变。尽管很多人群流行病学和动物模型实验数据支持这个假说,但是关于该假说的生物学机制目前还不清楚。Waterland等[10]认为要理解DOHaD的生物学机制,就需要对表观遗传学的定义有个清晰的界定,应当接受Jaenisch和Bird[35]关于表观遗传学的新定义,即表观遗传除了遗传基因表达的改变外,还应当包括遗传基因表达改变的可能性。这个定义上的微小改变是非常关键的,这样表观遗传不仅能遗传基因的表达情况,还可以将应对细胞外信号反应而改变基因表达水平的能力进行遗传。Waterland等[10]认为,不同的引起个体间表观遗传变异的因素都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除了遗传和表观遗传外,随机性也可以影响个体表观遗传调控的建立。在表观遗传机制建立和成熟过程中,环境刺激对出生前和出生后早期的表观遗传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产生的错误信息在以后的表观遗传复制中被不断积累,最终导致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表观差异变得越来越大,一些个体更容易发生疾病。

目前大多数关于DOHaD的人群流行病学研究,都是采用出生体重作为新生儿营养水平和宫内发育的标志,尽管出生体重的结果很容易获得,但是对宫内发育来说这个指标还比较粗,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今后需要采用一些能够反映代谢性印迹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对DOHaD假说进行研究。

三、表观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常用的指标

前面已经提及,表观遗传学涉及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目前研究最充分的是DNA甲基化水平的改变,这也是表观遗传流行病学最为常用的指标。DNA甲基化是一种可遗传的表观遗传改变,并且在基因的转录表达抑制、X染色体失活、基因印记和基因组稳定中发挥作用。异常的甲基化水平改变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关,包括出生缺陷、肿瘤、糖尿病、心脏病和神经系统疾病[36]。甲基化反应通常发生在DNA序列中位于鸟嘌呤之前的胞嘧啶碱基上,后者通常被称为CpG双核苷酸。DNA甲基化是在DNA复制后形成,在胞嘧啶环的第5位碳原子上共价结合的一个甲基,从而形成甲基化胞嘧啶。发生这种表观遗传学改变的胞嘧啶占到了哺乳动物基因组总胞嘧啶数的5 %,并且这种改变虽然不是DNA序列的改变,但是可以遗传。DNA甲基化反应是由一组DNA甲基化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s,DNMTs)催化,并且利用S腺苷蛋氨酸(SAM)和DNA作为反应的底物。蛋氨酸、胆碱、叶酸和维生素B12可以直接的提供或者再生甲基单位,并且被证实可以影响DNA的甲基化水平[37]。

对于DNA甲基化的研究,目前有很多方法,黄琼晓等[38]将这些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从DNMTs的角度,另一类是从DNA甲基化水平的角度进行研究,后者又分为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和位点特异性甲基化水平。目前表观遗传流行病学较多采用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作为指标。

由于叶酸可以作为一碳单位的载体参与蛋氨酸循环,为甲基化反应提供甲基单位[37],因此很多表观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开始探讨叶酸增补对甲基化水平的影响及与肿瘤发病危险之间的关系。例如Rampersaud等[39]的研究发现,叶酸缺乏会显著降低全基因组甲基化的水平。Pufulete等[40]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结肠癌病例每日增补400 μg/d叶酸可以使得白血球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升高31 %,结肠粘膜组织细胞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升高25 %。

除了DNA甲基化外,研究比较充分的表观遗传学改变还有染色质重塑,例如丝氨酸的磷酸化、赖氨酸的乙酰化和赖氨酸的泛素化等[3]。但是,目前这些指标在哺乳动物的研究还很少,因此还未被表观流行病学所利用。

四、表观遗传流行病学的未来研究方向

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围绕着疾病表观遗传学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包括全基因组分析和更大人群的研究。这些研究依赖于分析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可以在上百万个位点深入评价表观基因组的变化。Feinberg[3]研究常见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孤独症所采用的方法是基于全基因组高通量芯片的相对甲基化水平分析(comprehensive high throughout arraybased relative methylation analysis, CHARM)。该方法用于分析全基因组两百万个以上CpG双核苷酸位点。

表观遗传流行病学目前仍然存在很多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人群研究和动物模型中应当收集怎样的科学信息?发生改变的表观遗传状态是否稳定?它们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的吗?如果是,这种表观遗传改变将会持续多少代人?这些表观遗传改变是否可以被逆转?等等[11]。尽管表观遗传流行病学非常复杂,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丰富了经典流行病学研究的内容,使我们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和分布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最终可以帮助解释基因组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线索。

参考文献

1 Wolffe AP, Matzke MA. Epigenetics: regulation through repression [J]. Science, 1999, 286: 481486.

2 张永彪, 褚嘉祐. 表观遗传学与人类疾病的研究进展[J]. 遗传, 2005,27:466472.

3 Feinberg AP. Epigentics at the Epicenter of Modern Medicine [J]. JAMA, 2008, 299: 13451350.

4 Pigliucci M. Evolution of phenotypic plasticity: where are we going now [J]? TEE, 2005, 20: 481486.

5 Feinberg AP, Vogelstein B. Hypomethylation distinguishes genes of some human cancers from their normal counterparts [J]. Nature, 1983, 301: 8992.

6 Feinberg AP, Tycko B. The history of cancer epigenetics. Nat Rev Cancer [J]. 2004, 4: 143153.

7 Wu H, Chen Y, Liang J, et al. Hypomethylationlinked activation of PAX2 mediates tamoxifenstimulated endometrial carcinogenesis [J]. Nature, 2005, 438: 981987.

8 Nishigaki M, Aoyagi K, Danjoh I, et al. Discovery of aberrant expression of RRAS by cancerlinked DNA hypomethylation in gastric cancer using microarrays [J]. Cancer Res, 2005, 65: 21152124.

9 Sato N, Maitra A, Fukushima N, et al. Frequent hypomethylation of multiple genes overexpressed in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J]. Cancer Res, 2003, 63: 41584166.

10 Waterland RA, Michels KB. Epigenetic epidemiology of the developmental origins hypothesis [J]. Annu Rev Nutr, 2007, 27: 363388.

11 Jablonka E. Epigenetic epidemiology [J]. Int J Epidemiol, 2004, 33: 929935.

12 De Baun MR, Niemitz EL, McNeil DE, Brandenburg SA, Lee MP, Feinberg AP. Epigenetic alterations of H19 and LIT1 distinguish patients with BeckwithWiedemann syndrome with cancer and birth defects [J]. Am J Hum Genet, 2002, 70: 604611.

13 Bjornsson HT, Fallin MD, Feinberg AP. An integrated epigenetic and genetic approach to common human disease [J]. Trends Genet, 2004, 20: 350358.

14 Waterland RA, Jirtle RL. Transposable elements: targets for early nutritional effects on epigenetic gene regulation [J]. Mol Cell Biol, 2003, 23: 52935300.

15 Wilson MJ, Shivapurkar N, Poirier LA. Hypomethylation of hepatic nuclear DNA in rates fed with a carcinogenic methyldeficient diet [J]. Biochem J, 1984, 218: 987990.

16 Lehner B, Crombie C, Tischler J, Fortunato A, Fraser AG. Systematic mapping of genetic interactions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indentifies common modifiers of perse signaling pathways [J]. Nat Genet, 2006, 38: 896903.

17 Rutherford SL, Lindquist S. Hsp90 as a capacitor for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J]. Nature, 1998, 396: 336342.

18 Fraga MF, Ballestar E, Paz MF et al. Epigenetic differences arise during the lifetime of monzygotic twin [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5, 102: 1060410609.

19 Echhardt F, Lewin J, Cortese R, et al. DNA methylation profiling of human chromosomes 6, 20 and 22 [J]. Nat Genet, 2006, 38: 13781385.

20 Forsdahl A. Are poor living conditions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arteri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J]? Br J Prev Soc Med, 1977, 31: 9195.

21 Barker DJ, Osmond C. Infant mortality, childhood nutrition, and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in England and Wales [J]. Lancet 1986. 1: 107781.

22 Osmond C, Barker DJ, Winter PD, Fall CH, Simmonds SJ. Early growth and death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women [J]. BMJ, 1993, 307: 15191524.

23 RichEdwards JW, Stampfer MJ, Manson JE, Rosner B, Hankinson SE, et al. Birth weight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 cohort of women followed up since 1976 [J]. BMJ, 1997, 315: 396400.

24 Law CM, Shiell AW. Is blood pressure inversely related to birth weight? The strength of evidence from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J Hypertens, 1996, 14: 935941.

25 Hales CN, Barker DJ, Clark PM, Cox LJ, Fall C, et al. Fetal and infant growth and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at age 64 [J]. BMJ, 1991, 303: 10191022.

26 Barker DJ, Martyn CN, Osmond C, Hales CN, Fall CH. Growth in utero and serum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s in adult life [J]. BMJ, 1993, 307: 15241527.

27 Trichopoulos D. Hypothesis: Does breast cancer originate in utero [J]? Lancet, 1990, 335: 939940.

28 Michels KB,Trichopoulos D, Robins JM, Rosner BA, Manson JE, et al. Birthweight as a risk factor for breast cancer [J]. Lancet, 1996, 348: 15421546.

29 Michels KB, Xue F. Role of birthweight in the etiology of breast cancer [J]. Int J Cancer, 2006, 119: 20072025.

30 Hjalgrim LL, Westergaard T, Rostgaard K, Schmiegelow K, Melbye M, et al. Birth weight as a risk factor for childhood leukemia: a metaanalysis of 18 epidemiologic studies [J]. Am J Epidemiol, 2003, 158: 724735.

31 Lucas A. Programming by early nutrition in man [J]. Ciba Found Symp, 1991, 156: 3850.

32 Waterland RA, Garza C.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metabolic imprinting that lead to chronic disease [J]. Am J Clin Nutr, 1999, 69: 179197.

33 Gluckman PD, Hanson MA. 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disease paradigm: a mechanistic and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J]. Pediatr. Res, 2004, 56: 311317.

34 McMillen IC, Robinson JS. 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prediction, plasticity, and programming [J]. Physiol Rev, 2005, 85: 571633.

35 Jaenisch R, Bird A. 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how the genome integrates intrinsic and environmental signals [J]. Nat Genet, 2003, 33(Suppl.): 245254.

36 Robertson KD. DNA methylation and human disease [J]. Nat Rev, 2005, 6: 597610.

37 McCabe DC, Caudill MA. DNA methylation, genomic silencing, and links to nutrition and cancer [J]. Nutr Rev, 2005, 63: 183195.

38 黄琼晓, 金帆, 黄荷风. DNA甲基化的研究方法学[J].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4,27:354358.

流行病学范文7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00

[摘要] 在我国,临床流行病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在临床实践(病因研究、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医学教育的新学科。因此,本文从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内容、方法和未来发展方向展望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临床流行病学。以拓宽临床医师的视野,使临床流行病学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

关键词 ] 临床流行病学;定义;研究方法;未来展望

[中图分类号] R18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a)-0193-02

临床流行病学被认为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科学,是一门研究临床医学的方法学,也是临床医学与流行病学结合的产物。通过引入现代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从而发现和解决临床问题。实践证明,它的普及和发展, 将促进临床医疗、科研和流行病学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对医学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提高临床科研水平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临床流行病学定义

在临床医学的领域内,在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上引入了统计学及现代流行病学等有关理论,对临床科研的严格设计、测量和评价进行创新的临床科研方法学,研究范围从患者的个体诊治扩大到相应的患病群体,以对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整体性规律进行探讨,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获得研究的结论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和防病治病的重要实用价值[1]。

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为临床医学,而提供高质量的临床科研证据是临床医学得以发展的基础,而高质量的科研证据有赖于设计严谨的临床试验, 对结果通过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而进行专业解析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结论[2]。临床流行病学结合多门学科如卫生统计学、卫生经济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及社会医学等, 互相渗透, 进而逐渐形成其学科特点,解决了包括疾病自然史、病因和危险因素研究、诊断方法、疗效分析以及疾病预后研究等临床问题。其主要研究对象是病人而不是在动物或集体组织中研究,如组织培养、垂体激素等,所以除了生物因素外其他诸如社会、心理因素都会对临床实践工作产生影响,存在某些难以控制和预料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往往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医生不可能亲自诊断治疗每一位病人,因此,临床流行病学将患者个体及患者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达到既认识个体患者的特征,又认识患者群体规律的目的,基于以上原因借鉴科学的方法来总结临床规律尤为重要。

2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2.1探讨病因及危险因素

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阐明疾病的病因,对于认识疾病的本质、准确地诊断疾病以及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运用临床观察、描述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及实验性研究等多种方法探索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病因, 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有效防治以及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等方面提供真实可靠的科学证据。

2.2筛选诊断研究方法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临床检验项目五花八门,新的诊断方法的出现, 无疑给临床诊断带来了许多好处,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新方法刚应用于临床时, 其作用往往被夸大, 这就需对诊断方法进行科学的评价。多数诊断试验的正确性并非是绝对的,只是提供患病与否的概率,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应树立诊断概率的观念,为临床研究提供科学的方法。

2.3评价临床疗效

在临床流行病学中,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是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在正式推广应用之前,任何一种新药或治疗方法必须经过正规、严格的临床试验研究与评价才能做出判断。因此, 为检验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在临床推广应用之前任何一种新药物或疗法都应进行多次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只有经过严密设计的临床试验, 才能获得新药物和新疗法的真实可靠的结论。

2.4研究疾病预后

临床实践中必然会经常涉及疾病的预后问题。究疾病预后是指对疾病的各种结局进行概率预测。若要对预后做出客观评价必须采取严格的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尤其是针对目前还没有特殊治疗措施的疾病(如病毒性疾病,或新发现的疾病),这就涉及到疾病自然史的研究,即在不给任何治疗或干预措施的情况下,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整个过程。医生了解该病的预后,不仅有助于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而且可以回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

2.5制定临床决策

临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经常要做出简单且重要的临时决策。为了提高临床决策的科学性必须以策略论和概率论的理论为指导以各种概率数量为依据,通过将复杂的临床问题数量化,才有可能选出最佳的临床决策方案。

3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 Epidemiology)是一门临床科研方法学, 曾经被简称为DM E, 即临床研究的设计( Design)、测量(Measurement)与评价( Evaluation)[4]。

3.1设计

设计是指临床研究方案和观察方法的设计,是临床科研实施前最重要的内容,直接决定科研的成败。临床科研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3.1.1确定研究目的和科研假设 研究目的和假设的来源可以是临床实际所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是从文献资料获得的思路,根据大量的信息提供具体、明确的研究假设,为达到研究目的进行论证。

3.1.2确定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依据提出的临床假设、内容、目的以及不同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等方面综合考虑从而确定最终设计方案。表格1提供了在不同性质研究课题下不同研究方案的选择,以及各种设计方案的论证强度。(表内的“+”数目表示论证强度及其可行性,“+” 数目越多越好),见表1。

3.1.3确定研究因素 研究因素的确定是一项研究临床研究课题先进性的关键。研究因素一般包括生物性因素、化学系因素、物理性因素以及人口学特征、遗传、心理、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等。在确定设计方案时应明确研究因素的重要性、创新性、实用性和科学价值等方面[5]。

3.1.4选择研究对象 在流行病学研究设计中,应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来选择研究对象。选择研究对象时将经过以下四个层面:①确定目标人群。②确定源人群。③确定合格人群。④最终确定研究对象。在选定研究对象后,应该列出确切、可靠、准确无误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以降低研究数据的偏差,保证结论的可靠性。

3.1.5确定资料收集及数据处理方式 由于临床研究对象是人,在收取资料数据时,主观因素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资料、数据等无法全部收集,这时我们可以使用盲法。由于临床研究的复杂性也决定了资料的多样性。因此,在设计中应根据预期结果正确选择统计学分析方法。

3.1.6确定效应测量指标 临床研究是指通过观察研究因素在研究对象上产生的效应来验证疗效和因果关系,因此确定效应测量指标时,要力求客观、定量和可操作性以及与研究的关联性、特异性等,再确定指标的类型和数量。常用反映效应的指标有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缓解率、复发率、毒副作用、体征的改变和实验室测定结果等。

3.1.7确定质量控制措施 在进行任何一项临床研究时都将面临各种偏倚的干扰,可能出现影响结果真实性的三大偏移分别为选择偏移、信息偏移和混杂偏倚。研究者可以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设计的三大原则,即设置对照、随机分组和盲法来对偏移进行分析和控制,并用统计学原理计算从而减少误差。

3.2测量

测量时指应用定量方法来衡量和比较各种临床研究结果。需要利用频率测量指标和效率测量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为了准确测量,应注意试验的措施要有反应性和可度量性及测量的方法要有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的敏感性才能发现措施的效应,而良好的特异性才能确认这种效应。最后,测量指标的判断标准和临床意义要明确。

3.3评价

评价研究成果应考虑成果的真实可靠性、临床价值、患者是否愿意承担治疗费用等方面。评价是指运用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临床实践,科学地制定出标准,在运用标准来评价各种临床数据、实验数据、临床研究结论、建立并因联系及匀后估计及临床不一致性等,并评价其真实性和实用性。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从设计、测量和评价三大方面入手。通过排除各种主客观偏倚的影响,有助于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6]。

4临床流行病学的展望和未来

临床流行病学引入我国只有20余年,现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临床流行病学促进了临床科研水平的提高,从只关注患者个体到患病群体及其相应正常人群体的转变,促使临床医学从经验医学转向循证医学。

我国现在临床流行病学面临着部分诊断性试验设计不合理、缺乏标准评价、无灵敏度、特异度等问题,而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DME正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提供系统而科学的方法学,提高我国整体临床科研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7]。临床流行病学能够促使临床医生从患者个体走向群体,同时,将眼光放在疾病的预防上。不但有利于临床医生更加深刻的认识疾病的全貌、分布概率及致病因素,而且有助于提高临床决策的正确性,促进临床医学的整体进步和保证人类的健康[8]。循证医学作为临床流行病学的新范例,提供给病人的医疗服务是建立在目前所能提供证据的基础上,以获得最可靠的信息,然后依据这些证据对所接待病人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做出正确的决策[9]。

5结语

临床流行病学在近些年中蓬勃发展,并且逐步完善。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认识到临床流行病行对疾病控制及治疗的重要性。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师在医疗实践和教学中重要的方法。未来,随着临床流行病学的更加完善,势必将会带给医学界不可预估的价值。

[

参考文献]

[1] 王家良.临床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 刘建平,李昕雪.临床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常用方法概述[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2(2):120-123.

[3] 王家良.循证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 杨岫岩.在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上谈循证医学[J].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INTERNAL MEDICINE May,2007,27(10).

[5] 胡良平,鲍晓蕾,王琪.科研设计应遵守重复原则(英文)[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9):937-940.

[6] 冯国双.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随即[J].中华护理杂志,2011(5):529.

[7] 张伟,史良科.预防医学发展的未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整合[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2(12):10-12.

流行病学范文8

[关键词] 跌倒;流行病学;骨折;预防

[中图分类号]R181.3+4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8(c)-130-02

意外伤害是医院外科急诊常见的就诊原因,其中,因跌倒而受伤所占比例最大,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国外的研究也指出,急诊病患中因跌倒而受伤且送急诊的占10%以上。此外,除了车祸造成受伤,从高处跌落更是造成死亡及残废的主因[1-2]。

跌倒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层,其所造成的成本效益很高且无法评估,因此会造成沉重的医疗负担。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我院跌倒病患的流行病学,为期2年。数据来自我院的急诊部,以前瞻研究法搜集,包括痊愈者及急诊中死亡者,并从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生的时间、受伤部位、跌倒的方式、高度和场所作交叉分析及探讨,藉此来探讨跌倒的因素,进而加以预防,并指导人们了解生活中的危险因子,避免不必要的伤害,以达到防治的效能。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搜集我院急诊外科2007年1月~2008年12月因跌倒而就诊患者的病历记录,共334例患者,均一一询问其跌倒的病史,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或病历的记载,包括患者的年龄、跌倒时间、跌倒的原因、高度、掉落的位置、着地面、是否骨折及其他相关的受伤、人为以及环境因素、受伤的严重度。之后,利用追踪电话再一次确认问卷调查的内容。如问卷数据不完整或病历记录不详,以及从移动中的车辆跌倒的患者,均不采用(共8人被排除)。因此,最终确定研究对象为326例病患。

1.2 研究方法

分别以年龄、性别、发生的时间、受伤部位、跌落的方式、高度和场所做个别分析,藉此来判断受伤的机制和严重程度。

1.3 统计学方法

将病历数据、问卷及检查数据及询问患者资料进行遴选、综合并输入电脑,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年龄与性别

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有21 288例患者因为外伤来我院急诊外科就诊,其中334例患者是因为跌倒而受伤,去除8例资料不齐的患者,共326例。男性184例,女性142例,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层分布从1岁(不足1岁按1岁计,余类推)到91岁,平均33岁,5~14岁(37.2%)最多,其中74例患者(22.7%)超过65岁;年龄强烈影响伤害的严重性(?字2=27.82)、受伤型态和受伤区域(?字2=31.26),均P

2.2 跌倒发生的时间

跌倒时间最多发生在10∶00~11∶00,白天比午夜更易跌倒,就月份来讲,七月最多,与国外的研究结果相吻合[3-5],但根据?字2检验,发生时间对跌倒的受伤部位和严重程度无显著差异(?字2=7.35、3.89),P>0.05;发生季节对跌倒的受伤部位无显著性差异(?字2=10.59),而对跌倒的严重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字2=12.62),P

2.3 跌倒的方式、高度与场所

324例患者是意外跌倒的,占99.39%,2例患者是跳楼方式自杀且其死亡率高达一半(50%),?字2=149.35,P

2.4 受伤部位及性质

在受伤的部位方面,最常见的受伤部位是头部及脸部(50.58%),其次是下肢(26.69%)及上肢(21.61%),?字2=118.97,P

意外跌倒所造成的伤害最常见的是骨折,有117例(36.11%),其次是头部伤害和其他部位撕裂伤,分别有107例(32.91%)和112例(34.57%)。根据受伤性质进行卡方检验,P

3 讨论

跌倒、溺水、烧伤是意外伤害的三大主因,其发生率仅次于车祸,因车祸受伤的患者数量在我院较高,所以,与其他 城市比较,因跌倒受伤的比率相对较低。本研究显示,在急诊就诊的患者中,跌倒受伤的患者占1.57%;而在美国,跌倒急诊就诊的患者占急诊患者的24%,在台湾为10%,在香港则是32%[9]。因此,跌倒的发生率与各国或地区的国情环境有相关性。目前我国非常重视交通安全与立法执行,外伤事故发生率近几年呈现出下降趋势,但我国即将步入中高龄社会,预计因跌倒所造成外伤事故的比例将会逐渐上升。

本研究发现,在年龄群方面,幼儿及老人发生跌倒的几率最高,为35.27%~38.16%。而幼儿跌倒,绝大部分只需到急诊室处理观察(86.04%),并不需住院,老人跌倒的住院率则大大提高(46.39%),因此老人跌倒的住院率比小孩跌倒高了3倍多,相对而言严重程度也增高。国外文献资料显示[10],老年人跌倒是幼儿跌倒发生率的10倍,而死亡率则为8倍。年龄对受伤的部位及严重程度有影响(P

4 结论

本研究显示,因跌倒受伤呈现出许多流行病学规律,因此,我们通过借助于这些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就可以防治常见跌倒受伤的发生或减轻受伤程度。如,幼儿较易在客厅跌倒,而老年人则以浴室为多,所以,可以采取一些家庭安全防护措施;例如:浴室放置止滑垫,楼梯间布置防护栏等。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老年人跌倒受伤比较严重,因此,预防老年人跌倒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除了上述环境的改良(外在因素)外,还应及早防治一些潜在危险因子(内在因素)如:视觉减退、平衡感不足、老年痴呆症、足部及骨骼肌肉疾病,应加强营养状态,防治骨质疏松,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参考文献]

[1]梁玉华.老年患者跌倒的预防和护理[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4, 4(2):19-20.

[2]马敬东,刘筱娴.老年人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2(2):109-111.

[3]Johnnes Kingma, Henk-Jan Ten Duis. Severity of injuries due to accidental fall across the life span: a retrospective hospital-base study[J].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2000,90:62-72.

[4]James A, Murray MD, David Chen, et al. Pediatric Falls: Is height a predictor of injury and outcome?[J].The American Surgeon,2000,66:863-865.

[5]Mary E, TinettiMD, Mark Speechley, Ph.D. Prevention of falls among the elderly[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1989,320(16):1055-1059.

[6]Jeffery R, Sawyer, John M, et al. Fracture patterns in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who fall from significant heights[J].Journal of Pediatric Orthopaedics,2000,20:197-202.

[7]Mary E, Tinetti MD, Christinna S, et al. Falls,injuries due to falls, and the risk of admission to a nursing home[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1997,337(18):1279-1284.

[8]Beale JP, Wyatt JP, Beard D, et al. A five-year study of high fall in Edinburgh[J].Injury,2000,31(7):503-508.

[9]敖新华. 2110例老年人骨折流行病学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0, 5(2):191-192.

[10]Edward L, Hannan PhD, JohnMendeloff PhD, et al. Multivariate models for predicting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trauma from low falls: the impact of gender and pre-existing conditions[J].The Journal of Trauma,1995,38(5):697-756.

流行病学范文9

>> 麻疹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灾难救援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血小板减少的流行病学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甲醛对健康影响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胃癌发生部位变化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布氏杆菌病流行病学及诊治研究进展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麻疹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研究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锌缺乏症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胸主动脉夹层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口蹄疫流行病学及防制研究进展 女性尿失禁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蒙古族脑卒中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流行病学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牙周病与冠心病相关性的流行病学及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3种2型糖尿病相关高危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3] Debbink K, Donaldson E F, Lindesmith L C, et al. Genetic mapping of a highly variable norovirus GII.4 blockade epitope: potential role in escape from human herd immunity. J Virol, 2012,86(2):1214-1226.

[14] Lee R M, Lessler J, Lee R A, et al. Incubation periods of viral gastroente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BMC Infect Dis, 2013,13:446.

[15] Rockx B, De Wit M, Vennema H, et al. Natural history of human calicivirus infectio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Clin Infect Dis, 2002,35(3):246-253.

[16] Hurwitz A M, Huang W, Kou B,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ingle-Chain Antibodies that Specifically Bind GI Noroviruses. PLoS One, 2017,12(1):e0170162.

[17] 余建d, 王鑫, 廖巧红等. 中国27省(市、自治区)2009-2013年门诊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流行特征分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5,36(3):199-204.

[18] Verhoef L, Hewitt J, Barclay L, et al. Norovirus genotype profiles associated with foodborne transmission, 1999-2012. Emerg Infect Dis, 2015,21(4):592-599.

[19] Vega E, Barclay L, Gregoricus N, et al. Genotypic and epidemiologic trends of norovirus outbreak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9 to 2013. J Clin Microbiol, 2014,52(1):147-155.

[20] Matthews J E, Dickey B W, Miller R D, et al. The epidemiology of published norovirus outbreaks: a review of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ttack rate and genogroup. Epidemiol Infect, 2012,140(7):1161-1172.

[21] x雅晶, 刘贤金. 食源性诺如病毒在果蔬农产品中的污染及检测研究. 病毒学报, 2015,31(06):685-697.

[22] Hall A J, Wikswo M E, Pringle K, et al. Vital signs: foodborne norovirus outbreaks - United States, 2009-2012.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14,63(22):491-495.

[23] Bernard H, Faber M, Wilking H, et al. Large multistate outbreak of norovirus gastroenteritis associated with frozen strawberries, Germany, 2012. Euro Surveill, 2014,19(8):20719.

[24] Lunestad B T, Maage A, Roiha I S, et al. An Outbreak of Norovirus Infection from Shellfish Soup Due to Unforeseen Insufficient Heating During Preparation. Food Environ Virol, 2016.

[25] Riddle M S, Walker R I. Status of vacci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or norovirus. Vaccine, 2016,34(26):2895-2899.

[26] Hewitt J, Bell D, Simmons G C, et al. Gastroenteritis outbreak caused by waterborne norovirus at a New Zealand ski resort.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07,73(24):7853-7857.

[27] Riera-Montes M, Brus Sjolander K, Allestam G, et al. Waterborne norovirus outbreak in a municipal drinking-water supply in Sweden. Epidemiol Infect, 2011,139(12):1928-1935.

[28] Cho H G, Lee S G, Kim W H, et al. Acute gastroenteritis outbreaks associated with ground-waterborne norovirus in South Korea during 2008-2012. Epidemiol Infect, 2014,142(12):2604-2609.

[29] Evans M R, Meldrum R, Lane W, et al. An outbreak of viral gastroenteritis following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t a concert hall. Epidemiol Infect, 2002,129(2):355-360.

[30] Chapman A S, Witkop C T, Escobar J D, et al. Norovirus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person-to-person transmission, U.S. Air Force Academy, July 2011. Msmr, 2011,18(11):2-5.

[31] Bonifait L, Charlebois R, Vimont A, et al.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airborne norovirus during outbreaks in healthcare facilities. Clin Infect Dis, 2015,61(3):299-304.

[32] Tuladhar E, Hazeleger W C, Koopmans M, et al. Reducing viral contamination from finger pads: handwashing is more effective than alcohol-based hand disinfectants. J Hosp Infect, 2015,90(3):226-234.

[33] Kingsley D H, Vincent E M, Meade G K, et al. Inactivation of human norovirus using chemical sanitizers. Int J Food Microbiol, 2014,171:94-99.

[34] Kirk M D, Pires S M, Black R E, et a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Estimates of the Global and Regional Disease Burden of 22 Foodborne Bacterial, Protozoal, and Viral Diseases, 2010: A Data Synthesis. PLoS Med, 2015,12(12):e1001921.

[35] Hall A J, Lopman B A, Payne D C, et al. Norovirus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 Emerg Infect Dis, 2013,19(8):1198-1205.

[36] Verhoef L, Koopmans M, W V A N P, et al. The estimated disease burden of norovirus in The Netherlands. Epidemiol Infect, 2013,141(3):496-506.

[37] Hall A J, Glass R I, Parashar U D. New insights into the global burden of norovirus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prevention. Expert Rev Vaccines, 2016,15(8):949-951.

[38] Kotloff K L, Nataro J P, Blackwelder W C, et al. Burden and aetiology of diarrhoeal disease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Global Enteric Multicenter Study, GEMS): a p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Lancet, 2013,382(9888):209-222.

[39] Bartsch S M, Lopman B A, Ozawa S, et al. Global Economic Burden of Norovirus Gastroenteritis. PLoS One, 2016,11(4):e0151219.

[40] Atmar R L, Bernstein D I, Harro C D, et al. Norovirus vaccine against experimental human Norwalk Virus illness. N Engl J Med, 2011,365(23):2178-2187.

流行病学范文10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58-02

手足口病(HFMD)是儿童常见传染性疾病,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口腔黏膜、手、足皮肤疱疹,少数严重患者能引起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等并发症,能引发患者死亡,多数患者疾病进程表现为自限性,预后良好[1]。资料显示,手足口病患者以1-3岁幼儿居多[2],多为学龄前儿童。为了了解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取近年来我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了流行病学特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我县“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发病时间为2010年1月-2015年12月,均符合卫生部下发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3] 诊断标准,对应人口资料来自“基本信息系统”以及县统计局提供的本时期内人口资料。各项防控措施情况来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科档案资料。

1.2方法 抽取县疾控监测报告信息系统终审卡手足口病患者资料,从发病患者性别、年龄分布、发病时间分布及个案调查等方面分析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探讨流行因素。针对手足口病采取的各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2结果

2.1发病基本情况 我县2010年1月到2015年12月手足口病发病共5124例,其中重症病例34例,无死亡病例,聚集性疫情18起,见表1。

2.2性别分布 2010年1月到2015年12月间,发病人群中,其中男2935例,女2189例,男性发病与女性发病例数之比为1.34:1,见表2。

2.3年龄分布 2010-2015年间,手足口病患者年龄以3岁幼儿居多,占比为24.0%,其次为2岁、1岁幼儿,分别占比22.7%和21.3%,患者最小年龄为月龄5个月,最大19岁,详见表3。

2.4 发病时间分布 从发病时间分布看,手足口病的发病从第二季度开始见多,到第三季度的7月份达到发病高峰,之后发病率逐月下降。见图1。

3 讨论

本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2015年期间我县手足口病共发病5124例,重症病例较少,未发现死亡病例,其中2013年和2015年出现聚集性疫情高峰较多;从流行病学特点分析来看,我县手足口病的发病人群中以男童居多,发病年龄以3岁左右儿童占较大比例,发病时间分布上则主要集中在每年的第二、三季度,在7月份达到发病高峰期。

依据本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①做好防控预案工作。由于手足口病疫情来势凶猛,短期内可能患者人数迅速增加,因此,防疫站高度重视、充分准备,提前做好防控预案工作。从发生第一例疫情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并由卫生防疫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疫情督导小组,分赴各地进行防控措施的调查和落实工作。②防控物资的准备。进度第二季度开始,手足口病的发病人数逐渐增多,县政府分拨专项防控款项后,及时储备消毒液、防病毒药物等物资,并及时发放到各区域及乡镇,并要求各乡镇卫生院、防疫站储备一定的生石灰,以消毒患者排泄物[4]。③设立隔离区。随着疫情的爆发,由于门诊和住院患者会出现交叉感染,因此,在疫情爆发期专门设立隔离区,一般会抽取特定的卫生院作为传染病隔离区,并及时向全县宣传告知,让患者直接到规定医院就诊或住院。④严格控制传染源。在重点隔离医院区,要严格进行传染源的控制,要求住院患者进行病家终末消毒,门诊患者则要求家属控制患者外出,并确保患者的物品、排泄物进行及时消毒[5]。

此外,在开展以上防控措施的同时,防疫站要联合各幼托机构,在疫情爆发期实行进校严密查看制度,以尽可能的早发现、早控制、早治疗,疫情严重的可考虑临时放假,以避免在幼托机构内发生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林雅萍,马桂君,陈凯,等.敦化市2010-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6,15(1):33-35.

[2]范明,黄飚,曲日胜.实用传染病学[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362.

[3]江波,陈国平.寿县2008-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5,21(3):176-177,202.

流行病学范文11

关键词: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吕梁市;流动人口

中图分类号:R544R256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5.01.052

文章编号:16721349(2015)01012503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城市流动人口急剧增加。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已达2.4亿,较2013年的2.36亿增加400万[1],占全国总人口的20%。据调查,2013年,吕梁市流动人口达53万,其中流出人口37万,流入人口16万,特别是流入人口增速快。吕梁市人民医院随机对吕梁市离石区、汾阳市、柳林县部分流动人口进行义诊体检,发现由于健康宣传力度、认识水平、经济条件、生活习惯、工作特点、卫生资源管理机制和服务能力等因素,吕梁市流动人口

健康监测严重滞后。特别是对流动人口高血压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高血压已经成为流动人口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对其流行病学进行研究,分析其发病特点,并提出应对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6月―2013年6月,随机选择吕梁市离石区、汾阳市、柳林县18周岁以上部分流动人口共1 990人,其中青年511人,中年1 020人,老年459人;男性977人,女性1 013人。各年龄组男女性别分布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2方法

1.2.1流动人口纳入标准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除外因出差、就医、转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预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

1.2.2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1.2.3调查器材采用检验合格的汞柱式血压计和听诊器。

1.2.4血压测量方法医务人员事前进行统一培训,掌握测量血压注意事项;被检者为坐位,安静休息5 min后,测量一次,如有血压较高,则每隔5 min测量1次,共3次,取3次的平均值作为依据。并对第一天发现平均血压增高者于第二、第三天用同样办法重复测量血压。

1.2.5入选高血压标准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在未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的流动人口,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已低于140/90 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病[2]。后期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患者[3]。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两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性别的流动人员高血压患病情况本次研究共调查流动人口1 990人,确诊高血压患者458例,总患病率为23.01%,其中女性258例(患病率12.96%),男性200例(患病率为10.05%)。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 χ2=7.012 P=0.008(P<0.05)。

2.2不同年龄的流动人口高血压患病率情况随着年龄的增大,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血压患病率有明显上升,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呈明显增多趋势。青年组患病率3.21%,中年组患病率8.19%,老年组患病率11.61%(P<0.01)。年龄是高血压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详见表2。

2.3暴露因素与高血压患病情况流动人口高血压患者有少部分人呈家族性发病,多数伴有高盐饮食、吸烟量大(1包以上/天)、饮酒(每天50 mL以上)、肥胖、精神紧张、缺乏体育锻炼等因素(见表3)。

3讨论

本研究显示,吕梁市流动人口高血压病女性患病率为12.96%,男性患病率为10.05%,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与国内外现状相符合[4]。女性高血压与肥胖和高盐有密切关联;与男性相比,妇女通过控制体重和低盐饮食是非常有效的防治高血压的方法。

本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情况与年龄、吸烟、体重、生活压力、锻炼等密切相关。年龄越大、吸烟量大、肥胖、高盐、生活压力大、体育锻炼越少,流动人口高血压发病率越高(P<0.05)。高龄、吸烟、饮酒、肥胖、高盐、生活压力大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5]。坚持体育锻炼对预防高血压有益。另外,通过指导、随访发现,部分家族性高血压与家庭生活习惯有关,改变生活、膳食习惯能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本次调查还发现,流动人口高血压病患者的知晓率、用药率、控制率分别是50%、40%和20%,显著低于全国水平。

流动人口应合理膳食,严格限制钠盐摄入(6 g以下)、三餐结构合理和限制饮酒等。流动人口尽早戒烟对防治高血压有益。通过心理干预保持精神乐观,坚持慢跑、快走、打太极拳等运动锻炼,综合控制体重,也是预防高血压发病的有效措施[6]。在流动人口中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为流动人口开展相应的干预和管理,以减少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暴露,增进流动人口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人口管理信息系统[7],解决流动人口看病难、报销难,应进一步完善慢性病长效管理体系,加强对社区从业人员的培训、监管、投入力度,为慢性病管理提供经济保障。建立属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流动人口纳入医保统筹管理[8]。加强对社区从业人员的培训、监管、投入力度,为慢性病管理提供经济保障,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逐步完善乡、县、市、省级电子健康档案及慢病管理网络化。加大对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和经济投入。通过辖区卫生院对市区流动人口高血压属地建档,宣教、指导、管理,随访,能使市区高血压患者等流动人口受益,提高流动人口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效降低流动人口高血压的患病率、死亡率、残疾率。

参考文献:

[1]王培安.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集 2013年[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4:12.

[2]邓长金,舒春明.临床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与诊治[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88198.

[3]赵灵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认识水平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3,18(5):388.

[4]童晓明,郭玉香.高血压的性别考虑新观点[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9,20(1):78.

[5]胡永华,李立明,曹卫华,等.城乡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情况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1(3):177.

[6]李清朗,胡大一,王文志,等.心脑血管疾病防治[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1617.

[7]赵德余.实施公共政策来自跨学科的声音[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249250.

流行病学范文12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50-01

病毒性肝炎为多种不同的肝炎病毒所导致的一组以出现肝脏损害为主的流行性传染病,根据目前的研究,肝炎病毒最少有五种,为甲肝炎病毒、乙肝炎病毒、丙肝炎病毒、丁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分别会引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以及戊型肝炎。病毒性肝炎的传染主要是通过粪-口和血液以及体液的传播[1]。病毒性肝炎的患者临床上会出现疲乏、肝肿大、食欲减退、肝功能等临床异常表现,有部分患者会出现黄疸,同时没有临床症状的感染者也比较常见[2]。本文收集如皋市近4年(2008年到2011年)病毒性肝炎的数据资料,对资料进行流行病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收集如皋市近4年(2008年到2011年)病毒性肝炎的数据资料。

1.2 方法:使用电脑系统进行病毒性肝炎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使用流行病学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总结。

2 结果

2.1 肝炎发病数量:如皋市石庄镇近4年(2008年到2011年)共报告发生病毒性肝炎1426例,其中2008年报告发生455例,2009年报告发生375例,2010年报告发生331例,2011年报告发生265例,发病的数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2.2 各种肝炎发病情况:如皋市2008发生455例中甲肝68例(14.94%),乙肝308例(67.69%),其他肝炎79例(17.36%);2009年报告发生375例中甲肝46例(12.26%),乙肝290例(77.33%),其他肝炎39例(10.4%);2010年报告发生331例中甲肝43例(12.99%),乙肝274例(82.77%),其他肝炎14例(4.22%);2011年报告发生265例中甲肝29例(10.94%),乙肝221例(83.39%),其他肝炎15例(5.66%)。

2.3 发病季节:如皋市的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全年的各个季节均有出现,没有季节性的起伏和没发现有季节的聚集性。

2.4 发病人群:如皋市的病毒性肝炎近4年男性发病1067例,女性发病359例,性别比例大约为3∶1,男性的发病人数明显高于女性的发病人数;年龄最大52岁,年龄最小的10岁,主要发病人群为青壮年,农民和学生的发病人数占到总发病人数的78.16%。

3 讨论

甲型肝炎传染源主要是急性的患者以及隐性的患者。甲型肝炎病毒主要是通过粪便排出,患者从发病的前2周到发病后的2-4周期间其粪便有传染性,在潜伏后期以及发病的早期的患者的血液中也存在病毒[3]。并且患者的唾液、胆汁、十二指肠液均有一定传染性;乙型肝炎传染源为病毒的携带者,乙型肝炎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体液中;丙型肝炎的传染源为丙型肝炎患者和没有症状的病毒携带者。丙型肝炎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体液中[4]。本市拟成立一个病毒性肝炎健康教育的指导队伍,对本市人口进行地毯式病毒性研究健康教育的培训,让广大人民群众对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对有关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更为积极的配合,同时认识到进行病毒性肝炎疫苗接种重要的作用,在过去几年里虽然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开展,但还是还存诸多的问题,例如:人员配备不足,培训人员专业知识不够,宣传力度不够等,但在近几年(2009年-2011年)本市病毒性肝炎的发病人数还是出现了下降,分析原因,和近些年本市进行了饮用水改造工程有直接的关系,越来越多的群众喝上了经过消毒的饮用水,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感染的发生,同时这四年正是我市开始在各中小学宣传病毒性肝炎的四年,这一结果使我们认识到健康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要再接再励,使本市的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工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赵铁军,徐万军,唐英珠,等,甘肃省玉门地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3,30(2):251-252

[2] 罗耀星,张吉凯,李建基,等,广东省2002年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5,11(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