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疗保健

医疗保健

时间:2022-04-30 07:50:32

医疗保健

医疗保健范文1

妇幼保健机构医疗保健服务营销策略

1.妇幼保健服务产品营销策略妇幼机构医疗服务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妇女儿童保健服务。医疗服务是针对疾病的各种诊疗活动,对各类伤病的诊断和治疗,解除病人的痛苦,恢复健康之目的的服务。妇女儿童保健服务是通过对妇女儿童进行系统管理,进行产妇孕期保健、产前检查、产后访视、新生儿缺陷监测、儿童保健等服务。妇幼机构医疗服务营销策略应重视医疗服务产品与外部竞争对手的产品的差异化,形成自身特色,从而吸引目标市场的特殊就医人群与保健服务人群。妇幼机构医疗服务必须使自己的医疗保健服务产品区别于其他医疗机构的医疗保健服务产品,并建立竞争优势。在妇女儿童保健方面,妇幼机构有其先天性的优势在于,妇幼机构是卫生部门唯一对妇女儿童进行系统管理的机构。妇幼机构可以利用妇女儿童保健的信息平台开展延伸性的医疗保健服务。可以利用对孕妇的信息平台及开展“孕妇学校”的便利促销自己的医疗服务产品,一条龙地对孕妇进行孕期保健、产前检查、生产医疗服务。利用产后访视宣传产后康复等医疗保健服务。利用儿童保健信息平台及入园体检活动宣传特色的儿童保健延伸服务。

2.妇幼保健机构医疗产品营销策略医疗服务上虽然与综合医院相比,存在医疗服务环境差、医疗技术水平低、医疗质量不高等劣势,但可以以服务态度好、服务意识强等方面展开竞争。妇幼保健机构可细分医疗市场,区别于综合医院的“大而全”,在临床业务方面侧重发展妇、儿两科。走专业化,精品化道路。通过提升专业化医疗质量,优质的服务态度,树立品牌意识。

医疗保健服务价格营销策略

虽然医疗服务价格是物价部门制定的,超过医疗服务格价标准不允许,但低于医疗服务格价标准收费没有明确被禁止。这样医疗服务价格也就成了医疗保健服务营销的一个武器。医疗服务价格是影响医疗服务市场需求和就医者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妇幼保健机构若能制定适当的医疗服务价格,就能增加服务量,占领市场分额,增加盈利。妇幼保健机构在妇女保健、儿童保健方面普遍具备优势,比其他医疗机构更精细,比社会非医疗机构办的婴儿洗抚等业务更专业,可以以优质质量,专业的水准赢得市场份额。但在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医疗服务项目上可以采取低价策略,使边际利润达到最大化。

妇幼保健机构形象策划与促销策略

一是:妇幼保健机构要定位准确。明确服务主体是妇女儿童,不能搞综合医院那样大而全。在医疗与保健两者之中,要侧重保健。二是:妇幼保健机构经营理念要明确。经营理念是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疗机构存在的根基。妇女儿童对妇幼保健机构保健医疗服务的满意与形象塑造有机联系起来。三是:妇幼保健机构媒体宣传与促销结合起来。将妇幼保健机构的新情况、新动向、新进展、开展的新服务项目通过媒体扩散出去。当重大灾害,传染病流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四是:妇幼保健机构医务人员的推销。医务人员是医疗服务的最好推销员,医务人员要树立推销意识,及时将新开展的医疗服务人推销给服务对象。同时妇幼保健机构也要及时把好的专家推销给社会。

妇幼保健机构内部医疗保健服务的营销

妇幼保健机构内部营销是指妇幼保健机构的医护人员当成服务对象,通过满足对方工作的需求而进行营销策略。辅助科室开展了新检查项目要及时推销给临床科室,临床科室开展了新业务要及时推销给相关的临床科室。

医疗服务其他营销策略

医疗保健范文2

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用新技术来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整体健康情况。在过去,只有花许多钱入住高端诊所或者接受昂贵的医疗检查才能得到具体的健康数据。然而,现在要获得这些信息的花费并不高,而且在很多地方都能得到。这些监控系统有些在独立的设备上运行,而其他则在像 iPhone 这样的流行消费电子产品上运作,还有的甚至可以在你的车上运行。

就连福特汽车公司(Ford)都已开始做出无线医疗方面的动作。2011 年 5 月,福特公司宣布正在开发车内健康跟踪技术作为其同步系统(Sync system)的一部分。福特正与像美敦力这样生产血糖测试设备和软件的医疗器材公司合作,帮助糖尿病患者追踪他们的饮食和服药情况。第一套原型系统用蓝牙把汽车和血糖检测装置连接起来。这套系统会通过声音把更新发给用户,如果血糖水平降得过低,可能导致意识丧失或癫痫发作进而引发极其危险的道路情况时,系统还会发出警报提醒。

在沉重的医疗保健开支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推动下,不断发展替代传统医疗保健服务的国家,并不只有美国,许多欧洲国家和日本也同样如此。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手机普及程度已经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相差无几,由联合国基金会(United Nations Foundation)和许多非政府组织在发展中国家开展的移动健康项目(Mobile Health),成功延伸到了以往少有机会得到医疗保健服务的人群,这些移动医疗服务包括打电话提醒病人按时服用结核病的药丸、通过短信息让人们知道在那里可以找到保密的艾滋病毒或艾滋病检测,并利用通信网络追踪疾病的暴发和流行。

全方位的健康监测和治疗系统

扩大的无线医疗保健功能将会引领未来几年,我称之为 “健康 e 家”(health-e-home)的新概念。这种全面的健康监测和治疗系统会从现今的技术发展而来,帮助家庭成员监测年迈亲戚的身体健康。家里安装的运动传感器可以跟踪居民的日常活动水平。这些传感系统做的远远不止是检测一个突然的跌倒;它们监视日常活动,如起床、打开冰箱、在房子里走来走去,可以发现任何可能预示身体出问题了的变化。例如,一个老人一天比一天睡得晚、不出家门也不怎么吃东西,可能出现药物性并发症、充血性心脏衰竭恶化或者是患上了抑郁症。

那么,从这儿进一步想到不出几年扩大这类技术的应用,出现能够跟踪服药情况、警告药物潜在的相互作用、续开处方和检查药品到期日的智能药箱,也不算是个大跨步。这种智能药箱还能与其他的设备互动,比如智能手机上的日历(提醒你要出差了,最好把常用药准备好)或你的冰箱(提醒你不要喝柚子汁,因为你正在服用立普妥[Lipitor])。带来的好处将是巨大的。据新英格兰医疗保健研究所估计,包括不按医嘱服药在内的与药品有关的并发症,每年花费的医疗成本高达 290 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医疗开支总额的 12%。

虽然所有这些技术都拥有令人振奋的潜力,但是在医疗保健领域的无线技术革命还存在着一些障碍。首先,监管方面的障碍。无线医疗设备技术正在以一个飞快的速度发展,使我们难以把所有好的或者坏的潜在后果都考虑周全。因此,对于这种技术对病人的安全可能意味着什么还存有很多的疑惑,故而在监管指导上存在一定的滞后,这是可以理解的。可以肯定的是,连接到智能系统的远程传感器和可调节疗法目前还不是很完美。但美国现有的医疗系统还要差得更多:医护碎片化、医生负担过重、标准的临床指导方针滞后,还有不正当的激励措施,提高某些人的经济效益却导致大多数人的护理质量和效率降低。坦率地说,无线设备无需做到完美即可超越我们现有的医疗保健系统。

人们同样也担心隐私问题。他们可能担心设备会被黑客入侵或者资料被雇主或保险公司所滥用。是的,这些都可能发生。但我们可以把这个可能性降到极低。说到底,我们很多人都没多想就使用手机上的移动应用程序查看银行账户——你对支票账户安全性的重视程度应该不会比你的医保信息还低吧。

我们还需要互通性的行业标准。目前,医疗服务体系就像是一座嘈杂混乱的“巴别塔”,含有我们各种零碎信息的设备和数据库彼此分开,没有哪一个单独的系统能让患者、医生和护理人员看到一份完整而全面的个人健康信息图。同样缺失的是一个展示人体各项功能监测结果的通用界面,这个界面应该像汽车的仪表盘一样简单易懂。就是说,这个界面会像汽车仪表盘显示油箱里还剩多少油、发动机发生故障了那样,清楚地描述健康状况,并在疾病或其他问题初期进行预警。这个接口将汇集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我们的生命体征、医疗条件以及各自不同的对药物的复杂生理反应——然后告诉我们所有的一切都可能意味着什么。

医疗保健范文3

【关键词】医保费用;制约机制;医疗保障

医疗保险改革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如何合理地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提高全体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一直是困扰当医保改革的一大障碍。要克服这一顽症,笔者认为就应当从机制本身入手,充分运用现有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有效手段,加快建立健全以下四个制约机制。

1、要建立健全对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制约机制

对于医疗费用的过激增长,患者这个消费主体应承担重要责任。但就另一方面来说,医疗消费属于一种特殊的消费形式,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的整个过程中,能够自由选择的余地非常小。因此可以说,控制医疗费用的主动权自始至终掌握在医疗机构手中。而且从实行多年的医疗改革实践来看,情况也正是如此。在当前医疗保险改革已由过去的医疗保险本身制度建设逐步拓展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前提之下,医疗机构能否密切配合医疗体制改革,已成为决定医疗保险最终运行质量的关键要素。为此,政府必须对基本医疗核心制度彻底改革,最终为医疗保险改革提供一个规范有序的运行空间。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制约机制建设,重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对医疗机构实行严格的定点制度。医疗保险改革经办机构要派出专门人员,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提供医疗保险服务的医院和药店不得让其进行医疗保险服务业务,对如发生有严重违规行为的已经取得资格认定的医院与药店,也要坚决取消其定点资格。

1.2 实行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项目准入制度。医疗保险改革经办机构要直接控制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范围与水平,对未列入基本医疗目录

的服务项目与药品,医保基金不予支付。另外,对少数医疗服务人员通过“偷梁换柱”等途径,变其他额外服务项目为合理服务项目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以有效地遏制医疗服务的过度供给。

1.3 实行基本医疗服务及药品的统一定价制度。我们要防止医疗服务的过度市场化,就必须要让医疗服务价格由政府物价部门统一确定,而不能根据供需由市场自然形成。当前市场上的种种引导医院重检查、重设备,“吃检查、吃药品”的价格制度,实质上是医疗服务机构提供过度服务的重要诱因。因此,政府必须要高度重视改革医疗价格体系,努力加快价格结构调整步伐,逐步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服务水平的项目价格提高,把大型设备检查的价值降低。

1.4 实行住院费用定额结算制度。对大多数普通的住院患者实行费用定额结算制度,是控制住院费用的最为直接且有效的途径。具体执行时,通常以上年度实际发生的平均住院天数以及日均费用为基数,综合考虑该地区或单位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与医院对设备、技术的更新应用等情况,来确定住院定额标准。并以此作为医保机构与定点医院结算住院费用的主要依据。

1.5 实行对医疗行为的考核评议制度。对定点医院的门诊、住院、检查、用药、收费、管理等情况在年终进行综合考核评议,并将考核评议结果与下年度的费用结算挂钩,同时按得分高低,实行年终一次奖惩制度,从而达到督促医疗机构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

2、要建立健全对参保对象的制约机制

“利益”原则告诉我们,一种个人不承担或只承担极小部分经济责任的医疗制度,是无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常运转下去的。因此,在现行制度中,应该把强化个人缴费意识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对待,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个人制约机制,最终促使参保对象非因病所迫不得已,不轻易地去挤占统筹基金。而个人制约机制的建立,应当着重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完成:

2.1 建立个人账户包干制度。其核心内容为:个人账户资金属个人所有,可以自主使用,节余归己,超支自付,并实行滚存结转,可以依法继承。同时还允许个人账户上的上年积累资金可以用来抵消住院治疗时个人的自负费用。当个人账户实行包干后,不仅可以初步控制门诊医疗总费用,而且还有利于从个人角度建立起对规范医疗行为的有效监督机制。

2.2 建立费用自负制度。在个人账户实行包干以后,个人所要承担的经济责任主要就体现在住院医疗费用当中。此时个人责任制约机制便表现为:通过个人负担一定比例所造成的经济后果让医疗消费者“心疼”,并以此做到自我约束、珍惜花在自己身上的统筹基金。而具体的费用自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环节上:①在统筹基金起付住院费用之前,个人要完全承担一定数额的费用(其多少由当地的经济或单位经济效益与医疗水平状况而定,这笔金额俗称住院门槛)。②在统筹基金支付住院费用时,个人也要承担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这个比例数是按住院总费且划级确定,通常是5%-20%,且总费用愈高,比例愈低)。这种新的费用自负制度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遏制“小病大养、无病保养”等不正常现象,而且还可以更大程度地帮助重病患者,真正体现医疗保险的统筹互济作用。

2.3 健全对违规行为的严格处罚制度。虽然规定了门槛费用和个人也要承担一定比例的住院费用,但总还会有人采取冒名住院、挂名住院、二次返院等多路投机方式,把本应在门诊治疗的疾病转为住院治疗,或把非参保对象的住院费用转嫁给统筹基金支付。对此,医疗保险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出严格的专项处罚制度,并不断加大稽查力度,对一经查实的违规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最大可能地减少保险基金的额外流失。

3、要建立健全对参保单位的制约机制

医疗保险改革后,虽然参保单位在管理职工医疗保障方面,职能有所弱化,但医疗保险改革的最终成败与其也是休戚相关的。因此,各参保单位仍要采取积极的态度,支持各项医疗保险改革政策的落实工作。

3.1 在缴费方面,必须要报全、报实所有本单位职工的缴费基数。缴费基数足与不足,不但关系到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大局。且关系到划入职工个人账户资金的多少,直接影响到职工的切身利益。所以,对于参保单位来说,应按国家规定的职工工资总额统计口径落实缴费基数,并做到按时足额缴纳医疗保险基金。对久拖不缴的单位,医疗保险改革部门应适时采取停止就医的制约措施,并在其他部门配合之下采取一些相应的行政手段加以惩处。

3.2 单位必须要核实全体参保对象的年龄结构。由于在医疗保险改革中,职工的年龄结构既是单位缴费的依据,同时也是职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依据。因此单位应当实事求是地认真填报。

3.3 单位应当参与承担少数参保对象的大额医疗费用。参保单位在对本单位了职工进行器官、组织移植等发生大额医疗费用以及享受统筹基金总额超过规定以上的费用必须要与医保机构共同负担。

4、要建立健全医疗保险机构的内部制约机制

医疗保险机构的自身制约机制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医疗保险的各项改革政策能否得到快速、正确的贯彻执行,而用还关系到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窗口形象。因此,在构建机构人员自身制约机制的过程当中,要将克服机关不良作风、提高工作技能、增强服务大局意识作为突破口。具体要做到“四个坚持”,即:①坚持公平公开、一视同仁;②坚持医保基金专款专用、力保收支平衡;③坚持以完善内部规章制度为重点,做到按章办事、违者必究;④坚持高效服务,做到患者利益至上。内部工作人员要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自身形象去影响和引导参保对象以及医疗机构自觉执行医疗保险改革规定,切实化解来自供需(医患)双方的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苟忠武,宗秋,文成奉,荣根满等.医疗保险的难题与对策[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5;15(84):1414-1415.

[2]宗秋,苟忠武,荣根满等.试论医保基金收缴和管理工作的误区与对策[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3;88(1):8336-8338.

[3]孙希文,宗秋,苟忠武,荣根满等.参保人员健康状况与医疗费用控制要点分析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8):38-39.

[4]慕容洋洋,江文杰.落实医保政策,规范医保管理.提供优质服务[J].中国社会保险.2008;(3):91-93

[5]龙官保,龙十龙.医疗保险管理的难题与对策[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8;(12):88-91

[6]刘洋,尚程程.医疗保险制度下医疗服务监督指标体系的建立[J].中国卫生经济.2006;(9):31-33

医疗保健范文4

悄然兴起的“掌上问诊”

科学家们认为,制造这种装置的一些“要素”已不鲜见,例如,现有的传感器已变得灵敏、小巧而便宜,高清晰度的触屏无处不在,云计算大幅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访问在线数据库变得越来越便捷等等。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的手机已经在“保健”方面有所作为了。有些手机能监测人的生命体征,例如,只需安装一个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这种手机便能通过摄像头监测和计算手指的脉动以测量心率。由美国Scanadu公司推出的Scout也是一款手持装置,它能监测人体的4种生命体征,方法也简单,只需将设备的传感装置对准额头就行了。

监测生命体征只是这种设备诸多“本领”中的一种,相对来说,诊断疾病就要复杂一些,因为有时候,这种诊断需要分析体液。现在,已有研究者研制出能独立分析体液的装置,使用这种装置,人们可省去把体液样品送往实验室的麻烦。例如Scanadu公司将于今年推出的ScanaFlo就可以让手机进行尿检,从而诊断尿路感染和Ⅱ型糖尿病。另一款装置也由Scanadu公司推出,它能利用手机上的摄像头检测唾液,从而诊断是否患有脓毒性咽喉炎和流行性感冒。这两款装置都有一个很小的“免疫桨”,使用时放进体液中,假若蛋白质中存在疾病的征兆,“免疫桨”就会变色,而智能手机则会启动程序对其做出诊断。使用附带于手机上的一个“纳米针片”,人们还可以自己采集和检测血液,且并不会感到疼痛。但这还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无创伤”,接下来要出现的两项技术才是当之无愧的“无创伤”诊断。

有些疾病的预兆隐藏在人们的嗓音中。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证实,可以用嗓音分析软件诊断帕金森氏症,这种疾病会致人虚弱、颤抖和僵硬,而这也同样影响着人们的声带。在实验室里,科学家们使用软件诊断的准确率达到了99%。更令人振奋的是,另一组科学家还发现,这种来自嗓音的变化还能被分析软件更早地诊断出来,可以比现在通用的临床诊断提前5年。当然,嗓音分析不仅限于检查帕金森氏症,它还可以用于其他疾病的诊断,例如睡眠呼吸暂停、百日咳和中风等。

另一些疾病的预兆隐藏在人们散发出的气味中。今年4月,瑞士科学家证明,所有人都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呼吸印痕”,这种印痕能够为分析软件提供线索。

以“人工智能”为后盾

一般情况下,可通过气味诊断的疾病包括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和糖尿病。美国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呼吸检测还能诊断肺癌,其准确率达到75%~80%,这和CT扫描的准确率已经不相上下了。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检测能在病兆出现以前便获得结论。

可是,这种不依赖医生的“掌上问诊”会不会出现误诊呢?传统上,若使用设备出现了误诊,可以在后来的就诊中由医生予以纠正,但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诊断结果为患有某种疾病的时候,假若事情正好相反,原本有病被误诊成没有病,病人通常就不愿再去医院,那可就会耽误治疗了。正是出于此种担心,人们现在还是更相信医生,医生有临床经验,会学习,会处理复杂的情况,所以,“掌上问诊”尚不会取代医生。

即便如此,未来的“掌上问诊”仍将令人刮目相看,这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这种技术能处理大量数据,并通过梳理数据获得结论,它的表现甚至连人类中最聪明的个体也难以望其项背。例如,IBM公司研发的超级电脑“沃森”便是仰仗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在美国著名电视智力竞猜节目中战胜了两名人类的竞猜高手。如果“沃森”能够变得和人一样聪明,那么不依赖医生的“掌上设备”为什么就不能像医生一样聪明呢?现在,“沃森”已经在几家美国医院里当上了“虚拟护士”,它丰富的医学知识正在发挥着作用。

迎接保健医疗的“掌上时代”

在未来,一个像“沃森”这样的“医生”可以很方便地访问最新的医学文献以指导它的诊断。它会比人类医生更快地更新知识,更迅速做出判断。有些时候,一次检测并不足以对症状做出诊断,这种情况需要综合和分析。美国计算机科学家佩德罗·多明戈斯将这种情形称为“模糊证据”。也就是说,“掌上设备”需要对多次检测的数据进行综合判断,于是,一种名为“贝叶斯网络”的人工智能系统便可以派上用场了。“贝叶斯网络”是一种依照“贝叶斯公式”建立起来的概率网络,擅长使用概率推理原理解决不确定和不完整的疑问。利用“贝叶斯网络”,未来的“掌上设备”能根据被检查者的症状确定有可能患上某种疾病的几率,它还能利用经验做出判断。

医疗保健范文5

表职称论文

【关键词】  医疗风险; 医疗保险; 风险分担

    【Abstract】  The paper summarized our country’s research and practice situations of the medical risk share in hospital,medical staff and the sufferer,and discussed the subsistent problems.Aiming at the subsistent problems,the paper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 and advices.

    【Key words】  medical risk;  medical insurance;  medical risk share

    医疗行业属于高技术,高风险的领域。医疗行业的高风险性决定了需要完善的体制为其发展保驾护航。笔者认为,降低或化解医疗风险,应探索建立健全我国的保险制度,实现医疗风险的合理分担,满足医患双方抵御风险的需要,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1]。

    1  医疗风险概念界定及分类

    医疗风险指存在于医疗机构内部的、可能会导致医院和患者各种损失和伤害的不确定性。医疗风险主要包括: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意外及并发症等[2]。

    医疗风险可以发生在医疗服务的各个过程中,无论投药、手术、麻醉、各种检查等都是伴有某些风险的行为。根据医疗活动的主体分类,医疗风险可分为患者风险和医方风险。患者风险主要有生命危险和健康危险。在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疾病是否被治愈,伤残是否发生等。医方风险主要有误诊误治导致医疗事故的责任承担,不能收到治疗费用的损失等[3]。

    根据诊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还可以将医疗风险分为医疗侵权风险和医疗发展风险。医疗侵权风险是指因过错诊疗行为导致非必要医疗损害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此种风险大多是由人类认识过程性、有限性,以及心理上注意疲劳所引起的;医疗发展风险是指正常的、无过错的诊疗行为导致患者非必要医疗损害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这类风险主要源自于临床医学的不精确性、探索性和公益性。

表职称论文

    2  我国现行的医疗风险分担模式

    2.1  医方筹资的分担模式

    目前我国医方筹资的分担模式主要为医疗责任保险。医疗责任保险,又被称为医师责任保险,指在保险期限或追溯期及承保范围内,被保险人在从事与其资格相符的诊疗护理工作中,因过失发生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造成医疗事故,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并由被保险人在保险有效期限内提出首次索赔申请的,保险人负责赔偿的保险产品。但医疗责任保险不涵盖医疗意外及医疗故意事故[4]。

    医疗责任保险的建立,对于分散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减轻医院的诉讼压力,保障患者的赔偿请求起到一定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5?7]。①医疗责任保险承保的人员范围和保险覆盖面太窄:医疗责任保险主要指从事职业与健康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人员,诸如医生、护理人员、药剂人员、检验人员等,承保范围不包括医疗机构见习、实习和进修的医学生和医生。此外,医责险只承保因过失发生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的风险,然而医疗领域的风险很多,除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外,还包括医疗意外和并发症等,保险公司是不赔的,因此当前的医疗责任保险覆盖面太窄。②缺乏专业处理医疗纠纷的机构,投保医院没有真正从医疗纠纷中脱身出来:由于医学具有复杂性和高技术性的特点,医疗责任保险起步晚,保险公司内部缺乏专业性的技术人员及相应的机构处理医疗纠纷,一旦出现了医疗纠纷,患者还是找医院来讨说法,医院即使投保后,仍然要花大力气来调解纠纷。因此,医疗责任保险的引入,并没有充分体现出其风险管理功能,没有使医院从医疗纠纷中脱身出来[3]。③医疗责任保险保费偏高而赔付额过低:目前,虽然各医院医疗纠纷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但被认定为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的比例少,相对于医院的实际赔偿额而言,保险公司推出的险种费率太高,特别是对一些效益差的单位而言,现行的保险筹资水平过高,负担过重。并且医院与保险公司签定的保险条款中均规定了每次索赔的责任限额和累计赔偿限额,保险公司本身为规避风险,将每次赔偿限额一般都定在l0万元,对于医患纠纷中判定的高额赔偿,索赔责任限额则相对微不足道。

    2.2  患方筹资的分担模式

    医疗服务是过程性的服务,这是由医疗服务的高度挑战性、医疗技术的有限性、人类自身生理的复杂性决定的。法律不会要求医疗人员包治百病,医务人员也不可能包治百病,医疗服务只能是医疗机构依照医疗技术向患者提供一个合理的诊疗过程;并且医疗服务不同与商业服务,患者不是消费者,患者不是基于生活需要,而是因生病为维护其身体健康接受医疗机构提供的诊疗服务。医疗机构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者,而是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组织。因此让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承担全部的医疗风险,这是不公正的,从社会利益考虑患者应分担适当的风险。

    目前,我国针对患者提供的医疗保险主要包括母婴平安保险、人工流产平安保险、手术平安保险、住院保险等。一方面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及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另一方面由于患者的认识不到位,此类保险并未向常规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发展[8]。

表职称论文

    据国家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居民医疗保障方式中各类社保占22.2 %,纯商保占7.6 %,自费占70.2 %.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65 % 的城乡居民完全没有任何医疗保障。这部分居民面临的疾病风险主要以风险自留为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屡见不鲜,由于没有很好的医疗风险分担途径和方法,疾病已成为导致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成为评价社会不公平的指标。

    3  我国医疗风险分担模式的探索设计

    3.1  通过医院风险基金进行内部风险分担[9]

    在商业医疗责任保险制度不能完全解决医院医疗风险的情况下,医院可以在法律框架内于医院内部建立医疗风险基金,力争提高医院规避医疗风险的能力,尽快解决医患纠葛,使医院能够把主要精力放在谋求发展上。风险基金是一种内部的风险共担机制,筹集的资金包括医务人员自筹,新技术、新疗法积分和医疗成本提留等部分。风险基金的设立将会实现医院与全体医务人员风险共担的机制,一方面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责任人”负担赔偿的比例,降低 “责任人”赔付压力,从而很有利于医院的发展。近几年,上海长征医院便实行此法,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3.2  通过建立行业互助协会实现行业内风险分担[10]

    英国医生为了转移风险,促进医疗行业的发展,自发组建互助性组织即医生维权联合会、医生保护协会、国民医疗服务诉讼委员会等3个各自独立的组织。这些组织均是非营利性的社团法人,其职能首先是收取会员(加入组织的医生)的会费,对会员医生医疗过失的损害赔偿提供全额的补偿,因其具有非营利性、互助性,故会员交纳会费要比商业保险的保险费低得多;其次,当会员发生医疗纠纷时,这些组织为其提供全面的法律服务。

为了保护医疗机构不受患者及其家属无休止的骚扰,脱身于非法追诉,保护医务人员执业积极性、主动性,并借鉴英国医生互助性医疗责任制度经验,我国可以尝试建立医疗行业互助协会。在医疗行业互助协会内设立医疗风险赔偿基金,该基金分为医疗事故损害赔偿基金和医疗意外损害赔偿基金,在发生医疗事件时由互助协会用医疗损害补偿基金对患者给予一定补偿。同时互助协会还可以为其组织内成员提供有效的法律援助,保护其在合法执业时不受非法侵犯,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协助成员进行有效有力的处理,直至纠纷处理结束。

    3.3  通过完善医疗保险市场进行外部风险分担

    从调查可知,当前医疗风险赔付的保险支付比例较低,这主要是与我国医疗保险市场的不完善所致。我国当前的医疗责任险由于法律的未完善性、医疗体制改革的阶段性、人们的保险意识和医疗机构对医责险存在的误区,导致购买率有限;且购买后的部分医责险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医疗卫生事业具有风险高,风险复杂,风险不确定及风险后果严重等特点,特别是作为大型综合医院,来就诊的大都是各地转来的急危重病人和疑难病症,所承受的风险更高。因此建立强制性医疗风险保障金制度迫在眉睫,这需要政府、社会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表职称论文

    当前医疗保险市场,各个医院各自为战,缺乏协调的统一指挥,因此很难实现参保医院与保险公司利益的协调统一。因此,实施强制性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后,一方面必须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另一方面必须建立一个强势的社会中介组织来总体代表参保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利益,协调医疗责任保险的实施与运行[11]。

    3.4  通过完善商业保险实现风险的“按需分担”

    由于商业保险的营利性使其不可能成为分担医疗风险的主力军,但是不能因此否认商业保险在分担医疗风险中的积极作用,并应进一步加强它的积极作用。患者作为医疗活动的主体之一,应当分担一定的医疗风险,但患者可以商业医疗保险或医疗意外人身险等形式向商业保险公司投保,实现风险的合理转移。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市场调查,设计合理的保险种类,患者可以根据就医的需要,购买适合自身的医疗保险,实现风险的“按需分担”;同时这种保险由于其基数大、理赔概率低且保险金的最高数额取决于投保人交纳保险费的多少,因而对保险公司来说,也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和广阔的市场空间[12]。

【参考文献】

  [1] 李国炜.防御性医疗的法律审读与医疗风险管理[J].医学与社会,2007,17(4):46?49.

[2] 许苹,陈勇,樊震林,等.医疗风险管理预控体系的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5):316?318.

[3] 顾冬辉.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的博弈分析[J].中国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7,5(11):35?36.

[4] 张新平.我国现行的医疗风险分担模式分析[J].卫生软科学,1999,13(5):13?17.

[5] 李成修,丁伟芳,尹爱田,等.医疗责任保险的潜在缺陷与发展建议[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9):584?586.

[6] 覃红,戴燕玲.浅论建立和完善我国抵御医疗风险的保险机制[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4):130?133.

[7] 张洪涛.医疗责任保险"路在何方"[J].保险纵览,2007,9:74?75.表职称论文

[8] 刘字.关于医疗责任保险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296?300.

[9] 杨勇,柴长春.设立医疗风险基金的作用和意义[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5):436?437.

[10] 刘宗华.论我国医疗风险分担法律制度之重构——社会本位的法律视角[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153?157.

医疗保健范文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活动,保证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科学、准确,促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是指通过开办医疗卫生机构网站、预防保健知识网站或者在综合网站设立预防保健类频道向上网用户提供医疗保健信息的服务活动。

开展远程医疗会诊咨询、视频医学教育等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按照卫生部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

经营性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是指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医疗保健信息等服务的活动。

非经营性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是指向上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共享性医疗保健信息等服务的活动。

第四条从事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在向通信管理部门申请经营许可或者履行备案手续前,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同意。第二章设立

第五条申请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办单位为依法设立的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服务的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社会组织;

(二)具有与提供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设施及相关制度;

(三)网站或者频道有2名以上熟悉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提供性知识宣传的,应当有1名副高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第六条申请提供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中含有性心理、性伦理、性医学、性治疗等性科学研究内容的,除具备第五条规定条件外,还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办单位必须是医疗卫生机构;

(二)具有仅向从事相关临床和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员开放的相关网络技术措施。

第七条申请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应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向主办单位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和申请表。申请表内容主要包括:网站类别、服务性质(经营性或者非经营性)、内容分类(普通、性知识、性科研)、网站设置地点、预定开始提供服务日期、主办单位名称、机构性质、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负责人及其身份证号码、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包括机构法人证书或者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三)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学历证明及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复印件,网站负责人身份证及简历;

(四)网站域名注册的相关证书证明文件;

(五)网站栏目设置说明;

(六)网站对历史信息进行备份和查阅的相关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说明;

(七)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在线浏览网站上所有栏目、内容的方法及操作说明;

(八)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网站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九)保证医疗保健信息来源科学、准确的管理措施、情况说明及相关证明。

第八条从事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网站的中文名称,除与主办单位名称相同的以外,不得以“中国”、“中华”、“全国”等冠名。

第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对申请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材料进行审核,并作出予以同意或不予同意的审核意见。予以同意的,核发《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公告,并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备案;不予同意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格式由卫生部统一制定。

第二章设立

第五条申请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办单位为依法设立的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服务的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社会组织;

(二)具有与提供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设施及相关制度;

(三)网站或者频道有2名以上熟悉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提供性知识宣传的,应当有1名副高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第六条申请提供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中含有性心理、性伦理、性医学、性治疗等性科学研究内容的,除具备第五条规定条件外,还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办单位必须是医疗卫生机构;

(二)具有仅向从事相关临床和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员开放的相关网络技术措施。

第七条申请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应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向主办单位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和申请表。申请表内容主要包括:网站类别、服务性质(经营性或者非经营性)、内容分类(普通、性知识、性科研)、网站设置地点、预定开始提供服务日期、主办单位名称、机构性质、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负责人及其身份证号码、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包括机构法人证书或者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三)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学历证明及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复印件,网站负责人身份证及简历;

(四)网站域名注册的相关证书证明文件;

(五)网站栏目设置说明;

(六)网站对历史信息进行备份和查阅的相关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说明;

(七)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在线浏览网站上所有栏目、内容的方法及操作说明;

(八)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网站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九)保证医疗保健信息来源科学、准确的管理措施、情况说明及相关证明。

第八条从事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网站的中文名称,除与主办单位名称相同的以外,不得以“中国”、“中华”、“全国”等冠名。

第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对申请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材料进行审核,并作出予以同意或不予同意的审核意见。予以同意的,核发《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公告,并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备案;不予同意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格式由卫生部统一制定。第十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提供者变更下列事项之一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手续,填写《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项目变更申请表》,同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一)《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中审核同意的项目;

(二)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主办单位的基本项目;

(三)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基本情况。

第十一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有效期2年。需要继续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2个月内,向原审核机关申请复核。通过复核的,核发《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第三章医疗保健信息服务

第十二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内容必须科学、准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保健信息管理的相关规定。

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网站应当对的全部信息包括所链接的信息负全部责任。

不得含有封建迷信、淫秽内容的信息;不得虚假信息;不得未经审批的医疗广告;不得从事网上诊断和治疗活动。

非医疗机构不得在互联网上储存和处理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信息。

第十三条医疗广告,必须符合《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应当注明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并按照核准的广告成品样件内容登载。

不得夸大宣传,严禁刊登违法广告。

第十四条开展性知识宣传,必须提供信息内容的来源,并在明显位置标明。信息内容要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审核把关,确保其科学、准确。

不得转载、摘编非法出版物的内容;不得以宣传性知识为名渲染性心理、性伦理、性医学、性治疗等性科学研究的内容;严禁传播淫秽内容。

第十五条开展性科学研究的医疗保健网站,只能向从事相关临床和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员开放。

严禁以开展性科学研究为名传播淫秽内容。综合性网站的预防保健类频道不得开展性科学研究内容服务。

第十六条提供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网站登载的新闻信息,应当符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登载的药品信息应当符合《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第十七条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应当在其网站主页底部的显著位置标明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或者《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的编号。

第十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提供者变更下列事项之一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手续,填写《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项目变更申请表》,同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一)《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中审核同意的项目;

(二)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主办单位的基本项目;

(三)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基本情况。

第十一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有效期2年。需要继续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2个月内,向原审核机关申请复核。通过复核的,核发《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第三章医疗保健信息服务

第十二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内容必须科学、准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保健信息管理的相关规定。

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网站应当对的全部信息包括所链接的信息负全部责任。

不得含有封建迷信、淫秽内容的信息;不得虚假信息;不得未经审批的医疗广告;不得从事网上诊断和治疗活动。

非医疗机构不得在互联网上储存和处理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信息。

第十三条医疗广告,必须符合《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应当注明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并按照核准的广告成品样件内容登载。

不得夸大宣传,严禁刊登违法广告。

第十四条开展性知识宣传,必须提供信息内容的来源,并在明显位置标明。信息内容要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审核把关,确保其科学、准确。

不得转载、摘编非法出版物的内容;不得以宣传性知识为名渲染性心理、性伦理、性医学、性治疗等性科学研究的内容;严禁传播淫秽内容。

第十五条开展性科学研究的医疗保健网站,只能向从事相关临床和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员开放。

严禁以开展性科学研究为名传播淫秽内容。综合性网站的预防保健类频道不得开展性科学研究内容服务。

第十六条提供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网站登载的新闻信息,应当符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登载的药品信息应当符合《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第十七条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应当在其网站主页底部的显著位置标明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或者《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的编号。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的审核和日常监管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依法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主办单位提供的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开展审核工作,对本行政区域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对下列内容进行日常监管:

(一)开办医疗机构类网站的,其医疗机构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二)提供性知识宣传和普通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是否取得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资格,是否超范围提供服务;

(三)提供性科学研究信息服务的,其主办单位是否具备相应资质,是否违规向非专业人士开放;

(四)是否利用性知识宣传和性科学研究的名义传播淫秽内容,是否刊载违法广告和禁载广告。

第二十条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接受上网用户对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投诉举报。

第二十一条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对上网用户投诉举报和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知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提供者予以改正;对超范围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应责令其停止提供。

第二十二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和监督管理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告。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未经过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同意从事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通报同级通信管理部门,依法予以查处;情节严重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第二十四条已通过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或者复核同意从事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非经营性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提供者处以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对经营性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提供者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提出监管处理意见,并移交通信管理部门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出审核同意范围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

(二)超出有效期使用《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的;

(三)未在网站主页规定位置标明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或者复核同意书编号的;

(四)提供不科学、不准确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五)借开展性知识宣传和性科学研究为名传播淫秽内容的。

第二十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违规对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申请作出审核意见的,原审核机关应当撤销原批准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对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上级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医疗保健范文7

论文摘要:在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中有共付制度的安排,为了能够有效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本文在spss的平台上分析研究发现,共付制度能够有效节约医疗费用,不同的成本分担水平能够不同程度地节约医疗费用。共付制度能同时减少必需与非必需的医疗需求,且具有稳定性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中的共付机制对居民的健康状况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还应考虑到年龄和性别等因素。

 

我国在医疗保险领域引进共付制度是为了解决民众“看病贵,看病难”的困难的。共付制度的建立,既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又可以有效控制医疗服务费用,可谓一举两得。而共付制度,又称成本分担制,即要求患者在就医时需要自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其效用的大小,则要看医疗服务的需求是否具有价格弹性,正如经济学所述,弹性越大,共付制度的效用越大。但是,如果医疗服务的需求是刚性的,即弹性很小,那么共付制度则产生不了预期的效果。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镇住户收入、消费与就业调查数据1999》数据库初步分析了社会医疗保险、共付水平和居民健康之间的关系。 

 

一、共付制度到底能节约多少医疗费用 

 

在数据库中区分了不同医疗保障的方式,共分为五种,即国家或单位的公费医疗、大病统筹医疗、自费购买商业医疗保险、自负医疗费和其他。这五种方式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不同的成本分担水平,从公费医疗到自负医疗费,个人分担水平逐渐提高。 

健康人群中,属于国家或单位的公费医疗的平均医疗费用为811.9365元。由于大病统筹的特殊性,大病发生的医疗费用一般都比较高,因此不适合参加比较。自费购买商业医疗保险人群的医疗平均费用为602.4078元,比公费医疗下降了209.5572元。而自负医疗费人群的医疗平均费用则进一步下降,仅为319.6040元,比公费医疗下降了492.3325元,是公费医疗的一半不到。 

在非健康的情况下,自负医疗费用人群的平均医疗费用(1,651.9307元)依然比国家或单位的公费医疗人群的平均医疗费用(4,282.5085元)少很多,仅为1/3左右。 

可以看出,不同的成本分担水平对医疗费用支出有显著影响,个人分担水平越高,医疗费用支出越少。因此,共付制度能有效节约医疗费用,不同成本分担水平能够不同程度地节约医疗费用。 

 

二、共付制度会不会影响到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不是影响居民健康的唯一因素 

 

我们通过数据库初步分析了社保、共付水平和居民健康的关系,主要是运用spss进行定性分析,以探求社会保险和居民健康的关系。首先建立了一个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自变量为城镇居民的健康状况,协变量为医疗保障情况,样本量为13570。

从结果可以看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自费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居民和自负医疗费的居民的不健康概率分别是公费医疗居民的1.313倍和3.378倍。 

我们再考查一下居民健康状况和年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和收入的关系。由模型所得变量值可得不健康概率指数z=-6.136+0.063*医疗保障+0.064*年龄+0.292*性别-0.019*婚姻状况+0.176*教育程度,概率公式prob(z)=1/(1+exp(-z))。 

可以预测,一个50岁的参加公费医疗的已婚大学学历男性不健康的概率为0.059524<0.5,由此可认为事件发生概率很小;同比,一个自负医疗费的50岁已婚大学学历男性不健康概率为0.066982,女性的概率为0.087704。 

一个自负医疗费的40岁已婚大学学历男性不健康概率为0.036474,女性为0.048246,而一个参加公费医疗的40岁男性不健康概率为0.042778。 

一个自负医疗费的60岁已婚大学学历男性不健康概率为0.119834,女性为0.154204,而同样条件下,参加公费医疗的女性概率为0.138477。 

可见,社会医疗保险能够有效改善居民健康状况,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健康的因素,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教育程度等都能明显地影响健康状况,因此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制定一个合理的共付比率水平。 

 

三、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共付制度能够有效地节约医疗费用,不同共付水平能够不同程度地节约医疗费用。 

2、虽然共付制度能够显著影响居民健康和医疗费用,但是在制定共付水平时,还应该综合考虑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等因素,以求公平、合理。 

因此,在设计共付制度的成本分担水平时,应该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成本分担率,以达到不对任何一个人群的健康产生负影响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医疗保健范文8

关键词:医疗保健;旅游;市场形成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1-0186-02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素质的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旅游成为具有强大市场潜力的新兴行业。目前,每年有超过25万的病人前往新加坡接受治疗,而印度2002年接待病人数就已达到15万人次,2006年超过50万人次,并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快速增长,据估计,2012年印度医疗保健旅游可直接给印度带来22亿美金的外汇收入。

医疗保健旅游是指人们因定居地医疗服务太昂贵或不太完善,所以到国外寻求相宜的医疗保健服务,并与休闲旅游相结合发展而成的一种新的产业。该旅游形式不同于一般的消费性旅游,其过程不仅包含了旅游者对吃、住、行、游、购等服务的消费,还包含了对医疗保健产品的购买消费,整个过程以医疗保健为目的,并以此为导向进行日程、活动等的安排,因此是一种生产性旅游,即对健康的生产。因此,它不但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对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供给-需求理论的分析框架下探讨了医疗旅游市场的形成原因,从而可以为更加清楚地认识和开发这一新兴市场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2 医疗保健旅游市场形成的供给分析

任何一个医疗体系在决定其有限资源的使用时都必须将其所希望提供的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数量结合起来,如图一所示,该图显示了这种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其中质量是指卫生专业人员的培训水平――是对质量的过程衡量,而非结果衡量,数量指接受医疗服务人口的百分率。

该质量与数量的交替轨迹即代表着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曲线上任何一点都是假设以最低成本生产出来的,如图示中A、B两点。其中,A点代表质量较高但只能满足较少人口比例需求的组合,B点则代表服务质量较低但能够满足大多数人需要的组合。

C点则代表了所有人都得到最高质量的服务,因此是所能供给的最优状态,也是任何政府或医疗机构所竭力追求的目标。

目前,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出现医疗保健服务供给不足的情况,其中最为典型的两个案例就是英国、加拿大等提供全民免费医疗保障体系的国家,以及中东等医疗设施不够先进但国民具有消费能力的发展中国家。

我们知道,即使是医疗保障体系最不健全的国家,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时都会确定一个最低的质量标准,以英国为例,我们将图一中生产可能性曲线修正如下:

因此,只有ab之间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才是可行的,即英国的医疗保健服务最多只能满足于e水平人口比例的需求。另外,英国的医疗保障体系是免费的,因此其医疗需求接近于无穷(即100%国民的需求都是有效的),那么必然存在数量缺口ef,即存在一定量的人口无法正常接受医疗服务,而只能通过排队等候等方式加以解决。据英国政府卫生部门最近的一项分析报告得知:目前英国1/8在国民健康保险系统内的医院接受治疗的病人需要等待一年以上才能够接受治疗。英国卫生部门在2007年3月对20多万病人进行调查后发现,48%的病人在18周内能接受医院的治疗,但30%的病人要等30周之后才有机会接受治疗,而12.4%的病人则需要等上一年多。根据这一数据,英国大概有50万病人要等待很长的时间才能接受治疗。

因此,当等待的时间成本超过本国私人医院的就医成本时(公费医疗的货币成本为零,总成本即为时间成本),患者就会选择私人医院就医,而当时间成本小于本国私人医院就医成本,而大于国外医院的就医成本时(在质量相同的前提下),则选择出国就医,从而产生了医疗保健旅游行为。

又如中东等发展中国家,由于其所拥有的科学技术水平、医疗服务设施等许多方面均不及发达国家,因此,在同一人口水平下,其所能够提供的质量水平必然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如图3所示:

因此,相对于发达国家,其存在一定程度的质量缺口ag,即满足不了部分患者对于特定医疗服务的需求。那么,对于这部分患者群体,假如能够承担国外治疗成本,则必然会选择出国就医,从而产生对医疗保健旅游的需求。

3 医疗保健旅游市场形成的需求分析

影响患者医疗需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普及,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增加了患者的医疗需求。

另外,医疗保健需求增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医疗保健产品自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即产品需求的变化由患者和医生共同决定,在这里医生同时扮演了患者顾问以及服务提供者的双重角色。

患者、医生、以及由此产生的医疗需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下图加以描述:

理论上,患者向医生咨询,而医生为患者提供可靠的医疗建议,然后由患者自身决定对医疗保健等的需求量,因此,患者具有充分的决策权。

但实际中,医生对于患者的需求决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图四所示,医生的个人收入将依据其双重角色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为咨询费用,二即作为服务提供者而产生的收入,而后者是医生的重要收入来源。因此,医生具有充分的激励诱导患者作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消费决策,从而导致医疗保健需求的增加。

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当医生数量增加,即供给增加(S0移动至S1),导致单个医生面临的需求水平下降(即单个医生服务价格由P0下降至P,),则单个医生为维持自身原有收入水平将诱导患者增加消费支出(D0移动至D1),从而导致医疗服务需求的上升(P1,Q1)。此即医疗服务市场的需求创造理论(Robert G. Evans),如图5所示:

以美国的医疗保健服务市场为例,由于保险费率过高等问题,目前美国拥有超过4.6亿的人口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保险,面临着独立承担全额医疗费用的问题。另外,美国还存在大量自保企业(self-insured company)由于医疗成本的不断提高而面临破产。据有关调查显示,美国平均每年由于无法负担医疗费用而导致的破产达到75万次。

由以上数据可知,目前美国医疗保健市场价格普遍偏高,并到了无法接受的程度,而这必将导致个人患者医疗需求的下降,甚至有部分患者(需求者)由于无力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而被挤出市场,从而导致整个市场需求缩小,在供给(医生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个医生所面临的需求下降,即收入下降,由以上的需求创造理论可知,单个医生为维持个人原有收入水平将诱导患者增加个人需求,从而进一步加大个人患者的医疗负担,进而又将挤出部分患者。如下所示: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美国患者因为无法负担昂贵的医疗费用而退出国内医疗保健市场,而寻求外部市场的帮助,从而发生医疗保健旅游。

4 结论

从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尽管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在尽最大努力来满足本国国民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但是,由于最低质量标准,以及市场操作中存在的各种不规范因素等总是导致很大一部分国民无法得到正常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而这部分患者则成为我们开发医疗保健旅游的先驱市场,并且随着该行业的不断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在选择决策过程中进行国内外医疗保健服务的成本-收益比较,最终作出最优决策,这和目前很多公司所采用的全球采购行为相类似。另外,单就某个国家的医疗保健资源来说是有限的,因此,每个国家都不可能兼顾其所有国民的需求,那么,引入国际医疗资源来满足其自身无法满足的需求,以达到本国总体福利水平的提高,必然是未来各个国家的最终选择。同时,作为医疗保健服务的输出国,其以本国的优势资源进行服务输出,既增加了外汇收入,同时也提升了该国的总体福利水平。

按照福利经济学的原理,医疗保健旅游的存在与发展将有利于提升各个国家的福利水平,而不使任何一个国家的福利受到损害,因此,该行业必然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另外,国际经济学理论中的资源禀赋理论,即各个国家均生产其资源禀赋占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时,必然增进全球总体福利水平的提高,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实了医疗保健旅游的良好发展前景。因此,如何通过服务贸易的途径,发展医疗保健旅游行业,应是我们拓展旅游业的一个新思路和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孟卓.医疗旅游:医院新金矿[J].当代医学,2004,(11).

[2]保罗•J•费尔德斯坦.卫生保健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医疗保健范文9

关键词:医疗保健;旅游;市场形成 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素质的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旅游成为具有强大市场潜力的新兴行业。目前,每年有超过25万的病人前往新加坡接受治疗,而印度2002年接待病人数就已达到15万人次,2006年超过50万人次,并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快速增长,据估计,2012年印度医疗保健旅游可直接给印度带来22亿美金的外汇收入。

医疗保健旅游是指人们因定居地医疗服务太昂贵或不太完善,所以到国外寻求相宜的医疗保健服务,并与休闲旅游相结合发展而成的一种新的产业。该旅游形式不同于一般的消费性旅游,其过程不仅包含了旅游者对吃、住、行、游、购等服务的消费,还包含了对医疗保健产品的购买消费,整个过程以医疗保健为目的,并以此为导向进行日程、活动等的安排,因此是一种生产性旅游,即对健康的生产。因此,它不但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对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供给-需求理论的分析框架下探讨了医疗旅游市场的形成原因,从而可以为更加清楚地认识和开发这一新兴市场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2 医疗保健旅游市场形成的供给分析

任何一个医疗体系在决定其有限资源的使用时都必须将其所希望提供的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数量结合起来,如图一所示,该图显示了这种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其中质量是指卫生专业人员的培训水平——是对质量的过程衡量,而非结果衡量,数量指接受医疗服务人口的百分率。www.lw881.com

该质量与数量的交替轨迹即代表着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曲线上任何一点都是假设以最低成本生产出来的,如图示中a、b两点。其中,a点代表质量较高但只能满足较少人口比例需求的组合,b点则代表服务质量较低但能够满足大多数人需要的组合。

c点则代表了所有人都得到最高质量的服务,因此是所能供给的最优状态,也是任何政府或医疗机构所竭力追求的目标。

目前,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出现医疗保健服务供给不足的情况,其中最为典型的两个案例就是英国、加拿大等提供全民免费医疗保障体系的国家,以及中东等医疗设施不够先进但国民具有消费能力的发展中国家。

我们知道,即使是医疗保障体系最不健全的国家,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时都会确定一个最低的质量标准,以英国为例,我们将图一中生产可能性曲线修正如下:

因此,只有ab之间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才是可行的,即英国的医疗保健服务最多只能满足于e水平人口比例的需求。另外,英国的医疗保障体系是免费的,因此其医疗需求接近于无穷(即100%国民的需求都是有效的),那么必然存在数量缺口ef,即存在一定量的人口无法正常接受医疗服务,而只能通过排队等候等方式加以解决。据英国政府卫生部门最近的一项分析报告得知:目前英国1/8在国民健康保险系统内的医院接受治疗的病人需要等待一年以上才能够接受治疗。英国卫生部门在2007年3月对20多万病人进行调查后发现,48%的病人在18周内能接受医院的治疗,但30%的病人要等30周之后才有机会接受治疗,而12.4%的病人则需要等上一年多。根据这一数据,英国大概有50万病人要等待很长的时间才能接受治疗。

因此,当等待的时间成本超过本国私人医院的就医成本时(公费医疗的货币成本为零,总成本即为时间成本),患者就会选择私人医院就医,而当时间成本小于本国私人医院就医成本,而大于国外医院的就医成本时(在质量相同的前提下),则选择出国就医,从而产生了医疗保健旅游行为。

又如中东等发展中国家,由于其所拥有的科学技术水平、医疗服务设施等许多方面均不及发达国家,因此,在同一人口水平下,其所能够提供的质量水平必然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如图3所示:

因此,相对于发达国家,其存在一定程度的质量缺口ag,即满足不了部分患者对于特定医疗服务的需求。那么,对于这部分患者群体,假如能够承担国外治疗成本,则必然会选择出国就医,从而产生对医疗保健旅游的需求。

3 医疗保健旅游市场形成的需求分析

影响患者医疗需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普及,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增加了患者的医疗需求。

另外,医疗保健需求增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医疗保健产品自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即产品需求的变化由患者和医生共同决定,在这里医生同时扮演了患者顾问以及服务提供者的双重角色。

患者、医生、以及由此产生的医疗需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下图加以描述:

理论上,患者向医生咨询,而医生为患者提供可靠的医疗建议,然后由患者自身决定对医疗保健等的需求量,因此,患者具有充分的决策权。

但实际中,医生对于患者的需求决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图四所示,医生的个人收入将依据其双重角色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为咨询费用,二即作为服务提供者而产生的收入,而后者是医生的重要收入来源。因此,医生具有充分的激励诱导患者作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消费决策,从而导致医疗保健需求的增加。

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当医生数量增加,即供给增加(s0移动至s1),导致单个医生面临的需求水平下降(即单个医生服务价格由p0下降至p,),则单个医生为维持自身原有收入水平将诱导患者增加消费支出(d0移动至d1),从而导致医疗服务需求的上升(p1,q1)。此即医疗服务市场的需求创造理论(robert g. evans),如图5所示:

以美国的医疗保健服务市场为例,由于保险费率过高等问题,目前美国拥有超过4.6亿的人口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保险,面临着独立承担全额医疗费用的问题。另外,美国还存在大量自保企业(self-insured company)由于医疗成本的不断提高而面临破产。据有关调查显示,美国平均每年由于无法负担医疗费用而导致的破产达到75万次。

由以上数据可知,目前美国医疗保健市场价格普遍偏高,并到了无法接受的程度,而这必将导致个人患者医疗需求的下降,甚至有部分患者(需求者)由于无力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而被挤出市场,从而导致整个市场需求缩小,在供给(医生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个医生所面临的需求下降,即收入下降,由以上的需求创造理论可知,单个医生为维持个人原有收入水平将诱导患者增加个人需求,从而进一步加大个人患者的医疗负担,进而又将挤出部分患者。如下所示: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美国患者因为无法负担昂贵的医疗费用而退出国内医疗保健市场,而寻求外部市场的帮助,从而发生医疗保健旅游。

4 结论

从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尽管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在尽最大努力来满足本国国民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但是,由于最低质量标准,以及市场操作中存在的各种不规范因素等总是导致很大一部分国民无法得到正常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而这部分患者则成为我们开发医疗保健旅游的先驱市场,并且随着该行业的不断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在选择决策过程中进行国内外医疗保健服务的成本-收益比较,最终作出最优决策,这和目前很多公司所采用的全球采购行为相类似。另外,单就某个国家的医疗保健资源来说是有限的,因此,每个国家都不可能兼顾其所有国民的需求,那么,引入国际医疗资源来满足其自身无法满足的需求,以达到本国总体福利水平的提高,必然是未来各个国家的最终选择。同时,作为医疗保健服务的输出国,其以本国的优势资源进行服务输出,既增加了外汇收入,同时也提升了该国的总体福利水平。

按照福利经济学的原理,医疗保健旅游的存在与发展将有利于提升各个国家的福利水平,而不使任何一个国家的福利受到损害,因此,该行业必然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另外,国际经济学理论中的资源禀赋理论,即各个国家均生产其资源禀赋占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时,必然增进全球总体福利水平的提高,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实了医疗保健旅游的良好发展前景。因此,如何通过服务贸易的途径,发展医疗保健旅游行业,应是我们拓展旅游业的一个新思路和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孟卓.医疗旅游:医院新金矿[j].当代医学,2004,(11).

医疗保健范文10

医疗保健金(银)卡会员门诊章程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卫生事业的发展,满足特殊阶层的医疗保健需求,医院设立医疗保健金(银)卡会员门诊。第二条医疗保健金(银)卡会员门诊的服务宗旨是充分发挥医疗技术设施完备,地理位置优越的优势,开展与之相配套的各项医疗保健服务,探索一种社区与医院相互联系为特殊阶层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新模式。

二、会员

第三条为了便于管理和开展业务,实行会员制管理。

第四条有意成为会员的成年人(18周岁以上)可以直接书面

申请或委托他人办理入会手续。

第五条会员分为金卡会员、银卡会员。每年会员费的标准和服务内容请参阅会员协议书。

第六条会员身份的有效期为一年,期满后会员可以在办理必要手续后自由续约。

三、入会和会员卡使用

第七条入会时用户需提供的个人证件和证明包括身份证和其他有效证件,1寸个人免冠相片2张。

第八条用户在入会时必须准确填写会员登记表,并正式签署

《医疗保健金卡(银卡)会员协议书》。

第九条会员联系地址、电话如发生变更,应及时通知院方。

第十条会员卡如有遗失,会员应及时与院方联系办理原卡的注

销和新卡补办手续,并交纳补办手续工本费。

第十一条会员如对会员门诊服务持有疑义,可在加入后的一月内无条件要求退出,办理部门根据以下原则向会员退费,逾期将不再受理会员的退会事务:

一月内已享受过任何一项特需医疗服务者,仅退还该年会员费的10以及实际结余的医疗保证金;一月内未享受过任何一项特需医疗服务者,退还实际结余的医疗保证金以及该年会费的85,另15会员费作为入会的手续费不予退还。

四、医疗保健金(银)卡门诊职责

第十二条医院在院区范围内和都旺社区医疗站为会员提供以下医疗服

1、按照特需医疗保健标准,为会员提供优质的服务,确保会员方便、舒适地完成各项医疗过程;

2、建立会员医疗档案,制定专人妥善管理会员病案,确保会员隐私;

3、及时提供医院的基本情况介绍,供会员咨询查阅;对会员所提出的医疗或保健问题作出合理的解答;

4、及时落实会员所提出的专家门诊、住院、手术的预约请求,保证会员得到快捷、方便的服务;

5、安排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为会员在预约的时间段进行诊疗;

6、可根据会员的需求,为其安排特邀专家门诊、会诊及手术;

7、每一年度免费为会员进行一次体检,根据会员的自身特点制订个性化查体方案,并给出阶段性健康状况结论,以完善医疗档案;

第十三条医疗保健金(银)卡门诊为会员提供如下与就医相关的服务;

1、提供医院有关基本情况介绍、各类门诊安排、医生及专家介绍、科室分布等信息服务;

2、开设专家讲座,就多数会员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建议,如保健、健身等;

3、定期给会员邮寄相关资料,让会员了解最新服务和最新的健康和保健信息。

4、帮助会员进行专家门诊、住院和手术的预约,具体落实会员的预约;

5、根据会员的要求,为会员提供预约和联系、出诊、接送、安排住院等服务;

6、根据会员的要求,为会员提供全程的导医服务,包括在会员就诊过程中提供引导并且帮助会员办理各项手续,如挂号、取药、取化验单、住院手续等,方便会员就医。

五、就诊程序

第十四条预约基本流程如下:

1、会员通过电话或传真预定某项医疗服务,医疗保健金(银)

卡门诊工作人员将预约请求信息存档;

2、门诊工作人员根据会员的预约要求与相关各科室进行联络,落实会员的预约请求;

3、工作人员将预约的结果电话或传真告知会员,与会员最终确定预约要求。

第十五条会员到达门诊后,由门诊工作人员引导完成就诊的各项医疗服务。

第十六条会员在预约时间内应如期就诊,如遇特殊情况应主动通知门诊工作人员,提前取消预约或改期。

六、附则

第十七条会员如对会员协议和本章程内容持有疑义,可向门诊进行咨询。(电话:26835919)

第十八条会员如在各项服务中遇到问题和纠纷可以拨打医院投诉电话。(电话:26390064)

医疗保健范文11

1.1两周患病率状况两周患病率是反映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量的重要指标。通过两周患病率调查来反映老年人健康状况,健康水平是目前国内统一采用的基本衡量方式之一。在门诊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的比例逐步增长,据2003年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两周患病率为338.0‰,是65岁以下年龄组的3倍,并呈持续增长趋势。

1.2心理社会健康状况心理社会健康是全面衡量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有调查发现约八成以上老年人处于心理健康的临界点或亚健康状况。主要表现有孤独、自卑、空虚、失落、失眠、易怒、反应迟钝、情绪反复等症状,而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婚姻状况、躯体患病情况以及家庭与社会支持系统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此外,还有部分老年人,因不能全面正确的提供病史,使其所患病不易被发现。

2.社区老年人医疗保健存在的问题

2.1专业医院及人员缺乏目前国内现有的医院,绝大多数都属于综合性医院,专门服务于老年人的医院和机构少,其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也良莠不齐,多数未经过老年医学的专门训练,且条件较差,故难以应对迅速增长的老年人群的医疗保健需求。

2.2家庭赡养功能弱化人口高龄化,独生子女政策等,使传统的家庭赡养功能弱化,家庭对老年人照料护理日见不足。因此,老年人对在社区开设老年专门门诊、护理站及康复机构有一定需求。

2.3经济问题经济原因也是影响社区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的一个因素。进入市场经济社会,大多数医院的医疗费用不断上涨,部分条件较好的老年医疗护理机构及设施只能满足少数有经济支付能力老年人的需求。而目前国内收费低廉的社区医院及机构还不多见。还有部分老年人因行动不便、无人陪护等原因,使医疗保健需求难以实现。

3.社区老年人医疗保健之对策

3.1建立完善老年人医疗保健体系老年医疗保健体系应以社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把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连续性的医疗保健服务列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服务模式应从单一医疗向集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为一体的模式转变。服务方式应由患者上门转变为走出大门,深入社区、家庭,使老年人及家庭了解发病原因、治疗方案及康复方法,并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善饮食营养,改掉不良生活习惯,正确合理地使用药物,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3.2逐步实施网络化管理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为实施社区老年人群的医疗保健服务打下了良好基础。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原有的三级医疗网,针对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的特点,进行功能定位,进一步强化各级医疗机构的老年病防治功能。加强对老年疾病的监测,控制慢性病,预防老年人伤残的发生,以及进行心理慰藉等疏导并渐进地扩大覆盖面,逐步完善社区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的网络化管理。

3.3加强专业队伍的培养我国养老的特点是家庭赡养为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身边无子女的患病老人,病残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会越来越多。因此,加速培养照料人员、老年病防治、临床专业人员及社区医疗服务的骨干人才已是刻不容缓。与此同时,也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所需要的健康服务,加大全科医生、全科护士的培养,逐步改善这方面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的现状。

医疗保健范文12

Intetix Foundation(英明泰思基金会)由从事数据科学、非营利组织和公共政策研究的中国学者发起成立,致力于通过数据科学改善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通过联络、动员中美最顶尖的数据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以及分布在全球的志愿者,我们创造性地践行着我们的使命:为美好生活洞见数据价值。

如果你想知道大数据是如何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那么最鲜活的例子可能就是它在医疗保健行业之中的应用了。我们的一切行为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同时我们能够使用技术来分析和理解这些数据。在过去的十年中这种分析和理解的行为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用现在的时髦话来说,这些趋势的交集就是我们所说的“大数据”。大数据正在使各行各业的企业变得更加高效。

医疗保健领域也是如此。在医学领域中,大数据除了被用于提高利润和减少开销,还被用于预测流行病、治疗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和避免可预防的死亡。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治疗交付的模式正在迅速改变,而这些变化背后的众多决定都是由数据驱动的。

现在这种驱动是了解尽量和尽快地了解病人,以期在早期发现疾病的征兆。相比由于没有发现病情征兆而直到为时已晚,对疾病早期的治疗更为简单,也更为便宜。

所以在我们生病之前让我们来一场医疗保健的大数据之旅,从头开始。

可穿戴的血压监测器将数据发送到一个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然后人们再去看医生(照片来自John Tlumachi)

防胜于治

智能手机仅仅只是开始。应用程序能够使智能手机应用在任何方面,例如通过计步器测量一个人一天走多远,通过卡路里计数器帮助个人规划饮食等。如今大家都很喜欢使用移动技术来使自己过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最近涌现的可穿戴设备,比如Fitbit,Jawbone和Samsung Gear Fit,允许追踪个人行程并将数据上传,同周围其他人进行比较。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也可以和医生分享这些数据。当生病去找医生时,他们会把这些数据作为诊断内容的一部分。哪怕是你很健康,但通过这项技术,医院不断地累计大量的公众健康状况的信息数据库,使得个人健康问题在发生之前被发现,从而可以提前准备好补救措施——不管是药用或者教育性的。

由此产生了开创性的工作。这包括医疗和数据专家之间相互合作,进而使得有洞察未来以及超前识别问题变得可能。最近的例子就是匹兹堡健康数据联盟的形成。它旨在把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如医疗和保险记录、可穿戴传感器数据、基因数据,甚至社交媒体使用的数据)绘制成作为病人个体的数据集合体,从而为病人量身定制医疗保健方案。

个人数据不会被独立处理,而是将会同周围成千上万的人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此突显在对比过程中出现的特殊因素和问题,从而使得复杂的预测模型有了可用之处——一个医生将能评估任何一个他认为可预测的治疗方案的可能性结果,备份其他有相同情况、相同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的人的数据。诸如这样的项目是该行业在追求数据驱动型医疗保健中试图解决的最大障碍之一:医疗行业收集大量的数据,但这些数据往往储存在在不同的医院、诊所、行政部门,甚至医生手中。

另一个例子是刚刚宣布合作的苹果和IBM。这两家公司正在一个大数据健康平台相互协作,这个平台允许使用苹果手机和苹果智能手表用户将数据分享给IBM的华生健康云医疗分析服务。该项合作的目的是从数以百万计的潜在用户的众多实时活动和生物数据寻找新的医学发现。

如果留心观察医患之间的互动,这些行为将来很可能有所改变。远程医疗是目前的流行语,指的是远程接受医学治疗。患者通常可以在电脑和互联网的帮助下在自己家里进行。严格来说,远程医疗即是访问webmd网站和自我诊断。但越来越多的远程医疗是指针对患者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服务。目前这一类的服务由Healthtap公司提供。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所有互动无疑会留下一个数据链,这些数据可以在被分析后汇集成公共健康的总趋势,并为人们的医疗保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临床试验中的大数据

如果医生告诉你,不管你哪里不舒服,最佳的治疗方法就是用药,那么他们给你提供的药丸或试剂很可能都是在大数据帮助下而制定的。根据从受试者获得的大量数据,研究人员得以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最近,制药巨头们之间的数据共享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比如,他们发现了常用抗抑郁剂地昔帕明在肺癌治疗领域存在着潜在的用途。

个性化医疗是医疗保健领域的又一热门话题,它是根据每个人独一无二的遗传结构来规划用药,并将个人的基因蓝图和数据整合到他们的生活和所处的环境中,然后将这些数据与其他成千上万的人进行比较,从而诊断疾病并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大数据也有助于抗击流行病的蔓延。在非洲,移动电话的定位数据为追踪人口流动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它有助于人们预测埃博拉病毒的蔓延趋势。这就为政府建立治疗中心的提供了潜在的最优方案。并且在必要时能够对人群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这些策略是人们在2010年海地地震后才意识到的,当时他们只采取了简单的灾难救援计划。

当然,人们在寻找医学上“包治百病的圣杯”——能够医治癌症的药时就提出了利用大数据的解决方案。Flatiron Health公司已经打造了一种名叫“肿瘤学云平台(OncologyCloud)”的服务。基于该设想,关于癌症患者潜数据,尚有96%未被分析。这个服务的目的是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收集这类数据,并将其提供给临床医生做进一步研究。

隐私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