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调研报告

网络调研报告

时间:2022-06-29 19:49:53

网络调研报告

网络调研报告范文1

当前,网络因为具有速度快捷、影响力大、操作简洁、互动性强、相对荫蔽、监督主体广泛等诸多长处,已成为反腐倡廉建设的又一利器,备受各方关注。但是,因为网络的开放性强,自在度高级特点又给网络反腐的健康深化发展带来了诸多毛病,为此,深化分析网络反腐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应对战略、完成顺水推舟尤为需要。

一、首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当前,网络反腐首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网络反腐渠道不畅。首要是受制于人力、技能等要素的影响,招致网民在非告发专网上反映的案件线索、提出的反腐倡廉建设意见建议得不到实时搜集、处置和反应,一方面易使网民采取非理性的方法经过网络显示出来,激发欠好的社会回响,另一方面也给真正的腐败分子在客观上起到了通风报信、消灭证据的效果。二是信息披露回响欠安。这突出显示在规则应在网上披露的信息不披露、或已披露的信息避实就虚,或披露信息滞后规则时间等,想方设法律避监督,群众回响较大。三是电子专网建设力度不够。电子政务、电子收购、电子监察等电子专门网络是信息时代依托网络技能增强行政效能监督、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促进高效清廉行政的一项主要手段,但是,因为受到多种要素的影响招致推进迟缓、建设滞后、结果欠好。四是网络反腐机制不优。显示为网络反腐的准则缺掉,网络反腐的运转机制不标准,网络告发者的安全得不到保证、被告发者的个人信息或隐私被告发对象后会发生很多负面影响。

二、思路对策

抓好网络反腐,是一个不断测验、总结、实践和完善的进程,不成能一蹴即至,当前,必需针对上述突出问题,采取打造工作平台、疏通信息渠道,增强信息、承受网民监督,增强专网建设、施行电子监察,健全管控机制、优化反腐情况动手,以网络为依托,以技能为手段,以硬件投入和准则建设为保证,执行网民外部监督和专网系统监督相结合、指导网民理性参加与积极应用网络资源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相结合、增强网络反腐舆情预警、防控与严格查办案件相结合,做到全盘经营、统筹推进,切实指导好、应用好网络反腐,推进网络反腐又好又快发展。

㈠优化“采取机”,畅开信息之门。以建设主页功能完善、板块功能合理的反腐倡廉网站为基本,以坚持网络反腐专门机构、装备专门人员、增强妆备为保证,切实发扬好网络作为反腐倡廉信息“采取机”的效果,处理好信息采取不灵,反映渠道不畅的问题。在疏通网络反腐渠道上着力,要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抓好舆情分析预警。定人准时对当地区反腐倡廉网站和其他主流重点网站有关反腐倡廉相关的留言、跟帖状况进行搜集、分类,并在深化分析的基本上实时作出初步研判,提交指导进行参考决定计划。二是要抓好告发线索受理。要采取多种方法向社会、宣传反腐倡廉建设告发专网和信箱,经过专用告发邮箱和网站论坛等认真汇集党员干部违纪违规的案件线索,并进行分类注销,提交相关室(办)进行处置处理。还,对网络上反映的与反腐倡廉建设亲密相关的倾向性、苗头性景象实时关注和搜集,从中发现案件线索。三是要抓好意见建议搜集。采取固定电子信箱征集意见、网络论坛汇集意见等方法,广泛搜集网民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用于决定计划参考、改进反腐倡廉工作。

㈡架好“发射塔”,增强信息公开。要充分使用好网络这个信息“发射塔”的功能,具体增强反腐倡廉各类政策、信息的宣传、公开和披露力度,自动承受网民监督,还,抓好反腐倡廉网络言论指导。一是要抓好反腐倡廉政策宣传。对反腐倡廉建设的一切司法法律和规章准则要执行网上公开,对新出台的相关准则要经过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分析,使广大网民实时调查党员干部的哪些行为是违纪违规的,哪些行为是合规的,然后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政策程度,便于进行监督,促进网络反腐工作的深化开展。二是要抓好严重事项公开。要认真督促落实相关规则,对应该进行公开的相关事项,应用网络平台等方法进行公开,重点公开群众关怀、社会关注的严重决定计划、主要干部任免、严重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运用等“三重一大”事项。三是要抓好信息披露、反应和言论指导。要对网民关怀且适合披露的事项如案件查办等内容合时进行披露。对网民以发贴、留言等方法提出的关于反腐倡廉的相关问题经过网络实时进行反应和回应,使大众能实时调查所关怀的反腐倡廉事情,知足网络大众的知情需求。与此还,还要常常以网民的身份自动参加反腐倡廉论坛进行评论交流,对反腐倡廉工作和事情进行正面言论指导,营建优越的网络反腐言论情况。

㈢加固“监控器”,推进专网运转。电子政务、电子收购、电子监察等具有精简、高效、清廉等诸多优势,是网络时代增强进程监控、保证清廉高效行政和服务的主要网络手段,为此,必需以电子监察网络建设为重点,坚持不懈地抓好相关的电子专门网络建设。一是要抓好电子政务网络建设。要在加大投入的基本上,加速建设电子政务网,保证尽快完成网络公共服务、网络政务公开等功能,重点推进网上电子审批建设,依托网络技能为大众供应高效、便捷、清廉的行政审批服务,最大限制地削减腐败行为发生。二是要抓好电子收购网络建设。要以收购中心、招投标中心的首要本能机能为重点,加速设计和坚持功能完善、顺序紧密、运转标准的电子收购网络,以专业级电子收购和投标软件系统为基本,以网络平台为载体,逐渐完成网上电子收购和投标等相关工作,不断降低收购成本,切实削减或杜绝各类人要素带来的收购和投标腐败风险。三是要抓好电子监察网络建设。要以县为单位,以行政审批、窗口服务单位和效能监察等为重点,以专网运转、专人监管为基本,以服务称心度即时电子评断为手段,以及时监察、即时督办、即时整改、按期评选、审核通报为首要方法,加速建设运转协调、标准统一、监察有力的电子监察网络,着力完成电子监察网络的全掩盖,切实促进党员干部依法、清廉、高效行政。

㈣筑牢“保证网”,标准管控机制。增强网络反腐倡廉建设,准则保证是关键。当前,要严密结合网络反腐倡廉的特点和工作实践,制订出适合于开展网络反腐的相关准则,要围绕网络告发的方法、受理范围、受理顺序、反应方法等作出规则,并对网络反腐倡廉工作宣传、信息保护秘密、责任追查等作出响应规则,与此还,还要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抓好准则设计:一是要围绕避免告发信息泄密抓好准则设计。要经过准则标准,明确哪些内容可以在网络上反映,哪些内容不能在网络上反映,哪些内容只能经过反腐倡廉告发信箱反映,以防主要案件线索经过公共网络曝光后,惹起违纪嫌疑人的防范,然后想方设法消灭相关证据,给案件查办带来负面影响。二是要围绕避免当事大家权蒙受进击抓好准则设计。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准则,明确规则不能毫无现实根据、毫无准则或随意诋毁违纪嫌疑人,或采取其他非理性手段进击违纪嫌疑人,保证违纪嫌疑人及其关联人员的人权获得应有维护。三是要围绕避免告发者受到打击报复抓好准则设计。当前,网民参加网络反腐的热情很高,期望值很大,网络反腐的结果曾经初步展现,但是,近年来,网络告发者受到打击报复的事情媒体时有报道,给网络反腐的纵深发展组成了要挟。为此,必需尽快出台维护告发大家身、财富和家眷安全的相关法律准则,进一步标准告发、案件查办等保护秘密准则,切实维护好广大网民参加反腐倡廉工作的热情,确推荐报人不因告发而蒙受打击报复,为网络反腐的健康深化发展供应保证。

网络调研报告范文2

ENISA对2002~2012年期间举行的85次不同层级的网络演习进行了调研,既有单个国家演习又有多国演习,既有针对私营企业或政府机构的演习又有二者结合的演习。全球共计84个国家参加多国网络演习,欧洲共有22个国家组织过全国性网络演习。

主要结论

欧洲网络与信息安全局认为此次调研评估较好地总结了国家及国际网络演习的现状,主要结论如下。

(1)网络演习次数逐年增多。

网络演习日渐普遍,2010年后演习数量更是激增,这与政策支持和网络攻击威胁不断增多不无关系。很多演习作为系列演习的一部分,每年都举行,这种趋势在未来数年仍将继续。

(2)网络危机合作不断发展。

不仅网络演习日渐普遍,网络危机合作方面的举措也在不断发展。网络安全已成为欧洲国家的紧要事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3)多数欧洲国家参与了国家和多国网络演习。

多数欧盟和欧洲自由贸易区国家既组织过国家演习又参加过多国网络演习。这说明参与国际演习对组织国家层面的网络演习能够起到补益作用,国际网络危机合作能够在这些演习中得到发展。对于本身能力有限的国家(例如没有能力组织国家演习),参加国际演习能够帮助他们达到欧盟制定的国家网络安全标准。网络危机往往超越国境,这一事实也为大国帮助网络安全应急能力较弱的邻邦提供了动力,凸显了多国联合组织跨国网络演习的必要性。ENISA通过组织网络演习研讨会和泛欧洲地区网络演习的方式支持各国的网络演习活动。

(4)政府机构与私营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至关重要。

鉴于很多私营企业是重要信息基础设施的所有者、管理者和使用者,因此未来的网络演习更需要加强政府机构与私营企业的合作。

(5)必须更加重视演习管理工具。

对演习管理工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是所有网络演习普遍存在的问题。演习管理工具可以用来协助进行演习准备和评估。

(6)促进演习规划、监控与评估方法的使用。

演习规划、监控和评估关系到演习是否能够成功,演习规划包括完善演习方案、程序,修改演习策略等,监控和评估能够进一步帮助演习组织者建立反馈机制,总结经验教训。本次调研发现演习监控、评估方法的使用有限,在未来演习中应该更多地使用这些方法。

建议

报告提出了一些能够提高演习质量、增加演习数量的建议,这些建议有助于增强重要网络基础设施及服务对网络安全事件的承受能力。

(1)打造更为协调的网络演习环境。

随着网络演习范围的不断扩大,网络危机合作的不断发展,应该努力打造一个更加协调的网络演习环境,让全球网络演习领域的利益方能够充分交流与探讨该领域的好做法、挑战及经验教训。如何以取长补短为目的,协调网络计划,实现同步化是网络演习界面临的一个艰巨的挑战。此外,建议继续组织网络危机合作国际会议,为建立更加协调的网络演习群体创造条件。

(2)建立公私合作,加强网络演习经验交流。

公共机构与私营企业之间通过合作共同保护重要信息基础设施非常重要,而组织联合演习和分享好的做法和经验则是实现合作不可或缺的手段。经验交流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数据库、观摩演习、学习交流等方式实现。

(3)继续推进演习管理工具的开发。

在网络演习中,良好的方法和自动化的工具能够有效地提高演习设计、实施及评估的效率。包括模拟器和仿真机在内的各种演习管理工具能够在提高演习效率的同时使演习质量更高,效果更好。报告呼吁业界人士支持网络演习管理工具的开发、应用和共享。

(4)力求在部门间、国际和欧洲层级举行更复杂的网络演习。

网络事件/危机大多是跨界的,包括跨国境、跨部门等,这种情况带来的挑战就是,如何组织能够检验跨界网络事件各种复杂情况的网络演习,特别是在需要同时检验不同层级应急响应能力的时候(包括战役、战术和战略演习层面)。报告建议业界人士与ENISA一起,共同为组织更为复杂的网络演习而努力。

(5)将网络演习纳入网络危机应急方案。

各国应制定、维护并及时更新网络危机应急方案和标准合作程序。响应结构的持续完善需要网络演习的支撑。为了更好地备战网络危机,建议欧盟成员国相关决策者将网络演习纳入网络危机应急方案和标准合作程序。ENISA曾过一份《国家网络应急方案实践指南》。

(6)及时更新网络演习方法。

2009年,ENISA颁布了《国家演习实践指南》,代表着网络演习向着用更正规的方法进行规划和实施迈出了第一步。报告建议ENISA根据近几年欧洲相关政策的变化、本次调研的研究成果以及有关论坛获得的相关报告整合、改进上述文件推荐的网络演习方法,利用相关工具设计出正规的网络演习规划及组织办法。

网络调研报告范文3

(一)县纪委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工作。县纪委以宣教室为网络工作的主阵地,安排专门人员从事网络舆论信息的收集、研判、分析工作,搜集信息的网络除国家的大型网站外,注重当地的网站及论坛,及时了解当地的民情信息及舆论导向,对于一些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及时报送有关领导,并及时加以引导,对于网络舆情的搜集工作作为县纪委宣教室的一项常规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并建立了一系列工作及报送制度。

(二)建立网络舆情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县纪委利用大宣教工作格局的有效条件,充分利用大宣教工作机制,联合县委宣传部、文化局、广电局、工商局等多家单位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对网络信息及舆论导向及时进行沟通,有利于网络舆情工作的开展。

(三)积极开展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为了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力量,加大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每个乡镇配备一名网络评论员,全县共有网络评论员36人,为鼓励评论员的工作积极性,县纪委专门制定了奖励措施,评论员在网站上及时发帖,开展正面引导舆论导向工作,同时利用网站开展网络宣传工作,建立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联动引导机制,对于突发性事件做到发现及时、引导及时。

(四)组织网络舆情工作专项培训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县纪委宣教室积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学习,及时更新技术手段,了解网络舆情新形势。学习新的技术手段提升网评引导和网上管控能力和水平,学习利用技术手段自动跟帖、顶贴,在节省人力的同时,提高网上引导管控工作效率和效果。

一是对网络舆情工作的认识不到位。由于网络舆情工作的特殊性,工作的实际效果不容易看到,并且很难有一个可以衡量的考核标准,许多人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认为这项工作可有可无,对网络舆情工作不重视。总体上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已经进入良性轨道,日趋科学规范,“主动回应网上关切、主动处理现实矛盾和问题”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共识,但个别事件在应对技巧和回应方式等方面仍有欠缺,语气过于生硬、过于绝对。

二是网络舆情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建立纪检监察系统网络监舆情工作机制,顺应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形势,只有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建立一套成熟可行的工作机制,才能让网络变成纪检监察部门的重要“耳目”;只有确立一套有效的搜集、研判、分析的程序,才能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工作。网络的开放性带来了它的一个负面结果,即虚假信息的泛滥。它妨碍人们获得真实信息,导致人们形成与现实不相符合的意见,严重的还会使人们产生思想上的混乱和极端的行为。而一些含有违纪线索的信息也会因其偏激或者极端情绪化的言辞而广为散播。有的部门应对机制存在着滞后性和职能缺失,往往出现“事前不问、事后救火”的被动局面,从而丧失主动权,损害公信力。

三是相关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和网络自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舆论场形成越来越迅速,某一现实事件一经发生或正在发生过程中,便会迅速出现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圈子中,瞬间在网上形成热点,某些事件甚至会被网友利用手机同步直播;从传播介质来看,既有文字图片,也有音频视频,甚至会有播报人即时的旁白评论。网络舆论场形成的即时化、参与介质的全媒体化,对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工作人员技术水平滞后于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形势,不能做到“监测即时化、应对即时化、调控即时化”。

(一)建立资源整合机制。建立纪检监察组织牵头,网络安全、新闻宣传等相关单位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针对网络舆情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工作联席会议,通报网络舆情动态,会商网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将纪检监察现有的网络举报、执法纠风监督与行政效能投诉板块进行整合,对其中的投诉举报信息纳入网络监督信息统一办理。另外,对于影响力较大或重大突发事件,在利用官方微博或政务网站及时播报事件进展同时,通过重点新闻网站集纳网上相关报道,还原事件过程真相及处置结果,能够起到一锤定音、平息炒作的效果。

(二)建立信息收集机制。加强与政府网络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沟通与联系,及时获取网上

网络调研报告范文4

公开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的过程和判决的宣告,都公开进行,允许公民旁听,允许新闻界依法公开采访、公开报道。也就是说,法院开庭审判案件,除休庭评议这个程序是秘密进行的以外)其他审判程序即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和判决的宣告,均公开进行,不仅向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而且向其他公民公开,向社会公开。 审判公开的法律依据是:《宪法》第12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刑事诉讼法》第11条中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民事诉讼法》第 120条中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行政诉讼法》中第6条中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但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改变了传统社会的发展方式,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思维。一些传统的权益和方式,人民群众希望能够借组互联网来进行和维护。人民法院也应当适应互联网下的社会变革,将传统的司法工作与高速的互联网结合起来。庭审网络视频直播就是互联网时代下公开审判发展的必然之举。是庭审公开在互联网上的自然延伸。

XXX法院庭审网络视频直播工作是应高级法院的要求,顺应时代的潮流,于2011年逐步开展的。这项工作一开始没有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也没有专门机构名称,现在的组织机构设立在宣教科,负责操作的人员也由宣教科工作人员兼任。工作职责仅限于网络直播案件的登记、网上开庭公告、开庭视频的直播、录制和上传。现阶段,今年由于直播任务比往年大幅度增加,直播压力增大,宣教科也对这项工作加大的督促力度,实行了定期统计和通报制度,但各业务庭由于还不太适应大量案件的网络直播工作等原因,工作推进比较缓慢。

XXX法院2011年正式组装了第一台网络视频直播系统,在2013年以前,由于直播任务并不算多,一台系统已经适应当时的直播需求。2014年直播任务出台以后,我院为适应省高院的新要求,又组装了两台网络庭审直播系统,目前还有一台正在组装中。对于2013年以前,由于省高院和市中院下达的直播任务不是太多,直播对有些复杂案件的庭审掌控力要求更高,有的审判人员出现不适应和抵触的心理,但各业务部门还能按时按质完成任务。但2014年任务加重以后,要求符合公开审理条件的案件都要网络视频直播,这给办案人员造成了空前的压力,直播工作推行困难重

《人民法院改革纲要》第二部分第五条提到,最高法院已于去年启动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和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而庭审直播只是审判流程公开中的一部分,易于放到审判流程管理系统中统一管理更加节约。而宣教系统兼管视频直播,与审判流程中其他工作已经处于不衔接的情况,不适应当前审判流程公开的统筹管理,势必影响直播工作和其他审判流程公开工作的有效衔接。

XXX法院于2014年建立了网络视频直播的通报机制,但还仅限于直播数量多少的简单通报,对直播质量等细节的评查和通报还没有开展。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直播工作都是由宣教科的人员兼管,系统多了,人员没有增配,人员长期缺少。而另一方面,审判管理部门开展的评查活动不能和庭审直播有效的统筹安排,造成审判管理部门和宣教部门的案件庭审评查“两张皮”,在基层法院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又形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对于直播的考核机制也仅限于数量的考核,而庭审质量的评查,XXX法院一直由审判管理部门负责这项工作。

XXX法院庭审网络直播工作的舆情收集工作和直播质量评查工作也由宣教科负责,由直播的同志负责两项工作。但随着直播任务的增加,直播技术操作人员没有增加,网络视频直播舆情收集和上传质量评查工作的开展受到很大影响。

庭审网络视频直播,是司法公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提高司法公信力和权威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一,庭审直播拓展了法律知识宣传普及的途径,适应了网络时代的发展,逐渐的成为人民群众学习法律,了解法院工作情况的新窗口。第二,庭审直播去除了庭审的神秘性,使司法更加透明。庭审对普通的群众来说,印象还停留在电视、电影的画面里,人民群众通过随时观看庭审,对法院审理案件的程序有了大概的了解,对正当程序下的作出的裁判的合理合法性会有更理性的认识。提高了人民群众程序价值的认同感。第三,庭审直播将庭审置于大庭广众之下,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司法程序中的暗箱操作,促进法官公平合法的办理案件。第四,庭审直播将案件的事实和证据公之于众,当事人的言行举止接受社会道德的评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恶意诉讼、虚假证据的提出,促进案件的调解,减少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第五,庭审直播可以对庭审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客观的回放,对于在庭审中质证、辩论、陈诉的意见存在争议的可以通过庭审的回放妥善解决,提高了案件的客观公正性。

XXX法院庭审网络直播工作历年都能够完成上级法院教给的任务,但是2014年,XXX法院没有对网络发展和上级的要求有一个客观的评估。尤其高级法院提出全省庭审网络视频直播案件数量要突破10万件的新要求,XXX法院办案人员甚至有些院领导对直播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还不适应,直播意识还有待提高。另外在硬件和人员的配备(直播设备和系统的建设,和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还没有达到上级法院的要求。这些因素都影响着2014年庭审网络直播任务的完成。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有必要让法院的领导和各业务部门认识到庭审直播是司法公开重要的一部分,是司法改革中顺应时代潮流的重要举措,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完成任务的层面上。他已经超越了个案庭审公开的简单意义。其次,直播设备数量安装要和法院年收结案数量相适应,并作出明确的要求。第三,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庭审直播起初设在宣教系统,就是将其作为宣传工作的重要一部分来看待和运行的。而庭审直播工作通过这几年的发展,社会对直播的关注、期待和要求已经与直播的初衷大相径庭,庭审直播应当作为公开审判的应有之内涵不能进停留在宣传工作的层面。因此有必要设立专门的机构以适应新时期司法公开的新要求。第四,加大培训力度。对技术操作人员应当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XXX法院现在庭审直播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还处在自己学习摸索的阶段,庭审直播系统的操作还很生疏,因此应当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网络调研报告范文5

调研报告

摘要: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XX县公安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无恶治乱”的工作思想,紧密结合我县社会治安形势,精心摸排核查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案件、切实强化社会乱象综合治理,打掉了涉黑涉恶犯罪份子的嚣张气焰、净化了社会治安综合秩序、巩固了基层政权,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战果。然而随着我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不断深入,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呈现由“台前”转向“幕后”;由客观空间转向虚拟空间的趋势。黑恶势力利用信息网络进行违法犯罪就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因其具有行为类型难以认定、 人员结构复杂、案件侦办技术难度大、 入罪标准不宜把控等特性,给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带来新的课题和挑战。

一、黑恶势力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违法犯罪的表现形式

黑恶势力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违法犯罪,通常是潜伏于网络中通过诽谤、恐吓、编造虚假信息、高利放贷、虚增“债务”、经济诈骗等手段来实现非法牟利的有组织化的网络犯罪,有着更隐蔽的组织形式,更强的反侦查意识,病毒式的扩散路径和更高的社会危害性。目前,我国已将组织或雇佣网络“水军”在网上威胁、恐吓、侮辱、诽谤、滋扰的黑恶势力作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打击的对象。

(一)网络黑恶势力与现实黑恶势力的差异

黑恶势力在网络空间中所实施的行为与现实中的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存在某些相似之处, 但二者也有显著的差别(如表一所示)。

表一:网络黑恶势力违法犯罪与现实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对比

黑恶势力信息网络违法犯罪

黑恶势力现实社会中的违法犯罪

存在形式

伪装为合法化的公司、机构、社团等,伪装性较强

呈现组织化趋势, 但伪装性相对较弱

组织结构

表现为特定的 “团队” 色彩, 角色分工明确,可调性较强; 但关系松散、 具有临时性, 缺乏统一组织性规定

组织结构严密、 等级分明, 有统一的组织纪律性规定, 对个体成员的控制性更强

常用手段

以网络中的虚假信息、 暴力言论等为手段

以现实社会中的传统暴力手段为基础

获利模式

以操纵网络言信息为手段, 接受具体外部邀约

以控制特定行业为基础, 依托于特定行业获得长期、 稳定的利益

经济基础

经济实力一般, 日常运营成本较低, 无保护伞

有较强经济实力, 日常活动成本相对较高, 有保护伞

控制领域

与特定网站合作或占据论坛、 板块、社交或娱乐APP

称霸一方, 控制重点行

危害后果

覆盖面广, 后果难以预计, 公众的知情权、 表达权和监督权被侵犯, 左右舆论

对特定区域内的社会危害性极为严重, 涉及人身伤亡、 财产损失, 引发社会恐慌

(二)黑恶势力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几类常见违法犯罪活动

1.利用微信、QQ等通讯平台实施诈骗的行为

这类违法犯罪针对的群体比较由特性,通常都是向老年人下手,或者是盗取别人的微信、QQ信息等手段来实施违法犯罪活动;诈骗的手段多种多样。

2.网络涉黄行为

主要表现为在网络上招嫖信息的中介人员或者非法网站,以及在微信QQ等大众平台上组群的,一些不雅小视频、电影的行为。

3.网络行为

一类是传统的转移到网络上,利用网络互动性强、隐蔽性强、支付方便、证据保全难等特点开展活动;另一类是网络游戏中衍生的一些活动,即“变相的类网络游戏”,涉及网络游戏服务、虚拟货币、第三方交易平台等多个环节,采取一些打法律“擦边球”的形式,赌资往往不直接与人民币挂钩。这种网络形式一旦发展起来,由于其相当的隐蔽性和中国目前庞大的网络游戏用户的存在,其传播范围更广、发展变化更快。

4.网络贩卖枪支、管制刀具的行为

通常都是以网络联系的方式,每次寄不同的部件,分多次运送给买家较为隐蔽,严重危害公共安全。

5.网络贷款行为

主要是网贷、各种套路贷、校园贷、裸贷等违法平台,这是一群吸血鬼组织,被他们伤害的大部分是年轻人群体;其掺杂暴力、威胁、虚假诉讼等索款手段又容易诱发其他犯罪;“呼死你”“聊死你”等恶意软件被用来非法追债、敲诈勒索或打击报复

6. 编造虚假信息、诽谤攻击、非法推广等行为

“网络水军”“网络打手”从事编造虚假信息、诽谤攻击、非法推广等违法活动。其通过网络将参与其中的各方紧密地联系和整合在一起, 该链条主要包括“网络公关公司———网络包工头———网络水军 (打手) ———网络服务提供者”, 它们因 “网络言论操纵” 而形成了一个利益交织的共同体。

二、XX本地黑恶势力利用信息网络进行违法犯罪的现状分析

(一)黑恶势力利用信息网络违法犯罪案件情况

  XX县因处于省会成都市相对较远地区,加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全县流动人口较少,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近年来,我县不断通过“法治XX”、“平安XX”、“XX公安”等微信公众号宣传信息;“一村一警”、“网格员”入户走访、宣传;村民“坝坝会”、“座谈会”以案说法,截至目前还未受理、侦办一起黑恶势力利用信息网络违法犯罪的案件。

(二)黑恶势力利用信息网络违法犯罪初现端倪

2018年,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我县公安机关将对黑恶势力的打击由原来的被动应对转化为主动出击,广辟涉黑涉恶线索来源,全面开展摸排核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党委、政府和政法各部门的打黑除恶的决心,宣传成功打掉黑恶势力犯罪的典型案例,广泛发动和鼓励群众积极举报黑恶势力犯罪线索,搜集到了一批黑恶势力利用信息网络从事违法犯罪的线索,主要有以下2种表现形式:1. 网络贷款行为。利用数量繁杂的网络借贷APP,以收取手续费、担保费谋取高额利息的形式,诱骗借贷人“拆东墙、补西墙”不断虚增债务。当借贷人无力偿还时,不断骚扰借贷人及其家人,甚至掺杂暴力威胁、恐吓、虚假诉讼等索款手段。2.网络开设行为。利用“熊猫麻将”、“皮皮麻将”、“天府麻将”等网络游戏软件,建立所谓的“亲友俱乐部”,同时利用微信进行赌资结算,组织者通过“房费”抽头盈利,极易形成有组织性的黑恶势力犯罪。

三、认定黑恶势力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违法犯罪事实存在的困难

( 一 )立案查处存在瓶颈,管辖权有争议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实施地、行为发生地和结果发生地的公安机关都有立案侦查的权力,实践中极易造成案件的多地管辖,乃至无人管辖 。

 ( 二 ) 调查取证存在瓶颈,网上勘查障碍重重,网下取证人多面广

侦查机关在对网络犯罪案件侦查时,往往通过追踪网站 IP 地址来确定犯罪现场,然而网络违法犯罪为了逃避侦查,通常采用动态网址,不断变换域名,需要和相关人联系才能获得网络地址,致使侦查机关难以获得真实的IP地址。 公钥加密和数字证书技术被犯罪分子所采用,无形给公安侦查工作加大了难度。很多网络犯罪案件涉及人员众多,大部分受害人分布在全国各地,调查取证工作量大。还有相当多的受害人出于种种顾虑不愿配合侦查机关调查取证。有些网络犯罪案件中的网上虚拟人员与网下现实人员无法对应,直接影响调查取证。调查涉案资金去向时涉及银行众多,账户性质难辨,查询冻结资金耗时耗力。  

(三) 协作配合存在瓶颈,部门间、地区间尚未形成合力

网侦、刑侦、经侦、治安等相关业务警种在网络犯罪案件线索的发现核查等方面没有形成有效配合机制。由于网络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和网站经营者之问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他们对侦查机关的工作往往消极配合甚至不配合,影响案件调查取证。

(四) 结案处理存在瓶颈,案件定性和结案条件认识不 一

由于法律的不完善,在案件定性方面,公安机关和检察 院往往意见不一致。对有团伙分工的网络犯罪案件,法院通 常要求各方嫌疑人全部到案,才能追踪网站IP地址来确定犯罪现场,然而网络违法犯罪量刑。这给侦查抓捕工作提出很大的挑战。在案件的诉讼管辖权上,各方还存在一定的意见分歧。

四、打击黑恶势力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违法犯罪的建议

(一)完善制度建设,加大惩处力度,强化网络侦查的法制保障

加快法制建设,制定科学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网络执法有法可依。建议整合相关条例、办法和规定,适时完善互联网管理方面相关法律,形成权威性、法定性、约束力更强的法律。认真研究互联网管理新动态,从互联网运营、监管、信息保护、违法犯罪打击等多个环节,制定完善一整套科学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堵塞管理漏洞,消除管理盲区。  

(二)建立管辖明晰、介入主动、整体协作、全面考核的侦查机制。

为理顺管辖责任,提升打击效能,应确认主要管辖责任和双重管辖责任,即在地区管辖上,应明确负主要管辖责任的地区。实行主动立案侦查机制,通过情报导侦、网络阵地控制、网络刑嫌调控、网络刑事特情等工作主动发现寻找案件线索 并及时立案侦查。提请检、法提前介入机制。侦办重大网络犯罪案件时,公安机关应及时商情检察院、法院提前介入,以便在案件定性和调查取证等关键问题上尽早达成共识。

(三)夯实业务基础,严格阵地控制,提升虚拟社会管理水平

推进网上重点阵地建设。应将公安基层辖区管理经验 引入网安业务中,将“虚拟世界现实化”作为互联网基础工作的总体思路,即把网民当作现实人口管理、把重点网民当作重点人口管理、把论坛版主当作业主管理、把安全从业人员当保安管理、把网络运营商视为重点单位管理、把数据托管中心视为租赁场所管理、把网站视为场所管理、把网络社区视为现实社区管理、把地域网视为高速公路管理、把虚

拟财产视为现实财产管理的新型虚拟社会阵地管控。

(四)夯实网络情报资料建设。

建立和完善市、县(区)网络基础数据库,动态掌握互联网服务单位、联网单位、网站、上网场所等基本信息,指导监督重点联网单位建立和落实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做好网站实名备案审核工作,建立健全虚拟人口、虚拟社区等基础信息数据库并与公安部门信息共享 。  

网络调研报告范文6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一些单位主要领导对党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二是党务信息化建设资金较为紧缺;三是党务信息人才薄弱,基层党(工)委的党务信息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平衡;四是党组织、党员信息数据库的建库与使用相互脱节,数据库发挥作用不明显,不能及时为党建工作、为领导决策服务;五是党务信息化的试点建设进展比较缓慢,推进不快,还没有全面铺开;六是没有建成本地区组织系统的党建网络。一些县(区)目前尚未开设专门的党建网站,未能更好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党建工作。电脑普及化还没有实现,电脑的运用各地区不均衡,尤其是一些较为偏远的农村,硬件设施还比较落后,对于开展网络信息技术性党建工作有一定的难度。

二、存在问题主要原因

首先是思想认识存在差距,投入不足。从调研的情况看来,各基层党委有关负责人对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认识存在差距。有的认为现时本地区网络信息技术还不够成熟,用于开展党建工作所占的空间还很小,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有的片面认为把网络信息技术用于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反而误差较大;有的片面认为网络信息技术用于商业操作或政务平台比较适合,不适合用于党建工作。有的单位领导对党务信息化建设不舍得投入,造成电脑老化,设施落后,以致信息化建设难于开展。其次是党务信息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没有定期对有关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及时更新知识。相当一部分单位包括县(区)委组织部由于没有专门的信息技术人才作支撑,造成工作难开展。同时,队伍不稳定,人员经常调换,造成工作跟不上。部分党务工作者网络知识欠缺,利用网络开展党建工作能力欠佳;而大部分党员特别是农村党员对电脑操作不熟悉,严重地制约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再次是对现有网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足。一些单位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基层党建工作还不够深、不够广。如办公自动化系统,由于该项技术还不够成熟,当前,个别县只有县委办、县政府办用于发文,其他单位和其他用途还未完全被使用,该系统的潜力相当大。又如党务信息管理系统,虽然经过几次大的升级改版,功能更加完善,但是,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网络版的推进应用,目前还有一定的难度。

四是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以致各单位网络技术发展不平衡。如某区已建立的5个网站,有的由于专职管理人员网络技术较高,网站内容丰富,项目较多,发挥的作用较大。但更多的是由于专职管理人员的网络技术较低,网站显得比较单调,项目和内容较少,发挥作用不大。

三、对策建议

第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级组织部门乃至各级党组织要把党务信息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要成立党务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任领导小组组长,统一领导和统筹规划本地区本部门的党务信息化建设。同时,建立单位内部协调机制,做到科学分工,明确责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党务信息化建设。单位的主要领导要经常过问党务信息化工作,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分管领导要及时了解情况,加强工作指导、督促,抓好工作的落实。要充分认识先进网络技术对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工作力度。要多举办“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党建工作现场会”,展示各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党建工作成果,促进各兄弟县(区)或单位互相交流,;鼓励各县(区)或单位结合实际,借鉴经验,采用适合自身党建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二、加大投入力度,积极筹措资金。要出台有关网络信息技术运用于基层党建工作方面的资金调配方法、规定,从制度上保障资金投入到位。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包括人力和物力投入。确保对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党建工作的资金投入到位,使各项网络技术更完善,用于开展党建工作的网络技术更深更广。同时要积极筹措资金,保证党建网上工程顺利实施。如积极争取信息产业部门提供服务器及网络空间,节省租赁费用,建立起党建网站;积极争取电信公司的支持,减免部分镇(办)上网连接费用,减轻各基层党委的负担。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筹措资金,为各基层党委购置电脑等设备,为上网工程提供硬件保障。

第三、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精通信息技术的新型党务管理人才队伍。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要通过公开招考录用计算机人才的方式,充实本单位信息人才队伍。市、县(区)委在成立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人才工作科基础上,建立健全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培训与考试测评中心,为大力培养和引进信息化建设各类人才提供平台,同时也为党务信息化建设提供可靠的、持续不断的人才保证。。二是抓好培训。各级组织部门不但要人才强部,更要技术强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精通信息技术的新型党务管理人才队伍。可通过和信息产业部门采取分级培训、集中培训、结对培训的办法,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各县(区)组织部党务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尤其要加大对基层党务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如通过采取邀请上级部门专业人员及本单位专业人员讲课的方式,对全县各镇(办)党(工)委党群副书记、组织委员、组织干事,县直各党(工)委分管党务工作的副书记、党委办公室主任等各类组工干部进行电脑技能、网络知识的培训等。

网络调研报告范文7

网贩用户整体男性偏高

网络贩物已成为中国网民的一种普遍行为,丌论是在PC端还是在移劢端,2014年中国网贩用户属性均已基本接近整体网民。其中,从性别分布来看,男性用户略高于女性,丏移劢端相对更高。

艾瑞分析认为,这一方面不中国整体网民男性占比稍高的特征相符;另一方面也不中国女性多使用配偶(戒男朊友)注册账号迚行网络贩物的习惯有关,其原因戒者是便于男方迚行支付货款、戒者是便于将商品配送至男方地址由男方搬运回家等等。

PC端网贩频次相对较高

2014年中国网民已基本养成网络贩物习惯,丌论在PC端还是在移劢端,约八成用户平均每月至少网贩1次。此外,网贩用户在PC端的贩物频次相较于移劢端更高。艾瑞认为,这不网贩从PC向移劢端发展的历史迚程有关,随着移劢网贩的快速发展,网民移劢端贩物行为的逐步养成和移劢贩物场景的丌断延伸,移劢端网贩频次将会逐步上升。

六成网贩用户绊常访问的电商App个数为2-3个

网络调研报告范文8

一、把农村网络建设和使用及信息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龙凤乡红旗村位于区境北部,南岳衡山麓下,海拔600多米的高寒山上。该村离南岳区境30余公里,地处偏远,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发展基础薄弱,居民富裕指数偏低,一方山水难以增加一方人的经济收入,提高一方人的生活质量,丰富一方人的业余生活水平。目前该村移动通信和固定电话业务覆盖率不到70%,宽带互联网业务仅不到5%,光纤到村、宽带到户几乎为零,远低于农村的平均水平。为此,政府应从推动科学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把加快农村网络建设和使用及信息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明确网络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丰富工作内涵,强化组织领导,找准限制农村网络信息化发展的突破口,多策并举,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

统筹区域发展,把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信息化使用和建设的首要任务。

从区域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建立在美丽乡村信息化的建设基础上的小康社会。衡阳是一个多山的地区,特别是地貌在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比例大,具统计,全市共有近10万农民聚居在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高寒山区已成全市相对集中的连片山区,红旗村的调查表明,该村村民XX年人均纯收入为 5160元,仅相当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440元的69%;乡村无集体经济收入,且负债。因此,就我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说,高寒山区美丽乡村信息化建设问题,不能简单地看作山区单个乡村发展问题,而是要统筹规划,制定长期的发展工作方案,科学管理,步步实施,攻坚克难,把信息化建设和长远发展以及高效使用信息化提到事关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吸引青壮年扎根农村,推动三农发展,促进农村网络建设和使用信息化建设的完善。

青年人是推动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国家富强的生力军,也是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骨干力量。美丽乡村信息化使用的建设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当前,我市高寒山区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分散居住形势严重。红旗村总人口1053人,外出人口460余人,其中留守儿童93人,在家留守的老人占67%,在家青壮年比重小。青年劳动力、科学技术、科学规划管理是推动三农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科学技术的信息传递最直接的是青年人,所以就当前红旗村现状来看,我们首先应该在吸引青壮年到村从事农业生产,加强先进农业技术的引进,依靠农业现代化管理,促进三农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来解决农村信息化建设和使用发展的绊脚石。

规划好当前及未来信息化建设的总导向,完善信息化便民利民的总举措。

从此次我们调研的红旗村以及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农村建设的要求由过去宽敞的家庭住房,轻便的自行车,电灯电话向现在的家用电脑,私家汽车以及优质的公共服务,良好的居住环境转变。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我们在开展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上确立新的理念和政策,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打造新产业,在突破瓶颈上探索发展新方法,在提升品质上设计新载体。目前,浙江等城市美丽乡村网络信息建设使用的成功事例表明,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人人幸福”的目标,加快城乡信息化建设和使用,统筹兼顾产业协调和发展、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整体差距是当前发挥好信息化成果便民利民的本质要求。因此,美丽乡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为我市高寒山区下一步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依山脱贫提供正确导向,是农村信息化建设在新阶段,新政策,新形势下的地域化和形象化的重要体现,符合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新农村发展的转型需要。

二、加快高寒山区信息化使用和建设需要破解的难题

从红旗村来看,高寒山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光纤进村和传统相比的巨大的成本优势以及设备安全性更高、建网速度更快、综合建网成本更低等优势。但也面临着自然气候条件恶劣,基层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经济整体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具体而言,主要体现为以下六大难题:

1、村民居住分散。人口集中对信息传播、使用、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寒山区村面积大,人口少,居住分散。红旗村总面积4750于亩,人口1053人,其中常驻人口仅590余人,人口居住分散,人口密度小。

2、老年化比重大。老龄化加剧,老龄化比重加大是当前高寒山村的一个非常严峻的形势。据我们问卷调查统计,红旗村,在常驻人口的590人中,青年人不到1/5,青壮年农民的大量外出,高寒山区劳动力短缺,类似这样山区发展经济和信息化建设困难重重。

3、信息意识薄弱。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农业生产信息化投入较少,信息闭塞,在加上有关部门干部以及村民本身对农村信息化意识不够强,对农村信息的实质,意义重要性以及建设认识不深,没有把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来完成,造成农业信息化滞后和信息化建设服务意识不高。

4、基础设施落后。作为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互联网络,在我国农村经济应用范围的比例仍然很小。在红旗村,据调查,村民获得信息来源依旧是过去的电视,广播,报子和相关部门发放的宣传资料为主,这些传统的传媒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农民提供相关信息,但是无法向农民提供互动式的咨询平台。全村仅有3台电脑,山区电力供应不足,每天分时段供应且供应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也制约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全村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

5、信息人才缺乏。信息化使用的建设和信息化人才是对立统一关系。但目前农村信息化人才参差不齐,大多没有通过专业培训,对信息服务业务不熟,在加上农村本身青年人非常少,信息接受群体基础素质差,影响信息服务质量。信息人员的质量和素质不能满足基层科技信息服务的需要。就红旗村而言,目前该村的信息资源开发管理还停留在低级阶段,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播还是最传统的方式,电子化程度以及信息化服务效益差和利用率非常低。

6、资金投入匮乏。高寒山区条件十分落后,要帮助当地的村民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据了解,红旗村开发融资渠道单一,除政府补贴,其余均靠村民集资搞建设。而该村目前主要经济来源是650多亩水稻生产和2760多亩的竹林。其中该村的竹林开发利用率小,仅21%的竹子被村民当做建筑材料使用或者以600元/吨的买给收购商,由于交通闭塞,物流成本高,销量不容乐观。

三、积极探索加快农村网络建设使用和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当前,人们对信息的敏感度和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已经成为最基础的民生需求。就从当前红旗村基本情况,了解信息设置的途径、信息设施在生活生产的运用,信息站建设情况这一整情况,农村信息闭塞不仅仅影响到农村,而且是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故此,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和使用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1、发挥好政府对信息化使用建设的主导作用。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巨大收效长远的工程,需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高寒山区村民集聚点以及道路、水、电与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县城农村信息综合处理中心,乡镇信息处理站及村级信息处理终端,实现市,县、乡、村各级网络连通。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网络管理体制,改善投资融资政策。大力推广,电视网、电话网、互联网的融合,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国家公共物品的范畴,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以及对信息化建设的补贴和奖励,科学管理,统筹规划,着力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运用新技术通过农业信息化改造传统农业。

2、把发展经济建设作为信息建设的首要任务。经济发展是解决农村人口稀少,基础设施落后,信息意识薄弱,信息人才缺乏的关键。一方面完善基础设施,积极招商引资。以村部和学校为核心点,加强电网升级改造,由村级组织牵头集资,政府补贴与自己出工修桥铺路,建设自来水处理系统,建设自来水基站能保证满足工业用水。积极引进投资商开发,依托本身的地理优势和地理文化,构建以曾国藩古道为标志的新的朝圣线路。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加固经济稳定发展。依托境内丰富的楠竹和花岗石、红石资源。通过网络营销加大对该区竹制工艺品、花岗岩制品、旅游工艺品、优质云雾茶系列产品在各地的销售。充分利用好“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核心景区座落境内这一区位优势,开展佛教文化养身活动、全素宴、竹炭养身馆等自己的特色品牌,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加强对楠竹科学种植、合理开发。开发竹制品加工场,引进技术与文化竹艺术品制作中心,生产例如:竹炭雕、竹碗、竹制小商品、竹制摆件、挂饰等等。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农家乐,开实现自我经济长足发展,解决当地外出青年的就业问题而引起的一系列遗留问题。

3、发挥农村信息化三农服务优势,建立农村信息化服务的长效机制。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它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农村信息化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村民通过村部红星视频以及自己上网,查询农业种植的相关教学视频教学,种植、养殖技术做为指导,学习用网络推销农产品,从而杜绝盲目生产,同时收集信息,利用信息,围绕了解市场需求的信息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种植。建立农业信息网络体系,为农业经营者提供丰富精确,畅通及时的信息渠道,从而将农业化管理上升到一个新水平,促进农业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加快农业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农家书对信息化传递的作用,把农家书屋农村信息开放共享,村民通过在农家书屋查看农业生产等相关书籍,学习种养殖实用等技术,让农家书屋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加油站。

网络调研报告范文9

1.垃圾邮件和网络欺骗将立足“社交网络”

毫无疑问,XX年是社交网站迄今为止受到攻击最多的一年。但是与XX年相比,这些攻击可能根本不值一提。koobface蠕虫等安全问题对社交网站用户形成了很大的困扰,但这些恶意软件仍然是首先感染用户的电脑,然后再窃取信息。但现在,安全专家则认为,恶意软件作者将进一步拓展攻击范围,把恶意软件植入到社交网站应用内部。有了这种病毒,无论用户是否访问社交网站,黑客都能毫无限制地窃取用户的资料和登录密码。

思科在其XX年《年度安全报告》中揭示了社交媒体(尤其是社交网络)对网络安全的影响,并探讨了人(而非技术)在为网络犯罪创造机会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社交网络已经迅速成为网络犯罪的温床,因为这些网站的成员过于信任他们社区的其他成员,没有采取阻止恶意软件和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小漏洞、不良用户行为以及过期的安全软件结合在一起会具有潜在的破坏性,可能大幅增加网络安全的风险。鉴于以上,XX年社交网络或许将给我信息安全带来更多的“惊喜”!

2.云计算成为孕育黑客新的温床

云计算在XX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市场的快速发展会牺牲一定的安全性。攻击者今后将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挖掘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api(应用编程接口)漏洞。

毋庸置疑,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it功能通过云计算来提供,网络犯罪也顺应了这一趋势。安全厂商fortinet预计,网络犯罪借鉴“服务即安 全”(security-as-a-service)的理念,打造“服务即网络犯罪”(cybercrime-as-a-service)这一特殊品牌。 网络犯罪也将效仿企业的做法使用基于云计算的工具,以便更有效率地部署远程攻击,甚至借此大幅拓展攻击范围。

对于云计算将被黑客所利用这个严峻的问题,各大安全公司和技术人员会把精力放在与云计算相关的安全服务上,提供加密、目录和管理、反垃圾邮件、恶意程序等各种解决方案。据悉,着名安全评测机构vb100号召安全行业应该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对抗恶意程序的共同体,分享技术和资源。或许这一提议在XX年能发展到实质性的阶段。

3. 大量mac计算机被病毒感染或黑客入侵

经济危机非但没有伤害到苹果的利益,反而使其业绩进一步提升。但安全专家表示,在市场份额提升的同时,mac也要面临更多的黑客攻击。过去几年 间,苹果的pc市场份额已经从10%增长到12%,而且没有放缓的迹象。与此同时,在售价高于1000美元的笔记本电脑中,苹果更是占据了90%的份额, 但针对iphone(手机上网)和macbook的攻击也逐步引发外界关注。安全专家预计,mac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最易受攻击的目标。尽管多数攻击都瞄准windows,但XX年将会出现更多针对mac os x的攻击。

安全厂商websense安全研究高级经理帕特里克•卢纳德(patrick runald)说:“mac os x中没有任何的恶意软件防范机制。”他表示,在cansecwest黑客大赛上,mac已经连续两年成为第一个被攻破的系统。

网络调研报告范文10

必须充分肯定“网络问政”对推动公民的政治参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作用。而且这应该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个共识,对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和注意到不应将网络的作用任意夸大化,不易过多、过度地依赖“网络问政”而削弱组织和制度的力量。比如前一阶段某地在处理一起公共性突发事件中,成立所谓的“网民调查小组”,初衷也许是好的,却并不合法。“网络问政”不是治疗政治顽疾的主要方法,依托网络也不能包治百病,警惕对“网络问政”寄予过高的期待,诸如有人提出:“中国进入网络反腐时代”、“离决策机构最近是网络”等等,这容易忽视各级组织和制度的作用。总之,“网络问政”是有其限度的。

“网络问政”是制度救济的一种渠道和形式,这应该成为对“网络问政”基本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定位。第一,许多制度性问题过去没有及时发现,或者发现不够,如今通过“网络问政”得以发现,比如“开胸验肺”事件的发生表明了我们目前在彰显社会公平和正义方面存在着一些制度性缺失,经过网络传播和热议后受到有关方面高度重视并妥善解决,同时还对有关违反职业规范和道德的当事人给予惩处。这既是个案,也警醒人们重视社会生活中类似的相关问题,因此,“网络问政”起到的是显示器的作用。第二,一些制度作用发挥不够或者职能履行并不充分的领域通过“网络问政”可以提高制度效率和效能。比如众所公认的在反腐败领域中,表面上体制内外的监督机构完整,队伍庞大,实际上制度效能较低,监督职能没有很好的履行。网络赋予的安全性特征、网民集体的力量和正义感编织了一个天然的场域,令网络反腐成就斐然,因此,“网络问政”起的是助推器的作用,推动人们对制度反复的信心,推动遏制各种形式的腐败现象,也推动各级组织不断主动健全和完善制度。第三,一些见不得阳光的权力滥用现象,一些不正确的理念、习惯与作风问题。在过去,有关组织部门处理起来会遇到人的障碍、部门利益的障碍,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动辄会无原则的迁就,造成党风、政风不正,党纪、政纪的松懈。如今通过“网络问政”,尤其是网民的穷追不舍,成为必须正视和无法回避的严肃问题。因此,“网络问政”起的是加压器的作用。上述三方面提到的显示器也好、助推器也好还是加压器,都不能取代组织和制度等主要的政治运行方式。

“网络问政”近年来在我国之所以受到关注和追捧,根本的原因是我国传统政治方式习惯于不公开和不透明,政治过程缺少公众的政治参与,在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形成信息不对称,公民知情权的不足直接造成监督权的缺损等等。网络的迅速发展从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政治方式和政治过程的隐秘性和封闭性,因此,公众利用网络可以了解到从未有过的知情幅度,也享受到从未有过的表达快乐。这只能说明我们过去的政治方式有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改革与改进;也只能说明我国的政治制度在发挥其作用方面效率不高,“网络问政”提醒我们不断加以健全和完善,诸如充分发挥人大的代议制度,以及各级人大代表的作用;还说明了各级执政团队随着组织化、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科层制中的官本位、等级制、体制僵化等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与公众对执政党和政府的要求和期待。而不能说明“网络问政”可以和能够取而代之。

孙中山先生在谈到“政治”这一概念时,除了将“政”界定为“众人之事”外,还把“治”定义为“管理”。如果追问“管理”的主体是谁?毫无疑问的是人民群众认同的执政党以及合法化的政府,也就是各级组织。“网络问政”所能做的事情只是“问”而已,网络反映的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最终必须经过相关组织的程序化运作和处理,这是各级组织不能推脱的政治责任。如何实施有效的“管理”?应是依靠各种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和完善制度。

网络调研报告范文11

一、网络发展趋势

现有的电信网络,主要是在任意两个用户之问提供一对一的、双向的、实时的连接。现有的广播电视网,是一个单向的信息分配网络,近年来广播电视行业也开始利用一些新的数字调制技术,发展网络数字电视。因特网的连接方式和它所能提供的业务,则是综合了上述两种极端的情况。今后网络发展有三网合一的趋势。

二、网络化对社区党员教育工作的现实影响

在党员教育上,白石桥社区以执行党员管理“三会一课”制度为主,定期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同时每月15日定为党员集中学习日,组织开展一次党员集中学习活动。

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党员集中学习报到率偏低。社区退休党员多,对于退休的这部分党员,由于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党员们主观上认为参与建设和社会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对继续学习积极性不足,真正能严格做到参加党内生活和支持党内工作的,寥寥无几,多数只能根据身体状况,视情况参加活动,白石桥社区党总支组织的集中学习,离退休党员实际平均参与率不足70%。这部分党员因为年龄偏大,接触网络信息和网络技术很少,信息网络化趋势对他们影响不大。

对于在各类社会单位和外地工作的党员,又存在另一类问题,由于工作关系和党组织关系脱离,组织党内活动经常遭遇工作单位要求和党组织要求冲突的尴尬,由于目前社会压力大,党员大多在单位担任要职,一旦冲突严重,大多数时候党员会选择工作单位的安排,而放弃党组织的安排,社区党总支出于对党员的体谅,大多数时候也只能谅解。以白石桥社区党总支的情况为例,此类党员参加每月学习日参与率不足50%。

社区每周开展远程教育,对党员和居民全部开放,目前信息网络化技术的发展,党员接受各类网络信息非常便利,因此社区远程教育工作站优势不明显,党员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一类党员接触网络信息多,有些党内学习教育活动可以通过网络实现。

三、网络化对党员思想状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网络的自由度特别高,更难于控制和监管;它的共享性特别强,谁也不可能完全垄断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它的交互性特别突出,“一言堂”在互联网条件下不会有市场。与前述互联网的技术特点和社会文化特点相伴生,信息宝藏与信息垃圾共存于一“网”,给党员思想状况带来了冲击。

四、网络化对党员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党员思想控制面临挑战

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打破了信息传播的空间限制,使各种合法的不合法的、健康的不健康的信息快捷方便进人党员的眼界,一旦出现热点问题,与此相关的信息寻访及讨论数量都会直线上升,范围之广、速度之快都是无法想象的。这种完全开放的、互动式的传播,使社会对个人思想行为和制约机制发生了变化,不再能够进行有效的监督。

(二)党员教育载体面临挑战

网络使得党员教育的渠道和阵地迅速扩大,如果我们不注意利用互联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互联网所带来的负效应。

(三)党组织工作者素质面临挑战

网络是由人来创造和管理的,而党组织工作者对互联网的掌握、熟悉和运用及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决定了网上网络化条件下党员教育的成效。在传统的党员教育过程中,党组织工作人员处于一种信息优势的地位。通过这种信息优势,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容易树立威信,得到受教育者的尊重和认可。然而,在网络时代,这种优势部分丧失了。部分党务教育工作者由于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特别是网络知识和技能知之较少,面对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和网络科技往往不知所措,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提高素质是他们迎接网络时代挑战的一个重要课题。

五、网络化对党员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教育阵地和教育内容扩大化

网络的发展使网络传播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教育方式不在局限于传统教育的书本和课堂,受众更加广泛。

(二)教育便利化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上快速传播、同步交流、网络教育不在受空间和距离的影响,党员同志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通过网络实现同时教育,有利于组织外地工作党员参加学习教育,通过网络教育,组织教育活动时间和费用上也更经济。

网络调研报告范文12

配图:报告封面

据了解,在此次调查中,主办方针对大、中型论坛社区、SNS社区、开放平台等热门互联网应用,在社区用户(网民)、社区经营者(站长)两类人群中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分析和总结。调查历时一个多月,共收集社区站长和社区网民的样本数量为7580份。同时,调查还得到了国内多家社区门户、IDC服务商以及数百家知名互联网社区网站的关注和支持。

2009年是网络社区商业模式深入探索创新的一年,一方面,SNS服务的迅速兴起为社区运营商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网络社区SNS化趋势逐渐清晰。本次报告就中国网络社区用户使用SNS服务的行为特点、网络社区运营者(站长)提供SNS服务的现状、网络社区进驻SNS市场的机会空间等问题进行专项的调查研究。另一方面,网络社区的口碑及舆情价值逐渐为企业所认可,成为重要的网络公关平台。本次报告基于网络社区在营销过程中的品牌公关及管理层面的属性特点,从数据层面给出一些策略建议,以供相关人士参考。报告共包括三个专题:中国网络社区发展分析、网络社区营销价值、社区电子商务(ESN)。

截至2009年9月,中国有306.1万家(CNNIC)独立网站,从门户到行业网站,从地区门户到个人站点,80%以上网站均拥有独立社区。然而,一方面,互联网社区经营者和从业者需要更多的数据指导日常工作和运营发展;另一方面,行业外人士更是对互联网社区缺乏足够的判断基础,无法准确把握整个社区市场的影响力和市场价值。业内人士分析,2009年中国网络社区研究报告通过详尽的分析和总结,对社区经营者和行业外人士了解社区发展和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另据了解,该报告作为《站长》俱乐部的一项服务,完整版目前仅面向其高级会员发放。

研究报告下载:zz.comsenz.com/s2009/dcfb/2009_club_report.rar

附:报告目录

I. 研究背景

II.研究方法

(一)艾瑞网络调研(网络用户)说明

(二)艾瑞网络调研(行业研究)说明

III.概念定义

Ⅳ. 报告摘要

V. 报告正文

专题一:中国网络社区发展分析

1. 网络社区发展概况

2.整体网络社区发展分析

3.中小论坛社区发展分析

4.网络社区发展趋势

专题二:网络社区营销价值

5.社区营销发展概况

6.社区广告现状分析

7.基于社区的网络公关现状分析

8.线下活动现状分析

专题三:社区电子商务(ESN)

9.社区电子商务概念及发展概况

10.社区电子商务用户行为分析

附录一. 2009年网络社区用户调研数据补充

11.2009年中国网络社区用户基本属性

附录二. 2008年站长部分调研数据补充

12. 网络社区基本情况

13. 网络社区运营软硬件环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