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与因特网的区别

网络与因特网的区别

时间:2023-06-08 10:58:28

网络与因特网的区别

第1篇

【关键词】 城域传输 组网 分析 优化

目前,电信网络的基本类型就是传输网,通过传输网这个媒介,才能够卓有成效地传输各种数据。在市场竞争渐趋白热化的背景下,各电信运营商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业务网络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得知,最为繁杂的部分就是城域传输网,这是由于城域传输网必须权衡多类元素,例如:传输距离、传输业务宽带、业务走向等等。所以,对城域传输网络组网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举措是刻不容缓的。

一、城域传输组网影响元素解析

城域的定义来自于电脑网络,用来区别局域网、城域网以及广域网三类位置覆盖、主流技术等都相异的电脑网络。目前,城域的定义十分宽泛,不再像表面字义那样理解成城市区域的网络。城域传输区别于长途传输网络的本区域内传输网络,通常能够覆盖单一城市以及郊县、乡村等范畴内的传输网络,当然也包含附近多个城市、乡镇间的传输网络;而笔者不会将接入传输作为重点探讨内容。当前,城域传输的主流技术是同步数字体系环网技术。尽管传输采取环网拓扑,会和星型业务流间产生不能匹配的冲突,然而笔者觉得还是能够通过传输组网的影响要素的解析,掌握传输组网的特征。城域传输组网的构造特征与所承载的业务网络间有着直接关系,深入研究后笔者发现,它与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行政区域规划以及社会经济等元素密切相关。比如:一个城市行政上被划分成若干个区域后,它的每一行政区域都将构成一个或若干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就说明其通信业务有着汇聚特征:大多数业务向区域中心汇聚,之后向城市中心汇聚。尽管通信业务的汇聚特征十分明显,然而具体表现则不尽相同,因此传输网络原则也存在差别。传输网络自身的组网原则也能够掩盖通信业务的不同。比如:即便两个区域之内的业务量很多,也不见得有必要对这两个区域内的通信构建传输体系,更多时候变通的组网模式对这两区域内的业务量可以进行分担。因此,因为地理环境、行政规划以及社会经济等的不同,使每个网络中的业务网络组网构造、业务流量流向的分布不尽相同,对传输组网构成也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另外,各个专家团队对网络的认知程度、对传输技术的运用方略也不尽相同等多样元素,组成了城域传输网络的独特特点。

二、城域传输网络的优化探讨

1、建设特大型城域传输网络。当前,在城域传输技术行业,包含城域波分、同步数字体系、ASON等;尽管商品的出发点、偏重内容各不相同,实现方法也不一样,商品的形态更是天差地远,但是功能上却有趋同的态势。比如:波分仪器具备同步数字体系交叉相连的能力,MSTP与RPR的功能已经愈来愈类似,或许一段时间后的ASON设施能够直接接入彩色光口,并且能够直接实施2Mbit/s颗粒的电路管理。所以,笔者仅在本文中阐述理想网络的优化。1)网格组网。由于特大型网络中节点繁多、规模太大,因此利用格状网能够简化网络构造。2)超大交叉容量和在线模块升级。网络中的节点具备超大规模的带宽管理功能,而各方位的带宽功能能够通过在线添加模块实现升级,对网络配置和管理来说更为简便。

2、多ADM网络优化方案。多ADM与以往的DXC的差别在于多ADM支持环网协议以及环保护,而DXC通常不支持。多ADM与以往的ADM的区别是:多ADM的超强集成功能能够支持若干个环网,而传统的ADM通常只能支持单一的主速率环。多ADM能够将ADM与DXC集成到一块,使其交叉连接效率与可靠度大幅度提升。多ADM对传统SDH技术的增补不但体现在通道带宽层面,更主要的是其节点处理功能、带宽管理功能等等,这是当前城域传输网络中网络叠加的最佳处理方法。

3、举例说明(见下图)

根据上图,可获取网管资源占用状况:城域网1网管理的等效网元数已多达975个,而当前网络硬件的管理极限是1000个等效网元。所以,网管能力达到极限时,会造成网管运行减慢――可采用时隙调整予以改善。

结束语:伴随多元化竞争方略在中国的电信市场中出现,强大的竞争压力会让各个电信运营商对城域传输网络资源进行潜力挖掘以及优化运用。对网络构建来说,网络优化更加考验综合实力,必须审慎对待。

参 考 文 献

[1] 贺政,高军诗,李勇等.PTN在省内干线层面承载集客业务的组网方案研究[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3,(5):32-35.

第2篇

一、网络发展趋势

现有的电信网络,主要是在任意两个用户之问提供一对一的、双向的、实时的连接。现有的广播电视网,是一个单向的信息分配网络,近年来广播电视行业也开始利用一些新的数字调制技术,发展网络数字电视。因特网的连接方式和它所能提供的业务,则是综合了上述两种极端的情况。今后网络发展有三网合一的趋势。

二、网络化对社区党员教育工作的现实影响

在党员教育上,白石桥社区以执行党员管理“”制度为主,定期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同时每月15日定为党员集中学习日,组织开展一次党员集中学习活动。

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党员集中学习报到率偏低。社区退休党员多,对于退休的这部分党员,由于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党员们主观上认为参与建设和社会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对继续学习积极性不足,真正能严格做到参加党内生活和支持党内工作的,寥寥无几,多数只能根据身体状况,视情况参加活动,白石桥社区党总支组织的集中学习,离退休党员实际平均参与率不足70%。这部分党员因为年龄偏大,接触网络信息和网络技术很少,信息网络化趋势对他们影响不大。

对于在各类社会单位和外地工作的党员,又存在另一类问题,由于工作关系和党组织关系脱离,组织党内活动经常遭遇工作单位要求和党组织要求冲突的尴尬,由于目前社会压力大,党员大多在单位担任要职,一旦冲突严重,大多数时候党员会选择工作单位的安排,而放弃党组织的安排,社区党总支出于对党员的体谅,大多数时候也只能谅解。以白石桥社区党总支的情况为例,此类党员参加每月学习日参与率不足50%。

社区每周开展远程教育,对党员和居民全部开放,目前信息网络化技术的发展,党员接受各类网络信息非常便利,因此社区远程教育工作站优势不明显,党员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一类党员接触网络信息多,有些党内学习教育活动可以通过网络实现。

三、网络化对党员思想状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网络的自由度特别高,更难于控制和监管;它的共享性特别强,谁也不可能完全垄断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它的交互性特别突出,“一言堂”在互联网条件下不会有市场。与前述互联网的技术特点和社会文化特点相伴生,信息宝藏与信息垃圾共存于一“网”,给党员思想状况带来了冲击。

四、网络化对党员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党员思想控制面临挑战

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打破了信息传播的空间限制,使各种合法的不合法的、健康的不健康的信息快捷方便进人党员的眼界,一旦出现热点问题,与此相关的信息寻访及讨论数量都会直线上升,范围之广、速度之快都是无法想象的。这种完全开放的、互动式的传播,使社会对个人思想行为和制约机制发生了变化,不再能够进行有效的监督。

(二)党员教育载体面临挑战

网络使得党员教育的渠道和阵地迅速扩大,如果我们不注意利用互联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互联网所带来的负效应。

(三)党组织工作者素质面临挑战

网络是由人来创造和管理的,而党组织工作者对互联网的掌握、熟悉和运用及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决定了网上网络化条件下党员教育的成效。在传统的党员教育过程中,党组织工作人员处于一种信息优势的地位。通过这种信息优势,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容易树立威信,得到受教育者的尊重和认可。然而,在网络时代,这种优势部分丧失了。部分党务教育工作者由于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特别是网络知识和技能知之较少,面对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和网络科技往往不知所措,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提高素质是他们迎接网络时代挑战的一个重要课题。

五、网络化对党员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教育阵地和教育内容扩大化

网络的发展使网络传播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教育方式不在局限于传统教育的书本和课堂,受众更加广泛。

(二)教育便利化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上快速传播、同步交流、网络教育不在受空间和距离的影响,党员同志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通过网络实现同时教育,有利于组织外地工作党员参加学习教育,通过网络教育,组织教育活动时间和费用上也更经济。

第3篇

一、虚拟社区的特性

隐匿性。虚拟社区中的成员可以通过身份认证相互区分,但没有指纹、DNA 这些与生命有关的严格认证。成员一般都采用虚拟的匿名身份,并且一个人可以有几个成员名字,或者有多个 IP 地址。这样的特征隐瞒了成员在现实社会的真实身份,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变得简单。虚拟性是虚拟社区的本质特性,不具备虚拟性的社区就不能称之为虚拟社区。

跨地域性。虚拟社区依托电子计算机技术、远程通信技术,实现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之间的密切联系,满足了跨地域生活共同体的形成。虚拟社区摆脱了人际互动范围上的地域限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通过网络媒介的互动而拉近,这是虚拟社区区别于现实社区的重要特点之一。

人际关系的松散性。虚拟社区以网络媒介为基础,“隔离”地将陌生的人与人连接在一起,形成虚拟社区中陌生的人际关系,因此虚拟社区成员的地理分布可能遍及世界每个角落,这就形成了人际关系的松散性、动态性和不稳定性。

开放性。在虚拟社区里身份认证和获得并没有现实社会中那么严格和复杂,大多是为了管理监控和统计日访问数量的需要,因此虚拟社区更具开放性。它依托电子信息技术,使得其成员不再受地域、年龄、职业、性别、种族、肤色的限制,凡是对某一社区有兴趣或有需要的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注册获得该社区成员的身份。不仅如此,虚拟社区的信息资源也是相当广泛,一个具备相关技术的虚拟社区,可以使全球各国人民涉足其中,并在该社区实现社区文化共享、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他们集体开放资源,集体享受资源,是社区资源的创造更新者和享受者。

二、虚拟社区背景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内容

虚拟社区与网络社会大环境的不同之处在于虚拟社区的隐匿性和自由性,因此,虚拟社区的规范治理与和谐发展更依赖网络道德培育。

(一)网络道德认知培育

网络道德认知培育是培育大学生对网络行为的是非善恶进行评价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体系,它应该包括网络道德观念培育、网络社会行为分析能力培育、网络道德评价能力培育。人的道德行为不是人的本能性的适应活动,它必须以一定道德认识为基础。面对虚拟社区信息良莠不齐、舆论是非难辨、行为真假难分、观念存在多元价值的特点,虚拟社区的网络道德认知培育不仅仅是灌输简单的网络道德规范,而是面对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虚拟社区,通过传授网络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分析能力达到网络道德培育的目的。网络道德认知培育不仅仅包括大学生思想教育和政治理论教育,更重要的是网络道德教育。随着网络道德培育在虚拟社区的实践发展,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也纷纷列入网络道德认知培育的范围。

(二)网络道德意识培育

网络道德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活动系统,是网络道德情感、网络道德意志、网络道德信念的统一体。因此网络道德培育应该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开展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培育。虚拟社区中的网络道德情感培育主要是引导大学生对自己和别人的网络舆论或行为产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和内心体验,具体体现在民族认同感、国家责任感、社会义务感、集体归属感以及对他人的道义感和对全世界的人道感。它旨在培养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虚拟社区情感世界里树立系统完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使大学生在虚拟社区的生活中不忘自身道德信仰,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不忘对社会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另外,网络道德意识培育还要注重培养道德主体对虚拟社区网络道德的判断、决策以及外化行为的能力,培育和引导网络道德主体不受虚拟社区诱惑因素、多元舆论的影响,能够自主调节情感和行为,特别是具备自主意识、自律意识、自觉意识等等。虚拟社区背景下的网络道德意识培育应该以网络道德价值原则的传授为起点,训练大学生网络道德判断的能力,注重培养大学生在虚拟社区中的尊重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等基本道德规范。

第4篇

一、虚拟社区的特性。

隐匿性。虚拟社区中的成员可以通过身份认证相互区分,但没有指纹、DNA 这些与生命有关的严格认证。成员一般都采用虚拟的匿名身份,并且一个人可以有几个成员名字,或者有多个 IP 地址。这样的特征隐瞒了成员在现实社会的真实身份,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变得简单。虚拟性是虚拟社区的本质特性,不具备虚拟性的社区就不能称之为虚拟社区。

跨地域性。虚拟社区依托电子计算机技术、远程通信技术,实现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之间的密切联系,满足了跨地域生活共同体的形成。虚拟社区摆脱了人际互动范围上的地域限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通过网络媒介的互动而拉近,这是虚拟社区区别于现实社区的重要特点之一。

人际关系的松散性。虚拟社区以网络媒介为基础,“隔离”地将陌生的人与人连接在一起,形成虚拟社区中陌生的人际关系,因此虚拟社区成员的地理分布可能遍及世界每个角落,这就形成了人际关系的松散性、动态性和不稳定性。

开放性。在虚拟社区里身份认证和获得并没有现实社会中那么严格和复杂,大多是为了管理监控和统计日访问数量的需要,因此虚拟社区更具开放性。它依托电子信息技术,使得其成员不再受地域、年龄、职业、性别、种族、肤色的限制,凡是对某一社区有兴趣或有需要的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注册获得该社区成员的身份。不仅如此,虚拟社区的信息资源也是相当广泛,一个具备相关技术的虚拟社区,可以使全球各国人民涉足其中,并在该社区实现社区文化共享、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他们集体开放资源,集体享受资源,是社区资源的创造更新者和享受者。

二、虚拟社区背景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内容。

虚拟社区与网络社会大环境的不同之处在于虚拟社区的隐匿性和自由性,因此,虚拟社区的规范治理与和谐发展更依赖网络道德培育。

(一)网络道德认知培育。

网络道德认知培育是培育大学生对网络行为的是非善恶进行评价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体系,它应该包括网络道德观念培育、网络社会行为分析能力培育、网络道德评价能力培育。人的道德行为不是人的本能性的适应活动,它必须以一定道德认识为基础。面对虚拟社区信息良莠不齐、舆论是非难辨、行为真假难分、观念存在多元价值的特点,虚拟社区的网络道德认知培育不仅仅是灌输简单的网络道德规范,而是面对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虚拟社区,通过传授网络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分析能力达到网络道德培育的目的。网络道德认知培育不仅仅包括大学生思想教育和政治理论教育,更重要的是网络道德教育。随着网络道德培育在虚拟社区的实践发展,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也纷纷列入网络道德认知培育的范围。

(二)网络道德意识培育。

网络道德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活动系统,是网络道德情感、网络道德意志、网络道德信念的统一体。因此网络道德培育应该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开展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培育。虚拟社区中的网络道德情感培育主要是引导大学生对自己和别人的网络舆论或行为产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和内心体验,具体体现在民族认同感、国家责任感、社会义务感、集体归属感以及对他人的道义感和对全世界的人道感。它旨在培养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虚拟社区情感世界里树立系统完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使大学生在虚拟社区的生活中不忘自身道德信仰,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不忘对社会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另外,网络道德意识培育还要注重培养道德主体对虚拟社区网络道德的判断、决策以及外化行为的能力,培育和引导网络道德主体不受虚拟社区诱惑因素、多元舆论的影响,能够自主调节情感和行为,特别是具备自主意识、自律意识、自觉意识等等。虚拟社区背景下的网络道德意识培育应该以网络道德价值原则的传授为起点,训练大学生网络道德判断的能力,注重培养大学生在虚拟社区中的尊重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等基本道德规范。

第5篇

关键词:社会语言 社交媒体语言 网络语言社区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97-01

一、言语社区

言语社区通常被定义为“指生活在一定地域、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相似的生活方式、在交际过程中遵守相同言语规则的一群人”。而言语社区中的人通常享有一种或两种共同的特征,“社会语言学家所考察的对象是使用着的语言(language in use)和语言的使用者(language user),而且他们所关注的是反复发生的而不是偶然出现的言语模式;是群体的而不是个人的语言行为”。从这一点看,通过社交网络而聚集的人构成了一个依托数据形成的言语社区。它摆脱地理位置和时间的局限,其成员虽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但是具有共同特点,即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有着通过社交媒体与他人进行沟通的动机,并且遵守网络交际的规范,相对于其他言语社区,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广泛性、针对性和平等性。

二、广泛性

过去,主要是由于交通不便,地区间缺少交流,而形成了独属于该地区的地域方言。语言的地理性变异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现在,随着交通条件改善,大众媒体发展,不同地域交流日渐频繁,语言的地理差异性正在减弱。

社交网络言语社区的广泛性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指横向的,主要是指其摆脱地域的局限。若我们将每一参与社交媒体进行交流的人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而这些个体的分布范围可以至全世界。不同的个体携带着自身的文化背景进行交流,不断碰撞融合,摸索出适用于网络交流属于网络社区的语言。例如,网络用语“蓝瘦香菇”,其实就是南宁普通话与壮族语言的语调的结合体。它由一人l起,而后借由网络传播,而在网络言语社区的成员认同其用法,而广为采用,使之迅速传播。二是指纵向的,主要是指其摆脱时间的局限。时间是单向的,它只能前进而不能后退。我们此刻所说的话语,若是没有像书籍、录音等载体一样进行有效记录,则达不到有效交流的目的。不同于这些载体,社交网络提供的载体是指说话人和听话人双向的联系。即甲向乙发送一个信息,乙可以即时回复也可稍后回复,甚至可以选择不予回复,这样就是交流存在一种打破地域限制的“即时性”或是“延时性”。

三、针对性

传统统计学倾向于以性别、收入、年龄或是教育背景来划分群体。当然,以上分类都可形成独立的语言社区。不过,这同样显示了传统统计学的一个局限,即它事先将总体依据不同标准来划分成不同小组,进而得出不同小组的共性特点。例如,若以性别为划分标准,则得出女性的言语特点是倾向于语调上扬,习惯使用反义疑问句,更加注重措辞等。而男性的话语则往往语调低沉,语气坚定。

可是,网络言语社区是自发形成的,其成员具有共同点或共识,比如兴趣或爱好甚至职业倾向。他们可以用专业术语来探讨问题和感兴趣的事,所用语言具有专业化或职业性的特点,无需提供先前的知识,不用担心听话人理解不了的情况,有利于交流继续。例如,网络工程师论坛可视作一个言语社区,他们有着自己的行业术语,比如“Switch#config terminal”表示的是“进入配置子模式”。类似于这种专业术语,若无一定的背景知识,确实不易被人理解。因为,该言语社区就是面向可以理解话语的“同道中人”。

四、平等性

由现实生活延伸至网络的关系,与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致性。也就是说个体在其言语社区中的位置未变,与其所在的言语社区的其他成员关系明确。此时网络仅仅相当于交流工具。而这种关系在网络言语社区中也依然存在,不过只占其一小部分。

而对于在现实言语社区中不存在交际或是现实情况中处于同等地位的人来说,通过网络,其可以重新定义自己,并且“自由”地与他人进行交流。有的人甚至会打破其在现实社会的标签,在网络社区里可隐藏自己的姓名、年龄和性别,而其语言特征也不会随便被“标签化”。人们更多的是出于自身的兴趣来进行言语交流,而此时的“兴趣”便是这一言语社区的向心力。人们在用社交网络进行交流时,目的大多是出于想要了解和知道自己感兴趣的事并阐明自己的观点而忽略其他因素,例如说话人之间的相对权势或是年龄差异等因素。这体现了社交网络社区语言的平等性。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论坛、贴吧或是微博等社交媒体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以及在交谈时开始语往往是“你好”“在吗”,结束语通常是“下了”“88”等。

五、结语

网络言语社区语言是一个特殊的言语变体,具有自身的特点,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逐渐形成自身独立的体系。不过,个体本身在现实言语社区中便充当着多种角色,社交网络使其角色得以扩充。如何在不同言语社区采用恰当的言语变体进行角色转换,促进有效沟通,完善和发展“朋友圈”,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高校网络社区意见领袖概述

网络意见领袖是指在网络中具有一定威望,其想法能影响网络平台中其他成员,甚至带动媒体舆论导向的人。高校网络社区意见领袖是指活跃于高校师生常用网络平如中,如BBS、微博、贴吧、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等,在网络中发表相当数量和质量的言论,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其言行在广大师生中被认可和追随,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网络舆论走向的群体。高校网络社区意见领袖主要来源于高校师生,也有部分来源于社会群体,他们在高校师生活跃的网络社区中对感兴趣的话题、自身擅长的领域进行交流和探讨,他们发起话题、参与讨论,具有较强的解构能力,并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受到认可和追随。

二、高校网络社区意见领袖的发现与甄别

高校网络社区意见领袖既可成为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的纽带,传达化解危机的正面信息;也可能因为流言、谣言成为阻碍沟通的屏障,成为危机的扩散者[5]。他们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导向作用,影响舆论走向,从而对高校网络社区用户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发现、甄别?W络意见领袖是引导高校网络社区舆论,制止网络不实消息、化解网络危机的第一步,只有准确的发现、并在第一时间甄别出高校网络“意见领袖”,通过其活跃度、影响力和导向性来衡量其是否具备成为高校网络社区“意见领袖”的潜质。

(一)高校网络社区意见领袖的发现

高校网络意见领袖主要活跃在大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平台中,以高校师生为主,基于当今网络意见领袖更多是“单一型”的,亦即集中活跃于某一类或某几类网页版块、或在自媒体平台频繁发表个人观点,并影响具有相同爱好、知识背景、价值观的师生。他们在网络社区中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发帖、跟帖、讨论,在自媒体平台发布文章进行自由开放的讨论,学习生活情感类、师生个人发展类、学校事务管理类和国内外重大事件及社会突发事件等都是高校师生经常讨论的话题。这些热点文章、帖子及其它类型的文化产品,在高校师生中传播并产生持续影响,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形成校园网络舆论。

发现高校网络社区意见领袖需要在学生中开展调查,了解师生经常浏览的网站、经常关注的网页版块和他们关注度较高的自媒体平台。话题发起频率较高且点击率和回复率都较高的ID、网站论坛的版主,自媒体更新速度较快且粉丝量和互动人数较多的用户都是潜在的网络意见领袖。发现高校网络意见领袖应对潜在的网络意见领袖中经常发表独到的深刻见解、发布的内容引起学生广泛传播的,以及经常出现并帮助师生解决问题的少部分用户加以重点关注。发现高校网络意见领袖要从活跃用户中着重关注个人影响力大、支持率高、发言频率较高、问题解决能力强的网络用户。亦即:高校网络社区“意见领袖”的发现,要从活跃用户中梳理其观点,分析其观点倾向及影响力。

(二)高校网络意见领袖的甄别与筛选

高校网络意见领袖的甄别要从潜在的意见领袖中着手,但并不是所有的潜在意见领袖都能发展成为真正的意见领袖[6]。高校网络意见领袖的甄别与筛选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源于网络意见领袖的不稳定性和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动态性强。其不稳定性源于部分网络意见领袖是因某些特定的新闻热点事件或特定话题而崛起,又随着事件热度退却而销声匿迹,同时由于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一阶段的学生价值观还未完全确定,崇尚个性化,容易发布一些标新立异的观点博眼球,也导致部分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言论和观点不稳定,逐步失去原有的粉丝而导致影响力和支持率下降,丧失意见领袖的地位。而高校网络意见领袖的动态性则源于不少学生意见领袖在毕业后逐渐淡出学生时代常出没的网络社区,不少自媒体平台也因为学生毕业而转交给学弟学妹运营,渐渐失去影响力。由于高校网络意见领袖不稳定性、动态性的特点,且网络社区和自媒体平台更新速度快、信息量极大,仅依靠人工甄别和筛选容易产生误差和滞后。

而大数据时代,这已不再是难题。通过抓取师生经常浏览的各大社区及自媒体平台上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既定的意见领袖指标甄别体系,即可自动对网络意见领袖进行筛选,再辅以人工甄别即可较为精准地锁定网络意见领袖。一是在各大社区和自媒体平台上对搜索关键词进行统计,以此判断师生关心的热点事件,通过了解热点事件中用户关注的情况,根据评论量大小、转发数量多少、该ID是否为事发地IP等原则进行筛选,再通过人工甄别,判断该用户究竟是网络意见领袖还是潜在网络意见领袖。二是对不同网络社区的各类别版块以及不同类型的自媒体平台中注册用户资料进行筛选。首先对用户粉丝数、发布消息频率较高的用户进行筛选,这些数据主要反应该用户的受关注程度和活跃程度,再根据人工甄别判断意见领袖是否对追随者的观点产生一定影响。

三、高校网络社区意见领袖的引导与培养

高校网络意见领袖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朋辈教育的影响,对高校师生中的舆论导向进行引导,帮助高校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助于治理网络环境、清朗网络空间,通过正面引导、解决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减少高校师生在网络中传播的消极、负面、虚假信息的影响,构建自由、和谐、文明的网络空间。

(一)从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中进行发掘

目前,共青团中央指导各高校团委积极建设网络文明志愿者。充分发挥青年教师联合会作用,培养优秀团员青年成为网络文明志愿者,加入网络评论员队伍。发挥这些群体的作用,引导网络舆情,并逐渐成长为网络“意见领袖”群体。

一是及时发声、集中发声。围绕重大节假日、纪念日开展网络宣传,如“学习雷锋精神”、“党的生日”等时机,用身边的感人事迹、通俗易懂的网络语言,在网络传播正能量。针对广大师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加以引导,对网络不实消息及时辟谣,通过志愿者的带动,减少网络不实言论。同时,利用网络评论员队伍,借助“青年之声”等网络平台,帮助广大师生答疑解惑,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志愿者们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提升他们在师生中的影响力。虽然当前培养网络“意见领袖”的举措还存在一定问题,导致遭到了部分网民抵制和反感,甚至称其为“五毛党”等,但对高校网络“意见领袖”培养的工作不可放松。应进一步提升网络文明志愿者和网络评论员的网络素养,将其真正培养为个人影响力大、支持率高、发言频率高、问题解决能力强的高校网络“意见领袖”。

(二)对现有高校网络社区潜在“意见领袖”予以行为规范和引导

高校师生经常浏览的各大主流网络社区版主、编辑、自媒体平台的工作人员都可能是网络“意见领袖”,他们对引导网络舆情有重要作用,有时甚至是网络舆情的发布者。由于网络载体发展速度快,国家相关制度还未完善,现有的高校网络“意见领袖”本身政治素质不高,认识不够,致使这部分群体作为意见领袖不但没有很好地引导舆情,甚至部分群体或个体人员在网络中发挥负面作用。由此,加强对这一群体的培养和教育,通过加强培训、交流等方面提升其媒介素养,同时,借助于网络文明志愿者与现有的高校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上进行互动,并分别影响其追随者参与网络互动,进而在思想观念上影响现有高校网络“意见领袖”。从当前日益复杂的网络舆情生态看,对网络“意见领袖”的引导应注重改进引导方式、改变言论风格等,才能发挥更大作用。

网络舆情的出现,既有突发事件引起的,也有部分是由于网络“意见领袖”本身心态、认知方面等出现偏差而导致的。突发事件发生?r,由网络文明志愿者等队伍及时发布消息、对称信息即可疏导网络舆情。而由于网络“意见领袖”本身的问题,则需要对其进行引导,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启发其觉悟,最终引导其认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其实现思想上的转变,从而自觉维护网络文明。

(三)完善法律,规范网络“意见领袖”的言行

由于当前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对网络不文明行为几乎无法形成威慑力。在网络中发表不负责任的观点,并影响其网络中的追随者,只要不产生非常恶劣的后果,就不需要因此受惩罚。因此,如今网络中流言、谣言、中伤、诽谤、语言暴力等现象常见,极大地影响了网络言论品质,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并加大对网络违法的惩戒力度,才能有效的遏制或减少网络“意见领袖”不负责任的言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第7篇

【关键词】 新疆民族关系;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较2008年增长28.9%,占总人口比重从22.6%提升到28.9%,互联网普及率在稳步上升,网络已成为人们发表意见、传播信息的主要媒介。网络舆情是近六年(2005-2011) 兴起的研究领域。

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特征以及新疆与周边地区存在大量跨国跨界民族等历史遗留与现实问题,加之复杂的国际势力的干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建立以来,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就成为影响新疆稳定的最重要因素。“”等组织把网络作为反华渠道,建立网站和专门机构,雇佣网络,制造和利用网络谣言,对社会热点和敏感新闻进行恶意炒作,散布反动言论,在意识形态、 思想文化领域制造事端。社会不满分子抓住网络热点问题造谣生事、煽风点火,妄图挑起社会矛盾破坏社会政治稳定。乌鲁木齐“7·5”事件的发生过程说明了网络舆情在暴力恐怖事件中所起的消极作用。

一、影响新疆民族关系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及地区差距。新疆地区属于经济落后地区,而且与内地的差距越来越大,这造成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心理不平衡。

2、风俗习惯。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由于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易造成摩擦。

3、民族情绪:对于民族关系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在一个民族处于弱势时,这种情绪在新的其它民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有可能上升为一种极端的民族意识而膨胀起来。

4、人口的地区流动: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展开,越来越多的内地人来到新疆地区,新疆少数民族认为内地人挤占了他们的工作,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5、跨界民族: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有7个跨界民族,大部分分布在中亚、西亚、南亚地区。中亚一些国家出于国内政治的需要,提出了“民族回归历史故乡”等民族复兴政策,并相继召开了世界哈萨克人大会、世界吉尔吉斯斯坦人大会、世界土库曼人大会,以此号召境外的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和土库曼人回国

6、国外敌对势力:由于新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特点,新疆地区一直是国外“”分化瓦解中国的切入点。

二、建立民族关系网络舆情的应对机制

1、确立网络舆情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十精神,坚持“三贴近”,紧紧围绕全党全国全省工作大局,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省内大事,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大势,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提高网络舆情信息质量为重点,建立健全网络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更好地为大局服务、为决策服务。

2、建立网络舆情的原则

协调原则:网络舆情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协调作战。建立由宣传部门领导,公检法部门、民宗部门、综治部门等协作参与的网络舆情管理机构,各部门要加强有效的联系、沟通和信息交流。制度原则:加紧完善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适应我国网络舆情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尤其要加强针对网络的立法工作,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大对网络媒体的准入许可、监督管理和违规处罚力度,督促网络媒体控制信息传播活动。长效原则:该机制应起长期的效果,因此包括信息机制、预警机制和危机处理机制。

3、建立健全三种机制

(1)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政府信息机制。①建立网络舆情收集制度。通过网络、社区和其他途径,广泛收集民意,提炼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社会需求。实行网络举报人保密等制度。②建立网络信息制度。政府机关利用政府网站,真实、客观、全面、及时的突发事件信息,减少人们对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感。③建立网络舆情跟踪制度。突发事件往往持续一段时间,而且发展态势瞬息万变,因此信息的要连续。

(2)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①加强网络舆情研判。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在众多的舆情信息中进行甄别、筛选,去伪存真,深入发掘舆情信息的内容和价值,为决策者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重大事项、重大活动、突发事件等社会敏感问题,特别是对可能引发社会利益矛盾的事件,要从内容、范围、程度进行及时的定性定量分析,形成专题性的舆情分析报告;主动设置议题,深入研究网民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认真研究舆情引导的现状和趋势,对一些容易激化社会利益矛盾的热点问题进行全面、准确的前期调查和前瞻性研究。②采取多种舆论引导方式;针对网上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主流媒体不能丧失话语权和舆论引导权,要在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快速应对,充分发挥新闻网站的先发优势,权威披露,以正视听。同时还应针对热点话题答疑解惑,对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进行批驳,纠正认识偏差,反击错误言论,让积极健康的声音引导网络舆论。③在网络中培养意见领袖和发展盟友。所谓网络“意见领袖”是指在网络上能够对网民意见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左右某方面舆论的网民。政府部门一方面加强对网络“意见领袖”的监督和良性引导的同时,还应当着力培养理解政府工作、支持党的方针政策的“意见领袖”,通过他们来引导网络舆论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从而强化主流舆论,孤立反动舆论,用网民自己的声音引导和感染网民,实现网民的自我引导。

(3)建立健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机制。①实行网络舆情危机预警制度。制定危机预警方案。针对各种类型的危机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以做到有所准备,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对症下药;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加强监测力度;及时传递和沟通信息。即与舆论危机涉及的政府相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建立和运用这种信息沟通机制,已经成为网络舆情管理部门的重要经验。以上海为例,无论在涉日舆情、地铁调价,还是普陀城管打人等“网络热点舆情”处理上,各部门协同作战、相互配合、共同商议,判断危机走向,对预案进行适当修正和调整,以符合实际所需是危机应对的重要措施。②建立各级各类应急机构间的联动制度。各个相关机构能够在短时间内调动和整合各种力量,形成联动,产生危机应对的合力。③采取措施化解网络舆情危机。从群众的视角出发,综合考虑群众的需求、利益,注意方式方法。及澄清事实,有讲究情理。④建立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后的系统评估制度。当每一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平息后,相关部门应根据舆情的发生原因、传播特点以及处置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梳理反思,要对舆论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对处理方式的效果进行评估,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提升应对网络舆情水平。

三、确立民族关系网络舆情的应对措施

1、建立新疆地区组织系统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机构

成立新疆地区组织系统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与各地组织、人事部门协调配合,建立信息报告、通报制度。对网上与民族关系有关的舆情和信息进行全天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积极开展网上新闻跟贴、音视频跟踪调查,及时掌握网上舆情动向,要特别重视对电子公告板和各类网络论坛的监控, 密切关注损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和可能诱发社会动乱的信息源,及时以正确的渠道和形式引导舆论导向,控制不良影响的进一步扩散。

2、运用先进网络技术

运用智能搜索引擎获取信息,运用舆情监测技术进行舆情信息监测,舆情应对顾问服务,运用信息关卡堵截和控制有害信息。概括起来网络舆情关键技术包括各种信息采集技术、特征抽取、数据挖掘、文本分析、自动分类、自动聚类、自动摘要、智能检索等,仅聚类分析方法又有概念语义空间与相似性度、基于支持向量机与无监督聚类相结合的网页分类等。网络舆情分析需要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技术上也需要采用多种分类判别方法,如距离判别法、Bayes判别法、Fisher判别法等。

3、设计预警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包括指标的构成、指标的层次、指标值的评价准则、指标的等级等。基于指标的预警过程包括:决策者或使用者提出信息需求,设定主题和目标,从相关的网络平台收集舆情信息,并对这些舆情信息进行分析、过滤,把相关的信息存储下来,从中提取出网络舆情事件的指标。根据指标值评价准则,按照指标表现出的不同层次综合划分指标等级。影响新疆民族关系的预警指标:根据影响新疆民族关系的因素设计指标。一级指标有:政治指标;经济指标;宗教文化指标;生态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有二级指标;舆情等级指标:根据网络舆情危机的预期影响和发生概率将危机预警分为四个颜色等级,分别是蓝、黄、橙、红四种。根据网络舆情事件的危机影响值和发生概率计算出事件所属网络舆情晴雨表的象限后,确定等级,不同的等级可以采取不同的应急预案或应对策略来处理危机事件。

4、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

建立网络舆情政府工作办公室。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制度。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以正面舆论压倒负面舆论。

5、加强维吾尔文网站建设与管理

提高网站建设者的素质。目前大多数维吾尔文网站是由网络爱好者自己建设的个人网站,一些网站的建设者虽然在网络技术方面有着较强的水平,但是他们的政治素质、对网络信息进行过滤、筛选与证实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网站上的不良信息较多。如广东韶关旭日玩具厂6.26聚众斗殴事件发生后,一些维吾尔文网站大量转载视频资料,导致了7.5事件的发生。政府或相关部门应利用各种渠道定期培训网站建设者,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制定网络规则。不容许破坏民族关系,影响社会稳定的言论出现;实行网络实名制。

6、培养少数民族人才

网络舆情的应对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因此需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信息素质:网络舆情的应对需要专业技术,信息技术属于新技术,这方面的人才非常少;文化素质:既要会母语,又要会汉语;既要熟悉中国文化又要熟悉少数民族文化;政治素质:在舆情发生之前,要有一定的政治敏感度,在舆情发生以后,要善于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第8篇

作者:高鑫 修春亮 魏冶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流空间与场所空间的区别与联系流空间与场所空间并非格格不入,相互对立,在网络社会中,特别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流空间与场所空间是互动与交融的。Castells认为流空间被折入了(folded)场所空间[2]。因此,场所空间与流空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图略)。尤其在信息化高度普及的今天,已经很难将流空间与场所空间完全剥离开来了。此外,流空间与场所空间之间还存在着广泛的相互作用。Halbert和Rutherford指出,流和场所在分析中不能分离:流空间可以形塑场所空间,场所空间也可以形塑流空间。场所可至少通过三种方式影响流:①能够影响流的产生;②通过法律和制度、语言、文化、社会经济或者政治等因素的作用,对外来的流有过滤和选择作用;③可以通过改变流的内容和形式,以便适应某一场所的特殊性[9]。1.3流空间的城市地理学表达流空间概念引起了城市地理学的关注。与社会学不同,城市地理学视野下的流空间概念的核心是信息流引导下的一系列流(flows)以及通过各种流(主要包括信息流、人流、物流、资金流等)的不断运动所形成的空间场域或载体。社会经济文化领域中的支配性活动(dominantactivities)在其中完成运作,并由此构建了不同空间尺度下地域主体间的空间网络结构和外部关系。在城市地理学视野下,流空间的载体功能被泛化和具象化,不仅包括可以瞬间到达的电子信息流,也包括依托先进通讯和网络传输技术以及可以导致“时空压缩(compressionoftimeandspace)”的一系列流,包括航空流、高速铁路流、第三方物流等。因此,将流空间视作网络空间引导下的场所空间新的表现形式,是有道理的[10]。

国内外城市地理学流空间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流空间概念的提出引发了西方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大转向。城市地理学者开始重新审视一直秉承的强调“区域差异”、建立在距离基础之上的空间观。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支撑下,流空间作用范围在逐渐拓展,作用强度在逐渐加强。随着城市依托流空间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交换和金融流动[11],一种全新的、跨行政界限的城市间功能关系———全球城市网络逐渐显现。在流空间背景下,城市与区域的空间结构也由单中心结构(monocentric)转向多中心结构(polycentric)。世界城市(worldcities)、全球城市(globalcities)、世界城市区(globalcity-region)和巨型城市区(mega-cityregion)等一系列概念相继被提出。由此,各种尺度(尤其是全球尺度)下的城市与区域间的网络结构、功能和关系研究成为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视野由原来的更多关注区域和城市与腹地的关系开始转向分析经由全球信息流、人员流、金融流、货物流等所建构的全球城市网络的结构、功能和关系,即全球城市的外部关系(externalrelation)方面。Tayler主张在研究当今世界的城市与区域空间时要用“中心流”理论(centralflowtheory)来补充原有“中心地”理论[12]。Meijers甚至将这种转向视作城市与区域研究范式的转换(paradigmshift)[13]。外部关系的研究首先要解决城市间各种流的测度问题。目前主要通过模型分析、实测流分析和参量替代三种途径来进行研究。其中,研究焦点集中于参量替代的方法。在参量替代方法中,关系数据(relationaldata)的获取显然是城市间外部关系研究的前提,也是长期制约该研究继续深入的“瓶颈”。GaWC研究团队(GlobalizationandWorldCitiesResearchNetwork)致力于全球城市网络的定量划分,他们先后通过法律服务公司网络、航空流网络、高级生产业的网络、高档酒店的分布、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布、全球性媒体的分布等途径尝试构建全球城市体系的网络框架。在GaWC研究成果的基础上,PeterHall领导的POLYNET研究课题聚焦于大都市区的“多中心”(poly)结构和网络(net)议题,其核心是探讨巨型城市区系统中各独立成员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他们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一方面,通过商务旅行、电话、会议和电子邮件等途径来直接测量实际流;另一方面,通过对区域内高端生产业的执行者和高管进行深入访谈的方式获得定性数据。流空间由相互作用的许多网络组成。这些网络的目标和任务构成了不同的流空间。如果社会的文化和政治动力改变了,则流空间也随之被改变[2]。因此,上述“关系取向(re-lationalapproach)”的城市与区域研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片面强调流空间的支配控制功能,忽视场所空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过分依赖于美国城市背景和少数城市特殊性,研究不能体现不同政治背景的影响[14]。针对上述研究的不足,也有学者提出相应的修正方案。Halbert和Rutherford主张超越“关系取向(relationalap-proach)”,代之以“流—场所取向(flow-placeapproach)”,即将城市作为动态的、不稳定的“流—场所”。城市是流与场所交流的场所和产生的结果[9]。国内研究国内学术界对“流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西方流空间相关理论的综述、借用航空流拟合城市与区域关联、对信息空间(尤其是互联网空间)功能与结构以及信息空间与地域空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探讨。在对西方流空间相关理论的综述方面,孙中伟、路紫对“流空间”的基本性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地理学透视[10]。沈丽珍对“流空间”的基本理论体系、“流空间”对传统空间的影响以及对城市空间的解构与重构问题进行了探讨[3]。在运用航空流拟合城市与区域关联方面,金凤君、周一星、于涛方、武文杰等都进行过相关研究[15-18]。研究多采用重力模型、复杂网络分析模型进行分析。在对信息空间(尤其是互联网空间)功能与结构以及信息空间与地理空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探讨方面,HBakis、路紫对西方关于电信对地区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19]。张捷、顾朝林等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空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20]。汪明峰总结了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网络信息空间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成果[21]。刘卫东、王如渊、刘文新、李江分别对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地域结构、区域差异及其在城市地理中的应用做了相关探讨[22-25]。孙中伟探讨了世界互联网信息流的空间分布格局[26]。在信息空间影响下的地域空间结构探讨方面,甄峰等对信息时代影响下的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影响要素和构成要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27]。陈修颖提出了信息社会中城市与区域进行空间组织的新模型,即GUT模型(政府精英网简称G网、城市精英网简称U网、企业精英网简称T网)[28]。针对流空间研究片面化的问题,艾少伟、苗长虹从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theory)出发,建议将场所空间和流空间统一理解为由时间所形成的行动者网络空间(spaceofactor-networks)[29]。小结综上所述,Castells所阐述的“流空间”理论主要是基于全球尺度以及后工业化社会的时空背景。即便是Castells本人在论及中国的城市化时也曾指出,“城市化依赖的是发展模式。为了理解城市化,需要了解任何特定社会中的社会动力和权力关系”[30]。因此,单向度的流空间分析并不能透彻地诠释现实世界中城市与区域空间的功能与网络联系,而必须结合流空间的运行环境即特定场所空间的特殊性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到接近真实世界的认识。国内学术界在与“流空间”相关的国外基本理念引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对于“流空间”在中国这一特殊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运行规律、测度方法的修正等问题却未有涉及。

中西方“流空间”运行环境的差异

“流空间”的概念主要是基于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经济、社会、文化背景提出的。因此,本文从四个方面对中美“流空间”运行环境的差异进行横向比较。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差异美国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服务性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主要组成部分,知识与创新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显著。与此对应,美国的城市化进程也进入了城市化后期,以扩散型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为特征。而相比之下,我国的工业化起步较晚,区域发展不平衡,从总体而言,中国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31],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趋势明显。与此对应,中国基本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以城镇人口持续快速增长为特征。目前,中国正在经历着世界城市化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背景最为复杂的城市化进程,其中还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一系列重大转型。城市与区域规划管理的差异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与管理方面,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HUD)通过控制联邦基金对地方政府施加影响[32]。但其对城市与区域规划发展的控制力往往比较有限。在土地使用管理方面,核心不是规划而是区划(zoning),但由于它与规划系统的分离,导致其对土地管理控制的效果不佳。总之,美国在城市地区内的物质环境发展和变化的管理,即使相比欧洲国家也要薄弱得多[33]。由于其市场经济的充分发育,美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因素。市场条件下形成的城市体系主要源于专业化分工的效率与交易成本之间的博弈[34]。中国的城市与区域规划在国家层面主要是由三个部门来负责管理:发改委、住建部以及国土资源部,并形成了中央和省两个层面调节市场影响的局面[35]。发改委负责统筹协调,并着重将空间维度注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住建部通过制订城乡建设的行业规则,国土部通过控制土地供应调控城市与区域发展。由于公有制经济占据国民经济的主体以及强调宏观调控,行政资源对于其他资源的整合能力比较强,政府对城市与区域的规划与管理主要通过纵向隶属关系来实施。因此,中国的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应是强有力的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因素的共同作用。城市主体关系的差异受联邦与分权制度的影响,美国城市主体在各州法律的约束框架下,具有很大的“自治权”[36]。此外,无论大小,城市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而中国的城市主体行政隶属关系较强,等级层次明显(如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城市主体之间的关系是由行政的上下级关系来界定的。有学者认为从权利角度来看,中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地方政府[37]。强烈的纵向等级联系主导着空间的形成[38]。社会文化差异特定地域的文化与社会背景对“流空间”的运行有重要影响。美国社会中,个人主义、讲求竞争、金钱至上是基本准则。尤其是个人主义,被是为美国社会价值观中最为基本的、重要的价值观[39]。转型期的当今中国社会虽然面临多种文化和价值观的交融局面,但总体而言,“人情社会”、“关系社会”、“面子社会”仍是中国社会运行的主流价值体系和模式,它必将给“流空间”的运行打上中国式的烙印。就城市与区域发展而言,在某些情况下,行政领导的个人社会关系网络会对该地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综上,中西方流空间运行的环境或场所空间的社会文化与经济基础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因此,有必要针对中国社会所处的特定时空背景,全面剖析本地化网络与要素流组成,对流空间的研究进行相关中国化修正。

“流空间”概念的中国化

“流空间”空间分析尺度的修正由于各种功能流分布尺度的差异,国外的“流空间”分析尺度主要集中在宏观城市与区域尺度,甚至是国家尺度、全球尺度。而在我国,从流的横向流动来看,由于行政体系的垂直管理以及GDP为主导的绩效考核体系等原因,行政区经济广泛存在。因此,行政区界限成为阻碍各种流横向运动的巨大体制。流运行的地域性更加明显、等级性更加显著。绝大多数流的运动范围更多的被局限在城市群内部,特别是同一省域内部的城市之间。从流的纵向流动来看,由于行政体系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异常强大,流运动的方向也是大都沿着城市的行政等级序列纵向流动。此外,典型的城乡二元分异也使得流的纵向运动多集中于县级以上的行政单元之间。因此,从宏观来看,中国化流空间的研究尺度不宜过大,应将研究视角聚焦于功能区尺度(如巨型城市区内部、城市群内部特别是同一省域内部的等级城市之间)才能更有效地拟合中国“流空间”的运行状况。从微观来看,大城市(大都市区)内部的流空间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流空间运动主体的修正在西方发达国家,服务型经济及相关信息流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流空间中的运动主体是服务业,而领跑者是高端生产业。我国处于重化工业化阶段,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部分,这一背景使得现代物流业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中间环节:一方面与制造业紧密相关,另一方面又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上。因此,中国背景的流空间研究应重点关注现代物流业的主导和标志性作用,将物流业网络或物流园区空间等级体系作为重点的研究对象。流空间网络构成的修正西方“流空间”的网络主要包含信息基础设施网络、航空联系网络、跨国公司网络、生产业(APS)网络等。而在我国,流空间网络构成需要作如下修正:首先,在我国,政府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非常强大。从产业规划、调整与布局到投资、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的制定,无不体现出行政力量对流空间运行的强力影响,而行政权力和优势与行政等级密切相关。此外,由于政府在区域与城市间差异化的政策设计,使得各种类型“政策洼地”(如民族地区、国家级与省级新区等)成为影响流空间运行的巨大“磁场”,引发各种流的汇聚。因此,某一特定区域与城市的行政优势度与政策优势度评价对分析流空间的地方性扰动是非常重要的。其次,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大都属于国有经济的控制领域。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和重要公司主导着中国经济的命脉,其运作网络是中国化流空间(特别是国有资本流)运动的重要通道。因此,必须对一些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和重要公司的公司网络进行分析。最后,民间资本运行网络的分析。我国民间资本一方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运行;另一方面,血缘、地缘以及业缘关系在民间资本流的运行中也多有反映,比如温州民间资本与广东民间资本。此外,我国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是受到一定限制的。据统计,民间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比重分别为27.5%和28.5%。在房地产和汽车产业中,民间投资逐渐成为推动其发展的主力军。民间网络的运行分析应包含大型民营财团(如温州中瑞财团等)的空间分布、主要投资项目的分布;大型民营企业的空间分布网络分析。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首先,直接作用于某一特定城市与区域的流空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流空间与场所空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所谓“场所化了的流空间”形态,中国城市地理学的流空间研究应该对欧美背景下的相关研究方法进行修正;其次,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基础、社会制度以及转型期复杂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中国化的流空间运行规律更加复杂,因此分析尺度不宜过大,聚焦于各种功能区尺度是比较合适的;最后,物流业、大型国企、大型民营财团与民企对流空间中国化的研究意义重大。物流联系可以是城市与区域关联研究的重要“流数据”,而物流园区的类型、吞吐量则是重要的属性数据。本文仅为城市地理学的流空间视角及其中国化研究的初步探索。由于转型期当下的复杂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加之我国各地区发展水平各异,甚至社会文化背景也有所差别,未来流空间中国化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第9篇

关键词: 金融风险;预警;模糊聚类;神经网络

一、引言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表明,构建金融体系风险预警机制是必要且可行的。相对于整体金融风险而言,区域性金融风险具有更强的外部传导性和可控性,且一般早于整体金融风险爆发,在某种程度上可被视为整体金融风险的预警信号,因此,作为金融监管的有效补充,研究区域性金融风险早期预警体系并进行预警分析将对金融风险管控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学者对于早期风险预警体系的研究较为系统和成熟,且已有一些金融监管部门建立了早期预警模型,如美联储的SEER评级模型、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SCOR模型、法国银行业委员会的预期损失模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宏观审慎评估模型等。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学者在早期金融风险预警和管理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由于预警指标选择、风险状态划分及临界值选择等均不尽相同,因此建立的预警模型也有所差异。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对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既有研究成果,综合运用模糊聚类分析、BP神经网络建模等计量分析方法,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以期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评估和防范提供客观性依据。

二、总体分析框架及模型构建

本文构建的区域金融风险早期预警体系由三部分组成:首先结合安徽区域特点,构建包括经济因素、财政因素、金融因素、房地产发展、企业经营状况等的区域性金融风险指标体系;其次利用模糊聚类分析对研究样本进行分类,确定BP神经网络预警模型的分割点,为区域性金融风险水平的划分提供一种新思路;最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来预测未来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一)区域性金融风险指标体系

区域性金融风险指标选择既要考虑金融风险因素的普遍性,更要体现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特点。指标选取原则:一是全面性,所选指标尽可能全面反映区域金融风险;二是可得性,所选数据要容易获得,且期间口径未作调整;三是匹配性,数据收集成本与模型预测的经济实用性相匹配。

(二)风险评估的模糊聚类分析

在分析一个时间序列的区域金融风险时,我们可以把指标相似程度高的样本聚集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以达到简化的效果。传统的聚类分析是一种“硬划分”,即把每个待识别的对象严格划分到某类中,具有“非此即彼”的性质,这种分类的类别界限也是分明的。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风险类别可能并没有严格的界定,其类属性方面存在中介性,适合进行“软划分”。模糊集理论为这种划分提供了强有力且有效的分析工具,采用相应的模糊聚类模型,可以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模糊聚类”概念最早由Ruspini提出,之后人们利用这一概念提出了多种模糊聚类算法。本文运用神经网络来进行模糊聚类,其优势在于神经网络的并行处理结构。

(三)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早期预警体系

人工神经网络ANN)是一种在生物神经网络启示下建立的数据处理模型,其具有强大的模式识别和数据拟合能力,最为可贵的是神经网络还有自学习和自适应性。自适应性是指一个系统能够改变自身的性能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相当于给神经网络输入新的训练样本,网络能够自动调整结构参数,改变映射关系,从而对特定的输入产生相应的期望输出。人工神经网络包括很多种,不同类型的神经网络适用于解决不同的问题,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就是BP神经网络,它是一种多层前向神经网络,其权值调整采用反向传播学习算法。而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则使用了与前向神经网络完全不同的思路,采取竞争学习的思想,网络的输出神经元之间相互竞争,同一时刻只有一个输出神经元获胜,因此自组织神经网络主要用于解决分类、聚类问题。鉴于此,本文在进行区域金融风险评估时,运用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出各样本的风险类别;而在构建区域风险早期预警体系时,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分析和预测。

三、区域性金融风险早期预警的实证分析

(一)区域性金融风险监测指标的选取与标准化

金融风险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概念,单纯选用个别指标不足以反映其真实水平。因此,根据客观性、完备性、科学性、实用性、重要性原则,同时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本文选取了经济、财政、金融、房地产、企业经营等方面的17个金融风险评价指标,样本区间为2009年至2014年一季度的安徽省季度数据,并根据指标与金融风险的正负相关性对其进行标准化。

第10篇

关键词 网络传播 地区形象 蓝海长尾 网络推介 网络媒体联盟

一、引言

我们对地区形象的关注更多来源于对国家形象的地区化解读。美国政治学家布丁(Boulding,K,E,)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它是一系列信息输入和输出产生的结果,是一个结构十分明确的信息资本。在国家形象基础上衍生出的地区形象是指一个地区的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对该地区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前冲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总体的综合评价,是地区生态环境、经济活力、文化底蕴、精神品格、价值向导等综合功能的结构性呈现。简而言之,公众对一个地区的评价,就是地区的形象,而地区内公民意识的凝聚,就是这一形象的内涵。

目前,网络及其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已经超越技术层次,深人到常态的社会交往和文化交流层次,网络受众的几何级增长式的影响力日益得到社会重视和认可。近年来各地区形象均在逐步改善,部分地区积极应对网络新闻事件甚至有效利用网络新媒介进行地区推介从而改善地区形象。

为便于详尽分析,文中以河南形象为例进行叙述。同时,为研究之需,在地区形象改善的策略中作如下假定:地区形象改善的所涉及的主体是地区所有公民及机构。地区形象改善的所涉及的客体是地区所有相关的重大事件、地域结构、文化附属品与衍生品。地区形象改善的总体策略是通过主体本身及主体对客体的一系列规定性的行为,达到区域所属公民及机构的元认知及自我认知趋向性变化,以及区域所属外公民及机构对区域所属公民及机构之行为方式及行为趋向的倾向性评价的趋向性(该区域公民及机构所期许)迁移,并能形成持久变化。本文从地区蓝海受众长尾激发、地区优势文化晶牌网络推介、地区形象网络机构的构建、跨地区网络媒体联动机制建立等四个方面来进行具体探讨改善策略。

二、地区蓝海受众长尾激发

蓝海战略和长尾理论是网络时代经济形态与企业战略运作的主要指导思想,是对传统商业经营思想和管理思想的革新与突破。蓝海战略(Blue Ocean Strategy)最早是由w,钱·金(w,Chan Kim)和勒妮·莫博涅(Renee Mauborgne)于2005年2月在二人合著的《蓝海战略》一书中提出,其认为:聚焦于红海(20%受众/80%收益)等于接受了商战的限制性因素,却否认了企业开创新市场的可能,运用蓝海战略,视线将超越竞争对手移向买方需求,跨越现有竞争边界,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素筛选并重新排序,从给定结构下的定位选择向改变市场结构本身转变。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由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en)2004年lO月首次提出,其用来描述诸如亚马逊和Netflix之类网站的商业和经济模式。长尾理论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80%受众/20%收益),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比,甚至更大。“长尾”实际上是统计学中幂律(PowerLaws)和帕累托分布(Pareto)特征的一个口语化表达。是对传统的“二八定律”的彻底叛逆。

蓝海战略和长尾理论启发我们在运用网络大众传播的形式进行地区形象改善的策略中除关注在网络空间发生重大作用的分子——意见领袖或网络新闻发言人——之外,尤其要关注网络空间发挥基础作用的分母——数以亿计的最为普通的网民。网络空间意见领袖相当于长尾理论的中“20%”所属,成为事件网络空间的“红海”,普通网民相当于“80%”所属。构建成事件网络空间的“蓝海”。众多地区新闻事件的网络关注与舆情升级,均离不开网络空间“蓝海”的推波助澜。最终事件的平息,更离不开“蓝海”受众的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网络的与现实的人际传播。

因此。在发生涉及地区的重大负面新闻事件后,需要地方政府关注网络空间普通网民对事件的知情诉求,实时跟进。疏导民情,知晓民意,消弭疑问,避免升级。在正面新闻事件中,可以恰当的引导普通网民进行现实体验的网络表述。引起普遍的情感共鸣,最终能够实现在现实中普通网民对该地区良好形象的口碑相传,达到网络与现实改善地区形象的事半功倍之效果。

三、地区优势文化品牌网络推介

由于历史变迁所形成的地域文化是可能造成地区形象不佳的原因之一,但对地区所承载和保留的传统地域文化进行适当的时代化改造和形式表达演化,最终能成为地区文化名片,也将是改善地区形象的主要途径。

河南省具有异常丰富的文化资源,种类繁多,且分布广泛。全省地下文物、馆藏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均居全国前列,现有世界文化遗产两处——洛阳龙门石窟和安阳殷墟;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8座,历史文化名镇(村)2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198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6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91处。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河南有17项,全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十分厚重,有以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史前文化;以夏商周文化、汉魏文化、唐宋文化为代表的中原历史文化;以老子、庄子、张衡、许慎、张仲景、吴道子、杜甫、韩愈、朱载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确山竹沟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红旗渠为代表的当代创业文化等。还有以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汴绣、钧瓷、汝瓷、唐三彩、南阳玉雕、朱仙镇木版年画、汤阴剪纸、浚县泥塑、淮阳泥泥狗为代表的民间工艺;以少林武术、宝丰民间演艺、濮阳和周口杂技、豫西社火、豫南民闻歌舞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河南还是全国戏曲大省,豫剧享誉海内外,曲剧、越调、坠子、宛梆等20多个地方剧种。魅力无穷。

这些文化资源中的大部分在现实推广中由于地方经济实力制约没有重大突破。在没有引进巨额资金进行文化改造和包装推介的情况,可以低成本对欣赏类传统文化进行网络推介,进行数字化改造,借助网络大众传播的巨大影响力,传播地方文化特色,达到宣传地方,改善形象的目的;对可体验的传统文化,借助网络游戏实体化的构想,以体验式旅游的形态进行。例如分别对红色旅游、宋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进行体验式文化情境设计开发,对全国乃至全球开展网络 体验式旅游,使区域外受众不再仅仅停留在看遗迹赏文物的视觉层次刺激上,而是能够达到身临历史情境,亲历历史风云变迁的触觉层次。唯有如此才能在全国激烈的文化旅游竞争中独具亮点,才能切实宣传本区域的历史文化,才能形成区域外受众对本区域强烈的文化印象,达到以文化推介改善形象的目的。

四、地区形象网络机构的构建

通过营造面向地区的强影响力网络媒体,地区可以在面临重大负面新闻网络大众传播时能够及时组织网络媒体力量进行危机的网络公关,达到化危为机的形象改善之效果。那么,在常态的时期,地区依然要重视借助网络进行的地区形象的构建。首先。应当在当前大型企业形象管理的成熟理论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企业识别系统)的启迪下建立RIS(region Identity System,地区形象系统),具体构建本地区体系化的VIS(Visual Identity System,视觉识别系统),对本地区在所有媒体上呈现的需表征自身的时候予以RIS替代,如代表地区的标志性符号(1ogo)、标志语、标志色、标志图形等。其次,要在传播的力度、范围上进行扩大,在地区内外,在网站、报纸、杂志、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上均应推而广之。再次,要构建承载RIS的地区形象网络机构,使其形成多层次化的体系,形成多渠道的途径。从媒介角度来看,渠道包括自有、自建和扩展等几类。其中,“自有”就是政府自己的网络媒体,典型的如政府网站。目前,政府网站已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比如青岛、杭州、成都等地区中心城市均设有自己的地区中心城市博客和播客。“自建”是地区中心城市自己新建的形象网站,这在国外较为常见。比如,多伦多、亚特兰大、爱丁堡等地区中心城市都有专门的品牌网站,并且与政府的官方网站彼此互动。对地区形象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扩展”则是指网站的合作,特别是指在线的地区中心城市品牌推广活动。目前,很多企业的宣传活动都通过网络进行,这样的宣传推广投资较少,效果却很可观,但将网络媒体作为地区形象推广平台的国内各地区少之又少。从网络技术角度看。现在通过网络可以实现电子邮件营销、搜索优先设计、地区中心城市博客/SNS、RSS信息聚合开发、内容整合与发布、广告创意、即时通讯营销等诸多手段进行城市宣传。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将web2或web3下的新式媒体形态真正用于地区形象宣传的并不多。

对作为地区形象改善主体的地区行政部门来说,以上网络推介形式应该得到重视与具体应用。在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地区推介与营销中,除了技术因素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战略设计,即如何将地区政府网站与地区中心城市宣传进行战略结合,达到营销诸要素综合作用的集合,这将对地区形象宣传起到重要作用。

五、跨地区网络媒体联盟机制

为弥补本地区网络媒体影响力与辐射力局限性的问题,可以建立起跨地区网络媒体联盟机制来着力解决此问题。建立同等行政级别的网络媒体联盟、与国内重要商业性网络门户网站和大型网络社区联盟、与中央网络媒体机构建立合作机制,以上三种途径是跨地区网络媒体联盟机制具体而有效实施。

建立同等行政级别的网络媒体联盟是各地区行政部门的内在需求,也是面对重大群体事件突发网络应对主要形式之一。在重大群体事件发生后,联盟内网络媒体联合行动。通力合作,能够有效地遏制事件不良推测与谣言等负面信息在网络的肆虐,维护地区网络表达空间的相对稳定。由于行政区域无法限制“蓝海”网民对区域外网络媒体的访问,仅同等行政级别网络媒体联盟是极其微弱的,更需要与国内重要商业性网络门户网站和大型网络社区联盟。重要门户网站和大型网络社区是网民主要集散地,是重大群体事件网络表达的最为主要的空间。与其联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舆情监测实时通报的支持与非常时期的内容技术管制的支持;同时,门户网站和大型网络社区的地区频道,起到了对地方的文化、旅游、经济、社会、教育等更层次的推介,也有利于地区形象的改善。

除重要门户网站和大型网络社区,在我国具有重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中央网络媒体亦是重要合作机构。河北、辽宁、内蒙古、安徽、江苏等地宜传部门的负责人在谈到地方网站尤其是地方政府网络平台与中央级网站的合作时纷纷表示,通过与更上层网络媒体的合作,拓宽了各城市形象宣传的渠道。沈阳市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许建民对人民网支持沈阳形象改善的总结是这样的:“5年前的沈阳市是全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一,而08年沈阳市的空气优良天数已经超过了330天。城市形象的改变,除了地方政府卓有成效的工作外,也离不开人民网等中央级网络媒体的支持。”。

“政府网站应该是一名优秀的‘联络员’,能够经常邀请相关领导到网站与网民互动交流。”这是不少网民在留言中对政府网站的诉求。正是基于网民这样的需求,人民网设立的《地方领导访谈》等栏目,邀请几百位各地方领导,就一些热点话题和网友进行沟通交流,两会期间,人民网地方协作部邀请多位地方领导做客人民网,在展示各地形象的同时,也展现了各地领导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思路,可谓一举多得。人民网的品牌栏目《地方领导留言板》共为包括64位书记、省长和800多位地市领导在内的近3000位地方领导开设了专门的留言板。留言板推出后,已有17位各省的书记、省长公开回复了网友留言,其他省市的书记、省长尽管没有公开回复,但也在时刻关注着网友的留言。对网友留言公开回复的地市级领导也有几十位,通过《地方领导留言板》解决的网友问题达到600多个,既为各地地方领导提供了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也为普通百姓提供了与各地领导平等交流的沟通平台,深受网民欢迎。

人民网和各地合作建设专题网站的实践证明:这一举措对各地形象宣传的作用也十分显见。比如,“新疆伊宁”、“镇江视窗”、“今日江阴”、“今日东莞”、“中国桓台”等专题网页都集中展示在人民网首页的地方板块和重要位置。据统计,“镇江视窗”上线后,互联网上特别是搜索引擎里关于镇江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宣传带动作用明显。在为各地方建立频道或专题的同时,利用中央级网站在网络界时影响力组织“地方行”也是十分可行的。“在人民网的尝试中,曾邀请百余家地方媒体和30余家网络媒体赴地方考察。之后,对被考察地景区进行手机号进入检测,发现通过‘地方行’活动的宣传,该地方景区客流量增长了8倍,城市营销效果完全超出了当地的预期。”

第11篇

网络规划内容探讨

WCDMA网络规划主要包括覆盖规划、容量规划、业务质量规划以及与之相关的无线网络资源的规划。WCDMA系统覆盖能力与系统容量、负载状况相关。系统负载的增加会导致覆盖范围的缩小,这就是WCDMA的“软”特性。同时由于WCDMA系统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包括话音业务在内的多种不同速率、不同QoS质量要求的业务,因此业务质量要求也与网络的覆盖和容量有密切关系。在同一小区内,不同的覆盖范围可以提供不同质量要求的业务。

WCDMA网络规划的目标是根据规划的无线网络特性以及网络规划的需求,通过对相应的工程参数和无线资源管理参数规划设计,使得在满足一定信号覆盖、系统容量和业务质量要求的前提下,综合建网成本最低,并能保证网络具有良好的可升级能力。因此,WCDMA无线网络规划一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规划

WCDMA是一个自干扰系统,WCDMA无线网络规划的核心就是对系统干扰的控制。如果仍采用传统的GSM无线网络规划的分阶段规划和分阶段实施的原则,就会产生新加站对原有系统的强烈干扰,这一点在国内外的CDMA网络建设中已得到了证实。因此WCDMA网络规划一般采用全网总体规划,分阶段实施的原则,也就是通过合理的话务预测来得到未来几年WCDMA网络的用户数量和话务量,并据此对WCDMA无线网络进行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根据预测的用户数量和话务量,在规划的基础上分阶段进行网络建设,这样将大大减少后期维护和优化成本,系统也将具有很好的可升级能力。

基于全网总体规划,分阶段实施的原则,需要对未来一段时间的用户数量和业务发展进行准确的预测,预测过高将会导致建设成本的增加,而预测过低将无法满足实际业务的发展需要。由于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以及新技术的出现都可能对预测的准确性产生较多影响。因此,为了既能保证一定的预测前瞻性,又能适应各方面条件的变化,一般将预测时间设定为3~5年为宜。

(2)覆盖、容量规划

根据不同的自身发展战略、3G发展定位、可分配资源等情况,对WCDMA覆盖将有不

同的原则。一般包括:“孤岛型”覆盖,先满足热点地区需求,再逐步扩张3G覆盖与容量;“撒网型”覆盖,3G建设采取广覆盖、小容量形式,再逐步进行容量扩充;“全面型”覆盖,广覆盖,大容量,全面铺开,迅速实现3G规模化商用。

根据各种因素的博弈,WCDMA网络覆盖一般应该考虑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等条件,在经济发达、市场需求较高的地区实现连续覆盖,在欠发达地区进行重点城市和区域的覆盖,即采取“撒网型”的覆盖方式。同时,随着WCDMA网络的发展,网络规划应实现在发达省市绝大部分乡镇的覆盖,在中等发达地区大部分乡镇的覆盖,在欠发达地区可实现少部分乡镇的覆盖,并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覆盖。容量规划应该根据覆盖区域的业务流量密度、可以利用的频谱以及对用户增长的预测等因素综合考虑。WCDMA具有“大覆盖,小容量”特点,因此容量规划与覆盖规划是相关联的。WCDMA无线网络覆盖规划一般是在一定的负载条件下进行规划,对于不同的建网阶段、不同的区域分别按照上行链路35%~75%的负载进行规划。

(3)室内规划

WCDMA网络由于其工作在2GHz的频段,因此其无线传播特性较之于GSM网络要差,并且由于WCDMA技术的自干扰特性等,传统的依靠室外来对室内进行覆盖的方式不再适用;同时,由于3G业务更多的是支持各种高速数据业务,而数据业务一般发生的区域是在室内,因此,WCDMA网络在规划初期就需要考虑较为完善的室内覆盖。国外3G网络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室内分布系统规划主要考虑室内外频率策略、切换策略、分区策略等方面。

(4)业务规划

在前面已经提到WCDMA网络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包括话音在内的多种不同速率、不同QoS质量要求的业务,因此,无线网络规划阶段须考虑未来WCDMA网络所要提供的业务类型、话务密度等因素。一般认为,WCDMA网络将是一个承载基本话音和多种不同速率业务的混和网络,即除了要提供与2G网络相同的基本话音业务之外,还要提供区别于2G网络的差异化业务,这包括CS64kbps可视电话业务,PS64/128/384kbps数据业务等。其中,CS64kbps可视电话业务是WCDMA系统区别于2G业务,也是区别于其他3G系统的特色业务,同时一般也被认为是未来3G中的较具有竞争力的业务,因此,WCDMA网络一般是以CS64kbps可视电话业务连续覆盖为原则,同时由于分组域数据业务的上行一般为PS64kbps,在此条件下也能较好的保证各种不同速率分组业务的进行。在数据业务热点地区,规划初期可以考虑PS128kbps或者PS384kbps连续覆盖,这样既能保证WCDMA系统有足够的容量,又能保证为用户提供各种不同QoS的业务。

另一方面,随着WCDMA技术的发展,HSDPA技术也逐渐成熟,各个WCDMA系统设备和终端厂商将能陆续提供商用HSDPA系统和终端设备。因此,在进行业务规划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可以承载更高数据速率业务的HSDPA规划。

(5)2G/3G协同规划

2G网络是运营商所具有的宝贵资源,这不仅包括2G系统的基站站址、室内分布系统、机房、天馈等设施和场所,也包括经由2G网络所获得的关于用户的话务密度、用户分布等重要数据。因此在进行WCDMA无线网络规划时,应该充分、合理利用2G网络的各种资源。

WCDMA无线网络规划流程介绍

WCDMA无线网络规划一般包括无线网络设计需求的确定、传播模型校正、初始无线网络设计、详细无线网络设计以及初始网络调整等几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工作重点。下面分别予以介绍与分析。

(1)无线网络设计需求的确定

无线网络设计的初期,需要根据具体服务区对覆盖的要求、容量的要求以及服务的种类及质量要求并参考服务区的话务密度等情况来确定网络设计的需求。

这一阶段需要考虑进行规划区域的类型,如密集城区、普通城区、郊区、室内、公路/干道等以及各种区域所占的比例情况。覆盖要求一般是以服务区域覆盖率为指标。WCDMA网络中网络负荷与规划的容量有很大关系,一般根据覆盖区域的不同和对容量的不同要求设定不同的网络负荷。同时,业务模型与用户使用无线网络中不同业务的行为有密切关系,并且不同区域用户的业务模型一般是不同的。业务模型与网络提供的业务、不同业务的业务强度、不同服务区域类型以及用户高中低端的分布等密切相关。

第12篇

关键词:智能小区 入侵检测 模糊神经网络 人脸识别

前言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安全性,便捷性和舒适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智能小区应运而生。另一方面,由于这几年带流动人口的增加带来了来很多安全隐患,因此,智能小区入侵检测系统是智能小区不可缺少的系统设备。

基于传感器网络和模糊神经网络的智能小区无线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安全防御体系,可应用于各居民住宅,办公室等地。目前在小区监视范围内都把摄相机加入了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摄相机直接发送信息到中央控制器,在监控室工作的工作人员,通过接收到的录像信息就可以做出判断。因此,这种系统智能性不高。如果没有发现入侵行动,社区的安全将难以保证。此外,如果已经发生入侵行动,工作人员也很难从大量的存储图像中找到入侵者。

模糊神经网络结合了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同时具有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的优势,集学习,联想,识别,自适应和模糊信息处理于一体。因此,整个系统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被加强了。模糊神经网络被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领域。人脸辨识是一类模式识别的问题,考虑到模糊神经网络具有特殊的优势和传统小区入侵检测系统所具有缺陷,本文所研究的系统将解决这些问题。模糊神经网络是用来识别和分析传感器从系统中所收集的人脸图像信息,当有人入侵时,将分析结果发送给工作人员,同时将图像自动地存储在一个特殊的内存区域。通过此方法,该系统可以协助工作人员监控小区,并立即从特殊内存区域找出入侵的图像。总之,这种方法提高了系统安全防御能力。

1小区入侵检测系统:

小区入侵检测系统由数据采集节点,无线局域网和中央控制器组成的。系统节点采用由传感器扩大ARM平台。传感器单元包括摄像头,麦克风,人体红外线传感器,火焰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声光报警器等。无线局域网采用无线网状网络,控制中心采用计算机工作站,分散的节点收集信号,并建立了多点网络的。因此,整个系统具有低功耗优势,便捷的软件和硬件扩展功能,网络通信和方便安装的安全防御设施。

当入侵检测系统工作时,数据采集节点收集环境信息,红外传感器开始检测人是否已闯进来。系统可靠性将得到改善,当然,由动物引起的误报是可以避免的。当有异常现象,系统启动相机和模糊神经网络算法是用来识别人脸,而这些检测和识别结果发送到控制中心,然后在控制中心,面部识别结果和异常信息被保存在特殊记忆的。到了晚上,光敏传感器信号和红外传感器信号同时被接收,系统打开的摄像机相机被发光二极管围绕,既可以节省电能,并在同一时间确保相机仍在黑暗中有效捕捉图像。

当信息通过网络传输时,信号发送到无线网状网络传输与协议的网络控制中心。当信息获取,控制中心将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根据不同报警信息报警。如果有入侵信号,入侵进程,迎接功能将被储存在一个特定的内存。没有入侵信号,然后显示图像,并储存在记忆体中的。即使没有及时指出入侵,工人也可以寻找特定存储区域,找出入侵者。

2应用

通过参数和面部特征,并结合专家经验相关分析,选择几种特征参数的模糊神经网络的输入神经元,这些参数是左眼宽度,右眼宽度,水平距离中心之间的口,左侧面,两者之间的嘴和鼻子,眼睛之间的距离和鼻子中间的垂直中心的垂直距离。

直到样品的正常化,可以选择不同的训练样本数和不同的测试样本数和每一次输入到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和BP网络的学习训练样本,然后使用测试样本测试结果。人脸识别方法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能获得更高的分类和识别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