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时间:2022-11-06 03:14:31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第1篇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2-0137-02

一、引 言

2012年,为了适应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新媒体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在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截至目前,已有134所高校通过教育部审批开始培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人才,其中绝大多数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

虽然此前已有网络新闻、网络传播等专业方向及试点专业新媒体与信息网络的多年探索作为基础,然而地方本科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依旧处于摸索阶段,现有课程体系仍存在较多问题。例如,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与传统新闻传播学专业没有实质区分;有些课程虽名属新媒体,在教学内容、思维上实则没有突破传统新闻传播学的范畴,导致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名不副实;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将新闻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学科课程杂糅在一起,缺少关联和融合。

课程体系是“一组相互关联的课程所组成的整体”[1],课程以相应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为指导和导向,按照一定比例和逻辑组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系统。同时,课程体系的制订还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学科现状趋势、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实际情况等因素,与外部环境形成良性互动,以适应外部环境。

二、地方本科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的制订依据

1.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地方本科高校课程体系制订需考虑所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的制订须对社会需求进行充分调研,了解新媒体岗位的设置以及社会对新媒体人才在素养、能力方面的要求。另外,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媒介之间快速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界限正在被打破,朝着融合的方向发展。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要顺应这一媒介生态的变化,“相应的课程体系应该从原来的‘媒介条块分割’模式下转型,实现新媒体技术与内容的实质性融合”[2],打破媒介融合与专业分割的困局,形成了融合性课程体系。

地方本科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要面向地方,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建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例如,在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和新疆维稳背景下,新疆网络与新媒体岗位人才招聘更强调人才的政治素养,新疆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要求从业人员要“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人民网新疆分公司要求“中共党员优先,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无历史政治问题和违法违纪行为”。另外,新疆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处于“一带”的核心区。网络与新媒体是新疆进行对外传播,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各国家进行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培养具有跨文化传播能力的人才是新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机遇也是挑战。

2.学科现状趋势

“‘专业’就其实质而言仅仅是一组课程,课程组合代表着一组特定的知识”,“专业是否应当划分开,主要应考察专业之间知识的构成是否重复很多。[3]”

地方本科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多是在原有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基础上,依托原有办学经验、师资力量、设备设施等建立的。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面向传统媒体培养人才的新闻学、传播学等专业也在进行改革,在课程体系中融入新媒体的理念、知识和技能,以回应媒介生态的变革。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须与原有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尤其是新闻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区分开,减少专业之间的知识重复,体现专业差别。即使同样的课程,在课程内容模块设置和理念上也应体现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特点。

另外,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是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只有在不同学科间借鉴、融合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形成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因此,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须探索适应交叉学科特征的新型复合课程体系,避免将网络与新媒体狭隘地理解为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平行的又一新媒体,从而陷入褊狭的单纯媒体观的专业建设视野。

3.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地方本科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培养目标需要有课程体系来具体实现,课程体系是落实培养目标的第一步,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依据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上基本达成一致,即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网络与新媒体人才。要落实这个培养目标,必须构建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否则,培养目标也只能是一个空泛的口号。

地方本科高校应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在宽厚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开放、多元的培养通道,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科交叉融合,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并重,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度,激发学生创新潜质,使学生具备较高的互联网创新应用能力。

再次,复合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不能只停留在将多学科的知识杂糅在一起,“一锅端”地呈现给学生,而是要注重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融通以及融通之后产生的新思维与方法的生长点,更要关注能力与素质的复合。

在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学科发展趋势、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地方本科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的制订还需以高校自身定位、校情为前提,充分考虑高校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办学条件。

三、地方本科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明确课程体系目标

课程体系中的课程以及课程之间的排列组合、比例关系等的安排都要有一致的目标指向。因此,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就是:课程体系的目标是什么?

课程体系目标包括:课程体系总目标、课程结构目标和具体的课程目标。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实现,因此,课程体系总目标就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总目标一旦确定,就要将之贯穿于课程结构目标和课程目标之中,课程结构目标和课程目标是总目标的逐层细化。

虽然目前地方本科高校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上基本达成一致,即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然而却缺乏具体的培养标准和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空泛,使得课程体系建设缺乏具体的方向。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应根据所面向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自身条件等明确、细化培养目标,使课程体系建设有章可循。

课程结构目标即组成课程体系各部分的目标,例如理论课程目标、实践课程目标,基础课程目标、核心课程目标,专业必修课程目标、专业选修课程目标等应明确分工,并且均指向课程体系总目标。培养目标中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在课程目标上,地方本科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目标应更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体现。

2.优化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的主体部分,课程体系建设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内容的设置。地方本科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要以新媒体岗位能力为基础,以不同的知识群或课程模块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各模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交叉循环,从而达到人才培养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组成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各学科内容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配合和组织,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比例设置应体现出课程设置的理念和价值取向,主次分明,相互协调与平衡。加强通识教育,加大选修课程比例,拓宽人才培养口径;加大实践课程比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方法类课程设置,从“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注重隐性课程设置,作为对显性课程的有力补充,形成激发学生创新的良好育人环境。同时,课程结构内部各部分尤其是先修课程和后修课程之间应相互衔接、关联,符合一定的规则性和有序性,符合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符合学生的心理逻辑。

3.完善课程实施与评价

课程实施就是课程的执行过程,实施的主体为教师和学生,其目标是实现课程预期的效果。地方本科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师资多来自现有专业系院,或从高校引进专业人才。新媒体作为一个新兴领域,从分散的实践转化为知识、理论需要一个过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师在理论、知识和实践上普遍先天不足。从现有专业抽调的师资在课程上有可能仍沿用原有的思维、理念,而从高校引进的博士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和知识,但缺乏网络与新媒体的相关技能,难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理想的途径是与业界联合,实现与业界的对接,从业界引进人才,现有教师也可去业界进行挂职锻炼、进修学习,掌握前沿动态,提升新媒体技能。

同时,完善教学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与教学实施的积极性,探索适应前沿型、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师生共同协商完成教学实施过程。

最后,完善课程评价制度和标准,对课程目标的完成、教学效果等做出判断和评价,并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诊断,并将其作为完善课程建设的途径和优化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巩建闽,萧蓓蕾.基于系统的课程体系概念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6):102.

第2篇

[关键词]网络媒介事件传播特性新闻编辑编辑能力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网络论坛、社区、博客、微博等公共空间对专业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的互动性、开放性使得网民拥有了快捷、公开、平等和自由的新闻话语权,他们可以快速传播新闻、参与话题的讨论。在一个能够自由对话、公开交往和自由表达意见的“网络公共空间”[1],参与新闻传播与话题讨论的受众,具有受传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身份。许多社会热点事件都是通过这些网络公共空间再进入公众和专业媒体的视野。尤其是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专业媒体或多或少受到网络舆论空间的影响。在新闻的发现、捕捉、跟踪报道等方面,专业媒体的新闻反映往往步网络媒体的后尘。面对网络公共空间对新闻传播权的抢夺,专业新闻媒体应该如何应对?新闻编辑该如何转变思维,把握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特征,提高新闻传播的选题策划能力,提高专业媒体的新闻传播效果,增强主流媒体的新闻话语权?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特性,对提升新闻编辑的能力提出一些初浅的建议。

一、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特征

网络媒介事件是指因网络媒体传播而使事件影响力迅速扩大,网民积极参与事件报道、评论,并与传统专业媒体进行互动甚至组织网下行动,引发热烈讨论后,形成社会热点与现象的事件,它具有极大的聚合能力和社会效果。一般媒介事件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媒体界。当时电影院纷纷开办,人们发现报刊、广播、电视以及新闻电影等对同一新闻的报道有着很强的聚合效应,这种聚合效应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在提高媒体的发行量、收视率等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2]。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出现,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网络专业媒体与网络新媒体之间的互动逐渐增强,网络媒介事件时有出现,参与网络媒介事件的新闻披露、追踪报道,反映公众评论、媒体评说的媒体有天涯社区、凯迪论坛、强国论坛、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等公共舆论的社区空间,也有新浪、网易、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络专业媒体的新闻频道,还有众多的广播、电视新闻频道以及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热点事件的传播交融着专业媒体与非专业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

笔者曾以“新浪新闻频道”和“新浪博客”为例,对几个典型的网络媒介事件的文本内容和议程变化进行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网络媒介事件传播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周期性和阶段性

网络媒介事件往往是爆发式的,聚集了网络媒体、新媒体、专业媒体的互动效能,在短时间内爆发,形成社会热点现象;但是往往来得快去得快,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网络媒介事件根据事件本身的客观特性、事件发生的密度和前后的间隔时间,其传播周期有数天、数周到数月不等。此外,事件传播还具有阶段性。在传播周期内大致可以分为初始爆发期、顶峰期和衰退延续期三个阶段。初始爆发期是指事件发生后,关注文章发表数量激增。初始爆发期时间短,几小时、几天不等,一般在一周内。爆发期之后就进入顶峰期,顶峰期往往由专业媒体介入,对该事件进行深度报告、评论等,使得事件的关注度达到顶峰。顶峰期也很短,一般只有数天时间。顶峰期后,一般就进入了衰退延续期。该时期主要的特点是网络媒体关注的文章数量减少,且出现先急速锐减再缓慢递减两个阶段。此阶段一般是一些事件回顾、综合评论等回溯综述和观点汇集类文章。例外的是,因为部分媒介事件的议题具有两可性,受众有支持和反对不同的态度,评价有正反两面的不同舆论;或者前面的事件又牵连附带出后面的事件,这样的媒介事件就会呈现出多个顶峰期。

2.钟型与S型两种基本周期模式

我们选择了2010-2011年度前20名的网络媒介事件[3],以博客和网站新闻频道为例进行统计,绘制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周期图,呈现出两种基本类型。(见图1和图2)

可以看出,网络媒介事件具有钟型和S型两种最基本的传播周期模式。正好符合法国学者丹尼尔・戴扬(D.Dayan)和美国学者伊莱休・卡茨(E.Katz)提出的媒介事件的两大基本类型特点的理论[4]。这两位著名学者早在1992年就提出媒介事件可以分成两类:即重大新闻事件和重大仪式事件,认为两者的区别是,“重大新闻事件具有偶然性、突发性;重大仪式事件则崇尚秩序及其恢复”。当时丹尼尔等是基于电视媒介对媒介事件传播进行的研究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实际上网络媒介事件的类型与特点则更加丰富。不管是钟型传播模式还是S型传播模式,都具有相同的特点,即具有爆发性、短时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以下差异:

(1)议题类型与价值取向的差别。钟型周期图的媒介事件往往在议题类型上具有社会公认性和一致性。公众对此类事件的伦理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比较一致。例如“李刚校园撞人事件”、“郭美美门炫富事件”、“瘦肉精事件”、“乔布斯去世事件”等;或者是重大的社会活动和仪式,例如“上海世博会”、“深圳大运会”、“神舟八号发射升空”等,公众对此类事件的价值取向也是一致的。S型周期的媒介事件,在议题类型上具有多元的社会价值取向,有赞成也有反对,有同情也有谴责。例如“唐骏学历门事件”、“宜黄强拆自焚案事件”等。或者是因为前面的媒介事件而牵连出其他相关的事件,如“郭美美红十字会事件”、“故宫失窃+文物安全事件”等。

(2)议题出现时间与高峰数的差异。钟型周期媒介事件议题大都出现在爆发期,一般只有一个高峰,议题比较集中。而S型周期媒介事件议题往往不是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出现,而是前后或连续出现,会产生两个或者多个高峰,所以呈现S型的周期变化。

(3)民众等参与的差异。相比较而言,钟形周期事件的民众参与议题设置的门槛低,事件发生后,民众可以在短时间内挖掘出各种与之相关的信息进行互动围观,产生聚合效应,如因某名人言论而引起的网络媒介事件,多表现出钟形传播模式。S型传播事件一般由专业编辑和媒体记者进行议题设置,发掘新闻线索,引起广泛关注吸引公众视线。如社会公共安全类的网络媒介事件,呈现S型传播较多。

3.互动互促效应

在网络媒介事件传播过程中,专业新闻编辑主导的专业媒体和由网民自主管理的网络公共空间――自媒体(如博客等),两者对媒介事件传播具有大致相同的周期曲线。我们对新浪新闻频道和新浪博客的事件关注强度进行分析,发现皮尔森指数(反映两个变量线性相关程度的统计量)均大于0.9,为显著相关。显然,两者之间具有互动和互促效应。具体有以下几个表现:

(1)专业媒体与自媒体具有大致相同的高峰点,事件关注点基本相同。

(2)议程设置呈现专业媒体与自媒体双向影响的特征,民众独立设置的议程可能成为专业媒体的重要报道议程,对事件影响力扩大作用明显。这一特征在李刚门事件中体现最为突出。在10月20日晚网友发起“我爸是李刚”造句活动之前,新浪新闻中的主要报道集中于对车祸发生过程和警方处理两方面,关注点基本集中在车祸本身,但随着造句活动在各大自媒体中扩散后,专业媒体的关注重心也由事故本身转移到对民众所持态度的反映和对肇事者敢于发出如此叫嚣的深层次剖析,对肇事者行为原因评论等议题成为之后一段时间专业媒体的主要关注点。

(3)自媒体对事件的关注强度明显受专业媒体影响,网络媒介事件议题的倾向性强弱直接影响专业媒体与民众所持观点的一致程度。如果网络媒介事件在道德或情感上不存在极端不合理的情况,公众除了了解、体会专业新闻媒体的议程和观点外,还会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表示是否认同专业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和评论。在唐骏学历门的6项主要议题中,专业媒体和自媒体只有一个议题相关,专业媒体聚焦事件变化的关键节点和对否定唐骏的评论,而民众却对专业媒体支持方舟子打假行动,否定唐骏,提出异议。可见自媒体具有更多的话语自,如果不进行干预引导,将会产生另一个议题高峰和事件关注点。

(4)专业媒体在媒介事件传播的衰退延续期中关注度急剧下降,甚至出现“零”关注现象。这可能是因为专业媒体的提出议题的人数有限(专业媒体编辑人数有限)和传播任务造成的(可能要传播其他新闻)。但在自媒体中的表现却具有“长尾效应”,这也是因为自媒体的人数造成的(博客自媒体人数众多)。

因此,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者多元并进,且民众参与程度高,不仅事件的源头多出自网络新媒体,而且事件的传播者也不再由专业新闻媒体独揽,传播多呈现“自下而上”的过程,新浪博客、新浪微博、天涯论坛、腾讯微博等自媒体积极参与传播,它们的反应速度、传播强度甚至优于专业新闻媒体。而在态度形成方面,专业媒体的意见也不再绝对权威。例如7・23动车事件的传播中,微博在新闻传播中起到议题主导作用,专业媒体反而沦落为自媒体的解说工具了,为微博议题寻找理由、解释原因。虽然专业媒体在报道评论中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倾向,但在自媒体上,充当意见领袖角色的学者、企业主管等社会精英积极阐述自家观点,并与普通民众循环互动,逐渐形成或赞同专业媒体或反对专业媒体的多种观点,有些观点的形成甚至动摇了专业媒体的先前态度。可以说,自网络公共空间的存在为媒体迎来了多元化的传媒时代,考量着传统媒体、专业媒体,也考量着新闻编辑的素质、能力。

二、网络媒介事件传播特征对新闻编辑的启示

面对网络媒介事件的产生、发展和传播过程,专业媒体的新闻编辑是积极争取主动,掌握新闻话语权,还是步自媒体的后尘,拾人牙慧,成为他人的随从?这是新传媒时代对新闻编辑提出的挑战,考量着专业新闻编辑的业务能力与素质。因此,努力提高新闻编辑在网络时代的新闻话语权的掌控能力、提升专业媒体议程设置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笔者认为根据网络媒介事件的阶段性传播特征,专业媒体新闻编辑应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积极应对,提高专业媒体的效能,增强主流媒体的新闻话语权:

具体阐述如下:

1.事件初始爆发期,应以“快”、“广”为原则,做好“测”的工作。

初始爆发期时间短,专业媒体要关注议题,及时跟进。所谓“快”是要求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判断事件的新闻价值与潜在的热点度,跟进事件的报道。“广”是要考虑网络媒介事件传播者的多元性,追踪信源、查证事件真实性、把握新闻价值。做好预测工作,一般有主动查询、网络调研和依据网络监测平台等手段。主动查询指专业媒体的记者可以定期主动搜索网站、博客、微博等提供的热门话题排名,结合对话题中网民发文以及对与事件相关情况的核实,判断事件的报道价值。网络调研是指利用网络媒体进行问卷调查,定量了解网民对某一事件的了解情况和态度,从而为判断事件报道价值提供依据。而依据网络监测平台,一般指较大的专业媒体机构会建有自己的舆情监测平台,专业编辑只要对其词频等信息进行分析,就能初步了解当时什么。

2.事件高峰期,应以“融”、“诚”为原则,做好“听”和“评”的工作。

在事件的高峰期,事件议题呈现出多样性,在网络自媒体中会出现挖苦、讽刺、影射、泄愤、谩骂等行为,专业媒体要保持清醒头脑,理性分析网民的观点,深入分析事件的社会原因,从媒体的社会责任出发加强舆论引导。所谓“融”既指兼容多种自媒体和其他媒体的声音,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情绪发泄、网络谣言等杂音,客观把握民众观点;也指兼顾不同民众的声音,包括有专业背景的学者和专业人士、有一定知名度的人以及普通民众,这样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民众提出的各种观点。而“诚”是指放下专业媒体的架子,诚心营造多元意见的倾诉空间,谨慎评论,以倾听而非急于抢夺话语权的态度去全面掌握民众的观点。网络媒介事件的顶峰期是专业媒体与民众充分互动的关键阶段。一方面,专业媒体应增强“首发力”,对事件新出现的关键节点进行及时报道;另一方面,专业媒体应加强互动机制,设立媒体官方博客、微博等,加强与民众的沟通与互动,提高媒体的亲和力,引导民众以理性的视角观察事件,减少负面情绪或谣言等不良信息的传播。

3.衰退延续期,应以“客观”为原则,做好“留”和“谏”的工作。

所谓“客观”主要针对网络媒介事件中常杂糅情绪性信息和不实传闻,这些信息或是真实中参合有主观臆想,或是纯粹的子虚乌有,若不加以过滤,将会被其引入歧途。在高峰期,由于事件的发展还没有完全明朗,因此那时的评论只能针对某一节点进行,专业媒体重点应更多集中在与民众交流,全面把握民众观点态度上。而在事件进入衰退延续期时专业媒体不要迅速转移注意力,甚至整周“零关注”。“留”就是要“留意”,要继续关注事件,甚至要拓展议题,进行“谏”。要强化专业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发挥向社会或相关管理部门谏言的作用,提升传播效果,弘扬主旋律。

综上所述,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专业媒体的新闻编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善于借助网络媒体的优势,把握网络媒体议程设置和变化的特点,针对媒介事件传播不同阶段的特征积极应对,牢牢掌握主流媒体在事件传播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这样才能真正树立专业媒体的权威,不仅不辱专业媒体的社会使命,而且在媒介激烈竞争中能处于不败之地。

注释:

[1]宁晓晓.从哈氏“公共领域”到网络公共空间.法制与社会,2009(2下).

[2]祝华,新单学,胡江春.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EB/OL](2011-12-23). .

[3]师曾志.网络媒介事件及其近年来的研究现状与特点.国际新闻界,2010(6).

[4][法]丹尼尔・戴扬,[美]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1]邱林川. 新媒体事件与网络社会之转型. 传媒透视,2009,12(2).

[2]庞丹丹.从网络事件看网民力量的崛起.青年记者,2010 (5) .

[3]朱颖华.试论网络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新闻爱好者,2010(22) .

[4]贺明华.网络事件主题特征的调查与思考.青年记者,2008(5) .

第3篇

 

网络新闻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及受众要求的提高,网络新闻发展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一、我国网络新闻发展的主要问题

 

1.“标题党”现象泛滥

 

所谓“标题党”,就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论坛或媒体上,制作引人注目的标题来吸引受众注意力,但内容通常与标题联系不大或完全无关。由于当前生活节奏日渐加快,许多网友阅读网络新闻时,往往只看标题,无暇细读文章内容,因此很容易受到“标题党”的误导。据《中国青年报》万人调查的数据显示:受访者中20.1%的人平时只看新闻标题不看正文;66.3%的人在看完标题后会快速浏览正文;只有11.2%的人会详细阅读正文。媒体专业人士认为,这也是“标题党”泛滥的重要原因。如今,大量“标题党”新闻充斥着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对网络受众、网媒行业及新闻当事人带来种种危害。一个存在虚假信息的标题容易误导受众,影响读者对信息的正确认知及价值判断。另外,当公众惯见浮夸虚假的信息,形成慎信网媒的观念,网媒的活力将不复存在。

 

2.侵权问题严重

 

网络新闻侵权就是相关机构或个人利用互联网对他人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随着网络新闻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网络新闻侵权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并成为了社会的一大关注热点。主要表现在:(1)侵害名誉权。目前,在网络新闻传播中,侵害名誉权的现象屡见不鲜,个别人利用网络捏造事实,诋毁他人声誉,甚至进行人身攻击,严重伤害了他人的身心将康和正常生活。(2)侵害隐私权。在网络新闻传播中,有意或无意地泄露他人联系方式或私人生活等。(3)侵害著作权。在新闻传播中进行剽窃,在未经他人授权情况下将他人东西占为己有,就是典型的侵害他人著作权行为。

 

3.文字表现形态及结构失衡

 

目前,中国网络媒体发布的新闻基本都源于传统媒体,各大网络新闻网站对源于传统媒体的新闻通常的做法是原文转发,有时会对标题加以修改,有时会对原文进行简单删减,很少对其加以适当编改以适应网络新闻传播要求,最终造成新闻文字表现形态和布局结构的失衡,呈现出单一的平面媒体新闻表现形态及布局结构。这种完全忽视网络受众个性化需求,未能根据网络新闻的独特性进行新闻编写,严重影响了网络新闻的传播效果,降低了阅读效率,降低了查询效率,降低了媒体影响力。

 

二、我国网络新闻发展的走向

 

1.加强网络新闻的专业化建设

 

网络新闻专业化与网络受众需求个性化是未来网络媒体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传统网络新闻媒体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比如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它们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的、垂直的,而未来依托于互联网的细分,网络新闻综合化转向集中化,由普适化转向个性化,已经成为时展必然。专业新闻网站将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许多专业站点群将进一步丰富网络新闻传播体系。专业化新闻,就是信息产品与服务以某一特定领域为核心开展,结构纵深性特征显著,将特定领域的信息深入化、专业化,并做好多维度、立体化的诉求阐释与价值构建。在追求个性的时代语境下,为那些差异化显著的网络受众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才能最终留住他们,这对于网络新闻媒体来讲尤为关键。专业网络新闻媒体与综合性门户网站所发布的新闻最大区别在于专业新闻具有较大规模的忠实受众群,这样能够集中为他们提供特定领域全方位、立体化、深入化的信息服务。

 

2.对传统媒体信息资源进行深加工

 

网络新闻的发展需要传统媒体的支撑,但未来网络新闻将不仅仅是对传统媒体信息的复制转发,而是对传统媒体信息资源加以深加工,对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做深度挖掘。全面但不深入,综合但不专业是无法满足受众需求的,是最终会被淘汰的。由于在信息化时代语境下,信息资源十分丰富,一条新闻不是你有便是我有,但所有的新闻都是观点或事件的简单堆积,若是谁能提供专业化、深层化的信息服务,谁就能够获得网络受众认可,谁就能占领网络新闻市场制高点,网络新闻媒体要结合网络受众个性化信息需求建立相应数据库,对新闻信息资源加以整合优化,为受众提供定制化信息服务。个性与特色将成为未来网络受众在新闻阅读方面的一大关注点,此外,在新闻传播自由度方面,网络新闻媒体无疑具有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并对后者产生了巨大冲击与威胁。

 

3.网络新闻生产与经营的产品化

 

职业媒体、职业媒体人会永远存在,但未来网络新闻的标准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要把内容做成产品。信息化时代语境下,渠道和分发对于各大网络新闻媒体而言,显得非常重要,比如在手机上预装应用软件,覆盖量会很大。网络媒体还要加强受众行为习惯的研究,要明确其网络新闻传播效果核心影响因素的地位,要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责任心的注入”为理念,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如新浪的编辑部已经改叫产品运营部,强调产品思维应该大于内容、大于新闻的理念。产品的要求比较复杂,从初期设计如话题、稿子、作者的准备,到经过润色加工完成生产后,包装、推广渠道会越来越重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是并存的媒体形态,而中间区域还有诸多的形态。无论是什么媒体形态,都需要坚持传统媒体的严谨思维和报道,也需要借鉴新媒体在内容包装和产品运营上的优势。

 

在“标题党”现象泛滥、侵权问题严重文字表现形态及结构失衡等因素的制约下,网络新闻要想打破困局,突围而出,就必须要加强网络新闻专业化建设,要注重对传统媒体信息资源的深加工,要推动网络新闻生产与经营的产品化发展,这不仅是网络新闻时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网络新闻发展的历史走向,只有立足现状,不断创新,才能实现网络新闻的健康发展。

第4篇

关键词:新媒体人才;产业发展;供给分析;培养机制

一、网络新媒体兴起与行业发展

(一)网络新媒体的涵义

网络新媒体(Internet New Media),又称为“网络媒体”、“新媒体”或“第四媒体”,是指继电视电影、广播、报纸期刊(纸制媒体)等传统媒体之后,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和卫星等传播渠道,以电脑、手机及其他数字接受设备为终端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形态。作为传播技术进步的产物,网络媒体以其巨大的信息负载能力、数字化技术、超时空传播等卓越的优势成为媒介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从媒介进化过程来看,“新媒体”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媒体形态,而是一个不断更新的概念。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革新,传统媒体也在不断自我分化和创新,孵化出丰富多样的新媒体形态,如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已成功构建新媒体4i框架,即利用自身传统报业优势打造出手机报(i-news)、数码杂志(i-mook)、公共新闻视屏(i-street)和电子报纸(i-paper)四大新媒体。

(二)我国网络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网络媒体产业始于1994年因特网的接入服务开始。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猛,短短15年时间就从当初单一的网站建设“热潮”发展到如今初具规模的产业。2005年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培育和推动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先后建立了多个动画产业基地和动漫游戏产业基地,更加刺激了该产业规模的增长,如2005年12月31日,首个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在北京大兴区成立,如今已初显集聚效应:30余家新媒体及其相关媒体机构已入驻园区,项目投资总额将超过20亿元;50多个电视栏目在基地录制,800多部的影视作品在这里拍摄;已经完成300多部动漫作品的创作;50多家国内外电视台已把节目制作间落户在这里。

此外,从新媒体的受众规模(网名数量)来分析,如图1所示,据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简称CNNIC)统计,2000年至2008年,我国网民规模增长速度逐年加速,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1.9%);网民规模较2007年增长8800万,年增长率为41.9%,这说明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产业正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新媒体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

此外,2005年以来我国无线网络媒体业务(WAP)也在迅速成长。截至2007年3月底,我国WAP活跃用户数约为3900万人;我国具有独立域名的WAP站点数量约为6.5万个;网页数量约为2.6亿个,特别是随着我国移动多媒体和3G网络的实现,通过手机、移动电视等数字终端来接收和传播信息会成为人们的时尚选择。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2月底,我国使用移动通信服务的用户已达6亿5978万,占全国人口的48.5%。此用户量比比2008年2月增长了16.73%。这预示着网络媒体正从“有线网络”向“无线网络”延伸和拓展,其发展已从最初“新经济”现象发展成为一个朝气蓬勃的产业。

二、我国网络新媒体人才供给分析

我国媒体产业正处于大分化和新整合的关键时期,新媒体发展突飞猛进,其惊人的技术革新速度和产业增长规模使得该行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国内高校作为新媒体人才的主要供给主体,成功应对这一挑战首先需要对自身供给现状进行正确分析和判断。

(一)新媒体人才供给的高校规模分析

从1995年开始,国内的广播电台、报刊社、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纷纷上线组建门户网站,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媒体研究和教育机构的极大关注,不少高校开始进行网络传播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等相关研究并尝试进行网络媒体专业教育,总体数量经过短暂的平稳增长后于2003年开始大幅攀升,如图2所示:

1996年,仅有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一所院校率先在全国招收22名网络新闻传播专业的本科生;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全国也只有7所高校设立网络传播专业;到2003年发展成为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10多所。然而,截至2005年,国内开设有网络新闻传播专业(方向)的新闻院系却猛增到110多所,而且近些年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这说明:第一,网络新媒体人才备受推崇,属于行业的“稀缺资源”,供需缺口增大。第二,近几年开设新媒体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新媒体专业教育市场出现泛化趋势。事实上,这种泛化现象对传统的媒体教育市场是不利的,它使得媒体人才培养环境有所恶化,整体人才质量有所下降,致使输入市场的人才参差不齐,所学技能与现实需求存在一定的错位,导致人才供给难填企业“胃口”而出现“相对过剩”。正如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在“2006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论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上所言,为了人才先行,有些学校在没有条件,不了解市场和这一产业学科的前提下盲目上马,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

(二)高校新媒体专业办学模式分析

由于国内高校对新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对于新媒体专业的院系所设置不敢大张旗鼓,多采取依托学校传统媒体院系的办学资源,采取挂靠方式进行办学,专业与相关院系所的设置一般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如图3所示:

第一种途径是从增设专业方向开始到试设新媒体专业再到开设系所和研究中心的途径,如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数字艺术系和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Digital Media Research of CUC)、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系与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中心等;第二种途径是通过先设置新媒体研究中心(部所)到开设研究生相关专业或研究方向,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候再下行延伸,开设本专科相关专业,如中国美术学院首先于2001年9月组建了新媒体艺术中心,在此基础上再于2003年6月设立了“新媒体系”。

(三)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层次分析

目前高校对于媒体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和本科生层次,在研究生层次中以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主,博士研究生培养占总体比重非常小,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高校通过专业挂靠培养一些技术型专科人才。各层次比例如图4所示。

其中,具有本科办学层次的高校有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10多所;具备硕士生办学层次的有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广西大学、上海大学、福州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科研单位30余所;博士生培养层次的高校仅有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专业)、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专业新媒体传播方向)等几所。不难发现,当前新媒体高层次研究型教育急需加强,尤其在新媒体技术、新媒体产业运营和新媒体未来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型和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上。

(四)新媒体专业培养模式差异性分析

1、培养目标定位差异性。突出表现在偏文和偏理的院校在新媒体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技术型人才(技术主义)和人文艺术型人才(产业主义)定位之争。

2、课程设置体系的差异性。以本科生为例,我国不少知名高校就显现出各自不同的倾向性,如表1所示。以上5所高校在网络传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上代表3种典型:第一类以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其专业基础课和核心专业课总共19门,传统新闻学方面的课程有13门,网络信息传播方面的课程只有4门,课程设置特点是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主,以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第二类以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其总课程20门,其中互联网应用技能技术方面的课程9门,占课程总数近一半,课程设置突出特点是以互联网应用和技能训练为主,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辅;第三类以复旦大学为代表,其16门专业核心课里,网络类课程只有2门,和传播学有关的课程有7门,其他课程大多以新媒体人才综合素养教育为主,如组织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课程,课程体系突出以传播学训练为主,以媒体综合应用能力为辅。此外,高校对新媒体课程名称及所含内容也颇有争议,如将“新媒体基础”称之为“网络传播学”(南京大学)、“网络传播原理与应用”(复旦大学)、“电子传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媒体导论”(清华大学)等多种。

3、培养方法的差异性。由于新媒体是一个新兴学科,其培养方法上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尽管不少高校都在呼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加大实训模块的比重,提出“课程外包”、“实地教学”等主张,但是这些方法大多因为办学条件不足、跨行业合作机制不完善、教学难以管理等原因而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优化新媒体人才供给,调节供需矛盾的途径

(一)强化对新媒体办学市场的监管

从公共经济学角度而言,高等教育是一个准公共物品。作为这一物品的最终供给者,政府拥有对高等教育市场供给进行调节和监管的权力。当前新媒体人才供给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导致人才供需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些年高校“培养热”造成的,因此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完整的新媒体人才办学资质审核标准,对高校新媒体专业的办学现状进行全面核查,整顿现有办学市场并对后期申办相关专业的高校进行严格把关,设置准入门槛,控制办学质量,为新媒体人才的培养营造更加规范的教育环境。

此外,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与传媒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长期以来,我国的传媒管理主要靠方针政策和行政手段进行,有关传媒的法律法规数量相对较少,应当针对当前媒体产业发展新趋势完善传媒法律法规体系及依法管理的制度,这样行为能够对新媒体教育市场具有明确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二)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导入市场需求管理

尽管需求管理是企业管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工具,但它对于企业剖析市场需求以及调节生产具有重大实践价值。需求管理是一个包含市场需求调研、市场需求分析、产品生产调节、产品需求反馈4个环节的循环管理活动,如图5所示。

需求管理可以实时发掘市场需求信息,通过调研和信息反馈一方面可以准确获取“售出产品”的反馈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识别市场新需求,快速做出反应以调整生产线,制造新产品满足新需求。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培养的人才也早已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优化配置,高校培养出的“产品”能否符合市场需求直接决定该校的未来发展,因此,现今高校的职能已不能简单停留在培养上,而应该更加关注培养的学生市场竞争能力。要实现这种转变,除了更新教育理念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对于行业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新媒体专业教育而言,本文倡导的市场需求管理就是调节人才(包括新媒体人才)供需矛盾、提升学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在高校管理上如何导入人才需求管理呢?可以通过以下链接来实现:

1、在高校设立人才需求研究中心,建立职能机构,专门从事人才(包括新媒体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和信息处理工作,对行业人才需求进行及时地扫描和监控,对输出的人才开展调研反馈,评估培养成果。

2、实现人才需求中心与学校具体培养部门(系部)数据共享,确保人才需求信息能够快速传递到具体培养部门,其信息流程如图6所示。

如图6所示,高校设置人才需求中心后,该中心与各具体培养部门(系部)的数据信息交换是双向的。第一类数据交换是关于市场需求新信息的交换:一方面,研究中心将新媒体行业人才需求新信息和新媒体教育市场信息定期向本校承担培养任务的系教务机构和招生部门反馈,系(部)教务机构再传递至相关教研室并组织教师进行集体讨论和研究,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报告并报教务主管部门审批并下达执行;另一方面,研究中心将信息输出到招生就业部门,并报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招生专业和招生规模的调整并下达执行。第二类数据交换是内部调研需求信息的交换:相关系部教务机构和招生就业部门也需要定期将培养信息和就业信息以及调研需求输入研究中心,由中心根据部门调研需求指令组织市场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再次反馈到需求提出部门。

3、人才需求中心的调查方式可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两种方式进行。定期调查包括定期召开已就业学生座谈会、组织媒体用人单位联席会等方式。调查既可以通过在门户网站上设立调研窗口进行网络抽样调查和电子邮件调查,也可以通过电话约谈、电视会议等方式进行,还可以针对性地与相关媒体咨询公司和公关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委托调研和构建数据交换机制。

(三)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1、规范课程体系,实行层级模块管理。针对当前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种类繁多、专业课程开发不规范的现状,当务之急是尽快构建高校间沟通合作机制,在规范课程设置、开发相关核心教材等方面密切合作,通过举办新媒体研讨会和论坛等活动加强国内外高校成功办学经验交流和学习,对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核心课程内容及创新性的教学方式等领域展开广泛探讨,使新媒体课程设置趋于规范化。新媒体专业的理论课程模块可以按照基本素养课程、新媒体专业课程(包含实训课程)和综合能力塑造课程3大部分来构建。现以本科为例,如图7所示。

总课程体系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分体系,以本科四年为例,人才培养随着学年的递增而实施不同的课程模块,其培养的目标层次也在不断由学科基础层向专业中心层以及综合提高层上升。大学第一学年主要修学基本素养课程,属于学科基础层次,包括大学英语和数学和政治等基础课外,还包括如新闻学导论、传播学概论、计算机基础等媒体基本理论课程;大学第二学年主要修学新媒体理论和技术课程,属于专业中心层,包括网络新闻采编、网络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动画等;第三学年的综合能力塑造课程及第四学年的实习模拟属于综合提高层,能力塑造课程包括新媒体运营管理、媒体市场营销、传媒法律、财务管理等课程。

2、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总体来说,新媒体人才培养包含3个重要过程:基础理论教育过程、实践教育过程、研究和再学习过程。基础理论教育过程指系统性的大学本科教育或研究生教育,这一过程主要完成新媒体的理论教学,过程创新点是积极探索教学新方法,在明确教学目标前提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外,新媒体教育会涉及到网络和软件技术、媒体管理以及法律等非媒体专业课程,需要做好这些跨专业师资的调配和协调工作,开展诸如跨系研讨会来集体探讨新媒体教育问题。实践教育过程可以分为实验室教学、协助科研活动、创新竞技活动和实习活动等过程。高校可以通过开展新媒体相关的竞技、设计、成果展览和推介等活动,营造学习氛围,提升学生操作技能。研究和再学习过程是在工作实践中通过自我研习前沿理论技术以及参加继续教育活动来更新知识、提升从业技能以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过程。这一过程容易被忽视,但这是新媒体教育过程创新的重点。

3、拓展实践平台,强化实践教学。新媒体行业是一个技术性强、变化速度快的新兴产业,对人才技术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要求非常高,因此,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应重点放在实践能力培养上,关键在于探究实践教学新方法,而实践平台是构建实践教学的基础和硬件,它直接决定了新媒体人才实践教学的空间和效果,因而创新实践教学应该从如何搭建完善的实践平台入手。当前新媒体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实践平台”的缺失或管理机制不完善,如果将为数不多的实验实习课程和学术活动等同于新媒体实践教学的全部内涵是不准确的,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来构筑融合性的“实践平台”,如图8所示:

内部平台建设可以通过课堂仿真教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校园竞技及学术活动的开展以及校园产业基地建设来完成。在高校内部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硬件”。其中校办产业园建设尤为重要,尽管目前国内高校由于政策、资金和人才等条件限制而在此方面还少人问津,但产业园建设具有重大的长远价值:可以丰富教学资源,营造教学氛围;有利于产学研结合,便于开展新媒体研究及成果转化;为外部合作创造良好通道,有利于引进高端媒体机构、高端项目和高端人才,为新媒体产品的代工生产提供便利。外部平台建设主要包括校企合作、校际合作以及高校与科研培训机构合作3个平台。其中,校企平台可以为实训基地建设和新媒体产品“代工生产”提供支持,通过新媒体专业合作办学、参与内容制作和媒体管理运营;校际合作是便于教学资源互补利用,包括教学实验设备和优秀师资调配等方面;扩大与媒体科研机构以及媒体培训机构合作是便于新媒体项目协助研究、新媒体人才单项技能培训等业务开展。总之,新媒体人才的培养需要“多管齐下”,复合型人才培养更需要一个复合型“实践平台”。

4、构建继续教育和再学习机制。众所周知,在我国会计行业,由于会计准则和财务管理技术不断变化,为了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以适应变化的需求,我国政府通过委托财政部门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一年一度的综合素质继续教育和资质年检。从实践结果来看,这项举措效果斐然。那么,新媒体行业与会计行业具有相似的特征,都是技术不断革新的行业,如何使现有的新媒体人才保值增值并满足行业变化的需求,建立继续教育机制和资质定期审查制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举措。事实上,当前不少媒体从业人员也正在为自身技能滞后于时代而四处问道,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委托或授权相关机构包括定点高校、私人培训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建立关于新媒体行业的正规化继续教育制度,构建新媒体人才再学习机制。

四、结束语

新媒体竞争实质是媒体人才的竞争。如何在媒体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探究新媒体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极具争议而又必需认真探究的课题。在历时半年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力求通过各种途径广泛猎取相关研究的最新资料,然而在研究过程中却发现一些当初很“新”的资料已经悄悄变得些许陈旧,新媒体发展之快令人叹服,对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更是时不我待!本文主张从宏观层面入手规范办学环境到微观层面进行创新培养模式、导入需求管理等两大层次来优化人才供给,这是一个系统的实践过程,更需要实践中进行检验和修正。

参考文献:

1、付荣校,杨福康.网络传播与教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学科发展报告[R].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1).

3、王灿发.中国新闻人才发展报告[J].现代传播,2006(2).

4、徐晓波.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应以新闻传媒发展变化为导向[J].今传媒,2007(8).

5、李永晖.北京大兴区新媒体产业基地初显集聚效应[N].文化创意产业周刊,2007-06-25.

6、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1).

7、2007年中国WAP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简版)[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7(5).

8、张芹,黄宏.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3).

第5篇

【关键词】网络民意 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客观性

随着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凭借其交流的开放性、匿名性、快速传播及实时交互性等特点,已成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社会事务和政治生活的一个主要舆论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形成的网络民意,在新型传播交往关系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而其自身存在的缺陷,也在很大程度上挑战了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理念。在分析网络民意对新闻专业主义核心观点造成的冲击之前,我们必须对网络民意和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有所了解。

一、网络民意与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理念的内涵

1、网络民意的界定

网络民意是指依托于互联网技术,以网络为平台,通过互联网上论坛和社区、博客等手段自由发表评论和意见,聚合某种愿望和诉求,从而形成的一种新兴民意。网络民意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一种新的民意表达方式。①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个人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通过微博、博客、BBS、论坛以及对新闻网站的报道进行评论等各种方式参与到社会公共事件中去,并通过讨论而形成网络民意。网络民意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民意表达。在网络的广泛传播和网民的参与下,邓玉娇案、捐款门、杭州飙车案、罗彩霞事件等新闻事件成为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2、网络民意的缺陷

网络民意的表达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种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体现了公民民主性,看似具有传统媒体民意表达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点,但是其自身也有缺陷。一方面,“民意”是否能全面反映社会发展进步的整体状况,是否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心声,这是不确定的;另一方面,网络的匿名性,让言论发表者无所顾忌,忽视现实社会的责任,其合理性、公正性无法确认,大量虚假信息在网络中自由传播。正是由于这种网络民意其自身所存在的缺陷和影响力,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践行造成了障碍。

3、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

新闻专业主义(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之后在新闻同行中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的一种信念,它是改良时代行政理性主义和专业中立主义总趋势的一个部分。②

新闻专业主义不仅是一种新闻职业理念,是西方新闻工作者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也是实践操作中的职业技能。它要求记者作为客观的反映者和中立的把关人,保证新闻的客观、真实和为公众服务。郭镇之明确提出: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的理念,一是客观新闻学,二是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地位与独特作用。

(1)新闻客观性。客观性是新闻媒介作为专业组织的意识形态。它“既是一种道德理想,同时又是一整套报道、编辑实践,以及清晰可见的写作样式”。③它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实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读者面前。

其具体的内涵是指在新闻报道中一要诚实,忠于事实真相;二要超脱、平衡、公正的对待事物;三要在报道中无党派色彩,不抱成见或持偏见、不固执己见;四要不掺杂个人的私利;五要努力将事实和事实的价值分开。④

(2)新闻媒介的独立地位和独特作用。专业主义的基础,首先是该组织在社会中具有自己的独特地位。⑤“传媒具有社会公器的职能,新闻工作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仅限于服务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⑥

二、网络民意冲击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理念的体现

1、网络民意对新闻客观性的冲击

由上述新闻客观性的内涵可知,新闻客观性要求“意见必须与新闻明确地分开”⑦,客观视角要远离任何人的偏见、情感和观点;同时,客观性要求全面、真实、准确地报道事实,这就要给双方平等的话语权。

而由于网络民意的巨大影响力,很多新闻报道没能与意见分离开来,反而偏向于呈现网络民意,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事实真相,这就混淆了事实与意见,从而破坏客观性;更进一步讲,网络民意本身很大程度上掺杂着网民的偏见、情感和观点,因而也不能给双方平等的话语权,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事件全貌。

以邓玉娇案为例,该事件在互联网曝光之初,普通大众就已经在惯性思维的影响下将双方当事人脸谱化,官员邓贵大是仗势欺人,滥用私权的腐败官员,而服务员邓玉娇则是受苦受难的弱势群体。网络民意一致偏向邓玉娇,网络舆论一致声讨政府官员,认为邓玉娇的行为是自卫,而邓贵大是死有余辜。

在这场事件中,媒体混淆了意见和事实。强大的网络民意使媒体进行新闻报道时有失偏颇,大部分媒体的报道采用了网络民意,与网络民意站在统一战线上来看待“邓玉娇案”,而不是站在客观反映者的角度,对事实真相采取回避忽视的态度,将网络民意与事实混为一谈,甚至让网络民意代替了事实,而没有做到全面展示事实真相,再以客观中立者的身份对网络民意进行辨别、区分或批判。在报道中,也同网络民意一样,偏向邓玉娇,报道多从邓玉娇为弱势群体的角度出发,而没有平等地关注官员邓贵大的说辞和处境,没有站在公正的立场,导致了信息传达的不对称,没有呈现事件完整图像,以引导公众理性思考。

2、网络民意对新闻从业者独立地位的冲击

报刊的独立地位要求媒介在运作中采取不偏不倚的公正态度。但在现实中新闻从业者被许多外界因素,诸如政府权力、利益主体和媒介组织所牵制。报刊独立地位的确立,很重要一点就是独立采访的能力。黄旦转引舒登声的观点,认为采访的运用,是报刊职业化的一个呈现,意味着记者和报纸地位的一种变化。⑧然而在网络媒介环境中,媒介从业者的独立采访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有时成为网络民意的转播者,处于无作为状态。

以汶川地震之后的“捐款门”事件为例。新闻从业者没有贯彻独立采访。地震之后,各媒体接连曝光诸如“地震捐款成‘空头支票’外企遭川籍员工”、“民政部:6月份全国承诺捐赠30亿元仅三成到账”等负面消息。⑨这些报道的信息来源大都是媒体从业者根据网络民意的走向,从微博、论坛、BBS、博客等网络信息平台中选取的,从业者选取一些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来确定报道角度,然后以一些片面的、陈旧的数据为支撑写成新闻报道,这些从业者并没有坚守自己在新闻工作中的独立性地位,没有对新闻来源进行考证。事实上,《北京晚报》记者张棻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获悉,基金会的捐赠到账情况非常好,几乎是百分之百,除非捐赠方财务上出现了问题。“诺捐30亿到账仅三成”是数据被误读。⑩媒介没有坚持不偏不倚的态度,而是明显受到网民这样一个团体的意见的束缚,其实网络民意在很多时候带有很强的泄愤倾向和虚假性,并不能真正代表民意。

三、反思网络民意冲击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理念的原因

1、网络民意的舆论压力

在“邓玉娇案”中,如果媒体的态度是倾向于官员邓贵大,哪怕所报道的事实是有根有据的真相,受网络民意的影响和惯性思维的影响,受众并不会选择相信媒体,而是相信网络信息,同时还会对媒体和记者进行讨伐,《南方都市报》记者龙志因发表《女服务员与招商办官员的致命邂逅》一文一度成为网民“人肉搜索”的对象,并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他之所以会被网民笔诛口伐,主要是在这篇文章中,他以公正客观的态度还原了事情的真相,打破了网络民意树立的形象。龙志后来在手记中反思到:“在中国特定环境下,弱者会天然地被公众同情。这种同情,有时候甚至是撇开事实本身的,是为了达到某种同情的形式而抒发的。悲悯之心,人皆有之。但作为记者,我的态度是,任何感情,都得让步于事实。如果完全顺从民意,写出来的真相,必然是制造出另一个假象。”⑾从这里可以看出,当媒体的报道与网络民意相左的时候,受众会认为媒体是为政府和利益主体服务的,迫于这种舆论压力,大部分媒体选择迎合受众的心理,忽视事件的事实本身以及应该坚守的客观公正的态度。

2、市场化环境下的资本压力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传媒业也在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市场法则渗透到媒介的运作。尤其是进入21世纪,巨大的竞争压力和资本压力,使得传媒业对经济效益的诉求空前强烈。

媒介广告市场到目前为止仍旧是我国传媒业获取收入的最主要渠道。⑿而受众是媒介广告市场中可与广告主进行交易的货品。因而媒介为了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不得不考虑“受众”和“广告商”的需求。发行量、收视率和点击率决定了媒体的广告收益,为了获得受众这种可以和广告主进行贩卖的商品,获得经济收益,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会主动的迎合受众的心理需求,迎合网络民意满足受众的共鸣需求,以追求受众和利润的最大化。

结语

网络民意产生于信息在互联网中的匿名性和交互性传播,其初衷或许是好的,但由于自身缺陷和媒体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缺失,对媒体和从业者的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独立性造成冲击和不利影响。网络民意是否代表主流民意、是否是理性表达仍值得怀疑,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践行也是一种阻碍。正视网络民意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冲击,完善网络传播政策、提高公民媒介素养、发挥媒介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探寻二者间的平衡,或许对新闻业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①马戎真,《论网络民意的现状及对策》[J].《管理视野》,2011(7)

②⑥郭镇之,《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J].《国际新闻界》,1999(5)

③⑤⑧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9

④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10-111

⑦[美]韦尔伯·施拉姆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译:《报刊的四种理论》[M].新华出版社,1980:71

⑨⑩张棻,《被误读的慈善》,《北京晚报》,2009

⑾龙志,《邓玉娇案,一个记者的立场》[J].《南方传媒研究》第19辑,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

⑿成瑞平、陈岩,《媒介广告市场与受众资源的关系》[J].《声屏世界》,2005(11)

第6篇

网络新闻人才的素质要求

1 电脑专才

网络新闻人才首先要懂电脑、懂网络,是电脑专家,对网络传播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得心应手,具有综合的操作技能。美联社负责招聘编辑记者的工作人员面对蜂拥而来的大批应聘者,他们现在经常跳过一大叠推介材料不看,而直接上网查看他们的个人主页。一位工作人员说:“在网络时代,我们需要掌握传统和现代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能够将文本、照片、图表、音频和视频材料结合起来处理,而这正是发展多媒体的要求。”

网络新闻人才作为“电脑专家”所需要的综合的操作技能包括:熟练应用计算机及互联网的能力,使用数字化设备的能力和应用各种相关的网络软件的能力。

2 全天候记者

网络记者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记者,他还肩负着编辑的职责,又是新闻分析家。

由于互联网的信息真伪较差、良莠混杂,这需要网络媒体工作者有自己的眼光和分析能力。专业媒体在新闻之前。其采编人员应当对自己的消息有所鉴别。对于从网上获取的信息,记者要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验证、分析的过程,把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公众,而这种信息甄别能力是网络媒体从业者的基本素质。

3 厚实的知识储备

当前的网络新闻纷繁复杂。花样众多,受众不但要从形形的新闻中“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虽然,如今的许多网络媒体,都模仿电视新闻栏目邀请专家参与讨论和评述,但这并不说明记者就可以以一个外行人的身份来报道和提问,反而进一步要求记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原因在于网络新闻记者不仅要如实地报道新闻的客观事实,而且要参与到与专家和受众间的互动讨论。因此,网络新闻从业人员应具有深厚的人文基础和较深的知识储备以及综合的心理智能。

培养网络新闻人才的取向――体现专业要求。

由于网络媒体在传播上的快捷和时间上的自由性,传播的交互性和方式的多样性等特征。使得网络新闻正在悄悄地改变着受众获知新闻的传统习惯。为了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网络新闻消费需求。现代网络新闻人才亟待从“工具型人才”向“内涵型人才”转变。现代网络新闻人才的培养之路要走多渠道培养,与实践相结合,与技术培训相结合的道路。

与传统媒体相比而言,网络媒体有其特殊的一面。因此对网络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培养也有其特殊的要求。

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网络新闻与传统媒体新闻采访一写作一编辑一播发整个过程的不同之处,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带给我们的便利,使采、编、传、播,变得高效和快捷,最大限度地挖掘网络新闻的优势,以创新的意识开拓出网络时代新闻活动的新领域。

另一方面,网络新闻的传播是以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所以必须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技术功底。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新闻学(Computer AssistedJournalism,简称CAJ)在西方发达国家应运而生。所谓计算机辅助新闻学,主要是借助互联网特别是万维网服务进行新闻采集,借助公共或私有的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计算机辅助新闻学包括四个方面:电脑辅助报道(Computer Assisted Reporting),计算机辅助参考(Computer AssistedReference),计算机辅助研究(Computer Assisted Research),计算机辅助采集(Computer Assisted Gathering)。

计算机辅助新闻学的加入。不仅让学生在课程中就开始接触网络技术,打下深厚技术功底,而且可以从源头培养学生的网络新闻创新意识,熟悉网络新闻的采、编、传、播的数字化过程。

――改变培养模式。

第7篇

论文摘要近些年来,网络多媒体教学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手段。结合这个趋势,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改革也通过这一平台进行尝试。从传统英语专业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网络多媒体环境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改革的教学优势和几点设想三个方面,进行网络多媒体环境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改革畅想。  

教育论文发表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高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实践,其中网络教学改革受到极大关注。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有利于提高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效率的极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而且能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科研能力的提高。相对国外,我国对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实际应用的研究还比较滞后,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英语教师应用教学资源的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积极探讨基于网络多媒体与网络的英语专业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教育论文发表

1 传统英语专业阅读教学存在问题

多年以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阅读课教学大多采用精读课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学生只是把阅读课当成是精读二课,上完之后只是对于个别词汇有印象,教师对文章的讲解只是停留在对语法和词汇用法的讲解,或是对于句子和篇章的理解介绍。对于阅读能力的技巧,如略读、跳读、如何把握关键词和主题句,教师都不做介绍,对于如何把握文章的总体结构、如何进行阅读训练的测试以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也很少提及,长此以往,学生对于阅读课失去了兴趣,阅读技巧没有掌握,更谈不上阅读能力的提高。这种状况不利于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能力发展与提高,阅读作为学习英语的基础至关重要,所以必须找到一种能够改变传统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模式。

2 网络多媒体环境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优势

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可以创造最直接、最主动、最真实、最优越的英语互动学习环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及获取信息的能力。网络多媒体环境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1)阅读内容丰富。网络信息是目前最大的资源库,而多媒体也能提供十分丰富的学习资源。相对以前的纸质阅读内容来讲,网络多媒体阅读可以说为英语专业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学习素材和资料。学生可以从各大学习网站搜索到各种各样的英语资讯和新闻来进行在线阅读,学习到英语学习的各类方法和技能的提高,对于课本知识的补充阅读,可以从网络上搜寻到背景知识(4)学生角色改变。传统阅读课堂当中,学生回答问题时往往心理压力大,怕出错出丑或是受到教师批评,所以不愿意更多的参与课堂活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阅读课堂学生的交流对象变为电脑,参与网上分组讨论或是完成作业都没有了压力,可以尽情进行自己阅读能力的发挥。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意识都得到很大提高,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需求式学习,教师由领导者变成督促者和指导者,帮助学生培养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之前传统课堂的阅读只是个人阅读,没有动力和兴趣,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阅读,学生参与到小组作业和讨论中,与其他同学交流阅读体会和心得,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帮助,发现对方的问题,培养了互助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团体合作精神。

3 网络多媒体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设想

(1)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教学中,阅读材料的选择是十分关键。网络多媒体环境阅读材料可谓是五花八门、纷繁复杂,如何选取合适英语专业学生来阅读的材料?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比较高,应选取英语母语作者完成的作品、或是适合较高水平读者阅读的英文原文来阅读,材料应与时代接轨,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与需要相吻合。如各大英文学习网站上都有现成的阅读材料供各个阶段英语水平学习者阅读,还有英语新闻。新闻语言往往是一门语言发展的先锋,新闻中不乏新的语言形式。但新闻本身能使学生同时注意到新的语言意义和形式,并使学生对新的语言形式产生猛然醒悟的作用,而这一点正是许多阅读材所欠缺的。即时性很强的英语新闻不仅记录着世界各个地方发生的大事小情,学生可以获得第一手的讯息,还能从中学习到英语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2)阅读内容的情景化。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使用PPT和网络环境展示各类题材、风格、体裁的文章,集文本、声像、动漫、图画等为一体,反映东西方历史风俗、人物环境、介绍社会科学知识。利用网络多媒体优势,开展精心设计的各类情景化动态交互活动。网络环境下学生与环境的交互主要在学生与电脑、与教师、与学生、与英语母族使用者之间进行。通过网上搜索,学生与学生之间就文学、历史、地理或其他学科的某一话题展开网上讨论和交流,以真实、自然、立体的语言输入,使学生在有意义的真实或虚拟现实的学习情境下,增强阅读量的输入、提升阅读兴趣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英语学习水平。

(3)网络多媒体环境下自主学习。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是一种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作用为辅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挥和主动学习。学生通过网络小组进行在线相互交流,利用网络协作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利用电子邮件与教师进行沟通,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进行问题的处理。自主学习还可以通过感观的完美结合来实现,对多媒体的视频和音频进行大脑思维再次加工,能使学生最大限度的记住和了解到阅读内容。需要提出注意的是,这种模式不是让学生放任地自主学习,而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活动,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英语阅读策略训练和帮助,使学生通过阅读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通过熟悉文章体裁激发其运用结构图式。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采用相应的略读、寻读、查读和跳读策略,运用到具体实际的阅读当中,最终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进而提高阅读成绩。

4 结语

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专业阅读是新型教学模式的尝试。笔者这里仅仅对其优势和教学内容的编排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设想。作为新型高效的技术手段,网络多媒体的发展对于全面教学改革提供了条件。网络多媒体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都在改革当中提升和改变了自己——教师从繁重的模式化备课工作当中解放出来,通过这种模式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眼界得到开阔,学习时间得到节省,自主学习得到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其对象的智能性与自主性,跨平台可移植性值得借鉴。因此,网络多媒体教学技术必将促进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冬梅,刘耀辉.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4.4.

[2]华欣.多媒体网络综合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J].外语电化教学,2003(10).

[3]郑玉琪.英语阅读网络课程的设计、实践与评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2). 及作者介绍,大量的英语阅读还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网络还提供了在线试题和分析,即时的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多媒体资源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来源,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PPT和文本资料进行补充阅读,通过布置任务来督促学生进行资料的阅读,清晰直观的多媒体资源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方便阅读。

第8篇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文化传播;大学生教育

网络新媒体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步完善的背景下形成的,网络新媒体传播下的文化传播方式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学生是互联网的深度用户,对于网络新媒体文化也较为熟悉和了解,但基本停留在浏览、娱乐,或仅以“刷存在感”方式胶着在网络上,缺少对网络的深层次科学使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化人才的标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外,自身科学文化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是必然选择。在网络新媒体文化广泛传播的环境下,对当下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进行培育和传播,就成为当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一、网络新媒体文化传播的特点

(一)网络新媒体文化内容丰富

网络新媒体文化是在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的信息传播和内容交流中形成的。网络新媒体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且不需要通过实体介质储存,信息量巨大。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使得互联网信息在检索中实现了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定制。网络新媒体文化的形成,与强大的网络信息传播技术有很大的关系。正是因为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使得网络新媒体因素十分丰富,并且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形态。当代大学生是网络新媒体文化的主要受众,同时也能够在丰富的网络新媒体文化中精准地实现文化社流[1],能够十分便利地获取相应的信息和内容。

(二)网络新媒体文化传播范围广

网络新媒体文化的传播不受传播介质的束缚,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移动智能设备随时接收和传递,传播形式十分便捷,传播范围较广。尤其是近些年来,移动智能设备在大学生群体中十分普及,而且高校中已经基本实现了互联网全覆盖。高校学生使用网络的频率和形式也不断提升,受到网络新媒体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三)网络新媒体文化内容良莠不齐

网络新媒体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但内容良莠不齐。互联网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形式,形成的时间较短,信息传播不论是监管还是技术层面,都还不够完善,一些不良的文化信息在互联网上也在任意传播。大学生虽然在年龄上已经属于成年群体,但是其阅历和自身的价值理念还不够成熟,在接触网络新媒体信息时,思想上会受到很大影响。若是一些不良网络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会影响到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仅仅依靠学生自觉性很难实现真正科学使用网络,还需要教师和各层级监管部门能够通过各种方式针对学生的安全互联网使用做出正确的指导。

二、当代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现状

(一)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整体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我国基础教育重视应试教育,整个教育阶段缺少对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教育,且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改革,大学生数量猛增,招生层次不同,高校的科学教学工作也并没有真正和基础教育阶段的特点做到完全对接,致使许多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停留在基础阶段,甚至还低。其次,除了科学文化素质以外,高校大学生甚至还存在着某一些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学生个体科学精神的匮乏,也对高校大学生的科学文化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质疑。

(二)网络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的负向影响

在互联网新媒体的环境下网络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尤其是视听娱乐内容,对大学生有更强的吸引力。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除了专业课程知识的教学之外,更需要自身通过课下时间来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积累才能实现。从目前大学生的业余时间的利用来看,大多数学生都会沉迷于丰富的网络视听文化中,没有真正的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学生普遍表现出对于复杂的理性的科学文化知识缺乏兴趣,而对于那些直白的有视觉刺激效果的视听文化缺乏抵抗力。尽管在互联网新媒体中,也有一些以科学文化知识作为主题的自媒体信息内容传播。但是,部分自媒体内容水平较低,大多数内容也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科学文化知识普及层面。而且,有些内容是以碎片化形式呈现的,对于大学生来说无法产生连贯的知识体系,有些内容甚至会有明显的错误,对于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没有任何益处。

(三)高校缺乏相应的科学文化素养培育课程

目前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主要是以专业教育为主,而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不仅仅有赖于专业教育,还需要依托科学文化通识教育进行知识拓展和理念提升。当前,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一般以公共基础课程为主,但是这些基础课程也根据所学的专业有一定的区别。比如,一些文科专业的学生只是学习历史、语文等课程,理科专业的学生单独来学习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而这些基础课程的安排,对于大学生的科学通识教育的整体培养还是不能够完全满足的。

三、网络新媒体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和传播的积极影响

(一)网络新媒体文化拓宽了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途径

对于当代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和传播,网络新媒体提供了多种途径。首先,当代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新媒体来了解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互联网的内容十分丰富,所获取的信息的形式也十分多样化。一些高校的图书馆等信息中心,也建立了线上借阅系统。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对学校的图书进行检索和查阅,大大节省了学生的时间。同时,网络新媒体具备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课程资源。互联网新媒体中也有许多关于科学文化内容相关的知识和课程,包括各大院校提供“慕课”平台。其次,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建立各种知识兴趣小组,进行线上交流和线下活动,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社交能力。网络新媒体所形成的文化氛围,使得高校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及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二)网络新媒体文化提高了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效率

大学生在短短的三四年大学时间里,需要学量的专业知识来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大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所使用的时间也是相应有限的。在互联网还不是完全发达与普及的环境下,大学生通过图书、报纸或者是社团交流等形式,来实现非专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但是,这些渠道和内容相对来保存困难。网络新媒体中信息以网络为载体,不仅可以进行传播,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进行永久的保存。学生在学习或者研究某些问题时,可以即时通过互联网来进行检索和阅读相关的书籍、资料,同时也可以进行标记、保存等一系列的操作。这种信息阅览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互联网资源几乎可以覆盖全球的信息,只要学生能够对某些内容感兴趣来进行研究,都可以通过网络来接触到世界顶尖的技术和最新的信息。

四、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当代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培育的策略

(一)有效筛选优秀新媒体文化用于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培养

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是高校核心素养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能够利用优质的网络资源,来针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首先,教师应该对当下互联网的优秀资源进行甄别、利用,将优秀的网络信息有效地推送给学生。学生通过浏览观看这些内容,逐步实现科学文化知识的贮备。其次,教师还可以将新媒体文化应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在学生群体中组建兴趣小组,或者是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比赛,利用网络信息中提供的科学文化知识来实现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总之,要针对大学生网络使用习惯,合理的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并且能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文化来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利用网络新媒体传播方式加强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大学生受到网络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影响,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其他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上,有很大的变化。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新媒体建立适合自己的线上学习模式,将自己的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提升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建立了线上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校内网络中免费学习各种知识。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来建立学习兴趣小组,将班级或者专业中的学生进行科学文化兴趣的分类,使学生之间通过线上网络社交和线下的学习实践等方式的结合,来实现科学文化素质的培育。

(三)将科学文化培育引入大学生日常教育教学

科学文化素质是当代大学必备基础素质,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在高校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中,要将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引入到日常教学中,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首先,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要增加教学内容,将专业课程尽可能地引申,融入其他科学文化知识的相关内容,也可以利用网络新媒体,向学生推送与专业课程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其次,教师还应该通过校园活动的形式,来传播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使学生建立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2]。比如,教师可以举办一些科学文化知识竞赛,通过线上和线下多种模式,来吸引学生参加,促进学生积极地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刘秀芳,董男男.立德树人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究[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20,30(5):86-90.

第9篇

报告提出专业vs业余、平台vs个人vs自媒体、多vs少、深vs浅、分布vs集中、个性vs共性、人vs机器这七大博弈关系,并认为它们是推动中国网络媒体演进的重要力量。​

值得一读,推荐给大家。​

一、上一个十年中国网络媒体变化的核心,是内容网络与关系网络的融合​

关系网络是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脉络,而关系网络与内容网络的融合,是渐变的、渗透式的,它贯穿中国网络媒体过去的十年。​

二、今天网络媒体的重定向,是以视频化、移动化和社交化为核心​

(1)视频化:网络媒体的“宽带革命”​

互联网带宽的改善,移动终端的兴起,网民对于传统电视的兴趣开始下降。中国的网络视频从UGC到今天的多元化发展,已经成为网络媒体中的新兴力量。​

(2)移动化:信息传播的“时空革命”​

移动互联网浪潮为信息传播带来新的入口,在原有的话题信息流、时间信息流、关系信息流之外,又增加了空间信息流这一全新的信息组织方式。这种空间位置信息将为网络媒体带来奇妙的想象空间。​

(3)社交化:人与媒体的“关系革命”​

社交关系重塑人与媒体的关系,撬动传统媒体格局,用户“节点”决定信息走向。由此让网络媒体的入口属性发生变迁,从“公享”到“私享”是门户网站抑或新闻客户端都在进行之中的变革方向。​

三、未来网络媒体的演进,主要是在以下七种博弈中进行​

(1)专业VS业余:今天谁专业,谁业余?答案已经不再简单绝对​

专业媒体在某些领域未必专业;自媒体并非“业余”的代名词,其中一些也可以是专业的。​

(2)平台VS个人VS自媒体:平台、个人与自媒体的共生共荣,取决于平台方案,还是生态环境​

平台提升个人的影响力,个人的未来决定平台的未来,平台对个人的钳制永远存在。​

(3)多VS少:人们何时需要更少,何时需要更多?​

用户在意的是获得信息和知识时所负担的成本;网络中的信息消费过程,往往是“信息减法”的过程。​

(4)深VS浅:新媒体时代人们不再需要和阅读深度报告了吗?​

传统媒体的深阅读是“坐井观天”式的,读者跳入其挖的井中,获得的是被限定的一片天;新媒体的深阅读是“花园采蜜”式的,各种网络渠道让用户可以自由地汲取滋养。​

(5)分布VS集中:分布式生产时代,网络是否还有“中心”?​

未来网络媒体的内容很多时候将是各种分散主体的系统式“分布生产”。碎片化不是网络媒体的罪过,但碎片化的信息需要经过“整合”才能更好地呈现。​

(6)个性VS共性:信息的营养来自“信息小灶”,还是“大锅饭”?​

个性化的内容是信息的“偏食”,可能意味着人们逐渐成为井底之蛙。共性化的内容是社会的“粘合剂”,在“信息小灶”之外,网络媒体必须提供“大锅饭”。​

(7)人VS机器:机器在信息生产领域将替代人?哪些可以替代,哪些不可以?​

机器写作不是新鲜事,在未来的物联网世界里,机器写作新闻同样具有潜力。未来人在新闻信息链条中的角色将发生改变,需要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实现与机器的更好的协同。

四、更长远的未来,意味着全新的网络媒体景观​

(1)搜索、地图、“云”等成为内容网络中心的战略性入口​

搜索引擎与社交关系的融合;地图被赋予更多的使用频率和提供更多的周边信息;空间信息流信息被足够重视。这些都将产生新的战略新入口。​

(2)“定制化”模式改变内容生产逻辑​

人们对于特定信息的需求会推动内容生产模式的改变,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的提升将有助于这种变化,内容分发成本的降低则进一步助推。​

(3)电子商务等服务网络与内容网络开始融合​

根据您的购物记录,我们推荐如下新闻……这已经不是一个太远的梦。至少反过来的方式,已经有电子商务公司开始干了。​

(4)万物皆终端​

可穿戴设备的兴起,自然物体的终端化,将让一切都变为信息终端。“你看屏幕的时候,屏幕也在看你”。​

(5)物联网成为信息源,“传感新闻”兴起​

“万物终端”后的必然结果。​

五、我们该怎么办?​

(1)社会媒体时代,门户网站需要“洗脑”​

(2)让“精品”转身,让“鸡肋”退去​

(3)内容为王,关系为王,平台为王,入口为王,体验为王?理清他们的关系,找到自己的制高点,哪一个都可以为王​

第10篇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负责人指出:全媒体整合营销这一理念最大的贡献就在“整合”二字。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整合,打破了把两者对立起来的思维误区;纸质媒体、图书、互联网、手机、阅读器等不同媒体的组合,把不同媒体由竞争对手变为合作伙伴;出版商、技术提供商、移动运营商等不同身份的整合,实现了角色的换位与融合;出版、电信、影视等不同行业的集合,达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读者阅读选择与体验的整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等。

其实,新闻界打造全媒体的行动早已经开始。

2009年7月13日凌晨,作为深圳2011年世界大运会首家官方合作媒体,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011大运风》官方特刊、官方网站、官方手机报和官方手机网等全媒体报道平台正式创刊上线。从前一日的14点开始,南方都市报和奥一网实时连线贝尔格莱德前方特约记者,通过报网互动连续12小时滚动直播世界大运会“深圳时间”的到来。由奥一网大运频道升级而来的《2011大运风》南方报业大运官方网站在13日凌晨深圳接旗时刻正式上线,并通过图片、文字和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构建报纸、网络、手机三维立体报道平台,对深圳2011年世界大运会进行全方位权威报道,并为2011年世界大运会合作伙伴提供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营销平台。官方网站由“大运新闻”、“深圳时间”、“大运六十年”、“鹏城大运风”等4大版块组成,报道理念和口号是“未来U你”。这也是运用全媒体的最新实例。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也认识到了发展全媒体的重要性。2009年6月16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编辑江作苏在“3G应用和新媒体发展论坛”时曾表示:“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正成为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将抢占无线新媒体阵地,打造全媒体记者,打造百万手机报的无线新媒体,应对3G后传播时代。”他认为,传媒集团如何应对3G后传播时代,有4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如何应对秒报秒台的多元互动传播秩序;二是媒体如何掌控3G产业链中信息生产和流通环节;三是如何推动全媒体的采编方式;四是如何利用“我媒体”和“自媒体”,推动媒体的信息生产和传播。传统媒体集团要转型,应该抓住3G后传播时代的机遇,打造全媒体记者,推动新媒体的建设。他表示,集团将推动荆楚网、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大楚网的建设,打造百万手机报的无线新媒体。其实,早在2008年6月,集团就进行了相关尝试。荆楚网新闻评论部与湖北日报摄影部首创了“纸网互动,图文并举,编读交融,一题多议”的纸媒品牌网络拓展新方式,将湖北日报的品牌栏目《焦点》、《影像点评》移植、嫁接到荆楚网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杭州日报是较早进行相关尝试的媒体。2006年9月,杭州日报和杭州网联手打造的报网互动版“报网e动——热帖大家顶”正式推出。2008年清明节前夕,杭州日报和杭州网双方联合推出滚动新闻,它克服了报纸的出版时限,将刚发生的新闻事件通过杭州网在第一时间发布给读者,并不断地跟踪新闻事件的进度,把后续过程第一时间呈现在读者面前。“滚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时间上,新闻不断滚动跟进,一个是杭州日报和杭州网之间的跨媒体“滚动”交流。此后,杭州日报组建跨媒体的滚动新闻中心,由纸媒和网媒共同组建,而不是分头作战,后期拼合;滚动新闻中心记者都同时具备三栖甚至四栖的综合能力,即文字、摄影、视频、主持等等,这也是未来媒体从业人员的一个大趋势。

作为传统报业,无论是否融入新媒体,融入得有多深,全媒体时代已经席卷而来,如果不能趁势而上,必将被淘汰。这如企业界的竞争规律一样,现在的竞争已经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这个企业所处的价值链与另一个价值链之间的竞争。显然,单一报业的价值链已经非常脆弱。

以全媒体的视角重新审视传统报业,新闻纸、报社、报业等等都会有新的内涵。但可以想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新闻采写和发布权仍将控制在传统媒体手中,这将是传统报业最重要的优势之一。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传统报业要想迅速向全媒体方向融通,媒体从业者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方面则必须向全媒体方面拓展,力争成为集全媒体记者、多媒体网络编辑、网络监管员多种角色于一身的新型人才。

全媒体记者是指具备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并适应融合媒体岗位的流通与互动的新闻传媒人才。在媒体融合时代,非常需要这种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人才。这无疑是数字时代“时势”造出来的职业。

全媒体记者打破了当前记者“专一”媒介的思路。以传统意义上的记者为例,由于网络的大范围应用,许多报纸都有了自己的网站,传统记者就显得有些过时,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成了新的必需品。

报纸已经拥有了上百年的历史,但随着数字技术,尤其是3G时代的到来,信息定制、手机报、手机上网、手机电视等无线业务方兴未艾,无线接收终端逐步拓展到MP4、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车载和户外无线屏幕等领域,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也改变了传媒生态。有业界人士表示,对于传媒来说,传媒集团赶上数字时代,要应对秒报秒台的多元互动传播秩序,掌控3G产业链中信息生产和流通环节,推动全媒体的采编方式,充分利用“我媒体”和“自媒体”,推动媒体的信息生产和传播。因此全媒体记者成为新传播生态下的大势所“需”。

站内容的设计师和建设者,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收集、分类、编辑、审核,然后通过网络向世界范围的网民进行发布,并且通过网络从网民那里接收反馈信息,产生互动。多媒体网络编辑是指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及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互联网网站内容建设的人员。实际上,多媒体网络编辑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职业,2006年首次被列入国家职业大典。

目前的从业人员主要是由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编辑、记者、网站管理员、图文设计等职业中分流出来的。缺乏统一的职业标准与规范,给企业的培训、考核及人员使用带来很多技术困难。因此,通过网络编辑国家职业培训,把网络编辑人员素质的管理纳入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对网络编辑人员专业队伍的建设,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职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11篇

论文摘要:21世纪是一个信息产业、媒介产业、创意产业迅猛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以立体高速网络作为信息传播果道,以渐趋普及的多媒体电脑、电视、手机作为收发工具,融采编摄演于一体,集声字图像于一身,聚眼耳脑手于一瞬,是一种高效率、大容量、多果道、极具开放性的传播体系。在网络时代,电视媒体的发展成为当今电视人关注的话题。

当互联网裹挟着强大的科技生产力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发现从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交流方式到商务模式、消费模式、经济模式以及获取信息的模式都已经发生空前多样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电子版、门户站点、中文网站、网络电视、宽带电视等层出不穷地出现,对传统媒体和媒体人而言,“媒介生态”逐渐变得眼花缭乱起来。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将技术优势与信息资源充分整合,第四媒体(网络媒体)所兼容创新的文本结构方式、信息传播方式、媒介营销模式,给传统的纸媒体、电媒体以极具影响的冲击。其中,兼具视听之长的强势传媒电视,在某种程度上因为与互联网有着更为密切的“血亲”关系,它们的联盟与整合显得尤为突出。电视媒体既有着凭借互联网技术再度辉煌的“景气预期”,也面临新兴媒体从观众到广告的争夺和竞争。同时不论是从商业角度看还是从传播层面来看,网络传播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悄悄改变着媒体与公众的传统收受关系。如何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将电视媒体做大做强形成符合受众口味的文化传播,是我们当今电视人着重研究的问题。

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态势

互联网出现后便在传输速度上体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之用户可以轻易地引用、转载致使信息的触角达到纵横交错式的传播方式。互联网信息的快速化、前沿化、新锐化拓展了传播渠道,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充分满足了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传播权,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最大特点是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为一体,具有典型的“全民传播”(mass-participated communication)的特点,这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基于数字化台的新媒体,其在信息传播中具有高度的互动性、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信息平台的开放性和信息传播的多媒体化等特征。这些特征对传统媒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对信息的传播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新媒体的出现使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传播中也不乏有其局限性。

首先,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带来的“全民传播”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包容性、平等性和参与性。但是以个人为报道主体的“自媒体”(we media)在新闻报道中,往往存在信息不完整、不平衡、不客观,甚至出现误报和失实报道。在对事实的报道中,个人传播更侧重于表面的现象,通过带有强烈个人情感色彩的描述和评价,主观地传递信息,缺少专业处理信息的公正态度和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专业视角,容易造成煽动其他受众情绪的严重后果。特别是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容易成为突发事件中情绪传染、谣言扩散的新路径。其次,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专业采编人员的队伍素质及专业设备与传统媒体相比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报道中对事件的客观性的尺度把握不够,并对来自社会基层的声音不能及时地审核校对,产生虚假信息的泛滥。

“视网融合”下电视媒体的传播状况

以网络媒体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一直以新媒体自居的电视媒体瞬间成为明日黄花,加人了报纸、广播等成为传统媒体的一员,但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有视听兼备的共同特点,使得其在这一场革命中,得以更大地延伸和发展,也形成其特有的传播现状。

融合趋势下的传播成为新旧媒体传播的需要。新媒体的加人使我们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信息量加大。同时也极大方便地促使我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你想得到的信息,从四川泣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的新闻大战中可以看出,新旧媒体在一场场突发事件中体现其各自的优势特点。在此类的突发事件中,各媒体的竞争虽然激烈,但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媒体径渭分明的界限也在逐渐消失,交汇点是二者都是信息的提供者。这首先是社会整体需要的驱使,从汉川地震、海地地震、智利地震、印尼地震到青海玉树地震,人们对信息的获取量空前高涨,报道的及时性中首先归功于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的快捷性,随后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和详细报道,为受众获取信息提供最切实可靠的服务。其次,融合化的传播也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自身的需要。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自身需要在新闻报道中集中精力进行集体作战,网络媒体的优势不是很明显。优势互补合作对网络媒体来说只有好处。在人才上,网络媒体不具有传统媒体所具备的大量的专业性强的记者。在经费上,网络媒体不可能把大量的财力投放在单一选题上。这对大多数网站来讲是两道难以逾越的“深沟”。在如今重大新闻采访和报道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网络媒体中,只有那些资本雄厚的商业网站,或是传统媒体与网站联手行动才能支付这笔开销。一般的网站是没有这个资本的,更没有专业人才去完成这类重大采访报道。而传统媒体有强大采访实力,对大型的新闻战役有良好的把握和实战能力。

在传播过程当中,传统媒体往往也依赖新媒体的优势将信息扩大化,并及时通过新媒体产生及时的互动,使一些突发事件形成全民参与的特性.加大民众的参与意识,使媒体的及时性、互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热点事件报道中视网融合的优势。网络媒体的发展使网络传播的信息控制难度加大,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所具有的特征,使得其媒介生态、传播图景、舆论态势等是政府很难控制的。媒介竞争的加剧,新媒体所特有的互动、参与等优势,使其在媒介竞争中处于越来越有利的位置。尽管新媒体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草根性”,但是由于缺少“把关人”的有效监管等原因,而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目前,日渐成熟的新媒体格局被不少专业人士认可,有人提出当前我国舆论引导格局是“传统媒体扬善,网络媒体惩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则认为当前情形更多是这样的:“网络较多地抢先揭露问题,传统传媒在跟进的同时,给予理性的关照。因为网上的东西真实程度和观念的理性程度均不够,需要由传统媒体给予适当的‘纠偏’.。这样的‘合作’关系正在形成。”有如2009年的“艾滋女”事件,网络的信息使不明真相的人成了害人者的帮凶,经过电视媒体的深度调查报道使得这一事件的真相大白于天下,也给受伤害的同德利一个公道。从“清洁工梁丽拾金案”到“巴东烈女邓玉娇刺死色官案”,从“杭州胡斌粗车案”到上海“钓鱼式执法案”,从“天价捞尸事件”到“躲猫猫事件”再到‘`2010年广西公务员考试泄题事件”,这些事件背后都有网络舆论的身影,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能清晰地感知到网络个体民意聚合之后的强大力量,它带动传统媒体跟进和“纠偏”,同时对政府的决策和作为形成了“无形”的监督和推动作用。

在许多突发事件中,信息资源的稀缺导致媒体功能的全方位释放,“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之别”、“党报与非党报之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别”等长期以来存在的“业务壁垒”正在走向消解,以“竞合、整合、融合”为特点的多元传媒的舆论格局正在形成。

事实上,随着全球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以信息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社会各环节联系日益密切,政府、媒体和受众的关系正在进行深人“调整”。对国家和政府而言,其信息的公开透明成为媒体和受众“常态化”的需求。对于媒体而言,追求真相和监督政府的职能迫切需要进一步拓展。而公众客观上要求政府和媒体层面对于其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 权行使的保障更为便捷和畅通。

网络时代下电视媒体的传播设计

网络的交互性、开放性、广泛性和多适用性,使当今的受众人群有了更多的参与感和主体意识,在这种媒介生态环境中,电视虽然不至于“门前冷落”,但也确实无法回避互联网上升的势头和传播的强大作用。所以电视媒体可以发挥自己传播文化特色,利用网络传播的技术优势形成独有的文化传播方式才是当务之急。

打造电视栏目与网络融合的文化特色。电视栏目是电视台的神经元和子系统,其个性化、特色化的内容及固定的播出时间维系着稳定的收视群。电视栏目可以借助互联网交互性强、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克服电视转瞬即逝的、单向传播的缺憾,形成一种新的传播态势。其一,电视栏目可将内容网络化,构建一块网络园地,采取多种模式实现“网上造浪”,将内容延伸到网络的互动中,进而形成电视节目的及时互动。这种方式运作得当会使一大批网络访问者开始关注、收看和喜爱这个电视栏目。其二,电视栏目可“链接”受众群,构建一种沟通观众、拓展节目的全新渠道。在互联网的无极限的沟通天地,观众有了发表意见、提供线索、参与节目的捷径。使此电视栏目的受众通过网络与节目的互动加深其对电视栏目的喜爱,使之成为此栏目的固定收视人群。其三,电视栏目可策划网络活动,构建一个整合媒介强势、延伸栏目空间的活跃平台;在网络时代,可以说“关起门搞节目,打开门跑广告”的思路已显得滞后了,作为相当于网上icp(内容提供商)的电视节目生产部门,各栏目应利用网络的诸多传播优势为自己服务,通过积极策划网络活动凝集社会的“注意力资源”,在这一点上电视正可运用传统的宣传强势来“炒作”活动,并可联合其他电媒体、纸媒体形成合力,为栏目的可持续发展注人新的生机。

电视媒体应树立内容主载全局的传播意识。电视媒体的优势在于拥有海量的内容资源和强大的节目制作能力。新媒体的发展,不仅使电视媒体固有的节目资源优势找到了新的传播平台,而且还可以根据这一新平台的传播特性,创造更加符合用户需要的节目内容,形成自己独有的核心竞争能力。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不会削弱电视媒体的传统优势,还可进一步加强和发挥这种优势,进一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无论是未来网络与电视模糊了边界实现融合,抑或是电视以新的面目在未来传媒环境的“网络界面”中继续发挥视听强势,只有真正“链接”受众需求,不断提供主流“内容”,才可能长盛不衰。

第12篇

《雪崩》从本质上来说是网络新闻,只是由传统媒体策划,在网络发表后再移植到印刷媒体上。有人认为,《雪崩》的报道模式,是传统媒体的出路,即将传统媒体强大的采编力量、策划能力和网络丰富的叙述手段(图片、视频、音乐等)以及良好的互动性相结合,以获得受众瞩目。

以往,传统媒体的网络化常见为电子报、报网结合和手机报三种形式。三种形式都是以传统媒体常见的叙事风格来讲述故事,只不过把平台移到网络。而《雪崩》则是完全依靠网络技术来结构的故事——超文本、超链接、海量存储等网络基本技术特性展现无遗。

《雪崩》的成功,是否意味着传统媒体只有彻底地使用网络技术叙事,才能谋取新出路?是否会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抛弃纸质印刷,完全投入电子出版的怀抱?

研究方法

传统媒体的出路研究,有很多方向,比如报道形式的改进、对传统媒体公信力的探讨、商业模式的探讨等。笔者以为,在诸多角度中,受众研究的角度是一个基本角度。受众研究,往往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但本文作为一种探索性研究,更偏向于定性的思考,所以本文采取定性研究方式。文中的调查数据,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均来自于CNNIC的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定义界定

一般来说,大众传播由职业工作者通过媒体向社会公众公开、定期传播各种信息。但网络传播从一开始就挑战大众传播的模式,首先,传播者不一定是职业工作者,像BBS、博客、微博等大都是由非职业工作者信息;其次,网络传播不受时间限制,可以与新闻同步发生;第三,受众可能是不确定的公众,也可能是经过挑选的人群——粉丝或者关系圈,模糊了群体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界限。

或许正因为有如此多的不同,“自媒体”这个新词被引入。

自媒体的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把网络新闻分为两种:一种是与传统新闻生产相似的由专业新闻网站或者门户网站生产的新闻产品;另一种是自媒体,由非职业人员生产的,与自身相关的新闻产品。

很显然,前文所述《雪崩》的欢呼者们,是要把传统媒体改造为熟练运用网络技术语言的专业新闻网站;而目的是让传统媒体在自媒体风生水起的时代更好地生存。

自媒体在中国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BBS独领,但其对印刷媒体的冲击十分有限,它吸引人眼球的功能似乎更在于“爆料”,即谈论在传统媒体上不容易登载的新闻。第二个阶段,是博客异军突起后草根新闻的狂欢,但这种狂欢被很快引向精英化的道路,普通人的博客少人问津。第三个阶段,是微博的到来,最多140个字的微博,拉近了精英和平民的距离。CNNIC的数据显示:2006年,论坛/BBS的使用率是41.6%,14.2%的人经常使用博客;2013年,论坛/BBS使用率是26.5%,博客使用率是24.8%,微博使用率是54.7%。

我们不难发现,自媒体的发展有一个明显趋势,就是削弱权威。传统媒体和专业新闻网站或门户网站新闻都须编辑审核,编辑与审核人员是相应的权威者,对信息的有生杀予夺的权利;在路线图之外,法律和政策环境构成了更高层次的权威,职业生产者清楚地知道,哪些信息可以刊登,哪些信息必须选择时机刊登,哪些信息是冒犯权威的。自媒体从BBS开始就试图突破权威,BBS没有编辑,也更敢于报道那些很难在传统媒体获得版面的信息。但BBS仍然存在版主一职,被赋予删帖、给帖子加精、给版上普通成员加分等权限,来树立相对的权威。博客时代,在个人博客内,信息由发帖人和回帖人掌控,由于发帖通常是长篇论述,而回帖往往是只言片语,所以个人博客中的权威,就是发帖人。当微博大行其道时,“织围脖”的人和“围观者”地位更为平等。每个人可以阐述和表达的空间都被压缩在140个字以内,进一步削弱了权威。权威的削弱,伴随着用户体验平等性的增强,而更加平等的用户关系进一步改善了互动性。

同时,自媒体传播也往更加碎片化的道路发展。BBS上,通常划分为几个板块,每个板块有相对固定集中的话题,用共同的话题来聚拢受众。而博客虽然没有相对固定的话题,但写博客的人可以为自己的博客划分类型。微博则是完全的碎片化,有可能前一条微博在感叹美丽的春天,下一条微博则关注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虽然也有一些微博,譬如美食微博,力图打造一个专业话题来聚拢受众,但由于微博无比庞杂的信息,这些话题很难脱颖而出,更容易被湮没。也就是媒体的放大效应、聚焦效应被无形地削弱了。

信息的去权威化、碎片化,带来了更好的用户使用体验,增加了对用户的吸引力,但也削弱了信息的影响力。一个明星的微博粉丝可能超过百万,但其影响力能超越一份都市报吗?粉丝过千万的微博现在也不少了,又有哪几个可以夸口影响力能与电视台比肩呢?

印刷媒体的发展道路

笔者以为,印刷媒体真正的竞争对手不是自媒体,仍然是门户网站和专业新闻网站。而自媒体与印刷媒体有完全不同的发展趋势,互补性或许更强于竞争性。现阶段,许多党报、都市报都开通了法人微博。比如人民日报,截至今年8月19日,在腾讯微博上拥有800多万粉丝,在新浪微博上拥有900多万粉丝;更为可喜的是,它采用了平易的、简短的语言。

所以,问题回到了起点,传统媒体是否要抛弃纸质印刷,像《新闻周刊》一样,完全投入网络媒体的怀抱,用网络独有的叙事方式来结构一个个类似《雪崩》的故事,取决于受众是否会继续选择印刷媒体。

在网民的习惯中,从网络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已经大大超过了印刷媒体。

可以推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网民,并且将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首选工具。尽管网络媒体全面取代印刷媒体需要时间,但传统媒体必须做好转型的准备。未来的印刷媒体或许可以作为一种小众化的存在,因为印刷媒体仍然有独特的魅力——比如不用担心黑客、病毒等原因造成信息被篡改,不用担心因为机器没电而不能阅读等。但是大众媒体最重要的存在基础是受众的选择。如果受众选择网络作为首要的信息来源渠道,那么印刷媒体的没落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