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代农业耕种技术

现代农业耕种技术

时间:2023-12-04 18:22:15

现代农业耕种技术

现代农业耕种技术范文1

关键词:农机;农艺;关系;矛盾;结合;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S23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06-1

随着农业机械的深入发展,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化的农业生产都包含着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工具两方面,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机与农艺的内在联系更加紧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强化农机与农艺结合方试,发展方向和促进措施等问题。

1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耕作制的关系

农业机械化既服务于农业耕作制又促进农艺的变革。八十年代吉林省引进大棚育苗,机械插秧技术,就改变了传统育苗,人工插秧模式。对耕整地育苗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九十年代实行抛秧技术,制约了农业机械的发展。如今又重新提倡机械化育秧、插秧、收获技术。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据调查,在过去三十年中,蛟河市大部分土地是由原大、中型机械翻地,变为小型拖拉机配套灭茬耕整地的耕作方式。连年灭茬耕作,导致土壤耕层只有12~15cm左右,土壤板结严重,阻力不断增大,犁底层的土壤变得硬脆,一锹下去就会大块地开裂,同时厚硬的犁层也阻碍着土壤上下水气的贯通和天然降水的储存,小型农机具的连年作业,也导致了土壤养分输出能力的破坏,难以维持植株正常生长对水、肥、气、热的需求。因此,近几年我们蛟河市开展了深松深翻保护性耕作技术。

2 农机与农艺在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中的关系

2.1 保护性耕作技术有四种农艺要求

一是免耕播种施肥技术;二是秸秆残茬与表土处理技术;三是杂草及病虫害控制技术;四是深松技术。这四种农艺要求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农业机械的有效融合才能实现。

2.2 农业机械是应用保护性耕作的基础

先进适用的保护性耕作机械在这项新技术的推广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几年,我们蛟河市旱田大力推广免耕播种机,水田大力推广机械化播种育苗、采用新型高速插秧机插秧、使用联合收割机收获。一台免耕播种机可以一次性完成破茬开沟、深施肥、播种、覆土、镇压全过程。极大地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据我们检测使用免耕播种机每公顷节约作业成本350~450元左右。

2.3 农机与农艺融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由于这几年我们采用先进技术,先进机械从事水旱田作业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也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一台免耕播种机作业效率在0.5~1公顷每小时,比人工作业提高二十倍以上。

2.4 农机与农艺结合有三种方式

一是农机服从农艺:二是农艺服从农机:三是农机农艺共同协调发展。因此,农机与农艺必须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3 农机与农艺结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农艺对机械深松的要求

3.1 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

农业设施装备发达、生产技术先进,组织经营高效,服务体系完善。因此,农业现代化就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产量,使农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标志就是要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一个巨大增长,高度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各国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特征。

3.2 农机与农艺的矛盾

现代化的农机技术和农艺技术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都有积极的作用。农机和农艺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农机与作物品种之间的矛盾,农机与耕作制度之间的矛盾,适宜机械化操作的农机与适宜手工操作之间的矛盾,农机的单一性与农艺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等等。实际上,农机与农艺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其相互结合相互适应的过程又是矛盾相互促进的过程。

3.3 农机与农艺结合的必要性

现代农业耕种技术范文2

一.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

关于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有人归纳为两点,有人归纳为三点或五点,等等。[59a.29a.58.42a.64.50b]不管具体表述如何歧异,人们的分析一般是从生产技术和生产结构两方面着眼的;最近亦有人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业及其相互关系考察我国传统农业。对我国传统农业与水利的关系则有不同认识。

一生产技术的特点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这是国内外学者所公认的,但对精耕细作内涵的认识有一个深化过程,对它形成的原因和作用,则存在较大分歧。

董恺忱考证了“精耕细作”一词的来源,指出古代文献中虽屡有“深耕疾耘”等证,但“精耕细作”一词始见于五十年代我党关于农业合作化文件和毛泽东同志的讲话中;它实际上是近人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的一种概括[59c]。这一观点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至于这一技术体系的内容,开始时人们偏重从耕作栽培技术上去理解它,并以南北不同的土壤耕作体系的形成作为农史分期的重要标志。外国人有称中国传统农业为“中耕农业”,而与西欧中世纪“休闲农业”相对称者,也是着重在土壤耕作体系的区别[69]。与此同时,人们又纷纷强调中国传统农业土地利用率高(较早由休闲制进入连和制和复种制)这一特点,而与精耕细作并列。随着人们对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体系认识的深化,人们对精耕细作内涵的理解也大大拓宽了。1989年出版的《中国农业科技史稿》“结束语”在论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时,就把提高农业生物自身生产能力的技术措施(如育种.种子处理保藏.对农业生物之间互养或互抑关系的利用等)和改善农业生物环境条件的技术措施(如土壤耕作.施肥.灌溉等)提到同等重要地位。上述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一方面以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另一方面以“三才”理论为指导,这三方面结合而成的统一整体,也可以用“精耕细作”来概括。文中又指出,精耕细作首先是在种植业中形成,但在发展过程中,其基本原则也被应用于广义农业生产的其它领域中[49]。已有人试图用这种认识具体阐述中国传统的农学体系。[29b]

精耕细作属集约经营的范畴。我国传统农业基本上属劳动集约类型。精耕细作与多劳集约关系密切,以至有论者往往把二者等同或混淆起来。最近有人指出精耕细作不一定和多劳集约相联系,并以汉代的代田法和区田法为例,说明可以有产量和效率并重型精耕细作和多劳集约型精耕细作,只是由于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中,小农分散经营越来越占优势,精耕细作也就越来越被限制在多劳集约的轨道上运行了[29e]。

至于精耕细作传统形成的原因,或强调人口多耕地少格局的影响[8a.11],不过这种格局的形成相参对晚后,难以成为精耕细作形成的主因。更多学者从封建地主制下小农经济的特点予以解释,本综述下篇还将具体论及。席海鹰的思路与众不同,他强调自然条件形成的压力,认为精耕细作是在中国人民改造恶劣的自然环境.抵御频繁的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建立并得到发展的。他不是用封建地主制解释精耕细作的形成,相反,是用精耕细作来解释封建地主制的形成,把精耕细作视为联结中国自然条件和中国社会的中轴。[48]从某些精耕细作技术在封建地主制形成以前即已出现看,[29a]这种说法有其一定道理。农史界的学者则多倾向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即: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与不利的自然条件的斗争中所创造的巧妙的农艺,它的形成和发展既与封建制下农民有较多的人身自由和经营自主权有关,亦与逐步形成的由局部到全国性的人多地少的格局有关,同时,它又是各民族农业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结果。[49.29a]

二生产结构的特点 农业生产结构指农业生产中各个生产部门或生产项目之间的结合形式和比例关系。它的中心是农牧关系。中国古代农牧关系有着与西欧中世纪不同的特点。在广大的农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导,种植业中又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畜牧业只占次要地位。故古人有“辟土殖谷为农”(《汉书·食货志》)之说。对这种历史现象,论者鲜有不承认的,而认识则大相径庭。

国外学者有称中国传统农业为“无畜农业”或“跛足农业”的。五十年代末出版的《中国农学史》认为我国自春秋以来形成“重农轻牧”的“跛足农业”,影响颇大。[7a]。宁可基本上承袭了这一观点,认为“从汉代开始,除饲养军马及西北与游牧民族接壤的地带外,在农业地区中,与农业相结合的大规模畜牧业就没有得到发展”。其原因则是:个体生产,不宜大规模畜牧业,精耕细作,连种复种,无法普遍开辟牧场;农业生产率偏低,无法广种饲料。[11a]唐启宇分别以“主谷式”农业(先农后牧)和“谷草式”农业(农牧并重)来概括东亚和西欧的传统农业。[51]曹隆恭也认为中国古代农业偏重粮食,不是农牧结合,而是农牧分区。[58]有些研究世界史的同志也从中外比较的角度谈到中西农业生产结构的不同特点。例如吴于廑认为无论东方西方,封建社会的经济都是农本经济,以足衣足食为根本目的,耕织结合,但对牧养牲畜的需要各不相同。中国养畜主要为农耕提供动力,牛耕发展缓慢,纺织原料不靠畜产品。南欧中亚土质粘重,很早就使用重犁,要用二牛.四牛以至八牛拉犁,养牛较多;纺织原料主要是羊毛,养羊业比较普遍;加之很早就有食肉.饮乳酪的习惯,故畜牧业在农本经济中的比重较大。[28]马克思垚也有类似的论述,但他认为中国牧轻农重特点的形成有一个过程,而对西欧中世纪畜牧业比重也不宜高估。[1]

以上论断,如局限在农区个体农户经营的畜牧业的范  

围内,无疑是正确的或部分正确的。所以说是部分正确,是因为如“跛足农业”一类提法虽然形象,但欠全面,容易引起误解(台湾学者许倬云就曾指出,中国农业自成体系,但是中跛足的[64])。中国传统农业不是农牧结合的提法亦未必符合实际。有些同志更由此走向极端。陈平认为西欧一直是半农半牧,以牛为主,中国则自井田制崩溃以来,就形成以粮为主的“单一小农经济结构”,这是我国两千年来动乱.贫穷.闭关自守的病根[34a]。

这种观点引起一些同志的批评。他们指出:“单一小农经济结构”这一概念是不科学的。因为这里的“经济结构”实际上只是指生产结构,不应与小农经济混为一谈,小农经济一般同时经营多种生产项目,其生产结构不可能是“单一”的。我国春秋以后畜牧业并没有走向衰落,而是有一个较大的发展,至中唐以来才逐步产生农牧关系畸轻畸重的现象,但也不能笼统称之为“单一经济”。我国农区生产结构是以粮食生产为中心,耕桑并举,农牧结合的综合经济。就农牧关系而言,虽然畜牧业只是农区农业经济中的副业,但一方面利用农副产品牧养牲畜,另一方面利用畜粪肥田和畜力耕作,也是农牧结合.互养互促的一种形式。除农家小型养畜业外,地主和国家往往经营较大规模的畜牧业,而广大牧区又有比较发达的游牧经济。我国古代农牧关系可概括为“两个并存”,即:农耕民族占统治地位的,种植业为主的地区和游牧民族占统治地位的.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同时并存;在以农为主的地区内,则是以养马业为基干.主要用于军事目的.规模较大的国营牧业和以牧养猪.牛.羊和家禽为主,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规模较小的民营(农民和地主经营)牧业同时并存。[29b.c.d.2]

三关于“多元交汇”

我国是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农业类型,不能归结为某种单一的模式。由于各种原因,以前的农史研究偏重于汉族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欠全面。在编纂《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时,曾提出要反映各民族对农业科技的历史贡献,不能写成单一的汉族农业科技发展史。这方面的工作已陆续取得一些成绩。在此基础上,近年来有人提出中国传统农业是“多元交汇”的体系的命题,指出中国农业不是从单一中心起源而向周围辐射,而是在广阔的地域内的若干地点同时或先后发生的,各地区各民族基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传统,经过分化和重组,逐渐形成相对异质的农业文化,中国古代农业是由这些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融汇而成,并在他们的相互交流和相互碰撞中向前发展的。精耕细作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多元交汇”体系的产物。多元交汇和精耕细作构成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并成为其巨大生命力的源泉。论者谓这一观点能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我国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农业发展的面貌与机制。它与费孝通提出而为民族学.考古学界普遍接受的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命题相互衔接,而又有所区别。[29e]

四关于“水利农业”

十七.八世纪以来,西方流行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有完善的农田灌溉系统,是集约化农业的组成部分。近世言“亚细亚生产方式”者,或把水利灌溉.农村公社.土地国有.****主义作为其主要特征,而中国亦被归入其中。主要根据之一是马克思说过人工灌溉设施是东方农业的基础。这种观点颇有影响。最近的例子是孟庆琳.王朗玲的文章,认为“我国封建农业是主要的特征是水利农业”,水利灌溉在任何地方都是农业生产的支柱,黄土地区在适当灌溉条件下的“自行肥效”是中国农业具有持久性的主要奥秘。而中国封建官僚体制.宗法制度,以及封闭性都是水利农业的产物[43]。这种观点在农史界并没有获得响应。因为很明显,像我国最早的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反映的那种旱作农业技术体系,是很难划入“水利农业”范畴的。已故王毓瑚先生曾对这种观点提出了系统的批评。他指出十七.八世纪以来欧洲人传说的中国古代农田灌溉制度是出于想象和误解,马克思所说的“东方”,不包括中国在内。农田水利建设兴起的战国时代,也正是土地私有制实行之时。我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实现过类似灌溉网的广泛设施。农田水利建设和集权政治没有必然联系,分裂时期的某些割据政权,反而往往在农田水利建设上做出成绩。李根蟠认为中国古代农业既不象西欧那样完全依赖天然降雨,也不象马克思所说的古代东方完全依赖人工灌溉,各地区是在很不相同的条件下以不同方式解决水的问题,不存在遍及全国的灌溉网。他的观点基本上继承自王毓瑚,但并不否定井田沟洫体系的存在,只不过认为它的作用在排水洗碱。沟洫农业是垄作形成的旱作农业,而非灌溉农业。[29f]最近史学界批判魏特夫《东方****主义》中关于“治水社会”理论时,也指出它背离了中国历史实际。[12]

二.对中国传统农业评价中的肯定论和否定论

对中国传统农业的评价,是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应走什么道路的问题紧密相连的。七十年代末,我国曾从美国引起成套的农业机械化设备,一时间在部分同志中引起近乎天真的乐观情绪,似乎只要照搬西方的技术和设备,就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我国农业现代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精耕细作的传统,被认为是小农经济手工操作的产物,甚至不再值得一提。在生产结构方面,有人也主张学西方,走“以牧为主”的道路,改变我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食物结构。与此相联系的还有对解放后三十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评价问题。生产结构不大合理,生态环境恶化是三十年农业遗留的突出问题之一,有些同志对此估计较重,认为是执行“以粮为纲”方针所致;“以粮为纲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产物,与历史上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结构一脉相承。这样,他们就从对三十年的否定进而为对传统农业的否定。这股思潮最有代表性的是陈平的《单一小农经济结构是我国两千年动乱.贫困.闭关自守的病根》等一系列文章。在作者看来,单一经济.精耕细作.小农经营是三位一体的。它破坏自然生态,引起劳动生产率递减(如说“精耕细作,复种套种,加上灌溉,使地力不得休息,土壤沙化.盐碱化日益严重”等),造成人口问题和周期性土地危机;阻碍分工,抑制交流,使资本主义不能顺利产生(作者称之为“稳定性最高.进化度最小”的“超稳定结构”),等等,总之是坏到了极点。《病根》一文在《学习与探索》发表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分别全文或摘要转载,一时造成颇大影响。[34]”

这种观点在农史界引起了几乎一致的反对。较早提出不同意见的,如杨直民.董恺忱指出,从农业历史看,集约化是必然趋势。中国传统农业以劳动集约为特点,技术上表现为精耕细作;西方农业现代化,也是提高农业集约度的过程,技术上表现为机械化的精耕细作。因此,不应把机械化和精耕细作对立起来。在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吸收精耕细作传统中合理的.有用的因素[33]。郝盛琦等人批评了把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归罪于“单一小农经济结构”的观点,反对全盘否定我国传统农业和传统农艺。指出“精耕细作的传统,虽然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它却是我国农民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不便许多技术经验足资今天借鉴,而且就通过精细管理提高单产这一发展方向而言,也仍然符合我国今天人口多耕地少的国情,决不能简单地贬之为‘老路’。我国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应当继承和发扬,但我国传统农业建立在手工劳动.部分使用畜力和直观经验基上,劳动生产率极低的状况也一定要改变”。“农业机械化必须有利于精耕细作和促进单产的提高,否则,就将在中国的土地上失去生命力”[46]。更多的同志是从正面对传统农业的历史成就和它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给予肯定的评价  

。尤其是原农业副部长刘瑞龙《正确对待我国农业历史遗产》和《论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化》等文,影响较大。作者指出:“在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不是放弃精耕细作的传统来实现现代化。相反,必须利用精耕细作的传统来实现现代化。把精耕细作和现代化结合起来,这将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和优点,是加快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最基本的依据。”由于这些文章曾广泛征求和汲取农史界的意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农史界的共识。[19]

肯定论者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论证的。

1.总结我国传统农业的历史成就,肯定它在世界农业史中的崇高地位。这方面文章发表得很多,尤其集中在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史》(季刊).《农业考古》(半年刊)和《农史研究》(不定期论文集)上,这一时期出版的若干专着和小册子也以很大篇幅阐述这方面的问题。下面只举两例予以说明。董恺忱在《从世界看我国传统农业的历史成就》一文中,广泛吸收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他们的评论,指出:一.中国是世界上栽培作物起源中心之一。二.中国框形犁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传统犁之一。它的特点是具有曲面壁和摆动性。西方近代犁吸收了中国犁的特点,成为近代农业革命的契机。三.我国是世界上有较高土地利用率的国家之一。和南欧中世纪长期实行休闲制不同,中国很早就实行连种制和复种制。四.在世界农业发展较早的国家中,我国是没有出现地力衰竭的几个仅有国家之一,这主要得力于中国农民善于利用生产.生活上的废弃物给土地施肥。五.我国传统农业一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表现在精耕细作农艺和较高的单产上。西欧中世纪收获量只有播种量的三四倍,而中国达到十几倍.几十倍以至上百倍[59b]。原江西省博物馆陈文华等主办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展览,则以具体事实说明我古代许多农业工具和农业技术,比西欧领先一两千年。

2.揭示我国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强大生命力,肯定它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如方原反对脱离我国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完全按西方模式改造我国农业,他指出,我国解放后的三十年间,农业发展速度和粮食单产均居世界前列,并非什么都是落后的。这期间粮食总产增加近三倍,以不到世界总耕地7%的耕地,养活全世界1/4的十亿人口,主要依靠以现代科技初步强化了的精耕细作传统;这一事实集中表现了这一传统的强大生命力。他主要走强化和发展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路[8b]。为什以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与精耕细作的传统相结合?一些同志强调了农业科学技术的继承性,认为在农业生关系统中环境条件和生物特性变化较慢,不少传统技术是基于对这些条件的深切认识,故能长久适用,不会过时。还有人从系统论角度对此作了阐述[39.5]。这些论述解释了农业科技的一般性,但还没有揭示中国农业科技的特殊性。就特殊性而言,精耕细作是以增加单产.提高土地利用率为主攻方向的,正如许多同志指出,这可以用较少土地养活较多人口,非常符合我国人口众多.耕地紧缺的基本国情。同时,精耕细作是以“三才”理论为指导的,这种理论把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条件(“天”“地”).农业生物(“稼”)和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人”,视为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能够比较正确地认识和利用农业生物与环境条件之间,各种农业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比较正确地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因而也就比较符合农业的本质,这也是这种农业技术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49.29]

现代农业耕种技术范文3

关键词:德惠市;保护性耕作;探讨

中图分类号:S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139-1

德惠市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迅速。2002年以来,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到2012年,全市农机总动力已经达到95.3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30050台,农业机械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保护性耕作是近些年农业专家探讨的重要话题,本文粗浅地探讨德惠市玉米保护性耕作的相关话题。

1 保护性耕作概念及特点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能够保证种子发芽的前提下,通过少耕、免耕、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措施的应用,尽可能保持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水蚀、风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农业耕作技术。其特点主要有:

1.1 用其所长作物秸秆或残茬覆盖地表,以减少雨水在地表径流和水分蒸发,提高雨水利用率。

1.2 深松打破犁底层,有利于雨水的下渗保存和作物根系的生长,提高雨水的贮量。

1.3 秸秆腐烂形成大量的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1.4 利用免耕、少耕技术、减少对土壤耕作层的破坏。

1.5 减少作业次数,降低了生产成本。

2 保护性耕作的优势

2.1 松碎土壤

作物种植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作用,使土壤逐渐下沉,耕层变紧,总孔隙减少,大孔隙所占比例降低,土壤容重加大。

2.2 翻转耕层

通过耕翻将耕层土壤上下翻转,改变土层位置,改善耕层理化及生物学性能,翻埋肥料、残茬、秸秆和绿肥,调整耕层养分的垂直分布,培肥地力。同时可消灭杂草和病虫害,消除土壤有毒物质。

2.3 混拌土壤

采用有壁犁和旋耕犁耕地,圆盘耙或齿耙耙地,可以混拌土壤,将肥料均匀地分布在耕层中,使土肥相融,成为一体,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

2.4 平整地面

通过耙地、耢地和镇压等措施,可以整平土地,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以利于保墒。

2.5 压紧土壤

在某些生长条件下,土壤经过耕作或自然调节,造成土壤过于疏松,甚至垡块架空,耕层中出现大孔洞。

2.6 开沟培垄,挖坑堆土,打埂做畦

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气候冷凉,积温较少,开沟培垄可以增加土壤与大气的接触面,增加太阳的照射面,多接收热量,提高地温,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提早成熟。上述各种不同土壤耕作措施对土壤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方面,即调节耕层土壤的松紧度,调节耕层的表面状态,调节耕层内部土壤的位置,从而达到调节耕层土壤的水、肥、气、热状态,为作物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

3 德惠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主要办法及成效

德惠市玉米保护性耕作,主要是三种模式,即玉米大垄双行保护性耕作模式;玉米等行距沟台互作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玉米垄侧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2012年德惠市玉米保护性耕作面积是25万亩。德惠市农机局采取多项措施,推进保护性耕作工作的实施,其中取得明显成效的措施是开展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现场培训活动。各乡镇农机站站长、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示范户和农机大户参加培训,农机局专业技术人员讲解了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要领、抗旱保苗、培肥地力、减少水土流失等实用技术;现场讲解示范了免耕机、自动播种机等现代农业机械使用保养方法。这样的培训活动,农机局每年多次进行,大力倡导使用免耕机、自动播种机等农业机械,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示范点的特点是:一是种植规模大。地块集中连片,一块地在50公顷以上。二是技术措施到位。全部采用宽窄倒茬平作技术模式播种,根茬残留、免耕播种和苗期深松追肥,全部按技术要求操作。三是玉米长势明显好于相邻地块。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抗灾能力强,没有倒伏,病虫害较轻,活秆成熟,穗大粒深,籽粒饱满,丰收已成定局。四是组织载体是合作组织。这些典型地块全是农机(农业)合作社种植的,非常有代表性,具有示范效果好,引导能力强的特点。

农机(农业)生产合作社主要采取三种方式,将土地相对集中,实现连片耕作,便于机械化作业和农机新技术的推广。一是对入社农民,提供种子、化肥、农药和机械作业服务,全部低于市场价,只收成本费,让利入社农民。二是高价收购土地,比当地市场价格高2000~3000元/公顷,实行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三是代耕种模式,对自己要求耕作的农户,实行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服务,并提供种子、化肥和农药,整体收费低于当地市场价10%左右。这种代播、代收,让利农民方式,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值得大力推广。是推行农业产业化,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

在农业机械化大力发展的今天,采取各种可行性措施,推行玉米保护性耕作,让更多的农民获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成功是农机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师江澜,刘建忠,吴发启.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与评述[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年01期.

[2] 郭瑞,季书勤,王汉芳.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3] 杨青.发展我国机械化旱作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与思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4] 何进,李洪文,高焕文.中国北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深松效应与经济效益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10).

现代农业耕种技术范文4

“精耕细作”一词出现于晚清,是对中国传统农耕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耕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这一技术体系以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并以“三才”(天、地、人)理论为其指导思想。

夏、商、西周、春秋是精耕细作的萌芽期,是中国农业从粗放农业向精耕细作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此间伴随着铁质工具的广泛应用。

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发展期,主要分为北方旱作农耕的定型时期(公元前221~公元581年)和南方水田农业的繁荣时期(公元581~1368年)。前一个时期,铁农具的普及使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获得新的坚实的基础。同时,牛耕的推广也引起生产力的飞跃,犁、耙、耱、耧车、石转磨、翻车、扬车等新式农具纷纷出现,黄河流域获得全面开发,大型农田灌溉工程相继兴建。此外,连种制逐步取代了休闲制,并在这基础上形成灵活多样的轮作倒茬方式。以防旱保墒为中心,形成了耕―耙―耱―压―锄相结合的旱地耕作体系。后一时期在技术上的表现,则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它拥有比华北地区更高的土地利用率,不但创造了多种充分利用水土资源的形式(涂田、圩田、梯田、架田等),而且多熟种植出现较早,发展较快,并由此带动了一系列技术的进步(如土壤耕作、育秧移栽、水浆管理、施肥、育种等)。

明清是精耕细作深入发展并逐渐成熟期,主要特点是适应人口激增、耕地吃紧的情况,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是精耕细作的基础。扩大农用地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农用地的产量(即土地生产率)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两条途径。随着人口的增加,中国历代都在扩大耕地面积和农用地范围,并创造了圩田、架田、涂田、砂田等多种土地利用方式,这些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也是在“精耕细作”的生产观下,以生产技术的进步为依托而产生的。

圩田,即在江河滩涂或湖泊淤地上筑堤挡水所形成的农田。所谓架田,就是先在水中架设木筏,再在木筏上铺上泥土,如此以来,肥沃的田地便巧夺天工地生成于水面之上。架田是一种人造耕地,充分体现了精耕细作观念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涂田是开发海岸滩涂所形成的一种农田。但海涂往往含盐分很高,因而涂田开发初期一般不种庄稼,而是先要经历一个脱盐的过程,具体方法是“初种水稗”。所谓砂田,就是用砂石覆盖土壤,减少干旱地区农田中的水分蒸发,以利作物生长,所以有人又称为石子田,此种土地利用方式主要出现在西北干旱地区。

在扩大耕地面积的同时,人们也在考虑如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把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放在土地生产率的提高上。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认识到,集约经营、少种多收比之粗放经营、广种薄收更高效。所以,中国传统农业土地利用水平是不断提高的:夏、商、西周,休闲制代替了原始农业的撂荒制,出现了畎亩结合的土地利用方式。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连种制取代了休闲制,并创造了灵活多样的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隋唐宋元,水稻与麦类等水旱轮作一年两熟的复种有了初步的发展。明清时期,除了多熟种植和间作套种继续发展以外,又出现了建立在综合利用水土资源基础上的立体农业的雏形。

上述土地利用方式的依次进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各个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攻方向,也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基础和总目标。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与精耕细作是互为表里的。

我国古代把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概括为“天”和“地”两个方面。古人的所谓“天”,尤其是农业生产中的所谓“天”主要是指气候,由于气候变化表现为一定的时序,所以又称为“天时”或“时”。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长、发育、成熟、繁衍都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主要处于北温带,四季分明,这种情形就更为明显。不过中国古代对农时的掌握不是采取单一的手段,而是综合考虑物候、天象、气象、节气等多种因素,形成一个指时体系;其中尤以二十四节气与物候的结合相互补充最具特色。

农业环境中“地”(土壤、地形等)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我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并自觉地把改造农业环境的努力侧重在土地上,在实践中形成很有特色的“土宜论”和“土脉论”。“土宜论”建立在对各类不同土壤的特性以及土地与植物关系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它要求人们按不同的土壤、不同的土类和不同的地区特点来发展农业生产。“土脉论”把土壤看作有气脉的活的机体,它可以追溯到西周晚期。中国传统农业关于土壤肥力可以变动和通过人工培肥可以使“地力常新壮”的理论,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来的。在“土宜论”和“土脉论”的指导下,人们综合运用耕作、施肥和灌溉等措施,不但给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而且把大量条件差、产量低的土地改造成良田。耕、耙、耱、压、锄相结合的北方旱地耕作技术,耕、耙、耖、耘、耥相结合的南方水田耕作技术成为传统农业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田施肥起源很早,而且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到了“惜粪如惜金”的地步。肥料来源除天然肥和绿肥以外,包括人们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切可以利用的废弃物。中国古代农业又很重视发展农田灌溉,不同于古代欧洲收成取决于天气好坏。合理排灌也是改善土壤环境的重要措施,这方面有先秦的农田沟洫、战国以后的灌淤压碱,南方稻作的烤田技术等。用地养地相结合是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我国古代土地之所以利用率不断提高而地力长久不衰,被世人视为奇迹,主要就是依靠建立在“土宜论”和“土脉论”基础上的合理的耕作、施肥、灌溉和栽培等综合措施。

中国农耕文化中“精耕细作”的生产观提高了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农业环境和土地生产力,但是伴随着精耕细作出现的是农耕生产工具的进步,人类对所处自然生态环境的改造能力得到加强。在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植被等条件较好,环境容量大的地区,精耕细作的生产观可以进一步挖掘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和利用率,而且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也会较小,在很多情况下还促进了土地生态环境的改善。但在一些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少植被的干旱高原地区,地形起伏较大、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山地区域,这一生产观的“定植”在短期之内也会大幅度提高土地的生产率,但是由于其原有的环境被改变之后自身的缓冲和恢复能力较差,在被高强度利用之后会产生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沙漠化等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精耕细作中的与灌溉农业相联系的过度灌溉造成的水资源过度利用、土地盐碱化和深挖土地造成破坏土地生产力。这又进一步影响到了周边区域的土地生产力,甚至使得局部区域的土地生产力丧失。可以说,过分和单一倚重“精耕细作”的生产观和土地集约利用,而忽视对土地开发和生态环境改变之间关系的深层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将不可避免走入土地过度利用的境地。因此,这一生产观念在异地大面积推行和传播时,就需要我们思考和推究它对当地环境的危害。从黄土高原大力发展灌溉与水土资源、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关系,以及西南山地区域移植精耕细作生产方式产生的不良后果中,我们应进一步思考土地利用“本土文化”的地位。

现代农业耕种技术范文5

关键词: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效果;发展

中图分类号: DF413.1文献标识码: A

我国引进保护性耕作方式后,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的试点,并对其进行广泛宣传,在一些地区相继开展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各地区因地制宜的开展保护性耕作,采用秸秆循环覆盖等技术提高农田利用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保护性耕作方式逐步取代传统的耕作方式成为农业耕作领域的一项新模式,广泛受到农民的欢迎。但在保护性耕作推广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区域推广不平衡,对一些偏远的农耕地区宣传不到位;示范基地的技术人员技术服务水平不高;试点供农民参观学习机会少等,需要进一步强化措施予以解决。

1保护性耕作技术概述

保护性耕作方式作为一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其优点可概括为:节省劳动力;节省时间;节省能源;改善土壤耕作性质;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持水量;改善水源质量;减少机械磨损;保持生态平衡等。所以说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独特的生态保护作用,此外还在作物的稳产、丰产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它涵盖减耕免耕、秸秆还田、合理松土、合理使用化学药物等方面的保护措施。在技术层面上保护性耕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减耕少耕,该技术主要采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施肥作业。该技术能够有效的保护耕种活动中的耕地,避免耕地在耕作活动中土壤环境保护与平衡,它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关键环节。二是农作物秸秆(还田)覆盖,该技术是生物肥料的应用技术,即作物收获后将作物秸秆粉碎并撒放覆盖到地表,耕作播种环节中再将秸秆翻入土壤内部,从而使其在土壤中经过菌类分解,最终成为作物的有机肥料。三是土壤机械深松,松土是由机械作业,机械松土作业时主要是用深松机纵向移动土壤,并不翻动土层,从而起到保护土壤环境的作用,而秸秆的覆盖也仍然能够在土壤表层覆盖,这项技术是整个保护性耕作方式的中心环节,也是在传统耕作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四是除草及灾害防治,保护性耕作的除草除虫也要立足于土壤保护原则,传统耕作中的除草主要是喷洒大量的化学药物,这样的方式容易将化学药物导入土壤,从而可能会危害土壤中的有机生物,还可能影响土壤的菌类活动,打破土壤的生态平衡。

2 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

将上一年的大量作物秸秆还田,用大量的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间耕作,通过机械化手段,保证免耕播种质量。实施保护性耕作,一是能够减少地表沙尘漂移,保护生态;二是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三是可有效减少劳动力和机械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和农民收入;四是可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表水分蒸发,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2.1 机械深松

机械深松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有效提高产量,主要作用是通过局部深松或全方位深耕、深松土壤25~50 cm,打破犁底层厚度,增强降水入渗率。深松的适耕条件是土壤含水率为15%~20%。对秸秆粉碎还田覆盖的土壤进行全面深松或全方位深松,是一项不翻动土层的松土作业,可有效接纳天然降水,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深松可使大田粮食作物平均增产10%以上,一般应选在秋季进行,并要及时进行表土处理,促进保墒。对新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可能存在犁底隔层,应先进行1次深松,打破犁底层。对已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根据机具进地次数和土壤条件确定深松周期,一般为2~3年。

2.2 秸秆与表土处理

利用机械将秸秆和残茬粉碎还田留在地表作覆盖物,达到保土、保水作用。秸秆与表土处理是为了保持良好的播种作业程序,同时又保持地面覆盖条件。若地表不平整、秸秆过多、起堆,则需要进行表土作业。在保证播种质量的前提下,选择秸秆及表土处理的方法,如浅耙、秸秆粉碎、浅旋等。实际生产中,作业深度越浅越好,最多不超过10 cm,作业项目则越少越好。

2.3 免耕施肥播种

包衣拌种时,应根据当地农艺要求及地块情况,选择优质、丰产、抗当地病虫害、生育期短的优良包衣种子,选择适宜的免耕播种机播种。播种时不破坏原垄,水分蒸发少,土壤含水量较高,是播种方式的重大改革。若播种时地表有干土层,则应采取深开沟、浅覆土的方法,保证种子种在湿土上。播种深度一般为5~6 cm。种肥分施,要保持5 cm以上的间隔距离。为减少蒸发,应尽量减少开沟动土量。在秸秆覆盖地,使用特殊的免耕播种机在原茬免耕播种,同时进行施肥。

2.4 病虫草害防治

目前的病虫害防治主要依靠拌种、药剂防治等进行,如发现田间有虫害后喷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3-4]。采用作物药剂灭草免中耕技术,可实现作物整个生育期内不铲、不趟,即在覆盖、深松、原茬播种深施肥的基础上,播后于苗前期喷施除草剂,结合相应的表土作业控制杂草。

3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措施

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耕作技术的一项改革,是当今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同耕作方式下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不同,要掌握好保护性耕作技术,采取适宜措施,做好监测防治工作,解决技术应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1 加大资金投入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传统耕作制度的重大改革,新技术的实施,需要配套新型的专业农业机械来完成,如全方位深松机、免耕播种机、秸秆粉碎还田机(玉米联合收获机)、喷药机、全方位镇压器等。示范园区的建设,新型机具的引进,该项技术的多点示范和推广均需要政府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给予补贴、扶持,建立区域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园区基地,以保证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正常开展。

3.2 合理规划技术措施

建议政府领导牵头组织各有关部门成立实施农机化保护性耕作技术领导小组,制订规划,协调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参与该项工作的开展,采取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方法,齐抓共管。

3.3 搞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宣传、试验、示范工作

作为一项新技术要大力推广,首先要采取各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科技之冬”培训、“科技三下乡”活动等加强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性能、操作及维护保养等知识的宣传培训,增强农牧民群众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了解。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包括种、肥、水、土、农、机等综合性技术,技术复杂,且周期较长,需要前期进行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主要是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验、示范、宣传,摸索出适合区域农业生产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业模式和工艺流程,通过试验、试点、多点示范、全面推广,以期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开展。选取有代表性的示范区,组织现场观摩会,切实起到示范、推广效果。

3.4实现农机服务集中化、组织化

农机的使用及保养管理等工作在集约化农业时代需要相应的集中组织化管理。因此顺应保护性耕作制度要相应的培育农机大户,提供农机服务,建立健全农机服务体系,从而实现农机的高效管理提高机作业质量进而更好的发展农业。

4 结语

保护性耕作方式顺应了现代生态农业的潮流,就其技术原理和发展前景而言,保护性耕作制度将会是农业耕作制度的发展趋势所在,因此要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方式,进而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贾天红,张红平,任建平.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学术交流,2009(10).

[2]孔令伟,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生态农业发展[J],农业机械,2010(9).

现代农业耕种技术范文6

1.阜阳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华东平原腹地,地处淮北平原南部

优质专用小麦生产,被省农委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14.8℃,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23.3℃,≥10℃活动积温4831℃,无霜期212d,年日照2351h,年降雨量823mm,光、热、水等自然资源丰富。

2.全区土壤80%为砂礓黑土,20%为潮土

砂礓黑土土壤容重大、质地粘重、易板结、理化性状差、遇水膨胀、遇旱收缩、将砂礓翻上来则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前些年,我区采用小拖耕作,耕作层变浅,犁底层变厚,形成土壤坚实度高,密度大,孔隙度低,透水性差,大大减弱了耕作层和心土层之间水肥的疏通,使农作物根系难以伸展。由此普遍存在着“小雨小淹、大雨大涝、无雨干旱”的现象,这种易涝易旱、缺少肥力的耕地生产环境,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是制约我区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二、历史现状和问题?

1.我区虽然是粮食生产大区,但大部分可耕地现仍属中低产田,多年来,由于不合理的施肥和耕作方法,致使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加之,农田水利设施陈旧、机械化装备水平落后、农业推广经费短缺,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不能及时推广应用转化为生产力,造成我区农业粮食产量徘徊不前。加上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差,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不够强,而农机技术是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载体,采用合理的农机装备进行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业,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状态,充分利用天然降雨,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可以有力的抗灾,保证农业的增产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保护性耕作可以实现节本增效,采取机械联合收获与人工分段收获相比支出节约50%成本;采用小麦精少量播种技术每亩可节约种子5kg,还能增加产量。农业机械的运用使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降低,大量劳动力可以转向非农产业;农业机械的应用显著降低劳动强度,可大大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因此,实施保护性耕作是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符合行业发展产业政策的要求。由于近年来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普及应用,重型机器大型轮胎对土壤的碾压严重,造成犁底层以下土壤板结、土质坚硬(700以上拖拉机进行旋耕作业在动力上也是一种浪费),小麦根系不能有效吸收犁底层以下的营养和水分,遇到干旱天气时,作业层以上由于土壤疏松,水分被大量蒸发,作物因缺水枯死不足为奇。那么遇到降水特别集中,例如暴雨天气,土肥流失也较为严重。因为旋耕后表土疏松,犁底层浅,雨水不能通过犁底层向下渗透,土壤容水量变小,大量的雨水在土壤表面形成径流,造成土肥流失。即使旋耕后对土壤镇压,只是压实土壤表面,没有打破犁底层,干旱或雨水集中也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农机具存在的问题:一是小型拖拉机占83.2%以上,以户为拥有单位,自用为主,马力低,效率不高。二是由于缺乏大中型机具,先进的农机化生产技术如深松、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等技术无法大面积推广实施。三是农机化广大的服务市场尚未开发。四是一部分农民看到了大型机具的发展前景,由于资金短缺,无力购买造成推广滞后,无法满足现代大农业生产需求。我区社会化服务体系较为健全,全区有农机作业服务队26个。他们实行机械化一条龙服务,但存在着机具老化,大中型机具较少,作业效率低的问题,不适应建设保护性耕作项目建设的需要。

三、发展思路和有利条件

1.发展思路

考虑到配置大、中型机械,需较多资金投入,农民的购买力有限,为适应现代大农业的需要,采取中央、地方筹措资金购置大、中型机具,通过运用浅松技术、秸秆覆盖、免(少)耕施肥播种技术,化肥深施技术,激发保护性耕作为核心要素的生产潜能,增强粮食生产的技术集成与应用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推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

2.有利条件

各级政府支持力度大,同意补贴资金购置大、中型机具。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意识的进步,迫切要求农业生产中一些强体力劳动生产的环节用机械来代替。农民要求使用浅松技术、化肥深施技术,保护性耕作的积极性高,加上国家政府对“农业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农业机械依法给予补贴”的政策。对一些农机大户采取?规范化作业,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为保护性耕作大面积推广应用创造有利条件。从而确保了项目的落实。

四、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

1.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传统耕作方式的一次变革,保护性耕作建设项目主要利用农机对土壤浅松,秸秆覆盖,打破犁底层,增加活土层、培肥地力、化肥深施、超低量化控等,运用免播施肥播种机复式作业,减少进土作业次数,免耕少耕,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污染,减少水土流失,对当地环境保护较为有利。以小麦、玉米作物生产环节实施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为标准,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为目的;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机械浅松、秸秆覆盖、免少耕播种等机械化作业为方式。

2.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打破犁底层,使天然降雨储存在土壤中,形成地下水库,对水土流失环境保护比较有利,化肥深施,减少化肥的施用量,也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还田秸秆,减少秸秆焚烧的污染和危害。加强培训,提高机手技能,保持机具良好状态,杜绝超标排放,减少污染。

3.要求不翻耕土壤、地表有秸秆覆盖、少免耕播种外,还要求采用机械化作业,保持高产稳产,节约资源,少用除草剂。

4.推广机具的选型和配套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以机具为载体,以机械化技术配套体系为前提,离开了机械化的支持,保护性耕作技术将无法实现。

现代农业耕种技术范文7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30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6-0067-04

一、保护性耕作制度的技术体系

保护性耕作制度也叫“免耕法”,或“保护性耕作法”,一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

(一)免耕或少耕播种施肥技术

免耕或少耕播种施肥技术是用免少耕播种机将种子和肥料播施到有秸秆覆盖的地里。主要方式有播种施肥处理用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作业;带状旋耕播种施肥处理用带状旋耕播种施肥机一次完成带状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作业。

(二)留茬覆盖及秸秆与表土处理技术

秸秆的残茬处理技术,是指农作物秸秆经机械作业处理后留在地表做覆盖物。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核心。秸秆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粉碎秸秆处理后抛撒,使秸秆均匀的覆盖在地表;直立秸秆处理在风沙大的地区,收获后对秸秆不做处理,秸秆直立在地里,播种时将秸秆按播种机行走方向撞压,使其倒伏在地表;根茬处理在使用作物秸秆的地区,作物收获时,根茬高度到20-30cm;粉碎浅旋处理在风沙较大的地区,秸秆粉碎后,用旋耕机浅旋表土,使作物秸秆与旋耕层土壤混合。

(三)深松技术

保护性耕作主要靠作物根系和蚯蚓等生物松土,但由于作业的机具及人畜对地面的压实,一般2-3年需要深松一次。深松还可起到蓄水保墒和排碱的作用。

(四)杂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杂草和病虫害相对容易生长,须利用机械和人工手段进行化学除草、除病虫害。

二、保护性耕作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一)国内发展现状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就进行了免耕、深松、覆盖等单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和研究。1992年,中国农业大学在山西黄土高原部分地区经过连续10年的系统试验,提出了一年一熟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农业部于1999年把保护性耕作技术列入国家科技攻关等项目计划。2002年5月,农业部在山西省召开了全国保护性耕作现场会,同年,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国家启动了保护性耕作项目。目前,保护性耕作已在北方15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总局建设了173个部级示范县、328个省级示范县,带动地方各级财政资金和农民及服务组织自筹资金17.28亿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国外发展现状

保护性耕作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国外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第一,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扩大保护性耕作的应用区域和作物种类;第二,免耕应用面积在逐年扩大,少耕法加快向免耕法过渡;第三,重视非化学除草技术的研究;第四,保护性耕作机具的开发生产向专业化、复式化、大型化、产业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三、保护性耕作制度的效益

(一)社会效益

保护性耕作由于秸秆覆盖保护土壤不受雨滴拍击,避免结壳,以及秸秆残茬减缓径流速度,使雨水入渗的时间增加,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水分流60%左右;由于秸秆覆盖使地面温度降低,风速减小,冬小麦休闲期内保护性耕作比传统耕作地蒸发减少10%-12%。保护性耕作的休闲期蓄水量高于传统耕作16%-19%,水分利用效率平均高于传统耕作15%-17%,并减少水蚀土壤流失80%左右。

(二)生态效益

1.我国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北方旱区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我国是主要的干旱国家之一。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偏旱地区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3.1%,分布在昆仑山、秦岭、淮河以北的16个省、市、自治区,目前旱作农业的面积约3400万hm2。旱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每年因干旱减产造成的损失超过各种自然灾害总损失的60%。

(2)农田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十分严重。近几年,由于过度的开垦及不适当的耕作方式,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愈来愈快,沙尘暴发生的频率愈来愈高,次数逐年上升,上世纪50年代5次,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3次。尤其是2000年春季,北方连续10次出现大范围的沙尘暴天气,横扫了大半个中国,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每年因土地退化、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荒漠化面积则已经占国土面积的28%,而且还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迅速扩展。

(3)耕地面积逐步减少,而且减少幅度有逐年增大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耕地减少的趋势仍将继续并进一步加剧。从发展的观点分析,随着经济国际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推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耕地逐年减少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特别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日益深入和生态建设的不断发展,种植业生产将呈现园艺产业和其他高效优势产品生产规模持续扩大、粮食生产规模逐渐缩减的趋向。

2.保护性耕作制度的生态效益

(1)抑制农田扬尘,治理沙尘暴。保护性耕作通过秸秆覆盖地表、降低风速,根茬固土、秸秆挡土,以及增加土壤水分,改善团粒结构,从而有效地减少农田扬尘。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坝上的试验研究表明,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农田扬尘50%-60%,减少农田扬尘60-120万吨。

(2)减少水土流失,增强抗旱节水能力。保护性耕作通过地表覆盖、深松少耕,可以增加降水入渗,减少地表径流和无效蒸发,增强抗旱节水能力。中国农业大学在山西多年测试结果,保护性耕作减少地表径流量50%-60%、减少土壤流失80%,减少水土流失3000-6000万吨。

(3)提高耕地质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目前我国耕地质量不高,有2/3的耕地是中低产田,水土流失、沙化严重,有机质含量下降,实施保护性耕作可以保土、保水、保肥,提高耕地质量;可以减少农田扬尘和秸秆焚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124-259万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效益

1.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

传统铧式犁翻耕作业工序多,用工量大、能耗高,使作业成本居高不下。如传统旱作玉米生产,需要11道工序,每亩作业成本约90-100元。而玉米保护性耕作只需要5-6道工序,降低生产成本20-50元。保护性耕作还可提高粮食产量13%-17%,农民收入增加。通过实施保护性耕作,年增产粮食40-120万吨,节省灌溉用水12-18亿立方米,节省用工1.2-3亿个,节约生产成本9-11亿元,节本增收总效益15-23亿元。

2.保护性耕作制度的增产机理分析

(1)增加土壤水分。传统耕作地面没有秸秆保护,在雨水直接拍击下,表面很容易结壳而产生径流,雨水消耗分三部分:其一是径流消耗,它是指在降雨的时候,雨水还没有入渗到地里,就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流走了,是无用的损失;其二是地表蒸发,也是无效的消耗;第三才是供给作物生长的有效耗水。根据测定,我国北方地区平地径流占降雨的10%左右,坡地可以达到30%多,蒸发量占降雨的60%~80%,有效耗水占10%~20%。要想增加有效水分,只能减少径流、减少蒸发。保护性耕作强调秸秆覆盖效果,能减少水蚀,减少地表径流。另一方面,因秸秆覆盖明显减轻了阳光直射地面,降低了风力直接吹拂地面,土壤里的水分蒸发也因地表之上的秸秆覆盖增加了阻隔层,降低蒸发散失的速度,使蒸发减少。

(2)提高土壤肥力。保护性耕作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通过把大量秸秆通过覆盖的方式还田,直接增加有机质。减少耕作特别是取消翻耕,可以间接增加有机质。美国长期调查结果看,翻耕减少有机质,免耕则增加土壤有机质。其机理主要是翻耕时,土壤中的有机碳与空气接触被氧化,形成气态CO2而释放到大气中去了。某项目区土壤有机质平均每年增加0.03%,速效氮每年提高1.2%,速效钾每年提高0.8%。

四、保护性耕作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播种质量问题

由于地表不平整、覆盖物分布不均等原因,有可能出现播种深浅不一,种子分布不均,甚至缺苗断垄等问题。必须注意从改进播种机性能、改善地表状态两方面来解决。

2.病、虫、草害控制问题

传统耕作制度下,耕翻和中耕有翻埋杂草作用,而保护性耕作相对来说失去了一项控制杂草的措施,杂草危害则成为突出问题;同时保护性耕作使农田地表残留较多的残茬和秸秆,为某些农田害虫和植物病原体提供了寄居和栖息场所,而且土壤水分、通气性和温度等变化也都对病虫活动产生影响。因此,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也更加重要,尤其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

3.施肥问题

采用保护性耕作,基肥不能很好地施入,易造成脱肥等现象。应根据不同作物,经试验研究建立在保护性耕作制度下的施肥体系。

4.适应范围

适合的降雨量范围:年降雨量250~800mm;适合的气候温度范围:由于春季播种时保护性耕作的地温比翻耕无覆盖地低1-2℃,可能会对玉米等喜温作物出苗产生不利影响,建议温度低于年均7℃的地方,推广要慎重。对耐寒春小麦等作物,一般影响不大;适合的土壤类型:一般没有什么限制,但对粘重排水性能差的土壤实施保护性耕作要慎重。

5.技术体系不够成熟, 农机具系统不够完善

机械化技术在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没有相应的符合农艺要求的农机具,就不可能实现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同时保护性耕作是由机械和播种技术、施肥技术、覆盖技术、轮作倒茬技术、作物栽培技术和虫草灾害控制技术等农艺措施组成,它们应如何优化组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是应注意和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对策与建议

1.政府重视是保护性耕作快速发展的保障

目前,我国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不足总耕地面积的1%,远没有发挥出保护性耕作的效应。各级政府应对保护性耕作予以高度重视,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在政策和投入上加大支持力度,把保护性耕作纳入农业重大科研和推广项目中,长期予以支持,并从生态补偿角度建立相应的补贴推广政策,从而调动各地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目标,分步确立阶段实施目标,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面积应用。建议在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之初,设立项目支持或者政策扶持引导农民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国家对购买保护性耕作机具的农民给予一定的补贴。

2.免耕播种机是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的前提

我国地域辽阔,农业生产条件差异较大,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应用对机具的适应性要求高,目前除一年一熟地区小麦、玉米保护性耕作配套免耕播种机较成熟外,适合我国其它地区的免耕播种机亟待研究开发。为适应我国保护性耕作大规模推广应用的需要,必须加快研制、筛选大批性能可靠的免耕播种机和其它机具作为技术保障。当务之急,应首先解决的两大技术是免耕播种机和除草剂,为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制度提供前提。

3.加快保护性耕作配套机具等方面的试验创新

在保护性耕作实施过程中,加快适应不同类型区域、不同作物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病虫草害防治方法、配套机具等方面的试验创新,是解决我国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中的关键问题,是支持和保障保护性耕作技术广泛应用的重要举措。

4.加强宣传教育,搞好示范区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的认识

农业推广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深入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宣传教育活动,扩大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社会影响。同时,应加强对农民全方位的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认识。各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然条件较好、机械化程度较高、群众积极性高的区域作为示范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年终进行验收评比, 奖惩兑现。

参考文献:

[1] 王书华、王云才.我国耕地可持续利用调控机制探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1,(01).

[2] 王生.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适应性和发展前景[J].农村牧区机械化,2002,(04).

[3] 李洪文、陈君达、邓健、赵卫东.旱地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机具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04).

[4] 高焕文、李问盈、李洪文.中国特色保护性耕作技术[J]. 农业工程学报,2003,(03).

[5] 王晶、吴光华.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现状[J].农业机械学报,2004,(01).

[6] 常旭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益和应用前景分析[J]. 耕作与栽培,2004,(01).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Results of Protective Cropping System

Zhao Huohua

(College of Economy and Trade,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832000)

现代农业耕种技术范文8

关键词 汉代画像砖石;农耕图像;以神写形;形式组合

作者简介 王强(1957-),男,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 300072)

本文为天津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编号:07ZLZLZT01700-1)和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编号:TJYS08-009)“近代以来天津特色砖雕艺术文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汉代画像砖石是汉代的砖石刻画装饰艺术,主要用于墓葬建造与装饰的构件。它产生于西汉,盛行于东汉,直至东汉末年渐趋式微,风行四百余年。汉代画像砖石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农业生产是其作品反映的主要对象之一。在我国山东、江苏、山西,陕北及内蒙的汉墓里,都发现了汉代画像砖石的农耕图像。

一、绵延不绝的农耕历史画卷

在秦汉以来艺术实物遗存极少的情况下,汉代画像砖石以其丰富的题材内容、复杂多变的艺术手法、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展示了农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象地表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死观和宇宙观,以现实社会为蓝本,反映了汉代以来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汉代画像砖石中,所反映的现实农业题材几乎无所不有,汉代画像砖石的农耕图像收录了大量的农业题材。据此,可以复原汉代的耕作技术、田间管理、积肥、粮食加工与贮藏等生产、生活画面。

从汉代画像砖石中,我们可以看到汉代农业繁荣强盛的情形。汉初的休养生息使人民可以安定地从事发展农业的生产活动。各地的牛耕画像的普遍出现,表明牛耕技术的推广,它不仅为犁耕提供了动力来源,也对提高汉代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起了重要作用。汉代农民已经开始使用一些轻便耐用的田器平整土地。如山东邹城的一幅画像砖,表现用田器起土、碎土、平整保墒。像《齐民要术》中提及的“深其耕而熟耨之”的旱地精细耕作技术,在东汉时期的北方已经较为成熟了。

农业生产内容是复杂多样的,汉代画像砖石的农耕图像为我们提供了收获、看谷驱雀、粮食加工贮藏等活动的生动场面。画像(山东滕县)则在脱粒之后,利用扬扇和弯形弹力装置反复拉扯,往返运动,产生持续风源后,以扬去秕糠。除了上述工具和方式外,还有人专门向仓门搬运粮食,以便长久贮藏。

农耕技术的进步、田间管理技术日趋复杂缜密、轻便农具的使用使保墒增产成为可能,粮食加工技术也相当成熟。这一切表现了汉代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栓。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灿烂的历史文化无疑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汉代画像砖石中的农耕图像从农业生产技术的角度为汉代繁荣提供了另外一种解释。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时代,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封建社会的基础是农业”。这个时期,随着牛耕技术的推广和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推动着在全国范围内确立起来的封建制生产关系更加趋于成熟。西汉晚期,土地兼并逐步加剧,以致形成东汉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豪强地主经济膨胀发展。封建制关系的发展引起了意识形态和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变化。

二、以神写形的造型语言

汉代画像砖石中的农耕图像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中国造型艺术情与神会,意与形合,以神写形,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美学思想。同时也揭示了汉代艺术创作中探索、体现和认识美的方法和途径。

在造型艺术中,“形”与“神”的关系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汉代注重神似是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在艺术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秦代韩非曾讲:“客有为齐王画像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磐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磐于前,故易之也”。韩非的言论虽然不是针对绘画,但指出客观“形”似的重要性。汉代在对秦代思想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的阐发了“形”“神”之间的关系,提出注重神似的观点。论述虽不如后世明确深入,但却也是难能可贵,为今后艺术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艺术创造的过程,是一个物质的精神化过程。艺术要模仿自然,并不是真去刻划那自然的表面形式,而是直接去体会自然的精神,感觉那自然凭借物质以表现万象的过程,然后以自己的精神、理想情绪、感觉意志,贯注到物质里面制作物象,使物质而精神化。因此以神写形,以形传神,其根本的落脚点就是要把对象的精神作为根本,以此贯穿到整个艺术创作过程,在对于事物外形的局限性有着透彻的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全力将知觉能力与直觉能力、想象能力相结合,以揭示对象不可视的内部的精神的本质。在构思、联想、想象中,人的思维活动将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物我交融,最终产生一种不仅与本质精神相符,并且能够更有力地表现本质的“形”,从而达到神显则形活,形活则传神的艺术境界,使艺术形象具有了“形神兼备”所表现的旺盛的生命特征和动人的精神力量。

汉代画像砖石中的农耕图像就是“以神写形”的具体写照,在艺术表现上技法古拙而风格鲜明,不事细节修饰,粗笔大线的表现夸张的动作和姿态,注重整体画面意向,由此而形成了艺术的神似。在造型上,农耕图像所刻画的人物多是剪影,既无表情的细致刻画,也无复杂的环境,而以生动的动态和人物情节成功地表现了人物时代的性格和感情。随着作者对事物和生活的观察与经验在情感上的体现和深化而得以创新,由于画师们注意神的刻画,注重大局的安排,使汉代画像砖石艺术朴素却不单调,粗犷却不鄙野,深厚却不凝滞,豪放却不疏散,“气魄深沉、雄大”。汉代农耕图像虽然大都是反映了现实生活,但在表现上不拘泥于现实,为了以“神”取胜,他们可以大胆地夸张、想象,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刀法上抑扬顿挫,表现人物依靠动势取得栩栩如生的效果。从各地农耕图像的变形夸张的刻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的生命脉搏的动感和大自然生生不息,感受到人们内在情感和情绪波动的痕迹,感受到一种精神寄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寓形寄意,以神写形,在汉代画像砖石的农耕图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大气磅礴的飞动之美

汉代画像砖石中农耕图像除了能以神似取胜之外,还躁动着一种雄浑的律动,近观则古风强劲。英国史论家大卫・晏斯特指出:“客观界限是创造力的前提,并为创造力划定了范围。汉代画像砖石中农耕图像,正是以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形成了某种界限,但这种界限并不是固而不化的,如果对它

凝神久视,则感受到这种界限之下某种力量进发的愉悦。纵观我国的许多石刻图像遗存,一般都是以叙述和记载的功能而存世,而汉代画像砖石农耕图像遗存数量之少,艺术价值之高尚不多见。尤其是含有飞动的视觉效果非常明显。

汉代画像砖石中农耕图像通常都能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强力的视感觉,并不是抽象的艺术行为,它是艺术创作中,运用对比、转变、夸张和互融等技能和方法,对客观世界进行意象浓缩的结果,是物体的物理力向艺术感染力的一种转变。这种实际能量与意象的转换,使汉代画像砖石中农耕图像不仅能以形式和内容感染我们,同时也能把力学的飞动之美传递给未来的人类。例如“弋射・收获”,就充满着物理力的感觉。“弋射”的池塘未着边界,给人以水天一色、浩渺无边的视觉感受。“收获”中人物、镰刀与稻禾形态的有机结合,镰刀高低挥舞于垄亩形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序组合,目睹其人其状,飒飒生风,嚓嚓之声仿佛在耳,情景交融、诗画合一。

以“动”取势,以动造境是农耕图像主要特征。动是宇宙的真相,惟有动象可以表示生命,表示精神,表示那自然背后的内在精神。山东滕县宏道院牛耕图,画面虽满,但满而不滞,多而不板,反而显得生动活泼,极其有神,而这个神正是通过“动”显示出来的。流动的线条,跳跃的板块,加强了形象的动感。山东武梁祠摩田图……淡化了人执的器物,注重表现二人的动作姿态,使画面产生无限的张力。汉代画像砖石中农耕图像在造型上,它们有的繁富,有的简约;有的高华,有的素朴;有的神秘,有的明朗;有的飞动,有的沉静;有的飘逸,有的庄重;有的清秀,有的威猛……充分了表达了人们征服自然的气魄和内在精神意念上的飞动美。农耕图像的构成到处呈现作用的力,其图势大气磅礴、动人心魄,同时具有作用于天地之间的力度之美。

四、有序的形式组合

有序的形式组合以独特的方式传达出农耕图像内在的精神和情感。改变了同时代其他题材构图程式化倾向。汉画像砖石的一般题材表现形式,诸如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音乐舞蹈以及表现统治者奢侈生活画面组合,多以“满”构成画面构图,“满”成为一般题材表现形式的一个主要特征。

农耕图像尽管表现的是农业的内容,却始终含有韵律、均衡、对比、系统连贯一致的变化规律。在广泛吸纳文学、绘画、民俗等各类艺术精华为己所用的基础上,在创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形式语言,利用点、线、面组合,使对称、均衡、反复等变化规律贯穿其中。注重有序的形式创造,在有限的空间和静止的画面上,运用形式要素的大小、方圆、明暗造成具有主次、虚实、强弱、疏密的空间组合,创造出既有对比又有空间韵律的新形态。利用各种形状,不拘泥细节,以大的形态张力,创造出力量和运动所形成的不可抵挡的视觉冲击力。以有序的形式组合构成农耕图像的独特的美学特征。

现代农业耕种技术范文9

关键词:机械深耕;农作物;作用;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S233.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3.022

1 深耕机械化技术的作用

以小麦为例,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的根系大部分在25~30厘米之间活土层中生长发育,而用旧式耕作手段或者普通机械翻地耕深只有15厘米左右,不但满足不了小麦根系的伸展需求,而且会降低肥料的有效利用率,久而久之,熟土层厚度逐渐减少,犁底层厚度逐渐增加,很难满足小麦生长发育时对土壤的要求,粮食产量自然而然就会受到影响。深耕技术不仅能加深耕层改善通风透气与蓄水能力,还能消灭杂草和减少虫害,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农业生产的过程。深耕机械化技术的大力推广以及广泛应用,对旱作农业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现实意义。

1.1加深耕层,改善通风透气与蓄水能力

相比于通常的农作物作业方式,深耕后的土壤会变得更疏松,透气性能会加强。深耕增强了土壤对雨水的吸收速度以及强度,避免了在土壤表面形成径流,肥料熟化速度加快,深耕对地表植被不产生破坏,不翻动土层,减少土壤表面无效的水分流失的新型耕作方式。深耕可改善土壤结构,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农业生产的收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化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2消灭杂草,减少虫害

深耕能有效的消灭杂草, 减少病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杂草生产传播很快,不易消除,深耕技术将不易消除的杂草耕入犁底,窒息而死,变杂草为供农作物生长的有机肥料。与此同时还能对潜伏在土壤较深层处的虫卵、病菌、虫害起到彻底杀死的作用。消灭杂草、减少虫害,利于农作物种子萌动发芽和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2 深耕机械化技术的注意事项

深耕所使用的机械分为铧式犁和圆盘犁。应用最广泛的机械是铧式犁,它具有良好的翻垡覆盖性能,深耕后能保证植被的完整性,回立垡较少;圆盘犁体作为耕作实体,其耕作时牵引阻力较小,耕作过程中带刃口的圆盘旋转,能切断草根和小树根,切碎干硬土壤。圆盘犁特别适于高产绿肥田地区的耕作,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圆盘犁不足的地方是沟底不平,呈月牙状,深耕效果不够均匀。

2.1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进行深耕的设备体型大,速度快,危险性也大,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闲杂人等不允许靠近机器,以避免人员伤亡。使用时注意在起动发动机前,应当仔细检查连接件、紧固件是否固定牢靠,焊接件是否脱焊。仔细检查发动机的冷却水、柴油或机油的余量是否满足使用要求,若不够应及时补充。特别注意的是,机械前进、倒退或转动前必须将机械升起,离开地面后才可操作,避免造成伤害。

2.2深耕时间

深耕时间一般选在农作物收获之后立即进行,或者选在当地雨季开始之前进行,一般2~3年进行一次,这样有利于将农作物的残茬以及杂草尽快翻进土中,消灭杂草,将杂草变为养料,减少虫害,消除后顾之忧。同时还能充分地接受降水,快速地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和成长,为农作物的发育提前创造良好适宜的环境,从而提高产量,增加农业收益。

2.3多方面保障深耕质量

深耕作业时要求耕深一致,行距一致,耕作深度因地制宜,各不相同,既要考虑耕作期间当地的天气状况和种植作物的种类等条件,又要考虑劳动力、劳作工具以及所施肥料的实际情况;耕层比较浅的区域,应当逐年加深耕深,操作时尽量防止把过多的深层生土带入耕层;在干旱地区,深耕后在地面持续干旱的同时又没有水源进行补充的情况下,耕深应适当浅一些;对于盐碱地区,也要注意不能一次犁得过深,防止加重耕层土壤的盐化程度;在深耕时,农具应与深耕机械有效配合使用,从而保证耕层达到适宜的厚度以及合理的耕层结构;深耕的时候,由于土层加厚,土壤的养分缺乏,这时配合施有机肥料,可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与生长,有效加快土壤肥力的恢复。

3结语

自改革开放实行土地承包制度以来,一家一户的种植经营方式较为普遍,但单个耕地面积较少,基本用不到大型机械进行耕地整翻,造成土壤耕层逐渐变浅,土壤表层死板,土壤结构以及蓄水能力越来越差。解决耕地土壤质量逐渐恶化的现状,只有使用大型机械对土地进行耕地整翻。机械化深耕技术实质是不翻土的耕作作业,在不打破原有地表的耕层结构的情况下,利用大型机械渗入耕层深处进行土壤松动,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增加耕作层的透气、渗水、通风能力,打造虚实并存的耕作层。深耕的最终作用是增加土壤的有机元素含量,加快雨水渗入速度以及总量,改善土壤耕层结构等,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深耕技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防止虫害方面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此深耕技术在当前农业生产中应得到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万勇.谈谈机械深耕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2014,(4):85.

[2]杨婕,钱本芳.组织农机深耕作业促进生态农业发展[J].云南农业,2012,(5):46-47.

[3]李晓瑞.机械化深耕灭茬整地与秸秆还田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9):319-319,324.

[4]林春丽,郭玉杰,刘晶,等.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12):314.

现代农业耕种技术范文10

1.1部分农民的观念没有转变

在农业耕作中运用现代化农业机械很大程度是对传统的耕作方式进行改革,也是一种尝试。北方传统的农业耕作技术在广大农民的理念中已经根深蒂固,短时间之内想要直接替换或者改变是难度是非常大的。现实的农业耕作技术中,还能经常见到北方部分地区运用秸秆焚烧或者根据传统的农耕方式进行农业耕作。剖析其原因是大家心中对于这种“传统耕作”已经有了一种依赖,已然成为北方农民的一种耕作习惯,对于目前国家推广的现代化农业机械以及操作技术视而不见。大部分农民传统的耕作理念没有得到转变,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相关部门并没有将现代化农业机械技术的优势宣传到位。虽然某些地区开始实施机械化参与农业耕作,但是后期缺乏维护与保养,导致很多农业机械失去本质上的意义。这些问题都是影响现代农业机械与北方农业耕作顺利结合的主要因素[1]。

1.2地理环境的制约

若要最大限度的将现代农业机械的优势发挥出来,不仅仅只是需要一台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而且还需要建立在适度经营规模的基础之上。从目前我国北方的农业经济来分析,让每一个农户都拥有一套现代农业机械化设备是不可能实现的,北方地区还有很多农户没有脱贫,根本没有实力购买现代化农业机械。另外,北方农业耕作地势大部分都是依附于丘陵或者高原的,这些地区推行现代化农业机械化也是不太现实的,农业机械要在连片的土地上才能发挥其优势。因此,地理环境也是制约北方农业耕作实现机械化的主要因素。

1.3相关部门在机械化耕作方面的投入不足

北方部分地区的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前文已经提到了要让每一户农民都能够拥有一套价值10万左右的农业机械设备是不现实的,即使拥有农业机械设备的农户,在后期的维修费与燃油费方面也是非常一大笔投资。我国目前相关的补贴政策是一次性补贴30%,但是还是无法满足北方地区广大农民的购机需求。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购买现代农业机械的积极性。

2如何把现代机械融入到北方农业的耕作中

2.1建立完善的政府支持体系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大部分都是旱作农业,而现代农业机械与耕作技术也主要针对旱作农业方面。随着北方地区耕地资源日益紧张的趋势,国家提出了关于耕地保护的措施也越来越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并且设立配套的资金措施,设立专人小组进行负责。目的是推动北方旱作农业示范性工程能够更加快速的实施。为了进一步确保示范项目与保护政策能够切实执行,需要建立对应的管理部门与监督部门,最大限度保障相关政策与项目能够顺利进行。要在北方地区加快农业机械现代化与农业耕作的结合,必须要有国家的完善的政策进行支持[2]。

2.2落实购置耕作农机的补贴政策

我国是农业大国,关于农机补贴政策一直都是我国比较重视的内容之一。最近几年,国家政策根据目前北方农业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了资金上的投入与引导。而北方地区的农机部门则需要将最新的补贴政策进行及时的宣传,让每一个农户都能够及时的明确目前国家政策对他们带来哪些帮助。农户自身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与现实需求主动寻求解决方案,从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现代化农业机械能够在北方地区得到更好的推广[3]。另外,各级部门要最大限度保障补贴政策能够更加透明化、公开化,最大限度防止有人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非法挪用补贴资金,旨在让更多农民受到国家的帮助。

2.3加强各乡镇的基层组织建设

现代农业机械与北方农业耕作相结合,全面提高北方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有助于推动北方农村综合生产的能力,推进北方农村实现农业机械一体化。现代农业机械与农业技术能够在北方农业地区成功得到推广,关键在于乡镇基层领导与相关部门的重视。如果基层领导班子坚持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便能凝聚很强的战斗力为基层农民提供更加全面的农业服务,将每一个农业现代化机械推广项目落到实处。因此,不断加强乡镇基层组织建设,才能最大限度保障农业机械耕作技术能够有效的实施。

3结束语

总之,现代农业机械耕作技术与北方农业耕作相结合的问题将会是现阶段必须研究的课题,唯有全面在北方地区全面推广现代农业机械技术,才能推动北方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从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虽然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很多问题需要国家、地方以及农民共同面对,共同合作才能将这些问题解决,从而全面推动北方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作者:刘荣和 单位:沧州市农业环境保护和土壤肥料站

参考文献:

[1]耿洪滨.现代机械与北方农业相结合的耕作问题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6(13):206.

现代农业耕种技术范文11

一、我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的概述

自古以来,中国的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农业科技主要表现在农具的制作和耕作栽培技术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更进,社会形态的变化也对农业生产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原始社会中,由于受到农业技术发展的限制,农业的耕作水平较低,自从秦汉以来,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小农生产方式对封建经济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农业的科技发展在一些古书中都有记载,社会的不断分工也对农业改变生产方式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原始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在以采集业为主要的农业生产活动的时期,人们在对野生植物的开采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新的栽培方法,原始社会属于新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农业科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石器初期,人们主要从事采集和渔猎,因此在采集技术和打猎的技术方面取得了相应的进步,这些技术的进步对于后期农耕技术的发明提供了很多经验,到了原始社会的后期,生产方式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的生产发展过程中,为了提高农业的生产,农民开始不断采用新的农耕技术,从而有效提高了原始农业的科技水平,这时候人们主要依靠群体的力量进行生产,一些简单的农具的出现主要是通过充分利用自然的有限资源,如一些石器农具和木制农具的出现,这些农具随着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改进,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的农具,不同的农具有着不同的功能,到了后期,人们开始利用牲畜来进行农耕,农具的使用结合驯化的动物来进行农业生产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的科技水平。我国古代的农业科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在秦汉时期,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各民族实现了高度的统一,社会的稳定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这时候农业的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处于历史中的一个高峰时期,秦汉时期农业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农业技术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耕作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进步,农业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土壤、肥料、农具和灌溉技术方面,在这个时期,冶铁技术的进步使铁农具开始出现,而铁农具的出现使农业耕作技术更加精细;在播种方面,粮食的种类不断增加,人们开始利用节气和四季的气候开始播种,在播种的具体操作中,开始注意种植物之间的密度,掌握合理的米制标准有利于节约更多的土地,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农业的产量。在古代,农业科技还表现在对土壤的分类和处理,春秋战国时期,农民开始根据土地的质地、色泽以及土壤的肥力来对土壤进行分类,不同性质的土地有着不同的名称,这些土壤技术的进步为我国农业技术的进步奠定了理论和技术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农民更加合理地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秦汉时期,农业科技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精耕细作技术上,这种技术的成熟又有效地提高了农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在我国的宋元时期,农业科技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第二个发展高峰,出现了大量专业省力的农具,农田水利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水利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产量。精耕细作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特点,我国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古人的聪明智慧,古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农具和耕作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这些农业技术成果对于农业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的特点(一)重经世致用,超越性与前瞻性不足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是和现实中农业的需求密切联系的,古代的农业科技像农具和栽培技术的出现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现实中农业生产,当农民在种植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技术问题而导致农业的生存受到阻碍的时候,人们会根据现实的具体情况加大对农业技术的研究。在南北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导致已有的农具难以适应不同区域的土壤耕种的需求,前代耕犁对南方的水田耕作起着很大的作用,然而北方的旱田的耕作则很难进行,因此在唐代出现了曲辕犁,这种犁具的独特构造促进了耕作范围的扩大,新增的构造增加了它的灵活性,至此,中国的传统犁具已经开始标准化,在技术上已经处于成熟的水平。农业技术的发展最终要服务于具体的农业生产,现实中的发展需求也为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在我国,实用性的思想对我国的农业技术发展特点也有重要的影响,农业工具的发明很好地体现了中国惯有的现实主义思维。当农业种植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气候的严重制约时,农田水利技术的出现和更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川省处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给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有名的都江堰地区,肥沃的土壤为农作物的有效生长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然而该地的河流分布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河流的分布特点在汛期的时候很容易导致洪水泛滥,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为了解决现实中气候导致的水流的问题,当地的人们开始建筑水利工程,从而使得农作物的水量需求在一年四季中能够得到合理的满足。农业技术的发展仅仅依靠现实需求的推进难以推进技术取得更大的进步,技术的发明创造需要充分发挥人们的想象力,思维空间的拓宽能够促进农业科技的长远发展。中国的农业科技在特定的时期虽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由于农业科技的发展受到现实的制约,中国农业科技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严重落后于世界农业科技水平,特别在西方国家陆续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科技突飞猛进,自己在加强科技研究的同时还广泛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而我国在明清时期,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了国家在各个方面的严重落后,农业科技的发展空间开始不断缩小,仅仅依靠现实需求已经难以促进农业科技取得更大的发展,实用性思维过多强调使科技满足现实的工具性需求,这种科技思维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的进步,因此在发展科技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思维的超越性和预设性,从而促进农业高科技的发展。

(二)重实际实效,逻辑思维难以推进

在中国自古以来农本的思想体系中,发展农业科技主要通过直觉思维来推进,这种思维方式主张强调直觉体验,与西方的逻辑思维相比,中国的思维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实证方法的运用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精细学科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像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导致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和农学家在发展农业科技的时候忽视了数学的作用。在学科分类方面也受到务实性的思维模式的影响,思想家在学科分类上没有对学科进行具体的分类,这些学科发展特征导致了人们在逻辑推理上存在严重的不足。

(三)重田园生活,忽视学科基础研究

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科技水平远远高于西方国家的农业科技水平,然而到了近代,由于受到科技的影响,西方先进的科技水平为其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很大的支撑,这导致了西方国家的农业科技水平迅猛发展,极大地加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而中国自古以来农业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他的行业,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人们更多地遵循自然规律,过着比较安逸的生活,这些生活状况在一些诗词著作中有很多的体现。小农经济严重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在发展农业科技的过程中缺少对事物的想像,人们通过耕作更多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在日常的实际生活中缺少浪漫主义情怀,在发展农业科技的过程中只重视技术的实用性而相对忽视学科的基础研究,科技的研究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是密切联系的,农业科技不仅仅需要实用性思维,而且还需要更新思维方式,不断的创新,从而有效地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我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特点的形成原因

我国古代的农业科技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特点,这既与古代人们的思维特点有关,也受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的影响。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缺乏基础理论研究和分析,大多数的农业科技都是根据农业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而研制出来的,在技术分析方面缺乏系统的分析,科技成果分布零散,不利于后世对农业科技发展史进行深入的研究。中国自己历来经济的发展都是以农业为根本,然而农业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这种状况离不开中国古代现实主义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主要致力于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种思想体系限制了人们思维的想像空间。

四、结论

现代农业耕种技术范文12

关键词免耕栽培;存在问题;推广机制;成效;安徽蒙城

免耕栽培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上,集生物、化学、机械和最新农业科技成果于一体的重要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蒙城县通过不断创新机制,落实各项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1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蒙城县免耕栽培技术推广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部分乡镇对免耕栽培技术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技术推广应用面积不大;二是大型农机具数量较少,农忙时节难以满足需求;三是免耕栽培技术不规范,秸秆处理不理想,下种不匀,缺苗断垄和病虫害发生严重;四是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老弱妇孺难以收拾秸秆,因此,秸秆还田技术仍待改进。

2免耕栽培技术推广机制

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是保证免耕栽培技术推广成功的前提[2-4]。为更好地实施该项目,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2.1加强领导,周密组织

蒙城县是产粮大县,小麦收获后接茬种植玉米大豆是一种主要种植模式。每年产生大量秸秆,秸秆焚烧严重,抓好免耕栽培技术推广,实行秸秆还田,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意义重大。为此,县政府对免耕栽培技术推广高度重视,成立了免耕栽培技术推广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财政局、农委、农机局、水利局、气象局等部门负责人及各乡镇分管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免耕栽培技术的组织、协调、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农委主任任办公室主任。

县农技推广中心成立免(少)耕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技术指导小组,负责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乡镇农业综合站站长为项目区乡镇技术负责人,县农技推广中心包乡镇农业技术指导员配合农技站长开展工作,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负责各村的示范推广。

2.2明确技术要点

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人工将田间小麦秸秆撒开,覆盖地表,选用大型拖拉机作业,配套带有灭茬功能的玉米免耕播种机播种,播幅2.2 m,种3~4行玉米,行距55~60 cm,去掉行间旋刀,以减少作业动力,降低油耗。每行留旋刀6片,玉米播种时行内浅旋耕,一次性完成旋耕灭茬、开沟施肥、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由于不动土层,播种时失墒少,玉米出苗快,并将秸秆直接还田,有效抑制田间杂草滋生,利于玉米田保湿保墒,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抗倒伏能力。

2.3实行农机农艺结合

推广免耕栽培技术,关键环节是播种,重点是农业机械。要实行农机农艺相结合,学农机的技术人员要了解农艺,学农艺的要懂得农机,在生产中要互相学习,勇于创新,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2.4抓好宣传培训

首先要加大对机手的培训力度,提高技术应用水平。为做好免(少)耕栽培,利用了会议、电视、广播、现场会、发宣传资料等多形式、多途径宣传培训,让农技人员、县乡村干部、农户了解和熟悉免(少)耕栽培的意义和技术措施。全县共召开免(少)耕栽培专题会议12次,发资料10万份,开现场会32场次,培训农民15万人次,并组织了观摩评比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5强化技术服务

为把免(少)耕栽培技术送到千家万户,落实到田间地头,县、乡农技人员在关键生育时期,深入到项目区,因地制宜,指导农民开展播种、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鼓励专业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资供应、病虫害防治等专业化服务,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提高服务效率。

2.6开展试验示范

试验示范是推广的前提和基础。在抓好免(少)耕栽培的同时,认真的组织了玉米免(少)耕栽培的小麦秸秆处理试验、夏玉米分期播种试验、不同量的小麦秸秆还田试验、大豆的免(少)耕栽培品种与播期试验等,为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县农委和农机局分别在漆园办事处前王村、乐土镇杨桥村抓玉米免耕栽培示范片,各乡镇和农场抓玉米免耕栽培示范方,大豆免(少)耕栽培重点抓了王集一个示范片,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机播、统一施肥、统一田管、统一机收。同时对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强技术服务和物资支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2.7实行物化补贴

为推广免(少)耕栽培技术,蒙城县整合玉米振兴计划资金320万元,现代农业发展资金100万元,超级产粮大省奖励资金20万元,高产创建资金40万元,实行物化补贴。其中,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病虫害防治2 700 hm2;玉米大喇叭口期统一供应尿素,面积2.4万hm2,统一采购大颗粒尿素运到乡镇所在地1 635元/t,供应尿素375 kg/hm2,向农民收取1 315元/t,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落实了技术措施,推动了项目顺利实施。

3推广应用成效

免耕栽培实行秸秆还田后,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能力,减少化学肥料的投入和污染,减少翻耕环节,不动土层,土壤蒸发量小,失墒少,同时表土细碎,保墒性能好,有效养分含量高,播种后出苗快、苗齐、苗壮,利于高产。2009年全县玉米播种面积7.03万hm2,其中免(少)耕栽培推广5.33万hm2,平均单产6 465 kg/hm2;建立示范区6 667 hm2,单产7 890 kg/hm2;核心示范区667 hm2,单产9 525 kg/hm2。大豆面积3.25万hm2,均为免耕栽培,平均单产1 545 kg/hm2,其中示范区6 667 hm2,单产2 295 kg/hm2;核心示范区667 hm2,平均单产2 475 kg/hm2。与全县平均产量相比,玉米免(少)耕栽培平均增产495 kg/hm2,节本增效1 410元/hm2;大豆免耕播种比翻耕播种增产180 kg/hm2,节本增效1 170元/hm2。

4参考文献

[1] 张忠民.安康市农作物免耕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2006(12):21-22.

[2] 严士贵,丁金海.加速安庆市免耕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0):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