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命的起点

生命的起点

时间:2023-10-12 09:41:27

生命的起点

生命的起点范文1

作者:李杰信,简静香

出版:科学普及出版社

定价:36.00元

中国科普文选(第二辑)--生命探秘

生命起源,与地球外有没有智慧型生命问题一样,一直是人类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讨论生命起源的著作很多,内容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但大部分作品学术理论性很强,一般读者很难看懂,而且以中文原创撰写有关生命起源的科普图书如凤毛麟角,多年难得一见。

本书作者使用中文母语,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人类几千年来对生命起源问题的追求,并铺出一条对生命起源问题科学思考方法的道路。书中说明了达尔文进化论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的应用和生命起源时代原始化学的机制。作者又以21世纪量子物理的概念,探讨了“生命起源需要造物者吗?”这个关键的问题。作者臆测,生命很可能起源于42亿年前的DNA世界……

作者:马博华主编

出版:科学普及出版社

定价:20.00元

广大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他们肩负着开创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担,这就要求全社会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提出:“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大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打下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点在青少年,要以提升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来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使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提高,这也是科普事业最基础性的工作。在《中国科普文选》(第二辑)的编选中,作者力求用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吸引青少年,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土壤。

彩色图解当代科技丛书生命科学

本书是一套内容与形式俱佳的高级科普读物,其内容丰富,信息充足,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抓住了“前沿”、“新进展”和“新成果”;其体系严谨,条理清楚,语言精炼,表达准确,做到了用科学的语言叙述科学;全书图文并重,形象直观,尽量采用了准确简明的图表等非文字语言符号的表述形式,并在每一页文字都配置相应的一页彩图,作为前面文字的背景、佐证和辅助说明。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作者:高潮,甘华鸣主编

出版:科学普及出版社

定价:36.00元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

作者:杨文祥

出版:科学出版社

定价:79.00元

本书的信息资源价值论研究是在图书馆学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的专业基础上,在当代人类社会由工业一半工业文明向信息一知识文明转型和人类的社会信息化、全球化历史进程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形成和展开的一项学术研究。

本书通过对信息资源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及价值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人类的信息资源价值实践与信息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深入探讨,系统阐述了信息资源与人、人类社会、人类文明和人类社会未来发展之间的价值关系,由此构建了一个具有鲜明理论特色的信息资源价值论理沦体系。

现代交通新科技

作者:李作敏

出版:人民交通出版社

定价:28.00元

本书是《全国地方交通行政干部培训教材》丛书之一。全书共十章,第一章介绍了交通科技概况,第二至四章介绍了公路规划勘测设计,桥梁与隧道建设、公路客货运输技术,第五至第七章介绍了港口建设、航道整治、船舶运输技术,第八至十章介绍了环境保护与交通安全、交通信息、物流技术。

怎样当一名科学家

作者:刘华杰

出版:理工大学出版社

定价:18.00元

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丛书总序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化是我们时代的一个突出特征,科学与社会之间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传播,是时代的要求。一方面,民主社会中科学的发展需要公众的理解,以获得公众与社会的支持;另一方面,国家希望大幅度地提高公民的现代科学素质,以增强综合国力。科学传播(Science Communication)是这个科学化和民主化时代的产物。它把“传播”的维度引入科学的社会研究之中,是一门以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以及传播学等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学术事业。它强调科学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互动,是传统科学普及(Science Popularization)和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nderstanding of Science)的扩展和深化。

科技创新的艺术

作者:栾玉广

出版:科学出版社

定价:25.00元

本书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之一。本书将中国传统的科技方法论的讲哲理——“说”与西方创造学和创造技法的“做”有机地结合起来,内容涵盖了科技创新的诸多方面,全面阐述了科技人员在科技创新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应掌握的各种方法和技能,对培养和提高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具有指导作用。本书可作为理、工、农、医、林类各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的公共课教材,同时也可供一般的科技人员参考。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作者:檀润华

出版:科学出版社

生命的起点范文2

吕林,现任云南新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累计献血近4万毫升,如果按200毫升每次来计算,总计无偿献血200余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之前,吕林就多次在昆明市中心血站参与无偿献血,为此得到了社会各届的肯定和表彰:1993年,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获得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等中央领导同志颁发的中国红十字总会“无偿献血金质奖杯”;2003年获得昆明市无偿献血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4年11月,又被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04年荣获云南省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06年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2008年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无偿献血先进个人。

1987年初,吕林在报纸上看到了一条关于将举办“昆明地区首次无偿献血活动”的消息,便赶到了昆明市中心血站报名参加了我云南省第一次组织、动员的无偿献血活动,献血200毫升。

从那时起,吕林就经常到血站献血,每年一两次或三四次不等,献血量也由每次200毫升逐步增加到300毫升或400毫升。从1987年至2009年3月,从昆明到保山、思茅、深圳,甚至是香港等,只要他走到的地方,都尽可能地献血帮助别人。

1997年丽江地震后的第三天,吕林知道灾区的伤病员急需用血,他特意赶到东风广场献血。

2001年吕林在深圳出差,在大街上看到急需O型血的公告,于是他又挽起了衣袖献了血。

2005年3月,保山召开无偿献血动员大会,邀请吕林到现场谈献血体会,随后他又捐了400毫升血。近五年来他开始捐献机采血小板。

2005年10月,为进一步贯彻《献血法》和《云南省贯彻献血法实施意见》,积极推动云南省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工作,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卫生厅联合组织开展无偿献血先进事迹报告团巡回宣讲活动,吕林作为报告团主要成员之一,他放下手中繁忙的工作,随报告团在全省作无偿献血先进事迹报告。报告团于9月30日在昆明市进行首场报告后,于10月17日开始,在全省16个州市和昆明13个区县市作了64场报告,行程一万五千多公里,听众达上万人。他用自己的献血感受、对无偿献血的认识以及在帮助别人时感受到的快乐,用朴实真切的语言感染着在场的听众和领导,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学习无偿献血先进人物,转变观念,以科学的态度认识无偿献血,并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无偿献血的热潮。

吕林是个好静的人,平时最喜欢沉思与阅读。现在无偿献血已经成了他的一个习惯,用他的话说,献血使他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感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吕林无偿献血20多年来,得到了很多人的理解和支持,也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鼓励,但总有一些善意的忠告、不理解、误解或质疑。有人问他:“吕林,你无偿献血究竟得到了什么?究竟是为了什么?”

吕林说:“如果我生长在战争年代,当祖国需要时,我会毫不犹豫地听从祖国的召唤,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和热血!如今我虽身处和平年代,我同样要献出自己的鲜血,这一切都源于我对生命的尊重、珍视和关爱!血总是红的、是滚烫的,人与人之间也应该是温暖的、热忱的,相互帮助和关爱的。人人都无私奉献于我们的社会,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和谐和温暖!”

生命的起点范文3

这不是品质的懦弱与奴性。我们可以赞美那些真正不计个人得失、为制度的正义奋斗的人,称颂他们的勇敢与高贵,却不能因此而将他们以外的人划入懦弱与奴性之列。否则,一种虚妄的道德追求和判断会替代乃至抹杀真实的个体生命感觉,一种遮遮掩掩、缝缝补补的抽象假道学会淹没真实生命的个体存在。然而,对避让、退却的理解、宽容与认可,无论如何不能转化为对漠视个体生命意义之制度的一味忍让。毕竟,在这样的制度之下,几乎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包括其本身是国家机器之内在组成的人,都有陷入不幸境地的可能,而每一个个体如果都选择一味忍让而不有所作为(do something)的话,那么,每个人实际上都潜在地成为制度罪恶的制造者,并且在根本意义上是自己将自己推入无可拯救的深渊。所以,如果我们能够设想自己可能遭遇周起财的遭遇,设想自己可能像周起财那样因为制度的非正义而承受巨大重负(包括沉重债务)以至于最终退无可退、让无可让,那么,我们现在这些还是局外人的个体即便为自己着想,也应该努力去思考和探索制度变革的道路。

周起财案件的文字材料是有限的,而且,其中充斥着对立双方对某些的争执,在缺少更进一步的材料说明(亦即法律意义上的证据)的情况下,我们无法确信地知晓在这些问题上谁述说的事实为真。不过,在有限材料可以说明问题的范围内,我们仍然能够获得对某些事实的确信,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现有的制度在尊重个体生命方面存在的缺陷。另外,虽然周起财的不幸及“上下求索”的经历是本文的事实基础,但鉴于中评网已将大量材料公布,故本文在此不予赘述而拟直接切入所讨论的问题。

权利救济渠道的多极化问题

周起财是因为政府决定动迁他所住的房屋而开始与政府处于对立面的,1997年5月3日发生的一场至今依然疑云密布的火灾,则将其推上从公共权威机构那里获得一种"说法"及权利救济的漫漫征程。在这场大火中,周起财母亲的生命权利和周家的基本财产权--住房和家产遭遇了毁灭性破坏,而火灾之后,某些本应为民提供服务的公共机构所表现出来的暧昧、迟缓、狡辩、诡秘(莫名其妙地释放嫌疑人)等反常现象,让当事人认定其所遭遇的一切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天灾",而很可能是"人祸"所致,并且与政府动迁有关(见塞北雪:《国内首例省会城市政府"不作为"案纪实》,载《政府与法制》2000年第1期)。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民告官"案在30多万里程中延续着其举步维艰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21世纪的小人物,是一个在贴着共和国标记的制度下生活的个体生命,然而,他的经历却似曾相识地演绎着千百年前鸣冤告状的中国老百姓。当中国的绝大多数人尚且在一种关于绝对进步的意识形态中生活的时候,现实无情地揭示某些公共生活领域的历史可能只是在时间的累加之中走着圆圈。甚至,如果作某种对比的话,现今中国普通"公民"在公共领域的特定境遇,并不见得比千百年前的中国普通"百姓"要好多少。

以周起财的个体生命经验为例,共和国现今的制度在表面上似乎给予了他充分的尊重与保障。当周起财感受到自己的正当权益受损乃政府非法行政所致,这个国土上的现时法律赋予了他多种救济渠道,而且他也几乎运用了所有这些渠道:(1)向作出有关行政行为的政府或政府部门直接寻求权利救济;(2)请求上级(无论是上一级还是上几级)政府或政府部门进行监督并给予权利救济,这又可以分为几种形式:信访、复议、申诉等;(3)诉诸法院(注意是采取两审终审制和审判监督制的法院),期望一个裁判机构断定是非、实现正义;(4)通过在法律名义上是民选的代表机构尤其是代表机构中的权威人物,进行监督或督促。并且,民选的代表机构似乎享有最终的权威,它可以对其他任何公共权力机构实施在法律上还没有规定限制范围的监督权力。由此可见,在当今中国,如果一个普通公民确实认为其有受政府侵犯之冤情,且矢志不渝地要求讨回公道,那么,除少数法定例外情形之外,行政、司法、立法三个系统几乎都可以为其所用,而且,每个系统中几乎处于每个层级的公共权力机构都可以为其所用。这似乎也意味着,中国普通公民似乎生活在一个周密的权利保护之中,个体生命似乎得到了制度像家长一般无微不至的呵护与尊重。

然而,这种多极化的权利救济渠道设置,与其说给予普通公民以更多的实现权利救济之机会和希望,倒不如说使得公民因为缺乏真正有效的且强有力的权利救济机制而不得不为过多的信赖期待付出更多的成本与代价。周起财的经历喻示这种制度存在的一个重大缺陷是:似乎谁都在为个体公民的权利请求负责任,而实际上谁都缺乏承担责任的充足动机或资源,进而可能导致个体公民已经花费的成本付之东流而不得不诉诸别的渠道,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成本。例如,尽管黑龙江省人民政府1997年6月17日以"黑政复令【1997】2号文"责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受理周起财的复议申请,但是,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可以在1997年11月16日以"哈政发法字【1997】22号文"将周起财的复议申请转给南岗区人民政府处理,并且直到1999年3月22日经过曲折的行政诉讼之后才正式作出复议决定。黑龙江省人民政府?quot;黑政复令【1997】2号文"形同虚设,而周起财向其所作的权利请求--即请求得到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的复议--努力实际上也就意味着是徒劳无功的。再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人民来访接待室可以两次为周起财案向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文督促办理(见中办国办访字【1998】190号、449号文),但他们并没有相应的人力、财力和权威资源,保证其督办的实效。190号文下发后直至449号文之前(间隔4个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并没有给该接待室任何回报。这两个事实足以让我们管中窥豹。即便是负担裁判职能、在人们的想像中应当给予个体公民以公正的司法救济的法院,也缺乏应有的资源支撑其角色的正当扮演,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法院最初两次拒绝周起财的诉讼请求可以为证。

有人可能认为,虽然周起财为实现其一种权利期待,耗费了巨大资源向十几个公共权力机构反映其内心的焦虑与愤慨,但如果不存在这样多级化的权利救济渠道,周起财的声音就可能淹没在最底层。例如,假设周起财没有向哈尔滨市人大以"陈尸"这种极端的表达方式相威胁,假设人大常委会主任孟广遂未作批示,道里区法院可能还会迟迟不敢开庭审理周起财诉哈尔滨市政府不履行复议职责的案件;假设周起财不向中办、国办以及公安部这些中央层级的机构提出权利请求,假设周起财最后不采取运尸进京的方式,其母亲的死因鉴定工作可能还会在时间的无止境延续中等待。这就是中国当今的现实,地方官僚利用国家机器对个体生命的压制,使得个体生命不得不重复着千百年前的抗争逻辑:"御状"、呼"青天"、请"尚方宝剑"。

然而,权利救济渠道多极化设置在周起财案中所表现出来的合理一面,并不能证明其在整体制度安排上的必然性或正当性。因为,它不仅让个体生命沿袭着古老的抗争逻辑,而且让个体生命在这样的逻辑沿袭中承受着常人难以负荷的重担,以至于在较多的情形中导致个体生命因不堪重压而退出抗争。这就犹如一条小溪被多个渠道强行分开成几股细流,并最终在路途之中渗入干涸的土地而消失踪迹。于是,即便这种制度安排可能会零星地实"青天正义",但它可能会更多地纵容官僚的恶行,而且在终极意义上企求孔子、柏拉图曾经妄想的一种理想人治。难道我们就不能设想别样的制度安排,体现对个体生命足够尊重的制度安排?

若干法律问题的纯粹讨论

在对这个问题作出回应之前,我们也许应该从周起财的复杂、曲折经历中挖掘出一些重要的法律问题,并想像其按照法律的规定或法律的应有之义理应得到如何处理,从而为讨论尊重个体生命的制度安排作铺垫。

大致而言,周起财与政府的争执首先围绕四个彼此牵连的问题:

1. 南岗区政府、哈尔滨市推进危房棚户区居民住房建设南岗区指挥部的拆迁行为是否违法?

2. 火灾是他人故意纵火所致还是因为室内遗留火种所致?

3. 周母是他杀还是被室内遗留火种所引发的大火烧死?

生命的起点范文4

1、今天,你献血了吗?

2、献血,从我做起!

3、热血是生命的标志。

4、荐我热血点燃他人生命之光。

5、无偿捐血做善事,救死扶伤显爱心。

6、你想为社会做点贡献吗?你愿为他人献点爱心吗?请参加无偿献血!

7、献血无损健康,救人功德无量。

8、献血的意义在于:拯救别人,圣洁自己。

9、点滴奉献筑造爱心工程,伟大义举塑造深圳形象。

10、热血是生命的标志,无偿献血是文明进步的标志。

11、捐我热血,呵护生命。

12、“用您的爱心重铸生命!”

13、比海洋、天空更为宽广的是奉献之心。

14、无偿献血,体现您高尚的精神境界。

15、奉献一点,让人生完美一点。

16、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濒临死亡的生命。

17、殷殷血流,是您赠我的生命之弦,让我重拔希望之歌!

18、“一点热血助他人,一颗爱心好精神”

19、美丽的生命,从你卷起袖子开始!

20、一点热血助他人,一颗爱心好精神。

21、“献血拯救生命”

22、生命之源--让我们心心相连。

23、荐我热血,点燃他人生命之光。

24、“给一点你的血,救一条命”

25、“光荣属于献血者”

26、献出的血有限,献出的爱无限。

27、献血不可怕,只需小小勇气。

28、因为有你,我会用美好的心灵去感悟生活的每一天!

29、您的献血,是托起他人生命的希望!

30、生命,因你而奔流不息。

31、一滴血,一片心,一份爱。

32、捐献“青春热血”,彩绘人生画卷。

33、无偿献血,血浓情更浓。

34、无偿献血,既为今天的别人,又为明天的我们。

35、献血献爱心,血浓情更浓。

36、每人献出一滴血,汇成生命的海洋。

37、无偿献血,用爱心为生命加油!

38、石中能取血,何需向君求。

39、手拉手,心连心,献血不分你我他。

40、捐血救人,珍爱生命!

41、好人献上一滴血,病者除却万分忧。

42、民族在无私的奉献中崛起,生命在奔腾的热血里绵延。

43、救护他人,幸福自己。

44、让血液把我们的心连接在一起。

45、鲜血诚宝贵,救人品更高。

46、涓涓热血,铺就生命之路

47、以我热血绘太阳,让你的生命洒满阳光。

48、你血输在我身,你情深入我心。

49、波涛让江河澎湃,热血使生命沸腾!

50、人有旦夕祸福,谁敢说:我不要输血?

51、芸芸众生献爱心,涓涓碧血汇玉壶。

52、无偿献血者功德无量。

53、人有旦夕祸神速,谁改说:我不要输血?

54、无偿献血——健康公民的标志。

55、我们爱心的一小部分却是他们生命的全部。

56、热血重铸生命,再现人间真情。

57、你血输在我身,你情溶入我心

58、民族在奉献中崛起,生命在热血里绵延

59、我自豪,因为我已献血。

60、同在蓝天下,共享生命的感动!

61、捐血献髓表爱心,拯救生命风雨无阻。

62、我憧憬文明,我追求奉献,我由衷献血。

63、向勇敢无私的献血者致敬!

64、“为了救命,献血吧”

65、一滴热血,一份关爱,飘扬的红十字是你我的纽带。

66、献血一为你,为我,为大家。

67、为何血浓于水,因有爱在其中。

68、我以我血献爱心。

69、“适量献血,不碍健康”

70、爱心+勇气=光荣的献血者。

71、献血,从我做起。

72、爱我中华,捐我热血。

73、一份血,万份情,无偿献血最光荣。

74、血,人们昼夜都需要你。

75、您能对您的同胞做出的最大贡献是拯救他们的生命。

76、枯草清水浇,滴血润新生。

77、无偿献血,从我做起,救死扶伤,情暖人间。

78、但愿人长久,热血注心田。

79、献血献髓救人,生命之树常青。

80、鲜血诚可贵,助人价更高。

81、献血的你,灵魂如虹;你献的血,生命涌动。

82、真情流淌,血脉相通。

83、为何血浓于水?因有爱在其中。

84、点点滴滴热血浓,人道博爱处处情。

85、“活着的人都要献血”

86、比献出的血更宝贵的是你的真情。

87、无偿献血,利国利民利家。

88、无偿献血奉献爱心,拯救生命风雨无阻。

89、我没见过你,但我祝福你。

90、无偿献血行善积德。

91、人间自有真情在,献出鲜血播下爱。

92、献出血液骨髓对健康无碍,激起人生脉搏对社会有功。

93、今日你献血,明日救你命。

94、血,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

95、生命有限,爱心无限。

96、勇敢地伸出臂膀,托起生命的太阳。

97、你血输入我身,你情溶入我心。

98、无偿献血,终生荣耀。

生命的起点范文5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同盟会的建立;同盟会的性质和政治纲领;三民主义;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内容和作用;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

2.通过对三民主义的分析和评价,对于同盟会发动和领导的武装起义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的掌握同盟会的性质及其初期活动。通过对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内容及其评价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族、民主革命主张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族利益的正义之声,而保皇派反对革命的观点是逆历史潮流而动,违背民族利益的不义之言。

3.通过对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摧毁一个旧制度需要经过艰苦斗争,是要付出鲜血和生命代价的。学习革命党人为了革命事业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纪末,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如何挽救民族命运、将中国建设成为富强的国家。中国社会各阶层先后对此做出了自己的回答。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先后失败,革命任务落在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肩上。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盟会成立以后,发动和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虽相继失败,但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鼓舞了全国人民,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重点分析

①同盟会的建立是重点。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在宣传、组织和具体筹划革命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的成立使“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中国的民主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理解和认识这一点,有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辛亥革命的发展过程。

②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重点。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孙中山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次公开提出摆脱民族危机、建立符合本阶级要求的国家的设想,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革命纲。学习和掌握这一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辛亥革命的性质、功绩及失败原因的理解。

重点突破方案

关于“同盟会的建立”:

建议教师首先让学生分析背景:a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b革命团体的相继建立;c各地革命活动的蓬勃发展;d革命形势的迫切需要(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然后教师分析政纲(参见下文)。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其意义(学生分析,教师补充):从同盟会的规模、领导机构、组织形式、政治纲领、人员构成可以看出,它已成为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关于“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建议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掌握16字政纲,然后教师重点讲清其涵义。第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有两层意思:一是清朝的统治,废除清朝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是独立,即作为帝国主义走狗的清朝,暗寓了反帝意愿。需强调:“反满”是指反对清朝统治者及其特权,非所有满族人;“反帝”旗帜不鲜明,只把对帝国主义的仇视集于其人满族统治者身上,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第二,“创立民国”,有三层意思:一是进行政治革命,帝制;二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三是防止封建君主制复辟。需强调:这一主张不仅批判了保皇派君主立宪的谬论,也打破了清王朝后,重建汉人君主政体的观念,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第三,“平均地权”,孙中山想通过“核定地价”,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资产阶级的“土地国有”。教师需强调:这种通过“核定地价”在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条件下,实现土地国有来解决土地问题,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但它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符合历史要求的。这16字政纲后来被阐发为“三民主义”(详见“难点突破方案”)。

难点分析

如何评价三民主义是难点。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他们难于理解对三民主义的评价。教师应联系同盟会的十六字政纲讲清三民主义。使学生明确三民主义的概念、内涵及其与同盟会政纲的关系。认识到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难点突破方案

关于“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掌握“三民主义”概念及涵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满清政府的统治,光复汉族的国家。“创立民国”——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平均地权”——土地国有制的土地纲领。核定地价,涨价归公,国民共享。

其次要使学生明确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纲的关系。教师突出说明:从字面上看,它与兴中会的纲领没有两样,但是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一,孙中山把反对清朝统治同反对帝国主义瓜分的斗争结合起来,指出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其二,孙中山把“驱除鞑虏”的民族斗争同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政治斗争进一步结合起来,民族主义反对的不是整个满族,而是以皇帝为中心的满族统治者。“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这是政治纲领和三民主义的核心问题,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它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的问题。“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政治思想最重要的发展,也是其经济思想的核心和社会革命的主张。“核定地价”的办法及后来提出的“土地国有”政策,反映了他对农民的同情,包含着逐步取消封建土地所有制,代之以资产阶级国家土地所有制,发展资本主义农业经济的要求。在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是前提,民权主义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

对三民主义的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其内容明确:①进步性。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也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利的共同愿望,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号召力,因而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深入发展。②局限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因此也就不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

教学设计方案

第二节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重点:①同盟会的建立;②同盟会的政纲。

难点: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教学手段:①教学方法:讲解法;②电教手段应用: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等内容并思考、回答有关问题。引入本课主题。

一、同盟会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

关于“同盟会的建立”,教师首先介绍背景,然后要求学生从规模、领导机构、组织形式、政治纲领、人员构成几个方面分析中国同盟会与兴中会的区别。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关于“同盟会的政纲”,教师首先提示学生记住这16字政纲,然后由教师分析16字政纲的涵义。这16字政纲后来被阐发为“三民主义”(详见“重点突破方案”)。

关于“三民主义及其评价”,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掌握“三民主义”概念及涵义。其次要使学生明确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纲的关系。最后,明确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详见“难突破方案”)

二、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关于“论战的起因”,教师讲明背景(20世纪初,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已成当时中国历史之主流,流亡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却站到维护清朝专制统治的立场上,成为保皇派,对革命进行攻击,阻碍了革命的发展,这必然引起革命派的反击)之后,对康、梁在历史上曾起过的进步作用略加概述,培养学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问题。

关于“论战的内容”,引导学生归纳论战的三个焦点,明确双方观点之差别。

关于“论战的作用”,在明确论战的结果后,提醒学生要一分为二的分析革命派在这次论战中的功过(革命派要求民族民主革命的政治主张,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族利益的;论战中,革命派也暴露了自身的局限性如:在“民族革命”问题上,回避了帝国主义必然干涉、破坏被压迫民族革命运动的反动本性,不利于人们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和警惕)。

三、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关于“萍浏醴起义”,教师重点强调它是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是由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联合当地的会党发动的,参加者达3万余人。范围波及湘赣两省,它扩大了同盟会的政治影响。

关于“浙皖起义和镇南关起义”,不做要求,只了解概貌。

关于“黄花岗起义”,教师重点强调:第一,这次起义是同盟会领导的诸次起义中有充分准备的一次,孙中山吸取以往起义失败的教训,起义前,领导做了三项准备工作:首先他到欧美华侨中募款,支援起义;其次,在香港成立起义领导机关—统筹会;另外组织了“敢死队”作为中坚力量。第二,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同盟会领导上的软弱,始终没深入群众做思想发动,对各地分散的群众斗争,也没联系、组织和配合,使起义陷于孤立而失败。第三,起义的影响,补充说明它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使清朝专制统治成为人心所向,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新课结束后,让学生整理中国同盟会1905~1911年的活动。

教学设计思想

①通过学生比较中国同盟会与兴中会的区别,整理中国同盟会1905~1911年的活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生命的起点范文6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本章内容讨论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人类的起源等自然科学课题。本节教材内容主要阐述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这一过程是化学进化的结果。教材从地球演变讲起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的起源。这节教材也是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学的好教材。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根据本节教材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起源的特点,教学方法也就选择学生观察投影片、猜测和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一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2.了解地球的演变

(二)技能目标

通过对“演示”实验投影片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人类起源的教学,达到对学生的无神论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原始地球表面的变化;化学进化的过程。

2.教学难点: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生命起源是化学进化的结果。

三、教学准备

意大利医生雷地证明腐肉不能生蛆的实验投影片,巴思德的“鹅颈瓶实验” 投影片,原始地球的投影片,米勒实验的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地球上的生物能通过繁殖产生新的个体。提出问题:最早的生物从哪儿来呢?即原始生命是哪里来的?生命又是怎样发展的呢?

(二)新课讲解

介绍中国古代的女娲造人传说和神创论的有关内容。引出问题,女娲、上帝是谁创造的呢?若不接受传说和“神创论”,地球上的生命又是哪里来的呢?提问:看到过蛆吗?蛆生活在什么环境中?指出这是古代人们提出的一种“自然发生”的说法。放雷地实验的投影片,并作一些说明。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得出蛆是苍蝇产在肉上的卵孵化出来的,这说明较大的动物是不能自然形成的。提问:很小的微生物能否自然形成呢?让学生各发表自己的见解。放鹅颈瓶实验投影片。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得出大小生命都不能自然发生的结论。设问:地球上的原始生命那里来的?放原始地球状况投影片。指出这是科学家对原始地球的猜想。科学家关于地球还有不少猜测,请同学看教材104页最后一自然段至105页第一自然段。请学生讲述原始地球的特点及变化。教师作适当的补充后讲述原始地球为物质发生各种化学变化提供的条件。接着放米勒实验投影片,并作一些说明。特别指出的是这个实验产生了构成生物的所必须的小分子有机物 氨基酸。

学生讨论归纳出在原始地球上,无机物能通过化学变化形成小分子有机物。讲授:小分子有机物随着雨水,最后汇聚在原始海洋中。在原始海洋中小分子有机物经过长期积累和相互作用自然合成了较大分子的有机物出 蛋白质、核酸。原始海洋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经过浓缩和相互作用,凝聚成具有原始界膜的小滴。小滴在原始海洋中又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化学进化,最终形成原始生命。提问:从无生命的有机物进化到简单的小分子有机物再进化到大分子有机物再进化到原始生命,即生命的诞生,主要通过什么变化?所以,我们说生命是通过化学进化诞生的。

指出这过程是科学家的猜测,并通过实验证明这个猜测有可能是对的。另外,科学家认为原始地球产生于46亿年前,原始海洋形成于38亿年前,而原始生命发生在35年前。

(三)小结

可对照板书由学生来小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第六章 生命的 历史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一)人类的探索

生物不能由目前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产生,目前的生物只能通过繁殖产生。

(二)原始地球

1.高温、地壳薄、有原始大气,后来才有水。

2.原始大气成分:甲烷、氢气、水蒸气、二氧化碳、无氧气和臭氧层。

(三)地球上的生命起源

1.无机物 小分子有机物 较大分子有机物 大分子有机物 大分子有机物形成界膜 原始生命

2.生命诞生是化学进化的结果。

(四)几个主要年份

46亿年前形成原始地球

38亿年前形成原始海洋

35亿年前 形成原始生命。

六、习题与解释

1.随堂练习

(1)第一个用实验证明生命不能自然发生的人是( )

(A)米勒 (B)雷地 (C)巴斯德 (D)达尔文

(2)原始地球上的物质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生成小分子有机物直至产生生命物质所需的条件有( )

(A)高温 (B)闪电 (C)紫外线 (D)以上都是

(3)非生命物质演化为生命的场所是在( )

(A)原始海洋 (B)原始土壤

(C)原始大 (D)原始陆地

2.课后练习

(4)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说明了 。

(5)米勒的实验及后来许多实验室进行的实验,用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来合成各种氨基酸,这些实验用来证明

(6)原始大气成分主要有 、 、 、

等气体,没有 、 和 。

(7)原始生命起源于 物质,原始生命在 形成的。是 进化的结果。

(8)科学家推测,地球形成于 年前,原始海洋形成于 后前,原始生命形成于 年前。

(9)你认为在现在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

3.参考答案

(1)B (2)D (3)A (4)微生物不能自然产生 (5)天然蛋白质所含有的各种氨基酸,基本上都能用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方法合成 (6)甲烷 氢气 水蒸气 二氧化碳 氧气 臭氧 氮气功 (7)非生命 海洋 化学 (8)48 38 35

(9)答:在现在的地球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不为再产生原始生命。因为,原始生命的形成条件已不存在,现在的大气成分不同于原始大气,其主要成分为氧气氮气等,地球的温度也降低了,没有持续不断的雷电。另外,现在海洋成分也改变了。

小资料

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

生命的起点范文7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一个支点,是这个支点保证了生命的运转与平衡。20世纪60年代,有一位美女影星一夜之间成了,被下放到山村劳动改造。她生命的支点就是电影,这个支点破碎了,她认定再活下去只是一种毫无意义的荒诞。女星自杀时被一个山里女人救下了,女人问她:“你那么美,可连个男人都没有,就这样死了是不是太亏了?”似乎无用的一句劝却让她震撼了。是的,她还从没想过男人,也就是说,那个艺术支点支起的是明星而不是女人,那么,她可不可以只为女人这个身份再活一回?她试了,而且很成功,她爱上了一个山里男人,婚后很幸福。后来山里开发旅游,她和老公做起了生意,现在,她是拥资百亿的“山大王”,豪门色彩早已超越了当初那点儿星光。

原来,生命的支点是可以变换的,一个女人,只是将“电影”换成了“男人”,看似落俗,却可以将死亡变成新生,而且成了支起一生不倒的支点。将支点放在空中,支撑的是不确定的梦幻,将支点放在地面,支撑的是灵肉本身,这里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在命运变幻的每一个关口,一定会有一个新的支点可以支起生命,先支起来,就有新的希望。

有一部很轰动的电影《超人》,人们崇拜超人的同时,也崇拜超人的扮演者里夫,他体格强大,充满魅力,而里夫的生命支点也一直是在这里。

可是,任何强盛都有可能瞬间消失。只是一次事故,里夫从马背上摔了下来,颈椎全部折断。医生说手术很难救活这条命,而里夫本人也是死念已定,活下去也绝不再是超人,不如死掉。意念的配合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就连妻子都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死的定局。

手术前,里夫3岁的儿子说了一句话:“爸,您还能笑!”此时的里夫全身瘫痪,哪里会笑,但儿子的话里夫听清了,浑身一震,明显地笑了一下,泪光闪烁的同时,一条生命被激活了。

结果手术非常成功,虽然仍是残疾,但生命存活了下来,而且比“超人”更顽强。他不再将强盛作为生命的支点,而换成了儿子的需要——儿子需要他的笑,只要活着,无论如何都会做到这一点的。原来,生命的支点是可以升华的,一个成为重残的超人,一个接近死亡的绝望男人,只因儿子的一句话,只因亲情的一种感动和反思,就可以将绝望变成希望,就可以将“笑”定为至高信仰般的支点,变成亲情责任区域的新超人。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一个支点,不过,这支点可以随境遇而变换,可以在灵肉中升华,可以在无数挫败后学会创造。其实,人生最坚实而恒定的支点,就是自己,不断感悟的自己和不轻易倒下的自己。(摘自《幸福·阅读》)

生命的起点范文8

[关键词]大学生 生命教育 途径

[作者简介]徐建芬(1978— ),女,江苏苏州人,淮海工学院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连云港 222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专项)“从情感教育视角探析大学生生命教育途径”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 10JDSZ303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053—02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杀人事件层出不穷,在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社会舆论强烈谴责的同时,也对现行教育体制提出了挑战。当今大学生对自我及其他生命体的漠视、对生命价值的迷失,让人不得不反思教育的本质及其终极意义。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最前沿,是我国青年文化素养、专业知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然而,一些大学生极度冷漠、孤僻的性格,生命情感的发育不足,体现了高校生命教育的氛围欠佳,教育导向出现偏差。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内容

早在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为解决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的吸毒、自杀、他杀等危害生命的问题,在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形成了生命教育的思想萌芽。1979年,澳大利亚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生命教育这一概念正式提出。我国开始关注生命教育的时间较晚,且主要以中小学阶段为主,并未引起高等教育的足够重视。直到2003年4月8日,湖北省“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专题会议”召开,高校生命教育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何谓生命教育,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有生活教育观、全人教育观、道德教育观和持续过程观。我们不妨从教育的本质和生命教育最终目的回溯生命教育的定义。教育的本质在于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引导人们科学的生活、乐观的处世,接受自我、超越自我,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因此,生命是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也是教育的本质。各种不同的生命教育定义,都在指向同一个目标: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生命教育:引导个体了解自然生命,领悟社会生命,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生命观,从而正确处理好与其他个体、集体、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中,形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

生命教育的目标影射出了生命教育的内容即生命历程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①生命历程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引导学生对生命起源、成长过程和最终死亡的接触、认识与了解,意识到生命的可贵与不可替代性,从而珍爱生命、保护生命。生命安全教育旨在让学生学习各种生存的知识、处理危机的方法,掌握突发事件应急自救的技能和逃生的本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生命价值教育是在生命安全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让学生体验生命的美好,实现自我的价值。人的生命有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之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传授自然知识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精神生命的塑造,培养学生作为个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积极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二、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

全球宏观环境动荡,国内经济制度改革难以深入,就业市场进一步萎缩,这些都使得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对自身定位的不准确,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模糊,加深了大学生面对挫折的彷徨和退缩,自杀无疑是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极端表现。大学生情感承受力、挫折承受力的状况着实令人担忧。

“大学教会我们怎样和别人相处,却没有教会我们怎样和自己相处。”这句流行在高校毕业生之间的话折射出了高校教育在生命教育方面的严重缺失。学校方面,高等院校对人文教育重视不够,造精神不同程度的失落。高校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把学生置身于高等教育的流水线上,视学生为产品,忽视了对生命的关爱和对学生自我生命价值实现的引导。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流于形式,不但不能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还增加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反感。加上社会经济的发展,浮躁之气有增无减,掩盖了获取知识背后的真正目的,扭曲了学生对生命本质的把握和对学习实质的思考。

学术层面,理论界对生命教育的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大部分的研究都只是从宏观层面给出建议,难以指导高校的具体实践,可操作性不强。

家庭层面,“父母是唯一不需要经过培训就上岗的职业”,这个笑话的背后也折射出家庭教育的层次不一。家庭是教育的第一站,而在生存压力日益凸显的今天,父母不再关注孩子生活和生存技能的培养和锻炼,把更多的焦点放在升学和学业成绩上。错误的引导引发错误的观念,而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短期内很难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校教育的开展。

三、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

(一)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嵌入生命教育中,减少接受的主观障碍

生命教育的提出虽然早在20世纪60年代,但国内开始关注的时间并不长,既定的“成才”导向教育模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否则必然会引起教育界和高校管理层之间的碰撞与冲突。另外,学生在多年的教育过程中已经逐渐接受既定的教学模式,难以一下就将关注的焦点从专业知识转到生命价值的认识和实践中来。因此,我们需要以熟悉的思想、熟悉的方式来展示生命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例如,李厚刚在《老子之生命观及其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中,深刻阐释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他认为,老子的生命观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达观自然的生死观,正确认识生命,进而敬畏、珍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帮助大学生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提升生命境界。②丁纯在《论孔子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积极作用》中,对孔子言论进行解读,认为孔子的生命观能够帮助大学生解决人生困惑,进而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事业观、生死观和义利观。③

(二)开设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

目前,我国高校开设心理辅导课程的还不多,系统的教育更无从谈起。课堂学习由于考核方式单一、死板,使得生命教育经常流于形式。因此,我们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侥幸地以为一两次不系统的训练和教育就能完成重大的生命教育课题,而要分学年、分学期、分阶段、分层次地设计系统的教育课程与体系,将教育计划有步骤地细化到每一个学期、每一个月和每一周,将普遍教育和重点教育结合起来。

在课程学习形式上,我们不应只局限于课堂的单向灌输,应通过视频、实地体验、拓展训练和主题活动等方式,丰富体验的渠道。例如,与学校所在地的政府相关部门和非营利组织建立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禁毒、义务服务等,促使其关注社会发展,近距离体验社会和现实。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入管理学的思维,以案例教学和团队学习为主,鼓励学生对课程内容、背景资料作详细的调查研究,搭建学生自我学习和互相教育的平台,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在课程类型上,我们要借助人文类课程启发学生思考生命的质量、价值和意义。不同的专业会赋予学生对待学术、社会乃至人生问题的不同思维。思考的方式不同,学生在面对困境和压力时的处理方式也就不同。但是,思维一旦出现偏差,就会引发不良的后果。因此,应有效利用高等院校内部的人文力量,将人文思想渗透到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中,使他们在面临人生困境时能够用正确的眼光看待世界、处理问题。

(三)改变高校心理辅导机构的服务模式

国内高校的心理辅导机构大都门庭冷落,学生的支持和参与程度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心理辅导机构过分脱离学生的生活,另一方面是学生普遍存在接受心理咨询的思想障碍。要改变这种状况,心理辅导机构必须放下居高临下的姿态,主动接近学生,消除学生的思想包袱,扩大咨询的起点,让更多的学生在遇到心理困境时勇于、乐于寻求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借助网络、电话等通信设备的力量,以学生更熟悉的方式,拓宽心理咨询的渠道,如开通24小时电话热线、网络QQ咨询等。心理咨询不能坐等学生上门,而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亲近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要将定点、定时宣传和平时的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心理宣传月等活动,通过视频、社会实践、征文、心里话传递等多种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另外,也要考虑到高校的活动大多面向低年级学生的情况,积极寻找能调动高年级学生积极性的活动,将就业、社会适应、恋爱等问题嵌入就业指导等课程中,缓解高年级群体所面临的压力。

更重要的是,心理辅导机构应联合高校下属的各院系,制订一个全面系统的心理跟踪检测服务计划。在新生开学之初,组织进行心理测试,并且建立学生心理成长档案。根据心理成长档案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关注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对心理正常的学生,采取集体辅导、普通干预原则;对心理略有异常但不严重的学生,采取选择干预原则;对心理严重畸形、有抑郁甚至自杀倾向的学生,采取个别辅导、重点关注原则。

(四)将宿舍打造成心理监测的平台

针对学生所处的环境特点,学校应建立起上至院级党委、下至宿舍管理层的制度保障体系。首先,要建设一支优秀的宿舍基层管理队伍。在选择宿舍基层管理人员时,应注意选择有一定教育背景、乐于奉献、支持喜爱教育事业的人员,如小学退休教师、个性开朗的下岗职工等。同时,建议学校后勤管理部门建立上岗培训和定期学习制度,针对各高校的特点,传授基本的心理问题应对技巧。其次,要把宿舍打造成学生心理监测的第一平台。宿舍是大学生休息娱乐的主要场所,一天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要在宿舍度过。作为宿舍管理人员,他们更易于接触、体会学生心理的变化。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并未将宿舍管理人员纳入主流管理层中,专业辅导员和对应专业的宿舍管理人员基本没有联系,宿舍管理人员无法将情况及时反映给辅导员及班主任,学生无法及时得到专业性的帮助,最终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宿舍是学生行为的窗口,也是学生体会关爱的重要场所。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加强宿舍文化建设,突出文化对个体的熏陶,引导学生合理宣泄自身情绪,寻求集体的关爱。再次,在宿舍的基础上,拓展为院领导、辅导员、宿舍管理员三级关注制,将后勤管理部门的职能与学院的日常管理职能合并,防止政出多门或学生不重视的现象。

(五)延伸生命保护网

高等院校应借鉴中小学模式,与学生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共同形成一道大学生生命保护网,集合学校、家庭的力量,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呼吁并加强社会尤其是政府的关注力量,促使政府从法律、制度层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与保障,形成全民共识,吸引生命教育专项资金的投入。

[注释]

①罗华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析[J].黑河学刊,2011(3):100.

生命的起点范文9

1、电线乱拉,引火烧家

2、大火追你,湿巾捂鼻;靠墙卧爬,救活自己。

3、发生火灾要互助,老人孩子别不顾

4、火灾无情,需谨记;处处防火,永平安。

5、消防教育不能忘 ,构筑师生防护墙。

6、齐心打造防火墙壁,携手打造平安校园。

7、火灾来临不要慌,学好消防小知识;手捂口鼻弓着身,时时生命放第一。

8、严禁在加油站内拨接电话

9、不要让火成为我们最后一个“玩伴”。

10、堵塞消防通道,将“作茧自缚”;出门忘关电器,恐“火烧连营”。

11、烟头不乱扔,美丽由心生,火苗也有家,请你别惹它。

12、油锅起火别慌乱,找个锅盖速盖上;油锅起火别惊慌,找些青菜锅里放

13、“灾”字底下一把火,别把火变成灾。

14、消防紧扣平安线,大家齐把平安校园建。

15、熄灭手中的火焰,让青春延续;点燃心中的火焰,让梦想燃烧。

16、校园很美,不需要火花点缀;生命宝贵,请勿让火灾烧毁。

17、分分秒秒重视防火,时时刻刻远离灾祸。

18、卧床还抽烟,小心命归天

19、用火小心,造福子孙;用火不慎,遗憾终生。

20、校园之大,难挡一把火燎;生命之重,难抵一次火灾;为你我安全,拒绝玩火。

21、学校兴于文明,隐患险于未明,防火一刻不停,警钟不可失灵。

22、你玩火?火玩你,注重消防就是给你的生命买保险。

23、平安中国红红火火,你火我火千万别着火。

24、校园是一潭清澈的水,请不要让火与之相融。

25、火场穿行身要低,逃生选择跑楼梯,切莫着急乘电梯

26、一棵大树可以造出千万根火柴,一根火柴可以毁掉千万根大树。

27、珍爱生命从防火做起,杜绝火灾从自我做起。

28、火如一盏灯,帮你照亮前程;火似一堵墙,给你带来悲伤。

29、火字两点插翅难飞,请珍惜生命之翼。

30、小小火苗,不要小看;一不小心,便成大患。

31、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寒消防通道

32、救火难,防火易;学会防火,大家之利。

33、火种让生命充满激情,火灾让生命变得脆弱。

34、火灾牵动生命线,防火要从平时检;我以我心爱校园,我以我行铸平安。

35、小孩玩火,迟早闯祸

36、企业规模争上游,消防安全要带头

37、随手灭烟头,防火心中留

38、一孔蚁穴,可以溃堤;一点星火,可以燎原;安全防火,永不能忘。

39、出门无牵挂,先把火源查

40、防火源于平时积累,危险来自瞬间麻痹。

41、火灾不难防,重在守规章

42、预防——除火灾隐患,自救——添生命保障。

43、乱扔烟头,火患无穷

44、人走火灭气关,全家老少平安

45、在消防的天平上,一个烟头可以压过无数的生命。

46、疏散通道,生命之门

47、防火细节在于一点一滴,安全意识,心存每时每刻。

48、防火意识人人拥有,绿色校园天长地久。

49、微微火光,摧毁家园;好好利用,照亮人生。

50、火警电话“119”,及时拨打早施救

51、火灾起,心莫急;湿手巾,捂口鼻;防火常识进校园;自防自救保安全。

52、生命有爱,火灾无情,校园安全你我同行。

53、点燃安全意识的火种,照亮黑暗中的隐患。

54、“火”很有用,火加“灾”很残忍,“防”加“火”需谨记。

55、校园安全责任大,消防意识别忘怀;安全用火不算啥,一起火灾毁万家。

56、安全用火,校园红火;安全用火,自然不“火”。

57、保持消防通道畅通,为生存开一盏绿灯。

58、消防安全勿侥幸,违章蛮干要人命 农村防火很重要,管好烧柴和稻草

59、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来自瞬间麻痹。

60、如果一簇火苗足以燃尽生命,那么几次的演习就能为自己争取一条生命。

61、火警电话119,遇到火灾快快拨

62、防盗网上开扇门,发生大火好逃人

63、烟头虽小,祸患无穷

64、将火灾的种子扼杀在摇篮中,让安全的花朵绽放在我们心中。

65、别让消防通道成为储物道,别让逃命路变成绝命路。

66、防盗网?妨道网!请给生命留条通道

67、制度实、责任强,火不起、祸不闯

68、生命诚可贵,安全价更高。防火须牢记,携手保平安。

69、灭火器——校园的平安保险,119——我们的生命热线。

70、树木可以做火柴,火柴也能烧树木,请小心用火。

71、发现火灾莫心急,立刻寻找灭火器;一拔二喷三扫射,消防知识要谨记。

72、师生有情火无情,校园防火钟长鸣。儿童玩火最危险,老师家长要严管。

73、防火创建平安生活,细心成就美好未来。

74、爱护消防器材,遵守消防法规;掌握消防常识,一生平安幸福

75、防火常识多学点,生命保障多一点;消防知识知多点,安全系数高一点。

76、防范火灾,就是为自己的生命买保险。

77、在没有战争的环境里,自然灾害和火灾是最可怕的灾害。

78、反违章、除火患、保安全、促生产

79、一人把关一处安,众人防火稳如山,预防火患,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80、善用一点一滴的火种,珍爱一生一次的生命。

81、祖国花朵真可爱,校园防火做表率。用火防火不失火,为国为民也为我。

82、消防消防,消灾重防;犹如三餐,长念莫忘。

83、校园人口密,消防要牢记;起火莫慌急,逃生讲智慧。

84、麻痹大意,火神疯狂而至;时时警惕,火神悻悻而去。

85、家是放“心”的地方,远离灾害,让青青校园成为你我放心的家。

86、一时放纵带来百年孤独,半点星火毁掉万卷图书。

87、烧香祭祀不注意,小心火神发脾气

88、生命是璀璨的珍珠,安全是守护珍珠的蚌壳。

89、“灾”字下面藏着火,责任连着你和我。

90、火场逃生最要紧,切莫恋财把命丢

91、自防——永不放松,警钟长鸣;自救——临危不惧,头脑清醒。

92、校园是我家,防火靠大家;只要有你、有我、还有他,平安校园人人夸。

93、看准安全通道,学会救生措施

94、人生短,爱生命;遇火灾,要镇定。开开心心过人生。

95、不要当失去时才后悔,不要当火起时才泼水。

96、防、防、防,无预防就防不胜防;险、险、险,没保险则险中求险。

97、消防安全,时刻铭记;发生火灾,生命可贵;冷静逃生,化险为夷;人人防火,校园生辉。

98、疏散通道不能锁,否则火灾酿恶果

99、消防员说:“莫让我太忙”;孔子曰:“火灾猛于虎”。

100、校园防火大家来,没事莫把火种带,火灾发生要逃离,掌握技巧找出口,捂着鼻子贴地走。

101、身上着火莫跑跳,脱衣抱头就地滚。无处可逃莫慌张,塞门堵缝多泼水。

102、火灾事故最可怕, 消防设施常检查。

103、火烛可以照亮黑暗,切不可让它吞没蓝天。

104、人人防火,树树平安;时时防火,国泰民安。

105、随意扔烟头,安全有隐优

106、慎放烟花,快乐全家

107、我是火,别碰我;我易燃,别惹我。和谐校园,安全为你我。

108、火红外套掩不住你夺命本性,宁静校园拒绝你肆虐的热情。

109、让火苗的星光熄灭,把安全的灯光点亮。

110、烧香祭祀,当心火烛

111、金山银山,消防安全是靠山,眼看耳听,消防知识是救星。

112、步步小心,寸寸平安;创建千日成,火烧一瞬光。

113、不要让宝贵的、纯真的生命没于火焰之中。

114、家庭防火多注意,煤气电源勤检查

115、火能照明,亦能毁林;防火谨记,时刻小心。

116、与君同校处,平安各自归;防火意识全,莫要双泪垂。

117、烟头烟头我恨你,就像老鼠恨猫咪;火灾都是你引起,见到你就掐灭你。

118、火蛇肆虐,吞食世界,红色恶魔,小心谨慎。

119、“火”不单行,防在易燃物品,人莫大意,重在安全为本

生命的起点范文10

波涛让江河澎湃,热血使生命沸腾!

但愿人长久,热血注心田。

点点滴滴热血浓,人道博爱处处情。

好人献上一滴血,病者除却万分忧。

荐我热血,点燃他人生命之光。

民族在奉献中崛起,生命在热血里绵延

你想为社会做点贡献吗?你愿为他人献点爱心吗?请参加无偿献血!

你血输在我身,你情溶入我心。

让血液把我们的心连接在一起。

热血是生命的标志,无偿献血是文明进步的标志。

人间自有真情在,献出鲜血播下爱。

生命,因你而奔流不息。

为何血浓于水?因有爱在其中。.

我们爱心的一小部分却是他们生命的全部。

无偿献血,从我做起,救死扶伤,情暖人间。

无偿献血,体现您高尚的精神境界。

无偿献血,用爱心为生命加油!

鲜血诚宝贵,救人品更高。

鲜血诚可贵,助人价更高。

献出的血有限,献出的爱无限。

献血的你,灵魂如虹;你献的血,生命涌动。

献血献爱心,血浓情更浓。

血,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

一滴血,一片心,一份爱。

一点热血助他人,一颗爱心好精神。

一份血,万份情,无偿献血最光荣。

生命的起点范文11

1.导入新课:教师询问学生对有关生命起源问题的认识。

【设计说明】教师用通俗易懂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先畅所欲言,说说对生命起源问题的认识,使学生迅速进入状态,从而导入课堂教学,为后来由浅入深的探究作准备。学生回答后,概括出目前主要的几种观点。

2.(多媒体显示)上篇:万物从何而来? ――人类的追寻之路。

神创说:西方――上帝创造万物论;中国――女娲抟土造人。

外星起源说:生命起源于其他星体,后来才被带到地球上。

地球自身进化说:生命起源于地球自身的演化。

3.重点介绍生物进化学说。

(多媒体显示)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观:继承发展了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的生物进化观,并用大量事实进行了论证,指出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诞生标志:1859年《物种起源》的出版。

赫胥黎发展生物进化论:1863年,赫胥黎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通过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论证了“人的构造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它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了确立,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

教师:这些观点到底哪个有道理呢,我们先回顾150年前人类起源大论战,看看前人的观点与争论。

【设计说明】结合多媒体显示的长颈鹿进化演示图引导学生概括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过度繁殖);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生存斗争);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遗传变异);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却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适者生存)。让学生学以致用,用进化论的观点分析问题。

4.(多媒体显示)你的祖父是猴子变过来的吗?1860年6月30日,英国教会在牛津大学精心策划了一场关于进化论的辩论会,这就是在人类科技史上著名的“人类起源大论战”。

【设计说明】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赫胥黎代表科学的进化论一方,威尔伯福斯主教代表神创论的一方,双方的根本分歧在于生命是自然界进化的结果,还是上帝创造的产物。威尔伯福斯主教猛烈攻击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理论是“猴子理论”。

了解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科学与宗教的区别,了解人类认识不断提高是科学进步的结果和表现。

5.介绍前人的观点与争论后,教师询问学生今天支持哪一种生命起源观点,然后教师也来讲解自己对生命起源问题的追寻过程。

(多媒体显示)上篇:万物从何而来? ――我的追寻之路。

童年时代:从小父母外出打工,我是奶奶带大的,奶奶一直生活在农村,没学过文化。自从听了奶奶讲的女娲抟土造人传说后,我就相信了神创论。那时家乡的习俗,过年时要到神庙先祭神,还要跪拜,仪式结束后再准备吃年夜饭。

少年时代:学习了进化论,又特别喜欢外星科幻作品,相信进化论和“外星起源” 的观点。彻底批判神创论, 同时对于一些与神有关的祭祀活动也很反感,有一次因为过年时不肯去神庙祭神和奶奶吵架。

中年时代:时光飞逝,如今已经快到中年,回首万事,对很多问题进行了思考。对神话故事也有新的看法,特别要把一般的神话故事同思想区分开来,现在过年时, 我会先去祭神,再吃年夜饭。也许因为这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也许是为了让奶奶高兴吧。不过老家的神庙已经倒塌,村里人就在家里简单祭神,没人再去重修神庙了。如今我觉得研究地球生命自身的进化比研究外星起源更有实际意义。如果地球生命起源于外星球,同样会面临着一个外星的生命是自身进化还是神创造的问题。所以现在我也特别敬佩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为科学所作的探索与努力。

【设计说明】教师讲解自身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过程是本节课的核心,教师作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参与课堂讨论,把本节内容有机贯穿起来,并以自身不断成长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力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实践新课程倡导的教师真正做一个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的理念。

6.(多媒体显示)材料分析:阅读下面达尔文的生平材料介绍,概括达尔文作为一个科学家具备了哪些优秀的科学品质?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材料及回答略)

7.进化论还无法解决的三个理论问题,体现了进化论的局限,说明科学理论也需要不断的发展和进化,从而讲解生命科学其他领域的探索情况。(材料略)

8.(多媒体显示)下篇:万物归向何方?

思维拓展:目前生命万物生存的地球环境正在遭受破坏,很多生物正在快速灭绝,面对这一切,你认为地球上生命是该留在地球还是向外星移民?为此作为拥有高等智慧的生命――人类该做些什么?

(学生回答后概括)

(1)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2)大力发展航天技术、空间技术,探索未知的外星世界等。

【设计说明】增加这部分内容使课堂教学前后对应,让学生通过人类对生命起源及其发展的认识对生命未来发展问题进行关注,来培养崇尚科学、保护环境的意识,实现对生命起源问题教学的升华。

【课后反思】本节课中笔者运用人类对生命起源问题的追寻之路和笔者自身对人类起源问题的认识的追寻之路两条线索,以及“万物从何而来”和“万物归向何方”前后对应来进行课堂教学。其中教师自身对人类起源问题的认识的追寻之路和“万物归向何方”这部分内容都是作者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开发的课程资源,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本节课中教师作为一个探究活动的引领者,引领学生对生命的起源问题展开探究,并且以教师自身三个阶段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过程作为另一条教学的主线以平等的角色和学生一起探究,最后通过简短的“万物归向何方”问题的讨论实现探究的升华,把一堂介绍生物科学知识内容的课设计成了“有血有肉”的历史课。

生命的起点范文12

关键词: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生命周期;拐点;技术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6―0105―03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阐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时指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产业集群表现为一种经济向心运动,可以产生节约费用的集群经济,是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形成经济圈和经济带的重要手段。产业集群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有出生之日有衰亡之时。国外学者早已关注它的生命历程。如布诺梭把产业集群的成长分为两个阶段,范迪克提出了产业集群成长阶段理论,波特认为产业集群的成长过程存在某种生命周期形态,蒂奇、塞格列和迪尼等人,则探索了如何划分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国内研究产业集群的论著很多,但却很少有人研究它的如何突破影响生命周期的拐点。实际上,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变化,正在有力地影响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探索如何突破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拐点使其生命得以延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决策参考价值。

1 以综合竞争力为基础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

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主要包括四项内容:(1)集群结构,主要考察企业所有制结构如国资、民资、外资,企业规模结构如企业职工人数、年生产能力或产量等,以及相关机构如贸易组织、企业商会、同业公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机构等。(2)集群构成要素的各自功能,主要考察构成集群主体的企业、行业协会、政府相关部门等,对促进集群发展和提高集群竞争力所起的不同作用。(3)集群构成要素的矢量合力,主要考察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纵向关系、企业和政府、企业和相关支撑机构之间的横向关系,以及它们形成的共同竞争优势和同方向合力。(4)集群整体运作能力,主要考察集群诸多主体各自发挥功能及相互促进作用形成的集群整体功能,如集群整体的创新能力、集群整体的营销能力、集群整体的风险规避能力等。根据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这个综合指标,我们把产业集群的一般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也称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现把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作为纵坐标,以时间作为横坐标,用来表示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曲线,如图l所示。

1.1 孕育期的运行特征 孕育期是产业集群形成过程的初始阶段。它一般表现为: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开始创办或通过引进,形成若干生产同类型产品的企业。这些企业相互之间,尚未出现以产业链或价值链为基础的纵向联系,它们的技术创新过程表现为发明-开发-设计-中试-生产-销售等简单的线性过程。由于没有形成相互配套的产业链,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也不具备集群所具有的各种优势与特征。所以,此时区域磁场的吸引力比较弱小,生产要素由向极点集聚的极化效应不是很强烈。这一时期,本地企业家逐步成长起来。由于企业家的活动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成功的经济绩效很容易被当地其他的经济主体发现并被模仿。

1.2 成长期的运行特征

产业集群随着孕育期的发展及企业盈利增多,它的集聚力逐步增强,使大量直接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聚集在一定空间内,形成集群的核心层。随着核心层的实力增强和规模扩大,吸引大量与本产品加工相关的企业自发地集聚在核心层。这意味着集群开始形成配套的产业链,标志着集群进入成长阶段。这是经济活动的地理集聚与外部经济相互推动而形成的结果。外部经济具有正反馈机制,即一旦产业集聚在某些地区,外部经济就会成为新的企业选择这一地区的推动力,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更大的外部经济,如此循环下去。这一时期,为避免过度竞争和促使集群发展,各种社会网络组织(如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应运而生,基于知识生产和创造的创新服务体系(如教育机构、科研机构)等集群要素也开始形成。企业间开始通过有组织的活动(如展览会、各种论坛)以及非正式的交流进行横向联系。随着各企业在本地的联系日益紧密,同一地区的知识扩散效应也逐步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从线性式创新逐步过渡到网络式创新。创新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不再由一个企业独立进行,而是通过组织间的互动作用,完成知识的产生、传递和积累过程,创新能力迅速提升。与此同时,政府行为和外部竞争,也开始提升集群适应环境和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1.3 成熟期的运行特征

产业集群经过成长期后,形成比较完整和相互配套的产业链体系,开始步入成熟阶段,从而拥有较强的集群竞争力,并逐步趋于稳定。到成熟期,产业集群在一定区域内已拥有数目众多的相关企业,进入集群的企业数目增长率逐步降低,企业集聚趋于稳定。同时,与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配套的企业,已逐渐发展成为配套的企业群,构建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体系。在产业价值链体系中,相关企业的劳动分工更加明确,各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相关企业之间彼此既有竞争又相互合作,形成了一个坚实、稳定、紧密的本地创新网络,呈现出基于共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通过集体性组织形成的根植性特征。这种产业价值链体系,在一段时间内能够维持与增强集群的竞争优势。另外,集群内的社会网络组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开始形成。

1.4 衰退期的运行特征

产业集群到了成熟阶段后期,受内外部多种不利因素的打击或影响,会使其步入衰退期。产业集群一旦进入衰退期,若是无法实施战略调整,它的集聚力将不断减弱,离心力则不断加强。这样,产业集群的生产规模开始萎缩,竞争力不断下降。在此条件下,集群成员企业可能纷纷外迁,各种资产被变卖,集群内的原有人才和资本开始流往别处,导致区域资源出现转移现象。随着产业集群的持续衰退和成员企业的不断外迁,这一集聚区最终将出现产业空洞化,不再存在原有的集群。

2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存在的拐点

拐点是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殊的、关键的时期。准确判断生命周期拐点,可为产业集群及时巩固综合竞争力,保持旺盛生命力,合理配置区域资源,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在产业集群的整个生命周期曲线中,通常会出现三个拐点,其中两个为重要拐点:一是成长阶段与成熟阶段间的拐点,称为巩固点;二是成熟阶段与衰退阶段间的拐点,称为控制点。如图2所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曲线中,分别有A、B、c三个拐点,相对应有t1、t2、t3三个时点。在t0~t1期间,产

业集群处于孕育阶段,生命周期曲线是凸的;在t1~t2期间,产业集群处于发展阶段,生命周期曲线可能是凸的,也可能是凹的;在t2~t3期间,产业集群处于成熟阶段,生命周期曲线是凹的;在t3之后,产业集群的发展逐渐衰落,处于衰退阶段,直至走向死亡。在产业集群整个生命周期曲线中,我们把成长阶段与成熟阶段间的拐点B称为巩固点,成熟阶段与衰退阶段间的拐点c称为控制点。成熟期就处于巩固点和控制点之间。

分析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曲线,可以看到,从巩固点进入成熟期后,有一个惯性上冲的过程,直到最高点。到达最高点后,由于种种原因,集群有一个下滑的过程,直到控制点。因此,成熟期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上冲阶段(从B点到D点)和下滑阶段(从D点到c点)。在下滑阶段的任何一个时点上,集群都有可能进入第二个上冲阶段,直至经过下一个拐点进入第二个下滑阶段,以此反复。因此,一般而言,处于成熟期的集群都有一个反复上冲和下滑的过程,直至进入衰退期。但是,在这一阶段,稳定发展是常态。

巩固点是产业集群走向盛衰的分水岭。产业集群的生命运动到达巩固点后,会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向上突破,产生质的飞跃,进入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这样,产业集群的集聚运动趋于稳定,综合竞争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就总体趋势来说它已开始减速而趋向平缓。二是向下滑落,提早进入衰退阶段,乃至走向消亡。这是由于产业集群的离心力或分散力逐渐增强,并超过凝聚力,集群成员企业要么开始迁徙到区域外,要么难以维持而出现破产现象;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未能及时得以巩固,出现迅速减弱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处于巩固点第二个方向即向下滑落的拐点,可以出现在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成长期的任何一个时点上。

控制点是产业集群发展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进入成熟阶段的D点到C点之间,运行曲线会有一个惯性下滑的过程,但其最终结果同样会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停止下滑,回过头来再次向上健康发展,集群的集聚力重新增强并逐步趋于稳定。此时,产业集群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或新制度,提高竞争力步人新的发展期,或开始蜕变为更有竞争力的新集群,从而进一步走向辉煌。这种结果,可能出现在从D点到c点的任何一个时段上。二是成熟阶段后期的惯性下滑,转变为衰退阶段的常态下滑,而且这一趋势持续下去不能停止。这样,产业集群凝聚力渐渐耗尽,综合竞争力不断下降直至消失,区域出现产业空洞现象,集群消亡了。

3 技术自主创新是产业集群突破生命周期拐点的关键

产业集群只有通过加强技术自主创新,才能突破主产品的技术限制,才能开发出未来可成为主产品的新产品。只有这样。才能促使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促使主导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既可向上突破巩固点,又可从控制点起死回生。不言而喻,加强技术自主创新,是产业集群突破拐点使生命得以延续的关键。

3.1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取决于主导产业生命周期

根据产业集群成长过程中不同产业的增长速度,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类:(1)主导产业,主要特征表现为具有高投入产出率,地区比较优势明显,对当地未来经济成长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它一般是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中起核心作用的关键产业,往往又是在全国生产地域分工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重点产业。主导产业一般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市场,产品需求弹性较大,与其相关的部门和企业多,生产单位内部和相互之间联系性强。(2)补充产业,是为适应主导产业成长而形成的附属性产业,它将随着主导产业不断壮大而得到较快发展。(3)相关产业,指与未来经济增长,特别是跟主导产业的未来成长具有连锁正效应的关联性产业。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是由主导产业、补充产业和相关产业的生命周期融合而成的。作为集群成员的不同产业,各自的生命周期都会对产业集群产生影响,但它们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补充产业和相关产业,通常在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开始形成并融入集群,孕育期起始点普遍晚于产业集群,但衰退阶段又是与产业集群相同的,所以它们的生命周期没有产业集群那么长。而且,它们的兴衰成败尽管会影响产业集群的发展,但不能决定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运行走向。

主导产业的作用则要大得多。它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曲线不仅形状大致相同,而且运行轨迹也非常接近,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出现重合。就持续时间来说,主导产业与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长度大体相当,有时它的孕育期起始点略早于产业集群。而且,主导产业具有其他非主导产业无法比拟的产业优势,能产生极化效应,引起其他经济活动向产业集群靠拢,形成区域聚集规模经济。通过增强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可以拉动前向产业,推进后向产业,影响旁侧产业,提高补充产业,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反之亦然。主导产业的兴衰成败,决定产业集群的繁荣与衰落,决定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运行轨迹。

3.2 主导产业生命周期取决于龙头企业生命周期

产业与企业的生命周期曲线形状大致相同,但在生命周期的持续时间上,一个产业要远远长于一个企业,因为产业生命周期是由众多企业生命周期有机联结而成的。不过,在特定条件下两者的生命周期也会产生重合。生命周期运行轨迹与产业重合或接近的企业,通常是在一定区域产业部门中占统治地位起领头作用的推进型企业,即龙头企业。它可以是一个工厂,也可以是由若干核心企业共同组成的联合体。龙头企业是区域产业的核心部分,是推进产业乃至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会引起区域相关企业由分散走向集中,造成企业集聚,并促使所在产业迅速增长。不同类型企业的生命周期,对产业生命周期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核心层单个企业消亡,可能对产业生命周期毫无影响,但龙头企业一旦出现衰败迹象,将会引起众多相关企业一起败落,产业的生命也就岌岌可危了。因此,在一定区域中,产业延长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千方百计促使龙头企业兴旺发达,从而带动产业内企业集群共同发展。在产业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它的生命周期曲线,是以龙头企业为基础的一个个企业生命周期曲线的包络线。

3.3 龙头企业生命周期取决于主产品生命周期

企业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曲线形状大致相同,但在持续时间上存在很大差别。企业生命周期是由一系列产品生命周期共同组成的,它要远长于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当然在特定条件下它可以与某个产品的生命周期相重合。生命周期运行轨迹与企业重合或比较接近的产品,一般是具有高利润率、高销售成长率和高市场占有率的主产品。企业可以通过扩大主产品的市场占有量,延长主产品的生命周期来增强自己的活力和生命张力。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除有主产品外,必定还拥有:(1)目前虽不能获利但有良好发展前景,预期将来可以成为主产品的新产品,(2)目前仍有较高利润率但销售成长率已趋向降低的维持性产品,(3)已近生命尽头的疲软产品。企业的生命周期,实际上是在不断开发新产品和剔除疲软产品,从而保持足够的主产品来得以延长的。如果企业产品不断走向疲软状态进人衰退阶段,而没有新产品可以补充,那么企业的生命就会随产品淘汰而寿终正寝。与此不同,当一种产品处于疲软状态,生命周期走向衰退阶段时,若通过技术创新获得的新产品可以更好地替代它满足消费需求,则企业生命周期将以向上的姿势继续发展。在此条件下,企业生命周期曲线是一个个产品生命周期曲线的包络线。

3.4 主产品生命周期取决于技术自主创新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