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时间:2023-09-25 11:29:55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范文1

1总则

1.1编制目的

预防和最大程度地减少铁路行车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公共安全的影响,及时有效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尽快恢复铁路运输正常秩序。

1.2编制依据

依据《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福建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处置福建省行政区域内铁路发生特别重大行车事故,即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紧急转移人员超过10万、或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或繁忙干线中断行车48小时以上的事故;以及在国家铁路、国家铁路控股的合资铁路开行的旅客列车,国家铁路、国家铁路控股的合资铁路开往福建省地方铁路或非国家铁路控股的合资铁路的旅客列车,发生重大行车事故,即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或繁忙干线中断行车24小时以上的事故适用本预案。

1.4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坚持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地减少行车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恢复运输。快速抢通线路,尽快恢复通车和运输秩序。

(3)分工负责。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事发地人民政府,南昌铁路局(含福州办事处)和中直驻闽、省直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权限和本预案的规定,共同做好铁路行车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4)预防为主。坚持积极采用先进的预测、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行车事故防范水平;不断完善铁路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救援装备技术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省应急救援工作机构与职责

2.1.1省处置铁路行车事故现场救援指挥部。铁路行车事故发生后,根据铁路行车事故的响应级别,省政府成立省处置铁路行车事故现场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省现场救援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工作需要作适当调整。省现场救援指挥部地点设在事发地设区市人民政府。

省现场救援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分工开展工作。

南昌铁路局(含福州办事处)职责:接到铁路行车事故报告后,按照南昌铁路局《处置行车事故应急预案》的规定,及时向省政府和事发地人民政府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开展先期应急处置工作,同时根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向省政府提出具体支援建议等。同时,负责省现场救援指挥部日常工作。

事发地设区市人民政府职责:接到行车事故报告后,应迅速启动本级政府相关的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负责事故现场群众疏散安置、社会救援力量支援、后勤保障、医疗救护和社会治安秩序等方面工作,以及事故现场的先期处置,并及时向省政府报告处置工作情况。在应急恢复阶段,配合铁路局做好行车事故的现场清理、善后处理工作。

3预防预警

3.1行车事故信息报告与管理

南昌铁路局福州办事处按照《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规定,制订本部门行车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当构成Ⅰ级、Ⅱ级应急条件的铁路行车事故发生后,南昌铁路局福州办事处在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的同时,应立即向省政府总值班室报告,最迟不得超过事故发生后1小时。省政府总值班室接到铁路行车事故报告后,按照规定迅速报告省政府和办公厅领导。

对需要地方人民政府协助救援、协调伤员救治、现场群众疏散等工作以及可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行车事故,发生事故的铁路运输企业,应按地方人民政府和铁路运输企业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规定程序,立即向事发地人民政府应急机构通报,地方人民政府应按有关程序进行处置。

福建省地方铁路和非国家铁路控股的合资铁路发生Ⅰ、Ⅱ级应急响应的行车事故后,由省政府总值班室在接报事故后1小时内报铁道部行车事故灾难应急协调办公室。

3.2行车事故预防预警系统

根据铁路行车事故特点和规律,适应提高科技保障安全能力的需要,铁路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投入,研制开发和引进先进的安全技术装备,进一步整合和完善铁路现有各项安全检测、监控技术装备;依托现代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构建完整的铁路行车安全监控信息网络,实现各类安全监测信息的自动收集与集成;逐步建立防止各类铁路行车事故的安全监控系统、事故救援指挥系统和铁路行车安全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逐步建成集监测、控制、管理和救援于一体的高度信息化的铁路行车安全预防预警体系。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按铁路行车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Ⅰ、Ⅱ、Ⅲ、Ⅳ级。当达到本预案应急响应条件时,应启动本预案。

4.1.1Ⅰ级应急响应

(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Ⅰ级应急响应:

①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00人以上中毒(重伤)的铁路行车事故。

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的铁路行车事故。

③铁路沿线群众需要紧急转移10万人以上的铁路行车事故。

④铁路繁忙干线遭受破坏,造成行车中断,经抢修在48小时内无法恢复通车。

⑤需要启动Ⅰ级应急响应的其他铁路行车事故。

(2)Ⅰ级响应行动。

①铁路行车事故发生后,南昌铁路局(含福州办事处)按照规定迅速向上级主管部门、省政府和事发地人民政府报告,并按照本预案和本部门应急预案开展现场救援等项工作。

②省政府办公厅接到报告后,按规定及时向省政府领导、国务院或铁道部报告。

③省政府按照分工,迅速成立省现场救援指挥部,按照职责开展现场救援应急处置工作。

④省现场救援指挥部的成员单位接到省现场救援指挥部的通知后,迅速按照职责与分工开展工作。事发地设区市人民政府迅速启动本级相关应急预案,设立现场救援指挥部,按照职责与分工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并随时掌握和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4.1.2Ⅱ级应急响应

(1)符合下列情况之一,为Ⅱ级应急响应:

①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的铁路行车事故。

②直接经济损失为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铁路行车事故。

③铁路沿线群众需要紧急转移5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的铁路行车事故。

④铁路繁忙干线遭受破坏,造成行车中断,经抢修24小时内无法恢复通车。

⑤需要启动Ⅱ级应急响应的其他的铁路行车事故。

(2)Ⅱ级响应行动

①铁路行车事故发后,南昌铁路局(含福州办事处)按照规定迅速向上级主管部门、省政府和事发地人民政府报告,并按照本预案和本部门应急预案开展现场救援等项工作。

②省政府办公厅接到报告后,按规定及时向省政府领导和国务院或铁道部报告。

③省政府成立省现场救援指挥部,按照职责开展现场救援应急处置工作。

④省现场救援指挥部的成员单位接到省现场救援指挥部的通知后,迅速按照职责与分工,赶赴事故现场开展工作。事发地设区市人民政府迅速启动本级相关应急预案,设立现场救援指挥部,按照职责与分工开展先期处置工作,随时掌握和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保持与省政府和省现场救援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小组)的联系。

4.1.3Ⅲ级以下应急响应

发生Ⅲ级以下应急响应的行车事故,由铁路运输企业按其制定的应急预案启动,开展应急救援等项工作。需要事发地人民政府参与的,应及时向省政府和事发地人民政府报告。

①省政府办公厅接到报告后,按规定及时向省政府和办公厅领导报告。

②事发地设区市人民政府接到报告后,按照职责与分工,协助铁路运输企业开展处置,并及时向省政府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对超出本级政府应急救援能力的,应及时向省政府提出扩大应急请求。

4.2信息共享和处理

4.2.1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与本地区铁路运输企业的信息联系渠道,及时掌握铁路行车事故信息。

4.2.2发生I、Ⅱ级应急响应行车事故时,发生事故的铁路运输企业应及时向省人民政府和事发地人民政府报告有关信息。

4.3通信

4.3.1行车事故发生后,南昌铁路局福州办事处要立即开通并保持与省政府的通信联络。事发地设区市人民政府和省直各有关单位联络员要随时保持与省政府和省现场指挥部的通信联系。

4.3.2行车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应急处理需要,事发地设区市人民政府要设置事故现场指挥电话(有条件的可设置图像传输设备),确定现场联系方式,确保应急指挥联络的畅通。

4.3.3各设区市人民政府要建立与各有关部门、铁路运输企业的通信录,确保应急使用。

4.4指挥和协调

4.4.1根据铁道部应急指挥小组的授权,省现场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事故现场救援,以及提出现场行动原则和要求。省现场救援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实施救援行动。

4.4.2现场救援指挥部成立前,由事发地铁路运输企业应急领导小组指定人员(车站站长)任组长并组织有关单位组成事故现场临时调查处理小组,按《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规定,开展事故现场人员救护、事故救援、机车、车辆起复和事故调查等工作,全力控制事故态势,防止事故扩大。

4.4.3行车事故发生后,铁路行车指挥部门要立即封锁事故影响的区间(站场),全面做好防护工作,防止次生、衍生事故的发生和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扩大。

4.4.4事发地人民政府根据省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部署,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实施救援行动,负责做好事故铁路沿线群众安全防护和疏散,以及救护和安置事故造成的伤亡人员,维护事故现场的治安秩序。

4.5紧急处置

4.5.1现场处置主要依靠事发地铁路运输企业应急处置力量。事故发生后,当地铁路单位和列车工作人员应立即组织开展自救、互救,并根据《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迅速上报。

4.5.2发生铁路行车事故后,启动Ⅰ级、Ⅱ级应急响应行动,需要公安、武警对现场实行保护、警戒和协助抢救时,应及时报告省现场救援指挥部,由省现场救援指挥部负责协调。启动Ⅲ级以下应急响应行动的,由事发地设区市人民政府负责协调。

4.6救护和医疗

4.6.1行车事故发生地设区市人民政府负责现场组织协调有关医疗救护工作。

4.6.2省卫生厅根据省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部署,负责协调组织医疗救护、医疗专家、特种药品和特种救治装备进行支援,协调组织现场疾病控制有关工作。

4.6.3事发地铁路运输企业应按照本单位应急预案中确定的医疗救护网点,迅速联系地方医疗机构,配合协助医疗部门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

4.6.4对可能导致疫病发生的行车事故,铁路运输企业应立即通知疾病控制部门采取防疫措施。

4.7应急人员的救护

应急救援起复方案,必须在确保现场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实施。应急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防护,必须按设备、设施操作规程和标准执行。参加应急救援和现场指挥、事故调查处理的人员,必须配带具有明显标识并符合防护要求的安全帽、防护服、防护靴等。根据需要,由省现场救援指挥部和事发地人民政府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

4.8群众的安全防护

4.8.1凡旅客列车发生的行车事故需要应急救援时,必须先将旅客和列车乘务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后方准开始应急救援。

4.8.2凡需要对旅客进行安全防护、疏散时,由铁路运输企业按其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安全防护和疏散。需要对沿线群众进行安全防护、疏散时,铁路运输企业应立即通知省和事发地设区市人民政府,由事发地设区市人民政府负责进行安全防护和疏散。

4.8.旅客、群众安全防护和事故处理期间的治安管理,由省公安厅负责。必要时,由事发地设区市人民政府协调当地武警部队配合。

4.9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

需社会力量参与时,由省现场救援指挥部协调地方人民政府实施,并纳入地方人民政府应急救援预案。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应在省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4.10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及损失评估

Ⅰ级应急响应的铁路行车事故调查处理,根据规定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组织调查组负责。其他铁路行车事故的调查处理,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等有关规定,由铁道部负责。

行车事故的损失评估,按铁路有关规定执行。

4.11信息

各级政府要按规定行车事故信息。发生可能产生重大社会影响或国际影响的事故,要按规定程序,及时上报省政府新闻办,请求协调有关信息工作。发生影响较大的行车事故,要指定专人负责信息舆论工作,迅速拟订信息方案,确定内容,及时上报省政府新闻办,请求协调有关信息工作。

4.12应急结束

当行车事故发生现场对人员的危害性消除,伤亡人员和旅客、群众已得到医疗救护和安置,列车恢复正常运输后,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按“谁启动、谁结束”的原则,宣布应急结束。完成行车事故救援起复后期处置工作后,现场救援指挥部要对整个应急救援情况进行总结,报送铁道部行车事故灾难应急协调办公室。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理

事发地铁路运输企业负责按国家及铁路客货运输管理规章规定,及时对受害旅客、货主、群众及其家属进行补偿或赔偿;负责清除事故现场有害残留物,或将其控制在安全允许的范围内。事发地人民政府要协助事发地铁路运输企业处理好有关工作。

5.2保价保险

铁路行车事故发生后,有关保险机构接到通知后应及时赶赴事故现场,开展应急救援人员现场保险及伤亡人员和财产保险的理赔工作;对涉及保价运输的货物损失,按铁路的有关保价规定理赔。

5.3铁路行车事故应急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省现场救援指挥部成员单位应根据实际应急救援行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向省政府办公厅提交总结报告。

6保障措施

6.1通信保障

省现场救援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和联络员,在应急救援期间,要随时保持与省现场救援指挥部的通信畅通。

6.2救援装备和应急队伍保障

南昌铁路局(含福州办事处)要强化完善救援队伍建设,保证应急状态时的调用。要进一步优化和强化以救援列车、救援队、救援班为主体的救援抢险网络,合理配置救援资源;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安全防护器材,制订各类救援起复专业技术方案;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和演练,提高快速反应和救援起复能力。

6.3交通运输保障

启动应急预案期间,事发地人民政府和铁路运输企业按管理权限调动管辖范围内的交通工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根据现场需要,由事发地人民政府协调本地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实行必要的交通管制,维持应急处置期间的交通运输秩序。

6.4医疗卫生保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组织铁路沿线医疗卫生机构做好铁路行车事故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检查监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卫生防疫单位的应急准备保障措施落实。

铁路运输企业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应按照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承担铁路行车事故医疗卫生防疫机构名录,明确不同地区、不同线路发生行车事故时医疗卫生机构地址、联系方式,并制订应急处置行动方案,确保应急处置及时有效。

6.5治安保障

各级应急处置预案中,要明确事故现场负责治安保障的公安部门负责人,安排足够的警力做好应急期间各阶段、各场所的治安保障工作。

6.6物资保障

铁路运输企业要按规定备足必需的应急抢险路料及备用器材、设施,专人负责,定期检查。

6.7资金保障

铁路运输企业财务部门要采取得力措施,确保铁路行车事故应急处置的资金需求。铁路行车事故应急救援费用、善后处理费用和损失赔偿费用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事故责任单位无力承担的,由事发地人民政府和铁道部按管理权限协调解决。省应急处置工作经费保障按省财政厅制定的《财政应急保障预案》规定实施。

7宣传、培训和演习

7.1宣传教育

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公众避险、自救、互救知识,提高公众自我保护能力和守法意识。

南昌铁路局(含福州办事处)要结合铁路行业实际,全面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

7.2培训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南昌铁路局(含福州办事处)要组织加强对应急管理机构以及专业救援队伍人员的上岗前培训,定期进行救援知识的专业培训,提高救援技能。

7.3演练

南昌铁路局(含福州办事处)要有计划地按应急救援要求每年进行一次演习和演练。

8附则

8.1名词术语的定义与说明

铁路行车事故性质按《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规定的构成条件确定。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8.2预案管理与更新

随着应急救援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部门职责的变化以及应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本预案应适时修订完善,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8.3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实施本应急预案行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人员,由各级应急领导(指挥)小组给予表彰和奖励;在应急处置中因公殉职的人员需追认烈士时,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按有关程序办理。对玩忽职守、严重失职造成事故的责任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4制定与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负责解释。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范文2

论文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日益发展,对地铁运营与地面交通应急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城市的相关经验,为发展中城市制订相应的应急模式提供有益参考。

引言

地铁一旦遭遇不可抗力,正常运营受到影响或中断时,必将对于城市居民的正常出行产生影响。健全和完善的地铁运营与地面交通应急机制与模式,有助于降低地铁突发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国内外的一些城市,对此都日益重视,并陆续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和实践。

一、国内大城市地铁应急经验概述

国内对于地铁应急做出了一定的尝试,如广东广州成立了城市轨道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实行首长负责制。还下发了一系列应急方案,增强地铁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这些模式的优点:能够实现应急接驳运力的集中投放,迅速疏散滞留乘客。存在的问题是:应急车辆完全依靠从既有的公交线路中抽调,高峰期的操作性和响应速度可能难以保证;应急接驳车辆只沿地铁故障段开行,乘客可能需要经过多次换乘,才能到达目的地;只实现了滞留乘客的疏散,而忽视了公交对地铁的功能补充;方案实施至地铁滞留乘客疏散完毕,而没有考虑滞留乘客疏散完毕,地铁可能尚未恢复正常,居民的出行问题依然没有得到缓解或解决;只对运力进行了重新分配,而总量供应没有增加。

二、地铁运营与地面交通应急处理模式研究简介

在总结国内各城市地铁应急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对国内各城市地铁运营与地面交通应急处理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1.基本策咯

从以上国内各城市地铁应急经验中可以总结出相关的应急预案所必须涵盖的构成要素包括协调机制和处理模式。

2.地铁应急协调机制

清晰明确的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以及上下畅达的响应机制,是地铁应急协调机制高效的保障和支持。

①构成要素。一套完整的应急协调机制应包含“责任主体”、“责任分工”、“应急方案”、“启动条件”、“协调机制”等五大基本要素。

②协调模式 地铁应急响应模式有三种基本类型:

a水平响应型:政府中没有常设的应急机构。地铁发生紧急事件后,一般情况下,地铁公司是应急处置的主体,地铁与其他相关应急单位或机构采取一对一的联系模式。2000年以前的北京地铁基本上是这样一种形式;

b 垂直响应型:政府设立有专门的地铁应急指挥机构。专业常设应急指挥机构,作为紧急事态下的处理中枢,担负着指挥协调的任务,运用政府强制力保障应急措施的到位。上海地铁和广州地铁采取的是这样一种形式;

c混合响应型:有常设的地铁应急指挥机构。由应急指挥机构负责下达命令,并协调工作,但是地铁突发事件下的地面交通紧急接驳,由地铁公司与公交公司自行联系,或交由自营巴士进行。北京地铁、香港地铁目前采取的是这样一种方式。

③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

⑴ 轨道交通应急机构的设置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a成立独立的常设机构,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b应急机构的成员,应涵盖紧急事态或突发事件下可能涉及到的各职能部门和单位;

c由市一级的行政领导出任该应急机构的指挥,必要时以强力的行政手段保障应急措施的执行效力。

⑵ 地铁应急指挥办公室的主要职能:

a制订、审核和完善地铁突发事件专项预案;

b组织指挥各方面力量处理城市轨道交通特大事故和突发事件,指定现场总指挥统一指挥对特大事故和突发事件现场的应急救援,防止事故和事件蔓延和扩大;

c检查督促有关单位做好抢险救援、信息上报以及恢复生活、生产秩序等善后处理的工作;

d检查督促各单位做好各项特大事故和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救援准备工作,每年组织领导重点防范单位进行一次应急救援的演练;

e建立应急救援信息网络,向社会公众信息,平息误传或谣言,保持社会安定。

④地铁应急响应机制

地铁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是指地铁突发事件的事故现场(或灾害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以及应急处理单位三者之间,在既定信息通道上的信息发送与反馈机制,具体包括:预测预警机制、预案启动机制、指挥协调机制、信息机制等。

⑴ 预测预警机制。一套完整的预测预警机制包括:预警、报警、接警、通报和响应五个部分。

⑵ 事件报告机制。

当地铁发生重大事故或者特大事故,地铁控制中心值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将事故详细信息、已经采取控制措施和控制效果等,通过专线电话,迅速上报至市地铁应急指挥办公室。具体上报程序、上报形式、上报内容等,参照市应急指挥中心要求和《运营分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执行;

当达到需要启动地面交通应急保障方案的条件时,地铁控制中心值班主任应将如下内容通过电话,迅速上报至市地铁应急指挥办公室:

a中断的开始时间,影响区段、方向

b预计影响的客运量;

c预计影响持续时间;

d需公交接驳的两端车站的站名、接驳地点;

e其他有必要报告的信息。

市地铁总公司在特大事故和突发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必须按要求写出书面快报,分别报送市委、市人民政府,抄送市相关部门,并根据要求,续报有关情况。

3.3应急处理模式

应急处理模式包括地面交通应急和站内乘客疏散两个层面。站内乘客疏散的应急预案一般由地铁公司自行制订并完成,主要涵盖的要素有:站内监控、事态报告、信息、客流引导、进出站控制、地铁运营调整。

制订紧急情况下的交通保障方案,主要目的是快速、安全地应对出现的紧急情况,及时疏散地铁滞留乘客和有效降低突发事件对城市公共客运体系的负面影响,减少地铁停运对居民出行产生的干扰,工作内容包括两个方面:① 制订不同等级突发事件情况下的交通保障方案;② 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案建议。

目前采用的交通应急保障模式主要有三大类:①疏运巴士;②出租车;③公交线路调整。其中,公交线路调整具体又分为:加密并行线路、开辟应急专线、线路延伸调整三种。

三、结束语

国内各个城市的交通应急保障模式各有优势,但是所采用解决方案单一,并且没有产生新的运力,只是实现了运力转移,缺口依然存在,平衡没有恢复。因此,实际采用的交通应急保障模式,应针对不同的故障情况和事态发展,组合搭配三组分项方案使用。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范文3

关键词:事故, 应急, 预案

Abstract: this paper is mainly analyzes the four electric engineering emergency plan should focus on several aspects of the

Keywords: accident and emergency, plan

中图分类号: U642.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屡禁不止的安全事故,让更多的建筑企业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管理体系日趋规范,规章制度日益健全,员工的素质不断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与水平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但也是事故频发:小的如铁路营业线施工的施工侵限剐蹭列车、开通方案不合理造成施工延点、违规上道作业拦停列车、电气化设备故障影响行车等,大的如兰渝铁路隧道内翻车造成20多人死亡的重大事故、“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等触目惊心。在所有的事故中如果企业负责人能够充分考虑到这些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准备充分,救援及时,就能减少损失和降低人员伤亡。我们说,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确保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预先制订的行动方案,是事故发生时进行紧急行动、采取救援措施的行动指南,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社会发展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危险因素更加复杂、应急救援力量多元化、现场情况瞬息万变,制定有效的切合实际的应急救援预案,对提高救援的成功率和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目前行业内的应急预案问题多多,生搬硬套、不切实际,通篇理论、可操作性不强,不合法合规,预案孤立和相关预案不衔接、动态管理不到位等等,鉴于此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实践,简要分析目前本行业应急预案编制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合理设计应急预案体系层次

首先要符合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订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也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应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的组织体系、管理模式、风险大小以及生产规模不同,应急预案体系构成不完全一样,但必须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对于各级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基本上都是集团公司-子公司-各项目的层层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点多,一个集团公司管理若干子公司,一个子公司管理着若干个工程项目;二是线长。和工厂类企业、隧道、桥梁等专业不同,四电工程标段动辄绵延上百甚至数百公里,大多的危险因素是随着施工进展在动态移动;三是每个项目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类似、危险有害因素类似,因此根据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的规定,以子公司及所属项目为例,应急预案层次设计如下:

公司总体应急预案

是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和应对可能发生事故的综合性文件。通过此预案可以清晰地了解公司的应急方针和政策、应急预案体系构成、应急工作原则、公司施工范围内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和环节、各级机构和职责、应急响应程序和基本要求。

项目总体应急预案

是某项目部应急预案体系和应对风险的综合性文件。重点是针对项目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说明项目的应急预案体系构成、项目应急机构和职责、应急用品的目录、针对不同紧急事项的应急响应程序和要求。

现场处置方案:

是针对具体的场所、设施、岗位、装置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这是项目应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效和切合实际的现场处置方案可提高应急效率,减少损失和伤亡,并考虑以下方面:1)针对紧急情况清单及风险控制策划逐一编制,要求具体、明确、针对性强,包括外部求援。2) 基本原则是抢救人员、控制事态扩大,同时保护环境优先。3 )要明确相关注意事项,包括: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等。4) 涉及的应急物资和装备名称、型号、存放地点。5)要考虑同一类别事故发生时,施工地点和救援难度的不同。

二、注重应急预案的合规性、衔接性

目前大多数的企业都在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其中的一条就是要求认证企业定期进行“合规性评价”,要求认证企业所有的安全管理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应急预案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于铁路施工企业来说,这其他要求也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上级单位、地方政府、以及所在路局等的相关文件要求。不但框架结构符合相关要求,事故上报时限、预案的衔接、预案的培训、评审与更新等都要符合相关要求并且和相关预案衔接。我们说应急预案编制的第一步准备工作便是收集资料,而这些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就是资料收集的重点内容,也就是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的重要依据和授权。

而在实际工作中,项目的应急预案中不合法合规的地方比比皆是。有的项目制定的应急预案,公司规定铁路交通事故上报时间是半小时,而项目却规定2小时;有的应急预案和相关方一点关系也没有,没有任何衔接等等,这就是没有做好应急预案编制的准备工作,没有充分了解有关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

目前对于铁路施工企业来说,有关应急预案的主要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有:

《国家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 9007-2011

公司/工程所在地地方政府、工程监理、建设单位、所属路局、上级单位等单位部门现行的应急预案、与应急预案有关的文件

三、做好编制预案之前的危险分析

危险分析的目的是明确应急的对象,这需要根据各单位有关危险辨识、风险评价的结果确定本项目或单位需要制订应急预案的所有紧急情况,要充分和全面。除专业施工内容之外,地质、气象、水文、突发性疫情等不利的自然条件也需要考虑在内。每个单位识别过程和评价的方法可能不同,但必须满足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这是应急预案编制的准备工作之二。对于铁路四电工程来说,施工范围内潜在事件或紧急情况的种类主要有:物体打击、挖断电缆或地下设施、高空坠落、触电(感应电,跨步电压、邻近既有电力线路施工)、电气化设备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坍塌(包括沟坑开挖时的塌方)、灼烫(包括化学物品灼伤、放射物质灼伤、高温物体烫伤)、车辆机械起重伤害、中毒和窒息(含煤气食物中毒)、火灾及爆炸、有可能造成铁路交通事故的各种情形(包括电气化施工设备故障影响行车、信号施工方案不合理造成延点)等等。

四、编制预案之前要进行资源分析

针对需要应急的紧急情况,逐项分析考虑应急过程所需要的各项人力、物力、财力。包括上级和外部的可用资源,这也是预案编制之前的准备工作之三。

五、要注重应急预案要素的完整性

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应当充分体现应对紧急事件各环节的工作,明确紧急事件事前、事发、事中的各个进程中,谁来做,何时做,调动哪些资源做,这不仅要求预案内容完整,而且更讲求可操作性。要讲究“明”、“实”、“全”。

1、“明”要分工明确、内容明确、程序明确、决不可模棱两可,含含糊糊;

2、“实”是要实事求是、结合实际、可操作性强。

3、“全”是要素齐全,符合相关文件要求。

目前国家关于应急预案编制规定的主要文件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项目作为紧急情况发生地,作为事故发生后现场应急的第一方,它的预案至少应包含的要素及要求如下:

3.1编制的目的。

3.2编制的依据。

3.3适用范围。

3.3本项目需制定应急预案的紧急情况清单。

3.5应急组织机构组成及职责。

3.6紧急情况的预防与监控方式与要求

3.7应急的响应分级和响应程序。

3.8事故上报的时限和流程。

3.9不同紧急情况下的预防措施、应急措施、注意事项以及应急器材和设备清单(也可单列成为现场处置方案)。

3.10应急预案的上报备案部门。

3.11应急预案的评审计划。要由制定单位负责人组织,预案编写人员和预案涉及所有职能部门人员参加进行评审,要明确具体的评审时间、评审参加人员、评审的方式、评审记录形成等。

3.12应急预案的更新计划。明确预案定期修订时间,及时修订的条件、需要及时更新的附件信息。

3.13应急预案的培训计划、演练计划。

明确应急预案有关内容的培训方式、参加培训人员、演练计划。

3.13应急预案的制定解释部门。

3.15应急预案的实施时间。

3.16相关或相衔接的预案名称。

3.17必要的附件。如:

相关方及项目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的联系方式(包括医院、110、120、119、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及所有与应急体系实施有关的相关方的联系方式,尤其是可用的外部救援力量的联系方式。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如:相关平面布置图纸、救援力量分布图、应急用品存放地点、危险源分布图、疏散路线/重要地点标识;

相关的危险特性参数。(如化学品的特性指标)

六、做好预案编制之后的应急管理

目前多数单位的应急预案都是领导熟悉、职工不熟悉甚至不知道。制定预案的人熟悉、预案各环节的有关人员尤其是易发事故现场身临其境的操作人员不熟悉,往往是制定完之后束之高阁,应付检查时才拿出来。应急预案成了应付方案,再好的预案也是空有好皮囊无用武之地。因此要想让预案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做好预案制定之后的应急管理工作。

1、要深入进行应急预案的宣传解读。

2、要积极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应急预案培训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整体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培训使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提高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救援和协同处置的能力。

3、加强应急演练。应急演练是应急准备的重要环节,通过演练可以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中找出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正的地方。

4、根据计划及时更新应急预案,确保应急预案的时效性。以下情况需及时修订:因兼并、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根据应急预案演练结果需要或预案实际实施效果需要;应急预案上级、建设单位要求修订的;相关方或可利用的外部资源发生变化的。

结束语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安全管理成效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只要造成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等因素存在,事故就不可能完全避免,应急预案作为事后的预防手段,作为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火墙,只要科学合理、准备充分、救援及时,就能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罗文婷,王艳辉,贾利民,秦勇.改进层次分析法在铁路应急预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铁道学报. 2008(06)

【2】 李连杰,盖宇仙.基于层次分析法对铁路货运安全的模糊评价[J]. 铁道运营技术. 2009(04)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范文4

这个问题从高速铁路标准制定和设计开始就充分考虑,高速铁路设计贯穿故障导向安全、冗余备份、高可靠性等思想。例如线路、桥梁、隧道具有足够的安全余量,牵引供电主要设备冗余配置,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保留备用系统,设有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

以高铁工程建设管理的质量为核心,全力保证工程质量。高速铁路工程竣工后,须按规定进行工程验收,达到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才能通过验收和开通运营。同时,还要通过联调联试和运行试验对高速铁路进行整体功能优化和检验。工程质量是保证高速铁路安全、正点运营的基础。

高速铁路具有健全的安全保障体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对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和动车组进行检测和养护维修,及时处置经培训后上岗,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确保高速铁路所有系统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高速铁路采取全线封闭、立交化等技术手段和隔离措施。通过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监测大风、雷雨、冰雪等灾害天气,以及高速铁路限界内各种异常情况对高速列车运行的影响,及时启动灾害天气高速列车运行预案,如限速运行、停运等,确保高速铁路安全。建立治安防范体系,严防人为破坏。

铁路调度指挥采用调度集中系统(CTC),在应对设备故障、灾害天气、线路障碍、非正常行车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处置预案,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恢复行车秩序,尽快使列车正点运行。

安全防灾

为了应对自然灾害,铁路部门采取了多种技术措施和预案,防止自然灾害对高速列车的影响和危害。

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报警系统有哪些功能?是如何工作的?

大风、强降雨(雪)、地震都会对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如果有异物落入高铁线路,也会对高速运行中的列车构成巨大威胁。铁路部门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设置了相应的监测设备,一旦发现此类情况,会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障高速列车在此种情况下的运行安全。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一些接触网支柱和地面上,安装有不同设备,其中就有风速风向计、雨量计和雪深计, 分别与风监测子系统、雨量监测子系统和雪深监测子系统相连。高速铁路有关部门根据这些子系统监测到的数据,通知铁路工务、电务、机务以及客运部门采取相应措施。

地震监测子系统能够对铁路沿线的地震情况进行监测,当检测到的地震动加速度达到设定的报警限值时,自动向列控系统发出地震报警信息,并通过列控系统控制列车运行;同时向牵引变电所发出地震报警信息,通过牵引变电系统停止向接触网供电,使列车紧急停车,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同时还向运营调度中心实时传输地震信息,供其组织紧急救援、快速抢修线路时参考。

实现地震预警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我国正在研究地震发生后P波和S波的时间差及地震网实现全国地震预警,这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作,需要继续深入研究。

公路与高速铁路立交时,有时从高速铁路上面跨越。如果公路桥上落下的物体进入高铁线路,会对高速运行中的列车构成巨大威胁。因此在这些地段都设置有异物侵限监测装置。当监测到异物侵入线路时,异物侵限监测子系统能够根据异物侵入线路的实际情况,自动向列控系统发出异物侵限报警信息,并通过列控系统使列车减速或停车, 同时通知相关部门巡查, 排除异物, 保证列车安全。

大风天气对高速列车安全运行有哪些影响?如何应对?

大风会对高速列车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当风力较大时,直接影响高速列车的受电弓从接触网正常取电,引起设备故障;当横向风力较大时,对高速列车的车体将产生较大的侧向力,严重时会导致高速列车脱轨甚至倾覆。因此铁路部门为应对大风天气的影响,针对不同风速对高速列车进行限速运行或停止运行。

例如,当风速在25米/秒以上且不大于30米/秒时,300~350公里/小时的高速铁路限速120公里/小时(由于地形条件的特殊性,各铁路局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下浮);当风速大于30米/秒时,高速列车停止运行。

降雨天气对高速列车安全运行有哪些影响?如何应对?

降雨天气容易诱发路基、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发生病害,雨量较大时也可能诱发铁路沿线附近的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将会威胁到高速列车的运行安全。因此,铁路部门会根据雨量的大小和持续时间决定高速列车是否需要限速运行或停止运行。

例如,当降雨等于或大于60毫米/ 小时,高速列车限速45公里/小时(由于地形条件的特殊性,各铁路局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下浮)。

冰雪天气对高速列车安全运行有哪些影响? 如何应对?

冰雪天气会造成道床积雪、道岔结冰、接触网结冰和车底结冰等现象,甚至造成线路冻胀、几何尺寸超标。轨面上的积雪、覆冰、积水会使动车组轮轨接触摩擦力减小,产生打滑现象;道岔结冰,将严重影响道岔的转换和与基本轨的密贴性,致使高速运行的列车挤轨或出轨;冰雪对接触网受电、列控地面设备可靠性、通信信号系统的稳定性、动车组车体等均会产生影响。特别是当积雪达到一定深度时,就会严重威胁到高速列车的运行安全。对于高速运行的动车组来说,“一小块冰掉落就如同一颗子弹”,因此,遇冰雪天气高速列车一定要采取减速安全保障措施。为此,铁路部门会根据冰雪天气情况决定高速列车是否需要限速运行或停止运行。

人员培训

高速铁路职工培训制度有哪些?

我国高速铁路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系统,高新技术的应用要求参与高铁建设及运营管理的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水平。因此,开展高铁人才队伍专业化培训,是保证高铁运营安全的重要内容。

为了全面开展高速铁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素质培养,铁路部门先后建立了高速铁路技术培训中心、铁路继续教育高新技术基地、高速铁路事故救援培训中心等,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人员培训需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级高速铁路培训教育体系;还先后出台了《高铁一线关键专业技术岗位资格条件》、《铁路职工教育培训规定》、《高铁主要行车工种人员岗位准入管理办法》、《高速铁路主要行车工种岗位标准》等规章制度。在培训内容上,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操作,既包括本专业的知识又包含跨专业的知识,全面适应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新要求。

高速铁路岗位培训标准有哪些?

人才是实现高铁运营安全的重要保证,为加强高铁人才队伍建设,强化高铁人才岗位准入和培训工作,除《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和《动车组司机》、《动车组机械师》等67种国家职业标准和培训规范外,还制定了一系列高铁岗位标准和培训规范。主要包括:动车组司机、动车组机械师、动车组列车员(长)、高速铁路接触网维修岗位、高速铁路变配电设备检修岗位、高速铁路线路维修岗位、高速铁路现场信号设备维修岗位、动车组列控车载信号设备维修岗位、高速铁路控制中心信号设备维修岗位、高速铁路通信综合维修岗位、动车组车载通信设备维修等岗位标准和培训规范。

如何选拔高速动车组司机?

动车组是完成旅客运输生产任务的重要设备,动车组司机是这一设备的直接操控者,这要求动车组司机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求实精神,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动车组司机选拔的基本条件是:有良好的职业素质,热爱并胜任本职工作;持有电力机车驾驶证,担任司机职务两年以上,并安全乘务10万公里以上的现职司机;中专及以上学历。

初选合格人员参加动车组司机驾驶证资格认证,分为专业理论、模拟驾驶和实际操作演练三个部分,考试全部合格者颁发动车组司机驾驶证,具备动车组驾驶资质。

动车组司机必须经过哪些培训才能上岗?

要取得动车组驾驶证,动车组司机必须学习动车组基本构造、牵引传动、制动系统、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行车组织和调度指挥系统、通信信号系统、动车组人机工程设备与行车安全理论、动车组驾驶作业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培训并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电气、电路图识绘,计算机应用,动车组模拟驾驶装置操纵,动车组模拟驾驶装置故障应急处理操作演练,运行途中操纵,动车组途中故障应急处理等实作技能。

此外,动车组司机每人每年脱产培训不少于20天, 铁路部门按规定制定动车组司机年度培训计划,统一安排动车组司机到培训基地培训不少于10天,其中进行各类故障、非正常情况下的模拟操纵培训不少于8天,培训成绩记入档案。

铁路局对所属动车组司机,每半年组织一次规章闭卷考试,成绩记入档案。对不及格的限期脱产培训,培训后仍不及格的调离动车组乘务工作。铁路局每年对动车组司机进行一次职务鉴定,鉴定以年内本人日常工作实绩为主,并结合年内规章考试和作业标准化考核进行。鉴定不合格者,不准上岗执乘。

应急管理

高速铁路应急救援体系是怎样的?

高速铁路应急管理体系是我国铁路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部门依托安全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三级应急救援体系,明确各级应急管理职责,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铁路应急管理和救援指挥体系。

同时还与地方政府、部队、医疗、消防、公安、相关企业等建立了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共同构建人员救助网络。通过建设应急通信系统,实现了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与救援现场的实时语音通信和实时静图传输。各铁路局常年储备足够数量的应急救援物资,并做好应急资金保障,从而实现了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和联合救援。

高速铁路应急预案包括哪些内容?

2005年,公布实施《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和《铁路防洪应急预案》等部门预案。2011年,新编《铁道部处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铁路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修订《铁路防洪应急预案》、《铁路地震应急预案》、《铁路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铁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预案,明确了铁路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组织体系和职责、预防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等内容。针对高速铁路,制定了动车组列车突发事件旅客疏散办法、动车组列车火灾火情事故应急处置办法、动车组列车空调失效应急处置办法、动车组脱轨事故救援起复办法、工务设备故障应急处置办法、接触网事故抢修办法、电力故障抢修办法、电务设备应急抢修办法等。

高速铁路应急救援演练内容有哪些?

高速铁路应急救援演练的内容主要包括: 通信信号、动车组、线路、接触网、牵引供电、旅客服务等系统故障、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救援演练等。

发生设备故障或紧急事件时如何组织救援?是如何将危险降到最低的?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范文5

关键词:消防;高铁;灭火救援

中图分类号: U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高速铁路易发生事故的危险因素

1.1 电力设施

武广高铁全线电网柱建设异常严苛,柱子中心落点以及铁路中心线的夹角稍有误差,在列车高速经过时,都有可能被车“刮”倒。动车组沿线牵引变电所电压22万伏,供电接触网2.75万伏。高压电网导致救援更加困难。

1.2 车辆危险性

高铁线路穿山越岭,地质、气象条件复杂,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重大地质灾害。铁路沿线仅设置防风、雨实时监控系统,并未设置视频监控器、地震侦测器、塌方落石报警等预警装置。列车高速运行时,就算撞击一块0.5公斤的障碍物,都会产生500公斤以上的冲击力,瞬间可能造成列车颠覆。

1.3火灾危险性

通过火灾模型试验,22型普通硬座车厢,从起火到车体坍塌,仅需16至19分钟,救火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列车运行途中,空气流通,给氧条件好,容易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火势扩大。且发生火灾的地点,多数在缺少消防水源和消防力量薄弱的区间,消防部队不能及时赶到,赶到后,往往因消防车无法靠近铁路而导致施救困难。

二、高铁抢险救援面临的主要困难

2.1 抢险救援难度大,人员伤亡重

高速列车在350公里的时速下,其制动距离达到6.5公里,一旦发生事故,很短时间内就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在隧道、桥梁、山坡、农田等救援力量不易展开的地段,受地域和装备器材的限制,救援行动不易展开,人员搜救更加困难。

2.2 车辆装备难以进入,消防设施和水源不足

高铁所经过的路线大多为桥梁、隧道,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铁路沿线缺乏与之相邻的公路,且铁路为全封闭状态,救援力量难以抵达事故现场;沿线也未设置消防水源,山地无天然水源。而在水域地带,受地形条件限制,取水相当困难,灭火救援用水主要依靠消防车自备水。

2.3 参战力量多、指挥协调难度大

高铁灾害事故区域大、情况复杂、涉及范围广,处置此类灾害事故需要消防、铁路、公安、医疗救护、当地驻军等多部门、多警种共同参与,协调时间长、工作难度大。

2.4 器材装备多、保障任务重

一是事故施救现场情况复杂、人员伤亡较多、易发生二次事故,往往需要警戒侦检、救生救护、破拆支撑等多类型消防特勤器材;二是救援任务区域一般远离中心城市,交通不便,往往不能够提供充足有效的战勤保障。

三、解决的办法及对策

3.1 深入开展六熟悉

一是要加大对铁路行经路线周边情况的熟悉,对铁路区域地形、道路、铁路疏散通道、消防水源等了熟于心;二是加强与铁路局联系,充分发挥铁路局地理信息技术,了解铁路沿线站场、路基、轨道、桥梁、隧道、通信、信号、供电等设备状况,为事故救援指挥、列车调度、通信系统调度、电力调度、设施调度等提供支持。

3.2 制定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灭火救援预案

一是要请铁路专业人员介绍、普及列车基本工作原理,车辆构造,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故障原因;二是实地调查了解辖区高铁路段特点,在制定预案的时候,要听取铁路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三是要充分考虑社会应急救援力量。邀请各参战力量对预案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全面分析,科学安排技战术,及时调整修改方案,确保预案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3.3 建立高效、灵活的指挥体系,开展协同演练

高铁救援大、参战力量多、指挥调度难,必须建立快速反应、责任明确的调度指挥平台作为保障,实施“扁平化”和“一体化”作战指挥体系。救援指挥部要在省、市政府领导的指挥下,以消防、铁路力量为主体,全面指挥消防、铁路、公安、武警、医疗、市政等各个部门协同作战;适时组织演练,提高各部门应急救援力量协同配合能力,推动救援任务准确、快捷、有序、高效运行。

3.4 按照“路面与地面相结合,路面为主、地面为辅,先路面、后地面”的原则,开展合成演练

高铁事故涉众面广,救援力量多,指挥协调难度大,因此,应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政府应急办组织协调作用,制定相应的高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纳入城市整体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完善与各应急联动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按照“路面与地面相结合,路面为主、地面为辅,先路面、后地面”的原则,应定期与铁路、交通、公安等多部门的开展合成演练,形成多预案,强化联勤联训和协调配合,确保指挥统一,快速联动。对于模拟发生在城市建成区且道路通达的灾害现场,建立以现有消防举高车、高喷车等城市主战装备为核心力量的应急预案,按照“路面与地面相结合”的原则开展灭火救援;对于模拟发生在城市远郊或野外且道路不能通达的灾害现场,必须按救援集结点的分布,按照“路面为主、地面为辅,先路面、后地面”的原则,迅速将力量调集到集结点,利用专用救援列车赶赴灾害现场开展救援。

参考文献:

[1] 夏令操,朱江,刘文利.大型民用机场航站楼建筑消防设计理念与实践[J].建筑科学,2010,26(11):95-99.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范文6

【关键词】盾构;地铁施工;应急预案;下穿

引言

在城市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需要穿越既有隧道的工程难点。由于新线施工会不可避免地引起既有线的沉降,而地铁运营又对既有线的轨道变形有非常严格的控制标准,因此这类下穿问题对既有线路的安全形成了严峻的考验,成为地铁建设中等级最高的风险工程。为了保障地铁施工及运营安全,在下穿施工时编制下穿既有线的施工应急预案对控制和管理风险来说非常有必要也是必需的[1-3]。

1、工程概况

某盾构区间隧道下穿地铁区间既有隧道。新建右线隧道与既有线之间的净距为1.46m,新建左线隧道与既有线之间的净距为1.23m。既有线隧道主要位于砾质粘土层和全风化花岗岩层中;新建区间隧道主要穿越全风化花岗岩层和强风化花岗岩层,两隧道之间土体为全风化花岗岩。

交汇点最近点距离施工车站只有31米,地面交通繁忙,车流量大。下穿的既有线路是目前正在运营的地铁线路,是市区主要交通线路,列车运行频率高、人流量大。

2、主要风险:

根据盾构区间隧道下穿既有线区间隧道的工程特点、难点和重点以及工程所在地的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经深入研究分析,确定本项目安全风险源如下:

(1)隧道开挖引起地铁既有线沉降变形超出控制指标;

(2)盾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喷砂涌水现象;

(3)暴风雨侵袭;

(4)地面、地下管线沉降超过控制值;

(5)发生高处坠落、火灾、机械伤害、中毒、传染病传播等事故。

3、安全风险预防措施

(1)认真分析工程和水文地质资料,做好超前预报;

(2)采用土压平衡模式掘进,加入膨润土或泡沫,改善土体和易性,使土体中的颗粒和泥浆成为流动性良好的整体;

(3)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按设计交底施工;

(4)成立抗洪抢险领导小组和抢险救灾队伍,与当地气象部门密切联系,做好预防工作;

(5)施工场地附近设专门抢险救灾物资库,道路保持畅通;

(6)工地设医务室,和附近医院建立密切联系,配齐必要的医疗器械;

(7)定期和不定期组织防火检查,督促火险隐患的整改。

4、应急预案工作流程

根据下穿地铁既有线施工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了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制定本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图1:

5、应急处置

5.1应急处置启动条件

(1)地铁既有线施工监测项目控制值及变化速率超过控制值;

(2)地下管线及地面监测项目控制值及变化速率超过控制值;

(3)暴风雨天气。

5.2应急响应程序

施工监测数据和施工值班人员发现情况达到应急处置启动条件时,在第一时间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报告;由应急领导小组下达抢险启动命令;命令下达后立即组织抢险队伍进场抢险救援。

5.3应急处置措施

1、地铁既有线变形超标

1)盾构机通过既有线前发生明显变形

根据监测数据对盾构掘进参数进行调整;利用盾构机自带超前钻探设备,对刀盘前方土体进行加固,确保土层的稳定性;掘进过程中向土仓内注入泡沫剂、膨润土等提高碴土的流动性和止水性。

2)盾构机通过既有线时既有线发生明显变形

迅速通过盾壳上的径向注浆孔进行双液注浆。注浆压力一般控制在0.3Mpa;注浆量由现场试验确定。

3)盾构机通过既有线后既有线发生明显变形

提前准备双液注浆机械一套,水泥、水玻璃等相关应急物资若干。发现既有线有明显变形,迅速通过管片上预留的注浆孔进行双液注浆;采用水泥浆―水玻璃双液浆,具体的浆液配合比由注浆前及前几个孔注浆时的现场试验确定。

4)既有线发生明显变形而发生开裂、冒水现象。

立即通知监理、设计、业主和联系地铁既有线运营部门,进入地铁既有线进行处理。采用通过裂缝或冒水处注水玻璃进行止水,然后再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的方法进行加固,防止继续变形。

2、喷水、涌泥

立即关闭螺旋输送机的后门,适当向前掘进,使土仓内建立平衡;通过刀盘的转动,将土仓内的土体搅拌均匀,然后将螺旋输送机的后门慢慢打开,开门度为30%,边掘边出土,始终保持土仓内压力稳定;掘进过程中向土仓内注入泡沫剂、膨润土;在喷涌严重上述措施难以控制时,在螺旋输送机出口栓接保压泵碴装置保压出碴;如以上措施效果不理想,则立即加入TAC聚合物。

3、非正常停机

盾构遇到不良地质而刀具损坏,地面又无加固条件的情况,采取气压换刀的形式进行刀具的更换;盾构遇到不良地质而刀具损坏且盾构土仓无法保压时,利用盾构机前盾上的超前注浆孔用单液浆的形式固结刀盘前方、顶部的土体,然后开仓换刀;停机土仓压力要大于推进过程中的土仓压力,油缸行程小于1m;盾构机在停机前,停止刀盘转动。盾构机在停机期间,进行24小时监测,及时采集数据并报告施工负责人并不定时地移动盾构机,防止盾构过长时间停机而受困。

4、暴风雨侵袭

下雨时做好隧道洞口封堵,防止雨水大量流入隧道内;每条隧道各配备三台泥浆泵,用于排除隧道积水。

5、地面、地下管线沉降超过控制值

1)地面沉降超过控制值

立即用低标号砼进行灌注,并在沉降超标处及周围加密布置监测点,每半个小时监测一次,直至确定地面沉降稳定才可放缓监测频率。如灌注完砼后地面沉降仍显著,则要及时在地面钻孔进行注浆,同时隧道内也要加强二次注浆质量控制;抢险人员随时观察地面情况,防止伤人。

2)地下管线沉降超过控制值

首先进行地面交通疏导,隔离事故现场,并拨打事故管线所属管理部门的应急电话,报告事故情况;在管线对应位置进行洞内注浆,控制地层变形,从而控制管线的沉降;根据监测情况,必要时在地面对管线实施跟踪注浆。

6、人员高处坠落

立即把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初步检查伤病员,进行现场急救和监护,采取有效的止血、防止休克、包扎伤口、预防感染、止痛等措施;呼叫救护车、现场继续施救,坚持到救护人员到达现场接替为止。

7、发生火灾

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0求助;组织义务消防队员扑救;采取切断电源、隔离和转移可燃物资等措施,控制火势;组织疏散人员和物资、抢救伤员;武警消防队未到达现场之前,组织人力疏通路障,保证人员、物资疏散畅通、车辆进出畅通无阻。

8、发生触电事故

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现场得到的绝缘材料等器材使触电人员脱离带电体;将伤员立即脱离危险地方,组织人员进行抢救;若发现触电者呼吸或呼吸心跳均停止,则将伤员仰卧在平地上或平板上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同时进行体外心脏按压;与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

9、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先查看受伤人员的伤情,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大量失血后难于救治;和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

10、发生中毒事故

把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初步检查伤病员,进行现场急救和监护;呼叫救护车、现场继续施救,坚持到救护人员到达现场为止。

11、发生传染病传播

立即通知120急救中心,由急救中心医疗人员负责传染病人员的救治,并通知当地卫生部门采取防治措施。

6、应急队伍及应急物资

应急队伍以本项目施工管理人员、盾构队为主。如事故规模较大,本项目人员力量不足,则应急联络组马上联系其他工点的项目部,增加救援力量,把损失减至最小。

应急物资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的事故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资源,包括: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必备越频、生活保障物资。

7、结语

事故应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艰巨任务。一次成功的事故应急行动是需要在各环节各方面的共同保障下才能够实现的。只有充分根据隧道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全面的应急预案;只有在分析各种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救援人员训练有素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应急反应行动能按计划有序地进行[4][5]。

参考文献

[1]宋福渊,耿冬青. 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应急措施研究[J] 西部探矿工程.2011.4;155-160。Fuyuan Song, Dongqing Di. Research on Emergent Measures ab0ut Urban Underground Tunnel[J]. 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2011.4;155-160。

[2]施毓凤,杨晟,孙力彤.城市轨道变通的安全管理问题[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26-28,Yufeng Shi, Chen Yang, Litong Sun .Problems in Urban M ass Transit Safety M anagement[J].Urban Mass Transit。2003.26-28,

[3]孙雍容,李凤菊.地铁施工应急预案编制及坍塌事故预案的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76-85.Yarong Sun,Fengju Li. Preparatory Emergency Plans for Safety Related Accidents during M etro Construction[J] .Urban Mass Transit.2011;76-85.

[4]何俊翘,跨越地铁既有线的隧道施工应急预案[J] 企业技术开发. 2012.7; 45-46。Junqiao Jun,Contingency plans across the existing subway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0LOGICAL DEVELOPMENT 0F ENTERPRISE2012.7; 45-46.

[5]佟淑娇,林秀丽,陈宝智.沈阳市地铁一号线土建施工应急预案[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6;37-39.Shujiao Tong,Xiuli Lin,Baozhi Chen. Emergency Plan in the Coilstrnc~on of Shenyang Metro Line 1[J] Industri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08.6;37-39.

作者简介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范文7

关键词:秀宁隧道 危险源 安全事故 应急预案

中图分类号:U4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020-02

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事故频发,造成了极大的人身财产损失,因此安全事故应急响应越来越受到关注。从国家到地方各单位甚至每个工程项目都高度重视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演练。在安全事故突然发生时如何正确快速地实施救援,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的影响降到最低是我们所追求的目的。

隧道施工一直都伴随着诸多风险,围岩坍塌,火灾,涌水涌泥等等。事故一旦发生往往便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减少施工施工的发生,降低事故发生后造成的损失。秀宁隧道施工方结合公司相关规定及秀宁隧道的工程特性制定一个高效有序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有效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进行。本文对秀宁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并结合隧道安全施工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要求,对现有应急预案编制中的应急措施进行了研究。

1 工程概况

秀宁隧道(原名安禄隧道)为改建铁路成昆线广通至昆明段最长的双线隧道,设计时速为200 km/h,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也是我国目前在建的最长的高速铁路单洞双线隧道。隧道位于禄丰南车站与双湄村车站之间,全长13187 m,最大埋深565 m,进口里程为DK993+173,出口里程为DK1006+360。线路坡度设计为:进口端11727 m为11‰的上坡、出口端1460 m为9‰的上坡。隧道横穿象山及孝母山脊梁,经下箐、上箐、大麦地、大龙潭、中村等村落后,于吴家村附近出洞,其间穿越数条横向沟谷。出口段位于半径为5000 m的左偏曲线上,其余位于直线上。其中,直线地段隧道轨上有效净空面积为81.37 m2,按国际隧道协会(ITA)定义的断面数值划分标准,此隧道属于大断面隧道(50~100 m2)。

2 隧道危险源

对隧道施工过程进行全面危险辨识工作,主要应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进行,在此基础上,依据国家、行业或地方的法规、规范、标准、规定推出危险源。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勘察认为秀宁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以下危险源:(1)隧道塌方、涌水突泥及其引起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地表沉陷(2)深基坑和支护结构坍塌、坑壁坡顶开裂、边坡失稳、基础桩壁坍塌(3)山体滑坡、泥石流、洪灾等自然灾害(4)施工引起既有线设施损坏或影响列车安全运行(5)起重吊装等机械安全控制设备失灵或损坏、作业中突然停电、设备倾覆等(6)电气设备故障、严重漏电(7)锅炉事故(8)火灾、爆炸(9)急性中毒、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中暑、淹溺、机械伤害等各类安全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害。

3 应急预案编制原则

秀宁隧道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原则本着以人为本,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认真贯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通过强化日常安全管理,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查堵各种事故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坚持项目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建立好项目部、作业点、作业班组各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体系,实行分级管理,明确责任。各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实行各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确保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重大事故,能够迅速、快捷、有效的启动应急系统。

4 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

应急预案由领导小组制定,当出现安全事故时,领导小组首先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风险事故级别,负责向有关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对施工现场发生的紧急情况进行技术、资金和设备支持,制定抢险救援方案;及时通报上级和有关部门并听取相关的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在事故现场要及时确定现场指挥最高负责人;应急救援命令、信号;掌握汇总有关情报信息,及时做出处理决断;调动有关力量进行抢险救护工作。事故现场处置结束后组织做好善后工作,配合上级开展事故调查。

领导小组下设分管小组,分别负责不同方面任务,相互协调配合,更好地处置突发事件。各分管小组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1)现场处理组:负责深入现场掌握情况,报告事故处理和进展情况;传达领导批示,协调有关单位的救援工作。(2)专业抢险组:迅速抢救伤员,采取控制事故险情蔓延扩大的有效措施;抢救被围困人员,及时撤离伤亡人员;负责对事故人员进行现场救治。(3)警戒维护组:负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4)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护,开设现场急救所,保证救治药品和救护器材的供应;及时联系就近或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5)交通运输组:负责现场抢险设备、人员、药品等急需物资的运送,疏散现场人员。(6)后勤保障组:负责保障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协助医疗救护组处理伤员的救护工作,安排指挥人员和抢救人员的食宿和伤员的转移;组织安全保卫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维护事故发生区域治安、交通秩序;控制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和事故危险区;负责阻止未经批准的现场拍摄、采访等。(7)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难、伤员家属的安抚、慰问工作,做好思想稳定工作,妥善处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8)机动预备组:弥补救援力量的不足,由总指挥临时决定调动和投入。(9)事故调查小组: 对事故责任人,目击证人和其他有关人员调查询问取证;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机械设备损坏和经济损失情况;认定事故的性质、确定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5 应急响应程序

结合秀宁隧道的施工特点,并参考相似工程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程序的制定。把响应程序等级分为两类:一般响应程序和重大事故响应程序。对于一般事故的应急响应,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当事人立即向项目经理汇报,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现场负责人组织应急成员对事故进行处理,并在半小时内向指挥部领导报告。而对于重大事故的应急响应,在重大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立即组织应急小组人员对事故按应急程序进行处理,并立即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立即奔赴事故现场指挥事故处理工作。

6 结语

近年来,在铁路隧道建设中,发生了多起安全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在总结沉痛的教训之后,各施工单位都意识到了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重要性。一个完善、周全的应急预案可以将事故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保证人身安全的同时还能尽可能的减少经济损失。只有根据现场隧道施工的实际情况,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应急预案;只有在分析各种危险源的特点,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状态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在事故发生时,应急反应行动能按计划有序地进行。

该文介绍了秀宁隧道施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的内容,从危险源分析到应急组织机构的布置再到应急响应程序的制定。可以看出秀宁隧道对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重视,此预案的研究对相近工程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对于预案中不足之处还需在工程进一步开展过程中进行响应的改进。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2] 陈赤坤,郑长青,曹磊.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体系的研究和探讨[J].铁道标准设计,2007(S1).

[3] 昆明铁路局广通铁路建设指挥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R].昆明:2009.

[4] 何俊翘.跨越地铁既有线的隧道施工应急预案[J].企业技术开发,2012,31(9):45-46.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范文8

关键词:地铁运营 运营安全 措施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b)-0127-01

在现代城市发展的进程中,首先要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而地铁以其运量大、快速、正点、低能耗、少污染、乘坐舒适方便的优点成为很多大城市缓解交通问题的首选。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明确提出要逐步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综合交通体系,建立安全便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公众。

1 国内地铁运营发展趋势

现今国内地铁发展越来越快,目前拥有庞大地铁网的城市有北京(442 km)、上海(439 km)、广州(236 km)、深圳(176 km),其中北京地铁的日均客流量达到850万,上海地铁达到750万,广州也达到650万,乘坐地铁出行越来越成为市民的首选。目前已经开通地铁运营的国内城市有成都、南京、武汉、长沙、天津、昆明等,在建的城市有东莞、佛山、福州、厦门、郑州等。

地铁发展的趋势是建设一个经济、舒适和安全的地铁系统,对行车安全有很高的要求,我国及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均推行列车自动驾驶、自动控制和设备自动诊断等先进技术来实现行车安全。

2 地铁运营存在的安全隐患

随着地铁网络的形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发展创造了机遇,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也为市民出行带来便利,同时,列车追尾、脱轨、火灾、爆炸、水淹、人员踩踏等事件时有发生,伴随恐怖主义的泛滥及治安形势的日趋复杂,地铁安全环境及安全运营面临的风险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这就要求地铁运营方强化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安全生产能力,确保运营安全可控。

3 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措施

3.1 强化安全责任意识,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宣传教育是提高员工安全素质的必要手段,在员工的安全宣传教育上,要采取形式多样、机动灵活的宣传教育方式,时时说,事事说,要充分利用安全活动、安全会议、事故案例展示、张贴安全标语等形式,宣传学习安全知识,营造一个“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讲安全”的企业安全文化。

创建一种充分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使其深入每个员工心中,成为安全意识,形成一个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互相指导的安全管理体系,变领导的强制管理为员工的自我管理,变领导的监督为员工自我需求。

健全安全责任体系,确立安全考核指标,通过签订安全责任状,将安全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体现一岗双责,对安全事件实行一票否决制,形成“安全责任无小事,人人头上有指标”的管理责任机制。

3.2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思想

根据应对重大地铁事故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人是造成重大地铁事故的主要因素,运营员工的误操作、乘客携带易燃物质以及恐怖袭击都可能造成重大的地铁事故,因而需要提高地铁运营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技能,建立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专职培训师队伍,与设备供应商合作开发设备模拟操作系统,提高员工的动手能力,避免员工误操作。营造一个“学技能,明责任,我的岗位请放心,我的岗位无差错”的良好氛围。

此外,还需加强对乘客安全意识的教育,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应的乘客安全乘车守则,需要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加大宣传力度,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守则的行为和乘客加以制止、处罚,形成一股震慑力,非常时期需要加强车站的安检工作,防止乘客携带违禁品乘车,营造一个文明乘车的良好环境。

通过定期举办“地铁开放日、地铁安全进社区、地铁安全进校园”等活动来培养市民安全乘坐地铁的习惯,教育市民正确使用消防设施和安全装置,充分利用列车上和地铁站的多媒体播放安全知识宣传片,普遍树立“安全运营,人人有责”的安全意识。

3.3 建立全面的运营安全评估体系

地铁建设的遗留风险威胁着我国地铁的运营安全,因此,运营方需将安全管理工作前移,介入到工程设计与建设环节,使运营方与建设管理单位协同合作,及时发现整改各项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遗留风险。

轨道交通的设备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地铁车辆、信号、屏蔽门、轨道、接触网等各大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处理故障的及时性是保证地铁安全运营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运营方需建立地铁运营安全评估体系,与专业机构或高校合作,建立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模型,开发相应的安全评估软件,正确评价地铁运营安全状况,纠正管理偏差,实现科技兴安。

3.4 重视现场管理,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在地铁车站、重要设备房现场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的“6S”活动,对设备设施进行全面的规范和排查,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深入查找不安全的活动场所、设备和不安全环节。规范各类物资的存放,确保数量和状态良好,在不安全区域设置警示标示,制作醒目的“6S”标示,实行全面目视化管理,对地铁车站和设备房划分管理区域和确定管理责任人,张贴安全责任牌,为员工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作业环境,让员工一开始就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减少误操作造成的不安全故障或事故。

3.5 构建轨道交通应急救援体系

“预防为主”是轨道交通安全正常运营的原则,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根据国内外轨道交通运营救援抢险的经验和突发事件的特点,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体系,针对轨道交通运营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同的事故,不同的地点,其应急处理方法不同,只有事先制定多套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才能把事故与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应急预案需与时俱进,需根据事故处理经验不断丰富和设备设施的更新换代不断进行优化。

迅速的反应和正确的措施是处理紧急事故和灾害的关键,进行事故应急处理模拟演练是提高应急处理水平的有效手段,通过模拟演练可以及时暴露预案的缺陷,检验救援设备是否足够、检验员工是否熟悉掌握各种预案,提高各部门间的协调作战能力,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增强员工对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4 结语

地铁作为一种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为人民群众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对城市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应该积极做好地铁运营的安全管理工作,使地铁运营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使人民在安全的基础上享受地铁的便利与快捷。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范文9

雨雪冰冻天气应急预案通用2021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受强冷空气影响,自24日晚我县将迎来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气温大幅度下降,并伴有雨雪冰冻天气。为有效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根据《岳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的要求,结合我院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为切实做好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应对工作,确保全县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订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全院干职工要充分认识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卫生应急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应对。按照“五防范、四保障、五到位”的要求,全面落实各项制度和措施,及时、规范、高效地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可能导致的紧急医疗救援等应急处置工作,维持院内正常的医疗秩序和就医安全,努力将灾害对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程度。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成立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刘兴旺、

职责:

全面负责医院因极端天气引起的各类应急处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负责组织、协调医疗、护理、后勤、设备、药剂等部门,全面做好应对极端天气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成立应急处置小组

1、医疗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各科室主任护士长

职责:确保院内正常的医疗秩序,准备充实的疾病防治和应急救援力量,随时应对低温极端天气带来的疾病爆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2、后勤保障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职责:确保应对低温极端天气所需的各类物资、药品、设备、车辆等。确保院内道路无积雪、交通秩序井然。确保医院水、电、气使用安全,做好防滑、防冻等处理措施。确保通讯畅通,严格落实院领导带班制和24小时行政总值班制。

三、应急处置要求

(一)积极防范,做细“五防”

1、防滑。清理医院门急诊和道路冰雪,紧急购置草垫、告示牌等工具,在特定区域设置。

2、防寒。检查医院用水用电情况,做好管道等设施保暖防冻,加强病区供暖保障。

3、防火。排查医院老化电路电源,及时维修更换。

4、防病。加强自身防护,普及防冻知识,避免因低温天气患感冒等疾病,影响正常工作。

5、防隐患。认真排查工地、水管、氧气站、锅炉房等重点设施,及时堵住安全隐患。

(二)有效应对,做实“四保”

1、保障物资供应。加强药品、耗材等物资储备,确保临床需求。

2、保障绿色通道。加强调度管理,保证患者就医便捷、安全、畅通,确保在应对车祸等大型应急救援时,能做到井然有序。

3、保障后勤服务。做好病友食堂和职工食堂的应对措施,确保患者和职工饭食正常供应。

4、保障信息畅通。医院中层以上干部手机24小时畅通,加强与卫生行政部门协调和联系,每日按时报告防范情况。

(三)高度重视,做好“五到位”

1、思想认识要到位。要高度重视此次雨雪冰冻低温防范工作的重要性,切忌麻痹大意。对于因工作疏忽造成不良后果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工作传达要到位。要通过多种形式让全院职工知晓各项防范工作安排。

3、巡查排查要到位。加大医院门急诊、病区、停车场、消防通道等事故多发、易结冰、易积雪路段的巡查频次,并做好记录。

4、应急值班要到位。严格落实院领导带班和24小时行政总值班制度,做到气象预警信息早掌握、值班部署早安排、应急处置早落实。

5、信息宣传要到位。要做好防范工作情况每日汇总,及时报送上级部门。

雨雪冰冻天气应急预案通用2021

为维护铁路北站广场区域秩序,确保道路安全畅通,提高对恶劣天气的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损失,现结合各科室、辖区内各单位工作职责,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一、统一思想认识

要把做好雨雪冰冻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广场区域安全管理工作,作为预防和减少铁路北站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从大局出发,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思想上、措施上、行动上认真落实。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领导,确保工作落实,成立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应急管理工作重要事项的决策、指挥。领导小组成员为:综管办主任任组长;综管办副主任、铁路北站站长任副组长;客专余姚段和余慈站场指挥部工程科长、综管办综合科长、管理科长及副科长、铁派铁路北站警务室负责人、辖区各单位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及相关负责人、物业公司项目经理等为组员。

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广场区域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应急管理工作;协调、指导受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影响区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协调广场区域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定时汇总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旅客滞留、道路通行信息并向领导小组报送。

三、明确工作职责

铁路北站:做好本单位恶劣天气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安全措施;负责维护铁路运输秩序,协同综管办妥善安置并疏散铁路站因灾滞留旅客;落实防御雨雪冰冻灾害抢险救灾物资;负责协调铁路安全管理和抢险工作,保障铁路安全畅通。

长途客运公司、城市公交公司、城乡公交公司、公交站场公司、慈溪城乡公交公司:做好本单位恶劣天气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安全措施,要安排相关人员到站场值守,加强客运车辆的动态管理和监管力度;落实防御雨雪冰冻灾害抢险救灾物资,积极采取措施做好站场扫雪除冰工作,及时将班线停运和客运情况上报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上级主管部门。

综管办综合科: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影响情况;准备好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应急保障物资;实时掌握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信息;加强干部值班制度,保证信息畅通、政令畅通;针对列车晚点情况联系出租车公司,确保运力及时疏散旅客。

综管办管理科: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安排人员完成辖区内主干道的清扫工作,确保广场区域主要路段、路口基本畅通;及时了解和掌握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下广场区域的社会治安情况;根据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对交通的影响,向乘客恶劣天气交通影响预警;指导综管队员重点加强站北路、出租车引桥、站南路等重要节点的巡逻管控,引导车辆安全、有序通过;及时汇总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旅客滞留、道路通行信息并向领导小组报送。

振兴物业公司:加强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时广场区域设施设备的巡查,确保地下车库正常运转;落实保安人员的备勤,做好应对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所需的各种物资和器材;服从管理科安排及时组织人员进行道路积雪清扫工作。

四、安排滞留旅客

受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影响往往导致列车晚点,旅客滞留,为此必须提供准确列车信息,积极组织、协调相关部门有序疏散旅客,妥善安置滞留旅客。

(一)综合科联系铁路北站及时了解列车晚点情况(车次、客流量等),随时联系出租车公司,确保运力及时疏散旅客;联系周边旅馆、酒店,向乘客提供住宿信息。

(二)如确有旅客滞留,组织力量有序引导滞留旅客到临时安置点(商贸体一楼、二楼)休息,联系民政局,提供必要的食物及被子等保温保暖用品。联系市卫生局启动临时医疗救助站,提供必要医疗手段,防控传染疾病。物业公司做好卫生管理、治安维稳工作。

五、落实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应对恶劣天气工作是一项公益性活动,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出行,关系到铁路北站综合管理的正常秩序。各科室、单位要高度重视,提前做好应对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人员落实到位、物资调配到位、行动迅速到位。抗灾工具、融雪防冻物资必须安排专人保管和维护,确保急时之用,把雨雪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二)明确责任,反应迅速。各科室、单位要明确责任人,要确保对讲机、移动电话等通讯工具畅通,迅速到指定地点就位,并及时开展清扫作业。要进一步加强值班工作,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密切跟踪灾害发生过程,及时了解雪情雨情风情灾害,明确一名联络员确保信息畅通。一旦发生灾情,要按照有关信息报告制度迅速逐级上报,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处置。

(三)提高要求,讲究方法。应对恶劣天气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特别在扫雪除冰时,以人工清扫为主。除雪要做到及时清扫,确保雪中路通,雪停路清。清除积雪,应达到无漏段、无积冰、无残雪、路面见底的标准。要重视安全工作,加强对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教育,防止发生车辆及人员意外伤害事故。

雨雪冰冻天气应急预案通用2021

一、应急报告程序

为了做好雨、雪、雾、冰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安全生产工作,特成立领导小组,一把手为总指挥,各分管领导为副总指挥,成员由值班站长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落实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安全情况,安排好各自的工作,实行“一岗双责”责任制,全天候并有专人值班(24小时),绝不允许脱岗、离岗,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领导汇报,按指示做好此项工作,对发生雨、雪、雾、冰等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安全工作和站内是否发车进行处置,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应急指挥组

为切实做好雨、雪、雾、冰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抓好源头管理,特成立雨、雪、雾、冰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安全生产应急领导组: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值班站长及各部门负责人

一切听从总指挥的工作安排,明确责任,分工清楚,责任到人,各部门要相互配合,做好应急工作。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出发,以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高度重视雨、雪、雾、冰等恶劣天气给道路运输带来的影响,一旦遇有恶劣天气,立即启动预案,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确保工作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切实做好防灾、救灾工作,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应急处置措施

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要抓好各部位和场站的安全生产工作,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落实好车辆例检、“三品”检查、安全教育、安全例会和安全管理制度及各项安全措施,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从制度、车辆、人员等方面进行自查自纠,搞好安全嘱咐,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要加强与气象、公路、交警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气象和路况等信息,做好旅客的解释及安置、疏散工作。要根据恶劣天气的情况及时公布各项信息,要根据各归口管理部门的要求,责任要明确,措施要到位,特别是做好雨、雪、雾、冰等恶劣天气时期的安全排查工作,组织人力对中心各部门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万无一失,做好安全宣传工作,按照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执行,确保中心的安全工作稳步向前发展。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范文10

    [关键词]  地铁;事故;影响因素;安全对策 

1  引  言 

    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地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全球地铁事故不断发生,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地铁先后发生不少事故。因此,分析地铁运营事故的影响因素,制定预防事故相关对策以及突发事故后的救援措施,对于改善地铁运营的安全现状,预防事故和降低事故损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地铁运营事故分析 

    地铁运营安全不仅涉及人—车辆—轨道等系统因素,还受到社会环境和列车运行相关设备(信号系统、供电系统)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地铁事故统计的分析表明:人、车辆、轨道、供电、信号及社会灾害等是地铁事故的主要因素。 

2.1  人员因素 

    从2002年和2003年对上海地铁一、二号线发生事故的分类统计表明:一般性事故主要是因乘客未遵守安全乘车规则,而险性事故多是由于工作人员职责疏忽引发的。人员因素是肇致地铁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 

    (1)拥挤。例如,2001年12月4日晚,北京地铁一号线一名女子在站台上候车,当车驶入站台时,被拥挤人流挤下站台,当场被列车压死。又如,1999年5月在白俄罗斯,也因地铁车站人员过多,混乱而拥挤,导致54名乘客被踩死事件。 

    (2)不慎落人和故意跳人轨道。长期以来,因人员跳人地铁轨道,造成地铁列车延误的事件屡次发生,短的一两分钟,长则三五分钟。而地铁列车只要一旦受到影响,不能正点行驶,势必影响全局,就需全线进行调整。不仅影响当事列车上的乘客,而且使整条线路甚至其他轨道交通线路上的乘客都可能被延误。 

    (3)工作人员处理措施不得当。例如,韩国大邱市地铁2003年那场大火中,地铁司机和综合调度室有关人员对灾难的发生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前方车站已经发生火灾后,另一辆1080号列车依然驶入烟雾弥漫的站台,在车站已经断电、列车不能行驶的情况下,司机没有采取任何果断措施疏散乘客,却车门紧闭,而且仍请示调度该如何处理。更不可思议的是,在事故发生5分钟后,调度居然还下达“允许1080号车出发”的指令。 

2.2  车辆因素 

    (1)导致地铁列车事故的主要因素是列车出轨。例如,英国伦敦地铁,在2003年1月25日,一列挂有8节车厢的中央线地铁列车在行经伦敦市中心一地铁站时出轨并撞在隧道墙上,最后3节车厢撞在站台上,32名乘客受轻伤。同年9月,一列慢速行驶的地铁列车在国王十字地铁站出轨,并导致地铁停运数小时。又如,在2000年3月发生的日比谷线地铁列车出轨意外,造成了3死44伤的惨剧。再如,美国2000年6月,发生一起地铁列车意外出轨,当时有89位乘客受伤。 

    (2)还有其他车辆因素。例如,2003年3月20日,上海地铁三号线闸门自动解锁拖钩故障,停运1个多小时。又如,2002年4月4日,上海地铁二号线因机械故障车门无法开启,停运半小时。 

2.3  轨道因素 

    2001年5月22日,台北地铁淡水线士林站附近轨道发生裂缝,地铁被迫减速,并改为手动驾驶,10万旅客上班受阻。 

2.4&nbs 供电因素 

    例如,2003年7月15日上海地铁一号线莲花路到莘庄的列车突然停电,被迫停运62分钟。经查明原因是由于地铁牵引变电站直流开关跳闸,列车蓄电池亏电过量,才致使列车无法正常启动的。又如,2003年8月28日,英国首都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部分地区突然发生重大停电事故,伦敦近2/3地铁停运,大约25万人被困在伦敦地铁中。 

2.5  信号系统因素 

    2003年3月17日,上海地铁一号线信号控制系统突然发生故障,停运8分钟。2003年2月14日,上海二号线中央控制室自动信号系统发生故障,停运20分钟。 

2.6  社会灾害 

    地铁车站及地铁列车是人流密集的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爆炸、毒气、火灾等突发事件,造成群死群伤或重大损失,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近年来地铁接连不断的发生爆炸、毒气、火灾等社会灾害。例如,1995年3月20日日本东京地铁曾经遭受邪教组织“奥姆真理教”施放沙林毒气,夺走了十多条人命,5000多人受伤,引起全世界震惊。又如,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地铁发生的纵火事件造成至少126人死亡,146人受伤,318人失踪。再如,2004年2月6日莫斯科地铁的爆炸及大火夺去了奶人的生命,令上百人受伤。 

3  对策探讨 

    地铁一旦发生事故,将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不仅带来不利的政治影响,人员伤亡、车辆损毁而带来的经济损失也将十分严重。随着地铁的飞速发展,为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和降低事故损失,依据上述的事故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几点事前预防对策以及事后处理措施。 

3.1  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对策 

3.1.1  加强对乘客和工作人员的教育 

    (1)由于乘客素质对地铁安全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应加强对市民的地铁安全乘车意识的教育,减少由于乘客的失误而产生的地铁运营事故。例如,2004年4月出台的《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中,对乘客的各种危害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行为作了规定,并且明确了运营单位工作人员应当履行的安全管理职责。另外,还要多加强对乘客在紧急情况下逃生自救知识的宣传教育。 

    (2)统计表明,几乎每一起重大事故都与地铁工作人员的失职有关。所以务必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技术教育,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人员要牢记“安全第一”的运营准则,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韩国大邱市地铁的惨案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将平时的教育流于形式,没有落实到实处,因而自食恶果。 

3.1.2  采用先进的设备及其检测体系 

    地铁的运营涉及众多人员和先进的设备。车辆因素、线路问题、信号标志等设备都直接关联到列车的安全运行。车辆所使用的阻燃材料是否合格,安全装置是否充足有效,车辆是否符合运行要求,车辆技术状况的好与坏,都会直接影响到地铁的运行安全。韩国大邱地铁车厢内为了防止触电未安装自动报警设备和自动淋水灭火装置,同时未采用先进的阻燃材料,易燃材料燃烧后产生了大量毒气和烟雾,导致了事故的扩大。 

    上海地铁有两套自动防火设施,两级自动监控系统,一级设在车站,一级设在中央控制室。自动灭火喷淋系统,有水喷和气体喷两种,可以针对不同的火灾原因进行调控。地铁隧道里还设有专门的排烟装置,一旦发生火灾,隧道内的事故风机系统就会启动,在最短时间内排出有毒烟雾,防止窒息。 

    北京地铁设有双组变电站供电、紧急照明和应急通风设施,即使在出现两个主变电站同时停电,列车失去牵引力最终停车时,也不会导致出现地铁“失控”现象。地铁的指挥系统,如调度电话、通讯系统等,在失电情况下仍能正常使用,它们全部由蓄电池供电。 

    地铁发生意外导致紧急断电,在突如其来得黑暗状态下人员极易发生混乱,造成伤亡。在断电情况下能持续提高光源十分关键。自发光疏散指示系统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些安全标志在完全失去光源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利用自身的蓄能发光,以便乘客在漆黑一片中找到逃生的方向。 

    另外,还应该将安全线改为自动安全门以杜绝坠落地铁事故;加强车辆维护及检修工作,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设备状况计量检测体系,确保设备运作的安全度。对已出过的事故苗头、灾害险情要及时记录,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进行评价,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把工作落到实处,尽量把事故和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3.1.3  建立自动监视及自动报警系统 

    为了保证地铁的安全运行,每个地铁系统都应具备监测及自动报警系统(fire alarm system,fas)。fas对于确保地铁的安全以及正常运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地铁各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受fas系统保护的具体对象是全线车站、主变电所、车辆段及通信信号楼。地铁fas系统必须是一个高度可靠的系统,接线简单,组网灵活,容易维修和扩展。控制中心(occ)应有全线示意图,能监控全线的报警情况。 

    伦敦地铁当局在所有115个地下车站内安装有名为“快速追踪”的火灾探测与报警系统。该设备包括一个探测范围宽广的模拟可寻址烟雾与热量探测系统,以及其他一些诸如遥控关门器、应急有线广播系统、防火阀控制装置、检票门等安全防火设施。如今,每个车站内的电脑急速机能对本区段内的消防设施予以监视与控制。通过预先编制的程序,它能对每个车站上的所有消防安全设施进行扫描,搜检,在连续不断地进行基础分类后,便可确认这些设备的特征、位置,所处的形式与工作状况。 

    应具备无线电通讯设备和有线通讯紧急电话,车站工作人员和地铁司机可通过无线系统或有线电话向控制中心传递事态信息;还有站台内的cctv视频传输系统。车站内应装设全方位的监视器,实时收集站内各方位视频信息,不能出现有地铁发生火灾、爆炸、毒气而控制中心不知情的情况。列车上还配备有紧急报警按钮,发生火灾爆炸等意外事件时,乘客可迅速按压此按钮通知司机。 

 

3.1.4  制定应急方案并进行模拟演练 

    事故和灾害是难以根本杜绝的,必须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制定。“预防为主”是地铁安全正常运营的原则。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同的事故,其应急处理方法不同。只有事先制定多套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增强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才能把事故与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迅速的反应和正确的措施是处理紧急事故和灾害的关键。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它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指挥系统组织构成、应急装备的设置(主要包括报警系统、救护设备、消防器材、通讯器材等)和事故处理与恢复正常运行。要做到不发生事故,保证地铁运营安全,除了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思想教育、提高群体安全意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肃劳动纪律和作业纪律、建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以外,进行事故应急处理模拟演练是十分必要的。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逐步提高各有关专业和工种的应变能力、协同配合能力和对事故的综合救援能力,达到锻炼员工队伍的目的。例如,北京地铁就在建国门站进行了名为“列车发生爆炸迫停隧道内的应急先期处置”模拟演习。 

3.2  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对策 

3.2.1  乘客的安全疏散问题 

    根据全世界的地铁重大事故的经验和教训,乘客没有得到快速、及时、安全地疏散是造成严重后果的重要原因。所以,乘客快速、及时的安全疏散是整个地铁安全体系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一个完善的乘客安全疏散方案要尽可能详尽和具体。在一到两小时不能恢复交通的情况下,地铁公司要赶紧联系公交公司,在各个地铁出口处设有开往不同地方的专车,来有效疏导乘客。还有发生事故后,地铁应担负起告知责任,不能以“故障”为借口,忽视甚至漠视乘客的知情权,导致乘客恐惧不安和混乱。 

3.2.2  建立事故处理专家系统 

    地铁事故的分析和处理是一项复杂的、经验性很强的技术工作,地铁发生事故的原因很多,要求快速、有效、准确地识别故障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恢复地铁正常运行,这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工作。近年来,在安全科学领域中计算机技术已与安全管理、安全评价、风险分析预测等工程技术广泛结合,并且推动了安全科学发展的进程。利用计算机准确及高速度的科学计算功能进行安全分析、事故诊断、安全决策等任务。目前,地铁普遍安装了计算机监控系统,但对状态监测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需要有一个后台的故障处理和分析系统来实现对监控信号的处理,充分实现对系统的智能化监控,提高整个监控系统的利用率。 

    专家系统内部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与经验,能够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处理该领域问题。利用专家的经验快速给出处理措施,辅助管理人员进行事故处理,提高地铁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地铁事故处理专家系统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 

    一旦事故和灾害发生,在全线上运行的列车不能继续按照原先的计划运行图运行,中央控制室必须及时对所有列车运行作出科学正确的调整。韩国大邱地铁纵火案中正是由于中央控制室管理不力,没有及时阻止另一列列车驶入已经失火的车站,导致了伤亡人员的增加,死亡人员的多数也是第二列列车的乘客。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中应包括针对发生紧急事故和灾害情况下的列车自动调度系统。这个自动调度系统应该是一个实时专家系统。自动调度系统软件由事实库、规则库、推理机、数据黑板等构成。事实库中主要存放与推理有关的静态事实;规则库中主要存放调度专家的领域知识,如故障判断规则、运行图调整规则等;推理机模拟调度专家的思维方式,根据事实库中的事实,调用规则库中的规则,逐步进行推理,推理的中间结构暂存在数据黑板上。自动调度系统将及时制定出新的列车运行方案,防止灾害的扩大化。 

4  结束语 

    地铁作为大容量公共交通工具,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广大乘客的生命安全。安全运营是地铁运输的首要目标和基本原则。地铁运输安全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地铁安全运营的因素主要在于人、车辆、轨道、供电、信号以及社会灾害等。地铁运营管理部门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对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宜传教育; 

    (2)装备先进的设备及其检测系统; 

    (3)建立监视及报警系统; 

    (4)制定应急方案; 

    (5)进行模拟演练;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范文11

    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地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全球地铁事故不断发生,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地铁先后发生不少事故。因此,分析地铁运营事故的影响因素,制定预防事故相关对策以及突发事故后的救援措施,对于改善地铁运营的安全现状,预防事故和降低事故损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地铁运营事故分析 

    地铁运营安全不仅涉及人—车辆—轨道等系统因素,还受到社会环境和列车运行相关设备(信号系统、供电系统)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地铁事故统计的分析表明:人、车辆、轨道、供电、信号及社会灾害等是地铁事故的主要因素。 

2.1  人员因素 

    从2002年和2003年对上海地铁一、二号线发生事故的分类统计表明:一般性事故主要是因乘客未遵守安全乘车规则,而险性事故多是由于工作人员职责疏忽引发的。人员因素是肇致地铁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 

    (1)拥挤。例如,2001年12月4日晚,北京地铁一号线一名女子在站台上候车,当车驶入站台时,被拥挤人流挤下站台,当场被列车压死。又如,1999年5月在白俄罗斯,也因地铁车站人员过多,混乱而拥挤,导致54名乘客被踩死事件。 

    (2)不慎落人和故意跳人轨道。长期以来,因人员跳人地铁轨道,造成地铁列车延误的事件屡次发生,短的一两分钟,长则三五分钟。而地铁列车只要一旦受到影响,不能正点行驶,势必影响全局,就需全线进行调整。不仅影响当事列车上的乘客,而且使整条线路甚至其他轨道交通线路上的乘客都可能被延误。 

    (3)工作人员处理措施不得当。例如,韩国大邱市地铁2003年那场大火中,地铁司机和综合调度室有关人员对灾难的发生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前方车站已经发生火灾后,另一辆1080号列车依然驶入烟雾弥漫的站台,在车站已经断电、列车不能行驶的情况下,司机没有采取任何果断措施疏散乘客,却车门紧闭,而且仍请示调度该如何处理。更不可思议的是,在事故发生5分钟后,调度居然还下达“允许1080号车出发”的指令。 

2.2  车辆因素 

    (1)导致地铁列车事故的主要因素是列车出轨。例如,英国伦敦地铁,在2003年1月25日,一列挂有8节车厢的中央线地铁列车在行经伦敦市中心一地铁站时出轨并撞在隧道墙上,最后3节车厢撞在站台上,32名乘客受轻伤。同年9月,一列慢速行驶的地铁列车在国王十字地铁站出轨,并导致地铁停运数小时。又如,在2000年3月发生的日比谷线地铁列车出轨意外,造成了3死44伤的惨剧。再如,美国2000年6月,发生一起地铁列车意外出轨,当时有89位乘客受伤。 

    (2)还有其他车辆因素。例如,2003年3月20日,上海地铁三号线闸门自动解锁拖钩故障,停运1个多小时。又如,2002年4月4日,上海地铁二号线因机械故障车门无法开启,停运半小时。 

2.3  轨道因素 

    2001年5月22日,台北地铁淡水线士林站附近轨道发生裂缝,地铁被迫减速,并改为手动驾驶,10万旅客上班受阻。 

2.4&nbs 供电因素 

    例如,2003年7月15日上海地铁一号线莲花路到莘庄的列车突然停电,被迫停运62分钟。经查明原因是由于地铁牵引变电站直流开关跳闸,列车蓄电池亏电过量,才致使列车无法正常启动的。又如,2003年8月28日,英国首都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部分地区突然发生重大停电事故,伦敦近2/3地铁停运,大约25万人被困在伦敦地铁中。 

2.5  信号系统因素 

    2003年3月17日,上海地铁一号线信号控制系统突然发生故障,停运8分钟。2003年2月14日,上海二号线中央控制室自动信号系统发生故障,停运20分钟。 

2.6  社会灾害 

    地铁车站及地铁列车是人流密集的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爆炸、毒气、火灾等突发事件,造成群死群伤或重大损失,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近年来地铁接连不断的发生爆炸、毒气、火灾等社会灾害。例如,1995年3月20日日本东京地铁曾经遭受邪教组织“奥姆真理教”施放沙林毒气,夺走了十多条人命,5000多人受伤,引起全世界震惊。又如,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地铁发生的纵火事件造成至少126人死亡,146人受伤,318人失踪。再如,2004年2月6日莫斯科地铁的爆炸及大火夺去了奶人的生命,令上百人受伤。 

3  对策探讨 

    地铁一旦发生事故,将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不仅带来不利的政治影响,人员伤亡、车辆损毁而带来的经济损失也将十分严重。随着地铁的飞速发展,为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和降低事故损失,依据上述的事故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几点事前预防对策以及事后处理措施。 

3.1  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对策 

3.1.1  加强对乘客和工作人员的教育 

    (1)由于乘客素质对地铁安全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应加强对市民的地铁安全乘车意识的教育,减少由于乘客的失误而产生的地铁运营事故。例如,2004年4月出台的《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中,对乘客的各种危害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行为作了规定,并且明确了运营单位工作人员应当履行的安全管理职责。另外,还要多加强对乘客在紧急情况下逃生自救知识的宣传教育。 

    (2)统计表明,几乎每一起重大事故都与地铁工作人员的失职有关。所以务必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技术教育,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人员要牢记“安全第一”的运营准则,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韩国大邱市地铁的惨案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将平时的教育流于形式,没有落实到实处,因而自食恶果。 

3.1.2  采用先进的设备及其检测体系 

    地铁的运营涉及众多人员和先进的设备。车辆因素、线路问题、信号标志等设备都直接关联到列车的安全运行。车辆所使用的阻燃材料是否合格,安全装置是否充足有效,车辆是否符合运行要求,车辆技术状况的好与坏,都会直接影响到地铁的运行安全。韩国大邱地铁车厢内为了防止触电未安装自动报警设备和自动淋水灭火装置,同时未采用先进的阻燃材料,易燃材料燃烧后产生了大量毒气和烟雾,导致了事故的扩大。 

    上海地铁有两套自动防火设施,两级自动监控系统,一级设在车站,一级设在中央控制室。自动灭火喷淋系统,有水喷和气体喷两种,可以针对不同的火灾原因进行调控。地铁隧道里还设有专门的排烟装置,一旦发生火灾,隧道内的事故风机系统就会启动,在最短时间内排出有毒烟雾,防止窒息。 

    北京地铁设有双组变电站供电、紧急照明和应急通风设施,即使在出现两个主变电站同时停电,列车失去牵引力最终停车时,也不会导致出现地铁“失控”现象。地铁的指挥系统,如调度电话、通讯系统等,在失电情况下仍能正常使用,它们全部由蓄电池供电。 

    地铁发生意外导致紧急断电,在突如其来得黑暗状态下人员极易发生混乱,造成伤亡。在断电情况下能持续提高光源十分关键。自发光疏散指示系统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些安全标志在完全失去光源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利用自身的蓄能发光,以便乘客在漆黑一片中找到逃生的方向。 

    另外,还应该将安全线改为自动安全门以杜绝坠落地铁事故;加强车辆维护及检修工作,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设备状况计量检测体系,确保设备运作的安全度。对已出过的事故苗头、灾害险情要及时记录,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进行评价,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把工作落到实处,尽量把事故和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3.1.3  建立自动监视及自动报警系统 

    为了保证地铁的安全运行,每个地铁系统都应具备监测及自动报警系统(Fire Alarm System,FAS)。FAS对于确保地铁的安全以及正常运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地铁各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受FAS系统保护的具体对象是全线车站、主变电所、车辆段及通信信号楼。地铁FAS系统必须是一个高度可靠的系统,接线简单,组网灵活,容易维修和扩展。控制中心(OCC)应有全线示意图,能监控全线的报警情况。 

    伦敦地铁当局在所有115个地下车站内安装有名为“快速追踪”的火灾探测与报警系统。该设备包括一个探测范围宽广的模拟可寻址烟雾与热量探测系统,以及其他一些诸如遥控关门器、应急有线广播系统、防火阀控制装置、检票门等安全防火设施。如今,每个车站内的电脑急速机能对本区段内的消防设施予以监视与控制。通过预先编制的程序,它能对每个车站上的所有消防安全设施进行扫描,搜检,在连续不断地进行基础分类后,便可确认这些设备的特征、位置,所处的形式与工作状况。 

    应具备无线电通讯设备和有线通讯紧急电话,车站工作人员和地铁司机可通过无线系统或有线电话向控制中心传递事态信息;还有站台内的CCTV视频传输系统。车站内应装设全方位的监视器,实时收集站内各方位视频信息,不能出现有地铁发生火灾、爆炸、毒气而控制中心不知情的情况。列车上还配备有紧急报警按钮,发生火灾爆炸等意外事件时,乘客可迅速按压此按钮通知司机。 

3.1.4  制定应急方案并进行模拟演练 

    事故和灾害是难以根本杜绝的,必须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制定。“预防为主”是地铁安全正常运营的原则。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同的事故,其应急处理方法不同。只有事先制定多套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增强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才能把事故与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迅速的反应和正确的措施是处理紧急事故和灾害的关键。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它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指挥系统组织构成、应急装备的设置(主要包括报警系统、救护设备、消防器材、通讯器材等)和事故处理与恢复正常运行。要做到不发生事故,保证地铁运营安全,除了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思想教育、提高群体安全意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肃劳动纪律和作业纪律、建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以外,进行事故应急处理模拟演练是十分必要的。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逐步提高各有关专业和工种的应变能力、协同配合能力和对事故的综合救援能力,达到锻炼员工队伍的目的。例如,北京地铁就在建国门站进行了名为“列车发生爆炸迫停隧道内的应急先期处置”模拟演习。 

3.2  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对策 

3.2.1  乘客的安全疏散问题 

    根据全世界的地铁重大事故的经验和教训,乘客没有得到快速、及时、安全地疏散是造成严重后果的重要原因。所以,乘客快速、及时的安全疏散是整个地铁安全体系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一个完善的乘客安全疏散方案要尽可能详尽和具体。在一到两小时不能恢复交通的情况下,地铁公司要赶紧联系公交公司,在各个地铁出口处设有开往不同地方的专车,来有效疏导乘客。还有发生事故后,地铁应担负起告知责任,不能以“故障”为借口,忽视甚至漠视乘客的知情权,导致乘客恐惧不安和混乱。 

3.2.2  建立事故处理专家系统 

    地铁事故的分析和处理是一项复杂的、经验性很强的技术工作,地铁发生事故的原因很多,要求快速、有效、准确地识别故障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恢复地铁正常运行,这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工作。近年来,在安全科学领域中计算机技术已与安全管理、安全评价、风险分析预测等工程技术广泛结合,并且推动了安全科学发展的进程。利用计算机准确及高速度的科学计算功能进行安全分析、事故诊断、安全决策等任务。目前,地铁普遍安装了计算机监控系统,但对状态监测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需要有一个后台的故障处理和分析系统来实现对监控信号的处理,充分实现对系统的智能化监控,提高整个监控系统的利用率。 

    专家系统内部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与经验,能够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处理该领域问题。利用专家的经验快速给出处理措施,辅助管理人员进行事故处理,提高地铁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地铁事故处理专家系统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 

    一旦事故和灾害发生,在全线上运行的列车不能继续按照原先的计划运行图运行,中央控制室必须及时对所有列车运行作出科学正确的调整。韩国大邱地铁纵火案中正是由于中央控制室管理不力,没有及时阻止另一列列车驶入已经失火的车站,导致了伤亡人员的增加,死亡人员的多数也是第二列列车的乘客。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中应包括针对发生紧急事故和灾害情况下的列车自动调度系统。这个自动调度系统应该是一个实时专家系统。自动调度系统软件由事实库、规则库、推理机、数据黑板等构成。事实库中主要存放与推理有关的静态事实;规则库中主要存放调度专家的领域知识,如故障判断规则、运行图调整规则等;推理机模拟调度专家的思维方式,根据事实库中的事实,调用规则库中的规则,逐步进行推理,推理的中间结构暂存在数据黑板上。自动调度系统将及时制定出新的列车运行方案,防止灾害的扩大化。 

4  结束语 

    地铁作为大容量公共交通工具,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广大乘客的生命安全。安全运营是地铁运输的首要目标和基本原则。地铁运输安全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地铁安全运营的因素主要在于人、车辆、轨道、供电、信号以及社会灾害等。地铁运营管理部门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对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宜传教育; 

    (2)装备先进的设备及其检测系统; 

    (3)建立监视及报警系统; 

    (4)制定应急方案; 

    (5)进行模拟演练;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范文12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应急调度指挥系统; 人工调度模式

引 言:在城市客运公共交通系统中,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功能定位是高运量骨干运输网,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如何快速、准确地实施故障处置与救援并维持事件持续期间的运营安全,以尽可能地将突发事件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与应急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研究课题。

1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系统研究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系统相关的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系统后台技术、系统逻辑与物理架构设计、调度信息终端产品等 3 个方面。

1.1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指挥系统后台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指挥后台系统的主要功能应包括事故故障的类型划分、风险判别及事故故障预警。目前,对运营安全事故的类型划分及危险源的分析集中于重大事故方面,大部分研究停留在理论分析阶段,企业对实际运营事故日志的记录、统计与分析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于事故风险等级的研究,一般采用初步危险分析( PHA)、事故树分析( FTA)、事件树分析( ETA)、运行危险分析,以及潜通电路分析( SCA)、动态事件树法、Petri 网法等分析方法进行风险分级,或从车辆可靠性测试、维修与风险评价、火灾评估、地下结构的风险评价等方面进行安全评估研究。

国内对于事故预警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分析阶段,真正能够结合轨道交通运营数据输出预警和防范功能的系统并不多。

1.2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系统逻辑物理构架设计与开发

国外轨道交通发达的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并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应急救援管理体制和较为成熟的应急管理辅助系统。国内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了突发事件管理的重要性,开展了建立专职部门、制定应急处置规范、开发应急管理系统等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工作。相关文献对国外铁路应急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指出在国外铁路领域,应急救援指挥已成为维持铁路管理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体系之一; 相关文献提出建设轨道交通综合运营协调中心( COCC) 和应急处置中心( ETC),负责各种运营状态下的运营指挥协调; 相关文献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指挥体系结构和应急处置工作流程,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置辅助决策系统框架。由分析可见,现有的轨道交通应急处置辅助支持系统无论是理论还是系统开发均存在涉及面广、涉及岗位不明确等问题,针对某一关键岗位,如针对行车调度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辅助支持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极少。

1.3 调度信息终端设备研发

国外的乘客信息系统( PIS) 可以将已知的延误时间、预计到达时间和发车时间等信息提供给列车长和乘客,同时这些数据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掌上电脑、手机等进行实时查询。在国内,相关文献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应非常注重乘客信息系统的建设。相关文献指出,PIS 中子系统负责的主要业务有: 控制中心负责信息源的采集、接收、处理、分发工作; 网络子系统提供的控制中心负责与各个车站、隧道 AP(无线网络接入点)、列车的网络连通; 车站子系统接收到中心下发到车站的多媒体信息后,由车站服务器进行处理并发送到各个终端控制器。可见,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的终端产品研发主要面向乘客,调度员为实现运营调整而面向行车值班员和司机的指令主要通过对讲机,缺乏可视设备。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针对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的应急调度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的理论研究与终端产品研发虽已有成果,但呈现出分散化、局部化的特征,亟需整合与完善。

2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应急调度系统框架体系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指挥系统的框架体系设计如图1所示。通过该设计,可实现事故故障类型及风险等级自动判别、事故故障预警、应急调度预案信息化管理等功能。

图 1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指挥系统框架体系设计

2.1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后台技术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后台系统的研究是以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故障日志资料为基础,运用数据挖掘理论的关联规则算法和聚类分析算法,研究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故障类别划分及风险等级智能判定方法; 基于对各类事故故障的发生频次及概率统计,分析辨识高频次、高风险等级事故故障,建立高频高危故障数据库; 针对高频高危数据库,研究不同类型等级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预案信息化管理技术和面向调度管理人员的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故障预警技术,从事前防控和事后处置 2 个层面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的安全和效率。

2.2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

轨道交通进入网络化运营阶段后,对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事故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自学习能力提出了巨大需求。一方面,行车调度员的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目前行车调度员的质量和数量都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需求; 另一方面,各条线路因建设施工和系统设备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在历史事故故障、主要或重大事故故障及潜在风险源等方面存在信息差异。因此,传统单一、静态的事故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已无法满足对应急调度安全和效率的需求,需要管理系统通过日常操作案例来获取老调度人员的丰富经验、各线事故故障特有属性等知识和规则,使系统具备自适应学习能力,从而很好地满足大量新调度人员自主学习和各线个性化事故故障管理的需求。

2.3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硬件体系架构及终端产品研发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系统的功能实现,分网络层、线路层和车站层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硬件体系原型构架。在此基础上研发具有调度命令管理、故障处置提示与监控、电子签名及打印功能的智能调度手持终端。

3 结束语

总之,目前的应急调度指挥模式由“人工”向“自动化”的转变不可避免。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总结与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现状流程、问题及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应急调度指挥系统的软、硬件框架结构,为下一步系统的开发和实现提供理论思路与方法依据。

参考文献:

[1]陈菁菁.城市轨道交通重大运营事故和灾害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