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时间:2023-09-22 09:45:30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语言经济;文化产业;现状;关系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3-0031-02

一、语言经济与语言文化产业现状

(一)语言经济的含义

当前,语言经济在我国产业体系中尚未被单独列为一种产业的门类,但是在现实中,许多生产创造语言产品、提供语言文化服务的产业发展迅速,如语言翻译服务、语言培训产业、语言信息处理服务等。笔者借鉴了国外语言产业的分类方式与产业界定,充分结合我国语言产业业态现状,以及相关学科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对语言产业核心含义进行了初步界定,把以语言为材料、内容、处理和加工对象,从事语言文化产品生产或提供语言类服务,以满足市场对语言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的产业业态称为语言经济或语言产业。即,语言产业指以语言以及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要素为对象或核心内容,向市场提供各类语言产品或者语言服务,满足不同的语言市场需求的新兴业态[1]。当前海内外发展较为成熟的语言产业经济领域主要有语言文化教育培训、新闻出版及翻译、语言信息处理、语言艺术创作与传播、语言能力测评、语言能力康复、语言广告创意等。

(二)国外语言经济发展状况

以欧盟国家为例,其语言经济涵盖的领域主要有翻译、智能翻译系统开发、电话与会议口译设备研发、语言类培训软件开发、字幕和配音服务等。在美国,目前还没有语言产业的说法,但是在现实中,以语言为核心内容的产品开发与服务发展较为成熟,如语言翻译服务等,而且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2]。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受历史文化、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缘政治的影响,语言的构成和使用也具有不同特点,其各种特点也会相应地反映到语言经济的发展上。如在英语国家发展较为成熟的语言教育培训产I以及欧盟地区的语言翻译服务业等。另外,还有近年来新兴的美国电话口译服务业、德国语言会展服务业等。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因为他们拥有着英语文化资源,使其英语培训的对外输出业成为较为重要的经济业态。在欧盟地区,由于其成员国众多,语言种类繁杂,因为政治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国与国之间在政治、法律、文化、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合作都必须解决语言交流问题,因此语言互译服务较为兴盛,其服务产品种类达到390余种。

总之,在欧盟和英语国家,其语言经济的主要业态为会展服务、语言技术服务、语言教育培训、语言翻译服务等,这些行业随着全球文化经济交流的不断深化,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同时,在欧盟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其民间交流、区域历史文化以及政策导向等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语言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语言经济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国加速融入全球化步伐,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相应地对语言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当前我国语言经济的主要业态为语言创意、会展服务、语言康复服务、语言艺术创作、文字信息处理、翻译服务、语言考试培训、新闻出版、语言能力测试等[3]。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从政策层面不断加大对英语学习的支持,这催生了语言教育培训服务行业,并创造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与之同时语言出版业也发展迅速。随着贸易全球化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深化,语言翻译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类语言翻译公司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少量信息的传播应用对语言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文字信息处理服务行业应运而生,主要经济业态涵盖了语音服务、网络搜索、电子排版、文字输出、文字信息识别等领域,而且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语言信息处理技术也加快了革新步伐,这必将极大丰富语言经济发展领域,推动语言经济和其他经济业态进行互动发展、融合发展,语言经济的新兴业态将会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二、语言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一)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的语音信息符号系统。而文化是包括语言、技术、机构、目标、风俗、信仰等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的总称。语言是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相互为用、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相互作用中促进着文明的进步。语言具有工具性,但也是独成体系的文化系统,它既是文化的外在体现,又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另外,有些珍稀的语言文化资源,如区域性地方文艺、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等,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语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发掘与利用,催生了独特的文化产业形态的发展,这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产业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二)语言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语言经济可理解为包括语言信息处理、语言能力教育培训服务、语言内容产业三个领域的产业形态。语言信息处理指的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施对语言相关要素进行开发、传播、翻译、复制、存储等服务的产业形态,如输入法的研制与开发、中文字库的开发、在线翻译、语音识别技术开发与设施生产、办公软件开发、文字编辑系统等[4]。语言能力教育培训指的语言能力测评、语言能力提升、语言能力习得等相关服务业态。语言内容产业,指的是对语言内容本身进行市场化、产业化开发的行业业态,如语言艺术创作、语言创意、翻译服务、出版发行等。文化产业指的是文化管理部门或文化产品生产机构针对市场对文化的需求,通过资本动作和专业化的分工,向市场提供满足消费者文化认知、文化审美等各类文化需求的市场业态。

按照文化产业分类的相关政策要求,文化产业主要包含文化产品与文化类相关产品两个类别,与语言经济、文化产业界定分类标准相对照,语言内容类产业中的大多数行业都属于文化产品生产类别,如语言艺术创造、语言创意、语言出版等。其中翻译服务较为特殊,它与文化产业中的门类并不对应,但是,其可为文化产品传播和生产提供技术和能力方面的支持,如自动翻译、同声传译、书籍翻译、字幕翻译等。语言信息处理业态与文化类相关产品类别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重合度不大。语言信息处理业态主要是设计和生产与语言相关的识别、传播、复制、存储等方面的技术开发与设施生产经营。文化类相关产品类别涵盖的主要业态是广播电视器材、设备等产品生产经营和销售,它和语言信息处理的重合度也不大。若对二者关联进行深入研究,如影视制作出版、文字印刷器械等要使用输入法以及文字处理系统等语言产品。语言能力教育培训业态中的语言能力测评、语言能力康复、语言教育培训等不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但是从文化市场消费的角度来衡量,语言能力的教育培训与评价,可相应地满足、开发与刺激市场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带动文化产业的生产与供给,也是推动文化产业的动力之一。

综上所述,语言经济与文化产业的范畴既有重合,也有前者超出后者的现象,如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语音存储、语言识别等语言技术开发与相应设备的研制生产。语言经济最终的目的是制造和传播语言文化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讲,语言经济也可归纳到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范畴。如果从产业内容创新的角度看,语言经济又属于内容产业;如果从生产经营的过程来看,语言产业也是以语言信息为载体的智慧运用与知识创新的过程,因此语言经济也可称橹腔鄄业形态。从其创意价值和创新性的角度来看,语言经济又属于文化创意类产业。从不同的角度,语言经济的归属各有不同,这使语言经济与文化产业之间呈现出多元交叉的状态[5]。

如果从目前文化产业外延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的重要领域都可与语言产生不同程度的关联性,这体现了语言文化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载体,语言文字作为文化创意的载体和符号,是文化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性内容。同时,语言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如韩剧、好莱坞商业大片、日本动漫等产品,之所以能够占据全球文化市场的主流地位,根本原因在于其语言文化的强势地位以及各国发达的语言经济。另外,语言经济的根本支撑点在于语言文化的教育传播。语言经济的发展和语言产业第链条的延伸,离不开语言教育产业,纵观国内外教育活动,他们都以语言教育培训为先导。因此,语言与语言经济是教育与教育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语言教育产业也属于语言经济的核心内容。

(三)语言产业与语言经济的关系

学术界认为,语言产业是语言经济理论和语言经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语言经济理论研究的对象与出发点,体现了必要的学术研究应用价值。如果从归属的范畴来看,语言产业的范围要比语言经济相对较小,语言产业是语言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内容,因为语言经济活动包含着产业化内容,同志也辐射到了经济现象、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另外的领域。但毋庸置疑的是,语言产业和语言经济都同语言经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经济学作为学科基础,是用宏观原理和工具来测量语言经济、语言产业的具体性问题,将语言和相关要素当作变量开展系统性研究,如语言产业的GDP贡献率、语言文化的创新发展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程度等。

三、结语

语言产业的构成部分有的作为文化产业的支撑,有的含于文化产业的范畴之内,有的是拓展文化市场消费的途径。总而言之,语言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产业有着重要作用。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大力提升语言能力,促进文化传播和文化市场消费,同时通过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推进文化产品的升级,努力使语言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支点、新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现乐.语言服务的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兼及语言经济贡献度研究的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16,(3):114-123.

[2] 张晶.语言经济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5,(21):423.

[3] 李现乐.语言服务的价值与效益―― 一项针对本族语言的语言经济学研究[C]//第二届中国语言经济学论坛论文集,2011.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范文2

张晋敏(1991-),女,甘肃武威人,西北民族大学2012级民族学专业硕士生。

摘 要: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精神财富。民族文化对经济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同时,某些民族传统文化也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增强民族地区的竞争力,不单是要提高区域民族经济的增长能力,而且应该是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的协调一致的发展能力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民族文化竞争力的提高。

关键词:民族文化;经济;关系

一、民族文化的结构与特点

(一)民族文化定义

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re”,意思是耕作土地(故园艺学在英语为Horticulture)。到了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因为公民对于社会政治和社会的参与,认为人的理智也需要加工,就像土地需要耕耘,于是文化被理解为培养公民政治和社会参与能力,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18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文化与人的教养联系了起来。此后,许多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都下过定义,可谓层出不穷。克莱德・克拉克洪曾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作过统计:自1871-1951年80年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64条之多。

现代人类学家爱德华・鼻祖泰勒是第一个界定文化概念的学者。他在1871年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他的定义影响重大且深远,时至今日国内外讨论文化的著作都要提到这一公认的最早的专业文化定义。

美国社会学家David popenoe则从抽象的定义角度对文化作了如下的定义;一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就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人们通过观查和接受其他成员的教育万而学到其所在社会的文化。此定义的前两句概括了泰勒的第一句,文化对于人类来说,就象是本能对于动物一样,都是行为的指南。

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意即文化是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语;“文”是基础和工具,包括语言或文字;“教化”是这个词的真正重心所在:作为名词的“教化”是人群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同时这一规范在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对象化成果中得到体现),作为动词的“教化”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

目前,我国学者一般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宋原放主编《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第176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出版)。狭义的文化则指依附于语言、文字、书籍、建筑物以及自然万物等载体得以显现的人们的世界观、价值取向、意识流动和精神气蕴等。文化具有民族特征,民族语言、民族性格、民族传统以及生活方式等,都可以构成民族文化的形式。由此,民族文化指的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二)民族文化的结构

民族文化或者文化的结构有二元结构说、三元结构说、四元结构说和多种要素说。

二元结构说源于前苏联学术界,认为文化由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物质文化是少数民族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及其创造方式。精神文化主要是指用脑力劳动所创造出来的成果。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除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划分外,还有“显在文化”和“潜在文化”、“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硬文化”和“软文化”的区分。

三元说。DAvid总结文化的要素主要为3个:(1)语言和符号.(2)规范准则,对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人们应该怎样思想、感觉和行动作出的解释,包括习俗、道德、宗教和法律;(3)物质文化,实际的和艺术的人造物体,它反映了非物质文化的意义,包括机器、工具、衣服、房屋等等。目前,通常是把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实物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的几类。

四元结构说。英国人类学家马凌诺斯基在著作《文化论》中,把文化划分为四个方面:(1)物质文化;(2)精神文化;(3)语言;(4)社会组织。除此以外,还有“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和“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划分法。

多要素说。代表性人物有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他在著作《文化变迁》中,从文化功能与文化起源相结合的角度,把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然后把非物质文化划分为宗教、艺术一类的精神文化和规范人类行为的制度、习俗一类调适文化。

(三)民族文化的特点

主要是:(1)共有的。它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是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体接受的共同标准;(2)差异性。在同一社会内部,文化也具有不一致性。例如,在任何社会中,男性的文化和女性的文化就有不同。此外,不同的年龄、职业、阶级等之间也存在着亚文化的差异;(3)后天性。学习得来的,而不是通过遗传而天生具有的。生理的满足方式是由文化决定的,每种文化决定这些需求如何得到满足。从这一角度看,非人的灵长目动物也有各种文化行为的能力,但是这些文化行为只是单向的文化表现如吃白蚁的方式警戒的呼喊声等。这和人类社会中庞大复杂的文化象征体系相比较仅显得有些微不足道;(4)象征性。文化中最重要的是语言和文字,但也包含其他表现方式如图像(如图腾旗帜)肢体动作(如握手、吐舌)行为解读(送礼)等。整个文化体系是透过庞大无比的象征体系深植在人类的思维之中,人们也透过这套象征符号体系理解解读呈现在眼前的中种种事物;(5)适应性。指的是文化能够适应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6)普遍性。不同民族群体所具有的饿多样的、特殊的文化内容往往是用普遍性的框架组织起来的,不同文化在终极价值和一般性伦理约定方面是非常相似的。

二、民族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一般地讲,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任何民族文化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另一方面,民族文化反过来又对民族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既有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因素,也有与经济发展相矛盾冲突的因素。下面分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民族文化与经济的一般关系

1.民族文化与经济从来密不可分

文化与经济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中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文化是整体,是物质财富、经济财富的总和,经济只是其中之一。生产力越发达,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就越密切。从这个角度说,今后的经济是文化经济。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如果少数民族在文化问题上变得自觉了,并且把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结合好,可以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只能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说,只有发达的经济而没有先进的民族文化,并非真正的强大;如果只谈经济,不谈民族文化,经济的发展也难以持久。

2.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竞争力密切相关

所谓文化竞争力,概括地说,就是各种文化因素在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主要表现为文化创新能力、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高素质的人才。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高,不仅经济发展需要文化来支撑,而且文化产业本身也已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竞争力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增强民族地区的竞争力,不单是要提高区域民族经济的增长能力,而且应该是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的协调一致的发展能力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民族文化竞争力的提高。

3.区域文化对区域竞争力具有“乘数效应”

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等理论研究表明,区域竞争力的增强需要文化因素的支持;反过来,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又会促进区域竞争力的提升,而且特定的文化传统与特定的社会经济可以兼容并蓄,产生文化乘数效应,从而促进特定区域生产力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就我国而言,以孔孟儒家积极入世、崇尚进取为特征的齐鲁文化,因历史上商贾云集、重商遗风远扬的江浙文化,以20世纪20至40年代金融意识为底蕴的海派文化,善于开拓、勇于进取的岭南文化,以及长于经济形势分析、政治嗅觉灵敏的京派文化等,都对其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文化源动力,致使中国东南部及沿海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与西北地区尤其是内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日益拉大。

(二)民族文化对经济的负面效应

1.传统文化对于经济开发的障碍

对于民族经济的欠发达现实,在一段时期里人们习惯于将其归咎于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人口素质差诸如此类的原因。的确,民族经济之所以落后,这些都是原因,甚至是很重要的原因。然而好比是说“经济落后”是“经济落后”的原因一样,本身是不合逻辑的!如果我们把研究的目光拓展到经济以外,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民族经济欠发达的原因,则有可能从另一个侧面为我们打开一个认识民族经济发展的思维空间,从而使我们可以尽可能客观地面对民族经济发展的现实。

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控制机制,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文化的不适,往往会导致行为的不适,其结果是人的经济行为偏离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则。由此,在民族经济欠发达问题上,我们的讨论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的经济现象上。尽管对于这些现象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而应当透过这些经济现象,去探讨导致民族经济欠发达的文化原因。民族经济的发展,政策上的倾斜和经济上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忽略了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发展,尤其是少数民族在文化上的自觉调适,则政府的所有这些努力都只可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2.西北民族文化对于经济开发的障碍作用

总体上讲,西部民族地区在文化方面不同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地方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其实质是一种惰性文化。由于历史沉淀和累积效应的作用,这种以伦理为核心、富有人文精神的传统文化,包括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重义轻利的价值标准、谦恭和顺的人生哲学、求稳求同的思维方式、知足常乐的文化心态,已经深深地根植于西北民族地区人民的精神生活中。西部民族地区随处可见的听天由命、消极无为的处世观,安于现状、好逸恶劳的幸福观,不求更好、只求温饱的消费观,死守田园、安土重迁的乡土观,等、靠、要的度日观,畏难怕险、墨守成规的工作观,喝酒的娱乐观就是这种世俗性文化在日常行为选择中的真实显现。西北民族地区文化和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在于它具有鲜明的特殊性。主要是:

(1)多元性和差异性。社会文化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隐性影响因素。适宜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助于市场经济文明的形成、发育和成长,反之则会阻碍农耕、游牧文明的传统社会向现代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社会的顺利转型。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经济、历史、社会等条件不同以及的差异,西部民族地区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并且决定了本地区内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居民在价值取向、创业精神、竞争意识、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对待市场化改革的态度等方面必然有较大差异,因而与东部相比,在市场文明的进程中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适应性也将因所属文化圈不同而不同,进而影响作用和程度也相异。

(2)逆市场性。西北民族地区所有游牧文明、农耕文明、藏传佛教文明、伊斯兰文明相结合而成的文化体系,是草原游牧经济、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产物,其核心观念和主体意识已经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与此相适应其价值观、财富观、就业观、生产生活方式、一种高度束缚下追求未来生活即“来世”的理想生活模式,同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准则相矛盾和相抵触,因而使该区域与东部地区相比,在发展中面临更大的阻力和障碍,致使该区域目前的市场化程度仍然很低,市场化进程仍然很慢。如:市场经济提倡“经济人”,把人看成是经济利益的主体,认为追求财富是天经地义的事,而该文化则提倡“道德人”,把创造财富视为小人之举,从而压抑了冒险创业与从事商业的社会精神;市场经济提倡自律基础上的市场竞争,而该文化则提倡“平均主义”和贬低逐利行为;市场经济提倡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民主制,而该文化则提倡血缘宗亲的家族中心论,表现为人们呼唤“青天”,崇拜权威,希望“家长式”人物拯救社会市场经济注重法理,而该文化讲求感情,情大于法,少独立,少理性;尤其是游牧民族“无恒产,无恒信”的经济关系,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文明的契约精神和与信用交易相适应的现代主流文化。

(3)保守性和封闭性。西北民族地区民族众多、各异等因素造成文化传统呈现出明显的封闭狭隘特征,传统农业社会、农耕文明气息浓郁悠久,尤其是该地区黄土高原板结性质的黄土文化、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生”的文化,有很强的内聚力,总是企图把新的文化意识、异质文化和对立思想纳入到固有的文化中去,使外来文化在与其融合中失去原有的特征。并且由于复杂的文化环境和众多的民族成分,根本上使本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和互动时面临更大障碍,很容易以民族纠纷和宗教纠纷等形式再现出来。加之计划经济的外在动力,使这种文化的排他性、封闭性进一步强化,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封闭落后的思维定势,进而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局限在文字上,从实际出发和变通很少,缺乏创造性思维和社会文化创新,不能在文化转体和吸取异质文化中适合自己的精华部分,难于摆脱文化传统的羁绊。

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系中,文化因素的影响十分关键,它是决定减缓或加速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否合理的根基。如果脱离对该地区文化基础之分析,任何一种经济改革和政策都将不能从根本上使其发展差距得到彻底解决;同时,若把西北民族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目标问题与其文化因素分析相脱离,也将最终要以失败而告终。

综上所述,文化发展及因素分析是拉动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深层原因。须在发展西北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传统优势和进步性的基础上,将市场经济主导下的现代工业主流文化逐渐纳入和融合到西北民族地区文化之中,并将其文化进行重构。只有实现使其成为极富世界性、多元性和先进性的开放文化体系,西北民族经济开发才会呈现为整个社会的整体协调运行,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才会有持久的文化源动力和支撑加速力。(作者单位:1.甘肃省广播电视学校;2.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赵显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1年。

[2] 温军《民族与发展――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3] 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

[4] 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学术研究》2003年第7期。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范文3

关键词:黑土地 文化 经济 发展

人们经常谈及并探讨“晋商”、“徽商”,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东北老工业基等,这些都为地方经济发展打上了地域文化的色彩,其实就是暗指经济和地域文化存在辨证关系,人类追求什么?当然是文化!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也将是经济运作方式与条件的重要因素。但是,也同时体现出这些新兴国家的思维方式也是发散思维,极其活跃。

文化的发展建立在经济繁荣基础之上,文化为经济服务,而经济又推动文化的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文化地位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中国经过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阵痛,如今在世界上gdp产值位列前三名,随之文化地位也显得突出,各地“汉语热”则说明这一点。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培育发展一方文化,带动一方经济发展。文中阐述的黑土文化指的是以东北三省为主,包括内蒙古东部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幅员广阔物产丰富,大森林、大湿地、大粮仓以及丰富的矿藏,世界上少有的黑土地也分布在这里,用地大物博来形容绝不为过。这里民风淳朴、百姓善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些得天独厚的物产资源和人文条件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后劲。

一、打造黑土地的生态农业

中国黑土区域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及辽宁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总面积101.85万平方公里;乌克兰大平原的面积约为190万平方公里,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面积约为120万平方公里。3个黑土地带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温带,由于植被茂盛,冷热季节的更替,导致大量枯枝落叶腐化、分解,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质,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层,“寒地黑土”之称由此而得。寒地黑土物产已经成为世界绿色有机食品最好品质的代表。

绿色是市场消费潮流,而寒地黑土是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其生产标准是建立在绿色食品标准之上的标准,寒地黑土经济也是超越传统运作模式的现代经济。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黑土物产虽然产品优,但名气不大、品牌不响,外埠商贾经常以非常低廉的价格收购这里的原产品,经过包装后就能卖出大价钱,而生产寒地黑土物产的人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经济效益。

寒地黑土协会建立健全了一整套以生态经济为统领的生产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服务标准体系,在这套高准则的《寒地黑土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和《寒地黑土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寒地黑土证明商标使用权申请程序》以及产品可追溯的产品安全码等一系列标准和执行制度的“硬性约束”之下,生产基地、相关加工企业和贸易公司都在统一的高标准控制之下执行生产和服务,确保了寒地黑土绿色物产的产品质量和品牌质量。

高纬度、高寒冷,地广人稀,这些独特的自然环境,农作物一年一熟,营养丰富,配合绿色食品的生产,为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打造成绿色食品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截至去年年末,已有110家企业238个产品使用寒地黑土证明商标,涵盖了农、林、牧、渔、副等各个农业产品,包括粮食及其加工工业、乳、肉、禽、蛋、鱼、瓜、果、茶、饮品、调味品等各个产品类别,我省通过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面积达到4680万亩,无公害食品实现全覆盖,有1028种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72种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有5225种产品获得无公害食品认证。用鱼皮做衣服是赫哲族妇女的一大特长,如今再做一件鱼皮衣成本相当昂贵,掌握这种技艺的人也屈指可数。

此外,桦树皮制作技艺、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赫哲族伊玛堪、鄂伦春族兽皮制作技艺、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艺等其他非遗展示,以及赫哲族萨满舞、角雕制作技艺、麦秸工艺等民间艺术也同样精彩绝伦。

二、打造黑土地的生态旅游业

发展文化产业,使得文化发展与国家经济建设同步,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现在经济和文化越来越密不可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抓文化也就是抓经济,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文化品位和精神含量也是其一个有力的体现。最终达到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的和谐共存与发展。从而使文化事业的发展融入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人类从原始经济形态进入农业经济形态、工业经济形态和现在的知识经济形态,历时数千年,经济与文化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济是基础,文化反映一定经济时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又反过来推动经济的发展,这可以称之为文化与经济的“同流”。然后推陈出新,利用现有经济水品建设学习并开发新文化技术的物质基础设施和大环境,之后文化又持续走向发展,再后来两者都是相互交替发展,就这样相互作用,文化和经济都走上了不断发展的道路。

特定的环境形成了绚丽多姿的寒地黑土文化,大家耳熟能详的比如:

(1)肇东国画:肇东国画以它的群体优势在国内画坛上崛起,并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引起人们的关注。

(2)海伦剪纸:海伦剪纸有着较高的艺术成果。剪纸带头人傅作仁创作的大型剪纸《东方红》18幅,进京展出,其中《葵花向阳》等3幅作品被总理转赠铁人王进喜和东海舰队。海伦剪纸每年在各级报刊上发表百余件,同国内外进行交流几百幅。

(3)北林风筝:北林风筝群体建立于90年代初,自1990年至1995年连续5年组织8个队参加北京国际风筝赛和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7项,团体奖8项。近年来,北林风筝更是越飞越高,队伍不断扩大,花样不断翻新,每年春节在城郊旷野都有大批风筝爱好者追风斗艳,吸引许多游人驻足观看。

(4)庆安版画:庆安版画起源于五十年代末转业官兵业余创作的北大荒版画。进入新世纪,睿智的庆安版画创作群体,以创新的精神和思维,开始把目光盯在了版画的商品化创作上,由单纯艺术作品创作转向文化商品创作

(5)望奎皮影:望奎皮影历史悠久,于清朝同治年间传入望奎,历经百年风雨,从崔春芳、关兴久、张学文到谷宝珍,现在已经是第四代了,他们表演的皮影戏《三请樊梨花》、《红月娥做梦》等剧目多次被省电台、电视台采录实况,《三请樊梨花》还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望奎县画家张家纯,将我国传统的皮影艺术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创造出皮影画,使之在景灯下的艺术效果定型在纸绢上,充分展示出中国皮影艺术的价值和迷人风采,先后在我省及大洋彼岸美国等地展销。

高纬度、高寒黑土,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独特的黑土文化,在大家热议我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时候,这一特殊地理环境下的高寒“热土”定会不负重望,头顶绿色环保、原生态的桂冠勇立潮头,大生态、纯绿色的物产和旅游将为该地区带来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黑龙江史志,2006.8

2.新华文摘,1984.7

3.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8

4.食品与健康,2000.6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范文4

一、文化建设是经济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

社会的物质生产总要受到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道德观的影响和制约,社会主义作为人类追求进步的理想制度,是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而不能偏离这个方向,这就需要建设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智力支持

首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华民族亿万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必须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人心齐,泰山移”,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间,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标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重要的是全社会形成共理想和精神支柱。有了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就能使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凸显经济腾飞,用温总理的话讲:“再大的问题,除以十三亿,就成了小事情”。

其次,在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已经不是单看经济实力的强弱,而是看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种力量在内的综合国力的强弱。放眼全球,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历崭露头角,全党全社会都已掀起知识创新、人才开发的热潮,使科教兴国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加强社会主义文件建设,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文化与智力支持。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好的人际关系,努力抓好法制教育,使全体公民懂得自己的去权利和义务,提高人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消除各种丑恶观念,普及科学知识,反对唯心论,破除各种迷信,排除愚昧,为巩固和发展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必须齐抓共管

邓小平同志指出“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实质是协调共抓物质和文化建设。同志又强调: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是我们的基本方针。是否真正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根本方针,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和全局。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过程中,都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既要抢占物质文明的制高点,又要抢占精神文明的制高点,把发展先进文化寓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决不能一手硬、一手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否则,即使经济一时搞上去了,迟早也要掉下来。

五、当前,文化建设是一项极其紧迫的任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工作中,忽视了文化建设,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一些领域道德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消极腐败观念尚未全面有效地得到遏制,有些地方,有些方面甚至还在滋长,党风政风受到很大损害;一部分人国家观念淡薄,对社会主义前途发生困惑和动摇。总之,面对新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当前文化建设者,存在一手软的情况,在一些部门,一些地区,松懈了文化建设,片面强调经济建设重要性,究其原因,就说对“两个建设”衡量指标发生错误认识,这种人滥用经济的数据、指标去衡量、评判文化发展,他们没有用文化的层面去评判经济发展,这种现象的出现,实质就是价值观的扭曲,是拜金主义的表现。

六、大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范文5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中国蛛网一样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法律和政策上的模棱两可、严重的官僚主义、太多的政府干预、内耗嫉妒、墨守成规、封闭保守、自立性较差等消极因素与中国经济滞后性二者之间的关系.旨在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探讨如何兴利除弊使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更好地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

一、关于中国经济滞后性的几个问题

按目前一个较有代表性的估计?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落后于西欧、北美约15年,西部边远地区又落后上述地区l5年,要赶上欧美目前的水平,在一切正常理想的情况下,整体估计,至少要半个世纪。美国学者马·韦斯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今世界变化速度约为以前各世纪平均发展速度的5o倍,每1o年的落后就是过去的5个世纪!

纵观今日中国经济滞后的原因,大致为四大过程:

第一就是历史上任何其他民族都未曾经历过的、二三千年延续至今不断的封建传统文化。什么君子性_格,儒学精神,乐天品德,恬淡心境,不管这些传统包含什么优良的成份,不管现代西方人如何重新评价这些传统,并希望从中寻求减缓未来振荡烈度的阻挡力,但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之中,即在资本主义借助工业革命得以抬头的时期,在强权、拼搏、竞争的年代,这些传统文化肯定成了中华民族被抛在后面的重要原因。

第二是184o年以后我们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之中竟达百年之久。中国人在这一深渊中,不仅因国家虚弱而饱受了屈辱和伤害,而且因性格的软弱而培养了或者是卑微的崇洋媚外,或者是反常的盲目排外,又或者是自暴自弃、苟安偷生的乐天安命?并陷入了传统文化受到压抑、抛弃,外来文化又受到敌视、排斥的痛苦心境之中。在这百年之间,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教育均受到了极大的扭曲。

第三是解放后,我们用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度接受苏联模式,并强化其弱点。特别在过庋集权、压制民主、束缚自由、压抑个性、限制文化选择、封闭社会活动、僵化体制、统死思想、听任官僚主义盛行、用政治统治一切等方面,我们在1957年转向后越走越远。第四是1957年的突然转向,直至发展到“继续革命”的十年动乱。翻开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我们今天关于改革的主要思想,特别是关于发展经济、现代化,对知识与人才的认识、政治民主等思想,在1956年都曾出现过。而从1948年至1973年,世界经济正走上空前大发展的道路,呈现出有史以来最富有生气的景象。整个世界从工业革命转向信息革命是从1956年开始的,美国白领阶层超过蓝领工人在1956—1957年间出现……正当世界急剧向前发展变化的时候,我们竟有整整20年步步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

这四大过程是相关的。例如,十年动乱就是封建僵尸借苏联僵化模式和扭曲心态还魂的产物,其中任何一过程都不可能单一地导致今天中国的落后结呆。这四大过程也形成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四大背景,并且将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中国入今后的每一步行动,其对于今日中国经济滞后性影响的主要表现为:

1、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就业压力增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行业垄断现实存在。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指出,尽管十几年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增长很快,年增长约8,但结构和效益状况与架子不相称,经济结构失调的问题不解决,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就很难得到保证。

2、国企改革困难重重。国有经济目前存在的问题,不仅源于国有企业产权界定的缺陷和政企职能不分的状况,以及由此导致的经营机制僵化,还源于国有经济战线太长,布局太散,单从企业微观层面入手进行企业改革,很难取得突破。要改变国有经济不能令人满意的状况,就必须对其进行战略性改组,同时相应地在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有的甚至严重滞后,导致对社会经济生活缺乏必要的监督和规范化的管理,腐败违法案件时有发生。实践证明,对经营者的监督比选好经营者显得更重要,建立一个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比选好企业领导班子显得更为重要。“没有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一名言已明显地在90以上的国有亏损企业中应验了。国有企业的出路在于改革,这是大家都已达成的共识。由于改革的不规范,不少国有企业改制后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造成效益滑坡,经营状况日益恶化,有些股份制企业甚至搞得股东血本无归。

4、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致使内需不旺,同时也影响了人才的合理流动。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着覆盖面窄、社会化程度低的问题,许多外商企业、私营企业没有参加养老、医疗和住房保险的社会统筹,使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对进入非国有企业就业和自谋职业存在后顾之忧。

5、缺乏能真正叫得响的国际品牌。品牌经营是经济发展到过剩经济后的必然产物,名牌代表着国家的经济实力,名牌代表着企业拥有的市场。由于我国长期的短缺经济因素,造成了企业对名牌意识的淡薄。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外名牌大量涌入,使得国内企业受到巨大冲击,损失了大量市场份额,形势非常严峻。面对国外厂商咄咄逼入的进攻态势以及国内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实施名牌战略已刻不容缓。

6、缺乏一支真正的企业家队伍和创新的人才队伍。严格地讲,目前体制内企业的厂长、经理以至董事长、总裁,与其说是企业家,不如说是另一种形式的行政官员,其价值实际上被认为基本等同于行政官员的价值。有关机构曾对2000家亏损企业作过调查,结论是80以上的企业亏损是由于经营不善而致,而经营管理不善的责任主要体现是国企领导入和领导班子的问题。前卫的经济学家张维迎在《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一书中就悲观地提出“国家所有制下的企业家不可能定理”,该定理推出了国企的几个“不可能”——“政企分开不可能”、“预算约束硬化不可能”、“所有权约束不可能”。

二、中国经济的滞后性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文化具有稳固性。一种文化形成之后,就会延续一定的时间,甚至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形成传统;文化具有制约性,一旦为社会认可,就会要求大多数人甚至所有人都去遵从,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1、儒家学说思想对中国入的影响根深蒂固,其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儒家学说的历史进步性是无法否认的,儒家解决了人对人的问题,以“温、良、恭、俭、让”为基本方针,其积极作用是促进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消极作用是限制了健康个性的发展,容易使人失掉原则性。同时整个儒家学说不仅很少提到科技经济这方面的的问题,而且明确地表示出对劳动和生产的轻视,这不能不说是儒家的一大错误。爱因斯坦曾指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第一把标尺是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大小。而在中国,倘若没有人际关系,你就会失去创造活动的基本条件;反之,只要你人际关系好,即使你没有才能,也可以好处多多。因此,人们就不会再去潜心研究、刻苦创造,而不得不用更多的精力和心血去经营人际关系,其结果是大大地削弱了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而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社会前进的宝贵动力。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生财,但绝对生不出创造之才,而搞经济建设需要的恰恰是后者。同时,如果只是一味强调和谐,就必然忽视竞争,而竞争是生物界的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事实,人类就是在竞争中不断进步的。

2、重情面,讲人情,法制观念淡薄,不依法办事、照章办事,以人治代法治,是中国社会的病根之一。重情轻法,不严格依法办事,不遵守交易规则,有章不循,曾导致中国经济领域的“一抓就死,一放就乱”。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必然会导致腐败现象的滋生。近年有学者从经济学层面对腐败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结论是:在当今中国,腐败行为是一种低成本、低风险,高回报,以最小风险投入取得最大收益的一本万利的“好买卖”。也正因如此,腐败致使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正常事情不能正常办,导致了一批“蛀虫”对国有企业的恶意经营和对国有资产的大肆侵吞。法律法规在人们头脑中的淡薄,出现了经济领域中的种种“怪现象”:一些企业为扩大市场占有率,排挤竞争对手,公然违背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和《价格法》中关于经营者开展公平、公开、公正竞争的要求,采取价格垄断、价格欺诈、低价倾销和变相涨价进行非法竞争,无序竞争;为小区域利益,便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使得假冒伪劣商品在一些地方畅通无阻,走私贩私日益猖獗;企业不规范破产行为,借“破产”之名,行逃债之实的破产欺诈现象,而无视《破产法》的存在和债权人的利益。有人分析: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美国是以“法”为中心的管理,日本是以“理”为中心的管理,中国是以“情”为特质的管理。以法为中心的管理,强调尊重规则和秩序,追求卓越的特征使它一直处于创新管理的领先地位。以理为中心的管理善于对人家成功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追求功利而牺牲道义,追求群体利益而牺牲个人。以情为特质的管理,则注重强调管理的“人和”效应,偏重于人的作用和价值实现,对制度管理和条例管理比较松懈,在强调人事关系方面,理性精神表现得不充分。实践表明,管理社会经济生活应该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建立企业对外经济行为的管理机制.实施对企业行为的法规化管理。以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性、强制性原则精神为指导,是强化企业管理的关键。

3、中国文化中的诸多病症体现在中国经济体制上,便使得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较多缺陷。今天,对于工业化还没有完全实现,仍在致力于缩短传统工业基础设施等方面和发达工业化国家差距的中国,正面临着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双重压力。我们工业经济的管理科学尚未完成,又要提出知识经济下的管理科学,而且我们的不少管理行为还带有长期以来形成的带有浓厚中国文化色彩的农业经济的特征,在这种“多种经济特征”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确实使我们的管理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知识经济的要求。中国企业联合会的调查结果表明,国有大中型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其一,国有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新体制;其二,国有企业负担过重,在竞争中步履艰难;其三,政企不分,国有企业难以挣脱体制的桎梏;其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经营者动力不足。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致使我们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按劳分配”原则,分配不公的经济制度使人勤奋无望;非民主化的政治制度束缚人的创造发挥;任人唯亲的人事制度使人才受到排斥压制;僵化陈旧的教育制度使人的创新精神受到限制。

过去对国有经济的改组,主要是通过计划方式进行的。实践证明,这种由政府“拉郎配”或者说是“用小舢舨焊接航空母舰”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中国必须直接面对造成脆弱性的根源,关键还是要寻求将社会公平、有效的风险分担以及个人责任与激励机制结合起来的制度安排。根本的出路在于打破旧文化传统观念和制度的束缚,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国民经济的改组,一定要加快以建立业主负责制为核心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废除“市长项目”,把钱花在最有用的地方。为规范市场中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需要首先规范自身的行为,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主要扮演裁判员而非运动员的角色,不能越俎代疱,去处理应当由企业自行处理的人、财、物、产、供、销等问题,而要办好自己应当办的事情,特别是着重于竞争规则的制定和执行。

4、多年来形成的重“仕”轻“商”的传统观念,使得中国的国有经济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只有政府官员。中国人自古以来很少把劲铆到科学技术和经商上,轻视科研人员和商人(“商人重利轻别离”),历来都把劲用到争取做官上,结果,那科学技术、生产工具、生产力和社会经济自然也就越来越落后,而做官之术则越来越高明。这并不奇怪,因为中国的官好处最多,利益最大。其实,决定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首先应该是商人,企业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就是要赚钱。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政府官员的职责不同,对其要求也不应一样,应该将二者的管理、待遇、职业及评价标准分开,不能用党政机关干部的标准来考核企业经营管理者。只有形成一个强大的职业企业家队伍,造就一大批职业管理者,才能真正发挥管理者在企业脱困中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家队伍必须靠市场来培育,政府应营造培养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市场,为企业家队伍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5、长期的中国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国人安于现状,害怕冒险,讳疾忌医,缺乏忧患意识等国民性中的不良基质,使得中国人在经济领域缺乏开拓进取和开创精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中国古来就有“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之说.这种明哲保身的滑头哲学教人在待人处世中自卑自下,不可与众不同,不得自我表现,这种世故哲学一经形成,就对世风产生出极其恶劣的影响,使人的心灵扭曲,人格变得卑下,人的素质格调也就日渐下滑。中国人历来认为,变革求新是极其危险的,“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话到嘴边留半句,事到理上让三分”,“饱经世事少开口,看破人情但点头”,由此可见,中国人重关系、重和谐的国民性已经到了不讲原则的地步了。中国人在谈到本国、本民族时更喜欢扬自己的优点和成绩,总是沉浸在四大发明中沾沾自喜,却忌于谈论自己的缺点和失误。而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弱点,正是使弱者变成强者的头等障碍。在现实生活出现的凡事瞒上不瞒下,“注水”统计报表,浮夸风,“数字产官,官产数字”的恶性循环等恰恰是这一文化的最好注释。这也就难怪有外国投资者到中国后连连感慨:“在我们国家,如果有一项改革方案出台,支持者和反对者态度鲜明;而在中国,人人都在喊改革,可就是改不动。”有意思的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大地上最先富起来的那些人中,除了极少数的一些“官商”、“官倒”们是靠手中的权力之外,有相当一批人是那些无正当职业者的社会闲散人员(当时戏称为“真正的无产者”),因为他们原本就一无所有,大不了仍旧一无所有。

6、我国内需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的观念和心理因素造成的,中国文化自古重生产轻消费,先储蓄后消费,重视物质消费轻服务消费,并常常把勤俭节约与鼓励消费相对立。中国人没有超前消费的观念,赚了钱除了维持生存或养家糊口必需的消费外,其余大部是要存起来的,钱越少的人存钱比例往往越大,因为他们有个预期的收入和支出,用老百姓的话讲叫“天晴防下雨”,如果预期收入越来越少,就只好把存起来的钱当保命钱。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是完善失业和养老保险制度,提高统筹层次,扩大覆盖面,提高收缴率,改进保险金拨付办法,实现社会化发放。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再就业服务中心,采取财政、企业、社会多方筹集资金的办法,保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拓宽就业渠道,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加快劳动力市场的发展,逐步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对下岗职工培训等措施,提高下岗职工的整体素质和在劳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以此达到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

随着中国加入wto,“与国际接轨”已不仅仅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摆在所有中国人面前的一个又喜又忧的活生生的现实。历史潮流不进则退。事实证明,一个国家只有自身强大的时候,才会对外来文化采取理解、宽容和接纳的态度。而对外来文化的非理性排斥,则常常是自身软弱、颓废甚至是处于危亡之境况的一种抗拒性表现。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范文6

【关键词】篮球文化;体育产业;相关性

1球场门票的销售

俱乐部门票收入通常占据总收入的35%左右,是俱乐部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篮球俱乐部通常把门票收入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该俱乐部市场开发能力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因此,在门票销售方面,俱乐部会最大程度地寻求机会宣传自己,让广大的球迷走进赛场,为自己的球队加油助威。与此同时,俱乐部为了加强与球迷之间的互动环节,通过对篮球市场认真细致的调查与走访,建立俱乐部球迷档案,争取更多的球迷成为本俱乐部的拥护者。在门票销售方面,俱乐部通过网络以及销售点,根据球迷年龄层次以及区域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销售方法及优惠政策,从而使球迷能够通过最快捷的渠道获取最优惠价格的球票。

某调查公司和媒体受NBA的委托进行了市场调查,其调查结果显示:在美国有4510万人参加篮球活动,篮球球迷为5700万人,且有70%的15—24岁的男性青少年会定期通过电视观看NBA篮球比赛,还对球迷的收入、家庭经济情况、其他业余爱好进行了调查。在具体掌握球迷的兴趣、收入和需要的前提下,用适销对路的“产品”来满足不同球迷的需求。只有球迷愿意主动掏钱,NBA才能存活下来,才能得到更广泛的发展。1996年的数据统计显示,29支球队的平均上座率达到了92.4%,平均每场的上座人数达到17252人,赛季观众总人数达到20512628万,同时每当总决赛打响时,票价总会一路飙升甚至有时被炒到每张3000美元。因此,球场门票收入是俱乐部经济收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球星效应带来丰厚经济效益

1995年3月,NBA传出“飞人”迈克尔·乔丹复出的消息,其担任代言人的五家公司的股票猛涨,更在五天之内增值23亿美元。一个球星竟能带来如此庞大数字的经济效益。又如由于“魔术师”约翰逊的复出,使得湖人队前期票房收入在NBA29支球队中排列第25位的劣势下,在其复出后的前三场比赛中,湖人队比赛的门票炙手可热,其主场的17505张全额门票销售一空,且此后的上座率一直爆棚,即使在客场比赛,其客场票价也会出现飙升。

十几年前的美国,NBA只是“小买卖”,但在十多年后的今天,其已成为美国收入最高的职业体育的“大生意”。NBA总裁戴维·斯特恩把这种“球星效应”列为NBA成功占领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像迈克尔·乔丹这样才华横溢、技术出众的篮球巨星通过自身的高超球技、个人魅力以及崇高的敬业精神使得NBA的比赛更具观赏性与震撼力。上世纪60年代,张伯伦和拉塞尔荣退时,曾有人说NBA不会再有球星;80年代,“魔术师”约翰逊和“大鸟”伯德被称为NBA不可逾越的高峰,但迈克尔·乔丹还是将NBA带到了另一个新的高度,“没有人会成为第二个一模一样的迈克尔·乔丹,但NBA还有一大批年轻的球星,如格兰特·希尔、哈德威、奥尼尔,甚至中国那个19岁、身高7尺1的大男孩(王治郅)”。因此,在球星效应的带动下,NBA在全世界的转播为其带来巨大的的经济利益。

3球星的转会

在NBA运作的球星转会可以使每个俱乐部在新的赛季充满新鲜感,能够使忠于俱乐部的球迷对自己的球队充满美好的遐想,从而吸引球迷涌进球场。NBA推行的转会方式,不仅带动了体育赛事的发展,也带来了更大的经济利益。对球员而言,趁自己年轻,技术水平较高,转入更适合的球队会带来较多的经济收入;对老板而言,由于本队球员的实力增强,能够取得更多比赛的胜利,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NBA的这种通过球员的转会,使得各球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球队的队员,均衡各队实力,使得比赛场面更加精彩,比赛结果更加悬念迭出,进而吸引更多的球迷、观众,为其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

4电视转播权

体育运动本身具有一定的传播功能,但体育功能的体现要依附广大媒体的宣传。媒体可以从不同角度、层次、价值观对体育赛事进行宣传,在提高体育运动、体育赛事的影响力,扩大体育运动规模、促进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方面均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体育赛事不仅能丰富电视台的播放内容,也给电视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价值。由于其收视率的上升,电视台竞争力的增强,为其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由于体育组织者进行了有偿的体育赛事转播,为其俱乐部也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效益。在我国,电视转播权的发展较为滞后。由于现有经济体制的原因,我国有偿转播篮球联赛开始得相对较晚,直至1998年,我国男篮甲A俱乐部的12支球队中,只有江苏南钢和辽宁盼盼两支球队进行了价值65万人民币的电视转播权的有偿转让,但其转让费只在CBA俱乐部总收入中占2.3%,在众多转播权的有偿转让中,其转让费是极低的。而有些不知名球队,为了使电视台转播自己球队的比赛,不得不给电视台些许的“劳务费”。但是美国NBA1966年以来每一个赛季转播费用收入已从150万美元增长到76667万美元。电视转播权的收入为篮球运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电视转播的介入推动了电视媒体、体育赛事、各个运动项目的有力发展。现如今,众多国家的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电视转播费成为其俱乐部收入的重要来源,约达三分之一,而电视转播这种途径也渐渐成为体育媒体市场的主要力量。美国NBA的良好运作就是很好的运用电视媒体转播,每年电视转播NBA达到23000小时,并且覆盖世界各地的12个国家和地区以及151家电视台与42种语言。电视媒体转播不仅能够提高体育赛事的收视率、传播率以及篮球俱乐部的知名度,也能够带动很多无形价值的产生以及篮球运动影响力的传播。在当今的体育产业中,无形资产的比重大于有形资产比重。在众多体育赛事中体育媒介的参与,能够显著提升体育产业的无形资产,如体育赛事的收视率的提高、俱乐部的宣传等,由于NBA联赛带来的无形资产的疯涨,使得众多企业、商人纷纷参与到体育产业的投资热潮中。

5小结

篮球文化的发展助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也能够带动篮球文化的发展。篮球运动从不同方面推动者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带来巨大经济利益。同时篮球运动的成功运作,例如场馆的建成、运行、维修以及篮球运动员的衣食住行都需要依附于金钱上,所以通过以上篮球运作的几个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经济效益,反过来又推动篮球文化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喜林.中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1):1-4.

〔2〕邱大卫.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及其市场开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36-39.

〔3〕贾志强.我国篮球市场现状及开发战略决策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6):16-18.

〔4〕邱大卫.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市场开发难在何处

〔J〕.体育文化导刊,2003,(6):37-38.

〔5〕曹桂祥.篮球运动的经济、文化价值浅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1,5(2):12-22.

〔6〕李敦杰,李敬辉.对我国篮球竞赛市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2.

〔7〕李敦杰.发展我国篮球市场的条件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169-171.

〔8〕王新化,张锡庆.篮球运动社会文化意义的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l):5-8.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范文7

关键词:文化沿袭;低碳经济;建筑节能

1 低碳经济建筑概述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将引领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包括低碳生产与低碳消费,其实质是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低碳或无碳等绿色能源的广泛开发与普遍使用,以及碳排放的显著减少;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我国正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而且正面临能源相对短缺与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双重压力。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发展低碳经济是削减这一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 文化延续与建筑

文化作为“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一定意义上说,现代都市与历史文化应该具有延续性,城市的建筑应该致力表现这种延续性,这样才能保持城市历史文化的原有特质,体现对历史的尊重,使得地方社区在获得新的城市生活方式的同时找到新的地域认同。

3 我国城市建设中低碳经济与文化沿袭的现状与问

3.1 我国城市建设中建筑材料的运用缺乏严格的指标控制系统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开展了相当规模的建筑节能工作,主要采取先易后难、先城市后农村、先新建后改建、先住宅后公建、从北向南逐步推进的策略。但是建筑节能开发建设成本高;建筑设计要比一般普通建筑复杂;建筑节能的建筑材料、工艺技术还没有形成体系等因素都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节能建筑的健康发展。

积极推广和使用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材料的浪费。减少城市建设中建筑节能材料使用中的浪费,除了从主观上树立节约观念外,材料自身因素和各种外部因素都与之有着紧密的联系。将材料与施工、造价结合起来,加强材料管凰强化用量控制,从材料的采购、保管、使用、回收等各环节入手,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行之有效的规范标准,对建筑材料的应用进行严格的指标控制。

3.2 我国传统文化的沿袭盲目采用复杂古典结构,欠缺内涵把握

当前,众多建筑在设计风格中融人了各自所吸纳的文化、个性等元素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比如新古典主义建筑外观设计,将古典文化厚重和浓郁的特点体现在建筑设计上;而欧美原创主义文化风格则是将一些欧美文化特点渗透到建筑元素中,

我国目前的大多数建筑外观设计只是照搬形式、追求形似,盲目模仿采用复杂的古典建筑结构,忽略了建筑外观设计的内涵。建筑如果缺少了文化的传承。就会缺乏生命力。海派的石库门建筑,新天地改造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它在激活当代时尚文化的同时,打捞起人们对传统生活空间的记忆。

3.3 低碳经济中的节能构造与文化延续间无法和谐统一

当今世界现代化经济建设迅猛发展的同时,经济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是注重民族文化传统的保护,他们往往以历史文化的久远作为衡量历史珍贵性的重要标志。

我们说建筑构造与细部要素的产生通常都是缘于实用功能,但有时也可以由象征性的需要演化而来。就建筑节能而言,建筑自身和体型、维护结构、内部能源系统、内部各种程序的运行、使用的管理方式、自控运行方式等等诸多因素,这些应该都是一个非常整体有机的咬合,只有把这些做好,才算是一个好的节能设计。盲目的关注节能材料的使用或盲目的以文化延续为目的而忽略节能设计都是不可取的。

4 对中国现代建筑低碳经济发展中文化延续的建议

4.1 尊重自然、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设计以“自然”为本,道法自然,在逻辑体系上涵盖了“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低碳经济所提倡的发展模式必然的包括了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等的重要内涵,从而要求节能建筑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4.2 凸显艺术性和历史文化内涵

在节能技术发展中适当地讲求节能建筑的艺术性,使节能建筑不仅给我们带来安全、高效、节能、环保、健康的生活环境,而且还带来美的享受。对于优秀的节能建筑来说,其节能技术本身就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好的建筑所体现的因素都应在周围环境、历史、文化上有所反映。

4.3 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提倡建筑形态与低碳经济和谐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范文8

[关键词]经济危机;文化产业;经济拉动

自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风波”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中国也未能幸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中国gdp季度增幅依次为10.6%、10.4%、9.9%、9%,到2009年第一季度,gdp增幅剧减至6.1%,二季度稍好,也仅7.1%,形势不容乐观.

2009年初的“两会”期间不断有代表呼吁:将“文化产业”作为“金融危机时期新的经济增长点”[1]。此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赞美之词一直络绎不绝,诸如“文化产业是全球范围内兴起的新兴产业,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p1)、“文化产业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示了自己作为‘朝阳产业’的无穷魅力,并迅速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3](p3)、“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和支柱产业”[4](p1),诸如此类的话语在其他论述中亦屡见不鲜。文化产业真的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甚至成为一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吗?对此,本文持有异议,并拟从外国与中国、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指出前述命题中存在的值得商榷之处.

一、突如其来的“文化产业”

1947年,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在其专著《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将商业化和标准化了的大众文化称为“文化产业”,并批评了“文化产业”的平庸、强迫性与单一性。此后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尽管得出了与法兰克福学派不同的结论,但采用了同样的“理论-意识形态”研究范式.

1994年,澳大利亚发表了一个政府工作报告《创意国度》,强调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至此,“文化产业”开始纳入政府施政纲领。《创意国度》的发表,标志着人们对“文化产业”的态度由原来的理论性思辨转向了现实生活中的倡导与扶持。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澳洲的经济与文化实力并不占优势,因此其政策主张并没有引起世人太多的关注,直到1997年情况才为之一变.

1997年7月,工党赢得了英国大选,为了应对当时的经济衰退,工党政府进行了机构重组,成立了“文体传媒部”,力图将“文化产业”①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并组建了一个“创意产业专家组”,进行创意产业界定、创意产业纲要拟订、创意产业成果计量等工作。1998年和2001年,“文体传媒部”分别公布了当年的《文化产业行动纲领》,把“文化产业”看作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认为应纳入国家的政治议程。在英国的鼓噪下,其他国家也纷纷跟进,宣布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一时间,“文化产业”声名大振.

但是英国政府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搞清什么是文化产业,以至于它的后继者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境。2000年,奥地利新任命了一位负责艺术管理的国务卿,他宣称:在未来的文化和经济政策中,文化产业是最有前途的行业。在当时的奥地利,没人真正知道他在谈论什么,甚至,连这位国务卿本人也不知道“文化产业”到底是什么。虽然“文化产业”已被纳入了奥地利文化政策争论的核心,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已经搞清楚“文化产业”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增长、艺术进步或文化发展.

在笔者看来,所谓的“文化产业”不过是从现有的各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下属的各行业中抽取一部分,组成一个“新”的产业形态,使之成为继一、二、三产业之后的“第四产业”。“文化产业”仍然属于传统的三大产业的范畴,只不过在重新排列组合后具有了新的性质与功能。由于各国/地区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各国/地区所抽取的“文化产业”的范围也互不相同(表1)[5](p53).

表1 各国/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范畴比较分析表由于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界定上难以达成共识,那么我们有理由质疑:既然各国/地区的“文化产业”外延各不相同,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就难免缺乏可比性,那么所谓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支柱产业”的说法就值得慎思明辨了.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尽管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范围上存在分歧,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处于各方外延的重叠之处。大卫·所罗斯比分析了几种“文化产业”的分类模型,发现在确定“文化产业”的范围时,各方对以下部门没有疑义: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舞蹈、音乐、音像、电子游戏、视觉艺术、广告、摄影、手工艺、出版[6]。事实上,这些达成共识的部门占据了“文化产业”外延的大部分,从而使各国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又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

二、“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经验验证

世界各国中,英国在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方面一直处于前列,因此我们决定“管中窥豹”:以英国作为典型,通过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数据透视文化产业的经济作用.

在英国,政府和学术界高调宣扬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给人一种任何地方都能发展“文化产业”的幻觉,似乎“文化产业”成了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各个地区纷纷宣称要建立本地的“创意中心”或“文化产业区”,将“文化产业”当作一个应当大力扶持和培养的部门,全然不顾各地不同的工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历史传统。另一方面,“文体传媒部”提供的数据表明:在英国各大产业中,“文化产业”的经济重要性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大.

以2004年为例(图1),在产生的增加值总额①(gva)中,“其它服务业”的贡献超过了2/3,稳居第一主力的位置;其次是制造业,其gva占全部gva的比重超过10%;剩下的农业、采矿、建筑、旅游和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总额(gva)”占总体增加值的比例都不大,均低于10%,属于“第三梯队”的行列.

只有在“第三梯队”里面,“文化产业”才算得上贡献最大的行业,但从宏观来看,“文化产业”对整体经济增加值的贡献仍然有限。当然,我们不排除未来英国的“文化产业”将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图1 2004年英国各行业增加值占全部经济增加值的比重

资料来源:英国文体传媒部

另一方面,从1997~2006年的十年间,英国“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在全部经济增加值中的比例一直不高,始终在5%~7%之间徘徊(图2),虽然有增长的迹象但速度缓慢。依此趋势,要使“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成长的重要因子,还需待以时日.

资料来源:2009年1月英国“文体传媒部”的《创意产业经济统计公报》

不但英国的“文化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处于次要地位,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也大抵如此。图3来自于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刻画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五个重要成员国的“文化产业”对本国gdp的贡献,即使贡献率最高的英国也不过6%左右,其余四国大都在3%~4%之间。很显然,这样的态势难以证明“文化产业”对宏观经济成长的重要意义。考虑到各国“文化产业”统计口径的差别,我们再选取我国香港和台湾地方政府对主要国家“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表2及图4),作为审视“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的参照。如果说图3反映了英国人的视角,则表2出自香港人的视角,我们可以从表2得出与图3相似的结论:美国和台湾省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6%以上,其余国家都在3%~5%之间。这样,无论是欧洲的英国还是亚洲的香港,其统计数据都支持我们的假设:“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地区经济总量中的比例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但表2也同时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一般产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可观的增长潜力,这恐怕是世界各国看好“文化产业”的主要原因了,但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不等于现实,何况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规模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偏低.

图4所选取的样本中有将近一半来自亚洲,同时也包含欧、美、澳洲的国家,显得更有代表性。在图4中,美国和英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例最大,在5%~6%之间;澳大利亚、韩国、香港、台湾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3%~4%之间,只有新西兰最低,仅1.7%。图4同样表明:“文化产业”在各国/地区gdp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更不是“支柱产业”!表2 创意产业经济价值———所选国家/地区概览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范文9

关键词 创意经济 消费转型 技术革新 产业系统集成

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于2009年11月29日圆满落幕。文博会上,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重点发展的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行业以大量的创新成果。突出展现了强劲而蓬勃的发展势头,反映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进入加快发展期的新面貌、新商机、新趋势,彰显出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文化创意产业是全球化背景下,以消费时代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技术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特征的跨国、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重组或创建的新型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全球化过程中制造业充分发展、服务业不断壮大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结果,是继技术、管理和资本后又一新的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要素,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个产生经济奇迹的机会”。

本文拟运用系统理论与方法,综合产业经济学、新闻传播学、传媒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剖析创意经济的演化历程,探讨和揭示如何运用科学、合理和有效的举措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

一、创意经济的演化动力

从创意经济的演化历程看,推进创意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需求增长、消费转型与技术革新。

1 需求增长

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是推动创意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必然伴随着文化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通过催生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不断推动着创意经济向更高阶段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目前已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旺盛,需求总量日益增大,需求质量不断提高,消费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征更加明显,热切呼唤更多高品位、高质量的优秀文化产品,期盼更加优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文化服务。

2008年,中国人均GDP为3266,8美元,突破3000美元大关。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加快,居民消费结构也将明显变化,其中物质消费比重逐渐减少,精神文化消费比重逐渐增加。2007年,全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为6325.34亿元,人均文化消费478.72元,占收入比重5.65%,占总消费比重7.64%。据估算,2008年全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突破7000亿元。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文化消费并没有因为经济下滑而萎缩,反而因为文化产品消费“不消耗物质形态”的特有优势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人们快速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创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强大的动力,同时也对文化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无论是文化产品的内容还是形式,都要求以新的内涵来提升、新的形式来表现、新的手段来传播。

2,消费转型

长久以来,农耕经济和农耕文明潜移默化下的中国文化消费中,消费者呈现出顺从、保守和趋同的特点。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理念逐步发生变化,消费的自主选择意识增强,消费行为日趋个性化。美国学者戴维·刘易斯和达瑞恩,布里格在著作《新消费者理念》中指出,“旧消费者更可能成为追随者而非领导者,他们会较晚地接受一种新产品或服务,因为他们觉得追随市场主流购买比独自做出购买决定更令人轻松和放心。”而新消费者则更倾向主动尝试新产品和服务,他们会试着去发现。

文化消费向个性化趋势转型促进了创意经济的涌现。文化创意产业的产生和推广,则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发展特征和人们的个性化消费需求。

首先,表现在消费品——节目内容的个性化。人们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偏好对节目内容进行自主选择、自由地发表意见且与传者进行信息交流,必然要求相关文化业态具有庞大的节目内容库,这一功能目前在手机电视、IPTV、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兴媒体中均已实现。

其次,表现在消费时机——时空的个性化。不仅能够自主选择节目内容,还能自由选择消费的时间地点,是人们对文化消费提出的新要求。从目前涌现的业态看,手机电视将电视移动化,网络电视将电视双向化、智能化,移动电视也在无限地填塞人们消费中的时间与空间缝隙。

再次,表现在消费手段——媒介形式的个性化。人们能够根据自身对媒体的熟悉程度和偏好选择媒介形式,无疑将大大增加人们对文化消费的兴趣。创意产业通常所具备的多媒体融合功能,即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于一体,则在很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

3 技术革新

技术革新是推动创意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历史上,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摄影照相技术的出现、广播与电视的普及,都曾给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带来深刻变化。而现代传播科技如通讯卫星、激光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的采用,更使文化产业获得空前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人2l世纪以来,数字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加快融合,新型创意业态不断涌现。

回顾近现代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能够清晰地看出技术革新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通过梳理出版业、音像业、电视业、电影业、网络文化产业等发展过程中相关产品产生的时间脉络,结合熊彼特等人的技术长波论,尤芬、胡惠林(2007)指出文化产业产品发明、创新涌现的几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类文化产业逐渐发端;第二个和第三个高峰是20世纪50年代及70~80年代,文化产业各行业出现关键性的技术、产品突破与创新。他们认为:“文化产业发展长波周期受经济长波推动形成,从根本上来说,受科学技术的推动形成。也就是说,科技不仅推动经济波动起伏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文化产业的波动起伏发展。”

创意经济业态的培育和创新,主要依托技术革新,特别是先进适用性技术的普及。当前数字化技术创造了很多切合时代特征的新型创意业态,主要显现为一系列颇具竞争力的网络文化产品。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宽带网民规模达到2.7亿人,占网民总体的90.6%;手机上网网民规模达到11760万人,较上年增长133%。调查显示,2008年中国的网络新闻得到快速发展,网络新闻的使用率较上年提升近5个百分点,网络新闻用户达到23400万人。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舆论宣传阵地。

科学技术运用到文化生产的过程,是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过程。技术革新不仅改变文化产业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而且带来文化产品形式的不断更新和丰富。毋庸置疑,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新型创意业态还将不断涌现。

二、创意经济的演化路径

“系统深化”与“系统广化”是系统经济学中“系统化”概念的延伸与推广,分别反映经济系统内部各经济元之间关系及其关系转化的两个不同方面。所谓系统化,是指趋向形成经济系统的过程。具体地,系统深化指的是经济系统内部各经济元之间关系不断加强的过程;而系统广化则是指系统和外界环境之间联系范围不断拓宽的过程。创意经济的演化历程在演化路径上,遵循系统深化与系统广化的内在规律。

1 系统深化:产业链、价值链延伸

系统深化反映了经济系统内部各经济元之间关系不断加强的过程。系统深化的自然结果就是专业化经营,专业化经营是经济系统内部各经济元之间关系不断强化而形成的。创意产业系统在形成过程中相伴而生的产业链、价值链延伸现象,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关系的变动情况看,反映了系统深化的过程。

首先,创意产业系统在形成过程中产业链、价值链上节点的数量不断增加,反映了创意产业系统不断细化,经济主体不断丰富的过程。以广播电视业为例。分工结构和模块化结构促使广播电视产业价值链不断分化出制作、播出、广告、衍生服务等多个节点和环节,并且随着分工结构和模块化结构的发展,这些节点和环节产生进一步的派生和细化,从而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连续、复合价值链条。在这一价值链条上,新节点或新环节的产生往往意味着新行业(子系统)的产生或生产迂回程度的加强,也即“新的中间产品的出现,初始投入与最终产出之间的链条拉长”。产业链或价值链的延伸或拉长必然导致经济系统内部构成元素的复杂化,从而增进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内在关联。由此来看,创意产业系统形成过程中产业链、价值链上节点的丰富和细化过程,也就对应了系统深化的过程。

其次,创意产业系统在形成过程中产业链、价值链上各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断加耦,反映了创意产业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经济关系不断加强的过程。一般而言,经济元之间相互关系的加耦和解耦是系统深化的两个相反方向。简单地说,加耦表示元素之间关系的增强;解耦表示元素之间关系的减弱。对创意产业系统而言,形成的过程必然导致经济主体即参与系统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加强,这也正是系统深化的题中之义。

2 系统广化: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扩张

与系统深化相对应,系统广化是指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联系范围不断拓宽的过程。从本质上说,系统广化促进了经济系统潜在关系的显化以及与经济系统具有联系的外部环境范围的不断扩大,从而能够进一步导致经济系统规模的扩大。在系统广化过程中。相关的经济元通过借用或整合外部资源,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资源位水平。在创意经济发展过程中,跨业型业态也即创意产业系统内部不同子系统或创意部门与其他部门开展合作竞争形成的新型业态,或称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扩张,反映了创意产业系统内部资源以及系统内部与外部资源的整合过程,也即系统广化过程。在该过程中,创意产业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联系范围不断拓宽,内部子系统或创意产业系统与其他行业系统的潜在经济关系不断显化,创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参与其中的各经济主体通过价值链接、资源互补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双赢或多赢的目标。

三、创意经济的演化趋势

创意经济具有不同于工业经济特征的运行规则,由此衍生出企业间的新型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产业系统集成性质。产业系统集成是信息时代产业结构的新本质,是继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产业集群后出现的新型产业组织形态。

1 创意经济的运行特征蕴含产业系统集成的特质

以系统观为视角,创意产业系统所具有的开放性、非线性、非平衡和涨落等自组织特征,将自然地导致“系统经济性”,即经济组织以经济系统的方式从事经济活动。由系统经济性所带来的经济效应称为“系统经济效应”。系统经济效应更加符合系统经济学的三大基本公理要求,即广义代价趋于最小可能值(世界最经济原理)、社会福利水平趋于最大可能值(社会福利原理)以及持续发展水平不减(持续发展原理)。从效益的角度讲,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以非信息运行平台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时代,单一经济主体或者通过大批量的专业化生产获得“规模经济性”效果。或者通过拓展产品经营范围实行多角化经营获得“范围经济性”的效果。而在信息网络化社会中,分属于不同经营领域的复数市场主体通过信息网络异业联手、协同合作,开发新产品,可以更迅速地满足不断变动的多方面消费需求,获得更大的经济效果。日本学者宫泽健一最先从企业组织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把这种“复数主体通过网络联结产生的经济性”称为“联结经济性”,或称为“复合效应”。

不难看出,联结经济性是系统经济性的特例,是系统经济性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产业系统集成的实质就是在技术集成和业务集成基础上,由更多的信息、知识、技术、人才、资本等资源进行跨时空整合,从而产生巨大的系统经济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的过程。

2 产业系统集成概述

“集成”一般可理解为聚集,还可理解为融合、综合、一体化,在更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个创造性的整合过程,其核心思想是系统化。严格来说,“集成”指在一定的集成环境和条件下,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成单元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集成后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并不是集成单元之间的简单叠加或堆积,而是按一定的集成方式和模式进行的构造和组合,其目的在于更大程度地提高集成体的整体功能,适应环境的要求,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系统经济效应和集成体的目标。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范文10

过去的30年是中国旅游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30年,国家“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山东省“关于提升旅游业综合竞争力加快建成旅游强省的意见”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曲阜市也提出了“旅游兴市”的发展战略,后又更明晰的表述为建设“生态式旅游胜地、世界性儒学研究中心、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确立了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支柱产业的地位。纵观曲阜旅游总收入和GDP的时序变化,可以看出二者持续增加的共同趋势。就世界遗产地曲阜市的现状而言,作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圣地,知名度享誉世界。一方面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孔庙、孔林、孔府1994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拥有各类文物古迹300多处,其中有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历代古建筑1300多间,古墓葬10万座,古树2万株,古代碑刻5000余块,各类馆藏文物达10万多件;另一方面曲阜作为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行政级别较低,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较弱,在山东省32个县级市中排名27位,虽然曲阜的经济增长较快,每年的增幅都在12%以上,但仍低于山东全省年均14%以上的增长速度,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支撑力较弱。在这样一个弱经济支撑的国际知名世界遗产地,旅游业和城市经济之间是否存在互动关系?旅游业在这种互动关系中是否居于主导地位?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研究进展

国外对旅游与经济关系的研究主要围绕旅游乘数理论(Archer,Fletcher);旅游主导型经济增长假说理论,由Balaguer(2002)和Dritsakis(2004)分别通过对西班牙和希腊的实证分析得以证明,但Oh通过对韩国的研究得到了与假设不一致的结论;出口驱动型经济增长假说理论(Ghali和Tosun分别验证了入境旅游对菲律宾和土耳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由于区域差异的存在,一直以来旅游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还是个备受争议的焦点论题,到底是相互促进,还是相互制约,是双向作用还是单向作用,国际上一直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我国关于旅游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2010年起受到更多学者的重视,文章数量有所增加,研究方法日益多样。纵观二十几年的研究历程,旅游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有如下特征:在研究内容方面,二者的互动关系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包括从供给角度对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王兆峰等,2009;查芳,2011;钟高峥等,2012)和从需求角度对旅游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张丽峰等,2009;孙虹乔等,2011);从旅游市场类型角度对入境旅游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庞丽,2006;武春友,2010;黄伟力,2010;张晨,2009;蒋满元,2008;张丽峰,2008)、出境旅游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雷平,2008)和国内旅游市场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屠文雯,2008;赵磊,2011)。此外,还有单向分析旅游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的文章,通过测度旅游贡献率水平来衡量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大小(周四军,2006)。在研究方法方面,不同于我国其他旅游问题的研究最初多集中于定性分析,我国的旅游与经济关系研究从一开始就大量使用定量分析方法,其中VAR模型及相关的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分析虽然2006年以后才逐渐被采用,但应用最为普遍(杨勇,2006;和红,2006;赵东喜,2007;黄伟力,2010;瞿华,2011;罗文斌,2012;张娜,2012;杨建明,2013)。其次是空间计量模型主要用来分析不同区域旅游与经济关系的差异问题(王良健,2010;向延平,2012),而早期的文章多采用相关分析和灰色理论来说明旅游与经济的关系问题(陶金龙等,2004),此外还有查芳(2011)利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从研究范围看,旅游业发展与当地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可分为国际层面(雷平等,2008)、国家层面(和红,2006;罗文斌,2012)、省级层面(刘长生等,2008;屠文雯,2008;张娜等,2013)、市级层面(陶金龙等,2004;刘桂玉,2008)四类,其中还包括对市辖区的比较分析,如麻学锋等(2012)研究了张家界两区两县及其与全区之间的旅游业与国民经济高增长之间的区域响应性和时间同步性。综上所述,学者们对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就全国范围而言,得到了旅游业与经济发展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而就旅游业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定量分析则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不同城市由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原因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需要对不同案例城市的进一步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第一,已有的研究缺少从世界遗产地角度对旅游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曲阜是我国45处世界遗产地之一,选择其作为案例城市对拥有优势旅游资源的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第二,现有研究案例选择的最小范围是地级市,缺乏对整体经济实力较弱的县级市这一级别城市的案例研究,曲阜作为这一行政级别的城市在产业结构、经济实力、城市建设等方面有自身的特征。第三,本文旨在回答拥有优势旅游资源和劣势经济环境的世界遗产地的旅游业与当地经济发展存在怎样的关系,是否有异于其他地方的特征等问题,为世界遗产地曲阜如何促进旅游业和经济的共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此现提出以下假设并进行论证:①旅游业和城市经济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②旅游业和城市经济发展互为因果关系;③旅游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大于城市经济发展对旅游业的贡献度。

三、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1、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旅游收入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而GDP是表征一个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和可比性,本文选取1991-2013年曲阜市旅游总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两组数据来样本来验证曲阜市旅游业与城市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原始数据来源主要是《曲阜市统计年鉴》(1991-2013),数据的预处理分为两步:首先通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旅游收入和GDP指标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对两指标数据取其对数,以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LnTOUR和LnGDP分别代表旅游总收入和GDP的对数,ΔLnTOUR和ΔLnGDP分别代表它们的一阶差分。

2、模型选定VAR

模型是基于数据的统计性质,把每一个外生变量作为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是一种非结构化的模型,主要用于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系统以及分析随机干扰项对系统的动态影响。利用VAR模型测度旅游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1)单位根检验。在分析旅游总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要对这两列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因为涉及两个非平稳时间序列变量之间的回归,可能会形成结果看上去非常好的伪回归(Granger&Newbold,1974),但是,如果在旅游总收入与经济增长两时间序列之间存在“一起漂移”或同步现象,则可能没有伪回归问题。判断时间序列的平稳性,Eviews提供了6种单位根检验方法,其中应用较多的是DF检验(Dickey-Fullertest)、ADF检验(AugmentedDickey-Fullertest,即增广的DF检验)和PP(Phillips-Perrontest)检验。本文将借助这三种单位根检验方法,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

(2)VAR模型估计。VAR模型由Sims于1980年提出并引入到经济学中,是用模型中的所有当期变量对所有变量的若干滞后变量进行回归,通常用于多变量时间序列系统的预测和描述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它是一种非结构化的多方程模型,作为自回归模型的延伸VAR模型的分析重点在于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变量的滞后结构。

(3)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主要是用来检验一个内生变量是否可以作为外生变量对待。它解决了变量x是否引起y的问题,即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被过去的x解释,加入x的滞后期是否使得解释程度提高。如果一个变量受到其他变量的滞后影响,则称它们之间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

(4)脉冲响应函数。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当某一变量受到冲击时,也就是说受到干扰产生波动时,不仅会影响该变量本身,也会经由VAR模型的动态(滞后)结构,将这种干扰传导至系统内其他的变量上,其中,冲击或干扰就被称为脉冲。通过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ResponseFunction)分析模型受到某种冲击时,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其他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轨迹,能够直观地刻画出变量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及效应。

(5)方差分解。方差分解的主要思想是将VAR模型中每个外生变量预测误差的方差按其成分分解为和各个内生变量相关联的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内生变量的冲击对用方差来度量的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评价不同内生变量冲击的相对重要性。

四、结论及建议

1、主要结论

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世界遗产地曲阜市旅游业和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短期内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曲阜城市经济也呈现增长态势,从相互贡献看,城市经济对旅游业发展的贡献较大,增长较快,得出以下结论:

(1)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曲阜市旅游业和城市经济发展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假设被拒绝。

(2)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滞后期旅游业和城市经济发展互为Granger原因,二者联系密切,假设?成立。

(3)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显示前四期经济增长对旅游业的影响不仅是正向的,而且促进作用快速增加,而旅游业对经济起到先下降再上升的负向阻碍作用,滞后4期以后旅游业和城市经济发展二者之间存在持续的推动作用,只不过城市经济发展对旅游业的作用较强,而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弱。从方差分解结果得出城市经济发展对旅游业的贡献作用显著,但相对间接,所以影响反映相对滞后。旅游业发展对经济的贡献作用相对直接,影响反应迅速但贡献度一直停留在较低水平。说明城市经济发展对旅游业的贡献度大于旅游业发展对经济的贡献度,假设?被拒绝。

2、政策建议

曲阜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前提,旅游业可以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持,而城市经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曲阜市旅游资源优势突出,但旅游产业化水平较低,旅游的门票经济特征明显,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有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旅游业与城市经济发展不协调,未能实现良性循环。针对旅游业和城市经济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提高曲阜市旅游业的产业化水平,完善旅游产业链,充分发挥曲阜市旅游业的关联效应、波及效应和乘数效应等。首先,“孔庙、孔林、孔府”是世界文化遗产,必须依赖强大的旅游解说系统才能让旅游者体验到儒家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同时加快寿丘大遗址、鲁故城大遗址、尼山大遗址等的规划开发。

第二,调整旅游接待业的行业结构,建设高星级接待设施满足高端客人的需要,引入知名饭店集团连锁经济档酒店品牌,打造“儒家文化”主题的私人客栈。再次,丰富旅游产品类型,增加旅游演艺娱乐活动,提升杏坛圣梦等的演出水平和影响力。最后,加快与旅游业相关的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的发展。

第三,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传统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围绕旅游产业大力发展相关产业集群,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经济支撑力。

第四,充分发挥文化品牌优势,发展文化产业。通过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曲阜新区文化产业园的建设,提高曲阜文化产业的规模和质量,以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范文11

为了推动地方特色经济文化的深入研究,为本地区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首先要搞清楚和正确解决以什么样的科学指导方针来指引地方特色经济文化品牌的培育和树立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打造地方特色经济文化品牌,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一、科学发展观是打造地方特色经济

文化品牌必须遵循的重要指导方针培育和树立地方特色经济文化品牌应遵循什么样的基本要求,应采用什么样的根本方法,是我们努力打造地方特色经济文化品牌必须明确回答和正确解决的重大课题。破解这一重大课题的金钥匙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一基本要求,就规定了我们在培育和树立地方特色经济文化品牌的过程中,要按照本地区建设的总体布局,全面考虑和处理地方特色经济文化品牌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把是否有利于促进本地区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协调,是否有利于本地区走文明发展道路,是否有利于实现本地区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作为打造地方特色经济文化品牌必须遵循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

科学发展观还告诉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毫无疑义,统筹兼顾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对培育和树立地方特色经济文化品牌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针意义。简言之,我们在打造地方特色经济文化品牌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本地区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如城乡发展关系,区域发展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本地发展与对外开放关系,本地与省和中央的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要突破狭隘意识,冲破只就经济文化品牌来谈经济文化品牌打造的狭窄眼光和狭隘思维,树立远大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地区内外、省内外、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培育和树立地方特色经济文化品牌的机遇,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营造良好的地方特色经济文化品牌建设环境;在打造地方特色经济文化品牌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善于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如经济文化品牌建设的总目标、基本原则、指导方针、工作重点、行动纲领、根本措施、政策法规、保障条件、环境营造,等等。综上所述,我们以完全有充分的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培育和树立地方特色经济文化品牌必须遵循的科学指导方针。

二、深入挖掘地方特色经济文化品牌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地方特色经济文化品牌同其他品牌一样具有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唯其如此,我们才会不遗余力地去培育和树立它。所谓品牌的物质价值或经济价值,就是指它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品牌的物质价值就在于可以为大众提供有关信息,促使大众认识其特点,从而满足大众的物质需求。品牌意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是相对其物质价值或经济价值而言的,是指品牌意义同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品牌意义的宣传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品牌意义表现的思想、情趣形式必须为社会主义文明服务,反映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优良传统,激发人们向上的精神,注重传播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营造良好的、文明的、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与风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浪潮的冲击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因此,强调品牌特别是经济文化品牌的人文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品牌的宣传不应对物欲过度刺激与纵容,不应以物欲刺激的成功作为唯一目的,而应以中华优秀文化观念为负载,来淳化人对物的需求意识。在人们自身所处的文化传统与氛围的尺度下,在自身的生活水平尺度下,理智地审慎地宣传健康的消费观、审美观、道德观,将人类的生活情感、美与审美的需求自然纳人文化品牌的含义之中,显现物质与精神的交合,使品牌意义源于功利,又不囿于功利,将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为社会创造丰富的精神财富。我们在培育和树立地方特色经济文化品牌的整个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并正确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

三、高度重视地方特色经济文化品牌的社会效应

站在大众的立场来看,由于他们所处的经济文化区域不同,所属文化类型相异或群体文化的差别,对经济文化品牌的认同程度、接受程度自然也各不相同。其原因在于群体的受众各自拥有咨询系统和参考框架不同,并导致与表现出对经济文化品牌的不同价值取向。大众的这种价值参考系统,是由所属群体的文化构筑起来的。它不仅体现群体内部通行的价值体系,其中,包括诸如情感、知识、思想、经验、意志、观念等内容,而且还包容着群体通常认可的规范系统,如道德规范、政治规范、行为规范等。显然,这种价值体系既是群体内部的价值认知系统,又是群体成员的价值取向系统。应该说,社会大众具有的这一系统,不论从主观意象还是客观后果上来看,都对经济文化品牌价值的创造产生很大的制约与影响。因为不同的价值参考系统有不同的价值态度和价值标准,从而也就使不同的受众对经济文化品牌的认识、判断、认同、选择呈现为较大的特殊性。同时经济文化品牌还应该考虑社会公众的期待视野,考虑到社会公众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和接受水平,该品牌肩负的社会责任,以及品牌意义的社会文化效应,激发人们的文化意象和向上精神。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大凡独特、实用的经济文化品牌都能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忠诚。经济文化品牌的社会认知度越高,认知范围越大,其经济效益越高,社会效益也越高,对于这一点,我们在打造地方特色经济文化品牌的过程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p#分页标题#e#

四、着力推进地方特色经济文化品牌创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不竭源泉。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它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内涵作出了新解释,对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做出了新定位,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主体做出了新阐述,对当代中国发展动力做出了新概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做出了新认识,对当代中国发展制度做出了新安排,对当代中国发展战略做出了新部署,对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做出了新设计,对当代中国发展机遇做出了新判断,对当代中国发展目标做出了新要求。一句话,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创新的科学理论。我们用这样一个创新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地方特色经济文化品牌的培育和树立,就必然会着力推进其全面创新。

第一,观念创新。要深刻认识当今时代,经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必须不断提高经济文化硬软实力。对于一个地区来讲,经济文化是地区的智慧、内核,更是地方的灵魂;经济文化是传承,是血脉,更是综合实力的驱动力和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精心打造地方特色经济文化品牌,已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观念创新引领其他创新,思路决定出路。我们在打造地方特色经济文化品牌的全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使地方特色经济文化品牌紧跟时代的步伐。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范文12

“经济哲学”是当前国内外哲学界和经济学界联合研究的热门课题,这些年,国内外理论界对该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有不少论文,也见有专著。但综观这些研究,大多没有进入经济哲学基本规律、基本观点和具体内容的实质性研究。或是带有浓厚的经验论色彩,研究内容缺乏理性的深度;或只是对经济运动问题的专题研究,缺乏整体感,不利于完整全面地反映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

笔者认为,经济哲学的研究应从体系结构出发,通过建立经济哲学的体系结构,并按这种体系结构去展开经济哲学全部的研究内容,达到对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的关系的全面理解。体系结构不是单纯为了好看,而是因为体系本身担负着整合经济哲学思想的任务,从体系出发去研究经济哲学能更完整地把握经济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这种研究方法不是单纯对经济现象做哲学思考,而是从哲学理论出发去系统研究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文化,经济与人的关系,并在研究中解释和把握各种经济现象。

国内学者目前在研究中所应用的哲学方法都比较传统、陈旧,缺乏时代性、先进性和创新性,表现在:所用的哲学方法基本上是传统哲学教科书上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这必然影响经济哲学研究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创新性。

笔者认为,面对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发展,应力求在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运用现代关系哲学方法对经济哲学进行研究,是一种较好的研究方法。现代关系哲学是关于事物关系(特别是系统关系)的哲学,它研究事物关系的最一般的形式、结构、状态、演变规律,及其关系间量的规定性。我们已经进入关系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一切事物都必须从系统关系中才能得到完整的理解,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关系经济,因此,关于市场经济的哲学自然应该用关系哲学的方法去加以研究,这样才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和创新性,才能达到对现代经济关系完整准确的理解。

运用关系哲学的方法对经济哲学进行研究,从哲学的高度,文化的广度,对马克思之后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规律和新特点进行价值论、本体论、本质论、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探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我国经济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说,马克思之后,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情报机构”、“咨询机构”、“智囊机构”“专利机构”大量出现,信息产品、知识产品大量充斥市场,“物质生产”已不再是社会生产唯一的生产部门,代之而起的是“物质生产”和“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的同时并存。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物质生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所以,他建立起来的经济理论主要以物质生产和它的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马克思以后的100多年里,世界发生了第四次产业革命,进入了物质生产、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并立的时代。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与物质生产在许多方面是不同的,因此,从物质经济向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人才经济的转型不仅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经济观,并对传统经济理论的许多规律和原则提出了挑战。

例如,社会再生产理论,在物质经济的时代,马克思把整个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第二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今天,从大经济观的角度去划分社会生产部门,就应该把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三大生产部类,第一部类是人才生产部类,第二部类是信息生产和知识生产部类,第三部类是物质生产部类。

再如,帝国主义基本特征理论,在物质经济的时代,列宁只讲了5个,今天,就该有第6个——信息垄断,第7个——知识垄断,第8个——人才垄断了。除此之外,劳动价值论、社会平均利润下降趋势理论等也面临着与上述相似的挑战,这些挑战迫切需要经济学加以全面的回答,这是从微观上说的。

从宏观上说,以往的经济发展中,由于过分强调物质经济的高速增长,即所谓“高投入、高增长”,“高生产、高消费”,造成资源的短缺,能源的危机,环境的污染,生态的失调,反过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文明和人类的繁衍,人类经济活动的目的和手段、途径发生了尖锐的对立,也要求经济学提出新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去解决人类经济活动中目的与手段、途径的对立。

今天,由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人才经济等新的经济形式的出现,使人们的经济观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更加宽泛的经济概念,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把整个文化都理解为经济,例如,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制度等文化学、社会学的概念,今天似乎都变成了经济学的概念。与此同时,经济也在文化化,“经济中文化的、知识的、信息的、科技的乃至心理的因素将越来越具有重要的、主导的甚至某种决定性的作用,而文化作为日益强大的产业结构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的甚至是支柱性的产业”。[1]总之,今天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这样地密切,以致于完全可以说,经济的危机实际上是文化危机的具体表现,而经济的创新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的创新。

面对当今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种种矛盾、问题和疑问,面对现代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经济学落伍了,尽管当代西方兴起了形形的经济理论,但是,西方经济理论过分注重经济生活现象层面的数量分析,强调经济研究的数学模型化和实证分析,而没有从文化的广度和哲学的高度去总结这个经济时代的经济价值、经济本质、经济规律、经济方法,这样,人类经济活动就不可能在全面、系统、正确的经济哲学理论和经济观的指导下来进行,于是,就必然要出现经济越是发展,经济领域的异化现象就越是严重,社会生活的矛盾和危机越是尖锐,人类的文明越是走向陷阱。

从现实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没有前人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可借鉴,一开始完全靠摸索和试验。后来,西方经济理论、经济方法被大量引用到我国经济建设之中,但并没能完全解决经济改革遇到的现实问题,因为西方的经济理论是产生于西方经济发展的现实的,而中国的经济毕竟有其特殊性,中国复杂的社会问题是西方经济理论所不理解的。因此,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性上说,建立一门从文化的广度和哲学的高度去思考重大经济问题的学说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说,经济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经济学的这些发展,一方面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却又引发了许多关系到地球和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于是,经济学不得不要反身自问:到底经济是什么,经济进步的最终标准是什么,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怎么样,以及21世纪的经济学应该研究些什么等等,这就必然要导致一门新的学科——“经济学学”的产生。当今理论界兴起的“经济哲学”其实就是“经济学学”的代名词。

从学科性质看,经济哲学与其说是经济学与哲学的联盟,不如说经济学本身就是哲学的经济学,哲学本身就是经济学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就把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看作是经济关系,它主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主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成为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人类几千年文明史表明了,人类是通过经济活动而走向社会的,而社会经济运动反过来又促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缩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哲学本身就是经济学的哲学。

同样,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存在纯粹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因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而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人的行为与人的心理过程密切相联系,是受人的思想意识控制和支配的。于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就不能不研究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人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及其消费习惯,而这些都是哲学研究的内容。更主要的是,哲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括,研究的是自然、社会、人、思维发生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它必然要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况且经济学的研究也无法脱离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所以,我们说经济学本身又是哲学的经济学。

经济哲学是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因此,笔者认为,其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首先,经济哲学必须回答经济活动的最终价值是什么。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提出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一致的思想。自然主义把自然界看作是世界的唯一真正本体和基础,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本主义强调人是世界的真正主人,人本身具有最高的价值,同时人还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一切创造物的主体本质和基础。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这种表述实际上就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观。

按照这种理想的价值观,共产主义经济也应该是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统一。在这里,自然主义是指对财富的索取,这不仅包括对自然界财富的索取,而且包括在经济行为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人本主义则是指经济行为的合乎人性,在对自然的索取中要考虑到自然与人的关系,考虑到子孙后代,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社会经济行为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要防止经济统治一切,经济压迫人、控制人,对人的生理、心理造成伤害等等。因此,这种合乎人性实际上又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经济学家马歇尔在表述经济学的时候也指出:经济学不仅是一门关于财富的学问,更是一门关于人的学说。按照这种理解,经济哲学必须从经济活动出发,站在哲学的高度,文化的广度,首先研究经济的价值,经济对人类的意义。这样,经济哲学体系中必须有经济价值论,它是经济哲学的核心和灵魂,规定着经济哲学的全部内容。在研究经济价值中,经济哲学不仅要研究人类未来理想的经济价值思想,而且要研究过去和现在经济价值的异化和复归。

其次,经济必须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经济活动应该以什么为本,这不仅是个经济学问题,而且是个哲学问题。经济行为的主体是人,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也是人,但是,在经济发展史上,人并没有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仿佛财和物才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和真正动力,人反而从属于物,这似乎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决定的。但是,生产力要发展到什么时候才能使经济从以物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又从以人为本转化为以能力人(人的智能)为本呢?这是经济哲学必须研究的,我们称之为经济本体论。21世纪的经济发展应该以什么为本,这是每个国家,乃至全人类必须认真加以回答的。

第三,大经济观下经济的发展规律是什么,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制度等的关系是什么?这是新世纪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把现代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到经济规律的研究之中,是经济哲学的主要任务,因此,经济哲学体系中必须有经济规律论。

第四,如何认识大经济观下经济发展的规律,其认识的过程和环节怎样,它与哲学认识论和其他学科的认识过程、认识规律有什么不同,经济理论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是什么等等,是经济哲学必须研究的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当今世界,各种经济理论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这些经济理论的来源,认识过程和检验标准、检验方法都各不相同,到底有没有带普遍性的经济认识规律呢?经济哲学必须作出明确的回答。因此,经济哲学体系中必须有经济认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