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事业管理

文化事业管理

时间:2023-06-05 09:55:51

文化事业管理

文化事业管理范文1

关键词:文化事业管理 现状与研究

该论文为伊犁师范学院教改课题阶段成果,课题编号NO:IG201155

文化事业管理专业是适应当代文化艺术发展的趋势应运而生的学校教育专业。它将艺术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培养具有较高理论修养、艺术鉴赏力,同时又具备对艺术文化和社会文化事业进行管理能力、能适应当代文化艺术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早在2000年,在《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指南》中已经对文化管理学科的研究范畴有了明确界定,我们不难看出当时对于文化管理学科的研究范畴的界定是有前瞻性的,经十多年的时间,文化产业成为了国家重点培植的对象,并且众多高校都开设了“文化事业管理”这一专业;这说明我们文化管理学在研究方面走在了时代的前列,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对过去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不断创新,真正为新疆的基层文化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新疆文管专业的发展现状

已据教育部统计,目前我国开办与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管理有关的学科专业的高校已达到300多所,已成为近年来高校新办专业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但处在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新疆,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如何?尤其是北疆广大农牧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前景怎样?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调查了对北疆地区30多个街道办的实地调查,发放问卷87份,这些材料的显示,在北疆地区,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严重缺失,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几点:

1、目前,我区的文化事业管理专业的开办处于起步阶段,据调查,新疆高校中仅新疆艺术学院于2002年开设文化事业管理系,目前设有文化管理和文化传媒两个教研室,现有公共事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本科专业。该专业主要从管理、经营角度整体研究文化事业以及文化产业的应用型的普通本科专业,而各基层社区所缺的文化事业管理人才,从源头上来说就没有大量现成的本、专科毕业生来补充这一岗位。

2、“专任不专职”的现象较多,各基层社区街道办、居委会大多设有文化干事这一专职,但由于该岗位人员多是由公务员考试这一方式参加任职,因此该专职人员的并不是本专职的人士所担任。

3、从调查的多种资料证明,社会基层单位,如广大农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些地方对该专业人才需求是很大的。

二、高等职业院校中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情况

从调查数据我们不难看出,社会对该专业的创办提供大力支持,对毕业生显现出迫切渴望态度。也对人才提出了一些实际要求,主要有两方面:

广义的来说要求毕业生能够从事文化艺术事业、社会文化事业,在社会实践中能实施群众文化事业、指导文化艺术管理的政策工作;指导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指导、协调当地重大社会文化活动;协调当地文化艺术比赛、展览和非营业性演出活动等。

其狭义的方面具体表现为,(从艺术专业课的设置上分析)基层单位对文艺的要求更为庞杂,更像是社会对文艺需求的一个缩影。

1、需要要一专多能的各族青年能从事这一专业。如:社区合唱指挥,乐器伴奏,兵团特色鲜明的社区还提出对组织演唱地方戏的要求。2、舞蹈上,很多社区有自发组织的舞蹈队,队员多为中老年人,在舞蹈的编排上动作难度不高,但一定要丰富多样,能够适应各种节目的需要,能代表社区参加的各种文艺演出。3、体育活动方面,每个社区街道办都有室,活动室,活动内容要求很多,重点集中表现在类的组织比赛、各种器械的健身操。4、要求具有节目主持,包括节目策划,演讲比赛等活动的能力。

综上所述,文化事业管理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自身的职业教育可沿用大多数内地高校运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有课堂教学、课堂研究讨论、学生研究小组、管理模拟、模拟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

三 、高职院校中该专业方向主干课程的设置

高职院校中其人才培养目标是造就具有一定文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广博文艺素养、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的人才队伍。主要为农牧地区以及城镇社区培养具有现代文化事业管理理论,良好的个人素质,能够胜任基层组织,如社区、街道办、各地县的文化馆、文化站等部门,从事文化事业管理、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传播等工作的实用性人才。

目前,新疆高职院校开设的主干课程是艺术类、管理类,此举措就要在就业市场上找到符合高职特点的细分市场,扬长避短地与本科院校的同类专业进行差异化竞争,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将来就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高职院校该专业的设置现状,简单分析(用SWOT模型得出环境状况),得出教改(专业方向)设置理由

文化事业管理专业SWOT分析

内部 优势(S) 劣势(W)

1、 实用性社会科学热门专业

2、 知识面宽、基础扎实

3、 专业方向多样化

4、 办学方式方法灵活

5、 公共意识性强

6、 教学方式多种多样 1、教材建设严重滞后

2、师资力量薄弱

3、管理实习随意性大

外部 机会(O) 威胁(T)

1、 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需要

2、 实现科学管理的需要 1、 政府职能转变迟延与滞后

2、 区内对专业认识的不足(主要招生与就业宣传)

五、建议

在今后的发展中,首先要继续将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资料库,长期跟踪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的反馈,并以此为基础调整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

其次要进一步探实践教学的新形式和新手段。实践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如何针对艺术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在现有的条件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加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所在。

总之,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兴起,未来必然需要大批的文化事业管理类的人才,只有准确把握市场发展的脉络,才能让高职院校的艺术管理专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2]黄国勋、席鸿建、曾冬梅.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学院出版社,2001

文化事业管理范文2

关键词:国有企业;“以人为本”;表现;实践

一、企业人事管理文化的构成

(一)物质文化方面

企业人事管理文化的物质构成方面主要包括企业人事管理工作中的设施、环境、企业形象的表现载体以及企业的员工形象等等。

(二)制度文化方面

企业人事管理制度是企业在长期的人事管理实践中生成和总结出来的一套规范员工行为,其中组织机构与岗位设置是企业人事管理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企业人事管理文化功能的发挥也起着重要作用。

(三)精神文化方面

企业人事管理文化的最主要表现是精神方面的,包括企业人事管理文化的思想、意识以及对人事管理文化方面的战略意向等等,是人们对企业人事管理思想的看法和评价,是企业长期以来的人事管理实践的评价,决定着企业人事管理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存在意义。

二、企业人事管理文化的作用

(一)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第一,对企业生产力方面,主要表现在企业的人事管理文化对企业高效体制运转的引导和规范;第二,企业的人事管理文化决定了企业人才方面的优势是否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的优势所在;第三,企业的人事管理文化可以为员工创造出最佳的工作环境,对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起着推动作用。

(二)对企业员工的作用

第一,人事管理文化影响员工的思维方式,具有不自觉的潜意识心理特征。企业人事管理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消除运功心理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分歧和差距。第二,人事管理文化影响员工的价值观。人事管理文化就是要使企业员工建立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并把工作作为自己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去认真对待,正确引导运功的思想状态。第三,人事管理文化影响员工工作态度和形象。人事管理文化通过思想教育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第四,人事管理文化通过制度安排对员工形成约束,企业员工在这种约束机制和环境下有序地工作,以机制和环境的作用引导企业员工确立企业价值观或企业精神。

三、企业人事管理文化的实践

(一)树立企业人事管理文化的意识

企业管理的决策管理层应该充分认识到企业人事管理文化的重要性,提高人事管理文化培养意识,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落实企业人事管理文化的建立和健全,认真对待企业人事管理中的各类问题,完善和健全企业人事管理文化推行措施。

(二)健全人才竞争的长效机制

企业在人才招聘环节,可以实施竞争上岗的模式,提高企业人才质量,使人才的选拔和使用能够与企业发展相吻合,符合企业发展各阶段的需要,明确企业岗位职责,以岗位管理为主,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合理调动人才,提高人才使用质量,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三)构建多元化的分配机制

对于企业不同类型的员工,要制定不同形式的薪酬分配机制。对于未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管理者、技术人员,如果坚持传统的薪酬制度,不能很好地调动其工作热情,甚至容易造成企业人员流失,因此,适当建立多元化的薪酬分配体系,对原有的企业薪酬和激励措施进行强化和修订,重点发挥薪酬和激励机制对关键岗位、关键人才的激励促进作用,调动关键岗位以及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完善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

在人才的引进方面,对于公司业务发展所急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在招聘制度或者条件方面,要勇于打破传统人才招聘制度,大胆引进各类高级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另外在国有企业内部,也可以通过竞争上岗的机制,在企业内部建立劳动力市场,优化企业内部人才资源配置。实现国有企业内部员工招聘、人事管理的制度转型。最后,在人事部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展开多样化的人事培训模式,通过对企业内部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企业人事管理文化方面你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促进员工业务能力的提升。

(五)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制度

首先,采用相对多元化的考核标准,对于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员工应该采用不同的考核办法。企业最高决策层统一拟定的人力资源管理考核办法,明确各部门、各单位、不同工种、不同管理层的人才考核制度,并将该制度在企业下属各个单位和部门落实和实践,以此来督促员工规范业务操作流程,落实企业文化建设,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企业文化弘扬、企业经济效益的双重效果。其次,还可以结合不同工作类型的员工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考核方式,适当引入集体考评体系,将员工的业务能力、管理手段进行量化考核,提高员工素质、加强管理水平,将员工的整体表现同意显现在考评体系之中,作为加薪和晋级的依据。另外,对于上述考评结果,在保证公平、公开的原则上,企业进行适当的保存和归档,充分发挥考评结果对员工的促进和引导作用,根据考评的整体结果,制定相关的课程培训计划,针对员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着力人事部门进行专项培训和讲解,从而为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加强企业文化的贯彻落实力度。

四、结论

在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国有企业要想顺利度过当前的发展难关,只有进行管理模式的优化,进行科学合理人事管理,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人事管理文化,才能保证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楠.建立健全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制度的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

[2]张跃东,江玉兰.国有企业战略人事管理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

文化事业管理范文3

(一)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不足

我国文化事业单位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与发达国家的文化事业水平相比差距较大。而且,一些文化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一直重资产轻管理,缺乏有效的规范机制和措施。由于我国文化事业单位的资产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或者无偿拨付,所以文化事业单位作为资产实际使用者,缺乏对资产有效管理和有效使用的认识。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

完善的管理体制是加强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由于我国长期处于经济转轨期,完善的管理体制尚未形成。目前,对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职能界定不清、权责划分不明等问题。首先,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对于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尚未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尽管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对国有资产的形成、配置、使用、处置在原则上有相关规范,但是缺少具体规定。其次,管理职责界定不清。作为国有资产的管理部门,各部门间出现职能及权责划分不明确的现象严重。具体表现为财政部门与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机关事务管理局的职责划分不清;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与机关事务管理局职责划分不清等。

(三)国有资产操作与运营不规范

操作与运营不规范是管理制度缺失造成的,具体表现为:在资产的前期配置环节,采用基数法,单位编制预算互相攀比;资产使用环节,资产使用效率低下且缺乏监督,例如使用者缺乏产权意识,对使用的设备不珍惜,从而造成设备损坏严重,大大降低了资产的可使用时间和效率;资产处置环节,处置程序和处置方式不合理,不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甚至低价处置资产,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二、加强我国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文化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

针对我国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实际情况,应当从三个方面提高认识。1.明确管理的目标。2.坚持管理原则。3.重视管理地位。通过三方面努力,提高对资产管理的认识。

(二)建立健全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关键是设置监管的主体。财政部门是事业单位的拨款单位,也是资产的出资人,掌握文化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情况,所以设置财政部门监管主体最为合适,同时应构建“国家—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文化事业单位”管理模式。

(三)规范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运营

文化事业管理范文4

[关键词]企事业单位;文档一体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文档一体化管理不再只是一种管理思路,更多的是在实践中实施的一种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保证了文件信息不会被遗失或损耗,简化了文档管理的工作程序,提高了文档管理的效率,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文件的生成方式和载体特点,实现了对文件处理的前控性。文档一体化管理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对文件进行筛选、立卷、整理、编目、检索,利用网络技术,有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信息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充分认识做好文档一体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文档一体化是企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重要基础工作,是企事业单位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夯实工作基础,推进各项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企事业单位的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做好文档一体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开展等级评定活动,全面加强文档一体化管理工作,为各项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工作基础和技术支撑。

二、文档一体化管理工作的现状

1.文书、档案工作的标准化程度较低。标准化是实施文档一体化的前提和关键。企事业的各部门由于职能分工不同,使得各自形成的文件、档案类别也不尽相同。缺少统一的标准、制度,在文书处理过程中,文件格式错乱,文件载体不耐久而造成文件的残缺不全,字体难以规范,制约了档案业务工作质量的提高;文件部门的成果不能被档案部门直接采用,要重新进行编目、著录、标引等项工作,重复劳动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2.软件应用规范化程度较低,不能实现资源共享。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的文档管理软件,功能的侧重点不同,而且国家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企事业在对软件功能不了解的情况下,随意购买软件。而软件厂家只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简单的指导。因此,管理人员对软件的功能应用单一,不能很好地发挥软件的作用。此外,应用软件之间没有共同的通用平台,不能实现资源共享,甚至所应用的软件只适用于文件管理,对图像、声像等特殊载体的科技资料管理缺乏实用的管理方法,影响了档案系统整体水平的提高,制约了文档一体化的进程,也使得企事业档案资源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价值。

3.文档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文档一体化管理是一项融文书学与档案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知识、多技术为一体的科学。而现行企事业所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尤其是档案、信息处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少之甚少,大部分文档管理人员办公室自动化水平偏低,只是简单地做文字处理,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但不能发挥作用,就更谈不上档案信息化了。

三、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的主要措施

1.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组织机构

传统的档案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档案管理费时费力,开发利用困难,无法优质、高效地提供保障服务。现行的文件和档案管理流程实行分块管理,割裂了文件运转的联系性和连续性,制约了文档一体化的实现,档案管理体制不改革,文档一体化就无法实现。首先要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在体制上解决文档同步管理问题。规范部门职责,同时要赋予档案部门一种新的职权,统一协调和指导从文件到档案的各环节的工作。确保档案管理职责渗透到各部门,使文件的形成处理、立卷归档与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在统一监督指导下有机衔接。

文化事业管理范文5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对策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当前我国事业单位领导者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内涵与重要性认识不足,将档案管理工作简单看作一个储存性质的工作,资金投入较少,管理方式与管理理念较为落后,相关设备不够齐全,档案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或过分依赖信息技术,无法正确处理人工管理与信息化管理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效率低下。(二)相关管理人员素质较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逐渐向着规范化、科学性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对相关管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我国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业务素质较差,缺乏档案意识,服务意识较低,责任感较差,管理方法与管理理念陈旧落后,无法满足当前档案管理的需要。(三)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程度较低。据了解,虽然我国当前已经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但是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健全,未对档案管理程序等进行具体明确的要求,某些归档材料不够准确,档案的考核与鉴定无法反映相关人员的真实情况,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程度较低。此外,电子档案的出现为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是我国当前现代化设施还较为落后,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应用水平较低。

二、提高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对档案规范化管理重要性的重视,加大投资力度。单位领导者应当注意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加强对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视,充分认识档案规范化管理在事业单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对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宣传力度,营造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宣传氛围,加强督导与检查,提高相关负责人员的档案意识与责任感,更新相关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定位与认识,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效率。相关单位应当注意加大投资力度,按照档案管理规范化的标准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档案柜、阅览室、陈列室、档案微机室以及电脑、打印机装订机等相关设备,添置灭火器、防潮箱、除湿机等相关设备,尽可能地改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工作条件,加强档案的开发与研究,真正解决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二)创新档案规范化管理方法,完善档案规范化管理体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注意创新档案规范化管理方法,建立科学完善的档案管理网络,严格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责、权,科学制定档案管理计划,做好档案分类工作,严格档案整理工作,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认真分析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相关单位应当注意完善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体制,从管理机制规范化、工作程序规范化和工作交接规范化三个方面入手,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统一档案工作标准,坚持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有计划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尽可能地保证档案的安全与完整。此外,相关管理人员在离岗和离职时应当注意最后按照企业的相应程序做好移交准备工作,明确相关责任。(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转变档案管理模式。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因此,相关企业应当注意加强培训工作,通过开展学习与培训工作来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增强相关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规范重要性的认识;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注意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改变自身的工作方式,提高自身的责任感,以满足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档案发展迅速,传统的纸质档案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与范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注意依据当前实际情况调整档案管理的工作重心与管理模式,树立服务意识,开发多种服务渠道和服务方式,尽可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促进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三、结语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还存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相关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以及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因此,相关单位应当注意加强对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大投资力度,创新档案规范化管理方法,完善档案规范化管理体制,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转变档案管理模式,提高我国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

作者:王秋菊 单位:黑龙江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

【参考文献】

[1]陈俏丽.机关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强化策略探讨[J].科技展望,2016(15).

文化事业管理范文6

关键词 群众文化 文化事业 管理创新

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已经势在必行,可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应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

群众文化是人们职业外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发展的社会性文化。群众性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发展是人们以自我意识认识和把握群众文化的主观实践。自我参与在群众文化中显现着以“自我”为主体的自愿、自由、自主的个体意识,也表现为“自我”的积极参与,以及自我意识欲和他人相互作用的集聚意向。群众文化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活动参与的全民性、活动地域的广阔性、活动内容的普及性,集中体现着他的社会性。

群众文化基本特征是通过人们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和自我发展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群众文化的过程及其过程所产生的作用与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群众的精神生活。自我娱乐本身就是人们的一种精神需求,也是群众文化的一种基本动力,它是导致人们能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力。也正是因为自我娱乐本身就是人们的一种精神需求。才能够出现人民群众广泛的自我参与。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群众文化活动以其广泛的参与性、大众性,在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的自主意识普遍增强,表现在文化上,最明显的就是自我参与、自我欣赏、自我发展意识的增强,而且人们的欣赏口味越来越趋于随意性,审美需求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

二、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应着眼于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群众文化起源于民族民间文艺。劳动者创造了文化,劳动产生了艺术。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艺是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它的形成和发展深深植根于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之中。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候,它的文艺形式从原始歌舞发展到实用艺术,文化艺术活动由自娱扩展到娱人。在奴隶社会,不仅乐舞、工艺美术及各种技艺不断发展,而且随着民间祭祀、庶民歌舞及民间诗歌的兴起,形成了与统治阶级宫廷文化相对立的传统民间文化,即群众文化。由此可见,民族民间文艺是群众文化的源头,是现代中国文化的根基。

民族民间文艺与群众文化水融、密不可分。群众文化吸收了民族、民间文化的精髓,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形式和精华。今天,许多群众文化活动的优势,都来自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浓郁的地方风味。为群众文化提供了健康的思想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实践证明,群众文化利用当地的民间文艺形式开展活动,最易为群众所接受,最能受到群众的欢迎。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亲自参与,才艺得到展示,心理得到满足,情绪得到释放,情趣得到提高,这是专业团体无法替代的,这也是民族民间文艺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最显著的特色和优势。

虽然群众文化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民间文学许多内容和形式,但二者并不能等同,群众文化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传播手段都比民族民间文艺宽泛得多。正因为如此,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就应该利用群众文化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形式,着眼于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不是完全照抄照搬。

三、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应落脚于对公民道德水准的提升

群众文化对公民道德建设所具有的积极作用,是由文化与道德的内在关系所决定的。群众文化反映道德实践,推动道德进步,道德又为群众文化灌注生气,获得价值的依据和内容,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稳步前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所以,当以群众文化活动反映精神文明、道德风尚时,就应不断地为之注入新鲜血液,不断地创新,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用饱含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内涵的先进文化,引导人民群众自娱和娱人、自育和育人;用时代的、新颖的、进步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活动形式,吸引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使广大人民群众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智得到启迪,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振奋,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文化事业发展是文化前进的基础,而群众文化活动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责任重大,任重道远。首先,要增加文化设施的投入,给群众文化活动创造环境,提供硬件设施;要保证社区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最重要的是以街道文化站为龙头,抓好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本街道辖区社区文化活动,把扶持社区文化活动室与创建社区文明大院结合起来。政府要将文化、科技等部门联合起来,下大力气,共同投入到社区文化阵地的建设中去,使其在社区经济建设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其次,培养群众文化专、兼职干部队伍。群众文化要想发展,必须有一支责任心强和专业技术高的专、兼职文化工作队伍。要把群文工作干部队伍的建设与群众文化的四基建设(基本文化阵地、基本文化队伍、基本文化活动、基本活动方式)结合起来,抓好群众文化的软件建设,使其在社区发挥更大的作用,不断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第三,要高度重视群众文学艺术的创作。文学艺术对公民道德建设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群众文化要始终以同志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作为群文事业发展的总任务和总目标;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继承文学艺术创作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上,一定要体现先进文化,反映社会风貌和群众的喜怒哀乐,贴近社会生活,紧跟时代步伐,创作出更多的既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魄,又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浓郁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以培训、展览、文艺演出及法律知识竞赛的形式,表现公民道德建设的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以先进的群众文化去鼓舞人、教育人、激励人。

总之,只有注意到了这三个问题,才能够做好群众文化的创新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文化事业管理范文7

康复医学的发展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被称为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之后的“第三医学”。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体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体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包括“医学康复”(利用医疗手段促进康复)、“教育康复”(通过特殊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康复)、“职业康复”(恢复就业,取得就业机会)、“社会康复”(在社会的层次上采取与社会生活有关的措施,促进残疾人能重返社会)。实现以上四个领域的康复也就是“全面康复”。

康复医学发展初期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针对战伤、车祸、意外事件,导致残疾和先天性缺陷,或后天障碍残疾者。隨着社会需求发展,康复医学发展近期服务对象,则扩展为久治不癒慢性病、生活方式病、中老年病、心理精神障碍患者的特殊群体。同样是因为社会需求的发展,康复医学发展远期服务对象,将扩展到城市社区、以及占社会人群总数70%的亚健康群体。亚健康状态评估、康复医疗与康复调理,将对疾病预防和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有重要指导意义。

康复医学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中国以来,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对康复及康复医学进行了艰苦的 探索,逐渐认识到其内涵和意义,并积极引进国外的康复医学体系,同时结合中国的国情和中医药特 色,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医学体系。

但是,中国目前康复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远远跟不上实际的需求,因为康复人才的短缺,导致许多患者难以达到预期康复效果。中国康复医学会的调查表明,我国从事康复服务的队伍只有5600多人,平均每10万人口仅“分摊”0.4名康复治疗师。在西方发达国家康复医师与康复治疗师的比例要求达到1:5到1:10。目前全国省级康复中心只有1477名工作人员,而整个社会需求是35万人,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70 。

太原市中医医院在成功搭上康复医学这趟“快车”的同时,主动承担起引领山西全省康复医学工作发展的重任。

太原市中医医院(太原市中医研究所)创建于1959年,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它是经中国医院协会审核批准为第三批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是太原市“绿色十佳”单位,也是省、市医保、城镇居民、新农合定点医院。同时,太原市中医医院还是首家中医“治未病”中心,作为山西省第一批中医药“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它还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为第四批“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

近年来,太原市中医医院在康复医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运用包括“中药熏蒸、磁疗、电疗、贴穴、传统针灸、拔罐、刮痧、神经阻滞术、 特定穴位埋线术、火针、梅花针、头皮针、推拿、中医正骨”等在内的一系列医学康复方法,增加了康复技术种类,拓展了康复护理应用,完善了给药途径,同时引进西医的康复理念及康复设备,进一步提升了中医医院康复医学水平,推动了该院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毛群安教授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兼党委书记

以先进理念指导康复实践

山西省医院协会康复管理专业委员会虽然是一个学术性的松散组织,但是对山西的康复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其成立的意义广泛而深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委员会要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首先,要把重点放在引入国内外先进的康复理念、技术、方法上。在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适合山西本地的做法,并集中予以推广。

其次,推动学术的交流、知识和技术的共享。我们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优势,但是作为学术团体来说就应该在优势资源互补、共享方面做文章,争取为推动本地区学术水平的提高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次,把康复的过程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这是推动康复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机制和手段。

最后,要呼吁普通大众认识康复对健康的重要性,对医疗效果的辅助和促进作用。尤其是要在医务人员中广泛推广康复的理念、技术、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

张雪亮教授

中国中医科学院培训中心主任、中国医史馆副馆长

提倡中西医有机结合

中医是康复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任何医学都有其局限性。所以,一定要探索出一条中西医结合的路子。此外,康复在一定程度上要跳出药物,跳出中医,跳出医学。

山西省医院协会康复管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可喜可贺,而委员会以后的工作任务也不轻。可以先广泛收集国内和国外、中医和西医等各方面有关于康复的医学信息,让信息开路。在学习、总结各方经验之后,根据山西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还要找出自己地区或自己医院的优势、特色。

张波 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用新思维推动新医学发展

康复医学被称为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之后的“第三医学”,它的蓬勃发展是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

康复管理委员会为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构建了和谐的学术交流氛围;在发展我省康复医学的路上要拓宽思维、解放思想、积极吸纳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在继承、弘扬、发展、应用的过程中,继续坚持科学化发展道路,采用多渠道、多层次、多学科的方法探索现代康复医学发展的理论体系,为我省康复医学的发展保驾护航!

郝宝清 太原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

康复医学前景广阔

山西省医院协会康复管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全省康复医学界的知名专家和管理精英们提供了一个分享信息、交流经验、强化合作、增进友谊的平台。希望大家今后一定要多向专家学习,多向同行学习。我相信,在未来几年里,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市康复医学和健康管理的发展前景会更加美好,真正起到引领全省康复医学和健康管理发展方向的作用。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的学科,也是一门社会所需要的学科。同时,康复医学也是一个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专业,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它一定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发展壮大起来,并更好地服务于老百姓。

焦国梅

山西省医院协会康复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太原市中医医院院长

山西医疗界任重道远

文化事业管理范文8

文书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的基础工作之一,它是每个事业单位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如今,信息化技术的出现给事业单位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通过信息化技术的管理可以使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简单和完整,因此受到了很多事业单位的青睐。但是目前事业单位的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仍然需要我们去研究探讨。

一、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的优势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信息技术的应用给传统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与传统的管理工作比较,信息技术的应用显然更具有很多优势。

1.完整性

信息化技术因为便捷智能,所以能够对文件和档案统一进行管理。另外,因为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记忆性,所有档案的修改都会存有记录,从而保证了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完整性。

2.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都是依靠人工完成的,这种人工管理方法花费的时间比较多,并且效率也比较低,显然不能够适应如今时代的变化。在如今的信息化背景下开展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不仅减少了人工数量,因为自动化的管理还减少了时间,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

3.方便交流和资源共享

只要档案整理好了,就可以随时拿来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下运用。传统的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因为管理有局限,所以当需要档案资料运用时查找十分的不方便,从而不能实现资源共享。新时期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因为系统对所有档案资料进行了整合,在查找相关档案时也十分方便,方便了交流和资源的共享。

二、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于信息化管理认识不足

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文书档案管理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所以十分的重要。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来管理文书档案,是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对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造成这个原因大多是因为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过于陈旧,还依赖于传统的人工管理,很多管理者没有正确分析传统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端。所以,依然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文书管理工作,这极大地拉低了文书管理工作的效率。由于管理者对信息化管理工作认识不足,所以对信息化管理工作不重视,阻碍了信息化管理档案工作的发展进程。

2.管理人员信息素养比较低

虽然目前事业单位的文书档案管理部门都配备了计算机等设备,但是因为管理人员信息素养比较低的原因,造成信息化管理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因为很多管理人员受到了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信息设备了解不足,导致在使用设备时存在许多的问题。特别是在将纸质档案资料转换为电子文档时,很多管理人员觉得比较困难,导致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不高。

3.数字化文书档案保密性低

在处理电子文书档案的过程中,因为电子文本资料的管理形式比较不固定,所以电子文书档案的保密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电子档案很容易遭受黑客的入侵,造成档案的损失或者更换,从而不能保证档案的安全、正确性。但是如果为了保证电子文书档案的安全性,不将档案共享出来,又会直接影响文书档案的利用率。

三、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加强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会和国家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一个社会性和服务性比较强的工作。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项,因此,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加强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是当前的重要问题。要想在信息化背景下加强文书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从这几点开始入手。

1.创新管理理念

事业单位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首先要创新管理理念。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是根据时代的变化而进行的,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针对信息化管理创新管理理念。首先,应该对文书档案管理进行正确的认识,此外,还应该深刻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给文书管理工作带来的变化,这样才能意识到信息化管理对文书管理的重要性。其次,事业单位应该加大对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资金投入,确保信息设备的充足,从而为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

因为事业单位的自身性质,导致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方面与企业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事业单位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只有制定了科学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才会规范地遵守制度,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问题也应该引起重视,减少安全风险。

3.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是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核心,其综合素养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信息化的到来,很多管理人员对如今的形势不能适应,导致无法胜任如今的工作。这时,事业单位应该注重对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的提高。事业单位可以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让管理人员接触最新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这样才能通过管理人员质素的提高,提升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管理人员实践操作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规范性。总而言之,培训的方法很多,但是事业单位一定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训,这样才能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文化事业管理范文9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依法治国”的方针,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近年来,我市在预算管理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和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制度,这对于缓解财政收支矛盾,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XX市教科文部门支出预算改革的进展情况

按照财政支出预算改革的总体思路,结合教科文部门的行业特点,XX市财政部门在教科文部门支出预算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主要措施是:

(一)积极实施部门预算,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各部门按照市财政局的统一规定和标准报表、编制反映部门所有收支情况的预算,个人部分按实际,公用部分按定额,专项经费经科学论证后进入财政项目库,编制滚动预算,由财政部门视财力按轻重缓急排序安排。

实践证明,实行部门预算,硬化了预算的约束力,强化了部门和单位和预算观念,提高了使用财政经费的责任心,促使部门提高管理水平,集中精力抓好本部门的主要工作,自下而上编报、汇总使产生的部门预算更符合基层实际。突出表现为以下特点:

首先,制定和完善了分部门、分行业的支出预算定额,科学和文体广播部门采用定员定额方法,高等院校和中专技校实行生均综合定额,按照各院校学科设置特点、发展规模和水平,实行七大类十四种定额标准。

二是加强项目科学论证,明确资金投入方向。市财政、市教委共同成立了由财政、教育等有关专家参与的“教育财政咨询委员会”,就XX市教育财政性资金投入的重点方向和具体项目提出指导性意见,为编制部门预算提供参考依据。结合专家和市教委高教处、科研处、基教处等业务处的意见,就2002年教育专项资金预算再次进行修订,加大对重点前沿学科的扶持力度,提高我市高校重点学科的知名度,加强学校基础办学条件建设,落实扩招政策。

三是进一步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使部门能够集中精力抓好本部门的大事。市科委将科学事业费与科技三项费用统筹使用,年初全部按领域安排到项目,并按照部门预算的改革思路,转变政府职能,由以往科技经费预算划块式管理转变为领域式管理,由过去的单纯抓科研项目,转变为抓项目的同时抓好平台的环境设施建设,理财思路更另清晰,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规范支出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加强专项经费论证工作。鉴于XX市财政局教科文处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比重较大的特点,选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锅炉改造等大额的修缮类资金,送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审定,由评审中心按照“科学、客观、公正、高效”的原则进行审核,待评审结果出来后下达预算,从而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节约资金10%左右。

二是为用好大额文物专项资金。与市文物局共同研究,制定了《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建筑抢险修缮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由市财政局与市审计局、市文物局的领导和职能部门共同成立专项资金管理小组,对文物抢险经费的管理形成了一个完事的工作程序。专项经费的审计工作由市审计局负责,对文物专项经费实事前、事中、事后的审计检查。同时,还建立了上报制度,使市政府能够及时了解文物抢修工程的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

三是加强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建立科技专项经费管理制度体系。2000年,市财政会同市科委制定了《XX市科技课题预算编制规定》,2001年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草拟了《XX市科技经费财务管理办法》,使科技经费从预算、执行、会计核算到监督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制可依。目前,我市已经出台了《XX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经费管理办法》、《XX市科普活动专项经费管理办法》、《XX市科技新星计划经费管理办法》和《XX市创新创业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专业性经费管理制度,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的科技预算经费管理制度。

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们在教科文部门支出预算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认真加以研究。

一是支出预算定额需要进一步细化。尽管学校实行了文史类、理工类、农林师范类、医类、综合类、艺术类、高职类七大类十四种定额标准,但即便对农林、师范这样的学校,内部也要算细帐,剥离非师、非农林专业,不搞大而同的拨款。

二是专项资金管理需进一步规范。首先是资金使用不规范,有些专项资金,特别是基金预算、项目预算比较相,且习惯于“先确定资金,后论证项目”,影响使用效益;再者是一些管理办法还是前几年制定的,有些条款已不适应部门预算的要求,如:目前教育费附加管理执行的政策是1990年修订的《国务院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

三是事业支出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益不高。人员经费所占比例过大,教育中的人员经费约占学校事业费总支出的57.5%,并且这种状况还在是上升趋势,特别是一些财力比较薄弱的区县人员开支已达80%左右,事业发展的经费了了无几。这种状况如不改变,财政再怎么增加投入也很难保证教科文事业的发展。

三、进一步深化教科文部门支出预算改革的几点设想

为了推进XX市教科文部门支出预算改革的发展,今后一段时期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教科部门支出预算定额,提高部门预算的科学性

这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技术要求程度高的工作,在制定过程中必须兼顾需要与可能,预算内外资金相结合,节俭高效,简便易行的原则。员之家版权所有

完善教育综合定额要与落实国家支持各类教育发展的有关政策一致。由于教育综合定额是从财政生均拨款逐渐演化而来的,本身存在着较明显的基数概念,而且一经确定多年不变,与各类教育今后的合理发展及中央各类教育发展的不同政策存在一定差异。依据国家各类教育发展定位,以高等教育综合定额为重点,进一步研究如何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调整各类教育综合定额,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二)强制度创新,规范支出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教科文部门预算中除保证正常经费外,还有一部分是用于事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的管理是教科文部预算管理的重中之重,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关键。

一是要做好专项资金论证工作,引入科学的决策机制进行科学的评估、评审、建立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机制和预算管理制度。科技经费要继续完善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立项审批制度,保证科技项目选择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并体现两个统一,即:专家管理与政府决策相结合,自由探索与国家目标相结合。教育经费要充分发挥教育咨询委员会作用,由教育咨询委员会议确立各类教育的发展方向及资金安排的比重意向,然后联合市教委高教处、科研处、基教处及财务处具体组织各类教育项目的专家论证工作,并逐步引入招标方式将项目落实到具体使用单位,市教委部门预算的科学编制做好基础工作。

二是对核实资金后下达预算的专项经费,签订专项经费合同书,以合同管理的模式,规范支出行为,牢固地树立起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观念。

选择高中优质资源扩招等专项资金实行项目合同管理试点,在下达专项的同进与区县签订合同书,明确项目的具体目标、责任、进度、区县配套资金落实情况及项目效益考评等。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资金的分配与管理。随着国家对教科文事业投入力度的加大,各项规章制度必须及时跟上,否则,投入再大,也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特别是专项资金,要做到有专款就要有制度。建议首先制定出教育费附加具体实施办法、市级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区县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科研课题核算制管理办法,提高我市教科文部门的专项资金管理水平。

四是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建立起财政资金的追踪问效和反馈机制,对专项资金从论证、资金拨付使用到效益评估实行全过程的监督。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制定出XX市的“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考评办法”,先选择一些条件比较成熟的部门和单位试行,在是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

(三)紧紧围绕教科文事业改革,优化支出结构

一是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多种方式,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步伐,对现有的高校、中专、技校进行优化重组,通过提高高职生财政补助标准、解决中职与高中在收费方面的倒挂问题等财政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较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二是落实XX市基础教育工作会任务,优化基础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要向关心教育投入一样,重视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通过调整中小学市局达到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目的。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盘活教育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产和低效运转。结合基础教育规划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通过资产置换、学校撤并及城市改造等多种形式,逐步形成规模适度、办学规范的良性资源配置。

研究探索我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对教师队伍要合理定编,减少冗员,建立合理的师生比和员工比。安排专款重点解决超编教师分流转岗和再就业前的培训,并对这项工作完成得比较好的区县给予奖励。

三是支持和促进科研院所管理体制改革。社会公益型院所的改革已全面启动,要认真研究有关配套政策,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各项工作,对应该推向市场的坚决向企业化转制,与财政拨款脱钩,对确需政府支持的按非营利机构管理和运行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要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并会同有关部门严格核定编制,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文化事业管理范文10

一、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

旅游景区形象是在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是其最根本的客观因素,受其地理位置、人文环境以及游客文化水平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旅游景区可能也在潜移默化中向某个方向进行演变,进而和当地的文化特征更加贴合。另一方面,导游人员的讲解服务对旅游景区的形象塑造起着一定的宣传作用,可以为景区免费做广告。在其对游客的滔滔不绝的详细旅游讲解中,良好的景区形象会深入人心,导游讲解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游客的回游率以及这些游客所带来的潜在旅游客户资源。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导游讲解员就是旅游景区的“活体招牌”。如果是一名优秀导游为我们讲解介绍,他会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叙述一个美丽的关于景区和人类的传说,引人无限遐想,引起游客的深切共鸣。生动有趣的幽默讲解配上眼前秀色可餐的自然美景,再加上人类对美景的一份超然物外的热烈呼唤,结果就是解说员在一定程度上把游客的心“捆绑”在景区,这样一来,难道还用担心后续游客资源吗?

二、我国旅游景区导游讲解员专业素养现状

(一)缺乏责任意识

现如今,虽然旅游业正在如日中天的蓬勃发展,但导游解说员中仍不乏一些投机取巧、缺乏敬业精神的。由于现在的导游就业招聘制度存在或多或少的漏洞,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部分导游讲解员不够敬业,不够重视自己肩上的责任,对于这种现象值得大家关注。导游讲解员应从自身寻找问题,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争取将讲解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二)专业知识技能不够

一名优秀的导游讲解员需要具备专业的导游理论知识,能自然而然地将景观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有机结合,不仅让游客领略到景区别具一格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能使旅游者在欣赏美景时,让心灵真正的贴近自然,拥抱自然,回味无穷,从而在游客圈子里塑造良好的景区形象。目前来看,国内导游解说员学历水平大多在大专及高中,虽然现在我们不提倡以学历论英雄,但是不管怎么说,毕竟学历从某种程度上能真正体现一个人在某方面的专业素养,所以这部分也值得作为参考。

(三)缺乏顶尖导游讲解人才

现阶段虽然我国旅游业正处于逐步上升阶段,但是不乏一些业绩平庸者,也就是说,我国旅游业现阶段缺乏顶尖导游讲解人才。导游讲解,并不仅仅局限于“讲解”二字,这还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需要讲解员古今结合,融会贯通。导游在讲解时需要仔细揣摩游客的心理,以此为出发点,引导旅游者去探索、发现和欣赏美,生动有趣的讲解能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加深其对美好景物的印象,从而达到完善旅游景区的内涵的目的。

但目前从旅游业发展形式来看,我国需要大量的顶尖导游讲解人才,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推动了我国旅游建设的发展,这对于我国旅游业的未来是个良好的契机和开端。

三、如何具备专业的导游讲解素养

(一)导游人员应自觉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

导游人员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很琐碎,很细腻,包括各个旅游景点的人文、地理、民俗、风情等等,均应知晓,要有真才实学。作为一名导游讲解员,这不是单单背几句解说词就能解决问题的,无论你的语言是多么生动,多么吸引人,哪怕能把黑的说成白的,都需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用词要适当准确,不可空穴来风,对于历史事实妄加评论,或者添加个人的带有偏见因素的猜测。

(二)导游人员应利用闲暇时间多游览,多体验

“从实践中学习”这句话在哪都适用,只有导游人员在旅游景区以游客的身份真真切切的体验观光了,他才会真正体会了解到游客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作为一名导游解说员,在同一旅游景区,以导游的身份和以旅游者的身份出现,体验是千差万别的。利用闲暇时间多游览,多体验,在以游客身份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满怀着对一名优秀解说员的期许,试想一下,那将是一番怎样美好的个人体验?

(三)导游人员应在日常生活中提高个人修养

在不同的人群中周转斡旋的同时,导游人员更要注意个人日常生活习惯,在嘈杂中提高个人修养,不随波逐流,坚决抵制各种不良诱惑。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导游解说专业素养,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不管导游工作性质如何,以及工作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导游人员都应该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在提高个人修养的同时提高解说质量。

文化事业管理范文11

关键词:信息化;事业单位;文档管理;应用

1 引言

本文从文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信息化在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中的创新型应用。因为现在的信息化设备和手段在我国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已经变的越来越深入,而对于那些文书档案管理人员来说,不仅要精通这些设备,还要利用这些信息化手段,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2 文书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优点

信息化进入每个企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后,首先就让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变的更方便了。不仅便于检索,办公效率也变的更高了。这些都是非常显著的变化。电子档案基本上使用光盘或磁盘作为载体,进行信息存储。因为计算机运算速度是根本人力无法比拟的,更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所以避免了很多漏洞的出现。要是用传统的人力进行手写收集信息,将会出现大量的不完整信息,可能还会出现漏抄或字迹不工整等问题。所以信息化的应用,节约了人力更提高了准确度。电子档案的分类比较明确,极大的缩短了收集、统计和查阅的时间。方便和效率高,是信息化管理文书档案和传统文档管理方式上最明显的变化。

另一个优点,就是容易保管。电子档案都是用高科技材料制作而成的,与书纸比起来,不仅防虫、防潮,还可以重复多次使用。传统的纸张,很容易受到潮湿产生氧化反应,还会被腐蚀。节能环保和使用寿命上书纸类肯定无法与电子档案相媲美。电子档案最大的优点在于存储空间小、存储时间长、不易受损、容易保管、操作简单,不需要多大的人力物力就能解决很多事情。

3 事业单位做好文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在任何一个企业或者单位,文书档案管理都是一项机密性、政策性、专业性的工作。在信息化时代市场经济管理中,用信息化对文书档案进行管理,在资源开发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文书档案可以作为一种凭证,因为它客观的记录了历史情况。它能真实的记录当事人的历史真迹,如当事人的手稿和录音等等。不仅保存了其声音,可能还有形象投影等。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这些文书档案的价值都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如此,文书档案还具有参考凭证作用。因为它记录了历史中实践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为后人留下了真实的依据。例如,在公安破获任何一件案例时,都会有被害人的信息(无论是语音类还是一些物质证据)和被害现场的相片或录像等。还可能会有医院或者化验室提交的相关证据。而这些都要长时间保存下来,不容许出现丢失或受损等情况的发生。电子文档就能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这些文书档案不仅记录了历史案件,为以后的每个侦查行动提供了真实的依据。文书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信息化在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中的创新和应用,会让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变的更便捷更准确。

4 信息化在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中的创新型应用

对于任何一个事业单位而言,数据信息管理都是最基本的工作。将传统的手写文书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转化为数字化的信息进行保存。这个过程称为数据信息化。例如,在医院会出现很多种类型的疾病,每个疾病都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和反应。对这些疾病都采取怎样的治疗手段会有更突出的疗效等,都会一一记录在档案中。在什么季什么疾病的发病在什么人群中的率比较高,会出现怎样的症状等。这些都可以应用数据信息化进行记录。根据这些记录,医院可以针对性的进行治疗或让人们做好相应的防御措施。

对文书档案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的职务操作上的信息化应用。在传统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一点疏忽就会导致数据信息上的错误。当有人查询或使用时,会出现很多问题。但是信息化的方式,就能极大程度的解决这类问题。可以根据每个事业单位自己的情况,进行集中分类、查询、开发和集成。根据信息化的数据系统,让工作人员进行编目、分类和保存。这种职务信息化为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高质高效的成果。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要有一个规范的程序和方法。要应用数据信息化全面普查每个案卷,删除一些无用文件,防止出现重复或低效率的情况出现。这是实现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一些组卷中的案卷重复或混杂的现象特别多,应用数据信息化能很容易找到组合案卷中的类似或重复的案卷,从新进行分组。这样能让工作人员很容易找到那些无页码、无案卷标题或标题不清楚的案卷,并可以从新填写分组。数据信息化的应用可以提高检索查询的准确率。因为每个档案都有相应的、规范的标题和分类。标题和分类的标准化,才能保证检索和查询的准确率。工作人员要规范每组案卷的题名和类别。只有这样从能让需要的人群应用信息化设备准确的查询到自己要找的内容。

任何一家事业单位文书档案都有原始保存的特性。后期根本无法对其进行篡改。对于安全方面,绝对不容许出现非权限人员的恶意操作。而应用信息化对事业单位文书档案进行管理,安全和保密工作更加有保障。每个事业单文档管理信息化平台都有相应的安全防护功能,防止外界非正常登陆和入侵。每个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针对不同的安全事件进行特殊的处理方式。

每个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都非常的重要。所以对人才的需求也是非常高的。管理人员必须能做到档案的统计、整理、收集和检查等工作。在做这些工作时,管理人员必须懂得相应的操作技能。计算机操作水平和网络应用能力,都是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必备的。要是事业单位有一批能进行档案信息深层次研究开发的专业性人才,那么,文书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将大大提高。要想提升文书档案管理水平就要将高效的人才和管理方式相结合起来。

5 总结

综上所述,文书档案管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文书档案真实的记录了事业单位的实践成果。是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因为它客观的记录了历史情况。而信息化在文书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使得文书档案管理变的更快捷便利,也节省了人力物力。信息化在文书档案管理上的优点有很多。而更多的探究信息化在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中的创新应用,能让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更标准化和规范化。但万卷不离其宗,人才的需求是每个企事业单位抓的重点。特别是文书档案管理上,管理人员要熟悉计算机应用的同时,还要对信息化文档管理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够及时发现文书档案管理中的一些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处理。虽然每个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平台都有相应的安全措施,但是不排除会出现一些安全漏洞。而管理人员有一定的专业技术,针对相应的安全漏洞进行修补或从新设计。本文对目前信息化在事业单位文书管理中的应用为基础,探讨了一些创新型应用。而信息化在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中的创新型应用,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希元.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档案与建设》.2011年7期

[2]王存喜,杨玉枫.谈高校离退休教职工电子档案系统建设.《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11期

[3]郑玉环.浅析信息技术在学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6期

文化事业管理范文12

1.基础薄弱。

目前,我国在人力资源软件的开发利用上还不够成熟,开发的产品还不能完全满足当今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在管理活动中主要的管理范围以及相关的数据信息都不能进行及时的完善。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只是以人工管理,虽然很多单位也已经创建了软件的利用,但这种信息手段在实行过程中相对简单,还不能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建立完善的数据储存。它的建立不仅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也降低了管理层在决策上的准确性。

2.制度不完善。

目前事业单位中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虽然相关的企业已经建立了制度的制约,但这种制度在对人员的调配工作、对业务能力的指导工作以及考核制度等还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和行为上的不健全。所以在员工的实际工作中,不仅失去了自我实现的人生价值,也降低了单位在竞争发展中的地位。

3.管控能力不强。

根据我国事业单位目前在社会中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变化可以看出,很多在管理岗位上的实施并不能进行严格的管理。例如:对岗位执行不严格、对员工的素质教育不完善、对薪酬体系不更新以及对绩效评价不健全等。一个事业单位要实现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只靠一个体系的建设是不能进行完全的发展建立的,由于各个组织结构中的不合理因素,导致管理水平的不健全。

二、实施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1.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

制度建设是事业单位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保障一个完善的制度建设才能实现更好的企业发展。对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来说,首先就要建立严密的档案工作,领导对建立的档案工作要发挥主导作用,在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要实时进行监督和更新工作,还要对管理工作提供支持与服务工作,根据事业单位中平时的相关事例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建立出完善的档案管理。档案管理中也要建立相关的制度,如保密制度、查找制度以及收集制度等。保障各个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利,从而实现规范的管理工作。

2.选择合适的软件。

在事业单位中实现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要选择适合的软件进行管理。单位根据自身在发展变化中的实际情况,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而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在建立人性化的管理软件选择中,要建立良好的数据信息平台,使这种软件在处理问题中能将信息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个性化的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实现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能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创建更好的企业发展方向。

3.提升人员素质。

事业单位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的非常严格,特别在专业的工作能力上以及综合素质方面。为了保证事业单位在发展建设中能更好的发展,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就要具有相关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能力。所以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人员就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制度,不断学习和研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创造。

4.优化组织结构。

每个管理部门都有相关的流程建设,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实现规范性的管理就要调整组织在结构上的变化。由于信息化的管理会发生较大的变动,所以对人员的职责、岗位的发展就进行多方面的调整。首先,根据事业单位在发展建设中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和部门的管理方式。然后改变人力资源的管理结构,由于信息化的发展不断建立,所以人员对业务的流程、人员的职能建设都要进行发展,从而提高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