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习俗

文化习俗

时间:2022-11-30 19:06:28

文化习俗

文化习俗范文1

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冬至的传统文化和习俗_冬至都有哪些风俗”,欢迎阅读与借鉴!

冬至的文化习俗1冬至的由来: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然而多数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这在当时有着政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

周公到洛阳,用土圭法测得洛阳所处的地方即为“天下之中”,然后开始占卜国家社稷的吉地。《尚书·洛诰》记载:周公“朝至于洛师”,对洛阳周边的几个地方做了考察,最后确定涧水东、瀍水西、瀍水东皆“惟洛食”(都是兴建宗庙社稷的好地方)。周公通过“土圭测景”选定洛邑基址的史实,被载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后人奉为封邦建国的成法。

“土圭测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国的中心)。这种方法的要义是“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即竖起高为8尺的标杆,在夏至日观测,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测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验四时”。 用这种方法测到的就是“土中”洛阳、“洛邑”的理论位置。

依周公测影所定的天下之中,周人详细规划了灭商后的第一座国家都城,《逸周书·作雒》载:“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邙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定天保,依天室”,国家社稷(都城、宗庙)完成之后,周公在成周明堂制礼作乐,详细制订了国家礼仪制度,据记载,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也就是说,周公选取的是经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当作岁首一直不变。至汉代依然如此,《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周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的习俗:

从冬至开始白昼渐长。汉唐以来,宫女冬至后的女红,每天要多用一根线。这也就是民间说的“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从冬至开始就“入九”了,人们往往在这天画一枝素梅,上有八十一个瓣,名为“九九消寒图”,每天用红色涂一瓣,涂尽就“出九”了,故而冬至又称“数九”。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

有的在这一天“晒冬米”。就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的人煮粥吃。

冬至食文化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较为普遍的`是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的文化习俗2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2015年的冬至是:2015年12月22日。

冬至习俗: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更是流传下了丰富多彩的冬至饮食习俗,各地冬至饮食习俗也是很有趣的。例如,北方吃饺子,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而南方则吃汤圆、年糕、赤豆粥、黍米糕等。

汤圆

北方人吃馄饨和饺子

在北京,有句谚语叫“冬至馄饨夏至面”。对于有着“好吃不如饺子”习俗的其他北方人来说,也普遍有冬至吃饺子和馄饨的风俗。

在超市销售冷冻制品专区可以看到,冷柜里摆满了状元、哈好妹、湾仔码头等各种品牌的速冻饺子和馄饨。不同地方的.人们对馄饨的称呼还不一样,比如广东人把馄饨称为云吞,湖北人则称之为包面,江西人称其清汤,四川人称抄手。河南人在冬至这天,要吃“捏冻耳朵”。原来,吃“捏冻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饺子的俗称,据说是吃了饺子后,可以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会被冻掉耳朵。

江南一带吃汤圆

古诗有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在江南的超市里,思念、海霸王等各种品牌的大大小小的速冻汤圆被摆在了显眼位置,每个品牌的厂家促销员都摆上一个电磁炉,将煮好的汤圆送给消费者品尝,以此吸引大家购买。

据了解,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之一。广东潮汕人把冬至称为冬节。冬至的时候,他们也有吃汤圆的习俗,而且有“吃过冬节圆,就算大一年(岁)”的说法,意思是说,吃了冬至的汤圆,便又长了一岁。冬至吃汤圆的习俗在江南一带尤为盛行。江南百姓在冬至前,常用糯米粉做成面团,包上精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馅料,制成汤圆。对于江南人来说,“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因为“圆”有“团圆”、“圆满”之意,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以此寄寓对来年合家团圆的祈福。此外,江南水乡还有在冬至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广东人吃冬至肉

对广东人来说,冬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甚至比春节还重要得多,所以,广东人有句话叫“冬至大过年”。

据介绍,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桌大鱼大肉、腊肉腊肠,谈笑风生地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大吉大利。有些广东人还有在冬至这天向亲朋好友送腊肉的习俗。为此,各家超市精心设置了红红火火的腊味坊,里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腊肉、腊肠、腊鸭、火腿、咸肉、熏肉等,不仅有散装的,还有袋装的,让市民各取所需。为了吸引市民购买,有的超市还派出工作人员,在超市外面摆起腊味品摊档,向过路的市民销售腊肉制品。

泉州人“冬节不回家无祖”

泉州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是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但清嘉庆《惠安县志.风俗志》对冬节吃丸是这样解释的:“十一月,冬至,阳气始萌,食米丸,乃粘丸于门。凡阳尚圆,阴尚方,五月阳始生,黍先谷而熟,而为角黍,以象阴,角,方也。冬至阳始生,则为米丸,以象阳,丸、圆也;各以其类象之。夏至不以为节,抑阴也。”中午祭敬祖先,供品用荤素五味,入夜,又举行家祭如除夕,供品中必有嫩饼菜。泉俗过年,一年中只有冬节、除夕和清明节要备办嫩饼菜,据说都寓有“包金包银”之意,旨在祈望家庭兴旺发达。旧时如属大宗望族者,还于是日开宗庙词堂大门,举行祭祖仪式,与清明节的那次祭祖,合称春冬二祭。祭仪十分严格,参加者虔敬至诚。

在惠安,冬节除祭祖外,还有一些清明节同样的习俗,如可于是日前后十大内上山扫墓献钱,修坟迁地也百无忌讳。

宁夏银川冬至这一天“头脑”也能吃!

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五更天当家的早早地忙活起来,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净、熬汤,熬好后将蘑菇捞出;羊肉丁下锅烹炒,水汽炒干后放姜、葱、蒜、辣椒面翻炒,入味后将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后用醋一腌(清除野蘑菇的毒味),再放入调和面、精盐、酱油;肉烂以后放木耳、金针(黄花菜)略炒,将清好的蘑菇汤加入,汤滚开后放进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加入韭黄、蒜苗、香菜,这样就做好一锅羊肉粉汤了。这锅汤红有辣椒,黄有黄花菜,绿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块、粉条,黑有蘑菇、木耳,红黄绿白黑五色俱全,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冬至,老百姓叫鬼节,粉汤饺子做好后先盛一碗供起来,还要给近邻端上一碗。早上吃不下饺子,就买吊炉三尖饼子、茴香饼子泡着粉汤吃。羊肉粉汤黄萝卜馅饺子,对银川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饭食,外地人一吃却赞不绝口。在外地很少见这样香辣可口的饺子,这也算是银川的一种特色风味小吃吧。

上海:家家户户做汤圆

冬至吃汤圆,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

冬至的文化习俗3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饮食风俗,中国北方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南方则有冬至吃汤圆的习俗。现在,我们共同阅读全国各地冬至有什么不同的饮食风俗。

北方冬至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滕州羊肉汤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这天被称作伏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伏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

江南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番薯汤果

在宁波的传统习俗中,番薯汤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

“番”和“翻”同音,在宁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

汤果,跟汤团类似,但个头要小得多,而且里面没有馅。汤果也被叫做圆子,取其“团圆”、“圆满”之意。老宁波也有“吃了汤果大一岁”的说法。

宁波人在做番薯汤果时,习惯加酒酿。在宁波话中,酒酿也叫“浆板”,“浆”又跟宁波话“涨”同音,取其“财运高涨”、“福气高涨”的好彩头。

台湾糯糕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 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台州擂圆

浙江台州人好美食,冬至是一年中重要节气,在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肴和食物,首先要祭奠祖先,祈祷祖先保佑全家人来年一切平安如意。然后全家人欢乐地聚在一起喝酒吃菜。其中吃“冬至圆”(擂圆,又叫硬擂圆、翻糙圆)是台州的老传统,擂圆取圆圆润润、团圆之意。擂圆是用糯米粉做的,先把糯米粉和温水揉成面团,再摘成醋碟大小的圆子揉圆,煮熟后放在豆黄粉里滚拌,因为这个过程临海的方言叫“擂”,所以冬至圆起名叫“擂圆”,而豆黄粉是用黄豆炒熟后磨成粉再拌入红糖,味道香甜浓郁,配上糯米圆的细腻糯软,令人食欲大增。

苏州酿酒

姑苏地区对冬至这一节气非常重视,姑苏地区有俗语云:“冬至如大年”。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江西麻糍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产,也是福建人的传统小吃、福建人祭祀时的供品。麻滋阴干后蒸、煎、火烤、砂炒皆宜。

麻糍也是闽南小吃,其中又以南安英都出产最为出名,其原料为上好糯米、猪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麻糍香甜可口,食后耐饿,有着甜、滑的口感,且软韧、微冰。成品色泽鲜白,滑韧透明。

合肥吃冬至面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在安徽合肥,冬至吃面的风俗与节气、气候、农事有关。冬至过后即是数九寒天,每隔九天数作一九。在滴水成冰的严冬,吃一碗热腾腾的鸡蛋挂面,才算是过了一个冬至。

广东潮汕的汤圆

潮汕地区汉族民谚云:“冬节大如年”、“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海峡两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当作团圆节。

潮汕的人们吃了冬节圆后,还要在家宅的门、窗、桌、橱、梯、床等显眼处粘附两粒冬节圆,甚至渔家的船首,农户耕牛的牛角,果农种植的果树也不例外。现代台湾学者林再复在《闽南人》一书中描述台湾冬节(闽南语称冬至为冬节)之日“家家户户清晨要以冬至圆仔致祭祖先……从大门、小门、窗门、仓门、床、柜、桌、井、厕、牛舍、猪舍都得以冬至圆一二粒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

四式汤圆

先将绿豆、红豆、糖冬瓜、芋头分别煮或蒸熟,去皮,分别加入白糖、芝麻、熟猪油等调味品制成四种甜馅料,将汤圆皮分别包入四种不同的馅心,做上记号。将四种汤圆放入加糖的水中煮熟。每碗装不同馅料的汤圆各一个。

浙江嘉兴桂圆烧蛋

冬至古代为大节日,嘉兴重冬至,俗谚“冬至大似年”,保留古风。据《嘉兴府志》(卷34·风俗)记载:“冬至祀先,冠盖相贺,如元旦仪”。民间崇尚冬至进补,有赤豆糯米饭、人参汤;白木耳、核桃仁炖酒、桂圆煮鸡蛋等。

至今,嘉兴仍然传承冬至吃“桂圆烧蛋”的习俗,老人们说因为一年中冬至夜晚最长,不吃的话会冻一晚上,半夜还会肚子饿。

合肥南瓜饼

冬至过了眼看年,合肥人到了冬至都要吃南瓜饼,大街小巷弥漫着南瓜饼的香味,并且还有一句谚语叫做“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就是说过了冬至,就会夜短日长了,

冬至的文化习俗4霜降刚刚过去,接下来,我们就要迎来今年的立冬时节了,那么大家知道立冬时节习俗都有哪些吗?各地的立冬时节习俗有什么不同吗?

立冬时节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在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一下。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的比喻。

关于立冬时节习俗,在食俗方面,立冬则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立冬时,到市场买倭瓜,已很少见。这种倭瓜是夏天买的,存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做饺子馅,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同时,古代认为瓜代表结实,所以《礼记》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说法。冬至,中国古有“冬至节”的风俗。冬至也叫“过小年”,百官向皇帝朝贺,民间互相拜贺、宴请。普通百姓则食馄饨,象征咬破混沌天地,迎来新生。

而在我国南方,立冬时节习俗主要是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冬至的文化习俗5冬至

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我国汉族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由来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冬至传说

一、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二、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三、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为何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温馨小贴士提醒您:

1.怕冷与饮食中缺少无机盐有关,应多摄取含根茎的蔬菜.

2.冬季保健应适当吃“冷”,常饮凉白开水有预防感冒之效。

平时要多饮水,以维持水代谢平衡,防止皮肤干裂,邪火上侵。

3.香菇味道鲜美且具有防治流感的功效,常吃还能阻止血管硬化。

4.冬季常吃萝卜,可达到止咳化痰,清热解毒之功效。

5.多吃蔬菜、水果,如葡萄、萝卜、梨、柿、莲子、百合、甘蔗、菠萝、香蕉等,以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物,起到清火解毒润肺之效;

多吃豆类等高蛋白植物性食物,少吃油腻厚味;少食用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不宜多吃烧烤,以防加重秋燥症状。维生素a能增强人体耐寒能力;维生素c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因此,冬季适当增山芋、藕、大葱、土豆等根茎类蔬菜中含有大量矿物质和热量,经常食用也可增强人体抗寒能力。

6.冬天想通过食物“保暖”,不一定非要多吃性热的食物。

低温会加速体内维生素的代谢,饮食中应及时补充。 7.冬季早晚温差大,要及时增加衣物,防止受凉。常吃些大蒜可以预防感冒。

8.积极参与健身运

动,慢步、爬山、散步、游泳等等,都能使身体得到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预防冻疮应多参加各种运动,经常搓手、跺脚。

9.冬天适当吃点凉菜还有利于减肥。

由于天冷人们喜欢吃油脂多、高热量的食品,加之户外活动减少,因此易发胖,除了注意体育锻炼外,适当吃些凉菜,能“迫使”身体自我取暖,多消耗一些脂肪。

文化习俗范文2

一、风趣的建房习俗

建房在苗族人民的生话中是一件很庄严的人事,择屋基选日子十分讲究。苗族一般是村寨聚居,宅地选择避阴向阳,有的选在周围尽是绵延起伏的峰峦中,有的选择在背靠峭壁的山峰或群山环抱的山腰里,有的选择在苍松翠柏下或山峦层叠的高山上。有钱的人家还专门请来风水先生定向采标,选择宅基。

宅基择好后,选日子至关重要,首先要从上辈的年庚八宇推测:有无属相相克,如无克相,即是吉兆。一般是定在当年的秋冬,苗家喜欢丑、亥、已、未、酉、卯等日子为吉日良辰。吉日定好后,主人请来手艺高超的木匠师傅,带着酒、肉、角、糯米饭、香纸和斧子、锯子、尺子上山选好一棵茂盛、粗壮、挺直的杉木作新房的中柱,称为“架马”。砍树前,木匠师傅向杉树的根捋酒、掐肉以示祭祀,并念道:“哪棵树最大?哪棵树最高?这棵树最大!这棵树最高!人有九抱九,高到九云霄,今天把你砍,造房万年牢。”吉语念完后,木匠师傅用斧子在树上砍三斧,递给主人砍三斧。再将斧子交给帮忙的人将树砍倒。树倒的方向很有讲究,一定设法将树倒向东方,以示吉利。再将砍倒的树按中柱尺寸锯断、剥皮、刨光,运到家中。木匠还要烧香点烛,杀鸡敬鲁班师祖,在柱头上认真弹上一条中墨线,称作“发墨”,表示新房动工。

新房立好后要上大梁,在起房造屋中,上梁被视为是一件隆重的大事。梁木选择也很讲究,一般选用杉木、椿木、梓木等。这类树木的再生性很强,主树被砍伐后,来年又从根部发出很多新枝,表示兴旺发达。当地的习俗是梁木由郎舅送,上梁这一天,郎舅家将梁木砍好,制成毛坏,用红布包裹,请人抬到主人家,主人要备鞭炮到寨边迎接梁木。

梁木抬到主人家后,木匠师傅再按尺寸进行细加工。定好时辰,架好上梁楼梯,准备上梁。上梁时还要唱上梁歌,上梁开始,木匠师傅在新房堂屋唱道:“一进堂屋四四方,主家请我来上梁,脚踏云梯步步高,登上新房亮堂堂,仙桃堂中累累挂,主家富贵万年长。一上一步人气吐,二上二步子孙强,三上三步家豪富,四上四步状元郎,五上五步五子登科,六上六步六畜兴旺。”上梁后,主人家使将几筐用孺米做成的彩色梁粑,从梁上撒下,大人、小孩蜂踊而进,哄抢梁粑,欢声一片,满堂喜庆。

苗族民居落成,通常要举行传统的"接龙"仪式背灾吃福。这是这个古老的民族对黄河故土的眷恋和向往。

新房装神龛也是一件很严肃的大事,装神龛讲究要求高于大门框架,俗话说“神龛高过堂屋门,子孙发在自家门。神龛低于屋口,荣华富贵往外走。”新房装大门也十分讲究,择定吉日,木匠将大门装上,亲朋好友都来祝贺。村寨里德高望重的族老要穿新装,穿新鞋,包新头帕。并准备一个装有米的盘子,米上放有钱币、银器和彩色丝线,以及大人、小孩新装各一套,当地称“富贵盘”。

二、苗家的生活起居

苗族的起居与生活习俗相关。中间较两边次间稍宽,通常隔成前后两间,前间宽大,为堂屋,是全家饮食、取暖、待客的地方,安设神龛。过去,一般都在堂屋正中安设四方形斗状火坑,坑内安铁三脚,火种终年不熄。火坑上方置一支架或挂钩,放食品及挂东西。堂屋左面中柱脚置放枯角奉祀,有的还在中柱边竖立一小竹子作“长命树”。祭祖时,倾数滴酒和掐小点肉于火坑边或门外即可。堂屋后小间专住男性老人,绝不许住已婚的儿子或媳妇。左右次间分为前后两间,左前间为儿子卧室或客房,后间父母卧室或火坑猪牛圈和厕所在楼脚或房屋附近。

有些苗族居室,床不能与梁平行横置。当地丧俗称:“江西供头,湖广供脚,苗蛮水家横梁夺。”意即江西籍的汉人死了,头朝外脚朝内竖停在堂屋里;两湖籍的汉人死了,头朝内脚朝外竖停在堂屋里;当地的苗族、布依族和水族死了人,顺着大梁横停在堂屋里。因此,不能像停尸一样将床顺梁横置。同样道理,用木头做成的锅盖、抓盖之类家俱,亦忌讳横放。

祖辈房的方位有一定的习俗规定。一般三间房中,中间叫“曹北”。即堂屋。堂屋的左右,有一间多铺以地板,称为“夯公”,即祖先的方位,是房屋中最神圣的部位,是主人家祖先神灵的集中地。因此,这个方向的座位是长辈和老人的天下,年青人—辈份在祖辈者除外—是不允许往这个地方坐的,与吊脚楼的堂屋为全家的活动中白不同。祖辈房的“夯公”才是全家活动的中心。而其它设施则与吊脚楼建筑的第二层规划大同小异。即都辟有火塘、卧室、灶房等。

苗家的堂屋与火坑屋,是苗家住宅室内的中心空间,它充分显示了苗家的民族意念和虔诚的信仰。苗家对于火坑有着特殊的感情。据《风凰厅志》记载:“当时苗民被迫,迁徒深山老林,无房居住,只好栖身岩穴,或者搭棚为屋,避风躲雨,因为穷的没有铺盖。所以借助火坑烧火御寒”。因此,各地苗居不论那种样式的住宅,都设有火坑,而且是不分昼夜、季节、长年不熄。以象征苗家兴旺不熄,它培育了苗家亲切、温爱、安全的特殊感情和群体精神空间的共识心理特征。

塘内放的三角铁架象征祖先,故不能踏脚;一家人围坐在它的周围。在祖先的庇护下,充分体现出家的温暖。对出坑的设置还很讲究。通常用条石镶成之后,又用椿木在周围围成正方,然后在火坑周围用硬木铺成离地面约一只左右的“地楼”。苗家称之为“拉总”或“总站”。译成汉语则是“床铺”或“冷铺”。有的还用桐油将火坑、地楼油一次,平时擦碍明光闪亮。堂的安置。要与中柱屋脊相对为标准,偏前偏后俱非相宜,极边一排中柱下方。是安家神的位置。苗家谓之为“夯告”。平常供祭时。向该处烧香纸、奠酒敬之,所以在围火坑烤火时,主宾有别。伦常有序。立规以循;即以中柱一边为上方长者坐之。下方坐主家晚辈,其它两方不论也。火坑旁的祖先灵位处是神圣的地方。因此不准生人随便上去。

过去,苗族的屋内布局以火塘为中心,人们的起居、饮食、祭祖、敬神、打坐均在火塘旁。火塘用青石板砌成,再用椿木围成正方形,然后在火塘周围用质地坚硬的木地板铺“地楼”。“地楼”离地面约30厘米,苗族称之为“拉总”或“总站”,意为“床铺”或“冷铺”。平时,火塘总是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有的人家还用桐油油得油光锃亮。现在苗家多有了木架床,晚上睡觉不再卧在火塘旁,借火取暖御寒,但火塘边仍是安灵设位祭祀祖先的地方。所以,到苗家作客,如未得到主人邀请,不能在“地楼”火塘边的凳子上坐。当主人邀请就座时,必须到外面擦掉鞋子上的泥巴,然后再到火塘旁坐下。

吊脚楼在湘西民居中运用得非常巧妙,它不仅增加了使用空间,而且它上面的披檐还起遮阳的作用。吊脚楼挑出部分不大,两米以内。除了起日常生活一般作用外,在湘西还有它特别的用途:湘西苗族男女青年是自由恋爱,姑娘们在这里绣花,可清楚地观察下面的人群,找到如意的小伙子,她们就从楼上扔手绢以传情送爱,这是湘西苗族特有的风俗。

三、苗族民居的装修

苗族民居的装修,与苗家的独特风俗息息相关,普遍采用木板装修。由于多是干栏式吊脚楼,底层进深很浅,一般只能关牛关猪、安磨、堆柴放草,很少住人。此层多用木枋或厚板横装,保留着井干式建筑的遗风。二楼是全家活动的中心。楼面半虚半实,人称“半边楼”。靠里为实,挖火塘,砌炉灶;靠外为虚,上铺楼板,安床睡觉,设廊小憩。堂屋位于二楼上。二楼大门,门槛特高,据说如此,“财喜”不至外溢。其实是为了确保生活在吊脚楼上幼儿的安全。门上连楹赫然是对威严的木制水牛角,腰门的上门斗,也着意做成牛角形。苗俗认为,世上水牛威力最大,有其把门,安然无恙。把牛视若神灵,足见以农耕为生的苗族同胞对牛的崇拜。苗家大门及房门的装修也与众不同:大门上宽下窄,房门上窄下宽。以为如此,便于财宝进屋,利于产妇平产。

苗家许多重要活动,诸如结婚、喝满月酒、办丧事和架桥、立碑等红白喜事宴请宾客时,多在二楼堂屋内举办“家庭舞会”,宾主共跳芦笙舞、踩鼓舞。此类舞蹈,顿地为拍,节奏感强,舞者又多,往往三五十人齐集在堂屋里“咚咚”起舞,声震全寨。为适应此种民俗活动的需要,苗族民居采取了加密立柱、楼枕和加厚楼板的工艺来增强建筑物的坚固性。

在吊脚楼二楼上,堂屋通常是空着的。两次间,在地面与楼板结合处,用木板隔成前后间。有的在堂屋东壁上,或东次间的板壁上设祖先灵位。许多人家,在板壁上贴有用白纸剪成的太阳、月亮与若干小山神图案,人们称之为“保爷”,神为禳灾祛祸之灵物。在堂屋东侧的中柱旁,或东次间的中柱旁,多见“花竹”、“花树”之类物品。这是举行过“栽花竹”、“栽花树”活动所留下的。婚后多年不育,或有女无子,或子女多病,请来巫师“栽花竹”、“栽花树”,以求如愿。必到孩子长大成人后,才能拆除被视为灵物的“花树”或“花竹”。

有的人家。在大门门媚上挂有竹签、刺条、破网、废铁等物件,认为可以避邪。吊脚楼的三楼上,存放杂物,有的人家也作卧室用。卧室设于次间前半部。明间楼上不住人,否则会得罪祖先。

苗族民居在装修上的最大特点,是在吊脚楼二楼宽敞明亮的走廊上,安装苗话叫“豆安息”的美人靠。美人靠栏杆的设置也很讲究,它由几十个向外隆出的弯月形人小木条等距离排列组成,木条上方固定在一根长长的方形横木上,下方固定在一条宽宽的坐凳上,坐凳之下,由平板精装与楼板连接,形成一个木制阳台。这里敞亮、舒适,既可凭高远眺,饱览赏心悦目的苗岭景色。又可体息聚会,是各家人口盘桓最多之处。劳动之余,男人们常在此抽烟饮茶,谈古道今;妇女们常在此洗染晾晒,挑花绣裙:儿童们常在此读书学习,嬉戏玩耍。

苗家的吊脚楼飞檐翘角,三面有走廊,悬出木质栏杆。栏杆雕有万字格、喜字格、亚字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悬柱有八棱形、四方形,下垂底端,常雕绣球、金瓜等形体。吊脚楼通常分两层,上下铺楼板,壁板油漆发光。楼上择通风向阳处开窗。窗绣花形千姿百态,有双凤朝阳,喜鹊闹梅、狮子滚球等。吊脚楼的下层多作贮藏粮食的谷仓或摆放家具农具。楼上则为主人居室或客房。楼外长廊为妇女们绣花挑纱、织锦、打花带、晾纱、晾衣的场所,和土家吊脚楼不同,苗家吊脚楼上楼的梯子一般设在屋内,而不像土家吊脚楼设在屋外。

四、桥与巫教文化

苗家人钟爱桥,是因为在他们的巫教文化心理中,认为人从另外一个世界来到人间,统统是从桥上过来的;桥是幼儿的保护神,传说架桥立板凳是给来投胎的魂灵以方便,板凳是供给投胎的魂体休息;桥是供给投胎的魂体行走,如果其走累了没有板凳坐,遇河沟没有桥过,“魂”过不来,就生不了小孩。因此,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桥或板凳。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的“祭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不惜破费鸡、鸭、鱼、肉、酒等佳肴来供敬象征生育神和保护神的村旁附近架设的旧桥(板凳),或用桃、李、杉树架设新桥(板凳),陷含有两性崇拜的意思。这天,可以说是苗家的“儿童节”,。父母们把娃娃们打扮得分外漂亮,不许打骂小孩。他们有什么要求,只要父母能办到的,尽量予以满足。祭桥仪式在早上举行。去祭桥的娃娃至少要有两个蛋吃,并且必须在头上缠一丝麻线。表示命运之神已将后代牢牢地“缠”住,不会夭析。

苗族架桥祭桥的缘起,传说是古代苗家美女仰阿莎兴起的。仰阿莎与天上的美男子略那——月亮结为夫妻多年没有生育儿女。神仙暗示他俩在二月初二去架桥便可怀孕生子。正如礼俗歌所唱:“回头看远古,是谁先架桥,是谁先祭桥?来唱仰阿莎,他俩配成双。过了好几年,没育儿和女。他俩着了急,商量去算命。翻过九重坡,过了九条河,遇着一神仙,……神仙劝他俩,他俩莫要优。你俩莫要愁;坳上三裸杉,是姜央栽的,回去把它砍,用它来架桥。三根排排架,一头靠那山,一头靠这山;一头靠火龙,一头靠水龙,当天就架好。儿女得过来。略那仰阿莎。砍倒三棵树,架好那座桥。说来也逢巧,正逢二月二,生出一男孩。杀猪来祭桥。杀鸭来祭桥,米酒一大坛。烧香燃纸祭。就从那时起。苗家代代传,每逢二月二。家家来架桥,户户来祭桥。”

这样,苗乡的桥的产生就有两种途径,一叫有意架桥,一叫无意架桥。前者为婚后不育,刻意求子。祈求儿童健康无恙;后者指为来往交通方便而别无他求的架桥。桥需要经常维修,但求子护儿之桥只能由桥主自家来修,他人是绝对不能代劳的。任何一座桥。只准维修。不得拆除。若因交通条件改变了,可能不要原桥了,也必须在原地象征性地平铺三块木板或三块石头—用材通常用三,只能单不能双,以供祀祭。民俗认为,若不如此,就会导致桥毁家破。断子绝孙。架桥与祭桥习俗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这是当地苗乡的桥丰富多姿的根本所在。

五、鼓楼与芦笙艺术

芦笙,是苗族的主要乐器之一,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是表达苗族人民思想感情的纽带,是苗族人民奋进向上的精神支柱。

苗族芦笙历史,渊源流长,有人说,芦笙是苗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的诗句出现。据考古发现,江川李家山出土的两件战国时期的葫芦笙,是我国最早的笙类乐器之一。由此看来,芦笙源于古代苗族先民,由于苗族历史上的不断迁徙而形成了芦笙的文化体系,并在苗文化中占了主导地位。

苗族鼓楼建筑艺术,。既具有宝塔式的建筑艺术,又有苗族吊脚楼的建筑艺术,是个名符其实的楼阁形式,只有节日喜庆时节,方能使用。因可存放芦笙,亦称为“芦笙楼”。

苗族鼓楼,一般都建于寨子的中央,多柱多边形立体尖顶宝塔形,为三节楼阁结构,最高一节,内榨楼板存放铜鼓,活长梯由内腔壁爬上。

鼓楼的建筑工序,先用钢凿斜凿垫柱巨石到一定的深度,对称栽实于场地的四周,再将巨木柱和外沿垫地厚穿枕架于基石凿处,斜度向里,用内穿杭撑着诸柱内上方,造成圆锥形宝塔楼架。楼身用厚木板嵌装成多边菱形椭壁。壁外雕琢各种花草鸟兽,飞蝶鱼虫,农夫耕耘,苗人吹笙跳舞,混杂,和平相谐,图案清晰,线条粗犷,颇有生活气息。每节楼身腰部,各围装一围圈亭宇飞檐装饰。楼身顶部,用尖实木帽复盖。楼腹空腔圆形,用来存放集体的芦笙。

苗族鼓楼,玲珑俊秀,独具民族风格,是苗族人民审美意识和智慧的营造物。

在苗族的建筑系列中,除了以上述及的私用民居外,还有许多供公用的设施如吹笙踩鼓的芦笙场、铜鼓堂;青年社交的跳花坡、游方坪(在黔西的六枝,黔中云雾山等一些地方还择期建造“姊妹棚”、“公棚”、“游方房”、“坐花房”、“坐茶棚”等临时构筑物);方便行人过往的各类桥梁。此外,在湘西还有专门进行“跳香”的“跳香堂”、“跳香庙”,安放龙舟的船廓等等,虽然比较简陋,但其特殊功能是别的建筑所不能替代的,并且蕴藏着的丰厚的风俗文化信息代码。

苗族民居是情感意志的物态化。其中凝聚了苗族长期积累下来的社会生活美学情感和文化意识,如堂屋中祭祖牛角的堆放、门窗花格的制作、走廓扶手的排列、楼下雄柞的安装等等,无不体现出约定俗成的民族气派,成为广大苗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居住形式。因而,说苗族民居充分地昭示了“勤劳勇敢”这个苗族人民的形象,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一种聚合。也是不为过的。

无论是文化还是艺术都来源于生活,建筑也是这样。不管是有意或无意都能反映出当时当地的生活习惯、道德情操。苗族特有的历史、民旅心理素质、民族性格和审美意识也融铸出了苗族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潘国华。 风格独特的苗族民居。 《装饰》,2003年9月总第125期:44——45

2、巴娄(苗)、黄琳(彝)。苗、布、仡族民居横向扫描。《贵州文史丛刊》:72——75

3、贾晔、邵志忠。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广西民族研究》,1994年第4期:36——46

4、王秀盈(苗族)。苗族的建筑艺术。《民族艺术》

5、永华。苗族吊脚楼。《民族风情》

6、麻勇斌。苗族建筑艺术简论。《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5卷第1期(1997年第1期):44——46

7、吴治清。苗族芦笙文化刍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第27卷(总第129期):62——65

8、梁子。山地文化的一种景观:中国苗族的居住和建筑。《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总第64期):16——18

9、辛克靖。古朴多姿苗族民居。《华中建筑》,1993.Vol.11 N0.1:67——68

文化习俗范文3

中韩两国既是一衣带水的近邻,又是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友邦。两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相似之处颇多,“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传统节日的代表,有着最丰富的内容,最广泛的传播,发挥着最大的影响力。下面将从祭祀与拜年、饮食及服饰、风俗活动、传统习俗之变化四个方面入手,对中韩两国的春节进行对比研究。1912年中国开始在公务活动中改用公立,意图与国际接轨。同时为方便农业生产仍然保留了农历。公立1月1日被称为“元旦”,正月初一改称“春节”[1]。在中国古代,“春节”一词指的是立春。“春节”有迎接春天,满怀希望之意。韩国春节的日期与中国是一致的。韩国人把春节称为“雪日”(“”直译为“雪日”)。“雪”这个词在17世纪文献中显示的是“年纪、年”的意思[2],表示新年之初,“雪日”表示这其中的第一天。有纯洁、单纯的开始之意。

一、中韩春节传统习俗

祭祀与拜年,最能体现中韩两国人的伦理道德、生命意识的部分就是有关礼仪的风俗。礼俗是崇拜尊敬祖先的一种礼节。“人即便死亡其灵魂也是存在的”,认为他们的灵魂可以对人间产生作用。正是这种原始的观点形成了对祖上神灵的崇拜意识。怀着敬畏之心追忆祖先,为了子孙后代的繁荣与亲族之间的和睦来举行祭祀仪式。在中韩两国的传统社会中,人们的行为更加强调礼仪,礼仪的基本精神是诚、敬、爱,即强调真诚之心、恭敬之心与仁爱之心,祭祀能很好地体现这种根本精神。因此,在古代社会中国人和韩国人在过春节时一定会祭祀。祭祀这一风俗甚至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中国历代春节均有祭祖之习俗。但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的中国人更倾向于清明祭祀或者祭日祭祀。中国春节更强调预示春之开始,庆贺结束了严寒的冬日迎来温暖的春日。在韩国,春节是祭拜祖先之日,以对祖上的崇拜与孝思想为基础,是祖上神灵与子孙共度节日的神圣时间。在大家庭中,以高祖父为中心,每代分家之后,其直系后代聚到一处祭拜,他们以血缘为纽带,增强了共同体意识[3]。韩国人在过年时最重视的就是祭祀,这种行为中所体现出的“孝”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佛教与儒教的影响。祭祀的程序也严格按家谱排序,按辈分及年龄的大小依次向祖先敬香、敬酒、鞠躬、扣头,感谢祖先的恩泽,并祈求庇护。从祭祀供品来看,中国一般使用三牲(一块猪肉、一只鸡、一条鱼)、四果(四季应时水果)、清茶、饭菜和酒[4]。韩国一般使用蔬菜、水果、汤、米饭以及油炸的食品,其摆放规则极其严格,有“红东白西”“鱼东肉西”“头东尾西”“生东熟西”“左饭右羹”等讲究。另外,由于韩国“身土不二”的观念,认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吃本国土地上的产品才对身心健康最有利,因此其购置的年货大都是韩国本土所产。中国人与韩国人到春节时都有拜年的习俗,这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增进了民族情感,加强了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两国在拜年的细节上有所不同,首先是拜年的顺序不同。中国人给父母或其他长辈行礼后,对其他人只是鞠躬或是问候“过年好”。对长辈拜年时没有固定的顺序,只要从年龄大的开始即可。拜年这一传统习俗在韩国称之为“岁拜”,祭祀结束后便按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孙媳的顺序来给长辈行大礼,问候新年,岁拜的叩头姿势也非常讲究。未成年人给长辈行礼,长辈并不还礼,而成年人给长辈行礼时,长辈一般会点头还礼。晚辈会向长辈说“过年好”“新年快乐”“恭喜发财”“新年多福”,同时长辈也会说一些吉利话,并以饮食招待,还会给小孩子压岁钱。不同的是,在中国人们认为红色代表喜庆,将压岁钱装入红色的信封,包成“红包”,而在韩国则用各种颜色的信封来装压岁钱,韩国人喜欢白色,所以很多人会选择用白色信封。另外,在拜年的时间上也有所不同,在韩国只有除夕和大年初一进行岁拜,而中国的拜年则是从除夕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5]。中国的拜年时间足有半个月之久,这也许是因为中国领土广阔,人们需要给居住在远方的亲人更多的时间吧。在各国衣、食、住都是生存的基本保障,饮食与服饰能够增强民族同质性与归属感,因此是展现民族整体性的最直接手段。中韩两国在春节饮食文化与服饰文化上有很大的差异。中国人很重视团圆,除夕这一天家人们愉快地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春节食品种类繁多,其中饺子是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一般在除夕子时吃。“饺子”为“交(饺)子时”之意,蕴含着“吉祥、喜庆、团圆”,另外饺子形似元宝,也有“招财进宝”之寓意。韩国的春节食品称为“岁餐”,韩国春节的重头戏不在除夕而在初一,大年初一不能睡懒觉,要起大早祭祀然后吃“岁餐”,韩国最具代表性的春节食品是“年糕汤”,这是用圆圆的米糕片做成的汤。韩民族素有白衣民族之美称,人们喜欢白色,崇拜太阳,认为白色代表纯洁,而太阳则象征着光明。大年初一吃着太阳形状的白色米糕片,意味着纯洁与长寿,预示着又长了一岁,同时也寄予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用白色的饮食开始新的一年,含有象征天地万物的诞生之意。这一天所喝的酒一定是没有温过的,这是为了感受春之到来。祭祀祖先之后分食供品,以此来确认祖上与自己的关系,形成并感受同一祖上后人的共同体意识。再者,祭祀的饮食不只分给参与祭祀的人,没有参与祭祀的亲戚及邻居们都会分到,分享祭祀食品这一行为是联系血缘与团结邻里的媒介。春节时,中国人虽然有传统服饰,但并没有在春节时一定要穿传统服饰的传统,只要穿新衣服或是干净的衣服即可。相反,韩国人则很重视传统服饰,认为一定要穿韩服。在中韩两国,春节期间的风俗活动有着很大的差异。在中国,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贴春联、放鞭炮是春节特有的民俗活动,其中,春联与鞭炮最具代表性。春联来源于驱鬼的桃符,而现代的春联更多地表达了吉祥与祝愿。春联体现了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其在唐代产生,在宋代流行,在明代普及,后流传至韩国。韩国至今仍有贴春联的风俗,只不过多数将贴春联的日期选择在立春之日,一些人在家门或店铺门脸上贴春条,上书“立春大吉”,毛笔汉字,白底黑字[6]。对于鞭炮,人们早已将其认定为过年的象征,因为燃放鞭炮能够制造出喜庆欢快的气氛。然而这曾一度被禁止,春节禁止燃放鞭炮,破坏了春节的热闹气氛,让人们感觉春节和平日里没有多大的区别。燃放禁令的解禁说明鞭炮满足了人们的节日心理需求,“开门爆竹”即“开门大吉”之意,人们在这一天通过燃放鞭炮释放自我,除旧迎新。韩国并不燃放鞭炮,没有响彻云天、此起彼伏的爆竹声,这使得韩国春节不如中国热闹,显得很冷清。在韩国,风俗活动有玩尤茨、花图、跳跳板,赶“夜光鬼”,挂福笊篱,看春节特别节目。春节期间,各电视台都会有春节特别节目供人们欣赏。而在中国,人们共同关注的是央视台统一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驱赶“夜光鬼”,传说初一晚上夜光鬼会到各家各户,试穿每个人的鞋,遇到合脚的就带走,如果谁丢了鞋,可就要交霉运了。为防止鞋子被带走,人们大都将鞋放在屋子里,同时放置筛子或篓子。因为夜光鬼有见到东西就数一数的习惯,当其数完筛子或篓子上的网眼时天也就亮了。挂福笊篱,韩国民间在除夕和初一有挂福笊篱的习俗,福笊篱用竹子条编成。这一风俗是源于古人用笊篱盛米,挂福笊篱被认为能够带来福气。

二、中韩春节传统习俗之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加之西方洋节日的冲击,给中韩两国春节的传承带来了危机。人们对传统春节的逐渐淡忘使其所倡导的各种价值也跟着淡化。这种传统习俗简化或弱化的现象如不加以及时关注,任其枯萎甚至失传,将会抑制民族精神,影响春节习俗中的民族根基。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首先,祭祖之情渐行渐远,拜年形式多种多样。如今的人们,远离了宗法家族,春节的祭祖意义减弱。在现代社会中国人很少在春节祭祀,更多的选在清明或祭日。过去韩国人春节一定要回故乡与家人团聚,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利用春节假期去国外或是国内旅行,在国内旅行的也有在旅行地摆上各种饮食进行祭祀的。随着韩国基督教徒的增多,不祭祀的情况也很多。随着科技的发展,拜年也不需要像过去那样登门拜访,人们更多地通过一封电子邮件、一段祝福的短信息、一通电话来拜年。压岁钱也不仅仅是长辈给晚辈的礼物,有收入的晚辈也会给长辈压岁钱以表示孝顺。其次,饮食穿着简单化。由于现代社会的城市化、产业化快速发展,春节传统饮食被批量生产。过去中国人在春节时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回家一起吃饭,而现在的一些中国人在过春节时不在家做团圆饭,而是提前预约饭店,全家在饭店吃团圆饭。少了亲自动手全家参与的互动过程,人们的共同体意识逐渐减弱。在韩国也是如此,对祭祀非常重视的韩国人也追求方便,将各种礼仪传统的准备简单化。事实上,韩国的春节饮食文化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衰退。另外,近来在韩国也像中国一样,在春节不怎么穿韩服,而是穿新衣服或干净的衣服。再次,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日益凸显。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的时间和精力被无限分散,用来亲身感受春节传统的时间逐渐缩短,通过电视媒体来获取春节传统认识的人逐渐增多。电视虽然具有形象性、生动性等特点,但毕竟媒体是以消费为目的,为吸引观众的眼球,过分夸大娱乐效应,有时不惜颠覆传统,曲解经典,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篡改使人们对春节文化的理解走入误区。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应当肩负起广泛宣传传统风俗知识的重任,将民俗渗透给人们,将人们用共同的传统连接在一起,增强自信和身为其中一员的自豪感。最后,风俗活动减少,春节被赋予新含义。春节的传统习俗可以说是当代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缩影,人们生活的变化也会随之带来传统习俗的改变。首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渴望在春节假期中得到彻底的休息和释放,不愿被复杂的过年程序所累。春节在中国和韩国都有3天的法定假日,中国一般通过调休会连休7天,这都是在本国天数最长的假期,因此春节被赋予“长假”的新含义。中国的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等风俗活动在春节期间进行的次数减少,韩国的跳跳板也大多是年长者比新一代的年轻人玩儿的好。人们不再那么热衷于赶“夜光鬼”,甚至昔日的“元日烧发”,即在春节这一天烧头发以求驱鬼辟邪的民俗活动彻底消失匿迹了。人们更多地想获得休闲、娱乐的时间,玩游戏、看电视、出门旅游都很受欢迎。另外,外地经商的人群逐渐增多,他们不会有太多的休息时间,认为春节长假是黄金周的商人会提前回到店铺经营,位于旅游景点周边的商家更是如此。当然,“文化的传承性是相对的,而其变异性则是绝对的,随时随地发生的,传统节庆文化自然也不例外,它同样真切地表现出变化发展的变异性”[7]。春节传统习俗的内容和形式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必然的趋势,这种变化正说明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比如,从过去简单的鞭炮到各种图样的礼花,从门神画像到年画,从桃符到春联,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在这里笔者认为创新一定要保留春节的传统文化内涵,因为如果没有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春节将会变成一个空壳,失去了它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再者,春节是活的文化,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很难对其做以十分精确的描述,这有待不断地对其进行阶段性的后续研究。

结语

春节传统节日习俗作为一种特定的民族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甚至连人们的思考方式、价值观、生活习惯都受到传统风俗的影响和制约。随着时代变迁,中韩两国的春节也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在魅力始终存在。通过考察中韩两国春节传统习俗的共同点与差异点,展现两国人民过去与现在的生活面貌,反思逐渐淡化的民族文化,可以看出,春节在中韩两国都承载着人民美好的梦想,积淀了两国人民的传统文化,体现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促进了民族认同感。同时,我们更应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使中韩春节民俗文化更加灿烂辉煌!

作者:董健 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文化习俗范文4

【关键词】社会习俗文化 差异 影响

一、中西社会习俗差异

礼仪在与人交流的时候,一直以来都是秉承着严以律己而尊敬他人的方式去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中国素以“礼仪之邦”的美誉立足世界,许多国人在国际上的礼仪表现也让其他国家的人对中国有了一个很好的印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遍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这就使得各国的习俗差异出现在交流当中,然而这种由文化和习俗所造成的误会何影响并没有得到重视,如果长此以往的任其发展不去加强对西方礼仪文化和传统习惯的理解和肯定,那么就可能引起双方国家之间的矛盾和误会,进而导致国与国之间的交流难以继续下去。因为影响着各地区文化习俗的因素很多,但其主要原因就是可能存异,造成了不同宗教的人们各自遵循所信仰胡宗教礼仪。这一因素同样也适用于中国。中国的礼仪进程也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统一过程才有了今天的成果。在西方的文化习俗发展期间,其教育,科技 新思想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才形成了如今的区域性文化习俗。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施,中西方跨国交际也愈加频繁,但其参杂其中的差异也日渐明显,因此,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怎么去兼顾中西两国间的问题俨然成为了主要问题。

1.1会面礼仪差异

1.1.1问候礼仪

在当今社会当中,见面互相问候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社交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问候不仅能拉近心灵距离,消除陌生隔阂,也成为了与亲朋好友寒喧的一个重要手段。问候对方这一礼仪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人素养的标准之一。见面亲切友好的问候不仅仅体现其良好的修养,道德水平的高低,也体现了其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在中国,一般的问候语都诸如此类“到那儿溜Q了?”“干嘛去了?”“去哪儿啊?”我们用这种方式和问候来传达出对对方的关心,这种“唠家常”的方式是中国人所独有的,但如若是在西方国家,你的这种问候很可能已经触及到对方的底线。因为国外根本没有此类言语,外国友人很注重自己的隐私,他人无权干涉,也不希望他人过于干涉自己的私事。一般他们的问候都是“hello”或者“how is the weather?”他们把这种当作纯粹的生活礼仪,并不把它当作认识的手段,所以当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当中有人向你说“what a beautiful day!”的时候,你应当给予回应来表现你的友好态度。

1.1.2称呼礼仪

称呼礼仪,他传达出的是个人修养和其社会生产力的反展程度,经济发展的速度与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力和社会需求。但由于中西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了许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称呼差异。中国人习惯称自己为“在下”用“您”来称呼他人,一般只有彼此熟悉的人方可“直呼其名”而西方国家则用“you”来称呼对方。家中成员也不分年长年幼,一般都以姓名或者昵称来称呼,但在中国这是不可行的,必须尊卑有序,尊老爱幼,不然就会被当作不礼貌。

1.2餐饮礼仪的差异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在地理位置上又相对处于中间位置。所以这便造就了区域所特有的饮食习俗。从“民以食为天”的理念就可以看出,饮食在国人心中所占有的比重。人们经常都会将重要的事宜和决定都放在一场别开生面的隆重的美食宴上面。但有时候却不会去过度地追求菜的口感,他们所追求的是在一起的氛围和许久不见的寒暄。在中国,以左为尊的礼仪相传已久,招待贵宾,贵客都要坐在左上,但在西方则恰恰相反,入座的时候男士为了男士示以尊重,会为女士打点好一切。在中国,酒在宴会上必不可少的,人们认为喝酒能够减少尴尬,活跃气氛,便于进一步的认识了解。而西方对于酒文化则截然不同,他们不提倡过度饮酒,认为只要尽兴就行。

二、中西方传统节日的差异

2.1传统节日作为衡量一个民族的悠久文化历史具有重要作用,节日的由来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生活地点有着重要的联系,它体现了人们丰富的感情世界,寄予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每个民族的节日,能还原出其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由此可见,传统节日文化对于文化习俗的影响多么深远。

2.1.1 为何当今社会,中国的节日越来越不受到国人的喜爱,节日气氛也越来越淡,而相比其他国家的节日却在国内流行起来。首先我觉得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而西方由于受宗教影响时间较长,所以其节日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比如复活节,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人们心中有,那么节日便会被传承。加之中国的节日庆祝大多以家庭为中心,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而西方的节日更多的是突出集体性和互动性,他们倡导以自我为中心,崇尚张扬的性格,这便是为何在西方的经典著作当中,个人英雄主义成为了社会意识主流,人们喜欢互相交流,群体参加又体现出了人人平等,自由地表现自我的特点。从用餐时的桌子就不难看出,中国人喜欢用圆桌来营造一种团结,和气的气氛,这是一种传统,西方人习惯用方桌,他们的重点并不在于食物,而是在于个体之间的交流。所以,中式体现的是全体共享式,西方宴会体现的是个体交流式。当然,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不仅仅只有这些,还跟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将会面对更多的陌生文化,风格迥异的行为习惯,也会存在不可避免的文化冲突,所以,我们必须在发扬我们原有的传统文化的时候熟悉新的文化。

总结:在保持住自己风俗习惯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其他风俗文化,首先是要去了解各个国家的文化然后再了解地域性文化。因为只有理解了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减少误会的发生,礼仪也是一种意识流的软文化,只要是文化就肯定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比较,一个缺乏礼仪的国家肯定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而一个礼仪不标准统一的的社会也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创建和谐社会,礼仪是首要的,现今的中国无论在物质,精神,文化上面都需要进行改变,只有不断的推陈出新,集百家之长。形成一套完整且符合国人的价值观,方能塑造当代中国新的社会文化体系,从而实现社会和谐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9-1

[2]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 魏光奇.天人之际;中西文化观念比较[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 包凡一.外国人这样看中国[M].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9

[5] 谢艳明.西方文化与风俗指南[M].河南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

文化习俗范文5

【论文摘要】建筑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产生的,它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的综合体。人类建造房子,避免了风吹雨淋,人类建造了房子,人类有了安定的居所,房子又为人提供了安全屏障。有了稳定安全的场所,人类就可以从事一些更文明的事情了。随着文明的进步,建筑更多不但体现了它的实用性,还体现出了它的艺术性。世界各地的建筑样式、风格不尽相同,这些都是因为世界各地的风土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什么样的文化必然产生什么样风格的建筑。本文就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进行了浅析。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wwW.133229.cOm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艺术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风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风俗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艺术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艺术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由于时代的发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内容的广泛化,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分析不同文化风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通过比较很容易的出来。我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遗址,遗迹存在,风格迥异。即使当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虽然各地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同化。但仍能体现出不同文化风俗下,不同的风格。各种风格都有其优缺点,去劣存优,取长补短,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1]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9(10).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园林技术,2003(4).

[3]刘玉超,罗大为.建筑艺术与生活[j].民营科技,2010(1).

文化习俗范文6

中国素有“酒的故乡”之称。据考证《吕氏春秋》和《世本》等较早的文献都认为酒为仪狄所造。《战国策·魏二》“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指出了仪狄造酒的时代;《世本》认为这是造酒之始“,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但在同一本《世本》里又有杜康造酒之说,《事物纪原》也说“少康作秫酒”。张华《博物志》也有“杜康作酒”,陶潜《述酒诗》序说:“仪狄造酒,杜康润色之。”仪狄,相传为夏禹时人;杜康,也叫少康,殷商时人。后来,仪狄造酒之说渐隐,杜康造酒之说益显,遂使杜康成为酒的代称。

二、酒文化的内涵

关于“酒文化”,萧家成撰文提出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酒文化就是围绕着酒这个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行为的现象总和。围绕着酒的起源、生产、流通和消费,特别是它的社会文化功能以及它的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等方面所形成的一切现象,都属于酒文化及其相关的范围。酒文化是以酒为物质载体,以酒行为为中心的独特文化形态。酒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同时还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生影响,与其他文化现象紧密联系。

同时,中国酒文化也是一种地道的社会文化,酒不是生活必需品,却是一种特殊的饮食。“酒食所以合欢也”、“饮食男女”等等,其中“饮”便是指酒,所以在中国,“饮”与“食”同样具有极强的亲和力,把这一亲和力用之于人际交往,就形成了一种社会文化。酒作为中国人追求个性自由的基本需求的替代物,与政治军事、皇权社稷、世俗人情、悲欢离合、亲疏远近、喜怒哀乐、性情风度等有着密切联系。

三、酒文化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渗透

酒,可谓是中国人饭桌上不可或缺的东西。朋友聚会觥筹交错间,距离拉近。家人聚会中举杯盏影间,流露着默默温情。同时,各种社会风俗习惯中也离不开酒。如新人结婚,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要前去喝“喜酒”。孩子满月,其父母会大办操持一场“满月酒”,以祝福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端午佳节,人们要喝雄黄酒,寓意驱邪避祸。清明重阳更是要以酒祭祖,表达对先人逝者的怀念。可见,酒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更有一句俗语“无酒不成席”,可见酒的重要地位。

四、中国传统习俗中酒的文化功能

1、婚俗中约定盟誓功能

在中国人的婚嫁庆典上,无论是在中国当今社会还是传统社会中,酒是婚俗中不可或缺的点缀品,甚至在许多民族的婚嫁中,自始至终都有酒的参与。酒固然有喜庆的含义,但同时酒还有约定盟誓的功能。结婚的序幕是“订婚”,许多民族订婚的俗仪,都是酒字当头,所以婚俗的帷幕就是由酒来拉开的了。例如在东北,男女双方经媒人的中介议婚后,第一步就是“喝相亲酒”。相亲酒宴上,被相的男女要出场敬酒。双方无异议时,席面上由双方的主婚人交换酒杯一饮而尽,或由媒人举杯饮尽,谓之“端盅”,以示婚约已成。而在陕西安康一带,新娘被送至男方家时,一进门,便有两个妇女向之递酒,名曰“喝迎门酒”。随后拜完天地,进入洞房,新婚夫妇双方还要共喝“交杯酒”。交杯酒是由“合卺酒”发展来的,“卺”是葫芦,一分为二成为两瓢,夫妻双方各执一瓢盛酒同饮。酒在此便是约定盟誓作用,表达了夫妻双方合二而一、不分彼此、祸福同享的决心。

2、酒的交际礼俗功能

在现代人们的交际生活中,喝酒应酬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在少数民族传统习俗中,以“酒”示仪的传统礼俗更是比比皆是,表达了对客人的欢迎和真挚热忱的情感。如广西瑶族的喝“三关酒”的礼俗,当有贺客来临之时,主人就在屋外组成三关,每一关都敬客人两杯酒,以示款待之诚。瑶族有喝“笑酒”的习俗,当亲朋聚饮之时,或提出笑话佐酒,或边喝边唱“笑酒歌”或者吟“笑酒词”。还有广西壮族喝“交臂酒”的礼俗,主人和客人喝酒时,要主客交臂,各饮自己所执的杯中之酒,以示情谊之深。人们推杯换盏的举动,就是互敬互让的表示,所以感情越喝越厚。

3、酒的祭祀功能

传统的汉族祭祀活动大都有三祭:春节祭、荐新祭(收获季节的农耕习俗)、清明祭,这些祭祀活动中都离不开酒的存在。以春节祭祖的习俗为例,祭祖寄托了后世子孙对祖先“水源木本”的情思和“慎终追远”的悼念。除夕前一日,家人都把“宗谱”悬挂在堂屋的北墙上,下设供桌,摆上供器、供品。贴上对联吊钱等物,作为祭祖的神坛。除夕的上午,家中老少要带着烧纸和白酒去先人的坟头烧纸奠酒,意为给逝者带去钱财、酒肉。烧完纸,奠完酒,要点上一饼爆竹,意为请先人在此“喝酒拿钱”。同时。除夕十二点除焚高香、烧大纸、供酒、奠酒的祭仪外,还要添加供饭、子孙们磕头礼拜的祭仪,酒在这里又一次充当了主祭品的角色。除祭祖的活动外,一些少数民族还有祭天地、川泽、山林、社稷、芒神、蚕神、财神、龙王爷、药王爷、牛王爷、马王爷等祭祀活动,寄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口平安的愿望。

文化习俗范文7

[关键词]礼仪习俗 婚礼 丧礼 生活范式

一、“看不见中华文化”

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的相对封闭,社会发展滞后,这既是不幸,但也有塞翁失马的意外收获——由于相对封闭,许多古老的文化传统礼仪习俗在那里得以部分保留下来。 “北起大巴山,中经巫山,南过武陵山,止于南岭,是一条文化沉积带。古代的许多文化事象,在其他地方已经绝迹或濒临绝迹了,在这个地方却尚有遗踪可寻。”“土家族正好分布在这条文化沉积带的中部,所保存的古代文化信息特别丰富。”[1]随着信息、交通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这些部分保留下来的古老文化传统礼仪习俗开始向外界展示它的庐山面目。

比如今天到三峡、鄂西旅游的游客,在湖北的宜昌、秭归、巴东等地都会听到土家族的民歌,欣赏到土家族的舞蹈,观赏到一些习俗礼仪。不过,歌曲出现了翻唱,舞蹈有了创新,习俗礼仪也融进了时代的特色,都有了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

然而,这些传统的文化在获得一种新的生命新的发展不断前进的同时,依附于原汁原味载体的另一种生命在萎缩、后退乃至消失。这种现象在一些习俗礼仪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比如鄂西利川市腾龙洞内大型歌舞节目《夷水丽川》,虽然美轮美奂,如果单纯从原生土家文化的角度出发,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对土家丧礼中的“跳丧”“绕棺”等部分,表现似乎太过简单,而“跳丧”恰恰是土家最重要的特色文化之一。

对土家“跳丧”不仅有轻视,也有误读。如一些对长阳巴山舞的介绍中,都把“巴山舞大胆地把跳丧从死人那里解放出来,变祭礼性舞蹈为群众自娱性舞蹈,赋予它新的生命”[2]作为其一条成功经验。好像土家人为死人跳丧是大逆不道,受到了什么“压迫”,需要今天的人“解放”。这实在是对“跳丧”的一种曲解。

这两个例子说明,今人对丧事对跳丧等“祭祀仪式”所表现的“丧事礼俗”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无视“丧礼”不是个别现象,时下的“丧礼”基本只剩下“事”而没有“礼”的内容。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先生曾说过“20年代是看不起中华文化,90年代是看不见中华文化。我们从日常生活来看:现在一个人要举行婚礼,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传统的婚礼……同样,现在要办丧礼,也是不知怎么办。这些问题的出现,就表明我们的文化正在失落。”[3]

二、礼俗:“秩序”与“根本”

礼仪的重要,是因为礼仪习俗可以让人们在共同遵守的规范中建构社会秩序,寻找到共同的社会归属感。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礼俗可以保持秩序,‘领导一个民族的是礼俗而非知识’。礼俗培养了整体的精神,反过来,整体的精神又赋予礼俗以灵魂,个人只有实践社会团体的美德才能成为一个人。礼意味着所有人的不断教育,礼又是生活的范式,在整个现存的状况中产生出一种适当的氛围,使人以严肃的态度对待事物、信任和敬意。”[4]

这番话并不难理解,礼俗就像一位诲人不倦的教师,借助礼俗仪式,使人们能够克服彼此存在的差异,获得某种生活的导向。人们在对习俗礼仪的体验中,重新发现礼俗所体现的“整体精神”,能令个体和整体之间、自由和秩序之间找到平衡点,在过去和将来之间找到联系的纽带。

湖北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四到正月十五。湖北很多地方以前有过小年“接祖人”元宵“送祖人”的习俗。这20多天里,因为祖先回来了,每天要在堂屋神案上的祖宗牌位前敬早中晚三次香。这期间,有许多祭拜天地祖先的仪式,包括吃年饭,都是先让祖先“吃”。通过一系列仪式,让逝去祖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尽管是虚拟的),唤起了人们对亲人的追忆。这种温馨的伦理情感,影响着现场耳闻目睹的子孙,年长者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年饭桌上,自己也会以同样的方式进入后辈的生活中。这真是一种满怀信心和希望的憧憬,从而也使得一年一度的过年充满了温馨和生命的力量。东方这种礼俗上的“前传后教”与雅斯贝尔斯所谓的“礼意味着所有人的不断教育,礼又是生活的范式,产生出一种适当的氛围,使人以严肃的态度对待事物、信任和敬意”竟是这般契合,可见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礼俗所具有的普遍意义。

千百年来,维持中国社会秩序的不仅仅有典章制度,也有着不亚于法律作用的基本伦理道德。而道德相当一部分正是借助礼仪习俗这一载体发挥作用,维系着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有时候甚至伦理道德的作用更大。过去庶民百姓可能对法律不甚了了,而对伦理纲常却从小耳熟能详。正如梁漱溟指出的,礼俗是“启发理性,实现道德”的,“礼俗以道德期勉于人。”[5]

这种“生活的范式”,为人们正常健康的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精神基础,可见礼俗对于“保持秩序”“维护根本”的作用。

然而,今天的婚礼和丧礼,确实有个先是“不知道该怎么办”,而后各行其是的问题。从鄂西以及湖北其他地区的一些婚礼、丧礼看,感觉是被严重异化,越来越时尚、虚荣,越来越娱乐化,而于婚礼中“礼”的应有之义,却越来越淡化,以致消失。

三、婚礼:神圣感的丧失

时下一些婚礼,大都是司仪宣布婚讯,新人登台,介绍新人的成长或影集录像,介绍亲友等等,虽然热闹,“礼仪”部分却严重不足。

在早些时候的中国,结婚仪式不仅十分隆重,尤其是庄重、严肃,充满神圣感。婚礼上“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夫妻对拜”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议程。所以,那时的新媳妇娶进来叫“拜堂”,“拜堂”与“成亲”几乎是固定搭配。本人幼年就目睹了无数次这样的“拜堂”仪式。如今,在城市里的婚礼上,是绝对看不见“拜天地”“拜祖先”的。即使少量“拜高堂”的环节,也被改革为向父母献茶(这样也行),“夫妻对拜”则被“夫妻对吻”取代。有的婚礼,连向父母致意的礼仪也省了,只剩下一对新人和来宾的嬉闹。至于一些流于敛财炫富的秀场婚礼,则于“礼”相去更远。

显然,在婚礼设计者(包括新人及亲属、婚庆公司等)眼里,“礼仪”陈旧了,应该省略;“天地”过时了,不值得一拜。

然而,天地就是大自然,是一切生命的来源。古人尊重天地拜天地固然有一定的自然神论的色彩,但同我们今天对天地自然生态的尊重精神是一致的。我们以前认为拜天地是愚昧是封建迷信,狂妄地“与天斗与地斗”,“喝令三山五岳开道”,结果弄得生态破坏、泥石流泛滥的严重后果。如今开始反省了,开始提及对大自然的敬畏。

可见,拜天地就是对大自然的敬重和感恩。《礼记》说,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所以,在中国古代一切重大仪式上,“拜天地”是不可或缺的内容。皇帝登基要祭天,婚姻大礼是平民百姓的重大仪式,所以“拜天地”也是理所当然的内容。

传统的结婚仪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拜堂”和闹洞房。婚礼上,洞房中,庄谐异趣,分工不同,整个过程既庄重严肃,又富有娱乐气氛。拜堂部分,主要是礼仪,是对天地祖先父母的感恩;是新家庭组成(包括家族联姻)的重大宣示;夫妻对拜实际是白头偕老的相互承诺,一如西方婚礼上男女双方的誓词。这一部分内容深邃,气氛庄严,围观者言行得体,尤其是拜天地祖宗父母时,再喜欢开玩笑的观众也会噤声慎行,显出几分神圣肃穆的氛围。

对新人的调侃玩笑则必须到婚礼结束进入洞房之后,那叫“闹洞房”。在闹洞房的坏境中,长辈退场,女方亲属不参与。不像今天的婚礼,大庭广众之下乱开玩笑,也不管来宾的身份年龄。有的婚礼,对传统婚礼是抛弃精华继承糟粕,闹的内容庸俗至极,粗俗不堪,如把公公和新媳妇拿出来开玩笑等,既令新人不自在,也使一些来宾反感。这种恶俗遗风倒真应该淘汰。

也许是快节奏的时代,将婚礼中“礼仪”部分省略了,直接进入到“闹”的阶段;也许是娱乐化的时代,将婚礼中的承诺感恩等庄重内容删除,只剩下娱乐嬉笑。

只有严肃地看待男女结合的婚姻,婚礼才具有庄重感;而无视婚姻的庄严神圣,必然不会产生庄重的婚礼。而将婚姻简单地看成男女结合,必将导致婚礼的娱乐化,以及随之而来的“闪婚”、“闪离”,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不是一个健康社会所需要的。

徐复观曾深刻指出:“对婚礼重视的基本精神在认为男女的结合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是健全社会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乱搞男女关系的社会一定是混乱的,所以要通过隆重的仪式,来说明男女的结合不是随便的。”[6]

今天婚礼的神圣性在哪里?

四、丧礼:少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丧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历代有关礼学的著述中,丧礼、丧服所占的篇卷不少,从送终报丧到吊唁、出殡,相当繁缛。当亲人与世长辞,正是这些是肃穆庄重的丧礼仪式,体现了子女对逝去亲人的不舍亲情,承载着我们的伤痛和告别,也表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如流行于清江流域的土家族地区的“跳丧舞”。“绕棺”土家语叫“撒尔嗬”,就是土家族特有悼念亡人时的一种古老的丧葬仪式舞蹈,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表演时由几位男性在棺材前对舞,高潮时,少则几十人,多达几百上千人观看和参与跳丧。演唱形式是一人执鼓领唱,众和。唱词内容丰富,有死者生平事迹的、日常的生活趣事、自己与死者的关系等等。歌、舞、乐浑然一体,音乐高亢欢快,舞步健美勇武,少有悲伤色彩。因为只有寿终正寝的人才有享受跳丧的资格,所以用歌舞表示悼念也符合“喜丧”的气氛。跳丧时间,三五天不等。《巴东县志》说:“旧俗,殁之日,其家置酒食,邀亲友,鸣金伐鼓,歌舞达旦,或一夕或三五夕。”

在湖北其他一些古风犹存地区的丧事中,也有一种“哭唱”, 笔者也经历和见过了不少这样的场面。亲属唱的内容主要是追念死者的生平事迹,历数其对家庭对社会乡里的贡献、为人处世的经验、美好德行等等。平辈的“哭唱”中,有指出死者一些缺点错误的,甚或批评,并希望他来生改正的,有相约来生再结夫妻缘、兄弟缘的等等。晚辈的哭唱主要是死者对自己及晚辈的诸般教诲,自己的怀念,自己对死者的歉疚,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孤儿寡母的主题则是“你走了我靠谁?”的悲鸣。所有“哭唱”,大多条理清晰,并且随唱随有新的内容在不断地补充,想到哪里,哭唱到哪里,完全是一种发生内心哀思的即兴倾诉,寄托了本人于死者的情感,一种本人与死者的“关系总结”。会“哭唱”的人声调悠扬婉转,不会“哭唱”的亲属只会嘤嘤而泣,只是单纯地表达悲痛。

这种丧礼,是活人对于死亡的一次体验。每一个有丧父、丧母经历的人都会有这种切身体验,父丧母丧,对子女是一场重大的人生转变:在这三五天的丧事活动中,通过哭、唱、舞,不仅子女对死去亲人的情感得以充分宣泄,亲人的去世也会促使人们对生命的意义进行一番严肃的思考,人的一生就这样短暂,从而要更加珍惜生命,珍惜与亲人在一起的时光,珍惜当下的生活。

丧礼是对于自己的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的一次重新认识和定位。有父母在,自己总是“孩子”。以前父母肩上对家庭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如今“历史地”落到自己的肩膀上。所以有“父母去世,子女一夜长大”之说。这个角色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丧礼来完成的。这些,不经过必要的丧礼仪式来规范、传达和阐发,是不容易体会到的。

至于为什么在本该表达悲伤的情感丧礼中会出现哭唱、出现载歌载舞的呢?这应该是中国人的一种情感自然流露方式。诗大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当代人生活的节奏加快,当然不必要求人们一定遵循过去的丧礼繁琐仪程,然而,今天的丧礼过于简化,可能会损失了上述必要仪式所传达的对于生命理解等意涵,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在城里,丧礼被“遗体告别”仪式取代,只剩下简单的来宾戴白花黑纱,向遗体鞠躬,与家属握手,连一个对死者的简单生平总结都没有。出殡完毕,子女就摘下了胸前的白花,三天的黑纱都罕有佩戴者。

湖北的中小城镇和农村的丧礼比城里稍微复杂一些,有“唱道士”、“做七”等内容,这其中,讲究“哀荣”应该是一个重要因素。有些丧礼,主人要准备几桌麻将,供客人消遣。有的还请来专门班子演唱、吹吹打打,内容不少是流行歌。这样的丧礼也就具有娱乐色彩了。如果去世的人高寿,则是“喜丧”、是“白喜事”,而喜事请乐队歌手唱歌似乎顺理成章。而一般认为,丧事不能不体面,这是为了让“活人”看,让亡者的亲戚、朋友、乡邻看,为了赢得“老太太去世多风光!”的赞誉。因此,一些有钱人、有一定权力的人往往大操大办,大宴宾客,有的还将大操大办延伸侵占学校的操场和上课时间、占地修建豪华墓地等方面,来显示自己风光体面。这就严重超越了丧事的本来意义了。

结 论

如果包含特定文化内涵的某种“文化符号”如习俗礼仪被异化——如婚礼、丧礼被异化为炫富、摆阔、敛财、娱乐的道具,或被生活的匆忙所忽视所简化,便是这种“文化符号”的消解,便是内容严肃庄重、作为“生活的范式”、用以指导人生的文化的流失。而作为精神支柱的文化一旦流失,人势必变成只剩下“钱”的空心人,精神生活就有严重欠缺,那么“保持秩序”“维护根本”的基础将不复存在。

传统的礼仪习俗固然有不少内容过时了,应该淘汰,可还有一些需要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我们今天重建文化,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重视文化的载体之一礼仪习俗,收拾起“附毛之皮”,通过这一载体,回归到历经世世代代先辈不断筛选、淬炼并生活在其中的“生活范式”上来,一方面萃取健康的传统文化基因,为今天的文化建设提供营养;另一方面借鉴科学、民主、自由、法治等他山之石,丰富我们的文化内涵,这都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题中之义。

注释:

[1]张正明:《土家族研究丛书》总序

[2]百度百科

[3]《金耀基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版

[4]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3月版

[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文化习俗范文8

关键词:青藏高原;天葬;起源;文化内涵

丧葬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和研究一个民族的丧葬文化,是对这个民族民俗文化和的一种探索。在我国藏族人民中,存在着火葬、水葬、土葬、塔藏、天葬等多种丧葬习俗。其中天葬是在青藏高原地区最为独特也最为流行的一种丧葬形式。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它与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最相适宜,同时“不需要花费人力财力去装殓,不占用一块尺寸荒滩旷野,也不残留亡亲的一星肤发骨片, 更不会使灵魂依附在死亡了的躯体上难以转移;这对亡灵对后人均是最经济不过的礼俗。”[1]

一直以来,天葬在宗教方面的诸多禁忌和天葬场所的隐蔽性,为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同时又因为这种神秘的丧葬习俗所蕴含的浓厚的宗教色彩及其独特的葬俗葬礼形式,对外界产生了极大的诱惑力,激发了人们探索其起源和与之相关的文化信仰元素的兴趣。本文试通过相关文献,简要论述天葬仪式,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浅析天葬习俗的成因及其文化内涵。

一、天葬的仪式和禁忌

天葬并不是简单地将亡者的遗体送去天葬台供秃鹫啄食,其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一整套完备且颇具内涵的仪式,且严格遵循相关禁忌。

藏区的天葬都在天葬场举行,各地有固定地点。天葬场多数是在离寺不远的山腰上,这些山腰都是较有名的。有的天葬场有一块大而平整的岩石,有的天葬场仅是一堆石块。天葬台四周经幡翻卷,把天葬台怀抱在中间。每一地区的天葬场都有专职的天葬师(一般由僧人出任,且专司天葬)。

藏族人去世后,他的家人会把他的尸体卷曲起来,将头屈于膝部,合成坐的姿势,用白色藏被包裹,放置于门后右侧的土台上,请喇嘛诵超度经,择日送葬。藏族人认为灵魂和尸体不是一起走脱的,因而为了使灵魂不滞留在屋内,尸体在家中停放时,一定要用土坯垫尸。

葬礼当天出殡一般都很早,往往是天刚亮时就开始,亲友都要到死者家里做告别仪式。仪式过后,有专人将尸体送至天葬台。当死者的遗体被背起时,后面要有一个与死者同龄的人手持扫帚和方篓,把垫尸的土坯扫掉,连同垫尸的土坯和垫子等放在方篓里,紧跟在背尸人的后面。背尸人大多是死者的后代。背尸人将尸体背到门外,交给专门的运尸队。这时死者的同龄人还要用糌粑在门外画一条线,把方篓里的东西扔到线外。

当死者被送上天葬台,天葬师将他的遗体背朝着天,折断四肢,在尸体中央和两肩撕开皮肤露出肌肉。然后朝天空吹响海螺,再燃起柏烟,摇动铃铛,为死者诵念最后一次超度经。随着柏树的浓烟升入空中,盘旋在天空的秃鹫便会铺天盖地落在天葬台周围,争相啄食。当天葬台上只剩下骷髅时,天葬师用石头将骷髅敲成骨酱揉成一团,秃鹫再次盘旋而下,食尽散去,周围的人开始长跪顶礼。天葬以遗体被食尽最为吉祥,这说明死者没有罪孽,灵魂已安然升天;如未被食净,要将剩余部分拣起焚化,同时念经超度。天葬完毕后,丧家要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酒肉犒劳天葬师,以示谢意。

根据藏民族的风俗,天葬仪式中还有诸多禁忌。出殡的日子一旦确定,就不得更改。出殡前,尸体在家中停放,家属不得梳头、洗脸、唱歌跳舞。在出殡仪式中,送葬队伍不得回头,藏族人认为,如果这时候有人回头,死者的灵魂就会返回家中,给丧家带来厄运。妇女是不被允许参加出殡队伍的,更不得上天葬台。在丧葬过程中不得大声喧闹,大声哭泣,藏族人认为这样会使灵魂在走向另一个世界时不开心或走不顺,使死者留在阴间成为鬼。藏族人非常忌讳死者的父母子女到天葬台观看天葬。而不相干的外人观看天葬过程,特别是拍照和录象更是被严格禁止的。这或许是对于其他民族来说藏族天葬是如此神秘的重要原因。

二、天葬习俗的成因

天葬之所以能在藏族人民中兴起并流传开来是有其深刻的自然和文化原因的。笔者将其概括如下:

1.天葬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

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生活环境是天葬文化得以产生和存在的物质条件,也是其先决因素。藏区地域广阔,藏族人民的丧葬方式也多种多样,在藏族传统社会里的个别地区一直保留着适合自己的丧葬习俗,甘、青、康地区的一部分藏民就仍然保留着土葬的习俗,甚至在有的藏族地区,就根本没有实行过其他丧葬方式,自始至终实行土葬。[2]由此不难看出,对于拥有同样习俗与信仰的藏族人,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民普遍选择并接受了天葬,与这里独特的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这里的藏族人大多数生活在高寒游牧地区,这里草原广阔,牛羊成群,同时也有大量牛羊尸体和啮齿动物。这为秃鹫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适宜大批秃鹫在此生存,进而为天葬之分尸、使尸体能够迅速、干净利落地被秃鹫啄食完毕提够了条件。同时,青藏高原海拔高,温度低,限制了树木的生长,植物的生长周期短,高大的树木在藏区十分稀少,这使火葬缺少了必要的燃料,大规模实施火葬是不现实的。此外,青藏高原气候寒冷,绝大多数地区被冻土覆盖。高原无霜期短,就算在夏天气温最高的时候,一米以下仍是永恒的冻土,使挖掘土葬在青藏高原极为困难。

2.天葬文化形成的思想文化基础

苯教“万物有灵”及“灵魂不灭”的基本理论促使藏族先民接受了天葬这一特殊的丧葬形式,是天葬得以产生并形成的思想文化基础。[3]苯教是藏族本土宗教,它认为人是肉体和灵魂二者结合为一的产物人的死亡,只是二者的分离,也只是躯体的死亡,灵魂是不灭的,只不过是从躯体分离到了另一个世界。北郊的这种观念被深深地根治进古代藏族社会,为藏族民众所普遍接受。所以相对而言, 藏族人似乎对死亡并不那么在乎, 特别是对死后尸体的处理不那么严格、规范和统一,有较大的随意性。[4]这就为天葬习俗在藏族社会更广泛实施打下了良好的认识基础。

佛教在的传播促使天葬得以广为流行。自佛教传人并得到超前的发展和兴盛之后, 天葬的丧葬仪式也就依佛教教义来指导和解释。[5]在佛教的教义和理论中包含着诸如乐善好施、舍己利他等饱含自我牺牲精神的道德内容。这对信仰虔诚的藏族人民起到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作用。在其他大多数民族看来,人死后被分尸供秃鹜啄食,显得过于残忍,是对尸体的亵渎。但从佛教人生观的思想看,这不但不残忍, 而且是在“舍身饲鸟”,保护其他弱小生命,是成就来世幸福的一种乐善好施行为。正是因为天葬的过程暗合了佛教精神,能够用佛教道德观所解释,因而能在普遍信仰佛教的藏区广泛流行。

三、天葬的文化内涵及现实意义

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孕育出的独特的天葬文化,是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发展的产物。[6]其不但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即便用今天的观点来看,依然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从宗教和信仰的角度看,天葬习俗十分符合佛教教义,天葬在藏区的发展和流行与佛教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佛教中,“布施”是信徒的标志之一, 它是直接关系到信徒未来能否成佛得道的关键, 而“布施”之中的最高境界是“施舍”;按佛教教义, 人死以后,灵魂便离开肉体进入新的轮回, 而肉体只像一件衣服一样再无用处;但死后将尸体喂鹰, 又算是人身的最后一次善事, 作为“布施”施舍给其他生物也算是发挥了其最后的价值。[7]按这种说法,天葬实质上就是一种最后也是最彻底的一次施舍。不仅如此,这其中还体现出藏族人民对佛教“不杀生”这一重要教义的恪守。他们认为把尸体施给那些以其他生命为食的动物后,那些动物就不会再去捕食其他小生命。这就保护了许许多多小动物的生命,这被视为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举。

同时,对于藏族人民而言,秃鹫被视为大格西的化身,将自己的躯体在人生最后一次布施中施舍给秃鹫,他们的灵魂也因此能得到超度,跟随“大格西”一同飞升,前往往生极乐世界。

2.从价值取向方面来看,天葬反映出藏族人民乐观的生死观。不管天葬的方式如何“简单粗暴”或者“残忍”,也不管超度形式如何复杂,亲人对亡者不过分悲伤绝望,活着的人在情感上抱有美好的愿望,坦然面对死亡,只祈求亡者早日投生福地,顺利转世,希望来世有个幸福美好的命运;正是因为抱有这样的理想愿望,藏族人民对待死亡也就并不紧张和恐惧。[8]

不仅如此天葬还体现出藏族平民众生平等这一理想的价值取向。历史上,藏族社会等级森严,而藏区不同的丧葬习俗,表现在其不同的仪式和规模上,有着明显的阶级等次,这也反映出了各等级的价值观念。在特定历史环境中, 土葬、塔葬、火葬和水葬, 表现出了藏民族社会意识形态的等级偏见和深层次的思想观念;而天葬的形式、规模和特点让人们去选择平等的死亡去处, 表现出极强的平等意识和平民理想的价值取向。[9]任何人只要来到天葬台,不管他们生前身份地位还是财富上有着怎样的差距,在这里都只是的躯体,面对的也是相同的葬礼。

3.天葬还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天葬实质上是把尸体施舍给秃鹫,这不仅体现了藏民族对自然动物的珍惜与博爱,反映了藏民族古老朴素的生态观;更由于这种丧葬方式不留遗体,更不需要修建坟墓,从而节约了大量原本用于埋葬尸体修建坟墓的土地,不让“死人与活人争地”,较好的解决了人口多,土地少的现实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天葬是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的藏族人民普遍接受的一种丧葬方式,其发展有着深刻的自然和宗教文化因素。对照其他藏区的丧葬习俗,天葬之所以能够在青藏高原地区兴起是由其特殊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正是因为天葬这种丧葬形式与青藏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最为适应,所以能够被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藏族先民所接受,并逐渐传播开来。而天葬的过程又刚好契合了一些宗教教义,被人们赋予了特别的文化内涵,因而得以在藏区广为流行。天葬不但体现了藏族人民虔诚的和朴素的生死观与价值取向,同时还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这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9]尕藏才旦、格桑本: 《天葬―藏族丧葬文化》, 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

[2]余仕麟:《藏族传统社会天葬习俗的缘由辨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3][4]闵文义:《天葬形成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甘肃社会科学》,1993年01期。

文化习俗范文9

论文摘要:由于特殊社会文化的牵制和影响,德宏傣族婚姻习俗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傣族婚姻习俗的特点。德宏傣族婚姻过程、仪式与佛教和本土宗教内容紧密相联;根深蒂固的封建等级制度和观念导致了德宏傣族等级婚姻的盛行;对家族血缘关系的重视致使德宏傣族一直固守着同姓不通婚的规矩; 经济 条件成为德宏傣族建立婚姻关系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制度的变更、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德宏傣族婚姻习俗发生了变化,人们抛弃了婚姻习俗中的不少陈规,面对现存的婚姻习俗应正确对待,并加以积极引导。

德宏傣族,指分布在现今云南省西部边境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内的傣族。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古代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又是中印文化的交汇点,中原文化和印度文化在这里会合并发生碰撞。特殊的地理区位和民族的包容性,使德宏傣族形成了融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和印度文化为一体的特殊文化,对德宏傣族婚姻习俗起着牵制和影响的作用,使之具有了与其他地区傣族婚姻习俗不同的特点。

一、宗教文化渗入婚姻礼俗

佛教传人德宏傣族地区以后,傣族本土的宗教并没有失去自身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宿命观、灵魂鬼魂观与佛教的各种教义教规一起在德宏傣族人的头脑里根深蒂固,祭鬼与贼佛在德宏傣族社会一并盛行。长期以来,本土宗教和佛教对德宏傣族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影响,渗透德宏傣族社会的方方面面。宗教对德宏傣族婚姻习俗的渗透和影响主要表现为本土宗教对婚姻过程的渗人。

本土宗教对德宏傣族婚姻过程的渗人首先表现为天命观和占卜术的干预。在古代,德宏傣族相信天命,相信占卜术,相信“晖莫”(巫婆)和“莫古拉”(算命先生)能预卜未来,能为人消灾造福。这种观念直接作用于德宏傣族的婚姻习俗。德宏傣族视婚姻为人生旅途中的重大事情之一,并且认为男女婚配是上天的安排,是命中注定的,因此,在选择配偶和选择订婚、完婚日期等关键问题上,一般要求助于占卜术,可以说,在过去,天命观和占卜术对德宏傣族婚姻习俗的干预并不微小。当男青年到了结婚年龄,父母往往要请占卜师占卜,测算为儿子寻找配偶的最佳时间、地点方位,以及最佳配偶的大概模样和大致形体特征。占卜师根据该男青年的出生年、月、日、时辰,亦即所谓的命,一一作出指点。致于女方,当有人上门提亲,当事人及父母对男方条件较为满意,有许亲之意时,其父母也会请占卜师占卜,测算能否应许亲事。若占卜结果为肯定,便答应将女儿嫁给对方;若占卜结果为否定,则请占卜师指示嫁女的最佳时间、地点方位和男方的大概模样,然后依照占卜师的指示作选择和决定。除此之外,还有一条重要的卜算内容,即婚配的男女双方的生肖是否相和。通常认为,属牛者和属羊者、属龙者和属狗者、属猴者和属猪者命相克。据说生肖相克的人缔结婚姻将不能白头偕老,或者夫妻不和、家庭生活不美满。除了上述生肖相克的人不能相互结婚以外,其余的生肖都是相和的。当缔结婚姻的配偶选定以后,还要请占卜师测算最好的订婚和结婚日期,一般认为属鼠、属鸡、属马、属龙的日子是订婚和结婚的最佳日子。而在那些所谓的“凶日”里,不能举行订婚和结婚仪式。天命观和占卜术对德宏傣族的婚姻习俗的干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德宏傣族是多神崇拜的民族,德宏傣族人相信山有山鬼、水有水鬼、地有地神、天有天神,人死了以后变成鬼魂。德宏傣族的神灵之多、影响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德宏傣族人认为,所有神灵都会给人以佑护或惩罚,因此,德宏傣族人一年到头有多次祭祀鬼神的活动,形成了完整而系统化的神灵崇拜仪式。德宏傣族一系列的婚姻仪式都与祭拜神灵有关。首先,婚礼仪式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祭祀祖先亡灵,这是联姻的男方家和女方家都必须进行的活动。在男方到女方家举行订婚仪式的当天,仪式开始以前,女方要用米饭、糖果、糕点摆放在堂屋里祖宗灵位前的祭台上,把点燃的香插在香炉里,以祭祀祖先亡灵,把即将为女儿订立婚约之事敬告阴间的祖先,以征得应允。举行婚礼的那一天,当男方迎亲队伍来到女方家迎娶新娘的时候,新郎必须在伴郎的陪同下向女方家的祖宗灵位跪拜,以示敬意和请求娶亲;新嫁娘即将被迎娶到夫家的时候,离家前要声泪俱下向祖先灵位跪拜,向祖先亡灵告别,此时要由一位女性长者在旁边念诵祭词,敬告祖先亡灵新娘即将嫁到夫家,请求给予保佑;当新娘被迎娶到夫家以后,要由伴娘引领新娘向夫家祖先灵位跪拜,这时同样由一位女性长者在一旁念诵祭词,敬告祖先亡灵新娘已迎娶到家中,请求给予佑护。第二天,即正式举行婚礼的当天,新郎新娘要在两位伴娘的引领和陪伴下,向祖先灵位跪拜,此时,仍旧有一位女性长者在旁边念诵祭词,请求祖先亡灵向新郎新娘赐子赐福。可以说,祭拜祖先亡灵是德宏傣族婚俗仪式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德宏傣族的婚礼仪式中,除了祭拜祖先亡灵以外,还有祭祀天神、祭祀寨神等。可见,德宏傣族的神灵崇拜对婚姻习俗的渗人是很明显的。德宏傣族婚姻仪式中对各种神灵的祭祀,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其目的是希望通过婚礼仪式中对神灵的祭祀和膜拜,获得神灵的保护,进而获得恒久稳固的婚姻、和谐的夫妻关系,以及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如今德宏傣族群众头脑中的神灵崇拜已经非常淡漠,人们对神灵的依赖思想已经消逝,但祭拜祖先亡灵、天神和寨神,仍然是婚礼仪式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这种活动内容已经失去了神灵崇拜的真正内涵,而成为礼俗性的婚礼仪式活动项目之一。

二、社会等级酿就等级婚姻

德宏傣族社会自13世纪麓川主思可法兴起之时就进入了封建领主制社会,封建等级正式形成。德宏地区共有10个辖区范围大的“动”,这10个“勋”各有一世袭“昭法”(天王),为“勋”或地方的最高君主。到了明代,明王朝在德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封上述各“勋”为宣抚司或副宣抚司,或安抚司等,勋底、勋纳、勋宛为宣抚司,勋盏达、勋遮放为副宣抚司,勋焕、勋卯为安抚司,户撒、拉撒为长官司……与此同时,除盏西“昭法”以外,其余“昭法”都被封为土司官。封建领主制度的形成和土司制度的建立,使德宏傣族社会的等级界限和等级观念更为明显和突出。新

构成家族的家庭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但同一家族的家庭之间又存在一些共同的 政治 利益和 经济 利益。必要的时候家族里的每一个成员都会得到家族的庇护和帮助。虽然在生产、生活中家族成员之间也会出现矛盾和摩擦,但在紧要关头家族关系的正面因素就会充分显示出来。每一个家族都有自己的祖坟和坟地。在过去,每到清明节,全家族的所有家庭都要拼凑钱物,准备祭品,由家族首领率领全家族的人前往祖坟扫墓,然后一同进餐。由此,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 发展 。每当家族里的某一家庭有婚丧嫁娶或者需要援助的时候,家族成员都会主动前往帮忙,助威助势。所以,德宏傣族人重视以血缘为纽带的父系家族关系,父系家族关系可延续若干代人。在房产和地产的继承问题上最能体现德宏傣族人对家族关系的重视。德宏傣族通行父系继承制,以儿子为房产和地产的当然继承人;如若没有儿子则由招亲人赘的女儿女婿为房产和地产的继承人;如若没有儿子也不招上门女婿,则由侄子为房产和地产的继承人;无子无女无侄子的孤寡老人,由所属家族里血缘关系最近的亲戚继承其房产和地产。具有姻亲关系而没有家族关系的人不能相互继承房产和地产。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能继承舅舅的房产和地产,也不能继承姑父和没有家族关系的姨夫的房产和地产。总之,血统、权利和房地产的继承都是以父系家族血缘关系为依据的。整个家族的人都被视为一家人,家族里的人无论年龄大小,一律按辈分相互称呼,同一辈分的都互为兄弟姐妹,不同辈分的都互为叔侄姑侄等,因此都不能互相结婚互为夫妻。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家族内的婚姻禁止还扩大到所有同姓的人。德宏傣族称姓氏为“很”,“很”的本意是家,把家引申为姓氏,这进一步证明德宏傣族社会对家族血缘关系的重视。人们认为同一姓氏的人都是同源共祖的,都是同一个祖先的后代,因此都是同一家人,都不能互相结婚。德宏傣族除了刀、龚、思、方、多、衍、孟等贵族姓氏以外,还有尹、管、寸、丰、李、板、克、冯、项、朗、莫、银、金、岳、邵等百姓姓氏。男性一律娶外姓女子为妻,女性一律嫁与外姓男人。同一姓氏的男女青年一般不相互谈情说爱和缔结婚姻。当互不相识的男女青年邂逅相逢想要谈情说爱之时, 自然 会首先打听对方的姓氏,若是双方同姓,即刻打消谈情说爱之念头。当男青年告知父母自己已有恋爱对象之时,父母要首先弄清楚女方姓氏,双方异姓,方可考虑婚事。在 历史 上偶有同姓婚的现象出现,但这种现象一般是通过拐婚亦即男女私奔的方式实现的,这种现象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被公众视为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目前,德宏傣族人的家族观念已随着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化而有所淡化,但德宏傣族人还一直保持着同姓不结婚的习俗。这种同姓不结婚的习俗主要出自于德宏傣族对父系家族血缘关系的重视和维护。

四、经济成为建立婚姻关系的重要因素

在德宏傣族的婚姻关系中,经济因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男子将女子娶回家以前,必须付给女方一定数目的彩礼。德宏傣族的彩礼名目繁多,主要有以下几项:

聘金。德宏傣语称为“索嘎兴”,意为身价钱。《德宏傣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集中刊登的1954年调查的材料《潞西县傣族婚姻情况》写道: “傣族的婚姻费用很高,婚礼数额由司署规定,现在正式规定的婚礼费是男家交付女方家半开300个,酒60碗,肉60载(每载3市斤),若女方出嫁前有孕或寡妇改嫁者,婚礼费照原来的数额减去一半。但寡妇有孕后改嫁,只交付婚礼费原定数额的1/4a‑f=’}(rz7e>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德宏傣族的聘金数额日渐增多,如今女方通常要求男方支付聘金一万元左右。

礼肉。这是订婚时男方送给女方家的猪肉,用于分发给女方亲戚,其数目依照女方家族的大小和亲戚的多寡而定。目前多为100载。

婚礼肉和婚礼酒。这是结婚时男方送给女方家的肉和酒,供女方宴请自家宾客。通常是猪肉100载左右,酒数十斤。

哺乳费。数目各家不等,一般是数百元,以补偿女方父母养育新娘的花费。

黑钱。这是男青年私下送给未婚妻的钱,数目为数百元不等。《潞西县傣族婚姻情况》写道:“黑钱以最低数计需半开200个…..."}3}(p177)

上述项目的聘金彩礼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旧社会,一些家境贫困的男青年借钱娶妻,债台高筑,陷人极度贫困的状态。《潞西县傣族婚姻情况》一文写道:“据那目寨(属今潞西市)的调查,欠债户中,已知欠债原因者23户,欠债数额为半开15580个,其中为婚姻而欠债的有10户,占欠债户的43. 5 %,欠债7660个半开,占欠债额总数的47 %,其中因丧失田地者两户,抵押田地14箩种。”[4}(p335j

文化习俗范文10

关键词:赠答 特点 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95-02

古今中外,礼尚往来一直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在日本,赠答行为便是从古代开始就被制度化的习俗,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街坊邻居,无论是上司老师还是同事客户,都需要通过赠答习俗来培养和维护感情,稳定自己在家庭、学校、公司和社会中的地位,赠答习俗在日本社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礼品更是被称为“人际交往的剂”,它作为交流的媒介,可以使人们从琐事中暂时脱身,完成一次或大或小的交流,并时时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以及这种存在对于自己的意义,这对于生活在快节奏中焦头烂额以至于有时连自身的存在都会忽略的现代人来说,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

一、关于日本赠答习俗

在日本,赠答习俗时刻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其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是在“お中元”(中元节)和“おr暮”(岁末)。中元节从7月15日开始到8月中旬结束,岁末从12月上旬开始到12月下旬结束,日本人在此期间相互赠送礼品,以此来表达对上司、老师、长辈、亲朋好友等的感激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赠答行为在情人节、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也逐渐流行了起来,既增添了节日的氛围,又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除此之外,结婚、生子、祝寿、入学、探病、乔迁新居等都需要赠送礼品。即使是出差一天,回来时也需要带一些当地的特色礼品送给亲朋好友和同事,同他们分享所见所闻。可以说,日本人随时随地都在互赠礼品。

(一)日本赠答习俗的含义

所谓“赠答”,《广辞苑》释义为「物をおくったり、そのお返しをしたりすること(送出物品并得到返还);《新明解》解释为「歌 手物などのやりとりをすること(诗歌、信件、礼物等的交换);而在《日本国语大辞典》中则为「歌

?? 手または品物などを、おくったり、おくり返したりすること(诗歌、信件或物品等的赠与及回赠)。

(二)日本赠答习俗的起源

在古代,人们主要依靠稻作来满足生存的需要,稻作文化是日本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因此,风调雨顺、无灾无害、粮食丰收对他们来说便尤为重要。日本人相信祖先及神灵会保佑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子孙幸福美满,所以在正月要供奉祖先及神灵,献上供品,祈求愿望的实现。祭祀时用的供品大多数是米、鱼或酿造的酒等。祭祀结束后,人们便把供奉给祖先及神灵的供品拿来共同分享,加强亲朋及近邻的关系。这就是日本赠答习俗的起源,并且这种习俗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赠答文化”深深扎根于现代日本社会之中。

(三)赠答时的用语

在日本,人们喜欢以心传心的交往方式,说话时往往不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愿,而是使用大量的客套话,特别是在赠送礼品和进行答谢时,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化的表达方式。在赠送礼品时,人们一般会说「つまらない物ですが、どうぞ、お受け取りくだ さい(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请您收下)或者「お粗末なものですが、どうぞ受け取ってください(不是什么好东西,请收下);而收到礼品的人,一般会说「うれしいですが、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我很开心,十分感谢),并且会在之后见面或电话中数次表达谢意。即使不喜欢对方送的礼品,日本人也会表现出很喜欢很高兴的样子。

(四)赠答时的禁忌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因此,在与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人交往时,我们应当注意礼节与忌讳,避免误会与冲突的产生,在日本也是如此。

首先,赠答时必须注意礼品和礼金的数量。在日本,人们崇尚奇数文化,他们认为奇数代表吉祥,因此在送礼时多选用3、5、7等数量,礼金也以1万、3万、5万日元居多。但值得注意的是,日Z里9(く)的读音和“苦(く)”字相同,所以即使是奇数,人们也要避讳。除此之外,4(し)的读音和“死(し)”字相同,而我们中国人喜欢的6和8在日本被视为阴数,所以送礼时日本人都会避免上述数字。在送新婚夫妇红包时,十分忌讳送2万日元或者2的倍数,因为在日本民间普遍认为 “2”这个数字容易导致夫妻感情破裂。

其次,赠答时要注意礼品和其包装的颜色。日本人大多信仰神道和佛教,因此很忌讳绿色和紫色,他们认为绿色是不祥的颜色,紫色则代表悲伤或不牢靠,所以礼品或礼品的包装要避免这两种颜色。此外人们甚少选择代表丧事的黑白两色,也会尽量减少色彩艳丽的包装纸的使用,因为明亮艳丽的颜色过于花哨而显得不够庄重礼貌。

另外,在送礼时,还有很多讲究和避讳。例如在探望病人时,不要送盆栽或者带有根部的植物,很容易使病人联想到疾病无法根治,不能除根;且在日语中「根付く(ね づ く)(植物生根、扎根)的读音与「寝付く (ね つ く)(卧床不起)极为相近,病人往往对此十分忌讳,认为很不吉利。日本人在探望病人时一般也不会送食品和水果,这一点和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在庆贺新婚时,十分忌讳送菜刀、玻璃制品、陶瓷等容易让人联想到分离、破碎的礼品。在庆祝乔迁新居时,要避开打火机、炉子等与火相关的礼品。因为梳子的发音与“苦”和“死”相同,十分不吉利,所以日本人对此也十分忌讳。诸如此类的禁忌还有很多,因此在送礼时需要十分谨慎,思虑周全,否则便会失礼,变好事为坏事,使双方陷入尴尬,变得难堪。

二、日本赠答习俗的特点

(一)赠答对象范围广

与西方的个人主义相比自不必说,与同属于东方文明的中国人相比,日本人也更加重视以家庭、亲缘、集团、地域等为纽带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所以赠答对象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一般送礼给家人或朋友,但日本人除此之外还会送礼给周围的邻居,甚至是平时不常往来的人;在职场中,中国人的赠答对象通常是位高权重者,而日本人除了上司之外,赠答对象还有全体同事。相对于个人的情感,日本人更加重视人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即人的社会属性。日本人通过赠答习俗来稳固自己的社会地位,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二)注重礼品的实用性

M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礼品的种类在不断增多,但是在日本,实用性的赠答品依旧是人们的首选,选择食品或日用品的人占大多数,选择奢侈品或者非实用的装饰品的人很少。例如在中元节和岁末,从酒、饮料、海鲜、肉食品等食品,到洗衣粉、洗发水、香皂等日用品全,都可以作为赠答的礼品。在其他节日,巧克力、糖果、土特产等也是十分常见的礼品,甚至商品打折券、图书券、电影票、门票等也可以被当作礼品,有些礼品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甚至是无法理解的。这因为在日本,人们追求的是礼品的实用性,追求的是心意的表达,而并非高昂的价格。

(三)注重礼品的包装

日本人十分讲究赠答礼品的包装,一件礼品无论价值如何,往往要里三层外三层包得严严实实。对于外国人来讲,收到日本人送出的礼品,首先都会惊叹于华丽精致的外包装,拆开包装后又会诧异于与华丽包装不相符的礼品本身。在日本,人们会挑选恰当的或是收礼方喜欢的包装纸,打包完毕后再系上一根漂亮的缎带或纸绳,这样不仅使收礼方心情愉悦,也充分地体现了送礼者的审美水平和重视程度。日本人认为绳结之处有人的灵魂,代表着送礼人的诚意。即使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件礼品,也要精心包装,而且日本人往往乐在其中,不觉乏味,注重礼品包装大过注重礼品本身的价值。

(四)注重还礼

日本人十分注重还礼,从赠答一词就能够看出日本人的内心,接受礼品之后进行还礼是一种社会共识,更是赠答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收到礼品后,当面或致电表示感谢是最基本的礼仪,且无论相隔多长时间后再见面也要再三提及以示感谢,最重要的是在有机会的情况下会尽快进行还礼。人们会回赠送礼者价格相当的礼品,这被视为一种义务,也足以证明日本人对于赠答双方要保持平等的重视程度。这与中国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在中国礼品的价值往往体现着送礼者的诚意,所以一般还礼者会回赠相对价值更高的礼品以示尊敬。

三、日本赠答习俗中蕴藏的文化内涵

(一)日本人具有强烈的集团意识

在日本,送礼的时间、用语、内容等几乎都是固定的,由此不难看出日本人有很强的集团意识。日本人自古以来便“和”为贵,他们不愿意固执己见,从不过分地坚持自己的主张,而更喜欢赞同大家的意见,与大家采取一致的行动。正是因为这种思想,日本人十分注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当他们在大庭广众被人瞧不起或遭遇尴尬情况时,他们会感到这是一种耻辱。对日本人来说最可怕的一件事情就是自己受到周围人的孤立,脱离了集体的日本人必定痛苦万分。而在日本的教育问题中,报道最多的就是同学间的“欺负”问题,它的核心是集体排斥个人,很容易造成辍学、各种心理问题甚至自杀的严重后果,是日本人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二)日本人具有明确的义理观

有贺左卫门曾这样叙述“义理”,即是「日本の社会vSを制する一定の生活の意味(规定日本社会关系的一种生活规范),「集猡虺证纳活にする人の立訾湟庵 感情は、人情としてこれに立したり辘筏郡辘工毪猡韦扦る(相对于集团意识这种生活规范而言的个人的立场、意志感情,顺应于义理并与之对立)。日语中还有「x理を返す(还人以义理)这样的说法。日本人认为在接受了别人的义理之后,就如同欠债般,若不返还则无论如何都无法被社会道义所认同。这样的观念放在赠答的领域中,也就不难理解日本人为何有对赠礼进行还礼这样的既定义务了。这种形式化的义理观对人的要求极其严格, 已经成为日本人生活中无形的法律。因此,在日本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即收到礼物之后还需要进行还礼。在接受礼物的同时,日本人便觉得对方也期待着自己以一种有形或无形的方式进行还礼。如果收了对方的礼物而不进行还礼的话,日本人会认为这是不符合“义理”的行为。

(三)日本人注重外表忽视内在价值

日本人十分注重礼品的包装,在选择礼物时,他们常常重外表而忽略内涵。这种重外在而轻内容的文化还体现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例如,日本人很重视学历,他们往往在乎你是否毕业于名校,而不关心你是什么专业。再比如,如果你问日本人是做什么工作的,他们通常会回答你自己工作的公司是什么,因为日本人并不关心你具体的工作,他们只是想知道你工作的公司是不是有名的大企业或上市公司。他们觉得只有工作的公司很好,自己才很有面子。

参考文献:

[1]L谷川松治U.菊と刀[M].文弘社,1967.

[2]伊藤种.与交Qの人学[M].筑摩房,1995.

文化习俗范文11

文化是一个民族敷衍发展的历史积淀,它具有跨国界、超地域的共性,即文化的世界性;同时,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以及所依存的自然环境的不同,不同的民族又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婚嫁习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之一。纵观人类婚姻的发展史,不管是壮族,还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各个民族,传统的婚姻类型基本上都是沿着血缘婚→族内婚→族际婚→一夫一妻制的轨迹发展,形成一些共同的观念和审美标准;也造就了体现本民族特色的婚嫁习俗。

一、婚姻中的媒

从恋爱到步入结婚的殿堂的男男女女,无不是通过一定的媒介达到认识、交往、交流和相互寄托。婚姻中的媒介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在传统壮族婚姻中,媒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媒人一般是已婚,而且大多数是已经做了父母的妇女或男子;媒人一般是在本地有一定声望的人,能说会道。当某家的男青年(或其父母)相中某个未婚女青年时,男青年或其父母就选一个媒人,把情况跟媒人说,然后这个媒人就成为这两家人沟通的桥梁,直至两个青年完婚。为表达对媒人的谢意,男方通常在婚礼结束后送一个猪头给媒人。英国人的婚姻中也有媒人,他(或她)对婚姻的成功与否起不到关键作用,只是介绍青年男女两个人认识,至于他们能否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那要看他们是否情投意合、两情相悦,使他们双向选择的结果。当然,在封建制以前的英国,儿女的婚姻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媒人也曾在婚姻中起关键作用。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指出的,“在中世纪以前, 是谈不到个人的性爱的,…… 在整个古代, 婚姻的缔结都是由父母包办, 当事人则安心服从。古代所仅有的一点夫妇之爱, 并不是主观的爱好, 而是客观的义务, 不是婚姐的基础, 而是婚姻的附加”。[1]

爱情中的媒物是指青年男女为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爱意而赠送的东西,即以某种约定俗成的物品为中介,作为传递爱情的信物,或称定情物。媒物在传统壮族婚姻中是婚姻中介的一种补充形式,有了相互爱意的那女一般也要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物媒可以是有形的,例如绣球、红蛋;也可以是无形的,例如山歌。在红水河流域的壮族“歌圩”活动中,据说青年男子手握红蛋去碰姑娘手中的红蛋,如果姑娘中意小伙子,就将手中的红蛋露出来让他碰撞,并两人一起把鸡蛋吃掉,意味着男女有结交姻缘。而在靖西、那坡县的“歌圩”活动中,姑娘则把自己手中的“绣球”抛向中意的小伙子,如果这个小伙子对姑娘有意,就接过绣球回投给对方,如此十余来回后,便互吐衷情,然后悄悄消失在竹林中。分手之际,互赠信物,日后许多人便结为夫妻。而在“嘹歌”盛行的田东、田阳等县,青年男女则“以歌传情”、“以歌会友”,“ 倚歌择偶”。在英美的婚俗中,媒物主要是男女双方在订婚和结婚时互赠的钻戒。这个钻戒是“以圣父、圣子、生灵的名义”赠送的。可见,在不同的婚俗中,虽然媒物的形式不同,但它们的文化蕴含是相似的,那就是对神的崇派,和对上帝的崇派,“实际上是上古时代以神媒为婚姻中介时自由恋爱婚俗的变异”。[2]

二、求吉辟邪的心理

结婚是人生新生活的开始,人们无不希望自己的婚姻生活能够大吉大利、和和美美。因此,不管是壮族,还是其他民族,人们在婚姻活动中都存在“求吉辟邪”的心理需求。在传统壮族恋爱到结婚的“五步曲”——问名、纳吉、请期、纳征之中,每一步都是在经过算命先生或者“谟公”选出的“吉日良辰”进行的。此外,在媒人问得女孩生辰八字之后,男方家长往往还把两个年轻人的生辰八字让算命先生或者“师公”合一合,看两人是否命中相生相克;如两人的名相冲,则停止交往,或者在结婚时请“谟公”来给这对新人做法事予以消除。

广西隆安一带的壮乡新娘离开娘家时有“撒花”的风俗。撒花仪式由村中父老或者亲友中的“福、禄、寿”齐全的老人来主持。撒的“花”并不是真正的鲜花或者干花,而是炒过的“米花”或大米。英国人用锦纸屑代替小米撒到新人身上。这里面的“米”作为生殖观念的象征意义是很明显的,其文化内涵就是让新娘伴着花儿上路步入夫家,花儿将给她带去美好的生活,即“人丁兴旺”、“儿孙满堂”。在新娘进入夫家时,要在门

转贴于

口跨过烧红的炭火,意思是把路上遇到的妖魔邪气去之门外。

择吉日也是英国的婚俗之一。英国人忌讳在五月结婚,因为英帝国与古罗马帝国有很强的文化渊源,五月份是罗马举行历祭的日子,所以“五月把婚结,后悔来不迭”的歌谣流传至今。他们的择日习俗有一口诀:“星期一得健康,星期二银满仓,星期三日子顶顶好,星期四多灾,星期五破财,挨到星期六福气半点无。”因而结婚的男女特别钟爱“星期三”这个日子。[3]

在新人的装束方面,壮族婚俗中婚礼主要与红色调为主,在东方文化中, 红色是兴奋、喜庆与吉祥的象征,如开门红、走运红等。所以在东方婚礼上, 传统的新娘婚服是红色的, 表示新婚大喜之意。而英国新娘常穿白色的婚礼服,且应当穿戴“一点旧物,一点新物,一点借来物,一点蓝色物”。因为白色在西方文化中常与吉利、平安、善意、正直发生常规性联想,是欢喜、纯洁无瑕的象征。而旧的东西与新娘家族和她以往生活有联系;新的东西代表新娘未来的幸福新生活中能有好运和成功;借来的东西能给婚姻带来好运, 这可以是一件婚礼服、一块手帕、一件首饰。

新娘佩带婚纱是为了在婚礼那天不被在空中游荡的邪恶鬼魂伤害。[4]

三、家庭组合形式

家庭是维持和延续婚姻最基本的居所。传统壮族婚姻的家庭组合形式经历了“从妻居”到“从夫居”的发展历程。“从妻居”又称“入赘”,壮语叫“hwnjranz”或“baecuemq”,意思是男子“嫁入”女方家,到女方家上门。女子“取婿”跟男子“娶妻”的仪式是一样的,但是,“从男方来说,做上门女婿可能会面临较多改变。比如要更其姓,还要改和妻子的兄弟、堂兄弟一样的‘字辈’,惟一能够保留的是最后一个字,以作为自身原有东西的象征符号;入赘后所生的子女,一般得从母姓,不得从男方之姓。……好的上门女婿会被女方亲属当做亲生子女来看待,‘家产赘婿与子均分’,即有家产的继承权”。[5]这种“从妻居”的家庭组合形式普遍被认为是“母权制”社会的一种残余现象或变异的婚姻形态。“从夫居”还有“不落夫家”的婚俗。“不落夫家”是指刚结婚的女子并不在丈夫家与丈夫同居,而是回娘家居住,只是在逢年过节或者农忙时节由丈夫的小妹来请回去过节或帮忙收种庄稼等,一直到怀孕准备生产子,才回夫家生产,长住夫家。

“不落夫家”的婚俗,学者普遍认为,这是母权制向父权制社会过渡时期的遗俗,是女性反抗男权社会的一种形式。对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这一婚俗所蕴涵的文化心理主要有:首先,是保护未成年女子身心健康的需要。因为以前的壮族社会普遍存在早婚的现象,女孩子在几岁时就该始出嫁,因此,壮族先民们约定“不落夫家”这一婚俗来保护儿女的身心健康。对此,有文献记载:“多早婚, ……七、八岁即有结婚者……婚日……亲友伴送女至男家, 住二三日, 夜间女伴同新娘共枕,…… 三日后新娘偕婿归家, …… 或有妊, 而遂归夫家同居。或夫妻如仇, 数十年不愿规面, 因野合而成夫妻者, 随处皆有”。[5]其次,是为了保护青年女子的经济权利。婚姻是上层建筑,要以经济基础作为保障,而在早婚的情况下,尚处于青春期的女子因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沉重的劳动任务,因而不仅往往与公婆相处不好,其在家庭中的经济权利也很难得到应有的保障。在“不落夫家”期间,经济上处于一种半独立的地位,虽然她们也帮父母家干活、与父母同吃住,但父母总要分一点田地牲畜给她们,由她们来耕种养殖,其收入全归她们所有。可见,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一婚俗是有进步意义的。到了现代,虽然早婚的现象已经很少,但这一婚俗还在一些地方存在,主要是“壮族青年女子的婚姻对象与恋爱情人不协调性引起的文化心态上的反诘现象”。[7]今天的壮族,仍行“倚歌择偶”的恋爱方式,许多人是多对象的恋爱方式,恋爱的风流潇洒与婚姻生活的单调枯燥形成了明显的对照。随着自由恋爱、婚姻自主的提倡,“不落夫家”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很多年轻夫妻婚后马上积极劳动,共筑自己的爱巢,甚至,有的年轻人都不举行热闹而隆重的婚礼。

转贴于

文化习俗范文12

关键词:英语习语;英美文化。

一、英语习语中隐含的历史背景

1、罗马人的痕迹

公元前49年,罗马执政庞贝和元老院共谋进攻恺撒。当时恺撒的领地和意大利本部交界处有条小河Rubicon。恺撒不顾一切,悍然率领军队渡过此河与庞贝决战。在渡河时他说Thedieiscast.骰子已经掷下,表明义无反顾。过了河,他还烧毁了渡船,(burntheboats)逼得士兵毫无退路,只好勇往直前,打败了敌人。

就是这样一段历史故事,在英语中留下了几个常见的习语:crosstheRubicon(渡过鲁比肯河)喻意决定冒重大危险,采取断然行动burnonesboats(烧掉自己的船)表示破釜沉舟的决心Thedieiscast.(骰子已经掷下)预示着事情已经决定,再也不能改变。

2、条顿人的征服

条顿人,即居住在西北欧的3个日耳曼部落,他们是盎格鲁人、萨克逊人和朱特人。约在公元449年,他们开始征服不列颠。他们的入侵给英语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并最终形成盎格鲁-萨克逊语,即现代英语的起源。条顿人的征服对英语的影响是全面的,起决定作用的,从很多英语习语还可以找到条顿人征服的影子。如cutsomeonetothequick意为大伤某人的感情,quick这里指皮肉,这个解释源于古撒克逊语。Gothroughfireandwater是赴汤蹈火的意思,源自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中世纪判罪法。

3、斯堪的纳维亚风暴

公元790年开始,斯堪的纳维亚人入侵英国,并在英国大批定居,他们讲的是北日耳曼语,是现在的瑞典语、芬兰语、挪威语和冰岛语的前身。在此后的二百年中,许多斯堪的纳维亚各族语言(北日耳曼语)的词语渗入英语词汇。据估计,现代英语中约有900个斯堪的纳维亚各族语言的单词或构词成分。斯堪的纳维亚各族语言对英语的渗透特别深入。最常用的习语raincatsanddogs,来自北欧神化:古代斯堪的纳维亚人的主神是奥丁(Odin),狗(dog)和狼(wolf)象征风,猫(cat)象征雨,所以该习语喻指狂风暴雨。

4、诺曼底登陆

公元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入侵英国,并建立了诺曼底王朝。这一事件对英国的影响巨大。它使法语成为现代英语的三大来源之一。同时,法国文化逐渐向英国社会渗透,影响着英语及其习语。如:returntoonesmutton原是直译自法国田园诗中的一句:多情的男女牧羊人在牧场上谈情说爱、海阔天空,最终还得回到现实,回到自己的羊群中来。因此,这一习语比喻回到实际问题,言归正传。

二、英语习语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生活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的人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每种文化因其地域、气候环境的特点而具有不同的特征,习语恰恰包含了独特的文化基因。

英国是一个岛国,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时常与恶劣的海洋气候相抗争。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英语中形成了许多与海洋有关的习语。如:adropintheocean沧海一粟;plainsailing一帆风顺;allatsea不知所措;betweenthedevilanddeepsea进退两难;Whileitisfineweathermendyoursail未雨绸缪。

历史上英国的航海业一度称霸世界,四面环海的天然优势成就了十分发达的捕鱼业,因而,大量与fish有关的习语相继产生。如:bigfish(大亨),dullfish(枯燥无味的人),makefishofoneandfleshofanother喻厚此薄彼,偏爱一方。

三、打上宗教文化烙记的英语习语

从严格意义上讲,宗教代表的是一种伦理观念,而伦理观念是维系一个社会生存的重要基础,因而也是特定文化的核心部分。基督教是广泛流传于西方的一种宗教,英语作为基督教民族的重要语言,将其基本教义、信仰和伦理观念传播于西方社会每一角落,囊括社会生活各方面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

现代英语中大量习语,源于宗教活动、仪式和《圣经》故事。可以说,任何一本英文著述中,如果不包含直接源于《圣经》的词句,几乎不可能。几百年来,《圣经》已然成为英美每一个家庭必备的读物。随着基督教义的传播,《圣经》中的许多句子和短语被人们广为传颂,久而久之就成了习语。如:Dropinthebucket/ocean沧海一粟。语出《圣经·旧约·以赛亚书》第40章第15节:看哪,万民都像水桶的一滴,又如天平上的微尘??(Eventhenationsarelikeadropfromthebucket)其喻义为沧海一粟。

四、英语习语折射出丰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

经过漫长时间的磨砺,流传下来的习语不仅凝聚了人类共同的生活感受,还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特色。习语因受本民族文化的影响,不可避免地折射出特有的思维定势和语言习惯。

西方文明强调天人对立、侧重向外探寻以及强烈的战胜欲和征服欲,由此形成了英美人重开创、求进取、善于抓住机会、大胆冒险的人生观。故英语习语中有Knowledgeispower(知识就是力量)。西方文化精神也推动了英美人对权力的崇拜和对外在物质经济的追求,最常见的词如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materialism(唯物主义)、Pragmatism(实用主义)以及俗语Breadisthestaffoflife.(面包为生命支柱。)等,形成了英美人追求物质利益的功利主义价值和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人生信条,因此又有Moneytalks、Allisfairinloveandwar等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