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进出口管理

进出口管理

时间:2023-09-21 17:56:02

进出口管理

进出口管理范文1

关税政策的调整及影响

2005年,国家进一步调低了近千个税号商品的进口税率,占税则全部税号的13%,关税总水平由去年的10.4%降到9.9%。降税产品与人们关系比较密切的主要有植物油、酒类、化妆品、胶卷、化工产品、纺织品、家用电器、汽车及其零件。其中,降税幅度较大的为植物油(由去年的30.7%降至19.9%)、酒类产品(由去年的19.2%降至10%)和汽车(由去年的34.2%或37.6%降至30%)。部分商品关税降到零,如数码相机、家用摄录一体机、家具、游戏机等。

关税下降将给国内消费者带来实惠,以汽车为例,汽车的税率看似只降几个百分点,但是由于汽车进口还要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而且这两种税是在关税基础上加成计征,因此对于汽车价格影响还是较大的。以排气量为3500毫升的越野车(税号87032440)为例,假设每台车到岸价格为300000元,按去年37.6%的关税税率计算,应缴纳关税税额为300000×0.376=112800,消费税税额为(300000+112800)/(1-0.08)×0.08=35896元,增值税税额为(300000+112800+35896)×0.17=76278元,三种税的综合税负为224974元。而按今年30%的关税税率,综合税负为195990元,相差28984元。加上取消了进口配额,进口汽车的门槛可以说低了不少,将对我国轿车产业带来影响。

在降低进口关税的同时,国家继续对233个税号的进口商品实行暂定税率。实行暂定税率的商品主要有:化工产品、农药、部分机电产品、信息产品和部分汽车零部件。

为加强祖国大陆与港澳地区的经贸联系,加大对港澳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2005年国家扩大了CEPA项下对港澳地区销往内地产品实行零关税的范围,其中香港产品1108种、澳门产品509种实行零关税,比2004年分别增加了729种和191种。实行零关税的香港产品主要有食品、茶、药品、塑料、纺织品、首饰、电器、仪器仪表和家具等,零关税意味着内地消费者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到纯正的“香港制造”产品。

2005年实施的其他协定税率还有:对来自韩国、斯里兰卡、孟加拉、印度、老挝的917个税号的产品实行的《曼谷协定》税率(巴基斯坦的商品范围一致)、对来自东盟文莱、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泰国和越南九国的产品实行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优惠税率》、对原产于泰国和新加坡的蔬菜和水果实施的零关税。

今年除继续对来自柬埔寨、缅甸、老挝、孟加拉的近500种商品分别实行特惠税率外,增加了对原产于非洲25个国家的190个税号的产品实行特惠税率。

在出口关税方面,2005年实行出口关税的产品不变,但在实施出口暂定税率方面变化很大。

第一是为保证春耕,一季度对尿素出口征收每吨260元的出口关税。

第二是从今年起我国首次对纺织品开征出口关税。即从2005年1月1日起到2007年12月31日止,对从我国向任何国家(地区)出口的外衣、裙子、衬衫、裤子、睡衣、内衣等148个税号的服装(税则61章和62章)征收暂定税率。征收方式为从量税,税额为服装按每件(套)征收0.2或0.3元,服装零件按每千克征收0.5元,征收范围包括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

例如:某企业以来料加工复出口方式向日本出口10000件女士棉衬衫(税号为62063000),应交纳出口关税税额为10000×0.2=2000元。从量税的特点是按数量征收,不考虑商品的价格,因此对于质量好价格高的商品来说影响较小,而对于质次价廉的所谓“地摊货”影响相对就大一些。

我国决定对纺织品征收出口关税的目的是防止设限国家对我国的纺织品配额取消后,我国的纺织品企业无序竞争,给一些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以口实,而重新设置特别限制措施等贸易壁垒。同时希望借此调节我国纺织品的出口数量和节奏,促进我国纺织品出口结构的优化,推动纺织品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从长远来看,这项政策有利于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据权威部门测算,服装出口关税的平均税负水平为1.3%,不会对出口企业造成过重的负担。

贸易管制政策及影响

2005年国家新出台的贸易管制政策比较多,主要有进出口许可证管理、自动进口管理、检验检疫、濒危物种管理等,而今年进出口管理的两大亮点是取消汽车进口配额和出口纺织品配额。

首先,按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的规定,我国从2005年起取消汽车及其关键件的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管理,并对汽车进口实行自动进口许可管理。需要提请汽车厂家和进口企业注意的是,2004年签发的汽车《机电产品进口配额证明》和《进口许可证》的有效期一律截止到2004年12月31日,2005年1月1日起自动失效。进口单位必须凭《自动进口许可证》办理汽车进口报关手续。目前已发生多起汽车已到口岸但是因没有证件而无法通关的现象,建议有关企业及时办理网上申领手续,以免影响正常业务。

其次,根据世贸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定》的有关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欧盟、美国、加拿大和土耳其将全部取消对我国纺织品的配额限制,对向上述国家出口纺织品,出口企业不必再向中国海关提交纺织品出口许可证,进口国海关也不再查验我国有关部门签发的纺织品出口证书。但出运到欧盟和土耳其的纺织品应出具原产地证书。

进出口管理范文2

【关键词】石油物装进出口;物流财务管理;功能构架;企业资源计划;成本管理

引言

随着国际油品价格的大幅上扬和波动、能源市场的全球化角逐日渐明显,势必会加速国内外石油企业间的竞争和合作进程,而油田物资装备公司对油田物装及时、高效的供应、交付已成为确保油田企业生产高效运转的条件,从而也成为众多油田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外部保障之一。而油田进出口业务因立足油田来实现相应物装的专业化全球采购和销售,因此该物流业务本质上具有高要求,同时也对油田进出口物流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难点。所以,如何提高作为企业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水平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文以青海油田进出口物流财务管理为例,针对油田进出口物流的特点分析相应财务管理功能体系,并提出了完善油田进出口物流财务管理的措施,以增强油田进出口物流财务管理的核心能力。

一、油田进出口物流

青海油田进出口业务隶属于油田物资装备公司,其生存的要旨是“立足油田,面向全球”,业务部门以中国石油集团总公司采购中心为大型定单的进口支持渠道,并根据油田企业的特定需求对国外专项产品寻优采购,在确保高性价比的条件下实现进口石油物装的及时供货交付,为保障油田顺利生产贡献力量。目前,油田进出口业务以进口业务为主导。全球化采购要求油田进出口业务具有现代物流信息化、网络化特点,同时因产品类型数量需求的时间上的随机性导致油田进出口业务具有柔性化的特点,表1所示进出口业务为原隶属于青海石油管理局国际合作开发公司2003―2006 年度的进口业务统计。油田总部因地处内陆甘肃省的敦煌,受当地以旅游业和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限制,青海油田对油田外部社会依托的进出口业务为零。

从表1不难看出,业务对象分布于油田上下游企业,合同标的物涵盖了油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且2003―2006年进出口业务出现了年度间较大的波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是油田企业面临技改需求的情况下经济支付能力的增强缺乏持久性;另一方面是油田部分原进口设备核心部件进入修理换件阶段,在时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图1为油田进出口业务供应链多向流交互示意,进出口业务也会涉及商品交易的四个方面:商品实体的转交、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货币的支付、有关信息的获取与应用,对应为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这“四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而进出口物流因涉及海关、外汇和非母语存在的信息筛选,进出口物流具有较大的繁杂性,并因此带来了财务管理和运营方面的挑战性。

二、油田进出口物流财务管理现状

2002年中国物流发展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的物流总成本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0%,而中国是20%,文献[1] 分析指出中国的物流费用居高不下并不是因为中国的运输费用、仓库费用、人员工资等单项成本过高,而是供应链计划的不足造成了整个物流费用的高起点,从一定意义看这正是财务管理功能缺失的具体表现。国内物流企业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职能的不健全和分离是一个普遍性问题,体现在油田进出口物流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形式为:仅有一部分财务职能由财务部门执行,且该部分职能偏重于财务核算,其他部分财务职能由主管财务的领导及相关部门代为行使,由于体制及机制的不顺畅及部分涉及人员的财务知识和意识的欠缺,致使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在当前以管理竞争求生存的大环境下,企业的发展取决于其综合管理能力,对作为企业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如何提高其管理能力,就成为企业制定并实施有效战略计划需要首先考虑的关键问题。油田当前的物流财务管理在成本管理上主要关注表现在利润表的运费、仓库人员费用、公共仓库费用及其他项目,或体现为现金流量表中的库存物流成本的降低,所以管理措施集中在如运输成本与库存成本的降低,而用于推动产品沿着供应链移动的财务成本却被忽略,具体涉及营运资金的管理、退税资金的管理、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且在单项合同的执行中,因会计核算信息的不对称性,难于将进出口物流成本单独核算并提供完整的物流成本信息,对部分成本的分摊界定因会计科目的设定不够细化和欠完善导致单项合同绩效评估不准确。文献[2] 指出了引起财务成本增加的四个主要因素:信息障碍、缺乏协调、支付延期和计价能力,要提高油田进出口物流财务管理首先必须解决好前两个因素,即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体制确保财务管理信息的实时和共享,并通过部门协调解决好权利冲突、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冲突,从而实现价值的双大:即用户价值最大化、物流企业价值最大化;成本双小:即用户成本最小化,物流企业成本最小化。

三、石油物流财务管理的核心功能

财务核心能力是一种以知识与创新为基础,扎根于财务能力体系之中,由财务活动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财务表现能力相互支撑、相互融合所获得的某种特有的、优异的、动态发展的企业发展能力。财务活动能力主要体现为:财务筹资能力、财务投资能力、资金运用能力、财务分配能力四个方面;财务管理能力包括财务决策能力、财务控制能力、财务协调能力和财务组织能力四个方面;财务表现能力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对于油田进出口物流而言,在筹资方面,因油田企业实行资金集中管理而不存在筹资问题,又因业务性质而不存在投资行为,所以油田进出口物流财务核心能力的构造主要集中于财务管理能力上。具体体现为确立健全财务信息机制而为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保障,通过财务审核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并通过建立如新型的企业管理体制而促进不同部门的协调,从而提升油田财务管理的协调和组织能力,并完善进出口物流财务预测、物流财务决策、物流财务预算、物流财务控制,以及物流财务分析与物流财务检查体制和职能。

四、财务管理建设措施

(一)成本管理

要正确核算油田进出口业务的成本,首先应结合油田进出口物流的特点明确成本核算要素:核算对象、核算周期、计算空间、核算计量单位、核算方法、核算的账务处理及报表。因为物流费用之间相关联的及会计核算信息的不对称性,难以将物流成本单独核算并提供完整的物流成本信息,笔者建议以单宗合同为考核目标,考虑整体的最佳成本,将混入其他费用科目的物流成本抽取出来,使企业能够清楚地看到潜在的物流成本,这样才能降低总成本。且在总成本分析时,考虑到油田进出口物流难于拓展销售量而仅能适用资金成本分析法,因此不选择盈亏平衡点分析法。

并应进一步利用物流成本管理有用性和经济可行原则及物流成本消减的乘数效应来提高企业的财务盈利能力;利用物流成本管理的协调性原则而规避由物流成本效益背反引发的利益冲突以及物流成本与物流服务之间此消彼长的负面效应,实现供需参与方的共赢。

(二)改革健全管理模式,推行ERP管理

针对油田进出口物流财务管理中对准确、实时的财务信息需求及对不同从业部门的协调性需要,相应的财务管理体系应从运行模式上进行革新,而企业资源计划(ERP)是个较完整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采购、销售、生产、库存等与财务的集成,促使企业优化业务流程,有效地组织和计划企业各种资源,实现全局信息共享,保证信息的集成性、实时性和统一性,达到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从而确保物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因此,在油田进出口物流财务管理中构建财务管理ERP体系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是可行的。

另因ERP实行“一级核算,分级管理”模式,为成本的实时控制与管理创造了条件。更为重要的是,ERP不但引发了财务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而且对财务管理方法也产生了较大影响。ERP可减少财务流程,减少财务人员岗位配置,但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实现从记账到财务预测、分析和决策职能的转变。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优化系统流程,利用信息平台创建完整、集成、高效、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体系。胜利油田于2004年初开始实施ERP,根据企业特点启用了涵盖企业核心业务流程的财务会计、销售分销、物装和大型项目管理四个模块,使油田的财务管理水平在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下跨越上了一个新台阶。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推行ERP管理模式需要物资装备公司乃至油田公司大层面的变动,但其管理先进性是毋庸置疑的。

(三)加强现金管理和内控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2001年美国安然公司的标志着以利润为中心的财务管理模式正在走向解体,现金流量作为公司价值的驱动因素,以其超利润指标的优势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根据进出口公司的业务特点,在所有的风险控制中,应收账款的管理是重中为重。所有业务的终结是以收到款项为完成标志的,应收款项的核心是将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锁定为从事经营活动的第一行为人。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约束、规范企业管理行为的准则,是减少风险的重要措施,应明确业务权利和责任、完善进出口物流绩效考核制度,因为物流绩效评价是对物流业绩和效率的一种事后的评估和度量以及事前的控制与指导。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为平衡记分卡法,另可参考文献[6] 建立适应油田进出口业务流程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的责任感和确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五、结束语

针对油田进出口物流的特点和难点,相应的财务管理只有在仔细分析管理目标,明确财务核心功能架构形式,并针对运营中存在的不足向上级管理部门提出改进建议,并在各级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完善成本管理、进行ERP建设、改进财务理念建设及内控制度等方面的建设,才能为油田物装进出口业务财务水平的拓展提供动力,并有助于提升油田物装供应的管理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 赵崎.供应链财务浅说[J] .国际市场,2007, (2):66-67.

[2] 张志平,朱佳翔.供应链财务管理:财务整合理念[J]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7,(3):88-91.

[3] 谢泗薪,吴瑾.物流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界定与评价[J] .铁路物流与采购,2007, (10):22-24.

[4] 洪连鸿.现代物流企业成本核算问题研究[J] .商业时代,2006,(12):19-21.

进出口管理范文3

(一)谨慎筹资,合理地调整负债结构

进出口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应该谨慎地利用多种筹资渠道,合理调整负债结构,尽量使筹资成本降至最低,以规避筹资风险。例如,基于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的现象,可通过提高美元在负债结构中的比例来获得美元负债贬值带来的汇兑收益;还可针对人民币升值的形势,适当提高人民币短期负债比例,降低人民币长期负债比例,以达到降低人民币长期负债;而对于美元负债则可采用相应的对策,来提高美元长期负债。此外,进出口企业可采取向金融机构借债或发行债券、发行股票等多种途径结合的方式,达到安全筹资融资的目的。

(二)做好信用调查,加快应收账款回收

基于金融危机下对进出口企业流动资产造成的风险,企业应该进一步做好信用调查与管理工作,对原有信用政策重新审核,采用较保守、安全的信用政策,选择相对安全的结算方式,严格控制信用期限。对所有客户的信用进行详细、严格的调查,并通过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提高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在做好信息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催收,避免坏账、烂账过多,规避财务风险。

(三)多管齐下,共同应对汇率风险

进出口企业应密切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多种途径配合使用,共同应对汇率风险。

1.正确选择货币种类在收入外汇或借入外债时,尽量要趋于升值的货币;而在偿还债务或外汇支付时,应该尽量支付趋于贬值的货币;尽可能将还款与贷款,付汇与收汇的币种选择一致。

2.卖出远期外汇合约出口企业多拥有大量的外币债权,应该及时卖出远期外汇合约,以免未来外币汇率走低时使企业遭受损失。

3.调整外币资产与负债结构时刻关注汇率走势,当某种货币汇率趋于下降应尽量减少该货币资产项目,增加负债项目;反之,若某种货币汇率趋于上升,应尽量增加该货币的资产项目,减少负债项目。

4.货币市场套期保值进出口企业还可通过外汇市场,借入与债权期限相同、数量相等的债务,将汇率变动造成的风险抵销[2]。

(四)健全风险管控体系,进一步深入风险管理

1.加强企业内控不断完善进出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以便能进一步提高企业财产的安全性,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为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打好基础。

2.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企业针对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客观性等特点,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加强财务风险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管控[3]。

3.培养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进出口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实效与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也是时势所需。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对财务风险的敏感性与准确性的职业判断能力,对金融、法律、财政、税务、管理等相关知识熟悉,为防控财务风险奠定基础。

二、总结

进出口管理范文4

为规范自由进出口技术合同的管理,我国建立了技术进出口信息管理制度。但是,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成立时作为资本入股并作为合资章程附件的技术进口合同按外商投资企业有关法律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对自由进出口技术合同实行网上在线登记管理。并对合同的登记管理制定了具体制度。

进出口管理范文5

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农化市场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农化产品供应国。2012年中国出口农药金额同比增长26.8%,达78.6亿美元。农药进口总额为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2%。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三届全国农药交流会上,农业部农药检定所(ICAMA)张文君处长为大家讲解了当前中国农药行业的监管现状,包括具体农药进出口管理法规和监管服务措施。

我国的农药进出口遵照三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和三部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同时,我国农药进出口还遵循鹿特丹公约(PIC)和斯德哥尔摩公约(POPs)两项公约。2010年10月18日,农业部启用农药进出口登记管理放行通知单,并实现电子联网核销功能。

我国农药进出口主要由四个机构协同进行管理。农业部主管农药登记及农药进出口登记管理放行通知单的发放;海关总署对进出口农药产品进行监管;商务部对农药进出口企业的资质进行管理;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监督检验列入法检目录的农药商品,并对未列入法检目录的农药进行抽检。

农药进出口监管服务措施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针对所有进出口农药产品的具体管理措施,由农业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实施。ICAMA遵循一单一证的原则负责办理放行通知单,口岸海关负责进行现场验核。海关放行前,由ICAMA确认每批农药产品是否是在中国取得登记的合法产品。农药进出口放行单的内容包含产品名称、数量、进出口国、商品编码、贸易商等信息,进出口的农药产品必须与放行单内容一致。2012年ICAMA共发放了87474份放行单,2013年上半年共发放74727份放行单。

2013年,ICAMA《进出口农药管理名录》的内容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整:一是增加了生物农药进出口商品编码;二是调整百草枯母液进出口商品编码;三是增加新农药有效成分的进出口商品编码;四是取消二硝酚及其盐、五氯苯酚的盐或酯、克百威制剂的进出口商品编码;五是调整部分农药海关商品编码;六是调整部分农药的海关商品名称。

农药进出口监管服务的第二类措施主要针对的是为中国农药境外申请农药登记提供证明。大约有80个国家的农药主管部门要求提交ICAMA所出具的农药境外登记证明。ICAMA根据进口国的请求,如泰国、黎巴嫩等国家的特殊要求对农药登记证明进行分类管理。总体而言,ICAMA是中国农药通向各国与国外农药管理机构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

进出口管理范文6

加工贸易保税手册操作实务与管控... 成都 2015-01-17(1天)加工贸易保税手册操作实务与管控技巧课程培训,全面系统的了解企业进出口加工贸易保税手册的管理流程和方法,掌握保税手册核销的处理与核销过程中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掌握在不同...

企业进出口通关操作实务与成本控... 成都 2015-01-22(2天)企业进出口通关操作实务与成本控制培训,全面系统的了解企业进出口业务实务操作流程与方法以及海关对进出口一般贸易业务管控的内容,掌握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与归并及制造企...

进出口操作技巧及国际运输、结算... 北京 2015-01-23(2天)进出口操作技巧及国际运输、结算风险解析与应对策略课程旨在帮助学员掌握贸易术语与风险应对、国际运输及不可抗力、仲裁、国际运输保险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技巧 及海关事务管理及...

环节通关事务管理日趋专业化、精细化及规范化,这对企业快速、高效清关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软实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执法部门监管、海关“事后”稽查及处罚力度不断加大,中央下派给相关部委的税收任务却在逐年攀涨;加上眼下国际经济依旧持续低迷、走势尚待明朗,以上种种都将增加涉外企业关务管理相关内容导读“关务管理” 企业财务人员关务管理技能强化培训班 深圳 2014-11-15(2天)为财务人员量身定做课程背景2009年,在金融海啸的阴霾逐渐散去的良好环境下,海关通过企业自查自报与海关下厂核查相结合,同时加大综合治税的力度,国务院明确要求税务部门和外汇管理局要配合海关稽查,加大对企业的稽查监管的力度,这对于企业内部管理规范提

进出口企业关务管理全面培训 上海 2014-12-11(3天)进出口企业关务管理全面培训讲授和分享企业进出口通关实务操作、关务风险防控、合规体系建立及关务成本优化控制,对企业关务管理工作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帮助;实时跟进海关监管新政,把握企业通关工作难点,让学员在全程案例教学与互动中,充分理解和掌握通关实务、风险防控及成本控制的正确操作。

企业通关实务与如何快速清关 上海 2014-12-11(1天)企业通关实务与如何快速清关课程,讲授和分享企业进出口通关实务操作、关务风险防控、合规体系建立及关务成本优化控制,对企业关务管理工作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帮助;实时跟进海关监管新政,把握企业通关工作难点,让学员在全程案例教学与互动中,充分理解和掌握通关实务、风险防控及成本控制的正确操作。

的“不确定性”及相关运营成本。 你是否在日常关务操作中遇到如下问题:

为什么有的企业一直被海关质疑,而有的企业却能在海关眼中成为“玻璃人”?为什么有的企业关务支出一直维持平稳态势,而有的企业此项支出以及付出的相应代价却节节攀升?为什么有的企业关务管理风险不断涌现,甚至被海关稽查并进行严厉处罚,而有的企业却能一直相安无事或是能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又如:进出口清关环节,哪些环节是需要企业格外关注的,哪些通关成本通过合理操作是能够控制的?企业如何做,才能让企业的涉外经营处于稳固的合规状态?如此等等,本次培训将针对上述背景及情况,根据讲师丰富的海关从业经验,结合相关行业典型案例,就进出口环节通关实务操作进行全面分析,把握海关监管重点、扫描企业操作盲区,提供切实有效并可操作的关务风险及成本控制策略。 课程特色

内容的实用性:讲授和分享企业进出口通关实务操作、关务风险防控、合规体系建立及关务成本优化控制,对企业关务管理工作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帮助; 讲解的实战性:以企业进出口清关及后续关务管理中实际发生的重要案例来解析课程内容,以成功的经验解决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以血的教训规避企业类似操作不规范的情事发生; 知识的系统性:实时跟进海关监管新政,把握企业通关工作难点,让学员在全程案例教学与互动中,充分理解和掌握通关实务、风险防控及成本控制的正确操作,使关务管理成为业务的引领者,价值的创造者。 课程目标

进出口管理范文7

制订《办法》的背景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申报管理规定》(海关总署令第103号公布)第十九条规定,经海关批准,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受委托的报关企业可以向指定海关办理集中申报手续。集中申报是一种对公路口岸频繁进出、通关时效要求高的货物所采取的特殊通关方式,多年以来,部分海关已经对加工贸易、鲜活商品、书报杂志等货物实施了集中申报方式管理,为提高通关效率、方便企业合法进出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加强海关执法的规范性、协调性和统一性,特制定本《办法》对集中申报通关方式予以规范。

《办法》的主要内容

《办法》共22条。现就《办法》主要内容说明如下:

(一)关于集中申报适用范围的规定(见第三条、第十九条)

集中申报的适用范围是:通关时效要求高的鲜活商品、书报杂志以及公路口岸频繁进出的保税货物可以适用集中申报方式办理通关手续。另外,中国境内其他地区进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的货物,除海关另有规定以外,也比照本办法办理。集中申报方式只能作为解决特殊情况的一种特殊申报方式,不宜随意扩大

(二)集中申报的基本模式(主要见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

集中申报基本模式分为“清单申报”和“报关单申报”两个阶段,即货物进出口时企业先采用清单申报,海关验放货物,事后企业对规定期限内进出口的货物集中累计填制报关单向海关申报的模式。

(三)集中申报的期限(见第九条、第十三条)

集中申报期限是:“经海关核准可以适用集中申报通关方式的收发货人,应当在载运进口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日内,出口货物在运抵海关监管区后、装货的24小时前填制《集中申报清单》向海关申报”。超过这一期限申报的,应当以报关单方式申报;构成滞报的,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缴纳滞报金。

在集中申报之后,相对人应当根据《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对一个月内以《集中申报清单》申报的数据进行归并,填制进出口货物报关单,一般贸易货物在次月10日之前、保税货物在次月底之前到海关办理集中申报手续。

(四)集中申报货物的归并报关原则(见第十四条)

《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归并为一张报关单的所有清单,在进出境口岸、经营单位、境内收发货人、贸易方式(监管方式)、起运国(地区)、装货港、运抵国(地区)、运输方式栏目以及适用的税率、汇率方面必须保持一致,这些项目如果存在不一致,就必须分割为若干张报关单分别报关。

进出口管理范文8

2011年央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和信贷政策在前三季度呈现明显偏紧的操作。四季度则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央行对货币政策进行了微调,在实际操作中实施了定向宽松。 前三季度,货币政策的特色是适度从紧。具体表现是,全年央行进行了三次加息和6次提准。央行于2011年2月9日、4月6日和7月7日三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半年期贷款利率已上涨至6.1%(见表1)。

央行于1月20日、2月24日、3月25日、4月21日、5月18日和6月20日六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高达21.5%(表2);同时,从2011年起,央行开始对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根据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和调控需要进行动态调整,主要针对信贷增长过快的金融机构,通过提高其准备金率而遏制信贷过度增长。此外,2011年9月起,央行将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交存范围,对不同金融机构分别要求3-6个月完成交存。这一举措将实现半年内收紧银行流动性约8000亿元,在效果上等同于提高2次存款准备金率。

四季度以来,随着经济环境的恶化和国内经济指标的回调,“稳增长”的重要性突显。物价走势的趋稳为货币政策提供了调控空间,货币政策开始了预调微调。主要包括,11月份央行下调1年期央票利率;对浙江6家农业合作银行下调准备金率;信贷政策对中小企业等领域实施了定向宽松;并于12月5日首次下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上举措表明了央行货币政策的重心已经从控物价转向保增长。

二、2011年资金形势概况

(一)前三季度信贷政策较为严格,资金面紧张

货币供应量是2011年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重点。前三季度央行不断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市场资金面持续紧张。在信贷政策上,央行在前三季度较为严格,通过信贷窗口指导和银行体系流动性调控等手段,前三季度贷款增速显著放缓,共增加5.68万亿元,同比少增5977亿元。

(二)货币政策成效显著,年末CPI下滑至4.1% ,贷款有所反弹

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逐步显现。根据1月8日央行的2011年金融统计报告披露,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85.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6%,远低于16%的年初目标,货币供应量增速整体呈现回落趋势;全年净投放现金6161亿元,同比少投放214亿元。CPI已从7月份6.5%的历史高位,下滑至12月份的全年最低点 4.1%(见图1)。

随着货币政策的微调,四季度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有所缓解,贷款较三季度有所反弹。12月份迎来贷款的快速增长,贷款增加6405亿元。全年新增贷款为7.47万亿元左右,接近年初设定的7.5万亿元目标。

(三)各银行票据贴现业务非常谨慎

受央行不断收紧资金面、严控信贷规模的影响,2011年全年各银行信贷额度极其紧张。前三季度,银行普遍对票据贴现业务变得谨慎,为了给借款腾出额度,各银行基本不做贴现,或者通过价格调节,贴现率从年初7%涨至九月底15%的全年高点。11月底以来,伴随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资金面显著好转。随着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的好转,票据市场利率呈现持续回落态势,12月底贴现率为9%左右,已回到年中水平(见图2)。

(四)各银行美元融资额度紧张,融资成本不断攀升

2011年美元贷款利率也节节攀升。由于人民币贷款额度紧张、难度较大,而美元融资成本较低、且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美元融资一度成为企业融资的首选,导致后期美元融资成本也不断上升,美元融资额度日趋紧张,各银行均需提前报批美元融资头寸。以90天押汇为例,国内商业银行进口押汇利率报价从年初加300点左右,上涨至年底加500点左右、押汇利率接近6%(见图3),押汇成本几乎翻倍。

三、2011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

从2011年全年来看,人民币汇率总体是一个稳步上升的趋势(见图4)。从2010年12月31日的6.6227升至2011年12月30日的6.3009,全年升值4.86%。从趋势图可以看出,除11月底12月初人民币一度走弱之外,在1月底2月初、5月份、8月份、10月底、12月底这几个时间段,人民币有5次加速升值的表现。

在2月召开的G20会议上,人民币汇率成为众矢之的,导致人民币升值加速。2月21日人民币中间价刷新纪录,1美元兑人民币报价6.5705元。

5月份,伴随着美元在国际市场不断下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首度突破6.50。

8月5日标普宣布将美国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评级展望负面。8月中旬美国宣布在9月份提出刺激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及控制财政赤字的具体方案。降级和量化宽松措施使美元进一步走弱,导致人民币升值速度显著加快。8月31日人民币中间价报1美元兑人民币6.3867元,人民币汇率再创新高。

9月份受欧债危机深化和国际大宗商品暴跌的影响,美元走出了持续近一个月的连涨行情。然而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明显减弱,经济运行下行风险加大, 9月28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3623元,首次突破6.37关口,同时人民币汇率短期内波动加剧。

进入10月份后,欧债危机出现转机,令资金重新回流至非美元货币。受此影响,10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233,再创汇改以来新高。

12月份上半月,人民币的贬值预期一度增强。即期外汇市场出现了人民币对美元牌价连续十一日“跌停”的情况。但在12月份下旬,人民币中间价再度走强, 12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009,达到历史高位。

四、2012年资金形势和汇率走势展望

(一)货币政策适度微调,将下调存款准备金3%,大幅降息可能性不大

伴随着物价趋稳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为了防止经济过快下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2年宏观调控的重心已经从“控通胀”向“稳增长”倾斜。2011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1%,这是CPI自7月达到年内高点后,连续五个月出现下行,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与此同时,一系列经济数据显示经济有快速下行风险。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全年GDP增速为9.2%,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8.9%,呈现逐季回落态势。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自2009年3月份以来首次回落到50%的荣枯分界线下方。2011年底CPI与经济增速的双回落为2012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提供了政策前提和市场条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由于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存在,同时货币政策全面放松可能使地方政府和银行债务风险进一步积聚,尽管2012年货币政策将在“稳健”基调下较此前略微放松,但并不会全面放松货币政策。“稳健”将着重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货币政策有所放松,并跟随外部环境变化适度微调。政策微调以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下调为主。

考虑到2012年人民币升值空间不大、以及房地产市场难以复苏,预计2012年资本流出的情况相对于09年会更加严重。外汇占款的下降会对流动性带来重大影响,将导致基础货币增速下降,这将难以满足信贷和货币正常增速的需求,需要通过法定准备金率的持续下调来放松内部流动性,推高货币乘数。

市场预测,2012年存款准备金将开启下调通道,央行预计将下调3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达到18%。公开市场以净投放为主。大幅降息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年中通胀压力得到明确缓解,年中或迎来本轮政策调整后的首次降息。

(二)信贷额度与2011年度基本一致,资金面仍将比较紧张

据发改委在内部会议上预测,2012年货币供应量增速将达到14%,而新增贷款规模预计会在8万亿左右。此目标与2011年M2同比增长13.6%、新增贷款规模7.47亿基本持平。可以预计,2012年信贷额度并不比2011年有所放松,资金面仍将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

(三)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温和升值,有可能达到6.1区间

对于2012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市场预期人民币仍将继续温和升值,同时汇率波动幅度增强。今年贸易顺差收窄、资本流入减缓、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物价涨幅逐步回落等因素会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汇改重启以来的单边升值势头将有所放缓,双边波动将更为明显,灵活性大大增强。市场预计2012年全年人民币仍会有2%-3%的升幅,波动幅度为1%-2%,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或达到6.1区间。

五、2012年资金管理相关建议

(一)针对信贷额度有限的情况,建议企业充分利用现有平台进行融资,保障资金链安全

2012年国内国际经济环境较为复杂,受经济景气程度、行业周期和商品种类影响,我司经营形势不容乐观,资金压力依然很大。据机构预测,由于银行贷款的增量受制于资本充足率的约束, 2012年银行贷款量很难继续上升,最多维持在过去几年的水平。因此今年各银行融资额度应当与去年持平。因此建议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平台进行融资,争取更大规模的融资额度和更为优惠的融资价格,为企业心经营活动顺利运行做好资金保障工作。

(二)关注汇率风险,建议利用远期结售汇等对冲手段,锁定结售汇价格,减少汇兑损失

鉴于市场预计2012年人民币汇率升值态势将逐步放缓,双向波动更加频繁,这对进出口企业来说,防范潜在的汇率风险十分必要。对于进口业务,人民币短期波动增强,甚至有机构预测人民币有效汇率上半年继续小幅升值,下半年有所回落,因此通过进口押汇、远期信用证托收等远期付汇手段,将不一定能获得汇兑收益,甚至可能由于波动幅度较大而产生汇兑损失。因此,建议对进口采购成本较为敏感的进口业务可以适当采用远期购汇工具,以锁定采购成本。对于出口业务,由于人民币仍处于温和升值的阶段,建议继续利用远期结汇合约锁定结汇收入,减少汇兑损失。

(三)根据人民币汇率走势和利率变动的可能性,相机选择融资币种

考虑到今年人民币汇率可能波动加剧,进口押汇产生的汇兑收益将会减少甚至消失,因此对于贸易融资较多的进出口企业,决定是否采用押汇方式融资,建议从融资成本和资金压力出发、而不要从是否产生汇兑收益出发。目前进口押汇成本在5%左右,相较于人民币贷款6.1%仍然略有优势,若今年降息可能性不大,美元融资仍然是融资方式的首选。若年中降息,考虑到汇率波动因素,美元融资成本和人民币融资成本将差别不大,人民币贷款也具有较大优势。

进出口管理范文9

论文关键词:产品质量管理,对外贸易,进出口

 

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世界市场的发展,在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价格竞争已退居次要地位,而商品质量的好坏则逐步成为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在此情况下,加强进出口产品质量管理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意义日趋凸显。

1.我国对外贸易中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

1.1出口产品质量问题

中国社科院2010年10月25日《国家竞争力蓝皮书》,显示中国的国家竞争力稳步上升,全球排名从第七十三位上升至第十七位,这个结果表面上反映中国进步神速,但经过分析中国在竞争中仍然依靠以量取胜,在质素上,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须作出很大的改进。

我国虽然已跻身于世界贸易大国,但还远远不是贸易强国,根本原因在于产品质量竞争力不强,缺乏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国际知名度高的品牌。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相当大的比重,约62.9%,我国工业标准约有70%仍低于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另外,由于国外技术贸易壁垒不断强化进出口,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产业而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以限制某类产品的进口,例如我国出口到日本的家禽,其卫生标准要求竟高出国际卫生标准500倍;我国一家企业生产的蘑菇罐头,由于有不符合检疫的嫌疑,致使我国几百家生产厂出口到美国的所有罐头全部遭到卡关、查封,损失巨大。诸如此类,在过去的贸易中,我国有不少产品因不符合发达国家过于严格的卫生、检疫措施,遭到拒收、卡关、销毁,造成贸易障碍或者巨大的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我国许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率偏高,返工、返修、报废等不良品损失过高,导致工业生产中窗窗体底端能源、原材料消耗较大,从而提高了产品成本,使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降低。同时,多种产品技术含量低,使用寿命不能满足需求。如数控机床类产品,国外的连续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约8~9万个小时;而我国的同类产品的MTBF只有1~2万小时论文提纲怎么写。在家用电器方面,也普遍存在这种情况。

1.2进口产品质量问题

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大批进口商品涌入国门。然而随着我国进口商品检验监管水平和消费者质量意识的不断提升,近年来进口商品频频爆出质量问题,涉及范围几乎囊括所有种类的商品,对我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威胁,例如以下产品问题事件:

2001年,由于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帕杰罗V31、V33越野车存在严重安全质量隐患,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吊销其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证书并禁止其进口;2006年,美国美赞臣GENTLEASE牌婴幼儿人工配方奶粉检查出含有金属颗粒,被紧急召回;2008年,因密封不善而导致罐中奶粉被氧化,美国雅培召回两批特殊配方婴儿奶粉;2010年,各地检验检疫局对进口旧机电产品到货检验一次检验不合格3758批、涉及金额7.64亿美元,占总金额的18.96%;2011年,由于种种产品缺陷,包括雪铁龙、保时捷、捷豹、沃尔沃品牌在内的6款进口车型,在5月份一个月时间里陆续宣布召回。

由此可见,为了确保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快速发展,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针对进出口产品质量加强监督和管理势在必行。

2进出口产品质量管理的内涵

2.1出口产品质量管理

我国要想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加强出口产品质量管理,树立“以质取胜”的战略意识。“以质取胜”战略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信誉进出口,二是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三是创名牌出口商品。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数量与质量、效益与速度、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样品质量与批量质量,以及质量和档次等方面的关系,把出口商品本身的质量同国际市场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2.2进口产品质量管理

对于进口产品的质量管理可以充分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两面性,以维护国家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证产品质量、防止欺诈行为等合法目的为由,采取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种种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限制措施,其中出入境检验检疫是国家维护根本经济权益与安全的重要技术贸易壁垒措施,是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根据法律授权,代表国家行使检验检疫职能,对一切进入中国国境和开放口岸的人员、货物、运输工具、旅客行李物品和邮寄包裹等实施强制性检疫、对进出口商品质量进行检验鉴定管理。

3..进出口产品质量管理在对外贸易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3.1产品质量管理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能力。为了实现上述要求,产品质量是主攻方向。进出口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进而影响我国经济运行质量。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经济增长质量和产品质量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形象,越是在加大力度保增长的时候,越要重视质量和效益。温家宝总理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坚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这充分说明,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

3.2产品质量管理是提高我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方法

一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主要由它与贸易伙伴国间的相对价格和产品优势等因素决定,前者是由该国的要素禀赋及其使用效率所导致的出口产品价格低于其贸易对手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后者则是指一国出口产品能够比其对手的相关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所形成的优势,而这两者都在不同程度上与产品质量相联系,因此,要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获得更高的外贸经济效益,必须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3.3产品质量管理是打破技术贸易壁垒,实现对外贸易高质量增长的关键途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以质量、环保为代表的技术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近年来,国外技术贸易措施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呈上升趋势,国内不少大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风险控制能力较弱进出口,属于典型的速度经济型企业。中国出口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自主知识产权和自由品牌少,低端产品多,缺乏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工业的冲击,表面上是对工业增速的冲击,实质上是对发展方式的冲击。因此,粗放增长方式在我国已经没有后续空间,产品质量管理是企业走向世界的关键所在论文提纲怎么写。

3.4产品质量管理是维护我国消费者合法权益和正常贸易秩序的有效保障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出入境检验检疫通过对进出口产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对保证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保证农林牧渔业的生产安全和人民健康,维护对外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国际经济贸易秩序,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口产品或我国生产加工企业的官方检验检疫与监管认证,是突破国外的贸易技术壁垒,取得国外市场准入资格,并使我国产品能在国外顺利通关入境的保证;加强对进口商品的检验是为了保障国内生产安全与人民身体健康,维护国家对外贸易的合法权益。

4.加强进出口产品质量管理的措施

4.1以科技进步推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

要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根本的出路在于加速科技进步,发挥科学技术在产品质量提高中的关键性作用。首先,要加强高科技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使科技成果尽快实现商品化、产业化,形成国际竞争的综合优势;其次,要密切跟踪国际先进技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非价格竞争能力,真正实现“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4.2妥善应对和合理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

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应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工作,鼓励企业取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等系列标准认证,并根据WTO的要求,加强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相互认证方面的协商与谈判。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技术贸易壁垒的两面性,借鉴各国所采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构筑我国的贸易保护体系。通过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起到限制国外达不到国内相关标准的有关商品进入国内市场的作用,从而规范我国进出口市场,保护我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3实施名牌战略

鼓励企业创名牌,依靠科技进步,坚持高技术起点,瞄准国际先进技术进出口,开发新产品,坚持不断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并加强在国内外市场的广告宣传,政府要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各种宏观管理手段,实施名牌保护,为企业创立名牌形成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培育出更多的“中国制造、世界名牌”,增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竞争力。

4.4加强进出口产品质量监管

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通过驻场监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备案、资格审核、实验室检验、技术指导等方式,加强对重要出口商品质量的强制性检验,确保出口产品质量符合进口国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以促进中国产品质量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的提高,从而扩大出口,减少因质量问题引起的国际贸易纠纷。同时,还要加强对进口产品的质量检验,实时关注国外产品问题动态信息,科学运用风险评估的手段,加强进口企业监管,防范进口产品以次充好、以旧顶新、以少冒多,掺杂使假等情况的发生,从严监管,严厉打击,严把进口商品质量关。

参考文献:

[1]李钢,李俊,推动以质取胜战略的深化与升级——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基础与必要条件[J].国际贸易,2006,5

[2]徐琴,以质取胜——改变外贸增长方式的战略[J].当代经济,2007,6

[3]黄晓玲,中国对外贸易概论[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4]王翠,论对外贸易中以质取胜的名牌市场战略[J].商场现代化,2005,31

[5]杭争,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3,3

[6]刘香丽,舒斯亮,技术性贸易壁垒与我国科技竞争力的提高[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10-3 ,5(1)

进出口管理范文10

(东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 200051) (宋体6号学院空一格,地区空半格)

摘 要 外贸管理信息系统已在外贸业务和管理的诸多领域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外贸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最为核心的还是进出口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本文就外贸进出口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从应用的角度进行分析,并从技术面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摘要黑体小五号空2格,仿宋小五号)

空1行

关键字 外贸 进出口 管理信息系统(关键词黑体小五号空2格,仿宋小五号,各关键词中空1格)

Design and Discussion on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n Import and Export Business Management(黑体小四号)

Chen Wenpei Tang Bingyong(宋体五号)

(Donghua University,Shanghai 200051) (宋体六号斜体,各单词间空1个字符)

Abstract Foreign Trad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foreign trade and mangement. The corn to build Foreign Trad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to build import and expor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is report analyzes the building of import and expor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 a pratical way and provides a solution in a technological way. (Abstract为黑体小五号空4个字符,宋体小五号)

Keywords foreign trade import & expor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Keywords为黑体小五号空4个字符,宋体小五号)

空1行

(以下为正文内容,请分二栏栏宽18.76字符,栏柜2.02字符)

1 引 言(黑体小四号)

(空1行)

传统的外贸公司主要从事国际贸易领域的工作。外贸公司从国内的工厂或商家收购货物,出口到国外,或从国外进口货物提供给国内的厂商。由于外贸进出口业务牵涉的环节比较多,业务流程复杂,所以每家公司必须备有相当数量的经过专业培训的业务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加入了WTO,越来越多的企业都能从事国际贸易,所以简化贸易环节,提高贸易效率,帮助大批中小企业直接进入国际贸易领域(宋体小五号)

1.1 良好的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黑体五号)

在此基础上的应用系统可为企业带来投资回报,这是因为:(宋体小五号)

1.1.1 以一个国际化企业的形象参与全球市场竞争,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 (楷体小五号)

1) 优化市场供应链,密切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之间的联系; (楷体小五号)

优化内部操作和过程控制;

(空1行)

2 进出口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应具有的功能(黑体小四号)

(空1行)

进出口管理范文11

正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库存管理在国外的研究现况 1

第二节 库存管理的国内的发展现况 2

一、我国物流和库存管理研究缺乏综合性 3

二、企业缺乏先进物流配送和库存管理的理念 3

三、企业原有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 3

四、企业物流配送流程和措施存在缺陷 3

第二章   库存管理的相关理论及方法 4

第一节 库存的概念 4

一、库存按照其在加工过程中的地位的分类 4

二、库存按照功能划分 4

第二节 库存管理 4

一、狭义的库存管理 4

二、广义的库存管理 5

三、库存管理的内容 6

第三节 库存管理模型的分类 8

一、不同的生产和供应情况采用不同的库存模型 8

二、库存管理模型按供需情况分类可分为确定型和概率型两类 9

三、按库存管理的目的分类又可分为经济型和安全型两类 9

第四节 库存管理的注意事项 9

第五节 库存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10

一、库存管理的作用 10

二、库存的合理控制的作用 10

第三章   义乌纵横进出口的公司库存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第一节 公司库存现状 11

一、库存控制策略简单化 11

二、不确定因素对库存的影响 11

三、库存的浪费较大 12

第二节 库存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12

第四章   义乌纵横进出口公司库存解决方案 14

第一节 对库存物品实施ABC库存控制 14

第二节 对仓库布局的再设计 16

第三节 分别对不同的物资采取不同的库存控制 17

第四节 库存物料管理信息分析 18

第五节 重视库存成本的降低途径 18

一、在途库存 18

二、预留库存 19

第六节  仓库管理作业注意的方面 19

第五章 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致  谢 22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库存管理在国外的研究现况

库存管理(inventory management)可能是生产管理中一个最古老的课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因此受到管理界或学术界的冷落;与此相反,随着管理科学学派的产生,计算机应用的推广,尤其是MRP、OPT、JIT零库存等系统或概念的出现,近几十年来这一古老的领域一直是生产管理的探索前沿,很多新系统、新概念的出现都产生对库存这一基本概念的深入研究与反思之中。

人类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或军事活动,需要储备一定数量的资源。工厂为了能够连续生产,需要储存一定量的原材料或半成品、零售商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要有适量的库存,银行为了进行正常的营业,需要一定的货币来周转,一些社会团体和非营利单位也存在这一问题。在农业、制造业、批发业、零售商、医院、大学、各级政府部门中等都有库存,对库存的研究在制造业中首先发展起来,第二世界大战以后,人们才致力于库存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方面的研究,和理论上的库存问题是一个获得完善发展的领域。

物料的库存现象由来已久,但是把寻出问题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但是进入存储问题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还是进入20世纪以后的事情。早在1915年哈里斯(Harris)就提出了“经济批量”问题,研究如何从经济的角度确定最佳的库存数量。“经济批量”的提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库存问题的传统认识,是对库存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可以说,是现在库存理论的奠基石。1934年,威尔逊(Ailson R.H.)重新得出了哈里斯的公式,即现在人们熟知的经济订购批量公式EOQ(Economic Order Quantity),或成为诶威尔逊公式。这就是早期对库存问题的研究。但库存理论真正作为一门理论发展起来,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运筹学、数理统计等理论与方法的广泛应用,特别是5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应用系统工程理论来研究和解决库存问题,从而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库存理论,亦称“存储论”。1953年,怀延(Whitin T.M.)撰写了题为《库存管理的理论》(THE THEORY OF INVENTORY MANAGEMENT),接着阿罗(Arrow K.J.)等在1958年撰写的《库存和生产的数学理论研究》(STUDIES IN THE MATHMATICAL THEORY OF INVENTORY AND PRODUCTION)中提炼了生产库存问题中的数学理论。莫兰(Moran P.A.P.)在1959年撰写了《仓储理论》(THE THEORY OF STORAGE)。伺候,库存理论变成了运筹学中的一个独立分支,并陆续对随机或非平稳需求的库存模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如瓦格纳(Wagner A.M.)等人的《经济批量模型的动志性》(dynamic Version of the Economic Lot Size Model)(1958),维莫特(Vemott A.F.)等人的《批量订货的最优库存策略》(The Optimal Inventory Policy for Batch Orderings)(1965)等。

库存理论经过近百年来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硕果累累的庞大理论体系。其研究内容从开始单一物品的、确定需求的订货批量确定,到多物品的随机需求的订货批量确定;从不允许缺货、无价格则扣的库存决策到运行延迟交货或缺货、有价格折扣的库存决策;从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库存问题到允许延期支付、考虑时间价值的库存问题研究;从普通物品的库存存储问题研究到易变质的物质库存问题,以及备件库存问题研究;从单一环节的库存模型研究到多级库存模型研究;从无契约的库存模型到有契约的库存模型讨论;从库存本身的优化到联合运输优化、联合采购优化以及供应链库存的优化;从前向物流到逆向物流讨论;从库存模型的研究到算法研究;优化目标从单一的成本到成本与服务水平、时间的权衡;等等研究成果。

第二节 库存管理的国内的发展现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已成为一个制造大国,制造业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库存投资额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有的比重达到了30%左右,其管理、利用情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及资产运作效率。在不同的库存管理水平下,企业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很大,而实施正确的库存管理方法,通过降低企业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库存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将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库存作为企业物流的重要成份,其成本降低的潜力比任何其它市场营销环节要大得多,如企业物流成本占营销成本的50%,这其中的库存费用大约要占35%,而物流成本又会占产品全部成本的30%~50%;在美国,直接劳动成本不足生产成本的1 0%,并且还在不断下降,全部生产过程只有5%的时间用于加工制造,余下的95%时间都用于储存和运输。由此看来,降低库存成本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在企业管

理的其它环节成本降低潜力不大的情况下,降低库存成本已成为 成本管理和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而传统库存管理方法确有与之相悖之处,传统的存货控制方法中,企业必须保存一定量库存来保证生产经营的连续性,这样就使得大部分流动资金被存货所占用。存货保存的数量与存货占用资金的投入数量成正比, 即企业存货保存数量越多则存货资金投入也就越多。其次,在传统的存货管理方式下,为了持续生产,企业不得不保存一定数量的存货以备不时之需。而储存存货必然会发生储存成本以及存货的保管费用。并且企业保存存货的多少和储存成本与保管费用成正比, 也就是存货的数量越多,发生存货的储存成本和保管费用就越高。最后,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市场风云变幻,市场的不确定陛日益增加。企业可能会由于产品销路不畅或产品改型,而使暂时保存的存货变为长期保存。存货在流动资产中是流动性最差的资产,不像其它流动资产一样很容易变现。那么库存管理在我国现代企业中到底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呢?

一、我国物流和库存管理研究缺乏综合性

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两大领域——物资流通和交通系统, 都从研究者固有的立场和视角出发,片面地强调某个局部的功能要素,缺乏综合性,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理论尚缺乏深入研究,同时部分理论研究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强。

二、企业缺乏先进物流配送和库存管理的理念

我国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靠内部资源进行自我调整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强化核心竞争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

三、企业原有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

很多企业在日常管理的过程当中,只注重管理与生产系统基础信息的收集,虽然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这些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利用水平仍然较低;而对于外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许多系统只收集与企业内部相关的信息,而对于外部信息中特别是互联网信息的有效搜索、整理、开发和利用的手段、方法和技术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四、企业物流配送流程和措施存在缺陷

我国物流配送是伴随连锁经营发展而发展的,从配送空间上,基本上没有形成跨区域配送;从配送能力上,配送中心建设规模不大,商品配送量小;从配送目标上,基本限于行业范围,社会化配送少;从配送的组织与管理上,网点布局不合理,配送服务现代商业(MODERNBUSINESS)程序不合理,管理成本控制不理想。总之,配送没有达到相应的规模,严重制约了配送的自我发展。物流配送的功能要素包括:备货、储存、分拣、配货、配装、送达服务和配送加工。

第二章   库存管理的相关理论及方法

第一节 库存的概念

库存是(Inventory)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生产耗用而储备资产的活动。

一、库存按照其在加工过程中的地位的分类

(一)原料:用来制造成品中组件的布料、钢铁、粮食或者其他无聊。

(二)组件:准备投入产品总装的零件或子装配件。

1.在制品:工厂中正被加工或等待于作业之间的物料与组件。

2.成品:备货生产工厂中所持有的已完工物品或订货生产工厂里准备按某一订单发货给客户的完工货物。

二、库存按照功能划分

(一)波动(需求与供应)库存。

(二)预期库存。

(三)批量库存。

(四)运输库存。

(五)屏障(或投机性)库存。

除此之外,库存按价值划分,可分为贵重物品和普通物品;按库存物品的形成原因(或用处)划分,可分成安全库存、储备库存、在途库存和正常周转库存;按物品需求的相关性可分为独立需求库存和相关需求库存,独立需求库存是指某一物品的库存量和有些物品有关系,存在一定量与时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加强库存管理有其重要意义。

第二节 库存管理

一、狭义的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Inventory Management)又称为库存控制(Inventory Control), 是对制造业或服务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种物品,产成品以及其他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其储备保持在经济合理的水平上。在谈到所谓“库存管理”的时候,很多人将其理解为“仓储管理”,这实际上是个很大的曲解。

传统的狭义观点认为,库存管理主要是针对仓库的物料进行盘点、数据处理、保管、发放等,通过执行防腐、温湿度控制等手段,达到使保管的实物库存保持最佳状态的目的。这只是库存管理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者可以定义为实物库存管理。那么,如何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库存管理呢?库存管理应该是为了达到公司的财务运营目标,特别是现金流运作,通过优化整个需求与供应链管理流程(DSCM),合理设置ERP控制策略,并辅之以相应的信息处理手段、工具,从而实现在保证及时交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库存水平,减少库存积压与报废、贬值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物库存管理仅仅是实现公司财务目标的一种手段,或者仅仅是整个库存管理的一个必要的环节;从组织功能的角度讲,实物库存管理主要是仓储管理部门的责任,而广义的库存管理应该是整个需求与供应链管理部门,乃至整个公司的责任。

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对库存管理的理解仅仅局限于实物库存管理呢?以下两方面的原因是不可忽视的:

(一)、我们的企业不重视库存管理。特别是那些效益比较好的企业,只要有钱赚,就很少有人去考虑库存周转的问题。库存管理被简单地理解为仓储管理,除非到了没钱花的时候,才可能有人去看库存问题,而看的结果也往往是很简单,采购买多了,或者是仓储部门的工作没有做好。

(二)、ERP的误导,特别是一些国产所谓ERP的误导。一些简单的进销存软件被大言不惭地称之为ERP,企业上了他们的所谓ERP就可以降低多少库存,似乎库存管理就靠他们的小软件就可以搞定了。即使像SAP、BAAN这些世界ERP领域的老大们,也在他们的功能模块里面把简单的仓储管理功能定义为“库存控制”或者“库存管理”。这样就使得本来就不太明白什么叫库存管理的我们,更搞不清楚什么叫库存管理了。

二、广义的库存管理

(一)、库存管理的根本目的。我们知道,所谓世界级制造的两个关键考核指标(KPI)就是,客户满意度以及库存周转率,而这个库存周转率实际上就是库存管理的根本目的所在。

(二)、库存管理的手段。库存周转率的提高,单单靠所谓的实物库存管理是远远不够的, 它应该是整个需求与供应链管理这个大流程流程的输出,而这个大流程除了包括仓储管理这个环节之外,更重要的部分还包括:预测与订单处理,生产计划与控制,物料计划与采购控制,库存计划与预测本身,以及成品、原材料的配送与发货的策略,甚至包括海关管理流程。而伴随着需求与供应链管理流程的整个过程,则是信息流与资金流的管理。也就是说,库存本身是贯穿于整个需求与供应管理流程的各个环节,要想达到库存管理的根本目的,就必须控制好各个环节上的库存,而不是仅仅管理好已经到手的实物库存。

(三)、库存管理的组织结构与考核。既然库存管理是整个需求与供应链管理流程的输出,要实现库存管理的根本目的就必须要有一个与这个流程相适应的合理的组织结构。直到现在,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企业只有一个采购部,采购部下面管仓库。这是远不能适应库存管理要求的。从需求与供应链的管理流程分析,我们知道,采购与仓储管理都是典型的执行部门,而库存的控制应该预防为主,执行部门是很难去“预防库存”的,原因很简单,他们的考核指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证供应(生产、客户)。如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需求与供应链管理流程,从而设置与之相应的合理的组织结构,是一个值得我们很多企业探讨的问题

图2-1 库存管理图析

三、库存管理的内容

    企业的库存管理主要由仓库部门(或仓储部门)完成,其主要业务就是企业物料的收发以及管理工作,根据物料的物理与化学属性不同做好物料存储与防护工作,降低各种库存管理费用,分析并提供库存管理所需的各种数据报表等。

(一)物料的入库

物料入库包括采购订单的来料入库、生产完工入库、生产剩余物料入库以及销售退货入库。对各种入库方式都可以通过自定义来实现。完工的物品有半成品与成品。对采购订单的来料入库根据采购单接受物料(安排检验),办理入库手续,开收料入库单(收货单、入库单),分配材料库存货位,同时监督来料是否与订单相符;生产完工入库后进行生产成本的计算,数据转入财务子系统处理;销售退货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扣减货款、换货等处理,相关数据都转入财务子系统。

(二)物料的出库

物料出库有生产领料、非生产领料与销售提货。生产计划的领料按车间订单(加工单、工票或组装计划,它们都来源于主生产计划)与分工序用料,并可以根据物料清单与工艺路线自动生成工序领料单;非生产领料有多种形式,系统都可以自由定义领料的类别;销售提货按销售订单或合同生成出货单据,并可自动生成销售订单与合同的出货单。上述过程都可以给财务子系统传递相关数据及生成财务记账凭证。

图2-2 库存管理的内容图析

第三节 库存管理模型的分类

根据供应和需求规律确定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经济合理的物资存储量的管理工作。库存管理应起缓冲作用,使物流均衡通畅,既保证正常生产和供应,又能合理压缩库存资金,以得到较好的经济效果。

1915年,美国的F•W•哈里斯发表关于经济订货批量的模型,开创了现代库存理论的研究。在此之前,意大利的V•帕雷托在研究世界财富分配问题时曾提出帕雷托定律,用于库存管理方面的即为ABC分类法。随着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库存管理的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形成许多库存模型,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已得到显著的效果。

库存管理模型的分类:

一、不同的生产和供应情况采用不同的库存模型

按订货方式分类,可分为5种订货模型。

(一)、定期定量模型:订货的数量和时间都固定不变。

(二)、定期不定量模型:订货时间固定不变,而订货的数量依实际库存量和最高库存量的差别而定。

(三)、定量不定期模型:当库存量低于订货点时就补充订货,订货量固定不变。

(四)、不定量不定期模型:订货数量和时间都不固定。

以上4种模型属于货源充足、随时都能按需求量补充订货的情况。

(五)、有限进货率定期定量模型:货源有限制,需要陆续进货。

二、库存管理模型按供需情况分类可分为确定型和概率型两类

确定型模型的主要参数都已确切知道;概率型模型的主要参数有些是随机的。

图2-3 经济批量模型

三、按库存管理的目的分类又可分为经济型和安全型两类

经济型模型(3-3)的主要目的是节约资金,提高经济效益;安全型模型的主要目的则是保障正常的供应,不惜加大安全库存量和安全储备期,使缺货的可能性降到最小限度。库存管理的模型虽然很多,但综合考虑各个相互矛盾的因素求得较好的经济效果则是库存管理的共同原则。

第四节 库存管理的注意事项

库存管理应该特别考虑下述两个问题:

一、根据销售计划,按计划生产的商品在市场上流通时,要考虑在什么地方,存放多少。

二、从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出发来确定库存量以及如何保证补充的问题。

上述两个问题与库存在物流过程中的功能有关。

一般来说,库存功能有:(1)防止断档。缩短从接受定单到送达货物的时间,以保证优质服务,同时又要防止脱销。(2)保证适当的库存量,节约库存费用。(3)降低物流成本。用适当的时间间隔补充与需求量相适应的合理的货物量以降低物流成本,消除或避免销售波动的影响。(4)保证生产的计划性、平稳性以消除或避免销售波动的影响。(5)展示功能。(6)储备功能。在价格下降时大量储存,减少损失,以应灾害等不时之需。

关于仓库(库存)放在什么地方的问题,首先要考虑数量和地点。如果是配送中心,则应尽可能根据顾客 需要,设置在适当的地方;如果是存储中心则以尽可能减少向配送中心补充为原则,地点则没有一定的要求。当库存据点确定之后,则要考虑在各据点里都储存什么样的商品了。

第五节 库存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一、库存管理的作用

主要是: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前提下,使库存量经常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掌握库存量动态,适时,适量提出订货,避免超储或缺货;减少库存空间占用,降低库存总费用;控制库存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二、库存的合理控制的作用

库存量过大所产生的问题:增加仓库面积和库存保管费用,从而提高了产品成本;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造成资金呆滞,既加重了货款利息等负担,又会影响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机会收益;造成产成品和原材料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造成企业资源的大量闲置,影响其合理配置和优化;掩盖了 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库存量过小所产生的问题:造成服务水平的下降,影响销售利润和企业信誉;造成生产系统原材料或其他物料供应不足,影响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使订货间隔期缩短,订货次数增加,使订货(生产)成本提高;影响生产过程的均衡性和装配时的成套性。

第三章   义乌纵横进出口的公司库存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一节 公司库存现状

义乌市纵横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座落在“华夏第一市”之誉的国际小商品集散地 — 中国义乌,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经工商局和外经贸局批准的具有独立进出口权的贸易公司,主要产品有仿真花、太阳眼镜、挂毯、毛绒玩具等等,主要出口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巴西,法国,英国,阿联酋迪拜,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印度,马其顿等等,可以说产品遍布全球各地。公司专业从事手工艺品出口业务,拥有独立仓库1500M2,年营业额200万美元。公司的经营模式为产品第三方外包加工,独立接单,原材料采购,自组订单,自营出口。

库存管理的问题其实质是库存本身所带来的问题,只要有库存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库存管理问题。这是因为库存本身存在以下的缺陷:库存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与管理成本。库存材料的成本增加直接增加了产品成本,而相关库存设备、管理人员的增加也加大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掩盖了企业众多管理问题,如计划不周、采购不利、生产不均衡、产品质量不稳定及市场销售不力。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有:

一、库存控制策略简单化

现在的企业生产中所用到的物料种类越来越多,对于义乌市纵横进出口有限公司来说,目前对物品都采用统一的库存管理策略,物品的分类没有反映供应与需求中的稳定性。而现实当中这是一个动态的,不确定的需求。有些物品的需求可预测性大,有的物品的可预测性小。比如说,同为仿真花,可能会因为购买者喜好的转变改变我们的库存。库存控制策略应能够反映供应与需求中的不确定性。

二、不确定因素对库存的影响

在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主要有:第一,需求的不确定性。在许多因素影响下,需求可能是不确定的,如突发的热销造成的需求突增等会使控制受到制约。第二,订货周期。由于通讯、差旅或其他自然的、生理的因素.订货周期不确定,会制约库存控制。第三,运输。运输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必然会制约库存控制。第四,资金制约。资金的暂缺,资本运动不灵等会使预想的控制方法落空。因而也是一个制约因素。第五,管理水平的制约。管理水平达不到控制的要求,则必然使控制无法实现。第六,价格和成本的制约等。种种的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往往会因为这些不确定因素从而使得原材料及产品的库存因此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产品的交期甚至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

三、库存的浪费较大

主要表现在:

1、库存持有成本的占有量大;

2、订货或者生产准备成本;

3、缺货成本的增加;

4、在途库存成本的浪费。

纵横进出口有限公司进行的是手工艺品出口,这类零件的特点就是占库存成本大,储存管理费用较高。由于计划不当,库存量不合适,一来增加了库存成本,二来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

第二节 库存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分析库存表现的缺陷,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库存制度,库存系统的科学性,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的效能与执行的力度等等。然而针对库存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没有一个科学的管理系统。一旦一个企业没有建立一套专门的适合自己情况的库存系统,没有对库存物品进行科学详尽的分类,库存控制策略往往会流于简单化,大同化。比如:纵横进出口有限公司目前就是缺乏这样一套完整的系统,没有对库存物品的类型进行科学的分类,对各种库存物品只是作笼统的同样的处理,而且缺乏一套完整的机制来保证能够快速的取拿所需物品。虽然目前公司所用到的物品种类还不是非常多,但是存放位置没有一个明确的通用的规范,仓管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到所需的物品,另外,如果一旦公司换人了,新进员工熟悉这一过程也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同时缺乏一套完整的缺货报警机制,控制前的信息搜集工作也没有做到位,不能维持生产的稳定。

二、库存管理信息不流通。在供应的整个系统中,各个环节之间的需求预测、库存状况、生产计划等都是库存管理的重要数据。这些数据分布在不同的相关环节之间,要做到快速有效的保证生产,必须使其实时传递。在外部环节,不少供应商是不固定的,没有掌握他们的生产能力供货能力以及交货的准时性等。这样一来在库存环节往往得不到及时准确地信息。而我公司在内部各个环节间联系不够紧密,缺乏信息的流通,每个部门只关心前后环节的物流等的状况,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这就影响库存策略制定的精确性,造成库存成本的上升。

三、不确定因素对库存的影响。系统运行不稳定是组织内部缺乏有效的控制机制所致,控制失效是组织管理不稳定和不确定的根源。要消除运行中的不确定性需要增加组织的控制,提高系统可靠性。只有系统是可控的,不确定因素对库存的影响才能降到最低。我公司对不少合作的企业或者供应商的供货能力,交货的及时性还不是很了解。对市场的预估也还缺乏科学性与准确性。其实这也是信息处理不当的结果。

第四章   义乌纵横进出口公司库存解决方案

第一节 对库存物品实施ABC库存控制

义乌市纵横进出口有限公司作为自主经营,具有独立进出口权,产品开发,自主接单,自组订单,加工第三方外包。公司目前经营的产品数量高达1200多种,产品原材料有2000多种。其中以公司的主要产品仿真花为例,成品有600多种,原材料有1200多种。其中仿真花的仓库面积是1200M2。以下是对仿真花分为ABC三类,如表4-1。

表4-1 ABC分类

类别 占库存资金 占库存品种

A类畅销品 大约80% 300种

B类易销品 大约15% 180种

C类难销品 大约5% 120种

A类物品属重点库存控制对象,要求库存记录准确,严格按照物品的盘点周期进行盘点,检查其数量与质量状况,并要制定不定期检查制度,密切监控该类物品的使用与保管情况。它属于非常重要资源,增加或减少一件对库存物资总金额影响较大,采取出多少进多少,加大A类物品的周转效率的策略对其进行管理。另外,A类物品还应尽量降低 库存量,采取合理的订货周期量。

在此之前公司都是待A类产品销售完前5-7天组织购买原材料生产,由于生产环节是外包,生产周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说人力资源不稳定,设备制造能力有限,天气原因等),一般外包的公司的生产周期是3-10天,这样就公司就可能会出现A类产品的脱销现象。因此我针对这一现象,对A类产品采取定量库存控制。A类产品的销售周期是30天,每次的采购成本是300元。产品的平均单价5元。该类产品年需求量是120000枝。仓库年租金为50000元,人工57600元,其他费用10000元。因此单位库存的平均年库存保管费用为0.98元。

订货批量Q采用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lty,简称EOQ)法确定,其基本原理是要求年总成本(年库存成本+年产品成本+年采购成本)最小。由于库存成本随着库存量的增加而增加,采购成本却随着采购批量的加大而减少,并且当采购批量加大(采购成本减少)时,库存也就增加(库存成本增大)。如图4-1

 图 4-1 用EOQ法确定经济订货批量原理图

库存物品的年度总费用(TC)=产品成本+年采购成本+年库存成本,即:TC= DC+DS/Q+QH/2 (1)式中:

D:某库存物品的年需求量(枝/年);D为常量;

C:单位采购成本(元/件),不考虑折扣,C也是常量;

S:单位订货成本(元/次);

Q:每次订货批量(枝);

H:单位库存平均年库存保管费用(元/枝年);

若使TC最小,将(1)式对Q求导后令其等于零得到经济订购批量EDQ的计算公式:

得:

 

因此公司A类产品最佳订货量:EOQ=square(2*300*120000/0.98)=8572件

每年总库存成本TC=120000*5+0.98*8572=608400.56元

每年的订货次数N=120000/8572=14次

平均订货间隔周期=365/14=26天

B类产品为易销品,该类产品资金占有量是总资金的15%,由于该类产品独特的产品属性,比如太阳眼镜,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该类产品的年销售量是100000副。根据以往的经验,综合公司的销售能力,公司在旺季到来前4个月开始组织生产,眼镜的生产周期是1个月,装货到达客户所在国家正好是销售旺季。因此公司在B类产品上不会有库存。

C类产品是难销产品,占用公司资金为5%,是公司真正意义上的库存。造成该类产品存在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战争、天气、人为等,是库存积压,难以销售。对于该类产品应该本着以回笼资金的原则,保本销售,甚至可以亏本销售。

第二节 对仓库布局的再设计

公司仓库站占地1500M2,仓库有5个出口,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但是在产品的布局上没有明确的规定,ABC三类产品随处摆放,总体感觉凌乱,不规则。仓库的空间利用率也没有达到最大化,存在很大的空间浪费。详见图4-2:

 

图 4-2 仓库改进前

改善后将仓库的两部分整合到一起,且将仓库5个出口编号,其中1号2号3号为货物主要进出口,其中1号2号为A类产品准备,3号出口为B类产品准备。详见如图4-3

 

图 4-3 仓库改进后

改善后的仓库在ABC三类产品的布局上做了明确的规定,且在货架与货架之间布置合理的空间,方便仓库工作人员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由于B类产品的销售季节性,在销售后B类产品原来所在的空间可用于出租,提高仓库的利用率。在1号出口设置登记站,建立完善的库存数据,使库存管理信息化、系统化。

在货架的选择上,根据公司产品的自身属性,主要选择轻型货架,每层货架的载重量在150kg以下。

第三节 分别对不同的物资采取不同的库存控制

一、对耗用量稳定、订货批量相同的物品我们采用定量库存控制,控制库存物品的数量。这种方式主要是针对公司中的耗用量稳定,采购周期较长的物品。当库存数量下降到某个库存值时,立即采取补充库存的方法来保证库存的供应。这种控制方法必须连续不断地检查库存物品的库存量。

二、对稳定性消耗及非重要性的独立需求物品我们采用定期库存控制。定期库存控制模型按一定的周期T检查库存,并随时进行库存补充,补充到一定的规定库存S。这种库存控制方法不存在固定的订货点,但有固定的订货周期。每次订货也没有一个固定的订货数量,而是根据当前库存量I与规定库存量S比较,补充的量为Q=S-I。但由于订货存在前提期,所以还必须加上订货提前期的消耗量。这种库存控制方法也要设立安全库存量。

定期库存控制方法可以简化库存控制工作量,但由于库存消耗的不稳定性,有缺货风险存在,因此一般只能用于稳定性消耗及非重要性的独立需求物品的库存控制。

第四节 库存物料管理信息分析

从各种角度对库存物料信息做分析,例如日常的物料进、出、存的业务数据分析,物料占用资金分析,物料的来源和去向分析,物料的分类构成分析等,并可以分析各种库存管理指标,对企业库存与其他管理工作有监督和促进作用。

库存管理系统通过对库存物品的入库、出库、移动和盘点等操作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帮助企业的仓库管理人员管理库存物品,以达到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杜绝物料积压与短缺现象,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保证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目的。库存管理子系统从级别、类别、货位、批次、单件、ABC分类等不同角度来管理库存物品的数量、库存成本和资金占用情况,以便用户可以及时了解和控制库存业务等各个方面的准确数据。对库存管理子系统与采购、生产、销售、成本及总账等子系统之间密切的数据传递进行管理。

第五节 重视库存成本的降低途径

虽然很多时候库存是必须存在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库存都能随时发挥其作用来满足生产或交货的需要,或者说这些库存在一定的时间内是不能用的,降低库存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尽可能地降低这些不可用库存的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途库存、淤滞(滞销)库存、预留库存(可交货的订单因其它方面的原因而不能交货)、在制品或者是待检品都是不可用的库存。库存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可用库存占库存总量的比例。通常通过以下的途径来降低:

一、在途库存

缩短交货运输时间:从供应商到企业的这段距离的运输时间应尽可能的缩短,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性(价格、体积重量等)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对这段时间的管理会大大影响企业的在途库存量。一般来说,价格高而且体积重量较小的产品会优先选择空运,反之则海运为常用的运输方式。但是合适的运输方式是要通过仔细比较运输时间的缩短对库存乃至库存成本的影响以及运输费用的影响而做出选择的 ,否则将不能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从货物离开供应商的工厂,到实际抵达企业的仓库,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和不同的场所,在这个过程中,货物的所有权越晚交于企业,付款的期限越长,则企业所需承担的风险和费用也就越小。选择正确的厂址:企业离开供应商或者客户的距离会影响其库存的水平,距离越短,交货时间越短,库存量相应也可以降低。这也是为什么通用汽车的供应商会随着通用公司在上海设厂而纷纷将其工厂移至上海,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快供应时间,降低库存。

二、预留库存

控制订单的整批交货,整批交货的订单对客户来说可以大大降低其库存的水平,但是对供货方来说却是不小的压力,所以企业对此类订单必须要严格控制,在确实需要的情况下,才能向客户提供整批交货的服务。定期检查预留库存的情况,加强与销售部、财务部及客户之间的沟通,尽快消除因付款、客户项目延期等原因造成。例如:我公司接到单大批量交货订单,交货期长,对客户来说,无疑我公司成了对方无费用仓库。而我公司的相应成本要增加。库存积压增加,购原料成本增加,资金的周转降低。

第六节  仓库管理作业注意的方面

库存商品要进行定位管理,其含义与商品配置图表的设计相似,即将不同的商品分类、分区管理的原则来存放,并用货架放置。区位确定后应制作一张配置图,贴在仓库入口处,以便于存取。小量储存区应尽量固定位置,整箱储存区则可弹性运用,商品进出要注意先进行出的原则。仓库管理人员要与订货人员及时进行沟通,以便到货的存放。此外,还要适时提出存货不足的预警通知,以防缺货。仓储存取货原则上应随到随存、随需随取,但考虑到效率与安全,有必要制订作业时间规定。商品进出库要做好登记工作,以便明确保管责任。

第五章 总结

通过对公司库存管理的优化,零库存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需要进一步细化管理 , 规范车间现场和库房物资管理,盘活资产,提高场地和物资利用率 , 对物资供应管理进行调整和改革:建立模拟通用材料库,加强专用材料管理,建立日常维护用料统一领用制度,建立退库制度,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制度。随时掌握库存材料的库存额 , 确保计划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加强库存管理,维持生产的正常稳定有序进行,从最大的程度上节约库存成本。

【参考文献】

[1]马士华.供应链管理. 图书馆目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3-57

[2]李玉良 邵新宇 等.CPFR——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的新趋势.图书馆目录[M].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M],2001,30(3):1-3.

[3]潘玮 董平军.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制造业库存管理系统研究.图书馆目录[M].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8(1):61-65.

[4]刘永胜.供应链库存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图书馆目录[M].经济问题,2003,(3):21-23.

[5]符光辉,赵启兰,王耀球.零库存— —制造业的思考,中国储运. 图书馆目录[M]2005,4:31-32.

[6]朱树人 李伟琴.EEP体系结构研究. 图书馆目录[M].系统工程[M],2005,(3):40-45.

[7]宋华 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图书馆目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209-286.

[8]谢如鹤,罗荣武,张得志.物流系统规划原理与方法. 图书馆目录[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9]冯耕中.现代物流规划理论与实践. 图书馆目录[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0]方庆琯. 现代物流设施与规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0-16.

[11] 阮中慈.仓库材料的选择[J]材料工程,2008,(25):19-21

[12]陈荣秋等.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6.

[13]Meyers,Fred E. Plant Layout and Material Handling. New Jersey: Regents/Prentice Hall,1993.

[14]Francis,R. L. and White,J. A.. Facility layout and location: An analytical approach. New York: Prentice Hall,1974.

[15]Tompkims,James A etal. Facilities Planning. 3rd edi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2003.

致  谢

感谢廖莉老师在这次毕业设计中对本人启发和指导,使本人在这次毕业设计中的对数据库的运用有了进一步的熟悉和了解,对自己所学知识又一次得到了巩固,对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帮助。除了从廖莉老师那里学到知识外,还学到很多处事道理,比如做事情认真、负责、积极、乐观等,这些对本人以后的成长有很大好处。还要感谢大学四年里的各门功课的老师给本人物流和管理等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的传授,师恩如山,永生难忘。

同时感谢各位同学在毕业设计中给了本人提供的无私的帮助.是他们让我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让本人时刻铭记自己是一个团队的一分子,同窗手足,刻骨铭心。

进出口管理范文1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以及为了切实履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相关协定,做好入世后过渡期有关承诺工作,2005年,我国对进出口贸易管制措施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进一步放宽或取消了对部分商品的贸易管制措施。现将涉及海关管理的有关进出口贸易管制措施及变动情况解读如下:

一、有关货物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和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办法的修订及调整情况

(一)《货物进口许可证管理办法》

2004年4月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进行了修订,在此基础上,商务部对原《货物进口许可证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并于2004年12月9日经商务部部务会议通过,经会商海关总署,以商务部令[2004]年第27号对外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新的《货物进口许可证管理办法》用词更加严谨和规范,内容上也更加完善和具有可行性,不仅对原办法中与目前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相一致的地方进行了修订,同时也对原办法中未明确的事项予以重新明确。与原《管理办法》相比,变化比较明显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取消了原《管理办法》中关于配额机电产品、成品油、天然橡胶、汽车轮胎和光盘生产设备的许可证签发规定。

2、明确了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监控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和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均需要按规定领取进口许可证。

3、对实行进口许可证管理的大宗、散装货物,明确了其溢短装的标准不得超过进口许可证所列进口数量的5%,并对此类货物进口许可证的签发以及核扣进行了规定。

4、明确了法律、行政法规对保税仓库、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货物进口管理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办理。

5、对“以欺骗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骗领进口许可证”的行为,其处罚原则修改为“依法收缴其进口许可证,商务部可以在三年内不受理违法行为人提出的进口许可证申请,或者禁止违法行为人在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期限内从事有关货物进口经营活动;对“伪造、变造或者买卖进口许可证”行为的处罚原则,将其中“外经贸部并可以撤消其对外贸易经营许可”修改为“商务部可以禁止违法行为人在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期限内从事有关货物进口经营活动”。

注意:原《货物进口许可证管理办法》(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令[2001]年第22号)废止。

(二)《货物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

根据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商务部对原《货物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并于2004年12月9日经商务部部务会议通过,经会商海关总署,以商务部令[2004]年第28号对外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新的《货物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具备《货物进口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同样特点,与原《管理规定》相比,变化比较明显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根据《2005年出口许可证管理商品目录》的调整,取消了原《管理规定》中关于重水的许可证签发规定。

2、明确了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监控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和消耗臭氧层物质以及其他国际公约管辖的货物,均需要按规定领取出口许可证。

3、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大宗、散装货物,《管理办法》明确了其溢装标准为不得超过出口许可证所列出口数量的5%;对不实行“一批一证”制的大宗、散装货物,每批货物出口时,按其实际出口数量进行核扣,最后一批出口货物出口时,其溢装数量按该许可证实际剩余数量并在规定的溢装上限5%内计算。

4、明确了出口监管仓库、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的货物出口到境外,按现行规定执行;明确了《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管辖货物不适用本办法。

5、对“以欺骗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出口许可证的行为”,其处罚原则修改为“商务部依法收缴其出口许可证”;对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出口许可证的经营者,其处罚原则增加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照海关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处罚。”的条款;对以上两种违法行为,增加了新的处罚原则,即“商务部可以禁止违法行为人自前两款规定的行政处罚决定生效之日或者刑事处罚判决生效之日起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期限内从事有关的对外贸易经营活动。在禁止期限内,海关根据商务部依法作出的禁止决定,对该经营者的有关出口货物不予办理报关验放手续,外汇管理部门或者外汇指定银行不予办理有关结汇、售汇手续”。

注意:原《出口许可证管理规定》(外经贸部令[2001]年第9号)废止。

(三)《货物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办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修订,商务部对原《货物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并于2004年12月9日经商务部部务会议通过,经海关总署签发后,以商务部、海关总署令[2004]年第26号对外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进口属于《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货物目录》内的商品,原则上按照新的《货物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办法》(商务部、海关总署令[2004]年第26号)执行。主要修订情况如下:

1、对可以免领《自动进口许可证》的情况做了如下修改:

①将原“加工贸易方式”改为“加工贸易项下进口并复出口的(原油、成品油除外)”;

②明确了“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或者投资额内生产自用的”这一情况;

③对原“货样、广告品进口”的条件,增加了“实验品进口”,同时增加了金额限制,即“每批次价值不超过5000元人民币的”;

④增加了“暂时进口的海关监管货物”这一情况。

2、明确了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进入保税仓库和保税物流中心的属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的货物,不适用本办法;同时也明确,从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仓库和保税物流中心进口属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的货物,除规定可以免领的外,仍应领取《自动进口许可证》。

3、明确了加工贸易进口转内销的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货物,仍需按规定申领《自动进口许可证》。

4、明确了海关对散装货物溢短装数量在货物总量正负5%以内的予以免证验放;对原油、成品油、化肥、钢材四种大宗货物的散装货物溢短装数量在货物总量正负3%以内予以免证验放。同时对大宗、散装货物的《自动许可证》如何核扣作了明确规定。

5、将《自动进口许可证》原来实行的“一批一证”制,改为“原则上实行‘一批一证’管理,对部分货物也可实行‘非一批一证’管理”。

6、明确《自动进口许可证》在公历年度内有效,有效期为6个月。

(四)《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暂行)》

为加快我国纺织品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稳定纺织品出口经营秩序,商务部经会商海关总署,于2005年6月19日公布《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暂行)》(商务部令2005年第13号),自2005年7月20日起施行。

1、 商务部负责全国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工作,并根据工作需要会同海关总署和质检总局制定及调整《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商品目录》。

2、 纺织品临时出口许可管理适用如下海关监管方式:一般贸易、易货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口料件及加工出口货物、补偿贸易、进料加工(对口合同)、进料加工(非对口合同)、保税工厂和其他贸易。

对从境内区外进入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场所的属于临时出口许可管理目录的纺织品,海关不验核许可证。待上述货物实际离境时,按照有关规定,对出口至需实行纺织品临时出口管理的国家或地区的,海关凭许可证办理验放手续。

出口国指最终目的国(地区),加工贸易出口指实际报关出口国(地区)。转口贸易不适用本办法。

3、 纺织品临时出口许可证实行“一批一证”、“一证一关”,在公历年度内有效,有效期为6个月,逾期作废。需延期、更改的,重新换发新证。

4、 海关在办理相关纺织品出口手续时,需验核加盖纺织品许可证专用章的许可证。对属法检出口的纺织品,海关还应凭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入境货物通关单》办理验放手续。

5、 纺织品临时出口许可证不得转让、买卖、伪造和变造。凡转让、买卖或伪造、变造出口许可批准文件或出口许可证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及《货物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处罚。商务部可以同时取消其已获得的纺织品临时出口许可数量。

6、 出口样品的,对于每批商品数量不超过50件(含50件、套、双、公斤或其它商品单位,不包括打、打双、打套、吨数量单位)的,可免领出口许可证;但属于进口国海关要求凭许可证放行的,经营者应在本企业可申请数量范围内向发证机构申领许可证。

7、 赴国(境)外参展或者举办展览会的展品、展卖品的出口,参照《货物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办理;属于进口国海关要求凭许可证放行的,按照办法第二十五条的相关规定办理。

8、 临时出口许可管理的商品如在实施前已实行了纺织品出口自动许可的,自临时出口许可实施之日起,经营者已经领取的《纺织品出口自动许可证》不再作为海关通关验放凭证。

9、 通过外发加工方式(OPA)在内地加工且原产地非中国内地的纺织品不适用本办法。

二、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商品目录及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商品目录调整情况

(一)进口许可证管理商品目录

1、管理范围

2005年实行进口许可证管理的货物共3种:监控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和消耗臭氧层物质,总计83个8位HS编码。

2、变动情况

取消了汽车及其关键件的进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取消了光盘生产设备的进口许可证管理。

3、发证等级

监控化学品(共43个8位HS编码)和易制毒化学品(共31个8位HS编码)的进口许可证,由配额许可证事务局签发;消耗臭氧层物质(共9个8位HS编码)的进口许可证,由各地方发证机构签发。

4、文件依据:

①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公告2004年第72号;②商务部公告2004年第98号。

(二)出口许可证管理商品目录

1、管理范围

2005年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的货物共47种(316个8位HS编码),分别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出口配额招标和出口许可证管理。

2、变动情况

(1)取消了人造刚玉、坯绸和部分蚕丝类货物的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

(2)增加对氧化镁含量在70%以上的矿产品的出口许可证管理;

(3)石蜡由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改为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矾土、甘草及甘草制品由实行出口配额有偿使用改为实行出口配额招标的货物;电风扇、自行车、摩托车及摩托车发动机由实行出口无偿招标管理改为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

(4)取消蚕丝类出口国营贸易管理,出口不再实行核定公司经营;取消茶叶出口指定经营管理。

(5)进口原油加工复出口成品油,免领成品油出口许可证。

3、发证等级

(1)小麦、玉米、煤炭、原油、成品油、棉花、监控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8种货物的出口许可证,由配额许可证事务局签发。

(2)活牛、活猪、活鸡、牛肉等32种货物的出口许可证,由各地特派员办事处签发。

(3)茶叶、消耗臭氧层物质、摩托车及其发动机、电风扇、电子计算机、自行车(12-28英寸)、石蜡7种货物的出口许可证,由各地方发证机构签发。

4、文件依据:

①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公告2004年第78号;②商务部公告2004年第97号。

(三)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商品目录

1、管理范围

2005年实行自动进口许可以一般商品、机电产品(包括旧机电产品)、重点工业品三个目录形式进行管理。包括肉鸡、酒、烟草、二醋酸纤维丝束、石棉、彩色感光材料、塑料原料、天然橡胶、合成橡胶、胶合板、化纤布、铜、铝、机电产品、成品油、氧化铝、化肥、农药、聚酯切片、汽车轮胎、涤纶、腈纶、钢坯、钢材、铁矿砂共25大类货物,总计1505个10位数海关商品编码。

2、变动情况

(1)自2005年1月1日起,国家取消了汽车及其关键件的进口配额许可证管理以及光盘生产设备的进口许可证管理,并全部调整为自动进口许可管理。

(2)增加部分汽车零配件实行商务部发证的自动进口许可管理。

(3)取消89011090、89013000、89020090三个商品编码旧机电产品商务部发证管理。

(4)自2005年3月1日起,对铁矿砂实行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商品编码为:2601110000、2601120000、2601200000。

3、文件依据: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令2004年第26号;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公告2004年第72号;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公告2005年第9号。

三、其他进出口贸易管制商品目录调整情况

(一)禁止进口货物目录

为进一步明确对进口第七类废物的管理,2004年11月24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环保总局对《禁止进口货物目录》(第三批)中的个别货物进行了调整,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1、调整情况

(1) 将原商品编码为38259000的“其他编号未列明化工副产品及废物”,调整为商品编码38259000.90的“其他编号未列明化工副产品及废物”。

(2) 由于进口第七类废物已列入第五批禁止进口货物目录,原国家环保总局等四部门的有关进口第七类废物有关管理问题的通知予以废止,并明确“废游戏机”禁止进口(包括以加工贸易进口)。

2、文件依据:商务部、海关总署、环保总局联合公告2004年第73号。国家环保总局、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废止〈关于进口第七类废物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0]19号)的通知》(环发[2005]4号)。

(二)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废物目录

2004年10月20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公布了《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废物目录》(第三批),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1、变动情况

新增了钨废碎料、镁废碎料、钛废碎料、新的或未使用过的纺织材料制经分拣的碎织物等(包括废线、绳、索、缆及其制品)、新的或未使用过的纺织材料制其他碎织物等(包括废线、绳、索、缆及其制品)商品为第三批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废物。

2、注意事项

凡进口属《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废物目录》(第三批)中的废物,须凭国家环保总局签发的《进口废物批准证书》和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入境货物通关单》办理验放手续。

3、文件依据: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公告2004年第66号。

(三)检验检疫法检目录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海关总署联合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进行了调整,并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质检总局等四部门公告调整进出境货物使用木质包装的有关规定。

1、变化情况

(1)将钨废碎料、镁废碎料、钛废碎料、纺织材料制经分拣的碎织物等商品(共计5个8位HS编码)新增纳入检验检疫法检目录。

(2)将计价秤、IP电话信号转换设备、集线器、起重机、钻探车、放射线检查车、环境监测车、医疗车、电源车、机动车辆底盘、挂车及半挂车等商品(共计24个8位HS编码)新增纳入检验检疫法检目录,实施进境商品验证管理。

(3) 自2005年3月1日起,出境货物使用的木质包装,应按规定的检疫除害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并加施专用标识。不符合规定的,不准出境。

(4) 自2006年1月1日起,列入《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的进境货物使用木质包装的,检验检疫机构签发《入境货物通关单》并对木质包装实施检疫。未列入目录的进境货物使用木质包装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可在海关放行后实施检疫。

2、注意事项

列入检验检疫法检目录的进出境商品,必须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和监管,海关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入境货物通关单》和《出境货物通关单》办理进出口放行手续。

3、文件依据:国家质检总局、海关总署联合公告2004年第207号;国家质检总局、海关总署、商务部、国家林业局公告2005年第4号;国家质检总局、海关总署、商务部、国家林业局公告2005年第11号。

(四)进出口野生动植物种商品目录

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调整以及国内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和海关总署制定并公布了新的《进出口野生动植物种商品目录》,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1、调整情况

(1)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简称CITES)第十三次缔约国大会对CITES附录I、II作出了修订,主要对部分物种标本在附录I、II中的列入(包括列入附录I或II、从附录I或II中删除、从附录I转移到附录II、从附录II转移到附录I)作出了调整,并对其中部分物种标本的列入附加相应的注释,或对此届缔约国大会之前被列入附录I、II中的部分物种作出新的注释。

(2)新的《进出口野生动植物种商品目录》所管理的商品按10位商品编码计共576个,比原《进出口野生动植物种商品目录》增加了291个。

(3)新的《进出口野生动植物种商品目录》,将目录中所列的商品区分了进口和出口的管理(旧的《商品目录》没有区分进口和出口,凡列入《商品目录》中的商品,不分进出口均实行管理)。

2、文件依据: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海关总署联合公告2004年第3号;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公告2004年第1号。

四、纺织品出口管理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定》关于纺织品配额一体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中的相关条款,自2005年1月1日起,原对我纺织品出口设限国将取消对我配额限制。

(一)变化情况

1、自2005年1月1日起,欧盟、美国、加拿大和土耳其将全部取消对我国纺织品的配额限制(详细目录见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公告[2004]年第82号附件)。

2、自2005年1月1日起,现行纺织品被动配额将全部取消,全球纺织品贸易实现一体化。为实现一体化的平稳过渡,确保统计信息的准确,一体化后企业在向海关申报出口有关纺织品服装时,仍须继续按海关十位编码填报。具体代码以“海关通关系统参数库”为准,可参见《中国海关报关实用手册》和商务部政府网站。

3、自2005年1月1日后从我国出运到欧盟各成员国和土耳其的纺织品,出口经营者仍须出具纺织品专用原产地证。

(二)文件依据: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公告2004年第82号;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公告2004年第1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