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有机化学学习方法

有机化学学习方法

时间:2023-08-15 17:24:38

有机化学学习方法

有机化学学习方法范文1

关键词: 有机合成化学 学习方法 化学教学 教学方法

有机合成化学是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精细化工方向本科学生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也是高校应用化学专业领域课程。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与生化、材料、环保等学科具有密切联系。有机合成是对整个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主干课程之一,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至关重要[1]-[2]。

1.有机合成化学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现代高校化学教育不仅要求教师传授知识,而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启发引导学生钻研问题和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由于有机化合物数目庞大,种类繁多,反应复杂,很多学生对这门学科望而生畏,这就要求教师在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但是传统有机合成教学方法与一般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类似,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以黄培强等人编的有机合成教材为例,可以分成以下几个章节:绪论;逆合成分析法与有机反应概览;基于非稳定碳负离子的碳碳键形成方法;稳定碳负离子的烃基化和酰基化;稳定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基于有机硼、硅、锡、钯试剂的碳碳键形成方法;自由基反应;极性颠倒;成环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有机合成中的保护基;不对称合成;合成策略与复杂目标分子的全合成;有机合成化学的近期趋势。纵观本教材的各个章节不难发现,在教材的开始和结尾均对合成策略进行相应讲解。一般教学方法是分别对每一章节的内容进行学习,最后拿出部分的合成实例进行简单讲解,让学生有有机合成设计的概念。

但是,通过近几年教学我发现,传统教学方法不适合所教学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学生基础相对较差,相对其他课程,有机化学知识点多且很难联系在一起,不利于学习记忆,不能很好地掌握基础有机化学讲述的基本知识点;其次,一些同学的学习意识淡薄,只为期末考试及格通过,并试图靠考前突击达到目的;再次,对学生学习监测手段不够高明,期中考试一般不进行,期末考试知识面太窄,难度较浅,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水平。通过以上几点分析,我们发现部分后果:学生只靠死记硬背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对于反应机理题根本无心学习,考试直接放弃,除非从教材中死记,对于合成题基本没有明确的解题思路,再加上匮乏的基础知识,基本无法独立解决问题。因此,改进有机化学教学手段与方法,使学生对基础有机化学知识有系统了解和掌握显得尤为重要。

2.串联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学习

引导学生在错综复杂的课程内容中找出知识线索和规律,掌握内在联系,提高学习效率。纵观基础有机化学教材我们发现:虽然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很多,但是章节之间还是有很多规律可循的。教材大多以官能团不同对内容进行讲解,通过不同官能团可以将内容联系起来,在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醛酮、羧酸之间我们可以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其联系起来,胺类、亚胺、醛酮肟、重氮、叠氮和硝基化合物可以通过氧化还原联系起来。按这样两条主线进行记忆会使知识点显得少了很多,记忆的时候也不会那么吃力,有利于同学们学习,但更利于对知识点的运用。我们以氧化反应进行各官能团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为例:烷烃通过脱氢氧化可以得到烯烃,进一步脱氢可以得到炔烃,烷烃也可以进一步脱氢得到炔烃,当然要求换成氧化性能力更强的氧化剂。上述三种烃可以分别通过氧化反应得到相应的醛酮或酸甚至碳和二氧化碳等,但是,选择的反应体系肯定千差万别,这些差别需要我们特别记忆,别无他法,可以死记。但是,我们在记忆的时候也要求灵活,如同样用烃类化合物氧化合成醛酮和羧酸,对催化体系的要求就大不相同,一般合成醛酮不要考虑氧化性较强的氧化剂,高锰酸钾体系不能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运用,重铬酸钾也不能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运用,那么怎么能达到分级氧化的目的呢?那就是控制氧化体系的氧化性,我们可以用氧化性较低的二氧化锰代替高锰酸钾同时控制一些辅助条件,如温度压力等。这样我们可以同时记住多种不同的氧化体系。

3.统筹相关知识,学会灵活运用

在系统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我们的脑海里应该有一个系统又明确的框架,对于具体的问题还要学会灵活运用。有机合成化学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已知的、简单的原料合成所需的目标化合物。换句话说,利用相同的底物合成相同的产物,但是中间可以选择的路线有很多种,而且不同合成路线需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有足够的知识积累。然而,有了足够知识积累只是学好有机合成的前提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接下来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可以说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最高状态,几乎是所有同学都曾遇到的难题。要做到灵活运用,首要问题是灵活掌握,其次才是灵活运用。这就要求同学们把教材中死的知识点学活,例如,同样是羰基官能团,在有机酮和有机醛中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化学性质,羰基的活性是由碳氧双键的极性决定的,双键的极性越大则羰基的活性越高,反之则越低。由于碳氧电负性的差异,导致双键电子云向氧原子偏移,从而引发双键的断裂,即化学反应的发生。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凡是能引起双键电子云向氧原子偏移的因素都可以提高此类化合物的活性,不论是醛羰基还是酮羰基及其他含羰基化合物,那么,为什么醛的活性比酮的活性普遍偏高就不成问题了。反之,改变某个条件有没有可能使酮的活性比醛的活性高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想象把酮羰基的一端或两端引入强吸电子的基团,进而提高酮的活性达到甚至超过醛。如靛红这一类化合物的酮羰基的活性非常高有时甚至超过了一般醛的活性,在一般化学反应中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结构的醛来应用。

4.结语

在有机合成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首先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串联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掌握,对知识点进行统筹并能灵活运用。总之,只有把死的分散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掌握,在自己的脑海形成一定的框架,在具体运用中才能手到擒来,才能顺利找到相关切入点,才能在遇到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时,顺利形成相关思路,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有机化学学习方法范文2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有机化学 复习举措

有机化学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在高考试题中约占2 0%,有关题目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掌握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和解题方法,对于提高学科素质和能力至关重要。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就如何搞好高考有机化学复习谈几点作法供参考。

一、明确复习目标建立基本模式

有机化学复习的基本模式和目标是“大小结构,以小为主,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强化完善知识结构,培养提高素质能力,”而以小专题复习为基础,由小到大,逐步结合。建立能力训练体系,让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思考和练习,提高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实现有机化学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能力化。

二、严格把好“三关”,提高复习质量

1.专题复习关

专题复习应建立明确的复习目标,完整的知识结构,跟上配套的系统练习和及时的讲解,形成知识和能力的集成块,为综合练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对同分异构体的复习,要通过与同系物、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比较,辨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清同分异构体关系主要有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三类。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掌握由化学式书写同分异构体的一般方法。归纳高考对该考点的题目,熟悉考察的角度和方式。通过狠抓练习,及时加以巩固强化。专题的设置要增强针对性,突出重点。①针对“两纲”(《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教材,突出重点。根据“两纲”要求和教材的内部联系,突破难点。如有机物的结构、组成和性质,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等。②针对历年甘肃省高考试题,突出热点。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有机物信息,同分异构体等高考的热点,围绕它们建立专题进行复习,熟悉有关常见题型及解法。③针对学生实际,突出重点。总结学生在模拟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和缺陷,组织专题训练,以达到补弱救失的目的。

2.选题训练关

习题质量是决定练习质量的首要条件。选题的原则要紧扣“两纲”,结合学生实际,基础能力并重,难度大小适宜。根据近两年西北地区的理科综合题来看,基础题更重要。所选题目应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和新颖性。专题复习阶段的练习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类是专题系列练习,另一类是阶段性综合练习,第三类是专题综合练习,其知识点的覆盖面不同,综合性和难度不同。各种类型的题目都要经过精心选编。主要由历年的高考题中,力求以少胜多,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经过训练,达到强化知识结构,促进向能力转化的目的。

3.讲评关

讲评题是复习阶段的主要课型,要充分体现针对性,变通性,启发性和个体性。要在认真批阅,抓准反馈信息的前提下,针对复习重点和学生的弱点精心设计教案,在讲评中帮助学生剖析错误实质,明确解题思路,总结方法规律。要启发学生多思多改多总结,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讲评也要有变式练习,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通过比较和论证,优选出解题的最佳方案。应避免那种包办代替,硬讲硬灌或清淡描写,只对答案的做法。总之在专题复习中实现精选精炼精讲精评,是减轻学生负担,防止堕入题海,提高复习质量的可靠保证。

三、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科学素质

1.挖掘自我总结潜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有机化学知识内容繁杂,若不加整理,将会五章无序,难记难用。复习中应紧扣《考试大纲》和教材,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挖掘自己的潜能,以碳原子结构为中心,以官能团为主线,首先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重要性质和反应。如醇羟基能发生的反应有:①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②能与氢卤酸发生反应生成卤代烃;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碳碳不饱和双键;④能被氧化为碳氧双键;⑤能与酸发生酯化反应;⑥能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醚。从而结合同系列原理,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地理解掌握醇类的通性,在此基础上,以性质、制法的逻辑关系为桥梁,理清主要有机物间的相互关系,建立知识网络。

2.培养阅读自学能力,注意知识迁移应用

有机信息题是高考自学能力的重要题型,

有机化学学习方法范文3

【摘要】结合本教学小组在独立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实践,分析了包括教学方法多元化,学习方式多元化,教学媒体多元化,教学环境多元化,评估方式多元化在内的多元互补教学法在有机化学理论课教学中的 发展 及应用情况。

【关键词】多元互补教学 独立学院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已经广泛渗透到化学工程、环境 科学 、化工制药、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等众多学科领域。是农业院校20多个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该课程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认知能力。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发现,由于有机化学理论性强,内容抽象,较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加之有机化学理论发展迅速,内容不断拓展和更新,使得教学体系中有限的课堂容量与不断膨胀的课程内容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融于有机化学课堂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独立学院学生在录取时,来自不同的省份,对有机化学的理解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如何开展适合独立学院的切实可行的有机化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研究, 构建有效的有机化学课堂, 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大学的授课模式,提高学习兴趣,排除畏难情绪,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非具有重要意义。

1 多元互补教学法在理论课教学中的发展

目前国内外的重点大学和一般高等院校均积极开展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提高理论课的授课效果,但专门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开展的有机化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研究目前还未见 文献 报道。王立升[1]对广西大学的有机化学理论课教学的研究表明,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应注重精讲与自学,注意增加一些讨论性内容,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应增加实验研究方法的讲解,以增强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薛红艳,吴晓旭[2]等研究表明构建有机化学目标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中认为应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模式的改革,并提出课堂教学中应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单向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运用开放式、讨论式、启发式、探索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黄绍重,秦振华[3]研究认为在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中应遵循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教学的基本 规律 ,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着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在其他课程的理论教学中,也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实践,邵阳[4]积极探讨了“问题教学”在 政治 理论课中应用,研究表明这种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设问为引导,学生的提问为切入点,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李带好[5]等研究了“三步教学法”对基础 会计 课程教学的应用。王策,尚茜,孙新等从教学 艺术 的角度讨论了有机化学这门学科的个别重点、难点和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简结教学法”。此外,在高等 教育 的理论课教学中被研究和应用的方法还有“设计教学法”,“逻辑推理法”,“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

2 多元互补教学法内容及应用

2.1 学习方式多元化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过分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学生的自主发现与探究,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因此,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习方式多元化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协作精神, 切实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2.2 教学媒体多元化

目前学生的学习的材料和手段非常丰富, 教材、教参、教辅书籍琳琅满目,有声资料(vcd、dvd) 和各类软件很多, 网络 资源方便快捷,为教师的授课及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材料基础,因此,在众多的资源中挑选适合学生特点及有效反应教学内容典型素材对于教学效果的全面提高非常重要。充分发挥多元化媒体的作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教学环境多元化

任何内容的学习,学习环境均十分重要。课堂教学要尽可能地创造一个更生动的教学环境。使教学环境多元化,采取的方式为:多媒体课堂教学+ 网络 课堂教学+自主学习中心”的多元教学环境。(1)多媒体课堂教学与网络课堂教学中对素材要精选,细作。制作适用的课件,充分调动学生听觉和视觉,上课时让学生边看生动形象的投影画面, 呈现新的知识点,同时注意让学生整体感知教学内容,对内容的整体性系统性要有很好的把握。(2)自主学习中心。在自主学习中心里, 学生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学习,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利用网络课堂的讨论功能与自测功能全面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点的认识。

2.4 评估方式多元化

采用师生双向交互式评估,包括正式的测试、课堂观察、师生自我评估以及其他有关的方式。(1)学生自评。学生自评,一方面能及时地修改自己学习中的错误,另一方面能主动地学习他人的学习计划、内容、方法等, 并将他人的优点结合到自己的学习中。并且还要主动深入探究自己的学习内容,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2)学生互评。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都不一样, 在评价他人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可以提高学习能力, 培养创造能力。(3)教师评估。学生练习完成后, 教师将在课堂上即时点评, 同时, 教师还就每位学生平时作业的批改、课堂发言、网络学习情况以及出勤情况进行综合评价。(4)系统评估。通过网络学习, 教师可以对个人平时作业和平时测验进行评估, 及时发现学生的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情况, 再借助网络将信息反馈给学生, 从而实现多个角度、实时评价与点评。

3 结束语

目前,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系统法、设计教学法、简洁教学法、模拟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但从理论上讲,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班级的大小,综合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多元互补型教学,综合各教学法流派之长为不同的教学目的服务应是教学法运用中的最高境界,因此,针对有机化学不同章节的各自特点,以及不同专业学生特点,不拘泥于一种教学方法,对各种方法进行融合、折衷,在教学内容方面根据所授学生的专业特点调整不同的教学内容,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课热情,改善学习效果。

参考 文献

[1] 王立升.高等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改革探讨.广西大学学报,1999,(24):73-74.

[2] 薛红艳,吴晓旭.构建有机化学目标型课堂教学模式.高师理 科学 刊,200,27(1):64-65.

[3] 黄绍重,秦振华.有机化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科 教育 ,2007(2):100.

有机化学学习方法范文4

[关键词] 有机化学;绪论;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 G42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4(a)-126-02

Design for introductory class medical organic chemistry

LI Shuang, WANG Haijun

(Qiqihar Medical College, Heilongjiang Province, Qiqihar 161006, China

[Abstract] Organic chemistry is a basic course in medical college. It is significant to learn organic chemistry. The introduction of organic chemistry is the first lesson to freshmen. It is important to them for the future study. Students understood the purpose of organic chemical by introduction “what is”, “what to learn”, “why to learn” ”how to learn” through our explaining of introduction class. Develop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organic chemistry.

[Key word] Organic chemistry; Introduction; Teaching; Interest

有机化学是医学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与医学有关的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知识等,对学好医学知识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为后续的生物化学、药理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1]。但对于一年级的医学生来说,他们往往未能了解有机化学课的重要性,常认为只要学好那些直接讲授医学知识的课程就行,而对有机化学课不够重视,这给有机化学的教学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如何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并不断巩固和增强这种兴趣,笔者认为上好绪论课是关键。那么绪论课应该讲什么、怎么讲?结合几年的执教经验,为了使学生明确有机化学“是什么”、“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这几个问题,本文从有机化学绪论课如何设计与讲授入手,为学生学好有机化学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2]。

1 什么是有机化学

在讲解这个问题时,不要简单直接地给出一个抽象的概念,而要从教材内涵出发,引导学生。首先要简单地介绍一下有机化学的发展史及成就。在讲解这一发展史时可以引出“有机”一词的历史根源及它的建立和不断发展过程。接着介绍一下不同时期对有机化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化学家。如首先将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分开的著名化学家柏哲里(Berzelius),打破生命力学说的韦勒(Wohler)、柯尔柏(Kolbe)和柏赛罗(M. Berthelot),提出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的有机合成大师伍德沃德(Woodward)和量子化学家霍夫曼(Hofmann)等。通过这一部分的介绍和学习,能使学生领悟到一门学科发展的漫长和艰辛及这些化学家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3]。

2 有机化学学习什么内容

这一部分主要是讲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内容。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我们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分类方法、构造式的表示方法、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以及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就是我们有机化学研究的范畴。通过讲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内容,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学什么”的问题,还使学生对有机化学有了进一步的理性认识,对学生学好有机化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4]。

3 医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有机化学

通过前两个问题的讲述,学生对有机化学这门课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要向学生解释的问题就是“医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有机化学”。讨论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这部分主要是讨论医学与有机化学的关系。有机化学与医学的关系非常密切。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生命过程,人体是以生命物质为基础构成的,而生命物质绝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如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等。生命过程本身就是无数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表现,例如糖类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血液中还有0.1%的葡萄糖,由血液输送到全身,在组织中发生代谢,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糖原是由许多葡萄糖聚合而成的,人体能把多余的葡萄糖转变为糖原储存起来,需要时糖原再水解生成葡萄糖,以满足人体需要。人的肝脏和肌肉中都储存有大量的糖原。核酸是人体内一类含有磷酸基团的大分子化合物,它在细胞内常与蛋白质结合以白质的形式存在。一切生物体内均含有核酸。随着医学各学科的研究向分子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命现象归结为最基本的化学过程。再例如,某些疾病的发生与体内自由基的产生及消除的失衡有关;体内某些大分子的细微空间结构的改变可能是某些知名疾病的诱因。此外,有机化学还是研究药物构效关系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新试剂和新反应的大量出现,对生物的不对称合成反应以及外消旋药物的拆分方法研究已成为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及举例能使学生认识到有机化学无论对现阶段其他医学基础课的学习,还是将来从事的临床工作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引起学生对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视。

4 怎样学习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为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基础,一般都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课,面对的是刚刚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由于刚入大学不久,对大学和高中的区别,尤其是教与学的区别可能没有深刻体会,会继续用高中的学习方法。因此必须让他们明白,大学开设的课程一般具有课本内容多,上课进度快、信息量大、辅导课和习题课少、自习时间相对较多的特点。要想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必须做到三点:刻苦、自学和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很多,比如:归纳法、比较法、结构分析法、读书指导法、理解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复习记忆法等。这些学习方法并不是对每个人都适应,因为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不同,所以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在介绍这些学习方法时,应该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讲解。如介绍比较法时,可以结合甲烷、乙烯、苯、苯酚在一定条件下都能跟溴单质反应,但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反应类型都不同,学习时进行重点对比,加深记忆[5]。介绍复习记忆法时,让学生以烷烃或烯烃为原料合成羧酸及其衍生物, 再将羧酸及其衍生物制备成卤代烃[6]。不管用什么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过程中,都要抓住一条主线: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俗话说的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绪论作为有机化学的第一堂课,其作用不言而喻。如果能够在绪论部分的学习中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学习的兴趣,将对后续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赵雪梅.浅谈医用有机化学的教学体验[J].中国科技信息,2009,21(24):312-313.

[2]张,尹战海,李霞.浅谈生物化学绪论课教学[J].西北医学教育,2008, 16(3):608-609.

[3]李钦玲.有机化学绪论课讲解初探[J].青海师专学报,1991,11(3):79-82. [4]徐春祥.有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8.

[5]殷焕顺,周杰,钱萍,等.有机化学绪论课的重要性及教学实践[J].广州化工,2007,35(2):61-63.

有机化学学习方法范文5

[摘要]语言来源于生活,语言需要学习,学习语言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教法, 有效的教法能极大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语言学习教法兴趣良好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077-02

语言从它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在不断变化,当人类创造了文字之后便有了口语和书面语两种语言形式,在语言的发展中,书面语和口语相互影响,语言是社会成员间的重要联系纽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的学习必须与社会的发展历史,同创造这种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民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与学习。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的,参与不同活动的动机即以该活动的名称来命名,如参与劳动的称为劳动动机,不同动机的性质,既有其共同的一面,也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学习动机在学习活动中有其重要意义。学习动机就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它与学习活动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加强,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它就会自始至终,贯穿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学习动机可以加强并促进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又可激发、增强甚至巩固学习动机。在学校学习中的强化,既可以是外部强化,也可以是内部强化,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前者是教师施予学生的强化手段,后者则是自我强化,即学生在学习中由于获得成功的满足而增强了学习的成功感和自信心,从而增强了学习动机;无论是外部的或内部的强化,都有正强化与负强化之分,一般正强化和负强化都起着增强学习动机的作用,如适当的表扬与奖励等是正强化手段,惩罚则一般起着削弱学习动机作用,但有时也可使一个人在失败后重整旗鼓,在学习中如能合理地增强正强化,利用负强化,减少惩罚,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改善其学习行为及结果。20世纪30年代默里(H.A.Murry)提出成就动机一词,即:为一种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大学生想获得优良的学业成绩,想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多做点贡献等,都是其成就动机作用的表现,这种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它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40-50年代麦克里兰(D.C.McClelland)进一步发展了成就动机理论:成就需要高的人,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能从完成任务中获得满足感,成就动机的高低还影响个体对职业的选择;成就动机低的人,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独立决策少的职业,而成就动机高的人喜欢从事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勇于作出决策。虽然成就动机对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但也不能只讲个人的成就和个人的提高,应避免学习的个人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社会价值;把追求个人成就和追求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并使个人成就服从于社会进步的需要。学习是个体在一定的情景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学习影响成熟,学习激发人脑的智力潜能,从而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人脑有许多智能潜在能量,这种潜能不受年龄大小的限制,一旦有条件学习,发挥这些潜能,它就表现为某种特殊的才能,因此,人的潜能是在一定的后天学习条件下,才能得到表现和发展。人类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来进行的,语言是各种事及事物之间关系的抽象化和概括化的信号,也是记载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的工具,有了语言才扩大了个体掌握社会经验的可能,语言可以使人不仅掌握具体经验,而且有可掌握概括和抽象的经验。动物的学习是为了适应环境,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无目的、无计划的过程;人类的学习不单纯是适应环境,而且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使环境更好地为类服务,具有积极主动性,人类的学习不仅是为满足生理需要,更重要的是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人类的学习有着极为丰富的学习动机,人的学习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需要探索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方法是指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而共同使用的某种有特定次序的活动方式,教学方法既是教的方法,又是学的方法,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是师生相互作用以及与一定动作相结合的活动;教学方法是以教学目的为前提,教学原则为指导,教学内容为根据而采取的手段与方法;教学内容确定后,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及其运用得当与否所决定的。教学方法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教师通过教学过程中情感、语言、动作、姿态、板书、教具、教学环境布置甚至连服饰和眼神等诸方面的协同配合,真实地、具体地、生动地、准确地表现知识的内容,认识深度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师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思想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说:“课上得令人感兴趣,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思考的同时,还感到兴奋和激动,对发现的真理不仅诧异,有时感到惊讶,意识到和感觉到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愉快,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自豪。”他又说:“求知的兴趣的首要源头和头一颗火星,包含在教师对课堂讲授的材料,对被分析的事实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中。”这就是教学艺术,不同的教师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对不同的对象教学,有不同的教法,每一次教学活动都是一次创造性的劳动,教学方法因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变更而有所不同;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每一个时代的教学法反映出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在远古时代的教学,人们只能口耳相传;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封建专制社会,学校的教学一般以强迫灌输,死记硬背或教学方法为主,各个时代的教学方法虽然各有异趣,也不乏共性。教学法是师生双方协同活动,它具有双边性、继承性及实践性;教学方法本身是一种特殊复杂的、多层次、多要素的教育现象,有其相对稳定性,它的存在与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与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等是相互影响、相互体现的,处在动态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教学应当根据客观实际,探索教授与学习方法的规律,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美国当代教育界影响极大的教育理论家布鲁纳(J. Bruner)十分重视学习理论和发展理论的应用,他认为重要的不在于铭记多少事实而在于获取知识的过程,十分强调学习过程;教师最好不是给学生提供结论,让他们了解学习过程或探索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归纳的过程去发现这些规则,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习的最好激发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并从中体验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学习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使学生已产生的学习需要真正变成学习的有效动力,要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为活动状态,使它成为实际上起推动作用的内部动力,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强化学习的意愿和动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体验学习的乐趣。

兴趣,是指对某种事物所抱有的积极态度和特殊倾向,这种态度和倾向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发展起来的,需要是兴趣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学习兴趣是指个体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它产生在求知的基础上,是由学习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兴趣分为两类:直接学习兴趣与间接学习兴趣。直接学习兴趣是由个体对学习的活动和材料本身直接感到需要而产生,学习活动和材料具有个体需要的强化作用,是产生直接兴趣的条件;间接学习兴趣是个体认识到学习结果的工具性价值,是产生间接兴趣的前提;间接学习兴趣是由学习结果所引起的。两种兴趣通常交融在一起,其中直接兴趣是提高学习质量的最有效的因素;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教材的科学性、趣味性、系统性,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产生直接兴趣;同时,要了解学生已有的兴趣水平,而需要帮助学生认识某一门学科的社会意义及其和个人的关系,就要培养他们的间接兴趣,即求知欲。

语言来源于生活,语言是交际工具,文字也是交际工具,语言是文字书写的对象或内容,而文字是书写语言的工具或形式;文字为语言服务,是辅助语言的交际工具,要同语言保持一致的关系。文字依附于语言,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诞生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字的出现,使语言有了可以目治的书面形式即书面语,文字和书面语不同,文字只是把语言的口头形式转化为书面形式所用的材料,而书面语则是文字记录的语言,文字记录语言的最小单位是字母或字。尽管自然语言(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但书面语反过来却对自然语言(口语)发生一定的影响,书面语的出现为文字语言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和规范化了的书面语(即标准语),有了文学语言,民族共同语就有了统一的规范,语言教材是规范的语言课本,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只是语言的一部分,而大多数一般词汇、专业词语、方言词、社会习惯语等则需在生活中去进一步学习,在校学到的是学习方法及学习技能,因此,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的培养以及发展学习的创造性思维等,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学习的热情、自觉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了,才能更好地去研究、学习语言,自觉积累语言知识;自动性是主要的,特别是对大学生来说,“互动”只是老师引导学生更好地去学习、研究,解惑答疑能让学生的知识更上一层楼。

有机化学学习方法范文6

一、关于教师课堂教学的思考

1.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化学的学习。

《无机化学》课程与高中课程相比,内容增加,难度加大,加上环境和角色的改变,使得很多大一新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感觉很吃力,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要及时向学生讲解大学课程的讲授特点,大学化学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转变学习观念,尽快适应大学化学学习。另外可以邀请一些教师、学者或优秀的高年级同学进行学习经验交流,帮助大一新生解除迷惑,明确学习目标,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求学生努力学习,培养自学能力,为以后课程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2.让学生明确学习《无机化学》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无机化学》课程内容庞杂,知识点零碎且理论性强,大一新生普遍感觉很难。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清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可以获得无机化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3.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无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其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不仅能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加深学生对无机化学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例如开展综合性设计实验、化学趣味实验、实验技能大赛等可以培养他们科学研究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教师充满激情、幽默生动、亲切的教学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启发式、互动式和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2],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5.把科学前沿引入无机化学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无机化学中最前沿的科研动态和自己的科研成果讲述给学生,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电化学一章时,可以介绍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解制氢等新能源技术。同时在无机化学课堂中引入化学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例如在讲原子结构时,可以讲述“法国王子”德布罗意两页左右的博士论文,薛定谔如何建立波动方程,还有我国配位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戴安邦先生,等等,这些化学家的故事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化学史的发展过程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乐趣,从中学到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6.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演示效果,学生感到直观、清晰、新鲜,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习兴趣浓厚。例如无机化学中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论、金属晶体的紧密堆积等内容都比较抽象,若我们在计算机软件中,用二维、三维动画模拟显示[3],就可以将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翔实、通俗易懂,加深学生对无机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

7.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本职工作。

无机化学知识点分散、概念多,原理较抽象,教师应钻研教材,吃透学生,精通教法,讲解透彻,突出重点,抓住难点,灵活组织课堂教学。同时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多向同行学习,学会反思,克服庸、懒、散心理,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二、关于学生如何学的思考

1.应加强自主学习。

《无机化学》课程是大学本科生入学后面对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零碎、抽象,理论性强,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数理知识,学生不易理解,往往使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因此学生应加强自主学习,提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做好课堂笔记,课后积极复习,认真完成作业,善于归纳总结,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抓住关键,构建完整知识结构体系。

《无机化学》课程让大一新生普遍感到“难、杂、乱、多”,其内容包括化学基本原理和元素化学两大部分,前者包括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初步,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配位化合物结构基础知识,酸碱溶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而后者包括ⅠA至ⅦA族和零族,ⅠB,ⅡB,ⅣB至ⅦB族和Ⅷ族,ⅢB族和La系、Ar系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4]。学生学习时应该分清主次,抓住各章节的重点,把知识点串联起来,连点成线、构线成面,形成系统的学习体系,提高学习效率。

3.多看参考书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除了学习无机化学课本内容外,学生应有目的地查阅相关文献、多看参考书或合理利用校园网、国际互联网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开拓学习思路,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同时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及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习质量。

4.强化实践动手能力。

学生除了要学习无机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外,还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或社会调查、聆听学术报告、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科研素质,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实践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5.学会合作交流。

《无机化学》课程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而课时少,学生缺少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应该加强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6.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由于环境、角色、学习方式及人际关系等的转变,很多大一新生入学后感到迷茫、困惑,不知所措,因此应尽快进入大学生的角色,熟悉校园的环境,多与老师、同学接触沟通,参与院、学校的社团和各种活动,克服自卑心理,重新认识自我,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树立新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力拼搏。

有机化学学习方法范文7

关键词:英语教学 学习动机 作用 影响因素 激励方式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不强的问题比较普遍,具体表现是学习兴趣低落,行为懒散,纪律松驰,不刻苦,逃课等,导致了英语成绩常常不及格或勉强及格,学生英语学习动力缺乏的问题已引起教师们的广泛关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学生的主观的内在因素,也有外在的客观因素。本文仅对学习的作用、缺乏的原因、激发的方法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学习动机的作用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体现着学习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家庭和学校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它表现为学习的愿望、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行为起着唤醒、定向、选择、维持和调节的作用。学习动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几个方面:

1.学习动机具有指向作用。在学习中,动机像指南针和方向盘一样,指引着学习的方向,使学习行为始终朝着学习目标进行。另一方面,学习动机也影响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解释。对于同一种学习行为,学习动机不同的学生往往会做出不同的解释。两位学生同在课堂中正确地回答老师的提问,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学习动机不强的学生会解释为成功,而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可能无所谓。

2.学习动机对学习具有推动作用。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有正相关关系。如巴顿通过实验证明,在智慧水平相等的条件下,成就动机和志向水平较高的学生,比成就动机和志向水平较低的学生成绩要好。学生学习成绩不佳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因而注意范围狭窄、不稳定。动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以注意的加强,思维积极性的提高为中介的。

3.学习动机对学习具有唤起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人的智力因素,诸如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等对学习有直接重要的影响。但是,一些非智力因素,诸如集中注意、坚持不懈以及对挫折的忍耐力等情感和意志方面的品质,对于成功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动机的作用,也正是通过唤起对学习的准备状态,增强这些重要的品质来间接地促进学习的。例如,一个学生产生了要在学习上名列前茅的强烈动机,他就一定会在课堂上把他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有关学习上,减少其他无关的活动,并能持之以恒,排除干扰,克服困难,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考验。

4.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具有维持作用。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认知领域的学习,学习动机就起着不可替代的维持作用。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催化剂。

二、影响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

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负面因素很多,既有学校、社会与家庭方面的因素,也有教师和学生方面的因素。本文仅对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

1.学生因素

(1)对英语学习认知不足。影响英语学习动机的认知因素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英语重要意义的认知,对自我英语学习的优势和劣势的认知,对英语学习成功和失败的判断以及英语学习对自尊的提高和削减的认知等。当前,不少高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比较肤浅,英语知识掌握得有限,缺乏切实可行的英语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不少学生不能自觉参与英语课堂教学,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水平、知识的掌握程度。据问卷调查,约有31%左右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研和出国,如不考研、不出国学不学都行。认为学英语是被逼无奈的占14.4%,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是消极的,被动的。

(2)英语学习情感不深。影响英语学习动机的情感因素是指学习者的情感变化导致学习动机的改变。情感包括兴趣、态度、需要、自信心和焦虑等。情感与外语学习的融入性动机、内在动机、深层动机或近景性动机联系紧密。情感产生于需要,而需要是动机的原始动力。当前,不少大学生没有形成较深刻的英语学习情感。课堂教学中变被动学为主动学的氛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3)英语学习意志薄弱。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克服困难,实现良好目标的重要前提。现代学生大多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对于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缺乏克服的勇气和信心,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没有形成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英语意志薄弱。英语学习是一种艰苦的思维活动。学习中,会不断遇到来自内外多方面的困难,特别应引起警惕的是学生内心的干扰,教师应不时提醒学生,要取得超人的成绩,必付出超人的代价。任何一位外语学习者,只要自始至终具有这种审慎态度和自认会成功的信念,才会一步步登上自如运用外语的高台阶。

2.教师因素

(1)教学目标单一化。教学目标单一化,就是指在英语教学中限制学生的目标追求的广度,约束学生的自由发展空间,以单一化目标确定不同个体的努力方向。英语只不过是学习各种知识的一种工具,因此在英语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要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学生的学习程度,满足不同专业、不同英语基础学生的需求,但单一化的教学目标驱赶学生朝着同一标准挺进,结果是有碍于个性的培养,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2)教学内容功利化。教学内容功利化,就是指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选择的英语教学内容,主要以围绕市场需求为主而构建,把传统的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启迪人的智性、陶冶人们情操、颂扬人类关怀的课程砍得七零八落,生硬地去拼凑成一碟花哨的色拉拼盘,天真地以为开设什么课程学生就会掌握什么知识,精通某一技能。翻开英语课程开设目录,尽是些听起来非常时髦的,诸如新闻英语、外事英语、商务英语、外贸英语、经贸英语、财会英语、医药、医护英语等,而传统的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名著、名篇选读等内容在课程设置中已不见踪迹。其结果是妨碍了英语教学目的的实现与任务的完成,脱离了英语教育的内涵,违背了英语教学的规律,破坏了其完整性,不能全面满足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要。其结果只能是导致学生专业素质的极大下降。

(3)教学方法简单化。教学方法简单化,就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简单陈旧,不善于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忽视了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感受,使教学环境表现为严肃、紧张有余,活泼、生动不足,造成学生只能在压抑的心理状态下被动、机械地从事着毫无兴趣的活动,进而逐渐吞噬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由于教学过分呆板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造成有些学生不喜欢上英语课的原因之一。

(4)教学评价片面化。教学评价片面化,就是指忽视学生个体的基础差异,埋没学生的主观努力和进步幅度,以笼统的划一标准进行教学评价,既缺乏激励性又有失公允性。教学评价片面化使不少学生的进步得不到张扬和回报,这种缺乏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评价,使部分学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激励与强化。

三、激励英语学习动机的主要方式

1.学习目标激励

正确的学习目标是稳定的持久的动机,能在较长时间内起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高尚的学习动机。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性,必须把学习英语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同我国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同未来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使学生具有远大的目标和抱负。可以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外出参观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学生把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并获得效果,从而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教学内容激励

所谓教学内容,就是教材。一般来说,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选编,应根据学科特点注重教材的多样化和兴趣化。某个项目重复练习的次数多了,学生往往会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转移,不听指挥的现象。为了克服这种现象,英语教学内容的安排更应该注重教材的多样化和趣味化。多样化是指在一堂课中的教材安排要多样,或一个教学阶段的教材内容要多样,同一种教材的练习形式也应该多样。兴趣化是指选择教材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兴趣爱好。还应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教材的再创造,可采用游戏和竞赛的形式以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克服学生由生理惰性所引发的心理惰性。

3.教学方法激励

教学方法只是授课的形式和手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关系极为密切,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反之教学方法又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在英语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选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高速度、高效率地掌握所学内容。只有新颖、丰富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才能不断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

4.教学情境激励

情境即以境育情,融情入境。创设良好的英语教学情境,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一是要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把自己摆到与学生人格平等的位置上,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喜爱的情感;二要引导、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帮助,树立团结、友爱的良好风气,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这才能形成融洽、和谐、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5.课外活动激励

语言的学习与运用仅靠课堂有限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开展一些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课外活动。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能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语言学习环境,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如邀请外国专家以及国内著名英语学者与学生进行交流活动,英语朗诵比赛活动,英语演讲比赛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既可以将新学知识灵活运用,又可锻炼自己的听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6.科学评价激励

有机化学学习方法范文8

中学化学由两个大的板快组成: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对于无机化学学生普遍觉得比较容易一些,而对于有机化学的学习,一直以来许多同学的难点,首先分子式复杂记不住,其次是有机的思维模式不容易建立起来,最后就是心理上惧怕有机化学。针对此状,我想谈一些有机化学的复习构想和建议。以减少我们在复习中的盲目性和无针对性。

1.学生情况调查分析

在进入有机化学复习之前,我们可以通过师生谈话,问卷调查,或者考试摸底等方式,得到第一手的信息,了解学生的现状,知道他们差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差?哪些地方是他们认为的难点。这样方便我们制定有效合理的复习方案。我通过这三种途径收集到了学生在复习之初的有机化学的认知水平:其一:学生对有机化学许多的基本概念理解模糊。其二:对各类有机反应能够发生的条件,以及各类有机反应的含义似是而非。其三:对于许多有代表性的有机物结构不清,性质不熟。造成做题时的艰难。其四:这也是有机化学中的高层次要求了,使得其对这类题的解答一筹莫展,这从而暴露了学生在知识的综合运用方面还十分欠缺。

2.对考纲的分析和对考试情况的分析

有机化学的复习不能复习太浅,也不能复习得太深,得有一个依据,这个依据就是我们的教材和我们的考试说明任何超越这个基础上的复习都是没有意议,费力不讨好的。纵观近几年的全国各地的理科综合考试在有机化学这方面的考核不论是考查的内容还是考查的方式以及考查的分值基本趋于稳定,大多数是以选择题,推断题的形出现:但不管怎么考都是围绕着 基本知识展开。对于有机推断就常以醇,醛,羧酸,以及酯展开。

3.有机化学的复习建议

对于高三化学的复习,不能再像以前上新课那样的上法。不能每个知识点都讲得细讲得慢,这样做一来时间不够三来都是学生学过的旧知识学生会听得没劲,老师虽然花了许多时间但学生的收效却很小。所以高三这一年的时间要把三年的内容复习完,如果没有计划,没有方法那么是很难达到有效的复习的。加之高考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检测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因此这就为高三的复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的将学生以往的零散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我们复习中必须思考解决的,一个问题。对于有机化学也是一样,我们可以把有机化学看作一个独立的部分,将其知识编制成一个网络。其实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比无机化学规律性强,有机化学知识间的牵连大而广,如果从烃出发能够得到卤代烷可以通过一些反应得到醇类,醇类在氧化就能引出醛和酮,在氧化就能引出羧酸,在由羧酸和醇能得到酯(油脂),这其中还能引出许多有机反应类型。各个知识之间交连在一起,所以我们要有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有效的复习方法,才能将看似复杂的有机化学形成知识网络,才能真正将书本中的知识装入自己的头脑中化为己有。其实学生常常感到有机化学不难,可就是学不好,考不好。他们普遍感到知识琐碎,零乱,规律多而杂,因而不得要领。

3.1有机化学的系统复习要有“点”有“实”

有机化学系统复习的点就是知识点,能力点,实际点(联系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社会实际)在系统的复习中要将这三点融入其中。对于考点,知识点的把握通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能够抓住。通过许多方法使学生掌握不同层次的知识,比如对于易错的知识点,重点,难点教师可以设计成一个一个专题帮助学生突破,比如有机合成是个难点我们就可以将其设为一个专题。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团结互助相互之间帮助掌握知识点,再此基础上将这些知识点运用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化学本身就和工农业生产以及环保等社会实际联系密切,这就要引导同学们留心身边的化学,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里的“实”指得是落到实处。

3.2有机化学的系统复习要“有效”

在这里的效是指高效而且成绩显著,争取在短时间内,复习更多的东西。有机化学包括三个大的内容:烃类、烃的衍生物、以及糖类,油脂,蛋白质。这些内容 占了高二的大部分,如果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担心学生的知识点什么都遗忘完了,而采取按照教材的体系新课式的复习,这样内容多,可能复习不完,而且整个复习的过程中教师累,学生也不苦不堪言,更关键的是效果甚微。所以教师就应该有目的的、有重要点的复习,找出有机化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盲点,有计划有步步骤的帮助学生理清楚。

有机化学学习方法范文9

中学阶段,化学可分为有机与无机两大块,结束无机化学的学习,同学刚接触到有机化学,兴趣很浓。这时候,是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也是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在教完甲烷、乙烯、乙炔之后,我就总结出有机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与方法: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一类物质。

比如“乙烯”这一节的教学,我就打破书本上的顺序,先讲乙烯的分子结构。介绍乙烯分子的结构时,先由分子组成讲到化学键类型、分子的极性、空间构型;据碳原子结合的氢原子数少于烷烃分子中碳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引出不饱和烃的概念,得出乙烯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再由其结构看其物理、化学性质,展示一瓶事先收集好的乙烯气体,让学生从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毒性等几个方面来思考;根据乙烯结构中化学键的特征——双键容易断裂讲乙烯的特征化学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根据绝大部分有机物易燃烧的性质讲乙烯的氧化反应(补充讲乙烯能跟强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再由乙烯的物理、化学性质来讲其用途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如作有机溶剂(物理性质)、制造塑料和纤维(化学性质)等。最后对这一类含有碳碳双键的烃。介绍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以后几节的教学,我都反复强调这样的学习方法: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一类物质。到了讲烃的衍生物,我请同学自己站起来阐述这样的研究方法,我顺着这样的思路一点一点地讲下去,很清晰。学生自己掌握,复习时也就感觉到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用。有机化学其实很好学,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时时提醒学生。以后就是进入高一级学校,有机化学的学习与研究也采用的是同样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他们学习与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与能力培养

1自学能力的培养

适应于有机化学的特点,在教学学习方法和知识的同时,我还加强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有机化学的一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己总结。比如“乙醛”这一节,通过约20min的阅读,我就请同学自己列提纲,然后复述,重点围绕“乙醛的组成和结构是什么?有哪些物理性质(展示样品)、化学性质?由这样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它有哪些重要用途?工业上如何制取?这类物质(如甲醛)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训练,我觉得学生不但强化了方法,更培养了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

2观察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有机实验的过程中,我时时提醒同学要细致、全面,而且要有思维。比如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加药品的过程,温度计的摆放,实验中烧瓶、集气瓶内的变化,为什么要加石棉网、碎瓷片等等都应特别重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3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强调观察、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我还特别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演示完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反应后。我就请两个同学来演示用甲醛代替乙醛的同样反应,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指出其错误。在演示完乙醇与钠的反应实验后,要求同学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有的同学竟用大块的钠并用手去拨。通过这些课堂实验,课堂上及时纠正错误,学生感受颇深,他们自己做实验时就很动脑筋,也很规范。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记忆能力的培养

人类没有记忆就没有智力活动可言,“不记则思不起”,没有记忆,思维、想象、创造就失去了基础化学是半记忆性学科,同样的教,同样的学,有的同学就是学得好,究其原因,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记得牢。因此在有机化学教学与复习中。我就重视记忆方法、记忆能力的培养。如:银镜反应生成物的配平。我就教学生“一二三”记忆法,即一水二银三氨;醇、醛、酸、酯的教学与记忆,我就提醒同学根据分子中官能团的异同对比记忆其化学性质:我还提醒同学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记忆,如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实验有红色沉淀物(Cu2O)生成以帮助记忆这个反应。

总之,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反复强调“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一类物质”的学习方法,并对自学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的培养、记忆能力的培养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有机化学学习方法范文10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机推断特点解题方法

高中化学的知识点多而且比较杂,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就难以把握住其中的重点。而在化学考试之中,推断题又分为实验推断题,有机推断题和无机推断题三大方面。而且这三部分的考察内容和方式又截然不同。有机推断题经常围绕苯及同系物、醇为中心的转化、葡萄糖的性质来考察。但无机推断题的考察范围是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在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就要注意到三者之间的不同,选出最合适的方法进行学习。这些考题对学生的综合要求比较高,需要学生的化学基础好,能够构建出合理清晰的知识网络,熟练的掌握高中化学知识。接下来,本文将会从具体的实例方面入手,指出有机推断的特点,并分析解题的方法。

一、高中化学有机推断的特点和解题误区

(一)高中化学有机推断的特点。有机推断题一般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直接给出有机物的性质和相关的数据。第二种是给出一部分的物质性质,让考生进行化学计算。这两种条件所对应的解题要求也不大相同。第一种是要推断物质的名称与其结构简式。第二种是进行分子质量的计算,求相应的分子式,之后在明确物质名称和性质。真是因为这种出题方法,有机推断才以综合性强而为广大学生知晓。高中化学中的有机推断并不是一种学习一方面的内容就可以进行解答的题目。它需要的是学生掌握大量的分子结构,物质名称及其特性和快速的化学计算方法。而且因为有机推断题分值大的原因,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还不能对其视之不见,只能通过不断的学习联系来掌握解答有机推断题的方法。

(二)学生进行有机推断学习时的误区。很多学生在进行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题学习的时候都存在误区。不少学生只是不停的再进行高考真题的联系,但其实有机推断涵盖的知识面很广泛。而高考真题因为篇幅的限制所能进行考察的范围很小。只是以高考真题为对象进行的练习,势必会发生学习的不全面的现象。也有很多学生认为只要学习好重点方面的知识就可以了,但其实面对这种可以进行大范围考察的题目,只进行重点方面的学习很有可以发生遗漏的情况,造成考的物质或化学方程式考生完全没有接触过的情况。

(三)学生进行有机推断解答时的误区。高考是理综是三门科目同时进行考试,共用时间。如何合理的进行时间的分配就显得十分重要。很多人会选择先把最难的物理进行解答,之后在进行化学和生物的解答。但是在做完专业性较强的物理之后,很多人都会陷入紧张的情绪之中,之后在进行化学的解答就会比较浮躁。而在进行阅卷的过程中,学生因为审题不清楚,答题不规范而造成的失分现象也比较严重。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学生因为对时间安排的不合理,而造成答题时的漏洞。化学是一项要求较高的学科,如果因为时间的紧张,而出现了因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错误而造成的失分情况就得不偿失了。

二、高中化学有机推断的解题方法

(一)注意知识的积累和归纳。化学知识的学习是多要在平时之中进行积累的。尤其是像有机推断这种考察的知识面广,运用灵活的题目。就更需要在平时化学的课程上多注意知识的积累,对那些基础性的知识,例如有机物的分类、物质的名称、物理性质、不同有机物的反应特点等。而且在学习的时候,还要注意方式方法,将一些有规律可循的进行归纳,这样不仅便于记忆,在进行做题的时候还可以合理的进行对比,快速找出最后合适的物质。同时在平时做题的时候,也要对检查出来的自己掌握不太熟练的知识和出错的部分进行积累,可以利用错题本等进行总结,经常翻阅,做到同样的错误不再犯。

(二)培養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知识的掌握能力并不相同,很多学生只是盲目照搬别人的学习经验,但却收效甚微。其实每个学生都应该通过一定量的解题训练,找出自己在有机推断题方面的弱项和强项,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如果在审题方面存在误区的话,就要大量的做题,找出题干方面隐藏的信息。如果解题速度不够快的话,就要长时间有针对性的做题,提供思维的敏捷程度。同样的,解题的思路,答题的规范性都是可以锻炼出来的。学生们需要的只是要能根据自己的不足进行训练,不能盲目的进行跟风学习。

(三)构建良好的思维模式。高考中的有机推断题,每年的试题都是不一样的,但是考察的范围都是高中三年所能接触到的知识点。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就要求学生能在基础知识扎实的前提下,构建良好的思维模式。这样在题型差不多相同的时候,看到同一道题时,不同学生的反应速度和答题速度就会相差很多。同时,构建成良好的思维模式,也能让学生合理的排除一些干扰项,正确的做出推断。而且因为题型的不同,可选择的方法也有很大的区别。像顺推法、逆推法等不同的解题方法,在构建了良好的思维模式之后,也能很快的进行合理的选择。

三、总结

高考对于每个学生和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影响人生的大事。而且在高中三年的辛苦学习之后每个人都希望能有一个让人满意的成绩。但同时学习要注重学习方法,尤其是面对像高中化学有机推断这种专业性强、知识面广、分值高的题目的时候,怎样进行合理的学习,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就是对有机推断进行了一个简短的初探,分析了其中的特点、误区和解题思路。希望能够为广大学生所用,让学生们知道自己学习方面的不足和改进的方法。合理的进行改正,度过一个无悔的高中。

参考文献:

[1]韩精德.高考化学有机推断题的共性分析.《高中数理化》.2013年1期.

[2]郑晓华,衷明华.浅析广东高考化学有机推断题特点及解题技巧.《江西化工》.2014年2期.

[3]吴相林,近三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理综试卷化学有机推断题比较分析.2012.第九届全国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学术年会.

有机化学学习方法范文11

关键词: 非化学专业 有机化学 教学有效性 教学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有机化学是我校非化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内容繁多、枯燥、难点多、立体感强等特点,学生普遍感到内容多、记忆难、理解难,最终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但是如果学生对这门课程掌握不好,则将直接影响后面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的学习。因此,如何提高我校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是目前我校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浅谈提高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笔者认为目前我校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点。

(一)教材内容繁多,课时少。

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繁多,但是其课时数压缩在一个学期。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有效地完成其教学任务,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有机化学是我校非化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其特点是内容繁多、枯燥、难点多、立体感强。课程涉及的物质种类多,相关反应多且难记,反应条件复杂。特别是涉及反应机理及立体化学问题时,学生普遍感到内容抽象,缺乏感性认识,难以理解。

(二)学生自学能力差。

大多数学生上课不愿随着老师的讲授思考,只是一味坐着听。这样根本不能了解有机反应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只有了解了反应物的结构与性质,才能知道反应的机理。这样才能够事半功倍地学习有机化学。如果只靠单纯记忆,则很难学好有机化学。有时候老师讲述一个知识点重复十遍,但是下一次课再问学生还是很茫然。这充分说明现在的学生上课不思考,下课不复习。

(三)考核方法简单、死板。

平时考核不仅是促进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手段,而且是有机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平时成绩大多是根据给学生布置的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评定的,这就造成学生只需交了作业本就行,所以很多学生在完成习题的时候根本不是参考课本完成的,而是抄袭参考书上的答案,完成任务就行,根本没有理解习题涉及的知识点。这样的考核方法不利于学生有效掌握课上的知识点,不利于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

二、采取的策略

针对以上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积极性和有机化学教学有效性考虑,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由问题提出知识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例如在讲同性异构的时候,我们可以首先向学生讲述为什么牛奶发酵产生的乳酸,肌肉运动产生的乳酸,以及糖发酵产生的乳酸这三种不同来源的乳酸,分子式相同,构造式相同,但是其使偏振面旋转的方向不相同,是什么原因导致性质如此不同呢?从而展开这一章的讲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

(二)教师引导学生合理组织书本知识,使学生学习事半功倍。

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掌握内容繁多复杂的有机化学知识,这对学生来说无疑存在困难。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地组织书本知识,使学生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在讲解新一章的知识的时候,必须重点讲述物质的结构,只有掌握了物质的结构,才能了解物质的性质。另外,在讲课过程中,如果遇到已经讲述过相同的知识点时,就应该将已学的相似的知识点再一次向学生提出,让学生一并记忆,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掌握学习的诀窍,同时可以巩固学生记忆。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讲授完一个知识点时,应当及时出题让学生练习,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优化及改进平时考核方法。

为了更好地通过平时考核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有效性,我们将平时考核分为出勤情况、课堂提问的回答情况和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三部分。首先学生每节课都出勤是基础,只有保证学生每节课都能到,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的学习。其次,我在每次上课前都会抽出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回顾上一次课的学习内容。利用这个时间可以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给学生打分。同时,每讲完一个知识点,我都会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习题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这时候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给学生打分。最后,就是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通过这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平时考核,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可以及时地使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

总之,提高“有机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动性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以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

有机化学学习方法范文12

摘 要:本文针对技校有机化学课程特点和技校学生现状,通过重实际、讲方法、强引导的做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以讲解教材、传授知识为主的封闭式教学,转变为以增长知识、提升效果为主的开放式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 :有机化学 教学 学习兴趣

一、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确定教学内容与过程

近几年来,技工学校生源质量差,初中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信心不足,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连基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也不会写。针对这种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教师不仅要懂得“教什么”,还要懂得“怎么教”。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和大纲,精心设计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应当在突出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对学习提升信心,从而对获得有用的知识发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对有机化学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授课中精心安排各个环节,及时补充一些基础知识,及时解决学生反馈的问题,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比如在上绪论课时要强调有机化学课的特点,对初中化学有一个简单的复习和提问,课后对学生的初中知识进行测试摸底,根据测试结果,确定教学速度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同时让学生明白教师将用哪些方法来指导大家学习有机化学,学生该以何种态度,采取哪些措施学习该课程,使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产生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技校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现状,笔者在讲课中就多结合食品安全、生活小窍门等生活生产实际,多添加兴奋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讲相似相溶规律时,讲用汽油等有机溶剂洗去衣服上的油漆;讲酯化反应时,举例吃水果和食醋能解酒,是因为水果里含有机酸,而酒里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机酸能与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类物质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而食醋里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2H5OH+CH3COOH==C2H5OOCCH3+H2O,生成芳香味的乙酸乙酯、消耗了乙醇达到解酒目的。在讲多环芳烃时,讲苯并芘是一种由5个苯环构成的多环芳烃,具有较强致癌性,在烧烤,熏制食品如烤鸭、烤肉串中含量较多,学生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习惯。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技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学习能力差,学习方法简单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学手段的完善和提高,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并保持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点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掌握化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归纳知识能力等。比如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利用从互联网上下载的优秀多媒体课件、化学实验视频等,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化学知识,使学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使用顺口溜记忆法,减低学生对记忆的排斥:用“主链长,支链多,位次小”命名有机化合物;在学习甲烷、乙烯、乙炔后,通过让学生总结有机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与方法:结构—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一类物质,让学生按此规律总结烃类的衍生物,从而思路清晰,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学生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对知识主动探究

虽然技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但是其思维活跃,好奇心强,表现欲强,教师利用这些特点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不少技校学生都是“低头一族”,即使上课也在玩手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合理引导,在教学时先进行分组,然后根据教学知识点设置问题,让他们利用手机网络的便捷,主动查找知识点,解决问题,根据问题进行讨论辩论,达到对知识点的深入了解和拓展,实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比如在教学中教师播放2013年昆明民众和2014年茂名民众通过上街游行反对上马PX项目的新闻,让学生查找资料搞清大家为什么要反对PX项目。通过学生主动查找知道PX即对二甲苯化工项目,继而了解了对二甲苯泄漏后对空气水质的污染,对健康的危害。然后进一步让大家讨论为什么国家还要投资建厂。通过学生查找,知道PX是一个国家化工化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可以代替棉花,相当于我们使用的合成纤维代替自然纤维。启发学生辩论该不该上这些项目,如何才能解决这些矛盾。在辩论中,学生通过不同角度查找资料,积极发言,达到了保持兴趣,掌握知识,探究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