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

时间:2022-08-12 15:53:39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范文1

1有机农业的特点

1.1安全饮食,利于健康

传统的农业会向农作物喷洒一定量的农药,而农药的使用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但是残留在食物表面的农药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而农药不仅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能造成环境污染。当今,很多的疾病发病率的上升,跟环境污染有关,其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有机农业生产的食品具有纯天然性、安全性等,有利于人体健康。

1.2减轻环境污染,恢复生态平衡

化肥和农药会对生物造成危害。在化肥农药的喷洒过程中,农民本想杀死害虫,但是也会杀死一些益虫,并且也会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使病虫害变得更加顽固。当病虫害变得更加顽固时,农民往往会增加药量,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相反,在有机农业中,食品的安全性更高,还能够降低环境污染,有利于打造一个生态平衡的生物链。

1.3增加就业率,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有机食品的市场价格往往比普通产品要高,有的甚至是普通产品的几倍,有机食品的利润非常大。然而,有机农业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其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并且对于专业知识型人才的需求量较大。所以,如果发展有机农业,那么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村的失业率,增加就业率。同时,还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使农业生产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的方法和措施

2.1 采用轮作、间作和套作的种植方式

有机农业种植可使用轮作的种植方式,不但能够改善土壤结构,还能够增强土壤肥力。合理的间作和套作,能够将资源充分利用,提升有机农产品的收入。通过不同的农产品根际的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病虫害传播。例如韭菜套种冬瓜,能够大大降低冬瓜的发病率。

2.2有?C农业的施肥方式

有机农业的施肥类型不仅包括有机肥,还包括了生物菌肥。在有机农业种植的过程中,人工化学合成的肥料是被禁止使用的。有机农业生产提倡优先使用人畜粪肥。与此同时,绿肥和田肥也是很好的有机肥料。然而,在有机农业生产实践中,可发现这些生物肥料的量远远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要求,所以生产多效生物肥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有机农业的病虫害防治

3.1采用农业方法防治

要把握好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通过规律选择有抗性的种子,实践证明,这是防治有机农作物病虫害有效的方法之一;要定期对栽培环境进行清理,调整种植密度,降低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发病率。

3.2采用物理方法防治

一是使用防虫网覆盖技术,这种方法成本较高,但是能够阻断虫害传播,一般应用在瓜果类和叶菜类中比较合适;二是通过灯光诱捕的方式来杀死害虫,这是因为害虫有趋光性,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将害虫消灭。

3.3采用生物方法防治

在农田中,放置害虫的天敌,以此来消灭害虫。例如赤眼蜂属的多种卵寄生蜂,以此可以利用赤眼蜂来防治主要鳞翅目害虫。另外,还可以从植物体内提取一些杀虫成分来对虫害进行防治,例如韭菜中的杀菌活性物,能够被制成杀虫剂或杀菌剂。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范文2

关键词: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

现阶段,整体农业种植业逐渐趋于市场化,而作为一种高品质、无公害的商品,有机农业商品具有非常突出的商业价值。与此同时,有机农业种植方式也是一种有利于生态的良好的种植方式。在无药、无化肥的前提下,作为确保农作物获取充分肥力及有效抵抗病虫害的一种种植方式,土壤培肥技术不容小觑。

1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关键点

1.1科学耕作

科学使用化肥耕作相应的种植物,是有机农作物最大种植特征,而有机农作物生长的好坏与土壤情况紧密相连,特定的农作物适合生长在特定的土壤环境中,这也是因地制宜的主要体现[1]。假设强行耕种不适宜的农作物在不适宜的土壤环境中,则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土壤资源,进而产生不好的效果。对农作物进行科学耕作,可显著协调土壤中的各种因素如水源、肥料。通常情况下,农作物适合在土质比较稀疏的土壤结构中生长,这样也更容易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在种植农作物期间,农户也更偏向于轮流耕作、套作等种植模式,使用上述种植模式可大幅度提升土地利用率,避免浪费现象发生[2]。除此之外,经常采用地下水源排灌、滴灌及灌溉农作物,可对土壤育肥效果进行显著改善,增强植物生长发育能力,并提供丰富的水源及营养给农作物,进而显著降低因为自然灾害如干旱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幅度提升和保障农作物的生长效果。

1.2科学施肥

人粪是速效有机肥,其中有很高的含氮量,施肥时农户需要掌握最佳的施肥时间。此外,人体排泄物中有机物含量较低,易产生病原微生物。因此,在人类粪便的应用中,需要对有害微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此外,处理有机肥时容易增加肥料中的腐殖酸,所以,多数有机肥较适用于基肥而非追肥。同时,农户需要融合不同性质的土壤,选择最佳种类的有机肥料,进而丰富土壤养分,对土壤培肥进行更好的实施。比如沙性土壤,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土壤培肥能力,因此若想有效改良沙性土壤结构,提升培肥能力,农户需要尝试将土杂肥及沼杂肥掺入其中[3]。此外,为增添有机质、改良土壤,需使用有机肥培肥地力,使用无机化肥补充大量元素的养分。在杀虫剂方面,最简捷的方式是使用无机药剂。纯有机生产中也含有机农药,其从植物源、矿物源中提取的更多残留物毒性较低,通常3d后就失去药性了。除了有机药剂方式外,还有杀虫灯、性诱剂以及黄板诱杀方式。在农药方面,较为单一的农田系统会引起虫害肆虐,重茬时会引起更大的危害,因此可以几年一换种植的农作物,这样可大幅度降低虫害的出现率[4]。可以不使用毒性太大的农药,或是危害环境太大的农药,再或是无残留的农药。

2加强有机农业土壤培肥技术水平的有效策略

2.1有效提高施肥水准

土壤各方面因素都会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影响,比如土壤湿度、温度及盐分等,在东北,土壤不仅温度较低且微生物少,所以需要应用有机肥料将土壤转变为有机物,进而促使农作物对有机物进行更好的吸收,所以对微生物肥料进行适当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因其能有效分解有机质,还能进一步改进农作物生长条件,绿色环保的效果十分显著,更能增强农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施肥水准,为我国农业种植的长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5]。

2.2在实践中巧妙运用测土配方技术

该技术在有机农业种植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不仅能有效提升有机肥料的使用率,同时还能对生产成本进行有效节约。所以,农户要科学地运用此种技术,研究肥料的特征及功能,同时与农作物的生长习性相结合,高效把控肥料的使用量,进而保障肥料的充足运用。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范文3

1有机农业生产的土壤培肥途径

1.1采用天然材料当做农作物有机肥料

对于土壤来说相比于化学肥料,天然肥料更能提高土壤的有机肥力,像是农作物的秸秆、动物的粪便和天然而定木灰、木屑、木炭以及树皮等天然作物;不含任何防腐添加剂的动物皮毛、肉和残骸;海洋中的水草等有机物都可以是农业生产当中土壤的有机肥料。

1.2矿物来源的肥料

在有机农业当中,不同的农作物对肥料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而且根据其生长所需肥料的不同。比如说有的农作物对钾肥的需求多,有的农作物对磷肥要求比较多。所以,对农作物的种植需要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双向结合,以此满足植物各个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1]。农作物的矿物来源多数是天然未经过任何处理,并且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镁矿粉、磷、白垩、石灰石等物质,因为这些材料没有经过任何的化学物质的掺于,所以能够在调节土壤的肥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1.3微生物的来源

微生物的来源肥料主要是指那些具有降解作用的微生物的副产品以及在天然的存有微生物配成的肥料,因为它们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的破坏,所以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也不会受到任何的有毒物质的侵害[2]。此外,微生物还能够起到促进有机物分解的作用,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微生物群数量的增加,帮助土壤中一些物质平衡的调节,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同时对周围的环境不产生任何的影响,也是对环境的一种自然保护。

2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

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土壤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它是农业种植的基础,因此在土壤培肥技术当中,为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解决土壤供肥的矛盾问题,需要掌握一定的土壤培肥技术,做到科学合理的施肥,从最大程度上促进农作物的健康成长。

2.1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耕作

合理的耕作是改善土壤地面状况的有效措施,也是疏松土质缓解土壤中水、无机物之间的相互协调,为了使农作物得到更好的生存成长基础。对于土壤来说疏松土质,能够使土壤内在的物质,在光的效应下进行转化。此外,合理的安排农作物的种植,采用间作套种轮作的模式也是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3]。譬如豆科作物的轮作,可以对豆科作物的根瘤菌做到有效的利用,采用这种的方式能够使根瘤菌固定土壤中的氮元素,改善土壤中的有机物。除以上措施之外,就是需要对土壤的排水进行规划设计,水分是农作物生长的生命来源,但是过多的水分或是过少的水分,都会阻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因此,进行农业种植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度田间作物的合理灌溉,根据其生长情况决定其农作物水分需求量的多少。

2.2根据土壤的特性进行培肥技术的实施

因为有机物内在的养分性质的含量差别比较大,因此对于不同的农作物对于有机物的需求不同,因此在施肥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不同的施肥技术。首先除了农作物的秸秆作为土壤肥料以外,其他无机物的肥料一定要经过处理之后方可使用,要保证其充分腐熟后才能使用[4]。这里额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一些动物粪便这样的高热量的有机物,避免出现肥量过高,出现烧苗的现象发生。但是若使用农作物的秸秆当做肥料要注意的是提前进行秸秆的切断,此外因为植物材料的多数是含有丰富的纤维,所以在使用农作物的材料时,可以结合其他的有机肥料,配合使用,共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例如农作物肥料和动物肥料一起结合使用,来降低肥料当中含有的碳氮比例,满足土壤中微生物繁殖的需要,从而达到调节土壤肥力的作用。除此之外,草木灰呈碱性,含有5%-10%的氧化钾,因此草木灰在配合其他肥料一起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和动物肥料的混用。泥炭的有机物质和腐殖质含量丰富,但是因为其内在的含酸量比较大,含有大量的活性铝和铁,其分解能力比较差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不能直接的用作肥料,需进行加工后才能使用。

3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的使用

在土壤施肥的过程中,若是出现土壤肥力较差的情况,就需要调整其施肥方案,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施肥效果。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根本条件,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例如。对砂性的土壤来讲,为了改良土壤内部的结构,调整内在有机成分,是土壤能达到最佳的保肥效果,需要施加土杂肥,但是对于强酸性的突然,因为其内部的酸碱指数已经严重的失衡,所以要增加石灰,调节其酸碱度使其中。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外在物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在农作物的种植期间,及时对农作物土壤中的有机成分进行检测,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稳定成长。

结语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范文4

摘要: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于土壤培肥的意识,对于农业生产环境的安全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要促进农业稳定有序的发展,只有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才能逐步突破国际贸易壁垒限制。

关键词:有机种植;土壤培肥

中图分类号:S14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007

1 有机农业土壤培肥途径

有机农业是不同于传统农业的新兴农业技术,有机农业在种植的过程中使用有机肥料,通过合理轮作的方式保持土壤肥力,通过科学的方法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机农业生产必须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5618对一类土壤的规定,即高自然肥力、高土壤深度、可行性好,4%~6%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大于120mg/kg,速效钾大于120mg/kg,水、肥料、气体和热量应该恰到好处,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高收益。如果土壤不能满足以上的要求,就需要通过合理施肥来调节。

1.1 植物和动物肥料的来源

秸秆,把秸秆作为肥料时,使用前应该和动物排泄物混合起来,让秸秆充分分解之后再施肥;畜禽粪便,通过堆肥来提高土壤肥力;自然环境产生的木灰,木屑;不含防腐剂的动物皮肤、骨头、肉等,和其他食品工业的副产品,在使用前需要经过发酵处理或堆肥;种植蘑菇产生的废物进行堆肥;草木灰;不添加化学物质和未经过化学处理的鱼粉。

1.2 矿物肥料的来源

由于有机农业对于肥料的不同要求,例如,一些种植物需要的是钾磷肥,所以不能仅仅使用有机肥料,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使用各种无机矿物肥料进行施肥,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可以通过一下几个方式获得矿物肥料:没有任何化学处理,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的磷、镁粉,石灰石、石膏等;通过物理方法得到的氯含量;小于70%的钾矿粉;没有经过任何化学处理和不添加化学物质的硼酸摇滚改进剂,钙镁、氯化钙、氯化钠和自然硫等。

1.3 微生物的来源

微生物肥料是指利用生物降解的副产品或天然微生物制剂的混合肥料。通过使用微生物肥料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有利于有机肥料的分解,也可以通过增加土壤中有益的微生物菌群的数量来增加种植物的营养,有利于抵御病虫害,促进作物更好的生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 有机农业种植的土壤培肥技术

除了不断拓展获取肥料的途径,以达到农作物对肥料的需求,减轻土壤与肥料之间的矛盾,还需要通过合理施肥技术来进行科学施肥。

2.1 合理的栽培

通过合理种植,提高表层土壤和地面条件,促使土壤中水、肥料、空气、温度恰到好处,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保证顶层的植物根系的生L保持水分和转换的有机营养充足。合理安排布局的作物,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壤的肥力,通过合理轮作、间作、套作(如豆科作物间作或旋转,可以利用豆科作物根瘤菌固氮的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从而更有利于作物生长。此外,合理的灌溉和排水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壤的水分,有利于土壤肥力的稳定。水是土壤中最活跃的因素,灌溉和排水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

2.2 在不施肥的土壤中能够长出作物

这是因为土壤本身具有肥力。植物生长需要满足几个因素,水肥气热。水即水分,气即CO2、O2等气体,肥即土壤肥力养分,热即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施肥能种出粮食的多少则取决于土壤本身所具有的肥力强弱。如若为黑土,开始可能不施肥产量依旧很好,如若土地十分贫瘠,长不出粮食的地方也大有所在。那么在土壤条件非常好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是要施肥?是因为植物以不同方式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使土壤养分减少,连续种植会使土壤贫瘠,为保持土壤肥力,必须把植物带走的养分归还给土壤。通过外界施肥将土壤养分进行补充,保证作物产量,这也正是施肥的意义所在。由此可见,肥料本身并不会伤害土壤,因为它只是起到一个补充养分的作用,但是为什么土壤会因此造成损害?原因是不合理施肥。比如长年过度施肥造成的肥害和地下水污染、只施用化肥不施用有机肥造成的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板结,土壤菌群减少等等。

合理的施肥方式是有机和无机相结合,适量施肥。用无机化肥补充大量元素的养分,用有机肥培肥地力,增添有机质从而改良土壤。作为一个学农资专业的人来说,每当听到现在种出来的蔬菜不好吃了,苹果没香味了,土壤不好了,病虫害多了,这么想的人往往都忽略了除草剂和农药因素。在农药这方面,农田系统比较单一会造成虫害肆虐,重茬的话危害会比较大,所以可以种几年某作物,然后换种其他作物几年,如此,虫害可有所减缓。农药的话可以不使用毒性太大对环境危害太大的以及无农药残留的,杀虫除草这方面使用无机药剂毕竟是最简单快捷的方法。纯有机生产中,有机农药也是有的,更多的是从植物源矿物源中提取的,毒性很低,无残留,一般3d之后就无药性了。除此之外还有黄板诱杀、性诱剂、杀虫灯等方法。

3 结语

通过人为措施提高土壤肥力的过程。就是在一定的耕作制度下,通过精耕细作,合理施肥和灌溉等措施,使土壤不断增进肥力,向获得高产、稳产的方向发展。如太湖地区的鳝血黄泥土、珠江三角洲的泥肉田和华北平原的蒙金土等,都是人为定向培育的结果。有机种植农业要更好的发展,还需要深入研究土壤培肥的技术和方法。

参考文献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范文5

一、有机蔬菜种植模式

1.选择种植基地是关键

根据国家有机食品相关规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要结合产地环境、水质以及空气等等。因此在对种植基地选择建设时要做到下面几点:其一是田地必须要规范,有机蔬菜的种植范围中不能够有其他种类的蔬菜种植基地,有机蔬菜和非有机蔬菜要进行标记,以此便于进行区分,比如人工设置隔离区等等。其二要有进行转换的种植基地,即为传统蔬菜在往有机蔬菜转换时间中,这个时长一般是两年之内,在第3年时要根据有机蔬菜生产规范生产,并且要在相关部门的认证之后才能够作为有机蔬菜进行销售。其三是设置缓冲带,要让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不会受到其他种植地的侵害,其必须要设置屏障对蔬菜的品质进行保障。

2.有机培育肥

在进行有机蔬菜种植时,还要重视培育肥,将种植绿肥作为培肥的主要,比如豌豆青以及慈云英等等。绿肥有着很强的固氮作用,这是种植土壤中氮素关键的来源,也是提升土壤有机物的有效方式。同时还要合理使用化肥,将有机肥作为主体,比如粪便以及植物残体等等。在使用量上要合理分析,每亩地使用有机肥大约在三千到四千克左右。在施肥的方式方面,一般是开窝深施,同时要结合耕地进行除草,这样能够帮助蔬菜吸收和运用。有机蔬菜在种植时要注重使用倒茬轮作手段,在同个土地上不能够使用同样蔬菜持续种植超过两次。在收一次蔬菜之后,就要对土地进行处理,将一些病虫害的残体进行清理,降低蔬菜病虫害发生的几率。在进行大棚蔬菜种植时还可使用地膜覆盖以及种苗嫁接相关的方式,保障有机蔬菜能够提高生产以及让种植完成。

3.有机防病治虫很关键

其一是要进行生态调控,每2到3年要进行一次,以此减少病源。要将土地上的杂草清除,对田园进行整体性清理,这样也能够消灭虫源。其二是要大力推广相关农业设施以及防虫网技术。其三是要进行生物防控,对甜菜蛾以及斜纹蛾进行防治,像瓜叶螟以及菜青虫等等害?x使用生物导弹进行防治。同时还可以使用物理防治。对于常见的鳞翅目害虫要使用太阳能杀虫等进行诱杀,对一些美洲潜蝇以及蚜虫等等主要是使用黄色粘虫板进行治理,还有就是人工进行捕杀。这种技术使用推广是主要是减少对化学农药运用,从而运用生物农药进行治理病虫害。传统性大棚蔬菜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时一般使用的是化学农药,不过化学农药不但课杀死一定程度的益虫,同时还会对生态平衡形成破坏。而使用生物农药对害虫进行防治,在消灭害虫的时候还可以保护益虫,进而保障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因此生物农药值得广泛运用。

二、生态农业技术的具体使用

在进行防治为主的种植理念引导下,蔬菜基地相关种植人员要使用有效的植保技术进行蔬菜种植,以此实现无虫无药效果。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蔬菜的产量,还能够保障蔬菜产品的质量,在这个基础上也保障了食用蔬菜的人群身体健康不会受到残留农药的影响,同时还能够让农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1.优化蔬菜种植环境,选择优良种子

在对有机蔬菜进行种植之前,其首先要在种植场地以及品种方面进行,这样才能够给蔬菜生长夯实坚实基础。这就需要对有机蔬菜的种植土壤以及空气方面标准进行判断,要尽可能的保障种植基地远离一些污染较重的区域。确保符合标准蔬菜种植基地以后,就要根据蔬菜种植基地相关原则进行科学处理,其中包含了土壤的培育以及增加灌溉排污设备等等。要认真对蔬菜品种进行选用,在根本上消去蔬菜病菌的存在。在遵守蔬菜种子选择原则根本上,要选用抗病能力相对高以及高产高品质蔬菜种子,这样能够为蔬菜生长生产提供有利条件。

2.生物学和物理学防治技术联合使用

蔬菜基地在进行蔬菜种植时,要根据蔬菜品种和植物保护要求,选用具有生物性质或是物理性质不一样的技术,以此进行防治与保护,保障种植蔬菜不会受到农药侵蚀。生物防治技术一般是对益虫进行保护,而对害虫进行消灭。主要是依据蔬菜存在的生物特征进行防治,使其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侵害,以此保障蔬菜能够有机生长。不过生物防治技术使用的时间比较长。物理防治技术是在物理学方面进行防治与捕捉,进而达到消灭害虫的目标,和生物防治技术相比,使用物理防治技术做有机植保,不会让环境形成副作用,更加不会让蔬菜生产受到影响,这也是当前和未来需要进行提倡的绿色植保技术。比如在贵州地区盛产辣椒,比较常见的疾病是蚜虫和棉铃虫,蚜虫有着低毒和高效等特征,因此能够使用残留率相对低的吡虫啉药物。

3.健全传统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蔬菜产业存在以来,化学防治技术就已经被普遍使用在植物防治中,也获得了非常有效的效果。不过在一些绿色有机以及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下,在进行蔬菜种植中使用化学防治技术已经无法契合目前有机蔬菜种植理念。所以要对其进行优化,以此保障蔬菜种植有机进行,其中具体措施有下面几个方面:其一是不能够使用剧毒或者是残留性很强的农药进行病虫害处理。其二是要对蔬菜种植中出现病虫害的原因、规律进行总结,然后因地制宜的采用化学防治技术,降低对毒药的使用量。其三就是对不同虫害要使用不同的方式,不能够盲目的使用农药防治。同时还要了解虫害防治保护技术,尽可能保证用药能够一次性到达实际目的,使用最少的药实现最好的防治结果。最后就是要严格的控制农药使用量。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范文6

关键词:农业因素;种植结构;农业技术

农业种植过程中,栽培、肥料和土壤均可使环境造成破坏,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和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当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应综合考虑影响农业种植结构的各种因素,提高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业的产量。

1.各因素造成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目前,农业科技迅速发展,在农业种植中,肥料、除草剂和农药等的滥用程度较大,如栽培技术应用不合理,加上土壤运用有问题,则势必造成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例如,在农业种植中,如果过度使用农用化学品,即农药、化肥或者农药用量本身使用不当,则可能造成严重的生态污染,可使农业生态环境问题遭到严重破坏,使得土地资源急剧减少。同时,如果过度使用农药,则可能造成土壤严重板结,农业种植中,如果农作物缺乏营养,则农作物的产量无法得到保证。

综上所述,农业种植中各种因素对农业生态环境均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并提高农业生产成本的提高,最终降低农业种植的经济效益。这一状况持续较长时间,不仅可能削弱中国农业竞争力,而且可能威胁到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因此,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势在必行。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2.1有机农业发展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是在保证农业增产、稳产和食物安全的基础上,大幅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并优化农业资源,促进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有机农业,要求在农业种植中,禁用有害或者有毒化学物,以破坏农业种植。发展有机农业,在农业种植中,应改变施用有毒肥料促进作物生产的理念,且全程监控农业种植,确保粮食安全。同时,在满足农作物生长环境前提下,充分发挥农作物营养因素,保证在土地生产力恢复条件下,栽培农作物,提高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2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各因素应用

农业种植中的因素不同,在种植结构中起的作用也不相同。在可持续农业发展思路指导下,应注重农业种植结构的土壤肥力,提升土壤的生产力。同时,加强农业种植肥料,植物营养户土壤的合理应用,充分开发植物与土壤的潜能,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实现农业的优质与高产。

3.各因素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

3.1植物与土壤保健技术

3.1.1植物保健技术。在农业种植中,实现优质、高产农业,则应综合利用植物营养与植物保健技术,开启植物次生代谢途径,得到植物代谢过程中的营养元素,从而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与抵御灾害的能力。植物保健技术的应用,应结合农作物次生代谢过程、自然途径和生育期等,以及多次收割农业技术,确保农作物含有足够的营养元素,保证农作物新陈代谢脱氢等氧化还原反应的正常进行。比如农作物所需微量元素,磷肥、钾肥与营养元素,则减少氮氧化合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1.2土壤保健技术的应用。在农业种植中应充分利用土壤保健技术,优化土壤生物性质,提高土壤调节机能,提高土壤生产能力,为实现农作物的优质、高产,提供优质的土壤环境。土壤保健技术的利用,培育土壤有机胶体与无机胶体复合体是关键。该技术的应用可消解由于化肥过量使用过程中的土壤板结,使其转变为土壤团粒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水稳性。土壤保健技术的发展,首先,增加土壤有机与无机胶体,然后施用搭桥物质,比如土壤调理剂,有效连接有机与无机体。同时,辅之以土壤翻耕,有机与无机胶体的混合,形成土壤团粒结构。

3.2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

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应利用先进的现代农业科技。在调整农业结构过程中,应考虑农业种植结构的各因素,从土壤、肥料、栽培和植物营养等角度出发调整种植结构。同时,如果想实现农作物的优质、高产,则应积极进行农业科技创新,实施农作物的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发食品品质遗传潜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应加强农田建设、节水改措施,提高稳产与高产农田建设,严格进行田间技术培训,提高农作物栽培中肥力保持能力与水土保持能力。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作物抵御灾害的能力。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范文7

1现代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种植技术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传统人力耕作方式被机械所取代,使生产力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对种植农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我国机械化起步晚,在现代农业种植中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在机械设备使用中生产人员对设备的使用熟练程度低,基础设施条件差,农业生产成本较高[1]。随着近年来我国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对农业现代化进程起到推动作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已经逐渐从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转变为规模化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已经开始广泛引用自动灌溉设施等,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从长远来看,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要提高综合农业生产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农业机械化生产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与困惑,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产生阻碍。农业种植技术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以及借鉴多年来的农业种植经验,为提高农业生产技术采取的一种种植方法。在农业生产中要改善农业生产状态,提高农业紧急效益,就要和农业机械化相互结合,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服务[2]。在农业种植技术的实际使用中,离不开农业机械设备的辅助,同样农业机械的使用,也需要农业种植技术作为其技术支撑,共同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2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种植技术的影响

2.1使农业生产条件得以改善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应用,不仅仅提高了农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水平,在农业生产中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进程通过利用机械设备,使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我国农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大多是利用人力畜力来进行农业生产和种植,机械化低,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规模小,农业生产者对农业技术并不重视,不仅增加了生产者的劳动强度,还不利于效率的提高。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机械设备的使用使得农业生产过程明显提高了一个层次,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现代农业机械化在实际使用中,还需要结合地区差异,根据地形环境,气候差异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机械设备,例如华北平原地区地势较为平坦,适宜种植粮食作物,生产规模较大,在农业生产中就可以使用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而丘陵地区地势起伏大,只能使用小型机械设备,不适合集中生产[3]。

2.2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进程

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进程,在农业种植与生产过程中已经更加重视对设备的使用,有利于实现规模化集中生产,例如在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种植中可以通过机械设备来进行大规模生产和种植,大大提高了机械化生产效率,实现了从体力劳动到机械劳动的转变,减少人力生产成本,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进程。在农业实际生产中,还要结合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根据地区差异以及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以及改进农业政策,增加设备使用范围,为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提供使用依据,从而提高机械设备利用效率[4]。此外,为了全面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率,还要加强对农业生产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了解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保养及维修知识等,切实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水平。

2.3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农业种植技术与现代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对生产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设备使用知识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为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扩大农业生产规模,还要提高生产人员机械设备的使用意识,在农业生产中积极引进先进的科技与生产技术。从近年来农业发展情况来看,现代农业种植中年轻人较少,农业技术人员的技能落后,观念陈旧,不能很好地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导致专业技术人员少,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产生制约。加强对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大对现有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建设创新人才队伍,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专业人才,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同时,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范文8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机技术推广;应用

如何提升农业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实现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改善农民、基层劳务人员生活水平是国家目前的研究方向与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更是取得了良好成效。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突破了传统模式农业发展所遗留下的难题,更是凭借其方便快捷的技术特点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高效有益的帮助。

1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

1.1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可以勘测地面景物的综合技术,其本身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出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形成图像达成对目标的监测。遥感技术本身应用广泛,军事侦察、民用性质的土地规划、环境污染监测等均在可运行的范畴内,在农机技术中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遥感”是将遥感技术与农学及农业相关技术原理相结合,借助遥感技术的应用原理对土地的利用现状、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监测、栽培环境的影响与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调查[1]。农业遥感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农业资源调查及动态监测、农作物的相关估产、自然灾害的监测与评估。

1.2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特定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凭借地理学、地图学及相关计算机科学的运用对地球上存在的各种现象与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与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创新,地理信息系统这一信息技术不仅让抽象化的地理环境具有了数据、属性与特征进而帮助相关人员分析研究,还拓展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与服务对象,促使人们的生活发展朝着“数字化”的趋势前进。《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农业的应用》中更是明确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特征、功能与数据的采集分析等在农业科学中的应用技术和应用方法,以供给农业、地理、生态环境的资源开发与管理对策。

2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1改进灌溉技术

农业灌溉技术在不断更新发展,由最为传统的“人力灌溉技术”,再到“水泵灌溉技术”与“滴灌”的运用,对人力资源与时间的消耗都是巨大的,并且长时间的应用下去只会带来越来越多的灌溉困难与资源浪费。以“水泵灌溉技术”为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的支出,过程看似简单只需要在水源处设置水泵、拉水管接电源就可以实行自主灌溉;但是灌溉过程中却加大了水资源的浪费,灌溉面积的不均匀还会造成局部缺水的情况发生,进而影响农作物生长[2]。正因如此,相关技术人员应及时改进灌溉技术,结合科技智能的信息技术创造高效、便捷的“智能化”灌溉技术,以同时实现:灌溉需求及时化、灌溉分区针对化、灌溉高效节水化这三点,对灌溉情况进行验收检查、观察对农作物的影响与生长情况的进展。

2.2合理施肥

不同于传统的施肥方式,在农机技术中适时适度地尝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理施肥。由于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日益成熟,新兴信息化监测方法的应用让农作物的生长历程更为具体,甚至给相关人员的研究提供了数字图像化的合理依据。在农机技术推广中运用信息技术施肥,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测土施肥、数据记录、数据查询导出、数据分析改正。以测土施肥为例,以往施肥人们更多的是凭借自身积累的经验去选择应用,而信息技术下则不同,技术人员可以凭借信息技术根据土壤肥力、基肥施用的情况确定施肥与灌水时间、灌水次数与灌水的数量,进而提高肥料的使用率,最大化的降低用肥成本,实现肥料合理高效运用[3]。其次,正确合理施肥本就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分析监测,技术人员可通过输入测土的数据计算出土壤与所施肥料间的关系,针对土壤中缺少的营养元素进行补充,进而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与产量。

2.3科学种植,提高精准度

科学种植是指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按照市场的需求与自然环境进行农业的相关生产研究。根据研究分析培养生产质量好、产量高、成本低的优良品种进行种植,进而改良土壤环境,提高农机技术的运用水平,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收益。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在种植选择上提供准确科学的检测方法,还可以为种植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相应有效的解决策略。相关技术人员应顺应时代的改革变迁,将科学性的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相结合,采取科学种植方式的同时提高相应的精准度[4]。不同于传统理念上的“无依据”尝试,科学种植更注重对土地、肥料、专业技术的应用把握,明确规避种植风险与土壤肥料间的问题,采取“对症下药”的种植理念,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树立正确的种植方法与技术应用。

3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建议与对策

3.1科学推广提高认知度

想要在农机技术中推广信息技术的运用,需要改变农民的传统种植观念,改进特色种植。以一些偏远地区文化程度较低的散户为例,受传统的种植观念影响,种植人员在技术上完全遵循传统种植模式,极力追求种植果实的大小,认为果实越大种植效果便越好。当然也不乏存在着“过渡型”改变传统理念中的种植人员,这类人员往往是现阶段参与农业改革比重最大的一部分,不同于前者,他们在种植想法、种植技术上想要趋近于新兴种植理念与新兴技术,但他们却又无法“对症下药”、在行动上无依无据无法实现改变。正因如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应用的宣传力度,鼓励相关技术人员科学推广以提高农户认知度。把握新技术再种植,避开传统观念的“大果实,小果实”,多思考研究新技术的应用怎样才能提高果实的质量和产量,怎样才能把握农业发展和市场的“新”观念,怎样才能发现好处,怎样才能科学合理地推广应用新技术,引导他们改善种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使新技术在农户中得到推广,从而提高种植质量和效率,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3.2加强对农机高科技人才的培养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将“切实加强农机人才队伍的建设”列为重大任务之一。当前,国家对农机技术的运用尚未成熟,想要在农机技术中运用信息技术更为困难。因此,国家应加强对农机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从“农机装备的研发创新”和“农机技术的建设改进”两个方面入手,打造有技术、有效率、有目标的农机化技术推广队伍。制定合理长远的培养计划,科学规划培养体系,选择能够调动积极性的培训方式,善于从团队中发掘运用人才。相关部门应分析农机队伍建设现状及农机人员缺少的原因,加大落实农机技术人员的体恤政策,注重农机技术的引领与推广,使农机技术人才不再流失[5]。

3.3在农机技术中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新兴技术的崛起并不能代表农业的进步,技术的广泛研究与种植人员对农机技术的掌握程度并不匹配。目前,我国农机技术应用仍处于推广阶段,工作难度大,相关制度尚未建立完善,因此,国家应进一步推动农机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中的推广应用,开展科技示范户宣传活动,以“面对面”“零距离沟通”的方式,帮助农民了解信息技术和农机技术。相关专家对种植户进行农业技术指导,鼓励种植人员尝试选用新品种,推广使用新技术的同时激发种植户的探索欲,通过不断的成果展示与实践研究让种植人员感知学习,用心参与日后的技术学习提高自身的种植素养,加强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中的推广与应用。农业相关部门注重强化农机信息技术知识,让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的运用得以保障,有了知识体系的建立推广,技术应用的困难也将得到缓解,基层人员想要学习掌握、运用这一技术也变得有依据、有对策,避免了盲目追从改变种植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偏远地区文化程度较低的种植户,政府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明确提供政府鼓励支持的相关政策,种植户有了政府扶持对农机技术的认识也将越来越清晰,农机技术信息化的发展才能实现“全民化”,农业的发展均衡才能实现良性竞争、共同进步。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范文9

摘 要: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支持着种植生产行业。当前中国对小麦的种植也是从传统的人工种植转变成科技种植,全面开展机械化种植小麦。在种植小麦技术方面,也不断出现新的技术,而机械化种植小麦是当前较为流行的种植技术,该技术为小麦的种植和生产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也为农民带来莫大的便利。文章致力于研究中国小麦的机械化种植问题,指出小麦种植机械化的优点,就当前中国小麦种植机械化的应用,总结出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小麦种植;机械化;种植技术;问题研究

1 小麦种植机械化的优点

利用机械化技术种植小麦,有利于加长土壤的适耕期。小麦播种需要在一定适宜的时期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使播种得到良好效果。若没有在合适的时间播种小麦,那就会影响到小麦的种植效果。在应用科技种植小麦前,小麦耕种的适耕期十分短暂,而且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气候原因、人为因素等等,这些都会导致小麦的播种、种植不能及时完成。随着机械化种植小麦技术的出现,以上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这项技术不仅极大限度地缩短了小麦的播种时间,同时还能方便种植小麦的操作,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小麦的种植量和产量。利用机械化种植技术,可以减少人力参与种植,而且能降低物力的浪费,减少浪费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解决农村中种植小麦的人力缺乏问题,能够更好地种植小麦,提高种植效率[1]。

2 小麦种植机械化的应用

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下,小麦种植机械化技术的使用越发广泛,使得我国的小麦种植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小麦的种植情况也得到了巨大的改善。这项种植技术对于种植小麦的农民来说是一件好事,特别对于拥有广袤种植场地的农民,更是能够提供莫大的便利。对于在平原地区种植小麦的农民来说,利用机械化种植小麦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小麦的种植产量,增收的小麦也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利润。据了解,在河南这种平坦地区,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极大,因此利用机械化种植技术会极为便利,提高小麦种植地的利用率,促进小麦的增收,满足当地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同时,高产的小麦还能为当地人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2]。

3 小麦种植机械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利用小麦种植机械化技术对于种植小麦活动提供了很多便利,为种植农民带来了很多积极的效果,但是机械化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

3.1 机械化技术种植小麦存在的问题

(1)利用机械化技术为小麦施肥时,可能会降低小麦对肥料的吸收程度。利用机械化技术施肥,肥料大多只停留在土壤表面,很难进入深层,使得小麦不能充分吸收肥料中的养分,造成了肥料的浪费,不利于小麦生长。

(2)在播种时,耕种地的土质都较为松散,因此利用机械化技术播种小麦时,机器不能很好地把握播种的深浅度,造成有些小麦种得深,有些种得浅,参差不齐。

(3)由于土质较为疏松,利用机器进行机械化种植小麦后,由于对土地的镇压力度不够,可能会使得土地出现垄沟,而垄沟的出现会极大影响小麦的生长,不利于小麦根部储存水分,降低了小麦的抗旱能力。

3.2 关于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

3.2.1 加大对机械化种植技术的优化

我国农业方面的技术人才一直在积极研究小麦机械化种植技术,提高我国小麦种植的产量,另外还着力研究提高施肥的效率,让小麦对肥料的吸收率提高,促进小麦生长[3]。

3.2.2 加大对农民的培训

加大对农民耕作的培训,能够提高他们对耕种机械化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先进技术的种植方式,便于把握耕种的深浅度,利于小麦生长。

3.2.3 把传统耕种技术和机械化耕种技术相结合

把两种耕种方式相结合,及时对土壤进行镇压,但不能随意镇压。因为土质较为疏松,镇压不实,会不利于小麦的生根发芽,影响小麦的发育,影响小麦储存水分的能力,降低小麦的抗旱能力[4]。

4 结束语

科技在不断发展,农业也向着科技化、机械化的方向进展,耕种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我国的农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盛景。机械化种植小麦的推广应用,不仅利于我国小麦种植行业的发展,更是为我国人口需求粮食解决了一个重大问题,提高小麦的种植产量,还能够给种植者带来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难免会发现机械化种植存在的一些问题,这需要我国的农业专家不断钻研,研发更好的种植技术,提高我国的农产品竞争力。

参考文献:

[ 1 ] 钱善凤. 浅谈小麦种植机械化问题与新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7(10):230.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范文10

关键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

1开展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意义

1.1降低农业污染,保护自然生态

绿色种植技术极大地降低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对特定地区大气、水土起到保护作用。

1.2促进农作物的质量安全

使用绿色种植技术,会大幅降低农作物中的农残比重,减少化肥的使用数量,对应的自然肥料通常牲畜的粪便如牛粪、羊粪数量会提升。使用此种方式种植的农作物,不仅节约生产成本,还没有化学毒素残留,成为众多粮食基地“绿色食品”的安全信任标签。1.3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我国幅员辽阔,特定区域往往仅适宜种植某些特定作物。采用绿色种植技术的区域,种植技术水平得以提升,产量相较传统农业也有提升的空间,而且因为区域农作物产品的绿色种植特点,价格也会得到提升。同时,使用无机肥和种植环境的养护,往往可以形成地区农业产业链,促进地方特色经济发展。

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地域要求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农作物地区,需要符合农作物种植的地域和自然条件要求,这样才可以大面积进行农作物种植和技术推广。通常绿色种植区域都会建立绿色农业种植示范基地,基地式农业种植能利用地形地势的特点,降低不良气候带来的影响,同时能集中有效地使用工具进行施肥、灌溉及除草等。通过基地先进的技术推行方式,起到对周边农户的示范和带动效应,进一步加快绿色农业的推广进度和覆盖率。

3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途径

3.1构建绿色种植技术的多元推广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主要取决于以下3个方面:绿色种植技术的成熟度、示范效果及种植经济效益的高低。由传统种植转变为绿色种植,需要绿色种植技术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效果,让农户充分了解绿色种植的益处,获得他们的认可。专业农业机构可采用走基层、现场指导答疑、一对一技术等实地与微信公众号、小视频、微博及论坛等推广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农户对绿色种植技术的了解,加强技术人员与农户的实时沟通。

3.2适时出台相关惠民政策

相较于传统农业,绿色种植最大的特点就是生产周期长,投入产出在短时间内无法很清晰地看到,对农业经济效益没有把握,是农户无法直接应用绿色种植技术的根本原因。同时,绿色农业在防虫、除草、施肥及护苗等技术层面的要求相对更高,需要掌握更多的技术数据和手段,这对于普通农户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所以,除了技术上的支持与推广宣传外,需要给予农户相关的帮扶政策,如发放技术津贴、大面积种植奖励等,农户在经济效益有一定的保障基础,才会有兴趣尝试绿色种植。

3.3借鉴国外先进技术

绿色农业种植概念由发达国家率先提出和应用,在我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国外对绿色农业种植的选取作物、培土、栽种、不同作物的生长周期看护、各种无机肥的浇溉及产出加工的全产业链都有完整的运作体系。国内在学习国外技术时,要注意各国不同的自然环境、土地气候及农作物适应情况。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范文11

关键词:玉米种植;现状;新技术应用;效率提升

农业生产中,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北方地区,玉米种植更为广泛,既是人们的粮食作物,又是家禽饲料。并且近几年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提升,玉米种植在产量、需求量、种植量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实现了新技术的应用。

一、我国玉米种植现状

(一)玉米种植关注度逐渐提升

农业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玉米是农作物中的重要作物,并且一直以来受小农经济的影响,国家在农业发展上尤为重视。尤其在种植技术提升方面。现阶段,已有一些农业研究专家培育了新的玉米品种,通过人造卫星更新的实验信息,确保玉米品种研发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国家为了鼓励人们种植玉米种植、鼓励农业发展,进行了相应的种植补贴,进而增加玉米种植、提高产量。

(二)玉米种植范围较大

如今,我国玉米种植范围得到了提升,在玉米质量上有相应的提升。在一些区域范围内为了提高利用率,开始加大机械化推广,实行集中种植引进机械设备,实行全过程机械化玉米种植,节省大量劳动的同时提升种植技术、种植产量,确保玉米种植效率的提高。

(三)玉米种植技术的提升

如今我国玉米种植技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并且技术研究逐渐走向更高领域。无论是在病虫害防止、玉米生产等方面全部实现了技术上提升。另一方面,农民种植观念也发生了转变,进而得到了技术上创新。玉米质量的提高使得玉米市场需求逐渐增加、无论在形罨故强诟猩细加符合人们需求。于是,农民认识到只有提高玉米质量才能扩大市场需求,进而在种植过程中融入绿色种植理念,使用无公害、无污染肥料,实行科学的种植方法给予玉米一个健康的生产环境,确保玉米质量的提升,以为人们提供安全绿色农产品。

二、我国玉米种植新技术应用

(一)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对玉米产量、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没有得到及时防治将会造成玉米产量的降低进而影响农民经济收入,降低农业发展速度。而想要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止,首先需要秉承着预防为先原则。在病虫害预防上,首先对玉米种进行特殊的处理,在这方面我国已经研发出了无菌玉米种子,主要作用为:玉米在发芽阶段自身具有抵抗病菌能力,并且种子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周期短的特点。在种植过程中观察植株状态做好预防准备;当发现已有病虫害时需要进行农药喷洒,防防止病虫害扩散至其它植株中,进而造成大面积玉米植株病害。

(二)种植技术的提升

一般情况下,我国玉米种植主要采取成片种植方法,具有范围大的特点。传统玉米种植中主要采取人工种植方法,种植效率平平。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现如今我国在种植技术上开始引进新技术,实行机械化种植,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我国在机械技术研究上更具有精确性,并且种植效率相对于人工种植有明显的提升。在传统人工种植中,通常一片玉米种植需要几天,机械技术的出现极大的节省了种植时间,只需1天时间即可完成种植,完全代替了人工种植。

使用机械化种植具有确保玉米植株高度、生长速度均匀的效果,以为后续农药喷洒提供方便,有效防止农事延误问题的发生。机械化种植也是玉米今后种植发展的主导方向。在种植前,机械化设备进行翻耕,使土壤更具有肥沃性,相对于传统人工翻耕降低了翻耕偏差;此外确保了玉米的出苗率,实现了产量的提升。

(三)玉米品种的优化

我国一直致力于玉米种子改良研究中。现阶段,已有能够参照不同地区气候、土质等情况,适合我国玉米种植的技术和品种。传统玉米种子购买主要依靠国外玉米种,但是外国玉米种更适合本地区气候、土质等特点,在我国种植效率中效果平平。不过我国现已研究出了属于我国自己的玉米品种,并应用在玉米种植中,效果良好。以我省玉米种植为例,在种植过程中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土壤等数据进行综合探究,根据相关条件确定有关技术在我省种植中是否符合,实行科学种植确保玉米种植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玉米种植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在未来玉米种植中,我国将不断进行研究、探索,实行全过程机械化种植,并且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使之做到在防治的同时不对玉米造成伤害,进而确保玉米种植技术的提升,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玉米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经济收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范文12

【关键词】有机蔬菜;种植模式;生态农业目

前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广泛重视,有机农产品也随之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有机蔬菜种植是指在种植过程中严格控制化肥、农药使用的蔬菜种植模式,能够避免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为了促进有机蔬菜种植的推广,也需要推广相应的生态农业技术。

1有机蔬菜种植模式应用要点

1.1合理选择蔬菜品种

在有机蔬菜种植模式下,蔬菜品种的选择十分重要,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是要选择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蔬菜品种,同时具有高产和抗病能力强的特点,才能在种植过程中获得较高产量;第二是要选择非转基因作物;第三是要确保蔬菜种子没有使用禁用药物进行处理。具体可以选择通过相关认证的有机种苗,以及没有采用禁用药物处理的常规种苗。

1.2选择种植基地

根据我国对有机产品的相关规定,对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空气、水源和周边环境等方面均具有较高要求。因此在进行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选择时,也应全面保证种植基地不存在污染现象。其中要满足以下几方面的条件:基地土块应保持完整,蔬菜种植区域内不能种植其他类型的作物;对有机蔬菜需要运用一定的区分与隔离措施,例如可以运用隔离带,隔离带设置应超过12m;在普通蔬菜向有机蔬菜的转化期间不能够生产有机蔬菜,转化期一般在2年,在第3年时可以用于有机蔬菜的种植,需要经过检测后才能进行销售。在满足上述总体原则的基础上,需要根据蔬菜具体品种进一步选择合适的种植基地。比如在有机番茄的种植上应注意土壤的排水性,控制土壤镁、钾含量,避免与茄科类植物轮作;有机马铃薯的种植上,应选择偏酸性土壤,PH值在5.0-5.5左右,同时不应与番茄、白菜和辣椒轮作[1]。

1.3施肥要点

在有机蔬菜种植期间,肥料的选用也应确保符合有机蔬菜种植要求,其中应加强对有机肥的使用。有机肥以绿肥为主,常用的有机肥主要为草木灰、绿肥、磷钾矿肥、动物粪便和氯化钙等。使用方式上主要采用开窝深施的方法。在有机肥的用量上一般为3000-3900kg每667m2,底肥的用量应占使用量总数的75%,为2250-2925kg。在同一土地中不能连续两次种植相同的蔬菜,可以采取轮作的方式。在种植过程结束后,应做好土地的清理工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1.4除草与病虫害防治

在蔬菜种植过程中,杂草与病虫害对蔬菜的种植具有很大影响。有机蔬菜种植模式下,需要采取合理的除草与病虫害防治手段。在除草方式上可以选择秸秆翻盖进行人工除草或饲养鸡鸭进行除草。病虫害防治是有机蔬菜种植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具体要采用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结合的方法,避免使用农药。在物理防治手段上,可以选择防虫网等农业机械,也可以采用防虫板和诱捕器等方式。生物防治可利用赤眼蜂、捕食螨、瓢虫等进行虫害的防治,在防治药物上可以选择除虫菊酯等不造成污染的药物[2]。

2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1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宣传

有机蔬菜的种植当中,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为了促进有机蔬菜种植模式的进一步推广与普及,相关部门应积极宣传种植过程中采用的各类生态农业技术,让农户认识到新型生态农业技术的优势。在开展宣传工作时,应事先对当地进行有机蔬菜种植的农户进行调查,选择出一批示范户,而后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站等媒体进行深入宣传,让更多农户认识到有机蔬菜种植与生态农业技术的重要作用。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要积极研究和解决有机蔬菜种植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使有机蔬菜种植模式能够有效推广。

2.2加强技术创新与研究

除了积极开展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宣传工作,还需要增加对生态农业技术的创新与研究。具体可以通过加强资金支持,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高度重视生态农业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与转化,将研究成果有效应用于农业生产。另外,还要加强对蔬菜种植过程中精细化管理技术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有机蔬菜生长规律与生长情况的记录、节水灌溉技术、病虫害防控与轮作技术等。通过不断推出新型生态农业技术,提升有机蔬菜的种植水平。

2.3完善行业规范

目前有机蔬菜种植模式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推广,推广过程中相关单位也要对相关的机制与规范,为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提供相应标准。加强对蔬菜生产过程的监督,促进有机蔬菜的生产、销售与管理工作能够更加规范化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