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铁路信息化管理

铁路信息化管理

时间:2023-08-15 17:24:16

铁路信息化管理

铁路信息化管理范文1

[关键词]干部信息;信息化管理;优势;措施

铁路干部信息记载着干部的个人情况、思想品德、政治思想、业务能力、工作业绩等等相关材料,因此,铁路干部的信息是全面考察与了解干部的主要依据,更是对干部提拔的主要标准,铁路干部信息化管理是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管理的主要手段,不断加强铁路干部信息化管理,是当前干部档案工作制度化、信息化、规范化的必然要求。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铁路干部信息化管理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铁路干部信息化管理具体实施的措施。

1铁路干部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1.1完善干部信息管理的现实要求

实施干部信息化管理是完善干部信息管理的现实要求。干部信息涉及到以后的评价、选拔,更是铁路干部的基本凭证与重要依据,干部信息具有不可再生性与不可替代性,独一无二。现实工作中,如果要查阅铁路局某一位干部的信息,查阅量与阅读量都非常大。在频繁查阅干部信息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造成纸质材料受损,而且多人同时进行查阅还无法避免出现任意涂改、撤销、遗失等等现实问题。铁路局实施干部信息化管理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工作人员直接接触纸质档案(原始档案)的机会,一方面能够有效解决查阅纸质档案过程中出现材料耗损的问题;另外一方面无疑是防止更多人接触到原始档案,造成涂改、遗失等等情况的发生。

1.2完善干部信息管理的必然要求

干部信息记录了干部的学习层次、年龄结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等等,因此,干部信息属于第一手原始资料,使用的频率比较高,但是干部信息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现实工作中统计难度比较高,尤其是存在干部信息统计数据不精准的问题。另外,铁路局干部由于单位、职责、任务等等方面的差异性,干部信息管理、流程、人员的分工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很容易造成原始信息掌握不够全面,而且存在数据遗漏等等问题。因此,实施干部信息化管理,能够更加全面准确的统计干部的信息,并且具有高效的存取检索功能与分类统计分析功能,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干部信息使用的效率与质量。

1.3完善干部新管理的发展要求

随着现代化信息的高速发展,铁路局实施干部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2014年2月,在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化就是现代化的体现,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因此,铁路干部管理要顺应潮流的发展,逐步建立干部信息网络、数字化、规范化管理,不仅是对全国组织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的贯彻,更是全国组织系统信息化工作规范的发展要求,这是创新干部信息化管理的主要途径。

2铁路干部信息化管理提升的具体措施

2.1加强干部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铁路局要及时更新干部信息化管理所需要的硬件设置,开发符合铁路局干部信息化管理需求的软件,以干部信息化管理软件为基础逐步建立符合铁路局实际情况的数据管理系统。健全铁路干部信息化管理系统,还需要具备信息查阅、接收、检索、存储等等功能。铁路干部信息化管理数据的建立是干部信息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将每一个部门的信息管理数据统计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限度提升信息的使用效率与质量,要保障铁路干部信息能够承受反复检索、查阅与使用,积极推动铁路干部信息化管理的发展与进步。

2.2加强部门协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对于铁路局来说,干部信息的收集、整理与核实必然涉及到铁路局很多部门的人事管理工作。因此,铁路局干部信息化管理负责人应该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实现干部信息管理的规范化。促进干部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铁路局各个部门都需要提供更加客观、真实、准确的,有关干部信息管理对象本身的人力、财力情况,再由铁路干部信息化管理负责人整合多方面的信息,完善信息化管理工作。干部信息化管理还必须重视网络的作用,以干部信息为核心,与信息需求者之间实现资源共享,让铁路干部信息化管理工作实现其真正的价值。

2.3做好干部信息化管理的安全保护措施

虽然现代化信息技术具有非常多的优势,为干部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更多便捷,但是现代信息化技术毕竟是通过电脑应用软件来管理干部信息,现实工作中会涉及到在网络上传递干部个人信息,因此,必须重视网络安全,避免非法用户窃取干部信息,要保障干部信息不会外流,逐步加强干部信息化管理的用户管理工作。例如:设置登录权限,根据使用者职位设置权限等级与密码,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干部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干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干部信息资料备份工作与隔离处理,最大限度保障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如果发现用户越权操作或者是非法操作,必须及时制止并利用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

3结语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铁路干部信息传统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对于铁路干部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因此,加强铁路干部信息化管理的相关研究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晗.建立干部档案信息化管理之初探[J].科技展望,2016(10):246-247.

[2]魏小红.浅谈干部档案信息化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6):171.

铁路信息化管理范文2

如何确保铁路信息系统平稳运行,铁路信息运行维护部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由中铁信息工程集团自主开发的“中铁信信息服务管理系统(SRIE ITSM)”,已在铁道部及全国各铁路局信息中心正式投入运行了3年,现正担负着全面保障全国铁路信息网络及各种业务生产信息系统日常运作的重要职责,为铁路信息系统提高信息服务水平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

随着全国铁路信息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运行维护的工作量和技术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如何确保信息系统平稳运行,满足铁路运输7×24小时不间断地运转和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实际需要,铁路信息运行维护部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传统的维护模式,无法保证所有问题都能得到及时、准确、全面的解决。面对不断增多的IT设备,被动应对式的人工管理,力不从心;运行维护人手紧张,导致在故障预警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IT对核心业务快速渗透,信息管理与核心业务似联非联,管理困难。

ITI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 ) 标准为铁路部门解决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技术支持部处长耿青云说:“所谓信息服务管理,就是用计算机管理计算机、靠自动化技术管理计算机,使信息系统管理由被动变为主动。”在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之后,中铁信息工程集团站在全行业解决方案的高度,以ITIL理念为指导,在美国ASG公司IM(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套件的基础上,融合全国铁路信息系统IT服务管理丰富的实践经验,自主开发了结合中国铁路信息化特色的专注于信息服务管理的软件产品――“中铁信信息服务管理系统”。

中铁信信息服务产品负责人甘页昌说:“在国内业界,中铁信开发信息服务管理系统SRIE ITSM可谓是较早‘吃螃蟹’的,并早在2004年就开始了应用。中铁信在这方面有两大优势,一是有几十年的铁路信息化的实践经验,知道哪些环节容易出现问题;二是对研究开发基于铁道部一应俱全的大机、小机、PC服务器、网络设备的IT环境和较好的技术能力。”

“SRIE ITSM的实施是卓有成效的。” 耿青云说,“2004年SRIE ITSM开发完毕、安装试用伊始,就立刻发现一个服务器的电池有问题,我们马上请有关公司的技术人员来修。诸如网络交换机的风扇坏了、内部温度过高、数据库表空间满了、网络端口故障、线路不通、带宽使用率过高等问题,SRIE ITSM都能及时监测到并报出来。” 耿青云说:“SRIE ITSM将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平台监控、网络监控、数据库监控、应用监控和AEI监控等各种监控和与信息服务相关的事件管理、配置管理、变更管理、维护维修管理等各种管理融为一体,为铁路信息系统提高信息服务水平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

中铁信信息服务产品负责人甘页昌把SRIE ITSM称为是“信息部门的信息化”。他介绍,SRIE ITSM以ASG-SENTRY为基础,主要以异常事件为驱动,从整体架构上分为事件数据采集与处理、事件报警与展现和综合管理三大部分。

“概括而言,SRIE ITSM解决方案以事件预警为核心,以管理功能为辅助,解决了铁路信息系统运行维护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从而达到提升IT服务水平的目的。”甘页昌说,“SRIE ITSM产品市场应用前景广阔,目前不仅应用在铁路系统,保障了国民经济大动脉的畅通无阻,还在邮政、工商、电力、审计、电信和银行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铁信正在与一些重点行业展开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合作,合力打造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稳定成熟的ITSM行业解决方案。”(李建平)

铁路信息化管理范文3

[关键词]铁路桥隧;设备;信息化;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039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02

铁路信息化是铁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工务信息现代化建设是工务“企业管理科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创新的具体体现。

铁路桥隧设备信息管理是铁路工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桥隧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适时、准确、直观地获得桥隧设备数据,能够方便、快捷地服务于运输生产,在突况下决策层可根据准确资料,快速采取相应的对策。同时通过桥隧信息管理系统的分类、查询、统计等功能,可以使决策层全面掌握管内桥隧设备数量及病害情况等,为下一步桥隧大维修、改造提供数据支持。

1 目前在用的桥隧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情况及分析

目前全路普遍使用的桥隧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依托于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PWMIS),是由原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组织下,由信息技术中心牵头,在各局工务专家的支持下研发成功的。2002年5月,PWMIS(一期)应用软件,通过了原铁道部运输局组织的技术评审。2004年,PWMIS系统通过了原铁道部科技司组织的技术评审,并在全路开始推广一直使用至今。

从使用情况来看,PWMIS系统已具备了桥隧设备及病害的数据管理、统计、查询等功能,同时利用MapInfo等软件实现了大桥略图的自动生成功能,以图示化的形式显示桥梁设备信息,方便使用者准确掌握桥隧设备情况,一定阶段内满足了使用需求。但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数据管理、统计、查询等功能已难以满足当今铁路“信息化、专业化、科技化“的发展理念,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桥隧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上应用GIS技术已是大势所趋,图表和数据只能抽象地反映桥隧设备的技术状态,不能直观和形象地反映桥隧设备及地形地貌的实况,尤其是在遇到事故、自然灾害或防洪抢险时,不能及时地提供直观、准确的详细情况。

第二,目前的铁路桥隧设备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只能提供数据管理、统计、查询等功能,只是简单地取代手工报表,普遍缺乏决策支持功能。应该应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采用专家系统、知识挖掘等智能技术来提高桥隧管理信息系统的决策支持能力,为各种用户提供多功能的决策支持。

第三,由于目前的桥隧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仅限于总公司、铁路局、工务段三级管理,未将管理权限下放至车间及工区,因此现场的实际情况往往登记不及时,对使用者的决策方案造成一定影响。随着车间、工区信息、网络化的普及,应逐步将权限放开,利用桥隧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传输功能,及时由工区登记上报现场的实时情况,并实行车间、工务段双审核制度,最大程度地发挥工区的现场作用。

第四,目前使用的桥隧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桥隧设备病害仅停留在以文字及数据描述病害程度的基础上,未配以图像或模型进行说明,尤其对于需长期观测的严重病害,不能及时反映病害发展的具体过程,对病害整治的重要性及整治方案造成一定影响。

第五,目前使用的桥隧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仅可将设备病害按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并列表说明,并不能以图形的形式直观地反映各线的设备病害情况,对决策者来说难以在宏观上作出病害整治部署。因此,应以图形分类示意各线桥隧设备的病害情况,方便决策者作出相应决策。

第六,目前使用的桥隧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未整合桥隧大维修的相关功能,不能根据病害情况录入桥隧大维修计划,不能根据计划模拟设备的劣化变动情况。

第七,随着日渐严峻的安全形势,在桥隧设备遇到事故、自然灾害或防洪抢险时,迫切需要第一时间获知发生事故的具体地点、影响范围、道路情况及周边环境等关键因素,目前的桥隧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仅能提供桥隧设备的铁路里程,未能与周边环境相结合,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无法对决策者提供一定帮助。

2 对新型桥隧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建议

2.1 新型桥隧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应具备的功能

①对既有桥隧设备及病害情况进行分类、查询、统计;②根据现场情况,完成对设备及病害情况变化的时时更新;③分类建立桥隧设备病害文字、模型及图像数据库,为桥隧大维修、改造提供数据支持;④以图形分类示意各线桥隧设备的病害情况,方便决策者作出相应决策;⑤根据病害情况,录入桥隧设备大维修计划,并根据计划模拟设备的劣化变动情况;⑥对桥隧设备的具置实现定位查询;⑦利用GIS技术绘制桥址平、纵断面图及周边地形图;⑧建立预测模型,分析当前设备的使用寿命。

2.2 新型桥隧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思路

第一,建立总公司、铁路局、工务段(桥隧检测所)、车间及工区的多级管理系统,加强各级管理单位的数据审核制度。由于桥隧工区为最熟悉现场的基层单位,桥隧设备数量及病害变化情况应有桥隧工区负责填报,因此,桥隧工区应作为桥隧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客户端,具有通过网络提报桥隧数据信息(包括桥隧各类信息及病害发展情况等)的权限;桥隧车间作为桥隧工区的上级单位,负责对工区提报的数据信息进行复核,将复核后的数据提报段技术科;段技术科负责将车间上报的数据信息复核汇总,并将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处理,一方面将数据信息上传至铁路局,一方面可将制订的病害整治计划及方案等返至车间。

第二,利用图形、图像及三维建模技术,增加系统的可视化功能。工区或车间检查人员可对桥隧的重点部位、重点病害拍照处理,利用手机客户端将图像网传至相关服务器,同时通过系统软件对图像进行编辑、分类,连同文字描述一并上报上级单位审核。对于严重的桥隧病害,一方面可通过系统建立长期观测数据,另一方面可根据病害相关数据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形成病害模型,通过模型模拟分析病害发展过程,对下一步病害整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宏观方面,根据管内各线的桥隧病害情况,可利用系统软件按照病害的评定等级进行图形处理,使不同等级的桥隧病害可直观的在线路图上分段显示,方便决策者对病害严重的区段优先考虑。

第三,利用GIS技术绘制桥址平、纵断面及地形地貌图。根据桥隧各项技术指标(包括桥梁标高、桥长、孔跨式样、基础地质情况、基础埋深情况、河床断面情况等)通过系统绘制桥隧平、纵断面图,同时根据桥梁河道上下游地形地貌的勘查数据,绘制桥址地形地貌图,结合水文检算结果,分析预测桥涵设备的抗洪能力。

第四,利用GPS定位技术确定桥隧设备的周边环境。通过手持GPS装置对桥隧设备进行定位,并将GPS数据录入桥隧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中,同时利用常规地图软件(如百度地图、谷歌地图等)将铁路桥隧在地图上进行定位处理,方便决策者熟悉设备的周边环境,一旦发生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可快速确定灾害影响范围,根据周边环境制订抢险计划(包括灾害发生地点、抢险材料存放地点、运输方式、运输径路等)。

3 结 语

桥隧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是一项工作量大、涉及多专业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应本着统筹规划、分级实施,开放性和规范性相结合,成熟性、先进性与安全性相结合,具有可扩展性的原则建设,为桥隧科学、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应先急后缓,逐步健全,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英杰,秦勇,贾利民,等.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分析[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2(4).

铁路信息化管理范文4

关键词:铁路工程;信息化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型的构建

1.1概念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顾名思义就是要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工程项目管理业务活动中,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绩效。本文所探讨的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指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

1.2工程项目信息资源组成

工程项目信息资源主要来自项目决策期、实施期和运营期,可分为综合信息和项目管理信息两大类。

1.2.1项目综合信息

①项目基础信息。主要包括项目名称及概况、建设标准、建设规模、经济运量、运输组织、建设工期、标段划分、主要控制工程、主要工程数量等。

②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信息。工程项目涉及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施工图审核、工程检测、材料及物资设备供应等单位的组织机构、资质证明,以及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良好行为记录和不良行为记录等。

③质量安全监督信息。项目监督机构及监督负责人,质量安全举报投诉电话等。

1.2.2 项目管理信息

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包括安全、质量、工期、投资、环保、科技创新六位一体的管理。

①安全管理信息:主要有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安全培训及安全事故记录等。

②质量管理信息:主要有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终身制管理,质量风险管理,质量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管理,各种质检记录,质量事故及其处理等。

③进度管理信息:主要有施工组织设计及其动态调整,关键线路和关键工序的施组时间安排,生产所需的劳动力和各种材料、设备资源调动管理等。

④投资管理信息:资金计划,资金筹措及到位情况,资金概预算执行情况。招标投标信息,合同履约信息, I类变更设计信息等。

1.3 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

工程项目信息化可分为三大平台:协同办公平台、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平台。信息化建设可通过策划设计、建设实施、投产应用三阶段完成。

1.3.1 策划设计阶段

在管理层面,由于工程项目信息化与项目的真实管理过程全面整合,可以多项目综合查看,具有智能的分析方法,实现一个数据变化,其他关联数据自动变化,能实时全面掌握项目综合情况,方便决策和管理,及时处理紧急情况。为实现上述效果,工程项目信息化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功能。

①可视化功能。工程项目信息化,可利用工程项目各种信息对项目进行建模,将以往的线条式描述形成一种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并贯穿整个过程,它不同于一般的设计效果图,不仅可以用来展示效果,还可生成所需要的各种报表,更重要的是,在工程设计、实施、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都可在可视化状态下进行。

②模拟功能。在工程实施阶段,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不仅仅依赖横道图、网络图,而是将3D模型加施工进度模拟(4D),从而通过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来指导实施施工,还可进行5D模拟(基于3D模型的投资控制),实现投资控制(通常被称为“虚拟施工”);在运营阶段,可对日常紧急情况的处理进行模拟等。

③优化功能。

设计方案优化。将工程设计与造价分析结合起来,可以实时计算设计变化对造价的影响。这样,设计方案的选择就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形状的评价上,可以知道哪种设计方案更适合需求。

特殊项目的设计优化。有些部位往往存在不规则设计,如大跨度连续梁、大空间等处。这些部位通常也是施工难度较大、施工问题比较多的地方,对这些部位的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可以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④协调功能。协调是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在通常情况下,工程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就需将各有关人士组织起来召开协调会,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然后采取相应补救措施。这种协调是在问题发生后再进行协调。通过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事先协调。如在大型项目交叉施工中对设施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

1.3.2 建设实施阶段

首先要充分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信息化建设涉及资源配置、协作开发、信息共享、网络建设等问题,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以求协调配合,稳步推进信息化进程。

其次系统建设实施单位,必须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充分熟悉设计文件,在符合设计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既有资源和选用性价比高的设备,充分考虑计算机设备、网络、信息安全、机房与设备间环境与供配电、机房专用空调、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中间件软件、数据库软件等相关系统开发和集成,以及与既有系统合理衔接、集成。在此基础上明确对硬件设备厂商的保修、维护要求,以及对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供应商的实施、维护、升级要求。

再则要加快工程项目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建设是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各相关单位对本区域内的各个专业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资源集约化程度,便于系统运行的管理、维护和扩展。

1.3.3 投产应用阶段

系统建设竣工后,实施单位应分别组织分项测试、整体测试以及联调联试,以达到信息系统运行要求。同时明确有关维护、维修等保障工作,确保信息系统正常、稳定运行。

2 影响工程项目信息化的主要因素

工程项目信息化是一个逐步深化和实施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站在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影响工程项目信息化的主要因素:

2.1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信息化的基础是管理模式,而不是计算机技术。工程项目的管理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如:质量、安全、进度、投资、合同、物资等,对于这些信息的快速处理需要各部门的协作,打破原来的部门堡垒。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还没有成熟的管理模式,只能借鉴其他成功的经验和观念。

2.2对工程项目信息化的认识

信息技术是十分专业的领域,发展又非常迅猛,新概念和技术层出不穷,非信息领域的人员往往难以把握。不同部门只是站在各自部门的角度提出模糊的需求。由于工程项目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部门之间有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需要交换和共享,因此需要根据业务的需求,提出整体的框架,在整体的框架之下解决各部门的具体需求。如达不成对整体框架的共识,部门之间就会存在很多分歧,工程项目信息化就很难推进。

2.3人员素质

工程项目管理是以人为本的,员工的观念和素质,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模式,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更是如此,如果不经过对员工的培训,员工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起来就很困难,对很多新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就难以适应。因此必须配备熟悉且有经验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承担项目信息日常建设管理。

3工程项目信息化的意义

铁路建设的发展离不开正确而又快速的信息。建设管理过程数字化,可以提供大量项目管理的基础信息,满足项目多方进行信息交流、协同工作、实时传送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序、有效开发利用,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等功能,最终形成一个高效率信息交流和共同工作的信息平台及网络虚拟环境。

①可以加快项目信息交流的速度。利用信息网络作为项目信息交流的载体,可以大大加快信息交流速度,减轻项目各方管理人员日常管理工作的负担,使人们能够及时查询工程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出决策。

②可以实现项目信息共享、及时采集、存储和分析项目全部信息以及协同工作。利用公共的信息管理平台,有利于项目建设管理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

铁路信息化管理范文5

关键词:冶金企业,铁路运输,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

 

0.引言

钢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冶金企业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各企业大显神通弥补不足,提高效益。其中冶金企业现行的铁路运输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生产要求,为了提高生产的可靠性、安全性、高效性,在对目前铁路运输管理系统运作模式、职能划分以及基层作业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铁路运输综合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建成以后可以大大地提高铁路运输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将为公司领导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全面快捷的信息,生产作业更加流畅。

1.系统总体构成

铁路运输综合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涉及铁路运输的各个方面,能及时、准确地为各运输调度指挥管理部门提供现代化的调度指挥管理手段及平台。该系统由生产指挥控制中心网、运输部中心网及车站设备构成。

2.职能管理部门的系统划分

针对宣化钢铁公司具体情况,运输部中心主要负责协调各作业区之间的运输调度和管理,并协同路局准确统计路局车辆在工厂作业区、成品作业区、西车务作业区以及炼铁作业区发生的交接、调入、待卸、卸车、空停待装、装车、交出等八个主要业务活动和解冻、维修两个辅助业务活动的滞留时间及业务活动的时间间隔;准确统计路局车、自备车装/卸运量、停时以及班组运量、停时、运送时间;实现在厂车总数、车种、品名、交接时间,各作业区路局车总数、车种、品名、交接时间、站场股道占用情况,当日内到达、发出车数、车种、品名、收货单位、发货单位的查询;通过网络查询车辆挂钩计划的编制和执行情况、股道详细信息及车辆详细信息;还可通过调度监督系统掌握厂内铁路全线列车的运行情况。论文参考网。

生产指挥中心主要负责下达月、周、日的运输计划,实现运输的应急管理,协调运输调度指挥,实时掌握厂内车的位置和状态,查询和统计各种运输调度信息。

车站设备主要完成各种作业基础信息的录入,调度计划的输入、发送,调度监督、微机联锁、机车信号信息的采集等功能。论文参考网。

3.系统功能简介

3.1货车实时跟踪管理系统

该系统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通信技术,以车站为基础信息源点,收集、处理和交换车流信息,由计算机网络向各级车号、调度提供日常计划和调度指挥所需的各种货车资料。一方面提高各岗位生产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使运输组织人员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车流和货流,组织有计划装车、卸车和排空车,从而保证均衡运输和良性循环,提高运输生产的能力和效益。通过该系统可实现对整个运输系统中的机车、车辆、原料和产品的位置及状态的实时跟踪和管理,同时自动生成各级查询和统计报表,为各级调度人员和运输部领导进行生产指挥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

3.2运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

运输调度管理信息子系统是提高运输效率、实现厂内铁路运输自动化指挥、集中管理、集中监视、集中控制的必不可少的系统。通过该系统可直接指挥行车,实时掌握列车运行状况、信号设备显示状态,完成运输计划的编制、调整及调度命令的生成和下达等功能,并进行信息汇总、处理;可对列车的运行进行实时监视并具有历史查询功能;还可为调度指挥管理人员提供管辖范围内信号设备状态及列车运行状况。

3.3调度命令无线传送系统

一般情况下,调度作业指令的传输是通过调度手写调度计划,再用人工的方式将调车计划单交给调车人员和机车上的司机。这种方式严重限制了机车的作业范围、导致了机车作业的不连续性,降低了机车的作业效率,给生产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变。为此我们可以安装使用调车计划无线传输系统,即在各站设立调度命令无线传送控制中心,并在每台机车上加装机车信息台,地面控制中心接收铁路货物车辆实时跟踪管理信息系统的调度作业指令,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到机车信息台上,机车信息台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调度作业计划单并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作为机车作业的依据,同时机车信息台还将机车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反馈给地面控制中心和铁路货物车辆实时跟踪管理信息系统。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机车的作业效率。

该系统由中心局域网和基层网两层网络组成。其中基层网由微机监测系统构成,是面向用户的开放性设计的系统,使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更加方便、简捷。

3.4智能计算机联锁系统

我们现在正在使用智能型计算机联锁系统,它是模块化系统,采用了双机热备的冗余结构以保证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实践证明该设备安全、可靠、实用。该系统具备有进路的选排、锁闭、解锁以及信号操作、道岔操作、特殊操作等联锁功能。操作和显示均通过电气联锁上位机实现,同时可根据需要,给车站值班员配置若干台监视器,以达到安全行车的重要目的。

4.结束语

铁路运输综合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是为了适应铁路运输发展需要而开发的,完全实现了运输管理的自动化。论文参考网。如果完全投入使用,将会彻底改变了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系统对于我公司的铁路运输管理将有极大的使用价值,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效益。目前,我们虽然只使用了部分的无线传送系统和计算机联锁系统,但是运输效率却取得了质的飞跃。相信未来,我们的无线平调系统将更加完善,铁路物流将更加顺畅。

参考文献

[1]平调无线调车系统.

[2]微机联锁系统技术.

[3]网络系统的集成管理.概念、体系及其应用.

铁路信息化管理范文6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软件铁路企业财务管理应用

一.前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周内铁路企业市场竞争的空间也随之扩展到全世界,面对全球化的竞争,铁路企业管理变革也将向着更高、更深、更全面的方向发展,铁路企业不仅需要整合内部资源,也需要将更多的外部资源整台进来。如何有效地借助管理信息化这一平台实现铁路企业资源最大程度地整合,是铁路企业面临的现实挑战。

二.信息化系统软件在铁路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国家明确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铁路企业信息化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铁路企业信息化的实践表明,数以亿计的信息化投资似乎并没有带来人们预期的收益。在铁路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信息化黑洞”、“上信息化项目是找死,不上是等死”等问题的出现,始终困扰着铁路企业信息化的成功实施。因此,加强对信息化系统软件在铁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信息化系统软件在铁路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的优点

铁路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软件的构成主要分为会计核算软件、资金管理软件和全面预算管理软件这三种。

(1)会计核算软件统一了铁路企业所属各单位的会计核算标准。

所谓会计核算软件,是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包括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的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程序,它是由一系列指挥计算机执行会计核算工作的程序代码和有关的文档技术资料组成的。会计核算软件统一了铁路企业所属各单位的会计核算标准,对于建立财务信息管控平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强化业务阳光操作以及提高财会工作效率方面取得的成效。会计核算软件具有功能丰富的账务系统。

支持多账套核算;支持财政部颁发的多种会计制度;支持多币种核算,多项目辅助账核算各功能相互切换,窗口叠加,实现真正的多任务,提高工作效率;科目设置提供实时校验与数据窗及自动汇总功能,使账务初始化工作简单流畅;批量凭证复制和凭证模板功能,让凭证填制工作事半功倍;会计科目提供科目联想等四种录入方式,得心应手;凭证填制过程中,可随时新增科目,查阅账簿,实用方便摘要库提供摘要文字实时联想,提高录入效率;凭证查询,账簿查询区公普通,高级方式,支持多条件组合查询账簿格式提供三栏式、外币三栏式、数量三栏式、多栏式、应交增值税等多种格式,自由切换。全程试算功能使账簿记录随凭证数据变化而实时更新所有查询预览结果均可转换为EXCEL和HTML格式。凭证和账簿的打印方式多样,支持连打、套打,格式参数修改,自定义纸张,方案导入导出。

同时,会计核算软件具有功能强大的报表系统,能够自动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通用会计报表。应用分类标识、统一汇总法轻松编制现金流量表;报表数据可提供条形图,饼状图、曲线图形象显示及打印输出。

(2)资金管理软件以铁路企业的资金流转为核心。

提供资金存量分析、资金预测分析、预算结构分析、单位结构分析、资金预算执行趋势分析等分析报表;实现资金明细信息和资金余额信息的多维分析,实现资金余额的同比分析。资金管理软件全面覆盖了与资金相关的收入、支出、借、还款等各项业务,并提供多种自定义核算项目供用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核算。分析,为管理者提供了大量实时,详尽的报表,并且可以根据事先能够确定的定期交易,对未来的资金的流入、流出进行展望。其业务覆盖面广,能适应铁路企业现阶段和可预计未来的各种应用,包括:收款付款、内部结算、国际结算、存款取款、贷款还款、资金拆借、资金调拨、银行划拨、筹投资管理、信用管理、外汇买卖、票据管理、利息计算、利息结转、利息调整、银行对账、金融信息平台等等。

(3)全面预算管理软件能够使铁路企业更好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是一种管理工具,也是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法。全面预算通过合理分配铁路企业人、财、物等战略资源协助铁路企业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并与相应的绩效管理配合以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控制费用支出,并预测资金需求、利润和期末财务状况等。近日,国内首部针对全面预算管理软件应用的调研报告正式公布,报告称未来五年是全面预算管理软件市场的井喷期,国内全面预算管理软件市场将增长300%,预计201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95.41亿元,全面预算管理软件将成为仅次于ERP的第二大市场规模的管理软件。全面预算管理软件可以在预算定额测算、标准成本制定、预算编制申请审批、预算执行审批流程(网上报销、采购申请、合同支付等与预算执行有关的业务审批流程)、预算执行对比分析等方面协助铁路企业在全员(不仅仅财务人员)、全过程(事前、事中、事后)、全业务(经营收入、支出、筹、投资、财务等多方面)范围内更好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4)信息化系统软件有效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加快建筑施工铁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步伐,从而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信息化管理通过一系列数据计算、模拟项目管理的实践环境,通过大量的数据来检测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在原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一系列可行性操作进一步规范化,以适应当前信息技术时代的趋势和要求。从而圆满的达成目的。信息化管理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井然有序的实施项目规划,合理的分配项目成员之间的任务。一旦任务被确定实施,任务之间的分配、次序和步骤便立刻开始计划和评估,在提供文档管理和项目方案的同时,为用户提供密切跟踪项目管理进度表,以帮助用户对项目管理实施全方位监控。四,信息化系统软件在铁路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带来的思考

(1)信息化系统软件在铁路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的成功与否与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流程、资金投入、技术选型、人员素质等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尤其是铁路企业管理者对铁路企业信息化实施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管理者不仅要在财、物上都给予大力支持,更要身体力行,建立相关的行政制度来促进信息化工作的进展。

(2)在投入信息化建设前,铁路企业应有明确的规划。

确使软件系统的规划和公司业务流程的规划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铁路企业管理者意识的改变也很重要。信息化必然带来流程的标准化,铁路企业管理者应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将标准化带来的短期损害降到最低,否则,标准化就有可能损害铁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管理就会进入“死胡同”。再次,管理者对于信息化建设是基于战略上的考虑,而软件公司则是基于铁路企业现状,前瞻性与实用性之间的冲突难以避免,如何实现二线并行显得尤为重要。物流信息化既要满足现实需求,还要给将来业务发展留有后路,因此,信息化系统的可扩充性至关重要。

铁路信息化管理范文7

关键词 铁路货运企业;现代物流;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5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9-0058-0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现代物流逐渐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铁路货运物流作为物流业的主要环节,为了获得进一步发展,也要向现代物流发展。铁路物流是通过铁路干线或相关服务开展物流活动的综合性过程,包括铁路运输系统及其服务供应链网络[1]。

目前随着我国物流业迅速发展,铁路运输企业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然而,铁路货运在运输方式上表现出方式单一,路局间运输缺乏集中等问题;在运输市场份额占有表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传统的运营方式、硬件设施匮乏及信息化水平低等影响因素,也使铁路货运企业无法满足物流的市场需求,其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2]。

1 铁路货运企业发展现代物流分析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化,物流技术也朝着专业化、高科技化、集成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得到了普遍的发展,同时,也为铁路货运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1.1 铁路路网及业务优势

供应链指从原材料采购直到消费全过程中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相互配合作用的结构,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成本、流通的时间、效率及企业的效益。其成功的运作需要专业的物流服务作为支持。铁路作为我国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国民经济大动脉,拥有发达的路网,其货物运输在货物交通运输中具有自身的优势,同时,铁路货运行业在货运业务上也具有继承性。

1.2 铁路资源优势

铁路货运企业目前大多拥有发展物流所需要货场、仓库;较完备的装卸、搬运和存储系统;具有规模的铁路中转运输网络和集装箱化运输体系。已具备实现包装、仓储、装卸、中转和配送等物流服务的基本能力,为发展现代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提供了有利条件。

1.3 较完善的铁路货运企业管理

铁路拥有通信线路12多万公里,各路局也已经使用可实现货运计划的计算机联网系统,与部分主要货主实现了联网,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信息网,为进一步构建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平台提供支持。

2 铁路货运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可行性

近年来,物流业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发展、市场发展因素引起,然而不可否认,另一方面是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实施现代物流的基础[3]。

近年来,铁路信息化的建设也得到迅速发展,面向货运的TMIS系统已经连接了全国的各个车站,面向调度的DMIS系统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些都成为铁路行业信息化、现代化的稳定基础,为构建铁路货运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提供了保障。

3 铁路货运企业信息系统实现及关键技术研究

铁路货运企业信息化是铁路运输生产的客观需要,其实现不仅提高了铁路货运供应链的生产和管理效率,也是促进铁路货运不断改革和创新的主要手段,其实现的基础就是构建企业信息系统。

3.1 铁路货运企业货运信息系统

铁路货运企业货运信息系统是一个管理先进、流程合理的大型信息系统平台。主要实现运输管理、仓储管理、装卸搬运管理、配送管理、专列管理、铁路集装箱管理、铁路货场管理等功能,包括合同管理、订单管理、铁路计划管理、物流调度管理、仓储管理、运输配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财务结算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可实现以铁路运输为主线,多种运输为延伸脉络的一体化物流运输网络信息化管理。铁路货运企业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铁路货运物流信息系统结构

3.2 铁路货运企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

构建铁路货运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铁路货运业务协同技术、电子商务[4]、客户资源管理[5]和物联网技术[6]。

3.2.1 铁路货运业务协同技术

铁路货运企业要满足包含运输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等方面的业务需求,需要结合供应链物流业务全过程,分析业务协同平台架构及数据集成技术,数据安全传输机制。考虑货物从交货人向接货人实体流动过程中的运输调度、仓储优化、物流跟踪技术和配送服务技术等,根据货物的不同属性,有针对性的提供货物装载优化方案和加固优化方案,实现货运物流的全程服务供应链协同管理。

3.2.2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全球信息化的产物,也可说为是信息化的高级形式,指信息流、资金流、商流和物流的有机综合以完成商品交易的一种商务模式。其中,物流作为电子商务的最终结果,包括配送、货物到发的验收付款的全过程。铁路货运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将有助于实现其实现货运信息电子化和货运管理网络化,并实现客户对货物运输的全程监控。

3.2.3 客户资源管理

随着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B)理念在各个行业中的广泛应用,铁路货运企业也渐渐认清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的重要性。针对铁路货运企业客户这一重要资源,除考虑其自身具有的市场价值外,还应关注铁路客户的信息价值、规模价值、品牌形象价值、网络化价值等方面,并构建包括客户信息管理、客户分类信息管理、货物运输管理和货运支持信息管理等四个子模块的完整货主信息管理系统。铁路客户资源资源管理系统如图3所示。

图3 铁路客户资源管理系统

3.2.4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指通过射频识别技术、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物品和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实现铁路货运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毫无疑问应该引入物联网技术。一种有效的途径是在货物标签中植入识别芯片,对货物的出入库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实现货运跟踪、调度和安全控制。

4 结论

信息化是铁路货运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有效战略途径。铁路货运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研究铁路货运的特点,构建具有针对性的铁路货运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物流、信息流的统一,为铁路货运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但铁路货运企业在发展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现代物流的同时,不应忽视其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诚.铁路物流发展理论及其支撑技术研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2]罗涛.浅析铁路货运物流化[J].铁路运营技术,2008,14(1):24-26.

[3]吴敌,王静,姜放放.铁路货运企业向物流信息化方向发展的探讨[J].物流科技,2005,29(126):7-9.

[4]张全寿.铁路信息化与电子商务[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1(1):84-85.

铁路信息化管理范文8

[关键词]铁路运营;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模式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同时企业档案管理的内容丰富,并且管理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共同配合。铁路企业需要有效管理企业档案,以顺应社会对企业档案管理发展要求,创建新型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将管理信息化,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企业档案成为铁路企业的有效资源,从而促进铁路企业的蓬勃发展。

1.铁路企业档案管理的特点

1.1管理对象范围广

档案管理的对象是档案,服务对象则是档案利用者。但铁路企业档案管理与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不同,铁路企业档案更加的分散,并且档案数量较多,与社会利用档案联系较大。对档案需求的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铁路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铁路企业档案管理的对象范围的更加广泛使铁路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由过去的分散管理变为今天统一管理。

1.2管理理念新颖

信息时代促进了铁路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的转变,管理理念更加新颖,运用领域也更加深广。铁路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者需要有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态度,适应时代变化,适时改变工作方法与策略,科学合理地进行企业档案管理,使企业档案工作更加高效、有序地进行,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2.铁路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档案在铁路企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档案管理也就成为了铁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成为影响铁路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因素之一。铁路企业档案记录着铁路企业经营活动,真实有效地反映了铁路企业的发展历程,其中的知识信息和科技资源切实地反映了铁路企业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成为了铁路企业发展的催化剂。铁路企业如果可以对档案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抓住机遇就可以加快铁路企业档案的管理进程,从而发挥铁路企业档案的实用价值,促进铁路企业发展。

2.1提高信息组织的工作效能

目前,网络技术与档案管理结合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在铁路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广泛应用,由此铁路企业的档案管理有效地提高了信息组织的工作效能。信息服务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企业的信息服务工作的过程中,铁路企业需要发挥档案信息的价值,通过建立网上档案管理系统,为铁路企业管理上提供有效的依据,保证铁路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2.2保证企业档案的安全

铁路企业档案管理采用信息化的技术将档案信息储存到计算机中,然后以电子文件的方式分类、管理和保存。信息化的手段有效避免了档案信息丢失的危险,保证了铁路企业档案的安全。

由于多数的档案管理都采用了信息化手段,铁路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并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保护确保进行档案管理时网络的足够安全。通过防火墙等技术保证企业档案的安全,避免外部因素对企业档案造成的不利影响。

3.提高铁路企业档案管理的方式

3.1构建知识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铁路企业档案管理也面临着环境变化的难题,管理环境变化多样改变了企业档案信息的收集方式。一方面,铁路企业的档案可以通过网络传送到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部门统一进行收集整理。除此之外,铁路企业也可以将档案信息直接录入到档案数据库中,免去了中间环节。由于铁路企业档案管理变化多样,档案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实时跟进,从而随时对存入系统的档案进行采集核对。

铁路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对企业档案进行调整和完善,结合实际情况,以企业自身的档案管理特点为依据,构建知识平台,提高铁路企业档案管理效率。铁路企业应积极借鉴相关企业的档案管理模式,从中吸取经验,构建出符合铁路企业特点的知识管理平台。另外,铁路企业也可以构建企业日常运行的档案检索目录,通过企业档案信息高效传输交流,使铁路企业的档案信息可以永久性地保存。

铁路企业也应该加强企业内部的档案安全管理,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调整铁路企业内部档案利用的机制,有效利用档案信息的高效传输,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在铁路企业发展中的价值,从而实现铁路企业的长远发展。

3.2适应市场环境的需要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铁路企业档案管理也应该适应市场环境的需要,采取文档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将过去的文件与档案统一地进行管理,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文档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可以使铁路企业档案管理适应市场环境的需要,从而使铁路企业档案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3.3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档案管理方式需要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促进铁路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铁路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必须顺应时代变化进行相应的改革。

利用网络技术对铁路企业档案进行系统整理,应用信息化、现代化手段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铁路企业需要紧随时展的潮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先进的企业档案管理技术,同时铁路企业也可以适引进现代化技术,学习国外档案管理的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档案管理水平,从而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目标。

4.结语

铁路企业档案管理工作需要适应时代需要,对档案管理要给予重视,对企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铁路企业只有充分重视档案管理,才可以充分利用企业档案,为铁路企业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因此,铁路企业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档案管理工作,从而促进企业档案工作迅速的发展。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模式探索。

参考文献:

[1]汪亚.江苏“永乐”档案软件文件归档缺陷解决方案[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四次理事会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

铁路信息化管理范文9

关键词:铁路;信息化;发展;问题;优化措施

现代铁路运输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将铁路运输过程中的各项活动,例如货运客运营销、运输组织以及经营管理等,通过将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从而提高铁路运输生产效率,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服务质量,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化铁路运输。并且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有机融合,铁路信息系统开始向着集成化、综合化发展,不但运输形式更加多元化,还同其他服务行业共同构成了新型的信息互联系统,为旅客和货主提供更加便捷全面的服务,因而信息系统开始成为铁路运输的核心,铁路信息化也成为了现代铁路事业发展的标志。

1 铁路信息化发展现状

为了实现铁路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为了实现再生产的延伸扩展密保,为了缓解国民经济发展带给铁路运输的压力,铁路建设开始想着信息化方向发展,重点强调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这无疑是铁路运输事业飞跃式的发展。铁路信息化建设主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带动现代化铁路事业的发展,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目前我国铁路信息化改造已经初具成效,主要体现在:统一的信息化队伍建设、全面覆盖的计算机网络、列车信息化调度指挥、信息化票务处理系统(客票预定发售系统)、信息化运输管理系统以及信息化办公系统。

2 实际信息化发展中的漏洞

铁路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著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化建设总体设计不够完善,总体思路形成较早,但不能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及铁路生产力布局调整的需要。(2)通信网建设滞后,首先体现在设备稳定性不足以应对庞大的运输压力,信息传输通道拥挤、堵塞现象时有发生;其次是网络及信息安全工作薄弱,IT设备安全性不能跟上铁路信息化建设的脚步,操作系统的防破坏性、数据的安全性、各硬件对抗恶劣工作环境的能力还不能完全匹配铁路信息化建设的需求。(3)信息系统没有构成有机整体,大多各自独立,“信息孤岛”问题比较突出,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综合应用难以展开,整体效益难以发挥,投入应用的信息系统运行质量不高,特别是原始信息的采集不够及时、准确、完整,与实用要求有差距。采用信息技术后,仍沿用传统的作业流程,组织机构、管理流程和规章制度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信息化效益难以充分发挥。(4)技术部门和应用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够,导致有的信息系统建成后功能不完善,有的系统存在重复开发的问题。

3 铁路信息化发展优化策略

铁路信息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信息化建设基本框架和铁路跨越式发展思路,紧密结合铁路运输生产的实际需要,努力推进运输组织的智能化、客货营销服务的社会化、经营管理的现代化,并初步建成公共基础平台和系统保障机制,整体提升铁路产业水平和经济效益,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搞好信息化,规划是前提,建设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管理是保证。因此,只有全力做好这几个方面,才能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

3.1 提高规划起点

提高铁路信息化建设规划起点,通过加强规划的制定推行,提高相关政策法规、技术规范、标准制度的建立。想要确保铁路信息化实现,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以长远的眼光对待信息化改革,这些因素对信息化投入、信息化风险以及信息化系统的运行产生直接性影响。因此必须不断完善基础条件,为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立足实际需要,以满足铁路运营要求为出发点,有重点的推进信息化建设,从而在铁路运营中发挥信息化系统的作用,避免信息化系统徒有其表,而不能发挥作用。

3.2 提高建设标准

规划起点提高,则相应的建设标准也需要提高,从而保证铁路信息化建设质量。这就要求必须完善信息化建设项目招投标、立项审批、建设监理、验收、评估、风险管理制度,通过一系列的体系保障,确保建设标准满足现代铁路信息化体系建设要求。另外通过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充分听取专家意见,以完善信息化的规划、项目的立项和建设。

3.3 提高人才培训质量

以人为本是各行各业发展最基础的要求,只有建立起强大的信息化人才队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铁路信息化水平。因此铁路部门应当加强人员培训,培养综合性的信息技术人才,建立专业的信息化队伍,有效推进信息化建设。

3.4 提高管理水平

信息化建设是影响系统性的复杂工作,需要多部门写作建立的基础性工作,而铁路信息化建设由于涉及范围较广、管理规模庞大、投入较高因此必须在信息化建设中遵循一定的管理原则,并运用一定的信息管理理论、方法,同时还要依照实际的建设情况以及工作中的需求,选择适宜的信息化管理方法、程序。因此必须不断规范信息化管理流程,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以人为本强化技术开发和业务沟通,建立全面而又规范的运作机制、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建设程序。通过这种方式强化铁路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化改革步伐,确保信息化建设质量。

3.5 提高应用效率

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变革是现代铁路管理体系的重大改变,但是铁路部门部分员工并不能完全理解信息化管理概念,仅仅将信息化管理等同于利用进算计设备进行管理或者买软件、硬件、网络进行管理,只要依靠购买就可以实现信息化。而实际工作中不但要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还要加强人员培训,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信息化观念。这对于信息化系统的高效应用、维护意义重大,高效率的信息系统大部分还是依赖于维护,只有提高应用效率,才能确保信息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信息化铁路运营体系包括运营、技术支持、网络、软硬件维护,需要工作人员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规章制度,依照市场方式维护信息系统。通过明确运营过程中的权责关系,确保信息系统运行稳定,同时建立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体制,坚持信息化系统采用正版软件,切实保障开发方知识产权,保障研发方合法权益,提高技术开发积极性。

高水平的信息化管理手段、高标准的建设要求、高起点的建设规划以及高质量的人员培训和高校的体系应用是推动铁路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手段。但是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而需要不断地赶紧,其并非一劳永逸,铁路信息化建设并非单单依赖于一套系统就可以完成,而是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不断的调试、改进,最终形成的体系,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更新、改进。

4 结束语

铁路信息化不能仅仅依赖于购买行为,而是应综合性体系工程,结构相对复杂,且涉及面相对较广。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铁路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战略性规划之一,引领者铁路事业的发展。信息化铁路运营系统能够有效推进我国铁路运输水平的提升,而构建统一高效的信息系统则是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虽然目前我国铁路信息化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同日益增长的运输压力相比,铁路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铁路信息化管理范文10

【关键词】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标准化

1.概述

随着厦深铁路、西宝高铁、柳南客专、衡柳铁路、渝利铁路、广西沿海铁路等多条铁路同时开通运营,使中国铁路营运里程突破10万公里。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快速铁路逐步成网,其中“四纵”干线正式贯通。10万公里铁路中,高速铁路已破1万公里。在建规模1.2万公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铁路建设工程涵盖面广,涉及因素多,建设周期长,涉及的工程专业比较多,数据量大, 建设管理是涉及多部门、多途径、多方位、多阶段的庞大系统工程。铁路建设在管理和决策的全过程中,要对大量不同的基础性管理、技术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系统科学地管理、分析这些信息是铁路建设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因此,铁路建设管理人员很大一部分时间花在繁重的数据、文字资料的处理等工作上,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制约决策水平的提高,还增加了管理的成本,不利于铁路建设经济效益的提高。采用传统的信息传输方式及处理方式已难以满足当今铁路建设现代化的需要。

随着系统工程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项目管理手段与方法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 各种灵活、有效的项目管理软件不断推出,并在工程项目中发挥了显著的效果,提高了效率,节省了资金、资源和时间。针对我单位项目管理现状,依托现有建设管理构架,利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辅助工程项目管理这一有效途径,根据铁路建设工程管理理论、要求和工作流程,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建立分层级的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项目管理的信息化。以此来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及质量,方便管理者和决策者对工程的控制和管理。

2.国内外建设信息管理的现状

国际上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正朝着系统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科学方向发展。运用信息化和IT工具,开展建设管理信息化实践,实现科学管理,是当今世界建筑业的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在道路工程领域广泛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也已经历经较长时间,积累了大量丰富经验。通过计算机进行建设信息管理,已成为日常项目管理工作和辅助决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一些世界级大型工程项目管理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效益。

铁路建设方面,韩国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韩国铁道施设公团认为最为成功的经验。其中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子系统实现了安全管理的项目级管理。

国内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 商品化的项目管理软件大量的涌现出来,并且功能越来越强。在不同建设领域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方面所做的大量研究工作, 已经为后续软件的研究积累了部分经验和数据。

国内有部分公司和高等院校针对铁路建设工程相继开发了一些项目管理软件,并在实际项目中得到应用。如原铁道部信息中心开发的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RCPMIS)等。

3.铁路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我单位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在借鉴其他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先进经验,结合铁路建设特点的同时,面向各级用户群体进行了多轮的前期调查,提出了系统需求、系统框架、界面设计、结构设计、流程设计。组织相关使用单位召开了系统开发方案审查会,就个别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研发过程中,指定专人负责协调解决研发和使用人员的各种问题,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各功能模块做到边开发边使用边完善,在使用过程中完成升级改版的工作。

3.1 系统硬件组成

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设置中心级服务器,各级用户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操作系统对存储系统内大容量硬盘的支持,系统对卷的支持,对大文件系统的支持,避免了出现应用系统的数据增长后,系统无法进行扩充,导致系统的重新构造;支持系统盘镜像,保护操作系统,系统有集群能力,保障系统的可靠性和在线升级能力。

3.2 系统支持软件

系统集成金格空间,支持office文档,各种上传文件。客户终端安装自身软件后,可以在系统中直接打开。

3.3 系统应用软件

为了系统将来能更好的扩展,系统架构采用了分层设计:包含数据源、数据存取层、应用集成层、业务对象层、IOC容器、安全等。

系统采用了双机热备份技术、双机互为备份技术、共享阵列盘技术、容错技术、RAID技术等集成技术、多媒体技术。

使用了先进的网络技术,如网络交换技术、网管技术,通过智能化的网络设备及网管软件实现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实时监控网络运行情况,及时排除网络故障,及时调整和平衡网上信息流量。

4.铁路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各功能模块

本系统由安全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技术管理、物资管理、投资控制管理、廉政建设管理、建设管理规章和技术规章、日常办公管理、教育培训以及信息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组成。

通过合理构建本信息系统的架构模式,基于统一的数据库,实现分级管理,在上述功能基础上建立了各级功能模块,供本级人员使用。

其中,安全风险源管理、进度管理、技术管理、物资管理、廉政建设管理、综合办公等模块采用了流程控制技术,将实际工作流程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系统开发了档案盒功能,在设定时间内,将信息简报、月度建设总结、在建项目建设周报、日重点风险源、营业线施工计划等以往的数据、文件自动打包,以时间或指挥部为单位存储于服务器上,方便工作中查询使用。

系统充分利用数据库检索技术,对系统内数据实现共享互检功能。为提高工作效率,实时掌握现场情况,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在信息系统基础上开发了移动客户端功能。支持安卓、ios等系统的移动客户端安装使用,方便实时查询。

5.结语

通过参与铁路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维护,笔者深刻认识到: 在国家、铁路行业现行有关规定标准和业务流程下,结合单位的管理架构,利用项目管理的专业知识,通过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这一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途径,以信息技术手段为载体,将为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及质量,方便管理者和决策者对工程的控制和管理,有效监控和管理项目建设过程起到积极的作用,成为深化铁路项目标准化管理强有力的支撑手段。

参考文献:

[1] 李瑞林.铁路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方案研究[J].《铁道勘察》,2007年.

[2] 文春明. 商业企业经营策略与计算机系统应用的研究[D].2001年,天津大学.

[3] 吴月芳. 电信网维备件管理系统功能分析与设计[D].2010年,南京邮电大学.

铁路信息化管理范文11

关键词:信息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保障

20世纪90年代,高新技术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使全球实现了信息化,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比较热门的话题就是怎样将信息技术使用好、管理好,让信息技术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便利。传统的信息安全管理主要是借助信息系统的安全设备实现的,比如认证系统、防病毒系统、入侵检测系统、VPN和防火墙等。现实生活中信息安全借助技术保障是无法取得最佳效果的,要想使信息安全得到高效的保障,就要从法制、管理和技术三个方面进行着手。如今铁路已经逐渐的实现了信息化和现代化,这就使得信息安全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当务之急就是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1铁路信息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

1.1缺少完善的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体系

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最基本机制就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机制,只有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落实好,才能确保信息化朝着更加健康、安全的方向发展。如今,铁路信息系统没有创建明确的管理目标、没有突出的工作重点、信息安全监管缺少必要的根据,信息监管体系还在初步建设中。铁路行业安全管理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在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基础上,探究铁路信息体系安全等级保障的准则,从而得出完善的铁路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

1.2缺少健全的信息安全运行维护管理体系

由于管理手段不到位、执行力比较差,导致铁路信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所以铁路安全生产的核心内容就是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维护和管理。铁路行业体系的安全生产理念和运营形式比较陈旧,使其无法与信息化建设相协调,依靠手工式作业和人员意识来对铁路信息进行管理,这就急需建立健全高效、安全的运行维护管理体系。

2创建完善的铁路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铁路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其规模比较庞大,内容非常多,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泛。各个业务单位和部门需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创建符合自身发展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铁路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在建设的时候,可以按照以下标准执行:(1)对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范围进行确定,对整个系统、单位和部门都要进行全部覆盖,从而实现对重点部位的监管。要将人员、财务管理与配置工作做好,认真分析目前信息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活动。(2)对信息安全管理的现实情况和风险进行预测,以信息安全技术管理标准为基础,对信息存储、传输和处理进行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的评价和调研,对发生安全事故导致的严重后果、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进行认真分析。(3)将信息安全管理的框架建设好,从全局和整体的角度出发,对信息系统进行完整的规划和设计。以技术条件、信息资产现实情况、组织特点和业务性质为基础,创建详细的信息资产清单。在确定安全解决策略和安全系统的时候,一定要以安全控制技术、需求分析和风险分析为依据。(4)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要以ISO/IEC27001:2005标准为基础,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文件编写的时候,一定要将文档资料进行全面的包含,比如适用性声明、实施与控制、风险评估、适用范围以及安全方针等。(5)对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进行不断的改进,以系统文件的控制标准为依据开展审批、和组织实施等活动。在系统运行的时候,一定要将系统的性能进行较好的发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解决,系统完善时要以PDCA模型为基础。(5)在审核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时候,要以审核证据为基础,从而实现对信息安全系统有效性的判断,审核有两种形式,即外部审核和内部审核,具有完整的认证资质的独立机构,才能进行外部审核。

3结束语

铁路信息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铁路要想实现现代化,就要先实现信息化,铁路的快速发展与铁路现代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要想使信息化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就要将安全问题放在首要位置。铁路系统信息安全问题主要是受内部因素所制约,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个可靠性的问题,需要从安全性技术和管理上下功夫,创建完善的铁路信息安全管理标准系统,使信息系统的运行更加的安全、规范。

作者:张蕾 单位:北京铁路局石家庄电务段

参考文献:

铁路信息化管理范文12

【关键词】铁路信息系统 建设 应用 措施

铁路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是目前在铁路信息系统建设中主要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铁路各部门的重视,已经被提上研究的日程,为了加强铁路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1 铁路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1)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需求分析、设计深度、开发水平方面。只有把现代的信息技术同业务管理进行结合,才能满足群众对管理方面的要求,逐步提升系统的应用能力。

(2)需要进一步增强共享程度。以前的铁路信息系统一般都是独立进行建设的,在信息方面成为了一座孤岛。自从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铁路信息网络的建设,带来了更多在信息方面的进步,出现了信息共享,数据统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在信息共享方面的运用水平还比较低下,在运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3)需要进一步完善标准制度的建设。目前制定的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等基本处于待完善的状态,在某些规章制度方面,存在着落实不到位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大规范力度,保证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健全。

(4)进一步提升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运力资源管理、经营资源管理方面及一些重要生产部门信息化水平较低,急需加快信息系统建设。

(5)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性。网络中多少都存在着安全隐患,这对于铁路工作人员来说,压力非常得大,因此,需要加大对安全风险意识的加强,大力宣传,落实安全保障措施。保证铁路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

2 加快推进铁路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工作思路及具体措施

(1)在理念方面进行更新,思路要开阔。在推进铁路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要本着科学发展观为主要的指导思想,主要围绕建设一个和谐的铁路建设进行,促进铁路建设的信息化水平,保证系统的安全发展,重点放在铁路运输组织、客货营销、经营管理这三个主要的领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铁路信息化的总体方案的设计,运用适合铁路信息系统建设的稳步发展。

(2)铁路信息系统建设中管理方式方面的改革。

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根据铁路系统的业务作为自己的驱动,服务于人们,而且需要全面提高很多环节的质量,如:关于铁路信息系统在需求方面的分析;在工程方面的设计、在软件方面的研发;以及在试点的推广、监理、验收、总结、分析等任务,这就能够最好程度把铁路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的水平提高很大一步。

(3)要不断突出重点内容,抓住关键的部分,大力推进在铁路信息化方面的规划、标准和,以及在制度建设方面要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思路来进行工作,即用远大的视野和思辨的思维,考虑到全局的情况,把铁路信息化的专项规划进行编制、在工作中去推进开来,为了健全和完善在铁路信息化的标准的体系,前提是把铁路信息化的各项管理制度达到制定好和完善好,即实实在在把各项规划、标准抓好以及把制度落实好,这样就能使得操作达到规范,而行政按照法率来办。

(4)通过科学的规划、统筹、考虑,来逐步把信息资源的共享达到推进;来严格进行任务,即加强工作的协调和推进;在工作中,以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建设为重点,把专项规划的编制、科研等项目结合起来,通过推进铁路信息的共享平台,对数据中心的设想进行研究。

(5)为了提高铁路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转,进行机制方面的创新,逐步实现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安全稳定。为了提高在运行、维护方面的水平,通过建立健全的铁路信息系统来实现,即健全在运行维护方面的管理;在运行评估方面的制度,以及优化在信息系统方面的故障处理等程序,甚至对信息系统运行时出现的不同寻常的事件进行统计、分析。为了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运行、维护的岗位,其职责需要实现的,通过努力的培养,来成就专家和人才的形成,即在计算机系统、网络、数据库和中间件等维护方面的人才,最终提高在运行、维护方面的水平。

3 铁路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发展趋势

(1)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把技术驱动转向业务应用驱动,这是铁路信息系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应该根据我国的国情,考虑到运输、生产、管理等,来建立适合铁路业务的需求,坚持应用做为先导,这是铁路信息化、科学化的发展模式。

(2)把信息资源的分散使用转向资源的共享和综合的利用,这是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管理方法,在加大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使得系统的集成加快了,相应的铁路信息系统在运行、维护的管理制度、标准、规范达到落实,通过铁路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费用,来强化其系统的生活的管理,能够及时进行更新、改造。

(3)针对铁路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度,要本着系统安全的角度去考虑,逐步实现网络信息的安全有了保证,使得系统信息化进一步规范化,形成一个健全的铁路网络与信息的体系,从而,保正铁路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

4 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随着铁路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的发展,使得资源达到整合、信息达到共享,这是一个关键的阶段,以科学发展观为中心,不断解放自己的思想、观念、来加快、推进在铁路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使得铁路信息化工作能够科学、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左良友.搭建铁路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屏障[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01).

[2]左美琳,董宝田.客运专线旅客服务信息系统的设计[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0(03).

[3]2010年铁路信息化工作总的要求[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