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统银行理财方式

传统银行理财方式

时间:2023-08-04 17:24:41

传统银行理财方式

传统银行理财方式范文1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银行理财 产品营销变革

随着互联网的兴盛,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除了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以外,社会的商业模式也发生了改变,而银行的金融理财产品也从传统的线下销售渠道逐渐发展为线上网点的销售渠道,基金,保险,证券等金融产品也纷纷建立了线上渠道销售模式,成功吸引了商业各界的注意,也进行了效仿[1]。但是线上渠道的银行金融理财产品又是否能替代传统的线下网点?本文就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作出分析,并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营销发展方向及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下银行理财产品营销发展现状

银行的理财产品一般都是在各银行中进行产品销售,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下银行的销售渠道主要是各网点,互联网金融发展浪潮的兴盛,使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走进了千家万户,逐渐线上销售模式也成功被人们所吸引,银行也因此加大了线上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规模,银行的销售规模从理财产品扩大到其他各项金融产品,形成银行理财产品互联网代销状态,以下就银行的销售模式进行分析:

(一)互联网代销模式

互联网销售模式,从根本上说理财产品还是由银行发起,为互联网的终端用户提供理财服务,客户可以从银行发起的互联网平台上进行金融产品的购买理财产品,直接进入银行系统,这也是目前由银行系统唯一符合规定的代销模式[2]。这种模式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兴业银行所发起的一种代销模式“钱大掌柜”,该方法是通过整合各家银行之间的财富管理业务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财富管理网上平台,这种平台包括各银行的理财产品与基金,证券,保险以及贵金属交易等各种金融服务管理。该平台是通过银行发起的互联网销售,客户可以在线上及手机客户端上进行金融产品的购买,并省去了其他中间环节,为客户的服务提供了便利。

(二)银行与互联网合作销售模式

该模式是将银行与外部的互联网平台进行合作,并通过该平台将银行的理财产品进行线上销售,但这种模式在当前社会形势下,由于监管力度较强,这种方法并没有进行开展,比如之前广发银行与淘宝网的合作,还有招商银行和京东金融的合作,都没有取得成功。该模式的存在仅限于线上销售,而没有线下具体的销售形态,还需借助第三方的支付平台进行支付,安全性不高,因此这种模式还需要不断的发展与完善[3]。

(三)第三方销售模式

第三方销售模式是指由独立的第三方平台,也就是互联网销售平台进行银行金融理财产品的销售,这种模式与银行之间的联系是委托关系而非合作关系,也就是说客户在进行金融理财产品购买时,是通过网站进行购买,与银行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网站以第三方的身份对银行进行交易,但值得注意的是,客户购买的理财产品的所有权还是归属于网站所有,而不是客户本身,因此该模式没有较为严谨的监管力度与法律效益,并且这种模式与银行之间的关系也并不稳定,存在极大的风险。当然这种模式也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相比较其他模式而言,这种模式更加便捷,为客户购买理财产品带来了便利,并且购买理财产品时门槛较低,为大部分客户都能对理财产品进行购买。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下银行理财产品营销发展趋势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在法律监管下互联网代销模式存在制约性,就社会经济发展市场总体而言,互联网代销模式将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打破市场渠道垄断

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之中,由于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下,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国家的监管机构对银行的理财产品销售进行严格的监管[4]。但现在的金融市场在不断扩大,规模和产品都在增加,投资者对这方面的知识缺乏综合性的认识,而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不仅有利于投资者加深对理财产品的认识,还能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投资者也对投资能更加独立,培育风险意识。并且金融市场的改革,让我国的金融局面打开,对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但我国的金融市场目前还是处于初步阶段,互联网金融平台在未来将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相对重要的一个销售渠道。

(二)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当前金融市场的发展受监管机构的制约,对银行的金融理财产品的营销方式有一定的影响,不利于金融市场更好的发展。因此在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上看,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是必然的,对投资者的权益在保护的同时也应加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与规避风险的办法,通过健全的管理办法引导投资者规避风险,对待金融风险进行防范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对投资者的权益进行保护,并让金融市场能够有序的发展。

(三)金融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

互联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进步,金融市场也逐步打开,根据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银行的理财产品营销打破地域的限制,形成线上营销模式,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等特点,对传统的销售渠道形成强烈的冲击,银行理财产品的I销渠道终将代替传统银行的销售渠道,这种智能化,便捷化的服务方式更适合未来金融市场发展趋势,金融产品的销售和服务也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改变金融高门槛的局限,增加投资者的数量,改变传统的消费理念与理财观念[5]。

三、结语

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让这个大数据时代更加丰富也更加完善,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与理财方式,银行的理财产品营销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银行的理财产品营销从传统的线下销售拓展为线上销售与线下销售结合的模式,单一的线上销售模式,还有第三方销售模式,但是当前社会的监管机制仍对这种销售模式存在一定的制约,在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上看,这种新型的银行理财产品营销模式将成为金融市场的潮流,为更多的投资爱好者提供便利的服务,以及高效益的投资回报。

参考文献

[1]陈嘉欣,王健康.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余额宝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基于事件分析法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6,01:167-173.

[2]谢治春.互联网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业务营销渠道的变革[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48-57.

[3]本刊记者.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创新与银行变革――访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J].新金融,2013,07:4-9.

[4]邱勋.互联网基金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以余额宝为例[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04:75-83.

传统银行理财方式范文2

【关键词】商业银行 集中核算 集中报账 推进要点

完成一级支行财务核算向二级分行集中后,国内大型商业银行普遍推行更大集中度的核算改革。笔者供职的邮储银行于2015年完成二级分行由通过财务人员人工操作财务软件报账到一级分行集中审核、集中支付并通过系统自动记账的转型升级。邮储银行对财务集中核算的定义是“指对总行各直属单位、各部门及一级分行所辖报账机构各类财务事项进行集中核算和资金集中支付,统一编制财务信息报告,实现对财务会计信息集中处理和财务风险的集中管控”,采取的集中模式是由一级支行或二级分行部门发起,二级分行对地区报账事项审核后提交一级分行,由一级分行财务核算中心复审后付款,最后由系统自动完成账务处理。笔者结合本行财务集中核算开展情况,对商业银行财务集中核算的作用、模式及推进要点论述如下:

一、财务集中核算的作用

笔者总结商业银行财务集中核算工作发挥的作用有7项:

一是对分支行财务监督前移到付款之前,提高财务行为的合规性。集中前财务核算的人员均隶属于核算单位,无法充分发挥财务监督作用。集中后,报账事项由上级行核算中心审批,为财务监督职能提供有效手段。

二是资金使用效率提高。资金均由核算中心检查后通过费用专户支付,下级独立核算机构仅保留一个零星支付账户,用于支付税金、水电费等小额日常性开支,资金使用更加规范、高效。

三是统一会计核算政策,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分支机构报账事项由财务核算中心按统一政策标准审批,形成“关口”机制,财务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得到提高。

四是应用信息技术再造管理流程,形成系统性的内控审批机制。报账软件中建立标准化的审批流,既统一分支机构对成本费用归口管理部门的划分,又规范了报账签字流程。违反流程的操作由计算机自动纠错,建立起极严格的报账审批内控机制。

五是依托信息技术,实现成本数据集中,为领导层决策提供数据分析支持。

六是手段和效率的提高,使加大集中采购和费用集中管控范围成为可能。

七是财务核算层级得到提升,加快了财务报告的生成时限。

财务集中核算助力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实现“三集中”、“四统一”、“六提高”,“三集中”即报账数据集中、资金支付集中、财务处理集中;“四统一”即会计政策统一、会计基础工作标准统一、报账流程统一、内控管理模式统一;“六提高”即核算质量提高、报账效率提高、报表时限提高、资金效率提高、成本管控能力提高、决策参谋水平提高。

二、商业银行财务集中核算的模式

财务集中核算的组织模式从理论上说,是应建立一个全国财务核算中心,这是集中核算工作的发展方向。目前在实际运行中,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分别采取以下3种组织模式:

一是省级集中模式:适合规模大、分支机构多的大型商业银行,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等。

二是全国集中模式:适合规模相对中等、分支机构相对不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如兴业银行等。

三是区域中心集中模式:规模介于以上两种模式之间,一般是从省级集中模式发展到了更高阶段。

从数据传送上看,财务集中核算资料数据传送模式有2种可供选择。

第一,全部数据传送模式:全部报账数据通过系统向核算中心传递,包括经过高拍仪处理过的报账资料图像。核算中心可调阅全部报账数据及影像,纸质资料随后向核算中心邮寄,会计档案由核算中心管理,如兴业银行。也有将纸质资料保留在分支机构,由分支机构财务人员管理会计档案,如中国银行、邮储银行。

第二,部分数据传送模式:仅向核算中心报送集中管控费用的数据及报账资料图像。日常经费及小额报账仅传递金额数据,不传图像,核算中心仅对集中管控的费用开展审批。此模式下核算中心人员较少,如工商银行。

三、商业银行财务集中核算工作的推进要点

综上所述,推进财务集中核算是商业银行开展集中管理的有力抓手,要做好此项改革,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系统开发

集中核算工作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系统开发一要提高界面友好度,便于审批人接受签批模式由手工改为上机,二要有互联网及移动设备接入方案,便于审批人出差或会议期间访问系统,三要提供统计分析功能,对审批通过率进行统计,对拒批数据自动整理,做好成本分析功能模块,四要充分论证技术方案,测试网络传输能力及服务器存储压力。

(二)做好报账单位同核算中心的职责划分

报账单位经办人要对报账事项的真实性负责,经办人所在部门领导对报账事项的必要性、真实性负领导责任。报账单位费用归口管理部门对开支合理性、合性负审核责任,报账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领导责任。核算中心对报账资料的合法性、合规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审核责任。

(三)做好配套财务制度

应提前制定集中核算报账审批标准、报账所需资料清单规范、报账资料粘贴扫描规范、资金支付审批管理办法、集中核算工作考评办法等财务制度。

(四)做好宣传培训

系统上线前要开展密集宣传,分层培训。通过宣传减少相关人员对集中核算工作的误解,了解集中核算的作用及意义。对报账人员应进行操作培训,提高上机规范性,业务及技术骨干要参与信息维护、期初数据导入及系统调试等工作,应进行强化培训。

参考文献

传统银行理财方式范文3

【关键词】网上银行业务 传统银行业务 金融 互联网

一、网上银行业务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影响

(一)传统银行业务模式受到挑战

随着网上银行业务的不断兴起,传统银行所受到的外部冲击越来越强烈,增加了传统银行业务转型的必要性。首先,传统的银行业务网点,在规模上不再具备显著优势,而电子支付功能的推广,使网上银行业务的地位逐渐上升。其次,网上银行对传统银行业务经营空间的挤压,使传统银行业务,在经营利差收入上持续收窄,银行客户资源也慢慢流失。第三,传统银行业务的经营手段,缺乏独特的优势,长期没有得到创新,其中大部分功能已经被网上银行业务所取代,失去了对客户群体的吸引力。

(二)传统银行业务组织存款成本上升

自从支付宝推出“余额宝”业务后,一种新型的理财模式在市场中迅速崛起――碎片化理财模式。这种新型的理财模式给草根理财提供了更加便捷、适用的理财渠道。在传统银行业务推出的传统理财产品中,手续繁杂,而且需要本人亲自到银行柜台办理。余额宝这类理财产品,在网上即可操作,具有方便、灵活等特征,且收益率远远高于银行的定期存款。因此,余额宝自推出以来,一直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与热捧,至2013年2月27日,余额宝占有的资金规模已经高达五千亿元。这些资金大部分都是来自于银行储蓄存款,而传统银行为了拉回存款,被迫增加前期投入,直接导致银行经营成本上升。仅此可见,新型网上理财产品业务对于银行传统业务的巨大冲击性。

(三)直接影传统银行信贷业务

网上银行业务的兴起严重导致了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的资源流失。传统银行机构长期以来都是以大额信贷业务为主,他们主要面向一些大中型企业以及机构提供信贷服务。在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的环境下,银行的信贷业务己经逐渐向各种中小型企业延伸。网上银行信贷业务对客户具有便捷、灵活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高度认可。此外,互联网技术继续以迅猛的状态不断发展,企业的电子商务业务,已经是经济领域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样,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也需要各种网上银行信贷业务的配合,以网络带宽为基础的各种网银信贷业务,也开始衍生出来,并与传统的银行信贷业务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关系。目前,网上银行信贷业务凭借其快速、高效、节本的优势不断占领市场,将传统银行信贷业务的市场份额不断地抢夺过来。

二、传统银行业务应对网上银行业务冲击的对策

(一)不断融入互联网金融环境

马云曾豪言壮志地说过一句话:“若银行不发生改变,那么我们就要改变银行。”这句话在金融行业曾经引起了非常强烈的震撼力,而阿里集团这几年的发展确实是以非常迅猛的速度进行着。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已经成为了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金融行业很可能将面临一场大洗牌变革。在这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若不具备创新的思维,就很容易被市场给淘汰。因此,传统银行必须尽快意识到这个问题,不断创新自己的发展理念,找到自己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中的正确定位,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加快转型步伐。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不断融合,将会对金融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就银行业来说,它的信息化水平一直遥遥领先,在大数据时代则更需要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建设。首先,需健全自身数据库。在维护现有客户信息基础上,利用电商平台来获取更多的客户信息。和互联网企业开展相应合作,共同分享客户的社交网络信息。增大与其他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换力度,从而全方面的获取客户信息。其次,优化当前的银行客户信息管理方式。对当前的数据库进行全面的整合,实现不同部门、业务板块之间的数据共享。在信贷审批及贷后管理中引入现代化的云计算技术,从而优化审批的工作效率,减少风险管理投入的成本。最后,对客户实施精准化营销。利用相关的数据技术更多地获取客户有用的信息,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来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增加客户的忠诚度与粘性。

(三)立足客户不断强化创新

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银行必须抓住金融业务与互联网业务融合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以客户为关注焦点,充分提升客户体验满意度。在金融产品方面,银行应充分挖掘相关数据信息,洞察并识别客户需求,为客户定制个性化的产品体系;在服务方面,银行应对自己的业务流程进行充分审视,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和改进,为客户构建智能化的金融业务模式;在服务途径方面,银行应努力拓展自己的服务渠道,深度打入移动金融服务领域范畴,拓展更多掌上金融服务功能。

(四)发挥传统银行机构的专业优势

互联网行业的加入对于银行传统业务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无论如何互联网行业在金融行业中都是以一种“外行”的身份存在。而传统银行机构作为金融行业的主力军,毕竟有它的专业优势。因此,作为传统银行机构,必须将自己的专业优势充分挖掘,积极发挥出来。在自己的理财产品以及信贷服务上大下功夫,构建一支适应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高素质专业队伍,为客户提供更加高端的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传统银行机构要坚持不懈的通过各种措施,不断巩固自己在市场中的品牌地位以及信誉度,不断扩大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业务范围,从而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银行机构要想在互联网环境下,占据更多和更高端的市场份额,必须在树立创新发展理念的前提下,融进互联网金融环境、加强信息化建设、发挥传统银行机构的专业优势,不断推动转型步伐。笔者相信传统银行机构只要快速的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金融环境,更好的使用网络带宽等各种手段,为传统银行业务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服务,就能在金融行业的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罗明雄,唐颖,刘勇.互联网金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传统银行理财方式范文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传统银行;转型;虚拟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8.00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互联网相关的产业开始应运而生,如智能家居、电子医疗、现代农业等,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消费习惯。2012年开启了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金融创新热潮,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网络理财等交易活动,促使了互联网金融得到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离不开云计划、大数据、搜索引擎以及社交网络等技术的突破与应用,是伴随着电子商务开始发展起来的,并对传统银行业务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探讨如何实现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的对接与融合,确立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传统银行业成功走向未来的思路,对银行体系格局和金融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意义。

1 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银行带来的冲击与影响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创新金融方式,其迅速发展与演变迫使现有金融体系产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改变了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格局,推动了金融创新,也迫使资本市场监管制度变得更加完善,促进了整个金融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也给传统银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与影响。

1.1 对传统银行中介地位的冲击

金融的本质特征就是完成资金在市场的融通,促使资金的供求双方完成资金配置,达到供求平衡。在这过程中,由于资金的供求双方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距以及信息的不对称,要想有效的进行资金融通,需要金融机构来作为媒介实现。在此前,传统银行一直承担着这个媒介的角色,由于受到互联网的冲击,这一媒介作用正在不断下降。在互联网金融的大环境下,用户可以很容易通过网络利用如阿里巴巴、京东、腾讯、万达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实现信息的高效对称。社交网络的推广解决了客户资源问题,为互联网金融平台奠定了用户基础。搜索引擎则进一步提高了信息的针对性,云计算则使信息的处理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互联网金融下,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及时有效,不再需要银行作为中介,而是直接进行线上线下交易,这就使传统银行的媒介作用进一步弱化,银行脱媒现象日益严重。另外,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时间、空间已经不再成为人们进行交易的约束了,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开始偏向于高效、便捷的体验感受。虽然传统银行在以前就开始使用网银,但是其支付过程繁琐、复杂,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消费的支付结算需求了。相反,像阿里巴巴的支付宝、以及腾讯的微信支付等不需要像网银那样繁琐的复杂的过程,其个性化、多元化的产品能够满足各类用户的支付结算需求,成为现代支付体系中非常具有潜力的一部分。这种支付方式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也使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互联网金融的体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偏向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传统银行的支付中介能力。

1.2 对传统银行理财方面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不断拓展,传统银行受到的冲击不断加大。不管是支付结算等中介作用的不断弱化,还是理财产品的销售,都是对传统银行业务的不断分流。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地位的挑战不断显示出来,银行面临着存款下降、顾客减少等多种挑战。在存款方面,互联网金融提供了风险极低的,但收益高于银行数倍的金融理财产品,与传统银行的存款业务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同时,互联网金融也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传统银行保险和基金等渠道的代销收入也就是说若经过互联网平台代销保险和基金业务,传统银行仅赚取支付时产生的手续费,这大大缩减了银行的保险和基金代销费用,使银行代销费率不断下降。互联网金融下的理财平台,与传统银行相比,流程更加简单,购买也更加方便、快捷,以前偏向于银行理财产品的用户有极大的可能被互联网理财平台吸引,由线下传统银行柜台交易转向线上网络平台交易,对传统银行的理财和存款业务带来了较大的威胁。

1.3 对传统银行商业模式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对传统银行的商业模式也带来了巨大影响。第三方支付方式发展到现在能如此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它拥有一个良好的电子商务平台,平台化已经成为现在金融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借助于电子商务平台,能够同时拥有客户资源、商流资源、信息流资源以及资金流资源,为第三方支付奠定基础。同时,虚拟化方式也在不断影响着传统银行的商业模式。互联网金融下,衍生出来的虚拟货币、虚拟信用卡等系列虚拟产品不断的发展,迫使传统银行不断改变,以满足客户需求。另外,互联网金融下,数据显然已经变得非常重要,现阶段金融机构仅拥有客户数量那是完全不够的,拥有客户的数据才是关键,数据能够创造价值,这迫使传统银行从原来客户驱动型经营模式不断的向“客户+数据”驱动型经营模式的转变。

2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银行带来的有利影响

虽然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对传统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也促进了传统银行加快转型的步伐。

首先,促进传统银行进行改革创新。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巨大冲击,传统银行也开始逐渐意识到在这个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要紧随科技前沿,充分利用利用新技术,才能更好的掌握市场动向,满足客户需求。因此,传统银行在经I过程中,已经开始整合资源,从经营理念和金融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移动金融成为大趋势,传统银行开始不断拓展移动金融相关产业与业务,另外,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验也让传统银行意识到平台化的重要性。各大传统银行也在不断推出理财新产品,抢占理财市场。其次,推动了传统银行业务结构的调整。现阶段,许多小微企业和个人选择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信贷服务,这与以往银行对个人和小微企业的服务不同,由于小微企业和个人信贷业务的成本高、效率低、风险不确定等原因,传统银行对其在信贷方面的服务明显不足。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小微企业和个人信贷也成为竞争中的蛋糕。这也迫使传统银行开始不断进行业务结构的调整。最后,促进新的金融格局。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已然打破了以往银行的垄断局面,且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各有各的优势与劣势,二者之间只有在不断竞争中创新,同时进行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3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传统银行的转型分析

3.1 传统银行加大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

互联网金融机构与传统银行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在互联金融的大环境下,传统银行应该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捕捉与互联网金融企业互惠互利的合作点,积极探索创新金融产品,为人民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在竞争中实现共赢。可以通过与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合作,实现客户资源共享。互联网金融平台拥有着大量客户的数据,而传统银行依靠自身长期积累和信用优势也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二者实现客户资源共享,对双方来说,都扩大了目标客户群体。另外,可以携手进行网络信贷业务。互联网金融机构在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方面积累了很多资源,能够很好的满足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但是由于互联网机构从某种方面来说,受限于资金和地域约束,且对风险的控制也缺少经验,限制了其业务的发展。而传统银行刚好具有弥补了互联网金融机构在这些方面的缺失,资金雄厚、网点多、具有专业的风控能力,所以说,二者可以优势互补,相互合作,共同开拓网络信贷业务,实现双赢局面。

3.2 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意识

互联网金融较传统银行相比,一方面,主要是载体的创新和渠道的创新,互联网金融的新型网络产品和服务能够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普惠民众。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在产品的设计上更注重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这也是传统银行所匮乏的部分。针对以上两点,银行可探索:首先,借助平台化和虚拟化,完善网络交易服务系统。目前,传统银行在交易中的支付结算功能并不能满足客户的生活工作需求,虚拟化是大方向、也是发展的大趋势,所以,推出虚拟化的支付产品也是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一大方向。另外,传统银行还要实现平台化,推出自己的平台,从客户的日常生活需求出发,提出组合产品,类似于阿里的支付宝平台,产品种类丰富,且能适合不同人的不同学习、工作、生活需求。再者,y行可以尝试网络小额信贷。近年来,P2P网络信贷给银行带来不少的压力,传统银行也应顺势调整经营战略,可以通过与现阶段发展较为成熟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合作,借势发展,等积累了一定的资源和经验,再搭建自己的平台,要重视数据及数据分析,有了客户不一定有了客户,但有了数据就能带来客户,要重视数据创造的价值。借鉴网络小贷公司高效率、低成本的经营模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程度高的信贷产品。

3.3 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跨界融合,互联网涉及的领域包括电子信息、金融、财务、IT、管理、计算机等一系列的学科知识。拥有这种复合型人才能够为传统银行在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竞争中提供优势。目前,传统银行的就业人员整体知识结构较为落后,不具备研发能力,而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就业人员明显走在信息技术行业的较前端,是拥有IT与相关金融专业背景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传统银行,在今后选择员工时,要侧重于复合型人才的引进,适当的扩招IT技术型人才,同时在平时要加强对就业人员的职能培训,重点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让传统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热潮下保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发展力。

参考文献

[1]叶芬芬.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D].郑州:河南大学,2014.

[2]孙杰,贺晨.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及传统银行转型[J].财经科学,2015,(01).

[3]邓驰.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广州: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5.

传统银行理财方式范文5

一、无现金财务报账的会计核算

为了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无现金报账的明确性,在不改变会计科目总体框架的情况下增设相关明细科目。例如某学院购办公用品,其会计处理如下:

借: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费

贷:银行存款/无现金/银行卡

二、无现金财务报账的业务流程图

1.缴费业务流程

(1)金额较小的各类代收款、差旅费等预借款余额返还采用pos机卡转。经办人将缴款或还款存在自己的银行卡内,持银行卡到财务处刷pos机交款(刷卡不收任何手续费)。

(2)大批量(大额)代收款,所收款项由经办人及时交到学校对公账户,现金缴款单上需注明姓名、联系电话及缴款事项,经办人凭银行盖章的现金缴款单到财务会计科办理审核入账手续。

2.报销业务流程

(1)对个人报销业务:经办人按要求填写报销单据,办理好相关的审批手续后,到财务处报销。会计或制单人员审核原始凭证后,交出纳仔细核对转卡人的姓名、账号及金额等信息,确认无误后签名,经办人即可离开,不必再在复核窗口和现金出纳窗口排队等候取现金或现金支票。

(2)对外单位报销业务:经办人按要求填写报销单据,办理好相关的审批手续后,到财务处报销。会计或制单人员审核原始凭证,输入对公转账信息,经办人即可离开,财务处将报销款项转入对方单位的账上。

三、无现金财务报账与传统财务报账方式的区别

通过银行卡结算取代以往的现金结算,未改变原有的财务报销审批制度,不同之处主要有四点:

1.传统报账后领到的是现金,采用无现金报账后,钱款直接打到了领款人的银行卡上。

2.由于报账方式的不同,减少了经办人携带和管理现金的风险。

3.在传统报账方式下,为保持合理的现金库存,财务处与银行一样实行大额现金支取预约制度,比如提5万元以上须提前一天预约。采用无现金报账后,财务部门与银行合作,采用的是与银行一样的银行卡转账系统,已经确认报销的银行卡转账金额由现金出纳通过银行卡转账方式支付,一般在一分钟内即时划入指定银行卡中。

4.每日报销工作结束后,在传统报账方式下,出纳须盘点核对库存现金;采用无现金报账后,出纳只需核对当日无现金银行卡转账支付清单及汇总表,与有关银行支付汇总金额进行核对即可。

四、无现金财务报账的优势

无现金报账是指在报账过程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现金收付方式转变为银行卡转账方式,不到现金出纳处缴、领现金就完成报销的一种报账方式。财务人员在办公室即可实现资金的划转和报销。因此无现金报账方式的优势显而易见。

1.优化财务报销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缓解报账人员排队拥挤的现象,缩短了报销人员的等待时间。随着高校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长,财务报销业务日益繁忙,师生员工及业务单位普遍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办理完业务。使用无现金报账,能有效地改善这种现状。

2.减少相关的现金风险,加强内控机制。采用无现金报账,可以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减少现金流量,保障资金流动安全,规避涉及现金的各类风险,如出纳配款的差错风险、保管现金的风险以及假钞风险等,同时也减少了前来报销的师生员工携带和保管现金的风险。

3.不必提前预约现金,随时确保教学科研业务顺利进行。由于无现金结算不涉及现金,是通过财务系统与银行网络对接实现资金划转,所以采用无现金报账无须预约。支取大额现金报销款项直接打入银行卡,师生员工和业务单位无须事先预约现金,可以直接到财务办理报销业务。

4.推进资金结算方式的变化。无现金结算方式是目前金融机构等单位已经普遍采用的先进的、安全的结算方式,是财务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已在实施的高校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深得广大师生的欢迎和支持。

五、注意事项

1.按规定超过现金结算限额,必须使用支票或汇款方式结算的,不采取无现金报账方式转入个人账户。

传统银行理财方式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无现金收付结算模式初探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由原中专学校升格而来,成为高职院校后,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关系日益复杂,现金交易量居高不下,传统的资金结算方式已不适应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给这类院校的会计结算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借助于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通过网上银行支付系统与现有的账务处理系统进行有效对接,从而全面实施无现金收付结算,已成为当前各高职院校财务结算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

1、传统的现金收付结算模式存在的弊端

1.1、出纳人员资金收付的压力与风险大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开放,高校的产业化进程日益推进,各大高校竞相扩招,包括高职院校在内,招生专业逐渐拓展,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相应地财务部门收缴学生学费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再加上学生公寓费的标准不一,因而学生交款时间拖延的比较长,造成出纳人员的工作压力很大,其心理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生怕自己出现差错,给资金支付带来严重风险(收取假币风险、长短款风险等),而且一旦造成风险其挽回损失的成本非常高。出纳人员在遇到扎账不平时,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对账,即使办公室有监控系统,短款追索也较困难,没法取证,一般需出纳自己承担损失。

1.2、工作效率低下,教工及学生容易产生抱怨情绪

目前,各个高校普遍采用的作息时间是“早八晚六”,而银行采用的作息时间是“朝九晚五”,由于时间的差异性,再加上在银行排队等候的时间长,出纳人员每提取一笔现金都要占用一上午的时间,而且在提取大额现金时还需开户行行长签字方可,所以说出纳人员真正给职工报销及收取学生学费的时间不到两个小时。有的教工或学生好不容易排队轮上报销或交费,却又到了出纳送款的时间,此时,他们的情绪极易被激化,抱怨者十有八九。

1.3、容易滋生腐败,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出纳人员每天接触大量的现金,如果他们被利益熏心,一时起了贪心,很容易滋生腐败,轻者套取银行现金,重者则会出现贪污、挪用公款等严重违法行为,这样不仅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财务管理秩序,而且也会给国家财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2、高职院校实施无现金收付结算的可行性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我院是一所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的财经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自2002年实施会计电算化以来,学院不断进行无现金结算的尝试和探索,2003年实现了通过网银批量发放教职工工资、津贴以及学生奖、助学金,2007年实现了用POS机划拨学生学费及考务费,2011年部分日常报销业务实施了公务卡办理,在以上三方面初步实现了无现金结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实施无现金结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1、国家政策上的支持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财[2007]1号)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逐步改变传统的资金收付方式,借助银行卡、网上银行等先进手段大力推行资金收支业务的电子划转。最大限度地减少现金流动。”这为高职院校推行无现金结算方式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财务信息化管理,尝试推行无现金收付结算正是贯彻落实了国家的上述文件精神。

2.2、部分高校实施的成功经验可供高职院校借鉴

目前,南方一些会计基础工作较好的高校,如苏州大学、南京大学、江南大学、重庆大学等,积极和银行、财务软件开发商合作,已完全实现了无现金结算,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为我们高职院校全面实施无现金收付结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些典型的案例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

2.3、财务管理软件和银行系统的无缝对接为高职院校实行无现金结算提供了技术保障

近年来,随着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银联”系统的全面开通,刷卡消费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各种网上支付及银行支付正在逐步取代现金收付结算,居民不出家门即可办理相关付款业务。有些高校为方便教职工及学生办理业务,经与银行积极协商,已将银行网点设在学校附近或校园内,这些都为高职院校实行无现金结算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同时,我国IT行业发展迅速,商品化财务管理软件和银行管理系统也比较成熟,网络运行更畅通、更稳定,高校财务管理软件和银行管理系统的接口越来越完善,高校财务的很多信息公务等工作都在网络上进行,这些为高校实行无现金结算提供了技术支撑。

3、高职院校无现金收付结算的内容及具体运作模式

高职院校无现金收付结算的内容包括日常报销、学生学费及考务费收缴、职工还款及零星收费、教工工资和学生奖、助学金的发放等。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无现金结算的具体运作模式如下:

3.1、日常报销流程

第一步,在实行无现金收付结算时,出纳人员需要提前采集学校所有职工的待转银行卡相关信息,包括账号、姓名等。报销时,职工首先必须按要求填写报销单据或提供报销发票联,办理好相关的签字审批手续后,交给制单人员。第二步,制单人员审核原始单据,并制作记账凭证。制单完成后,打印会计凭证和转卡支付受理通知单。由经办人确认无误并签字后,传递给审核人员。第三步,审核人员对会计凭证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告知报账经办人报销业务已完成,可以离开财务处并等候短信通知报账款项的入账情况。第四步,会计凭证传递给出纳人员,由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在银行规定的EXCEL格式中输入报销金额,在确认各个项目输入无误后,利用U盾上传数据包,系统这时会显示等待授权状态。第五步,复核人员再次复核,向银行发送转卡支付指令,银行在校验发送的卡号和姓名一致后,将报销金额打入指定银行卡内;若姓名与卡号不一致,银行将拒绝支付,并返回一条错误提示指令。

3.2、教工工资和学生奖学金等补助的发放流程

教工工资和学生奖学金的发放流程基本同上,所不同的是不需要教工及学生亲自到场。出纳人员根据各部门所做的发放表进行分类汇总后,将其转为银行规定的格式利用U盾进行上传数据,上传完毕后,交由审核人员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向银行发送支付指令,通过网上银行将金额打到相关人员的银行卡上,从而实现无现金支付结算业务。

3.3、学生学费、考务费及职工还款等收缴流程

学生学费、考务费的收取有以下几种操作方法:在每年新生入学之前,学院在报到须知中须强调学生入学时携带银联卡,招生部门则应把所有新生信息制作成数据包,发给财务处出纳人员,之后出纳人员将学生信息导入学生收费系统,这样学生报到时,只需根据银行卡(银联)在POS机上输入学费金额及密码即可,不需要携带现金,最终以财务部门打印出来的收费收据及POS回单联作为缴费依据,另一联由出纳人员在每日终了时把它粘贴在收费收据入账联上作为入银行账的依据。出纳在当天下班前还需进行扎账,即将开出收据或发票等金额与POS的总合计金额核对,准确无误后,交给制单人员据以编制记账凭证,从而实现无现金收款。第二种方法是在新学入学须知上写明学院账户和账号(老生在每学年放假前可告知他们账户和账号),学生直接把钱汇入学院账户上,财务人员凭银行回单给学生打印收据。教职工借款的退回等零星收款除采用上述方式外,在必要时也可以通过填制现金缴款单等方式将款项直接存入银行。

4、实施无现金结算的优点

高职院校实行无现金结算方式与传统收付方式相比,存在着诸多优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

实行无现金结算后,在新生报到时收取的现金量就会很少,减轻了财务人员和银行工作人员工作强度,且速度快,不拥挤,不需要排长队,家长也满意。另外,实行无现金结算后,出纳员无需每天在银行规定时间内去银行提取现金,这样可以大大延长对教职工、学生办理业务的时间,节省了教职工二次排队等候时间,如果教职工开通了手机 “银信通 ”业务,就能通过短信及时了解报销款的到账时间、到账金额以及信用卡余额。这样不仅提高了会计人员工作效率,同时也为教职工提供了更好的服务渠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4.2、缓解工作压力,避免重复劳动

采用无现金结算方式可以缓解出纳人员压力。首先,如果采用无现金收支结算,出纳就不用来回点钱,下班前扎账,一旦发现错误,只需将当天POS机上生成的收款存根联与当日开出的收费收据存根联逐一核对,就可以发现错在何处,及时通知当事人来财务处办理更正手续。其次,采用无现金结算方式可避免会计人员重复劳动。网上银行支付系统设置有自动记忆功能,如出纳人员根据收款人的户名、账号、开户行等相关信息作第一次付款后,该收款人的相关信息就会存入系统,当出纳人员向该收款人再次付款时,不需要进行二次录入,也无需填制转账支票及现金支票,避免了重复劳动。

4.3、降低现金风险,预防职务犯罪

以往实行现金结算时,出纳经常要到银行提取大额现金,到年底放假时提现就更为频繁,而为安全起见,出纳到银行提现,领导不得不派专人保护。实行无现金收支结算后,一切现金收付业务都可以通过网上银行完成,而不需要实物货币。这样从源头上堵住了现金支付漏洞,避免了现金短缺风险,彻底解决了收假钞问题,使会计想挪用、贪污公款也无机可乘,有效地预防了职务犯罪。

5、实行无现金结算存在的问题

5.1、凭证制单不确定性问题

传统的报账模式下,教职工冲还借款时,一般需经过审核制单、凭证复核及出纳岗缴现还款三个流程,一笔业务只需制单一次即可完成报销环节任务;而无现金报销模式下,凭证的制单则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有些学校的报销流程为先刷卡还款,再凭银行消费签单审核制单,但出纳人员并不清楚报销人员的实际欠款金额,往往是由报销人员自己告知,若会计人员在制单时发现还款金额和账面余额存在差额则需再次刷卡或进行无现金转账;有些学校仍按原现金报销的模式操作,但最终刷卡还款时,如果出现一张卡上余额不足需刷多张卡还款的情况,则要对原已复核的凭证取消复核,制单人员重新制单填写附件,这样既增加了报销人员的操作手续,同时也增加了制单及审核人员的工作量,还将对会计档案产生影响。

5.2、银行回单不及时问题

财务部门在实行无现金结算时,会计人员根据各项原始凭证即时做了有关记账凭证,但往往附件短缺,原因是做账在先,由于时间差问题,回单往往是两三天以后才能从银行拿回,而且,由于同金额的报销业务较多,容易造成收到银行回单后,无法区分该回单应属哪笔凭证的问题,需要一笔笔查证和核实,这就加大了制单和复核人员的工作量。因此,银行回单不及时问题也需要单位和银行协商解决。

5.3、存在退票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户名使用了不常使用的汉字或生僻字,而电脑字库中无此汉字,容易造成户名和卡号(或账号)不符,付款部分不成功、银行退票现象。这时会计人员在制作记账凭证时就会比较麻烦,首先,要根据银行的退单对未付款部分作往来处理,然后再以现金方式发放给职工。要想完全实现无现金结算,必须设法解决退票问题。

6、几点建议

6.1、改进会计档案的存档方式

上面已经提到,实施无现金结算方式后,银行单据传递存在严重的滞后性,高校若在银行单据传递后再整理装订会计资料,每天将会积压大量的会计凭证,这样虽然减少了出纳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又无形之中增加了会计复核人员会计单据保管的工作量,也影响了凭证装订和会计档案查询的及时性。为此,应在会计核算软件中增加银行单据接收确认选项,方便会计档案整理人员进行逐笔核对确认,事后收到的银行单据单独以会计凭证号为关键字排序装订,附于每月底最后一本凭证之后。

6.2、转变领导及教工观念,强化执行力度

每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必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因为教职工已经习惯于报销后拿现金,认为看得见摸得着心里才够踏实。由于这种传统思维定式在作怪,高校的教职工多数愿意选择使用现金结算,对学校财务部门为改进结算方式、提高工作效率而推出的POS 刷卡、公务卡和网银批量发放工资等非现金结算方式有抵触情绪,甚至坚决反对,不肯接受,严重阻碍了先进结算手段的推广与运用。要想让教工接受这一新鲜事物,必须转变他们的资金收付观念,具体办法是由院领导带头使用无现金结算方式,并利用开座谈会、有关会议、网站等方式广泛宣传实施此项方案的意义,做到思想上重视,行为上支持。同时,财务处领导应带领全体财务人员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但必要的时候手段要强硬。教职工报销也坚决打卡,在耐心做好解释工作的前提下不讲私情,强化执行力度,让其习惯成自然。

6.3、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和联系

为彻底解决退票问题,学校和银行均应完善自身软件系统,定期地对电脑字库进行更新,扩充汉字字库,防止银行退票情况的发生。

6.4、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随着无现金报账模式的逐步推行,学院原有的财务制度已不能适应高校财务的实际,因此,学院一定要及时补充、修订和完善各项财务制度,如:《无现金报账业务流程》、《无现金报账操作规范》等,实行无现金结算方式后,应根据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重新设置岗位,可取消现金出纳岗位,增加复核岗位,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增强自我约束机制,杜绝财经违纪行为,防范财务风险,保障无现金报账方式在高职院校的顺利实施,保证财经工作健康有序运行。

为了创新财务管理手段,提高服务水平,防范财务风险,会计基础薄弱的高职院校可尝试采用POS机刷卡收费和利用网上银行发放教职工工资和学生奖、助学金,会计基础工作较好的高职院校可在采用POS机刷卡收费的基础上,尝试通过专线和银行联网,由学校客户端发起申请,委托银行批量扣款。同时,还要推广公务卡的使用,进一步扩大无现金报账范围,实现纵向延伸管理。

参考文献:

[1]孙琪华.创新财务管理手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J].会计之友.2010.4(下).

[2]周明亮,王微微.高校财务无现金结算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0(7):31-32.

[3]李东.高校无现金收付结算模式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2011(5):55-56.

传统银行理财方式范文7

关键词:商业银行 互联网金融 应对策略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主要模式

互联网金融是以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为代表技术的传统金融行业与移动互联的结合。我们现在定义的互联网金融,是对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统一环境下的金融业务的定义。它是一种不同于银行机构作为中介的间接融资,也不同于线下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新型金融运行体制。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凭借其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同开放式大背景下的金融体制相结合,掀起了汹涌的发展浪潮。2013年,互联网金融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各类互联网金融产品及金融模式如雨后春笋般竞相登台。以余额宝为例,仅8个月时间用户数就突破了8100万,根据天弘基金2014年10月的三季度报告数据调查,截至9月底,余额宝规模达到5349亿元,累计为用户创造的收益超过了200亿元,用户数增至1.49亿人。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根据其用途不同主要有四种类型:支付类互联网金融,融资类互联网金融,理财类互联网金融和保险类互联网金融。支付类互联网金融主要是指第三方支付平台运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广泛参与各类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如支付宝,翼支付等。融资类互联网金融主要指以目前国内的众筹模式及P2P网络借贷平台为代表的网贷金融服务,这种金融模式市场空间较为广阔,提高了金融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理财类互联网金融主要是以“宝宝”类产品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服务,如余额宝,京东小金库等。保险类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保险领域与互联网电商合作,共同服务于有保险需求的企业及个人,如众安在线等。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很大的震动。互联网金融借助本身固有的优势条件,在支付,融资等金融领域广泛布局,从多方面改变着传统商业银行独占资金的格局,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冲击着以商业银行为主的传统金融业。在宏观市场,客户服务,核心业务和盈利模式层面带来综合性,持续性,颠覆性的影响。

(一)冲击了传统商业银行的市场地位

基于国家政策体制的因素,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和渠道方面一直都占有着垄断和强势地位。但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传统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是第三方支付,2013年第四季度第三方支付交易额就达到7750.8亿元,相比于第三季度增长131.9%。虽然其交易额相对于银行的支付结算额并不大,并不足以对银行的地位进行动摇,但却给大众思想带来了实质性的转变,使大众对支付业务有了新的认识。

此外,线上融资的冲击力也不容小觑。相比于传统商业银行,线上融资的违约风险并不高,且过程更为便捷。以阿里小贷为例,其不良贷款率小于1%,远低于同期传统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最后是互联网投资理财产品,它们的投资收益率相当可观,而且可以获得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益。继“余额宝”大获成功后,“微信理财通”,“京东小金库”等互联网投资理财产品纷纷上线,并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它们与银行理财产品和和活期存款在形式上极为相似,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冲击着传统商业银行的市场地位。

(二)挑战了传统商业银行的服务体系

传统商业银行的服务体系主要集中于实体网点,通过客户经理或柜员进行人工手动的信息搜集来提供金融服务。其客户系统相对保守,往往只针对高净值客户进行金融行为分析,且数据利用率不高。而互联网金融却颠覆了这种传统的服务体系,让客户自主选择适合的金融产品,上网办理业务,并对大量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处理。

以保险销售服务为例,传统商业银行会对投保人进行需求分析及风险承受能力测评,但人工操作费时费力成本高,很难实现产品与客户的合适匹配。而众安在线则可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满足客户需求,实现精准销售。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互联网销售服务要比传统商业银行的服务模式更加便捷。

(三)突破了传统商业银行的融资格局

我国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模式历来占据着融资格局的主导地位。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这种渠道借助大数据挖掘运用技术,整合有利资源搭建电商融资平台。以P2P网贷为代表的互联网融资服务平台,以市场价值撮合交易,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同时P2P平台提供金融信息,制定投融资双方的交易规范。投资人以这些交易规范为基础,独立判断投资行为,同时承担投资后果。P2P通过良好的交易制度和规范吸引投资者来到这个平台,削弱了传统商业银行的客户开发力,缩减了其资源配置力。互联网金融弱化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中介角色,加速了金融脱媒,突破了传统的融资格局。

(四)冲击了传统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

传统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较为单一,其80%以上的收入都来源于存贷利差,极易受到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影响。而互联网金融专注于高效快捷的服务,盈利模式与途径也更加多样化,主要包括如向金融机构推荐贷款客户的推荐费,撮合交易的手续费,金融机构投往互联网网站的广告费,给金融机构做客户信用评估的定价费和金融企业管理费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商业银行实体网点分层服务与盈利模式,使传统商业银行受到挤压。

如在理财产品方面,余额宝等理财类产品大量出现,使得传统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出现分流,提高了银行吸收存款的成本。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传统商业银行不得不上调理财产品利率来被动应对挑战。互联网金融冲击着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蚕食其利润来源。

三、传统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策略

(一)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不同梯度的产品体系

互联网金融在迎合客户需求方面,将产品设计的更加个性化、贴身化。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商业银行必须重新规划市场,以客户为中心建立有梯度的,个性化的产品体系。

针对高净值客户及大客户,传统商业银行要强化自己的优势。相比于小微客户,此类客户群体相对稳定,受互联网影响冲击较小。因此,银行应延续这种模式,针对高端客户的自身特点提供定制化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商业银行可以着力开展私人银行业务,设置相对较高的门槛,根据资产达到一定规模的个人及企业的理财习惯、财务需求、资金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设计出一系列资产配置方案,提供专门的财富管理计划。

针对日渐拓展的海外市场,商业银行可以借助政府的力量,积极推动跨境金融服务,为个人及企业客户的跨境金融投资、贸易、消费提供便利,给商业银行拓展新的利润来源。

针对人数众多,资金较为零散的中小微客户,可以对传统理财产品进行升级创新,使之成为收益稳定、流动性好、风险可控、门槛较低的新型开放式理财产品。增加参与度,吸引更多的小额投资者,如浦发银行的天益盈1号。

商业银行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创新及建立产品梯度,有利于提高自身竞争力,也是未来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互联网服务渠道与实体网点的融合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侵蚀方式可同样应用于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中。互联网金融业务所覆盖的地理区域远远大于商业银行实体网点的承载力。在互联网金融不断深化的模式下,商业银行应深度探索互联网整合力,将传统商业银行的实体网点与移动互联实现对接,拓展线上营销与服务。传统商业银行只有进一步借助互联网市场化的方式来单独管理和大力运作自有品牌的电商服务平台,才能拓展挖掘潜在客户群,积累和扩大业务量。

其具体优势体现在:银行可以利用普通电商平台所不具有的公信力与品牌影响度,提供一些普通电商平台所难以涉及的贵金属或奢侈品等业务,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以赢得广大客户的忠诚度和信任。银行所建立的电商平台可以做B2B、B2C平台来拓宽销售理财产品的渠道,而这种平台相对应的目标客户的信誉度较高。银行可以将自身成熟度较高的产品及业务,如供应链融资、消费贷款等引进自有的电商平台中,降低了交易成本,便捷了交易方式。

除建立电商平台外,未来银行的实体网点也会因互联网的普及而面临转型和调整,应当改进现有的高成本大型网点的模式,向社区化、亲民化、轻型化的方向发展,并将具有互联网优势的服务引进到各个轻型网点中,既方便了客户的自助操作,又降低了银行的全人工服务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把网点服务嵌入到客户的生活当中。跟进客户的金融需求,定期做好客户的市场调查,有针对性的提供个性化服务。

(三)加强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大数据平台是连接客户、平台、金融的重要工具。运用互联网进行大数据的仓储管理和分析应用,实现数据建设与综合信息处理的有机结合,是传统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进行转型发展的重点。

作为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金融机构,银行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累积了大量客户的金融行为数据。这些数据对于未来的收入与利润,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银行应提早建立客户相关金融行为的数据库,来掌握客户的各种需求。

首先,务实数据库的仓库建设。除了客户在银行提供的直接信息外,如银行账单、交易历史、签约协议等,银行更应当拓展信息的获取渠道,广泛搜集有关客户在线购买,物流配送,消费记录等不直接在银行提供的非金融信息,掌握客户的消费习惯,准确预测客户行为,并将集合整理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数据仓库。

其次,提高信息整合水平。根据客户的金融诉求,建立包含客户条件与产品条件的综合信息系统,并作为数据模型的参考体系。

最后,加强大数据的分析能力。银行应选择专业的数据分析系统或体系,对集合的客户数据实行具体化系统化的分析,为产品的创新设计与风险控制提供业务支持,提高客户属性与产品特性的匹配度。

(四)借助互联网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目前,由于互联网金融的信用主体具有不确定性,这就增加了金融业务的风险性。传统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不会因为互联网金融业务及产品的创新而消失,所以借助互联网创新,实现网上业务与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有机结合,对于传统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针对平台违约风险,银行要增加监管和违约惩罚力度,可以在网站平台上增加普及信用知识和违约惩罚措施的板块,同时对违约信息进行披露,形成各大电子商务融资平台的全覆盖,以降低风险几率。进一步创新风险控制思路,由银行进行电子商务平台的全平台集合授信,再由平台对进驻商户进行分别授信,从而实现银行风险机制的分层管理。

四、结束语

目前,国内以银行为核心的传统金融格局尚未完全打破,金融行业的背后具有着对地域资源的控制及政府政策的支持,同时银行多年经营所累积的资本也是优势所在。但同时,商业银行也必须清楚的意识到,以互联网金融为发展态势的新金融势力摆脱了地域束缚,正不断刷新着金融业的历史。对于传统商业银行来说,应在互联网金融业态下构建全新开放的商业银行网络运营体系,利用好现有资源和政策优势,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在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关系中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筑造实现双方共赢的新蓝图。

参考文献:

[1]李博,董亮.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发展[J].中国金融,2013;10

[2]谢平,邹传伟.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3]巴曙松,左伟. 金融网络及传染对金融稳定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13;2

[4]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 ;6

[5]韦雪琼,杨哗,史超.大数据发展下的金融市场新生态[J].时代金融,2012;7

[6]张华.长尾理论在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海南金融,2012;3

传统银行理财方式范文8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金融移动支付服务升级,使得高校财务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原有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在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越来越大。高校财务支付方式向“无现金”支付转型,能有效降低高校财务工作的风险。

关键词:

高校财务;风险控制;管理措施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进入了规模化的发展,高校合并,多校区办公,财务工作量不断增加,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着很多突出问题,同时也给高校的财务管理的风险控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学校应改变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大力推行会计信息化,进行网络转账,向“无现金”支付转型,提高财务的工作效率,确保资金安全,进而降低高校财务工作的风险。

1.高校的财务工作的发展趋势

随着网上银行的发展,支付可以不再通过现金支付这一方式来完成,高校财务的很多工作,都可以在网上进行,大大降低高校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提出的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的第五点提到:大力推进高等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创新财务管理手段,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因此,向“无现金”支付转型,提高财务的工作效率,确保资金安全,是今后高校财务工作的发展趋势。

2.传统高校财务工作落后

传统高校财务方面习惯于传统方式结算,缺少与开户银行的沟通,且高校在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资金管理系统与财务处理相同各自独立运行,信息不能随时共享。传统的高校财务工作处理流程比较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工作效率低下。原有的传统财务管理及财务处理方式,已不能满足高校的快速发展。

3“.无现金”支付的优势

3.1可以有效加强高校财务的内部控制,减少现金流量,保障资金流动安全,对于保护高校的资金安全有着重要作用。

3.2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降低现金在高校财务流转中的风险。因为在现金支付中,对于现金的保管、存取都很麻烦,易出现假币、残币等问题,且现金支付比较繁琐,更容易出现差错。

3.3减少工作流程,有效的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在高校财务工作中,直接进行无现金支付,打印凭证与原始信息核对即可,到账迅捷,一方面可以减少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另一方面也便于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避免每次缴费或审批资金排队时间久,使工作时效性更加突出,财务人员可快速完成转账和报销。

3.4不必提前进行预约缴纳现金,确保学校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有序进行,进而有效的推进资金结算方式的变化。

4.高校财务工作风险的控制措施

4.1提升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操作水平。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要让高校风险控制与财务实际相适应,了解校内外的信息以及国家政策的变动,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学习,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财务管理培训,让其熟练利用计算机处理财务相关业务,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技能,促使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向综合应用型人才转变。

4.2建立银行与学校的合作关系。现在网络运行越来越稳定,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高校也要建立财务核算和无现金支付于一体的网络系统,取得银行的密切配合和支持。高校财务的工作人员在给老师进行无现金支付后,有些程序需要转交至银行来办理,有时候可能因为双方没有沟通洽谈,导致银行的回单滞后。将高校财务与银行进行直接的对接,以实现快速、便捷的无现金支付。

4.3加强财务系统的账号信息管理。对于财务系统账号管理,高校要设置网络防火墙,防止高校网络系统被黑客攻击。无现金支付主要是通过支付宝或银行卡进行的,这就要求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对学校老师或学生的支付宝账号和银行卡账号进行准确录入,安全管理。对换卡换号的老师或学生要定期核查,及时更新,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对于财务系统,最好采用双服务器运行,如果其中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停止运行,另一台服务器可以保障财务系统的各项工作正常运行,不会耽误老师们的教学时间。设置专人对财务系统进行管理维护,备份云数据,同时增加建设财务的配套设施。要实施无现金支付的话,那么现金的取代方式往往是支付宝、微信、银行卡等,而支付宝与微信支付都要绑定银行卡,进行大额度支付时,还需要银行卡进行转账。所以,学校应多增添几台存取款机,便于高校老师和学生们进行现金的存取。同时学校还要设置一些常见银行的银行网点,便于高校老师和学生们办理网银。

4.4增强对高校财务的信息化管理。在学校图书馆或者宿舍楼下安装显示屏,便于高校财务数据的与查询,包括校园一卡通的充值与使用记录查询,让高校财务信息应用到学校的各个角落。

5.总结

高校的财务部门承担着财务核算的重任,特别是高校开学期间和年末时,财务现金收支量比较大,采用无现金支付的方式已成必然趋势。本文针对传统落后的高校财务工作提出了无现金的支付方式,将传统的财务核算转变为信息化处理,从而降低高校财务工作风险,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优化高校财务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黄艳.我国高校资金管理及风险控制[J].江苏商论,2014,12:58-59.

[2]焦成媛.论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的控制管理[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1:184-185.

传统银行理财方式范文9

关键词:营销策略;理财产品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 3198.2016.22.027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银行也改变了其经营模式,从以往单靠存贷款利率差来获得利润的增长,逐渐转变为发展中间业务,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来增加收益。就目前经济环境来看,理财业务既加大银行利润,成为银行中间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也为银行抢占理财市场,争夺高端客户,提供有力手段。本文主要以现有文献的理论作为基础,结合A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情况,分析其理财产品营销现状以及理财产品在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四个方面对A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的进行营销组合策略研究。

1 A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和业务发展现状

A银行联动科技部门陆续开发了各类到期资金报表,包括固定期限理财产品近期到期客户明细、开放式产品持有客户明细、CTS持有客户明细、定期存款近期到期客户明细,网点营销人员可直接查询到客户明细以及客户联系方式,针对性营销理财产品,提高营销效率。

A银行与产品部门及机构部沟通,分别针对CTS客户、粤通卡客户、财富级客户、教师等优质客户群体共发行了7期专享理财产品,通过让渡销售手续费(个人条线中收)的方式提高部分产品收益率,提升客户体验,打造中高端客户理财品牌。后期针对优质中高端客户,分客户群体规律化发行理财产品,进行差异化精准营销,拓展中高端客户规模。

A银行将个人理财产品纳入大零售条线KPI考核,权重共8分。其中保本理财产品权重分[-2,2],对标市场,以新增额达到四行第一为目标;非保本理财产品权重分[-2,2],以省分行下达计划考核完成率。

截至2016年上半年,A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时点余额94.66亿元,其中保本理财产品时点余额5.49亿元,非保本理财产品时点余额89.17亿元;个人理财产品日均余额72.2亿元,其中保本理财产品日均余额6.3亿元,非保本理财产品日均余额65.9亿元。

2 A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

2.1 市场营销力度不足

A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普遍的问题就是设计出的理财产品所适合的客户群体有限,服务的标注门槛高于普通百姓的财富能力,很多为贵宾设计的理财产品只能把普通客户排除在外,很多产品为客户限定了各种范围限制,局限性较大。

2.2 缺乏细致的目标市场和明确的产品定位

A银行的理财产品大部分是总行进行设计和研发,下属一级、二级分行进行统一的销售与操作,但是,由于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人均消费水平有所差异,人们的风险偏好千差万别,对投资的预期收益要求迥然不同,统一的产品设计研发就很难满足大众消费者的所有需求。而总行也没有对产品的前景和市场需求进行广发的调查,各分支机构也很难明确产品的目标市场,因而没有制定详尽的产品营销指导方案。

2.3 理财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A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服务方式过于简单。目前在外资银行客户只需打一个电话,就可以获得各种金融手段的多种增值服务和投目前A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还停留在传统的咨询和建议、然后再将相应的存款和贷款的理财产品进行简单组合,并没有涉及到诸如期货、股票等投资品种。

2.4 理财产品缺乏个性

包括A银行在内的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只是对传统业务和服务的简单结合,由于传统业务利润不丰富、期限不灵活,导致在此基础上推出的理财产品品种类大同小异,形式如出一辙。银行可供客户选择的理财产品种类基本上包括外汇、保险、基金、证券等,这些仅仅是对现有产品的重新整合,并没有根据客户的不同类型去设计个性化的理财产品。

2.5 宣传不足,促销手段单一

随着居民财富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们对金融知识已经不再陌生,想通过银行了解更多的投资理财方面的内容,然而,A银行对理财产品销售的宣传力度不够,仅仅是通过每个营业网点LED屏幕进行滚动播出,或是每天打印出理财产品台历供客户阅览,这些根本满足不了客户对理财产品知识了解的需求。

2.6 销售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根据建行总行的要求,客户经理必须都是持证上岗,必须取得相应的销售合格证书,才能办理相关业务。但是,尽管如此,对于理财知识的要求是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甚至要横跨很多领域,所以要求销售人员所掌握的知识是要全面的。实际上,A银行很少有员工达到要求,作为专业的理财产品销售人员,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具有良好的营销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对销售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十分严格,能够具备这些素质的人才也十分稀少。

3 A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3.1 产品策略

针对A银行目前推出的一系列理财产品有不少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自主创新,难以引起客户的高度重视等问题,结合东莞地区的实际经济和居民的生活水平状况,建议今后A银行在产品的策略上可向以下三个方向发展:

一是自主研发和设计合理创新的理财产品。A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要依托金融工程技术和专业的金融人才,针对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设计出科学的、个性化的理财产品。

二是采取复合化产品创新。在理财需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单一的为客户提供某项理财业务是无法满足客户需要的。针对产品单一的情况,A银行可以考虑对现有的理财产品通过复合化的方式进行创新。

三是充分发挥理财产品的品牌效应。产品的品牌不仅是企业信誉和企业形象的标志,也是宣传和推广产品的有力手段。

3.2 价格策略

一是优惠与折扣定价方法。在理财产品销售业绩下滑时为吸引客户购买,刺激客户的认购需求,可以考虑为新老客户制定相应的优惠购买方案,给与一定的折扣。这不仅有助于在短期内有效提升销售业绩,从长远的角度看也维持了客户的忠诚度。

二是新发行理财产品的定价方法。在即将有新发行的理财产品出售时,A银行应提前做好定价工作。为了能快速占据先机,A银行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成本和手续的费用。根据客户购买理财产品数量和规模的大小在基础价格之上给予适当的优惠。既是为新发行出售的理财产品起到了推广和宣传的作用,同时合理的定价也能提高A银行在理财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是理财产品定价以存款利率为基准。A银行在理财产品的定价上要以银行存款利率为基准,结合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和期限结构制定出合适的理财产品价格方案。

3.3 分销策略

A银行要提高其自身竞争力,就必须突破传统营销渠道的限制,在优化升级传统渠道的基础上继续拓宽分销渠道,加强其它渠道的建设和维护。主要可从网络渠道和电子渠道这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在网络渠道方面,A银行的网站上要增强客户服务的在线功能,让客户在网上认购理财产品的过程中遇到疑虑可随时与在线客服交流,让其感受到银行全方位的服务功能。

二是电子渠道方面主要是手机和电话银行的应用。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手机银行在理财产品的营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为了使用户更加便捷地使用手机银行,挖掘手机银行的潜在用户,A银行要进一步完善客户端的设计,不仅要做到界面美观,还要实用简便,突出本行理财产品特点,方便客户直接使用手机购买。

3.4 促销策略

在银行业金融产品竞争激烈的现状下,A银行必须从促销策略出发,实现银行与客户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一是对于不同类型的顾客,应该选择不同类型的广告,对于部分资金实力较雄厚的客户群,则可以采用发送电子邮件的广告促销方式。另外,在营业大厅发放有关理财产品的宣传册,以及在电子屏幕上展示等方式都是比较有效的广告形式。

二是A银行应重视推广促销的辅作用,具体的做法有: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举办一些与理财产品相关的活动,邀请一些知名人士主持讲座,组织新老客户参加理财产品经验交流会等,让客户在潜意识中关注到A银行的理财产品并产生购买欲望。

三是A银行同东莞地区政府、地区的中小企业以及社会大众建立起和谐的经济业务关系,实现了共同赢利的良好局面。但在东莞市要获得长足的发展,还必须担负起社会道德责任。A银行可以采取建立专项基金以资助贫困学生,向留守儿童和贫困妇女献爱心、为东莞市的绿化建设出资出力等公益性的活动,以此来赢得市民的认可和信任。

四是人员促销是最直接的促销方式,由银行的客户经理等工作人员面对面与客户交流有关理财产品的相关情况A银行分行的客户经理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熟悉客户的基本情况和投资理财偏好,制定适当的理财方案。人员促销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掌握客户的理财情况,还要了解客户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从而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传统银行理财方式范文10

一、主要做法

1、广泛宣传动员。公务卡是行政事业单位公务支出结算时使用银行卡的统称,是将财政管理的有关要求与银行卡的独特优势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财政财务管理工具和手段。对这一项新生事物,预算单位和公务人员在认识上不够统一。为此,县政府在专门召开的动员大会上,讲解了公务卡改革的重要现实意义,明确了改革实施的步骤和内容,提出了全面推进改革工作的具体要求,县纪委领导也强调了相关纪律。

2、拟定相关文件。按照各级政府的要求,海安县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在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公务卡结算方式的通知》,海安县财政局与县人民银行也印发了《海安县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结算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公布我县首批商务刷卡结算特约商户名单的通知》等文件,县财政局还制定了《海安县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结算操作规程》。

3、明确结算范围和公务卡的组成及功能。公务卡结算是指将以授权方式的日常公用支出改为使用银行卡进行消费和转账结算,其适用范围包括以现金支付的有关商品和服务费用。在各预算单位公务支出中,能够通过财政直接支付进行转账支付的业务,仍按财政集中支付的有关要求办理转账支付。公务卡由单位公务卡和个人公务卡组成,预算单位办理单位公务卡,统一使用银行标准卡,用于单位和在职职工的资金转账结算,不能透支使用和提取现金;在职职工办理个人公务卡,原则上采用贷记卡,用于由单位报销的支出和个人消费支出。

4、开展业务培训。为了做好公务卡改革的各项工作,财政部门和银行联合举办了四期专题培训班,对县直行政事业的财务科长、现金会计进行公务卡结算培训,集中学习公务卡改革的文件、相关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辅导办卡和结算业务流程。在培训过程中,重点对报销程序作了明确规范。

5、加强风险防范。为了有效防范风险,财政部门明确了四点要求。一是持卡人必须是行政事业单位或单位批准需要使用公务卡的预算单位正式在编人员。二是对“单位卡”的资金来源进行严格审核,除财政集中支付中心直接支付转入资金、会计结报退回资金和银行转入的利息收入外,严禁其他各种资金转入。三是实行密码管理,单位卡的密码由财务科长或总账会计保管,个人卡实行一人一卡实名制管理。四是银行要加强内部管理,及时向财政部门传递各项电子收付信息,实施动态监控,杜绝持卡人不及时归垫或恶意透支现象的发生。

二、初步成效

1、提高了公务支出透明度。实行公务卡结算方式后,行政事业单位逐步取消传统的现金结算,实现支付的无纸化和信息的电子化。财政部门也将公务支出信息统一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实行财政动态监控,保证每一笔财政支出都公开、透明,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服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通过公务卡交易的电子信息,对本单位日常公务支出进行全程管理和监督。将单位授权支付信息和公务消费明细信息统一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进行动态监控,对流通中现金支付实现了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控,单位现金支付流量逐步减少、现金支出方向逐步规范、现金提取管理逐步完备,从而有效地堵塞各种管理漏洞。

2、规范了公务消费支付行为。公务卡结算方式,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银行卡及电子转账支付系统为媒介,将原通过提取和使用现金日常公务开支,改由公务卡进行消费和转账结算,从而有效地规范了财政资金支付管理,实现了财政资金支付事无巨细“滴水不漏”。

3、堵塞了公务消费管理的漏洞。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通过公务卡交易的电子信息,对本单位日常支出进行全过程管理和监督,有效防范了虚假发票的违法违纪行为。随着各方面工作协调有序和管理系统运行逐步顺畅,单位公务支出消费和报销还款变得规范、透明、快捷和安全。

三、纵深推进的原因分析

由于公务卡结算是一种新的结算方式,无论是从人员的认识、相关配套措施的建立还是整个公务卡使用环境,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地去解决和完善。公务卡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也存在认识、意识的转变需要一定过程等主观因素的制约。

1、认识有误区。尽管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文件明确推广使用公务卡的重要意义和工作要求,但仍有少数预算单位认为推广使用公务卡仅仅是财政部门或人民银行的新思路、新方法,有的甚至认为是商业银行谋取利益的新途径。事实上,预算单位通过银行卡结算零星公务费用,不仅能在促进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中起示范带头作用,还能简化支付流程,减少单位的现金储备,减轻单位财务人员工作量,提高预算单位会计核算水平和财政资金管理水平。

2、意识不到位。少数预算单位没有从推动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提升单位管理水平的高度,去认识和理解在预算单位中推广使用公务卡的必要性,没有意识到使用公务卡结算对加强财务管理和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作用,从而造成在推广办理个人公务卡时的不积极、不主动。

3、外部环境制约。目前,我国银行卡业务管理法规尚不健全,风险控制和信息安全需进一步加强,银行卡跨行交易网络建设尚处于初步阶段,银行卡业务的专业化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银行卡受理市场有较大的局限性,商户受理银行卡的比例和持卡消费额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比例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因公务卡非要到有POS机的商家去消费,几乎是定点单位,容易形成行业垄断,同时商家将手续费转嫁给消费者,增加单位的运行成本。一是商家的POS机普及程度不高;二是一些低值品的零售商基本上都未安装POS机;三是已安装POS机的商家积极性不高,因要缴手续费,商家以种种理由推诿,有时一笔招待费业务要跑几趟才能办成。这些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给公务卡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阻力,也阻碍了逐步减少预算单位现金备付目标的实现进程。

四、完善改革的思考

1、宣传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有些人传统的现金消费观念较强,不愿持卡消费,特别是对透支消费模式不习惯。对此,要进一步加大公务卡使用的宣传力度,强化业务培训和指导,增强持卡人的使用意识和安全意识,确保每个持卡人都愿用卡、会用卡、用好卡。要通过报纸、杂志、新闻媒体等进行宣传,使得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深入人心。

2、用卡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县级,由于刷卡消费的商业网点不健全,从而造成预算单位特别是乡镇各行政事业单位消费环境上的不便。为此,要加强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完善用卡环境,把推动银行卡普及应用作为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核心工作。通过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加大政府指导的力度,加快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和发展,扩大银行卡受理范围,提高各个领域受理银行卡的普及率,使得单位零星公务费用基本都能通过银行卡支付,为无现金结算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3、业务流程有待进一步简化。一是对单位零余额账户开户行和单位财政统发工资银行为同一系统银行的,单位的个人工资卡即可同时作为个人公务卡。二是对那些办理个人公务卡阻力确实很大的单位,可先给经常有公务行为的公务人员办理个人公务卡,待时机成熟,再全面办理个人公务卡。三是简化单位零星公务费用的支付与结算。通过财务POS机等专用机具,实现单位公务卡与个人公务卡之间的资金转账与公务费用的支付结算。单位零星公务费用原则上由个人公务卡在授信额度内先行垫付,在银行规定的免息期内,及时履行报销审批手续,经单位财务人员审核确认后,通过财务POS机等专用机具将实际报销金额从单位公务卡划转到个人公务卡。四是将授权支付零余额账户与单位公务卡账户有机整合。由财政部门为各行政事业单位在商业银行统一开设日常公务支出专户,该户既可以作为单位零余额户用于单位提现,还可以作为单位公务卡账户实行转账结算。五是进一步扩大单位公务卡的支出范围。在现有日常公务接待及零星支出的基础上扩大到县级预算单位公用事业收费等有关税费的代扣代缴业务通过单位公务卡办理,单位零星公务费用通过个人公务卡先支付,再与单位公务卡结算。这既方便了单位,也有利于单位与部门及时对账。

4、财政财务动态监控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商家提供的消费凭条所反映的支付信息不完整,造成财务部门对单位公务卡支付报销信息的监控不力。建立公务卡制度,就是要满足财政动态监控管理的需要。财政部门和单位财务部门要掌握所有通过公务卡支付报销的详细消费信息,从而有效解决传统现金结算方式存在的支付信息不透明问题,真正做到预算单位“雁过留声,消费留痕”。

5、使用现金的“边缘地带”有待进一步明确。公务卡结算是对现金结算方式的替代和完善。结算手段、用卡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导致预算单位公务卡支出尚不能完全停止使用现金。对此,要针对实际情况,采用“公务卡结算+财政直接支付”方式。对于单位必须使用现金支出的,通过单位零余额账户划转职工公务卡方式提现支付。同时,还要建立预算单位大额现金提取财政审批制度,做到公务卡结算方式下的现金使用合理合规。

6、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公务卡改革是一种财务结算方式的改进,是对现行财政集中收付工作的完善。由于处在初级摸索阶段,还不能将所有公务消费支出纳入公务卡结算,还不能控制到公务消费的每一个方面,还不能有效防范公务消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不合规、合理的行为。因此,在推进公务卡改期的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事和人,确保改革工作取得的效果。

传统银行理财方式范文11

[关键词] 会计报账方式;智能化;中间平台;数据交换平台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3. 020

[中D分类号] 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3- 0038- 03

1 引 言

在传统的会计报账方式下,需要报账人员将原始票据、审批手续等凭证交到单位财会部门现场办理报账业务。财会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作记账凭证,出纳根据记账凭证以现金或银行存款支付报账人员款项完成报账。

传统的会计报账方式受时间、空间、人员等因素的制约,效率低下,工作繁重。首先,各部门报账人员需要根据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规定,找授权审批人员审批报销项目,然后将报销票据、审批手续等原始凭证交到学校财会部门现场办理报账业务,现场办理审批、报账等业务将花费报账人员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其次,学校财会人员需要现场及时为报账人员办理报账业务,无法统筹、灵活地安排工作。最后,学校财会部门需要准备大量的备用现金以应对日常报账业务的需要,给单位的资金安全带来极大安全隐患。对于单位规模大、教职工多、办公地点分散、报账量大的学校,传统会计报账方式的弊端更是明显。因此,根据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改革传统报账方式势在必行。

2 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报账方式改革的方向

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的会计核算已全面实现了电算化,这为会计报账方式的改革奠定了必备的基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会计报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报账方式的改革主要是实现智能化,目前已有许多会计核算软件,在报账的某些方面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智能化,而高度的智能化报账应涉及网上提交报账申请、网上审批报账事项、原始报账凭证递交、电子支付这四个方面。

2.1 网上提交报账申请

会计电算化与互联网的结合可实现报账人员不需到学校财会部门,在有互联网络的地方就可远程提交报账申请资料。为实现报账人员网上远程提交报账申请资料,学校需要建立网上提交报账申请的财务中间平台网站,中间平台网站能建立学校会计核算系统与外部互联网的间接联系,保证会计核算系统的相对独立、安全。

在财务中间平台网站具备学校教职工身份识别功能的前提下,报账人员通过互联网以员工号登录财务中间平台网站,在网站上填写部门、联系电话、报账人姓名、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然后选择报账项目并填写报账金额。报账项目的名称应与会计核算系统中最后一级明细科目的名称一致,如设备购置中的计算机等。报账人员选填完报账项目,填写报账金额后通过计算机配备的摄像头将原始报账凭证一张一张地扫描上传到财务中间平台服务器。在完成选填报账项目及金额、上传原始报账凭证图片工作后,系统生成一个唯一的报账申请单号,接下来报账人员需要分别为个人或单位填写收款信息,最后报账人员将报账申请提交到中间平台网站,打印出纸质报账申请单。

2.2 网上审批报账事项

报账人员将报账申请提交到中间平台网站后,根据学校内控制度关于授权审批的规定,需要拥有授权的审批人员根据相关规定对报账申请进行电子审批。如某高校内控制度规定20万元及以下支出由各部门负责人审批,20万元以上至100万元支出由学校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批,100万元以上至1亿元支出由学校主管财务的校领导审批,1亿元以上支出由学校校领导集体审批。中间平台网站设置为将20万元及以下支出的报账申请发送给本部门负责人,20万元以上至100万元支出的报账申请发送给学校财务部门负责人,100万元以上至1亿元支出的报账申请发送给学校主管财务的校领导,1亿元以上支出的报账申请发送给学校所有校领导。各级授权审批人员可随时以员工号登录中间平台网站查看需要审批的报账申请,并根据内控制度的规定对报账申请进行电子签名审批,对符合相关规定的支出进行电子签名,点击同意按钮,对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支出点击否决按钮,并注明否决的原因,将审批结果提交中间平台网站。中间平台网站将完成电子签名审批手续的报账申请传递给会计核算系统。各级授权审批人员只是审核网上报账申请的支出额度及支出事项是否符合单位内控制度的规定,而不审核以图片形式上传的报销票据是否真实、合法等。

报账人员可随时登录中间平台网站查询报账申请在各个环节的办理状况,并可与相关办理人员进行沟通。对于通过审批的报账申请,学校财会部门的审核人员登录会计核算系统即可查询到,并根据报账人员扫描上传的原始报账凭证电子图片,对该报账申请是否符合国家和学校的相关规定进行初审。对于初审不合格的报账申请,注明初审不合格原因,退回报账申请,待报账人员完善相关资料后再次初审;对于初审合格的报账申请,提示报账人员递交纸质原始报账凭证到学校财务部门,在收到纸质原始报账凭证并对纸质原始报账凭证审核合格后对报账申请进行账务处理。

2.3 原始报账凭证递交

报账人员在网上提交了报账申请且报账申请通过了授权审批人员的审批和财会部门审核人员初审,需要将纸质的报账申请单及发票等原始报账凭证递交到学校财会部门,以便财会部门进行账务处理。报账申请单及发票等原始报账凭证递交学校财会部门可采取邮寄或各部门指定专人集中统一递交的方式。

通过邮寄方式递交原始报账凭证,需要学校财会部门设置固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联系电话,并将收件地址、收件人、联系电话等信息通过有效的方式通知到学校全体报账人员。

通过各部门指定专人集中统一递交原始报账凭证,需要各部门设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原始报账凭证,及时将收集整理好的原始报账凭证统一送到学校财会部门进行账务处理。

2.4 电子支付

学校财会部门对符合相关规定的网上报账申请进行账务处理后,需要将报账款项支付给收款人,这就需要借助电子支付方式。这里的电子支付是指通过开发会计核算系统与银行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即数据交换平台,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将会计核算系统与银行系统间接联接起来,实现资金网上结算。

对于收款人为个人的,报账人员在填写收款信息时需要填写收款人姓名、收款人员工号、收款人开户银行、收款人银行卡号、收款金额等信息。出纳依据支付权限规定,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通过转卡支付方式将报账款项支付给收款人。对超过规定限额的支付,除出纳进行支付操作外,还需要拥有授权审批权限的人员进行支付审核后才能将报账款项支付给收款人。

对于收款人为单位的,报账人员在填写收款信息时需要填写收款单位名称、开户银行、银行账号、收款金额、收款单位所属省市等信息。出纳依据支付权限规定,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通过电子支票将报账款项支付给收款单位。对超过规定限额的支付,除出纳进行支付操作外,还需要拥有授权审批权限的人员进行支付审核后才能将报账款项支付给收款单位。

3 智能化报账应具备的条件

为了实现网上提交报账申请、网上审批报账事项和电子支付的智能化报账,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应完备。在硬件方面,目前的服务器和PC机已能完全满足需要,智能化报账的重点是要有适应本学校需要的软件系统,主要包括会计核算系统、会计核算系统内网与外网数据交换的中间平台网站、会计核算系统与银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平台。

3.1 会计核算系统

要实现网上提交报账申请、网上审批报账事项和电子支付,会计核算系统除具有传统的核算、预算、统计和报表等功能外,还应具有c互联网进行数据交换的功能。

报账人员在中间平台网站选择报账项目并填写报账金额时,中间平台网站需要将报账项目及填写的金额两项信息传递给会计核算系统,会计核算系统需要判断中间平台网站传递过来的报账项目及报账金额是否符合单位的预算、计划等规定,若符合预算、计划等规定则通过报账项目及金额的申请,否则拒绝报账项目及金额的申请并给出拒绝理由,最后会计核算系统将判断结果返回中间平台网站。

报账人员在网上提交报账申请并经授权审批人员审批后,会计核算系统需要从中间平台网站接受报账人员部门、姓名、员工号、报账项目、报账金额、收款信息、审批信息等数据,生成待处理报账记录等候财会部门审核人员进行账务处理。

财会部门审核人员对待处理报账记录进行账务处理,生成记账凭证,出纳人员依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进行支付处理后,会计核算系统需要将电子支付指令、收款人或收款单位、支付金额、银行账户等数据传递给银行的网上银行系统,并接收银行的网上银行系统返回的支付结果数据。

3.2 会计核算系统内网与外网数据交换的中间平台网站

为了保证安全,会计核算系统网络一般组建成与其他网络相隔离的独立内部局域网,会计核算系统内网与互联网等外网之间的数据交换需要借助中间平台网站间接地进行。

联接会计核算系统内网与互联网等外网的中间平台网站需要具备以下功能:

(1)员工身份认证。报账人员以员工号从外网登录中间平台网站进行网上报账申请时,中间平台网站需要从学校人事管理等系统预读入的员工信息中,判断该报账人员是否属于学校教职工,若该报账人员属于学校教职工则允许登录中间平台网站,可以进行网上报账申请,否则拒绝登录中间平台网站,不能进行网上报账申请。

(2)数据交换功能。学校人事管理等系统有教职工信息更新时,中间平台网站需要自动触发式地从这些系统读取教职工的姓名、员工号、部门、联系方式等更新数据并保存。报账人员登录中间平台网站进行报账申请时,中间平台网站需要从会计核算系统读取报账项目的预算、计划等数据。报账人员完成网上报账申请提交后,中间平台网站需要将报账人员姓名、员工号、部门、联系方式、报账项目及金额等数据生成一条网上报账待审批申请记录,等待授权审批人员审批。授权审批人员对网上报账待审批申请按相关规定审批后,中间平台网站需要生成一条已审批网上报账申请记录,并将该记录传输给会计核算系统,等待财会部门审核人员进行账务处理。中间平台网站还需要从会计核算系统读取网上报账申请处理状态的数据,以便报账人员从中间平台网站查询网上报账申请的处理情况。

(3)修改、打印、查询功能。当报账人员选填网上报账申请的相关项目有误时,中间平台网站要提供更改、删除功能。当报账人员选填完网上报账申请的相关项目,将网上报账申请提交到中间平台网站后,中间平台网站需要提供打印网上报账申请单的功能。中间平台网站还需要向报账人员提供网上报账申请审批、账务处理情况的查询功能,以便报账人员随时了解网上报账申请的处理进程。

3.3 会计核算系统与银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平台

为了实现报账款项的电子支付,需要有将会计核算系统与银行系统间接联接起来的中间平台,以实现会计核算系统与银行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会计核算系统与银行系统之间的中间平台是指数据接口,即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交换平台一般安装在前置机上,使得会计核算系统服务器与银行系统服务器间接联接起来,有效屏蔽双方系统服务器,保证双方系统安全。

由于会计核算系统与银行系统是两个完全独立、结构差异巨大的系统,两个系统在数据表结构、系统功能等方面显著不同,作为联接两个系统的数据交换平台应具备基本的数据识别、转换、传输和查询功能。

数据交换平台分为学校端数据交换平台和银行端数据交换平台。学校端数据交换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

(1)从会计核算系统的不同数据表中识别银行系统完成电子支付所需的数据。

(2)根据支付指令从会计核算系统的不同数据表中提取银行系统所需的数据,将提取的数据转换为银行系统能识别的格式。

(3)将转换后的数据传输给银行端数据交换平台。

(4)接收银行端数据交换平台传输来的银行系统电子支付状态或结果,将状态或结果写入会计核算系统。

(5)提供电子支付状态或结果查询。

银行端数据交换平台的功能相对简单,只需要具备以下功能:

(1)接收学校端数据交换平台传输来的电子支付数据信息并写入银行系统。

(2)将银行系统的电子支付状态或结果提取出来转换为会计核算系统能识别的格式。

(3)将转换后的电子支付状态或结果数据传输给学校端数据交换平台。

4 结 语

在具备实施网上提交报账申请、网上审批报账事项和电子支付所需的软件设施后,学校即可改革会计报账方式,实行智能化报账,同时还要对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以适应会计报账方式改革的需要。总之,从智能化的角度改革会计报账方式将极大地提高学校的管理服务水平,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蒋彩萍. 高校网上预约报账系统的优化与设想:以苏州大学为例[J].会计之友,2013(11):122-124

[2]王娜. 高校财务投递式报销与网上自助式报销模式比较研究[J]. 教育财会研究,2012(6):14-20

传统银行理财方式范文12

关键词:影子银行;中国式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金融稳定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4)10-0051-04

一、影子银行的概念

(一)国外对影子银行的定义

表1归纳了国外各机构对影子银行的定义,综合以上各方面的观点,可以概括出当前国外对于影子银行的定义:在银行系统之外进行资产证券化活动,尤其是从事或促进杠杆和转换类活动的金融中介,它们基本不受监管,不能得到公共部门直接的流动性支持。

(二)“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定义

目前业界已认同中国不存在国际上所定义的影子银行体系,但却普遍认可“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存在。中国社科院认为影子银行包括银行业内不受监管的证券化活动,尤其是银信合作,以及委托贷款、小额贷款公司等进行的“储蓄转投资”业务,以及地下钱庄、民间借贷、典当行等。巴曙松(2009)认为影子银行虽然是非银行机构,但是又确实在发挥着事实上的银行的功能,它们为次级贷款者和市场富余资金搭建了桥梁,成为次级贷款者融资的主要中间媒介。易宪容(2009)认为影子银行是一种行使传统银行功能,但运作模式、交易方式、监督制度等都与传统银行完全不同的金融运作模式,只要涉及(非银行)借贷关系和银行表外交易的业务都属于影子银行。张化桥认为中国最大的影子银行是银行的理财产品。2013年1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2013]107号)从机构上明确了中国影子银行的分类:一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二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三是机构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包括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证券化、部分理财业务等。

综合国内对影子银行的各类研究,我们宽泛地提出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定义为:从事金融中介活动,具有与传统银行相类似的信用、期限和流动性转换功能,但未受到与传统银行类金融机构同等监管程度的实体或准实体。主要包括: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业务;委托贷款、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财务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民间融资服务公司等进行的“储蓄转投资”业务;不受监管的民间金融。

(三)影子银行与影子金融

从目前普遍的理解来看,影子银行的内涵不单指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还涵盖各种类似或替代传统银行的业务部门或金融工具。肖钢认为我国的影子银行包括的形式表现为银信合作、银证合作以及民间借贷等。通过与国外发达国家影子银行的各方面对比,我国的影子银行更多地充当了补充银行融资的角色,本质上是零售性的,更多的是传统银行融资方式的替代品和补充品。结合“中国式”影子银行的概念,“中国式”影子银行具有“类银行”的特点,银行的表外业务、“类银行”特点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发挥债务融资功能的非正规金融活动的民间借贷等。“中国式”影子银行是影子金融体系的部分、主要内容。

二、“中国式”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一)“中国式”影子银行规模的估计

目前,国内影子银行体系规模尚无明确、官方的统计。但从目前研究结果看,近年来国内影子银行规模快速扩张已是不争的事实。

据社科院预测,中国影子银行自2010年开始迅速扩张,现已具有相当规模。2002年到2013年末,国内社会融资规模由2万亿增至17.32万亿元(单位:人民币),银行信贷占比由91.9%降至54.72%。

从市场和官方公布的数据看,2013年12月末,全国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0.91万亿元,相当于2010年末的3.6倍;银行理财产品从2009年的1.9万亿元增至2013年的10.21万亿元;从央行公布的小额贷款公司数据,截至2013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7839家,同比增加1759家,比2009年末增加6505家;贷款余额8191.27亿元,同比增加2269.89亿元,比2009年末增加7417.27亿元。

我们根据影子银行定义,将影子银行构成具体分成委托贷款、民间借贷、融资类信托、金融理财产品、小额贷款公司等。据此估计,2013年中国影子银行规模约为30万亿元,其中委托贷款8.8万亿、民间借贷7.4万亿、融资类信托5.8万亿、银行理财产品4.6万亿、小额贷款公司0.8万亿。

(二)对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稳定底线带来影响

中国式影子银行的产生是金融发展、金融创新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我国以银行为本的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在服务实体经济、丰富居民投资渠道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 由于和传统银行体系的关联性,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影子银行和传统银行体系既竞争又合作。一方面,影子银行主要是以资金为交易对象,两者的竞争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又紧密合作,以实现共赢。中国影子银行大多是独立存在的,相互之间没有太多复杂的联系,属于典型的融资型金融机构,而且中国影子银行与传统银行类似,主要向企业和个人募集资金,本质上是一种零售型的融资方式,更多是传统银行融资方式的替代品和补充品。由于传统银行和影子银行相互渗透,尽管相互渗透的程度不同,但两者之间毕竟存在难以割裂的关系,一旦影子银行出现风险,将不可避免地传导给传统银行机构,最终演化为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2. 影子银行的高杠杆率及对资产价格的敏感性加大了市场波动。影子银行纯粹以金融交易为背景的资产和负债活动,使得影子银行与传统银行相比,其对资产价格的敏感性更大,一旦市场信息、市场情绪的变化引发资产价格大幅度波动,就会对影子银行的流动性产生重要影响。影子银行由于采取高杠杆操作,进行大量的金融创新,并实施以风险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因此在资产价值下跌时,影子银行就会被迫去杠杆化。在影子银行被迫去杠杆化的过程中,大量资产被抛售,致使资产价格下跌,由于影子银行资产采取“以市定价”的原则,资产价格的下跌导致影子银行需要抛售更多资产进行风险计提,从而产生了“抛售―资产价格下跌―再抛售―资产价格再下跌”的恶性循环。若采取提高资本金的方式进行去杠杆化,则会造成市场流动性紧张,会导致整个信贷市场的系统性危机。

3. 期限错配,易引发流动性风险。由于影子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短期货币市场,一旦市场发生逆转,则会发生类似于商业银行的“挤兑”现象,如果不能将长期资产立即变现,就会出现流动性危机。当影子银行为系统重要性机构时,其自身的流动性危机则会演变为系统性流动性危机。根据目前我国银行理财资金管理方式,在银信合作模式下,银行大都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形成“资金池”。由于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期限较短,60%的理财产品期限在3个月以内,但理财资金投向的信托贷款期限相对较长,2013年5月山东省中长期信托贷款占全部发放额的73.6%。在资金池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期限错配,一旦出现资金周转问题,资金链条断裂,危险显而易见。

4. 监管缺失,易引发风险快速扩散。在自由市场竞争理念下,监管者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基本处于自由放任的态度,认为影子银行的产生可以在传统银行体系外形成一个“平行”体系,有利于打破传统银行业的垄断地位,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监管部门由于对银行的全能业务无法实施有效监管,造成了监管空白。影子银行的监管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受资本充足率约束,危机爆发后,巴塞尔资本协议将核心资本充足率的最低标准提高到6%,但影子银行的活动很难受到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在系统内积累了很高的流动性风险;二是流动性约束影子银行和传统的商业银行一样承担流动性转换功能,又不像传统商业银行一样受到流动性稳健监管。在资产无法及时变现或资产价格下降引发挤兑风险时,没有存款保险、最后贷款人、最低流动性监管指标等一系列流动性保护屏障,单个影子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便很容易通过信用链条感染整个金融系统。

三、发达国家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总结及对我国的启发

我们总结国外发达国家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列表如下(见表2)。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定义上有相似之处,因此借鉴欧美国家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方式,对我国加强对影子银行的有效监管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加大对影子银行业务的界定和监管

金融危机以来,美欧等主要发达国家均加大了对影子银行的甄别和监管力度。现阶段,我国影子银行业务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复杂性虽然不高,但规模不容小觑。FSB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影子银行资产规模增长42%。由于我国目前的金融发展程度较低,对影子银行尚无法进行全面准确的界定和系统监管。与此同时,我国也亟须推动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释放民间金融的巨大潜力。

(二)加快金融综合统计和金融综合统计信息平台的科技研发

近年来金融机构代客理财、信托投资计划、衍生产品、资产证券化等业务发展迅速,它们多为跨行业、跨市场、跨机构的交叉性金融产品和影子银行业务,目前中央银行金融统计范围仅局限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证券、保险、基金等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统计缺失,对货币经纪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担保公司等新型机构统计监测有限,难以全面监测和分析各类金融机构的风险抵御能力及其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影响;其次目前缺乏跨境、跨市场风险传染监测手段,也要求央行向现代综合金融统计转变。在金融统计标准化的基础上,整合现有各类统计系统。加强金融业综合统计监测体系的基础性研究,加强创新型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监测分析,增强跨市场、跨境风险监测及金融系统性风险研究,探索风险传导的可能路径及评估方法,创新全面统计以及抽样调查等多种方法,丰富统计手段。

(三)建立健全金融领域及产品的法律法规

影子银行作为传统信贷方式的一种补充,若得到合理有效的引导和监管,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活跃市场流动性的作用。因此建议健全相关领域的法规建设。在最大程度保护商业银行不被影子银行风险感染的前提下,有序推进金融创新和鼓励民间金融发展,为民间机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与此同时,在对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传统金融业法律制度进行完善的同时,加快对各类新兴的金融机构的立法进程,明确监管主体和监管方式。清理目前已经出台的有关资产证券化、股权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品交易管理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提升立法层级,通过制定法律或者部门规章的形式,系统全面地提出管理措施,增强权威性,促进其在法律的框架下健康发展。

(四)强化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

“影子银行”之所以像“影子”,是因为其信息披露不充分,从而导致金融监管和社会监督困难重重,更甚者,则会导致非正当竞争和欺诈等违规甚至犯罪行为。为此,应加强和规范银行表外业务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允许合理的风险暴露和市场违约。鼓励金融创新并不意味着放松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反而应加大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吸储类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力度,建立和规范信息披露机制,以提高影子银行运行的透明度。同时,应强化金融机构的资本约束机制,将杠杆率纳入监管目标,加强流动性管理,防止期限错配的泛滥,不断提高流动性风险监测的准确性和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扬.适应金融发展需要重塑监管框架[J].金融评论,2010,(6).

[2]李扬.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与金融创新[J].中国金融,2010,(1).

[3]中国银行业监管管理委员会.危机以来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综述[R].2010.

[4]周莉萍.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 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J].金融评论,2011,(4).

[5]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及外延[R]. 2012第12期.

Supervision Measures of Shadow Banking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Enlightment for China

Lv Dajun Gao Xiaoling

(PBC Linyi Sub-branch,Shandong Linyi 27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