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统习俗

传统习俗

时间:2023-05-30 09:05:29

传统习俗

传统习俗范文1

这14个除夕夜的传统习俗,我们要知道!

除夕的习俗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过年(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1、年夜饭

除夕夜得吃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北方人年夜饭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饺、鱼、年糕、长年菜等。因为水饺状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鱼这道菜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华南则多有鸡、烧肉、发菜、蠔豉等,因为“发菜蠔豉”与“发财好市”谐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饭必有鱼,丰盛汤锅。

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2、不汲水

过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除夕黄昏前“封井”,给水井加上木盖,供奉糕点以后焚香拜祭,三日后方可开盖复用。

3、祭祖

除夕不能忘了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百姓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大家才开始享用。

4、压岁钱

古人对压岁钱非常讲究。所用铜钱要大钱、新钱,再用红绳穿成各种形状。有的穿上百枚铜钱,取其“长命百岁”之意;有的则穿成鲤鱼、如意、龙形等吉祥形状,取“钱龙”、“钱余”之意,以期带来吉祥如意。除了长辈送小儿“压岁钱”之外,有的地区还有送“压岁果”的习俗。

除夕夜,长辈会把橘子、荔枝等瓜果放在小孩枕边,取“吉利”寓意来祝孩子来年大吉大利。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压岁钱”更为直接纯粹,一般都用精致的红包装上红红的票子,然后分给孩子,讨个红红火火的好彩头。

5、踩岁活动

踩岁活动,主要是欲获得福气。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6、守岁

除夕夜守岁也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早在西晋《风土记》中就有明确记载:“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传说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独角兽的侵害,而这种独角兽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所以人们就在除夕夜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烟花炮竹,焚香祈祷,彻夜不眠,也就有了“守岁”习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高烧银烛,畅饮松醪,坐以达旦,名曰守岁,以兆延年。”

许多地方也称除夕夜叫“吉祥夜”。在这个晚上,无论大人或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可说晦气话、脏话和不敬之语,否则一年都要倒霉。因此,欢欢喜喜、和和气气、团团圆圆,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题。

7、开灯睡觉

除夕夜除了守岁的习俗,大伙儿还认为得灯火通明,直至初一天亮为止。

除夕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不能关灯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关灯。除夕整个晚上,家里一般都不关灯,特别是供养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关灯。

8、忌打碎器物

除夕还有忌打碎器物的习俗。民间认为如果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则意味着新一年会有“破运”。有时不小心在这天打碎杯盘,长辈会赶快用红纸包起来,并口念“岁岁(碎碎)平安”等吉祥语来补救。

民间认为,将红纸包起来的碎片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可能的灾难。所以,人们在除夕这天为了博个好彩头,都会慎言谨行,以求得一个吉祥如意年。

9、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世界上最早的春联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0xx年)。百姓过年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行,潮流发源地是南京。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

10、贴年画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11、贴窗花

过年期间,大家喜欢贴上花样繁复的漂亮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讬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12、贴福字

过年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过年贴“福”字,寄讬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不过,“福”字究竟该怎么贴,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13、零点必须回家

团圆的年夜饭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吃完,一家人就会围坐在电视机旁收看过年联欢晚会,或者到亲戚家串门聊天,但必须在零点前回到家。不过,依照古时计算的时辰来看,第一个时辰的开始是子时,就是晚间的十一点。因此,一到那时,一家人要全部在家“守岁”,当钟表的指针走过十一点后,人们就会燃放早已准备好的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

14、燃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不过,现在很多地方都禁止燃放烟花炮竹了,主要是PM2.5严重超标,所以建议大家不要燃放炮竹,不光危险,还污染空气,要是实在想感受这个动静,不妨在网上找一段砰砰带响的音乐放来听听,即愉悦身心,又不失欢乐感!您觉得呢!

春节民俗:除夕夜的“老传统”

吃年夜饭

除夕夜的饺子最香

除夕夜的饭是最香的也是最真实的,因为每一粒饭粒都充满了家的味道,每一道菜中都是家人的爱,因此,除夕夜的年夜饭是最受中国老百姓重视的一顿大餐了。

说到年夜饭,一般都少不了两样东西,一个是鱼,一个是饺子。“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年年有余”。而饺子,则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饺子的形状很像一个个的小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的好兆头,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在这天吃上一顿饺子。

置天地桌、接神

除夕夜置接神

在过去,每年到了除夕夜,许多人家都会摆上一桌天地桌,上面摆满了祭神用的各种贡品和蜡烛,墙上贴好了要拜的神像。此种习俗传说中是为了要接神仙下届而特意准备的。虽然现在这种封建传统已经被破除,但它本身也不失为一种有意思的民俗活动。

守岁

看电视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而现在,我们大多数人是伴随着已经20多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来度过这个除夕夜的。一家人吃过晚饭,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晚会,这是多少游子魂牵梦绕的画面啊。

放爆竹

放鞭炮是除夕的必要项目

吃过饺子,到了午夜时分,就该是最热闹的放鞭炮的时候了。这个时候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传统习俗范文2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那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端午节2021传统习俗活动及习俗寓意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吃粽子寓意什么1、除瘟驱邪、求吉祥:最初粽子的寓意是用作祭祖及神灵。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必须在每年的五月五日举行祭祀活动,以除瘟、驱邪、求吉祥。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变,人们过端午节吃粽子都是承袭传统的表现。不同的地区粽子的种类很多,然而,吃粽子的意义都是一样的。

2、求子:端午节时,人们会互赠九子粽寓意求子。

端午节中,人们会互赠九子粽寓意求子。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粽子”是“众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

3、光宗耀祖:因为“粽”和“宗”音近,所以有“光宗耀祖”的寓意。

因为“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的人都在过端午的时候吃上粽子。

4、功名得中:“粽”和“中”音近,有“功名得中”之意。

因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时寓意学士考得功名。通常古代科举考试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节时,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以寓意一举中的。

5、纪念屈原: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

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久而久之,端午节吃粽子便成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

6、驱赶蛟龙:蛟龙会偷祭祀的东西,而它怕艾叶和五色绳,所以便用其来包祭祀食物。

《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很怕这两样东西,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端午节为什么要带五彩线原因一:为了辟邪去灾

五色丝象征五色龙,可以免除瘟病,使人健康长寿。古代以五月为恶月,以其天气炎蒸,疾病易于流行,自汉以来,即于此月重五前后,以彩色丝线系于臂,谓可保平安健康,又谓能避刀兵之灾,故称。亦称“缠五色丝”。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原因二:意为长命

五彩线,古代也叫五彩长命缕。端午节最初是给女孩子过的节日,是中国的女儿节。系五彩长命缕,这是宋代就有的古老习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女孩子的手臂、颈项上,叫长命缕、续命缕。

端午节挂艾草的寓意1、祈求吉祥

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台湾民间也有在端午时贴“午时联”,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榕枝在民间的意义可使身体矫健“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也有地方习俗是挂石榴、胡蒜或山丹,胡蒜除邪治虫毒;山丹方剂治癫狂,榴花悬门避黄巢,石榴花正是这个季节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石榴皮为一常见的中药。

而石榴花和黄巢的关系,还有一段故事。黄巢之乱的时候,有一次黄巢经过一个村落,正好看到一个妇女背上背着一个较大的孩子,手上牵着一个年纪较小的,黄巢非常好奇,就询问原因。那位妇人不认识黄巢,所以就直接说因为黄巢来了,杀了叔叔全家,只剩下这个惟一的命脉,所以万一无法兼顾的时候,只好牺牲自己的骨肉,保全叔叔的骨肉。黄巢听了大受感动,并且告诉妇人只要门上悬挂石榴花,就可以避黄巢之祸。

2、驱鬼辟邪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3、招百福

传统习俗范文3

关键词:商洛 春节 传统习俗 特色

Abstract: The special mountainous area of Shangluo city makes its local customs and practice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 parts in China. The spring Festival Custom of Shangluo city is a miniature among Shangluo city's customs. It consists of getting ready early, having family reunion dinner on the lunar New Year's Eve, observing the sky and so on. It reflects the features of the Spring Festival custom in Shangluo.

Key word: Shangluo city; the Spring Festival; traditional custom; features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由民间创造并在民间世代相习的传承性事象。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族群,会形成和流衍各具特色的民俗及民俗文化。处于秦巴山区的商洛,昔日交通不畅,山壑纵横,构成了众多相对独立的村落与民俗小单元,形成了具有秦巴山地特征的民间节日风俗及其文化,其集大成者便是春节传统习俗。

一、商洛概况

商洛是“陕西省境内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一个庞大山地,它位于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之间的秦岭、巴山地区”,原名商县,古称商州。《史记•殷本纪》载,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商,国名也。又因境内有商山洛水,故而得名。随着朝代的更替,该地称谓不一,隶属各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陕南行署商洛分区,后改为商洛专区、商洛地区,2002年升格为地级市。全市面积19292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9.36%,辖商州、洛南、丹凤、商南、山阳、镇安、柞水1区6县,总人口235.78万,非农业人口22.73万。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商州区,距省会西安110千米。

历史上,商洛受地壳构造运动影响强烈,境内山稠岭密,群峰阻隔,汉、回、满、蒙、壮、侗、土家、苗、藏、布依、朝鲜、瑶、白、哈尼等14个民族散居其间;河流密布,山川迤逦,形成大小不一的若干山间盆地和崎岖山谷,构成众多相对独立的村落和民俗小单元。商洛地处秦头楚尾,其风土民情、春节习俗,既受秦晋、关中文化之砥砺,有北国秦风之粗犷;又受巫楚文化之影响,有南国楚韵之灵秀。

二、春节习俗

所谓“节”,是对一年的气候变化而言的。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断认识自然环境的变化,总结寒来暑往的规律,将一年分为“四时八节”,其中最重要的节日为元旦,亦即正月初一。元旦作为我国最古老、最隆重的农历节日,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又因其为岁之首、季之首、月之首,俗称“三元”,是春节中至为重要的一天。春节作为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内涵博大丰富:春节前夕,人们要扫污除垢,祛病防灾;年三十要贴门神,张对联,放鞭炮,吃饺子,除夕守夜,初一拜年,长辈给小孩压岁钱等。居于秦巴腹地的商洛民众,其春节习俗却同中有异。

1.准备。在商洛,正月初一至初五为春节,俗称“过年”,民众对之十分重视。一般从上年腊月初开始,家家户户就忙着置年货、迎新春。当地普遍流行着“过了五豆(腊月初五),糊里糊涂;过了腊八,见啥买啥”的俗说。二十以后,男人们歇住地里农活,聚集在一起,总结、交流一年的生产、生活经验与体会,享受丰收的喜悦,播种来年的希望。家庭主妇们则进入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期,她们既要做豆腐、熬菜,又要煮肉、蒸馍,还要择日洗涤衣褥,置办过年服饰,直忙到腊月三十。过年便从这一天正式开始。

腊月三十日中午前,当地还有一种“扫尘”习俗,士庶人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庭,去尘秽、净门户,以祈新岁之安。须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收拾清洁,贴好大红对联(丧服人家贴蓝色春联)、窗花、门神;客厅、卧室、灶房、大门内外、牛栏猪圈等处,均要贴上用红纸条写就的诸如“千祥云集”、“春光满院”、“粮堆如山”、“人畜平安”等祝愿、祈福的“贤条”。此一风俗反映了商洛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2.吃年饭。一切准备就绪,户主便开始点燃红烛,烧香献祭,祀祖敬神。事毕,全家大小共聚一桌,海吃山喝,谓之“过年",俗称吃“团圆饭”,取一家人团圆之意。商洛人吃年饭多在大年夜开始,往往时间较长,个别地方一直吃到天亮,以示“越吃越亮堂”、“新年财源广”之意。主食常为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一家人在吃饺子时,每人要先咬一口生萝卜,叫“咬春”。有些地方饺子里面包有硬币、糖果、花生之类东西,若吃到硬币,意味新的一年财运亨通;吃到糖果,则意味着日子越过越甜;吃到花生就会延年益寿。此顿年饭是一年中级别最高的饭食,当地民谣“宁穷一年,不穷一餐”即为佐证。

在大部分人酒足饭饱之时,商洛仍有一部分人“有家不能归”,这就是山阳的“黄州人”。在商洛,山阳县黄州人年俗独异,大年早举家外出,日暮才归,入夜才进午餐。可能是其先辈初来商时甚贫,大年三十无奈外出躲债,后沿袭成习,意在富不忘本。

3.守岁。腊月三十晚上家家户户炭红灯明,全家大小彻底不眠,俗称“守岁”。商洛民间认为,除夕晚上如果通宵不睡,“高堂摆长宴,红烛照通宵”,欢乐达旦,即可预兆来年家兴业旺,万事如意。又因习惯在正月初一不打水、不扫地、不动刀,故在守岁之时,家庭成员还要再扫一遍地,再挑一次水,切好菜肴,备足酒食。诸事就绪,最后才洗漱、沐浴,更换新衣,喜气洋洋,迎接新春。是夜11时至凌晨1时,即春节的首个时辰――子时,家家燃放炮竹,老幼穿戴齐整,神情肃穆,在长者安排下,迎喜神、接财神及上界诸仙下凡,并在庭院摆好供桌,跪点香烛,叩拜四方,先祭天地,后敬祖先,人称“出天方”,意在慎终追远,寄望后裔繁昌。敬神活动结束后,小孩们依辈次给大人们磕头拜年,长辈们将事先准备好的钱币赏赐给孩子们,并让他们把钱压于枕头底下,是为“压岁钱”,意味年年有余钱。接下来便是吃水饺,辅以米饭,食毕,即可自行活动。

4.拜年。拜年是春节期间一种极富人情味的和谐礼仪习俗,因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差异,各地拜年习俗不尽相同。在湘、鄂、浙、赣等江南地区,盛行“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团坊”之说,即大年初一全家依次由晚辈向长辈们拜年;初二女、婿领着儿女去岳父母家探望;初三起亲友、邻居街坊交相走动,互贺新春。而商洛拜年习俗有所不同,正月初一,各家掩门闭户,人们则在自家过年,少有到别人家去。若遇天公作美,城里人则领上自家孩子到城外沐浴新春阳光,乡下人则走上山岗或来到川道,尽情游享,回家时还不忘捎带些柴薪或柏树之叶,图个“招财进宝,四季常青”之吉。初二开始,方走动亲戚,先岳父,后舅家,再姑姨。去时须带上各色礼品,一般为点心、蒸馍、挂面及酿酒,俗称“四色礼”。此即当地民俗“初一不出门,初二拜丈人,初三、初四访老邻”。“过了初四、五,少肉没豆腐”,拜年活动基本结束。

历史上,“湖广填陕西”,清代康、乾年间,江南人稠地少的广东、湖北、安徽、江西等地贫苦民众,受政府“招垦”政策的吸引,不远千里,辗转播迁,来到商洛,多分布于商洛的边远山区,如今之商州黑龙口、油磨河、牧护关、北宽坪。他们垦荒、落户、定居,成为商洛的“下户人”。“下户人”恐年代久远,子孙“数典忘宗”,仍世代沿用江南旧俗。逢年过节吃自产的香米,喝自酿的玉米酒。正月初一,“下户人”由德高望重者(一般为族长)执族谱率领族人轮流到族中某家吃年饭,讲家史,传礼仪,增强凝聚力,颇有南国遗风。以至移民历史数百年过去,迄今多数商洛客民仍乡音不改,风俗依旧。

5.“破五”。正月初五,俗称“破五”,取“破土动工”之意。百姓人家是日早上高悬红灯,燃放鞭炮,吃顿圆形面叶馄饨,以示年节过毕,各司其事。同日官府也开印上班,店铺次第开门,营做生意,农家也开始下地干活,各行各业又重新开始了一年的活路。

6.“观天象”。商洛偏居秦岭南隅,长期有农无工,人们靠天吃饭,天象的好坏决定一年的收成。正月初一至初十,当地人要天天观察天气的好坏以定农事。相传这十天天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年中家禽、家畜及果菜的丰欠与否。即初一观鸡,初二观狗,初三观羊,初四观豕,初五观牛,初六观马,初七观人,初八观谷,初九观果,初十观菜。人是百灵之长,过(初七)人日时,当地要剪彩人,互赠华胜,这是一种当地妇女头饰,戴在头上象征人入新年,面目一新;还要吃七菜羹、长面条,祝愿人寿年丰。据当地一些老人讲,如果这十天天象纯正,是年则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正月二十三,多数人家会用金纸剪成的耕牛图案,粘在大红纸上,贴于大门、二门之上。“牛”旁写有“新正二十三,老君去炼丹;门上贴金牛,四季保平安”等词句。到了正月三十,人们谓之“年尽月满”,又要吃一顿美味佳肴,以示集民间百俗之大成的综合性传统节日――春节(“过年”)完全结束。

参考文献:

[1]陈桂芝:《中国传统文化教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陈良学:《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三秦出版社,1998.2。

[3]商洛市志编委会:《商洛地区志》,方志出版社,2006.1。

传统习俗范文4

文学作品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所以,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应该有效地把握好文学作品的精华,了解并吸取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精髓。

从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部分是通过诗歌途径来传承的,诗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诗人们通过历史的长河向我们展示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精神。

在“坎坎伐檀”声中,我们可以倾听到祖先对苦难生活的倾诉,对封建统治者盘剥百姓的愤慨;在 “采采苡”中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体验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孟子》“鱼和熊掌”的类比中,感受到了他对“生”和“义”的态度,领悟到了即使舍弃生命也要维护义理的重要意义;在《庄子》河伯的“望洋向若而叹”中感受到宇宙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

通过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学生看到了远离尘世的恬淡悠然的陶渊明;通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学生看到了至死不渝,一心向宋的爱国诗人文天祥;通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学生看到了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李白;通过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感悟到了诗人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通过王冕《墨梅》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感悟到了诗人的高贵人品和高尚情操;通过《指南录后序》,学生感受到文天祥的拳拳爱国情……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诗词的学习中,同学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诗词,我们还可以获得中华传统文化习俗的信息。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传统节日与我们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提到端午节,人们自然会想到大诗人屈原,提到重阳节自然会想到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名句,提到中秋节就会想到嫦娥奔月和吴刚折桂的美丽神话;还有“七夕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浪漫传说与忠贞爱情;端午节对爱国诗人屈原的缅怀以及竞渡、雄黄、香包、艾蒲的风俗;元宵节的团圆、赏灯、猜谜……

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加强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能增强审美能力,能提升价值取向。只有耳濡目染,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认同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选自新闻晚报)

传统习俗范文5

霜降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霜降节气的传统习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霜降节气的传统习俗吃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柿子虽然美味,但一定注意不要空腹吃;吃的时候也要适量,每次最好不要超过100克;未熟的柿子不要吃;患有糖尿病、慢性胃炎、排空延缓、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不宜食用。

登高

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天高云淡,枫叶尽染,登高远眺,赏心悦目,但也要有所讲究。

登高的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时,要沉着,速度要慢,以防腰腿扭伤;下山不要走得太快,以免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登高过程中,应通过增减衣服来适应温度的变化;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出汗时可稍松衣扣,不要脱衣摘帽,以防伤风受寒。

对于老年人来说,应带根手杖,这样既省体力,又有利于安全。在爬山时要注意力集中,并注意脚下石头是否活动,以免踏空。在陡坡行走时,最好采取“之”字形路线攀登,这样可缓解坡度。

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送芋鬼

霜降送芋鬼是广东高明地区地区流行的习俗。每年在霜降时节,人们会用瓦片堆砌成河内塔,在塔里面放入干柴点燃,火烧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烧红,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热垠芋头,这在当地称为“打芋煲”,最后把瓦片丢到村外,这就是“送芋鬼”。人们以这样的方式,辟凶迎祥。

扫墓祭祖

我国是礼仪之邦,以孝为先是我国传统美德,很多节日庆典都是为了祭祖缅怀先人。在霜降这个季节,有的地区也有扫墓祭祖的习俗。据《清通礼》中说:“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扩荃,届期素服诣墓,具酒撰及菱剪草木之器;周服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霜降过后能种什么蔬菜1、香菜

香菜很多人都应该吃过,它是一种一二年生的草本植物。香菜自身有一股浓郁香味,它在生活中经常用来作为凉拌菜或者一些烫料进行提味。香菜的耐寒能力是比较高的,而且在这个时候种植也可以安全越冬。由于香菜种子外壳比较坚硬,因此我们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用手揉搓以后再用温水浸泡一段时间,并且进行催芽以后再拿去播种,这样可以提高生长率。

2、芹菜

芹菜也是比较耐寒的蔬菜,这个时候种植业比较合适。它在我们生活中作为一种调料和作料,特别是炒菜或者下火锅的时候放上一些芹菜更加美味。芹菜根系比较浅,而且不耐干旱,而且它比较适合疏松肥沃、通透性、排水性比较好的沙质出来中生长。芹菜根系浅,吸收养份的能力比较弱,因此我们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要适当的进行追肥,同时还要保持土壤的湿润。

3、菠菜

菠菜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菠菜也是比较耐寒的蔬菜,它的种子在4℃的时候就可以萌芽。而在目前15到20℃的时间环境里是最适宜它的生长的。我菜对土壤的要求能力不高,一般疏松肥沃的土壤更适宜菠菜的生长。因此我们要施加足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来进行种植。而且它对氮磷钾需求量也比较高。

4、白菜

原产于中国北方,是十字花科芸薹属叶用蔬菜,通常指大白菜;也包括小白菜以及由甘蓝的栽培变种结球甘蓝,即“圆白菜”或“洋白菜”。引种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十九世纪传入日本、欧美各国。白菜种类很多,北方的大白菜有山东胶州大白菜、北京青白、青天津麻叶大白菜、东北大矮白菜、玉田大白菜、山西阳城的大毛边等。白菜以柔嫩的叶球、莲座叶或花茎供食用。栽培面积和消费量在中国居各类蔬菜之首。

5、葱

葱,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自中国,中国各地广泛栽培,国外也有栽培。葱的适应性较强,主要受温度、水分、光照、气候、土壤、肥料等方面的影响。葱不容易生虫子,人们平常做菜也经常需要用到,是很实用的佐料。

霜降是什么意思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顾名思义,就是秋之末,冬之始,初霜开始降临,天气渐冷,草木枯黄,黄河以北,大地万物开始变得荒漠萧瑟;黄河以南,则是深秋之际,秋雨不绝,凄凄惨惨冷冷清清。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这个时候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在古代,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一候豺乃祭兽。“豺乃祭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逸周书》中:“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曰:“豺不祭兽,爪牙不良”。意思是说此节气中豺狼开始捕获猎物,并以先猎之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如同人间新谷的收获,用以祭天,以示回报,并以此祈祷来年风调雨顺。是兽之义,也是人之本也。

二候草木黄落。秋尽百草枯,霜落蝶飞舞。秋天,西风漫卷,催落了叶,吹枯了草。逐渐寒冷的气候,将大自然所有的生命力进行了一次次毁灭性的摧残。翠减红消,雁影无踪。而人的情感,也进入深沉的低谷。离愁别恨,凄风苦雨,尽皆展示深秋的悲苦,触及人心。

传统习俗范文6

关键词:“传袋”习俗;徽州;文化内涵;民俗符号

“婚姻是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基本的制度和活动。”[1]婚姻是个体由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的节点,而与之相对应产生并逐渐发展完善的仪礼则成为了人的生命中重要的仪式之一。《礼记・昏仪》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自古以来,中国对婚姻仪礼非常重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过程中,人们对婚礼仪礼不断提高要求,进行充实和完善,最终传统婚礼以“六礼”的形成而臻于完备,成为一种稳定的婚礼模式。“仪式是人的情感和情绪得以规范的表达,从而维持着这些情感的活力和活动。反过来,也正是这些情感对人的行为加以控制和影响,使正常的社会生活得以存在和维持。”[2]自古以来,不论地域、民族的差异,婚姻仪礼处处无不显示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和祝福,也成为人建立家庭、开始延续香火的重要标志。

徽州地处安徽南部山区,“山限隔壤,民不染他俗”,境内群山环抱,山谷纵横,有着相对封闭独立的自然地理空间,百里不同俗。并且徽州为朱子故里,受朱熹思想影响十分深,因而徽州人更加凡事恪守和遵循朱熹的《文公家礼》,所谓“冠婚丧祭,礼之大者。冠礼废天下无成人矣;婚礼废天下无家道矣。”[3]其婚礼仪式也呈现出由简至繁、由俭到奢的发展过程,并在长期的历史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些极具地域特点和较为稳定的婚姻礼俗文化。“传袋”习俗就是其中之一。“传袋”表面上的意思是传递布袋,实际上也是指一种婚俗,一般是由于新娘下轿脚不能沾地,所以在地上铺三到五条青布袋,新娘踩在上面行走,走的过程中布袋不停的循环传递直至新娘进入洞房。“袋”与“代”谐音,即有代代相传的意思。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婚礼习俗,本文以徽州“传袋”习俗为例进行分析,来阐述这一习俗的民俗文化内涵。

一、徽州传统婚礼中的“传袋”习俗

“传袋”习俗历史悠久,历经“转席”、“传席”等名称,直至清代才主要使用“传袋”这个名称。唐代谓之“转席”,《听雨丛谈》卷六:“京师娶新妇,落轿后,以红毡藉地,弗令新人履尘。富家尽可用毡铺至闺闼,而必用数毡转布,殊不可解。按白乐天《春深嫁女家》诗云:‘青衣传毡褥,锦绣一条斜。’是唐人已有此俗矣。”清代褚人获《坚瓠续集・传席撒帐》:“又新妇入门,不踏光地,必传席始行,唐人呼为转席。”元代叫做“传席”,《南村辍耕录》卷十七《传席》:“今人家娶妇,舆轿迎至大门,则传席以入,弗令履地。” 清代则喜以袋易褥或席,谓之“传袋”,清初王棠《知新录・传代》:“令新妇步袋上,谓传袋,代袋同音也。”鲁国尧在《〈南村辍耕录〉与元代吴方言》一文中对“传席”进行考证,认为他们是吴越习俗,徽州地区承古山越遗风,秉朱子之礼,多沿用“传袋”之名称。

“传袋”是徽州传统婚礼中一个重要的仪式。《歙县记俗诗》中写道:“轿门扶出拜高堂,袋衬金莲入洞房”,“新人拜过高堂,喝罢交杯酒,公婆将新娘家陪嫁来的两只苎布袋交给男利市人铺于地上,利市人、赞礼人捧烛导新娘新郎女前男后,从袋上走过送入洞房,走上了前面袋子,即将后面袋子掀起从新娘新郎头上翻过铺于前面,如此交替,谓传代(袋)。”[4]在绩溪,“传袋”更为讲究,“夜将半,烈双彩烛前导,以青囊铺地。新郎、新人由青囊上步行入房,谓之‘送房’。其经过青囊时,以一人将后囊抛至前方,又一人接之,仍铺地上,谓之‘传袋(代)’。传袋者,多取福人,其传第一袋时,传唱者曰:‘一袋高一袋。’第二代则接唱曰:‘代代高’。”[5]而在黟县,则是新娘花轿在男方祠堂正厅落下,就进行传袋仪式,然后再进行“拜天地”礼。进行“传袋”的过程中,一般都伴有传袋赞语,即从传袋开始,由利市人高声祝颂赞语,众人和唱。徽州各地的“传袋”习俗大同小异,传袋赞语也是如此。流传于歙南白杨的传袋赞语:“一代传起啊,公婆欢喜,二代传三代,鸳鸯配成对,三代传四代,琴瑟和鸣家美满,四代传五代,枝头连理并蒂开,五代传六代,百年偕老永团圆,传代传上床,后代儿孙掌朝纲,传代传到床里壁,儿孙个个穿锦衣。”[4]963流传于歙东的传袋赞语:“一代传起,公婆欢喜。一代传二代,子孙万万代。传代传转弯,代代做高官。传代传上楼,代代做公侯。传代传到床面前,生个儿子中状元。传代传到床里壁,新人果子端来吃。恭喜恭喜!”[4]963这声声祝福,祈求的是子孙的延绵和家族的兴盛。

二、徽州“传袋”习俗的民俗学解析

(一)“传袋”习俗中的禁忌与辟邪

法国著名人类学家、民俗学家范・热内普在《过渡礼仪》这本书中首先提出了“通过仪礼”这样一个概念。他指出,各种人生仪礼都可以看做是使人从一种社会状态向另一种社会状态的转变,这些仪式向人们展示了三个方面,分隔礼仪(即阈限前礼仪,是与先前世界的分隔之礼)、边缘礼仪(即阈限礼仪,是在边缘阶段举行的礼仪)和聚合礼仪(即阈限后礼仪,是融入新世界的礼仪)。[6]婚礼是重要的人生仪礼,也是一种典型的通过仪式。在这个特殊的通过仪式中,新娘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身份,也可以说是一个过渡的人,从自己家出来进入到另一个家庭里,不论是下轿后到进门的这一段路,还是拜过堂后进洞房的这一段路,都表示新娘“脱离”了原来的家庭,“进入”了一个新的家庭,新的社会联系得以建立。在徽州地区,婚礼是女子成为一个家族成员的标志。“对于普通住宅,门是外部世界与家内世界间之界线;对于寺庙,它是平凡与神圣世界间之界线。所以,‘跨越这个门界’就是将自己与新世界结合在一起。”[6]17新娘是阈限仪式阶段的主体,“传袋”的过程也正是“跨越这个门界”的预备过程,在这个主体和过程中包含了保护与禁忌的文化意义。中国传统婚礼中有许多习俗是为了对凶邪之物的避讳而形成的,而“传袋”这一古老习俗最初就是为了驱邪避煞而产生的。

元杂剧《桃花女》的故事中,在洛阳开卦铺的周公因嫉恨桃花女的技艺,便以要娶桃花女为儿媳之名,想要置她于死地。所以在桃花女婚礼的时候,周公使了很多毒计。其中有一段是“桃花女的车子到了婆家大门前,周公算了一卦,然后吩咐:‘去请他(指桃花女)下车儿来,正对着黑道,找着他登时板僵身死。’ 媒婆请下车,桃花女说:‘今日是黑道日,新人着地皮,无不立死……与我取两领净席来,铺在车儿前面。我行一领倒一领。’――桃花女又胜一个回合。地上铺席,变黑道为黄道。”[7]因地上铺席,黑道变为黄道,污邪之物不会沾染到桃花女身上。《金枝》一书中也提到了许多关于脚不能沾地的故事,比如猎人在打猎时有脚不能挨地的禁忌,比如有许多规定或禁忌约束着有神性的王或祭司的生活,其中有一条就是规定神人的脚不可着地,否则就会玷污神性等等。弗雷泽对此的解释是“人身上的神性或魔力可以通过接触土地而放出来……土地就是魔力流体的最优良的导体。所以,为了保持积蓄,不使流失,崇奉为神的或守禁忌的人物必须小心防止接触地面;他像一个瓶子,装满了宝贵的物质或液体,如果要防止这种宝贵的物质或液体从他身上走掉,那就得像电学里所说的,他必须绝缘。”[8]显而易见,袋子就起到了这种绝缘的作用,将新娘隔离开来,既是对她的保护,也是避免新娘受到邪气侵扰或伤害到别的人。

(二)“传袋”习俗的求子之意

“传袋”最初的意思是为了辟邪,可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这一内涵也发生了改变。《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新妇进门,以布袋传地,展转更换,令步其上,谓之‘传袋’,犹言‘传代’也。谢君诗云:‘萧鼓声中笑语哗,两行红粉迓香车。锦层迭偏铺袋,为祝绵绵瓞与瓜’。”[9]“传袋”犹言“传代”,求子意思是非常明确的,“锦层迭偏铺袋,为祝绵绵瓞与瓜”不也正是希望子孙绵延、代代相传吗?从古至今,从“转席”、“传席”再到“传袋”名称的变化,已经充分体现人们对于子嗣的强烈祈求和美好愿望。“传袋”的袋子是具体的表现体,因“袋”与“代”谐音,所以传递袋子就有了传递下一代的意思。“传袋”的过程是将袋子不停地循环交替直至新娘入门,也寓意着子孙的延绵不息。

徽州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儒家思想注重孝道,这里的“孝”不仅指子女对父母的孝,也可衍伸为对祖先的祭祀崇拜和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生命的延续也是一种对父母,对家族的孝的体现,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子为其绝世也”,婚姻和求子就都成为了传宗接代、兴盛家族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徽州是一个宗族社会,“千丁之族,未尝散处”,聚族而居及其严密的宗法制度, 是徽州宗族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各宗族一般都有族谱,出生或通过婚姻都能取得族籍。然而进入族籍的新娶之妇,并不在于婚姻的本身,而主要是其能为家族繁衍子孙,延续香火。“婚嫁作为‘成家立业’的起始,在封建社会中并不意味着独立家庭的出现,它们往往处在家族的卵翼之下,生育子嗣,延续谱系,才是它们的价值体现。”[10]徽州地区对子嗣尤为看重,结婚与生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结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生子,为了使家族代代相传下去。因此,在婚礼的仪式中便包含着不少求子的仪式,这也是对新婚夫妇最美好的祝愿。

在传统的徽州宗族社会里,由于封建礼教和纲常伦理的束缚,妇女长期处于相对较低的地位。按照徽州婚礼的礼节规定,新娘的花轿在男方家门口落地时,新娘的双脚是不能沾地的。因此,就有了传袋这一习俗,除此之外,在有的地方,则是花轿抬至男方家门口时,由新郎倌背新娘下轿。而这种新郎背新娘进门的方式,则就比“传袋”显得女性更加有地位些。还有在黟县等地方,新娘刚到男家大门时,公公、婆婆和新郎都得赶快上楼,以示高于新娘。“传袋”时多采用“青囊”、“绿袋”等,其颜色也代表了一定的含义。青在汉代以前是尊贵色,自魏晋以来有所下降,后世多用来以示卑微和低贱,又因古代迷信中以青羊为煞神,所以青色又被称为了凶恶的代表色。而在中国传统色彩的喻意中,绿更是卑贱的代表。可见,这袋子的颜色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新娘地位的低下。作为徽州妇女来说,可是承担着家族延续的巨大责任和压力。光是守礼对她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她们还要生下孩子尤其是儿子,这样在生活和地位上才有一定的保障,才不会被人所诟病。

(三)“传袋”习俗的民俗符号解读

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是传播意识的一种意愿标志。声音、语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都是符号。”[11]符号代表一定的意义和意愿。被赋予象征意义的象征性符号能够代表或表示其他抽象或复杂的事物,是人类互动以及传达意义的标志。有符号的互动过程是一个传达意义及意义解释与理解的过程。在我们的日常民俗生活中,有许多这样具有象征意义的民俗符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只是靠语言的传递,那些非言语领域的象征符号也在民俗交流活动中起着重要的制约和支配作用。“任何民俗符号都是由一个或多个民俗表现体和它(们)所表现的具体的民俗对象与抽象的民俗含义或概念结构而成。也可以说是由民俗表现体和它所表现的民俗内涵这两方面的关系,成为民俗符号的基本结构。”[12]如汤圆代表的是团团圆圆,龙凤、鸳鸯代表的是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等等都是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符号。

在中国传统婚礼中有许多这样的民俗符号,“传袋”习俗作为中国传统婚礼中一种常见的祝福习俗,在其独特的背景下具有传达、解释意义的功能。实物之所以能够成为特定的民俗符号,就在于该实物被特定的民俗背景和民俗对象赋予了象征意义,如果没有这些特定条件的话,它的民俗符号意义也就不一定能够成立。在徽州独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大背景下,在婚礼的小背景下,“传袋”体现出了它所要表达的民俗符号意义。袋子本来很普通,但在婚礼中,在人们对新人的祝福和对子嗣的渴望中,它成为了一个实物民俗符号,具有了传代的象征意义。其他如传袋赞语、袋子的颜色及传袋的行为过程也都具有一定的民俗符号含义。

三、结语《王云五大词典》将风俗定义为伦理的、意识上裁可的行为模式,都是始于民风而形成的。也就是说,任何风俗的缘起与存在都是民众生活的产物,“是为一时一地的所有生活需求而设立的,是一致的,是普遍适用于群体的,是强制和恒长的。”[13]风俗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其来源于生活,又在改变着生活。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传袋”的民俗内涵从最初带有巫术色彩的辟邪仪式到如今求子仪式的改变,更多地体现的是人们内心最真实的渴望。而作为婚礼的一种辅助仪式,现当代婚礼中的“传袋”更多地是成为活跃婚礼气氛的一种手段,让人们更多的感受到是一种热闹快乐的氛围。虽然它的民俗功能发生了改变,但仍然因人们的需求而存在,其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是值得研究的。尤其在徽州地区,“传袋”的盛行更是与徽州的地理、人文环境息息相关、相互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徽州“传袋”习俗。(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72.

[2][英]A.R拉德克里夫・布朗著,潘蛟等译.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179-180.

[3][雍正]茗洲吴氏家典・卷一・家规.

[4]歙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歙县志[Z].合肥:黄山书社,2010:962.

[5][民国]绩溪庙子山王氏谱・卷九・宅里略二・风俗.

[6]阿诺尔德・范热内普,张举文译.过渡礼仪[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0-17.

[7]王秀梅.北京地区的婚礼辟邪习俗初探[J].北京学研究文集2008(下):753.

[8][英]弗雷泽(Frazer,J.G.)著,徐育新等译.金枝[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595.

[9]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313.

[10]陶思炎.风俗-主客体联系的中介――对几类民俗事象的哲学思考[J].民俗研究,1989(1):6.

[1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64.

传统习俗范文7

腊八节的传统习俗及饮食:煮赤豆、祭祀、吃冰、泡制腊八蒜、制腊八豆腐、吃腊八面等。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传统习俗的内容是复杂的,存在于一个社会的传统习俗大体上分两部分:

一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其源远流长,时代久远,具有社会性,集团性,民族性的特点。不同地区,不同集体,不同民族都具有不同的传统习俗,如不同民族的民风习俗。

二是适应现实社会历史条件而产生的,如新中国成立后所倡导的新的生活习俗。

(来源:文章屋网 )

传统习俗范文8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及世界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中秋节传统习俗活动与中秋节的由来2021,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中秋节传统习俗活动中秋节传统习俗: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中秋节传统习俗: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中秋节传统习俗: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中秋节传统习俗: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中秋节传统习俗:烧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

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中秋节由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

中秋节寓意什么1、团圆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

2、和谐

中秋庆贺着期待着丰收,因此也期待着和谐。“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中秋佳节阖家团圆、邻里和睦、阶层和合、社区安定、民族团圆、家国和谐、世界大同,其乐融融。正如苏东坡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感恩

传统习俗范文9

秋分是平分秋季的节气,人们很重视,于是民间形成各种秋分习俗。秋祭月、竖蛋、吃秋菜……今天为你盘点秋分的六大传统习俗,秋分日别忘了这些习俗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秋分时节习俗知多少资料,提供参考,欢迎阅读。

 

 

今年9月23日就是秋分,秋分是平分秋季的节气,人们很重视,于是民间形成各种秋分习俗。秋祭月、竖蛋、吃秋菜……今天为你盘点秋分的六大传统习俗,秋分日别忘了这些习俗哦!

秋分的习俗

1、秋祭月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民间的祭月习俗因地区不同仪式各异。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北京岁华记》记载北京祭月的习俗说:“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北京祭月还有一个特别的风俗,就是“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此即民谚所说“男不拜月”。

杭州祭月风俗略同于北京,但谓祭月为“斋月宫”。“每户瓶兰、香烛、望空顶礼,小儿女膜拜月下,嬉戏灯前,谓之‘斋月宫’。”民间供小财神,大不盈尺,并设有台阁、几案、盘匝、衣冠、乐器等物,此等物均缩小为寸余,俗称“小摆设”。

在广东祭月时祭拜一位木雕的凤冠霞帔月亮神像。在南方部分地区有以芋头作供品的习俗。传说元末农民起义推翻元朝的统治,曾用元朝统治者的头祭月亮,因“元”与“芋”音近,后来人们以“芋”代头。

南昌以往有句老话,叫“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意思就是说在拜月时,男子是不能参加的,因为古代有“男尊女卑”的思想,男子是不能给女子下跪的,月宫里的嫦娥是位女子,而且代表阴性,因此在拜月时男子是不能参加的。

2、竖蛋

“秋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选择一个“身量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竖放在桌上,失败者虽然多,成功者也不少,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为什么春分或秋分这天鸡蛋容易竖起来?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春分、秋分是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子,地球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鸡蛋较容易竖立,也有人说,春秋分时节天气晴朗,人的心情舒畅、思维敏捷、动作也利索,有利于“竖蛋”成功。

有专家称,鸡蛋确实是可以竖立的,且并不仅限于春分、秋分时节,春分、秋分这两天,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竖蛋”成功的关键在蛋壳上面。鸡蛋表面高低不平,有许多突起的“小山”。根据三点构成一个三角形以及三点决定一个平面的原理,只要找到三个“小山”和由这三个“小山”构成的三角形,并使鸡蛋的重心线通过三角形,那么鸡蛋就能竖立起来了。另外,最好选择生下四五天的鸡蛋,因为此时鸡蛋的蛋黄下沉,鸡蛋重心下降,最有利于“竖蛋”。

3、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野苋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癌作用。炒野苋菜具有情热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强抗病、防病能力,健康少病,润肤美容。适用于痢疾、目赤、雀盲、乳痈、痔疮等病症。

实际上,岭南习俗所谓的“秋汤”也是和现在中医学提倡的秋天滋补是一致的,只不过岭南习俗更加典型,有点土生土长的味道,没有上升到中医学理论的高度罢了。

4、拜神

秋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代武进士陈元光,对漳洲有功,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每逢诞辰,信徒多茹素齐,前往各观音寺庙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国王祭日:三山国王是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秋为守护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为主。

5、送秋牛

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6、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希望用汤圆将麻雀的嘴粘住当然只是农民朋友的美好想象和愿望,不过这其中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汤圆的黏性比较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汤圆多以糯米为主原料和其他一些配料制成,糯米性温,味甘,所加配料亦往往是高糖分、高热量之物,在春寒季节少量食用有助于补充身体热能,补虚调血、升阳健脾。但糯米黏滞、难消化,多食容易导致食滞。搭配葱、蒜等辛味食物,可以平衡汤圆的滞缓效果。

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另外,秋分时节,大家应根据天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及时增减衣服,预防外感风寒,注意耐寒锻炼,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冻”。

传统习俗范文10

摘 要 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少数民族社区中有着许多依然发挥着社会功能的优秀传统习俗。本文通过阐述拉祜族苦聪人的传统习俗,试析其具有的法学价值。

关键词 习俗 苦聪人 法律 宗教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拉祜族苦聪人传统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14Y514)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杨璐,普洱学院政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文化。

节日习俗,苦聪人的主要节日是畲q节、春节和新米节。

1.畲q节是苦聪人最重视、最隆重的节日,所有村民都会参加,出门在外的村民也会赶回来参加。畲q节,汉语译为土主节或祭o。祭祀仪式在o林中举行,旨在向o神祈福。由苦聪人的神职人员――白母主持,祭祀的物品是猪、鸡、米、米酒、香和纸钱,祭祀中参与的男性成员都要向o神跪拜,白母念祝福的咒语,给全村人祈福,希望所有的家户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四季平安。o林祭祀完毕,大家回到村寨里,一起喝酒、吃饭、唱歌跳舞。

2.春节,苦聪语称“阔门”,时间与汉族的春节相同。过春节时,是全家团聚的节日。春节时,村民们打扫卫生、杀年猪、做糯米饭团,祭献祖先神灵――篾搭拉神。在苦聪人村寨,每家每户都供有篾搭拉神,苦聪语称“那谷”,意为男主人去世的父亲和母亲,供于男主人的卧室内。逢年过节、家里办大事及家人生病都要祭献篾搭拉神,有的人家每逢农历的初一、十五也祭献。

3.新米节,苦聪语称“贺畲折”,因各个苦聪人村寨的气候条件不同,庄稼成熟的时间各异,所以新米节的节期不统一,但一般中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苦聪人认为谷子有谷魂,新米节时要举行接新米仪式,男主人从自家的地里摘下几只谷穗,放入背带内,背回家,之后把谷穗挂在篾搭拉、灶和谷仓上祭献祖先、灶神和仓神。

日常生活中的习俗:

1.保护生态的习俗,每个苦聪村寨都有o林,人们自觉遵守保护o林的规定,人和牲畜不能随意进出o林,不能砍伐o林里的树木,即使干枯的树枝叶也不能捡回家。村民们认为o林是神灵居住的地方,如果敬重它,就能保佑村寨人畜平安,若有人违反,便会被神灵怪罪,给村寨和自己的家庭带来灾难。

2.婚姻习俗,苦聪人提倡婚姻自由,父母一般不会强迫子女结婚。他们认为,天和地不分离,太阳和月亮不分离,同类的禽鸟公母不分离,苦聪人男女的结合是天意,他们的婚配也不该分离。在离婚率不断攀升的今天,我们调查过的苦聪村寨几乎没有离婚的家庭。

传统习俗范文11

【关键词】布依族;丧葬习俗;传承

在许多少数民族的意识里,死亡并不是人生的完结而是意味着一种新的开始,死者的灵魂不会寂灭,而是进入另一个世界;死亡并不意味着“人鬼之交”的结束;恰恰相反,葬礼仍然不过是人生礼仪的一个新的转折点,是生命或“灵魂”从一种存在方式向另一种存在方式的过渡。正如根纳普(Arnold Van Gennep)所说“虽然死亡结束了社会现有成员的生涯,但各个原始社会却并不认为死亡完全割断了一个人同家人或亲属的联系,几乎所有这些民族都相信死后某种生命的存在。结果丧葬仪式也就成了另一种过渡仪式。”因此,丧葬仪式几乎在所有的民族中,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礼仪习俗活动,并成为各民族在传承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个民族的丧葬习俗在其民族的文化传承中发挥着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云南省罗平县布依族的传统丧葬习俗为例来分析布依族丧葬习俗的文化传承。

一、丧葬习俗对青少年及其父母长辈的伦理教育

历史上,布依族没有属于本民族的文字,一直使用汉字。加之,其所处地区的学校教育并不发达;故而,知识继承、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中进行。在靠日常生活、风俗习惯进行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丧葬是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一)丧葬习俗对青少年的伦理教育

青少年作为一个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各个民族都注重对其进行教育。布依族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其目的是教育青少年要尊老敬老,处理好与家人以及亲戚邻里之间的关系。与之相关等习俗很多,最为被人认知和遵守的有以下两个:

(1)布依族有“接气”习俗,即在家中长者重病在床,大势已去之时,由其子女按长幼顺序把老人枕入怀中,与他说吉祥话、讲开心的事,以使他在死后仍能享受儿女的孝敬,在另一个世界生活的很好。

(2)在布依族丧葬中,要举行“立幡”仪式。幡用一块白色棉帛制成,在上面写有亡人的生辰八字、去世时辰、祖籍家谱,以及儿孙对死者的忠孝之愿。立幡时,老摩(布依族祭司的称呼)将背诵族史,历数祖先业绩,回忆祖先的迁徙路线。如此对青少年宣传民族文化、家族历史、前辈业绩,教育族人、家人要团结奋斗。

总之,通过让青少年参与整个过程,在其无数次的亲身体验中,教育他们上敬老人、下睦族人,搞好家族、家庭之间的关系。

(二)丧葬习俗对父母、长辈的伦理教育

丧葬除了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外,也具有教育为父、为母之人必须尽父道、母道,完成抚育下一代使命的职能。

布依族信仰灵魂不灭。他们认为,死亡只是从现实世界向另一个世界的过渡,是向先祖居住地的回归。在灵魂观念的支配下,人们认为死后仍需生活,仍需吃、穿、住、行,仍需花钱。因此,在丧葬过程中,人们会为死者献食、扎孝房、做蟠笼和长亭,并会找一块风水宝地安葬死者。而死者在阴间的一切所需,都来源于子孙后代的祭祀供奉。

在布依族丧葬习俗中,“上衣禄罐”这一习俗充分反映了子孙后辈的重要。所谓衣禄罐,是一个黑色的土陶罐。土陶罐里由死者的孙儿装满米、茶、酒等物,并用红布封口、五色线扎好罐口,同时,在罐口别一双筷子。出殡之前,把它置于棺材的头部,意为:死者的后辈儿孙在死者去后,仍能享有福禄、有吃有穿,死者的福禄能被儿孙继承下去。在死者入葬时,

衣禄罐将与死者一同被埋葬。此举意为:死者在另一个世界应与儿孙共同享受福禄。

总之,所有围绕丧葬的一系列习俗都使人们意识到,“父母抚养儿女是天职,儿女祭祀死去的父母也是天职”①。故而,在布依族社会里,人们普遍孝敬父母、爱护幼儿,家庭生活幸福美满。

二、丧葬习俗对本民族的起源、迁徙以及发展观念方面的继承

传统丧葬习俗的文化传承功能,尤为重要的是表现在对整个村寨和社区的民众进行本民族的起源、迁徙以及发展等方面的再教育,让每一个葬礼参加者都对本民族的历史及传统文化获得深刻的领悟。

对这方面的教育主要体现于对“彼岸世界”的构想上,特别是体现在对亡灵的送别线路的指引上。“云南各民族的丧葬文化中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便是对‘祖源故地’的向往。人死后究竟魂归何处?所谓的‘天堂’、‘地狱’、或‘来世’等似乎都飘渺无常,惟有循着本民族先民自远古以来迁徙至此的足迹,让亡灵尽快返回祖源故地去同自己的老祖宗亡灵团聚,才是最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因此,许多民族的葬礼中都有巫师或祭司为亡灵‘教路’或‘指路’的仪式,表现得颇为肃穆庄严。”②

在布依族的丧葬的“立幡”仪式中,要杀鸡祭神请亡人。老摩在白幡上写上亡人的生辰八字、去世时辰和祖籍家谱,再写上儿孙对死者的忠孝之愿;唱《立幡调》,详细的向死者描述祖源故地所在,以及如何才能到达。在“开路”仪式中,老摩将为死者念诵《开路经》。其分为两个部分:阳开路和阴开路。在念诵阳开路时,老摩将再一次念诵死者的家谱,诉说死者祖先搬迁的苦难史,以使他能够找到自己的祖先,同祖先在另一个世界生活在一起。紧接着,老摩为死者念诵阴开路,教会死者的灵魂在行走的路途中如何向遇到的短命鬼付买路钱;行走在仙宫门前,对仙官的盘问要如实回答,以使他能顺利回归祖先故地。

“祭人熊”是罗平县布依族的一种独特仪式。在布依族的传说中,人熊会吃了死者的灵魂,使其不能去到往生世界和祖先相聚。于是,人们就用牛献祭与它,作为死者的替代物,这样死者就能够得以平安上路。布依族对此深信不疑,在出殡时都要在幡柱下杀牛祭人熊,

即便是家里经济困难的人家,也要用芭蕉树雕刻成牛的形象来抵祭。

由上可见,布依族对“祖源故地”有着美好憧憬和无比的向往之情。既然生者在“此岸世界”已难返故园,那么就期盼着逝去的亡灵能够返归祖源故地,同自己的祖先一道共同生活在“彼岸世界”的乐园中。这种思想经过历次丧葬活动庄严肃穆的特殊场合和特有氛围,不断地得到深化,就这样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三、丧葬习俗对亲属、家族、社区关系的协调

“丧葬礼是集体性的活动,本身就是一次社会集合的机会。”③丧葬仪式在沟通血亲、姻亲及社区关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农耕民族,布依族人在平日的往来并不多,只有在一些特定的时候才聚在一起。“人们借着埋葬死者、送走死者亡灵的机会聚在了一起,期间的沟通交流甚于平常。”④通过丧葬活动,不仅将死者居住的村落邻里,也将或近或远的相邻村落沟联在一起。

若从相关习俗分析,布依族传统丧葬对亲属、家族、社会集团关系的协调体现如下:

(一)丧葬习俗对亲属间关系的协调

依布依族习俗,死者的姑爷或女婿家应依大小为序,轮流操办老人的丧事,负责后家来人的接待。轮到的女婿或姑爷家,在出丧的头天晚上,女婿或姑爷就要来灵堂哭丧。作为回报,他们将参与到为死者“上衣禄罐”的仪式中,并在出丧时手捧衣禄罐走在队伍前面,和死者的子女共同分享死者的福禄,获得死者的保佑和庇护。这些做法除显示女儿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外,主要是强调在父母过世后,儿女媳婿之间应加强团结与往来。

(二)丧葬习俗对家族内聚力的强化

在布依族丧葬中,有一种特别的仪式叫“悬白”。在“悬白”仪式中,老摩将给死者扎

戴灵官帽。儿子的后家必须把事先缝好的白衣裳给自己的姑爷穿上。属旁系的小后家也要给自己的亲人包上白帕子,以后家来人的多少和白帕子的多少来论后家的强弱;后家去得多,丧家会觉得脸上有关,相反,会感到抬不起头。可见,丧葬仪式有助于增强家族的内聚力,起到凝聚家族力量的作用。

(三)丧葬习俗对社区关系的协调

按布依族丧葬习俗,在老人咽气后,须马上向村里报丧,即立即鸣放三响火药枪(现今为燃放鞭炮),到“老人房”内敲击铜鼓或皮鼓向全村人报丧。村里人知道后,就会纷纷到丧家帮忙料理死者后事。由此形成了“一人有事全家帮,一家有事全村帮”这一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

综上所述,布依族传统丧葬习俗充分显示了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集体的强大,以及在协调关系方面发挥的作用。“人们生前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受其制约也受其保护,死后则经由丧葬仪式加入另一个世界中与之同构的祖先群体;而生者亦经由丧葬仪式使个人情感化解融汇于集体之中,得到安慰并更加明悉集体的关系和力量。”⑤

四、丧葬习俗与传统文化中道德意识的传递

在布依族社会中,“孝敬”可以说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与准绳,是人们最主要的道德意识。整个丧葬活动是灌输这种观念的最重要的场合,葬礼中的各种习俗几乎都包含着“孝”的意义,强调后辈对于长辈的尊崇孝敬。

在布依族社会中,丧葬仪式被认为是儿女对父母的最后一次感恩和孝敬。丧葬仪式必须隆重而又严肃。如果丧事办得不尽人意、不合礼法,都要受到人们的指责;如果儿孙们在老人生前不贤不孝的话,在死者入土时,人们就会借机用泥土砸他的后背,甚至死者也不会庇佑他。

作为死者的女儿和女婿,除要尽心协助哥嫂操办老人的后事外,还必须为死者扎精致玲珑的孝房,做三柱幡笼吊钱;拿着孝帐、孝伞,拉着羊(有的拉牛、拉猪)上祭;还必须请人唱《丧葬大调》、跳蚂螂舞,娱乐死者。

此外,在布依族丧葬习俗中,还有一种“忌荤”习俗,即从死者咽气之日起,丧家上下必须吃素食三至五天,要忌食腥荤。待到忌满开荤时,要请老摩开忌,唱过《开荤调》方可吃荤。他们以饮食禁忌的方式来传递一种道德情感——告慰亡灵,表达对亡人的追思、怀念,表达后辈对死者的尊敬和孝心。

五、丧葬习俗与布依族歌舞艺术的传承

“在丧事活动中,在不同环节所体现的相应习俗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特别是表演的不同曲调、不同类型的歌舞更是民族文化内涵的构成内容。”⑥在丧事活动庄严肃穆的特殊场合和特有气氛下,在人们悲伤心情和对鬼神的敬畏心理下,虽然人们对传统社会习俗和民族文化的学习、认识、了解和接受是被动的,但对于这种外部感化,人们却是怀着虔诚的心态来进行和对待的。所以,“丧葬活动中民族文化的传承往往都是原生态的,这种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示和鲜活描述,其传承的效果也是较为显著的。”⑦

布依族的丧葬仪式中与音乐有着紧密联系。丧家立幡时,要唱《立幡调》;女婿家来献羊,献祭时要唱《献羊调》,据说只有唱得好死者才能享受祭品;丧家须为死者忌荤三到五天,忌满时要请老摩唱《开荤调》;哭丧守孝时,要唱《哭丧调》;超度亡灵要历数祖宗功德,唱家谱和《开路歌》;入棺时要唱《入棺调》;下葬前要献斋饭,唱《敬地脉龙神》;下葬要杀一只公鸡看鸡卦,看死者是否与阴地相配,唱《下葬调》;葬后第一个清明节要祭理坟地,唱《祭坟调》。同时,整个丧葬期间还要请乐师伴奏,吹奏哀乐,并与鼓、锣、镲等打击乐合奏。

可以说,布依族的整个丧葬过程都用歌声来表达,用歌声来寄托对死者的哀思,用歌声来陪伴死者踏上去之路。这种浪漫而独特的丧葬习俗,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成为了布依族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这些曲调被后人搜集整理就有了《摩朽贯》这一本专门的罗平布依族的丧葬曲调集。

在整个丧葬过程中,人们除了“聚其亲朋毕其家财、歌之泣之外,还舞之祭之”⑧。这么做,不只是寄托哀思,更主要的是通过各种祭礼,让死者亡灵得到慰藉和安抚,并将亡灵送到他们应该去的地方。

布依族的舞蹈起源于丧葬和祭祀,如“蚂螂舞”、“野毛人舞”、“兵器舞”、“狮子舞”、“霸王鞭舞”、跳大魂舞等。以 “蚂螂舞”为例,其由两部分组成,即“么谷赏”(跳蚂螂)和“奥节”(转场)。跳“么谷赏”的人由十五至二十个男性组成,队形呈大圆形。跳“奥节”是由死者的后辈(男女孝子),各人手持一根点燃的清香绕圈,圈内一人端着盘子,边跳边把五谷撒向孝男孝女,五谷代表着吉祥幸福,表示赐福于后辈儿孙。

总之,布依族舞蹈一般都与丧事活动有关。丧葬仪式中的舞蹈,不仅是为了使死者灵魂得以安息,也是为了使生者得到平安和福祉。作为民族群体的一种情感和属性,它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延续。

【注 释】

①罗开玉.丧葬与中国文化[M].海口:三环出版社,1900:109.

②和少英.逝者的庆典——云南民族丧葬[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133—134.

③⑤郭于华.中国民间丧葬仪礼与传统生死观——死的困扰与生的执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④⑥⑦赵泽洪.论少数民族丧葬文化的社会功能[J].孝感学院学报,2008,28(02).

⑧《罗平布依族实录》,政协罗平县委员会编曲新出[2008]准印字173号,第122页。

【参考文献】

[1]郭于华.中国民间丧葬仪礼与传统生死观——死的困扰与生的执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2]罗开玉.丧葬与中国文化[M].海口:三环出版社,1900.

[3]和少英.逝者的庆典——云南民族丧葬[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

[4]赵泽洪.论少数民族丧葬文化的社会功能[J].孝感学院学报,2008,28(02).

传统习俗范文12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1、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2、观灯: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3、情人节

元宵节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元宵节其他地方的习俗1、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也有人以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卜休咎,称“结羊肠”。又以十二个面盏贮油放入锅中蒸熟,以面盏积水之多寡来预卜该月的晴雨。静海县上元节以大馒头为节食。庆云县元宵节男子请五祖教拳棒,女子请紫姑卜休咎。

2、淄博市淄川区的元宵节临水人家多放河灯。泰安市宁阳县的元宵送灯至祖坟。滨州市博兴县的元宵节有照灯的习俗。男孩子提着灯,绕枣树六圈,口念“嘟佬嘟佬,开花结枣”六遍,就能使枣树丰收。日照市莒(jǔ)县男女老少于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称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永葆青春年少。

3、襄城县元宵吃馄饨汤,称之“团圆茶”,娘家接已嫁的女儿回家过节, 县元宵庆灯时,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龟。本地有河桥的,相率过桥。若无桥,则以木板搭数丈高之“天桥”,称为“走百病”。

元宵节的节日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点彩灯织起来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