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时间:2022-06-20 20:35:36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范文1

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现代设计;融合探析

中华文化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发展历史,传统艺术形式与内涵对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从现代设计视角来讲,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设计的多元化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不管历经多长时间,其依然是每位华夏儿女所拥有的珍贵的精神财富。因此,充分认识、了解与掌握中国传统艺术,真正实现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合理融合,对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艺术设计来说意义深远。

1 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特征

1.1 创造性

勤劳的中国劳动人民历代都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辛勤劳动与生活,用双手不断改造着周围的生活环境,用智慧不断创造出珍贵的、鲜明的、充满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一位设计者都是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贡献者,经过历代中华儿女的不断传承与创造,现代人依然可以透过各种传统艺术感悟民族传统、感受艺术文化、感知历史脉络等。[1]因此,超强的创造性赋予了中国传统艺术勃勃生机与活力,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艺术文化更好、更快的发展。

1.2 美观性

美观性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突出特征,中华民族崇尚和谐与稳定,对一切美好与吉祥的事物都充满了向往。中国传统艺术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方面,都蕴含了对现实生活的歌颂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尤其是传统艺术通过对比、对称、均衡、协调等形式所展现出来的美感,更使中国传统艺术蕴含了强大的生命力并流传至今。

1.3 意境性

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始终追求的境界,富有深刻的哲学思维与文化底蕴。儒学、道学与禅学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促使人们形成了独特自然、空灵虚静的品格。另外,中国传统艺术在历史年轮的推动下,也在不断地吐故纳新、纵贯古今,使中国传统艺术形成了大气、包容、恢宏、悠远的意境。

2 中国现代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过于西化

由于中国设计行业起步时间较晚,一些西方设计观念与模式进入中国以后,诸多设计者开始大肆模仿西方设计作品,片面认为走西化路线就等同于走国际化路线,甚至出现了盲目跟风或照抄照搬的现象。这种将西方设计理念与模式机械地套入中国设计作品的“直接拿来主义”,实际上是舍本逐末,不仅不利于中国现代设计行业的国际化发展,而且会大大削弱中国现代设计作品的市场竞争力。与中国现代设计相比,起步较早的西方设计确实更为成熟与先进,也非常值得中国现代设计者参考与借鉴,但只有避免彻底西化设计现象的发生,科学合理地汲取西方设计的精髓,才能真正实现西方设计为我所用以及与中国现代设计的有效融合,进而使中国的现代设计者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作品。

2.2 缺乏灵魂

中国传统艺术有着长达登年的历史积淀,并且内容极其博大精深,形成了独具中国韵味的艺术形式。古代文人墨客在创作时往往会融入自己的思想与感情,诞生了画师阎立本、郑板桥以及诗人李白、杜甫等著名人士。虽然现代设计者也善于将古人的作品应用到设计创作中,但是普遍缺乏真正的思想与感情。加之近年来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电脑设计也越来越普遍,这种新兴设计技术的出现,一方面使设计操作更加便捷,另一方面也导致抄袭现象越发泛滥,相互复制粘贴设计作品的现象十分常见。因此,纵览中国现代设计行业,缺乏灵魂的作品不在少数,精品更是少之又少,为中国现代设计注入灵魂成为重中之重。

3 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路径

3.1 中国传统意境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融合

中国传统艺术遵循审美三原则:一是立意,即以形取神,意念先行;二是创新,破旧立新,承先启后;三是活用,灵活生动,合理适用。意境不但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本质,而且还是中国现代设计的审美趋势。因此,将中国传统意境艺术融入现代设计中势在必行。具体而言,在现代设计过程中,要求设计者在对社会和大自然进行观察的时候一定要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并将充满意境韵味的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应用其中,以此促进中国现代设计成为集意境、民族性、特色性与现代性韵味于一体的优秀设计的代表。

3.2 中国传统艺术语言在现代设计中的融合

设计也是一种语言形式,能被人理解与认同,中国传统艺术语言是现代设计的出发点。用现代设计审美理念对中国传统艺术语言进行改进、提炼与应用,促使现代设计作品既具时代特色,又有丰富的文化蕴意。比如,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设计,就巧妙地引用了彩陶艺术中的凤鸟图案,借用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喜相逢”的结构形式,彰显了浓厚的文化内涵,传递了现代设计的特色。[2]有着深厚积淀的中国传统艺术语言,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活力,将其融入现代设计作品中,能够产生独特的亲和力与文化气息,从而提升中国现代设计作品的价值与实力。

3.3 中国传统程式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融合

中国传统程式艺术是经过长期实践提炼而成的美学搭配,其用笔、调墨、勾线等程序都有特定的规矩,就像踮着脚尖的芭蕾舞者所展示出的优雅姿态一样,中国传统程式艺术也有自己独特的美感。一旦丢掉这种程式艺术,中国艺术就会失去相应的韵味。对现代设计而言,将中国传统程式艺术融入其中,大有裨益。具体而言,可以将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的素材进行提炼与排布,促使其互相搭配、穿插与映衬,并辅之以灵动流畅的线条,选择合宜的色彩,科学地组合绘画元素和设计元素等。当然,要实现中国传统程式艺术在现代设计中高质、高效的融合,还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程式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思维及融合技能。只有不断尝试新颖的融合手段,才能大力拓展中国现代设计的未来发展空间。

总而言之,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国传统艺术已成为用之不竭的重要宝库,不仅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而且大大拓展了现代设计者的灵感与思路。因此,中国现代设计者如果想创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作品,就必须不断挖掘与提炼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精髓,促使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有机融合,努力构建以中国传统艺术为根基的现代设计体系。

参考文献: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范文2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家纺 设计 融合

对于家用纺织品来讲,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种必需品,不但具有保暖御寒的功能,同时也发挥着一定的装饰能力。采买适合自己并且具备一定特点的家纺商品是很多消费人群的追求。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纺织品曾通过丝绸之路步入世界,包含很多设计原则。那么,怎样灵活将传统文化同家纺设计融合在一起,成为了设计者需要深入思考的事情。

一、家纺消费的基本情况

设计从业者想要设计出适合人们喜爱的家纺商品,就需要对消费者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据相关调查发现,购买家纺商品的人群多为25--40岁之间的中高级收入人群,期间,女性购买者居多。民众购买家纺商品的心理多为求美、求新、从众等。购买家纺商品的目的包含:结婚、布置家庭、随机购买、送人等。那么,设计从业者就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况设计不同的家纺商品,以供消费者选购。

二、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家纺设计融合在一起的重要性

(一)融合传统文化,才能够彰显我国家纺的个性。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面对全球文化的局面,尊重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及民族文化的个性是大势所趋。也可以说,不但需要关注现代设计所具备的科学性,同时也应关注其人文个性与精神。此种个性及精神对于民族来讲,就是其民族文化。从微观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企业,想要使其商品占据市场地位,得以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在传统文化方面进行努力。

由文化的层面来分析,家用纺织行业是一种文化产业,唯有将家纺商品中具有的文化特性表现出来才可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那么,自身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最佳的媒介,假如你的商品缺少民族传统文化的个性,则很少有人可以形成深刻记忆,并且也不会形成个性的视觉美。例如:一位外国人来中国,最希望看到的、购买的会是什么?答案不言而喻,他们最习惯购买的当然是具备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商品。外国人借助中国文化元素进行设计,那么,需要应用怎样的色彩及元素呢?自然是可以凸显自身民族文化的事物。在西方人们的眼里,我国的书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那么,就可以将书法同家纺融合在一起,汇集文化个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家纺商品的价值。

(二)融合传统文化,才可以推动家纺商品的多元化。在现代家纺设计中融合我国传统文化,必将会使世界家纺商品步入多元化领域。我国人口总数占据世界的20%,其中,家纺商品的产量更位于世界首位,假如在家纺商品中融合我国传统文化,那么,其对世界的多元化文化贡献无疑十分巨大。但是,目前我国家纺领域的设计却较为单一、枯燥,十分缺少具有自身民族特点的文化要素,不但无法推动我国家纺领域的发展,同时也可能使中国的家纺退出世界的舞台,其结果十分可悲。

我国北京大学著名教授袁行霈曾提到:文化,是民族的尊严与灵活,同时也是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差异性标记。如果将世界上所有民族经过长时间演变、积累的文化变成单一形式的文化,其后果十分可怕。所以,就需要重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伴随着目前信息全球化发展的逐步深入,主流的文化正在不断消减非主流的文化,从而必将会造成我国文化的单一性。单一性就必定会导致营养不良。地球就如同一个人,需要多方面的元素。在家纺设计中,传统文化就是其重要的元素之一,将传统文化与家纺设计结合在一起,能够更好地推动家纺领域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三)融合传统文化,是表现我国家纺商品文化风格的重要方式。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家纺商品的设计多采用拿来主义的方法,一味地模仿、挪用西方国家的设计,并不是长久之计,更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此以往,会导致我国自身文化的缺失,设计期间缺少民族特点,从而使我国家纺领域被世界所淘汰。我国历史悠久,在历经了千年的文化沉淀与发展,充满了神秘性,令他人向往与羡慕。这些都能够成为家纺设计的灵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遵循我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理念,在设计期间,不但吸收西方文化的内容,同时对我国文化进行创新,深入挖掘内容,从而设计出符合国际风格的商品;其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族元素、图案的发展不断变化,展现了我国丰富多彩的历史风貌,同时也是文化的关键载体。其统一性与多样性彰显着民族的美丽。设计从业者应从中汲取灵感,应用传统图形中的“风格、色彩、形象、气韵”等,凸显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

(四)融合传统文化,才能够创造世界文化品牌。对于传统文化来讲,它不但是创新我国家纺商品设计的灵魂,同时也是创建我国家纺商品品牌地位的重点。依据2010年颁布的《世界品牌500强》来看,美国占据246席,但是中国仅有6中商品入选,占据1.2%,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尽管是商品生产大国,但是却在世界品牌的舞台上同其他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当然,我国的家纺领域也是如此。尽管家纺的生产产品数量很多,但是,国内却缺少大规模的家纺品牌。家纺品牌关注的是个性,重点强调民族个性,艺术个性。但是,如果缺少传统文化的个性品牌,着其艺术个性就会淡化,变成雷同或者单一的品牌,缺少差异性。想要突出我国家纺商品中的艺术风格与品位,就需要将传统文化融汇其中,唯有如此,才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推动我国家纺领域进一步扩大与发展。

三、将传统文化同现代家纺设计进行融合的措施

(一)设计从业者应提高自身的文化内涵。对于家纺文化来讲,是一种具有交融特点的文化,同民众的生活、民族的特点、潮流时尚等都存在密切的联系。我国想要发展具有自身特点的家纺,就需要创建家纺的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及商品文化,形成具备自身民族内涵文化的特色商品,从而掀起流行潮流。最近几年,世界上的家纺商品流行民族风格及异域风情,追求回归自然。设计人员在对家纺商品进行设计期间,可以应用我国传统的手工印染技术,例如:夹缬、绞缬、刺绣、编织等,同时对传统的染织方法进行再次的包装,融入时尚的元素,才能够设计出不但具备我国传统文化特点,并且也具备时尚性、个性、时代性的家纺商品。这些商品属于纯绿色、高档手工产品,能够提高民众的生活品味。唯有此类商品,才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二)巧妙应用传统文化,大胆进行创新。想要引领时尚、提倡科学消费,就需要具备新颖、丰富的商品,那么,相关设计从业者就需要对家纺产品进行创新。对于家纺商品来讲,其属于终端商品,如何正确引导民众形成时尚、健康、安全、舒适的家庭软装饰观念,就需要设计从业者改进自身的设计思路,进行创新。

在设计家纺商品时,不但需要对产品的图案、造型、织物设计等方面进行创新,同时也需要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转变以往枯燥、不变的设计模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应用我国传统的、民众喜闻乐见的图案进行设计。例如:各种团花图案、飞龙图案、汉字图案、各类表示吉祥的纹路等,同时将这些符号进行抽象画,之后借助现代的色彩、形象及韵味表现出来;其二,仿照我国传统工艺作品的图案风格,同时进行相应的变化,加以应用。如,可以仿照我国古典的青花瓷、蓝色印花布、纂刻、少数民族中的纺织特色、古典刺绣等;其三,结合我国传统的设计风格,并且通过欧式的变现方法进行创新再造。例如:楼阁水榭、鸳鸯戏水、团花牡丹等;其四,参照我国古代寝室的风格,对家纺商品进行重组设计,例如:模拟古代宫廷的靠垫、铺盖、挂帘等;其五,借助我国文化当做产品的背景,例如:采用我国古典的水墨画、书法、具有民族风情的照片等来渲染商品,形成视觉冲击。

总而言之,伴随着目前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商品的需求标准越来越严格。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纺织品曾对欧洲造成影响,并且在世界上都占据重要位置。想要更好的推动我国家纺设计发展,相关设计者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及综合素养,将现代元素同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从而展现我国的风采。 (责任编辑:晓芳)

参考文献:

[1]张立里,李辉熠,夏丽雯.传统年画艺术形式在现代平面设计的应用研究[J].群文天地,2012(14).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范文3

关键词:借鉴;传统文化;融合

一 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近年来出现了前所未有地生机,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凸显出来。融入了现代气息的传统文化既不是对中国传统图案纯粹的模仿、简单的挪用,也不是完全拘泥、沉迷于传统设计理念中,是从内在本质上为现代生活中有机的一部分。

设计要表现设计者之意、理、思想、情趣,这样才是真正的有生命的设计,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仅一人之力不可能全盘兼顾,只能立足一点,兼顾其他,对于民族文化的继续应立足于透过其形式把握其精神,民族传统艺术丰富多彩,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民族艺术和中国文化,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个性鲜明,千姿百态,对于设计者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二 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传统图形来表达某种意趣、情感和思想;或是把传统图形元素进行变化、重组和出新,使其既有传统图形的形状和神韵,又有现代设计的意味。或是将传统的设计手法渗透于现代设计的图形之中,体现出某个民族的精神和理念。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进行碰撞的融合过程中所产生的整合现象,是现代平面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现代设计中传统的、民族的元素,应该也必须融入流行的、时尚的理念,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当然,“现代”一定带有“流行”的因数在内。所谓时尚,一般指当时的风尚,当时的流行样式。在某些人眼里,流行的、时尚的都是过眼云烟,没有历史的、传统的东西耐看、厚重,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在流行与时尚中,传统的审美意念和传统的设计元素也一直在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两者结合一起,给人以民族化的感觉。以现代设计的观念衡量传统和时尚,两者并没有冲突,结果必然是相得益彰;传统通过时尚得以继续流传,时尚通过注入传统而增添文化感和厚重感,增强其生命周期的可延续性。

三 现代设计引入传统文化

设计在不同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特征,这是对各国文化的一种反映,一种诠释,中国虽然设计还没有形成一种民族风格,但是中国文化对设计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近年来,这些中国特有的审美精神被再度挖掘,成为了激发现代平面设计创作灵感的不竭源泉。同时,许多传统的视觉元素也是现代设计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价值。面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平面设计也在不断地得到改善和发展,同时传统文化也在渐渐融入到国际设计地风格中。

北京奥运会的申奥标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可以说是现代识别中的一个经典之作。设计将中国特色、北京特点和奥林匹克运动元素巧妙结合。该作品整个外形是一个“中国结”的形状。中国结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有“四环贯彻、一切通明”之称,“结”取“连绵不断”之意。借用奥运五环色组成的五角星相互环扣,象征着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五星则形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代表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在这个标志中,运用中国书法中所特有的“笔不到而意到”的写意法,从而使得整体形象更加形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同时也表达出了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还有象征着“舞动的北京”的“中国印”。“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为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地运动人形。它似印非印,似“京”非“京”,潇洒飘逸,充满张力,认得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地神韵,蕴含着浓重地中国韵味。将中国的传统元素与现代地国际设计风格相结合,将二者有机融合,创造出一种鲜活灵动的艺术感。中国印传递的是一种中国文化,是文化的浓缩和中国艺术的精髓,是一个以小见大的东西。这正式集中表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特色。

四 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传承的关键

中国现代设计不同于国外。国外的现代设计完全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起来的。我国建国60年以来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200年才走完的道路。而现代设计思想在中国的形成则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大量西方现代思想的涌入开始的。一时间,身处现代设计思想荒漠的中国设计师们可以说是“饥不择食”,将各种理念全盘消化吸收,这其中难免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

多数现代设计师,仅仅是从历朝历代的残卷画册中,这里提取一个符号,那里截取一段线条,东拼西凑,就自以为是完成了一项了不起的“传统设计”。但是,事实上他并没有真正深入了解学习传统文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像学外语只记得几个单词而不懂语法一样,说出来也让人不知所云。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不仅仅是“中国红”和“祥云”。设计应该从精神财富中体会到什么,吸收些什么。应该努力将设计中的“中国符号”变为设计的“中国神韵”,而不是用大红大紫的颜色和层层叠加的祥云来疲惫大众的眼睛。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 北京 :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2]陈瑞林. 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湖南科技出版社,1999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范文4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文化融合;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34-0023-03

传统文化既是构建企业文化的基础,更是中国特色优秀企业构建的重要且有力的支撑,只有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积极萃取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与优质工业文明相结合,才能显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在本文中,主要在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建设现代企业文化。

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优秀的中国企业文化,应该是植根于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企业文化,而当前为企业文化发展的根本问题在于其并未真正的将企业文化中国化,只有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并运用于企业建设之中,才能有效的提高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才能使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我国企业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所应汲取的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天下为公,忧国忧民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忧国忧民”体现的是一种爱国精神,是对于祖国的一种责任意识。伟大的中华民族自古以“忠”“孝”闻名于世,古有岳飞精忠报国,近代有救国图强变法的谭嗣同以及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家等。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当个人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选择服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并投身于建设国家。因此,我国企业应当时刻铭记这一责任,将产业报国作为自身企业经营的一项宗旨,将企业利益与社会、国家、民族的利益紧密的联系在

一起。

(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自古中华民族就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上可溯至《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箴言,其意为自然界在永不停息的进行着变化,古人欲效仿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培养自身坚忍不拔,不懈怠、不断进取,不畏困难挫折的优秀品质。如湖湘文化中涌现着变法图强的谭嗣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等革命家们救国图强的伟大精神都凝聚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因此,要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文化,发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将这种精神运用于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而调动其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企业内聚力,不断的激发起企业的活力,使企业可持续发展中永葆生机。

(三)和谐的理念

和谐理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又一精髓,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备受推崇普遍被认同的一种人文精神。我们在提到“和谐”二字时,往往会联系到“厚德载物、和而不同”,其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宽容的精神,是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同样也是对个性的尊重:“厚德载物”意为如大地般可包容万物;“和而不同”则表现为对事物个性的一种正视,主张事物在多样性基础上的统一及和谐一致,但不是机械和没有生命力的一致。在建设我国优秀现代企业文化时,应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精神,尊重差异和多元化,求同存异。

(四)儒家文化“仁”到“以人为本”

“仁者爱人”是传统儒家文化的主要观点,它体现的是一种人本的思想,是早期的人本主义思想,放眼于当今的管理,则可体现为要“以人为中心”。从儒家“仁”思想来看,管理本质“治人”,关键在于“得人”,方式上要选择“人治”,由此看出,管理的一切都离不开人。此外儒家文化中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以和为贵”的思想,无不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企业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提高企业领导和员工的整体素质,增强企业内聚力,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五)兵家“权变”思想到创新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权变”思想中的 “审时度势”表现为能够审察时机,忖度形势。而着眼于现代的管理,则体现了企业的创新观念,其是兵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根据事物不断发生的变化,正确分析时代形势,把握良好的时机,依据形势注重改革,进行灵活应变,进而实现目标。在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时,应注重汲取兵家权变思想精髓,审时度势,韬光养晦,强大自己,开拓创新,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这些精神理念皆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所包含的精神和内容在不断的发展中经过了科学的批判和扬弃皆可为企业文化建设所用,服务于企业文化建设。

二、现代企业文化如何与传统文化精髓相融合

如何汲取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并将其有效的运用于建设优秀的现代企业文化,对于企业能否在竞争大潮中脱颖而出,能够在可持续发展中永葆生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汲取传统文化“忠”的精髓,强化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

“敬业报国”是传统文化中“忠”的精髓的体现,在儒学思想中,忠体现为一种更对君主统治尽心尽力的维护。通过责任意识的树立,将这样一种“忠”的企业文化逐渐深入到企业成员心中,并逐步形成一种价值观。那么强化责任意识,发扬传统文化中“忠”的精髓来构建优秀企业文化。

强化企业成员的责任意识,发挥其内在驱动作用。不仅要增强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同时包括企业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使企业的所有成员能够个人的追求、个人的价值和个人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企业全体成员能够达到精神上的共识,进而逐渐内化成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竞

争力。

(二)汲取传统文化“刚健有为”的精髓,发扬自强不息精神

在构建优秀现代企业文化时,应当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纳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上升为企业精神的高度,并在包括企业领导人在内的所有企业成员进行学习和发扬,使所有企业成员能够自尊、自立、自信、自胜。要培养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企业文化,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两点

入手:

1.培养企业员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注重培养企业员工刚健有为的精神,促使企业员工以整个企业的理想为自己的理想,发奋图强,不断的开拓进取,不畏困难与挫折,努力的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主动于企业的整体建设和发展中去。

2.应主要强化企业员工的自尊意识、自立意识、自信意识和自胜意识。增强自尊意识要求企业员工能够尊重自己的人格,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够坚持自己的操守;增强自立意识,则要求员工生活和工作中,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努力奋斗;增强自信意识要求员工对自己能力能够充分的肯定,并始终坚信自己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成功。

(三)强化企业和谐意识,服务企业文化建设

我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较为完整的阐述了和谐的理念,和谐即把握节度,恰到好处,从个人行为的角度,主张坚持原则,避免片面、偏激行为的出现,而放眼于企业文化建设,则表现为正确处理企业发展过程中公正与效率之间、财富与精神之间、增长与发展之间、资源与环境之间、道德与法律之间、竞争与和谐之间、对内与对外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从而为企业构建一个稳定、宽松的内部环境和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而增强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和竞争力。

因此,在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强化企业的和谐意识,恰当利用传统文化赋予的和谐理念处理企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进而促进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四)汲取传统文化“仁”的精髓,坚持以人为本

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注重以人为本。儒学思想放眼于管理,则体现为如下三点,即管理本质“治人”,关键在于“得人”,方式上要选择“人治”,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管理的一切都离不开人。企业要想长久的发展优化管理体制是关键,而管理的本质在于如何有效的对人进行管理,关键在乎如何获得人心和人的支持,而在实施时则应当注重以人为本。那么运用传统文化中“仁”的思想,推进企业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呢?

1.企业领导人应学习传统文化,提升自身文化水平和修养。领导人的理想、信念、性格和举止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员工效仿的楷模,因此。要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应当注重提高企业领导人的文化水平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才能够更好的影响员工,进而增强企业全体成员的凝聚力,促进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

2.以“仁”思想为基础,营造人尽其才的文化氛围。人乃根本,在企业发展的过去、今天和将来,人的素质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构建现代企业文化应注重营造人尽其才的氛围,激励人人向高冲击,尊重人才自我价值的实现。只有营造起这样的文化氛围,才能够留住人才,服务于企业发展。

(五)汲取兵家“权变”思想,强化创新意识

传统文化中兵家的权变思想,在如今的激烈的竞争形势下则体现为一种创新意识。自古兵者诡道,阴阳互换,审时度势,奇正相应等思想也无不成为当今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深入学习兵家“权变”思想中的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增强企业领导人以及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进而其创新能力,服务于企业建设和

发展。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企业优秀文化建设得以形成、企业得以长久发展的肥沃土壤,因此要建设独具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并以此根基构建优秀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 孙祖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弘扬[J].才智,2009,(8).

[2] 王东华.浅谈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09,(24).

[3] 祝小诗.企业文化建设须“内外兼修”[J].现代金融,2010,(1).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范文5

【关键词】传统剪纸;艺术;服饰设计;融合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72-01

一、中国传统剪纸艺术

中国传统剪纸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传统艺术。和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剪纸蕴含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东方文化艺术的传承。形态各异的树叶、花朵,晶莹剔透的雪花及山川景物,都给予人们大量的创作素材,促进了人们对剪纸造型艺术的思考。据记载,在公元前1600~1100年间就有人在树叶上进行剪刻纹样、镂空刻花,到了西汉初期就有了可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用金银箔、绢帛、皮革等做为剪纸的载体,通过雕、剔、剪、刻、镂等手法,制作成装饰品。

中国传统剪纸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样式,是民间美术的基础和精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剪纸受到政治、宗教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发展空间,传承着中华民族的艺术特色和本土精神,体现了艺术最本质的审美特征和精神境界。剪纸作为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结合了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其元素种类丰富、形态多样。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广泛应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对各种现代设计艺术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服饰设计的融合

从技法上看,剪纸是运用刀法在纸上镂空剪刻成特殊纹理,展示阳纹与阴纹的对比。剪纸服装是在裁剪好的面料上,根据服装风格特点裁剪有镂空剪纸效果的图案纹样,再把这些带有图案的面料与其他面料一起缝制而成,把图案纹样设计在需要的位置,这就成为了具有剪纸艺术效果的服装。

(一)镂空纹理手法与现代服饰设计的融合。剪纸作为一门镂空艺术,在造型上讲究体现实体和留白、主体和衬体、前景和背景之间的关系,是以二维空间为造型基础的平面艺术。剪纸运用在服饰设计上,可以利用剪纸工艺,通过选择适合的面料,利用压花的形式制作出镂空的肌理效果,剪纸压花设计有美观和加强服饰牢固度的作用,这种形式运用到服饰设计面料的创新改造上,将呈现丰富的透叠、立体、盈动感。国内外许多服饰设计师运用中国传统剪纸的造型元素在服饰设计中寻找新的突破,设计出有独特风格的作品。剪纸的载体换成了服饰,利用剪纸手法,将其部分元素运用到服饰设计中去,给服饰设计带来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二)阴阳对比手法与现代服饰设计的融合。中国传统剪纸既讲究阴阳对比手法,也注重构图的均衡稳定,它通过图案中阴阳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光影效应。为保持整张作品的完整性,剪纸过程中要遵循“阳刻线线相连”和“阴刻线线相断”法则。使用阳纹与阴纹的对比剪刻,虚实、主次分明,如以虚为用、虚实相生、虚实转换等增强服饰的立体美感。阳刻剪纸保留了原稿的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每一条线都是互相连接的。现代服装设计师大胆采用了新型木质或特殊材质的材料,结合阳刻剪纸工艺表达出夸张的造型,体现出工艺的精美,体现设计师独特的艺术创意形式。阴刻剪纸是刻去原稿的轮廓线,保留轮廓线以外的部分,所以阴刻剪纸的线条不一定是相互连接的,作品是块状的阴阳结合,是根据剪纸里虚实关系的需要采取阴刻和阳刻交叉办法,使画面效果更丰富,主次更加分明。设计师采用阴刻和阳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来呈现作品,在制作工艺手法上体现传统艺术文化与创意思想的融合。

三、结语

将传统剪纸艺术与服饰设计相融合,即是将剪纸的美学原理转移到服饰上,服饰民族标识性的增加是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传统特色所给予的,这种服饰民族标识性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为服饰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灵感。总之,剪纸艺术在不失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还要适应时代的变化。任何一种艺术能否成长发展,取决于它能否吸收新的养分,适应时代的发展并不断挖掘出新的潜质。在当今多元化设计领域里,如何运用传统剪纸艺术设计出与众不同又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作品,必须研究其更深层次的内容。现代设计理念在传统剪纸中的运用,将为剪纸艺术创造出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剪纸艺术的创作也会不断推陈出新,具有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谢志诚.中国民间美术研究――谈论剪纸艺术[M].贵阳:贵州美术出版社,1987.

[2]陈竞.中国民俗剪纸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5-38.

[3]柴京津,柴京海.中国剪纸艺术[M].北京: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

[4]吕胜中.中国民间剪纸[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

[5]王光普.民间传统剪纸纹样[M].兰州:甘肃人民美出版社,2009:17-20.

[6]陈竟.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范文6

【关键词】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现代平面设计;创新发展

1、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概述与现状

中国在其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工艺文化,传统工艺美术作为其浩瀚江海中的一支涓涓细流,在社会发展沿革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四大文明古国”是在中国流行的对世界四大古文明的概称,分别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文明古国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相继从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进而步入铁器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也在朝代的更替中有了更广阔更深远地发展与延伸,更加验证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从其广度和深度上来看,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都被勤劳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浇灌着、成长着。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我国历朝历代存在着多种艺术形式,早在商朝的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陶器上的纹饰、符号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铜器有着密切的关系,此时的陶器已不局限于盛物器皿,在其应用上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等。到了隋朝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增添泥片贴花就是很好的例子。从史前的陶彩、商周的青铜器、战国及秦汉的漆器、汉代的画像砖、魏晋隋唐的石窟、唐宋的陶瓷、元朝的寺观、明代的家具等,歌舞、器乐、漆画、泥塑,蜡染,皮影、绘画、剪纸、木雕等,都是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并形成了具有自己特有的艺术特色及民族特征的文化。而其中的造型、图案、色彩,都带有原创元素,对现代平面设计具有极高的借鉴性。

(1)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应用剪纸艺术、皮影艺术、年画艺术,不仅继承了中国古代传承的文明,而且这也是平面设计未来在中国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众所周知,剪纸艺术、年画艺术、皮影艺术都是一种二维的平面表达艺术形式,应用在生产生活的众多领域,应用方式也极为灵活,是生命力较强的艺术形式,这一传统艺术元素直接推动了后来中国flas的发展。

(2)宝鸡凤翔的泥塑艺术、江西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不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代表元素之一,不仅有较高的审美观赏价值,更有较高的实用性。我国的国粹中的陶瓷艺术,我国精湛的制瓷技术被淋漓尽致地体现在青瓷和白瓷通体无暇的作品中,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不但表现在将泥塑和陶瓷器皿上的花纹巧妙地运用到外包装上,还运用到生活用品及工艺品的设计上,彰显了这种“回归情结”。这种回归情结呼唤了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风格,不只是针对了本地那些土生土长的土著居民,同时也是对外来文化冲击的回应。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回归不是对“传统”的模仿和复制,而是运用传统的形式符号,用新材料、新技术,以新的方式表达包装设计风格。

(3)传统美术的色彩处理。我国古代诗人将其用于诗词中表现意境,而将其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之中,也同样具有新的创意和新的意境。传统美术在处理色彩时,主要是用各种材料去装饰色彩。我们常常从彩蝶、霓虹、彩霞等自然色彩的组合和变幻中受到启发而创造出色彩绚丽的装饰效果,人民装饰色彩使某些联想将自然景色“拟人化”。由于性格、经历、情绪的不同,每个人都对客观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对某些自然色彩的感受,可以是“怡红快绿”,也可以是“绿肥红瘦”。

从世界的广阔角度来讲,传统性的工艺美术主要活跃在19世纪中期以前,之后逐渐萧条,到了20世纪初设计这门学科已经逐渐进入了人们的心中,不断成为了主要的学科,也逐渐进入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引入设计变革中站上了重要舞台,而传统工艺美术在这个变革中只能保护性的延续。

传统工艺美术是在传统文化土壤上产生的一种造型文化实践的,呈现出鲜明的地区、族群的实用、民俗、宗教和审美特征。如剪纸、刺绣、雕刻等传统工艺美术,与当地的民俗、信仰、审美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社会发展,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社会要求出现各种冲突,如作为族群文化的传统工艺美术与跨民族的人需求相冲突,作为民俗、宗教、实用功能的传统工艺美术与人的现代审美、投资需求相冲突等,显然,这些冲突在一定的条件下限制了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继续发展。

2、现代平面设计的概述与现状

设计一词来源于英文"design",包括很广的设计范围和门类建筑:工业、环艺、装潢、展示、服装、平面设计等等,而平面设计现在的名称在平常的表述中却很为难,因为现在学科之间的交壑更广更深,传统的定义,例如现行的叫法“平面设计”(graphics design)视觉传达设计、装潢设计……,这也许与平面设计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设计无所不在、平面设计无所不在,从范围来讲用来印刷的都和平面设计有关,从功能来讲“对视觉通过人自身进行调节达到某种程度的行为”,称之为视觉传达,即用视觉语言进行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而装潢设计或装潢艺术设计则被公认为极不准确的名称,带有片面性。现在,在了解了对平面设计范围和内涵的情况下,我们再来看看平面设计的分类,如形象系统设计、字体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型录样本设计、DM杂志设计、新闻报刊设计、包装设计、海报/招贴设计……可以这样说有多少种需要就有多少种设计。另外,商业设计与艺术设计很显然是存在的。设计是有目的的策划,平面设计是这些策划将要采取的形式之一,在平面设计中你需要用视觉元素来传播你的设想和计划,用文字和图形把信息传达给观众,让人们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你的设想和计划,这才是我们设计的定义。

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要想经久不衰,就要勇于各种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无论是从我国早期华夏文化的萌芽还是直至达到汉唐文化的顶峰,还是盛唐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冲击的影响而发扬光大。无不表明,只有勇于学习外来文化,才能博采众长,只有继承交融才能最终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

在我国,平面设计历史悠久;战国时的“矛与盾”口头广告―“韩非子”中所论述的“悬帜甚高”中的“望子”;两宋时期伴随着印刷雕版而产生发展的“传单”等,都可以看作是平面设计的雏形,是我国广告历史久远的例证。但是,平面设计真正成为一种专业性活动并发挥其巨大作用却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大生产才开始的,在这个层面上讲,我国的平面设计艺术可以说是引进西方的。西方设计已经有了百余年的发展历史的,而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发展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跟进,众多外来西方艺术设计家来中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强化了中国设计师的竞争意识,参与国际平面设计竞争和交流已经是家常便饭,中国设计师在国际设计大赛中获奖也已经不是凤毛麟角的事情了。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使多元化的国际并存思想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国设计师的作品意境中,这是中国平面设计事业成熟的表现。然而,正是由于西方文化的渗入,中国现代设计中充满了受西方平面设计思想影响的视觉语言,甚至出现了充满浓郁西方特色的符号,在“国际设计风格”潮流之后,如何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成为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共同课题。这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文化表现方式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现代设计在富有现代特色的基础上充满历史色彩。

3、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平面设计融合的必然趋势

当代中国发展日新月异,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中国创造,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路线始终要遵循市场规律和生活发展的需要。现代设计需要民间艺术来充实和丰富其底蕴,同时又要创新,使设计作品既有民族感,又兼具现代感。经济已步入全球化时代,时尚也不例外。当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愈加重要时,一向引领风气之先的时尚领域更是融入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元素。

时尚界从来不放弃对任何一种可能带来话题、吸引眼球的灵感。民间的东西质朴而贯穿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既给设计的想象带来巨大张力,也容易带来心理认同。因此,作为设计师必须掌握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既要前卫、时尚的元素,也不能我国优秀的传统元素。中国是世界不可分割的关键部分,同是中国也不能离开世界这个大家庭。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是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内涵丰富、题材广泛、流传久远、形式多样,是外来文化难以汲取和替代的,在世界艺术的宝库中,它以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吸引着众多外来文化前来交汇、融合。因此,我们应取民族的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保留发展,在与外来文化的冲击交汇中打造新的民族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用现代化国际化语言表达出来,把代表中国精神符号的传统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让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两条小溪共同汇成一条不会干涸的大河,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以此,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要求也变得越发“苛刻”了,因此,要避免人们审美疲劳现象的出现,也为了吸引到人们关注的眼光,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就需要体现其独具一格的特点,也只有拥有独特风格的平面设计才能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设计市场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放眼现今的平面设计市场,平面设计表现形式的创意更新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眼球,使人们在感受到其中的设计内涵的同时饱尝一顿设计大餐。在这个不断变化的设计时代中,成功的平面设计就需要在这种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拥有一枝独秀的平面设计创意并逐渐形成大众所能接受的独特风格。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丰富多样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为平面设计创意提供了思想源泉,可以说,离开了传统文化的平面设计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方式

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好的设计应着重于人与人、人与空间和人与自然的融合上,再对传统的东西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在对传统文化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或者用传统的造型方法与表现形式来表达现代设计理念,同时也彰显了民族个性。现代设计师将中国传统的平面艺术和造型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文化的结合,不仅传承了中华传统的艺术精神,更推动了中国传统艺术走向世界的进程。设计师们只有深入了解千年沉积下来的民族文化瑰宝后,才能充分改造提炼和运用传统的元素,从而更好的利用它。而如何利用传统的造型艺术和平面艺术特点来表现现代商业社会的时代潮流,如何在新的信息时代推动传统艺术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并赋予它更新的生命力和艺术活力,并创造新的富有特点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理念,是摆在设计师眼前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大众普遍认为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设计的普遍方式有以下四种:“意识”的承前与启后、“形态”的变化与继承、“色彩”的感悟与升华、“质感”的传承与锻造。

(1)“意识”的承前与启后

儒、道两家的哲学观点对中国古代文化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兼收并蓄的历史传承与自然无为的思想观点深入人心。产品的形态、色彩、功能无不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思想境界,强调与自然的完美和谐统一。

(2)“形态”的变化与继承

形态伴随着古代文化的历史沿革,在不同时代有其特定用途,从盛物的器皿到祭祀的圣物,形态结合了当地的文化特点并被赋予了特定的历史含义。古代人认为天圆地方,所以方与圆元素在众多钟鼎、器皿中交相呼应。在现代产品设计的理念中,根据产品的功能特性,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充分表达出产品的功能定位与美学思想,这是现代产品设计对传统精神的深度创造,这种创造是以设计者对现代审美观念与传统造型手法完美结合、提炼、运用的呈现,并使得现代产品富有时代与民族文化特色。

(3)“色彩”的感悟与升华

人类在完善自身进化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认识物质世界,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促使了色彩的产生和广泛应用,从而创造了一个人类感知的精神世界,中国古代色彩观从崇尚单色运用再到五色体系,包含了阴阳、五行、中庸、感悟的精神内涵,理想主义成分充斥其中,在精神层面意象传神“随类赋彩”。在现代社会的产品色彩应用中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4)“质感”的传承与锻造

中国造物历史源远流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领域的开拓,创造出的器皿品类众多,功能愈加完善。从原始石器的简单到陶器的粗放,再到瓷器的细腻通透、金属器皿的独具匠心,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灿烂辉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现代社会的产品生产不仅要满足其使用功能,更多关注的是其思想与意境的传达,只有深入领悟传统历史文化,才能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创造出更加契合现代人类社会需求的艺术产品。

5、总结

总而言之,设计师们在创新的同时,更多地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汲取相关元素,在传统与时尚的隧道中穿插、嫁接民族工艺。使珠宝首饰在极具浓郁的民族气息的同时,丰富设计作品的多元化风格,使传统与现代文化间的精髓相互融合、相互碰撞,和谐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不断地注入民族血液,创造出富有东方韵味的平面设计作品。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智慧的结晶。许多艺术杰作,成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下来。剪纸、刺绣、扇艺、风筝、锦人、木板年画、民间玩艺等等。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给机械化的现代设计增添了一份人情关怀。就像鲁迅先生所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烙上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印记的设计产品使得中国的平面设计得以在世界浩大的设计园林中占有稳固的一席之位,而其所散发出的独有的民族气息则使得中国设计在世人的面前又多了一份骄傲。平面设计师只有在进行设计主题创意的时候从我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足够的营养,立足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审美情趣,深刻植入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创造出屹立于世界的中国风,使得中国的平面设计更好地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张道一.《中国民间美术辞典》.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2]王国伦.《平面设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出版社

[3]彭付芝.《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范文7

关键词:人居环境;传统园林设计;融合;现代园林设计;人性化;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he living environment for landscape and carrier,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 design features as the foundation, combined with modern cultural landscape design concep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garden of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concept, to improve the modern landscape of humanity and artistic value.

Keywords: living environment; Traditional garden design; Fusion;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Human nature; Artistic value

1. 传统园林景观的特点

中国的传统园林建设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设计形式的艺术价值在世界文化瑰宝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古典园林具有“园因景成,景因园异”的艺术特点。也可以这样说:园与园不同,无固定的模式。

1.1 传统园林的艺术特点

(1)传统园林主要以“山、水、植物、建筑”为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而且讲究四要素混为一体、相辅相成,例如“山因水活,水得山势”,正可谓“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

(2)传统园林的异曲同工之妙是使人文和建筑完美结合与自然。借以山、水和花木三个造园要素构成自然之景,结合建筑设计风格,达到各要素有机统一的效果,即为人工与自然高度和谐。

(3)从审美效果上,传统园林强调有一种诗情画意的表达。这就讲究各要素在空间布置上严格按照古典画诗的艺术要求营造一种意境,使园林达到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效果,且景中有情,若画中有诗之境界。

1.2 传统园林的建设特点

(1)在布局上,传统园林多采用圆、曲等设计形式。例如院子、水池和花圃的边缘结尾圆弧形,其建筑物、亭榭和回廊都沿着园子周边布置,路沿着池边和花圃铺设,引而不发、显而不露,常常把某些精彩的景观藏于僻幽之处,正合乎“曲径通幽”。

(2)以苏州的留园为例,其空间构成异常复杂,整体几乎无规律可言,但做到一步一景、一景一画的效果。如果分层次看,在入口部分近似串联的序列形式,中央部分则为环型序列,东部则既有串联又有中心辐射两种序列形式.

2. 现代园林景观的特点

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的园林景观,其构成要素都无非是自然形成、人工造景和人文塑造等三个部分。纯现代景观之所以不用于传统景观,主要是因为现代景观采用最多的设计理念来自西方现代构成理念,纳入了装置艺术、现代空间抽象雕塑等,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设立喷泉、灯光装饰等。例如巨型抽水机将水抽送至山丘上一个162m高的水渠中,早就出了凡尔赛1400个喷泉的壮丽水景。而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片沙砾之地中有人工开辟的260公顷的湖泊,湖心就有一个能喷射170多米高的喷泉,由于喷射水柱很高产生大量的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彩虹的美丽景观。就现代园林景观所具有的特征而言,具有三大特征:

(1)多样性。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并存,同时静态的硬体设施与动态的软体活动并演。

(2)主题性。现代园林因其建筑的用途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主题性。例如专供人居、办公、观赏或展览等的建筑,其园林就具有相应的主题性。

(3)经济性。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所以环境不同,由于经济投入不同,现代园林景观的设施和采用技术也不同 。

3. 现代园林与传统园林融合性设计

通过上述分别对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各自设计特征的分析,结合当今人们对自身活动环境的要求趋势可以得知融合传统园林设计理念进行设计现代园林是中国园林的发展趋势。这样中国现代园林既吸收了西方园林设计理念又借鉴和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高了园林的人性化和艺术价值。

3.1 融合传统园林空间艺术手法

现代很多设计者常常忽略一点,无论是什么园林景观,都是工人观赏或使用的,因此人也是其中一部分。于是很多现代园林景观欠缺了传统园林“天人合一”的空间艺术效果。为弥补这一缺陷,就必须借鉴传统园林空间艺术手法。

(1)传统园林空间艺术设计讲究对整体性原则的把握。现代由于生活节奏快,城市喧哗,人们更需要的是小桥流水般的自然清静。越是远离自然越渴望自然的气息。在城市里,一颗树或者一盆花都代表着自然,而一个公园就更被希望能使人可以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如果在景观中出现过多的建筑物,反而会营造出密集的世俗气氛,打破了应有的闲适之美。如果回廊和亭榭等附属设施稀少,也就缺少人们观赏美景时的歇脚停留之所,自然会觉得不够舒适。如今在现代园林中已配置坐休之用的由成排方木支起的无顶藤蔓廊架,其造型简洁优美,又起到景与景的串联作用。若是长廊,通常会在廊间设有亭状节点,所有材质多为防腐木或结合钢架、石材柱脚,颇有现代立构的轻松明快之美。因此在设计现代园林时有必要借鉴传统空间布置手法:空间构成序列、中心景物间的距离、空间视觉效果、光与影对比、围合与开放空的比例、不同质感材料的互衬和交通流线的组织等。

(2)中国传统园林景观突出景物层次的连续性和明确性,如同一巨幅山水画卷。借鉴这种连续性,将拥挤的城市空间设计成有一系列不同层次构成的一个整体景观,使其边界模糊化,使视野半遮半掩,使原本有限的景观得到延伸,却又引而不发、显而不露,从而给其中的人一个安静、宽松的环境。例如使小块绿地中的植物更加茂密,从而形成一堵边界柔和的绿墙,称为与建筑之间的一条绿荫小巷,尺度宜人,夏日清凉,冬日避风。

(3)传统园林景观遵循了中国画多点连接的设计理念,具有移步换景、一步一景的视觉效果。传统园路小径巨多,多为曲折徘徊。例如是苏州园林的园路,其铺设精致、细腻,尽取自然之材:贝壳、卵石、青石和小沙砾等,并极尽施工工艺,造出园路上精美的装饰图案,为路人叹为观止。现代园林景观常常过多的采用西方风格或者现代科技,而忽略了这点。西方景观风格多为对称式或规则式的。因此继承传统园林的宝贵设计理念,就得做到两点:一是多采用曲折的路线组织方式,将人的视觉导向不同的空间,随着人的移动,各种景观被逐一发现,这体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特征;二是通过路线的延伸和不断曲折而改变方向来引导人的视野方向。这样的园林景观会给人连绵不尽、层出不穷的感受,从而到达愉悦人的目的。

3.2 融合传统园林意境创造手法

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影响,现代园林景观常常过于注重气派和场面而缺乏传统园林最为精髓的艺术效果,那就是意境。意境不仅流露文化素养,还表达特殊的情意。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如果要表达自身的意境就应具有中国自身特色和深远的文化根源。传统园林常借具体细微的景物来表达特定的情意,例如“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花。根据时代背景和园林主题的需要,现代园林设计者应有所立意设计,借物抒情,例如适当地配置具有人文情怀或者历史韵味的艺术雕塑等,使空间景观变得具有故事性。从一鸟一鱼和一草一木中流露“天人合一”般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以到达洗涤灵心、熏陶情操的艺术功效。如果利用好现代修剪技术、特种花木栽培技术和池鱼饲养技术等将得到超越传统的效果,可以说“师法传统而高于传统”。

4. 结语

传统园林艺术手法优点基本上都是现代园林景观所需要的,而现代园林设计所突出表现的多元主要来自国外的设计理念,因此现代园林设计有必要借鉴和传承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精髓部分。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现代园林设计理念如果能很好地将传统园林的艺术手法融入其中,那么中国园林设计就具有更加完善的多元化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王相荣,林箐.现代景观的价值取向[J].中国园林,2003,(19).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o4

[3]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范文8

论文关键词:现代远程教学;传统教学;课程;教育模式

20世纪最后的十年里,通信技术的巨大进展已使世界上许多国家得到飞速发展。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知识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而在此之前的几千年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只占10%,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结果也表明了同样的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目的、教育观念产生很大冲击。21世纪的信息社会对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新的要求: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与加工能力)的新型人材向学生灌输大量的书本知识不再是培养的重点,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当前教育培养目标的重点。由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模式转变。与“知识爆炸”和知识迅速更新换代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确保有较高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培养方法需要灵活多样,减少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满足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求。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信息的传递主要是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传递,这已不能满足目前社会教育发展理念和实践的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很快被社会各行业所接受、利用为进行网络教育提供了技术基础,并对实现教育模式的突破提供了最佳契机。通过网络媒体,学习者不再局限于课堂这一特定的空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传统教学的基本模式。

一、传统教学的模式及其优缺点

1)时间、地域上的限制。学生只能在特定的时间获取知识。这也就制约许多在职人员学习的机会他们在业余时间想学习时学校已经关门放学了。学生也只能到规定的地点才可以听课,缺乏灵活性,将大批希望接受教育的人群拒之门外。虽然函授和电大等远程教育形式不断补充进来,但仍然无法满足人们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需要。

2)以教师为中心,单向传授为主要的知识传播模式。教师是传统模式的主体,教师决定了学习内容、学习进程,甚至决定了学生该怎么学。这限制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影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些优秀教师会注意到学生的反馈信息对自己教学进行适当调整,但这也是微乎其微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造型人材的成长。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学习资源环境,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3)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教师的任务非常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进行分析,无法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 是精英教育。

4)投资庞大、效益不高。不能适应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求。

二、网络教育的飞速发展

1.现代远程教学的模式及优势

A.计算机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史中一次巨大的飞跃,它引起了现代技术的革命,同时,也促进了现代教育的改革。伴随着信息技术在计算机、通讯和视听设备方面的应用和发展,信息技术工具的进步,一种基于网络的教育形式出现了。网络教育没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学生决定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对于网络学习模式和实践的探索成为现代信息化教育的一个热点。在清华、北邮、浙大、湖南大学之后,某些高校也尝试提供网上的学历课程,提供给学生另一种学习的途径。同时面向中小学生的联想网校、101网校、万恒远程教育网等等也相继成立,辅助学习者的学习并提供一个老师、学生和家长交流的空间。

与传统的教育相比,网络教育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远程教学无时间、地域限制,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去查阅自己需要的资料;集语音、图像、数据于一体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习者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远程教学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跨区域师资优化组合分配,实现资源共享。这无论在教案准备上,还是在学生教师讨论、答疑、案例分析(Case Study)上均具有极强的优势;远程教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使学习者可按自己的学习风格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反馈方便快捷,能及时解决学习者遇到的问题。远程教学使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更为现实。

2.远程教学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目前,网络教育中最大的不足就是优秀网络教育软件的缺乏。许多网络课程仅仅是书本的翻版,没有体现出网络媒体的特点和优势。许多课程的设计对于教育软件中应包含的教育思想考虑较少,软件固然生动精美,教育效率却不高。现代的教育软件设计思想应是由学生向计算机提出问题,通过学生与计算机的之间的交互作用,去探索和求解问题。这样的软件可以适应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要求,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目前的教育软件仍然主要停留在传播知识和训练能力上,由计算机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然后计算机再进行判断和提示。这并没有使学习者的主动性得到发挥,是基于行为主义的程序教学模式。

不良的计算机交互对学生的思维会产生消减作用。网络课程采用非线性的结构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便于阅读、浏览、查询,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但如没有合适的导航措施,学习者面临信息的涌现而无从选择,容易造成信息海洋中的迷航现象。同时,这也不利于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不能从宏观上把握知识,难以构建合理的、条理清晰的知识构架。笔者认为,网络课程应具有智能化的导航策略:导航策略统一,易学,符合人类思维特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跳转要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可以根据学生当前的知识基础和水平,向学生建议一条或几条继续浏览或查询的路径;能替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在学生遇到困难是能对他进行帮助和指导。

网上教育的评估系统还不完善。在参加学习、完成作业和测验中可能有替代行为和欺骗行为。网上教育给学习者很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进行学习,但这也要求学习者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网络安全性问题也是阻碍网上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网上信息资源丰富,但同时也存在许多负面信息,信息接收者由于缺少鉴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接受了一些负面信息而引起不良反映。

三、网络教育的发展及与传统课程的融合

即使网络教育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它对于信息社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多媒体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促进了网络教育的飞速发展。带宽传输问题正不断得以解决,这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远程网络多媒体教育提供了物理基础。尤其是人工智能(Atr ificial Intel igence)和虚拟现实技术(Virt ualReality)的发展为网络教育提供了新的前景。现代远程教学提倡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使学习成为乐趣。网上教学通过动画、图形、影像、声音等多种信息媒体,取代粉笔、黑板、讲授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在教学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成为学习的引导者,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得教与学成为两个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

现代远程教学使得个性化教学更为现实。网上教学可以在同一空间营造出一个相对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与教师充分交流的机会。虽然由于师资力量等因素的限制,个性化教学还不能成为主导教学方式,但网络媒体为这种教学方式的逐步实现提供了可能。信息社会,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大量的信息与知识,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是可望不可及的,网上教学则以多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渠道,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同时传播大量的信息,学生掌握了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范文9

论文摘要:中国有自己浓厚的文化底蕴,孔孟哲学、诗书礼仪。并且中国传统艺术丰富多彩,陶器、染织、家具、古建筑、书法、绘画、民间艺术,如何汲取其中精华,创造具有传统韵味又富有文化内涵的现代本土设计,这是我们每个从事设计的人应该好好揣摩的问题。将传统元素衍生后再融合到现代设计之中,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合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

现代设计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各国发展的道路与特征均有不同。德国长期以来强调设计中的功能主义原则,强调设计的民主特色,反复提倡”好的造型”。因此,理性原则、人体工程原则、功能原则是设计天经地义的宗旨,不能因为商业主义的压力而放弃。这些因素造成德国设计的坚实面貌:理性化、高质量、可靠、功能化、冷漠的特征;与之恰恰相反,美国设计的幽默感与随意性形成了这个自由国度的标识。美国短暂的历史,自由的人性,使得设计师对设计的社会效应,对大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现代设计对于民族传统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以及设计本身的社会含义等则考虑不多,这使得美国设计更具轻松、乐观的色彩;法国的现代设计是基于法国设计传统的,即设计为富裕的上层人的活动,设计的内容是豪华、奢侈的产品,设计不应该是民主的、大众的,而应该是权贵的、高尚的。法国的设计除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外,地区主义也非常强烈;丹麦是斯堪的纳维亚五国中最小的一个,国土狭小,经济高度发达,其发展一开始就与大自然作斗争,这种背景使丹麦人长期以来对于设计具有高度的重视,而丹麦民族的、地域的、文化的统一性,使丹麦的现代社会也对其设计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丹麦现代设计中贯穿了一种冷静的,严肃的高度功能化的风格,体现了大企业的精神;日本的现代设计发展得非常迅速和成熟,日本利用了3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欧美各国用了70多年才达到的目的。Www.133229.cOM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是日本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日本是一个学习外国先进经验的最好学生,从传统的日本设计可以看到中国、韩国的影响;从日本的现代设计中,可以看到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的影响。无论是日本的陶瓷、传统工艺美术品、传统服装、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的设计(如茶道、花道、盆景设计),还是现代设计,如汽车、家用电器、照相机、现代建筑和环境设计,现代平面设计、包装展示设计,都是非常与众不同的。世界上很少国家能够在发展现代设计时完整地保持,甚至发扬了自己的民族传统设计,日本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意义的经验。

中国的现代设计相对欧美等国来说,就不是那么乐观了,设计上抄袭模仿的现象普遍存在,作品的质量不高,能够走出国门、真正展示自己的东西还是太少。完全照搬国际现代主义设计,虽然可能设计水平看似提高了一些,但是毫无中国特色可言。我们分析西方各国的设计,它们都有着自己本土特色的东西,是它们文化的体现。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孔孟哲学、诗书礼仪,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是我们唤醒中国本土设计面向世界的重要源泉;并且中国传统艺术丰富多彩、陶器、染织、家具、古建筑、书法、绘画、民间艺术等是我们创作的宝贵资源。

一、图腾、纹饰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

将传统元素衍生后再融合到现代设计中来,香港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他的”靳埭强设计有限公司”的司标就是在公司”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下,采用了”同心相合、彼此相通”的”方胜”这一传统吉祥图形作为基本框架。司标原形虽然取之”方胜”,但靳埭强先生敏锐的视觉感受力以及他对传统图形内涵气韵的深刻感悟力,使他没有对原形的如实照搬,而是经过了形的提取、衍生、再造,使司标更加具有东方民族个性,也更加适用以后的展开运用。又如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借用丁原始社会彩陶上的凤鸟图形,并使用了中国图案特有的”喜相逢”结构形式,反映出一种厚实的文化底蕴,凤鸟两两相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现代媒体的特色。在其他视觉传达艺术、环境艺术等设计领域也处处可见图腾、纹饰元素的运用。

二、汉字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

汉字是表达思想语言的符号,同时也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的构成方式和形式美,在世界各国文字中独树一职。从皇帝时期的仓颉造字到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再到秦汉时的小篆、古隶和宋明时的印刷字体,直到我们现在常用的宋体、黑体、仿宋、综艺、琥珀、圆体等,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随着时代的发展,站在信息化、视觉化、艺术化的视角审视,汉字无疑是一种有巨大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设计元素,广泛地运用于现代设计之中,铸就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靳埭强先生在其招贴设计《自在》中,运用了中国水墨画技法,融合了现代技术的特殊肌理效果,现代又不失传统。作品《甲骨文·众生》中”众生”、”方舟”、”日、月、云、水”都是甲骨文字的设计组合。作者通过新设计的甲骨文力求使古老的文字具有时代气息而又不同于传统甲骨文。

三、书法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

书法是我中华文化之精气神的一种独特的表相。汉字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创造,其美无比,天上人间独一无二,汉字书写也成了专门的高超艺术,已传承了几千年之久。中国的书体丰富多彩,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等。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形式与现代体育运动想结合,印章中的”京”字似”京”似”龙”又似”人”,把”北京”、”中国”、”人文传统”、”现代运动”包蕴其中,印章中经过巧妙的处理形成一个面向前奔跑、欢呼的人形,又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会以运动员为主体的健康向的精神,充满了朝气和活力,方寸之间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有机地糅合得非常完美。

四、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智慧的结晶。许多民间艺术杰作,成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下来。剪纸、刺绣、扇艺、风筝、锦人、木板年画、民间玩艺等等。在现代设计中融入民间艺术,给机械化的现代设计增添了一份人情关怀。就拿2004年全国大学生设计大赛来说吧,一张字体设计作品中,将民间皮影戏的角色运用到现代设计作品中,将我们的传统符号与现代设计元素融合得非常完美。在装饰设计、服装设计中也不乏优秀的例子。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范文10

关键词:建筑企业管理;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9-0079-03

1 前言

建筑企业文化是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维持自身生存乃至繁荣昌盛的精神财富,其主要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之道、企业风尚、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在企业管理中,只有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才能用文化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凝炼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优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2 企业管理中的传统文化探源-

2.1 企业管理中的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恕、庸、忠、孝、悌等范畴,湖南建工集团经营思想的发展传承了儒家文化的诚信、人治和以人为本的精髓,坚持以人为本和改革、发展、稳定的方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企业、社会、员工“之间的利益日趋统一,实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

2.2 企业管理中的法家文化

法家文化主张法治,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法制经济,法家文化中的“法治”思想,为湖南建工集团建立相对集权的总公司和制定、完善整套的公司管理制度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2.3 企业管理中的道家文化

道家文化以“道”为核心范畴、以“自然”和“无为”为基本观念、追求人性朴真和精神自由。21世纪的前六年,是我国人世后与国际接轨、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湖南建工集团实现了自身的跳跃式发展,道家文化中“无为而治”的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彰显。湖南建工集团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提出“全员入市”的经营理念,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开展经营活动,在本世纪的头几年迅速崛起,并跻身于中国企业5∞强行列。

3 传统文化对建筑企业管理的双重影响

3.1 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积极影响

3.1.1 儒家文化对企业管理的积极影响 儒家文化特别是它饱含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源头活水。

3.1.1.1 有利于形成义利并举义以生利的价值观念

儒家将价值观的问题论述为义与利的关系问题。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儒家非常强调义,甚至要求“合利取义”,但这并不是说儒家就不重视利,孔子又说:“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春秋左传·成公二年》)义可以产生利,且只要符合义的要求,就可以追求利。湖南建工集团在经营管理中所确立起来的“一流、超越、精作、奉献”的企业精神,就是对“义”与“利”关系的最好诠释,即要用一流的精品建筑回报社会和业主,“义”在前,“利”在后,以义(公利)为先,可能会使集团暂时损失一定的利益,但其公益行为必能为集团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经济环境,从而开辟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于企业实有百利而无一害。反之,若局限于短期利益,搞豆腐渣工程,可能使企业获取暴利,但必将背上不义之名,声誉扫地,到头来只能为业主冷落,被市场淘汰,甚至受到法律的严惩,最终失去应得之利。

3.1.1.2 有利于形成群体至上克己奉公的工作作风

儒家文化以维护稳定和群体协调为宗旨,认为人从道德修养到社会价值实现的过程,要经过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这八目。其中“修身”是根本,它是个人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的问题,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将个人价值置于群体之中进行衡量和评定。湖南建工集团非常重视团队建设,培养员工和集团荣辱与共的感情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增强集团的凝聚力和稳定性。同时,尊重员工个性的张扬,充分发挥员工个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为其自我实现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会,从而产生对集团的满意感,增强其归属感。组织与个人相辅相成,使集团成为实现个人价值与奉献群体相结合、充满活力和战斗力的团队,使集团的维系和发展具有更坚实的基础。

3.1.1.3 有利于形成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人际关系

儒家文化主张“和”,即以和为贵,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把人心向背看作是管理者是否具备“人和”的基本条件。湖南建工集团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以和谐为最高原则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集团的跨越式发展谋求优良的内外环境。何况,该集团是一个拥有近20个分公司(子公司)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如果片面追求一团和气,忽视各单位的个性而扼杀差异性,必然使思想僵化,不利于资源的优化整合,甚至会出现决策危机。所以,他们力求通过各单位和各种不同因素的差异互补来寻求集团各要素的最佳组合。

3.1.2 法家文化对企业管理的积极影响

3.1.2.1 有利于形成论功行赏的劳资分配观

法家文化“法治”思想的实践意义之一是“定分止争”,也就是明确物的所有权;之二是“兴功惧暴”,即鼓励人们立战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惧。“法治”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就是促使企业建立奖罚分明的管理制度,湖南建工集团在这一点上与绝大多数现代企业同出一辙,现行公司制度都是论功行赏,而不是论血缘关系行赏。赏罚分明不仅是传统文化所阐述的最基本的管理原则,而且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都要坚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3.1.2.2 有利于形成好利恶害的激励观

法家认为人有“好利恶害”或“就利避害”的本性,商鞅得出结论:“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现代企业不仅要尊重员工的需要,而且要主动研究员工的需要,制定有效的措施满足员工的需要。湖南建工集团并不否认员工正当的利益追求,而且把这种利益公开化,鼓励集团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小车、豪宅,这不仅使员工找回了自我,而且使集团在严格的制度管理下多了一份人性化的关怀,从而增强了凝聚力,焕发了创造力。

3.1.2.3 有利于形成改革图新的发展观

法家文化提出“不法古,不循今”的历史观,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现代企业管理要依据变化的市场经济所提出的新问题,不断修订、完善管理制度。湖南建工集团站在时代改革的前列,与时俱进地出台新政策,修改、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从普通企业到集团公司再到董事会制的大型企业集团,没有哪项制度停留在过往的环境中。

3.1.3 道家文化对企业管理的积极影响

3.1.3.1 有利于形成软性管理的领导策略

在道家文化中,包含着一系列软性管理的理念和智慧,已被世界上一些著名的管理学家所吸收并运用于管理实践。“无为而治”给管理者提倡的是一种“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也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之道,要求遵循自然规律,为当为之事,不为不当为之事。将这一思想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就要求管理者因势利导,顺其自然,严格按事物本身规律办事。湖南建工集团在管理中,高层领导主要着眼于关乎全局的战略性决策的出台,而将日常事务的决策权下放到子公司、分公司,以充分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各级管理者各司其职、协力奋进。

3.1.3.2 有利于推进员工个性的修炼

道家文化主张师法自然、宁静尚柔,这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体现在:强调修养人生,修炼个性。建筑行业竞争激烈,但竞争规则有待进一步规范,在这种现实状态下,建筑从业人员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尤其要加强修养,平衡心态,正确对待接揽业务中的成与败,以一种积极争取而顺乎自然的心境处理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各类问题。自然,这对于在经营上处于优势的湖南建工集团的员工也不例外。

3.2 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消极影响

3.2.1 可能繁衍保守的管理思想

儒家“中庸之道”主张用正确的“大道”来治理民众,这是孔孟政治思想体系的方法论原则。遵循着这一文化取向,人们言行举止重不温不火而轻奋发有为,重墨守成规而轻与时俱进。这一文化观念与现代企业管理坚持和倡导的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新理念大相径庭。

3.2.2 可能助长企业管理中的家长制作风

传统文化礼教范畴中的“三纲五常”礼制滋生出的长官为尊的“家长制”文化观念,成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弘扬先进文化的严重障碍。这一文化取向在企业发展中,无疑也助长官僚主义的家长制作风,严重影响和谐企业的建设。

3.2.3 可能滋生企业管理中唯心观念的颓废文化

传统文化中根植的封建迷信的谶纬之学的消极思想演化出的唯心观念颓废文化,与现代企业中需要引进的先进文化格格不入。建筑企业中一些管理者放弃高远的理想和斗志而笃信神仙菩萨,或拆除某些建筑,以避让“凶险之兆”,或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祖坟,以期占尽风水、永享高官厚禄之福。

4 建筑企业管理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之路

4.1 突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不言而喻,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要把弘扬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和努力体现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4.1.1 把建立仁德的企业形象内化为品牌形象

未来企业竞争主要是品牌竞争,品牌是一种内化的文化,我国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是现代企业品牌塑造的原动力。“仁德”等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价值取向通过品牌塑造最终-将渗透在企业的发展模式和员工的行为方式中。湖南建工集团以体现仁德之义的“一流、超越、精作、奉献”的企业精神为核心理念,以塑造“湖南建工”品牌、打造建筑航母为目标,在经营规模上连续几年跨越“百亿元”大关,连续几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承包商和工程设计企业双60强,名列湖南百强企业,荣获21项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加上资质准人的广泛提升,以及建工新城的落成,极大地提升了集团自身的品牌形象。当然,现代文化追求更自由、更个性、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生活,只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才能为品牌注入新的内涵。

4.1.2 将“和”升华为现代企业间的和谐竞争

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为和谐企业的建设找到了很好的注脚。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必然要求人们普遍追求立足于竞争的和谐或以和谐为目标的竞争。现代建筑企业需要以超前的眼光,从更高的基点看待竞争,必须真正意识到发展是需要和谐社会环境的,而且必须为和谐的社会环境付出相应成本——包括纳税和资助社会公益事业。把竞争上升到和谐的竞争,客观上要求企业实现竞争观念的创新,即要形成平等、互利、合作、双赢、互补的竞争观念。湖南建工集团确立了“全员入市,健康提速,以人为本,品牌领先”的发展理念和“壮大母体,全员负责,资源共享,内外联动”的发展思路,从而赢得了“母子同步腾飞,航母得以启航”的良好局面。

4.1.3 创设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的管理环境

法家文化主张“法治”,反对“人治”。将法家精神贯彻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要求企业把持续经营的基础建立在一套廉明公正的组织规范和平等客观的标准之上,这也可以说是一种企业的法制文化,而且传统的法制观念要与宪法、法律的要求一致,规章制度要与时代的要求适应。湖南建工集团的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的管理环境,充分体现了湖南建工独特的价值观——一流、超越、精作、奉献,即追求一流、超越、精作的建筑与服务,以奉献与回报社会。

4.1.4 创新顺其自然的、授权的和宽松的管理方式

道家文化主张的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授权的和宽松的管理方式,这也是一种哲学理念,与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传统价值观一脉相承,也会对企业文化建设起到借鉴作用。在现代企业文化中,应更加注重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和“人企合一”的境界。湖南建工集团放开各子公司的手脚,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鼓励它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极大地推进了母子同步前行。

4.2 积极推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抵制并改造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

面对新世纪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将传统文化整合成与技术创新为驱动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形态。当前,尤其以以下工作最为重要:培养公平竞争意识,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培育法治精神,建立公正的竞争环境;追求科学精神,提供创新的永恒动力。惟其如此,才能使建筑企业由大变强,立于不败之地。

4.3 沿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改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效果、效益

科学的管理能优化整合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沿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建立并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来促进企业管理,已成为众多企业管理者的共识。建筑企业必须具有世界眼光,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才能改进管理,提高“三效”。

4.3.1 追求和谐崇尚和美,提高管理效率

改进企业管理,就要谋求和谐的内外部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增强凝聚力,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达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在儒、法、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中,和谐问题是核心和要义,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和谐的精神。当前,建筑企业正处于图强奋进的关键期,如何以“和”求效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4.3.2 见利思义推己及人,提高管理效果

员工在市场经济中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的同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和消极因素,又孕育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不讲信用、坑蒙欺诈等现象。沿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就要在企业倡导见利思义的精神,以取得优良的管理效果。湖南建工集团把培育质量文化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严格质量目标管理,每搞完一项工程,通过不断总结、概括、宣传和推广,逐渐形成富有自己特色的质量文化,从而使整个集团出现了“大局稳定,效益回升,上下同步,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范文11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陶瓷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陶瓷材料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则是陶瓷艺术价值在当代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陶瓷;工业设计;艺术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ceramic application in industrial design include two aspects.one is ceramic material application in industrial design, on the other hand is contemporary ceramic art value the application in industrial design.

【Keywords】ceramic;industrial design;The Arts

工业设计的传统定义为“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藉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做工业设计。设计师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以及视觉评价能力时,这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一方面,工业设计诞生于现代工业大生产,以批量化和标准化作为其特征,与陶瓷设计的小批量和手工化以及个性化的特点不相符;而另一方面,除了技术的因素,艺术也是工业设计中的不可缺少的。陶瓷作为传统的器物中必不可少的典型代表,在这一点上与工业设计又保持着某种天然的联系。鉴与此,上百年来,陶瓷与工业设计一直保持着这样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理念的更新,陶瓷与工业设计走得越来越近,传统开始走入现代,而现代也开始向传统进行回归。

1 陶瓷的材料特性和艺术价值决定其在工业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陶瓷在工业设计中被越来越重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陶瓷本身的材料特性决定了其在设计中的应用。传统陶瓷很早就用于了器皿餐具等设计中,至今一直是设计中产用的材料;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特种陶瓷被开发出来,具备许多优良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设计的各个行业当中去。

其二是设计理念的更新和发展决定了陶瓷从更多的角度和领域渗透入工业设计中。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经历数十年的发展,现代主义终于集大成,一统设计界。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思潮的变更,现代主义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对刻板的“少即是多”以及重视功能缺少形式的现代主义设计厌烦,随后的设计思潮中开始重视产品的历史性、装饰性。产品设计逐渐改变了其一成不变的形象。设计师以及消费者开始将产品当做艺术品来处理。越来越多的产品以个性化的方式开始出现在公众视野,设计师们也以设计作品作为个人标签,受到如同艺术家般的关注[1]。在这一背景下,陶瓷的特点艺术价值开始在工业设计领域发挥作用。陶瓷本身具备独特的艺术语言形态和丰富的表现力,“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等许多诗词就是赞美陶瓷艺术价值的。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将陶瓷元素引入设计中,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造型,还包括陶瓷本身蕴含的深层次的文化因素。

因此,目前,陶瓷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也包括了两个方面,其一是陶瓷材料于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其二是陶瓷艺术元素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2 陶瓷在工业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 陶瓷材料于设计中的应用

陶瓷以优异的物理、化学、力学和工艺性能在很多的行业得到应用。陶瓷材料在设计中的应用分为传统陶瓷和特种陶瓷[2]。

在传统陶瓷材料中,日用陶瓷占据着主导地位。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由于塑料的发明以及金属的普及,许多日用器皿等取代了传统的陶瓷用品。随着生活的发展,日用陶瓷以高品质的特性,又开始逐渐回归。在传统手工技艺的基础上,加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现代设计理念,使其在保持传统魅力的同时更容易批量生产,并蕴含了新的文化内涵,逐渐占据着中高档器皿的市场,包括日用餐具、茶具、装饰物等。同时传统的陶瓷材料也开始运用与其他的产品类别当中。比如灯具等。陶瓷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同时就算是普通陶瓷也具备一定的透光度和光泽度,可以作为灯具主体材料,在使用时,赋予产品独特的光线和质感。转贴于

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一批特种陶瓷也开始应用于工业设计当中。特种陶瓷是新材料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它具有其他材料所没有的各种优良性能,耐高温、高强度、重量轻、耐磨、耐腐蚀、优异的电、磁、声、光等物理特点,它在国民经济中的能源、电子、航空航天、机械、汽车、冶金、石油化工和生物等各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各工业技术特别是尖端原文出处是华夏陶瓷网技术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武器装备的发展也离不开特种陶瓷材料。除此之外,在当今世界各国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问题来考虑时,以环境保护、生活优化为背景的环境净化功能陶瓷的研究与开发也必然对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3]。

比如特种陶瓷应用分别涉及到直升机用防弹装甲陶瓷、飞机刹车盘材料、卫星电池文章拷贝于华夏陶瓷网用陶瓷隔膜材料、红外隐身/伪装涂料、陶瓷轴承、导弹用陶瓷天线罩材料等;泡沫陶瓷在外形上属于多孔状,其性能热稳定好、耐磨、导热好、地密度,出了用于灯具等产品作为外观材料外,还可以在地铁、桥梁、影院等地方作为功能性材料使用,可以达到消除噪音的效果[4]。在一些高档手表和手机当中,一些新型的材料也被应用其中,赋予了产品新的感官。

2.2陶瓷艺术元素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的陶瓷晶莹温润,富含魅力但是缺乏太多实用性功能;而现代工业产品多样、实用但是缺少生命。利用现代的技术,融合传统的陶瓷艺术价值,将会创造出更为和谐的产品设计。

现代产品设计中许多的产品借鉴了陶瓷的形态。陶瓷完美无瑕,质感圆润,没有过多的琐碎造型,简洁而不简单。经历了现代主义的机械呆板和后现代主义的杂乱无章后,许多人希望回归到设计的本质,于是陶瓷中的简练造型被运用于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如图所示(图2.2.1)的空气净化器,外观材料并不是陶瓷,但是造型元素从中提取,外看就如同一件艺术品,而里面实际上包含了全部的净化器的结构和功能装置。

此外,陶瓷本身与环境融于一体的特质也被广泛应用于设计当中。科技的发展反而带来了情感的削弱。人们渴望在使用高科技的同时,精神上也能得到满足。于是对于文化、生活环境的要求也相对增加。未来学家《大趋势》作者约翰-奈斯比特说:“我们的社会里高技术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的环境,用技术的软性一面来平衡硬性的一面。”所以,在高科技发展的同时,必须用情感的力量去取得平衡,即高科技与高情感的平衡。陶瓷本身由天然材料制成,上千年来深受人们喜爱,即使在现代材料和产品泛滥的今天,陶瓷也是家中必备之物。陶(瓷)土的质感、手工的痕迹、自然的装饰变化变成了情感的物化符号。因此,许多的产品也赋予了陶瓷般的质感,以期实现现代功能的同时,还能够与环境达到统一协调。(图2.2.2)

参考文献

[1]滕守尧,聂振斌.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学与设计[M].南京出版社,2006.01,131-134

[2]桂元龙,徐向荣. 工业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09,67-79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范文12

关键词:传统色彩语言;现代设计;再创造

在现代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对传统色彩语言的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设计上更加追求新颖性与独创性。因此,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形成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形成理性分析与感性认识的整体融合,在创造的过程中,突出传统色彩语言的整体性,又要符合现代设计的创作需求,形成传统与现代的相辅相成,构建一种互相融合的设计方式。

1 分析传统色彩语言与现代设计的整体融合

(1)现代设计理念推动传统色彩语言发展。在现代设计的理念创新中,随着设计思路、理念的不断变化,在现代化创作的过程中,对于时间的推移以及整体延续与发展,会对现代设计的色彩观念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色彩语言在追求单一性、个性化的创作中,注重内心语言与情感表达地融入性,在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传统色彩语言要与现代设计相融合,需要建立更加畅通的表达渠道。因此,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现代设计的理念能从精神表现、文化塑造、艺术表达等方面进行,在现代设计理念中,通过对作品的现代艺术感与审美感,形成历史传统色彩与现代创造为中心的整体模式,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寻求一种全面化的综合模式。尤其是在现代设计的理念带动下,将传统的文化与传统色彩整合在一起,形成人们更加容易接受的创作方式,可以在传统色彩的发展中,形成强有力的艺术创作效果。

(2)传统色彩语言的历史沉淀促进现代设计发展。在传统色彩语言的发展中,在注重传统语言的运用过程中,更加看重对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因此,在整个传统艺术的表达路径中,在传统艺术注重再现的表现形式中,色彩语言更能鲜活地展示出整个艺术特色。因此,在现代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传统色彩语言的丰富性继承,可以得到延伸与创新性发展,在意境表达、思维创新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展现。同时,在创作过程中,传统色彩语言在抽象表达手法以及艺术创作手法等现代设计理念的作用下,将整个设计的“精气神”更加巧妙地表达出来,形成一种“形神具备”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都是源于传统色彩语言的延伸与发展,在摆脱传统美学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精神领域的艺术探索,这样,可以更加全面的实现现代艺术的整体魅力。通过传统色彩语言的精准运用,深入细致的将现代设计的人文精神、创作背景更加丰富性、趣味性、实用性,对现代设计有更大的启示。

(3)现代设计提升传统色彩语言的综合价值。在现代设计的理念中,主要是通过现代设计的作品,在表达一种公众感受的色彩观念中,形成一种创新性的艺术表达方式。因此,在整个设计的理念作用下,传统色彩语言可以是一种精神文明与情感的表达方式。现代设计中融入传统色彩语言的运用,可以更加全面地将传统色彩语言承载的文化内涵表现在其中,并能实现在整个审美价值中的多种体现,既有文化价值、精神价值,也有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在领悟传统色彩语言的基础上,将传统色彩观念中的现代设计精髓与传统文化结合,这样,可以增强整个现代设计的价值,既能符合现代设计的需要,也能展现丰富的原有色彩的整体需要,形成一种新秩序、新方式的现代设计,尤其是在现代设计中,将传统色彩的语言魅力、色彩融合魅力、色彩表达魅力等相结合,体现出在整个设计中的多面性、文化性等功能,发挥出在整个色彩语言组织下的文化气息,这样,可以体现出传统色彩语言的综合价值。

2 探讨传统色彩语言在现代设计中的再创造运用

(1)现代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在自然科学不断进步的背景下,融合色彩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现代设计中色彩设计的向导与综合指南,更好的形成“好看”的因素。注重色彩的基础要素运用。在各种丰富性的色彩取舍中,将红、黄、蓝三种原色进行有效的调和,形成三种原色任意组合的方式,构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吻合的色彩模式,在整个设计中,增强色彩的表现力。注重掌握色彩设计的技巧性。在现代设计中,要注重色彩的整体搭配,形成现代设计中的色相、明度、彩度在现代设计中的基础性运用,结合色彩学的有效规律模式,将对现代设计中相关的文字内容与图片、标题等形成和谐的色彩搭配,这样,就会形成现代设计中的各种高雅与艺术的整体融合,在专业美术的指导下,形成更大的艺术创作手段,这样,能增强整个设计的艺术性。注重现代设计过程中主调的设计。在根据设计内容与主题的需求中,形成不同色调的倾向性,在突显出现代设计特色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版面的主调,在不断的变化中,发挥出主调的整体能力,然后调动其他色彩的活力,这样,有助于实现整个艺术创作的整体运用。

(2)用活传统色彩语言的元素风格。在传统色彩语言的运用中,通过形成视觉语言、文化语言等多方面的融合,在现代设计再创造过程中,形成不同元素与风格的整个组合,将中国传统色彩语言与现代设计的需求格调相结合,借助现代创造的艺术手段,在改变传统色彩语言的搭配与构成方式,形成创新性的运用方式,这样,可以增强整个色彩风格的整体表达。在具体的运用中,可以将传统色彩元素与艺术作品的融合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相互融合的表达效果。在完成传统色彩语言重组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创新的运用,在突出传统色彩为主体的基础上,形成应用色彩、传统色彩的整体融合,然后,在现代设计的运用中,展现出传统色彩的新的生命力,传达出一种更新的艺术魅力。这样,可以增强整个艺术表达的魅力,增强传统色彩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的丰富性与时代感。

3 结语

在传统色彩语言的运用中,通过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在彰显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形成与现代设计的理念,在创新运用上,增强整个历史文化的融合,在保持现代元素与控制的过程中,增强整个艺术创造的表现手法,这样,在实现责任感的创造过程中,传扬传统色彩语言的精气神,创造出更多与时代相吻合的现代艺术作品,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永军,孙岚.传统灯具设计的艺术特征及其现代运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2] 王梦.浅析民间艺术的发展及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0).

[3] 苏虹.论民间美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价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05).

[4] 李菲.民间工艺美术市场化利与弊的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