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青少年传统文化

青少年传统文化

时间:2023-07-11 17:36:37

青少年传统文化

青少年传统文化范文1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包括的门类很多,可供借鉴的地方很多,具体可以在“仁爱”“和谐”“德性”等方面能对个人产生良好的影响。首先是“仁爱”。“仁”字在儒家文化中出现了多次,传统文化认为人生天地间,最重要的道德使命便是要“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不断的提高自己,通过教育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仁”者,要学会“爱人”,关怀别人就是这种理念的最好体现通过自身道德丢杨能够至于“三德”的境界,“若行五道,必须达德,无知不能识其理,无仁不能安其事,无勇不能果其行,故必须三德也。”其次是“和谐”。传统文化的思想便是一种中庸和谐的思想,古人还强调“礼之用,和为贵”,这种思想强调,做事要恰当,合乎原则和规律,认识自然界的一部分,万事万物有着自身的运转规律,人要按照规律从事自己的活动;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在处理长辈和自己的关系的时候要凭借自身的道德,靠自身的修养去帮助别人,影响别人。现代传统道德文化的思想也充分体现了“和谐”的博大、包容精神。再次是“德性”。这主张的是每个人从自身的道德出发来完善自我,在中国文化中,人是因为有道德,德性被作为区分的根本,也是人格尊严的体现,传统文化要求个人从自身思想和行为出发,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精神。传统文化讲究秩序,也能有效地避免过激或对抗行为,减少代际之间摩擦与社会内耗,使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带有浓重的人情味,较为稳固持久,对社会具有良。

(二)传统文化对青少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自古以来,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团结协作、勤劳朴实,这些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能够规范人们行为的社会准则,它通过规范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引导人们明礼知耻,强化个人正确的道德意识。同时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有助于锤炼青少年的个人品德,学善戒恶,涵养良好的德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境界,逐渐成为道德高尚的人,这是儒家提倡的君子操守。其次,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对如今的应试教育模式加上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很多青少年在人格上容易即兴,出现了袁源杀父弑母,马加爵杀人等极端事件,青少年缺乏与人共处、与人合作的意识,这些悲剧说明了部分青少年人格的不健全。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让青少年学会尊敬、关心和体贴自己的周边人和事,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培养责任心、爱心、感恩的心,做一个人文素养、文化品位、道德品质较高的人。最后,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对建设现代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弘扬传统,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使整个民族形成民族软实力,能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以此推动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

二、通过传统文化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一)把握学校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实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更多是训斥、批评,学生的接受度比较差。笔者认为通过传统文化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不能继续这样,青少年的不良思想道德更多的要靠他们自己去认识,去思考。比如可以小悦悦无人救的悲惨遭遇,以及古代的司马光砸缸等为例进行对比论辩,让班级小组组成不同的阵营进行论证,在课堂探讨“见死不救”的对不对中形成了热烈的气氛,有力的揭示当今社会道德的缺失,并激发起学生的正义感和同情心,完成德育教学的目标。这样就摆脱了那些声嘶力竭的训斥,摆脱了无聊的灌输,形成了另外一种平实的风格,充分的让大家意识到了不良价值观带来的辛酸。另外很多青少年年龄小,思维活跃,学校教学还可以展开一些相应的角色扮演活动课程,能够充分的调动青少年的参与感和教育的有效性。在具体的实施中可以以董永“卖身救父”等为话题自己编个话剧,把要扮演的情景及其特征加以说明,鼓励组员自愿扮演各个角色,自己自主的决定内容和台词,最好包含矛盾和克服矛盾的剧情冲突。在宽容、安全的气氛下,学生通过投入演出来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深入地了解真实情况和他人的感受,了解对与不对到底在何处。这种模式能让青少年了解传统文化的奥妙,这样都可以更好的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二)掌握社会教育

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相互组织课外活动,增加一些公益性的活动和倡议,如组织“为家长洗一次脚”、“一日打工者”、“一日小老师”“一日交警”等具体的活动,使学生充分理解到各行各业的不易以及自己曾经的不良行为,活动之后可以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慨,这样会在不同学生之间的带动下行动起来。还要加大一些实践文化的宣传力度,注意挖崛正反两方面的典型,然后采取适当的段加以宣传,宣传社会里的好人好事,用典型的力量去影响、感化被教育者人的思想,引导他们从多种多样的思想行为中分辨出哪些是需要弘扬的,是学习的榜样,而哪些是应该抑制、是应该坚决给予取缔的。还可以建设一些书法社、围棋社、象棋社等组织机构,帮助青少年闲暇时间多贴近传统文化,少接触不良信息。只有在实践中,青少年的一些不良的行为和问题都能够得到纠正,自我修养和社会文化价值观显著提升,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三)注重家庭教育

一个人价值观念的萌发和价值观的养成都是和家庭有关的,青少年思想教育中离不开父母的辅助。作为父母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父母也要多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礼貌待人,孝敬孩子的爷爷奶奶,坚守诚信。现代社会流行起了传统价值观,很多传统家训对指导孩子教育非常有用,如司马光一生侍亲至孝,当他的父母相继病病殁后,他“毁瘠如礼,哀不自胜”,既伤痛父母双亡,更深感孝道重要,於是闭门钻研孝经,曾说“:孝经文字虽不多,然立身治国之道,尽在其中矣。”司马光的孝行,深深影响儿子司马康,他生性至孝,遗留给后代子孙就是孝以侍亲、忠以事君、诚以待人、俭以养德的家风,这对调节家庭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促进家庭和睦、和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中也可以吸收这种特色,对日常生活进行统筹安排,家庭成员以身作则,为社会办实事,尊敬长辈,善待老人,邻里互助,团结无纠纷。

三、结语

青少年传统文化范文2

一、新媒体时代下青少年生命教育现状

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承载了太多寄托与希望,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现状让我们忧心。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丧命,自杀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同时,近年青少年暴力事件屡见不鲜。另据统计,我国吸毒人数超1000万,青少年占登记在册吸毒人员的75%。同时,自杀、暴力事件、吸毒的青少年日趋呈现低龄化。与此同时,目前开设专门生命教育课程的学校寥寥无几;专业从事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媒体平台也屈指可数。因此,营造一个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环境,让青少年可以通过多渠道接受爱生活、爱生命的教育,是我们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新媒体时代造成青少年生命观淡薄的原因

1.新媒体时代下青少年成长环境改变。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青少年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变。近日一张图引起热议,图中北大学生参加消防演习前一片低头玩手机的画面。调查显示青少年近年来在QQ、网游、网络电视等新媒体娱乐方式中消耗的时间呈逐年增长趋势,当然这种趋势在成人中也呈同样态势。导致媒体调侃“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低头玩手机”。如此生活方式导致青少年与父母、老师、朋友的正常沟通时间,参与体育锻炼时间,亲近自然的时间减少。同时,新媒体中信息量大,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使青少年在其中很难甄别信息。随着新媒体普及,青少年交友更多借助社交网络、贴吧等,而近年,利用网络交流自杀,相互鼓动集体自杀的事件屡有发生。2015年4名互不相识的“90后”赴济南一出租屋自杀;无独有偶,渭城一宾馆,一21岁男子和一20岁女子,自杀死亡。同时,青少年热衷网游,但其中的暴力因子却在他们心理种下了用极端方式解决问题的种子,201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某向室友投毒致其死亡,原因仅是琐事导致二人关系不和;2014年山西“四名女生殴打一女生”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再者,青少年热衷追星,近年多位明星因吸毒被捕事件令人震惊。诸如此类,都为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树立了及其负面的榜样。

2.新媒体时代下家庭教育无法满足青少年成长需要。青少年成长中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但随着生活压力增加,父辈为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选择他乡谋生,导致青少年成长中陪伴身边的不再是父母,而是爷爷、奶奶。调查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超过6100万。一些留守儿童由于成长中缺少父母陪伴、教育,过早进入社会,成为社会流动人口。同时,随着新媒体发展,人与人的沟通方式也悄然改变。近年颇受争议的低头族正是时代催生的产物。调查显示,青少年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少则2-3小时,多则8-10小时,长期缺少沟通与管束使这个群体里的孩子极易出现心理问题,相较于有父母陪伴成长的孩子更易孤僻、厌学、早恋、沉迷网络。2015年毕节市4名留守儿童集体自杀死亡。不得不让我们对青少年的成长环境进行反思。家庭教育的长期缺位,使得在快速发展时代中成长的青少年极易迷失。

3.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对青少年教育的冲击。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途径多元化,这对青少年来说是有利有弊。首先,青少年有更多可供选择的平台去接触外界。其次,在新媒体时代,学校,家长可与之互动交流的形式越发多样。学校、各大媒体作为教育,引导青少年的主角,应利用好新媒体给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所带来的便利。建立全方位的新媒体宣传体系,积极为开展教育活动搭建平台。过去青少年获取信息主要通过一些传统媒体。如今,大多数青少年早就开始接触电脑、手机等新媒体媒介。青少年借助它们去接触外界,但在青少年尚未健全的“三观”面前,过多的信息让他们很难甄别。成长的烦恼、困境,通过网络接触的外界极易让懵懂的青少年陷入迷茫。如果能及时为他们提供出口,补充正能量或许一个危机就此化解。

三、新媒体时代下借助传统文化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

1.借助新媒体,融合传统文化,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传统文化中,儒家代表孟子说:“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兼,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也,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道家观点提倡“贵生”、“养生”。传统宗教佛教教义也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可见,传统文化已教导我们要热爱生命、关爱生命、珍爱生命。同时,传统文化一直宣扬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是“子不教,父之过”。如今父母对孩子望子成龙,但父母常认为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就是对孩子的爱。评判孩子成功的标准在时代浪潮中也变得功利,分数、排名、收入成了给孩子贴标签的标准。最终导致许多问题出现,调查显示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些现象给我们敲响警钟。顺应时代潮流,我们可否尝试借助新媒体来帮助我们破冰。父母工作忙,没时间履行家庭教育,我们可挤出时间借助新媒体工具去关注孩子,与他们交流,让新媒体技术来打破物理距离上的障碍。首先,父母和孩子可以通过QQ、微信等新媒体相互关注,进而交流。其次,学校、家长间可借助新媒体,让家长可通过学校、老师去更多了解孩子。借助新媒体,让孩子有存在感,不再孤单。

2.借助新媒体,融合传统文化,加强青少年生命观念。教导青少年珍爱生命,首先要从观念上改造他们。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借助新媒体强大的宣传功能,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的生命观。现在青少年都爱用社交工具,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其搭建宣传平台。传统文化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养生”、“修身养性”等观点,我们可以结合近年一些青少年吸毒、斗殴、轻生、违法的案例去警示青少年。同时,借助新媒体去传播正能量引导青少年热爱生命、珍爱生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琴棋书画都是不可多得的强生健体、修生养性的好东西。我们可以借助新媒体来建立专门的网站、贴吧、办网络画展等,社区、学校可以借助自己的网络平台去宣传,吸引青少年,让他们产生兴趣,并实地组织活动,让他们参与进来,比如让太极拳融入课间操,开展比赛;组织画展,音乐节等。借助新媒体强大的宣传功能,传播传统文化精髓。改变青少年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树立爱生活、爱生命的观念。

3.借助新媒体,融合传统文化,改善网络舆情环境。古人教导我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择邻而处”,当网络成为青少年闲暇首选时,我们不得不将教育青少年的阵地转向这些现代媒体。新媒体是把双刃剑,用好了是宣传利器,可以事半功倍的做好青少年教育工作。但是,由于新媒体时代的特殊性,其中充斥的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负能量常打乱我们对青少年的期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让网游、偶像剧、网络小说占用大量时间,而这些伴随新媒体诞生的时代产物常是暴力、早恋、虚幻的代名词。在青少年中出现的暴力事件、为爱轻生、寻幻自杀现象不得不说和青少年所处的成长环境存在很大关系。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借新媒体的东风,将尘封的传统文化精髓加以运用,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自然、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妄图一朝一夕改变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或许是痴人说梦,但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社会、学校、家庭等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能够平安茁壮的成人、成才。

作者:谭卓瑛 闵靓 单位:江西青年职业学院

青少年传统文化范文3

关键词:文化;传统文化;审美教育

一、传统文化的涵义

爱德华・泰勒认为:文化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在文化积淀和文化传承、传统形成的漫长进程中,一代又一代人的实践活动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果,体现在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两方面。物质形态的文化成果包括各种门类的文学艺术作品、人化的自然和景观、科技产品等;精神形态的成果包括民族精神、政治法律、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为人处世准则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其中的精华运用于审美教育,可以产生深远的效应。

二、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作用

(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使个体的内在品质和潜能综合均衡发展的教育,它需要德智体美四方面教育的合力才能完成。其中,审美教育(又称为美育)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更是关注人这个主体本身的人格状态。审美教育在于教师把受教育者当作一个完整的有自主性、能动性的有机体看待,是一种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引导学生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追求人的和谐、自由的发展,全面实现人的丰富性。

(二)增强审美鉴别力

传统是人类选择的结果,它又是更高文明的起点和动力。人的审美教育是一个从小到老的持续发展的过程,青少年是人的一生中从幼稚到成熟的关键期,运用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青少年处在知识爆炸、信息壅堵的环境之中,他们更容易接受时尚、新潮、富于现代意义的大众文化,并且往往来者不拒,良莠兼收。而对需要高雅的审美趣味和更丰富的文化底蕴才能进行审美活动的传统文化,则不愿涉猎或不够了解,长此以往,将忘却民族的宝贵文化传统,丧失对优秀文化的审美鉴别力。而没有传统和比较的文化就没有创新的动力和借鉴,是会停滞发展的。中国的真正崛起和中国梦的实现,其后续的推动力应当建立在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消化、吸收的基础之上,与时俱进,重塑文化软实力。否则从文化、政治、经济、科技等综合国力方面看就容易头重脚轻根底浅。

从培养健全完美人格的角度来看,审美教育不能脱离历史文化这个源泉。

(三)培育民族自豪感

中华民族文化就是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这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让青少年了解和品味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更加热爱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使青少年的感情世界更丰满,情操更高尚。对于唤起文化自觉,恢复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民的精神生活水平,对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文化可以通过文学欣赏、经典导读、艺术教育、看经典戏剧电影等形式进行,其审美影响可以持续不断、润物无声地在课堂内外甚至以后的审美生活中起作用。

三、品味传统是青少年审美教育的必要途径

(一)继承人类灿烂的文化成果

优秀的文化传统承载着人类的审美历史成果,中国悠久的历史蕴育了灿烂的文化,其中就包含着美学史的发生发展,美学史发端于先秦、两汉时期,“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时期是中国美学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犹如万古长夜中的盏盏明灯,照亮了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风流魏晋、剽悍胡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可以说是中国美学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这是中国美学史的发展期;直到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的结束期―清朝前期。诗经、史记等24史、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如同一颗颗明珠无一不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结晶,是审美辅导活动取之不尽的宝库。

(二)注重培养本民族的审美文化心理

人类的文化传统是有个性的,它就体现在文化的民族性上。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从而产生不同的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延续、积淀就成为一个民族相对稳定的文化传统,使本民族人民产生凝聚力、向心力和蓬勃的生命力。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凝结着民族的审美文化心理,影响和塑造着审美发展的民族性特点。这种特点表现在审美方式、审美趣味等方面,并最终形成中国人人格特征中独特的民族气质。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所具有的鲜明的人文关怀特征,以及追求创造性、注重审美的与艺术化的人生等,对于塑造我们现代人注重精神修养、洒脱恬淡地面对人生磨难的民族传统气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青少年传统文化范文4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足引起了许多青少年德育问题,其原因主要是

>> 对两岸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中学德育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教育 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的实践探讨 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融合 小学阶段如何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 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模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生德育教育中的渗透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策略研究 浅析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 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影响的研究 论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浅谈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的促进作用 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教育 基于发展视角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4-10-17.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EB/OL].http://.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 3.htm,2010-03-01.

〔3〕乔湘平.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J].求索,2005,(9):105.

〔4〕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3.

〔5〕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99.

〔6〕周宁.世界之中国:域外中国形象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71.

〔7〕雒树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人民日报,2006-11-13(1).

〔8〕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一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9.403.

青少年传统文化范文5

一、加强青少年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比如在几千年的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中,往来于丝绸之路的异国使臣、商贾、僧伽、将士、艺人的文化交流以及各民族的交流融合,荣辱与共,积淀了金张掖丰博而又独特的文化底蕴,留下了许多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一大批在学术成就上居于领先地位的代表性人物,如郭瑀、刘昞、索靖、张穆、张斌、张湛、祁嘉等勤奋好学、着书立说、兴办学校、聚徒授业,传播和发展了金张掖传统文化。金张掖的历史文化、宝卷文化、红色文化[文秘站:]、佛教文化、社火文化等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的意识中被逐渐地淡化。也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他们有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有的花钱大手大脚,有的是非观念淡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淡漠。而传统文化,尤其是地方传统文化以其特有的地域特点在不断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人,因此,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加强传统文化,尤其是地方传统文化的教育,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思想和观念的形成。

二、如何对青少年进行地方传统文化教育

(一)筛选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地方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把传统文化请进课堂

依据传统文化在本土逐渐削弱的现状,曾有学者极力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适当增加古传统文化内容。为了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地方传统文化的了解,我校曾专门组织一批有经验的教师编写了以“走进金张掖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教材,结合我校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兴趣需要,在浩瀚的金张掖优秀传统文化中,筛选了金张掖佛教文化、张掖悠久历史、金张掖宝卷、张掖民歌、红色金典文化、民风民俗等领域的内容,作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且确定了每周两课时的校本课程教学时间,诵读古往今来歌颂和描写金张掖的诗文,讲述经典故事,学习裕固族民族舞蹈,观看《塞上江南——金张掖》视频。学生在欣赏中流连于金张掖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有助于其民族意识和文化意识的提升,也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有利于实现学校培养具有传统文化根基和健康人格的现代人目标。

(二)构建以传统文化为底色的学校文化,让学生时时处处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一是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将传统文化的思想渗透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比如,我们在校园西墙开辟了金张掖传统文化经典长廊,展示金张掖传统文化中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经典作品;东墙则以西路红军浴血临泽、高台为主题,向学生讲述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漫步校园,如同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处处都能感受到伟大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二是创设班级文化,营造经典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比如,教师可组织一些反映地方传统文化的学生剪纸、书法、绘画、电脑小报、手抄报等作品展,既展现了学生的才艺,同时也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引领学生牵手文化,感悟传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可通过各种载体将传统美德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使各项活动凸显传统文化。比如,我校曾以“让传统引领时尚,让经典铸就文化”为主题,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欣赏肃南裕固族民歌,体验民族情趣;诵读金张掖美文,争做谦谦君子;瞻仰临泽、高台烈士陵园,追寻文化之魂;走进历史名人,弘扬中华美德;采撷文化元素,创建班级特色;参观大佛寺,感悟地方文化的精髓。另外,传统节日也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享受节日中所蕴涵的独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核。如2012的清明节,学校开展了“悼念西路红军”实践活动,活动以收集“西路红军英勇作战”材料为切入点,让学生自主了解西路红军在张掖的作战经过,于是各种版本、不同出处的红军传说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西路红军的英雄事迹一时间成为学生聊得最多的话题。与此同时,学校广播站播放了影片《西路红军浴血河西》,影片生动描写了在“临高战役”中高台失守、西路军遭受重大损失、临泽陷入敌人重围的危急关头,秦基伟将军指挥只有后勤部队、警卫连和妇女团的微弱兵力,与数十倍于己、武器精良的马家军精锐部队浴血鏖战三昼夜,在以少对多、以弱对强的情况下,最终胜利突围的传奇经历。学生看着西路军的悲壮历史,身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更增添了学习英雄、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的决心和信心。高年级自发组织学生开展“颂英雄业绩 扬时代风采”诗文诵读比赛,从的《七律长征》到的《梅林三章》都成为学生争相诵读的佳作。金张掖传统文化的力量在学生身上转化为行动的智慧,我们的期待得以实现。

(四)利用互联网加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青少年传统文化范文6

青少年教育当前,网络文学已经成为青少年文学阅读的重要内容,网络小说作者群、读者群也以80后、90后、00后的青少年为主。网络小说作品,大多以文学网站中读者的点击、关注、订阅、评论,而生存、成长为大作、“神作”,取得极为广泛的网络流传与可观的经济报酬。其间,读者的阅读需求与作者的主观创作,就形成了相互选择、相互影响的关系。点击量巨大的热门网络小说,往往是作者写作与读者以鼠标投票的共同成果,因此同时反映了作者与读者相近、相通或相同的思想认识,是两者认知观念的共交圈。因此,要考察当下青少年的思想认识,网络文学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对象。传统医学文化一直是网络文学的重要题材和素材,如其中医学题材网络小说、穿越与架空历史小说、玄幻小说和修仙小说等,产生了大量传播广泛、点击量大、订阅量大的网络热门小说。这些小说包含了大量的传统医学文化的描述,反映了当下青少年对传统医学文化的丰富知识、基本认识和基本态度。本文通过考察网络小说中传统医学文化的描述、评价,归纳当下青少年对传统医学文化的认知情况、基本态度与评价倾向等,分析青少年传统医学文化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青少年传统医学文化教育的对策。

网络小说,特别是医学题材的网络小说,表现了作者和读者双向交流和趋近的传统医学文化认识。在当下青少年的传统医学文化教育中,网络小说阅读已经成为最经常化的一个渠道。因此,小说描述的传统医学文化及相关内容,其认识的科学、正确与否,对于当下青少年的传统医学观教育来说,起到了双刃剑的作用:

一方面,网络小说使当下青少年读者接触、接受了大量的传统医学知识,传统医学的理论学说体系、名词概念系统、历史发展与现状等,进入了当下青少年的认知结构体系,使传统医学文化得到传承,这是正规教育都没有做到的一个壮举。而另一方面,青少年在阅读中认识的传统医学文化,由于小说的虚构特点,导致科学与虚拟并存、严肃与游戏相混。这并非小说的错误,因为小说本来就不是教科书,它强调的是阅读过程中的审美愉悦。那么,问题的关键在于:在青少年的网络小说阅读之外,缺乏一个提供科学、严谨的传统医学文 化 教育 的 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小说的阅读数量优势,可以弥补、改进、推进青少年的传统医学文 化 教育 和 传承;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提供科学、严谨的传统医学文化教育的平台,这种教育和传承就很难真正发挥正面作用。

要构建科学、严谨的传统医学文化教育平台,一方面可以通过正规教育,如中小学教育,可以将传统医学的基本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散为各层次的学科课程教学内容,如中国历史、语文、健康与体育等课程。这种做法的优点是接受快,影响早,可以在青少年阅读网络小说等读物之前,对传统医学有一个虽然简单,却科学、正确的认识。缺点是增加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在高校,可以开设传统医学的通识课程,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科学、全面、深入的传统医学文化教育。这种方式无疑是最系统、最有效的做法。或者在网络文学课程教学中加入传统医学与 网 络小 说 专题,虽然不能全面进行传统医学文化教育,但也可以起到辨正谬误、以正视听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传统医学文化教育读物的编辑与出版,丰富青少年的课外阅读,使青少年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科学、严谨的传统医学文化教育。

总之,一个民族的传统医学文化,是这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医学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民族文明传承的重要内容。这种传承绝非只是传统医学专业教育,还应该包括全体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传统医学基本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认识的教育。网络小说是加强青少年传统医学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有着良好的接受度。通过对网络小说以及青少年阅读情况的考察,我们应该认真面对青少年传统医学文化教育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推进、改进:一方面利用这一青少年广泛接受的资源传播推广传统医学文化,另一方面要加强正规教育平台的构建,使网络小说在青少年传统医学文化教育中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

青少年传统文化范文7

【关键词】信息时代;中国传统文化;过滤修正青少年接受的有害网络息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定义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作者认为先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概念给予定义,以便读者在此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教师这个角色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的、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她主要表现在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种形式上;她集中表现在中国人对人与人关处理,人与物和谐相处中所遵守的行为准则,或者说是规范;如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等,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的提前,认识能力进一步增强的情况下,中国传达统文化也必将得到广泛传播。

二、我们孩子的信息从哪里来

作为一个青少年,他的信息获取渠道有哪些呢,大致可以归为四类,一是学校老师的传道授业,二是网络的传导与说教,三是家长和同类群体的影响,四是纸质阅读,那么哪此是青少年获得信息的主要通道呢,分析一下:一个孩子从上学开始,一天大部分有效时间是在学校,一年扣除双休日有七个月是在学校度过,哪么下余的五个月呢,三个月的假期,近两个月的双休日,再看看这五个月中是如何安排的,因为放假时,家长还是要上班的,没有人陪啊,那么如何打发时间呢,所以他们多少会去上个补习班,或者玩,玩什么呢,处在孩子群体中,家长最有体会的是:上网,玩游戏,孩子的主要讨论话题都与网络有关,作者了孩子三岁就会玩暴力摩托,五岁时网络比我这个坐办公室的人都熟,不要小看了网络的威力;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其实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两个,那就是学校教育和网络自学。

三、网络的力量有多大

2003年3月17日的晚上,在广州某公司的打工的湖北青年孙志刚在前往网吧的路上,因缺少暂住证,被警察送至广州市“三无”人员收容遣送中转站收容。次日,孙志刚被收容站送往一家收容人员救治站。在这里,孙志刚受到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收容人员的野蛮殴打,于3月20日死于这家收容人员救治站。事发时27岁,刚从大学毕业两年。这一新闻事件被称为“孙志刚事件”。 孙志刚事件,改变了中国一部法律;而网民的声讨,也改变了法院对刘涌案件的判决;网络也在改变着另一些人的人生轨迹,今年的4月23日、24日,澄江县凤麓街道揽秀园、庆丰巷、仪凤小区等地相继发生三起女性挎包被抢夺案件,被抢的包内装有受害人的身份证、手机和现金等物,给受害人带来了巨大损失。澄江县公安局快速侦破一起系列抢夺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破获抢夺案3起,追回手机1部、赃款2200余元。让人吃惊的是,该名嫌犯仅有十六岁,如此疯狂抢夺只为上网。为了上网,这个年仅十六岁的孩子竟敢去抢劫,这个孩子的人生从此发生了无法逆转的变化。

我也可以感受到,互联网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后成为第四媒体,就广泛性而言,已超过报纸、广播、电视,他信息传播速度之快、传播面广以及它的信息容量大、保存时间长、查阅快捷方便等,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主流媒体。同时,因为一个人可以在网络上直接参与讨论,发起投票,读者直接发表意见,互动性是网络媒体特有的优势。正是这些原因,造就了网络的巨大的“新闻舆论监督”力量,而且,这种力量已随着网络的普及也越来越大。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形成强大的正面力量的同时,有害的、非法以至于反动的信息也在暗流涌动,比如西方的普世价值观的侵入,正在改变着一代人的价值取向,毁灭了多少青少年的远大理想,而网络骗局则让一个个曾经幸福的家庭土崩瓦解;网络暴力也成为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大敌,它已从网络走到了现实社会当中,从为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参照。至此,也有老师感叹说:讲台几十分钟,不如网络几分钟。这是在感叹网络信息对孩子的影响。

四、中国传统文化好在哪

面对如同洪水猛兽一样的网络有害信息,它往往颠倒黑白,甚至于反中国传统道德理念而行事,从心理上摧毁青少年心中的传统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和是非观,教育专家也早早注意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给出了好多解决办法,然而网络就是一个没有围栏的库房,人人都可以进去看,去取东西,虽然国家也重视网络出现的问题,并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但游离于制度边际的东西还是时不时侵入主流信息中,并充当了未成年人的行为准则。

对于如此之多的问题,到底如何解决呢,笔者认为真对这个虚拟世界,也要用思想领域的东西去对抗它。行之有效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好吗,好在哪里?这不是简单的说教,空洞无物的理论,是经过几千年人类经历的反复验证,具有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可以说传统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我们为之骄傲的巨大财富,他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青少年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人生观,从而提升人伦道德。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会道德完善审美观的作用,表现出来的是民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她包含了人们行为处世的方方面面的行为准则并经过验证。

五、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对网络信息进行过滤。

一是学校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培养,从小学到初中的教育中,关于对学生行为规范、思想教育的主要有两个课程,一个是语文,一个是思想品德课,但我们必须承认的现状是,语文的重点是在识字和阅读上,以及语法分析和无意义的讨论课文作者的想法,这占据了语文课的大部分时间,她的主要问题是实用性不足,而由于侧重点的不同其教育功效也基本可以不计,更不用说让青少年理解中国文化了;第二个是思想品德课,这个课的设计目标当然是针对青少年思想成长而设立了,但一个星期一节课还常常被占用的课时安排,根本就是形同没有;笔者认为由于上述问题,只有通过国家立法,规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开设国学课,也可以将当前的语文课进行大胆改革后,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导,树立青少年正确的行为准则。

青少年传统文化范文8

一、构建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意义

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构建可为促进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且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在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推动和谐文化建设。由于青少年学生在学习期间会或多或少地涉及到民族问题,所以构建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从而维系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从文化角度而言,民族精神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内在组成部分,在文化价值认同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本民族的身份认同或精神品格,从而有力地促进先进文化建设,推动民族地区发展。

其次,有利于形成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打造民族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平台,是有效地激发经济活力,拓展区域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一体化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民族文化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最后,有利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价值认同反映了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特有的传统、习惯、风俗、精神、心理、情感等。构建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价值认同,有利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助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有助于营造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作用的发挥。

二、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缺失的表现

由于市场经济导致利益主体多样化,带来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化,促使人们对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疏离。青少年学生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群体,他们在认知方式、情感归属、心理状态等方面尚未成熟,很容易造成民族文化价值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的缺失,没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念,没有了自己的民族个性。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对传统民族文化信仰的疏离。一个国家和社会要向前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的凝聚力、国家的团结。民族凝聚力则来自于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信仰。民族传统文化信仰作为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数千年来人们的智慧结晶,是凝聚民族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而当代青少年学生确实存在但又不易觉察甚至容易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对传统民族文化信仰的失落或疏离。对于“看着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随着世人追求利益而丧失,你有什么看法”的调查研究中,认为“没感觉”的有23人,竟占了7.8%;认为“无意见”的也有17人,占5.8%。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代青少年学生素质培养可有可无”的占了近5%,认为“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竟然占2.8%。青少年学生对传统文化信仰的疏离,意味着社会稳固的道德基础的破坏。而民族文化信仰危机一旦与社会经济问题交织,由此导致的必然是国家和社会的危机。

其二,对传统民俗文化认同的淡化。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传统文化对于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我们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西方文化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渗透。现在,大部分青少年学生淡化了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取而代之的是愚人节、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他们会精心地装点圣诞树,津津有味地谈论着西方的话题,一味地追求西方节日的“前卫”。在相关调查研究中,对于“您的家庭还会参加一些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吗”,选择“会”的仅占22.7%,“偶尔会”的占47.4%,“不会”的占29.9%。对于“中国传统民族节日对于您来说的意义”中,认为“传统节日意义重大”的占32%,“单纯的假期,与其他假期没有什么区别”的占21%,“没有节日气氛,缺乏传统文化底蕴”的占44%,“一种形式,忙于应酬,又累又烦”的占3%。青少年学生是未来的希望,如果他们都淡忘了传统节日,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认同也就很淡,我们的民族精神又如何弘扬和传承下去呢?

其三,缺乏对民族文化认同的肯定。优秀的民族文化能够使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鉴赏能力和鉴别能力,提高文化内涵和个人修养。民族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但在多元文化构成世界新格局的今天,在西方文化和现代流行文化的充斥下,很多学生热衷于过洋节,品洋味,而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却知之甚少。对于“你觉得本民族的服装、文学、艺术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你会积极地去学习吗”的调查中,选择“会”的占37.5%,选择“偶尔会”的占50.2%,选择“不会”的占9.6%,选择“没意思”的占2%。民族文学、民族服装、民族艺术逐渐被遗忘或边缘化,以致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被埋没,如此造成恶性循环,民族文化在边缘化中消失。

三、构建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途径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植根于各民族深厚的土壤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所谓多元,是指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所谓一体,是指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我国各民族文化的总和,是各民族文化有机的统一整体。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前进的重要支撑和力量。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加快各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快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首先必须形成民族文化价值认同。青少年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对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

第一,加强立法,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首先,各级政府要尽快制定、出台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复兴战略,在政策导向、宏观调控、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力度,扎实稳步推进战略决策的落实,使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得到弘扬和发展,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看作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对全国各地的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调查,掌握情况后分类进行保护。再次,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行政效率,彻底扫除制约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做法和体制机制等瓶颈。要坚决打击假借传统文化之名宣传封建、资本主义落后意识的人和组织。环境对民族文化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环境对人们的文化生活起着微妙的作用”,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一定的生存环境。政府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首先必须恢复或保护民族地区正常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只有民族地区的生存环境得到保护,才能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对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青少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淡化和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原因是不能回避的,那就是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就是说,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还做得不够。在当代青少年学生中进行传统民族文化的伦理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的历史使命。传统文化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水平。由于多年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及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目前一些教师的自身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难以承担传统文化教学任务,因此搞好传统文化课教学,必须从培训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通过培养培训,形成一支熟悉我国传统文化历史,熟悉传统文化教材,熟悉教学方法,有独立教学能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从而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

第三,增设相关选修课程,拓宽青少年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渠道。学校应增设有关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选修课程,拓宽青少年学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渠道。既然是选修课程,其教学目的应该是增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对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并增强其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不应该以考核的形式来审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挫伤学生选课的积极性。教学活动应尽可能丰富,教材内容应尽可能广泛,可以涵盖各民族的饮食、服饰、建筑、歌舞、乐器、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学校应该努力做到使选修课成为青少年学生了解各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成为展示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窗口。通过选修课的学习,不断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有效增强青少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

第四,举办讲座与文化节等活动,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氛围。邀请一些资深的民族文化教育学者,定时开设有关民族文化的讲座。通过此举,让青少年学生更加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领悟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感知民族文化独特的魅力,进而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促进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另外,每逢传统文化节日,学校可以在校园内组织相应的文化节活动,利用这个机会,在传统节日组织相应的文化节活动,吸引鼓励广大青少年学生参与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向他们介绍相关的传统文化由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节日的重要性和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的历史价值,给予他们精神上的熏陶,增加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

第五,利用各种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传播民族文化。学校应该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如校园广播、电台、宣传栏等,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的宣传教育。此外,学校还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进行民族文化宣传。“要让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网络已逐渐成为青少年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一种渠道,对青少年学生身体发育、心理品质发展以及人格的形成等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在网络时代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优势来传播民族文化。网站定位于民族文化传播的公益性网站,以传播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明、传递民族信息为宗旨,充分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民间手工艺品、饮食文化、服装、艺术等,有效增强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力,不断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的普及,引发青少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和理解。

第六,组织社会实践,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的普及。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少数民族人口存在,所以各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营造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的氛围,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的普及,激发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认同。通过社会实践,目的是让青少年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魅力,进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社会实践除了能够丰富青少年学生的课余生活,获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更能唤起大家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强烈意识,吸收更多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为家乡的人们传递更多的信息。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我国的文化多样性,是每个青少年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只要大家都能切实行动起来,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定能绽放出其独特而熠熠夺目的光彩!

总之,构建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价值认同,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普及,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和繁荣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青少年传统文化范文9

一、德育教育的内容和重要性

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和德育教育的任务,在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时必须要做到这几方面的内容,以保证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品格的形成。其一,坚持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坚持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对祖国成就的认同和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对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加强其对祖国同胞的热爱,这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的和谐统一。其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自觉自律,坚持做到理想信念教育和自觉自律教育有利于他们坚持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这对于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三,科学的“三观”教育,这是青少年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其四,坚持民主法制观念的教育,深刻他们对于宪法和法律的认识,树立青少年学生正确的民主法制观念。其五,坚持社会公德教育,促使青少年学生将社会公共道德的内化在自身的行为当中,为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做好基础。

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尤其重要。首先,可以从本质上完善青少年学生的内在品质。哲学家康德说过:人的天和目的是向善以完善人性,使自身成为道德的存在。所以,加强德育教育对青少年学生来讲就是对其进行一种质的规定,使其具备做到的属性。其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青少年也越来越关注社会问题和改革举措,但由于他们对社会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还缺乏一定的认同,导致他们在做出一些价值判断时,多数会以他们自身经历的事实为依据。所以加强德育教育可以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和一定的价值观念。最后,现在的青少年学生,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越来越好,接受新事物的渠道越来越广,接受意识和接受能力也越来越强,但多元化的社会实况总会对他们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产生影响,许多学生喜欢选择与众不同的方式和行为来引起关注,甚至有时候还具有较强的攻击性,这就急迫需要德育教育的大力推进。

二、青少年价值观发展现状呼吁德育教育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中华民族也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而来的是我们的社会变迁、经济结构、文化发展都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局面。在这种趋势下人们的价值观也开始由以前的一元化状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这种科技充斥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局面下,现阶段我国青少年价值观发展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迷失。我国五千多年的文化传统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着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其中“主德”的传统文化精华对于人生修养和价值观培养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当前这种独特的价值文化资源在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中却被束之高阁,依然不被重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也就不会树立起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科学态度。第二,对于价值观主体的迷失。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社会所呈现的是一种思想和文化相互交错的多元的社会,在这种多元化的背景下,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着多重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下人们面临着多种信息渠道,接受着不同文化和思想,其思想意识也变得更加开放,这有利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但是伴随着不同文化的交汇,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意识等也逐渐失去了主流价值观的统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被随之而来的文化虚无主义和价值相对主义所取代。第三,价值观教育方法迷失。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并没有把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其授课教师基本上是一些难以胜任“主科”教学的老师担任,这种明显的不被重视造成教师教学和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是加重了价值观教育的低效率。

三、以德育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价值观

(一)传统文化“主德”思想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其中“主德”思想是现阶段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渊源和积淀。首先是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原则。“仁爱”思想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以孝悌为本的一种对人处事的原则,其基本思想是关心人、爱护人和尊重人。在各种思想文化多元发展的社会,用这种思想来指导青少年学生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其次是“贵和尚中”的思路。“和”和“中”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在待人处世的过程中主张“中”与“和”,反对“过”与“不及”,即运用辩证统一的方式来判断。对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而言,有了这些精神和品质,就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地吸收和利用各种文化思潮和先进科学,早日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最后,是传统孝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合理内核,对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促进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传统孝文化的正确传播和传承,有利于青少年健康而全面的发展,所以在青少年价值观教育面临的这种现状背景下,挖掘传统孝文化的现实价值并传播和传承这些价值,对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和自身成长,以及社会和谐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位一体”共建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现实社会充斥多元化的思想和文化,青少年的价值观时刻受到这些文化和思想的影响,这已经是学校教育所不能单独承担的了,所以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必须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位一体”共建模式,这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其必须坚持的原则和价值观教育成功的关键。

首先是学校教育方面,必须承担起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主导作用和地位。学校教学模式设置要重视价值观教育,要安排合适的有经验的教师担任起价值观教育教学,对于教学模式和方式,不能再采取单纯的灌输式和纯理论式教学,而应该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的方式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价值观教学当中去,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用主动的创造性的方式来践行这个具有生命意义的学科。其次是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必须重视到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所接受到的第一个教育环境,家长是孩子最为信赖的人,对于青少年有着重要的榜样效用,家长对于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作用非凡,不能再单纯地认为价值观教育是学校的任务和职责,家长也要重视起来,要加强和学校、老师的联系与沟通,要和学校有机配合。最后是社会教育方面,要把“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中去,正确把握好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要求,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具体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青少年在实践中净化心灵、熏陶思想、升华认识、提高觉悟。

作者:白蕾单位: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青少年传统文化范文10

关键词:农村青少年;大众文化;媒介接触和影响

收稿日期:2007―02― 15

项目来源:本文受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2005年度课题《浙江农村青少年 大众文化接触及影响实证研究》的资助。课题编号:05BG066。

作者简介:吴荣生(1955―),男,汉族,北京人,大学学历,现为 浙江传媒学院影视制作系副主任(主持工作)、副教授,主要研究:教育学、艺术学等学科 ;

张雪良(1968―),男,汉族,浙江人,研究生学历,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传播 系副书记(主持工作)、副主任,主要研究:社会学、教育学及心理学等学科。

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 使社会大众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著名学者约翰•费斯克认为大众文化 “从内部 和底层创造出来的,是为普通民众所拥有,为普通民众所享用,为普通民众所钟爱的文化” 。

中国大陆的大众文化,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90年代形成大众文化、主导文化和高雅文化 的“三足鼎立”格局,进入21世纪后,在经济发展、大众媒介技术和高雅文化本身的感性 愉悦渴望等多种力量的交汇作用下,大众文化已成为主潮,其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强大而深远 。本次研究以浙江省农村青少年为研究主体,考察大众文化对他们的具体影响。具体的结论 和建议如下:

一、以电视为主体的大众文化对青少年影响巨大

1.大众文化是青少年休闲娱乐的主要内容

研究表明,对青少年而言,大众文化的主要功能是休闲娱乐。随年龄的增加,大众文化的娱 乐功能越来越强,且农村青少年更多地选择休闲娱乐内容。

青少年看电视的主要内容是休闲娱乐,但青年不同于少年。青少年看得最多和第二多的电视 内容,选择休闲娱乐的在70%以上,高于对教育信息节目的选择。少年看得最多的内容 选择休闲娱乐的为72%,青年为76%,青年多于少年;少年看得第二多的内容选择休闲娱乐的 为80%,青年为74%,少年多于青年。

青少年对大众文化的娱乐诉求很高。2005年一些电视娱乐节目如《超级女声》的空前火爆, 引发了传媒业界、学界和社会公众对于媒介内容娱乐化的大讨论。我们认为,在整个社会加 速向市场转型的宏观环境中,主流政治文化的强势地位下降,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和蔓延,娱 乐节目的存在与发展有其合理性。我们应该在正视这一转向的前提下把握“娱乐”的内涵和 本性,不要把娱乐误解为“愚乐”,要追求寓教于乐。

2.大众文化在青少年价值观的培养中起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化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大众文 化自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由边缘到中心的转变。

首先,以电视为主要载体的大众文化的中心化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2004年7月国家 统计局利用现有统计资料按照《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进行测算,2003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 业就业人数是1274万,约占总就业人口的5%,创造的增加值是3577亿元,大约占总GDP的3 1%。从就业人数看,已经高于批发和零售业。从经济规模看,大致与房地产业相当。

其次,以电视为主要载体的大众文化的中心化为表达国家正统意识形态,提供了更加大众化 、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以单一僵化的说教模式向大众灌输国家正统的意识形态,已经不符合 时代的要求。大众文化在灌输国家正统意识形态时带有隐蔽性和趣味性,能起到“润物细无 声”的效果。本研究数据显示,在青少年10项行为品质中,电视对“爱国”和“遵纪守法” 的影响占第三位,其他八项都占第四位。这说明电视对于青少年正面的行为品质影响较强。

再次,大众传播作用不仅有同一性,而且是正面的同一性。我们列出了对青少年行为品质的 九个影响因素:老师,父母,同学,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网络和其他。结果发现各影 响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特别是大众传媒对父母、教师、同学的影响。将有关统计数据, 用影响因素分组,进行相关分析,计算Spearman相关系数,得到表1,其中上三角是农村, 下三角是城镇。

从表中可以看出,无论农村或城镇,报纸、杂志同其他因素的正相关达到6个,电视、网络 、广播同其他因素的正相关农村分别为6、5、4个,城镇分别为5、6、5个。这再一次验证了 结论一中提到的大众传播作用的同一性。

五种大众传播媒体之间的相关性,除了农村青少年的广播与网络是负相关外,其余全部是正 相关。这说明大众传播作用不仅有同一性,而且是正面的同一性,也就是说大众传播对培养 青少年正确、积极的价值观起到了相同的作用。

二、农村青少年与城镇青少年大众文化的接触与影响差别显著

本研究对浙少年大众文化的接触和影响进行了88个指标的对比,结果表明浙江农村与城 镇青少年大众文化的接触和影响有显著差别,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农村青少年与城镇青少年大众文化的使用条件差异显著

浙江农村与城镇青少年大众文化使用条件差异最大。在我们列出的21个使用条件指标中,达 到极显著差异水平的有19个。农村与城镇青少年大众文化使用条件的差异最大的原因,是城 乡经济条件的不同。2004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096 元、14 546元。

本研究表明,我国城乡差别,不仅反映在经济方面,而且反映在文化方面。在目前的新农村 建设中,应将丰富农村文化作为重点之一。当代新儒家领军人物杜维明也认为,在社会大系 统中,如果说经济的作用是动力性的,那么文化的作用是方向性的。大众传播将文化生产和 消费与市场链接起来,兼具“动力性”和“方向性”,对新农村的建设意义重大。

2.农村青少年与城镇青少年大众文化的使用时间差异显著

浙江农村青少年接触大众文化的时间多于城镇青少年,但该差异比使用条件的差异小。在20个大众文化使用时间指标中,农村与城镇相同的指标有1个。农村比城镇多的指标有11 个,其中极显著水平6个,不显著5个。农村比城镇少的指标有8个,其中极显著水平4个,显 著水平1个,不显著3个。农村青少年更多地接触大众文化,如何加大大众文化对他们的正面 影响,是大众文化从业者必须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3.农村青少年与城镇青少年大众文化的使用内容差异显著

浙江农村青少年与城镇青少年大众文化接触的内容有显著差异。农村青少年接触休闲娱乐的 内容更多。特别是电视,这一大众文化的主要代表,农村青少年接触的休闲娱乐内容都多于 城镇,且全部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村青少年休闲娱乐方式 单一,如上网、旅游等比城镇少。电视中休闲娱乐节目的内容大多反映都市生活,是农村青 少年所不熟悉的并渴望了解的内容。

4.农村青少年与城镇青少年大众文化的使用目的差异显著

总体上看,青少年大众媒介使用的目的与上述大众文化接触的内容相反,浙江农村青少年休 闲娱乐的目的比城镇青少年少,更多地倾向于增长知识。除此之外,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 个是网络的使用目的,农村青少年(从小学生到大学生)把网络作为休闲娱乐使用的人数比 率低于城镇。另一个是初中生使用大众媒介的目的,农村初中生使用电视、网络、报刊的休 闲娱乐目的低于城镇。由此我们认为农村青少年自觉学习的内部动因高于城镇青少年。当然,这样的结论有待进一 步论证。

5.农村青少年与城镇青少年大众文化的使用影响差异显著

总的来说,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农村同城镇相比,有显著差异。大众文化对农村少年 的影响大于城镇少年,对农村青年的影响小于城镇。这与农村青少年接触大众文化更多关系 密切。

三、有关建议

1电子媒介应加强知识的传播

电子媒体特别是电视的主要功能是娱乐,但传播知识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并且同娱乐的功能 不矛盾。

我们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问卷对青少年看电视、上网、阅读报纸和杂志的目的进行了调 查,在问卷中列出:增长知识、娱乐(包括游戏)、满足情感需要(包括点 歌、交友)、获取信息、消磨时间、增加与同学交流的内容、其他,供青少年选择。

调查显示,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对媒介的使用动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青少年利用电子媒 体“增加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动机明显小于报刊。把“娱乐”作为接触网络和电视第一 动机的青少年比率无论在哪个年龄阶段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所以电子媒介应对青少年提供 不同的内容,并针对不同年龄段各有侧重,少年以知识为主, 青年以信息为主。对“增长知识”的动机随年龄的增长呈显著下降趋势,而把“获取信息” 作为媒介接触第一动机的青少年数量却随年龄增长呈显著上升趋势。电视对小学生应该多提 供科普、生活、社会和课堂知识,而对初、高中学生提供新闻、专题、纪录片等纪实栏目, 以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网络的即时交流的功能强大,可以作为青少年教育的平台。

2大众传媒应大力推出榜样和优质偶像

我们的研究表明大众文化中的媒介人物对于青少年偶像崇拜影响巨大,青少年选择大众媒介 人物作为自己偶像的比例高达8675%,其中男生的大众媒介人物崇拜比例为816%,女生为7 38%。青少年选择大众媒介人物的比例远远高于对非媒介人物和中间人物的选择。而且,在青少年所选择的大众媒介人物中,影视歌和体育明星占到7751%。大众传媒是偶像 制造和传播者,在制造和传播中要注重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艺术才能的结合,如多用明星来做 一些公益、慈善事业,对不道德的明星坚决予以封杀。

在偶像的研究中,杰出人物的选择率只有3%~4%之间,可见杰出人物的影响力被弱化。杰出 人物的影响力变弱,以电视为主的大众媒介对杰出人物的关注不够是重要原因。在信息来源 的研究中,“周杰伦”和“爱因斯坦”是两个十分典型的人物,代表性明显。“周杰伦”是 当代明星,典型的大众传播媒介人物。“爱因斯坦”是上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且2005年是 爱因斯坦著名的相对论发表100周年。2005年4月18日,是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纪念日,全世 界都在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中国还参与了名为“物理照耀世界”的环球光信 号接力活动,也是典型的大众媒介人物。数据显示,青年选择从大众媒体获取最多信息的, “周杰伦”达到80%,而“爱因斯坦”只有15%。这说明大众媒介对科学家的关注度不够。尽管当今青少年偶像崇拜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但社会的整合仍需要有一个统一的价值参照 体系,这就意味着负有社会责任的媒介不可以放弃对主流价值观的弘扬,因此大众传媒不仅 要宣传榜样人物,同时也要看到青少年接受心理的变化,注重潜移默化的力量,在塑造偶像 时应该注重偶像的品格。尤其在当前榜样的影响力被弱化的情况下,提供积极的媒介人物形 象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意义巨大。

3从发展趋向看传统媒介必须转型

传统大众媒体正面临报业自于互联网的挑战来。2005年我国网络广告总额首次超过杂志广告 ,同年全国各大报社的广告营业额平均跌幅达15%,更有不少报社的广告收入下跌40%。2005 年全国电视广告收入增长1584%,增幅较前两年趋缓。

据CNNIC第十八次调查,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以达123亿,其中35岁以下网民占823% 。小学生、初中、高中生网民比率分别为23%,176%,509%。更为重要的是上网时间增 加,网民每天上网时间,2001年6月每天是12小时,2006年6月增加到23小时。在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对冲基金、私人公司和规模较大的传媒集团正大举投资互联网传媒 初创企业,普华永道和美国国家风险投资协会的分析显示,大约一半对传媒的投资流向了业 务以互联网传输内容为主的公司。

传播学定义的媒介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种是作为内容提供商的媒介组织,即大众传媒机构 ;另一种是作为信息传递渠道(包括无线通信、无线通信)和接收平台(如收音机、电视、电 脑、手机、MP3等)的物理媒介。过去我们将大众传媒机构视为内容提供商和单一渠道服务商 的结合(如报社只生产报纸、电视节目只通过电视机收看),但是当物理媒介随着科技的发 展日新月异,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接触媒介的方式急剧转变的情况下,西方大众传媒正通过 并购等途径迅速嫁接新媒介平台,利用自身的节目源和品牌优势与新媒介形成共生共栖之势 ,弥补自身业务上的缺陷,产生规模经营效应。

青少年传统文化范文11

论文摘要: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中国外生后发、政府主导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下,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关键在于从内部挖潜,探索一条既符合本土现实条件和实际需要,又充分吸收国际社会工作先进经验的内生性发展道路。武汉市友谊青少年空间在资源的利用和整合、空间会员的自主管理、文化传统的融汇、志愿团队的组织和发展、社会工作者工作经验的继承和转换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青少年空间项目的进一步推广需要在集中挖掘重点资源、完善会员激励制度、创新传统文化濡化的形式、开展系统的志愿者培训、加强文化对话与交流等方面寻求突破。

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国社会工作向纵深发展的瓶颈,围绕此问题一直有过很多学术上的争论,有从制度上的考虑、文化价值观的培育、社会工作教育的创新等观点,但如何通过一种新的社会工作机构形式的引入来实地探讨由此获得的成效及其发展路径仍然是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中值得关注的话题,香港青少年空间的引入及推广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个案。

一、青少年空间项目在全国的发展现状

青少年空间是针对青少年而设、面向社区的公益性活动场所,它根据青少年的多元化成长需要,为青少年及家长提供专业化、社会化、个性化的服务。经过几十年的实践,青少年空间在香港取得很大成功,成为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典范。2007年4月,中国青少年宫协会与香港青年协会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推广一项名为《设立社区青少年空间 扶助新一代健康成长》的试点计划,目的是在全国的青少年社会工作领域中,引入“服务”的概念和经验性有效的运作模式,于社区设立青少年空间,提供成长辅导、学习支援、升学就业和义工参与等多元化培育服务,进一步强化为青少年服务的功能,辅助内地青少年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协助他们健康成长。从2007年始,青少年空间项目先后在武汉、杭州、海宁及成都设立了12个试点,成都市于2008年12月在锦江区、双流县、武侯区、温江区挂牌成立4个青少年空间,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共青团协调管理、专业团队承接的模式发展青少年公共公益服务。浙江省于2008年8月在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和海宁市硖石街道先后建成2个试点,其特色是街道出资、市财政定额补助、共青团和街道联合管理,青少年空间的性质暂定为市财政定额补助的事业单位(或参加社团法人登记)。武汉市自2007年以来,积极借鉴香港的成功经验,按照“先期试点、适时推广、规范运作、管理有序、整合资源、突出实效”的工作思路,根据“统一标识、统一外部形象、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师资力量、统一核心活动项目”的“五个统一”标准,在5个中心城区和1个远城区试点建设6个青少年空间,还有2所正在筹备之中。2009年5月,武汉市成立性质为群众性组织、由团市委和市民政局联合管理的青少年事务工作委员会,将各个青少年空间纳入委员会的管理体系之中。

我国采取的“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策略促使我们从外部寻找解决问题的经验,在将香港社区青少年服务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引入内地的过程中,如何在政策、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找到外生后发的社会工作同本土问题的结合点,一方面需要政府的主导和支持,另一方面需要从事社会工作的职业群体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能动性。两年以来,青少年空间项目得到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除了提供场地及财务支持外,更一直积极探索青少年空间的管理模式和工作策略,对推动内地社会工作及青少年服务有着深远影响。体制上政府主导、社会化运作,方式上教育与服务并举,强化服务,充分发挥青少年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这是目前青少年空间项目试点建设经验模式的雏形。

作为主导的政府在给青少年空间提供不可或缺的资源支持的同时,需要对青少年空间进行服务过程和服务效果的考核。资源提供上,在体制转轨的中国,社会对社会服务的有效需求与社会工作者及其资源的供给存在巨大差距。管理运行上,从管理到服务的行政机制的转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对青少年空间有效的考核标准暂未形成。综合资源提供和管理运行两方面的困境,政府在发展青少年空间项目时在长期内可能存在资源供应不足、管理方面“越权”、体制不健全等缺陷。因此,青少年空间能否在管理体制、运营模式和服务成效上取得进一步突破,成为中国社会教育服务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取决于青少年空间从内生性的问题出发,通过内部挖潜创设一种适应于社会工作发展的有利环境。本文从青少年空间项目在全国的发展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友谊青少年空间的内生性发展经验,为青少年空间项目的进一步推广提供路径选择。

二、友谊青少年空间的内生性发展经验

友谊青少年空间于2008年6月1日建成并投入运营,位于武汉市江汉区青少年宫内,建筑总面积1040平方米,辐射社区多为老城区开放式社区,呈现“三多一少”的特点,即老旧房屋多、小商小贩多,流动人口和下岗失业人员多,可发展和利用空间少。因此可辐射范围内青少年需求情况也较复杂,一些社区单亲家庭子女受到父母离异的影响,身心疲惫无心学习;有些孩子由于家庭贫困,厌学情绪较浓;有的完成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后就一直闲散在家,成为三失青年(失学、失业、失管);有些家长为了生活疲于奔波,无心管教子女,任由其自生自灭。

友谊青少年空间按照公益普惠的原则每天定时开放,并由三名社会工作者负责引导、管理,为青少年及其家长提供游戏娱乐、兴趣学习、拓展训练、社区参与等9大类15项活动,帮助青少年解决成长过程中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压力、困难和问题,使之成为青少年学习的加油站、心灵的后花园、时间的实验室、快乐的发源地。友谊青少年空间一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政府主导模式下的资源优势开展活动,一方面争取职业自主性,克服政府统一管理模式下的体制限制,走出了一条既符合本土现实条件和实际需要,又吸收了香港青年工作先进经验的社会工作内生性发展道路。

(一)多方面整合和利用资源,致力空间的长足发展

新时期青少年的多元化需要完善的社会服务,而全方位的社会服务以雄厚的资源作后盾。由于福利资源的提供具有一定的刚性,政府对青少年空间的财政支持必定存在一定限度,既能保证青少年空间的公益性,又能充分调动青少年空间整合多方资源的自主性,不至于造成巨大的财政负担。友谊青少年空间在资源获取上探索出了一条立足社区、注重多元优势的整合模式,主要体现在整合家校资源、社区资源、公共资源和企业资源方面。

第一,整合家校资源。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在重视血缘关系的中国社会,家庭在其功能逐渐弱化的现代化潮流中仍然在青少年的抚养和教育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青少年空间与青少年集中的学校加强合作则可以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覆盖面,通过有效利用学校的教育和其他资源以降低运营成本。在整合家庭资源方面,友谊青少年空间做了如下尝试:首先,注重家长辅导,为存在诸多教育困扰的家长提供咨询服务,对教育方法不当的家长提供跟踪服务,以期改善亲子关系,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和生活氛围。其次,以公益项目为主,辅助以少量低收费项目运营。对一些成本较高的项目,鼓励家庭自备活动材料,既能保持青少年空间项目的公益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运营成本。再次,培养家长领袖,发展不同家庭的父母间的互助精神,鼓励家长参加志愿服务。在整合学校资源方面,友谊青少年空间重点关注附近地区以外来务工子女为主体的某初中,并与之发展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该初中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很多学生受到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存在行为偏差,而青少年空间的服务理念则为该校校长所认同并在教师和学生中大力发扬。友谊青少年空间举办大型活动一般会与该校联系以增加活动的“人气”,该校则负责组织学生并由老师带领参加活动,这样既减少了活动宣传费用,又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保证学生参加活动的人身安全,还能使学生“名正言顺”地参加活动。

第二,整合社区资源。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服务项目体系包括两大体系,一是对违法犯罪青少年进行社区预防和社区服务的项目,二是对一般青少年开展的社区青少年学校服务项目、“小时候”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项目以及青少年空间的试点项目,因此,青少年空间项目作为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拥有强大的外显或潜在的社区资源。友谊青少年空间一方面借助社区青少年学校,扩大服务阵地和服务规模,一方面充分利用空间主任在担任某社区党支部书记时积累的社会资本,争取社区居民对空间活动的支持,促进社区居民参与空间服务,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潜能,发挥了社区内的非正规支持网络在空间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整合公共资源。公共资源的对于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意义是我国政府主导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及国家保障公民权利的公共责任决定的。友谊青少年空间一方面进行活动策划,向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指导中心申请活动经费,一方面借助武汉市“小时候”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扩大活动影响。“‘小时候’公司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产物,从职能部门体系看,“小时候”项目形成了相互协作、共创共建的特点。如市教育、民政、文化、公安、妇联、新闻媒体等联动协作,开展了系列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1]小时候文化传播公司拥有强大的资源优势,在服务理念、活动目标、服务项目等方面与青少年空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因而成为友谊青少年空间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第四,整合市场资源。“市场资源指是指营利企业可以提供的服务资源。”[2]市场资源虽然庞大,但是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如何挖掘潜在的市场资源以满足巨大的公共需求是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共同的难题。友谊青少年空间在整合市场资源方面的有益尝试是通过打造服务品牌实现的,例如,在“小脚丫·走武汉”系列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受到媒体的关注后,可口可乐公司主动联系到友谊青少年空间,希望能够与空间建立合作关系。该公司为该活动赞助了活动器材并承担了活动宣传费用,并诚邀空间组织青少年会员集体参观可口可乐公司。

(二)推行青少年空间会员自主管理,培养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青少年空间的针对青少年及其家长建立会员管理制度,以增进会员对空间的归属感,让空间社工在了解会员背景资料的前提下全面、及时了解会员的成长需求以提供恰当的服务。会员管理制度应具备合理性、权威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和延续性等特征,一方面规范会员行为,限制空间部分活动的参与人数,使其爱护空间设施,遵守空间规则,一方面培养会员对空间的归属感,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及家长成为空间会员,增加其义务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在设置会员制度方面,各个青少年空间都尝试在引入香港经验的同时结合地区特色实现制度创新,如成都武侯区玉林青少年空间对会员实行积分制管理,会员通过参加扫地、擦桌子等义务劳动赚取积分,然后用积分换取参加活动的机会,以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而友谊青少年空间的会员管理制度最大的特色在于引入赋权理论,实现会员自主管理,在不断强化会员的责任意识的同时,使社会工作者与会员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培养会员遵守空间规则和参加义务劳动的自觉性。

友谊青少年空间会员管理方面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设置空间管理员岗位,制定时间安排表,由青少年、家长或大学生会员轮流“上岗”,把部分会员管理权移交到空间管理员手中。其二,鼓励和引导会员自主建立社团,自由开展活动,开发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培养青少年的群体归属感,达到挖掘潜能、提升能力的目标。

(三)融汇文化传统,为社会工作本土化奠基

青少年空间项目在大陆的发展方向是用新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手法补充传统青少年教育的不足,使之成为青少年社会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青少年空间的母体是香港青年空间,其服务理念、工作方法和服务项目很大程度上借鉴了香港的成功经验,然而香港与大陆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人们心理特征等方面有诸多不同,香港成功模式在大陆并不具有普适性。因此,友谊青少年空间将文化传统与专业体系相融合,集中优势资源和空间特色重点打造了两大服务品牌,即“心语室”和“小脚丫·走武汉”系列活动。

“心语室”的服务理念结合了个案工作技巧和实际社会工作经验,是既符合本土实际需要又吸收了国际社会工作先进经验的社会工作本土化成功案例。该空间的空间主任是武汉市首个社区心理咨询室的建立者,多年的实际社会工作经验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使其心理辅导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而香港挂职培训、专业培训等经验使其将现代社会工作观念和技巧融入到服务之中。而空间另外两名经过社会工作本科教育的专业社工,在开展心理辅导时则拥有知识技巧的优势。

“小脚丫·走武汉”系列活动则是用新的专业手法向青少年传输中华传统美德的典范,通过组织青少年参观武汉市的名胜古迹,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人际交往能力,促使其在开拓视野、增长知识。该品牌活动在活动资金上,选择免门票的参观场所,参加活动的青少年自备车费,以最大限度地节省成本;活动安全上,选择武汉市区内的名胜古迹,活动时间均不超过一天,每个青少年由其家长或志愿者一对一全程看护;活动方式上,引入历奇游戏、小组工作的工作技巧,寓教于乐,吸引青少年自助、自主地参与其中,活动成效显著,体现了挖掘潜能、参与、发展性的助人观念等社会工作理念。

(四)发展志愿团队,促进社会认同

青少年的需求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决定了青少年空间服务项目设置具有全方位、多层次的特点,同时政府和公众的高期待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的滞后也使得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必须重视志愿团队的建设。社会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如果囿于行政编制的局限,非但青少年空间的发展将止步不前,青少年及公众社会参与的热情和自治意识也可能受到损伤。友谊青少年空间在开展活动一方面在会员中发展志愿团队,一方面与高校保持密切联系,参加和指导社工专业学生组织的专业实务活动,发掘潜在的大学生志愿者,并力争获得社会工作教师和学者的支持。

友谊青少年空间成立了青空志愿者联盟,其成员根据自己的服务意向自由组成服务小组,目前已建立“护绿小卫士队”、“爱心传递员”等服务分队。该空间还将青空志愿者联盟交给某大学的社会工作协会管理,一方面给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提供了开展专业实务的机会和自主权,一方面减轻了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负担,丰富了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此外,青少年在青空志愿者联盟中增加了义工参与的机会,逐渐培养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了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理念。

友谊青少年空间在发展志愿团队,鼓励志愿者为青少年空间作贡献的同时,还注重对志愿者的回馈和精神奖励,如在运作资金中拿出一部分资助贫困的志愿者学生,充分体现社会工作的人文关怀。志愿者团队的建立和发展体现了“参与”、“助人自助”等社会工作理念,给了各个年龄群体参加社会服务、体现个人价值的机会,有助于青少年空间取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和建立相互关怀的社会氛围。

(五)继承和转换工作经验,促进职业认同

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政府提供了岗位设置、专业培训,并且在增进社工间的沟通交流、精神层面的鼓励方面做出一定努力,然而明确的岗位职责、合理的薪酬制度短期内无法确立,社会认同低、资源缺乏、人力不足、工作的过渡负荷等种种考验使得社会工作者对前途充满不确定性,人员流动性高,随时可能遭遇“职业耗竭”的侵扰。“社会工作者所面临工作压力的独特性,使得社会工作者自身成为职业倦怠的易感人群。我国社会工作现行的城市已经发现社工职业倦怠加剧的状况。”[3] 友谊青少年空间主要通过继承和转换工作经验的方式,提升职业认同,预防职业耗竭。

友谊青少年空间拥有三名社会工作者,均为共青团武汉市委统一招聘选拔,一名拥有丰富社区工作经验,其余两名则接受了社会工作本科教育。空间主任基本都是有实际社会工作经验的人员担当,他们中有的原本从事社区工作,有的原本是街道的青教干部,他们宝贵的工作经验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友谊青少年空间的成长。他们一方面用优质的服务和勤恳的工作态度争取服务对象和资源提供者的肯定,争取职业自主性以维护专业价值,一方面联合老组织,与民政部门、居委会加强合作,将专业技巧与现成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相结合,提高服务效率,增强专业价值、知识和技能的适用性。

三、青少年空间内生性发展的路径选择

在同等条件下,社会工作者只有使其服务的“性价比”取得优势,才能使其独立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逐渐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同,进而才有资格要求取得专业特权含义的专业地位。由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和香港青年协会共同引进的青少年空间项目正处于试点运营阶段,来自香港的服务理念、服务手法在融入本土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定的冲突。友谊青少年空间在本土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是整个青少年项目进一步推广的障碍,青少年空间项目的内生性发展需要在集中挖掘重点资源、完善会员激励制度、创新传统文化濡化的形式、开展系统的志愿者培训、加强文化对话与交流等方面寻求突破。

(一)深入挖掘重点资源,多方面争取政府支持

社会服务的巨大需求和服务资源的相对短缺之间的矛盾使得众多学者普遍强调社会工作者的资源整合能力,友谊青少年空间全方位整合和利用资源的思路虽然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民间资源供应具有不稳定性,具有公益性的社会服务不可能将其作为主要来源。且社会工作者的核心任务是开展社会服务,一味追求多渠道获取资源极大地耗费了其工作精力和时间,最终损害的还是青少年服务对象的利益。

“资源是社会工作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落实互助责任、提供多元服务的基础。公共资源是政府可以提供的资金或非资金资源,是社会工作的关键资源。”[2]。社会工作作为公益性行业,其发展离不开政府提供的资源支持和制度保障。青少年空间项目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多方面争取政府支持,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发扬青少年空间的主观能动性。

青少年空间可以从以下方面争取政府支持:第一,制定科学的活动方案,创造品牌服务项目,促进政府购买服务;第二,参与制定和贯彻社会政策,以有效建立满足青少年需求的长效机制。第三,开展实务研究以有效影响政府决策、提高专业服务水准。第四,以专家身份向政府部门、有关机构和公众提供咨询意见,增强社会工作的专业影响力。这要求社会工作者具有独到的政策眼光、敏锐的觉察力与专业的批判精神,还需要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丰富的实务经验。

(二)完善会员激励制度,增加对会员管理能力的考核

友谊青少年空间将“赋权”、“增能”、“参与”等理念引入空间管理制度,强调会员的自我管理,以培养会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会员自主管理的初步尝试在培养会员遵守空间规则和参加义务劳动的自觉性、减轻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负担等方面值得借鉴,然而会员的自主管理权一旦“越位”,一方面可能造成青少年空间管理上的困难和组织上的松散,另一方面也可能忽视了会员的能力培养和真实需求,使得他们在自主管理中缺乏有效引导,丧失对青少年空间的归属感和信任感。

青少年空间的会员自主管理制度以相应的会员激励制度和针对管理能力的考核制度为支撑,才能实现有效的会员管理。一方面必须科学评估会员的需要,完善会员激励制度,激发会员自主管理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另一方面增加对会员管理能力的考核制度,控制会员的自我管理权限,提高会员充当空间管理员的门槛,注重对会员管理能力的培养和考核,促进会员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和获得自我认同。

(三)创新传统文化濡化的形式,健全活动评估体系

在全球化背景下,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出现了青少年传统文化濡化的“文化断裂”,面对纷繁复杂的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友谊青少年创造了“心语室”和“小脚丫·走武汉”系列活动两大服务品牌,在有效融合了文化传统与专业体系,在被家长、学校和政府普遍认可的同时,也存在不能充分满足青少年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弊端。活动评估体系的落后导致目标模糊不清,难以体现青少年的真实需求,例如,在“小脚丫·走武汉”系列活动中,“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的活动目标过于抽象,导致活动效果只能通过图片资料和社会工作者相对抽象的总结报告加以体现,并且这一目标很难调动青少年的参与兴趣。青少年空间若要得到进一步推广,就必须在服务方式上体现其优势,以新型文化传播形式使青少年更好地接受中华优良文化传统的熏陶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通过健全活动评估体系促使服务配合青少年实际需要。

第一,创新传统文化濡化的形式,增强青少年学习接触和认知自身文化的自觉性和信心。现存的文化传承有说教、榜样教育和宣传教育等主要形式,忽视了青少年与成人世界的互动参与和自觉探索学习的主动性。青少年传统文化素养下滑和教育效果的弱化反映了文化传承形式需要革新。“在外来文化面前,传统文化面临着如何生存、发展和创新的问题,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过程。”[4]青少年空间应深切把握新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和思想特点,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拉近青少年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切实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

第二,健全活动评估体系,促使服务配合青少年实际需要。完整而系统的活动评估体系包括明确具体、可量度、可达成的活动目标和考核标准,一方面有助于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案主的问题和需要,促使服务配合社区和服务对象的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升专业水平,令社工开展服务有明确的目标,有助于社会工作者之间相互合作和总结经验。另一方面能明确活动效果,以争取更多的政府支持。以问卷调查和回访等方式将青少年作为评估的主体之一,也有助于其参与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的提升。

(四)针对志愿者开展系统培训,提高志愿服务的社会效应

青少年空间社会工作者的数量少和工作负担重的矛盾使得发展志愿团队成为必然选择。友谊青少年空间的志愿团队分布在各个年龄群体,既扩大了服务的规模和覆盖面,减轻了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负担,还能有效满足青少年的成长需求,又给了社会人士回馈社会的机会,因而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认同,然而其发展志愿团队的具体做法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志愿者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服务质量及社会效应;其次,志愿者因缺乏有效引导,服务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在志愿服务中缺少收获感,因而志愿者流动性很大。

开展系统的志愿者培训、建立有效的嘉奖制度、培养志愿者领袖等措施能起到突破青少年空间在建立志愿者团队方面的局限性,提高志愿服务的社会效应。对志愿者开展系统培训,有助于志愿者内化服务的先进理念,在服务中学习和进一步发挥学习效果,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收获感。青少年空间可以尝试用志愿者聚会、服务检讨会、有效的服务证明、车费补贴等多元化的嘉奖方法代替口头表扬的单一嘉奖方式,维系志愿者与机构的关系的作用,提高志愿者参与服务和开展长期服务的积极性。通过培养志愿者领袖,引导志愿者领袖开展志愿者培训,则能使培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加强文化对话与交流,加速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

友谊青少年空间的社会工作者由有实际社会工作经验和接受了社会工作本科教育两部分人组成,这一人员构成有助于工作经验的继承和转换,起到提升职业认同,预防职业耗竭的作用。然而,“早期的从业者要求和被要求开展社会服务,并不代表自身已经具备了社工的自治和素质,以及价值的内化。”[5]实际社会工作者在运用原本有一定成效的工作经验开展青少年工作时,可能存在闭目塞听、盲目排外和固步自封的现象,而接受了西方理论教育的社会工作者又可能存在全盘西化的倾向。

单纯通过空间内部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交流不足以满足青少年空间项目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文化对话与交流,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助人方法,吸收和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的经验和理论,融汇中外文化之精华,把握本土与外来文化的结合点,提升社会工作者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在挖掘本体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倡导多元宽容以及文化理解,在对文化的普遍价值及共同性的精神追求中,以及对文化的独特价值及共同性的精神追求中,培育文化的个性,实现文化的发展。”[6]具体而言,各青少年空间应加强与本地乃至全国青少年空间的合作交流,加速经验积累和相互借鉴,同时注重与香港同行的沟通,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培养自主学习和总结反思的能力,将知识转化为专业素养,加速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程。

四、结语

青少年空间项目在全国的试点建设是中国外生后发、政府主导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的典型例子,其本土化发育程度和职业化发展速度能否满足社会的巨大需求对中国未来社会工作发展的意义重大。该项目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从本土化的内生性问题着眼,增强专业化服务,进一步拓展社会化资源,增长自身发展的潜力,发现和延伸专业社会工作同本土性社会工作的亲和性,创建符合中国社会需要的社会工作模式。

青少年空间项目要实现在全国进一步推广的目标,需要政府和空间自身共同创造条件,而青少年空间的自我培育是该项目本土化发展的根本。对于作为主导者的政府而言,应尽可能对青少年空间“放权”和“充权”。“放权”是简化行政监管职能,“充权”是通过建立有利于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资金投入和分配机制,充分调动青少年空间开展项目运作和计划实施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各职能部门应该协同建立一个促进社会工作发展的统一的政策体系。对青少年空间而言,应加强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自我培育,通过组织和扩充中长期志愿者服务以及自助服务,扩大社会工作服务的受众范围,促进社会认同,催化NGO和NPO的产生和发展,为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培植土壤。而社会工作者应该认真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转型期社会体制和多元价值观交织影响下的助人活动。

友谊青少年空间作为青少年空间项目中的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其内生性发展经验有其借鉴意义,而存在的不足代表了全国各青少年空间在运营过程中的普遍困境。具体而言,友谊青少年空间在资源的利用和整合、空间会员的自主管理、文化传统的融汇、志愿团队的组织和发展、社会工作者工作经验的继承和转换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青少年空间项目的进一步推广需要在集中挖掘重点资源、完善会员激励制度、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开展系统的志愿者培训、加强文化对话与交流等方面寻求突破。

总之,作为专业助人事业的青少年空间项目,应自觉探索适应中国人思维特点的价值观体系,继承和发展政府以往成功的救助经验,满足新时期青少年的多元化需求,形成社会工作的专业亮点,以期顺利嵌入中国转型期的社会制度,突破社会工作“行政化、非专业性”的发展困境,在已有的庞大的青少年社会教育体系中体现其独特价值和存在意义,成为作为一般性助人事业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李晓凤.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经验模式研究——从青少年社会服务的角度.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12期,P26.

[2]顾东辉.公共财政: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资源.新资本,2007年第1期,P83.

[3]沈 黎.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国际研究与经验启示.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P31.

[4]黄高锋.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文化挑战与对策.青年探索,2009年第3期.P80.

青少年传统文化范文12

关键词:青少年;“读经运动”;“育新经典”

当前,青少年“读经运动”背后关联着颇为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面对再次刮起的“风潮”,如何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对待,做到既不全盘接受又不完全抹杀和否定,既要重视其教育意义和价值又要斟酌其内容与方法,既要保证传统文化的延续又要放眼世界,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接,是青少年“读经运动”实践中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笔者以“育新经典”为例,谈谈对青少年“读经运动”的认识。

一、青少年“读经运动”的发展历程与持续升温的背景

在中国,儿童诵读经典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然而,自国门被西方“坚船利炮”轰然摧毁后,我们对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态度就与复杂的民族文化的自尊与自强、传承和吸收等纠结在一起。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的转型并非出自中国文化内部,而是在与西方的一系列军事冲突失利及其对失利后所谓“根源”的探索中产生的。改革开放后,过去的“怀疑”甚至“否定”随着中国硬实力的不断增强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对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自豪感开始催生对传统文化的肯定。“传统文化被作为弱势文化、批判对象猝然退出了历史主流舞台,但其绵延数千年的文化基因和文化情感却不可能就此断灭,它们始终作为一种潜藏的力量维持着自我肯定。”[1]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股青少年读经之风开始由台湾吹向大陆,其发起人就是台中师范大学王财贵教授。1994年伴随“小朋友,跟我读”的六字读经法,由王财贵发起和倡导的的青少年读经运动再次兴盛。1995年九位全国政协委员把《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的提案提交到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之上,呼吁国家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防止中国文化长河出现断流的危险。1998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正式启动,号召全国青少年进行“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活动。全国性的青少年读经热潮滚滚而来。官方的支持与民间力量的响应,青少年读经活动在国内如火如荼地展开。虽然“读经热”兴起之日就在学术界出现激烈的争论,但无论是官方青少年教材中的古典文化教育还是民间各种自发的读经团体,青少年“读经运动”从未停止。当前国内青少年“读经热”从大的讲,它是以延续中华文明为旨向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从国家发展战略上讲,青少年读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种反应和响应。当中国的国力再次提升后,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与自豪感必然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读经运动”自然顺理成章。从国际竞争力上讲,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也是“读经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从国家的教育政策上看,国家更加重视本民族文化的延续,高考中语文比重的增加和外语比重的降低就是明证。最后,科技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为“读经运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手段和途径。

二、青少年“读经运动”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青少年“读经运动”的发起至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关于“读经运动”的学术研究与争论一直在持续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研究者多以历史的、实证的和个案的方法,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甚至文化学角度来解读青少年“读经运动”。实践中,除了官方的大型诵读和学习推广活动以及电视和网络媒体企划的有关汉字、诗文等活动外,地方的各种经典“导读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咨询中心”、“推广机构”、“私塾”、“学堂”等民间机构和团体众多,自发的读经小团体更是多不胜数。“育新经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育心经典”是国内著名的儿童教育与国学经典教育专家、“累积式教育法”的创始人赖国全先生编写出版的一套儿童读经教材。每本教材都是大字注音、简繁对照并有配套的童音跟读语音光盘。整套教材几乎涵盖了青少年“读经运动”中的所有经典内容。而整套经书的独特之处在于由赖国全先生提出的“累积式教育法”。该读经方法又称作“137学习法”――“1”是读经次数,每天至少读一遍,最多不超过七遍,时间控制在十分种之内;“3”是指每天读至少三本经典著作,最多不超过七本;“7”就是每七天一个来复。诵读的要求是跟读和指读,而且要求坐正和大声朗读。“累积式教育法”是赖国全先生无意中看到台湾王财贵教授的一个演讲录像,从王财贵‘跟我读’的古文学习方法里获得启发,并为自己的女儿制定的诵读计划。整套图书与光盘可以通过淘宝等网络平台选购,在QQ群、微信、YY语音等平台上通过互联网,孩子家长可以共同学习,分享读经的经验与体会。“育新经典”的读经沙龙多是以民间组织为主,读经家长和孩子自发进行实施。同城相约、合适的公共活动空间、确定的诵读内容、冥想宣誓领读的仪式、才艺展示和亲子互动共同构成一次完整的“读经沙龙”。

“育新经典”除去其独特的“累积式教育法”外,就是一套“丛书”。所以,对其质疑最多的,往往是所谓合法性的问题,即是正常的销售还是非法传销?毕竟网络推广和售书就会给人以营销之嫌,关键整套图书价格不菲。以选购最多的基础套装来说,27本书和28盘配套CD的售价为1587元,而最贵的是“1+2全家福全套装”售价为8503元每套。青少年读经运动中关于读经的意义即有没有读经的必要,对青少年是有益还是无益?关于读经内容的选择上是儒家经典还是所有中外优秀的作品?选择经典的标准是什么?哪些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哪些是“国糟国粕”?关于读经的方法,无论是“小朋友,跟我读”的教学方法、“素读”法还是“累积式教育法”基本上都属于“填鸭式”、“填牛式”的硬背方法,难道不是旧式教育的回归――“中国旧式教育的病灶,那就是这种教育脱离儿童生动的生活,因而便反过来压迫儿童。”[2]这种传统的“记诵”与“反刍”方法脱离儿童的实际生活、兴趣和本能真的就是百害而无一益?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真的无法调和吗?青少年”读经运动”的争论放在“育新经典”上就是,选择的内容合理吗?“累积式教育法”作为在自己女儿身上成功验证的学习方法能否推广到其他少年儿童?“育新经典”所倡导的读经方法和形式特别依赖家长的参与。家长出于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初衷和儿童一道诵读经典。这不单单是儿童有没有耐心诵读的问题,更多的时候是考验家长有没有精力、时间和毅力陪孩子坚持下去的问题,以及整个家庭能不能配合并创造良好的读经氛围的问题。

三、对青少年“读经运动”的思考

亲子共同读经活动应该是因人而异,因家庭而异,没有必要全民推广,应该让青少年“读经运动”成为家长的自主选择。而对于一些打着读经的幌子,进行卖书和收费办班等完全商业化活动,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监管和引导,严把资质门槛必不可少。事实上,关于青少年“读经运动”在内容、方法、效果等方面的具体争论已不再十分重要,简单的二元对立与折中只停留在学术舞台。“读经运动”与传统文化间的关联不容置疑,从这一点上来讲,青少年读经的价值和意义必然指涉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上。青少年“读经运动”在民间仍将持续存在,我们应该适应当前的形势,努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接。不以“续接”、“弘扬”而读,应以“传承”为主,选择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结合现代人的生活现实与思维方式,深入挖掘其内在价值。民间青少年读经热潮,也反应出民众对中华文明的认同,至少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理念被大家所认可和接受。因此,青少年“读经运动”与其说是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接,不如说是中国人民族文化自尊的障显,是爱国主义的另一种表现,也是一种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因此,化解少儿读经争议与正确看待‘国学热’、‘汉语热’等现象,就要对中国文化在未来的地位与走向有正确的估计,要对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怀有真正的热诚。”[3]

对青少年“读经运动”不能人为的拨高和过度解读。一些国学大师将青少年“读经运动”看作是“中国文化断层重塑工程”,希望通过全国性的青少年读经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续接与重塑。但文化建构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一定的青少年读经活动并不能恢复传统文化在当代的“重生”与“再兴”。如今,教育体制内的学习经典与民间自发式的读经活动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也不失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举措。所以,对青少年“读经运动“不应过度夸大和解读,其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但绝不能简单拔高到“重塑”、“复兴”的文化高度,否则只会招来更多的质疑甚至否定。

[参考文献]

[1]江净帆.“读经”运动:是“文化自觉”还是“文化自尊”――兼与蒋庆先生商榷[J].南华大学学报,2006,7(5):70.

[2]刘晓东.“儿童读经运动”质疑――与南怀瑾先生商榷[J].南京师范大学报,200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