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青少年劳动教育

青少年劳动教育

时间:2023-07-07 17:23:49

青少年劳动教育

青少年劳动教育范文1

一、充分发挥法制宣传的职能作用,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好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关

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核心内容和基础工作,是从源头上有效遏制、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环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充分把握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不断创新教育方式,着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守法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

(一)在教育内容上,坚持分类指导,突出两个目标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对于中小学生,应突出养成良好的守法习惯,注重法律知识启蒙和法律常识教育,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大中专学生,应突出增强法制观念,

加强法律基础教育和法治理论教育,牢固树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意识。

(二)在教育对象上,注重内外结合,实现三位一体

对内,突出在校学生在法制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积极组织指导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青少年学生学法、守法、用法活动。

对外,实现向家庭、向社会的二个延伸,强化家庭、社会的责任意识,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整体联动”的法制教育工作格局。一是重视学生家长的法制教育,向家庭延伸。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依托村民学校和学法夜校,通过送法进社区、送法进农村、送法进企业等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家长的法律意识,引导家长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品质当好子女的第一位教师,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二是动员各方力量,向社会延伸。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注重与各职能部门的横向联系,有效整合各类社会资源,积极参与全市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选聘、培训、管理工作,参与各类法制教育基地的建设工作,着力抓好法制课教师的培训工作,推动全社会形成关心、重视、支持青少年学法的浓厚氛围。

(三)在教育方式上,实现双轮驱动,突出四招并举

一是突出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应指导各级中小学校把法制教育作为依法治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始终坚持课堂教学为主,确保“计划、教材、教师、课时”的四落实,不断创新课堂法制教育模式。

二是坚持四种方式,丰富第二课堂,指导各级中小学校将法制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要在全市中小学校广泛推行四招并举的课外学法方式。四种学法方式”即:开办法制园地、设立法律信箱、观看法制电影等生动直观的学法方式,举办专题讲座、专题辅导等集中辅导的学法方式,组织法律知识主题班会、有奖征文、演讲比赛等交流互动的学法方式,举办模拟法庭、参加公审大会等司法实践式的学法方式,通过学法方式的创新以不断提高青少学生的学法热情。

二、充分发挥法律服务的职能作用,突出服务的主动性和及时性,把好青少年权益的保障关

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是化解社会矛盾,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途径。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应紧紧围绕预防青少年犯罪这条主线,主动面向广大青少年学生和进城务工青年,提供及时、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一是依托律师事务所,成立青少年维权中心,开通青少年维权热线电话,集中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努力实现公平正义,用工作实绩赢得广大青少年的信赖。我市已于*4年成立了孝感市“进城务工青年法律援助中心”和“未成年人维权服务中心”,运行二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是热情接待未成年人的来访咨询,帮助解决未成年人的法律问题。针对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引导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耐心细致地解答他们的法律问题,适时宣传讲解各种法律常识,引导他们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及时纠正犯错误倾向和违法苗头,主动为他们化解矛盾,排扰解难。

三是及时受理、认真办理涉及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案件,努力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在合法的范围内尽力挽救失足未成年人。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生理渐趋成熟,心理仍显幼稚,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差,更容易因为不懂法律干出违法犯罪的事情,对违法乱纪者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本无可置疑,但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法律辩护,维护他们享有的合法权益,争取一个宽大处理、改过自新的机会,在挽救失足青少年,减少违法犯罪中显得十分必要。各级法律服务机构在承办法律援助案件、刑事辩护中应注重、突出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充分依据事实和法律规定,最大限度地为失足青少年争取改过自新的机会。

三、充分发挥法律矫正的职能作用,突出改造的系统性和长效性,把好青少年犯罪的转化关

青少年学生因其生理、心理特点,可塑性极强,努力改造、挽救失足未成年人,减少重新犯罪是预防犯罪工作的重要内容。司法行政机关应紧紧依托劳动教养管理所这个改造阵地,充分发挥法律矫正职能,认真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针,像“父母对待子女、老师对待学生、医生对待病人”一样,加强对未成年劳教人员的教育管理和关爱,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建立改造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转化质量。

一是用先进文化帮,引导未成年劳教人员矫正恶习。把加强对未成年劳教人员的教育作为矫治的重要手段,通过课堂教育、个别约谈、心理辅导、道德实践等活动,进行思想道德、民主法制、文化技能教育,努力提高整体素质,促进他们自觉服从管教,认罪认错,矫正恶习。

青少年劳动教育范文2

公共部门就业机会有限

现存的数量较少的国有单位,具有较高的劳动报酬和就业稳定性,是多数年轻人渴望进入的部门。中国首次“从学校向工作过渡”调查显示,超过50%的青年希望在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工作。与青年愿望相反,公共部门的就业机会有限。2004年,中国在非农产业的就业人数有4亿,其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不到10%,在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不到8%。公共部门的新增就业机会也非常少。从单位数量看,2004年中国共有机关事业、社会团体法人单位100万个。这些部门虽然已经裁减了很多人员,但内部人多、效率低的问题仍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单位实行“人员零增长”,就业竞争加剧。

公共部门供求的严重不匹配导致高素质青年的就业问题相当严重。

传统的低端优势产业的就业机会也越来越不足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国际化过程中,大量的农村青年找到了非农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化进程始终受制于发达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普通劳动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有限。追求公平的全球化是促进青年就业的根本出路。

在全球化压力下,青年人力资源开发问题严重,导致青年劳动力供给不足

中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很大。基本上,新增劳动力需求主要在私营部门。这些企业经营灵活,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高,是大部分青年就业的部门。据中国首次“从学校向工作过渡”调查,近70%的青年在私营企业工作。在全球竞争压力下,私营部门为了生存,极力压缩劳动成本,造成青年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

首先,这些企业只轮换使用18―25岁的青年,一旦劳动力过了这一“黄金”年龄段,就解雇再招用新人。其次,在青年就业过程中,只使用不培养。第三,青年缺乏就业保护和社会保护。这种对青年人力资源竭泽而鱼的做法,导致青年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进一步增大了总量和结构性的就业压力。

全球化导致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变化加快,青年素质难适应

在全球化背景下,青年在文化素质方面的弱势状况也非常明显。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61%的青年接受了普通初级中等教育,19%的接受了小学教育,还分别有8%和7%的青年接受了普通高级中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接受高等教育的不足5%。即使高等教育以年均20%的速度逐年扩大招生规模,与一些发达国家超过30%的高等教育入学率相比,差距甚远。

全球化的技术基础是信息技术。在中国,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大部分青年从事低技术含量的非正规就业以谋生,就业青年中新的信息生产技术的普及率还比较低,他们接触新的信息技术生产方式的机会大大少于发达国家的青年。另外,同样由于青年劳动力素质不适应全球化的要求,以及信息不充分,虽然中国青年在国外学习的人数越来越多,但在国外就业的比例极低。

失业、就业不充分和劳动参与等问题进一步加重

全球化背景下,不良的劳动力市场就业环境严重影响了青年参与劳动力市场的行为。

对于一部分学业成绩较好的青年,他们会延长求学时间,接受高等教育,但是,求学只是延缓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就业压力并未因此而减轻,当他们毕业进入劳动力市场后,失业率甚至比低学历青年还高。

青少年劳动教育范文3

一、农村科技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巨大的经济效益

科学技术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并能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科学技术具有高度的创造价值,据估计以每千克产品的出厂价格为例,如果钢盘为1,小轿车为5,彩色电视机为30,计算机则为1000,集成电路高达2000,再从电子计算机的存储器来看,它所用的原料比相同重量的铁锅还便宜,但通过科学的加工之后,其售价相当于相同重量的白金。科学技术和教育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因素。

(二)科技教育改变劳动者劳动方式

现代社会里,脑力劳动者在全部就业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高。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各方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不仅是自然科学的计算工具,而且是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的媒介,帮助人们预订车票、检索文献资料、办理银行业务等。今天的电子计算机如此活跃,最容易使人直接地感受到社会正在科学化

(三)科技教育是物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相较低,这一庞大的群体要真正实现从村民到市民的转变,不仅仅是居住场所的变更,最重要的是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起码在受教育程度上,使他们和城市人口有公平竞争的机会,以适应非农产业和高新技术农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现状比较薄弱,特别是西部农村。而农村青少年在数量上远大于城市青少年。因此,要进行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就一定不能忽视农村。

二、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青少年科技教育重视不够

目前大多数教育行政部门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技教育经费账户,未在学杂费中单列“科技活动费”项目,导致科技教育经费的来源少。另外由于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对科技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其为科技教育拨的经费少得可怜。目前大多数学校没有配备专职的科技辅导员(科技教师),有的只配了1名兼职科技辅导员,况且科技辅导员没有受过专门培训,水平不高,加之有的科技辅导员缺乏创新意识,开拓能力不强,科技教学达不到应有的要求。

(二)应试教育排挤农村青少年的科技教育

有的农村学校虽然强调要提高青少年科技素质,但缺乏相应的具体目标规定,使科技教育目标仍然定位在科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上,而忽视科技研究方法、态度、意识、观点、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导致目前教育内容、考试内容不尽合理,均偏重于理论知识。现实教育中存在一种错误倾向,教育围绕考试转,考什么教什么,实践性教学已成为摆设,处于尴尬境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只是一个时髦用语,这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差,遇到需要动手解决的问题时往往一筹莫展。

(三)社会教育没有起应有的作用

科技素质的提高重在参与和实践,而农村可供青少年参与的科技活动场所凤毛麟角。这在教育部下发中小学“减负”文件后显得尤为突出。“减负”后学生们去哪?为此,中央电视台及多家电视台均做过报道,结果令人遗憾:可供孩子们参加有益活动的场所太少,许多学生挤到游戏厅,成了家长们忧虑的事。据了解,许多学生对科技活动很感兴趣,但由于农村的实际条件,能如愿以尝参加科技活动的寥寥无几。

三、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对策

(一)加大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视及投入

要发动各学科教学、活动课程、课外科技活动、社会与校园文化环境等渠道的力量齐抓共育“科技之花”,将科技教育活动制度化、科学化。高素质的科技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那么高素质的科技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条件。首先应有深厚广阔的科技知识体系;其次,教师要有灵活的创新头脑;第三,科技教师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为科技教师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培训、学习、考察、进修、交流的机会,并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科技教师参加培训、学习、考察及各种科技竞赛;学校也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以短期培训、电视讲座等形式,为科技教师、科技辅导员提供科技史、科技发展、科学传播、科技活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在师范院校开设“科技教育”专业,招收科技特长生为中小学培训师资。科技辅导员在参加科技、教育主管部门联合组织的科技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在评优、晋级、职称评聘等方面要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硬性规定把青少年科技教育作为考察、考核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内容和指标,规定中小学校要开设科技活动课,规定学校教师中科技辅导员的数量应达到一定比例。

(二)改善青少年科技教育方式

要彻底打破传统文理截然分开的教育模式,培养健全的人格。在科技活动中,应始终把树立和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作为对学生进行系统思维训练的首要环节,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现代化的工厂、科研机构,让他们走向社会,进行考察研究,亲身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并通过举办系列讲座,命题征答、专题论辩、演讲比赛、智力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从新旧思维观念的比较中除旧布新。

(三)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因需施教

由于我国农业人口多,地域分散,年龄悬殊大,文化层次差别大,很难用某一种形式就能实现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普遍提高劳动者科技素质这一目标。因此教育和培养目标都要多样化。没上大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很多都会转变成农业劳动力。对这样一支庞大的新增劳动力队伍,无论是从他们缺乏技术知识,谋求自身发展角度,还是从发展农村经济的实际需要出发,都必须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科技素质教育。对初中毕业生既要提高他们文化水平,更要加强实用技术的培训;对高中生主要是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中专生则要对知识更新、先进技术的培训,达到“人尽其力,物尽其材”的效果。

四、结 语

要提高农村青少年科技素质,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根据现行财政体制,本着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农村青少年素质教育经费应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在统筹安排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经费时,尽量增加对农村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的投入。增加对农广校这所没有围墙、使教育延伸到农村千家万户、广大农村青少年的学校投入。

参考文献:

[1]张静华.浅谈如何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4).

[2]苏肖.谈青少年的科技教育[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04).

[3]张远鸿.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评价方法问题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03).

青少年劳动教育范文4

“弯弯清河水,巍巍嵯峨山,正谊书院换新颜……”换新颜之后就是今日的三原县正谊中学。它坐北向南,位于三原县嵯峨山下、清麓塬脚、正谊书院的遗址上,由鲁桥人民集资于1984年修建。占地49316平方米,建筑面积8214平方米,绿化面积50余亩。近二十年来,先后扩建了教学楼,增建了行政办公楼、实验楼。如今它已是一所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农村初级中学。

正谊中学在省、市、县各级部门的关怀支持下,从1980年开始,在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大力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并把科技教育列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1982年开始,学校开设科技课,增设科技活动室,添置了活动器材,选派专职教师并兼任科技教研组组长,把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劳技教育作为教学改革和端正办学的方向,至今从未间断。该校历任校长都对青少年科技教育非常重视和支持,特别是现任校长张杰自2005年到任以来,就把青少年科技教育纳入学校的常规管理。他推崇素质教育,确定了“全面育人、提高素质、创出特色”的办学目标和“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宗旨。同时,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学校成立以校长为核心的青少年科技活动领导小组,下设以科技辅导为中心的科技(劳技)教研组,并在学生中组建了无线电、摄影、微机、天地生、粮棉、果树、蔬菜、环保、养殖等十多个科技兴趣小组,由此,开辟了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新局面。

学校设有两个科技室。第一个科技室是获奖成果展室。这里保存着由1982年开始至今参加全国、省、市的获奖作品和各项荣誉。第二科技室保存着展览会后评出的科技、劳技、工艺、美术制作的精品。每个班一个展柜,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在玻璃柜陈列着,感到非常欣慰。这对于激发学生积极参加科学实践和创新活动起到了启迪和推动的作用。

20多年来,学校辅导学生搞的科技、劳技创新作品数以万计,撰写的科学小论文、实验报告在数千篇以上。获省级以上的青少年科技成果奖160项,其中全国大奖26项(金牌3枚,银牌5枚,铜牌6枚,还有奖牌、小星火杯、锦旗等)。正谊中学成为本省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起步最早,坚持时间最长和获得成绩很大的学校。学校三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县科协、教育局命名为“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授予“劳动技术教育先进集体”称号和省教科所授予“科技教育科研基地”,并在名校论坛中获得二等奖。如此的成果,使得正谊中学多次被评为省、市、县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1998年国家督学、省督学、省教委以及市、县领导来学校考察,国家督学张克俭欣然挥笔题词:赞正谊中学“科技教育之范”;同年5月,中国科协青少部部长牛灵江来学校考察,听取了校长的汇报和参观学校科技成果展览后惊叹不已,最后总结了十个字两句话:“三个没想到”和“三个了不起”。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他们对科技教育有了更深刻地认识:科技教育拓展了学生受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是开展科技活动的基本素养;整合、巩固、再提高是开展科技活动的自然效果;实践、创新、发展是开展科技活动的必然结果。它将引领着正谊中学的教育更上一楼。

青少年劳动教育范文5

关键词:母亲;青少年;家庭教育

一、青少年特点

青少年时期是孩子个性发育的一个转折阶段,是从不成熟的童年期走向成熟成年期的过渡时期。心灵在不断丰富,情绪在激烈波动是青少年的特点,但是,他们还不具备成年人的心智水平,因此,心理上处于一种非常不稳定、不平衡的状态中,常常出现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

母亲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母亲在一角色的作用,首先分析青少年时期的特点。青少年时期,主要表现为:智力发展显著、自我意识增强、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自我闭锁与交往需要的矛盾、独立意向与依赖心理的矛盾等多个方面。在具体教育环节,要注意这些问题,顺势利导。

二、母亲角色

(1)传统上。在中国的传统教育当中,相夫教子被设定为女性的基本责任。母亲在青少年教育中起到基础性作用。母亲身上有女性独有的细腻、敏感,更能注意到孩子的发展变化。但,在传统家庭中,母亲的地位较低,做决策的是父亲,事情不管结果如何,父亲都是对的,母亲都是错的。在传统上,母亲的角色和地位,决定了孩子受母亲的影响较小,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起到关键作用。(2)后现代。改革开发以来,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得到凸显。传统教育和后现代教育在上世纪80年代几个交锋后,我国青少年教育,从传统教育直接转入了后现代教育的行列,后现代思想快速占据主流。伴随计划生育,独生子女的普及,家长对孩子的管教,直接转变为无法阻挡的爱,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需求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

三、母亲教育重点

(1)生活照料中的教育。在后现代家庭教育中,孩子进入青少年时期后,母亲不但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生活起居,而且承担起孩子语言、认知、感官、性格、行为习惯等等的训练和教育,生活中一切都由母亲代劳。后现代教育,生活照料太多,孩子独立性不强,而任性较强。母亲应鼓励孩子勇于承担责任,不要让他逃避、推卸责任。(2)行为习惯教育。在后现代家庭教育中,要注视行为习惯的养成,特别是母亲的示范效应。母亲一定要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3)情绪情感教育。母爱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孩子的身体成长、心理的健全离不开母爱,她滋养着孩子,安抚着孩子的灵魂。母爱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优秀的性格脾气,母爱能够帮助孩子克服内心的恐惧和心中的焦虑,母爱能让孩子学会宽容、忍耐和理解。

四、母亲教育特点

(1)工作细腻,有利于提高子女智商。母亲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一改传统教育的家长制和家规体系,作为女性,母亲工作普遍仔细,感情细腻,对孩子和顺,关爱倍至,投入增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接触社会机会多,认知能力显著提高,教育出的孩子智商普遍提高。(2)性格柔和,孩子暴力倾向较弱。母亲性格一般比较柔和,对孩子比较关照,很少有暴力行为的示范效果,孩子一般暴力倾向较少,子女一般比较本分,不惹是生非,相对比较文静。男孩子相对缺乏男子汉气概,女孩子相对独立。(3)热爱生活,理想目标比较现实。在母亲的带领下,子女相对更加投入具体生活,对于平静的家庭生活比较熟悉,理想抱负相对不如以前远大,目标更加接近实际。(4)过分溺爱,子女独立性相对不足。在母爱的呵护下,子女习惯于饭来张口,衣来身手,依赖性较大,独立性相对不足,有时缺乏责任感,关爱他人的能力不足。(5)观察和分析事物,正能量不足。女性相对弱势,容易从不利因素着手,在母性关怀下,看待事物更多地看到负的一面,正能量不足。面临问题,首先想到的是退缩,而积极面对,千方百计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容易怕事,少魄力。(6)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神不足。成长在幸福中,习惯于好吃好喝,很少从事体力劳动,一旦遇到困难,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足。(7)彷徨心态较重,容易成为完美主义者。在母亲的教育下,子女容易两难抉择,一方面自身动手能力不足,吃苦耐劳精神弱化。另一方面,对于外物又完美心态,其实也是彷徨的,想尽善尽美,又左右为难。

五、母亲教育改进

(1)改进方向。1)提高子女自主生活能力。在母亲教育背景下,要加强子女自主生活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专门安排有关活动或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通过针对性的训练,一方面提高孩子独立生活,解决困难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孩子意识到,生活和工作的差异,家庭与社会的差异,付出和获取的关系,并丰富家庭生活,提高孩子对父母培育投入的理解和执行。2)加强理想信念,吃苦耐劳精神培养。在母亲教育为主的条件下,应加强孩子的理想信念教育,吃苦耐劳精神培养,让子女意识到家庭关怀是一种保护和临时性的环境。3)强化责任心。在母亲百般呵护下,更要关注责任心的培养,不能因为对子女的爱,减少了孩子的责任心培养,责任心的培养也是一种关爱,一种负责人态度。4)加强自控教育。在母亲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得风得雨,万事皆备,太多的满足了自身欲望,而自控能力略显不足。要加强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切记万事有度,超越原则,得陇望楚,过分张扬必然有其反作用力。(2)改进方法。改进方法很多,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扬长避短,扬长补短。结合孩子自身情况,首先发现孩子爱好、特长和优点,做好扬长工作,发挥子女优势,让孩子找到自信,不断积累成就感,责任感和攻坚能力,提高孩子的能力和韧劲。其次,帮助孩子查找不足,尽量补短,实在难以弥补的,要让孩子避短,学会合作,通过合作实现优势集成,共赢和发现友谊的重要性。一方面培养孩子思想自由,追求平等,发扬民主,独立思考,另一方面要防止我行我素,个性十足。既要实现多元化发展,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又要识大局,得人心,有原则,懂规范,做事有本有眼。青少年的培养一方面关注其生活质量,造就青少年感情细腻,处事智慧,另一方面防止形成老爷思想,小姐脾气,形成难以管理,难以担当大任的局面。提高动手能力,独立性,责任感,吃苦耐劳,自控能力。(3)改进评价方法。从效率上评价,评价青少年培养取得的成绩,获取的效果,利用多元化的目标体系,完善的标准体系,科学的评价方法,评估青少年培养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给予改进。从方向上评价,评价青少年培养方向与个人潜能、资源禀赋的关系,看是否充分发挥了青少年个人特长和天赋,充分发挥环境优势,造就一类人才。要多元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科学评价发展方向问题。从适应性上评价,评价青少年培养的社会适宜性,让广大青少年与社会接轨,深刻认识到社会状况和个人发展方向的关系。通过个人发展潜力和实际能力的对比,采取适宜的方法,造就适宜性人才。

参考文献:

青少年劳动教育范文6

论文摘要:吴玉章在他整个革命生涯中,非常重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几代优秀的干部和数以万计的人才,在我国教育事业上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认为。要把青少年教育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新思想、新品德的一代新人,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政治教育、理想教育、劳动教育、共产主义品德和世界观的教育。吴玉章还进一步总结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一些根本的原则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深入研究吴玉章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青年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吴玉章同志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同时又是学者兼师表的无产阶级教育家。自从1912年他热心倡导和组织留法勤工俭学开始,就与我国的教育事业紧密相关。在他整个革命生涯中,始终把教育事业视为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高度重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尽心尽力,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几代优秀的干部和数以万计的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吴老极其丰富的教育实践,为其先进教育思想的产生培育了沃土。吴老对教育领域内的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尤其是在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吴老的许多思想对我们今天的青年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在吴老创办社会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始终贯彻思想政治第一的指导思想。无论是在华北大学,还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时,以及后来的社会主义学院.吴老都十分强调学校应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建国后,他及时向中央提出了“加强马列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建议。1952年,吴老在《重视学工人员的思想建设》一文中,就曾强调指出:“学工人员必须加强马列主义、思想的学习,这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最基本的东西,不可有半点松懈。”同年,在《和青年们谈谈学习问题》中,吴老又一次强调:“毫无疑问地,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努力提高政治觉悟,就是头等重要的事。人们在青年时候的思想政治修养,对于一生的生活行动都将有重大影响。”因为,青年时代就“注意学习政治,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就能够使你们很年轻就形成和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都符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符合于人民事业的需要,因而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度思想自觉的新式的人。同时,也就可以使你们自己在进行业务当中,能够明确方向,掌握正确的观点与方法去研究各种实际问题,得出科学的结论,取得工作的胜利”。后来,吴老在纪念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五周年时又指出:“要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使课内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和课外经常的思想工作更好地结合。”这些论述,足见吴老对学校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并在办学实践中把它作为学校头等重要的工作来抓。

吴老在教育实践中,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实现又红又专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吴老对又红又专的教育方针有着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为了符合新中国建设人才“又红又专”的标准,吴老明确指出,青年学生一要“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爱业务”;二要“学习政治,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他认为“红”与“专”的关系,实质上就是“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每一个在学习的大学生,都要全面地提高自己的修养,正确处理好“红”与“专”的关系。所以,我们社会主义的教育“应提倡又红又专,两者不能偏废”。正如他在1953年应《中学生》杂志约请写给中学生们的信中所说:“在学习上要注意全面发展,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身体健康的人。”他还进一步批判了两种错误的观点,即认为“政治学习可以代替业务学习”的观点和“单纯业务观点”,强调“既要重视必要的政治学习,又要重视业务学习。”吴老告诫青年学生,“只是埋头读书,不问政治是错误的;自以为政治水平高而在学习上马马虎虎也是错误的。”这反映了吴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又不单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智育、体育等几方面的教育结合起来。吴老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表明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学说的深刻领悟和正确落实,对于纠正当前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不力、实效较低的偏向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其任务又是十分艰巨的。要把青少年教育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新思想、新品德的一代新人,就必须从多方面人手,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纵观吴老长期的教育实践,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最科学的理论。“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变成为物质的力量。”吴老坚信这一点,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放在首位,十分重视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教育。正如他在1954年《在高等财经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所指出:“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在我们财经院校中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上个世纪20年代在他任成都高师校长时,就专门聘请早期著名的革命活动家恽代英给全校师生讲阶级斗争理论,宣讲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区别。吴老自己亲自给学生讲《马克思主义派社会势力》,旗帜鲜明地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师生。1948年,吴老《在华北大学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首先,华北大学要学些什么?最主要的是马思列斯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经验。”这里所说的中国革命的经验,实际上就是思想。195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学典礼上,他强调:“以马恩列斯的学说和思想来进行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

在具体办学实践中,如他执掌华北大学时,强调华北大学的所有学生,首先要经过第一部——政治训练速成班的学习,然后才转入第二部、第三部继续学习或走向工作岗位。政治训练速成班所开设的课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吴老在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的工作时,更加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革命史》为所有学生、研究生必修的科目。这些政治理论课程本科占百分之二十、专科占百分三十。吴老说:“事实证明这种比例是适当的。”可见,吴老不仅在思想认识上,而且在教育实践中,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第二,政治教育。吴老的政治教育思想,是与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紧密相联的。事实上,他正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来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方向。作为无产阶级教育家,吴老对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有深刻的认识。在陶行知先生追悼大会上的讲话中,他借陶先生之言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中国办教育的人,往往把教育与政治分开,甚至不过问政治。陶先生认为教育与政治是分不开的。”因此,学校教育不能不过问政治,而是要把政治教育放在首位。正如吴老在谈到又红又专的关系时所分析的:“红,首先和主要的,是指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教育不限于政治理论的教育,在吴老看来,时事政策教育也是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时事政策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尤其是国内外的重大问题。它们不但和我们的利害有关,而且也使我们的学识日加丰富。埘通过时事政策的学习,能够开阔青年的眼界,提高青年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吴老主张要经常对青年学生进行政治理论和时事政策的教育。

第三,理想教育。吴老一辈子关心青年,爱护青年,是青年的导师和引路人。他非常重视对青年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因为“青年人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兴亡和革命成败的大问题”。吴老期望青年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确信共产主义事业必然胜利的信念,并且殷切希望青年学生把个人理想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他在给中学生们的信中写到:“我知道你们中间许多人实际上已经怀有远大的理想。例如许多人准备将来做优秀的工程师、地质勘察家、农业工作者、飞行员、医生、教师等等,都愿从事一种为人民谋幸福的职业,……你们朝着伟大目标前进的理想,将是使你们勇敢地走向生活中去的鼓舞力量。这种理想是一种好品质……祖国十分需要你们有这种理想。”吴老不仅要求每一个青年都应该有理想、有抱负,树立远大志向,并且应始终不渝地为之奋斗。如果“一个人如果庸庸碌碌,没有志气。那么这个人事业上就不会有什么成就,不会有大的出息。”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受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想的影响,加之思想政治工作又相对薄弱,使一些人目光短浅,胸无大志;或者只考虑个人理想、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忽视社会的需要。所以当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理想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吴老关于理想教育的思想是值得重视的。

第四,劳动教育。吴老作为无产阶级教育家。十分强调劳动教育。他曾明确指出:“劳动教育应该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经常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们人民教育与剥削阶级所垄断的旧教育的根本区别之一。”[113他批判了阶级社会中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对立起来的错误做法,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以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都是谬论。在他看来,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是“光荣的事业、荣耀的事情”,全体社会成员都应该参加劳动。因此,吴老认为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应贯穿全部教育过程中,以此培养受教育者的社会主义劳动观点。明确劳动的伟大意义,形成热爱劳动的品质。同时也要进行必要的生产劳动的知识教育,并积极引导学生适当地参加社会劳动,主要是日常的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吴老在强调劳动教育的同时也告诫我们“学生的基本的劳动活动就是学习”,不能喧宾夺主。“”中歪曲劳动教育的真实涵义大搞“学工、学农”,荒废了一代人,教训十分深刻。今天,在“应试教育”的挤压下,劳动教育被忽视。致使学生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必备的生活自理能力。重温吴老的劳动教育思想,使学生“既热爱劳动又善于劳动”,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第五,共产主义品德和世界观的教育。吴老尤其重视青年的思想品德修养。他一向认为:“人们在青年时候的思想政治修养,对于一生的生活行动都将有重大影响。”“我们要爱护青年,便必须培养他们的民族气节和为真理为学术而奋斗的精神”“要对他们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早在1941年9月,吴老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延安大学的教学目的“不但在专门技术和知识的获得,且更注意养成学生的伟大品格”。“延安大学不应当只是学科学的学校,而应当是学做人的学校。”1948年8月,他在华北大学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的大学就是要培养革命建设的人才,更要吸收统治区的大学生和中学生,来学习思想,培养他们成为新中国各方面的革命与建设的干部。这个革命时代需要成千上万甚至成百万的干部人才。只要给他们一个正确的人生宇宙观、马列主义理论和思想的教育,他们就很快地会接受新的思想和方法,成为新的人才。”1950年1O月,他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同样强调指出:人民大学“要培养精通先进科学与技术,为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知识和思想所武装。与各种具体业务相结合,并决心保卫人民民主主义祖国,忠诚于新民主主义建设而将来准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干部”。

在1964年《新年话家常》一文中,吴老非常精辟地论述了加强青年世界观和品德教育重要性的原因。他说:“今天国际国内还存在着阶级斗争。阶级敌人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还存在着。这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方面。他们企图磨灭青年的革命意志。扼杀青年的革命理想,败坏青年的道德品质。同时,青年人又具有本身的弱点,他们比较幼稚,缺乏实际斗争的锻炼,缺少阶级斗争的经验,辨别方向的能力比较差。因此,他们如果不加警惕,就有比较容易在不知不觉受到资产阶级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受骗上当,误人歧途。再加上今天的青年,多是在和平环境中长大的。没有看到旧社会的黑暗,没有尝到阶级剥削的痛苦。现在又过着比较安宁舒适的生活。这就容易使青年滋长害怕艰苦和贪图安逸的情绪,因而缺乏强烈的革命要求。这也在客观上给了阶级敌人可乘之机。”

第六,宪法与纪律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开展了法治建设。法制教育也提到了重要地位。事实上。吴老对此早有论述。他说:“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宪法教育对于青年有着重大的意义。”要使广大青年了解宪法,热爱祖国,积极准备成为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忠实建设者和保卫者。吴老建议在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中。应适当地采用苏联宪法教育的经验,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的课程列为共同必修的政治课程,以便进行系统的教育。如果吴老的宪法教育思想在很早以前就加以贯彻实施,“”那样严重的内乱或许可以幸免。历史的悲剧昭示我们,今后应按吴老的思想,把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正规课程中,增强青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因为。一个法治的社会才会是更和谐的社会。

纪律是保证。加强对学生的纪律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纪律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他担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时,就着手整顿学校秩序和校风。严禁学生无故旷课等,很快扭转了学校散漫的风气。经过整顿,学校面貌大大改观,师生员工团结得很紧密。树立了一种崭新的学风。同学们有秩序、有朝气。他们追求知识,孜孜不倦,议论政治,意气风发,成都高师成了进步势力的大本营。1950年3月,他在中国人民大学第一次学生大会上强调:“学校秩序与制度的建立。对保障同学们学习.是有决定性作用的。正像我们在工厂、在部队、在机关里一样,没有秩序和制度.工作是搞不好的。我们学校也是一样。”因此。人民大学“不允许有任何自由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的现象发生.哪怕是少数人。因为少数人是会妨碍大多数人的”。他希望大学生们要“根据学校规定按时上课.按时作息”。这些年,一些学生。特别是高等院校的一些学生.旷课、缺课现象严重,没有纪律性.根本原因就是放松了纪律教育。严格校风校纪。优化育人环境。对于培养合格的人才至关重要。可见。吴老对学生严格的纪律要求,在今天仍是必要的。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吴老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总结了一些根本的原则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方面,吴老主要总结了四点:第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里的理论联系实际,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由于有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避免空洞地说教。必须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这样的理论才容易被接受。第二,以身作则。主要指教育者自身应是学生学习的良好榜样。吴老以自己的言行做到了这一点,堪称“以身作则”的楷模。他也要求“教师和家长必须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共产主义觉悟的高尚的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启发和影响少年儿童”。第三,启发自觉的原则。养成青年学生的共产主义品德和世界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如吴老所说:“要求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建立起完整的马克思主义观,则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启发自觉,经常反省,方能达到。第四,宽严结合原则。吴老主张:“原则问题应该严;非原则问题应该宽。”反对死板的、管束太严的封建教育和极端自由放任的资产阶级教育。比如对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情操;对共产主义事业遥远坚定的信仰;要有努力学习的风气,顽强拼搏的精神。这些原则问题不能有半点马虎。而一些生活细节,如怎样穿衣服、梳辫子,则可以少管。宽严结合既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又能使青年的个性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另外,吴老还提到过正面教育和心理适当性等原则。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吴老主要强调了两点:

青少年劳动教育范文7

关键词 青年人口;就业;职业技能积累;正规教育;在职培训;非洲

中图分类号 G71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13-0068-06

一、问题的提出

多年来,非洲的贫困人群、特别是妇女和儿童一直饱受饥饿、医疗条件欠缺、教育资源有限等问题的困扰。近年来,非洲青年人口的贫困问题日益凸显,使得原本难以解决的贫困问题雪上加霜。来自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非洲大陆15~24岁的青年人口约12亿,约占非洲总人口的20%,他们中的87%生活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当一部分人处于贫困状态。撒哈拉以南地区青年贫困人口占比平均为72.1%。其中,布尔迪、马达加斯加和赞比亚的青年贫困人口超过80%,而尼日利亚和乌干达青年贫困人口占比竟然超过90%。

失业问题是造成青年人口贫困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非洲15~24岁青年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37%,其中有60%处于失业状态。1993~2003年,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失业青年数量增长率为32.5%,远超过26.8%的世界平均水平。目前,青年人口失业人数已占非洲失业人口总数的43.7%,且有1/3已经完全放弃就业,成为自愿失业人口[1]。

非洲青年失业根源在于其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2013年,非洲大陆GDP平均增长率为5.8%,相对于高速发展中的亚洲国家,这个速度是比较低的。萧条的经济形势进一步加剧了该国以及与之类似国家的失业、贫困和各项事业特别是教育事业的发展颓势[2]。而教育水平的落后以及劳动人口从业技能的匮乏反过来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说,非洲地区正在经历着贫穷落后导致人口素质低下、人口素质低下导致严重失业、失业致使经济发展受阻、经济发展受阻难以改变贫穷落后局面的恶性循环。世界银行非洲地区首席经济师乔治-塞巴-阿巴彻(Jorge Saba Arbache)认为,“尚未就业或未充分就业的青年人更容易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也更容易成为反动暴力集团滋生暴力冲突的牺牲品”,从而加剧个别地区的局势动荡,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所以提升非洲劳动人口,特别是贫民和青年人口的生产能力以解决就业问题不但已经成为消除贫困的共识,更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以及非洲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面临的重大挑战[3]。

二、非洲青年人口就业现状

(一)青年人口规模庞大

在世界其他地区正经历出生率下降甚至是负增长、人口结构呈老龄化发展之际,非洲多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人口出生率和逐年提升的新生儿成活率,促使非洲地区正迎来青年人口的增长峰值[4]。数据显示,非洲15~24岁的青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低于15岁的劳动力人口储备占总人口比例的40%。撒哈拉以南地区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地区,15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4%。而在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15岁以下人口占比仅为30%,欧洲这一比例低至16%。预计到2030年,非洲地区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会继续增长,15岁以下人口、15~64岁人口以及64岁以上人口将会构成橄榄式的人口结构,即创造收益的人口数量将会远远大于需要供养的人口数量。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规模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水平和质量,在非洲劳动适龄人口资源充裕的前提下,通过提升其劳动技能水平以有效解决失业问题,非洲的生存压力将会明显减轻、贫困问题也将得以有效解决[5]。

(二)青年人口就业稳定性差

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城乡预期收入差异扩大促使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因此,劳动人口向城市或发达地区流动以寻求高收入从而摆脱贫困就成为劳动力迁移的主要动因之一,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人力资源随之达到比较合理的配置,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整个人口结构中,青年劳动人口更易发生流动。据统计,70%的非洲青年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导致农村劳动力剩余的背景下,长期的隐形失业状态迫使非洲青年走向城市谋求更好的工作机会。但是,伴随多年来经济的缓慢增长,城镇就业岗位呈缓慢增长态势,由于城市非农业部门无法提供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工作岗位给农村富裕劳动力,非洲青年人口在城镇的就业稳定性令人堪忧,有相当一部分青年人口处于未充分就业状态,在城镇面临较为严峻的生存考验[6]。

(三)青年人口就业质量偏低

87%的非洲青年人口居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为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他们牺牲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而过早地进入了劳动力市场,导致普遍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低下,只能长期徘徊在次级劳动力市场从事非正规就业――工资水平低、工作福利差、工作环境恶劣、工作不稳定,从而限制了其在工作领域的长远发展和就业领域的拓展,只能长期处于从事低级劳动赚取低收入的状态。在非洲青年人口中,65%已就业者从事的是低人力资本含量的农业劳动。以埃塞俄比亚为例,农村青年劳动力平均每周工作43个小时,有31个小时是从事取水、拾柴等低产出劳动。如果能激发这些劳动力的潜能,通过提升技能和知识水平增强其就业能力,促进其进入到正规市场就业,将是促进非洲地区摆脱贫穷、获得持久发展与和平的先决条件和不竭动力[7]。

(四)青年人口失业率畸高

据调查,加纳、赞比亚、津巴布韦的失业率已超过了20%,博茨瓦纳、纳米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的失业率超过30%,而南非的女性失业率则高达60%。非洲尤其是南部非洲的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以斯威士兰为例,2007和2010年的失业率分别为26.3%和26.8%,青年失业者占总失业人口的比例高达60%,青年人口失业率畸高。青年人口失业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低迷的经济发展态势使得失业周期不断延长,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0%的受访者待业时间超过一年,50%以上的受访者待业时间超过两年[8]。长期经济停滞与就业困难严重打击了失业人口的就业积极性,很多青年选择离开劳动力市场成为自愿失业人口,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非洲青年人力资本积累现状

非洲是世界上最年轻的洲,2010年,3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70%。近20年来,非洲的入学率有所提升,在教育方面的性别差距日益缩小,使得青年的生存环境有所改善。但是,非洲青年仍面临着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以及就业难的问题。非洲青年人力资本积累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可从如下几方面窥见一斑。

(一)正规教育

近10年来,非洲基础教育和识字率有明显提升。联合国2010年千禧年发展目标报告(United Nations 2010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Report)的数据显示,非洲中部、西部、东部和南部地区的净入学率从1999年的58%提升至2008年的76%,而非洲北部地区则由1999年的86%提升至2008年94%。但是,基础教育阶段入学率的提升并未带来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随之水涨船高的效果,非洲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相当低,接近于世界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非洲青年报告2011(Africa Youth Report 2011)的调查结果显示,即使是在高等教育入学率最高的阿尔及利亚和毛里求斯,该数据也仅为31%和26%。而在2007年,欧洲和北美洲国家平均已达66%(UNESCO)。造成高等教育入学率低的原因有二:其一,迫于生存和经济压力,非洲青年在接受完基础教育具备一定的求职能力后,会选择进入劳动力市场挣得经济收入;其二,非洲各国普遍存在的教育赤字影响了各阶段教育的普及,教育经费捉襟见肘更使得女性和青年残疾人成为教育的边缘人群。非洲教育的性别差异虽然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所改善,但是到了高等教育阶段,男女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综上,非洲青年来自正规教育途径的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在女性身上表现得更明显。

(二)在职培训

国际劳工组织在《2010年青年就业报告》(ILO’s 2010 Youth Employment Report)中提到,非洲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根源之一在于就业机会的匮乏,同时也源自非洲青年的职业技能与就业岗位需求不匹配。从劳动力需求看,一方面,非洲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导致经济体的就业容量有限;另一方面,普通工作岗位也要求求职者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这显然对受教育水平低且缺乏就业岗位技能的青年不利。从劳动力供给看,非洲青年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直接导致其缺乏接受后续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底蕴,再加上主观上普遍不具备获取职业信息的意识和能力、面对较高的失业率青年对工作稳定性的要求很高,从而使自身陷入了人力资本水平低――就业难的窠臼。

(三)健康投资

健康状况对非洲青年职业技能积累的影响不能小觑。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造成非洲青年死亡的前五大因素分别为:艾滋病、肺结核、暴乱、意外伤害和战争。艾滋病和肺结核是造成非洲青年死亡的首要威胁。在造成男性青年死亡的疾病中,艾滋病占25%,而女性青年则为50%。贫穷使得非洲在健康方面的投资严重不足,非洲青年人的医疗条件很差,不健全的医疗体系使得非洲地区青年人死亡率居高不下。根据劳动经济学的观点,健康的劳动力才能为人力资本提供适宜的载体,在非洲青年健康状况堪忧、发病率和死亡率双高的背景下,提升职业技能随时受到疾病和死亡的威胁,使得职业技能积累成为一种奢望[9]。

(四)劳动力迁移

国际经济颓势、低迷的经济增长态势、基础设施不健全、常年的战争暴乱、贫穷等原因导致非洲生存环境质量较低,为寻求更好的教育和生存条件,数以万计的非洲青年不断从农村和边远地区迁入城市,或者跨国境迁离非洲大陆。非洲青年人口迁移带来两个后果:其一,青年人是一个经济体发展的潜在人力资本载体,非洲青年为摆脱当前生存环境而选择迁移,无疑会造成迁出地的人力资本损失。一方面使得迁出地青年人口总量减少;另一方面,成功迁走的往往是青年人口中综合素质较高的,留下的则是素质相对较差、缺乏流动能力的,迁出地青年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会下降,从而也使未来人力资本水平提升缺乏基础。其二,在自身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盲目迁移,在迁入地又找不到合适的职业,往往会影响迁入地的安全和稳定。

四、非洲青年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非洲各国普遍意识到,教育和培训并不能直接创造就业,而当劳动人口经过教育和培训成为社会储备资源时,就会变成助推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并且会作为一项人力资本来吸引投资、创造收益[10]。但目前非洲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本身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非洲TVET的现状

1.多样化

目前非洲的TVET体系既包括职业技术学校、技校,也包括企业办校、学徒训练中心等,政府机构和私人都可以承办上述学校,在不同国家各类学校的主办单位有所不同,其所涵盖的教育层次也不尽相同。比如,西非各国重视非正规教育,其中学徒教育是新生劳动力获得劳动技术的主要途径。数据显示,加纳的非正规教育占该国技能培训的90%。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则更加注重以学校为本位的正规教育,一些国家至今还延续着殖民国家留下的教育模式:在布基纳法索和肯尼亚,受教育者基本是在完成6~8年的基础教育后才开始接受职业教育;而在加纳、尼日利亚、马里和斯威士兰,受教育者则是在9~12年的初级中等教育后才开始接受职业教育。

2.边缘化

在许多国家,无论是职业教育的入学率还是其机构设置规模都不乐观,职业教育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其一,非洲人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通常认为职业教育是为升学无望的学生准备的教育形式。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相对较低的入学门槛以及在升学、继续深造等方面的诸多限制助推了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偏见。更糟糕的是,有些政府索性将职业教育作为吸纳中等教育层次辍学人员和无法升学人员的“收容所”,而不是去培养技术工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职业教育入学率低、教育质量差、发展缓慢。其二,就TVET管理而言,虽然非洲一些涉及农业、医疗、交通等领域的职业培训项目已经明确交由特定部门进行监督管理,但是职业教育主管部门的权限与责任模糊不清仍旧是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非洲TVET面临的问题

1.TVET内部存在的问题

首先,TVET质量堪忧。其一,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岗位需求极度不匹配。当前非洲的TVET往往把更多精力放在理论和技能等级层面,忽视了技能的获得和充分训练。政府提供的很多培训项目也是供给导向的,过多地关注了如何帮助失业者和待业者寻求职位,而没能充分考虑劳动力市场上岗位对技能的需求。因此,虽然非洲缺乏人才,但待业、失业的大学生却普遍存在。其二,TVET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员本身的培训欠缺,再加上培训设备落后、培训资料匮乏等,严重削弱了培训质量和培训效率,这也是非洲TVET无法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技能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多样化导致TVET缺乏整体性。除了南非、波斯瓦纳、毛里求斯、坦桑尼亚、马拉维和纳米比亚等少数国家外,非洲各国主管及提供TVET的部门都是有所区别的,这些提供TVET的部门既包括非政府组织,也包括教会机构,导致不同口径的测试方式和证书等级。多样化的培训机构使得在培训标准、投资效率、质量保障、学历认可、继续教育等多方面的管理上存在困难,也阻碍了培训机构的生存。另外,由于政出多门,职业教育的需求者也存在选择的困惑,导致对职业教育需求受阻。

第三,政府对TVET的投入匮乏。非洲TVET的单位成本和学费很高,1992年,在加蓬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平均每人要花费1820美元。然而,只有很少的几个非洲国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资金支持TVET的发展。埃塞俄比亚对TVET的投入只占到全年教育培训总预算的0.5%,加纳占到1%,马里占到10%,加蓬占到12.7%。TVET较低的师生比、较高的培训设备、培训资料投入以及培训过程中各种物料的损耗会相应地导致TVET的单位成本和学费普遍高于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使得本就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的非洲人民不愿意投资于职业教育。传统的学徒制是非官方提供TVET的主要途径,而这种培训方式往往是被边缘化的、非正规的,更是缺乏政府财政支持的。

2.TVET环境存在的问题

首先,国民经济基础薄弱导致对TVET需求乏力。非洲经济发展迟缓、发展水平低下导致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乏力,使得TVET缺乏用武之地。其一,劳动人口规模的持续膨胀与就业岗位数量增长乏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制约非洲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非洲当前人口增长率仍居高不下的态势下,每年新增劳动力仍在700万~1000万之间。然而许多国家每年的经济增长率尚不到2%,较低的经济增速下经济发展创造的岗位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新生劳动力的需求。其二,除了博茨瓦纳、象牙海岸、加纳和南非,其他大多数国家工业领域的从业者占比尚不足10%,劳动力较大程度上分布于农业;大约有85%的劳动力在非正规、无薪资的生产部门从业。

其次,开展职业教育所需的教育基础薄弱导致TVET举步维艰。从青年人完成学业的情况来看,大约有80%~90%的学龄阶段青少年能够完成基础教育,30%~40%能够完成初级中等教育,20%能够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只有1%~2%的青年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可见,许多青年人在他们本应获得可以从事相应职业的技术技能之前就已经辍学了,真正接受过TVET的人很少。以加纳为例,全国有49.1%的劳动者是文盲,只有3.9%的劳动者接受过TVET;在坦桑尼亚,只有不到5%的劳动者接受过初中及其以上层次教育。

第三,TVET在性别、地域、经济条件等方面的不公平导致其难以发挥作用。其一,性别上的不公平。非洲TVET在性别上出现分化的现象由来已久,女性学生往往受到歧视。其二,经济条件方面的不公平。相对于性别而言,经济条件是阻碍青年人接受TVET的更大障碍。贫困已成为非洲国家的代名词,出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很难负担得起接受TVET所需支付的学费。其三,地域上的不公平。一般而言,层次较高、条件较好的职业技术学校往往坐落在大城市,这使得边远贫困地区更需要接受的学生却无法得到适当的教育机会。

第四,社会环境动荡、艾滋病的威胁均不利于TVET的开展。其一,社会环境动荡的影响。在利比亚、塞拉利昂、刚果民主共和国等国家,战争使得整个TVET体系受到重创,学校均存在入学率低和毕业率低的现象。一方面,学校提供技能培训的条件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战争导致的居无定所和人员伤亡使得人力资源极度短缺,TVET缺乏合适、稳定的受训对象。来自非洲联盟的一组数据显示,利比亚大约有30万民众流离失所,32万人在邻国寻找避难。全球大约有30万不满18岁的儿童参军入伍,其中有将近一半是非洲儿童。其二,非洲TVET还受到来自艾滋病的威胁。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调查数据,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大约有380万成人和儿童已经受到了艾滋病的威胁,但非洲各国政府应对艾滋病威胁的措施极少,使得在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时所进行的工具切割、机械类教育教学成为传播此类疾病的途径[11]。

五、非洲促进青年职业技能积累的策略

(一)长期:不断强化正规教育为TVET奠基

1.基础教育:实现适龄人口全覆盖

非洲的基础教育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从识字率看,据联合国2008年的调查数据,非洲的整体识字率已达88%;从基础教育净入学率看,非洲7~15岁人口的基础教育净入学率在2007年已达91%。扫除文盲已不再是非洲教育的核心问题,未能实现适龄人口全覆盖才是非洲基础教育当前的问题所在。其一,虽然非洲的整体识字率已达88%,但目前仍有12%、约420万人口处于文盲状态,其中95%是黑人。其二,虽然非洲的基础教育净入学率已达91%以上,但仍有约5%的学龄儿童因无法负担学费、疾病、家庭距学校较远等未能入学。基础教育是使青年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起点,也是其继续深造所必经的教育阶段,所以应着力发展基础教育,实现适龄人口全覆盖,为青年职业技能积累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2.中高等教育:提升教育层次和受教育年限

非洲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的要求均在不断升级。2008年,世界银行在其报告中指出,非洲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已进入发展轨道。未来非洲中高等教育必须顺应这一趋势,通过培养技能人才不断消化吸收知识以建立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促进新作物、新材料、新能源的不断创新,最终摆脱贫困、保障食品安全、提高健康水平。根据劳动经济学的观点,受教育程度越高、技能水平越高,劳动者面对的市场范围越大,可选择的职位空缺越多且工作搜寻的地理范围越大。因此,在普及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让非洲青年接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通过提高青年的受教育层次、增加受教育年限,是促进该群体实现就业、获得稳定就业、降低失业风险从而摆脱贫困的根本,也是城市化背景下经济社会和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现实中非洲的中高等教育发展却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1995年,非洲只有不到21%的人员完成了中等教育层次的学习,2009年,该数字增长到45%。当前非洲发展中高等教育的难题在于如何保证稳定而充足的资金支持。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以及非洲青年数量的不断上升对教育资金规模的要求也越来越大,政府部门需要采取多重方式来补充高等教育的资金缺口。

(二)中短期:加强在职培训赋予存量和增量青年人口以职业能力

迫于非洲当前的经济社会条件,实现基础教育适龄人口的全覆盖、提高中高等受教育人群的比例都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尚不能及时满足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质量的要求。另外,迫于生存压力,在现有经济条件下激励非洲青年增加教育年限也不是很现实,因为有很大一部分非洲青年、特别是边远的农村青年更倾向于较早地进入劳动力市场,无技能、低技能是该类劳动力的普遍特征。为满足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技能需求,解决劳动力供需不匹配的就业结构性问题,还需从职业教育和培训入手,特别是通过大力发展职业培训,促进存量青年人口和增量青年人口尽快获得职业技能。建立良性的在职培训机制,使非洲青年可以通过这些路径不断学习提升职业技能和福利待遇水平,逐渐获得稳定就业。在此要特别指出,非洲TVET的发展壮大需要强化政府的投入数量和投入效率。其一,注重TVET内容的实用性和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性;其二,政府投入要体现出对民间职业教育机构的引导作用;其三,政府主导提升青年人口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是增强职业技术教育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基础。

六、结论

第一,在非洲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必然导致城市劳动力市场供给骤增。当前非洲青年人口素质普遍低下,失业率畸高,已实现就业的人口也大多集聚在非正规劳动力市场上,就业稳定性差且就业质量偏低。

第二,青年是劳动力人口结构中最重要的群体,安置好这个群体,一方面能为经济发展建立高素质的劳动力蓄水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要将失业青年这一社会不安稳因素转为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青少年劳动教育范文8

历代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青少年一代的德育。例如,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言而信,受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明确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道德修养,行有余力,然后才是学习文化。十九世纪上半期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上――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同志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把德育教育放在初中教学的首位,在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德育,忽视塑造青少年学生的灵魂的工作。

为何青少年时期德育工作会如此重视呢?

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在他们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社会、家庭、特别是学校教育向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灌输和行为的指导,那他们就不可能形成社会所要求的那种品德。只要注意因势利导,就能使他们在思想政治上健康成长,形成高尚的无产阶级的思想品德。但是,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和分割是非的能力,也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习气的影响,有的甚至发展到走上违法乱纪的邪路。由此可见,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从小就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中学教育的教育在初中教学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中学德育的教学应包括哪些内容呢?

首先,受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它们的具体内容是:(一)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使他们懂得,我们的社会制度里有的无比优越性,使他们了解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二)教育学生热爱人民。使学生了解我国人民是勤劳、勇敢、智慧的伟大的人民,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对世界文化科学的发展曾作出过巨大贡献,认识我国人民今天又为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忘我劳动,英勇斗争,以培养学生和我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感情。

其次,群众观点和集体主义观点的教育,青少年是未来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保卫者,他们必须从小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有群众观点和集体主义的观点。成为了建立和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型社会关系的积极成员。

再其次,劳动观点的教育,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人民已成了社会的主人,劳动是一件光荣豪迈的事情,我们要批判形形的好逸恶劳的思想,对青少年学生加强劳动观点的教育,在劳动中学生许多美好的品德会自然形成起来,真正做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正如人们所说:“不会劳动的学生就不会学习……不会劳动的学生学习再优秀也是教育的失败”。劳动观点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是何其重要!

最后,社会公德的教育,社会公德是人们的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调节行为的规范和良好的风尚,如尊敬师长、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讲礼貌、讲卫生等,内容很广泛。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看起来似乎是日常小事,但是极为重要,如果不讲公告,就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破坏安定团结,危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之,德育的基本内容是稳定的,不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当根据各个年级的特点,学生的具体思想状况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来选择内容,以便使德育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逐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思想品德。

为了完成德育的任务,在正确确定了内容之后,还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采取恰当的方法,德育常用的主要方法有:说明、榜样、参观、锻炼、陶冶、修养、评比、表扬和批、奖励和处分、操行评定等。下面向大家介绍其中几种行之最有效的方法,以指导教育工作者的行动。

一、榜样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说服和感染力,父母、教师、优秀同学的示范,在德育教育中尤为重要,由于这三者与受教育者有极为亲密的关系,三者的示范作用看得见、摸得着、易于学习。正如古人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和教师一定要言行一致,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学习榜样。

二、注重陶冶教育。注重陶冶,要借助艺术的感染力量,通过音乐、美术、诗歌、文学、戏剧等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陶冶的教育虽然不会立竿见影,但一旦奏效,就已深深地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青少年劳动教育范文9

关键词:中小学生 劳动技术教育 育人作用

恩格斯说过“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正是有了劳动,才有了人类的产生;有了劳动,才有了人类的发展;有了劳动,才有了人类美好的今天;同样,也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出人类灿烂的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下,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劳动者努力工作,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使大多数家庭获得了良好的生活条件。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子女一辈成了最大的受益者。艰苦创业、吃尽千辛万苦的父辈们,给了子女莫大的爱,甚至爱的没有了理性的思考。于是乎,在我们的周围,不少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出现了,父母只盼着孩子将来能考上大学,即使他们在家中“为所欲为”,父母也心甘情愿,在两代人的呵护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最简单、最轻松的劳动也与之无缘了。

去年,我曾遇见过这样一种情况:在一农村寄宿制中学校门口,一位母亲请求保安让她进入校园。保安问何事,她说:“女儿在家中自己连鞋带都没系过,都是我给系,现在在学校住宿,实在不放心,来看看”。我们也常见新闻媒体这样的报道:新生入学,校园内车水马龙、道路堵塞,几代人送子女报到,前呼后拥,办手续、扫宿舍、理床铺,一切父母代劳。开学后,衣不会洗,地不愿扫,自己照顾不好自己的大有人在。

试想,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吗?能感恩父母,孝敬长辈吗?能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吗?能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吗?因此,学校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不容忽视,应充分认识它的育人作用。

首先,劳动技术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需要。《国家2010--2020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长期以来,国际敌对势力企图颠覆我人民民主,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青少年身上;国内封建思想余毒、社会上不健康的书刊、音像制品等仍在不断地侵蚀部分人的灵魂。而青少年学生的好奇心强,免疫力差,他们很容易走上邪路。如果不重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劳动意识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势必导致他们四体不勤、好逸恶劳,品行不端。这样的人,怎么能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呢?怎么能担当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任呢?

其次,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途径。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的养成期,可塑性大,在这个时候进行适当的劳动教育和锻炼,可使他们从小养成自觉劳动的习惯,树立起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从小养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与他人同甘共苦的习惯;自觉地把“劳动作为人的第一生活需要”,而不是被迫地参加劳动。如开展“小手洗大脚”活动,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开展“今天我当家”活动,体验父母一日的辛劳;开展“割麦一日行”活动,体味“粒粒皆辛苦”的不易;带领学生到敬老院打扫卫生,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的情感。若在青少年时期忽视了劳动教育和锻炼,则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就会鄙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成天躺在父母舒适的臂弯里享清福,其结果可想而知:要么是社会的包袱,要么是社会的罪人。

再次,劳动技术教育是拓展脑力劳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学生从课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大都是抽象的。如果能在课内组织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劳动技术,课外、校外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就能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爱好,促进学生智力的进一步发展。

充分认清劳动技术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我们还要注意纠正几种错误的做法:

其一,要纠正部分教师认识上的一种偏见。他们认为学生在学校的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抱着应试教育的固有思想不变,只盯着学生考高中、考大学。认为参加劳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只要学生成绩好,就什么都好。这种只重智育,轻视劳动技术教育、轻视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如果在教师身上不转变,怎么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怎么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

其二,应纠正部分家长的错误认识,消除他们的溺爱心理。有的家长认为:我的孩子到学校是读书的,不是来劳动的。看见自己的孩子参加劳动,心疼得不得了,还振振有词的说:“我的孩子在家里都没干过活,哪能在学校里干这样的活?”个别家长甚至主动帮自己的孩子做值日,完成劳动任务,让自己的孩子到一边去玩。更有甚者,看见自己的孩子劳动积极,竟然教训孩子:“你真笨,就不知道少干点?”我们不妨想一想,这样的家长、这样的思想教育出来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人呢?

学校应通过家长会、家长培训学校、家长委员会讨论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转变家长错误认识,取得家长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青少年劳动教育范文10

在社会主义时期,用革命思想教育青年一代,培养革命接班人,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敬爱的领袖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时期仍然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时候,着重提出了要加强对青年的阶级教育,保证我们的国家五代十代永远革命,永不变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指示,为我国青年在社会主义时期成长为革命事业接班人指出了根本的道路,为我们青年工作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时期的战略任务。

这一时期来,各级团组织在党的领导下,都重视和加强了对青年的阶级教育,发动广大青年积极参加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使青年们不仅接受了阶级斗争史的教育,而且经历了现实的阶级斗争。这对青年一代的革命化将起着深远的影响。各级团组织在工作中也找到了不少好的方法,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促进我国青年革命化是五代十代的长远大计。我们所作的这些工作还仅仅是开始。

从这个时期广大青年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实际情况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坚持不断地加强对青年的阶级教育,促进一代又一代的青年革命化,这是社会主义时期一个极关重要的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长期、曲折、复杂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情况下,我们要教育青年革命化、作革命接班人的根本保证,是必须用战无不胜的思想武装青年一代的头脑。教育青年革命化的途径,是引导青年参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革命运动。而教育青年革命化的首要问题,则是教育青年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和贫农、下中农,永远和他们结合在一起。

说过:“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时期向青年进行革命化教育,首先也是要使青年懂得和掌握党的这个阶级路线,分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懂得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要依靠的是工人阶级和贫农、下中农,要团结的是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要反对的是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反动势力。教导我们:“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青年要革命化,就要依靠工人阶级和贫农、下中农;老老实实向他们学习;代表他们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在任何情况下都永远和他们站在一起。

在民主革命时期,工人阶级和贫农、下中农是我们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力军。在今天,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贫农、下中农是工人阶级在农村的最可靠的同盟军;我们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要坚决依靠这支阶级队伍。他们过去受的苦难最深,因而他们革命最坚决,建设新社会的积极性也最高。这一点,正是很多青年所不熟悉的。但是通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他们懂得了:过去在农村里,响应党的号召第一批组织互助组、合作社,带头成立的是贫农、下中农。抵制城乡资本主义势力,首先起来和各种离开社会主义道路的倾向作斗争的,是工人阶级和贫农、下中农。当我国遭到连续三年的严重灾害,美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者、印度反动派、蒋匪帮联合起来反对我们的时候,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资产阶级分子趁机大肆活动。而首先起来打退这一猖狂进攻的,也是工人阶级和贫农、下中农。在今天人民力量日益强大,无产阶级日益巩固的情况下,敌人向我们进攻,更多的是采取隐蔽的手段。在这种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工人和贫农、下中农立场最坚定、眼睛最亮。必须依靠这支阶级队伍,才能制服和改造地、富、反、坏、右,不准他们搞复辟活动。在生产建设中,工人阶级和贫农、下中农不仅有着丰富的生产经验,无穷的智慧,而且干劲冲天,踏实苦干。在困难面前,他们总是首先挺身而出。所以,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

靠工人阶级和贫农、下中农这支基本力量。青年要革命化,也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和贫农、下中农,和他们永远结合成一体。青年要作革命接班人,也就是要从他们手里接过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接力棒来。

青年要革命化,不仅要从政治立场上解决这个依靠谁的问题,还必须从思想上感情上解决一个和工人、贫农、下中农打成一片的问题。思想感情是阶级立场的体现。什么叫真正站到了工农这一边呢?真正站到了工农这一边,就不只是在自己的一切言行中处处代表工人、贫农、下中农的利益,而且是从自己心的深处爱他们,爱他们对党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的思想品质,爱他们为革命赴汤蹈火勇于自我牺牲的革命精神,爱他们勤劳朴素的美德。不仅这样,而且要改变自己的思想感情,以他们的爱憎为自己的爱憎,他们爱什么,自己就爱什么,他们恨什么,自己就恨什么。这种思想感情的变化,必须在实行和工农结合的过程中,经过自觉地改造思想,才能一步一步完成。因此,青年们和工农结合的过程,就是一个改造思想的过程,就是一个改变世界观的过程。这一点,对知识青年说来,是尤其重要的。我们知道,知识分子在社会上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或阶层,而总是依附于一定的阶级,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就是说,他们不是为无产阶级服务,成为一支无产阶级化的革命力量,就是为资产阶级服务,而成为资产阶级的附庸。即或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在知识分子面前,仍然存在着这样两种发展的道路。我们广大知识青年要走革命化的道路,就要坚决实行和工人、贫农、下中农相结合,努力改造自己的思想,这样,才能成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如果自视特殊,发展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脱离工人、贫农、下中农,不愿意为他们服务,那就必然会迷失方向,走上资产阶级道路,变成新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是我们要时刻加以警惕的。

我们要教育青年革命化,要依靠谁来教育呢?当然必须依靠党的教育,同时在党的领导下,又要依靠广大的工人、贫农和下中农来教育青年。而任何其他阶级或阶层,都是不可能依靠,也不应该依靠的。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各地的经验证明,工人、贫农、下中农是对青年进行阶级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最大量、最生动、最实际的教员。运用这支阶级队伍的力量去带好后代,把教育青年的工作变成整个阶级的事业,这个力量大得很。他们在教育青年中起了什么作用呢?一、讲阶级史。他们每个人的亲身经历,就是一部最生动的村史、社史、厂史、家史。青年们说:“老一辈的苦水,照亮了我们的眼睛”,“贫农不讲杜,青年失了谱”。二、讲翻身史。进行新旧社会对比,既诉苦,又思甜,又追源,使青年懂得革命果实来之不易,从而热爱党,热爱,热爱社会主义。三、讲勤俭朴素、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这也是革命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四、提高阶级自信心。旧社会看不起穷人、看不起劳动人民的资产阶级偏见,今天还顽强地存在着。有些地方请工人、贫农、下中农摆贡献来教育青年,这样就使青年认识到阶级的伟大力量,产生了阶级自豪感。五,许多老工人、贫农、下中农是青年的师傅、队长、父兄叔伯,团的组织可以和他们密切联系,针对青年的思想情况,请他们帮助团组织向青年进行活的思想教育。依靠这支阶级队伍教育青年,这是党的阶级路线和群众路线在青年教育工作中的新发展。我们今后一定要继续贯彻下去。

青年要和工人、贫农、下中农相结合,还必须在同工农群众一起劳动中,努力使自己劳动化。轻视劳动、不劳而获是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共同特点。劳动则是工农群众的基本特征。青年要和工人、贫农、下中农变成一体,就要永远热爱劳动,特别是热爱体力劳动,参加体力劳动。在这里,大批下乡上山知识青年的经验是最好的证明。他们很多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在他们没有走上生产第一线,真正在劳动中实行和工农结合以前,尽管他们愿意和工农相结合,但在思想上总是若即若离,甚至是格格不入的。只有走上生产第一线,和工农一起劳动,在劳动的实践中,才能和他们真正打成一片,才能学习到他们的优秀品质,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劳动不仅是创造一切财富、改造客观世界的必要手段,而且是改造思想、改造主观世界的极为重要的条件。只有热爱劳动,和工农群众永远同甘苦、共命运,才能永远革命,永不变质。当他们在劳动中思想感情起了变化了,开始和工农打成一片了,回过头来,他们也才能深刻地体会到,轻视劳动,好逸恶劳,是一切坏事的根源。任何一个革命者,脱离了劳动,脱离了工农群众,就会逐渐产生优越感和特殊化,越不劳动就越懒、越馋、越想多吃多占,一步步走上蜕化变质的道路。劳动化是青年革命化的必由之路。我国青年一定要按照党的教导,坚决走这条锻炼成长的道路。

刘少奇同志指出:“无产阶级的坚定立场,就是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代表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青年确立永远依靠工人阶级和贫农,下中农的思想,坚决站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民这一边,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这样,才能成为坚决的革命派。这样,也就是解决了革命化的根本问题。

青少年劳动教育范文11

  首先,可以肯定地说,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家庭生活条件十分优裕。我们对我校95、96届初三年级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家庭环境较好的占85%(即有自己的大于或等于10平方米的单间,并装有空调设备);家庭人均收入超过1oo0元的占90%,但是在每日从事家务劳动(包括洗衣、做饭、清扫内务等)的时间少于30分钟的占76%,其中有20%的学生在家从不做家务,这是因为有的家长错误地认为从事家务会耽搁学习,使得这些孩子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几乎等于零。

1996年12月24日,我随深圳市少年先锋队赴港交流团,参加香港童军总部组织的“港岛地域96大露营活动”。相比之下,我们的孩子在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应该说是有差距的。在整个露营活动中,我们的孩子睡觉要老师陪伴,大部分同学起床后不会叠被,娇生惯养,自理能力差的毛病较明显,甚至个别同学在遵守纪律和卫生习惯方面都不及香港的同龄朋友,形成了突出的反差。不容否认这些都是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重理论、重说教,轻活动、轻实践问题的反映。

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实际,应开展全方位系列的磨难教育:

1、凡是有条件的学校,要组织好全封闭式的强化军事训练,不仅时间上有所保证,强度也应适当加大,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军人生活和训练的苦与累。负重拉练是一种极好的锻炼方式,高中学生更可以加进一些部队求生存式的野营训练。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在心理、生理上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培养他们的意志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强的体魄。

2、凡是学校任何一种教育、教学实践都应该赋于磨难教育的标准,即高强度地学习一门生产技能。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劳技培训属必修课,但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强制性的规定,一般这种培训很容易流于形式,收效甚微。所以,根据日本劳技教育的成功经验,一定要订出较高的标准,要争取做到人人“过关”,个个通过考核,这样除了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动手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在学习劳动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和劳动习惯。

3、学校体育锻炼和体育课,是青少年学生增强体质、培养意志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和体育老师,都要注意引导,激发青少年学生进取向上的精神,忍受肌肤之苦,才能适应各种环境的磨炼,接受社会挑战。

4、家庭教育应该说是整个全方位教育系统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部分家庭,消极负面影响应该说是青少年学生成长、进步的一大障碍。我们更希望所有家长都认识到只有那些经历过磨难的人或者受过这方面教育的人,才可能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才能奋发向上,学习进步,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青少年劳动教育范文12

关键词:青少年 体育锻炼习惯 影响因素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b)-0162-02

近年来,青少年的体能素质、身体健康状态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不仅影响着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还决定我国未来人才的质量。各级党政领导十分关注和重视青少年的体能健康,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鼓励青少年奔向操场、走进自然,掀起了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体能素质,因此,促进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已经成为了教育工作的重点。

1 体育锻炼习惯的内涵及意义

1.1 体育锻炼习惯的定义及特征

根据定义,习惯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中自觉进行特定活动的一种需要。体育锻炼习惯是指在多次反复的体育锻炼活动中慢慢形成的,不需要通过特意提醒而自觉进行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稳定的行为方式。可以通过以下的指标来判断是否形成了体育锻炼习惯,一周内进行3次及以上的体育锻炼,并且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达到半小时及以上。

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强;(2)所进行的体育锻炼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3)体育锻炼的方式、内容、每周次数、锻炼强度、时间较为固定;(4)锻炼过程中能够获得正能量,并能够自我调整。

1.2 培养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意义

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身体素质作为青少年成长的基础,在青少年素质发展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在人体生长过程中,青少年时期是最为关键的时期,身体发育水平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甚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智力水平。青少年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不但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释放压力、加强心理健康,更利于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此外,体育锻炼还能增强青少年的抵抗力,体育锻炼能够有效防控疾病。然而,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下降时,伴随着常常出现青少年近视、居高不下的肥胖率等问题。

2 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

2.1 中国传统价值取向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价值中,长期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观念,并且出现了重文轻武的现象。与体力劳动相比,通过学习、考试等脑力劳动方式,人们能够较为容易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劳动报酬,所以人们更加会倾向于脑力劳动。由于传统价值取向的影响,当今社会的家长更多关注孩子的文化成绩,一直以“考上名牌大学”作为青少年培养的首要目标,很少关心孩子的身体素质。培养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最佳时期是家庭体育阶段,在该阶段孩子最容易形成体育的正确观念,所以家长需要转变对于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偏见,正确认识到体育锻炼习惯对于孩子的积极意义。

2.2 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还是应试教育,学生通过高考来决定自己的命运,所以学校、家庭以及学生都是更多关注文化课学习和考试成绩。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还是通过学习成绩和排名来评价学生,导致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到文化课程的学习,这无疑会压缩了体育锻炼的时间,体育锻炼得不到大家的重视,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说,很难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身体素质逐年下降。

教育部等部门十分重视加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然而,在应试教育体制的限制下,更多的学校仍一味追求“升学率”而对于落实阳光体育运动采取敷衍了事、应付检查的态度,阳光体育运动的效果发挥较小,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时间并不能保证。

2.3 体育场地、制度、文化等环境的影响

学校体育在培养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学校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并因人制宜提高体育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最大限度发挥体育器材、场地的作用。体育器材、场地是保障学生经常性进行体育锻炼,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物质基础。学校体育锻炼的规章制度、体育传统等软文化,是影响青少年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无形因素。通过调研资料显示,我国学校内的专职体育教师明显不足,部分农村等学校缺少专职的体育教师,同时体育锻炼的设施、场地等满足不了学生需求。此外,部分场地的开放时间有限,学生进行锻炼的利用率不高。同时,社区内的健身器材往往是针对中老年人的,不利于青少年经常性进行体育锻炼。

3 培养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策略研究

3.1 培养青少年的兴趣

在培养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过程中,首先需要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主人公作用,调动青少年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应试教育体制以及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厌恶、消极的心态。体育教师应该善于激发学生的激情,并不断维持学生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理趣味的方法,及时发掘并肯定鼓励学生的优点,逐步让他们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欲望。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在培养体育锻炼习惯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克服青少年的惰性,意志薄弱的学生往往很容易因为锻炼的辛苦和短期内成效不明显而选择放弃。因此,老师需要定期鼓励帮助学生,引导他们克服困难,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坚持锻炼。

3.2 转变观念、打破应试教育观念的限制

首先,家长需要走出“体育无用”和“体育影响文化课学习”的认识误区,正确认识体育锻炼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并通过身体力行来引导孩子。此外,学校应该准确认识体育教学的作用,注重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目前,体育课程教学中,老师更多地注重对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的培养,忽视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态度和习惯。在缺乏兴趣习惯和态度不端正的基础上,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体育老师也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3.3 充分开发、利用体育资源

相对于众多的体育锻炼人群,我国现有的体育资源相对较为匮乏,因此,需要综合高效利用各方面的体育资源。家庭的体育资源一般不多,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并结合实际的收入情况,适当置备一些体育装备。家庭的体育资源相对还是有限的,需要社区和学校共同参与进来。社区和学校根据需求,合理采购体育物质资源,并定期定向进行开放借用。比如:节假日内或者晚间可以适当向青少年进行开放。学校里专业的体育教师资源,也可以适时走进社区等场所,提高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也有利于社区人员和家长锻炼指导能力,更多科学引导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