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青少年体育论文

青少年体育论文

时间:2022-03-30 00:00:08

青少年体育论文

青少年体育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竞技健美操,动机

 

1 前言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年轻的体育运动项目,我国青少年健美操竞技水平的培养还属于刚起步阶段,经历了从无到有,然后逐步发展,对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动机的调查研究更是有限[1]。目前要继续发展竞技健美操,就要加强对青少年健美操的重视和研究[2],因此各相关体育职能部门应明确青少年参加培训的动机进而完善管理制度[3],提高健美操竞技水平,加强科研力度和健美操人才的培养等举措是我国健美操运动蓬勃发展的重要前提[4]。因此,分析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动机显的十分重要,本文将对南京市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动机作调查,旨在为有关职能部门在制订相关政策时提供参考。为各教练员提供心理依据,以便因材施教、培养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动机,提高青少年训练水平。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南京市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青少年。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以动机的种类来制定统一的问卷表。(样本含量50)其中小学生26人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中学生24人。发放问卷50份,收回问卷50份,回收率达100%。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100%。

2.2.2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与本论文的相关文章和心理学文献资料约30篇。

2.2.3 数理统计法:通过问卷反映出的数据用百分比计算法进行统计。2.2.4 访谈法:通过对王连睿教练等多名教练员进行访问,得到有关材料。

3 结果与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是激发和推动人去从事某种活动,并将活动导向某种目标的行为动力。人的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5]。通过笔者的调查,大多数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绝非只有一个动机。本文是对南京市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动机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格式免费论文。

兴趣直接影响到动机的形成。兴趣是人探究某种事物并与肯定的情绪态度相联系的心理倾向,兴趣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带有向往的心情,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6]。兴趣可激发人的求知欲,是鼓舞人们寻求知识的重要力量,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究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能开阔人的眼界,丰富人的生活,促进个性发展。兴趣对青少年动机的形成有特别重要作用,有人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7]。因此,明确青少年对学习竞技健美操的兴趣,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显的十分重要。

3.1 促使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原因

表1 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兴趣程度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64%的青少年表示喜欢竞技健美操,健美操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以它特有的运动形态和价值吸引着人们参与的热情。青少年在具有鲜明节奏和音律感的现代音乐伴奏下进行身体练习,使其产生欢快,奔放,振奋和激情的情绪,体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从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精神,运动员随着音乐活动,动作优美协调,动作的灵活和反映的灵敏以及胜利的喜悦,都给人以美的情感的体验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人们能从中分享起美的欢跃,因此竞技健美操很容易被青少年喜欢,更多人开始认识竞技健美操。

调查结果表明36%的青少年表示一般或不喜欢竞技健美操,这部分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并非个人喜好,有可能是出于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看人家参加培训自己不甘心落后;因为好玩或可以多交朋友等等其他因素的驱使。小学生和中学生人数相比较来看,中学生的影响因素比小学生要多。小学生更多人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是因为喜欢,很少收外界压力比如父母或老师强迫,升学需要等因素的影响,而中学生参加培训的外界因素就比较多,从表2看因“升学需要”、因受“父母或老师强迫”的中学生占多数,可见中、小学生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动机,有相当大的差异。

表2 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原因

 

原因

小学生人数

中学生人数

喜欢竞技健美操优美的动作

喜欢竞技健美操欢快的音乐

竞技健美操有健身价值

体现良好的精神风貌

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

不甘心落后

可以广交朋友

因好玩

升学的需要

父母强迫

5

3

9

6

1

1

1

1

5

4

2

2

5

3

青少年体育论文范文2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初等教育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贯穿于我国各级教育体系的始终,其中初等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起步阶段,也是青少年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第一站,其所包含的价值观教育、信仰教育对初等教育的基础和内容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一)价值观教育奠定初等教育基础

人是一个文化、价值、意义的存在。价值观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和价值现象,关涉文化价值的选择、传承、发展和创新,没有文化价值参与、没有文化价值根基的价值观教育,注定是一种“无根”的教育,“无根”的价值观教育也注定了是—种低效甚至无效的教育。初等教育面对的学生处于人生起点,既是健康成长的阶段,也是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帮助青少年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并且利于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最终促进青少年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同时,良好的初等教育,能够保障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而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需要初等教育体制和初等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提供适应其接受能力的教育方式。因此,以价值观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初等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青少年由于思想意识形态尚未成熟,在学习文化课程的过程中表现出很多不确定性,加之其对自身的纪律约束能力较差,仅仅依靠家长和老师的督促,难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价值观教育能够辅助青少年认识社会、认识文化、认识兴趣,将学习的外在动因转变成内在驱动,从而为初等教育奠定学习动机基础。其次,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培养团队精神。马克思主义始终将劳动者作为一个整体,并且将青年作为劳动者的主要部分;当前我国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加,学校变成了锻炼青少年团队精神的主阵地。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理解分享、服务、平等,从而促进青少年在初等教育阶段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其文化学习营造良好氛围。

(二)信仰教育丰富初等教育内容

当前社会信仰领域中的现状,致使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尽管马克思主义信仰被作为当代中国主流的信仰,但是,由于社会受到多元化倾向的腐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正被那些落后的文化观念所腐蚀[2]rnm。初等教育是青少年信仰形成的第—阵地,其从教材、教师、教学等环节得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信仰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青少年信仰教育,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丰富初等教育的内容,从而使初等教育中的文化教育和信仰教育相辅相成,依靠信仰教育提供文化学习的主动性,从根本上实现德育与文化教育的融合。首先,信仰教育能够丰富初等教育的德育内容。青少年德育是初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信仰教育与德育具有很多相通之处,德育以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为主要内容,信仰教育以青少年的理想、信念为主要内容,信仰教育能够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品质。其次,信仰教育能够丰富初等教育的文化内容。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前人创造了优秀的思想成果,铸造了中国特色的信仰风格,如果青少年缺乏对民族精神的信仰,就会将文化教育当做一种知识,而非一种修养,失去了初等教育的文化传播意义。通过信仰教育使文化、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融为一体,既能减少青少年的思想障碍,又能使青少年接受共性理解,促进其文化学习进步。

二、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薄弱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不是为了好看,也不是要做空谈书面的所谓马克思主义者,而是能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思想的主导、行动的指南,成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从而能使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胜利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而针对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资源少、人才少、政策少等三方面。初等教育通常被视为青少年基础教育,表面上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教育宗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然以文化教育为主,德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比重少、教材少、手段少,从而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长期处于落后阶段,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理论研究资源保障,造成当前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仍然借助于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不能根据青少年的年龄、文化、社交等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缺乏有效的理论研究使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部分来自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另一部分来自其他专业的教师。由于中小学学生数量相对高校较少,所以招聘的专职教师数量非常少,一名思想政治教师可能肩负着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造成思想政治教师既不能与同专业的老师进行学术交流,又不能实时掌握学术动态,最终造成了初等教育专业化、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初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与政策支持关系密切,与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初等教育既没有专项基金支持,又没有校内政策倾向,导致初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始终停留在自主坚持状态,从而使初等教育中暴露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手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包括口述、板书、多媒体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是指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的整体看,又可以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主要是发生在教室或学校内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发生在课堂外的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理论教学和讲授过程中,穿插一些讨论、演讲、扮演等实践教学活动,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改变过去该课教学“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其优点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脱节,容易组织实施,实践形式丰富多样。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单一,一方面表现在创新不足,另一方面表现在教材缺乏针对性。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需要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去验证,并需要稳定的教学团队去钻研,而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依靠教材手段,尽管是一门基础课,但是学校在师资力量分配方面仍然偏向于文化课程,这样就进一步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的创新。青少年对社会问题关心较少,自学能力较差,他们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完全依赖于教师,教学手段越单一,思想政治内容距离青少年的现实生活越遥远,造成青少年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枯燥、乏味等负面印象。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材当前面临两个尴尬局面: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太深,容易造成青少年的理解困难;另一方面思想理论太浅,又起不到思想政治引导作用。两种困境的根本是对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传播缺乏明确的定位,如果长期以理论学习和笔试为教育手段,必定引起青少年的抵触,而如果以社会实践为主,又难以找到与青少年思想政治相吻合的切入点。所以,探索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创新,是今后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低龄化

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是青少年儿童,他们与高校学生相比在理解力、社会实践方面都有很大差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传播对象,其低龄化特点对传播媒介要求更高。然而当前的思想政治教学可以分为“教”和“学”两个方面,“教”是指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学”是指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广泛采用“灌输式”方法,重“教”轻“学”的现象十分普遍。青少年思维敏捷,对新事物接触更快,一旦采用强制性的方式进行灌输,就容易抹杀青少年的思维自由性。根据青少年的思维特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点,目前的“教”和“学”都偏离了青少年这一中心,教学内容没有与青少年的生活环境相融合,教学手段没有与青少年的信息接受方式相结合,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青少年而言是一个记忆、背诵的课程,靠这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难以使青少年进行主动思考,更难以使理论内容深入青少年内心,也就无法转化成他们的世界观。这种始终停留在表面上的传播方式引发了表面上的接受方式,极易造成初等教育思想政治传播的形式化,失去了初等教育思想政治传播的教育意义。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的低龄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青少年既是身体成长的阶段,也是思想和信仰初步形成的阶段,低龄化特点必然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困难,特别是青少年对思想理论体系和社会发展成就的浅显理解,如果不能采取多样化、有效性地教育手段,极易产生相反的教育效果。

(四)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初等教育的一部分,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都应该具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然而当前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异常突出。思想政治课并不是语文、数学这类文化课程,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老师大多数都是非专业的教师,并且多由一些主课教师兼任,对这些教师的评价,通常不会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考察标准。而且,尽管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实行笔试,但是仅仅从试卷上很难准确地确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反观当前初等教育中存在的评价体系现状,其内在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初等教育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对待,在当前我国教育现状下,家长们都希望孩子们的文化成绩优异,以考取一个好的高层次学校;学校也默默接受了家长们的寄托,将教学精力都放在了学生的文化成绩学习上,而没有集中力量发展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此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尴尬地位。其次,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体系没有对应的实践内容,作为一项完善的考核体系,通常会有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的考核指标,而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仅具有考试成绩这一实际指标,只能对其进行定量评价,而对于学生是否具有优秀的思想政治水平,根本无从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评价。最后,评价的有效性缺乏有效的检验。尽管当前绩效评价在各行业中都进行了大量应用,在中小学的管理中也出现了少量的绩效评价实践,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思想素质密切关系,而思想又容易受到社会的不同影响,所以仅仅对学生在校时间内的状态进行评价,很难科学地权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创新

基于当前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特点,探索教育新模式势在必行。从初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构成看,主要包括教师、教学和青少年三方面;因此,对其创新模式的探索,也从教师培养、教学手段、青少年社会实践三方面展开讨论。

(一)思想政治教师培养长效化

教师是初等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核心,没有优秀的教师队伍,就无从谈起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初等教育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理论研究现状,必须建立对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师的长效培养机制,使教师培养和教师教学始终共同推进,这样才能保障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快速成长、大胆创新。

第一,依靠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觉悟。师德教育是对教师的思想品德进行的培养和教育,其教育内容和培养目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将二者合为一体,既能发挥优质资源的利用价值,又能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获得更加系统的培养。师德是伴随一名教师终身的品质,依靠师德教育培养思想政治素质,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时刻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将传统的学校培养逐渐转变成教师的自我修养,在自主学习中逐渐向思想政治的前沿理论研究拓展,为提高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依靠远程教育提供优质培养资源。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高校相比明显不足,远程教育可以弥补这一劣势。目前远程教育在各类教育培训活动中都有大量应用,而对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的远程教育目前还比较少,特别是对农村中小学和偏远地区的中小学。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开展思想政治远程教育已不是一件难事。目前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为远程教育提供优秀的师资力量,这就需要国家根据思想政治学科在全国的地域分布,建立完善的网络授课教师体系,使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水平高、授课经验丰富的教师,通过远程教育与初等教育教师进行交流,进而弥补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劣势。

(二)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形象化

初等教育阶段的青少年与高校学生差别大,必须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拉近与青少年的距离,消除其对思想政治的心理抵触。第一,寓教于乐。玩耍始终是青少年的天赋,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道理、一种理念、一种信仰,从青少年接受知识的特点看,将大道理、大理论融入到青少年熟悉、喜欢的娱乐活动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比如通过情景剧、讲故事等方式,让青少年在富有情节的活动中获得最形象的感悟;寓教于乐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将思想政治理论的核心思想进行高度抽象提炼,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又可能走向了娱乐的极端。第二,改善课堂气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无论对青少年还是对高校大学生,都是一门看似乏味的课程,要调动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必须改善课堂气氛,使青少年由强制被灌输的对象转变成主动提问、主动求索的主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实是在讲述一个道理,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对这个道理提出问题、进行辩论;因此,采用讨论、辩论的方式,将拘谨的课堂变成互动交流的课堂,通过讨论加深青少年对看似大道理的理解,最终提高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三)思想政治实践环节多样化

目前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已具有一些实践环节,包括革命根据地参观、烈士陵园扫墓、英雄报告会等,但是当青少年走出校园后,如何保证其按照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关键在于实践环节的多样化。当前中小学开设了多种家校联合活动,使家长、学生、学校共同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学习效率,而且能够与家长达成思想政治方面的一致,为青少年减少来自家庭方面的干扰。此外,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到民族兴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爱国主义是信仰共产主义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爱国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中,科学地插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理论,可以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四)思想政治评价指标差异化

中小学生的年龄不同,思想的差别就非常大,同时,地区教育水平、学生家庭背景等因素,都对其思想政治素质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要科学地对初等教育进行评价,必须采取差异化的评价方法。首先要按照年级进行评价指标的设计,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思想差别显著,在不同年级中设计差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能够克服年龄因素的影响,又能够增强对教师的评价公平性。其次,加强对评价指标体系教学研究的支持力度,思想政治课的评价与传统的文化课程教学不同,他既要对学生的现有思想水平进行测评,又要对比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的影响,还要追踪学生成长进程中的思想政治变化,这就需要调动多个年级、多个地区的教师进行协同研究,还要最大程度上鼓励家长参与该项研究,从而获取最全面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数据。第三,要构建基于教育水平的差异化指标体系,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必然产生教育水平差距,教育水平的差距必然引发学生思想政治获取质量的差距,针对这种客观差距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真实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对初等教育的贡献力。

(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实际

任何一项知识体系,都应该与实际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一直是学习的根本点。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有一个误区,内容过于空泛,与实际脱离过多。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这些道理,从书本上体会这些知识,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比书本上的学习更有用。可以多让学生从课堂外的生活细节,去发现和学习。每个人的认识水平与理解能力不同,不能单一地全靠讲授与自我理解。做到与实际相结合,还需要家长及身边人的配合。让家长从生活中的细节去深化这种知识渗透,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感觉。让这种思想教育效果深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只有这样,才能巩固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空架子,更不是纸上谈兵。一直以来,更多的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书本理论,不值得学习,背好理论知识就行了。其实则不然,如果能够真正地把这种观念融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社会制度会更加规范。真正做到学习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真正出发点。

四、结论

青少年体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政治;青年;高职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198-03

为进一步深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文素养、身心健康素养、职业素养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著力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载体,将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道德融合,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

一、突出政治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主流价值观

学院把培养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探索文科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坚持突出学院的政治特色,将政治素质置于育人标准的首位。政治教育贯穿学校教育过程的始终,实现了教师学生全参与、课上课下全贯穿、校内校外全覆盖。

(一)构建独具特色的“3+1+1”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政治素质

学院办学突出政治特色的内涵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学院将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强化学生政治素质的关键途径。高度重视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模块的首要内容,在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根据学院关于培养高于同类院校人才政治素质的要求,构建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精神教育与修养》的“3+1+1”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学院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精神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全院范围内开设《人文精神教育与修养课程》。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大学生思想观念中的深层次问题和学生关注、迷茫的热点问题为线索,围绕人与人、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主题,通过“弘扬中国人文精神,构建现代和谐社会” “宗教学概论”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思维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文学的人性美”以及“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解析”等专题,客观介绍和深刻揭示古今中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中的重要知识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在滋养和充实学生精神世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精神文明优秀成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成为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专业技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

(二)社会实践纳入学分管理,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院坚持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专业学习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通过采取专业建设、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社区共建、就业调研、毕业生追踪访谈,形成“社会大课堂,实践育人才”的工作模式。并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记2学分,要求学生毕业前完成16天共计32个学时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主题教育、职业角色体验、志愿者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三生”教育贯穿全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院把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放在教育教学的重要位置上,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贯穿全年的“三生”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深入社会,收效显著。充分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到农村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并依托军训工作平台,成功开展“生命、生存、生活”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院“以常态化军事训练为载体,开展三生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推进校风、学风建设,为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综合性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院不仅重视传授知识,还注重教会学生如何热爱生命、热爱生活,采取直接有效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观念、知识、技能、习惯等方面有所受益,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达到“一次教育、终身受益”的目标。

(四)专业志愿活动紧贴教学,增强学生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院始终坚持把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创造各种机会,把有利于提高学生政治素质的志愿者活动落到实处。近年来,学院志愿服务活动深入首都的各行各业,志愿者过硬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能力、严明的组织纪律、昂扬的精神风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学院不仅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国家重大活动中的志愿服务,如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台盟中央两岸青年联谊交流活动、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国网球公开赛等,同时还积极拓展体现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工系为武警天安门警卫支队开展心理辅导志愿服务、法律系坚持在社区开展禁毒教育志愿服务、青少系组织开展打工子弟关爱行动、文秘系在宋庆龄故居开展志愿讲解服务。通过参加丰富且具有特色的志愿活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

(五)成立“青年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促进会”,提高学生政治理论水平

学生社团“青年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促进会”,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在全院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贯彻学院“勤学善思、立德践行”的校训,关心时事、了解天下时政,树立青年的社会责任感,立志做有益于国家的新青年。通过开展各种专题学习和研讨活动,使大学生能够肩负民族复兴的使命,继承和发扬国学精神与文化。促进会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为共青团事业发展服务,培养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促进会的刊物、网站不断完善,队伍不断壮大,在学院内营造了浓厚的政治学习氛围,为提高学院学生政治理论水平、政治觉悟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二、突出青年特色,服务青少年全面成长

根据学院自身的文科优势和长期从事共青团教育的基础,学院确立了立足团校、服务首都青少年教育事业和立足文科、发展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并形成了 “了解青少年、服务青少年、研究青少年”的办学特色。学院以特色专业――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建设为基础,依托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和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的研究力量,在首都乃至全国青少年教育与发展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影响深远的服务活动。

(一)唯一开设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的首都高职院校,建设成果示范辐射全国

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其设置在北京市同类院校中具有唯一性。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在多次专业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对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开展深入研究,形成自身办学特色。综合起来就是:专业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导向;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核心;课程编制以基础面宽为基点;课程实施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教学活动以受培训者为主体;考试考核以客观要求为标准。依托共青团北京市委平台和北京市团校平台,坚持以“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和认同社会主流审美观”为主线的社会角色教育;以“光自律”为主线的责任感教育;以“热心公益”为主线的体验式教育;以“回报社会”为主线的专业技能教育等四条主线,精心打造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德育首位、能力本位、文化品位“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多年的专业建设,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成为教育部高职高专同类专业的专业设置标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其他地方院校学习的模本,专业建设成果及示范效应辐射全国。

(二)依托北京青少年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将青少年研究成果向社会推广

学院依托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北京青少年教育与研究发展中心、北京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及一批系级研究所,有效整合校内外学术资源和力量,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各科研所充分发挥科研传统优势,逐渐形成了青少年研究、青年志愿服务研究、东方道德研究等研究领域的学术团队。近年来,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先后在全国八个省市,四百余所大、中、小学,六千多个班级的近三十万名学生中开展了“中华美德教育实验”,服务青少年教育与发展。

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华美德教育行动以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为基本主题,已经连续滚动研究了二十余年。在大中小学进行“八个德目”(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教育,编写大中小学试用教材,小学讲故事(《中华美德》),中学讲规范(《中华道德》),大学讲理论(《中华伦理》),仅北京市就有3个区县、100所学校共4万余名学生参加该项教育试验。这期间开展的学校、家庭、社区“三维互动”试验中华美德教育新模式,仅北京市就有9个区县、150所学校共10万余名学生参加该项教育试验。同时,进行中华美德“推广与深化”研究,把已经涌现出来的各种类型的典型经验,加以推广。在探索和建构以经典文化、节日文化、地域文化为支撑的“文化德育”中,北京市有7个区县、182所学校共11万名学生参加该项教育试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参与首都“创新部落”项目开发,服务首都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联合启动了创新创业教育项目。项目是开展北京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的阵地,是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创新活动的聚集地。主要通过创新实践体验、创新力提升培训、科技创新活动等途径,全面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科学基础、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学院学生与国际创新教育潮流接轨,参与设计北京市青少年创新部落的思维拓展训练、科学体验、探究实践、参观体验等层次的科学实践活动,已经有多名学生成为北京市多家青少年创新部落店的店长。

(四)开展专项合作,服务首都不同类型青少年群体健康成长

学院发挥专业优势,紧扣青少年成长需要和发展需要。近年来,受政府、非政府机构委托,学院开展了两百多项青少年服务,涉及青少年安全、权益维护、文化、教育、科技、卫生、职业教育、闲暇辅导与创新创业等九大领域,从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到个案辅导支持,从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到帮扶青少年弱势群体,为数百万名青少年提供了专业水准高、科学性强、人文色彩浓厚、形式新颖活泼的服务,得到青少年及其家长、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非政府组织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

学院为首都青少年不同群体提供专业服务。如青少年教育与管理系组织开展首都近万名高考生参加的“阳光心语高考减压营”活动;与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合作开展的“星光自护活动”,针对中小学生自护自救开展安全教育,该项目已经有三万多名儿童受益;法律系、青少系与青少年禁毒基地、朝阳区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望京街道、花家地小学等地长期联系,长期开展志愿普法活动,为弱势青少年群体的权益保护和青少年法律知识普及做出了贡献;积极参与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发起的“星星火炬照耀成长”打工子弟学校关爱行动,承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城市融入问题”研究课题,派出65名学生担任打工子弟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并与共青团北京市东城区委、景山街道办事处联合签署合作协议,关爱打工子弟,与织染局小学结成对子,重点合作。在重大的青少年节日、中国传统节日和国家重大活动里,在政府和中小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中承担编导、指挥、现场导演、节目编排、摄影摄像等工作,为青少年提供舞台和展现的平台。

经过多年的探索,学院把培养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有一技之长人才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强化政治理论课教学,强化学生政治素养;将社会实践纳入学分,培养主流价值观;开展“三生”教育,培养学生自主生存能力;开展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办政治学习社团,提高学生政治理论水平,体现了学院人才培养的政治特色;开展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建设,培养青年工作者;建立青檬夜校和英才学校,服务优秀青年和创业青年;依托青少所等科研机构,将研究成果向社会推广;开展专项合作,服务首都不同群体青少年健康成长。青年和政治特色逐渐形成并得到广泛认可。

参考文献:

[1]万忠.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2 (35).

[2]刘道广,史玲华.基于CDIO理念下的高职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2 (35).

青少年体育论文范文4

为进一步深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文素养、身心健康素养、职业素养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著力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载体,将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道德融合,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

一、突出政治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主流价值观

学院把培养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探索文科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坚持突出学院的政治特色,将政治素质置于育人标准的首位。政治教育贯穿学校教育过程的始终,实现了教师学生全参与、课上课下全贯穿、校内校外全覆盖。

(一)构建独具特色的“3+1+1”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政治素质

学院办学突出政治特色的内涵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学院将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强化学生政治素质的关键途径。高度重视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模块的首要内容,在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根据学院关于培养高于同类院校人才政治素质的要求,构建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精神教育与修养》的“3+1+1”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学院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精神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全院范围内开设《人文精神教育与修养课程》。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大学生思想观念中的深层次问题和学生关注、迷茫的热点问题为线索,围绕人与人、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主题,通过“弘扬中国人文精神,构建现代和谐社会” “宗教学概论”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思维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文学的人性美”以及“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解析”等专题,客观介绍和深刻揭示古今中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中的重要知识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在滋养和充实学生精神世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精神文明优秀成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成为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专业技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

(二)社会实践纳入学分管理,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院坚持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专业学习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通过采取专业建设、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社区共建、就业调研、毕业生追踪访谈,形成“社会大课堂,实践育人才”的工作模式。并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记2学分,要求学生毕业前完成16天共计32个学时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主题教育、职业角色体验、志愿者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三生”教育贯穿全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院把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放在教育教学的重要位置上,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贯穿全年的“三生”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深入社会,收效显著。充分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到农村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并依托军训工作平台,成功开展“生命、生存、生活”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院“以常态化军事训练为载体,开展三生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推进校风、学风建设,为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综合性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院不仅重视传授知识,还注重教会学生如何热爱生命、热爱生活,采取直接有效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观念、知识、技能、习惯等方面有所受益,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达到“一次教育、终身受益”的目标。

(四)专业志愿活动紧贴教学,增强学生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院始终坚持把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创造各种机会,把有利于提高学生政治素质的志愿者活动落到实处。近年来,学院志愿服务活动深入首都的各行各业,志愿者过硬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能力、严明的组织纪律、昂扬的精神风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学院不仅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国家重大活动中的志愿服务,如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台盟中央两岸青年联谊交流活动、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国网球公开赛等,同时还积极拓展体现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工系为武警天安门警卫支队开展心理辅导志愿服务、法律系坚持在社区开展禁毒教育志愿服务、青少系组织开展打工子弟关爱行动、文秘系在宋庆龄故居开展志愿讲解服务。通过参加丰富且具有特色的志愿活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

(五)成立“青年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促进会”,提高学生政治理论水平

学生社团“青年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促进会”,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在全院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贯彻学院“勤学善思、立德践行”的校训,关心时事、了解天下时政,树立青年的社会责任感,立志做有益于国家的新青年。通过开展各种专题学习和研讨活动,使大学生能够肩负民族复兴的使命,继承和发扬国学精神与文化。促进会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为共青团事业发展服务,培养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促进会的刊物、网站不断完善,队伍不断壮大,在学院内营造了浓厚的政治学习氛围,为提高学院学生政治理论水平、政治觉悟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二、突出青年特色,服务青少年全面成长

根据学院自身的文科优势和长期从事共青团教育的基础,学院确立了立足团校、服务首都青少年教育事业和立足文科、发展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并形成了 “了解青少年、服务青少年、研究青少年”的办学特色。学院以特色专业――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建设为基础,依托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和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的研究力量,在首都乃至全国青少年教育与发展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影响深远的服务活动。

(一)唯一开设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的首都高职院校,建设成果示范辐射全国

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其设置在北京市同类院校中具有唯一性。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在多次专业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对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开展深入研究,形成自身办学特色。综合起来就是:专业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导向;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核心;课程编制以基础面宽为基点;课程实施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教学活动以受培训者为主体;考试考核以客观要求为标准。依托共青团北京市委平台和北京市团校平台,坚持以“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和认同社会主流审美观”为主线的社会角色教育;以“?光自律”为主线的责任感教育;以“热心公益”为主线的体验式教育;以“回报社会”为主线的专业技能教育等四条主线,精心打造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德育首位、能力本位、文化品位“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多年的专业建设,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成为教育部高职高专同类专业的专业设置标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其他地方院校学习的模本,专业建设成果及示范效应辐射全国。

(二)依托北京青少年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将青少年研究成果向社会推广

学院依托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北京青少年教育与研究发展中心、北京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及一批系级研究所,有效整合校内外学术资源和力量,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各科研所充分发挥科研传统优势,逐渐形成了青少年研究、青年志愿服务研究、东方道德研究等研究领域的学术团队。近年来,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先后在全国八个省市,四百余所大、中、小学,六千多个班级的近三十万名学生中开展了“中华美德教育实验”,服务青少年教育与发展。

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华美德教育行动以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为基本主题,已经连续滚动研究了二十余年。在大中小学进行“八个德目”(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教育,编写大中小学试用教材,小学讲故事(《中华美德》),中学讲规范(《中华道德》),大学讲理论(《中华伦理》),仅北京市就有3个区县、100所学校共4万余名学生参加该项教育试验。这期间开展的学校、家庭、社区“三维互动”试验中华美德教育新模式,仅北京市就有9个区县、150所学校共10万余名学生参加该项教育试验。同时,进行中华美德“推广与深化”研究,把已经涌现出来的各种类型的典型经验,加以推广。在探索和建构以经典文化、节日文化、地域文化为支撑的“文化德育”中,北京市有7个区县、182所学校共11万名学生参加该项教育试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参与首都“创新部落”项目开发,服务首都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联合启动了创新创业教育项目。项目是开展北京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的阵地,是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创新活动的聚集地。主要通过创新实践体验、创新力提升培训、科技创新活动等途径,全面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科学基础、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学院学生与国际创新教育潮流接轨,参与设计北京市青少年创新部落的思维拓展训练、科学体验、探究实践、参观体验等层次的科学实践活动,已经有多名学生成为北京市多家青少年创新部落店的店长。

(四)开展专项合作,服务首都不同类型青少年群体健康成长

学院发挥专业优势,紧扣青少年成长需要和发展需要。近年来,受政府、非政府机构委托,学院开展了两百多项青少年服务,涉及青少年安全、权益维护、文化、教育、科技、卫生、职业教育、闲暇辅导与创新创业等九大领域,从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到个案辅导支持,从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到帮扶青少年弱势群体,为数百万名青少年提供了专业水准高、科学性强、人文色彩浓厚、形式新颖活泼的服务,得到青少年及其家长、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非政府组织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

青少年体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青少年;网球赛事;开展;研究对策

前言

近年来,随着李娜在国际网坛取得的突出成绩与地位,网球运动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及相关部门的重视。选择网球作为锻炼身体的人们也逐年增长。我国举办的网球赛事也越来越多,在北京每年中国网球公开赛被人们誉为四大公开赛外的第五大赛事。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为了实现中国网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对青少年网球赛事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也越来越得到网球工作者的重视,成为探索中国网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与全国网球运动的发展相比较陕西省的青少年网球赛事开展还存在巨大差距。在青少年中开展网球这项时尚、文明、高雅的运动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起到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功效,具有很好的健身作用,还能够培养良好的意志和作风、促进团结协作、增进友谊。很容易培养青少年积极主动学习网球的兴趣,从而让更多的青少年热爱运动网球,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为青少年培养终身锻炼的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论文主要就陕西省青少年网球赛事的开展展开调查,了解目前陕西青少年网球赛事现状及影响网球在青少年中开展的因素,进一步推进陕西青少年网球运动的事业发展。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有关青少年网球赛事开展的论文、期刊、杂志,文本文的撰写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实地访谈法,通过走访调查了解目前陕西省每年举办的青少年网球比赛,分析总结影响我省青少年网球赛事开展的原因。

3.专家访谈法,访问我省网球专家学者,对我省青少年网球赛事的开展提出一些意见策略。

二、结果与分析

结果:

1、陕西省青少年网球赛事的开展现状

1)陕西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缓慢,直到2012 年 7 月份才在杨陵成立陕西省青少年网球训练基地,其原因是由于陕西省中小学的网球基础薄弱,网球设施跟不上,陕西省的所有中小学中只有西安交大附中拥有自己的网球队和训练场地。

2)影响陕西青少年网球赛事开展的因素:

1.陕西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开展速度缓慢,普及面狭窄,受重视力度不够,直接导致青少年网球赛事开展受阻。

2.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学校由于体育经费支持不到位,网球场地器材设施缺乏,制约了青少年参加网球运动和比赛。

3.陕西网球竞赛制度存在弊端,不能满足陕西青少年网球选手之间的比赛交流,对网球选队员的成绩提高不显著。

4.受到体育体制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陕西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培养模式单一,阻碍了许多有网球运动天赋孩子的发展。

5.陕西省青少年网球运动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较为匮乏,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实效性,管理过程中管理力度不够,最终导致青少年网球运动管理效率不高,影响青少年网球赛事的开展运作。

6.学校和家长对学生参与网球训练的信心以及比赛的支持力度不足,给陕西中小学网球赛事的顺利开展增加了难度。

7.目前陕西各地区各市青少年大部分都缺乏专业的网球教师,在数量专业技能上不能满足学校开展网球训练与比赛的需要。

3)陕西省青少年参加网球训练的情况分析

教练员对青少年主要进行网球技战术训练、身体素质训练、心理训练,每个训练内容比重各不相同。对于年龄10-14岁的网球运动员多采用基础身体素质、网球技术训练为主,重点培养他们掌握网球运动基本技术,提高整体身体素质和培养他们对于网球运动的兴趣。对于年龄较大一些14―18 岁的运动员多采用网球战术、专项身体素质和全面的心理素质训练,重点培养他们对于网球战术的运用能力,提高专项身体素质水平以及参加比赛的心理素质水平。

4)比赛情况分析

网球比赛不仅仅能带给人们视觉盛宴和观赏性,也是对训练工作和运动员水平的检验方式,同时也是指导教练员更好训练的有力依据。网球比赛是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整体运动能力的检验和锻炼,在比赛中教练员可以发现他们的特长与特点,同时也可以了解他们在网球运动训练方面的不足,根据出现的问题安排下一阶段的训练内容。陕西省每年举办的青少年网球比赛有:西安市青少年网球赛、每年八月在杨陵网球学校举办陕西省青少年网球锦标赛,每年六月在建筑科技大学举办CTA网球户外嘉年华即全国小学生趣味网球大赛西安站。希望陕西省相关部门能够加大投入,引进举办青少年网球大型赛,有利于我省青少年与全国各地优秀网球选手交流学习,促进发展陕西青少年网球事业。

5)教练员情况分析

在网球教学和训练过程中, 在青少年专业启蒙和成长过程中,教练员起着主导作用,尤其是青少年网球队的教练员,还承担着重要的教育任务,教练员对网球运动的理解程度、对网球理论的掌握程度、对网球技战术的熟练程度都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网球的成长, 影响着高校网球队的发展。陕西省目前缺乏专项技能高,理论丰富的网球教练,许多教练员是本科毕业学生及在校学生,相对的技战术水平不高,理论研究水平低,训练手段和方法落后。针对这一情况,希望能有更多的网球专业学生继续深造,提高教练员整体的理论和技术水平。

研究对策:

1.大力宣传网球运动的锻炼价值,改变广大父母传统的观念,孩子不仅要学习好文化课,也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通过参加网球运动和比赛达到健身的作用。

2.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在陕西省青少年网球事业方面加大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力度,使陕西省青少年网球事业的发展有财政保障。

3.在陕西省各个市区学校大力推广青少年网球赛事,加大对积极参加比赛的青少年的奖励力度。

4)在赛制上进行改革,改变单淘汰赛制,杜绝一轮游,采用循环制比赛,利于更多的青少年网球爱好者的交流学习。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 冯加付.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06

[2] 杨艳.陕西省业余网球赛事开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06

[3] 康乐.西安市青少年网球运动培养现状分析业余及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05

[4] 孟霞.河南省 9-18 岁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8,23

青少年体育论文范文6

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使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的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工作网络,形成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氛围,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

会议强调,要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形成全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加强青少年体育的政策保障措施,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督促检查,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教育、体育、卫生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组织要加强对青少年体育、卫生、健康工作的组织、指导、服务,加强家庭和社区青少年体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氛围。学校要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切实抓好青少年学生体育工作的落实。

会议指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会议强调,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文化发展战略出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坚持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以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会议强调,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正确的宣传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要在网上建设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思想文化传播平台,努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大力弘扬体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思想文化,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更多更好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要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遏制腐朽落后思想文化传播,形成共建共赢的精神家园。

会议强调,所有宣传文化单位都要努力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创作生产出更多体现和谐精神、讴歌真善美、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作品。网络文化单位要自觉担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责任,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网上传播,增强理论宣传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要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网络文化信息装备制造业。要大兴网络文明之风,深入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特别是要为青少年成长创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领导,加大保障力度,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促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法制化,推动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繁荣发展。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据4月24日《人民日报》)

青少年体育论文范文7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足球;文化教育;

足球青少年后备人才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足球发展的基础和希望,青少年足球的梯队培养也是足球竞技人才发展的关键层面,世界足球强国均以战略的眼光,采用不同的方式培养青少年后备人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明就曾说过“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问题,只有重视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才有后劲”。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的政治和历史原因,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事业始终只停留在口号上,付诸实施的力度远远不够。从根本上分析我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体制,学习足球先进国家的培养模式.结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加快我国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青少年足球运动普及程度与国家足球运动竞技水平直接相关,这一点已被现代足球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足球强国的成功经验所证明。一个国家青少年足球的普及、竞赛、训练体系的完善程度.与国家足球竞技水平有直接的关系。中国足球发展要从本国的现状出发,最主要的问题是做好青少年的培根教育,充分重视青少年运动员在足球兴趣和文化学习上的培养,使球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很强的领悟能力,进而逐步提高足球水平。

1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问卷调查及结果

通过对重庆力帆和重庆几所足球传统项目学校l5——l7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问卷式调查,反映出他们存在的问题。

1.1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从事足球运动的经历(踢球时间、球龄、每天训练时问等);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追求目标(国家队、球星、兴趣和爱好、金钱等);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文学常识、自然常识、历史知识、时事新闻、电脑知识等)。

1.2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追求国家队和明星占85%,而兴趣和爱好只占12%,其它占3%;球龄在7、8年占87%,参加过全国U15、U17比赛、城市青少年比赛的占83.6%.而文化素质方面电脑游戏知识得分最高。通过调查反映出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训体系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文化素质过低,成人化训练过早,足球普及度过窄,足球学校过滥;其中文化素质过低是影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调查中大多数球员是从小学直接进入足球学校或俱乐部预备队的.连9年制义务教育都没完成。

2扭转轻视文化学习的倾向

在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中较为普遍存在着忽视文化学习的倾向,这一方面与过早参加专业训练的体制有关(有待商榷),另一方面也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受社会影响自身重视不够有关。其实参加各年龄组足球训练的少年儿童都有较重的文化学习的任务.平时还要参加各阶段和期末考试,即使l6岁以上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也还有进一步学习文化知识的任务。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水平不仅是胜任未来工作的条件,而且是发展运动员智力水平的重要基础。如果运动员不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准,势必会影响其理解力,也就不易踢好球,特别是踢到一定水平就较难有所突破,训练中较难提高攻防意识水平,比赛中不易准确理解教练员的战术意图及其灵活运用,最终较难培养出高层次的后备人材。文化教育的培养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首要目标长期以来.足球界一直在争论一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文化学习好就一定能帮助球员把球踢好吗?在世界足球发达国家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发展是培养的首要内容。在德国13——l5岁的青少年培训中,学习是首位,其次才是训练:在法国的培训体制中,青少年足球主要对象是13——l5岁的适龄儿童,他们不得离开自己的学校、家庭和俱乐部,必须随自己学校的课程完成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学习;对15—17岁青少年培训分别在35个培训俱乐部进行,受训者加入俱乐部必须签订合同。保证在自己原来的学校继续学习。法国足协每年对俱乐部进行一次检查。监督他们完成规定的学业。

3文化教育的培养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首要目标

3.1文化学习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基本条件

一支没有文化素质的青少年足球队是无法在培养和发展的道路上有较大的上升空问的。无论是健力宝青年队还是“超白金一代”的国青队、国奥队,在青少年时期由于身体素质和早期成人化训练,尽管成绩暂时领先,但在未来发展中由于受到机制和文化素质的限制而随之湮灭。2000年世青赛.中韩两个同样才华横溢的人才,经过3年时间的不同命运坎坷,朴智星已经在曼联队踢球,而曲波则在青岛队期待着能进入每场首发的阵容。在我们的近邻韩国和日本,青少年球员必须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义务.国家青年队直至国家队基本是从高中生和大学生中选拔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技、战术素养,尽管在青少年的比赛中与中国队不占上风,但到成年队比赛中以心理素质和技、战术素养每每在重大比赛中取胜,文化素质起重要作用。

3.2文化教育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成长中的必须教育过程

9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律要求每名公民必须完的教育过程,是青少年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接受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法律意识。在调查中发现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法律意识和文化知识匮乏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只顾个人利益,包括对出国集训有抵触情绪,在国家队出工不出力等现象;沈阳青少年球员在街市中失手打死对方触犯法律以及个别青年球员参与假球、等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代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因此,体教结合将是中国足球乃至今后中国竞技体育的补充,是培养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的主要渠道;学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目前过于泛滥的足球学校培养体系,无益于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在韩国的职业俱乐部不设预备队.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在于学校,由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他们不仅要完成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在20岁时还要按国家的法律服兵役,这对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是一个完备的过程,而职业俱乐部每年从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比赛中发现和选拔队员,提高了国家足球的整体素质.这是中国青少年足球管理机制必须改革的关键。

4文化素质对提高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世界足球运动具有高度社会化、职业化和商业化的特点,其在所有运动项目中的显著地位和世界上的影响很大,并成为世界各国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目前还是一个“足球人口小国”.面对世界足球运动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要求,根据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运用政策、行政和经济的管理手段,加大对青少年足球的宏观调控,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蓬勃有序地健康发展,为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4.1文化素质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提高技战术素养的基础

中国足协青少年部主任冯剑明在总结青少年足球过去一年的工作时指出:“国少队和国青队之所以取得去年的成绩主要是由:于他们的体能、身高和作风上的优势。而真正足球的精髓所在——技战术素养,却在他们身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与文化修养程度是成正比的,道理很简单.读书太少的队员领悟能力低,在训练场上连教练很简单的意图都领会不了,当然不可能踢好球。当我们的年轻球员面对无论是米卢的“快乐足球”还是霍顿的先进足球理论都无法理解并在训练和比赛中贯彻。表现出中国足球运动员在文化素质方面的欠债。欧洲足球运动员的成功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会教育基础上的,他们所有的年轻球员在l5——l6岁前都是在业余俱乐部踢球,但没有错过基础教育;所在欧洲球员绝大部分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在经过青少年时期的基础培训后,升到成年队时,在先进足球理念的指导下迅速成长,在比赛中表现出较高的足球技战术素养。而中国球员缺乏良好的基础教育,因此,加强他们的文化素质是提高球员技战术素养的必修课。

4.2提高文化素质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我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于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培养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涉及到一个更加敏感的问题,就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未来发展的多向性。?方面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对于提高球员的足球运动水平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无论在职业俱乐部乃至在国家队的比赛中将发挥出较高的技战术水平:球员退役后由于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以到相应的高等学校进修学习,成为一名高水平的教练员或高素质的足球从业人员。另一方而,在众多的足球人才竞争中被淘汰下来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自我发展方向成很大的问题。在国外,没有被俱乐部吸纳的年轻球员由于自身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以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解决就业问题。

5提高基层教练员的素质

青少年体育论文范文8

关键词:中美;青少年;责任教育;比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279-01

青少年责任教育是中美两国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这里的“青少年”指12-23岁年龄段的在校青少年。青少年责任教育指培养青少年具有责任感、责任心与责任意识,并形成相应优秀品质与高尚人格的教育。通过对中美青少年责任教育的比较分析,必将对我国青少年责任教育有所启示。

一、青少年责任教育的概念

青少年责任教育指教育者以青少年为教育对象,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与活动载体进行的以“负责任”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它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同生存生活教育相结合,对青少年进行具体的个人责任、家庭责任、职业责任、社会责任和民族责任教育,帮其树立责任意识,提高责任能力,养成责任行为,塑造科学的责任观。

二、中美青少年责任教育的不同特点

(一)青少年责任教育目标比较。我国遵循教育方针提出的“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求,将青少年责任教育目标定位于“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我国青少年责任教育强调从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出发,将国家的需要与社会的责任作为青少年责任教育的根本着眼点。而美国在《2000 年目标:美国教育法》确立的八项教育目标中把公民教育课程目标定位于培养有责任的公民。美国青少年责任教育强调从个人利益出发,将个人责任教育作为青少年责任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

(二)青少年责任教育内容比较。我国青少年责任教育以道德伦理责任教育为核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青少年责任教育对青少年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而美国青少年责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立足于法律法规,传授如何建立有限制的政府及怎样防止无限制的政府破坏民主政治,培养青少年怎样具备条件下公民的基本价值、理念与能力等。

(三)青少年责任教育实施方法比较。我国注重向青少年灌输社会主导责任意识,规范青少年责任行为。这种显性责任教育方法虽取得不少成效,但其缺乏灵活性,较易受到青少年思想上的排斥。青少年责任教育中实践活动较少,导致责任教育内容难以内化为青少年的责任品格,责任知识很难指导青少年的责任行为。而美国受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纽曼的社会行动模式理论等影响,探索了许多适合青少年责任教育的具体方法。美国强调青少年在责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青少年的道德选择能力和自主承担道德责任间的相互联系,还提出了“隐蔽课程”概念。

三、中美青少年责任教育对比的启示

(一)科学确立责任教育目标。要想有效的开展青少年责任教育,需确立科学的教育目标。青少年责任教育目标是个多维度的体系,可从横向青少年的交往对象与纵向青少年的成长阶段来划分。从前者看,青少年责任教育目标有自我、家人、他人、集体、社会与世界责任教育目标之别。从后者看,青少年责任教育目标有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责任教育目标之别。初中阶段强调对己负责,正确认识责任,养成责任行为。高中阶段强调关心他人、集体,学会选择并对己行为负责。大学阶段强调勇于创新、有正义感等。这三阶段的教育目标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二)不断调整责任教育内容。以往责任教育有自我责任、家庭责任、集体责任和社会责任。对青少年来说,有些内容缺乏针对性。应结合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将责任教育内容调整为生命责任、行为责任、成才责任和回馈责任。生命责任是最低层次,行为责任是第二层次,成才责任是第三层次,回馈责任是最高层次。生命责任教育包括珍惜自己、他人乃至整个自然界生命及生命价值的教育;行为责任教育是教青少年懂得什么是负责的行为,怎样做负责的行为;成才责任教育是帮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培育成才意志;回馈责任教育是帮青少年意识到家庭、社会与国家培养了自己,应把把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国家。

(三)有效整合责任教育资源。青少年责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有效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的责任教育格局。家庭是责任教育的起点与基础,应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培养青少年主体责任意识及对己行为负责的意识。学校是责任教育的重心与主阵地,应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通过教育帮青少年树立责任意识,提高责任能力,养成责任行为。社会是责任教育的延伸与归宿地,应努力营造以尽责为荣,不负责任为耻的社会环境,使青少年潜移默化地陶冶道德情感,提升责任意识,锻炼公民行为,塑造健全人格。

(四)大力创新责任教育方法。创新青少年责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展的要求。应大力创新青少年责任教育方法。注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在发挥显性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借鉴美国渗透性的隐性教育,做到二者相结合,从而增强责任教育的实效性。还应引导青少年树立服务学习理念。服务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将社区服务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开放性的学习方式。服务学习可使青少年获得更多体验社会的机会,从而培养他们关心他人与社会的情感,培养责任意识与合作精神。

总之,责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青少年责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立足本国实际,用发展的眼光审视青少年责任教育的进程, 以更加积极的、开放的心态借鉴美国青少年责任教育的经验,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高素质和高度负责的现代公民。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作者简介:李娓(1986),女,河北人,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青少年体育论文范文9

当代青少年受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影响,他们的物质需求明显增长,他们讲究营养、穿戴,追求舒适、豪华的生活。他们不自觉地在个人利益的作用下,把市场经济产生的“拜金主义”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消费主义是在西方国家流行的消费观念、消费思潮,突出的特点是极力追求奢侈性、炫耀性消费,追求物质享受和消遣,以此作为生活的目的和人生价值。当前青少年受消费主义的影响,他们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重视当前享乐,忽视精神价值和人的发展。在调查中显示,75%的青少年曾经在网上商城上有帐号并购买过商品,61%的青少年从网上购买高档商品,如苹果手机、电子产品。而只有21%的青少年曾借助收看传统文化的视频如百家讲坛。可以明显的体现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重经济而轻政治、重物质而轻精神、重个性而轻共性的特点。

二、青少年对外来文化充满不切实际的好感

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青少年接触事物的范围明显扩大,他们可以接触到国外的新闻、电影、图片等信息,据调查78%的青少年曾经在网上看过西方的影片,72%的青少年喜欢阅读西方新闻,还有23%的青少年从国外网站上接触过不良信息。与此同时由于青少年自身辨别能力差、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容易导致对外来文化充满不切合实际的好感和向往,并不加设防地接受。部分青少年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甚至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是好的。调查显示71%青少年认为西方文化精华部分要明显多于糟粕部分,61%青少年认为在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发生冲突时应选择西方文化。互联网开放性使青少年面临更多的信息选择,更容易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导致青少年对西方文化不切实际的好感。

三、青少年对社会共同理想和主流价值观缺乏认同

调查显示95%青少年每天阅读社会新闻,说明大部分青少年关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与此同时,81%的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清楚或不了解,61%的青少年认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中不占主流,这显示出青少年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主流价值观念缺乏认同;62%的青少年理想不够明确,53%的青少年选择的理想过于注重自我的发展,这体现在青少年理想信念上的模糊,也表现为青少年过于实用功利;调查显示62%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上存在迷茫和困惑,这体现部分青少年面对纷繁复杂、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在道德上已经陷入了困惑和迷茫、道德观念比较模糊的误区,值得我们深思。在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教育的教育趋于弱化,不少青少年无论在人生目标的确定,还是学习方式、就业观念、生活方式等都深受网络环境的影响,十分务实,特别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相对缺乏为国家和为社会服务的奉献精神。因此,塑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对确立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规范青少年的行为具有相当的意义。

四、加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的培养方式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以提高青少年素质,使青少年在繁杂的信息面前保持鉴别力,明辨是非,针对互联网对青少年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新问题,我们必须创新青少年德育的培养方式。

(一)做到网络环境下青少年道德他律和自律有效结合

网络环境赋予青少年过去不可想象的巨大空间,享有不可想象的自由,青少年行为的善恶是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自律。在网络环境中,青少年要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管理自己,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偏好选择网络环境下的项目和内容,参与各项网络活动。网络道德自律是指青少年参与网络环境中,自我约束自己的行为,是一种自主、自愿、自觉的主体性活动,网络环境下青少年要有“慎独”的精神,养成慎独的习惯。但同时,在网络环境下,青少年仅仅靠道德德自律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外在约束力量来互相促进,开展青少年德育做到道德他律和自律相结合。

(二)充分发挥网络道德教育和传统德育的各自优势

在网络环境下,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平台进行青少年德育,德育内容要注重选择性,德育途径要注重渗透性,德育方式要注重平等性、交互性。另一方面在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开展道德教育的基础上,我们不能抛弃传统德育的优势,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仍处于道德教育的基础地位,我们要把开展面对面的、有形载体的道德教育,与利用网络开展德育有效的结合起来。传统的课堂教育、座谈、访谈、讲座,是把握和了解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窗口,也是观察和反馈网络道德教育的渠道。因此,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要形成传统德育与网络道德教育相互借助、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结构。

(三)突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技术性与人文性统一

网络环境对青少年进行德育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开拓的新领域,使道德教育体现科学化、现代化,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下的新技术、新概念建立新的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网络建设的人本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尊重人的个性,关注人的社会性,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当前,“微博”已成为一个迅速蹿红的交流工具,微博成为重要的网络传播媒介,以快捷、操作简单、传播快、交互性强等特点,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微博成为与博客、E-mail、QQ、MSN一样青少年思想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在进行青少年德育的过程中依赖技术的同时,给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德育注入更多的人文性,使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体现技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努力实现青少年道德教育手段的网络化

青少年通过互联网了解社会逐渐已成为他们的基本需要。“既要充分重视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又要推进信息网络化建设,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因此,我们开展青少年德育要充分运用网络。首先,利用网络发展的最新成果,发挥网络环境开放、自由、兼容、平等、交互、共享的优势,指导青少年参与网络建设、管理、研究等活动,在认知与实践上规范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形成网络与青少年德育相互兼容、相互促进的机制和格局。其次,努力完善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利用网络提高德育课程的效果。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赋予网络环境下的新意义。再次,加强青少年德育信息开发、利用和交流。网络道德课程建设要做到与思想道德修养无缝整合,使思想道德建设贴近青少年生活实际;网络道德教育内容的讲授要有系统的理论指导,旨在努力提高与健全青少年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

(五)构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

要构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我们就要推进网络法治化进程。我国网络立法体系尚不完善,网络舆论立法仍是空白,网络立法的速度和应用程度滞后于网络的发展速度和程度,部分涉及网络的法律法规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出台多年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缺乏有效的宣传和贯彻。因此,一方面行政职能部门应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提高执法能力,推进网络法治化进程,净化网络环境,建设有序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我们要建立完善的网络监控体系,规范网络主体的行为。通过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与网络犯罪和不道德行为作斗争,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过滤。通过合法、高效的监管行为给青少年营造一个清洁文明的网络环境,抵制不良网络信息和网络行为给青少年带来的消极影响。

五、改进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的培养途径

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可以使青少年了解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判断、选择和实践能力,让青少年真诚的热爱生活,健康的享用生活。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和改进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的培养途径。

(一)努力打造青少年德育培养的和谐的网络环境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既是和谐社会的道德目标,也是和谐社会对道德的基本要求,因此,有序、和谐和诚信也应成为青少年德育建设的目标。青少年应积极融入到和谐网络社会的建设中去。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法制与安全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质。另一方面,政府、学校、家庭应遵循“以人为本,重在引导”的原则,要倾听青少年的心声,重视其心理需求,帮助青少年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排除各种心理障碍,缓解其学习中的各种压力,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和个性的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选择、反思、建构和完善自我的空间,促使其在网络环境中不断提高道德认识和道德修养。

(二)整合、发挥全社会青少年德育培养的有效资源

互联网普及向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抛弃以往说教、单纯靠灌输的教育方式,德育工作者要借助互联网的平台,以平等、开放、交互的方式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德育方式上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和“寓教于乐”。同时,有关部门要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结合重大事件、重大节日开展有针对青少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国庆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在这些重大节日期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而达到德育的效果。“加强了对媒体的管理,就能使媒体正确发挥党和人民喉舌的作用,进而为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提供有效的平台”。在对青少年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对网络、电视、广播等舆论领域的引导,让他们发挥德育的作用。为了提高德育的效果,我们应培养一批学有余力、具有扎实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政治思想理论素质的德育队伍,他们应密切关注和研究信息网络发展新动向,自觉抓紧学习网络知识,充分利用互联网了解青少年思想动态,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工作的深入、有效地开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通过开发、制作集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为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使思想道德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重视校园文化在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

青少年大多数集中于学校,学校是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是学校长期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它表现为学风、校风、教风,校训、校歌等形式,对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在长期的教育中就形成了三风一训一校歌为特点的校园文化,它以沉毅果决、敦厚温和,勤苦砥砺、切磋琢磨校训为标志,该校每学期都开展围绕三风一训一校歌为中心的校歌比赛、书法比赛的校园文化活动,该活动对于培养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健康人格、塑造良好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四)发挥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对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的功能

针对青少年在网络环境下出现的德育问题,各级教育部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应对策略,产生良好的效果。比如,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形成了以思想骨干为特点的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思想骨干是在学生中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组织能力、部分心理调控知识的学生,他们要及时向辅导员汇报工作,把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如人际关系、心理问题、学习状态等每天向辅导员老师进行汇报,辅导员老师每周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每月学院党委都要召集中层干部、学生处、辅导员就阶段性的思想性倾向性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对具有共性的、突出的思想性问题解决,该制度表现为“日汇报、周总结、月调度”的工作机制。该制度把学生宿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主管部门对学生宿舍进行每日两查,白天对宿舍进行卫生检查,晚上进行纪律检查,宿舍出现问题多的同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该制度突出辅导员、思想骨干、宿管员在德育中的作用。“理论宣传工作者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性与群众性、可读性结合起来,做到深入浅出,把深奥的著述和理论,用新鲜、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各级教育部门都要把青少年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委工作联系在一起,积极发挥各自的优势,借鉴他人的长处,使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对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德育功能落到实处。

(五)重视辅导员、班团干部在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

进入网络环境后,由于教师与学生的年龄差距,青少年能够及时接触网络中的最新知识,而教师对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关注点却较为落后,因此加强对团干部、班干部的培训教育至关重要,学生干部往往是学生中的精英部分,他们能够及时在网络环境下了解青少年的所思所想,德育老师、辅导员对学生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门知识培养,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德育方法和技巧,把他们培养成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要助手,让他们在网络聊天、网群、微博等方式及时对青少年进行关注和影响,把出现的带有思想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处理和向老师汇报,辅导员老师及时指导学生干部对网络环境中表达的情绪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综上所述,网络环境对青少年生活方式和习惯产生了空前影响,对当前的青少年德育提出了空前的挑战,传统的青少年德育必须进行创新和改革,广大德育工作者必须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工作方法和方式。参考文献:[1]旷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思考.湖南社会科学.2005(5).[2]陈怡.论高校思想政治网络建设的人本价值取向.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5).[3]卢少军.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理论学刊.2008(3).[4]申文杰,张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途径的整体性分析.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1).[5]申文杰.张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规律探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9).理调迁引发的相关争议纠纷中,对于确实未经出租人同意的铺面转租行为,本着不轻易按合同无效处理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妥善处理好相关问题。3.坚持有利于实际经营者的补偿安置原则相关部门在商品市场调迁补偿工作中,既要按照相关政策的统一标准,又要充分考虑租赁合同的约定情况,建议本着“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妥善处理好补偿安置问题。对合同约定明显不利于商户或者约定补偿金额和方式显著低于统一补偿标准的,可以按照统一的拆迁补偿标准进行补偿;对合同明确约定了安置方式且商户要求按照合同条款进行安置补偿的,应尽量尊重合同约定进行安置;对合同约定明显高于统一的拆迁补偿政策的,相关部门在不破坏整体统一和不引起普遍不满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个别协商部分满足商户要求。

(六)构建产权明晰、管理统一的商品市场经营模式

青少年体育论文范文10

关键词:新媒体;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影响;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进入到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新媒体改变了道德行为和道德活动的方式,大幅度拓宽了道德活动的范围,引发了社会价值观念和交往关系的变革。同时,新媒体还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谈,人与人之间的依存关系正逐渐被人对新媒体的依赖关系所取代。

一、新媒体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

新媒体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新媒体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新媒体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负面影响也日渐突出,[1]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新媒体对培养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积极影响

1.新媒体信息容量大的特点,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提供丰富内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以及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形成新媒体的强大影响力。新媒体信息量大,无所不包,凡是人类生活所涉及到的内容,几乎都可以在新媒体交互平台上找到,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新媒体涉及各种术语、知识和信息的传递、教育时间与空间的组织安排,正改变着教育过程的结构。因此,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如报告会、演讲赛、墙报、专刊等,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创新。2.新媒体形象化的特点,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开辟新方式新媒体栏目多样、形式活泼、图文并茂、音视一体、传输速度快、形象直观、引人入胜,易使受教育者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汲取。新媒体穿插着生动健康的娱乐形式,打造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使受教育者在十分放松的心情下,自由地、松弛有度地选择浏览对象,在生动的探索和寻找新的视觉内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者的观点,寓教于乐。这是新媒体所拥有的而其他思想教育载体不能比拟的特点。学校不是年轻人接受知识与信息的唯一场所。新媒体不仅是青少年汲取知识信息的理想场所,而利用好新媒体也是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手段。这种手段具有以下效能:收集处理德育信息手段的现代化;存储和探索德育信息的现代化;德育信息传播的现代化;德育环境和场所建设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过程中利用声、文、图等形式,体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为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因此,新媒体可以增强道德建设的灵活性,更加关注青少年的个人特点,及时解决现实社会中各种问题,培养青少年的多种才能,促进其全面发展。3.新媒体平等互动性的特点,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提供广阔的空间新媒体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多边平等性和直接交互性。新媒体是开放的,相互以多边形式实现连接,不同的用户不管他们的社会角色如何,均可以参与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中,实现平等的对话和直接交流。由于有共同情感做基础,双方互动、易沟通,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青少年通过新媒体,既能了解现实生活世界,又能了解不同国家的各种社会现象、思想观点、文化思潮、学术流派,使得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二)新媒体对培养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消极影响

1.新媒体信息多元性的特点,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各种价值观都体现在新媒体中。青少年的情感丰富而强烈,但辨别能力还较差,新媒体原始信息良莠不分,势必影响学生,动摇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新媒体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共享性、匿名性、自由性和开放性,使得各种不同的文化、观念在新媒体交互平台上交汇。在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一些黄色、迷信、等文化糟粕也接踵而来。这些文化糟粕,污染了社会文明,会使青少年受到一定程度的毒害。一般来说,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或他人的影响和冲击。2.新媒体虚拟性的特点,弱化青少年现实交往的能力新媒体尤其是网络是个“虚拟世界”,缺乏很多重要的现实要素,掩盖了很多真实的事情。虽然新媒体能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不论天涯海角,都能轻松地畅谈,但减小了人们与周围人际的交往和接触,也冷漠了人际关系,弱化了学生现实交往的能力,并助长了对虚拟成就感的追求。新媒体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被人对新媒体的依赖关系所取代。个人终日与新媒体打交道,容易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减少和阻碍青少年与外界真实的情感交往,使一些青少年趋向于孤立、自私、冷漠和非社会化,对现实生活中他人的幸福和社会发展漠不关心,甚至有部分青少年沉溺新媒体而引发人格障碍。总之,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其自控力较差。新媒体本身具有极大的诱惑性,一方面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另一方面也让小部分自控力差的同学陷入新媒体的深渊而无法自拔。同时,由于新媒体交往的虚拟性,往往难以形成真实可信和安全的人际关系,青少年在新媒体交往中一旦受骗上当就容易对现实产生怀疑、悲观甚至敌意。

二、应对新媒体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形成的消极影响的措施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趋利避害是青年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同时,应积极面对新媒体的负面影响,研究应对措施。

(一)让新媒体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课堂

新媒体中呈现的时空无限制性,可以拓展学校道德教育,促进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转变。利用新媒体的这一特性,加大对德育教育信息的开发,充实德育内容。可以从新媒体交互平台上查询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德育理论与实践,并努力开发本地先进的德育理念,建立学校、社会网上德育信息资料库,使学生能根据需要选择健康的精神慰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把枯燥的理论学习变成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克服理论学习的僵化状态,从而使学生由原来被动地不得不学变为主动地要求学习,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知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达到了道德教育的目的。[2]

(二)明确和升华新媒体道德教育的内容

在新媒体中,要确立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阵地,大力弘扬和捍卫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进步。要开辟灵活多样的新媒体道德领域,以健康、丰富、高雅的富有人文魅力的文化道德资源,来增强青少年的注意力、吸引力。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立足中国国情,形成体现中国特色、民族风格、大众需求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把国情同世情结合起来,既立足国情、扎根本土,又洞察全球风云、把握世界潮流;既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性,又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三是把科学认识同价值目标结合起来,坚持在理论创新中做到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3]

(三)采用新媒体道德教育的新方式

在新媒体交互平台上开展德育工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自己想要感受的德育内容,而不是由教育者指定和强迫他们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样更容易调动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在新媒体交互平台上的讨论有其特有的优势:讨论时可以隐去真实的姓名,也就摆脱了“随大流”的状态,有利于敞开思想、讲真话。因此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纠正其偏差,解决真实的思想问题。还可以利用QQ、MSN、E-mail或微信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运用QQ、MSN、E-mail或微信进行交谈,避免面对面的尴尬,有利于克服心理障碍,能够谈心里话,更容易沟通。学生有些心里话或一些敏感话题,心里存在困惑又不便当众讨论的可以用E-mail的方式等。这样既解决了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不会让学生“丢面子”。如果学生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老师可以在新媒体上解答或发表公开信。由于新媒体的匿名、隐蔽的特点,能充分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教师职业所赋予的权威给学生带来的畏惧感,让学生可以大胆地各抒己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四)新媒体道德教育生活化

德育工作过于严肃的“面孔”,往往使学生产生一种压抑感,而苦口婆心的说教又容易使学生两耳生茧,产生厌倦心理。教育应该是温馨的,可以润物无声。要通过新媒体,关注学生,在教育中要理解学生,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4]对此,组织学生编写、演出校园剧,开展辩论、演讲等活动,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利用新媒体技术模拟生活中的德育情景,让学生在虚拟的社会生活中开展道德实践,既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又有着相对的真实性,而且学生在活动中所花的时间较少。新媒体交互平台上的德育工作的开展,以先进的思想激励学生,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以审美的情趣充实学生,以灵活的方式联系学生,开创了新的德育空间,对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等方面,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新媒体交互平台上德育工作的开展,使学生从纯粹的受教育者的角色中解脱出来,从被动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成为教育的主体,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不断成长,从而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作者:刘姣 单位: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青少年体育论文范文11

[论文摘要]一个人要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必然要完成一个社会化过程,而其中道德社会化是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本文深入剖析当前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优化与再造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的方案。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说明环境对于人的巨大影响。道德社会化是行为主体将特定社会所认可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转化成自己的内心信念,并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切实履行的过程。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再造是应对道德环境日益复杂化和道德衡量准则的缺失与瓦解。

一、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的日趋复杂

1.宏观环境

现代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道德也经历着根本性变革。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与政治意识形态高度整合的传统道德,西方社会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功利主义、个人取向的道德乃至取代了现实生活中市场之外的超功利的、集体主义取向的道德。这种道德的现存状态充斥着当前道德社会化教育的宏观环境。这一宏观环境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教育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也对现代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2.微观环境

(1)家庭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家庭是青少年个性形成的主要场所,但是“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及优越的成长环境往往使之难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者。父辈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使为人子女的青少年从小便陷入生存与成材的竞争中。家庭教育“重智力轻品德”使青少年道德社会化错过了良好时机,不仅造成青少年道德观念淡薄,水平低下,而且也为进入成人阶段的后道德社会化教育设置了障碍。

(2)学校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当前教育虽一再强调应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但依然是片面升学教育。首先,社会的既定文化、传统观念、规范体系多元化及道德取向的多元化造成了教育内容的不确定性,在道德领域,难成定论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次,教育内容与现实脱离。德育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延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做法,内容陈旧、呆板,并与青少年道德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从而造成教育效果不佳;再次,教育教学方式单一。

(3)社区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社区文化建设情况难以令人满意。社区文化对青少年起潜移默化作用,人们的穿着、言行、城镇的装饰、广告牌等都是社区文化的反映。另一方面,社会流动性和异质性,生活节奏加快等使人际关系日趋疏远,弱化了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甚至人们对非道德行为熟视无睹……所有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顺利完成。此外,大众传媒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不当,商业文化兴起及商品化大潮中不少人为谋私利不惜假冒伪劣,黄色书刊音像制品比比皆是,尤其随着网络对人们生活方方面面日益渗透,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至。

(4)同伴群体或亚文化群体健康令人堪忧。同伴群体内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受社会、家庭、学校、社区等不健康状况的影响日趋恶化。前几年兴起的超前消费、排场奢侈之风等等导致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掘起,侵蚀了同伴群体。

二、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再造

1.宏观环境的优化

第一,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并严格执法,严厉打击毒害儿童和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第二,倡导高雅文化,引导青少年进行健康的大众传媒方面的消费和交流。坚决抵制那些伤风败俗的低俗文化对青少年。第三,要加大投资力度,为少年儿童生产更多更好的电影、电视作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微观环境的优化与再造

家庭和学校,家长和教师应对传媒影响的选择和接收环节进行调控,培养青少年学生的鉴赏、判断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资源。

(1)家庭环境的优化与再造。其一,良好和谐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德育成长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家庭成员间的良好关系既潜移默化影响青少年,又因道德规范在家庭生活中得到体现而增加其可信度,并使青少年形成积极的道德心理定势,为其道德社会化打下良好基础。其二,提高父母的道德水平,加强家庭道德社会化的自觉性。其三,加强道德教育,改变传统重智力轻品格的教育方式,所谓“先成人再成材”。

(2)改变学校德育教育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其一,转变德育教育模式。比如设置一个道德两难问题情境、道德情感体验情境或者道德行为训练情境,以知识竞赛、辩论会、新闻、再现原型等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其二,德育重心从重道德规范转到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上来。德育的作用在于训练学生,使其掌握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决策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澄清各种价值混乱,以应对社会转型时期新旧道德交替过程中呈现的道德规范多元化。其三,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一方面要加强校园主流文化建设,使其与社会主导道德相一致,学生置身其中,潜移默化,利于更好地接受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观念,实现其道德社会化。另一方面,加强校园社团文化建设,为青少年学生提供角色交流和道德行为参与机会。通过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增强道德意识并在部分角色交流之下形成道德行为。

(3)社区文化建设。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一方面,融洽邻里人际关系,加强人们之间的互动,形成团结、友爱、互助的良好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加强对社区行为的舆论监督作用,改善社区对道德行为的外在约束力。

(4)加强同伴群体或亚文化群体健康。青少年的社会化更依赖同代人,称之为自动社会化。青少年性格中独立倾向增强与现实中依赖行为的矛盾存在造就其性格两重性;同时,其在家庭、学校中处于社会化的受教者地位,使之无法实现其独立自主。而这一些可以在同伴群体中获得弥补。

三、构建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再造的途径

通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网络,构建道德社会化教育宏观、微观二维网络环境,实现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再造。

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家庭和学校。因此,在教育形式上,要注意校内外协调一致,建立学校、社会、家庭整合的道德教育系统。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三者应加强联系,相互适应,形成联动,达到过程的优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是学校德育实施过程中的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德育环境体系,形成环境影响的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德育环境的整体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任海华.浅析中西方道德社会化教育的差异.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10.

[2]任海华,范琳琳.略论构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教育的途径.人才与科技,2007,9.

[3]马国艳.王少君.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与德育环境的优化.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7.

[4]匡促联.论道德的社会化与道德的现代化.学习与探索,2003,(3).

[5]刘永艳,孔繁芳.荀子道德社会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贵州社会科学,2005,3.

青少年体育论文范文12

关键词:青少年;法治教育;有效融通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059-02

一、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基本内涵

法治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艰巨的任务,它是指通过对公民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法治思想教育和宣传,使公民树立依法治国,并以法律的规定来规范并用法治思想来指导自己行为的一种教育活动。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在法治教育,法治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旗帜鲜明地把青少年法治教育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就在于通过法治宣传教育,使青少年理解自己所处的公民社会,并积极投身于其中,能够敏锐地意识到法律与自身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成为一个具有法治意识的公民,实现法律社会化的目标。可以说,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成效关系依法治国的深度性、有效性和持久性。

二、青少年法治精神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性

党的十以来,就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次做出重要论述,明确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法规”,通过法治建设来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青少年法治精神的培育在作用范围上有所差异,但二者在思想来源、主要内容、功能目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内在一致性。

(一)从思想来源来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其共同基础

青少年法治精神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二者的目的均在于为青少年构建统一的精神家园,使青少年群体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导向,树立起共同的精神信仰。青少年精神家园的建设,与其所处社会的特定传统文化是紧密相联的。在此过程中,中华民族几千年累积沉淀的优秀文化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培育和践行青少年法治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点。

任何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都是以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优秀文化是所有炎黄子孙共有的精神家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逐渐演化、渗透成为普通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思维方式,为青少年精神家园的建设提供厚实的文化土壤。

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也逐渐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具有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土壤,也是青少年法治精神培育的文化资源。

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也能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他们有着共同的思想渊源和精神目标。

(二)从主要内容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蕴含了法治精神,二者存在整体与部分、包含与被包含的紧密关系

法治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都是青少年在特定人生阶段创造、发展、认同的社会价值,其作用均在于引导青少年保持崇德重法的精神状态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塑造青少年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行为准则。二者各有侧重,法治精神侧重于从法治的社会功能、精神动力等方面为青少年提供相应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出发,总体阐明全体社会成员赖以生存发展的共同价值准则。其中,社会层面的法治价值是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搭建了整体框架。从主要内容上看,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培育宗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充分说明法治精神蕴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

(三)从功能目的上看,两者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法治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价值判断力,通过对青少年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的培育,强化规则意识,树立契约精神,砥励蓬勃向上的个人品格;另一方面通过法制宣传教育,着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法治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共同倡导的价值追求,满足了青少年对精神信仰的追求,指引青少年的生活实践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青少年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融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藏着内在的法治精神,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契合,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价值力量的重要支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缺一不可,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一直以来,我国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工作成绩斐然,但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法治意识的不断深入,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也出现了一系列不和谐的问题,弱化了法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用,阻碍了青少年群体法治意识的进一步加强和法律修养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充分解析我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探索提出行之有效的化解方式,实现青少年法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对接融通,在现阶段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我们既要抓好青少年法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理论教育,又要落实好青少年法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教育。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实现二者的有效融通,促使二者相互转化,有效提高青少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解和把握。

1.充分融入学校教育体系,加强教师理论宣讲与学生实践养成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精神的培育与践行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其中理论知识的教育与学习是青少年学习法治知识的基础阶段,也是提高青少年法治水平,培育法治价值与法治精神的重要方式。在此阶段,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应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充分有效地融入到各教学环节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以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达、宣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赋予其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和入耳入脑的传播效果,使其内化为广大青少年的价值追求、外化为青少年的行为自觉。最后,要鼓励青少年群体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去体会、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精神。进而提升青少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精神的价值认同,遵从生活实践的逻辑,在日常生活及其社会活动中寻找支持和证明。

2.涵于具体法律制度,筑牢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依托,是实现青少年法治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通建构的重要保障。首先,完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立法。完善的立法是法治的前提与基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立法,榈赖滦形提供法律上的行为标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得以实施的有力保障。当前我国宪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大倡导的内容有所体现,但是在具体的法律法规中仍呈现立法空白的状态,对具体行为规范的解释过于抽象,让人无所适从,所以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完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其次,严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执法。法律的生命力体现在执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立法予以完善后,各级政府从内容到程序都必须在法治框架内开展工作,建立健全执法程序,严格执法。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法律是最低的道德。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唯有严格执法,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强道德执法,才能从根本上净化社会法治环境。再次,公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司法。全体社会成员对法治的信赖始于司法公正,公正司法是培育法治精神的保障机制。只有筑牢公正司法防线,才能使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落到实处,才能唤醒民众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热情,收获民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