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青少年传承非遗文化

青少年传承非遗文化

时间:2023-12-14 11:32:13

青少年传承非遗文化

青少年传承非遗文化范文1

当前,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越来越重视,学术界对非遗教育传承方式的论述、各地对非遗教育传承方式的实践研究和经验总结也越来越多[1]。斗门区是珠海市西部行政区域之一,占地面积较大,人口近60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50多所,近5万名学生。斗门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文化,民间蕴藏着较多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如水上婚嫁、竹篾帽少女舞蹈、黄杨曲艺、乾务飘色和腰鼓等等,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国家立项有2项、省级立项有3项、市级立项有10项、区级立项有6项,共21项。为进一步了解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传承情况,笔者随机抽取了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关注度”、“了解途径”等维度对中小学生传承情况进行重点探析。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关注度比较低,“经常”、“不时”关注的比例比较低,只占25%,还有45%的学生很少关注或根本没有关注,通过社会教育的方式在青少年学生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明显不足。从学生了解途径来看,学校通过正规的非遗课程实施教育基本没有,学生主要通过数字化媒体了解,占53%,其次是通过身边的人介绍,占27%。可见,数字化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二、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传承的意义

(一)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目前,随着多元文化的冲击,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正在减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非常困难。虽然家庭教育传承和社会教育传承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方式,但家庭教育主要通过口口相传,不利于非遗资料的整理和保存,在传承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技艺和文化资料的遗失,并且传承的面也很窄;社会教育传承缺乏规范化、经常性的特点,对非遗的传承也很有限[2]。而学校教育传承则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编写正规的教育读本,运用固定时间组织实施,并且可以形式多样、全员式进行,这样,就可以更加有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育传承和保护。

(二)有利于完善学校课程体系

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要研制“学校课程规划方案”,构建学校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国家课程校本化、综合实践和校本课程设计开发。校本课程的设计开发主要是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尊重学习的选择性,而要合理规划校本课程方案,主要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需求分析,也即合理性论证,主要是学校的培养目标、社区发展需要和学生的课程需求等,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论证。二是可能性论证,就是学校可得到的课程资源,包括学校历史传统、社区文化等。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区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为学校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三)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教育和技艺培养

义务教育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期,也是各种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的关键期。在中小学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一方面,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对区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意识;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文化资源有助于学生素质提升,传统技艺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基于数字化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义务教育阶段传承的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化的社会记忆,口口相传和单纯的文字记录很难保持原样,会发生变形甚至断裂[3],如果用音频、视频等数字化媒体作为补充,必将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而青少年学生又是使用数字化媒体最为活跃的群体,并且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学校和家庭也为学生提供了使用数字化媒体的平台,这就决定了利用数字化媒体将更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小学传承。下面就以珠海市斗门区为例,提出一些基于数字化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传承的途径,供大家参考。

(一)组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非遗校本课程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学校教育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课程在注重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中有丰富的操作实例。为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信息技术国家课程校本化,用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置换原来的资料,让学生学习操作信息技术的同时,加深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如在“word综合排版”一节当中,把珠海市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上婚嫁”的资料作为素材,让学生编辑,从而让学生加深对“水上婚嫁”内容的了解。

(二)制作非遗网络小游戏

符合青少年学生特点的网络小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体现学生在“玩中学”的理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技艺传承和文化展现,可以制作如“闯关”等网络小游戏,将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承技艺和展现形式作为闯关的障碍,学生如果想得到积分或闯关成功,就必须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技艺的学习。

(三)组织非遗网络作品制作比赛

为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家每年都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大赛,其中,电脑绘画也是创新大赛的重要内容。基于此,珠海市斗门区在第十一、十二届中小学师生电子作品大赛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科技创新大赛结合起来,要求电脑绘画的制作题材必须是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在展示的时候解释作品的内容,这样,学生在参加电脑绘画比赛时,就必须加强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

(四)制作非遗网页和非遗微信平台

在数字化媒体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学校也积极转变思路和策略,要将数字化媒体和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结合起来,以数字化媒体辅助教育教学,数字化媒体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鉴于此,珠海市斗门区在传承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既组织编写了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教材,也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网页和非遗微信公众号平台,让学生有更多选择学习方式的机会。另外,网页带有的音频、视频资料,直观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和制作技艺,也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降低学习的难度。

四、结语

青少年传承非遗文化范文2

关键词:活态化;豫剧;传承

一、“活态化”豫剧博物馆的建立

(一)“活态化”豫剧博物馆介绍

博物馆是一个地区文化底蕴的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与人民文化意识的提高,博物馆产业也在不断发展。豫剧是河南省影响深远的剧种,然而,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与互联网的发展,大量外来元素渗入我国,这意味着我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一些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建立“豫剧博物馆”来传承非物质文化。“活态化”豫剧博物馆不同于传统的博物馆,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是一种静态的方式来展现。而豫剧作为一种动态的艺术,它需要借助行动来展示。因此,对豫剧更好的传承,需要建立“活态化”豫剧博物馆来展示。

(二)建设非遗“活态化”豫剧博物馆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多元化的加快,目前,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淡忘传统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剧种知之甚少。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然而,据调查,青少年对豫剧艺术,甚至对本土文化极其不了解。当前是互联网信息时代,很多青少年宁愿将自己的大把时间放在手机、电脑、互联网等虚拟世界中,这从另一方面印证了民族文化的教育宣传程度不够普及。面临这一趋势,非物质文化豫剧博物馆作为集收藏、教育、科研三大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机构,有义务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工作,保护好民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增加民族自豪感,得以将豫剧艺术发扬光大。

二、非遗豫剧博物馆教育传承初探

(一)河南大学入选国家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

2016年11月,河南大W申报的“豫剧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基地”项目成功获批。河南大学作为一所百年学府,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据资料记载,在上个世纪30年代,被誉为“现代豫剧之父”的校友樊粹庭就致力于豫剧改革,他主张“破除陈桂,改良语句”,带动了豫剧的发展。由此为河南大学豫剧教育赔偿奠定了基础。

(二)“非遗” 教育传承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河南大学又被作为豫剧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基地,因此,在河南大学建立非遗“活态化”豫剧博物馆,是一种传承保护传统文化重要的教育途径。大学肩负着培养人才、保护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作为文化传承的主体,大学具有丰厚先进的教育资源,因此,大学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三)健全非遗课程设置与科学研究

利用河南大学的地理优势与教育优势,立足河南,可在河南大学开设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豫剧传承”等相关课程。学校可大力聘请相关领域人才,对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方面进行提高,让学生不仅了解掌握理论知识,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更多的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豫剧传承”相关领域的科研能力,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专门的平台供师生学习研究,提高大学生对非遗与豫剧艺术的兴趣。另外,针对这一非遗“活态化”豫剧保护传承,可适当突破传统意义上的考核制度与教育方式等,将理论实践相结合,加大校企联合,上手打造合理的教育平台。

三、非遗“活态化”豫剧博物馆的实现

豫剧文化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的精髓,是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宝贵财富。建立非遗“活态化”豫剧博物馆,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

(一)筹建河南豫剧遗产展演

豫剧的存在方式是动态的,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保护上,还应该灵活应用,突出豫剧遗产的活态型。豫剧作为一种动态文化,不像名人字画那样,可以通过收藏来保存下来。作为一种动态文化,豫剧遗产需要依赖现代科技、艺术等手段来传承保护。例如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内设室内、室外粤剧演出空间,不仅可以专业演出,同时也提高世俗生活。

(二)建立豫剧历史档案馆

豫剧虽然是一种“活态化”文化,有些地方也需要建立档案来保护。豫剧有很丰厚的历史,从豫剧的起源追溯到现代,一系列豫剧文化都需要进行资料的系统整理、归类、保存。建立还豫剧历史档案馆,展示不同时期的生命文化形态,能有力地证明豫剧文化血脉的连续性,甚至证明中华民族文化可以超越时代的变迁,抵御时间的消蚀力,是彰显豫剧史实的重要载体。

(三)非遗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

博物馆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集中地,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优质资源。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近年来对河南大学文创衍生品方面有重大的突破。再加上我国对文博事业、非遗保护的日益重视,建立豫剧博物馆,以豫剧艺术文化为元素,可以很好的开发文创衍生品的优秀设计。文化创意产业是支柱我国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也可以拉近博物馆和参观者之间的距离,提高参观者对豫剧艺术文化的兴趣。从博物馆学的角度来看,博物馆文创产品应以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学术研究成果为基础。豫剧文创产品的开发,需要讲究豫剧文化的趣味性与地域性,使文创产品符合大众,共同打造非遗“活态化”豫剧博物馆与文创产品的完美融合,使豫剧文化更好的走向大众,走向世界。

四、构建“活态化”豫剧博物馆对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构建非遗“活态化”豫剧博物馆,能充分保证对豫剧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最大程度的发挥豫剧遗产的教育作用和传承作用。博物馆的建立,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博物馆的建立,能增强我国民族自豪感,强化青少年以及更多的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豫剧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基地设在河南大学,由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承接,借此机遇,能使学科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有助于开拓高等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志跃.文创在博物馆邂逅非遗之后[J].中国博物馆文化产业研究,2015(12).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青少年传承非遗文化范文3

一、广府文化资源建设在广州地区图书馆的拓展

随着广东文化大省和文化强省战略的先后推出,广州地区的图书馆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广州图书馆新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新馆③等一大批国内领先水准的图书馆先后建成开放,这些现代化的图书馆在全面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广府文化资源的建设。

1、广州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广府文化资源建设

图书馆是广府文化重要的资料整理、收藏、推广机构,经调查统计,广州地区有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越秀区图书馆、黄埔区图书馆、荔湾区图书馆等八个公共图书馆建立了广府文化(或地方文献)特藏室;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越秀区图书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海珠区图书馆、荔湾区图书馆等九个公共图书馆还建立了广府文化文献(或地方文献)电子资源库。此外,还有一些图书馆有这方面的相关建设计划。可见,近年来广州地区公共图书馆对传播和推广广府文化的日渐重视。

2、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广府文化资源建设

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作为少儿公共图书馆,主要面向0-18岁少年儿童、家长读者和教育工作者服务,服务系统由总馆、联合分馆、图书流通点和汽车图书馆服务点组成,是广州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基地。随着广州新移民的增加,虽然不少少年儿童出生在广州,但是很多都不了解广州的历史,有些甚至还听不懂粤语,而当地学校则更重视与学科相关内容的教学,对于乡土文化教育重视不够。针对这些情况,广州少儿图书馆一方面在馆藏文献的图书类、音像资料类馆藏中有意识加强岭南文化、广府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主题内容;另一方面,专门为青少年儿童开发设计了“广州记忆(青少年版)”特色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有广东童谣、传说故事、粤语典故、民间工艺、岭南建筑、人物故事、食在广州、广州民俗、地理风貌、名胜古迹等主题内容,融合广府文化诸元素为一体,成为广州青少年了解乡土文化的一个生动活泼的平台。

二、广府文化活动在少儿图书馆的不断举办

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近年来紧紧抓住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主题,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吸引家长和社会的关注,从而引导青少年儿童参与其中,逐步了解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树立爱国爱乡的热情。以下仅举数例予以说明。

1、“立体阅读:穿越历史――非遗就在你身边”系列活动

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2013年9月推出“立体阅读:穿越历史――非遗就在你身边”系列活动,至今已举办了广彩、广绣、咏春拳、彩灯、剪纸、茶文化、陈家祠、咸水歌等十一个主题活动。此项目通过书目推荐阅读沙龙专家讲座实地参观动手体验等不同形式,把“静态”的书本与“动态”的活动紧密结合,让小读者和家长们体验了这种全新的阅读模式。立体阅读旨在培养广大少年儿童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热情,通过这种特殊的阅读方式,使广大少年儿童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历史悠久的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由浅入深地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

2、“聚焦岭南 记录羊城――童心爱广州”照片征集活动

2012年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推出了“聚焦岭南 记录羊城――童心爱广州”照片征集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该项目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反映广州之美和民俗文化内涵,从而展现广州风貌的摄影比赛。作品内容包括广州地区范围内(十区两市)的名胜古迹、民俗风情、岭南建筑、广州美食、民间工艺、广州街貌、岭南动植物等。获奖优秀作品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广州记忆”(青少年版)特色?稻菘庵杏枰允詹兀?广受好评。

3、颜志图“粤语讲古”活动

颜志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粤语讲古”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每年都会不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讲古活动,例如广州地名趣谈、广州美食掌故、广府春节民俗、岭南民间传说等,颇受欢迎。广州少儿馆已成为小读者和家长们听古仔的好地方。

4、“畅想美丽广州”故事新编创作大赛

“畅想美丽广州”故事新编创作大赛活动以弘扬广府文化、彰显本土文化特色为着眼点,以加深少儿对广府文化的认知、提高文学素养为出发点,通过以广州为题材的新故事创作,表达少年儿童对广州的认知、赞美与希冀,激励少年儿童开拓创新、抒发对家乡的美好情怀。为了配合故事新编创作大赛,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还邀请名家开展了《美丽的传说和有趣的想象》、《广州历史文化知多少》等专题辅导讲座,此次系列活动让参与的广州市民重温了广州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励少年儿童积极学习、立志高远、爱国爱乡。

三、广府文化的多元化合作与推广

广州少儿图书馆作为青少年乡土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平时就非常注重留心?V州地区相关文化机构开展的广府文化传播与推广活动,主动与相关单位合作,提醒他们在整个活动中加强青少年板块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活动,进行资源整合,深入开展针对青少年的广府文化推广活动。到目前为止,少儿图书馆已经与博物馆、非遗项目机构、传承人和各类媒体开展了良好的合作,为在青少年中传播与推广广府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少儿图书馆与博物馆的合作

博物馆是广府文化传播与推广的一个重要窗口,馆藏资源丰富,每年都会推出不同主题的地方文化展览,且各类博物馆都非常重视未成年人教育,其中不少博物馆还设有专门服务未成年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少儿图书馆与它们开展合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少儿图书馆应该主动合作,以“立体阅读真人SHOW”为例,此活动就是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主动与广东省博物馆联系,以广东汇集奇异洋货的“十三行”为主题,带领小读者走进博物馆,参观精美绝伦的广彩、广雕以及风靡一时的外销画等内容,再进行历史穿越的角色扮演,以不同方式体验广府文化的特色,并了解广东对外开放与交流的精彩历程。

2、少儿图书馆与非遗项目机构的合作

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粤剧、广绣、广彩、牙雕等越来越多的项目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项目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活动得到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州绣品工艺厂、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粤剧中国保护中心、广州粤艺发展中心等机构的大力支持。例如参观“广绣工作坊”活动,就是与广州绣品工艺厂合作,带领小读者和家长走进生产第一线,亲眼目睹大师们的工作现场,并在大师的指导下体验刺绣,参观广绣作品展览,聆听广绣的历史与故事。

3、少儿图书馆与传承人的合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一环。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在开展立体阅读活动时,积极主动联系传承人,与广彩传承人许恩福、咏春拳传承人黄冬薇、粤剧传承人黄健、彩灯传承人林彩华、咸水歌传承人谢棣英、古琴传承人区宏山等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普及推广活动。通过传承人自己的讲述与现场展示,使小读者摆脱枯燥的文字说明,与各类非遗传承人零距离接触,现场体验非遗项目的无穷乐趣。

4、少儿图书馆与媒体的合作

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每次推出新的广府文化系列活动,都会主动与市内外各类媒体合作,通过电视台、报纸、网站、微博、微信、QQ群等方式对活动进行广泛宣传,使读者第一时间从不同渠道获得活动的有关信息,从而报名参加。例如广彩绘制、扎彩灯、做汤圆、学咏春等活动,都有一定名额的限制,一般活动一推出,几天内就报满了,这也体现出小读者和家长对于活动的关注与热情。无疑也是与各类媒体良好合作的具体成果的体现。

结语

青少年传承非遗文化范文4

关键词 昌都 文化 现状 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昌都的文化艺术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昌都地委、行署高度重视文化保护和建设工作,投入巨资进行搜救、保护、维修文物建筑,采取多种方式挖掘、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加强传承工作放在重点,并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昌都的文化艺术开始不断从横断山脉的封闭峡谷中走出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一、从藏族人取名看佛教对藏民族文化的影响

藏族是全民信教的一个民族。最早信原始宗教“本教”,直至藏王松赞干布时期,佛教传入藏区,在与“本教”的斗争、融合中,逐渐形成几乎是全民信奉的藏传佛教。在外来文化中,对藏族文化影响最深最广的当然是佛教文化,不但遍及哲学、宗教、语言、音乐、美术、建筑等各个方面,还在藏族人名上,影响至今。佛教未传入藏区以前,藏名多为一人一名,内容古朴简明。而到了藏王松赞干布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尤其是后弘期以来,藏族取名的内容发生很大变化,大多浸染了佛教色彩,并逐渐形成了由僧人取名的例规。其具体表现在:(1)现在对小孩命名的含义没有特别的限定,更没有平民百姓与贵族名的区别,只要择定吉日后,父母把小孩抱到喇嘛或活佛的座前,请求给孩子命名。但这在当时只能是极个别贵族的孩子才能享受的待遇。(2)取名者往往根据孩子的属相、性别取名,男孩多取象征权力、勇猛和具有阳刚之气的名字,如“多吉”等;而女孩取名则多含有美丽温柔之意,例如藏族很多的女孩子的名字叫“卓玛”、“央金”, 就有“仙女”的意思。(3)无论是男孩或女孩,其名字均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而且通常都有取名者所系教派的创始人或此派继承者名字的一部分,如取名者系“本教”,则所赐名多含“拥忠”,噶举派则多赐“噶玛”,宁玛派多赐“白玛”,萨迦派为“贡噶”,格鲁派则多为“洛松”等。取这些名字都是取名者为了表示自己对上师的无限忠心。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藏族人名的意义、内涵十分丰富,但都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

当然,也有一些跟宗教无关的取名方式,例如一个男孩的名字叫“普布尼玛”,这就是根据孩子出生时是星期几取来的:“普布”在藏语中意思是“星期四”,“尼玛”则是“太阳”;还有,假如女孩叫“拉姆”虽然也是“仙女”的意思,但它并没有宗教的涵义。因此可以看出藏族人的取名方式是多姿多彩的,内涵非常丰富,藏族人的名字较好的体现了雪域高原所特有的风情习俗。

二、古朴独特、多姿多彩的昌都康巴文化

昌都地区位于的东部。地处横断山脉、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南北长约445公里,东西宽约527公里,东与四川省隔江相望,东南面与缅甸及云南接壤,西南面与林芝地区毗邻,西北面与那曲地区相连,北面与青海省交界,是自治区东大门。属于藏族划分中的的康区,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因此生活在这一带的藏族常以“康巴人”、“康巴汉子”称呼。

(一)古朴独特的昌都建筑文化。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使得昌都的建筑艺术别具一格。据考古工作者对距今四五千年前出土的卡若和小恩达遗址的研究发现,昌都古建筑有以下规律性:一是从平面布局来看,卡若先民已经有正方形、长方形、矩形等建筑,这仍是如今的昌都民房平面建筑的基本格式。二是从结构上看,卡若遗址中期出现的擎檐柱和房壁四周为长板的结构也是现今昌都民房的基本结构。三是在小恩达遗址发现的墙壁以柱为骨,编缀枝条,内外涂草拌泥而成,这类似的木胎泥墙做法仍在如今的农牧区经常使用。四是在卡若遗址中发现在门口放踏脚石的风俗,在现在昌都民居中也还时常看见。五是房屋的地平线应低于地面的形式在解放前还有在延续等等。这些考证说明了不仅昌都的民居从古至今受到了小恩达和卡若遗址建筑的影响,而且整个藏区的建筑风格也都受到了其的影响。

(二)多姿多彩的昌都藏族服饰、头饰。

昌都的藏族喜欢色彩鲜艳的服饰,这可能跟他们热烈豪放的性格有关。一般女装为深色布绸缎(黑、紫、绿等),着圆领无袖长衣;男装多为黑色,着紫色无领宽袖长袍,内穿白、红、黄、紫、绿等色长袖衬衣。藏装衣边多加装饰,以水獭、豹、虎皮等镶边,衣料多为氆氇,毛料等,并随季节的变化头戴礼帽、金窝帽、狐狸皮帽,脚蹬藏靴、皮靴等。

在昌都,妇女们极为注重发型和头饰。昌都地区及附近农区的女子将辫子拢成一股,与红色的丝线编织成独辫,头顶饰品则由两颗红色珊瑚中间串一小块绿松耳石组成,形似马鞍,这就更加衬托出昌都姑娘的端庄和娴静。而在牧区,年轻的姑娘一般头戴一颗红色或黄色的琥珀,头发则辫成很多根小辫,成年妇女头饰一般为两颗深红色珊瑚或两黄色中夹一小块松耳石,并戴一颗或多颗黄色的琥珀,下垂多根发辫。无论已婚、未婚,她们都喜欢把珠宝,玉器以及银饰等物镶嵌在后垂发辫上,并在脖子上戴一串或多串珊瑚、玛瑙、捻珠之类做成的项链,腰间佩带精制小刀和银质小响铃。成年男子则腰间常佩带刻有虎狮龙凤银质佩刀和精美的火镰盒,并多将头发辫成多根长辫缀以红或黑丝线盘在头上,俗称“英雄结”。在昌都,无论男女胸前都喜欢挂上一银饰嘎呜(护身符),以表示平安吉祥,神佛护佑,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三)源远流长的昌都舞蹈艺术。

在昌都有名的舞蹈主要有“三绝”,分别是“丁青热巴①、昌都锅庄、芒康弦子” 这三大舞蹈, 均已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大家都知道这些,随着现在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强,“三绝”已经开始走向全国,将来更要走向全世界。

昌都的锅庄,专业用语叫“卓”舞。它是藏语的音译,是指藏民族在古时期已经形成的以脚的动作为主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有人说“卓”为圆圈舞,但在以绕圈起舞的舞种很多,也有人称“卓”为“锅庄”,这个名词也容易发生歧义。要正确考证它的含义,就必须深入的研究它的歌词本身,而不是撇开歌词本身,去做繁琐的、不准确的解释。对此相关的学者和专家已做过研究,进行了深入的考证。通过分析,专家们认为“卓”的名称统一规范为“卓舞”是比较合适的。“卓舞”如今作为具有广泛性群众基础的舞蹈,分布于昌都地区的11个县,而昌都县境内的“卓舞”较为有名。昌都“卓舞”的动作中有很多模仿雄鹰或秃鹫的展翅翱翔于蓝天的动作姿势,这类似于新疆塔吉克族的“鹰”舞。罗马尼亚学者亚.泰纳谢教授说:“图腾是一种植物、动物或任何一种物质的东西,原始人对其进行模仿,认为不仅起着魔法的作用,同时起着增加知识和实用作用②”。从舞蹈中的这些类似“鹰”的动作,就不难推断出这些民族的先民在与大自然相处过程中是将“鹰”作为图腾进行崇拜的,这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自然规律的。

“热巴” 起源于东部昌都地区,用现代人的话来说,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表演“热巴”的艺人,二是指“热巴”舞蹈形式本身。大家不难在舞蹈中看出有许多模仿动物的舞蹈动作,这是人类对自然界产生崇敬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意识形态。除此之外,鼓、铃、牦牛尾巴也是“热巴”舞中必备的道具。“热巴”不仅是一种舞蹈艺术,它还将说、唱和杂技气功融为一体,这在我国西北的少数民族中也有共同的现象,像新疆维吾尔族的“走钢丝”。在又有诸多的“热巴”流派,在昌都一带传播得更为普遍。昌都地区11个县中丁青、察雅、类乌齐、边坝、洛隆、八宿、左贡等县都有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热巴”舞存在。

芒康的“弦子”舞是民族文化花团锦簇中的奇葩,它那古朴、典雅、飘洒、悠扬而欢快的特点,使人百看不厌。并且芒康“弦子”舞在反映自己的生活、抒发思想感情以及表现出的审美观和艺术情趣具有独到之处,是藏民族文化中继承和发展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当然,芒康“弦子”舞当中也有一些模仿动物的动作。芒康的“弦子”舞在藏区,尤其是昌都一带可以说没有人不喜欢的,也是在如今的“朗玛”厅里大家都爱跳的一种舞。

三、挖掘、弘扬昌都地区非物质遗产,推动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

党的十七大以来,昌都地委、行署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投入巨资保护、维修文物建筑,采取多种方式挖掘、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

在地委、行署大力支持下,在地区文化局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各县、各乡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挖掘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例如丁青县的《孜珠寺苯教羌姆》、《苯教藏医诊疗法》,边坝县的《格萨尔说唱》、《边坝锅庄》、察雅县的《香堆藏戏》,八宿县的《格萨尔说唱》,左贡县的《尼木棋》,昌都县的《古姆游戏》、《强巴林寺酥油花制作技艺》、《般龙特色藏医药》,芒康县的《夹加面》,江达县的《江达服饰》都已经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昌都地区共有部级非遗保护项目8个,自治区级非遗保护项目13个,县级非遗保护项目44个。为了做好康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命名拥有芒康“弦子”、昌都“锅庄”、丁青“热巴”等三大舞蹈艺术形式的芒康、昌都、丁青为“民间艺术之乡”。另有17名民间舞蹈艺人、9名民族手工艺艺人、6名民间绘画艺人、3名格萨尔说唱艺人被昌都地区行署授予“文化艺术传承人”荣誉称号。

昌都地处横断山脉,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为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昌都地区民族歌舞团和昌都、芒康、丁青三县民间艺术团以及107个民间演出队经常深入基层,活跃在农牧民中间。据统计,近年来这些文艺团体每年平均演出600余场,观众达80多万人次。昌都地区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增强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推动康巴文化走向全国、迈向世界,进一步提升了昌都发展的“软实力”。为了配合全区对非物遗产的保护和申报工作,按照上级部门要求,昌都地区文化局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普查小组,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行程12000余公里,深入到11个县的田间地头、山村古寨,不避艰辛酷暑走访了数以千计的群众和百余名民间艺人,收集、整理了文本资料8万余字,拍摄、收集图片4000余张,影像资料700余分钟,电子文本30余件,普查非物遗产项目50多个。为第三次“申遗”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加强我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工作创造了条件。对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方面,地区文化局完成了部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申报工作,象芒康“弦子”传承人次仁旺堆、江措,昌都“锅庄”传承人松吉扎西、洛松江村,丁青“热巴”传承人丹增曲塔、四郎曲珍都被评为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芒康“三弦”舞传承人江白伦珠,江达波罗古泽刻板制作技艺传承人多吉登次,芒康盐井食盐晒制技艺传承人卓玛央宗被评为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嘎玛嘎赤画派传承人嘎玛德来、丁青孜珠寺苯教羌姆传承人嘎松登增、芒康“三弦”舞传承人索朗扎西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四、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促进昌都文化的进一步繁荣

(一)我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尤其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救、保护方面还需要大量工作要做。

虽然由地委、行署的分管领导和宣传、文化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共同组建成立了昌都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研究解决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有效地保证了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我地区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尤其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救、保护方面仍处在刻不容缓的时段,人绝艺亡的残酷现实还在不断上演,这是由于我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起步晚,进入正轨时间不长,遇到困难和工作上的失误在所难免。望今后相关政府部门及有志之士能够不断的进一步及时加强对文化遗产的搜救和保护工作。

(二)在对群众进行文化活动的宣传、组织、场所、规模等方面有待于加强和完善。

在此建议应多配合当地的传统节假日广场文化活动,多次组织全地区性的三大舞蹈(昌都锅庄、芒康弦子、丁青热巴)展演和活动,广泛展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艺术魅力,宣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为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产生了积极影响,也可以利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传统节日和各种机会做好宣传工作。要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学校、乡村开展“锅庄月”普及活动,让群众受到教育,意识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保护好自己的文化的重要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称“非物质”,但与物质密不可分,其本质不在“物”与“非物”,而在文化的传承,即世代相传。

传承人的消失,原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复存在。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点是传承人,保护好他们,是解决传承危机的关键。它直接地表达着各个民族的个性特征,还有相互的认同感、亲和力和凝聚力,因此保护好传承人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今后政府要多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扶持和资助,具体来说,就是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力度要加强,对于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今后还要加大力度。

(四)提高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

在社会转型变革的今天,传统文化和现代多元文化不断出现撞击和矛盾,当与这些非物质文化的相辅相成、唇齿相依的礼仪习俗在城市文化中遭到消解时,我们的青少年更要经得住诱惑。现在部分的青少年生活浮夸,懒惰,道德精神每况愈下,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还望我们的当地团地委多开展一些健康、有趣的、对他们有实质性帮助的活动,让青少年为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有这样的文化而感到自豪。

综上所述,不管是从藏民族独有的取名方式,还是昌都人的色彩鲜艳的服饰、头饰特点以及包括它的卓舞、热巴、弦子、藏戏、建筑等,无不体现着我们康巴文化的无穷魅力和精髓所在。让不同年龄段的文化工作者更多地接触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自己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可以使群众对“家乡”和“祖国”的概念有更直观的了解,培养出深厚的感情,而且可以使我们的民族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使昌都的优秀文化在不断的传承中发扬光大。我们坚信在即将召开的党的“十”的英明指引下,昌都的文化建设事业路子会走得更加宽敞,更加明亮。

注释:

青少年传承非遗文化范文5

关键词:渭南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231-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当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现代化,我国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渐趋恶化,保护现状堪忧。2003年10月,旨在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渭南市有着悠久文化历史传统,辖区内拥有12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居陕西全省之首,也处于全国前列。

一、渭南非物质文化遗保护的现状和意义

近年来,渭南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传承、宣传、保护工作,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全市普查各类非遗线索多达9126条,已挖掘整理项目600余项,涵盖10余个门类。全市拥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2项,占陕西省部级项目总数的18.75%;省级95项,占全省省级项目总数的19.27%,名列全省首位;市级213项;县级400余项。目前,我市共有部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1人,省级69人,市级412人。

因为渭南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所以在渭南探索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深远。首先,可以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认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知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激发社会有意识的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次,有利于提升渭南文化形象。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居于陕西省首位,陕西又是我国的文化大省,渭南的非遗保护工作直接为提升渭南市文化形象和建设文化强市有着积极的作用,为我国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可借鉴素材。第三,有利于形成文化归属感。人类学家泰勒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着中华先祖们创造的优秀文化,有着很强的民族性和代表性,能够不断激发我们学习优秀、保护优秀文化的意识,也是一个地域民族文化心理,有着很强的凝聚力。

二、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有利条件分析

(一)普查工作情况分析

渭南市专门成立了专门机构具体负责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挖掘、整理组织、协调、指导和实施等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分阶段、分时限、逐步推进的原则,明确了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使整个普查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举办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普查人员培训班,先后有百余人取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证。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的认证普查,可以有效的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被流失。

(二)传承机制条件分析

经过努力,形成了横向和纵向交汇覆盖的保护传承机制,首先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其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命名和保护工作。这两项工作的开展,为传承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活态保护机制分析

建立了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长期展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保护工作剪影、保护工作成果和具有代表性的相关实物与资料,同时为传承人提供技艺技能展示展演的平台。

三、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意义及困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文化资源。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入开发商业化的模式,如:渭南市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县皮影,经调查得知,纯手工雕刻一平米的价格约万元,然而机器加工而成的大约五百元,相差近20倍。市场化、产业化的大环境下,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许多文化遗产的命运正在发生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已刻不容缓。我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人类的共同财富,发掘它、传承它、保护它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

从“非遗”自身发展条件看,原材料缺乏、传承人缺失、市场萎缩是普遍面临的问题。首先,保护经费不足。尽管中、省对一些项目拨付了项目保护扶持资金,且逐年增加,但不是所有项目都给保护扶持资金,市、县因财政原因目前还难以给予拨付保护扶持资金,形成了大部分项目难于保护的现状。其次,项目传承后继乏人。目前,大部分项目传承人年龄偏大,而项目的保护对象又大多集中在农村,生活的压力和经济建设的需求使农村中青年人大多进城务工,造成传承人队伍青黄不接,后备队伍严重匮乏。第三,本土根脉日趋薄弱。以传统剧目华县皮影戏与华阴老腔为例,虽然每年演出场次不少,但大多是参加对外交流与旅游景点的演出,在本土农村的演出已很少。第四,现代文明的冲击。随着人们现代文明生活进程的不断加快,对衣食住行的物质需求及精神文化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固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毫不例外的受到冲击。

四、关于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建议

(一)思想为先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市的文化生态也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生存环境也正在受到威胁。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传承后继乏人等问题。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级政府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形成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教育是重点

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搞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教育部门,要利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讲座、专题实物展示以及专题兴趣小组等活动,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对渭南历史文化的了解,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了解,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和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机构是基础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是非遗保护的基本保障。各级政府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市、县(市、区)两级政府要通过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各级文化部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牵头部门,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市、县(市、区)两级要抓紧建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认真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各项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

(四)投入是前提

全市各级政府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文化发展纲要,明确近期和中长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保护目标。通过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逐年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的投入。同时,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社会捐赠和赞助,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资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性投入机制。

(五)落实是关键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列入部级、省级、市级和县(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要加强指导、检查、监督。对发现责任单位或责任人不能切实履行职责、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工作的,要按程序给予变更责任单位或变更责任人。对不履行职责,造成保护不力的,要责令改正,并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六)人才是核心

加强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队伍建设是基本保证。我们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工作队伍的培训力度,积极组建一支业务素质好、年龄结构合理的非物质文化保护队伍,通过和当地非遗保护企业、院校开展非遗人才培训,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才培训体系,确保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后继有人。

青少年传承非遗文化范文6

摘 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近年来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将“非遗”文化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努力建设“非遗校园”,是今后将要思考并逐渐实践的课题。因此,学校方面应当提高保护“非遗”的认识,将“非遗”文化与课堂结合、与校园文化结合,建立一个多方合作的平台,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关键词:非遗文化;职业教育;校园文化;传统文化

21世纪初以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成果(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4年,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关键词搜索到的文献数量已达到了32894篇,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这一领域,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使“非遗”这一概念渐入人心。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中,对“非遗”所下的定义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个定义指出了“非遗”的范围,产生方式以及作用。在学校中开展“非遗”教育,让“非遗”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培养更多关注“非遗”、热爱“非遗”的师生,才是“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的真正内涵。

当前,全国很多学校都或多或少安排了各种形式的“非遗”活动,如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学校里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基地”,定期举办展示与体验活动,成立以满族传统文化为主的各种学生社团,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研室”,结合“非遗”进行科研立项,等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既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充实了课堂,提高了教师的“非遗”素养,值得借鉴。怎样明确在职业学校中推广“非遗”文化,建设“非遗”校园的必要性?怎样吸收已有的成功经验,并且因地、因校制宜,与职业学校的实际相结合?怎样才能充分利用“非遗”文化,做好推广工作?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进一步思考。

第一,职业学校应当认识到推广“非遗”文化的必要性。当前,青少年面对的是一个信息爆炸,文化多元的时代,以手机、电脑为主要载体的网络文化已经充斥了他们的生活,网络呈现的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西方的强势文化侵蚀着我国的青少您。对于“非遗”,青少年知之甚少,根据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有72%的学生不知道,对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84%的学生不知道,这是一个很严峻的现实。

第二,依照法律规定,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将“非遗”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建设“非遗”校园。《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十四条:“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如云南大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团体)及传承人请进校园,为校园文化表演及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这也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此外,探索“非遗传承五个一模式”,即安排一个“非遗活动周”,鼓励班主任举行一场有关“非遗”的主题班会,出一期有关“非遗”的黑板报,并根据实际,给师生以“走出去”的机会,参观一到两个“非遗”基地,全方位地将“非遗”纳入校园文化之中。

第三,探索建设“非遗”班级,或将“非遗”纳入职业学校学业评价体系。职业学校以技术教育为长,塑造的是合格的劳动者,职校生的优势在于出色的实践能力,“非遗”中有很多手工技艺,如上述的扬州雕版印刷、漆器等,如能将这些内容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辅以相对应的“非遗”教材,赋予一定的学分,学生在“非遗”传人的指导下,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书本上所学不到的体验,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能吸引更多的学生热爱“非遗”,热爱传统文化。

以上的三点思考,目的在于建立“非遗”传人与机构和学校、师生的合作机制,建立“非遗”进校园、进课堂,学生参观与动手相结合的良性循环机制,建立“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新型校园文化模式,多方合力,共同推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共同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非遗”素养,提高职校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参考文献:

[1]张栋栋.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研究[J].大众文艺,2014, (10).

[2]李 新.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2,(8).

青少年传承非遗文化范文7

[关键词]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2 ― 0066 ― 02

加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传承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群众保护意识不足、品牌发展程度低、法治建设滞后以及传承人匮乏等等。面对这一现状,进一步加强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已经迫在眉睫。

一、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特征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首先,赫哲族非物质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指的是发源于松花江与乌苏里江流域的由赫哲族人民所创造的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学、音乐、手工艺以及舞蹈等非物质文化形式。其次,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与多元性等鲜明的特征。尽管赫哲族并没有独立的文字体系,但依托赫哲族语言的文学、音乐等多种文化形式依然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历史上的赫哲族人以渔猎为生,质朴的人们在劳动时用歌声和语言传递情感,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口承文学艺术。赫哲族人民多数能歌善舞,口弦琴与鼓是赫哲族人民常用的乐器,“伊玛堪”、“嫁令阔”以及“萨满舞”是赫哲族人民最喜爱的音乐和舞蹈类型。其中,“伊玛堪”更被列为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赫哲族的传统手工艺,有着独特的实用与审美价值。”〔1〕其中桦树皮、鱼皮制作工艺精良,同被收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无论是文学、音乐或者是手工艺、舞蹈,赫哲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充满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多元化特征,是我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高度的必要性,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遭遇了诸多问题,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文化传承意识的淡薄、文化品牌化发展不足以及传承人的紧缺等等。

(一)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必要性

第一,加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丰富和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对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赫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很少的民族之一,但经过漫长的历史更迭,赫哲族已经积淀了独树一帜的文化资源,加强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黑龙江省地方性特色传统文化品牌。第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濒危文化”,正在遭遇失传危机,加强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可以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挽救岌岌可危的传统文化成果,延续和增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的生命力。

(二)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第一,地方性政策和法治建设滞后。目前来看,黑龙江省关于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地方性政策、法律法规还并不健全,使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和发展实践缺少有力的政策和法律依据,同时也存在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基层执行不力的问题。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要涉及到多个部门,包括民政部门、旅游部门、文化部门等等,各部门的权责缺少严谨的法律规范,相应的奖惩机制不够完善。立法的滞后以及执法的不力,直接造成了相关保护工作效率的低下。

第二,缺少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多年来,随着赫哲族人民的不断汉化,时至今日赫哲族人已经较少接触赫哲文化,因而缺少对本民族经典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尽管多年来政府十分看重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但群众的参与程度不高,所受到的实惠较少,并没有形成广泛的社会支持。与此同时,社会其他成员对赫哲族文化的了解匮乏,尽管目前赫哲族人民与汉族人民已经完全实现了地域融合,但绝大多数汉族居民对本地的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之甚少。由于社会成员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意识的不足,导致了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机。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化发展不足。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过程中缺少完整的体系以及多元化的宣传渠道。除鱼皮和桦树皮手工艺制品外,其他文化形式的传播形式单一,地方政府与本民族群众的文化品牌意识十分薄弱。同时,掌握精湛手工艺的民间艺人则往往局限于个人作品创作中,缺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和经营方面的经验和知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在传承和发展赫哲族文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失误,例如某乡建立的赫哲族风情园,为了增加噱头开设了鸵鸟园,饲养着澳洲和非洲的鸵鸟,使游客对赫哲族文化产生了认知的困惑,此种做法并不利于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第四,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稀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赫哲族人口总数为5354人。这也意味着本就人口较少的赫哲族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正在面临着文化传承人不足的危机。多年来,许多掌握手工艺技术和文学、音乐等形式的老艺人不断寻找传承者,但诸如伊玛堪等艺术形式只能靠口头传承,因而在推广起来存在一定的y度。在多种原因的影响下,青年一代的赫哲族人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兴趣不高,赫哲族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遭遇“后继无人”的尴尬。

三、黑龙江省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对策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黑龙江省的地域性文化特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亮点,面对当前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尤为迫切。

(一)健全相关地方性政策与法律法规

应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地方性政策与法律法规。依法明确民政、文化、林业、牧业、旅游等各部门在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法律责任,完善相关法律运行机制与奖惩机制。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各项要求为根本,重点加强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完善相关立法,遵循严格执法的原则和要求,对那些破坏和销毁文化遗产、阻碍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人与行为进行依法管理和惩处,从而在法律制度上还原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有的社会地位,为具体的保护和传承实践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

(二)塑造社会成员的文化保护与传承观念

首先,政府部门应积极带头借助大众传媒以及新媒体平台加强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促使赫哲族人民和同地域的汉族人民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自豪感和归属感,增强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识,不断建立精神共识,为相关保护与传承工作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其次,政府应联合民间组织以及科研机构等多元力量,发展高质量的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并免费向社会开放。进一步丰富展出的形式,增加与游客的互动缓解,使游客能够真正参与到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验当中,加强对鱼皮、桦树皮制作工艺的了解,或在文学和舞蹈中得到感悟,使每一位游客都能够成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者。最后,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地方政府应注重对承载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标性建筑加以保护,从而不断提示社会成员要注重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增强社会成员对赫哲族文化的爱惜意识,调动人们对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积极性。

(三)实现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化发展

首先,应建立由政府部门牵头、多部门联合的品牌化发展体系,依托社会文化企业的具体实践,丰富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形式,创新工艺品、音像制品、出版物等产品的研发,使这些非物质文化以物质的形式传播出去,不断打造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民族性品牌。其次,应通过新媒体平台加强品牌战略宣传。“人们通过新媒体传播途径,不必亲自到赫哲族地区,也可了解、认识其民族文化的具体事项。”〔2〕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应依托微博、微信等知名新媒体平台加强信息传播,与各地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爱好者进行亲密沟通。同时应将“鹿神节”、“乌日贡”以及“河灯节”等重要的赫哲族节日与旅游经济融合起来,进一步丰富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传播渠道。

(四)加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育

“教育是传承人类文明的最重要、最有效的工具。”〔3〕通过有效的教育和引导紧急培育新一代的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势在必行。首先,要建立“重点传承人”保护机制,为现有传承者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强物质和精神奖励,在政策福利上予以倾斜。政府可出资建立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定期举办技艺培训讲堂,使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培训走进中小学和高校,引导高校大学生组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研究性社团,吸引新一代的青年人加入到志愿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队伍,在青年一代中增强赫哲族非物|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应面向全国甚至全世界吸纳人才,不断壮大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人才队伍。

总之,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经典传统文化的存世瑰宝,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提升群众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意识,持续推动品牌化战略发展,加大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育,从而增强社会成员的文化心理认同,扩大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界影响力。

〔参 考 文 献〕

〔1〕崔玉范.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03):150.

青少年传承非遗文化范文8

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2007年6月9日)给我们带来了惊叹、感动、思考和反省,那凝聚着祖先情感和智慧的文化形式震撼着每个人的灵魂。一时间,媒体聚焦、全民关注,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达到了顶峰。

现在,本刊选择在一个相对寂静的时候再一次谈起“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话题,节日会过去,仪式会结束,但保护的步伐始终不会停歇……

“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得这么响,有没有物质文化遗产?”不久前接受一家电视台的采访,编导这样问我。我很奇怪,还有人不知道物质文化遗产。我用最简单的话回答他:“文物、文化古迹、历史遗址等等便是物质文化遗产。”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世界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都是以物质的形态存在的,便都是物质遗产,他们有一个名字叫“世界遗产”。

在首批确认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北京占尽风头。故宫、颐和园、长城、天坛、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明十三陵等,在全国各地诸多遗产中,北京是最集中的一个地方,充分证明了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的地位。

但是,欣慰处也遗憾,如果北京老城保存得好,是可以整体申报的。北京城墙环绕着的北京胡同与四合院民居,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但是却很不幸,没有了。

稍后于“世界遗产”被提出来的,便是“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遗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有没有一种东西,它不以物质形态存在,却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并值得我们珍惜的遗产?有,这便是传统戏曲、民间音乐、民族史诗、民间故事、风俗习惯等等。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已经公布了三次,我国的昆曲、古琴艺术、十二木卡姆都榜上有名。再加上与蒙古国联合申报成功的长调,那么我国现在拥有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四项。

北京是我国近500年来的文化中心,在这里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也一定蕴藏了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不容怀疑的。

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哪里?它们是否得到了很好的珍惜?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多少?

雅各布斯说:“当我们面对城市时,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生命,一种最为复杂、最为旺盛的生命。”所以,说保护北京老城,不是保护一处死去的文物或者历史遗迹,而是保护一种活生生的生活形态。

透过城市改造话题,我们可以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如果把城市比喻成看得见的水土,那么随水土流失掉的便是土地上的生活与水上的歌声。

好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比如离我现在居住地最近的“石景山古城村秉心圣会”,我就没有见过。资料说:“古城村位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的最西端,村子形成于明代初年,面积0.8平方公里,旧时是塞外和京城的交界地带,受到皇城文化和塞外文化的双重影响。明清以来,村民信奉碧霞元君娘娘,每年四月到妙峰山朝顶进香,为凝聚全村人的一秉虔心,逐渐产生了香会组织――‘秉心圣会’,产生了别具一格的花会表演方式‘花十档’。秉心圣会始于明代万历年间,万历元年(1573年)起的会,万历四年(1576年)走的会。秉心圣会是现今北京地区到妙峰山进行的香会队伍中恢复得最完整的一档花会,钱粮筐表演是北京唯一的一档花会表演形式。但是,秉心圣会目前在传承上面临很大困难,如古城村即将被拆除,必将影响以村落为依托的花会面临危机;传承人问题亟待解决;缺乏对该民俗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

古城村没有了,“花会”去哪里找?

前几年,春节禁炮,整个北京的春节已经悄悄地成了呆在家里看电视的节日了。去年恢复燃放炮竹,于是,一个传统又回到了我们身边。一个看似没有实际意义的鞭炮声,却是千家万户吉祥快乐的象征。没有了炮竹声,便少了年的味道。

可是,鞭炮声回来了,春联却回不来了。超市统一印制的春联,一定少了不少年的兴致。工业化的便捷,也带来了工业化的粗糙与对个性生活的取缔。

春节的乐子剩下看电视、吃速冻饺子,并将附赠的“福”字贴在门上。庙会是洋庙会,俄罗斯小姐的风情表演,传统被挤对得没有了踪影。

我不反对过洋节日,比如情人节与圣诞节。但是,被简约化了的春节,是不是也简约化了我们的传统?当端午节由韩国人申报成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我们不是去争这个节日,而是要反思一下,我们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是不是丢失了我们自己?

多年前我在乡下教书,每年腊月要写很长时间的春联,学生们把一卷一卷红纸放在我的案头,我义务服务着,也快乐着。但是现在印刷的春联现成了,却也少了家家户户不同的感受。

正月要糊灯笼。手工灯笼制作工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项目,但是现在都是工厂生产好送到超市里的,于是家家户户是一样的灯笼。

工业化与国际化,如今信息化了,春节都是一个短信了事。年的味道去哪里寻找?

“年”是中国的,当然也是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年”在哪里?去哪里寻找有味道的年?

去老人的记忆里?

去名家的散文里?

今年6月,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有总计105个项目获得专家认可。我想多数北京人看到这个名录的时候一定既熟悉又陌生。不少人会问:“这是需要我们继承下去的遗产吗?没有这些遗产会怎样?”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先生说:“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一切归于沉寂之时,唯有文化以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态留存下来。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和智慧与力量之源。”

北京的“历史凭证”是什么?

北京“得以延续、走向未来的根基和智慧与力量之源”是什么?

除了故宫、颐和园、长城、天坛、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明十三陵,是不是还有正在消失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首批入围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智化寺京音乐、京西太平鼓、昆曲、京剧、天桥中幡、抖空竹、象牙雕刻、景泰蓝制作技艺、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雕漆技艺、木版水印技艺、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厂甸庙会。

首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48项,它们是:

民间音乐:智化寺京音乐、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京西幡乐、通州运河船工号子、顺义曾庄大鼓;

民间舞蹈:京西太平鼓、延庆旱船、昌平后牛坊村花钹大鼓、密云蝴蝶会、米粮屯高跷、海淀扑蝴蝶、白纸坊太狮、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沙峪村竹马、通州运河龙灯、门头沟龙泉务童子大鼓;

传统戏剧:昆曲、京剧、河北梆子、大兴诗赋闲、柏峪燕歌戏;

曲艺:相声、岔曲、单弦、京韵大鼓、密云蔡家洼村五音大鼓、平谷调;

杂技与竞技:天桥中幡、抖空竹、帽山满族二魁摔跤、围棋、中国象棋;

民间美术:象牙雕刻、北京玉器工艺、曹氏风筝工艺;

传统手工技艺:景泰蓝制作技艺、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木版水印技艺、雕漆技艺、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便宜坊焖炉烤鸭技艺、绒布唐工艺;

传统医药:同仁堂中医药文化;

民俗:厂甸庙会、妙峰山庙会、东岳庙行业祖师信仰习俗、房山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石景山古城村秉心圣会。

二、北京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有600年的历史,有人说它是“百戏之祖”。昆曲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北京也是昆曲发展兴盛的重要场所。资料显示:在1917年~1945年的28年间,北京曾先后出现过“同合”“崇庆”“宝山”“祥庆”“宝立”(庞世奇)、“庆生”(白云生)诸班,它们都曾一度兴起,随即萧条冷落,到1945年前后,专业昆班已不复存在,仅有“昆曲研究会”“北大倚声社”“昆曲学会”等知识界之业余组织维持着昆曲“清唱”一脉。

1957年成立的北方昆曲剧院,是北京唯一的专业昆曲表演艺术团体。在北昆的介绍中这样写道:“50年来,剧院以保护、继承、发展、革新昆曲艺术为根本宗旨”。但是,与苏州传字辈可以演出六百多个剧目相比,北昆的七十多个剧目实在是少得可怜。尤其在创新上花大力气,反而使许多经典没有继承下来。

面对更多的诱惑,年轻一代演员花在练功上的时间比较少。记得一次看电视,北昆的一个老艺术家说,他白教学生,在排练厅等,经常没有人来。

在北京另一个宣传推广昆曲的是“北京昆曲研习社”。北京昆曲研习社是北京昆曲爱好者研究和传习昆曲艺术的业余文化团体。1956年由俞平伯等业余曲家发起成立,“”停止活动。1979年底恢复活动,张允和担任社长。

50年来,北京昆曲研习社先后演出106场,挖掘、继承传统剧目64折。没有经费,没有固定活动场所,以每年两场的平均演出频率,尽管也宣传了昆曲,但是对这样的一个剧种,在这样的一个城市,受众能有多少呢?

全北京学钢琴、小提琴的孩子有多少?

全北京学昆曲的孩子有多少?

多年前我到呼和浩特采访,那时候,呼和浩特每年生产销售的马头琴是150把左右,而销售的日本电子琴是3000台左右。

马头琴与电子琴,哪个更可以表达内蒙古人民的情感?哪个更像一件乐器?当然是前者。但是,为了迎合国际化,更多的家长带着孩子学电子琴。

昆曲,有文辞之美,有声腔之美,有身段之美。我以为,昆曲是中国孩子最好的艺术启蒙手段,不管将来唱不唱戏,学点昆曲都有益于了解传统文化,塑造孩子的美好情操。但是,因为钢琴可以在升学时加分,于是一窝蜂地学钢琴去了。

在北京街头,姜杰钢琴城、鲍惠荞钢琴城,卖琴,教琴,生意火爆。有些地方的教师只是音乐学校的学生,自己还没有练好,就出来教琴。而本来就少得可怜的专业昆曲教师却无人问津。

搁下昆曲,看看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特点?

首先,北京是,是个高级消费城市,所以“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明显的特点便是饮食服务、生活消费品的生产与制作、供城市娱乐休闲的音乐戏曲曲艺等。在两批已经成为市级遗产项目的153种内,传统手工技艺占了绝对的优势。

生活奢侈品的生产,如:象牙雕刻、玉器工艺、风筝工艺、景泰蓝制作技艺、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雕漆技艺、金漆镶嵌制作技艺、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宫毯织造技艺。

生活必需品的生产: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京式旗袍传统制作技艺、瑞蚨祥中式服装手工制作技艺、盛锡福皮帽制作技艺、马聚源手工制帽技艺、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绣花鞋技艺(王冠琴)。

饮食方面有: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便宜坊焖炉烤鸭技艺、六必居酱菜制作技艺、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张一元茉莉花茶窨制技艺、北京二锅头酒酿制技艺、牛栏山二锅头酒酿制技艺、“白”酒酿制技艺、天福号酱肘子制作技艺、月盛斋酱烧牛羊肉制作技艺、鸿宾楼全羊席制作技艺、烤肉制作技艺、壹条龙清真涮羊肉技艺、“厨子舍”清真菜民间宴席制作技艺、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

其次,北京是个包容天下的文化消费城市,所以聚集了适合全国各地各种口味的文化消费,尤其是文人消费。戴月轩湖笔制作技艺、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和装裱修复技艺、肄雅堂古籍修复技艺、潭柘紫石砚雕刻技艺,以及昆曲、京剧和戏装制作技艺、戏剧盔头制作技艺等。

再次,北京是个注重休闲、休养和保健的消费城市,其游艺活动丰富,医学水平高超。可以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就有抖空竹、围棋、中国象棋,同仁堂中医药文化、“鹤年堂”中医药、宫廷正骨(上驷院绰班处)、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等。

坚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线生产的人还有多少?

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没有失传,但是,最好的师傅都不在了。《韩熙载夜宴》是荣宝斋木版水印史上影响极大的作品。因为原作的名气大,当年复制的数量少,现在市场需求很大。但据说老人们雕刻的版都在,就是没有人会印了。

工艺品怎样呢?原来复兴门有个很好的“中国工艺美术馆”,六层,全部是工艺品陈列。里面幽静而充满艺术气息。但是现在改造成了百盛,热闹了,工艺品被挤在了六层的一个角落里。

还有多少人愿意钻研技术,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侯宝林为相声担忧过,马季为相声担忧过,侯跃文为相声担忧过。他们都走了,一个郭德纲即使不卖减肥茶,能不能挽救相声?

一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田青和我开玩笑说,咱们办一本杂志吧,就叫《反动派》。因为现代化必然是反传统的,而坚持传统文化的人,在现代化的潮流中一定不合时宜,表现出“反动”的一面。我们就歌颂那些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为传统文化而奔走呼号的声音。

与“如何赚钱”“如何升官”等教你人生一招不同,以倡导保护传统为己任的书有没有市场?

三、保护:在期待中行动,在行动中期待

2007年4月,总理访问日本,12日晚上,总理和安倍首相观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早在两个月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田青教授就到日本看过一次演出场地,回来就抓紧节目的准备。为这台演出,他专程到内蒙古、福建、贵州等地精心挑选节目。这台演出是在他主持的“守护精神家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基础上产生的,包括了昆曲、古琴、长调、木卡姆等已经成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项目,和一些地方稀有剧种及原生态民歌。4月8日,田青和他策划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一行80人已经到达日本。田青与日本著名演员一起为两国领导人主持了这个演出。

演出第二天,总理到驻日使馆与官员、媒体、留学生代表、旅日华人见面。走进大厅,他一眼看见了前一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中演唱侗族大歌的贵州小学生,温总理直接向孩子们走去,亲吻了来自贵州山区的孩子。这时候,两个新疆来的七十多岁的木卡姆歌手径直向总理走去,在场的人无不惊讶,但是温总理微笑着迎向两位维吾尔族老人,与两位老人紧紧拥抱,赞赏他们的歌唱,祝愿他们健康。

在整个演出中,云南海菜腔歌手李怀秀、李怀福亮相的机会多,被总理认了出来,他问:“你俩是兄妹还是姐弟?”

在即兴的演讲中,高度赞扬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日本的演出。过去,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出访,一般带一台节目,中国京剧院或者中央民族乐团的一场演出。但是,到了2007年,国家领导人的观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一台京剧和一组民乐已经不能涵盖我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是以原生态民歌为主的演出,成了民间的最爱,成了文化外交的手段。

6月9日,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总理到中华世纪坛观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参观结束时,对文化部门的同志们说,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几百年、几千年传下来的,为什么能传下来,千古不绝?就在于有灵魂,有精神。一脉文心传万代,千古不绝是真魂。文脉就是一个民族的魂脉。今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

当政府以高调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民间又做了什么呢?

皇家粮仓,因为李苦禅的儿子李燕先生的奔走呼号,在平安大街建设中躲过劫难。5月18日于中国昆曲成功申报成功“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六周年之际,隆重推出了厅堂版《牡丹亭》,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化名流的关注。

著名作家、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刘庆邦先生说:“现在许多演出声光电用得太多,技术主义的东西在舞台上特别泛滥,让人觉得特吵得慌,特别喧嚣,而在厅堂版《牡丹亭》现场,那种场景,那种丝竹之声,那种真正原汁原味的感觉,让人觉得是非常好的享受。厅堂版《牡丹亭》不用扬声器,不用光电的闪烁,是非常诗意化的和自然流露的东西。那一刻,我从心底里发出思古之幽情。好久没有这种享受了,那天真正感受了民族文化的韵味!”

著名作家、记者唐师曾说:“我是已经活了46年的人了,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一场戏。感觉‘很浓’,是高度浓缩了的艺术,是纯粹的古典的艺术。现在的社会基本是一个兑水的社会,艺术里充满了垃圾,各行各业都制作自己本行业的宣传片,观众哪里有看到真正艺术的机会?面对‘浓缩’到只剩下‘艺术’的厅堂版《牡丹亭》,我特有感触。在演出结束后的留言本上,我写了八个字:‘生得其所,死亦自在’。我在评说柳梦梅杜丽娘的爱情,同样是评价昆曲这门艺术。”

著名主持人张越说:“我们的生活快速繁杂粗鲁,有钱人时髦人也粗鲁,既没控制也没过程、没细节,缺乏审美价值,所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花同样的钱看这戏就比喝顿酒吃大盘子舒服,更有审美愉悦。”

著名记者王军说:“我这是第一次听昆曲,真是浑身特别地干净。这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非常高雅的艺术,应该有其生命力。但是过去政府把这些都包揽下来,把市场全部排除在外,所以传统文化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只有让市场发挥作用,传统艺术才能活起来。艺术只有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才可以活下去。一旦成为国家剧团,有多少钱花多少钱,谁来为艺术负责?只有在市场面前,‘戏比天大’的原则才能在演员心目中确立起来,才有可能出现梅兰芳。国家剧团里的人,谁都可以不负责任,大家更在乎外在的‘五个一工程’和‘梅花奖’,而梅兰芳得过梅花奖吗?”

皇家粮仓的《牡丹亭》正在上演的时候并持续获得好评的时候,2007年10月,国家大剧院落成首场演出也选择了《牡丹亭》,不过是长达九个小时的青春版。同时,在首都博物馆,每个周末,都在上演昆曲折子戏。我们在炒作了多年别人的歌剧、在午门上演了《图兰朵》之后,我们终于想起了自己还有昆曲。

四、高层与民间共同的使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无论在高层还是在民间,已经成了一个不容怀疑的使命。那么,政府、学界、民间、市场,各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第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立法保护民族精神财富。早在2005年,北京市就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办公室”。2006年初,北京市下发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同时,《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汇编》开始编纂,《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进入立法程序。今天,我们的行政部门也在积极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有望早日出台。

第二,学界提供理论支持,唤醒全民保护遗产意识。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田青为代表的广大知识界,在近年积极呼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得这个学术概念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了全社会的共识。冯骥才的《拯救民间》和田青在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的发言,成了学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角,在民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三,民间珍爱传统技艺,活态传承祖先文化遗产。民间一直就不缺乏一些顽固的保守派,他们死死守护着“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原则,在急风暴雨中守护着破败的精神家园。比如已经辞世的田丰,只身前往昆明创办“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习馆”,延请民间艺人,招收学员,活态传承少数民族歌舞。正是有他的努力,才有了杨丽萍的《云南印象》和海菜腔歌手李怀秀、李怀福。在苏州,今年已经80岁的顾笃璜老人,恢复了“昆剧传习所”,传承着正宗的昆曲。

第四,市场慧眼打理精品,做到保护与经营两不误。片面迎合所谓的市场,毁掉了一些很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这不能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没有市场。昆曲是明朝初年中国文人的审美,拿到今天一定有不适合的地方。但是,陌生感也是艺术追求的一个品味。青春版《牡丹亭》和厅堂版《牡丹亭》的先后成功足以说明,传承了600年的昆曲依旧可以唤起我们美好的情感。而这两个产品,都是市场的选择,而不是政府和专家的选择。

青少年传承非遗文化范文9

作者:李秀琼 单位: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

少儿图书馆是少年儿童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是少年儿童接触历史文化知识、培养做人的基本礼仪素养的重要阵地。图书馆所拥有的完备的各类学科的图书资料以及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少年儿童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需要。少儿图书馆作为广大少年儿童学习文化、科学技术的第二课堂,除了具有教育、信息职能之外,还具有提升亲子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职能,是提高城市人口素质的重要场所。充分发挥少儿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名片的作用图书馆是城市的信息中心,集合多种功能,可以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发展需要。城市文化建设只有从未成年人抓起,让广大少年儿童了解城市的发展历史和内涵,才能在全社会形成文化建设的氛围,传承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少儿图书馆承担着未成年人的社会教育职能,服务对象为未成年人,应通过有鲜明特色的馆舍、丰富的馆藏资源、先进的技术设施和手段、有效的管理、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来扩大少儿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成为少儿信息资源中心,成为少年儿童热爱并向往的知识殿堂,成为城市文化形象的体现,并在提升城市文明内涵和城市文化品味中充分展示城市文化。充分发挥少儿图书馆馆藏资源优势,运用现代化设备和手段,构建城市文化特色数据库现代社会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借助网络可以迅速了解世界不同种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图书馆应该与时俱进,依靠技术手段,创新发展,建立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独立的地方文化资源站点。

通过最适用的技术手段保护地方文献遗产以及城市发展历史,使这些文化遗产能够为广大公众所认识和利用[4],并为国家数字图书馆以及其他部级数字信息共享工程提供完整、系统的地方信息产品。如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的“广州记忆(青少年版)”数据库,建有动漫版、图片版和完整版三个版本,以贴近青少年的原创动漫演绎方式,全方位展示广州特色的自然资源、历史人物资源以及浓郁的乡土风情,设有粤语典故、广东童谣、民间传说、名胜古迹等12个分主题。邀请知名非物质遗产专家以及广大少年儿童共同参与建设,通过实地拍摄、活动征集等方式,加工了一批具有民俗特色的照片,目前图片库容量已经达到2.47G。此外,通过搜集网络资源和广州特色动漫素材,整理了广州民俗、地名趣谈、粤语典故等主题的动漫素材资料,制作了《行花街》等16个动漫作品,数据库数据量为10880条;“健康运动”数据库的总数据量为3042条,其中“在线问答游戏”和“健康运动大富翁”项目已完成游戏程序。发挥少儿图书馆优势,保存本地区少年儿童的成长记忆信息社会,图书馆的职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不论如何变化,保存历史文化遗产的基本职能是永恒的。图书馆自觉地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既能提升自身社会价值,也能为自己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少儿图书馆而言,保存的历史文化遗产应该与少年儿童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第一,充分发挥少儿图书馆的文献保存功能,对记录城市、居民发展的历史文献、实物等进行整理分类,比如不同年代的少儿游戏、物件等。据悉,深圳少儿馆开展的“向日葵”童年珍藏计划,珍藏深圳人童年时期的美好记忆,这些记忆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深圳的历史发展轨迹,其他地区的少儿馆也可以效仿建设“儿童成长档案”等,保存不同时代本地区少年儿童的成长记忆。第二,充分发挥馆藏优势和人员优势,开展相关城市历史文化方面的调查研究。

少儿图书馆如能根据存储的少儿文献开展课题研究,如比较不同年代本地区少儿作品的异同,分析这些作品受到本地区经济、文化的影响等,对于城市文化建设会起到重要作用。发挥少儿图书馆的载体功能,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推广图书馆除了是向公众提供基础文献信息服务的场所以外,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推广的场所。少儿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未成年人,培养他们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感情,使青少年从小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是少儿图书馆承担的重任。与其它社会团体相比,图书馆不仅拥有大量的读者,还具备了场馆及技术力量的优势。比如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年均接待读者接近170万人次,对于推广岭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和普及推广责无旁贷。首先,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拥有海珠、沿江两个办馆场所,在传统的借阅区、阅览区及各种藏书书库之外,还拥有报告厅、展览厅、展廊等场所和设施,这些场所可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教育活动的空间。如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邀请著名篆刻艺术家郝大石为少年儿童作篆刻专题讲座,讲述了篆刻的历史并即兴演示了高超的篆刻技艺;为了让更多的市民欣赏到这些篆刻艺术精品,也为了让篆刻艺术在青少年中传播,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利用展厅举办了篆刻艺术展,共展出郝大石老师近300件优秀篆刻作品,其中不少是融合了亚运元素的作品,这次活动加深了青少年对篆刻艺术的直观认识,使之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粤语讲古”是具有鲜明岭南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之一,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以“说古广州”为主题,邀请著名说书艺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颜志图以及其入室弟子彭嘉志开展《六一邀你听古仔》、《历史名城———广州》、《广州人的衣、食、住、行》、《广州文化多精彩》、《广府春节民俗》等系列讲座,以“粤语讲古”的形式,为孩子们打开了解广州历史文化的窗口。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以这些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的活动提高了少年儿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关注度,从而达到传承与推广的目的。民俗文化专家冯骥才多次呼吁:“重要的是唤起民众对文化的热爱,只有老百姓认识到了并自觉地去保护这些东西,我们的文化才能传承下去”[5]。只有少年儿童热爱传统文化艺术,传统文化才真正拥有生命力并得以延续。少儿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推广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传承非遗文化范文10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产业 发展

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127-02

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提起“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什么是 “非物质文化”?通俗讲它被认为不是物质的无形的文化现象。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有明确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有“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技能。”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这个定义,我们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民族的群体或团体,甚至有时是个人掌握的各种技能、表演艺术及民族群体的文化形态、文化环境和知识体系,还有与这些活动有关的工艺品,各种道具等等。这些文化大多以口口相传、师徒相传的固定形式代代相传,穿越上千年的历史长河,经历无数次的社会变迁,形成了一个群体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得到广泛的群体认同感。

2011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发实施,明确提出建立部级代表性项目保护工作的定期报告、督查、奖惩和退出机制。从总体上保证了全国非遗保护的各项基础工作扎实开展,非遗保护的一些关键环节、主要做法上有了新进展、新突破,全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呈现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使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群众主动参与非遗保护的热情不断提高,非遗保护理念正在逐渐深入人心。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国务院规定,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形态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个项目。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5月,国务院已批准公布了3批部级非遗名录共1219项。各省(区、市)人民政府也公布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8566项。大部分市、县也建立了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基本形成。

自2006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申报工作以来,经国务院、省政府、文化部、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批准公布的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量为:部级遗产3项、省级遗产8项,部级传承人1个、省级传承人6个。按地区分布为:州属地有部级遗产1项、省级传承人3个,门源县有部级遗产2项、省级遗产1项、部级传承人1个、省级传承人3个,祁连县有省级遗产3项,刚察县有省级遗产2项,海晏县有省级遗产2项。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础,对于延续和传承民族美德,展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项目青海省普查了260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三、如何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近年来,我们在普查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发现,一些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十分重视,因此存活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环境还是十分脆弱,由于它是师徒相传、家族相传的口头传承文化,明显存在着“人亡艺绝”是的濒危状态。比如海晏蒙古族的颂词,由于收益群众较少,对它的保护和利用收到一定的限制。再如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门源回族宴席曲”,虽然已经有国家的传承人和省级传承人,但它的存活也只能维持现状。其一,从2008年开始国家对传承人和保护项目有一定的经费支持,但由于受场地、时间等等因素制约,开办传习班受到困难。其二,因为回族宴席曲是在婚宴上表演的歌舞,民间称为“才曲尔”,是在家中表演的艺术形式。它大约产生在元代,在过去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宴席曲是回族群众唯一能静心聆听和观看的艺术。现在随着各种文化和传媒的介入,在喜庆的婚宴上很少有人请会唱宴席曲的人到婚宴场合助兴表演。连部级传承人安宝龙都说:“年轻人喜欢才曲儿的越来越少。”传承依然受到限制,他只能就地培养自已的儿孙学习宴席曲。这种现象还不算太坏的,有的项目申报成功后,就成为一个单位或一个人的事情了,无人问津,无人检查督促。

保护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应该是该全民族的自觉行动。当一个民族或群体没有意识到本土文化消失的危险与后果时,一切外来的努力都不能代替和挽救这个文化的濒危状态。

(二)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常成为旅游文化和各地区名目繁多的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现象有利有弊。它的有利之处在于:

1、它有利于提高和深化旅游文化的内涵。近几年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在很大程度上有些地方的破坏性的开发,给原本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这种发展中显得太脆弱,太无力。在旅游景点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示和表演,有利于外来游客了解这个地区曾经有的,现在依然在民间存活的文化现象,尽管这种了解只是皮毛,但也比没有任何文化展示要好得多。对真正的旅游者来说,他想了解的不仅仅是看看这里的自然景观,尝尝民族美食,而是要在放飞心情的同时,了解这里的历史和文化。比如,在门源县的旅游景点和油菜花节上,都有华热服饰展示,很多外来游客,惊叹在青海藏族中还有这样一支保持着原始民族生活状态的藏族。这对提升一个地区的文化品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它有利于让年轻的一代,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我们常常为此自豪。当我们脱掉华丽的民族服,穿上最时髦最现代的衣服时,从表面上抹掉了民族的历史,抹掉了祖先的痕迹,同时也抹掉了那份带着祖先体温的文化。在节日和旅游景点经常出现带有民族文化印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某个项目时,人们会不自觉地去了解它,学习它。比如,近年来,每逢吉庆日年轻人穿着自己民族服装的情况日益增多。这就是接受了这种文化,并对它产生了默默的认同感。

3、它有利于增加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看到有一些参与旅游文化的人们,靠表演和展示自已的技艺,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同时,制作的带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各种纪念品,也为人们赢得不菲的收入。

但是在节庆会上和旅游景点上展示和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其一,一些急功近利者把它当成摇钱树,破坏了它的文化本意。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唐卡,自从申报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不但价格高的离谱,而且伪作、复印件充斥市场,严重损坏了藏文化的声誉。

其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不求深解,不能突出它的重点。比如,华热女子服饰,它的辫饰、它的腰带、它的帽子等等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无人去挖掘它的内涵,甚至盛装的华热妇女都不曾了解过她们为什么要佩戴与众不同的服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奈,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悲哀。

其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民俗、文化传播、娱乐观赏等功能,在旅游景点或节庆会上演示,只是作为一种点缀,对不甚了解历史文化的年轻人没有太多的吸引力。比如,回族宴席曲的表演,比较单调、呆板,华热服饰的展示也同样简单,呆板。一种文化失去它的吸引力,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保护和利用。

四、对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非遗保护专家们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一)保护为主。保护的前提是要摸清“家底”,即要深入细致地普查全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情况。要进一步完善四级管理制度。从2009年开始,对基层单位申报和审查非遗项目有明确规定。各州(地)和县文化单位,都设有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先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保护。作为文化工作者,传承和发展的另一项保护职责,是建立和健全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的档案。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认识,帮助拥有非遗项目的县文化馆,在保护好现有部级和省级非遗项目的同时,进一步挖掘、整理、申报新的项目。使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上一个台阶。

(二)抢救第一。抢救是保护的目的。我州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文化在互溶中发展。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门源回族文化,除“宴席曲”外,还有回族婚礼,这也是值得挖掘的文化遗产。

(三)合理利用。这一问题我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认识”一节中已有叙述,不再赘述。

(四)传承发展。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的。传承要靠传承人。目前我州有些传承人,由于自身文化和传承场合等条件的限制,没有很好地履行自已的职责,没有传承,就谈不上发展。有些项目跨县保护,如,“青海湖祭海”,这是一个群体性的民俗活动,传承人如何传承、如何发展,依然没能得到很好地解决。

青少年传承非遗文化范文11

传统音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音乐文化传统,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态。受全球一体化的影响,民间传统文化影响逐渐消失,人类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各国政府都制定相关法律保护本国的文化遗产。我国于2011 年6 月1 日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第34条进一本文由收集整理步指出: “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明确规定了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责任和必要性。

一、幼儿师范院校开展民间传统音乐教育的意义

1.民间传统音乐是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课程资源宝库

音乐类课程是幼儿师范院校的主干课程,受我国音乐院校音乐教育模式的影响,西方音乐占据幼儿师范院校音乐类课程的主导地位,导致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陌生。我国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品种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科学及社会价值,是人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琴艺术、西安鼓乐、侗族大歌等民间传统音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务院公布的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民间音乐占171项(含扩展项目16项);南阳板头曲、中州筝派、信阳民歌、开封盘鼓、轧琴、沁阳唢呐等35项河南特有的民间音乐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音乐中许多类别适合在幼儿中教学。而当前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类课程中很少涉及民间传统音乐方面,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无法在幼儿园向幼儿进行民间音乐启蒙教育。民间传统音乐是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尚未开发的课程资源宝库。

2.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当前由于受全球一体化及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我国许多民间传统音乐在青少年中的影响越来越小,宝贵的民间传统音乐面临失传的危险。河南省统计局对居民的一项调查显示:作为我国传统音乐代表的戏曲,观众中老年人占大部分比例,中年人占小部分比例,而青少年几乎没有。如何使青少年了解传统音乐、热爱传统音乐是音乐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幼儿师范院校作为未来幼儿园教师培养的摇篮,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将承担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重担。在幼儿师范院校开展民间传统音乐教育,有助于使幼儿从小受到中国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熏陶,这对于我国民间传统音乐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发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世界文明的巅峰。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华传统文化一度被冷落。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增多,中国传统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热爱并学习中国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世事沧桑的考验、筛选之后而保存下来的优秀文化结晶。在幼儿师范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有利于深化素质教育,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中国传统音乐绵延几千年,包含了诸多审美风格,它是一定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创作思想意识的结晶。在幼儿师范院校开展中国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中国传统音乐的表演技巧,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提高,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思维能力。另外,中国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表演,还能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提高校园文化品味,增强校园文化的竞争力,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幼儿师范院校开展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方式

1.建立符合幼师培养目标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

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胜任在幼儿园、幼儿培训机构从事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的学生。这一特点决定了幼儿师范院校教师应根据幼儿音乐教育特点对民间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比较、筛选。幼儿师范院校可以选择那些容易在幼儿中普及推广的民间传统音乐文化遗产进行教学改革,编撰相关教材,制定相关教学大纲。在课程形式上可以采取开设民间传统音乐相关课程选修课,课后开设民间传统音乐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建立符合幼师培养目标的民间传统音乐课程体系。

2.建立民间传统音乐师资队伍

受传统音乐教育模式影响,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教师主要是钢琴、声乐以及西方器乐等方向的教师,而从事民族音乐的教师较少,本土特色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幼儿师范院校的教师来讲更是陌生。要在幼儿师范院校开展民间传统音乐教育,一方面可以采取本校教师结合自己专业到民间采风,向民间传统音乐艺人学习。如声乐类老师可以学习信阳民歌、桐柏山歌等民间音乐,器乐教师可以学习唢呐、开封盘鼓等民间乐器。另一方面,可以聘请民间传统音乐艺人到学校担任客座教授,定期开办培训班、讲座,向师生传授优秀民间音乐。

青少年传承非遗文化范文12

非遗,在长期从事非遗保护的专家苑利看来,有六大限定,第一,传承主体是人;第二,传承的时限必须超过100年,“100年”是一个时间底线,同样也是一个准入门槛;第三,从形态上来说,非遗必须是活态的传承;第四,以传承的原生程度来看,必须是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第五,传承的品质还需具备文化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等;第六,传承的范围主要分布于七大领域――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工艺美术、传统生活知识、传统生产知识、传统仪式和传统节日。

当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落实到传承人身上时,虽然是必然的,但也略显苍白和无力。

金属錾刻

在潘家园地铁站旁边,一位五六十岁的老人引起了《经济》记者的注意:一张独凳,一个装满锤子、錾子、木条等器具的工具盒,一个铜制的人物肖像。记者来到潘家园本是为了了解古玩市场的行情,来得次数多了,却总是能在不同的地方遇到这位匠人。

陈学明是沈阳市“陈氏金属錾刻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其祖辈从事满族金属錾刻艺术,至今已140余年,传承5代。从小受到父辈的传授和家庭的熏陶,陈学明选择了金属錾刻中最难的类型――人物肖像的錾刻,成为陈氏家族中唯一一位用金属錾刻艺术来画人物肖像的人。记者看到过陈学明的作品,的确生动传神,惟妙惟肖。陈学明说:“抗美援朝纪念馆中,3位副营长的肖像是我给做的。”

说到金属錾刻,它起源于夏商,兴盛于唐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流传很早的传统手工技艺。在流传过程中,作品的造型设计从庄严、凝重变得奇巧、富丽,纹样也清新活泼、质朴细腻。

简单来看,并不会觉得金属錾刻有什么独特之处。但实际上其工艺非常复杂。“现在就赚点手工钱。”陈学明说。金属錾刻是在纯手工直接操作下利用铜板的柔软和延展的机理特性,根据设计的纹饰要求来选用平面雕刻、镌刻或镂刻,或将花纹突出呈浮雕状,产生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这种工艺介于平面绘画与立体雕塑之间,錾刻的精细和锻铜的大气融为一体,创造出来的作品既有艺术美感,又有独特的古典魅力。

“通常来说,做一件精美作品需要经过设计、描图、展板、初刻、锻打、制胶、上胶、錾花、镌花、打珠点、下胶、退火、錾边、成型、焊接、精磨、细磨、压光、整平、酸洗、表面处理等多道工序。”陈学明一边敲敲打打,一边和记者说着。

陈学明的做法是自己先做出来,然后让顾客看是否满意,再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修改。当记者问及现在市场情况如何时,陈学明摇了摇头,叹着气说:“不好做啊,7月份没有一单生意,8月份只有一单生意,1000元,9月份挣了3000元。”

“先这么熬着呗。”陈学明随即说。2010年,他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至今的6年中,他一直在想办法让更多人知道这样一门技艺,他也希望“能把金属錾刻艺术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发现和认识这项技艺的美。”

非遗的“规则”

谈到我国的非遗保护,起于2005年《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正式,包括《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此时政府主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幕拉开。

这11年间,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从法律层面到公众层面,对非遗的关注度普遍提升。

多年来方塘智库联合创始人、非遗研究专家许伟明走访调查发现,目前非遗存在3种状况。他告诉记者,一是如果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纳入国家的保护名录,有可能是边缘的;二是社会的发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面临转型期、全球化、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等挑战,其原有市场正在缩减;三是大部分的非遗传承人年事已高,年轻人对非遗技艺不感兴趣,无法实现文化传承。

像江苏无锡的留青竹刻,原本是用刀在竹子的青皮上刻上文人喜爱的梅兰竹菊,在以前的用途是在文人的书房中盖住纸,防止墨溅到四处。“但现在大多用钢笔、圆珠笔来写字,这时留青竹刻的功能渐渐消失,其市场也渐渐缩减。”

在许伟明走访贵州时,其中的侗族大歌就面临着非遗传承人年事已高的问题。侗族大歌具有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特点,其主要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是产生声音的自然根源。歌唱的内容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为主,凡是有大歌流行的侗族村寨,很少出现打架骂人、偷盗等行为。但必须由3人以上来进行演唱,“现在这些原生态的老年人大多处于60-70岁,记忆力正在衰退,师徒之间的传承也出现了问题,这就极容易导致非遗的消失。”

陈学明同样有这样的困惑,当记者问及金属錾刻艺术的传承时,他告诉记者:“我儿子会啊,但是他不会来做这件事情。”历史上的錾刻工艺多是以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的形式传承,发展至今能掌握这门技艺的人越发罕有。

记者问及陈学明工具箱内的工具时,他自豪地说:“这都是我们自己做的,市面上买不到。”

多数时候,陈学明不知道到底要怎么办,但他知道“如果不出来摆摊,根本没有人会知道这项技艺。”

从2012年到北京开始,陈学明一直勉强维持着这份工艺。面对越来越萎缩的市场和自己越来越大的岁数,他给錾刻定了一个新的意义――“年轻人在外奔波劳碌的时候,别忘了给年迈的父母画一张像。”

局外人如何反客为主

许伟明也承认,对于非遗传承人来说,非遗传承和保护是被动的。而国家提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看似是局内人的传承人,实际上远远在传承保护之外。“这种被动的局面正是目前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症结所在。”

对此,许伟明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第一,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非遗也属于文化创意产品。既然环境已不是当年的环境,非遗传承人可以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和消费者的需求,在保持原有非遗技艺的情况下,进行创新。

苗族的银器中有很多图案是用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恋。但现在微信等新媒体工具远比银器来得更为直接和形象。“这脱离了原来的生活场景。”在创新上来说,现在苗族银器上面就雕刻了喜洋洋,并进行装饰和修饰,产生一些非遗的折射。

第二,想办法扩大市场。大兴安岭桦树皮制成的桶非常结实,不会漏水。但在现在看来,随便在市场上都能买到。这如何扩大市场呢?许伟明表示,这种非遗技艺在东北可能比较常见,但其他地区并不知道。这就需要往外推广,并在桦树皮制成的盒子或桶上加一些创意的图案。“这或许是一些濒危非遗技艺的出路。”

第三,非遗一定要走向现代化。“现在还在坚持做非遗的,大部分都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由此来看,社会力量的介入非常有必要。”像四川羌绣原创品牌“一针一线”,即是以企业的形式来把做羌绣的非遗传承人都集中在一起,共同打造的一个现代化品牌。这时,非遗传承人的绣娘们只需做好产品,其他的设计及产品渠道的开发,企业的其他人去做。“整个非遗的传承就会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