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的认同

传统文化的认同

时间:2023-07-04 17:10:08

传统文化的认同

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1

关键词:达斡尔族;文化认同;文化传承;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2-0083-02

达斡尔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大约有人口13.24万(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达斡尔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但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推进,达斡尔族的优秀文化正在濒临消失,如达斡尔族民族语言、“乌钦”说唱艺术等。达斡尔族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历史上曾采取过多种措施加强教育。众多达斡尔族有识之士也做过积极的努力,如郭道甫兴办学校、巴金保资助学生等,都为兴办达斡尔族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1]。自清朝开始,官办达斡尔族学堂开始出现,私塾也较为盛行。由于达斡尔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学堂通常教授汉文和满文[2]。通过兴办教育,培养出了很多优秀达斡尔人才,达斡尔族人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达斡尔族的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达斡尔族文化保存与传承变得举步维艰:与当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文化被废弃;原属于游牧经济文化类型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被现代的生活方式所取代。在服饰上,除重大民族传统节日要着民族服饰外,平时都着汉族服装,像“奇卡米”、“斡洛奇”、“得热特莫勒”这样的靴子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饮食上,如采摘柳蒿芽、晒干菜等传统习俗被逐渐淡化;在住所上,以往高大的“介”字形泥草房也被砖瓦房或楼房所取代;在体育活动中,曲棍球、摔跤、较劲力、围鹿棋等也已很少有人问津。甚至出现了个别达斡尔族人不认同本民族文化的现象。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有必要增强达斡尔族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达斡尔族聚居地区学校教育中传承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尊重达斡尔族人民的意愿,实现民族文化的自觉选择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产生、发展、繁荣、衰落的过程,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于文化中的糟粕,理应通过文化的自我选择予以淘汰。但对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应该想方设法地加以保护和传承。达斡尔族文化在变迁与传承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乐观、坚毅、勇敢的民族性格已成为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社会环境变化中,少数民族文化会出现主动或被动适应。达斡尔族人并未因外界强势文化的影响或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丢弃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他们有保护、延续、开发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愿,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哈拉达斡尔族小学调研时发现,达斡尔族学校的教师普遍重视本民族文化,能够在教学中自觉地传承民族文化。甚至有一位汉族体育教师,也有意识地把达斡尔族人传统的较劲力、摔跤、踢毽子等体育活动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因此,在文化传承中,应该遵从文化自觉选择规律、尊重达斡尔族人民的意愿,保护达斡尔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丰富达斡尔族教师、家长、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提升其民族文化认同的主体意识

文化认同是个体对所属群体文化的归属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前提。有学者认为,民族认同表示个体对所属民族的归属感,即一个民族中的人们对于自己所属民族的归属意识,也就是明确“我”属于哪个民族。民族文化认同即一个民族中的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意识[3]。由于民族是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的文化特点、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共同的文化以及心理素质是民族形成的必备要素。作为民族的成员,即民族文化的主体,承认并且愿意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即为民族文化认同。一个民族要想把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首先得提升民族成员认同民族文化的意识,形成强烈的民族情感。达斡尔族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同样依赖于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在此基础上才能保持最基本的民族文化元素和发展本民族优秀文化。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达斡尔族学生和家长能够认同民族文化,但对于有关民族知识的掌握还相对欠缺。在回答“如果能够重新选择,你会选择自己是什么民族,为什么?”时,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达斡尔族。但在回答“为什么”这一问题时,答案却较为模糊,很少有人将其归因于民族文化。在与达斡尔族学生交流时发现,大多数达斡尔族学生仅对本民族文化有一般性的了解,但对民族历史、文学等深层次的文化普遍知之甚少。民族文化知识的缺乏势必制约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教师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先导者,是引导学生学习本民族文化的领路人;而家长则在家庭教育中对文化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少数民族家庭来说,家庭教育是少数民族学生了解和掌握本民族文化的最基本途径。如果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缺乏民族文化认同的主体意识,学生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就丧失了民族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从而会影响其民族文化认同主体意识的形成。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家长的作用,并积极利用各种手段,宣传和学习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知识,如在达斡尔族聚居区,以村屯、社区为单位开展绘画、摄影、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达斡尔族文化,培养达斡尔族人热爱本民族文化的情感。

三、挖掘达斡尔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并将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民族文化变异或消失的速度也在加快,不少少数民族出现了文化认同危机。为增强年轻一代达斡尔族人对本族文化的认同感,应该深入地挖掘达斡尔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在与达斡尔族学生的交谈中发现,有些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比较浅显,认为达斡尔族文化也只不过就是柳蒿芽、“瓦特”、“斡洛奇”、晒干菜等习俗和围鹿棋、曲棍球、摔跤等体育活动。他们对于达斡尔族的历史、文学、宗教、道德等内容普遍不甚了解,表现出深层次的达斡尔族文化的缺失。运用文化的物质、制度和精神三层面的分类法研究达斡尔族文化时发现,学生普遍对物质层面的达斡尔族文化比较了解,对制度和精神层面的文化认识比较欠缺。所以,对达斡尔族的民族组织形式、社会秩序、伦理道德、法律制度及民族情感、民族精神等内容还需要深入地学习和了解。目前学校教育中采用的国家统编教材,仅有几个较大的少数民族文化在教材中有所体现,对于像达斡尔族这样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还兼顾不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在达斡尔族聚居地区的学校教育中更好地融入达斡尔族文化教育。民族学校有义务在学校教育中纳入民族文化因子,在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教育评价等方面渗透民族风俗及民族精神,使得民族文化在达斡尔族学校教育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以利于民族文化的顺利传承。

四、改革传统课程,建立完善的达斡尔族文化课程体系

教育是文化传承最主要的途径,课程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建设好民族文化课程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传承。对传统课程进行改革,并不是将传统课程颠覆,而是在传统课程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扩展和补充。即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式、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进行改革,融入民族文化成分[4]。在以往的课程建设中,民族文化的因素往往被忽视。而达斡尔族作为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人口较少少数民族,其文化在学校课程中一直处于“失语”状态。达斡尔族文化要在学校课程中得以体现,并使之更好地得以传承,需要在课程目标中提出民族文化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在课程内容中纳入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在内的全部达斡尔族文化;在课程方式上做到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以民族文化为主的校本课程;在课程实施上应保证民族文化课程的必要学时,使民族文化的传承不流于形式;在课程评价中要建立凸显达斡尔族文化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要做到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在课程选择、实施和管理中,要采取有力措施,形成长效机制,确保达斡尔族聚居地区民族学校能更好地传承达斡尔族文化。

五、实施民族语言教学,提升达斡尔语“听”“说”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进行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也是族群凝聚力的具体体现。教育是语言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历史上,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达斡尔族人用达斡尔语说,用满文或蒙古文书写。虽然从来没有间断过创制本民族文字的努力,但至今尚未如愿。调查中发现,家有老人的达斡尔族家庭,成员基本都会说达斡尔语,而年轻的达斡尔族家庭会说达斡尔语的则较少。说明语言环境直接制约着语言的学习。若不通过教育加以及时保护,仅凭借口耳相传来延续的达斡尔族语很容易消亡。在达斡尔族学校的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达斡尔族教师都会说达斡尔语,有的学校还设有专门教授达斡尔语课的教师,并开设达斡尔语课。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各年级学生掌握程度不同,需要教师制订多个教学方案。而在实际教学指导中,还存在低年级学生学习能力不足、同一班级学生的语言水平不尽相同等问题,给民族语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民族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对达斡尔语言课予以充分的重视,保证其授课时数;要加强达斡尔语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充实有经验的民族语教师;要积极编制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达斡尔语教材;要探讨有效的达斡尔语教学方式和方法。

六、创设达斡尔族学校校园文化,营造民族文化环境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仅仅可以通过口耳相传获得,还能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潜在地发挥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创设有利的文化环境来传承民族文化。创设达斡尔族学校文化的主要途径有:建立专门的学生民族手工艺作品的展览室;装饰民族特色的墙壁、长廊;举办民族特色的艺术和体育活动;创建有民族特色的校风、班风 等[4]。另外,在民族聚居地区可以通过创设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村屯(社区)环境,建设专门的达斡尔族博物馆,开展丰富的民族文体活动等,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培养其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

总之,达斡尔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赖于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只有不断推动达斡尔族文化的发展,实现达斡尔族文化的良性变迁,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唤起达斡尔族学生的文化自觉,才能激起他们热爱本民族文化的热情,客观上完成达斡尔族文化传承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吴依桑. 达斡尔族教育史述略[J]. 民族研究,1997(4):55-60.

[2]毅松. 达斡尔族的私塾教育[J]. 民族教育研究,2000(1):49-51.

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2

论文关键词:达斡尔族 文化认同 文化传承 教育策略

达斡尔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大约有人口13.24万(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达斡尔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但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推进,达斡尔族的优秀文化正在濒临消失,如达斡尔族民族语言、“乌钦”说唱艺术等。达斡尔族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历史上曾采取过多种措施加强教育。众多达斡尔族有识之士也做过积极的努力,如郭道甫兴办学校、巴金保资助学生等,都为兴办达斡尔族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自清朝开始,官办达斡尔族学堂开始出现,私塾也较为盛行。由于达斡尔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学堂通常教授汉文和满文。通过兴办教育,培养出了很多优秀达斡尔人才,达斡尔族人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达斡尔族的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达斡尔族文化保存与传承变得举步维艰:与当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文化被废弃;原属于游牧经济文化类型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被现代的生活方式所取代。在服饰上,除重大民族传统节日要着民族服饰外,平时都着汉族服装,像“奇卡米”、“斡洛奇”、“得热特莫勒”这样的靴子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饮食上,如采摘柳蒿芽、晒干菜等传统习俗被逐渐淡化;在住所上,以往高大的“介”字形泥草房也被砖瓦房或楼房所取代;在体育活动中,曲棍球、摔跤、较劲力、围鹿棋等也已很少有人问津。甚至出现了个别达斡尔族人不认同本民族文化的现象。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有必要增强达斡尔族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达斡尔族聚居地区学校教育中传承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尊重达斡尔族人民的意愿,实现民族文化的自觉选择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产生、发展、繁荣、衰落的过程,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于文化中的糟粕,理应通过文化的自我选择予以淘汰。但对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应该想方设法地加以保护和传承。达斡尔族文化在变迁与传承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乐观、坚毅、勇敢的民族性格已成为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社会环境变化中,少数民族文化会出现主动或被动适应。达斡尔族人并未因外界强势文化的影响或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丢弃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他们有保护、延续、开发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愿,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哈拉达斡尔族小学调研时发现,达斡尔族学校的教师普遍重视本民族文化,能够在教学中自觉地传承民族文化。甚至有一位汉族体育教师,也有意识地把达斡尔族人传统的较劲力、摔跤、踢毽子等体育活动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因此,在文化传承中,应该遵从文化自觉选择规律、尊重达斡尔族人民的意愿,保护达斡尔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丰富达斡尔族教师、家长、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提升其民族文化认同的主体意识

文化认同是个体对所属群体文化的归属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前提。有学者认为,民族认同表示个体对所属民族的归属感,即一个民族中的人们对于自己所属民族的归属意识,也就是明确“我”属于哪个民族。民族文化认同即一个民族中的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意识。由于民族是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的文化特点、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共同的文化以及心理素质是民族形成的必备要素。作为民族的成员,即民族文化的主体,承认并且愿意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即为民族文化认同。一个民族要想把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首先得提升民族成员认同民族文化的意识,形成强烈的民族情感。达斡尔族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同样依赖于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在此基础上才能保持最基本的民族文化元素和发展本民族优秀文化。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达斡尔族学生和家长能够认同民族文化,但对于有关民族知识的掌握还相对欠缺。在回答“如果能够重新选择,你会选择自己是什么民族,为什么?”时,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达斡尔族。但在回答“为什么”这一问题时,答案却较为模糊,很少有人将其归因于民族文化。在与达斡尔族学生交流时发现,大多数达斡尔族学生仅对本民族文化有一般性的了解,但对民族历史、文学等深层次的文化普遍知之甚少。民族文化知识的缺乏势必制约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教师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先导者,是引导学生学习本民族文化的领路人;而家长则在家庭教育中对文化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少数民族家庭来说,家庭教育是少数民族学生了解和掌握本民族文化的最基本途径。如果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缺乏民族文化认同的主体意识,学生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就丧失了民族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从而会影响其民族文化认同主体意识的形成。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家长的作用,并积极利用各种手段,宣传和学习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知识,如在达斡尔族聚居区,以村屯、社区为单位开展绘画、摄影、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达斡尔族文化,培养达斡尔族人热爱本民族文化的情感。

三、挖掘达斡尔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并将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民族文化变异或消失的速度也在加快,不少少数民族出现了文化认同危机。为增强年轻一代达斡尔族人对本族文化的认同感,应该深入地挖掘达斡尔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在与达斡尔族学生的交谈中发现,有些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比较浅显,认为达斡尔族文化也只不过就是柳蒿芽、“瓦特”、“斡洛奇”、晒干菜等习俗和围鹿棋、曲棍球、摔跤等体育活动。他们对于达斡尔族的历史、文学、宗教、道德等内容普遍不甚了解,表现出深层次的达斡尔族文化的缺失。运用文化的物质、制度和精神三层面的分类法研究达斡尔族文化时发现,学生普遍对物质层面的达斡尔族文化比较了解,对制度和精神层面的文化认识比较欠缺。所以,对达斡尔族的民族组织形式、社会秩序、伦理道德、法律制度及民族情感、民族精神等内容还需要深入地学习和了解。目前学校教育中采用的国家统编教材,仅有几个较大的少数民族文化在教材中有所体现,对于像达斡尔族这样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还兼顾不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在达斡尔族聚居地区的学校教育中更好地融入达斡尔族文化教育。民族学校有义务在学校教育中纳入民族文化因子,在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教育评价等方面渗透民族风俗及民族精神,使得民族文化在达斡尔族学校教育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以利于民族文化的顺利传承。

四、改革传统课程,建立完善的达斡尔族文化课程体系

教育是文化传承最主要的途径,课程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建设好民族文化课程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传承。对传统课程进行改革,并不是将传统课程颠覆,而是在传统课程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扩展和补充。即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式、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进行改革,融入民族文化成分。在以往的课程建设中,民族文化的因素往往被忽视。而达斡尔族作为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人口较少少数民族,其文化在学校课程中一直处于“失语”状态。达斡尔族文化要在学校课程中得以体现,并使之更好地得以传承,需要在课程目标中提出民族文化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在课程内容中纳入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在内的全部达斡尔族文化;在课程方式上做到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以民族文化为主的校本课程;在课程实施上应保证民族文化课程的必要学时,使民族文化的传承不流于形式;在课程评价中要建立凸显达斡尔族文化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要做到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在课程选择、实施和管理中,要采取有力措施,形成长效机制,确保达斡尔族聚居地区民族学校能更好地传承达斡尔族文化。

五、实施民族语言教学,提升达斡尔语“听”“说”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进行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也是族群凝聚力的具体体现。教育是语言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历史上,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达斡尔族人用达斡尔语说,用满文或蒙古文书写。虽然从来没有间断过创制本民族文字的努力,但至今尚未如愿。调查中发现,家有老人的达斡尔族家庭,成员基本都会说达斡尔语,而年轻的达斡尔族家庭会说达斡尔语的则较少。说明语言环境直接制约着语言的学习。若不通过教育加以及时保护,仅凭借口耳相传来延续的达斡尔族语很容易消亡。在达斡尔族学校的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达斡尔族教师都会说达斡尔语,有的学校还设有专门教授达斡尔语课的教师,并开设达斡尔语课。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各年级学生掌握程度不同,需要教师制订多个教学方案。而在实际教学指导中,还存在低年级学生学习能力不足、同一班级学生的语言水平不尽相同等问题,给民族语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民族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对达斡尔语言课予以充分的重视,保证其授课时数;要加强达斡尔语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充实有经验的民族语教师;要积极编制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达斡尔语教材;要探讨有效的达斡尔语教学方式和方法。

六、创设达斡尔族学校校园文化,营造民族文化环境

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3

【关键词】彝族大学生 彝族传统体育 文化认同 文化适应

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少数民族魍程逵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他民族的体育文化尤其是西方主流体育文化的理念、方式和结构不同,有着自身不容忽视的文化价值。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生活一体化,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间的体育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于是,随着我国的汉文化和西方的奥林匹克文化在各个民族间的传播,彝族传统体育也不同程度受到了这些新的体育文化的强烈冲击和影响,产生了一系列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问题。此外,学校体育是最先接受奥林匹克文化的领地,是接受先进体育文化的前沿领域。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接受新文化、新思想的欲望更加明显,他们不愿受到保守思想的束缚,渴望接受先进的文化和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在多民族聚集的民族院校内,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冲突与适应问题常常在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上表现更为突出。面对包括奥林匹克文化等在内的强大主流文化,彝族大学生也会产生一系列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问题。对此,笔者选择了四川省内的部分民族院校,通过调查彝族大学生对彝族传统体育的认知、态度和参与等情况,探讨彝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四川省部分民族院校的彝族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有效问卷210份,有效率91.3%。

二、结果

研究对象中,男生占59.0%,女生占41.0%。对于摔跤、磨秋、爬油杆、跳火绳、蹲斗、舞铃铛、跳月、皮风子、老虎抱蛋、抢羊和背新娘等11种彝族传统体育项目,表示“听说过”的比例分别为79.5%、23.1%、30.8%、28.2%、23.1%、12.8%、23.1%、7.7%、10.3%、28.2%和53.8%,表示“参加过”的比例分别为59.0%、12.8%、20.5%、17.9%、10.3%、12.8%、17.9%、2.6%、7.7%、15.4%和38.5%。对于参加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情况,表示“从不参加”、“偶尔参加”和“经常参加”的比例分别是20.5%、43.6%和35.9%。89.7%的学生表示愿意亲自参与彝族传统体育项目。79.5%的学生认为传承与发展彝族传统体育文化重要。82.1%的学生表示愿意为传承和发展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做些尝试。对于参加体育项目的情况,38.5%的学生表示参加现代体育项目较多,51.3%的学生表示参加彝族传统体育项目较多,10.3%的学生表示参加除彝族外的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较多。对于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作用或功能,选择“促进交流与交往,增加相互沟通”的比例为53.8%,选择“传承彝族文化习俗,弘扬和体现彝族精神文明”的比例为74.4%,选择“传承与发扬彝族传统体育技艺”的比例为38.5%,选择“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比例为28.2%,选择“锻炼身体”的比例为38.5%,选择“具有教育功能”的比例为23.1%,选择“其他”的比例为5.1%。对学校开展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满意程度,表示“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28.2%、33.3%、20.5%、15.4%和2.6%。35.9%的学生认为彝族传统体育项目需要改造,以更符合现代的科学健康需要和休闲娱乐方式。对于比较喜欢的体育运动,选择“排球”的比例为28.2%,选择“篮球”的比例为53.8%,选择“足球”的比例为28.2%,选择“羽毛球”的比例为53.8%,选择“网球”的比例为17.9%,选择“乒乓球”的比例为33.3%,选择“游泳”的比例为20.5%,选择“健美操”的比例为17.9%,选择“跆拳道”的比例为15.4%,选择“武术”的比例为30.8%,选择“田径”的比例为38.5%,选择“瑜伽”的比例为17.9%,选择“健美”的比例为12.8%,选择“太极拳”的比例为12.8%,选择“彝族传统体育”的比例为25.6%,选择“其他民族传统体育”的比例为12.8%,选择“其他”的比例为5.1%,选择“不喜欢体育”的比例为2.6%。对于“彝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否能与现代西方的奥利匹克体育文化相容”这一问题,选择“可以互补”、“难以融合”、“根本对立”和“说不清楚”的比例分别为35.9%、12.8%、20.5%和30.8%。对于“全球化背景下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这一问题,选择“面临转折”、“与其他文化相互融合”、“日渐衰落”和“最终消失”的比例分别为7.7%、53.8%、33.3%和5.1%。对于“彝族传统体育文化渐渐消亡”这一假设问题,选择“必须拯救”、“遗憾惋惜”、“听之任之”和“大势所趋”的比例分别为64.1%、23.1%、5.1%和7.7%。对于“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目前是否已受到现代西方奥林匹克文化的影响”这一问题,15.4%的学生认为“受影响较大,已发生很大变化”,76.9%的学生认为“受到一点影响,,抛弃了部分落后的文化,吸收了一些先进的文化”,5.1%的学生认为“不怎么受影响,只是吸收了一些新的文化”,2.6%的学生认为“完全不受影响,没有任何改变”。有关体育项目喜好的选项,41.0%的学生表示“更喜欢本民族的体育项目”,59.0%学生表示“更喜欢其他民族的体育项目和西方的奥林匹克运动项目”。对于“将来从事与体育有关的事业”这一假设问题,15.4%的学生选择在“在西方奥林匹克运动上发展”,64.1%的学生选择“在彝族传统体育运动上发展”,20.5%的学生选择“在其他民族的体育运动上发展”。

三、讨论

本研究显示,对于11种彝族传统体育项目,只有摔跤和背新娘两种项目,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听说过”,而仅有摔跤一种项目,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参加过”。在当代彝族大学生的认知中,大多数的彝族传统体育项目已逐渐被淡化,磨秋、蹲斗、舞铃铛、皮风子和老虎抱蛋等项目,仅有10%左右的学生参加过,彝族大学生对于彝族传统体育的了解和参与已局限在少数项目中。由此可见,随着彝族生产方式的转变,一些彝族传统体育项目正逐渐退出大众的视野,尤其是在彝族大学生群体中,他们较多地接触了包括奥林匹克文化在内的强大主流文化,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已经明显不足。“摔跤”这一项彝族传统体育,由于具有较强的竞技性、对抗性,与西方奥林匹克体育文化比较吻合,自然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和参与性。并且,学校体育是彝族传统体育的薄弱环节,进入学校体育教材内容的彝族传统体育极少,这直接影响了彝族大学生对彝族传统体育的认知和参与,也影响了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此外,超过一半的学生(61.5%)对学校开展彝族传统体育项目表示满意。学校仅仅开展了少数的项目,就获得了较高的满意度,恰恰反映了彝族大学生对于彝族传统体育文化认知的不足,除了摔跤、爬油杆和背新娘等常见项目,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彝族传统体育还有哪些项目。

本研究显示,彝族大学生对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度非常高,仅有20.5%的学生表示从未参加过,仅有10.3%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参加,大多数学生表示参加彝族传统体育项目较多,且能认识到彝族传统体育对于传承彝族文化习俗、弘扬和体现彝族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并愿意尝试传承和发展彝族传统体育文化这项工作。由此可见,彝族大学生对于彝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有着较好的基础,以学校体育为阵地,可以很好地搭建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平台。

本研究显示,对于比较喜欢的体育运动,篮球、羽毛球、田径、武术、乒乓球、足球和排球是彝族大学生选择比例较高的项目,均高于选择彝族传统体育的比例(25.6%)。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更喜欢其他民族的体育项目和西方的奥林匹克运动项目。30.8%的学生对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体育文化相容的问题感到迷茫,大多数学生认为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将与其他文化相互融合,且必须拯救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并愿意在彝族传统体育运动上发展。由此可见,彝族大学生一方面能明显感觉到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危机,但另一方面又非常喜欢以奥林匹克文化为主体的现代体育,他们既想融入到主流体育文化中,又担心失去自己的母体文化,这种文化适应的考验可能使彝族大学生产生心理与社会上的不适应,少部分彝族大学生甚至会迷失在主流文化的漩涡中。

综上,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融合c发展的同时也使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遭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就彝族传统体育而言,在全球化进程中,被社会推崇的以奥林匹克文化为主体的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得到了包括彝族大学生在内的越来越多彝族民众的喜爱和推崇,彝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受到了西方体育文化的强烈冲击。对于远离家乡在学校中生活的彝族大学生而言,在以奥林匹克文化为主体的学校体育教育模式下,面对强大的现代主流体育文化,容易出现一系列的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问题。因此,学校应成为彝族传统体育保留传承并获得持续发展的阵地,学校体育尤其是民族院校的体育教育通过加强彝族大学生的文化认知与文化自觉,扩大文化的认同与适应空间,可以对彝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学校体育通过将彝族传统体育项目列入教学内容,吸收和开发彝族丰富多彩、活动性强、趣味性高、教育内涵突出的传统项目,则可以把“认同”与“适应”有机地统一起来,既能保持彝族主体性和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能广泛吸收其他体育文化的优秀成果,对部分技术、规则朝着健身性及科学性等方面进行适度的改造,与异质文化“和而不同”,和谐共处,这便是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所应采纳的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1]史光雄,王H,包忠伟等.凉山彝族传统体育文化阐释[J].当代体育科技,2017.

[2]李伟伟.四川凉山地区彝族传统体育保护与发展研究[J].武术研究,2016.

[3]路雅.城镇化背景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传统体育现状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5.

[4]何叶,迟晓丹.彝族传统体育与校园体育相结合的对策研究

――以彝族摔跤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

[5]陈棣芳.彝族传统体育及其文化功能[J].普洱学院学报,2013.

[6]曾洪林,韩勇.四川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抢救与保护[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7]蒋大国.当代凉山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研究――以西昌市彝族大中学生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11.

[8]赵惠,陈雪红,王浩春.论云南楚雄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科技信息,2011,(33).

[9]李兴华,张波,韩勇.论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研究的抢救与保护[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10]李永娜,袁校卫.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体育文化的认同危机与重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11]马明珠,徐金兰.少数民族体育与学校体育关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

[12]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民族研究,2010,(02).

[13]马明珠,巴哈尔・木沙,热合玛.学校体育中民族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认同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15).

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4

高校作为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应不断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地区的高校更应高度重视这一点。这对于校园和地区的文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也尤为关键。基于此,文章结合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现状,分析了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特点,以及存在的具体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冲突日益激烈,给我国社会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减弱,培养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成为现代高校的重要任务。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发现现阶段大学生在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提升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策略。

一、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特点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状况,课题组成员对六所院校大学生作了相关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有以下特点。

(一)认同中华民族文化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从大学生对汉语言的使用,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情感、态度及行为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较强。从语言角度来看,数据显示出大学生在日常交流中最常使用的语言是藏语和汉语。在认知方面,对于“藏传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一问题,89.7%的学生认为,藏传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文化内涵认知清晰,把握准确。在对学生访谈中,问到“怎样理解中华民族文化问题”时,学生也谈到中华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含着56个民族的文化,同时也彰显了各民族文化的特点与魅力。从情感和态度上,86.0%的学生愿意向朋友介绍中华民族文化,73.0%的学生愿意过中华民族传统节日,78.4%的学生入党的动机和目的是为人民服务。

(二)对中华民族文化和藏文化的双重认同

夏威夷亚太研究中心DruGladney教授认为,族群或民族认同是根据环境、时代和具体情况经常变化,每个人都有多种类、多层次、多范畴的群体认同[1]。大学生也是如此,其文化认同感随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些特定条件下,个体的本民族文化认同能够得到激活,民族文化认同感强烈,人与人的关系基于特定角色而建立时,认同就尤为突出。在调查中,对问题“是否因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而感到自豪?”的回答中可以看出,89.7%的学生感到自豪。当大学生将自己放在中华民族的角色基础上时,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感,而调查中对问题“是否愿意在纯藏的学校读书”的回答中可以看出,80.4%的学生愿意在纯藏的学校读书,大学生对藏文化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感。此外,笔者在长期教学中观察发现,藏族学生在纯藏的班级中,对藏文化的认同感更强,而在藏汉混合的班级中,对藏文化的认同感相对弱于纯藏的班级,并且汉族学生越多的班级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越强。从语言的使用角度上,在藏族群体中,大学生完全使用藏语进行交流,有少数汉族存在的情境中,基本上使用藏语交流,并且表现出本民族强烈的自豪感,在汉族存在较多的情境中,主要使用汉语交流,并且汉族越多,汉语使用的频率越高。在藏族与汉族比赛或竞争的情境中,藏族表现出更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多元一体格局中,中华民族认同是高层次认同,对本民族的认同是低层次认同,不同层次认同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色,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

(三)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差异性

为了解决家庭环境对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笔者对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其家庭所在地区进行交互分析。结果表明,农牧区学生比城镇学生的汉族文化认同高,城镇学生比农牧区学生的藏族文化认同高。文化的交流是文化融合和移入的重要前提。农牧区是藏民族的聚居区,但是交通十分阻塞,和外界社会交流、沟通十分困难,交流渠道不畅使得农牧区的社会文化中更多地保留了藏族传统文化,而城镇是藏、汉杂居的地区,比农牧区的藏、汉文化交流多,也受到了汉文化更大的影响和冲击。因此,来自城镇的大学生与来自农牧区的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反映在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上,城镇大学生受汉族文化影响更大,在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上倾向于选择分离式认同;农牧区大学生则受汉文化影响较小,在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上倾向于选择同化式认同。即农牧区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比藏文化认同要高,城镇大学生的藏文化认同比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要高。另外,农牧区大学生和城镇大学生在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上存在的差异,还与父母的文化程度相关。父母文化程度越高,有更多的机会获取外部社会的信息,就越有机会接触汉族文化,所以可以更理智地看待中华民族文化和本民族文化所处的大社会背景,可以更理性、客观地对待中华民族文化。

二、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

大学生在认同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同时,又认同藏民族文化,在这种一体化二元认同模式下,大学生必然要面对如何在保留并发展藏民族文化认同的同时,适应主流文化这一问题。大学生作为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下,对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忧虑,甚至个别大学生对主流文化产生对抗情绪,在非理性情况下盲目认为藏文化将走向衰落。访谈中学生谈到随着汉文化的广泛接触,大学生对藏文化的学习和使用越来越少,从而感到藏文化会衰落的危机。笔者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长期承担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概论课程的讲授,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针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演讲,而在演讲中个别学生公开谈到当前大学生由于汉语言的使用,而使藏语言逐步边缘化,甚至可能消失,包括藏族日常生活受汉族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至使许多藏族日常生活发生重大改变,个别学生演讲中带有偏激的情绪,呼吁藏族学生着装上以穿藏装为主,表现出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对民族文化低层次的认同。

(二)缺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

现阶段,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并未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教育的课程。高校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在相应的课程设置上,也没有凸显民族特色。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新建设的栋梁之才,大学里没有明确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课程,导致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藏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也就没有了载体,其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情感并没有得到有效培养。高校对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也较少,使得高校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足,而且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指导更是缺乏,开设的关于民族文化认同的选修课和辅助课程甚少,导致大学生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锻炼学生的技能,传授学生知识,却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爱国主义精神、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培养[2]。此外,在课余时间,大学生也很少关注民族传统文化知识,高校及相关部门也未开设过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讲座,高校很少举办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及以民族文化为内容的各类实践活动。影响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学习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西方文化的渗透。西方文化凭借其经济的优越性、科技的先进性,宣扬其价值理念,对我国原有的价值体系带来了挑战。西方文化企图控制人们的意志、思想和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治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从而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减弱[3]。

(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意识淡薄

造成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意识淡漠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高校没有开设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有关的课程,导致学生也很少关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第二,社会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普及太少。当今时代是知识信息时代,互联网、电视、广播等成为当前知识传播的主要手段,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并没有通过这些手段进行广泛传播。目前,许多文化作品呈现出大众化、通俗化、娱乐化倾向,主导文化、精英文化、高雅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冲击着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在市场经济时代,文化产业也出现了大繁荣,但是商家为了追求高额的商业利润,一些文化产品为迎合世俗潮流表现出文化精神的缺失,而这些文化产品的精神缺失削弱了大学生对历史传统文化的关注。第三,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得国人在抛弃自身传统文化时,盲目崇拜并接受西方文化。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在我国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西方敌对势力为了达到颠覆中国的目的,不断向我国输入西方文化和价值观,通过文化和价值观渗透,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和信念,从而使青年学生形成了西方的价值观念,并表现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淡漠,特别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大学生的文化感知体系中越来越淡漠。

(四)获取中华民族文化知识的途径单一

中华民族文化经过了数千年的沉淀,是我国漫长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多元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高校应该将中华民族文化教育作为整个大学教育的精神主线,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重理轻文的现象仍然很普遍,也没有给予民族文化教育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导致大学生获取民族文化知识的渠道单一,这也是造成大学生民族文化知识贫乏的主要原因之一。调查了解到,大学生获取中华民族文化知识主要通过课堂学习(76.5%),其次是上辈传授(50.1%)。

三、结语

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处于战略发展转型期,地区的高校应主动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历史使命。但是,高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尤其是民族文化教育水平及体系和内地相比,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更是相去甚远。所以,高校必须不断优化民族文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设置学科课程,加强学科建设,加大文化科研力度,丰富民族文化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增强民族文化教育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以促进地区与内地地区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

作者:郑雪莲 单位:拉萨高等专科学校公共教学部

参考文献:

[1]江承凤,朱晶晶.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半开放式调查分析[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1(4):100-106.

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5

关键词:美术;文化传统;存在样态;文化特征;传统观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Traditional Connotation of Fine Art

YAN Qing-lai

(School of Fine Art,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面对当下纷繁复杂的美术事象,彷徨困惑的同时,我们忽略了一个逻辑点,即美术文化传统是指什么,或者说美术文化传统的实质和特征是什么,美术文化传统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样态?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美术文化的良性变迁。

一、美术文化传统的内涵界定

“传统”一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传”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意为“驿站”,以后逐渐引申为“传达”、“延续”、“继承”之意。“统”,其本意为“丝的头绪”,引申为“系统”,“纲要”之意。“传统”合为一词后,指历史沿传下来的,具有根性的模式及行为规则。《辞海》界定传统为“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影响和控制作用。”①在文化学中,对“传统”的代表性表述是“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性想象的沉淀。” ②在此意义上的“传统”,就是文化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就是文化传统的同义语。然而,现实生活中,当我们以传统相称时,大多指向为历史。这就不可避免造成“传统”、“文化传统”以及“传统文化”之间的混淆。“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区别。《人学词典》对“文化传统”的定义是“由历史沿袭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与人类实践活动有关的各种生活方式。” ③这与“传统”的界定近似。而“传统文化”,则指“由传统的作用而产生的凝固、稳定的文化形式。……它相对于现在,却是一个相对凝固而稳定的即成事实。……体现传统形式化的文化就是传统文化。” ④此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二者的差异。庞朴在其著作中论述说“传统文化是指具体的文化,……是一个死的,……是过去已经完成了的那些东西。” ⑤而所谓文化传统一般“指的是支配千百万人的习惯和力量,可以说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是一种潜意识。……集体的无意识是整个民族即凡是这个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都具有的这样一种无意识的集体行动或集体的无意识的行动,这些东西叫做文化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一种传统,叫做文化传统。” ⑥朱维铮在文章中从不同的层面详细论述了二者的联系与区别⑦,而张岱年、姜广辉则指出“‘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的概念,‘传统文化’的意义大致相当于过去的一切文化现象,而‘文化传统’的意义是指历史文化中影响深远,以致对现代仍有重大影响的内在因素。” ⑧刘梦溪认为“‘传统文化’,是指传统社会的文化,一般把周秦以降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称作传统社会。……‘文化传统’是指传统文化之后的精神链接链,并不是所有的文化现象都能够连接成传统。” ⑨王炯华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横向的概念、静态的概念、文化‘源’(狭义)的概念。中国文化传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绵延流传、通古贯今的外汇内涵。中国文化传统则是一个纵向的概念、动态的概念、文化‘流’的概念。” ⑩从众多学者关于“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内涵的界定看,无论各种界定的侧重点为何,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二者不是可以互换的概念。总之,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存在过的文化事象,相对于现代而言,就是传统的。“文化传统”是指贯穿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阶段,世代沿传的那些相对稳定的,体现文化的质的规定性的本质内核。

简要地区分了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切入美术文化传统与传统美术文化的区分。传统美术文化是历史上一切美术文化现象,相对于现代美术文化而言,它并不对整个美术文化有决定作用,只是指明时间概念,是体现传统形式化的凝固、稳定的文化形式,是历史上出现过的处于定型样态的文化现象。美术文化传统是人类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美术文化演进中出现的对人类美术文化有过很大决定性作用,并且依然活在现实中的那部分根性传统,是一个动态的流向,其影响及于现在以至未来的那些具有根本性的内隐和外显的要素,是历史沿传下来的美术文化域内的规则,制度,思想,信仰等等行为模式的总和。

二、美术文化传统的存在样态

所谓存在样态,是指事物(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方面)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体现出的形式与状态。任何事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都呈现出特殊的形式与状态。美术文化传统是内隐的,动态的。因此,美术文化传统的存在样态不是简单的机械的线性构成排列,而是呈现为有机联系的复杂的存在样态。梳理清楚美术文化传统的存在样态,有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美术文化传统,形成相对合理的美术文化传统观。

1、美术文化传统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正如前面所说,美术文化传统是人类美术文化演进中出现的对人类美术文化有过很大决定性作用的,沿传下来的根性的东西。既然是美术文化演进史上沿传下来的,那么一定有其历时性的延续性。它是贯穿美术文化演进史的,是历史延续性的表现。比如,属于美术文化传统范畴的视觉性因素,是美术文化自形成时直到现在以至将来都在沿传的因素。因此我们说,美术文化传统是历时性存在。“讨论文化传统,必须辨别现实中间有无踪影。”B11辨别是否为美术文化传统,必须注意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依然活在现实中的那部分根性的传统。如若只是存在于美术文化演进史中,而现实中不存在,那就是历史的遗存,属于“死文化”的范畴,而只有“活文化”才属于文化传统的范畴。B12由此,美术文化传统必然存在于当下各种美术事象中,我们可以用共时性存在来描述。而相对于传统美术文化而言,它仅仅是历史的存在,它出现在美术文化演进中的某个阶段,只是美术文化演进中的一个过程,一个已经定型化的美术文化现象而已。因此,美术文化传统一定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任何美术文化传统必定有其历时性的发展轨迹,以及其共时性的存在样态。

2、美术文化传统是时间性与学理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按照刘梦溪提出的“‘传统文化’,是指传统社会的文化,一般把周秦以降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称作传统社会”B13的观点,传统文化仅仅指明时间性存在,即仅仅指明传统文化存在的历史阶段,并没有任何的感彩,不具有褒贬之意。传统美术文化同样是仅指明历史时间阶段。比如我们说汉、唐、宋、元、明、清美术文化,都是一种定型的特定历史阶段的美术文化现象,属于传统美术文化。当我们说古希腊的艺术如何如何,中世纪的艺术如何如何时,仅仅是我们对特定时期已经定型的传统美术文化的个人喜好的表达,而不是一种深入本质的内涵界定。因为,它们仅仅是美术文化演进史中的一个特定阶段,是已经稳定的无法改变的美术文化演进的一个过程。但是,美术文化传统并不仅仅是历史中的美术文化现象,而是这种美术文化现象背后的反映美术文化本质的规律性的精神内涵。换言之,特定时期的美术文化蕴涵着美术文化传统在其中,这是美术文化传统时间性存在的体现。美术文化传统是这种特定历史时期美术文化现象背后的反映美术文化本质规律性的精神内涵,这体现了美术文化传统的学理性存在样态。不同时代的美术文化现象,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美术文化的质的规定性。比如,萌芽期美术文化孕育了整体自律性美术文化传统范畴的内在因素之视觉性以及美术文化传统生成的动力源;史前美术文化发展完善了美术文化传统的内涵结构之思想-视觉性、语言-体系性、创生-演进性;文明期美术文化则促使美术文化传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再比如谈到古希腊美术时,我们自然会想到和谐的数的比例,这里就蕴涵了属于整体自律性美术文化传统范畴的视觉性。当我们谈到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文化时,透视、结构、体积等概念就会出现在脑海中,这就是整体自律性美术文化传统范畴之语言性的体现。这些都是美术文化传统的时间性存在与学理性存在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总之,美术文化传统是以时间性的存在样态蕴涵了学理性的存在样态,以学理性存在样态反映了时间性存在样态。这是与仅仅体现时间性存在的传统美术文化的重要区别之一。

3、美术文化传统是正面性与负面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美术文化传统是美术文化演进的中轴线,是沿传下来的规定了美术文化质的规定性内涵的东西。因此,美术文化传统是促使美术文化变迁演变的内核因素。这就是美术文化传统的正面性存在的体现,也是我们强调学习传统,深入传统的理性支持。但历史不是线性结构发展的,文化也不是直线式承传的。因此,文化传统中不同的内涵成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到了不同的礼遇。比如一直围绕着笔墨发展的中国画历来以笔力墨气为表现手段,以线的力度与气势,以水与墨的谐和作为评价作品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当下多元化发展趋势下,“水墨实验”的兴起,综合手法的运用,中国画所谓的“底线”已经不复存在了。如果,我们仍然以各种局部他律性美术文化传统为标准衡量各种实验性美术文化的艺术价值,就会忽视甚至否定实验性美术文化的价值。况且,创生性是美术文化传统的重要内涵之一,任何有悖于创生性的约束限制,都是不利于美术文化的变迁演变的。因此,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美术文化传统不再是我们必须遵循的依据。相反,会成为约束甚至阻碍美术文化变迁演变的因素。此时,美术文化传统的绝对正面性也就随之颠覆了,美术文化传统成为没有明确价值取向的中性词汇。但是,美术文化传统无论被视为历史沿传下来的美术文化的质的规定性的体现,还是被视为约束或阻碍美术文化变迁演变的因素,都是具体历史阶段的个别化。宏观的看,美术文化传统就是正面性与负面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美术文化就是以美术文化传统的正面性与负面性的回旋波动为轨迹变迁演变的。

4、美术文化传统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任何文化传统都是人类认识选择的结果,没有人类主体的选择,就没有文化传统的延续。美术文化传统是人类艺术意识B14的选择的结果。中国画以线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是我们这个民族共同艺术意识的选择的体现。众所周知,早期绘画中,无论西方还是东方都是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段。随着历史的演进,我们选择了继续以线为重要表现手段,而西方民族却逐渐偏向了色彩与体面。B15其中的原因自然有很多,但不同的变迁方向与民族的共同艺术意识的不同取向有着必然的联系。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行为主体选择的结果。美术文化传统的客体性存在,表现为美术文化本身的规定性的存在。不论个体选择与否,美术文化传统是客观存在的,是永恒存在的,不可消亡的。从美术文化传统开始生成起,视觉性、语言性、创生性就形成了。在美术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这些美术文化传统从来就是客观存在的,并不因人类主体的选择而有任何改变。换言之,美术文化传统是相对存在的,相对于人类主体的选择而存在的;美术文化传统又是绝对存在的,它是不以人类主体的选择改变而变化的,是客观存在的。这看似矛盾的结论,却恰恰是我们认识美术文化传统时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

5、美术文化传统是专门性与融合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从学科分类学角度讲,美术文化广义上就是视觉文化,包含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篆刻、建筑、设计等等,绘画中又分为水墨画、油画、版画等等画种。每一画种有其自身独特的传统。比如水墨画与油画,就有着相互独立的表现工具和表现技法。版画、年画、连环画各自有着各自的内涵规定性。总之,不同民族地域的美术文化有着相对独立的传统内涵,不同画种之间有着不同的专门性内涵。这就是美术文化传统专门性存在样态的体现。但是,各种画种或不同民族地域的美术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特定条件下是相互交流融合的。东西方美术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事实。不同画种之间的表现技法相互借鉴、工具材料的相互借鉴,也是事实。再如,宫廷绘画、文人绘画、民间绘画之间的相互借鉴等等。这就是美术文化传统的融合性存在样态的体现。美术文化传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是由相对独立的众多小体系共同构成的一个大体系。小体系之间呈现出相互排斥又相互融合的状态。这种状态决定了美术文化传统的专门性与融合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6、美术文化传统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探讨美术文化传统是一种纯粹的理论问题,研究美术文化传统,就是一种理论性探讨。通过理性思维,去分析美术文化传统内涵结构及其价值体现。没有一定的理论体系框架的梳理建构,就无法认识美术文化传统的真实面目。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把美术文化传统看作是理论性问题。美术文化传统研究的宗旨,是促进当前美术文化良性变迁,是促进美术文化的实践创作活动。美术文化传统是存在于当下美术文化现象中的,与当下美术文化创作实践是分不开的,这就是美术文化传统的实践性存在的具体体现。美术文化传统的重要作用,就是对当下美术文化良性变迁的推动作用,没有这种推动作用,美术文化传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研究本课题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对美术文化传统的认识梳理,促进美术文化的生态性可持续性变迁。因此,美术文化传统只有应用于美术文化创作实践才有其存在意义。这就是美术文化传统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的体现。

通过以上对美术文化传统的存在样态的简要梳理。我们可以看出,美术文化传统就是在众多的悖论中不断变迁的,是众多矛盾的结合体。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以简单的直线式逻辑去认识美术文化传统。

三、美术文化传统的特性

对美术文化传统的特性的梳理,是建立在正确认识美术文化传统的存在样态的基础之上的。对美术文化传统存在样态的梳理,是对美术文化传统的浅层感知的感性梳理。这种感性认识必须通过概括、抽象等思维手段上升为理性认识,我们才能深刻地理解与认识美术文化传统。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历史承传性。

首先,任何文化传统都是历史的延续,是人类实践生活的积淀,是人类世代相传的文化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文化传统是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中,从众多美术文化事象中抽象、提炼、凝聚而成的。比如,属于局部他律性美术文化传统范畴的工具材料是历史承传的。原始美术文化中无论是石制工具的刻制,是骨制工具的运用,还是其它各种具有制作美术作品功能的工具,都是人类的一种选择。随着人类的不断实践,随着历史的积淀,人类选择了笔作为最具表现性的美术工具。无论是东方柔软的毛笔还是西方挺硬的油画笔,在美术文化演进史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新技术不断问世的今天,“电脑美术”、“数码美术”开始兴盛。如若只看表面,这些工具没有体现出历史承传性。但是,从深层审视,原始美术中的石制骨制工具,后来笔的运用,以及现在逐渐兴起的电脑等等,其本质都是一种表现工具,是实现人类创生美术作品的工具,是视觉转换的工具,是美术语言体系的承载体。原始时期的美术工具,当下的美术工具,以及将来出现的各种美术工具,都是以此为线索的有机联系的系统。再比如,民间美术中,同样的“五毒”形象,为什么会同时出现在肚兜,枕头上?小孩子的鞋子为什么会用一个夸张的虎头来修饰?这种防身护体的寓意就是美术文化传统历史承传性的体现之一。其次,美术文化传统是人类选择的结果。一种美术文化要素之所以成为美术文化传统,重要的一点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适应人类美术文化变迁的需要。只有满足人类美术文化变迁演变的需要,人类才会选择,进而沿传下来。仍然以工具为例。石制骨制工具满足了原始人类在岩壁等坚硬物体上创作的需要,于是原始人类选择了它们。毛笔、油画笔的出现满足了运用水墨和油彩的需要,于是毛笔、油画笔得到了重视。电脑数码技术的运用,更是满足了信息时代美术文化变迁演变的潮流趋势,自然也蓬勃发展起来了。因此,美术文化传统是历史继承的结果,也是人类选择的结果。

2、文化指令性。

此特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群体认同。美术文化传统之所以能够沿传下来,必然有一定的原因。一方面是上面论述的物质实用需要,另一方面是思想上的群体认同。美术文化传统包含着美术文化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这些深层的内涵得到了群体的普遍认同。人类的美术文化实践行为都是围绕着这种沿传下来的模式变迁的。如果仅仅是个人习惯,而不被普遍认同,就是贴上传统的标签也不会沿传下来。只有当一种美术行为范式、价值观念、信仰系统等等被社会群体所共同认同,才会被承传。其二,引导趋势。当美术文化传统被群体认同后,社会群体自然会以美术文化传统为轴心推动美术文化的变迁演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正确认识美术文化传统,是辨别美术文化变迁演变趋势的重要因素。仔细梳理清楚美术文化传统变迁的脉络,就能把握住美术文化的变迁演变趋势。当我们以整体自律性美术文化传统为衡量标准时,我们就会以一种相对宽容的心态来欣赏所谓的现代以及后现代美术,我们就会充分理解艺术是有无限可能性的深刻内涵。当我们在不懈地讨论美术的“真”、“善”、“美”标准时,我们是否认真地研究过美术文化的整体自律性传统呢?如果,我们想当然的一贯地以意识形态来匡正美术文化,那么美术文化将不会成为润泽人类心灵的精神养料,只会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是约束人类思想的缰绳而已。因此,研究美术文化传统,揭示美术文化传统所蕴涵的被社会群体所认同的具有引导趋势的文化指令,是认识美术文化变迁演变趋势的重要途径。

3、开放互补性。

任何文化传统都是开放的、互补的。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人类文化将无法前进。正如佛教传入我国,历经扎根、发展、结果,成为我国的一大宗教,并最终影响促成了现在这样的民族共同心理意识。可以说,没有佛教的传入,也无法形成现有的中华民族文化。文化需要交流,封闭自守只会束缚自身的发展。历史证明封闭、保守之路是行不通的。易言之,文化的进步,必须以文化传统的开放为前提。开放的文化传统,并不是没有限制的开放,而只是对于于己互补的那些文化因素的开放。对于互补的内涵,我国很早就有了深刻的认识。中国人以阴阳来标注世界,有阴必有阳,阴阳调和,万物兴盛。某种程度上说,阴阳就是相生相克相补的矛盾统一体。没有互补,就意味着残缺。因此,美术文化传统必定不应该是死水一潭,而是开放的,互补的。当西方艺术的科学理性精神成为东方艺术追求的目标时,“天人合一”与科学理性相结合。当厌倦了科学理性精神的西方当代艺术,意识到东方艺术的圆融精髓所在时,一味以科学理性著称的西方美术,也开始关注处于混沌状态的“道”的存在。这就是东西方美术文化的开放交融,就是东西美术文化传统互补的价值。当民间绘画,文人绘画,宫廷绘画相互融合时,民间绘画的“趣”,文人绘画的“意”以及宫廷绘画的“技”也就融为一体了。B16当“所谓”的国、油、版、雕、连、年、宣B17相互借鉴融合时,我们不能以某一画种的特征不明显,不能以画种之间界限的不明确,而否认整体美术文化的发展。

4、时代变迁性。

任何文化传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的。时代的更替,社会的发展,导致人类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这就势必要求美术文化传统也要相应的变化。而这种变迁体现为扬弃与继承,吸收与创生。即原有的美术文化传统一部分被扬弃,一部分被继承发扬,新环境下形成的新的美术文化传统一方面来自于吸收其它优秀美术文化传统,一方面产生于自我的创生。原始美术那种实用的创作动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改进,渐渐被淡化弱化。而以情感的宣泄,思想的阐述为动力的创作成为美术文化实践的主流。这些就是扬弃与继承的体现。魏晋时期佛教传入我国,促进了我国佛教美术文化的形成,产生了莫高窟、云岗窟、龙门窟等一批经典的石窟艺术。我国的书法传入日本、韩国,分别形成了书道与书艺。南画经过大和民族的改进发展成为日本人引以为豪的日本画。早期东西方绘画同样以坚硬的工具在岩壁上刻划为主要的表现手段,同样重视线条的运用。但由于西方油制颜料的运用,解剖学、透视学、色彩学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西画以油制颜料为主,重结构、重体面、重色彩的美术文化传统。而随着毛笔水墨的发展,生熟纸张的运用,以及“以形媚道”的绘画思想的产生等等,最终形成了现有的中国美术文化传统。这些就是吸收与创生的明证。总之,美术文化传统就是在这种不断延续的过程中不断地变迁,并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美术文化正是在美术文化传统的不断变迁中演变的。

5、生态多元性。

生态学方法已经广泛运用到各种学科中。“所谓生态学方法,是用生态观点研究现实事物,观察现实世界,又称生态学思维,用生态观点思考问题。”B18我们有必要运用生态学方法梳理认识美术文化传统。“生态”最早运用于生物学科,是关于有机体与周围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般学科。二十世纪下半叶,环境问题成为社会的中心问题,使之快速地渗透到其它学科中。于是,由自然生态推衍到生态文化观念,生态的含义也就不仅仅局限于是生物学含义了。从广义上去理解,“生态就是人们具有的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和承认差异性和谐生存的整体的价值观与规范体系。简言之,异质同构为生态,差异性是生态的重要标志之一。”B19美术文化传统的范畴,是由相对独立的小系统构成的,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国美术与西方美术之间存在差异。国、油、版、雕、连、年、宣之间的存在差异。宫廷绘画、文人绘画、民间绘画之间也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画种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历史阶段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误导了我们对美术文化传统的认识,也正是这些差异共同构成了内涵丰富的美术文化传统的内涵体系。这就是异质同构,就是美术文化传统生态多元性的体现,就是美术文化多样性变迁的内因,就是美术文化“没有绝对标准”B20的标准依据所在。

以上就是理性分析美术文化传统存在样态后得出的结论。在充分认识了美术文化传统的存在样态与特性之后,我们不应仅仅简单地以“继承传统”为口号,而应该理性的分析、梳理美术文化传统,并有效的加以继承。但是,我们应该如何把握美术文化传统,以促进我们当下的美术文化实践创作呢?我们如何继承学习美术文化传统以作用于自身的美术文化实践行为呢?有学者认为“继承传统、弘扬传统,首先必须分析、研究传统,弄清它的精华和糟粕,在今天条件下有可能继承的精华和不可能继承的精华,以继承它的精华而不是糟粕,继承它在今天条件下有可能继承的精华而不是不可能继承的精华。”B21但是,什么又是美术文化传统的精华,什么又是在今天条件下有可能继承的精华呢?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形成合理的美术文化传统观,即认知美术文化传统的态度观念。

四、美术文化传统观的提出

我们提出的“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的目标,如何构建?虽然我们无法明确地提出“中国气派”的风格概念,但是“中国气派”一定不是固定模式的呈现,而应该是多元呈现,兼容包并的体现,是中国传统精神内涵的支撑与当代社会氛围有效结合的产物。面对当下复杂的美术文化事象,我们如何认知?一个关键点就是认知美术文化传统。在系统研究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形成以辩证的眼光审视美术文化传统、以严谨的逻辑思考美术文化传统、以变迁的理念接受美术文化传统、以宽容的心态欣赏美术文化传统为基本内涵的美术文化传统观,实现及时宏观把握美术文化变迁趋势的诉求目标,促进美术文化的生态性可持续性演进。(责任编辑:帅慧芳)

①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587页。

② 傅铿《论传统》译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转引于刘守华《文化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99页。

③ 黄楠森、夏甄陶、陈志尚《人学词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年版,第416页。

④ 同上,第416页。

⑤ 庞朴著《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第159-161页。

⑥ 同上。

⑦ 朱维铮《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⑧ 张岱年、姜广辉《中国文化传统简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⑨ 刘梦溪《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人民政协报》,2004年7月12日。转引于《新华文摘》,2004年第19期,第104页。

⑩ 王炯华《中国传统十二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9页。

B11 同⑦。

B12 同⑦。

B13 同⑨,第104页。

B14美术文化不仅仅是人类审美意识选择的结果,美不是美术文化的唯一。审美与审艺是有区别的。此观点参见梁玖《新编艺术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审艺学”相关内容参见梁玖《审艺学》,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此处以艺术意识指代包含审美与审艺的两个层次。

B15此处所说中国绘画以线为重要表现手段,西画逐渐转向了色彩与体面,并不是简单的认为中国绘画和西画的区别在于此,也不是指明中国绘画不存在色彩与体面,西画不注重线的运用。此处仅是相对的便易的以此区分二者。

B16 此处的趣,意,技只是相对来说,不能绝对看待。

B17 之所以用“所谓”一词,因为本人不认同这种分类法。这种划分所依据的标准本身就存在差异,不同标准下划分出的类别自然导致混乱的出现。

B18 余谋昌《生态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B19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梁玖教授的观点。根据记录整理。

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相异对立 综合融通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由来已久,近些年,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变得更加突出,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以来,便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

一、“综合融通”与“相异对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能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关系到马克思主义能否在中国扎根生存,决定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因此,如何更好地促使两者的结合一直是学界关心的问题。总体而言,学界主要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两者存在一致相通的地方,可以取长补短,综合融通;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两者相异对立,不能共生。

(一)“综合融通说”

陈方刘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很多的相通性, 去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其相通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社会理想方面大同社会与社会共产主义有相同之处;在世界观方面,天下一气与世界物质性原理有相同之处;在辩证法方面,阴阳学说与对立统一规律有相同之处。[1]葛荣晋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具有相容、相通的地方,一方面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原则;另一方面,也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二重性,除了它的时代性、阶级性外,还含有超时代、超阶级的普遍意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成为可能。[2]

体而言,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之所以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内在的契合和相通之处,能够从本土文化中找到其结合点和生长点,正是基于此,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最终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二)“相异对立说”

与许多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通相容不同,一些学者指出二者之间的相异相别之处。梁漱溟指出,中国文化主张“调和持中”,与马克思主义存有巨大差异,因此马克思主义并不适合中国国情。[3]张岱年同样认为,“我国古代的唯物论与西方的唯物论,虽同属于唯物论,但差别很大;中国古代的辩证法与西方的辩证法,虽然都可称为辩证法,但差别更大。我们不应该见同而忽异。”[4]刘宏章通过考察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差异,认为二者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产物,又有着非常不同的阶级基础和文化背景。[5]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而儒家文化一直是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此外,还存在一些极端的观点,要么极端的认为传统文化是封建荼毒,应该全盘拒绝;要么全盘否定外来文化。前一种极端观点认为,儒家文化代表的是“封建余毒”,中国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应保持其“纯洁性”与“纯粹性”。[6]后一种极端观点主要是一些新儒家代表站在维护儒家文化的立场或者政治立场上,尤其是蒋庆提出了“要马统则不能有儒统,要儒统则不能有马统,两者不可得兼”[7],鼓吹儒家文化可以救中国,应以现代新儒家取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二、可能性与具体路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学界的热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契合点、路径、等几个方面展开。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虽然存在先天的差异,但二者的结合是十分有必要的。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是近代中国文化选择的需要;更是中国社会实践的需要。[8]也有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秀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又是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客观要求。[9]同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也存在结合的可能性。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契合点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理论自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同之处,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相沟通、相衔接的因素。张岱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相似之处主要有七个方面。”[10]许全兴认为“东圣西圣,同此心,同此理”。这话不无道理。准确的说法应是“东圣西圣,同此基础,同此心,同此理”[11]。

此外,有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价值契合点。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结构模式“家、国本位”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的社会性观点具有相通之处。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以民为本”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具有相通之处。第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经世致用”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具有相通之处。[12]

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7

论文摘要:从跨文化的差异及传播角度,分析中外节日的多元共存。我国传统节日自身有必要顺应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趋势,吸纳西方文化元素和思想精华;同时应保护和传承作为非物质类文化遗产的我国传统节日,复兴民族文化与传统,努力维护我国文化的特色和个性,发挥传统节日的积极价值及健康功用。

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概念逐渐淡漠,传统节日的走向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引起了学界争鸣,成为一个较为厚重的文化课题。

然而,我们不仅不畏惧外来文化的侵人,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强不同文化的双向交流、理解和学习,达到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西方将洋节文化输人到中国本土的许多现代化传播理念之运作方法,也值得在继承和创新本土传统节日文化时学习和借鉴。与此同时,要深人反思传统节日的现状,审视整个社会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保护传统节日的策略和途径。为此,需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参照自己民族文化去认识他国文化特征,才能形成不同文化的多角度全方位认识,以跨文化的视角考察节日文化的变迁与传播。

1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

传统节日是能够纵向传承、横向传播的固定庆典活动,是一宗重大而又占有特殊地位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也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它是人类文明长期积淀的结晶,并经受历史的磨练而永放光芒。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契机和有效方式。

作为一种公共的文化行为,节日的最终目的并不单纯在于娱乐或审美,而在于社会教育和社会融合,是为了通过庆祝活动和集体参与,建立一些公共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此外,在各种仪式行为中,节日以其高度的公共性、组织性和历史性而特别适用于文化记忆的储存和交流。这一文化功能,不仅对内文化认同与社会整合,而且对外成为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勃合剂,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

传统节庆中所负载和蕴涵的和谐对称、淑世情怀、历史意识和乐观自信等文化精神,自始至终成为渲染文化气氛、塑造民族性格的重要内容;植于现代社会中的传统节日,带有文化遗留物与象征物的特点,且具有更大的公开性、全民性和民族性,这要求顺应文化记忆的逻辑以及多方面的社会要求,在保护节日文化及遗产的同时,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兼容性改良与创新。

今天,以理性的自觉态度,认真分析和正确评价传统节庆的精神实质,将为全面弘扬传统文化并积极创造具有鲜活时代气息和厚重文化底蕴的新文化,提供立足的根基和发展的空间。

2中外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及传播

中、西方有着巨大的社会历史文化差异。作为文化符号的传统节庆,西方节庆文化是与中华迥然相异的独立发展的另一种文化形态,日本则是受到中华深刻影响并亦步亦趋发展的节庆文化形态。

中国传统节日往往将诸多活动内容融为一体,而西方的传统节日却大多呈现单一性特征。与中国人注重血缘、群体、物质性的欢娱诉求相反,西方的传统节日除了注重于精神的升华外,也注重于个体人格的张扬和个体之间的情感诉求,易于为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所接受,这使得西方节日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跨文化移植性。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中西方传统节日跨文化交汇与移植的最大障碍,尤其造成中国传统节日跨文化向西方移植的障碍,要使中国节日文化具有跨文化传播的普适性,必须不断融合西方文化,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造。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不但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更加紧密,而且文化上的交流合作与竞争也更加频繁。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传统节日,也处在相互融合与容纳以及相互碰撞与冲击之中。中美的传统节日同样面临这样的形势,从相互容纳角度看,中国的春节和美国的圣诞节已逐步为对方所接受和容纳,至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容纳与此消彼长,更说明当今的时代已经是一个相互开放、合作、竞争的时代。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自创立以来就不断地向周边国家传播,如韩国、日本等国的节俗活动很多都能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找到源头。春节在韩国、越南、新加坡都是最主要的假日,韩国甚至把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日。日本虽把春节和元旦合而为一,却现在还把三月三女儿节、五月五端午节列为节日。

如今,一些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被商业文明不断冲击,即将成为历史,但是通过日本的传统节日和仪式活动,可以再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昔日辉煌。这种现象应当引起国人的警觉与反思,并适时加以调整。

韩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江陵端午节祭成功,刺激了中国对节日民俗研究的重视,提高了对申报世界遗产和中国遗产保护的战略性认识。联合申报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文化交流战略,例如中朝共同申报高句丽文化遗产,中蒙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中国与中亚五国同时申报丝绸之路等。

从文化交流角度来看,全球多元文化互动使得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机会增加,为民族文化的展示和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传统节日应该保持和弘扬,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民族精神振奋的力量,也是让世界了解和尊重的必要渠道;从文化民主建设方面来看,全球化文化多样性进程需要民主机制,需要更民主和开放地倾听文化的各种声音和利益诉求,以便把许多群体的要求带人选择和决策的过程。

3传统节日文化变迁、融合与走向

当代社会中,大众文化对于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的侵人,作为强势文化对民俗文化有着较大的冲击,挤压了民俗文化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大众文化中对民俗文化的利用也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民俗文化的一些组成部分也卷人了大众文化运作之中,并逐渐渗人到民俗文化各个空间中。

3. 1传统节日文化变迁及其传播

在当下文化情境下,由权力政治、资本等不同资源共同支配下建构起来的宏伟场景、热闹非凡的景象,表面的狂欢被以及地方性文化等资源之间的共谋抽空了内在的精神实质。从文化价值的视角来评判当前节日文化,洋节盛行,传统节日日益萎缩,最根本的原因是文化认同感的严重缺失。每年定期、反复发生的节日行为是确认民族文化认同的时间契机,有丰厚内涵的传统节日文化行为是强化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化契机。只有具有充足内在含义与象征寓意的节日行为才会被社会接受并得到民众的自觉保护和继承,被忘却内涵只徒有形式的节日,则是其走向消亡的开始。

虽然中华传统节日在国内逐步势微,海外的华人却仍然有浓厚的传统情结,身处异族文化之中,仍然坚持过年过节,既强化了自己的文化信念,也宣传了中华文化。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春节到来时,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并喜欢上这些传统节日,开展舞龙、舞狮和赛龙舟等节日活动。海外侨胞对清明祭祀十分重视,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外华侨归国祭祀祖先,也祭祀本民族的始祖。因此,保护好传统节日文化,可使各地华人拥有更为和谐一致的文化空间,充分发掘、利用其文化内涵及其丰富多彩的民俗展演形式,丰富节日文化生活,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将发挥要作用。

3. 2传统节日文化融合及其发展

文化融合是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地域和模式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国界并从全人类性评判和取舍中得到文化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

在当今这种多元价值体系里,如何面对洋节文化的输人、融合与中国传统节日的继承、发展等等都是我们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沙特阿拉伯学者A1—Qatta。和A1—Zahrani曾考察了社会习俗、宗教信仰、节日庆典和古老医术所遭受的冲击与破坏。但民族传统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加强国民教育,推进民族文化竞争力。传统节日文化不仅要在符合自身发展前提下不断发展,而且要合理借鉴西方节日的现代运作手段,将科学的运作模式运用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中。

旅游业迅猛发展,为传统文化形式重塑甚或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节庆类文化空间,如庙会、歌会、花会、歌好等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都是最典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空间,因民族特征明显和文化价值突出,正成为文化旅游开发的新热点。用文化空间的文化生产与再生产对文化空间进行保护,并且促进文化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另一种崭新理念,最终达到文化空间和旅游开发的持续生存与发展。

3. 3传统节日文化交流及其走向

Samovar和Porter主张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跨文化群体进行动态、连续和系统化的交流,促进个人和社会的文化适应性和发展潜力,以相互理解现实的不同信仰、价值观和文化模式。这种文化认同不能建立在宏大抽象的文化共性上,而应当是一种存在于具体社会生活中的精神凝聚力,应建立在具体的族群交流和沟通亲和的心理基础上,民族认同的基础是具体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在环境所形成的传统认同和共享记忆,如血缘、地域、习俗、原型等。

在中西交往、文化碰撞与融合过程中,必须坚持积极的原则,取世界文化之精华,创造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在文化融合中努力维护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个性,保持自己文化的应有地位。以兼容并蓄的包容与开放的态度对待外来节日,突破所谓如何守护我们传统节日的误区,与外来节日一起共同建构我们新时代的节日文化,复兴传统节日,既要保留和保护传统节日的方式与形态,还要弘扬和发展传统节日的精神与内涵,传承并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与精髓。

4结语

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8

随着媒介技术发展以及交通便利化,外域性传播在当前的文化传播中则更显活跃。当前,生产者与消费者间单向关系中,最相关的路径转化为社会习得和群体习得。社会习得指在一定的地域文化范围内进行的传习,常听多看无师自通而习得。群体习得指在同一族群的文化区域,消费者共同参与传习,显示了群体的共同文化理念。

2包装设计类专业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及必要性分析

2.1西方文化带来视觉文化认同危机

文化认同是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媒介技术发展和交通的便利,促进了文化交流,融合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加大了外来文化侵蚀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险。外来文化逐渐改变消费者文化理念的同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渐渐弱化,传统文化将面临被怀疑甚至遗弃的危险。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往往来自于经济科技较为发达的国家。而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国民的文化素养相对较低,文化价值判断力也较弱,这便给外来文化提供了一个同化消费者文化理念的优势。包装设计类文化产品生产方面,发达国家较早实现了标准化,能够实现批量复制的高效性。在这种背景下,容易获取经济利益的文化产品一旦开发出来,便可以短期内快速生产而推向市场。在这种工业化的模式下,中国文化产品生产由于在时效以及标准化上的劣势而遭受挤压,作为最大消费群体的年轻人,更倾向这种外来文化,从而新生一代渐渐被同化,最终改变着民族认同感,造成传统文化产品生产者的断代。

2.2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健康的传统文化产品生产者的培养模式,依层次可以分为:新鲜期、了解期、认同期、生产期。当消费者接触新的文化产品,由其好奇心驱使进入新鲜期,这时其文化理念依然是固有的文化认知,仅当文化产品在其固有文化认知体系内符合审美或某方面需求时,才会进入了解期。消费者进入了解期,便开始主动了解该类产品的文化属性,进而反思其自身的文化理念,只有其认同了产品的文化属性,才会学习该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只有到这个时期,消费者才有可能实现向生产者也即传承者的转变,从而实现该文化产品的再生产过程。消费者与传承者分别处于金字塔自下而上的底层与顶层结构中,当这种文化传播范围不足以满足培养消费者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文化认知情况下,其文化传承的链状结构便会断裂,该文化便就失去了传承载体。由文化传承的金字塔结构可以看出,在视觉类文化产品生产者的培养过程中,重视传统文化内涵的培养,则非常重要:一,在消费者进入了解期过程中,由于社会传承渐渐成为目前视觉类文化产品的传承主线,因此扩大中国元素文化产品的消费群体,是实现传统文化传承金字塔结构稳定的基本条件。若视觉类文化产品中国元素展现越来越少,则变相的缩小了文化消费群体,也即最终会影响金字塔结构的稳定。二,在消费者进入认同期的过程中,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过程中,如果没有真正认同传统文化,而是在了解期受其固有文化认知干扰形成对传统文化误解,并没有达到真正认同传统文化,便构成了对传统文化的伪传承,这种传承并不符合传统文化理念。三,在普通传承者进入了生产期的过程中,只有当消费者完整经历新鲜期、了解期、认同期、生产期,即能够进行在传统文化体系按照传统文化理念进行文化产品生产的情况下,再结合自己的文化理念对其改造,生产出的新文化产品符合传统文化理念要求的情况才属于文化创新。

3包装设计类专业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紧迫性分析

包装印刷品的外观设计人员,主要来自于各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及高等院校及各类社会培训机构,而上述场所的教职培训人员基本为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因此,当前视觉类消费产品的文化生产者培养平台,究其源头主要为轻工业及设计行业的高等教育院校。由于视觉类文化产品是艺术设计与包装印刷工业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根据该领域从业人员的教育背景,相对应的专业则为包装工程、印刷工程、艺术设计等。为此,笔者对以下几所国内代表性院校作简要分析。基本所有上述高校包装工程和印刷工程专业均未开设视觉类传统文化主干以及相关性课程。即便是对文化要求更高的艺术设计专业中,仅有江南大学和天津科技大学开设了主干课程,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未能得到重视。上述高校均为行业内的代表性学校,直接影响着全国相关专业教育方向,其大量的毕业生在未来的岗位中也往往居于行业重要位置,他们的思想理念往往也引领甚至决定着该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这种背景下,包装设计类专业教学中重视学生传统文化内涵的培养则显其紧迫性。

4结语

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9

关键词: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文化 性质 民间性

前言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有融合性较强的中原文化形态,而且还有各少数民族特有的多元文化形态,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灿烂文化体系,这是我国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结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各民族历史实践的产物、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区域化的不断扩大,少数民族也逐渐走进整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而带来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其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面临时展的挑战,是继续传承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和要求,还是与时俱进,顺应发展的要求,大胆创新,寻找新的出路。本文根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状和前人研究的成果,旨在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分析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性质及传承和保护必要性分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我国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是各少数民族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点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历史悠久。性质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和特质。是同类事物所共有的,也是区别他类事物的依据之一。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具有自己的文化特征,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地处边远落后地域,自然条件、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并受到中原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综观中国传统文化,它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我国众多民族文化大融合的产物。从地域性和民族根源性来看,华夏的中原文化是其主流,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北方草原地区的“北岳文化”和“游牧文化”,东北黑水白山的“满洲文化”,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各少数民族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而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彰显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生活习惯,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人文特点等因素融合而成的。然而,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生活情趣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被人们淡忘、失传,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合理定位,以及在生活现代化的今天如何普及和推广,继承和弘扬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更具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尤其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热潮中。搞好少数民族团结是很重要的一项举措。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能有效调解、缓和人际关系冲突与矛盾,促进民族团结。

综上所述,我们根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有的特征,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归纳为民间性、同族性和自发性。

民间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是在体育活动形式中升华出来的一种意识文化,进而融入整个本民族的文化主流,随着历史的车轮,注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大熔炉,形成一种传承的民族文化形式,深深地扎根于各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并在传承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文化价值。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大都没有统一的文字,所以教育的手段主要靠言传和身教,大都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模仿学习。这种模仿是生产生活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是民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需要说明的是生活方式对民族体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譬如,主要分布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流域的赫哲族,从事渔业生产,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赫哲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捕鱼经验。人们对各种鱼类的习性十分熟悉,捕鱼的手段是用鱼叉去叉,往往百发百中。为了,让下一代能熟练地掌握叉鱼的生产技术,家长就教他们学习叉草球,这就演化成了一项富于乐趣的传统体育活动,同时又能学习生产技能。叉草球运动的方法是一手握鱼叉,一手把草球扔在地上使其向前滚动,象征着鱼儿在水中游动,这时迅速掷出鱼叉,一人叉一次,轮流进行,数轮以后,以叉中次数最多者为优胜。当小孩子的叉球技术十分熟练的时候,家长便带他们到江河中去叉鱼③。新疆哈萨克、克尔克孜、塔吉克、蒙古等民族都以畜牧业为主,马成了他们主要生产、生活的工具。由此产生了与马有关的体育项目。如:赛马、刁羊、骑射、马上角力、姑娘追、飞马拾银等项目。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历来是漠北少数民族载货物和骑乘的工具。由此产生了“赛骆驼”运动。这些形式多样、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族体育活动一直沿袭至今。

同族性,是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民旅之间的民族性、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5个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所谓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是指:除汉族外55个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群体共有的,并区别于其他民族体育文化的特征。文化学理论认为:文化具有民族性是任何文化的共性所在,如珍珠球运动是满族的一项传统游戏项目,又称“采珍珠”,满语“尼楚赫”;板鞋舞、板鞋竞技是壮族民问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明代:还有傣族的孔雀拳;白族的霸王鞭等,都反映出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显著的民族特性。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加之地域性和民族性等基本特性,使其成为培养民族认同感和民族精神的有效形式。认同感是使人们聚合在一个群众中的情感,是一种其成员对某些人比另一些人感到更亲近的情感。认同感的形成是在伦理观念、价值观念相同的同一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就起着使本群体、本民族认同的作用,并能增强内部的亲近感。许多少数民族都通过民族体育活动增强这种认同感,并从孩提时代开始就这样做了。如白族的人拉人拔河、苗族的接龙舞等运动,在运动中往往需要许多人参与和协作,儿童在活动中能结识许许多多的小伙伴,并养成与众多小伙伴友好相处的习惯,从而培养儿童的协调关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认识得到加强,也对增强认同感起着重要作用。

民族文化认同对于维系一个民族形成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具有全民性的特征,尤其是全民信教的民族,通常以、节日祭祀活动等形式来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特殊性往往是由民族特点所决定的,这些特点包括居住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素质、等因素以及各种

因索的互相交织,反映了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生活轨迹。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形成要素中,民族认同是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特征。因为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虽然民族文化认同也随着其他要素而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则会发生民族分化或者与其他民族融合。民族认同的差别,是区别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标志。民族认同是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发展最基本的族体维系力量。从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往往要经历一个体育文化的实践、族外体育文化的趋同、族内体育文化的认同、最后融合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形式。

集体荣誉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各个少数民族也不例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培养这种集体荣誉感的功能。例如,舞龙、舞狮子、踩高跷、龙舟竞渡、斗牛、拔河、赛马等活动,多以村赛或部族为单位。参加比赛者除了进行激烈的竞争外,还表现出了集体荣誉感。在这类富有竞赛性的活动中,集体内各成员相互配合和协作,往往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即使旁观者也都难以作为局外人,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角色,为自己的集体欢呼鼓劲或沮丧惋惜。这种将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融为一体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培养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自发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受地域条件的制约,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只能以嬉戏、娱乐的形式延续。例如:青海牧区的“抱沙包”,藏族的骑“牦牛”,朝鲜族和苗族的“荡秋千”,青海土族的“轮子秋、拔腰”等。根据上世纪80年代由中国体育博物馆和原国家体委文史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的全国性的调查,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达970余种,但大多数项目都是自娱自乐的项目,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虽然有一部分项目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但从本质上没有超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发性的缺陷,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自发地从生产生活的劳动中逐渐演变出自己的以嬉戏、娱乐等形式的体育运动项目,竞技成分较淡。不同的民族自发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体育项目,分别代表不同的民族文化,如以我国南方(包括西南、中南和东南地区)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就属于山地体育文化的类型:我国西北地区和内蒙古部分农村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就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村体育文化类型;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藏、门巴、珞巴等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就属于高原体育文化的类型:分布在我围的内蒙古、新疆、青海、等牧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体上属于草原体育文化的类型等。

结语

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10

1.调查问卷的设计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已经形成并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国民的行为选择。但是,何谓网络文化,学术界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并以此影响和改变人们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的一种崭新的文化。而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信息文化,是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所形成的行为模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的总称。对照上述网络文化概念,因研究视角的差异,学者们对网络文化的诠释不尽相同。前者以网络空间本位为前提,把互联网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场域,网络文化则被视为伴随虚拟规则行为生成、虚拟实践有序化的内在过程所产生的精神文明成果。后者则以网络社会本位为基点,把网络文化视为在虚拟实践秩序化的有效规则过程中所产生的的精神文明成果。从这一视角出发,网络社会实际上是现实社会的缩影和延伸,网络文化是社会文化框架中的一种亚文化,而网络空间是网络化社会的一隅。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是指滥觞于原始社会,繁荣和成熟于封建社会,而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带有中华民族特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成果的历史积淀,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从而塑造了中国社会生态的稳定性和有序性。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封闭保守、因循守旧和缺乏民主等消极性,与开放、创新、民主、平等的网络文化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和碰撞,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信息时代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往往沿着长辈—后辈的秩序传承与播衍,属于典型的前喻文化,而网络文化的内容创作主体和传播者皆是年轻人,年长者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是后喻文化。而且,从哲学家和人类学家的视域来看,文化的胚芽是孕育在人认识、改造自然客体的实践过程中的。一方面,人的自为性是文化产生的根源;另一方面,人的能动性是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因此,了解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这个群体关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以及在网络中习得传统文化的行为习惯对于寻找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传承与发展现实路径具有特殊价值。

2.专题调查的实施。

为了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观,获得这一特殊社会群体使用网络的频度、信息搜索方式和内容偏好等网络使用行为特征信息,本次调查以保定市部分高校青年学生为样本,基本步骤如下。首先,确定调查对象。通过走访学生工作处大致了解了在校学生的情况,如院系构成、各系部学生人数及性别比例等,在此基础上,把调查对象确定为研究生、本科生和高职生三种类型。学生的知识背景包括文科和理工科两大类,其中文科生包括政法学院、经济学院、历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文学院及社科系的学生,而理科生主要来自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药学院、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及软件工程系。其次,根据上述学生的基本特点,研究设计了一份关于驻保高校青年学生网络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调查问卷。该问卷以客观题为主,并结合调查目的设计了一个主观题——“你认为传统文化在网络中应该如何传承”,以反映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由意识。再次,为确保调查结果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当前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情况和互联网使用情况以便分析出科学的结论,在调查样本选择上采用了分层抽样法:①从各院系抽取的样本占其学生总数的比例为1:8;②按照各年级占该院系的总人数的比例,从各院系所确定的样本中抽取各年级的学生样本数;③按照各年级中男女比例确定男女生的抽样人数;④按照随机等距抽样法,选择抽样对象的学号。最后,根据预先设计的随机抽样法,分别到学生中发放调查问卷,并回收。此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共计1200份,其中研究生267份、本科生601份、高职生302份,回收有效问卷共计1089份,有效回收率91%。调查样本中的男、女生性别比例为31:69。抽样的调查对象中文科生共计670人,占总抽样数的62%;理科生419人,占总抽样数的38%。从学历层次上看:研究生237人,本科生570人,高职生282人,所占抽样比例分别是22%、53%、26%。本次调查样本数量适中,分布均匀,基本覆盖了不同院系、不同年级、不同学术背景的的学生,因此,能够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和互联网的使用状况。另外,由于青年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对于传统文化问题关注度高,所以本次次调查活动得到了积极配合和认真作答,保证了调查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开放、理性的态度,对传统文化传承

困境认识清醒本次调查的目的之一是了解当前青年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即对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熟知的传统文化形式、对传统文化现状的判断,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的策略等情况。首先,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上,94%的受调查者选择了“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说明多数被调查者认为,传统文化应该有选择地传承和发展,而不是“照单全收”,文化只有在不断剥离其腐朽细胞、生发出其新细胞的过程中,完成自身的进化和发展,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其次,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是多样化的。本项调查共设计了6个选项:①书本知识获得②家庭、亲戚朋友③报纸、电视和广播④节日或民俗活动⑤网络⑥其他。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通过书本知识获得传统文化的比例最高,占79.52%,而报纸、电视和广播也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75.39%的学生的传统文化是通过报纸、电视和广播等媒介获得的,另外,节日或风俗作为传统文化的承载形式之一,因其喜闻乐见,在传播传统文化中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网络作为新兴的媒体,它在传播传统文化中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56.38%的青年学生通过网络习得传统文化知识,说明了互联网传播传统文化日趋主流化。诚然该项选择列举了目前主流的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但是因文化形态的多姿多彩,它的传播方式也是多元而广泛的,所以13.77%的受访者选择了其他。综合以上因素,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媒介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而选项A中的书本知识代表着一种教育隐喻,也说明了教育作为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一种主要形态。再次,关于大学生熟知的传统文化形式调查,从结果上看,大学生最熟知的传统文化是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比例分别是83%和83%。与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大众化相比,哲学和宗教类这些传统文化形态则小众许多,分别只有22%和18%的同学选择了这两项。然而,这些意识形态却是构筑传统文化大厦的基石,虽然它从诞生之初就掌握在少数精英手中,其传承和发展也是多在经院派中进行。而文学典籍和传统艺术,通过数百年的教育传承,也往往被大家所熟知。虽然哲学和宗教也可以通过教育传承,但是领悟和融通哲学与宗教所需要的心智力是文学经典和传统艺术所无法比拟的。更重要的一点是,文学经典和传统艺术所展现的文字、音律、图形之美,往往更能与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产生共鸣。另外,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现状的基本判断是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受访者中只有9%的同学认为传统文化已被其他文化代替,完全遗失;而抱有乐观心态,认为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传承和发展的受访者占样本总数的27%,说明此种心态还是代表着一部分人的真实想法。而占样本数65%的大学生认可了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已经部分遗失。而对传统文化遗失的原因分析,观点主要集中在传递文化受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与传统言教方式有问题,分别占74.84%和55.25%。最后,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策略,大学生的看法不尽相同。76%的受访者认为“开展活动,尤其在传统节日期间营造氛围”可以很好地传承传统文化,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认为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淡化,而这也折射出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等新文化的逼仄下,面临的发展困境;74%的受访大学生认为,传承传统文化应该从小抓起,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生的教育中。文化的代际传播中,教育是最主要的途径,诵读经典,就是一种文化的濡化;68%的受访者和64%的受访者分别强调了“国家大力宣传引导”的效用和“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的传播作用”,而网络新媒体的传播效能也引起了58%受访大学生的关注。文化本质上是社会秩序的镜像,社会群体中的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无意下在文化所承载的群体所共知和共享的集体意会所指导、所规制。从这一个意义上说,传统文化是社会公器,它的传承国家理应有所担当。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构建传统文化传播的话语体系,文化的播化可以被强化。而互联网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个作用向度,因其虚拟化、多媒化、资源共享和信息海量化等特点,可以使传统文化的文化拟子的散播范围更加广阔,促进了文化的传承。

2.青年大学生上网频繁,对于网上传统文化有偏好。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3年1月15日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2年12月底,中国的网民规模到达5.64亿,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21.1%。因此,关注青年学生的网络行为,了解他们使用网络的频率、信息搜索方式和内容偏好等网络行为特征信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首先,从上网的频率看,36.64%的同学每天都使用互联网,这一部分学生的数字消费平均时长达34.1小时/周,也就是所谓的“网虫”;44.72%的大学生经常使用互联网,这部分群体结构类型主要是“信息至上型”,即网络行为多为搜索信息和读取电子邮件;另外,18.92%的大学生使用网络的频率不高,只是偶尔使用互联网;最后,只有1.84%的大学生排斥互联网,基本不使用网络。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互联网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其次,对于大学生网络浏览内容的偏好。本次调查主要关注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倾向性。经调查,大学生对于网上传统文化内容的关注度依次是:民族民俗类内容、思想文化类内容、传统艺术类内容和典籍文化类内容,其比例分别为65%、47%、38%、34%。大学生最喜欢浏览的网上传统文化内容是国学、哲学和历史类的专题网站,这部分同学的比例占到53%。还有40%的同学通过收看传统文化的视频讲座习得传统文化知识,特别是“百家讲坛”的持续热播,使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热情不断发酵,客观上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传统文化的论坛、虚拟社区、WIKI和博客也是引起网民“头脑风暴”的网络空间,据调查,30%的大学生关注过传统文化的个人博客,而19%的大学生访问过传统文化的论坛和社区。从上述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网络传统内容的偏好与其熟知的传统文化内容具有高度相关性;而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网络行为的多元化,也反映出了目前互联网上传统文化形态的百花齐放。最后,研究调查了大学生是否通过互联网传播过传统文化。大部分大学生都通过转载、分享和发表等方式在互联网上传播过传统文化,这一群体所占的比例是67.13%,而且少部分青年学生还发表过原创性网文,可见,大学生通过互联网传播传统文化还是很活跃的。

三、结语

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进程。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的文明成果和物质成果,都会积淀下来,形成文化的要素。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就是五千年历史积淀的产物。但是,如同生物的进化一般,文化也必然经历产生、发展或衰落的过程,尤其是,当其遭遇异质文化时,文化的涵化是不可避免的。进化或湮灭,这是一个现实问题。避免传统文化走向湮灭,就必须充分发挥和调动人的能动性,因为人创造了文化,也可灭亡文化。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之一,他们意识的觉醒,往往是传统文化光大和传承的先声。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网络传承的基本认识是:青年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既有传统的渠道也有网络等新渠道,民俗、饮食、服饰是大学生熟知的传统文化,但是他们也通过浏览网站、博客和收看网上视频等方式,去猎取他们不太熟稔的国学、历史等传统文化知识。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在部分遗失,并开始尝试使用互联网纾困传统文化。基于上述调查结果,促进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做好以下措施:

第一,传承和再造文化是政府的责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因此政府应该主导网络文化价值取向,使网络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和新平台。

第二,网络文化是典型的后喻文化,它的符号系统与传统文化的符号系统大相径庭,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播需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和改变,要符合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特点,才能实现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的有效传播。

第三,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对网络文化的引领作用,消解网络文化中的不良内容,使青年学生自觉接受、认同传统文化,从而主动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11

一、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的表现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笔者对广西区内的几所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年级既有一年级,也有二年级、三年级,调查的专业既有文科类专业,也有经管类专业,还有工科类专业,样本是比较真实的。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问卷2850份,有效问卷 2783份,回收有效问卷占发放问卷总数的92.77% ,本次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掌握、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美德的理解与践行、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渠道等四个方面,此次调查结果如下:

(一)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情况

我们就高职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四书、五经、六艺的了解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具体见表1、表2。对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知之甚少,大部分学生表示对老子、庄子、墨子、董仲舒不了解,曾读过《论语》《道德经》《资治通鉴》《史记》的人较少,分别是7.8%,15.2%,28.4%,32.5%。

以上数据表明:当代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是知之较少,甚至不知,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中缺失传统文化成分。

(二)对传统美德的践行情况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概括,这些传统美德对于我们今天建立一个和谐、互爱、理性的社会有促进作用。当代高职生对传统美德践行如何,我们就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是否主动帮助同学、是否能做到诚实守信,不欺骗别人等问题作了调查。结果见表3、表4。

从表3、表4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就助人方面和诚实守信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践行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但也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够履行。在其他美德的履行情况则不容乐观,有部分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较紧张;有些同学对人对事不能公正合理的对待,而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部分同学不知礼,不守礼,不行礼,对长辈、老师失去了最基本的礼貌,进办公室不敲门,穿拖鞋;有的同学处事不理智,易感情用事,对待父母不是敬奉而是苛责,对待兄长缺乏应有的尊敬;有的同学有时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而不惜损害集体的利益。还有的同学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埋怨对方并积极进行反击,甚至动用武力解决,对待他人的缺点和错误毫无包容之心,做事缺乏果断,缺乏谦让,凡事都要争。

(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见表5、表6)

由表5、表6可知,高职生对传统文化持认同的态度较高,有67%认同或非常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但也有30%多的表示不认同。表6所示,有45%的学生主动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但也有半数以上的同学没有主动去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对于“你怎样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问题,有8.35%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应全盘继承;60.48%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批判继承;25.63%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时间久远,内容飘忽,没有必要继承;16.54%的学生表示不关心也不认识。

(四)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的渠道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学生获取某一知识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见表7。

传统文化对个人的帮助问题,5.6%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8.4%的学生认为帮助比较大,45.5%学生认为帮助一般,30.5%学生认为帮助不大,12.5%的学生没有感觉。

二、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原因分析

从以上调查数据不难看出,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呢?笔者将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高职生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

1.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负面影响。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在当下对中国社会包括高职生具有很大的影响。由于高校的扩招,生源减少,高职院校又是最后一批招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学生基础较差,在搞研究、学理论方面高职生比不过本科生,他们在高职院校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学到一门技术,将来可以在社会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这导致许多高职生在学校学习中只关心经验积累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2.浮躁心态导致学生对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产生逆反心理。随着科技、网络的迅猛发展,当前社会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进行大的调整,社会氛围充斥着浮躁之气,部分高职生存在浮躁心态,他们做事无耐心,沉不下去,做什么都图来得快,不费劲,不费时就好。而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哲理深奥,需要用心体验,用脑思考,对于浮躁的高职生来说学习传统文化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在心理上极易产生抵触情绪。

(二)客观因素

1.家庭因素。一是父母的教育观念。在不少家长的意识里,家庭教育的成功似乎就是小孩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优秀、考上重点大学,找到体面的工作。所以家长们关心较多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学习成绩,而对小孩的品质教育则重视不够,对小孩进行一些中国传统美德教育就更少。二是父母自身水平。父母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可以说是孩子学习的一种资本,目前高职生的父母大多数是50后、60后,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没有很好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所以,对孩子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2.学校因素。第一,中小学应试教育所引致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从小学、中学到高中一直是应试教育,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学生考试分数的多少,随之而来的课程设置是考什么学什么,而传统文化教育不是考试的内容,学生在此阶段的学习中很少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第二,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存在认识误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突出技能性、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个培养目标不是说不准 确,但由于人们理解的不准确,在执行的过程中极易出现重专业、轻素质,重技能、轻人文的做法,把高职院校当做“职场训练所”,在教学上基本上是纯粹的专业技术教育和技能训练,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往往被忽视,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缺乏主动性,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自然也就欠缺。第三,课程设置缺乏相应的传统文化课程。据了解不少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大致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四大部分。公共必修课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毛泽东思想概论、道德与法律修养),计算机、英语、体育、心理素质训练、军训等课程,公共选修课理应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开设的课程,但由于学校教师资源的短缺,开课教师只是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和自身的特长而非学生的需要开设的课程,一般较少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机会就较少,导致高职生传统文化的缺失。第四,高职院校师资薄弱,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和教育质量。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趋向年轻化,他们本身就没有较好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自身传统文化功底肤浅,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也影响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

3.社会因素。第一,社会用人标准的偏颇。从近年来企业招人的情况来看,不难发现,掌握一门技术,如计算机操作、英语口语的人比较受到企业的青睐,而技术一般,综合素质好的学生找工作则并无优势,这无形中强化了重专业、轻人文的思想。第二,快餐文化的影响。所谓快餐文化是只追求通俗、速成,不注重深厚积累和内在价值的文化现象。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网络的发展,快餐文化得以迅猛发展并成为一种时尚,传统文化就自然而然地受到冲击。

三、提升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之策略

(一)学生个人层面

要提升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学生本人是关键。高职生首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不良思想的侵蚀,树立正确价值观。其次要学会自我调节,使自己保持平稳的心态。文化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如此,要静下心,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把它转化为自身的营养。

(二)家庭层面

1.转变家庭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教先从家始,正家而天下定矣”。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同样,一个人修养也应从家教开始,因此,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父母要把成人教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特别是要让小孩了解中国传统美德的相关内容并将其继承和发扬。

2.父母要自觉提高自身的修养,起好表率作用。作为父母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传承好我国的传统美德,在处理家庭人际关系中体现传统美德,做好子女的表率。

(三)学校层面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爱因斯坦说得好:“我们切莫忘记,单凭知识和技能并不能给人类生活带来幸福与尊严。”因此,高职教育的理念不应是只给学生传授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是要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先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即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是育人,而非制器。

2.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完善课程设置。课程是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和载体,学校应从学生长远发展考虑,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在专业知识技能课程完备的基础上,加大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首先,开设一些基础的传统文化课程,进行通识教育,如大学语文,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其次,开设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选修课,如以中国古代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课程,开设中国优秀古典文学作品鉴赏课,通过这些课程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从中得到丰厚传统文化的滋润。

3.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就需要提高教师自身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水平和深度。首先,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开辟多渠道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例如,可以选派教师到其他高校进行学习,或是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造就一批具有深厚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队伍。其次,学校制定相关政策,邀请校外文化名人,名学者作为兼职教师到学校从事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充实教师队伍,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4.拓宽传统文化教育渠道。邀请专家到学校开展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开通校园网络、BBS、博客、宣传教育专栏,通过一些影视节目平台宣传传统文化,让校园充满着传统文化的气息,从而使学生可以从多方面真正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正如张岱年所讲:“如果一个民族具有优秀文化传统,而人们对之无所认识,也就无从萌生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

(四)社会层面

1.完善保障体系,确保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落到实处。所谓保障体系是指保障文化传承良性运行的制度、法律、政策、措施,以及民间传承机制等方面构成。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需要制度作为保障,因此,国家有关部门要建章立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具体的措施,如“完善名城、名村、名镇保护制度,完善非遗传承人保护条例,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实施办法;保证传统文化传承的经费投入;如建立统一机构,交流传承经验,宣传传承典型,营造社会氛围等。”

2.政府利用传播媒介的优势大力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当代社会传播媒介资源十分丰富,既有传统的媒介: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又有现代的传播媒介:个人博客、QQ、电子期刊、视频网站、移动电视等,高职生传统文化知识大部分是来源于影视、网络等媒介,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各个媒介资源进行整合,并根据各个媒介的特点对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多层面的报道,营造一个浓厚的传统文化宣传氛围,唤起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增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 认同。

3.完善人才评价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综合性的人才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开型、经济型人才,因此,应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既要强调专业技能水平,也要考虑人的品质,即德才兼备,而且应把品质放在首位。因为一个人能力超强,如果他的品质不好,他给企业带来的危害性就越大,一个人的技能水平可以在短时间内可以提升,但一个人的品质一旦形成也就难以改变。

综上,高职生传统文化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社会各界要想方设法提升高职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使之较好地承担社会建设的重任,正如张岂之所说:“作为中国的学生 ,要有一个立足点,即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惟其如此,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没有自己传统历史文化的武装 ,是无法在现代社会生存的。”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内容的核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2]段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传承体系建构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3]范绪锋.著名史学家张岂之谈入世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本土拥抱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2-01-05

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12

关 键 词:体育文化;文化安全;传统体育;国际化传播;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7)01-0032-05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ecurity, the author probed into the internationalized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has such modern values as highlighting national spirit, maintaining national unity, protecting sports local speech right, maintaining “cultural sovereignty independence”, etc. 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for internationalized communication: innovate on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conception, promote the “constructive recogni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create the “national brand” of traditional sports by basing the carrier on industrialization; build a bridge for the internationalized communication of traditional sport culture by relying on Wushu spirit; exert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 of modern media, expand international cultural market spaces; exert the radiation effect of national politics and economy on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sports culture;cultural security;traditional sports;internationalized communication;China

“文化安全”是“家安全”概念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向文化领域拓展形成的一个概念[1],是构建中国先进文化未来走向和总体发展脉络的基本保障。所谓文化安全就是指一个国家保证其文化的性质得以保持、文化的功能得以发挥、文化利益不受威胁和侵犯的能力和状态[2]。“文化安全”在当代主要是指人们认为自己所属国家民族的文化特征在全球化大趋势下所呈现出的安全感,具体是指政治文化、语言和信息、国民教育体系等问题上的安全感[3]。“文化安全”是指维系一个民族、国家独立与发展的文化系统免于受威胁或危险的稳定状态[4]。从本质上讲,我国文化安全就是如何增强社会主义文化机体的功能,防止和化解内外风险的问题[5]。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担负着维护我国民族文化安全的重任,因此,本研究基于文化安全的视域,探讨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化传播策略。

1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的安全威胁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进程加快,人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发生了巨大变化,并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和要求,从而给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带来了威胁。

第一,由于发达国家的体育价值取向更符合现代快节奏社会的文化基调,凭借张扬与强势而处于主流和主导地位。在传统体育文化方面,原始农耕文明条件下所产生和适应的许多民族体育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被破坏,一些民族体育韵味十足的符号、习俗、记忆、技艺和礼仪等被漠视并逐渐消亡,一些流传已久的民族体育文化项目也日渐弱化甚至消失,如苗族的“花山节”登山、汉族的舞龙、拉祜族的射松鼠、布依族的“跳月”等。

第二,西方体育凭借全球化所彰显的张力和影响力,日益动摇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根基,特别是随着奥运会、世界杯及全球大规模体育职业赛事的举行,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人们的记忆与爱好中渐行渐远。加之,西方借助新媒体传播技术持续的渗透,动摇了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和传播的自信,现代主流媒体网络、电视等对西方职业比赛的大力宣传,进一步扩大了西方竞技体育的文化空间,给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第三,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发生异化。在世界职业体育文化的影响下,我国传统体育为了获得生机,不断追求“西化”,对一些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体育项目进行了改造,如武术为了争取进入奥运会,削足适履,进行套路标准改造去适应日益强劲的西方体育文化标准和规则,结果造成我国传统武术拳种在逐渐消失,传统武术传人在逐渐减少,练习传统武术的人群也在逐渐萎缩。

2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价值

2.1 彰显中华民族精神

传统体育文化分布在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走过了中华民族5 000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头活水,是维护文化多样性的有力支撑。

作为引领传统体育发展的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纽带,是激励人们为民族生存和发展共同努力的内在动力,是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的根本因素。千百年来,民族精神似一条线,将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一线贯穿。传统文化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舍生取义”等重要内容一直激励着我们为民族的利益、国家的安全而奋斗。民族精神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力量,随着民族的产生而产生,在体育活动中得以体现,在体育文化中得到传承。它对于塑造民族品格和L貌,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作用不可估量。因此,可以说传统体育文化培养和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彰显了民族精神。

2.2 维系民族团结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同样承载了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为其生存发展和繁荣振兴提供了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包含了精神的融合、思想的交汇和价值的互通。它是在各民族独有的语言、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伦理道德、地理环境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是对传统社会生活的综合反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群体品格,是维系社会群体、团体或组织的一种天然纽带,是个人或集体界定自我、区别他者,加强彼此同一感的重要因素,是民族认同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各族人民在传统体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认知本民族所创造的体育文化知识,在人与人之间、个人同群体之间、群体同群体之间获得和保持自身文化的过程中对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进行确认,在创新和变革的基础上,达到对体育活动的认可和民族身份的认同,最终产生归属感并自觉地热爱并忠实于自己的民族。

2.3 坚守体育本土话语权

话语权承载着民族文化身份,记录着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话语权是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当下,世界体育文化纷繁多样,谁拥有了体育文化话语权,谁就占据了体育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在全球化趋势下,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关于体育文化安全的思考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关于传统体育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2011年,我国颁布了《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这一规划中有专门针对文化建设的方案,在体育文化建设中明确提出了“深入挖掘体育的文化内涵,夯实体育发展的社会基础和文化根基,提升中国体育的软实力”的基本原则。此项规划的出台将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上升到了构建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层面,有利于巩固传统体育发展的本土话语权,有利于强化体育文化在国家文化竞争中的地位,也为曾经光辉灿烂且独具魅力的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不断地为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所熟悉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2.4 维护文化独立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体育文化处于弱势地位。文化帝国主义利用一切手段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渗透。一是继续利用政府文告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攻击,对资本主义体育制度自吹自擂;二是通过与体育有关的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介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社会政治理论、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宣扬资本主义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三是充分利用其网络优势强化文化入侵,利用经济手段进行文化植入,对人们的体育思想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体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中,迫切需要维护我们文化的独立,重新认识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一方面,传统体育文化在坚持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发展道路上,以宽广的胸怀参与到世界文化潮流中去,为建设人类共同的美好家园贡献力量。另一方面,传统体育文化为我国进入国际市场进行文化贸易的过程中坚守文化审视的底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传统体育文化在维护文化独立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化传播的本质

在人类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随时随地地发生。不同的文化圈之间、不同的民族国家之间所进行的文化交流表现较为剧烈,难度也较大。而在同一国家内部,不同的地域、民族、文化群体、亚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则表现的相对平稳。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对自己的文化产生文化适应,达到了高度的认同,而对外来文化表现出了一定的排斥心理。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Graves提出了心理文化适应的概念,强调不同文化接触所导致的心理和行为变化。人类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为适应生态环境而创造出来的,它是各民族为适应其生存的生态环境而做出调适的产物,因而带有很强的适应性特征。用贝特茨(Daniel G.Bates)的话说,也就是机体或机体种群对他们的环境做出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再生产成功的生态或行为调适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是文化适应[6]。传统体育文化的适应也同样适合这一规律。从理论上讲,文化变化是双向的。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或个体相互之间持续的直接接触,结果是接触双方原来的体育文化都发生了变化。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双方接触过程中变化更大的往往发生在弱势文化的一方。中国虽然有着五千年深厚传统文化,孕育了丰富、多样传统体育文化,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和社会结构的变迁,维系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文化背景、生存形态和生存环境逐渐消失,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这一问题更为严重。

在当今全球化推进的大潮中,国际竞争更多体现在思想空间和文化空间,必须在丰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上,结合时代需求,创新出能够被全球接纳的新思想、新体系,才能在全球化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传统体育文化国际化传播无疑是在完全异质的文化模式下的一次文化交流与互动,是与当今工业文明、现代主流文化的一次主动的交锋。无论谁想去认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都要依赖自己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也要经历和了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对自己的中心行为、观念、感情和理解力进行重新调整[7]。

因此,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化传播就是要在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性的基础上,在受众身上寻找突破,改变其体育观念,走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中国道路”,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让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世界。

4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化传播策略

4.1 创新文化意识观念,推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建构性认同”

维护文化安全的手段要从文化本身去寻找,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去抵御西方文化的侵蚀,用社会核心价值规范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进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为世界民众所接受,这是中国维护其文化安全的根本所在。2007年底,中共中央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因此,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是用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引领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是维护文化安全的根本保障。

在传统体育文化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决定了人们对同一种文化有着不同的表达与理解的方式,这种差异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会产生认识和理解的障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全球化传播过程中,必须考虑适合现代人们的生活内容和思想,增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流思想的吸引力、亲和力和影响力,构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价值链。因此,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化传播的着力点应该放在“人”的因素上,通过对其观念的改造达到接受文化的目的。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建构性认同”这一形式,通过文化的宣传与普及,让世界认识中国体育文化,达到耳濡目染。其实质是通过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自身魅力,让参与者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世界上很多人知道“功夫”,却不了解武术,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另一方面,要积极搭建传统体育文化的“建构性认同”保障机制,以一种积极的、开放的、参与的态度,通过不断提升传统体育文化自觉、加强科学整合,对多样性的传统体育文化综合创新,提高竞争力。

4.2 以产业为载体,创立传统体育的“国家品牌”

产品是捍卫文化安全最有力的武器。美国把文化产品输出作为实现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战略,它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了庞大的体育文化产品输出体系,并通过这个体系承载着美国的意识形态去影响他国的文化,而中国在这方面是落后的。中共中央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以体育为依托,以市场为平台,用产品占领市场,用品牌赢得效益,开创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化传播的新局面。

首先,要树立传统体育文化的大体育观,创立传统体育文化的“国家品牌”。发挥产业效益在促进世界文化竞争中的作用,培育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全球竞争力。由于先前对于体育文化“国家品牌”意识的缺失,以至于在现今的国际体育文化消费市场中,“功夫”或“武术”己经被用在日本、韩国、泰国等民族传统体育之中;“气功”也被一些人认为是与印度“瑜伽”等同的一种运动,这是不注重文化保护的后果。对此,必须培养属于自己的“国家品牌”,把本就属于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精粹进行标识,以免遭盗用;其次,在产业化进程中,需要有效地整合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有选择、有层次地进入国际市场。再次,传统体育文化国际化传播是一个全方位、系统性的工程。在发展体育运动的同时,要结合诸如电影、电视剧、书籍、音像制品等文化产品的输出,形成传统体育文化国际化传播的合力。最后,要学习美国体育文化市场化的经验,借鉴有效的商业体育运作模式和管理经验,加快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4.3 以武术精粹为依托,搭建传统体育文化国际化传播的桥梁

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走向国际市场的排头兵,也是文化安全的试金石。武术内容庞杂、流派众多、历史久远、开展范围广泛、参与人员多,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要加快国际化进程,扩大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武术当之无愧地成为首选[8]。因此,中国武术在国际社会上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化进程与中国传统体育国际化传播的成败。

首先,要加大武术人才的培养力度,致力于开拓中国武术的国际空间,为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积累经验。一方面,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合理可行的教练员等级评选制度和教练员培训制度,加强各国的武术教练员队伍建设,培养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有生力量。同时,要建立一套国际裁判员培训和认证体系,为武术的技能修为设置一套指标,促进各国的武术裁判员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大援外力度,特别是对武术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的援助,让世界了解中国武术,了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同时,要培养大批的国外武术专业人才,加大对武术翻译的重视,建立机制,鼓励更多有相关背景的人员加入武术翻译的队伍和武术翻译研究的领域,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武术翻译人才,为武术的国际化传播搭建桥梁[9]。其次,要积极开展武术赛事,扩大武术在世界范围的影响,让世界了解中国武术。因此,只有以中国武术作为突破口,才能使传统体育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开辟出新的天地。

4.4 发挥现代媒介的传播功能,拓展国际文化市场空间

维护文化安全,媒介是纽带。精彩纷呈的体育赛事、分门别类的体育俱乐部,推陈出新的健身娱乐活动都是体育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10]。

传统体育文化国际化进程中,传统的传播主体是有实力的健身俱乐部,其次是各单项协会。我国海外健身俱乐部为数不多,并且单项协会也是以俱乐部为实体。两种传播形式都是以教学和训练为主,采用诸如比赛、表演、讲座或文化沙龙活动等途径为依托,实现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另一方面,我国各单项协会与国际各对应协会大多各自为战,它们之间没有形成主动、有序的信息输出,并且在资金、人员、联络等方面流通困难,造成了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障碍。无论是俱乐部,还是单项体育协会,它们最大的弊端是传播受众具体到了个人,又不能有效地形成互动。因此,无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有多么的美好,也只能处于孤芳自赏的境地。对此,第一,要坚持国内效应和国际效应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商业演出市场。大力推进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产品以商业的形式走出去,利用网络媒体大力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案例,大力宣传、传播我国民族体育文化。通过积极开展与世界体育产业集团的合作,利用市场网络等形式,开拓国际体育市场,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传播作用,拓展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市场空间,提高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第二,从文化传播的这个层面上来说,只有把这个中间环节把握好,才不至于局限于有限的传播方式,才能那些新鲜、刺激的体育事件受到媒体的关注,发挥体育本身的媒介作用,最终产生连锁反应,形成广泛的社会传播面、高度的社会关注度和极大的社会亲合力,加快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化进程,维系文化的安全。

4.5 加强国家政治、经济对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有力支持

国家是文化安全的坚实后盾。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安全已上升为国家安全的层面。文化安全问题之所以存在,不仅在于不同文化异质性及由此造成的冲突,更来源于美国为了满足其利益诉求,借助其军事、经济、科技优势将自己的文化强加于人,对其他民族文化实行文化殖民和文化霸权。可以说,当代世界文化安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的文化殖民和文化霸权造成的。因此,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在确保文化安全的前提下,要彰显国家的意志,使国家力量成为传统体育文化国际化传播的坚实后盾。

相关部门要在国家文化战略总体部署的基础上,合理定位体育文化的传播路径,联系国家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特点,为体育文化的传播制定科学的战略与规划,才能形成系统有效的传播造势,从而真正建立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长效机制。首先,文化安全要和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并列在一起,把全球化条件下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来抓。其次,在文化安全的视野下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必须采取积极的战略,建立强大的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体系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根本出路。体育文化产业是文化传统、政治理念等的载体,蕴涵着思想文化价值,体育文化产业的竞争,其实质是价值观念的竞争,也是国家力量的竞争。再次,我国传统体育的国际化道路尚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各国政府、各体育协会国际间的通力合作,以合作求发展,以发展谋利益,实现互惠互利。最后,要把中国改革开往30多年的成果融入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中去,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世界,才能打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全球的强势垄断地位,更好地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参考文献:

[1] 乔亮. 全球化时代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战略选择[J]. 新长征,2010(9):56-57.

[2] 朱传荣. 试论面向21世纪的中国文化安全战略[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1999,1(1):9-12.

[3] 刘慧.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安全战略[J]. 社会科学缉刊,2010(3):79-82.

[4] 周伟良. 论当代中华武术的文化迷失与重构――以全球化趋势下的国家文化安全为视角[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1):4-14.

[5] 王畔领. 体育文化安全及其实现途径[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0):108-110.

[6] 白晋湘,张小林,李玉文.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9):1153-1157.

[7] 胡凌霞. 跨文化传播研究综述[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21(3):87-89.

[8] 邱丕相. 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