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

时间:2023-07-04 17:10:08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1

[关键词]双语教育;蒙古族传统文化;文化负载

一、蒙汉双语教育中对蒙古族传统文化负载的认识与态度

(一)教师的认识与态度

教师的认识和态度决定双语教育传承文化的重要方面,因为教师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文化意识,对传统文化传承具有认同感。但是,事实上蒙汉双语教师对于蒙古族传统文化负载的问题认识不够深入,对文化的自觉性和整合能力有待提高。

(二)学生的认识与态度

现代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认识和态度决定了蒙古族传统文化负载的程度,因为学生是蒙汉双语教育中的最大受益者。但是,事实上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学习和掌握蒙古语是有必要的,但是只限于能和本民族的人进行交流,并不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大部分的同学对本民族的民风、民俗、民族艺术了解得不够深入,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在双语教育中学习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如社会历史、语言文学和传统科学等。这对传统文化的负载也是有一定推动影响的。

二、完善蒙古民族传统文化在双语教育中负载的途径

(一)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负载在双语教育中的途径

蒙古民族负载传统文化在双语教育中的途径包括四个方面:双语教学、校园建设、自编教材和团体活动。双语教学指用蒙古族语言和汉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把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载入课堂,通过对蒙古族语言和文化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蒙古族文化。校园建设包括显性文化建设和隐形文化建设。显性文化建设指物质文化建设。指通过宣传栏等方式来宣传民族文化。学校的隐形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隐形文化通过精神和制度方面传达蒙汉双语教育文化。自编教材是指蒙汉双语教育的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用蒙古语独立编写的教材,包括蒙古族传统文化。团体活动包括蒙古民族歌舞表演,用蒙古语讲故事大赛以及演讲比赛和蒙古民族传统游戏等课外活动。

(二)双语教育中以蒙古语言为载体负载蒙古族文化

蒙古族传统文化需要双语教育来传承,而蒙汉双语教育是以语言作为载体的,在蒙汉双语教育中用蒙古语作为母语进行语言文化习得,然后学习主流文化,在蒙汉双语教育中使二者的冲突减少,更好地完成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的教学任务和教学使命,最大限度的传承蒙古族文化,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实现蒙汉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开拓新的教学模式。因此,蒙汉双语教育是促进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负载的最重要手段和最有效的途径。

三、实现蒙汉双语教育中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负载的目标

(一)在多元化社会中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在当今多元化发展一体化的过程中,蒙古民族文化和汉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中相互碰撞,一方面,汉民族文化中有蒙古族文化的影子,另一方面,蒙古民族文化通常会吸收较多汉民族文化的因子,我国双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蒙汉兼通的双语双文化的人才,要具备包含多元文化在内的社交能力,不仅要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要学习主流文化。在学习主流文化和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在多元化社会中的交际能力,把握正确的方向,促进民族融合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全面深刻的理解蒙古民族的传统文化,发现蒙古民族与汉族文化的区别,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在现代多元文化发展的社会中,不仅要求能够利用自己蒙古民族文化知识融进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同时也能利用学到的汉民族文化知识融入主流社会,增强自我竞争的能力,不至于丧失蒙古民族文化知识而被民族所抛弃。

(二)传承蒙古民族优秀的文化

蒙古族学生了解和学习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可以通过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校园教育,使蒙古民族本土文化进入校园,培养学生自身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由于蒙古民族生活在比较特殊的游牧生活环境中,在蒙汉双语教育中培养蒙古民族的人文社会知识和自然地理,培养蒙古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蒙古族同学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更有效的传承蒙古民族优秀文化,从而实施蒙汉双语教育的重要目标。蒙古民族有着灿烂和优秀的民族文化,有着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在现代社会中,现代学校在蒙古民族地区普遍建立,蒙古民族文化受到汉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蒙古族文化知识的传播在学校教育中逐渐地减少,甚至有些学校已经不再设有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课程,其实,蒙古民族文化拥有强大的生命力,蒙古文化在其他领域仍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蒙古民族成员对蒙古民族传统文化应该有独特的情感,蒙古民族文化拥有得天独厚的地方性价值。

(三)实现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就是指对国家符号与国家共同体的认识,具体表现为对自己国家历史文化的接纳而产生的自豪感、对自己所属的族群和集体无意识的承认而产生的归属感、文化自觉以及对自身政治身份认可而产生的忠诚感。不同的少数民族承认和接受中华民族公共的文化渊源和历史演变,虽然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但是都在一个具有多元地理区域和生存空间中。在多民族国家,公民对自己的国家有着坚定的信念、历史文化的积淀、价值观和国家主权认同感,蒙汉双语文化基因在蒙汉双语教育过程中实施并传承,通过独特的蒙汉双语教材和蒙汉兼通人才的教师,让蒙古族学生进入学校这个校园后,能够体验到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和民族自豪感,逐渐产生对家乡和祖国的归属感,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博弈。

四、蒙汉双语教育负载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任务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取向,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变迁,中华文明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前进。蒙汉双语教育之所以能够达到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统一,是因为蒙汉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并不是完全没有阻碍的全盘接受,也不是发展中的威胁,蒙汉双语文化蕴含多样化生命而存在。蒙汉双语教育的功能是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而不是去消除这种差异的存在。而是应该去保护这种差异,才能达到蒙汉教育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自觉意识的提高。

五、充分保障蒙汉双语教育的实施

蒙汉双语教育在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和双语教育实施的开支保障,以及整个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实施蒙汉双语科学和完整的管理机构,都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

(一)建立蒙汉双语教育文化负载的评价体系

内蒙古的双语教育评价体系应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奖励在评优及绩效工资等方面传承蒙汉文化的蒙汉双语教师,奖励在团体活动中传承蒙古民族文化成绩出色的学生。奖励在双语教育文化负载实施中取得明显效果的学校。

(二)协调蒙汉双语教育的主管部门

国家民委、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等部门应该相互配合,互相协作,通过对群众的愿望、社会的需要而做出的策略建构,营造“良好民族语言,传承民族文化”的氛围。运用校园文化形成蒙汉双语的文化氛围,创建蒙汉民族语言文化多层次的平台,设立专门的蒙汉双语教学管理部门,创立蒙汉双语的教学团队,安排专职的蒙汉兼通人才从事教学科研,增强蒙汉双语教育的专业性和特殊性。逐渐建立蒙汉双语教育中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负载保障机制。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2

关键词:蒙古族服饰;发展变迁;文化价值

0 引言

蒙古民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中的规模较大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多元,蒙古服饰以其独有的特点和美学价值广受人们喜爱,随着蒙古族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蒙古族服饰的发展也是变化万千。服饰是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是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通过对一个民族服饰的研究,我们能够分析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延续和文化特征,服饰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直接识别民族的形象标识,保存好完整的服饰进化记录是对一个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

1 蒙古族服饰的演变

1.1 蒙古族早期服饰特点

早期蒙古草原上生存着很多部落,大风、寒冷的自然环境,游牧狩猎的生活方式决定了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服饰主要以保暖和易于骑射为主。13世纪之前,蒙古族的服饰多是以动物皮毛和毡子为主要材料,服装造型比价简单,因为那时人们制造服饰主要是为了保暖、防身,生存的基本要求使他们对于服饰的审美基本没有任何要求,那时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力较低,服装样式较为单一。

成吉思汗对于蒙古族的发展功不可没,他是建立元朝的领导者,随着各部族的逐步融合,蒙古族逐渐成形,服饰文化也相对统一,北方蒙古民族人们性格粗狂、彪悍,服装也多是以宽松和实用为主,慢慢发展,宽松肥大的长袍样式被人们广为接受,白天作为衣服,晚间可作为铺盖,在骑马时可以保护肚腹部,这种实用性较强的服饰一度成为蒙古族的服装样式代表。蒙古族还有一种高耸的冠帽,在草原上很远的距离也能辨认,是蒙古族根据环境研发出来的一种帽子。这一阶段,由于社会经济状况,服装还是相对单一,样式和颜色不多。

1.2 元朝兴盛时期蒙古服饰的演变

随着元朝的建立,社会经济一度进入到一个繁荣兴盛的阶段,元朝是我国历史上扩张版图最大的朝代,可见成吉思汗带领部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贸易繁荣和生产力的提高变相促进了衣着服饰的演变和发展。这时期的蒙古族服饰呈现出百花齐放、色彩斑斓的特点,甚至一些王公贵族的衣服上镶嵌有珠宝,服装很是华丽。

由于成吉思汗西征,元朝版图的扩张,西域文化传入中土,对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域的纺织品源源不断地流入蒙古地区,一些优质的皮毛被蒙古人广为使用,一些精细的棉纺织品和丝织品成为了蒙古服装的主要材料。

1.3 明清时期蒙古族服饰的发展变化

元末明初,社会动荡、经济萧条,畜牧业逐渐衰退,蒙古族草原手工业逐渐消失,一些服饰商人转而不做,使得曾红极一时的高等纺织物生产很少,一些纺织品禁止流通,蒙古的服饰样式也逐渐减少和简化。直至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回暖,服饰才开始又有所发展,一些纺织品被重新启用,款式相对丰富起来。明代的宗教对蒙古服饰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一时期,蒙古族服饰和喇嘛服饰有一些关联。

由于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体型彪悍,性格粗狂,清朝一直将其视为存在威胁的部落或组织。因此,在管理上很严格,划分界限并颁布一些禁令,导致部落之间服饰差异很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2 蒙古族服饰的文化价值

蒙古族服饰对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优秀精神有着重要作用。服饰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特征的直接展示。因此,研究蒙古族服饰可以透视蒙古族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特点,蒙古服饰有着不可忽视的文化价值。

2.1 民族文化的传承

蒙古族由于地域原因及其他原因,早在清代就形成了不同部落,不同服饰风格。不同的服饰风格代表了不同的地域特征,如巴尔虎服饰传统实用、鄂尔多斯服饰高贵典雅、乌珠穆沁服饰华丽夺目,不同的服饰特点呈现出来的外在形式是不同的,研究服饰特点就是研究文化特点的途径,服饰是文化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我国蒙古族历史悠久,服饰文化也是源远流长,一些关于蒙古服饰的图书资料近些年倍受学者关注,作为研究蒙古族文化的资料,为文化传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2 审美价值的体现

蒙古族服饰以其美丽的外表和文化属性得到了很多学者的青睐,服饰是集中反映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方式的载体,对于人们提高审美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研究服饰就可以看出蒙古族人们的审美特点和性格特点,一些服饰的制作是很复杂的,这种工艺研究也是服饰研究的重要内容,工匠的制作手法和装饰手艺也是服饰艺术的一种展现,我们看到的一些蒙古服饰精美绝伦、配饰精致,有些甚至成为很多民俗爱好者收藏的藏品。

3 蒙古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3.1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组织,建立传承和保护体系

国家和相关部门要重视对蒙古族服饰文化的继承和保护,要出台和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政策,各管理部门要结合蒙古族服饰的发展现状,制定文化保护措施和方案。其次,各地可以建设蒙古文化场馆,将服饰作为主要展览内容,充分发挥展览馆的宣传作用,使人们认识到蒙古服饰研究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3.2 致力于保护文化的基础环境

“原生态”是近些年被热议的词语,我国现在正致力于原生态保护,包括环境、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等方面,蒙古服饰是蒙古族文化的代表。因此,保护原生环境,使服饰文化有其生长和发展的土壤。蒙古族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是现代服饰风格形成的基础,因此要保护服饰产生的基础环境。

3.3 加强对服饰工艺的保护和传承

蒙古族服饰的美感源于手工匠人精湛的手艺,服饰的美学价值要通过工艺技术运用才能表现出来,传统服饰都是由一些手工艺人制作完成的,这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因此要重视其地位,要加强服饰工艺的保护和传承,鼓励年轻人传承优秀技术,为传统文化的弘扬做些实际的事情,在继承的同时要创新服饰工艺,促进蒙古服饰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

4 结语

蒙古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研究民族文化的重要依据,构建蒙古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机制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3

(集宁师范学院 体育系,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摘 要:蒙古族地区尚武精神是其核心的精神信仰,因此,在蒙古族地区的学校与社会中进行传统武术文化的调查与解读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蒙古族地区武术事业发展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蒙古族;武术文化;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46-02

1 武术文化在蒙古族地区的传承解读

随着国内现代体育能力大幅度提升,国家民委、国家体委也日益关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2006年正式印发16号文件,文件中指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与群众体育发展形式相比,仍然滞后,运行机制还在探索之中.从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事实也不难见到,民族文化不断变化的今天,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若得不到及时的整理和传承,便可能遗失,甚至会“人死艺亡”.所以说保护、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问题已不再是“不急之务”而是“当务之急”.北方少数民族中,蒙古族可谓最为典型,区域性蒙古族传统体育更是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其对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繁荣和沿袭,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区域性蒙古族传统体育极为必要.本文选中乌兰察布地区作为研究范围,是由于该地区有着约100万的蒙古族人口,是全国和全区蒙古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博大精深的体育文化底蕴.同时,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最佳途径,离开学校教育的传承,民族文化就是无壤之苗,无根之木.

蒙古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草原游牧民族,世代生息繁衍于广阔的草原地带.蒙古族是一个尚武的民族,其兵器、技艺也很有特色,可以说是中国武术中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技术体系.蒙古族武术文化实际上是一个多元的武术文化.少数民族或多或少都保留有独具特色的武术内容,但通过查阅研究资料和历史文献可以发现,人们对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研究相对滞后和无序.

2 蒙古族传统武术学校传承研究现状

大多数学者从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起源、特点、现状以及对策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在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笔者认为,不足之处在于,过分围绕摔跤、赛马、射箭等三项竞技项目进行大量重复研究.而对布鲁、安代、贵由赤、传统武术等项目则很少涉及,尤其是缺少本土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尚武精神在学校教育中的研究.目前仅有中央民族大学博士钟志勇在“蒙古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一文中较系统的阐述了蒙古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

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由单一的国家课程向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相结合的校本化,个性化、区域化的多方面发展,给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蒙古族地区,研究本土蒙古族传统武术在学佼中的现状、自身所面临的优劣势、机遇和挑战以及发展对策,为本土蒙古族在学校中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2.1 从校方的视角对蒙古族地区传统武术开展进行调查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传统武术在学校中的开展情况进行研究,这是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本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以问卷调查法为主,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研究.问卷的编制是本课题的重点之一,为保证结论的有效性,采用专家访谈法.为保证信度,采用二次重测法.发放回收问卷通过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文字整理,完成论文.

接下来介绍一下本文的研究结果,课题从本土蒙古族传统体育在学校开展现状、学生技能掌握、文化了解以及学生意愿性的调查四个方面着手.从当前学校体育的调查来看,场地情况,从调查中显示,摔跤场地最多.其他项目较差,武术场地则处于基本没有的状态.器材情况,也是难满足上课的需求,对于教材情况,可以用紧缺两个字来形容,武术教学内容大多是竞技武术内容.师资情况,有85%的学校,没有武术专业教学的教师,只是业余学习.只有15%的学校有,可见师资严重缺乏.同时,请学生对教师技能水平进行评价.从数据中,可以发现,教师的技能水平是有限的.对教师科研能力进行调查,72.7%的教师,没有从事过这方面的研究,教师在蒙古族传统体育方面的科研能力也是令人担忧的.调查专门的蒙古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中的开展情况,有89.5%的学校没有开展,说明对传统武术的教学与学习尚未引起学校的重视.

2.2 在学生视角下进行传统武术学习情况调查

在学生技能方面进行调查,首先,大体上了解一下学生对各类武术项目的掌握情况,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没有掌握本土蒙古族传统武术项目.接下来,对技术细节掌握情况进行调查,选取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学生对蒙古族“尚武”精神的了解,从数据中可见,大部分蒙古族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蒙古族的尚武精神.二是从学生对骑马的关键技术环节掌握的调查,会骑马的人都知道,在马跑动的过程中,随马上下伏动,才能在马上坐稳.三是对摔跤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学生对摔跤知识的了解也是很少的.对学生获得本土项目的途径进行调查,发现学生获得技能途径来源于周围群众,长者,而本应承担主要传授途径的体育课没有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3 在蒙古族地区传统武术与学校武术之间的关系

蒙古族传统武术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区域性特征,如何在不失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传承与发展传统武术项目,尤其是对于蒙古族的尚武精神来说,这是世界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面临的难题,也是蒙古族传统武术发展的“元问题”,是最基础的问题.

王岗从全球化角度出发,高屋建瓴的提出了传承民族传统武术的主线,为蒙古族传统武术在蒙古族地区发展起到了一个导向的作用.他说“在世界一体化,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民族体育要振兴,实现其现代化,就必须解决继承与发展,民族化与国际化,区域化与国家化,精英化与大众化,个性化与规范化的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同时他还提出:“世界文化的当展是以各种文化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艰难前行的过程,也是各种文化力争夺更大文化版图的过程”.蒙古族传统武术的发展,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应继承与发展双向并重,最大化的缩小自身限制因素,有序的更新自己,推出自己.“现代体育运动中物质利益原则占据主导的地位,‘启蒙’、‘审美’纷纷让位于‘娱乐’、‘效益’、‘平面’.体育活动只有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才能被广泛的关注和炒作,不适应市场化的要求的体育活动不可避免的要面临被淘汰或者边缘化的命运.”

3.1 开发传统武术竞赛与旅游相结合

传统武术项目的开展,从学校到社会都需要一系列的准备性因素,要想被社会所认识离不开宣传,通过公开的宣传,将其相关的信息利用适当的媒体传递给社会,如报刊杂志、电视、广播、户外广告、网络等.举行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在吸引爱好者参与的同时,可以扩大宣传的范围.借助西部大开发的强势,积极集结社会各方面资金,为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的“造血”功能提供保证.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的结合,让人们在观赏景物的同时,体验体育的乐趣.政府应当以开辟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路线建设为前提,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使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贯穿其中,让游客体验蒙古族特有的文化气息和民族气息.

在各旗、镇、苏木嘎查、村设立体育活动点.选择有一定特长的业余体育骨干群众根据自已的爱好和特长成立各种体育协会,以促进蒙古族体育项目的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的核心是生活在该文化空间或习得文化表现形式的人.”培养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人,要着力进行传统武术的学习与推广.

3.2 从政策的角度进行传统武术文化的思考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文化的承载体,是民族特质的外现,风俗习惯的彰显,以及民族形成与发展的缩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对加强民族团结,推动全民健身乃至整个社会稳定,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为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向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国家民委和国家体委明确规定,在新的历史时期少数民族体育工作的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活动,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健康水平,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1995年6月,国家体委在国务院的指导下开始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纲要的第十二条指出: 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在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场健身活动.

蒙古族传统体育具有地域性、娱乐性、健身性,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浓郁的民族特色.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传承过程中逐渐流失,各种项目在发展过程中失衡问题严重.笔者拟从典型的蒙古族地区——科尔沁地区入手,研究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速度赛马、安代舞、布鲁的源流;然后通过对科尔沁地区的蒙古族传统体育各类项目的现状调查,总体上把握科尔沁地区传统体育的发展脉络,找出优劣势项目,寻求如何发展劣势项目,从而更好的为“全民健身计划”服务.

参考文献:

(1)张连凯.整合地域特色资源 宏扬民族体育文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4(12).

(2)赵格日乐图.安代舞与民族体育教育的思考 [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4).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4

每一门学科的发生、发展都必定会经历一定的历史过程,而这一过程往往是漫长的,进行学科史的研究就必须确定学科发展的分期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科发展的历史过程清晰地展现出来。中国图书馆学史的研究也不例外。对于中国图书馆学史的分期问题,主要有两种划分途径:一是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分期为依据,这一途径主要是以承认“古代图书馆学”的称谓为前提;二是以20世纪初期“图书馆”作为专有名词出现在中国,随后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正式建制开始,主要勾勒整个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脉络。显然持这一划分途径的学者是对中国古代有“图书馆学”这一说法存在异议的。对于第一种划分途径,吴仲强在《中国图书馆学史》一书中,按照中国历史分期把中国图书馆学史划分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史(1840年以前)、中国近代图书馆学史(1840-1919年)、中国现代图书馆学史(1919-1949年)、中国当代图书馆学史(1949年以后)四个时期。杨建东、罗德远认为中国图书馆学史应分为四个时期:中国图书馆学的孕育时期(封建社会)、中国图书馆学的萌芽时期(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中国图书馆学的产生时期(辛亥革命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宓浩在《图书馆学原理》一书中认为,清以前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时期;1949年以前为中国图书馆学创建时期;1949年以后为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时期。按照以上两种划分途径分别进行中国图书馆学史分期研究的学者还有很多,不一一赘述。有些学者甚至认为我国的图书馆学就是模仿西方图书馆学的历史,由此得出中国图书馆学还处于萌芽状态的结论。认为目前图书馆学确实存在大量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术语和概念,使得众多学者感到单从学术角度去探讨中国图书馆学史的分期问题有些无从下手。很明显,按照第一种途径进行划分的学者是以历史发展阶段为依据的;按照第二种途径进行划分的学者突出了图书馆学的主体性,但忽略了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存在。笔者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在专门史(如图书史、藏书史与图书馆史)或学术史(如图书馆学史)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受社会历史阶段论划分的影响很大,忽略了这些专门史或学术史自身的主体性与特征。笔者对于中国图书馆学史的分期问题,从图书馆学史发展过程的学术特点,根据中国图书馆学发展的特征,将其分为四个时期:

(1)中国古代图书馆学(20世纪以前)。上文中已讨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概念等问题。笔者认为古代图书馆学是中国图书馆学史一个重要阶段与重要组成部分。鸦片战争之后,按历史学家的看法,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但图书馆学研究并未发生质的变化,其研究内容与形式仍然延续着固有的模式。因此,笔者把古代图书馆学的下限定在19世纪末。

(2)中国近代图书馆学(20世纪前期)。20世纪是中国图书馆学变化最大的时期。从“图书馆”到“图书馆学”的提出,从思想方法的引进到逐步本土化,从传统教育到现代专业教育的正规化,中国图书馆学告别古代,进入近代阶段。

(3)中国现代图书馆学(20世纪后期)。有一点无可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中国学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笔者将20世纪图书馆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点,分为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从总体看,20世纪后20年,中国图书馆学无论是教育还是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都超越了20世纪前期的水平,中国图书馆学才真正进入现代阶段。

(4)中国当代图书馆学(21世纪以来)。20世纪末,随着网络化与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图书馆学研究在很多领域出现了根本的变化,因此,笔者认为,以21世纪为节点,中国图书馆学进入当代阶段。

二关于中国图书馆学史的写法

中国学术史研究有着优良的传统。从黄宗羲的《明儒学案》、戴望的《颜氏学记》到梁启超、钱穆的近三百年学术史研究,直至张舜徽的《清儒学记》,学术史研究一脉相传,其方法虽各异,其内容或趋同。就学术史具体内容而言,笔者在《图书馆学史研究与学术传承》一文中提到,约略有如下数端:“

(1)学人的学术经历,撰述、学术思想的评述等;

(2)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学人学术传承与学派;

(3)一个时代的学术基础(教育、出版与学术杂志等)、学术思潮以及对学人的影响。”学术史可让后学知晓学术发展脉络,学术的精华与糟粕,让“上下诸先生,深浅各得,醇疵互见”,并为当代学术的发展奠定基础。当然学术史还有另一层重要的意义,如张舜徽所云:“我们总结前人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时,除条理史实外,也还有观摩借鉴的一面。对他们的为人处世之道,进德修业之方,都要认真体认,引归身受。他们好的言论行动,可资学习;缺点错误,可为厉戒。”随着现代学术的建立与学术的分科,专业学术史的建立更应受学术界重视。关于图书馆学史,即图书馆学术史,二者不应有什么区别。另外,图书馆学所研究的对象,如图书文献、藏书与图书馆等,与图书馆学史有重要关联,但其历史不应是图书馆学史的一部分。而图书馆学教育与图书馆学研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图书馆学教育史应为图书馆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有鉴于此,笔者将中国图书馆学史的撰写,根据不同阶段,每阶段分为三个方面:

(1)中国图书馆学史通论。讨论这一阶段图书馆学发展脉络,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以期探究图书馆学发展的规律。

(2)中国图书馆学史专论。选取与图书馆学研究有密切关系的重要事项,如社会思潮、藏书楼、图书馆的发展、古代图书整理、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人留学、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期刊等,分别专题讨论,以期探究图书馆学发展所受的社会影响。

(3)中国图书馆学史学案。选取一批重要图书馆学人,对其生平、著述与思想加以讨论,以期探讨其在中国图书馆学史上的传承、成就与影响,可为今人之借鉴。

三结语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5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文化素养道德教育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存至今。中华传统文化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的文化。现在的小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有许多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遗失。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有些学生开始崇洋。为了进一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笔者根据学校实际、学生实际,进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推进德育活动开展的研究,旨在使学生受到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少年儿童文化素养与民族精神。

一、正确认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对世界社会局势发展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9・11”事件以后,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恐怖行动时有所闻,海湾地区战火未熄,多少人生活在不安和恐惧之中。消除冲突,促进世界和平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面对日益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有识之士无不在努力寻求救世的良方。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汤恩比博士提出了令举世深思的论点:“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她能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挽救社会的作用?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在当前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有不少人误认道德是限制人们行为的条条框框。其实,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

(二)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史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纲要》明确指出,让少年儿童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方法,传承传统文化活动不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而且对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将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积极作用。使未成年人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二、传承、普及传统文化知识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呢?

(一)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歇后语等;传统节日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医学、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科学以及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

1.世代相传,民族特色。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开始,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朝代更替、时代变迁,中华传统文化却得以世代相传。

2.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延续了五千多年,造就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诸子百家、艺术文学、传统中医、宗教哲学、民风民俗、古玩器物等,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哪一方面都具有很深的研究和传承价值。

三、广泛开展传承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将传承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和以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为主要内容的兴趣小组活动融入到德育活动中,使学生从认识了解传统文化到学习、研究传统文化,在发展兴趣爱好的同时,提高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

(一)传承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

1.传统节日。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主要的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等是传统节日的精华。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民风民俗,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礼仪文化。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忍、勇、让等礼仪文化,是诸子百家以及历代思想家思想的精华。学生在体验中受到古圣先贤的感染,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民间艺术。戏剧、民乐、剪纸、风筝、织绣、对联、灯谜、中国结、泥人面塑等,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艺术发展的结晶。让学生从小体验民间艺术,将来传承民间艺术,保护民间艺术文化遗产。

4.中国建筑。长城、园林、亭台楼阁、寺院、钟、塔、庙宇、民宅、石狮等中国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是珍贵的财富。引导学生认识体验,甚至参与自然遗产、历史建筑的保护,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广泛开展传统文化兴趣小组活动。

1.“诗词歌赋”兴趣小组活动。《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是中华传统文学的精粹,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吟诵诗词曲赋,是传承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学校成立兴趣小组开展经典创新诵读活动让学生感受古贤的智慧和情怀,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同时丰富知识结构,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全面发展。

2.开展“琴棋书画”兴趣小组活动

“琴棋书画”是古之先贤参哲悟理、修身养性的四种文化艺术,是中华文明史上一朵绚丽的奇葩。学生参加“琴棋书画”兴趣小组活动,在发展特长中提高文化修养,在启迪智慧中陶冶情操。学生从小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和影响,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辉煌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民族精神之所在,它不仅是中华民族而且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把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并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德育活动,使学生从小学起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陶冶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将来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2011.

[2]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6

关键词:传承;民族民间音乐;途径关键词:传承

民族民间音乐途径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但是,长期以来,受传播媒体大量充斥着商业文化的影响,我们高中生普遍热衷于国内外通俗音乐,而对格调高雅、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外经典音乐却知之甚少,尤其是对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更是疏远、冷淡,妄自菲薄,因此培养和提高年轻一代的音乐审美与人文素养,热爱祖国传统音乐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为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族民间音乐多姿多彩的艺术魅力,加强学校音乐教育在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作用,真正懂得民族民间音乐独特的艺术价值,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笔者从课堂教学、活动式教学、专题讲座等途径积极探求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积极的审美情感。

一、把课堂教学作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也是传承和传播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载体。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一定要担负起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使命,确保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学课时,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爱好,积极引导学生弘扬民族音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而不能迎合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追捧。在教学多姿多彩的民歌这一单元过程中,笔者设计完成了以下教学内容:草原赞歌———内蒙古长调民歌欣赏;雪域天音———藏族民歌欣赏;黄土地的回响———信天游赏析;多情的山歌———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歌曲鉴赏;乡音乡情———江南吴歌欣赏。通过教学,学生体验了草原游牧文化的结晶———长调,神奇的发声法———呼麦,感受到民间音乐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新课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东方音乐文化奇迹———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时,笔者提出了两个问题:为什么说新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历史的活化石?当代青年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文字图片音像)、互相交流等就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艺术展开研究性学习,课堂上学生的回答让人十分满意。他们查找掌握的资料比我还多,有同学详细介绍维吾尔木卡姆悠久的历史、艺术特征、代表作品等内容,高二(3)班的丁同学说:古维吾尔人崇尚黄道十二宫,于是他们取“十二”为吉祥数,加在木卡姆一词前,称为“十二木卡姆”。寓意在浩瀚的夜空,闪烁着亿万颗星星,其中最耀眼的要数十二个星座。我们应该珍惜十二木卡姆这一伟大的文化遗产,使之成为新时代艺术创作的源泉之一,努力创作新的作品,使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高二(15)班徐同学说:应该大力宣传演出古老的十二木卡姆艺术,使这不朽的音乐走向让更多的人,笔者认为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一定会找到更多的知音。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的评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关注。在介绍编钟这一乐器时,笔者让学生观看了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曾侯乙编钟这期节目片段,使学生了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的曾侯乙编钟的灿烂历史,知道这件地下埋藏两千多年的乐器能演奏现在任何一首歌曲。武汉音乐学院院长童忠良教授在美国讲学时评价:随州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炎黄文化、音乐文化的最高成果;考古学家王振铎老先生赞它是“金声玉振”;民族音乐家程云则以“千古金声留遗响,请君侧耳听楚商”诵之;美国纽约大学麦克伦在美国有影响的《社会生物工程》杂志上撰文称“曾侯乙编钟是古代世界的第八奇观”。因此曾侯乙编钟被世人誉为“国之瑰宝”。总之,在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随着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认识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民族意识也会不断增强,对传统音乐文化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把活动式教学作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主品牌

校园文艺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不仅活跃了课余生活、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而且能够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笔者所在学校的文艺活动,多年来主打民族品牌,突出民乐特色。

(一)校园艺术节重视民族音乐文化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乐的传播,学校特别规定凡是艺术节各项比赛中演唱、演奏民族音乐作品的,成绩可以加0.2分,而且进入决赛的同学一定要演唱演奏一首民歌或民族器乐曲。通过这一举措校园里掀起了学习民乐的热潮,在元旦文艺汇演节目中民乐占60%以上,由此形成了良好的民族音乐文化氛围。

(二)校园拥有一支民乐演奏队伍

通过器乐演奏大赛每年可以发现有民乐演奏特长的学生,在此基础上把这些同学结合在一起,组成民乐社团,双周排练,曲目有经典的民族管弦乐曲,如:《喜洋洋》《花好月圆》《旱天雷》《紫竹调》等,也有改编的民乐作品,如根据《黄河大合唱》主题改编的《黄河随想曲》;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主题联奏等,还有同学熟悉的歌曲改编而成的,如:《走进新时代》《青春舞曲》《弯弯的月亮》《送别》《我的祖国》等。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演奏技能,培养了合作精神,而且还营造了浓厚的民乐气氛,带动更多的同学学习民族乐器,有不少同学是在同学的影响传授下学会了笛子、古筝的演奏。

(三)校园音响系统传播民族音乐

校园广播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以充分利用这一途径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宣传。精心选择有关音乐并提供音响资料,请主持节目的学生在编播中适当解说,如江南名曲;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中国民歌集成等CD。另外为了提高收听率,笔者还把演奏水平较好有一定表现力的同学把自己的“代表作”现场录播,反响很好。

三、把举办专题讲座、现场聆听作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生力军

为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艺术价值的认识,形成正确的情感体验与审美观念,学校特意举办讲座,如“传统与流行的对话———流行歌曲中的民间音调”;“走向世界的民族民间音乐”等。在讲座中,笔者从学生熟悉的流行歌曲《欧若拉》《2002年的第一场雪》《好汉歌》《大中国》等入手,分析歌曲中的民间音乐材料,引导学生领悟这些歌曲之所以流行的原因是在创作中吸收了民歌的养分。由此进一步说明民间音乐文化的艺术价值。在走向世界的民族民间音乐中主要介绍国内著名的民族乐团和民族音乐表演艺术家,通过音像资料和中国艺术家在国外演出的实况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在国际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民族音乐。

为普及传统戏曲文化,让学生耳闻目睹戏曲的表演艺术,学校邀请了戏曲专家多次来校现场讲解示范越剧、京剧的著名唱段。专家的精彩的讲解与表演,让学生与传统戏曲零距离接触,深深感染了每位同学,使学生对传统戏曲有了亲近感。通过这种形式的欣赏十分有效地普及了传统文化,深信传统音乐文化的种子一定会在青年一代的心中生根、发芽。实践证明,坚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高中学生是乐于接受、喜欢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当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也势必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加深自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感情,增强了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作者:叶伟庆 单位:浙江省德清县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朱则平,廖应文.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7

中医学,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是历代医家及通过不断深入地探索与反复临床实践所总结的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老中医是将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实践相结合,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当代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学术特点、理论特质的集中体现。名老中医之所以能称为名医就是他们的见解比常人要高明、经验要丰富、对疾病的认识更本质化,与浩古板的古籍文献相比,他们的经验更鲜活生动,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正是因为有了历代名老中医经验的积累和传承,才使得中医药学历久弥新,永葆活力[1]。建立为名老中医建档不仅可以让我们研究与继承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更能传承他们默默耕耘,人类健康倾其毕生心血的精神。

2.为名老中医建档的途径方法

2.1全面收集资料

为了全面、地收集名老中医的活动资料,我们采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原始资料。首先,我们收集了关于老中医个人生平履历的资料,包括名老中医家庭提供的名老中医的读书笔记,生活日记、文稿、诗词书画和信件墨宝、题词、讲话稿、照片、录像带、磁带等;从人事档案收集名老中医各时期的履历表、党团组织关系材料、政治头衔、职称评定、聘任立功、嘉奖、受处分、离退休资料等。其次,我们收集到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从病人处获得的病人病历;从学生处获得的临床医案学生笔记和医药心得等记载名老中医诊疗思路、辨证处方、个人用药特色及诊疗注意事项;从名老中医工作单位采集住院病房查房制度,专家会诊、专家门诊、主持科研项目、科研课题申请书及合同书、学术著作;拜访名老中医本人得到、行医日记、论文、讲学讲稿、本人从师带徒经过。此外,我们还收集了名老中医社会活动与社会评价方面的资料,包括组织的考察意见和各种社会活动中的各界的贺词,贺信、发言,证件、致言、照片等;参加中医科研学术交流的邀请书、照片,各种荣誉证书,证章,报刊、杂志期刊上发表的具有评价性的文章和照片。通过互联网获取名老中医相关资料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电子影音技术进步飞速,为名老中医经验信息的获取提供了更多便利。

2.2系统地构建档案

为了使名老中医的档案切实地作用于医学研究工作,我们建立了系统的档案方便科研人员查阅有关资料。主要方法是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编制了各种专题目录以及创建档案数据库。按照档案管理的方法和原则,对收集到的中医活档案进行规范化理管理加工,实现档案材料的系统化,将名中医的有关档案资料结集出版,出书论著,编撰融文化性、思想性、学术性与教育性于一体的专题文稿。撰写名中医临床事迹的文章,把名中医的随诊心得和经验方法编写成中医科普文章,并定期举办名中医资料展等。开设名中医工作室,做好中医药古籍文献、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及中医学继承人培养工作。我院的“医馨”中医工作室已经组织举办了两届名老中医中医档案展览会,同时结合院史展览,把名中医与医院的开创结合宣传,用于年轻的医务人员和来院参观考察人员的宣传介绍新进职工的教育普及,使他们加深对中医的认识及医院的了解。此外参考赵小玲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2]我们还利用了数字技术及网络技术建立名老中医档案数据库,方便科研人员检索名中医档案信息。我院现已通过内部信息网建立了一个规范、高效、开放的信息平台,方便各科医生快速地查找所需档案资料。

3.名老中医档案对中医药教育与科研的价值

3.1当代名老中医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是联系中医传统和现展的灵魂,名老中医丰富的临床经验不仅能丰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还能推动中国中医药学术进步;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是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名中医的重要途径[3]。目前名老中医的传承形式已日趋多样化,主要有名师带徒、研究生教育、家传等形式,多种传承形式相互辅佐,对中医药经验传承事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各种传承形式并不完善,甚至有“传而不承”的迹象,传承质量有待提高[4]。

名老中医档案对中医教育的贡献体现在:第一,加强了对中医药体系的发掘和回收,丰富中医学教育资源和形式。第二,帮助青年医生端正学习态度,能激励更多青年人学习中医,促进祖国医学事业发展。并且通过中医档案帮助青年学习名老中医高尚的医德风范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及高超的医学技能。第三,加大了整个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宣教力度。中医学的发扬光大必须基于良好的文化氛围,而中医学又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众凝聚力以及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体现形式,是民族文化传播和弘扬发展的重要载体。名老中医档案的建立有利于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针对社会不同群体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全社会重新认识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

3.2医药科研成果是国家的国宝之一,中医学科研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在中医药科研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名老中医档案的建立更加扩充了这一资源库。在发展中医药科研事业中,充分利用名老中医档案,将传统的科研模式与现代的实验方法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档案资源,积极为中医药科研工作提供优质服务[5]。

名老中医档案对中医教育的贡献体现在:第一,丰富了中医临床诊疗技术体系中医学传统知识和理论框架,为中医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多经验支持。如我院眼科的实习医生们将赵明辉老师平时诊治病人的基本资料、治疗方法与药房等均做统计分析与总结筛选,编制成一整套档案资料,在平时门诊时对于青光眼、玻璃体混浊病人大部分的治疗方法都借鉴了这一档案。第二,通过对名老中医档案的建立,保护和传承了中医目前一些独特的濒临灭绝的诊疗技术,为进一步发展和利用这些中医学诊疗技术奠定基础。第三,充分发掘名老中医档案,再借助科研机构和医药企业,将现代实验和科研模式相结合,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名老中医档案资源,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8

中国古代教育有着良好的国学传统。《周礼•春官•乐师》最早言及“国学”:“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学记》道:“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指的是西周设于王城及诸侯国都的学校。清末以来,“国学”开始指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即“国粹”、“国故”。正如马一浮所说:“今人以吾国固有的学术名为国学,意思是别于外国学术之谓。”章太炎创办的“章氏国学讲习会”和胡适创办的《国学季刊》中所提“国学”均为此意。国学经典数量庞大,但其核心思想为儒释道,涉及文史哲多个学科。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作为“传统”它存在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教育之中。国学经典饱含了丰富的人文教育思想。在当前推动国学教育和传播中可以发挥古典文化的教化认同功能,使学生领略经典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从藏书文化的视角可以看到,从古代藏书楼到现代图书馆,国学教育和传播有着良好的传统。

一、古代国学教育与典籍收藏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包罗万象,涉及章句训诂、儒释道、经史子集、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等,其内涵和外延与当前语境中的“国学经典”基本一致。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古代藏书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一种体现。无数藏书家用自己的道德人格、学识涵养昭示着后人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人类学术的递进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国学教育的发展依托于典籍收藏,经典传播为学术和教育的进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一个时代典籍的繁荣也反映了该时代学术和教育发展的高涨。如宋代,由于城市经济的繁荣及活字印刷术的应用,市民的文化素质逐渐提高,经典阅读的需要逐渐提升。一些藏书家或者书商,开始刊刻版印书籍,这大大降低了经典失传的风险。宋代加强了国家图书收藏和修撰,设立了“馆阁”制度。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合而为一,建立崇文院,“畜天下图书,待天下之贤俊”。馆阁藏书的功能主要是“公开借阅流通”,“为公私著述提供资料”,“编制朝廷藏书目录”,“提供正本用于出版”。[1]馆阁藏书和教育,再加上书院、私家藏书和教育,促进了宋代学术发展并达到中国文化史上最高水平。古代藏书尤其是私家藏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保护和传播经典,为教育和学习提供典籍,及促进学术文化发展等方面。清代江南学术的发展就清楚地显示了私家藏书和学术、教育之间的关系。张之洞《书目答问》附录《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所列校勘家36人中,如黄丕烈、孙星衍、鲍廷博、秦恩复等多人都是藏书家。另外,由于藏书兴趣相投和对于学术研究的爱好,清代许多学者都和藏书家成了好朋友,如钱大昕、段玉裁等与黄丕烈,惠栋与朱奂等。他们的交往使得学术与藏书交互辉映,成为一道令人景仰的文化景观。古代藏书和学术教育发展相辅相成。桑良至举明代藏书家祁承邺《淡生堂藏书约》为例,分析指出其“藏书本是为了育人”,[2]不能把私家藏书与求田问舍相提并论,许多藏书家认为满屋金银不如一部绝世经卷,遗留万贯金银与子孙反不如留下积学修身的经典。清代江南的经济文化环境促进了藏书事业的发展,藏书家和藏书楼的存在又推动了江南学术尤其是朴学的发展。诸如天一阁、汲古阁、千顷堂、绛云楼等动辄藏书万卷,这也促成了一些学术家族的形成。如乾嘉学者中的高邮王氏、武进庄氏等。学者钱大昕与其弟、子、从子等形成了一个家族学派,郡望翘楚东南一带。这种藏书和学术世家在清代江南是非常典型的。再如徐树兰1897年设中西学堂的时候,为弥补学堂文化底蕴的不足,提倡藏书楼“与学堂相辅而行”。其办藏书楼也是为了解决贫寒而好学的年轻人读书困难问题,由此可见其发展教育、培育人才的拳拳之心。徐树兰的古越藏书楼是中国古代藏书楼向现代公众图书馆转变的一个过渡环节,其对推进文化教育、惠及乡里子弟作用巨大。

二、古代国学传播与藏书活动

清代学者黄宗羲在《天一阁藏书记》中说:“尝叹读书难,藏书尤又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读书、藏书和图书聚散密切相关,国学经典传播常借助于藏书活动。一定意义上言,藏书史就是经典传播史。古代藏书主要有官府、寺庙、书院和私家四种类型,四者在图书收藏和传播上各有特点,都为我国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官府藏书主要是为统治者服务,如在汉代私自借阅、抄写皇家藏书是违法的,馆阁藏书仅限于皇帝、近臣、考生和特许读书者。朱元璋曾说“访求古今书籍,藏之秘府,以资览阅”,读者也局限于皇族和官员。只有国子监和翰林院的图书传播范围大一点。毋庸讳言,在古代,“处于中心地位的官府藏书具有的总体封闭性、保守性就对历代各类藏书楼起着不容忽视的示范作用,进而对中国典籍与文化的传播产生了负面影响”。[3]寺院藏书传播范围大一些,僧人信徒甚至于地方学者官员都可借阅。书院藏书的传播状况和寺庙有点相似,服务目的多是为教育生徒。古代私家藏书占了相当大的分量,但是图书传播范围不大。很多人重藏不重用,甚至有人藏书只是为了颐养性情、附庸风雅,或居为奇货、待价而沽。古代图书的收藏和传播并非一对矛盾,也正因为有了收藏,图书才得以传播。古代藏书家并非全是惜书如命,读者对象也不局限于家人或者亲朋。如三国时向朗“开门接宾,诱纳后进”(《三国志•向朗传》);西晋时范蔚开放七千卷藏书,“远近来读者,恒百余人”;《南齐书》载沈约“书多与人”,时人非常敬仰,临沂人王筠“清净好学”,多次受到沈约赠书;五代时石昂“家有书千卷,喜延四方之士,士无远近,多就昂学问。食其门下者或累岁,昂未尝有怠色”;宋代宋敏求藏书三万卷,皆三五校,置复本,供人阅读;坡贬黄州,载书万卷,喜借人读;清代藏书家徐树兰“不以所藏私子孙,而推惠于乡人”。可见很多藏书家都注重典籍传播,乐善好施,播惠士林,甚至对外开放或者捐为公用。古代私家藏书对经典传播所起作用不可小觑。官府、寺院和书院藏书常常会因为战争、统治者好恶等因素而毁于一旦,层出不穷的“书厄”使官府藏书很不稳定。汉武帝时就提倡百姓“献书”,历代不乏官府大规模的征书活动。乾隆间为修《四库全书》征书,天一阁挑选638种珍本献给朝廷,其中96种珍本直接收入《四库全书》,另有473种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为此乾隆帝赏赐天一阁一部《古今图书集成》。天一阁著录的书籍加上知不足斋鲍氏被采用的图书379种,两者之和超过了《四库全书》著录的宫廷“内府本”,足见私家藏书作用之大。清末藏书家丁丙、丁申兄弟“八千卷楼”保护在太平军破杭州城混乱中散失的文澜阁《四库全书》事迹尤其值得称道;同样让人赞叹的是丁氏后人在日本人觊觎这部分藏书的时候,激昂大义,以低价售予江南图书馆,保全了图书。余述淳认为:“私家藏书系统的生存机制极强,其分散零藏,彼此聚散、频繁兼并的特色,使其具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坚强韧性及“西方不亮东方亮”的广泛可适性。同时,“私家藏书为其他藏书系统提供了稳定而可靠的藏书来源”。[4]#p#分页标题#e#

三、古代国学教育与传播的现代借鉴价值

(一)弘扬国学教育应发挥现代图书馆的主导作用

国学经典传播和国学教育并不能完全划等号。国学经典传播是从现代传播学的视野,来看待国学经典在社会各领域的流传播布的途径、方式以及基本内容等。而国学教育则是教育部门或教育者,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采用恰当的教育策略和教学方法,进行国学知识和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过程。国学经典传播与国学教育具有部分相同的目的和手段,因而常常被相提并论。现代图书馆承担着引导、教育读者的责任。尤其在高校,大学生读者作为特殊的受教育群体,需要接受人文素质和思想政治,以及传统文化和审美教育等,国学经典可以满足这些教育在文化内涵和理论深度等方面的需要。因此,有效利用国学经典收藏、多途径开展大学生国学教育,不仅仅是教师和学工部等职能部门的责任,也是图书馆应该履行的工作。图书馆有着更便利的条件开展国学经典传播和教育活动。早在1923年,胡适就为清华学校的学生开列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同年梁启超也应《清华周刊》之邀,写成《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分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韵文、小学书及文法、随意涉览等五类书目,颇有指导意义。这些做法可启发图书馆在读者咨询和服务等方面加大对国学经典借阅的指导作用。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环境、人员和技术,开设专家讲座、文化沙龙、读书报告、书评、征文比赛、有奖知识问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教育、引导读者认识国学的价值和意义。如国家图书馆的“文津讲坛”,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老舍、郭沫若等许多大师都登坛传道,其服务社会弘扬民族文化的风尚至今不衰。地方如大连图书馆自筹资金创办白云书院,坚持免费对外教授《三字经》、《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等国学经典。这就使图书馆的功能由过去单纯的“文献服务“提升为综合性的“文化服务”,由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文献中心”转变为适应当代需求的“文化中心”、“教育中心”,使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现代图书馆是国学经典传播的重要阵地

时至今日,古代藏书楼已经成为后人瞻仰的遗迹。而现代图书馆已经替代了藏书楼的功能,许多近代藏书楼的典籍也都进了图书馆,得到了更好的保藏和传播,因此,现代图书馆成了经典传播的重要阵地。目前图书的出版是以惊人的数字进行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图书都可以成为经典,这里面国学经典的数量更少。中国文化发展和传播的历史中,国学经典的地位是不能动摇也不可能替代的。目前,虽然有些人对国学还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国学热”的兴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国学读物也是琳琅满目。毋庸讳言,当下某些图书馆的采编人员不仅缺乏专业眼光,而且对于国学经典重要性的认识也非常不足。藏书室里常充满花花绿绿的思想浮躁、乏善可陈的印刷品,其装帧粗糙、内容哗众取宠,完全是商业操作的产物,更不必说版本学的讲究。庸俗的处世哲学,五花八门的养生术、赚钱术,充斥着舶来文化的管理、励志、消费图书到处都是,而版本优秀的国学经典常常屈指可数,实在让人痛心。不过,虽然一些出版商对于国学经典传播的热情未必很高,但受到市场利润和商业运作的驱动,也在客观上推动了国学经典的传播。

在古代,经典传播不外乎借阅、传抄和版印销售几种途径,比较而言当代人进行国学经典传播的途径和办法实在是太多了。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都承担着传承中华文化、传播国学经典的任务。现代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和学校图书馆,要自觉加强国学经典收藏和传播工作。目前,全国图书馆系统收藏古籍2750万册,其中善本250万册,数量相当可观。同时各大出版社历年出版的国学读物也不少,所以各级各类图书馆在国学经典传播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很多有品位的图书馆都有国学经典特藏书库,供国学研究和爱好者借阅。如重庆图书馆专门设立经典阅读专区,也有设立国学分馆或者国学馆藏的,按照四部分类收藏经典。就国学馆藏而言,一般应收藏以下四方面的书籍:一是国学经典著作,包括经史子集,涵盖诸如《诗经》、《论语》、《史记》等文史哲几方面的典籍。二是国学大师如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冯友兰、饶宗颐等的论著。这方面范围其实可以宽泛一些,不必为“国学大师”头衔的界定而过分纠结,只要是适合国学研究和普及的优秀作品都可以收入。三是相关的工具书,如《书目答问》、《四库全书提要》、《中国丛书综录》、《辞源》、《辞海》等。四是各个层次读者都喜欢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修身养性等方面的著作,如“三百千”、《唐诗三百首》、《菜根谭》、《颜氏家训》等等。图书馆国学网站的建设,以及国学数字资源的收藏,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这方面首都师范大学做得比较好。他们与公司合作,创建了“国学网”(www.guoxue.com),开发研制了《国学宝典》这一大型古籍电子文献数据库,编撰出版了《国学备览》丛书。如今,“国学网”已经成为国内最大、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门户网站,《国学宝典》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最常用的电子文献数据库之一,《国学备览》光盘被十多所高校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辅助教材。

四、当代国学重建与国学教育传播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9

【关键词】文化交流;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文化传播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多种多样的文化必然要相互交流,文化的交流过程也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由此可见,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很重要的。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在我们的生活中,文化传播的现象无处不在。读书、看报、听广告,看电视,生活中朋友聚会、参加娱乐活动、在家上网等,都属于文化传播。文化传播主要方式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

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从世界文化交流史看,印度文化传播到东南亚,在很大程度上靠印度商人;古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古希腊商人功不可没。如 “阿拉伯数字1、2、3、4……”,其实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由阿拉伯商人带到西方(欧洲),西方人认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其实这是文化的错位,这也是商人的一大贡献。由此可见,商人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商业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文化传播就是其重要的功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不但保留了原有的文化传播功能,而且在文化传播方面增添了新的内容,有利于推动当今社会文化交流与传播。我们以广告为例说明当今世界商业活动具有的重要文化传播功能。广告是文化,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在介绍商品知识的同时,向人们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广告是桥梁,它连接生产和消费,辅佐企业开拓市场,又引导人们适时消费;广告是信息,它像潮水般向人们涌来。电视连续不断在播映,报刊连篇累牍在刊登,广播络绎不绝在放送,网络铺天盖地在显示……假如,现实生活中没有广告,人们的生活和企业的生产是很难的。因为生产的发展,社会的时尚,生活的消费,临时的急需,等等,统统失去了向导。况且,没有广告及赞助商,就会没有出色的新闻,没有感人的连续剧,没有精彩的体育竞赛,生活就显得没有色彩。广告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的广告标版,成为国内商家的必争之地,就可想而知了。须知,广告是一种导向,它以瞬息万变的节奏和无所不包的信息引导人们感受现代气息,拓宽人们的生活视野;广告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使人们不断创新生活文化观。

(2)人口迁徙――重要途径之一

自有人类以来,人类的迁徙活动就没有停止过。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可以说,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古代,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的南迁有三次高潮。第一次是两晋之际的永嘉之乱以后,第二次高潮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后,第三次南迁高潮是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的南迁。随着大批北人南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人口的迁徙,对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变迁起了重要作用。

(3)教育―――又一重要途径

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如: 2012年,全年共有来自184个国家和地区的162695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19所高等学校和其他教学 、科研机构学习。韩国、日本、美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是来华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前五位的国家我国在2012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3.8万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外留学生更是对传播各自民族的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育与文化传播是两个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范畴,尤其是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活动越来越多地借助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实现跨时空的学与教,从而与信息时代的文化传播更加难舍难分地融为一体。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二文化传播手段

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即使同一种传媒手段,也有很大的变化,甚至出现了质的飞跃,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电视是人类20世纪的一项伟大的发明,电视已经成为一种利用最广泛、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工具。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资讯。它作为大众传媒,快的速度播报新闻、预报天气、播放广告以及进行现场直播,为人们获得信息提供了快捷方式,人们从此可以坐在家里了解多姿多彩、瞬息万变的世界。 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优点或特点),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文化多种多样,传播的途径也日益丰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我们也不断吸取别国优秀的文化。

三加强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发明了指南针;东汉时期发明了造纸术;唐、宋时分别发明了火药和印刷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不仅对中国文明历史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人类文明进程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此外,还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评论家和艺术家,他们的影响至今犹存,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举世公认。中华文明曾彪炳寰宇,震烁古今,辐射亚洲,远播世界。

元朝时,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达20年,回国后写出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成为有史以来西方人撰写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 古代中华文明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到晋朝法显的南亚之行,从唐朝玄类西行到明代郑和下西洋,历代志士仁人、学者高僧、工役商贾不远万里、不避艰险的文化之旅,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积极做传播中华文化使者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现代网络生活的形成,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与交流着。每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没有被遗忘,反而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交融中,在时代的发展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己,获得了更为旺盛的生命力,取得了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发展。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10

1.地方文化资源的调查

地方文化资源是个广义的概念,有着丰富的内容,在实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有针对性的调查活动,选择适宜古代文学教学的内容进行调查。地域文化丰富多彩,地方文化古迹则是其中重要的内容。文化古迹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名片,也是古代文人足迹留存之地,许多诗词作品都和文化古迹分不开,有些诗词成就了一方名胜古迹,而文化古迹又孕育了诗词。考察这些文化古迹,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环境与氛围,不再停留于书本文字之间。此种实践教学一是可以集体活动的方式由老师组织学生去本地有名的文化古迹考察,二则可布置学生在寒暑假等节假日在自己家乡或者旅游地进行实地考察,考察的内容可以包含了解这些文化古迹的历史文化背景,搜集整理与其相关的诗词,探讨历朝历代往来文人足迹,分析积淀下来的文化蕴含,并进而结合考察的亲身感受来鉴赏与之相关的诗词,从而感受与文本分析不一样的诗词魅力。其次,地方特色文化也是调查不可或缺的内容。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在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积淀共同的孕育下每个地方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会显现在城市的各个方面。如湖南衡阳的大雁文化、南岳文化;广东肇庆的端砚文化、龙母文化,这些地域文化现在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的宣传名片,成为特色旅游品牌文化,从而具有当代特色。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中,让学生调查了解这些特色文化,查找相关资料,调查其在城市各处之运用,让学生感受地方文化的同时,也了解和探寻了古代文学作品在今天之运用和古代文化在当今之显现。如可组织学生调查了解城市街道命名、楼盘命名、小学校名等等有什么地域特色,学生在调查研究中不但可以进一步了解当地地方文化,也可以接触到古代诗词在今天之运用。再次,地方民间传说、传统戏曲也是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地方民间传说有着浓厚的地域风情,与地方风物、特产、古迹联系在一起,往往成为传奇、小说的母题,折射当地民间信仰。对他们的搜集宜采取田野调查,故而在实践教学中多布置给学生在寒暑假以自由组织的形式对自己所在地方的民间传说进行搜集整理。地方戏曲是以艺术形式流传地方传统文化,现在面临发展传播的困境,让学生参与到地方戏曲的了解、传播中去,既培养了学生对家乡传统文艺的认同,又从表演层面让他们体会到古代戏曲的魅力,这是对书本戏曲文本的有力补充。并且也有利于地方戏曲的保护和传承。最后,地方节庆风俗也是古代文学实践教学可以开展的内容。节庆风俗,有着显著的时间性特点,每到端午、重阳、中秋等传统佳节,则可布置学生搜集家乡相关节庆风俗,就不同地区的差异可探讨原因,同时查找有关节俗的民谣民歌,比较其与传统节庆诗词的异同。

2.地方文学文献整理

古代文学有着多元并存的地域性特色,古代文学的地域性特色研究也成为学界的热点,那么与之对应的地域文学文献的搜集整理,则是区域文学史的编写与研究之基础。而这自然也应成为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地域文学留存的方式有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以及碑刻文献,传世文献中的地域文学文献搜集,主要让学生到地方图书馆查阅地方志,找出相关地方文学资料,同时让学生利用文献查找知识,使用文学电子软件,用地方特色词汇搜索出地域文学作品。出土文献的地方特色文献搜集,主要是搜罗整理地方近年来出土文献以及文物古迹、碑刻等留存下来的文学作品。主要的文体有楹联、诗歌、碑刻、墓志等。搜集工作可以与文化资源调查共同进行,如组织学生在考察文化古迹、调查地方特色文化与调查地方民间传说、戏曲等时同时进行搜集文学资料,把参观走访时看到的听到的随手记录下来。在搜集工作完成后,让学生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所搜集的文学作品汇总,分文体、分内容整理。这些搜集与整理锻炼了学生动手查找资料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发现的眼睛,让他们感觉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3.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

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也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就是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参与到地域文化与文学的研究中来,培养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基础。学生在对地方文化进行课外考察和文献搜集整理中遇到问题,发现问题,教师鼓励学生以此作一个选题,几位同学组成兴趣小组,把相关问题探讨清楚,弄清来龙去脉。如学生在调查某个古迹时发现在此题咏的古代文人有不少,教师据此鼓励学生探讨古代曾经到过此地的共有多少文人,因何而过此,在此题咏的诗词主题有哪些等等。这类学习研究无论选题大小,都为地域文化与文学的研究提供相关参考,也让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从学习深入到研究的领域。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选题是学生在课外实践中自己发生疑问而产生的,对学生而言有研究兴趣和动力,故而在完成一些研究后可鼓励学生将大家共同的研究成果汇总,继而可以向开发地方文化研究资料数据库等方向进一步深入。

4.地域文化的宣传与承继

培养学生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加强和提升其人文底蕴,这也是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目标之一。课外考察对地域文化的了解,本身就是对地域文化的承继,青年学子必将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与见证者,那么在了解的基础上,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对地域文化进行宣传,一方面固然提升其人文知识底蕴,另外也在宣传活动中加强其对地域文化的热爱与保护意识,同时也将古典文学知识运用到宣传写作中。在具体实践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课外考察的时候以地域文化为主题进行诗歌创作、古文游记写作等。同时鼓励学生以此为基础,参加一些社会宣传和服务活动。

二、地域文化与实践教学方式

1.课外考察

课外考察是了解、利用、开发地方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以从多方面展开:一是组织参观地方文化古迹,这类考察可以事先做好相关知识准备,如布置学生查阅文物古迹的历史地理资料,检索与此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让学生在外出参观的时候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感受其历史人文环境,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和人文精神,故而可以在参观完后鼓励学生创作相关的诗词作品。二是调查搜集地方特色文化,这类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观察当地地域特色,从建筑、街道、饮食各个方面留心其地方特色之所在,在观察与积累中让学生相互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当地特色文化。三是走访民间艺人、文化名人,搜集整理地方民间传说、传统戏曲,记录那些还存留在口头的故事、戏曲,对一些演出以图片、录像等形式拍摄记录下来。总之,课外考察是古代文学实践教学开展的基本方式,是学生了解和感受地域文化的基础,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掌握调查、走访的研究方法。

2.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

现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我国高校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一项学生活动,许多高校以学生项目申报、立项和完成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许多大一学生而言,在还没有形成系统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他们往往选择关注地方社会、地域文化做完选题,因此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的调查了解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来实施,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笔者就曾在这一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学生以三四人为一组,以当地文化的现状调查和历史考察为主题,选择一个具体的方面来做调查研究。学生通过从撰写申请书到实地调查项目内容及至完成结题报告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锻炼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积累和加深了他们对地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3.实践基地的平台建设

高校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往往依托于当地社会资源,因此在学校周边地区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成为深化高校与地方合作的重要途径。而这样一个合作平台,也同样可成为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而地域文化则为合作奠定基础,让传统文化与社会实践联姻。一是可在地方图书馆建立文献整理实践基地,让学生搜集整理地域文人著作、地方楹联、地方戏曲文本、地方历史文献、地理方志、当地出土的碑志拓片等;二是可把地方文化馆等作为学生文化实践基地,调研地方谣谚、地方风俗、地域特色文化等,并在调研基础上分析探讨与古代文学之关系。笔者曾让学生以实践基地为依托,调研本地街、巷、路等名称由来,并由此分析与地方历史和古代诗词作品之关联。

4.社团活动的开展

学生社团也是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而高校学生社团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类别,就是地域文化类社团,这种地域文化类社团是以对地域文化共同的兴趣而集结在一起的不同专业、不同系别的学生,其活动形式也更为自由轻松。因此可以利用这样一个平台,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承与宣传。一方面是将地域文化引入校园生活,进行宣传介绍,这类介绍可以社团刊物为载体,刊载一些介绍地域文化的文章或相关诗词,或者开展地域文化的专题讨论,举办一些以地域文化为主题的古典诗词吟诵比赛,邀请当地艺人进入校园进行传统戏曲的表演。另外一方面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加强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和宣传,如以社团活动的方式组织社员搜集整理一些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制作一些地域文化的宣传资料,组织学生到市区一些地方进行宣讲、传发。或者撰写相关作品在校报、地方媒体、网络进行刊发宣传。这些社团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活动的同时,也让学生文学、人文素养得到了提升。

5.学生学术沙龙

今天的大学生已是自主独立、个性张扬的一代,学生学术沙龙已在高校普遍开展,这种把个人自学与集体讨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结合起来的交流方式让学生的探索和讨论更为自由、自主。学术沙龙大多以专题讨论的形式开展,而地域文学、地域文化易成为这种专题讨论的重要选题,故学术沙龙也成为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以地域性视角来探讨古代文学的选题,结合了古代文学的学习,同时又观照了本地特色,让讨论者更容易找到共同兴趣。因此以学生学术沙龙方式开展古代文学实践教学,在开放、轻松的学术交流氛围中培养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关注,对有地域性特色的古代文学作品的喜爱。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11

关键词:文化馆;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保护;功能;途径

文化馆作为我国重要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群众文化工作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在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无论在文化保护与传承,还是在群众文化活动的举办、群众文化艺术辅导工作当中,文化馆尤其是基层文化馆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凤山县文化馆为例,对文化馆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特殊功能及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

一、文化馆在传承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工作中的特殊地位

县级文化馆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公益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它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中具有特殊地位,主要表现在它将搜集整理民间艺术文化作为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并且具有强于文化站和群艺馆的客观优势。县级文化馆一般具有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所必须的设施条件,对当地群众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现状有一个全面而详细的了解,能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去开发和探索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具有与群众交流的便利条件,容易引起共鸣。以凤山县文化馆为例,其建筑面积为3039.32平方米,而且配备了馆务办公室、非遗文化研究室、音乐舞蹈室、美术、书画、摄影、戏曲山歌创作研究室、综合辅导室、展览厅、多功能厅等,功能完备,设施齐全,这就决定了凤山县文化馆在传承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工作中的特殊地位。

二、文化馆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特殊功能

(一)挖掘与整理。县级文化馆基于其特殊的群众基础优势,在挖掘和整理民族民间艺术文化方面具有特殊功能,基层文化馆由于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因而与民众联系的最紧密,也就容易挖掘出有价值的文化艺术,并将其整理记录下来,使其得到保护,并以特殊的形式传承下去。

(二)展示与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包含持续拥有和展示利用两个层面的含义。文化馆作为特殊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在民间艺术文化展示利用方面具有特殊功能。主要表现在文化馆可以在前期挖掘整理的基础上,对已有文化艺术资源进行充分展示,比如凤山县文化馆举办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举行民族风情文艺晚会,用当地原汁原味的舞蹈和山歌演唱诠释了凤山的古老传说,将民俗民风演绎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形式使得当地民间文化艺术具有可视性、可读性和可识性,非常有助于推动其传承和保护。文化馆的展示利用功能还体现在可以对文化艺术资源进行开发创造,与当代审美需求相结合创作出新的东西,进而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跨时代的史料价值和当代的实用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三)辅导与引导。文化馆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保护中的另一个特殊功能还体现在辅导和引导方面。这里所说的辅导不仅包括对文化传承过程中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思想等方面的引导,还包括对文化馆工作人员的专业辅导以及对当地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活动辅导,能够达到规范民众思想,启迪民众智慧的作用。凤山县文化馆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比如开展基层文艺骨干戏曲山歌舞蹈声乐等培训班,分别从挖掘、整理、传承和创新当地民俗与舞台艺术创作的关系,山歌的编创与演唱;戏剧小品编导演的基础理论与技法,舞蹈编导演的技法和作品分析等对学员进行辅导,为当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奠定了基础。

三、发挥文化馆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功能的途径

(一)加强调研工作,注重民族民间文化史料的搜集整理。进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保护的首要环节就是要做好调研工作,加强对文化史料的搜集整理及研究。在这方面,国家及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基层文化馆的重要作用,并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等的投入,还要强化文化馆工作人员的文化保护意识,鼓励他们走入基层,走近百姓,将流传在民间的各类艺术搜集上来,然后加以整理研究,或搬上舞台,或编印成书、或制成音像作品等,使古老的民族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和保护。

(二)加大对民间文化艺术的宣传。随着我国人民平均文化水平的提高,其思想认知、观念等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近年来,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同,文化馆要利用这一契机充分发挥宣传引导作用,抓住一切机会宣传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的意义以及每个人的责任,利用丰富多样的宣传手段来提升宣传效果。比如,文化馆可以借助自身的地域优势营造良好的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的社会氛围,还可以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多种途径加强宣传,重视对已拥有和新发现的文化艺术的展示和利用,进而提高全体人民文化保护的自觉性。

(三)立足本地,挖掘特色民间文化艺术活动。每个地域、城市都有自身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对于凤山县来说,文化馆要想充分发挥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特殊功能,一个关键的途径就是立足本地,挖掘特色民间文化艺术活动。文化馆不仅是群众文化的建设者,更是地区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者,文化馆工作人员要在充分了解当地民俗文化以及人民群众的文化心理的基础之上,挖掘和创新民间特色文化艺术,并采取展览、民间艺术表演、民间艺术旅游、民族民间艺术出版等形式弘扬民间艺术文化,比如凤山县开展民族风情文艺晚会及打造创作本土节目参加上级比赛,将民间艺术展现的淋漓尽致,并使其得以传承。

(四)发挥文化馆优势,大力开展文艺辅导工作。文化馆在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方面的特殊功能还体现在对人民群众的文化辅导上,随着新时期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丰富,文化馆要大力开展文艺辅导工作,积极引进专业的文化辅导工作人员,利用人民群众的业余时间组织开展群众文艺辅导,并鼓励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积极参与;还可以根据人民的实际需求举办各类艺术讲座、举办艺术培训班等。

参考文献:

[1]吴炜.县文化馆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中的特殊作用[J].池州学院学报,2007,No.9406:66-68.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12

【关键词】糖画 传统文化 传承推广

在众多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糖塑是与甜食紧密联系的传统技艺。糖画是民间糖塑的一种,食用性和观赏性是糖画的两个最显著特点。文献记载,糖画起源于四川,脱胎于明代的“飨糖”,之后吸收了民间皮影、剪纸艺术的表现技法得到了发展。由于时代的改变,曾经流传很广的糖画现在很难见其踪迹,现在只有古文化街、庙会等特定场合才会出现,其中以天津、四川为多。糖画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传承先辈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必须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才能摆脱现阶段糖画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糖画发展处于困境的原因

糖画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兴盛期、衰退期三个阶段,其中,糖画的衰退期持续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因为环境和政策的改变,才重新唤醒糖画的生机。在此之后的十几年时间内,糖画凭借广泛群众基础,迎来了短暂快速发展期,但这仅仅维系了十几年,之后又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一直到现在。糖画在改革开放后快速兴起又快速消失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点:

第一,物质条件的富裕,健康标准的提高。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的标准也随之上升。特别是在饮食方面,卫生、安全是唯一至高标准。由于糖画是民间走街串巷的技艺,在制作工艺上难免与手接触,因而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和传染。在高质量生活标准面前,传统糖画的消费群体消失不可避免。

第二,获取糖的途径广泛、花样繁多。糖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食物,由于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已是今非昔比,获取糖分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身体对糖分直接获取已经不再重要,致使消费糖画的群体正在慢慢变少。

第三,国家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够重视。中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片面强调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弱化了民间传统艺术的延续和发展。究其原因:一是国家层面想快速恢复国民经济,缺少传统民间艺术保护和传承的政策;二是没有强化民众保护和发展传统民间艺术的意识,基础教育没有正确的引导;三是缺少长远眼光,没有看到民间传统艺术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缺少对传统文化产业扶持的政策。

二、糖画发展的出路

1.糖画工艺技术的改进

糖画在消费群体的压缩、售价不高的情况下,糖画艺人付出劳动的收获很难支撑生活的需要。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打开市场,首先要在工艺上改进,提高糖画的卫生安全标准。工艺改进可从两方面体现:

一方面,调节糖稀制作配料的成分。糖在短期内容易吸收水分而潮解,不易长时间保存;制作糖画的糖稀冷却凝固容易变脆,这两个因素导致糖画不易批量生产。为了使糖画能长时间保存,增加糖画的韧度,有必要改进糖稀的原料配比。通过调节糖稀成分的比例,可以延长糖画融化时间,保持酥脆的口感。

另一方面,采用自动化设备(糖画机)。传统制作糖画时的熬糖和作画可由机器完成。只要在原料盒里装好预先配置的原料,糖画机可以做出恰到好处的糖稀,然后自动输入到铸好的成型模具中,放置竹签调温冷却至凝固成型。采用糖画机生成的糖画,在制作工序、效率、卫生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目前,糖画机在天津、四川等地古文化街、庙会等场合经常见到,成为糖画制作的一股新兴力量。①

2.糖画作为民俗文化推广的载体

糖画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一个载体,可以把民俗场景和民间艺术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从民间技艺传承的角度上讲,糖画不是孤立存在的,从糖画的身上可以看到民间皮影、剪纸艺术和雕刻的影子,这说明糖画在发展过程中借鉴了其他民间技艺的创作手法。②糖画创作题材包括小说戏剧人物、神话人物、上古神兽、帝王将相、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民俗场景、吉祥图案等,这些题材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③通过糖画的展现,可以感受古代中国民间艺人的智慧和伟大,聆听他们创作的气息。把糖画和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创作出适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作品,可以有效地保持糖画的生命力。一方面,糖画可以通过民俗文化题材的创作而得以更好地发展;另一方面,中国民俗和民间艺术可以通过糖画进一步发扬光大。

3.糖画的市场化与国际化

虽然国家已经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但其力度远远不够。国家在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同时,还要在物质上给予支撑。政府政策的保护,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关键是要把传统的民间技艺市场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糖画发展面临的困境。糖画消费者是糖画的生命力之源,要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把糖画推向市场。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让更多外国人感受古老东方文明神奇的民间艺术。

结语

糖画的发展历程是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一个缩影,糖画赖以生存的条件改变以及新兴事物的出现,势必吞噬糖画存在和发展的土壤。为了更好地延续先辈们遗留下来的中华民族瑰宝,必须认清糖画发展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挖掘糖画中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发展过程中寻求传承的途径。

(注:本文为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D12022;天津科技大学校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0228;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10057019)

注释:

①高乃明.舌尖上的职业――糖画艺人[J].职业,2012(8).

②董飞飞,谢朝.浅析糖画的制作工艺[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