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众传播学案例教程

大众传播学案例教程

时间:2023-06-15 17:27:01

大众传播学案例教程

大众传播学案例教程范文1

关键词 传播学教育 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随着中国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传媒的产业化也不断深化。根据最新的蓝皮书《2007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统计,中国目前的传播产业不仅包括了传统的报纸、期刊、图书出版、电影电视,还包括了新媒体以及广告公关等促成社会传播特征变革的传播方式。①这一新的环境为传播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现实的源动力,也使对“传播规律”的研究工作变得迫在眉睫。与此同时,随着传播学的学科体系进一步科学界定,传播学专业的培养方法也变得值得探讨。目前国内的很多高校都陆续开设了传播学的本科专业,并同已经日渐成熟的新闻学结合形成了新闻与传播学的学院,②这样的发展前景使这个原本不被关注的“泊来”学科变得倍受重视。

一、传播学在中国发展的现状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新的形势,目前的传播学本科教学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总结如下:教学深度难以把握;理论教学的主导地位导致“学而无用”;教学与学术研究分离导致学科发展缓慢。

首先,教学深度难以把握。一般的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都把传播学作为理论基础课程,安排在第一或者第二学期,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对于刚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很难在入学之初就对这个专业有一定了解,甚至有的学生反映“不知道要学什么?”。因为这个学科需要一定的理论与专业基础,所以授课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调节课程的难度,逐步的深入,必要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做到教学相长。

其次,理论教学的主导地位导致“学而无用”。传统意义的传播学课程是讲授式的理论教学课程,在这样的课程安排下,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接受的是理论教学,可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面学了很多类似“概念、特点、分类、意义、功能等”这样的内容,考试也是理论考察的方式以记忆为主。然而,在这样的授课方式下,理论教学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造成学生“学完就忘记了”,根本无法和实际建立联系,更不能建立合理的实际联想,学生感觉学习之后在工作中根本“用不上”,造成教学资源巨大的浪费,甚至是“学而无用”。面对这样的困惑,后面的章节会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再次,教学与学术研究分离导致学科发展缓慢。上个问题中已经提到传统的授课方式,那么除了学生缺少实践联想之外,传统的教学方式还使学生失去很多思考问题的条件,没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很难有所探索。这样就造成一种现象:目前的传播学研究,往往仅陷于少数学者的范围内,而大量的传播学专业学生毫无科研能力。如果能充分调动在校学生的科研热情,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善加利用学生的科研成果,相信传播学专业会发展的更好。

二、传播学本科教学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探索

鉴于目前传播学本科教学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存在,同时结合几年来传播学本科教学实践的一点思考,笔者认为:传播学本科教学应该坚持“实用教育+延续教育”的教学理念。具体的说,就是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对传播学具体实务的联想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尽可能的帮助那些在理论与科研方面有更深层次要求和更高潜质的学生,构建完备的理论体系,设计有效的研究方法,启迪前沿的学术思想。这一教学理念,旨在培养可担当专业教学,可适应大众传媒要求,又可进行科研探索的复合型传播人才,适应全球化信息社会的要求。

为配合上面提出的“实用教育+延续教育”的教学理念,下面介绍一个传播学本科教学的“渐进循环”教学模型。在“渐进循环”模型中,传播学的教学包括了四个不同的阶段,分别是:1、经典理论的解析阶段。2、相应案例的引入阶段。3、传播实务的实践阶段。4、学术前沿的启迪阶段。

01

这四个阶段可以看作是由课堂的理论教学开始,结合教师经验的案例分析承接,以学生亲身的专业实践配合,最后启迪学生思考并研究学术问题为步骤的逐渐教育过程。而这四部分之间的循环则体现在,经过学生亲身调研、设计实验,论证之后对传统、经典理论的验证、深入、乃至发展之上。这样的“渐进式”教学,可以深入浅出的把学生逐步引入对人类传播活动的理解与研究过程中,解决以往教学中“学生认为过难”的问题。而由学术研究到理论发展的“循环”又为我国的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来自大学生的新鲜血液,能有效的解决前面提到“传播学学科发展缓慢”的问题。下面分别解释每一个教学阶段的含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并以讲授“议程设置”功能为例,分步骤的逐一说明每个阶段教学的具体方法。

1.经典理论的解析阶段

理论教学是传播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传播学教学的第一阶段,或者说基础阶段,就是对传播学理论体系下的经典理论与模型做深入的解析。这里所说的解析,不仅仅是对教材中关于传播学的理论的讲解说明,更重要的是对这些经典理论的研究历史、研究方法、适用范围、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等做细致的归纳总结。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的传播学研究者,都编著了很多关于传播学概论性的著作,比如:麦奎尔的《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2000);③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1999)。④虽然这些著作的编写思路不尽相同,但是不难看出传播学教学主要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传播的概念、传播学的研究范围、传播的不同分类、人类传播的过程、传播学的研究方法等。其中关于传播过程的研究内容尤其丰富,包括了对传播者的控制研究、对传播内容的符号学思考、对受众角色的分析、对媒介功能的研究和对传播效果的深入论述。

在上述的每个研究领域中,都含盖了大量了概念、经典理论和模型,仅仅以传播效果研究为例,在著名传播学研究学者麦奎威尔的传播学导论中,收录的关键词就有几十个之多。因此,教学的重点不仅仅只是告诉学生“什么是这个理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弄清楚这个理论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的?”,是“以什么为研究对象,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的?”,在这个领域内“目前用这个理论能解决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无法解决?”。比如教师要讲解大众传播的宏观效果“议程设置”功能。首先,应该简述理论的具体内容(这一理论用来衡量一种媒介的影响。在传播过程中,公众脑海中的新闻事件、议题、或者人物的相关重要性,受到新闻报道呈现次序或者显著性的影响)。⑤然后要逐一解释其中的关键点:议题和显著性。更重要的是,要重点交代这个理论的研究历史,交论中涉及到的媒介议程(media agenda)-公众议程(public agenda)-政策议程(policy agenda)的关系。⑥

2.相应案例引入阶段

在第一个环节的理论教学中,学生已经对经典理论的体系与研究历史有了深入了解。因此,根据上面的解析,选取大量典型的传播案例进行形象的分析说明就显得尤其重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典型的案例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同案例之间的比较,以此引导学生找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一些规律。

仍然以讲授“议程设置”功能为例,要引入大量的新闻议程设置案例,同时分不同的媒体类型进行分析。比如通过对当日〈新闻联播〉新闻议程的设置分析当天的重要事件;通过连续几日〈新闻联播〉新闻的议程设置分析最近一个时期的重大事件;通过分析不同时间的〈人民日报〉头条新闻的设置来分析近一段时间媒体新闻议程的变化等等。

3.传播实务的实践阶段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需要亲自参加到各种传播机构或组织的传播活动之中去,以亲身的实践验证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性,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同时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思路。虽说这个环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仍然需要做相应的指导。要在学生亲身实践之前拟订详尽的指导书,内容包括:说明实践的意义,列出实践的步骤,建议实践的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在实践后做认真的总结,必要时要求学生上交亲身实践的作品进行讲评。

为了更好的了解媒体“议程设置”的功能,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电视台或者报社进行一个短期的实践,比如让学生跟踪该媒体一天新闻编排的整个过程,指导学生注意分析电视媒体新闻的编排顺序,每条新闻长度的不同要求;报纸每条新闻所在的版面和字数要求等等。同时让学生对受众进行一个问卷调查,分析一下受众看了当天的电视新闻或者阅读了报纸新闻以后,认为什么是最近的“大事”,从而对照媒体新闻传播的预期效果,验证议程设置的功能。

4.学术前沿的启迪阶段

在开篇我们已经谈到过关于中国传播学发展的现状,其中谈到目前传播学研究发展比较缓慢的问题,那么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在学生已经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务经验的前提下,针对目前传播学业的问题进行学术的探索,以发展我国的传播学研究事业,同时学生也为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做大量的积累工作。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启迪学生思考目前的传播学学术前沿问题,指导设计研究方法,提供适当的文献支持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往往不具备系统的科研思维,因此教师指导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科研的系统化、逻辑化、科学化、数据化。

以“议程设置”的不同功能相互作用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研究一些实际的问题。对于研究政策议程转化为媒体议程,可以启发学生研究一些对国家重大的政策、法规、或者决定的媒体宣传作用,比如“论两会报道中央视的重要角色”;对于研究公众议程转化为媒体议程,可以启发学生结合目前网络媒体中“BBS,Blog”等个人媒介的作用,分析“个人媒介议程对大众媒介议程的影响”。

三、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传播学教育

上面已经谈到了传播学教学方面存在着难以把握教学深度;理论教学为主导致“学而无用”;教学科研分离导致发展缓慢等问题,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实用教育+延续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渐进循环”的教学模型。具体论述了如何从理论入手,引入大量案例,指导专业实践,进而进行科研工作的具体思路。上述的思路对授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专业过硬,要确实接受或从事过传播学的理论学习与研究工作;教师要有丰富的阅历和实践经历,能配合教学引入大量案例;教师要有良好的媒体人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教师也应该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以启迪学生的思路。

在教学中还应该重点注意下面的问题:第一,要特别注意理论的研究历史,进行丰富的文献回顾,这是奠定学生理论思维基础与框架的必由之路。第二,要做大量的案例介绍、分析、比较与讲解,不能把案例教学做成陪衬的花朵和例行公事的摆设,要做到举例切实有效。第三,要加大研究方法教学与调研设计的力度,必要时专门开设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系统讲解研究方法的选择、设计、使用与修正。第四,为了使学生有丰富的学术嗅觉,应该经常参加学术研讨与学术会议,经常组织学术讨论与研究活动。

注释

崔保国:《2007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陈昌凤:《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交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McQuail, D.,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London: Sage,2000。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大众传播学案例教程范文2

传播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往往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期开设。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影视领域认知、影视专业素养及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会产生直接影响。仅根据学生考试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较为片面,也容易产生偏差。因此课题组在课程结束后,面向所授班级学生进行了课程的认知调查,总计发放问卷62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62份,有效率100%。此次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生学习情况、教学实施情况、教学评价情况四个方面。具体调查情况及分析如下:

1.1学生学习情况

从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对传播学课程接受程度较高,大部分学生对课程较为感兴趣,主要原因有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能拓展自身知识面,并且和其他专业课程密切关联,但也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有近20%的学生认为该课程不是很重要,主要因为理论性强、知识点多,实践少。同时学生对传播学的学习主要依赖于课堂讲解,遇到问题不太愿意提问,学习主动性不强。

1.2教学实施情况

大部分学生认为传播学的教学方式除讲授外,应偏重于讨论与小组学习,对视频观看要求强烈,并且希望多阅读补充资料,而部分学生认为教材不能满足学习需要,原因主要集中于理论繁多、知识需要随时展多更新等,这些情况与媒介的发展及90后学生的媒介接触情况有密切关系。

1.3教学评价情况

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较为认可,也认为考核不要局限于笔试,而应多样化,突出实践与动手能力,在老师评价的同时,也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互评。

2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教学问题

目前对传播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本科教育,对高职层面的教学则缺乏系统研究,通过以上对课程教学现状及学生课程认知情况的分析,也不难发现传播学教学缺乏高职特点,和高职教育目标、学生实际情况存在脱节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课程定位不准确。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由此可见其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对注重专业技能的高职影视教育来说,传播学理论研究范围过于广泛,学生不清楚学习的目的;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学术化、理论化,学生理解也存在困难。目前针对高职教育所编写的传播学教材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各院校有的选择偏理论、少实务、针对本科教育的教材,如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等,还有的则选用教师自编教材,缺乏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2)教学形式单一。传播学作为理论课,一般安排在普通的多媒体教室授课,课时不超过40学时,由于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使得课程基本上以讲授为主,无法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对课程的认知,特别是课程实际运用价值的理解十分有限。

3对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课程优化的思考

3.1课程内容: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传播学研究范围广,目前的教材普遍涵盖了传播学历史与发展、传播类型、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传播学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等。若完全照本宣科,这些西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容易造成学生的理解困难,和实践脱节。事实上,传播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高职影视专业的教学应以大众传播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认识传播现象、理解传播概念,进而深入到传播过程、传播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传播效果等内容的学习中。在这方面,笔者已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进和尝试,结合专业特点,将影视传播作为教学重点,课程内容紧密围绕传播过程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影视传播基础理论、影视传播队伍分析、影视传播媒介分析、影视传播内容剖析、影视传播受众分析、影视传播效果分析等,这些部分涉及了完整的传播过程,即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中的每个环节,同时针对当前媒介发展过程中,影视传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加影视宣传管理、新媒体的发展、新旧媒体的融合等内容,使课程内容重点突出,脉络清晰,由浅入深、由生活到专业逐步引导学生的理解,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3.2教学方法:贴近学生,教学相长

很多专家、学者对高职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做过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如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项目实践法等,就传播学教学而言,不能将这些教学成果简单照搬,而是应考虑现有教学条件,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具体分析、具体实施。

3.2.1课堂教学,丰富案例资源正如前文所述,传播学课程多面向大一年级新生在第一学期开设,学生专业水平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由于课时与教学场所的限制,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较为困难,教学形式还应以授课为主,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弥补书本知识理论性强的劣势,转变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固有认识,提高学习兴趣。一方面,将理论知识还原于案例之中,选择典型案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讲授“意见领袖”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先发现生活中、班级中的“意见领袖”,再回到大众传播中,以学生普遍关注较多的网络传播如“犀利哥事件”为例,分析“犀利哥事件”的传播过程以及网络环境中“意见领袖”存在于哪里,又是如何引导舆论走向,将受众对犀利哥的外形与身世的关注转换为帮助犀利哥,最终获得政府救助回到家乡。另一方面,适当增加视频资料,借助影像的直观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例如,引导学生认识传播者时,不应仅停留于传统的报刊、电视、广播发行、放送机构。网络传播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除了介绍学生使用微博、微信等传播行为外,还可以播放一些拍客的成功作品,如经拍客之手由地铁卖唱走上春晚舞台的西单女孩的成名之路等,这些作品普及度高,时长较短,适合课堂播放。

3.2.2课后作业,重视小组讨论课堂教学侧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课后可多以小组作业的形式培养学生认识、分析传播现象的能力。一方面小组分工重视团队合作意识,能课提高学生传媒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大部分90后学生个信张扬、乐于表现的特点。例如结合传播效果、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到院线进行一次观影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同时在课堂中可安排学生结合作业进行讨论,充分给予学生意见表达的机会。在评价标准上,适当加入学生互评环节,教师评价则以正面鼓励为主,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动力,作为老师也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的想法、兴趣,掌握其学习情况,有效调整教学内容。

3.3教学资源:贴近热点,常换常新

大众传播学案例教程范文3

这也是一个法制新闻宣传的老问题。记得十多年前,我在新闻出版署主管报刊管理时,就曾多次召开过专题研讨会。那时,版面上刀光剑影、血污枪声,曾引起社会,特别是家长和学校的强烈不满,现在应该说是情况大有改观,但仍未杜绝。因此有必要从理论入手来进行剖析找出对策。

一、读者的六种需求与传媒法制报道的功能定位

为什么要办传媒?从读者方面来说,有六种需求:刺激、休闲娱乐、信息、知识、思想、审美。从传媒来讲,它承担着五种功能:传播信息、宣传教育、提供娱乐、传播知识、批评监督。

现在传媒根据受众需求不同,搞分众传播,实际上就是按照读者的不同需求分类供应。不同的传媒,就是要在这六种需求与五种功能中分别找自己的定位。比如“星光大道”、“超级女声”等节目的定位是娱乐,而“擂台”、“挑战”、“谁是英雄”等节目的定位是刺激加娱乐。

传媒的法制节目主要应该发挥传媒的宣传教育、传播知识功能,主要满足读者对法制信息和法制知识的两种需求,当然附带还有传播法律思想,塑造观众的法律理念。总之,有一个基本的定位:法制节目不是休闲娱乐。

当前某些媒体在法制宣传报道方面存在的误区,突出的表现是着眼点不是满足受众的信息、知识需求,传播法律知识,启发法理,而是去迎合刺激需求,暴露血淋淋的作案细节和裸的犯罪过程。不是行使教育功能,而是通过刺激行使娱乐功能,而且还是一种阴暗、灰色的娱乐心理。定位不准,节目的效果就不好。

表一:

二、 受众心理与传媒选择

以上从宏观上分析了受众的六种需求,传媒的五种功能。我们还可以接着归类分析一下受众对法制内容的接受心理。即受众怀着什么动机看我们的法制报道:这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种是满足刺激心理。一般而言,新闻就是新奇,是“人咬狗”,超乎寻常。一些人看法制节目,是寻求娱乐,喜欢它的惊、险、奇、巧。案件越复杂,越扣人心弦;场面越刺激,越吸引人。

二是利益攸关的心理。一些人看案件报道,心里就想这个案例与我有关系没有。比如治安案件、房产纠纷、交通事故,都会引起一定人群的注意。因为这些事,大家都可能碰到,想了解到底法律是怎么规定,运作的。

三是社会责任心理。很多人看法制报道,既不是求身心刺激,也不是直接为着自己的眼前利益,而是关心国家、社会的稳定,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驱使,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公正和利益。

读者、观众看法制报道大致不外乎这3种心理。针对读者的心理,法制传媒的编播指导思想如何选择?毫无疑问,应该是倒着来。首先是着眼培养读者的社会责任,其次是回答与部分受众利益攸关的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为吸引读者可能要借助一点满足刺激的接受心理,但要适可而止,这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传媒的引导作用是通过法制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提高国民的法制素质。

根据这个指导思想,传媒的法制报道应进一步体现3个着力点:

一、案例选择,应强化法律阐述,而淡化案件过程,特别要避免过分的细节渲染。当然,一点过程没有也不行,那不是大众传媒,而是法制理论了。但编者心里要明白,要掌握这个度。用案例就是让人看一个打碎的鸡蛋,目的不是欣赏四溅的汁液,而是提醒人们加倍小心,不要把鸡蛋打碎。

二、报道视角,要反题正做。案件内容罪恶,是坏事。我们的视角,是要教育人们,怎样制服罪恶。报道效果要让不法分子看了有震慑感,群众看了有安全感,干警看了有光荣感。总之,要让读者或观众看了我们的报道后,觉得社会正义战胜了邪恶。而不是产生相反作用。

三、宏观比例上,各种法律案例应平衡报道。现在刑事案件太多。事实上,在《宪法》这个根本大法下,与《刑法》处于同一平台的,还有《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极大。近十年来,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其中刑事法律的比例不到10%,我们的案例报道在宏观上也应该有个比例。不要一讲普法,就想到打击犯罪。似乎除了犯罪,其他都不违法。只要不犯罪,社会上就太平了。现代法治理念,法律首先是人们的权利。日常生活处处关系到人们的权利,处处需要法来调整。

通过着力点的选择,传媒的法制报道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受众的社会责任感和国民素质,而不是哗众取宠,只求轰动效应,像鲁迅讲的那样“耸动低级趣味者的眼泪”。

表二:

三、 法律底线与道德养成

同志提出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有深刻的意义。法律和道德是下游与上游的关系。法律是社会安全和谐的底线,刑法更是社会的最底线,如果一切都要等到碰底线时再管,这个社会就危险了,就没有安全感。就像一个学生成绩总在60分上下波动,就总让人不放心。

我们的节目,如果总是在罪与非罪上波动,就难免要人心惶惶。法律背后是道德。知耻和犯法中间还有很长一段缓冲地带,路不拾遗与杀人越货还相距甚远。这个距离越远,社会就越安全、越和谐。就像治水,法律是工程治理,打一道水坝,硬性阻挡;道德是生物治理,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我们可以修水库、打堤坝,但不要破坏生态平衡,而且要着眼保护和改善生态――也就是道德养成。

犯罪,肯定是道德败坏的结果;所以法制宣传不但要让人知法,还要让人知耻。知法,是分清罪与非罪、守法与违法;知耻,是分清对与错、美与丑。所以,法制宣传也是从美丑入手的道德教育。

从一定角度讲,一切传媒都是在引导和调整受众与对象间的关系,即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黑格尔论述这种关系时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由动物进化而来,本质里有粗野的一面,因此要“用艺术”传媒这双慈祥的手把他与自然分开,不能搞自然主义;二是人对外物有两种心态:占有的欲望与非占有的思考(理性的分析和审美)。传媒,特别是法制传媒,不能挑动受众的占有欲望,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分水岭,比如一个案例传播之后,是让观众、读者去学着贪钱、抢物、包二奶,还是分清美丑、对错,唤起社会责任、提高道德修养。这就是传媒人的责任,也是宣传的艺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当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总而言之,法制宣传在完成普法教育的同时,还应当承担道德教育的责任,这实际上是为法治涵养道德基础。从源头上减少犯罪源,减轻法制压力,求得社会长治久安。事实上,社会和谐不能单靠法律,不能一家包打天下。所以中央强调综合治理,还专门有一个“综合治理委员会”。

表三:

大众传播学案例教程范文4

1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教学现状

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结合相关高职院校的调研情况,对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教学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学生课程认知情况展开问卷调查。

1.1教学基本情况

在教学目标上,传播学是影视制作专业的基础课程,将影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的特殊媒体来进行研究,针对电影、电视讲授影视传播的基本规律。通过传播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影视传播的基础理论,掌握影视传播的各个环节,深刻理解传播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会从传播学角度观察周围影视现象,并进行理性分析,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转化为影视制作、传播工作中的指南。

(1)教学内容:梳理传播学研究历史,阐述基本理论,围绕人类社会的传播现象,对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各传播类型,如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进行全面的分析。(2)教学方式:该课程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平均周课时为2课时,以课堂讲授为主。(3)教学资源:教学资料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相关教材与参考资料;二是通过互联网搜索等,获取现实影视领域中的影视作品,关注传播发展动向,作为例证。(4)考核方式:采取闭卷笔试,同时参考学生平时出勤、作业提交及课堂表现,将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按30%与70%的比例进行核算。

1.2学生认知现状

传播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往往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期开设。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影视领域认知、影视专业素养及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会产生直接影响。仅根据学生考试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较为片面,也容易产生偏差。因此课题组在课程结束后,面向所授班级学生进行了课程的认知调查,总计发放问卷62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62份,有效率100%。此次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生学习情况、教学实施情况、教学评价情况四个方面。具体调查情况及分析如下:

1.2.1学生学习情况

从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对传播学课程接受程度较高,大部分学生对课程较为感兴趣,主要原因有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能拓展自身知识面,并且和其他专业课程密切关联,但也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有近20%的学生认为该课程不是很重要,主要因为理论性强、知识点多,实践少。同时学生对传播学的学习主要依赖于课堂讲解,遇到问题不太愿意提问,学习主动性不强。

1.2.2教学实施情况

大部分学生认为传播学的教学方式除讲授外,应偏重于讨论与小组学习,对视频观看要求强烈,并且希望多阅读补充资料,而部分学生认为教材不能满足学习需要,原因主要集中于理论繁多、知识需要随时展多更新等,这些情况与媒介的发展及90后学生的媒介接触情况有密切关系。

1.2.3教学评价情况

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较为认可,也认为考核不要局限于笔试,而应多样化,突出实践与动手能力,在老师评价的同时,也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互评。

2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教学问题

目前对传播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本科教育,对高职层面的教学则缺乏系统研究,通过以上对课程教学现状及学生课程认知情况的分析,也不难发现传播学教学缺乏高职特点,和高职教育目标、学生实际情况存在脱节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课程定位不准确。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①由此可见其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对注重专业技能的高职影视教育来说,传播学理论研究范围过于广泛,学生不清楚学习的目的;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学术化、理论化,学生理解也存在困难。目前针对高职教育所编写的传播学教材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各院校有的选择偏理论、少实务、针对本科教育的教材,如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等,还有的则选用教师自编教材,缺乏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难以保证教学质量。(2)教学形式单一。传播学作为理论课,一般安排在普通的多媒体教室授课,课时不超过40学时,由于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使得课程基本上以讲授为主,无法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对课程的认知,特别是课程实际运用价值的理解十分有限。

3对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课程优化的思考

3.1课程内容: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传播学研究范围广,目前的教材普遍涵盖了传播学历史与发展、传播类型、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传播学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等。若完全照本宣科,这些西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容易造成学生的理解困难,和实践脱节。事实上,传播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高职影视专业的教学应以大众传播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认识传播现象、理解传播概念,进而深入到传播过程、传播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传播效果等内容的学习中。在这方面,笔者已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进和尝试,结合专业特点,将影视传播作为教学重点,课程内容紧密围绕传播过程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影视传播基础理论、影视传播队伍分析、影视传播媒介分析、影视传播内容剖析、影视传播受众分析、影视传播效果分析等,这些部分涉及了完整的传播过程,即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中的每个环节,同时针对当前媒介发展过程中,影视传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加影视宣传管理、新媒体的发展、新旧媒体的融合等内容,使课程内容重点突出,脉络清晰,由浅入深、由生活到专业逐步引导学生的理解,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3.2教学方法:贴近学生,教学相长

很多专家、学者对高职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做过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如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项目实践法等,就传播学教学而言,不能将这些教学成果简单照搬,而是应考虑现有教学条件,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具体分析、具体实施。

3.2.1课堂教学,丰富案例资源

正如前文所述,传播学课程多面向大一年级新生在第一学期开设,学生专业水平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由于课时与教学场所的限制,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较为困难,教学形式还应以授课为主,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弥补书本知识理论性强的劣势,转变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固有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一方面,将理论知识还原于案例之中,选择典型案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讲授“意见领袖”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先发现生活中、班级中的“意见领袖”,再回到大众传播中,以学生普遍关注较多的网络传播如“犀利哥事件”为例,分析“犀利哥事件”的传播过程以及网络环境中“意见领袖”存在于哪里,又是如何引导舆论走向,将受众对犀利哥的外形与身世的关注转换为帮助犀利哥,最终获得政府救助回到家乡。

另一方面,适当增加视频资料,借助影像的直观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例如,引导学生认识传播者时,不应仅停留于传统的报刊、电视、广播发行、放送机构。网络传播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除了介绍学生使用微博、微信等传播行为外,还可以播放一些拍客的成功作品,如经拍客之手由地铁卖唱走上春晚舞台的西单女孩的成名之路等,这些作品普及度高,时长较短,适合课堂播放。

3.2.2课后作业,重视小组讨论

课堂教学侧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课后可多以小组作业的形式培养学生认识、分析传播现象的能力。一方面小组分工重视团队合作意识,能课提高学生传媒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大部分90后学生个信张扬、乐于表现的特点。例如结合传播效果、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到院线进行一次观影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同时在课堂中可安排学生结合作业进行讨论,充分给予学生意见表达的机会。在评价标准上,适当加入学生互评环节,教师评价则以正面鼓励为主,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动力,作为老师也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的想法、兴趣,掌握其学习情况,有效调整教学内容。

3.3教学资源:贴近热点,常换常新

人类传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间媒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正如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是讯息”理论,新媒介的产生开创了社会信息传播的新形态,甚至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也意味着传播学的教学资源不能完全拘泥于书本,需要与时俱进关注传播的前沿理论及热点事件。例如自媒体时代的传播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合,网络传播内容的监管,受众的媒介素养,网络舆情等,这些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应在教学中予以体现,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

注释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大众传播学案例教程范文5

【摘 要】目前诸多高校在新闻学专业已经开设《新闻报道策划》课程,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方式教条刻板、新闻案例陈旧落伍等问题,教学过程仅仅满足对于新闻报道策划活动的内涵、原则、效果评价等学理层面的介绍,缺少对学生策划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着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型教学方法,符合现代教育的潮流趋势。《新闻报道策划》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需要从教学的讲授、分析、批判等方面进行实践。

关键词 案例教学 新闻策划 实践能力

随着新闻传播模式由“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的转移,受众中心论已在新闻学术界被大力推崇,在新闻实务界,“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也被大力倡导。媒体之间为了争夺话语权,为了更好的深度开发新闻信息资源,避免媒体之间同质化现象,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开始有意识地围绕一定的主题或目标对新闻传播的全过程进行决策和谋划,目的在于把报道安排得更合理,更能够影响受众,从而能够更好的去争夺有限的受众资源和广告资源,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取胜。

媒体之间的竞争需要新闻报道策划,而新闻报道的策划是一门学问,需要在实践环节中不断探索、累积经验。《新闻报道策划》是一门实务类的课程,这就要求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新闻策划报道》课程的时候,不能仅是熟背新闻报道策划的定义、原则、类型等概念性的知识,而是需要强化策划意识、策划方案的制定和策划实施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讲授《新闻报道策划》课程的时候,注重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一、案例教学法在《新闻报道策划》课程中的价值

媒体是社会的信息传输机构,搜集、整理、报道新闻内容是社会化分工后赋予的职责所在。众所周知,新闻报道是大众媒体的信息传播行为,报道又具有公开性、广泛性和连续性的特点,新闻报道角度的不同选择往往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新闻报道策划活动便是新闻采编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策划与设计,目的是将媒体自身所拥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优势发挥得最大化。而案例教学法是以典型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真实或虚拟的情景,进行师生问答、讨论等互动的教学过程,以达到学习者学习认知、技能目标要求的教学方法①。具体而言,案例教学法在《新闻报道策划》课程中的价值可以体现在:

1、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传统的授课模式里,教师是课堂的焦点和核心,教师是整节课的传道、授业和解惑者,这种模式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单方向”传授,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如在《新闻报道策划》课程讲授中,教师是新闻报道策划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在课堂中是“被动”的聆听角色。而案例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辅助《新闻报道策划》课程的教学,在对案例分析的过程里,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让学生在分析和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从而使《新闻报道策划》课程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学生积极思考、相互启发的学习舞台,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加深对新闻报道策划知识掌握。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通过对史论课程、理论课程的系统学习之后,就需要用理论去指导实践。随即,学生通过对新闻采、写、编、评等新闻学实务课程的单科学习后,就需要在《新闻报道策划》课程中将所学的理论课程和实务课程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践训练。教师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够启发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发现案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更加合理的策划方案,让学习根据自己提出的策划方案付诸实践,从而实现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

3、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

《新闻报道策划》课程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过程中往往会调动所储备的理论知识,寻找到不同的报道角度和报道主题,有一个或多个能够使报道传播得到突出和强化的切入点。而“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里的核心便是一个“谋”字,便是策划。把案例教学法引入到《新闻报道策划》课程中,目的便是培养学生的策划整合能力,整合讨论分析出不同的主题和切入点,对新闻意义进行挖掘,从政治、经济、文化、伦理、法律等角度,对事件进行剖析,从理论上提升读者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实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

二、案例教学法在《新闻报道策划》课程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阐述在《新闻报道策划》课程中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现以“人咬狗和狗咬人”能否构成新闻以及如何进行新闻报道的策划为课堂教学案例,说明其具体的讲授流程:

1、明确授课内容与教学目标

我们承认,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动之中。而新闻报道,反映的便是这种变动之中的事实。事实变动的越明显、剧烈,往往越具有新闻价值。一般性新闻报道,侧重于眼前的、静态的事实本身,报道策划,则可以围绕着事实,对事实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挖掘,对事实的走向进行详细的报道,使新闻事实在更为广阔的时空领域内、更深的层面上,得到充分展示②。故而,在《新闻报道策划》课程的讲授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并不意味着对案例的选择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明确本次授课的内容和本次讲授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原理、熟悉的概念以及需要学生了解的相关知识背景是教师优先考虑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本次授课的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案例。

2、精选和撰写教学案例

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刚接触新闻学理论的时候,教师便跟学生强调,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③。如在讲授到“新闻报道需要策划”章节内容时,“人咬狗和狗咬人”的案例可以适时引入讨论的话题。新闻具有真实性、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等构成要素,所以我们常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比较难常见才是新闻。所以,在“狗咬人”案例教学法中,就要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打破之前灌输的常规思想,让学生讨论分析在什么情景下“狗咬人”也可以构成新闻。因为事实是变动发生的,不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刻板发生的。精选和撰写典型性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

3、组织学生课堂分析和讨论

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围绕既定的案例组织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表达自己观点和态度,发散学生的思维和鼓励学生开拓视角,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互相启发、组织说服的沟通能力。以上述“狗咬人”为案例教学,经过讨论分析,教师予以引导,最终可以讨论出“狗咬人”也具有构成新闻的可能性。如公众人物范冰冰的宠物狗咬伤粉丝、如果是一条疯狗,咬伤多人甚至几十人等等,再或者就是一只普通的狗,但是伤者送往医院却被使用了假冒伪劣的狂犬疫苗产品等多种可能性的情况。故而,事实之间的变动性,为新闻报道的策划提供了广阔空间。但是,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层次性、联系性和变动性等属性,使新闻事实在被报道之前,新闻报道策划人员一定要对其剖析、延伸和拓展,切不可枉论此事不可能是新闻。教师在组织学生课堂分析和讨论的时候,对“狗咬人”的案例进行分析,策划新闻主题的时候,可以从犬只管理和药品管理等视角入手,新闻报道策划的落脚点变为落实相关规定,对防疫展开策划报道或监管漏洞、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展开策划报道。

4、及时总结和评估

教师在运用案例教法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不能急于表态,当然也不能让学生的讨论背离了案例讨论的边界。教师需要在讨论的过程中予以引导,在学生讨论完成之后,对学生的讨论过程、讨论内容以及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总结和点评中最终给出的是“评论”,而不是最终的“结论”。

三、案例教学法在《新闻报道策划》课程中实施的注意事项

1、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新闻报道策划》课程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时候,教师尤其需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因为学生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常会出现需要解答的困惑和难点,若学生出现的问题在教师的能力范围之外或者是教师的盲点,那往往让学生对教师的业务能力产生质疑,从而影响教师的授课效果。

2、案例的引导要和理论相结合

教师在讲授《新闻报道策划》课程时,通过案例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虚拟的案例情景中,发挥自己专业所学,调动所有知识储备,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但是,案例教学法往往是在教师讲授完理论之后所运用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问题,从案例的分析讨论中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案例的引导和理论的结合是案例教学法的两大法宝。

3、重视案例的积累和更新

我们常说“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历史是昨天的新闻”,这表达的是一个用记录历史的心态和方法来记录新闻的理念。在《新闻报道策划》课程里,教师对新闻案例的选择一是要注重对案例的积累,如对经典的“狗咬人,人咬狗”案例的累计;二是要注重对新闻案例的更新,教师要有新闻的敏感性和时效性,把当下最热的还未有定论的新闻案例引入课堂,既可以让学生摆脱既有的框架自由发挥,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考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在《新闻报道策划》授课中,运用案例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知,再以多媒体的信息化设备,生动活泼地展示案例内容,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授课效果。此外,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设备搜集案例相关内容,了解相关学者、评论人员就案例发表的态度和看法,从而增强学生的理性视野和求知的欲望。

参考文献

①王青梅、赵革,《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2009(6)

②杨秀国:《新闻报道策划》[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16

③郑保卫:《新闻理论新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7?

大众传播学案例教程范文6

摘 要: 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具有高度包容性开放性的自媒体盛行情景下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新媒体情景下遇到的新困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初步解决:首先,高中思想政治课仍需要立足于课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其次,教师要增强媒体敏感度,但同时把握方向,坚定立场;再次,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平等民主对话;最后,学校借助自媒体平台创办信息平台,丰富班级校园媒体文化。

关键词: 自媒体 高中思想政治课 困境 有效策略

一、自媒体概述

由于国内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新闻的传播媒介由传统的大众化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过渡为新媒体传播媒介(如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自媒体由于其高效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和平民化的传播理念等特点,成为青年一代了解世界和社会、展示自己生活状态、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新的方式和途径。近年来自媒体平台极大地丰富、优化和发展,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交往的重要部分。自媒体(We Media),又名“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平民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大众或个人传递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We Media”被谢因波曼和克里斯威里斯两位作者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①更通俗来讲,自媒体是提供给大众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所见所闻,参与网络社会生活的载体或者平台②。自媒体包括个人微博、播客、个人社交网站、个人主页等,在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有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平台、人人网,以及百度贴吧、游戏平台、直播平台等。自媒体打破了原有的社会交往方式,实现了话语权的下移,然而,放大了的包容性、平民化互动性的自媒体平台导致网络空间的随意性和无序性,灰色化、娱乐化、随意性等局限使得自媒体平台变成戏塘者狂欢的借口、乌合之众的畅想,导致网络的传播鱼龙混杂,“曲低和众”的趋势不断盛行。

二、自媒体下高中思想政治课面临的问题

自媒体是时代的产物,它的出现使人们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我释放,它的到来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很多与众不同,也给当今高中生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学习态度、人际交往等造成了深刻影响,使得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不易适应新情况,不论是在教学还是管理上都面临着挑战。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困难性

具有影响力、典型性、普遍共识性案例的匮乏是新媒体时代下案例教学面临的一大问题。有效的案例教学法其核心内容就是有典型的、长效性、引起学生共鸣的案例来实现。通过各种各样的新媒体,高中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内容都是多元的,信息来源的多极化导致学生注意力被各种持续变更的信息源吸引。具有代表性、时效性、典型性的话题和素材已经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流。原有单一的案例在当今思维灵活、视野广阔的高中生群体中已经失去了一定吸引力。首先,造成案例准备阶段案例选择难度增大,如何选择一个具有时效性且有一定班级普遍认同的案例在备课过程中成为教师的难题。其次,案例讲解的角度、讲解方式出现困难。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案例多涉及社会热点、国家政策,然而自媒体引导的娱乐至上的休闲方式使得学生对传统的案例讲解方式和角度有所质疑,这使得教师在讲解案例时不易引起学生兴趣和有效关注。

(二)学生群体思想的复杂性

德育教学过程中面Φ难生群体思想的复杂性是自媒体情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的又一问题。当今高中生的思想动态的复杂性、多元性让一些传统教师不易做到因材施教。首先,青少年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单一繁重的课业生活需要青少年有一个释放压力的空间,而自媒体平台门槛低,对学生的约束极少,对自媒体中的新鲜事物的关注和反馈使得青少年的倾诉欲、表达欲得以满足。然而,我们同时注意到自媒体中多以舆论话题、搞笑视频、网络红人为主,这些低俗性、娱乐性倾向的内容大多杂乱无章、取向低俗暧昧。所有这一切都给自媒体环境下的青少年的思想观念、道德观点、价值选择带来困惑,他们的情绪易变,又容易受自媒体舆论引导,这使得教师很难在第一时间抓住一些青少年的所思所想进行针对性教学。

(三)传统教育者权威地位的丧失

教师所拥有的学历水平、知识储备、文化素养是教师权威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自媒体的文化创造和传播,文化资源的迅速丰富,教师所掌握的知识、讯息迅速老化,与瞬息万变的知识脱轨。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忙于一线教学任务、积极进行教学研究,较少有时间掌握其他学科知识及纷繁复杂的社会信息。教师掌握资讯有限,学生却成为文化资源的拥有者,自媒体真假难断的信息使得学生对教师传统的知识结构、课堂展现、教学理念存在一定质疑。学生与教师对信息兴趣的差异,使得学生对教师展现的信息关注度、认可度降低。教师设定的班级规定在落实过程中遭遇各种困境,学校管理的难度、课堂掌控的难度不断增加,学校、教师的权威地位遭受着挑战。

三、提升自媒体情景下高中思想政治德育的有效性策略

(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

正如《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中所言,本课程应当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因此教师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更应该审时度势,加强对自我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反思,积极适应新情况、新问题,对自己备课讲课进行适度修改。在选择案例时,关注学生所感兴趣的素材,同时倡导开发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高中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中随机应变,采用小组讨论法、情境法、讨论法、问答法等创设民主灵活、生态的课堂,更加灵活面对课堂突发事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开放的互动教学。抓住课堂这一德育平台,争取赢得当代学生对思想政治这一课程的兴趣和关注,实现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升教师媒介素养

教师一方面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通晓自媒体环境与使用,另一方面需要从观念上改变对自媒体的认知偏差,全面认识自媒体给教学和德育带来的机遇和困难。首先,作为德育的主力军,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自身参与自媒体时需要把握好方向和立场,提高自身的免疫力,用专业的视角和严谨的调查鉴别自媒体内容。其次,教师需要及时接受信息技术等基本技能培训,研究自媒体的内容导向,了解青少年对自媒体关注的相关内容,及时组织学生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网上讨论,在研究学生思想状态同时,对自我的认知偏差进行反思,主动关注主流媒体的动态,以及国家对媒体的规章制度和发展政策。最后,教师需要与家长做好及时有效的沟通,倡议家长对自媒体中的内容增强辨识度。教师与学生、家长共同学习成长,自觉对自媒体平台及其传播的信息进行监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势利导,取长补短。

(三)选择适当方法引导学生

自媒体时代下成长起来的高中生,具有鲜明的主体意识,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认可,崇尚自我价值的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更加宽容,以发展性评价、阶段性评价评估学生思想观点,对学生的情绪化的表达不轻易做出诊断性评价,而是用更加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构建平等、互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多采用疏导、访谈咨询等方法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亲身走入自媒体、体验自媒体、了解自媒体的优点及积极影响,了解学生兴趣,但同时要注意防微杜渐,保持一定的警惕性,注意观察学生在生活、课堂上的观点想法,对沉溺于低俗化自媒体平台的学生需要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另外可以亲自参与到自媒体中,通过自媒体平台整合德育相关信息资源,以有计划、有目的性的言论引导网络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引领学生思想动态。

(四)建立透明公开的信息平台

面对当今深受网络自媒体影响的青少年,作为德育主力军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不能回避,而应当主动从这些自媒体平台上了解学生思想观点、思想动态,并用更加严谨科学的态度对自媒体中的内容进行辨别。同时学校应该及时正视这一现象,建立透明公开的信息制度,把网络监管与课堂教育相结合,通过各种自媒体平台建立自己的自媒体频道,及时厘清社会谣言,加强对学生德育的渗透,即时掌握青少年思想动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学校应配备专业的网络维护人员,不断更新维护自媒体平台,保证校园文化的纯粹性与多样性,控制学校舆论方向。

注释:

①[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0.

②[美]E.M.罗杰斯.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105-106.

参考文献:

[1]曾.自媒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西部广播电视,2016(11):25-26.

[2]张娜娜.自媒体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6.

[3]许艳霞.浅谈自媒体对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6(01):209-212.

[4]刘富娣.自媒体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5]伍沈平.自媒体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5.

大众传播学案例教程范文7

论文摘要:传播学因其理论相对艰深、枯涩,令广大高校教师和学子感到教、学俱难。应立足于高校教学实践,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从教学技巧的角度来探讨传播学课堂教学改革,以增进课堂教学实效。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技巧的运用与教学效果的产生有着极大的关联性,教学技巧是在教学活动中为有效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而采用的策略方法。传播学理论繁杂而又抽象难懂,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要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外,还必须在提高教学技巧上下功夫。

一、运用案例教学

目前比较流行的传播学教材大多具有理论丰富、论述抽象、缺乏生动具体案例的特点,学生学习起来有如坠云雾之感,这就要求老师从专业要求出发,结合当下的传媒现象和新闻热点问题以及新闻节目、电视栏目来讲授理论内容,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形象的新闻事例或传媒现象来学习理论,使学生体会更深刻,有“拨开迷雾见太阳”之感,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讲授“培养”理论就结合反腐败电视剧热播的现象进行讲解:自2001年春节期间中央一台播出了反腐电视剧《大雪无痕》后,反腐题材电视剧一部接一部奔涌而来,是什么在持续支持着反腐电视剧的热播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政治宣传的需要。腐败现象在中国大地上出现已不是个别,政府需要解决腐败现象在民众心头投下的阴影,具体做法就是利用大众传媒在电视剧中提供很多个案,每个个案都遵循同一模式—党内个别干部缺乏道德自律导致腐败,但最终邪恶势力被正义势力消灭。大众传媒重复这个模式,会不知不觉培养人们对腐败问题的认知,让人们接受这个模式提供的因果判断,从而实现大众传媒营造的“符号现实”掩盖“客观现实”,影响人们的“主观现实”。而“客观现实”与“符号现实”有些偏差,因为腐败现象出现根源可能是权力缺乏监督和制度问题等,并不是简单的个人道德问题。可是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建构“符号现实”,来帮助人们培养有利于社会和谐统一发展的“共识”。所以反腐败电视剧营造“党内个别干部由于道德自律缺失导致腐败,但最终邪恶势力被正义势力消灭”的因果判断,培养群众对政府、党的信任,培养群众对正义战胜邪恶的信心,这样有利于减少社会的不安定因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诸如此类,只要教师平时多做有心人,传播学的所有理论就都可以找到适当又鲜活的传媒现象来加以形象地阐述,比如教师可以运用2006年发生的“6·26安徽池州”群体性事件来讲解群体传播中“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问题;可以结合韩剧在中国的流行,特别是《大长今》的热播来讲解“沉默的螺旋”理论;可以观察“9·11”之后“全球”范围的反恐、阿富汗战争爆发和伊拉克战争爆发来解释“信息环境的环境化”问题,等等。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多媒体课件是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的集合,能够让学生的感觉器官全方位地感受信息,以及尽可能多地获取和记忆信息;能让枯燥乏味、抽象的理论讲解与生动直观的案例结合起来,加深学生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课件中优美的音乐、精彩的图片、视听结合的视频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能为学生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

例如教师讲授“大众传播的社会化功能”时会解释:社会化指的是个人接收群体的行为和价值(群体规范)的过程;大众媒介对社会进行描绘,并对受众灌输一些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我们通过观看、聆听和阅读来学习人应该如何行动及判断什么价值是重要的,这就是大众传播社会化功能的体现。许多学生对如此讲述可能无法迅速理解和接收,如果我们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公益广告的视频—“爱情的行为不可随意”,马上就能使学生对“大众传播的社会化功能”有直观的了解。广告由两对恋人在恋爱中表现的行为组成:音乐浪漫地响起,第一对恋人中的男友为了向女友表白自己天长地久永恒的爱,故将自己的心深深地雕刻在一颗大树上,女友脸上露出幸福甜蜜的笑容,二人依偎着和美地离去,留下伤痕深刻的大树,此时广告话外音适时响起:“爱应该刻在心里,而不是这里”……音乐继续,画面上出现第二对恋人,男友在车站的候车室边阅读报纸边等待女友,当女友的身影出现,小别的恋人激动地飞奔向对方深情相拥,而此时手中的报纸和水瓶已经孤零地飘落在地,广告话外音响起:“爱情可以让人抛开一切,但不是这些”。两段画面播放完之后黑底的屏幕上庄严地显出了两行白字:“爱情天经地义,行为不可随意”。这段广告视频播完之后能触动观众心灵,在向往美好爱情的同时观众不知不觉接受了品德教育,观众会不由自主地遵照媒体宣传的群体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作为有着受传者和学习者双重身份的学生,他们自然很快理解了“大众传播的社会化功能”的涵义,而且他们还在精彩视频中接受了浪漫音乐的熏陶和审美体验,原本枯燥的理论学习也变得轻松愉悦。"

三、设置课堂高潮

传播学中有大量艰深的理论,教师几乎每节课都会遇到理论的拦路虎,讲解起来晦涩枯燥,学生听后如过眼云烟,可这些理论对理解传媒现象或学术研究十分有益,所以教师不仅要设法将理论讲解清晰透彻,还要生动有趣,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高潮的方式来解决每节课中最艰深难懂的理论问题,也就是动用一切技巧和手段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理论的学习当中来,这样便于学生快捷地理解理论并记忆深刻。具体的做法有:设置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解决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中领会理论精髓;用游戏的方式演绎理论产生的过程,让学生见证理论的诞生;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然地运用理论来思考争论,在争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感受理论的魅力。

例如笔者在讲授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时,就将所罗门·阿什所作的“线长实验”搬进了课堂,后来有学生对这次“实验”作了如下描绘—

“老师在讲到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的时候,给我们玩了一个很有趣的游戏。她在屏幕的左边画了一根直线,在右边画了三根直线,她问我们右边的三根直线哪根直线的线长和左边的直线最接近。起先,我还在底下暗笑,这不是很明白吗,右边的G线和左边的直线一样长,视觉效果就是这样。可是,当她叫起第一个同学时,回答是“A线”,这时候,我在笑话他:“怎么看的啊”。接下来第二个同学也回答:“A线”,我疑惑了:不会吧?难道真是我看错了,我使劲地擦了擦眼睛,可在我看来,还是C线啊。我没敢出声,这时,第三个同学也说“A线”,这下我彻底地晕了,于是一直盯着那两根线权衡,到底哪根线更接近呢?接下来,又有几位同学清一色回答了“A线”,但偶尔也有同学回答“C线”。到底怎么啦?如果老师叫我回答,我该怎么说呢?这时,老师说话了:“刚刚我们做了一个实验,最先站起来回答‘A线’的三个同学是老师事先安排的,我要测试的是你们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会做出什么反应。”我忧然大悟,没想到我们在这样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线长实验”,学到了群体压力的知识。”

从当时课堂的情况和后来学生的描绘看来,笔者演绎的“线长实验”收获了预期的效果,可见设置高潮,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艰深的理论中来,不仅能够让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理论,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且记忆深刻回味无穷。

四、贯穿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

在传播学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地在理论教育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人文意识和爱国意识,使学生形成自觉的、公正客观的舆论监督意识,自觉抵制虚假新闻、抵制有偿新闻,自觉拒绝黄色倾向、拒绝低俗化、拒绝恶意炒作等等。例如在讲授“群体规范对来自群体外部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结合案例来分析,并将相关的新闻职业道德教育融会其中——

“9 ·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民众沉浸在一片群情激奋当中,并且集体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爱国主义热情,美国民众认为全国人民应该团结起来打击恐怖分子保卫国家安全。美国广播公司ABC在他们的新闻节目标志中用了“美国反击”的字样,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则在屏幕的下方展示美国国旗,国家广播公司NBC的主持人在对美国副总统访谈的时候专门佩带了蓝白红三色的丝带。媒体的爱国主义表态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也就是媒体表达了与观众一致的群体规范或价值取向,所以他们的观点受到了观众的支持拥护,说服效果得以加强和扩大。而有位主持人因为在节目中不慎对劫机者用了“壮士”这个颇有积极意味的词,引起了许多观众的不满,第二天有广告商将这档节目中插播的广告全部撤消,这就是当传播者的观点与观众的群体规范不符时,观众抵制信息的接受,使说服效果减弱。

大众传播学案例教程范文8

关键词:体育新闻;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047-03

本文针对当前阶段体育新闻专业开设《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教学内容实践环节中,与教学目标存在一定脱离的现状,进行教学要点的改革与创新,并联系体育院校的实际情况以及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尤其从实践环节上进行扩充、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以教育学为依托,以传播学为导向,通过教学改革研究丰富体育新闻专业开设《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的理论建构,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一、体育新闻专业开设《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现状分析

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视台、电视制作公司对电视传媒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广播电视体育节目领域的专业人才要求也越来越严苛。体育新闻专业的教学方向伴随着这一发展趋势在不断更新,在人才培养上力求突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以适应媒体需求。目前,大多数综合性院校以及部分传媒类专业院校已经开始以行业要求为导向进行课程改革,但是体育类院校的新闻专业对此项课程的改革措施还处在比较模糊的阶段。但就目前的教学环节来说,实际效果却与预期存在脱节,究其根本,就是忽视了该课程的体育专业性。此外,我国现有的相关教材中,体育播音与主持专业教材实际上处于空白状态,致使教师在教学中无章可循、无规可依,导致教学变得随心所欲、五花八门。学生真正理解运用有限,亦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这些都催生了体育新闻专业开设《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教学要点的改革必然。

二、体育新闻专业开设《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的要点研究

体育新闻专业开设《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一课,应当是在“播音与主持艺术”和“体育新闻”两者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介绍当今电视体育播音与主持的发展趋势、现实案例、背景资料等,以及作为一名广播电视体育播音员与主持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与工作技巧。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认识广播电视体育播音员与主持人操作技能的一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定的广播电视体育新闻播音与主持的实务操作能力。

1.教学目标的要点改革。针对广播电视体育类节目对从业人员的技能与素质要求,该课程应围绕此确立教学要点,尤其要强化体育知识与播音主持技能相结合的特点。体育播报与解说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对播音员政策水平、文化修养、专业知识、业务水平的全面考核。一名优秀的体育节目主持人,应具备以下几点基本技能,这也正是教学要点所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与深化:(1)熟知播音学的基本规律,掌握规范普通话与张弛有度、语气得体的说话方法。作为一名体育解说、播报、评论人员,良好的普通话和得体的说话风格是首要条件。体育新闻有极强的实效性和特殊性,这也正是作为一名体育新闻主持人的基本功。(2)熟悉大众体育运动项目知识。对大众化体育运动项目知识有基本了解,才能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应对各类体育运动项目的新闻播报与评说,提高观众的体育知识水平。体育新闻专业开设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应始终着眼于“体育”这个主导方向,以此作为开设该课程的立足点与出发点,而这往往正是该课程教学要点设置中比较匮乏的环节。(3)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有机结合。广播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的知识结构应能满足社会和职业需求,反映广播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特征。其能力主要体现在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协调组织能力三个方面;其素质主要包括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创新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五个方面;其专业技能主要体现在语言运用能力、体育知识水平、体育新闻的策划与写作能力、采编采访能力等几个方面。作为一项专业课,通过一个学期的讲授使学生全面掌握这些技能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但该课程的教学要点应锁定在培养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这些技能的实践上,使学生能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学到最后仍然不知所云。(4)凸显“采、编、播”综合能力。播音员、主持人是通过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向大众传递信息的,要想圆满地完成话筒、镜头前的语言传播工作,就必须掌握并且运用好自己的“武器”,也就是要掌握并运用好广播、电视等电子传媒的相关设备。当前,随着节目制作理念和媒体经营管理体制的不断发展,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许多节目都是由播音员、主持人策划和制作完成的,播音员、主持人往往“一专多能”,这就对体育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增强学生“采、编、播”综合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棘手问题。

2.教学方法改革。(1)硬件设施应满足学生需求。一期成功的电视体育新闻节目离不开硬件设施的优化配合。录音室、摄影棚、导播间、非线性编辑室等专业制作地点为节目的完整和规范提供了绝佳场所;摄影机、摄像机、话筒、耳麦、导播车、编辑机等专业设备也能够使节目效果更加精良。配套齐全的硬件设施将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提高课程效率。特别是多媒体实验室的应用,注重电视与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合作,是当今媒介融合潮的必然要求。这也从另一层面要求各院校相关专业应当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专业设备的添置和更新,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机会。(2)案例式授课激发学生思考。案例式授课一大好处即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研究当前案例,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同时,对案例中出现的材料和关键点进行分析研究,给出见解,做出评判,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这种方法被普遍注入教学过程中,但也存在着案例过于简单枯燥、教师分析不够透彻、学生缺乏主动跟进,从而导致课堂效果不理想等现象。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授课前在案例教学的准备和实施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案例教学最佳的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案例式授课另一方面也引导着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有别于传统的被动灌输,鼓励学生发言和分析,不乏是一种增强他们鉴赏力和逻辑力的良方。如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加入学生自主策划、编排的五分钟体育评论环节,以刚刚发生的体育新闻事件为故事点,鼓励学生课堂发言,模拟镜头前的体育新闻解说与评论,会使学生有很强的参与感,增强前提策划、撰写稿件以及组织语言的综合能力。媒体圈更新速度极快,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注重案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尤其注重列举一些当下社会热门的人事物或话题,更能够引起学生共鸣,拓宽学生视野,掌握当前业界的最新动态,从而加深对某一概念或专业名词的具体化和感性认识。(3)实践化活动强化学生能力。对于体育新闻专业的《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来说,学生不仅仅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应该学会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从“看节目”、“写节目”到“做节目”的实践化过程,想要尽可能了解电视体育新闻节目制作各个环节和运作情况,最好、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建议学生参加节目制作的全过程。其中“看节目”与“写节目”直接关系策划与写作的进程。“看节目”是写与做的基础,它影响着后面两道程序的优劣好坏,学生学会“看节目”,不仅仅是以一名普通观众那样欣赏电视节目的内容,而更应该站在体育节目解说员专业的角度去分析、去鉴赏节目的创意手段和制作方法,从而萌生新的节目想法及策划。“写节目”重点在于节目的策划写作,强调的是文字的创意和文学性。要使专业学生成为优秀的“电视”,必须要保持与社会的“亲密接触”及对体育新闻事件的敏感程度,通过持续不断的积累,增强自己的洞察力和分辨能力,这样才会有扎实的纸上功夫。在实践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扬个性,主动接受新观念、新思想,要求学生具备统筹分析的能力与创新开拓的视野,并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和问题。这也是电视人理应具备的特质。定期布置策划实践作业,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策划意识和实践操作的能力。探索与媒体操作实践结合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勾画出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综上,体育新闻专业开设《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一课,应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入手,以寻找实践教学与自主学习的结合点。

电视艺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逐渐起步,20世纪60至90年代开始成熟,进入21世纪以来,电视艺术蓬勃发展,具体表现为全球化和数字化两大特征。电视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电视体育新闻的拍摄方法、节目类型、运作模式等,这就要求专业学生通过深入调查、搜集和学习,充分占有材料和足够的知识储量,进而成为具备新闻敏感性的创新型“杂家”。其中,播音员与主持人的角色,随时可能成为电视关注的焦点,在体育新闻的发展中越来越举重若轻,体育新闻专业开设《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一课凸显出极为积极的意义。本文结合体育学院实际,注重个性化的引导,力求通过课程的不断改革来探索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未来就业或深造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对相关专业的学科体系构建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对于国内其他院校的体育新闻专业相关课程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晓迎.对体育栏目播音与主持者修养及实践的探讨[J].实践与探讨,2012,(05).

[2]高越男.体育节目主持人的特定把握[J].湖北体育科技,2007,(05).

[3]张江南、龚超.体育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科发展理念[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02).

[4]井冬梅、任广耀.试论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的专业素质[J].体育文化导刊,2003,(11).

大众传播学案例教程范文9

[摘要]:本文以国外传播理论教材的译介作为视角,考察了欧美传播理论话语在 中国 的诠释和变异,研究了西方客观经验主义的大众传播理论如何被潜移默化地等同于传播学的过程,同时以《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为例,对我国目前传播学的教学与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应该进一步开阔视野、注重研究范式、重新思考传播理论的教学与应用。

陈丹青的《退步集》中用了一幅赵卫东拍摄的肖像照:一个穿着皱巴巴不合体西装的 农村 青年站在土墙边,正凝视着镜头,墙上挂着一张刘德华八十年代拍摄的海报。精彩的是下边的评注:“他所仿效的不是真的香港人或西方人,而是本村第一个穿西装打领带的人”。[1]沃尔特•李普曼生造了“假(拟态)环境”(psedo-enviroment)这个概念,追溯这种被中介的经验的来源。这是自信能够判断真假的传统经验主义者的见解,但从现象学的和诠释学的角度来看,其实这种经验并不假,它们同样也是社会实在的重要组成部分。换个角度来看,它们就是中国特色,或者是“自主创新”。

中国传播学的教学与研究也也是在这种想像中起步的。按照吉登斯的说法,社会理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独特的“双重诠释”(double-hermeneutic)[2],社会理论会被行动者用来反作用于社会(比如“”概念的效应),我们所研究的个体有能动性,他们会根据理论作出改变。被中介的传播学也对当今中国社会方方面面产生了冲击,不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开始运用这种被中介的传播学考虑和处理问题(比如我们的政府发言人制度和最近通过的应急预案),“大众传播”“媒体”等成为流行词汇。被中介的传播学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管理社会信息的行动。问题变得越加复杂:传播学在中国学界的诠释是第一层中介,社会行动者从学界那里获得的对传播学的理解是第二层中介,具体到中国具体国情下的操作是第三层中介,最后,对使用经验的感知才能成为“传播学”在中国应用的社会实在。

“传播学”翻译中的断裂

要理解传播学在中国或者中国的传播学,我们要从理解传播学在中国的译介开始。库恩主义认为,教材是一个范式确立的重要标志[3],因此,考察教材的移译是研究此问题的捷径之一。

首先不能不提到施拉姆著、余也鲁译述的《传学概论:传媒、信息与人》(1978)。余也鲁是施拉姆的弟子,他对许多概念的翻译对后来者的解释影响深远。比如此书的 英文 名为“men, message and media: a look at human communication”(1973),余也鲁先生它译成了“传学概论”,“传播”成为了“学”。虽然早在20世纪50年代即有学者开始介绍传播学,[4]但是直到 1982年北京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后,“传播学”这一命名才算是正式合法地进入大陆语言系统。1983年由原中国社会 科学 院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组织编写的《传播学(简介)》(人民日报出版社)小册子中明确使用了“传播学”这个概念。1985年陈韵昭在翻译werner j. severn和james w. tankard, jr.所著的“communication theories: origins, methods and uses in the mass media”时,将其名译为《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施拉姆上书的新版“men, women, messages and media: understanding human communication”(1982,加上了另一作者william e. porter)再次被译为中文,但这次英文名称有所变化,女性主义的影响微妙地显示在标题中,但是中文却是波澜不惊的《传播学概论》。

在看似一致的译名背后,是中介与诠释过程中的变异。首先,“传播理论”和“传播学”被划上了等号。上面提及的施拉姆的书是一本普及介绍传播研究的入门书,以理论为主,几乎没有涉及应用层面,甚至未提及研究方法。而severn和tankard, jr.的书名则明确说明了该书的主要内容为理论。

其次,大众传播理论与传播理论被划上了等号。虽然施拉姆在论述传播符号时涉及到了人际传播的内容,但是该书大部分谈的是大众传播。由郭镇之主译的severn和tankard, jr.的《传播理论》第4版2000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虽然书名改回了《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但是原文中“在大众传播中的应用”被省略为“应用”。

第三,(以美国为主的)传播实证研究和传播研究被划上了等号。近年来虽然传播批判学派的译介逐渐增加,但从教材上来看,仍是实证研究一统天下的局面——当然,这也和其他研究范式缺乏内部规范,无法形成自己的标准教材有关,比如洛厄里和德弗勒就曾用讽刺地语气说:“选择文化批判观点的研究者所取得的成绩还远远谈不上明晰。要文化批判学者们以本书这种叙述方式来 总结 其观点或许还为时尚早。”[5]但是,标准化也许并不是我们对“文化批判”理论的期待,我们更期待的是灵活而深刻的见解和获得另一种选择。此外,像符号学、修辞学、文化研究、质化的实证研究引介,传播研究领域做得仍然不够。

当然,我们对传播学的理解也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此外,从个人层面来讲,学术的兴趣和选择的自由 自然 无可厚非,但是传播学教材的译介与创作整体的同质化现象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从大众传播理论到“传播学”的中介转换,使在国外原本松散模糊的传播研究被限制和规定(discipline)在一个较狭窄的区域内,在中国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具有明确研究对象与统一性的学科(discipline)。[6]

语言的背后是世界观,就像梁漱溟提到中国人对西方“自由”“民主”概念的翻译一样,用旧的语言去想像一个汉语中本不具有的观念,往往意味着长期的误读。[7]用“传播学”这样一个概念来指代关于大众传播的客观经验主义的理论,就像用“传播”来翻译“communication”[8]、“群众思想 交通 ”来理解“大众传播”[9]、用“公众通讯工具”“宣传工具”来理解“传播媒体”[10]、用“舆论”来代替“民意”[11]一样,令我们的思维过程出现一些觉察不到的偏执和盲点。比如,因为成为了和新闻学(理论)一样的“学”[12],所以传播学在中国变成了纯理论,虽然我们撷取了客观经验主义范式,但是却弱化了其实证主义的特征,研究方法被忽视,只留下一些脱离具体环境的理论空壳,成为摆设,或被削足适履地论证一些与之缺乏必然联系的结论;[13]另一方面,传播学作为既有的新闻学的补充与对立面,形成了一系列二元对立,比如本土的-西方的对立,马克思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的对立,实用-虚文的对立,有明确就业方向的-没有明确就业方向的对立……这些刻板印象把传播学放在了一个非常不恰当的位置,也赋予了新闻学某些可疑的特征,这既不利于传播学的 发展 ,同时也不利于新闻学的发展。

除了对概念的诠释与中介外,国外(主要是美国)传播理论教材的引进也反映了我们对“传播学”的独特诠释,同时也影响了我们对“传播学”的理解。接下来就具体结合我国传播理论教材的译介和这本《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谈谈它们带来的启示。

传播理论教材移译中的盲点

就笔者接触到的有限的以“传播理论”为名教材来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 论文 的选集或文摘(reader),比如james curran和michael gurevitch编的《大众媒体与社会》(mass media and society)、jennings bryant和 dolf zillmann主编的《媒体效果:理论和研究的进展》(media effects :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oliver boyd-barrett和chris newbold主编的《媒体研究的进路》(approaches to media : a reader)。第一本有 台湾 译本,最后一本有大陆译本,第二本据说也在翻译之中。这种教材单篇文章字数较少,角度多元,适合教学,但由于作者和文本来源不同,体例与思路难免不统一,缺乏理论体系。

另一类是自成成体系的传播理论教材,数量较多。从内容上来看,又可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大众传播理论教材,比如施拉姆的《传播学概论》、melvin l. defleur和和sandra ball-rokeach的《大众传播学诸论》(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台湾译为《大众传播学理论》),还有前面提到曾译过两个版本的severn和tankard, jr.的《传播理论:起源、方法及在大众传播中的应用》,还有出了5版的dennis mcquail的《麦奎尔的大众传播理论》(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据说也在翻译之中。这类教材引进得较早,虽然近年来,组织传播、跨文化传播的教材的译介开始起步,但大众传播理论一直是我国传播学研究与教学的主要 参考 材料。

第二类是传播理论教材,例如stephen w. littlejohn的《人类传播理论》(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和emory a.griffin的《初识传播理论》(a first look at communication theory),这类教材的编写者多来自人际传播或群体(组织)传播的领域。littlejohn的《人类传播理论》2003年已经出到第7版,在短短几年内,也已经有了两个中文译本,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我国大众传播理论教材一统天下的格局。该书视野广阔,理论性强,论述深入,让大家看到了不少“新鲜”的理论。但是由于是研究生用教材,如果缺乏一定知识储备,难以全面理解。此外,该书重视梳理理论间的关系,而对单个理论的介绍则显得简略,例证也较少,对于本科生来说稍难了一些。相比之下,emory a.griffin的《初识传播理论》则专为本科生准备,该书把传播理论分为7个传统(控制论、修辞学、符号学、社会文化、批判理论、现象学)、4个部分(人际传播、群体和公众传播、大众传播、跨文化传播),每个理论一章,介绍了31个理论。该书通俗易懂,个性化的论述风趣幽默,覆盖面广,从1991年问世到2000年已经出到第4版。现在手边这本richard west和lynn h. turner所著的《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introducing communication theory: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14]借鉴了《初识传播理论》的体例,精选出了25个理论,分成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公众传播(修辞学)、大众传播和跨文化传播五类加以详细介绍。该书深入浅出,单个理论的论述比前书更为详细全面,同时注重应用,实例丰富,2000年问世后又于2004年又出版了第2版,是一本适合本科学生全面了解传播理论的入门教材。

第三类是选取一个独特角度论述传播理论的教材,这类书不像前两种追求面面俱到,而注重某个问题的阐述。具有代表性的如shearon a. lowery和melvin l. defleur的《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james a. anderson的《传播理论:认识论的基础》(communication theory: epistemiological foundations)。前者史论结合,以案例研究的形式介绍了美国传播实证主义效果研究领域的14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研究,让学生在扼要的 文献 回顾和社会环境的描述中体验实证主义效果研究的精神和特征,此书已经由我及几位同事翻译成中文,同时也有原版的影印本可以对照学习。后一本书主要以研究生为对象,作者的目的是要打破一般传播理论教材的那种天启式的权威论述,以后 现代 解构主义的姿态,打破禁忌,解剖各种研究传统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包括方法论)、价值论和实践论,把学术研究(或者布迪厄所说的“学术场”)变成研究客体,让不同研究传统的学生能够平等地认识和比较各种研究方法的长短,宽容地对待不同的研究传统。可以说这是一本传播理论的元理论研究。此外,charles r. wright所写的《大众传播:社会学视角》(mass communication: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虽然出版时间略显早了一些,但是从传播研究案例的角度来剖析传播理论的应用是该书的独到之处。

以上的总结虽然很不全面,但是从中也能大致看出,我们的教材引进主要侧重于大众传播理论,对传播研究的其他领域(特别是人际传播、修辞学等)介绍得还不够;泛泛的概论介绍偏多,而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论考察还比较少;此外,在理论范式的介绍方面也还不够开放,仍是客观经验主义范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我们对实证研究的引进已经足够了,

《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的启示

上述问题是一个大话题,应该留给所有研究者来共同回答。这里仅以笔者刚刚翻译完成的richard west和lynn h. turner所著的《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introducing communication theory: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为例,谈谈它对我们传播理论教学与研究的一些启示。

该书最大的特点是对众多传播语境一视同仁。由于 中国 的传播学被设置在新闻学院下面,所以对大众传播比较关注,而对人际传播、群体传播这些在 现代 生活中十分重要的领域,我们虽然很早就提到,但是真正高质量地引介与研究却很少。这与我国特殊的学科设置有着极大关系,像修辞学研究完全交给了中文专业。从本书所介绍的一些修辞理论就可以看出,这也是一个传播学者应该关注的重要领域,可能由于它是从传统的语言专业分离出来的,人文气息较浓,同时又因为我们只注重大众传播,所以除了中国社会 科学 出版社曾经编译过两本修辞学的选集外,我国传播研究界很少有人关注它。其实从后现代主义修辞学的观点来看,随着现代的大部分社会现象变成符号现象,修辞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另外,本书对跨文化传播几个理论的介绍也给我们一定启示。目前的研究对跨文化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其实跨文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跨越国家疆界,在一个多元化国际化的世界里,身边就存在着众多跨文化传播现象。文化的区隔无处不在,即使是在最偏僻的乡村,跨文化传播也一直存在,在许多人类学田野调查中都可以看见这样的例子。比如在一本讲述农民上访的《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里就可以发现,一般农民和上访精英们的交流就是跨文化传播,特别是妇女,她们对事个事件基本处于失语状态,无法用自己的经验建立起完整的叙事,被问起时只会笑着说“不知道”、“说不清”,或者只能以“琐碎”的情节片断来诠释这个事件,就在一个小小的偏僻乡村内部就存在如此大的文化差异,更何况全球化、社会分层更明显的城市。[15]而目前我们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主要还集中在分析《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对国家领导人出访和重大外交事件报道的差异,以此论证中美具有不同的制度和文化,这实在是片面地理解了“跨文化”的内涵。

其次是对理论研究范式的强调。学术场也是一个众多范式竞争的场所,没有任何一个理论享有至高无上的裁判权。每个范式具有不同的前提假设,作为禁忌,它们很少被拿出来被平心静气地解剖,一般以中世纪行会式的言传身教的方式加以模仿和传承,但是随着科学 哲学 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及引起的论争(比如索卡尔事件),理论和科学的元理论逐渐引起人们重视。本书在这方面做了较为清晰简洁地介绍,特别是对每个理论的前提假设都做了详细地解析。当然,尊重各种理论范式并不意味着相对主义,它只是提醒我们,理论与方法不是避难所,理论的使用者要承担起责任。

不同的范式间百家争鸣,但是每一个研究范式内部却有着一以贯之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在进行理论研究时要讲求逻辑一致。有时不同范式表面上谈的是同一现象,而其后的这些基本逻辑则完全不同,如果无视范式的差异,就会得出一些不尽情理的结论。比如有的人用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 工业 ”概念来指导媒介产业化,把议程设置理论等同于舆论引导;甚至有一位新闻学教授在一本批判美国新闻界(其中也包括对美国政府操控新闻的批判)的传播名著的前言中,竟然号召我们从该书中学习美国政府控制新闻的手法,不知这位美国学者对中国同行的这种“过度诠释”作何感想?

再次,本书也给我们的传播理论的教学提出了一些思考:比如,本科阶段的传播理论是介绍一些被划定为“传播学”的基本内容还是全面深入地引导学生进入传播研究的前沿课题;是侧重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还是注重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新闻传播学院的本科教学以大众传播理论为主还是各领域平分秋色……当然这些问题不只是 教育 本身的问题,还和中国的人才需求、学科管理制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从此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并没有因为是本科教材而画地为牢,在他们的召唤下,从亚里士多德、黑格尔、马克思、巴赫金、米德、葛兰西到当代的肯尼斯•博克、库恩、吉登斯、吉尔兹、霍尔这些大牌学术明星们悉数登场,问题不在于所讲的内容是否过于“理论化”,而在于如何恰当地使这些理论变得容易理解。正如作者一直在书中强调的,理论和理论化的思维方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传播理论的教学者也要注意这些“高深的”的传播理论在自己身上产生的“第三人效果”。马克思主义理论远比大多数传播理论高深得多,它的教学早在中学就开始了(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国的学生总觉得传播理论不够“高深”)。思想活跃的学子们希望听到最新的理论,理解身边光怪陆离的现象,知道那些在大众报刊中被频频提起的学者的姓名和理论倒底是什么。武断地说,大多在新闻传播实务课堂上讲的内容也都是理论——这一点只消从学生实习或工作后的巨大变化上就能证明。这里不是说我们的业务教学不过关,而是任何职业教育都不能完全模拟复杂的社会环境——因此把传播理论“神圣化”(同时也是变成无用的摆设)并和其他业务课程割裂开都是对传播理论的误解。

此外,《传播理论导引:理论与应用》在传播理论应用方面也给我们以启示。书中的大量案例与理论应用告诉我们:理论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如何理解自我、如何理解和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如何理解和处理自己在群体、组织中的身份、角色,如何行动,如何与他人(包括其他共文化的人)沟通等都离不开传播理论,传播理论不是只供 政治 、 经济 和文化精英使用的工具,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成为传播理论的出色使用者。当然,作者也一再提醒我们,传播的阴暗面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最后,本书的特色和长处,同时也是它的不足,由于涉及领域较多,挂一漏万,难免顾此失彼,比如议程设置理论不知何故没有选入,[16]批判的和诠释学范式的理论比例仍然偏少,不过好在这方面的理论现在市面上译介也不少,学习者可以找来作为补充。同时要说明的是,这是一本美国人写给美国大学生看的书(比如里面举的例子绝大部分来自美国),虽然美国的文化具有多样性,但是毕竟也有其特殊的一面。我们应该有人类学研究者的那种解释意识,不是学习理论本身,而是学习如何用理论解释现实的思路与方法。英国学者约翰•伯格也以桑德照片中农夫身上不合体的西装为由头说过更意味深长的话:劳动阶层在着装上对统治阶层的模仿,正体现着统治者的霸权,农夫们自以为穿上西装后提升了自己的地位,殊不知这种按照坐着的权势阶层设计的服装就像一个圈套,正暴露了他们劳动者的体型与低下的地位。所以按照想像使用的西装,穿上去怎么也不如在上等人身上看着顺眼。好在他文章的结尾还算乐观:这些农夫在到达舞会现场,在喝了一瓶啤酒、欣赏女人之后,他们也许会脱下外套,拿掉领带,或许只戴着帽子跳舞,跳到天亮或工作之前。[17]

[注释]

[1]陈丹青:《退步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9页。

[2]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孟译,王铭铭校,三联书店,1998年。

[3]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大众传播学案例教程范文10

(1)传授双方处于准永久分离状态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远程教学过程是“学习者与教师处于准永久分离状态下,以学习者通过媒体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而不是师生共同的双边活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虽然也有面授的形式,但从整体来看,因为学生工学矛盾突出而导致的到课率低甚至到课率为零使得面授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还是依赖网上教学资源,学生在接收这些信息的时候也是随机的、松散的、滞后的。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在远程教育中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从“前台”走到“幕后”,主要工作不再是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侃侃而谈,更多地则是在课堂之下,教室之外,对教育信息内容进行选择,组织、编制、构建教材、网络课程、CAI课件等教育信息,在网络论坛中组织教学活动,发帖回帖……总之,与传统教学相比,远程教育教学中的师生处于一种时空上的相对分离状态。

(2)传播手段大众化

“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播者将传播内容发送出的渠道是规模庞大的传播媒介,又称传媒、媒体……大众传播媒介是指依赖精密技术以传递大批量信息的载体,包括报纸、杂志、通讯社、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对于传统课堂来讲,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然而远程教学过程非常依赖媒体,媒体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远程教学以大众传播媒体诸如书籍、广播、电视、网络等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通道,可以说离开大众媒体,远程教育活动就无法组织和开展。因此,远程教学也非常强调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媒介作用。

(3)信息反馈的延迟性

大众传播中的信息反馈具有间接性、延迟性等特点。在远程教学中,传播依赖于媒体技术构建的教育信息传播系统,其信息反馈功能虽因媒体不同而异,但总比面对面的传播要差。例如,电话虽然不影响反馈的速度,但视觉信息的传播受阻,大大降低了信息量。大众传播媒体信息覆盖面广,缺乏个人色彩,更不利于反馈,即使交互网络在点对面的实时传播中的交互性也大打折扣,总之,远程教育信息传播互动性弱,反馈具有延迟性,滞后性等特点。

(4)远程学生具有大众传播受众多、散、杂的特征

表面上看,远程教育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特别强调个别化教学支持服务,但事实上并不如此。由于远程教育师生的分离性,教师对学生并不了解,对学生的基本特征如年龄职业兴趣爱好,学习目的学习方法等都不了解。因为远程教育缺乏必要的反馈,所以教师甚至无法确认学生在整个在籍期间是否会接触到教学平台中的资源。另外,由于远程教育媒体的开放性,任何拥有资格访问的学员或者老师都有可能访问相关学习资源,不受专业和教学点的限制。由于远程教育系统的庞杂性,这个人数是无法确定的。由此我们认为,远程教育学生具有大众传播受众多、散、杂的特征。

二、制约远程教学效果的因素

基于远程教育的传播学视角,我们不难看出影响远程教育传播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教育者——教育传播系统的控制者,各种学习活动的安排者,也是教育信息的发送者,包括主持教师、辅导教师、教育管理者等。在远程教育传播过程中,教育者的工作,主要是整理和提供信息,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二是受教育者——即学生和一切学习者,是教育信息的接受者。在教育传播系统中,受教育者的工作,主要是接收、转换、反馈信息,完成学习任务。三是教育信息——即教育传播的内容,主要指以知识形式构成的各种课程。四是教育媒体——是承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通道,包括传统教育媒体与现代教育媒体,其作用在于延伸人体器官的功能。五是教育环境——是教育传播系统的外部条件。任何系统都不能忽视环境。教育传播系统的大环境,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教育传播系统的小环境,指学校环境,主要是校园环境和教室环境。对于教育传播系统来说,社会生活环境是主要的,但物质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教室环境和校园环境等。

三、从传播学角度看如何优化教育信息的传播过程并提高传播效果

要想取得优良的传播效果,产生好的传播效益,就必须对传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设计和合理的组合。

(1)优质的传播环境

面对广泛而庞杂的社会信息,传播者对各种社会信息必须加以控制和调节,正确处理和运用各种社会信息,可以有利于教育传播质量的提高,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干扰甚至破坏教育传播活动的正常进行。另外,学校还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远程教育教学借助的是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媒体,则更需要建立网络校园文化。班级内部应该成立班委,经常组织班级集体活动,以增加学生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平时,同学之间,班主任、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应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QQ等增加联系,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高效的传播者

根据传播学原理,传者方面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在于传者的权威性和可信性。因此,首先,要不断提升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提高教师对学科前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以及教师自身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提升教师鉴别、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成人学生学习的知识和资源的能力。其次,加强教师对媒体的使用和熟练程度。第三,加强教师对成人学生知识的储备。例如,成人学生学习规律、交往规律的知识,成人学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品位、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知识,成人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文化见解,成人学生的网络语言特征,成人学生的行为文化等。使教师善于根据学习对象的知识来改造学习资源,增强学习资源和学习生活、工作实践的联系,激发其学习动机,鞭策其自主学习。第四,加强教师的教学及管理培训。经常性地开展教师培训,组织教师教学能力竞赛评优,并进行考核,对提高整个教学效果都是大有裨益的。第五,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除了懂教学,更要懂教务,还要熟悉教务考务管理各种系统的运用,学校在这方面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教师自己争当既懂教学又懂教务的“多面手”。

(3)两级传播理论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在《人民的选择》中谈到两级传播理论:信息先由大众媒介传播到舆论领袖那里,然后再经舆论领袖扩散给社会大众的过程,所以,称为两级传播。根据两级传播理论,我们也可以在远程教育体系中建立一个二级传播体系。我们都知道,远程教育教师实际上大多通过网络等多媒体手段授课,学生与授课教师正面接触的机会寥寥无几,大多是通过网络自学,加上自学能力有限,对知识的吸收完全被动,一知半解或者完全不能理解,这时候,要是我们能建立一个二级传播体系,对信息进行一个二级传播,就能更好地帮学生分解和消化知识。具体做法:一是重视校内班主任的作用和地位。班主任与学生联系密切,实际上是学生在校的“家长”,与学生建立起很好的个人感情。通过班主任向学生传递课程的学习要求,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加强对各教学点教师的培养。因为这些教师与学生有更近距离的接触,了解学生的工作、学习情况。通过必要的培训使各教学点教师能够理解和把握办学宗旨、掌握每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以便更好地为学生做好教学辅导。三是要注重发挥从学校派往各地巡教人员的作用。因为他们来自校本部,能更准确更好地代表和传达学校的意见,与学生直接面对面谈心交流,为校外学习点和学生提供必要的咨询和指导。总之,要充分重视远程教育中传播存在的隔膜,利用两级传播原理,发挥“舆论领袖”的积极作用加以弥补,千方百计地想办法缩短学生与学校在情感方面的距离,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4)注意传播信息和信息通道的选择

大众传播学案例教程范文11

一、现状例析

1、宣传解读法律法规,让法律知识深入人心,增强百姓法治观念,是法治精神在新闻报道中的正面体现

新闻报道在宣传法律法规时,应将“深奥的专业术语”转化为“浅显的白话用语”,这样晦涩难懂、抽象枯燥的法律条文才更容易被百姓接受,此外,要多结合民众生活与社会观念的实际,让人们看完报道后可以从中获取对自己有益的法律知识,如此一来,法治精神便能够得到有效传播。如7月2日,安徽法制报刊发《劳务派遣工权益有保障——解读新〈劳动合同法〉》,约请相关专家以“新规+背景+点评”的方式,结合当下实际,逐一解读新法亮点,既表现了新《劳动合同法》进步所在,又对受众进行了教育,也有助于劳务派遣工合理利用法律作为自己维权的武器;7月10日,安徽日报刊发《法律与约束能否促就“常回家看看”》,解读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结合当今百姓工作实际,从法律和制度层面进行深入思考“如果‘不常回家看看’的子女涉嫌违法,那么,不让子女‘常回家看看’的制度与人,也能算是违法吗?……让尽孝在制度层面找到责任与能力,追究‘不常回家’的子女才能不至于成为立法上的冷幽默。”引发受众共鸣,在普及法律知识的过程中,也增强了人们的法治观念。

2、用法律视角洞察现象,用法治思维影响受众,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是法治精神在新闻报道中的深刻体现

要将蕴含于新闻报道中的法治精神表现出来,就应用法治思维透视事件,挖掘案例背后的法律意义,通过理性报道、客观分析,让人们感受到法治精神的魅力,以及法治环境下的公平与正义,从而增强受众的法治意识。如8月16日,光大证券犯下“史上最大乌龙”错误,造成A股惊天异动,全天暴涨暴跌的“过山车行情”牵动众多股民的心,8月17日,省城媒体纷纷刊发报道,其中安徽日报刊发的《A股“史上最大乌龙”谁买单?》,条理清楚,简洁明了,从法律视角挖掘背后原因,明晰责任,“律师厉健在其微博中表示,如果只是下单失误,光大证券应自吞苦果,已经完成的交易不得撤销。如果不是下单失误,则光大证券涉嫌操纵证券市场。”让股民看到此事有法可依,自己的利益有法律保障,在安定民心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民众法治理念的塑造。近期,网络红人“秦火火”、周禄宝、薛蛮子等被依法刑拘成为人们关注热点,8月22日、26日,安徽日报、新安晚报、市场星报先后刊发《“维权斗士”网上敛财之道》、《造谣被抓,网络推手“秦火火”熄火了》、《微博大V薛蛮子涉嫌被刑拘》,报道揭穿了网络造谣传谣者的把戏,让人们看清谣言背后的真相,以及这些无视法网底线造谣传谣人的真面目,给广大网民敲响法律警钟;8月25日,江淮晨报刊发评论《坚守法律底线净化网络空间》,通过对事件的深思,表明网络造谣传谣给社会带来的诸多危害,呼吁用法律和公序良俗来勾勒网络的边界,指出“推进依法管网、依法治网,已经具有前所未有的民意基础。网络无限,道德有界;网络无形,法律有绳。依法治网,乃依法治国之必然要义。”打击网络造谣传谣的过程,是震慑类似犯罪企图的过程,是全民普法的过程,此类事件的报道可以看出,媒体用法治理念引导社会舆论,形成了对造谣传谣行为人人喊打的氛围,为营造文明可信的网络空间发挥了积极作用。

3、媒体客观如实反映国家在推进法治建设进程中的具体举措,是法治精神在新闻报道中的有力体现

8月22日至26日,案公开审理,媒体做了及时充分报道,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也通过官方微博进行了直播,更确保了案件审理公开透明。媒体的报道把庭审的各种细节直接端到公众眼前,公众能够对庭审过程进行无死角监督,看到真实的论辩现场,这对目前有些舆论中关于国家司法现实的负面认识具有重要修正力,也直接增强了公众对我国建设法治,以及司法公正性和中立性的信任度。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载体,此次对于案的报道,不仅让人们看到国家依法审理的决心和信心,也让百姓感受到中国法治建设坚决、扎实的脚步,有力弘扬了法治精神。

4、用以例说法的形式,结合实际帮助群众树立依法维权意识,掌握维权方法,是法治精神在新闻报道中的直接体现

媒体在引导和增强民众逐步形成知法守法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时要注重实效,案例选取贴近百姓生活,法律专业人士的支招通俗易懂,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百姓学法用法的能力。如8月8日,安徽广播电视台《帮女郎帮你忙》播出《得罪电话推销惹来恶意报复!》称,合肥的李先生由于得罪了电话推销,在8个小时内接到40多通电话骚扰,记者就此事咨询律师,通过解读《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相关规定,既明确了此类行为的违法之处,从法律角度提升了公众的安全感,又增强了百姓运用法治思维进行维权的能力;8月13日,安徽广播电视台《第一时间》播出《六安:补习学生溺水身亡》、《律师观点:培训学校负有过错责任》,报道以高二学生赵某暑期参加补习班,上课时间去淠河游泳,不幸溺水身亡一事为例,通过律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相关条款的解析,结合学校在该事件中疏于教育管理,以及当事人年满16岁应有一定的行为能力和判断能力等实际情况,告诉受众双方在此事中应承担的相应责任,透彻清晰,不仅唤起了人们对学生假期安全的关注,更有助于帮助民众树立依法合理维权的意识。

二、分析不足

1、过多关注表象,缺乏“法眼”

从媒体刊发的报道来看,采写视角多偏向于事情表面过程,缺乏对其中蕴含法律信息的表现。如8月20日,江淮晨报刊发《涉嫌集资诈骗数亿元夫妻双双“过堂”》,报道的只是案件本身和庭审过程,没有清楚表明其中涉及的法律信息,也没有联系社会实际做出进一步探讨,很难触动人心,读者看到的只有“热闹”,感受不到任何法制教育和帮助。8月27日,安徽商报刊发报道《推销员编造身世博同情座谈会诱使老人互攀比》,记者卧底保健品销售公司,揭开温情销售背后的重重陷阱,稿件叙述的都是公司运作的表面现状,缺少对其夸大药效,蓄意欺骗消费者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深入挖掘,难以发挥强化受众依法防范意识的作用。

2、细节表现应把握好“度”,采访对象的保护也需加强

(1)不能“有闻必录”,谨防教育变教唆。在案例报道中,对一些细节的描述不可避免,但若对犯罪分子的作案过程和手段无节制的报道,追求刺激,不仅起不到普法、教育作用,反而可能成为引导犯罪的反面教材。因此,在报道中不能出现为了提高阅读、收听、收视效果,而一味渲染作案细节的倾向,特别要避免案例报道可能产生的社会负面效应。

(2)“实话”未必“实说”,公开也需要保密。新闻报道就其本质来说是外向的、公开的大众传播,公开度越大越能吸引受众关注,传播面也会快速扩大,但媒体在报道新闻时需要考虑到传播内容本身的性质。以司法战线为例,其具有隐蔽性,这与新闻报道的公开性会产生矛盾,所以在做报道时应从有力打击犯罪、有效保护司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出发,理性地避开侦破内幕或秘闻,把握好公开度。此外,对于公民基本权益的保护也是媒体的责任,尤其是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不能为了引爆公众眼球而无视法律道德底线。

三、思考建议

1、提高记者的新闻业务素质和法律修养

新闻报道的角度、方式等,都是记者内在业务素质和法律修养的外在表现,记者应多学习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既要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行业自律意识,又要在报道新闻时注重用法律视角、法治思维反思现象,通过寓法于事的传播方式,让受众明辨法律界限,树立法治观念。

2、注重内容贴近性、形式多样性

新闻报道是法治精神的传播载体,内容选择和表现方式决定了传播效果的好坏。内容选择上应加强贴近性,多选择既与百姓生活有紧密联系又能体现法治精神的题材,从民众乐于接受的角度充分阐释其中的法律信息,这样兼具可读性、专业性的报道,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和引导民众的法治思想。表现形式应注重多样性,首先,可以通过开设法律专栏,为大家答疑解惑,提供法律帮助,增强与受众互动;其次,在报道社会事件或宣传政策法规时,多采访法律专家或在法治实践中做出成绩的专业人士,请他们分析事例、解读法律条文,不仅凸显深刻性,提升了新闻的“法治含金量”,也最大化发挥以理育人、以法警人的效果;再次,若在新闻报道后配发观点鲜明、法理明晰的评论,会进一步升华报道主题,人们对法治精神的理解将更为透彻。

3、媒体应维护司法公正,避免“媒介审判”

“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媒介审判”损害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是新闻媒体的职能错位,它使得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的天平过分倾斜,有悖于法治精神。由此可以看出,媒体在报道新闻时,要坚持合法守序原则,合理使用舆论监督权,以中立的态度,对事实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让由新闻促成的舆论富于理性,才能在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又不致对司法活动的独立和公正造成影响,所以,媒体应做公正司法的“守望者”而非“裁判者”,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总之,依法治国的道路长远而艰巨,作为法治精神的全面传播平台,媒体应积极思考、努力作为,通过创新形式、开拓视野、拓宽视角等方法,让法治精神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长大,用内生动力影响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遵纪守法、遵守社会的公序良俗就会成为一种自觉,从而有效推动我国法治建设的步伐。

大众传播学案例教程范文12

关键词: 双语实例 传播学教学 教学组织

一、双语教学的概念

所谓“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是指在专业学科课程的教学中,采用国外原版教材(通常是英文教材),而在授课中采用中(汉语)、外(英语)两种语言交叉进行,作业、实验、考试均采用外文(英语)的一种教学方法。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高(2001)4号文件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双语教学,各高等院校纷纷加紧双语教学的进程。目前国内的双语模式主要有双语教学模式主要有“沉浸型”模式(Immersion Model)、“维持母语”(Maintenance Model)模式和“双语过渡”模式(Transitional Bilingual Model)这三种目前,在我国,双语教学只是在试行阶段,各院校对双语教学都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专业主要集中在理、工、农、医及经济等学科,文科涉及较少。在社会学科的部分学科,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自欧美发达国家传入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科推行双语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传播学概论课程采用《传播学教程》作为教材,在本文中,主要探讨如何在传播学教学改革的摸索中,尝试添加双语案例,逐步将其构建为双语课程。

二、传播学教学中双语教学的定位

沉浸型模式要求有很好的外语交流环境,从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语言环境和语言能力状况来看,“维持母语”模式和“双语过渡”模式是比较现实的双语教学模式。在此前提下,对较浅显的内容及专业术语,可用外语教授;对于较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则可用中文详细讲解,不盲目追求外语使用量。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课后阅读原版教材和使用外语完成作业等环节实现。

随着我国与国际的逐步接轨,国际交流日趋增多,这就对新闻传播学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精通汉语和汉语文化又能利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双语人才成为必需。因此,实施双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适应新时期新闻传播业工作中实际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实施双语教学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双语教学方法和模式还未形成系统化和理论化,在什么层次上实施双语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应该从培养人才和具体的客观实际出发,使学生在掌握汉语的同时,较好地掌握英语,能够自如地进行资料查阅、理解,并在工作中熟练地使用英语解决现实问题。

三、双语教学的组织

1.教学方案的撰写

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文字部分,主要是传播学理论的概述、传播学主要观点、传播现象的解读;还有学生所做的优秀作品(优秀论文、读书报告、调研报告等)。二是与文字相关的影像、图片、图表,将教师的教学搜集与学生实践所得结合起来,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延伸课堂和扩展教学领域,在直观、互动、动态的层面上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教学语言的编排

对上一节内容的回顾,一般使用如“In previous chapter,we focused on (or looked at)...”等结构简单、通俗易懂的英语语句开始。而对于本节要学习的内容,则通过如“In this chapter,we will explore (or examine)...”来引入。对于已经讲完的部分的概括,则使用“So far,we have seen(can conclude)...”,当衔接到下一部分内容时,可以使用“We are ready to look at (or move to,take up) sth.”等引导句。

3.教学案例的组织

传播学属于专业基础课,主要以讲授为主,并辅以案例教学、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对理论框架进行系统梳理。首先采用文献法对传播学的学科历史和发展进行归纳和介绍,接下来以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为基本框架。该框架符合所采用教材的结构和讲解顺序,从控制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传播效果研究等五个方面对传播学展开具体讲授。在此部分,主要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其间多有双语的教学案例,使得学生对传播理论和传播现象有更清晰透彻的理解,达到触类旁通、以点带面、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如:在传播类型部分,结合电影《画皮》的主题曲《画心》MV,讲解群体传播中的集合行为,其出现原因、呈现形态等传播机制;结合好莱坞动画电影《花木兰》的主题曲MV “Reflection”(双语)解读库利的“镜中我”和米德的“主我客我”概念。在媒介控制研究部分,采用二战时期罗斯福对日宣战演讲音频(双语)、罗斯福“炉边谈话”(双语)进行解读,涉及国家和政府对传播内容的政治控制,考查了学生搜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在此环节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在传播效果研究部分,涉及使用与满足理论,结合电影《勇敢者的游戏》片段(双语)和迈克尔杰克逊MV “Black or White”(双语)对该理论的合理部分进行求证,同时调查了解了学生对于各种媒介的使用情况,以及如何满足每个学生的特定需求。

4.案例资料库的建立

建立双语研究案例资料库,使教学中的讨论与交流更为便捷。现有的案例资料库已经初具雏形,共含教学音频视频100余个,教学图片数百张、教学文字资料3种(论文、书籍、新闻),共计100余个。建立传播学案例资料库,有相当一部分案例是历久弥新,而其中一些时效性强的案例则需要定时定期进行调整、更换甚至删减。如1998年世界十大传媒集团的相关数据就显陈旧,需要添加新世纪以来传媒业的变化情况和最新的排名情况,因此,资料库的建立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效工程。

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双语教学资源的匮乏

基于现有的网络资源、图书馆馆藏等信息渠道,学习资源已然相当丰富,但有效资源,尤其是适合用于双语的教学资源十分匮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图书馆、互联网、业界学界同行搜集到英文原版图书、英文书籍、英文论文及其它英文资料,但真正将之梳理、分析与归纳成为系统化、科学化、实用化的知识体系尚需时日。通观全国的传播学双语教学,仅有武汉大学形成了一定的教学体系,尚无十分成熟的先期经验供直接借鉴,因此,建立适合本校、本院系、本专业的双语教学体系主要靠授课教师及其它相关科研力量的协助和长期不懈的建设。

2.专业教师英语水平有待提高

进行传播学的双语教学,教师需要接触大量英文原版书籍和文字资料,不仅需要熟练使用常规英语,还需要对其中的专业术语提前进行学习、记忆,避免在理解时出现不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存在表达不够流畅和用英语解析专业知识不够准确透彻的问题,亟待教师做大量细致入微的备课工作,不然,双语教学只能停留在形式,难以达到既定目标。因此,教师的课外再学习、再进修、再培训成为了建设合理、可操作性强双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双语教学为传播学教学体系服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旭东.关于“双语教学”的思考[EB/OL].双语教学/关于“双语教学”的思考,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