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技管理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

时间:2023-06-05 10:15:25

科技管理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范文1

1勘测科技项目管理的现状和局限性

(1)项目的控制职能缺失。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进度、成本等目标的控制是保证项目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从近年勘测科技项目管理的现状来看,项目控制职能缺失的情况较为普遍,虽然相关部门会定期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但由于勘测各专业科技人员外业工作繁重,没有按照项目控制的要求对过程中各阶段建立详细的实施计划,未科学地建立对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方法,未设立控制节点以确立关键工作,未能建立有效的项目监控机制以控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值和目标值的偏差,如实际施工进度/施工的质量状况、实际投资/成本等。

(2)项目验收和事后评估过于简单。作为一个生产企业的科技项目,其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这也是科技项目能够获得立项的基础。科技项目的验收机制直接影响项目质量的好坏,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情况也是科技项目成功的评估指标。勘测科技项目在成果的评审验收方面过于简单,对项目研究成果是否达到立项申请时的目标没有明确的界定指标。因此,需建立一套符合勘测项目的完整的评价程序与评价标准。事后评价作为对项目的成果的总结审查,也是对下一次科技项目立项具有参考价值。鉴于以上原因,很多项目完成以后没有将成果总结,并加以优化创新,真正利用到实际的生产项目中,达不到提高企业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2基于流程的勘测科技项目管理模式

作为一个生产企业的科技项目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勘测类科技项目的类型通常也分为技术创新类项目、技术开发类项目和技术应用服务类项目。从项目管理的阶段划分,可划分为立项审批、实施(检查)和结题三个阶段,从服务于生产和应用的目的考虑,应该从科技项目的管理和反馈制度方面增加项目的后评价阶段,这样可以对整个项目、项目的某个阶段、或某个阶段的一个或几个可交付的成果及项目绩效进行检查,使项目管理处于受控状态,保持项目管理处于高效率状态,从而更好监测项目服务于生产的潜力。基于流程的勘测科技项目管理模式优化了传统的勘测科技项目管理模式,强调在项目阶段终止或阶段中某个可交付成果完成进行项目后评价,有利于科技项目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基于流程的勘测科技项目生命周期阶段划分见图1。

2.1立项审批体系勘测科技项目管理立项审批体系是项目申报前期策划工作的成果体现,也是项目立项评审中评审委员的直接依据。基于流程的勘测科技项目管理立项申请应包含开始策划、收资调研材料整理、可行性研究、项目研究实施计划、依托工程实施计划、经费计划、人员投入计划、时间计划、检查评审计划、预期研究成果及形式等,从技术层面讲这些是技术人员未来项目实施的重点,从项目管理角度讲是项目执行过程的依据。

2.2监控体系基于流程的勘测科技项目管理的期间监控体系,也就是跟踪、审查和调整项目进展,以实现项目立项审批后确定的绩效目标的过程。监控应贯穿整个项目周期,包括收集、测量和绩效报告信息,分析测量结果和预测趋势,以便推动项目执行过程改进。监控工作应由科技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项目团队配合完成,持续的监督工作能使项目团队洞察项目的健康状况,并识别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项目团队的自查和控制包括制定纠正或预防措施或根据后评价内容进行偏差纠正,并跟踪计划的实施过程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2.3后评价体系项目阶段终止或阶段中某个可交付成果完成时,需要对项目阶段成果进行审查,以决定其成果的完整性和可接受性,也称为后评价。通过对成果的评审,获取结束当前阶段和开始下一阶段的许可。一般在项目的里程碑、阶段关卡、关键决策点等时刻进行项目后评价,主要审查研究过程信息,确保阶段目标实现。项目研究范围依据立项审批结果来考核,如果项目阶段成果证明项目研究不可行,应提前终止项目,并记录项目终止的原因。

2.4结题验收体系基于流程的勘测科技项目管理的结题验收包括完成整个项目所进行的全部过程,以正式结束项目所进行的一个过程。主要依据立项审批结果,对研究成果报告进行验收,并进行项目后评价,总结出项目研究成果的适应范围、经济效益和经验教训。

3实际项目应用情况

本文以“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推广应用在电力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科技项目为例,介绍基于流程的勘测科技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情况(见表1),本项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当前电力工程测量的效率和准确度。基于流程的勘测项目的管理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的管理工作,不但涉及到技术管理,还承担了项目主体的技术指导作用,对项目进行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等进行组织内部讨论论证,并提出具体的可行的技术指导方案。本项目按照基于流程的项目管理模式完成了立项审批、项目执行和控制,并按照项目成果进度同步进行项目后评价,项目实施过程得到较好的控制,项目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情况较好。

4结语

科技管理研究范文2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 知识管理 管理层 影响因素

自我国于2007年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后,国内的科技型企业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载体,而作为科技型企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管理层,他们的知识管理能力关系到科技型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竞争力的不断提高。所以说,对此展开分析与研究是较为紧迫与重要的。

一、管理层知识管理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企业的组织结构

企业的组织结构是由企业部门设置、权责分配、工作调度与安排、信息沟通渠道建设以及管理结构框架等要素共同组成的。因此,企业组织结构合理与否,对于企业工作规范开展、信息良好沟通、权利与责任的优化配置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虽说组织结构建立以后能够使科技企业更好的实现内部管理,促进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但是,企业也会因为组织结构的不合理,从而影响部门的运行与沟通,进而影响到工作人员的知识交与沟通,甚至还会影响到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的成本。

(二)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与信仰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企业用来培养员工归属感、认同感的又一重要举措。良好的企业文化价值观不仅有利于员工积极的去创造企业知识,同时企业文化价值观衍生出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知识沟通环境也能推进知识管理价值观的科学形成,从而更好的鼓励员工积极投身到企业各项管理事务中来。

(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随着人本理念对现代化管理体系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也呈现出日益重要的趋势。科技型企业的核心资源是知识与技能,而人才是知识与技能的重要载体,由此不难想象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在科技型企业中的重要性。也可以说,科技企业的发展依赖于知识与技能的创新,而创新的主体是人才,因此在管理层知识管理能力培养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也是尤为重要的。

二、加强科技型企业管理层知识管理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学习型的组织结构

在科技型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建立起学习型的组织结构,以此形成民主、活跃的学习氛围,并让这种氛围在员工的相互影响下不断扩展,进而使企业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更好的进行知识沟通、交流及共享,从而让知识在彼此交融、碰撞中产生新的知识,并不断拓展知识的深度与宽度,以此来不断推动科技型企业实现创新、发展。与此同时,学习型的组织结构也更加有利于员工之间开展团队合作,并且还能进一步提高合作的亲密程度和团队工作效率,以此提高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良好的企业知识管理文化可以更好的促进知识管理的实现,同时也可以使管理层更加有效的管理好企业的知识。所以说营造良好的企业知识管理文化,通过企业文化来引导管理行为和具体工作的实施,以此来不断提高科技型企业企业管理层的知识管理效率。营造良好企业文化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首先,从精神层面构建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中体现出知识的重要性,不仅是对企业的重要性,更有对员工个人的重要性。让全体工作人员意识到知识才是企业与个人创新发展、在竞争中生存的关键所在。其次,从物质方面构建企业知识管理文化。比如说,建立知识创新比赛,设立科技创新成果奖项制度,建立员工知识培训机制,建设图书观、电子阅览中心等等。最后,建立企业文化实施的评价机制,定期对企业文化实施的成果进行考评,并以此不断促进企业文化的良好发展。

(三)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柔性化管理理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以人力资源为重的科技型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更为重要。企业拥有一支高效、先进并且爱岗敬业的工作团队,也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近年来,随着企业管理体系的不断优化发展,扁平化的管理组织结构以及人性化、柔性化的管理越来越为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所接受。因此,在科技型企业内部革新管理组织,逐步渗透人性化、柔性化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能动性以及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以取得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是有非常必要的。

三、结语

总的来说,科技型企业管理层的知识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的管理体系,期间所涉及到的管理知识也较为新颖与深奥,尤其是企业文化方面的,甚至有不少观念需要我们去引导、去向员工慢慢的渗透才能确保管理实施的有效性。在此,也希望更多的相关工作人员以及管理研究人士投身到这项课题的研究与探讨中来,为保障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不断进步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赵磊,康晓然.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J].中国商贸,2011,(05).

科技管理研究范文3

摘 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网络技术也日趋成熟,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对科研管理工作中的项目管理、经费管理、档案管理、科研成果管理以及日常工作管理是完全有可能的。另外,为了全面展示校园网的功能,充分发挥校园网的硬件资源和优势,实现科研管理网络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科研;管理;网络技术;数据库

1 引言

随着高等院校科研信息量的迅猛增长,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科研水平逐步成为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而导致科研管理工作量的日益加重,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对科研的管理成为可能。而且目前多数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还依赖于手工操作,采用单机的计算机软件如:Excel、Access等,对于科研信息的采集、加工以及处理带来诸多不便,这种方式已经给科研管理人员增加了工作量,难以反应出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另外目前虽然有各种版本的科研管理软件,但是对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就不一定适用,以我校为例,去年购买的教务综合管理系统软件,其中之一模块就是关于高校科研管理的功能,对照软件提供的功能不满足我校的实际需求,因此购买时就把这部分的功能去掉了。近几年,网络技术逐步成熟,各高校基本上都开通了校园网,基于校园网平台的应用不断丰富,除了提供基本的WWW、E-MAIL、VOD等服务外,另外就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各种B/S模式的管理系统,实现校园内部的日常办公自动化、教务管理网络化、科研管理现代化;并且面向网络的编程工具逐渐被广大计算机网络的爱好者所青睐,如:ASP.NET、JSP、PHP等。

2 采用网络技术的优点

2.1 校园网平台的优势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是由国家投资建设,教育部负责管理,清华大学等高校承担建设和管理运行的全国性规模较大的计算机网络,主要面向教育和科研单位。全国的高等院校都开始纷纷建立自己的局域网,然后接入CERNET,此局域网就成为校园网,而目前高校校园网的状况是硬件平台已经构建好,对硬件资源的投资已经完成,而校园网平台上的软件应用不是十分的丰富,如:2005年山西省教育厅联合省内各高校的专家对全省高校的校园网应用建设进行评估,结果是大部分院校基本合格,很难达到优秀,充分说明校园网平台上的应用比较少,因此就需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硬件资源的优势,结合各自的实际,开发网络版的中小型管理系统。

2.2 B/S模式的优势

B/S 模式,即Browser/server结构,是随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 S模式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B/S模式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其中应用的典型就是,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向Web服务器提出查询请求,Web服务器根据需要向数据库服务器提出查询请求,数据库服务器根据检索结果与查询条件将相应的数据结果返回给Web服务器,最后Web服务器以超文本文件的形式将结果传给客户端的Web浏览器 [1]。B/S模式结构如图1所示。

科技管理研究范文4

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产业。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战略任务。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是以自然生态环境、农作物为研究对象,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不断探求其真相、性质和规律,取得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学术意义,影响和促进农业发展的综合智能、技能和物能的多学科、深层次和高水平的实践探索活动。其实践活动中自然产生大量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对于丰富科学技术资源宝库、客观反映和再现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历史及今后创新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客观反映农业发展历史面貌的第一手史料是档案。档案存凭、留史、资政和育人的价值被广泛认同。随着农业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研究领域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延伸和细化,形成的不同形式载体的档案成倍增加,建档领域、归档内容和保存形式等随之变化。新时期,国家档案事业发展战略要求档案馆藏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的措施之一是要加强档案标准化工作。档案工作正在走向依法管理、开放和现代化。加强全覆盖建档,全范围收集档案资源;健全完善档案工作体制机制,推进法制建设;加强科研档案管理,科学整合档案资源等,对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农业科研档案工作既是一项长期工作,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科学指导和法制保障。

2存在的问题

强化依法管理,已成为推进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加强农业科研规范化管理,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是农业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农业科研档案工作是农业科研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法制建设,建立规范一致的标准,是发展农业科研事业和档案事业的客观需要,更是今后工作查考、研究借鉴、探寻规律、如实反映农业科研成果创新、技术演变、改进方法和科技推广等的有效举措。目前,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的建档、分类、归档、鉴定和安全保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有:一是建档不科学。直接记录和反映农业科研单位职能工作形成的文件材料与国家、行业设立的重大农业科研攻关项目研究形成的文件材料混淆建档;记录同一研究活动的纸质、实物、照片、声像和电子等不同载体、形式的档案不能同步齐全建档。二是分类不规范。因地域、气候和土壤等自然差异造成农作物在不同地区的生长和效益差异,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内容、名称也各不一样,可能造成归档路径不畅,原分类不能适应实际需要,导致档号不准确、标引混乱和查检准确率低,从而影响服务质量。三是归档不全。农业科研工作的主战场在田间、地头和试验室等,形成的记录材料不同于文书档案,具有特定的处理程序、法定的责任者和归档期限,由科研人员针对具体的研究对象自行设计、标识、记录并通过实践验证而成,不注重记录载体的质量,随意性强且自行保存,会因科研人员调动、离职和退休等原因,造成归档不及时、不完整和质量瑕疵等。标准指一种或者一系列具有强制性要求或指导,内容具有细节性技术要求和有关技术方案以及操作方法的规范文件[9]。现有国家、行业标准不能满足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工作的实际需要。针对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研究制定标准,是提升和促进其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法制化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有效举措。

3主要做法

3.1以库藏资源为对象自查分析

任何标准的制定,都需要一定的基础资源作为参照。一是对库藏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进行清点、核查、统计和分析,摸清实存案卷的实际情况。二是梳理历年来的制度建设、借阅利用及利用效果登记情况,以便统计分析、查找不足和总结经验。三是核对实体案卷与检索目录的完整准确情况,抽查检出实体案卷排列与标引路径,探讨改进措施。

3.2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调查研究

一是问卷调查。针对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概况、库房建设、设施设备、档案人员、管理制度、库藏情况、查阅利用、数字化等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意见,进行较大范围的问卷调查。对反馈问卷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分析,分类归纳,掌握普遍性问题、个案和强化管理的意见。二是考察调研。走访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农业科研单位,与档案专家、文秘人员交流沟通,了解其管理现状、突出问题、制约因素与规范措施等。三是文献查考。重点搜集查阅发达国家以及国内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的内容、形式和管理等现状、问题以及发展目标和方向,学习借鉴成熟理论和先进经验。

3.3汇总分析

采用比较分析与归纳总结、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对调查内容、数据进行全面汇总分析。研究探讨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安全管理和有效利用的必要性、目的和意义。对其工作内容、属性以及涵盖范畴、建档对象、归档内容和鉴定原则方法等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其发展规律与内在联系,界定相关概念。提出建立其安全管理和有效利用长效机制保障的建设模式;提出其数字化管理的策略与技术途径;提出建立促进其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法制化管理的标准体系。

3.4研究实践

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结合实际工作,详细设计、起草和制定相关标准,并在实务工作中应用实践。一是建立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分类。为科学建档、有序归档、检索标引和准确查检提供指导,为实现应建尽建、能归尽归搭建平台。二是制定管理规范和农业科研项目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实现农业科研单位完成职能研究工作与大中型农业科研项目研究任务中形成文件材料的分类建档,规范管理。三是建立地方标准体系。按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标准制订定有关要求,履行申报、征求意见、修订完善、专家评审和质疑答辩等程序,申报地方批准或国家、行业标准,推进法制管理。

4内容框架

4.1《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范》(DB62/T2343-2013)

本标准定义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农业科研文件材料、农业科研档案、卷内目录、备考表和归档说明书等术语;针对农业科研文件材料的产生、形成、收集、整理、鉴定、立卷和归档,到转化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的整理、保管、借阅利用、鉴定销毁和统计开发等各业务工作,逐一提出管理原则、细节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要求。

4.2《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分类》(DB62/T2344-2013)

本标准规定其分类标引的基本原则、不同类型和主题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分类标引规则及程序。以库藏实体资源和扩充建档对象为前提,广泛涵盖农业教育学科、农业科研领域及今后发展趋势等,搭建十九级一级类目和四层级类目。针对未来新增对象预留建档空间和路径,设“其他”类目。建立科学分类的指导和依据。

4.3《农业科研项目文件归档整理规范》(DB62/T2345-2013)

本标准定义农业科研项目、农业科研项目文件材料、农业科研项目档案、档号编制和全宗号等专业术语。提出农业科研项目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整理方法、质量要求以及档号、全宗号等编目规则。

5作用

5.1为扩大建档对象开通渠道

在今后农业科研事业发展进程中,凡是具有社会价值、农业科研价值以及关涉农业科研人员利益的记录史料,发现一项、收集一项、建档一项,提供建档平台和归档通道。

5.2为提升档案质量进行全程指导和管控

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标准体系是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动态平衡系统。一是为全覆盖科学建档、齐全归档和分类管理提供宏观指导。二是为建立统一的检索、标引体系,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实现信息交流与共享,提供规范一致的指导和依据。三是为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法制化,切实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保存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文献史料,维护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的真实、齐全、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提升参考、查证和研究利用的服务能力,彰显存凭、留史、资政和育人的作用,提高目标管理率、归档完整率和参考利用率。

5.3为推进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科技管理研究范文5

关键词:科研管理科技评价标准化改革

1研究背景

全球经济下滑极大影响了经济增长的结构,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供给和需求的匹配落差及两者之间的平衡失调。这一问题的重点是需求端与供给端失衡,供给端大于需求端。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进行结构性调整很关键,需要在扩大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端力度,这样才能提高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社会生产力才能有效得以提升。社会生产力的推进离不开科技的发展,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结构的升级转型离不开科技的创新,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核心焦点。科研作为科技发展的抓手和依托点,需要科学标准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应当具备良好的前瞻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可以说,在科研管理中,科研评价的标准化管理改革势在必行,符合时展的趋势和潮流。目前,我国在科技领域已经制定了国家战略,目标是在科技管理制度和科技创新方面追赶西方发达国家,实现科技强国梦。科技管理需要在科技标准化的基础上使科学更加规范,我国目前制定的科技标准以GB/T22900—2009《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为主,中关村巨加值科技评价研究院作为专业的标准制定机构,始终对科研管理标准实现与时俱进的更新,尤其是在科技创新领域,更是坚持不懈地进行开发和推广,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目前,我国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科学且标准的科技评价语言欠缺,科研成果和项目的评价缺乏全面性,评价流程中参杂了较多的人为因素。其次是科研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层次较低,评价方法不够科学化和精细化,经验判断占一定比例,由此阻碍了科研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从以上问题看,构建科技标准评价体系,要以一定的计量标准和工具为载体,根据科技原理和方法来评价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科研人员、科研团队、科研机构。对此,笔者研究科研管理中科技评价的标准化管理改革。

2科技评价标准对科研管理的影响

科技评价标准对科研管理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标准化的科技评价语言、对项目或成果的科技化评价标准、对科研人员的标准化评价、对企业的标准化评价等。

2.1规范科技评价语言

对于科技评价语言,在国内采用的是自然而粗放的语言评价方式,以描述性语言为主,如项目结构比较合理、选题准确恰当、内容合理、创新点突出等自然语言。这些评价语言对项目进行了描述,但是概念模糊,清晰度不够,读者由于理解力的差异可能会形成不同的结果。借鉴美国标准评价体系可以看出,为了避免表述失误造成评价错误,应当采用标准化的精准评价语言。我国在科技发展过程中需要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标准化评价语言体系,在借鉴其它国家科技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汉语的特点来完善这套标准化评价语言体系。中关村巨加值科技评价研究院参考美国科技标准化评价体系,结合我国国家标准,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的科技标准化评价语言体系。在这套科技标准化评价语言体系中,设计了人与计算机都能理解的标准科技语言,称为科技普通话,可以广泛应用于与科研相关的各行各业。这套科技标准化评价语言体系采用高速宽带信息通道,有效提升不同行业之间的科技沟通效率。这套科技标准化评价语言体系的最大优势是表述内容精准,科技项目及信息之间的不对称现象得以有效改善,不同行业之间科技项目成果认知或理解上的分歧得以有效降低。例如,硬件技术创新水平代表了技术、制造、市场的成熟度,诠释了技术创新的全过程,项目立项、签订合同、评估风险、管理成本和技术状态、商业化和产业化等都是以此为基础而实现的,换言之,硬件技术创新水平对项目创新进行了标准化的科学计量、评价、管理。

2.2构建可量化可追溯评价模型

系统模型可量化、可考核、可追溯,能够实现科技成果科学规范的管理目标,也能够将科技活动和过程数据动态化呈现出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较为直观地反映成果的研究过程、变化状况,以及结构调整和效益等,这样可以为投资人在选择项目时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数据,同时为企业投资、融资及成果的市场转化提供依据。科技成果的最终目标是转化为市场成果,并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最终实现科技成果在市场化中的评价,反向促进科技成果的继续改进和更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根据GB/T22900—2009的规定,科技项目或成果的标准化评价需要经历不断的市场化评价检验,在市场化评价检验后才能转化为成果奖励标准。具体标准化评价包括评价报告、科技项目标准化评价、专利评价、股权投资项目标准化评价,这些标准化评价是成果转化的根据和投资者投资决策的依据。目前,中关村巨加值科技评价研究院在这方面的工作始终以科学客观的态度来完成技术项目或成果标准化评价体系,实现了市场用户认可的目标。

2.3科研人员评价标准化

人才是科研进步的关键,科研项目的标准化评价固然重要,科研人员的标准化评价更为关键。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管理环节,标准化的科学管理是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的利器。传统意义上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评价标准早已过时,并且深深阻碍了企业用人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员工如果努力工作而得不到相应的报酬和评价,那么内在的工作动力就会丧失,积极工作的态度就会发生变化,最终有可能会跳槽,使企业损失宝贵的人力资源。要想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绩效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十分重要。以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来评价员工的业绩,在此基础上配套相应的工资分配和奖金分配,并使分配制度透明化,由此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极大提升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本质上,绩效管理体系和评价标准也是科技评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量化员工的工作成绩。就企业而言,标准化管理改革要基于科技评价标准化体系来展开,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科研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提升企业的科研开发和创新能力。

3相关策略

在科技时代,科研创新是关键,人才更是关键,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机制,是中关村巨加值科技评价研究院近年来在科研改革大背景下不断努力的目标。一项研究报告就我国人才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与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人才绩效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核心是科研管理过程中科技评价的标准化管理。这一核心借助于科技报表来量化人才的工作成果,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人才在企业中工作动力和潜力的发挥与挖掘。2014年,我国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双创成为了科技时代最火热的名词。大众创业的积极性和热情空前,在这一过程中问题也有所显露,最突出的就是管理问题。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环境中能够生存下来,并能够持久发展,与企业的管理水平密不可分。科技标准化评价体系能够为新创企业和已经生存的企业带来曙光。企业在科技标准化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制定适合自身生存发展的管理模式,才能实现正常运转,产生营收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目前,科技标准化评价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卓越成绩,帮助企业赢得了市场化成果转化机会,包括从战略上规划企业管理的方法、在战略上进行企业管理的指引、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模板、构建企业数字化标准化管理指标体系。在企业运行过程中,以创新驱动为主,设计企业的可行性发展方案,包括人力资源激励和约束机制方案、顶层设计方案、按劳分配和中长期激励制度方案、年度绩效计划方案及考核办法等。这些方案和办法有利于企业提升管理理念,提高市场竞争力,有效将科研成果转化到市场。

4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科研管理及创新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家也在不断调整,主要目的是扩大需求,使需求端和供应端的失衡现象得以缓解,提升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转型离不开科技创新,这同时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核心焦点。由此可见,科研管理中科技评价标准化管理改革势在必行,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企业创新科研管理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明.科技标准化评价给力科研管理改革[C]//标准化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第十三届中国标准化论坛,济南,2016.

[2]韩增玲.国外科技计划绩效评价实践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财政,2021(24):74-75.

[3]王东兴,姜伟强.科技评价的重要性及其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的作用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21(8):6-7.

科技管理研究范文6

关键词:科技期刊 权变管理 环境变量 管理模式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给科技期刊带来了适者生存这一唯一的选择。对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编辑方针、出版策略以及具体的编辑出版活动等采用什么模式管理,才能使科技期刊做到适应时展的客观要求,使科技期刊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运用权变管理理论,对科技期刊的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为市场经济时代科技期刊管理实践提供一种新的、适用的、有效的管理模式。

权变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

科技期刊理想的管理模式、管理技巧、管理措施等管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都要在相对应的特定环境中才能得以显示。权变管理理论就是把科技期刊的社会环境和管理方法演变成自变量和应变量这样一种权变关系。其基本原理是:如果科技期刊所处的环境是某一特定的自变量,那么科技期刊管理就应采取相对应的应变量。

(一)环境变量和管理变量

环境变量包括科技期刊的一般外部环境变量、特定外部环境变量和内部环境变量。一般外部环境变量,是指对科技期刊都产生共同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如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生产等的方针和政策。特定外部环境变量,是指一般不具有普遍影响力而仅对特定科技期刊产生直接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如相同或相关专业的科技期刊及其读者和作者、相关行业(或学科)的兴盛与否、主办单位及其领导对该刊的态度等。对于某一个特定科技期刊来说,更应重视研究产生直接影响的特定外部环境因素。内部环境变量,是指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各个要素,可分为科技期刊的工作人员和出版要素两部分。工作人员包括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各个环节的全体工作者;出版要素包括科技期刊的经费、稿件、设备条件等。

管理变量包括科技期刊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技巧等因素。它们的选用都是以有效性为目的,以适用性为前提,并且必须依据特定科技期刊所处的具体环境条件来灵活选择和运用。

(二)自变量和应变量

一般外部环境变量、特定外部环境变量和科技期刊内部环境变量中的工作人员,都是不可控变量,属于自变量范畴。而科技期刊内部环境变量中的出版要素和管理因素,则是可控变量,属于应变量范畴。所以,自变量包括科技期刊的一般外部环境变量、特定外部环境变量和内部环境变量中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等。应变量包括科技期刊的出版要素和管理因素。自变量与应变量是相对的。在一定时期内,一般外部环境变化不大。因此,对于科技期刊来说,研究的重点应在于同类期刊及其读者和作者、相关行业的兴盛与否、主办单位及其领导的态度等。自变量与应变量的关系是:如果科技期刊所处的环境是某一特定的自变量,那么科技期刊的管理因素就应采取相对应的应变量。

权变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对于任何一种科技期刊来说,要寻找一种能适用各种环境条件变化的最佳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是不现实的。因为科技期刊管理的原理和原则虽然是在科技期刊管理实践中众多特定环境条件下的高度概括、总结、抽象、升华而成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把这些管理的原理和原则运用到特定科技期刊的管理实践中去,各种可变因素和条件又会明显地制约着这些原理和原则运用的有效性。因此,必须根据特定的环境因素和条件来灵活地选择和运用具体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

关于科技期刊管理模式的思考

科技期刊特定环境因素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专业同一类型科技期刊的特定环境因素也不可能相同。这些特定环境变量对科技期刊管理原理和原则运用的有效性具有极大的制约作用。因此,对于某个特定科技期刊来说,最为关键的是要认真研究所处的特定环境条件,并灵活运用科技期刊管理的原理和原则,采用最适宜于该种情况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进行权变管理。

(一)对学术类和技术类科技期刊实行公益性事业单位管理

科技期刊特别是学术类和技术类期刊,是通过知识传播、交流、转换、存储来显示其价值的,虽然具有商品属性,但是其使用价值却主要是间接的、潜在的,主要体现在其产品的原创性和科学性上,科学价值和学术价值才是其本质价值,它为社会带来的财富远远超过期刊的收益(发行收入、广告收入等),是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产品,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难以估量的作用。但由于科技期刊经营上先天条件差,编辑加工因待遇低而不到位,再加上为提高收入自设门槛(价格)过高,订阅量更少,形成恶性循环,阻碍了科技信息的正常传播。办科技期刊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最佳社会效益,这是由其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因此,对科技期刊特别是学术类和技术类期刊,它的价值不能仅仅用发行量及其自身的经济收益来衡量,而应纳入非盈利性政策性出版事业,作为公益性事业来管理。由于这类期刊数量大,国家财政压力会太大,实行起来有一定困难。需要先进行有原则的精选,重点支持。

(二)组建期刊集团并实现科技期刊产业化、市场化

科技期刊由于学科、专业的限制,一般发行量少,经济效益差,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科技期刊要摆脱传统的封闭式办刊模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的束缚,建立开放的专业化联合办刊的经营管理模式,打破领域界限,建立以重点学科为基础的科技期刊集团。它可以分类:一类为针对部级重点学科联合组建的科技期刊集团;二类为由大型重点高校单独组建的科技期刊集团;三类为针对省级重点学科联合组建的科技期刊集团。

一类期刊可创办若干个具有各自学科特色的期刊,一二类科技期刊集团有众多部级重点学科,有大批国家重点科技公关项目和研究成果,有优质稿源,其学术地位代表了在该领域的国内最高水平,应办成国内一流精品期刊。科技期刊实施机构调整发展战略,达到机构优化,形成规模,占得市场份额,增强期刊竞争力,缩小期刊与国外期刊产业实力的差距、制作上的差距、管理体制上的差距、经营理念上的差距,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实现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科技期刊实施权变管理,是以解决科技期刊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传统的科技期刊管理的原理和原则对科技期刊管理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在具体运用时必须针对特定科技期刊所处的具体环境条件加以灵活运用,寻找一种能适用于各种环境因素变化的最佳的管理技术方法是不现实的,只能根据科技特定的具体环境因素和条件,在环境与管理这种对应的权变关系中找出相对最佳的科技期刊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杨伦增.科技期刊权变管理理论的研究[j].学报编辑论丛(第7集),l998(5)

科技管理研究范文7

关键词: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模式;运行方法;战略地图;平衡积分卡

1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新常态时期的天然气行业,面临着市场供需、地企关系、价格机制、替代能源竞争、国家政策、市场改革、同业竞合、合资合作风险等交互影响[1],对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评估提出了新挑战;《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油气科技评估要突出创新导向,将技术转移和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研发投入、创新绩效和人才评估作为重要指标,对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评估提出了新要求。在新挑战和新要求下,建设一套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绩效评估方法与考评体系,解决现有绩效评估在不同类型指标体系、计算方法与流程等多层面间的离散性问题,从单一评估方法向体系性、总结性评估方法转换,是适应天然气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举措。

2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内涵

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是基于战略视域对天然气科技创新过程、创新成果及相关要素进行系统性和整体性管理的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实践性和全员性特征。其立足创新驱动战略发展、管理、绩效与系统效率耦合等相关思想,将管理放置在创新驱动发展、科技体制改革、科技评估与激励、技术价值化等现实环境需求下,运用平衡积分卡等战略绩效管理工具,分解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关键要素并转化为关键绩效指标,通过机构、项目与个人维度的逐层分解与剥离,构建绩效评估体系,服务于绩效激励。该模式强调天然气科技研发、应用与实际生产的有机结合[2],保证天然气科技创新方向性、系统性、实用性与价值性,促进天然气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发展。研究构建的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

3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过程

3.1明确企业创新战略目标

3.1.1明确天然气科技创新总体战略目标深入贯彻中央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集团公司)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发展理念,以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强化科研项目管理和产学研结合,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完善体制机制、推进研发应用、优化创新环境,持续提升公司发展内生动力。3.1.2明确天然气技术集成创新战略目标突破制约公司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积极构建满足川渝、服务全国、支撑海外的具有“油公司”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现由投资和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阶段转变,打造天然气特色研发体系;加强自主创新、重点项目的科技攻关和综合研究,打造天然气发展的技术中心。3.1.3明确天然气技术生产应用战略目标通过相关勘探配套技术研究,解决勘探开发相关技术难题;开展优质快速钻井配套技术研究,实现钻井提速增效;提高单井产能开发配套技术研究,实现单井稳产增产;完善已开发气田开发中后期提高采收率配套技术,提高采收率并降低综合递减率;完善标准化设计,缩短工期降低投资。3.1.4明确天然气科技研发体系战略目标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方向,以完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为重点,建设以专业技术研发体系、实验基础平台、博士后工作站为主体的科技研发体系。3.1.5明确天然气科技保障体系战略目标建立完善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配套管理制度,建立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建立技术合作联盟,构建多渠道的制度化学术交流平台,构建开放式科研环境;优化科技人才梯级结构;配套完善基础设施。

3.2分解战略目标关键要素并转化为绩效指标

3.2.1以平衡积分卡为工具绘制战略地图战略地图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工具,基于平衡积分卡的原理[3],将战略目标分解为基于当年度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因果相连的多项战略主题,制定与每项战略主题相应的目标与措施,再把战略主题分解到相应的部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方法能使管理者从战略整体的4个维度来考察公司。西南油气田以平衡计分卡为工具[4],结合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目标,绘制出了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地图(图2)。3.2.2分解战略主题并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战略主题由战略地图引申而来,是实现战略地图的关键战略任务、战略措施及战略活动的总称。战略主题服务于战略地图,是对战略地图的进一步细化与分解。关键绩效指标(KeyPerformanceIndicators,KPI)则是对战略主题进一步分解,用以检测战略主题的执行效果。KPI建立了一种将战略主题转化为内部过程和活动的运行机制,使绩效考核体系发挥激励约束作用。因此在研究战略地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分解战略主题并制定出了关键绩效指标(表1)。

3.3构建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指标与方法体系

3.3.1基于机构维度的指标与方法体系机构维度的战略主题包含公司科技进步与科技贡献以及科研院所创新科技能力提升两大类指标[5]。公司关键绩效指标细分为天然气科技投入—产出绩效、管理提升、社会贡献三大类。其中,投入—产出绩效基于公司整体视域主要考虑经费、人员、资源等投入以及降本增效、社会贡献、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科技进步贡献率等产出;管理提升绩效主要考虑管理创新投入与产出、管理创新分析能力、研发能力、组织与营销等能力[6];社会贡献绩效主要考虑天然气安全供应、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利用、节能减排、天然气经济效益、低碳化发展保障等[7,8]。科研院所关键绩效指标细分为科技管理能力、科技研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三大类。其中,科技管理能力包括项目管理能力、基础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指标;科技研发能力包括科研计划完成、科研成果应用、科研经费控制、科研质量控制情况、科研水平提高情况、科研能力提高情况、ERP及内控管理等指标;自主创新能力包括科研质量、科研水平、自主创新、实验室水平、科研人才、国际学术会议、国家或省部级项目等指标。在指标选择与权重设置过程中,对不能量化的指标采用经验法估算和德尔菲法,对能够直接以财务管理数据计算的采用加权平均等方法,保证指标的价值性与权重的客观性。3.3.2基于项目维度的指标与方法体系项目是天然气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基本对象,也是天然气科技发展战略落实的载体。基于项目维度的绩效管理,集中体现在4个方面:(1)通过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了对油气成藏规律的认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突破,从而发现新的经济可采储量、增加企业资产。(2)通过管理创新和科技进步延缓了老气田产量递减,维持和提升了老气田的现有产量。(3)经过科学论证优化了新井建设和布局,大幅度提高了新增天然气产量,贡献了新的价值。(4)天然气科技创新体系对降本增效起到了积极影响。因此,天然气勘探科技项目主要考虑天然气储量、天然气工作量及探井、钻井等综合指标;天然气开发科技项目主要考虑储量、生产能力与产量、工作量及相关综合指标;天然气利用与经营主要考虑产量及销量、天然气价格等相关指标。上述指标都可以通过生产运营数据进行直接量化和测算,基本上能够保证绩效评估结果的参考价值。3.3.3基于个人维度的指标与方法体系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的各院所单位从事科技研发与创新的人员,按岗位性质可以分为技术研发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两类:技术研发人员的工作岗位以知识产品、新型产品的智力价值和社会效用价值为目标;技术支持类员工的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较具体。基于西南油气田科技人员岗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综合比对多种指标权重确定方法,采用对偶加权法设置科技人员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由于技术研发人员的工作主要具备严谨性、创造性等特点,绩效评估要突出工作能力、创新性、工作业绩等;技术支持人员的工作具有重复性、技能性等特点,绩效考评需突出工作业绩与工作态度等。

3.4实施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评估

3.4.1组织管理成立公司科技战略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分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公司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审查分公司科技战略绩效考核办法及其他重大事项;公司绩效考核办公室制定考核办法并执行考核;公司核心业务部门提出本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与目标值,落实考核工作并反馈。3.4.2评估流程管理公司科技绩效管理流程是:下达计划完成评估及报告审查验收。绩效计划的制定是指在考核周期开始,绩效考核办公室按照公司科技战略的要求对被考核对象在考核期内所要达到的绩效目标进行管理的一系列计划过程,包括绩效考核指标、结构、考核周期和目标值,以及绩效合同等。根据所构建的科技战略绩效管理指标与方法体系所规定的指标计分方法、权重型等相关内容,对被考核对象进行评价打分,并按照绩效考核的结果实行分级制度。对被考核对象建立以绩效跟踪和信息反馈为基础的过程控制,双向沟通考核信息。3.4.3结果反馈与绩效激励公司及各级各单位应根据反馈的评估结果进行绩效激励。公司层面,通过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创新战略绩效投入—产出整体水平,分析科技战略执行与落实情况,为下一阶段战略调整与深入推进提供依据。科研单位层面,通过关键绩效考核,得出各单位绩效管理水平,作为年度绩效奖励等重大奖励的依据。最后,应当着力推进5个方面的工作:(1)完善以效益为中心的激励约束机制;(2)持续完善业绩考核体系;(3)落实工效挂钩机制;(4)充分发挥油气田企业总经理奖励基金等专项奖励政策的激励作用;(5)实行科技人才双序列制度。

4结束语

科技管理研究范文8

1.科技项目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实行的项目经理制,项目经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事调配权力,人力资源管理仍是由单位人事部门负责,项目组成员只是项目成立之初由单位领导指派,成员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人事变动,成员都是在完成本职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搞研究和技术革新。财务管理也由财务部门负责。首先项目组对项目经费进行估算,报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后统一由科技管理部门编制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年度预算,财务部再按照财务规定和上级科技部门经费预算安排下拨给项目组,所有科技经费的管理使用都是由项目组提出申请,由财务人员进行审查后拨付使用。项目组所购买所有物资设备都必须按照供应部门的规定,经过层层审批后,统一由单位物资供应部门采购,并归入单位的固定资产或消耗品。项目组无权根据项目实际需要采购。

2.科技项目管理人才储备短缺

(1)科技项目选派的项目经理,大多是技术出身,专业技术能力很强,能够帮助项目组成员克服技术研究上的难题,很少或从未从事过专门的科技项目管理工作,这样就很容易造成项目中途因资源配置不善、人员内部不协调或进度控制不合理而失败。

(2)研发人力资源投入少是油田供电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滞后因素。技术创新人才队伍无论从人员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油田供电企业发展的需要。尽管技术外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研发力量薄弱,但是合作创新中因为信息交流延迟、利益不统一等问题,造成技术创新率低,从长期看并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3.项目考核体系存在不足

目前,油田供电企业科技项目主要是以技术方案的研发和技术推广为主,企业在对各项目组成员的考核过程中主要以项目约定内容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依据,考核的形式内容单一,除对项目的完成程度外,项目组成员在研发工作中所产生的技术方法创新难以反映到考核内容之中,长此以往会影响研发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另外,企业的科技项目考核结果与薪资福利相关性不大,不论考核结果的好坏,绩效工资照发,只是在年终时各成员所获得年终奖金有所不同而已。项目成果鉴定、验收体制不完善,评价方法不够科学、严谨,导向作用偏离生产力转化目标,不能体现对项目成果推广工作的推动作用。

4.项目管理理念不够深入

油田供电企业对项目管理内涵缺乏足够的认识,虽然能认识到利用项目管理能提管理效率,提高工作水平,但是项目实施制度僵化,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跨年转资的项目比比皆是,经常利用行政管理来代替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就是“形式"管理。因此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现代项目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二、加强科技项目管理的对策研究

科技项目管理的有效性是直接关系到项目实施是否成功的关键。科技项目的实施效果不仅与科研人员有关,还取决于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科技项目管理的力度和效果直接影响到项目实施的最终结果。从油田供电企业目前的技术状态看,技术含量较低,合作技术路线还将持续。在模仿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科技项目管理体制,培养人才梯队,充实研发实力,最终走向自主创新。规范项目管理工作,细化各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促进项目管理的流程化、标准化,提高项目管理效率、优化项目管理模式。

1.建立完善的科技管理制度

(1)加强科技项目的全过程管理。选题立项是科研活动全过程的源头,直接影响着科研成果的水平及成果转化。课题立项前,首先要对该学科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调研并进行检索查新。避免重复立项,减少人、财、物的浪费,使立项课题研究起点高,保持研究成果的先进性;结合生产需求选题,保证成果的实用性。课题立项前做好需求预测,结合生产需求选择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课题,选出的科研课题更具有实用性,为成果转化奠定良好的基础;结合单位工作实际选题,保持成果的连续性。课题立项前,对单位前期科研成果、单位技术人才状况、设备状况进行认真分析,发挥单位现有的技术优势,选择有良好工作基础的课题。完善立项评审专家库建设,尽量降低评审专家的主观不合理因素。

(2)项目监管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项目监管的过程也是服务的过程,加强对过程监管、节点控制和阶段验收力度,及时、准确地了解整个项目的实施情况,从而动态调整计划安排,指导项目的运作。根据科技项目研制进度计划,总体协调各个项目间的研制,避免多项目之间争夺资源而发生冲突。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通常涉及一些项目设计初期未预料到的因素,影响项目的执行质量,由此管理工作者要及时对这些情况做出变更处理,帮助科技工作者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难题,规避项目的风险因素,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项目规划或计划进行审核并发表意见,不断寻找可能出现的任何意外情况,试着指出各个风险的管理策略及常用的管理方法,以随时处理出现的风险。对于不符合项目合同要求的,要进行必要的调整甚至中止项目执行。对科技项目的验收不能仅流于形式上的完成项目验收报告,汇报,评奖,应该做好深层次的项目后评估工作。鼓励科研人员将已成熟的科研成果和新的工艺技术,尽快推广应用,在推广应用中加强跟踪和不断完善,挖潜增效,将项目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服务于企业。

2.加强项目管理培训工作

培养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专业人才,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增进项目的整体效益,促进项目管理体制和机制逐步完善,对企业科研开发工作产生持久的积极影响。项目管理培训包括项目时间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资源管理、投资机会研究、项目可行性分析评价、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资金筹措、商务谈判、招标投标、设备采购安装、项目竣工运行以及项目设计能力及水平达标等各项内容,涉及行业技术、经济、财务、组织机构、社会与环境等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方法。从科技管理制度上创造条件,加快技术创新人才建设的步伐,鼓励广大技术人员自主创新,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创新活力。制定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激励政策,按创收效益的一定比例提成,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

3.加快科技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企业科技投入的逐年提高,科技项目数量增多,科技管理难度加大。科技项目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信息,实现项目的精细化管理,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科技项目成果的积累。促进项目管理的流程化、标准化,提升知识产权意识,优化项目管理模式,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三、结论

科技管理研究范文9

关键词:期刊社 内部管理 研究

本文就如何利用良好的计划、健全的组织、适当的人员配置、正确的指挥方法、严密合理的控制程序及有效的内部协调[1],科学地开展高校科技期刊社的策划、编辑出版、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日常事务、经营活动等内部管理工作,提出了管理内容、目标与任务、管理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科技期刊社内部管理的内容体系

1.1 期刊策划管理

期刊的策划是期刊层面的宏观管理,主要涉及到期刊的定位与办刊思路,远、近期的发展规划,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品牌培育与国际化等期刊发展的重大问题。

期刊的定位管理。期刊的定位包括期刊的地位定位,作者定位,受众与读者定位,重点报道的研究方向定位,个性特色定位,价值定位,期刊的学术性和创新程度定位,开放程度定位,市场定位,录排与装帧定位等[2]。

核心竞争力培育与品牌管理。主要包括重视期刊的稿件质量,研究如何争取高水平的作者队伍,以确保连续刊出高水平的稿件,增加期刊的影响因子;加强期刊的特色化建设,以特色化建设提高学报的质量和影响力;重视期刊的外部特征建设,不断提高封面设计、编辑、校对、印刷质量;努力提高为作者、读者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在作者、读者和业界的影响力;完善内容的丰富性及品牌的影响力延伸[2]。

期刊的国际化。工作内容应包括努力将我国优秀的科技成果传播出去,实现知识生产与知识传播“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有机结合;积极争取sci、ei、ca、medline等国际著名检索机构的收录;与国外大型出版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的方式方法[3]。

编辑工作内容管理应包括:组稿、征稿;初审和选择审稿专家、送审、退稿或返修、编辑加工;每期的组版与责任编辑等。编辑工作流程管理是期刊社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设从收稿到出版、发行等一整套的工作程序,它是有效规范稿件处理过程的步骤和行动指南,可以有效遏制处理过程的缺损,减少处理过程的混乱,制止人情、关系稿件的违规流入。编辑质量管理是指对编辑质量的监控工作,包括所制定的编辑工作规范,全过程质量监控的工作程序,考核的方式方法,讲评及奖惩措施。

主要包括各级各类人员配置与职责范围确定;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机制;科学、可操作性强的竞争机制;完备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等[4]。

1.4 信息管理

网站管理。主要包括网页设计;系统维护、内容更新;特殊参数的设置;文章的pdf格式上传;网刊发行;过刊浏览与查询;开放式存取等。

日常信息管理。主要包括期刊社编辑工作流程管理,期刊各类信息管理和工作统计等。

1.5 经费管理

经费的筹措管理。高校科技期刊社的资金来源除了学校下拨的经费,还有审稿费、版面费、广告费、发行费、经营活动等的收入,对办刊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所以,应当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积极争取多方资金。

经费的运用管理。科学合理地运用、调度经费,保持适当的结构和周转速度,合理控制费用发生的数额和比率,确保年度收支平衡。

1.6 日常事务管理

期刊社内部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主要包括信息传达,内部事务的协调与衔接,内部考核与考评,邮寄、分发与处理,资料的归档,各种费用的收取及财务处理,会议组织与安排等其他临时性工作。

1.7 经营活动管理

科技期刊的发行。发行渠道主要有自办发行、全国邮政发行、发行单位发行、其他网络(超市、地铁等)[5]。

科技期刊的广告。期刊社应积极寻求独特广告商机,扩展学报的特色性外延,有力补充学报的信息量。重视包括广告经理人和制作人在内的广告人才队伍建设,条件允许,广告人才可以在内部培养;条件有限的话,可以采取外聘广告人才或采取广告业务外包的形式,只要加强内部的监控即可。

科技期刊的经营性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有:开设读者论坛和读者俱乐部活动;举办相关的学术会议;与国际国内收录、检索机构的版权合作;与科研机构合作创办特色栏目;利用录排人员的专业优势开展录排服务

1.8 期刊社内部组织结构设计

工作部门的选择。期刊社的内部结构除了编辑出版部门以外,还应该根据总体目标要求、实力和人员情况,设置广告、发行部门,质量控制部门等。

组织结构设计。现行的有直线式结构、职能制结构、直线职能结构、事业部结构、委员会结构、控股型结构等多种现代组织结构,期刊社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不断进行结构优化工作,开展可行性分析和相关的实证研究工作。

2 科技期刊社内部管理的目标与实现

2.1 期刊策划管理

期刊的定位,要结合期刊实际,要考虑期刊的办刊条件、覆盖学科领域在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地位、同一领域中的其他科技期刊目前的状况、本刊的优势条件是什么等诸多因素。在充分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使得自己的定位完全符合实际,准确无误。期刊应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制定科学可行的目标和规划,也要分近期目标和中长期规划。期刊作为媒体, 其核心竞争力由核心竞争机制、核心读者、核心内容和核心团队四部分组成。期刊社应认真研究各部分的功能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好培育工作。通过核心竞争力培育,使得期刊具备超常性、独特性、领先性和延展性,形成期刊品牌。

从编辑出版的第一个环节到最末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去做,从整体上提高质量。要设计一整套编辑工作程序,建立健全编辑工作制度,确保期刊学术质量的高水平、办刊的严肃性、稿件处理的时效性、稿件处理过程中的正直与诚实,使期刊在读者、作者、业界有较高的威信和公信力。

期刊社应根据自己的办刊宗旨、期刊定位、目标要求和中长期发展方向来研究和制定自己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严把入口关,坚持德才兼备、因事择人、不拘一格、扬长避短的用人原则,引进高素质编辑出版人才,改善编辑出版人才队伍结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培养工作,不断改善编辑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技能;力求使编辑人员处于最佳配置状态,做到人尽其才,合理使用,使每个人都出发挥出最大效能[6]。

期刊社应建立一整套的包括岗位设置与人员选拔、岗位绩效考核与评价、岗位激励与惩处等制度,加强对社内人员的战略性、全局性和计划性管理。真正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和庸者下,确保招聘、录用、培训、考核、晋升、奖罚的公平、公开和公正性。

期刊社文化对期刊社内聚力、内心力和持久力等作用,对编辑人员的工作行为和价值观能产生巨大的作用。通过建立期刊社的社域文化,使之成为联结和维系期刊社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7]。

2.4 信息管理

科技管理研究范文10

[关键词] 高校;科技经费;规范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3. 106

[中图分类号] G644;G65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3- 0239- 03

0 引 言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和省市逐步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建设。如何引导广大科技人员科学合理地开支科技经费、规范经费责任单位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当前高校科技经费使用与管理的首要问题。

1 科技经费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党的十以来,国家出台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技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有力激发了创新创造活力,促进了科技事业发展,特别是在科技经费使用与管理方面,强调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强化落实,改革和创新科技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更好地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科技经费的使用单位,我们要积极贯彻落实好国家政策,以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管理政策,优化管理流程,改进管理方式,强化激励C制。

作为一所国家重点医科大学,学校正在积极融入创新发展的建设行列,学校承担的科技项目和科技经费总量显著提升。“十五”期间,科技项目1 112项、经费2.05亿元,“十一五”期间,科技项目1 626项、经费4.42亿元,“十二五”期间,科技项目2 583项、经费10.87亿元;科技项目和科技经费规模不断扩大,需要高校在经费使用和管理方面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服务功能,促进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引导科技人员在按照科技活动规律和财政预算管理要求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地使用科技经费。

2 科技经费管理现有的措施

在科技创新环境建设方面,学校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教职工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2.1 建立科技经费管理机制

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科技经费管理体制,科技经费管理实行学校、学院、项目组三级管理。科技、财务、资产、监察、审计、人事等职能部门明确各自在科技经费使用、管理与监督方面的职责和权限,建立科技经费协同管理监督机制,制定科技经费管理细则。

2.2 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加强科技经费管理的新规定和相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校科技经费的管理,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益,学校修订了《南方医科大学科技经费管理办法》,并将国家、省市的相关科技经费管理办法印发各单位和科研人员。

2.3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针对承担的重大、重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积极联系具有审计资质的专业会计师事务所来校进行中期财务检查,指导科技经费使用,及时发现问题并尽早解决,防范违反财务纪律行为发生。积极配合科技部、卫生计生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开展的专项经费审计工作,促进科技经费规范管理。

2.4 强化科技经费管理意识

学校不断加强科技经费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通过专题讲座、网络媒体、宣传橱窗开展科技项目经费管理知识普及和政策解析,使广大科技人员自觉遵守有关管理规定,严格执行管理规章制度,确保科技经费的使用合法、合规。

3 科技经费专项审计情况

近年来,学校承担的科技项目和科技经费呈现出大幅增长,这些经费的获取在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成果产出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了科技在学校整体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加强科技经费管理,学校在2017年初对承担的科技经费开展了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涉及在研项目2 208项,科技经费7.04亿元。项目分为4类,分别是部级项目、省部级项目、其他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其中:部级项目包括科技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国立卫生院NIH项目,省部级项目包括教育部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其他纵向项目包括广东省教育厅项目、广东省卫生厅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项目、区科技局项目、南方医科大学校内课题,横向项目指学校专家承接企事业单位科技协作的项目。

4 科技经费专项审计反映的问题

4.1 缺乏专业科技经费管理人员

学校承担的科技项目数量多、类别复杂、涉及经费额度大,不同类别的项目经费管理要求各不相同,但目前学校没有配备专职的科技经费管理人员,导致在科技经费管理过程中,科技管理人员对经费管理不够专业,不利于科技经费的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4.2 预算编制不严谨,经费支出和预算有出入

部分项目存在经费预算与经费支出不一致的情况,具体表现在测试化验加工费、实验材料费等支出超出预算。主要原因一是项目负责人技术路线制定不够细致,对可能发生的阴性实验结果考虑不够充分,导致重复实验和调整实验方案,进而造成实验成本增高;二是对耗材价格、分析测试费用、实验动物饲养费用等了解不足,致使由于价格调整造成支出超过预算经费。

4.3 科技人员对经费的规范使用不够重视

科技人员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对研究经费的合理使用不够重视。一是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研究经费的管理政策和要求不够熟悉和了解,缺乏学习相关规章制度的主动性;二是项目负责人对承担项目研究经费的开支进展情况不够清楚,未能及时掌握经费使用的总体情况,不能合理安排经费开支。

4.4 经费使用数据信息更新不及时

科技经费使用数据信息不能够同步实时更新,科技人员无法及时获取科技经费的支出明细,不利于科技人员动态了解经费的开支状况。

5 科技经费管理举措

5.1 提高科技管理队伍的服务水平

科技管理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科技事业的发展,定期开展科技管理队伍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和服务科技工作者。科技管理部门要增设专职科技经费管理人员岗位,细化科技经费管理工作职责,科技、财务、设备、资产、审计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相互的交流、学习,不断提高科技经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

5.2 加强科技经费预算管理

在科技经费预算编制过程中,财务和科技管理部门应指导项目负责人做好科技经费预算编制工作。明确科技经费支出范围,强调经费支出应严格按照预算书要求和项目进度执行预算,在制定技术路线时应设计好备选方案,同时预先了解项目执行过程中所需的耗材和检测的价格,增强科技经费预算科学性和精细化程度。

5.3 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加强科技经费管理的新规定和相关要求,结合学校自查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开展规章制度清理工作,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办法。根据科技活动及科技经费管理的需要,制订科技经费管理风险防范措施,惩防并举、注重预防,逐步出台各项专门规定,进一步明确学校科技经费管理相关部门责任,完善科技经费监督制约机制。

5.4 提高科技人员的经费管理意识

在科技人员中加强科技经费管理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通过专题讲座、网络媒体、宣传橱窗开展科技项目经费管理知识普及和政策解析,使科技人员从思想深处充分认识到学习科技项目经费管理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严格执行管理规章制度的迫切性,自觉遵守有关管理规定,强化合理使用经费的意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5.5 搭建科技经费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建立一个连接财务、科技、审计等相关职能部门和科技人员的信息管理共享平台,实现科技项目经费相关业务的网络化管理。构建动态监督管理体系,使科技经费能够实时动态查询、统计分析和管理,各职能部门通过信息平台可及时获取科技项目信息。

5.6 加强科技经费支出明细的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加强科技经费的监管力度,实施立项项目绩效情况公示、项目信息公开以及使用科技经费支出明细公开等制度,广泛接受公众监督,从而更有力地促进科技经费的规范使用和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技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50号)[Z].2016.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Z].2014.

[3]刘双清.如何实现科技经费的高效管理[J].中国高校科技,2014(4):31-33.

[4]张艳,杨允仙,唐安,等.新形势下科技经费管理评价研究探讨[J].科技管理,2016(z1).

[5]林学延.华南师范大学科技经费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6(11).

[6]孙风艳.关于高校科技经费管理与绩效考核问题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7(6):109-110.

[7]陆兴凤,翟志华.基于公立高校自身的科技经费规范化管理探析[J].会计之友,2016(13):77-80.

科技管理研究范文11

对黄河的研究由来已久:从汉代贾让的“治河三策”、王景的“河汴分流”,到明代潘季训的“束水攻沙”,他们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实践提出的治黄见解,使治黄思想不断发展,为黄河治理积累了十分宝贵的技术经验。

20世纪初,随着一批学者学成回国,为黄河研究带来了西方新思想和先进技术。以李仪祉、张含英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水利先驱,在探讨治黄途径中,首次引进国外水文测验技术、原型观测技术、模型试验技术等,加之大量的实地考察和中国的传统经验,提出治河应上中下游兼顾、下游应固定中水河槽并整治河口等思想,改变了几千年来单纯着眼于治理黄河下游的思想,推动了从经验治河向现代科学治河的转变。但由于时代背景的限制,这些治黄思想终未付诸实践。

对黄河问题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

1.1对黄河的认识获得了质的飞跃

认识黄河是治理和开发黄河的基础。所谓认识黄河主要是指认识黄河的水沙运动规律,包括其产生、输移和演化趋势等。在过去的50年中,人类对黄河的认识突破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1)摸清了黄河泥沙的来源、数量及其时空分布,弄清了决定水土流失程度的自然因素,弄清了不同粒径泥沙在黄河下游河道内的淤积分布。这个认识的突破对促进黄河泥沙“上拦”方略的形成、选定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对“利用水库减轻下游河道淤积”思路的形成和实践等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摸清了黄河径流的来源、数量及其时空分布,弄清了产生黄河下游洪水的原因,洪水的来源、特点和演进规律。这个认识的突破对促进黄河洪水“上拦”方略的形成、确定防洪工程布局及其运用方式等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也为实现黄河水资源优化配置奠定了基础。

(3)基本摸清了黄河水沙在下游河道中演进的规律,包括不同粒径泥沙在下游河道中的输移冲淤特点、不同水沙量和水例的洪水在下游河道中演进的特点、影响泥沙输移的主要因素,这些成果为形成和实践利用水库调水调沙减轻淤积的方略、对形成和实践游荡性河道整治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基本摸清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黄河水沙变化的影响,包括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及其发展趋势等,这些成果为指导今后治黄措施的修改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5)结合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研究,不仅深化了对黄河泥沙运动规律的认识,发展了水沙运动的数学模拟和河工模型模拟技术,更重要的是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多沙河流水库调度运用的理论。

人们对黄河水沙运动规律认识的突破,主要得益于四个方面的支持:一是几十年来对黄河流域进行的几十次大规模实地科学考察,使科学研究可以建立在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之上;二是西方水文观测技术的引进和大规模应用,使科学研究的资料更具广泛性和客观性;三是在科学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水沙数学模拟和河工模型模拟技术,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手段;四是边认识边实践的研究路线使科学研究的成果可以随时被检验和修正。

1.2治理黄河的技术获得了跨越式发展

历史上,黄河以“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著称于世,所以“千年黄河,唯防洪一事”。过去的50年,人们在治理黄河中做出的最突出成绩莫过于“50年伏秋大汛未决口”,取得这一辉煌成绩除了依赖于国家治理资金的投入、历史治水经验的继承运用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依赖于人们治理黄河技术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1)在黄河治水史上首次提出并实践了“依靠干支流骨干水库和下游蓄滞洪区,拦减和疏导洪水”的防洪措施,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这种思路的形成主要得益于人们对黄河洪水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国外防洪经验的引进。目前,随着水文测报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格技术和3S技术的引入和大规模应用,更使黄河防洪跃上了现代化的轨道。

(2)黄河洪水灾害之症结在于泥沙。50年来,人们在充分认识黄河洪水泥沙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少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的综合措施,包括上中游水土保持拦减入黄泥沙,中游骨干水库拦截泥沙、调节出库水例使之有利于下游减淤等,这是治河思路的飞跃和创举。同时,在科学研究的指导下,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选择和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多沙河流水库减淤调度技术基本形成。20世纪末,挖河疏浚、引水冲刷等减淤技术也被相继列入河道减淤措施的试验研究计划中。

(3)下游河道治理和堤防建设是历代治黄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河道治理和堤防加固都注入了更新的内容:形成于20世纪初的“整治中水河槽”概念终于在近几十年得到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成为一套独具特色的游荡性河道整治技术体系;实践中探索出的淤筑相对地下河技术近年正在迅速改变着传统堤防的结构型式;传统的柳埽结构丁坝已经变成土石结构,而土石结构的丁坝又在近十几年得到不断创新:由于新材料的出现及应用,上百座新型结构丁坝正在悄然改变着历史;传统的抢险技术虽然还在沿用,但机械化程度更强、效果更突出的新型抢险机具的出现,已经给传统的抢险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1.3开发和利用黄河水资源的思路逐渐形成和深化

虽然自12世纪以后,黄河流域逐渐向干旱方向发展、旱灾频频发生,但新中国成立之前,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除个别河段外仍处于较原始水平。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促使“黄河水资源合理配置”课题列入了黄河研究的框架,并取得了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

(1)作为当前黄河水量配置的原则性文件——“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黄河水资源研究成果的集中反映,而形成这一文件的基础是人们对黄河降雨径流特点及其时空分布、相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黄河下游河道输沙能力等一系列科学课题的研究结晶。

(2)通过对黄河水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造成下游河道断流的原因、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趋势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要解决黄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必须对全河水量实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同时开源节流保护并举,并以节流为主。这一认识是20世纪末黄河干流水量最终能够实现统一管理和调度、下游断流问题能够得以解决的基础。

(3)水的生态属性逐渐被人们关注,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满足河流最小水质目标的纳污能力等概念正在被接受,并初步形成了兼顾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存质量的流域水资源配置和保护的概念。

(4)认识到流域水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的、相互关联的系统。流域水开发中在某一方面的受益可能都伴随着另一方面利益的损失。

250年治黄实践的思考和启示

2.1关于黄河防洪的思考

50多年的奋斗使黄河洪水基本得到了控制,但由于洪水的病根——泥沙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所以黄河的防洪减灾问题仍是21世纪初黄河水问题之一。进入21世纪初,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黄河的防洪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20世纪治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防洪减淤方略、防洪组织模式和防洪技术在新世纪的适用性、应用条件、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1)到20世纪末,我们确立了“拦、调、排、放、挖,综合处理泥沙”的黄河减淤方略,并在努力实践着这个方略。现在应进一步考虑的问题是:其一,作为解决泥沙问题的根本措施,依靠水土保持现有措施到底能把泥沙拦截到什么程度?水土流失要治理到什么程度才算理想状态?治理到理想状态需要多长时间?治理水土流失有没有更快捷的模式?其二,随着水沙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等运行条件的改变,作为实施“拦、调、排”泥沙的主要工具,小浪底和三门峡水库到底能在多大程度、多长时间内使下游河道不发生淤积抬高?怎么样运用才能达到理想目标?其三,下游两岸“放”沙的余地还有多大?“挖”沙能解决多少问题?其四,即使综合运用“拦、调、排、放、挖”手段,30年或50年后的黄河下游淤积发展势头能否得到控制?要实现“下游河道不抬高”的目标,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签于小浪底水库难以彻底解决山东河段的淤积问题,随着南水北调东线的实施,能不能利用东平湖增加黄河山东河段的下泄水量以减缓该河段的淤积?

(2)到目前为止,黄河的防洪仍然主要依靠技术手段,包括工程技术手段和非工程技术手段。实际上,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单纯依靠技术手段难以把洪灾降低到最低程度,仅靠有限的空间去防超标准的洪水是困难的,依靠工程技术措施完全消除洪灾既不现实,也无必要。因此,为降低某些稀有频率洪水造成的灾害,引入了滞洪区、洪水保险和灾后重建等机制。黄河虽然也开辟了滞洪区,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建立一套可操作的防洪管理机制,洪水保险等仅仅处于概念和探讨阶段。

(3)现行的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布置方案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现已大部分布设实施完毕,并在归顺河势、限制游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进入21世纪初,随着小浪底水库的投运,以及黄土高原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的逐步见效,进入黄河下游的水沙条件将发生重大变化,那么,现有整治工程布局能否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已经成为亟待考虑的问题。

(4)下游大堤以内均是黄河的正常行洪区,这是以往黄河防洪的基本思路,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滩区180万人口和370万亩耕地每年都面临洪水的威胁,群众无法安居乐业;北金堤等是规划的黄河滞洪区,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这种状况是由于当时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然而当时间的脚步迈进新世纪,小浪底水库已经投入运用,用人们对发展经济的渴求越来越强,有关滩区及滞洪区的有关政策是否也可以在科学研究论证的基本上做些调整?防洪标准的提高,必将付出更高的社会和经济的成本,人们似乎应该在防洪标准和防洪成本之间做出较为合理的选择。

实际上,洪水本是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水在特殊时期的特殊反映,因为洪水泛滥区域内有了人类社会,防御洪水才被赋予了实际的意义。因此,防御洪水的真正目的是“减灾”,所以指出要建立和完善黄河防洪安全保障体系。从“减灾”这个角度讲,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应该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用于调控制约洪水的工程技术措施,包括水库、河道、堤防、水保工程、蓄滞洪区等工程体系,以及用于支持该工程体系有效运行的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洪水调度系统、人防队伍等,这些条件是我们已经基本具备的。二是用于调整规范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以适应洪水规律、减轻洪灾损失的防洪管理措施,包括防洪风险管理体系、防洪保险、蓄滞洪区管理与赔偿、洪灾损失评估体系等。这些是我们至今仍未建立的。可见,现有的黄河防洪减灾体系仍然是一个不完整的体系。

2.2关于黄河水资源的思考

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促进了相关区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是由于水资源的大量开发,使黄河水资源供需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目前,黄河水资源的开采度(含地下水)已达60%,而国际公认的流域水资源合理开采度是40%;据2000年黄河水质评价结果,全年劣于Ⅲ类水质的Ⅳ、Ⅴ和超Ⅴ类水质的河长为4440km,占评价总河长的61.3%,远超过全国平均水污染水平(47%)。21世纪初,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下游防洪能力又将进一步提高,但水资源的供需形势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将更加严峻,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初黄河最大的水问题。因此,在进入21世纪初之时,我们有必要客观审视20世纪人们在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在充分吸取国内外在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域中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探讨实现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黄河流域及相关区域内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

(1)20世纪末的水危机终于促成了黄河水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但当我们开始按照20世纪80年代中期拟定的分水方案进行操作时却常常陷入尴尬:当年的分水方案分的是全流域的水,即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但我们实际能调度的只能是干流。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在支流取水算不算参与分水?当年的分水方案分的是地表水,那么在河流外抽取了地下水和拦截雨水,会不会影响地表可供水?实际上,自然界的水系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降雨—径流—入渗—蒸发—降雨”这个水循环中,人类无论触动其任一个环节,都将影响到其他环节。可见,我们对黄河水的统一管理范畴不仅包括径流,还应该包括雨水和地下水。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目前对黄河水的自然循环系统,包括三水转化关系、发展演变趋势等仍缺乏系统的研究,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水管理很难实现。此外,如何及时掌握各有关省区的实际引耗水量和未来月旬内的实际缺水量、如何及时掌握未来降雨量等,也是制约黄河水量调度方案得以科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

(2)进入21世纪初,人们对水的属性和功能已经有了更深的认识:即水不仅要为工农业生产和人类基本生活服务,还要为人类的生存环境服务。实际上,为生存环境服务本是水在远古时期的唯一功能。但由于人类的生存需要,如今不得不牺牲掉一部分生态和环境用水。但当沙尘暴频频向我们进攻、当母亲河频频亮出河底,我们不得不沉思:是否该给生态和环境留点水?为维持人类生存的最低限生态和环境需要多少水?怎样才能实现人类、自然、资源的协调共处?

(3)在黄河水资源高度紧缺的今天,在人们寻求水资源的“开源”途径时,除了跨流域调水外,不能不把目光投向洪水。曾几何时,人们修建水库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汛期多余的水调节到非汛期使用,然而一旦水库具有防洪功能,防洪即变为其首要功能,其他功能只能是兼顾一下,于是汛前必须把库水位降低到汛限水位以下;洪水季节,人们往往忘却了非汛期缺水的煎熬,恨不得一瞬间就把洪水排泄入海。这种方式如果发生在水资源丰沛的南方,当然无可非议,但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北方,我们有没有可能换个思路?实际上,洪水不仅是资源,而且是上帝恩赐我们的宝贵资源。而要使洪水真正成为资源,必须对传统意义上的汛期、汛限水位和防洪库容做一个深入而客观的分析,为不同时段、不同频率的洪水设定一个既保证防洪安全又兼顾蓄水的汛限水位和防洪库容。

(4)随着南水北调的脚步越来越近,原来的“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就要失去其应用前提。那么,当客水接替了原黄河水的部分服务对象后,黄河水的再分配问题将成为21世纪初黄河水管理的重要课题。进入21世纪初,由于人们生态意识和市场意识的增强,水在其再分配过程中最引人注目将是两大问题:一是生态及环境需水量,二是水权水市场。因此,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不但非常必要,而且应当早日进行。

2.321世纪的黄河呼唤高新技术的介入

20世纪,由于洪水是黄河的头号水问题,因此人们管理黄河主要着眼于洪水,从而促成了黄河洪水监测和控制过程现代化的实现。21世纪初,人们对黄河的水管理将扩展到更广义的水——水系统。要实现对黄河水系统的现代化管理,建设“数字黄河”是基础。

应该说“数字黄河”是一种境界,是一个综合性的叫法,也是逐步渐近的目标。

可以这样理解,“数字黄河”指的是对黄河及其治理开发相关的各种可数字化信息的总和,是对真实黄河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其核心有二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地处理黄河水问题,另一点是允许人们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数字黄河”将主要由空间数据、文本数据、操作平台、应用模型组成。这些数据不仅包括全流域的水文、气象、水质、河道、工程等信息,还应包括流域的多光谱、多时相、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影像、航空影像、不同比例尺的各种数字专题图,流域及相关区域内必要的社会经济数据等。操作平台是一种开放、分布式的基于INTERNET这样的网络环境的各类数据更新、查询、处理、分析的软件系统。应用模型包括水文预报、水质预警预报、水土流失预报、水量调度、防洪调度等方面的应用模型。

实际上,20世纪末,我们已经在有意无意地建设着数字黄河,譬如为防洪服务的水文数据库及预报系统、防洪调度指挥系统,用于模拟黄河水沙运行规律和轨迹的一系列数学模型等,但限于当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当时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现有的系统尚未形成数字黄河的框架,也不能满足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和防洪安全的需要。

首先,水及其相关信息的采集将需要水文水质自动测验技术、遥感技术、水下地形自动测验技术等技术的支持。其次,要对整个黄河流域的数据加工处理,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其形象地表现出来,没有巨大的计算能力是实现不了的,量子计算机的出现将更加促进计算速度的提高。第三,要把数字黄河所有数据存储起来,需要强大容量的存储器,如今激光全息存储器、蛋白质存储器等方面已获得巨大进展,不久就能存储字节级这样大量数据。第四,因为数字黄河的数据分散在许多个数据库里,因此需要有高速网络把各个点连接起来。第五,即使是主要依赖传统黄河研究成果的应用模型也同样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20世纪末,通过对黄河水沙运动规律的探索,我们已经在黄河的降雨、径流、洪水和泥沙演进、水土流失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数学模型,这些数学模型实际上就是黄河水沙运动规律的数学表达,我们把这些数学表达应用于水资源预报和调度就是构筑数字黄河的应用模型。不过,模型的应用水平既受限于人们对黄河自然规律的认识水平,还受到计算机发展水平的限制。

21世纪初高新技术对黄河的介入不仅反映在“数字黄河”的建设中,还应反映在黄河治理及开发工作的其他领域:延续了几十年的土石结构丁坝虽在20世纪末做了许多改进,但终未摆脱易出险的局面;用于抽吸泥浆的泥浆泵抗磨蚀能力虽然在逐渐提高,但终未获得实质性进展。21世纪初,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必将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曙光。

321世纪初黄河研究的任务

认识黄河水沙运动规律、提出调控黄河水沙的措施,是黄河研究的永恒主题,但在不同历史时期,研究的出发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20世纪,黄河研究的出发点主要是防洪和减淤,因此研究的科学问题主要是泥沙和洪水的特性,研究的技术问题主要是防洪减淤的措施。

21世纪初,如何实现黄河流域及其相关区域人口、水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因此黄河的科学问题将更加关注水循环和水环境,在技术上更关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和控制下游河库淤积的措施。

3.1以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的科研课题

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指流域水管理和配置是对包括流域内的降雨、地表水和地下水等完全意义上的水系统的管理和水配置;二是指流域水配置必须考虑维持人类生存的生态和环境需水;三是指流域及其相关区域经济结构的配置必须与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因此,21世纪初应进行以下课题的研究:

3.1.1黄河流域水资源循环规律研究

要实现对黄河广义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要摸清黄河水系统的运动规律。由于在认识上的差距、科研资金投入不足和时代背景限制等因素,以往这方面的研究或不够深入,或仅偏重地表水的产水用水统计。21世纪初,应通过深入细致的典型调研和观测试验,研究黄河重点产流区产汇流规律及其变化趋势、黄河流域典型支流水循环机理研究、黄河流域重点灌区区域水平衡机制及耗水量、黄河流域地下水存量及其变化趋势,以弄清流域下垫面变化对黄河水资源量的影响,弄清黄河流域的产水用水特点和流域水循环规律,摸清黄河水家底,合理评价和配置黄河水资源。

3.1.2黄河流域生态和环境需水量研究

生态环境需水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被世界各国重视的新课题,但生态及环境需水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仍没有定式。黄河流域是中国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地区之一,为维持和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需要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用水特点及用水量计算方法、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水资源的适应性、黄河重点河段生态环境需水量等重大课题进行研究,为流域水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持。

3.1.3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利用水库调度全河水量是实现黄河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个关键环节。为配合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应抓紧开展以下课题的研究;黄河中长期降雨及径流预报关键技术、提高黄河小流量测验精度的关键技术、黄河水量水质快速监测关键技术、黄河干流小流量演进模型、黄河干流水质污染预警预报技术、黄河水量调度模型开发等。

3.1.4黄河水资源保护关键问题研究

目前,黄河的水污染已经成为黄河的水灾害之一,控制和治理流域水污染刻不容缓。为此,要在深入分析黄河干流重点河段水污染趋势及满足水质目标的最大纳污能力、黄河干流重点河段主要污染物扩散规律及河流自净能力等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提出黄河流域的水功能区划分、流域内各省区最大容许入黄排污量,为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3.1.5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部分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涉及的科技问题有两个层次。一是西线南水北调重大技术问题研究,包括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关键技术包括深埋长隧洞衬砌型式和施工技术、隧洞穿越活断层的结构型式、高坝抗震稳定性等问题研究。二是要研究南水北调工程生效后黄河可供水量优化配置方案。要通过分析未来不同水平年黄河现供水区水资源需求状况、南水北调三条线路分别对黄河现供水区的可能补水量和对缓解黄河水资源紧缺的作用,提出工程生效后黄河可供水量的再分配方案,包括分配范围和数量,为国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1.6引黄灌溉节水技术配置及节水潜力研究

节水是当前缓解黄河水资源紧缺的关键措施,因此关于节水技术的研究一直是我国水利科研工作的重点之一。21世纪,节水研究不仅要关注技术本身,更要关注不同技术在不同地域的适应性和当地社会的接受能力,从而提出因地制宜且利于推广的节水技术配置模式。

要通过对几个重点引黄灌区引水、耗水、作物结构和耕作制度、灌溉设施、社会经济条件等情况的调查,分析其用水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现有的水高效利用技术在当地适用的可能和效益,提出适宜的农业高效用水技术配置模式,进而提出引黄灌区实施高效节水农业战略后的节水潜力。

3.1.7黄河洪水资源化关键问题研究

为使黄河的洪水资源化,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研究:一要根据历史资料,分析黄河中游不同来源区的洪水在不同时期的量级表现和出现频率;二要分析中游各骨干水库对不同来源区和不同频率的洪水应该具有的拦调作用、人们对中游暴雨洪水预报的时效,进而提出汛期不同时段中各骨干水库兼顾防洪和蓄水的汛限水位;三是要对调整汛限水位后确保防洪安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配套措施,四是提出兼顾防洪和蓄水的水库汛期调度原则。

3.1.8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应开展研究的问题包括:黄河水统一管理的体制和运作机制、与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区域经济结构模式、黄河水权及水市场等。

3.2以保障黄河防洪安全为目标的研究课题

黄河防洪之关键在减淤,因此21世纪初黄河防洪减灾科学研究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黄河下游河床不抬高,为此,应以“小浪底水库运用”为切入点,重点抓好以下研究:

3.2.1小浪底水库防洪减淤运用方式研究

小浪底水库防洪减淤运用对控制黄河下游淤积抬高、提高防洪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十五”期间,要在其初期运用方式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原型观测资料分析、动床模型试验和泥沙数学模型计算等手段,重点研究: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下游河道的再造床过程及排洪输沙能力变化、不同水沙组合条件下黄河下游的冲淤预测、小浪底水库库区冲淤演变规律、小浪底水库不同时期减淤运用的方式和减淤效果、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对策、三小陆故四库联合运用方式等。

3.2.2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研究

三门峡水库自1973年采用“蓄清排浑”运用方式后至1986年,抑制了淤积末端上延,基本控制了潼关高程的不断抬高。1986年后,由于其上游降雨偏少、用水增加和龙刘水库调节径流的影响,使原已缓解的矛盾又有所加剧,表现为:潼关高程居高不下、渭河下游淤积加重、库区河道变形剧烈等。因此,当前应充分考虑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三门峡水库承担的防洪减淤任务将有所减轻的有利因素,分析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三门峡水库的应承担和可承担的防洪减淤任务,提出兼顾潼关高程和下游防洪减淤和发电需要的水库运用方式。

3.2.3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若干科学问题研究

水土保持是解决黄河下游泥沙问题根本措施,因此研究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仍然是21世纪初的重要任务。鉴于目前的研究水平,今后应该通过现场观测和模型试验等措施,重点研究以下课题: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规律及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作用机理、多沙粗沙区典型林草措施的耗水规律、多沙粗沙区生态环境特征及演变趋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对黄河水资源和泥沙影响评价方法研究、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

3.2.4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

包括多沙粗沙区沟道坝系相对稳定关键技术研究、沟道工程加固配套及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多沙粗沙区生态功能区划分及不同区域的适地林草品种选择、兼顾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措施及配置模式研究等。

3.2.5黄河下游窄河段及河口段冲淤演变发展趋势及减淤措施研究

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虽然对整个下游河道具有很大的减淤作用,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艾山以下窄河段和河口河段的减淤作用仍不容乐观。21世纪初,要在认真研究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下游窄河段和河口段冲淤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后,利用东平湖水库增加艾山以下河道的清水下泻量从而达到河道减淤所需要的水量,并与其他减淤措施进行经济比较,以论证该方案的可行性;要研究提出解决拦门沙问题的技术措施,继续探讨引用海水冲刷黄河下游河槽或挖河疏浚解决河口淤积的技术可行性。

3.2.621世纪初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发展趋势预测及减淤方略研究

拦、排、放、调、挖,综合处理和利用泥沙,是五十多年治黄实践的总结。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下游防洪减淤工程体系已经基本构成,因此,当前需要深入研究“拦、排、放、调、挖”等减淤措施的实际减淤能力和发展趋势,为今后防洪减淤方略的调整完善提供指导意见。研究应以“下游河床不抬高”的目标,对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下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演变趋势、黄土高原大规模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拦沙作用及发展趋势、小浪底等中游骨干水库拦沙调沙对下游的减淤作用及发展趋势、引黄放淤及淤筑相对地下河工程可处理泥沙的潜力、黄河下游防洪减淤工程体系的合理运用方式及其效果预测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实现下游河床不抬高的措施。

为确保堤防不决口,除了加强对减缓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措施研究外,还要加强对河道整治工程、堤防工程和洪水测报技术的研究:

(1)新形势下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的适应性及其完善措施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河道断面形态调整及发展趋势研究;黄河下游现有的河道整治工程对河势的调整作用分析;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现有河道整治工程对小流量的适应性研究;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宽河道整治方向研究,包括整治流量、整治河宽和整治工程布局等。

(2)黄河下游现状堤防的安全度分析

黄河下游现状堤防仍存在着较多险点隐患,因此应在调研、分析下游堤防工程隐患分布及成因的基础上,确定黄河下游现状堤防安全度评价方法,进而对黄河大堤重点堤段进行安全评价并提出适宜的加固措施。研究内容包括:黄河下游堤防工程隐患分布及成因分析;黄河下游堤防安全度评价方法及下游典型堤段安全度评价;提高黄河下游堤防安全度的关键措施研究。

(3)堤防工程新结构及其防护技术研究

要以不出险或少出险、抗老化、造价低为目标,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探讨黄河堤防工程的新型结构,包括材料、结构、施工工艺、管护技术等,研究比较丁坝与护岸两种整治工程的扰流作用、冲刷坑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工程抢险条件,根据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不同河段的河势和流路规划,结合丁坝与护岸对河势的调整作用,合理确定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不同河段河道整治工程的结构型式。要继续开发堤防隐患探测的新技术。

(4)黄河水沙监测技术升级

近年,黄河流域的水沙测验虽然在测验设施方面做了较大的改善,但测验技术仍十分落后,并成为制约延长洪水预见期和建设数字黄河的瓶颈。21世纪初,一方面要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水沙测验技术,另一方面要结合黄河的水沙特点,研制开发新型测验仪器。

科学合理的防洪管理政策是黄河防洪减灾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0世纪黄河研究的薄弱环节。进入21世纪,为达到防洪减灾的目的,应该开展以下研究:

①通过研究人类活动对小花间暴雨洪水的影响,客观认识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21世纪初黄河下游防洪形势,以此为基础,研究北金堤、东平湖和南北展工程的运用几率,并提出其科学合理管理方式,以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黄河防洪安全;研究黄河下游重点河段生产堤对不同量级洪水和泥沙演进的影响、减少中小洪水灾害损失的措施,并针对滩区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提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滩区防洪管理政策。

②为建立健全黄河防洪管理体系,还需要尽快在防洪风险管理的理论和体制、洪灾风险分析及风险区划、防洪保险的理论和实施方案、洪灾损失评估理论和方法、蓄滞洪区预警系统建设、蓄滞洪区的管理和赔偿政策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供技术支持。

3.3关于建设面向21世纪初的数字黄河的有关科技问题

建设数字黄河需要科学技术提供的支持是多方面的:

在水沙、地理、社经等信息的获取方面,由于需要采集的信息将包括降雨、径流、洪水、泥沙、水质、地下水、土壤水、引退水、地形地貌、人口、社经等诸多方面,因此科学技术的支持也反映在多方面:一是监测网络的设计,包括监测站网布设、监测参数选择等;二是自动化的监测设施配置,包括水文水质自动监测仪器、水文水质移动监测仪器、水土流失遥感测网络配置、降雨监测设施、大地测量新技术等,这些需要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来解决;三是监测信息的提取技术,如卫星遥感信息、航空遥感信息、卫星云图信息等,这些不仅需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更需要自主研究和开发,如遥感信息最下图斑的提取方法等;四是海量信息的储存技术和信息再现技术,即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数据形象地表现出来。

因为数字黄河的数据分散在许多个机构的数据库里,因此当某处要利用它时,要能从四面八方把有关数据迅速调来。这就需要有高速网络把各个点连接起来。当前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

应用模型是构成数字黄河的重要部件,离开了应用模型的支持,数字黄河仍难以为黄河水沙的管理和调控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些模型的建立不仅需要黄河水沙规律研究成果的支持,也需要计算机技术、神经网络、虚拟现实、图像自动解译、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的支持。根据21世纪初数字黄河的服务对象,需要开发的应用模型将包括:

1.黄河上中游中长期降雨及径流预报模型

2.黄河小花间暴雨及洪水预报模型

3.黄河防洪调度模型

4.黄河水量调度模型

5.黄河中下游河道水沙演进仿真模型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预测预报模型

为建立和完善以上模型,需要对以下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1.受人类活动影响的黄河中游重点支流产汇流规律变化规律

2.多源降雨信息的同化技术

3.黄河水体中污染物迁移和扩散规律的数学模拟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数学模拟技术

5.黄河下游河道水沙运动的数学模拟技术

6.黄河入海口区域的水沙运动的数学模拟技术

7.数学模型与GIS的结合技术

科技管理研究范文12

[关键词]科技管理;技术创新绩效;企业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041

[中图分类号]F273.1;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2-00-02

2006年,我国创建并改变了原有的发展道路,改为了科技创新型的新时代路径。但是科技创新型的发展道路是需要耗时耗力的一项体系性的建设,而且需要一种适合科技创新的建设环境。经济的发展便是能快速加快科技创新的有利因素之一,拥有一个完善运行的经济体系不但可以创新发展,还能有效减少风险。最近几年,我国很多企业已经建立了有关科技管理、科技创新的行业支持,科技创新和技术的协调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国内的科技管理行业的融资较难、创新的成效不高等方面的缺陷依然存在。

1 科技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1.1 选题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了飞跃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是依靠于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存在潜力的市场等来提高的,并不是质的提升,所以这种状况是难以维持长久的。培育和发展创新型的企业,是加强科技以及经济紧密结合的作用点,也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需要突破的点,不仅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经之路,也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的发展也证明了科技管理的发展对企业经济的影响非常大,我国政府在2006的时候便推出了新型的发展计划,在之后我国又将其上升为我国发展的核心目标计划和提高国力的重要方向。加快提高科技科技管理与创新技术是我们建设创新的制度,科技的支持可有效推动企业的发展。

1.2 研究的意义

为了使促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很多企业已经创建了许多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利的举措,比如,增大对科技领域的投资、加强科技创新,等等,这些举措不仅能促进科技的发展,还能推动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结合成效。当前,国内很多的科技公司都面临着各种情况,由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在科技系统向企业提供科技的过程中,科技机构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表现在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些行为会降低科技系统向企业投资的意愿。所以,企业创新融资难、创新效率低下等问题却始终存在。加强对科技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不仅可以解决科技创新与金融缺少的问题,还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

2 我国科技管理的内涵及现状

2.1 科技管理的概念

科技管理也就是通过采用最佳的途径与方法,根据科技发展的规律,将其与社会、经济融合在一起,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从而有效满足群众对物质、精神、文化的需求,是企业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合作及技术转让的总称。科技的种类有很多,其分类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狭义的科技管理又被称之为科研管理,是一种微观层次的科技管理。科技管理通过运用科学性的方法来调节和控制社会的科学技术活动,是对资源、研究和成果进行相关的管理,职员对企业的工作内容与所创造的效益进行考核,为所制定的目标提供事实依据,并制定新的目标。科技管理可以促进职员进一步确定发展目标,同时保证资源、研究及成果的顺利完成。

2.2 我国科技管理的现状

科技管理是对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化管理,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的科技管理包括了整个企业的整体性、策略性的科技预测与规划,还有促进企业技术、管理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生产力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科技管理的重要性,科技管理是企业取得效益与长期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方法,企业需要把科技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一般来说,科技的投入和产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来说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且科技投入的积极影响会更大,主要是对人才和经费的投入,通过对企业技术的管理让企业快速地发展。当下,很多企业在科技的管理这一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对科技进行有效管理,这也直接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如何能有效进行科技的管理,最大程度上利用企业技术是广大研究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内容。很多企业在科技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水平低下、管理不合理等,这些情况都会对企业技术的创新绩效产生不利的影响。

3 科技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3.1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

科技管理能很好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有效解决企业技术创新低效的问题。企业对技术有着严格的管理及要求,说明是其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一般都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对科技创新的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其次,创新型企业的技术能力及水平比较高,还能有效减少风险、发展激励等目的的实现。通过加强对科技的管理可以直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增长。因此,为了能更好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还需不断鼓励和加强员工对科技、和相关技术的了解,同时企业也需要根据自身的优势来合理选择且有效利用对科技的管理。

3.2 合理配置技g资源,利于企业发展战略科技

一般情况下,创新型企业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其技术水平会比较高,创新的能力自然很强。科技作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需要进行相关的管理。经研究发现,在对企业的科技管理中,科技的经费和人员非常重要,这两种因素会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较大。企业管理人员可以让投资人群利用企业技术来促使技术创新的提高,降低一定的风险,间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为了能有效地维持科技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所带来的优势,需要对科技的管理采用利于企业发展的战略科技,合理配置相关技术资源,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3.3 促进企业健康、持久的发展

企业绩效是企业活动对企业目标贡献程度的评价,是人们对活动的过程和成果的一种主观评价。企业需要通过一定的学习途径将企业现有的资源和技术进行整合,从而对企业的技术长期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进一步促进企业持久的发展。科技创新与市场经济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促进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它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通过对科技进行管理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但是很多人员对科技合作组织的方式并不了解,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没有时刻对科技进行管理,并没有使其发挥出太大的作用。所以,还需加强对企业内部科技的管理,以促进企业长久、健康、有序的发展。

4 科技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结论与相关建议

4.1 研究结论

本文主要通过对科技管理来具体介绍和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从理论中得到的结论是不仅要重视科技管理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国家也需进行适当的鼓励并重视科技管理的存在。要解决企业科技创新与技术缺少的情况,就要对此领域上的内容进行整理研究,以严谨的态度看待我国科技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的现实情况,并且进行细致的分析,总结以往的规律,发现以往的问题,以促进我国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的相互结合发展。

4.2 相关建议

对此,对科技创新的研究有了相关建议。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科技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科技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所以,目前我国还需从更深层次的层面来探科技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由于我国政府的科技管理理论和实践还不够完善及成熟,所以还需在理论体系上不断填充新知识。科技创新要依赖经济、企业技术等之间的协调,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与配合,这样才能树立一个更系统、全面的科技管理体系。

5 结 语

本文主要系统全面地分析科技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科技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重要的正向影响,尤其是创新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和科技活动人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技术创新及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重要性,还有需要投入更多的研发专利和新产品,这样才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本文具体介绍了科技管理的含义、我国科技管理的现状及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等。

以上就是笔者对科技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的具体介绍,由于笔者对其研究的不是太全面,所以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也是笔者以后继续要学习和探索的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徐玲.知识学习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