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技与生活论文

科技与生活论文

时间:2022-07-02 11:03:19

科技与生活论文

第1篇

近年来,长炼科协致力于打造凝聚科技人员智慧、激发科技人员创造力与活力的“科技之家”,努力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打造科技创新的特色活动平台,致力于为科技人才的成长、为企业自主创新与科学发展服务,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长炼特色的科协创新文化。

构建科技“思想库”

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共享、开发和运用,是企业实现知识增值、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长炼科协从2006年开始,利用企业局域网,创建知识管理系统。2010年初,长炼科协进一步升级完善了该系统,在“知识库”上新建了“论坛精华库”,新增了“专家黄页”、“个性化主页”,收纳了长炼石化科技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13个知识库,建立了“长炼科技论坛”论文库等,逐步实现了企业科技知识的采集、检索、共享等功能。

长炼知识管理系统中的知识论坛,作为一个学术技术、经验交流和沟通的互动平台,科技人员既可以进行专业探讨,也可以跨专业交流,以发帖、回帖方式,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并探讨有关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法。这种与优化生产、攻坚破难紧密相关的讨论,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1年,论坛组织开展各类技术讨论418项,提出建议近100条,其中35条经专家讨论评审认为具有可行性,12项已经采用并实施完成。长炼科协还设立奖励制度,以评选“论坛之星”等方式鼓励员工参与。截至到目前,“长炼知识论坛”已有论坛学组24个,论坛版块9个,论坛会员2891人,累计主题24632个,累计参与59813人次。知识论坛已成为长炼科技人员共享资源、交流学习、创新创造、成长进步的重要平台,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智囊。

搭建产学研平台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学研特色平台,是长炼科协近年来积极探索学术交流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是发挥科技论坛的主阵地作用。“长炼科技论坛”首创于2005年,每两年举办一次,已经成功举办四届。论坛创造性地与“院士专家企业行”结合起来,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需求,邀请国内知名的院士、专家现场诊断、作适用性的前沿学术报告,为长岭地区的技术进步献计献策,先后有6800多人次参加论坛活动,收集论文近1100多篇,其中经专家评审,具有重大价值122篇。二是组织专业学组开展技术学术交流。与中科院开展了环氧丙烷项目研讨,与美国S-zorb技术创始人进行S-zorb装置优质高效平稳开工的探讨等学术交流活动。协同企业有关部门,支持各学组组织、参加一系列内外技术学术交流、技术研讨、技术攻关等活动,每年达200多场次。三是鼓励科技人员参与科技论文交流。每年组织科技人员总结科技创新成果、撰写论文,将实践经验提炼总结为理论成果,进行交流。仅2011年就组织撰写论文469篇,其中有106篇论文在全国、全省论文交流中获奖。四是通过学术交流,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发挥产学研平台作用。建立了与高等院校、研究院所、设计单位长期合作的产学研联盟,与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化工研究院、清华大学、石油大学、湖南大学、洛阳工程公司等二十多个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从实验室研究、工程设计、工业应用开发全过程的科技创新链,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讲、比”激发活力

长炼科协坚持把“讲、比”活动作为组织广大科技人员推动企业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的有效途径,作为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培养科技人才、推进自主创新、促进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执行的《“讲、比”活动实施办法》、《“讲、比”活动组织及奖励办法》,使得“讲”有依据,“比”有标准,“创”有收获。截至目前,长炼科协“讲、比”活动已连续举办24届,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讲、比”成为企业科技创新项目产生的重要方式之一。长炼科协以“讲、比”为平台,特别针对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组织项目申报,推动技术攻关。如2011年,“讲、比”滚动立项418项,内容涵盖了生产优化、节能减排、管理创新等内容。公司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创新项目“RSDS-Ⅱ汽油选择性加氢”和“RSH液相循环加氢”,就是通过“讲、比”激发了科技创新活力,实现了技术突破。二是成就了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长炼科协的“讲、比”活动符合科技工作者投身企业生产建设、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要求,在活动中锻炼了人才,涌现出了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华,全国科技标兵刘建平,湖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胡先念、沈刚,岳阳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罗世贤、朱铁光、龙伟灿、刘郁东等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他们的模范行为成为激励企业科技工作者创新、贡献的精神动力。三是对企业节能创效作出贡献。近两年来,通过“讲、比”活动,集体立项成果600余项,收集科技工作者建议7000余条,“金点子”10多个。企业科技人员参与“讲、比”活动的比例达95%以上,累计创效10多亿元。

普及科学素质

第2篇

关键词:理工高校;学术;科技类;理论研究类;社团

中图分类号:G6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218-01

一、 研究目的

通过对该校学术科技类、理论研究类、社会公益类、体育竞技类、文化艺术类五类学生社团的调查发现,这些由大学生自发组成的学术科技类和理论研究类社团存在一定问题,在理工类院校中并没有像其他类社团那样参与人数众多并发展迅速,学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对策,加大扶持这类社团,使学术性社团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用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积极钻研科技知识,加强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和文献资料查询为辅的调查形式,收集大学生对社团文化的认识及社团活动的参与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800份,回收率100%,调研覆盖长春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等11个学院的学生,对社团的负责人、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相关部门进行访谈,了解社团相关发展情况以及社团发展的优势与前景。并查阅了近几年来各学生社团的档案资料,对各社团的发展动态有更准确的把握。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社团的现状

学生社团是该校学生在共同的兴趣与爱好的基础上自愿组成的组织,在校团委和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的领导下,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团体。社团成立应具备5人以上不同专业学生自发组成,要有挂靠单位和至少1名指导教师方可申报成立。学术性社团包括理论研究类和学术科技类。如:青年马列学社、“求是”协会、时政协会、科技创新协会、数控科技协会、机械电子社团、创新机器人社、CAD学社等。

2.问卷分析

调查发现,在校期间没有参加过科技创新活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的学生存在就业困难的问题。说明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对创新意识、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科技性社团缺乏高水平的指导教师。与体育竞技类、文化艺术类、社会公益类等社团不同,学术科技类社团和理论研究类社团本身具有专业性与探讨性,专业的指导与集中的学习是该类社团所独有的特点。

学术科技类社团和理论研究类社团,其本身的专业局限了社团的沉重性与严肃性,许多与社团涉及专业知识无关或者无浓厚兴趣的人很难真正参与进该社团的活动,以至于会员人数较少,限制了活动的广泛性,降低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力,从而制约了社团的发展。学术科技类和理论研究类社团有待于加大扶持力度,以便更好地活跃校园学术氛围,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指导教师的作用,提升科研水平,促进教风学风一体化。

四、大学生学术性社团的发展对策

(1)加强学术科技类与理论研究类社团负责人的管理能力。协会领导者可以引导会员不仅向探索性发展,也可以适时适量举行一些室外活动。去各大比赛现场观摩,展馆、博物馆参观等,这样不仅能调动会员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活动质量,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

(2)以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和创业计划竞赛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组队参与以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和创业计划竞赛为龙头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3)打造品牌活动,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力和辐射面,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加大对指导教师和活动经费的支持。可指导会员参与教研科研带动社团高效发展。

(5)出台更多激励措施和政策,使更多的教授、学者参与到学生社团中,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通过数据分析,缺乏专业指导教师定期的指导是学术及理论类社团发展困难所在。学校可以为这些社团配备相应的专业教师,社联方面可根据教师们的时间安排来安排活动时间,避免社团有活动却找不到老师的问题。

所以,学术性社团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活跃校园学术氛围、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STS理论;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

STS的英文全称为“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即“科学、技术和社会”。STS教改运动由欧洲传播至很多国家,现已发展为世界性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潮流。它注重科学知识和技术在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具有跨学科、开放性、互动性、多元性、发展性等特点。以此理论为基础,科学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能用科学知识理论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服务于现实生活;二是能正确理解一定的科研过程和方法;三是能预知理解科技对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而当今文科大学生在此方面比较欠缺。

一、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首先,学校对文科大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理论的教育重视关注度不够。长期以来强调专业教育,忽略了自然科学知识理论的教育。强调了专业素养,忽视了综合素养。文科院系几乎不开设科技类课程,也不组织相关的活动,即使有科技类公选课,由于群体和环境意识的影响,文科大学生参与的意识也比较淡漠,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科技展览等实践活动也无法参与,这是造成其科学素质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科学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资源未能持续更新。目前,我国文科类高校自然科学教育内容明显过时,主要是以前的科学事实和现代的一些发明创造。例如,计算机、医学、数学、天文科学等前沿的动态更新的内容较少。学生掌握的科学知识局限于传统的旧知识,对新近的科学动态、科学成果只是出于好奇,零散浅层地从网络获知一点,呈现碎片化和浅层化特点,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再次,教师自身科学水平存在局限,师资力量有待提升。具体表现为自然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欠缺,科学意识和精神的薄弱。据调研,文科教师很少有主动意识去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对探索和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知之较少,从而欠缺科技创新的能力和精神。究其根源,是传统教育观念重视专业,忽视学科的交叉融合所致。在新文科背景下,这一状况有望改善。最后,文科大学生虽具备一些科学基础,但缺乏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由于强调专业学习,削弱了自然科学的学习力度,文科生的科学认知主要停留在高中前的水平。且大多数文科生对待科学教育消极淡漠。除了学校重视度不够,主要在于学生兴趣不高,不会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的科学素质水平。由于基础较差,加之科学技术本身有一定难度,使学生出现畏难心理,兴趣日益减弱,导致步步跟不上,对各自然学科前沿知识领域的动态更新知之甚少。从调研情况看,文科大学生科学知识信息来源渠道单一,主要来源于网络、电视和图书,而课程教学、科技展览等实践活动占比很小。

二、基于STS理论的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培育策略

(一)构建基于STS理论的科学素质课程

1.基于STS理论开设兴趣选修课在高校开设STS课程可以改善文科生科学素质偏低、科技兴趣不足等情况。从自然科学每门学科中开设选一两门基础的有趣味的课程,课程内容针对社会现实中常见现象进行解析。涉及数据的跨学科科学课程“内容设计应结合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责任等科学素养维度,实现前沿科学数据教育价值的深入挖掘,保障科学数据课程的科学性与教育性”。[1]可以借鉴非照搬国外的做法,使文科大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理论和科技应用方法,了解科技与社会的关系,自觉抵制伪科学和封建迷信思想的侵蚀。2.创新设计STS课程的实践情境STS理论十分强调实践的作用,实践活动不仅使得理论知识发挥作用,还能够锻炼学生动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是文科生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中,综合应用史料、事例、实物等多种材料和教具,采用多种方法,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全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其科学认知、创新思维、探究精神等素养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如可以线上线下结合,采用网络预习、实验实习、多媒体演示、分组讨论、互动交流、答疑解惑等多种方法。另外,以讲座形式开展教学,安排由教授和技术专家开设的有关自然科学技术的讨论课和讲座。开展各种科学实验,让学生弄清科学的奥秘。利用实物、模型、挂图、网络演示、计算机仿真、CAI课件等多种手段提高学习效果。3.构建探究式的“5E教学模式”“5E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它指出科学教学需要按顺序进行探究发掘,此过程包括参与(Engage)、探究(Explore)、解释(Explain)、迁移(Elaborate)和评价(Evaluate)五个环节。学生全程参与探究过程,体验科学家的工作方式,能正确解释科学现象,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最终师生共同完成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其建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将创新思维应用于实践操作,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开展研究探索,拓展思维,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突出认知、情感、意志、能力的综合功能,引导其进入更高的科学精神境界;通过综合分析和多元评价结合,提高文科大学生综合科学素质。在教学方法上,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开展自然科学和技术教学改革,采用小班、分组教学方式,提倡文科生的团队学习、团队协作和研究攻关,引导其主动学习、自主实践,全面推进文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课堂努力为文科大学生提供一个自觉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培养他们学习、探索、动手的积极性,使学生能根据自身能力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建立以“自主式的学习活动”“多层次的实践形式”“综合性的技能培训”和“多维化的评价方法”为特征的实践教学模式。4.建立STS教育网络学习平台信息时代衍生出的互联网作为科学信息传播的媒介,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性。现在5G网络发展迅猛,巨大的知识储备量突破了面对面传授知识的限制。高校STS课程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科普宣传网站,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建立不同的学习板块,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模式。[3]信息时代的熏陶使当代文科生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各类网络形式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轻而易举地借助网络来探索科学信息。此外,他们还可以合理利用休息时间,结合自身需要,寻找相关的科技类网站,去查找信息、自主探究问题。还可以借助QQ群、微信群、公众号等诸多网络平台互相交流探究、分享科学信息,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在这些网络交流平台中推送科技信息,组织引导学生共同探讨交流相关问题。

(二)优化高校科学素质教育的环境

1.发挥科技社团的引领作用高校组织文科生开展科学社团活动,搭建社团科技活动的平台、开展科学普及宣传,科学实验活动,开展有关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等活动,营造科技文化氛围。例如,开设“数理爱好小组”“生命科学协会”“天文兴趣小组”等社团,通过科普讲座、知识竞赛、科学故事演讲或赛事活动策划的形式,激发文科生学习兴趣,鼓励积极全面参与。同时,学校应该在科技活动场所、活动经费以及实验设施上予以支持和保障。2.增设通晓易懂的科普读物高校应根据文科大学生的特征,提供获知最新科学知识、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渠道,增添适合文科生阅读的通俗易懂的科普书籍,在图书馆中设置专门的阅读区,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此外,高校应以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恪守科学道德、弘扬科学精神为追求,以生动丰富的科普读物为媒介,推进校内外跨学科、跨领域的科普文化交流,提升文科生的科学素质。3.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高等学校需要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创新基地、科技展览馆和博物馆,走访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等,促进学生进一步地走进科学,深入社会,紧密关注社会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将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多角度多方面理解分析和研究科学现象。对文科生而言,需要减少科技创新的难度,增加科学认知的广度。这也是STS理论的实践应用。4.加强校园媒体的配合宣介高校主流媒体——校报、电视、广播、网络等本身就是科学文化的载体,学校要建立科学教育管理组织,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传播科技知识。例如,利用班会播放科技录像,利用校报刊登科技文章,广播台或公众号开设《科普天地》栏目,激发文科生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努力培养其科学精神,提高其科学素质。[4]

(三)提升高校文科教师的科学素质

文科教师知识体系的拓宽,完整人格的培养,多维思维的训练和科学精神的培育,在科学素质教育实践中日趋重要。文科教师科学素质的提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第一,高校对文科教师进行系统的科学教育和培训,提供科学实验的机会,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水平;第二,加强文科教师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交流,邀请专业科技人员开设讲座,承担科技应用型和技能型方面的辅助教学;第三,文科教师应对传统的教育体系进行反思完善,用心学习国内外知名的教育理念,如施瓦布的探究式教学理论、研究性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等等,使教学实施从部分转为整体,从重结果转为重过程,推进文科生科技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例如,在分析“赤壁之战”里的诸葛亮时,一般教师仅仅说他非常聪明,赞扬他有先见之明。具备科学素质的教师,却能继续分析他为何聪明,因为他熟知天文地理,懂得利用当时的天文风向等科学知识进行军事谋划。如此教育实现了“转知为智”,科学能使人变成神机妙算者,从而引发了文科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四)采用多元化有针对性的测评方式

首先,不仅要进行教学后的总结性评价,而且要强化教学前的诊断性评价和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应综合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树立全面综合的动态评价观。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以学评教”“以评促教”。考核方法以平时表现与考查成绩相结合,操作实践和理论考核相结合,基本技能和综合创新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次,立足多个主体,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小组评价等,力求科学素质评价的客观性;再次,根据文理科课程和具体科学课程的特点,设立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开发多元化课堂教学评价工具,据此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如相关科技活动的策划方案制定,科技现象的解析和描述等;最后,考核的内容注重全面性。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技能、科学与社会关系的认知等方面,且尝试构建更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考核内容由实训记分、试题库测试、实习报告、科研报告和论文等组成,可根据不同专业设定比例,最后统计总成绩。

三、基于STS理论的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培育的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提升文科生的科学认知和应用能力。只有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才能对一些突发事件、全球公共事件作出正确的认知判断,更好地应对战胜危机。基于STS理论的创新性的教育方法和课程内容,对全面提高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其次,有利于高校深化素质教育教学改革。STS理论作为新的教育理念,代表着教育领域,培养科技人才的创新思维模式,是一种新的价值观体系。以其作为切入点,结合文科生的科学素质欠缺的现状,提出创新性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教法,有助于引发教育界对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问题的重视,对加强和深化高校教育教学的研究,指导高校科学素质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最后,有利于拓展思想教育的科学内涵,进而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增强他们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思潮、鉴别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能力,是思想教育的任务和精神文明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郭庆,乔翠兰,伍远岳.科学素养的跨学科发展及其实现——美国费米实验室基于科学数据的课程开发之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20(9):79-91.

[2]李舒恬.科技与教育同行:STS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方法论[J].山西青年,2021(16):12-14.

[3]王凤成.基于STS理论的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4.

第4篇

1.科技写作:是科技信息的书面贮存活动。科技写作的结果,是形成科技文献。

2.科技文献:是以文字为主要表达手段的科技信息物质的载体。

3.科技写作的特点: 1)科学性和先进性。2)写作目的,是总结科学研究成果,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因此具有功利性和及时性:科技写作必须及时、准确,方能收到应有效果。3)它的写作对象,是专业科技工作者,因此表现出对象的专门性和狭隘性。4)写作手段和工具,主要是自然语言的书面符号——文字外,还广泛采用图相、照片、表格、公式以及其他各种书面符号或手段。以期有效地展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5)由于科技写作是用文字等书面符号来记载科技信息和客观规律,故必需符合其逻辑性和语言的基本要求,条分缕析、文通字顺,使本专业的科技工作者感到平易可读。6)具有自身许多特殊性。

4.当今的科技写作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类型繁杂:科技写作除了传统的专著、论文、报告的写作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情报文献、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政府出版物、技术标准、产品样本、学位论文、科技档案、科技应用文等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写作。2)作者众多3)数量庞大4)更新加快

5)应用缩短6)体裁成熟。

5.科技写作主体的素质:素质,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是指先天的解剖生理方面的特点,表现在内外感官,神经系统和脑的特点方面,也称为生理素质。广义的素质是指个人天赋禀性经过后天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心理品质和在各项精神和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养。人们通常说的素质,一般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等。

6.写作素质通常是指作者在收集素材、运思谋篇和书面表达等写作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养。对于科技写作主体来说, 要提高自身素质, 重要的是在心理素质、政治品格、学识修养、审美理想四个方面下功夫。

7.心理素质:人的心理素质,内容很丰富,本身就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对科技写作活动有影响的主要是写作主体的气质、性格、兴趣和情绪

8.气质:是人类个体表现在心理活动上的动力特征,包括心理过程的快慢、强弱、显隐、灵敏迟钝等。心理学界将人的气质分成四类: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9.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独特的、带有本质属性的个性心理特征。它由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四个方面的特征构成:I. 态度特征。II. 意志特征。III. 情绪特征。IV. 理智特征。性格即是上述各种特征的综合体。性格是气质的外在表现,并且有发展或遏制某些气质特征的作用。

10.兴趣: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并非与生俱来,它是在一定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通常具有四种品质:I. 兴趣的倾向性。II.兴趣的广度。III. 兴趣的稳定性。IV.兴趣的有效性。

11.情绪:字面含义是指一种被激起的心理状态,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心理学家认为,任何情绪都含有三个成分:主观体验、生理唤起、表情行为。关于情绪分类、情绪理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正在发展之中。但是,情绪对人类所有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却是被反复证实了的。

12.思维与科技写作的关系:1)思维活动贯穿始终2)思维活动的主导作用:从根本上来说,科研工作是一种认识活动,是探索未知的客观世界的工作。一方面,它必须遵重客观事实,对研究客体取承认的态度;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活动,它又总是和研究者持的认识论分不开的。在科学发展中, 由于科学家在认识上的差异,而造成对同一客体的研得出相反结论的事例是屡见不鲜的。3)写作是思维的手段、是思维的描述工具: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又始终与人脑的活动联系在一起。思维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一种认识活动。它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维是认识活动中的核心成分。

13.科技写作中的思维过程:1)选题——创造性思维的运用。2)收集与利用资料—或然判断到必然判断的过程。3)从提纲到执笔——严密的逻辑推理:从拟定提纲到执笔成文,这是写作的主体工作。4)修改与最后定稿——反馈的运用:科技写作是复杂而艰辛的工作,从初稿的完成到最后的定稿,必须经过反复多次的修,要对全文的观点,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各方面进行调查、补充、完善,不恰当的要删除,修正。我们把这一过程叫“反馈”。

14.在科技写作中的思维特点主要体现两个方面,即思维活动的复杂性和逻辑思维是最基本的思维。1)科技写作中思维活动的复杂性:人的思维活动一般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抽象思维,就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抽象思维又被当作逻辑思维的同义语。形象思维则以直觉、形象、想象作为自己认识世界的基础。逻辑思维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科技写作是以揭示、证明事物的某一规律为目的,

这就决定了达到这一目的的思维活动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

15.逻辑思维的主要方法:1)归纳与演绎:归纳,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它是从个别事实去异求同得出一般的结论。演绎,则是从一般到特殊,从概念、原理走向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是对立统一的。归纳是演绎的基础,它通过对个别事物的研究概括出一般原理,它的终点也就是演绎的起点。演绎则是归纳的前导,帮助解决归纳的目的与方向,为归纳提供理论依据,其两者是互为补充、相辅为用的。2)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在思维中将认识对象的整体分解为各个不同的组成部分或属性,并个别加以考察的一种研究方法。综合,则是在思维中将认识对象的各个不同的组成部分或属性联合起来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加以考察的一种研究方法。3)抽象与具体:抽象,指思维中对客观事物某方面的属性的认识。具体,则是事物矛盾内部各方面的对立统一在思维中的再现。

16.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1)学点形式逻辑:学习和掌握形式逻辑的原则和方法,是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经。2)学点辩证逻辑:辩证逻辑是研究辩证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逻辑科学。3)学点数理逻辑:数理逻辑又称符号逻辑、理论逻辑、数学逻辑。

17.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1)培养吸收和储存信息的能力。2)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3)培养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责任感、顽强的毅力、学习新的科学方法。

18.科技论文按其发挥的作用来看可分为两类:1)纯学术性论文:是指科技工作者向科技部门送交的或供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纯学术性论文反映了各学科领域内最新的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水平,反映了本学科发展的动向,它对科技事业的发展和交流起着积极的作用。2)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交的论文。学位论文,尤其是博士学位论文是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但是这类论文更突出的作用还是为授予学位提供依据。

19.学位论文又依学位的高低分为三种: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

20.学士学位论文:是大学毕业生取得学士称号的一项重要考核。篇幅一般应为1万字左右。

21.硕士论文:是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其学术水平要高于学士论文,篇幅一般应为2~5万字左右。

22.博士学位论文:博士论文是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篇幅一般应为5万字以上。论文应反映出该科技领域最前沿的独创性成果。因此博士论文被视为重要的科技文献。由于学位论文都要经过考核或答辩。因此无论是论述还是介绍实验方法、实验装置都要十分详尽。

23.科技写作的意义与作用:1)科技工作的组成部分2)科技研究的手段3)科技成果的标志:所谓发表,就是把科技成果公之于世。4)科技交流的工具5)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

24.科技写作的学习方法与途径:1)应重视基本功的训练:所谓写作基本功,是指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乃至行款格式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要扎扎实实地进行字,词、句、篇的训练,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通过写日记、板报稿、广播稿、读书笔记、书信等方法逐步提高基础写作的能力。2)勤学苦练,多读、多写,多改。科技写作的实践包括读、写、改三个方面。

25.科研课题:是指科研所围绕进行并企图得到解答的某一具体问题。

26.论文题目:通常是科研课题完成之后,在课题基础上,以整个科研成果或其中的某一部分做为论文题目。

27.主题:既不等于科研课题,也不完全等同于论文题目。在课题研究中,主题是指课题研究的结论部分。在论文中,主题是指该论文所提出的论点。所以,主题又称为基本结论或中心论点。

28.选题的基本原则:1)要有科学性。2)要有应用性:所谓应用性,即所选的课题应能回答和解决现实生活或学术研究领域中的实际问题。能应用于生产实践。3)要有可行性。

29.选题的具体途径:1)站在前人的肩上,选取“前沿性”的课题。2)人类对自然及自身的认识并不是一次可以完结的,永远处在一个过程之中,它需要不断地深入与发展。在人们忽略的地方深入探索。3)前人对自然的认识有其不足之处,就是同代人也会由于站立的角度及其它因素不同而出现一些偏差与空白。选题时不要轻易放过别人忽略的地方,要能在这些地方寻到矛盾,发现问题,深入进去。被人们忽略的地方是大量存在的。4)从事科研时不应人为地设置不可逾越的禁区,在选题时要敢于从自己熟知的学科跨入到生疏的学科,敢于修订自己原来的计划。5)勇于开拓新领域,善于独辟蹊径6)不要拒绝意外的获取。

30.论文主题的确定:1)论文主题必须明确集中2)要能迅速成文。

31.科技资料的积累:科学研究和科技写作所需要的积累,包括思想认识、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资料素材等等方面的积累。

32.积累资料的重要意义:1)掌握了资料,学术上才有发言权:掌握资料,一要多、二要精。“多”,就是所掌握的资料要达到足够的数量。“精”,就是根据选题的需要选择精当的资料。2)资料是形成论点的基础。3)资料是撰写论文的血肉。

33.收集资料的方法:1)直接信息的收集方法:a.在实验中获取直接信息实验。b.调查或考察。C.测量:对实验现象进行定量测量。D.观察。2)选取信息要做到针对性强即针对科研题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周密细致的调查。

3)所取得的信息一定是事实:因为直接信息储存于事实中,调查报告必须尊重客观实际的,它得到的结论以调查事实为基础,考察或调查报告是以充分确凿的事实为依据。用事实去阐明道理、说明问题。4)要有坚强的毅力和刻苦的精神。

34.收集整理资料需注意的问题:1)择其思想精华,增补自己的感受2)择其争议之处,说明自己理由3)收集资料,要广而深4)阅读资料,要详而略5)记录精全:即精当、准确地记录那些令人神思游移的精言妙语,同时尽可能把课题研究所需要的作全面记录,不得疏忽遗漏。6)整理资料,要思而辨。

35.文章的结构也叫文章的布局:科技文章的结构就是对以科学技术为内容的文章的组织与构造,也即对要写材料的安排科技写作的结构特点。

36.科技论文写作的特点:1)科技文献相对固定的程式;2)体现内在逻辑:科技文献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都有其内在的逻辑。这种内在逻辑,是靠文献的结构来体现的。在执笔写作开始,首先应该考虑的是结构如何安排。结构是文章逻辑的展现。一方面,它有一定的规律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它又因每个写作者思维方法的不同而互有差异。3)运用标题和序号:科技写作的结构特点由于电脑排版技术发展的需要,在上述程式基础上,现在的科技文献多采用如下程式:1?????(标题)1.1?????(一级小标题)1.1.1?????(二级小标题)1.1.1?????(三级小标题)等等。具体编排形式可灵活掌握和运用。

37.科技论文的结构程式:

A. 标 题:标题是文章的总题目,它仿佛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人们可以看到全文的精髓。它可以在文章写作之前拟出,也可以在文章写成之后确定,往往是后者居多。文章的标题,必须简明、确切、具体、传神:a.简明是指用字要少,但这少并不等于简而陋。它必须确切反映论文的内容;少而明确才称的上简明。如果用字少而意义含混,那就宁可多用几个字,以便题目的意义明确。b.确切是指题目的用字一定要准,不能有歧义;若题目有歧义,则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这是拟题的大忌。c.具体即确定题目的弊病之一是失之抽象,贪大求全。d.传神是指拟题的技巧。同一内容的文章,可以拟出若干个题目,其中必有一个是能传达文章精神的。它能概括文章的课题,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从而使论文发挥更大的作用。

B.作者与单位:为论文署名,并标明作者所在单位,是论文的第二大结构程式。它表示作者对论文负责,对工作认真负责、对自己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代价(成果)的珍爱,同时,当公开发表时也便于科学同行或读者与作者联系,也要负学术责任。署名要放在标题之下,独占一行正中的位置上,不应放在文后,也不应用化名和笔名, 这样做往往会给导师或读者带来许多不便。应按其作用和工作量的大小安排名字的次序,工作量相等者则按姓氏笔划的多少排序。

C. 摘要(关键词或主题词):较长的论文一般附有摘要。刊登在正文之前的亦可称为“提要”,正文之后也可叫做“摘录”。摘要不是正文的解释,而是正文的高度概括或浓缩.它是传达全文的主要信息,使读者决定是否需要阅读全文。所有摘要中,一般不列图表、不引例证、不与其它研究工作对比。摘要字数以300~500字为宜,不可过长。在摘要的下方应列出与标题和内容相关的3-5个主题词或关键词。为了加强交流,论文往往附有英文摘要和主题词或关键词。

D. 引 言:引言又称前言或绪论、导语等,是论文的序论部分。其写法如同所有文章的开头一样,要简捷、明快、概括。即要以简练的语言,交代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概括地介绍或提示研究的基本内容、结果。 E. 本 文:本文又称本论或正文,是科技论文的主题部分。论文的重要内容全在这里。由于科技写作的题材极其广泛,不同学科、不同方法的研究都使得论文的写作有所不同。因此,要规定一种万能的本文结构程式是困难的。但本文的写作也并非毫无规律可循。归纳起来,可分为理论性的阐述和实践性的阐述两方面。a.理论性的阐述:提出假说的事实的或理论的前提条件 假说的要点,适应范围,论证所据的资料,具体阐述与计算,运用的方法(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类比、比较等)。结果 理论的内容、规律等。讨论 应用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存在的问题,对不同的见解的评价等。b.实践性的阐述包括调查或考察的阐述;实验观察的阐述。 F. 结 论:结论是全文的概括、总结、强调和提高。结论并不是重述本文中的研究结果,而是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科学的结论,也就是使研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要以本文的论述为基础,但较本文的表述更精炼、更集中、更典型、更有价值。结论的写法样式,要根据作者的写作习惯、风格,文章内容的规定性等不同而异。但是其写作的要求有如下几点:a.要有明显的辩论性b.要有高度的理论性c.要有内在的联系d.要有相对的独立性.

G. 谢 词:谢词的文字要简短,致谢的言辞应该恳切和实事求是,而不应该失之浮夸或单纯的客套。至于“拉

大旗当虎皮”的做法,当然是不足取的。

H. 参考文献:在科技论文的正文之后要列出本论文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所参考或引证的主要的文献资料。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a.表明论文作者言之有据 便于研究相同或相似课题的同行从文献目录中得到启示和进一步探讨。b.表现论文作者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c.供指导教师或审稿专家了解论文作者对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努力的程度。d.为进行论文答辩向指导教师提供信息,便于指导教师进行审阅和评定成绩。

I. 目次(目录):长篇论文在标题之后多有目次,并标有页码。

J. 附 录:在论文中不便收录的研究资料、数据图表、修订或再版说明,以及译名对照表等,均可作为附录列文末,以供读者参阅。

38.列出参考文献的要求:1)按论文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依次列出,不以文献的重要程度或名家非名家的顺序排列。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应该是正式出版或公开发行的,尚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别人不便考证,最好不要列出。包括书籍、杂志、报刊等。3)列举参考文献时,要标明序号、作者姓名、著作或文章名称、页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版次等。

39.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1)客观性2)规范性3)科学性。

40.考察(调查)报告的写作:1)前言:基本同实验性论文;2)主体部分需要详细叙述如下问题:对哪些部门或哪些方面进行考察;对被考察的现象和事实作详细说明,指出它们的意义;对上述现象和事实进行分析。3)结论:结论部分是报告的结尾,应列出考察所得的全部结论,并对结论的意义作评价。

41.综述是总结某一科技领域在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情况,做出综合性描述的科技情报文献。

42.综述的特点:综述的第一个特点是“综”,就是说它综合了某一个问题在某一段历史时期内的发展概况,它既有纵的描写,又有横的对比。综述的第二个特点是“述”。所谓述,不仅是指对某一段时期内文献资料的综合描述,而且还是指综述的工作者在研究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后,对以前的工作适当的评论,预测今后的发展方向。

43.综述的写作要求:破题:综述的开端就要接触到所要讲的问题,绝不能绕圈子。综述的题目是经过仔细选择后确定的,它应当符合科技发展方向,符合当前生产与科学研究需要,也应能反映全世界的最新科技成就。

44.综述的写法:1)常见的写法是按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叙述的。主要讲清下面几个问题:A.课题研究的主要方面;B.历史过程概述;C.已解决了的问题,主要困难和存在的问题等。2)目前发展水平:即要指出目前各国的发展状况,综述的作者往往要概括出当前有代表性的几种型号产品,说明每一种型号的原理、特点和待解决的问题。3)发展的方向预测:通过上述纵、横对比与分析,有可能认清课题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从而做出较可靠的预测。4)综述中列出的参考文献有着特别的意义,这是因为人们利用综述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根据综述提供的线索去查找原始资料,以便深入研究.

第5篇

科技素质主要是指人们为了在科技事业上取得成就并适应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所必须具备的科研能力、科学知识和热爱科学、敢为科学献身的科技道德品质。科技素质既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理论、科学观念和科学思想:也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智慧、科技研究能力、科技发明与创造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还包括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科技道德品质。

二、大学生科技素质现状

科学知识与科技素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不能混淆,也不能互相代替。科技素质教育要包括三个层面:科学知识教育、科技技能教育、科学思想品质教育。客观地说,目前,不少高等院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科技知识教育的层面上。就目前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的科技素质现状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严重缺乏科技素质教育的内容

课程设置如同大海中的航标,它为大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由于目前人们仍把科学知识教育等同于科技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一陈旧的教育观念。围绕各自的培养方向各高校各专业都设置五花八门的课程,这无疑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但却无法弥补学生科技素质的缺陷。因为在其课程设置中很少看到“科技发明技巧”、“科技写作学”、“科技发展史”、“创造学”、“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科技实践”等意在培养学生科技技能和科技思想品质的课程。理工科本来还有一些实验和实习的时间可为学生提供科技技能的体验,但由于实验设备陈旧、实习经费严重不足等原因,只好将实习和实验的时间一缩再缩,只剩下少许的技能体验,再加上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将这些少许的技能体验的机会看成可有可无,马虎应付了事,科技技能和科技思想品质的培养根本无法在课程设置中占有一席之地。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安排本来可以弥补课程设置的不足,时间一般在12~16周,这是大学生培养科技技能的一次好机会,但由于学生缺少有效的科技发明与创造的理论指导,再加上学校管理上的问题,使科技实践成为一种盲目的、毫无把握的实践。在大学生看来,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是为了顺利毕业,而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技素质,因而对此不予重视。对指导教师来说,选题时基础理论研究的课题较多。而应用型的较少,他们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工作的思路仍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而不是培养学生的科技技能,同时有些教师把指导毕业设计看成自己完成教学工作量的途径,要求不严格,使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工作难以发挥其培养学生科技素质的功能,也很难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科技素质基础。

(二)校园缺乏科学研究的氛围

在高等院校学生群体中,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很多,但是,很难找到科学研究社团开展的科技活动。学校学生工作部门仍以“德、智、体”评定学生的在校表现,但其“智育”却被“智育”代替了。在“智育”评定中,只要学习成绩优秀,其“智育”就为优秀。采用奖金数额可观的办法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学生科技成绩的奖项却很少出现,大学生科技技能的锻炼和科学思想品质的培养很少采取激励的措施。同时学生的科技素质缺乏统一的指导、规划和培养,学校缺乏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指引和导向,校园也就自然缺乏科学研究的氛围。

(三)大学生缺少科技实践活动

科技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发现科技领域许多悬而未解的问题。这必然会引起大学生的好奇心与注意力,促使大学生去思考,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激发大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和创新欲望,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观察、联想、动手操作、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锻炼大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动手和创新的能力,激发他们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决心。但多年来,将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目的定位在“了解国情和社情民意”上,高校组织学生开展此类活动就成为“参观访问式”的实践活动,而科研技能只有在科技实践活动的亲身体验中才能得到认识、锻炼、巩固和提高,可惜目前大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开展起来,致使一些学生在进入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设计灵感经常会因为没有经费、场地和专人指导等因素,而将这些学生从事科技实践的积极性扼杀在萌芽状态。

(四)大学生缺乏科学研究的兴趣

笔者曾作过一次300人的问卷调查,在“每学期参加过多少次科技活动”的栏目中,选择“无”的占97%;在“业余兴趣是什么”栏目中,回答是“参加科技活动”的占2%;在“完成毕业论文的目的是什么”栏目中,回答“是为了自己的科研兴趣”的占1.7%。学生很少参与学校科技活动,究其原因,除了学生对科技活动感觉陌生外,科技兴趣的淡薄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五)大学生缺乏为科学奋斗的精神

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是一个以掌握一定的科技基础知识、科学的研究方法、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以及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为基础的系统工程。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科研后备力量,然而,面对毕业设计题目和指导教师的选择,有些学生事先打听的却是哪位老师题目简单、工作量小、管理松懈、容易通过:面对毕业分配,相当一部分学生事先考虑的却是工作是否轻松、待遇是否好的问题,即使是读生产应用型专业的大学生也不愿意选择生产第一线单位。于是出现了许多学非所用的怪现象,如读电子专业的争着去税务部门工作,读化学专业的争取去银行工作,读汽车维修专业的也一心一意选择去党政机关工作。尤其是近年来采取毕业分配双向选择的措施后,这种学非所用的现象更加突出。即使毕业分配时无奈选择到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去工作的,走上工作岗位后,也挖空心思跳槽。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普遍出现了人才流失的现象。造成大学生不愿到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去工作的原因之一是大学生缺乏为科学奋斗的精神。

三、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思路

科技素质——兴国富邦之必要,时代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科技素质。不重视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的后果是严重的,作为高等院校,要设法使受过教育的学生既能掌握科技知识,又具有科技技能和科学品质。要做好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工作,首先就要构建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的思路。

(一)从树立科技素质教育的角度重新构建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标准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对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评价停留在每年能培养多少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上,这种以数量为标准的办学质量评价使我国的高等教育陷入办学实践的误区。而对高校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以“学历”和“文凭”为依据,这种以“文凭”代替“水平”,以“学历”代替“能力”的评价标准,妨碍了大学生科技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评价标准作为一种科学的舆论导向。必须顺应科教兴国的新时代要求予以重构。如果仍以旧的标准评价高等教育的社会贡献,必将产生扭曲高等教育生产功能的严重后果。高等教育的生产功能如同工厂的生产功能,具有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功能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功能。从本质上讲,高等教育生产多少的问题不能体现其固有的生产功能。能够反映高等教育生产功能的是内涵扩大再生产。内涵扩大再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在不增加教育投入的情况下,通过调动学校人的办学积极性,让教师潜移默化地在大学生心灵深处种下科技创新的种子,通过优化学风、教风、校风的途径,通过设置科学的办学目标,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同时,又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措施来实现,所体现的应是教育质量从本质上得以提高。

(二)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水平出发重新构建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

客观地说,不少高等院校现有的课程设置为我国大学生朝“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由于受到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传统观念的制约,还不能体现出科教兴国的模式州。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水平,使他们扎实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树立大学生的科学道德品质,要下大力气增加大学生科技知识的教育,重新构建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重新构建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是体现科教兴国的特色,增加科技教育的内容,为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发明、科技实践提供扎实的知识准备。

(三)以提高大学生的科技技能为目的重新构建大学生科技实践的内涵

首先,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科技实践环节。针对毕业设计的状况,要采取措施扭转这一局面。其一,要求大学生都要认真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所规定的任务:其二,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大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其三,制定严格的大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答辩制度,答辩不合格的学生不予毕业,重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参加下年度的毕业答辩。学校要加强对毕业答辩过程的监督,各个答辩组的老师要严格执行答辩的各项要求和规章制度,绝对不可草率了事。使学生从思想上更加重视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更加重视科技素质培养和锻炼的效果。

其次,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设置大学生科技实践课或实践环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开展科技实践。对于学生在实习工厂的实习,除了配备足够的设备外,还要进一步规范实习的目的、内容、时间和要求,做到讲授和实践相结合。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

再次,要组织力量重新对大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做到科学而周密地统筹规划和布置。其中,应把对大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科技应用能力、科技研究能力、科技创造能力和科技发明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放在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规划中的突出位置上加以重点安排,保证对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进行定期的检查、督促和总结。

(四)以深化大学生科技道德品质和科技实践为目标重新构建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激励机制

第一,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广泛开展,在客观上要求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学术气氛,学校应通过各种舆论工具,广泛宣传大学生提高科技素质的重要意义,在学校中营造“提高科技素质光荣”的强大舆论,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结合重大学术科技事件,进行科普宣传,举办科技报告。只有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才能激发广大的教师和同学积极地加入到科技活动的行列中来:才会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涌现;才能有助于更多的同学锻炼成长: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大学生只有在科技活动中才能感受到提高科技素质的活力。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定期统一组织一些学科知识、科技作品竞赛等大型的科技活动,如科技发明竞赛、科技论文写作比赛、科技创新大赛、科技素质全能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等等,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活动氛围。结合暑期社会实践,进行科技服务、科技下乡等活动。

第三,增加投入,扩大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覆盖面。要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增加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投入,要积极引导更多的学生来参加科技活动,尤其是要鼓励学生参加项目研究,增强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要通过政策手段加强对学生参与的应用型项目和社会科学项目的引导和扶持,要逐步转变“重基础、轻应用”的局面,使学生在实用新技术和社会科学研究方面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果,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四,设立各个级别的大赛奖,加重各奖的含金量,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更好的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新氛围,借此激励大学生勇攀科学高峰和加快提高科技素质的步伐。在重视奖励学生的同时,不应忽视对指导教师的重奖。学生的各个大赛往往离不开指导教师的辛勤劳动,因此,对指导教师进行重奖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各个大赛也不能够长久持续下去,即使坚持下来,恐怕也只是流于形式。

四、结束语

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的启动与实践,需要针对现有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树立与科教兴国战略相适应的人才观,构建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体系,以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为目标、以加强科技研究理论学习为基础、以提高大学生实际科技能力和水平为核心、以培养优秀的科技道德品质为重点的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模式。

第6篇

关键词: 广东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 现状 成因 对策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组织引导大学生通过对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转化、运用和自主创造,培养其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广东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工作进行思考与探索,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高校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1.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现状

1.1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总体上呈良性发展态势。

1.1.1广东高校重视程度明显增强。

在1999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前,不少院校特别是省属院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兴趣小组或学生社团自发组织开展为主。此后,广东省高校普遍在学校层面开始重视起这项活动,各高校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学生处、团委、教务处或科研处牵头组织实施和管理,并从制度、机制、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1.1.2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形式丰富多样。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共青团系统、政府科技部门和科学技术协会、科技企业等纷纷加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推动者行列,全省、地区性的科技竞赛活动层出不穷。各高校作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阵地,通过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科技处,以及学生社团等组织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内容涉及高校开设的大部分学科专业领域,活动的组织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形式已日趋多样化。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学生联合会坚持每年联合举办以“营造学术氛围,提升科技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为主题,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的“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活动”。

1.1.3广东大学生关注度与自信心增强,活动质量与效果逐步提升。

大学生对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给予了积极的关注,认同程度明显加强。2005年广东省全省66所高校开展了校内竞赛,提交的813件作品,作品涵盖领域包括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等学科类别。2008年,“挑战杯”最终决赛在全省66所高校内的121件作品中展开,创参赛高校,以及推荐的作品数量的历史之最。“挑战杯”参赛作品数量与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才效益,已经成为广东高校展示科研、教学能力和学生科研水平的重要窗口,以及社会选拔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的重要平台。

1.2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2.1广东大学生实际参与率低,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价值性认识偏差。

在活动过程中,其价值和价值观念起着主要的导向作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的三大表现形式:论文及其鉴定和获奖影响活动的发展。追求论文数量、计较鉴定评价、追求科技奖励,几乎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全部内容。结果大部分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大学生稍有阶段性成果就匆匆鉴定、报奖,这些短期行为难以保证科技创新活动有突破性成果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功利性追求,影响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

1.2.2教学环节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水平急待提高。

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课内的教学实践环节。广东大部分高校没有真正开设专门的大学生创新教育理论课程,也没把大学生科技创新研讨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不足,使得学生没有经过实验室实际操作的训练,理论知识难以有效地转化为科技创新能力,这是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的根本因素。

1.2.3高校之间差异明显。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发展不平衡。从学科、专业种类上看,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活动开展情况要好于文史经管类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在发明创造、科技制作、工艺设计等方面有专业优势,文科专业学生在上多于理工科专业学生。从参与的学生层次来看,研究生在校期间几乎都参加过科技创新活动,而本科生参加的科技活动明显少于研究生,仅占研究生的15%,高年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从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上看,重点高校比一般高校显示出较强优势。

2.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2.1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激励机制是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均衡和有效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但部分广东高校忽视课程、学分,以及学生评价制度的革新,学术科技活动新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另外,以、获奖、申请专利、转化效益等固定标准来衡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虽形成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但这种激励过于苛求,让大部分大学生望而却步,不利于形成科技创新的校园氛围。

2.2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

必要的资金、场地和实验设备等是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广东部分高校忽视科技活动的组织管理队伍和指导教师队伍业务培训和素质提高,学生科技活动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校行政拨款方式,大学生科技活动阵地少,用于大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设施设备数量少。物质保障条件的不到位,很大程度地制约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层次与质量的同步提高。

3.对策

3.1积极引导,加大投入。

3.1.1大学生科技能力培养是系统工程,需投入人力、物力,需有正确的领导、严格的管理、积极的引导。学校应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设立科技创新作品专家评审委员会,指导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在组织上保证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建立系统、合理的学生活动规划及实施措施,加强引导、管理和协调,促进大学生科研创新有序、长效的开展。

3.1.2广东高校应建立行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如制定《学生科研活动目标管理制度》、《学生科研基金管理办法》、《学生科研兴趣小组活动制度》,等等,为科研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3.1.3广东高校应建立多渠道的科技创新培养资源网络,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如校内可通过开放实验室、大学生学术科研兴趣小组等;校外则可以建立学生科研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走向社会。

3.2协同培养,加强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广东高校应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使之与学科专业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与实践性环节等培养相协调。按照激励性、协同性、主体性、开发型和个性化原则,建立以发展大学生科研能力、专业创造力和创新品格为基本内容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能力培养体系。

3.2.1引导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使教学方式由“传授型”向“创造型”、“研究性”教学转变。教师将科研信息与进展、尚待研究探索的问题渗透到教学中;采取讨论式、案例式、课题式、以问题为中心等教学法,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2.2实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学校可以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并设立科研活动小组,定期组织专家教授开展科研设计与科研思路、文献检索、统计学等讲座,开拓学生视野,使其掌握基本科研程序;成立专门探讨学术问题的社团组织,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以提高大学生科研的整体水平。

3.2.3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实现科技创新活动和培训体系向系统化、规范化转变。如一年级大学生可参观科研实验室,成立科研兴趣小组;二年级大学生学习科研基础课程;三年级大学生参与初步的科研活动,学习设计科研方案;四年级大学生可走向社会结合实际作研究。

3.3认真实施,从更深层次上丰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广东高校应重视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对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由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大众性和普及性的特点,我们可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提供参与科技创新的机会。

3.3.1制定“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让学生担任教师的科研助手参与科研工作;举行调查研究、知识竞赛、专业小论文、课程设计、专业研讨会等带有学术研究性质的活动。

3.3.2组织开展各种创造性科技活动,包括科技实践、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等科技活动。

3.3.3办好学生科技学术类社团,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开办学习班、组织学术论坛等方式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的能力。

3.4设立专项基金,加大资金投入,并简化申请经费的程序。

广东高校应拨款支持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自助重点课题和奖励获奖项目,免除开展活动过程中的经济之忧。此外,学校还应简化申请手续和审批流程,提高审批工作效率,使学生能方便及时地解决经费问题。各校可利用企业引入基金资助设立“大学生创意基金”,采用项目化管理方式不定期受理学生创新性项目的申请,为大学生开展课外学术活动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勇,林晓冰.培养中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中国医药导报,2006,22.

[2]丁小球,颜静,甘甜,姚海兴.广州高校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现状及建议.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VOL 27,(2).

第7篇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科研素质 就业 大学生

0 引言

社会的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不断探索新型教育模式和丰富大学生整体文化素质教育手段。奈斯比特①曾精辟的指出:在工业社会时代,教育的任务是阅读、写作、计算,在信息社会时代,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学习、思考、创造。70年代的美国和80年代的日本已经十分重视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致认为适应新世纪的素质和能力就是独立思考、表达和动手能力。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众多学者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并提出了独到见解。邢智强③分析了制约大学生创新的各种因素,并从不同视角提出培养大学生科技能力的对策与建议。汪通悦等④结合多年来指导机械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认为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章启成等⑤建议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加强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引进“产学研”合作,培养具有大工程观的卓越工程师。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从2010年开始每一年投入上万元资助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创新教育效果。笔者结合本校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重点论述了科技创新对大学生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并在提高科技创新教育效果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

1 科技创新和科研素质

在现代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是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教育过程是一个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多种活动形式相结合的过程,教育的成效以大学生这一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与否为标志。科研素质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掌握和理解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会独立思考,掌握科研方法及思路,提高科研分析及动手能力,培养其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态度。

科研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让大学生清楚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和措施提高其科研素质,使大学生从象牙塔里面走出来,摆脱单向思维和生活模式,提高思考和动手能力,更加适宜未来社会科学研究和工作是未来高校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趋势。2010-2011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共资助30项科技创新,资助强度5000元/项,经过一年资助,共计19篇,申请专利2项,并以此为依托,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3项,获得国家级及以上奖项5个,省级奖项9个,成果丰硕。科技创新活动对科研素质培养作用体现在:

1.1 培养发散思维和开阔视野

发散思维是多方向性和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它承认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生动性,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事物。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工科学生,逻辑性思维较强,往往对一个问题具有深层次探索性和钻研性,有时甚至“钻牛角尖”,缺乏的是变通的思想和灵活性。科技创新为思维纵横交错的培养提供了平台,当我们在科技创新立项时就需要查找大量的文献,研究其专业背景和考证研究工作可行性,在阅读大量文献的过程中,不同学者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学生带来了更多思考,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他们是如何做的?他们做的东西又有什么异同?自己的方向和所要研究的东西是否有新意?能否另辟蹊径?这一串串的问题和一系列的文献使他们能有更多的想法,而研究现状的错综复杂和多变构成丰富多彩的、生动的“意识之网”,这张网可以迅速、灵活地“编”出多种多样的意识产品。而这种发现和收获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斗志,扩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思维方式。

1.2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仅需要学生立项调研,更重要的是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实验在实践活动中实现。无论是社会科学的策略研究与调查,还是自然科学的产品设计与开发均需要自己动手,积极参与实践,只有大量的实验验证和数据支撑才能论证真理的存在,所以科技创新活动本质就是理论建立和动手实践论证的过程。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不仅能够使大学生深入了解各种设备的用途用法,而且能够掌握不同实验方法和工艺的优缺点及意义。

1.3 提高学生协作能力

“一盘散沙的队伍是打不了胜仗和大仗的”,没有一个材料类的专家能够说出世界上所有材料类别及数目,因为每一个专家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而研究方向也仅仅是冰山一角。未来科技发展正在朝着多学科、交互性方向发展,因而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需要充分发挥团队每个人的智慧和学识。团队的协作能力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只有整个团队集思广益,发挥各自的优点,才能更好地完成项目,长期的团队合作和讨论使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吸取达到了最大化。

1.4 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

在科学研究中成功和失败相辅相伴,有些时候我们怀着满腔热血一如既往靠近我们认为能够到达的彼岸,可是最后却依然失败,失败的教训和体会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十分重要,只有经历过失败,才知道成功的可贵,多次的失败和教训恰恰能够成就一个坚忍不拔、严谨慎密的大学生。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开展,也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起到了督促的作用,提高了学习氛围。

1.5 有利于大学生继续深造和就业

近几年,本科生和研究生数量猛增,加之就业形势的不明朗使当今大学生从进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就关注他们的未来。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恰恰为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铺垫了一条坚实大道,为大学生科研素质培养搭建了广阔舞台。科技创新教育的开展和资金支持真正能够使一部分大学生从书本里面寻找真理,从实践中进行真理检验,为自己未来继续深造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2 资源与材料学院科技创新实践与讨论

2010-2011年资源与材料学院在共有12支队伍申请了学校的科技创新基金,5支队伍获得资助。经过一年的努力和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7篇,EI检索论文2篇,有四支队伍顺利结题,并在2011年的结题答辩中均获得优秀,在学校29支结题科研团队前五名中占据三席,成绩优异。应该说这个成绩是值得肯定的,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决策层的支持、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努力,但在带领学生开展创新活动这一年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科技创新资助范围仍需扩大。资源与材料学院2010年科技创新资助率为41.7%,科技创新活动属于半普及性创新教育,为能使更多的大学生把业余时间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来,从而在大面积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寻找新的突破点,为省、国家等更高级的学术活动和竞赛奠定坚实基础,为更多的大学生继续深造和就业提供机遇和平台,学校应该继续加大创新基金资助范围。

(2)资助学生参与度和梯度不足。学生在科技创新基金资助后,部分学生参与时间较少,参与程度不足,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一些学生怀着重在参与的态度,而没有真心地准备进行实验和创新,对于这类学生指导老师需要明确任务分工,杜绝滥竽充数的学生。另一方面是科技创新活动和教学管理之间存在矛盾,因为科技创新基金资助期限是一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是大三学生,正处于专业课学习阶段,有时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为解决创新活动和教学管理之间的矛盾需要加强团队的梯度建设,并需要决策层对整个学校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另外,有些老师对本科生能力估计过高,课题的立项调查欠缺,使获资助的课题难度过大。

(3)团队协作能力需要提高。在结题答辩时,5~7人的团队只有一个人到两个人参加结题,足以看出了团队协作能力薄弱,部分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感觉到科研的困难因而选择放弃或者别的原因从而采取消极态度。还有一些学生不善于和其他学生交流,总是独来独往,对这类学生,学校和指导教师要相互配合进行管理,对于团队意识差和知难而退的学生,指导老师要经常进行教育,对于消极对待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学校和老师要定期检查和讨论,过于消极可取消资助资格。

3 结论

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需要一如既往坚持下去。科技创新对大学生科研素质培养至关重要,结合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科技创新活动,论述了创新教育对提高思维方式、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校园文化建设、继续深造机会和就业渠道的作用,依据资源与材料学院科技创新实践重点探讨了目前学校科技创新存在的一些问题,科技创新教育的开展,需要学生、老师和学校之间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起到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注释

① 奈斯比特.第四次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

② 张继德.论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A].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5.

③ 邢智强.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及对策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09 (5):12-13.

第8篇

文章摘要: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鸠江区第四届中小学科技节活动方案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鸠江区第四届中小学科技节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为在全区中小学中普及科学知识,营造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氛围,培养……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鸠江区第四届中小学科技节活动方案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鸠江区第四届中小学科技节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为在全区中小学中普及科学知识,营造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氛围,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为积极响应我区创建省科普示范城区的要求,结合我区中小学科技活动特色,经研究决定举办鸠江区第四届中小学科技节活动.一、主办单位:鸠江区教育局二、承办单位:芜湖市第三十二中学三、活动时间:暂定2007年11月22日前后(具体时间根据天气情况确定)四、参加对象:区中小学生、区中小学科技辅导员五、活动方案(一)组织领导1、成立活动组委会组委会负责科技节活动总体方案的设计和活动的组织实施,协助新闻媒体对活动的宣传报道等工作.2、组委会名单主任:赵敬东副主任:杨祥衡李广庆许斌陶承军成员:姚晓虎曹小谋汪文付杨正安邢修林吴云杨国强胡宗品(二)活动要求1、各校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的开展,加强宣传力度,在全校营造良好的重科教氛围,在人、财、物方面给予有力支持.2、报名截止日期为2007年11月15日,请各校将科技节报名表(见附件)通过电子政务报区电教馆.(三)活动项目竞赛项目1、发明创造类:作品内容不限,要求是学生个人运用有关的科学理论知识制作出的新颖独特、具有实用意义的实物作品.2、创意设计类:指因原材料、工艺等限制未能做出实物的创新设计,但必须是根据科学原理可以完成的(金点子).3、科学小论文:指中小学生源于科技活动撰写的科学成果论文.如:实验报告、考察报告、观察(观测)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4、科技展板评比及展示.5、现场电脑科幻画.6、热气球升空.7、手掷纸质模型滑翔机.(直线距离)展示项目1、机器人展演.2、叶脉画制作演示.3、凤鸣科普站“校园科技接力”活动展示.(四)评审标准1、发明创造、创意设计、科学论文类评审标准“三自”原则和“三性”原则自己选题: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发现、提出、选择的.自己设计和研究: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的.主要论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自己制作和撰写:作者本人必须参与作品的制作.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科学性:包括选题与成果的科学技术意义、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科学理论的可靠性.先进性:包括新颖程度、先进程度、技术水平与难易程度.新颖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在申报日以前没有同样的成果公开发表过,没有公开使用过,该项研究课题及论文的选题有创意;先进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同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有显著的进步;指课题研究及论文的研究结论所具有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水平.实用性: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效果;指课题研究及论文的影响范围、应用意义与推广前景.小学生的项目在依据“三自”和“三性”原则的同时,根据目前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特点和水平,融入“做中学”科学教育理念,重点考查项目的探究过程,考查在探究过程中小学生初步探究能力和基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掌握.发明创造、创意设计类作品须填写附2“发明创造和创意设计作品说明”表.2、科技展板评比及展示要求:各校按统一规格制作2块科技教育宣传展板,按高170厘米,宽90厘米制作.一块展板介绍本校开展科技活动的情况以及学生的科技小论文等;另一块展板围绕本届科技节主题(节能绿色健康)专门介绍科普常识或最新科技动态,最好以专题形式出现.展板总体要求美观、图文并茂,有科技特色,不得到广告公司统一喷绘.3、现场电脑科幻画比赛形式:现场运用各类绘画软件或图形、图像处理软件(金山画王除外)制作完成的绘画作品;包括主题性单幅画或表达同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单纯的数字摄影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评分标准:(百分制)①主题正确、鲜明、突出.(30分)②构思健康、新颖、有创意.(20分)③绘画方面:用笔细腻、色彩调配等(50分)参赛人数:各代表队参赛人数限定2人以内.比赛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两个组别.备注:各校在报名时需标注清楚使用何画图软件,以便赛方提供相应软件.4、热气球升空注意事项:这项比赛有一定的危险性,要教育学生注意安全.升空要求:参赛者将事先制作好的热气球带入比赛现场,并且贴上编号(在赛前的科技辅导员会议上进行抽签决定),热气球在升空时,下方必须有不少于1m的铁丝相连,在铁丝的下方与绳子相连,热气球升空高度要求达到20米.评分规则:本次比赛以热气球升空的负载多少决定名次(负载为50克的钩码,由大赛组委会发放),若负载相同,以升空时间决定成绩,用时少的获胜.所有选手必须按抽签顺序依次进入比赛场地进行比赛,比赛只进行一轮,要求在15分钟内完成准备、点火升空(达到20米高度)、安全回收和灭火四个程序.遇到下列情况时比赛成绩无效:热气球升空不足20m.热气球没有成功回收的;热气球被烧毁的.总用时超过20分钟.参赛人数:各代表队限定3组,每组3名学生.比赛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两个组别.评奖办法(特设)所有拥有有效成绩的小组均有奖,一、二、三等奖分别按20%、30%、50%设置.注:“区e之梦科技营”将组织参赛学校科技辅导员对“热气球升空”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另行通知.5、手掷纸质模型滑翔机制作要求:由组织单位提供1张70克的a4纸、在10分钟内现场完成一架飞机折叠.(不得将成品飞机带入场地,机身长度不得低于20厘米,翼面宽度不得少于2厘米)评分规则:在宽8米的道上手掷飞行.以起点至首次落地点的距离为成绩,如落点出8米道宽,成绩为0.按飞行距离长短排列成绩.(制作不评分)参赛人数:各代表队参赛人数限定6人以内.比赛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两个组别.附1:鸠江区第四届中小学科技节报名表学校: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序号姓名性别参赛项目辅导教师备注附2:发明创造和创意设计作品说明项目名称项目简介设计该项目的目的和基本思路该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该项目中申报者的主要贡献(发明点或创新部分)所在学校意见附3:科技节开幕式当天活动具体安排表时间内容地点负责人备注9:00开幕式领导讲话操场主持人32中舞蹈表演操场李嘉9:30热气球升空操场杨国强9:30手掷纸质模型滑翔机.篮球场胡宗品8:30电脑现场科幻画网络教室吴云9:30科技创新优秀作品展示科技室邢承喜9:30科技展板展示操场看台邢修林10:00—11:00机器人展演多媒体室曹小谋10:00—11:00叶脉画制作演示阶梯教师汪文付10:00—11:00凤鸣科普站“校园科技接力”活动展示科技室罗小飞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系统无法检测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议您在线安装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线安装

第9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人文教育;新课程改革;融合;教育发展

科学技术在取得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的同时,所引起的人文精神缺失问题正日益彰显。探讨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魅力,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向科学与人文相互渗透与融通的方向发展,对于拓宽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研究视野、完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充分借鉴当前人文精神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和考察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实践行为。从理论阐述、模式探讨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从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全局出发,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无论是其自身的,还是与其他学科课程之间的,都有其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由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它确已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样的事实所决定的。事实上,这一课程整合也确已成为各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和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功能具有互补性和一致性,因此融合这两种教育是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新课程信息技术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的关键就是首先要了解人文教育的内涵与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现状,再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素质重要性、认识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与基本途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人文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信息技术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信息技术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信息技术思维的形成过程,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联系

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其独特个性特点:1.发展性特点。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就,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这就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时展性特点。2.综合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小学其它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比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哲学、美学、文学、数学、物理、机械、电子、工程、光学、生物学……等等,这就是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来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3.应用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这样一种的教学氛围: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既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计算机,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学好计算机。4.工具性特点。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人类通用的智力工具”,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和普及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人文教育则是教会人们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了解生活意义和懂得人生价值。重在对学生科学素质与科学精神的培养是学科教育,而重点在人文精神与人文修养的培养则是人文教育。

二、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知识的渗透

信息技术教育如果只给学生讲授技术,而缺乏人文教育的融合渗透,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只能是学技术,而没有真正意义上受到教育,所以要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不仅需要老师有过硬的技术、操作、示范等能力,还需要教师结合信息技术教育自身的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学生在学技术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人文教育。

三、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最佳途径就是将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两种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一)两种教育具有功能的互补性和目标的一致性

由于人们认识的逐渐深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本不是有联系的信息技术知识和人文知识,才有了联系和渗透,这两种教育分工的同时存在着联系和渗透,又不能相互取代和割裂,因此具有功能的互补性。而且由于培养人都是这两种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又可以说这两种教育又存在目的的一致性。

(二)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意义

在信息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情感,即对学科中渗透人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强调科学的育人功能,纠正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唯技能化、科学化倾向,就是要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关注学生的人性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来培养学生对信息学科的热爱,对现代教育环境的热爱,加强人与人的沟通与协作,将信息技术教学着眼于现在与未来,让学生将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与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解决与社会生活相关的信息技术实际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它们是相互促进、相融相通的。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对于培养既注重全面发展又注重发扬个性的创新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广大信息技术教师要增强人文教育意识。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的人文资源。把人文教育融合到学科教育学中去。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确立人文教育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袁正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科学论坛,2004

[2]刘献君主编.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第10篇

【关键词】传媒院校;工科;科技创新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近些年来国家在高校大力推进的一项工作,已成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研究水平。浙江传媒学院结合自身专业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工科类二级学院是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主体,作为传媒院校工科专业,其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一是传媒特色,这使得其区别于一般普通高校的工科专业,二是自身专业特色,作为工科专业,在传媒这个大背景下,又不能偏离专业发展轨迹。所以传媒院校工科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因其专业的特殊性,也有其独特的地方。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

2015年笔者对浙江传媒学院大二、大三年级工科学生共178人进行问卷,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根据调查反馈的结果统计数据,分析原因,对目前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现状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传媒院校校园文化的潜在影响。作为一所知名的传媒院校,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许多艺术类活动做得有声有色,还兼具一定的知名度。学校目前学生总人数13000余人,工科类学生人数2200余,占其中的16.9%。以艺术类为主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广大工科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笔者在对学生就在校期间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进行问卷,其中工科学生选择最多的是参加社会实践,占41.6%;参加学生社团的占41%;参加学生会占36.5%;选择参加学科竞赛的占26.4%;参加学生科研项目申报的最少,仅占6.7%。由此可见,传媒院校工科学生参与学校科技创新活动所占比例并不高。相比较而言,学生更喜欢参加社会实践,参加各类社团活动,而不愿意开展研究课题。(二)学科竞赛项目多,学生基数少,对科技创新活动产生影响。目前学校将大学生参加的竞赛分为学科竞赛和专业大赛,其中学科竞赛共23类。学校给予学科竞赛政策上的倾斜,并对各学院在学科竞赛获奖的数量指标进行分配考核。工科的学科竞赛类别较多,但能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学生基数却很小。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开展哪些学科竞赛活动,如何倡导,如何将学科竞赛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二级学院通过积极搭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比如大学生创新基地、大学生实训中心、大学生PAT考试训练平台,教师工作室等来吸引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但结果往往无法达到预期。这其中存在着学科竞赛类别多与可参加类别少的矛盾,教育管理者精心组织与学生无力参加的矛盾,若专业学习与学科竞赛不能很好的统一,这两者也将互为矛盾。(三)师资队伍的快速发展与本科层次教育矛盾带来的影响。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师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学校进人门槛不断提高,工科类二级学院非博士不进,师资队伍的学术科研能力得到了加强和充实。二级学院对博士生进校参与指导学生科技活动的期望较高。但是学校仍是以本科层次教育为主,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时,如果由博士生来担任指导教师可能会导致两方面的结果。一是博士指导教师的专业研究领域,本科生参与不了,二是一些基础应用型的科技创新活动,博士指导教师难以指导。究其原因,主要是本科生知识基础较为薄弱、知识累计需要一段时间。就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而言,师资队伍的快速发展与本科层次教育带来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形式带来的影响。宣传组织工作方式较为单一,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主要通过会议、班级通知下达,组织开展。学生被动接收信息,而且参赛方式多为突击参赛,学生并没有做到“有备而来”,从收到参赛通知,到构思、确定选题,着手实施,一般不会超过两个月时间。开展的各位学科竞赛讲座,并未受到学生的青睐,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不够。而为了达到参与讲座学生人数上的要求,存在由负责学生工作的管理人员指定班级参加讲座的情况,导致受众质量不高,讲座效果打折。(五)科技创新活动团队构成因素的影响科技创新活动构成成员学科背景较为单一,成员一般为学生个人,或以学生个人研究为主的团体;二是学生团体。前者易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如学生个体的个人状态(如自信心等)、个人事务(如考研、工作)等因素影响。后者在开展对于某些共性问题,若集体成员都束手无策,将出现对项目失去信心的状况,使项目无疾而终。即使有些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使得项目顺利进展,并且取得很大成绩,但由于团队队员处于同一发展阶段,随着毕业和工作的变迁等情况的发生,容易发生同一时问段内大量人员离队,人才流失,从而导致项目中断,没有持续性。后者存在另外一个问题,主要是团队成员学科背景单一,没有数学、计算机等多学科背景支撑。团队实力一般。指导教师是影响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有一大因素,因本科学生基础较为薄弱,项目成员不管是个人还是团队都易受指导教师影响,可能造成项目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指导中断,项目随即停止;二指导不连续,则名存实亡。(六)学校、学院政策所带来的影响。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校全面落实13版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修满创新创业学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由于学生课业繁重等原因,真正投入到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中的学生数量,并没有达到预期。许多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主要是为了获得学校创新学分。存在学生为了获得学校创新学分,挂靠团队的情况,所以难以形成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与初衷不符。

二、原因分析

(一)学生主体原因

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专业基础薄弱、专业知识累计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同时,大学本科阶段课业负担较重,或忙碌于考试以及考研、找工作等常规性事务,投入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质量。

(二)指导教师客体原因

指导教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一是头重尾轻,在活动前期投入较多,但是由于个人精力不够,如评职称、出差等原因,没办法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二是指导不连续,往往集中于“一头一尾”,即对学生的课题申请和成果总结阶段进行指导,而对研究过程这一中间阶段缺乏必要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内容大多局限于提供一定的思路、相关的参考材料引荐,而对学生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以及进行研究的基础文献总结等缺乏进一步的指导。

(三)传统的教育模式限制学生的创新能力

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研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的科研能力不足,这是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应试教育造成的。从小到大,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所采取的方法都是以灌输式为主,造成被动学习的局面,考核方式都是侧重于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严重不足,所以不利于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进行拓展性思考。

(四)积极引导消除认识误区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大多数人认为,项目的立项及资金的获批是开展科研活动的必须条件,只有成功申请到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才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所以大学生虽然对申请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热情高涨,一旦申请失败,大部分学生就会放弃项目,停止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进一步探索。这直接导致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之外的科研活动难以开展,加上高校对大学生的科研教育缺乏经费支持,使得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仅仅成为少数大学生的专利,而不是全体大学生积极参与的普及行为。大部分学生认为科技创新活动只有学习优秀,拔尖的学生才能参加。在问及是否愿意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时,36.7%的学生认为自己专业知识不扎实,没法参加。27.6%的学生认为活动太难了,参加不了。综上,64.3%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够优秀,对于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望而却步。部分学生担心项目立项后不能结题,害怕失败。以结果论成败,以成败论英雄也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误区之一。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研究对策

(一)抓住重点,加强引导

结合学院专业,有针对性地选择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参加一些学科竞赛项目。学院可根据学院专业开设情况,开展一些专业竞赛。对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切勿急功近利,为了应付任务而组织参赛。抓住重点,量力而为。

(二)培养团队,建设梯队

有针对性的培养一批科技创新骨干学生,建立团队,鼓励跨学科组队。通过团队形式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开展课题研究,参加学科竞赛。发挥团队优势,增强团队凝聚力。积极吸收优秀的低年级学生进入团队,形成良性循环,承上启下,建立梯队。

(三)发挥指导教师能动性

积极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倾斜,例如改进教师评价机制,在绩效工资的分配时候给予体现,将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教学专项,列入教学业务费预算,有计划的加以实施执行。

(四)树立典型,加强考核

有计划地将一些优秀的科技创新活动案例突显出来,树立典型,同时加强考核,在分配教师工作室时,可对工作室进行考核,做到一年一考核,对于指导老师中断指导,指导上名存实亡的教师工作室进行调整。

(五)政策调整,下放创新学分授予权

改变学生忙于应付创新学分的局面,将创新学分授予权下放到二级学院,建立二级学院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库,改由指导教师考核给分,学院把关。把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做实,呈现活动效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要积极引导,又要循循善诱,不急功近利,不以成败论英雄,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协调运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施开展的一个重要目应该是引导广大学生参与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营造开展科研活动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之上,逐步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施质量。

参考文献:

[1]蓝夏怡;李娅;干坤涛.文科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调查与分析———以武汉科技大学文科学院为例[期刊论文]-{H}科技创业月刊,2011(18).

[2]魏华.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以北京林业大学法学专业为例[期刊论文]-中国林业教育,2013(5).

[3]邵世志.上海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现代管理科学,2010(11).

[4]于蓬勃.成桂兰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期刊论文]-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第11篇

【关键词】科技博物馆 教育活动 馆内实践 国外现状 借鉴与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已渗透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科技博物馆的教育重点转移为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当前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因而科技馆教育活动如何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课题。

1 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功能

1999年于布达佩斯召开的国际科学理事会在《科学议程-行动框架》中指出:“各国当局及有关资助机构要推动科技博物馆和科技中心在公众科技教育中发挥其重要作用。”我国在2007年由中国科协办公厅下达的《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中指出:“实施观众可参与的互动性科普展览、教育活动是科技馆的核心功能。”[1]教育活动是科技馆的核心功能之一,这已成为不可置疑的事实。

在科技馆建设中,基础设施与展品投入方面应充分考虑到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以鼓励积极开展教育活动,而杜绝一味扩大投资的盲目性;要关注发达国家的科技馆展厅面积从占总面积的50%到25%而逐渐变小,却越来越重视教育活动的发展趋势。对于许多已建成开放的科技博物馆馆而言,在硬实力已基本成为定局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科技馆的潜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更须重视软实力的提升,打造科技馆品牌教育活动则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我们在此就撇开观众可参与的互动性科普展览,对科技馆的教育活动单独进行研讨与探索。

2 浙江省科技馆教育活动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尤其是最近五年来科技馆教育活动的功能不断强化,各馆开展的教育活动数量不断增长、形式不断丰富、项目有所创新,从原理只有简单的依托展览的科技培训、科学表演等,发展到目前各馆依托各种馆内资源从事科学表演、科技制作、科技竞赛、科技冬夏令营、科技培训等各项活动的开发与实施。[2]

浙江省科技馆就是活跃于其中而颇有代表性的一员,其近年教育活动工作的创新拓展,令人耳目一新。

2.1成为科普服务的平台与桥梁

馆校结合的科学教育已成为世界潮流,作为全国第二批馆校结合的试点单位,浙江省科技馆成为勇于实践的弄潮儿:将每年举行的全省“中小学教师实验技能大赛” 决赛地点设在省科技馆;与教育局联合举办了“科学课竞赛活动”,把学校科学课的课堂“搬”到科技馆展厅;与浙江教育出版社合作,结合科技馆展品展项,出版了《科技馆奇妙夜》、《最受全球小学生喜爱的趣味科学实验》等4套科普系列丛书。

我馆还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创办了无线电工作室,旨在为国内外无线电爱好者提供学习研究无线电技术及加强交流的实践阵地。

借助外力,搭建教育活动的平台是科技馆提升科普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2.2促进研究性团队的建立与提高

教育活动设计离不开先进的教育理念,离不开建立一支高素质学习型的理论研究队伍,浙江省科技馆积极展开学术交流,以促进研究性团队的发展。

2011年浙江省科技馆举行多次高级别的培训。邀请澳大利亚科技馆专家与西澳大学教授,组织了别开生面的“现代科技馆运行管理的关键因素”研讨培训,在展厅借以互动形式,发扬探索精神,针对展项时而讲解,时而启发,时而讨论,时而延伸;邀请欧盟科学诠释者学院培训师来我馆,进行“如何争做一位优秀的科学诠释者”主题的培训,以交流、互动、演示及点评的模式进行教学;承办首届全国科技馆馆长培训班,近60位馆长围绕科技馆的可持续发展,从展览设计、展品开发、展馆活动等各方面展开热烈研讨。

浙江省科技馆协会成立大会也与众不同,以90分钟的网络论坛开场,凭借巨幅视频画面和同声传译,来自全省各地的科技馆人和远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的同行们展开了一场小型的国际科技馆论坛。

理论研究在全馆已蔚然成风,在一次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上,全馆员工有19篇论文被会议选中,并编入论文集。

2.3促进社会资源的引进与利用

我馆十分重视与社会各界联合开发教育活动,并努力发掘新的合作方。科学松鼠会是一个致力于在大众文化层面传播科学的非营利机构,2012年我馆与松鼠会共同策划“首届菠萝科学奖”的合作事宜,成为脍炙人口的一段佳话。

“菠萝科学奖”以“向好奇心致敬”为主题,通过奖项的评选、校园暖场、科学集市、科学论坛、颁奖晚会等多样的活动形式,邀请科学家、演艺明星、网络名人、意见领袖等共同参与,凭借电视直播、录播、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以及网络微博等新媒体的力量,成功地实施了一次全新的、跨界的既好玩又有意思的科学传播活动,创新了科普工作的形式、拉近了公众与科学的距离,取得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包括新华社、香港卫视在内的全国各大媒体纷纷对活动进行了持续而深入的宣传报道。

徐延豪书记非常欣赏 “向好奇心致敬”这个主题,带着好奇心专程从北京赶来,把一个艰涩严肃的科学问题用宽松好玩的形式呈现给公众,他觉得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

2.4成为科协工作的载体与标杆

浙江省科协有“科学会客厅”、“科技咖啡馆”、“科普连线”、“科学行走”等

“四科活动”。都是通过我馆具体承办,如“科学会客厅”,先后邀了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现场交流,已经举办了十多期;“科技咖啡馆”在杭州年轻人中有较大影响力,近期还邀请了俄罗斯现役宇航员,举办了“宇宙无疆界”活动;“科普连线”会在网上直播肾脏移植手术;“科学行走”紧密联系社会热点,如PM2.5可入肺颗粒物问题,就带领公众走进气象局。

其实,省科协的职责是领导全省的科普工作,但具体工作有不少是通过科技馆去实施或实现的,其中既有高水平的专家学者的报告会,也有群众性的科普活动,而且科技馆参与的程度会越来越高。

3 国外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现状

我们再来看看发达国家的科技博物馆又是如何开展教育活动的,它们都有为学校提供教育活动的传统服务,科技馆被认为是非正规教育中教育色彩最浓厚的地方。

1995年美国政府颁布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科技博物馆的教育项目开始向标准靠拢,各种服务活动主动配合学校正在进行的科学教育改革。美国博物馆协会出版的《二十一世纪的博物馆》(Museums for a New Century) 一书,曾针对博物馆与学校合作关系指出,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在未来将有重大的发展潜能,这种学校和博物馆间所形成的“共生关系” (symbiotic relationship),除了使博物馆和学校的功能得以相辅相成之外,广大学生也从中受惠。[3]

英国要求小学开设科技教育,小学教师往往把孩子们带到科技馆进行科技启蒙教育。学校的学生到博物馆上课,或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义务为学生讲解辅导,或结合学校教学带领学生赴展厅参观并讲解,或预约利用博物馆的实验室演示各种专题的科学知识。[4]曼彻斯特大区科学与工业博物馆对学校的培训教育服务对象有12万,它的教育培训计划排得很满,以至于报不上名的学校不能参加培训而只能组织参观。

德国的曼海姆科技馆的教育活动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育活动预约系统(Booking system),应用预约软件获取来访者的各种信息,并自动生成确认函返回;博物馆讲解(Tour Guide),预约一个主题,讲解的过程与观众有较多的互动;项目演示(Demonstration),针对一些古老的机器或者工艺所做的项目演示。

法国最典型的代表即“星期三现象”,每周三下午,法国的小学和初中都不上课,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博物馆就是他们的一个好去处,法国所有的国立博物馆都免费为教师及18岁以下的年轻人开放,并为他们提供许多服务项目,学生们则利用这些优秀的课程资源学习。[5]

4 借鉴与对策

4.1借鉴

由于欧美国家的政府与社会、博物馆与学校的体制机制与我国有很大不同,他们在运作、合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我们未必能学;而教育活动本身的模式受体制机制影响较小,而且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教学方式等学术性的成果,这是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方面。

例如欧美博物馆十分重视对学校教育项目的研发,并将其视为“馆校合作”的核心与关键。它们都设有专门的教育项目研发部门,自主研发对不同受众的教育项目,由此而形成一批颇具特色与内涵的科学实验和课程等品牌教育项目,以供学校使用。在教育项目的研发中,他们非常重视受众的心理与需求研究分析,基于不同年龄的学生群体设计针对性教育项目,因材施教。欧洲博物馆教育项目的策划总体表现出三个特点:设有互动、多样化的教育菜单;注重全过程的营销教育项目;强调多元化的教育合作模式。[6]

对照我国,诸如设立专门的教育项目研发部门,建有策划、实施、宣传、评估、反馈等功能的教育项目管理体系、重视对受众的心理与需求研究分析等问题,都是我们所欠缺或薄弱而必须正视与解决的问题。

4.2对策

针对我国科技馆的教育活动,我们在此提出主要对策。

4.2.1加强理论研究

国外科技博物馆在近百年的发展进程中,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从实践角度探讨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设计思路、原则和方法。例如在美国,Anna Johnson提出了对包括志愿者在内的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管理信息、策略与技巧、同时涉及师资培训、网络技术、展览教育意见如何与人合作开展活动项目、进行评价等内容。[7]在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案例的收集方面,《美国的科技博物馆》书中详细介绍了美国各类科技博物馆的展览及教育活动开展情况;中国科普研究所的钟琦于2008年整编了《自然科学博物馆科学教育活动》,对国内科技博物馆所开展的几十项教育活动进行了案例的整理和分析。

近年来国内对科技馆的教育活动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根据教育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支持下的系统研究还是鲜有所闻,急需加强。我们需要理论研究在数量与质量的增长,以保证指导科技馆的教育活动的健康发展。

4.2.2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的建设

对于任何一个科技博物馆来说,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因为没有人的技能、知识,一个博物馆将难以为继。人力资源还包括观众,科技博物馆必须要面向观众,了解他们的需求,促使他们参与、融入。因此博物馆最重要的资产并不是展品,而是员工和观众。[8]

我国科技馆人力资源的主要问题为科技馆专业人才偏少,且专业与结构不够合理。科普辅导员为科技馆的重要人员构成,笔者曾将其视作为代表把日本科学未来馆与浙江省科技馆加以比对:未来馆人员构成方面年龄分布合理、学历较高、专业对口;工作职责方面除展项讲解外,还参与展品开发、课题调研;发展方向方面5年后再行分配到其它重要的社会领域,已由政府定为制度。[9]总之,日本未来馆的科普辅导员的素质更高,工作更具挑战性,更能发挥积极性,而且真正做到了人才流动。

科技馆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保证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一流的科技馆首先应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员工。而我国正处于新建、扩建科技馆的高峰,对员工的选择与培训尤为重要。

4.2.3注重受众研究

如上所述,博物馆最重要的资产并不是展品,而是员工和观众。因此科技馆应对受教育者进行分类研究,明确他们“是谁”、“有何特点”,研究他们的年龄结构、学习经历、个人爱好,职业技能,以便作出针对性的因人而异的多种类型的教育活动项目。

例如,根据2008-2010年苏格兰科技馆调查结果,帮助我们了解谁是参观者以及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参观的目的、参观的满意度、需要提高的部分及参观的影响性,且参观者中75%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了解这些数据对于进一步搞好科技馆教育活动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中国科协办公厅文件.科协办发普字[2007]29号.

[2]辛兵.教育传播学视野下提升科技馆教育质量的理论思考.[C]//2011(广西・南宁)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科技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2-12.

[3]廖敦如.我的教室在博物馆.英美“馆校合作”推展及其启示[J].博物馆学季刊,2005.19(1).

[4]孙春福.英国中小学教育考察散记[J].教育科研论坛(教师版),2005.4(1):74-76.

[5]杨关庆.法国的"星期三"现象[J].河北教育(教学版).2006(24):14.

[6]宋娴.欧洲博物馆教育项目的策划特点[J].上海科技馆,2010,5(2):7-13.

[7]Anna Johnson.The Museum Educator's Manual: Share Successful Techniques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State and Local History)(Paperback).2009.

[8]崔斯・比斯特曼.科技博物馆的收藏管理.[C]//中英科技馆论坛论文报告集,2004.8:13-17.

第12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科 五年制 课程内容 职业化

[作者简介]杜凤岗(1968- ),男,河北泊头人,河北泊头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教育管理和学前教育;安惠敏(1983- ),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泊头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河北 泊头 06215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147-02

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落实《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关键在于严格幼儿教师的培养、准入、培训和考核机制,深化幼儿教师的教育改革,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培养、培训质量,这要求幼儿师范类院校要针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作为我国一线幼儿教师培养主要渠道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具有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要紧紧围绕课程这一学校教育的核心,努力使课程系统中的各个因素都能发挥职业教育功能,其中,课程内容的职业化建设是实现课程整体优化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现行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课程内容是由过去中等和高等幼儿师范教育的课程叠加而成,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门类众多,容量过大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招收初中起点的学生,进行专科层次的教育。为了弥补学生高中文化的缺失,学校开设了大量的文化补偿和专科通识教育类学科;为了塑造学生从事学前教育的理念、技能、实践能力,开设了众多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专业实践类学科。虽然这种内容结构适应了幼儿教师“通才”教育的特殊性,但也造成了学科林立、内容繁杂、总量过大的问题。

(二)结构不合理,系统不科学

现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课程的内容体系采用必修课唯一、课堂教学主体、显性课程主导的形式,缺乏必要的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忽视学生的选择和个性;文化和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主要移植于高中和专科的课程内容,采用分科设置课程,体系庞大,挤压了专业教育类课程的开设空间;课程内容系统忽视横向的通联关系和纵向的领属关系,学科各自为战,内容彼此阻隔、互不贯通,没有达成一致的职业教育价值指向,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和“渐进式”梯度结构。这种“结构性”的问题淡化了职业教育的“色彩”,难以形成课程系统的整体教育合力,职业教育的实际效果不理想。

(三)内容陈旧,定位不准确

现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的课程内容主要移植于过去中等和高等幼儿师范教育,未建立起具有“五年制”特色的教材体系,存在着课程内容陈旧,学科教学内容定位不准确、不统一, “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原理阐发、轻案例和实际运用”等问题严重,不利于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课程内容的职业化建设框架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不同于培养理论型、研究型人才的学前教育本科,它主要是面向幼儿园教育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这种特定的人才规格定位决定其课程内容应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因此,其课程内容的构建必须确立“实践能力本位”的思想,采用职业教育的理念,讲求“工学结合”和与未来岗位的对接,打造课程内容的实践性特色;必须适应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注重专业文化、理念、态度和专业技能能力的培养,打造课程内容的专业教育特色;必须考虑学前教育专业“通才教育”的特殊要求,突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广泛性和基础性,打造全面教育特色;必须体现其高等师范教育的属性,做到人文课程与科学课程“两结合”,坚持学生人文和专业素质“双培养”,围绕着“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两个方面进行课程内容建设,打造素质教育特色。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课程内容的职业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幼儿园教育的实际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文化基础课程内容在满足“ 广泛、必需、够用”的基础上,突出工具性和基础性;专业理论课程内容以职业素养持续发展为目标,突出理念化和实践性;专业技能课程内容以幼教岗位实际需求为指向,突出语言、艺体、保育教育等职业核心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要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进行全面启蒙教育的要求,构建“文化奠基、理念引领、应用为本、技能先行”的模块化课程内容体系。基于上述认识,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课程内容职业化建设的框架应包括文化基础与应用课程、专业技能与应用课程、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三个课程板块,各板块由相互贯通学科集群组成,采用“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活动课程并存”的课程设置形式。

(一)文化基础与应用课程内容板块

此板块由三个学科集群构成。首先,需要对现行课程中的文化补偿和专科通识类课程内容进行压缩整合,由分科设课转化为综合学科设置,为专业课程开设预留更大的空间。其次,对文化学科内容进行专业化改造,嵌入职业教育功能,文化基础学科与应用性学科并行开设,以发挥其文化奠基和专业教育的双重功能。

1.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与应用学科集群。把高中文化补偿课程中人文类学科(历史、地理、政治等)和专科通识教育课程中的思政类学科以及其他门类社科类知识压缩整合,突出知识的基础性和系统性,综合为“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学科,与“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科相互融合,横向贯通,并行开设,实现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在学前教育中的实际应用有机结合。

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与应用学科集群。把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与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整合为“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学科,与“幼儿园科学、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科并行开设。

3.学生成长指导学科集群。把幼儿教师礼仪、就业指导、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教师职业道德与认识、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学习方法指导、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内容整合为“成长指导”学科,缩减周课时,拉长学程,伴随并指导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

以上三个学科集群均为必修课程,应在后两年学程中适当添加文化选修课程,如大学语文、大学英语、高等数学以及国学、文学名篇阅读等,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专业技能与应用课程内容板块

具有过硬的职业技能是实用型幼儿教师的重要标志,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的专业技能与应用课程是核心课程。此板块构建要遵循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讲求内容的系统性和相对独立性,必须提供技能训练的程序和原理性知识,必须与相应的教育方法学科内容结合,使学生明确每项技能“怎样做”“为何做”“怎样用”;要根据幼儿教师职业的需要,把语言、艺术、教育教学技能等技能的训练作为重点,把综合教育技能渗透到一般专业技能训练中。本板块主要由六个学科集群组成:

1.汉语言学科集群。“文选与写作”“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幼儿文学” “听话与说话” “普通话等级证书辅导”“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语言文学基础与应用主干学科依次全程开设。其中“文选与写作”放在在一、二年级,“现代汉语基础知识”放在三年级,“幼儿文学”放在四年级,“听话与说话”放在前三个年级,“普通话等级证书辅导”放在四年级,“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放在五年级。同时,把“朗读、讲故事”以活动课程的形式全程开设,使之形成以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和实际应用为主线的语言课程系统。

2.外国语学科集群。与上同理,本集群由“实用外语语法与语音”“外语基础”“外语阅读”“外语口语与听力训练”“少儿外语教学法”等主干学科组成。其中一年级开设实用外语语法与语音,二、三年级开设外语基础课,四年级开设外语阅读,五年级开设少儿外语教学法,口语与听力训练课全程开设,以突出外语口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3.音乐学科集群。围绕着幼师生音乐素质综合性要求和音乐素质生成的规律,音乐课程内容应由音乐理论和基本素质的培养逐步过渡到技能的训练和实际应用。开课的顺序大致为:一年级开设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形体与舞蹈基训;二年级开设声乐基训、和声与键盘、现代舞蹈;三年级开设歌曲演唱(儿童和美声、民族、通俗歌曲)、键盘器乐弹奏与合奏、民族与国外舞蹈;四年级开设童声合唱与指挥、键盘即兴伴奏、少儿舞蹈与创编,五年级开设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把音乐欣赏、小器乐演奏、非键盘乐器演奏、音乐编导、播音主持、晚会组织等作为音乐选修拓展课程。

4.美术学科集群。一年级开设美术基础(素描、水粉、速写)、书法;二年级开设图案、国画;三年级开设简笔画创作、手工制作;四年级开设手工美学与美术欣赏、幼儿园环境设计;五年级开设美术教学法。把摄影摄像、舞台设计、手工染绘、形象设计、服装设计课程作为选修课,以拓展学生美术专业技能的广度。

5.现代教育技术学科集群。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是幼儿教师的一项重要技能,应把计算机技术与专业应用对接起来,在前四个年级依次开设计算机操作基础、课件制作、电脑美术、电脑音乐制作等学科。

6.体育学科集群。体育舞蹈、韵律操、体育游戏、器械类活动、幼儿园体育教学法等课程与大学生体育教育内容并行开设,以达到增强学生的体质、服务幼教职业的双向目标。

(三)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板块

学前教育理论主要包括学前心理学、幼儿卫生保健基础、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园游戏理论与实践、幼儿园课程、家庭教育学、幼儿园管理、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等主干学科;专业实践课程主要包含教育见实习、教育调查、教育模拟实践等活动类型。

塑造学生先进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和实际岗位工作能力是本集群的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和岗位实践能力形成的前提是理论学科教学与专业实践活动的高度融合,要将两个类别的学习内容穿行,紧密结合。具体做法是: 学前心理学与幼儿心理观察测量、幼儿心理健康调查等实践活动穿插,幼儿卫生保健基础与卫生保健见实习活动穿插,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心理学与幼儿园教育见实习、幼儿教育调查、幼儿园参观等实践活动穿插,幼儿园游戏理论与实践、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园教学见实习、游戏见实习、模拟实践等活动穿插,幼儿园管理与幼儿园或班级管理见实习活动穿插,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与定岗见实习结合,家庭教育学与家庭教育观察调查活动结合。

为了使理论与实践课程更加紧密地结合,应大力开发校园合作课程、幼儿园特色教育课程、幼儿教育实践模拟课程、学前教育时事以及与职业资格证书匹配的教育训练课程。同时,应适当开设中外学前教育史、教育统计与测量、当代幼教改革与实践等选修课程。

[参考文献]

[1]邵长媛.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5(5).

[2]戴军.关于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3).

[3]杨丽华.建构五年制学前教育大专课程体系的思考[J].昆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报,2011(2).

[4]张富洪.构建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训练层级课程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导刊,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