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时间:2023-05-31 09:12:32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范文1

但很多节日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目前英语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

1、定位的目标受众与实际受众差别较大。节目一般都将受众确定为:境内外受众(外国人和华侨)和国内受众(主要以外语学习为主)。这样的定位使得我国英语广电媒体的受众显得较为抽象、笼统,缺乏个性化。正因如此,我国的英语新闻等电视节目尚未形成非常明确的国际受众群。但实际上,各省级卫视办的英语新闻却成了观众学习外语的一种工具。CCTV-9的网上英语调查指出,栏目以众多国内受众(90%)为主,其中以英语学习为目的的受众高达81%。相比之下,以信息需求为目的的受众仅6.5%。

毋庸置疑,受众是栏目的“生命”,栏目就是要千方百计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正如此,以英语学习为目的受众群缺乏稳定性。他们的功利性目的比较明确,即在于提高英语听说的水平。当他们要学习英语时会不断接触栏目,是栏目的忠实受众,但当他们英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缺乏信息的栏目就会成为被抛弃对象。

2、涵盖的内容过窄。其内容几乎与中文新闻趋同,主要以翻译中文新闻为主,相同或类似的新闻报道较多,新闻报道缺乏新意,具有鲜明特点的独家新闻和自主评论并不多见。因此,新闻栏目的信息传递功能在无形中被削弱。而且,英语新闻节目在时间长度上一般以10至15分钟为主。内容上以正面报道为主,硬新闻相对较多,传播内容一般较严肃,政策性指导性较强,也是一些党政领导的活动或者一些重要的经济事件等等,国际新闻报道的量很少。依旧沿袭国内中文媒体的传播方针,负面报道和软新闻少,给海外读者一种典型的“政府代言人”印象,这样就让我们很难进入普通外国百姓的视野。

3、语言表达上比较枯燥。在语言表达上缺乏西方媒体对语言的灵活运用,政治性新闻报道包括领导人活动等以客观叙述为主,语言特征具有一定的模式,依旧沿袭汉语新闻的模式:“他说”,“他指出”,“他强调”,“最后他又说”等等。这种说教式的传播方式不仅达不到好的传播效果,反而会令人反感。在软新闻的报道方面,也只是简单的报道而已,很难和受众引起共鸣。

媒体应对

1、国际化视野,本土化表迟。由于英语新闻是用非母语来传播新闻信息,同时我们的目标在于提升本地区的国际形象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因此要求我们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做大做强我们的英语新闻。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本土化是指依据中国特殊的国情,立足中国的社会现实,按照中国电视媒体自身的运作规律,遵循中国电视观众的接受习俗和现实需要,组织制作与传播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节目。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受众调查。这样新闻传播起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加大栏目本身的宣传力度,在节目的策划及品牌推广上下工夫。不仅仅让中国人自己知道本栏目的存在,更主要的是要让更多的人通过英语新闻更多地了解本地区,充分发挥窗口作用。

电视是一门变化的艺术,求新求变是它的固有属性。消息类电视新闻,如果一味以联播形式播报新闻,无疑会使观众收视惰性增加,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形式上的活泼创新,有利于驱动观众的兴奋神经,由此进一步激起观众的信息需求。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扩大同西方主流媒体的新闻交换。

国内新闻范文2

灾难新闻往往因灾难事件本身的原因而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特别是一些重大灾难。灾难报道,不能只看现象而不关注那些深层次的东西,也不能用一种静止的观点去看待。应当是更理性、更科学、更全面,有分析、有选择地向受众客观报道。综合来看,我国的灾难性新闻报道,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有许多值得改进或提高的地方。

及时做好预警报道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现警报。”这就意味着,面对自然灾害,新闻媒体必须充分发挥社会“观风使”与人类生活“消息树”的作用,及时而全面地做出预警报道。面对即将到来的自然灾害,预警性的灾难新闻有利于相关部门和广大民众早做准备;就人为灾祸而言,预警性的新闻可以让有关部门重视,及时采取措施督促、预防、整改、治理,减少灾祸的发生频率。例如1966年6月8日美国堪萨斯州发生的龙卷风灾中,当地广播电台利用自己的报警系统向公众发出警报,利用无线广播系统和定点的广播同时向公众灾难预报和即时气象信息。后来根据统计,堪萨斯当地广播电台的预警信息不仅比公共预警系统的警告早,甚至比美国国家气象局通过电报发出的官方警报早了30分钟,争分夺秒地让公众做好预防工作。在2003年非典爆发期间,加拿大安大略省就在3月中旬通过电视台、电台不断提醒市民非典的症状及热线电话。危机初显端倪,媒体的信息就向公众拉起了预备警报。对灾难新闻预警作用的高度重视,使得社会危机管理系统能够迅速启动,通过危机预警使公众及时做好物质和心理准备。在做好灾难预警报道方面,我国的媒体还有许多值得努力的地方。

更好地把握舆论导向

突发事件报道更离不开正确的舆论导向。导向正确与否,是决定新闻媒体能否通过突发事件报道,起到减轻危机影响、稳定人心作用的关键。在灾难新闻选择、制作、传播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漏洞、偏差和错误,要注意事态的发展变化,坚持正确的导向,倡导积极向上的东西。灾难新闻本身的“悲剧性”使有些媒体找到了“炒作”的材料,一些媒体正是利用灾难新闻中受害人的痛苦,作为新闻的卖点来吸引受众。以暴力和道德的缺失来吸引受众,最终只会使受众产生反感,赢得受众一时的眼球,却伤害了受众对媒体长久的忠诚度,在媒体竞争的市场上不可避免地被质疑其诚信。作为党的耳目喉舌,要求媒体在报道时应熟悉政策,贯彻党的方针,尤其是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涉及社会稳定的因素很多,及时向公众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关注灾难中的生命个体

灾难对人的警示作用,是灾难新闻报道的意义所在。成功的、社会反响比较好的灾难新闻,往往都是能让人们记住灾难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教训,为此记者总是把深情的目光到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从各大媒体的灾难新闻作品的考察中,我们发现,媒体所关注的灾难中的生命个体大多集中在妇女、儿童和老人身上,主要通过客观展现灾难中的这些弱者的悲苦,来引发人们的关爱和同情,进而打动读者。

在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的时候,人的求生本能,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爱,都会在瞬间得以表现。这是因为,一场灾难过后,人们感到痛苦、悲伤,灾区人民对重建家园表现了极大的渴望,广大受众对灾区人民也表现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因此,灾难报道的人情因素格外突出。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是抗灾赈灾的主体,灾难新闻责无旁贷地应当热情讴歌人民群众抗灾救灾的英雄业绩。通过挖掘灾难中的感人事迹,使读者看到生命面临危难时表现出的真实情况,体味人间真情,触发读者对灾区人民的关注、关心。记者在采写这些重大事故的报道时,不仅要让人看到一个真实事件本身,还要对事件中处于极度绝望状态下的人类给予精神的安慰,让健在的人们体会到人性的温暖、人的崇高与尊严,唤醒人类的良知与道德,从而对卑劣、残酷、冷漠的人性加以批判。

社会学家于光远曾经说过:“灾害是永远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自然—社会现象,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也就是征服自然、兴利除害的斗争史。”灾害是新闻报道一个不应忽略的领域,也是一个永恒的题材。灾难事件发生的同时,让公众获得知情权的职责无疑使媒体获得更大的发挥空间,使媒体手中有了更大的权利,但更大的权利无疑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做好反思报道

一般地说,“反思”就是指回过头来对过去的事件进行思考,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进步的。为了更好地防治自然灾害,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因此,面对自然灾害,媒体适时开展反思性报道,也是灾害报道所必须的。按传统观念,人们往往是在灾害过后才痛定思痛。正如有评论所指出的那样:“迅速的反思、即刻的批评、马上的总结,本身就是抗灾的内涵之一;检讨、反省、问责,是对抗灾松弛、救灾不力的重要督促手段。”因此,根据实际情况,“该反思时就反思”。 (武钢工人报)

国内新闻范文3

连续发生假货泛滥、食物中毒等事件后――

国外新闻:政府应当反省,长官应该问责,加大监管力度,不能推诿责任!

国内新闻:公民应该加强防范意识,提高识别假货的能力,不要购买过期变质食品。

贫困家庭的孩子上不起学,要靠社会捐助――

国外新闻:这是教育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失职和耻辱。

国内新闻:号召大家学习某某人在逆境中自强自立的精神,这是时代的光荣和国家的骄傲!

抓了一个大贪官,追回了XX万元巨额赃款――

国外新闻:这说明监督机制有漏洞,应该反思,他的顶头上司应该问责。

国内新闻:监督部门及时发现问题,为国家挽回了巨额损失,成绩斐然。

煤矿屡屡塌方、爆炸――

国外新闻: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的官员引咎辞职。

国内新闻:事故引起了政府安全监管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他怒斥下级、亲笔批示,一定要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辖区一贫如洗,村民们饥寒交迫、看不起病――

国外新闻:政府主管官员的支持率严重下降,民众强烈不满。

国内新闻:政府主管官员政绩卓著,亲自下乡给农民“送温暖”,农民们感激涕零、山呼万岁,亲切地把这些官员称作好公仆、领路者、贴心人、父母官。

国外新闻节目什么事儿大、什么事儿新鲜什么就排在前面。

国内新闻则是谁官大谁就排在前面,某些领导说句大话、放个空炮都排在当日头条。

国外新闻节目里有好事也有坏事。

国内新闻里则都是好事;如果有坏事,那一定是在最后几分钟在别国发生的。

国外新闻节目里的环境问题总是很严峻,尽管他们国家的河流看上去很清澈。

国内新闻里的环境治理总是捷报频传、再上一个新台阶,尽管我们国家的部分河流又黑又臭。

国外新闻节目里没有整天强调教育、医疗的重要性,却也没多少人上不起学、看不起病。

国内新闻里重视教育、医疗改革、取缔乱收费,天天结硕果,但还是有那么多人上不起学、看不起病。

国外新闻节目里的官员没有把为纳税人着想挂在嘴边,但他们的机构从不膨胀、办公楼也非常简易。

国内新闻范文4

作为一家电视媒体,美国广播公司的App充分突出了自己的优势,它的内容中绝大部分都是电视新闻视频。在它的App中有两个主频道,分别是:“话题”(Topics)和“节目”(Shows)。“话题”下又分成12个分话题,涵盖了从头条新闻到体育、娱乐、天气等的各个新闻话题,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最关心的话题进行选读。“节目”频道下是7档美国广播公司最重要的新闻电视节目。点进一个节目就会看到这期节目的最新视频集,每个视频分别讨论一个具体的新闻话题。

2、福克斯(Fox)

同样作为一个全方位的电视媒体集团,福克斯电视台的App策略十分用心。福克斯根据不同需要一共制作了三个App:福克斯新闻、福克斯体育和福克斯商业。福克斯新闻与其他新闻类App并没有很大不同,全面涵盖了各类新闻内容。这里重点提及一下福克斯的体育和商业App。这两个App显然是为对这两个话题感兴趣的人群量身定做,这两个App中不仅仅包括了相关新闻内容,还增加了很多在体育和商业中需要的工具,比如体育App中就包括了美国体育比赛各个球队的积分榜、排名、对阵图等等,而商业App中有实时的股价图等等。

3、美国有线新闻网(CNN)

作为以新闻为核心的电视媒体,美国有线新闻网的App内容策略和以视频为主的NBC不同。从App的设计来看,几乎让你很难看出这是一个电视媒体。它的格调与平面媒体App的设计非常类似。它的App突出的仍然是文字内容。尽管不少新闻内容配有视频,但视频并没有直接显示在新闻内容页面里,用户需要点击特别的视频按钮才可以看到视频内容。这样的好处也很明显,因为用户在没有无线网络的情况下,看文字显然是个更好的选择。

4、英国广播公司(BBC)

英国广播公司的App做得别具一格。首先,它的新闻标题突出了视觉化,每一条新闻标题都放在一张新闻图片下。这个策略在App上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图片显然比文字更能抓住人们的眼球。第二,很多新闻类App会将不同类别的新闻频道分到不同页面,具体的新闻内容都放在所属的门类下。英国广播公司的App不是这样,它将所有新闻类别都放在App首页上,每个门类是一个横向可滑动的模块,用户可以滑动模块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具体新闻。每个门类中固定只有9条该分类下最热或者最新的新闻。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增加或者减少新闻门类。第三,作为一个同时拥有电视和广播的媒体,英国广播公司在显眼位置设置了一个播放电视或广播的按钮,用户可以利用这个App实时收看或收听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节目。

5、《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纽约时报》的App延续了报纸本身简约但紧凑的版面设计风格,完全采用了白底黑字的配色。它的App亮点在于平面媒体对于新闻基本元素的掌控力。《纽约时报》App的每一条新闻标题下面都有一段4-5行小字显示新闻内容提要,右边配有一张新闻图片,末尾还显示有评论数。可以说,在获得这些信息后,读者基本可以对一条新闻内容有了比较精确的把握。如果读者对新闻具体内容有兴趣,还可以点开阅读完整新闻。另外,《纽约时报》的App中也加入了收费阅读插件,大部分新闻具体内容只能给收费用户阅读。

6、《经济学人》杂志(Economist)

《经济学人》杂志打破了大部分杂志App像电视、报纸一样以话题进行新闻分类的方法,仍然保持了以期刊为单位的阅读模式。打开《经济学人》杂志的App,首先看到的是杂志各期的封面图片,点开封面图片就是当期杂志的目录。杂志文章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可以免费阅读的“编辑推荐文章”,而如果要看完整杂志,就需要付费。以杂志期刊为单位的分类方式,保持了杂志的完整性,达到印刷版和电子版的统一。同时,这样的归类方式便于收费。

7、Flipboard

Flipboard是一款非常热门的新闻聚合App,它的特点在于会根据话题将相关的新闻从各个新闻源搜集过来并统一向读者呈现。Flipboard的新闻排序方式完全根据新闻的时间进行编排,而它的来源是各个新闻机构的推特。当这个新闻机构在推特上一条新闻的时候,Flipboard就会将这条新闻抓取过来放入相应的类别中。Flipboard的亮点还在于它的界面设计,一条新闻就占完整一屏,包括一张图片、显眼的新闻标题、新闻内容提要和来源于推特的信息。读者可以像翻书一样将新闻一条一条地翻下去。这样的阅读体验让人非常舒服。

8、Pulse

Pulse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新闻聚合App。它的特点不同于Flipboard,它更加强调新闻来源的统一性。打开Pulse是一个新闻类别界面,选择一个类别以后,读者看到的是与这个类别相关的新闻来源的列表。比如在“科技”这个新闻类别下都是最著名的科技新闻网站和新闻博客的列表。也就是说,Pulse的亮点在于读者可以只使用一个App而阅读所有新闻机构的新闻内容,不需要分别下载各个新闻机构自己的App来阅读他们的新闻。所有新闻在这里聚合集中,给读者“一站式”新闻阅读的体验。

9、网易新闻

必须指出,国内的新闻App制作绝对不比国外的差。尽管大部分传统媒体的App还在探索之中,但像网易这样的网络媒体的新闻App的水准已经很高。在新闻标题、新闻图片、内容提要和读者互动功能上,网易新闻的App全都有所涵盖。在交互体验的设计上也非常人性化。笔者认为,中国可能不需要像国外那样的新闻聚合App,因为像网易这样的网络媒体,它的新闻内容基本上就来自国内各大新闻机构,再加上网易新闻编辑的筛选,这些新闻的质量很高,足以让读者从一个门户网站的新闻App就了解到当下的全部重要新闻信息。

国内新闻范文5

2013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本文旨在分析和研究国内新闻传播领域对大数据研究的文献,以“大数据”为主题词进行首次检索,然后在分类浏览中选择“新闻与传播”进行二次检索。为了避免遗漏文献,再以“数据新闻”为检索词搜索文献。经过梳理,本文认为新闻传播学领域关于大数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对数据新闻性质和业务的探讨、关于大数据与传媒业转型的研究和传播学视角下的大数据研究。

数据新闻的性质和业务

有学者认为大数据新闻的本质是构建所有意义的有机统一体,数据新闻遵循的逻辑和基本途径是人文法则。大数据驱动的新闻报道实现了从关注社会表层到发掘社会深层问题的转变,有助于提升新闻报道的透明性。数据新闻报道的特点是提早策划、及时跟进、多渠道收集海量数据。有学者认为数据新闻的价值通过数据的量体现,数据新闻能对“全体”进行报道,使“整体真实”从理想变为现实。有学者认为数据新闻的制作过程包括新闻主题发现、数据抓取、清洗过滤、分析挖掘、交互性设计、可视化呈现、故事化讲述等几个方面,而数据处理、交互性设计与可视化呈现是数据新闻制作的核心。大数据技术对传统新闻业务的影响是数据新闻研究的重点,彭兰认为新闻报道中趋势预测性新闻和数据驱动型深度报道将增加,数据呈现、分析与解读能力会不断提高,新闻生产过程中跨界合作也会不断增强。她还认为数据关系的揭示,对于挖掘新闻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喻国明认为大数据既是新闻形态的创新,又是一种全新意义上的内容创新,通过碎片化的数据及文本挖掘技术,实现了“减少和消除不确定性”新闻内容。周子渊认为大数据对传统新闻在获取新闻线索、新闻呈现方式、新闻舆论导向以及新闻内容等四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丁柏铨认为数据新闻的出现影响了新闻工作者的新闻理念、传媒的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整合、新闻实务以及部分新闻学者的研究旨趣。

大数据与传媒业关系研究

关于大数据与传媒业关系的研究主要包括大数据对传统传媒业的影响。彭兰认为传媒业是大数据时代受到冲击的主要行业之一。官建文认为大数据在媒体内容、新闻报道数量、媒体从业人员以及媒体舆论等方面对传媒业带来了挑战,媒体要有强烈的数据意识,要善于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使用数据。王武彬认为大数据的核心理念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媒体应将大数据看成重要的资产和生产资料,大数据应该被广泛应用于媒体的辅助经营和报道中。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媒体如何转型?喻国明认为个性化信息定制、众包式内容生产以及传媒业跨界融合是传媒业转型的三个基本路径。张涛甫认为传统媒体可以抓住大数据环境下受众对高品质、确定性信息的需求,寻求战略突围,应在理念、战略、技术三个层面寻求突破。解葳和高宪春认为在大数据背景下要实现传统媒体从“公共媒体”向“公众媒体”,记者从“全能记者”到“数据协作团体”,新闻生产从“制度化新闻生产”到“众包数据挖掘”、从“信息采集”到“数据筛选”,新闻报道从“客观性报道”到“沉浸式新闻”的五大转变。还有学者认为大数据时代媒介组织结构面临变革,媒介要建构数据互动空间,勇于打破自身边界的束缚,同时要重视大数据人才的培养。

大数据与传播学研究

徐偲骕认为对于传播研究领域来说,如果“大数据”概念与方法只能增加功能主义经验研究的工具性效益,于反思传播权力不平等、关注个体传播权益、重建媒体公共性无任何裨益的话,只能成为学科发展的又一桎梏。吴维忆分析了大数据的传播学意义,认为大数据不仅提供了技术支持,还是一种构建性塑造力,在根本上重塑着媒介场和整个传播领域的结构和生态。从大数据对传播学效果研究方法论的影响来看,操瑞青认为研究者需要充分考虑两者的平衡,在关注文化向度的前提下将效果研究向前推进,关注传播活动与人的思想之间的具体关联。曹刚认为大数据背景下受众研究受到受众使用行为的海量数据、高维数据和价值缺失三个方面的影响。研究过程中,在处理“大数据”时要利用抽样技术有效压缩受众测量数据量,利用维归约技术降低受众的数据维度和增加受众研究背景知识数据挖掘的预判性。有学者认为大数据使受众分析对象从抽样分析变为全量分析,分析结果实现了预测性、评价性和可视化。在传播学研究中,大数据还是一种研究方法。喻国明将大数据方法运用于社会舆情分析,用大数据价值挖掘与分析技术,分析当下中国社会舆情的结构性特征。

综上所述,国内新闻传播学关于大数据的研究聚焦于对数据新闻特征和业务的探讨,包括其对新闻传播业务的影响以及在大数据背景下探讨媒介转型的问题。学界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数据新闻对传播学受众的影响也有涉及,但对大数据传播的本质以及大数据传播模式的变化研究相对较少。

作者:王霞 单位: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国内新闻范文6

新华社评出2015年国内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为序)――

1.“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面展开。

2. 天津滨海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

3. 我国隆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4. 屠呦呦获诺贝尔科学奖。

5.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定方略绘蓝图。

6. “全面两孩”政策公布实施。

7. 同历史性会面。

8. 新一轮军队改革拉开大幕。

9. 中央确定7000万人脱贫目标。

10. 人民币“入篮”。

【专题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三严三实”中的严以用权,就是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这样有利于()

A.杜绝违法犯罪现象

B.彻底消灭特权,消除

C.实现绝对的公平

D.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

2.“三严三实”中的“实”,含诚实之意。之所以强化诚实这种道德品质,是因为诚实是()

①公民的“第二身份证”

②为人之本

③个人可有可无的护身符

④与他人交往的通行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天津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控制消除火情,全力救治伤员,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总理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搜救。这体现了()

①党和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

②党和政府坚持以安全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④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4.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我国举行了阅兵式等隆重纪念活动。举行阅兵式等隆重纪念活动()

①是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②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

③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共同精神信仰

④有利于引导公民增强居安思危意识,自强不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2015年 10月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在青蒿素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屠呦呦带领研发团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研制出的抗疟新药青蒿素已挽救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获奖()

①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

②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

③说明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医学应该秉承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④告诉我们只有成为科学家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闭幕,会议决定: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对于“二孩新政”理解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彻底解决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②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

③意味着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将有根本性改变

④体现了党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2015年 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同台湾方面领导人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习马会”()

①将两岸交流互动提升到新高度,开辟了两岸关系发展新空间

②顺潮流,和民意,能根除“”分子的生存空间

③有利于两岸加强沟通、增进互信,巩固“九二共识”

④有利于巩固两岸共同政治基础,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最终实现祖国统一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 观察右边漫画,我们要接好历史的接力棒,完成最后的冲刺,就需要()

①立足基本国情,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工作中心

②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集中精力加快经济发展

③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增强战胜困难的能力

④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在国际竞争中和平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9.2015年 11月27日至28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下列举措有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是()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③实施精准扶贫,坚持民族共同繁荣,大力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④坚持同步富裕原则,均分各种社会资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0.2015年12月1日,人民币获批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在其中占10.92%的权重,超过日元和英镑排在第三位。对此,以下观点正确的有()

①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进一步提高

②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已实现了最高理想

③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④我国在所有国际事务中都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2015年7月1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领导干部是否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重要检验。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

(1)怎样理解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

(2)为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12.材料一2015年新年之交,上海外滩发生踩踏事件,导致36人死亡。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倾覆,造成442人遇难。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难。2015年12月20日,深圳市光明新区红坳渣土受纳场发生滑坡事故,造成75人失联……

(1)这些灾难事故发生后,党和政府第一时间千方百计救治伤员,抢救生命。这表明了什么?

材料二国务院批复了“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调查报告。经国务院调查组调查认定,“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是一起由突发罕见的强对流天气――飑线伴有下击暴流――带来的强风暴雨袭击导致的特别重大灾难性事件。调查组建议对检查出的在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中存在问题负有责任的43名有关人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2)“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中,相关43名责任人员被依法追究责任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3)警钟长鸣,你认为怎样才能遏制安全事故多发态势?

13.材料一在2015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总理在回答南非企业家问题时说:“中国还有1亿人口居住在棚户区,我们必须给他们一个符合现代标准的居住条件。”

材料二2015年12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决定》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1)“中国还有1亿人口居住在棚户区”,这反映了我国什么样的基本国情?

(2)党和政府大力实施扶贫攻坚工程,坚持共享发展,表明了什么?

(3)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党和政府应该怎么做?

14.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十三五”规划将带领中国奔向全面小康社会,奔向共和国“第一个百年目标”。

(1)五大发展理念分别蕴含了哪些战略、国策和根本原则?

(2)实现“十三五”规划宏伟蓝图,我国还面临着哪些严峻挑战?

(3)结合材料,说一说在今后国家的建设发展中,怎样才能贯彻落实好会议提出的发展理念?

15.2015年11月7日下午3时,两岸领导人会面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正式举行。在数百名中外媒体记者的瞩目下,两岸领导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这一跨越66年的握手,共同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网民纷纷在网络上留言、跟帖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和对两岸和平统一的期盼。

看了上述新闻后,某校九年级(2)班的同学准备举办以“祖国统一,共同心愿”为主题的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现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标语设计】

(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回眸历史】

(2)请用史实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时政解读】

(3)“习马会”表达了全体中华儿女的什么共同愿望?

【践行责任】

(4)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

一、1.D2.B3.D4.D5.B6.C7.C8.D9.A10.B

二、11.(1)①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步入改革攻坚期,阻力变大,思想观念差异让改革形成共识变得困难。②理想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深入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是重要标尺。③要自觉站在改革全局的高度,正确看待局部利益关系调整,坚定改革决心和信心,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

(2)落实“三严三实”,抓好党风建设;以“三严三实”为治党之本,切实践行“三严三实”新要求;以“三严三实”为标杆,用“三严三实”来留痕;等等。

12.(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对人民生命高度重视、认真负责。

(2)对别人负责、实质上也是对自己负责;不负责任,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谁对自己、他人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要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做好本职工作,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增强安全意识,做到安全生产;等等。

(3)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知识,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定期举办各种安全演练,提高人们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和自护能力;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管理安全生产,严格依法处理安全违法案件;等等。

13.(1)我国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总体上的小康。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党和政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等等。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给贫困地区以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不断推进扶贫开发领域的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生存保障;坚持教育扶贫,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凝聚起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等等。

14.(1)创新――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协调――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绿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开放――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共享――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2)①国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我国还面临着人口问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②国际: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比较严峻,面临着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恐怖势力的威胁。

(3)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发展之路;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等等。

15.(1)手握“九”,心就“近”了;两岸领导人握手,中国历史的期待;坚持“一国两制”,维护祖国统一;振兴中华,共谋民族复兴;等等。

(2)如: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台湾;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湾和澎湖的管辖;1662年,郑成功;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等等。

国内新闻范文7

担任此次并购操盘手的《南方周末》执行总编向熹表示,由于目前还处于保密协议的效力期内,关于此次并购的任何信息暂时不便透露。然而早前向熹透过媒体表示,此次中国财团在首轮出局可能并非资金原因。

他谈到,具体原因并不明确,可能较为复杂。按照规则,卖方有权决定谁将可以进入第二轮竞购,而无需解释理由,“不是价格原因,是境外媒体根据情势的判断。”

代表中方进行并购的是美国Shearman&Sterling律师事务所,该所曾四川腾中收购悍马一案。该所合伙人黄玲律师表示,他们确实代表南方报业集团和成都博瑞在做这件事。下一步将可能继续协助其并购其他的海外媒体,但没有具体锁定哪个国家的哪一媒体,而是在广泛地寻找机会。

“国籍”而非“价格”导致失败?

5月5日《华盛顿邮报》公司《新闻周刊》挂牌出售的消息,结束其近半个世纪(1961年《华盛顿邮报》公司将其收归旗下)对这份著名期刊的经营。

在网站上公布的出售消息中,《华盛顿邮报》公司这样诉说着无奈,“我们是上市公司,所以不得不考虑价格因素。《新闻周刊》的未来发展和员工的安置问题是我们选择买家的两条标准。”

《华盛顿邮报》公司尚未透露出售价格,并拒绝发表相关评论。《时代》杂志前主编Walter lsaacson认为,最终出售价格并不意味着《新闻周刊》真正的价值,购买者将要负担的是其庞大的债务及员工养老保险,相比而言,“排在最高位的竞购价格几乎是没有意义的,无论其是―文不值、500万美元、还是2000万美元。”

据悉,2008年,美国曾经长期盘踞销量前列的《电视指南》以1美元的象征性价格卖给了OpenGate CapitaI,但后者却因此担负了前者数千万美元的债务;而去年彭博新闻社支付了500万美元收购老牌顶级商业杂志《商业周刊》,并承担了其3190万美元的债务。

从实力而言,此次参与竟购的中国财团被认为“不差钱”。据悉,南方报业自筹多亿人民币建造了位于广州大道南方报业大厦右侧一座“新型甲级写字楼”;成都博瑞传播则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的上市公司,截至2009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18.63亿元(引用自公司网站);而另两位投资者身份尚不明确,向熹称其为“认同中国传媒人、传媒机构走向世界平台愿望的机构,是纯粹的财务投资者”。

向熹表示,此番竞购并非价格原因将其拒之门外,而可能在于“国籍”。他认为,“他们并不理解中国媒体人,他们不确定我们为什么要参与竞标。但是我认为美国媒体做这件事会更容易些。”

黄玲律师透露,接这个案子时的确很有压力。“压力主要还是因为这个行业本身,这跟意识形态关系比较大。从中国媒体收购美国媒体这方面以前没有任何先例,那么对于这个项目的成功性肯定会有一定压力。”

她介绍,海外招标的项目一般要经过一系列环节,首先要入围,然后谈协议,签了协议之后双方政府都有审批程序,最后才能完成招标。而此次竞购,中国财团在早期的竞标期间就被淘汰,还未进入到政府审批环节。

《福布斯》对此事发表评论称,中国纸媒发展一向很好,资金充足,此次中国媒体未能成功收购暴露出了两个重要问题:其一,美国是否愿意外国媒体购买其具有影响力的美国媒体资产;其二,如果中国企业收购成功,是否能够挽救已经“濒临死亡的企业”。

由于中方尚未透露投标计划书,目前尚不能得知中方在计划中要如何保持卖方一再承诺的“将尽可能地保证杂志的延续性”,以及“尽最大努力捍卫《新闻周刊》及其员工的权益”。

据悉,超过70家买家向《新闻周刊》抛出了橄榄枝,其中包括很多有潜力的投资者。具有鲜明右翼倾向的Newsmax Media集团,旗下拥有Newsmax网站和Newsmax杂志,表示参与收购是为了多样化和拓展旗下品牌,如果收购成功,“《新闻周刊》将持续其宗旨,为读者提供客观的报导和来自各个角度的分析。”

此外收购《电视指南》的投资公司OpenGate Capital、Ritchie资本管理公司执行长Thane Ritchie个人、91岁的立体声器材巨头Harman Kardon的创始人Sidney Harman、传媒大亨Hafm Saban都可能成为《新闻周刊》的新主人。

“有理想的传媒机构的自发举动”

创办于1933年的《新闻周刊》,与《时代周刊》、《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并称为“美国三大新闻周刊”,是美国传媒业的旗舰刊物之一,曾经夺得12座“美国国家杂志奖”奖杯,多于同期的《时代周刊》。

然而,自2007年开始,这份杂志便陷入窘境。据《华盛顿邮报》公司的2009年度年报,《新闻周刊》在美国国内的发行量已经由去年2月的260万份.下降到今年1月的150万份。2009年度亏损达2930万美元,2008年度亏损1610万美元。

以南方报业为首的中国财团,兴师动众到美国收购这样一本巨亏杂志究竟所为何来?美国密苏里大学唐纳德・W・雷诺兹新闻研究院KennethFleming博士认为,对中国投资者而言,《新闻周刊》不具备投资价值:没有市场空间。可见经济效益并非其考虑的主要因素。

向熹透过媒体表示,《新闻周刊》拥有英、日、韩、俄、西、阿等九种语言版本,《新闻周刊》全球传播资源的平台和影响与其追求是一致的。

长期以来,西方为主的国际舆论报道被认为“妖魔化中国”,报道带有意识形态偏向,“以偏概全”,有损中国国家形象,忽视中方立场。2009年初,境外媒体报道中国政府出资450亿元,打造“大外宣”战略,以提高软实力,争夺国际话语权。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富布赖特奖学金高级学者David Shambaugh在2010年6月发表文章指出,中国政府鼓励所有国家媒体机构“走出去”,“在国际媒体环境和智库世界中站住脚”。

南方报业集团为首的中国财团显然已有完备的海外拓展计划。此次竞购失利并没有阻碍其步伐。向熹早前透过媒体公布了其个人邮箱,他表示,将继续物色投资对象,“有国际影响的传媒机构(包括港澳媒体),不论媒介形态,凡有引入中国大陆股东意愿的皆可与我们联系。”

虽然南方报业被西方媒体认为是最自由的报纸发行商之一,但其官方背景仍然屡屡引发西方社会的顾虑。向煮在接受媒体采访中一再否认政府的介入,声称,“此次收购是有理想的中国传媒人、有理想的中国传媒机构的一次自发的举动。我了解,拥有全球传播的平台,是大家一直以来的追求。”

然而,有国外媒体报道称,来自相关外宣部门的内部消息称,如果南方报业集团在此次竞购中有需要,宣传部门会调配“大外宣”计划里的特殊经费出手相帮。这一消息虽并未得到相关方面证实,但显然不利于南方报业集团在海外的发展。

国内新闻范文8

关键词:新闻教育;教育改革;制度创新;新闻学;

作者简介:吴廷俊(1945-),男,湖北天门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新闻史论;;王大丽(1987-),女,山东潍坊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传播教育。湖北武汉430074;

当前,新闻教育改革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在中国显得尤其突出。笔者多次讲过,中国新闻教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主要是因为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两脱离”,二是“可取代性”。这篇文章主要针对第一个问题展开讨论。

一、对于新闻教育“两脱离”的检视

由于新时期中国发展新闻教育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也由于整个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原因,当下中国新闻教育存在严重的“两脱离”———脱离新闻实践,脱离信息时代。

脱离新闻实践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新闻专业教师缺乏新闻实践经历。当下,中国新闻专业教师队伍重学位轻实践的倾向十分严重。我们对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五所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1)专业的在职教师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在65位老师中,只有18位有新闻业务实践经验,仅占总体的27.97%,而在55位有学历介绍的老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有44位,达到总数的80%。(2)教学实验条件差。由于教学投入不足,绝大多数新闻专业的实验室规模过小,机器设备不仅数量少,而且陈旧失修,许多摄影器材已是10多年的“老存货”,性能已远远落后于当下新闻实践应用的设备,甚至不如学生自己购买的机器,远远不能满足新闻专业教学的需要,更谈不上与新闻媒体同步发展。(3)以上两点,导致教师教学往往局限于教室教学形式。甚至开设实践操作课时,也仅限于教室内进行,内容主要为理论,方式主要为灌输,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导致许多学生虽然名义上学了Photoshop、Primer、Cooledit、CorelDraw、方正飞腾等媒体编辑软件,却从来没有实际操作、应用过。显然,这种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的教学方法不适合新闻专业教学;(4)由于我国实行“党管媒体”的原则,学校不能办媒体,造成教学与实践在结构上的严重脱离。一方面,大学盲目扩招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急速增加,从“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发展论坛·香山峰会”(2011.12.10)得到的最新消息,截止2011年底,在教育部备案了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教学单位达到975个,在校学生人数近20万人。另一方面,新闻单位尤其是传统新闻媒体容纳不了为数众多的实习生。且即便容纳进去之后,由于许多媒体记者本身就有繁重的采访任务,也无暇顾及实习生。在此情况下,新闻专业实习生的专业实践任务根本无法完成。

脱离信息时代,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媒介在融合,可是新闻专业却在细分。教育部2011年最新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中,将新闻传播专业作为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2)六个二级学科,这种划分形式依然沿袭着传统模式,将媒介形式作为划分依据,将不同媒介形式完全割裂开来,违背了当下媒介融合的大趋势;(2)学科在融合,课程设置在细分。交叉、融合是学科发展的大趋势,新闻传播学与相关人文社科的交叉融合、甚至与理学、工学的交叉融合,这一点也非常明显。但是,新闻专业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却与此“南辕北辙”,尤其是业务性课程上更是如此。我们检索了国内一所教育部重点大学“新闻专业本科培养计划”(2011年版),发现在440个学时、27.5个学分的专业核心课(3)中几乎没有体现出融合的特征,主要集中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采、写、编、评、摄影等;而448个学时、28个学分的专业基础课程(4)中,主要是概论类、基础类、理论类课程,与融合更是毫不相干;(3)新闻学在发展、在重构(如新闻、受众概念等),新闻学的教材却还是以传统体例、内容、案例为主。如高教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一本重点教材《新闻学概论》,几乎都是上个世纪的话题,对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理论问题基本没有涉及;有些新闻采访与写作教材,仍将大量的笔墨放在纸媒上,而未提及网络等新媒体的写作模式,多媒体融合条件下的新闻写作更是无从谈起。此外,陈旧的案例大量充斥于当代中国的新闻学教科书。如2003年1月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案例教程》,列举了有明确时间的案例277个,其中20世纪90年代的案例33个(1999年仅4个),80年代124个,70年代35个,60年代17个,50年代18个,30、40年代43个,19世纪6个,古希腊1个。[1](P.4)技术创新,新媒体出现,新闻加工方式、内容表达方式都已发生了变化,而课堂上所教的却还是传统那一套。我们翻阅了某新闻学院《新闻评论案例教程》课程所用的课件(2010年),发现其完全搬用了教材上的内容,按照电视评论、广播评论、报纸评论等模式进行分章讲解,本是案例教学,案例却相当匮乏,且缺乏新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要想解决上述“两脱离”问题,必须对中国新闻教育进行改革。为了便于讨论改革问题,我们必须对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性质进行重新认识和全新界定。

二、对新闻学和新闻教育性质的再认识

新闻教育出现以上“两脱离”,有客观条件的限制,更有主观认识方面的原因。在客观条件(如新闻院系自办媒体、大幅度改善试验条件等)一时难以满足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应先从主观解决问题。所谓主观,是指办学者、教育者对新闻学、对新闻教育的认识。新闻教育是基于新闻学的教育。要搞好新闻教育,新闻教育的办学者、教育者必须对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性质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一)新闻学性质的再认识

要重新认识新闻学的性质,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楚新闻学的知识体系是什么?理论体系是什么?学科归宿在哪里?这一系列疑问又将话题引到了新闻学界一直未有定论的一个老问题上,即新闻有学还是无学,如果有学,是个什么学。

从理论上讲,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诞生的标志是1919年徐宝璜《新闻学》的出版。那么,我们要讨论新闻学产生的最初动力,理应到该书中去寻找些许端倪。在邵飘萍为该书一九一九年版作序谈及新闻学研究的目的和作用时称:“余业新闻记者,窃叹我国新闻界人才之寥落,良由无人以新闻为一学科而研究之者。试观欧美及日本近年以来,新闻之学,与日俱进,专门著述,充栋汗牛,其新闻事业之发达,亦即学术进步之效果耳。”[2](P.44)而徐宝璜在自序中也有大致相同的意愿:“吾国之报纸,现多徘徊歧路,即已入迷途者,亦复不少。此书发刊之意,希望能导其正当之方向而行,为新闻界开一新生面。”[2](P.45)从上述两位中国新闻学研究鼻祖的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新闻学在中国最初产生的动力便是“导其(新闻界———引者注)正当之方向而行”,即推动报业的健康发展。新闻学研究旨在遵从最新的新闻业发展动态,为其构建一套特色鲜明、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从而推动其作为一种职业健康的发展。

主张新闻无学的人认为,尽管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发展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至今为止,新闻学的知识体系仍没有建构起来,没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更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充其量只有些认识层面的原理和操作层面的技术。新闻学强调自己与政治的联系,意在于民主建设中发挥作用;强调自己与文学的联系,意在提高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强调自己与艺术的联系,意在增强展现世界的技巧;强调与哲学的联系,意在提升新闻职业伦理;强调自己与历史的联系,意在增加表现的严肃性。任何一个成熟的学科都不肯接受新闻学为自己的成员,更不愿意它与自己平起平坐。所以,新闻学进入大学后,一直都处于“二等公民”的地位。到了20世纪40年代,由于战争的需要与推动,传播学的诞生为新闻学注入了若干学术血液,人们开始研究传者、受众、媒介、符号、效果等,新闻学又热闹了一番。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四媒体的兴起和快速普及,崭新的新闻传播运作模式几乎要取代传统模式,于艰难中建构起来的yulu.cc新闻传播学理论,又面临着挑战甚至颠覆的危险。

主张新闻有学的人则认为新闻学是一门研究新闻业的学问,而新闻业是一种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职业,其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术”而非单纯意义的“学”。术也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术也应遵循某些特定的原则和规律,而研究术的原则和规律的便叫做“术理”。本研究将上述两种观点进行折中,认为新闻学的确没有深厚的、系统的学理,但是有一些自成体系的术理,即新闻学是以推动新闻职业的健康发展为主要研究动力和目标,以新闻业的发展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新闻产品的生产流程为主要研究内容,以主观经验总结和哲学思辨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术理性研究。据此,本研究将新闻学认定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

(二)新闻教育性质的再认识

同新闻学的性质一直未有定论一样,关于新闻教育究竟是学术教育还是职业教育的争论也一直未有定论,国内国外概莫能外。我们认为,新闻教育是基于新闻学的教育,是基于新闻业发展而发展,为其培养优秀从业人员的专业教育,新闻教育的最大特征在于实践性、应用性和职业性。

纵观中国新闻教育产生发展的历史,不论最早倡议成立“报业学堂”的全国报界促进会,还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教育机构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都无不提及创办新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新闻人才,改观不如人意的新闻业;不论是个人创办的民间新闻教育机构,还是国家、政党组织创办的新闻学校、新闻院系,核心办学宗旨都在于通过专业的、系统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发展中的新闻业。

有学者认为新闻教育应该同其他文科教育一样,将学术、学理教育放在第一位,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思辨能力。本文认为,新闻业的职业特性决定新闻教育不同于一般文科教育。新闻业是一个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的行业,是一个随着媒介技术变化而急速变化的行业,“新”和“做”是它的主要特征和制胜法宝。这就要求新闻教育随时跟上行业的发展步伐,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知识体系,并掌握最新的实践技能。这一要求使得新闻教育必然不同于中文教育对学生深厚文学素养的培养,哲学教育对学生优秀的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社会学教育对学生较强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等等。如果新闻教育只要求学生单纯地学习新闻史论知识,进行一些纸上谈兵的业务学习,尤其是固守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忽视知识体系的更新,忽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伦理、新闻发现能力和新闻实践能力,那么新闻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定一毕业就落后于时代和新闻业本身,更谈不上适应与发展。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新闻专业同医疗专业教学有着类似的特征,比如“到新闻现场去”与“到手术台上去”,结合随时发生的新闻事件与随时出现的疑难病例进行教学等,是一种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职业性的学科专业。

三、中国新闻教育出路的再探讨

(一)新时期新闻教育改革的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中国新闻教育进行了持续不断的调整与改革,总的来说,集中在教学内容调整和教学方法创新两个方面上,并且取得了一些相关的成果。

1.教学内容调整

新闻教学内容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缘于时代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而增加教学内容。如传播学引进新闻教育后,开设多门与传播学相关的课程:如传播学概论、传播研究方法等,增加了新闻学的学术含量;再如,随着国家对国际新闻的重视和国民对经济新闻的急需,增加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等内容。另外,由于受到西方媒体时效性强、语言贴近受众的新闻文本样式和模式的影响,许多新闻院系进行了精简政治性课程,增加新闻本源性实务课程,如深度报道、新闻评论、专题报道等尝试。

其二,缘于媒体技术进步而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新闻教育的核心都集中于报业,新闻教育主要采用“报学教育”模式,采写编评等课程的内容都基于传统报业的需求而设置。随着媒体技术的日益进步,广播、电视,尤其是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形式涌入到现有的媒介生态中,新闻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因此做了幅度较大的调整,主要表现在:增加网络和新媒体方面的课程,一些院系根据媒介融合时代的要求对现有课程进行的整合与调整,以期培养掌握多种采编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其三,一些新闻院系根据自己学校的学科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工科为主的学校,提出文工交叉,增加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课程;经济类学校的增加经济类课程;政法类大学增加法律类课程,体育类大学增开体育新闻类课程;综合性大学的新闻院系则增设文史哲的基础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教学方法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许多新闻院系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改革。这些方法主要是在实践上做文章,从课堂到课外、从学校到社会,择其大者有“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大篷车教学法”、“现场学习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受到学生欢迎,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比如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使用的“大篷车教学法”,把学生带到新闻旅行中,让学生在旅行过程中发现新闻,运用真实的采访工具采访真实的人和事,打破实验室、课堂模拟情境的限制,真正接触现实,让学生自己寻找故事,充分发挥其自主能动性。

毋宁置疑,以上改革有必要,有成效,但是由于多在微观层面进行,且许多改革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而没有实质上的突破。比如,尽管许多学院都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增减调整,但是教师素质没有根本改变,还是由原来的教师承担“新”课程,实际上“换汤不换药”,在新标题下讲授旧内容;再如,有些学院积极响应媒介融合的呼声,名义上设置了许多交叉式的课程,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坚持传统的方式,使用传统的教材,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等等,收效甚微。同时有些做法太特殊,不宜推广,如李希光的新闻大篷车,因此,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闻教育存在的“两脱离”问题。

为了使新闻教育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我们认为,必须对新闻教育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层面进入到教育制度层面,改革招生制度,创新办学模式。

(二)中国新闻教育急需制度创新

1.招生制度改革

当下这种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的招生模式,对于新闻专业来讲,不是很合适,应该进行改革。因为新闻专业教育有很大的特殊性,它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大众性和职业性,进入新闻专业学习的学生,必须(1)有比较丰富的社会阅历,最好有一定的新闻实践经历;(2)有多学科背景。而高中毕业生不具备以上条件。

有人说,多学科背景可以在进校后通过选修课和双学位解决。此话没错。但是,一个学生在校四年,三年级下学期就开始考虑找工作,为考研做准备,学习时间本来就少,把精力放在双学位和选修课上,势必分散时间和精力;有些院系为扩大学生知识面,在课程设置上开出许多“概论性”的课,诸如“文学概论”、“社会学概论”、“政治学概论”、“管理学概论”、“自然科学概论”等等,蜻蜓点水,什么都学,什么都没学到位。有人说,新闻实践经历可以在大学专业实习时解决。在扩招前,这个问题似乎可以,但是现在不行了。正如前文所言,由于实习生太多,新闻单位无暇顾及,当下的新闻专业实习生的实习或多或少有些名实难副。

基于上述论述,在招生制度上,我们认为可以进行以下改革尝试:

第一,从新闻实务界中招收学生,以解决与实际脱离的问题。这个方面,有华中工学院新闻系办系之初几届招生的成功经验,有武汉大学新闻系办系之初招收插班生的成功经验。都是从新闻实务界招收学生,效果很好。当然,当时新闻界的实际情况是从业者多为专科生或高中生,所以招收进来是培养专科生或本科生。现在,新闻界的从业者基本上是本科以上的文化程度,但是,招收有实践经验的学生进校学习新闻专业的经验却是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这种模式已经被国际先进国家新闻教育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根据当下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招生模式的试验:招收有5年以上实践经验的、有大学本科毕业文凭的新闻从业者,进校进行理论学习2年,授予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

第二,从在校学生中招收新闻专业学生,以解决学科融合问题。这个方面,有华中科技大学1998年首届网络新闻专业试验班的成功经验。在校大学生中,各个专业都有一些对新闻工作感兴趣的人,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新闻媒体干得不错,并且有的学生希望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有生源;在校学生转专业只需要学校批准就行,不需要经过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可行性。据此,可以进行以下招生模式的试验:从在校各专业大三学生中招生,进新闻专业学习3年(其中必须有1年进入新闻单位实习),毕业后授予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近年来,北京大学已经对此模式进行了有效探索,成功启动并实施了“跨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即选拔校内其它专业中有志于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大三学生,通过两年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颁发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参与这一计划的学生,同时拥有来自学院和业界的导师,其专业实践在国内外也均有安排。

2.办学模式创新

全球新闻教育办学模式,有各种说法。马克·杜泽(MarkDeuze)在《全球新闻教育概述》一文根据新闻教育所有者将其归纳为五类。(5)我们将分类的维度集中于新闻教育的内部运作上,将全球新闻教育的办学模式大致分为如下三类:第一类是与新闻实际融为一体的学院式,以美国为代表。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办学与办媒体合二为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第二类是以新闻实务单位为主的学徒式,以1990年代以前的英国为代表,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偏重于实践。大学生毕业后,先到媒体就业,然后由媒体根据需要自己培训,主要在实务方面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1990年代后,虽然英国大学新闻教育大规模兴起,但是学徒制的痕迹、偏重实践的传统十分明显;第三类以日本为代表,即大学与媒体联合、直接面向媒体开设新闻课程或者进行短期培训。这三类办学模式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新闻界培养合格从业者,实践证明,也确实能达此目的。正所谓“归元无二性,方便有多门”,这几种新闻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才都能支撑起自己的新闻大国。

我们中国的新闻教育受美国模式影响较大,但是在大学扩招后,出现了前面所说的“两脱离”的现象,成为了“与新闻实践脱离的学院式”。从新闻教育的角度而言,脱离实践总是不对的,是违反新闻教育规律的。为了解决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脱离的问题,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建议进行学校与新闻媒体联合办学的尝试。这种模式不同于上海市委宣传部委派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也不同于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重庆大学聘请退休的新闻界高官出任新闻学院院长,而是媒体与学校实质性的联合办学,包括———

(1)联合组建新闻学院的领导机构,如院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培养方案,以及职称评定、教学评价体系;

(2)组建起理论、实践两位一体的教师队伍,类似医学院的部分人员是医生的同时又是教师,这支教师队伍是两栖型的———既是新闻专业教师,又是编辑记者等。同时,在职称评定上,也可以效仿医学院的做法,实行高级记者和教授双职称。

(3)将人才培养过程与新闻产品的生产过程融为一体,使教学与实际密切结合。教师有双重身份,学生也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集团的见习员工,分配适当工作,提出适当要求,给予相应报酬。

这种办学模式不仅可以消除第一部分所说的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脱离”的四种表现,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教育界和实务界在新闻实践中进行磨合,逐渐缩小双方诉求上的差距。

国内新闻范文9

中国新闻事业史这门课程讲授的是中国新闻发生发展的历史。所以要确立“史”的概念,从宏观上把握课本,掌握中国新闻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过程、衍变规律及其特点,全面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活动。同时,要明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在新闻史上产生重大作用的人物要掌握其生平、重要的报刊活动,主要的新闻思想,并且能正确加以评价,在评价时绝不能用当今的眼光去苛求历史上的报人和报刊,要联系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及当时的时代趋势去分析和评价。如何来组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呢?本文试着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本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概述

第一章:邸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京报的产生、性质与作用

第二章:《察世俗每月统计考》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万国公报》的西学介绍与变法宣传;《申报》改革及其借鉴与启示作用;如何评价在华外报

第三章:王韬和他的《循环日报》;时务文体;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新闻思想;《新民丛报》

第四章:《中国日报》;《苏报》和“苏报案”的成因、结局和意义;竖三民;《大公报》;《明报》;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第五章:横三民;黄远生;邵飘萍;五四时期新闻业务发展概况

第六章:李大钊与《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共产党》和《新青年》在建党过程中的作用;五四前,副刊的产生与发展及其主要内容

第七章:《申报》的改革;戈公振和《中国报学史》

第八章:《红星》报的性质及主要内容;邹韬奋;范长江及西北通讯

第九章:《新华日报》;国民党新闻检查;《解放日报》

第十章:反“客里空”及其现实作用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的号码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古代报纸最普遍的称呼邸报一词最早出现于(

)

A、汉 B、唐C、宋

D、明

2、在我国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是(

)

A、《中国丛报》B、《广州周报》 C、《广州记录报》 D、《蜜蜂华报》

3、最终发展成为英美诸国在华总的言论机关的是(

)

A、《上海新报》B、《字林西报》C、《申报》

D、《新闻报》

4、《申报》创刊于(

)

A、1882年4月B、1893年2月C、1868年9月D、1872年4月

5、维新派最重要的机关报,也是这一时期宣传维新变法最具影响力的报刊 《时务报》创刊人是(

)

A、黄遵宪

B、梁启超C、康有为

D、唐才常

6、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C、王韬

D、严复

7、《新民丛报》的宗旨是(

)

A、“开民智”、“造新民”B、“主持清议,开发民智”C、“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

D、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鼓吹变法

8、辛亥革命时期出版时间最长的报刊是(

)

A、《中国女报》B、《中国日报》C、《神州日报》D、《大江报》

9、1905年11月,在东京创刊的同盟会的第一个机关报是(

)

A、《大公报》

B、《时报》C、《大江报》

D、《民报》

1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新闻出版的专门法规是(

)

A、《报章应守法规》B、《报馆暂行条规》C、《大清报律》D、《大清印刷物专律》

11、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

)

A、黄远生

B、邵飘萍C、刘少少

D、徐凌霄

12、创办并长期担任《新青年》主编的是(

)

A、胡适

B、陈独秀C、李大钊

D、蔡元培

13、五四时期,毛泽东办了(

)这一革命学生报刊

A、《天津学生联合会报》B、《新湖南》C、《湘江评论》D、《少年中国》

14、最早以《劳动歌》为题译载了《国际歌》歌词的是(

)

A、《劳动界》B、《劳动音》C、《劳动者》D、《劳动与妇女》

15、连续发表鲁迅的《阿Q正传》和其他作家的大量作品的是(

)

A、《觉悟》

B、《学灯》C、《晨报》副刊D、《京报》副刊

16、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于(

)

A、1919·4

B、1918·10C、1920·12

D、1919·12

17、我国第一个新闻学专业刊物是(

)

A、《东方杂志》B、《北京大学月刊》C、《实际应用新闻学》D、《新闻周刊》

18、第一个中央机关报《向导》是在(

)创刊的

A、北京

B、广州C、上海

D、浙江

19、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报刊(

)

A、《劳动周刊》B、《工人周刊》C、《真报》D、《中国青年》

20、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月报是(

)

A、《政治周报》B、《热血月报》C、《中国军人》D、《真报》

21、1926·9新征公司《大公报》继刊,由(

)任总编辑

A、吴鼎昌

B、胡政之 C、张友鸾

D、张季鸾

22、中国境内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创办的时间是(

)

A、1920

B、1922 C、1923

D、1924

23、中央广播电台1928年8月在(

)开始播音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浙江

24、新华通讯社的前身是(

)

A、红色中华社 B、红色中华通讯社 C、中央通讯社 D、国闻通讯社

25、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是(

)

A、《红色中华》 B、《红星报》 C、《斗争》 D、《青年实话》

26、1937年8月,邹韬奋创办了(

),大力宣传全面抗战

A、《生活日报》 B、《生活》周刊 C、《抗战》三日刊 D、《全民抗战》

27《新华日报》创刊于(

)

A、1939

B、1941 C、1937

D、1938

28、《文汇报》的创办人是爱国人士(

)

A、邹韬奋

B、史量才C、成舍我

D、严宝礼

29、1947·6(

)发表了剧本《前线》中有关“客里空”的部分情节,并借用“客里空”作为一切不真实的和弄虚作假的新闻工作作风的代名词。

A、《文萃》 B、《新民报》 C、《晋绥日报》 D、《译报》

30、1948年4月2日(

)接见《晋绥日报》编辑人员,并发表重要讲话

A、陈毅 B、周恩来 C、毛泽东 D、刘少奇

二、多项选择题(10%)

1、从1906年到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报刊出版法律有(

)

A、《大清印刷物专律》B、《报章应守规则》C、《大清报律》D、《大清律例》E、《报纸条例》

2、著名报人成舍我创办的报纸有(

)

A、《世界晚报》B、《立报》C、《民生报》D、《世界日报》E、《世界画报》

3、下列属于传教士办的报刊有(

)

A、《遐迩贯珍》B、《六合丛谈》C、《中外杂志》D、《字林西报》E、《子子刺报》

4、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为限制新闻出版,而挑起的一系列事件有(

)

A、羊枣事件 B、较场口事件C、下关事件 D、新生事件E、“诚言”事件

5、鼓吹“第三条道路”的主要报刊有(

)

A、《观察》 B、《新路》C、《大公报》 D、《文萃》E、《大学评论》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报纸由封建官报一统天下局面的终结,民间办报历史的开端。

2、历史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创刊于1815年的

3、1895年11月中,强学会成立后,将《万国公报》改名为

4、20世纪初,革命派和保皇派报刊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论战主要在《新民丛报》和

之间展开。

5、1909年至1910年两年内,

在上海相继创办了《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民国以后,被人简称为“坚三民”。

6、

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有影响的新闻通讯记者。

7、《政治周报》1925年12月5日创刊于广州,

担任首任主编。

8、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的创办人是

9、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第一张机关报是

10、上海三报于

年停刊,国民党新闻事业在大陆瓦解。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B4、D

5、B

6、C7、A

8、B

9、A10、D 11、B

12、B13、C

14、C

15、C16、B

17、D

18、C19、A

20、B 21、D22、B 23、C 24、B25、C 26、C 27、D

28、D

29、C

30、C

二、多项选择题1、ABC

2、ABCDE3、ABC

4、ABC5、ABCE

三、填空题

1、小报2、《察世俗每月统计考》3、《中外纪闻》 4、《民报》5、于佑任 6、黄远生

7、毛泽东8、E·G·奥斯邦9、《新华日报》 10、1947年

四、名词解释

1、苏报案

1、1900年《苏报》由陈范当馆主,开始具有进步的政治倾向,爱国学社成立后,《苏报》与该社联手,这时,《苏报》成为革命组织爱国学社的言论机关。《苏报》在章士钊主持下,革命言论达到最激烈程度。引起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的惊恐与忌恨。派人包围《苏报》馆和爱国学社。后邹容被迫害致死。章太炎出狱后,东渡日本,担任同盟会的《民报》主编。

2、癸丑报灾

2、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暗杀宋教仁。国民党系统报刊连续报道真相,声讨袁世凯。袁世凯乘机对新闻出版事业进行摧残。到1913年,辛亥革命前后发展起来的500多种报刊,只剩130种。这一年是癸丑年,故称“癸丑报灾”。

3、邵飘萍

3、笔名阿平,素昧平生,浙江金华人。作为《申报》特派员,先后撰写了200多篇“北京特别通信”,1918年10月在北京创办大型日报《京报》。毕生从事新闻工作,是个全才。著有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 《实际应用新闻学》。

4、四大副刊

4、到五四时期,报纸副刊改变消闲性质,成为介绍新文艺、新知识、新思想的园地。在这方面最有影响的是“四大副刊”:北京《晨报》副刊、《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京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重视报纸副刊,是我国现代新闻史的重要特点。五四时期“四大副刊”的重大改革,为办好新式副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5、时务文体

5、“时务文体”是一种新型的报章文体。维新运动前,报刊上流行的仍是一种八股文和桐城派古文相结合的混合文体。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利用报刊极力倡导变法,议论时政,一种新文体应运而生。由于这类政论文章多以“时务”为内容,且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所载文章为代表,故称“时务文体”。

五、简答题

1、《民报》和《新民丛报》论战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1、1革命还是改良2建立民国还是实现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平均地权?

2、五四时期新闻报刊业务有哪些新发展?

2、1白话文和新式标点得到广泛运用2副刊一改先前的消闲性质,成为介绍新文艺、新思想、新知识的园地3报刊政论的内容与形式均有发展4新闻学术研究与新闻教育被提上议事日程。

3、简述《红星》报的性质及主要内容。

3、《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的机关报。内容十分丰富,有社论、要闻专电、消息、前线通讯、战绩、捷报和国内外时事。并设有17个专栏,图文并茂、通俗生动。被称为“战士的良友”。担负着党报和军报的双重任务。

六、论述题

1、试论近代在华外报对我国的影响?

1、a政治上,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为殖民主义政策作辩护。

b经济上,行情、船期、广告是其主要内容,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

c文化思想上,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有一定启蒙作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对封建守旧观念是一个巨大冲击。

d新闻观念与报刊业务方面有更直接的影响。A、报刊观念方面B、报刊内容与版式,传播机构的设置方面。C、物质技术方面

国内新闻范文10

9月26日上午,2010中国宁夏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在银川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商务部陈德铭部长致辞并演讲。商务部有关司局及西安特办负责同志出席相关活动。

高虎城出席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并致辞

10月19B,第七届中国

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博览会开幕。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高虎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高虎城说,中国与东盟是好朋友、好邻居、好伙伴。近年来,双方经贸关系不断取得新的发展。特别是经过双方十年努力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于今年1月1日如期建成,标志着双方经贸合作进入到全面深入发展的新阶段。中国―东盟博览会推进了自贸区建设,也把投资贸易便利化的成果带给了各国企业和人民,产生了互利共赢的积极良好成效。

他表示,本届博览会将充分反映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成果,内容更加丰富,更具针对性,将为双方企业和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他希望各国以自贸区建成为契机,共同努力,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加强合作,为促进本地区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本届博览会以“自贸区与新机遇”为主题,将重点展示自贸区建设成就和前景。

2010年全球贸易论坛在成都开幕商务部蒋耀平副部长出席

10月14日,以“全球化、比较优势和贸易政策”为主题的2010年全球贸易论坛在成都开幕。本次论坛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银行、商务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论坛上,各国专家将就比较优势、贸易增长与千年发展目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绿色发展的成本分担等国际贸易领域的前沿问题展开讨论。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乌鲁木齐经济开发区5年招商引资400亿元

“十一五”以来,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引进重大项目3581、招商引资累计近40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倍多。截至目前,入驻开发区企业达到72000余家,有13家“世界500强”、20家“中国500强”企业投资了生产型项目。机械制造、食品饮料、新型建材等“产业”的集群效应显著增强,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机械设备制造基地、食品饮料加工基地、出口加工基地和总部基地正在加速形成。

保监会:优先审批台资保险机构进入厦门

据保监会网站报道,中国保监会和厦门市政府在厦门正式签署《关于建设厦门保险改革发展试验区合作备忘录》。保监会表示,将厦门确定为全国保险改革发展试验区,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和ECFA框架协议内,按同等优先的原则审批台资保险机构进入厦门市场。

《合作备忘录》明确了厦门保险业改革创新的八个重点领域:深化两岸保险业交流合作,深化车险改革试点,推动保险业参与民生与公共风险管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与保险的联动机制,推动年金保险和养老保险发展,促进商业保险参与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加快保险中介市场发展,积极探索保险监管创新。

江苏“政府采购”搭建平台力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为切实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题,江苏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政府采购信用担保融资”相关政策,提出以政府采购作为平台帮助中小企业融资。这是江苏省推行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一次新的尝试。

今后,在政府采购中中标、成交的中小企业,可以凭中标、成交通知书和政府采购合同作为抵押凭据直接向银行贷款,或通过担保公司担保后向银行贷款,以解决政府采购中标、成交的中小企业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的资金困难。

此外,江苏省积极研究建立全省的“政府采购供应商库和评级机制”,以加快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化建设,让信用等级较高的中小企业得到政府相关部门、金融和担保机构更多的融资、担保及政府采购等方面支持。

上海将加快人民币在岸市场发展

10月12日,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工作推进小组召开会议,会议明确了近期工作重点,将加快上海人民币在岸市场发展,进一步在上海率先扩大人民币“走出去”的渠道,同时逐步吸引境外人民币持有主体参与境内金融市场,逐步向境外主体开放境内人民币投融资渠道,完善人民币跨境清算基础设施,推动上海成为人民币回流的主要平台。此外,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展期货保税交割试点的方案基本确定,将在条件成熟时择机推出。

安徽省举办设备进口专题对接会

近日,安徽省商务厅、六安市商务局、霍邱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设备进口专题对接会,以促进六安市进出口孵化工作,挖掘其进口港力。对口孵化指导单位安徽省技术进出口公司与9家铁矿开采企业进行了对接洽谈,就项目招标、进口设备合作等方面达成了初步意向。安徽省商务厅宣讲了进出口促进政策。

2010 中国食品博览会于11月在宁波举办

2010中国食品博览会由商务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宁波市贸易局执行承办,于11月5~8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与往届相比,本届食博会加大了专业馆的比重,增加了肉类馆、酒类馆和机械馆三个专业馆,展会的专业化程度有较大的提升。另外,本届食博更加注重品牌建设,除了以往每届举办食品安全与品牌发展峰会,今年新增加了中国肉类产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酒类溯源管理应用物联网技术研讨会。并邀请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食品专家姜微波,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品牌专家陈少峰作讲座。论坛期间,还将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编写的《2010中国食品产业预测与展望》白皮书。

三一起重机参与国际救援活动

10月13日,素有“神州第一吊”之称的三一重工SCC4000型履带起重机参与了智利矿难救援活动。据了解,在现场参与救援的两台设备中,“三一重工”的履带起重机便是其中之一,它也是唯一来自亚洲的机器。在这种国际性的大的救援活动中,选中三一重工机器本身就说明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制造”的肯定。

8月5日,位于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的圣何塞铜矿发生塌方事故,33名矿工被困在700米深的井下。在智利政府在制定救援计划中,三一重工SCC4000型的履带吊作为两套救援方案之一。虽然最终由于考虑到地质及实际情况,最终三一重工的机器没能参与救援,但其一直在旁处于

随时待命状态。

13日11时,随着首名矿工顺利升井,在现场待命的三一重工的工程师郝恒率先鸣笛表示祝贺。

SCC4000型履带起重机性能优越,曾获得上海科技博览会金奖、在电控、力限系统、液压装置等方面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这台机器最大的起吊能力为400吨。三一目前已生产出从50吨到1600吨级共14个级别17种型号的履带起重机的系列产品。产品出口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40%的产品出口到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中国服务外包发展迅速但仅为印度1/10

在北京的《2010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报告》称,中国凭借低廉的成本和IT技术和基础设施优势,正在逐渐成为全球服务外包最具竞争力国家。

根据这份报告,最近三年,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年均增速高达30.1%,是同期全国GDP增速的3倍多。预计未来三年,年均增长率将超过25%,到2012年,产业规模将达8200亿元。报告分析说,信息服务业加速向新兴国家转移。俄罗斯正成为新兴的全球服务外包研发中心,菲律宾正努力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呼叫中心市场,越南则希望成为全球最大IT生产商和IT创新企业外包其业务的目的地。

报告认为,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具有一切成为软件外包大国的比较优势:低成本的技术人员、软件开发人员数量规模巨大、比其他国家更好的日语和较好的英语、政府支持等。此外,欧美市场正在改变过去过于依赖印度供应商的局面。

报告亦承认,中国在全球所占份额很小,即使经过高速发展,2009年比重不会超过4%,这与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所占的地位极不相称。与中国国情接近的印度占有全球离岸外包业务34%以上的份额,中国仅有印度的十分之一。

第二届“外洽会”于11月开幕

由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与国家开发银行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简称“外洽会”)定于今年11月2日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拉开序幕。

本届洽谈会将围绕“2010: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新开端”的主题举办论坛,分析世界经济格局与中国对外投资的关系,研究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区域和特点,探讨资源投资的全球配置等领域的问题,同时对中国对外投资合作的热点问题进行思考与研讨。

与上届不同的是,国外参展单位在充分展示投资环境、投资政策的同时,高度重视具体境外投资项目的推介。在本届洽谈会上,与会各国将推出2000多个涉及能源矿产、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境外投资项目与中国企业展开交流洽谈和对接合作。

中国加息全方位冲击全球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10月19日晚宣布,启20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这是我国央行时隔34个月来的首度加息。

《华尔街日报》10月20日报道,中国提高利率,引发全球大范围抛售股票、大宗商品和新兴市场货币,原因是投资者调低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而中国一直被视作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推动力。汇市对中国加息反应迅速,资本回流至美元。澳大利亚历来被视作与中国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澳元兑美元跌2.6%。美元兑加元升1.8%,兑巴西雷亚尔升0.6%。中国加息的影响也波及大宗商品市场,因为中国的需求对大宗商品市场定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原油期货结算价出现八个月以来的最大跌幅,至每桶79.49美元,跌幅超过4%。上周创历史新高的黄金期货结算价下跌36.10美元,至每金衡盎司1335.10美元,跌幅2.63%。

此外,股市也受到冲击,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收于10978.62点,跌1.5%。但是,瑞士银行(UBS)驻伦敦分行新兴市场策略师纳瑞恩指出,中国加息是一个积极的进展,显示决策者对经济趋势更有信心,总的来说,这是中国实力地位的表现。第三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会议在南宁召开

10月17~18日,第三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会议在南宁召开。来自中国、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美国等国家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共同为拓展和提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涵、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促进中国东盟合作提供意见和建议。

此次对话会议以“后金融危机的中国―东盟合作”为主题,会议围绕“后金融危机:世界局势与中国―东盟合作”、“东南亚地区经济与政治”、“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与前景”、“区域合作与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文化交流合作与壮老泰(包括岱依、侬、掸、印度泰人)族群文化比较”等六个主要议程进行探讨。

打造羽绒盛会推动产业发展

中国是世界羽毛羽绒及制品生产大国,年产可用毛绒约20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羽毛羽绒及制品出口额多年保持在19亿美元以上,约占世界贸易量的50%。

日前,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安徽省商务厅、安徽省六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羽绒节在六安市举行。本届羽绒节是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合作发展的良好而重要的开端,符合时代潮流,意义非同寻常。

六安素有“中国白鹅之乡”的美誉,是中国最大的羽绒集散地之一。目前,六安市已拥有24个羽毛绒交易市场、175个羽毛绒收购站和数以万计的羽毛绒商贩。六安将立足挖掘自身潜九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在未来3―5年的发展中,成为全国羽绒行业最具活力和最具增长力的城市之一。

婚庆时尚媒体―“大日子”荣获世博大奖

2010年10月20日,上海世博国际信息发展网馆(DEVNET)主办的“2010数字媒体作品大奖”评选中,香港“大日子”婚尚传媒获得“杰出生活时尚作品”奖。

本次评选活动由上海世博国际信息发展网馆(DEVNET)主办,新华社、国际广告行业协会以及其他各大媒体机构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大日子”全称“大日子中国结婚网”,2007年成立于香港,是首个以大中华区高消费准新人为目标人群的一站式互动结婚信息平台。2008年,进军中国内地一线城市高端新人市场,成立了全国首家婚庆时尚门户网站,并首创贯通香港及内地结婚社群的互动平台,为准新人提供最全面及实用的结婚信息。除此之外,网站还提供简单易用的婚礼筹工具,如结婚事项列表、开支预算、宾客名单等。

“大日子中国”旗下还拥有电子杂志、手机新媒体及同名奢华婚礼时尚月刊《大日子》等多媒体平台。

“围城”

2010年10月28日,云南昆明。自10月25日以来。家住赵家堆25号的赵兴一家,每天出门都要爬过自家周围2米多深、约5米宽的“护城河”。原因是赵兴家所处的赵家堆村正在进行城中村拆迁改造工程。由于和拆迁方对房屋补偿的分歧过大,赵兴一家还没有在拆迁协议上签字。图为赵兴家周围出现了“护城河”。

关注

2010年10月12日,第16届亚运会火炬点燃暨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在北京天坛举行。

视觉

国内新闻范文11

作为国内权威电视媒体典范,央视在新闻领域的实践创新长期处于行业前列。甲午马年春节前夕,央视大数据电视新闻报道"据说春运"系列打头阵,首先亮相《晚间新闻》栏目,引发强烈社会关注及热议。随后,央视又在春节、"两会"、清明假期等重大新闻时间节点上推出了"据说春节"、"据说两会"、"大数据看出行"等系列报道,积极探索电视媒体大数据新闻的创新模式。央视对大数据的应用逐渐被统合至综合频道、新闻频道、经济频道等多个强档品牌新闻栏目中去,开创了国内电视媒体大数据新闻之先河。

央视大数据电视新闻一经播出,便引发了国内外各界高度关注及巨大反响。仅以2014年1月25曰至29曰播出的开篇之作"据说春运"为例:截至2月7曰,央视新闻新媒体平台(微博、微信、客户端)、新华网、人民网等央媒的官网及新媒体平台转发就已超过1280万篇(条);新浪、网易、腾讯网、腾讯新闻客户端、搜狐、凤凰、虎嗅网、中新网、新华网、人民网、DoNews、Techweb等网站均在首页转载和重要位置推荐,覆盖国内超过5亿网民⑴“"据说春运"快速上升为网络搜索热词,随后便进入百度词条;同时,CNN、BBC、华尔街曰报等国外媒体也开始竞相转载报道。

笔者根据公开资料对2014年以来央视应用大数据开展电视新闻创新实践的情况进行了不完全统计(表1)。表中统计可见,2014年以来,央视大数据新闻报道数量明显增加,播放频道也由综合频道逐步渗透至专业频道,大数据新闻整合到常态新闻报道中的趋势比较显著,部分频道的大数据新闻节目品牌化运营趋势思路初现。整体来看,目前央视播出大数据电视新闻的频道包括综合频道、新闻频道、经济频道等,涉及栏目包括新闻联播、晚间新闻、新闻直播间、经济信息联播、第一时间、两会解码、新闻30分等名牌新闻栏目,涉及话题基本覆盖政治、节庆、出行、就业等热门领域。特别是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新闻》的"据说"系列一一"据说春运"、"据说春节"、"据说两会"、"据说睡眠"、"据说就业"、"据说清明"等报道,更体现出其对大数据新闻系统化策划、品牌化运营的中长期考虑。

大数据新闻在央视常态新闻报道中的比重持续上升的同时,央视更不断探索着大数据电视新闻的创新呈现方式。从1月底"据说春运"报道中首次启用的动态迁徙图,到3月间"据说两会"报道中"数据哥①"虚拟形象的出现,到"两会大数据"报道中对立体成像技术和人机互动技术的尝试,再到清明节假期"据说清明"报道中对景区实时热力图的采用一一短短三月间,央视多次实践了大数据电视新闻报道呈现方式层面的创新,实现了量与质的同步突破。

二、创新拆解:央视大数据新闻应用特点

纵观央视开年以来大数据新闻的创新之举,可以从数据来源、数据特征、应用层次、报道角度、作用转变等角度来总结大数据电视新闻的应用特点,如下:

首先,当前央视大数据新闻的数据来源多为互联网公司及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等机构,它们本身在大数据生产、存储、分析、呈现等方面具备领先实力,如百度、腾讯、新浪、当当网、360搜索、亿赞普、中国银联等。其中,互联网公司在所有数据来源中所占的比重最高。以数据引用频次最高的百度为例,百度是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提供商,目前占据了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约81.7%的份额,覆盖了国内超过6亿的网民群体,这是百度基于海量网民行为数据进行大数据开发的基础。基于此,百度开发了"百度迁徙"(以百度地图LBS®数据为基础)、"百度预测"(以百度搜索数据为基础)、"百度商情"(以百度搜索数据为基础)等多款大数据产品,提供给包含央视在内的第三方机构使用。同理,腾讯、新浪、当当网等公司旗下都拥有多款海量用户的互联网产品,并据此积累了社交、电商等领域大数据优势,可以为新闻机构提供这些方面的大数据。

除领先互联网公司这类本身就是大数据"业主"的机构之外,拥有大数据分析优势的专业数据服务商同样也可为新闻机构所用。如亿赞普这家定位在大数据服务提供商的公司,本身并不拥有大数据,而是在大数据分析处理等方面具有优势。总之,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交易中介机构,或是数据服务商,目前与央视开展大数据新闻合作的机构基本都以数据来源的角色出现,承担了大数据生产、存储、分析、呈现等环节的工作。

第二,大数据电视新闻的数据样本规模从抽样提升至全体或接近全体,提升了数据的精确度与代表性,提高了新闻的真实性。传统数据调査往往依赖于抽样统计,样本的规模、质量、分布等因素都会影响统计结果,而大数据通过对海量甚至全体的分析,更加精确地展示数据真相,这一点是非常本质的进步所在。基于此,电视新闻对于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大幅提升其报道的真实性。如央视《晚间新闻》在世界睡眠曰推出的特别节目"据说睡眠"中提到"用户在QQ空间发了'晚安’的说说后过了1.8小时才真正睡觉”这一数据就是基于QQ大数据平台上8亿月活跃QQ用户行为的监测与分析得出的。这“1.8小时"并非推测,而是大数据计算得出的真实结果,非常接近于客观事实。

第三,目前大数据电视新闻报道呈现仍以浅层应用为主,呈现方式仍以数据来源方提供的原始形态为主,与电视媒体特征结合的层次有限。按照数据新闻"正金字塔结构"的阐述,数据新闻主要包括了可视化、叙事化、社会化、人性化、个人订制化和使用等六个步骤。而央视大数据新闻目前仅集中在数据可视化及叙事化报道方面一一数据通过信息表格、动态图或其他形式进行可视化呈现、再辅助主持人对这些图表的阐述进行报道一一这些还只是大数据浅表应用。同时,出现在大数据新闻中的"动态迁徙图"、"热力图"等形态实际上源自数据提供方,基本是"拿来就用”,缺乏结合电视媒体特征进行深度定制的应用。

第四,大数据对新闻事件的描述从微观角度转变为宏观角度。以央视首播、观众好评度最高的大数据新闻"据说春运"系列为例,节目一改往年派记者蹲守各地火车站、采访出行者及春运工作人员的老套路,不再拘于用单一视角描述个体主观感受、用个性问题推测共性问题的旧方式,而改用百度地图每天数十亿次LBS大数据,获得全国春运人口实时迁徙动态数据并通过动态迁徙图展现出来的新方式。观众可以根据动态迁徙图上线路亮度的不同及箭头指向位置直观地获知春运人群实时流动情况,并据此安排出行。可见,大数据新闻能以更宏观、更全面的角度来揭示数据的客观意义,让个体从共性中寻求个性答案。

第五,大数据从新闻例证转变成为新闻本体,大数据本身是新闻。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记者往往会预先确定报道主题、设定某一论证方向、继而搜寻相应论据,数据在新闻报道中处于辅助、例证的位置。而在大数据新闻中,数据成为贯穿整个节目的主线,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以3月4曰"两会大数据"为例,主持人以大数据显示最关心中国两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为引子,继而展示印尼年轻人关注中国两会的占比数据"从2011年的35.8%上升至2013年的41.5%”他们讨论最多的问题是"中国留学”这其中没有使用局部数据去证明主观推测,而是直接将大数据推上主角位置,成为新闻结构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路径展望:大数据电视新闻发展策略

如前所述,央视开创国内大数据电视新闻先河至今不足半年,大数据与电视的结合虽火花四溅,但深度终归有限。未来大数据与电视新闻如何深度融合,"合体"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数据电视新闻,而非流于"借用了大数据的电视新闻"的浅表层次,实则需要从生产、传播、营销三大维度出发做通盘考虑。

首先,大数据电视新闻的根本依然是内容,因此,利用大数据来赋予电视新闻以交互性与多样性、提升电视新闻内容生产的效率与深度,改善用户体验,促进内容的"质变"与增值,是电视媒体做大数据新闻的基本立足点。

在交互性与多样性方面,如何克服电视媒体互动不足、时长有限、展示简单等局限性是现实难题之一。从目前发展潮流看来,通过在传统电视平台上引入交互设计、通过新媒体平台延伸传播渠道,是值得研究的重点方向。可参考的案例有BBC和毕马威会计事务所合作的数据新闻作品一一《预算计算器2012年财政预算将如何影响你?》。这个"计算器"简便实用,用户只需输入一些曰常个人信息(如每周购买多少啤酒、几包香烟、家有几辆汽车、月收入等),就能自动算出来年需要多付多少税、明年生活是否比今年更好[4]。这个案例的特色在于交互设计,鼓励电视用户参与互动,从而体验个人与公共政策间的联系。这种交互设计的理念与呈现已经超越了目前国内大数据电视新闻的常规形态,属于数据新闻的深层次应用,值得研究与借鉴。

在效率与深度方面,大数据不仅可为常规新闻生产提供论证支撑,甚至可自成为一种全新的新闻生产方式一一机器新闻®。未来在常规化经济数据变动、体育赛事结果、活动等新闻领域,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机算法撰写叙述准确的机器新闻,并在最短时间内向外界公布。新闻采编能力及效率在大数据的助力之下得以大幅提高,甚至部分取代人工部分,这种变化堪称颠覆性的。

其次,大数据电视新闻发展不能单靠外部大数据,更要重视电视媒体自身的大数据富矿。当前阶段,有线数字电视、IPTV、OTT等新型电视的速增正在极大地拓展电视媒介的数据获取能力,这使电视媒体获得了超越传统收视率抽样数据规模、真正进入大数据时代的机会。与此同时,电视的新媒体平台一一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的规模化发展,也使得电视大数据的触角得以极大延伸,跨平台互动行为、情感态度等数据监测也成为可能。最终,电视媒体自身大数据资源的开发,将帮助电视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好地辅助新闻产品研发、量化内容产品运营、开发精准营销等,从而全方位地提升电视媒体的竞争力。

国内新闻范文12

BEIJING, April 28 (Xinhua) --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hould never be distracted in its collaborative response to COVID-19 by finger-pointing or the blame game, Chinese Foreign Minister Wang Yi said here Tuesday.

"Still less should we allow new tensions and divisions to be created as a result of politicization or stigmatization," Wang, also a state councilor, made the remarks when addressing BRICS Foreign Ministers' Extraordinary Conference on COVID-19 via video link.

BRICS is an emerging-market bloc that groups 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 and South Africa.

Noting that fighting COVID-19 is like putting out fire, Wang said every minute counts when life is at stake.

"As countries battle the disease in light of their own situations. China calls for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 for these efforts, and sharing and learning from each other's experience," he sa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