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

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

时间:2023-07-17 17:22:26

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

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1

关键字:农村妇女;体育;综述

对于城市妇女而言,我国农村妇女体育发展严重滞后,甚至在一些地方还是空白,没有农村妇女参加体育活动,称不上全民体育健身。因此,我们在加强宣传引导以城市、小康乡镇为重点的“一二一启动工程”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农村妇女体育的研究。在此,笔者以全国各大期刊上的文献为依据,对农村妇女体育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各级体育部门加强对农村妇女体育工作的管理,、进行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为发展农村妇女体育、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进行有益的探索给与一定的帮助。

我国农村妇女体育发展现状的研究

我国农村妇女素以勤劳、纯朴、拼搏而著称,她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同男子一道创造出繁荣的经济社会。由于我国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观念的影响下,农村妇女一直处在农村社会的最底层。今天虽然农村妇女的地位有了巨大的改变,但群众体育参与的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现象一直存在。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对于农村妇女体育现状的研究代表性的研究共有文章五篇。

朱家新在《福建沿海农村妇女体育参与现状研究》一文中以经济发达的福建沿海地区农村妇女为调查对象,对农村妇女的身体健康状况、余暇生活内容、体育认知(包括体育价值观的认知、参与体育的目的)、体育行为(包括体育参与及体育人口、体育活动的空间选择、参与体育项目的选择、参与的形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福建沿海农村妇女的健康现状较差, 处于亚健康状态、不健康的人高达88.0%。(2)她们的余暇时间选择参加体育锻炼只有 34.2%。参与的体育项目主要以快走、慢跑、羽毛球、健身操和韵律操为主。(3)参与体育活动以个人行为为主, 有组织的活动很少。

林朝晖、黄丽春在《农村妇女体育生活探析--以福建省闽清县坂东镇为例》中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以坂东镇农村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她们休闲活动情况;体育参与的总体状况、农村妇女体育参与的年龄特征、体育参与的文化特征、体育参与的职业特征、体育参与的家庭人均年收入方面的体育参与的结构特征;他们的体育认知现状(涉及到体育健康的认识、对体育锻炼必要性的认识、体育参与的动机);以及体育活动的空间选择、体育参与的项目选择、体育消费、体育参与的形式等他们的体育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杨露、杨树盛《我国农村妇女体育锻炼状况及影响因素--以辽宁、内蒙调查为个案》中以内蒙古赤峰市和辽宁省朝阳市的901名农村妇女,专指以务农维持生计并且具有农村户口的成年已婚农村女性居民,不包括个体工商者和智力型劳动者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农村妇女体育价值观、农村妇女的体育参与率及组织形式、农村妇女最喜欢参加的体育运动等方面现状进行了分析。

曹阳的《西苗族农村妇女对民族传统体育再传承的价值与对策》一文对湘西苗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种类、开展形式与时机以及主要的参与人群进行了调查,马德华、熊建设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分析法,对河南省农村中年妇女体育的发展现状和体质状况进行了研究。调查中发现:(1)农村中年妇女体育人口的比例与城镇中年妇女体育人口差距更大。(2)农民的体质情况与其他行业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农民的体质状况明显低于城镇居民,男性的体质状况优于女性。(3)农村妇女的体育意识、体育设施等相对较好,农村中年妇女体育和体质状况不容乐观。

王俊奇在《赣皖交界区域农村妇女参加民俗体育的现状》一文中运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赣皖交界区域的徽州、休宁、婺源、景德镇、上饶等县市中抽取15个农村乡镇,从15个乡镇中抽取1 500名农村妇女作为调研对象,对赣皖交界区域农村妇女参加民俗体育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发现,赣皖交界区域农村妇女参加民俗体育活动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20.3%;年龄主要集中在45~55岁的妇女;参加民俗体育活动的农村妇女人数集中在初中、高中文化程度。农村妇女参加民俗体育活动的目的比较明确, 40.6%的人是为了增进健康,排在第一位;其次是休闲娱乐、增进社会交往、减肥健美、感受节日气氛。

结论与未来展望

(一)结论

(1)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于我国农村体育、农民体育的研究较多,但对于农村妇女体育理论的研究却相对单调,理论和实践脱节现象有待解决,具体表现在我国农村妇女体育发展的紧迫性与相关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性间的矛盾。

(2)目前对于我国农村妇女体育的研究仅限在福建、河南、赣皖交界区域、辽宁、内蒙等省份和地区,对我国其他地区的研究却很鲜见。

(3)目前涉及农村妇女体育方面研究论述相对零散,普遍性差,针对性不强,尚需系统化、条理化和科学化。全局性、系统性方面的研究不多,区域性、断层式的研究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的本质和规律。

(二)未来展望

(1)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给农村妇女体育带来了一定的机会,体育科研人员应充实加强对农村妇女体育的综合性研究,逐步构建我国农村妇女体育的理论体系。

(2)深化对我国不同地区农村妇女体育的研究,使对于我国农村妇女体育得到总体全面的发展,对开展农村女性体育提供可行的方法、措施的研究,使得发展的对策更加系统化、条理化和科学化。

(3)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国家、社会、农村妇女本身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加强对农村妇女体育权益的保障,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信息的宣传服务,体育活动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朱家新.福建沿海农村妇女体育参与现状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7, (04): 13-14

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2

一、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研究回顾

国内关于农村教育发展的研究,代表作有以下成果:李少元的《农村教育论》、谈松华的《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马戎和龙山主编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24县调查》和《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袁桂林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指标研究》、翁乃群主编的《村落视野下的农村教育:以西南四村为例》等等。可以说国内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研究成果还是较为丰富的。

1.关于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现状研究的进展农村教育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但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任平指出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教育正徘徊在“有为”与“难为”之间;[2]邓琴等人的研究指出,中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教育的城乡二元化发展格局;[3]李芳云的研究从经费投入、基础设施配置、农村师资配置方面剖析了农村教育存在的不公平现状。[4]

有的学者从功能论的角度对农村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功能的弱化反映出农村教育现状的不容乐观。如曹晶的研究结果说明当前农村教育对社会流动的作用越来越弱化;[5]谢俊红分析了当前农村教育现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农村落后的教育现状制约着农村经济增长。[6]有部分学者对农村地区特定研究对象的教育状况进行了研究。如董强等人对中国农村教育领域的性别不平等进行了研究;[7]马洪江等人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中存在的师生比偏高、软硬件建设滞后、三低一高现象进行了研究;[8]刘新科专门对中国西部农村教育的现状开展了相关研究。[9]

有的学者在研究农村教育问题时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结合,如刘小锋等人运用公共物品理论,以福建省40个行政村为例,通过入户调查资料及数据对农村教育的供给状况进行分析,得出农村教育供给陷入短缺困境的结论。[10]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农村教育的要求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秦玉友等人指出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的主要矛盾从扩大教育规模实现教育普及转向关注教育质量和有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竞争力。[11]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逐渐成为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此外,当前学术界也越来越重视农村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如邬志辉等人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处于关键性、战略性的地位,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农村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来评价、监测和指导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是非常必要的。[12]

2.关于当前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研究的进展

当前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是学界最关注的问题,这是研究农村教育问题的学者所共同关注的。很多学者对当前农村教育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的危害性进行了研究,如王文龙等人指出城乡教育差距的长期存在导致农村内部教育的分化,这带来了一系列恶果;[13]孙艳霞等人指出处于困境中的农村教育促进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功能是存在限度的。[14]

此外,也有学者如万运京从各个方面具体罗列了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5]有部分学者对特定的区域、对象的农村教育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如毛书林指出发展西部教育,特别是西部农村教育任重道远,仍存在历史、观念、体制和教师短缺等问题;[16]张西爱等人对海南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进行了研究,指出其农村教育仍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17]对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研究视角是非常广泛的,有学者从教育政策、教育财政、教育管理体制、教育信息化等一些具体的问题着手进行了研究。如胡伶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所遭遇的阻力;[18]张乐天指出,综观农村教育发展支持政策的实施,在看到它的积极影响和良好成效的同时,也须认识到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19]刘惠林探讨了我国农村教育财政面临的主要问题;[20]杨锦兴通过对广西贵港市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的调查,从教育行政的角度对“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21]解月光等人对农村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22]

还有的学者如安晓敏、[23]李军对教育贫困、[24]教育消费等一些特殊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有的学者在研究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时借鉴了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如秦玉友对美国、印度、日本农村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对这些问题予以关注和研究对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25]武锐等人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对比中日农村教育投资效率现状,梳理出了我国农村教育投资效率的主要问题,他们指出我国的农村教育投资效率总体来说仍处于较低水平。[26]

3.关于当前农村教育发展对策研究的综述

如何有效解决当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是学者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是较为丰富的。有的学者对现有的对策建议进行了反思,如杨挺等人指出当前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政策和建议大部分是基于帕累托最优理论设计的,所以政策和建议的可操作性效果并不好。[27]很多学者对如何解决当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这其中既有偏向理论性的建议,也有偏向实践性的建议。如胡俊生等人提出,为了解决当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顺应城市化潮流和民众意愿,实施农村中学由乡向城的转移;[28]陈旭峰指出农村教育应该在城乡一体化的框架之下适时地开展分流教育;[29]杨志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探讨了我国农村教育的体系创新;[30]梅健等人指出政府在农村教育上的最大责任也是最大作为就是在全社会中进行一种价值引导。[31]有部分学者如毛书林、吴淑娴等人分别对中国西部、中部等相对落后地区如何解决农村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32][33]

在如何有效解决当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上,很多学者借鉴了中国近代一些教育学家的的思想。如叶凤刚通过研究黄炎培的乡村教育思想得到了一定的启示;[34]刘小红等人指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经验对我国当前的农村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35]刘河燕对当代教育家晏阳初提出的“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的乡村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36]

此外,在研究解决当前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时,还有很多学者借鉴了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如冯广兰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兴办农村教育的经验,提出了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37]赵丹等人通过对斯里兰卡等发展中国家关于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探索,分析了这些经验对我国中西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启示意义;[38]刘贤伟通过研究马来西亚农村教育资助项目,探讨了其给中国农村教育政策带来的启示;[39]解月光等人通过研究俄罗斯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意义。[40]

二、对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研究的评述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回顾笔者发现以下几点:第一,学界关于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讨论,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类,即“留农论”和“离农论”,但主张农村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留农”的研究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主张“离农”的研究,在学界“留农论”占据着上风,这当然与国家的政策导向存在很大的联系。第二,解读国家已有的关于教育的政策,可以看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也是定位在“留农”上,农村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热爱农业,从小立志为家乡农业生产服务的学生,就是要培养为农村建设服务的人才。可见政府也表现出了极强的“留农”倾向。第三,已有的研究已经开始从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开放的角度研究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关系。第四,已有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于现象的描述,对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的症结或原因作了分析与论证,但对于如何解决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探讨。第五,在已有的研究当中,研究方法重理论研究,少实证分析,大多数文章是解释性,实证性文章比例较低,这也是农村教育研究不能走向深入的原因之一。第六,已有的研究多数是在宏观的层面上来研究农村教育问题,也有少部分是在微观的层面上来研究农村教育问题,但没有很好地结合宏观与微观的视角,降低了研究的说服力。第七,已有的对农村教育问题的研究没有很好地结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这两种方法的有效结合能够更好地说明与解释农村教育问题。

三、对农村教育发展研究的展望

1.今后研究的重点

对于一项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研究,农村教育发展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笔者认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更加深入了解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只有在了解农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对不同区域的农村教育因地制宜地提出对策,从而有效解决农村教育中面临的问题,推动农村教育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第二,农村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素质,积聚人力资本,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是一种投入,而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则是一种产出,研究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可以验证这种投入是否合理有效,从而可以为农村教育的改革提供方向。第三,比较不同农村地区教育发展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通过横向研究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总结发达地区农村教育的经验,为落后地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梯度推进”的原则推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第四,国外农村教育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通过文献资料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国外农村教育的政策、投资体制、管理体制、教育结构、资源配置等情况,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当前农村的教育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2.今后研究的难点

对于今后农村教育发展的研究,如果要在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问题,又要考虑社会变迁因素,难度是很大的。笔者认为最大的难点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教育地区差异较大。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差异较大,即使在各个地区内部的农村教育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一情况决定了对于农村教育很难有统一的模式,要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发展农村教育的对策,这无疑是今后研究的一大难点。第二,农村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复杂。农村教育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很多潜功能,农村教育的作用很多时候是间接的,很难为我们所发现。教育投入的回报周期是很长的,在有些农村地区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还没开始显现,这些情况决定了要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难度很大。第三,不同地区之间农村教育的横向比较很难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地区之间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异性决定了要在不同地区之间对农村教育进行横向比较的效果较差,很难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对落后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借鉴意义有限。而今后的研究如果想要通过横向比较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这无疑也是一个难点。第四,借鉴国外农村教育经验要结合中国农村各地的实际情况。国外农村教育的成功经验不能照搬到中国,而是要结合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国外的成功经验也许在中国有些农村地区适用,而在另外一些农村地区则不适用。因此在借鉴国外经验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农村各地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借鉴。这也是今后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面临的一个难点。

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3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农村体育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民的体质状况、健康水平、精神风貌等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充分挖掘农村体育发展所蕴涵的有利条件,在这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举措,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农村体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体育的有利条件

新农村建设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针,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长期的奋斗目标,又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同时新农村建设也为农村体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1.1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两

个文件都把农民体育摆进新农村建设之中。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对农民体育工作重要性认识更加深刻,对农民体育工作关心的程度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把农民体育列入农村社会发展规划之中。

1.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1.2.1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通过发展新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着力点。资料表明,到2006年,我国农民整体上达到了温饱有余的小康阶段,部分地区,如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农村已经进入了后小康阶段。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广大农民求富、求文化、求乐、求健康渴望更加强烈,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热情更高涨。

1.2.2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就是要合理规划农村的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清洁安全饮水、道路交通、电力、信息网络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2006年我国中央财政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投资高达3397亿元人民币,投资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有些地区对农村的投资额已经开始高于城市,而更多的经费也已投放到农村体育设施建设中去,公益性体育设施、商业性体育设施、小型的体育休闲中心正在各地兴起;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面积、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正在逐步得到完善。村容整洁了,体育场地设施完善了,可以大大调动广大农村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资金的投入又将保障农村体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1.2.3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农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素质的提高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又是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对“三农”加大的投入中,三农教育为预算重点。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着力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对三农教育方面的支出。这一切都为农村体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民素质的提高,使得农民对体育的观念和态度转变,健身意识不断提高。

1.2.4树立新风尚,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倡导新风尚。随着农村事务民主管理的推进,一种以乡镇社区为载体,政府部门宏观调控,依托社会组织管理,依靠社会和广大农民支持,自主发展的农村体育管理体制将会逐渐建立,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还将会赋予广大农民参与体育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权力。

2.农村体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给予了重点关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通过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农村体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体育相对于城市体育整体还非常落后,发展极不平衡。目前农村体育总体上表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2.1组织机构及其管理指导工作薄弱。

我国现行的体育组织,除了省、市、县有相应的固定机构外,乡、镇一级专门的体育机构和体育组织很少,而且组织也很不健全,开展活动很少,只是在上级部门要开展某些体育比赛或文化活动时才临时招募应急人员。有调查显示,乡镇一级领导干部重视开展体育活动的只有36.8%,有专职体育干部的乡镇只有54.3%[3]。基层农村体育管理形式管理效率低下,乡镇对农民体育工作认识不足,农村领导干部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使农村体育缺乏必要的组织管理,农村日常性的体育活动的开展长期缺乏有效的指导。

2.2农村体育经费投入少,体育设施严重不足。

经费投入的多少一般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财政收入的多少直接关系着体育事业的投入。调查发现,在国家减免各种农业税收,给农民带来实惠的同时,乡镇财政收入大幅度下降,进而造成包括体育在内的公共事业性经费下降,农民体育经费严重短缺。

农村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农村体育场地建设。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水平是很难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开展体育运动的。我国现有60余万个各类体育场馆,其中占国土面积的16.5%和人口的39%左右的城镇,占全部体育场馆比重为79.8%,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占20.2%的体育场馆资源[1],部分乡村缺乏甚至没有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是农村健身文化赖以形成的条件和载体,农村文体设施的不足导致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失去了应有的平台。

2.3体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表明,教育系统体育场地数量占总数的67.9%。目前全国农村平均每个乡镇有小学3.8所、中学1.3所[4]。由于教育系统的特殊性,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其分布相对平均;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希望工程的实施,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软硬件建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希望工程”实施以来,在贫困地区资助建设希望小学有1100余所,这些学校都拥有较好的体育场地设施。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各地区间在文教福利等事业建设上相差不大,也就是说,地区间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资源的差别不大。当前学校、村(组)合并及乡镇企业兼并重组中,实现了资源整合、管理集中与效益增加,但体育资源却未得到应有的保护与重视。原有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或流失、或破损、或被占用,总体数量锐减,其对外开放率也仅有29.2%[3],原本就极其缺乏的体育场地资源还存在闲置和浪费现象。

2.4农村群众体育组织网络有待加强。

据调查,我国城镇体育指导站由20世纪90年代的10292个增至目前的99531个,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体育社会团体为线,以基层体育指导站(体育健身点)为点,覆盖面广的农村群众体育组织网络。[1]但很多体育组织尚处在自发状态中,发展不够完善,有待于普及和加强。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多的乡镇对体育不闻不问,农村体育无组织、无部门问津,农村体育“沙漠化”严重。目前我国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33.9%,社会体育指导员约20万人,绝大部分分布在城市的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与人口的比例约为1∶6500,农村的比例更大[2]。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匮乏,严重制约了农村体育发展。

随着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解体、社会的变迁与分化,农村人口的流动和迁移加速。在这种农村人口的“单向输出”中,很多年富力强、有文化、有知识的新型农民大量外流,留在农村土地上的大都是“老、少、弱、病、残”,从而导致了原农村体育主体的流失与缺失,农村体育再发展出现了新的障碍。

3.发展农村体育的对策

3.1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农民体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抓手。各级领导要加强农民体育工作的领导,把它列入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之中,更加关心和支持开展农民体育活动。要立足农村基层,以农民体育为平台,以乡镇为依托,以村委会(或农村企业)为基础,以农体协为纽带,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农民体育活动。要研究农民体育工作发展新思路、新规划、新领域、新内容、新措施,使农民体育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地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亿万农民健身活动”上新水平。

3.2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配套体育设施与服务。

各级政府应转变单一的经济发展观,重视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加大对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把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考核指标。采取积极的融资手段,结合农村集镇建设,进一步有规划、有目标地建设和改善农村体育设施。充分利用农村学校体育资源,开放农村学校体育设施,使其在学校课余时间能够成为农民体育休闲活动的场所,缓解农村体育设施不足的现状。同时,调动体育教师辅导农民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解决体育指导员缺乏的问题。

3.3加强农村特色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农村具有独具特色的自然、人文、地理资源,体育资源丰富多彩。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各个乡镇地域和传统不同,造成农村特色体育千差万别的个性本质特征。也就是说,农村特色体育在全民健身总目标的引导下,要依托乡镇农村的自然资源与特色体育资源状况,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的条件,结合各自的特点,发挥各自的优点,开发地方性特色体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活动,满足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特别是弱势群体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增加体育人口,扩大体育队伍。

3.4立足农村经济,依靠政府扶持,借助社会力量,改变落后条件。

经费短缺一直是农村体育工作面临的共性问题。在“十一五”规划中,中央加大了对农村体育的经费投入力度,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鉴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农村体育的发展不可能由政府包办。因此,各乡镇体育部门要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措施,组织创收活动,改变农村体育经费不足的现状。同时要依靠社会力量,拓宽经费来源,广泛寻求乡镇企业、个体户和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等的帮助,扩大经费来源,逐步形成国家投入与社会投入、体育主管部门投入与个人投入的多元化投资新格局,保证农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和举行体育活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裴立新.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现状[N].中国体育报,2004-06-24,(7).

[2]曹军,于军,陈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下发展农村体育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6):8-12.

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4

【关键词】 近三十年;农村教育问题;著作;论文;研究综述

一、有关农村教育研究的著作综述

通过对有关农村教育著作梳理归类,从农村教育著作研究层次进行划分,发现农村教育研究著作主要涵盖农村教育整体概论、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概论以及农村教育典型案例选编等内容。

1、关于农村教育整体概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中央对农村改革不断推进实施,农村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翻阅中国共产党历次文献汇编可以发现有许多相关文章开始对农村教育进行关注和研判,只不过是以农村教育命名书籍很少。后来,关于农村教育详述的有李少元著的《农村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李少元著的《农村教育论(新世纪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余永德主编的《农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农民权益保护法律政策读本编委会编著的《农村教育》(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年),段振榜著的《中国现代农村教育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以上主要是对于农村教育较为详细概述,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要而产生、出现和不断变化的,与党和政府政策对农村教育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2、关于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概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推进以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农村教育也开启改革探索之旅,主要著作有:吴畏、李少元主编的《农村教育整体改革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国家教委、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遍的《当代国际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大趋势――农村教育国际研讨论文集 (上、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藤纯主编的《中国农村教育的战略抉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进入新世纪,农村教育研究也步入快车道,不同的是研究层次和深度有所提高,主要著作有庞守兴著的《困惑与超越:新中国农村教育忧思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廖其发主编的《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年),项蕾著的《论农村教育与“三农”问题》(贵州教育出版社2007年),张锦华、吴方卫著的《中国农村教育平等问题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关于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书籍一般都是立足农村教育现状或者是农村教育未来发展道路以及城乡农村教育差异化增加的视角对农村教育问题提出来改革的路径。

3、关于农村教育典型案例

囿于区域发展快慢和资源富乏现状,农村教育也不可能取得“共同富裕”,当然本着“先富带动后富”思想,农村教育还是出现一些发展典型,对之研究的著作主要有:中国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汇编的《学校体育改革与研究――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体育研习班讲稿汇编》(中国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1990年),何东昌主编的《中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伟大实践: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案例选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较多是处于试验,而新千年以来却是更为深入研究,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视,以及从地方到中央的反映,一些先进农村教育发展典型不断涌现,对之研究的书籍更是如雨后春笋,主要著作有陈乃林主编的《小康后苏南农村教育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李少元主编的《新世纪小康农村教育建设的范例与蓝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雷万鹏著的《中国农村教育焦点问题实证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尚立富著的《隐痛与希望:解读中国西部农村教育》(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柯玲著的《农村教育共同体构建:基于成都郫县的探索与实践》(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

二、有关农村教育研究的论文综述

依据中国知网(CNKI)对题名“农村教育”进行搜索,可得有关“农村教育”研究的学术论文总共有约22500篇(检索时间截止为2016年9月1日)。研究年份上以2005年、2006年(1102篇)、2006年(1552)、2007年(1785篇)最为集中;研究层次上以基础性研究为主,最为集中的是基础研究(社科)(13878篇,占比约为62%)、行业指导(社科)(2602篇,占比约为11.56%)、政策研究(社科)(1444篇,占比约为6%)这前三个学科;研究学科结构上以理论管理层面研究居多(6654篇,占比约为29.57%),其次为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4235篇,占比约为18.82%)和中等教育(3104篇,占比约为13%);研究机构上总体(39所)上以师范类(26所)和农业类(8所)院校为重,其中师范类院校研究排在前三的是东北师范大学(265篇)、西北师范大学(250篇)、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224篇)。

同时,本文又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以题名“农村教育研究”进行检索,选取了被引排列前且每篇文章、论文被引次数皆大于等于200次。这其中包括赵耀辉的《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1997);周宗奎等人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2005);范先佐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2005);谈松华的《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2003);周逸先、崔玉平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与就业及家庭收入的相关分析》(2001);庞丽娟、韩小雨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2006);陈敬朴的《农村教育概念的探讨》(1999);蒋平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2005)等以及一些近年来被引用较多的,如的《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2011);郭晓霞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社会学思考》(2012);刘晓红的《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困难及其发展路向》(2012);范先佐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育难点问题的破解》(2013);段成荣等人的《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2014)等一系列对农村教育研究较为深入的文章。

三、小结

综上对农村教育研究层次、学科、机构的分析得出:一是农村教育研究较为集中于“十一五”期间,2007年达到了“抛物线”顶点,对农村教育研究较多集中于基础和职业层次上,对成人教育研究较少,尽管农村教育从内涵上是包涵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内涵,仔细分析梳理发现其中也存在着对具体内涵理解和把握不清、概念模糊,“在对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时,存在对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其原因三者概念的界定不清,有的文章论述现状,等同于论述存在问题”;[1]二是关于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探索成为研究重点领域,农村教育研究主要以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推动为主,县域具有实践话语权的一线中小学教师研究成果较少;三是对于农村教育研究较多立足于典型的或者说是广为人知的区域进行分析探索,真正结合各个地区的全面研究依然没有全面呈现,必须“突破束缚转变观念深入解读研究对象”,[2]地域特色研究不突出;四是对农村教育资金问题和发展对策研究较为集中,农村社区教育有所涉及但不多;五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研究调查研究实效性有待加强。要想取得政策对地区发展的实效性作用,就必须对相关政策有针对性结合实际进行分析解读、对具体问题给予解答,“应加强调查研究和比较研究”。[3]

【参考文献】

[1] 杨文静.近三年来农村家庭教育研究综述[J].安康学院学报,2013(4).

[2] 于金翠,乔仁洁.近十年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研究综述[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4).

[3] 李志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2008(9).

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5

【关键词】农村体育 全民健身 现状

继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民健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由于现阶段我国特殊的基本国情,国家正处在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群众体育尤其是农村体育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农民占我国人口的80%,是群众体育的主体。农村体育的开展状况不仅反映整个国家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还影响党中央最近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关注农村体育发展状况,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加快农村文化体育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全民健身运动,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等一系列促进大众体育发展的法律法规,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农村体育出现了积极的发展变化,农民对体育的认识有所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进步。同时也应看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以来,农村体育的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现阶段农村体育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农村人口众多相对体育人口较少,群众体育参与程度低

当前农村体育的参与主体主要是少年儿童和老年人,中青年较少。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由于广大中青年劳动力进城务工所致。在参与锻炼的频度方面,大多数乡镇居民很少从事体育锻炼。如下表1河南省农村地区参加体育锻炼人群分布特点。

表1 农村参加体育锻炼人群及其对体育锻炼的认识统计表

参加人群 选择率(%) 体育锻炼的作用 选择率(%)

学生 56.3 休闲娱乐 48.5

农民 18.2 强身健体 36.4

工薪阶层 17.8 祛除疾病 10.2

打工族 5.6 其它 4.9

河南省是劳务输出大省,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务农收入低,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在家里的大多是年老体衰者和学龄儿童。农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可分成在校学生、依靠种地维生的农民、工薪阶层和打工族。调查表明:学生占总锻炼人群的56.3%。而广大的农民仅占18.2%。工薪阶层和打工族分别占17.8%和5.6%。按年龄可划分成30岁以下、30-40岁、40-50岁、50-60岁、60岁以上五个层次。统计结果显示:参加锻炼的人群主要在30岁以下、60岁以上。呈现中间低、两边高的“马蹄形”分布,而且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接近6:1)。此外,在调查访问中还发现48.5%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城里有钱人没事儿进行的娱乐活动”,36.4%的人认为“体育锻炼就是体力劳动,都能使身体健康。”出于祛除疾病和其它目的仅占15.1%。

2.农民体育消费水平低,体育消费市场启动较难

广大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体育意识淡薄体育消费量很小。如对河南省农村家庭购买体育器材的调查显示:没有消费的占42.3%,在0~60元的占48.6%,150元以上的仅占6.8%。并且有86.7%的人没有到过体育场馆消费。对于西北边远地区的农民来说,购买体育用品、器材和体育文化娱乐消费更是排在其他家庭消费内容的后面位居第4位和第6位。此外,农村体育目前还面临着健身体育活动的场馆少,投入低,农村体育发展不平衡问题。无论在不同地区,还是在同一地区内,都存在着发展不平衡问题。因此,,全民健身运动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促进农村体育的健康发展还需做大量的工。

二、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1.客观条件的限制

1.1经济条件制约

改革开放后农村居民收入虽有大幅提高,但他们的经济资源占有量仍然较低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居民更是不愿把钱花在体育健身方面。农民除了盖房,子女教育、人情消费及生活必须的开支以外,剩余的钱几乎全部存进了银行,这也影响了农村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

1.2 场地器材设施制约

农村体育设施不足,场地太少,也导致大部分人远离运动。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均场地和农村体育资金的投入都还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农村体育活动还是以徒手活动项目为主。其中散步、慢跑占总体选择的32.2%,球类占29.8%,占20.1%,武术、健身操占12.1%。我国现有近70余万个各类体育场馆,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只占有20.2%的体育场馆资源(《中国社会体育调查报告》)。这些场馆大多集中在农村中小学校中,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方便性、实用性大打折扣。

1.3 时节限制农民工作的季节性特点致使参加体育活动的无规律性

农忙时节体育活动根本无法开展。农村的劳动条件较差,农民体力消耗大,劳动过后,他们已无精力再进行体育锻炼了,静养休息、恢复体力是他们的愿望。

2.主观认识存在误区

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足,他们往往认为体育娱乐活动是城里人的事情,农民搞体育活动被认为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身体锻炼并非农民消遣活动的主要动机,,农民参加消遣娱乐活动,单纯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仅占21.0%[4]。这说明:健身体育活动在农村并没有占重要的地位,体力劳动等于锻炼的观念增加了对体育活动的排斥作用。农民认为只要经常下地劳动,身体就会健康,根本不用再进行身体锻炼了,体育活动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给农民带来直接、立竿见影的实惠,这也影响了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缺乏体育技能与指导

由于现实的情况和其他因素的制约农民得不到具体的健身指导。在调查中了解到:47.4%的农村地区附近没有设立专门的体育文化站、活动点,43.9%的村镇建设了一些简单的活动场所,只有8.7%的村镇(大部分临近市区)设立的简单的活动场所。即使某些地区设有群众体育文化站、活动点,却很少开展活动已成为了一种应付上级有关部门检查的摆设。还有些地方的体育文化活动站纯粹是“挂羊头卖狗肉”,已名存实亡。所谓的组织、管理、指导人员大部分是“一人兼数职”,由本部门的行政人员担任,专门的体育人才很少。农村体育骨干少,起不到带头作用。农民体育技能匮乏的现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三、结论与建议

1.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人的基本物质生活资料无法保证的条件下不可能产生更为高级的心理需求。改变农村体育的现状促进农村体育的普及和发展,经济是关键。建议各地方政府在党中央“三农”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广大农民奔小康。只有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资料丰富了,锻炼身体,促进健康才可能成为他们的心理需求。

2.加强全民健身宣传,扩大体育的影响力

要想奔小康,身体要健康,只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目前农村医疗保障还不健全,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比较普遍。现实中,青壮年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不甚关注,缺乏身体锻炼,这对日后身体的健康不利。研究表明,社会体育消费增加,医疗卫生消费就会减少,这说明体育具有预防疾病,降低发病率的功能。因此,大力宣传体育健身的益处,引导农民积极锻炼,让体育活动起到防病祛病的作用。

3.增加资金投入,树立对体育的正确认识

“意识先于行动”,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缺乏场地、设施是导致农民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制约《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面实施的关键所在。因此,中央、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拓宽筹资渠道,增加资金投入,逐步改善农村地区健身设施严重缺乏的现状,加快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步伐。

农村体育投入不足,降低了体育的影响力和农民参与体育的积极性,根据《农村体育工作暂行条例》,农村体育事业经费和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应当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鉴于目前农村薄弱的体育现状,政府应重视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加大体育的投入。乡镇配备体育专职人员,积极培训农村体育骨干,合理规划农村体育场地。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以投资!赞助等形式支持发展体育事业,可以将体育公益金按一定比例投入到农村体育事业当中,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个人和社会捐助办体育的方式。力争达到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一村一个体育场地,一个篮球场的目标,让亿万农民享受全民健身的实惠。

4.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农村体育工作

因时制宜,闲暇时间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好时机。根据农村劳动的现实状况,充分利用农闲时节开展体育锻炼活动,举办围棋、象棋等益智类项目,在春节、中秋节等节日里,外出农民大多回家团聚,借此机会开展体育活动,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扭秧歌、踩高跷、跳绳、拔河等活动,扩大体育的影响力。号召农民自觉主动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形成全民健身的良好风气,因人而异,指导他们参加不同的运动项目。老年人多喜欢散步、慢跑等舒缓的运动项目,青年人喜欢运动量大的项目,如篮球、足球等,妇女和儿童多喜欢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增强体育健身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让不同性别、年龄的群众都能享受到参与体育活动的快乐。因地制宜,举办丰富多彩符合当地农村特点的体育活动,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爱好项目,有的酷爱篮球,有的喜欢游泳,有的喜欢武术,结合当地的民俗习惯,因地制宜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项目,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5.完善农村学校体育的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备,为农村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校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基础,农村体育的普及和发展更离不开学校体育的推动。目前,全国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相对比较滞后。改变农村学校体育的这种状况,关键是建设农村学校体育的基础设施和配备一定数量的体育教师。学校体育得到发展,可以学校为中介,让学生带动家长,通过双方共同努力逐步推动农村体育的普及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志俊.安徽省农村乡镇体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5).

[2]朱建民.河南省农民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3).

[3]曹 奔.西北边远地区农村群众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3).

[4]田翠琴,齐 心.农民闲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卢元振.体育社会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6

论文关键词: 农村学校体育 新农村建设 和谐发展

论文摘 要: 农村学校体育是我国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大力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于促进我国农村体育教育及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增进农民健康、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发挥重要作用。农村体育问题不仅是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而且是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征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农村学校体育是农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匹配的“新农村体育”的基石。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日益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阶段农村发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二是建设新农村,改善环境;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四是培育农民,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开展体育教育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应该是提高农民素质的主要内容。

2.农村体育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体育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现时代,不可避免地会显露出一些不和谐的地方,如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弱势群体的健身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农村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大多数人口的体质和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体育发展的大局,影响着全民健身体系完善的大局,最终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大局。因此,如果没有农村体育的长足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就不能说是全面的。

3.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

我国农村学校中完全实施体育教学大纲率为44.3%,这表明农村学校体育的随意性教学现象还十分严重。在制约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中,缺乏教师占首位,其次为缺乏器材。学校类型越基层,缺乏教师和器材的比率越高。另外,对体育课无要求,挤占体育课时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这说明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状况,不仅取决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社会对体育的观念和态度。近年来,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缺额数字仍然较大,职称和年龄结构也不尽合理。在体育器材方面,被调查学校的体育器材达标率为39.1%,村小和村教学点仅为34%。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体育的位置没有摆正、缺少经费,但也与现行体育器材配备规定指标与农村学校体育的经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有关。

4.和谐发展的对策研究

4.1加大对农村体育的投入力度。

农村体育发展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不足是造成农村体育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应严格按照“国家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抓好农村群众性体育工作。借鉴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的经验,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对社会体育事业的捐赠和赞助,并把所得物资如公益金等尽可能多地用于农村体育的发展。在加大农村体育投入力度的同时,还应建立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各级政府应将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之中,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内农村体育事业要达到的总体水平、阶段性目标和具体目标。

4.2重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农村学校体育对农村体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村学校一般建立在农村村落之中或者附近,农村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对农村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农村学校的场地设施在课余可以有效地利用开展农村群众性体育活动。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和学生可以成为农村体育主体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起到宣传、指导、纽带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将其视为农村体育发展的切入点来抓。

加强农村学校体育的法规建设,编写符合农村实际的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重新修订“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加大农村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制定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加强体育师范教育,广开培养、培训渠道,认真落实有关政策,稳定教师队伍。逐步增加农村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学校体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应占一定比例。此外,要广开财源,多渠道、多途径筹措农村学校体育经费,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胡永.建设新农村与农村学校体育状况之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7-18).

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7

关键词:农村体育;内在结构;共生系统;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3-0017-05

当前对于农村体育的发展取向,存在着不同的选择。有学者以发展的眼光,指出农村体育的出路在于城镇化,倾向于管理的标准划一;也有学者指出农村体育的特殊性,在于不同于城市的乡土特点,以求实的视角,寻求问题的解决,因而指向于具体化。前者规范有余而实效性不足,后者实效有余而系统性不强。如何对接宏观规划与具体操作间的矛盾与冲突,成为农村体育研究与实践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扎根于实地调查之经验,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梳理农村体育的内在结构,统筹于共生系统中,而提出农村体育的发展路径。

在探究方法上,先分析再统合。农村体育的困境就在于其特殊性,不能照搬城市体育的方式运作;尤其农村体育内部同样存在不同类型的结构特点,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差异极大,更需要分类指导与管理;而由此细分及具体化又容易陷入难以协调与统筹的困境之中,那么本文讨论的农村发展模式从何谈起?所以必须在细分管理的基础上,抽象出典型类型,然后更高层次地统合引导。本文由分而合,提出共生系统下的农村体育发展模式,将有助于农村体育的特色发挥与资源整合。

1、农村体育的结构类型

在中国30年来的改革开放的社会大发展中,农村社会也逐渐成为内部差异极大的一个发展连续体。因此,笼统的表述农村体育,就遇到一个难以把握的连续变化的对象,导致现在不少研究难以获得一致的认识。那么,当前农村体育有什么样的结构特征,又有什么样的相应对策?

1.1 农村社会发展状态及特点 大众体育活动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而生活方式依赖于社会发展的程度,那么农耕社会的村落与商业社会的小城镇,就展现出诸多不同来,成为影响大众体育发展的重要背景和条件。李培林在《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一书中,提出了“连续谱”的概念,在我们已经习惯了的那些二元对立之间,事实上都存在着“连续谱”的真实世界。事实上,李著所表述的羊城村展现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是一种城乡之间的连续谱,更多的是一种传统走向现代的路径,也是一种乡土中国村落融入都市的历程性转型。

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国家的分阶段发展战略,以及各地域的现代化发展条件差异等诸多因素,导致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在一定阶段,我国农村社会必然存在着传统与现代的一条连续谱。这条连续谱的两端,就呈现为传统村落与现代化的小城镇两个典型形态,乡镇则是两者间的中间状态。我们只有在这样宏观的视角审视下,才能把握我国农村的社会状况。

1.2 农村体育的结构特性 农村体育不同于城市体育,正如杨小明指出的:1周3次、每次30 min、中等体育强度,这种发展体育人口的方式还不适合农村实际。其实,就是农村体育内部,也同样存在着不同结构类型。典型的两端,就有村落体育与小城镇体育。

1.2.1 村落体育 从中国社会的人口结构看,村落仍然是一个难以漠视的区域。据统计,我国共有村落694515个,乡村人口74544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7%。村落社会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点,也是传统文化保存的储蓄库。对于村落体育,一般认为是一片荒芜。因此有研究者认为要开展好村落体育,只有等到社会发展了,体育活动才会自然启动。

1.2.1.1 一般状况 从村落的正式体育组织与管理来看,确实较少或基本上残缺。据本课题组的抽样调查,大多数农村基层的体育协会组织处于有名无实或名实皆无的状态。因此村组一级的体育组织几乎是空白。体育机构设置同样残缺,不少乡镇只有一个名存实亡的文化站,没有体育专职人员,体育工作几乎无人问津。徐国根等的调查同样发现:江西农村的村委会中没有专人负责村民体育工作,95.4%的村委会3年内没有组织过农民参与各级体育竞赛。所以村落体育的组织与管理欠缺,是较为普遍的。

还有农村体育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消费项目,必须得到基本的资金保证,才能够发展起来。但乡、村两级的资金较为紧张,特别是在农业税税费改革后,大部分乡镇的可支配资金很少,甚至举债过日子,大多数村用在体育方面的资金更是寥寥无几。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村落群体活动的开展。

1.2.1.2 结构特点分析 但本课题组对一些村落的调查发现,有不少体育活动开展得较好的村落,不少同样缺乏政府的体育管理与资金投入,但体育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因此等待论无疑是过于消极的。对体育活动搞得较好的调查对象进行归纳,发现村落体育具有乡土结构性的特点:1)技艺性特征,有技艺特长的人员尚在,作为村落精英酷爱某些活动。在村落乡土社会中,具有某些体育活动技艺特长的人员是最为核心的要素,他们可以引导、带领与组织整个村落的体育活动。如湖南常德鼎城区有尧天坪乡的传统舞龙,在老师傅的带领下,舞龙活动开展较为普及,每次代表常德比赛的就是这个乡的村民。2)习俗性特征,村落还保持传统信仰与习性等风俗,或者养成了体育活动的习俗;如湖南汉寿县酉港镇各村的划龙舟,因为农民太爱划了,在农业税收缴不顺利之时,政府还将是否具有划龙舟比赛的资格与收缴挂钩,其村落的传统体育活动开展非常盛行。龙舟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生活中的一部分。3)外来力量的扶持,能够促进村落体育的大跨步跃进。如作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的常德武陵区东江乡,就是利用政府扶持的款项建起了文体中心,各村落的农民排球活动,也是随着市里每年的机关排球赛事的邀请,开展得较为普及。

因此,村落体育还是有自己开展体育活动的资源与特色的,立足自身的优势,统合外来的资源,即有可能使体育活动开展起来。村落体育发展有自在的传统延续和需要外力支持的现代体育两种类型。体育活动开展较好的村落或者能够将自身的资源开发利用,形成能够自我补给的自组织,构建初级群体的共同舞台,凝聚乡民的精神依托;或者充分借用外来资源,随着农村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日益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物质条件,开展现代健身活动,也成为不少村落体育开展的重要内容。

1.2.2 小城镇体育 散布在广袤的农村区域中的小城镇,是融合了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聚合地。在我国近4万个乡镇中约有4000多个中心镇(其中包括2000多个县市城关镇),而且今后国家将重点建设1万个中心镇。一般小城镇的体育活动开展较村落为好,中央8号文件提出“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在此理念下,小城镇体育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

1.2.2.1 一般状况 小城镇的机关单位一般较为集中,体育组织化程度明显优于村落。并且居民的健身意识较村落农民要强,能够自觉参与体育活动。但因为正式组织管理方面的欠缺,体育活动的组织化程度并不高,多处于一种自发的零散状态;而活动经费的困难使得体育赛事活动也难以制度性开展。小城镇体育还没有摆脱摇摆随意的状态,其体育组织建设与领导是否好爱尚有直接关系。据调查,不少小城镇基本都没有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即便在县制镇有文体局的群体专干,因为办公经费难以保证,极少开展经常性的体育指导与管理。造成小城镇体育活动无专人抓、无专人指导的局面。据傅国良的调查,1998年湖南农村各乡镇体育活动经费平均为0.85万元,人均0.33元。有的县平均每个乡镇体育经费只有130元,人均还不到1分。经费不足,场地条件较差,经常性地开展体育活动就勉为其难。

1.2.2.2 结构特点分析 而体育活动开展得好的小城镇,其体育管理与组织就较为规范,并且制度化程度高。对其进行归纳,有这么几个因素及特点:1)管理与组织体系完整,在体育的组织管理上,形成以街道办和居委会为主导,以各体育协会为核心,以群体单项和人群体育协会、晨晚练指导站为基础,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骨干,社区广大成员为主体,社区内各种体育健身场所为依托的社区体育组织网络。据裴立新等的调查,在广东体育开展较好的中新镇,92%的被调查镇有相应体育组织。2)资源保障上较为到位,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如一些小城镇在场馆建设上,逐步形成政府建公共体育场馆、社会办小型多样收费性体育场所的发展局面;在经费投入上,逐步形成财政拨款、个人投入和社会捐助的多元化投入机制。3)活动呈现制度化;能够定期举办众多的赛事活动,并且赛事制度化。如从1996年起,泉州各地就相继建立了“全民健身领导小组”,每年主办的“百队千场篮球赛”,到2008年已经是第13届。

1.3 小结 由此引发思索,就是两种类型需要的是不同的资源需求,和不同的发展路径。他们的自组织有不同的特点。村落最为核心的就是技艺人员,因为农村社会的特点是熟人社会,初级群体较为发达,而德高望重的技艺人员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并且也促使这些技艺人员获得声望和精神的满足,而不是物质实利;权威型人物作用明显。因此,利用乡亲情结,重视农村传统体育项目,经常性地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体育文化娱乐活动,是发展村落体育的切入点。

小城镇次级群体发达,依赖的是正式的组织,而不是某几个有技艺的人员;因此技艺人员也倾向于赚钱的赢利行为,而不是声望或精神追求。故此,小城镇对于体育的指导与管理,就是体育的组织建设和服务,以及体育经营产业化。小城镇体育应该从完善乡镇综合文体站、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手,逐步完善体育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2、共生系统下的农村体育发展路径

农村虽分为小城镇与村落为两端的区域形态,但共同的地域生态使农村成为一个完整系统。以共生系统审视农村体育,可以获得更为统合性的理解。生态科学中的共生概念,即为不同种属生物生活在一起的一种状态。一般意义上说,共生是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照某种形式形成的关系。共生理论认为,共生系统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个要素构成。共生的三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反映着共生系统的动态变化和规律。在共生关系的三个要素中,共生模式是关键,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环境是重要外部条件。

农村体育系统是个有机整体,也是一个动态系统,这符合生态学的思维方式,因而可以说农村体育是一个生态系统。对应共生理论,农村体育系统的三个要素就是:农村体育系统的共生环境、共生单元以及共生模式。由此,我们可以全面把握农村体育的系统要素及其内在关系,分辨出适合不同类型的农村体育的发展选择模式。

2.1 农村体育的共生环境 共生环境是影响共生体的所有外部因素的总和。农村体育系统的共生环境主要有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共生环境对村落与小城镇体育的协调发展的影响可以分为三类:正向、中性和反向环境。由于我国农村体育处于弱势地位,因而城乡的统筹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重视,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离不开制度的保障。现阶段,有关农村体育协调发展的法律、法规的颁布,制度、决策的制定,以及相应地监督、考察,我国政府无疑扮演着农村体育协调发展的最重要的角色。农村体育开展处于正向的共生环境之中,有理由相信农村体育有其发展的光明前景。

2.2 农村体育的共生单元 共生理论认为,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是构成生物共生的基本物。农村体育作为一个共生系统,其共生单元就是村落体育与小城镇体育,刻画共生单元的指标主要有共生度、关联度以及共生密度等。对于共生系统、共生单元之间必定存在一个联系的纽带。在小城镇体育与村落体育的合作体系中,要使合作持续、稳定发展,形成共生的状态,提高“共生度”与“关联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存在三种共生状态:

2.2.1 弱弱合作 这种类型指是小城镇体育与村落体育均较落后,其共同特征是处于体育发展的初级阶段,区内社会经济发展中心的乡镇与边远地区的村落差异不明显,资源呈现为均一特征。由于体育发展水平比较类似和接近,互动的愿望比较淡薄。但是,如果协作的路径选择正确,弱弱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且能使合作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如可共同建设基础设施,推广活动项目,发挥总体筹划的规模效应。

2.2.2 强弱互补合作 这是一种以某个镇或村的体育活动开展较好,而周边村镇较差的区域之间的关系,由于区域之间各自的优势条件与限制因素明显不同。体育发展水平、活动依赖类型和资源结构均有较大的差异,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状态。一般说来,协作的愿望比较强烈,但有时会导致活动点成为观赏的舞台,而周边成为活动的旁观者,停留于粗浅协作的层次。合作应采取优势互补的人力资源及技术的合作,共同促进区域体育的发展。

2.2.3 强强互补合作 主要是一种村落与小城镇体育均较好,而构建区域之间的互促联系,这种联合表现为深层次的竞争与合作协调,以赛事交流为主要合作形式。由于合作各方体育活动开展较好,构建出地域性的体育文化,而成为协调发展的共同体。

一般而言,在共生系统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个共生密度的均衡状态。即在农村体育协作发展中,形成适当的共生密度的“边界”问题十分关键。当前大部分农村体育以县城为赛事活动中心,有些甚至热衷于地市级的赛事,形成规模影响力。如此协作区域范围过大,而内涵不“实”,因村落与小城镇关联的松散而达不到区域体育协作应有的“吸附”或“扩散”作用。按共生密度的均衡要求,农村体育赛事重点置于乡镇层次,容易形成临近村落与小城镇的有效协作,共同构建农村体育系统的良性发展。

总之,村镇分属不同的空间区域,必然有不同的特点和各自的优势。因此,村镇协调发展的目标不是村落都变为小城镇,而是在保留村镇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创造平等统一的新型村镇关系,营造村镇体育协调发展的环境。

2.3 农村体育的共生模式 共生理论认为,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之间相互结合的形式,它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作用的方式、强度,也反映它们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互关系。按行为方式划分,可分为寄生关系、偏利关系、对称互惠共生关系和非对称共生互惠关系;而按组织程度(组织模式)划分,它们又可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不同的共生模式有着不同的模式特征,而且各种模式之间可互相转化。据对我国当前农村体育的考察,研究其共生关系及模式,则主要划分为三种类型:

2.3.1 寄生共生模式 寄生条件下的共生模式是指,其行为模式属寄生,其特征为依赖与被依赖,属一体化共生。我国一些小城镇与周边的村落之间,形成的一个中心庙会或活动优势点,周边的游艺活动以中心庙会为寄主,而展开各种活动。依赖共生体中的优势单元,这种主导力量可以说是关联性很强的资源优势或活动平台。在农村体育系统的发展历史中,这种简单的寄生关系,在传统时期较为常见,一些集镇体育成为寄主,而周边村落体育成为寄生者,但与简单的生态系统的寄生关系有所差异。

在当前不少农村地区,散布着政府重点扶持的示范村及乡镇;这些示范点有着较好的体育设施与特色活动,在周边的发展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就可以选择寄生共生模式。借助示范点的体育影响力,促成周边农村体育的跟随、参与及发展。这是农村地区体育发展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

2.3.2 偏利共生模式 是指在区域合作的共生体中,其行为模式属偏利共生。在农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小城镇体育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无论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在体育指导等软件资源建设方面都远远地领先于村落体育的发展,小城镇体育起着引导村落体育的作用;但村落体育并不简单地依附小城镇体育,而是选择性的开展适合当地的活动,更多地切合民俗和农闲,开展乡土体育活动,并进而丰富小城镇体育的内容;但这种模式容易偏向于强调小城镇体育的核心地位,村落体育仅仅作为一种陪衬。

在农村体育发展的推广阶段,选择偏利共生模式是较为合适的。重点在于发挥小城镇体育的优势,拓展其普及于村落的影响力,从而促成农村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时又选择性地保持乡土体育的传统特色,形成一种互补。在不少城乡结合部出现的农家乐乡土体育活动项目,就吸引了不少城镇市民的迷恋与参与。

2.3.3 对称互惠共生模式 对称互惠共生条件下的共生模式是指在区域合作的共生体中,其行为模式属对称互惠共生。互惠共生的特点在于共生单元之间产生新能量,且新能量在共生单元之间分配,存在双方的利益交流机制。在农村体育体系中,小城镇体育具有现代体育的拓展优势,成为现代体育走向村落的基地;而村落体育有其乡土活动的文化特色,是地域体育特色的源泉;两者具有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能量交流需求。而这些良好的流通促成双方的均衡发展。毫无疑问,互惠共生模式是共生系统最优的发展模式,而这也正是农村体育协调发展所需要的模式。

在农村体育发展较为普及与盛行的高级阶段,就应选择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不是简单的推广与普及体育活动,而是更为关注村落与小城镇各自的特色,强调创新与特色发扬,由此提升为农村的一种体育风采文化。

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8

一、我国农村妇女教育研究回眸

1.关于农村妇女教育地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农村妇女教育地位是指农村妇女在教育资源分配体系中相对于男性、城市妇女所处位置与机会获取的平等程度,并围绕这种平等程度所反映出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和受群体尊重的程度。在我国,农村妇女的教育地位明显低于男性和城市妇女,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钟涨宝、汪萍等人从教育程度、受教育机会、学业成就三个方面对不同时期农村妇女与城市妇女教育地位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农村妇女的教育地位是由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二是社会文化、传统观念。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农村尤为明显。王兆锋认为农村妇女群体教育地位普遍偏低是由城乡、性别以及社会观念等因素引起的。三是家庭因素。农村妇女在家庭中承担的角色和分工,使其受到伴侣、子女等一系列问题的干扰,缺失受教育的机会。四是农村妇女主观原因。农村妇女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教育需求是影响农村妇女教育的重要因素。2.关于农村妇女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农村妇女教育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在第五届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上,《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妇女创新教育研究》一文通过阐述知识经济和农村妇女创新教育,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知识经济为开展农村妇女创新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大力开展农村妇女教育。段迎超在《农村妇女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使命》一文中认为,农村妇女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担负重要使命,农村妇女教育还存在受教育程度偏低、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存在障碍、脱离农村实际等方面的问题,这就赋予了农村妇女成人教育新的使命。可见,农村妇女教育已经不仅仅是教育领域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农村妇女素质的高低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进程,新时期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妇女教育,加大经济投入,建立教育长效机制,改革办学形式,丰富教育内容,努力提高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3.关于农村妇女教育现状调查的研究一部分学者对农村妇女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在2007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第五部分对万名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问卷调查报告中,对农村妇女的教育状况、家庭状况等进行了详细调查。2010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中对妇女教育培训、妇女发展问题进行了调查。高敏丽以河南省L县为例对农村失、辍学妇女进行调查,并对她们当年失、辍学的原因和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教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认为农村妇女教育不足是城乡二元经济体制(贫困)、传统社会文化观念、教育体制、家庭性别分工模式四重社会机制合力作用的结果。张丽萍对农村妇女教育参与障碍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调查进行梳理,以实证的方式对福州市农村妇女教育参与状况开展调查,发现当前福州市农村妇女教育参与障碍的主要类型,即妇女自身障碍、人际障碍、信息障碍和教育费用等。农村妇女教育问题的现状调查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也反映出了农村妇女教育的迫切性、现实性。4.关于农村妇女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研究农村妇女教育问题涉及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实现农村妇女教育、提高妇女素质,任重道远。刘丽鸽认为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改变农村妇女一直以来的弱势地位。提高妇女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管理能力是项目培训的重中之重,开展教育培训必须依靠和整合社会资源,建设一支庞大的师资队伍。权梨舟等学者认为可以借助图书馆、阅览室等实体媒介,让更多的农村妇女走进图书馆享受阅读服务。农村阅览室作为一种教育媒介,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为女性教育提供思想文化和知识技能,使得她们的思想与生活发生质的飞跃,从而加速农村的发展步伐,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还有一些专家认为可以依靠网络等虚拟媒体。网络媒体具有时效性、互动性、多元性等特点,利用网络对农村妇女实施农业远程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的战略措施。2010年全国妇联农村妇女现代远程教育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实现农村妇女教育应大力提高农村妇女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水平。

二、我国农村妇女教育研究中的问题与不足

(一)基础性研究的欠缺纵观已有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农村妇女教育的研究取向以现实性、社会性为主,很多学者倾向于用量化的方式来剖析现实层面上所表现出的农村妇女教育的问题,而理论研究却处于停滞状态,没有成为研究的主流方向。所谓基础性研究是指为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及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和理论性工作,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我国农村妇女教育的内涵是什么、特征有哪些、实施的原则应该怎样、课程内容如何设置等一系列问题都没有进行专门研究。基础性研究的缺失,导致农村妇女教育概念的模糊,难以达成社会共识,内涵无法进行科学鉴定,特征难以彰显等大量问题。这无疑会成为我国农村妇女教育发展的障碍,不利于农村妇女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二)评价指标体系的缺乏国内关于农村妇女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尚是空白。评价指标体系的缺失使农村妇女教育研究缺乏系统性,无法形成完整的研究框架。以往的研究多停留于农村妇女教育问题的表层,进行问题的阐述、提出对策后即不了了之,未针对妇女教育的实况进行对比评价,也没有一个完整与合适的评价指标作为农村妇女教育实效的衡量标准。评价指标体系的缺失,一方面让我们无法对农村妇女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准确的价值判断,提高农村妇女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则更加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会降低农村妇女教育参与者的积极性。教育评价也是一种管理办法,评价标准的缺失,导致农村妇女教育机构带有盲目性、随意性,无法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降低教育机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农村妇女,需要一定的评价来规划学习方向,检测学习成效,激发学习热情。正确的评价体系对农村妇女教育参与者具有导向、激励等作用。(三)多元研究视角的缺位近年来对农村妇女教育的研究视角以社会性别、经济发展、地域差距等为主,应该说热闹非凡,但是在这背后,缺乏多元化的研究视角。单一的研究视角和思路使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片面化、缺乏新意。只有将所有视角观察分析的结果合成在一起,我们才可以得到农村妇女教育的全景。当然,我们透过农村妇女教育的某些现象看其本质,生成相关理论,便于我们分析同类问题,继而通过创新产生独特的研究视角。多元的研究视角往往需要多种研究方法,,才能挖掘深层次的本质问题。(四)理论实际结合不紧密农村妇女教育研究应该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但目前我国农村妇女教育研究却未能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目前理论研究的不足、基础性研究的缺失使研究缺乏科学性、严整性和稳固性,使农村妇女教育缺少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农村妇女教育研究对现实的干预及影响力还不够,关注的范围也比较狭窄,需要得到延伸和拓展。农村妇女教育的实际状况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在调查不够严谨、不具普遍性的情况下,探究的对策缺乏实际操作性,不能有效服务于农村妇女教育。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不紧密将导致研究资源的浪费,也无法真正解决农村妇女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研究所构建的模式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妇女教育活动的开展。

三、我国农村妇女教育研究趋势展望好

(一)基础性研究将受重视农村妇女教育面临社会转型的新挑战,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农村妇女教育研究提出更高要求。对农村妇女教育的准确定位将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成为研究的首要任务。首先,加强基础性理论研究,是提高农村妇女教育地位的重要前提,是建立完整的农村妇女教育框架体系的基础。只有明确农村妇女教育的内涵、特征、原则、作用等基本属性,树立正确的农村妇女教育目标,探究其内在规律性,才能使农村妇女教育研究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其次,农村妇女教育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片面强调研究的应用性,会导致理论研究滞后于教育实践,无法为农村妇女教育组织与机构提供完善的理论指导,影响我国农村妇女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基础性研究的加强可以促进我国农村妇女教育相关法律政策的出台。结合农村妇女教育的特征、规律和实况,制定相关的实施条例或细则,解决法律制度上的缺失和不公,才能最终保障农村妇女受教育权利,提高农村妇女终身受教育的水平。因此,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基础性研究。(二)评价体系研究势在必行从目前我国发展现况来看,第一,农村妇女教育现象具有模糊性。农村妇女教育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其内容涉及经济发展、政治权利、社会福利、阶层体制等多方面,其性质难以识别和判断。完善特色的评价体系是判断农村妇女教育现象性质的有效工具和手段。第二,农村妇女教育过程具有阶段性。目前我国农村妇女教育的主要形式是短期培训,每一阶段的学习效果都需要及时的评估。评价体系的确定是对农村妇女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跟踪、反馈的重要条件。第三,农村妇女教育的效果存在滞后性。现阶段农村妇女教育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教育评价的缺失是引发农村妇女教育成效偏低的重要原因。评价体系是对农村妇女教育研究目标是否达成的衡量,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也是为提高农村妇女教育研究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为提高农村妇女教育的质量、规范教育市场、完善教育过程,谋求农村妇女教育的持续发展和深入进行,在今后农村妇女教育研究的发展过程中,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是我们不可推卸的任务。(三)研究视角和方法走向多元研究视角的多元化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是农村妇女教育研究创新的必然要求。随着区域、国际交流的日益加深,跨学科、多领域研究成为现代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农村妇女教育研究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引起社会重视,必须顺应当代教育研究的潮流。在研究视角上,农村妇女教育研究将呈现多元化趋势,多学科、跨专业的研究思维将得到广泛运用,女性学、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生态学、心理学等都将成为农村妇女教育研究的重要理论来源,开拓学者的研究视野。在研究方法上,简单的定量或定性研究已不能满足农村妇女教育发展的实际,研究方法将日趋灵活多样。为保证农村妇女教育研究的创新性,实验法、观察法、个案法、对比分析法、口述历史法等将被广泛熟练地运用到农村妇女教育研究过程中,数学、心理学统计方法在研究的数据处理上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学者们在课题、专著、论文的不同研究阶段选择的研究方法也会越来越灵活。(四)更注重农村妇女发展实际立足于现时代农村妇女生活的实际,是农村妇女教育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2001年和2011年,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两部《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纲要》都将解决妇女发展的实际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确定妇女与经济、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妇女与教育、妇女与健康、妇女与法律、妇女与环境六个优先发展领域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我国农村妇女占女性人口的80%,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制约与影响,农村妇女发展仍面临诸多的实际问题与挑战。农村妇女在资源占有和收入方面与男性存在一定差距;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水平较低;健康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农村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急需优化;社会保障水平尚待提高。这些实际问题,都是学者们研究的一手材料,是他们进行有效研究的基础,也是政府进行重要决策的依据。因此,只有立足农村妇女发展的这些实际,农村妇女教育研究才具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总之,发展农村妇女教育,是促进农村男女平等,提高农村妇女社会地位的重要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开展农村妇女教育研究是确保农村妇女教育成功实践和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我们应该从农村妇女教育现状出发,大力加强农村妇女教育理论研究,创新研究方法和视角,促进特色化评价体系的建立。

作者:凌慧徐君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9

关键词:农村体育;城镇化建设;战略研究

引言

对于农民来说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是其最为关注的关键问题。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民群众的需求也不仅仅局限于温饱。而体育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活动,其在农村中应该占据重要的地位。全民健身事业是我国政府十分关注的一个民生事业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主要标识之一。十六大将全民健身体系已经融入未来20年开展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准之一,其发展状况与建设小康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农村来说,其体育事业发展现状更加值得关注。文章将以A地为例,通过数据来证实新城镇化农村体育发展现状。

1.研究概述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普及开展,农村城镇化的进度也加快,农村的生产方式与农民群众的生活也出现了巨大的改善。文章主要针对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发展进行研究,从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发展入手,研究当前农村体育发展现状以及后续的发展战略能够有效的提高农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对于提高我国农村体育发展起到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找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网、百度学术、道客巴巴等搜索引擎来查阅相关资料。搜索了关于农村体育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村体育院校等相关文章;查阅政府相关网站和讯息,了解政府对于农村体育发展的政策更新,从中得到研究所需要的数据与相关资料。

(2)专家访谈。通过与相关专家、农村体育研究学者进行访谈,虚心求教关于文章所需的知识和数据,找出能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支持的数据与真实资料,给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发展现状与战略提供积极的意见与建议。

(3)实地调查。通过对 A地农村群众进行实地调查,内容包括当地群众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体育锻炼开展的现状、参与人数与锻炼方式等。本次发放250份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18份,有效问卷200份。

2.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综述

2.1农村城镇化的影响

关于农村城镇化的影响的文献众多,主要多在于研究农村城镇化对于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的影响。陈荣的《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对农村城镇化的影响作出了分析,他提出,农村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品质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需要国家有关部门重视,并且展开密切的配合。苗华南,陈金福《城乡协同发展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模式创新》一文中提到,农村城镇化给农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不单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更为重要的是其生活品质获得了转变,农民群众开始关注生存以外的生活享受。

2.2农村城镇化对农村体育发展的作用

农村城镇化对农村体育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甚至可以说农村体育发展的所有改变都是农村城镇化所产生的作用。农村体育的发展需要社会环境的稳定,而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体育事业也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社会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体育事业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由于受到农村社会发展制约,因此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开展十分缓慢。

3.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发展现状

3.1农民体育意识增强

体育活动开展的态度与积极性是个人对体育锻炼价值的意识标准。个人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主要体现在认识身体锻炼的价值与意义的认识,从而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表1为A地农村群众10年前与现在对体育作用的认识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A地农村群众已经意识到了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在十年前,农民群众由于对体育知识不够了解,大多数农民认为农业劳作完全可以替代体育锻炼的作用,其认为体育锻炼除了有一部分的健身作用外,并没有其他实质性的作用;而在2013年农民群众对于体育锻炼开展的作用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3.2农民体育活动丰富

(1)体育健身地点与方式改善。体育锻炼的地点与生活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而生活环境也是改善农村群众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的前提。在城镇化之前A地农村没有专门的提供给农民群众健身的场所,部分农民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场所主要集中在田间、村头等地方。而在城镇化进程后A地农村开始建设了专门提供给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的文化广场。另外,A地农村地处环境优势明显,周围河流众多,当地村政府还利用环境优势开展了野外观赏旅游健身一体的体育活动,以满足年轻群众的需求。

(2)健身内容更加多样化。在十年前,A地农村由于受到场地、技能等因素的限制,健身内容种类十分有限,农民群众健身仅仅集中在散步、随意身体活动等。在新型城镇化后由于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A地农村群众积极开展组织各种体育健身团队,将农民群众熟悉喜爱的体育项目加入其中,例如跳绳、拔河、踢毽子等。并且由于A地农村专门进行体育锻炼场地的出现群众也逐渐开始进行腰鼓、跳舞、秧歌、球类等活动。

4.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发展战略

随着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的不断改善和优化,要进一步发挥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就应该针对当地农村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通过科学的策略来实现其积极作用。

4.1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农村体育

城乡统筹即为需要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研究,落实与构建和谐社会向适应的农村体育发展体系。将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强化农民体育活动意识作为新城镇化农村体育发展指标。在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生活的前提下,着实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需求。将场地、组织以及活动三个关键部分作为关键环节,通过三个关键环节的工作逐渐改善农村群众进行体育活动的现状。

4.2加大经费,大力发展健身设施

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匮乏成为了限制农民群众开展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就必须提高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农村当地政府要加大对体育场地建设的投入,建立能够提供给群众开展日常体育活动的专门平台。可以充分利用体育,企业赞助方式来鼓励企业或事业单位捐款投资的同时,积极鼓励农民强化自身发展能力,激发潜在能力,扩大经费来源。

5.结束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内在动力,其给农村体育发展构建了全新平台和机遇。当前政府所推行的全面健身计划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农村应该在抓住城镇化脚步的过程中重视体育活动的发展。地方领导应该充分意识到体育的社会功能,将其转变为巩固城镇化的重要手段,从而进一步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作用。(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 汪现义.赣南农村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背景[J].辽宁体育科技,2014,(01):8-9+17.

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10

关键词:新课标 农村学校 体育

1 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教育部研制了各门课程的标准和指导纲要,并于2001年9月推出了“新课标”,截止到2007年9月。“新课标”自颁布实施以来已经有六年之久,其间所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如何,是教育主管部门与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新课标”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教育模式有了质的飞跃。与旧教学大纲相比较,“新课标”不论是在指导思想、课程目标和学习领域方面,还是在学段划分、内容标准以及教学时数规定和评价方法方面都比后者更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农村学校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主体,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主战场之一[1]。作为农村体育的生力军,农村学校体育是增强国民体质的主要途径之一。怀化市位于湖南省的西部,属于经济欠发达的落后山区,对该地区农村学校(我们把由乡镇一级政府管理的中小学及校基层的教学单位定义为“农村学校”[1])体育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其结果将对地处西部偏远、贫困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如何执行“新课标”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乡政府管理的乡镇及乡村的初级中学、中心小学和乡村教学点三类农村学校为研究对象,以县(市)为单位,按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研究样本,样本总容量为35所农村学校。

2.2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

3 研究的结果与讨论

3.1 对怀化市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

3.1.1 体育课正常开课率

研究结果表明,在怀化农村各类学校中,初级中学的体育课正常开课率达到95.3%,中心小学为94.0%,而乡村教学点仅为75.6%。这一结果说明在西部偏远、贫困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的正常开课率与发达地区或城市学校相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乡村教学点更为严重。究其原因,其一,是观念上的错误认识,从教学的管理者到体育教师本人,有相当的比例还把体育课停留在“放羊”的层面上;其二,绝大部分学校以追求升学率为第一要务,因而忽略了体育课正常开课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3.1.2 实施“新课标”的比率

“新课标”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和标准。调查显示,怀化农村学校中,初级中学按“新课标”上课者占65.4%左右,中心小学约63.5%,而乡村教学点仅有27.3%。体育教师在执行“新课标”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近年来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学历都有所提高,但陈旧落后观念的影响,是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3.2 对怀化市农村学校课外体育现状的分析

3.2.1 早操、课间操开展率

从调查结果看,怀化各类农村学校的课间操开展要好于早操,初级中学达到了98.3%,中心小学为91.4%,乡村教学点为38.7%。在调查中发现,乡村教学点由于学生年纪小、不寄宿等原因而不做早操,课间操的开展率也非常低,还不到40%。如何改善学校设备条件,确保两操的正常开展,是值得教育主管部门关注的。

3.2.2 课外活动开展率

课外活动的开展是促进学生健康的一条有效途径。调查表明,目前农村学校课外活动开展率分别为,初级中学93.1%,中心小学90.7%,乡村教学点为85.2%。这一结果说明“新课标”的实施不仅仅是需要体育教师的投入,还必须得到学校领导和全体老师的支持与重视。

3.2.3 学生一学时体育活动落实率

调查表明,怀化农村学校初级中学为91.2%,中心小学为83.9%,乡村教学点为62.9%。调查还发现,毕业班学生由于要参加升学考试,一学时体育活动也就更难落实。因此,要改变现状,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3.3 对怀化农村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的分析

3.3.1 课余体育开展率

从调查结果可看出,初级中学为89.6%,中心小学为90.4%,乡村教学点为38.3%。数据告诉我们,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丰富课余体育的内容,结合当地的传统项目设置课余体育内容,并对参训学生给予有组织的科学指导训练。

3.3.2 参训学生数

调查显示,怀化农村学校参训学生数初级中学达到了35.2%,中心小学为29.8%,乡村教学点为15.8%。通过分析发现,在低层次的乡村教学点,大多数学生的业余时间,大部分用于帮家里干活,也就没有什么时间去参加训练。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观念较陈旧,对“新课标”认识不够,大部分农村学校还是以应试教育观念组织学校体育工作。

(2)农村部分学校对体育课不重视,影响体育教学现状的因素主要是经费,其次是师资不足,以及场地器材缺乏和思想观念落后。

(3)大部分农村学校的课外活动没有全面普及,学生一学时体育活动得不到全面落实。

(4)农村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缺乏体育教师的科学指导。

4.2 建议

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全新的体育教师培训计划,以适应“新课标”对师资力量的新要求,改革在职体育教师的培训模式,着重围绕“新课标”的设计思想和理念、课程标准内容的改革,教学与学习方法的改革,考核评价制度的革新等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以促进“新课标”的实施。怀化总共13个县(市),可以县为单位定期组织培训,帮助在职体育教师能够胜任“新课标”改革下的体育教学工作,促进怀化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宗湖,尚大光,李芬芬.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和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10(4):1-9.

[2]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黄一飞.影响《体育与健康标准》实施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J].浙江体育科学,2006,28(4):52-54.

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11

关键词:农村女性;生存现状;影响因素;综述

本文系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资助项目“农村已婚女性生存现状及差异比较――基于苏北地区的实证分析”(编号:GJ0826)的阶段性成果,在何军副教授的指导下完成

中图分类号:C924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农村女性生存状况及发展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研究课题。目前,农村女性的生存现状问题得到了广大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针对农村女性生存现状的各个具体方面进行深层剖析,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一、农村女性劳动力生存状况

在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生存状况研究方面,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一直以来都是备受政策制定者和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农村女性劳动力主要分为流动者和留守者两类。

农村女性流动到城市以后,其主体意识和权力意识开始发育,获得了更多的自和发展空间。在社会化过程中,她们不断更新着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逐步融入城市的主流,但不可避免地也面临着边缘化问题。姜秀花(2003)在研究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问题时指出,女性尤其是未婚女性边缘人心态更突出。被城市排斥和排斥农村的双重排斥使农村流动妇女,尤其是分散在城市从事务工经商活动的农村妇女,形成了强烈的边缘人心态。她们多是以自组织的方式出来,散落在城市的一隅,脱离了农村原有的社会组织和血地缘保护,但又被排斥在城市的社会组织系统、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之外,成为组织边缘人和社会生活边缘人。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边缘化生存现状主要表现在:就业渠道与就业形式非正式化、职业角色边缘化、生存身份的边缘化、社会保障边缘化、社会地位边缘化、婚姻与情感边缘化(陆福兴,2007)。

农村女性来到城市后,受过去职业习惯的影响,特别是缺少与城市劳动市场相适应的技能和工作经验的积累,约有一半的流动妇女没有工作,只是在家料理家务或照顾孩子,即使有工作的也主要局限在个体商业、生产运输业和服务行业,职业层次较流出前虽有一定的上移,但仍处于工资收入比较低、缺乏福利保障和职业发展潜力有限的工作领域(叶文振,2005)。

学者们对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的研究中都倾向认为劳动强度高、精神负担重和缺乏安全感是压在“留守妇女”心头的“三座山”。肖慧欣(2007)认为,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不健全使得外出务工的人员绝大多数为男性,而他们的妻子只能留守在家乡。留守女性肩负着家庭的重任,扮演了多种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扮演的角色,她们承受着双重负担,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由于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角色多重,劳动强度更大,留守妇女生理、心理问题突出,身心健康令人堪忧。在生理与心理双重压力下,农村留守妇女大多数幸福感不强(周庆行等,2007)。

作为半流动家庭,留守妇女的婚姻问题一直以来也得到了广泛关注。丈夫外出打工后,留守妇女身心疲惫,夫妻沟通减少,导致婚姻危机,离婚现象增多(罗忆源,2004)。

二、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伴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日益严峻。与此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农村妇女文化层次低于平均水平的事实,这就使得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妇女的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此,有效开拓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就业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加大,但转移数量依然落后于农村男性。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行业主要集中于工业、商业、饮食和服务业,因为这些行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且对劳动力的体力、专业技能和素质要求不高。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以年轻女性为主,以25岁为转折点,随着年龄增大,转移困难加大。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及转移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农村女性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不能适应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农村中老年妇女大量滞留农村不利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利于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王东平等,2009)。

在转移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对策方面主要有:加强农村妇女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农村女性劳动力素质,同时创造有利于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社会环境(侯俊香,2004);注重导向性宣传,促进观念转变,充分发挥政府、妇联、各种媒体的宣传导向性作用,通过各种渠道的宣传和新型就业观念的培训,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观念的转变(刘霞,2007);顺应市场基本规律和运作特点开发就业岗位,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如,通过培训单位和用工企业结合的模式、中介公司和媒体联手的方式来增加女性劳动力的转移量(刘霞,2009);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业市场化的各个环节中寻求吸纳农村妇女的就业渠道,加快小城镇建设,挖掘小城镇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黄芳,2007)。

三、农村女性教育问题

农村教育是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农村女性教育是农村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目标相结合的战略思想,农村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王兆锋等(2007)以湖北省农村女性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为基本研究资料,分析了现阶段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投资倾向性、变化趋势以及对农村女性教育地位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投资具有较强性别偏好,农村女性教育地位受到客观条件的阻碍,尤其是家庭和父母的因素。农村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存在明显的性别偏好,这种重视程度的差异也必将影响农村女性教育机会和能够接受教育的程度,从而造成农村男女两性教育地位的不平等局面。

陈慧平(2007)指出,发展农村女性教育应注重系统性,她分析了发展农村女性教育的系统环境、系统结构、系统要素,并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郑曦(2006)提出,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女性职业教育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述了非政府组织在推进农村女性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女性素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如将性别意识培训融入农村女性职业教育,为广大农村女性提供专业咨询和就业技能培训,加强文化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女性的整体素质以及提供小额贷款来帮助农村女性发展农业生产等,同时还提出了如何推进农村女性职业教育的具体对策和建议,主张注重农村女性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调整优化从业结构,充分发挥农村女性的优势潜力来提高农村女性教育水平。

龚继红(2007)主张注重显性和隐性制度的安排,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法律制度,从女童开始,狠抓基础教育,严格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同时也要注重建立多层次、多途径的教育模式,实施终身教育战略。

四、农村女性权益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建设的关注,农村妇女权益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心。农村妇女仍是现实社会中最大的弱势群体,她们的民主政治权利、婚姻家庭权益、健康权保障等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农村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女性包括参政在内的各方面积极参与,农村女性参政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参与意识强,当选比例低;在村庄政治中女性明显处于配角地位;农村女性参政议政的综合素质还不适应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同时,传统观念、女性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女性的参政意识、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和妇女组织的作用都是影响农村女性参政的重要因素,走出农村女性的参政困境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女性参政意识,建立健全农村女性干部的选拔、任用、监督机制,提高农村女性干部的素质等(时树菁,2008)。

农村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往往与其在婚姻家庭中享有的权利是一致的。王彩芳(2007)在对农村妇女婚姻自、生育权、家庭事务决策权、财产权等农村女性家庭地位权利的调查中发现,农村妇女在婚姻家庭中实际享有的权利与国家法律规定的距离还比较远,男女不平等现象在农村地区的婚姻家庭中仍然广泛存在,农村妇女在家庭生活的许多方面还是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提高农村妇女的婚姻家庭地位主要在于提高其文化知识水平,培养权利意识,加强宣传和维权服务,唤起和维护她们的权利意识。

在农村女性健康权研究方面,新型医疗合作制度的实施改善了农村女性的医疗状况,但它在实施过程中却表现出农村女性高参合率、低就诊率的矛盾现象。这是农村中社会性别问题的存在所致,具体表现为三点:农村女性自愿参合的积极性并不高,“大病统筹”下导致农村女性的各种杂病小病被忽视,农村女性地位较低导致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忽视。因此,应将性别意识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设计、执行和评估的全过程,有步骤地将“大病统筹”模式过渡到“小病统筹”,为农村妇女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保健意识(王财玉,2009)。

五、主要结论与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女性地位的逐步上升,关于农村女性生存状况的研究已逐步深入,这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过程。尽管当前研究已经对农村女性生存现状给予了足够重视,但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

1、相关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上述已有的文献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农村女性生存现状包括就业状况、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医疗条件、社会保障、健康状况、家庭地位、政治参与、土地权利等广泛而丰富的内容。但当前的研究并没有系统而全面地研究农村妇女的生存现状,只是对其生存现状的某个或者多个方面进行零散、局部的研究。

2、区域间的对比研究比较缺乏。目前已有的研究,多是针对某个地区的农村女性的生存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没有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对比分析农村妇女生存现状的差异及原因。

因此,通过实地调研和比较分析,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农村女性生存现状,揭示农村女性生存现状的差异及其原因,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待加强。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姜秀花.社会转型期农村流动妇女的发展与限制[J].理论学刊,2003.3.

[2]陆福兴,刘宁.边缘化生存:农村女性融入城市面临的困境[N].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4.

[3]叶文振,葛学凤,叶妍.流动妇女的职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以厦门市流动人口为例[J].人口研究,2005.1.

[4]肖慧欣,王卫平.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对妇女社会工作的启示[J].社会科学论坛,2007.10.

[5]周庆行,曾智,聂增梅.农村留守妇女调查――来自重庆市的调查[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1.

[6]罗忆源.半流动家庭中留守妇女的家庭和婚姻状况探析[J].理论月刊,2004.4.

[7]王东平,彭建强,闫振.中国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及转移状况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28.

[8]侯俊香,牛习昌.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和出路[J].经济论坛,2004.2.

[9]刘霞.提高素质,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10]黄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妇女就业问题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4.

[11]王兆锋,钟涨宝,俞红.家庭教育投资对农村女性教育地位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07.22.

[12]陈慧平.发展农村女性教育应注重系统性[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7.1.

[13]郑曦,杨宏.发展农村女性职业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成人教育,2007.4.

[14]龚继红,钟涨宝.构建和谐社会与农村女性教育问题探析[J].成人教育,2007.8.

[15]时树菁.农村女性参政的困境与出路――以河南省南阳市为例[J].社会主义研究,2008.1.

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12

关键词:基层大学生;农村体育;调查研究;

G812.42

一、前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体现在加强对农村设施的建设,更需要精神文明的 大力补充和提高。当下的农民不再仅仅限于为衣食住行而忙碌,在收入增多的带 动下逐步加大了对身心健康娱乐的需求。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农民进行体育活动的普及率不高。重视发展农村体育,是当前川北地区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学生的到来,为广袤的川北农村带来新的发展希望,也成为农村体育发展的一个契机。

二、研究对象和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南充市南部县基层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基层大学生包括大学生村干部、特岗教师和“三支一扶”人员三种类型。主要针对 2014年10月份之前聘任到岗的基层大学生进行分层调查。

2.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收集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基层大学生调查分析一系列环节,最后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三、结果与分析

(一)基层大学生对农村体育的促进作用

(1)基层大学生在高等教育的熏陶下,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强,也懂得如何享受生活,讲究生活质量的高低。在这个有活力群体的带动下正符合了体育健身的精神要求,利于体育活动的长久性发展。

(2)基层大学生带着对工作的热情和人生的激情,从象牙塔走进农村大地, 基层大学生到农村展现自身才华,实现自我价值,需要一定的可行途径来展示自 我。农村体育工作相对其他农村工作而言,更具有活力和朝气,与基层大学生的特质相吻合,通过农村体育工作,基层大学生可以在基层得到真正的锻炼与成长, 拉近与农民间的距离,实现自我与工作的双赢。

(3)通过调查访谈得知,在南部县基层大学生群体中,产生了有带动农村体 育发展的成功案例,这就为基层大学生服务农村体育提供了动力和指导。通过对成功例子的宣扬与学习,加大他们的信心,并从某些意义程度上使他们对体育工作产生积极性,继而能够产生更多的体育工作效应,在这种良性循 环下,一步步推动农村体育工作的发展。

(二)制约基层大学生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1)有些地方对政策的执行力不强,不能够真正放手于基层大学生去干工 作,事实证明,基层大学生短期内真正适应并融入农村工作确实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大学生村干部,他们作为村支书或者村长助理,但大都在乡镇待职等工,处于一种非官非民的尴尬位置。

(2)免除基层大学生的出路之忧,让基层大学生的心真正落实到积极工作上,将进取心体现在工作成绩上。基层大学生以后的人生走向,是基层大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数量较多的大学生村干部,则前途迷茫。这种不安全感极大的影响了他们对工作的热情,不利于体育工作的长期开展。

(3)农村体育现状不甚理想,农村体育工作难度大。农村体育的现状一直不尽人意的原因有很多种,最为基础的就是人均体育场地和资源的匮乏,这是我 国基本国情的体现,是人力在短期内难以更改的现实。这么一个挑战性较强的工作,对于刚出大学校门的基层大学生来说,需要的支撑力是全方位的,单凭他们个人的热情和知识难以取得成效。

(三)基层大学生对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具有推动力

引导基层大学生对农村体育产生作用,不仅可以体现基层大学生的价值,更为农村体育的 发展开辟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不可否认,使基层大学生作用于农村体育,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要了解基层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及锻炼情况,基层大学生必须自身对体育有个良好的认知,才能更好的投入工作当中,这是通过基层大学生开展农村体育的保证。其次,基层大学生能够对农村的各方面工作产生影响,换句话说基层大学生在农村已经树立了一个较好的口碑,利用基层大学生的群众基础为农村体育工作添砖加瓦。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川北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状况不甚理想,亟需寻求一个有效途径打开农村体育 发展状况的新局面。基层大学生的到来,为农村体育工作的开展带来新的转机。基层大学生自身体育健身意识和需求较强,而且在农村中独特的身份特征和工作性质利于农村体育工作的开展。但不可否认,通过基层大学生来带动农村体育的发展,有很多的现实困难需要解决,如基层大学生的长久发展问题和农村体育现状所面临的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整体而言,在当前的政策背景下,引导基层大学生介入农村体育工作是发展川北地区农村体育可行且可靠的途径。

(二)建议

(1)建立基层大学生管理的长效机制。而大学生村干部的任期为三年,不足以有时间真正让他们做出较为像样的工作成果。并且各种公务员、考研加分的优惠政策,增大了基层大学生流失的几率,使这些职位成为跳板,失去原有的意义。因此,应对基层大学生的管理思路进一步梳理,建立一个科学的、可持续的管理制度。

(2)将农村体育工作成功纳入个人考核制度。合理的优秀激励制度才能激发出更多的才能。将农村体育工作成果纳入到基层大学生工作评定中去,积极肯定大学生对农村工作的投入。

(3)加强各级各部门对基层大学生农村体育工作的支持。农村体育工作仅凭基层大学生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需要各级各部门的配合,从政策倾向到经济支持,才能打赢农村体育工作这场持久攻坚战。

参考文献:

[1]王腾飞. 大学生村官领跑农民体育健身[N].农民日报.2009-08-29(5).

[2]邓遇. 大学生村官应是基层体育人才中国体育报[N]. 2009-06-16(1).

[3]刘江丽.《新农村建设下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9 ): 31- 32.

[4]曾理.《中国农村体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四川.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