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当代会计论文

当代会计论文

时间:2023-03-24 15:28:29

当代会计论文

当代会计论文范文1

1、成本决策与财务控制阶段。

19世纪初期及中叶,蒸汽革命促使企业规模扩大,产品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移。企业经营者意识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取决于产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内部生产成本的降低。由此,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为目的科学管理运动开始在美国企业内兴起。标准成本系统、经营预算体系及差异分析、成本性态划分等创新的管理会计方法相继涌现,“不同目的,不同成本”概念也开始运用于管理会计,为产品定价决策服务。

进入20世纪后,在电气技术革命的带动下,市场完成了向买方市场的过渡,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并开始出现多元化、集团化的大型公司,这更加剧了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即使企业内部标准成本体系极大地发挥作用,也不能够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取决于决策的正确与否。“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市场竞争在此时改变了企业的管理理念,现代管理科学取代了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心开始转向以决策为主。受此影响,以杜邦公司为代表的大型企业以提高公司资产经营效率为出发点,倡导并发展了以投资净利率(ROI)指标为核心的杜邦财务指标体系,并用以衡量各个营业部门的效率和整个公司的业绩,这同时也促成了责任中心划分的形成。至此,管理会计形成了以预算体系和成本会计系统为基础的成本决策和财务控制体系。

2、管理控制与决策阶段。

管理会计的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在此期间,以微电子、半导体为标志的现代电子技术革命开始产生。与上两次“能源”技术革命不同,第三次电子技术革命则是以一种渐进形式影响整个社会的生产经营过程:产品生产总规模得到了提高,但相对而言,大部分企业内部生产过程及组织形式没有实质性变化。管理会计学者因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在此期间,信息经济学、交易成本理论和不确定性理论被广泛引进到管理会计领域,理论上的突破使管理会计内容越来越丰富和充实,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这丝毫也不能掩盖管理会计在此阶段未能捕捉到电子技术革命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未能发展自身本已丰富的管理技术方法的事实。

尽管国际会计师协会将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这段时期的管理会计定义为“管理控制阶段”,强调管理会计职能已经从成本决策和财务控制转向为内部管理人员提供企业计划和控制的信息,但实质上管理会计方法在此期间没有得到明显的发展,管理会计也依旧局限于传统责任范围而且主要强调会计方面,与以后的战略规划和经营控制阶段有着显著的区别。这使得管理会计不仅落后于技术革命,而且落后于新的企业经营管理理论。

3、行业反思与新成本系统初步建立阶段。

管理会计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由于长期受到管理会计决策相关性下降的指责以及存在经理人不再充分信任管理会计信息的事实,管理会计界开始自省自身存在的问题。1987年,卡普兰教授与约翰逊教授合作出版的轰动西方会计学界的专著《相关性消失:管理会计的兴衰》揭开了行业大反思浪潮的序幕。

在随后的10年间,管理会计学者对企业经营环境进行了新的探索,管理会计再一次向前飞跃,各种创新的管理会计方法层出不穷,初步形成了一套新的成本管理控制体系。这一阶段出现的管理会计方法主要有质量成本管理(TQM)、作业成本法(ABC)、价值链分析(VCA)以及战略成本管理(SCM)等。管理会计完成了从“为产品定价提供信息”到“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信息”的转变,由成本计算、标准成本制度、预算控制发展到财务管理和管理控制阶段。

渐进式的电子技术革命没能引起管理会计对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变化的足够重视,导致管理会计在决策相关信息提供上的固步自封。当人类已跨入21世纪之际,面对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带来的全球化趋势,企业经营环境及其内部经营管理又会发生哪些变化?管理会计又会何去何从?

二、全球化趋势与管理会计的最新发展

1、全球化趋势及给经营管理带来的影响。伴随着日益降低的关税、更加自由的贸易、通信技术的进步以及全球金融服务及资本市场的形成,企业全球范围内竞争已成为可能,并成为企业在谋求扩大市场份额时优先考虑的主要问题。全球化竞争意味着产品的生命周期将大幅缩减、新产品引进步伐不断加快和创新领先时间缩短。全球化也给企业带来了资源整合的机遇。因此,在哪里研究开发、在哪里生产制造、在哪里销售成为企业经营发展过程首要的战略问题。全球化也意味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更多因素的影响,增加了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使企业业务更多地暴露在经营风险之下。企业商业运作的基础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生产越发向可以做得最好的公司集中,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公平交易关系正在被以战略联盟为基础的全球协作关系所替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大型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

企业经营管理对外部环境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全球化的竞争引起了企业战略的转变和组织结构的重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多数美国和欧洲的跨国公司实施多国本地化战略进行国际竞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全球化压力的剧烈冲击下,随着关税的大幅度降低,多国本地化战略开始在许多产业受挫”。因此,许多大公司转向了全球战略,以此来赢得竞争优势。在全球战略下,公司通过在低成本国家生产、利用世界范围内的设备生产标准化产品、开展全球一体化经营来实现全球效益最大化,并据此重构其组织结构。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奉行多国本地化战略的公司通常采用地区分部结构。地区分部有利于适应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特殊环境、减少,使交流更具效率、提高员工士气。然而,当全球化趋势带来的全球效率给予企业丰厚的全球效益时,企业的组织结构面临着重构。在地区分部结构下,下属公司缺乏研究开发的动力,不利于企业内部优秀经验和产品的传播,导致企业总体竞争力下降。与此相比,全球性产品分部结构代表纵向联合的活动链,产品经理可以根据各国成本和技术的差异来进行调控,这使全球性产品分部对于全球化战略来说显得很理想。当前,多数大型跨国公司转而采用了这一组织结构,这要求管理会计在管理控制方面必须要有新的发展。

2、国际管理会计: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的管理会计。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的变化是推动管理会计发展的原动力,加强内部管理的现实要求给管理会计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在当代全球化趋势影响下,管理会计越来越容易受到外部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对决策相关性的冲击,管理会计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其次,空前激烈的竞争,要求决策成本必须尽可能精确。再次,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也迫使管理会计在管理控制方面要有新的突破,以满足管理决策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管理会计不断寻求新的拓展方向,发展了一系列新的决策工具和管理工具,包括:考虑企业当前和未来不确定性状态,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的战略管理会计;强调股东真实收益的经济价值评估,突出成本的作业动因并用于决策管理的作业管理系统;用于企业综合业绩评价的平衡计分卡等。上述管理会计方法的出现突破了原有管理会计框架体系,形成了全球化背景下以战略决策与管理控制为目标的、强调企业价值创造的管理会计新趋势:国际管理会计。

一、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变与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

1、成本决策与财务控制阶段。

、19世纪初期及中叶,蒸汽革命促使企业规模扩大,产品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移。企业经营者意识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取决于产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内部生产成本的降低。由此,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为目的科学管理运动开始在美国企业内兴起。标准成本系统、经营预算体系及差异分析、成本性态划分等创新的管理会计方法相继涌现,“不同目的,不同成本”概念也开始运用于管理会计,为产品定价决策服务。

进入20世纪后,在电气技术革命的带动下,市场完成了向买方市场的过渡,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并开始出现多元化、集团化的大型公司,这更加剧了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即使企业内部标准成本体系极大地发挥作用,也不能够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取决于决策的正确与否。“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市场竞争在此时改变了企业的管理理念,现代管理科学取代了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心开始转向以决策为主。受此影响,以杜邦公司为代表的大型企业以提高公司资产经营效率为出发点,倡导并发展了以投资净利率(ROI)指标为核心的杜邦财务指标体系,并用以衡量各个营业部门的效率和整个公司的业绩,这同时也促成了责任中心划分的形成。至此,管理会计形成了以预算体系和成本会计系统为基础的成本决策和财务控制体系。

2、管理控制与决策阶段。

管理会计的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在此期间,以微电子、半导体为标志的现代电子技术革命开始产生。与上两次“能源”技术革命不同,第三次电子技术革命则是以一种渐进形式影响整个社会的生产经营过程:产品生产总规模得到了提高,但相对而言,大部分企业内部生产过程及组织形式没有实质性变化。管理会计学者因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在此期间,信息经济学、交易成本理论和不确定性理论被广泛引进到管理会计领域,理论上的突破使管理会计内容越来越丰富和充实,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这丝毫也不能掩盖管理会计在此阶段未能捕捉到电子技术革命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未能发展自身本已丰富的管理技术方法的事实。

尽管国际会计师协会将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这段时期的管理会计定义为“管理控制阶段”,强调管理会计职能已经从成本决策和财务控制转向为内部管理人员提供企业计划和控制的信息,但实质上管理会计方法在此期间没有得到明显的发展,管理会计也依旧局限于传统责任范围而且主要强调会计方面,与以后的战略规划和经营控制阶段有着显著的区别。这使得管理会计不仅落后于技术革命,而且落后于新的企业经营管理理论。

3、行业反思与新成本系统初步建立阶段。

管理会计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由于长期受到管理会计决策相关性下降的指责以及存在经理人不再充分信任管理会计信息的事实,管理会计界开始自省自身存在的问题。1987年,卡普兰教授与约翰逊教授合作出版的轰动西方会计学界的专著《相关性消失:管理会计的兴衰》揭开了行业大反思浪潮的序幕。

在随后的10年间,管理会计学者对企业经营环境进行了新的探索,管理会计再一次向前飞跃,各种创新的管理会计方法层出不穷,初步形成了一套新的成本管理控制体系。这一阶段出现的管理会计方法主要有质量成本管理(TQM)、作业成本法(ABC)、价值链分析(VCA)以及战略成本管理(SCM)等。管理会计完成了从“为产品定价提供信息”到“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信息”的转变,由成本计算、标准成本制度、预算控制发展到财务管理和管理控制阶段。

渐进式的电子技术革命没能引起管理会计对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变化的足够重视,导致管理会计在决策相关信息提供上的固步自封。当人类已跨入21世纪之际,面对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带来的全球化趋势,企业经营环境及其内部经营管理又会发生哪些变化?管理会计又会何去何从?

二、全球化趋势与管理会计的最新发展

1、全球化趋势及给经营管理带来的影响。

伴随着日益降低的关税、更加自由的贸易、通信技术的进步以及全球金融服务及资本市场的形成,企业全球范围内竞争已成为可能,并成为企业在谋求扩大市场份额时优先考虑的主要问题。全球化竞争意味着产品的生命周期将大幅缩减、新产品引进步伐不断加快和创新领先时间缩短。全球化也给企业带来了资源整合的机遇。因此,在哪里研究开发、在哪里生产制造、在哪里销售成为企业经营发展过程首要的战略问题。全球化也意味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更多因素的影响,增加了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使企业业务更多地暴露在经营风险之下。企业商业运作的基础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生产越发向可以做得最好的公司集中,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公平交易关系正在被以战略联盟为基础的全球协作关系所替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大型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

企业经营管理对外部环境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全球化的竞争引起了企业战略的转变和组织结构的重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多数美国和欧洲的跨国公司实施多国本地化战略进行国际竞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全球化压力的剧烈冲击下,随着关税的大幅度降低,多国本地化战略开始在许多产业受挫”。因此,许多大公司转向了全球战略,以此来赢得竞争优势。在全球战略下,公司通过在低成本国家生产、利用世界范围内的设备生产标准化产品、开展全球一体化经营来实现全球效益最大化,并据此重构其组织结构。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奉行多国本地化战略的公司通常采用地区分部结构。地区分部有利于适应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特殊环境、减少,使交流更具效率、提高员工士气。然而,当全球化趋势带来的全球效率给予企业丰厚的全球效益时,企业的组织结构面临着重构。在地区分部结构下,下属公司缺乏研究开发的动力,不利于企业内部优秀经验和产品的传播,导致企业总体竞争力下降。与此相比,全球性产品分部结构代表纵向联合的活动链,产品经理可以根据各国成本和技术的差异来进行调控,这使全球性产品分部对于全球化战略来说显得很理想。当前,多数大型跨国公司转而采用了这一组织结构,这要求管理会计在管理控制方面必须要有新的发展。

2、国际管理会计: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的管理会计。

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的变化是推动管理会计发展的原动力,加强内部管理的现实要求给管理会计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在当代全球化趋势影响下,管理会计越来越容易受到外部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对决策相关性的冲击,管理会计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其次,空前激烈的竞争,要求决策成本必须尽可能精确。再次,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也迫使管理会计在管理控制方面要有新的突破,以满足管理决策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管理会计不断寻求新的拓展方向,发展了一系列新的决策工具和管理工具,包括:考虑企业当前和未来不确定性状态,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的战略管理会计;强调股东真实收益的经济价值评估,突出成本的作业动因并用于决策管理的作业管理系统;用于企业综合业绩评价的平衡计分卡等。上述管理会计方法的出现突破了原有管理会计框架体系,形成了全球化背景下以战略决策与管理控制为目标的、强调企业价值创造的管理会计新趋势:国际管理会计。

当代会计论文范文2

关键词:现代会计;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03-01

一、引言

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知识经济时代全面到来,我国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另世人瞩目的好成绩,无论在专业领域内的专业技术方面,还是在管理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当前,分析知识当前下现代会计模式的相关内容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中,作者将就对现代会计模式的分析这一重要议题展开讨论,首先介绍了当前会计模式的特征,然后当前经济会计模式的实现,最后讨论当前会计模式存在的问题,得出相关结论,希望能够为我国广大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二、现代会计模式特点

大家都知道,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全面到来,当前较为流行的知识经济会计模式和传统会计模式有较大程度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第一,知识经济会计工作的重点在于知识资源会计工作,这一点和传统会计有本质的不同,传统会计工作的中心是面对资产的。

第二,在当前,会计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传统会计工作有着不同之处,在考虑物质财富生产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知识财富的生产。

第三,根据当前的先进管理理念,当前会计工作被集成化、模块化。

第四,当前会计工作的目标和传统会计工作也不相同,在保证工作有用性的同时还要承担很大程度上的经营管理责任。

三、当前会计模式实现

由于当前会计工作和传统会计工作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会计工作的目标方面,工作的侧重点方面以及会计工作的管理方面,都有着当前会计工作的特点。所以,做好当前会计工作,使用传统会计方法和理念是不能实现的,需要在传统会计工作方式方法上进行必要的改进,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认为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做努力。

首先,要改变会计工作的流程。传统会计工作是按照资金的流动顺序来安排的,一般是按照报账环节、账簿环节以及报表环节这个顺序进行的。在当前,要按照信息的流通顺序来完成当前的会计工作流程。

其次,改变会计工作的标尺。传统会计工作的标尺在于为企业节省当前资金浪费,为企业保证资金的安全。在当前,由于企业业务量地增长,企业经营领域的不断扩充,传统会计工作方法早已不能满足当前会计工作的需要,当前会计工作的标尺由资金方面向事务方面转移,就是按照各项事务的重要性进行排序。

再次,记账方式的变化。在传统会计工作中,记账方式为复式记账方法,这种记账方式的直接目的是落实资金管理的责任。但是在当前,随着企业业务量的增大以及知识资本重要性的不断提升决定了记账方式的改变,变为更加符合当前需要多式薄记法。

最后,会计报告方式的改变。在当前,会计报告方式必须跟随当前会计工作的转变而转变,是当前企业会计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当前,由于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基于WEB的企业会计管理软件和企业会计管理方法不断被发明出来,如何利用好当前这些先进的会计管理软件对于企业来说,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基于这些先进软件和会计管理方法的会计报告方式也是当前最为实用的会计报告方式。

四、当前会计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由于会计工作量地不断加大,现代管理理念和会计工作的不断结合,当前会计工作也需要不断变化,当前会计工作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认为,下面几个问题还需要我们的会计工作人员在现实的工作中不断需求探索,探究新的方法解决好这些问题。

第一,会计工作事项理论的缺失。众所周知,事项理论起源较早,但是发展较为缓慢,在实际会计实践活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第二,成本和效益原则的局限。在当前,企业会计制度的改革需要企业花费一定的成本。另外一方面,现代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在于利润的获取,如果成本的花费不能够在效益上得到弥补,就会很大程度上限制现代会计模式的推广。

第三,人资管理的局限。在当前,众多企业在人资管理方面工作的落后成为企业推行现代会计模式的难题,主要难度体现在现代会计模式是基于对知识的管理,而知识的主体是人,所以现代会计管理要和人的管理结合起来,方能奏效。

五、结语

当代会计论文范文3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界引入包豪斯等西方教育模式以来得到了长足发展,教学培养水平显著提高,但还没有真正植入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要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需要广大从业者的不懈努力,更重要的是在艺术设计理论教育中引入现代艺术设计理念。现代艺术设计注重创新意识、追求与环境共生、尊重人性和文化内涵、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当下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1)近年来很多艺术院校出现了过多的注重实践教学而忽略或减少理论教学课时量的现象。这与当下社会需求背景以及办学学科定位不无关系。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基础理论的唯一标准;理论反过来指导实践并创新实践。因此,艺术设计理论教学能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扩展视野,更是学生设计创新的源泉。时代要求我们艺术设计教学侧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设计能力,重点是受教育者在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的塑造。艺术设计理论教学对培养受教育者的设计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性作用。

2)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与环境共生理念越来越为世人所重视。清华大学郑曙旸教授在《环境艺术设计》一书中写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艺术设计师们总是比较在意自己作品的个性化表现,注重于作品本身的整体性,从而环境客体成为作品主体的附属品,而不是将作品主体融汇于环境客体中”。艺术设计作品是否与所处环境相共生是现代艺术设计重要的参考尺度。这里讲的“环境”,既包括所处的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也包含了地域民族文化、民俗等人文环境。传统民族文化是经历了历史岁月的沉淀而形成的,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存在相矛盾、相冲突、相对立的同时,也有相适应、相协调、相促进的一面。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要求继承与发展历史文化脉络的同时必须要以新的思维进行审视并转换。这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重要使命之一。

2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艺术设计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受到国内大环境影响,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不仅面临着与内地院校同样的困境,也有其独特性。内蒙古地区是蒙古民族集聚地区也是我国草原文化的发祥地,蒙古民族是尚武民族,更是爱好艺术的民族。在内蒙古高校中艺术生的生源比较复杂,有内地农耕地区的学生,也有来自繁华的草原城镇,更有大草原上逐水草而移居的牧民的子女,而且蒙古族学生占相当的比重。因此,多种文化相融合背景下的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必须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习俗、价值观和地域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当下少数民族地区艺术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在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校园也和内地院校一样,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比较普遍。日常生活审美化包括浅层和深层审美化之分:所谓浅层审美化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而深层审美化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产品内部形成的技术和艺术、功能和审美的统一。这里所讲的深层审美化就像装修好的室内空间,其空间表层艺术形态特征其实就是浅层审美化,而其背后蕴藏的文化、价值观等诸多象征层面的含义就是深层次审美。深层次的审美化是当代社会所崇尚的,也是解决其精神需求的重要内容。我们只有通过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教学,才能提高深层次审美所需产品的内涵,也就是人性的、文化的深层内涵。在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掌握少数民族文化、审美和价值观等理论教学内容,并与相关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才能满足少数民族地区深层次审美化的要求。如:把草原地区的敖包文化、牧民装饰图案文化、游牧生态文化以及宗教文化有序、合理的加入现代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可感知性、参与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学习情趣。

2)内蒙古地区艺术设计教学不管在教学目的上,还是在理论上尚不能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相适应。现代的设计教育正如许佳所说:“艺术设计的真正目的被人们渴求用技艺力量改变落后的生活状态的欲望淹没。”当前艺术设计过于注重技艺,而忽略了更重要的用艺术设计语言表达民族人文文化、民俗价值观等精神层面的需求。我们现在的理论教育只讲授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思想结合的重要性,没有从实践层面上解决怎么结合的问题,致使很多作品中各种地域元素、民族图案、各种符号等要素简单拼凑,只为形式而设计的现象比较严重。关于这些教育教学上的问题,各国从本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实际出发采用适应性的改革措施。首先是德国,德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始于1919年的包豪斯(Bauhaus),当时的设计学院就强调应当把设计的科学逻辑和艺术表现相结合,强调问题导入代替形式导入的设计模式,并在整个设计教育过程中贯穿设计方法和思想过程;这个设计过程中不追求设计经验,而是要学会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教育教学。问题导入式教育教学模式并不是只讲实践教学,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相脱离的现状,使得实践和前沿理论研究、地域文化等曾经被忽略的短板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予以弥补并指导设计实践创新。该教育教学模式下,受教育者通过严谨、认真的学习,成为具有实践性、创造性和个性的合格艺术设计师。其次,法国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按年级高低进行分段,以不同的主题式或项目式教学模式为主,几乎没有任何作业的范例和模板作参考,而是把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所有教学环节的观念性内容。这种主题式和项目式教学模式,并不是避开了理论等基础层面的教学内容,而是非常注重老师和同学的交流,通过在交流中相关理论教学等人文素养内容切入到实践中,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融合在一起。最后,日本的艺术设计教育是从西方引进到消化,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模式。它们以创新为主线,重视艺术和手工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虽然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了一大批艺术家和设计师,但是它也存在着缺乏本民族人文文化教育的问题。可预见的将来,日本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将会更加重视本民族文化相关的内容,并对其进行冷静和客观的评价。以上部分西方发达国家艺术教育中虽然侧重点各异,但是总结起来艺术设计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度和民俗习惯、民族文化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特点,是值得我们参考借鉴的。

3)内蒙古地区艺术设计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普遍雷同化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模式下培养的人才思维相对僵化和单一,是不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基础扎实、多元化的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艺术设计教育必须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对专业课程和教学培养模式进行适当改革。为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结合上述问题导入、主题或项目导入、手工和艺术相结合等部分发达国家的教学模式经验,适当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使其真正符合地域人文特色的现代教育培养模式。近年来,我区艺术设计院校正在对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进行着一系列创造性改革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的室内设计专业,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加入了建筑设计相关理论和设计实践专题课程,打破了专业设置雷同化,拓展基础和专业领域,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可参与性。另外,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艺术学院开展了与国外联合培养的教学模式,打破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当前,建筑设计教育相对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要完善、系统和成熟,并且建筑本身就处在一个相对完整和系统的人文环境中。这一点从建筑史的系统化教学和理论研究中可见一斑。所以,一门学科的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这门学科的理论研究以及理论教学发展水平是否成熟和完善。我区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与建筑设计教育相比,处在相对落后阶段。其教学模式基本上沿用传统的讲授为主,教师的理论沉淀整体不够深厚;学生中有一股“理论无用论”之风悄然升起。他们只关注明星设计师和他们的作品,模仿或临摹大师的杰作,而不探究其背后的文化蕴涵。是否重视理论教育是设计教育中培养“思想”和培养“技法”,培养“设计师”和“劳动力”的一个重要区别。作为设计师,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感,要有独立思考能力、敏感性和判断力;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人文文化素养;要有思想性和创新精神;要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将学习方法建立在观念和思想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大量阅读和深刻思考之上,现在人们更多地关注观念的表达而非作品的制作。因此,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创作和手工相结合的设计学习之路。

5)如前所述,随着我国应试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高校过度扩招,各艺术院校遭遇学生文化素养逐年降低、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弱、技能高于理论的错误观念日趋加重。其根源在于我国教育模式与考生选拔制度的僵化和艺术考生文化素质要求偏低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所以,现阶段应该重新梳理招生方式,评价文化素养与合格设计人才间的关联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包含着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包含着把个人的思想思维、创新能力、专业知识和设计理念传达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后者是合格艺术设计师的必经之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鼓励学生共同讨论和就某一观点进行全方位的提问和辩论,学生的设计思维将逐渐缜密,语言的逻辑会趋于严谨和探索全面而多样化的学业评价方式。这里所讲的多样化的学业评价方式指的是在传统纸面考试评价的基础上加入口头表达能力和把基础理论转换成设计实践的能力。

3结语

当代会计论文范文4

一、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中的“现代”内涵研究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的现代性主要是指艺术设计灵感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将来源于生活并超脱于生活的艺术美感同生活中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形体进行再次结合,包括人文、政治、建筑、城市环境、网络平台等方面,是人类艺术与人类技术的完美融合。从实用角度来看,现代艺术设计不仅能够提升人类文明价值的外在审美观,同时能够通过赋予物体一种特性从而提升人类的内在生存内涵。就效果来看,无论在建筑领域还是在环境领域,现代艺术设计理论都能将完整的人文内涵赋予人类想要赋予的时空。因此在审视现代艺术设计的“现代”内涵时,我们可以提出如下观念:第一,现代艺术设计的“现代”内涵一定是从艺术本身出发,通过改变艺术形态,与人类社会文明相结合,从而产生带有艺术“随附”价值的新产品;第二,“现代”内涵中包含已经产生的文明与已经存在的艺术相结合的特定性,一切已经形成的艺术设计理论必定有能查询的根源;第三,“现代”内涵与即将形成的艺术形式并不冲突,但是在二者相互结合的过程中,一切以真实生活中的大众审美标准为衡量特性,随人们生活意志而转化,并不随艺术产生方式而变化,因此现代艺术设计的“现代”内涵基础是围绕生活展开的。

二、后现代性对于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中“现代”内涵的影响

后现论是由神学主义学说发展而来的,其主要理论方向为“反对所有约定成俗的形式,重新界定文字、符号、图形的意义”。后现代主义理论被引入西方现代艺术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欧洲没有形成具体的派别,一直延续美术中“后印象主义”的名称,但是形成了独特的风格。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现代艺术评论家詹克斯在《后现代建筑语言》中将后现代主义艺术归纳为五个点:矛盾、随意、不连续、无节制、流程短。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中一切既定的形式,反对艺术的普及化,认为艺术的灵魂在于个人的塑造,而每一个人都有其不同的艺术特点;反对艺术中的团体形式和联盟形式,认为将个体发展到极致是最能阐释艺术特征的手法。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初,意大利后现代艺术评论家塔里蒙克•埃格尔在其《彷徨中的现代艺术》中说道:“现代艺术的特点来源于艺术家们对生活的塑造,塑造的过程无非是借助于生活表现艺术的张力,一切都形成约定俗成的形式,派别林立,艺术特性清晰,但这确是扼杀艺术的真正温床,艺术的表现没有传统、没有敬畏、没有约定,真正的艺术应当是灵魂的释放。”在20世纪,后现代艺术已经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中的重点,无数年轻的艺术设计者纷纷认同没有约束即为最好的艺术这一理论特征,而后现代艺术设计也成为现代艺术设计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至今影响西方艺术设计形式。

三、次现代艺术起源说对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中“现代”内涵的影响

次现代艺术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名词,其理论特性是从后现代艺术中延伸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流派。与后现代艺术的彻底反对约束形式不同,它更加温和,虽然反对传统的束缚,但认可传统艺术的灵魂思想,不拘泥于约束的思想,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艺术设计形式放纵却不放肆,曲直圆方之外讲究有理可依,是当下符合现代化发展的艺术理论形式,也为传统的现代艺术设计理论打开了新的研究领域。次现代艺术设计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从传统设计中汲取营养,使现代艺术设计既能摆脱理论束缚,又能够融入生活并具有生活气息,但这一理论形式并没有成型,还在摸索、建设当中。西方现代艺术设计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后,对西方国家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社会物质环境的变化上,而且体现在人们意识形态的转变上。相比之下,现代艺术设计发展较晚的中国,自然会以西方设计作为学习的参照。国内曾有很多学者,包括王受之、何人可、李砚祖、陈鸿俊等,都对西方现代设计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从早期的现代建筑到后来的现代工业产品和平面设计,他们不仅对现代艺术设计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而且在对现代艺术设计的时间划分上也有各不相同的观点,可见现代艺术设计产生的社会背景的复杂性。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研究时,深入了解现代艺术设计产生的大环境,哪些理论对现代艺术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以及当时的社会事件、社会演进情况,从不同学科角度认识“现代”的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现代艺术设计。

作者:嘉潞孙

当代会计论文范文5

论文摘 要:中国拥有着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通过对现代室内设计文化发展状况的研究,从中看到传统文化对其的深刻作用和影响,加强传统文化的重视度,强调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支撑和源泉作用。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灿烂和辉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无穷的,影响力是超乎想象的。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业,每一个角落都渗透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力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传统文化所带来的作用更是处处可见。作为室内设计师们,总想在设计自己的作品时推陈出新,打破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搞前卫设计。但实际情况都是无论设计者的作品多么的新颖别致,都还是能够在传统文化中得到解释,始终具有传统文化的种种特性。

因为现代室内设计起源于西方的原因,中国现今的室内设计总是偏向于西方化,当然中式(明清为主)设计除外。但很多中国室内设计师渐渐意识到,中国人出于对西方传统文化的不了解,不能真正体会其设计内涵和寓意,一味的模仿和照搬西方,只会使作品失去其民族性,变得不伦不类。所以要想创造中国室内设计的辉煌,必须要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

什么是传统文化呢?传统文化就是从古到今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我们今天创造的文化,到了一定的时间后也就成为了传统文化。室内设计在各个方面始终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件室内设计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外形(表面特征)、意念、神韵。

一、传统文化在外形设计中的体现

外形设计对传统文化方面的体现绝不是生搬照超,而是在传统造型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的流行时尚元素加以改造和创新,以现代人的审美来决定设计风格,或者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应用来体现民族特性来表现设计者的构想

比如说现在室内设计当中经常用到的瓷砖,我们经常看到一组组瓷砖拼合而成的造型,传达出某种意境,或者一组组被故意打碎的瓷砖碎片做成的电视背景墙,又或者是餐厅走廊墙壁及地面随意贴上一两片,形成装饰感极强的壁画和地面绘制效果。但是在这些设计中,都无一例外的显示出传统文化的因素,首先,瓷砖本身渗透着中国千百年来的陶瓷文化,其中饱含传统艺术的底蕴和功力,陶瓷文化贯穿着千年的文明史,也传达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情绪。而设计师并没有死板地去照搬古代陶的图象纹样,而是采用了极具现代感的几何图案还有现代的编排形式,无形中将传统的“陶艺”溶入到了现代室内设计当中来。

著名的人民大会堂澳门厅由王炜钰设计,他将我国古代园林设计中经常用到的莲池美玉,亭台园榭,翠竹杨柳,奇山怪石,传统形式的藻井式天花,统统巧妙的安放在现代化的室内,它既有中国古代园林中南方的秀丽、俊美,又有北方园林的庄重、华贵。设计中大量运用了传统元素,并且将其巧妙地应用在现代的室内设计当中,堪称古今结合的典范。又比如现在涌现出的众多仿明清室内设计风格的茶楼和餐厅,以及遍及北京城的各种古玩店等等。

这些说明传统文化中的外形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被广泛应用,现代室内设计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传统文化赋予现代室内设计更深的内涵,使其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气息。

二、传统文化对现代室内设计意念的影响

现代室内设计讲究以人为本,敬重自然的力量,并且在整体的布局和空间分割上强调“气”的流通,通畅,经验丰富的设计者还会把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应用其中,并且风水理论已经开始在西方建筑和设计中得到重视,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给与现代室内设计包括其他设计理念上的巨大影响。

中国现代室内设计在空间分割上任然沿用着古人留下的方式方法,比如屏风、博古架、衣帽架、飞罩、鱼缸、帷幕等极有传统特色的分割器具还是被大量应用。人与环境的和谐与统一在室内设计中从未被忽略,也在无形中印证了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

环保理念已经成为室内设计所应遵循的又一准则,现代室内设计在材料的选用上恪守可以重复利用,能够降解,以及污染小等有益于环境的原则,提倡利用自然无污染清洁材料,比如阳光、风、地热等。

现代室内设计发展迅速,装饰材料,设备设施,家具家电的更新换代很快,设计者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合理设计空间,坚持环保材料至上,始终把握好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观点,动态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即要求室内设计者既考虑发展有更新可变的一面,又考虑到发展在能源、环境、土地、生态等方面的可持续性。这些现代设计的理念无不是从传统文化而来。早在三千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均由道所生,所以世上的一切万物必須遵循道的規律,否則就会遭到惩罚。而佛家创立的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学说,也就是教育人们要遵循客观世界中存在的自然规律。所以人必須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这与当今的室内设计理念不谋而合,从中看出现代室内设计受其影响多么深远!

三、传统文化对现代室内设计“由繁入简”的启示

设计学是一个十分宽泛的学科范畴,包括装潢设计,装饰设计,景观设计,工业造型设计,服装设计等等。设计学中有一句话叫做“添一笔容易,减一笔难”,其中的含义是指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设计也包括绘画书法,都秉承“从简不从繁”的创作准则。崇尚运用最少的设计语言或者设计元素,来表达最丰富最精彩的意境,就像是服装设计并不是以服饰上的装饰物的多少来判断优劣; 平面海报的成功与否也不会由线条、图形或者色彩的数量来决定;同样室内设计讲究空间分割合理,空气流通顺畅,反对过多堆砌,过分装修。

“从简不从繁”的创作准则绝不是对细节表现的完全抛弃,相反它是对细节的高度概括和统一,甚至达到了“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的地步,对细节的要求惊人地苛刻。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此处无声胜有声”以及“惜字如金”,早在几千年前《道德经》中就有说明:“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可见“由繁入简”受到了中国传统老话“冗繁削尽留空瘦”的影响。

社会在不断进步,文化科技更是发展迅速,室内设计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始终存在于其中,无论室内设计的未来将如何发展,传统文化将永远相伴,也必将发挥其强大支撑和源泉作用,为室内设计的发展提供原动力。我相信,传统文化对室内设计的影响会始终存在,并且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冬江.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史.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9.

[2]朱景美.在室内设计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网文,2009,3.

[3]刘旭.图解室内设计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

当代会计论文范文6

本文主要研究了公允价值会计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变化,而且根据现代社会发展进而实现公允价值会计的相关调整,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

公允价值;当代会计理论;思考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金融行业所用到的测量工具几乎是不包括结算的,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会计理论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这也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各项制度的不完整。面对这种情况,相关研究学者也进行了研究,积极寻找符合当时社会的新的会计理论。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研究,相关理论和实践都表明了,金融危机的发生与公允价值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公允价值被很好的保留下来。

一、公允价值会计中核算理论所面临的问题

相关学者对公允价值会计中核算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其结果表明了SFAC会计报告中所提及的公允价值会计内容观点与公允价值会计中会计数据信息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就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来看,与公允价值会计中的基本核算理论有着很大的不同,通过对这两方面的仔细研究比较,发现问题点主要是在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方面,公允价值的描述在某个方面体现出我国现展下的会计理论基础内容,我国会计财务结构内容与实际会计内部运行机制也有着很多方面的不同,对于这些不同之处也不能统一进行管理规划,两者之间有很大的问题存在。

二、关于公允价值会计中核算理论和现代社会的相关冲突

(一)现代社会与公允价值会计核算理论的部分冲突在SFAC会计报告第十五项内容和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目标下,主要指出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所产生的影响,而且还刻意强调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真实性反应,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会计核算反应的真实数据。对于SFAC报告中的第十一项,其主要内容是对会计的明确阐述,会计信息获取者做出明确的决定,这样才能使得会计信息获取者所得到的信息是有用的,通过这样的决策从而减小差异的产生,对于公允价值财务报告和公允价值而言,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公允价值计量本身所发挥价值是没有意义的,它需要结合社会现实从而有效体现,这种计量不会造成会计人员信息的差错,能够便利的实现会计理论目标。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和SFAC会计报告第十一项内容中目标的分析实现是没有现实意义的,它们之间有着相同的会计理论内容。

(二)现代社会与公允价值会计核算理论的整体冲突公允价值会计核算理论可以与现代社会会计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现代社会会计理论与公允价值会计核算理论之间的相互矛盾,使得它们之间整体之间冲突,对于现实社会中财务会计理论和公允价值会计核算理论是独立存在的,而且两者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共通点。在FASB所构建的现代社会会计理论体系中,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相继提出SFAC中第十一项、第十二项、第十五项以及第十六项内容,这些内容明确定义了财务会计理论的相关特性,而且这项报告还确定了会计理论作为计量和参考的共同组成,在这一体系特点基础下,会计研究人员也将国际会计基本准则作为其目标,从而对会计理论做出调整。

三、关于改善会计理论体系促进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的相关问题的反思

(一)会计理论体系的团队建设以及其可持续性对于公允价值会计理论而言,其体系的建设也不仅仅是少数会计研究人员在行业领域进行的研究,而是在这些会计研究人员做好细致研究分析理论前提下,进而范围式的会计研究进而实现整体理论体系的建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研究人员全天候的研究,而且需要进行实际操作,对于研究管理人员、研究机构以及其他人员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能够做到操作人员管理、负责、建设与其他各部分之间的协调配合、统一有效,对于单纯的专家理论要有效的避免,这样才能保证其理论体系的有效性。

(二)公允价值会计理论要实现协同发展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体系的建立需要完善,这样才能够有效协调,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对于公允价值会计所建立会计理论体系而言,是关乎全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在这一体系执行中需要各个方面人员的积极配合,这就需要进行有效的协调,从而提高其执行效率。关于这一协调的具体实施,需要相关财政部门、国家相关财政厅和一些金融会计公司等的参与,而且需要结合现代化社会会计发展变化形势,开展定期的会计研讨会议,对于相关会计人员也要进行内容培训和时事政治的普及,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体系也要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宣传发扬,这样才能组织形成一个强大的会计理论体系队伍,在全国人士的积极配合下,才能够实现公允价值与现代社会的相互统一发展,对于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体系而言还需要结合时代的变化特征进行相应的改进,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化的发展。

(三)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在各个层次上,统一有效发展通过众多研究理论的有效结合才能够实现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设,在国内供应价值会计理论体系中,有着多种形式的存在,首先是会计研究人员在会计信息的基础上创作出的相关理论研究、资料;其次是结合部分企业的相关经验总结出具有广泛使用价值的综合性理论;再者是在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体系下,相关部门做出的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具体的有效性文件;最后是国家相关财政部门根据现有的理论进行相关结合,以此为前提,进行相关会计理论体系的调整改进。这样能够完善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体系,从而更有效的发挥其功能。

四、结束语

在当代会计理论的发展,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对于现代社会中公允价值和会计理论的研究则更为必要,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就需要对公允价值做到充分的了解,从而做出改变,以满足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世驰.公允价值计量与动态反映会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

[2]金成瑜.公允价值与当代会计理论反思[J].东方企业文化,2015,03:184

[3]王璟.公允价值与当代会计理论的反思[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0:126

当代会计论文范文7

关键词:信息时代;艺术教育;艺术设计;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50;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2-0135-04

艺术是文化的载体,社会文化大系统作为总的文化氛围或文化条件,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受礼教束缚,中国的传统艺术追求“育人至善”[1]的最高境界,因而具有沉重的教化作用。直至近代,王国维先生从西方引进美学,提出要教育“完全之人物”[2]的理念,为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全面发展奠定理论基础。民国初年,蔡元培先生又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倡将“科学教育和美感教育[3]”并举,明确揭示了艺术教育的社会意义。但是在建国后,由于照搬苏联“重技术轻理论”[4]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中国对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和方向未能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艺术成为了纯粹的技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步入信息时代”[5],新技术正在转变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也改变着大众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众多体现时代需求的新兴专业和学科的不断涌现,在丰富艺术教育的学科内容同时也导致学科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6],这就需要用新观念来重新审视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在他的“大成智慧”教育思想中指出:“通过对各种知识兼容并蓄、融会贯通,从而达到集各种知识、智慧之大成,触类旁通,完成创新”。[7]艺术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形式之一,是培养设计人才、提高设计师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大成教育的思想精髓在艺术教育领域也同样适用。因此,对艺术设计教育进行创新思考,使艺术设计的文化性与时代性完美融合,是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社会文化影响下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审美消费,中国当代的大众审美理想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人们的社会心理和文化结构也由原

来的“马克思主义美学”[8]向“大众消费文化”[9]转变。人们在满足商品给他们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愈来愈注重商品的精神价值和情感意义,并将其看作是自我表达与社会认同的一种主要形式。伴随新技术,特别是新媒体的不断革新而发展起来的消费保护主义,在改变了大众消费习惯的同时也影响了文化领域中艺术设计的思维出发点。

(二)设计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和动力

当前,大部分西方国家已将“创新强国”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不但创办观念领先的设计教育,打下人才基础,而且制订国家政策,有力支持设计产业的建立。现代技术不仅能推动经济发展,而且也能减少技术先进国家对本国的控制。书记在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抓好人才队伍建设。”[10]艺术设计在创造新财富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为祖国建设一批人才队伍,为国家的发展指引方向。因此,培育一大批符合“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所需要的人才迫在眉睫。

(三)技以载道,艺术与科技的完美演绎

王明旨先生指出:“科学与艺术结合,培养综合性的创世纪人才,是我们艺术设计教育走向21世纪的切入点。”[10]艺术设计作品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是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更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先导。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只有在正确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指导下,创新才会起到崇高的作用。

二、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对艺术设计学科做了如下定义:“艺术设计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实用的艺术综合学科,其内涵是按照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规律,为人类生活创造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门科学,是功能效用与审美意识的统一。”对照定义,中国现存的艺术设计教育在很多方面亟待改善。

就国家而言,“我国对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还停留在市场调节的阶段,未能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把艺术设计当成产业来打造”[11],导致科研与实践脱节,设计仅带教育性质,而不能满足服务性的需求。这使中国的设计成果很难转换成巨大的国民经济效益,在教育观念上,政府和学校对艺术设计与国家前途之间关系的认识上存在欠缺。

就学校而言,艺术设计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现在“重技巧轻理论”的教学模式对设计的认识相对肤浅,且缺乏与国际前沿设计教育的交流,培养出来的设计人才因创新能力、设计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的不足而往往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就个人而言,受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的思维方法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只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完美人格的追求。这样的艺术设计教育培养出的多为某一领域的专才而非全面发展的通才,从而阻碍了自我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视觉信息时代下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思考

教育事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等机构协同合作。文章仅从学校的角度思考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方法。通过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引导学生转变以往从事艺术实践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式,使他们不但掌握艺术设计的技术性和功能性,而且理解设计蕴含的文化寓意和社会特征,将他们培育成具有强烈求知欲望以及良好的个性、专业技能娴熟、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式,以及具有良好的实践和创造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一)以人为本,健全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

主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12],这也是艺术设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目前,中国大多数艺术设计类院校仍仅仅注重对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培育。而一名优秀的创新型人才除了要在设计上胜人一筹外,还要在更高层次上具备一定的设计组织、管理和策划能力。因此,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出发点,模糊专业界限,整合管理学、社会学、情报学、人文学等学科对艺术设计教育结构进行补充与更新,实行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教育成为一种新趋势。

然而,学校并不能期望在短暂的教学时间内将所有学生都培养成复合式通才,那么对知识的传授,就应该是“索引性”[13]的。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工作方式能力的训练上,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辨能力并在后续的社会实践中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二)学以致用,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体系

孔子说:“君子之道,和而不同。”尽管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但以国际化的视野鸟瞰发达国家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必将对中国的设计教育事业有所裨益。通过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大学主导模式”和以法国为代表的“政府决定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且结合中国国情,笔者对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如何进行创新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1.以思考为前提的实践教育

思考能力的培养是艺术设计教育的重心之一,对思考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李泽厚先生认为:艺术教育的功能不在于教人认识世界,而是怎样改造世界。实践能力既包括动手能力又包括参与社会的能力。当代艺术设计类院校应鼓励学生在有效利用周边资源的同时深入理解设计的社会属性,创作出具有良好社会效应的设计成果,对社会各个阶层产生积极影响。

2.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校企合作

“设计教育未能与市场紧密结合,导致学生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不能达到指导社会实践的最优效果”[14]成为阻碍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桎梏。包豪斯教育体系强调“教学走进社会实践”[15]的合作办学模式对中国当前的艺术设计教育革新仍有深远意义。一方面,通过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实现艺术设计教育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紧跟市场需求,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学科管理制度,将知识和技术衔接。因为设计属于服务行业,与市场结合紧密,只有将设计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体现艺术设计教育的社会价值。

邀请企业家将实际案例引入课堂,使学生在企业实践项目中得到锻炼。但是,校企合作并不意味着把学院办成企业的培训部,艺术设计院校还需保持学校教育模式的相对独立性,围绕观念的表达和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教育创新,使学生的设计成果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通过“概念设计”[16]方案的精髓和创意核心,为企业和市场产品的后续设计指引方向。

3.以体验为目的的分课堂教育

目前,中国艺术设计院校学生设计的作品普遍存在理想化、可行性与实用性不强等问题,不能很好地契合市场需求。学校传统“重理论轻技巧”的教育模式应该向“设计与制造结合”[17]模式转变,实现理论教室、设计教室、模型工作室和制作车间的一体化布局,通过师生互动的课题研究和个案教学使学生的设计成果不仅能在物质层面与生产生活的发展相适应,还能在精神层面得到对设计的社会意识更加透彻的理解。

(三)因地制宜,联合区域特色发展教育体系

中国各地区由于不同的经济和科技发展程度、不同的社会文化、不同民族的审美理想而形成了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因此,中国各地区的艺术设计院校可通过实践调查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人文历史背景、教育资源状况等的现状和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当地所需的专业设计人才。如邀请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或保护者对学生进行认知、发展、保护的艺术教育,不仅能对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发挥桥梁作用,还能为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方向及创新教育开辟新的途径。

(四)博通古今,嫁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

费孝通先生认为,为了取得适应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要对自己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方向有自知之明。也就是说,一定时期的艺术总是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相互交融、相互补充的。目前,艺术设计院校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大都集中精力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而忽视了对本土丰富文化遗产认知和思辨能力的训练。传统艺术反映了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和行为方式,对现今社会和艺术设计的发展的影响不可小觑。艺术设计院校可以聘请民间优秀艺人或著名理论研究大师与专业教师共同为学生介绍华夏民族文化与艺术,指导学生运用华夏文化的审美情感将传统文化中有益的方面转化为现代生产力,从而解决现实问题。

“蔡元培先生把美育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模式,更强调社会美育的重要性。”[18]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社会资源优势,与博物馆、科技馆或美术馆等公共艺术展馆进行互动教育,“以展促教”,在传授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

(五)资源整合,发展先进技术与现代艺术

1通过东西部地区互动,促进协调发展

在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下,国内各艺术设计院校有必要加强团结与合作,联合教育界组建高校艺术设计联盟,改善教学的软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公共艺术教学场所。另外,东西部地区的艺术设计院校之间还可以开展项目合作、课题研究、社会公益等互动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充分发挥院校各自的特色和优势,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水平。

2通过

国际交流,加强多边合作

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要求未来的教育面向世界,艺术设计教育要具有国际视野和前沿意识。学校可通过聘用外籍教师或邀请国际艺术行业的精英、专家来学校作讲座,为学生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结语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设计在知识结构和学科体系上日趋复杂化和多元化,且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相互渗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但是,由于中国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且与市场结合不紧密,艺术设计教育未能为艺术设计提供前瞻性和理性的引导,不仅导致课堂传授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脱节,还使学生因不具备广泛的视野和跨学科思考能力而欠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艺术设计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加强对学生从事艺术实践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式的培育,不仅能有效地将设计力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将学生培育成全面发展的复合式通才,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解冬梅.数字化时代传统美育的挑战[J].当代教育科学,2007(15):62.

[2] 刘基玫.论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理念之嬗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7-71.

[3] 孙荣春.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当代意义[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98(10):110-112.

[4] 高明伟,金星,杨文剑.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艺术教育[J].装饰,2007(3):41-42.

[5] 游泽清.适应信息时代要求 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3):9-10.

[6] 陈高明.广义设计学观念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J].文艺争鸣,2011(2):155-157.

[7] 李友玲.“大成美育”观念下的艺术教育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5(1):89-91.

[8] 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58.

[9] 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85.

[10]罗洪铁.论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才思想[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32-136.

[11] 楚小庆.设计与人类以及当代中国[J].艺术百家,2011(6):96-112.

[12] 张宁.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J].党的文献,2010(2):83-87.

[13]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77.

[14] 张永年.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包装工程,2004(3):228-229.

[15] 徐从先.包豪斯的教育学遗产与中国现代设计教育[J].装饰,2009(12):138-139.

[16] 杨晓旗.原创设计语境下的概念设计[J].文艺争鸣,2011(6):61-63.

[17] 张道一.设计艺术的历史使命[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0(1):47-52.

[18] 易建芳.论美育的时代性[J].装饰,2010(5):90-91.

Art design education in a visual information era

YAN Ping, YANG Lingyu

(College of Arts,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P. R. China)

Abstract:

当代会计论文范文8

有的作者在引用文献的时候,只要是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文献全都引用,根本就没有整理和归类,这样写出来的论文不过就是一些乱七八糟的资料堆砌出来的论文,这样的论文没有思路,没有结构层次,直接就影响了论文的质量,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网络会计论文参考文献,给大家在写作当中带来帮助。

网络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1]罗冬敏.网络会计的发展策略[EB/OL].Http:.yzzlw.2006-4-19

[2]鲜军.朱延松.实施网络财务需要化解五大风险[J].河北财会,2001,(6):130-138

[3]马国清.网络会计安全隐患防范与控制[J].商业时代,2005,(2):18-20.

[4]王岩.互联网时代来临网络会计存在的风险浅议[J].中国市场,2005,(7):56-60

[5]李向引.浅谈解决网络会计安全问题的对策[J].理论导刊,2005,(8):15-21

[6]林强.网络时代CMIS研究[N].武汉大学学报,2002-6-8(5)

网络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1]刘学敏.网络会计安全急待解决的问题[N].辽宁行政学院院报,2004-2-4(9)

[2]赵健.解决网络会计电算化安全问题的对策[EB/OL].中华财会网.2003-09-15

[3]李汉兴.网络会计的发展及必须解决的问题[J].财会月刊,2001,(4):8-15

[4]李正明.网络会计的优势、弊端及对策[EB/OL].中华会计网校.2000-02-7

[5]张静远.IT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体系的新发展.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年4期.

[6]姚正海.网络时代挑战传统会计.经济论坛.2000年23期.

[7]胡玉可.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审计与理财2003年5期.

网络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1][美]R.G.布朗等著,林志军等译.巴其阿勒会计论[M].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88.

[2][美]迈克尔·查特菲尔德,文硕,董晓柏等译.会计思想史[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73~82;333.

[3][苏]索科洛夫,陈亚民等译.会计发展史[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39~51.

[4]陈今池.现代会计理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25~33.

[5]陈孟贤.当代会计研究方法:检讨与反思[J].会计研究,2007,(4).

[6]葛家澍,吴水澎.会计学原理教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12~20.

[7]葛家澍,刘峰.会计大典——会计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23-31;38;44~45.

[8]郭道扬.会计大典——会计史[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573;577~578;742~748.

当代会计论文范文9

1.西方会计的崛起。西方会计经历了从13世纪到19世纪近700年的发展。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在产业革命的深刻影响下,适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了以成本会计为立足点,面向公司经营管理的一套较完整的核算体系。会计的实务处理与理论方面已开始朝着现代会计的方向发展转变。

在20世纪以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心集中在英国和西欧,这一时期的会计技术也以英国和西欧最为先进。到了20世纪初,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发展中心的转移,世界会计发展中心也就从英国和西欧转移到了美国。

2.20世纪初中式会计发展状况。在我国,受到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和封建体制的制约,记账技术刚刚完成由单式簿记向复式簿记的转变。当时发展得较完善的复式记账法是:“龙门账”、“四脚账”。然而,与借贷记账法相比,它们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账簿组织不够严密,会计核算项目设置不够科学,账户体系不够健全,等等。

由于当时清政府长期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加上其腐败落后的封建官僚体制,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1840年鸦片战争后),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在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因此,这时的“中式会计”远远落后于“西方会计”是必然的。

二、新中国成立前,西方会计引入的历史概况

1.学术方面。到了清代末年,一批从日本学成归国的青年学者将西式会计引入我国,并将其传播开来。这一时期有关著作和论述包括:1905年出版的蔡锡勇的遗著《连环账谱》,这是中国第一部介绍和研究西式簿记(借贷复式簿记)的专著。1907年谢霖与孟森合编的《银行簿记学》出版,成为中国继《连环账谱》之后第二部系统介绍西方复式簿记的会计学著作。此后,徐永柞、潘序伦、安绍云、赵锡禹、奚玉书、朱国璋等会计学者又较系统地翻译介绍阐述了西方会计理论及思想。1933年在上海开始发行《会计杂志》、《立信会计季刊》,并出版了《立信会计丛书》,进一步传播西方会计理论和方法。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由于一些著名学者均有在美国学习的背景,翻译和介绍的西方会计学术著作以美国的为多,而其他国家的较少。其中,美国会计理论家佩顿(W.A.Paton)和利特尔顿(A.C.Littleton)合作撰写的《公司会计准则绪论》(An Introduction to Corporate Accounting Standards)由潘序伦翻译介绍到我国,对我国会计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20世纪30年代起至40年代末,中国会计学者自行编著的会计学著作也开始出现。总的说来,数量较少,而且质量不高,但也不乏精品之作,如安绍云用英文所著的《会计学大纲》、《中级会计大纲》,选材精当、解释透彻,在高等院校中发行,用作教材。

2.实务方面。清代末年,尽管在少数企业引进西式簿记的推动下,爱国学者开始利用“西式会计”对“中式会计”进行改良,然而,当时的改良却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至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通过30年代的会计改良与改革之争及其改良与改革方案推行,至40年代,无论政府会计,还是公司会计在革新方面都取得一定进展,然而,由于国民政府的政治、组织制度日趋腐败,并最终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此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所进行的会计革新也免不了最终流于形式。

三、新中国成立后,西方会计的引入和研究

1.学术界对西方会计的态度。1949年新中国成立,从此,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经济也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但对于西方会计理论的态度和评价,在我国会计界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建国后的前三十年,由于受会计阶级性观点的影响,学术界基本上对西方会计持批判和排斥态度,如将借贷复式记账法视为资本家欺骗工人的手段。从70年代末起,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全盘否定转为批判、借鉴和利用。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在1980年撰文指出:“资本主义国家会计专家提出的理论和制定时原则、程序方法,不能认为仅仅适用于资本主义制度,仅仅满足资产阶级的需要,应当说,对我们的企业也是有参考价值的,有必要和可能进行研究和借鉴。”从80年代看,前期我国在吸收和借鉴西方会计理论和方法上,持比较慎重的态度,有批判有吸收,但到了后期,也有少数中青年会计学者采取了基本接受的拿来主义态度。认为会计有很强的技术性,西方国家可以用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同样也适用于我国。到了90年代后期,不仅会计界有不少人,而且政府高层也有人持有这一观点。不过,会计界的主流仍然是承认西方会计理论有合理的成分和内容,主张批判地吸收、借鉴西方会计学,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解释和指导我国的会计实践。

2.西方会计引入和研究的阶段性特征。由于建国后的前三十年几乎没有引进西方会计理论,这里只说明80年代和90年代的阶段性特征。在整个80年代,西方会计学在我国的引入和研究大体上呈现出以下阶段性特征:

当代会计论文范文10

星期五(10月21日)

星期六(10月22日)

星期日(10月23日)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科 汉语言文学

050105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540外国文学史  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00813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541语言学概论

00015英语(二)

英语语言文学

050201  00600高级英语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830现代语言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6日语  00603英语写作

会计

020204  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159高级财务会计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工商企业管理

020202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00015英语(二)

市场营销

020208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186国际商务谈判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5企业会计学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0015英语(二)

金融

020106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76国际金融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77金融市场学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0 0015英语(二)

国际贸易

020110  00100国际运输与保险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101外经贸经营与管理  00055企业会计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 0015英语(二)

物流管理

020229  00067财务管理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 0015英语(二)

公安管理

030401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372公安信息学  00235犯罪学(一)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729大学语文

00860公安行政诉讼  00373涉外警务概论

00015英语(二)

法律

030106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230合同法

05678金融法   00257票据法

00227公司法

00262法律文书写作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263外国法制史

05680婚姻家庭法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0169房地产法

00015英语(二)

行政管理

030302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320领导科学

00067财务管理学  00319行政组织理论

0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322中国行政史

00316西方政治制度

00015英语(二)

机电一体化

080307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194工程经济  0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2241工业用微型计算机

00420物理(工)

00015英语(二)

计算机网络

080709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747 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2331数据结构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4749网络工程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379计算机网络管理  03142互联网及其应用

00015英语(二)

计算机及其应用

080702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747 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2331数据结构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4737 C++程序设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333软件工程

00015英语(二)

应用电子技术

080735  05693音响及视频技术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015英语(二)

建筑工程

080806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440混凝土结构设计  02446建筑设备

03347流体力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404工程地质及土力学

02448建筑结构试验  02447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

00420物理(工)

00015英语(二)

护理学

100702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006护理管理学

03203外科护理学(二)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008护理学研究

03009精神障碍护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005护理教育导论

00182公共关系学  03010妇产科护理学(二)

03011儿科护理学(二)

04436康复护理学

00015英语(二)

旅游管理

020210  00199中外民俗  00200客源国概况

汉语言文学教育050113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00024普通逻辑

00413现代教育技术  00540外国文学史

06417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00037美学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015英语(二)

英语教育

050206  00087英语翻译  00831英语语法  00604英美文学选读  06425中学英语课程教材教法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603英语写作

地理教育

070702  02104现代自然地理学  02103计量地理与地理信息系统  02105中学地理教育学

02102遥感概论  02101区域科学原理  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中学地理专题选讲

思想政治教

040202育  00483科学思维方法论  05629思想政治课教学法

00033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00481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

05630中学政治课专题选讲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015英语(二)

历史教育

060102  00774史学理论与方法  05631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00771中国现(当)代史专题  06427西方文化史

05632中学历史专题选讲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773世界现(当)代史专题

00015英语(二)

生物教育

070402  02081进化生物学  02088生物教育学  02085 细胞生物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076 遗传学(一)  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

02077 中学生物教学法  00015英语(二)

法律教育

030113  00230合同法

05678金融法  00262法律文书写作

00227公司法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信息技术教育080713  04345信息技术教育教育与研究方  电视编导与制作04340  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04338音响技术及应用

计算机科学教育080745    微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06518)  多媒体教学系统(00441)  高等数学(工本)(00023)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

数学教育

07010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02010)  抽象代数(02009)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二)(03204)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物理教育

070202  06437物理学创新思维  02036量子力学  06438物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化学教育学

070302

02055中级有机化学  03709马克思主基本原理概论  05543中学化学专题选讲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音乐教育

050408

美术教育

050410  02200现代设计方法  00745中国画论

体育教育

040302  00501体育史  00495体育保健

教育管理

040107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

06159教育社会学  00451教育经济学

00457学前教育管理

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015英语(二)

教育学

040108  00464中外教育简史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6159教育社会学  00469教育学原理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015英语(二)

学前教育

040102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401学前比较教育

00409美育基础  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887儿童文学名著导读  00399学前游戏论

00015英语(二)

小学教育

040112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464中外教育简史  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03330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03301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高级)  06231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人力资源管理

020218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6091薪酬管理  00182公共关系学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00015英语(二)

民商法

030116  06455社会保障法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5558侵权行为法  05559海商法

05557物权法  05561世界贸易组织法

应用化学

081209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066有机化学(二)  02483工业分析  02521食品分析与检验

基础教育

040120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5683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06420中文工具书  04579中学语文教学法

软件工程

080720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7165软件工程概论  07026网络应用程序设计  07028软件测试技术

道路与桥梁工程

080807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6080高速公路  06082筑路机械及施工  06081隧道工程

06079城市道路  06078交通工程

06076结构设计原理

英语翻译

050134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5349英汉语言文化比较

汽车服务工程

082232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4461汽车营销与贸易  06906汽车运行材料  06895汽车节能技术

制药科学与工程

081204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7780化学制药工艺学

药学

100805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义务教育

040125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9291初中语文课程与教学

09294初中数学课程与教学

09297初中英语课程与教学

000464中外教育简史  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9339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015英语(二)

监所管理

030109  00928罪犯劳动改造学  00918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

当代会计论文范文11

【关键词】抽象绘画 理论 平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220-0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现代的各个领域和行业中,各种技术和理论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还涌现出了大批先进的技术和理论,而随着这些技术和理论在这些行业和领域中的应用,是的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的生产力,同时也为促进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抽线绘画理论对现代的平面设计也起到了一定的启示和促进作用,从而使得当前的平面设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抽象绘画是一种常见的绘画形式,起不仅能够是绘画更加生动形象,而且还极大的丰富了绘画艺术的种类。随着人们对平面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当前的平面设计中,人们通常会融入各种元素和理论进行平面设计,从而提高平面设计的水平。然而由于抽象绘画理论比较抽象,因此在实际的平面设计中,而为了确保设计的质量,还必须要结合该设计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从而才能够满足人们队现代平面设计的要求。而为了进一步提高现代平面设计的水平和促进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还必须要加大对抽象绘画理论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进行分析研究力度。本文从形式的构成出发,对抽象绘画理论和现代平面设计的深入研究,然后对抽象绘画理论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而为我国的平面设计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形式的构成

康定斯基认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纯粹的形式都是抽象的,而所谓的“纯粹的物象形式”是不存在的,所以画家想要通过自己的绘画而复制自然界中的物象,那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下画家只能能通过对其抽象的精神的描绘和表达才能实现纯粹形式。因此,画家笔下要思考画作的构成问题。基于这种理论认识,康定斯基著有当艺《点线面》一书,在书中他专门对不同的绘画形式的各种属性和元素进行了探讨,并对其中存在的和表达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思考进行了分析。

克利对于这种看法是持肯定态度的,另外他还说道:“艺术创作的本质是创造形式”,即在绘画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自由的发挥和创造,那么将无法实现艺术的绘画。克利对于绘画过程中的各种自由运方式的运用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他认为画家只有实现了对线条和颜色的自由的运用,才能实现真正的艺术造型。他认为处理这些绘画元素时,应该注意的不是有规律的排列,而是要产生一个新的秩序,并在新秩序中寻求更合理的艺术创作。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康定斯基和克利关于绘画的理论都带有较为强烈的表现主义的色彩创作理念,而与他们不同的是,蒙德里安对于抽象绘画的理论分析中,对于垂直以及水平的线条的艺术表达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在对称图形中,这种有规律的水平或者垂直线条是一种抽象的几何切割,也即是说通过这类线条画家可以实现更加和谐的造型关系,因此,在蒙德里安的研究中,将线条、平面和色彩的构成关系作为重点内容,并认为这三种因素才是艺术表达的最主要的手段。

2、色彩的意蕴

康定斯基对于绘画中的色彩的理论分析认为,单独的色彩在表达的过程中可以划分为冷暖和明暗两种,具体来说,也就是将色彩分为不同的四大类,即亮暖色、暗暖色、亮冷色和暗冷色四种。冷色调的色彩主要是偏向于蓝色,而暖色调主要偏向于黄色。由于将颜色做了冷暖的对比,所以如果冷色和暖色放在一起,就会产生一种水平运动的感觉,也就会形成一种分离的视觉运动效果。

上文中我们说过康定斯基和克利是表现主义画家,所以康定斯基对于抽象绘画的形式和色彩的理解还会带有一定的精神意蕴的表达,也就是说在色彩表达的过程中,由于颜色的轮廓的模糊性,使得其呈现方式要更加的抽象化,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拥有色相和外形。而形式除了外在轮廓的表面意义,还具有内在的表达意义,两个层面的意义决定了它的目的。康定斯基说“色彩通过心理联想引起眼睛及其他感官的生理反应”,所以他认为黄色是粗俗的、不安的,而蓝色是脱俗的、深刻的,白色是静谧的,黑色是死寂的。这些理论感性而情绪化,构成康定斯基抽象绘画理论的重要部分。

通过画面中的造型关系,线、面、体的张力和强弱度,自然色彩的纯度和和谐搭配,蒙德里安走向了“直线化、平面化和均衡化的发展”。而由蒙德里安绘画发展起来的设计风格渐渐成为“风格派”运动的“核心视觉因素”,这种“简单的、理性的、数学统计的、纵横直线的形式和单纯的原色计划”成为新时代的形式特点。

当代会计论文范文12

关键词:现代艺术设计 传统审美 价值 和合思想

为了适应全球的高速发展,不管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要满足人们的需求,一个民族的物质生活可能仅仅代表一个数字,而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却能体现一个国家历史传承的文化底蕴。对于物质文明空前发展的今天,艺术作为精神文明的一部分更要与之相匹配。现代艺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不同的视觉角度给人带来新的审美享受与价值趋向,改变了旧的审美观。本土设计的审美思想不仅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其传统思潮也受到现代艺术发展的强烈影响。因此如何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把握好传统审美理论精髓,不随波逐流,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 传统造物审美理论之精髓

(1)物以德性为美。在以儒学为主导的传统造物思想别强调道德价值的存在。他们把物赋予了精神的意识,不仅“文以载道”、“乐以象德”,而且物也载道、象德。例如古者认为“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腮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畅,专以远闻,智之方也,”将玉的色泽与声音和人的外观品行相对应,巧妙的抒发出有形之“物”及无形之“道”。

(2)物以致用为本。先秦诸子强调以用为本,反对繁杂的雕饰,极力强调物品的原生态实用性。与荀子所谓的“美善相乐”的思想投合。墨子在议论木鸢时云:“巧为鲵,拙为鸢。”这里的拙与巧不是两者制作技艺的差别,而在于“巧者”巧于实用,所以是善的、美的;“拙者”在于无用,是不善的,丑的。评定巧与拙、美与丑的标准均在这实用功能之中。

(3)物以自然为生。中国古代很早就提出了“和谐”、“中庸”、“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倡导“尊重自然”的原始自然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事物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协调与共生,秉承一切以事物的发展规律而进行改造与创新。庄子认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体现了庄子崇尚朴素,主张无装饰的原生态之美,其美学理想十分的深刻。古有云“虽由人作,宛如天开”,此意高度概括了建造园林的最高境界,其顺应物境、情境和意境的统一价值取向与老子、庄子“返璞归真”、“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追求完美呼应。

(4)物以人怀为根。哲学上把世界分为自然、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唯有人,才是这三大领域的结合点。在古代农业造物中以“人为物本、物因人用”为价值取向和造物原则,主张人第一、物第二的观点,重视培养人与物之间的联系。人才是产物的根本与源头,没有人何来造物之说,没有人何来审美价值之说,没有人何来意境之说。

中国传统造物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造物理念体现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心与物、形与神、用与美的统一。通过形态语言的创造从而传达出深厚神秘的东方色彩,其理论思想延续至今任然那么耐人寻味。

2 现代艺术设计之发展

现代艺术设计是新时代的产物,自1840年中国打开国门开始,西方的文化与思潮已不知不觉的流入了东方河流,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并且开始不断去尝试接受各种艺术流派与前卫理念,于是形成了符合当下时代背景的审美视角,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1)现代艺术设计之多元与本元。有一句话叫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无论何时何物到达一个极点就会产生不同的逆反现象。艺术领域也不例外,自文艺复兴开始,不断的有符合时展及地方特征的艺术流派涌现,例如巴洛克、洛可可、维多利亚、新古典等,近些的自工业革命开始,有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工业联盟、包豪斯等。众多艺术流派充斥期间,因此产品样式及思维理念在现代自由的发展空间而言是多元化的。但是多元化的同时,人们开始思考个性的差异即本元的问题,因此出现了民族化、本土化之说,提倡本土设计及民族灵魂。因此当下的艺术也好,设计也好,是国际与本土、多元与个性相互结合的舞台。没有好与不好之说,是传承与创新的开战。

(2)现代艺术设计之情感化。如今设计领域是时代工业社会的附属品,为时代服务。起初大家“共愤”的工业革命被认为是冰冷物器对人性天性的挑战,其实不然,工业革命的兴起加快了社会生产的进程,尽管不再纷繁复杂,金屡镶嵌,但是是能够真正帮助人们实现社会发展的有利武器。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大部分的产品不再受风格的局限,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特性,但是都是坚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出发点的。例如波兰某设计师设计的玻璃器皿产品,在玻璃器皿上便做了特殊的处理,使其不易滑落。佐藤雅彦设计的出入境章,这是用于护照的出入境印章------入境章是一架向右的飞机,出境章则反之。这个设计中包含了一种沟通的内涵,通过一次盖章完美的注入了桥梁沟通的含义,使得印章带有一丝人情味。同时令观者对整个国家都充满了好感。这都体现了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情感的重要性。美国设计家普罗斯说过:“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现代艺术设计中就蕴含着如此温度,看不见摸不着却能真实感受。

(3)现代艺术设计之素化。当前必须坚持适应市场需要的设计理念,设计产业不能自身独立存在,它依附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氛围,自工业时代拔地而起时,传统的手工艺美学一夜之间在机械的隆隆声中被涤荡的体无完肤,为了适应市场的规律,设计品繁杂的装饰被功能主义所代替,追求极简风格,然而市场的反复又使得广大人民开始不再满足于“用”的简单要求,有的便又重新将形式进行定义。现代艺术设计的实践者们抓住市场的规律性,折中形式与功能的表现,认为没有功能的形式设计是累赘的装饰品,而没有设计是见不得人的粗陋物件,因此功能主义在当下设计领域是首当其冲的,因此产品也为了符合功能性的实施日趋简洁和素化。

现代艺术设计是社会的发展产物,是人们审美更替的诞生物,也是历史传统的蜕变物。因为时代背景的关系,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的造物观念存在着些许的差异,但既不能否传统也不能批当下,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同质化的趋势也日趋明显,人们过快的追求节奏却忽视了自身的个性抒发--即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联系,因此希望重拾传统成为了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主流关注点。

3 当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造物的审美理论相遇

传统的造物理论是经时间洗礼而沿传下来具有阶级性的思想、道德、风俗及制度等领域的文化遗产,是传统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大支如儒、道、释三位一体的精神结构对于房屋建造的影响;如虚实相生、阴阳之道、有无之境的艺术智慧对于海报设计布局运用的影响;如民间彩陶纹样、青铜纹饰、民间年画、吉祥图案等对现今的图形造型设计的影响等。小支细分如中国银行的标志设计对于古铜钱天圆地方的利用,以经济为本,简明扼要却意义深刻;世博会中国馆的外观采用红色“斗冠”设计,其建筑本身融合了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中国哲学思想,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的愿望。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在现代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人们已经注重对于传统精神的把握,试图尝试在传统中找寻支撑现代艺术设计的灵魂元素。鲁迅先生说:“旧形式是采用,必有所删除,既有删除。必有所增益,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现代艺术设计就是适应当下设计文化背景的变革,一场传承发展的新时代革命。

中国传统审美理论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它有着其自身优良的哲学思想与道德基础,现代艺术设计是时代与工业的进步产业,它的进步对传统审美理论有着突破带动作用,也暗涌着对其巨大的挑战。因此,才形成了当下现代与传统并重的发展趋势。

4 现代与传统的“和合”思想成就国人设计之路

千百年来,传统造物的审美理想一直延续至今,“以人为本”、“崇尚自然”等都与现代艺术设计对于人性的关怀,对于材料的原生态追求思想不谋而合。它始终是整个艺术设计的灵魂支撑点,并现代艺术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继承价值和传承意义。从原始甲骨文到象形文字,从图腾崇拜到,从易学兴起到诸子百家,中国传统文化最不缺乏的就是民族的创造精神,这种民族精神中,有精神觉醒,有人文关怀,有道德修养。正是因为这些精神才造就了空前发展的当下。因此想要成就优秀的国人设计之路,和合思想是最好的途径,它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不仅具有强大的民族包容性,还能有利于化解矛盾、创造新生,最重要的是灵魂是尊重历史的存在与传统审美理论体系的价值,所以双双结合更有利于国人的设计之路,也是唯一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志椿,侯富儒.中国传统审美文化[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李泽厚.美的历程[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3]张媛媛.浅析现代艺术设计[J].大众文艺理论,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