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时间:2023-01-12 06:27:42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54-02

就业是大学生真正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抉择,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不仅加重了他们就业的压力,更使其就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据调查资料统计,就业问题始终是大学生最关心也最忧心的问题。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目标与挫折常在大学生的就业环节中发生冲突而导致巨大心理落差和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们亟待加强针对此问题的探究。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

1.自卑和自负。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意识,即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消极情感。就业前的大学生,往往踌躇满志,很想大展拳脚,实现理想。但面对激烈的竞争,一旦就业遇到挫折,非常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对自身素质及能力评价太低,不愿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常认为自己多方面不如人,常埋怨责备自己,担心无法承担相关工作,即使是能胜任的,也会因缺乏自信而犹豫不前。这些情况常使他们在求职时表现出胆怯,采取退缩性的自我防御。与自卑心理相反,有些大学毕业生则自我评价太高,择业条件苛刻,形成自负心理。他们往往成绩好,社交能力较强,或是毕业于重点高等学校。但是,他们常高估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有的则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勤奋的印象,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肯定。有的择业期望值过高,脱离实际,怕吃苦、讲实惠,不愿到基层和偏远地区等需要人才的地方工作,择业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双向选择变成了单向选择。这些都会对他们的就业造成负面影响。

2.社会适应恐惧、依赖性强。有些学生惧怕就业难,选择考研读博等方式来回避。相关调研显示民众普遍认为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差、进入社会角色慢、动手能力不强,这便给他们初入职场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特别是那些独立性不强的学生,常有心理恐惧问题,就业环节中常有30%左右的学生出现明显的恐惧状态。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大多在中考、高考志愿时都遵从父母意愿,甚至是老师的意见,缺乏自主性。因此在找工作时也常常出现一人找工作,几人陪同的现象。依赖性过强常常成为这部分学生的通病,这会使用人单位难以留下好的印象。

3.抑郁或焦虑。有大学生在就业前会因为常受挫折、进展不顺等,导致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意志消沉,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及就业,也有一部分学生则是以偏概全,感到就业无望,担心毕业即失业,甚至每当谈到就业就“色变”,严重的则沮丧以至轻生厌世。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痛苦的情绪状态,同时伴有躯体方面的不舒服体验。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焦虑多为过度焦虑。他们担心自己能否找到工作,对未来不确定,担心未来能否顺利,表现为紧张、烦躁、心神不宁等。大学生就业中的过度焦虑会对他们的应聘、面试等环节产生不良的影响,更加不利于他们顺利就业。《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大学毕业生都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

4.怕苦心理。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经历的磨炼相对较少。不少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向往大城市和高工资,追求安逸、舒适的环境,不愿去条件相对差些的边远地区或农村、中小型企业。他们普遍缺乏艰苦创业、从基层岗位做起的心理准备,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注重享乐、过于强调自我价值等不良印象。这种怕吃苦、讲实惠的心理与现实就业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中显示:2006届毕业生对政府机关的选择比例为18.18%,超过了国企的15.69%。选择的就业地点仍集中在北京24.69%、广东21.76%、上海10.74%及其他沿海发达地区16.46%。而选择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例则非常小,只有9.62%和7.39%。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社会关注,提供鼎力支持。为帮助大学生缓解就业心理压力,社会各界都要给予积极关注和鼎力支持。首先社会要努力为大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对完善的就业环境,并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加快建立起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机制。在大学生就业方面,既要从政策上给予倾斜,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还要是对于那些到基层、西部及艰苦地区的国家最需要人才的单位就业的大学生们给予大力支持甚至资金奖励。此外社会还应消除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户籍、性别、身高等方面的限制条件的影响,完善法律体系建设,促进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就业法律环境,使学生的就业权益得到保障。

2.学校重视,加强教育引导。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作为学校应当充分调动各种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生涯规划、心理援助等服务,既要丰富学生就业压力的应对资源,也要培养他们的应对技巧,提高其信心,从最大程度上降低他们在就业中的负性情绪。高校还可以通过创业基金会、创业大赛等途径,扶持学生创业;通过建立实训、实习基地、与企业合作办学等方法,有组织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保障,避免实习走形式、就业没路子的状况出现。

3.学生自立,不断完善自我。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大学生们首先要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只有实事求是地对自己进行正确认识和估价之后,才可能进行准确的职业目标定位。其次,大学生们要增强自信,克服自卑。自信应当成为大学生取得就业成功的动力。再者,大学生们应树立竞争意识,养成良好心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竞争中发展,优胜劣汰是市场的法则。大学生们只有做好竞争的心理准备,积极进取,养成良好心态才有可能取得进步与发展。

总之,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重大转折与重要的一步,更是他们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大学生工作解决了,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完成时代的要求,做新时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每一名大学生都应该合理应对就业心理问题,再加上社会关注,提供鼎力支持,学校重视,加强教育引导,学生就能更好地发挥优势,勇于实践、积极探索、竞争进取、立大志、展伟业,为国家振兴与社会进步贡献青春与智慧。

参考文献:

[1]韩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引导[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3).

[2]李会勤.就业危机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9,(4).

[3]王季桃.对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探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4).

[4]颜农秋.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及疏导[J].高校理论战线,2004,(07).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2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就业难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近年来人们对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关注度越发高涨。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超常规发展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不仅仅是大学生本人的问题,更是关乎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昌盛的综合性问题。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人才供需失衡

如今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社会人才需求比例失调成为主要的原因。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不景气,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致使消费需求下降,投资需求缩减,从而导致企业对劳动力需求也随之大大减少。各企业采取收缩战略,减少对人才的吸取,甚至许多单位取消招聘计划。然而高校每年对大学生的年毕业生人数招收人数却是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毕业人数也就随之增加,是就业形势也就愈加严峻。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00万,十年后的201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600多万,2014年毕业人数甚至突破700万,2015年相比14年又增长20万之多。在社会人才需求量没有明显增加的前提下,人数逐年增加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可想而知。

2.用人单位不合理的人才选择标准

(1)盲目追求高学历和名校。社会和用人单位错误的认为高学历等于高的工作能力,因此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注重学生毕业的学校名气,导致非985、211工程这样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严峻。就业难,三本难于二本,二本难于一本成为毕业生亲身感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知识和能力两者并不能等同。用人单位注重以高学历为中心的做法,使得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不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脱颖而出。

(2)对经验的设置。很多用人单位为了节约人才培养成本,缩短用人培训时间,加速上岗进度,对引进人才自身所带的经验要求就颇高。这一条要求就成为毕业生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我国很多高校注重理论知识的传输,虽然设置实验实训课程,但远不能形成很好的实际工作经验。

(3)用人单位对性别区分。由于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导很多单位不愿意主动去招收女性。招聘单位认为女生对于她们的工作岗位来说会有一定损失。女性带薪休假的特权,让用人单位认为她们可能在某些关键时刻掉链子,因此对于男生的几率就大,对于一些女生来说就显得不公平了,减少了她们找一份好工作的几率。这种性别的歧视会进一步增加女生的就业难度。

3.国家制度和政策的障碍

经济发展的差异化和企业分布的不均匀,导致人才分布也出现较大的区别。大量的毕业生涌往一线发达城市,出现多人抢一岗,相对与此,发展中城市和偏远地区就出现多岗空无一人的情况。加之就业信息不畅,导致很多的人不知其位,位不得其人,就业机会就这样白白丧失。

4.大学生自身问题

(1)缺乏担当。现在的毕业生几乎都是90、95后的一代,在家是独宠的一代,心理年龄普遍偏小,缺乏责任感,缺乏担当。学无所成,怨学校;考试挂科,怨老师;犯错受罚,怨制度;孤立无援,怨父母;就业困难,怨时代。这已成为他们的习惯,学技术不肯动手,学理论不肯动脑,从来只有责怪,没有反思,这样的处事,让用人单位又如何敢聘之用之呢?学生退化的不仅仅是责任感,更是最基本的生存本领。

(2)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一些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在面临毕业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只是盲目的跟着大众走。别人认为热门的行业也就跟着别人的路线走,丝毫不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同时还有一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落后。认为只要是大学毕业,就应该走在前端,就一定得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因此,对于单位的性质、行政的级别和规模、中心的地理位置及待遇等等对于毕业生及家长显得尤为重要。正是这些想去大城市到好的单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和择业取向。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措施

1.增加就业岗位

针对每年不断增加的就业人数,国家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通过经济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加就业岗位,从而扩大用人比例。劳动力需求总量主要取决与经济增长创造工作岗位的数量,工作岗位的数量又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因此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

2.调整高校结构,提高教师水平

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增加,传统高校教学模式必须加以改变,高校只管招揽和教育,不管就业这样的方法就显得行不通了。高校应当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市场需求,对高校学科的结构和专业的设置进行及时的调整,切实实行产学相结合的办学理念。根据社会需求招收专业学生,对于不合理的专业减少或者不招生。与此同时,要提高教师教学的整体水平,不能将知识局限在课本上、课堂上。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社会,拒绝培养眼高手低的非应用型人才。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刻不容缓。要让学生在进校之初就培养就业意识,时刻保持就业理念,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去做好走上工作岗位的准备。

在形成就业理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创业的意识。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高校将创新的精神传递给学生,将课堂教学与创业实践想结合,设置相应的就创业指导机构,给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提供平台和帮助。使学生不会因为就业或其他压力而“逼”自己去创业,应该把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化为主动的创业观念,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规划的选择之一。

3.树立科学的用人观

高校毕业生是经过系统训练的就业群体,在就业群体中应该是接受和学习能力较强的一部分。就业单位应该给与更多的机会。同时,企业单位应该加强与高校的联系,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使高校可以定向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从而也大大缩短了毕业生上岗的时间,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

4.学生自身的改变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改变跟风求职,对自己的职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在职业规划的过程中的,要正确并准确的进行自我剖析,发现自己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短处,从而在求职的过程中的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求职过程中不能将高收入作为唯一的指标,要高瞻远瞩,做好职业的长期发展规划。除此以外,高校毕业生应做好先就业后择业的心理准备。

(2)加强自身能力的提高。现在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人才的综合能力水平,所以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与人协作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个方面的能力。

(3)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企业越来越注重应用型人才,拒绝眼高手低的毕业生。正对这种情况,大学生应该多利用课堂外的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利用假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为后期的职业规划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而言之,通过社会和高校学生的共同努力,相信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一定能够得到适当解决,使得学生力量在社会中得到最大的释放,为社会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岩松,赵瑞君.大学生就业指导[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

[2]娄玉华,赵鹏大.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5(6)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3

关键词:诚信;大学生;就业

随着我国高校不断地扩招,高等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人才队伍不断庞大的同时,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地增加。根据人社部统计,我国2016年高校毕业生约765万人,较2015年约增加了16万人,就业压力加剧,就业岗位整体呈现出“僧多粥少”的局面。于是,一些大学生为了尽快找到工作,背离诚信,造假简历、伪造证书。这些不诚信行为不利于高校良好就业形象的传承,不利于社会诚信制度的建立,更不利于大学生个人今后在就业单位的发展。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诚信存在的问题

(一)简历水分严重

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需要向应聘单位提供一份简历材料,这份简历被认为是求职择业的一块“敲门砖”,发挥着开启求职第一步的作用。通过对50名毕业生进行访谈可知,45%的学生认为简历造假有利于就业。很多大学生存在这种观念上的错误,他们为了争取宝贵的就业机会,不惜代价伪造各类证书、篡改考试成绩,以此来增加招聘企业对其的印象分。

(二)违约时有发生

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隐瞒自身发展计划。如部分大学生准备考研或出国,但为了双重保险,故意隐瞒实情,欺骗就业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一旦考上了研究生或出国手续办理成功后,则立即跟签约单位毁约。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大学生在没有找到满意工作时,就随便跟一家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一旦找到合意工作后,便私自单方违约。据权威机构对全国600多所高校就业调查显示,近17%的毕业生有违约行为,近40%的毕业生曾有违约的念头。由于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存在侥幸心理、盲从心理或不负责任的心态,只顾一己私利,把毁约当成儿戏,违背诚信原则,导致用人单位遭到损失。

(三)求职面试不诚实

企业招聘一般要经过笔试和面试2个重要过程。笔试需要依靠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考场的正常发挥才能获得高分。而面试往往时间比较短,面试官只能凭借与面试生的交流情况和其简历来判断。口才好的面试生可以通过吹捧自己来增加面试分,让用人单位相信自己有能力胜任工作。可是,当到单位参加工作后,才发现其不能胜任应聘的工作。

(四)盗窃他人荣誉成果

很多大学生为了给就业增加筹码,将别人的奖学金证书PS成自己的证书,或将别人的科研成果“加工制作”后变成自己的科研成果,并堂而皇之地将这些资料提交给用人单位。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给用人单位造成很大的困扰,对其他同学也不公平。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原因

1.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很多大学生把课余时间花在了玩游戏或者玩手机上,只沉浸于自己的世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

2.对诚信品质认识不足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过了几千年的积淀才得以形成,包含着古代人民的智慧,是人们一直遵循的价值取向是做人做事的价值评判标准。然而,部分大学生对诚信品质的认识不足,导致其在找工作时没有诚信观念,极易做出就业失信行为[1]。

(二)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

1.应试教育的后果

大学生从小学开始接受的就是应试教育,他们成败的关键在于一纸成绩,成绩成为了决定命运最关键的筹码[2]。同时,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教育环境下,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教学成果的评比,这是好事,能够促进教学事业的发展,但也导致很多老师只关注成绩,无视诚信教育,无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这让大学生不能在学校的土壤中汲取诚信的营养,使其在未来的就业中不能树立诚信就业的观念。

2.家庭教育的挫败

在家庭中,父母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诲跟随我们一生,然而,很多父母只注重孩子的成绩却忽视了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只要求孩子在班上拿第一名、学习成绩比隔壁邻居家的孩子强。甚至为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只注重其自身能力的发展,不注重其道德品质的教育,教孩子怎么做事,却没教导其怎样做人。有的父母还当着孩子的面做一些弄虚作假、违背道德准则的事,给孩子带来了反面的影响。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诚信的对策与措施

(一)构建和谐的社会信用制度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事业的建设者,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当前大学生就业诚信状况出现不良状态。国家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不仅要繁荣经济,还要以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为导向,为大学生搭建相关的信用平台,构建和谐的信用制度,建立诚信奖惩机制,规范其就业诚信行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3]。

(二)完善就业监督机制

大学生诚信观念的树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除了应加强学校的诚信教育、家庭的德育培养外,还应完善社会就业监督机制。比如社会媒体要及时报道毕业生在就业中的诚信失范行为,让大学生在强大的舆论面前,即使有作假的想法也会望而却步。用人单位可以对大学生的就业表现做出反馈,把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当作案例反馈到高校的教学中,给学校营造一种讲诚信、守信用的良好氛围,为在校大学生走向岗位奠定诚信基础。

(三)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诚信,即诚实守信,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被人们看作是一种高尚品德,是一种行为规范。作为大学生群体,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更应该具有一定的道德素养。然而,从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来看,很多大学生在就业中投机取巧,不讲诚信,违背了诚信道德规范。因此,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在培育大学生其他技能的同时,还应全方位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比如,在学校召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讲座、举办诚信答题比赛,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自己,使自己在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诚信就业,顺利地找到理想的工作。

(四)个人层面

1.树立诚信就业价值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是促成诚信就业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正能量,无论是对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还是对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正面引导作用。第一,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把诚信价值观作为行事准则,做到考试不作弊、交往讲诚信,让自己在学校形成讲诚信的观念,对将来就业起到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第二,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容易受到功利心、从众心的影响,导致就业不诚信行为的产生。因此,大学生要以诚信、敬业的“正能量”抵御“负情绪”的产生,树立诚信就业的价值观念,引导诚信就业的行为实践。

2.注重诚信价值观在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第一,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时,要用诚信价值观引领自己,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切勿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去谋求职位,要做到诚信就业。第二,大学生在找工作时,要学会用

诚信价值观进行“内省”,善于改正错误[4]。当下就业竞争激烈,为了避免就业时受到盲从心理、功利心理的影响,大学生要用诚信的价值观来引导自己及时反省,预防不诚信行为的产生。第三,大学生要用诚信价值观促进自己事业心、责任心的养成。大学生在工作时,要把诚信观念作为价值取向,要有奉献精神,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大学生在面对所犯错误时,要敢于承担责任,而不是推诿逃避,做到诚信就业、诚信工作。

四、结语

“诚信是成功的钥匙,诚信是金”。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人才的根基,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接班人,不仅要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努力构建大学生诚信体系,提高大学生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诚信就业环境。

作者:孙晓云 王玲玲 单位: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芳溢.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与研究[J].现代交际,2016(12).

[2]杨启武.儒家诚信教育思想观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研究:以广西部分高校为例[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4:12.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4

关键词 大学生 求职就业 心理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Commo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bstract The job is the only way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leave the campus, it's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in the life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job market in the new era, to provide college students with a platform of fair competition and to display their talent, but also requires students to have a better mental qualit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jo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employment process, and pointed out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this problem.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新时期的就业市场,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和施展才华的平台,但也要求大学生拥有更好的心理素质。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表现出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有的甚至恶化成为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到求职的成功率。因此,需要对大学生求职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心理压力,助其成功就业。

1 当代大学生求职就业主要心理问题

1.1 怯懦心理

怯懦,通俗来讲就是胆小、脆弱。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自信,羞于表现、展示自我,在应届毕业生中表现尤为突出。面试前,部分同学如临大敌,显得手忙脚乱、坐立不安;面试中,由于过于紧张而面红耳赤、不知所云,甚至出现头脑一片空白的现象,之前准备的“台词”、“腹稿”都付诸东流;还有一部分则表现得过于小心谨慎,畏首畏尾,生怕说错一个字而毁了自己的前途,以至于没有充分地展现出自己的实力。这类同学都渴望获得胜利,拔得头筹,但却由于没有调试好心情而错失良机。大学生都要经历第一次“自我推销”,由于涉世未深,又缺乏经验,难免产生紧张情绪,但是紧张过度就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1.2 焦虑心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就业市场更为开放,在拓宽学生就业面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就业压力,尤其是那些毕业后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压力无疑更大。因此,很多学生产生了焦虑心情,生怕自己也无法成功地找到岗位,对用人单位的录用程序胆战心惊。待遇越是好的单位,录用程序的考核越是严格,造成许多同学开始自我怀疑,失去信心。这种自我怀疑的最大表现就是急躁和焦虑,为了更快找到工作,他们操之过急,还没有仔细了解用人单位的工作性质和薪酬待遇,就匆忙签下了合同。

1.3 盲从心理

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需求,以及就业环境的现状,因此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往往会表现出盲目跟风。首先,很多大学生都存在着攀比的心理。由于在当代大学生看来,大学生仍是个社会地位较高的身份,没有意识到他只是个普通劳动者,没有正确认识到自我定位,经常出现眼高手低、挑三拣四的现象。这类大学生通常更加关注的是“工作条件好、薪资待遇好、社会地位高等条件,一心想去经济发达的地区,看不起一些基层单位,宁可在城市待业也不屈就。但是他们放弃自己的初衷而跟随大众的潮流,在选择工作时毫无主见,同学或是家长说风,他便是雨,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因而错失了最佳的机会。

2 大学生就业求职错误心理产生的原因

2.1 社会因素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社会正处于从封闭性走向开放开放性的转型过渡期。社会冲突和矛盾必然加剧。其次,由于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扩招政策进一步实行,给大学生带来了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由于受计划经济和过去“统招统分”政策的影响,大学生不免产生了靠国家、靠父母的心理,缺乏竞争意识。一旦面对“自主择业”就手足无措。另外,由于没有正确的自我定位,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是知识分子,对就业的期望值很高,但现实却比他们所想的要残酷很多,因此产生了心理不平衡。此外,由于心理学研究在我国还是新兴学科,社会认可度和大众参与度不高,致使即便大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也不能运用心理学知识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或求助于他人和心理医生。

2.2 学校和家庭因素

在高校,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很多时候都是形式过场,没有实在效用,与现实社会脱轨。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时,需要有人帮助他们解决种种心理问题,使其以正常的心态去接受挑战。但是,很明显,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大部分家庭中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因此不能够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教养孩子,使其人格和心理素质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偏差,因而在面对压力时,就暴露出了种种心理缺陷。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行,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独生子女为特征的“核心家庭”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四世同堂”,成为社会的主流,且家庭中普遍存在以为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其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由于过分溺爱孩子,而导致其没较强的适应能力、自理能力和抗压能力,面对挫折就退缩、屈服,甚至崩溃。

2.3 学生自身因素

从大学生的自身生活经历来看,一直都处在校园这个环境中,接触社会的机会少之又少,涉世不深。这导致其往往对成功和荣誉体验得多,在面对风浪和挫折时就产生心理落差而手足无措,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更是比较差。从大学生自身心理发展时期来看,大学生正处于青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其人性、品格、道德等内在涵养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同时又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冲击和压力。因此,在这个时期,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来自各方各面的干扰和刺激,就容易产生心理畸变,暴露心理问题,甚至心理扭曲成疾。此外,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个性叛逆,存在显著的自我矛盾,表现为自我怀疑和较大的情绪波动。正是由于大学生所处的特殊生理、心理发展阶段,使其情绪处于敏感时期,加之职择业本身就是各种矛盾的聚合体,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产生剧烈波动,心理问题可想而知。

3 解决大学生求职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3.1 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择业时期望谋求到理想职业是人之常情。但是不能将其过度理想化,应针对现实情况,正确把握就业期望值。由于当今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在择业时,既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特长所在,又要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方向,更要把握社会市场对谋职业的需求量。因此,在制定期望值的时候,往往会把自己的特长和优点扩大化,以至于将自己的职业理想化。但是由于资历尚欠,经验不足,这些理想的职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该选择取“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的措施。先确定一个职业,在工作中来完善自己,增加实际经验,进而逐步获取自己理想的岗位。在大学中,我们就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就业市场的现状,将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要求有机结合,树立自尊、自强、自立、自爱意识,发扬不屈不挠,艰苦创业的精神。

3.2 正确认识自己,提高核心竞争力

俗语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面对就业这场战争,我们只有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前提下,才能够在战争中拔得头筹。正确认知自我,可以通过他人的评价,也可以通过对成功和失败的及时归纳总结,在总结中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在反省中不断完善自我。没有必要一定在沿海大城市中工作,当下,我国西部地区有着更加广阔的就业市场,更多的就业岗位,等待着大学生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另外,在就业过程中不能自傲自大,过分高估自己,也不能自卑自疑,小看了自己的能力,要以平和的心态、正确自我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因此,在大学期间,就要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自己,明白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适合何种性质的工作,并能够为这个社会带来什么样的贡献。实事求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更高的需求。

3.3 加强就业指导,提高求职技巧

在校期间,校方应为大学生进行形式各样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如设置就业指导中心、开展各类技能每培训班等。这样做一方面,能让学生提前意识到就业的严峻形势,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竞争力,另一方面,使其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就业工作有的放矢。各高校应不断加大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建立健全就业辅导和信息服务系统。充分利用就业网,将各类用人信息及时公布在网上,保证信息共享。此外,创新形式,通过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时事评论大赛等,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制度和政策,同时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其面试求职中的应变能力,助其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3.4 构建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的长效机制

除了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努力之外,社会也应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求职就业环境,构建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的长效机制。必须坚持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择优录取,摒弃地方保护主义,杜绝性别、年龄、地域等歧视,为大学生提供公平的就业竞争平台。企业要更加宽容地对待大学生,给予他们成长成才的时间,给予他们必要的物质精神上的支持。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并在求职过程中及时引导,避免走上歪路,产生心理问题,使其对于困难和挫折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面试环节中,努力创造更为轻松自然的环境氛围,避免大学生由于过度紧张而没有充分展现自己的风采和能力。

新时期的就业市场,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和施展才华的平台,但也给大学生带来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表现出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怯懦、焦虑、盲从等,都严重影响着就业的成功率。应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助其以一份健康平和的心态面对挑战。

参考文献

[1] 王起友.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职业时空,2007(21).

[2] 肖红.高职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心理困扰及其调适[J].文教资料,2007(31).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5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观 问题 对策

竞争、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大学生的就业观中即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多数毕业生能够客观冷静地面对竞争压力大的现实,增强自身的风险竞争意识,逐步实现自我的高层次需要;更好地认识国家分配模式的取消和人事制度这一现状,增强自身的职业流动意识。积极的一面应得以提倡,而消极的一面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观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的就业观在总体上趋向于务实化和理性化,但是由于处在就业观的转型时期,各种不合理的就业观依然存在,暴露出了以下一些问题:

1.大学生的职业教育观世俗化,择业目标短期性

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就业观众缺乏崇高的理想和责任感,表现出“重物质,轻精神”的世俗化特征,选择职位时趋向于工资高、待遇好、吃苦少的工作,而对于基础性的、较为吃苦的工作则采取回避的态度。而大学生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不在意自我价值的实现、能力的发挥等,不顾自身发展的职业前景,就业观中缺乏长远的规划。

2.择业心理上矛盾,服务社会意识差

在择业过程中,毕业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及职业评价与现实状况之间存有偏差,以至于会脱离于现实。将不利因素考虑过高以至于产生悲观情绪甚至自甘平庸;想要自主创业却又因对市场估计不清而半途放弃;想要在基层做一番大事业、实现自身价值,却又不愿吃苦。有些大学生受经济利益驱使,就业理想功利化,服务社会意识差,将职业分为不同等级,而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真正愿意到基层就业的人太少。大学毕业生们挤在发达城市里,苦不堪言地找工作,而基层和农村对大学生求贤若渴却乏人问津。

3.择业认识片面,缺乏诚信意识

社会体制改革深入使得大学生思想上形成的“想机关、重国营、轻集体、鄙个体”的职业观念有了转变,促使高校毕业生用新的视角来认识就业问题。在职业选择方面,自谋职业也算就业的观点逐渐被毕业生所接受,但有一些大学生对职业认知应存在着片面性,将职业单纯分为“热”“冷”两项,对于“热”的就拼命地想要挤进去,而对于“冷”的则是远远地避开;还有的大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对自己的职业兴趣、爱好、个性特征以及择业能力不能正确评价。有些大学生在就业时缺乏诚信,对自己的应聘材料弄虚造假,这样直接导致用人单位的不信任。

总之,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观上普遍表现出这样的矛盾:既渴望发挥学识能力,成就一番事业,又怕在艰苦条件下工作;既愿意走向人才市场自主择业,又希望政府和学校能保证就业;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但法律观念和诚信意识淡薄。面对这些问题,需要社会、家庭、政府各界人士用冷静的态度,给大学生以积极的引导,帮助他们尽快从就业困扰中解脱,重建科学的就业观。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观问题的对策

在当前经济、文化交流全球化的条件下,大学生的就业观显得复杂而多变。因而对于大学生教育观的教育,不仅要社会、家庭、政府等创造有利条件,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身要积极调整,切实的转变就业观念,结合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内、外因,采用与时俱进、形式多样的教育方法,来达到切实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

(一)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的引导作用

社会方面,应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环境的正确导向作用,完善就业市场机制,规范市场运作。社会舆论环境对大学生就业观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是广泛而深刻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约束性和感染性。加大就业和创业中优秀毕业生榜样事迹的舆论宣传力度,呼吁用人单位应实事求是地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就业体系。转变就业管理的单一管理角色意识,将就业管理发展为集管理、教育、服务与指导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性的体系;其次,要逐步扩大就业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劳动人事制度,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机制,努力将大学生就业市场发展成为一个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

学校教育方面,一方面,要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就业观是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投射,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必须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我们要切实加强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举办各类活动渗透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澄清观念上的一些模糊认识,消除可能出现的就业观偏差,做好深入细致的教育观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克服就业观障碍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诚信的择业主体是不具备任何可竞争力的。因此,学校教育中应向学生灌输诚信的理念,教导大学生应牢固树立诚信意识,经得起市场考验。

家庭方面,一方面,要深化家庭教育观念,转变大学生就业观。社会和高校是毕业生开展就业观教育的主渠道,但要做好大学生就业观教育工作,仅仅依靠社会和高校的教育还不能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家庭教育也同样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观。另一方面,家庭应给予大学生就业鼓励。当代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得到来自家庭的鼓励、理解和支持,对他们应对就业挫折和压力有十分重要的帮助。这就要求家长,首先,要与大学生多进行情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心中所想,真实诚恳地传达他们的期望。其次,要与学校保持联系,了解大学生就业的情况。

(二)调整大学生就业观,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社会教育、高校教育要善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正确看待和解决就业中的矛盾,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正确途径。从外部教育转化为内部意识,内因作用发挥越充分、主观努力越积极,则取得的教育效果越佳。大学生就业观自我调适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大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困惑时,能够客观的分析自我,使自己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克服困难,达到顺利就业。

1.树立诚信的职业道德意识

职业道德指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并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人无信不立”。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大学生就业市场是讲信用的市场,缺乏信用的大学生在市场中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的。因此,大学生要从主观上牢固树立诚信意识,在实践中经得住当代市场经济大潮的考验。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应当充分认识自我调适的作用,提高自我调适的自觉性,立足于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自己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以利于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

2.转变大学生择业观,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

大学生的就业观正确与否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极大。“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得自己走向完善。”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就成为当今教育大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大学生要树立敢于到艰苦环境工作的观念。当代大学生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其次,在就业时既要考虑所学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谋求职业,同时也要考虑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再次,要打破从一而终的就业观,不断奋斗进取,学会在职业流动中发现机遇、抓住机遇、把握机遇。

3.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是是指一个人对其各阶段所从事的工作、职务或职业道路进行的设计和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就在于帮助规划者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合理配置,实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分为:评估自我和分析环境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行动计划进行行动修订职业生涯规划几个步骤。

4.提倡主体教育,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主体教育不是任何单一本位的教育,而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社会为基础的多本位的素质教育,在这种教育中,大学生积累理性认识与知识,同时实现自身潜在能力的完善与发挥,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大学生就业观的转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过程,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整个社会就业观的大转变。观念的改变是最痛苦的,却也是最彻底的改变。观念的转变会直接地带来学生行动、实践的转变,“思想统治行动”。只要大学生的思想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其在择业、创业的实践中才会以实现自身价值、服务于社会及国家作为择业的最重要标准。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建设国家的有力资源。因此,当代大学生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切实地转变就业观,把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到基层、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及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曹永军,吕媛,郭树航,徐智策.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报告[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3).

[2]丁永刚.现今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误区及引导对策[J].青海社会科学,2008,(03).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6

【关键词】非985、211、2011工程类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主观原因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有能力懂创新的大学毕业生。但是,当代大学生却为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而苦恼。目前,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状况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希望可以获得高职位,高薪水。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很多大学生包括985、211、2011工程类的在校大学生都在努力的充实自己,完善自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代大学生就业难是个严峻的问题。 而当代大学毕业生对于社会需求而言,人才不是太多,反而是太少,大部分企业都为找不到他们所需要的人才而感到无奈。很明显,这充分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一、目前非985、211、2011工程类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面对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通过自己对沈阳市各个大学的大概了解,我们选取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和我校展开了调查和研究,前后收回了大部分问卷,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并根据收回的问卷做出了详细的数据总结分析,以此确定了沈阳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调研成果包括:对于非三类院校来说,对工作环境有要求的占28%,没有要求的占72%;不自信的占44%,有自信的占56%;有目标的占24%,没有目标的占76%。对于三类院校来说, 对工作环境有要求的占81.5%,没有要求的占18.5%;不自信的占70.4%,有自信的占29.6%;有目标的占77.8%,没有目标的占22.2%。

因此,对于非985、211、2011工程类院校的学生来说,制定好详细的规划和周密的计划是战胜三类院校学生的“秘密武器”。另外,数据还表明非三类院校的学生自信与不自信各占一半,而三类院校的学生有明显不自信的趋向。经过实地调研与分析,得出这是由于三类院校的高材生相对比较多,竞争比非三类院校激烈,所以难免会有点畏首畏尾,觉得自己能力不够;而非三类院校的学生虽然起点比较低,但都自信满满,希望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自己美好的未来。还有部分学生选择考研,给自己树立了信心。

二、非985、211、2011工程类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观原因分析

1、就业观偏差

就业观上的误区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代大学生中,存在不切实际、就业期望值理想化,错误的自身定位、突出自我,缺乏就业准备,消极等待等就业观上的偏差。很多大学毕业生一味蜂拥沿海、沪京津地区,导致就业人数集中竞争大。东部沿海的岗位往往让应聘者趋之若鹜,而西北地区有些条件优厚的工作却无人问津。一方面,东部惊呼人才过剩,大学生预期薪酬屡屡跌破底线,甚至有人主动提出零薪上岗;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急缺人才,国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也引不来金凤凰。[1]

2、心理因素

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焦虑心理、自卑、自负心理、盲从心理、依赖心理等等。我们通过实际调研,通过对沈阳市各大高校的90后大学生的心理调查,探索导致大学生缺乏自信的因素。因为90后大学生年龄较小,在大学期间,面对经历过高考的转折后的另一个新的转折期,正确的认识自我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必须要做的事情,也是大学生未来能够更好的就业的前提。只有首先很好的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才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但是目前由于大部分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都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在这种情况下就使现在的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认知的时候存在偏差,影响其对职业的选择和理解。

3、理想的缺失

对2010、2011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这些大学生中,具有社会理想的占14.28%,具有道德理想的占7.56%,具有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均占100%。对2010级学生的调查显示,具有社会理想,道德理想的人数依然很少,分别占24.83%、8.48%;具有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的人数却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分别占26.87%、5.78%。更值得关注的是,明确表示无理想、正在寻找理想、写不出或不愿写自己理想的学生占9.52%。将新世纪的大学生与上世纪大学生相比,其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呈现出明显的质的差异;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中具有社会理想的高达94.12%,高于2007~2011级大学生72.33个百分点;具有道德理想的高达83.75%,高于2007~2011级大学生75.28个百分点。【2】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理想的缺失。大学生都处在盲目期,不能很好的了解自己,给自己定一个合理的目标,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任何的经验,高不成,低不就,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必然导致在工作中缺乏激情,缺乏上进心和责任心。

三、如何解决非985、211、2011工程类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首先,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学好专业知识来丰富自己,多看些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面的书,这样可以比较容易的另谋它业。其次,要向高年级的学生询问就业情况,使自己先有所了解,明确以后的就业方向。再次,提高交际能力,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尽量去找一家企业实习,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能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欠缺工作经验的人,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职业规划,就会遇到很多困难。另外,除了自身的问题之外,各企业也应调整好自己的应聘体制,建立起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协作,只有两种方案相辅相成,才能有效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以上是对于研究题目“沈阳市非985、211、2011类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与就业形势调研分析”的总结,此次调研紧跟时代热点,反应当前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心理、理想缺失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就业观、心理、理想这三个方面紧密联系,能充分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真实情况,并为各大高校建立良好的参照平台以供各高校很好的解决大学生这些方面的问题。希望此次调研结果能为当代大学生敲响警钟,为各大企业挑选人才提供良好的依据。

参考文献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7

关键词:工程教育改革背景;“男装结构”课程;教学改革

工程教育是培育、输出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平台与渠道,因此,必须保障人才培育质量,确保输出人才能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现代社会对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不同以往,要求水平更高,也更加多元化,而传统工程教育不能满足现代要求,由此催生出工程教育改革。类似问题在“男装结构”课程教学中同样存在,说明在工程教育改革背景下,“男装结构”课程教学的改革刻不容缓,否则大量专业人才都会遇到就业难题,相关行业也会出现岗位大量空缺的现象。因此,必须展开研究,确立改革方向,构思改革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工程教育改革背景

近期,我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引入了国外先进工程教育理念,推行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制。该机制的推行让传统工程教育开始改革,相关领域人员逐渐意识到以往工程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向、力度等方面都存在缺陷,不能满足现代专业认证机制要求,因此,工程教育应进行改革。在这一条件下,“男装结构”课程也面临专业认证机制的新要求,即培养人才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所谓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细分之下可以通过5个指标进行判断:(1)人才的知识面是否广泛,解决问题时是否只是在简单地套用,如果是,则说明人才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弱,反之则能力强,可以在专业认证中“加分”;(2)人才在分析复杂问题时,能否明确解决问题时可能发生的冲突;(3)人才能否准确界定复杂问题中的每个板块,并建立抽象模型;(4)人才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能否进行创新;(5)人才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是否可以保障利益。这5个指标就是工程教育改革背景下对“男装结构”课程提出的新要求,通过结构课程教学,使学生在每个指标上都有良好表现,这样才能得到专业认证。但现实情况表现不佳,导致“男装结构”课程教学迫切需要进行改革[1]。

2“男装结构”课程教学现状

2.1教学侧重专业

现代大部分“男装结构”课程教学都存在侧重专业的现象,即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大多与男装结构设计和制造有关,使得学生只能成为专业能力单一的人才,不满足当前背景下人才知识面应当广泛的要求,在专业认证中会认为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低,因此,学生很有可能陷入就业困境,就业范围也相对狭窄。教学侧重专业问题属于课程体系设计范畴,即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院校都认为“男装结构”课程只需要对学生男装结构的相关专业能力进行培育。因此,课程体系仅贴合男装结构的相关专业能力,而这种课程体系一直沿用至今,无法满足背景要求,因而要对课程体系设计进行优化[2]。

2.2师生地位不合

根据背景新要求可知,当人才面对复杂问题时,要对问题进行分析,了解问题内可能发生的冲突。这个过程体现了人才分析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也是当前背景下“男装结构”课程教学应当培育的两个重点。但现实情况表明,多数“男装结构”课程教学并不能对学生的分析问题意识、能力进行培育,主要原因就在于师生地位不合理,即当前课程教学依旧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使得学生只能通过记忆去吸收知识,而不是思考知识中的问题,这就让学生逐渐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他们面对问题不会主动地进行分析,说明分析问题的意识不足,分析问题的能力自然也无法提升。因此,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师生关系是不合理的,这一点需要得到改革。

2.3缺乏抽象思维教育

在现代“男装结构”课程教学中,很多学生在问题板块界定能力上表现优秀,这得益于当前教学侧重专业的表现,能让学生概念清晰,因此能够准确界定。但在问题板块界定之后,学生还要构建问题抽象模型,这一点比较考验学生的抽象思维。因此,现代课程教学就暴露了缺乏抽象思维教育的问题。所谓抽象模型,是一种关系模型,在模型对应问题内各板块被界定之后,根据各板块之间的关系进行排序,如因为男装衣领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男装整体观感不佳。模型形式上衣领结构设计在前(代表原因),男装观感不佳在后(代表影响表现),这也是当前背景下提出的教育新要求。但现代“男装结构”课程教学并不会专门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导致学生无法构建抽象模型,不能满足现代专业认证机制要求。

2.4创新教育力度不足

创新意识与能力是我国近些年提出的教育重点,该重点具有泛用性,任意形式的教学都要做到,“男装结构”课程教学也不例外,因此,“男装结构”课程教学开始加大创新教育力度。当前现状中,现代“男装结构”课程教学的创新教育力度依旧不足,教师往往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去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产生新想法、新见解,最后教师进行点评,与学生一起讨论新想法、新见解的可行性,此举确实行之有效,但太过理论,整个过程没有方向性引导,学生创新想象难度较大,使得部分学生产生巨大压力,开始拒绝创新。因此,当前“男装结构”课程教学的创新教育力度不足,需要得到改善。

2.5职业素养培育功能薄弱

学生之所以要进入学校学习,就是为了保障自身在未来能够更好地就业,这需要学生的学习所得满足社会环境要求。在工程教育改革背景下,男装相关专业的就业岗位要求提高,学生除了要在专业能力上有突出的综合表现以外,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这种素养就体现在学生能否保障企业利益。但现代“男装结构”课程设计几乎不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培育,只告诉学生如何设计男装结构、如何操作工艺,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为了达到目的忽略成本”的现象。这种现象无法让学生得到专业认证,在工作中也不能良好地展现个人价值,依旧会导致学生陷入就业困境。

3“男装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3.1分析专业关联性,优化设计课程体系

在背景要求下,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院校及相关人员必须意识到原有“男装结构”课程体系是存在缺陷的,理应得到改革,这是实现改革目的的基础要求。为了确保改革的正确性,建议相关人员围绕“男装结构”课程的专业知识,分析与其他专业之间的关联性。例如男装结构设计会影响男装生产成本,说明男装结构设计专业与成本专业有密切关联。贴合专业之间的关联性,在原有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要拓展或空出课时,设立综合训练课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意识到专业之间的关联性,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在男装结构设计专业与成本专业的关联性上,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个不完整的男装模型,随后提出“该模型不完整,需要你们针对其不完整之处进行合理设计,且设计时要考虑到设计成本”等问题,同时讲解对设计成本有影响的因素,这样就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2扭转师生地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面对不合理的师生关系,建议在“男装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中调转双方地位,让学生占据主导,教师处于引导者地位进行教学。首先,此举能让学生拥有充足的能动性空间,让他们的思维可以在学习中发散;其次,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对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意识,通过反复地引导与分析,使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3.3引入先进技术,做好理实结合

要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教师在“男装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中,可以引入一些先进技术,并借助技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就能利用先进技术去推演理论,构建相关模型,反复如此,学生的抽象思维就会提升。例如,可以在“男装结构”课程教学中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CAD)技术,该项技术的主要功能就是画图,教师可以围绕专业理论提出一些理论上的问题,让学生在CAD界面上,将这个问题转化为模型。长期如此,学生在构建问题模型时,就不用太过依赖CAD软件,至少在脑海中就能生成大概的模型,进而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或处理。

3.4重视创新教育,加大创新教育力度

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在“男装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当前创新力不足的问题,随后在提问式创新教育中,设立方向性引导教学机制,使得创新教育力度得到增强。所谓方向性引导教学,就是让教师参与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即教师可以像以往一样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但教师也应深入参与其中,为学生提供思路,促使学生能顺着思路不断分析。例如某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就参与到学生的问题分析过程中,告诉学生要对该问题进行创新,可以着眼于问题当前的不足,以不足之处为突破口,提出一些新的想法。此外,当学生提出新想法后,教师应竭尽所能地帮助学生实践,验证想法的可行性,这样就能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进行培养。

3.5引入项目驱动式理念,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

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深入职场,成为普通职员去开展工作。因此,在“男装结构”课程教学中,建议院校引入项目驱动式理念,待学生的理论认知充沛后,设立一个项目,由教师作为项目负责人招收学生,让学生参与项目开展工作。这时,学生的身份不再是学生,而是普通的工作人员,教师作为项目负责人必须依照正常工作管理制度对学生提出要求,如设计方案的成本必须达到标准等,长期如此,学生的职业素养将有明显提升。

4结语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8

关键词:公民社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反思

        引言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今天,学术界更多地将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研究集中在了经济学和教育学上,从供给需求和高等教育改革等相关理论入手的研究层出不穷,这些研究为该问题的解决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和实证基础。然而,在我们千辛万苦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寻找出路的时候,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众人皆知的客观存在,或者说对这个客观存在的认识远没有达到本质的回归程度,那就是在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的社会背景和高等教育大众的时代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本质是什么?从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视角来溯源大学本质如何能为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拓宽思路、另辟蹊径?相信这就是本文的意义之所在。

        一、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

      (一)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的社会背景

        自古希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将公民社会叫做“politike koinonia”开始,到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首次提出的“市民社会”,再到马克思社会主义者的“市民社会”概念的形成,直至哈贝马斯运用“公共领域”来阐明对公民社会的认识,以及后“公民社会”概念的迅速转换和流行,“公民社会”理论成为当代世界一股重要的社会政治思潮。正是缘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以及建设民主、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需要,“公民社会”理论在当代中国乃至全球政治文化中的核心意义也显得愈来愈重要。

        当代“公民社会”理论主要是基于“国家—经济—市民社会”三分法来进行阐述和研究,也就是强调文化领域作为与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并列的单独一个领域的独立性,这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轨迹不谋而合。高等教育及其组织机构——大学,在现代成熟公民社会的构建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这种核心地位是由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文明进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决定的,其核心作用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更重要的则是体现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简单概括,公民社会与高等教育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即大学是公民社会构建主体——公民的“养成地”,更是一个国家、社会不断向前的最高精神“引领者”,这正是对大学本质和本职的回归性认识,也是本文成立和展开的核心源发基础。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

        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研究生院教授马丁·特罗(martin trow)博士在《从大众高等教育向普及高等教育转化的思考》(1970)、《高等教育的扩张与转变(1972)、《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1973)等长篇论文中,逐步深入地阐述了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将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的基本观点。他认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型;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即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时,它必然再创新的高等教育模式”。现在国际上通常用这一划分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水平的通行指数。

        在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进程中,作为大学两大核心功能之一的合格公民“养成地”功能发挥作用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从1998年我国高校招生108万人到2009年629万人的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已不再是少数人才拥有的“奢侈品”。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9年9月6日新华网访谈中曾谈到,高校扩招的成就是应该肯定的,高校大规模扩招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到来正是对高等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的公民社会属性的验证和回应,而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归罪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则导致我们寻找原因、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坐标发生严重偏离。所以,我们需要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进行一个再认识:看似高校扩招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短期表象迷惑了我们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性的认识;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培养“合格公民”、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的一个必然结果;其作用是不断提高全社会公民素质,为社会向更高方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于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视野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反思

      (一)反思一:高等教育与经济的“纠缠”导致了什么?

        为了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从增加有效需求拉动就业需求到质疑高校扩招“过度”,从调整产业结构到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展开相关理论研究,献计献策。然而时至今日,该难题却依旧未见破解。通过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奥肯定律将高gdp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三个主要目标,就业问题归属于经济领域范畴已无可置疑;而通过对大学本质的追根溯源,其作为第三部门的公民社会属性亦十分明确。如此一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势必出现一个悖论,即将大学作为解决归属于经济领域问题的现实同公民社会中大学的本质的严重背离。高等教育和经济“纠缠”在一起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高等教育“庸俗化”,大学发展严重偏离本质。

        大学“不是政府、不是企业。从其宗旨、目标、组织、产品等多方面的属性来看,大学属于一种特殊的非营利组织”,尽管当前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也面临产业化、法人化、私营化等背景和问题,但是,如果从起源和发展轨迹来看,现代大学是由西方中世纪大学演化而来,即是宗教和世俗知识团体的演化物。

因此,尽管大学时刻离不开政治和经济的现实条件,时刻面临会被“政治化”或者“商业化”的可能,但是始终伴随其发展的核心是传播知识,不顾一切追求真理才是大学的本质和本职。对大学的认识一旦回归了本质,我们就会发现在社会各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注度与日俱增、在面对高等教育无论怎么改革却似乎依旧受到质疑的现象背后,透射出的问题本质是:大学偏离了其无条件追求真理的本质,却被迫“承担”起了“就业”这样经济领域的“功利性”政府责任,其结果当然是“本末倒置”、问题百出。

     (二)反思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不是高等教育的本职?

        在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时,人们往往更多的关注都放在了高校身上,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由“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状况发展到了“毕业即失业“的境况,更是让高校质疑不断,矛头直指高等教育。然而,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不可逆转的发展轨迹中出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不是高等教育的本职?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从“公民社会”理论中找到了答案。第一,就业问题本质上应归类于经济领域范畴,不应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职责人归为大学,这只是整个国家、社会就业问题中的一个部分而已。第二,就业问题不是大学的本质和本职。构建成熟公民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在此进程中,高等教育扮演着核心角色,主要原因归于两大功能:合格公民的“培养地”和社会文化领域的“引领者”。公民社会的构建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具有“合格公民”。什么是“合格公民”呢?简单说来,就是同时具备“公民身份”和“公民素质”的人就是“合格公民”。而在有效地参与民主的政治、经济、道德生活等公民素质养成上发挥核心作用的关键无疑就是高等教育。文化领域的高度发达是文明社会显著标志之一,大学追求真理的本质对一个国家、社会不断前行的推动和引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大学的本质是追求真理、引领社会文化和培养合格公民,解决就业不是其本职。

        三、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视野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两点思考

      (一)思考一:回归大学本质,重塑“象牙塔”精神

        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之所以屡步为艰、收效甚微,其原因就好比“没有找对开门的钥匙”一般,一直处于“错位”状态。从“公民社会”理论来看,要想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必须要充分认清就业问题的经济领域实质和大学追求真理的本质和本职,改变围绕就业“指挥棒”发展高等教育的现实,把本就不该属于大学本职的就业问题卸下,理清高等教育同经济的“纠缠”,避免“不伦不类”,实现大学本质的回归,重塑大学作为培养“合格公民”和引领社会文化的最高“象牙塔”精神,将注重研究和创新、独立和自由的“大学之风”发扬光大,让高等教育在成熟公民社会构建进程中发挥应有功能。

      (二)思考二: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

        本文至此之前的论述似乎让人不免产生一个疑问:高等教育难道就跟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无任何关责?肯定还是否定的回答其实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对高等教育质量该怎样进行有效监督而又不影响其本质发展才是重点。

        公民社会是凸显公民权利与自由的民主社会。自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提出“文化领导权”思想开始,经过帕森斯的“社会共同体”、前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后期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和被称为“后马克思主义者”的当代美国政治学家科亨和阿拉托的“重建公民社会”,经济领域从公民社会中分离出去,社会组织和民间公共领域成为公民社会的主体,形成了“政治社会——经济社会——公民社会”三分的社会生活划分模式,从而完成了将公民社会指向社会文化领域的当代转型。大学作为社会文化领域的“引领者”,其核心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大学的本质和本职就该同其核心地位“一贯到底”。如此一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开拓另一种思路:一方面,将大学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主要“责任人”的“桎梏”中释放出来,让高等教育回归本职;另一方面,从成熟公民社会中寻找解决之策:既能对大学起到质量监督又不怕破坏其独立、自由属性的公民社会核心载体——非盈利组织首当其冲。因此,通过民间认证机构的“第三方性”的充分发挥来监督高等教育质量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真正“责任人”——经济领域解决途径的相互配合,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必定会为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翻开崭新一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俞可平等.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哈贝马斯.公共领域及其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9

论文摘要: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出现的原因,为处于正在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提供一些真实性数据和参考性意见。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社会深刻的转型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都会受到一定动机的支配,而择业的动机一般都是由价值观决定的。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往往是社会职业价值取向的晴雨表,它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与就业,影响着大学生将以什么样的姿态投入到社会工作和生活中去,甚至还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因此,认真审视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大课题。

本文通过对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的大学生的问卷,对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进行了调查研究。每一学校随机抽取400人,共计2000人,采取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座谈和访问的方法。问卷调查的回收率为99%,有效率为98.7%。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试图为教育者找到合理的对策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时代特征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态度和选择,是大学生对自身价值的定位,它为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实现就业目标提供重要尺度。”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1.大学生就业观念不断更新,但功利色彩凸显。大学生就业观念不断更新,在择业时注重知识与创业,“官本位”在逐渐淡化。在“你最理想的职业是什么”问卷中,“去外企或者合资企业”占28.25%、“自己创业”20.18%、“从事金融贸易”19.26%、“做公务员"13.12%、“到教育科研机构”13.01%,“其他”6.18%。调查显示,非国有企业已成为大学生的重要选择,还凸显大学生对知识密集型单位的青睐,并且大学生正逐步树立自主创业意识。不过,大学生择业观念中功利性色彩也很明显。在“你愿意在内地还是沿海就业”问卷中,55%的大学生选择了沿海城市。而沿海城市的外企成为47的大学生的首选。在“你愿意在农村就业还是城市”问卷中,77.4%的大学生不愿意选择农村。在“你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问题上,大学生的选择依次是“能发挥个人特长符合个人兴趣”(42.01%)、“福利待遇好”(29.99%)、“工作稳定”(18.89%)、“学习条件好,有利于深造”(5.10%)、“此工作对社会贡献大”(4.01%)等,明显看出,“福利待遇好”(29.99%)比“此工作对社会贡献大”(4.01%)更容易决定大学生的择业取向。大学生希望物质与精神并存,实际与理想兼得,这种务实的观念从总体上来说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但背后所隐藏的明显的急功近利倾向也不可忽视。从问卷明显看出,当代大学生更多地趋向于物质条件安逸舒适、收入丰厚的地区和岗位,从而使大学生择业的功利色彩凸显。

2.大学生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但诚信危机凸显。大学生在择业中表现出很强烈的竞争意识。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问就对就业问题表现出积极的关注。有的提早准备,了解市场“行情”,按照社会需要塑造自己;有的则主动学习求职知识和技巧,并灵活应用;还有的甚至从低年级开始就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并将学习、实习、社会实践与就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对于自身弱点,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分别是“没有工作经验”(32.15%)、“知识能力储备不足”(24.37%)、“英语不够好”22.85%)、“自我定位不够准确”(13.63%)、“其他”(7.0%)。过去许多大学生只是一味地追求如何去求职,如何找到理想的就业单位,也就是注重择业的结果,而忽视平时的就业准备,即择业的基础。如今,不少大学生意识到“学业”是“择业”的基础和前提,要想在就业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努力提高竞争的“实力”。但同时,大学生在诚信意识方面还认识不够。大学生认为,未来职业所需要的个人品质为“勇于创新”(28.11%)、“乐于参与竞争”(20.12%)、“合作”(16.88%)、“踏实”(17.89%)、“诚信”(12.01%)、“好交际”(4.99%)。在大学生看来,诚信绝不是竞争中绝对需要的品质,这说明他们虽然具有竞争意识,但其实并不了解竞争的真正实质。同时,许多大学生改变了以往“干一行,爱一行”的态度,而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爱一行,干一行”。在“工作一年后你会选择跳槽吗”问卷中,73.1%的大学生认为一年换一份工作应该比较适合自身职业的发展,因而选择了“非常会选择”,而“不会选择跳槽”的只有13.2%。与之相反,社会上被调查单位90%不赞同频繁跳槽,认为频繁跳槽的大学生职业稳定性差。

3.大学生重视自我发展,但责任危机凸显。调查表明,在当代大学生的心目中,就业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首先注意能否发挥个人的才能,这是与他们择业动机中突出自我发展,追求长远的人生发展目标相一致的。在上述“你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问题上,大学生首选“能发挥个人特长符合个人兴趣”(42.01%),位居“福利待遇好”(29.99%)、“工作稳定”(18.89%)等项前列。大学生普遍认为只有发挥个人特长,实现个人抱负,才能提高自己在市场的竞争力,从而通过自我努力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还明显表现出矛盾性。他们既有强烈的集体主义情感,却又普遍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一般情况下,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问卷中,“非常同意”20.75%,“同意”55.27%,“中立”20.11%,“不同意”3.44%。在“你愿意选择贫困地区的单位吗”问卷中,“非常愿意”(9.3),“愿意”(13.9%),“中立”(40.5%),“不愿意”(24%),“其他”(12.3%)。大学生赞同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问的利益,但在对待自我和他人、自我和集体的时候又容易将自我放大,从而忽视他人与集体对自我的意义,不愿意去做艰苦的工作。

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原因分析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因素。“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生活关系、人们的生活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社会深刻的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找到了良好的机制,也为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的觉醒创造了外在的条件和机遇,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比如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等价交换观念等等;不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必然带来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也就是市场经济在给我们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同时带来负面影响,那就是人的价值取向日益功利化、市场化。大学生受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往往按照市场的要求来塑造自己。比如,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原则和竞争性特点会容易使大学生过分强调自我,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必然使一部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价值取向的偏差,出现“一切向钱看”、“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思想;产生见利忘义,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的利己主义价值追求,使得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日趋淡薄。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市场的物化倾向必然会淡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从而使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功利化。因而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取向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出现与马克思主义要求的价值观不同的偏离。这种偏离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必然会对建设和谐社会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严峻挑战。造成这种偏离的因素恰恰又是社会现实的突出矛盾引发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2.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氛围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变化的深层原因。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中西文化的交流变得广泛而深刻,而古今文化、中西文化的冲突和斗争在当代大学生身上显得尤为激烈。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各种方式熏陶着大学生的心灵,成为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主要资源;但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的东西也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品格,比如封建迷信腐朽的人生观念,儒家的某些保守观念也会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使得西方文化中本身所固有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会极大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大学生虽然处于“象牙塔”里,却也不可能“独善其身”,不少大学生面对大量的外来信息,来不及思考便接受了具有流行特色的趣味标准和外在引导,进而导致其判断能力的弱化,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失去独立批判、否定的能力,从而一味地“跟着感觉走”。同时,理想化的职业价值观要求与学生的实际,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大多数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实际上是以现实要求为出发点,以个体需要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以个人利益作为价值的基本标准,他们讲实效重现实,其职业价值观具有鲜明的实用色彩,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是,这种实用性带有的功利性,使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少了一些应有的理想和精神。

3.教育的错位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变化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当代大学生生长在一个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的时代,其就业问题成了全社会都关心的问题。在教育大学生对待就业问题时,大家多用“前途教育”鼓励大学生。当然,这种“前途教育”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这种思想教育的功利性太露骨,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所以,“急功近利的教育培养了急功近利的青年川”。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我们长期奉行的是“应试教育”。这种“应试教育”的后果是严重忽视学生价值观的正确教育,导致学生价值观的偏差,同时,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单薄的,渠道是较为单一的,而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接受的内容难以应对复杂的社会影响,难以抵挡社会多渠道影响的诱惑力。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10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实践教学;观念意识

[DOI]10.13939/ki.zgsc.2016.31.250

文化产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是近十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因应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所设置的,其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可想而知,尽管实践性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重要性尽人皆知,但是现实中的文化产业管理教学实践环节的确存在诸多问题和缺憾。

1实践教学的观念意识

实践教学的观念意识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认识和加强。首先是教师教学方面的观念意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身就是因应当代社会文化发展而产生的,当代文化发展的现实是文化艺术的生产从传统精英文化到大众消费文化的蜕变,而这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文化艺术的产业化即文化产业的出现。比如传统社会最为经典的文学艺术,在当代则是以影视艺术形式出现,即使中国传统文化中 “产业化”(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最为成功的戏曲艺术,其鼎盛时代的元明清(早期)是以经典作家作品见长,而从近代以来的包括传统戏曲到当代影视为主的视觉演艺艺术则毫无疑问已经演变为一个演员和明星的时代。传统与当代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艺术其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方式的有着极大的差异,文学经典时代的艺术生产与当代明星艺术生产机制更是截然不同,传统社会的文化精英对于自己的创作往往秉持一种“藏之名山,以待来者”的情怀,而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化生产者则抱持一种“不发表就发霉”的焦虑。而从事文化产业教学的过程,比如许许多多的专业基础课如各类艺术史、艺术理论,就要更加注重研究这些规律,即历史发展进程中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实际过程,既然当代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内容创意,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内的文学、艺术、美学等课程的学习过程就不能再是传统的文学、艺术和美学课程等传统授课内容的惯性延续,而应该有热情、有勇气结合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现实去改变课程授课内容和授课模式。仍以文学艺术课程为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文学艺术课程既要讲授传统文学艺术学科的关于作家、作品和艺术发生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更要注重传统艺术向现代大众文化、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发展这一历史发展的现实实践规律揭示出来,这当然就需要我们教师从传统的授课模式和惯性中走出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没有自己的教师队伍,他们大多是都是从传统学科转移而来)。文学艺术课程是这样,其他课程也是这样。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化产业管理管理专业的教师,无论其面对的是文史类的基础课程,还是管理学、经济学等基础理论课程,都要面对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自觉意识到教学内容的现实和实践性,加强现实实践的观念意识。

就学生学习和接受层面而言,培养学生树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习是一门现实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习的观念意识。培养学生树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就当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而言,绝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外乎艺术史类、艺术理论、美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课程,从学理上讲,这种课程设置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现实的学生学习中,由于缺乏从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的高度去把握和统领这些学科,所以现实给学习者造成的感觉往往只能是感觉所学课程杂多、混乱,甚至是无所适从。这就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现实实践性的问题意识,并以此问题意识把文化产业管理各门类课程统合起来。

问题意识是现代科学研究和创新最重要推动力。与传统科学研究主要局限在各自门类领域内进行不同,随着大量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的出现,当代学科之间的传统壁垒被打破,现代科学研究的“问题导向”研究已经取代传统科学研究的“学科导向”方式。一个问题只有被意识到并被提出来,才可能引起人们的思索并得到合理的解决。问题意识成为思维的动力;而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或多或少地意味着思想上的创新,所以说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尤其在文化产业研究领域,在这样一个多学科交叉、注重为现实产业实践服务的学科,树立学习和研究的问题意识是切实而必须的,加强现实实践性观念意识对文化产业管理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来说是势在必行,正如赫拉利所说,创新的政策或者制度,从根本上说还是来自观念,“我们的思想观念才是科学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的最终提供者。”比如以色列这个国家,对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的重视,对知识的信仰,已经成为以色列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性格,甚至已经构成了国民的潜意识,也是以色列能够持久创新的动力源。以色列拥有两所世界知名的大学,希伯来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尤其是后者,整个国家70%以上的上市公司的企业家和创业者都来自这所大学。大学中也并非以学术论文来考核教师,而更关注技术的转化与应用。这最好不过地证明了观念对学习者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同样也可以在笔者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教学十余年的实践和观察中得到证明:当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入学基础同样是文理科专业,但毕业后,许许多多的人已经变成了经管、新闻等社会新兴行业,而专业训练时间并不长,但并没有影响他们在专业能力上的成长,反而比其他专业训练时间更长的学生表现更出色。这就主要得益于这一部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即这一部分学生并不过分看重平时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他们更认真对待各种各样的学期论文、科技赛事,并依此有意识地综合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方法、理论去理解事物,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去组织、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这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校园文化实践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每一个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本文的校园文化实践,则主要是指校园文化中文化艺术创作、表演与传播的部分。在这个方面,学校乃至国家和地方政府都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支持。原因很简单,社会、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大学内部扶持文化,并帮助地方文化的传播,自然而然大学就成为地方和区域性文化艺术传播的场所。虽然,在校园文化范围内的参差不齐的文化艺术活动可能并不是职业水准的,大学生群体在走出校门之后确确实实也只是一部分人从事艺术活动,但是,大学在培养艺术家和艺术经营者之前,首先应该培养受众和消费者。尤其是在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就学的人越来越多,是他们构成了当代文化艺术文化生产与消费的主体。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实践业已表明,社会公众参与文化艺术度的标准首先是教育水平,这一点远远高于一个人的薪资水平、父母职业和种族文化等指标。现实的状况是,一个学生在大学期间受过艺术培训,那么成年之后其参与或是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的频率则是显著提高。就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如京剧、水墨山水这些国粹,政府和社会是要靠自己而不是外国人来传承和保护一样,同样,山东地方戏曲的保护、传承也应该首先是山东各级地方政府和山东各级各类学校自己的事情,很难想象一个从小到大从没接触过山东吕剧的人日后能成为这种文化产品的爱好者、消费者。

校园文化实践的主体应首先当是学校,因为它时涉及财政投资,学校管理运行体制的改革和学生参与的宏观方面的组织。另一个主体当然就是全体学生,学生在学校的专业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无处不在的校园文化对一个身处其中正值思想观念长成的大学生的影响则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就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生而言,一方面学校学院层面的各种节庆活动、会议会展、艺术演出、科技赛事等涉及组织、策划、传播等环节,都要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全力参与,学校学院组织层面在某种程度上既要最大限度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又要给予学生犯错的空间。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要踊跃参加或是成立属于学生自己的学校各种艺术体育等团体组织活动,确确实实把专业知识和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校园文化实践是一个复杂课题,它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乃至所有的在校大学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实施方式及程度主要取决于学校校方,对此将专文讨论,此处不再展开论述。

3校企合作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11

当“三农”问题构成制约中国社会发展和实现现代化进程的突出问题时,对它的关注和寻求解决之道的现实需求,也敦促学术界对其进行学理或学术层面的分析。诚如已故历史学家张荫麟说:“我们的历史兴趣之一是要了解现状,是要追溯现状的由来,众史事和现状之‘发生学的关系’(GeneticRelation)有深浅之不同,至少就

我们所知是如此。按照这个标准,史事和‘现状’之‘发生学的关系’愈深愈重要,故今通史家每以详尽略远为旨。”因此,由现代回观历史,从历史审视现代,就成为现代史学一个不容回避的研究课题。“三农”问题即是如此。

首先,“三农”问题虽是一个现实问题,但从根本上说则是一个历史问题。根据现代化经典理论,现代化意味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意味着城市和乡村的中心—边缘、支配—被支配的关系。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乡村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是生存还是毁灭,是衰败还是复兴,是遗弃还是重建……任何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必然面临并必须解决这一“哈姆雷特”式的难题。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正是在现代化背景下提出来的一个问题。在古代,社会是乡土社会,农业是主要产业,民众主要是农民,以农耕文明为特质的均质性社会按照自身的逻辑演绎和发展。因此,农村、农业和农民并没有成为古代社会的重要问题。只是随着以工业文明为载体的工业、城市和工人等现代文明因素的出现,与传统农业文明密切相关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才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问题。

虽然中国迟缓的现代化进程远不及西方那样对传统的乡村社会形成强劲的冲击,并彻底改变传统乡村结构,但在清末民初的社会剧变中,乡村社会所受到的冲击和沉积的矛盾已经是前所未有的了。故有人指出,民国以来的中国社会进程实际上是中国农村经济崩溃的过程,是中国广大农民贫穷化的过程。旧时代的矛盾依然存在,新的社会矛盾又闯了进来,再加上外国侵略和天灾人祸诸种因素,农村问题遂成为引人注目的大问题。到20世纪30年代,‘农村危机’、‘救济农村’成为非常强烈的呼声;‘复兴农村’、‘乡村建设’、‘农村改进’、‘改革土地制度’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那时在几乎所有政党政派的政治纲领中,都有关于农村土地问题的主张。

其次,勿庸置疑,困扰当代社会发展的“三农”问题,有着自近代以来自身形成、发展和演变的线索,当然也是近代历史进程中人们曾想努力解决的问题。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虽然近代农民生存条件和生存状态与传统社会并无质的差别,但近代以来的农民生存更多地呈现出社会变迁中的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因为“我国古时重士农,轻工商,所以农民的地位非常高尚。”但到了近代以后,“工商业一天一天的发达,工商的地位逐渐提高……农民的生活一天一天的变坏,他们的地位一天一天的降低……”这一历史记录表明,近代中国农村问题的出现和累积之所以不同于传统时代,就在于它不仅受到社会政治变动所引发的权力结构动荡的影响,也不仅受到农村阶级结构内在规律引发的土地集中和贫富分化的周期性震荡,而且更在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于乡村社会生存和发展形成的巨大压力和分解力。因此,立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探讨中国乡村社会变迁,就成为20世纪30年代《东方杂志》讨论的主题之一。同样,已经被拖入世界经济市场的中国乡村,还不可避免地承受着世界经济的冲击。因此,当时乡村社会研究的国际视角也十分鲜明,如马寅初《世界经济恐慌如何影响及于中国与中国之对策》就是典型一例。而且当时对于中国农民贫穷问题的考察也是从世界史的对比角度入手的,如李树青的《中国家的贫穷程度》即是通过与美国、丹麦农民生活状况的比较而立论的。寻求“三农”问题答案的探索,是近现代以来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再则,近代中国农村社会变迁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乃至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而出现的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由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既承负着现代化进程也承负着半殖民地化进程的双重困厄,因而乡村社会变迁更多地表现为危机的加剧、交错和寻求解脱危机的步履维艰。在20世纪上半叶急切探求中国乡村社会发展出路同时也是探求中国现代化出路的讨论中,学术界、政界、思想界、文化界、舆论界等各以自己的认识和思考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所谓重农主义派、重工主义派、工农并重派、农村复兴派、都市建设派、资本主义派、社会主义派、民生主义派、放任主义派、统制经济派、合作运动派、交通建设派、生产建设派等等都试图在自己的学理论证框架中提出改造和建构中国社会发展的模式。任何模式都有其学理层面的价值,也有其现实试验的意义。当然,任何模式也都是有限的,历史的发展和演进最终都超越了模式本身。不过,历史所积累的认识价值却是永恒的。回观历史,并将当代三农问题置于近代历史进程加以审视,才能够厘清其形成、演变的趋向,也才可以认清其时代特征。这是时代对史学的要求,也是历史学回应并作用于时代的基本功能。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12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就业价值取向 应对策略

1.引言

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一直在不断变化,并且呈现出较强的时代性特点。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的选择更丰富,很多大学生都对于自身的个人发展更重视,并且部分大学生对稳定性较高的行业有较大期待。针对时代特点和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只有更好地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进行了解,帮助他们端正就业理念,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2.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情况

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断发展和变化,很多大学生都更关乎自身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并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方式,关注对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成长,并且认识到职业需求的满足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很多大学生都更希望在工作过程中对自身的视野进行拓展,更好地实现自身理想和价值。在开放性的市场就业环境中,双向选择逐渐被大学生认可和适应,大学生的自信不断增强,并更客观、正确地面对就业问题。与此同时,虽然大学生对就业形势已经有一定了解,但是自身对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缺乏一个长期的目标,不能结合自身特点采取系统的方式对自身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发展目标不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这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造成很大影响。另外,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变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关注功利和福利待遇问题,而对于一些社会服务则缺乏足够重视,从而导致两部分特殊岗位人才供应不足,人才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3.影响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几个因素

对于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会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大体上包括来自于个人、社会、学校与家庭等多方面因素。大学阶段,大学生本身对于生活和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理解,并对于自身日后的工作情况有了一定规划和愿景。很多大学生都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对于经济方面的负担没有太多估计,在择业过程中更关注自身爱好和兴趣。在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体系下,高等教育逐渐得到普及,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并且学习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在外来文化和思想的冲击下,大学生如果没有接受正确的引导,则他们很容易产生一定的负面心理,忽视自身的责任,就业价值观上出现方向上的错误,在就业过程中过于关注物质。在学生参与就业过程中,就业市场上存在用人单位和学生自身交接上的问题,大学生不满意用人单位,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也存在不满。这种问题的产生,为高校的教学改革工作敲响了警钟。在教学活动中,学校应该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及思想道德观念进行综合培养,塑造优质的综合性人才。而现阶段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理论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学生所学知识难以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与社会存在一定脱节。另外,家庭方面也会对于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产生很大影响。在家庭环境中,家长的职业和家庭经济水平,对于学生的择业选择上往往会产生很大影响,并且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就业观念和理念进行被动转变。部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关注相对保险、稳定的就业观念,并且重视编制和公务职位,这在农村大学生的家庭中更普遍和突出,而一些走后门、靠关系等求职方式,让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发生很大变化。

4.引导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正确发展的思路

第一,提高对专业学习的重视。对于大学生来说,在校期间要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掌握,从而在专业领域的工作和生活中产生价值,对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适应和满足,这是大学生个人发展与成长的基础。在校期间,大学生本身要关注专业课程的学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拓展知识面,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量。

第二,正确地看待就业问题。就业问题是一项综合性的问题,大学生要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兴趣方向、专长等进行明确,并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态度,真正投身到国家需要建设的地方,让自己发光发热,并且甘于从无到有,从低到高,放低姿态,从基层做起和发展,不断成长。

第三,科学地进行职业规划。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身处于校园中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过程中,要通过不同方式和渠道,给予大学生充分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指导,让他们对于职业发展有一个更加清晰、明确的认知和定位,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自我认知方法,提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科学性。与此同时,让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有一个清晰认知,也可以帮助他们减少日后就业发展中的盲目性,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来说非常必要。

第四,做好宣传和引导。针对于就业价值取向方面的问题,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各界舆论媒体都要以正面宣传为主,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健康的舆论氛围。与此同时,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净化网络环境,从技术上对不健康的网站予以屏蔽,对各类网站进行积极的价值观引导,使他们增强自律心与社会责任心。

5.结语

在大学时期,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都在不断完善,并且外来文化理念对于大学生也造成很大影响。在正面、负面的价值理念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取向受到很大影响,再加上大学生自身缺乏足够的社会阅历和经验,对有关如法律法规了解不全面,很容易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积极做好相关思想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更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帮助他们更好地走入社会。

参考文献:

[1]刘健康,王朋朋.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现状分析及有效引导对策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