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舞蹈大学论文

舞蹈大学论文

时间:2023-03-24 15:28:28

舞蹈大学论文

舞蹈大学论文范文1

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这种压力也慢慢的影响到高校中。随着种种压力的增大,在普通大学生中显现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经常在报纸、网络媒体上出现某某高校一大学生自杀身亡的消息。心理健康是人们健康的一个重要部分[1],而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现今大学生必须去面对的一个重要部分,各种自我、偏激、孤僻、抑郁等现象正在不断的困扰着普通大学生的生活。体育舞蹈是目前世界上非常流行的舞蹈之一,它是一门融体育,音乐,美学,舞蹈为一体,以身体动作舞蹈化为基本内容,以双人或集体配合练习为主要运动形式的娱乐健身型体育运动项目[2]。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有体育舞蹈选修课供普通大学生进行学习,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了这项运动。体育舞蹈作为具有社交功能的体育运动项目,能不能通过练习,起到促进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作用呢?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并对相关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随机抽取的200名长江大学二年级学生(其中男生、女生)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体育统计网等文献资料库,收集和参阅有关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资料,作为本研究的基础。

2.2.2实验法

把200名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实验组进行一年的体育舞蹈课程的学习,对照组进行一年的普通体育课程的学习。在实验前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3]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所等的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计分方法:总分即为90个项目的得分总和。该量表的临界点是160分,即被试的心理自评量表测试总分超过160分,说明被试者可能存在着某种心理问题。总均分,是问卷90个项目的平均分。如果因子得分超过2分则为认为是阳性,阳性项目总数超过43分,则说明被试可能存在心理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诊断[3]。

2.2.3数理统计法

将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实验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1所示:表1结果显示,在所有被试的200名学生中,心理健康自评量表总分低于160分的学生为总人数的74%,总分超过160分的学生为26%。其中男生总分超过160分的学生占到受试男生的22.2%,占到受试总体的8%;女生总分超过160分的学生占到受试女生的28.1%,占到受试总体的18%。从这一测试结果来看,普通高校大学生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状况不容乐观,还有一些同学存在着心理健康的相关问题。我们把所分成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总平均分和阳性项目数进行比较,其结果如表2所示:我们把实验前两组学生所测试的,心理健康自评量表中的各项目因子的平均分进行比较,其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本研究所随机抽取,并分成的两组学生的心理健康自评结果的总平均分、阳性项目数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从表3可以看出,所随机选取的两组学生,在实验前其(SCL-90)量表中的十个相关因子的平均分之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两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程度相当。通过表2、表3可以看出,所选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在实验前处于一个相同的水平,能够满足本实验的需要;同时也从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和各心理健康因子等方面,客观的反映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训练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

3.2实验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运用一年的时间,分别对其进行体育舞蹈教学训练和普通体育项目锻炼教学。再对所有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进行相关心理健康指标的测试,其心理健康总体情况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通过一年的教学实验后,受试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总分小于160分为186人,占到总人数的93%,多于实验前的148人。说明经过一年的教学实验后,这批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这并不能证明这些学生都是经过体育舞蹈教学训练后的结果,为了验证到底是由哪种教学训练进行了影响,我们再对两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总平均分和阳性项目数进行比较,其结果如表5所示:从表5可以看出,经过一年的教学实验后,通过体育舞蹈教学训练的实验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的平均分为1.27,小于通过其他体育教学训练的对照组学生的总体平均1.84,且对两者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其P值<0.05。实验组的阳性项目数的平均分也低于对照组的平均分,且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的P值也<0.05。这些结果说明经过一年的教学实验,两组实验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平均分和阳性项目数都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对照组学生。这也表明,通过一年体育舞蹈教学的训练,其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幅度要远远高于普通体育教学训练的学生。从表6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中的各分项目因子的得分均值,都要低于对照组的学生,且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六个因子上,同对照组学生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通过体育舞蹈的教学实验,在这六个项目因子上,体育舞蹈教学训练的改善程度要远远高于经过普通的体育教学训练。在实验前,我们两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总体情况、阳性项目总数及各项目因子都不存在显著差异。我们通过一年的体育舞蹈教学实验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平均分和阳性项目数,都要高于对照组,同时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六个因子上的得分,也存在显著差异。这都表明通过体育舞蹈教学能够提高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普通大学生通过一年教学实验后,经过体育舞蹈教学训练的实验组学生所测(SCL-90)的心理健康水平总分、总平均分和阳性项目数都要低于实验前所测结果。同时这些数据都要低于经过其他体育项目锻炼的对照组学生,说明体育舞蹈教学与传统的体育项目教学相比较,更有利于提高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4.1.2体育舞蹈教学实验组学生,实验后(SCL-90)量表的10个项目因子的得分均低于实验前,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六个因子明显低于实验前所测数据,说明经过体育舞蹈的教学,能够促进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普通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能帮助普通大学生消除焦虑、克服其自卑心理,增强其自信心。4.1.3体育舞蹈是一种有益于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项目,通过体育舞蹈教学训练,并结合相应的心理引导,能有效地提高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正确发展。

4.2建议

舞蹈大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 舞蹈教育 舞蹈技能 舞蹈基础理论 辩证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我国现当代的舞蹈艺术呈现出百花争艳、硕果累累的喜人局面。各种具有不同艺术风格、不同艺术表现手法、不同艺术表现技巧,不同题材、不同内容的舞蹈作品,多方面地满足了我国广大观众的精神生活需要。舞蹈艺术天地里真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但是,面对可喜的局面,我们也要冷静下来思考一下舞蹈艺术中存在的问题:如有的舞蹈演员理解能力低下,艺术修养不高,很难创作出具有情感丰富、思想内涵深刻、富于艺术魅力的舞蹈形象;有的舞蹈编导搞创作,只重视舞蹈作品的形式,而忽视舞蹈作品的文化内涵,他们没有自己更高的艺术追求和理想,也许有的人能够取得一时的成功,但这样不可能有什么艺术上的真正的创新,也不可能创造出真正出色的、艺术上有价值的舞蹈作品;有的舞蹈教员只能够墨守成规过去是怎么学的,现在就怎么教,不能根据学员的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一些舞蹈理论知识答不出来,或是马虎应付过去,这样是不可能成为一名名副其实、合格称职的舞蹈教育家的;有的舞蹈专业的大学生,舞蹈技能十分娴熟,可是舞蹈理论知识却是一知半解,只能说得出一些舞蹈常识,对自己所掌握的舞蹈,也只会跳、不会“说”,这样是难以达到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舞蹈人才的标准的。以上出现的这些现象,严重地阻碍了舞蹈艺术的发展,导致了舞蹈学科落后于其它的艺术学科,以至于社会上的许多人对舞蹈艺术产生了很多误解。我想,产生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我们舞蹈教育出现了亟待改革的问题,特别是我们的舞蹈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计划、教材和教学方法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很多舞蹈工作者,特别是舞蹈教育工作者都普遍重视舞蹈技能而轻视舞蹈理论。

“舞蹈教育学,是研究应用什么样的舞蹈教材和舞蹈教学大纲,以及采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和规范的方法,来培养训练舞蹈人才,传授舞蹈技艺,以促进舞蹈的流传和繁荣的一门学科。”舞蹈教育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目的,可分为业余舞蹈教育和专业舞蹈教育两种类型,业余舞蹈教育,以广大舞蹈爱好者为对象,普及舞蹈文化开展自娱性舞蹈活动为其重要目的;专业舞蹈教育,主要为职业舞蹈团体培养高质量的各种舞蹈人才进行舞蹈基本功底和舞蹈技能的系统、规范、科学的训练,同时还进行文化和文艺理论的学习,高等舞蹈教育结构还将艺术实践与艺术科研紧密结合起来,向舞蹈艺术更广更深更高的领域探索。无论是舞蹈技能,还是舞蹈理论,在舞蹈教育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舞蹈技能,主要是指舞蹈的动作和技巧,动作是构成舞蹈最基本的元素。一部舞蹈作品,就是在一定的时空中,通过人体各部位连续、有节奏、有韵律的动作完成的。人体动作各部分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表现出的速度、幅度和力度,并赋予不同的情感,进行有规律和目的运动,就会产生和变化出无穷无尽的舞蹈动作,组成丰富多彩、变动多端的舞蹈形态、技巧。感受舞蹈艺术魅力,首先,接触的是舞蹈形态、色彩、情感、音乐等诉诸人们的审美情感的,因此,舞蹈形式――身体线条、肌肉能力及技巧显得十分重要,道理就在这里,舞蹈技能是概括凝结地表现了人们的动作和技术能力的艺术创造,是舞蹈艺术揭示美的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舞蹈艺术如果失去了动作、技巧、缺少表达感情的舞蹈美的形式和手段,就等于取消了舞蹈艺术的存在。因此,对于从事舞蹈工作者或是初学舞蹈的人来说,必须掌握舞蹈技能。舞蹈技能是舞蹈艺术创造形式美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基本要求,如果一个舞蹈工作者不能掌握好舞蹈技能,是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舞蹈工作者的,所以舞蹈技能是舞蹈的基础,是表现手段。

“舞蹈理论,主要研究舞蹈艺术和现实生活的关系,舞蹈艺术的发展规律等问题。其中,又分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舞蹈的基础理论,主要研究舞蹈和社会生活的关系,舞蹈的起源和社会作用、舞蹈的本质特征、舞蹈的继承和发展、舞蹈的种类和体裁、舞蹈的内容和形式、舞蹈的创作过程和方法、以及舞蹈审美特征等。”舞蹈艺术是对生活的反映,舞蹈艺术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和其它艺术一样都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学习舞蹈中学好舞蹈理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舞蹈技能。

理论来源于实践,舞蹈理论是舞蹈实践的经验概括总结,正确的、科学的舞蹈理论又能反过来推动、促进舞蹈实践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学好舞蹈基础理论是克服我们在学习舞蹈技能中的盲目性,加深对舞蹈技能的认识和运用,提高舞蹈工作者的自身文化素质,从而提高舞蹈创作思想艺术质量和舞蹈表演艺术水平以及其它舞蹈工作的唯一有效途径。在教学中,舞蹈教师除了让学生牢固掌握舞蹈技能之外,同时还要对舞蹈的形式、种类、要领、风格和文化等相关理论做具体地、细致地、深入地研究,从而对舞蹈技能及其相关的舞蹈理论和文化有一个清楚、明确、详细的了解。在传授舞蹈技能中,教师要注重舞蹈技能知识与舞蹈基础理论知识的贯穿和联系。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重技能轻理论的教学方法严重地限制了舞蹈人才的培养、舞蹈学科的发展,并与社会需求错位。作为舞蹈教育工作者,首先应从自我做起,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改变“填鸭式”教学,注重舞蹈基础理论和舞蹈技能的相互贯穿、相互联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在教好专业课的同时,辅之以相关的基础理论和文化内容,通过由“形”到“神”的演示和提升,完成将一个学生由简单地模仿动作提升到形成舞蹈自我,舞蹈内在的修养的层面,这种提升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的理解力,为培养一个优秀的舞蹈艺术人才提供了并不可缺少的阶段。同时,舞蹈教师要充分利用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教学中不断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积极开展与其他兄弟艺术门类间的学习和合作,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空间中接触到更为广阔的艺术世界。综上内容对学生的培养和舞蹈艺术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2]韩瑾.从桃李杯比赛看军队的舞蹈教学改革.

舞蹈大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教学理念;文化内蕴;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J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169-01

一、树立综合知识的教学理念,促进创新能力在舞蹈编导教学中的运用

舞蹈编导课主要培养学生“编”与“蹈”的能力,“编”指编舞,“蹈”指导演。编舞是技术活,可以通过编舞的技术,逐步提高。而导演则体现在知识的“融会贯通”上。师范院校作为培养综合性舞蹈人才的“溶解器”,为舞蹈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培养综合能力强的舞蹈应用型人才,创新精神是重中之重。

首先,从舞蹈本体出发,关注时、空、力在舞动中的展开。从生活中吸取养分,将生活中的真情实感作为舞蹈编创的情感素材。同时,多关注舞蹈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联系,以纵观的视觉方式对待舞蹈的多元存在。中国许多优秀的舞蹈,大多取材诗歌、绘画、文学和历史题材,如古典群舞《小城雨巷》,即取材于戴望舒的诗歌《雨巷》,将江南女子清丽、婉约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此舞蹈借助诗歌作为情感通道,以中国古典舞作为主要手段,将江南水乡中的人与景交相融合,映衬出了江南一带如诗如画、意境深远的风土人情。

二、以舞蹈编创技法为主导,融入舞蹈文化理念

舞蹈编创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编舞技法对于学生而言,是打开舞蹈编创的“神秘钥匙”。舞蹈编舞技法对舞蹈创作而言,是“技能与方法”,是舞蹈的必经之路。编舞技法是“有法可依,形成创作的一般性规律”,为舞蹈创作储备了必要的知识。

在师范院校的舞蹈编导课程设计中,先将舞蹈编创的单、双、三、群舞的编创技法的讲解和实际运用相结合,运用即兴舞蹈的手法,让学生探索并掌握编舞技法的一般性规律。如单人舞编创中的元素编舞法、造型贯彻法、动势、动律连接等。双人舞编创中的双人撞击法、双人动作轨迹透视、双人缠绕与脱离、流动线条等。三人舞编创中的三人造型接触、三人即兴,三人磨合、三人分离、单双并存等。群舞编创中的线条独立、几何图、单线复合与单线拆解法、点线面的单一与复合等。在编舞技法的教学与实施中,以学生的身体力行为主,教师结合汇课进行指导与评论,启发学生开发动作思维与想象力。运用分析式与研究式的教学法,让学生观摩中西方代表性的舞蹈,在分析中学会借鉴,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构思、语汇、创新点等,明确舞蹈编创技法只是方法,要对舞蹈语言作具体分析。

舞蹈编导是一种抽象思维,将人的想象力赋予人的肢体动作中,转化为直观的视觉感知,把人虚化的情思外化到现实的人体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现实关照,关照内心世界在人身体内外的体验过程。

三、注重理论引导实践和舞蹈文化的综合修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师范院校的编创课,大多侧重舞蹈编导技能的训练,忽视舞蹈综合理论知识的嵌入。文化修养的积累转化为生活体验的点滴,是舞蹈内需的营养。文化修养高的舞蹈创作者,会洞悉和捕捉到舞蹈创作的源头,以舞蹈方式完成他心理历程的探索。

学习和研究舞蹈理论,首先要树立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学习:1.加强舞蹈文化学习,如哲学、历史、美学、舞蹈心理学、舞蹈编导理论、舞蹈美学等。2.研究舞蹈发展史,像古典芭蕾舞发展史、中国古代舞蹈史、欧美现代舞史、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等。对同一时期的舞蹈发展作横向对比性研究。3.鉴赏中外的代表性舞蹈剧目,分析不同风格舞蹈作品的文化内涵及审美特征,进行讨论。

在舞蹈编导的教学过称中,始终贯彻舞蹈文化修养的导入,让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意蕴、语言层次、地域风格在人物情感中的展示、作品结构与叙事中的铺排,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与资源。让其充分认识到舞蹈是思维观念,是文化意识形态。关注舞蹈审美,区分有时代意义的舞蹈作品。提炼舞蹈语言、调度舞蹈在空间上的形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编舞能力。培养学生整体性思维观念,重视舞蹈理论与综合文化修养的共同提升。

四、结语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舞蹈编导教学则是以掌握舞蹈编创技法和创作方式,将舞蹈理论与舞蹈实践相结合进行交叉式学习的科目。针对师范生文化素养高的特点,帮助其打开舞蹈创作思维的灵活性,开发舞蹈想象力,运用综合性思维方式,在作、学、观的循序渐进中分析舞蹈创作的多维度艺术的审美与艺术判断,进入舞蹈创作的思维空间。

参考文献:

舞蹈大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舞蹈;舞蹈理论;接受美学

舞蹈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美的反映,是现代艺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艺术类教学的重要内容。舞蹈是一种融合了音乐、文艺、服饰、人体动态艺术的综合交叉学科。涵盖了生理学、心理学、美学等多方面知识,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传播起着积极作用。近些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学生基数不断增加,艺术类学生人数也呈现增多趋势。学生基数的增多使得生源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教学难度越来越大,舞蹈理论教学与学生审美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突出。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应根据学生审美需求设计课堂。

一、接受美学的概念

接受美学的概念是1967年,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HansRobertJauss提出。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接受出发、从受众出发。HansRobertJauss认为一部作品没有读者,就只能是半成品,只有被受众接受,它才是一部完整的作品。接受美学研究的是受众对作品接受、反映的过程中和受众审美、接受效果间的作用关系,基于接受理论而提出。接受美学理论提出后最初应用于文学领域,而后被引入到各个艺术研究领域当中。接受美学的提出丰富了美学研究方法,拓宽了美学研究范围。接受美学反对机械、片面、孤立的艺术研究,强调艺术的社会效果,关注受众的参与性和接受效果。

二、高校舞蹈理论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

舞蹈艺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舞蹈理论是舞蹈实践的经验概括和总结,是能够对舞蹈实践产生一定指导作用的相关理论知识1。不论是在舞蹈实践中,还是舞蹈编排、舞蹈学习、舞蹈表演都需要应用到舞蹈理论,可见舞蹈理论教学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舞蹈理论涉及到舞蹈艺术特点、舞蹈艺术规律、舞蹈艺术发展、舞蹈载体、舞蹈形式、舞蹈类别、舞蹈实质等众多内容,是展开舞蹈实践的前提基础。舞蹈理论大致可分为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两大部分。学生如果想要学好舞蹈,把人体动作优美的组织在一起,展现肢体美,进行舞蹈表演,必须要学会舞蹈理论。若缺少舞蹈理论作为支撑,舞蹈表演往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多空洞无神,动作杂乱、僵硬,缺乏美感。只有在舞蹈表演中融入舞蹈理论才能使表演具有艺术性和创造性。然而,当前许多高校在舞蹈理论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教学有效性较差,多采用传统知识灌输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忽视了学生感受和接受效果,这使得舞蹈理论课堂教学与学生审美取向矛盾冲突日益严重,一些学生甚至表现出了厌学情绪。想要增强舞蹈理论课堂教学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应在教学容积极融入接受美学理论,充分考虑学生审美价值取向。

三、基于接受美学的高校舞蹈理论课堂教学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舞蹈理论与舞蹈实践间的关系,将接受美学理论融入高校舞蹈理论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舞蹈不仅是在展现肢体美,同时也是在传达表演者的内在情感,而舞蹈理论就是舞蹈表演内在美的灵魂。学生只有熟练掌握舞蹈理论,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舞蹈技能水平,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者,展现出舞蹈的艺术魅力2。因此,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基于接受美学展开舞蹈理论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效果和个体感受。首先,教师应提高教学内容的适用性。由于当前艺术类学生基数增多,学生文化水平,舞蹈基础,接受能力各有不同。若教学内容选择不合理,往往不容易被学生接受,也就难以得到预期教学效果。教学内容选择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把适用性作为教学内容选择的主要标准,从而实现利用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如果教学内容无法吸引学生,课堂上学生基本都不会认真听讲。另外,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切忌空谈理论。其次,要改变教学方法3。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枯燥无味,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十分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舞蹈理论课堂教学中应积极融入多媒体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使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变的简单易懂,多媒体片段的播放更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很大帮助。最后,应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想要对学生接受效果进行评价,离不开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科学的评价教师便能够很好的了解到学生接受效果和学习情况,根据评价结果就可以知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教师就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计划。舞蹈理论教学在舞蹈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当前许多高校舞蹈理论教学现状不理想。想要提高舞蹈理论课堂教学有效性,应积极融入接受美学理论,考虑学生接受效果,科学制定教学计划。

注释:

1.周雪.本科舞蹈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教学法课教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13(11):119-124.

2.杨晓玲.当代美国舞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11(14):132-135.

舞蹈大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民族舞蹈;舞蹈教学;特征;优化策略

素质教育在新时期被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在精神文明方面的需求程度,在此基础上,民族舞蹈被高度重视。在舞蹈教学中,民族舞蹈不同于其他舞蹈形式,具有其特殊意义。民族舞蹈教学在民间文化的基础上,以舞蹈动作为依托,传递民族文化的内涵。现阶段,各大艺术类高校相继开设民族舞蹈专业,而且对民族舞蹈教学的重视程度越发增高,加大对该专业的师资投入和硬件设备投入。但是,民族舞蹈具有其特殊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重视舞蹈动作的掌握而忽视对民族精神的探索和领悟。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舞蹈动作的传授,没有合理的融入民族文化。因此,新时期的民族舞蹈教学成为单纯的动作延续,偏离了传承民族文化的主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舞蹈教学成为社会各界的热议话题,教师为了实现教学效果的突破性发展,必须立足于民族舞蹈特征,结合教学现状,进而优化教学方案。

一、新时期我国民族舞蹈特征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共分成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形成得益于历史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沉淀。舞蹈形成初期,人们为了抒感,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会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进行展示,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反映人们精神面貌、文化内涵与习俗的民族舞蹈。民族舞蹈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因此,新时期的民族舞蹈教学应更加注重对文化精髓的掌握。这需要对民族文化进行划分,剖析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所蕴藏的民族舞蹈特征与风格。我国的民族舞蹈形式多样,主要有东北秧歌、蒙古族舞蹈、藏族舞蹈、傣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等,这些舞蹈各具个性[1]。

1、维吾尔族舞蹈特征

维吾尔族舞蹈的特征是用身体的每个部位与眼神进行配合,在舞蹈中,头、腰、肩、膝等各个部位都有动作,其基本特征是直腰、挺胸与昂首。具体特点为:膝部动作的连续微颤,或是动作变换之前的瞬间微颤;旋转速度快,舞姿较多变,时慢时快,维吾尔族舞蹈中的特色形式是萨玛舞、手鼓舞等[2]。

2、藏族舞蹈特征

藏族舞蹈的主要特点是融合很多的农牧与宗教文化。藏族舞蹈突出所刻画的形象、伴奏曲调具有旋律性、歌词意义,典型代表是锅庄、孔雀吃水等。其另外的一大特征是含有强烈的农耕气息,如四川的“弦子”等。

3、蒙古族舞蹈特征

蒙古族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安代舞、筷子舞、盅碗舞等。舞蹈的特征是:舞步轻盈、粗犷豪放、节奏轻快等,以此反映出蒙古人民的淳朴、热情等性格特点,突出他们豪放、开朗的气质。常见的舞蹈动作有翻腕、抖肩,蒙古族舞蹈中男子的舞蹈动作较优美,造型豪放洒脱,突出男性的力量[3]。

二、新时期我国民族舞蹈教学基本情况

新时期,我国民族舞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舞蹈教学也相应的实现了进步,这使民族舞蹈的发展迎来了最佳时机。但是,我国在民族舞蹈的教学水平上依然处于较落后的状态,其中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单一

我国的多民族属性决定了民族舞蹈教学中的素材具有多样性特点。但是在高校进行民族舞蹈教学中,因受多种因素限制,使民族舞蹈的教学内容局限于几种甚至是一种舞蹈,并没有真正做到全面教学,这种教学素材的单一性使得学生的民族舞蹈学习受到很大的阻力。每个民族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在历史的推动下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与生活习俗,因此民族舞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然而,历史的变迁会导致迁移等现象发生,因而各个民族之间又存在着难以明状的联系,使民族舞蹈出现交融现象[4]。例如彝族、白族和傈僳族的民族舞蹈中都存在着“打歌”舞蹈,但这种舞蹈处于三个区域,即使武蹈的名字雷同,但三个民族对于舞蹈的展现形式存在着较大不同。白族在打歌舞蹈中强调表演的整体性,而傈僳族与彝族则强调打歌舞蹈中的脚步动作。新时期,我国高校在民族舞蹈的教学内容划分上没有做到如此细化,教学的内容呈现出单一性特点。这种因素的制约使学生无法对不同民族的舞蹈进行明确区分,无法掌握民族舞蹈的精髓,使学习停留在舞蹈动作的掌握上[5]。

2、感情培养匮乏

民族舞蹈的产生目的是表达人们的内在情感,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更是人们感情与动作的完美结合。在没有感情指引下的民族舞蹈,无疑是一系列动作的简单组合,失去舞蹈的原有魅力,更做不到民族舞动的传承。舞蹈家杨丽萍以其优美、形象又富有情感的孔雀舞而远近闻名,她在表演中,充分融合了动作和感情,使观众都沉浸在她所表演的舞蹈中。而在感情的把握上,杨丽萍只当自己是舞蹈中的那只孔雀,无论是开屏还是沉默,都能惟妙惟肖的展现出孔雀的状态。在我国目前的舞蹈教学中,教师过于看重学生对舞蹈动作的掌握,只关注学生动作的准确性。每个民族舞蹈的产生都有其历史背景,而教师在教学中却没有对民族舞蹈的产生背景进行讲解,使学生造成民族舞蹈的情感缺失。同时,在舞蹈考核中,对民族舞蹈的产生背景没有进行讲解最重要的考核标准就是舞蹈动作的完美呈现,完全忽视对舞蹈感情的培养。这使学生的民族舞蹈学习无法融入自身的情感[6]。

3、理论教学欠缺

在民族舞蹈的教学目标中,实践能力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而且在实际教学中,也成为教师的教学重点。然而,这并不等同于实践是民族舞蹈教学中的全部内容,想学到民族舞蹈的精髓,就必须在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注重理论学习。例如,蒙古族的筷子舞,有它独特的舞蹈特征,而且可以追溯其历史起源。在对这类理论知识进行编撰和教学时,能够使学生掌握到舞蹈动作的精髓,在实践中注意舞蹈动作细节的突出,同时,在了解舞蹈历史的基础上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在舞蹈中融入自己的感情[7]。在新时期的舞蹈教学中,个别院校认为民族舞蹈的理论知识并不重要,因此跳过理论教学,单纯重视实践学习。每门课程都需要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民族舞蹈教学的理论基础同样具有重要性。在掌握理论知识以后,便可以深入理解动作背后所隐藏的意义。同时,理论基础的熟练程度对学生鉴赏舞蹈的能力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8]。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对民族舞蹈专业的定位。很多高校开设民族舞蹈专业的目的并不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是要突出舞蹈成绩。同时,对于民族舞蹈所包含的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没有足够重视,并没有发挥自己作为文化传播者的作用,过于重视教书,而忽略了育人。

三、我国民族舞蹈教学优化方案

民族舞蹈教学有自己的表现形式,也有独特的魅力,只要在教学方案上合理优化,就可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民族舞蹈教学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做到传承历史、传递精神,在教学方案的优化上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特别注重民族文化的利用

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衍生物,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民族情感的表达。在学习民族舞蹈时,如果脱离了舞蹈中所隐含的较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就等同于最美的植物脱离了养育它的土壤。那么,即使舞蹈动作掌握的十分熟练,在表演中做到毫无差错,也只是展现出舞蹈的外壳,没有传达出其中的灵魂[9]。很多教师和学生的观念出现问题,认为民族舞蹈中理论知识的学习无足轻重,如果过多学习只是对课时的浪费,其实不然。理论知识多是民族文化的外化,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例如在藏族舞蹈的学习中,首先应该了解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他们独有的民族文化,这样才会表现出舞蹈的魅力。藏族人民长期居住在高原地区,受气候、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他们在呼吸上都具有负重感,因此藏族舞蹈具有慢吸和慢呼的特征。在学生了解到藏族人民的这种历史因素后,就可以深刻理解藏族舞蹈的呼吸节奏。我国幅员辽阔,因此各个民族的分布区域不尽相同,从而产生的民族特点也不同。由此,想提高民族舞蹈的教学效果就需注重民族文化的合理运用[10]。

2、剖析舞蹈重点动作

民族舞蹈的形成年代已久,是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而且每个动作都是在长期的舞蹈实践中积淀下来的,有其具体含义。每个民族的舞蹈都有其经典的律动和动作,这是区分不同民族舞蹈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民族舞蹈的教学中,不能单纯的做动作,而是将舞蹈动作中的重点进行剖析,以此来了解动作背后的文化精髓。上文中提到,藏族舞蹈中加入了很多宗教因素,典型的是藏族舞蹈中的低头俯身、向前跳跃动作,它是由藏族宗教仪式演变而来的。此外,藏族人民的居住地是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常年穿袍。这影响到了藏族人民的舞蹈动作,尤其是腿部活动,由此,藏族舞蹈中的腿部动作多是颤膝动作。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将舞蹈动作进行剖析,学生便会了解其中的深意,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使动作的表现充满意境,使舞蹈更有张力[11]。

3、做好音乐的应用

民族舞蹈中动作与音乐相伴而生,没有音乐的烘托,动作无法体现出它的律动性;没有动作的展现,就失去了舞蹈的意义。因此,在民族舞蹈课堂上,教师不仅应注重学生舞蹈动作的准确性和标准度,还要注重音乐的作用。教师在教授民族舞蹈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紧跟音乐节奏,以音乐的节奏性来感悟舞蹈动作。同时,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教学模式不拘泥于某种传统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搭配,在提高学生探索精神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蒙古舞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舞蹈动作选择适用的音乐,如果动作缓慢、起伏较小,可以选用轻缓的音乐,音乐中的伴奏最好是马头琴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这样可以使学生置身在蒙古舞的意境中。又如维吾尔族舞蹈的教学,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喜爱的舞蹈风格进行自主搭配。维吾尔族舞中,有很多眼神的交流。以学生搭配的方式展现舞蹈,可以更好的传递舞蹈中的情感。同时,学生在实践中可以提出更好的舞蹈构思,并加以运用,使民族舞蹈更具时代性。

4、注意创新的作用

新时期,所有艺术形式都寻求新的突破,实现创新发展,进而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民族舞蹈教学需要紧跟发展步伐,有效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进步。但是,创新不等于取代,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创新都不可以脱离民族风格,需要在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打破常规,贯彻教育改革思想,开放教育思维,发挥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创新氛围。同时,要加强互动交流,校方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聘请著名的民族舞蹈家担任课程讲师,也可以定期举行民族舞蹈家的专题讲座,在交流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自身的舞蹈素养,进而实现创新。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到民族聚集地去体验生活,了解他们的风俗民情,从而加深对民族舞蹈的理解,为学生的舞蹈创新提供有利条件。例如,可以聘请吐尔逊娜依等著名的民族舞蹈演员到校进行讲座。吐尔逊娜依是新疆舞蹈的著名演员,她可以指导学生维吾尔族舞蹈的动作精髓与注意事项等。同时,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去新疆等地采风,探索他们的舞蹈历史。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舞蹈教学的策略中,要在民族舞蹈特征及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民族舞蹈教学策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要在技术层面的前提下,指导学生掌握民族舞蹈中的文化内涵。民族舞蹈教学中,应注重民族文化的融入、舞蹈动作的剖析、音乐的运用,使教学不只停留在动作层面上。教学策略的优化不能单凭教师的力量,还需要校方、学生以及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在不断的创新与实践中,使民族舞蹈教学达到更高的层次,为民族舞蹈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柴瑜 单位:许昌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敏.民族舞蹈教学策略分析[J].大众文艺,2011,7(3):265.

[2]吴迪.民族舞蹈教学策略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4,8(12):91-91,95.

[3]曾鸿浩.民族舞蹈教学策略探究[J].商情,2013,9(1):48.

[4]倪佳.教育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民族舞蹈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1):109-110.

[5]康俊芳.普通高校中国民族舞蹈教学现状及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9(5):176-176.

[6]黄芳.幼儿园民族舞蹈教学的实施策略--以集体舞活动《孔雀飞来》为例[J].科教文汇,2014,9(24):172-173.

[7]李萍.论民族舞蹈中舞蹈技巧的应用[J].艺术时尚(下旬刊),2014,4(11):500-500.

[8]董乐.关于我国民族舞蹈教学优化策略的探索[J].北方音乐,2014,5(4):10-11.

[9]伍艳.古典芭蕾基训教学中突出民族舞教学特点的有效途径探索[J].音乐时空,2015,9(20):144.

舞蹈大学论文范文6

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提出:“艺术科学的问题就是描述并解释被包含在艺术这个概念中的许多现象,这个问题有个人的和社会的两种形式。”“艺术科学课题的第一个形式是心理学的,第二个形式却是社会学的。”就存在方式而言,艺术是一个抽象概念,具体实践中要通过不同媒介与载体来呈现,这就出现了美术、音乐、舞蹈等具体的艺术形式,随着艺术研究的科学化,这些艺术形式的研究也进入了科学研究的体系,从而出现了美术学、音乐学、舞蹈学等门类艺术的学科。在众多门类艺术的研究中舞蹈学相对比较年轻,同时由于以人体动作为媒介的表现方式,使得舞蹈的本体更为突出也更加被强调。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一特殊的媒介载体,使得舞蹈与社会的关系更为密切,也使得舞蹈社会学研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作为一种社会存在,舞蹈与社会的关系老生常谈,然而对舞蹈这一社会存在的理解、分析与学理性建构却比较欠缺。舞蹈学学科建立之初,舞蹈的社会性就被视为其自身规律的重要组成,对于舞蹈的跨学科研究也被列为舞蹈学的重要方面。20世纪90年代《舞蹈艺术概论》曾提出过“舞蹈社会学”,但由于当时整体艺术理论认识的局限性,只停留在功能论的层面。后来随着对艺术社会功能论的反向运动,在反对艺术“他律”的浪潮中,舞蹈本体论兴起,舞蹈社会学也就没有再被正式提出来过。在今天的学术氛围中再次提出舞蹈社会学、建构舞蹈社会学,并非标新立异,也不是同义重复,而是基于舞蹈本质、舞蹈学科发展的思考,目的是带来对舞蹈艺术认知与实践的拓展。

一、基于舞蹈本质的思考

在艺术领域的大家庭中,各艺术门类因其自身的特点而获得一种独立的存在方式,以人的身体动作为表现方式的舞蹈艺术,其独特的媒介载体不仅形成了与其他艺术的区别也构成了其自身的本质特征。无论是柯林伍德所说的“舞蹈是一切艺术之母”,还是约翰•马丁认为的“舞蹈先于所有其他艺术形式,因为它采用的不是什么器具,而是每个人永远随之携带的,说到底是所有器具中最有力的和最敏感的身体本身”,都是在强调舞蹈本质的特殊性。在进入艺术行列之前,人的身体就已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昂首挺胸、步伐轻快的身体语言传递出一种健康积极快乐的信息,而收缩的躯干、缓慢的步伐则传递出一种消极压抑或不健康的信息。日常生活中7%的信息依靠词语传递,38%的信息依靠音调和声响,而55%的信号是通过身体来传递的。“身体不会说谎”已经为心理学领域的一种普遍认同并应用于实践。由于身体媒介的共享,舞蹈艺术与日常化的身体行为也具有了密切的联系,这也就造成了即便是大家对艺术已经具有了明确认知的今天,在一些民间仪式中也很难分清“舞”与“非舞”界限的原因。日常化的身体语言通过艺术化的夸张与变形,形成各种舞蹈姿态与动作,也就构成了舞蹈身体语言。这一过程一般有三种方式:其一是对日常动作进行“等节奏”“等动作”的处理,如天冷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的跺脚,将跺脚赋予一定的节奏并不断重复就形成了舞蹈中的“踢踏”;其二是将身体延长,夸大动态,例如生活中跨过一个地方的动作在舞蹈中延长其动作线,就变成了“凌空越”“大跳”;第三种方式是在延长的基础上形成各种变化,如日常生活中恋人间的相互拥抱在芭蕾中变化为用腿部动作展现这种情感,也正是由于动作发生了变化而形成“陌生化效应”,使得舞蹈身体语言产生一种特殊的美感,同时由于社会传统的制约与影响,动作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限制与方向。以身体为媒介的本质特征使得舞蹈与人的关系更为密切,而人的社会属性的本质属性也带来身体的社会性特征。安德鲁•斯特拉森认为,“身体是多维度、多层次的现象,其意义随民族与性别的不同而不同,随历史与境遇的变化而变化。”

梅洛•庞蒂也提出,身体是我们能拥有的世界的总的媒介,有时候它被局限在保存什么所必需的行动中,因而它便在我们周遭预设了一个生物学的世界。而另外一些时候,身体通过行动呈现出了一种新的意义的核心:这真切的体现在像舞蹈这样的习惯性运动行为之中。有时,身体的自然手段最终难以获得所需的意义,这时它就必须为自己制造出一种工具,并借此在自己周围设计出一个文化世界。他提出的“身体图示”概念,认为身体不是并列的各个器官的组合,各个部分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人在一种共有中拥有整个身体,因为全部肢体都包含在“身体图示”中。“身体图示”首先可以解释为身体体验的概括,还可以解释为整体限于部分的一个现象,即一个完形。那么,作为以身体在世的人来说,身体即是人的社会存在的一种“完型”。对于身体来说,即便是机体最简单的行为,也反映着生存价值诉求的辩证关系而非单纯的适应关系,舞蹈不仅是以身体为媒介的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以身体为核心的文化现象。

“人是以身体在世的,知觉与行为都内嵌于身体的形式中,身体不是一个呈现为文化形式的客体,实际上是文化的主体即人本身。”舞蹈是一种使用身体语言符号作为媒介的艺术形式,由日常生活体语演变而来的舞蹈身体语言构成独特的审美感受,同时身体也承载着社会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情感观念,是社会文化的身体表征。身体不仅是自然的更是文化的,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不仅是个体的还是社会的。以身体为媒介的舞蹈艺术,更是文化主体参与社会互动的一种实践方式。马赛尔•莫斯看来,身体是一种生理潜能,通过人们所具有的个体的训诫、约束和各种身体实践,被社会地、集中地实现。在日常变化的生活经验中,身体的性质具有极大的差异,社会习俗、阶级地位、职业群体以及时代风尚都会导致身体产生重大差异,由此也产生不同的舞蹈实践,形成丰富各异的舞蹈形态。芭蕾对“开绷直立”的要求是西方宫廷和上流社会基本身体礼仪的“延长”与“畸变”,今天共存于民间舞概念下的“原生态民间舞”和“学院派民间舞”虽然有各种互动和相互借鉴、学习,但舞蹈的呈现始终带有不可磨灭的阶级差异和群体差异。正如布迪厄所认为的,身体具有某种文化资本,这种文化资本是通过指向外部的身体的特定实践表现出来。舞蹈者的身体是社会政治文化习俗规训的产物,是时代风尚与审美趣味的集中体现,以身体为媒介的舞蹈是他们带着这些已有的社会印记参与社会实践的一种方式。以身体为媒介的舞蹈艺术由于其自身独特的本质特征,与人的关系更为密切,当我们把舞蹈看作是一种人参与社会互动的实践活动时,舞蹈体现出的特点也具有了社会性。舞蹈中舞者通过身体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观者通过身体接受信息获得体验,这一来一往并非是个人化、机械化的过程,而是包含在整个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在这其中,无论是观赏者还是表演者,都通过舞蹈的身体实践把个人与社会联系在了一起,舞蹈成为联系个人与社会的中介,而舞蹈的媒介———身体,与生俱来地就带有社会属性,也使得社会性成为舞蹈本质之一。舞蹈社会学从探讨舞蹈的社会属性出发,在多元互动、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下来关注、审视舞蹈,提供一种认识舞蹈、分析舞蹈的视点与维度。

二、基于舞蹈学科理论建构的思考

作为一门艺术形式,舞蹈随着人的出现而发生,但是作为一门科学,作为被观察和研究的对象,则是近代以来的产物。随着舞蹈学科的建立,舞蹈基础理论作为支撑舞蹈学科的理论基石责任重大,舞蹈本体论、舞蹈美学、舞蹈生态学、舞蹈身体语言学、舞蹈人类学等舞蹈基础理论的探讨应运而生,从不同视点、不同维度进行着对舞蹈本质、特征、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在此基础上,随着艺术学上升为学科门类之后,艺术学概念之下的分支学科也相应地成为一级学科,在一级学科的平台上如何扩展、坐实并形成格局化发展,是每个分支艺术学科应该思考并着力建构的。自舞蹈学科建立之初,舞蹈特征的社会性就已经被关注和探讨。《新舞蹈艺术概论》作为1949年之后第一部正式出版的舞蹈理论著作就已经提出,“舞蹈学是一种研究人体运动上美的规律性的学问,人体运动有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前者是研究有关脊椎对人体运动的作用、人体的结构和人体各部位如何相互结合,后者则是关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产生的不同的社会生产规律,这规律受社会关系的制约而逐渐形成,在舞蹈学上就包括了跨学科的研究,社会学的关照是其中的主要方面。”

在这一讨论中,无论是针对舞蹈动作而提出的“本能的动”与“习性的动”之划分,还是有关“表情”“节奏”和“构图”的舞蹈三要素之说,都关注到了舞蹈自身的社会性。1997年出版的《舞蹈艺术概论》首次正式出现了“舞蹈社会学”的概念,与舞蹈哲学、舞蹈生理学、舞蹈心理学、舞蹈生态学、舞蹈美学并列为舞蹈基础理论,是“创建中国舞蹈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设想并未落实。在已有的舞蹈研究中,或多或少都关注到了舞蹈与社会的话题,但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大多都停留在“反映与被反映”“影响与被影响”的层面。舞蹈社会学则是要在已有的认识和成果下,系统、深入、多层次地建构起一种学理认知,这在与其他舞蹈基础理论研究的对比中能够找到支点。“舞蹈生态学”是近年来非常重要且比较完整的一门舞蹈基础理论,建立在交叉学科的基础上,把舞蹈置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探讨影响舞蹈发生、发展、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因素,是揭示舞蹈自身发展规律的一门学问。在这一过程中,舞蹈生态学以舞蹈与环境的关系为研究目标,主要运用联系的、系统的认识论观点,首先确定影响和制约舞蹈的环境因素,进而探讨这些因素以何种方式、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舞蹈。舞蹈社会学与舞蹈生态学在关注舞蹈形态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关系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舞蹈生态学以寻找规律性的舞蹈形态特征为研究起点和终点,舞蹈社会学更加关注舞蹈形态中的个体差异。人是以身体在世的,以身体为媒介的舞蹈则是人存在于社会的身体表征,即是群体的,也显示出个体差异。尤其随着世界体系的建构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当下任何一个地区或民族的舞蹈都不是一种静态的、封闭的、固定化的存在,所观察到的舞蹈形态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传承性,同时也充满了个体的创造性与场景化的变动性,这与舞蹈存在的时空、情境有关,更与舞蹈实践者的身份、地位和诉求有关。由此,只停留在一种静态的“因果论”研究范式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更需要一种动态的“互动论”的关照。个体与社会总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关系之下,以身体为媒介的舞蹈,作为个体参与社会互动的一种实践方式,也将是一种“动态”的身体呈现。

随着对舞蹈本质的清晰化,舞蹈身体语言学也逐步建立,《现代舞的身体语言》从个体所处的社会、阶层来分析其身体语言呈现的特点,《舞蹈身体语言学》运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借助身体研究的相关成果,对舞蹈本体———以身体为媒介的动作形态进行分析,从符号象征的角度入手把舞蹈看成是一种身体语言,探索舞蹈身体语言的表意系统和表意方式。身体作为一种非语言文字系统,不仅具有语言文字承载信息、表情达意的功能,而且比前者信息量更大、更加可靠,那么以身体为媒介的舞蹈也和语言一样每个动作具有一定的意义。舞蹈身体语言学所探讨的能指与所指、语言与言语正是基于语言学研究之上,来阐述其形态背后的语言意义。这一研究不仅是对舞蹈审美层面的关注,更将其提升到文化层面。语言学研究对人文科学领域有重要贡献,尤其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语言学转向,更是引发了哲学领域新的思考,语言学的出现让人们将关注焦点从“是什么意义”转换到“为何生成了这一意义”,由此在对舞蹈语言的研究中,除了分析其能指与所指的对应之外,也需关注其所指产生的场景、环境,而这些都是在舞蹈的社会化过程中、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中实现的。

与舞蹈美学对审美感知、意象的探讨不同,舞蹈社会学更强调一种对现象、行为的分析。社会是一个具体的存在,舞蹈的形态、特征、规律和变化则是在社会互动中完成的,不仅是“形而上”的意象,更是一种切实发生的过程。舞蹈人类学与舞蹈社会学的差异则在于其研究的出发点和学术倾向上。前者运用人类学的方法研究舞蹈,其目的更在于通过对舞蹈的解读获得一种探寻人性、象征和文化多样性的思路,以达到对人类学发展的反思与建构,而舞蹈社会学的立场更多则是基于舞蹈学科理论建构的思考。总而言之,舞蹈社会学是基于对舞蹈本质的思考,更是基于对舞蹈学科理论建设的思考而提出并建构的。社会包罗万象,它既是一个研究向度也是一种关注情怀,在此倡导一种多元互生的社会舞蹈文化,提供构建舞蹈社会学学科的平台与基础,有利于拓展舞蹈学科和厚实舞蹈理论研究,推动舞蹈文化事业繁荣健康地发展。

作者:王阳文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舞蹈系

舞蹈大学论文范文7

近十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审美教育的不断深入,作为其不可缺少的舞蹈教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这期间,舞蹈教育已从单纯的职业教育,进入了舞蹈启蒙考级类教育,综合大学舞蹈特长生教育,高等师范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等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一个个舞蹈盛事也从舞蹈界的圈子逐步融入了社会文化大市场,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及青睐,舞蹈被作为一种文化得以传播,交流和推广。而高师舞蹈教育作为一支新的生力军,在其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从本世纪初开始,全国各高等师范都纷纷成立舞蹈教育,舞蹈学与舞蹈编导专业,它们培养的人才已经直接进入了舞蹈普及教育和文化市场的第一线,辐射面之广毋庸置疑,他们对中国舞蹈文化的传播,对全民舞蹈教育的推动作用也显而易见,高师舞蹈教育已初具规模。从全国性及省及地区级的重大舞蹈赛事中高师学生的积极加入与骄人成绩足以见得高师舞蹈教育的成果,高师舞蹈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向职业舞者靠拢。然而与此同时,参加论文评比或寻求更高学位并立志投身舞蹈研究的却寥寥无几,重技术,轻文化的现象仍然很普遍。

一、文化积淀:高师舞蹈教育之根

(一)“大舞蹈文化”是高师舞蹈教育的理念

许多师范院校在成立舞蹈专业时,都确立了自己的培养目标,无论是舞蹈普及教育的师资还是群众舞蹈的推广者,都希望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科学型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十分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与丰富。除了舞蹈专业技术课程之外,既有舞蹈基础理论,舞蹈人体运动,舞蹈心理学,舞蹈形态学等舞蹈科学,也有音乐,美术,文学等相关艺术学科,充满了人文色彩。而事实是,这些课程在高师学生的学习中更象是些副课,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身体技术就是舞蹈的全部,即使他们知道舞蹈是心灵与肢体的共鸣,仍热忠于技巧,追求技术精湛是他们的目标,学校也缺乏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维与研究的良好氛围,而更加倾向技术水平的评价标准。这似乎等同与职业舞蹈教育。究起原由,是因为高师舞蹈专业的学生来源绝大多数是来自各地区的中专舞蹈学校,这些学生年龄小,文化基础弱,知识结构单一,又习惯于被动的“被雕刻”式的学习方式,对自己将来的发展目标缺乏思考,面对高校丰富的文化资源却不知如何是从。

而当今世界舞蹈高等教育的理念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即研究性的学习。美国犹它大学舞蹈系主任当娜•怀特提出:本科教育要发展艺术表现力,身体表现力,批判性思维,实践经验,自尊,协作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葡萄牙里斯本技术大学则重视舞蹈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与跨学科的教育与研究。如:运动科学,体育,卫生教育,运动管理,人类工程学和舞蹈,涵盖了学科的多样性以及交叉性,利用解剖学,生理学,肌肉运动以及舞蹈历史和人类学,培养学生具有人体活动方面的高水平知识,将其应用到以后对不同的人群教授不同的舞蹈技巧。甚至把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如何把舞蹈艺术尽可能多的与其他行业建立联系,寻求相互合作作为舞蹈高等教育的重点。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之下,作为中国的高等舞蹈教育,尤其是高师舞蹈教育,更应该抓住舞蹈的本体,挖掘舞蹈文化的内涵,传播舞蹈艺术的精髓。

要实现“大舞蹈文化”的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的舞蹈文化人才,高师舞蹈教育应以深厚的民族文化为根基,积极吸收世界舞蹈文化艺术的理念,以舞蹈本体为特色,拓展与舞蹈文化相关的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甚至其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

然而,高师舞蹈教育不能仅停留在提供一个文化的平台上,应首先帮助弥补中专职业舞蹈教育与作为完全教育的高等教育在文化上的脱节和断层,帮助学生提高文化基础,然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高师其他相关艺术学科及人文科学的资源优势,丰富信息储备,创造舞蹈学术研究气氛。

二、“本土舞蹈文化”的研究与教学是高师舞蹈教育的特色

在“大舞蹈文化”的背景下,全国各高师舞蹈教育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所在地区的文化及地方舞蹈文化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各地区民间舞学习的优势,各地方文化活动的参与机会。无论是教学还是艺术实践这些影响都是停留在对已有地方文化的接受与继承上,而忽视了对本土舞蹈文化这块肥沃土地的挖掘和利用。对于有着良好人文环境的高师院校,只有充分利用地方文化丰厚的资源,投身地方舞蹈历史,人文形态,艺术特征的研究,丰富教材建设,开发地方艺术作品创作,构建出蕴涵本土文化的课程体系,才能显现出高师舞蹈教育的特色。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在这方面已经开始了新的尝试。我们申报了江苏民间舞蹈的研究课题,旨在依托江苏文化大省丰富的文化资源,以江苏民间舞蹈的传承为突破口,较完整地展现江苏民间舞蹈的古老历史、地域特征、风土民情,较全面真实地反映江苏民间舞各品种的现有状况,发展趋势及其艺术特点和价值,并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高师舞蹈艺术教育体系。同时也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艺术教育和文化决策提供新材料、新观点。

江苏民间舞有着丰厚的历史和现实资源。但除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殷亚昭等学者编写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以及近年来著名舞蹈家马家钦正在进行与江苏民间舞蹈有关联的昆舞研究以外,整体的理论研究尚未形成,江苏民间舞蹈应用研究更加薄弱。也没有系统的资源应用建设项目,特别是符合时展的可应用项目。而作为这一方水土养育下的高等教育有责任去认识和分析江苏民间舞蹈的历史及审美特点,深入研究当代江苏民间舞的生存现状和发展趋势。更有责任在高等教育中建立本土文化的传承基地,将江苏民间舞蹈引进高校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课堂,完善高师舞蹈教育的学科建设,实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这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该课题既包含了结合地域、人文形态的富有时代特征的理论研究,又包含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应用研究,将丰厚的江苏民间舞蹈资源运用于高校艺术教育领域,为高师舞蹈艺术教育及素质教育增添了新内容。既能填补国内该领域研究的空白,改变江苏民间舞相对滞后于我国其它少数民族民间舞的现象,又能通过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应用,通过教材的整理建设、教学内容的丰富、课程体系的完善,构建本土舞蹈文化的学习、研究、创作基地,建立高师舞蹈教育的特色。江苏民间舞蹈教育在江苏高校专业艺术教育及普通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课程建设中将大有可为。

随着大众对舞蹈认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需要高品味高艺术的舞蹈演出。而担负着培养未来舞蹈施教者与舞蹈传播者的高师舞蹈教育,更需要用文化作为舞蹈教育的基础,用丰富的文化积淀去诠释舞蹈。有许多人认为舞蹈是一种天分,而事实上,舞蹈更需要对生活的积累,对文化的理解,高师舞蹈教育应启发学生的心灵感悟,用更深更广的文化内涵增强舞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高师舞蹈教育还应重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并以科学的发展继承观,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顺应时代的步伐,发展新的民族文化。当学生装满了知识,学会思考,并用文化的钥匙去开启舞蹈艺术的真谛之门时,舞蹈本体将在高师舞蹈教育中彰显其无比的魅力。

三、人文渗透:高师舞蹈训练之本

高师舞蹈教育中的训练体系几乎都沿袭了职业教育的路子,但却不具备职业教育时间上量上的保证,教材搬舞院,作品搬精品,使得培养出的学生技术不扎实,发展不均衡。笔者在这里不是要反对借鉴地学习,事实上职业教育能给高师舞蹈教育许多理论与方法上的指导,这里要指出的是,且不说高师与职业教育对象上的差异,目标的不同使得高师应有适合自己的教材与教法,当职业舞蹈教育在反思教育理念,回归舞蹈本体时,高师舞蹈教育却又走上了职业教育的老路,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浪费。

高师舞蹈教育仍以身体训练为主要内容,这一点无可厚非。然而身体训练并不等于技术训练,如果仅仅追求跳多高,转多少圈,搬了多少度的极限突破,它似乎与体育竞技没有多少区别,舞蹈的身体是在一种意韵状态下的运动,技术也是具有舞蹈美学意义的技术,如今对于舞台上层出不穷的高难度技巧已不足为奇,但笔者却对首届电视舞蹈大赛中山的一个旁腿控制记忆忧新,或许她的高度已被众多的后起之秀突破,但她的那如流水般慢慢撩起,意致脚尖的过程,象是在诉说一份悠然,淡定和沉着。而这种艺术状态的人体技术,似乎在高师训练中被遗忘了。

人是舞蹈的主体,高师的舞蹈训练应以人为本,将学生作为主体。高师的学生来自各地区,其各自接受的初,中级舞蹈训练有着很大的差异,在高师的这个集体中首先要面对的是规范整理的问题,这一点无论是其接受进一步的训练,还是今后作为施教者的可能性都尤为重要,因为科学的训练方法对其自身与今后的教育观都起着直接的作用。其次技术的训练还受着学生自身条件与开发阶段的限制,教师的主观意愿与量的积累未必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何况在高师丰富的教学内容背景下,也给量的积累与技巧的突破带来了难度,这就更需要从学生自身出发,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使其在原有的基本能力基础上有所提高。高师舞蹈教育不仅要从理论上,也要在训练中探索形态与文化,形态与美学的关系,将舞蹈技能与文化理解与思辨能力相结合,挖掘更深入的训练价值。而舞蹈训练教学法的研究,直接影响到训练价值的体现。

1、“人体修养”的开发

建立一种新的舞蹈训练意识,当一个个个性鲜明,光彩照人的学生走进训练课堂时,如果教学仍停留在“依样画瓢”的简单模仿上,是无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只有挖掘学生由内而外的自发动力,以感觉状态,协调状态,表现状态及综合的“人体修养”,心理与生理之和的人体艺术状态,才能使他们更加鲜活,只有以意韵作为先驱的舞蹈训练,强调内心与外形的统一,技术与韵律的融合,抓住细节,才能品味出更广阔的文化内涵。

2、“人体思辩”的挖掘

要注重技术科学的互通性与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在训练中不能就动作而动作,就技巧而技巧的评论,而应把它放到科学的依据中去寻找科学规律,用一种开放、互动、会话的教学方法,探索不同的途径,选择最佳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对于纠错,规范及提高的训练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应该将训练与舞蹈解释,分析与大文化紧紧相扣,与万事万物紧密相贴,培养思辨的思维。

人文渗透下的舞蹈训练,将塑造具有人文精神的艺术形体,这使得高师舞蹈训练不再是技术技巧的攀比与炫耀,不再是留于外表的自我欣赏,而是一种充满情感与意绪的文化。

四、品质提升:高师舞蹈教育之脉

1、“和谐发展”是高师舞蹈教育品质的保证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质量标准在不断提高,社会更加需要全面和谐发展的人,需要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便是对教育的需求,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就要有人的素质结构教育理论下的现代素质教育。高师舞蹈教育同样肩负着素质教育的任务,而其自身因具备素质教育的功能,又承担着培养未来素质教育实施者的重任。对于今天的受教者,将来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而言,“素质”便尤为重要。

高师舞蹈教育对于实现素质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在其教育过程中不需要枯燥的理论,也不需要抽象的说教,只要在舞蹈审美感知与体验中,就能被艺术的力量所感染与征服,产生心灵的共振。必须通过认真严谨,团结协作,克服困难,刻苦努力才能实现审美目标。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而这些思想与品质既符合社会的需求,又能推动高师教育自身的发展。因此和谐发展应象血脉一般渗透到高师舞蹈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

2、“良性循环”是提升高师舞蹈教育的关键

深圳高级中学的教育思路率先做出了榜样,从这所普通高中走出来的一支舞蹈队伍,不仅在历届全国中小学舞蹈大赛中获得骄人成绩,更以高素质的形象展现了当代学生的风貌。凡是见过他们的人无不被他们舞台上准专业化的鲜活灵动,与舞台下的整齐纪律所感动。了解其教育过程,会发现在每天仅有的一个半小时训练中渗透着极其严格的管理。对训练的自觉主动,对专业的刻苦求精,对人与人的团结合作,甚至对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及精神面貌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舞蹈大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舞蹈学;舞蹈美学;体系;学科建设;现状;理论建构

中图分类号:J70-02文献标识码:A

舞蹈美学是舞蹈学下属的二级学科,但是它一直处于“准二级学科”状态,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体系缺乏主线、逻辑不连贯、层次不分明、内容不确定等。在学界,真正从美学角度来审视前期的学术资源,对舞蹈美学体系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整体层次结构以及难点等进行系统梳理和整合的理论成果目前尚属空白。本文在吸收学术资源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比较有代表性舞蹈美学体系的异同,根据体系建构的目的与需求,试图勾勒出舞蹈美学体系的整体框架。

一、舞蹈美学体系的研究现状

古今中外的丰富的舞蹈艺术实践虽蕴涵着许多美学思想,但“舞蹈美学”学科尚处于初建阶段。德国美学家弗兰克•蒂斯在1920年指出:“舞蹈与美的关系问题从未得到过满意的回答”。著名的美国舞蹈美学家塞尔玛•珍妮•科恩博士也说:“舞蹈美学尚处于拓荒阶段,先驱者可以在这块荒地上播种玫瑰,却绝不可能在波士顿的花展上得奖”。

国外舞蹈美学思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表现以及各自的特点,但真正兴起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尽管有美国的J•弗里曼对“舞蹈与观众的审美距离”的研究;苏珊•朗格对“舞蹈幻象”的研究等,它在国外也仍然处于草创、拓荒阶段。而具有“舞蹈美学”题名的著作更是廖若星辰,仅有日本郡司正胜的《舞蹈美学》,邦正美的《舞踊的美学》等。

国内“舞蹈美学”在20世纪80年代以“舞蹈美学研究会”的成立为标志,一些学者撰写了舞蹈美学的文章与书籍,主要成果有:资华筠、刘青弋的舞蹈美育研究;于平的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的研究;欧建平的舞蹈美学的研究;隆荫培、徐尔充的舞蹈艺术概论的研究;林君桓的舞蹈美学的研究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关于舞蹈美学的定义等。

从研究成果来看,目前我国的舞蹈美学体系的研究模式主要是以下四种:

其一,舞蹈文化结合舞蹈审美型模式――于平的《风姿流韵――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该体系是从研究舞蹈的历史、地域、民族、阶层文化到研究舞蹈审美的形态、视觉接受、物质载体、感知氛围,它将文化与审美相结合,十分注重分析舞蹈美的文化内涵。

其二,舞蹈美育型模式――资华筠、刘青弋的《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该体系是以舞蹈美育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舞蹈美育的生理学原理、作用、测量与评价;舞蹈美育促进心理发展的原理、内容、原则、方案;舞蹈美育的实施原则等,它特别侧重舞蹈美育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其三,东西方舞蹈美学的比较型模式――欧建平的《舞蹈美学》。该体系主要研究芭蕾与现代舞的美以及舞蹈审美方法,特别进行了横向的东西方舞蹈美学的比较研究。

其四,舞蹈美的哲学型模式――林君桓的《当代舞蹈美学》。该体系具有较浓的哲学意味,主要对舞蹈进行历史角度的研究,并提炼了舞蹈美的特点,以及舞蹈形态特性,最后对舞蹈审美心理进行了研究。它既有舞蹈历史的研究,也有舞蹈美的本体研究,它偏于舞蹈美学的抽象思辨。

可见,国内舞蹈美学研究内容已发展到一定程度,理论思想也提高到了一定水平。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方面、角度探究了舞蹈美,将舞蹈美学范围大致归纳为舞蹈美的本体、起源与发展、种类、欣赏以及舞蹈文化关系等。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对舞蹈美学整体体系的研究仍是空白,因而十分有必要系统地建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另外,许多舞蹈基础理论研究也为舞蹈美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如资华筠的舞蹈生态学研究,于平的舞蹈形态学研究,孙景琛、彭松、王克芬的中国古代舞蹈史研究,隆荫培、徐尔充的舞蹈艺术概况研究,冯双白的中国现代舞蹈史研究,刘青弋的现代舞研究,唐满城的中国古典舞的文化研究,罗雄岩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研究,于海燕的世界各国舞蹈文化研究,还有郭明达、朱立人的欧美现代舞、古典芭蕾的译述与研究,傅兆先的舞蹈语言学研究,胡尔岩的舞蹈创作心理研究等。所以,撷取这些学术资源的精华,串联成一个以“美”为核心的逻辑链,就显得十分重要。

建立舞蹈美学的一个完整体系,对舞蹈美学趋于成熟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探究舞蹈美学思想的结构关系,梳理内在逻辑性,揭示内部组织规律,是舞蹈美学发展的迫切问题。具体地说,建立舞蹈美学整体体系,对已有的舞蹈美学思想进行整合,使那些零散的美学思想表现出统一性、连贯性、互补性,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它对加深舞蹈的审美鉴赏、全面地把握舞蹈美学内容,更好地开展舞蹈美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可进一步揭示舞蹈创作的规律、过程、要素等,对推动舞蹈艺术创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它可将舞蹈艺术实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进行美学理论的升华。

二、舞蹈美学体系建构的依据与逻辑起点

“学科”一词的含义主要是指知识“按照学术的性质而分成的科学门类”①。“学科体系”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某一学科的内在逻辑体系及其理论框架;二是指学科范围和各个分支学科构成的有机整体,而本文所言主要是第一种含义。要建构独特的学科体系模式,就要寻找到建构的合理依据与逻辑起点,它也是一门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核心环节,这就是对这门学科研究对象的界定。对舞蹈美学体系而言,明确舞蹈美学定义、摆好定位、廓清范围、认识性质、树立目标是其研究的基础。关于舞蹈美学的研究对象与其它的艺术美学有共同性,基本上分为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三方面,但舞蹈美学仍有其特殊对象、特殊矛盾与特殊规律。《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舞蹈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舞蹈的审美特质”。②《社会科学大词典》认为所谓“舞蹈美学”的内容是“研究舞蹈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审美规律”。但是舞蹈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审美规律为何?笔者认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性应是在舞蹈的创作、表演、欣赏的审美活动中表现出的特点;舞蹈艺术的审美规律的也应是对舞蹈的创作、表演、欣赏的审美活动的提炼、总结。这就是说,舞蹈美学的逻辑起点是舞蹈的创作、表演、欣赏的审美活动。依此为逻辑起点,可以展开对舞蹈作品、创作、表演、欣赏等横直勾连的综合、立体、多维研究,从而建构一个宏观的舞蹈美学框架。之所以以舞蹈的审美活动为舞蹈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因为它是舞蹈美的基元,它包含了舞蹈作品、舞蹈创作、舞蹈表演、舞蹈欣赏等一切矛盾的萌芽,在体系生长中能够起“细胞”的作用。以舞蹈的审美活动为起点,其实体就是舞蹈作品,对舞蹈审美活动的创造就是舞蹈创作,舞蹈审美活动的展示就是舞蹈表演,对其的审美接受就是舞蹈欣赏。由舞蹈审美活动出发,就可提炼出舞蹈审美创作、表演、欣赏规律,探究舞蹈美的本质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运用诸多相关学科,对舞蹈艺术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美学研究。

以此逻辑起点,舞蹈美学的学科定位就可是对舞蹈审美活动特征、形态进行解释、说明,把握审美现象;对审美活动的丰富内容和多样表现形式,以及运动的各个环节加以分析和综合,从而组成舞蹈审美活动的学科。它是艺术美学下属的具体门类美学,是舞蹈学的分支学科就学科性质而言,舞蹈美学具有舞蹈学与美学相互渗透的、关联的、交叉的跨学科的“学科间性”(inter-discipline)。它着重强调两个学科之间的互动性、开放性、建构性、竞争性。它既不似舞蹈概论,主要研究创作技巧、方法、规范,也不似普通美学只研究一般审美规律,而是侧重研究舞蹈的特殊审美现象、审美规律、审美属性、审美特点,在理论品质上更具有哲学意味,且还有全面性、整体性、深刻性、开放性、交叉性等特点。“舞蹈美学”的范畴解释就包含“舞蹈的美学研究”、“舞蹈艺术的美学化”的意味。舞蹈美学体系研究的理论目标,就在于掌握舞蹈审美活动,进而从中揭示本质规律,以系统的概念、范畴的形式表述出来;应用目标在于肯定其学术形态、知识谱系、话语方式、精神依归与价值取向,用来指导、规范、调节舞蹈审美活动,以使舞蹈的审美活动进一步升华与深化。

三、舞蹈美学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任何一个体系的建立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舞蹈美学也不例外。舞蹈美学体系研究的原则主要是:其一是美学理论与舞蹈实践的统一。一方面舞蹈实践需要从美学汲取理论作为指导原则,另一方面美学理论也要能够应用于舞蹈实践而发挥作用。其二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在研究舞蹈美学体系时,要根据历史行程,合乎逻辑地集中反映舞蹈美学思想发展过程的本质、必然性、规律性。它表现为整体地、逻辑地把握与局部的历史分析相互印证的运行模式――由局部上升到整体然后再由整体返回到局部。这样,逻辑与历史互动,二者才能在不断的融合中共同促进舞蹈美学研究的扩展和深入。其三是审美与文化的统一。不同种类的舞蹈美(芭蕾舞、民族舞、古典舞、现代舞)都内蕴着不同文化的审美取向、审美趣味、审美风格等美学因素,所以,对舞蹈美学体系的研究不应缺乏文化意识。在研究中遵循这些原则,可以实现结构思想所要求的广度、深度上的综合,同时解决建构体系时遇到的矛盾。

从研究方法上说,舞蹈美学体系研究主要是用多维的辩证考察方法代替单向的线性推论方法,对舞蹈的审美系统的各级层次、各个侧面做全面地、深入地整体研究。主要采用:1、文献分析法。根据已有的研究文献以及学术资源,条分缕析地进行思考、整理、总结、归纳,充实舞蹈美学建设的资源库。2、比较研究法。对既有的舞蹈美学体系类型进行内容的比较研究,分析特点与不足,提取其合理部分为我所用。3、借鉴研究法。对“同级”的其他艺术美学体系进行借鉴研究,如对音乐美学体系的借鉴;对“上级”美学体系进行架构、线索的借鉴研究,如将艺术美学体系作为参考。4、系统论方法。把舞蹈审美活动当作一个系统,考察其生成与发展,纵向地揭示舞蹈审美活动产生的条件、机缘、时空和机制等,并分析这一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5、结构论方法。研究舞蹈审美活动各部分内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有序的逻辑建构。

四、舞蹈美学体系的层次结构与框架

在一学科未成熟时,应该具有一种强烈的“体系意识”,关注概念、范畴本身的确定性,关注概念与概念、范畴与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关注学科体系的严谨、完整和包容性,这种意识是创立学科时所不可缺少的基本思维方式。舞蹈美学的“体系意识”体现为一种宏观意识,即寻求各个相对独立的方面、层次的内在的联系与整体线索并将整合于一个合理架构上。在构筑舞蹈美学体系的基本骨架以后,就可以对此体系中的主要内容进行微观的专题研究。舞蹈美学体系的丰富与完善,有赖于各部分内容的深入、独立的研究,同时它们也是透视舞蹈审美活动的窗口。各个部分内容范围即为“域”,它们组成舞蹈美学体系的整体研究域。如下图所示:

笔者认为舞蹈美学体系的整体研究域主要由本体域、构成域、语言域、创作域、作品域、表演域、接受域、心理域、历史域、文化域、教育域十一个部分构成。具体研究内容为:

(一)本体域。任何一门科学的研究内容都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对自身的研究,二是对研究对象的研究,舞蹈美学也是如此。前者是广义本体论,后者是狭义本体论。广义本体论就是对舞蹈美学本身进行解释,即解释舞蹈美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定义、原则、方法等,它是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对舞蹈美学本体的理论探索,是学科自觉的标志。每一种艺术美都有其本质与特点,舞蹈是具有独立性的艺术。狭义本体论就是解释舞蹈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独立性,即阐释舞蹈审美活动的本质与特点、功能、价值、作用等,它是舞蹈美学的形而上研究。本体域是舞蹈美学体系的基础逻辑组织单元,没有对舞蹈美学的本体的研究,就无法深刻地阐明“舞蹈美学是什么”的问题。

(二)构成域。构成域的研究内容,首先是舞蹈审美活动以怎样的方式构成?舞蹈之所以有别于其它艺术,在于其构成不同,舞蹈审美活动以人体材料决定了它与其它艺术在构成材料上的本质差异。其次是舞蹈审美活动如何存在?舞蹈审美形象是其存在方式,它包含具象、抽象、意象等。再次是舞蹈审美活动的表现形态如何?表现形态即为舞蹈审美活动的样态、类型,每一样态、类型各有特点、意义、价值。第四是舞蹈审美活动的表现风格有哪些?而这些风格如何形成?其文化内涵是什么等相关问题。

(三)语言域。这一研究域是舞蹈美学体系的核心域,舞蹈语言既是舞蹈形象的物质存在方式,又是舞蹈情感的信息传递载体,是舞蹈编导进行创作活动的手段。舞蹈的动作、造型即是舞蹈语言,没有舞蹈语言就等于抽离了舞蹈活动存在的可能性。此域内主要研究舞蹈审美语言的构成、构成单位、方式、特点、层次、功能等一系列问题。

(四)创作域。舞蹈审美活动的根源来自创作,在舞蹈创作机制、过程中潜藏着美的规律。舞蹈编导创作动机、潜意识、创作手法、创作惯例、创作原型里,也蕴涵着美的因素,挖掘这些内容就是舞蹈美创作论的任务。舞蹈创作不仅受编导的主观因素影响,同时也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环境里的经济、政治、道德、宗教等因素,对舞蹈创作亦有明显作用。舞蹈创作所形成的群体潮流对舞蹈创作的个体影响也不可忽视,对舞蹈的主要创作思潮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的内涵、审美表现等要进行分析。舞蹈主要创作流派如模仿论、表现论、形式论等的研究,可使我们更深入地看清舞蹈创作的个体、群体的特点以及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也可使舞蹈编导在创作上更自觉地遵循创美规律,以创美意识指导创作。

(五)作品域。作品是舞蹈美的集中表现,它也是舞蹈审美活动的载体。舞蹈作品意味着审美的艺术实现,舞蹈作品的目的在于传达美的理想、传达审美意象。舞蹈作品的内容包含题材、主题,它涉及到作品的人物、情节、情景、环境、中心思想、主导情感、意蕴等;舞蹈作品的形式包含语言、结构、体裁、手法等。除研究舞蹈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外,分析舞蹈作品的审美性质亦十分重要。就性质而言,舞蹈属于抒情艺术,涉及舞蹈的抒情与现实、抒情与社会、抒情与宣泄等问题。

(六)表演域。舞蹈演员是美的创造者、美的代表者、美的宣扬者。舞蹈演员的表演魅力通过舞姿、舞风、舞韵体现出来。舞蹈表演既是二度创作,也是舞蹈美的凝结与展示。舞蹈作品转化为审美对象,关键在于舞蹈表演。舞蹈演员自身的艺术素质是其审美表达的基础,舞蹈的审美表演由多重因素构成,如感觉、想象、情感等。在进行表演时,其情感表达、技巧表现都有其规律与特点。在进行舞蹈表演的审美评价时,它有一定的审美标准与尺度。表演域的研究主要阐释舞蹈表演美的奥秘,表演的规律、特点、要求、标准、风格等。

(七)接受域。舞蹈有其特定的审美接受模式,不同的观众在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人生理想等因素的作用下,他们的舞蹈审美接受类型不同,或感受、或理解、或混合。他们对审美形象的认同也存在着敬慕、同情、联系等的差异。观众欣赏舞蹈的基础与条件是“期待视野”的形成,期待心理与视野的不同,影响着审美满足的程度。观众在审美接受中对舞蹈作品进行着意义与价值的再创造,进行着自己的阐释,如消遣性阐释、知识性阐释、创造性阐释等。舞蹈审美接受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对接受的心理过程、特点、要素、层次、方式等心理机制进行探微,是接受域研究的任务。

(八)心理域。舞蹈美更多地表现为心理感觉、审美愉悦,舞蹈的审美接受心理复杂而微妙,是动觉、视觉、听觉等多重知觉的统合,并与其它艺术接受有所不同。每个人都以自已的方式,按照自己的生活经历的特殊性、审美修养、审美趣味、个人气质、倾向和兴趣、教养和理想,来感受、体验、解释和理解一部作品。舞蹈审美接受沟通心灵间的距离,并揭示与其他心灵的疏异性。心理域主要研究舞蹈审美生理机能、心理机能、心理内容、形式内容,接受及创造心理过程、内在根源、运动规律、特点等。

(九)历史域。历史域要全面梳理舞蹈美的历史脉络,寻找出舞蹈美的起源、发展轨迹与规律,以及表现内涵、表现形式和艺术观的特点;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时期的发展异同等有关舞蹈审美史的内容。舞蹈始终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或现象,一个其所处时代的符号,一个历史的、社会、文化的标志。我们应该以某种更为广阔的社会和文化变革为背景来描述和图示舞蹈审美发展的变革和连接,这些社会和文化的变革又是在不同地点历时性自发增长的。一个时代、一个时期的舞蹈作品和舞蹈审美理论在根本上迥异于前一个时代、前一个时期的,其根本的区别是表现内涵、表现形式和艺术观的差别。

(十)文化域。文化域主要研究舞蹈审美与舞蹈文化的相互关系等。舞蹈美是文化的一种折射,舞蹈是文化的一种表述形式,每一种舞蹈都积淀着文化观念、文化心理,其表现的形象也蕴藏着一定的意蕴。在舞蹈美学里,应采用文化视角的优点,在充分重视舞蹈的语言、审美向度的同时,开放文化的向度,研究舞蹈文化的结构、机制、功能等。舞蹈的文化视角是广博的,地域、民族、阶层等文化都与舞蹈有关,而且文化还会多元互渗与异趣相溶。研究舞蹈的文化特征,探索中国舞蹈的文化传承、文化类型及其审美特征等,不仅是研究中国舞蹈文化之根本,而且有助于舞蹈审美精神的探究。

(十一)教育域。教育域主要研究舞蹈美育对象、目的、途径、功能、措施、方法等。舞蹈美学的理论研究,最终应落实在舞蹈美育上。舞蹈美育具有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作用,还能够引导人正确地进行舞蹈审美活动,培养人的舞蹈审美能力,从而使其形成完美的心理结构、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成功的人格力量。

舞蹈美学这一框架不是封闭的逻辑体系,而是以若干相对独立的研究域构成开放而有弹性的联系,是舞蹈美学内部各部分有机结合组成的完整体系。它并不意味舞蹈美学体系的完成,而会随着各部分内容的深化研究,调整和拓展自己的构架,臻于丰富完善。

五、舞蹈美学体系研究的难点

对舞蹈美学体系研究,既要框架严谨、内容丰盈又要富有理论价值,具有较高的学术含量,其难度不小,难点不少。舞蹈美学内容丰富,如舞蹈形态、舞蹈生态、舞蹈语言、舞蹈历史、舞蹈文化等已有累累硕果。如何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同时又要将这些成果有机地统一起来,尽可能完整地包容舞蹈美学的全部研究对象,避免偏狭性,是难点之一。研究舞蹈美学体系,涉及到艺术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其他学科内容,如何将相关学科的有价值内容合理地引进,是难点之二。舞蹈美学体系的建构既要符合舞蹈艺术的逻辑,也要符合美学的逻辑,如何注重美学理论与舞蹈实践的结合,既不能是纯理论美学体系的照搬,也不能仅仅是舞蹈实践经验的总结,如何把审美体验、艺术感悟和理性分析、理论概括结合起来,是难点之三。舞蹈美学既要重视理论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规律性,又要重视理论内容的实践性、规范性、应用性,如何把理论内容落实于舞蹈艺术实践,是难点之四。研究舞蹈审美活动的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层次、环节之间的联系方式,系统地、逻辑地理顺框架,形成一种新的整体性认识,是难点之五。这些难点显示出舞蹈美学体系的研究需要广博的视野、深度的把握,才能够跨越它们。一旦舞蹈体系初步建构起来,在进一步修改的过程中,这些难点就会逐渐被克服,体系也会臻于完善。

舞蹈美学体系建构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工作。就研究视野而言,对舞蹈美学体系的研究是在微观与宏观的相济相激中更注重宏观研究,侧重于从整体考察出发去认识个别,从而使个别在整体系统中显示出更为深刻的意义。就研究方法而言,“由一到多”,突破了单一、单向的思维模式。这一研究以多种角度,对舞蹈美学作一种网状的透视,用有机整体观念代替了机械整体观念,用多维联系的思维代替单向的、线性因果联系的思维。就研究形态而言,这一研究从以往的经验点评式的舞蹈批评转向了理论形态的舞蹈美学研究,内容具有了高层次的理论综合。就体系特点而言,它具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从广度上说,它拓展了研究视野与范围,克服了既有研究的狭隘性;从深度上说,既有对舞蹈的本体追问,同时也有利于舞蹈内部结构的深入地探究。

舞蹈美学体系的整体建构,具有舞蹈美学发展的必然性,它已经成为舞蹈美学发展的关键。它可使舞蹈美学在知识论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通过强化舞蹈美学的逻辑体系而赋予了其以明确的知识形态。

① 《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117页。

②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697页。

Current Situationof researchabout Dance aesthetics and constructa integry theorysystem

SHI Hong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Beijing 100048)

舞蹈大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舞蹈心理学;舞蹈美学;舞蹈教育

一、简述舞蹈心理学与心理学

舞蹈不仅追求肢体上的美感更加注重灵魂的升华,舞蹈的身体动作只是舞蹈的外部载体,其实质还是内涵的表达,换句话说,虽然舞蹈本身是一系列身体动作的连续的艺术形态,但从灵魂本质的角度上讲舞蹈更是一种心理过程,舞蹈的过程就是内在意识形态、精神世界的表达过程。众所周知,艺术的本质始终是精神内涵,任何艺术形态都是意识形态的外在表达,使人们能够直观的感受到艺术的表现和存在,舞蹈的灵魂也是存在于其意识形态之中,舞蹈的灵魂才是真正充实渗透到每个舞蹈动作中的内在精神支柱,缺乏灵魂的舞蹈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更无从谈起艺术美感了。因此,研究舞蹈和舞蹈心理学,首先应该研究心理学的理论和相关美学的理论。

1.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包括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发展过程,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研究心理学对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提高劳动生产等有重要意义,不仅如此,心理学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医疗效果,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等。心理学理论是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逐步成熟和完善的,主要经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也被称作为心理分析,该理论主要强调心理的深层结构,潜意识结构或者心灵结构,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是最切入人的本质和艺术本质的心理学原理,这里人的本质和艺术的本质是相互贯通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主要产生于20世纪初期,其创始人华生认为不存在所谓的人的心理和意识,人的大脑只是对来自外界的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心理学主要应该研究的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和联系来进一步探索人类行为的目的。直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又兴起了新的心理学流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此理论主张心理学该主要关注人的价值、潜能和尊严,既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也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机械决定论。

2.舞蹈心理学理论

所谓的舞蹈心理学理论是指对舞蹈的创作、欣赏以及教学的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研究,是主要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深刻分析舞蹈的起源、做用和价值来揭示舞蹈的本质和精神内涵的舞蹈理论。通过上面对心理学理论和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流派与理论的分析,在对舞蹈心理学有个大致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舞蹈艺术的表现形态和意识形态来深入解析舞蹈心理学的研究意义。首先,在上述的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阶段,弗洛伊德曾经说过“美的概念植根于性刺激之中”,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舞蹈艺术,可能舞蹈艺术本身也是一种本能欲望的自我升华,舞蹈的行为和肢体动作的表现都来源于内在真实意愿的原始驱使,是一种本能的自我释放淋漓尽致的通过肢体动作的外在表现,当然舞蹈的每一个肢体动作都在表达内心的情感,或是抒发或者叙述,表达着人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些情感都是受内心原始欲望支配才产生的,在欣赏或是舞蹈创作的过程中,都不要忽视舞蹈动作背后的情绪与情感,这些都是内心抒发的真情实感的具体体现。从文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下的以实现自我为核心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舞蹈心理学的研究,首先,该理论认为人有从高层次到低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尊重等基本的需要,还有高层次一些的发展需要,而求知和审美的需要则可以统称为超越需要。舞蹈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艺术价值,自然脱离了前面所提及的那些低层次的需要,舞蹈给人视觉上的审美感和欣赏作用,是超越需要的高层次价值,因此舞蹈所追求的不该是简单的情感表达和形体美感,更应该在深刻了解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去表现高价值体验的高级情感,通过对舞蹈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过程的探索,努力创造出舞蹈的高级价值观和外在审美感。

二、舞蹈心理学对舞蹈教育的意义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研究心理学的意义在于能够对人的内心感受、言语和行为有一定的感知和认知的能力,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之所以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理论主要是为了能够随时察觉出学生的细枝末节的心理变化,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舞蹈的练习和训练,更加要注重学生的内心情绪的波动和起伏,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在确保学生智力正常、情绪稳定的前提下进行专业的舞蹈教学,不仅能够使舞蹈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更能够加深学生对舞蹈学习的热情和对任教老师的喜爱。

2.注重舞蹈精神的表达

舞蹈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虽然是通过外在的肢体行为来完成舞蹈的整个过程,但舞者在跳舞的过程中内在的精神表达是丰富不可获取的,这就需要舞者在练习或者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肢体动作的完善,更要关注内心精神本质的表达,往往具有完美精神内涵表达的舞蹈才是真正舞出了艺术的灵魂。因此,在教学舞蹈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格外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变化和存在形式,提醒学生不要忽视舞蹈的精神本质,一切的舞蹈动作都是服务于内在精神表达的载体,没有灵魂的舞蹈根本不算是艺术。

3.配合方案完成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进度安排,如果教师充分具备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就会很专业、准确的判断出目前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如果,根据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等方面的科学分析,制定出符合这一阶段的学生学习计划安排,不仅能够有效的完成教学进度,还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和负担,能够配合老师继续完成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因此,心理学对舞蹈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心理学是舞蹈教育的基础,只要具备了深厚的心理学只是理论,才能更加从容的面对多元化的学生需求和教育任务,使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既能体会到舞蹈的乐趣又能学好舞蹈的基本理论和基础动作,由浅入深一步步揭示学习舞蹈的本质和内在表现力,使学生游刃有余的面对舞蹈学习任务,在保证身体和心理都健康发展的过程后快乐的学习舞蹈,建立好良好的师生互动过程,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密感和友善感,能够使教学过程进展的更加高效便捷,教学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心理学不仅丰富了舞者的文化底蕴,更是造福了整个舞蹈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李东旭.基于意识心理学的舞蹈感觉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平心.舞蹈感觉与本体感觉——舞蹈艺术的内涵、舞蹈心理学的外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1,02:37-44.

[3]彭吉象,平心,汤旭梅,韩荞冰.艺术学与舞蹈学发凡——兼谈艺术心理学和舞蹈心理学[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01:7-14+1.

舞蹈大学论文范文10

相关热搜:音乐舞蹈  音乐舞蹈学校

文艺理论中关于音乐与舞蹈关系的探讨从未停息过。早在先秦,中国就已有关于音乐舞蹈关系探讨的记载。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现代舞蹈美学的自觉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人,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不断加剧而发生,其时的舞蹈理论界,开始尝试按照西方现代主体意识崛起的文化理念,重新解释舞蹈艺术中的音乐与舞蹈关系问题。

在这场舞蹈美学大讨论中,关于舞蹈和音乐之存在关系的观点可以大致分为“他律’、“自律”与“和律”三大类别。

“他律”论者认为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这是因为‘‘舞蹈必须依赖音乐而存在,恰如鱼和水的关系,一个没有音乐的舞蹈是不可能被人理解的”气“舞蹈是有韵律的动作美,这些美的动作只有在美的音乐伴奏下才能真正臻于完善,成为完美的艺术”0这一理论的总体特征就是认为音乐是舞蹈的核心、根本、源泉、灵魂。而“自律”论者则截然相反,针锋相对地站在舞蹈本体的立场上对“他律”进行批驳,认为上述观点是一种过时的口号。3舞蹈的灵魂应存在于舞蹈自身,舞蹈是用肢体与灵魂结合后的显现与表达独立的艺术“舞蹈并无阐释音乐的义务”应当把“舞蹈音乐视为‘躯壳’,而把源自生命躁动、情感冲动的舞蹈视为‘灵魂。“和律”论者则试图用综合统一的观点来调和两者的关系。比如吴晓邦先生就认为:“舞蹈是一种综合的表现形式”它“需要用音乐去表现舞蹈进行中的速度、力度、量度、幅度等,突出表现人物气质上的刚柔粗细、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舞蹈依靠听觉上的时间感去表现人物的情感和进行形象的塑造。音乐在舞蹈的综合性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好的舞蹈要有好的音乐来配合,这里不是谁服从谁,而是相互默契。这一观点,强调音乐与舞蹈的对应与平等。

及至今日,这些观点还在寻求各种论证并以各种方式进行着热议。笔者认为,无论“自律”还是“他律”,都是单方面强调音乐或舞蹈的作用,这显然有失偏颇。我们知道,人类艺术之初是以“三位一体”的方式混生在一起的,随着人类文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艺术也随之被细分,音乐和舞蹈才分为了两个不同的艺术品种。而翻遍所有的艺术理论,无一例外地把舞蹈定义为:“视听艺术’、“时空艺术”等至少包含两个元素的“综合艺术”。而从现实存在上来讲,音乐作品可以独立于舞蹈作品之外,而舞蹈作品离开了音乐也便不是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了。因此,舞蹈艺术应是同时包含舞蹈音乐和舞蹈样式两种要素的综合艺术,而不是仅仅等同于舞蹈样式的独立艺术,舞蹈中的音乐如同舞蹈动作一样,是研究舞蹈本体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舞蹈艺术中舞蹈音乐与舞蹈样式的关系既非“他律”也非“自律”亦非二者平等的“和律”而是“舞蹈样式决定律”。因为无论对于表达自身经验与体悟的编舞者还是二度创作的舞蹈表演者,或者带有审美心理期待的舞蹈欣赏者来说“舞蹈样式”对于他们的作用显然大于‘‘舞蹈音乐”。

本文尝试从音乐学科角度,立足我国传统乐舞思想,借鉴《声无哀乐论》中确立音乐本体独立性以及‘‘声情对照”的思路,对“以舞蹈为主体的综合论”——“舞蹈样式决定律”这一问题展开考察分析。

一、“声无哀乐”的理论内涵

《声无哀乐论》是嵇康的音乐美学专论,被誉为音乐美学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式的著作。它诞生于魏晋南北朝那个个体意识开始觉醒的“文的自觉”时代,此时,文艺中的各个门类也均以独立的形态呈现于理论文献之中,比如刘勰的《文心雕龙》(文论)、钟嵘的《诗品》(诗论)、宗炳的《画山水序》(画论)等等。音乐类的理论专著也有了更为细致的划分,以纯音乐(器乐)为研究对象的专论专著,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对音乐艺术的特殊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为音乐艺术的独立、自主发展奠定了基础。

众所周知,在《声无哀乐论》出现之前,传统乐舞美学思想并不是十分注重对音乐和舞蹈进行区分,而是如《乐记》中“师乙篇”说“歌之为言也,长言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那样把二者都看作是表情的艺术,只不过舞蹈是情感表达进入高潮不可遏制的显现。

嵇康强调:“音声之作,其犹臭味在于天地之间。其善于不善,虽遭浊乱,其体自若而无变也,岂以爱憎易操,哀乐改度哉!这是认为,音乐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的存在不需要依赖人的哀乐情感,人的哀乐情感也不会改变或影响音乐的存在=“声无哀乐”是嵇康音乐思想的核心观念,意谓音乐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感情则纯粹主观,所谓“心之与声,明为二物”二者并无因果联系。

在嵇康之前,儒家乐论一再强调“乐”是哀乐的情感表现,而嵇康却认为作为“乐”的本体的“和”是超哀乐的,与哀乐无关。在《声无哀乐论》中,乐的形成基础是纯粹听觉材料的‘‘声’,“声”有大小、单复、高埤、舒急、猛静的不同,但它们仅是物理的存在,却不含有哀乐情感,因此音乐并不能像诗歌那样表达某种具体情感或思想内容。那嵇康是否就否定了声音和情感之间的联系呢?通过分析,也显然没有。从《声无哀乐论》中可以看嵇康在声与情的关系上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具内在逻辑关系的方面:(1)音声与情感之间具有‘‘无常”的关系;(2)音声对人的哀乐情感只起到“发滞导情”的作用;(3)人在音乐审美中体验到的哀乐情感是由社会生活中所获。从这样三点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它所强调的是声情对应点在于听声之时的“人心”。意即:音乐本身无哀乐,而在听音乐的人心的悲喜。舞蹈音乐自然也包括在其中。

在此理论基础之上,我们如何理解舞蹈艺术中舞蹈音乐和舞蹈样式各自独立的作用与结合呢?

二“声无哀乐”与“舞有哀乐”

(一)“声无哀乐”——舞蹈音乐

如果说“声无哀乐”,那又如何解释人们在听到音乐的时候都会有感触或者感动呢?嵇康这样解释“至夫哀乐,自以事会先遘于心,但因和声以自显发’,“哀心藏于内,遇和声而后发,和声无象而哀心有主,夫以有主之哀心,因乎无象之和声而后发,其所觉悟哀而已。其大意是说,人们聆听音乐时所产生的各种情感并不是音乐自身所具有的,而是我们在听音乐之前就已经存在于心中的,音乐只不过是通过音响激发起了人们潜存的情感而已。因此,我们不能根据人们听音乐会生发出情感就把音乐与情感相等同,而是人心是什么,听到的就是什么。

其实,近代音乐理论对嵇康“声无哀乐”观点的认同也不在少数。俞人豪先生这样认为:构成音乐这门艺术的特性的基础在于它是以经过选择,概括的声音作为其物质材料的。这句话从本质上决定了音乐首先是听觉的艺术。较之其他艺术,音乐不必去寻找现实的对应物,它可以因形式上的绝对化而存在。斯特拉文斯基也认为音乐什么也不表达,只是一种结构。这种自律论美学观点认为音乐只能象征、暗示,而无法写实。

法国舞蹈家诺维尔在他的《舞蹈与舞剧书信集》中说:“音乐之于舞蹈,正如歌词之于音乐一样。用这一比喻,我只想说明一点:舞蹈音乐是,或者是一个提纲,它规定或预先决定着每位演员的动作和表演,因此演员应该表达提纲的内容,以富有表情的、精力充沛的姿势和生动活泼的脸部表情把这个提纲变成人人易懂。

这里的音乐虽然是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从艺术属性上它是属于音乐的,具有一切音乐的艺术特征,自然也顺应“声无哀乐”的定义,它们与舞蹈样式一起构成完整的舞蹈艺术,并被舞蹈样式限定、修饰和启发。

(二)"舞有哀乐”——舞蹈样式

1.舞蹈动作的具象性

    尽管舞蹈与音乐一样都是由抽象的形式发展而来,动作与声音最终来自设计而不是来自实际的情节,但没有一种舞蹈可以说是绝对抽象,它总是与生活发生某些联系,表达人类的情感。不管动作是多么的形式化,编舞者都要以手臂、脚、头和其他许多可以暗示的部位来表现生活中某些真实并可模仿的东西,并以具体形象在一定的时空范围里给人以某种约定性。

就舞蹈而言,没有动作,不能称其为舞蹈,动作是构成舞蹈最根本的基础。与声音的自然属性不同,凡是动作皆有目的。柯林伍德指出:“表现某些情感的身体动作,只要它们处于我们的控制之下,并且在我们意识到控制它们时把它们设想为表现这些情感的方式,那它们就是语言。当人们沉默的时候,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并没有沉默,许多情况下反而迸发得更多,流动得更快。这些思想情感的流露是由人的身体符号外泄而出的,人的每一个表情、姿势、动作都是一种符号,都代表着一定的意义。当这一无声的符号世界被艺术夸张或变形以后,舞蹈的符号世界便五彩斑斓地跳动起来。

即使是古典芭蕾这种建立在几何构图原则之上,远离生活经验的人为动作体系里,动作仍因欣赏者的肌肉的“内模仿”而被赋予具象的意义。如:舒展的动作大都表现愉快的心情;收缩的动作大都表现恐惧或忧伤等灰暗的心情;快速的动作多被理解为激动或烦躁不安;慢速的动作会被认为是犹豫或害羞的心态表达……舞蹈通过动作来表达思想,而观众也通过动作对舞蹈的意图做出反应,并且了解到舞蹈要表达什么。

2.舞蹈环境的限制性

“声无哀乐”表明了音乐的非语义性,说明了音乐反映现实的方式是间接的,人们对音乐的主观解释范围比其他艺术宽广很多。而在舞蹈艺术中,音乐无法确定的内容,在表演者与观赏者之间建立某种联系后具有了相对的约定性,作为综合艺术的舞蹈使用服装、道具、灯光、布景等更接近于生活经验的物质材料,为观赏者营造了一个具象的时间、环境与氛围。

取材自文学作品的舞蹈作品,在文学艺术预先设置的情境中,欣赏者通过舞蹈样式和舞蹈本身所蕴含的情节内容对文学戏剧性的具体阐释,更是超过了抽象的、非具象的音乐声态本身。

"舞有哀乐”舞蹈以稍纵即逝的人体动作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塑造艺术形象,表情达意,感动观者的情感,而观众也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受与想象去体验与领悟舞蹈语汇的内涵,把舞蹈样式变成心灵的对应物,将心灵的激情投射到舞蹈本身,从而形成‘‘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境界,正所谓:歌之不足,故手舞足蹈之。

三、‘舞有哀乐”对“声无哀乐”的限定与阐发

"声无哀乐”而“舞有哀乐”。虽然舞蹈艺术中的舞蹈音乐只是一种形式结构,但由于舞蹈样式所含有和传达的各种信息带给观赏者情感上限定、启发、想象的空间,因此说‘‘舞蹈样式”对“舞蹈音乐”有着决定作用。从这样的观点出发,

我们也许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舞蹈界会出现大量的“同曲异作”的现象。人们带着对舞蹈所营造的氛围与环境的认同,去感受并理解那原本无哀乐的音乐。

如柴可夫斯基作曲的著名‘‘三大古典芭蕾舞剧”之一《天鹅湖》,从1877年诞生至今的130多年里被编出至少100个以上的版本。尤其是近代以来更有英国的男子版《天鹅湖》和中国现代舞版《天鹅湖祭》,风格跨越之大令人瞠目结舌;另有“音乐界毕加索”之称的斯特拉文斯基作曲的舞剧音乐《春之祭》也有芭蕾、现代舞、当代舞、舞蹈剧场等相当多种舞蹈阐述版本。人们在观赏男子版的《天鹅湖》时完全抛弃了公主与王子的浪漫而转而投入到一个寻求真爱的男子的情感世界中;在欣赏中国现代舞版的《天鹅湖祭》时,同样悠扬的《天鹅湖》音乐主题只会激发我们对舞蹈事业的深思而再也无暇顾及它是不是符合柴可夫斯基描述的白天鹅形象。

那些不是为舞蹈而专门创作的音乐作品,更会被编舞家赋予它们与作曲家初衷不同的新的含义且不被质疑其合理性,这种例子不胜枚举:美国舞蹈家保罗泰勒曾根据巴赫的多部音乐作品编创作品,其中著名的《勃兰登堡协奏曲》被用来传达泰勒对尘世间生命和生活的可爱的赞美;福金采用肖邦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作品;巴兰钦采用莫扎特和莱伯的作品;安东尼丘多尔采用勋伯格和马勒的作品……由于舞蹈样式营造了舞蹈音乐的外界环境条件,这些作品服务于编舞者的各种体验、感悟与情感。

明代著名的乐律学家、数学家、历学家、舞学家朱载堉十分形象地阐述了乐与舞之间的关系:“有乐而无舞,似瞽者知音而不能见;有舞而无乐,如痖者会意而不能言。乐舞合节,谓之中和,天地立焉,万物育焉。”9341在舞蹈艺术中的音乐,由于舞蹈编导的个人感悟、舞蹈表演者的二度创作以及观众审美期待等其他要素的诱导、限制与启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想象空间。舞蹈样式的“舞有哀乐”对舞蹈音乐‘‘声无哀乐”的结合、限定与启发,成就了动人的舞蹈艺术。

结语

舞蹈大学论文范文11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样,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伴随着藏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艺术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传统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即工艺学),这就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围之内,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论依据的艺术形式之一。在西藏历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仅配有文字记录的“舞谱”,还用“线”记录着“舞曲”;“卡尔”舞蹈的音乐“藏文古谱”流传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传唱着众多的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在众多舞蹈论述中,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M],中册290页(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关于“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之一”这一论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态的“精彩工艺”。恰恰是这一活生生的“工艺”,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审美对象的表现手段论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证明了当时舞蹈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认识高度。同时“舞蹈艺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Z],第130页,木刻板(藏文)。)中简洁透彻地阐明舞蹈是用人体的“形”,动作语言的“声”、舞动的“情”表现生活和情感。如:“优美、英姿、丑态”都借助人的各种生动的形态来表现;又如同说话一样用人体把“凶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灵活现;同样用人体把“悲悯、愤怒、和善”等内心情感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从以上“舞蹈艺技九”的观点中不难看出舞蹈以升华到艺术高度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形、声、情”和谐运用到舞蹈中,更进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学特色。同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种类繁多的藏族民间舞蹈,也由起初的简单模仿、无意识的自娱性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一门艺术。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认为西藏古代的“舞蹈艺技九”是古印度“乐舞论”中婆罗多牟尼论述的,与藏族舞蹈无关。对此,经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考证,在藏族历史上,人们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不少相关的艺术理论和技法。“波罗多牟尼在论述‘拉斯’时只提出了八种,后经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种。这九种‘拉斯’主要作为卡达卡利舞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训练之用”(注:于海燕:《东方舞苑花絮》[M],第180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这与藏文古籍“舞蹈艺技九”中论述的内容相重合的只有“愤怒、恐怖、英武”三种,其余六种则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没有提到“形、声、情”和谐运用于舞蹈艺术中的观点。这就有力地证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来文化时非常重视与本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以民族审美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之为‘美感’”(注:王朝闻:《美学概论》[M],第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感中包含着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同时还包含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的特殊的审美心理现象。

如前所述,藏民族在历史上已形成了比较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体系,但这一理论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舞蹈理论与舞蹈美学有着紧密联系,但又不能等同看待。舞蹈理论是解决什么是舞蹈,怎样舞蹈的问题,而舞蹈美学则解决舞蹈的身韵、姿态、动作、节奏和如何表达情感、体会美感的问题。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但是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方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以上舞种虽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们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注:《智者入门》[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一书中把“舞蹈艺技九”变成为“诗歌写作九”,要求诗歌写作者用诗写出舞蹈者的身姿、韵律和丰富情感。同样,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时表现诗情画意,融诗舞于一体,有歌就有舞,以词带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谣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无边无际舞”,要跳“高山不可动摇的舞”,跳起来的“卓舞的节奏快如夜空的闪电”。这就像萨班·贡嗄坚参的书中所述(注:萨典·贡嗄坚赞:《乐论》[M],第10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人们梳妆打扮,人们歌舞欢畅,那里没有悲伤,神圣的音乐至高无上”。这就是藏民族对歌舞的共同审美意识的体现,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还与地域、时间、年龄、男女等不同对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泼有力、热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浓厚的纯农区和城镇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潇洒,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灵巧、多变,充分展现着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区的舞蹈,有着典雅稳健的舞步、优美自如的舞姿,充分体现着古象雄文化的韵味;而藏东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犷、豪放潇洒、矫健雄姿,充分展现着康巴人的气质特征。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关于藏族舞蹈的形态美,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记载外,在民间歌谣中也有许多记述。如《中国歌谣集——西藏卷“打开歌门”》章节中就记录了大量的传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如:林芝地区果谐“祝歌舞者门面三层高”中唱到:

胸部是锅庄的仓库,今日要打开仓库门;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摇摆处,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盖是锅庄的风轮,今日我要转动转动;

双脚是锅庄的滚球,今日我要滚一滚它。

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中册,第292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对舞蹈者的形态要求有:

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间动作要妖娆。

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

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

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

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壮。

……

从以上舞蹈时对人体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难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众多藏族古老民歌中关于具体形体要求的歌词和古籍的理论如此一致,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对舞蹈者形态、舞姿的共同审美感受。上述关于舞蹈形态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而是至今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动作非常丰富,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舞蹈者,对于“妖娆”的腰、“摇摆”的腰运用的非常讲究。不管是以脚的点子为主的“堆谐”,还是讲究线条富有动感的“谐”,腰部轻软摇摆,在似动非动中给人以充分展现人体的线条美。女子的腰部动作在“热巴舞”和牧区“果卓”中表现得非常丰富。她们的各种翻身动作,侧腰、下后腰动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状态。“妖娆”的腰部动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个审美特征。另外,在民谣和古籍中,认为“膝窝”、“膝盖”是“最灵处”,“要颤动”并被形容为“风轮”、“轮子”。藏族众多舞蹈的“膝盖”动作的确是一个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动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现内心情感和舞蹈动感的表现手法之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第131页,木刻板。)“歌舞剧(戏)是:往事如同语言一样,用形态表达各种语言的歌舞剧,它主要靠舞蹈者手、头的各种变化,如卷羊毛时手的动作反复多次后形成优美、迷人的舞”,可见,双手的动作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从对双手的基本要求看,除灵活多变外,手势还要如同“莲花印”,即双手要像盛开的莲花瓣,要有层次地旋转,在旋转中产生优美的想象。我们在观看藏族不同风格的舞蹈时会发现其双手的动作是非常丰富的,极富有活力。双手动作在藏舞包括藏戏舞蹈中已经演化成千姿百态的舞蹈语汇,如藏戏舞蹈中的手势与戏剧语汇融为一体成为藏戏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同样,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势动作来展示内容;热巴舞中的“颤肩舞”;果谐中的双手前后甩动和胸前划摆,至于“手镯舞”中海螺手镯舞的手势动作就更加丰富。藏戏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势动作直接反映生活,随着剧情、节奏的变化,手势动作也跟着变化,双手始终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舞动,并为升华情感需要而创新、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民谣和古籍中还提到“双脚是锅庄的滚球”、“双脚是舞轮”、“脚下没有刺”、“脚步脚尖要灵活”,脚是舞蹈跳动、踏节的关键。要求舞者的脚像“轮子”、“滚球”般灵活多变,如果说手势动作是“噶尔”歌舞,脚部动作则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时要如同“脚下无刺”,踏着强有力的节奏舞起来。藏族舞蹈的双脚动作灵活轻巧,节奏鲜明,脚步热烈而整齐,如,踢踏舞步活泼、清爽,踏出的节奏热烈、坚强有力而轻重分明;果谐舞步是典型的集体舞步,舞蹈充满了劳动气息,在粗犷昂扬的歌声中步伐整齐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亚巴舞”步,虽没有音乐,但音乐产生在双脚有力的跺踏声中,一种振天的声响回荡在舞场上空。此外,民谣和古籍中还谈到头部动作,“头是舞的摇晃处”、“做右手势动作和向右行进时头向左看,左动作要反姿,做下面动作时向前看”。从中不难看出不少藏舞的规范程度和形体和谐运用的美学特征。藏舞中的头部动作也是非常丰富的,有绕头舞、甩头鞭舞、前后甩动舞、左右甩动舞等,这些都是舞蹈内容与形体变化紧密结合具有独特头部动作的舞蹈。

以上分别针对舞蹈者各种形体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运用作了简要论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谣和古籍中的论述也较多,如女性“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如身上无肉,舞姿柔软如腰上无骨,从背影看好像没有臂部,从前面看好像无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壮”。这些形体要求在当时可能属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愿望符合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先人们讲究匀称的美学思想。形体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工具,那么怎样的形体才算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在藏文古籍和歌谣中反映出来的舞者的形体要求就体现着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同样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一。

除了以上舞蹈形态动作的审美特征外,用“比喻”的手法来创作舞蹈也是藏族舞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藏文舞谱”(注:《康嗄尔新旧卡羌姆原词告示》[Z],第169页,手写本(藏文)。)就有一条用“比喻”的方法创造舞姿的论述,认为用“比喻”的方法可以丰富人的想象,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如“雄狮抖搂绿鬃在火中燃烧”,“大鹏展翅飞翔”(注:《中国歌谣集——西藏卷》[C]“打开歌门”章节,第8页,1989年。)。正如昌都果卓中所唱:“虽不是鹿生的小鹿,要学会鹿卧地的美姿;虽不是鹰生的小鹰,要学会鹰展翅飞翔;虽不是鱼生的小鱼,要学会水中鱼尾闪耀;虽不是狮生的小狮,要学会雄狮的骄姿”。还有日喀则歌谣中“央扎姆拉,这舞叫左右舞,左右兔子蹦,左右狐狸藏,左右狼爬行”。舞姿中还有众多例举,如“走马步”、“野马跑”、“鱼穿梭”、“雀开屏”等等。目前藏族舞蹈中动作名称沿用动物姿态的比较多,但完全模仿动物姿态而保留的比较少,这是因为动作向更加舞蹈化方面发展的原故。总之,“比喻”的手法丰富了藏族的舞蹈,从而形成了丰富多采的藏族舞蹈语言。

综上所述,藏族舞蹈所具有的美学特征,是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也是藏民族的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是继承优秀藏族舞蹈艺术,发展符合民族审美情趣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需要。藏民族舞蹈不仅是西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表达民族思想情感最有力的“形象语言”。我们要认真研究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使其在新时代更好地发挥舞蹈艺术的独特功效。

舞蹈大学论文范文12

关键词:高师 音乐学专业 少儿舞蹈创编

少儿舞蹈编导课程是高师音乐学和音乐表演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能较好地创编少儿舞蹈是每个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是舞蹈教学能力中的高级行为方式。

作为舞蹈编导不仅要会编舞,还要会导演。少儿舞蹈编导就是根据舞蹈编导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少年儿童的角度出发,来探究适合具体人群的编排方式。少儿舞蹈创编虽然是面向儿童,但它也有自己的创作规律、理论体系、表现对象、社会作用和美学价值,从而构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艺术学科。从整个社会主义的舞蹈事业发展来看,少儿舞蹈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程和系统工程,它在多姿多彩的舞蹈世界中起着其他任何舞种都无法替代的作用。

本课程要求在掌握舞蹈基础专业知识(包括基训、幼儿舞蹈、风格性民族民间舞的训练)的基础上,1、通过舞蹈理论的讲授与舞蹈实践的编排,学习少儿舞蹈不同形式的创编技巧,运用不同创编方法与各种技术技能,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不同的少儿舞蹈形式、结构,区分并研究少儿舞蹈与成人舞蹈在编排上的不同。还要让基础技能的学习与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鼓励他们大胆的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掌握各种儿童年龄段的不同特点,把握童心、童趣等特征。2、学习少儿舞蹈教学法,向学生传授教学经验和现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相应的教学能力,将学习过程与少儿舞蹈教育需要的实际联系起来【1】,毕业后能自如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胜任中小学各类节日和活动的舞蹈编排,将来可以满怀信心地走上工作岗位。

一、现行教学大纲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目标导向缺失,创编意识培养、创编实践和课外延续学习不足。课堂上很少安排创编,只是一味的灌输舞蹈动作、组合,造成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实践力都得不到开发,不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

2、师范性质突出不够,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与培养中小学音乐舞蹈教师脱节。没有通过实际调研,不了解当地基础音乐教育的需求,而盲目制定教学内容,教学计划,造成培养出的学生不能胜任基础音乐教育。

3、照搬舞蹈专业院校的舞蹈创编教材,与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称,没有明显区分少儿舞蹈与成人舞蹈在编排上的不同,针对性不强,带有盲目性。

4、对学生的实际创编能力培养不够,学时分配不科学。有些地方高校很少甚至没有安排少儿舞蹈编导课程,有的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合理科学的安排好教学内容。

因此,教学大纲的修订势在必行。

二、修订计划

1、通过调研,明确教学目标,建构符合中小学教育实际的教材体系。仔细研究《中小学教育纲要》、《新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生艺术教育的要求;在中小学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各中小学对舞蹈教学的需求;考察借鉴各兄弟院校对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

2、利用课堂实验教学对本课程进行实践探索,不断改进、不断更新。

3、根据调研结果和实践教学研究,再进行分析、讨论,修订教学大纲和教案。

结合我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创编有针对性的、具有自主特色的少儿舞蹈编导教材,同时,密切关注少儿舞蹈教学领域的最新动态。

三、教学改革设想及实施途径

1、合理分配学时,着重实践部分

对与本课程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实践部分。本课程的实践环节主要体现在各种舞台实践中,因此多举办各种演出,或进行创作比赛等教学实践,通过这些实训和舞台实践活动,让基础创编技能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提高综合素质。

还可以大胆地把学生拉到大自然中,通过实地环境的认识,动作与情景相结合,引导学生找出动作的元素,通过与自然环境的情景交融来发展动作,编排动作组合。

还应组织学生到幼儿园、中小学观摩舞蹈教学过程,参与幼儿园、中小学的舞蹈创作与教学实践,教师也要多给学生提出指导性的建议,从备课到授课再到课外辅导,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各方面存在的差距,并加以弥补,不断提高他们少儿舞蹈创编和指导舞蹈实践的能力,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成为合格的中小学艺术人才。

2、加强即兴创编练习

通过即兴舞蹈创编训练灌输学生舞蹈动作的求异与创新理念,将成人舞蹈创编的某些表现手法灵活运用于少儿舞蹈作品创作之中,强化学生对少儿舞蹈作品结构、空间、时间、力等概念的把握,使学生在即兴创编中不断掌握和理解少儿舞蹈创编的方法和技巧。

3、遵循少儿舞蹈创编原则,体现少儿舞蹈特点

从儿童的心理出发,从形象性动作出发,体现童心、童趣、童真,根据教授对象的不同年龄特征实施有效的创编,区分少儿舞蹈不同年龄段在编排上的区别,以及少儿舞蹈与成人舞蹈在编排上的不同。

4、扎根地域文化,弘扬民族民间舞蹈

教材的选择要突出地域特色,应该将本省本地区最优秀的传统舞蹈编进教材,地方高等院校应充分发挥人才和科研优势,将传统舞蹈引入少儿舞蹈创编中,让地域文化为少儿舞蹈定位文化坐标,预设文化传统特性,提供文化生态资源,指明文化传承方向。地域文化对少儿舞蹈创作的影响表现出了文化层面的理论意义和与技术层面的实践意义,【2】如将淮河流域的传统舞蹈花鼓灯的动作元素融入创编中,使少儿舞蹈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为一体,创作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推动当地民间文艺的繁荣发展,服务地方文化产业。

5、改良考核方式

考核与评定的结构分五项,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分,评分标准:平时30%,期末70%。

舞蹈能力的考核:创编少儿舞蹈的能力占60%;幼儿舞蹈的教学能力,包括对教材的理解,基本动作结构特点的分析与运用、讲解示范、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占25%;表演占15%。

考试形式:以舞蹈表演的形式,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以集体考试、公开课考试、即兴创编的方式等进行考试。

总之,地方高师音乐学专业怎样开设好少儿舞蹈编导课程,需要根据地方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努力寻找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新模式,这是地方高师音乐学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高师舞蹈教育更好、更快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畅.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大舞台

[2]张海丽、杨传中.地域文化对少儿舞蹈创作的影响[J]北方音乐

[3]刘斌.高师舞蹈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科学教育家

[4]赵丽.论少儿舞蹈创编及其艺术风格——以安徽省淮南市少儿舞蹈为例[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5]李婷.对高师少儿舞蹈师资生创编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