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资委工作要点

国资委工作要点

时间:2022-04-27 15:09:11

国资委工作要点

国资委工作要点范文1

一是继续探索创新国资监管体制机制。继续探索市级国资监管体制“管资产、管人、管事”如何结合、出资人职能如何到位、县级国资监管体制如何建立等问题。抢抓市政府机构改革机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国资监管体制理顺的基本方案,做好理顺体制的各项准备。根据市级国资监管体制的完善情况,围绕产权登记、企业改制发展、业绩考核等监管重点,不断总结和完善我市国资监管制度体系。认真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指导监督暂行办法》,积极探索建立县级国资监管模式,适时出台调整理顺县级国资监管体制的有关政策,进一步明确指导监督的内容和方式。

二是不断强化国有资产基础管理。更加注重日常产权登记管理,结合产权登记年检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措施,规范企业产权登记行为,完善日常产权占有、变动、注销登记工作,同时加强产权登记档案管理工作,切实发挥产权登记的功能,使产权登记成为理顺产权关系、监督国有产权变动的有效手段。更加完善资产评估管理,做好中介机构选择聘用,加强对资产评估机构的监督检查,继续做好企业资产评估项目核准、备案,切实推动收益现值法在评估工作中的应用。依法做好产权转让及资产处置,规范产权转让行为,促进国有产权有序流转。重点做好市直事业单位改企转制资产处置审核和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管理,切实规范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受让、质押等行为。落实营运机构重大事项报批制度,加强对市级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监督管理,提高国有资产营运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立国有资产总量披露制度,建立统计报表与产权登记、工商登记的户数核对制度,切实做好企业国有资产统计、财务监督审计、企业财务快报编报。

三是大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把规范完善改制企业遗留问题,提高国有资本质量作为国企改革发展的重点,根据筹措改制成本的情况,本着“先急后缓、方式多样、重点突出、分类实施”的原则,按照我市原有的国有企业改制政策,分情况分批次推进已经进入改制程序的企业、“三无两有”和“壳”企业、政策性破产企业的改革改制进程,保证改制政策的延续性。切实加大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收缩国有资产的投放面,调整国有资产的投向,缩短管理链条,推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做大做强。对于国有股无话语权的参股企业及一直未进行分红且后期也没有分红意向的企业,适时通过产权交易市场进行国有股权转让,盘活国有资产。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重组、参股或者收购我市的部分企业的国有股权。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引导国有企业将发展的方式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和品牌建设上来。围绕增收节支,构建完善有效的出资人财务监督工作体系,做好各项规章制度的检查落实,全面完成国有资产统计、财务快报等基础管理工作,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加强成本费用控制,积极拓展盈利空间。

四是努力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切实提升资产管理整体水平,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积极创造条件推广实施《山东省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推动全市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动态化、规范化建设。扎实做好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统计,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数据分析,拓展加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空间,更好地为管理和决策服务。稳步推进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及时发现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力争全面推开土地、房屋产权直接管理工作,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按照资产处置审批管理权限,进一步规范国有土地、房产处置行为,逐步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国有土地、房产处置审批程序。

五是切实抓好党建和反腐倡廉工作。建立完善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创新工作载体,拓宽党建工作思路,优化企业党组织工作环境,进一步加强国资委党委与企业的联系,认真抓好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开展,切实理顺党员管理关系,努力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争取将破产终结企业党员转入居住地管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快构建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加强对企业重大决策、选人用人、工程项目、抵押担保、产权交易等关键环节的监督,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建立健全信访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认真落实矛盾基层调处机制,确保及时化解信访稳定疑难问题,确保信访稳定方面不出问题。健全考核制度,研究建立以岗位目标与个人工作绩效为主要内容的个性化考核体系,加强对干部个人的考核,努力营造和谐融洽、团结协作、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国资委工作要点范文2

一、进一步加强对综治工作和“创安活动”的组织领导

20__年,各单位要继续把综治工作暨“创安活动”纳入到领导班子议事日程,认真建立健全各级综治组织机构,落实综治工作责任,督促履行综治、创安工作职能,切实承担起上级党委和地方党委、政府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要加强配齐综治办工作人员,注重综治人员的培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不断增强开展好综治工作和“创安活动”的能力。要确保综治工作的经费拨付。要把综治工作和“创安活动”成果纳入到对干部的考核体系之中。

20__年,国资委党委根据工作需要,对综治工作和“创安活动”的组织领导机构、工作部门进行了调整,其组织机构名单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

各企业、单位由于工作需要,在人员发生工作变动时,要及时调整本单位的组织领导机构,为全面做好20__年综治等各项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切实加强维护企业稳定工作

继续以构建和谐企业为目标,以化解矛盾、维护企业稳定为主线,不断完善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着力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的发生。对已经发现的问题和苗头,要超前做好协调、化解工作。各种矛盾相对较多的企业、单位,要增强维护稳定工作的力量,加强教育和正确引导,坚持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工作,及时认真解决职工群众提出的问题。要妥善处理好已经发生的各类事件,尽量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有效防止事态扩大和矛盾激化。出现情况要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企业在破产、改制和重组过程中,要把职工群众反应强烈的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确保企业特殊时期的稳定。

要继续加强反工作,加强对“法论功”痴迷者的转化工作。要认真加强防范,严防“法论功”和国外敌特势力及组织的扰乱和破坏,保证本单位和全社会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三、切实加强企业的治安防范工作

按照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转发的《__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各企业、单位要认真健全和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以安全保卫部门为主体的治安保卫安全工作体系。要全面加强物防、技防等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强重点部位电子监控系统建设,逐步完善安全高效的技术防范网络。积极配合驻地县(市)区政法部门,依靠行政、法律手段,确保企业、单位周边的良好治安环境。 要认真排查和解决好本单位内部的治安突出问题,消除治安隐患,坚决杜绝出现抢劫、盗窃、诈骗等重大恶性治安和刑事案件。要认真开展法制教育,贯彻落实《__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加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建立健全有效预防重要岗位职务犯罪、预防职工违法犯罪的长效机制。确保年内本企业(单位)不出现重大治安案件和干部职工违法犯罪案件。

四、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不出现可防性安全责任事故

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提高对安全事故的预防能力。明确安全工作的重点部位,要责任到人。要继续坚持开展经常性的“四防”安全检查工作,及时排查、整改各种隐患。认真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坚决杜绝重大事故、恶性事故的发生。要加强对易燃易爆、辐射、剧毒等危险物品的管理,要加强对人员聚集场所的安全检查,及时有效地治理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对事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各单位都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不断提高、完善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经常开展对全体员工的安全教育,尤其要加强对新员工、临时用工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坚持组织开展预防灾害事故、处置突发事件的演练活动。通过开展教育和演练活动,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自我保户意识,掌握相关知识,提高避险、救险和互助能力。各单位要重点做好全国“两会”期间,春节、国庆和特殊敏感期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本单位不出问题。

五、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平安企业活动

20__年,创建平安企业活动仍然是全市“十大平安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建平安__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国资委负责全市创建平安企业活动的牵头工作,这也是确保企业安全稳定的一种工作机制,各企业、单位要适应这种机制,运用好这种机制,确保企业和部门的平安稳定,一是要充分认识开展“创安活动”的重要意义,认真组织开展好这项活动。要充实并完善活动方案,把教育、管理、服务、防范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各党委要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导向工作,帮助员工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和要求。要组织引导员工学法守法用法,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三是各党委在活动中要充分发挥“齐抓共管”部门的作用,综合运用宣传教育、管理、监督、考核、奖惩等职能。要把“创安活动”与

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和企业文明程度。四是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广大员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吸引员工的广泛参与,使“创安活动”深入人心,取得好的成效。五是各单位要积极参与所在县(市)区、街的创安工程活动,在活动中争先创优,成为所在地综治工作的标兵、先进单位。 六、夯实综治各项基础工作

国资委工作要点范文3

今天在这里召开国资委党委2005年工作会,这是国资委党委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年工作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九届九次会议、区委九届三次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中纪委五次全会和市纪委七次全会以及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精神,回顾国资委党委组建以来的工作,结合国资系统实际,部署2005年的总体工作。这次会上,***同志还要做重要讲话,希望各企业会后要好好组织学习,认真领会精神,做好与企业实际的结合,促进各项开展的工作。下面,我代表国资委党委作工作报告。

一、2004年工作回顾

自去年7月19日国资委挂牌成立以来,各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坚持“围绕一个中心,夯实两个基础,建立三个机制”的工作格局,结合本单位实际,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为推进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立足组建工作,理顺关系,积极推进全面工作开展。

国资委党委自组建以来,理顺与区委相关部门的关系,及时与区委办、组织部、统战部等部门联系,接洽工作;理顺与所监管企业的关系,及时与从原企工委接续的**家企业进行沟通,做好工作的衔接,召开党委半年工作会,下发党委和纪委下半年工作要点,积极寻找工作的突破口,明确工作重点,工作难点,找到工作亮点,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面对队伍新、机制新、任务新的特点,围绕一条主线,做到两个认真,达到三个加强。即:围绕管资产这条主线,通过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的分开,实现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两个“认真”即: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不当“婆婆”。三个“加强”即:加强队伍建设,团结一致,形成合力,形成一个团体,形成一支敢打硬仗的队伍;加强深入调查研究,尽快建章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正确行使权利,确保海淀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区委下发了《****的通知》(****号),明确了国资委党委的管辖范围,为今年的工作明确了责任。

(二)立足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来北京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高认识,加强党员的思想素质建设。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面向基层,明确定位,召开监管企业书记专题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来北京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紧密围绕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企业党员职工的思想实际,搞好宣传教育,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动员和鼓舞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为实现企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抓好队伍建设,面向三个层面,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即:努力提高国资委自身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素质;提高企业领导人的理论水平、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政治坚定性和业务水平,提高决策能力、驾驭能力、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发挥党团组织在生产经营和维护稳定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三)立足基层党建创新实践活动和先进性教育准备工作,积极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国资委党委组建成立后,认真学习区委文件,研究区委部署的各项工作,紧跟形势,积极补课,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重点,把基层党建创新实践活动作为主线,贯穿于监管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定期召开企业党委书记、副书记,政工科、部长会议,形成狠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国资委党委同志先后到企业调查研究,分析企业特点,结合企业情况,按照抓特点、抓重点、抓难点、出新意、出亮点、出经验的思路,在抓好全面工作的同时,积极培育企业典型,召开表彰会交流经验,以典型代全面,促进企业基层党建创新,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党委、****第五党支部、****党支部、****党支部等**家单位获得区委基层党建创新实践活动表彰。

积极配合区委,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准备工作,对区属企业的流动党员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区属企业党员和流动党员的思想状况,对区属企业党员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为明年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做好前期铺垫。

(四)立足“求真务实、勤廉为民”教育实践活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以“求真务实、勤廉为民”教育实践活动为突破口,纪委的同志深入企业,通过学习教育和强化制度建设,使企业领导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增强发展意识、群众意识、实干意识、法制意识、廉政意识,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落实到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通过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组织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研讨活动,开展“三不得”治理,开展用公款购买商业保险调查,调查了解企业党风廉政制度建设情况,建立举报基础工作,组织纪检知识测试。****党组、****党委、****党委获得区委“******”教育实践活动表彰。

回顾2004年的工作,我们有三点体会。第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顺利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取得了良好的开局,这对我们来说即是动力、也是压力,使我们更加感受到身上的担子重、责任大。第二、明确工作思路,找准定位,理顺关系,凝聚人心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第三、与各企业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基层广大党员与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与大家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二、2005年工作

2005年是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年,是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之年,是摸清家底、加快改革之年,同时也是加强国资、国企各项基础工作管理之年。做好2005年企业党建工作十分重要,机遇与挑战并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为国企党建工作明确的方向与定位,同时也对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作为党机体细胞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党执政地位的基础。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发挥的好不好,企业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没得到展现,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党建新机制;用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落实到企业的改革发展中,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企业改革实践中,把创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实到企业维护稳定的大局中。加强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服务企业经济建设的中心。服务企业改革发展的大局。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现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信心,坚定决心,勇于创新,大胆革新,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有力的保障。

国资委党委2005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九届九次会议,区委九届三次会议精神,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队伍建设为着力点,以国资管理和国企监管为中心,注重培养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典型,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企业中的独特优势,为实现国资国企监管到位,努力实践“六型“****,构筑和谐社会扎实工作,稳步推进,统筹兼顾,大胆创新,为我区国资管理和国企监管逐步深入,加强党的执政基础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国资委党委工作要点已经下发给大家,我就不再叙述,在这里我再提几点要求。

(一)注重结合,务求实效,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根据区委统一安排,2005年7月到12月在企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企业党组织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以及市、区的总体要求,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深刻认识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市、区精神上来,深刻理解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党执政能力的提高、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完成,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市委九届八次、九次全会和区委九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和党员队伍建设现状,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主题,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着力点,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通过正面教育、自我教育和民主监督,引导广大党员学习贯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党组织建设创新,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在我区构筑国资管理新体系,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要遵循四个原则。第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务求实效。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引导广大党员把科学理论运用于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运用于自身的工作和行动;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与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结合起来,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与促进国资系统改革发展稳定结合起来,与推动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结合起来,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切实做到学习教育和推动工作两不误、两促进。根据国资系统党员的情况和特点,确定重点学习内容和重点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第二、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引导党员自觉学习理论,提高思想理论水平,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关心爱护党员、宣传先进典型、运用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激发党员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促使党员自我认识问题、自我解决问题,开展同志式的批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第三、坚持发扬党内民主,走群众路线。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尊重党员的民利,认真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调动党员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正确组织引导群众参与教育活动,积极主动地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第四、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带头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带头参加学习,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参加民主评议,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尤其要认真解决理想信念、廉洁从政、求真务实、联系群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率先增强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第五、要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要根据企业党员的情况和特点,确定不同的重点学习内容和重点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国有企业中的党员,要围绕着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增强企业主人翁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大力推进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流动人员中的党员、下岗失业职工中的党员和离退休职工中的党员等,要在坚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采取切合实际的方式方法,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

准确把握“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真抓实干,力争通过活动取得“党员形象要有新面貌;党群关系要有新改善;党组织工作要有新方式;党员教育管理水平要有新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有新加强;各项事业要有新发展。”的“六新”效果。

严格按照集中学习教育的三个阶段,即: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加以落实。要做好规定动作,同时又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放开思路,积极探索,创造运用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和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做好“自选动作”,从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制度机制等方面大胆创新,确保教育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按照调整后的企业党的隶属关系划分,目前国资委系统有党委**个,党组**个,党总支**个,党支部共计****个,党员总数****人,其中在职党员****人。根据我区企业党组织多,党员人数多,国企老党员多,企业分布广,行业不同,发展不均衡等特点。为使活动落实到实处,不走过场并取得明显效果。一要提高认识。此次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重要举措,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举措。二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落实领导责任制。各单位要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各单位党组织要全面负责,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其他党员领导要结合分工协助抓,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要健全组织。根据目前个别企业需要重新换届,党组织领导缺位,基层组织不健全等情况,各单位要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措施,务必在6月底前完善组织建设,为开展好先进性教育活动奠定有力的组织保证。四要加强监督。各单位党组织除接受上级督查外,要建立群众监督评价制度,将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关情况及时向群众公布,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五要务求实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本单位工作紧密结合,加深对“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深刻理解,按照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要做到“六个坚持”的标准,使每名党员在本企业本岗位成为一面旗帜,为企业发展,建“六型”**,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而不懈努力。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国资管理和国企改革。

今年,企业各级党组织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企业领导班子的头脑。为更好的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发展,深化改革创新,提升区域能力,构筑和谐社会,区委结合本区实际提出今年在全区范围内扎实有效地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此来实现“六型”**目标。各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按照区委书记提出的“顾大局、谋大事;抓机遇、促发展;求创新、争一流;保稳定,促和谐;重服务、求实效”要求,总揽全年工作,采取多种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强化活动效果,凝聚广大民心,提高竞争能力,创建和谐团队。

今年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的重点是:开展清产核资,夯实监管基础;加大资源整合,优化布局结构;履行出资职责,健全治理结构。清产核资工作是为适应我国国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需要,全面摸清我区国有资产“家底”,真实反映全区国有资产及财务状况,推进我区国有资产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而展开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国资委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关系到国资委今后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一项重大工程,也是国资委乃至区政府今年的中心工作。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宣传优势,统一思想,充分动员和发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为清产核资工作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及时化解所出现的矛盾,为清产核资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的支持。充分发挥纪委的监督职能,防止虚报、瞒报,隐匿国有资产行为的发生,防止谋取私立行为的发生。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精神来分析市场的走向,以科学的态度来进行资源整合,以科学的理论来指导优化布局结构工作,确保国有经济走入良性科学的发展轨道。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履行出资职责,健全治理结构,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各单位要密切结合年度工作重点,通过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带动全面工作,全面提高干部群众“新风采、新贡献”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的新观念,争做“六型”**的服务者、受益者。

(三)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各级组织。

根据区委《关于*******的通知》精神,为促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区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领导班子建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和运用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落实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方针,国资委党委年内将出台经区委审批后的《企业负责人管理办法》(试行),逐步实现用人机制的规范化、制度化。按照《公司法》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形成良好的权利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相互制衡的工作机制,选择部分国有独资企业进行规范董事会试点和派驻监事会试点工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解决企业内部“所有者”代表缺位问题,在有条件的企业进行产权代表委派试点工作。逐步实现管理方式从职务级别管理向职位职责契约化管理的转变。

(四)加强宣传力度,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

宣传思想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的大局,企业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实际,把握方向,围绕中心,统一思想,从贴近企业、贴近职工上下工夫,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企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单位要结合本企业特点,从企业文化建设入手,开展理想、道德、纪律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和职业技术能手,抓住“五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开展一系列具有企业特色的宣教活动。

(五)深入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完善各项制度,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国资委工作要点范文4

一、充分肯定过去四年全委政策法规工作取得的成绩

过去四年是各厅局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四年,也是各项工作“立规矩、上轨道”的四年。四年来,各厅局根据全委工作统一部署,认真制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积极参与国家法律法规起草;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履行职责;加快推进企业法制、知识产权和法律宣传等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委政策法规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归纳起来,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委内政策法规工作初步打开了局面。

──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初步形成。各厅局以《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基础,在业绩考核、薪酬分配、干部任免、产权管理、统计评价、规划发展、企业改革、企业重组、资产监督等方面,总共出台了17个规章和80件规范性文件,各项制度从无到有、逐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主要标志:一是出资人机构与中央企业的权责关系逐步规范,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初步建立。为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考核局制定和修订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分配局制定了《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统评局、产权局、规划局、企干一局、企干二局等在“管资产、管人、管事”方面制定了大量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二是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逐步纳入规范化轨道,维护国有资产安全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改革局制定的《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产权局制定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暂行办法》,统评局等制定的清产核资、资产统计等方面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国企改制、产权转让、资产监督等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三是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工作逐步走向规范。改革局制定的《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等,对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工作发挥了重要的导向和规范作用。四是上一级国资委对下一级国资委的指导监督制度初步确立。依照“统一所有、分级代表”原则,法规局制定了《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指导监督暂行办法》,明确了各级国资委之间的指导监督关系,建立了国资委系统内的立法备案制度、法规实施督查制度、违法违规查处制度等。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法规体系,这是全委四年来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成果,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法律法规起草和法律办件协调工作成效明显。在我委参与起草《国有资产法》、《物权法》、《公司法》、《破产法》、《科技进步法》、《能源法》、《融资租赁法》等7部法律和牵头起草《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条例》等3部行政法规的过程中,法规局、改革局、统评局、产权局、监事会工作局等做了大量的论证起草工作。已经颁布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公司法》、《破产法》、《物权法》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和国资国企改革的一些基本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国有资产监管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在国家立法层面上已经逐步确立。在对400多件(次)法律办件协调过程中,各厅局提出了大量的修改建议,在相关立法中充分体现和落实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

──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在履行出资人职责过程中,考核局、分配局、企干一局、企干二局、规划局等厅局自觉依照《公司法》和《条例》规定的权利和程序行事:依法应由出资人监管的工作逐步到位,依法应由企业享有的权利没有越位错位干预;在立法过程中主动聘请法律专家参与法律论证,注意征求法规局和相关厅局的意见,自觉执行会签制度。在推进中央企业董事会制度试点、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中央企业股份制改革和整体上市、推进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以及企业破产退出等工作中,改革局、改组局、分配局、规划局等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推进工作,保证了改革和调整工作依法进行、规范运作。在企业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协调工作中,法规局、产权局、统评局、改革局、改组局等共同努力,协调处理了170多件企业重大法律纠纷案件,为中央企业避免和挽回了大量经济损失,依法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树立了国资委良好的服务形象。

(二)企业法制的指导推动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在加强委内政策法规工作的同时,国有企业法制建设的指导推动力度不断加大。根据委领导的要求,在法规局、企干一局、企干二局的共同推动下,大多数中央企业初步建立了以总法律顾问为核心的企业法律顾问组织体系和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机制和制度保障。

──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逐步展开。在委领导的直接领导下,由法规局与规划局共同牵头组织,完成了国务院统一部署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重要子课题“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和管理指南”专题研究工作,对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机遇和挑战,企业知识产权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和措施保障等,进行了全面充分的论证,提出了有效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为下一步推动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创造了条件。

──企业普法工作富有成效。由法规局、宣传局、人事局、办公厅、管理局、机关党委等厅局组成的普法办公室,做了大量的法制宣传推动工作,使委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的意识明显增强,使中央企业加快了以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为核心的“合规文化”建设。

总体上看,各厅局根据全委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结合本厅局的工作需要,在政策法规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为全委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法制基础。荣融同志对此做了充分肯定:“国资委组建以来,之所以政府满意,企业满意,社会反响良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法规工作做得好,各项工作规范性强,透明度高”。总结各厅局的经验做法,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尤其值得肯定和发扬:一是树立了“先立规矩后干事”的工作理念。特别是统评局、产权局、改革局、分配局等,把制度建设放到首位,通过抓好立法来推进改革和打开工作局面。外事局、管理局、纪委、党建局、宣传局、群工局、办公厅、研究室、人事局等厅局的规范化工作也取得了明显进展。几年来全委出台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数量多,质量高,可操作性强,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二是形成了自觉进行法律论证把关的工作习惯。特别是考核局、规划局、改革局等厅局,法律意识强,认真执行委内立法程序,加强法律审核把关,办事重规矩讲程序,善于运用法律来分析解决问题,保证了各项工作合规合法。这是大家的能力素质和工作质量得以不断提升的重要保证。三是注意把握政策法规的出台和修改时机。考核局、产权局、监事会工作局等注重政策法规的跟踪评估工作,一旦条件成熟就及时修改补充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四是委内法规工作与中央企业法制工作上下联动。各厅局在工作中,重视机关法制建设与企业法制建设的同步推进,重视体系建设与机制建设的同步推进,重视制度建立与制度实施的同步推进,从而保证了政策法规的有效执行。

过去四年政策法规工作尽管取得了许多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和全委的中心工作任务相比,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目前的法规体系大多由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构成,法律和行政法规较少,需要修改完善和起草制定的法规文件仍有很多,不少工作还缺少明确的制度规范。二是法律研究工作还有待加强。目前改革中急需解决的政策法律问题,还缺乏超前性的深入系统的研究。部分重大法律出台后对我们工作带来的影响,我们还没有及时地组织研究。三是委内立法计划的执行还不够理想。立法项目完成比例还不够高,部分立法起草时间拖得过长。四是法律审核把关程序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一些法律性很强的重要措施和重要文件未能履行法律论证、统一审核的程序,一些本应以规章形式出台的制度却以一般文件的形式,从而影响了规范化制度化水平的提高。上述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今后工作中要努力加以解决。

二、充分认识做好政策法规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政策法规工作作为全委一项基础性、全局性的工作,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能力、推进企业改革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根据新形势和全委的中心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一是进一步深化中央企业改革,对政策法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是深化中央企业改革的重要一年。我们将加快国有独资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推动中央企业整体改制和整体上市;继续扩大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范围,加快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资产经营公司为平台推动企业调整重组,促进中央企业布局结构优化。这些都是政策性很强、法律问题很多的工作,迫切需要通过立法把具体权责关系落实到工作制度和体制机制上。譬如,随着董事会试点范围的扩大,如何按《公司法》要求理顺国资委与董事会、董事会与经营层的关系;中央企业及其下属二三级企业实行股份制以后,国有产权如何界定和管理;中央企业整体上市以后,国资委直接持股将会带来哪些法律问题;如何界定资产经营公司的职责定位及委托授权关系;中央企业集团内部如何依法理顺母子公司关系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深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加快形成制度规范。随着中央企业改革的深化,依照《公司法》运行的企业体制将逐步到位,这对我们的法规工作能力和水平将提出严峻的挑战。我们在工作中能否做到依法行权履责,将直接影响中央企业深化改革的进程,直接影响国资委的工作成效。

二是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政策法规工作提出了大量深层次课题。目前,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框架已初步建立,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包括:国资委自身的职责定位和法律地位问题;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中遇到的“政企不分”和“政资不分”问题等。去年颁布实施的《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和刚刚颁布的《物权法》,都直接涉及到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正在加快起草的《国有资产法》,将对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迫切需要我们结合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深层次问题的研究,为进一步做好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进一步增强中央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政策法规工作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进一步增强中央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我们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所有者权益的基本前提。与跨国公司相比,中央企业不仅在规模效率、盈利能力和国际化水平等指标上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在创新水平和抗风险能力等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深层指标上存在更大的差距。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业绩优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因此,进一步指导推动中央企业加强企业法制建设,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工作,提高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建立有利于企业做强做大的经营机制,也是国资委作为出资人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三、今年政策法规工作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今年我委政策法规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是加快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依法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二是提高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能力和水平,规范我委行权履责行为,依法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和中央企业法人财产权;三是加快推进国有重点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和知识产权工作,提高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为此,要着力做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一)要做好立法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工作。编制立法计划,要紧紧围绕全委重点工作,按照急需先立、突出重点、质量为上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安排好一类、二类立法项目。提出立法项目,要充分论证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凡出台时机不成熟或不符合改革方向的项目,厅局分歧意见比较大或未进行充分协商的项目,无需通过制度解决或没有法理支撑的项目,不要列入立法计划。立法计划经委主任办公会议审议确定后,各厅局要认真执行落实,确保按期完成,法规局要做好综合协调工作。要结合过去四年立法实践和今后工作需要,加快研究提出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框架,并据此制定国有资产监管立法规划。

(二)要做好重点立法项目的起草制订工作。要抓紧完善与《公司法》相配套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夯实履行出资人职责所需要的法律制度。各厅局要积极参与《国有资产法》的调研论证工作,理清该法涉及的重点难点问题,法规局要加强与全国人大财经委、法工委的沟通协调。要继续参与或牵头做好《科技进步法》、《能源法》、《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起草修订工作。草案起草要着力于体制机制创新,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凡征求意见不够充分和草案不够成熟的立法项目,不要提请委主任办公会审议。法规局要做好立法草案的统一审核把关工作,加强立法技术培训,提高全委立法工作水平。要继续研究国资委系统贯彻实施《公司法》中的重大问题,认真研究《物权法》出台后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影响。

(三)要加强对重大问题的法律论证把关和学法用法工作。提高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必须加强对重要决策、重要制度、重要措施的法律论证,准确把握法定权限,严格履行法定程序;在行权履责过程中,既要考虑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又要考虑中央企业的法定权益。各厅局要结合工作学好用好《公司法》等基本法律知识和业务需要的相关法律知识,加快提高法律素质。法规局要组织好新出台的重要法律和法规的专题讲授工作。

(四)要按时完成中央企业法制建设三年目标。法规局要会同企干一局、企干二局通过发文通报、调研督促、公开招聘等形式,加大中央企业尤其是53户中央大型企业建立和完善法律顾问制度的推动力度。同时,要逐步把工作重点放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上,强化“加强法律风险防范就是创造经济效益”的观念,推动企业全面落实总法律顾问和法律事务机构的职责,发挥好总法律顾问和法律事务机构的作用。要继续重视做好中央企业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的协调处理工作。

(五)要加大对中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推动力度。要适时组织召开中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会议,加快落实《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管理指南》所提出的各项工作和各项措施,推动中央企业有重点有步骤地构筑知识产权优势。

四、努力提高政策法规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今年政策法规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做好今年的工作,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进一步把握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各厅局在立法工作中,要准确把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方向,牢记国资委的职责定位,正确处理国资委与中央企业的关系、“统一所有”与“分级代表”的关系、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的关系。要紧紧围绕全委的中心工作,把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紧密结合起来。既要着眼于未来,通过立法创新体制机制;又要立足于现实,把握政策法规的出台时机和力度,确保政策法规合理可行。

(二)要进一步加强对政策法规工作的领导。法规工作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制度建设工作,不仅涉及大政方针,而且涉及体制创新和职能协调。各厅局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立法中凡遇到重大问题时,要亲自出面协调,亲自组织论证。要注意配备有法律专业背景的人员和局内重要骨干力量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三)要进一步树立全委一盘棋的思想。委内各项工作相互关联,环环相扣。这就要求各项立法工作要加强配合,充分协商。如业绩考核、统计评价、薪酬分配、干部任免方面的立法,改制重组、产权转让、规划发展方面的立法,监事会监督、审计监督、纪检监督方面的立法等,相互之间都十分需要做好衔接与协调。各厅局一定要树立大局意识,在立法项目提出、草案起草、审核修改和会签把关等环节,主动加强协作,共同形成合力。既不要在立法协调中出现“死局”,也要防止重复发文、互不衔接、自相矛盾的现象发生。要处理好牵头与配合的关系,牵头厅局要从全委工作出发,广泛组织有关厅局参与;参与厅局要积极配合,及时负责地提出意见和建议;法规局要做好立法服务,加强综合协调。

国资委工作要点范文5

党的十七大把反腐倡廉建设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一起,确立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明确提出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把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作出专门部署。中央纪委、监察部、国资委召开这次会议,说明对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高度重视。马馼部长刚才作了重要讲话,对下一步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按照马馼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抓好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现在我结合会议主题,就中央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作个发言。

一、认真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部署,中央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今年以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2012年工作规划》(以下简称《工作规划》),着力抓好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部署的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重点工作,整体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一)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规划》,注重整体推进中央企业惩防体系建设。

1.认真领会《工作规划》的精神实质。国资委机关以及中央企业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工作规划》和贺国强、何勇同志的重要讲话,国资委纪委要求中央企业结合惩防体系建设促进活动,加强学习贯彻《工作规划》,召开座谈会,交流学习体会。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领会到,惩防体系建设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大历史性课题。《工作规划》是我们党深刻总结以完善惩防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的实践经验,准确把握我国现阶段反腐倡廉形势,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认识到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坚持惩防并举,有利于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效果;加强惩防体系建设,用惩治和预防结合的方式抓反腐倡廉,有利于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强惩防体系建设,解决了腐败问题,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保证。结合国有资产监管实际,我们体会到,加强国有企业惩防体系建设,落实《工作规划》提出的国有资产监管任务,推进企业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控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在国有企业构建严肃惩处和有效预防腐败的体制机制,有利于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益,有利于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和企业管理,有利于中央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各企业结合反腐倡廉建设实际,深刻领会了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重在建设的新要求,注重增强整体性、协调性、系统性、实效性,把握了惩防体系建设六个要素的内涵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2.结合中央企业实际制定《实施意见》。根据《工作规划》的要求,国资委制定了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提出坚持强化管理,建立内控机制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等要求。《实施意见》体现了企业的特点,强调六项要素的联系性和互动性,在教育上,突出警示教育和廉洁从业教育;在制度上,强调完善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在监督上,在探索提高同级监督效率的同时,强化对下级的监督;在改革上,善于发现体制机制性问题,及时反馈,推进纳入改革方案;在惩处上,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清理积案,排查线索,提高能力;在纠风上,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规范公共服务行为;在工

作机制上,强调纪委监察局要与国资委业务厅局加强配合,推进牵头任务的落实。各中央企业正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工作规划》和《实施意见》。

3.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国资委和中央企业根据年初对惩防体系整体推进的部署,扎实开展工作。一是注重整合监督要素。多数企业纪检监察、审计与其他监督机构共享监督资源,加强信息沟通,在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实效上取得了进展。二是运用惩防体系的办法抓重点工作。按照单项工作整体抓、具体工作综合抓的思路,抓好“七项要求”和“三重一大”的督查落实。既开展教育,让领导人员知晓工作要求,也通过宣传和廉洁文化建设,营造环境,让职工群众知道,便于监督;既作为制度去细化,加强执行和检查,也作为查办案件重点,对违反者受理初核和立案检查;既作为领导班子生活会和中心组学习主题,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洁自律,也从监督角度提出改革措施,在源头上解决体制机制性问题。三是结合查办案件工作开展体系建设。通过分析案例,注重开发案件的治本功能,改进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制度的操作性,强化执行力。四是开展对工作效果的考评。一些企业探索建立惩防体系考核评价办法,对业务部门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推进牵头任务的落实。五是加强探讨和交流。国资委纪委继续组织地方国资委纪委在前三年研讨预防腐败能力、制度建设、加强监督三个主题基础上,今年就整体推进企业惩防体系建设进行专题研讨,取得了许多理论成果和工作经验,以此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惩防体系建设的实践。

(二)以落实“七项要求”和检查“三重一大”执行情况为重点,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1.加强工作部署和指导。国资委党委和国资委办公厅分别印发通知,对“七项要求”和“三重一大”的监督检查工作明确责任,提出要求。国资委纪委编写“七项要求”解释,开展对“三重一大”制度理论问题的研讨和征文活动,指导和推进企业掌握两项工作的目的与要求。通过开展调研和试点,听取企业对做好这两项工作的意见,按照不繁琐、重实效的原则确定督查调研工作方案。

2.中央企业落实“七项要求”的情况。一是确定督点。许多企业对近年来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例、办理的举报件及领导人员廉洁档案进行梳理,有的通过问卷调查和定量分析等方式,对与“七项要求”有关的易发、多发及职工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检查的重点人员、领域和岗位。二是认真做好自查。企业领导人员对照要求填报自查登记表,在职能部门把关后,企业党组织审核认定。截至9月19日,125家中央企业报送了领导人员自查情况汇总表。三是规范廉洁从业行为。许多企业将“七项要求”纳入廉洁承诺、述廉议廉、廉洁谈话内容,修订廉洁从业承诺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并结合完善内控机制和风险管理,对“七项要求”涉及的生产经营环节,特别是资产整合、引入战略投资者、担保、委托理财、招投标、物资采购等环节,查找漏洞,完善制度和程序。四是对发现的问题加强整改。从调查摸底情况看,“七项要求”涉及的问题在企业有不同表现,有的利用职务便利通过同业经营或关联交易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有的在资产整合、引入战略投资者过程中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有的为配偶、子女和其他关系人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提供便利。许多企业已经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整改,效果良好。例如一家企业通过整改,三名领导人员退出兼职取酬收入61万元。

&nbs

p;3.对中央企业执行“三重一大”制度的督查情况。各中央企业按照国资委制定的方案,认真做好自查工作。一是督点内容。企业纪检监察机构组织业务管理部门,重点对“三重一大”制度是否建立、决策内容和方式是否明确、权限是否清晰、程序是否规范、监督是否有效等进行监督检查。目前,企业自查自纠工作已结束。二是督查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从检查情况看,中央企业基本做到了决策民主、过程公开,特别是随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的深入和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工作的推进,党内监督、民主监督得到更好落实,企业执行“三重一大”制度的体制机制有了保证。通过这次检查,推进了企业“三重一大”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三是督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有的企业领导人员对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在认识上还有差距。有的企业“三重一大”制度不健全,对违规决策的责任追究不到位,决策失误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4.继续抓好对“七项要求”和“三重一大”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调研。10月份,国资委纪委将组织有关业务厅局,对部分中央企业两项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开展督查调研。针对职务消费、投资入股、兼职取酬以及企业决策内容不确定、决策程序不完善、决策过程不规范、决策执行的监督不到位等加强研究,配合有关部门制定法规性文件,出台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落实“七项要求”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工作。

(三)保持惩治腐败的工作力度,加强对中央企业案件特点和规律的分析。

1.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按照惩防体系建设的要求,我们坚持惩治和预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注重发挥对腐败的惩治功能,严肃查处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违纪违法案件。

2.加强对企业案件特点和规律的分析。中央企业与其他领域一样,举报普遍减少、窝案串案居多。同时也有一些自身特点。一是违纪违法主体多为二三级企业领导人员和财务管理、物资管理、项目管理等关键岗位人员,呈现低职低龄的现象。企业主要领导人员违纪违法,多有关键岗位人员配合,形成企业内部的权钱、权物两个环节的结合,使腐败行为得逞。低职低龄人员的案件多出现在二三级及以下企业,由于他们经不住物质利益诱惑导致违纪违法。二是违纪违法性质多为贪污贿赂、失职渎职、商业贿赂,以及通过窃取商业和技术秘密获取私利。失职渎职和贪污贿赂多为企业领导人所犯错误,主要是违背集体决策原则、一个人说了算。贪污贿赂多为领导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共同所为。而商业贿赂和窃秘则基本是非领导犯罪或低职低龄违纪违法行为。三是违纪违法手段多数是利用企业重组改制、产权交易等机会,通过私自经商办企业、同业经营、关联交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四是违纪违法的后果多数涉案案值较高,造成的国有资产损失较大。

从案件发生过程看,我们对中央企业的案件有几个规律性认识。一是企业内部管理经营相对规范稳定,案件不多、大案更少。当企业参与市场活动,特别是与中介组织、一些非公企业等市场主体打交道时,发生案件的机率比较高,从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领导人员失范,产生商业贿赂等违纪违法案件。这与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有关,需要我们增强适应性和有效对策,建立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二是在企业发展相对稳定时,发案少、大案更少。企业处在较大动态中,比如改制重组、产权交易、破产等过程中容易发生案子甚至大案子。最近在研究明年工作时,我们

提出对拟重组改制企业的问题举报要早排查、早预防,防止有人借改制重组隐瞒问题,造成新的问题,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企业领导人员犯错误。三是企业各项管理包括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得认真,基础扎实,企业就健康发展。企业管理薄弱,基础工作不稳,对党建工作乃至教育、制度、监督不重视、不落实,用形式主义抓工作,搞短期行为,就会出现管理混乱,这样的环境和作风,常会被人利用,产生违纪违法案件。四是企业领导人员正确对待自己的多重角色,正确处理各种利益、权益关系时,企业就健康发展。企业领导人员对这些角色、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出问题犯案子。把董事会一人一票决策和党委会集体决策,变成一个人说了算,就会发生决策失误,甚至酿成大错。对职务消费运用不当,扩大到个人消费、家庭消费乃至小团体消费,就会超出界限,违纪违法。

3.注重发挥查办案件的综合治本功能。年初,我们决定每年召开一次案件情况通报会,向中央企业负责人通报案情,开展警示教育。去年我们已在所管理的行业协会、事业单位做了尝试,也在国资委纪委监察局内部对查办的案件进行了分析研讨,效果都很好。今年的中央企业案件情况通报会即将进行。中央企业在查办案件基础上,通过一案一整改、一案两报告、一案举一反三等措施,认真剖析案例,研究案发原因。针对企业案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重点查找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完善管理意见并督促整改。同时,寻找教育、制度、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缺失,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体现了务虚工作的硬度,充分发挥了案件检查工作的综合预防作用。

二、坚持惩治和预防结合,坚持反腐倡廉与国资监管结合,把握企业惩防体系的本质要求

2005年以来构建惩防体系的实践,特别是今年以来几项重点工作的推进,使我们体会到,按照惩防体系建设的思路和方法抓反腐倡廉工作,将预防和惩处的功能结合起来,统筹运用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等要素,就能相互促进、产生综合治理的效果。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坚持惩治与预防并举,坚持惩防体系与国有资产监管和企业改革发展相结合,就能有效发挥惩治和预防的综合功能。

(一)发挥国资监管和反腐倡廉的预防功能,做好保证国有资产安全的基础工作。预防性的基础工作分国资监管和纪检监察两方面来做:

一是国资委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企业改革,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创造了条件。近几年,国资委加强了企业国有产权管理、规范产权转让等措施,有效防范了重组改制和产权流转中的资产流失;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权力制衡约束,进一步防范了决策失误、权力失控和行为失范造成的国有资产损失;深化中央企业内部改革,完善内控机制建设,增强集团控制力,有效控制了国有资产经营风险。

二是国资委纪委监察局和中央企业纪检监察机构服务改革发展大局、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中心工作,按照反腐倡廉建设的要求,加强企业领导人员作风建设,深化廉洁自律工作;大力推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开展了具有纪检特点的警示教育,营造廉荣贪耻的氛围;推进企业在完善经营管理制度中落实反腐倡廉的有关规定,督促经营管理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好防范腐败的基础性工作,加大了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力度。

(二)运用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和查办案件的惩治

功能,强化国有资产安全理念。国资委对中央企业负责人实行年度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年度业绩考核结果与企业负责人绩效年薪挂钩,任期业绩考核结果与企业负责人任免及中长期激励挂钩,按照五个等级严格兑现奖惩,促进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资委纪委和中央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围绕产权转让、改制重组、物资采购和工程招投标等容易造成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环节和领域,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严肃惩治腐败,有力地维护了国有资产安全。

(三)发挥监督的综合功能,把预防与惩治结合起来,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管。国资委认真履行出资人职责,推进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基本制度,加强企业财务监管,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实行监事会当期监督等措施,提高了监督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中央企业在创新监督体制、增强监督实效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如有的企业实行纪检监察、审计、监事会“三位一体”监督模式等,更好地发挥了监督既可以检查督促、预防腐败于未然的作用,又具有及时纠错与追究的功能,加强了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特别是以工程建设、营销采购、财务管理、节能降耗等为重点的效能监察监督,2005年至2007年,共挽回经济损失45亿多元,节约资金160多亿元,发现了一批案件线索,实施了责任追究,提出了许多监察建议,督促企业管理部门建章立制、堵塞管理漏洞,有力地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效能的提高。

三、坚持融入中心统筹推进,正确把握和处理中央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几个问题

加强中央企业反腐倡廉建设,需要我们紧密结合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和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实际,正确把握和处理以下四个问题。

(一)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要与完善企业内控机制和风险防范紧密结合。加强中央企业反腐倡廉建设,要以完善惩防体系为重点,与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企业内控机制和防范经营管理风险紧密结合,共同发挥预防腐败和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作用。在贯彻落实《工作规划》和《实施意见》中,要结合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改革发展中心任务,按照惩防体系要求,推进企业完善内控机制、加强防范风险工作,使之融为一体,相互促进,防止出现“两张皮”现象。我们制定的《实施意见》,以国资委党委和国资委文件印发企业,就充分考虑到中央企业的特点,要求企业党政齐抓共建。各企业不能把惩防体系仅当成纪检监察机构或企业党委政工的体系,而是要建设成为整个企业的惩防体系。

(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要充分发挥业务管理部门的重要作用。中央企业反腐倡廉建设既是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关系到加强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中央纪委部署国资委完成《工作规划》的6项牵头任务和20项协办任务,都与国有资产监管、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规范招投标等工作有关。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在国资委党委统一领导下,横向上形成合力、纵向上形成长效机制,运用惩防体系的方法和作风来统筹安排。纪委要围绕国资委中心工作,发挥好组织协调和督促作用。业务部门要根据惩防体系分工,抓好牵头任务和协办任务的落实。国资委惩防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注意研究单个部门难以完成的事项,注重解决实际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也要有业务部门的人员,加强联系沟通。中央企业也要按照上述要求,做好任务分解和责任落实,加强考评,推动业务管理部门共同参与惩防体系建设。

(三)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中央企业要在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性、协调性、系统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内容广泛,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工作重点。要根据国有资产监管和企业改革发展的进程,确定相应的反腐倡廉建设重点,发挥好促进和保障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针对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关键领域,既要做好反腐倡廉全面工作,又要抓好各个阶段的重点工作,防止顾此失彼。要集中企业各方面资源和力量,统筹推进,以抓重点工作带动全面工作,从整体上实现反腐倡廉建设目标。

国资委工作要点范文6

一、各级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试行会计委派制之后,财政、监察部门就积极开展政策研究,推动试点工作的开展。中央纪委、监察部把试行会计委派制度作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项怀诚部长等部领导亲自下基层开展调研,并充分肯定了会计委派制度的重要意义,要求会计委派制度试点“务求实效”。财政部还专门组织了调研组,分赴湖北、上海、辽宁、陕西、浙江、广东、宁夏、山西、四川、江苏等地进行会计委派制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于2000年2月向国务院领导上报了《关于会计委派制度有关问题的报告》,得到国务院领导的重视。为了指导、规范会计委派制试点工作,2000年9月,财政部会同监察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试行会计委派制度工作的意见》,对试行会计委派制度试点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在交流中大家谈到,许多地方的党委、政府对试点工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组织试点工作,保证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一些地方组织保障有力,建立健全了办事机构。如:广东省成立了财务总监办公室,上海、厦门市成立“会计管理中心”,黑龙江省财政厅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省级会计管理局,福建省财政厅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会计委派处。这些机构的建立,为本地区开展会计委派制度试点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组织保证。

二、加强了规章制度建设,使试点工作有章可循

各试点地区为开展这项工作建立了多项规章制度,内容包括:委派会计人员选拔聘用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业务考核制度、轮岗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奖惩制度、回避制度等。如: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在全国公开招聘21名财务总监,委派到市投资管理公司系统的大中型企业。

三、因地制宜,开展不同形式的会计委派试点

全国许多地方和单位从实际出发,在试点中摸索出了不同的会计委派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向行政事业单位直接委派总会计师、财务总监或会计人员。这种委派形式较为普遍。主要是以地方政府的名义向所属的行政事业单位直接委派会计人员。委派对象大多是单位的财会负责人、主管会计,也有委派出纳人员的。委派部门为地方政府,大多数为财政部门,试点范围主要是行政机关和有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管理的方式大多是直接管理,即对会计人员的人事档案、职务晋升、工作调动、专业职称、工资奖励、福利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并实行在单位之间定期轮岗制度。

2、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集中核算制度。承担集中核算的机构大部分是由财政部门成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中心;在保持各单位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不变的前提下,各单位不再设立会计机构,不再配备会计人员;取消各单位的银行账号,由财政部门统管会计人员、资金结算和会计核算工作,实行“集中核算,分户管理”,融会计服务与监督管理为一体。

还有一种类似会计集中核算的模式,叫做“零户统管”,主要是对乡(镇)政府下设的行政事业单位(俗称“七站八所”)进行会计集中核算。

3、向国有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制度。财务总监一般由产权管理部门选派,通过一定程序进入公司董事会,承担监督国有资产营运、重大投资决策以及审查会计报表等职责。对重大财务收支活动,实行与总经理联签制度。财务总监的工资、资金与所在单位分离,以保证其实行会计监督的独立性。委派部门对被委派的财务总监实行定期考核和轮岗制度。

另有一种形式,是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实行派驻财务监督特派员。财务监督特派员由市级机关副县级以上干部担任,主要监督派驻单位贯彻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查阅企业财务账目等会计资料,列席有关经营活动、财务管理会议等,评价企业主要领导成员的业绩,并对其奖惩、任免提出建议,但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4、向国有企业实行委派会计机构负责人或总会计师。这一形式的委派部门大多为财政部门,也有财政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联合委派的,管理体制按照“统一管理,统一委派,分职任免”的办法,对其委派人员的人事档案、职务晋升、工作调动产业职称、工资奖励、福利等统一管理。但对工资福利等的负担各地做法不尽相同,大多数是按照“谁用人,谁负担”的原则,由委派单位向用人单位统一收取和发放。

5、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村账乡(镇)管制度。就是在保持村级集体财产所有权不变、资金独立核算权不变、资金管理权不变、债权债务归属不变等前提下,由乡(镇)一级政府代管村级账务。主要形式有村级财务记账、村级会计乡(镇)委派两种。

6、实行单位内部会计委派制。内部委派是指业务主管部门和企业集团内部为加强内部控制和财会管理,实行的对会计人员集中管理、内部委派的一种改革试点形式。

在座谈中大家一致认为,会计委派制度试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完善的经验可以借鉴,其实现形式需要在试点工作中逐步摸索。开展会计委派制试点,要区别国有单位与非国有单位、企业与非企业、城市与乡村会计人员管理的不同要求,采取切合实际和多样化的形式。应遵循经济规律,既要保证所有者充分行使所有权,也要保证单位依法行使理财和经营自;既要有利于政府部门的会计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又要有利于调动广大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利于对国家资金和国有资产实施监管。

关于2001年会计委派制试点工作将如何开展,财政部的有关领导也在会上作了部署。

一是仍将坚持先行试点,稳步推开的原则。当前,要继续按照中纪委四次全会精神,重点抓好党政机关、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及有政府授权收费或罚没职能的事业单位的试点工作。尚未开展试点工作的地区和部门,要选择一些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地方、部门和单位开展试点工作。已经开展试点工作的,应完善配套措施,加强后期管理,并适度扩大试点工作的范围,以巩固试点工作的成效。

二要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对委派会计人员的后续管理。为了保证实行会计委派制度工作取得成效,委派部门要明确委派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及与被委派单位的关系。在充分支持被委派单位依法理财、自主管理的前提下,发挥委派会计人员监督作用。要充分保障会计人员行使监督权的独立性,从人事档案、职务任免、工作调动、专业职称、工资福利等方面解决委派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要建立委派会计人员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选拔聘用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业务考核制度、轮岗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奖惩制度、回避等制度,加强对委派会计人员的后续管理,加强对委派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委派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国资委工作要点范文7

工业是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群众就业的重要载体。重点工业企业在工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当前十分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只有加快重点工业企业的发展,才能确保实现工业增长目标,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重点工业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支持重点工业企业发展的方法步骤、政策意见和保障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结合*实际,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在省列支持14户在兰中央、省属重点企业的基础上,再选择50户规模以上重点工业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同时,毫不放松地抓好其它企业发展。通过抓重点、带一般,推动工业经济实现稳定增长,努力完成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支持重点工业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对重点工业企业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提高竞争力,具有较强经济拉动效应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对重点企业拟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进行梳理,提出支持名单,明确具体支持方式。加快审批进程,提高办事效率,推进项目尽快上马、尽早见效。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市经委、市国资委配合。

(二)努力争取国家、省上资金支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加大企业技改投资的有利时机,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应用的支持力度,积极筛选上报一批具有支撑作用、推进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项目,争取更多的企业、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上各项专项资金计划。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市经委、市国资委、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局配合。

(三)扎实推进重大建设项目互保共建。按照“三优先”(同等条件下,重大建设项目业主单位优先使用省、市建筑施工企业,优先选用省、市企业生产的材料、设备,优先使用省、市劳务人员)和“三确保”(工业企业确保产品质量优良、价格优惠、服务优质)的要求,积极落实重大项目互保共建措施。有关部门每月要组织项目业主单位和有关企业进行对接,签订合同,逐项组织落实。此项工作由市重大项目办牵头,市发改委、市经委、市国资委配合。

(四)稳步推行优惠电价政策。全面落实峰谷丰枯分时电价政策,积极推进重点工业企业直购电试点工作。配合省上有关部门和*电监办,落实大用户直购电试点方案和相关交易规则,并尽快付诸实施。此项工作由市经委牵头,市物价局、*供电公司配合。

(五)切实提高运输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运力协调衔接工作,保证重点工业企业原材料和产品运输需求。加强与省经委、*铁路局的联系和沟通,统筹安排,建立健全铁路运输协调机制,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运输困难。此项工作由市经委牵头,市交通局配合。

(六)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上大压小。认真组织落实财政部等国家三部委关于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中央、省上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和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上大压小,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为重点工业企业腾出更多能源与环境容量,并优先办理环保审批手续。此项工作由市经委、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配合。

(七)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切实加强政、银、企合作,政府推动,加强重点工业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对接,优先保证重点工业企业资金需求。进一步发挥*银企协会的融资平台作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继续推动优势企业并购重组,优先支持有条件的重点工业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上市融资。此项工作由市经委、市政府金融办牵头,市发改委、*银行配合。

(八)优化配置矿产资源。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和整合力度,引导市内矿产资源勘探、开采、开发向有实力的重点工业企业聚集,推进资源深度开发转化。对重点工业企业提出的资源配置需求,优先办理,尽快落实。此项工作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市经委、市国资委配合。

(九)优先提供项目建设用地。对重点工业企业提出的工业用地需求,按照特事特办、急事快办的原则,加快审批进度,及时办理相关手续,确保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此项工作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市经委、市规划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委配合。

(十)充分发挥工业大企业直通车服务机制作用。着力解决好重点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对工业重点建设项目的规划、用地、环评、能评、生产许可等审批事项,要主动提前介入,实行预约上门服务指导,由单个部门、单个事项的串联办理向多部门多事项的并联办理转变。完善重点企业服务保障机制,在提高行政效能上下功夫,着力为大企业搞好服务。

(十一)不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8年度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先进市州和企业的通报》(甘政发〔2009〕40号)精神,把我市上缴省级增值税当年增量返还部分不低于50%的资金纳入工业专项资金;把发行地方债券融得的部分资金用于支持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将列入财政预算的工业扶优扶强资金、中小企业担保补助资金、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节能降耗补助资金、装备制造业专项资金、用于工业的科技经费的70%,以银行贷款贴息、补助、奖励等形式用于支持重点工业企业发展,主要用于重点企业生产流动资金、项目建设资金、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补助、企业技术创新等。此项工作由市财政局、市经委牵头,市上相关部门配合。

三、支持重点工业企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协调会议制度。市政府建立支持重点工业企业发展协调会议制度。由分管市长主持,市发改委、市经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交通局、市环保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统计局、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局、市国资委、市国税局、市地税局、*供电公司等有关部门参加,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听取联系企业工作组汇报,分析研究重点工业企业遇到的问题,组织有关部门和重点工业企业到国家相关部委和省上有关部门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每半个月召开一次由市政府办公厅分管主任主持,市级相关单位参加的会议,汇总工作情况,筛选需提交分管市长协调的事项,督促落实市级协调会议确定的事项。

(二)建立政府部门联系企业制度。由市发改委、市经委、市国资委、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局牵头,从市发改委、市经委、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环保局、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局等部门抽调骨干力量,组成4个联系企业工作组,组长分别由市发改委、市经委、市国资委、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局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每组负责联系12-13户重点工业企业,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全面落实工作责任。落实支持重点工业企业发展工作目标责任制和牵头部门负责制。各牵头部门要按照要求,制定方案,明确责任,加强监督考核,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国资委工作要点范文8

今天国资委的年度工作会议,内容非常丰富,效果非常好,总结了*年工作,对*年工作进行了部署,表彰了党内“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与部分所出资企业签订了资产经营责任状。我认真看了会议材料,准备得非常充分。刚才芝兰同志代表国资委作了很好的工作报告,*年市国资委在国资监管、国企改革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市委、市政府非常满意。关于*年工作,芝兰主任从国企改革、国资监管、企业内部管理、实行董事会试点等各方面,作了全面的部署,很细,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按芝兰主任的讲话,认真研究落实。

我来*市工作刚刚十天,各部门的工作我只听了一部分,走了几户企业。实事求是的说,今天借这个机会与大家见见面,没有更多讲的。我生在*市,长在*市,这次重新回到*市工作,感到非常亲切,与大家共同工作,感到很荣幸。到任后,参加了几个会议,总的感觉是有信心,但也有压力。从信心这个角度讲,一是*市这几年变化很大,工业基础好,安顺副市长、福春副市长任工业副市长这几年,做了大量工作,理清了工作思路,破解了很多重点难点问题,为我接管这项工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第二,目前*市发展经济的氛围好。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工业强市”目标,广滨书记和崔杰市长分别找我谈了话,市委高书记为我介绍了*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崔市长于*月*日和我谈了一下午,重点介绍了*市的工业布局、结构调整、开发区建设,包括经济领域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可以说*市整体上政通人和,风清气正,目标宏伟,发展势头强劲。第三,*市有一支很好的工业干部队伍,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企业,多年来这支队伍很稳定,敬业、干事儿、廉洁,一直献身工业战线,工业战线很辛苦,也很难出成绩,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大家始终坚守在这一岗位,让我很感动。所以说,回到*,非常有信心,很高兴。但同时,又感到压力很大。一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很高,对工业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且省里对*市也寄予厚望,*市无论是GDP增长、财政收入还是工业投资,都占全省的*%到*%,且保持这个一比例的基数越来越大,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压力都相当大;第二个压力是,与全国其他十四个副省级城市相比,从工业总产值来说,我市去年完成*亿,而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平均水平是*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我市去年是*户,今年一季度达到*户,而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平均是*户,在*年宁波、苏州就已达到了*户,所以我觉得担子、压力是很大的。特别是工业增长的结构性不均衡,比如去年我们工业增长的*亿产值,仅一汽就占去了*亿,市属企业只有*亿。这些矛盾和问题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压力确实不小。

下面就国资委系统工作,简要地讲几点。

一、*市的国资监管工作成绩很大,成效明显

从全省范围看,国资监管工作做得最规范、成效最大的是*市,无论是监管体系建设、制度建设、管资产、管人和管事相结合、还是推动国企改革,*市都做得相当不错。主要体现在有三个方面:

一是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效果明显。中央提出,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经济,毫不动摇地发展民营经济。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多种经济并存是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的属性,如果没有公有制,那就不是社会主义了,公有制是不可替代的。国资委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抓好国有经济的布局和调整。最近几年,*市从实际出发,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方面,坚持了有进有退,目前国有经济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资源开发等领域,比如供水、供电、煤矿等,包括加工工业中的重点领域,如旭阳集团等。省国资委所出资企业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金融、钢铁和资源开发,如森工集团、粮食、通钢、担保公司、经营公司等四大版块,这四大版块国务院国资委也基本认可。国资委成立以来的主要精力就是研究国有经济在哪些领域退,在哪些领域进,而不是一退了之。去年年末,我去上海、江苏考察学习,了解到这些地方一方面退出了部分国有企业,同时又成立了一些新的国有企业,或以国有经济又参股了一些企业。上海、江苏、深圳等省市适时地坚持了国有经济的进退节奏,比如深圳的国有资产量很大,运营得相当不错。从全国范围讲,全国*万亿的国有资产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管,实现利润近*万亿,*个省市共有*万亿国有资产。这就是说,我们要正确认识国有企业或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务院国资委提出了有些行业国有企业必须控股,包括资源开发、公用事业、国计民生、基础设施等,对这些领域国务院国资委说得非常明确,但也不一定全部由国有企业独资经营,可以多元化,实行控股或参股。所以对省、市国资委来说,最大的考验就是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但究竟哪些进哪些退,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市能够从实际出发,把这项工作做得很好,是符合国务院要求的。

二是国企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市全口径完成了*户国有企业改革,全省提出了*户国有企业改革,*市完成了既定的*户国有企业改革目标,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得到了破解,特别是医保问题、社保问题、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问题,社会职能移交问题均得到了很好解决,一些难点问题如兰宝保牌拍卖很成功,长拖、柴油机等老大难企业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有企业通过改革,为下一步实现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是国资监管规范有序。国资委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管。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之后,一些国有企业有很大想法,原来归各部委管,实际上是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企业自己定自己的事。国资委成立之后,要签订责任状,又要派监事会主席、财务总监,以及业绩考核、薪酬管理等,建立了一系列监管制度,非常严格。企业认为国资委管理太细、太具体,被束缚了手脚。无论是国务院国资委还是地方国资委都面临这个问题,即国资监管到什么程度比较合适,究竟哪些由国资委管,哪些放给企业,一直在探索之中。国资监管的学问非常大,但总的来说就是要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流失,这是国资委最核心的任务。围绕这一点,要与企业签订资产经营责任状、要进行业绩考核,预算管理,派监事会主席,建立董事会等一系列监管措施,这些工作都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比如说对投资的管理,江苏省已经完全放开了,由董事会自己定,国务院国资委坚持投资的管理必须经出资人同意,要求企业必须突出主业,不能搞三级公司(即孙子公司)。企业的多元发展,主要就是投资和企业管理。*市国资委相继出台的相关政策,与国家、省基本是合拍的,规范的。关于国资监管,基本是比照国家的做法,比如说在考核指标上,国务院国资委考核指标主要包括三个,一是净资产收益率,二是利润,三是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选定的指标,总的要求是考核指标不得低于上一年并不低于三年平均值,这一指标全国上下基本是一致的,包括审计、评估、进场交易都是国家硬性规定,这些工作都是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我觉得*市在这方面做得很规范,成绩也很大。

二、要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为什么要提这个题目,我觉得今天到会的这些企业,有的是党的关系在国资委的企业,有的是市国资委控股或参股的企业,这些企业左右着*市经济发展的大局,*市的发展目标非常宏伟,我主要讲一下工业方面,去年我市完成了工业投资*亿,今年提出要完成*亿,大概增加*亿的投资;全市去年总投资是*亿,增长了*%,今年要达到*亿,要增长*%左右,平均两天要完成十个亿,;去年完成了财政收入*亿,今年要完成*亿,平均一天要实现一个亿。工业产值今年提出要完成*亿,平均一天十个亿,对这些目标,如果我们不加快投资,不加快落实各项任务,今年的压力就非常大,对我们是个非常大的考验。崔市长对我交待了三件事,一是投资,二是工业产值,三是国企改革收尾工作。这三件事中压力最大的就是投资,全市*亿的投资,工业投资完不成,其他就看不出效果来。工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就业的主要渠道。而工业投资、工业产值主要靠我们这些企业来实现,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保证指标的完成。围绕这些指标的完成,我想具体讲三点意见。

一是要推进公司制和股份制步伐,做到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要完善这一工作,一个是法人治理结构,一个是股权多元化,再就是三项制度改革。

关于公司治理结构,对国有独资企业是个考验。在多元投资主体下,由股东会产生董事会,董事会选聘经理人员。但在国有独资企业中,存在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的问题。对此,如何做到规范严格,国务院国资委也在进行试点,现在基本是学习新加坡淡马锡的经验,为了防止内部人控制,增强决策科学化和透明度,采取了外派董事的方式,就是说董事会人数内部只能产生一半左右,其他均来源于外部,重大问题决策实行票决制。我们今年提出来要对外部董事实行试点,很有必要,但是要真正解决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真正分权、分责、制衡,确实还有一个过程要走。关于监事,省国资委基本是外派监事会主席,由国资委负责支付薪酬,归国资委管理,也包括派驻企业的财务总监。关于经理层,从严格的角度讲,应该都是职业经理。但从目前看,要做到这一点,还需一个过程。

股权多元化这项工作还是要做,国有企业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果没有股权多元化,法人治理结构就会是个形式,没有多个股东进来,不管怎么搞,还将是一个人说了算,只有股东多了,相互制衡,这样的治理结构才是规范的。我们的企业下一步还要继续引入战略合作者,寻求股权多元化。我要强调一下什么才算是战略合作者,省市都曾引进过合作者,有成功的但也有一些教训,战略合作者第一个特征,必须是长期的合作,是来投资的而不是来投机;第二特征是必须是本行业的排头兵,必须有实力;第三个特征是必须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有扩张能力,不仅能解决企业改革当期的而且能解决企业的后续发展问题,好多企业实际上是引进了合作者,改革成本解决了,但谈到发展时却拿不出钱了,使改革无法持续;第四个特征必须有很好的先进文化和理念,企业做到一定规模时,主要靠的就是先进文化和理念,有先进的企业文化,企业才能有很强的凝聚力;第五个特征就是企业必须充分考虑职工的利益,承担起社会责任。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称其为战略合作者,我们今后引进战略合作者,要把好这几关。

关于三项制度改革,刚才万主任已经讲了,我就不再细讲了,今年国资委在这方面要认真抓,可以通过召开现场会,推广先进模式等方式进行。另外,企业还要加强内部管理。内部管理非常重要,它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在企业内部抓管理对企业发展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二是要把企业发展战略和资本运营结合起来。国务院国资委通过调研,提出了新标准,即一个企业做得好不好,一个是要有很好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要经过认真考察市场,经过专家论证,在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如省属企业提出了三年翻一番,无论是总资产额还是主营业务收入,都要达到在三年内翻一番;第二个是企业必须有先进的文化和理念,不再是过去的国有企业,靠传统的模式来经营企业,这个文化理念要与国际同行业接轨;第三是企业要有独特的管理方式,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方法;第四是企业必须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办企业,亏损不是目的,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企业员工人均收入都要有较好的水平;第五个就是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最近国务院国资委了《关于中央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国有企业必须对职工负责对社会负责,比如环保、减少污染、社会人员就业、慈善事业、大型活动的赞助等都要积极参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很羡慕中国,说中国改革这么多年,手中拥有这么多资源,这么多大国企,国家有话语权。他们前段对石油资源进行收归国有,这是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不收不行了。国有企业到什么时候都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我们的企业必须要有战略思维、战略思考,甚至可以使用外脑,聘请专家智囊团作为企业长期发展顾问,我们今年要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在企业发展战略上包括企业定期诊断咨询上也应该有自己的智囊团和专家。企业要研究发展规划,并要报国资委审批,要符合主营业务。一个企业必须突出主业,多者也就是两三个,太多了,就会搞什么都搞不好,术业有专攻,国资委必须坚持管住企业主业。再一个就是要控制好企业层级,只管到子公司,企业链条不能太长,有的企业搞了多个层级,这样容易失控。我想,企业战略发展规划,有的大企业规划成熟了,可以审批,审批后进入具体操作,这样国资委也就有责任了,大家共同负责,共同把企业搞好。在重大项目上,中央企业就是这个模式,要经过国务院国资委审批后,才能具体操作。

三是要认真研究资本市场,要把企业发展战略与资本市场结合起来。目前,全国一共是*多家上市公司,我省仅有*家,*市占*家。企业的发展已经不完全是靠跑国家跑银行来争取项目的时代了,这类项目主要集中在国家的基础设施、铁路建设等方面,多数项目还是靠招商引资,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来解决。企业要发展必须与资本市场结合起来,要鼓励企业通过整合、资本运作推进一批新的企业上市,企业上市后增加了企业的透明度,增加了社会关注度,国家还要实行监督,透明度非常高。因此,企业通过上市,向社会募集资金,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我市目前还未上市的大企业一定要研究谋划上市,已经上市的企业要研究整体上市,通过定向增发、增资扩股、参股等募集资金,比如亚泰集团、吉恩镍业通过定向增发募集了十几个亿,解决了后续发展资金问题,实际上有好多江浙一带的企业要来我们这里投资,试图通过上市提高资本量,因为只要一上市,市值就会大大增加,比如杉杉集团、高丽集团等民营企业家都在研究资本市场,如果我们仍然不能从研究资产转向研究资本,将来的差距就会拉得越来越大,不能再像原来那样通过向国家要贷款的方式来解决资金问题,这需要还本付息,上市公司则不同,靠的是市场,企业效益好股票就涨,企业资金就充足,不好就跌,企业经营就会难已为继。这就鼓励了企业必须要不断发展。

三、国有资本要成为市政府调控经济的平台和手段

国有经济的调控作用,在*市已经显现出来了,包括产权交易市场,全省都在这进行交易,有的进场交易增值都很大,我市的国司将是今后国资介入的重点,这种经营性或非经营性机构,是我们的发展重点,资产要向这里集中。比如去年全省棚户区改造,放款*个亿,省国资委所属的资产公司承担了*亿,开发银行同省政府谈,省里提出利用投资公司、信托公司来承担放款任务,开发银行提出只认定省国资委的公司做为融资平台,就是因为省里公司资本都比较实,是国有的,政府能承担起这个责任,全省的高速路改造也是交给省国资委的投资公司作为融资平台,包括省担保公司去年为省里担保了*亿,为几百家企业进行担保。我们*市的企业,如国司、城开集团等,市国资委要进一步与政府部门协商,搭建更多这类的平台,为政府调控经济进行融资、担保,国司在这方面做的就很不错,这几年在资产处置、债务处置、改革资金筹集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很不错,城开集团在筹集资金用于城市建设方面也做得不错。下一步我们还可以在担保、信托等方面进行探讨,使国有企业成为调控经济的重要平台和手段,这是民营企业无法介入的领域,这些平台搭建以后,与经营公司合作,与外资、民营企业参股,进一步壮大国有经济的实力。

四、正确判断和应对宏观经济形势

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美国次级债、南方雪灾所带来的影响,要有正确的判断和估计。国家提出宏观调控,紧缩贷款,十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现在贷款利息很高,对企业贷款成本带来很大冲击,大型企业要认真测算宏观调控对我们的影响,国家是要通过紧缩银根防止通货膨胀,这会给企业流动资金造成影响,贷款加息之后,对企业成本带来影响,对这些影响企业都要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关于美国的次级债,对股市、房市的影响非常大,最近我国股市跌幅很大,成交额也大为减少,这样会使我们上市公司总资产额下降,比如国务院国资委*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占其全部资产的*%,股市不好,总资产就下降,负债率就相应上升,银行评估资产质量就下降,所以美国次级债的影响、股市的影响,我们也要认真地分析和判断,要积极应对。目前南方*个省受灾,对我市副食供应带来很大的冲击,还有供电、煤炭供应都非常紧张。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每一户企业都应认真分析,冷静思考,认真对待,要责成企业内部企划部门、财务部门等认认真真地研究对本企业影响到底多大,如何应对,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五、要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国资委工作要点范文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我们党在深刻认识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前不久中办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今天又专门召开座谈会,研究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对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办《意见》下发后,国资委党委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进行学习研讨,统一思想认识,深感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意义重大。特别是对国资委这样一个成立时间不长、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特设机构,贯彻落实中央这一部署更显得重要和迫切。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李荣融在央企负责人等一系列会议上多次强调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性,明确提出“领导干部要自觉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增长本领、做好领导工作的根本途径”。

国资监管工作极具探索性、挑战性,国有企业改革是世界性的难题。国资委肩负着搞好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大任务。国资委一成立,就把建设学习型机关作为机关建设的重点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组织全体机关干部集中培训,紧密结合国资监管工作和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开展“321”读书和司局长谈业务等活动,逐步形成了“学习探索、务实创新、团结和谐、高效廉洁”的机关文化。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建设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大企业集团的目标,面对世界经济格局大变化大调整的新形势新情况,国资委党委要求中央企业始终把理论武装放在首位,建立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充分发挥中心组的学习与研讨功能,统一思想,理清思路,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推动了中央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去年,中央企业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上水平”的核心目标,突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调结构、促改革的实践特色,强调把握“四个规律”,增强“五种意识”,提升“五种能力”,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达到了“中央放心,企业欢迎,职工满意”的效果。

关于如何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我们的总体思路是: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的要求,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结合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实际,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以促进国资监管和中央企业科学发展上水平为基本目标,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为龙头,以抓好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为关键,以抓好组织基层党员学习与培训为基础,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以致用,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做强主业增实力、科学发展上水平,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适应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和更加激烈的竞争。

下一步,国资委党委将按照中央的部署和今天座谈会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切实贯彻落实好中央的要求。我们初步考虑,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分类指导。成立国资委党委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协调小组,把推进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来抓紧抓好抓实。针对委机关和中央企业的特点,紧密结合实际,加强分类指导。

二是制定实施方案,建立长效机制。国资委党委将在认真总结中央企业学习实践活动成功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企业,调查研究,近期出台《国资委党委关于中央企业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适时召开中央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推进会。

三是突出央企特点,搞好“三个结合”。针对中央企业的特点,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党委(党组)的带头作用,把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结合起来,与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结合起来,与开展争创“四好”班子、“四强”党组织、争做“四优”共产党员等“争先创优”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央企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是建设学习型机关,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着力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大力弘扬国资委机关“学习探索”的优良作风,紧密结合国资监管工作特点,不断提高机关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委机关两级中心组学习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学习、探索、创新的浓厚氛围,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国资监管队伍。

谢谢大家。

国资委工作要点范文10

一、会计委派制试点的背景

改革开放无疑给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在新旧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由于新的体制未完全确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备,社会监督体系还不健全,致使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的国有企业,由于所有者主体的缺位,国有投资代表人不具体,对经营者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日益严重,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预算外资金管理混乱,“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以及私设“小金库”的问题十分突出,不但造成国家财政收入的流失,而且为各种等经济犯罪提供了便利。这些问题反映在会计工作上,突出地表现为“信息失真,秩序混乱,造假严重”。

对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刻的分析,人们普遍认为,监督机制不健全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有助于强化会计监督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我国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如何呢?目前是“用人单位自己管理为主”,即由各单位自主地设置会计机构,任免会计人员并对会计人员进行日常管理,政府有关部门(如财政部门或企业主管部门等)仅是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等进行间接管理。在这一体制下,会计人员隶属于所服务的单位,并对本单位的行政领导负责。因此,尽管《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职责,但由于现行管理体制的局限性,法律赋予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实际上难以履行。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解决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现实问题需要强化会计监督,而另一方面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又使会计人员行使会计监督有诸多的困难,于是人们提出要进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会计委派制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会计委派制的主要形式

会计委派制也称为会计人员委派制,是政府部门和产权管理部门以所有者身份,委派会计人员代表政府和产权管理部门监督国有单位或集体企业资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情况的一种制度。

九十年代初,会计委派制的试点最早在江苏苏州的用直镇、湖北襄樊市、利川市等地展开。在总结试点情况的基础上,中纪委二次全会提出:“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在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进行会计委派制度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也可以试行会计委派制度”。此后,试点工作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98年底,全国共有105个地级区(市)、414个县(市)进行了试点,直接或间接委派会计人员达14472人。从笔者近年来对一些试点地区和单位的调查看,各地会计委派制的试点,大体上可归纳为三大类:

(一)对行政事业单位委派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委派制的试点可概括为“直接管理”和“财会集中制”两种形式。

1.“直接管理”形式。即以地方政府的名义向所属的行政事业单位直接委派会计人员。在这种形式下,委派对象大多是单位的财会负责人、主管会计,有的还包括出纳;委派部门为地方政府(有些地方由财政部门代表);试点的范围主要是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主要是有财政拨款的单位);管理方式大多采用直接管理,即对会计人员的人事档案、职务晋升、工作调动、专业职称、工资奖励、福利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并实行在单位之间定期轮岗制度。这一形式在全国大多数省份(主要是地、县和乡镇)都有试点。

2.“财会集中制”形式。即在基层区、县、乡(镇)成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中心,在保持各单位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不变的前提下,各单位不再设置会计机构,不配合会计人员,取消各单位银行帐户,由财政部门统管会计人员、资金结算和会计核算工作,实行“集中管理,分户核算”,融会计服务和监督管理为一体。湖北沙市、宜昌等地实行的“会计委托制”和“零户统管”等即属这一形式。目前这一形式已在湖北、山西、河南、安徽、吉林等省份推广试点。

(二)对国有企业委派

各地对国有企业的会计委派形式,主要可分为三种:

1.对国有大型企业委派财务总监。财务总监一般由产权管理部门选派,通过一定程序进入公司董事会,承担监督国有资产营运、重大投资决策以及审查会计报表等职责,对重大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实行与总经理联签制度;财务总监的工资、奖金与所在单位分离,以保证其实行会计监督的独立性;委派部门对被委派的财务总监定期考核和轮岗。这一形式最早产生于广东省深圳市,其后在许多地方均有试点,1999年初,上海市政府决定在市属大中型国有企业推行这一做法。

2.对国有中、小型企业委派会计负责人。这一形式的委派对象主要是财会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委派部门大多为财政部门,也有财政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联合委派;管理体制是按照“统一管理、统一委派、分职任免”的办法,对委派会计人员的人事档案、职务晋升、工作调动、专业职称、工资奖励、福利等实行统一管理,但工资福利等的负担形式各地有所不同,大多是按照“谁用人,谁负担”的原则由委派单位向用人单位收取服务费。目前向中、小型国有企业委派会计人员主要是在中小城市进行试点。

3.企业集团内部委派制。即由集团(总公司、母公司)向下属企业或子公司委派会计人员,对被委派的会计人员一般由集团进行直接管理(包括行政关系、个人档案、工资福利等)。这一模式在全国许多大型企业集团(或大型的事业单位)都有试点,如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山东潍坊亚星集团公司、北京华都集团等。

(三)对乡镇集体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委派

乡镇集体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的会计人员委派试点主要有两种形式:

1.由乡镇政府对乡镇企业委派会计主管人员。其主要做法与中小型国有企业会计人员委派制的做法基本相同。

2.实行帐目集中核算管理。如湖北仙桃市实行的“会计楼”形式等。基本做法是,企业会计从内部分离出来,统一在“会计楼”办公,会计人员的工资报酬由会计楼负责统一管理发放,类似于记帐的做法。

此外,一些地方还对农村经济组织的帐目实行了“村帐站管”的试点。即在村级集体财产所有权不变、资金独立核算权不变、现金管理权不变、债权债务归属不变等前提下,由乡镇“经营站”分村分组设帐,集中统一核算。

三、会计委派制试点取得的明显成效

会计委派制经过几年的试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流失。目前,国有企业缺乏内部约束机制,对国有资产和预算收支主要靠外部监督,如由财政、审计以及政府部门选派的监事等来进行,由于这些外部监督往往是事后的和定期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由政府部门向国有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寓监督于管理和服务之中,对企业经济活动实行全过程控制,对国家和企业负双重责任,较好地解决了国有产权代表缺位问题,有效地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有利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治理“三乱”、私设“小金库”等问题。在行政事业单位实

行会计委派制或采用“委托制” 后,一方面会计人员身份和地位的变化,能够切实有效地加强会计监督;另一方面委派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和财务管理,从而切实加强了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有效地遏制了“三乱”等社会问题。

山东省章丘市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后,使“收入全额上交,支出按审批计划拨付,结余由财政统一调控使用”的管理制度得以顺利实施,取消了不合理帐户187个,1997年1-9月份各部门、各单位上交的预算外资金达7500 万元,比1996年全年上交数提高2.5倍;同时,被委派单位的发票使用正确率、会计报表准确率都达到100%,没有发现较大的违法违纪问题。

湖北省荆州沙市区改革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体制试行会计委托制以后,使全区预算外资金专户存储面达到100%、专户存储额达到100%;强化了财政部门对各单位财务收支的管理手段,变突击检查为日常监督,变事后检查为事前监控,从而有效地加强了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解决了一些单位私设“小金库”的顽症。

(三)为从源头上制止铺张浪费、和提供了可能,有助于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会计工作是经济工作的基础,办经济离不开会计。许多经济案件的发生不仅会在会计上有所体现和反映,同时也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监督弱化、软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必须从机制上解决问题,从源头上加以治理。实行会计委派制度,正是从机制、体制上根治腐败源头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也正是中纪委提出进行会计委派制试点的初衷。

湖北省宜城市(县级市)在市直有关单位实行会计委派制4个月的时间内,在委派会计的有效监管下,共取消5批公款旅游的计划和6辆购车申请,停止装修办公楼4栋,制止配置23部移动电话,共节约资金近1000万元。

江苏省用直镇对乡镇企业实行会计委派制以后,被委派的企业没有发生过经济案件。湖北仙桃等地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等制度后,有效地保证了财务收支的合理合法,基本上杜绝了财务收支方面的违法违纪问题,杜绝了乱收费、乱摊派等现象,减轻了农民的不合理负担,增强了农村财务的透明度,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密切了干群关系,这一改革受到了当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四)强化了会计监督,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监督不力和弱化,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工作秩序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行会计委派制后,将会计人员的人事权、考核权、工资发放及业绩评定权等从单位分离出来,解除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会计人员能够相对独立地行使监督职权,敢于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监督,从而有效地遏制了以往“领导定调子,会计填数字”的现象,较好地保证了《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监督职能得以履行,有利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的问题。从各地试点的情况看,无论是行政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实行会计委派制后,会计信息的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

此外,实行会计委派制也在稳定会计队伍,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正确地认识和看待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在全国各地试点后,社会各界给予了关注,会计理论和实务界也就此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因此,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这一新生事物,对于指导实际工作十分重要。

(一)用实践的观点认识和看待会计委派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会计委派制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阶段由基层在实践中提出的。这一改革是否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应当加以肯定还是加以否定,也应由实践对其进行检验。应当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进行检验。如果经过实践检验,这一制度确实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那么我们就应当坚持下去。

(二)关于会计委派制的法律依据问题

有人提出,实行会计委派制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以下简称《企业法》)、《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不很协调。本人认为,对此要结合委派制的不同形式进行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就委派财务总监的做法而言,从试点的情况看,财务总监一般是由产权管理部门(企业所有者)选派,经过一定程序进入公司董事会,对企业或公司法定代表人行使监督的职责,不参与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也不作为企业财会负责人。这种形式并不违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和《公司法》的规定。从企业集团内部试行会计委派制来看,总公司以投资者的身份向下属企业(被投资企业)委派财务监管人员主要负责对子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监督,也不违背有关法律规定。

其次,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讲,由政府派出财会负责人加强对财政预算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不属《企业法》《公司法》约束的范围。

第三,对中小型国有企业委派会计人员的做法值得探讨。对企业委派的会计人员,既要求其对企

业领导负责,又要求其对政府(所有者)负责,必然使之处于两难境地。因此,笔者认为,考虑到与有关法规的协调,以及国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有关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对中小型国有企业委派会计人员的试点工作应慎重进行,各地在试点中要十分注意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听取各方面的反映和意见。当然,对私营企业等更不宜由政府部门委派会计。

(三)关于会计委派制是否符合国际惯例问题

会计委派制是否符合国际惯例,持反对意见者认为,从国际惯例看,市场经济国家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大都是由企业自己管理,因此,实行会计委派制与此不相符合。笔者认为,对此问题,既要分析国际惯例及其背景,更要分析我国的实际国情。

一般来讲,所谓的国际惯例主要是指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些通常作法。就会计人员的管理来讲,由于受私有制经济基础的决定,西方一些国家大多是企业自己管理。但是,这些国家的做法也并非完全一致,尤其是对公有单位的会计人员,有些国家的管理甚至比我们还严格。比如,法国的会计分为两大系统,即公共会计和企业会计,所有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实行公共会计制度,全国有60000多名公共会计人员,直接由经济财政工业部的公共会计总司管理,也就是说,全国所有负有行政职能的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会计工作都要有国家财政部派出的公共会计来完成。法国的公共会计均为财政部的公务员,为财政部工作,为财政部负责。财政部对全国的公共会计实行条条管理,对国家各级政府、各部门、各种机构、各国有企业的会计工作实行直接监督。此外,其他一些国家(如阿根廷等)也有对公共单位委派会计的做法。

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加强对国有资产和公有财产的管理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从所有者代表的角度,还是从社会管理者的角度,加强对公共单位会计人员的管理都是必要的。因此笔者认为,向国家行政机关和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委派会计人员,向国有企业委派财务监督人员的做法,不宜得出不符合国际惯例的结论。

(四)会计委派制不能包医百病

正确地认识和看待会计委派制,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评价其成果,不能说这一制度对解决某些问题有实际的作用,就认为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我国在经济转型时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财政管理和监督弱化问题、社会腐败现象严重、会计信息失真等等,客观地讲,这些问题的出现有着十分复杂的历史、现实原因和社会因素。既然问题本身是复杂的,产生问题的原因也是复杂的,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可能是唯一的,换言之,也就不存在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尽管上面谈到会计委派制对于解决上述问题有一定的效果,在有些地方和单位甚至效果十分明显,但是,也应该看到其作用的局限性。比如,会计作假的问题,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等等。所有这些单靠会计委派制来加以解决是不现实的,只能说实行会计委派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同时,试点工作中提出的一些问题,也说明会计委派制作为一种制度需要在试点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

(五)积极稳妥地进行试点

国资委工作要点范文11

2012年市国资委的总体工作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和省委六届六次会议精神,以国家、省、市有关国企改革、国资监管的政策规定为指导,围绕市委、市政府所确定的全年目标任务,切实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规范改制,强化监管,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的战略性调整,规范有序地推进国有资产流动重组,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提高国有资本运营质量,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并制定 “六七八” 工作思路,(国资监管抓住六个重点、国企改革完成七项任务、企业党建做好八项工作)着力抓好国企改革、企业监管和企业党建三方面工作,确保7项重点任务目标的完成。

一、打牢基础,完善措施,大力强化国资监管工作 2、建立健全国有资本运营体系。要探索、谋划出一套资本经营预算指标体系,以对国有企业的保值增值进行考核。考核的对象是国有独资、控股企业,具有独立企业法人性质的政府投资公司、资本运营机构;考核的内容是国有资本权益、企业产值和利税的增减。同时,这一指标体系的建立要结合两方面因素:①在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国有产权的有序流动中,通过对剩余资产的处置、核销资产的收回等,确保国有资本不流失;②在效益好的企业中,保留部分国有股分享的利润等股东权益,以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3、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经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抓紧研究制定《××市企业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办法》、《市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等,积极构建国有资产经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对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的企业,在摸清企业底数、建立健全资本经营预算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区别不同情况,选择有代表性重点企业进行试点,开展统计评价、业绩考核工作,总结经验后,在所有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的企业全面推开。同时,抓紧研究出台《××市属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计工作暂行规定》,从一季度开始,认真开展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工作。针对国有企业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人“合二为一”,容易造成审计独立性不强、委托目的偏差的现状,建立所有者委托审计机制,由市国资委统一选聘委托符合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对监管企业进行年度财务审计。

4、建立健全产权管理交易体系。一是加紧研究制定《公开选聘资产评估机构工作程序和评分标准》、《公开选聘资产评估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规范选聘从事审计、资产评估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或资产评估事务所的行为。二是坚持在评估资产后由市审计局先行审计,以加强对市属国有资产的监管,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及保值增值,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和经济效益,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避免改制评估过程中发生问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三是坚持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必须进入产权交易市场,对各类投资者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化原则,不受地区、行业、出资和隶属关系的限制,公开信息,竟价转让。 6、加大对企业资产的处置力度。一是对企业在改制时已核销的不良资产及相关负债,不论其可能收回的残值多少,都要完善台帐,加强跟踪。二是要依法采取多种手段、多种方式,对破产企业的应收款,坚持尽量减少损失获取最大收益的原则,探索采取打捆拍卖和利用中介机构对这些资产进行追讨变现的方式和方法,处置破产企业的应收款,以避免和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三是利用有关土地置换政策,在企业实施“退城进郊”时,实施土地变现,获取更多的资金,实现土地价值的最大化。

二、坚定信心,突破难点,继续推进国企改革工作

今年是国企改革工作的“扫尾年”,需改制的部分企业具有规模大、涉及人员多、下属单位多、资产结构复杂等特点,“事改企”单位还存在政策差异,改制工作难点多,难度大,面对国企改革工作新特点,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继续大力推进国企改革工作。对国企改革各项重点工作要制定和拿出有较强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把好产权界定、资产评估、资产处置、产权交易四个重要关口,继续坚持国有资产出让必须由产权交易中心公开竞标等程序,使交易过程更加透明、定价更加合理,避免改制过程中发生问题,依法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和其他投资者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加强对企业改制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对已改制企业进行“回头看”,认真查找解决存在问题。要将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纵横形成网络,使各项工作任务都建立起完整的责任体系,确保如期完成国企改革各项目标任务。

2012年国企改革要积极推进7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 改制工作任务和2012年新上报的市肉鸡示范厂等10户企业的改制工作。二是确保完成2009年市级和县区属“二次改制”剩余的25户企业改制工作;国企改革的收尾工作要制定具体措施,逐户制定改制方案,明确完成时限,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在2012年12月底前要全部完成。

2、“事转企”单位的改制工作。一是年内要积极推进已确

定 “事转企”改制的市直机关印刷厂、市煤炭工业招待所等35 户“事改企”单位的改制工作。我委要加大改制工作的推进力度,要全力配合市政府督导组做好初审、联审工作,按程序严格把好关,确保工作进度。二是“事改企”单位中包含许多矿业、公用事业单位,因行业、省有关政策中在人员安置方面的某些条款有别于我市已有的安置政策,既要考虑全市改制政策的连续性,又要兼顾“事改企”单位改制的特殊性。要根据国家、省的有关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对我市的国企改革政策在调研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充分发挥其对改制工作的支持和保障作用。

3、企业破产工作。积极推进企业政策性破产和依法破产工作。具备条件的企业要全部进入破产程序,在处理好相关问题的基础上,争取年内完成破产工作。

4、腈纶厂的债转股工作。国务院国资委已下发批文。争取在2005年月以前完成新公司的组建工作。

国资委工作要点范文1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会计委派制这一新生事物,顺应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小到大,不断发展,以强劲的生命力,不仅推动了会计改革,而且在加强宏观、微观经济管理方面也越来越显露出重要作用。同时也正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

我省的会计委派制的改革,从90年代初开始,至今可以说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1996年以前,是自发式的个别尝试阶段。我省的一些县(市)如巴中市、郎中县、苍溪县等,对县属国有企业进行了直接委派会计负责人为主的会计委派制,中江县还结合厂长经理承包制,推行了会计人员年薪制等办法。这对当时在县以下的多数中小企业实行承包制后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牵制作用。同时,对"一包就灵"提出了质疑。虽然是个别地方和局部的试点,但引起的反响是不容忽视的。

第二阶段从1997年到1998年,这期间主要是总结、认识、引导试点阶段。在这一时期,我省会计委派制在各地的一些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中小企业等各类企业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等,逐步推开,形式各异。其间,政府主管部门,特别是各级政府的会计管理部门即财政部门主动地参与了这项改革。全省各级财政部门逐步把会计委派制工作列入了会计管理工作重要的议事日程,并且充分发挥政府管理会计工作的职能,对各地的会计委派制试点进行总结,在充分肯定这一改革的同时,及时地提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且对进一步深化会计委派制改革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比如省财政厅专门就全省会计委派制试点作为财政科研课题,专门组织力量进行调研,最后形成了《四川省会计委派制改革调查报告》,对全省的会计委派制情况、问题进行了总结,对今后工作提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这一《报告》得到了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在省政府主办的《四川政报》上公开发表,省财政厅也将《报告》下发各地,并要求各地认真总结试点情况,因地制宜、稳妥推进。这对全省会计委派制无疑起到了引导和推进作用。这期间,各级党政和纪检监察部门也高度重视和关注这一工作,把推行会计委派制作为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工作,督促有关部门落实。全省的会计委派制改革,进展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

第三阶段为1999年以后,进入了有组织的总结、完善,全面推广阶段。从1999年到现在,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全省的会计委派工作在经过多年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最后又回到实践的过程,对会计委派制改革基本上形成了共识,而且不断地从实际出发,总结完善,朝着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努力。特别是中纪委三、四次会议和国务院的有关指示发出后,更为会计委派制的进一步推行指明了方向。目前,会计委派制已经列入了包括省政府在内的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全省21个市、州,有12个市政府和近90个县政府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全面推行会计委派制,还有如遂宁、宜宾、乐山、南充、达州等市政府还制定了有关委派制的办法。各级政府分管经济工作的领导都亲自负责领导会计委派制工作,各级财政部门也责无旁贷地和纪委监察部门积极配合,把会计委派制作为深化财政改革、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狠抓落实:一是抓了全省的会计委派调研,做到心中有数。省纪委、监察厅联合召开了座谈会,派专人调研,了解全省的工作进程和问题,研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交流各地情况,找典型代表介绍工作经验,互通情报,取长补短。省财政厅还于1999年专发会计委派工作简报六期至各地和省级各部门,专门收集了全省各地会计委派制办法,编辑成《四川省会计委派制度专辑》(一)、(二)印发各地,对帮助和指导这一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三是有倾向性地推荐一些行之有效的作法,起到了引导和示范的作用。如省财政厅制定了《四川省省级国有大中型企业财务总监制试行办法》下发各地,引起了各级的重视。又如对长宁县、北川县行政事业单位"零户统管"(会计集中核算)制和简阳市的乡镇"统一集中核算"制等大加推崇,促进了有条件的县、乡实行这些办法;是作为工作任务进行全省安排布置,要求各地予以贯彻落实。2000年1月,省监察厅、省财政厅下发《关于继续试行会计委派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要求,各级财政纪检监察部门根据中央要求,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把目前适合我省实际的几种会计委派制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积极稳妥地推行。这几种形式和要求是:1、在县及县以上党政机关和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管理,统一核算制。2、所有的乡、镇财政所实行综合财政预算会计集中核算,今年要求达到60%的推广面。3、暂不具备条件的县级党政机关实行重点会计委派制。4、国有企业、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业以及骨干企业实行财务总监制。5、企业集团内部实行会计集中委派制等。

由于我省会计委派制试点基本上呈现以两头促中间的情形,即基层起步早,纪委督促严,在一段时间省、市本级动作不太大,效果不明显,但进入1999年以后,省、市两级都开始行动,特别是市一级行动迅速,措施有力,这样,会计委派改革在全省已基本形成了热潮。据初步统计,全省有18个市、地、州,90多个县(区、市)近800个乡(镇),2000多个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会计委派制度。

二、会计委派制的几种形式

我省会计委派制试点,形式多种多样,试点对象有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委派的人员有会计机构负责人,也有全部会计人员,委派的主体有企业主管部门、政府部门,也有企业本身等。但经过多年实践,认识到会计委派制作为政府管理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要不断适应经济改革深化的要求,绝不能一蹴而就,要不为地总结和完善。比如县以下国有中小企业普遍实行了改、转、租、卖、让等以后,企业所有制性质发生了变化,如再治袭国有企业一套管理,无论在法理上,在具体管理办法上显然已不适宜。原来如溪、阆中、中江县等直接向企业委派会计人员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也有的由于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后,委派的会计负责人形同虚设。所以,会计委派制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要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服务。因此,我省会计委派制的形式也经历了不断取舍,优胜劣汰的过程,最终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利于加强监管,规范经济行为,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建设的,切合实际的会计委派制形式主义会被人们所接受所推崇。经过几年来的磨合,现在适合我省经济管理实际,并取得一定共识,正在积极推广和试点的几种会计委派制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财务总监制。财务总监的委派对象为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财务总监人选通过考试、面试、结合考核,经组织部门批准,从市级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中选派或向社会公开招聘。财政部门负责聘用委派以及日常工作。

财务总监的职责是代表政府监督企业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情况,向政府机关提交有关企业财务报告,如重大问题专题报告。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财务总监的任职与行政级别不挂钩,工资收入比照所在企业经营班子副职执行,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对财务总监工作业绩的考核由财政部门牵头,组织部、经贸委等部门共同负责。考核结论记入本人档案,作为派驻、罢免和奖励和重要依据。

为配合财务总监的试点,将国有企业财务负责人由原同级财政部门备案制改为审批制。国有企、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的任免,由所在单位呈报,财政部门审核,组织部门审批。财务总监制主要在我省乐山、达州等市试行。

(二)财务监督特派员制度。财务监督特派员派驻单位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财务监督特派员由市级机关副县级以上干部担任,财务监督特派员办事处设在财政局或经委,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办事处内设若干办事组,每个办事组负责2至4个企业的财务监督工作。财务监督特派员任期三年,可以连任,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规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

财务监督特派员对政府负责,代表政府行使监督权力。主要职责是以财务监督为核心,监督企业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列席经宫管理等有关会议,但不干预企业经营活动,评价企业主要领导成员的业绩,并对其奖惩、任免提出建议。

财务监督特派员的稽查报告,由财务监督特派员办事外送企业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审核后报市政府。市政府根据报告,结合企业领导人的考核情况,实施奖惩、任免。如重大问题,可向政府专题报告。财务监督特派员主要在我省自贡、遂宁等市试点。

(三)会计集中核算。会计集中核算对象目前主要是县、乡(镇)两级行政、事业单位。在保证单位预算体制、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三个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各单位账户,统一由会计集中核算机构(会计中心)开设账户,会计核算,管理会计人员。单位设置出纳岗位,负责本单位的具体财务收支。同时建立综合财政预算制度,收支审批制度,审核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会计集中核算办法已在全省60%以上的乡、镇和部分县、市实行。

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总结各地改革试点的基础上,从省级机关的实际出发,结合部门预算改革,决定于2001年在省级党政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一级预算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会计集中核算改革,待条件成熟后再推广到各系统所属二级单位。目前,省财政厅已代省政府拟了《四川省省级机关试行会计集中核算支付办法的实施方案》,并正在征求意见。

方案的主要内容是:设立四川省省级机关会计核算支付中心,在保证单位现有预算编制程序、资金使用权、财务自"三个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单位预算内、外银行账户。省财政厅建立国库单一支付体系。取消单位会计核算岗位,保留除会计核算、记账以外的会计职能,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委托记账、分户核算。会计集中核算支付的资金为财政拨款、上级补助收入、预算外资金和其他收入等四部分。

(四)企业内部会计委派人员。企业集团公司按隶属关系、管理权限对所属各级子公司委派会计人员。委派工作由集团公司统一管理。会计人员在本单位或集团公司内部选聘。委派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及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规定,办理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向集团公司负责,奖惩考核由集团公司实施。

企业内部会计委派办法主要在我省五液、电信、邮政、石油、川化等大型集团公司实行。

三、会计委派初见成效

我省各地地会计委派制度改革试点,尚处在总结推广阶段,有的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并不断完善和提高。但是经过几年的实践,全省会计委派试点进展总体是好的,对建立健全约束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各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促进了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试行会计委制度,将会计人员的人事权、考核权、工资评定权等从各单位中分离出来,使会计人员相对独立,有利于保证会计人员发挥会计核算和监督和基本职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编制虚假会计信息的现象,保证了会计资料、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二)有利于加强财政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集中收付、集中核算后,把"收支两条线"管理落到了实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基金、税收等收入可以及时、足额缴入国库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各单位私设"小金库"情况等到有效控制。单位实行预算内外综合财政计划,使单位预算更加刚性化,支出管理更加严密,有效地提高了资金营运效益。特别是乡镇一级辨会计集中核算后,对农村费改税,减少农民负担,规范基层政府管理行为,促进基层政权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消极腐败现象有所减少和遏制。试行会计委派制度,使财务监督权与生产经营管理权相对分离或相互制衡,强化了会计监督职能,规范了会计行为,把财务会计监督由事后监督变为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使会计监督能贯穿于财务会计活动全过程,对于国有、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消极腐败现象,制止铺张浪费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稳定了会计队伍,提出了会计人员的素质。试行会计委派制度后,会计人员的委派、考核和管理由政府会计管理部门或主管部门实施,单位领导不得随意更换会计人员,相对稳定了会计队伍。会计人员通过竞争择优上岗,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上岗后严格考核、评定优次,以此确定会计人员续聘或解聘,引入了竞争机制,给会计人员增加了压力和危机感,促使会计人员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适应需要。

四、值得探讨的几个的问题

推行会计委派制试点是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强化会计监督的一种有益尝试,虽然在特定的条件下有其积极作用,但也不是"一派就灵"的灵丹妙药,目前在理论上也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一)财务总监、稽查特派员与会计委派制的关系会计人员"委派制"属于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范畴。体制是一个上层建筑范畴,体现为行政上级对下级的管理。委派的客体是会计人员,委派的主体是财政部门或其他政府部门。对于财务总监,并不陌生,国外早已有之。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深圳也早已在国有控股公司中试行,目前全国各地的实行范围更为普遍。但将财务总监作为会计人员"委派制"来认识却有不妥。财务总监属于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对经营权的监督约束范畴,派生于资本的权力,而非行政之权力。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公司的财务总监往往由董事会任命。1994年深圳市三家委派财务总监的公司都是深圳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授权的国有资产营动机构,是基层国有全资、控股和参资企业的投资主体(即所有者财务主体,)其向国有全资、控股企业派出财务总监是为了保护大股东的根本利益,加强对经营者的财务监控。但委派财务总监只能由大股东说了算,小股东对此无能为力,这是资本权力使然。国有资本如果只是参资角色,则无权委派财务总监。否则,其他小股东纷纷效仿,委派代表自身利益的财务总监,岂不乱了套?从深圳市和我国其他地区国有资产产权部门委派财务总监的工作性质和内容来看,财务总监不属于会计人员。但不少人仍将财务总监误认为是会计人员,误将财务总监理解为行政权力派生物,这与我国国有资本的产权主体不明晰有关(不少地方财务总监由政府部门派出,而非由国有资本产权部门派出)。由于财务总监是由产权部门派出的,又常住企业,代表所有者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日常监督,所以监督的威力较大,相应缓解了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有利于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稽查特派员是中央为加强对大型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而派出的。地方有的也仿效,对所属大中型企业派出稽查特派员。其工作性质与财务总监基本相同,财务总监也好,稽查特派员也好,都不参与企业的账务处理,不能认为他们是会计人员,其派出源于资本的权力,属于财务机制范畴,而非管理体制范畴。

(二)会计委派制与会计本质问题

会计的本质是什么?会计不是被动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情况。会计既有核算职能,又有监督、预测等控制职能。上述两上基本职能,都有助于进行正确的经济决策和财务决策。持"管理活动论"的学者更加强调会计的管理职能,主张"算为管用",会计要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如果不区别情况地向企业委派会计使会计人员游离于管理活动之外,变成"为算而算"的工具。委派制将利益各方矛盾的焦点转移到委派的会计人员身上,会计人员工作的压力加大。委派的会计人员通常三年一换岗(有的仅为一年),对被委派的单位情况不太熟悉,普遍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无意得罪人,也没有主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被委派单位对委派的会计人员有抵触情绪和防备心理,视会计人员为"客人",不让其进入决策层。这就意味着会计人员失去了实践主体,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结果,既不利于加强企业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不利于会计已有职能的发挥,又不利于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会计科学的良性发展。

(三)会计委派制与国际会计惯例问题

所谓会计人的国际惯例是指国际上在会计工作方面的一些通行做法。就会计人员的管理来看,大多数国家企业会计人员由企业自己招聘、使用和管理,鲜有例外。只是法国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比较特殊,其会计人员分为两大系统,公共会计人员和企业会计人员,前者由财政部实施条条管理,就职于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法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形成是由其法律、文化、历史等因素决定的,法国的特殊做法也不是一般规律。而且,法国是欧盟的成员国,其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否会受到欧盟的影响而改变还很难说。另外,法国的国有企业生存受企业效益和国家财政的影响,经常受到"私有化"的威胁,以后在国有企业中是否仍然推行公共会计人员制度尚不得而知。除法国之外,西方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国有企业,但并未采用委派制的做法,说明非委派制对于国有企业也是适用的。企业会计人员应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办法,由企业自己管理。至于在党政机关,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以及有政府授权收费或罚没职能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试点。

五、建议与打算

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会计委派制改革只是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的一部分,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谨慎从事。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1、确定性原则。是指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要给会计人员的身份一个明确的说法,不宜模棱两可,从而给会计人员的职能发挥创造良好的条件。可以明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外部人"身份,但企业会计人员还是以"内部人"身份出现更为合适。

2、间接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国家对会计工作的间接管理和调控指导作用。

3、适应性原则。是指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应体现出现代企业对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管理的要求,并通过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为提高各单位经济效益而出谋划策的积极性。

4、普遍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考虑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从会计发展的高度衡量改革成效。

5、法制性原则。是指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不得与现行和将来可能颁布的法律相抵触。按照上述原则,企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会计人员回归企业,强化外部监督,实现国家间接管理。我省的会计委派制度改革将区别情况,因地制宜,试点求精不求多,在积极、稳妥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会计委派制改革试点工作。

(一)加强会计委派制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

(二)与依法建账结合进行。我省实行的建账监管办法是依法建账的重要措施。是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会计委派制试点单位首先要抓好依法建账,实行建账监管,避免多套账、造假账的现象发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三)要与稽查特派员制度、总会计师制度和其他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制度结合起来,避免委派人员的职责重叠。

(四)积极稳妥、切合实际地推行会计委派制改革。由于会计委派制改革牵涉面广、政策性强,既对社会各行各业,又面对千千万万会计工作者。要充分调查研究,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或部门,有选择地进行试点。

在国有大中型企业试行财务总监制或稽查特派员制度。